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455c 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卷中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
大不。」
卷二 第 456a 页 X24-0456.png

【前来并约法身断疑。此问次约应身断疑。疑曰。法
身是真如。真如不可取者。应身是真智。真智不可
取也。如其是可取。何取有累于无相。如其不可取。
何以自取为法王。佛欲断此疑。故为斯问。须弥山
王。喻应身也。量高八万。可言大也。胜出诸山。可言
王也。】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答意明应身以真智为体。以自在为用。体周法界。
可言大也。用超众圣。可言王也。须弥虽大。以非心
故。不谓我是山王。应身虽大。以离相故。不谓我是
法王也。】

「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更晓身之大义。何者。身有二种。一有流身。二无流
身。非身者非有流之身。大身者是无流之身。夫有
流即遇物斯限。无流即触徒斯契。有限者不能周。
能契者必能遍。不能周故失大身之名。必能遍故
得大身之义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
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前来宗明经体。自下主明经用。用难指事故格量
以喻之。初言三千。不即言恒沙者。自少之多。开化
渐也。恒河者。恒是河之神名。河即因神立目。问意
言。初以一恒之沙为数。次有尔许沙数恒河。后诸
恒之中复各有诸沙数。是诸沙数宁为多不。】
卷二 第 456b 页 X24-0456.png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诸河为总。诸沙为别。河尚无数。况乃沙乎。】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
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
不。」

【一恒之沙为第一多。一沙复为一恒河为第二多。
诸恒之中复各有诸沙数为第三多。诸沙之中一
沙复为一世界为第四多。今问若人施宝同乎此
量。所生之福得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答明多也。】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如此福德胜前福德。」

【舍宝虽多而生福少。持经虽少而生福多者。经之
胜用在乎此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下明此经之胜。成彼生福之多。此章明此经能令
物尊。随何处说此经。即令此处可尊。随何人说此
经。即令此人可贵。随何所舍此宝。不令此处可尊。
随何人舍此宝。不令此人可贵。由此义故。持经虽
少而福多。舍宝虽多而福少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何况者。一以无情况有情。谓以地况人。二以少况
卷二 第 456c 页 X24-0456.png
多。即一偈况于尽受也。地本无灵。说处尚令尊仰。
人既有识。持者深须虔养也。】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希有之法是菩提。成就菩提即人可贵也。】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有经之处则有佛教。佛教不异经教也。可重之者
是弟子。弟子即是菩萨也。有佛显有能说。有菩萨
显有能受。两圣居中处可尊。】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
持。」

【此章明此经体是真流。夫證真如者得真般若。从
真般若流乎大定。从大定流乎大悲。从大悲流乎
化身。从化身流乎此经。故此经真所流也。经是真
流故。持虽少而福多。宝非真流故。施虽多而福少。
须菩提欲显此义。故设两请。初请约文以求目。此
文以何为名。后请约义以问持。此义云何修奉。】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此答初问。显真流义也。夫名以宣实。实为名本。證
实者能流名。寻名者能津实。欲显此经既为證真
者之所流。还诠證真者之般若。故目之曰金刚般
若也。金刚以不坏为义。喻智真也。般若以神照为
功。即智体也。波罗蜜以到岸为趣。显智用也。】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此答后问。即令依向所立之名。以持此文之义。所
卷二 第 457a 页 X24-0457.png
以尔者。立名之意。欲令依名以取文。依文以寻义。
依义以修行。依行以證真。故须依此名字而奉持
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
蜜。」

【更晓前意。夫證真之曰得真般若。得真之时便舍
文字。故云。佛说般若。即非般若也。若能依名作取
舍两意。以持此文之。义即是如法奉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此章明此经是诸佛同说。夫能證真者能说真。如
说行者能證真。诸佛巳證。为他證故同说。菩萨未
證。为自證故同行。欲显同行者必同證。先明同證
者必同说。故为斯问。问意言。颇有一法唯我释迦
独说。非馀诸佛所说耶。若唯我独说。即我名有所
说。若馀佛亦说。即我名无所说矣。】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此说同彼佛。则说无所说也。若然者。随是一法。则
一切诸佛同说。无有一实。得一切诸人共舍。法可
同说。同行者必同證。所以持虽少而福多。财无共
舍。别舍者不同證。所以施虽多而福少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章明此经是灭惑之本。夫通论财施之福。内生
不善之惑。外感无记之尘。弘经之善。则近灭烦恼
卷二 第 457b 页 X24-0457.png
之因。远感菩提之报。今欲明施福之所生。即经福
之所灭。故为斯问。夫积微尘以成世界。则尘因而
界果。碎世界以作微尘。则界因而尘果。然则世界
作微尘。是微尘从世界出。此喻示何义。示烦恼从
财施生。微尘众甚多。是微尘遍满虚空。此喻示何
义。示烦恼弥纶法界。】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
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尘以染坌为义。界以因性为理。地尘非染尘。是说
地微尘。世界非染因。是说为世界。此喻通显两意。
一取非为喻。显智慧非染尘。经福非染因。二取是
为喻。显烦恼是染尘。施福是染因。然则前是破粗
为细。示因少而果多。此即摧有入无。显始生而终
灭。何以明之。夫地尘是相结。属分别性。烦恼尘是
粗重结。属依他性。相结虽不可以无生观断。然可
以无相观灭。粗重结虽不可以无相观灭。然可以
无生观断。二尘虽异。俱财用之所生。两观乃殊。并
经力之能致。若尔财福之所生。即经福之所灭。能
灭即为胜。所灭即为劣。由此义故。施宝虽多而福
少。弘经虽少而福多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此章明弘经之福是诸善中胜。夫因以感果。果以
酬因。果胜即因胜。果劣即因劣。欲寄应真两果。以
辨胜劣二因。故为斯问。问意云。如来以真如为体。
卷二 第 457c 页 X24-0457.png
三十二相是虚妄之法。可以此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丈夫之相。无相是菩提之相。即是非
相。非菩提之相。是名三十二相。是丈夫之相。此明
两相异体。即显应真殊状。夫三十二相是世间之
胜报。其因尚劣于经福。无相是出世之妙果。其业
理胜于施善。由此义故。施宝虽多而福少。弘经虽
少而福多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其福甚多。」

【前寄舍财以明胜。此寄舍身以明胜。依报易舍。正
报难捐。自易之难。亦化渐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

【须菩提欲叹经胜以成福。先陈巳悟以兴感。然则
凡夫悲感多为忧生。圣人悲感多因喜起。今者须
菩提耳餐正说。慧鉴真如。一则悯彼舍身。二则欣
今所说。】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
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此叹希有。昔来之所不闻。约时以显希有也。慧眼
之所不闻。约行以显希有也。经是希有。故弘虽少
而福多。身非希有。故施虽多而福少也。】
卷二 第 458a 页 X24-0458.png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
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此叹不共。何者。斯经有实信。不与二乘共也。信心
清净。信教也。则生实相。信理也。然实相可显不可
生。言生实相者。但生实相信耳。】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更晓前意。则是非相。则非二乘之实相。说名实相。
说名大乘之实相。非二乘之实相。下人之所不成。
是大乘之实相。上人之所独得。由经有不共之实
相。所以弘虽少而福多。身无不共之实相。所以施
虽多而福少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
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
则为第一希有。」

【此叹生解深。夫信为人道之初宗。智为究竟之玄
术。将言生智之不易。先美起信之为难。须菩提言。
我今承力而得解易。故非为希有。末世自思而起
信难。故方为希有。】

「何以故。」

【欲明希有意。故发问以徵之。】

「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此明依经起信。悟人空以答之。】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
非相。」
卷二 第 458b 页 X24-0458.png

【此明依经起信。悟法空以释之。此明法空者。何以
不言法相即是非相耶。夫无我有二种。前明无人
我之相。今明无法我之相。不相违也。】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相若是实。则佛不能离。今离相名佛。故知相即非
相。】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
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如是如是。述其言也。得闻不怖。成其义也。一往怛
愕名惊。心胆怯弱名怖。深恶前事名畏。惊是始行
人。怖是二乘人。畏是外道人。初人于真空理有信
而无定。乱故所以心惊。次人有定而无信。疑故所
以生怖。后人无信亦无定。谤故所以生畏。异初人
故。闻经不惊。异次人故。思义不怖。异后人故。修行
不畏。】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
是名第一波罗蜜。」

【此叹教中胜。夫斯经以般若为主。般若则六度之
中为胜。故云第一。非馀人之所量。故云非第一。言
非第一者显不共义。是名第一者显最胜义。般若
为因。言教为果。般若胜故。言教第一。经是第一。故
弘虽少而福多。身非第一。故施虽多而福少也。】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

【此中复有疑。此疑从有住起。疑曰。舍身苦身而得
卷二 第 458c 页 X24-0458.png
福劣者。依经起行亦生苦受。得福云何胜耶。为断
斯疑。故明忍度。何者。此忍以无痴善根为体。无生
法忍为性。唯诸佛之所穷。故名波罗蜜。非馀人之
能究。故说非波罗蜜。依经起行既生无生之胜忍。
岂苦受之所倦哉。】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
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前明有苦而能忍。此明有忍故无苦。何者。若有自
我.他我之异。便见能害.所害之殊。我于尔时既无
两我之执。则不见歌利为能害.我身为所害。既无
两害之体。苦受从谁而生。】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更说无苦义。节节支解。害事极也。不生瞋恨。忍力
猛也。瞋恨因我执而生。我执既无。瞋恨从谁而作。
然瞋是大惑。恨是小缠。大惑即可报之以杀心。小
缠但得加之以楚毒也。】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前明有忍故无苦。此明无苦故有乐。何者。作忍辱
仙人显有慈悲。无我等相明无瞋恨。无瞋恨故无
苦。有慈悲故有乐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
卷二 第 459a 页 X24-0459.png

【下更防其过也。夫见苦而行苦者。则心疲而退没。
忘苦而行苦者。则心轻而进升。为防退没之行。所
以教发无住之心也。夫菩提以无住为体。若能忘
相发心。心即泯同无住。所以离相发心。即无住心
之体也。】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
住心。」

【此示无住境也。不住色等生心。令离果报也。应生
无所住心。令离报因也。】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此示无住障也。若心有住。住前二境。则为非住。不
住菩提。若有此心。便成障也。】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此示无住行也。夫升高者必自迩。涉深者必自浅。
是故欲入无住之心位者。应修无住之行也。无住
心位初地以上。无住行位道种以还。故摄大乘论
曰。愿乐位六波罗蜜。虽是世间法。能引出世心。今
言施者。亦以三檀摄六也。】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前约有住断疑。今约无住断疑。疑曰。若其无住。为
谁修行。若见众生可为。应名住著众生。今明约俗
可言有为。故言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若
三檀分别。即令众生舍三种苦。得三种乐。由资生
檀故。令舍贫穷苦。得巨富乐。由无畏檀故。令舍怖
卷二 第 459b 页 X24-0459.png
畏苦。得安隐乐。由法檀故。令舍生死苦。得涅槃乐
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
生。」

【此明约真可言无住。何者。诸相是众生之体。众生
之体即众生之名。诸相非相。体空而非实。众生非
生。名空而是假。名体空矣。何所住哉。】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
异语者。」

【前约外化明无住。此约自行明无住。疑曰。道若无
住不应与果为因。若住果者。何得复名无住。今明
道虽不住。而能为因。此乃證真者之所通。非理外
者之能达。但可依我语以取信。凭圣教以修行耳。
欲显此行可信未可證。故举五语以劝之。五语者
为显四义。真语说真智。如语说真如。实语说四谛
之理。不诳语说三世之事。不异一语即总定前四
不可回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前既举言以劝信。或畏守言而失道。为防彼故。今
对治之。此法即目如来言教之法。此法是佛法辨
之所通。是佛辞辨之所说。与佛相应。故是如来所
得法。夫道处无言。守言即失道。所以此法无实。然
言能示道。离言不见道。所以此法无虚。言能示道。
故指月之譬兴。道处无言。故舍船之喻作。】
卷二 第 459c 页 X24-0459.png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
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
照。见种种色。」

【此章双约有住.无住断疑。疑曰。若菩提即真如。真
如之体。时无不通。处无不遍。若尔。云何心无住时
能得菩提。心有住时即不能得。云何圣人处可得。
凡夫处不得。今断此疑。故为斯譬。闇以譬惑。明以
譬道。色以譬真。若心有住。是有惑而无道。若心无
住。是有道而无惑。夫真虽不隔于惑道。其惑不灭。
不可以道證真。犹色虽不隔于明闇。其闇不灭。不
可以眼见色。若尔。见者自得。不见者自不得。得与
不得由乎见与不见。何关真如遍与不遍也哉。】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
持读诵。」

【从上初恒以来。大意主明经用。自此讫于后。问义
旨为显修行。能于此经。修行处也。受持读诵。修行
事也。】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
无量无边功德。」

【欲显修福之转胜。先言得福之无边。】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
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前舍多身而时短。今舍多身而时长。从短之长此
卷二 第 460a 页 X24-0460.png
转胜之义也。】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
受持读诵。为人解脱。」

【不逆。不谤也。此中从浅至深。有六种修行。一书。二
受。三持。四读。五诵。六说。夫不谤是行前之浅信。受
说即行内之深修。浅信福巳过前。深修固难为喻。】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
功德。」

【此下叹修行之用。以励修者之心。此章明境界深。
心口所不及。不可思议也。权衡不能准。不可称量
也。】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此章明依止大。运出二乘之表。故曰大乘。显过两
障之外。故称最上。由佛说有三。一下说。说四谛。即
小乘。二上说。说六度。即大乘。三最上说。说三无性。
即一乘。此经为发后二乘者说。所以依止大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
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
德。」

【此章明满界种。界种即是三种佛性也。一自性住
佛性。二引出佛性。三至德果佛性。自性住佛性即
真如界。引出佛性即菩提心。至德果佛性即六度
行。初一名界。后两名种。所谓依真如之界。发萌芽
之种。故合名界种。若人依经起行。即生无边之福。
卷二 第 460b 页 X24-0460.png
与此三性相应。故能圆满界种也。】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章明持正法。正法即菩提也。菩提名觉。觉有四
种。一应觉。谓真如。觉之缘也。二正觉。谓真智。觉之
体也。三觉分。谓福德。觉之因也。四令觉。谓正教。觉
之用也。若人修行正说。是摄持令觉。依正说修正
行。是摄持觉分。依正行生真智。是摄持正觉。依真
智證真如。是摄持应觉。摄持即是荷担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
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脱。」

【此章明难信闻。乐小是声闻缘觉。著我是外道凡
夫。乐小明无受大之机。著我显与无我正反。并非
法器。岂妄授哉。】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
以诸香华而散其处。」

【此章明处成尊。恭敬围绕。内心处也。华香散处。外
则供也。】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
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
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章明净三障。一惑障。二业障。三报障。由经力故。
转重为轻。促长令短。此净义也。为人轻贱。转报障
也。先世罪灭。转业障也。当得菩提。灭惑障也。】
卷二 第 460c 页 X24-0460.png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
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
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
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
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此章明速證果。阿僧祇。此云不可数也。外国算法
有六十位。过此以后佛可复知。故名阿僧祇。夫以
事佛之福为一分。持经之福为百分。事佛福一分。
不及经福百中之一分。次以百中之一分为千分。
亦不及千中之一分。后去皆尔。故云乃至算数譬
喻所不能及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
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
不信。」

【此章明得大报。先显因多也。具说。则文浩荡故耳
识不能受。义深邃故意识不能持。耳不能受则耳
识乱。意不能持则意识狂。由乱由狂。则怀疑以生
谤。由疑由谤。则堕狱而受殃。由此义故。佛不具说
也。】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明果大也。近招十王果报。远感诸佛三身。十王
果报。势力远而难思。诸佛三身。体用大而无测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卷二 第 461a 页 X24-0461.png

【前来第一周为立菩萨行体。自下第二周为断菩
萨行障。何者。前周之初。教菩萨起三行。涉行深者
即忘怀而舍著。发迹近者或存能以自取。谓我能
如是住。我能如是修。我能如是降伏。我即真是菩
萨。夫有我即有住。有住即有障。无我即无住。无住
即无障。住与不住相违。我与无我正反。有我之心。
既迷无我之妙理。有住之执。亦障无住之真行也。
夫行以趣果为功。障以碍道为用。障若不断。行无
由成。障断行成。则菩提之果。日可登也。为此义故。
须菩提重请前章以发端。欲令如来绝彼證道之
深累。】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
众生巳。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
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此答初请即断彼行障也。何则。夫存自者不能忘
观。存他者不能忘境。其欲自他两灭者。莫若境观
双尽也。是故如来控前无度以尽境。引今无发以
尽观。境尽故绝乎所度。观尽故绝乎能度。所度绝
即他我灭也。能度绝即自我灭也。两我之执既灭。
障道之累自静。由此论之。岂有一我为菩萨。而为
发心之物乎。故曰。所以者何。实无有法发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也。须菩提既三行具请。如来
卷二 第 461b 页 X24-0461.png
但举一答。何也。夫发心为初。修行为次。降伏为后。
发心为显摄道。修行为显成就道。降伏为显不退
道。既初无发心者。而况修行乎。况于降伏乎。】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