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方便品¶ 第 194a 页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上)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教菩萨法」明因人所依,此去仍带异名以
释,故加之以处。处为能生之一法,一法秖
是究竟相,故云谛理。谛理乃与法华不殊,
释方便品¶ 第 194b 页 T34-0194.png
故灯明佛叹《法华经》,亦云「教菩萨法佛所
护念」,故得引下普令等文以之为證,證义
处也。所以经名在序,但云「无量义」耳。以兼
正故,教菩萨法加于处也。取下三昧来通
释之,使两处义齐俱序并正。嘉祥云:「此有
二义,一者实相名为无量,二者实相所生名
为无量。」今谓无量之名可名所生,实相之称
应申能生,虽立能所俱名无量则未可
也;若对异名能生之法名为实相,斯则可
矣。直尔释序意都不然。经自释云:「无量义者
从一法生」,生即所生,一法能生即实相也。
古来匠者,如何得以能生释耶?故《论》云:「此
是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既云「欲说」,非即全
同,若其全同即是已说,故《论》存序,乃云欲
说,意兼于正则为异名,论其二途今释准
彼,亦顺下文三昧为叹。若所入三昧唯依
所生列名,秖应但云「无量」,故知经名文在
所生,意兼能出,所入三昧义必双含。所以前
消论云「欲说此经先入此定」,今从经所表
边,复以义处叹之,及引文證全在此经。「佛
护念」者,果人所护既是能生无量义处,复是
佛所證得,岂佛所證而非实相?故引自住
而以为證。昔未说故名之为护,约法约机
皆护念故。从「虽欲」下明护念意,佛意本欲
唯说能生,故说《无量义》时机仍未发,隐而
不说,故云「护念」。「故无量义」下一护念言亦
成两向,但彼经文虽云从一出多,未云从
多归一,犹是覆相名为护念。若不尔者,则
已说《法华》,何名为序?以未说故,故云「虽欲
护念」,故得引下普令等文以之为證,證义
处也。所以经名在序,但云「无量义」耳。以兼
正故,教菩萨法加于处也。取下三昧来通
释之,使两处义齐俱序并正。嘉祥云:「此有
二义,一者实相名为无量,二者实相所生名
为无量。」今谓无量之名可名所生,实相之称
应申能生,虽立能所俱名无量则未可
也;若对异名能生之法名为实相,斯则可
矣。直尔释序意都不然。经自释云:「无量义者
从一法生」,生即所生,一法能生即实相也。
古来匠者,如何得以能生释耶?故《论》云:「此
是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既云「欲说」,非即全
同,若其全同即是已说,故《论》存序,乃云欲
说,意兼于正则为异名,论其二途今释准
彼,亦顺下文三昧为叹。若所入三昧唯依
所生列名,秖应但云「无量」,故知经名文在
所生,意兼能出,所入三昧义必双含。所以前
消论云「欲说此经先入此定」,今从经所表
边,复以义处叹之,及引文證全在此经。「佛
护念」者,果人所护既是能生无量义处,复是
佛所證得,岂佛所證而非实相?故引自住
而以为證。昔未说故名之为护,约法约机
皆护念故。从「虽欲」下明护念意,佛意本欲
唯说能生,故说《无量义》时机仍未发,隐而
不说,故云「护念」。「故无量义」下一护念言亦
成两向,但彼经文虽云从一出多,未云从
多归一,犹是覆相名为护念。若不尔者,则
已说《法华》,何名为序?以未说故,故云「虽欲
释方便品¶ 第 194c 页 T34-0194.png
开示」等也。以未说故「护」,未畅故「念」。言「久
默」者,自昔至今。「斯要」等意思之可知。若唯
从所生非专佛护,在昔通说无时不然,故
《法华论》云:「莲华二义:一者出水,二者开敷。」彼
如出水、此若开敷,所以仍名为莲故华,但
有未开当开之别。
释入定者,先举所入之
定,次明能入身心。初文中三:先结入意,次
「非禅」下释结意,三「疑者」下释疑。初结意者,且
约彼经彼定而相成者理则可见。次释结
意者又二:初明定慧之用,互有相资各有
力用;次明相即,即定慧体。初相成者,先说
后定且从序说,先定后说如下释疑,佛居
果位必无先后,为顺化仪现有先后,究
而论之其体相即。次立疑者,且依序问,凡
诸化仪,皆先定后说,此中何以先说后定?答
中先顺问答佛之常仪,次申定意,欲明一
定义分两途,次「说此」下述为序意。今时何
故先说后定?常仪说已即应众散,更入此定
肃其现众,众既不散得为今序。次「何者」下
述为正意,以一定中义兼二意,意虽复二,
时众但见无量义后即便入定,不知所入
为是何定?不知定后为说何法?故结集者
复符佛旨,述所说经但云无量,述所入定
即加其处。若从义处以出无量,显成序意;
若收无量以入义处,密成正宗。虽加义
处众亦莫知。言「若作次第」等者,亦顺化仪
辨定先后,即以不次第而论次第,于佛内
照岂可分张。「若明文」等者,谓如来当时不
先示定体,故使弥勒勤勤置问,乃是经家
默」者,自昔至今。「斯要」等意思之可知。若唯
从所生非专佛护,在昔通说无时不然,故
《法华论》云:「莲华二义:一者出水,二者开敷。」彼
如出水、此若开敷,所以仍名为莲故华,但
有未开当开之别。
释入定者,先举所入之
定,次明能入身心。初文中三:先结入意,次
「非禅」下释结意,三「疑者」下释疑。初结意者,且
约彼经彼定而相成者理则可见。次释结
意者又二:初明定慧之用,互有相资各有
力用;次明相即,即定慧体。初相成者,先说
后定且从序说,先定后说如下释疑,佛居
果位必无先后,为顺化仪现有先后,究
而论之其体相即。次立疑者,且依序问,凡
诸化仪,皆先定后说,此中何以先说后定?答
中先顺问答佛之常仪,次申定意,欲明一
定义分两途,次「说此」下述为序意。今时何
故先说后定?常仪说已即应众散,更入此定
肃其现众,众既不散得为今序。次「何者」下
述为正意,以一定中义兼二意,意虽复二,
时众但见无量义后即便入定,不知所入
为是何定?不知定后为说何法?故结集者
复符佛旨,述所说经但云无量,述所入定
即加其处。若从义处以出无量,显成序意;
若收无量以入义处,密成正宗。虽加义
处众亦莫知。言「若作次第」等者,亦顺化仪
辨定先后,即以不次第而论次第,于佛内
照岂可分张。「若明文」等者,谓如来当时不
先示定体,故使弥勒勤勤置问,乃是经家
释方便品¶ 第 195a 页 T34-0195.png
于别序中且覆别以从通。
问:
如大通智胜
说后所入,为是何定?
答:
文虽通云静室
入定,岂妙法后入馀定耶?
问:
今佛何不准
大通智胜,亦先说后定,是则皆用说前开
定,为说后合定作序耶?
答:
彼佛让王子结
缘,今佛但罗云通化,结缘义同通化何妨?
故使今佛序定兼正,即成先定后说也。智
定相成前后何在?若尔,彼佛前定岂不含
两,准有疑念彼此皆然。
「弥勒」等者,「慇勤」指
四伏疑,「靳固」指四伏难,皆累至四故曰「慇
勤」等。「靳」字(居觐切),牢也。二定并得为序,故云
「其义转明」。「身心」下明所依身心,先明不动
所以,以得所缘实相故令身心不动。次
云「身之」等者,释上身心所依处也。故知身
心不动亦由义处,故本源理性俱名为处,
对彼身心假施二称,如来实證色心体一,
即此色心是三德故,欲说本有理妙常经,
先以色心不动表之。又身之与心俱表示
迹,今以迹表本故云「虚空常寂」。次引大
通入法华定證身心也。故此定体名异理
同,若分所入相同时别,上二句證身,下二
句證心。「身若」下重譬,身心称理故也。非常
住法身,不可以金刚喻,非本有理定,不
可以虚空比。「无量义」下结此身心功归义
处。「称为」下释疑。疑云:定若依处应唯称处,
何得复存无量名耶?「此定」下释也。言「无量」
者,所照得名。所照者何?即所生是。亦非异
时故云「而照」,无量即处存亦何妨。「若作」等
者,向且存异名,定体身心不动,若将此相
问:
如大通智胜
说后所入,为是何定?
答:
文虽通云静室
入定,岂妙法后入馀定耶?
问:
今佛何不准
大通智胜,亦先说后定,是则皆用说前开
定,为说后合定作序耶?
答:
彼佛让王子结
缘,今佛但罗云通化,结缘义同通化何妨?
故使今佛序定兼正,即成先定后说也。智
定相成前后何在?若尔,彼佛前定岂不含
两,准有疑念彼此皆然。
「弥勒」等者,「慇勤」指
四伏疑,「靳固」指四伏难,皆累至四故曰「慇
勤」等。「靳」字(居觐切),牢也。二定并得为序,故云
「其义转明」。「身心」下明所依身心,先明不动
所以,以得所缘实相故令身心不动。次
云「身之」等者,释上身心所依处也。故知身
心不动亦由义处,故本源理性俱名为处,
对彼身心假施二称,如来实證色心体一,
即此色心是三德故,欲说本有理妙常经,
先以色心不动表之。又身之与心俱表示
迹,今以迹表本故云「虚空常寂」。次引大
通入法华定證身心也。故此定体名异理
同,若分所入相同时别,上二句證身,下二
句證心。「身若」下重譬,身心称理故也。非常
住法身,不可以金刚喻,非本有理定,不
可以虚空比。「无量义」下结此身心功归义
处。「称为」下释疑。疑云:定若依处应唯称处,
何得复存无量名耶?「此定」下释也。言「无量」
者,所照得名。所照者何?即所生是。亦非异
时故云「而照」,无量即处存亦何妨。「若作」等
者,向且存异名,定体身心不动,若将此相
释方便品¶ 第 195b 页 T34-0195.png
以表序者,以此不动等正表序后当说一
实,今指不动不分别时,如义处也。上句释
身、下句释心,是则却对定前身心动运分
别,如无量也。先开后合序义灼然,次更问
答释疑。先问可见。次答意者,若准常仪说
已便散,何足为奇?今说已入定知后不徒
然,后若不徒然,前定体应别,故众集说定
皆表当闻,故令时众肃有所待。「肃」字息六
切,《尔雅》云:「肃肃翼翼,恭也。」翼翼恭恭,心有所
得。
问:
彼经末云受持而去,今何故云不散
有待?
答:
彼结集家语通经者,恭承严旨闻
必流通,故云而去。今据此经无集众文,说
已入定定起即告,告前所集不散何疑?故
《华严》等经皆悉先以声光集众。
「虽入开定」
等者,开定之言仍前序意,未尽其旨故立
虽言,意既在合定体岂违?常定尚未曾云
从一出多,况谁曾云从多归一?即开表合
故与常殊。文殊引古既云「皆有此事」,故知
一定二义不疑,故云何以證今?「岂可以」等
者,古人不立说定为瑞,故通斥之,乃集经
者大权所置,故非凡下之所测量。
释四华
者,先出旧人及经论,明华名不定。又《大般若》
亦云「适意大适意柔软大柔软」,然诸教不同
文多列四,若云公所感。言如云母,此乃一
时徵应而已。约所表中斥旧云「狭而不当」
者,于中先斥其狭,次斥不当。初斥狭者,
今教教十六岂比旧耶?故责云「收三藏十
六不尽」者,唯四故也。况直云十六。为何教
一十六耶?故应历教简一十六,亦可责云,
实,今指不动不分别时,如义处也。上句释
身、下句释心,是则却对定前身心动运分
别,如无量也。先开后合序义灼然,次更问
答释疑。先问可见。次答意者,若准常仪说
已便散,何足为奇?今说已入定知后不徒
然,后若不徒然,前定体应别,故众集说定
皆表当闻,故令时众肃有所待。「肃」字息六
切,《尔雅》云:「肃肃翼翼,恭也。」翼翼恭恭,心有所
得。
问:
彼经末云受持而去,今何故云不散
有待?
答:
彼结集家语通经者,恭承严旨闻
必流通,故云而去。今据此经无集众文,说
已入定定起即告,告前所集不散何疑?故
《华严》等经皆悉先以声光集众。
「虽入开定」
等者,开定之言仍前序意,未尽其旨故立
虽言,意既在合定体岂违?常定尚未曾云
从一出多,况谁曾云从多归一?即开表合
故与常殊。文殊引古既云「皆有此事」,故知
一定二义不疑,故云何以證今?「岂可以」等
者,古人不立说定为瑞,故通斥之,乃集经
者大权所置,故非凡下之所测量。
释四华
者,先出旧人及经论,明华名不定。又《大般若》
亦云「适意大适意柔软大柔软」,然诸教不同
文多列四,若云公所感。言如云母,此乃一
时徵应而已。约所表中斥旧云「狭而不当」
者,于中先斥其狭,次斥不当。初斥狭者,
今教教十六岂比旧耶?故责云「收三藏十
六不尽」者,唯四故也。况直云十六。为何教
一十六耶?故应历教简一十六,亦可责云,
释方便品¶ 第 195c 页 T34-0195.png
为是发起十六乃至结缘十六耶?故云「况四
十八」。故知语比丘等四,虽含发起等,而无
理显之。若标发起等四,摄比丘等四,况声
闻菩萨及以杂类,类中一一无不皆具发起
等也。因古述四,故须对比丘等言之。「夫
华」下释不当者,此华密报现得妙因当趣
妙果,古直云四表比丘等,故招今难。所雨
者华,华应表因,四众已得何须更表?此责
古人不知雨华表现妙因,异昔因也。若表
四众,唯希新果何须雨华?此责古人不知
散佛,表妙果在当,异昔果也。今昔因果
粗妙永乖,混同一称今昔无从。又生公亦
云「表四果不实」,此乃用于三藏菩萨斥小
之文,则知四果不实,尚未解通教,何能显
法华?次「今言」下正释,先举昔偏因对今圆
因,昔圆因不别故但斥三教(云云)。三藏中
但云二乘者,不可接故,应如《玄》文云:「昔
三因大异」等。「佛因」者,秖是圆因。「四轮因」者,即
初住已上,铜银金琉,《止观》第一记具引《璎珞》,
《玄》文复以四句判位,开前合后如三十三
天等,开后合前如十四般若,俱开如四十
二字,俱合如天雨四华。次「下文」去,引今经
诸文,并是位义。
问答中意者,借别显圆。言
借别者,圆非无位,借于次第高下,以显不
次平等耳。此之借义请后学在心,以此宗
学者,或时亦迷《璎珞》四轮是借别义,若论圆
位六即亦足,何须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真
位长故借别位分其品秩,譬虚空体一而
飞者浅深(云云)。故《止观》第六末云「或借高成
十八」。故知语比丘等四,虽含发起等,而无
理显之。若标发起等四,摄比丘等四,况声
闻菩萨及以杂类,类中一一无不皆具发起
等也。因古述四,故须对比丘等言之。「夫
华」下释不当者,此华密报现得妙因当趣
妙果,古直云四表比丘等,故招今难。所雨
者华,华应表因,四众已得何须更表?此责
古人不知雨华表现妙因,异昔因也。若表
四众,唯希新果何须雨华?此责古人不知
散佛,表妙果在当,异昔果也。今昔因果
粗妙永乖,混同一称今昔无从。又生公亦
云「表四果不实」,此乃用于三藏菩萨斥小
之文,则知四果不实,尚未解通教,何能显
法华?次「今言」下正释,先举昔偏因对今圆
因,昔圆因不别故但斥三教(云云)。三藏中
但云二乘者,不可接故,应如《玄》文云:「昔
三因大异」等。「佛因」者,秖是圆因。「四轮因」者,即
初住已上,铜银金琉,《止观》第一记具引《璎珞》,
《玄》文复以四句判位,开前合后如三十三
天等,开后合前如十四般若,俱开如四十
二字,俱合如天雨四华。次「下文」去,引今经
诸文,并是位义。
问答中意者,借别显圆。言
借别者,圆非无位,借于次第高下,以显不
次平等耳。此之借义请后学在心,以此宗
学者,或时亦迷《璎珞》四轮是借别义,若论圆
位六即亦足,何须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真
位长故借别位分其品秩,譬虚空体一而
飞者浅深(云云)。故《止观》第六末云「或借高成
释方便品¶ 第 196a 页 T34-0196.png
下」等,《玄》文尚用名通义圆,况名别义圆耶?
次问者,既借别位别有贤圣圆亦有不?答
指「玄义」者,具如《玄》第九卷,非无贤圣但高
下不同。又四念处中亦四句分别,若定判者
即住前属贤,若四句判,但是义立更互得
名,住是贤位又去圣远,故名贤圣。别地名
圣,圆行向人去此地近,故名圣贤。于今圆
文行向是圣,复更入地,故云圣圣。若不相
望当教名定。「若言」去复历教破旧者,虽曰
一因应识因体,四教菩萨各望其佛,并是
一因而一因异,故《玄》文第十从一开一、从一
归一,既不辩异通教何疑?故通教云:三因
大同同故一也。故云「不出通教」。「若言四众
同是菩萨因者」,从初发心不共小故。法华
意如前者,具如四轮乃至开显。
释「普佛世界」
等者,初破古者,以六表六其义可然,直
云三乘但破三藏,三乘因果义未周悉,故
以藏通两三及别横竖,比之方显圆经六番
破也。涉法师云:「地神令动」,此见甚薄。约别
破中云「纵横」者,且如《止观》第三所引。「今释」
下正释也。初文似约教,清净行经似因缘。
初文释中云「磐礴」者,即坚大貌也。即七方便
人未破大无明,来至此会始破无明,无明
难动犹如大石,是故云也。又前非不破,据
难破者,至今皆破,故云磐礴。若准《长含》,多
缘地动亦可为表。经云:「有六缘地动,谓入
胎、出胎、出家、成道、法轮、入灭」,小教虽即不云
所表,既在八相中之后六,即初地初住位之
功用也。故此位居六番之首,四轮但因故从
次问者,既借别位别有贤圣圆亦有不?答
指「玄义」者,具如《玄》第九卷,非无贤圣但高
下不同。又四念处中亦四句分别,若定判者
即住前属贤,若四句判,但是义立更互得
名,住是贤位又去圣远,故名贤圣。别地名
圣,圆行向人去此地近,故名圣贤。于今圆
文行向是圣,复更入地,故云圣圣。若不相
望当教名定。「若言」去复历教破旧者,虽曰
一因应识因体,四教菩萨各望其佛,并是
一因而一因异,故《玄》文第十从一开一、从一
归一,既不辩异通教何疑?故通教云:三因
大同同故一也。故云「不出通教」。「若言四众
同是菩萨因者」,从初发心不共小故。法华
意如前者,具如四轮乃至开显。
释「普佛世界」
等者,初破古者,以六表六其义可然,直
云三乘但破三藏,三乘因果义未周悉,故
以藏通两三及别横竖,比之方显圆经六番
破也。涉法师云:「地神令动」,此见甚薄。约别
破中云「纵横」者,且如《止观》第三所引。「今释」
下正释也。初文似约教,清净行经似因缘。
初文释中云「磐礴」者,即坚大貌也。即七方便
人未破大无明,来至此会始破无明,无明
难动犹如大石,是故云也。又前非不破,据
难破者,至今皆破,故云磐礴。若准《长含》,多
缘地动亦可为表。经云:「有六缘地动,谓入
胎、出胎、出家、成道、法轮、入灭」,小教虽即不云
所表,既在八相中之后六,即初地初住位之
功用也。故此位居六番之首,四轮但因故从
释方便品¶ 第 196b 页 T34-0196.png
因立名,六动兼果从果立名。又极果分果
俱得名果,故名为果。破古对今则具四
教。又妙觉者虽未即入,到在不久,始末兼
举故云从果。本迹后言「云云」者,应引本文
「我本行菩萨道时」即本四轮也,「我成佛已来」
本六番也。本初实成亦以此瑞用表六番,
故显教中文殊引他佛之昔事,同我佛之今
序,密意正表昔佛必有于今,今佛岂无于
昔?昔成已久故非一反。
观行释中,初句总标,
次正释中初约动为表,次约六为表。初文
者,言虽兼六正语于动,皆表当破无明,
名为「动难动地」即能表也。「净未净根」即所
表也。次「东」等二六者,俱约六数表也。表净
六根约观解故,故得通约观行、相似、分真
等位,皆净六根。于中初六者,事东踊等,具
如《中阴》等经,今入观心义复符会。言「表根」
者,眼鼻已表于东西,耳舌理对于南北,中
央心也,四方身也。身具四根,心遍缘四,故
以心对身而为踊没,谓中踊边没、边踊中
没,可表六及十二入也。复有六动者,义
兼十八,于其六中前三是形、后三是声,形
实声虚,六根亦似三形三声,此六事释新旧
不同。新云动、踊、震、击、吼、爆,今且用旧,摇飏
不安名动,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垄凹凸名踊,
六方出没亦名踊,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
响名吼,令物觉悟名觉。新云击如打搏,
爆若火声,经论略标多云震动,即形声三各
标一也。《大经》云:「纯陀去后未久之间,其地
忽然六种震动。」「又各有三」者,以表一根各
俱得名果,故名为果。破古对今则具四
教。又妙觉者虽未即入,到在不久,始末兼
举故云从果。本迹后言「云云」者,应引本文
「我本行菩萨道时」即本四轮也,「我成佛已来」
本六番也。本初实成亦以此瑞用表六番,
故显教中文殊引他佛之昔事,同我佛之今
序,密意正表昔佛必有于今,今佛岂无于
昔?昔成已久故非一反。
观行释中,初句总标,
次正释中初约动为表,次约六为表。初文
者,言虽兼六正语于动,皆表当破无明,
名为「动难动地」即能表也。「净未净根」即所
表也。次「东」等二六者,俱约六数表也。表净
六根约观解故,故得通约观行、相似、分真
等位,皆净六根。于中初六者,事东踊等,具
如《中阴》等经,今入观心义复符会。言「表根」
者,眼鼻已表于东西,耳舌理对于南北,中
央心也,四方身也。身具四根,心遍缘四,故
以心对身而为踊没,谓中踊边没、边踊中
没,可表六及十二入也。复有六动者,义
兼十八,于其六中前三是形、后三是声,形
实声虚,六根亦似三形三声,此六事释新旧
不同。新云动、踊、震、击、吼、爆,今且用旧,摇飏
不安名动,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垄凹凸名踊,
六方出没亦名踊,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
响名吼,令物觉悟名觉。新云击如打搏,
爆若火声,经论略标多云震动,即形声三各
标一也。《大经》云:「纯陀去后未久之间,其地
忽然六种震动。」「又各有三」者,以表一根各
释方便品¶ 第 196c 页 T34-0196.png
有根、识、境三。初文表六中,表虽更互破必
同时。「净十八界」者,次辨所表皆破无明,故
知秖是见阴界入皆常住耳。「云云」者,应具
述所表以成观心,但略存数并阙心境辨
妙相状次不次等,亦可根根皆修三观如
十八动,此中但约能动之相,所动唯秖一地
而已。如根虽六,以心破故一切俱破。
释大
众心喜中,先因缘者,昔教奚尝不睹雨华
等相,今欣跃殊常,理应甘露方降,时众虽
无测者,必知机成不久,机感相应何疑不
释。
问如文,答中通明异常故也。引《大经》證,
如文。次「若言」下约教,虽具列四,对昔四喜
不同,于今纯一实喜无复差别。人天等四
皆云动者,权为实动故也。
问:
实理无动,今
那言动?
答:
动即发也。圆机当成名动实相,
以馀四动当趣实故。
文无本迹、观心,若作
本迹者,本住不动三昧,迹以地动表发。义
立观心动者,如二十五三昧中破四天王
空假中动。
释毫光者,初文总标放光,释中
初释白毫,次释放光。初文但有二释,初双
标二释,「应机」标因缘,「设教」标约教,「破惑」下
明二事意也。现光本表斯二,具二方除疑
惑。白毫中初是因缘,「复次」下约教。初文四悉
者,初文世界,「其毫」下为人,「放光」下对治,「光照」
下第一义,四皆此经。次约教中具斥三教二
乘,即当前两教也。虽有菩萨,同见二谛
耳。「复次」下明放光,具为四释因缘中三:初
放,次收,三收放意。初应具四悉,文相不显,
但可通令见得四益。「大品一一相各放」者,
同时。「净十八界」者,次辨所表皆破无明,故
知秖是见阴界入皆常住耳。「云云」者,应具
述所表以成观心,但略存数并阙心境辨
妙相状次不次等,亦可根根皆修三观如
十八动,此中但约能动之相,所动唯秖一地
而已。如根虽六,以心破故一切俱破。
释大
众心喜中,先因缘者,昔教奚尝不睹雨华
等相,今欣跃殊常,理应甘露方降,时众虽
无测者,必知机成不久,机感相应何疑不
释。
问如文,答中通明异常故也。引《大经》證,
如文。次「若言」下约教,虽具列四,对昔四喜
不同,于今纯一实喜无复差别。人天等四
皆云动者,权为实动故也。
问:
实理无动,今
那言动?
答:
动即发也。圆机当成名动实相,
以馀四动当趣实故。
文无本迹、观心,若作
本迹者,本住不动三昧,迹以地动表发。义
立观心动者,如二十五三昧中破四天王
空假中动。
释毫光者,初文总标放光,释中
初释白毫,次释放光。初文但有二释,初双
标二释,「应机」标因缘,「设教」标约教,「破惑」下
明二事意也。现光本表斯二,具二方除疑
惑。白毫中初是因缘,「复次」下约教。初文四悉
者,初文世界,「其毫」下为人,「放光」下对治,「光照」
下第一义,四皆此经。次约教中具斥三教二
乘,即当前两教也。虽有菩萨,同见二谛
耳。「复次」下明放光,具为四释因缘中三:初
放,次收,三收放意。初应具四悉,文相不显,
但可通令见得四益。「大品一一相各放」者,
释方便品¶ 第 197a 页 T34-0197.png
以身轮表般若遍也。「大经面门」者,面门口
也,表佛口密说于秘藏。今经定中眉间表
意,随机各现,皆具三密四悉益也。虽一代
来三轮施化,当当之益莫若言教,临灭之
际面门放光,表此言教流至来世。今且通
论放光,若别论者,准诸文说,不照无色义
同集众。次「收光」者,初引《育王》,多是因缘释,
此中「现在」一文是章安私意,从「足入」去并经
文也。各表记其当界,所以他经授作佛记,
皆兼诸界,唯此《法华》专表佛记。言当界者,
但明诸界各有死此生彼及大小果位,以
下表下等部属方等,故对多缘。「而今经」等
者,定起必收、收必肉髻。「略耳」者,以至佛从
定起必须收光,以所表事办须敛众心
令入一实,是故合有收光,但是文略。「又解」
下次收放意,可见。亦是一途,非究尽故耳。
以现在正令会三归一为正,未来当得为
旁。「若文六」下约教中,先正释,次明光表。表
中先破旧者,旧明虽横照一万八千,土至
尼吒皆此土瑞。今意不然,放光一瑞义通
二土。言「由人」者,不能全破。次「旧」下,旧解但
约一方表满不满。「若照」下破也。既许实照
十方,何得独以东方而为所表?有人云:眉
者,放光处也。眉者,媚也。若人无眉则无媚
也。所言放者,一者不制唯照大千,二者作
意发动则照一万八千,亦云表一乘,此不
知佛无谋而作,以作意放释诸佛之功用。
「今明」去正解,次「若就」下,本迹中表「四位增长」
者,四方表四,集表增长。言「增长」者,从信入
也,表佛口密说于秘藏。今经定中眉间表
意,随机各现,皆具三密四悉益也。虽一代
来三轮施化,当当之益莫若言教,临灭之
际面门放光,表此言教流至来世。今且通
论放光,若别论者,准诸文说,不照无色义
同集众。次「收光」者,初引《育王》,多是因缘释,
此中「现在」一文是章安私意,从「足入」去并经
文也。各表记其当界,所以他经授作佛记,
皆兼诸界,唯此《法华》专表佛记。言当界者,
但明诸界各有死此生彼及大小果位,以
下表下等部属方等,故对多缘。「而今经」等
者,定起必收、收必肉髻。「略耳」者,以至佛从
定起必须收光,以所表事办须敛众心
令入一实,是故合有收光,但是文略。「又解」
下次收放意,可见。亦是一途,非究尽故耳。
以现在正令会三归一为正,未来当得为
旁。「若文六」下约教中,先正释,次明光表。表
中先破旧者,旧明虽横照一万八千,土至
尼吒皆此土瑞。今意不然,放光一瑞义通
二土。言「由人」者,不能全破。次「旧」下,旧解但
约一方表满不满。「若照」下破也。既许实照
十方,何得独以东方而为所表?有人云:眉
者,放光处也。眉者,媚也。若人无眉则无媚
也。所言放者,一者不制唯照大千,二者作
意发动则照一万八千,亦云表一乘,此不
知佛无谋而作,以作意放释诸佛之功用。
「今明」去正解,次「若就」下,本迹中表「四位增长」
者,四方表四,集表增长。言「增长」者,从信入
释方便品¶ 第 197b 页 T34-0197.png
住乃至等觉,故下文云「馀一生在」。次观解中
云「此等境界」者,即十八界各百界千如蕴
在十八,佛慧未开,故以光照表开,开即别
在初住。「文云」去,引十界机皆开十八界也。
言「分文属此土等」者,始从尔时终至周
遍,并属此土第六瑞文。他土初瑞但从下
至至尼吒天,今文以此放光之文,通兼彼
此,故其文势亦含长短,若短取者如向所
列,若长取者须至尼吒,还将此第六而为
他总,若为他总亦有长短,准望应知。「次明」
下,正明他土六瑞,为二:先略,次广。初略中
为四:初标;次、「一见」下列章,即当正解释也;
三、「既有」下生起六瑞;四、「若此」下对此以明瑞
之所表。次列文中但云上下不云感应者,
以感应义通三双故,不同此土前之二双
并在于应,故第三双得云感应。又彼土瑞
至第三双生起中云「行始必终」者,但互举
耳,明菩萨有始而必终、如来已终而有始。又
人法双中虽人通鹿苑之未,法唯乳味之初,
然法必有人、人必对法,故且对辨。又上下双
中虽上说被下,而被物未显,即虽未显始
末由之,故得对之以论上下,况凡诸取对
皆是一往,是故更须求其始终。初双中「六趣」
者,广解章门非此中意,乃至离合以为四
生五道七识住等,如论广释(云云)。言「总报」者,
瑞虽有六以光为本,光表觉智,光照此
彼,先表二觉,次表三同。于三同中二:先
总,次别。先总明道同,同相如何不出三同?
既今同仍隐,但成二耳。若所见中亦见授声
云「此等境界」者,即十八界各百界千如蕴
在十八,佛慧未开,故以光照表开,开即别
在初住。「文云」去,引十界机皆开十八界也。
言「分文属此土等」者,始从尔时终至周
遍,并属此土第六瑞文。他土初瑞但从下
至至尼吒天,今文以此放光之文,通兼彼
此,故其文势亦含长短,若短取者如向所
列,若长取者须至尼吒,还将此第六而为
他总,若为他总亦有长短,准望应知。「次明」
下,正明他土六瑞,为二:先略,次广。初略中
为四:初标;次、「一见」下列章,即当正解释也;
三、「既有」下生起六瑞;四、「若此」下对此以明瑞
之所表。次列文中但云上下不云感应者,
以感应义通三双故,不同此土前之二双
并在于应,故第三双得云感应。又彼土瑞
至第三双生起中云「行始必终」者,但互举
耳,明菩萨有始而必终、如来已终而有始。又
人法双中虽人通鹿苑之未,法唯乳味之初,
然法必有人、人必对法,故且对辨。又上下双
中虽上说被下,而被物未显,即虽未显始
末由之,故得对之以论上下,况凡诸取对
皆是一往,是故更须求其始终。初双中「六趣」
者,广解章门非此中意,乃至离合以为四
生五道七识住等,如论广释(云云)。言「总报」者,
瑞虽有六以光为本,光表觉智,光照此
彼,先表二觉,次表三同。于三同中二:先
总,次别。先总明道同,同相如何不出三同?
既今同仍隐,但成二耳。若所见中亦见授声
释方便品¶ 第 197c 页 T34-0197.png
闻记,说寿长远,则如来都无所作化仪不
成,虽然纵见记小长寿,此众亦疑,不知此
土声闻为合记不?既教踊出其寿若何,等
是未知,故并隐之以生疑问。文殊广答具
述三同,众机略知定后之相,故知通序文通
而释契别理,由四释故;别序文别而义妙,
由五时故。所以答事才讫定起于斯,事符
于答知文殊见极。「从尽见」下别者,即三同
也。次广说中初文先出他土,次「当知」下引彼
例此结始终同,起塔之相虽表二经,《法华》
之相犹未明了,是故但成具于已当二同,
此土三同当仍未起。言「二土出世意同」者,
同五浊故故施等不殊,开权即是《法华》之相,
息化即是《涅槃》之徵。「非顿」等者,《法华》一乘非
顿渐摄,于一开出乃顿渐生,是故今云「非顿
而顿」。「非渐而渐」,准此可知。「起七宝塔」者,二
经味同,隐者未说。《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
起塔,谓佛、菩萨、支佛、四果、轮王。佛八露槃,
馀之七人次第减一。」此土既尔,他应准知,故
今所见须皆佛塔也。「当知」下引彼例此,总
结前文。言「从一出无量」者,始从华严至
般若来皆从一法开出,至般若时顿渐已
竟。而人不知法华出顿渐外,请观竟字,法
华但是收无量以归一。
次更约因缘释者,
文中自有通别二释。初云通者,通于渐顿
遍于四时,四时之中各有感应,对今无非
今教之因缘也。故知因缘有其多种,自行化
他自他相对,文从自行故云昔善今教等
也。次「别说」下正明现在之因缘也。亦可此
成,虽然纵见记小长寿,此众亦疑,不知此
土声闻为合记不?既教踊出其寿若何,等
是未知,故并隐之以生疑问。文殊广答具
述三同,众机略知定后之相,故知通序文通
而释契别理,由四释故;别序文别而义妙,
由五时故。所以答事才讫定起于斯,事符
于答知文殊见极。「从尽见」下别者,即三同
也。次广说中初文先出他土,次「当知」下引彼
例此结始终同,起塔之相虽表二经,《法华》
之相犹未明了,是故但成具于已当二同,
此土三同当仍未起。言「二土出世意同」者,
同五浊故故施等不殊,开权即是《法华》之相,
息化即是《涅槃》之徵。「非顿」等者,《法华》一乘非
顿渐摄,于一开出乃顿渐生,是故今云「非顿
而顿」。「非渐而渐」,准此可知。「起七宝塔」者,二
经味同,隐者未说。《十二因缘经》云:「八人应
起塔,谓佛、菩萨、支佛、四果、轮王。佛八露槃,
馀之七人次第减一。」此土既尔,他应准知,故
今所见须皆佛塔也。「当知」下引彼例此,总
结前文。言「从一出无量」者,始从华严至
般若来皆从一法开出,至般若时顿渐已
竟。而人不知法华出顿渐外,请观竟字,法
华但是收无量以归一。
次更约因缘释者,
文中自有通别二释。初云通者,通于渐顿
遍于四时,四时之中各有感应,对今无非
今教之因缘也。故知因缘有其多种,自行化
他自他相对,文从自行故云昔善今教等
也。次「别说」下正明现在之因缘也。亦可此
释方便品¶ 第 198a 页 T34-0198.png
三展转相生,由发心因缘故信解,由信解
故行行。若别说者,别指《般若》中三教为种
种也,故云「三藏之后」,以般若部是菩萨行
故。「又就」下以般若中三教教教皆有四门及
四悉等,故云「复有无量相貌」。言「五百」者,明
共门中种种广故,五百虽是三藏有门,约所
證同且證于共,来至般若并成通人,冥得
别益,今且从显故得引同,仍旧乃成种种
故也。不共易知,但例而已。共不共名出在《大
论》,既云藏后,理应通指方等般若;唯云般
若者,以方等三同般若三,小同鹿苑,故不
别指。他人于此离为三门,谓因缘门、信解
门、相貌门。今谓言辞虽尔义理不然,因缘
谓感应差别,信解谓能感不同,相貌谓信
后行异,有此不同皆云种种,虽复殊途不
逾二味,感应则互有疏密,故云因缘。能感
则内怀纳受,故云信解。修行则身口外彰,
故云相貌。外相仪貌故云相貌。
问:
行一解异
如何行别?
答:
睹外识内故名不同。
言「彼明
此相」者,彼谓彼土,彼所现相故云此相,虽
复种种,同至法华无复馀相,但未见法华
座席以入灭表之,故但云「一因一缘」等。言
「一因」等者,亦是彼土法华已前得云种种,
既会入实,同一因缘相貌等也,此是感应等
相。
问:
光中所照一时横见,何得乃云先顿
后渐乃至会归耶?又于见中可无纯顿唯
渐等耶?
答:
实如所问,时众但知因光得
见,大术在于世尊,见者非其境界,然令见
意本为證同,所放光明为成一实,事殊理
故行行。若别说者,别指《般若》中三教为种
种也,故云「三藏之后」,以般若部是菩萨行
故。「又就」下以般若中三教教教皆有四门及
四悉等,故云「复有无量相貌」。言「五百」者,明
共门中种种广故,五百虽是三藏有门,约所
證同且證于共,来至般若并成通人,冥得
别益,今且从显故得引同,仍旧乃成种种
故也。不共易知,但例而已。共不共名出在《大
论》,既云藏后,理应通指方等般若;唯云般
若者,以方等三同般若三,小同鹿苑,故不
别指。他人于此离为三门,谓因缘门、信解
门、相貌门。今谓言辞虽尔义理不然,因缘
谓感应差别,信解谓能感不同,相貌谓信
后行异,有此不同皆云种种,虽复殊途不
逾二味,感应则互有疏密,故云因缘。能感
则内怀纳受,故云信解。修行则身口外彰,
故云相貌。外相仪貌故云相貌。
问:
行一解异
如何行别?
答:
睹外识内故名不同。
言「彼明
此相」者,彼谓彼土,彼所现相故云此相,虽
复种种,同至法华无复馀相,但未见法华
座席以入灭表之,故但云「一因一缘」等。言
「一因」等者,亦是彼土法华已前得云种种,
既会入实,同一因缘相貌等也,此是感应等
相。
问:
光中所照一时横见,何得乃云先顿
后渐乃至会归耶?又于见中可无纯顿唯
渐等耶?
答:
实如所问,时众但知因光得
见,大术在于世尊,见者非其境界,然令见
意本为證同,所放光明为成一实,事殊理
释方便品¶ 第 198b 页 T34-0198.png
绝者非光所沾,远近既俱令其见闻,过未
亦何隔于视听?故使十方始末皎若目前,
安以凡情测量圣境?何独化主佛力令见,
同闻众中及以集经者,时有古佛晦迹其
间,智鉴当时述斯横竖,加令见者圣凡一
等,故知但依文次经意宛然。
次「尔时」下释
疑念序,初云「但成一疑」者,本疑六瑞,自力
不任方思答者,再思有在仰托文殊,文殊
念兴有决疑地,故第二念于兹自亡;既已
得人何须再念,故第三念于时复息。及至
发问初疑尚存,故云一疑。
问:
经称文殊是
法王子者,此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之子?
答:
有二义故:一、于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诸
经中文殊并为菩萨众首。次释初念中,初因
缘释。云「神变内外」者,此明表异须此别释,
若通释者,如《大宝积经》一切诸法皆名神变,
具如《止观》第一记引。「神名」下释名兼辨相。「首
楞」下明所依法。「法王」下功用也,亦是问由。次
「若夫」下即约教也,亦是更释功用及以问由。
又此问由虽由不测神变,正由自决,故利
他机发故应赴,因缘和合而设斯问,令知
弥勒不识所以,故须诸位展转比决。「散」者苦
行外道及诸凡夫。「定」者得禅外道及信者习
定,「圣」者三藏中除身子外诸声闻也。「此就极
处亦不知」者,凡若夫之言明其意通,故下节
节不知于上,若极位者则一切下位而皆不
知也。故菩萨、补处及以尊极此之三位,若存
教道应通四教展转互比,文中且然。今最
居极,故补处极不知尊极。又「弥勒」去义当本
亦何隔于视听?故使十方始末皎若目前,
安以凡情测量圣境?何独化主佛力令见,
同闻众中及以集经者,时有古佛晦迹其
间,智鉴当时述斯横竖,加令见者圣凡一
等,故知但依文次经意宛然。
次「尔时」下释
疑念序,初云「但成一疑」者,本疑六瑞,自力
不任方思答者,再思有在仰托文殊,文殊
念兴有决疑地,故第二念于兹自亡;既已
得人何须再念,故第三念于时复息。及至
发问初疑尚存,故云一疑。
问:
经称文殊是
法王子者,此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之子?
答:
有二义故:一、于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诸
经中文殊并为菩萨众首。次释初念中,初因
缘释。云「神变内外」者,此明表异须此别释,
若通释者,如《大宝积经》一切诸法皆名神变,
具如《止观》第一记引。「神名」下释名兼辨相。「首
楞」下明所依法。「法王」下功用也,亦是问由。次
「若夫」下即约教也,亦是更释功用及以问由。
又此问由虽由不测神变,正由自决,故利
他机发故应赴,因缘和合而设斯问,令知
弥勒不识所以,故须诸位展转比决。「散」者苦
行外道及诸凡夫。「定」者得禅外道及信者习
定,「圣」者三藏中除身子外诸声闻也。「此就极
处亦不知」者,凡若夫之言明其意通,故下节
节不知于上,若极位者则一切下位而皆不
知也。故菩萨、补处及以尊极此之三位,若存
教道应通四教展转互比,文中且然。今最
居极,故补处极不知尊极。又「弥勒」去义当本
释方便品¶ 第 198c 页 T34-0198.png
迹,隐本智明迹同暗讷。若作观心释者,
智照灵通六即随变,初文因缘义对四悉,其
义宛然。内外异故见闻欢喜,六瑞外彰物睹
生善,依理变通遍调一切,法王理极故无
过上。「若将下偈」显大众疑念同弥勒有三
者,此诸大众共睹六瑞,自入位来遍历多
会,久知文殊神用莫测,故至弥勒兴念之
时,众亦精诚专注妙德,故使弥勒发问之
际,先观大众方宣固疑,审知文殊是决疑
地。旧解可知。准今问答意,引偈既云三念
不专弥勒,但处一事任运发问居先。言
问答者,文殊最能,何独弥勒?应云物机在
于问者答者,故以四释而消其文,即因缘
等也。初「问答」下是因缘,如文殊推堪问疾
于无垢施,仍为所诃故云「在无」。又「法门」下
约教,四教不出权实故也。「又迹」下本迹也。
「又名」下观心也。初因缘中其文虽狭,若义立
者亦具四悉:问答随乐即世界也,赴众所
欣为人也,咸释众疑对治也,位行齐等第
一义也。
次发问序者,颂初先料简偈文有
无。先「何意」下问?次「龙树」下答。论文十义今但
列六,前五即初五文也,六、使后人于经生
信,七、易夺言词转势说法,八、示义无尽,
九、明至人有无方之说,十、如今文第六文
是。总论即因缘释也,初二世界,三五为人,第
四第一义,「又为」下第六对治,能除后来疑故。
馀阙四文,第六同为人,第七同对治,八九
同第一义,故略不论。
正释中先述古,次
「观文」下且总非之,「说法」下释出显是。于
智照灵通六即随变,初文因缘义对四悉,其
义宛然。内外异故见闻欢喜,六瑞外彰物睹
生善,依理变通遍调一切,法王理极故无
过上。「若将下偈」显大众疑念同弥勒有三
者,此诸大众共睹六瑞,自入位来遍历多
会,久知文殊神用莫测,故至弥勒兴念之
时,众亦精诚专注妙德,故使弥勒发问之
际,先观大众方宣固疑,审知文殊是决疑
地。旧解可知。准今问答意,引偈既云三念
不专弥勒,但处一事任运发问居先。言
问答者,文殊最能,何独弥勒?应云物机在
于问者答者,故以四释而消其文,即因缘
等也。初「问答」下是因缘,如文殊推堪问疾
于无垢施,仍为所诃故云「在无」。又「法门」下
约教,四教不出权实故也。「又迹」下本迹也。
「又名」下观心也。初因缘中其文虽狭,若义立
者亦具四悉:问答随乐即世界也,赴众所
欣为人也,咸释众疑对治也,位行齐等第
一义也。
次发问序者,颂初先料简偈文有
无。先「何意」下问?次「龙树」下答。论文十义今但
列六,前五即初五文也,六、使后人于经生
信,七、易夺言词转势说法,八、示义无尽,
九、明至人有无方之说,十、如今文第六文
是。总论即因缘释也,初二世界,三五为人,第
四第一义,「又为」下第六对治,能除后来疑故。
馀阙四文,第六同为人,第七同对治,八九
同第一义,故略不论。
正释中先述古,次
「观文」下且总非之,「说法」下释出显是。于
释方便品¶ 第 199a 页 T34-0199.png
中先明非缩,次明非盈。初文准义在初
二句中,故非缩也。于中先立,但举放光动
地之末,则知说法入定之本,若无定慧安
能现变?次「他不见」下责,「今反」下引答以难。
「又问」下覈出问处,「今指」下答也。前长行但
总问放光,若执唯光是问馀不问者,应当
非瑞,则雨华动地尚不成瑞,何独说法及
入定耶?放光既在此土瑞终,仍居他土六瑞
之首,故总举一光通收二六。况「若更」下别
问导师两字,义自兼之。
次明非盈者,风地
二瑞并有所依,所依是瑞能依岂非?故于今
文明非盈也。于中亦先述非,次破中初一
句略斥,次「风本」下破为二,先明风有香尚
得为瑞,况复风地本为显华,虽各立瑞
名而共成华德。《正法华》中但直云香,不云
风也。故知风若无香不成瑞也。「夫天华」下
明香本属华,华香如檀故云檀风,若香风
非瑞华亦非瑞,地净准知。于中为四:先总
明有香等,次「此表」下释出所以。言「因运至
果」者,明华香入风如道风德香熏一切也。
三「金光明」下引證,四「故以」下结成,以果上二
事显因功也。由华有香非独风尔。由香
风故其地必净。言「二事」者,谓功德、法身。功
德因也,法身果也。由至果故成就二义:一
至果,二果净,由因至果故令果净。次二句
地动瑞,次一行众喜。虽不依前次第,六瑞
宛足。次「初三行」下言「验此」等者,前长行中光
瑞乃居此土第六,乘此即明他土六瑞,他土六瑞无光不见,故须判为他土总瑞,恐
二句中,故非缩也。于中先立,但举放光动
地之末,则知说法入定之本,若无定慧安
能现变?次「他不见」下责,「今反」下引答以难。
「又问」下覈出问处,「今指」下答也。前长行但
总问放光,若执唯光是问馀不问者,应当
非瑞,则雨华动地尚不成瑞,何独说法及
入定耶?放光既在此土瑞终,仍居他土六瑞
之首,故总举一光通收二六。况「若更」下别
问导师两字,义自兼之。
次明非盈者,风地
二瑞并有所依,所依是瑞能依岂非?故于今
文明非盈也。于中亦先述非,次破中初一
句略斥,次「风本」下破为二,先明风有香尚
得为瑞,况复风地本为显华,虽各立瑞
名而共成华德。《正法华》中但直云香,不云
风也。故知风若无香不成瑞也。「夫天华」下
明香本属华,华香如檀故云檀风,若香风
非瑞华亦非瑞,地净准知。于中为四:先总
明有香等,次「此表」下释出所以。言「因运至
果」者,明华香入风如道风德香熏一切也。
三「金光明」下引證,四「故以」下结成,以果上二
事显因功也。由华有香非独风尔。由香
风故其地必净。言「二事」者,谓功德、法身。功
德因也,法身果也。由至果故成就二义:一
至果,二果净,由因至果故令果净。次二句
地动瑞,次一行众喜。虽不依前次第,六瑞
宛足。次「初三行」下言「验此」等者,前长行中光
瑞乃居此土第六,乘此即明他土六瑞,他土六瑞无光不见,故须判为他土总瑞,恐
释方便品¶ 第 199b 页 T34-0199.png
人不了至此点出故云验此。故偈中此土光
瑞云大光普照,前已明竟。至他土瑞首重
云「眉间光明」等者,重牒总瑞文耳。涉公都
不立二土六瑞,但云「此初行中上半译是,下
半译非,应云佛在大众入于三昧。三昧大
事而不云放光,下文自有。」今谓此文自是
他土总瑞,故知自未晓于经旨,徒加译者
之非,既为他土总瑞,所以不别分之。但戴
在六趣之始,即初一行颂总瑞也。
次颂别
瑞。初颂六趣中云六是能趣人者四趣,及
天虽即非人,通指宰主,乃遍六趣。于中初
二句略举上下,「诸世界」下具列依正因果。初
「诸世界」者,指万八千,非但见能趣有情,亦
睹所趣诸有,非但见果报好丑,亦知业缘
善恶,故见六趣但是取机之所。「又睹」下云
「圣主师子」等者,圣即是主故云圣主。有人
云:圣中之主,谓于外道支佛罗汉法身菩萨
诸圣中主。今谓华严十方世界主伴之主,非
关二乘外道,但是诸菩萨伴中之主,圣主如
师子故云也。师子具如《大经》、《大论》师子法门。
又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前两教主非师子
吼,说非决定、不谭真实第一义故,虽云兼
别,最初纯大故云第一。前之两教犹杂烦
恼故非清净,赴机未遍不名柔软,并诠
中道故云深妙,称理当机故云乐闻。有云:
如来胸中大种所起,故名清净。无卒暴
故名曰柔软。此以欲色凡夫报质,释佛梵
声,一何苦哉!各于世界者,一者以万八千为
各,二者主伴不同为各。信知须判为华严
瑞云大光普照,前已明竟。至他土瑞首重
云「眉间光明」等者,重牒总瑞文耳。涉公都
不立二土六瑞,但云「此初行中上半译是,下
半译非,应云佛在大众入于三昧。三昧大
事而不云放光,下文自有。」今谓此文自是
他土总瑞,故知自未晓于经旨,徒加译者
之非,既为他土总瑞,所以不别分之。但戴
在六趣之始,即初一行颂总瑞也。
次颂别
瑞。初颂六趣中云六是能趣人者四趣,及
天虽即非人,通指宰主,乃遍六趣。于中初
二句略举上下,「诸世界」下具列依正因果。初
「诸世界」者,指万八千,非但见能趣有情,亦
睹所趣诸有,非但见果报好丑,亦知业缘
善恶,故见六趣但是取机之所。「又睹」下云
「圣主师子」等者,圣即是主故云圣主。有人
云:圣中之主,谓于外道支佛罗汉法身菩萨
诸圣中主。今谓华严十方世界主伴之主,非
关二乘外道,但是诸菩萨伴中之主,圣主如
师子故云也。师子具如《大经》、《大论》师子法门。
又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前两教主非师子
吼,说非决定、不谭真实第一义故,虽云兼
别,最初纯大故云第一。前之两教犹杂烦
恼故非清净,赴机未遍不名柔软,并诠
中道故云深妙,称理当机故云乐闻。有云:
如来胸中大种所起,故名清净。无卒暴
故名曰柔软。此以欲色凡夫报质,释佛梵
声,一何苦哉!各于世界者,一者以万八千为
各,二者主伴不同为各。信知须判为华严
释方便品¶ 第 199c 页 T34-0199.png
教,前之两教及中三昧无此事故。二教八
门名为种种,无三乘事名为佛法。「若人」下
颂四谛等者,他人不作华严消文,遭苦已
前鹿苑之始,岂有各于世界之文?以小乘中
无十方佛故。顿后渐初唯有鹿苑三藏三
乘,初乘四谛乃至佛子三相宛然,如何不以
五时消文?文中先出能厌之行,厌不遍故
未得名尽。双厌因果,至说涅槃,方乃厌
尽。「在文分明」者,苦含因果即苦集谛,厌老
病死即道谛,为说涅槃即灭谛,亦可为说
之言兼于道谛,涅槃之道即道谛也。所證灭
理即灭谛也。又遭苦是总标,厌老病死是知
苦,知苦故断集,为说涅槃是知灭,知灭
故修道。难陀持戒具如《止观》第四记。支佛但
说得果之由,及以所求法胜,若例声闻须
明行相(云云)。「若有佛子」下是开六度大乘者,
修种种行及无上慧诸教共有,今初形凡小
亦得种种及无上名,不杂凡小通得名净。
「非毕竟净」者,且约三藏六度言之,药中无
病名为净耳。若欲于此辨四悉者,「三乘行
异」世界也,「缘觉」为人,「声闻」对治,「菩萨」第一义,
况复各各皆具四悉,三乘约教准例可知。
本迹观心亦应可解,下去诸度随文略消。「又
声闻」等者,且约当教一途而说,应知通教
三乘并以界内灭谛为初门,别教菩萨以
界外道谛为初门,圆人以界外灭谛为初
门。此中明因光暂见,不合广求法相,但略
堪表同于理即足,若论修行方可广辨。
以下三十一行半广明二味,故判此文唯三
门名为种种,无三乘事名为佛法。「若人」下
颂四谛等者,他人不作华严消文,遭苦已
前鹿苑之始,岂有各于世界之文?以小乘中
无十方佛故。顿后渐初唯有鹿苑三藏三
乘,初乘四谛乃至佛子三相宛然,如何不以
五时消文?文中先出能厌之行,厌不遍故
未得名尽。双厌因果,至说涅槃,方乃厌
尽。「在文分明」者,苦含因果即苦集谛,厌老
病死即道谛,为说涅槃即灭谛,亦可为说
之言兼于道谛,涅槃之道即道谛也。所證灭
理即灭谛也。又遭苦是总标,厌老病死是知
苦,知苦故断集,为说涅槃是知灭,知灭
故修道。难陀持戒具如《止观》第四记。支佛但
说得果之由,及以所求法胜,若例声闻须
明行相(云云)。「若有佛子」下是开六度大乘者,
修种种行及无上慧诸教共有,今初形凡小
亦得种种及无上名,不杂凡小通得名净。
「非毕竟净」者,且约三藏六度言之,药中无
病名为净耳。若欲于此辨四悉者,「三乘行
异」世界也,「缘觉」为人,「声闻」对治,「菩萨」第一义,
况复各各皆具四悉,三乘约教准例可知。
本迹观心亦应可解,下去诸度随文略消。「又
声闻」等者,且约当教一途而说,应知通教
三乘并以界内灭谛为初门,别教菩萨以
界外道谛为初门,圆人以界外灭谛为初
门。此中明因光暂见,不合广求法相,但略
堪表同于理即足,若论修行方可广辨。
以下三十一行半广明二味,故判此文唯三
释方便品¶ 第 200a 页 T34-0200.png
藏也。「结前开后」者,结前中言见闻及事者,
据渐顿教皆云演说及为说等,即是闻也。
「又见佛子」等,即是见也。见中种种多皆事
也。大纲略足故云「若斯」,同者略之谓千亿
事。言「开后」者,续后而说故云「今当」,及千亿
事文中置之,今应两牵。亦可前四句结前,
「如是」下二句开后,兰菊之言斯有在也。
此下
三十一行半,分文但云「菩萨修行」,既居鹿苑
之后,又在涅槃之前,准下释般若须兼二
酥,以法华相未决了故,从容释之。虽约
二酥教多在三,如前分别故。诸度约教,
别圆之前多不云教,含二意一。尔后释义,
准部通四令识眉目,以长行中具云方等
般若故也。
总问中《经》云「恒沙」者,阿耨达池
四面各出一河,东银牛口出殑伽河,南金
象口出信度河,西琉璃马口出缚刍河,北颇
胝迦师子口出徙多河,各绕池一匝流入四
海。于中殑伽沙细而多,外人所计以为福
河,入洗灭罪,佛亦顺俗故常指之。又佛说
法多近此河,故以为喻。此下六度但略指
大体,若依二味具出其相,具如《止观》第二、
第七记所引。
问:
既云方等般若,亦应具有
两教二乘,何得总问唯求佛道?
答:
实如所
问,但避繁文,还同鹿苑故略不说。
「驷马」
者,四匹共乘故云驷也。「侠」字胡帖反,豪也。
「文殊」下《经》云「往诣」等者,表往非馀故指佛
所,所问尊极云无上道,所弃不轻故云乐
土,身心俱离故云剃除。如是消释世所共
有,凡诸解说贵在教宗,显理之精息其繁
据渐顿教皆云演说及为说等,即是闻也。
「又见佛子」等,即是见也。见中种种多皆事
也。大纲略足故云「若斯」,同者略之谓千亿
事。言「开后」者,续后而说故云「今当」,及千亿
事文中置之,今应两牵。亦可前四句结前,
「如是」下二句开后,兰菊之言斯有在也。
此下
三十一行半,分文但云「菩萨修行」,既居鹿苑
之后,又在涅槃之前,准下释般若须兼二
酥,以法华相未决了故,从容释之。虽约
二酥教多在三,如前分别故。诸度约教,
别圆之前多不云教,含二意一。尔后释义,
准部通四令识眉目,以长行中具云方等
般若故也。
总问中《经》云「恒沙」者,阿耨达池
四面各出一河,东银牛口出殑伽河,南金
象口出信度河,西琉璃马口出缚刍河,北颇
胝迦师子口出徙多河,各绕池一匝流入四
海。于中殑伽沙细而多,外人所计以为福
河,入洗灭罪,佛亦顺俗故常指之。又佛说
法多近此河,故以为喻。此下六度但略指
大体,若依二味具出其相,具如《止观》第二、
第七记所引。
问:
既云方等般若,亦应具有
两教二乘,何得总问唯求佛道?
答:
实如所
问,但避繁文,还同鹿苑故略不说。
「驷马」
者,四匹共乘故云驷也。「侠」字胡帖反,豪也。
「文殊」下《经》云「往诣」等者,表往非馀故指佛
所,所问尊极云无上道,所弃不轻故云乐
土,身心俱离故云剃除。如是消释世所共
有,凡诸解说贵在教宗,显理之精息其繁
释方便品¶ 第 200b 页 T34-0200.png
芿。「五王经」者,此是一卷小经。经云:「昔有五
王邻国无竞互为亲友,有一大王名曰普
安,习菩萨行,以馀四王邪见炽盛,普安悯
之呼来殿上,七日七夜娱乐受乐,四王曰:
国事众多请退还家。大王自送并命左右而
随送之。至于半道而问之言:各何所乐?一
云:愿春阳之日游戏原野。一云:愿常作王
种种严饰,人民侍从道路倾目。一云:愿得
好妇儿端正无双。一云:愿父母常在多有兄
弟,美食音乐共相娱乐。各各说已,回白大
王:王何所愿?答:我先说卿所愿不长。若乐
春游冬先彫朽,若乐为王福尽相伐,若乐
妇儿一朝疾病受苦无量,若乐父母常在
等,一旦有事为他所执。四王又问:大王如何
所乐?答言:我所乐者,不生不灭不苦不乐,
不饥不渴不寒不热,存亡自在。四王问曰:如
此之乐何处有耶?何处有师?大王曰:吾师
号佛,近在祇洹。诸王欢喜各诣佛所,却
坐一面白佛自责。佛说八苦,王及侍从百
千万人得须陀洹,舍国入道,大相略同。」既
云问无上道,非关小果,且据舍土出家事
同,故今引之。光中所见亦可八苦以为助
行,诸教共之故舍国事同,观行须别以分
诸教。又如《长含》有四轮王,分于一国雇人
剃头,既云诸王机亦不一。下去「又见」等亦
通诸机故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上)
王邻国无竞互为亲友,有一大王名曰普
安,习菩萨行,以馀四王邪见炽盛,普安悯
之呼来殿上,七日七夜娱乐受乐,四王曰:
国事众多请退还家。大王自送并命左右而
随送之。至于半道而问之言:各何所乐?一
云:愿春阳之日游戏原野。一云:愿常作王
种种严饰,人民侍从道路倾目。一云:愿得
好妇儿端正无双。一云:愿父母常在多有兄
弟,美食音乐共相娱乐。各各说已,回白大
王:王何所愿?答:我先说卿所愿不长。若乐
春游冬先彫朽,若乐为王福尽相伐,若乐
妇儿一朝疾病受苦无量,若乐父母常在
等,一旦有事为他所执。四王又问:大王如何
所乐?答言:我所乐者,不生不灭不苦不乐,
不饥不渴不寒不热,存亡自在。四王问曰:如
此之乐何处有耶?何处有师?大王曰:吾师
号佛,近在祇洹。诸王欢喜各诣佛所,却
坐一面白佛自责。佛说八苦,王及侍从百
千万人得须陀洹,舍国入道,大相略同。」既
云问无上道,非关小果,且据舍土出家事
同,故今引之。光中所见亦可八苦以为助
行,诸教共之故舍国事同,观行须别以分
诸教。又如《长含》有四轮王,分于一国雇人
剃头,既云诸王机亦不一。下去「又见」等亦
通诸机故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上)
释方便品¶ 第 200c 页 T34-0200.png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中)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经》云「被法服」者,如《璎珞经》云:「若天龙八
部斗争,念此袈裟生慈悲心」,意令比丘安
可不忍,亦令俗众生慕乐故,龙得一缕
牛角一触等(云云)。彼王所慕与此大同,此中
祇合明所见意以序表正,诸度行相功
德及袈裟等,但是寄此汎明之耳。然必须
辨行体显教以分味殊。「生忍」等者,文中两
解,初通以三句用释三忍,次一一句别对
三忍,应须附文释出所以。若分三忍对四
教者,生忍、苦忍别在初教,通为四境,何人
不须具此二耶?别在地前求佛道者,此
中虽无但准例说。次文即以诵经为第一
义者,若不求佛忍不关诵,故以诵经同
求佛道。第一义忍通亦在三,别唯圆别,故
令三句诸教不同。如《别译阿含》佛在舍卫
有一梵志来至佛所,种种骂佛种种恼佛。
佛告梵志:如汝以种种饮食上王,及遗
亲族;彼不受者为复属谁?梵志曰:此属于
我。佛言:此亦如是。我既不受还属于汝。故
此不受亦是生忍,故此生忍别属三藏,在《阿
含》故;通于通教,理不受故,况复通用诸教
共之?其名既通须释相状。次进中实相亦
可通四别二。「窳」者,如瓜在穴,病也。禅中云
通途皆有根本修者,诸教皆修故也。若达
根本,即成出世及出世上上,具如《止观》禅
释方便品¶ 第 201a 页 T34-0201.png
境中明,今文语略,但云「出世上上」及以「根本」,
根本即三藏,出世即通教,上上即别圆。又四
教皆以根本为境,故释前行通涉诸教,
于前行中云「离欲」者,通教也。又「根本」下,藏
通两教也,此两皆修根本背舍等故。然应
须知观行犹别以辨两教,别离二乘且从
难说,中道离欲中义通圆别,从圆受名。重
释「深修」者,由深修故离欲不同,则根本中
亦应传传为深故也。此中根本乃至二乘具
六已来,亦具藏通二教意也。别教五通如
文,亦可让于初地已上。「圆教初后皆六通」
者,但约理圆无漏失故义立六通,若从实
说,初地初住分得无漏通耳。「安禅」等者,前
通释中通深浅故,今上上禅别在别圆。
释般若化他中云「定慧具足」者,别人利物
横具诸教乃至圆教,今从极说故展转比,乃
至地住方乃具足,是故文中初从色定亦名
为等,等故具足,有漏尚等况复馀耶?背舍等
名等不等者,约无漏事禅以判,既云厌背
故多属慧,九定名定从名判耳,无间入故。
十一切处,前八属慧、后二属定,又前八在色
色界之中。亦自得等已如前说,前是因
缘。「又二乘」下约教判,二乘即前两教也。菩
萨及佛即四教义足。「空观」去约观判也。「破魔」
等者,四佛各有四降魔相,具如《止观》第八及
记。若对教者,亦空二假别中圆则具教观二
义故也。乃至地住各有破于八魔十魔,八
魔十魔具如《止观》第八及记。究竟破尽故名
「一切」。「击梵」等者,即真妙梵音之所转也。既降
根本即三藏,出世即通教,上上即别圆。又四
教皆以根本为境,故释前行通涉诸教,
于前行中云「离欲」者,通教也。又「根本」下,藏
通两教也,此两皆修根本背舍等故。然应
须知观行犹别以辨两教,别离二乘且从
难说,中道离欲中义通圆别,从圆受名。重
释「深修」者,由深修故离欲不同,则根本中
亦应传传为深故也。此中根本乃至二乘具
六已来,亦具藏通二教意也。别教五通如
文,亦可让于初地已上。「圆教初后皆六通」
者,但约理圆无漏失故义立六通,若从实
说,初地初住分得无漏通耳。「安禅」等者,前
通释中通深浅故,今上上禅别在别圆。
释般若化他中云「定慧具足」者,别人利物
横具诸教乃至圆教,今从极说故展转比,乃
至地住方乃具足,是故文中初从色定亦名
为等,等故具足,有漏尚等况复馀耶?背舍等
名等不等者,约无漏事禅以判,既云厌背
故多属慧,九定名定从名判耳,无间入故。
十一切处,前八属慧、后二属定,又前八在色
色界之中。亦自得等已如前说,前是因
缘。「又二乘」下约教判,二乘即前两教也。菩
萨及佛即四教义足。「空观」去约观判也。「破魔」
等者,四佛各有四降魔相,具如《止观》第八及
记。若对教者,亦空二假别中圆则具教观二
义故也。乃至地住各有破于八魔十魔,八
魔十魔具如《止观》第八及记。究竟破尽故名
「一切」。「击梵」等者,即真妙梵音之所转也。既降
释方便品¶ 第 201b 页 T34-0201.png
魔已应转法轮,文从实说但云初住,通论
四佛各各能转,乃至真妙亦通四佛。次约不
次第,云「随见而问」者,问:向明所见可非
随见。答:并是随见但二途不同,从不次边
最为随见,尚许一见具经五时,何妨睹行
次与不次。
「三藏后」等者,此则全是彼佛所说,
且如见人见行不妨见说。「舍禅」者,第四禅
也。亦可别圆忘怀之舍,忘彼禅故名之为
舍。「悲禅」者,《婆沙》云:「初禅修悲易,二禅修
喜易,三禅修慈易,四禅修舍易。」此中悲禅
既云化他,岂独初禅?故《婆沙》中尚有通别,
况大教耶?故一一禅皆应云慈乃至喜舍。「华
严思益」等者,《华严》具二,《思益》具四,故《思益》
第二卷初,网明菩萨放光遍照十方阿僧祇
国,一切烦恼一切疾病遇光安乐。烦恼病
苦并云一切。乃至佛自放六度光,触者蒙
益,故皆具四。以初地例佛亦应无妨,故
得引之。第一云:「佛告思益梵天:能教众生
一切智心是名布施,不舍菩提心名持戒,
不见心相生灭名忍,求心不可得名进,
除身心粗名禅,离诸戏论名慧。」岂非三
藏六度耶?第二云:「我说布施名为涅槃,愚
谓大富,入诸法实相故,持戒是涅槃不作
不起故,忍是涅槃念念灭故,进是涅槃无所
取故,禅是涅槃不贪著故,慧是涅槃不得
相故。」又云:「布施平等即萨婆若,乃至般若即
萨婆若。」又云:「布施不施不悭,乃至般若不
智不愚。」此等岂非并是通教六度相耶?第
四云:「能达一切法无所舍名檀,达一切法
四佛各各能转,乃至真妙亦通四佛。次约不
次第,云「随见而问」者,问:向明所见可非
随见。答:并是随见但二途不同,从不次边
最为随见,尚许一见具经五时,何妨睹行
次与不次。
「三藏后」等者,此则全是彼佛所说,
且如见人见行不妨见说。「舍禅」者,第四禅
也。亦可别圆忘怀之舍,忘彼禅故名之为
舍。「悲禅」者,《婆沙》云:「初禅修悲易,二禅修
喜易,三禅修慈易,四禅修舍易。」此中悲禅
既云化他,岂独初禅?故《婆沙》中尚有通别,
况大教耶?故一一禅皆应云慈乃至喜舍。「华
严思益」等者,《华严》具二,《思益》具四,故《思益》
第二卷初,网明菩萨放光遍照十方阿僧祇
国,一切烦恼一切疾病遇光安乐。烦恼病
苦并云一切。乃至佛自放六度光,触者蒙
益,故皆具四。以初地例佛亦应无妨,故
得引之。第一云:「佛告思益梵天:能教众生
一切智心是名布施,不舍菩提心名持戒,
不见心相生灭名忍,求心不可得名进,
除身心粗名禅,离诸戏论名慧。」岂非三
藏六度耶?第二云:「我说布施名为涅槃,愚
谓大富,入诸法实相故,持戒是涅槃不作
不起故,忍是涅槃念念灭故,进是涅槃无所
取故,禅是涅槃不贪著故,慧是涅槃不得
相故。」又云:「布施平等即萨婆若,乃至般若即
萨婆若。」又云:「布施不施不悭,乃至般若不
智不愚。」此等岂非并是通教六度相耶?第
四云:「能达一切法无所舍名檀,达一切法
释方便品¶ 第 201c 页 T34-0201.png
无所漏失名尸,达一切法无所伤损名
忍,达一切法平等名禅,达一切法无有
起相名慧。」岂非别圆六度相耶?《华严》具如
《止观》第七记引。又如《地持》六度各九,此并蒙
光得益之相,以佛道名通悲禅不局,初地
初住及通七地俱皆得入,故作通释。四相既
分五时可辨,是故不假诸馀繁论。未尝睡
眠,具如《止观》第四。然彼是方便此中正修,亦
通四教,若小乘中如那律,具如《止观》第四
记。此中在大以求佛道,故引《般舟》以为行
仪,「般舟」翻佛立,此举除睡中最,以九十
日常行故也。准部又通,通诸教故。无缺乃
至究竟,但此十戒名出《大论》,亦通诸教,具
如《止观》、《玄》文。今十始终悉是菩萨,故皆求佛
道。「生法两忍」者,合前二忍为生忍,第一义
为法忍,初半能忍人,次半所忍境,下半用
忍意,意即兼于生法故也。故知生忍之名
名通义别,三藏中生灭事忍为生忍,衍门中
生忍法忍永异三藏。「力」者,《阿含》云:「力有六
种,小儿啼为力,女人嗔为力,国王憍为力,
罗汉进为力,诸佛悲为力,比丘忍为力。」「离
诸等」者,五盖具如《止观》第四卷(云云)。初一行半
明所离,次半行明离意,以诸教禅皆离五
盖,意在佛道。如《宝积经》「迦叶云:有四法急
走舍离百由旬外:一利养,二恶友,三恶众,
四同住多戏笑或嗔斗等。」又云:「若有打截
大千众生,若有恶心恼发菩提心人,此过
过是。」「痴眷属」者,具如《般舟》须离痴人及乡
里等,望前亦有方便正修之别。「四事」者,前
忍,达一切法平等名禅,达一切法无有
起相名慧。」岂非别圆六度相耶?《华严》具如
《止观》第七记引。又如《地持》六度各九,此并蒙
光得益之相,以佛道名通悲禅不局,初地
初住及通七地俱皆得入,故作通释。四相既
分五时可辨,是故不假诸馀繁论。未尝睡
眠,具如《止观》第四。然彼是方便此中正修,亦
通四教,若小乘中如那律,具如《止观》第四
记。此中在大以求佛道,故引《般舟》以为行
仪,「般舟」翻佛立,此举除睡中最,以九十
日常行故也。准部又通,通诸教故。无缺乃
至究竟,但此十戒名出《大论》,亦通诸教,具
如《止观》、《玄》文。今十始终悉是菩萨,故皆求佛
道。「生法两忍」者,合前二忍为生忍,第一义
为法忍,初半能忍人,次半所忍境,下半用
忍意,意即兼于生法故也。故知生忍之名
名通义别,三藏中生灭事忍为生忍,衍门中
生忍法忍永异三藏。「力」者,《阿含》云:「力有六
种,小儿啼为力,女人嗔为力,国王憍为力,
罗汉进为力,诸佛悲为力,比丘忍为力。」「离
诸等」者,五盖具如《止观》第四卷(云云)。初一行半
明所离,次半行明离意,以诸教禅皆离五
盖,意在佛道。如《宝积经》「迦叶云:有四法急
走舍离百由旬外:一利养,二恶友,三恶众,
四同住多戏笑或嗔斗等。」又云:「若有打截
大千众生,若有恶心恼发菩提心人,此过
过是。」「痴眷属」者,具如《般舟》须离痴人及乡
里等,望前亦有方便正修之别。「四事」者,前
释方便品¶ 第 202a 页 T34-0202.png
之三行正具四事,初行二事谓饮食汤药,次
行衣服,次行卧具房舍,诸教之中或复桥梁
义井园林浴池,今无桥等。「殽」𦵔𦵔也。「膳」美食
也。不知何事嘉祥及涉法师皆以殽为肉,
纵有一分字义通肉,何须置馀专用于肉,
使后代少识者疑之。应云:非谷而食曰肴。
若作「[月*肴]」者啖也。《说文》曰:「膳者具食也。」秖云
从肉作训啖,谁即名为啖肉?或云:是肉
未制之前。斯言更谬,大乘顿制一切断肉,何
论《楞伽》前后制耶?况复并是光中所见,岂
一万八千咸同未施断肉之制,犹以[月*肴]肉
供佛僧耶?经名衣等者,如此土迦叶袈裟
直十万两金,光中所见或当有此。
次释般
若第三行中云「言语道断」者,心不著故必
离言说,言语道断泯前初行不可说而说,
心行处灭泯前次行不可观而观,虽复双
泯而说而照,故云「说不可说观不可观」。此
语复通衍中诸教,故不局此。消此三行文
有五释:初直消经文;次释三行全在方等,
而言六者,五随般若故也;第三释三行全
同般若,「盛谭」等是初行意,「寂灭」等是次行
意,「清净」等是第三行意,以从名便同称般
若;第四释以三行具对三味;第五复同般
若。
问:
若尔,此第五释与第三何别?
答:
第三直
以不说而说等与般若相同,故且对之。此
中因第四释中以第三行对于法华者,良
由妙慧二字,仍云见人不见座席,故却将
初后二行,归于中间一行。不观而观正同
般若,即与不见法华席同,等是不见故
行衣服,次行卧具房舍,诸教之中或复桥梁
义井园林浴池,今无桥等。「殽」𦵔𦵔也。「膳」美食
也。不知何事嘉祥及涉法师皆以殽为肉,
纵有一分字义通肉,何须置馀专用于肉,
使后代少识者疑之。应云:非谷而食曰肴。
若作「[月*肴]」者啖也。《说文》曰:「膳者具食也。」秖云
从肉作训啖,谁即名为啖肉?或云:是肉
未制之前。斯言更谬,大乘顿制一切断肉,何
论《楞伽》前后制耶?况复并是光中所见,岂
一万八千咸同未施断肉之制,犹以[月*肴]肉
供佛僧耶?经名衣等者,如此土迦叶袈裟
直十万两金,光中所见或当有此。
次释般
若第三行中云「言语道断」者,心不著故必
离言说,言语道断泯前初行不可说而说,
心行处灭泯前次行不可观而观,虽复双
泯而说而照,故云「说不可说观不可观」。此
语复通衍中诸教,故不局此。消此三行文
有五释:初直消经文;次释三行全在方等,
而言六者,五随般若故也;第三释三行全
同般若,「盛谭」等是初行意,「寂灭」等是次行
意,「清净」等是第三行意,以从名便同称般
若;第四释以三行具对三味;第五复同般
若。
问:
若尔,此第五释与第三何别?
答:
第三直
以不说而说等与般若相同,故且对之。此
中因第四释中以第三行对于法华者,良
由妙慧二字,仍云见人不见座席,故却将
初后二行,归于中间一行。不观而观正同
般若,即与不见法华席同,等是不见故
释方便品¶ 第 202b 页 T34-0202.png
未消《法华》。皆云或者,意在于斯。
问:
前分文
独在方等,今释具对三味耶?
答:
一者方等
具足四教,摄法多故;二者唯未见法华座
席,是故于法华前从容说之而兼般若。然
又诸教六度别者,皆由般若,是故具论。所
以若说若观及言语道断,诸教有故故须具
论(云云)。况所见难量故详之至五,收罗既广
不出于斯。
「两意从人」者,第四第五意中,正
指第三行也。「冷然」下「云云」者,如向略申,上
文但云种种因缘信解相貌,未分三味四教
之别,释者谁知三行含于二味。又诸经论六
之与十,离合不同,具如《止观》第七记。又《璎
珞》十度各各具三,义通诸意,故下卷云:「施
有三,谓财、法、无畏。尸有三,谓自性、受法、利
生。忍有三,谓苦行、外恶、第一义。进有三,谓
起大誓心、方便进趣,劝化众生。禅定有三,
谓乱想不起、生诸功德、利益众生。慧有三,
谓照有、照无、照中。愿有三,谓自行、神通、外
化。方便有三,谓进趣向果、巧会有无、不舍
不受。力有三,谓报得、修得、变化。智有三,谓
无想智、一切种智、变化智。」「以佛舍利」者,略如
长行,新云𡨧睹波,此云高显。方坟者,义立
谓安置身骨处也。见有灭度之相,则知
佛已涅槃,虽见入于涅槃,不知尔前所说,
而时众不决未测见由,故不同古畏妨寿
量。又复尔前已见二酥,大小理足应不重
说,是故怀疑。
「诸天龙神」等者,塔藏身界故
供者福大,不同殿堂形貌安处,故《长阿含》云:
「佛临涅槃,有梵摩比丘佛前立,执扇扇佛。
问:
前分文
独在方等,今释具对三味耶?
答:
一者方等
具足四教,摄法多故;二者唯未见法华座
席,是故于法华前从容说之而兼般若。然
又诸教六度别者,皆由般若,是故具论。所
以若说若观及言语道断,诸教有故故须具
论(云云)。况所见难量故详之至五,收罗既广
不出于斯。
「两意从人」者,第四第五意中,正
指第三行也。「冷然」下「云云」者,如向略申,上
文但云种种因缘信解相貌,未分三味四教
之别,释者谁知三行含于二味。又诸经论六
之与十,离合不同,具如《止观》第七记。又《璎
珞》十度各各具三,义通诸意,故下卷云:「施
有三,谓财、法、无畏。尸有三,谓自性、受法、利
生。忍有三,谓苦行、外恶、第一义。进有三,谓
起大誓心、方便进趣,劝化众生。禅定有三,
谓乱想不起、生诸功德、利益众生。慧有三,
谓照有、照无、照中。愿有三,谓自行、神通、外
化。方便有三,谓进趣向果、巧会有无、不舍
不受。力有三,谓报得、修得、变化。智有三,谓
无想智、一切种智、变化智。」「以佛舍利」者,略如
长行,新云𡨧睹波,此云高显。方坟者,义立
谓安置身骨处也。见有灭度之相,则知
佛已涅槃,虽见入于涅槃,不知尔前所说,
而时众不决未测见由,故不同古畏妨寿
量。又复尔前已见二酥,大小理足应不重
说,是故怀疑。
「诸天龙神」等者,塔藏身界故
供者福大,不同殿堂形貌安处,故《长阿含》云:
「佛临涅槃,有梵摩比丘佛前立,执扇扇佛。
释方便品¶ 第 202c 页 T34-0202.png
佛言:却勿在吾前。阿难思念:此比丘常侍
佛供给无厌,今者末后须其给使,乃令遣
却何因缘耶?佛告阿难:今俱尸城十二由旬
天神侧塞,嫌此比丘当佛前立,今者末后
诸天神等,皆欲供养,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
明映蔽,使我不得亲近礼敬,是故令却。阿
难白佛:何因缘故有是身光?佛言:毗婆尸
佛时以欢喜心手执火炬,照彼佛塔,使其
身体光明乃尔,上至二十八天身光不及。」火
照既尔馀皆准知。故知舍利所住之处其功
不轻,慢之生罪罪莫大矣。如斯等例经文
甚多何可具列,并非今正意。《经》云「天树王」
者,即忉利天波利质多罗树,具如《释签》引《大
经》文。结文意者,正供舍利旁严国界,若直
尔严国何须起塔?
「白毫为本」者,此约道理,
白毫表中,为诸法本不必最初,及由光见
以之为本,如他土瑞六趣居首,岂为瑞本?
所以他土以佛为本,若论总别仍同因光。
言「佛为本」者,下凡依佛,佛之人法由佛始
终,始必归终。
问:
他土六瑞容可因光,此土
但云佛放一光,见此国界何曾关五?
答:
因
光见处一切皆妙,当知光是殊妙之本,况复
诸瑞并中为本,光即中也。他六皆中由光亦
尔。
次行者,初二句叹光本,初中初一句二字
举光本,本即神力智慧。言「诸佛」者,举诸显
一,正指释迦。次二字正叹,尔前不然故云
「希有」,由二事故其光乃净。下之二句叹光
体用,于中初句叹光体,次句叹用,所照国
也。过万八千方云「无量」,故前立数且从所
佛供给无厌,今者末后须其给使,乃令遣
却何因缘耶?佛告阿难:今俱尸城十二由旬
天神侧塞,嫌此比丘当佛前立,今者末后
诸天神等,皆欲供养,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
明映蔽,使我不得亲近礼敬,是故令却。阿
难白佛:何因缘故有是身光?佛言:毗婆尸
佛时以欢喜心手执火炬,照彼佛塔,使其
身体光明乃尔,上至二十八天身光不及。」火
照既尔馀皆准知。故知舍利所住之处其功
不轻,慢之生罪罪莫大矣。如斯等例经文
甚多何可具列,并非今正意。《经》云「天树王」
者,即忉利天波利质多罗树,具如《释签》引《大
经》文。结文意者,正供舍利旁严国界,若直
尔严国何须起塔?
「白毫为本」者,此约道理,
白毫表中,为诸法本不必最初,及由光见
以之为本,如他土瑞六趣居首,岂为瑞本?
所以他土以佛为本,若论总别仍同因光。
言「佛为本」者,下凡依佛,佛之人法由佛始
终,始必归终。
问:
他土六瑞容可因光,此土
但云佛放一光,见此国界何曾关五?
答:
因
光见处一切皆妙,当知光是殊妙之本,况复
诸瑞并中为本,光即中也。他六皆中由光亦
尔。
次行者,初二句叹光本,初中初一句二字
举光本,本即神力智慧。言「诸佛」者,举诸显
一,正指释迦。次二字正叹,尔前不然故云
「希有」,由二事故其光乃净。下之二句叹光
体用,于中初句叹光体,次句叹用,所照国
也。过万八千方云「无量」,故前立数且从所
释方便品¶ 第 203a 页 T34-0203.png
表,况复诸方所照亦尔,故云无量。第三行中,
初二句重举所照而叹过常,次二句举见
称号,以请答。云「见此」者,二土瑞也。与一
化异故云未曾,既殊凡谄未曾不虚,诸佛
子等疑事不轻,故重启之。非专为己故云
「众」也。言「构难」者,构者架也累也,频至于
四故云累等。弥勒节节设问,文殊皆构而
拒之。此三意者,初意明事大意远,次意将
护发起影响二众,第三意将护当机结缘二
众。虽复初、二,共成第三,故弥勒三意并托
机缘,故云「妨闻」「机在仁者」及以「阖众」,是故托
众翻其三意,而请必答。「靳」亦「固」也。《广雅》云:
「彊辕也。」「兕」者音似,似牛而一角,似牛非牛
故云「疑兕」。今忧怀不决故云「忧兕」。「阖」字
胡腊反,闭也。《汉书》云:「阖众不廌一人者,
阖尽也。」当知今会尽众疑也。初拒中云「众
未曾疑」者,且据不发言者以质弥勒。次
「待佛定起」者,佛若定起其疑自决。言「时答」
者,催促之词,令其即答。钊师招音,作「刘」
字者误。钊师有弟子行深,从支遁买山。
答问为四:初开章,次生起,三「惟忖」下所以,
四广解。生起中云「罔像」者,亦可云仿像,
未实貌也。「髣髴」二字古作「仿佛」,上敷往
切,下方物切,上相似也,下不审也。若准
此义,上字正当惟忖答也,惟忖答上此土
瑞者。欲说等五句既对六瑞,即是以五
忖此六瑞。略曾既云放斯光已即说大法,
他土六瑞以光为总,因光先睹圣主演说,
故知答他土问也。广曾具述灯明六瑞及光
初二句重举所照而叹过常,次二句举见
称号,以请答。云「见此」者,二土瑞也。与一
化异故云未曾,既殊凡谄未曾不虚,诸佛
子等疑事不轻,故重启之。非专为己故云
「众」也。言「构难」者,构者架也累也,频至于
四故云累等。弥勒节节设问,文殊皆构而
拒之。此三意者,初意明事大意远,次意将
护发起影响二众,第三意将护当机结缘二
众。虽复初、二,共成第三,故弥勒三意并托
机缘,故云「妨闻」「机在仁者」及以「阖众」,是故托
众翻其三意,而请必答。「靳」亦「固」也。《广雅》云:
「彊辕也。」「兕」者音似,似牛而一角,似牛非牛
故云「疑兕」。今忧怀不决故云「忧兕」。「阖」字
胡腊反,闭也。《汉书》云:「阖众不廌一人者,
阖尽也。」当知今会尽众疑也。初拒中云「众
未曾疑」者,且据不发言者以质弥勒。次
「待佛定起」者,佛若定起其疑自决。言「时答」
者,催促之词,令其即答。钊师招音,作「刘」
字者误。钊师有弟子行深,从支遁买山。
答问为四:初开章,次生起,三「惟忖」下所以,
四广解。生起中云「罔像」者,亦可云仿像,
未实貌也。「髣髴」二字古作「仿佛」,上敷往
切,下方物切,上相似也,下不审也。若准
此义,上字正当惟忖答也,惟忖答上此土
瑞者。欲说等五句既对六瑞,即是以五
忖此六瑞。略曾既云放斯光已即说大法,
他土六瑞以光为总,因光先睹圣主演说,
故知答他土问也。广曾具述灯明六瑞及光
释方便品¶ 第 203b 页 T34-0203.png
所照,如今所见,乃至定起说经,即是双答
二土问也。双问意在问于定后,故云双答。
「惟忖」下当因缘释。「然文」下本迹也。据未广
述似同未知,既云今昔,昔即广曾但未彰
言先示惟忖,故先五句酬序六疑。
破古
中先叙,次「今明」下破。先去取,云「其法说不用」
者,仍存其譬;不用法者,本门太早故也。
问:
至此尚破太早,何以通序本迹释耶?
答
通序
通于本迹,别序唯在迹门,故释通序汎用
本门,非通序中广开寿量,乃至别序虽有
本迹之言,或时且用体用本迹。
问。若尔,譬本
譬法,法既不用,何以用譬?
答:
秖缘光宅法
譬分张,法则本迹俱谭,譬唯迹门显实,去
法存譬良有以也。傥若全取,仍须责云譬
本譬法,如何三譬唯譬得记,改小破惑二
法,乃以本迹双论用譬除法,良由斯也。
然
《论》有八句:一、欲说大法,二、欲雨大法雨,三、欲
击大法鼓,四、欲建大法幢,五、欲然大法炬,六、
欲吹大法蠡,七、欲不断大法鼓,八、欲演大法
义。今但依五句,以初句为总,下四为别。他
以八句四对释之,而云:一、破恶进善对,二、
开权显实对,三、得智證真对,四、说法利生对。
仍云寻释来由,唯有五句成两对半,有破
恶生善说法利生开权一句,馀者则阙,仍不
次第,读者应知。今谓论文八句释经五句,
是知不断幢炬释法鼓耳。不断明鼓体相
续,幢是法鼓标帜,炬明法鼓破暗,以喻释
喻道理如然。今依五句总别释之。然通序
冠首乍可从容,别由藉异无涉远本,文殊
二土问也。双问意在问于定后,故云双答。
「惟忖」下当因缘释。「然文」下本迹也。据未广
述似同未知,既云今昔,昔即广曾但未彰
言先示惟忖,故先五句酬序六疑。
破古
中先叙,次「今明」下破。先去取,云「其法说不用」
者,仍存其譬;不用法者,本门太早故也。
问:
至此尚破太早,何以通序本迹释耶?
答
通序
通于本迹,别序唯在迹门,故释通序汎用
本门,非通序中广开寿量,乃至别序虽有
本迹之言,或时且用体用本迹。
问。若尔,譬本
譬法,法既不用,何以用譬?
答:
秖缘光宅法
譬分张,法则本迹俱谭,譬唯迹门显实,去
法存譬良有以也。傥若全取,仍须责云譬
本譬法,如何三譬唯譬得记,改小破惑二
法,乃以本迹双论用譬除法,良由斯也。
然
《论》有八句:一、欲说大法,二、欲雨大法雨,三、欲
击大法鼓,四、欲建大法幢,五、欲然大法炬,六、
欲吹大法蠡,七、欲不断大法鼓,八、欲演大法
义。今但依五句,以初句为总,下四为别。他
以八句四对释之,而云:一、破恶进善对,二、
开权显实对,三、得智證真对,四、说法利生对。
仍云寻释来由,唯有五句成两对半,有破
恶生善说法利生开权一句,馀者则阙,仍不
次第,读者应知。今谓论文八句释经五句,
是知不断幢炬释法鼓耳。不断明鼓体相
续,幢是法鼓标帜,炬明法鼓破暗,以喻释
喻道理如然。今依五句总别释之。然通序
冠首乍可从容,别由藉异无涉远本,文殊
释方便品¶ 第 203c 页 T34-0203.png
答迹尚自惟忖,略广方决乃酬问旨,何得
率尔示远本耶?若释五句作显本者,略
曾广曾并须知远,光中横见应发近迹,光
中横见尚隐当同,但以起塔密表入实,岂
容于此便见远成及以塔踊并分身耶?惟忖
既未关于远本,故略广唯谭于近迹。「释后
既虚」等者,释显远既虚,释开三亦谬,开三
秖应如今总别,不须以对广略二文。若
不尔者,徒称权实。
正释中先直述大意,次
正释,三「横竖下」结意。正释中,先释,次结惟
忖。初文又二,先对五瑞,次别释。大圣忖量
不徒涉虑,此初惟忖乃为略广二答之基,故
弥勒思瑞以设疑,文殊附疑以忖度,是故内
惟昔佛正前之六瑞,忖量今佛瑞后之三周,
故略广时方显内忖,此即一经之骨目也。
初中三,先对五瑞;次「欲说」下,一一解释悉
令表正;三「如是」下结示有无。秖为释中以
瑞表当,故论八句皆云「欲」也。释中初句答
说法瑞者,明昔说《无量义经》表欲迹门入
实,两时无量义义既不殊,验知今日出生之
后,收入何疑?法之大者岂过于此。次句答
雨华瑞者,惟昔雨华时已表当说圆因
四位,故四而非果,忖今天华而四雨,了时
会之一因,一因必四位为所阶,四雨以义、天
为能表。第三句答众喜瑞者,忖今同昔众
见瑞喜,冥表必行行依理教,故喜心内动
圆障冥坏,改昔权人成今妙众,人必禀教
行理咸然。第四句答地动瑞者,忖今同昔
见地动时,已表当破六番无明,故普佛世
率尔示远本耶?若释五句作显本者,略
曾广曾并须知远,光中横见应发近迹,光
中横见尚隐当同,但以起塔密表入实,岂
容于此便见远成及以塔踊并分身耶?惟忖
既未关于远本,故略广唯谭于近迹。「释后
既虚」等者,释显远既虚,释开三亦谬,开三
秖应如今总别,不须以对广略二文。若
不尔者,徒称权实。
正释中先直述大意,次
正释,三「横竖下」结意。正释中,先释,次结惟
忖。初文又二,先对五瑞,次别释。大圣忖量
不徒涉虑,此初惟忖乃为略广二答之基,故
弥勒思瑞以设疑,文殊附疑以忖度,是故内
惟昔佛正前之六瑞,忖量今佛瑞后之三周,
故略广时方显内忖,此即一经之骨目也。
初中三,先对五瑞;次「欲说」下,一一解释悉
令表正;三「如是」下结示有无。秖为释中以
瑞表当,故论八句皆云「欲」也。释中初句答
说法瑞者,明昔说《无量义经》表欲迹门入
实,两时无量义义既不殊,验知今日出生之
后,收入何疑?法之大者岂过于此。次句答
雨华瑞者,惟昔雨华时已表当说圆因
四位,故四而非果,忖今天华而四雨,了时
会之一因,一因必四位为所阶,四雨以义、天
为能表。第三句答众喜瑞者,忖今同昔众
见瑞喜,冥表必行行依理教,故喜心内动
圆障冥坏,改昔权人成今妙众,人必禀教
行理咸然。第四句答地动瑞者,忖今同昔
见地动时,已表当破六番无明,故普佛世
释方便品¶ 第 204a 页 T34-0204.png
界六种震动,动虽形声二别,且以大鼓忖
之,故知诫兵必破边彊之大贼,地动则除
中理之无明,故二乘昔来都无斯理,序中
冥利时众未知。第五句答放光瑞者,忖今
同昔睹光已表开显道同,故以一光俱照
彼此,此表释迦彼表四佛,故知迹门不得
同本。
问:
大法、法义二句何殊?
答:
大法表此土
开显,法义表彼此道同,此照于彼、彼同于
此,故云「演」也。并一代所无,信答问有在。
言
「兼具」者,验知四瑞在定,定不可无,阙此至
略耳者。略谓极略,一往略曾似如略于惟
忖,义则不然,以略曾中既有过去诸佛之
言,但是望广名为略耳,非望惟忖。是故惟
忖但忖量过现,无曾见之言,故更略也。故
此略言有其二意:一者言略,无曾见故:二
者阙略,阙入定故。
次别解中复为总别。总
者,以下四句皆是大法,故知下四为成初
句。所言别者,即以雨等别彼大法,令入
住等对四位故,故名为别。即以光宅三喻
而从今法,故释五句并托喻从法,先以华
瑞举于横别以示竖总,以初句中义含四
位故也。故次以雨等以离前总,出四句
故。「准此」下四当位自具从始至末,文中且
从对竖以说,故以雨华用表四位,如吹法
蠡通表改于四位,而别在于十行,击鼓亦
通表四番破惑,而别在十向,演说既通云
横广竖深,竖深即如位位竖入,遍通诸位
而别在十地。故初雨雨乃至法义一一遍于
迹门广说,但于众生得益不同,须从竖释
之,故知诫兵必破边彊之大贼,地动则除
中理之无明,故二乘昔来都无斯理,序中
冥利时众未知。第五句答放光瑞者,忖今
同昔睹光已表开显道同,故以一光俱照
彼此,此表释迦彼表四佛,故知迹门不得
同本。
问:
大法、法义二句何殊?
答:
大法表此土
开显,法义表彼此道同,此照于彼、彼同于
此,故云「演」也。并一代所无,信答问有在。
言
「兼具」者,验知四瑞在定,定不可无,阙此至
略耳者。略谓极略,一往略曾似如略于惟
忖,义则不然,以略曾中既有过去诸佛之
言,但是望广名为略耳,非望惟忖。是故惟
忖但忖量过现,无曾见之言,故更略也。故
此略言有其二意:一者言略,无曾见故:二
者阙略,阙入定故。
次别解中复为总别。总
者,以下四句皆是大法,故知下四为成初
句。所言别者,即以雨等别彼大法,令入
住等对四位故,故名为别。即以光宅三喻
而从今法,故释五句并托喻从法,先以华
瑞举于横别以示竖总,以初句中义含四
位故也。故次以雨等以离前总,出四句
故。「准此」下四当位自具从始至末,文中且
从对竖以说,故以雨华用表四位,如吹法
蠡通表改于四位,而别在于十行,击鼓亦
通表四番破惑,而别在十向,演说既通云
横广竖深,竖深即如位位竖入,遍通诸位
而别在十地。故初雨雨乃至法义一一遍于
迹门广说,但于众生得益不同,须从竖释
释方便品¶ 第 204b 页 T34-0204.png
束横从竖,故入住者且名法雨,乃至入地
且名法义,是故迹门通名雨雨乃至法义,故
下广释句句皆云「为令众生」,所入又有超次
不同,今且从次并言「今之与昔」等也。如初
明雨雨但表入住,即不云今昔。从信入住
何所论改?非不改信,非改真位不得改
名,故始入住不须云改。故知二乘钝根菩
萨昔法华前未破无明,今初入住但得名
开,是故略开。利根深益在第二句,故第二句
容有昔时利钝菩萨及二乘人,先密入住并
于今经始入住者,并进入行俱名改号,若
显若密至今不同。三四两句准第二句,故知
改名亦通于后,诫兵亦然。證位虽尔,亦有
今昔闻经薄益入品入信,略如向明当机
结缘,具如《玄》文利益妙说,故知尔前亦可义
通开等四名。横阔竖深者,前之三句非不
深广,今至地位最得其名。次「惟昔」下总结。
「横竖释竟」者,若总别相对,以总为横、以别为
竖。若于别释,初句双显横竖二释,下之三句
文正明竖,位位兼横。涉法师云:「论释此文略
无奇功,难可具依。」是故今文亦不全用。
《经》「善男子」者,涉法师云:「离五不男」,岂法华
中众但离不男,才堪为受声闻无作,一缘
之中少分而已。今言此名大小通共,至今应
云开七方便为善,堪闻独妙名男,男子
即丈夫,具如《大经》。《大经》仍含三教佛性,具
如《玄》文所引云,须陀洹人佛性如净乳等,
岂小教中有佛性耶?故知《大经》于《法华》之
后,开方便教遍立佛性之名,名通义别,故
且名法义,是故迹门通名雨雨乃至法义,故
下广释句句皆云「为令众生」,所入又有超次
不同,今且从次并言「今之与昔」等也。如初
明雨雨但表入住,即不云今昔。从信入住
何所论改?非不改信,非改真位不得改
名,故始入住不须云改。故知二乘钝根菩
萨昔法华前未破无明,今初入住但得名
开,是故略开。利根深益在第二句,故第二句
容有昔时利钝菩萨及二乘人,先密入住并
于今经始入住者,并进入行俱名改号,若
显若密至今不同。三四两句准第二句,故知
改名亦通于后,诫兵亦然。證位虽尔,亦有
今昔闻经薄益入品入信,略如向明当机
结缘,具如《玄》文利益妙说,故知尔前亦可义
通开等四名。横阔竖深者,前之三句非不
深广,今至地位最得其名。次「惟昔」下总结。
「横竖释竟」者,若总别相对,以总为横、以别为
竖。若于别释,初句双显横竖二释,下之三句
文正明竖,位位兼横。涉法师云:「论释此文略
无奇功,难可具依。」是故今文亦不全用。
《经》「善男子」者,涉法师云:「离五不男」,岂法华
中众但离不男,才堪为受声闻无作,一缘
之中少分而已。今言此名大小通共,至今应
云开七方便为善,堪闻独妙名男,男子
即丈夫,具如《大经》。《大经》仍含三教佛性,具
如《玄》文所引云,须陀洹人佛性如净乳等,
岂小教中有佛性耶?故知《大经》于《法华》之
后,开方便教遍立佛性之名,名通义别,故
释方便品¶ 第 204c 页 T34-0204.png
男子之称通在五时,诸教义别。次释略曾,初
言「小分明」者,且从言说阶渐而言,意则不
然,向云惟忖还忖广略,故知略曾更述惟
忖,答中但略举光瑞,光照他方义当他土。
总而言之,并答此土,况他土之文元为成
此,故知惟忖且此、略曾且彼,所以分于彼
此者,以惟忖中有今佛之言,略曾中有过
去之语,以今表此、以过表彼。
若尔广曾亦
置过去之言,何以双表?
答:
广中具述三同,
可以三同显此;复有过去之语,而以过
去表他。
若尔,判答之中无过去语,何以双
判?
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本表过也。今日
如来,即显此也。双述过现故表双判。
言「曾
见」者,即是见广,但言中痒序略广渐增,为
答之方宾主仪耳。「欲令」等者,欲令之言谭
教意也。「闻」即闻慧,「知」即思慧,即开显之闻
思,故云「难信」。既有二慧必入修慧,岂佛说
法独令唯二,但以知释修未可全当,故但
云思。「亦信法」者,即圆二行,闻即信行,如〈随
喜〉、〈法师品〉等,知即法行如〈安乐行〉等,岂二行
者全无修慧?如三周授记及本门功德等,并
一往分别耳。乃至云「若闻是经思惟修习」
等,故经文中其例不少,以一部文凡论入
法不出二行故也。二慧二行得入诸位,故
欲令之言意通初后。云「收无量以归一」者,
指说大法意也,义当于总。次云「改三乘」
者,指法蠡十行。次云「六番」指击鼓十向。次
云「诸佛」等,指演义十地。次云「开」等却指
法雨十住。故知略曾还述惟忖,瑞表所为
言「小分明」者,且从言说阶渐而言,意则不
然,向云惟忖还忖广略,故知略曾更述惟
忖,答中但略举光瑞,光照他方义当他土。
总而言之,并答此土,况他土之文元为成
此,故知惟忖且此、略曾且彼,所以分于彼
此者,以惟忖中有今佛之言,略曾中有过
去之语,以今表此、以过表彼。
若尔广曾亦
置过去之言,何以双表?
答:
广中具述三同,
可以三同显此;复有过去之语,而以过
去表他。
若尔,判答之中无过去语,何以双
判?
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本表过也。今日
如来,即显此也。双述过现故表双判。
言「曾
见」者,即是见广,但言中痒序略广渐增,为
答之方宾主仪耳。「欲令」等者,欲令之言谭
教意也。「闻」即闻慧,「知」即思慧,即开显之闻
思,故云「难信」。既有二慧必入修慧,岂佛说
法独令唯二,但以知释修未可全当,故但
云思。「亦信法」者,即圆二行,闻即信行,如〈随
喜〉、〈法师品〉等,知即法行如〈安乐行〉等,岂二行
者全无修慧?如三周授记及本门功德等,并
一往分别耳。乃至云「若闻是经思惟修习」
等,故经文中其例不少,以一部文凡论入
法不出二行故也。二慧二行得入诸位,故
欲令之言意通初后。云「收无量以归一」者,
指说大法意也,义当于总。次云「改三乘」
者,指法蠡十行。次云「六番」指击鼓十向。次
云「诸佛」等,指演义十地。次云「开」等却指
法雨十住。故知略曾还述惟忖,瑞表所为
释方便品¶ 第 205a 页 T34-0205.png
故云欲令。「一切世间」等者,若不通指诸位
并开佛知见,岂得云一切等耶?如下文云:
一切世间多怨难信,难信之珠四十馀年
方乃信解。
次广曾者,还广上二。言「横竖」者,
彼此相望为横,今昔相望为竖。「通号」者,应
身皆具十,故名为通。法身望应亦得义立,
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知应号即法号也。然
释法号须从法立,具如《止观》第二记。又诸
经中或时通列三号,即十中初三。故《净名》云:
「若我分别此三句义,穷劫不尽」,准三望七
亦应可知。应号无尽,况法身耶?别号不定,如
《楞伽经》「佛告大慧:我于此娑婆有三僧祇
百千名号。」亦如《华严》此四天下十千名号,十
方各一世界各十千名号,乃至十方尽虚空
界种种不同。此佛既然,诸佛皆尔;佛号既然,
佛身说法亦复如是。十号功德,如《育王经》香
口比丘(云云)。
若尔,今之一佛尚名字不同,何
以言今名与他同耶?又释别名作定慧自
他释者,何佛无此自他定慧,独云灯明与
释迦同?
答:
应佛得名随缘各别,其义纵具
不及灯明,如《楞严》中坚意问寿,佛令往
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有佛名照明庄严
自在王。坚意往问竟,白佛已,阿难云:如我
解佛所说,彼佛是释迦异名。故照明之言正
与日月灯明义同。涉法师云:「日破暗、月作
明,日成热、月清凉,日开众华合青华、月合
众华开青华,灯于密室能破暗,如彼智能
破惑。」然全无合喻,况复亦无三同之见。依
今合之,方在今教,方可依前定慧自他,故
并开佛知见,岂得云一切等耶?如下文云:
一切世间多怨难信,难信之珠四十馀年
方乃信解。
次广曾者,还广上二。言「横竖」者,
彼此相望为横,今昔相望为竖。「通号」者,应
身皆具十,故名为通。法身望应亦得义立,
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故知应号即法号也。然
释法号须从法立,具如《止观》第二记。又诸
经中或时通列三号,即十中初三。故《净名》云:
「若我分别此三句义,穷劫不尽」,准三望七
亦应可知。应号无尽,况法身耶?别号不定,如
《楞伽经》「佛告大慧:我于此娑婆有三僧祇
百千名号。」亦如《华严》此四天下十千名号,十
方各一世界各十千名号,乃至十方尽虚空
界种种不同。此佛既然,诸佛皆尔;佛号既然,
佛身说法亦复如是。十号功德,如《育王经》香
口比丘(云云)。
若尔,今之一佛尚名字不同,何
以言今名与他同耶?又释别名作定慧自
他释者,何佛无此自他定慧,独云灯明与
释迦同?
答:
应佛得名随缘各别,其义纵具
不及灯明,如《楞严》中坚意问寿,佛令往
东方过三万二千佛土,有佛名照明庄严
自在王。坚意往问竟,白佛已,阿难云:如我
解佛所说,彼佛是释迦异名。故照明之言正
与日月灯明义同。涉法师云:「日破暗、月作
明,日成热、月清凉,日开众华合青华、月合
众华开青华,灯于密室能破暗,如彼智能
破惑。」然全无合喻,况复亦无三同之见。依
今合之,方在今教,方可依前定慧自他,故
释方便品¶ 第 205b 页 T34-0205.png
云随缘称别,义则不殊。
次说法同中即五时
同也。如《华严.四谛品》云:「文殊告诸菩萨,四
圣谛此娑婆及十方世界,一一各有四百万
亿十千名号。」《大集》亦尔。故知诸大四经多为
辨异,唯有今经特为显同,非但今佛与
他佛法同,亦乃己他皆入一味。故下文云
「因缘譬喻皆至种智」,是故诸经不出异意。
「大乘七善」者,既云通大小乘,《论》中又以闻
思修三而为三时,《成论》又以少年中年老年
所说为三,不同今人,今人老者所说非善。
又亦以三乘为三,故云通也。今文以三段
为三,其言仍通、其义则别;时节既尔,馀六准
知。今经应云圆乘七善。「八音」者:一极好,二
柔软,三和适,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误,七深
远,八不竭。诸教悉有,从所宣异,判教不
同,从所依异判佛差别,来至今教理无
二途。「界内外」等者,别圆两教摄彼二处,总
名满字故名圆满。「师云」者,指南岳也。「又
初」去重出异解。「金光明」者,如《金光明最胜王
经》第四云:「此经希有难量,初中后善,其义究
竟」,虽不云其语巧妙等,以馀文例可以
意知,部虽方等,义圆极故可以證今。「前心」
者谓住前。「中心」者谓登住。「后心」者即妙觉。
理犹未显名不思议,分證定慧名为「庄严」,
惑究竟尽名为「不坏」。此三如来,凡有所说
皆同一善。初心尚云不可思议,况复中后所
说皆善,是故亦与说法同中时节同也,故但
立三时,馀皆善也。有人云:「初句总,六句别,
故离七为十。初离三故四义深,五语巧,六
次说法同中即五时
同也。如《华严.四谛品》云:「文殊告诸菩萨,四
圣谛此娑婆及十方世界,一一各有四百万
亿十千名号。」《大集》亦尔。故知诸大四经多为
辨异,唯有今经特为显同,非但今佛与
他佛法同,亦乃己他皆入一味。故下文云
「因缘譬喻皆至种智」,是故诸经不出异意。
「大乘七善」者,既云通大小乘,《论》中又以闻
思修三而为三时,《成论》又以少年中年老年
所说为三,不同今人,今人老者所说非善。
又亦以三乘为三,故云通也。今文以三段
为三,其言仍通、其义则别;时节既尔,馀六准
知。今经应云圆乘七善。「八音」者:一极好,二
柔软,三和适,四尊慧,五不女,六不误,七深
远,八不竭。诸教悉有,从所宣异,判教不
同,从所依异判佛差别,来至今教理无
二途。「界内外」等者,别圆两教摄彼二处,总
名满字故名圆满。「师云」者,指南岳也。「又
初」去重出异解。「金光明」者,如《金光明最胜王
经》第四云:「此经希有难量,初中后善,其义究
竟」,虽不云其语巧妙等,以馀文例可以
意知,部虽方等,义圆极故可以證今。「前心」
者谓住前。「中心」者谓登住。「后心」者即妙觉。
理犹未显名不思议,分證定慧名为「庄严」,
惑究竟尽名为「不坏」。此三如来,凡有所说
皆同一善。初心尚云不可思议,况复中后所
说皆善,是故亦与说法同中时节同也,故但
立三时,馀皆善也。有人云:「初句总,六句别,
故离七为十。初离三故四义深,五语巧,六
释方便品¶ 第 205c 页 T34-0205.png
无杂,七具足,八清净,九鲜白,十梵行。须为
分其大小。」渐中不明方等般若者,但以六
波罗蜜拟之,但是文略。既云答上种种修
行,应具如上,顿渐既同横竖不别,故知因
光横见,非但生弥勒问异之疑端,亦为文
殊答同之先兆。又非但二圣问答之冥符,元
是如来化道之玄旨,故主伴相与密设一途,
使惬物机宜闻皆契辙。
问:
前问中以菩萨
为三藏大乘,三藏之后方云种种,即指二
酥。今何以将菩萨六度答种种耶?
答:
凡诸
问答及偈颂长行皆有广略,此文望上应为
三意:一者上广今略,故今渐初但举二乘;二
者上离今合,故上菩萨别开二酥、别明诸
教;三者上旁正具举则通列三乘,今直论
正且语二乘。
问:
观文语势,令得菩提属菩
萨句,何以离分对味不同?
答:
有二种:一者
义意,施前诸味本为佛乘,故将令得以
对元意;二者答意,问既具腾初后,答亦委
述始终,不可唯守略文令阙大旨,故随
问势从义离开,况此问答随见而辨,信非
二圣虚构言端,方荷今文释者之巧。引过
去无量劫远事与东方万八千孱同,验旧消
文未成答问。
「成一切种智」者,五佛章中皆
云为令乃至种智,故知同也。所以定起引同
还同光中所见,故五佛章种种之言不出
四味。「昔同」下「云云」者,令更分别三同相状,
今佛正在于定故以《法华》为当,古佛已说
《法华》故以三皆在昔,所以古佛六瑞及以尔
前四味,而为与今今同已同,唯说《法华》名
分其大小。」渐中不明方等般若者,但以六
波罗蜜拟之,但是文略。既云答上种种修
行,应具如上,顿渐既同横竖不别,故知因
光横见,非但生弥勒问异之疑端,亦为文
殊答同之先兆。又非但二圣问答之冥符,元
是如来化道之玄旨,故主伴相与密设一途,
使惬物机宜闻皆契辙。
问:
前问中以菩萨
为三藏大乘,三藏之后方云种种,即指二
酥。今何以将菩萨六度答种种耶?
答:
凡诸
问答及偈颂长行皆有广略,此文望上应为
三意:一者上广今略,故今渐初但举二乘;二
者上离今合,故上菩萨别开二酥、别明诸
教;三者上旁正具举则通列三乘,今直论
正且语二乘。
问:
观文语势,令得菩提属菩
萨句,何以离分对味不同?
答:
有二种:一者
义意,施前诸味本为佛乘,故将令得以
对元意;二者答意,问既具腾初后,答亦委
述始终,不可唯守略文令阙大旨,故随
问势从义离开,况此问答随见而辨,信非
二圣虚构言端,方荷今文释者之巧。引过
去无量劫远事与东方万八千孱同,验旧消
文未成答问。
「成一切种智」者,五佛章中皆
云为令乃至种智,故知同也。所以定起引同
还同光中所见,故五佛章种种之言不出
四味。「昔同」下「云云」者,令更分别三同相状,
今佛正在于定故以《法华》为当,古佛已说
《法华》故以三皆在昔,所以古佛六瑞及以尔
前四味,而为与今今同已同,唯说《法华》名
释方便品¶ 第 206a 页 T34-0206.png
为当同。古师不以六瑞而为今同,具如下
破。「初引」至「互举」者,文殊巧说为避繁文,
故文殊见时皆具五味。言「指前」者,以中后
指前初一佛也。二万之渐指最初及后,最
后之顿指二万及初,而不引二万之前等
者,且引同皆为顿开渐,过去既尔,验知他
土不过万八千者,以过此外不同故也。若
云无量何妨照同,若依现数则中间不
同尚亦不照,况万八千外,虽然犹是一往,
光但令见一万八千。答但引于过去二万,
足得表道同、足可释疑念,故定起所引
十方三世,何但如向所见所引。
问:
若尔,何
以将数而为所表?
答:
凡有表者皆约现数,
忽至三万岂无表耶?以自在法门无尽故
也。况正为所表且至一万八千,二万灯明
观释还表二万,如前二千即二万也。如菩
萨八万准说可知。若具以二万为表即表
权实满也。
「姓颇罗堕」等者,真谛译也。婆罗
门中之一姓也。《本行集》翻重幢,重字平声,一
切诸佛皆不在馀二贱姓故,尚尊贵时则
在刹利,尚多闻时在婆罗门。又浊难伏时
则在刹利,清易调时在婆罗门。
问:
三同判
文姓何为异?
答:
姓属祖父,名从己德,纵使
姓异未足为乖,若作义同不无其理,尊
贵多闻义同名别,如会名中岂以今古同名
释迦。言能仁者,亦根利捷疾不违物情,故
得国人从之如市。所言不二咸满众心,故
云「满语」。故满语等秖是能仁,王子一八亦复
如是。:
若尔,十方诸佛谁非利根等耶?
答:
本引
破。「初引」至「互举」者,文殊巧说为避繁文,
故文殊见时皆具五味。言「指前」者,以中后
指前初一佛也。二万之渐指最初及后,最
后之顿指二万及初,而不引二万之前等
者,且引同皆为顿开渐,过去既尔,验知他
土不过万八千者,以过此外不同故也。若
云无量何妨照同,若依现数则中间不
同尚亦不照,况万八千外,虽然犹是一往,
光但令见一万八千。答但引于过去二万,
足得表道同、足可释疑念,故定起所引
十方三世,何但如向所见所引。
问:
若尔,何
以将数而为所表?
答:
凡有表者皆约现数,
忽至三万岂无表耶?以自在法门无尽故
也。况正为所表且至一万八千,二万灯明
观释还表二万,如前二千即二万也。如菩
萨八万准说可知。若具以二万为表即表
权实满也。
「姓颇罗堕」等者,真谛译也。婆罗
门中之一姓也。《本行集》翻重幢,重字平声,一
切诸佛皆不在馀二贱姓故,尚尊贵时则
在刹利,尚多闻时在婆罗门。又浊难伏时
则在刹利,清易调时在婆罗门。
问:
三同判
文姓何为异?
答:
姓属祖父,名从己德,纵使
姓异未足为乖,若作义同不无其理,尊
贵多闻义同名别,如会名中岂以今古同名
释迦。言能仁者,亦根利捷疾不违物情,故
得国人从之如市。所言不二咸满众心,故
云「满语」。故满语等秖是能仁,王子一八亦复
如是。:
若尔,十方诸佛谁非利根等耶?
答:
本引
释方便品¶ 第 206b 页 T34-0206.png
令同何须求异,况今但以三同例之。名同
乃是从便来耳。如五佛引同十方,无不从
顿开渐,无不令至一切种智,此八子名
作四对释者,但得观心,馀三全无。
《经》云
「各领四天下」者,有言:金轮必不值佛。此亦
不然,诸皆不例。言「发大乘意」者,秖是四弘
誓。此诸声闻,大通佛所先已曾发,何况被会
更有小名?然发心者虽《华严》十种,不出四
弘,具如《止观》第一卷广明。「今未发迹」等者,
亦应云开权。言「发本」者,从示迹说。
问:
集
经者在发本后,何故仍云声闻耶?
答:
此
约文殊答问之时犹是声闻。
若尔,经首不应
犹名声闻?
答:
从昔列之,具如序释。故解释
者,先须顺经现文次第且叹其小,复更约
教及以本迹,探取文意准今以说。
问:
此云
发本,与发迹何殊?
答:
大同小异。发者开也。
若迹覆本,开其能覆名为发迹,迹既发已
即见其本,约所开边乃名发本。以覆本
故,迹名能覆、本名所覆,约所除边名为发
迹,约所见边名为发本。
「下文」者,具如〈五百
受记〉中说,则知一切头角声闻咸是菩萨。「昔
明」至「则有」者,释疑也。恐疑昔与今今同中
应一切同,何以今具五序昔但二耶?初是
现相,从「弥勒当知」下怀疑,从「时有菩萨」下
便论说经。所以古唯二者,有二意故,先
徵竟,次「既言」下释,中二:先明文无义有,次
「又若」下明隐昔显今。从要答二,理兼者略。
若具引三序以答弥勒之问,还成文殊引
往为答,有何不可?但文殊鉴物知此时
乃是从便来耳。如五佛引同十方,无不从
顿开渐,无不令至一切种智,此八子名
作四对释者,但得观心,馀三全无。
《经》云
「各领四天下」者,有言:金轮必不值佛。此亦
不然,诸皆不例。言「发大乘意」者,秖是四弘
誓。此诸声闻,大通佛所先已曾发,何况被会
更有小名?然发心者虽《华严》十种,不出四
弘,具如《止观》第一卷广明。「今未发迹」等者,
亦应云开权。言「发本」者,从示迹说。
问:
集
经者在发本后,何故仍云声闻耶?
答:
此
约文殊答问之时犹是声闻。
若尔,经首不应
犹名声闻?
答:
从昔列之,具如序释。故解释
者,先须顺经现文次第且叹其小,复更约
教及以本迹,探取文意准今以说。
问:
此云
发本,与发迹何殊?
答:
大同小异。发者开也。
若迹覆本,开其能覆名为发迹,迹既发已
即见其本,约所开边乃名发本。以覆本
故,迹名能覆、本名所覆,约所除边名为发
迹,约所见边名为发本。
「下文」者,具如〈五百
受记〉中说,则知一切头角声闻咸是菩萨。「昔
明」至「则有」者,释疑也。恐疑昔与今今同中
应一切同,何以今具五序昔但二耶?初是
现相,从「弥勒当知」下怀疑,从「时有菩萨」下
便论说经。所以古唯二者,有二意故,先
徵竟,次「既言」下释,中二:先明文无义有,次
「又若」下明隐昔显今。从要答二,理兼者略。
若具引三序以答弥勒之问,还成文殊引
往为答,有何不可?但文殊鉴物知此时
释方便品¶ 第 206c 页 T34-0206.png
众情在于己,故弥勒云「四众欣仰瞻仁及
我」,是以隐昔日之三而但述二,令知问答
之后即说《法华》,巧申己见以惬众情,适时
之宜何以加也。「又若」下第二意,秖缘不叙
昔答,故以垂辞具腾始末,始说《法华》
终尽灭后,乃至结会方结述云「今见此瑞与
本无异」等,乃至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
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等,但利
物乘机何劳费辞,故隐问答但述己
见。
若尔,何妨述众?
答:
据无量前无众围绕
等言,且云无众。而云「说大乘经教菩萨法」,
所教菩萨及二十亿,岂非众耶?况二兼三
馀何须述?
若尔,何不述问?
答:
问必有答,相
从须阙。
初所因人中先述不同以徵起,次
述瑶师谬解。言「因托」者,是流通之人,即指
妙光。言「非直」者,非如今佛适从定起,正说
之初直告身子。「彼佛」下,次明妙光非彼佛
定起对告之人。「如今」下,明身子但堪对告,
非堪流通,故云「未必」。次「因托」下明彼佛流
通属在妙光,故云「莫若」。次「如今」下引今流
通之人,同彼妙光。「莫」无也。「若」如也。此佛弘
宣无如文殊,不可匹类,故云无如。次「今佛」
下明今佛既其不叹身子,往佛所以不叹
对告,故知今昔俱叹弘通之人,故云「何必」。
「何必」者,是不叹之辞。「文殊」下重引所叹流
通人耳。次「又旧」下复述古师。而「以药王为
所因」者,许而不用。此师见下〈法师品〉初云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即以
药王为所因人。若引药王以例妙光,稍似
我」,是以隐昔日之三而但述二,令知问答
之后即说《法华》,巧申己见以惬众情,适时
之宜何以加也。「又若」下第二意,秖缘不叙
昔答,故以垂辞具腾始末,始说《法华》
终尽灭后,乃至结会方结述云「今见此瑞与
本无异」等,乃至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
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等,但利
物乘机何劳费辞,故隐问答但述己
见。
若尔,何妨述众?
答:
据无量前无众围绕
等言,且云无众。而云「说大乘经教菩萨法」,
所教菩萨及二十亿,岂非众耶?况二兼三
馀何须述?
若尔,何不述问?
答:
问必有答,相
从须阙。
初所因人中先述不同以徵起,次
述瑶师谬解。言「因托」者,是流通之人,即指
妙光。言「非直」者,非如今佛适从定起,正说
之初直告身子。「彼佛」下,次明妙光非彼佛
定起对告之人。「如今」下,明身子但堪对告,
非堪流通,故云「未必」。次「因托」下明彼佛流
通属在妙光,故云「莫若」。次「如今」下引今流
通之人,同彼妙光。「莫」无也。「若」如也。此佛弘
宣无如文殊,不可匹类,故云无如。次「今佛」
下明今佛既其不叹身子,往佛所以不叹
对告,故知今昔俱叹弘通之人,故云「何必」。
「何必」者,是不叹之辞。「文殊」下重引所叹流
通人耳。次「又旧」下复述古师。而「以药王为
所因」者,许而不用。此师见下〈法师品〉初云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即以
药王为所因人。若引药王以例妙光,稍似
释方便品¶ 第 207a 页 T34-0207.png
可尔;没却身子,深不可也。但云文有所因
之言,亦是对告之限,且云「可尔」。言「引往
小不类」者,若引往灯明正说之初对告之
人,以證今药王,故不类也;例同身子,此则
类也。所言「小」者,犹同文殊故也。「或言」下又
引古师。言「不便」者,释疑之时如来在定,定
起因机非因文殊,定起唯云告舍利弗,何
得将在定释疑之人,用对定起对告人
耶?「今明」下斥旧所释不当,故总云「不尔」。《经》
云「尔时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而
作」下责旧,文云「因其说经」,何得云因其
流通?「此乃」下责二师。「公」谓彰灼,「抗」谓拒抗。
二处皆是定起对告,告即所告,乃以妙光
为流通,药王为对告,违经抗佛何关释
经?「昔因」下引诸事同非唯一途。云「迹门竟」
等者,非谓迹门全竟,但是譬说周竟,便云
「告舍利弗无智人中」等。「今古」下结斥。言「更
若为胜」者,前释难云:昔已发迹云是菩萨,
今未发迹云是声闻,众事既齐故所因亦
等。「而近」下斥引药王,而近弃正说之初,远
取流通之首。
「是时」下说法名同中经中所
叹与无量义辞句不殊。若释此中教菩萨法等依前序义者,非正宗意;若作异名,
与今不别,故无重叙。「行后无境」者,方等、般
若种种行后,不见法华、涅槃之会,但见起
塔供养之事,故云无境。是故「今文」下答出法
华之会,即行后事也。
「六十小劫如食顷」者,
六十与五十、食顷与半日,数似少异,皆即
长而短,故云同也。生公云:「岂实然乎?表重
之言,亦是对告之限,且云「可尔」。言「引往
小不类」者,若引往灯明正说之初对告之
人,以證今药王,故不类也;例同身子,此则
类也。所言「小」者,犹同文殊故也。「或言」下又
引古师。言「不便」者,释疑之时如来在定,定
起因机非因文殊,定起唯云告舍利弗,何
得将在定释疑之人,用对定起对告人
耶?「今明」下斥旧所释不当,故总云「不尔」。《经》
云「尔时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而
作」下责旧,文云「因其说经」,何得云因其
流通?「此乃」下责二师。「公」谓彰灼,「抗」谓拒抗。
二处皆是定起对告,告即所告,乃以妙光
为流通,药王为对告,违经抗佛何关释
经?「昔因」下引诸事同非唯一途。云「迹门竟」
等者,非谓迹门全竟,但是譬说周竟,便云
「告舍利弗无智人中」等。「今古」下结斥。言「更
若为胜」者,前释难云:昔已发迹云是菩萨,
今未发迹云是声闻,众事既齐故所因亦
等。「而近」下斥引药王,而近弃正说之初,远
取流通之首。
「是时」下说法名同中经中所
叹与无量义辞句不殊。若释此中教菩萨法等依前序义者,非正宗意;若作异名,
与今不别,故无重叙。「行后无境」者,方等、般
若种种行后,不见法华、涅槃之会,但见起
塔供养之事,故云无境。是故「今文」下答出法
华之会,即行后事也。
「六十小劫如食顷」者,
六十与五十、食顷与半日,数似少异,皆即
长而短,故云同也。生公云:「岂实然乎?表重
释方便品¶ 第 207b 页 T34-0207.png
法心志故寄时云耳。」若云寄时,应言如
六十小劫,何得直云六十小劫谓如食顷?
故但情谓非实短也。信六十小劫经文非虚,
闻法之志加以佛威,一坐经时忘其久耳。
注家初引《净名》「促劫为日、演日为劫」者,乃
是佛促以为食顷,此则违经谓如之言,犹
不如于重法之志,但言寄时与经背耳。引
奢促已,乃云况玄匠真一之门,何为不以
历劫为数刻耶?虽复况释,理竟未彰。今谓
且如世人苦则以短为长、乐则以长为短,
此亦情谓之长短也。有云:受佛法食美未
饱故。此喻稍通。有人于此立以四句,如《中
论》破,此亦不然。必非听者于中修观,乃是
佛力及听者忘时,故知《中论》观法但被末代
钝根者耳。《经》「梵魔」等者,梵即色主亦三界主,
魔为欲主。沙门此云勤息,勤息恶故。婆罗
门者,此云净行,外道中出家云净行种也。
古人滥以此释四众者,若摄众足,何以更
云及天人等,所列不同并趣举耳。此中先
举欲色二主,四姓举胜六道标善,并且从
胜。略馀恶道者,皆取入佛法易者耳。古
昔既尔今佛亦然。「迦叶佛」下「云云」者,应明佛
兴土有净秽,涅槃进不以例灯明,是故迦
叶以土净故,法华唱灭即入灭也。「今佛」等
者,长行末云「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
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大众,
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此经?今正是时,
如来不久当般涅槃。」但今佛虽唱而未即
灭,故云「不久」。〈信解〉亦云「将死不久」,以在
六十小劫,何得直云六十小劫谓如食顷?
故但情谓非实短也。信六十小劫经文非虚,
闻法之志加以佛威,一坐经时忘其久耳。
注家初引《净名》「促劫为日、演日为劫」者,乃
是佛促以为食顷,此则违经谓如之言,犹
不如于重法之志,但言寄时与经背耳。引
奢促已,乃云况玄匠真一之门,何为不以
历劫为数刻耶?虽复况释,理竟未彰。今谓
且如世人苦则以短为长、乐则以长为短,
此亦情谓之长短也。有云:受佛法食美未
饱故。此喻稍通。有人于此立以四句,如《中
论》破,此亦不然。必非听者于中修观,乃是
佛力及听者忘时,故知《中论》观法但被末代
钝根者耳。《经》「梵魔」等者,梵即色主亦三界主,
魔为欲主。沙门此云勤息,勤息恶故。婆罗
门者,此云净行,外道中出家云净行种也。
古人滥以此释四众者,若摄众足,何以更
云及天人等,所列不同并趣举耳。此中先
举欲色二主,四姓举胜六道标善,并且从
胜。略馀恶道者,皆取入佛法易者耳。古
昔既尔今佛亦然。「迦叶佛」下「云云」者,应明佛
兴土有净秽,涅槃进不以例灯明,是故迦
叶以土净故,法华唱灭即入灭也。「今佛」等
者,长行末云「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
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大众,
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此经?今正是时,
如来不久当般涅槃。」但今佛虽唱而未即
灭,故云「不久」。〈信解〉亦云「将死不久」,以在
释方便品¶ 第 207c 页 T34-0207.png
秽土须说赎命为捃拾故,扶律说常令
久住故,兼权明实助发实故,带实用权
显权力故,过常未常始末一故,色身常身
无生灭故,虽此不同唱灭事等。
授记同中
先正述徵问,「昔事」下答。「若说」下明隐昔意。
「文殊巧谭不发迹」者,明所隐意意待定起。
一代所说非无圆融,未记二乘化道不畅,
今方始遂推功有归,岂可文殊匆卒尽理?
故隐所见待佛定起。说记德藏时众不惊,
故云「诸经皆尔」。「执教者未惊」下「云云」者,应
叙一代记不记意,如华严法界何所不含?
隔彼声闻使如聋哑,后分虽有授记事乖,
鹿苑初闻一向唯小,五等尚昧般若犹生,虽
《楞伽》方等有记小之言,《楞伽》乃密对菩萨,
方等为斥夺声闻,故一代教文彰灼唯此,请
搜检大藏方验有所归。故将护执权教
者,谓声闻永住涅槃,而隐昔记小之言,从
后以菩萨立号,或恐闻者惊疑惮教,或
恐拂席以亡后闻,此前未惊等文处处说
故,故不重论。
释疑意者,弥勒虽在八百之
数,多游弃习名曰求名,虽藉宿因补释迦
处,岂若妙德诸教盛谭,况曾为师释疑非
谬?言「密开寿量」者,预击时众密发疑端,
岂有伽耶适成而已。师为弟子,两时弟子
何者为尊?二处之师谁为实说?既师弟无
定实本迹难凭,终须剋覈令理有归,密生
其端本门方密。「九代祖师」者,若论八子皆
师妙光,则八子皆以妙光而为父师,既
云八子展转授记,虽同师妙光应先记长
久住故,兼权明实助发实故,带实用权
显权力故,过常未常始末一故,色身常身
无生灭故,虽此不同唱灭事等。
授记同中
先正述徵问,「昔事」下答。「若说」下明隐昔意。
「文殊巧谭不发迹」者,明所隐意意待定起。
一代所说非无圆融,未记二乘化道不畅,
今方始遂推功有归,岂可文殊匆卒尽理?
故隐所见待佛定起。说记德藏时众不惊,
故云「诸经皆尔」。「执教者未惊」下「云云」者,应
叙一代记不记意,如华严法界何所不含?
隔彼声闻使如聋哑,后分虽有授记事乖,
鹿苑初闻一向唯小,五等尚昧般若犹生,虽
《楞伽》方等有记小之言,《楞伽》乃密对菩萨,
方等为斥夺声闻,故一代教文彰灼唯此,请
搜检大藏方验有所归。故将护执权教
者,谓声闻永住涅槃,而隐昔记小之言,从
后以菩萨立号,或恐闻者惊疑惮教,或
恐拂席以亡后闻,此前未惊等文处处说
故,故不重论。
释疑意者,弥勒虽在八百之
数,多游弃习名曰求名,虽藉宿因补释迦
处,岂若妙德诸教盛谭,况曾为师释疑非
谬?言「密开寿量」者,预击时众密发疑端,
岂有伽耶适成而已。师为弟子,两时弟子
何者为尊?二处之师谁为实说?既师弟无
定实本迹难凭,终须剋覈令理有归,密生
其端本门方密。「九代祖师」者,若论八子皆
师妙光,则八子皆以妙光而为父师,既
云八子展转授记,虽同师妙光应先记长
释方便品¶ 第 208a 页 T34-0208.png
子,馀者次第展转为师,故得妙光居八代
之首。八子最后名曰然灯,然灯既为释迦之
师,是故妙光为九代祖。「生非生」等者,既师
弟更互,当知师弟生实非生,尔前曾灭灭亦
非灭,必久曾證非生非灭常住理故,迹示
生灭故云「非等」。又迹难测故故生非生,本
理妙故故灭非灭,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是
故须以非生非灭之师弟预密表之。
「问弥
勒」等者,昔八十劫承禀妙光,虽不通利,安
得不闻?今为补处宿智颇忘,何故而今
犹生疑问?答意者,此依权道不从实行,实
行虽即曾闻,何妨今仍犹豫。然忆昔曾闻
法华会中得记等事,亦应忆昔曾见法华会
前端相释疑,故知实位补处辅应化佛,示
历五味亦且从权,是故文中从权以释。
次
分明判中先腾意,次正释。先腾意者,惟忖
既忖量今昔,当知惟忖见已分明,故云「不
谬」。为答之法先微后著,故至明判显向非
疑,故云「皆决定」也。皆言表诸即初后皆决,
岂文殊大圣先思后当耶?次「当说」下正释中,
「当说」等者,当说合经,定用开经以之为表,
开为合瑞理决无疑。「名妙法」等者,华必有
莲如因定剋果,故知当入妙因定用天华
四雨为表。「教菩萨」等者,自此已前众机仍
隔,此会之始根性欲纯,睹瑞欣然当入行
理,定用人喜以之为表。「佛所护念」等者,
所护之理中地无动,欲念敷弘令当入果,
入果见理理是所护,故用地动为其表也。
「兼总入定」等者,四瑞总由中定而成,说法
之首。八子最后名曰然灯,然灯既为释迦之
师,是故妙光为九代祖。「生非生」等者,既师
弟更互,当知师弟生实非生,尔前曾灭灭亦
非灭,必久曾證非生非灭常住理故,迹示
生灭故云「非等」。又迹难测故故生非生,本
理妙故故灭非灭,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是
故须以非生非灭之师弟预密表之。
「问弥
勒」等者,昔八十劫承禀妙光,虽不通利,安
得不闻?今为补处宿智颇忘,何故而今
犹生疑问?答意者,此依权道不从实行,实
行虽即曾闻,何妨今仍犹豫。然忆昔曾闻
法华会中得记等事,亦应忆昔曾见法华会
前端相释疑,故知实位补处辅应化佛,示
历五味亦且从权,是故文中从权以释。
次
分明判中先腾意,次正释。先腾意者,惟忖
既忖量今昔,当知惟忖见已分明,故云「不
谬」。为答之法先微后著,故至明判显向非
疑,故云「皆决定」也。皆言表诸即初后皆决,
岂文殊大圣先思后当耶?次「当说」下正释中,
「当说」等者,当说合经,定用开经以之为表,
开为合瑞理决无疑。「名妙法」等者,华必有
莲如因定剋果,故知当入妙因定用天华
四雨为表。「教菩萨」等者,自此已前众机仍
隔,此会之始根性欲纯,睹瑞欣然当入行
理,定用人喜以之为表。「佛所护念」等者,
所护之理中地无动,欲念敷弘令当入果,
入果见理理是所护,故用地动为其表也。
「兼总入定」等者,四瑞总由中定而成,说法
释方便品¶ 第 208b 页 T34-0208.png
虽即不专由定,说是慧性全定为体,故开
定合定总摄教行人理故也。「有人」下述古,
正是现瑞时问,故得以瑞为今;谢方名
「己」,云何在定华地炳然,众喜充怀毫光溢
目,古人称己殊不体文。唯说法适休,况众
犹未散,故从多瑞皆名为今。故引文云「今
见此瑞」,今何所隔?瑞无不通,降此属当,故
云「当说」。前「昔同」下注「云云」者,正指此中,故
作等者。六瑞为今具兼二义:一有文證,故
文云「今见此瑞」;二者推理,《无量义经》事讫,众
存犹入其定。又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尔
时者当尔时也。若谓华止地静为已同者,
如来亦应已从定起。偈中不颂惟忖略曾
者,偈望长行广略之意各有其方,为解义
故、为摄持故,互存互没尚不失旨,况为答
之法容与阶渐,长行既宾主礼足,偈颂但
存于大纲,已有广曾明判,故不俟略及惟
忖。「于广」至「中间」者,举前举后,中可比知。
「表
无问自说」者,〈方便品〉初从三昧起告舍利
弗,广叹略叹此土他土,寄言绝言、若境若
智,此乃一经之根本、五时之要津,此事不
轻故须先表,即十二部中之一也。「现诸」等
者,都指四行故名为总,其中六瑞文相犹
别,初一行颂说法,次一行颂入定,次二句
颂雨华,但加天鼓以助妙因,次半行颂
众喜,次半行颂地动,次一句颂放光,不能
细分但且云总。以兼天鼓,天龙供养,非灼
然云喜,故且云总,良由此也。颂他土中,
初颂六趣中三行为四:初半行重明总瑞。
定合定总摄教行人理故也。「有人」下述古,
正是现瑞时问,故得以瑞为今;谢方名
「己」,云何在定华地炳然,众喜充怀毫光溢
目,古人称己殊不体文。唯说法适休,况众
犹未散,故从多瑞皆名为今。故引文云「今
见此瑞」,今何所隔?瑞无不通,降此属当,故
云「当说」。前「昔同」下注「云云」者,正指此中,故
作等者。六瑞为今具兼二义:一有文證,故
文云「今见此瑞」;二者推理,《无量义经》事讫,众
存犹入其定。又云「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尔
时者当尔时也。若谓华止地静为已同者,
如来亦应已从定起。偈中不颂惟忖略曾
者,偈望长行广略之意各有其方,为解义
故、为摄持故,互存互没尚不失旨,况为答
之法容与阶渐,长行既宾主礼足,偈颂但
存于大纲,已有广曾明判,故不俟略及惟
忖。「于广」至「中间」者,举前举后,中可比知。
「表
无问自说」者,〈方便品〉初从三昧起告舍利
弗,广叹略叹此土他土,寄言绝言、若境若
智,此乃一经之根本、五时之要津,此事不
轻故须先表,即十二部中之一也。「现诸」等
者,都指四行故名为总,其中六瑞文相犹
别,初一行颂说法,次一行颂入定,次二句
颂雨华,但加天鼓以助妙因,次半行颂
众喜,次半行颂地动,次一句颂放光,不能
细分但且云总。以兼天鼓,天龙供养,非灼
然云喜,故且云总,良由此也。颂他土中,
初颂六趣中三行为四:初半行重明总瑞。
释方便品¶ 第 208c 页 T34-0208.png
次一句正举六趣故云「一切」。次一句中总
明生死因果及处,「生死」两字总标也。业明
生死之因、报明生死之果,处即二十五有,故
亦与此同也。次一行明所依土。前长行文及
问答中皆不云光色,至此方云者前岂应
无?次一行明诸趣供养。虽云供养,意表机
成,当知前亦非无也。
问:
既云庄严则是净
土,既云道同那列净土?
答:
净由光照元具
六道,净土则无恶道之名,故知非但色净由
光,亦乃众宝具足,各供则指万八千土。
「可
知」下「云云」者,四机既遍于诸趣,四佛遍赴于
物机,是故四教各有真道,一坐任运三十四
念,一念相应不加功力,二处妙觉本得自
然,他不见之大小混乱。次「例如」下引例以
释自然,但举小喻大。「七生」等者意同前
问,若言真道自然、三教入真,何以听法?由
答中如流得风,故引小为例,如七生闻法
尚灭至一生二生,况诸菩萨?应具辨三果
家家、一来,以例地住真道位也。今光中所
见应皆果佛,义可通因,既有本迹四句不
同,岂无一土本下迹高、本高迹下及以俱下,
本迹俱高理数然也。故自然之称其例实多,
若云法报须约别圆,故注云云。言「将法
约人」者,但云深法不语菩萨,约法须之。
「第四三行」者,其中既云不颂圆觉,则初行
颂声闻竟应云「二行颂六度」,但云「一行」恐
误。又颂施忍等于四度,亦恐误也。第二行
中进、戒二度,第三行中施、忍二度,秖应等馀
禅、慧二度耳。若作初二行颂声闻,则初一
明生死因果及处,「生死」两字总标也。业明
生死之因、报明生死之果,处即二十五有,故
亦与此同也。次一行明所依土。前长行文及
问答中皆不云光色,至此方云者前岂应
无?次一行明诸趣供养。虽云供养,意表机
成,当知前亦非无也。
问:
既云庄严则是净
土,既云道同那列净土?
答:
净由光照元具
六道,净土则无恶道之名,故知非但色净由
光,亦乃众宝具足,各供则指万八千土。
「可
知」下「云云」者,四机既遍于诸趣,四佛遍赴于
物机,是故四教各有真道,一坐任运三十四
念,一念相应不加功力,二处妙觉本得自
然,他不见之大小混乱。次「例如」下引例以
释自然,但举小喻大。「七生」等者意同前
问,若言真道自然、三教入真,何以听法?由
答中如流得风,故引小为例,如七生闻法
尚灭至一生二生,况诸菩萨?应具辨三果
家家、一来,以例地住真道位也。今光中所
见应皆果佛,义可通因,既有本迹四句不
同,岂无一土本下迹高、本高迹下及以俱下,
本迹俱高理数然也。故自然之称其例实多,
若云法报须约别圆,故注云云。言「将法
约人」者,但云深法不语菩萨,约法须之。
「第四三行」者,其中既云不颂圆觉,则初行
颂声闻竟应云「二行颂六度」,但云「一行」恐
误。又颂施忍等于四度,亦恐误也。第二行
中进、戒二度,第三行中施、忍二度,秖应等馀
禅、慧二度耳。若作初二行颂声闻,则初一
释方便品¶ 第 209a 页 T34-0209.png
行直明见人,次一行明所修行,以云「有诸
比丘」故也。但诸文中多不以进、戒表于声
闻,然亦不以比丘为菩萨。前发问偈中,但
云「又见菩萨而作比丘」耳。次一行明菩萨
乘,即唯指三藏。言「将人约法」,但云声闻
不云四谛,约人须之。第五二行云「颂上种
种相貌」,又云「略无起塔」者,具如上文以对
六度。又如以般若三行对三味是也。亦可
从「或有诸比丘」去,至「说法求佛道」四行,总
颂菩萨即六度义足,以第三行是禅、第四行
是智,即如长行亦于菩萨乘中兼于二
酥,故云六波罗蜜。从「令得」去为法华意,
亦秖是进退取之耳。若依向分即是六度,含
于多种,以当酪及二酥菩萨也。次「尔时」下
一行半,云「追颂」者,随颂也。若准《玄》文用此
「追」字,皆云「退」耳。如云「涅槃追分别诸经」,
即退向前也。今此但以退后为随。「天人」下
初两行二句颂因人同者,经云「从三昧起,
即赞妙光赞后方始说经」,故知正是对告,
故不可依古作流通解之。况复但云「證
知」不云「流通」也。「嘱累如遗教」者,彼经初云:
「我灭度后当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
如贫得宝(云云)。是汝大师,若我在世无异此
也。」一一文初皆云「汝等比丘」。「有悲如涅槃」
者,涕泣盈目遍体血现,如波罗奢华,此即
恭法慕人之志也。「有慰喻亦如遗教」者,彼经
末云:「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
一劫会亦应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
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例如
比丘」故也。但诸文中多不以进、戒表于声
闻,然亦不以比丘为菩萨。前发问偈中,但
云「又见菩萨而作比丘」耳。次一行明菩萨
乘,即唯指三藏。言「将人约法」,但云声闻
不云四谛,约人须之。第五二行云「颂上种
种相貌」,又云「略无起塔」者,具如上文以对
六度。又如以般若三行对三味是也。亦可
从「或有诸比丘」去,至「说法求佛道」四行,总
颂菩萨即六度义足,以第三行是禅、第四行
是智,即如长行亦于菩萨乘中兼于二
酥,故云六波罗蜜。从「令得」去为法华意,
亦秖是进退取之耳。若依向分即是六度,含
于多种,以当酪及二酥菩萨也。次「尔时」下
一行半,云「追颂」者,随颂也。若准《玄》文用此
「追」字,皆云「退」耳。如云「涅槃追分别诸经」,
即退向前也。今此但以退后为随。「天人」下
初两行二句颂因人同者,经云「从三昧起,
即赞妙光赞后方始说经」,故知正是对告,
故不可依古作流通解之。况复但云「證
知」不云「流通」也。「嘱累如遗教」者,彼经初云:
「我灭度后当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
如贫得宝(云云)。是汝大师,若我在世无异此
也。」一一文初皆云「汝等比丘」。「有悲如涅槃」
者,涕泣盈目遍体血现,如波罗奢华,此即
恭法慕人之志也。「有慰喻亦如遗教」者,彼经
末云:「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
一劫会亦应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
利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例如
释方便品¶ 第 209b 页 T34-0209.png
今佛付弥勒云云」者,如云「一称南无佛皆
得值弥勒」等。后弥勒初成道时语言:「释迦
牟尼种种呵责,无奈汝何。教植来缘,今得
植我。」即弥勒受付之文也。
「我见」下四偈,不
同旧释以为结成。须颂上文判答意者,
若作结成之言则剩,判答之文又阙,岂得
不将颂判答耶?「颂上当说大乘经」者,亦应
云名妙法莲华,颂云「佛当雨法雨」等,颂上
教菩萨法。故知上之六句,但明欲说之由,
诫众令生渴慕耳。颂云「诸求三乘人」等,颂
上佛所护念,是佛所护故为断疑,与上文
相泯合,何得不颂上耶?若作断伏疑释
者,文复妙同。断第一意者,妙瑞本表报于
法同。断第二意者,瑞同法必实相。断第三
意者,至此会者咸无异求。断第四意者,三
疑得除,功在于佛。「事穷」等者,「事穷」谓名等
三也。「理尽」谓所显之体。事理合一,何所复
疑?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方便品
《正法华》题称「善权品」,及至释文皆云「善权
方便」,当知法护亦以善权而释方便,善是
巧之异名耳。文自分二,初略中自二,初正释
中文自为三,初一从字训,后二从意义。又
得值弥勒」等。后弥勒初成道时语言:「释迦
牟尼种种呵责,无奈汝何。教植来缘,今得
植我。」即弥勒受付之文也。
「我见」下四偈,不
同旧释以为结成。须颂上文判答意者,
若作结成之言则剩,判答之文又阙,岂得
不将颂判答耶?「颂上当说大乘经」者,亦应
云名妙法莲华,颂云「佛当雨法雨」等,颂上
教菩萨法。故知上之六句,但明欲说之由,
诫众令生渴慕耳。颂云「诸求三乘人」等,颂
上佛所护念,是佛所护故为断疑,与上文
相泯合,何得不颂上耶?若作断伏疑释
者,文复妙同。断第一意者,妙瑞本表报于
法同。断第二意者,瑞同法必实相。断第三
意者,至此会者咸无异求。断第四意者,三
疑得除,功在于佛。「事穷」等者,「事穷」谓名等
三也。「理尽」谓所显之体。事理合一,何所复
疑?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方便品
《正法华》题称「善权品」,及至释文皆云「善权
方便」,当知法护亦以善权而释方便,善是
巧之异名耳。文自分二,初略中自二,初正释
中文自为三,初一从字训,后二从意义。又
释方便品¶ 第 209c 页 T34-0209.png
初二从昔教,后一属今经。虽有三释,并以
三教而为方便,但有能通非能通及以即不
即异,致成三释,然须略谭三种大旨,方
可消文。然于三中初约能用三教得名,
法是所用、用是能用,虽法之与用俱通四
教,但有方圆差会之殊,故方便之称从权立
名,权不即实故对昔辨,成体外权非今品
意,文中举圆即属真实,相对来耳。故知在
昔不应以秘妙释方便也,乃是秘而不
说名为方便。况圆于昔乃是兼带之圆,是
故遍圆咸非今意。次第二释权属能通三教,
亦得名为方便,然虽不即,以能为圆作
远诠故,所诠之圆亦带能诠为方便故,
故知并非今品意也。前释不云三为能者,
权实逗会各致其极故方法不同,至第三
释方乃三权即是一实,指此即实之权,方
名今经方便。
次消文者,初约法用中为五:
先法,次举譬,三明用权意,四引證,五「此义」
下结非。初又三:先释训。「方者法也」者,《说文》
云:「法,术也。」正当今文。《尔雅》云:「则也。」即法家
之则。又云:「正也。」今亦如是,其法正故方可
逗机,虽未开显不得不正。次「法有」下释
义。虽俱法用,以偏望圆,偏差圆会;会虽
胜差,然会非差,用显非妙。三「三权」下释相,又二:初释法方圆,以对规矩而分偏圆,用显非妙。「三方一圆」者,虽即四教俱名法用,正以偏法名为方便。次「若智」下释用差会。所以俱置法用言者,各契机耳。非俱
会圆故并云「逗」。又法用者,法名虽通,用既
三教而为方便,但有能通非能通及以即不
即异,致成三释,然须略谭三种大旨,方
可消文。然于三中初约能用三教得名,
法是所用、用是能用,虽法之与用俱通四
教,但有方圆差会之殊,故方便之称从权立
名,权不即实故对昔辨,成体外权非今品
意,文中举圆即属真实,相对来耳。故知在
昔不应以秘妙释方便也,乃是秘而不
说名为方便。况圆于昔乃是兼带之圆,是
故遍圆咸非今意。次第二释权属能通三教,
亦得名为方便,然虽不即,以能为圆作
远诠故,所诠之圆亦带能诠为方便故,
故知并非今品意也。前释不云三为能者,
权实逗会各致其极故方法不同,至第三
释方乃三权即是一实,指此即实之权,方
名今经方便。
次消文者,初约法用中为五:
先法,次举譬,三明用权意,四引證,五「此义」
下结非。初又三:先释训。「方者法也」者,《说文》
云:「法,术也。」正当今文。《尔雅》云:「则也。」即法家
之则。又云:「正也。」今亦如是,其法正故方可
逗机,虽未开显不得不正。次「法有」下释
义。虽俱法用,以偏望圆,偏差圆会;会虽
胜差,然会非差,用显非妙。三「三权」下释相,又二:初释法方圆,以对规矩而分偏圆,用显非妙。「三方一圆」者,虽即四教俱名法用,正以偏法名为方便。次「若智」下释用差会。所以俱置法用言者,各契机耳。非俱
会圆故并云「逗」。又法用者,法名虽通,用既
释方便品¶ 第 210a 页 T34-0210.png
适时未为纯一,为以何法逗何等机?故
以四法赴机差会不等,权实相待是非俱
非。如前释法意既未融,逗物未畅规矩仍
别,且云善用。「诣」谓所趣,正是用也。智诣不
同,用法不等。次譬意者,正譬法用不同,有
二重法譬,于中置却圆中方法之名,且借
秘妙之号,故隔偏之圆亦有体内方便,故名
秘妙。秘妙之名似同第三,然其意则别。何
者?第三乃以开显为妙,此中乃以独圆为
妙,故此文中四俱方法,前之三教唯名方法,
非秘无妙,后之圆教是秘是妙,故后教中
得秘妙名,非关开显,故用偏法,如以一
指偏目一方;若用圆法,如以五指遍示诸
方。三明用权意者,尔前未合即以权法名
为随欲。四引證者,应以三权为引出之法,
文寄小说故云「三界」,况所离不同三界无
别,若于如来方便本一,此意未宣故属昔
教。虽是体外方便,于理无非体内,而众生
未知,准佛意说,故云「称叹方便」,以未开故
非今品意。
次第二约能诠者,若理教相望,
四教各论无非能诠,今以三望一,三为一
实作诠,故三名能诠,是则前之三教教行
人理悉为能诠。于中为七:初直立三教为
门,此从义释非关字训。次「门名」下释门义,
如世之门本为能通,三皆入实故名为门。
三「方便」下明门意,众生不了元是所通,依
其所执得成弄引,但不善曲者以引为
弄。四「真实」下明门用,虽非即所,得入由
兹。五「从能」下明得名,权实尚隔由物机差,
以四法赴机差会不等,权实相待是非俱
非。如前释法意既未融,逗物未畅规矩仍
别,且云善用。「诣」谓所趣,正是用也。智诣不
同,用法不等。次譬意者,正譬法用不同,有
二重法譬,于中置却圆中方法之名,且借
秘妙之号,故隔偏之圆亦有体内方便,故名
秘妙。秘妙之名似同第三,然其意则别。何
者?第三乃以开显为妙,此中乃以独圆为
妙,故此文中四俱方法,前之三教唯名方法,
非秘无妙,后之圆教是秘是妙,故后教中
得秘妙名,非关开显,故用偏法,如以一
指偏目一方;若用圆法,如以五指遍示诸
方。三明用权意者,尔前未合即以权法名
为随欲。四引證者,应以三权为引出之法,
文寄小说故云「三界」,况所离不同三界无
别,若于如来方便本一,此意未宣故属昔
教。虽是体外方便,于理无非体内,而众生
未知,准佛意说,故云「称叹方便」,以未开故
非今品意。
次第二约能诠者,若理教相望,
四教各论无非能诠,今以三望一,三为一
实作诠,故三名能诠,是则前之三教教行
人理悉为能诠。于中为七:初直立三教为
门,此从义释非关字训。次「门名」下释门义,
如世之门本为能通,三皆入实故名为门。
三「方便」下明门意,众生不了元是所通,依
其所执得成弄引,但不善曲者以引为
弄。四「真实」下明门用,虽非即所,得入由
兹。五「从能」下明得名,权实尚隔由物机差,
释方便品¶ 第 210b 页 T34-0210.png
故前之二释,于显露边及别地前,非今品
意。六引證意者,明彼昔门但云能通,于
今须开,故云「开方便门」,非谓于彼已明开
门。七「此义」下结非。
第三释者,即今品意,
但前二释于昔但得名偏名门,秘而不说;
今开其偏门,即圆所也,故云「秘妙」。显露彰
灼故云「真秘」。又为六:初直立者,于昔成秘,
彼秘被开于今成妙。次「妙达」下释功用者,
达即是开用妙之便,以开秘方,妙外无法
故云「即是」。三「点内」下约人教以示相者,众
生身中有昔种缘,名为衣珠,自退已来于
彼醉客,偏门尚无偏门之名,何况圆所?若
不开之,三权未显如衣覆珠,今经开之,
与果智一,作人亦尔思之可知。四「如斯」下
结名,方法及门即是秘妙,故云「如斯」。五「如
经」下引證。六「故以」下结名显是。
次料简中
三:初约自他三语,寄前初释以简于三,故
初被开即第三也。次约能所寄第二释,以
简三文,故第二被开亦即第三。三约四句
共简三释。初释者,自有三文,简初文者,三
教一向名他名权,权隔实故。释次文者,以
三教之他与圆自对辨。释第三文者,三俱
体内无非真实,但名为自自外无他,三语
亦然。
次约能所者,亦自有三文,并将能所
两字以简能所是非。释初文者,且指三教,
但是法用尚非能通,况是所通?是故三教非
能非所,故三方便悉皆为粗。释次意者,门
是三教得是能通,不云三教即是圆故,故
非所通,既其不即故犹是粗。释第三文者,
意。六引證意者,明彼昔门但云能通,于
今须开,故云「开方便门」,非谓于彼已明开
门。七「此义」下结非。
第三释者,即今品意,
但前二释于昔但得名偏名门,秘而不说;
今开其偏门,即圆所也,故云「秘妙」。显露彰
灼故云「真秘」。又为六:初直立者,于昔成秘,
彼秘被开于今成妙。次「妙达」下释功用者,
达即是开用妙之便,以开秘方,妙外无法
故云「即是」。三「点内」下约人教以示相者,众
生身中有昔种缘,名为衣珠,自退已来于
彼醉客,偏门尚无偏门之名,何况圆所?若
不开之,三权未显如衣覆珠,今经开之,
与果智一,作人亦尔思之可知。四「如斯」下
结名,方法及门即是秘妙,故云「如斯」。五「如
经」下引證。六「故以」下结名显是。
次料简中
三:初约自他三语,寄前初释以简于三,故
初被开即第三也。次约能所寄第二释,以
简三文,故第二被开亦即第三。三约四句
共简三释。初释者,自有三文,简初文者,三
教一向名他名权,权隔实故。释次文者,以
三教之他与圆自对辨。释第三文者,三俱
体内无非真实,但名为自自外无他,三语
亦然。
次约能所者,亦自有三文,并将能所
两字以简能所是非。释初文者,且指三教,
但是法用尚非能通,况是所通?是故三教非
能非所,故三方便悉皆为粗。释次意者,门
是三教得是能通,不云三教即是圆故,故
非所通,既其不即故犹是粗。释第三文者,
释方便品¶ 第 210c 页 T34-0210.png
亦开前二,非能非所及以能通并开成所,所
中善巧名为方便,故妙方便异于方法及能
通门。「故知」下结斥,先结名体若同若异,虽
俱名方便有此三异,岂但闻名便解其义?
故三释皆有方便之言,二非今品,故云「义
异」。「世人」下总斥世人,岂大师带偏情有阿
党耶?其如理何?其如文何?其如行何?其如
證何?生公天真独秀,尚云「从昔题品」,若从
昔题,何故称叹?若称叹昔,岂非毁今?若以
昔叹今又失于昔,则使体内之权全阙,体
外之用又亏,乃成内外俱亡,安得叹佛权
智?五佛开显便滥初施,三周善巧仍为徒设,
若言品虽题昔品内在今,县额榜州惑乱
行者。又初释中,既以随他等三通后二释,
次释复以门通初后,理应亦以妙通前二,
文无者略,但注「云云」,应云初释方便是秘而
非妙,次释方便秘堪入妙,后释方便秘即
是妙,此乃从佛内解以说,今成显露故阙
不论。
三约四句中初问意者,《正》本既云善
权,当知权是方便异名,欲约异名料简同
异故先问起。答中四,先标列,次释,三「三句」下
判,四「故正法华」下引證。释中相破一对分为
两句,相修相即各为一句,合四句也。他文或
以此为三句,或为六句,随其法相立意不
同,句法常定。今立三对已乃开为四句者,
欲以四句用对三释,以前三句属初二
释。若但为三句,以前二句判属前二,有何
不可?但相破中文相别故。又准相破,相修亦
可分为两句,四句属前亦无大失,名句随
中善巧名为方便,故妙方便异于方法及能
通门。「故知」下结斥,先结名体若同若异,虽
俱名方便有此三异,岂但闻名便解其义?
故三释皆有方便之言,二非今品,故云「义
异」。「世人」下总斥世人,岂大师带偏情有阿
党耶?其如理何?其如文何?其如行何?其如
證何?生公天真独秀,尚云「从昔题品」,若从
昔题,何故称叹?若称叹昔,岂非毁今?若以
昔叹今又失于昔,则使体内之权全阙,体
外之用又亏,乃成内外俱亡,安得叹佛权
智?五佛开显便滥初施,三周善巧仍为徒设,
若言品虽题昔品内在今,县额榜州惑乱
行者。又初释中,既以随他等三通后二释,
次释复以门通初后,理应亦以妙通前二,
文无者略,但注「云云」,应云初释方便是秘而
非妙,次释方便秘堪入妙,后释方便秘即
是妙,此乃从佛内解以说,今成显露故阙
不论。
三约四句中初问意者,《正》本既云善
权,当知权是方便异名,欲约异名料简同
异故先问起。答中四,先标列,次释,三「三句」下
判,四「故正法华」下引證。释中相破一对分为
两句,相修相即各为一句,合四句也。他文或
以此为三句,或为六句,随其法相立意不
同,句法常定。今立三对已乃开为四句者,
欲以四句用对三释,以前三句属初二
释。若但为三句,以前二句判属前二,有何
不可?但相破中文相别故。又准相破,相修亦
可分为两句,四句属前亦无大失,名句随
释方便品¶ 第 211a 页 T34-0211.png
时不可一准。言相破者,权与方便今昔
并有二名,于昔则偏圆二名相破,于今则
偏圆名体相即,此对初释故云相破。在今
则三教并妙,亦名为权亦名方便。在昔则三
种并粗,亦名为权亦名方便,故将昔二互
破昔二,以成二句,即二酥三教对彼圆教,
故昔教中三,于圆教人俱成秘妙及以同体,
故云「四种皆是秘妙及同体」也。故相破言但
从于名不从于体,今从名释其体常定。言
相修者,亦并在昔二名互立,但是三教二名
互修圆教二名,是故异前相破句也。虽昔
圆人亦见四种俱是秘妙,然于彼教不得
显说相即之言,故但依向于昔对论,故相
修者,亦对三教以辨一圆。何者?若舍三修
圆还同破句,若即三是圆乃同后句,不破
不即从权入实,故得修名。若于尔前二味
三教,利根菩萨有显露得,两教二乘唯秘密
得,由得入故即称为门。言相即者,即秖是
开,故相破属初释,相修者属第二释,相即
是第三释。言「云云」者,更以四句约味比决,
若开若判具如馀文,准说可见。下复广明故
不重说。三判可见。四證者,《正》本名即,今乃
体即,三权三方便即一权一方便故。次释方
便者,亦应言方便即权,举彼释今故不
繁耳。当知体外方便即体内之权,名虽更
互,名下之体既开,体上之名本实,由昔分
于体外体内,则令二处名下体殊,故知今经
「方便」即是《正法华》「善权」,《正法华》「善权」是今经
「方便」,无二无别。「低头」等者,尚开人天况复
并有二名,于昔则偏圆二名相破,于今则
偏圆名体相即,此对初释故云相破。在今
则三教并妙,亦名为权亦名方便。在昔则三
种并粗,亦名为权亦名方便,故将昔二互
破昔二,以成二句,即二酥三教对彼圆教,
故昔教中三,于圆教人俱成秘妙及以同体,
故云「四种皆是秘妙及同体」也。故相破言但
从于名不从于体,今从名释其体常定。言
相修者,亦并在昔二名互立,但是三教二名
互修圆教二名,是故异前相破句也。虽昔
圆人亦见四种俱是秘妙,然于彼教不得
显说相即之言,故但依向于昔对论,故相
修者,亦对三教以辨一圆。何者?若舍三修
圆还同破句,若即三是圆乃同后句,不破
不即从权入实,故得修名。若于尔前二味
三教,利根菩萨有显露得,两教二乘唯秘密
得,由得入故即称为门。言相即者,即秖是
开,故相破属初释,相修者属第二释,相即
是第三释。言「云云」者,更以四句约味比决,
若开若判具如馀文,准说可见。下复广明故
不重说。三判可见。四證者,《正》本名即,今乃
体即,三权三方便即一权一方便故。次释方
便者,亦应言方便即权,举彼释今故不
繁耳。当知体外方便即体内之权,名虽更
互,名下之体既开,体上之名本实,由昔分
于体外体内,则令二处名下体殊,故知今经
「方便」即是《正法华》「善权」,《正法华》「善权」是今经
「方便」,无二无别。「低头」等者,尚开人天况复
释方便品¶ 第 211b 页 T34-0211.png
三教,若被开已一体无殊,前已三重总贯
八门,下第五门虽结权实寄彼便明三番
释品,正意须以三种释品通贯八门,思之
不谬乃可解释。况一一门十双之中,双双须
解三番解释,一部之内一代教中不出八
门十双故也。
次广解中先破古为四,先述
五时教非,次述半满等非,三「复有」下述杂释
非,四「又有」下述附傍非,如是四失皆称权
实,权即方便,不知将何以释今品?初五时
非者,皆先叙次破,先叙初时,次「今谓」下破
者,《大论》破无常但是对治,对治属事事即无
实,但成小宗方便,纵有第一义悉尚非行
门三悉方便,岂符今教第一义中权巧方便
耶?次破十二年后为般若者,今不暇破其
在方等前,但破权实不出通教故云「即
空」。引《论》意者,虽空有相即望实成想,尚非
般若中实,无实则无同体方便,岂成此经
〈方便品〉耶?
问:
《般若》三教俱念想耶?
答:
通别俱
约未證实者,故文但云「照假有空」,空未实
故故破云「想」,心境未融故观名「想」,故有想
观非今方便。次叙《净名》意者,以方等中自
行内照空有二境,如云「修学三三昧,不以
三三昧为證」等,纳海入芥名为变动,意谓
以此权实过前《般若》。
「今谓」下破者有二:一
者对前,前教岂无内照外变;二者当部内实,
对外还名为二,亦非《净名》入不二门,既非
不二则非圆教二谛相即,岂是今经权实不
二之方便耶?亦不知他人指何为二及以不
二?故非所用。次「今谓」下破其申《法华》以三
八门,下第五门虽结权实寄彼便明三番
释品,正意须以三种释品通贯八门,思之
不谬乃可解释。况一一门十双之中,双双须
解三番解释,一部之内一代教中不出八
门十双故也。
次广解中先破古为四,先述
五时教非,次述半满等非,三「复有」下述杂释
非,四「又有」下述附傍非,如是四失皆称权
实,权即方便,不知将何以释今品?初五时
非者,皆先叙次破,先叙初时,次「今谓」下破
者,《大论》破无常但是对治,对治属事事即无
实,但成小宗方便,纵有第一义悉尚非行
门三悉方便,岂符今教第一义中权巧方便
耶?次破十二年后为般若者,今不暇破其
在方等前,但破权实不出通教故云「即
空」。引《论》意者,虽空有相即望实成想,尚非
般若中实,无实则无同体方便,岂成此经
〈方便品〉耶?
问:
《般若》三教俱念想耶?
答:
通别俱
约未證实者,故文但云「照假有空」,空未实
故故破云「想」,心境未融故观名「想」,故有想
观非今方便。次叙《净名》意者,以方等中自
行内照空有二境,如云「修学三三昧,不以
三三昧为證」等,纳海入芥名为变动,意谓
以此权实过前《般若》。
「今谓」下破者有二:一
者对前,前教岂无内照外变;二者当部内实,
对外还名为二,亦非《净名》入不二门,既非
不二则非圆教二谛相即,岂是今经权实不
二之方便耶?亦不知他人指何为二及以不
二?故非所用。次「今谓」下破其申《法华》以三
释方便品¶ 第 211c 页 T34-0211.png
三四一者,具如下显实中明,况虽分权实
而未出前教,以不云相即之权故也。故知
权实尚隔何殊偏小。次叙其判《涅槃》者,昔
妙觉方常,「今谓」下破,汝虽许《涅槃》明常,
而判在妙觉。何者?道前道后照真照俗,俱
有常与无常,云何定以金刚前后判经部
耶?部中得益岂皆妙觉?「量」谓数量及以体量,
以彼俗境是有量法,如境而照是权智也。
此用《摄论》理量破之。故今文意,若明常住,
众生理性尚实尚常,岂等觉后方乃常耶?「此
五时」下总结也。故彼五时权实莫异,并非今
意。次「乃至」下约半满等,破半满等宗,具如
《玄》文第十。五时既倾,半满诸宗不攻而败。
三「复有」下破杂释中四:先别叙,次「如是」下总
破,三「权尔」下别破,四「各不」下结非。于别
破中云「处所」者,谓智所托处。尔之与假皆
暂时之言,故知还约暂时处也。化城、草庵等
即其相也。「法门」者,智所用法随物机宜,指三
乘故,是法门也。言「智能」者,能施之智进否
有则,故于鹿苑设三乘也。「锤」伫伪反,亦
可「锤」伫违反,随物轻重前却均平,故是
智之巧能也。
四结非中言「不包含」者,权实
自住不相即故,况约处约法但云三车,故
使智能不逾于此,文不收于四教行理,故
云「不包」。义仍未摄开三人法,故云「不融」。欲
消今品具如四句,何法不收?何法不融?
四
叙附傍五时非者,义势多是嘉祥旧立,故今
上下三两处破之,令知得失。如其无失何
以归心?其失乃是归心之前,破之则是光
而未出前教,以不云相即之权故也。故知
权实尚隔何殊偏小。次叙其判《涅槃》者,昔
妙觉方常,「今谓」下破,汝虽许《涅槃》明常,
而判在妙觉。何者?道前道后照真照俗,俱
有常与无常,云何定以金刚前后判经部
耶?部中得益岂皆妙觉?「量」谓数量及以体量,
以彼俗境是有量法,如境而照是权智也。
此用《摄论》理量破之。故今文意,若明常住,
众生理性尚实尚常,岂等觉后方乃常耶?「此
五时」下总结也。故彼五时权实莫异,并非今
意。次「乃至」下约半满等,破半满等宗,具如
《玄》文第十。五时既倾,半满诸宗不攻而败。
三「复有」下破杂释中四:先别叙,次「如是」下总
破,三「权尔」下别破,四「各不」下结非。于别
破中云「处所」者,谓智所托处。尔之与假皆
暂时之言,故知还约暂时处也。化城、草庵等
即其相也。「法门」者,智所用法随物机宜,指三
乘故,是法门也。言「智能」者,能施之智进否
有则,故于鹿苑设三乘也。「锤」伫伪反,亦
可「锤」伫违反,随物轻重前却均平,故是
智之巧能也。
四结非中言「不包含」者,权实
自住不相即故,况约处约法但云三车,故
使智能不逾于此,文不收于四教行理,故
云「不包」。义仍未摄开三人法,故云「不融」。欲
消今品具如四句,何法不收?何法不融?
四
叙附傍五时非者,义势多是嘉祥旧立,故今
上下三两处破之,令知得失。如其无失何
以归心?其失乃是归心之前,破之则是光
释方便品¶ 第 212a 页 T34-0212.png
其后也。于中有三:初略立,次「初二」下略判,
三「此诸」下约谛教智三重三转。先述其立。初
文意者,彼以初重二慧为本,故但云「一权
一实」,意以权是凡夫、实是二乘,谓二乘实破
凡夫权,而迷凡夫未有权名。此亦未可,此
附鹿苑非也。次「空有」等者,意以双离向来
空有,而以观空不證为权,涉有无染为
实,故以观空非空、观有非有以显中道,
此乃附般若非也。不知般若之中中道非
一故也。次云「空有内静」者,意云:息向空有
权实为实,以此外用为权,非但内静双非,
复能外用双照,前虽双非但同内静。此亦
不知二教共有,此附方等非也。次更以此
双非双照在金刚前仍为无常,在金刚后
方是于常。此乃非其内静外照,此附涅槃
非也。此师虽见涅槃五时,不语法华真实,
况亦除于乳味?总论虽五,唯附四时。
次述
其略判意者,初直立二慧令信有故,故但
直举权实。次生解者,元立二智意本离著,
故离二边方解立意。第三意者,离内二
著方成自行,复能不著变用益他。第四意
者,非唯益他,自他俱权,论其实意本在极
果,故指金刚后心为实。然今明五佛非不
在果,及以本门久远之果,理则不然,尚开
凡夫即是真实,况金刚前仍判为权,权若唯
在金刚之前,则佛永无权智,将何以消今
品名「善权」耶?况都不判四重权实,为权为
实,况都不语《法华》,全非今意,是故不用。
向已通辨故云「略」也。
次述三转者,具历谛
三「此诸」下约谛教智三重三转。先述其立。初
文意者,彼以初重二慧为本,故但云「一权
一实」,意以权是凡夫、实是二乘,谓二乘实破
凡夫权,而迷凡夫未有权名。此亦未可,此
附鹿苑非也。次「空有」等者,意以双离向来
空有,而以观空不證为权,涉有无染为
实,故以观空非空、观有非有以显中道,
此乃附般若非也。不知般若之中中道非
一故也。次云「空有内静」者,意云:息向空有
权实为实,以此外用为权,非但内静双非,
复能外用双照,前虽双非但同内静。此亦
不知二教共有,此附方等非也。次更以此
双非双照在金刚前仍为无常,在金刚后
方是于常。此乃非其内静外照,此附涅槃
非也。此师虽见涅槃五时,不语法华真实,
况亦除于乳味?总论虽五,唯附四时。
次述
其略判意者,初直立二慧令信有故,故但
直举权实。次生解者,元立二智意本离著,
故离二边方解立意。第三意者,离内二
著方成自行,复能不著变用益他。第四意
者,非唯益他,自他俱权,论其实意本在极
果,故指金刚后心为实。然今明五佛非不
在果,及以本门久远之果,理则不然,尚开
凡夫即是真实,况金刚前仍判为权,权若唯
在金刚之前,则佛永无权智,将何以消今
品名「善权」耶?况都不判四重权实,为权为
实,况都不语《法华》,全非今意,是故不用。
向已通辨故云「略」也。
次述三转者,具历谛
释方便品¶ 第 212b 页 T34-0212.png
等。所言「三转」者,于向四重除第四果,以前
三为三。于中又为四:初略对三转,次「何故」
下明转所以,三「又如」下引證,四「又渐」下述
意。初又二,初正约谛,次教智例。初言谛者
即二谛也。权实为本,故先约谛以判于境,
境即真俗。于中先标,次对二谛。二谛语同
深浅各别,且判初重一实一权,但名二谛,
以此二谛为信本故,即是转凡而成小圣。
次重意者,转前二谛俱名为俗,双非前二
乃名为真,此真但是离著而已。第三重者,
先牒前空有为二者,牒前空有为俗;双非
不二者,牒前双非为真。即此真俗复转成
俗,故云二不二俱俗,非二非不二为真。第
四果重是三转外,既双非理极,但有因果相
望,权实是故不云。次例教智者,明此所诠
以为所观,既有三转,能诠能观岂无三耶?
次明所以中言「为人」者,三重二谛皆逗物
机,机即是人,人有三种,此不指四悉中为人
也。所以始终不出二谛,且约随机又名为
人。引證者,常依之言不逾此三,故但对之,
重与佛教所依,證前约谛意也。次「又佛教」
去重引总意为證,即證前约教。教中所述
不出此三,故云「三门」,教即门也。次「又渐」下
约佛化意,总述前之谛、教、智三,化意能所不
出此三,初令凡夫舍有入空,即初制小
也;次破二乘空著,故空有双舍,意云小菩
萨也;虽舍空有应未见中,古释菩萨,但
以次位而分大小,不论知中不知中等。
次「或者」下,中边并亡即大菩萨,或指八地初
三为三。于中又为四:初略对三转,次「何故」
下明转所以,三「又如」下引證,四「又渐」下述
意。初又二,初正约谛,次教智例。初言谛者
即二谛也。权实为本,故先约谛以判于境,
境即真俗。于中先标,次对二谛。二谛语同
深浅各别,且判初重一实一权,但名二谛,
以此二谛为信本故,即是转凡而成小圣。
次重意者,转前二谛俱名为俗,双非前二
乃名为真,此真但是离著而已。第三重者,
先牒前空有为二者,牒前空有为俗;双非
不二者,牒前双非为真。即此真俗复转成
俗,故云二不二俱俗,非二非不二为真。第
四果重是三转外,既双非理极,但有因果相
望,权实是故不云。次例教智者,明此所诠
以为所观,既有三转,能诠能观岂无三耶?
次明所以中言「为人」者,三重二谛皆逗物
机,机即是人,人有三种,此不指四悉中为人
也。所以始终不出二谛,且约随机又名为
人。引證者,常依之言不逾此三,故但对之,
重与佛教所依,證前约谛意也。次「又佛教」
去重引总意为證,即證前约教。教中所述
不出此三,故云「三门」,教即门也。次「又渐」下
约佛化意,总述前之谛、教、智三,化意能所不
出此三,初令凡夫舍有入空,即初制小
也;次破二乘空著,故空有双舍,意云小菩
萨也;虽舍空有应未见中,古释菩萨,但
以次位而分大小,不论知中不知中等。
次「或者」下,中边并亡即大菩萨,或指八地初
释方便品¶ 第 212c 页 T34-0212.png
地十地等觉。次「此为」下更以五乘判向化
意。意云:佛世化意不出五乘,于三重前以
凡夫为人天,人天生信破有入空以为二
乘。次「又为」下约三假判,此似次第修中之
人先破三假,此中一番但加三假,馀无异
也。秖是分别向之五乘,最初破有必具三
假,故初以三假为俗,诸意并同。然诸番中
虽不云假,初重俗谛理须是假。又前诸番
不云初重,元为修中但是文略,故破假修
中多是中论师意。第三重应云非三假,空有
为二、非空非有为不二,二不二为俗,非二
非不二为真,准前可知,故不重说。
「今详」下
但总略破之。又为五:先略非,次「经云」下引
文正示,三「又初」下结非示过,四「如天亲」下
引例,五「当知」下结示。初文者,附旁用他五
时之意,隐五时名潜为己释。今以一一时
中横论权实体用多少,意明如来难思巧用,
巧用不立但成渐次,是故云非。后约三转
又除果地,意欲拟为智谛离著,以因显果,
不意亦成渐次之非。次引文正示者,今
用五时八教相入方成一实,一一时中横
竖间杂,唯至法华谛智纯一,仍辨使成方
便之相,故方便初即叹五佛智谛方便,是故
品题须依圆顿。《经》云:「皆得睹见汝乃至果
方常」。经令舍于方便,汝乃却更用之。《大经》
自指《法华》为极,汝乃唯指金刚后心,应开
诸教汝乃废之。次示过中云「信解化果」者,
即前四重始终渐入。次「何关」下正示其非。
故嘉祥又云:「身之与乘各作四句,乘四句
意。意云:佛世化意不出五乘,于三重前以
凡夫为人天,人天生信破有入空以为二
乘。次「又为」下约三假判,此似次第修中之
人先破三假,此中一番但加三假,馀无异
也。秖是分别向之五乘,最初破有必具三
假,故初以三假为俗,诸意并同。然诸番中
虽不云假,初重俗谛理须是假。又前诸番
不云初重,元为修中但是文略,故破假修
中多是中论师意。第三重应云非三假,空有
为二、非空非有为不二,二不二为俗,非二
非不二为真,准前可知,故不重说。
「今详」下
但总略破之。又为五:先略非,次「经云」下引
文正示,三「又初」下结非示过,四「如天亲」下
引例,五「当知」下结示。初文者,附旁用他五
时之意,隐五时名潜为己释。今以一一时
中横论权实体用多少,意明如来难思巧用,
巧用不立但成渐次,是故云非。后约三转
又除果地,意欲拟为智谛离著,以因显果,
不意亦成渐次之非。次引文正示者,今
用五时八教相入方成一实,一一时中横
竖间杂,唯至法华谛智纯一,仍辨使成方
便之相,故方便初即叹五佛智谛方便,是故
品题须依圆顿。《经》云:「皆得睹见汝乃至果
方常」。经令舍于方便,汝乃却更用之。《大经》
自指《法华》为极,汝乃唯指金刚后心,应开
诸教汝乃废之。次示过中云「信解化果」者,
即前四重始终渐入。次「何关」下正示其非。
故嘉祥又云:「身之与乘各作四句,乘四句
释方便品¶ 第 213a 页 T34-0213.png
者,一、三为方便一为真实,令舍三取一,
禀教之徒虽复舍三而封一实,粗惑虽去
细惑寻生。」今问,至法华会若已舍三,复于
何处而封一实?若未至法华,尔前复无舍
三之教。声闻之人于法华前,见修久破,至
此何等细惑寻生?封实为是何等惑摄?岂
有细惑由闻法生?次云:「为对破故,明三
与一皆为方便。」今问,不审三一俱是方便,
为在《法华经》前,为已至法华会耶?尔前
尚迷三是方便,何曾云一亦是方便?故此品
初但云「昔日方便示三」,的无三一俱名方
便,对破之语为在何会?三云:「禀教之人乃
识三一俱是方便,更封两非而为理极。」今
问,三周何周是禀两非之文?尔前二乘尚无
前二,况双非耶?若菩萨人处处得入,何须《法
华》?三又以三一为二,两非为不二,二不二
皆方便,非二非不二为真实,破亦准前徵
人及处。四者「二与不二及以两非仍属四
句,未免名言并称方便,诸法寂灭不可言
宣,乃是真实。」今问,三昧起告、三周显本,为说
不说?寂灭义遍,何但法华?教下之理本自无
言,况大不可说先为五人,况今广明五佛
开权辨教权实,权实既显谁复封言?言封
三者,迷教迷情,今约部判教,消方便名
须有指归,岂徒遣语?以语逐语迷终未
祛,虽千万破终不可尽。身之四句准此可
知。况此品初题为「方便」,应用方便以释今
品,乃作实释殊违品目,故知嘉祥身沾妙
化义已灌神,旧章先行理须委破,识此大
禀教之徒虽复舍三而封一实,粗惑虽去
细惑寻生。」今问,至法华会若已舍三,复于
何处而封一实?若未至法华,尔前复无舍
三之教。声闻之人于法华前,见修久破,至
此何等细惑寻生?封实为是何等惑摄?岂
有细惑由闻法生?次云:「为对破故,明三
与一皆为方便。」今问,不审三一俱是方便,
为在《法华经》前,为已至法华会耶?尔前
尚迷三是方便,何曾云一亦是方便?故此品
初但云「昔日方便示三」,的无三一俱名方
便,对破之语为在何会?三云:「禀教之人乃
识三一俱是方便,更封两非而为理极。」今
问,三周何周是禀两非之文?尔前二乘尚无
前二,况双非耶?若菩萨人处处得入,何须《法
华》?三又以三一为二,两非为不二,二不二
皆方便,非二非不二为真实,破亦准前徵
人及处。四者「二与不二及以两非仍属四
句,未免名言并称方便,诸法寂灭不可言
宣,乃是真实。」今问,三昧起告、三周显本,为说
不说?寂灭义遍,何但法华?教下之理本自无
言,况大不可说先为五人,况今广明五佛
开权辨教权实,权实既显谁复封言?言封
三者,迷教迷情,今约部判教,消方便名
须有指归,岂徒遣语?以语逐语迷终未
祛,虽千万破终不可尽。身之四句准此可
知。况此品初题为「方便」,应用方便以释今
品,乃作实释殊违品目,故知嘉祥身沾妙
化义已灌神,旧章先行理须委破,识此大
释方便品¶ 第 213b 页 T34-0213.png
旨师资可成。准此一途馀亦可了。亦如三
种法轮殊乖承禀,大师称为顿乳,其以根
本为名,大师以三味为枝条,其亦以醍
醐为归本。今问,凡言根本,即曰能生,能
生始成,后摄归本,本却非始,二言相乖,枝
本不立摄亦无当,况根本两分摄归方一,
一为根本二则名枝,是则根本本来是枝,
应须会初而从于后,故开华严枝别,以入
法华本圆,况华严别圆俱成近迹,根义复坏
法华本成。又言三味是枝末者,鹿苑可尔?
二酥如何?若二酥圆别是枝,华严岂可成
本?若尔,乃成会本归本,或即会枝归枝。若
法华不关华严,则令二本永异,何得名为会末归本?况法华部内无入华严之文,
但有入佛知见,况涅槃终极五味明文,本师
所师旧章须改,若依旧立师资不成,伏膺
之说靡施,顶戴之言奚寄。四引二文为例
者,即是今经体内方便之流类也。《大乘方便
经》十种方便未捡。五「当知」下结示斥非。言
「如空若海」也,总包诸经色流,咸归今经空
海。
「今明」下正释,为二:先通,次别。初文三:先
列,次释,三「若一切法」下,以四摄法辩法功
用。释中四句,皆先标、次引文释。初句者既
引文云诸法等者,以有言故且从有说,有
言不出千如百界。第二句者,频引五文皆
證入实,且以入證对说为实。初文是被机
之意,次文是诸法之本,次文是化仪之宗,次
文是本行之源,次文是亡教之理。诸文皆以
入證为实,故知有说无说无不皆以真实
种法轮殊乖承禀,大师称为顿乳,其以根
本为名,大师以三味为枝条,其亦以醍
醐为归本。今问,凡言根本,即曰能生,能
生始成,后摄归本,本却非始,二言相乖,枝
本不立摄亦无当,况根本两分摄归方一,
一为根本二则名枝,是则根本本来是枝,
应须会初而从于后,故开华严枝别,以入
法华本圆,况华严别圆俱成近迹,根义复坏
法华本成。又言三味是枝末者,鹿苑可尔?
二酥如何?若二酥圆别是枝,华严岂可成
本?若尔,乃成会本归本,或即会枝归枝。若
法华不关华严,则令二本永异,何得名为会末归本?况法华部内无入华严之文,
但有入佛知见,况涅槃终极五味明文,本师
所师旧章须改,若依旧立师资不成,伏膺
之说靡施,顶戴之言奚寄。四引二文为例
者,即是今经体内方便之流类也。《大乘方便
经》十种方便未捡。五「当知」下结示斥非。言
「如空若海」也,总包诸经色流,咸归今经空
海。
「今明」下正释,为二:先通,次别。初文三:先
列,次释,三「若一切法」下,以四摄法辩法功
用。释中四句,皆先标、次引文释。初句者既
引文云诸法等者,以有言故且从有说,有
言不出千如百界。第二句者,频引五文皆
證入实,且以入證对说为实。初文是被机
之意,次文是诸法之本,次文是化仪之宗,次
文是本行之源,次文是亡教之理。诸文皆以
入證为实,故知有说无说无不皆以真实
释方便品¶ 第 213c 页 T34-0213.png
为本。第三句中引證意者,诸法权也,实相
实也。实即次句,权即初句,合彼二句共为
第三,以初二门无别法故。「例如」下引例,假
想故虚、治欲故实,秖此一观是实是虚,何妨
一法亦权亦实。第四句者,引文即指中理,
虚实理等二谛难思,双非此谛以显妙中,
亦不异于前之三门,四门理同故皆云一
切。三「若一切」下辨功用。又二:初正辨句摄
法功用,次「直列」下明其句意。初文者,秖此
四句尚互摄互破,权则俱权乃至俱是非权
非实,况复馀法不摄破耶?况四句外无复
有法,如此方成今经破立,岂与诸师破立
同耶?当知诸师既不识于诸权诸实,纵说
诸实,既未分判实义不成,况彼彼相望互
推迷实,是故并为初句所破,故云「无不是
权」。初句尚尔,况复三耶?故诸师权实并得权
之少分耳。言「如来所说」者,举果况凡。佛有
所说尚皆是权,岂末世泛谭自言真实,不
思圣化唯荐凡躯。第二句者实即究竟。佛
说之权尚须入实,况馀权实而不入耶?故
知一切唯有一实。言「巢窟」者,《说文》云:「鸟居
木曰巢,兽居穴曰窟。」「保」者,住著也。消通
大旨须称佛心,直守一隅如保巢窟。三
四二句准说可知,是故今文句句皆遍。若摄
令可识,秖是三智照三谛境、被三种机,机
遍法遍理遍事遍,皆云一切所以可知,以
一空一切空故一切皆实,一假一切假故一
切皆权,三四二句秖是中智双照双非,内由
三德三身具足,故使外用横竖显密,为成
实也。实即次句,权即初句,合彼二句共为
第三,以初二门无别法故。「例如」下引例,假
想故虚、治欲故实,秖此一观是实是虚,何妨
一法亦权亦实。第四句者,引文即指中理,
虚实理等二谛难思,双非此谛以显妙中,
亦不异于前之三门,四门理同故皆云一
切。三「若一切」下辨功用。又二:初正辨句摄
法功用,次「直列」下明其句意。初文者,秖此
四句尚互摄互破,权则俱权乃至俱是非权
非实,况复馀法不摄破耶?况四句外无复
有法,如此方成今经破立,岂与诸师破立
同耶?当知诸师既不识于诸权诸实,纵说
诸实,既未分判实义不成,况彼彼相望互
推迷实,是故并为初句所破,故云「无不是
权」。初句尚尔,况复三耶?故诸师权实并得权
之少分耳。言「如来所说」者,举果况凡。佛有
所说尚皆是权,岂末世泛谭自言真实,不
思圣化唯荐凡躯。第二句者实即究竟。佛
说之权尚须入实,况馀权实而不入耶?故
知一切唯有一实。言「巢窟」者,《说文》云:「鸟居
木曰巢,兽居穴曰窟。」「保」者,住著也。消通
大旨须称佛心,直守一隅如保巢窟。三
四二句准说可知,是故今文句句皆遍。若摄
令可识,秖是三智照三谛境、被三种机,机
遍法遍理遍事遍,皆云一切所以可知,以
一空一切空故一切皆实,一假一切假故一
切皆权,三四二句秖是中智双照双非,内由
三德三身具足,故使外用横竖显密,为成
释方便品¶ 第 214a 页 T34-0214.png
今经破立之意,以对昔故须为四句。通论
大纲法相虽尔,别论今品唯在第三,亦权
一半名方便品,以对自證实智说之。是故
须云第三半句,仍须摄彼馀三及半入此
一半,方可得名今「方便品」。若专四句各摄
一切尚非通方,何况诸师遍计权教,故云
「不得一向」。
「直列」下次明句意者,如向所释
虽复略引略释相状,仍成直列以辩句相,
未及融通以论玄旨,若破若立尚已无遗,
不偏一句不滞一隅,故云「尚自如此」,况
以大旨而遥观之。非局一方故云「玄览」。
方谓一人一行。所谓一理一教,随立随摄、
随破随亡,取舍自在故云「旷荡」,升出暗滞
故云「高明」。又穷远教曰「遥观」,察深理为
「玄览」,用横周为「旷荡」,指竖彻为「高明」,显
一家消通故云「若此」。若作悬字意亦可
见,他不见此,将何以释〈方便品〉耶?「况论旨
趣耶」者,为破古失,且以教相权实破立开
施出没盈缩行藏,若行解兼论自他合说,览
向文以论其旨,撮向事以论其趣,须晓四
句秖一法性,法性秖是真如实相如如涅槃,
以法性体不违诸法,不受诸法不住诸
法不入诸法,故一一名字、一一心法、一一
句偈、一一因果、一一凡圣、一一依正,乃至十
双无非法界,自在无碍其义可成,具如不
二十门所说。若本若末体理无殊,说而不
说、不说而说,照性非远自在无穷,虽复
无穷不出四句,四句无句无句而句,句句
遍收十方佛法,但法华前教教四句句句未
大纲法相虽尔,别论今品唯在第三,亦权
一半名方便品,以对自證实智说之。是故
须云第三半句,仍须摄彼馀三及半入此
一半,方可得名今「方便品」。若专四句各摄
一切尚非通方,何况诸师遍计权教,故云
「不得一向」。
「直列」下次明句意者,如向所释
虽复略引略释相状,仍成直列以辩句相,
未及融通以论玄旨,若破若立尚已无遗,
不偏一句不滞一隅,故云「尚自如此」,况
以大旨而遥观之。非局一方故云「玄览」。
方谓一人一行。所谓一理一教,随立随摄、
随破随亡,取舍自在故云「旷荡」,升出暗滞
故云「高明」。又穷远教曰「遥观」,察深理为
「玄览」,用横周为「旷荡」,指竖彻为「高明」,显
一家消通故云「若此」。若作悬字意亦可
见,他不见此,将何以释〈方便品〉耶?「况论旨
趣耶」者,为破古失,且以教相权实破立开
施出没盈缩行藏,若行解兼论自他合说,览
向文以论其旨,撮向事以论其趣,须晓四
句秖一法性,法性秖是真如实相如如涅槃,
以法性体不违诸法,不受诸法不住诸
法不入诸法,故一一名字、一一心法、一一
句偈、一一因果、一一凡圣、一一依正,乃至十
双无非法界,自在无碍其义可成,具如不
二十门所说。若本若末体理无殊,说而不
说、不说而说,照性非远自在无穷,虽复
无穷不出四句,四句无句无句而句,句句
遍收十方佛法,但法华前教教四句句句未
释方便品¶ 第 214b 页 T34-0214.png
畅,来至此会一味无殊(云云)。具如〈药草喻〉中
差即无差、无差即差。
次开章别释者,已知诸
法互融遍入,举实即实中有权,方指此权
名「方便品」;举权即是不思议权,此权有实,
方以此权名「方便品」,举亦权亦实则各有
所归,此乃相即之两亦、摄三之两亦,故名「方
便品」。故用即真实之方便为方便品,举非
权非实则秖是方便之理,理收三句皆方便
品。
问:
若尔,句句皆遍皆方便品,何必第三?
答:
一者名便,具权实故;二者义便,所摄遍故。
馀句义便而名不便,馀三虽有权义权名,
不如第三即名即具,用此即实而权为今
品也。
故下十双,双双皆具权实之名,皆取
即实而权为方便品,况初三总释皆冠十
文八门故也。若不尔者,非方便之事理乃
至悉檀,非列方便中法相之名,乃至非今
经之本迹十义,十义无二本迹似殊,本迹
虽殊不思议一,十义相别实相一如,为众
生故列释生起乃至本迹,事理乃至悉檀不
同,得意忘言言说解脱,若见此意常默常
说言行无违,还以此旨而为观境,使彼
观境昭然可观,诸释所无良由于此。如此
解释尚恐有漏,况复诸家单浅只独,纵多
列法相大小难分,虽判教时法华未显,
若以法华与馀同味,三说所无其言何在?
然此八中前七迹门、第八本门,本虽未至权
实理遍,故下文云「是我方便诸佛亦然」。故方
便之名通于本迹,此既玄释不同消文,是
故不同光宅判句。又此八门次第意者,若
差即无差、无差即差。
次开章别释者,已知诸
法互融遍入,举实即实中有权,方指此权
名「方便品」;举权即是不思议权,此权有实,
方以此权名「方便品」,举亦权亦实则各有
所归,此乃相即之两亦、摄三之两亦,故名「方
便品」。故用即真实之方便为方便品,举非
权非实则秖是方便之理,理收三句皆方便
品。
问:
若尔,句句皆遍皆方便品,何必第三?
答:
一者名便,具权实故;二者义便,所摄遍故。
馀句义便而名不便,馀三虽有权义权名,
不如第三即名即具,用此即实而权为今
品也。
故下十双,双双皆具权实之名,皆取
即实而权为方便品,况初三总释皆冠十
文八门故也。若不尔者,非方便之事理乃
至悉檀,非列方便中法相之名,乃至非今
经之本迹十义,十义无二本迹似殊,本迹
虽殊不思议一,十义相别实相一如,为众
生故列释生起乃至本迹,事理乃至悉檀不
同,得意忘言言说解脱,若见此意常默常
说言行无违,还以此旨而为观境,使彼
观境昭然可观,诸释所无良由于此。如此
解释尚恐有漏,况复诸家单浅只独,纵多
列法相大小难分,虽判教时法华未显,
若以法华与馀同味,三说所无其言何在?
然此八中前七迹门、第八本门,本虽未至权
实理遍,故下文云「是我方便诸佛亦然」。故方
便之名通于本迹,此既玄释不同消文,是
故不同光宅判句。又此八门次第意者,若
释方便品¶ 第 214c 页 T34-0214.png
不列名无以解释,若不生起迷于诠次,解
释正示十文相状,引證为防不信者故,结
归为明品元意故,分别为令释品有归,
判释令知粗妙有在,如是方显品之深旨。
又预辩本迹令识本地权实自他,方显大
途久近之化。于列名中,一一须安权实之
称,如云事理权实乃至悉檀权实,即是事权
理实,乃至悉檀三权一实,复以三种释品分
之,乃成今经之方便也。故《论》云:「自此已下
示现此经因果相故」。故十双中初五从因至
果,后五果家胜用,况一部文亦可本迹而
分因果,故知因中若无前四,则因义浅狭,
若无后五,则果用粗近。于中教是圣化,且
以受者得名,不同世人以教为因、佛智为
果,亦不同他三四等也。馀如下结权实
中。生起后「云云」者,应于章章述生起相,细
寻可见。又复文标能化义须对所,故后五
双唯体用中一只对所,馀四并从能对得
名。又此亦与十妙义同,若不尔者,谁知方
便须具十法?谁知十法义遍一经?若无十
法乃成经文不诠因果及以能所,是故十
双皆穷至要,方是今经之十双也。若尔,一经
始终皆名方便,并指前教以为所开,方乃
可云此经方便,故知序中證信发起方便,譬
喻秖是比况方便,因缘秖是往昔方便,本门
秖是久远方便,流通秖是诸佛菩萨通法方
便,由是方便故名真实。若得此意如观
掌果,《法华》一部方寸可知,一代教门刹那便
识,因果自他共成一法,十方三世无怀异
释正示十文相状,引證为防不信者故,结
归为明品元意故,分别为令释品有归,
判释令知粗妙有在,如是方显品之深旨。
又预辩本迹令识本地权实自他,方显大
途久近之化。于列名中,一一须安权实之
称,如云事理权实乃至悉檀权实,即是事权
理实,乃至悉檀三权一实,复以三种释品分
之,乃成今经之方便也。故《论》云:「自此已下
示现此经因果相故」。故十双中初五从因至
果,后五果家胜用,况一部文亦可本迹而
分因果,故知因中若无前四,则因义浅狭,
若无后五,则果用粗近。于中教是圣化,且
以受者得名,不同世人以教为因、佛智为
果,亦不同他三四等也。馀如下结权实
中。生起后「云云」者,应于章章述生起相,细
寻可见。又复文标能化义须对所,故后五
双唯体用中一只对所,馀四并从能对得
名。又此亦与十妙义同,若不尔者,谁知方
便须具十法?谁知十法义遍一经?若无十
法乃成经文不诠因果及以能所,是故十
双皆穷至要,方是今经之十双也。若尔,一经
始终皆名方便,并指前教以为所开,方乃
可云此经方便,故知序中證信发起方便,譬
喻秖是比况方便,因缘秖是往昔方便,本门
秖是久远方便,流通秖是诸佛菩萨通法方
便,由是方便故名真实。若得此意如观
掌果,《法华》一部方寸可知,一代教门刹那便
识,因果自他共成一法,十方三世无怀异
释方便品¶ 第 215a 页 T34-0215.png
求。以十法乘而观察之,法华三昧投足有
地,无上佛果修途可期,有眼诸贤请垂观
之。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下)
地,无上佛果修途可期,有眼诸贤请垂观
之。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