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二节 文化品牌
第二节 文化品牌 第 x 页
第二节 文化品牌
黄鹤楼传说
“黄鹤楼传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武昌蛇山黄鹤楼为故事发生地或与其有关的故事组群,内容包括神仙传奇、名人逸事、市井逸闻三类,由“子安驾鹤”“费祎升天”“橘皮画鹤”“刘备脱险”“孔明神灯”“羲之题字”“李白搁笔”“岳飞赋词”“黄鹤楼飞金”“黄鹤楼上看翻船”等故事组成。代表作为《橘皮画鹤》(又名《辛氏酒家》)。黄鹤楼传说源远流长,它始于南北朝时代,由于其保留了一千多年的时代记忆、人物活动、宗教元素、楚地民俗等,源源不断地被引入诗词、书法、绘画、雕塑、戏剧、曲艺、音乐、影视、动漫等艺术门类,影响深远。

黄鹤楼诗词大赛
2003年,由黄鹤楼公园和《长江日报》共同发起,开始举办“黄鹤楼诗词大赛”,至今已举办九届。大赛分一、二、三等奖,分别称为“黄鹤楼奖”“白云阁奖”“玉笛奖”,另设鼓励青年学生的“新人奖”和“优秀奖”。第一届至第五届获奖作品已结集《黄鹤新咏》出版。
大赛日益走向国际化。2018年举行的第九届黄鹤楼诗词大赛,共收到包括中国香港、台湾等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以及来自美、英、澳大利亚等国的近5000位作者近万首参赛作品,参赛作者和作品数量为历届之最。作品大多以歌咏黄鹤楼为主,同时兼顾歌颂新时代、歌颂大好河山、赞美新风尚、赞美小人物、抒发真感情、描写真情趣等方方面面,题材范围广泛。
已连续举办九届的黄鹤楼诗词大赛,社会关注度和品牌影响力日益彰显,衍生出与之相关联的系列诗歌课堂和赛会活动。
历届黄鹤楼诗词大赛情况统计表

续表1

续表2

“诗词3D课堂”
2015年3月,为培育本地青少年对名楼、名诗地方文化的自信,黄鹤楼公园首次举办“古诗词3D教学——诗词实践课堂”(简称“诗词3D课堂”)活动。首次启动课程是以李白的经典作品之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为范例,在黄鹤楼主楼为同学们上了一堂诗词鉴赏课。作为黄鹤楼公园的一项公益活动,“诗词3D课堂”定期开展,已持续4年。
黄鹤楼中秋歌诗汇
以吟诵歌舞等表演方式,演绎以黄鹤楼为题材的古今诗歌。首届歌诗汇艺术大赛于2014年中秋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并先后走进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开办大学生赛会活动。诗歌演颂、民谣弹唱、动漫元素、情景舞蹈……2018年举办的黄鹤楼第五届歌诗汇更是以多种演绎形式诠释“千年诗汇”主题,在传播中国传统诗词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黄鹤楼情诗大赛
首届“全球华人咏黄鹤”——黄鹤楼杯情诗大赛于2018年启动。大赛以“情”为创作主题,涉及风光、城市、亲情、友情、爱情、离别之情、乡愁之情等。大赛向武汉地区百万大学生发出邀请,共收到1500多位作者的3000多首诗歌,给武汉地区的大学生提供了抒发情感的平台。
黄鹤楼“楚风鹤韵”编钟乐舞
“楚风鹤韵”是集歌、舞、乐于一体,运用编钟及其他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古乐器,为游客直观、动态地展示黄鹤楼文化、古楚音乐文化的歌舞秀。1994年2月开始正式对外演出,每日演出6场,每场约6个节目,约30分钟。它是游客游览黄鹤楼的必赏节目,也是黄鹤楼对外宣传的文化品牌之一,曾多次走出国门。

黄鹤大讲堂
“黄鹤大讲堂”旨在提供一个活动平台,邀请各界名人,站在千年文化名楼——黄鹤楼的高度,畅想和分享新思想、新知识,主要包括黄鹤楼文化进高校、黄鹤楼文化进中小学、“大家计划”名人走进黄鹤楼和“市民互动”露营黄鹤楼等活动。2017年以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既将名人请进黄鹤楼举办活动,也将黄鹤楼吸纳的名人送到高校、中小学,甚至社区,邀请市民和学生免费享受文化大餐,既提高了名人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又扩大了黄鹤楼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黄鹤大讲堂”已举办活动20余场,参与人数万人以上,引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20年1月,“黄鹤大讲堂”成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成商标。
南楼画社
南楼画社是黄鹤楼公园的书画品牌,成立于2009年5月17日,以公园内另一千古名楼南楼冠名。画社成立10年来,以“弘扬齐白石、傅抱石为代表的两湖(洞庭湖、鄱阳湖)画风,提倡写意精神,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艺术”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书画艺术创作、鉴赏、收藏、研究、交流、教学和出版活动,其中比较重要的活动和成果有:《画境文心——陈立言画作专题展》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中山市美术馆展出; 2014年 7月,应联合国新闻部邀请,画社画家施江城在联合国总部举办“长江颂——施江城中国画作品联合国特展”,展出了施江城的60米巨制《长江万里图》,为中国第一幅完整表现长江风貌的巨幅长卷。画社在公园多次主办画展,营造了诗画浑融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