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杂著
杂著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0H 页

噫。人之侮圣人之恶有二焉。生同一世而道不同而位相同。则有忌恶而敢侮者。千万世后道德神功配天卓立。无愚智贤不肖皆知尊仰。而人或溺私妄作。侮及 圣庙者。然则桓魋之伐我 圣习礼之树者。谓侮圣人罪重而布扬史笔可乎。后人之板我 圣奉安之梁者。谓侮圣人罪轻而寘之度外可乎。噫彼桓魋者。不徒自恃己爵之尊。生一时生一国。仕一时仕一国。自谓生并一世。位并一国。吾何畏彼哉。此魋之所以特厌其胜一己。彼安知胜千万古人而无间言乎。只恶其一时尊。彼安知千万古尊而无异辞乎。然则持一时胜己之嫌。伐一时所过之树者。迹虽侮圣。而定其罪则说有言矣。上蔑百王尊师之志。下坏多士奉安之忱。为一己私计者。原其情则死有罪矣。噫此木何如木欤。司庙有司特书其面曰 圣庙大梁云云。则虽三尺童子。孰不知此木之尊且重也哉。惟彼乡所书员加大斧作板。毁大家垂成。噫桓魋伐树之恶。遇此而遽轻矣。然则乡所诸员。庇护书员。不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0L 页

扶正斥邪通文(辛亥○时五贤从祀之 命已下。而江原监司又上疏请配州县乡学。 朝廷从之。郑仁弘疏斥晦退两先正。四月先生始闻郑疏之事。不忍愤慨。病中卧草此文。贻诸校中。俾通列邑。为及时叫 阍辨诬之举。五月设疏会于安东。)
右文为扶正斥邪事。呜呼。众情鼓舞于从祀之教。而邪说横流于反经之日。做出三不道之说。求过两先生。戴天居地者。敢为此等说乎。呜呼。道之显未及年。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1H 页

通读回文(乙卯○初先生与乐斋徐公。每于月朔。或会研院。或会查斋。率诸生通讲。至是乐斋已殁。先生亦老。故发文更谕。移讲所于黄青洞书塾。)
士生斯世。所畀者重且大矣。苟非生质之美。固难自拔于流俗之中。因仍苟且。悠悠泛泛。年与时驰。毕竟枯落者多矣。必待指引规戒然后有所成就。则合席同堂。讲明经义。亦岂非激励渐磨之一端也耶。玆踵顷年研查之规。欲复今日通读之会。凡我同志诸君子。于小学四子等书中。各持所读。今望前一日。毕会黄青洞书塾。更设规约。仍讲所读幸甚。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祭文
祭寒冈先生文
即远有期。柳车既饰。亲宾毕至。少长咸集。如何小子。有奠无哭。一疾沉绵。床褥三朔。呜呼哀哉。先生学业。先生道德。国史特书。名臣有录。顾如贱言。敢扬万一。贱不诔贵。礼亦有说。呜呼哀哉。幽明永隔。小子何式。矧未执靷。通天恨极。一幅哀词。一奠菲薄。以弟代祭。讵能合莫。呜呼哀哉。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1L 页

呜呼。日月不居。祥期已迫。病未执事。悲感转剧。物愧菲薄。敢冀来格。
祭寒冈先生文(定送研经书院儒生致奠)
呜呼先生。道明德成。早从师友。晚专主盟。濂洛渊源。关闽功程。呜呼先生。世不并生。温温性度。望之春风。凛凛风裁。仰之秋空。以言其学。纯粹明白。以言其文。布帛菽粟。善岂一国。尚友论世。呜呼先生。间世命士。尽孝竭忠。扶纲振纪。历其州郡。虽叹牛刀。扬于台府。庶式百僚。几荷命席。三接承天。归来陋巷。十亩一廛。行藏时偕。出处义比。明哲林宗。保身山甫。呜呼先生。俯仰无愧。弄丸馀暇。东游西汎。枉屈篮舆。信宿画岩。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2H 页

祭乐斋徐行甫文
呜呼哀哉。亲宾毕会。即远有期。柳车既饰。䪥露怀悲。凛然之气。俨若之思。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已矣哉吾不得而复见。后生其谁使之诲。斯民其谁使之福耶。若余之痴呆老愚。病将谁箴。过将谁督。号天痛哭。曷有其极。呜呼哀哉。早从事于文围。为亲屈也。暂縻身于州县。始为之兆。志既决于朝闻。三十年前臂已掉。吟风弄月。继嫡有师。一生倾倒。百年依归。所闻者龟山指诀。所受者晦庵涂辙。笃志好学。终身大题目。勤苦刻厉。一心四字符。揭弥乐而名斋。葆天休而怡怡。虽勤汤聘。竟阻舜咨。含章可贞。括囊无咎。优哉。游哉。以卒岁暮。抠衣而来者志学诸儒。造庐而礼者命士大夫。我实无似。兄辱与游。同门同郡。心事绸缪。我之所是。公以为非。兄之所然。我以为疑。虽未得其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2L 页

祭槐轩郭益甫文
呜呼益甫。已矣何言。幽明已分。我哭谁闻。仪刑永隔。我言谁答。怡怡之色。温温之德。切切之论。侃侃之辩。欲闻不闻。欲见不见。言念平生。痛哭曷已。定交莫逆。忘年托契。追随下风。不以卑鄙。逮其瘼矣。亲故山阿。顾我乡井。馀存几何。惟我与公。一二胜友。断金其利。如兰其臭。一往一来。过从最厚。白发有会。通读有规。讲论经说。酬酢心期。呜呼。一疾沉绵。毕竟难医。七十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3H 页

祭姑夫湖叟郑公文
灵輀既陈。明将发引。攀号永诀。清酌一奠。诗不挽归。诔不尽意。呜呼已矣。只冀格止。
祭李苔岩景任文
天之何为厚其才而薄其命。富其文而贫其食乎。至于有斯疾。而终其身焉。则信乎难谌者天也。呜呼痛哉。科举非累人。故少习戴记。长通经史。子之文可谓博矣。早结忘年交。而白首穷庐。生死同郡。则余之情可谓深矣。博而不施。深而不终。余之哭君。岂他人比哉。呜呼痛哉。人病其隘。我爱其拙。入病其辩。我爱其明。余之知可谓无间矣。穷之固也。不挠贵贱。持之审也。不介毁誉。子之志可谓有守矣。有守而不得寿。无间而不同世。余之哭君。岂他人比哉。呜呼痛哉。前月念三。见君于汤药之中。及于晦夕。闻讣于河阳之路。此月朔朝。哭子于少西之柩。在目之仪刑。分明于坐卧之时。而人事之变迁。倏忽于十日之内。是耶非耶。恍惚而莫知所以然也。呜呼痛哉。缄辞一奠。讵泄深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3L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祝文
研经书院。告退溪先生文。(寒冈先生配享时。)
恭惟先生。启学我东。用功纯实。东鲁朱公。传得正宗。寒冈郑氏。早自得师。一辙不贰。肆享先师。信不德孤。乐以迎来。岂徒吾徒。涓吉虔告。笾豆孔洁。洋洋陟降。尚其监格。
研经书院寒冈先生奉安文
早登函丈。传其正嫡。今配同室。契于冥漠。洋洋如在。陟降庭止。猗欤先生。天挺间世。志切继往。心专笃学。濂洛功程。关闽涂辙。内外本末。交养不辍。居仁由义。道明德成。大家担当。斯世主盟。行藏时偕。出处义比。展也先生。允矣君子。越在己酉。时丁东游。枉屈篮舆。弊院宿留。方为文纯。䢖庙始谋。先生胥宇。曰筑于玆。一经法语。浮议式夷。于时邑儒。奔波追随。首论心经。舜言十六。昭晢指掌。闻者悦服。如发覆盆。如祛蔽雾。自玆以往。院事大小。作则就正。疑则禀评。逮于末年。又迁考亭。濡染耳目。遐迩虽均。陋邦接界。最厚且亲。凡我小子。庶几陶甄。追慕仪刑。夙夜敬止。想惟英灵。无往不在。神游今日。左右来侍。肆配先师。多士叶议。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4H 页

祖考县监府君。祖妣淑人。祠版还安告由文。(乱时先人负王考妣神主。往避子姑夫郑湖叟家。而先人下世。庚子正月。余始奉还。)
当乱负逃。先考干蛊。托于玉郎。香火依旧。寇退神返。只馀孱孙。哀极幽明。感泪缤纷。荒山之畔。宿草之谷。我奉我享。神其来格。
曾祖考参奉府君墓慰安文(墓在府东黄青洞甲坐之原。)
筑土衣莎。四尺依然。敢奠酒果。体魄攸宁。
高祖考主簿府君墓慰安文(墓在密阳府下东代美亥坐之原。)
孱孙不肖。香火久阙。封颓不治。垄缺不筑。玆焉合谋。阳月吉日。加以蒉土。衣以莎草。阶级宛然。茔域依旧。于戏我祖。世世善积。绵绵似续。馀庆所及。敬奠菲薄。庶几来格。
六代祖翰林府君墓慰安文(墓在密阳府下东稷田洞子坐之原。)
不死孱孙。馀庆所及。时丁瘼矣。岁不祭一。玆践霜露。罙深感恻。恭竖颓碑。敢荐清酌。
省外王父母墓文
天胡无知。李氏绝嗣。幸有外裔。馀庆不死。瞻扫封茔。祇荐菲薄。灵若有知。歆此诚格。
告外五代祖徐府君(涉)墓文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4L 页

代徐立之(时立)新祠堂奉安文
时丁瘼矣。文献不足。追养继孝。苟艰从俗。馀庆所及。不肖赖生。依神主造。奉先堂成。涓吉就安。感泪如注。谨将具物。用伸虔告。
鸟足山祈雨文(代方伯作)
天作高山。镇于南纪。明明岳祇。生祥降祉。几命龙公。云行雨施。既优既渥。惟神之极。既沾既足。惟神之泽。百室盈止。万民仰止。今胡不然。旱魃用事。自春徂夏。极无恒旸。既愆时化。多遏滋长。高仰告病。川泽亦渴。天胡降割。人必有失。苞苴发政。负且乘马。丝管宣化。春亦专夜。有妇哭山。有声彻天。(时方伯有纳马决讼张乐取醉之失)肆祇缩瑟。稽首阊阖。大示咎徵。敛此沛泽。民亦何辜。灾祸荐沓。民是天民。天必矜恤。油然沛然。不远可复。予以不肖。适丁是日。虎渡无政。河润非德。跽陈菲薄。用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5H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墓道文
槐轩郭公墓志铭(并序)
副护军槐轩郭公。讳再谦字益甫。玄风率礼人。其先仕前朝。官至金吾校尉。封苞山君。子孙连茂。世世簪缨。有曰安邦。始居礼村。官至县监。封清白吏。遂为大姓。即公五代祖也。曾祖曰玮县监 赠通礼。祖曰之藩司饔院正 赠左承旨。考讳超宣务郎。妣宗室李氏。洪阳守玩女。以嘉靖丁未二月十二日生公。资性宽仁。恬静寡欲。志学潜修。不喜人知。早居父丧。过毁骨立。终身奉祭。极尽诚敬。遭乱失所。犹保其性。行已有耻。人皆叹服。惜其累徵不起。隐而不仕。白首无官。终为军职。而进学之志。老且不倦。每与徐乐斋思远出入寒冈门下。讲论朱书。从游三四十年之馀。乐斋先逝。病中闻讣。涕泣终日。以万历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卒。其年闰八月日。葬于大丘府解颜县北内洞里西山之麓。娶永阳李氏。将仕郎杜文之女。先公卒。有一男曰涌中司马。铭曰。
早从师友。学明性理。丁乱倡义。功多运米。敛德潜修。乐命丘园。仁孝清谨。贻遗后昆。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5L 页

公姓李。讳士庆。善膺其字也。系出永川。公先祖军器少尹讳轩。始移居于礼安县汾川里。至公以聘乡又移居于大丘府解颜县。曾祖聋岩先生讳贤辅。位崇政谥节孝。祖讳仲梁庆州府尹。考讳令承。妣某封某氏。公生于嘉靖癸亥五月十七日。而卒于崇祯戊辰。葬于州北公山下慕谷子坐之原。配达城徐氏。佥知彦谦之女。政堂文学谥贞平讳均衡之后。先公卒。葬于公之墓后。今为上下封。有二男二女。长廷运夭而无后。次休运娶英阳南氏。三男一女皆幼。女长适士人李兴雨。生一女而适士人都慎仪。次适士人柳希达。生一男一女亦皆幼。公性度温雅。人无怨恶。有先祖之风。只以早离桑乡。终惭首丘之志。此公之一大遗憾也。崇祯三年岁庚午。子休运立石以表之。信乎有子矣。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行录
溪东先生全公行录
先生姓全讳庆昌字季贺。溪东其号也。又称晚悟。全氏系出庆山。有讳永龄。仕于丽朝。官至神虎卫大将军。其子曰公亮。文林郎侍御使。孙曰允宰检校军器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6H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6L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7H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7L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8H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8L 页

乐斋徐公行录
公生于嘉靖庚戌。七岁继伯父上舍公浻。公心量开豁。颖悟绝人。而世方以科文劝子弟。以上舍公命受学于蔡上舍应麟。诵习之聪。词章之艳。日有声称。既冠熟于戴记。工于声病。岁壬申。参鳌山夏课。岁乙亥中发解壮元。是秋丁上舍公忧。以古礼治丧葬。公早闻寒冈郑先生受学于退陶南溟两先生之门。及服阕。决意勇往。与同郡朱慎言讱之,蔡先觉任中。同心共学。而主盟者公也。母夫人性度甚严。公曲意承顺。左右无违。潜心于圣贤之学。而以亲故亦不废举子业。岁丙戌京官奉 御题来试二水郡。公精于读书法。所制规模。异于他儒。时李相国山海典文衡。读而叹曰此非寻常人所制。擢东堂。丁亥秋。又中发解而见屈于省试。以相臣荐除缮工监役。居无何挂冠下乡。乡有全溪东庆昌晚悟。志道入伽倻。读朱子书。常爱公之拔于流俗。授心经一部曰子真可任此学。壬辰之乱。入八公山。招谕使金鹤峰诚一差义兵召募官。未几遭承重祖母丧。是冬侍生考广文公。侨寓居昌县。县倅郑公三变与公友善。即馆而食之。时公骨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9H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9L 页

慕堂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80H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