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序品初¶ 第 151a 页
No. 1719 [cf. Nos. 262, 1718]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上)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序品初
言「文句」者,文谓文字,一部始终,故云文即
是字,为二所依;句谓句读,义通长短,故云
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此亦不论色行等体,
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古之章疏,
或单题疏,或单题章。章谓章藻,《诗》云:「彼都
人士出言成章」;亦云章段,分段解释成若
干章。疏者,通意之辞,亦记也。又疏音即疏
通、疏条、疏镂也。今并不云者,意如向说。
题
下注中六难意者,此用下文法说叹法希有
中「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正使出于世,
说是法复难,无量无数劫,闻是法亦难,能
听是法者,斯人亦复难」。章安于经闻法能听
二难之中,义开为四,谓传译等,合成六难。
然闻法中正在时会,及以阿难义通像末,故
藉传译则可得闻。佛出已难,出仍不值,故
经多劫闻者尚难,况修行开悟、说记流通?于
中初二约主约味,三四叹教叹行,五六自
幸省己。故初二在佛,三四属师,五六斥己。
故三双中,一一皆悉先通次别,且初二中出
世犹通,通一代故,次说则别,别在今经;次
三四中,初传译师通一切教,次教诏师别我
所承;次五六中,闻讲仍通与他共故,一遍记
别唯属己故。故三双中从宽向狭,是故后
释序品初¶ 第 151b 页 T34-0151.png
后狭于前前。故自佛出来,乃至闻于自悟
者说一遍记故,故记佛乘最为甚难。
言主、
味者,主兴不易,复经四味方演此经,故知
初二诚为不易。言叹教者,传译不易,经涉
山海,虽至此土,民主道合、国无诸难,方可
传故。言叹行者,禀承南岳證不由他,宿
植所资妙悟斯发。言自省者,自幸得闻,谦
已辄记。故《玄.序》云:「江陵禀受玄旨,建业方
听经文,补接才成一遍而已」,况二十七听、
六十九治,始末四十馀年,乃成第七修补复
难。于传译前加结集难,合为八难,以结
集时亦假王臣大众和合,若魔若外令不得
便。添谓添破古师及引经论,谓斥非以显
是;削谓削其繁长及成文体,使文约而义
丰。破古不全我已,加彼异见故但云添;
削乃唯在于已,初记繁芿故须云削。故《玄.
序》云:「或以经论诚言符此深妙,或标诸师
异解验彼非圆」。
「留赠后贤」者,《玄》文〈序〉云:「斯
文若坠,将来可悲」;《涅槃》云「若树若石」,斯经
称「若田若里」,后代行者知甘露门之在兹。
「共
期佛慧」者,自非灵岳亲承、道场契悟,搜一
代教旨、显五味宗极,将何以为后贤佛慧之
基址耶?故佛慧之言,须开三教果头之权
实,发四味兼带之大小,则人理教行之有
归,开示悟入之无异,方是今经之佛慧耳。
问:
诸经中圆,与此何别,而必须云开方是佛
慧?
答:
圆实不异,但未开显。初心之人谓圆
隔偏,须闻开显诸法实相。若已入实但论
增进,权人至此一向须开。
「委释」等者,别解
者说一遍记故,故记佛乘最为甚难。
言主、
味者,主兴不易,复经四味方演此经,故知
初二诚为不易。言叹教者,传译不易,经涉
山海,虽至此土,民主道合、国无诸难,方可
传故。言叹行者,禀承南岳證不由他,宿
植所资妙悟斯发。言自省者,自幸得闻,谦
已辄记。故《玄.序》云:「江陵禀受玄旨,建业方
听经文,补接才成一遍而已」,况二十七听、
六十九治,始末四十馀年,乃成第七修补复
难。于传译前加结集难,合为八难,以结
集时亦假王臣大众和合,若魔若外令不得
便。添谓添破古师及引经论,谓斥非以显
是;削谓削其繁长及成文体,使文约而义
丰。破古不全我已,加彼异见故但云添;
削乃唯在于已,初记繁芿故须云削。故《玄.
序》云:「或以经论诚言符此深妙,或标诸师
异解验彼非圆」。
「留赠后贤」者,《玄》文〈序〉云:「斯
文若坠,将来可悲」;《涅槃》云「若树若石」,斯经
称「若田若里」,后代行者知甘露门之在兹。
「共
期佛慧」者,自非灵岳亲承、道场契悟,搜一
代教旨、显五味宗极,将何以为后贤佛慧之
基址耶?故佛慧之言,须开三教果头之权
实,发四味兼带之大小,则人理教行之有
归,开示悟入之无异,方是今经之佛慧耳。
问:
诸经中圆,与此何别,而必须云开方是佛
慧?
答:
圆实不异,但未开显。初心之人谓圆
隔偏,须闻开显诸法实相。若已入实但论
增进,权人至此一向须开。
「委释」等者,别解
释序品初¶ 第 151c 页 T34-0151.png
题名方七八卷,以初名中总三法故,三法
始末亘一部故。何者?一部之中莫过本迹,
本地总别超过诸说,迹中三一功高一期,故
一中之三永殊前教,即三之一不与他同,
即迹而本寿量方谭,即本之迹具在今说。且
如迹中体非因果,依之以辨因果,因果取
体方有胜用,如是三法并由开显。若不先
了能开之妙,将何以明所开之粗?故对迹
辨本理须分判,所以释题不可率尔。题下
别释理非容易,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
经文但粗分章段。题名「文句」良由于此。故
但分文句则大理不彰,唯谭玄旨则迷于
起尽,若相带以说则彼此无归,故使消释
凡至大义,并指《玄》文名体宗用、三一总别、
寄行约教。故知全迷《玄》文大旨,而欲以文
句消经,固蔽理观深微而但以事相释义,
言弘斯典者远矣!今问弘经者,为名利壅
己、为大悲益他?自行暗于妙宗,何殊无目
而导,彼此俱迷、自他咸没。又妙法之唱非唯
正宗,二十八品俱名妙故,故品品之内咸具
体等,句句之下通结妙名,教行人理彼此相
摄,使妙旨不失稍似弘通,衣座室诫思之自
克。然遍列事难不可恒尔,今随义便广略
适时。故〈方便〉、〈安乐〉、〈寿量〉、〈普门〉并是本迹之根
源,斯经之枢楗,必须委简,馀则随宜。
「序者」
下,一部大名已指前释,一品别号此下略申。
睿公亦有二十八品生起次第,今家随释准
意可知。然品品初通有四意,谓释名、来意、释
妨、释文。释名必须因缘等四;来意、释妨或有
始末亘一部故。何者?一部之中莫过本迹,
本地总别超过诸说,迹中三一功高一期,故
一中之三永殊前教,即三之一不与他同,
即迹而本寿量方谭,即本之迹具在今说。且
如迹中体非因果,依之以辨因果,因果取
体方有胜用,如是三法并由开显。若不先
了能开之妙,将何以明所开之粗?故对迹
辨本理须分判,所以释题不可率尔。题下
别释理非容易,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
经文但粗分章段。题名「文句」良由于此。故
但分文句则大理不彰,唯谭玄旨则迷于
起尽,若相带以说则彼此无归,故使消释
凡至大义,并指《玄》文名体宗用、三一总别、
寄行约教。故知全迷《玄》文大旨,而欲以文
句消经,固蔽理观深微而但以事相释义,
言弘斯典者远矣!今问弘经者,为名利壅
己、为大悲益他?自行暗于妙宗,何殊无目
而导,彼此俱迷、自他咸没。又妙法之唱非唯
正宗,二十八品俱名妙故,故品品之内咸具
体等,句句之下通结妙名,教行人理彼此相
摄,使妙旨不失稍似弘通,衣座室诫思之自
克。然遍列事难不可恒尔,今随义便广略
适时。故〈方便〉、〈安乐〉、〈寿量〉、〈普门〉并是本迹之根
源,斯经之枢楗,必须委简,馀则随宜。
「序者」
下,一部大名已指前释,一品别号此下略申。
睿公亦有二十八品生起次第,今家随释准
意可知。然品品初通有四意,谓释名、来意、释
妨、释文。释名必须因缘等四;来意、释妨或有
释序品初¶ 第 152a 页 T34-0152.png
或无。或释名中即带来意,有妨须释何例
然耶?又释名与义更互有无,故释名一种,或
于义前别释,或带名以释义,纵于义前别
释,还将别以贯义。名义若显则一品可从,
故使品品全同部旨,如是释者,方镜于迷
途;徒自云云,此彼淆混。若得此意,至下
易知。
今初释名。云「训庠序」等者,先释字训,
次释字义。然释训中复似从义。庠谓安庠,
学舍养宫并非今意。《尔雅》云:「东西墙谓之
序,别内外也。」此可借用以释别序。如
由别序方异诸经,通序异外亦可兼用,
所以初用字训正从别序,故云阶位等也;
兼用安庠,即非忽卒越次意也。亦二序共
有。若对辨者,必先證信后发起故,必先发起
后證信故,必先二序后方正故,二序各有,
前后亦尔。故光宅生起,非全失理,但阙
表报,是故斥之。故阶位之言义兼通别,问
答之语不关于通,先瑞后问次第故尔。弥
勒、文殊即宾主也,若问若答皆庠序故,伏疑
伏难宾主存焉。
「经家」下,从字义释。三义分
二,次通二别。二序之中通复冠别,二序俱
首通最得名以冠于下,冠即是首,故云冠
首。是则二十七品方名为经,以序从正通
名经也,故云妙法莲华经序品。
言「由述」者,
瑞疑由也,问答述也。文中不以疑念对由
述者,亦可两兼,谓发语宣疑亦可云述;
集众亦可以为远由,疏故且置。
言「哢引」者,
以譬显也。讲哢家之引故名哢引。亦可正
哢亦得名引,如歌引舞序义可知。故正说
然耶?又释名与义更互有无,故释名一种,或
于义前别释,或带名以释义,纵于义前别
释,还将别以贯义。名义若显则一品可从,
故使品品全同部旨,如是释者,方镜于迷
途;徒自云云,此彼淆混。若得此意,至下
易知。
今初释名。云「训庠序」等者,先释字训,
次释字义。然释训中复似从义。庠谓安庠,
学舍养宫并非今意。《尔雅》云:「东西墙谓之
序,别内外也。」此可借用以释别序。如
由别序方异诸经,通序异外亦可兼用,
所以初用字训正从别序,故云阶位等也;
兼用安庠,即非忽卒越次意也。亦二序共
有。若对辨者,必先證信后发起故,必先发起
后證信故,必先二序后方正故,二序各有,
前后亦尔。故光宅生起,非全失理,但阙
表报,是故斥之。故阶位之言义兼通别,问
答之语不关于通,先瑞后问次第故尔。弥
勒、文殊即宾主也,若问若答皆庠序故,伏疑
伏难宾主存焉。
「经家」下,从字义释。三义分
二,次通二别。二序之中通复冠别,二序俱
首通最得名以冠于下,冠即是首,故云冠
首。是则二十七品方名为经,以序从正通
名经也,故云妙法莲华经序品。
言「由述」者,
瑞疑由也,问答述也。文中不以疑念对由
述者,亦可两兼,谓发语宣疑亦可云述;
集众亦可以为远由,疏故且置。
言「哢引」者,
以譬显也。讲哢家之引故名哢引。亦可正
哢亦得名引,如歌引舞序义可知。故正说
释序品初¶ 第 152b 页 T34-0152.png
如哢、二序如引,故引亦歌也。谓谭述也,亦
引发义。古人章疏以胤音之,便作胤释。又
迷章草以哢为呼,以胤为彻,鱼鲁之谬自
古有之,彻字则成两重之误。
「具此三义」者,
品兼通别故须具三。
「品者」,序名在别,品
义则通下去诸品,以通从别不复更释,故
但释别以置于通。此中先翻名、次释义、后
明立品所以。所言义者,释品字义,非品
题义,故字义则通、题名从别。
言「义类同者」,
诸品咸然。聚者是谁,故出其人。初汎指他
经,如〈心地品〉佛自唱也。如《大论》者,即论
所述《大品》一部。结集之家本唯三品:一序,二
魔事,三嘱累。言「译人」者,亦指《大品》本唯三
品,什公伪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译讫,
乃依四意以类加之,成九十品,谓人义法
事。人如楼那,义如观空,法如三假,事如
魔事,亦如《大经》纯陀哀叹等。又非译者但
补助译人,即谢公加也。准知诸经非佛自
唱,及以集者并译人添也。次正出今经。如
〈药王品〉云:「佛告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
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等。又云:「宿王华!
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乃至云:「若
有女人持是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妙音品〉末集经家云:「说是妙音来往品时,四
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普门品〉末经家亦
云:「佛说是普门品时,八万四千众生,皆发
无等等阿耨菩提。」乃至〈陀罗尼〉、〈严王劝发品〉
末皆然,故云等。
「译人未闻」者,今经所无,若
无集家之言,及无佛自唱语,似属译人以
引发义。古人章疏以胤音之,便作胤释。又
迷章草以哢为呼,以胤为彻,鱼鲁之谬自
古有之,彻字则成两重之误。
「具此三义」者,
品兼通别故须具三。
「品者」,序名在别,品
义则通下去诸品,以通从别不复更释,故
但释别以置于通。此中先翻名、次释义、后
明立品所以。所言义者,释品字义,非品
题义,故字义则通、题名从别。
言「义类同者」,
诸品咸然。聚者是谁,故出其人。初汎指他
经,如〈心地品〉佛自唱也。如《大论》者,即论
所述《大品》一部。结集之家本唯三品:一序,二
魔事,三嘱累。言「译人」者,亦指《大品》本唯三
品,什公伪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译讫,
乃依四意以类加之,成九十品,谓人义法
事。人如楼那,义如观空,法如三假,事如
魔事,亦如《大经》纯陀哀叹等。又非译者但
补助译人,即谢公加也。准知诸经非佛自
唱,及以集者并译人添也。次正出今经。如
〈药王品〉云:「佛告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
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等。又云:「宿王华!
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乃至云:「若
有女人持是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妙音品〉末集经家云:「说是妙音来往品时,四
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普门品〉末经家亦
云:「佛说是普门品时,八万四千众生,皆发
无等等阿耨菩提。」乃至〈陀罗尼〉、〈严王劝发品〉
末皆然,故云等。
「译人未闻」者,今经所无,若
无集家之言,及无佛自唱语,似属译人以
释序品初¶ 第 152c 页 T34-0152.png
文中诸品先足,当知并是集者所置,信无
译人明矣。故今经自馀诸品,多是结集者所
置,以无闻品益故,故品后无结耳。
以通
从别应具四释,以通序中句句皆存因缘
等四,别序时或阙于一两,故释序字阙于
四义。若二序相对,义立亦可,二序不同世界
也。别序发起欣慕,即为人也;通序證信除疑,
对治也。二序序正,第一义也。约教等三,具如
释三段中是也。若别约通序者,五义不同
世界也。通皆除疑对治也,通皆生信为人
也,通皆序正第一义也。馀三及别序,准此可
知。
「佛赴缘」下,欲分节经文,先辨分文有无
得失。于中四:先、汎引诸经论,次、古讲者之
失,三、明品非章段,四、汎示分节。初文者,全
非分文。次、古失者,古来讲者多无分节,至
安公来,经无大小始分三段,谓序、正、流通。
「殆」者危也。非今正意,亦几也(几,巨依切,近也),《西京赋》
云「人生几亡」。言「起尽」者,章之始末也。若分
节已,大小各有总别起尽。三、「又佛说」下,意明
立品但从义类不从文相,故贯散二相不
可立品,亦非分节。四、「增一」下,经论亦有分
节之例,况末代弘经须识宾主,故小乘三藏
各有所开。《增一.序》云:「阿难说经无量数,今
且总略为一聚,我今分之为三分,契经一
分,律二分,阿毗昙经为三分。契经今当为
四段,初名增一,二名中,三名曰长多,《璎珞》
杂经在后为四分,乃以四含名为四段」,故
今承此借为分节。
「律开五部」者,佛灭度后
一百年间鞠多持法,所化众生不相是非,但
译人明矣。故今经自馀诸品,多是结集者所
置,以无闻品益故,故品后无结耳。
以通
从别应具四释,以通序中句句皆存因缘
等四,别序时或阙于一两,故释序字阙于
四义。若二序相对,义立亦可,二序不同世界
也。别序发起欣慕,即为人也;通序證信除疑,
对治也。二序序正,第一义也。约教等三,具如
释三段中是也。若别约通序者,五义不同
世界也。通皆除疑对治也,通皆生信为人
也,通皆序正第一义也。馀三及别序,准此可
知。
「佛赴缘」下,欲分节经文,先辨分文有无
得失。于中四:先、汎引诸经论,次、古讲者之
失,三、明品非章段,四、汎示分节。初文者,全
非分文。次、古失者,古来讲者多无分节,至
安公来,经无大小始分三段,谓序、正、流通。
「殆」者危也。非今正意,亦几也(几,巨依切,近也),《西京赋》
云「人生几亡」。言「起尽」者,章之始末也。若分
节已,大小各有总别起尽。三、「又佛说」下,意明
立品但从义类不从文相,故贯散二相不
可立品,亦非分节。四、「增一」下,经论亦有分
节之例,况末代弘经须识宾主,故小乘三藏
各有所开。《增一.序》云:「阿难说经无量数,今
且总略为一聚,我今分之为三分,契经一
分,律二分,阿毗昙经为三分。契经今当为
四段,初名增一,二名中,三名曰长多,《璎珞》
杂经在后为四分,乃以四含名为四段」,故
今承此借为分节。
「律开五部」者,佛灭度后
一百年间鞠多持法,所化众生不相是非,但
释序品初¶ 第 153a 页 T34-0153.png
为一部不毗尼藏,即八十诵。一百年后鞠多
有五弟子,各执一见不能均融齐一,遂分
一藏以为五异,如析金杖不失金用。今
分文亦尔,虽分为多段,知大旨本一,以所
分对本,故云及也。
「阿毗昙开六足」者,文中
自引《阿含》六度,非《六足论》,如《增一》云:「菩萨
发起大乘法,如来说此种种法,人尊说六
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无极睹诸法」,佛说种种不出此六,
亦似分章意也。若《六足论》,全非今意。如云:
一、《集异门足》,一万八千偈,舍利弗造;二、《法蕴
足》,有六千偈,大目连造(此二论唐三藏译);三、《施设足》、一
万八千偈,迦多演尼子造。唐三藏将来未译,
此三论佛在世造。四、《识身足》,有七千偈,提婆
设摩造,即佛灭后百年。五、《品类足》,佛灭后三
百年,世友造。六、《界身足》,有六千偈,三百年末
亦世友造。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以前六义
少如足、《发智》义多如身,则足前而身后分义
不便,况此六论并唐三藏将来,隋时未有,
不合指之。况无分节之相中破云:前之三
论既在佛世,如何却与佛灭后论为足?未
必全然以身摄足耳。又《成论》云:「如六足阿
毗昙说」者,指六足阿毗昙论,故不对《发智》
为身,谓根性等者略列揵度,揵度西音此
云法聚。以分一部为八聚故,谓业、使、智、
定、根、大、见、杂。文云根性道定者,根性是根,
道即是智,但略举三,馀如向列。《大论》「问:八
揵度谁造?六分阿毗昙从何处出?答:佛在无
失。灭后百年,阿输柯王会诸论师,因生别
有五弟子,各执一见不能均融齐一,遂分
一藏以为五异,如析金杖不失金用。今
分文亦尔,虽分为多段,知大旨本一,以所
分对本,故云及也。
「阿毗昙开六足」者,文中
自引《阿含》六度,非《六足论》,如《增一》云:「菩萨
发起大乘法,如来说此种种法,人尊说六
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禅、智慧力如月初,
逮度无极睹诸法」,佛说种种不出此六,
亦似分章意也。若《六足论》,全非今意。如云:
一、《集异门足》,一万八千偈,舍利弗造;二、《法蕴
足》,有六千偈,大目连造(此二论唐三藏译);三、《施设足》、一
万八千偈,迦多演尼子造。唐三藏将来未译,
此三论佛在世造。四、《识身足》,有七千偈,提婆
设摩造,即佛灭后百年。五、《品类足》,佛灭后三
百年,世友造。六、《界身足》,有六千偈,三百年末
亦世友造。迦多演尼子造《发智论》,以前六义
少如足、《发智》义多如身,则足前而身后分义
不便,况此六论并唐三藏将来,隋时未有,
不合指之。况无分节之相中破云:前之三
论既在佛世,如何却与佛灭后论为足?未
必全然以身摄足耳。又《成论》云:「如六足阿
毗昙说」者,指六足阿毗昙论,故不对《发智》
为身,谓根性等者略列揵度,揵度西音此
云法聚。以分一部为八聚故,谓业、使、智、
定、根、大、见、杂。文云根性道定者,根性是根,
道即是智,但略举三,馀如向列。《大论》「问:八
揵度谁造?六分阿毗昙从何处出?答:佛在无
失。灭后百年,阿输柯王会诸论师,因生别
释序品初¶ 第 153b 页 T34-0153.png
部,有利根者尽读三藏,欲解佛经作八揵
度,后诸弟子为后代人,不能全解作略阿
毗昙,其初造者即迦旃延。」
「天亲」下,次引今论
有七功德、五示现等,以例分章。七功德者,论
云:「此法门初第一品明七种功德成就:一者
序成就。二者众成就。三者从为诸菩萨说大
乘经去,欲说时至成就。若说《无量义经》,即
欲说《法华》时至也。四从说是经去,名所说
法随顺威仪住成就,以入定故名威仪住。五
从放光去,名依止说因成就,由放光故见
他土说。六从弥勒疑念去,名大众欲闻法
现前成就,由问故答,故云欲闻。七从文殊
答问去,名答问成就。」论云:「于序成就,又有
二种,一者、一切法门中胜,谓如是等」,验知论
主全许一部为法门中胜,方指如是等为
一切法门中胜,一切法门即一代教,不然如
何消释一切之言?既一代教中最为其上,具
如〈药王品〉中叹教文也。下六成就各有分节。
五示现者,论亦云五分:一叹法胜妙分。二从
吾从成佛去,叹法师功德分。三从尔时众中
去,智众定疑分。四从佛告舍利弗去,定记
分。五从舍利弗诸佛出五浊去,断疑分。
「河西」
下,正明分节。河西如本传,江等瑶即吴兴小
山寺(具如别传)。
「光宅转细」者,如东安法师(唐东阳永安寺旷法师)
讲三论及《法华》等诸经,并著章疏。贞观十三
年正月十五日入灭,反屈三指,即第三果人
也。著《法华疏》四卷。初云:自梁陈已来解释
《法华》,唯以光宅独擅其美,后诸学者一概雷
同。云师虽往文藉仍存,吾钻仰积年,唯见
度,后诸弟子为后代人,不能全解作略阿
毗昙,其初造者即迦旃延。」
「天亲」下,次引今论
有七功德、五示现等,以例分章。七功德者,论
云:「此法门初第一品明七种功德成就:一者
序成就。二者众成就。三者从为诸菩萨说大
乘经去,欲说时至成就。若说《无量义经》,即
欲说《法华》时至也。四从说是经去,名所说
法随顺威仪住成就,以入定故名威仪住。五
从放光去,名依止说因成就,由放光故见
他土说。六从弥勒疑念去,名大众欲闻法
现前成就,由问故答,故云欲闻。七从文殊
答问去,名答问成就。」论云:「于序成就,又有
二种,一者、一切法门中胜,谓如是等」,验知论
主全许一部为法门中胜,方指如是等为
一切法门中胜,一切法门即一代教,不然如
何消释一切之言?既一代教中最为其上,具
如〈药王品〉中叹教文也。下六成就各有分节。
五示现者,论亦云五分:一叹法胜妙分。二从
吾从成佛去,叹法师功德分。三从尔时众中
去,智众定疑分。四从佛告舍利弗去,定记
分。五从舍利弗诸佛出五浊去,断疑分。
「河西」
下,正明分节。河西如本传,江等瑶即吴兴小
山寺(具如别传)。
「光宅转细」者,如东安法师(唐东阳永安寺旷法师)
讲三论及《法华》等诸经,并著章疏。贞观十三
年正月十五日入灭,反屈三指,即第三果人
也。著《法华疏》四卷。初云:自梁陈已来解释
《法华》,唯以光宅独擅其美,后诸学者一概雷
同。云师虽往文藉仍存,吾钻仰积年,唯见
释序品初¶ 第 153c 页 T34-0153.png
文句纷繁、章段重叠,寻其文义未详旨趣。
今对云义以研法实,大师专破,良有以也。
故知云公望前转繁,今家处中无彼二失,但
存大旨不事繁碎。
「重雰」下,章安斥古。雰者,
猛雪重雾也,能翳太虚之清气,使三光隐而
失曜。故碎乱分文,失经之大道,三轨隐而靡
用。津者,济渡处也。若细分碎段,非求经旨
者所宜,如在歧道有问路者,不答问者
所之,而广谭逵经,故非问者之要。昙鸾,北
齐人,斥云:细科经文如烟云等为疾风所
飏。飏者,风飞也。隐翳太虚杂砺等者,准彼
应作条例字,谓科条如尘,或是转其言借
势用语,非全同彼故。砂石精者曰砥(音止)、粗
者曰砺,杂尘随飏同其烟翳。
言「若过」等者,
以此望古进退俱失,是则昙鸾亦未全许
碎擘经文。庐山龙两解,前云身方便等者,
意云,自〈宝塔〉已前说权说实,亦以《法华》前
权为言方便,至《法华》为言真实也。从〈宝
塔〉下,古佛现全身、今佛集分身,古身命今
身、今身诣古身,二身俱处塔,表法今古同,
身方便也。寿量久成尘点尚倍,中间被拂伽
耶非真,身真实也。道理必然,偏立成失,前
可无身后岂无说,但依权实本迹,任运俱
收身说,若但语身说则本迹事昏,但谭本
迹乃身说自显。故〈寿量〉中云「或说己身,或
说他身」,故身说具足。方便已下说必有身,
何须致惑?第二释中《玄》文广破,以今二门
各有因果故也。
「齐中兴印」者,中兴,寺名(具如别传)。
玄畅以迹门流通中〈达多〉、〈持品〉,及将本门〈寿
今对云义以研法实,大师专破,良有以也。
故知云公望前转繁,今家处中无彼二失,但
存大旨不事繁碎。
「重雰」下,章安斥古。雰者,
猛雪重雾也,能翳太虚之清气,使三光隐而
失曜。故碎乱分文,失经之大道,三轨隐而靡
用。津者,济渡处也。若细分碎段,非求经旨
者所宜,如在歧道有问路者,不答问者
所之,而广谭逵经,故非问者之要。昙鸾,北
齐人,斥云:细科经文如烟云等为疾风所
飏。飏者,风飞也。隐翳太虚杂砺等者,准彼
应作条例字,谓科条如尘,或是转其言借
势用语,非全同彼故。砂石精者曰砥(音止)、粗
者曰砺,杂尘随飏同其烟翳。
言「若过」等者,
以此望古进退俱失,是则昙鸾亦未全许
碎擘经文。庐山龙两解,前云身方便等者,
意云,自〈宝塔〉已前说权说实,亦以《法华》前
权为言方便,至《法华》为言真实也。从〈宝
塔〉下,古佛现全身、今佛集分身,古身命今
身、今身诣古身,二身俱处塔,表法今古同,
身方便也。寿量久成尘点尚倍,中间被拂伽
耶非真,身真实也。道理必然,偏立成失,前
可无身后岂无说,但依权实本迹,任运俱
收身说,若但语身说则本迹事昏,但谭本
迹乃身说自显。故〈寿量〉中云「或说己身,或
说他身」,故身说具足。方便已下说必有身,
何须致惑?第二释中《玄》文广破,以今二门
各有因果故也。
「齐中兴印」者,中兴,寺名(具如别传)。
玄畅以迹门流通中〈达多〉、〈持品〉,及将本门〈寿
释序品初¶ 第 154a 页 T34-0154.png
量〉后流通中〈神力〉等,共为果分,果在本门。
又分护持,护持即是流通异名,故不可也。
「又
有师」去,此师意以正宗为体,但在迹正,不
知却以本门之正反为流通,而云受持功
德,迹与昔教容可有同,本与前经一向永
异,翻将永异混乱流通,故不可用。
有师四
段,但合二三为正,甚符经文;但阙立本
迹二门,各有三段意耳。其名既阙,义恐不
周。光宅二十四段者,具在彼疏云云者,象
气之分散,如云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
未说者尚多如云,下去皆尔。已下有列光
宅分文者,多分与今大同小异。
「兰菊」者,章
安破计也。佛赴机说当时称会,后代分节
寄兹显理,固执成诤进退俱非,纵有异同
彼彼兰菊,仍许得意者为言,纵不全违圣
心,终是人之情见,若粗得通用,不须苦诤,
恐失四益。《易》云「其臭如兰」者,古人一向以
气为臭。
「天台」者,章安对古,故别云也。天台
之名具如《止观》记、今记等者,虽复两存,且
用初意,故云从前。
「问一经云何」等者?问意
既存两释,问后何妨?所以二释之中不专
后释者,以本正前立流通故,且一往耳。
「答
中云华严处处集众」等者,处会具如《释签》
所引,每一会处皆先序次正,以住处庄严
义当于序。言「集众」者,如〈妙严品〉、〈名号品〉、〈光
明觉品〉及一一会,皆先集众,意明一经具
多别序。「阿含篇篇如是」者,此明一经多通
序也。彼四《阿含》各合多小经以为一部,每
一小经不出一纸半纸,唯《长阿含.游行经》文
又分护持,护持即是流通异名,故不可也。
「又
有师」去,此师意以正宗为体,但在迹正,不
知却以本门之正反为流通,而云受持功
德,迹与昔教容可有同,本与前经一向永
异,翻将永异混乱流通,故不可用。
有师四
段,但合二三为正,甚符经文;但阙立本
迹二门,各有三段意耳。其名既阙,义恐不
周。光宅二十四段者,具在彼疏云云者,象
气之分散,如云在天非可卒量也。意言下
未说者尚多如云,下去皆尔。已下有列光
宅分文者,多分与今大同小异。
「兰菊」者,章
安破计也。佛赴机说当时称会,后代分节
寄兹显理,固执成诤进退俱非,纵有异同
彼彼兰菊,仍许得意者为言,纵不全违圣
心,终是人之情见,若粗得通用,不须苦诤,
恐失四益。《易》云「其臭如兰」者,古人一向以
气为臭。
「天台」者,章安对古,故别云也。天台
之名具如《止观》记、今记等者,虽复两存,且
用初意,故云从前。
「问一经云何」等者?问意
既存两释,问后何妨?所以二释之中不专
后释者,以本正前立流通故,且一往耳。
「答
中云华严处处集众」等者,处会具如《释签》
所引,每一会处皆先序次正,以住处庄严
义当于序。言「集众」者,如〈妙严品〉、〈名号品〉、〈光
明觉品〉及一一会,皆先集众,意明一经具
多别序。「阿含篇篇如是」者,此明一经多通
序也。彼四《阿含》各合多小经以为一部,每
一小经不出一纸半纸,唯《长阿含.游行经》文
释序品初¶ 第 154b 页 T34-0154.png
独有两卷。又有大本经自为一卷,一一经
首皆安五义。既以阿含而为通号,故以部
内小经为篇。「大品前后付嘱」者,明一经内
有多流通,故第二卷中有〈累教品〉,为前付
嘱;第二十七有〈嘱累品〉,为后付嘱。准彼三
经,二序何妨?言「不安五义」者,释伏难。难云:
若尔,何不同彼《阿含》?今本门亦安如是等
耶?释意者,虽申今经本门非首,然须更释
《阿含》之妨,《阿含》多通序,本门亦应然,然《阿
含》兼别经是故非次首,亦得安五事。今经
同一经故但别无通,是故但以《华严》为例。
故《阿含》缘起各别,今经缘起不殊,是故本门
不安五义。「迹门但单流通」者,以迹望本、以
本例迹,本门非首但安别序,迹门非后但
单流通,故但有劝持、无嘱累也。故从〈法师〉
至〈安乐行〉,凡有五品,明弘经福深以劝流
通。若本门中先以灭后五品去三品半为
劝持流通,从〈神力〉去凡有八品,明嘱累流
通,迹门之后经既未竟,非流通、次未须付
嘱。言「云尔」者,如后消文。
言帖释者,但今
通途消经尚异诸见,况法华部又异诸经,
故一一句四意消释,仍恐后来不达四意,
预为四重消释四意。言「得意」者,至消文
时,或四释不备但存一二,馀者比知。
次释
四意所以中初问意者,若略但一广应无
量,既非广略二途不成。匪者非也。何故唯
作此四释耶?
答中一文具有二意,一者总
明四义所以,二明四中一一所以,两义咸
得以为处中,一者唯四不多不少。次「因缘」
首皆安五义。既以阿含而为通号,故以部
内小经为篇。「大品前后付嘱」者,明一经内
有多流通,故第二卷中有〈累教品〉,为前付
嘱;第二十七有〈嘱累品〉,为后付嘱。准彼三
经,二序何妨?言「不安五义」者,释伏难。难云:
若尔,何不同彼《阿含》?今本门亦安如是等
耶?释意者,虽申今经本门非首,然须更释
《阿含》之妨,《阿含》多通序,本门亦应然,然《阿
含》兼别经是故非次首,亦得安五事。今经
同一经故但别无通,是故但以《华严》为例。
故《阿含》缘起各别,今经缘起不殊,是故本门
不安五义。「迹门但单流通」者,以迹望本、以
本例迹,本门非首但安别序,迹门非后但
单流通,故但有劝持、无嘱累也。故从〈法师〉
至〈安乐行〉,凡有五品,明弘经福深以劝流
通。若本门中先以灭后五品去三品半为
劝持流通,从〈神力〉去凡有八品,明嘱累流
通,迹门之后经既未竟,非流通、次未须付
嘱。言「云尔」者,如后消文。
言帖释者,但今
通途消经尚异诸见,况法华部又异诸经,
故一一句四意消释,仍恐后来不达四意,
预为四重消释四意。言「得意」者,至消文
时,或四释不备但存一二,馀者比知。
次释
四意所以中初问意者,若略但一广应无
量,既非广略二途不成。匪者非也。何故唯
作此四释耶?
答中一文具有二意,一者总
明四义所以,二明四中一一所以,两义咸
得以为处中,一者唯四不多不少。次「因缘」
释序品初¶ 第 154c 页 T34-0154.png
下,明一一不失不差,故一虽处中仍须至
四,四摄义足故不须过;假使过此摄在四
义,故四及一并名处中。如十妙等,一一妙中
亦具四意,十亦入四犹名处中,今秖须此
四,故得名中,故初意云广则等也。若无初
意尚不殊外计,况因缘语通通于一化,始
自地狱终乎佛界,中间顿渐若教若味,故
须知今大事四悉非馀感应,开显四悉一道
无外,久远四悉诸经所无,观心四悉一观遍
收,人理等四准说可见。以此四悉通于始
末,约教等三亦须遍述,意则可知。若无次
意不辨偏小,故以四八简开废等,望昔
部教今方真实,一切能诠无复异称,故须明
之以彰妙典,无第三意谁知迥出。一期教
中所谭身土,中间今日无非迹施,指彼大
通犹如信宿,先愚密教复迷迹身,至此方
袪守株尚昧,无第四意将何以辨能诠教
功?将何以为久成行本?故一一句入心成
观。故云「观与经合非数他宝」。方知《止观》一
部是法华三昧之筌罤。若得此意方会经
旨,总斯四义方可略显一部旨归。故云「略
则意不周」,当知二三尚略,一何能逮?处中至
四令义易了,故一一句得斯四义,则使句
句咸异诸教,则《法华》之义诚为不难,故云
易了。
次「因缘」下,明一一别释,于中初是因
缘;次「若十方」下,是约教;次「若应机」下,是本迹;
次「若寻」下,是观心。初因缘者,初文正释,始从
如是终至而去,无非真实感应道交,故知
今经感应妙也。《法华》已前小及钝根一向无
四,四摄义足故不须过;假使过此摄在四
义,故四及一并名处中。如十妙等,一一妙中
亦具四意,十亦入四犹名处中,今秖须此
四,故得名中,故初意云广则等也。若无初
意尚不殊外计,况因缘语通通于一化,始
自地狱终乎佛界,中间顿渐若教若味,故
须知今大事四悉非馀感应,开显四悉一道
无外,久远四悉诸经所无,观心四悉一观遍
收,人理等四准说可见。以此四悉通于始
末,约教等三亦须遍述,意则可知。若无次
意不辨偏小,故以四八简开废等,望昔
部教今方真实,一切能诠无复异称,故须明
之以彰妙典,无第三意谁知迥出。一期教
中所谭身土,中间今日无非迹施,指彼大
通犹如信宿,先愚密教复迷迹身,至此方
袪守株尚昧,无第四意将何以辨能诠教
功?将何以为久成行本?故一一句入心成
观。故云「观与经合非数他宝」。方知《止观》一
部是法华三昧之筌罤。若得此意方会经
旨,总斯四义方可略显一部旨归。故云「略
则意不周」,当知二三尚略,一何能逮?处中至
四令义易了,故一一句得斯四义,则使句
句咸异诸教,则《法华》之义诚为不难,故云
易了。
次「因缘」下,明一一别释,于中初是因
缘;次「若十方」下,是约教;次「若应机」下,是本迹;
次「若寻」下,是观心。初因缘者,初文正释,始从
如是终至而去,无非真实感应道交,故知
今经感应妙也。《法华》已前小及钝根一向无
释序品初¶ 第 155a 页 T34-0155.png
机,理是而迷故名虽近,机生未契故云不
见。慈亘始末名善根力,事理不同故名为
远。无谋而会故云自通。故尔前感应妙道未
交,诸部异同教主优劣、被物渐顿施设不同,
一一无非感应意也。虽通名感应,显益未
周;虽通名四悉,浅深差别。若兼若独盈缩
不驯,来至《法华》方成一味。言无机者,反
以昔无而释今有。
「慈善根」下,正明今感故
有,今应举远而通明时不差,无缘慈遍何
择远近?但无机谓远、有感必通,诸佛不来、
众生不往,机应相称故曰道交。慈善根力者,
相通事别,其事略如《止观》第六记引《大经》十
四〈梵行品〉,诸佛神变皆慈为本,故一切法皆
由慈立。故经云「若有人问谁是一切法之
根本,当言慈是」。故以感应摄一切法。
次「夫
众生」下,疑问意者,既云四义乃曰处中,秖
因缘一义尚机众应众,其义更广,何名处中?
义似过四,故云更也。所言众者,即五乘九
界等也。
次「大经」下,答意者,四尚处中,一广何
爽?故事广义中亦名处中,故引《大经》,门虽
无量神通摄尽,神通即是应之异名,对感即
名,感应故也。然神通之名义兼大小,感应
之称唯局在大,大中通于地住已上,今此正
当极果用也。故神通之称一名摄诸,尚得
名略,义非广略岂不处中?能应既然,所应
准此,故设应虽众不过于慈,求脱虽多讵
出于感,故感应二字处中明矣。
次「若十方」下,
约教中先举广出妨;次「今论」下,释出处中。
初出妨者,感应二名虽即处中,通论化事,
见。慈亘始末名善根力,事理不同故名为
远。无谋而会故云自通。故尔前感应妙道未
交,诸部异同教主优劣、被物渐顿施设不同,
一一无非感应意也。虽通名感应,显益未
周;虽通名四悉,浅深差别。若兼若独盈缩
不驯,来至《法华》方成一味。言无机者,反
以昔无而释今有。
「慈善根」下,正明今感故
有,今应举远而通明时不差,无缘慈遍何
择远近?但无机谓远、有感必通,诸佛不来、
众生不往,机应相称故曰道交。慈善根力者,
相通事别,其事略如《止观》第六记引《大经》十
四〈梵行品〉,诸佛神变皆慈为本,故一切法皆
由慈立。故经云「若有人问谁是一切法之
根本,当言慈是」。故以感应摄一切法。
次「夫
众生」下,疑问意者,既云四义乃曰处中,秖
因缘一义尚机众应众,其义更广,何名处中?
义似过四,故云更也。所言众者,即五乘九
界等也。
次「大经」下,答意者,四尚处中,一广何
爽?故事广义中亦名处中,故引《大经》,门虽
无量神通摄尽,神通即是应之异名,对感即
名,感应故也。然神通之名义兼大小,感应
之称唯局在大,大中通于地住已上,今此正
当极果用也。故神通之称一名摄诸,尚得
名略,义非广略岂不处中?能应既然,所应
准此,故设应虽众不过于慈,求脱虽多讵
出于感,故感应二字处中明矣。
次「若十方」下,
约教中先举广出妨;次「今论」下,释出处中。
初出妨者,感应二名虽即处中,通论化事,
释序品初¶ 第 155b 页 T34-0155.png
十方六尘教法弥广,是则约教处中不成。次
释者,今论娑婆唯禀声教,虽有显密若开
若废,望彼诸土亦名处中,是则令前声教
感应处中更明。「则甘露门开」者,则言乃表唯
声益故,实相为甘露,诸教为其门,门无开
闭、理非通塞,此土入者不假馀尘,由之通
理故曰门开。言「依教」者,应云声教,但是
言略,虽有灭后色经,乃至名句行蕴所摄,
净名香饭及以法行思惟悟等,并以金口声
教为本,不少不多故云明矣。
约本迹者,
亦先举广辨妨;次「从须置指」下,释出处中;
次「故肇」下,引肇證成。初文者,应机举前因
缘,设教举前约教,机多教异其迹必广,当
知本迹不名处中。若准门开之言,则唯圆
处中,已如前说,今将本望迹中间今日,声
教感应开已复施,废竟还设故云权实。一代
尚广况实成后,中间施化对机差别。言「浅
深」者,权实理定、浅深义通,故重言之。次明
处中者,前以声教望于感应,故将娑婆而
对十方,则娑婆声教处中义足。今欲论一
本故却对多迹,迹多虽广如指一月众影
自归,岂以能指四指有四,令所指一月非
一?故置迹寻本处中明矣。次引肇者,但借
其言不用其事。肇用融公九辙,九辙未当,
引者如何?故彼本迹无生辙云「多宝不灭、释
迦不生,多宝本也、释迦迹也。本不灭、迹不
生,不生不灭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岂得以
多宝之本,垂于释迦之迹?若借彼显今,以
久为本、望今为迹,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释者,今论娑婆唯禀声教,虽有显密若开
若废,望彼诸土亦名处中,是则令前声教
感应处中更明。「则甘露门开」者,则言乃表唯
声益故,实相为甘露,诸教为其门,门无开
闭、理非通塞,此土入者不假馀尘,由之通
理故曰门开。言「依教」者,应云声教,但是
言略,虽有灭后色经,乃至名句行蕴所摄,
净名香饭及以法行思惟悟等,并以金口声
教为本,不少不多故云明矣。
约本迹者,
亦先举广辨妨;次「从须置指」下,释出处中;
次「故肇」下,引肇證成。初文者,应机举前因
缘,设教举前约教,机多教异其迹必广,当
知本迹不名处中。若准门开之言,则唯圆
处中,已如前说,今将本望迹中间今日,声
教感应开已复施,废竟还设故云权实。一代
尚广况实成后,中间施化对机差别。言「浅
深」者,权实理定、浅深义通,故重言之。次明
处中者,前以声教望于感应,故将娑婆而
对十方,则娑婆声教处中义足。今欲论一
本故却对多迹,迹多虽广如指一月众影
自归,岂以能指四指有四,令所指一月非
一?故置迹寻本处中明矣。次引肇者,但借
其言不用其事。肇用融公九辙,九辙未当,
引者如何?故彼本迹无生辙云「多宝不灭、释
迦不生,多宝本也、释迦迹也。本不灭、迹不
生,不生不灭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岂得以
多宝之本,垂于释迦之迹?若借彼显今,以
久为本、望今为迹,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
释序品初¶ 第 155c 页 T34-0155.png
次明观心者,亦先举广辨失;次但观下,正
明处中。初寻迹等言语前三意,有解无行
何益自他?迹遍十方故名为广,本指最初
故名为高,徒寻他果之高广,何益己因之
该深?若以信行为乘,及知常住远寿,寻他
高广有何不可?但设教显本本令契理,故
不契理名数他宝。《华严》经偈具如《止观》记及
《释签》,但观心故,达己心之高深,见己本也;
以理摄故,达己心之该广,见己迹也。一念
心起彻实相底故名为高,具足诸法故名
为广。又即权而实故名为高,即实而权故
名为广。若非此观但感前三应,则教下须
开、果权须废,故教被会名为有穷,权观须
改机非妙感,是故机成亲能有感,观成入
位己利非他,是故观心具上三意,况入位
有本、垂迹设教,三义具足何得不用?故观
心处中,虽则四意展转相生,以前前为广、
后后为中,但存当分皆名中故。故此四意
从事名殊,应以后后转入前前,总而论之
不逾感应。但初名感应者,且舍通从别,
以无下三粗妙莫辨,是故四悉浅深未分,
故得声教方辨感应权实不等,会归圆极
教之功也。虽知圆极并在今经,犹覆久成
而迷其本,若拂迹应咸由本垂,开迹中感
应,即本地感应,本迹秖是一妙高广,虽知高
广机成由观,观成有感真感应也。故知感应
通贯下三,况复一一展转相摄,理虽相摄事
必甄分。
「三引證」者,初證感应;「又云」下,證教相;
「寿量」下,證本迹;「譬喻」下,證观心。初文先引,
释序品初¶ 第 156a 页 T34-0156.png
「若人天」下,释。初言因缘者,即感应之别名,名
异义同故得为證,但因缘名通不局能所,
故《止观》第一云:「或因于圣、缘于凡,或因于
凡、缘于圣,纵无强弱亦可互为。何者?从机
则机亲而应疏,从应则应亲而机疏,故使
更互受名不同。」但感应之名不可互立,大
事因缘虽在迹门,据理应须双指本迹,
但佛出世正为显实,故且从迹。又复让下
本迹故也。释中先举非;次「实相」下,显是。
初举非中所以不简三教菩萨,唯斥人天
小乘者,具如《玄》文。从难从要,下去例然。言
「不成机感」者,非今经之广博实相因缘
故也。次显是中,既以实相一大对简小
理,其义即足,故不暇开等兼等简之,既
得云大亦应云深。言「佛指此为事」者,理
不名事,但佛欲以此理化人,故名为
事,能化所化故云因缘。
次證教中,初正引;
次「当知」下,结教意;三「大经」下,重引。初正引
者,种种之言义兼一代,若在他部意未
必然。「佛道」者,别指今教,故自此已前意归
于此。次结意者,微谓诸教初心人天小善,
著谓诸教果德,权实微著皆为独显,故云
筌蹄。种种之言及以微著,必须八教方显四
味为醍醐,筌蹄是;故筌蹄并譬能通,权教
权部并为一实鱼免而施设也。或作蹄。《苍
颉篇》云:「取免具也」。《庄子》云:「得免忘蹄」。作此
「蹄」字,今时俗依之,《说文》作「罤」。若言蹄是足
者,能诠不成。若言蹄是迹者,其义亦疏。寻
迹得免,义岂尔耶?今须从义以罤为正。次
引《大经》者,引彼《大经》重證今部,则以一
异义同故得为證,但因缘名通不局能所,
故《止观》第一云:「或因于圣、缘于凡,或因于
凡、缘于圣,纵无强弱亦可互为。何者?从机
则机亲而应疏,从应则应亲而机疏,故使
更互受名不同。」但感应之名不可互立,大
事因缘虽在迹门,据理应须双指本迹,
但佛出世正为显实,故且从迹。又复让下
本迹故也。释中先举非;次「实相」下,显是。
初举非中所以不简三教菩萨,唯斥人天
小乘者,具如《玄》文。从难从要,下去例然。言
「不成机感」者,非今经之广博实相因缘
故也。次显是中,既以实相一大对简小
理,其义即足,故不暇开等兼等简之,既
得云大亦应云深。言「佛指此为事」者,理
不名事,但佛欲以此理化人,故名为
事,能化所化故云因缘。
次證教中,初正引;
次「当知」下,结教意;三「大经」下,重引。初正引
者,种种之言义兼一代,若在他部意未
必然。「佛道」者,别指今教,故自此已前意归
于此。次结意者,微谓诸教初心人天小善,
著谓诸教果德,权实微著皆为独显,故云
筌蹄。种种之言及以微著,必须八教方显四
味为醍醐,筌蹄是;故筌蹄并譬能通,权教
权部并为一实鱼免而施设也。或作蹄。《苍
颉篇》云:「取免具也」。《庄子》云:「得免忘蹄」。作此
「蹄」字,今时俗依之,《说文》作「罤」。若言蹄是足
者,能诠不成。若言蹄是迹者,其义亦疏。寻
迹得免,义岂尔耶?今须从义以罤为正。次
引《大经》者,引彼《大经》重證今部,则以一
释序品初¶ 第 156b 页 T34-0156.png
实为第一义,粗软须指四味权实。
引證本
迹中三:初约师,次约弟子,三结。初文又二:
初正引本文;次「方便」下,引迹文。以迹中此
文密示本意故也。若显露说即迹中本迹,下
文显已通得引用。「弟子」者,亦是举资密显
于师,弟子尚非实小,验知师非近成,利根
纵其已知,须待弥勒扣发,见本眷属闻说
不疑。言「云云」者,广在下文,兼斥古今诸
师,尚不知师之本迹因果特出诸教,况弟
子耶?又弟子之本诸经容有,如文殊、观音等
也。师之久本出自今经,證观心中先引。次
「当知」下,结意。初文者,事论秖是信身子说,
义当见佛。汝所说者必从佛闻,能闻之人
必是声闻菩萨故也。故闻汝说即是见佛
等也。次结意者,所闻是法,于能观心即名
为佛,义当见佛,心所即是弟子等也。即于
己心识三宝一体其理宛足,具如闻说已下
文是。
注「云云」者,将向观义,对闻说已下
文唯在一念。又若具足,应约因缘、约教本
迹以明观心,则有三观对境因缘,诸教理
观三宝境本观迹,及施开等思之可见。
「示
相」者,唯约今经示四种相,虽始自如是
终乎而去皆用四意,但文势起尽用与不
同,如释通序则句句须四,通贯正宗及流
通故;若释正宗则本迹各三,义通四种;若
释流通还须具四,通收正宗。又正宗中迹
门既阙久远本迹,所以借用体用本迹,则四
名不阙。又序中约教须观文势,或须以五
时分别,则教在其中;或须以诸教分别,则
引證本
迹中三:初约师,次约弟子,三结。初文又二:
初正引本文;次「方便」下,引迹文。以迹中此
文密示本意故也。若显露说即迹中本迹,下
文显已通得引用。「弟子」者,亦是举资密显
于师,弟子尚非实小,验知师非近成,利根
纵其已知,须待弥勒扣发,见本眷属闻说
不疑。言「云云」者,广在下文,兼斥古今诸
师,尚不知师之本迹因果特出诸教,况弟
子耶?又弟子之本诸经容有,如文殊、观音等
也。师之久本出自今经,證观心中先引。次
「当知」下,结意。初文者,事论秖是信身子说,
义当见佛。汝所说者必从佛闻,能闻之人
必是声闻菩萨故也。故闻汝说即是见佛
等也。次结意者,所闻是法,于能观心即名
为佛,义当见佛,心所即是弟子等也。即于
己心识三宝一体其理宛足,具如闻说已下
文是。
注「云云」者,将向观义,对闻说已下
文唯在一念。又若具足,应约因缘、约教本
迹以明观心,则有三观对境因缘,诸教理
观三宝境本观迹,及施开等思之可见。
「示
相」者,唯约今经示四种相,虽始自如是
终乎而去皆用四意,但文势起尽用与不
同,如释通序则句句须四,通贯正宗及流
通故;若释正宗则本迹各三,义通四种;若
释流通还须具四,通收正宗。又正宗中迹
门既阙久远本迹,所以借用体用本迹,则四
名不阙。又序中约教须观文势,或须以五
时分别,则教在其中;或须以诸教分别,则
释序品初¶ 第 156c 页 T34-0156.png
将时以判。正中约教则一向明开,本中约教
则不从教判,但点远本远妙自彰。若解斯
文则一部经心如观指掌,四意消释无劳
再思,故今且寄三段大文通示其相,既了
通已还将此意委悉别消。初因缘中未暇
历品,且示三段即种、熟、脱。然种等三亦须
约于序等三法以辨因缘。若唯序等则无
阶降过未因果,若唯种等闻无所从,以种等
三于序等三,所从得益不同故也。且如序
中通序在灭后,别序通过现,若佛在世别
序五中节节益异,如说《无量义》密得种等
三益不同,故睹定见光觉动蒙华,乃至问
答亦有种等三益可知。正中本迹诸品不
同,故通别序至佛灭后,被流通人劝持诵
说,亦有种等,况正宗耶?故寄此两三方晓
因缘。
初约种等者,须寄教相方分有无,
故诸教因缘长短不等。如三藏人三祇百劫,
秖云自修六度肥功德身相好庄严,与物
结缘为种熟脱。通教初心自行,近从七地留
惑润生,与物结缘云初下种。两教入灭无
未来化,但成佛时而熟脱之。教权理权非今
经意,别教初地尚能具之,何况果满?别教虽
具教终是权,况复能有本因远种,今经本迹
二门施化并异他经,此文四节良有以也。故
四节中唯初二节,名本眷属。初第一节,虽
脱在现,具腾本种故名本眷属。今不云是
本者,以同在今始脱故也。本种近脱者,以
弥勒不识发疑故来偏得本名,然现脱者若
未得佛智,犹未能知种,今出其意耳。于
则不从教判,但点远本远妙自彰。若解斯
文则一部经心如观指掌,四意消释无劳
再思,故今且寄三段大文通示其相,既了
通已还将此意委悉别消。初因缘中未暇
历品,且示三段即种、熟、脱。然种等三亦须
约于序等三法以辨因缘。若唯序等则无
阶降过未因果,若唯种等闻无所从,以种等
三于序等三,所从得益不同故也。且如序
中通序在灭后,别序通过现,若佛在世别
序五中节节益异,如说《无量义》密得种等
三益不同,故睹定见光觉动蒙华,乃至问
答亦有种等三益可知。正中本迹诸品不
同,故通别序至佛灭后,被流通人劝持诵
说,亦有种等,况正宗耶?故寄此两三方晓
因缘。
初约种等者,须寄教相方分有无,
故诸教因缘长短不等。如三藏人三祇百劫,
秖云自修六度肥功德身相好庄严,与物
结缘为种熟脱。通教初心自行,近从七地留
惑润生,与物结缘云初下种。两教入灭无
未来化,但成佛时而熟脱之。教权理权非今
经意,别教初地尚能具之,何况果满?别教虽
具教终是权,况复能有本因远种,今经本迹
二门施化并异他经,此文四节良有以也。故
四节中唯初二节,名本眷属。初第一节,虽
脱在现,具腾本种故名本眷属。今不云是
本者,以同在今始脱故也。本种近脱者,以
弥勒不识发疑故来偏得本名,然现脱者若
未得佛智,犹未能知种,今出其意耳。于
释序品初¶ 第 157a 页 T34-0157.png
中为二:初明种等三,次明序等三。初文四:
初正明因缘;次「虽未」下,释疑;三「其间」下,约
三世九世以释因缘;四「何以故」下,引證三
世九世因缘。初文即是四节示相,初之一节
本因果种,果后方熟王城乃脱。
次「复次」下,本
因果种,果后近熟,适过世脱。指地踊者,故知
地踊云本眷属者,乃是本种近世始脱;既弥
勒不识,非极近也。次中间种,昔教熟今日
脱。
次「复次」下,今日种未来熟未来脱。此四节
者且取大概,本因本果讫至中间近世今日,
竖深横广何但四节,乃至未来永永不绝。若
不尔者,现果无因现因无果,还同灰断化
无始终,故知节节重重无极,而终以佛乘
三段为本,而以人天三教助显。
「虽未」下,释
疑也。今明因缘,准文次第且合在迹。探
约本地中间者,正兼本迹示一部相,取
后文意、取化仪意。次约「三世九世」者,具
如《止观》第一记引《华严》、《璎珞》,故知尽未来际
三世九世种熟脱三,是则念念三密、念念三
九、念念三段、念念逆顺、念念身土,一一不
同一一入实。
四引本文證者,證三世
也。若有三世即有九世,九秖是三故且通
證大体三世,念念三世准例可知。神通属
过去,通义其实通于三世,对馀二别故。师
子是现、威猛是未,为令知佛化缘远故,
还引本文举远摄近以證四节。
「以如是」下,
约序等三。初文先通指二序,故云序分通
无可表故。「众见」下,别指别序,为生正之由,
故云众见希有。「颙颙」者,仰也。「佛乘机」下,正宗。
初正明因缘;次「虽未」下,释疑;三「其间」下,约
三世九世以释因缘;四「何以故」下,引證三
世九世因缘。初文即是四节示相,初之一节
本因果种,果后方熟王城乃脱。
次「复次」下,本
因果种,果后近熟,适过世脱。指地踊者,故知
地踊云本眷属者,乃是本种近世始脱;既弥
勒不识,非极近也。次中间种,昔教熟今日
脱。
次「复次」下,今日种未来熟未来脱。此四节
者且取大概,本因本果讫至中间近世今日,
竖深横广何但四节,乃至未来永永不绝。若
不尔者,现果无因现因无果,还同灰断化
无始终,故知节节重重无极,而终以佛乘
三段为本,而以人天三教助显。
「虽未」下,释
疑也。今明因缘,准文次第且合在迹。探
约本地中间者,正兼本迹示一部相,取
后文意、取化仪意。次约「三世九世」者,具
如《止观》第一记引《华严》、《璎珞》,故知尽未来际
三世九世种熟脱三,是则念念三密、念念三
九、念念三段、念念逆顺、念念身土,一一不
同一一入实。
四引本文證者,證三世
也。若有三世即有九世,九秖是三故且通
證大体三世,念念三世准例可知。神通属
过去,通义其实通于三世,对馀二别故。师
子是现、威猛是未,为令知佛化缘远故,
还引本文举远摄近以證四节。
「以如是」下,
约序等三。初文先通指二序,故云序分通
无可表故。「众见」下,别指别序,为生正之由,
故云众见希有。「颙颙」者,仰也。「佛乘机」下,正宗。
释序品初¶ 第 157b 页 T34-0157.png
三「非但」下,正明正宗为流通之本。三段既其
俱生种等,则知字字句句会会味味,世世念
念常为众生,作一佛乘种熟脱也。
此文且
从今部大判,如今释迦说此经时,通五别
五无非因缘,即證信之因缘,发起之因缘。又
通五和合之因缘,别五次第之因缘。故从序
至正于得脱者,故云开示悟入。降此之外
馀皆种熟,故未脱者益在流通,故云远沾妙
道,并是此经之感应。
言「后五百岁」者,若准
《毗尼母论》,直列五百,云:第一百年解脱坚固,
第二百年禅定坚固,第三百年持戒坚固,第
四百年多闻坚固,第五百年布施坚固。言后
五百最后百耳。有人云:准《大集》有五五百,
第一乃至第四同前,唯第五五百云斗诤坚
固。言后五百者,最后五百也。若单论五百,
犹在正法。虽出论文其理稍壅,然五五百
且从一往,末法之初冥利不无,且据大教
可流行时,故云五百。故序等三莫非感应。
「又示教相者」,教家之相故云教相,五味分
别为显醍醐,通论圣言被下,俱名为教。今
教别有显实之功,故名为相。又别约三段
示醍醐相,故名为相。故于三段各简偏小,
此且通作一种三段,让下本迹,是故未分
二种三段。
问:
若尔,与向因缘三段何别?
答:
前直寄三时对感应人,以明种等;今委辨
所说用浅深法,故略约四教以简三段,究
而言之,还是因缘妙三段耳。况观心本迹咸
属因缘,委简教相具如《玄》文,先约相待以
判粗,次约绝待以辨妙。
问:
通序五义、别序
俱生种等,则知字字句句会会味味,世世念
念常为众生,作一佛乘种熟脱也。
此文且
从今部大判,如今释迦说此经时,通五别
五无非因缘,即證信之因缘,发起之因缘。又
通五和合之因缘,别五次第之因缘。故从序
至正于得脱者,故云开示悟入。降此之外
馀皆种熟,故未脱者益在流通,故云远沾妙
道,并是此经之感应。
言「后五百岁」者,若准
《毗尼母论》,直列五百,云:第一百年解脱坚固,
第二百年禅定坚固,第三百年持戒坚固,第
四百年多闻坚固,第五百年布施坚固。言后
五百最后百耳。有人云:准《大集》有五五百,
第一乃至第四同前,唯第五五百云斗诤坚
固。言后五百者,最后五百也。若单论五百,
犹在正法。虽出论文其理稍壅,然五五百
且从一往,末法之初冥利不无,且据大教
可流行时,故云五百。故序等三莫非感应。
「又示教相者」,教家之相故云教相,五味分
别为显醍醐,通论圣言被下,俱名为教。今
教别有显实之功,故名为相。又别约三段
示醍醐相,故名为相。故于三段各简偏小,
此且通作一种三段,让下本迹,是故未分
二种三段。
问:
若尔,与向因缘三段何别?
答:
前直寄三时对感应人,以明种等;今委辨
所说用浅深法,故略约四教以简三段,究
而言之,还是因缘妙三段耳。况观心本迹咸
属因缘,委简教相具如《玄》文,先约相待以
判粗,次约绝待以辨妙。
问:
通序五义、别序
释序品初¶ 第 157c 页 T34-0157.png
华地,此等是事,何得三段俱名示教?
答:
通论
皆是正说前相,别论唯问答是教,且从通说
无不表教,故文简云非为人天作序等
也。
「二乘」,三藏也。「即空」,通也。「独菩萨」,别也。「正
直」等者,开权教也。正及流通准此可见。「萤
光」者,《大品》云:「菩萨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
胜萤火虫」。此斥三藏,故指灯炬以譬通教。
灯如二乘,炬如菩萨,虽同般若不无明
晦。道种智是别。如星月者,地前如星、登地
如月。故星虽有明光不及远,令远见故;
凡智虽照不及圣明,其心远故;月不及日
带教道故。亦应更明三智三谛次不次等,
以显教相,于此非急。「杨叶」等者,《大经.婴儿
行品》意也。今文略出人天者,然婴儿在小
义通诸教,且从极小故指人天。但彼经喻
从顿向渐,初云不能起住来去语言,圆婴
儿也。大字者,藏也。不知苦乐等,通也。下作
大小等别也。啼哭等,人天也。经既通以小
善为婴儿,故圆因位亦名婴儿。经云:「半字
者,谓九部。满字者,谓《毗伽罗论》」,此云字本。
河西云:「世间文字之根本,虽是外论而无
邪法,将非菩萨之所造作,故譬衍门十二
部经。」古人唯知衍门一大,今则不然,简共
别后唯以圆门而为满也。依义不依语,斯
之谓矣。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上)
答:
通论
皆是正说前相,别论唯问答是教,且从通说
无不表教,故文简云非为人天作序等
也。
「二乘」,三藏也。「即空」,通也。「独菩萨」,别也。「正
直」等者,开权教也。正及流通准此可见。「萤
光」者,《大品》云:「菩萨一日行般若,如日照世
胜萤火虫」。此斥三藏,故指灯炬以譬通教。
灯如二乘,炬如菩萨,虽同般若不无明
晦。道种智是别。如星月者,地前如星、登地
如月。故星虽有明光不及远,令远见故;
凡智虽照不及圣明,其心远故;月不及日
带教道故。亦应更明三智三谛次不次等,
以显教相,于此非急。「杨叶」等者,《大经.婴儿
行品》意也。今文略出人天者,然婴儿在小
义通诸教,且从极小故指人天。但彼经喻
从顿向渐,初云不能起住来去语言,圆婴
儿也。大字者,藏也。不知苦乐等,通也。下作
大小等别也。啼哭等,人天也。经既通以小
善为婴儿,故圆因位亦名婴儿。经云:「半字
者,谓九部。满字者,谓《毗伽罗论》」,此云字本。
河西云:「世间文字之根本,虽是外论而无
邪法,将非菩萨之所造作,故譬衍门十二
部经。」古人唯知衍门一大,今则不然,简共
别后唯以圆门而为满也。依义不依语,斯
之谓矣。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上)
释序品初¶ 第 158a 页 T34-0158.png
法华文句记卷一(中)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示本迹者」,为二:先法,次譬。初法为五:先、
指本因所禀;次、「但佛」下,指本果所说;三、中间
行化;四、今日所说;五、未来所说。自从本因所
禀莫非真实三段,虽俱真实本不可多,
故下三文咸同一本因果真实三段教相。此中
正简久本真实,是故云也。然以本因所禀亦
是彼佛迹说恐无穷,故但在今佛因果为
本,据理非不禀馀佛化,因缘约教既指今
佛,故明本迹。且废于他,故指今经寿量为
释迦本,不得更指前佛所说。前佛复有前
佛,故云无穷,唯指一佛则无斯过,降兹一
本馀皆是迹。
问:
恐堕无穷唯论释迦,今欲
论诸佛展转禀教,终有一佛在初无教,无
教为本有何无穷?若许有穷,堕无因过。
答:
拂迹求本,本求所说以获实利,纵有最
初不同今初,何益行解耶?
问:
若许有最
初无教,何须禀今佛之教?
答:
无教之时则内
熏自悟,有教之日何得守迷?如百迷盲俱
不知路,一迷先达以教馀迷,馀迷守愚不
受先教,谁之过欤?且验释迦一化得益难
思,况复尔前益难称纪,宁不禀教?然终成
无益之论,不可以此为穷,以无益于禀
教者故。又十方世界亦有嗅香觉触瞪视而
得悟者,岂以声教求其初耶?
「师子奋迅未
来永永」者,奋迅具二义,左右如现前却如
释序品初¶ 第 158b 页 T34-0158.png
未,故下疏文云「释此句者应具二解,即现
未也」。今存后解故云未来,前存前解故云
现在。「譬大树」者,总譬前三节为拂游中本
迹故也。言「云云」者,以易解故不复合喻。
「次示观心相者」,先总、次别。总中有二重:一、
约修行;二、约法门。行谓所行法即所用,行
必先戒次定后慧,用必先以慧择后方定戒,
定为戒本故戒复居后。又观心者,如《玄》文
中,或约行相、或约法门、或从观境,故销文
例之亦对三分,义当观心。次别意者,三分
各三。初戒三者:方便如序,白四如正,结竟
如流通。言前方便者,单白已前皆方便也。
定三分者:二十五方便为序,入观坐仪为正,
行住历缘为流通;亦可以习学为序,自行
为正,教他为流通。馀二悉尔。次更约善
入出住等,此依经列,若从三分则入序、住
正、出为流通,慧三亦尔。从文从义次第不
同,三分应云空序、中正、假为流通。言「而退」
者,经末但云「而去」,去秖是退。「但准望」等者,
尽令用四其辞则难,但令不失旨。「如共
辙咸会」,「咸」字恐误,秖应单作,或恐如流入
海一同咸味,文体语倒,故知不必皆用四
意。又观心一文,除〈安乐行〉中修摄其心等,馀
皆义立。又本门虽本,但〈寿量〉一文正明本迹,
馀亦义立。又前迹门准部有故,是故义立。后
本门中除〈寿量〉已,理合有故是故义立。又
观心文序及流,通准望正宗理须义立,于
正宗中唯〈安乐行〉理定须故,馀皆义立。迹门
正说既云开会,若迷观境开权显实,及本
未也」。今存后解故云未来,前存前解故云
现在。「譬大树」者,总譬前三节为拂游中本
迹故也。言「云云」者,以易解故不复合喻。
「次示观心相者」,先总、次别。总中有二重:一、
约修行;二、约法门。行谓所行法即所用,行
必先戒次定后慧,用必先以慧择后方定戒,
定为戒本故戒复居后。又观心者,如《玄》文
中,或约行相、或约法门、或从观境,故销文
例之亦对三分,义当观心。次别意者,三分
各三。初戒三者:方便如序,白四如正,结竟
如流通。言前方便者,单白已前皆方便也。
定三分者:二十五方便为序,入观坐仪为正,
行住历缘为流通;亦可以习学为序,自行
为正,教他为流通。馀二悉尔。次更约善
入出住等,此依经列,若从三分则入序、住
正、出为流通,慧三亦尔。从文从义次第不
同,三分应云空序、中正、假为流通。言「而退」
者,经末但云「而去」,去秖是退。「但准望」等者,
尽令用四其辞则难,但令不失旨。「如共
辙咸会」,「咸」字恐误,秖应单作,或恐如流入
海一同咸味,文体语倒,故知不必皆用四
意。又观心一文,除〈安乐行〉中修摄其心等,馀
皆义立。又本门虽本,但〈寿量〉一文正明本迹,
馀亦义立。又前迹门准部有故,是故义立。后
本门中除〈寿量〉已,理合有故是故义立。又
观心文序及流,通准望正宗理须义立,于
正宗中唯〈安乐行〉理定须故,馀皆义立。迹门
正说既云开会,若迷观境开权显实,及本
释序品初¶ 第 158c 页 T34-0158.png
门中增念佛观增道损生,及流通中随喜不
轻三昧所依、诸行所托,一切不成以观心名
通,于观等中间三即结缘,当机通用观故,
影响发起化功。若成成分證观,所以观心一
文人谓最宽,于理甚要。况今大师且为成
于初心学者,始从如是以至而去,睹异文
识一观,亦识昔经文同观异及文观俱异,亦
识当教文观俱同兼等开等准例可识,是故
必须观心以释。又因缘释随其义势,须分
今昔。
先释序中,先对辨通别,次正释通序。
初文又二:先分二文,次正辨异。中云「通序
通诸教」者,亦可云通序通诸部,别序别一
部;亦可云通序通诸经,别序别一教。今经
部教唯在一教,故且以教对经言之。又通
序名通而体别,别序事别而义通,义通故通
有别序,体别故别在今经,故知今经通别俱
别别在佛乘,以如是等不关诸经,方可得
名正家之序。正名序家之正,故一家相承三
段可识。故释如是竟一部炳然,不然岂有送
客之序而叙游山,禅祖碑文而谭律颂,故须
摩顶至足皆是一身,岂以通途之言能消通
别二序?若不异者,发起徒施。于中先标离
合。云「或五六七」者,五者如文,合佛及处;六
则离佛及处;七则离我与闻。
初通序元起,
由阿泥楼逗令阿难问佛,具如《止观》第六
记。
次略解五义,谓「法体」等者,略释意显故
先明之。下广释中纵有兼释,但旁通耳。初
云「所闻之法体」者,下文四释虽通指一部,
别在正宗、流通,亦可兼于别序,则怀疑、答
轻三昧所依、诸行所托,一切不成以观心名
通,于观等中间三即结缘,当机通用观故,
影响发起化功。若成成分證观,所以观心一
文人谓最宽,于理甚要。况今大师且为成
于初心学者,始从如是以至而去,睹异文
识一观,亦识昔经文同观异及文观俱异,亦
识当教文观俱同兼等开等准例可识,是故
必须观心以释。又因缘释随其义势,须分
今昔。
先释序中,先对辨通别,次正释通序。
初文又二:先分二文,次正辨异。中云「通序
通诸教」者,亦可云通序通诸部,别序别一
部;亦可云通序通诸经,别序别一教。今经
部教唯在一教,故且以教对经言之。又通
序名通而体别,别序事别而义通,义通故通
有别序,体别故别在今经,故知今经通别俱
别别在佛乘,以如是等不关诸经,方可得
名正家之序。正名序家之正,故一家相承三
段可识。故释如是竟一部炳然,不然岂有送
客之序而叙游山,禅祖碑文而谭律颂,故须
摩顶至足皆是一身,岂以通途之言能消通
别二序?若不异者,发起徒施。于中先标离
合。云「或五六七」者,五者如文,合佛及处;六
则离佛及处;七则离我与闻。
初通序元起,
由阿泥楼逗令阿难问佛,具如《止观》第六
记。
次略解五义,谓「法体」等者,略释意显故
先明之。下广释中纵有兼释,但旁通耳。初
云「所闻之法体」者,下文四释虽通指一部,
别在正宗、流通,亦可兼于别序,则怀疑、答
释序品初¶ 第 159a 页 T34-0159.png
问及无量义,通名闻故。雨华动地从所表
说,通皆表闻,故始末一经为所闻体。云「闻
持和合」等者,因缘会也。通论五义无非因
缘,如前通辨四意中说。又下总结五义云
「皆因缘」也。今且从别,约时义强,独标和合,
闻持之言唯在阿难,和合之语义通两向,由
机会故闻持和合。「次第相生」者,且约一往,
若闻如是等及化主居初,亦可通用。
次「又
如是」下,广释。先释「如是」。初因缘中世界即是
欢喜,故云不诤,诸佛皆然未足别显;若约
今经,先施次开方名不诤,事在约教故今
未论。今引诸佛以异显同,亦世界义。「举
时方」者,如是可信良有时方,即说如是得
益时处,方则崛山犹通于昔,时显别味令
处非通,即生实信,方是今经为人悉也。「阿
沤」者,阿无、沤有,一切外经以二字为首,以
其所计此二为本,部内所明不出所计,故
立如是对破外人不如不是。故准下约教
外典全无,故云破恶。《百论》云:「外曰:汝指何
为善法耶?内曰:恶止善作。外曰:汝经有过
初不吉故;我经不尔,初后皆吉。内曰:凡一
切法有于三种,谓自、他、共。以汝吉法无自
等故,故我先破有无自生及他、共等。」故计
有无为自他等,名之为恶,故我经先止。
若
尔,《中论》具破四句,彼何不破自然?
答:
计自
然者有无中摄,亦有自然有无不摄,且从
一途,故《中论》云:「从因缘生尚不可,况无因
缘?」自然易破故但况之。但四计义通,若唯
破外尚未离小,安会今经?且引论文成
说,通皆表闻,故始末一经为所闻体。云「闻
持和合」等者,因缘会也。通论五义无非因
缘,如前通辨四意中说。又下总结五义云
「皆因缘」也。今且从别,约时义强,独标和合,
闻持之言唯在阿难,和合之语义通两向,由
机会故闻持和合。「次第相生」者,且约一往,
若闻如是等及化主居初,亦可通用。
次「又
如是」下,广释。先释「如是」。初因缘中世界即是
欢喜,故云不诤,诸佛皆然未足别显;若约
今经,先施次开方名不诤,事在约教故今
未论。今引诸佛以异显同,亦世界义。「举
时方」者,如是可信良有时方,即说如是得
益时处,方则崛山犹通于昔,时显别味令
处非通,即生实信,方是今经为人悉也。「阿
沤」者,阿无、沤有,一切外经以二字为首,以
其所计此二为本,部内所明不出所计,故
立如是对破外人不如不是。故准下约教
外典全无,故云破恶。《百论》云:「外曰:汝指何
为善法耶?内曰:恶止善作。外曰:汝经有过
初不吉故;我经不尔,初后皆吉。内曰:凡一
切法有于三种,谓自、他、共。以汝吉法无自
等故,故我先破有无自生及他、共等。」故计
有无为自他等,名之为恶,故我经先止。
若
尔,《中论》具破四句,彼何不破自然?
答:
计自
然者有无中摄,亦有自然有无不摄,且从
一途,故《中论》云:「从因缘生尚不可,况无因
缘?」自然易破故但况之。但四计义通,若唯
破外尚未离小,安会今经?且引论文成
释序品初¶ 第 159b 页 T34-0159.png
破恶义。若依今经尚破兼带之恶,何独外
耶?
第一义中且通指道边,未分深浅,故知
凡四悉文,非不己破诸教浅深,意在且明
欢喜等四,故更须教分判异同。又释序中
前之三悉多分约事,第一义中或已入实,或
且通方。又前三悉望圆实边,名之为事。于
前三教或亦在理,若正宗中咸随本文。此
四悉檀文在大论,初明说经缘起中总有
二十三。
复次于中先问,有何因缘而说是
经?答中云第一义故,乃别指衍门为第一
义,因即释出前之三悉,且指三藏论云,四
悉檀摄八万四千法藏,故今通用,具如《玄》文
以开十门。又《净名》前玄总有十卷,因为晋
王著《净名疏》,别制《略玄》,乃离前玄分为三
部,别立题目,谓四教六卷,四悉两卷,三观两
卷,彼两卷中文甚委悉。
言「甚广」者,一须大师
所说,二谓所摄意多。况今经如是,须历八
教以明四悉,方显今经唯一如是第一义悉,
故云甚广。又诸家异释动即三四纸来,多在
因缘而第一义尚少,况复约教、本迹等耶?
约
教中初「经称」者,在《付法藏》中,此付法藏亦名
「付法藏经」,于中为三:初、通解;次、别责;三、「且
依」下正释。初文又四:初、通举三世佛经为
本;次、引昔佛八教;三、引今佛教同;四、举今
经表异。初三世者,先举过现例当,正用
过未例现,或正引过以准今,故指先佛八
教。言八教者,将藏等四入顿等四,则四味
中如是各异,况顿渐中秘密不定?四教通塞
一一不同,先了不同如是不一,方识《法华》
耶?
第一义中且通指道边,未分深浅,故知
凡四悉文,非不己破诸教浅深,意在且明
欢喜等四,故更须教分判异同。又释序中
前之三悉多分约事,第一义中或已入实,或
且通方。又前三悉望圆实边,名之为事。于
前三教或亦在理,若正宗中咸随本文。此
四悉檀文在大论,初明说经缘起中总有
二十三。
复次于中先问,有何因缘而说是
经?答中云第一义故,乃别指衍门为第一
义,因即释出前之三悉,且指三藏论云,四
悉檀摄八万四千法藏,故今通用,具如《玄》文
以开十门。又《净名》前玄总有十卷,因为晋
王著《净名疏》,别制《略玄》,乃离前玄分为三
部,别立题目,谓四教六卷,四悉两卷,三观两
卷,彼两卷中文甚委悉。
言「甚广」者,一须大师
所说,二谓所摄意多。况今经如是,须历八
教以明四悉,方显今经唯一如是第一义悉,
故云甚广。又诸家异释动即三四纸来,多在
因缘而第一义尚少,况复约教、本迹等耶?
约
教中初「经称」者,在《付法藏》中,此付法藏亦名
「付法藏经」,于中为三:初、通解;次、别责;三、「且
依」下正释。初文又四:初、通举三世佛经为
本;次、引昔佛八教;三、引今佛教同;四、举今
经表异。初三世者,先举过现例当,正用
过未例现,或正引过以准今,故指先佛八
教。言八教者,将藏等四入顿等四,则四味
中如是各异,况顿渐中秘密不定?四教通塞
一一不同,先了不同如是不一,方识《法华》
释序品初¶ 第 159c 页 T34-0159.png
如是不异,施及开废准例可知。一切诸佛
垂于五浊,无不皆然,故云「亦尔」。馀如《玄》
文。次「诸经」下,举今经表异者,又二:先法,次
喻。《法华》超乎一期教表,若将今教以对昔
教,教既差别部又不同,兼但对带、权实远近
具知进否方晓今经,如是既然他皆准此,
安得以诸师一匙,而开于八教众户?攒于
古师众释,不出因缘一意,故云一匙。况一
两师宁开八教?况约教等三信古今冥寞?
「又
佛阿难」下,立法别责。又四:初立法通者,若二
文不异为如,二如下所诠为是,八教皆然。
次「今阿难」下,举今经阿难以责:今经于八
为属何耶?若非超八之如是,安为此经
之所闻?三、「不可以」下,结责,故云「不可以渐」
等,略举渐偏,理须具明秘密、不定,及简
顿部。诸师既不知八教异今,故二文传
诠不如不是。四、「传诠」下结过。「此义」等者,
劝勉也。若得今意不劳再详,其理自审。
三、
「且依」下,正释。又三:初、约渐教者,避繁文故,
寄渐明四。次、「若顿」下,释顿等三。三、「敷八教」
下,结责古师。初文又二:初、约传诠相对以
释;次、「若动」下,直约所诠观谛以释。于所闻
时具能所故,亦是以理结略前释,是故四
释皆以如为名。又前以文契理,名之曰如,
乃指所诠称文为是;此以智如境为如,如
通二真,故前两教俗对偏真,后之两教俗
对中真,两文各二随义消之。故前约传诠
一一文中,皆约谛与文字,故能诠既同,验
知所诠理当,故所传所诠皆所闻体。故初二
垂于五浊,无不皆然,故云「亦尔」。馀如《玄》
文。次「诸经」下,举今经表异者,又二:先法,次
喻。《法华》超乎一期教表,若将今教以对昔
教,教既差别部又不同,兼但对带、权实远近
具知进否方晓今经,如是既然他皆准此,
安得以诸师一匙,而开于八教众户?攒于
古师众释,不出因缘一意,故云一匙。况一
两师宁开八教?况约教等三信古今冥寞?
「又
佛阿难」下,立法别责。又四:初立法通者,若二
文不异为如,二如下所诠为是,八教皆然。
次「今阿难」下,举今经阿难以责:今经于八
为属何耶?若非超八之如是,安为此经
之所闻?三、「不可以」下,结责,故云「不可以渐」
等,略举渐偏,理须具明秘密、不定,及简
顿部。诸师既不知八教异今,故二文传
诠不如不是。四、「传诠」下结过。「此义」等者,
劝勉也。若得今意不劳再详,其理自审。
三、
「且依」下,正释。又三:初、约渐教者,避繁文故,
寄渐明四。次、「若顿」下,释顿等三。三、「敷八教」
下,结责古师。初文又二:初、约传诠相对以
释;次、「若动」下,直约所诠观谛以释。于所闻
时具能所故,亦是以理结略前释,是故四
释皆以如为名。又前以文契理,名之曰如,
乃指所诠称文为是;此以智如境为如,如
通二真,故前两教俗对偏真,后之两教俗
对中真,两文各二随义消之。故前约传诠
一一文中,皆约谛与文字,故能诠既同,验
知所诠理当,故所传所诠皆所闻体。故初二
释序品初¶ 第 160a 页 T34-0160.png
教皆以文字为俗、所诠为真,但有即不即
异,乃辨二教传诠不同;后二教皆以能诠
对所诠三谛以说,亦即不即异。以四例四
亦应可见。若不尔者,岂以阿难传佛无诠
之教?故彼文理相称之法,是我所传,故下方
云闻等也。言「云云」者,应更以是对向四
文,及以渐中具教多少,准前可知。次、「顿」等
三者,言顿与圆同,且从少分,以彼兼别今
且从胜,故云圆同。应更云顿中别教与渐
中别同,不云渐教有同异者,渐既离四,
举圆即摄诸部中圆,三教即是诸部中异,故
但更对馀之三教。不定中云「更互」者,并约
渐顿四教说之,深浅相望故云前后。「秘密
不传」者,降佛已还非所述故,尚非阿难能
受,岂弘教者所量?又阿难非不传秘,赴机
之密非所传耳。故秘密所用全是显教,是
故传秘秖名传显。三、「敷八教」下,结责者,《华
严》云「张佛教网亘法界海,漉天人鱼,置涅
槃岸」,故知佛教不出于八,所诠无外故云
法界,教网既亘于法界,涅槃必遍于偏圆,
岸唯果地一如,教必权实本迹,天人机具众
教,漉至究竟涅槃。故诸师偏释不可独张,
比窃读者尚云天台唯藏等四,一何昧哉!一
何昧哉!是故须知消经方轨,顿等是此宗判
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纲目,若消诸
教但用藏等,其文稍通。若释《法华》无顿等
八,举止失措,故又举喻责云「接四箭」等。故
《大经》「迦叶菩萨问云:云何智者观念念灭?佛
言:譬如四人皆善射术,聚在一处各射一
异,乃辨二教传诠不同;后二教皆以能诠
对所诠三谛以说,亦即不即异。以四例四
亦应可见。若不尔者,岂以阿难传佛无诠
之教?故彼文理相称之法,是我所传,故下方
云闻等也。言「云云」者,应更以是对向四
文,及以渐中具教多少,准前可知。次、「顿」等
三者,言顿与圆同,且从少分,以彼兼别今
且从胜,故云圆同。应更云顿中别教与渐
中别同,不云渐教有同异者,渐既离四,
举圆即摄诸部中圆,三教即是诸部中异,故
但更对馀之三教。不定中云「更互」者,并约
渐顿四教说之,深浅相望故云前后。「秘密
不传」者,降佛已还非所述故,尚非阿难能
受,岂弘教者所量?又阿难非不传秘,赴机
之密非所传耳。故秘密所用全是显教,是
故传秘秖名传显。三、「敷八教」下,结责者,《华
严》云「张佛教网亘法界海,漉天人鱼,置涅
槃岸」,故知佛教不出于八,所诠无外故云
法界,教网既亘于法界,涅槃必遍于偏圆,
岸唯果地一如,教必权实本迹,天人机具众
教,漉至究竟涅槃。故诸师偏释不可独张,
比窃读者尚云天台唯藏等四,一何昧哉!一
何昧哉!是故须知消经方轨,顿等是此宗判
教之大纲,藏等是一家释义之纲目,若消诸
教但用藏等,其文稍通。若释《法华》无顿等
八,举止失措,故又举喻责云「接四箭」等。故
《大经》「迦叶菩萨问云:云何智者观念念灭?佛
言:譬如四人皆善射术,聚在一处各射一
释序品初¶ 第 160b 页 T34-0160.png
方,念言我等四箭俱射俱堕。复有人念,及其
未堕,我能一时以手接取。佛言:捷疾鬼复速
是人,如是飞行鬼、四天王、日月神、坚疾天展
转疾前,无常过此。」今借接四以喻八教未
敢称当,况古一两如驴鳖耶?若深得是意
入文自融。言「云云」者,应举八教以合譬
意,况若不识开权拂近,徒知八教经旨未
分?所以今文多不云开者,以《玄》文具故。
又开显圆与兼带圆,二理无殊,故云顿与
圆同等。故不定、秘密义各含四,显之与密、定
与不定,相对论故。
次约本迹者,文虽未至
證信义通,已如前说。又为五:初、通举十方
三世;次、通举三世;三、独举释尊;四、正约传
诠;五、更明示迹。初二既通,一本难定,故「且
约」下,唯指释迦。次「又阿难」下,约于传诠,师弟
相望义立本迹。「又师弟」下,显阿难本。故五文
中正用第三、第四,显今如是。初云「横竖」者,
十方为横、三世名竖。十方诸佛各自有竖,
非今文意,故「且约」下的出今佛,过去一本、馀
皆属迹。师弟中亦指久本,馀属迹中本迹
而已。重明者,欲述本地亦为师弟故也。故
云「非始今日」,当知空王时亦非阿难本也。
次「观心」者,前之三释并是所观,故云观前也。
悉檀是前因缘,教是前约教,迹是前本迹,等
取三释各具诸义,本虽久远,圆顿虽实,第
一义虽理,望观属事故咸成境,故对三为
观便成四释。于中又三:初、通立观相;次、引
文證成;三、约文显四。初文言「即通」者,具足
应云缘生即空,即指前三皆缘生故。况前
未堕,我能一时以手接取。佛言:捷疾鬼复速
是人,如是飞行鬼、四天王、日月神、坚疾天展
转疾前,无常过此。」今借接四以喻八教未
敢称当,况古一两如驴鳖耶?若深得是意
入文自融。言「云云」者,应举八教以合譬
意,况若不识开权拂近,徒知八教经旨未
分?所以今文多不云开者,以《玄》文具故。
又开显圆与兼带圆,二理无殊,故云顿与
圆同等。故不定、秘密义各含四,显之与密、定
与不定,相对论故。
次约本迹者,文虽未至
證信义通,已如前说。又为五:初、通举十方
三世;次、通举三世;三、独举释尊;四、正约传
诠;五、更明示迹。初二既通,一本难定,故「且
约」下,唯指释迦。次「又阿难」下,约于传诠,师弟
相望义立本迹。「又师弟」下,显阿难本。故五文
中正用第三、第四,显今如是。初云「横竖」者,
十方为横、三世名竖。十方诸佛各自有竖,
非今文意,故「且约」下的出今佛,过去一本、馀
皆属迹。师弟中亦指久本,馀属迹中本迹
而已。重明者,欲述本地亦为师弟故也。故
云「非始今日」,当知空王时亦非阿难本也。
次「观心」者,前之三释并是所观,故云观前也。
悉檀是前因缘,教是前约教,迹是前本迹,等
取三释各具诸义,本虽久远,圆顿虽实,第
一义虽理,望观属事故咸成境,故对三为
观便成四释。于中又三:初、通立观相;次、引
文證成;三、约文显四。初文言「即通」者,具足
应云缘生即空,即指前三皆缘生故。况前
释序品初¶ 第 160c 页 T34-0160.png
缘生境通三谛,从即空边且判属通,应知
空观通于一切。空假成别者,地前从别證
道必同,亦通亦别者,凡通圣别故也。凡通前
教、圣局證中故,空假仍通、中方别故。地前
空假通于所非及以所照,登地别在能非能
照,真实故也。此是别家对他通别,若唯别教
与前永殊。「非通非别」者,无非法界故。双非
辨别与前复殊,此中既以因缘教迹而为
观境,不可复以藏通观观,是故但寄通别
四句,寄约教义暂分别之。又为成四句,故
借别教离为两句,故第四句即是今经之妙
观也。次、「下文云」去,引〈譬喻品〉證成观相。三、
「信则」下,更约观心成因缘等,而释经文一
心即具感应等四。信机见应者,于一心中
能信如机、觉心如应。言「浅深」者,义当判教,
信实相心不同于权,实相之深不同馀浅。
「又信」下,约观论本,则妙教为迹、所诠为本,
见实相本即见经中师资之本,以主及伴
俱得实故。以龙陀久成,从所證为本。言「龙
陀佛」者,真谛云:「须菩提是东方青龙陀佛」。有
引《大宝积》云:「舍利弗成佛号金龙陀」,未检。
指此则知一切声闻咸然,故见空生、身子之
迹,则识一切声闻之本。「又闻经」下,乃以观
心释成观心,能觉之心名佛,即此觉心名
慧,亦即觉心通数具足,即此觉心与弘誓
俱,名慈心净。「约心」下,结。
次、「若释」下,判同异。
先明去取;次「当知」下,正判。所言「他」者,即他
部也。于前四味唯除鹿苑显露无圆。所言
「同」者,但云今圆同彼圆故,应云兼带复成
空观通于一切。空假成别者,地前从别證
道必同,亦通亦别者,凡通圣别故也。凡通前
教、圣局證中故,空假仍通、中方别故。地前
空假通于所非及以所照,登地别在能非能
照,真实故也。此是别家对他通别,若唯别教
与前永殊。「非通非别」者,无非法界故。双非
辨别与前复殊,此中既以因缘教迹而为
观境,不可复以藏通观观,是故但寄通别
四句,寄约教义暂分别之。又为成四句,故
借别教离为两句,故第四句即是今经之妙
观也。次、「下文云」去,引〈譬喻品〉證成观相。三、
「信则」下,更约观心成因缘等,而释经文一
心即具感应等四。信机见应者,于一心中
能信如机、觉心如应。言「浅深」者,义当判教,
信实相心不同于权,实相之深不同馀浅。
「又信」下,约观论本,则妙教为迹、所诠为本,
见实相本即见经中师资之本,以主及伴
俱得实故。以龙陀久成,从所證为本。言「龙
陀佛」者,真谛云:「须菩提是东方青龙陀佛」。有
引《大宝积》云:「舍利弗成佛号金龙陀」,未检。
指此则知一切声闻咸然,故见空生、身子之
迹,则识一切声闻之本。「又闻经」下,乃以观
心释成观心,能觉之心名佛,即此觉心名
慧,亦即觉心通数具足,即此觉心与弘誓
俱,名慈心净。「约心」下,结。
次、「若释」下,判同异。
先明去取;次「当知」下,正判。所言「他」者,即他
部也。于前四味唯除鹿苑显露无圆。所言
「同」者,但云今圆同彼圆故,应云兼带复成
释序品初¶ 第 161a 页 T34-0161.png
异也。又言「异」者,彼无久本,诸经亦有体用
等本迹,名同体异,从体异边故云异也。应
知亦可通用四释,但知诸经无久远本义
则可矣。「云云」者,此之四释对于部教关涉处
多,故因缘等四望于前经,各有施开兼带等
别,故所传亦别。
次释「我闻」中三:初、辨互异;
次、「今例」下,准例如是;三、「大论」下,正释。初因缘
中先明世界,初引论释,云「耳根不坏等」者,
先举根尘,根即清净四大,处者尘也。非馀
阙缘故云可闻,虽复可闻须发意识,故云
「欲闻」。更藉诸缘故下,总云众缘和合,但除
空缘也。
次问答中有人不许灭后色经,唯
云名句属于行蕴,若其全不许见,经初尽
合改闻,当知皆先眼耳所得,次方流入想
行。若使一字一、声眼耳二识不俱,则名句文
皆不成就,和合之言不可欺也。
所言「主」者,
总举识心,即世流布,仍藉阿难愿力及以如
来宿誓,灭后众生有机,方乃能令和合成
闻,故且以我是众缘主,众缘和合我方能闻,
故云我闻。文举缘具故但云闻,因缘和合
即世界也。「无学飞腾说偈」者,佛初入灭,诸
阿罗汉皆说偈云:「已度凡夫恩爱河,老病死
家已破裂,见身箧中有四蛇,今入无馀般
涅槃。」诸在林中者又说偈言:「佛已寂灭入
涅槃,诸灭结众皆随去,世界如是空无智,
痴瞑道增智灯灭。」于是飞腾各说偈言:「咄哉
诸有苦,轮转如水月,不坚如芭蕉,亦如幻
影响。如来大雄猛,功德超三界,犹为无常
风,漂流而不住。」「佛话(户夬切)文殊结集」者,《大论》
等本迹,名同体异,从体异边故云异也。应
知亦可通用四释,但知诸经无久远本义
则可矣。「云云」者,此之四释对于部教关涉处
多,故因缘等四望于前经,各有施开兼带等
别,故所传亦别。
次释「我闻」中三:初、辨互异;
次、「今例」下,准例如是;三、「大论」下,正释。初因缘
中先明世界,初引论释,云「耳根不坏等」者,
先举根尘,根即清净四大,处者尘也。非馀
阙缘故云可闻,虽复可闻须发意识,故云
「欲闻」。更藉诸缘故下,总云众缘和合,但除
空缘也。
次问答中有人不许灭后色经,唯
云名句属于行蕴,若其全不许见,经初尽
合改闻,当知皆先眼耳所得,次方流入想
行。若使一字一、声眼耳二识不俱,则名句文
皆不成就,和合之言不可欺也。
所言「主」者,
总举识心,即世流布,仍藉阿难愿力及以如
来宿誓,灭后众生有机,方乃能令和合成
闻,故且以我是众缘主,众缘和合我方能闻,
故云我闻。文举缘具故但云闻,因缘和合
即世界也。「无学飞腾说偈」者,佛初入灭,诸
阿罗汉皆说偈云:「已度凡夫恩爱河,老病死
家已破裂,见身箧中有四蛇,今入无馀般
涅槃。」诸在林中者又说偈言:「佛已寂灭入
涅槃,诸灭结众皆随去,世界如是空无智,
痴瞑道增智灯灭。」于是飞腾各说偈言:「咄哉
诸有苦,轮转如水月,不坚如芭蕉,亦如幻
影响。如来大雄猛,功德超三界,犹为无常
风,漂流而不住。」「佛话(户夬切)文殊结集」者,《大论》
释序品初¶ 第 161b 页 T34-0161.png
云:「文殊结集诸大乘经,亦皆先称如是等五」,
经论二文并生恋慕之善。诸阿罗汉恋慕之
极,故皆随去。佛指阔二寸。三疑者,前众疑已
下文是。若此三,佛皆应自说,并不合云闻,
是故云「闻三疑皆遣」,遣疑即破恶故也。「第
一义中无我无闻」者,如陈如云第一义谛
无声字等。「古来」下,通斥旧也。于因缘中前
三尚自不周,况第一义、况约教等三耶?「凡夫
三种我」者,见我即利使中我。「慢我」者,虽通
一切利钝凡夫,然诸凡夫皆于己身以立宰
主,虽非外计并属见思。若学人所伏唯属
钝使,虽无见我思惟未尽,故云二种。「世名
我」者,世流布一凡圣共有,但圣无前二,今亦
不暇辨见修相,付在馀文。「十住婆沙四句
称我」者,即有等四句,故彼第一卷〈地相品〉「问
云:云何为无我?」而说偈言,总有八行半偈,
最后云「是故我非我,亦我亦无我,非我非无
我,我所非我所,亦我亦我所,非我非我所,是
皆为邪论」,故离四句方名无我。今但云无
我乃是即我无我,不云析破故在通教。
问:
论释别地:何判属通?
答:
登地已去诸观具足,
但云即空义在通摄,况复地前义当通教。
引大经者,经云:「阿难多闻士自然能解了,
是常与无常」,常无常义同我无我故也。不
二登地双照地前,照与分别名异义同,圆
教极故义兼权实以胜摄劣,故望一代,五
味既别所闻不同。「正法念中三阿难」者,与《集
法传》三人大同。
问:
《正法念》与《阿含》二经并小,
如何證四以传四教?
答:
小中一人既分四种,
经论二文并生恋慕之善。诸阿罗汉恋慕之
极,故皆随去。佛指阔二寸。三疑者,前众疑已
下文是。若此三,佛皆应自说,并不合云闻,
是故云「闻三疑皆遣」,遣疑即破恶故也。「第
一义中无我无闻」者,如陈如云第一义谛
无声字等。「古来」下,通斥旧也。于因缘中前
三尚自不周,况第一义、况约教等三耶?「凡夫
三种我」者,见我即利使中我。「慢我」者,虽通
一切利钝凡夫,然诸凡夫皆于己身以立宰
主,虽非外计并属见思。若学人所伏唯属
钝使,虽无见我思惟未尽,故云二种。「世名
我」者,世流布一凡圣共有,但圣无前二,今亦
不暇辨见修相,付在馀文。「十住婆沙四句
称我」者,即有等四句,故彼第一卷〈地相品〉「问
云:云何为无我?」而说偈言,总有八行半偈,
最后云「是故我非我,亦我亦无我,非我非无
我,我所非我所,亦我亦我所,非我非我所,是
皆为邪论」,故离四句方名无我。今但云无
我乃是即我无我,不云析破故在通教。
问:
论释别地:何判属通?
答:
登地已去诸观具足,
但云即空义在通摄,况复地前义当通教。
引大经者,经云:「阿难多闻士自然能解了,
是常与无常」,常无常义同我无我故也。不
二登地双照地前,照与分别名异义同,圆
教极故义兼权实以胜摄劣,故望一代,五
味既别所闻不同。「正法念中三阿难」者,与《集
法传》三人大同。
问:
《正法念》与《阿含》二经并小,
如何證四以传四教?
答:
小中一人既分四种,
释序品初¶ 第 161c 页 T34-0161.png
今演小令大、以大拟小,何不传四?况复名
通义圆,于理无失。小在三藏,通乘共故亦
名为杂,况通菩萨利钝复杂?
「云云」者,一人四
德以用对教及开显等,义如常说。
「空王」等者,
于佛亦是迹中本迹,若于阿难或未是实
本,主尚晦迹、弟子未彰,故亦不云空王劫
数。言「云云」者,应具对上因缘等四以明我
观,亦应须寄因缘等四辨次不次,此文已
当约教观心,心境相对因缘观也。真妙望馀,
本迹观也。以心观心,观心观也。
释闻因缘
不分四悉,但通结云因缘。若欲分者,初是
世界,「旧解」下为人,「报恩」下对治,「此文」下第一
义。初问,次「大论」下答。中言「集法」者,然结集
之言通有三处:谓一千、七百、五百。一千正当
最初结集。七百即是佛灭百年,因于跋阇擅
行十事,舍那迦那白于七百,七百乃往毗
舍离国,重结毗尼举跋阇过。言五百者,四
百年后,因迦昵吒王请僧供养论道不同,
因此五百往王舍城更集三藏。今此从初,
广如诸文。展转从他,自他别故,闻不闻异。
未闻者乐欲,已得闻者生喜,并世界也。三
昧是善及能闻力,新旧两闻因闻善生。言佛
觉者,秖是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三昧。
已證非从佛闻,故云自能,用本愿力为持
佛法生后代善,故旧解理当判属为人。「报
恩经」者,第六佛求其为侍者,许已,仍求四
愿: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别请;三、不同诸
比丘,须见即见;四、二十年中佛所说法重为
我说。佛粗示言端阿难皆解,智速根利强
通义圆,于理无失。小在三藏,通乘共故亦
名为杂,况通菩萨利钝复杂?
「云云」者,一人四
德以用对教及开显等,义如常说。
「空王」等者,
于佛亦是迹中本迹,若于阿难或未是实
本,主尚晦迹、弟子未彰,故亦不云空王劫
数。言「云云」者,应具对上因缘等四以明我
观,亦应须寄因缘等四辨次不次,此文已
当约教观心,心境相对因缘观也。真妙望馀,
本迹观也。以心观心,观心观也。
释闻因缘
不分四悉,但通结云因缘。若欲分者,初是
世界,「旧解」下为人,「报恩」下对治,「此文」下第一
义。初问,次「大论」下答。中言「集法」者,然结集
之言通有三处:谓一千、七百、五百。一千正当
最初结集。七百即是佛灭百年,因于跋阇擅
行十事,舍那迦那白于七百,七百乃往毗
舍离国,重结毗尼举跋阇过。言五百者,四
百年后,因迦昵吒王请僧供养论道不同,
因此五百往王舍城更集三藏。今此从初,
广如诸文。展转从他,自他别故,闻不闻异。
未闻者乐欲,已得闻者生喜,并世界也。三
昧是善及能闻力,新旧两闻因闻善生。言佛
觉者,秖是佛加,觉力如佛,故名佛觉三昧。
已證非从佛闻,故云自能,用本愿力为持
佛法生后代善,故旧解理当判属为人。「报
恩经」者,第六佛求其为侍者,许已,仍求四
愿:一、不受故衣;二、不受别请;三、不同诸
比丘,须见即见;四、二十年中佛所说法重为
我说。佛粗示言端阿难皆解,智速根利强
释序品初¶ 第 162a 页 T34-0162.png
持力故。又「密说」者,辨异觉力及重说故,己
知他不知,名之为密。又《大经》「佛告文殊:阿
难事佛二十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一、不
受别请;二、不受故衣;三、不非时见佛;四、
见一切女人不生欲心;五、持一切法不曾
再问,唯除问于释种被杀;六、知佛所入定;
七、知至佛所者受益不同;八、悉能了知佛
秘密法。」「胎经」者,举初况后也。胎相尚闻况
后诸经?「面如净满月」者,出《育王经》,此中亦
用前之四名,及《大经》四句。然《大经》显圆,今
乃义开竖约四教,随名便故不复次第,亦
应具消四闻所以令顺教意。本迹末「云云」
者:一、本事高难量;二、本理深难思;三、本迹
化莫测,具如释如是中,观心中不闻。「不闻」
下「云云」者,应具用上四,且对次第分属四
人,具如昔经我闻故也。若依今文,用妙观
故。「妙观」下注「云云」者,开粗显妙以明绝待。
次释「一时」。初引肇意者,「启」初开也。「运」合宜
也。「嘉」善也。佛化大运必称物机,故云善会。
称机秖是因缘和合,称机欢喜故云世界。
此中世界即属此经,不同馀文异馀时故。
引《大论》文明生世善、治世恶。明二悉者,
寄示相耳。复是论中释一时文,故且引之。
然此直云时,彼方两解,若云迦罗即是实
时,若云三摩耶即是假时。《论》「问:天竺释时
凡几种?答:凡有两称(别者如向)迦罗二字以浅易
故,三摩耶三字重难说故,若除邪见不说
二字,即是假时。若内弟子依时食护明相,
即用实时。」当知秖是一时二别,故声难易耳。
知他不知,名之为密。又《大经》「佛告文殊:阿
难事佛二十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一、不
受别请;二、不受故衣;三、不非时见佛;四、
见一切女人不生欲心;五、持一切法不曾
再问,唯除问于释种被杀;六、知佛所入定;
七、知至佛所者受益不同;八、悉能了知佛
秘密法。」「胎经」者,举初况后也。胎相尚闻况
后诸经?「面如净满月」者,出《育王经》,此中亦
用前之四名,及《大经》四句。然《大经》显圆,今
乃义开竖约四教,随名便故不复次第,亦
应具消四闻所以令顺教意。本迹末「云云」
者:一、本事高难量;二、本理深难思;三、本迹
化莫测,具如释如是中,观心中不闻。「不闻」
下「云云」者,应具用上四,且对次第分属四
人,具如昔经我闻故也。若依今文,用妙观
故。「妙观」下注「云云」者,开粗显妙以明绝待。
次释「一时」。初引肇意者,「启」初开也。「运」合宜
也。「嘉」善也。佛化大运必称物机,故云善会。
称机秖是因缘和合,称机欢喜故云世界。
此中世界即属此经,不同馀文异馀时故。
引《大论》文明生世善、治世恶。明二悉者,
寄示相耳。复是论中释一时文,故且引之。
然此直云时,彼方两解,若云迦罗即是实
时,若云三摩耶即是假时。《论》「问:天竺释时
凡几种?答:凡有两称(别者如向)迦罗二字以浅易
故,三摩耶三字重难说故,若除邪见不说
二字,即是假时。若内弟子依时食护明相,
即用实时。」当知秖是一时二别,故声难易耳。
释序品初¶ 第 162b 页 T34-0162.png
是故外人计时为实,而说偈云:「时来众生
熟,时去则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
故须破邪说三摩耶。故今文中以实时示
内生善,假时破外断恶。「第一义」下「云云」
者,道合之言正当嘉会,所发善根言通意别,
须约教味以判偏圆,则四味三教权人理
等,虽有道合仍须开显,故下约教仍存四
别,此下中等亦如《大经》四因缘智,今经之言
亦略开等,本时自行唯与圆合,化他不定亦
有八教。
言「前诸」者,指向四教皆在迹中。
观
心下应注「云云」,文无者阙。此之粗妙各有
观与境合,名为一时。相即观者,今经观也。
若将此观约前三文,例说可知。
次释「佛」字。
因缘中亦秖应释觉,而但云时处等者,明
觉之感应时及处耳。非其时处不感佛兴,
时处异故当世界也。劫初劫尽是极长极短
极苦极乐之时,馀三天下富寿无我,非感佛
缘,多病是减极,三小灾起谓刀、疾、饥,疾居
其中故略云病。《俱舍》云:「刀、疾、饥如次,七日
月年止,长寿时乐重举劫初,短寿时苦重
举劫尽」。「东天下」去,举不兴处也。并由寿定
乐定、保乐保常,不成机缘故不感佛。此
仍且约人中处耳。若论天上,小乘亦有得
小果者,如梵王得三果等。若准《华严》,四天
王及化乐天并无色处并不感佛;馀经非无,
但除难处。言「富寿」者,东名胜,身胜南洲,故
富寿亦尔。西名牛货,以牛为货,故云多牛
羊也。北名俱卢,此云胜处,亦云胜生,于四
洲中有情处货皆最胜故。南名赡部,从树
熟,时去则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
故须破邪说三摩耶。故今文中以实时示
内生善,假时破外断恶。「第一义」下「云云」
者,道合之言正当嘉会,所发善根言通意别,
须约教味以判偏圆,则四味三教权人理
等,虽有道合仍须开显,故下约教仍存四
别,此下中等亦如《大经》四因缘智,今经之言
亦略开等,本时自行唯与圆合,化他不定亦
有八教。
言「前诸」者,指向四教皆在迹中。
观
心下应注「云云」,文无者阙。此之粗妙各有
观与境合,名为一时。相即观者,今经观也。
若将此观约前三文,例说可知。
次释「佛」字。
因缘中亦秖应释觉,而但云时处等者,明
觉之感应时及处耳。非其时处不感佛兴,
时处异故当世界也。劫初劫尽是极长极短
极苦极乐之时,馀三天下富寿无我,非感佛
缘,多病是减极,三小灾起谓刀、疾、饥,疾居
其中故略云病。《俱舍》云:「刀、疾、饥如次,七日
月年止,长寿时乐重举劫初,短寿时苦重
举劫尽」。「东天下」去,举不兴处也。并由寿定
乐定、保乐保常,不成机缘故不感佛。此
仍且约人中处耳。若论天上,小乘亦有得
小果者,如梵王得三果等。若准《华严》,四天
王及化乐天并无色处并不感佛;馀经非无,
但除难处。言「富寿」者,东名胜,身胜南洲,故
富寿亦尔。西名牛货,以牛为货,故云多牛
羊也。北名俱卢,此云胜处,亦云胜生,于四
洲中有情处货皆最胜故。南名赡部,从树
释序品初¶ 第 162c 页 T34-0162.png
为名,于南洲中但举初后中间亦有六四
二万,且云八万是减初也。百年是方极,故
后减之。初则弥勒也,今减方极则释迦也。「未
见果」等,明感佛缘,虽略云地亦应云时。「离
车」等者,《大经》二十六云:「佛为离车说不放
逸。离车云:我等自知是放逸人。何以故?若
不放逸,如来世尊应生我国,何故弃我出
摩竭提?时婆罗门子名曰无胜,语离车言:
频婆大王已获大利,佛出其国,犹如大池
生大莲华,华虽在水水不能染。佛亦如是,
虽生彼国,世法不染。汝迷五欲不知亲
近,名放逸人,非佛出彼名为放逸(无胜者阿逸多)。
汝耽五欲,纵生汝国,汝亦不见。」故此时处
亦据多分,舍卫三亿非关苦乐。「摩竭提」者,
此云不害,劫初已来无刑杀故;至阿阇世
截指为刑,后自齧指痛,复息此刑。佛当生
其地故吉兆预彰,所以先置不害之名。「日若
不出」等者,《大论》文也。日喻佛兴,池喻摩竭,
华喻物机。佛若不出,已未二善皆悉不成。
未者下种,已者熟脱,然合喻中且约世间有
漏善法,故举刹利等况出世善,故轻系地
狱尚因佛出,乃有一念厌恶之因,后方得
离,况复人天?故论云:「若持五戒,释迦文佛
在汝家中」。四姓举二且从胜说。对治中断
有顶种,即断三界恶故,故名破恶。
问:
为人
但至有顶,对治何故破三界恶?
答:
真谛事
理,于中道理,俱名为事。若前二教,不得用
此以为破恶,以让理故;今此圆教,故得用
之。
言「三乘」者,即摄三教,以菩萨乘摄别
二万,且云八万是减初也。百年是方极,故
后减之。初则弥勒也,今减方极则释迦也。「未
见果」等,明感佛缘,虽略云地亦应云时。「离
车」等者,《大经》二十六云:「佛为离车说不放
逸。离车云:我等自知是放逸人。何以故?若
不放逸,如来世尊应生我国,何故弃我出
摩竭提?时婆罗门子名曰无胜,语离车言:
频婆大王已获大利,佛出其国,犹如大池
生大莲华,华虽在水水不能染。佛亦如是,
虽生彼国,世法不染。汝迷五欲不知亲
近,名放逸人,非佛出彼名为放逸(无胜者阿逸多)。
汝耽五欲,纵生汝国,汝亦不见。」故此时处
亦据多分,舍卫三亿非关苦乐。「摩竭提」者,
此云不害,劫初已来无刑杀故;至阿阇世
截指为刑,后自齧指痛,复息此刑。佛当生
其地故吉兆预彰,所以先置不害之名。「日若
不出」等者,《大论》文也。日喻佛兴,池喻摩竭,
华喻物机。佛若不出,已未二善皆悉不成。
未者下种,已者熟脱,然合喻中且约世间有
漏善法,故举刹利等况出世善,故轻系地
狱尚因佛出,乃有一念厌恶之因,后方得
离,况复人天?故论云:「若持五戒,释迦文佛
在汝家中」。四姓举二且从胜说。对治中断
有顶种,即断三界恶故,故名破恶。
问:
为人
但至有顶,对治何故破三界恶?
答:
真谛事
理,于中道理,俱名为事。若前二教,不得用
此以为破恶,以让理故;今此圆教,故得用
之。
言「三乘」者,即摄三教,以菩萨乘摄别
释序品初¶ 第 163a 页 T34-0163.png
教故。言「馀不能感」者,约八相化,必出世机
方能感佛,示九道身虽是感佛,不名佛
化,故非感佛。「善断」之言在无漏智,「种」谓能
生,垂尽非想复堕三恶,名为还生;一去不
来故名为永。第一义中既云法性,烦恼即
菩提,故云无动。生死即涅槃,故云无出。佛
无苦集已住法性,虽无动出,不动而动,
动法性山示断生因,故名为动;不出而出,
出生死海化九道生,故名为出。此前皆谓
实动实出,至此方知非生而生、无动而动,则
前二教及别地前但属三悉,引入今经第一
义故。
约教中,先释,次「故经云」下引證。前明
因缘说感应相,今既约教,约四极果初成之
相故并云觉。又自觉觉满则据于初,觉他
通于初后。西云佛陀,此云觉者知者,对迷
名知、对愚说觉,名同对别并属自觉;故约
四谛,即以自觉而能觉他,故云亦也。「总相
别相」者,总谓无非无常,别即观四念处,谓
三界系及四圣谛,此别莫不皆观无常。「老
比丘」者,从后异故,以通教佛亦可云老,而
云带者辨异前教,如《阿含》云「佛临涅槃,如
老比丘诣纯陀舍」。「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断
见,九无碍、九解脱断思,断伏不同,具如《止
观》第三、第六记,具在《婆沙》、《俱舍》及诸《阿含》。此
教求作馀释,不得一念相应断馀残习,作
三十四心释终无其理,具如《大品》第十地。
「别佛」具如《璎珞》及诸大乘五十二位初地断
无明者是。「圆佛」具如《华严》初住断无明者
是。然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为
方能感佛,示九道身虽是感佛,不名佛
化,故非感佛。「善断」之言在无漏智,「种」谓能
生,垂尽非想复堕三恶,名为还生;一去不
来故名为永。第一义中既云法性,烦恼即
菩提,故云无动。生死即涅槃,故云无出。佛
无苦集已住法性,虽无动出,不动而动,
动法性山示断生因,故名为动;不出而出,
出生死海化九道生,故名为出。此前皆谓
实动实出,至此方知非生而生、无动而动,则
前二教及别地前但属三悉,引入今经第一
义故。
约教中,先释,次「故经云」下引證。前明
因缘说感应相,今既约教,约四极果初成之
相故并云觉。又自觉觉满则据于初,觉他
通于初后。西云佛陀,此云觉者知者,对迷
名知、对愚说觉,名同对别并属自觉;故约
四谛,即以自觉而能觉他,故云亦也。「总相
别相」者,总谓无非无常,别即观四念处,谓
三界系及四圣谛,此别莫不皆观无常。「老
比丘」者,从后异故,以通教佛亦可云老,而
云带者辨异前教,如《阿含》云「佛临涅槃,如
老比丘诣纯陀舍」。「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断
见,九无碍、九解脱断思,断伏不同,具如《止
观》第三、第六记,具在《婆沙》、《俱舍》及诸《阿含》。此
教求作馀释,不得一念相应断馀残习,作
三十四心释终无其理,具如《大品》第十地。
「别佛」具如《璎珞》及诸大乘五十二位初地断
无明者是。「圆佛」具如《华严》初住断无明者
是。然小乘中立二无知,染污无知无明为
释序品初¶ 第 163b 页 T34-0163.png
体,不染无知劣慧为体,谓味势熟德数时量
耳。然四佛皆云自觉觉他者,秖是当教自行
满位,觉智不同化境宽狭,是则遍搜大小乘
教,唯有此四成道之相,具如《玄》文因果两妙。
他释但有自觉等三,既无四教各具三义,
如何分别大小教主?与而言之不出二教。
若云坐莲华藏,或云三世诸佛,皆色究竟
成无上道,并别佛相。若隐前三相从胜而
说,非谓太虚名为圆佛。别佛既云单论,即
是隐前二相,如目连不穷其声等。若《法华》
已前三佛离明,隔偏小故,来至此经从劣
辨胜即三而一,他迷一家所明四佛者,以
弃旧译经论故也。如四阶成道,三乘共位,
璎珞贤圣,华严融门,此四成道不可孱齐。
以由设迹不同隐实覆本,故开权显本
方知不殊。又诸教中各有五人说经,如《大
论》云:「佛及声闻天仙化人」,及《华严》中加诸菩
萨。又有众生器世,而皆以佛为教主也。然
准《大论》下四印定,即名佛说。又《华严》中刹
说尘说,菩萨被加亦无印述,馀三佛力通得
名经,故《大论》中所破并能通具四教。若得
实意,方知四佛体同用殊。讲《华严》者,皆云
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经,故至今经乃
知指昔,唯佛究尽斯言有在。次引经者,《像
法决疑》中通佛云大身小身者,以云带老
比丘故。
约本迹中初寄本中体用,故云本
一迹三。「中间」下,次明迹中应化胜劣。他受用
报皆在迹也,但生灭之言多在应化,唯本地
四佛皆本者。准例而言,则迹中体用俱迹,本
耳。然四佛皆云自觉觉他者,秖是当教自行
满位,觉智不同化境宽狭,是则遍搜大小乘
教,唯有此四成道之相,具如《玄》文因果两妙。
他释但有自觉等三,既无四教各具三义,
如何分别大小教主?与而言之不出二教。
若云坐莲华藏,或云三世诸佛,皆色究竟
成无上道,并别佛相。若隐前三相从胜而
说,非谓太虚名为圆佛。别佛既云单论,即
是隐前二相,如目连不穷其声等。若《法华》
已前三佛离明,隔偏小故,来至此经从劣
辨胜即三而一,他迷一家所明四佛者,以
弃旧译经论故也。如四阶成道,三乘共位,
璎珞贤圣,华严融门,此四成道不可孱齐。
以由设迹不同隐实覆本,故开权显本
方知不殊。又诸教中各有五人说经,如《大
论》云:「佛及声闻天仙化人」,及《华严》中加诸菩
萨。又有众生器世,而皆以佛为教主也。然
准《大论》下四印定,即名佛说。又《华严》中刹
说尘说,菩萨被加亦无印述,馀三佛力通得
名经,故《大论》中所破并能通具四教。若得
实意,方知四佛体同用殊。讲《华严》者,皆云
我佛。读《唯识》者,不许他经,故至今经乃
知指昔,唯佛究尽斯言有在。次引经者,《像
法决疑》中通佛云大身小身者,以云带老
比丘故。
约本迹中初寄本中体用,故云本
一迹三。「中间」下,次明迹中应化胜劣。他受用
报皆在迹也,但生灭之言多在应化,唯本地
四佛皆本者。准例而言,则迹中体用俱迹,本
释序品初¶ 第 163c 页 T34-0163.png
地体用俱本,具如《玄》文本因果妙等料简中
说。
观心中觉秖是智,六即判之。有本无「云云」
者,或是脱落。应先辨藏通至别圆中,方乃
得云偏圆二觉,然次第中亦可摄得藏通
二佛,或略之耳。若望前三境智,因缘佛也。
藏等四观,四教佛也。中望空假,本迹佛也。己
心即是观心佛也。
次释「住」中全用《大论》,恐
他不晓,故初标云能住所住,若但身土但成
世界,心法相依方成三悉。他人唯许身依
于土,乃成佛心无所依法。忍土者,《悲华》第
五云:「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
毒及诸烦恼故也。」能所异故名为世界。故《大
论》云:「住者四仪住世(今文世界)」。复有三种:一者
天住,谓欲天,今云十善;二者梵住,即色天,
今云四禅,但名异耳(今文为人);三者净住,即三果
已去,今云三三昧者。论云:「入三三昧即得
初果」。三三昧为对治者,以为三明近对治
门,具如《止观》第七记。《论》又云:「布施持戒善心
为天住,四无量心为梵住,(前从果、此修因)三三昧为
圣住,圣住秖是净住耳。」论又有四住,天、梵、圣、
佛。更加佛住,即今文中《首楞严》是,故今四住
收论文尽。若以教收,四教并有前四悉义,
四佛并为第一义天;但前二佛不得云用
《首楞严》耳。
问:
若尔,今释佛住,何以三悉但
约欲色及以三果,能住所住俱非佛耶?
答:
一
从通以趣别,二将胜以摄劣。言从通者,
从广之狭。言从胜者,佛依王城必摄欲
色及以三果。有人斥云:今释住王城,何以
引于天梵等住?此人不曾读《大智论》,此是
说。
观心中觉秖是智,六即判之。有本无「云云」
者,或是脱落。应先辨藏通至别圆中,方乃
得云偏圆二觉,然次第中亦可摄得藏通
二佛,或略之耳。若望前三境智,因缘佛也。
藏等四观,四教佛也。中望空假,本迹佛也。己
心即是观心佛也。
次释「住」中全用《大论》,恐
他不晓,故初标云能住所住,若但身土但成
世界,心法相依方成三悉。他人唯许身依
于土,乃成佛心无所依法。忍土者,《悲华》第
五云:「何因缘故名曰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
毒及诸烦恼故也。」能所异故名为世界。故《大
论》云:「住者四仪住世(今文世界)」。复有三种:一者
天住,谓欲天,今云十善;二者梵住,即色天,
今云四禅,但名异耳(今文为人);三者净住,即三果
已去,今云三三昧者。论云:「入三三昧即得
初果」。三三昧为对治者,以为三明近对治
门,具如《止观》第七记。《论》又云:「布施持戒善心
为天住,四无量心为梵住,(前从果、此修因)三三昧为
圣住,圣住秖是净住耳。」论又有四住,天、梵、圣、
佛。更加佛住,即今文中《首楞严》是,故今四住
收论文尽。若以教收,四教并有前四悉义,
四佛并为第一义天;但前二佛不得云用
《首楞严》耳。
问:
若尔,今释佛住,何以三悉但
约欲色及以三果,能住所住俱非佛耶?
答:
一
从通以趣别,二将胜以摄劣。言从通者,
从广之狭。言从胜者,佛依王城必摄欲
色及以三果。有人斥云:今释住王城,何以
引于天梵等住?此人不曾读《大智论》,此是
释序品初¶ 第 164a 页 T34-0164.png
彼论释住正文。论具二意如向所述,若秖
以色身住土以释住名,则大菩萨神无方
所,便无所住,况复佛耶?故《普贤观》常寂光
土是佛住处,岂王城耶?故下约教皆以涅槃
而为所住,次约教中涅槃皆是所住之法,并
约第一义也。
释前二佛皆云有馀无馀者,
巧拙虽殊所灭不异,后两秘藏證道亦一。「前
三佛」下判粗妙者,别教證道虽妙,从教道
故判粗。言「能所」者,若约理判如向所说,
若约事判秖是依正他受用土,故判为粗。若
约中理,虽俱秘藏亦是从教。今经是圆复
须开显,故名妙住。本迹中言「三藏佛应涅
槃」者,应字平声,若据灰断即应入灭,入灭
本也。由慈悲故所以住世,秖名住世以为
垂迹,此佛报生无别理本,通佛扶习此从
因说,以六七地入空为本,以誓扶习利
他为迹,果同三藏故从因说。别圆同云「熏
法性」者,教證小殊,然皆因时起四弘誓冥
熏法性,但明法性即离不同,智断虽殊法
性无别。「当知」下,总判前文以明本迹。本迹
莫不皆由慈悲,前四俱迹故须更云本佛
住也。「以慈悲」下,判既开迹已岂别有本。
次约
观中以智为佛,智住无常及空假中,前直
相对故四观不同。次约住意,故云「以无住
法住于境中」,故无住之言通于四教。粗智
谓住,于理实无,若在圆中便成绝待。「王城」
者,准《西域记》,此城崇山四周以为外郭,东
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里,子城三十里,宫
城北门是调达放醉象处,东北是身子逢马
以色身住土以释住名,则大菩萨神无方
所,便无所住,况复佛耶?故《普贤观》常寂光
土是佛住处,岂王城耶?故下约教皆以涅槃
而为所住,次约教中涅槃皆是所住之法,并
约第一义也。
释前二佛皆云有馀无馀者,
巧拙虽殊所灭不异,后两秘藏證道亦一。「前
三佛」下判粗妙者,别教證道虽妙,从教道
故判粗。言「能所」者,若约理判如向所说,
若约事判秖是依正他受用土,故判为粗。若
约中理,虽俱秘藏亦是从教。今经是圆复
须开显,故名妙住。本迹中言「三藏佛应涅
槃」者,应字平声,若据灰断即应入灭,入灭
本也。由慈悲故所以住世,秖名住世以为
垂迹,此佛报生无别理本,通佛扶习此从
因说,以六七地入空为本,以誓扶习利
他为迹,果同三藏故从因说。别圆同云「熏
法性」者,教證小殊,然皆因时起四弘誓冥
熏法性,但明法性即离不同,智断虽殊法
性无别。「当知」下,总判前文以明本迹。本迹
莫不皆由慈悲,前四俱迹故须更云本佛
住也。「以慈悲」下,判既开迹已岂别有本。
次约
观中以智为佛,智住无常及空假中,前直
相对故四观不同。次约住意,故云「以无住
法住于境中」,故无住之言通于四教。粗智
谓住,于理实无,若在圆中便成绝待。「王城」
者,准《西域记》,此城崇山四周以为外郭,东
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里,子城三十里,宫
城北门是调达放醉象处,东北是身子逢马
释序品初¶ 第 164b 页 T34-0164.png
胜得初果处,东北十四五里至鹫峰山,是
说《法华》等经处。斑足缘亦出《仁王》,论中又
有异释。论「问:如王舍城,迦毗罗、波罗奈并
有王舍,何故此城独得名耶?答:有人云,是
摩伽陀国王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
祥,裂其身首弃之旷野。有罗刹女名曰阇
罗,拾取合之而乳养之。后大成人能兼诸
国,乃取诸王八万人(下去同今疏文)。」《楞伽》又云:「昔
有王游猎,马惊入险乃绝居人,共㹀师子
居而行丑行,生息长大名曰斑足,后绍王
位领七亿众,食肉馀习非肉不餐,后乃食
人,所生皆是罗刹。」馀与今文大同。四非常
偈者,秖是四无常偈,具如《止观》第七卷记。
言「得空平等」即是初地者,彼既共教,小即
初果,大即乾慧或在见地,别即欢喜,与《大
经》梵行意同。
若尔,何故闻无常而悟大耶?
答:
已闻般若复闻非常,恐其吝国,正助合
行因得大益。
此约斑足缘异故属世界。千
王取血等,虽失小国迭知大国,生善属为
人也。百姓排舍以免烧恶,即对治也。斑足
得道,第一义也。注「云云」者,《大论》与诸经所
出既多不可尽具,虽多不出四悉,约教中
四见,然辨土横竖具在《净名疏》,即如下文
纯诸菩萨等。「例知」者,以娑罗例王城也。本
迹、观心在后者,后与山文合明观心,后文
仍略俱不出本迹;若例上,下应云本住王
三昧三德之城,迹居忍土之王城耳。「梁武」等
者,字应作睢,其鸟似鹰,云似鸱者,或恐
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雌雄各居欲交俱鸣,
说《法华》等经处。斑足缘亦出《仁王》,论中又
有异释。论「问:如王舍城,迦毗罗、波罗奈并
有王舍,何故此城独得名耶?答:有人云,是
摩伽陀国王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以为不
祥,裂其身首弃之旷野。有罗刹女名曰阇
罗,拾取合之而乳养之。后大成人能兼诸
国,乃取诸王八万人(下去同今疏文)。」《楞伽》又云:「昔
有王游猎,马惊入险乃绝居人,共㹀师子
居而行丑行,生息长大名曰斑足,后绍王
位领七亿众,食肉馀习非肉不餐,后乃食
人,所生皆是罗刹。」馀与今文大同。四非常
偈者,秖是四无常偈,具如《止观》第七卷记。
言「得空平等」即是初地者,彼既共教,小即
初果,大即乾慧或在见地,别即欢喜,与《大
经》梵行意同。
若尔,何故闻无常而悟大耶?
答:
已闻般若复闻非常,恐其吝国,正助合
行因得大益。
此约斑足缘异故属世界。千
王取血等,虽失小国迭知大国,生善属为
人也。百姓排舍以免烧恶,即对治也。斑足
得道,第一义也。注「云云」者,《大论》与诸经所
出既多不可尽具,虽多不出四悉,约教中
四见,然辨土横竖具在《净名疏》,即如下文
纯诸菩萨等。「例知」者,以娑罗例王城也。本
迹、观心在后者,后与山文合明观心,后文
仍略俱不出本迹;若例上,下应云本住王
三昧三德之城,迹居忍土之王城耳。「梁武」等
者,字应作睢,其鸟似鹰,云似鸱者,或恐
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雌雄各居欲交俱鸣,
释序品初¶ 第 164c 页 T34-0164.png
交已各去故以之类皇妃也。《诗》云:「关关睢
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今江东人
呼为鹗,好在江洲。梁武意谓睢形近鹫,故
引之耳。此属世界也。又解「山峰」下,为人,睹
者生悦故也。又云去对治,能藏恶故亦当
治恶。又解去第一义,三乘圣居是第一义。次
辨五峰及后问答,但是第一义中释疑及
分别山相,非四悉摄。又《增一》三十一云:「佛
在灵鹫告诸比丘,久远同名灵鹫,更有别
名,汝等知不?亦名广普山、负重山、仙人窟山,
恒有罗汉菩萨得道,及神通诸仙所居,有
五百辟支佛住。如来欲下,先令净居天子来
此告令,令此土净。却后二年佛现此间,支
佛闻已烧身入灭。何以故?世无二佛、国无
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此山高下亦复不
等。四十七云:「俱留孙佛四日四夜行至山
顶,那舍佛三日三夜,迦叶佛二日二夜,释迦
牟尼须臾至顶,并以罗阅祇人行也。时渐
末,山渐下故。」文阙本迹,应云本住三德大
涅槃山,迹居灵鹫。又本迹各有灵鹫,〈寿量〉
云:「常在灵鹫山」,本也。
约观中,先解王舍中
初立观境,言「心王造舍」者,识阴为王,造业
诸心必有心所,今欲消王,且以善恶心王
以对无记之舍,故云王造。「若析」下,四观,此
示观解异于他经,应如《止观》十乘十境,下
去皆尔,故注「云云」。后两重云「若观」,即后二教
观也。亦须分别相别不同,具如《止观》,不可
即具。约山作观亦先立观境,正当观阴,具
如《止观》第五去文。别圆观中既云山即法性,
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今江东人
呼为鹗,好在江洲。梁武意谓睢形近鹫,故
引之耳。此属世界也。又解「山峰」下,为人,睹
者生悦故也。又云去对治,能藏恶故亦当
治恶。又解去第一义,三乘圣居是第一义。次
辨五峰及后问答,但是第一义中释疑及
分别山相,非四悉摄。又《增一》三十一云:「佛
在灵鹫告诸比丘,久远同名灵鹫,更有别
名,汝等知不?亦名广普山、负重山、仙人窟山,
恒有罗汉菩萨得道,及神通诸仙所居,有
五百辟支佛住。如来欲下,先令净居天子来
此告令,令此土净。却后二年佛现此间,支
佛闻已烧身入灭。何以故?世无二佛、国无
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此山高下亦复不
等。四十七云:「俱留孙佛四日四夜行至山
顶,那舍佛三日三夜,迦叶佛二日二夜,释迦
牟尼须臾至顶,并以罗阅祇人行也。时渐
末,山渐下故。」文阙本迹,应云本住三德大
涅槃山,迹居灵鹫。又本迹各有灵鹫,〈寿量〉
云:「常在灵鹫山」,本也。
约观中,先解王舍中
初立观境,言「心王造舍」者,识阴为王,造业
诸心必有心所,今欲消王,且以善恶心王
以对无记之舍,故云王造。「若析」下,四观,此
示观解异于他经,应如《止观》十乘十境,下
去皆尔,故注「云云」。后两重云「若观」,即后二教
观也。亦须分别相别不同,具如《止观》,不可
即具。约山作观亦先立观境,正当观阴,具
如《止观》第五去文。别圆观中既云山即法性,
释序品初¶ 第 165a 页 T34-0165.png
正因法身馀之二德准诸文说,故知此观
不同他见。所以又约山为观者,山城虽殊
同是依报,是故约之以观正报。又诸观境不
出五阴,今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
云境智。「自住其中」等者,以《大经》及此经意
共为自他,定慧力庄严即自住其中,以此
度众生即安置诸子。「云云」者,亦应于此以
辨二观同异之相,方便正修简境及心,并
对前二以辨权实等,乃至四观亦须开显
等也。
次释「中」字,既在山城之中,因缘等四
具如彼释,今但消「中」字义耳。欲更说之,先
约所表以具四悉:常好中道,赴欲也;升中
天、中日降,为人也;中夜灭,对治也;说中道,
第一义也。诸教皆有中道,但有有体无体之
殊。本迹者,观圆理本中也,示离断常迹中
也。今经是开显之中,若约观者,即空即中,
具二中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释列众中,初辨次第。言「多尔」者,亦有经中
菩萨后列,各有所表。如《华严经》不列声闻,
纯无杂故。旧解者多是光宅,与《大论》意同
故无别破,但总结云似两解耳。注「云云」
者,事似因缘须具四悉,义似约教复须
论八。事即身也,故云亲疏,义即谛理,故云
不同他见。所以又约山为观者,山城虽殊
同是依报,是故约之以观正报。又诸观境不
出五阴,今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
云境智。「自住其中」等者,以《大经》及此经意
共为自他,定慧力庄严即自住其中,以此
度众生即安置诸子。「云云」者,亦应于此以
辨二观同异之相,方便正修简境及心,并
对前二以辨权实等,乃至四观亦须开显
等也。
次释「中」字,既在山城之中,因缘等四
具如彼释,今但消「中」字义耳。欲更说之,先
约所表以具四悉:常好中道,赴欲也;升中
天、中日降,为人也;中夜灭,对治也;说中道,
第一义也。诸教皆有中道,但有有体无体之
殊。本迹者,观圆理本中也,示离断常迹中
也。今经是开显之中,若约观者,即空即中,
具二中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释列众中,初辨次第。言「多尔」者,亦有经中
菩萨后列,各有所表。如《华严经》不列声闻,
纯无杂故。旧解者多是光宅,与《大论》意同
故无别破,但总结云似两解耳。注「云云」
者,事似因缘须具四悉,义似约教复须
论八。事即身也,故云亲疏,义即谛理,故云
释序品初¶ 第 165b 页 T34-0165.png
涅槃等,形服异故即世界。亲者生善,疏者破
恶,不亲不疏即第一义。于有义中既以三
谛,以谛对教则四可识,于藏等四辨渐等
四,其义可知。又两二义并欣涅槃,及四菩
萨并不欣不著故皆居中,唯诣实理兼能
利人,故居中求宗超彼凡圣。若以入中
为菩萨,即指别教地上、圆教始终。注家云:
声闻学疏敦之于内,菩萨道亲忘之于外,此
但得事而失义,似迹而迷本。况复观心、因
缘耶?约本迹中,此经列众超出群经,故人天
二乘能引之人本非下地,所引之众堪通别
记,语通意兼,故云内秘。皆大萨埵,既能迹引
二边判非凡小,故云萨埵。菩萨滥本故且
不论,应知亦且约体用论也。观解后「云云」
者,亦应更约因缘明观诸教开显及本迹
观。
释列声闻,准《法华论》以八义故,先列
声闻:一、为显亲闻后不谤故;二、摄不定性
回心入大故;三、除尊贵慢非究竟故;四、常
随佛故;五、形仪同故;六、令内眷舍欲故;七、
令菩萨敬故;八、令众生信故。然《论》中八义
唯第二一半独属今经,以不定性此土得
故,仍少一半,若定性者彼土得故、未来得
故;馀之七义论众前后,通诸经故。以第二
义入馀七中,使七一一皆有第二,方令八
义全在今经。若依今意更有三义:欲别记
故、别开权故、先显本故,故令馀义永殊昔
教。故论文意诸经多尔,所以通释。今使诸教
虽共复殊,方等先列,以四义故:欲斥夺故、
欲密引故、令体信故,令味变故。般若亦
恶,不亲不疏即第一义。于有义中既以三
谛,以谛对教则四可识,于藏等四辨渐等
四,其义可知。又两二义并欣涅槃,及四菩
萨并不欣不著故皆居中,唯诣实理兼能
利人,故居中求宗超彼凡圣。若以入中
为菩萨,即指别教地上、圆教始终。注家云:
声闻学疏敦之于内,菩萨道亲忘之于外,此
但得事而失义,似迹而迷本。况复观心、因
缘耶?约本迹中,此经列众超出群经,故人天
二乘能引之人本非下地,所引之众堪通别
记,语通意兼,故云内秘。皆大萨埵,既能迹引
二边判非凡小,故云萨埵。菩萨滥本故且
不论,应知亦且约体用论也。观解后「云云」
者,亦应更约因缘明观诸教开显及本迹
观。
释列声闻,准《法华论》以八义故,先列
声闻:一、为显亲闻后不谤故;二、摄不定性
回心入大故;三、除尊贵慢非究竟故;四、常
随佛故;五、形仪同故;六、令内眷舍欲故;七、
令菩萨敬故;八、令众生信故。然《论》中八义
唯第二一半独属今经,以不定性此土得
故,仍少一半,若定性者彼土得故、未来得
故;馀之七义论众前后,通诸经故。以第二
义入馀七中,使七一一皆有第二,方令八
义全在今经。若依今意更有三义:欲别记
故、别开权故、先显本故,故令馀义永殊昔
教。故论文意诸经多尔,所以通释。今使诸教
虽共复殊,方等先列,以四义故:欲斥夺故、
欲密引故、令体信故,令味变故。般若亦
释序品初¶ 第 165c 页 T34-0165.png
四:欲洮汰故、欲委业故、密引进故、成熟
酥故。故知《论》文通前二味,如向各四,又异
前后。《论》又云:先僧次尼亦有八义:一、男尊女
卑;二、入道先后;三、师弟不同;四、传法能不;
五、结集进退;六、同住得不;七、多少推让;八、得
叹有无。此八全通前之三味,多在酪教。若
准同是声闻,仍少第二意也。于今别中唯
除委业,准义仍有,以同比丘闻转教故
也。故委业时非全无分,自馀诸义并同比
丘,于五味中渐教当众其义不异。
次出旧
解,云大小名闻者,意云:名即己名、闻即他
闻,所以名大故闻大、名小故闻小。今但依文
故,破其无据。言「依文」者,但约所列多少以
明所识多少。前列万二千,又云众所知识;
后云二千,又无知识,纵以名闻用释知识,
后文全无,何小之有?况复大小一向无凭。初
释类中先通释五字,次「释论」下别释四义,比
丘合故。初通释中五字通收诸有德者,所与
之徒既标于大,岂唯异于下众而已。于比
丘中其例复多,四门三脱析体通智辨空之
例,秖得且云高誉德行,何可具论?今云如
贵类之班辈也。次别释四义者,初「释论」下别
释「与」字,初文即因缘释。若于此七为四悉
者,时处世界,戒是为人,心见对治,道脱第一
义。若准前三,在昔教者则七义唯三,道脱
等俱属对治意也。圆教七一俱属圆四,约
教虽别究竟唯圆,虽七而同故七名一,一
即共也。四教不同通在五味,具如诸经不
可遍述,且准叹德在三藏教者,同感佛
酥故。故知《论》文通前二味,如向各四,又异
前后。《论》又云:先僧次尼亦有八义:一、男尊女
卑;二、入道先后;三、师弟不同;四、传法能不;
五、结集进退;六、同住得不;七、多少推让;八、得
叹有无。此八全通前之三味,多在酪教。若
准同是声闻,仍少第二意也。于今别中唯
除委业,准义仍有,以同比丘闻转教故
也。故委业时非全无分,自馀诸义并同比
丘,于五味中渐教当众其义不异。
次出旧
解,云大小名闻者,意云:名即己名、闻即他
闻,所以名大故闻大、名小故闻小。今但依文
故,破其无据。言「依文」者,但约所列多少以
明所识多少。前列万二千,又云众所知识;
后云二千,又无知识,纵以名闻用释知识,
后文全无,何小之有?况复大小一向无凭。初
释类中先通释五字,次「释论」下别释四义,比
丘合故。初通释中五字通收诸有德者,所与
之徒既标于大,岂唯异于下众而已。于比
丘中其例复多,四门三脱析体通智辨空之
例,秖得且云高誉德行,何可具论?今云如
贵类之班辈也。次别释四义者,初「释论」下别
释「与」字,初文即因缘释。若于此七为四悉
者,时处世界,戒是为人,心见对治,道脱第一
义。若准前三,在昔教者则七义唯三,道脱
等俱属对治意也。圆教七一俱属圆四,约
教虽别究竟唯圆,虽七而同故七名一,一
即共也。四教不同通在五味,具如诸经不
可遍述,且准叹德在三藏教者,同感佛
释序品初¶ 第 166a 页 T34-0166.png
时、同鹿苑处、同别脱戒、同一切智心、同无
漏正见、同三十七道、同有馀脱、为同闻人,
入通序时已得记者,全成圆人七一故也。
同妙感应时、同见妙依处、同得究竟戒、同
證种智心、同无作正见、同圆实道品、同不
思议脱,得授记已即同菩萨,安得复以声
闻叹德?岂结集者谬抑德耶?故知在四味
时随味而变,经家从本列在声闻,故依本
叹。若不仍本,焉知声闻有权有实,实者得
记知有所从,闻《法华》时大小别故,故约教
判须通始终,故三教七,或本是三,或是转
入。初约三藏一七一者,生灭同故。通教二
者,分利钝故,利兼圆别,应云三七,且通
总说同为一例。别云为无量者,自行化他
横竖皆四门,门门四悉入者不同。圆教一者,
发心毕竟二不别故。说者应于四教细明,
乃至教味先判后开。「若未」下一句约本迹释,
亦约体用论本迹耳。别无声闻,但云藏、
通,若通含别亦可论之,是则略也。又时处
二事且约教论,故云三藏中时处且一;若从
元初得道时处,或多人共处,略如今文;或多
人多处,或一人多处,如《阿含》中多时处也。
问:
至此那得二种声闻?
答:
亦从初说,具如《玄》
文,广历诸味难转易转。又有不历析法元
是通人(云云)。
「直明两意」下,欲明开显,先更辨
异。所言异者,且置七同,更于藏通七中辨
异,则三异四同。何者?时处等四不可不同,
如所会、所依、所禀、所證;若心等三,安能不别?
别修、别见、别行故也。此仍一往,亦可戒法从
漏正见、同三十七道、同有馀脱、为同闻人,
入通序时已得记者,全成圆人七一故也。
同妙感应时、同见妙依处、同得究竟戒、同
證种智心、同无作正见、同圆实道品、同不
思议脱,得授记已即同菩萨,安得复以声
闻叹德?岂结集者谬抑德耶?故知在四味
时随味而变,经家从本列在声闻,故依本
叹。若不仍本,焉知声闻有权有实,实者得
记知有所从,闻《法华》时大小别故,故约教
判须通始终,故三教七,或本是三,或是转
入。初约三藏一七一者,生灭同故。通教二
者,分利钝故,利兼圆别,应云三七,且通
总说同为一例。别云为无量者,自行化他
横竖皆四门,门门四悉入者不同。圆教一者,
发心毕竟二不别故。说者应于四教细明,
乃至教味先判后开。「若未」下一句约本迹释,
亦约体用论本迹耳。别无声闻,但云藏、
通,若通含别亦可论之,是则略也。又时处
二事且约教论,故云三藏中时处且一;若从
元初得道时处,或多人共处,略如今文;或多
人多处,或一人多处,如《阿含》中多时处也。
问:
至此那得二种声闻?
答:
亦从初说,具如《玄》
文,广历诸味难转易转。又有不历析法元
是通人(云云)。
「直明两意」下,欲明开显,先更辨
异。所言异者,且置七同,更于藏通七中辨
异,则三异四同。何者?时处等四不可不同,
如所会、所依、所禀、所證;若心等三,安能不别?
别修、别见、别行故也。此仍一往,亦可戒法从
释序品初¶ 第 166b 页 T34-0166.png
别各各得故,解脱从人各各證故,是则五别
二同。又若从人亦可俱别,今释共义不合
论之。义分三四乃成旁耳,是故且从七
同以说,别教同异准说可知。次「若至」下正
明开显。「法华论」者,明被开者有权有实,未
开具四、开已唯一,今加佛道据新入者。《论》
中四者,决定、增上、退大、应化。《论》自释云:「后二
与记,前两不记,根钝未熟故」。且约此会,即
经中云「生灭度想」,决定性也。若彼得闻、《论》
中未说,天亲岂可迷经文耶?经云:「而于彼
土得闻是经」,《论》且一往据现说耳。是故今
师但除上慢,即五千起去者是。虽从座去
仍判于涅槃中。若四依边得闻,故上慢者
亦非不闻,已闻略开及在后故,但不可
云此会得记,种、熟、脱三始终无废,故准今
文,远近相望四种俱得。今云「住果」,兼于决
定及退菩提,住果变异故分二教,是故二种
总立住果。又「佛道」者,准经义立。若尔。佛道
应化各有别圆。
问:
应化与佛道何别?
答:
应
化约垂迹全语旧圣,佛道约利他语新记
者。又应化从身,佛道从说,佛道有令他之
言,且云利他,应化有发起之义,且云垂迹。
既以声闻为名,在昔则无应化佛道之称,
在今则无住果决定之名。增上慢中岂无应
化?四摄同事安隔此耶?况复《论》中决定上慢
同云未熟,不可上慢亦根败也。他云:未者
不也。应人未死名为不死,下种未生名为
不生,故上慢、决定二俱可发,是决定义。又此
中引论似本迹释,应化本也,馀三迹也。化
二同。又若从人亦可俱别,今释共义不合
论之。义分三四乃成旁耳,是故且从七
同以说,别教同异准说可知。次「若至」下正
明开显。「法华论」者,明被开者有权有实,未
开具四、开已唯一,今加佛道据新入者。《论》
中四者,决定、增上、退大、应化。《论》自释云:「后二
与记,前两不记,根钝未熟故」。且约此会,即
经中云「生灭度想」,决定性也。若彼得闻、《论》
中未说,天亲岂可迷经文耶?经云:「而于彼
土得闻是经」,《论》且一往据现说耳。是故今
师但除上慢,即五千起去者是。虽从座去
仍判于涅槃中。若四依边得闻,故上慢者
亦非不闻,已闻略开及在后故,但不可
云此会得记,种、熟、脱三始终无废,故准今
文,远近相望四种俱得。今云「住果」,兼于决
定及退菩提,住果变异故分二教,是故二种
总立住果。又「佛道」者,准经义立。若尔。佛道
应化各有别圆。
问:
应化与佛道何别?
答:
应
化约垂迹全语旧圣,佛道约利他语新记
者。又应化从身,佛道从说,佛道有令他之
言,且云利他,应化有发起之义,且云垂迹。
既以声闻为名,在昔则无应化佛道之称,
在今则无住果决定之名。增上慢中岂无应
化?四摄同事安隔此耶?况复《论》中决定上慢
同云未熟,不可上慢亦根败也。他云:未者
不也。应人未死名为不死,下种未生名为
不生,故上慢、决定二俱可发,是决定义。又此
中引论似本迹释,应化本也,馀三迹也。化
释序品初¶ 第 166c 页 T34-0166.png
为馀三无异途也,唯阙观心,即前两教七
一境也,后二教七一观也。又时处,戒境也。心
见,等观也。
「声闻义浩然」者,贵人、非论。然用
教者云大乘声闻,未为通晓,今云应化从
本以说,据众全在小乘中也。言「浩然」者,
藏通八门门门四种,门门各有佛道应化,
迹在前教复同前数,据本复应地住地住
及行向地,上慢所滥复同前数,他无约教
今昔本迹权实开合等释,但云住果及方便
等,是故贵云以證涅槃者。言「云云」者,具如
向辨。
释「大」者前,以「共」释「与」。阿难共彼万二
千者,非直共人应共人七,七中并大故云
与大。与既四释不同,大义理须准彼。又前
与字义兼时等,今释大字,唯在具七之人
复兼多胜。又释与字义兼能所,今释大字
唯在于所,此从阿难指他为大,此中初引
论文,《大品》在小,心未转故。
次今师意,亦具
三文,以一一文皆兼《论》中三义故也。以此
三义通兼四悉,大即世界,多即为人、对治,
胜即第一义也。应具明三念与外人异,及
以三念对大多胜之所以也。还将三念以
对四悉,具如《止观》第十记。「四韦陀」者,如下
第五经疏及《止观》第十记。
次约教中牒前初
释判属三藏,准前文故但云所敬等前。从
「今明」下应义通偏圆,以前文中且对外释,
故云三藏。次「大者」下约后三教,初明多义,
但是约事,后三不可更加其数,但约所知
以释其多,故前通释大、多、胜三各具三义,
故此后后渐优于前。约别圆者,昔则从初、
一境也,后二教七一观也。又时处,戒境也。心
见,等观也。
「声闻义浩然」者,贵人、非论。然用
教者云大乘声闻,未为通晓,今云应化从
本以说,据众全在小乘中也。言「浩然」者,
藏通八门门门四种,门门各有佛道应化,
迹在前教复同前数,据本复应地住地住
及行向地,上慢所滥复同前数,他无约教
今昔本迹权实开合等释,但云住果及方便
等,是故贵云以證涅槃者。言「云云」者,具如
向辨。
释「大」者前,以「共」释「与」。阿难共彼万二
千者,非直共人应共人七,七中并大故云
与大。与既四释不同,大义理须准彼。又前
与字义兼时等,今释大字,唯在具七之人
复兼多胜。又释与字义兼能所,今释大字
唯在于所,此从阿难指他为大,此中初引
论文,《大品》在小,心未转故。
次今师意,亦具
三文,以一一文皆兼《论》中三义故也。以此
三义通兼四悉,大即世界,多即为人、对治,
胜即第一义也。应具明三念与外人异,及
以三念对大多胜之所以也。还将三念以
对四悉,具如《止观》第十记。「四韦陀」者,如下
第五经疏及《止观》第十记。
次约教中牒前初
释判属三藏,准前文故但云所敬等前。从
「今明」下应义通偏圆,以前文中且对外释,
故云三藏。次「大者」下约后三教,初明多义,
但是约事,后三不可更加其数,但约所知
以释其多,故前通释大、多、胜三各具三义,
故此后后渐优于前。约别圆者,昔则从初、
释序品初¶ 第 167a 页 T34-0167.png
今从得记,别存教道。言「大力罗汉」者,罗汉
中大,即无疑解脱也。
次本迹中初述本三,次
「迹来」下述迹中三:初明本大,次「本得」下明
本胜,次「先已」下明本多。「咨嗟」者,谋事也。谋
而方嗟,非辄尔故。言「胜幢」者,借《大品》文。言
「超诸外道」者,准理应云超诸偏小,但所
超虽近、能超则远,于理亦成。次迹中初示
爱见即在乳味,故此五味通万二千,若权
若实皆经历故,今从权者故云迹也。「久矣」
下「云云」者,各有久本,随本长短中间设化,
今日亦在释尊诸味。
观心中先直对三,次
虽约中具大、多、胜,亦应更约空、假各三。
言「一心一切心」者,心境俱心各摄一切,一
切不出三千故也。具如《止观》第五文。若非
三千摄则不遍,若非圆心不摄三千,故三
千总别咸空、假、中。一文既然,他皆准此,故向
五味义通上下,文寄此中。
释比丘,引肇公
者,在《净名疏》,什及四子并在伪秦,故曰秦
言。肇有四义:一、净命乞士,二、破烦恼,三、能
持戒,四、怖魔。什公分之,一始三终。具二魔
怖者,终中前二为怖魔因。引论者阙能持
戒,破恶秖是破烦恼耳,故但三义而次第不
同。及通初心令魔怖等,故破恶之言且
在身口非不断惑。既并在初,令什义坏,
岂以持戒破惑必在于终?又复肇公但翻
其名而云名含,不云初后,今之学者安令
魔怖耶?「五系」者,具如《止观》第五记。「一田」等
者,田即农也。应云在家四种如法,更加工
也。「涅槃宝梁」下,明经义略,虽复不具三义
中大,即无疑解脱也。
次本迹中初述本三,次
「迹来」下述迹中三:初明本大,次「本得」下明
本胜,次「先已」下明本多。「咨嗟」者,谋事也。谋
而方嗟,非辄尔故。言「胜幢」者,借《大品》文。言
「超诸外道」者,准理应云超诸偏小,但所
超虽近、能超则远,于理亦成。次迹中初示
爱见即在乳味,故此五味通万二千,若权
若实皆经历故,今从权者故云迹也。「久矣」
下「云云」者,各有久本,随本长短中间设化,
今日亦在释尊诸味。
观心中先直对三,次
虽约中具大、多、胜,亦应更约空、假各三。
言「一心一切心」者,心境俱心各摄一切,一
切不出三千故也。具如《止观》第五文。若非
三千摄则不遍,若非圆心不摄三千,故三
千总别咸空、假、中。一文既然,他皆准此,故向
五味义通上下,文寄此中。
释比丘,引肇公
者,在《净名疏》,什及四子并在伪秦,故曰秦
言。肇有四义:一、净命乞士,二、破烦恼,三、能
持戒,四、怖魔。什公分之,一始三终。具二魔
怖者,终中前二为怖魔因。引论者阙能持
戒,破恶秖是破烦恼耳,故但三义而次第不
同。及通初心令魔怖等,故破恶之言且
在身口非不断惑。既并在初,令什义坏,
岂以持戒破惑必在于终?又复肇公但翻
其名而云名含,不云初后,今之学者安令
魔怖耶?「五系」者,具如《止观》第五记。「一田」等
者,田即农也。应云在家四种如法,更加工
也。「涅槃宝梁」下,明经义略,虽复不具三义
释序品初¶ 第 167b 页 T34-0167.png
四义,破恶为本。今明此三义应通初后者,
义当约教兼斥肇什,今非但以《论》文通
后,复通诸教,况《论》但成因缘一释。若于此
中立四悉者,怖魔即世界,乞士即为人,破
恶即对治,出界即第一义。「依经家」等者,义必
通初、證信必后,向释乞士中以「求」释「乞」,乃
以离邪历境求定等为三藏教者,未能
于境即理故也。故至通教方云求真破障
理等也。别教言八魔十魔者,破恶既深释
魔须远,具如《止观》第八记。圆教中非不破
八破十,但以实相为正、破恶属旁,怖魔亦
然。本迹中此诸比丘深浅莫测,故未可定
判其位。「迹示五味」者,若不约五味,非今经
比丘。「桎梏」者,上质音,足械也。下古沃反,手械
也。二谛如桎梏,大慧如解缚,运念为无住,
望境为无著,故不著境智出二死家,乞士
怖魔准释可见。「云云」者,中观既然,空、假及以
次不次等对教可见。
「众者」,以一万二千事
法和故。若作四悉者,初是世界众和合故;
「佛常」下为人,生物善故;「释论」下对治,简恶
人故;「此中」下第一义,在真实故。言「事和」等
者,僧界法等俱属事故。「法和」者,如前七共
同真理故。「九十人三明」者,《中含》二十九文
同「舍利子问佛,五百比丘中几三明?几俱解
脱?几慧解脱?」佛答如文。「三明」者,即无疑解
脱,具如《止观》第七记。「净命」具如《止观》第四记。
「五方便」者,四念处及四善根,五停非正观法
故。「苦法忍」去者,世第一后有十六刹那,第一
心去即名真实。「偏圆五味」者,五味不出偏
义当约教兼斥肇什,今非但以《论》文通
后,复通诸教,况《论》但成因缘一释。若于此
中立四悉者,怖魔即世界,乞士即为人,破
恶即对治,出界即第一义。「依经家」等者,义必
通初、證信必后,向释乞士中以「求」释「乞」,乃
以离邪历境求定等为三藏教者,未能
于境即理故也。故至通教方云求真破障
理等也。别教言八魔十魔者,破恶既深释
魔须远,具如《止观》第八记。圆教中非不破
八破十,但以实相为正、破恶属旁,怖魔亦
然。本迹中此诸比丘深浅莫测,故未可定
判其位。「迹示五味」者,若不约五味,非今经
比丘。「桎梏」者,上质音,足械也。下古沃反,手械
也。二谛如桎梏,大慧如解缚,运念为无住,
望境为无著,故不著境智出二死家,乞士
怖魔准释可见。「云云」者,中观既然,空、假及以
次不次等对教可见。
「众者」,以一万二千事
法和故。若作四悉者,初是世界众和合故;
「佛常」下为人,生物善故;「释论」下对治,简恶
人故;「此中」下第一义,在真实故。言「事和」等
者,僧界法等俱属事故。「法和」者,如前七共
同真理故。「九十人三明」者,《中含》二十九文
同「舍利子问佛,五百比丘中几三明?几俱解
脱?几慧解脱?」佛答如文。「三明」者,即无疑解
脱,具如《止观》第七记。「净命」具如《止观》第四记。
「五方便」者,四念处及四善根,五停非正观法
故。「苦法忍」去者,世第一后有十六刹那,第一
心去即名真实。「偏圆五味」者,五味不出偏
释序品初¶ 第 167c 页 T34-0167.png
圆,偏圆不出四教。言「今正是等」者,当證信
时已获记故。「引诸众生」下「云云」者,具如《玄》
文七二谛中委约五味,以明教意出其相
状。
次约观中云「若异」等者,以依今经成
观法故,若不依中道慧命观行,故名破十
戒僧,不解究竟波罗蜜相,一心十戒诠量之
律,名愚痴僧。五品六根名惭愧僧。初住已
去名真实僧。亦合注「云云」,历前二谛十戒
等及约四教,遍作观相。
二明数中直尔举
数,即是因缘,亦可于中义立四悉:数异,世
界也;闻数生善,即为人也;破恶入真,准例可
见。不论约教者,教别数同故无异释,若随
数生解即是教殊。
问:
凡诸列众及得道者,何
故其数必全无缺耶?
答:
《大论》释大数五千分
中云:「若过若减皆存大数」。
本迹中云「本是」等
者。
问:
凡言迹者,皆先有本,岂万二千元皆
是大权?若尔,则唯有能引而无所引。
答:
理
实如然,但欲均用四义故云皆有,然本不
同事须分别。若已入圆位,能引之人成于
发起、影响二众,灼然本是菩萨,降斯已外曾
发大心,亦名菩萨。元住小者,则是大经未
曾发心,尚名菩萨,此中具有退大、应化及元
住小,退大住小得记之后并堪为同闻。
问:
三
周授记人数不多,其不在会令为转说,此
等又非同闻众限,何故此中云万二千?
答:
三
周之中正数虽少,如舍利弗得记之时,四众
八部即其流也。故三周中亦有应化与实行
者同时得记。故《论》中云:「退大、应化二种与
记」,即其意也。如菩萨众但列八万,分别功
时已获记故。「引诸众生」下「云云」者,具如《玄》
文七二谛中委约五味,以明教意出其相
状。
次约观中云「若异」等者,以依今经成
观法故,若不依中道慧命观行,故名破十
戒僧,不解究竟波罗蜜相,一心十戒诠量之
律,名愚痴僧。五品六根名惭愧僧。初住已
去名真实僧。亦合注「云云」,历前二谛十戒
等及约四教,遍作观相。
二明数中直尔举
数,即是因缘,亦可于中义立四悉:数异,世
界也;闻数生善,即为人也;破恶入真,准例可
见。不论约教者,教别数同故无异释,若随
数生解即是教殊。
问:
凡诸列众及得道者,何
故其数必全无缺耶?
答:
《大论》释大数五千分
中云:「若过若减皆存大数」。
本迹中云「本是」等
者。
问:
凡言迹者,皆先有本,岂万二千元皆
是大权?若尔,则唯有能引而无所引。
答:
理
实如然,但欲均用四义故云皆有,然本不
同事须分别。若已入圆位,能引之人成于
发起、影响二众,灼然本是菩萨,降斯已外曾
发大心,亦名菩萨。元住小者,则是大经未
曾发心,尚名菩萨,此中具有退大、应化及元
住小,退大住小得记之后并堪为同闻。
问:
三
周授记人数不多,其不在会令为转说,此
等又非同闻众限,何故此中云万二千?
答:
三
周之中正数虽少,如舍利弗得记之时,四众
八部即其流也。故三周中亦有应化与实行
者同时得记。故《论》中云:「退大、应化二种与
记」,即其意也。如菩萨众但列八万,分别功
释序品初¶ 第 168a 页 T34-0168.png
德记数盖多,故知大小二众列同闻众,不可
望得记者也。
约观中界入一一各十界者,
正当妙境,诸文但寄能观观耳。山城虽约
阴为所观,亦未结成不思议境。又将数入
理数即成境,境观相对俱名法门。又境据
假边且存其数,空中尚无其数安有?然必约
假以立空中,观亦如是。
明位中亦从初说
犹名罗汉,准后皆成大菩萨也。即约教中
圆位人也。于中先翻名者义当因缘,次揽
因缘以成初教。初因缘中初明有翻中,《阿
跋经》能所双标,应谓能应之智,真即所应之
理,以智应理之人故云应真。次《瑞应经》虽
似双标,意指能證,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
曰真人,三义如后释。次无翻中三,初从果
释,「或言」下从因,三,「若论」下判名所从。初云
「后世田」者,世秖是有,具如《止观》第六记。「九
十八使」者,八十八上加十思惟。若作四悉
者,初明有翻,即世界也;于无翻中,通因是
为人,所从是对治,从果是第一义。
约教中
言「不贼」者,犹从二乘得名故也。若于圆
别尚名为贼,是故须杀。「不生于生」者,取
无为證生于界外,不生是生故不令生。供
彼所应名为供应,如《阿含》中佛至阿兰若
语比丘等,具如《止观》第四记。复应更分前
之两教能杀法异,后之二教不贼亦殊。「皆叹
初地初住德」者,前有翻家以三为名,次无
翻家以三为义,义即是德,故约教中以三
为德;若准入位不定,具足应云地住已上
降佛已还,即约别圆叹本据复。
次约本迹
望得记者也。
约观中界入一一各十界者,
正当妙境,诸文但寄能观观耳。山城虽约
阴为所观,亦未结成不思议境。又将数入
理数即成境,境观相对俱名法门。又境据
假边且存其数,空中尚无其数安有?然必约
假以立空中,观亦如是。
明位中亦从初说
犹名罗汉,准后皆成大菩萨也。即约教中
圆位人也。于中先翻名者义当因缘,次揽
因缘以成初教。初因缘中初明有翻中,《阿
跋经》能所双标,应谓能应之智,真即所应之
理,以智应理之人故云应真。次《瑞应经》虽
似双标,意指能證,真是所證,證真之人故
曰真人,三义如后释。次无翻中三,初从果
释,「或言」下从因,三,「若论」下判名所从。初云
「后世田」者,世秖是有,具如《止观》第六记。「九
十八使」者,八十八上加十思惟。若作四悉
者,初明有翻,即世界也;于无翻中,通因是
为人,所从是对治,从果是第一义。
约教中
言「不贼」者,犹从二乘得名故也。若于圆
别尚名为贼,是故须杀。「不生于生」者,取
无为證生于界外,不生是生故不令生。供
彼所应名为供应,如《阿含》中佛至阿兰若
语比丘等,具如《止观》第四记。复应更分前
之两教能杀法异,后之二教不贼亦殊。「皆叹
初地初住德」者,前有翻家以三为名,次无
翻家以三为义,义即是德,故约教中以三
为德;若准入位不定,具足应云地住已上
降佛已还,即约别圆叹本据复。
次约本迹
释序品初¶ 第 168b 页 T34-0168.png
中二重,初约小三义,次约大三德。前寄迹
名以申本迹,次约本名以通至迹,欲明名
通义别故也。若约体用释者,前释从用以
明体,后释从体以立用。又前释三义以通
昔,后释三德而唯今。若久远本迹四俱是
迹,今兼二重是故大小俱立本名,义势无
尽故注「云云」。所以本是平等大慧无破不
破,方能示迹诸教不生;本證解脱无贼不
贼,方能示迹诸味杀贼;本得法身非应不
应,方能示迹为应供耳。
观心中先直以三
德对三观释,以三德是境义可通观,次历
观以对释名中三义,故一一观皆具杀贼等
三。前本迹中则先对释名,次对三德;今先
对德,次对三名。于中先空、次中,中又二:先
释三义,次引经證以指供养,叹名字观行
位人功德深也。引方等文,具如《止观》第二
记。「下文云」等者,〈法师品〉云:「佛告药王:若有
恶人以不善心,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
经》者,其罪甚重」,具如下文。「八风」者,利衰毁
誉称讥苦乐,四违四顺,佛尚久离无明违顺,
况人间耶?「失好时」者,若生忧苦失道合时。
「大损」下「云云」者,所以引方等及此经者,此
二即是名字观行不生等故,乃至一切观行
之文皆应引之,但于此中观行位便故。
此
中引「法华论」等者,彼《论》乃约一十六句,俱
有三门,一、上上起门,以后释前故。二、总别
门,以皆是阿罗汉一句名总;下诸句释上,
故下名别,今先准《论》用总别门,不用《论》文
诸句,但依《妙经》五句以释,仍合五句以为
名以申本迹,次约本名以通至迹,欲明名
通义别故也。若约体用释者,前释从用以
明体,后释从体以立用。又前释三义以通
昔,后释三德而唯今。若久远本迹四俱是
迹,今兼二重是故大小俱立本名,义势无
尽故注「云云」。所以本是平等大慧无破不
破,方能示迹诸教不生;本證解脱无贼不
贼,方能示迹诸味杀贼;本得法身非应不
应,方能示迹为应供耳。
观心中先直以三
德对三观释,以三德是境义可通观,次历
观以对释名中三义,故一一观皆具杀贼等
三。前本迹中则先对释名,次对三德;今先
对德,次对三名。于中先空、次中,中又二:先
释三义,次引经證以指供养,叹名字观行
位人功德深也。引方等文,具如《止观》第二
记。「下文云」等者,〈法师品〉云:「佛告药王:若有
恶人以不善心,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
经》者,其罪甚重」,具如下文。「八风」者,利衰毁
誉称讥苦乐,四违四顺,佛尚久离无明违顺,
况人间耶?「失好时」者,若生忧苦失道合时。
「大损」下「云云」者,所以引方等及此经者,此
二即是名字观行不生等故,乃至一切观行
之文皆应引之,但于此中观行位便故。
此
中引「法华论」等者,彼《论》乃约一十六句,俱
有三门,一、上上起门,以后释前故。二、总别
门,以皆是阿罗汉一句名总;下诸句释上,
故下名别,今先准《论》用总别门,不用《论》文
诸句,但依《妙经》五句以释,仍合五句以为
释序品初¶ 第 168c 页 T34-0168.png
三德。三、摄取事门,《论》中具列一十六句以释
对事,《论》文但是将十六句以释五句,不云
经阙,故十六句今文不用,从初别故,是故
总约昔教叹也。「三漏」者,一、欲漏,谓欲界一
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两界一切烦
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引二论
一律者,《成论》约失利义通因果,《律》专在因,
《毗昙》唯果,以失利故因果俱失。「良由」下重
释三失,明失所以。初释失利由于业因,即
《成论》意也。次「造诸」下释因招果即生死苦,因
即《律》文,果即《毗昙》。次「亡身」下重释三句,由
上三过失于三德,堕生死故亡法身,造业
故失慧命,失道故丧重宝。意云,经中诸漏
一句即是烦恼,失道等三相由而有,同名漏
故所以引之。漏相如何?故于此下广辨见
思,下诸句下皆破古人以释三德不当,亦
应可见。
「烦恼」下释次句。初句约因果相对,
此句一向在因。「使」等者,使即九十八也。通
为能使,堕落生死以为所使。「流」即四流,谓
欲有见无明,「扼」名同流,「缠」即十缠。《俱舍》云:
「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昏沈,或十
加忿覆」。「盖」谓五盖。「逮得」者,「逮」及也。正为除
惑,故功德云及。言「智断功德」者,由前杀贼
成断功德,断必具智功成己利,由己利故,
故堪应供。次「尽诸有结」等者,举因果俱除
明心得自在。「罗汉但应结尽」等者,有尽者
非今所叹,故云但是因中说果。有谓报在
二十五有生处、尽在不久者,纵如迦叶待
后佛出,亦不名久。若罗汉皆以边际定力
对事,《论》文但是将十六句以释五句,不云
经阙,故十六句今文不用,从初别故,是故
总约昔教叹也。「三漏」者,一、欲漏,谓欲界一
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两界一切烦
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引二论
一律者,《成论》约失利义通因果,《律》专在因,
《毗昙》唯果,以失利故因果俱失。「良由」下重
释三失,明失所以。初释失利由于业因,即
《成论》意也。次「造诸」下释因招果即生死苦,因
即《律》文,果即《毗昙》。次「亡身」下重释三句,由
上三过失于三德,堕生死故亡法身,造业
故失慧命,失道故丧重宝。意云,经中诸漏
一句即是烦恼,失道等三相由而有,同名漏
故所以引之。漏相如何?故于此下广辨见
思,下诸句下皆破古人以释三德不当,亦
应可见。
「烦恼」下释次句。初句约因果相对,
此句一向在因。「使」等者,使即九十八也。通
为能使,堕落生死以为所使。「流」即四流,谓
欲有见无明,「扼」名同流,「缠」即十缠。《俱舍》云:
「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昏沈,或十
加忿覆」。「盖」谓五盖。「逮得」者,「逮」及也。正为除
惑,故功德云及。言「智断功德」者,由前杀贼
成断功德,断必具智功成己利,由己利故,
故堪应供。次「尽诸有结」等者,举因果俱除
明心得自在。「罗汉但应结尽」等者,有尽者
非今所叹,故云但是因中说果。有谓报在
二十五有生处、尽在不久者,纵如迦叶待
后佛出,亦不名久。若罗汉皆以边际定力
释序品初¶ 第 169a 页 T34-0169.png
持此报身入变易者,佛身何故入涅槃耶?
若言佛身权示,彼教何文云权示耶?一切
罗汉若至法华无不回心,何故除四大罗
汉十六罗汉,馀皆入灭。肉身菩萨得无生
者,应皆不灭。心自在句释于上句,二脱必
漏尽、因尽必果亡,慧脱虽退此生必得,俱解
脱人必有慧故,故云具足。故以烦恼为贼、
生死为生,所以古人不了斯旨,故致谬也。
故知句五德三法秖是一。依《论》总别释竟。
次
若依《论》用上上起门者,《论》意以初句释罗
汉句竟,乃至以第五句释第四句,馀不复
释,准此乃以下下展转释上,故得名为上
上起门;是则五句望罗汉句,亦成总别及
上上起。本迹中初明五句是本三德,次「迹示」
下指二乘五句三德是迹,初还依古为不生
德,故本住秘藏示罗汉三德,涅槃是总以
对不生,即初二句,烦恼字是烦恼尽句,漏流
字是诸漏尽句,「不复」下释上二句,明离二
边即本不生,「法身」下释本己利,上二句虽
总举涅槃,今明涅槃是己之利,故须别述。
此中二句,上句明修、下句明性,修性相对,智
断对法身修三德也。「实相」两字,性法身也。「功
德」两字,性二德也。本利修性具足,示具二乘
三德。「得王」下明本迹四五二句,亦依古师
为杀贼德,破有即第四句,我性即第五句,
由烦恼贼破故也。「王三昧」者,《玄》文释二十五
三昧各具四义:一、诸有过患,二、本法功德,三、
结行成,四、慈悲破有。本地功德久已成就,
本三德也。过患即是贼等三也。本三具足即
若言佛身权示,彼教何文云权示耶?一切
罗汉若至法华无不回心,何故除四大罗
汉十六罗汉,馀皆入灭。肉身菩萨得无生
者,应皆不灭。心自在句释于上句,二脱必
漏尽、因尽必果亡,慧脱虽退此生必得,俱解
脱人必有慧故,故云具足。故以烦恼为贼、
生死为生,所以古人不了斯旨,故致谬也。
故知句五德三法秖是一。依《论》总别释竟。
次
若依《论》用上上起门者,《论》意以初句释罗
汉句竟,乃至以第五句释第四句,馀不复
释,准此乃以下下展转释上,故得名为上
上起门;是则五句望罗汉句,亦成总别及
上上起。本迹中初明五句是本三德,次「迹示」
下指二乘五句三德是迹,初还依古为不生
德,故本住秘藏示罗汉三德,涅槃是总以
对不生,即初二句,烦恼字是烦恼尽句,漏流
字是诸漏尽句,「不复」下释上二句,明离二
边即本不生,「法身」下释本己利,上二句虽
总举涅槃,今明涅槃是己之利,故须别述。
此中二句,上句明修、下句明性,修性相对,智
断对法身修三德也。「实相」两字,性法身也。「功
德」两字,性二德也。本利修性具足,示具二乘
三德。「得王」下明本迹四五二句,亦依古师
为杀贼德,破有即第四句,我性即第五句,
由烦恼贼破故也。「王三昧」者,《玄》文释二十五
三昧各具四义:一、诸有过患,二、本法功德,三、
结行成,四、慈悲破有。本地功德久已成就,
本三德也。过患即是贼等三也。本三具足即
释序品初¶ 第 169b 页 T34-0169.png
结行。成本时应供是破有也,今却用古义
者,以无大失故也。故知已尽亦是不生,尽结
义通杀贼。「八自在我」,亦名八神变,具如《止
观》记及《释签》中。
约观心中亦具五句,初是
初德二句,「能观」下次德一句,「正观」下第三德
二句。「虽有烦恼」等者,重释第三德中二句也。
初释初句,「不断」下释次句,「如无烦恼」结尽
也,「而入涅槃」自在也。约名字观行俱得名
为如无烦恼入涅槃也。
列名中初总为五:
初、现数,次、立名意,三、證立意,四、消释意,五、
用义意。引證中多引《阿含》者,如《增一》中列
四众名,各有偏好以引同类。「一一四释」下
「云云」者,即因缘等四不复更列,然诸圣因缘
多寄初教,以是感应之始故也。故诸圣初
因并在外道,为破外故,在释种中为调
伏故,为导为主而将引之,是故具明入胎
立行眷属师友。若逆若顺能化所化;纵有始
终计不转者,亦为后来得破之由,显诸圣
者迹不徒设,一一无非感应故也。故四悉
义一一应知。故彼《增一》比丘中列百人,有立
斋建福,有营建房舍,有能调伏外道,有善
供给疾病,有游行教化,有息事端拱,有好
著好衣,有弊外无耻,有食无厌足,有语言
粗犷。尼中列五十人,如拘昙弥尼头陀苦行,
耶输陀罗降伏外道。俗中二众亦各有偏好,
但诸圣因缘,今文则略、《大论》具存,事迹虽别
皆是大权。
「陈如」中,初是世界,「愿」去为人,「行」去
对治,「太子」去第一义。此第一义仍在昔教,但
以教简进否无在,随事转释令顺四悉,下
者,以无大失故也。故知已尽亦是不生,尽结
义通杀贼。「八自在我」,亦名八神变,具如《止
观》记及《释签》中。
约观心中亦具五句,初是
初德二句,「能观」下次德一句,「正观」下第三德
二句。「虽有烦恼」等者,重释第三德中二句也。
初释初句,「不断」下释次句,「如无烦恼」结尽
也,「而入涅槃」自在也。约名字观行俱得名
为如无烦恼入涅槃也。
列名中初总为五:
初、现数,次、立名意,三、證立意,四、消释意,五、
用义意。引證中多引《阿含》者,如《增一》中列
四众名,各有偏好以引同类。「一一四释」下
「云云」者,即因缘等四不复更列,然诸圣因缘
多寄初教,以是感应之始故也。故诸圣初
因并在外道,为破外故,在释种中为调
伏故,为导为主而将引之,是故具明入胎
立行眷属师友。若逆若顺能化所化;纵有始
终计不转者,亦为后来得破之由,显诸圣
者迹不徒设,一一无非感应故也。故四悉
义一一应知。故彼《增一》比丘中列百人,有立
斋建福,有营建房舍,有能调伏外道,有善
供给疾病,有游行教化,有息事端拱,有好
著好衣,有弊外无耻,有食无厌足,有语言
粗犷。尼中列五十人,如拘昙弥尼头陀苦行,
耶输陀罗降伏外道。俗中二众亦各有偏好,
但诸圣因缘,今文则略、《大论》具存,事迹虽别
皆是大权。
「陈如」中,初是世界,「愿」去为人,「行」去
对治,「太子」去第一义。此第一义仍在昔教,但
以教简进否无在,随事转释令顺四悉,下
释序品初¶ 第 169c 页 T34-0169.png
去皆然。「其先事火」者,虽事火者多,非初得
道火不成德,故初得道得照烧名,破暗因
灭、物灭果亡,初虽未亡后必亡故,如人堕
岩。「无知乃是知无」者,梵音倒耳。所知之无
即真谛也。故引二谛中真也。次引二经一
论者,本际秖是所知真谛,愿者出《因果经》,
即佛为菩萨时本愿先度,次「又迦叶」下即是
己愿。「夫巨夜」下为陈如兴类也。生死如世
夜,日出故令觉。「日光」者,诸大罗汉及诸菩
萨,故明星日光并破己身之大暗也。「入山
学道」等者,《中含》五十六《罗摩经》云:「佛在鹿母
堂,告诸比丘,有二种求,一者圣求,二非圣
求。圣求者,安隐涅槃。我为童子时年始十
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
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證?仙
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往远离处修
證得已,更往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證无
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
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宁可更
求安隐处耶?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
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
知自證耶?答:我度无所有处得非相定,我
久證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复念言:此
法不至涅槃。即往象头山鞞罗梵志村尼连
禅河边,誓不起,即得无上安隐涅槃,道品成
就四智具足。次念:谁应先度?念已宁可先
度二仙。空中云:二仙已终经于七日。我亦
自知。念曰:应度郁陀罗罗摩子。天又告言:
终来二七。我亦自知。因复念曰:昔五人侍我
道火不成德,故初得道得照烧名,破暗因
灭、物灭果亡,初虽未亡后必亡故,如人堕
岩。「无知乃是知无」者,梵音倒耳。所知之无
即真谛也。故引二谛中真也。次引二经一
论者,本际秖是所知真谛,愿者出《因果经》,
即佛为菩萨时本愿先度,次「又迦叶」下即是
己愿。「夫巨夜」下为陈如兴类也。生死如世
夜,日出故令觉。「日光」者,诸大罗汉及诸菩
萨,故明星日光并破己身之大暗也。「入山
学道」等者,《中含》五十六《罗摩经》云:「佛在鹿母
堂,告诸比丘,有二种求,一者圣求,二非圣
求。圣求者,安隐涅槃。我为童子时年始十
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
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證?仙
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往远离处修
證得已,更往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證无
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
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宁可更
求安隐处耶?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
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
知自證耶?答:我度无所有处得非相定,我
久證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复念言:此
法不至涅槃。即往象头山鞞罗梵志村尼连
禅河边,誓不起,即得无上安隐涅槃,道品成
就四智具足。次念:谁应先度?念已宁可先
度二仙。空中云:二仙已终经于七日。我亦
自知。念曰:应度郁陀罗罗摩子。天又告言:
终来二七。我亦自知。因复念曰:昔五人侍我
释序品初¶ 第 170a 页 T34-0170.png
劳苦。念已观于五人在波罗奈,念已便往。
五人遥见自相约敕:沙门多求好食粳粮及
[麦*酋]酥蜜,麻油涂身;今复来至,汝等但坐,预
留一座莫请令坐。及至到已,语曰:卿欲
坐者便坐。五人破制,于中求水者、敷座者。
坐已先教二人,三人持食来六人共啖。次
教三人,二人持食来六人共啖。而便语之:
有二种行,一著五欲,二著苦行,离此二边
是名中道。次为五人说譬喻,次为说四谛,
五人得无漏。」多论说佛为三二人说法去
住不等者,由三是父亲、二是母亲,欲彰乞
食事办故也,及知说法不空。准《婆沙》中日
初分为二人,则六人共食,日后分为三人,
则五人共食,以佛性离非时食故。尔时未
为弟子制非时食,经三月教化,或云四月,
馀如论文。云「三父亲」者,谓马星、摩男、拘利,
馀是母亲。「初见佛道相」等者,初见在陈如,
为后人前相,应云,佛如鼓、机缘如椎、法轮
如声。「初闻」者,五人俱初,陈如初悟故云初
闻。「香」,道品也。昔机如身、法轮如香。初悟名
「服」,「甘露」灭理也。「法流」即初果,「登真」即见谛。
《分别功德论》云:「佛最长子即陈如也。最小子
者即须跋也。」今未受化是故不论。
约教中
应辨教殊但明观异,从观判教理易分
故,故委以观而分别之。况万二千陈如居
首,无生乃是诸观之宗,欲令闻名识行例
人知心。故大师叹古章疏云:「恨不见其
面,但恨不见其人;今见其文则见其心
矣。」今如是等虽不见人,乃见其智。初、三藏
五人遥见自相约敕:沙门多求好食粳粮及
[麦*酋]酥蜜,麻油涂身;今复来至,汝等但坐,预
留一座莫请令坐。及至到已,语曰:卿欲
坐者便坐。五人破制,于中求水者、敷座者。
坐已先教二人,三人持食来六人共啖。次
教三人,二人持食来六人共啖。而便语之:
有二种行,一著五欲,二著苦行,离此二边
是名中道。次为五人说譬喻,次为说四谛,
五人得无漏。」多论说佛为三二人说法去
住不等者,由三是父亲、二是母亲,欲彰乞
食事办故也,及知说法不空。准《婆沙》中日
初分为二人,则六人共食,日后分为三人,
则五人共食,以佛性离非时食故。尔时未
为弟子制非时食,经三月教化,或云四月,
馀如论文。云「三父亲」者,谓马星、摩男、拘利,
馀是母亲。「初见佛道相」等者,初见在陈如,
为后人前相,应云,佛如鼓、机缘如椎、法轮
如声。「初闻」者,五人俱初,陈如初悟故云初
闻。「香」,道品也。昔机如身、法轮如香。初悟名
「服」,「甘露」灭理也。「法流」即初果,「登真」即见谛。
《分别功德论》云:「佛最长子即陈如也。最小子
者即须跋也。」今未受化是故不论。
约教中
应辨教殊但明观异,从观判教理易分
故,故委以观而分别之。况万二千陈如居
首,无生乃是诸观之宗,欲令闻名识行例
人知心。故大师叹古章疏云:「恨不见其
面,但恨不见其人;今见其文则见其心
矣。」今如是等虽不见人,乃见其智。初、三藏
释序品初¶ 第 170b 页 T34-0170.png
教人不了像虚,故用《阿含》「盲」为譬也。初总
立譬境智,次、「头等」下譬境因果,如六分和
合成身,如和合成业,业托父母如形对像
生,像必不实,由谓实故令后阴起。盲如无
生智,不见如不取。三、「若开眼」下明生不生。
于中初由取因故果生,次「若闭眼」下喻不
取因故果不生,镜是助因得果,复由执心
缘之,方助于因而生于果,下文准此。于
中二:先总、次别。初总标不生,次「不见」下总
列因果不生。次「故阿含」下别中三科,为二:初
观阴,次入、界。初观阴中二:先明阴生为境,
次「若能」下无生观智。初又三:法、喻、合。法中义
带总别二境,谓因计色净馀四皆净,乐等
亦尔。是则五阴皆净常等即总境也。此中想
行应云乃至受,识应云乃至想行,文且一
往。次观中三:初正明用观,次「既知」下明观
成破惑,三「如是」下准因破果。初文又三:法、
喻、合。应知镜譬若不对盲,本在衍门亦可
通用,具如《止观》第五记。初法中二:释、结。释
二:先、别。次「又能」下总。悉皆无常等,知色中
少「无我」字。「是为」下,结。「如盲」下,譬;「是为」下,合。
次「既知」下明观成破见,此中即破二十身
见。次「如是」下准因破果中有法、喻、合。
次观
入界中先双标入界,次正释。释中先更寄
此便明因缘,故知前阴即念处观属四谛
也。于中亦先大海以喻境生,次「云何」下以
苦种喻观不生。初境中先约入,次以界例。
初约入中先约眼色二入广明,次「耳鼻」下
举十入例。初约眼色中具列十二因缘,初
立譬境智,次、「头等」下譬境因果,如六分和
合成身,如和合成业,业托父母如形对像
生,像必不实,由谓实故令后阴起。盲如无
生智,不见如不取。三、「若开眼」下明生不生。
于中初由取因故果生,次「若闭眼」下喻不
取因故果不生,镜是助因得果,复由执心
缘之,方助于因而生于果,下文准此。于
中二:先总、次别。初总标不生,次「不见」下总
列因果不生。次「故阿含」下别中三科,为二:初
观阴,次入、界。初观阴中二:先明阴生为境,
次「若能」下无生观智。初又三:法、喻、合。法中义
带总别二境,谓因计色净馀四皆净,乐等
亦尔。是则五阴皆净常等即总境也。此中想
行应云乃至受,识应云乃至想行,文且一
往。次观中三:初正明用观,次「既知」下明观
成破惑,三「如是」下准因破果。初文又三:法、
喻、合。应知镜譬若不对盲,本在衍门亦可
通用,具如《止观》第五记。初法中二:释、结。释
二:先、别。次「又能」下总。悉皆无常等,知色中
少「无我」字。「是为」下,结。「如盲」下,譬;「是为」下,合。
次「既知」下明观成破见,此中即破二十身
见。次「如是」下准因破果中有法、喻、合。
次观
入界中先双标入界,次正释。释中先更寄
此便明因缘,故知前阴即念处观属四谛
也。于中亦先大海以喻境生,次「云何」下以
苦种喻观不生。初境中先约入,次以界例。
初约入中先约眼色二入广明,次「耳鼻」下
举十入例。初约眼色中具列十二因缘,初
释序品初¶ 第 170c 页 T34-0170.png
无明中喻文在《阿含》中。「五疱」者,手足及头,例
中少五尘。次观中二:初入,次以界例。入中
二:先明眼色,次以十入例。初眼色中三:初
略明不生,次「云何苦」下反以生释,三「若知」下
正明用观。初略观中乃以臭种用喻因缘,
既以贪恚念欲为苦种,牙即无明。又以取
尘善恶为臭汁,蝇蛆是行,此二不生故十
不生。「阿若最初」下,结,如文。
通教观中以境
即故不先立境。亦先阴,次入界。阴中亦先
总,次「又观」下,别。总谓总以镜像喻五,别谓
五喻各别譬五,并先喻次合。初总中先约
色阴,次以四例,亦如于巾求兔叵得。人之
与镜皆云幻者,因缘各从因缘生故,实因
实缘和合所生尚自如幻,况幻因缘所生非
幻?如巾如药于兔名实,兔于巾药名之
为幻,镜像亦然。况今先见因缘如幻,像非
幻耶?细推具如《止观》第五。今且略辨令知
观别,故不广论。今亦具有二空,次「观根尘」
下观界入,亦更寄界入以明因缘,故云无
明等。于中又二:先推根尘无明,次「烦恼」下
推三世即十一支,各有喻合。初喻中云「根
尘聚落」者,文在《大经》二十一,复以机关释
成根尘和合义也。经云:「譬如有王以四毒
蛇盛之一箧,令人养饴瞻视卧起,若令一
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其人闻
已舍箧逃走。王时复遣五旃陀罗拔刀随
之,密遣一人诈为亲友,而语之言:汝可
来还。其人不信投一聚落,都不见人求物
不得,即便坐地。闻空中声:今夜当有六大
中少五尘。次观中二:初入,次以界例。入中
二:先明眼色,次以十入例。初眼色中三:初
略明不生,次「云何苦」下反以生释,三「若知」下
正明用观。初略观中乃以臭种用喻因缘,
既以贪恚念欲为苦种,牙即无明。又以取
尘善恶为臭汁,蝇蛆是行,此二不生故十
不生。「阿若最初」下,结,如文。
通教观中以境
即故不先立境。亦先阴,次入界。阴中亦先
总,次「又观」下,别。总谓总以镜像喻五,别谓
五喻各别譬五,并先喻次合。初总中先约
色阴,次以四例,亦如于巾求兔叵得。人之
与镜皆云幻者,因缘各从因缘生故,实因
实缘和合所生尚自如幻,况幻因缘所生非
幻?如巾如药于兔名实,兔于巾药名之
为幻,镜像亦然。况今先见因缘如幻,像非
幻耶?细推具如《止观》第五。今且略辨令知
观别,故不广论。今亦具有二空,次「观根尘」
下观界入,亦更寄界入以明因缘,故云无
明等。于中又二:先推根尘无明,次「烦恼」下
推三世即十一支,各有喻合。初喻中云「根
尘聚落」者,文在《大经》二十一,复以机关释
成根尘和合义也。经云:「譬如有王以四毒
蛇盛之一箧,令人养饴瞻视卧起,若令一
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其人闻
已舍箧逃走。王时复遣五旃陀罗拔刀随
之,密遣一人诈为亲友,而语之言:汝可
来还。其人不信投一聚落,都不见人求物
不得,即便坐地。闻空中声:今夜当有六大
释序品初¶ 第 171a 页 T34-0171.png
贼来。其人惶怖复舍之去,乃至路值一河
截流而去(云云)。」合云:「蛇若害人不堕恶道,
无三学力必为五阴旃陀罗害,若不识爱
为诈亲诳,观于六人犹如空聚,群贼住于
六尘六入,欲舍复治烦恼驶流,应以道品
船筏运手动足过分段河,十住未免唯佛
究竟。」经文本喻三乘始终,今喻通教声闻观
法。言「机关」者,机谓机微,可发之义,关谓
关节,假人而动。故凡结身口皆由意动而
成作业。既云聚空,即本空也。言「云云」者,界
文乃略,具足如前三藏教明。一往且然,若委
修观非此可了。
次别观中亦先喻境智,「若
欲」下起行也。初中先立境智,次「青」下明境
体量,三「皆于」下结意。初立中先境、次观。境
中初云「镜喻法界」者,通以迷悟事理始末
自他同依一法界也。真如在迷能生九界,
即指果佛为佛法界,故总云十。是故别人
覆理无明为九界因,故下文中自行化他皆
须断九,九尽方名缘了具足,足故正因方
乃究显。次体量者,此中但以青等八法喻
十界者,或离或合随便为言,故合二乘及
以人天,复略修罗仍开菩萨,亦可初地为
佛法界,诸文开合随义准知。又「青黄」等,别人
初心与藏不别,故得借用《正法念》喻,但加
长短等耳。言「皆于镜中」者,不出法界。法界
不出迷悟,迷悟不出于心。次起行又五,先
示自行化他分齐,以别教中无性德九故
自他断,别修缘了而严本有常住法身。次「依
于」下依境起行,亦指但理为九界覆而为
截流而去(云云)。」合云:「蛇若害人不堕恶道,
无三学力必为五阴旃陀罗害,若不识爱
为诈亲诳,观于六人犹如空聚,群贼住于
六尘六入,欲舍复治烦恼驶流,应以道品
船筏运手动足过分段河,十住未免唯佛
究竟。」经文本喻三乘始终,今喻通教声闻观
法。言「机关」者,机谓机微,可发之义,关谓
关节,假人而动。故凡结身口皆由意动而
成作业。既云聚空,即本空也。言「云云」者,界
文乃略,具足如前三藏教明。一往且然,若委
修观非此可了。
次别观中亦先喻境智,「若
欲」下起行也。初中先立境智,次「青」下明境
体量,三「皆于」下结意。初立中先境、次观。境
中初云「镜喻法界」者,通以迷悟事理始末
自他同依一法界也。真如在迷能生九界,
即指果佛为佛法界,故总云十。是故别人
覆理无明为九界因,故下文中自行化他皆
须断九,九尽方名缘了具足,足故正因方
乃究显。次体量者,此中但以青等八法喻
十界者,或离或合随便为言,故合二乘及
以人天,复略修罗仍开菩萨,亦可初地为
佛法界,诸文开合随义准知。又「青黄」等,别人
初心与藏不别,故得借用《正法念》喻,但加
长短等耳。言「皆于镜中」者,不出法界。法界
不出迷悟,迷悟不出于心。次起行又五,先
示自行化他分齐,以别教中无性德九故
自他断,别修缘了而严本有常住法身。次「依
于」下依境起行,亦指但理为九界覆而为
释序品初¶ 第 171b 页 T34-0171.png
所依,法界秖是法性,复是迷悟所依。于中亦
应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明覆理能覆
所覆俱名无住,但即不即异而分教殊,今背
迷成悟专缘理性而破九界。三「次第」下明
因灭。四「若无」下明果灭。五「生亦」下总结因果
双明不生,即界内外二生不生,俱不生也。
化物横辨,文阙不论。
次圆观者,先喻、次合。
喻中言「观镜」者,一法界也。「团圆」者,理境智
也。观即是智,团圆是境。次「不观」下明观相。
「背」即无明,「面即」智明。「镜」十界因,「形」十界缘,「像」
十界果。又镜明性十界,像生修十界,故形像
修性皆具十界,并不出于法性理镜,见明
形像修性本如,镜内外一离于三教分别情
想,总以不二无分别智,依理通泯心境明
暗,故云不观。观境不殊、理无明暗,故云「非
背」等。约修得说故云「不取」等。次「但观」下结
意中,但是总略出其观相,不谋而照但观
团圆,无始终故,故无际畔,本有故无始,常
住故无终。明暗如前。无一异者,双非像无
像也。「不取」下,合也。初不取者,泯前十界。「善
恶」六界也。以六对小故云邪正,以菩萨佛
用对于小,故云大小,一切并泯故皆云无,
不复分别若性若修。「但缘」下泯前心境,以
法性实相即是三谛三观,一切佛法之大都,
若泯若照无非法性,法性之体离泯照故
全泯照是。「观烦恼」下,明观体秖观三道。生
即苦道。三道即是三德。于中初总明立观,
从「阴入界即法身」去,教用观法。本观理是
不观染除,染体自虚本虚名灭,故妙体灭
应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明覆理能覆
所覆俱名无住,但即不即异而分教殊,今背
迷成悟专缘理性而破九界。三「次第」下明
因灭。四「若无」下明果灭。五「生亦」下总结因果
双明不生,即界内外二生不生,俱不生也。
化物横辨,文阙不论。
次圆观者,先喻、次合。
喻中言「观镜」者,一法界也。「团圆」者,理境智
也。观即是智,团圆是境。次「不观」下明观相。
「背」即无明,「面即」智明。「镜」十界因,「形」十界缘,「像」
十界果。又镜明性十界,像生修十界,故形像
修性皆具十界,并不出于法性理镜,见明
形像修性本如,镜内外一离于三教分别情
想,总以不二无分别智,依理通泯心境明
暗,故云不观。观境不殊、理无明暗,故云「非
背」等。约修得说故云「不取」等。次「但观」下结
意中,但是总略出其观相,不谋而照但观
团圆,无始终故,故无际畔,本有故无始,常
住故无终。明暗如前。无一异者,双非像无
像也。「不取」下,合也。初不取者,泯前十界。「善
恶」六界也。以六对小故云邪正,以菩萨佛
用对于小,故云大小,一切并泯故皆云无,
不复分别若性若修。「但缘」下泯前心境,以
法性实相即是三谛三观,一切佛法之大都,
若泯若照无非法性,法性之体离泯照故
全泯照是。「观烦恼」下,明观体秖观三道。生
即苦道。三道即是三德。于中初总明立观,
从「阴入界即法身」去,教用观法。本观理是
不观染除,染体自虚本虚名灭,故妙体灭
释序品初¶ 第 171c 页 T34-0171.png
不立除名,障体即德不待转除,故云生即
无生。次「解脱即业」等结成无生。次「是三」下复
疏总结。次「况变易」等者,以重况轻,界内重
障尚即妙德,况界外轻耶?今仍约底下三道,
若具论者,应约诸三法也。此中圆观不同
藏别先境次观者,若法若喻皆不二故,语虽
似通观境别故。
所以释陈如中教相约观
其义广者,以最初故。「若闻阿字解一切义」
下去,诸圣虽随事别,论其观行不出无生,
如头陀抖擞乃至密行,亦何出于智断无生?
故下去文准此可知。言「云云」者,应具须十
乘十境及方便等,全指《止观》一部文也。故《止
观》破遍中亦以无生为首,故今略示大纲。
若于阿若权实始终不迷,欲以圆观消今
经中五佛三周本迹流通无非无生之大体
也,则能兼识一代观境,故于名下略指方
隅。秖如世人为子立号尚有所表,况诸圣
者岂应徒然?若不然者,则唐设无生之名,
永无无生之旨,大小混滥权实杳冥,此一既
然馀例准此。
本迹中初约五味正示本迹,
此中阿字显遍八教。次「众生」下劝物思齐,
则五时功毕。次「非本」下明不思议体用功毕。
「故下文」下引开迹證,种种之言亦不出五
时八教。又随本长短凡经几度?为五时八
教示不生来。引《阿含》者,引迹證本,寄迹
中本迹示其尊卑,本地高下非此可悉故。
《杂含》三十一「佛在舍卫,夜暗天小雨,时告阿
难言:汝以盖覆灯随佛后行。阿难受教至
一处,世尊微笑。阿难白佛。佛言:非无因缘,
无生。次「解脱即业」等结成无生。次「是三」下复
疏总结。次「况变易」等者,以重况轻,界内重
障尚即妙德,况界外轻耶?今仍约底下三道,
若具论者,应约诸三法也。此中圆观不同
藏别先境次观者,若法若喻皆不二故,语虽
似通观境别故。
所以释陈如中教相约观
其义广者,以最初故。「若闻阿字解一切义」
下去,诸圣虽随事别,论其观行不出无生,
如头陀抖擞乃至密行,亦何出于智断无生?
故下去文准此可知。言「云云」者,应具须十
乘十境及方便等,全指《止观》一部文也。故《止
观》破遍中亦以无生为首,故今略示大纲。
若于阿若权实始终不迷,欲以圆观消今
经中五佛三周本迹流通无非无生之大体
也,则能兼识一代观境,故于名下略指方
隅。秖如世人为子立号尚有所表,况诸圣
者岂应徒然?若不然者,则唐设无生之名,
永无无生之旨,大小混滥权实杳冥,此一既
然馀例准此。
本迹中初约五味正示本迹,
此中阿字显遍八教。次「众生」下劝物思齐,
则五时功毕。次「非本」下明不思议体用功毕。
「故下文」下引开迹證,种种之言亦不出五
时八教。又随本长短凡经几度?为五时八
教示不生来。引《阿含》者,引迹證本,寄迹
中本迹示其尊卑,本地高下非此可悉故。
《杂含》三十一「佛在舍卫,夜暗天小雨,时告阿
难言:汝以盖覆灯随佛后行。阿难受教至
一处,世尊微笑。阿难白佛。佛言:非无因缘,
释序品初¶ 第 172a 页 T34-0172.png
汝今持盖随我而行,我见梵王持盖灯随
陈如后,帝释持盖灯随迦叶后,乃至毗沙
门天王持盖灯随劫宾那后。」所以偏于通
序中如是乃至诸圣弟子具四释者,以「如
是」通指一部,「我闻」能闻一部,时处、教主必
无异途,咸是斯经之大略,况诸弟子在大在
小,若显若晦、为主为伴,示讷示辩、有屈有
申,厌外欣内背大向小,引小入大会偏
归圆,自因之果,皆为众生作种熟脱、去来
今益,所历既多时处不一,良由机缘生熟
未等。今既咸会,以昔望今,令成今教人法
俱美,故用四释令了机应,从外至内,后入
《法华》本迹两门先后悟入,皆藉引导影响发
起,随闻一句若人若法,皆成化仪悉可为
观,故于一人遍须众释,况令后代闻名起
行,禀教识体思迹睹本,寻其因缘广照
始末。若得此意,于一人所、于经一句,可以
为上求境、可以识下化机,可以晓圣者化
仪、可以了凡众禀益,可以达名义同异、可
以知行等理殊,可以知随闻成观、可以解
迹本人法,可以信化事长远、可以仰圣恩
难报,可以知众生难化、可以知会理至
难。他不见者谓为繁芿,况得今意?凡闻诸
经一法一事一人一行,则解十方三世佛事,
唯除净土馀尘施化,况复亦以比丘思之。故
知诸土诸佛用教现身虽复不同,然思修
之门其理无别。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下)
陈如后,帝释持盖灯随迦叶后,乃至毗沙
门天王持盖灯随劫宾那后。」所以偏于通
序中如是乃至诸圣弟子具四释者,以「如
是」通指一部,「我闻」能闻一部,时处、教主必
无异途,咸是斯经之大略,况诸弟子在大在
小,若显若晦、为主为伴,示讷示辩、有屈有
申,厌外欣内背大向小,引小入大会偏
归圆,自因之果,皆为众生作种熟脱、去来
今益,所历既多时处不一,良由机缘生熟
未等。今既咸会,以昔望今,令成今教人法
俱美,故用四释令了机应,从外至内,后入
《法华》本迹两门先后悟入,皆藉引导影响发
起,随闻一句若人若法,皆成化仪悉可为
观,故于一人遍须众释,况令后代闻名起
行,禀教识体思迹睹本,寻其因缘广照
始末。若得此意,于一人所、于经一句,可以
为上求境、可以识下化机,可以晓圣者化
仪、可以了凡众禀益,可以达名义同异、可
以知行等理殊,可以知随闻成观、可以解
迹本人法,可以信化事长远、可以仰圣恩
难报,可以知众生难化、可以知会理至
难。他不见者谓为繁芿,况得今意?凡闻诸
经一法一事一人一行,则解十方三世佛事,
唯除净土馀尘施化,况复亦以比丘思之。故
知诸土诸佛用教现身虽复不同,然思修
之门其理无别。
法华文句记卷第一(下)
释序品初¶ 第 172b 页 T34-017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