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591a 页
No. 52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
慧净法师 作

夫以。真宗冲粹。妙绝名诠之表。正觉幽凝。高栖像
系之外。将求性相。二智不能照真机。迹被浅深。三
兽无以臻其极。然则即色非色。寄无色以为原。即
空非空。要假空而遣色。故知。至虚无像。而为众像
之宗。妙理无言。抑乃群言之本。斯盖像出于无像。
言出于无言。无言言者。盖感物而言生。无像像者。
亦因心而像著。无言言故。四辨所以弘宣。无像故。
丈六所以垂迹。然则此多心经者。五乘之宝运。严
万德以成等。八藏之妙高。饰四珍而独秀。首称般
若者。古释有三。今解有五。一实相。谓真理。二观照。
谓真慧。三文字。谓真教。四境界。谓诸法。五眷属。谓
万行。要须福智具修。有空齐照。寻诠究旨。会理解
生。慧性慧资。俱称般若。波罗者。彼岸义。离义。蜜者。
到义。由行般若波罗蜜。离诸鄣染。境尽有无。义洞
真俗。觉满寂圆。斯升彼岸。般若者。大经之总名。心
者。此经之别称。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观。常则道
冠百王。法乃楷模千业。摄则集斯妙理。观则悟彼
群生。庶令必离苦津。终登觉岸。一卷者。首轴无二。
名之为一。开合卷舒。目之为卷。故言般若波罗蜜
卷一 第 591b 页 X26-0591.png
多心经一卷。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此经唯有正宗。序分。流通。在大品经首末。即此下
章广明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空色生灭。垢净增减。
状同龟毛。但有语言。实无相皃。乃至三乘境观但
空。若就妄而去。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是
所乘之法。声闻缘觉。及诸菩萨。是能乘之人。若有
能乘人。即人执未亡。见有所乘法。法执仍在。若人
法未除。此即凡夫情计。岂名菩萨。如人睡里。梦见
乘船度河。得至彼岸。忽尔睡觉。元在本处。河及船
人。二俱不实。菩萨修道。了达人法俱空。巳入七地。
得无生忍。反观能乘所乘。如梦如幻。是能菩提萨
埵。依般若波罗蜜多。了达相见俱空。二障俱尽。而
得涅槃。是故引三世诸佛为證。皆依般若波罗蜜
多。得阿耨菩提。即此经教利益广大。欲令众生。修
行流布。将释此经。略为十门分别。


* 第一。初入观门缘起分
* 第二。了蕴虚通度厄分
* 第三。空色一如无二分
* 第四。垢净唯真无妄分
* 第五。十二入中如幻分
* 第六。三处体同名异分
* 第七。三乘境观俱空分
* 第八。举胜明空离障分
* 第九。大智乘因至果分
* 第十。护难流通神咒分

此经。三乘具足。文义深妙。若受持读诵。当成佛果。
名教不思议。不生不灭。乃至无智亦无得。皆契真
如妙体。名理不思议。谓起悲智。真俗双行。不被涅
卷一 第 591c 页 X26-0591.png
槃生死所拘。是故得名观自在菩萨。名行不思议。
能用智慧。出离烦恼所知二障等执。因圆果满。得
菩提涅槃二种妙果。即名果不思议。此教理行果。
非心能思。出于心量之表。非口能议。离于言说之
外。此教理行果。是故俱名不可思议。就前观门像
起分中。文开两段。初先标能行人。次明所行法。若
先标能行人。即是观自在菩萨。次明所行法。即深
般若波罗蜜也。就般若之中。约为三分。第一文字。
名浅般若。第二。依文发慧。名中般若。第三。照见五
蕴体空。名深般若。一为能照。即名深般若。二为所
照。五蕴等法。就五蕴法中。一为色法。坚湿煖动。二
为心法。受想行识。次明空色两境。二俱不实。又明
生灭垢净增减。各无自性。后明十二入。十八界。乃
至三乘境观俱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即无中乘
所观之境。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无中乘能观之
人。无苦集。即无小乘境。无灭道。即无小乘能观之
智。无智亦无得。即无大乘所观之境。以无所得故。
即无大乘能观之智。观者。慧也。能见人法二空之
理者。即是有无齐遣。药病两忘。不缘于相。摄境归
心。心境俱泯。无有二相。由如虚空。见此理体。名为
自在。观贪心虚妄。于布施门中。而得自在。观罪性
空寂。于持戒门中。而得自在。观乃至愚痴性空。于
智慧门中。而得自在。观小乘权教。于四谛门中。而
得自在。观中乘渐教。于十二缘中。而得自在。观大
卷一 第 592a 页 X26-0592.png
乘离执。于菩提涅槃门中。而得自在。观色空。即眼
自在。观声空。耳自在。乃至法虚空。即意自在。能观
心空。即内自在。所观境不实。即外自在。内外无有
一法可得。是故得名自在。行者若不用智慧。观诸
法空。攀缘心起。由心起故。取尘作业障。障其圣道。
不名自在。乃为烦锁。无无明锁。妄想锁。名相锁。贪
嗔痴等诸烦恼锁。诸众生在五蕴。枉轮回二十五
有。循环来往。经历三涂。备受诸苦。不名自在。若依
前发慧了达人法皆空。烦恼所知二障俱尽。行名
自在。

菩提萨埵者。西域名菩提是道。质谛萨埵名众生。
即是道心众生。道者。通达义理。通为虚通。达为了
达。虚通了达心境俱空。而无鄣碍。譬如世间之道
有荆棘聚林。坑阱等境。鄣人来往。不名为道。菩萨
若见有心外等境。而起贪瞋。六度不通。一切俱碍。
亦不名为道。菩提名智。萨埵名人。有智人。菩提言
慧。萨埵名人。有慧人。智能鉴有即无有。慧能达空
即无空。空有[口/一/〦/(瞭-目-(日/小))]遣。名为智慧。有智慧者。名菩提萨
埵。今以菩下却提。萨下除埵。义略而言之。故名菩
萨。问曰。比来诸德。皆言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此
说云何。答曰。是何与言。是何与言。一切菩萨。亦入
初地。烦恼障尽。既入四地。法执亦亡。人法二空。与
境齐證。悲智齐设。真俗双行。由有悲故。常处涅槃。
不滞于空。由有智故。常处生死。不染烦恼。不被烦
卷一 第 592b 页 X26-0592.png
恼涅槃二法所物。一切菩萨。皆得自在何必观音
独称自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者。为用加行。以无漏智。照
六根。六识。六尘。五蕴。十二入。观心不间。与理相应。
念念进趣。如人远行。脚若不住。即至前所。菩萨修
道所行诸度。心不间断。得至佛果。是故名行。深者。
了达人法俱空。色心齐遣。境观两亡。出于心量之
表。离于言说之外。非口所宣。非心所测。非二乘境
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故名为深。般若者。般有二
义。一是清净义。二是胜妙义。永离浑浊。曰清。远尘
离垢曰净。绝待无比。曰胜。心口不测。名妙。若含二
义。一是智。二是慧。智如日。是本体。慧如光。是起用。
体用双言。故名智慧。见人见法。即是妄想。能了人
法俱空。名为智慧。起心动念。见有见无。见心见境。
见空见色。见是见非。心外见有一切法。作二相差
别者。俱是妄想。了达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来不灭。
无有二相。犹如虚空。见此理体。名为智慧。波罗有
二义。一是此岸义。二是彼岸义。此岸者。一是分段
生死。凡夫此岸。二是变易生死。七地巳前菩萨此
岸。彼岸有五义。一教彼岸。二是理彼岸。三是境彼
岸。四行彼岸。五果彼岸。教彼岸者。此经文相。能筌
一实相法。名教彼岸。即依此教。筌得人法二空之
妙理。名理彼岸。常观此理。心不间断。名境彼岸。双
离二执。即人执法执。双离二死。分段生死。及变易
卷一 第 592c 页 X26-0592.png
生死。双除二障。即烦恼障。及所知障。双證二空。即
人空法空。双修二行。即自利行。利他行。自利行用
智。离他行用悲。悲智双行。名行彼岸。犹行此行。得
至菩提之妙果。名果彼岸。蜜多有二义。一离。二到。
离者。离一切心量。及文字语言。到者。到真如实相
之理。问曰。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未审中间体
性云何。答曰。若离变易。未到涅槃。于其中间。名劣
无漏种。俱生烦恼。虽未灭尽。不能令于众生。堕三
恶道。习气微弱故。名劣无漏种。既非二边。亦名中
道义。时者。即悟入之时。譬如千年闇室。明灯才照。
闇境则无。一切众生。从无始巳来。被烦恼蔽障。作
种种业行。熏在识中。成就无量三涂种子。若智慧
返照。一念之间。所有业障。悉皆消灭。作意观察。烦
恼灭时。故言为时。问曰。觉了观心。可名般若。文字
实相。俱非观照。何得同称般若。答曰。若无文字。众
生依何悟解。要假言凿。方能觉照。是故文字称为
般若。要因觉照。照及实相。能照所照。一体一合。是
故实相亦名般若。故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
若。智即般若是。智处者一所照之处。实相是。是故
三处俱名般若。颂曰。

「 小乘虽證人无我
 法执迷情由未改
 涅槃生死不能物
 菩萨于中得自在」


向来所说。虽有能观所观。三种般若。差别不同。总
明初入观门缘起分。】
卷一 第 593a 页 X26-0593.png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者慧也。如灯照暗。灯至而暗灭。慧生而无明尽。
五蕴者。色受想行识。质碍名色。领纳为受。取相名
想。造作名行。了别曰识。蕴者。积聚义。积聚色受想
行识。以成其身。即三界四生。俱用一体。各由过去
无明业受为因。熏成善恶果报差别。而是无明业。
爱家果。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
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皆依五
蕴而起。八苦乃至三苦。三界受生。无不是苦。若能
了达五蕴皆是虚妄。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沤。想
如春时炎。众行如芭蕉。观识如幻化。二萨中。观其
体性不可得。所言皆空。五蕴若是有。八苦即不虚。
五蕴之达空。八苦依何有。譬如暴风。击水成沤。即
是沤非水。沤散作水。是水非沤。沤喻众生。水喻佛
性。击真成妄。名曰众生。了妄名真。苦无生处。故言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问曰。三界有色蕴。既
有色蕴。可言苦厄。无色界中无色蕴。应当无八苦。
答曰。无色界中。虽无粗色。细色仍在。世尊涅槃时。
无色界诸天。泪如细雨。若无有色。泪从何来。细色
未亡。识种由在。虽居八定。见相未除。来往循环。未
离八苦。颂曰。

「 四大五蕴无非色
 人我众生本性空
 若能发慧当心照
 长辞苦厄出烦笼」


向来所举。能照所照。五蕴色心。差别不同。总明第
卷一 第 593b 页 X26-0593.png
二了蕴虚空度厄分竟。】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是形色也。坚湿煖动。即色蕴也。空即虚通。为无
自性故。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者。为二乘人。灭色
取空。不知空是自心。心外见有空境见境心碍碍。
即名为色。故言空不异色。色即是空者。菩萨了达
色性自空。非色灭空。非是无色名空。非是因观故
空。非心尽故空。非是拆法故空。犹如兔角龟毛。本
无体性。故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若心外见空。
即还被空碍。故言空即是色。空不自空。因色故有
空。色不自色。因空故有色。以空知有色。以色知有
空。离空无别色。离色无别空。诸佛或时说色。或时
说无色。诸法实相中。无色无非色。空亦如此。华严
经云。心能采尽色。丝尽色非心。离心无尽色。离尽
色无心。一切相待并准此。譬如有两目俱睐。在路
独行。其道两边。俱有深坑。其人不见。或落道东。或
落道西。当欲入坑。不见正路。路逢一人。引向中道。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为诸烦恼。蔽于慧目。妄执空
执色。闻说色不异空。即执空是有。为说空不异色。
即执色是真。为说色即是空。还执空为实有。为说
空即是色。还起色执不除。必竟逐语寻声。为此遣
心未尽。今以四重。翻覆心境。方始穷源。譬如有人。
两目俱睐者。凡夫二乘。慧眼未开。不见中道是。两
卷一 第 593c 页 X26-0593.png
畔深坑者。执断执常。执空执色。常起有无二边恶
见等是。路逢一人者。即诸佛如来是。教避深坑者。
离二边恶见。为说菩提正路者是。至于空之与色。
皆是自心所变。了知心境不二。故言色不异空。受
想行识亦复如是者。此是心法。色既翻覆四重。心
法不异于色。略而不言。故云亦复如是。颂曰。

「 空色假待曾何实
 其中唯有一真如
 心境晓同如幻梦
 逍遥独步入无馀」


向来所举空色。翻覆四重不同。总明第三空色一
如无二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破生灭垢净增减无有二相。舍利子名身子。母
名舍利。因母得名。故名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者。五
蕴十二入十八界之类。体相俱空。故名空相。不生
不灭者。若见诸法有生。即有法灭。法本无生。何无
有法灭。犹如翳眼妄见空华。即此空华。本无体性。
但为妄想。蔽于慧目。法体之上。而起妄心。有生灭。
五蕴若是有。谓是有故可言生。了达五蕴空。空中
何有生。五蕴若有生。谓有生故可言灭。五蕴本无
生。无生何有灭。故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者。凡夫
烦恼未除。贪瞋现在。而起我人即执。名为垢。二乘
烦恼巳尽。贪瞋伏离而證人空。得名为净。垢若有
可除。谓有可除得名净。推寻垢体。本来空。即此空
中何有净。故言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者。真如理体。
卷一 第 594a 页 X26-0594.png
沉沦六道。未必减少。得出三界。不必增多。在缠名
如来藏。出缠名为法身。出入语言虽殊。真如法体
本来无别。以法性为身。无有障碍。犹如虚空。无有
损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为重破色心二法。齐举五蕴皆空。恐不了为此
重举色心若无自性。故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
行识。颂曰。

「 生灭虚空缘心恋
 净识相违识不通
 增减了知无损益
 即与能仁法性同」


向来所举三相差别不同。总明第四垢净唯真无
妄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为破十二入。如幻缘生无有实。无眼耳鼻舌身
意者。此破六根空。云何是空。眼中。皮皃为地大。目
泪为水大。煖性为火大。动转为风大。问曰。地是眼
不。答曰。是地非眼。水是眼不。是水非眼。火是眼不。
是火非眼。风是眼不。是风非眼。四大各各别。名之
为自相。和合成眼根。名之为苦相。未有四大。无自
性眼根。既有四大。无他性眼根。无自无他。即眼根
空。眼性既空。亦无无眼。自下五根并准此。无色声
香味触者。六根若是有。所对六尘并不虚。推寻六
根既是空。所对六尘明非有。云何名根。为能生诸
识故。云何名尘。能坌污净心故。四尘成四大。四大
卷一 第 594b 页 X26-0594.png
成诸根。诸根对六尘。故立十二处。各各从缘生。是
明无自性。问曰。前举五蕴。或举十二入。十八界。即
此三相。有何差别。答曰。譬如网鸟之人。如其得鸟
止藉一目。不可以一目为罗。若能了凡證圣。止藉
般若一法。不可以一法教人。为根有利钝證有浅
深。是故世尊随机接引。作种种方便。说三科法门。
总令其悟入。颂曰。

「 坚湿煖动为根本
 如幻缘生死暂停
 内外两边虽有对
 观其体性若乾城」


向来所举根尘。两处不同。总明第五十二入中如
幻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为破十八界。前举根尘。两处皆空。是明中间六
识。各无自性。为有根尘。发生六识。云何发生。答曰。
因有色尘。发生眼根。眼识生。因有声尘。发耳根。耳
识生。乃至因有法尘。发意根。意识生。由不达尘。即
妄想起。能为一切烦恼根本。重入本识。成无量三
界四生之种子。轮回六趣。无有休巳。云何名烦恼。
及贪瞋痴。答曰。以眼缘色。名之为烦。色来触眼。目
之为恼。六识缘六尘。名之为烦。六尘触六识。目之
为恼。贪瞋痴者。以眼缘色故。好色即贪。恶色即嗔。
分别好恶。名之为痴。二根中诸烦恼著准此。问曰。
欲作何观行。得勉此贪嗔痴烦恼。答曰。行者若能
證心。向内返照。诸根体性不可得。即名空门。诸尘
卷一 第 594c 页 X26-0594.png
是虚妄。即是识无生灭。即无愿门。三处无无有。即
名三空门。三处不被系缚故。并名三解脱门。能通
达六尘故。亦名六度门。诸识但寂灭。亦名真如门。
六识灭即无烦。六尘空即无恼。尘既不实。不见有
好色可贪。不见有恶色可嗔。无可分别。心即无痴。
若能与理相应。贪嗔痴俱灭。烦恼永尽。即名无馀
涅槃。令言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
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为破执有我人众生寿者。
十八界者。差别义。六根缘六尘。各各差别。名十八
界。以举十八界。用破我者。若眼中有我。耳里应无。
一一根尘中。各各有我者。即一人上。合有十八个
我。若一一根尘中无我。即十八界并无。故知我无
实体。眼缘色尘。耳缘声尘。乃至身缘触尘。此为根。
五尘并可见。意识缘法尘。其状云何。答曰。五根对
五尘。中间发五识。五根虽见闻觉知。不能分别。要
藉同时意识分别。见青黄赤白方圆分量等。名为
法尘。同与五识。同缘五尘。于五尘中。虚妄分别。名
为法尘。问曰。意识能分别。未审意根有何功用。答
曰。意根恒审思量为用。有三熏习四差别。三熏习
者。一名言熏习。二我爱熏习。三有支熏习。四差别
者。一我慢。二我爱。三我见。四无明。常与四惑烦恼
相应。能作一切善恶之种子。五识向外缘五尘。意
识同缘五尘。亦向内缘。名遍计所执性。七识依六
识分别。向内缘以成得尘。执受成种子。重入八识。
卷一 第 595a 页 X26-0595.png
一向内缘名缘。名依他起性。八识体是如来藏。根
本是真。亦名圆成实性。根识缘色。意识随后分别。
眼识即灭。七识执受意识亦灭。八识受熏七识亦
灭。行者若能證心内照。眼不缘色尘。意识无可分
别。入初地。即转意识。为妙觉察智。六识七识无可
执受。七地转七识。为平等性智。八识不受熏。即如
来藏。净转八识。为大圆镜智。亦转五识。为成所作
智。即成所作智。妙觉察智为化身。平等性智为报
身。大圆镜智为法身。束八识以成四智。即四智而
成三身。前言无眼耳鼻舌身意等者。为色心两法。
分为十八界。了达色即是空。三际缘心。俱不可得。
此即色心本空。故知十八处。非有就妄而言。心外
非无三处。若约理而说。并是一心虚变。颂曰。

「 内外中间十八处
 如言兔角本无形
 大圣应机方便说
 随于用处立虚名」


向来所举根尘三处差别不同。总明第六三处体
同名异分。】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破中乘境。观如幻如炎。推求体性。不可得故。无
明及生老死。是世俗谛。无明及生老尽。名真谛。凡
夫无智。起心缘境。即名无明。二乘无悲。灭却无明
入涅槃。菩萨有大智。心境俱泯。不同俗谛故。即无
无明。由有大悲。为化众生。不入涅槃流。或不尽无
明。故云无无明尽。凡夫无智故。有生老死。菩萨照
卷一 第 595b 页 X26-0595.png
见五蕴皆空。即无有老死。二乘无悲。灰身灭智。尽
却生老死。菩萨有大悲。为化众生。同其事业。即不
尽生老死。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无明者。由无智慧明。即造诸行。行谓
罪行。福行。不动行。杀生偷盗等。诸邪见法名罪行。
礼佛诵经布施持戒等名福行。坐禅得四禅八定
伏心不起。名不动行。但行人所作善恶等业。怖心
未来果报。即是有为之法。终不勉生老病死。循环
三界六道。种诸业之种子。熏在识中。与生死魔军。
交会之时。所恋生处境界现前。业命巳尽。受中阴
等身。经七七日。托入母胎。搅父母精血。赤白和合。
成其肉团。即为名色。即四阴。受想行识。色即四。坚
湿煖动。即名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等。觉知冷煖苦
乐等。名之为触。既有领纳。目之为受。于母生爱。于
父生憎。父精出时。谓是巳有。名之为爱。贪著前境。
目之为取。四大成就。名之为有。四十九日巳前等
风次解。离其母腹。名之为生。业命总尽。四大离散。
名之为死。此即十二缘。无明与行为过去。识名色
六入触受爱取有。此八支。在母腹称现在。生死两
支名未来。无明与行为能引。识名色六处触受。此
五果种子为所引。爱取有此现在三支。感得未来
生死。中乘之人。观无明灭。即不造行。行亦灭。以无
行故。即无种子识亦灭。识既灭故。乃至老死等灭。
即出离三界。不受后有。喻如诸子。乘于鹿车。出于
卷一 第 595c 页 X26-0595.png
火宅。中乘之理。有无明无明灭。有老死老死灭。般
若观照则不然。无明本来不有。亦无无明灭生。究
竟不可得。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此为破小乘四谛境。观俱无实体。以见相未亡。令
观五蕴体寂。而證人空。举此四谛。以明因果者。集
道二谛是因。苦灭二谛是果。苦集二谛是俗。灭道
二谛是真。五蕴等法名苦果。无明爱业是集因。灭
尽生死名槃果。戒定慧等为道因。问曰。一切内外
等法。皆以先因后果。即乘因至果。若如此者。理合
先说因而后说果。今此经中。先说五蕴苦果。后说
集因。其何故也。答。今世尊说四谛。为小乘根机下
劣。不了人法二空。若先说集因。后言苦果者。以凡
夫不得宿命智。不能了达过去无明爱业。令观现
在果。即知过去因。今日长命者。过去名不杀生来。
今日短命者。过去杀生来。今日富贵者。过去布施
持戒来。今日贫贱者。过去悭贪破戒来。一切因果
皆如此。今举果即知因。为此先举五蕴苦果。然后
说因。若知五蕴是苦。即于现在五蕴苦果之上。不
作集因。欲灭集因。要须修道。道者即三十七品。戒
定慧等。以助道法。因持戒故心能定。能定故即能
发慧。三乘具足。即因果俱灭。灭尽因果。名曰涅槃。
出离凡夫。故名真谛。问曰。真谛及四圣谛。有何差
别。答。三乘共观五蕴浅深。见解殊别。凡夫执五蕴
卷一 第 596a 页 X26-0596.png
是有。耽染六尘。六尘爱著生死。诸苦逼切。轮回六
道。名为俗谛。为断除生死。灭尽贪爱。执相未亡。灰
身灭智。而證寂灭。出于俗网。故名真谛。四圣谛者。
了达五蕴本空。苦无生处。名为苦圣谛。妄想不生。
无明爱业本来不有。集无和合。名集圣谛。于毕灭
法中。了达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是名灭圣
谛。能知人法俱空。色心俱遣。缘观双寂。境智两亡。
能缘所缘二俱不实。无有二相。犹如虚空。作此观
者。名为道圣谛。问。舍利子。能是小乘法人。苦集灭
道是小乘法。此即人法俱载。无明乃至老死。此是
十二因缘。是中乘法。何故不言中乘人。此则有法
无人。其故何也。答。中乘者。辟支佛乘。辟支名缘觉。
佛之言觉。觉五蕴从缘生。一一蕴中。推求体性不
可得。而證人空。分别烦恼。并皆以断尽。观缘即觉。
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世界。无师自觉。亦名独觉。若
在佛前。即名上根罗汉。不得称为独觉。一世界中。
无有二佛。大小虽殊。为乱佛名。不得与佛同生一
处。世尊初成道时。于鹿苑中。为五比丘。三转十二
行法轮。第一示相转。诸比丘。此是苦。此是集。此是
灭。此是道。第二劝修转。诸比丘。此是苦。汝须知。此
是集。汝须断。此是灭。汝须證。此是道。汝须修。第三
引證转。此是苦我巳知。此是集我巳断。此是灭我
巳證。此是道我巳修。见苦断集。證灭修道。即出三
界。喻如诸子乘于羊车。出于火宅。證得罗汉。是故
卷一 第 596b 页 X26-0596.png
经云。譬如有人引导众人。欲向宝山。道路悬远。经
三百由旬。众人疲懈。皆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权
作化城。令其歇息。佛道悬旷。经无量劫。久受勤苦。
不能成。遂生退心。世尊乃说苦集道。即是行人歇
息之处。今言无苦集灭道者。苦本不生。何苦之有。
知集无和合。何断之有。灭无所灭。何證之有。道本
无形。何修之有。若有能人。即有所修道。既无能修
人。亦无所道。此则人法俱空。證如如理。譬如有人。
梦见怨敌相对。白刃相交。或梦见男女远行。分离
爱别。或梦见遗失财物衣。命不死。或梦见老病在
床。死时将逼。当尔之际。非常忧苦。既其睡觉。诸苦
元无。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从无始巳来。无明蔽障。
长夜睡眠。六□昏沈。妄见诸苦。般若才照。人法俱
空。身既不存。何苦之有。举苦一谛不实。故知三谛
非真。故云无苦集灭道。问曰。诸佛说法。或从深向
浅。或从浅向深。今说此经。先说中乘。次说小乘。后
说大乘。其故云何。答曰。诸佛说法。常依二谛。常诠
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之中。文字俱离。若三乘是有
实。有实依次说。三乘俱不实。不实有何次。故楞伽
云。初地则为八。十地则为初。何以故。无所有故。有
何次。】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为破执有大乘心。无智无菩提之智德。无得无
涅槃之断德。问曰。菩提涅槃。是有情所归之处。二
卷一 第 596c 页 X26-0596.png
乘小果言无。信有之矣。大乘极果。何得言无。答。菩
提涅槃。是众生妄心执有。妄心既遣。体离有无。但
除其病。而不除法。即真如妙体。出在有无之外。病
即有情执心妄分别耳。故经云。无声闻乘缘觉乘
如来乘。乃至有心转。诸乘非究竟。若彼心灭尽。无
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若言涅槃是
有。即法执未亡。若执有菩提。即人执未尽。菩提是
体上之相。涅槃是相下之体。诸佛如来法眼清净。
见体不见相。菩萨法眼未明。见相不见体。涅槃云。
十地菩萨见法性。如罗縠中视。今言无智亦无得
者。双破二执。双證二空。悟菩提性寂。即除人执。了
涅槃体如。即除法执。菩提涅槃。是所观之境。以无
所得故。即是能观无相之智。问曰。法缘人设。即法
后人先。人依法修。即法先人后。前后虽别。人法须
存。若有法无人。法将虚。有人无法。学者无凭。若人
法两亡。便成断见。今言人法俱空。岂可同乎塼石
伫贮资良决决拔深疑。答曰。非无人法。名曰为空。
从众缘生。无其体性。如水中月镜像。相有体无。法
之与人。亦复如是。言人空者。为除人我执。所言无
法者。为除执法心。若无执二心。人法亦有何过。颂
曰。

「 明与无明二相□
 说苦断集谓凡愚
 人法性空非智得
 假设三乘并是无」


向来所举三乘境观渐次。大小不同。总明第七境
卷一 第 597a 页 X26-0597.png
观俱空分。】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相。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者。道心众生。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者彼
岸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者。由前观照。三乘境观
皆空。菩提涅槃。性相俱寂。蕴界入等体性恒空。故
无挂碍。无挂碍故者。重叠前文。智慧观照。然始觉
了。无有恐怖者。不为生之所恐。不为死之所怖。故
云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者。心外见
法。名之为颠。不知自心所作。名之为倒。譬如有人
误食莨菪。毒气入心。妄见空华。及针等事。不知为
毒所变。心外妄见针华。终日采华拾针。而无休息。
不食莨菪之人。当见采华拾针。并皆怪笑。唱言狂
颠。一切众生。迷于本性。所见境界。不知从自心变。
乃心外见有差别境界。即以心求境。智者见之。如
狂拾针。而无有异。故言心外见法。名之为颠。不了
自心所作。目之为倒。梦想者。为有所得中作善恶
业。名之为梦。分别涅槃生死为异。名之为想。名相
俱遣。名为究竟。心境两亡。名为涅槃。颂曰。

「 萨埵依空无挂碍
 用智修真至涅槃
 远离妄想除颠倒
 真谓收心向内观」


向来所举菩萨能离所离。除妄證真。差别不同。总
明第八举胜明空离障分。】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
卷一 第 597b 页 X26-0597.png
菩提。」

【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佛之言觉。自觉断人执。觉
他断法执。凡夫不能自觉。二乘不能觉他。菩萨不
能觉满。异凡夫故自觉。异二乘故觉他。异菩萨故
觉满。如睡梦觉。如莲华开不染污。二痴睡尽。名之
为佛。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以具前释。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总云无上正遍知觉。又菩提言道。
菩提有五种。一发心菩提。在十信位。二伏心菩提。
在地前三贤位。三明心菩提。初地至七地。四出倒
菩提。八地至十地。五无上菩提。在佛果。平等法中。
无有上下。故言无上。凡夫非正非真。二乘正而非
真。菩萨真而非正。诸佛亦真亦正。后三名正。菩提
名道。凡夫非正非道。二乘正而非道。菩萨道而非
正。诸佛亦正亦道。此是诸佛真如法界身。与一切
众生同体。行者若能以无漏智慧。观达烦恼妄想
俱空。法界之身方显。颂曰。

「 过去未来三世诸佛
 皆依般若得菩提
 凡夫有虚修正慧
 并与能人境智齐」


向来所举。虽有因果先后不同。总明第九大智乘
因向果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无咒。能除一切苦厄。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
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一举咒德。二举咒胜。三举咒用。四举咒体。是大神
卷一 第 597c 页 X26-0597.png
咒者。四魔顿遣。三鄣俱亡。人法两空。心境双绝。神
通自在。隐显随时。遇物变通。凡圣莫测。是故名神
咒。是大明咒者。无明并尽。习气顿除。无碍智光。妄
想俱尽。故曰是明咒。举咒德。是无上咒者。超出三
界。證大涅槃。十圣三贤。莫能测度。故曰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者。證圆镜智。照遍十方。由如日光。无
有等侣。故曰无等等咒。举咒胜。能除一切苦。真实
不虚者。从最清净法界。是法身流出大智大定大
慧名报身。即依报身。流出大悲成化身。能出生入
死。教化三界六道众生。皆入无馀涅槃。故曰能除
一切苦真实不虚。举咒用。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 东方提头赖吒天王
* 南方毗留博叉天王
* 西方毗留勒叉天王
* 北方毗沙门天王

夫言修道之体。自识当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
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
方诸佛。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十地论云。众
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
遍。只为五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终)


开元三年九月于台州大云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