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215a 页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上)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正解释者,初释事理中,先释,次所以。
释中先释理,云「理是真如」至「为实」者,理实
何在?在心意识,故理无所存;遍在于事,故
事名权。故《俱舍》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
别名识」,在彼一向全无即理,若大乘中八
识名心,七识名意,六识名识,彼教为迷又
无即理,故偏小教;有漏之法全无性净,即
常住理知之者寡,故知有漏虽缘净等,同
属于事,具如事理不二门明。故所以中云
「非理无以立事,事有显理之功」,故称叹
方便,谁肯以三界有漏心等,以为如来之
所称叹〈方便品〉耶?若不尔者,为令众生其
义安在?世间相言如何消释?释理教中,先
正释,次「非教」下明所以。初释理中先略释,
次引例。初云「总前事理」者,合前理惑也。
故知无明法性乃至界外一切诸法皆是所
诠,此心意识名之与体,具足一切界外法
故。谁知《法华》之教,以此等法而为所诠?若
不尔者,邪见严王、恶逆调达从何而得?次
举例者,此即举解以例于迷,解理之时真
卷四 第 215b 页 T34-0215.png
俗俱谛解由迷得,故于迷中且名事理,由
诠此理而得成教,以理望教教名为权,
理在于迷迷亦名实,故权实之名非一处
得,果教谭此能诠亦权,故知其教秖诠其
理,是故如来称叹此教,自非今经谁肯叹
此诠迷之教为方便品?若不尔者,从三昧
起所叹者何?次教行中「行有深浅」者,谓圆
渐也。圆渐者何?谓七方便,还指渐渐即是
圆渐,故教定行移、行权教实,故言「教无进趣」,
况教诠实相,实相之理无复浅深。
问:
若无浅
深,应当无复诠行教耶?
答:
教有二种,诠
理之教无二,表行之教自分,秖缘行有差
殊,致诠行教小别。又能诠教亦无进趣,所
诠之行自阶差耳。若不尔者,如来方便波罗
蜜等何所證耶?
次缚脱者,行名犹通仍兼违
顺,故以缚脱而甄权实,名为缚脱。又通昔
者,诸经地前尚自违理,未开权故;此经弹
指无非佛因,以显实故。谁知此经,佛以恶
行亦得名为善巧方便?死尸之譬遍通一
切,具如修性不二门明。因果中三:初正释,
次「无果」下所以,三「二观」下释成。释成中云「二
观为方便」者,且约法示相、借权例显,一一
重中通摄诸教,岂可定局别二观耶?如体
用渐顿开合通别中,亦有诸教体用等法,从
体起用、从顿开渐、从渐合顿等。次体
用者,还指初住为随分果,此果即有百界
之用。言「立一切法」者,前事理中即以染缘
为一切法,此中即是净缘诸法,具如染净不
二门明。次渐顿中,一者自他俱有渐顿,二者
诠此理而得成教,以理望教教名为权,
理在于迷迷亦名实,故权实之名非一处
得,果教谭此能诠亦权,故知其教秖诠其
理,是故如来称叹此教,自非今经谁肯叹
此诠迷之教为方便品?若不尔者,从三昧
起所叹者何?次教行中「行有深浅」者,谓圆
渐也。圆渐者何?谓七方便,还指渐渐即是
圆渐,故教定行移、行权教实,故言「教无进趣」,
况教诠实相,实相之理无复浅深。
问:
若无浅
深,应当无复诠行教耶?
答:
教有二种,诠
理之教无二,表行之教自分,秖缘行有差
殊,致诠行教小别。又能诠教亦无进趣,所
诠之行自阶差耳。若不尔者,如来方便波罗
蜜等何所證耶?
次缚脱者,行名犹通仍兼违
顺,故以缚脱而甄权实,名为缚脱。又通昔
者,诸经地前尚自违理,未开权故;此经弹
指无非佛因,以显实故。谁知此经,佛以恶
行亦得名为善巧方便?死尸之譬遍通一
切,具如修性不二门明。因果中三:初正释,
次「无果」下所以,三「二观」下释成。释成中云「二
观为方便」者,且约法示相、借权例显,一一
重中通摄诸教,岂可定局别二观耶?如体
用渐顿开合通别中,亦有诸教体用等法,从
体起用、从顿开渐、从渐合顿等。次体
用者,还指初住为随分果,此果即有百界
之用。言「立一切法」者,前事理中即以染缘
为一切法,此中即是净缘诸法,具如染净不
二门明。次渐顿中,一者自他俱有渐顿,二者
卷四 第 215c 页 T34-0215.png
化他起用义兼权实并体内权,为此利他权
实法故须明开合。开合者,渐自不合者,藏
通两教不废小故;亦不合顿者,三教菩萨
不入实故。次通别者,前渐顿门渐中虽有
半教,半在渐初今半通后,悉檀即是判前
体用乃至通别,准前以释。次「当用」下结示方
法。言「四句」者,相破等四,具如前释。
四引
證中二:先引,次「彼论」下结叹。初又二:先经,次
论。经中先引一部,次引一品。引一部者为
欲略示方便遍故,具如前判。引一品者正
示剋体,指文处故具如后列。初引一部者,
又先简意,次正引文。初简意者简通从别,
十双一一具诸教味,若有不明事理乃至
悉檀者,信非佛教,且从相待故简通从别。
次正引者,初事理中云「不如三界」者,谓不
同也。始自二乘并异三界,未足辨今;今
从上句「非如非异」来成此文,故与方便教
事理不同,理教中理云寂灭者,真俗二理
不可说故。次教中举「五比丘」者,从渐初
说,亦应须云「若无性者为说人天,乃至脩
罗为下品善,乃至为说无作四谛」,故知从
理俱不可说,从事大小俱可得说。證教
行者,若闻證教、善行證行。「汝等」下二文并
皆證行,应广约此经以明善行作佛之相,
种种之言义含教行,以有今昔因缘故也。
次「但离」下證缚脱者,但离等者小中离妄名
为解脱,即以虚妄名之为缚,小虽解脱
非一切脱,小脱于大仍名为缚,故云「未得
此證」。大小俱有缚脱,唯今名脱。「尽行」下證
实法故须明开合。开合者,渐自不合者,藏
通两教不废小故;亦不合顿者,三教菩萨
不入实故。次通别者,前渐顿门渐中虽有
半教,半在渐初今半通后,悉檀即是判前
体用乃至通别,准前以释。次「当用」下结示方
法。言「四句」者,相破等四,具如前释。
四引
證中二:先引,次「彼论」下结叹。初又二:先经,次
论。经中先引一部,次引一品。引一部者为
欲略示方便遍故,具如前判。引一品者正
示剋体,指文处故具如后列。初引一部者,
又先简意,次正引文。初简意者简通从别,
十双一一具诸教味,若有不明事理乃至
悉檀者,信非佛教,且从相待故简通从别。
次正引者,初事理中云「不如三界」者,谓不
同也。始自二乘并异三界,未足辨今;今
从上句「非如非异」来成此文,故与方便教
事理不同,理教中理云寂灭者,真俗二理
不可说故。次教中举「五比丘」者,从渐初
说,亦应须云「若无性者为说人天,乃至脩
罗为下品善,乃至为说无作四谛」,故知从
理俱不可说,从事大小俱可得说。證教
行者,若闻證教、善行證行。「汝等」下二文并
皆證行,应广约此经以明善行作佛之相,
种种之言义含教行,以有今昔因缘故也。
次「但离」下證缚脱者,但离等者小中离妄名
为解脱,即以虚妄名之为缚,小虽解脱
非一切脱,小脱于大仍名为缚,故云「未得
此證」。大小俱有缚脱,唯今名脱。「尽行」下證
卷四 第 216a 页 T34-0216.png
因果,尽行因也,道场果也。须约此中明本
迹果别,故注「云云」。「佛眼」体也。「见六道」用也。
「始见」顿也。「学小」渐也。注「云云」者,五时不同
会令入顿。「穷子」开也。「付财」合也。「化城」通也。
「宝所」别也。「种种」四悉也。
次「别引一品」者,先
结前生后,「诸佛」下正引,须一一释令义合
十双,及与此经意会(云云)。初引「诸佛」等二
句者,上句明佛智所知,故云「甚深」,即是理
也。下句引门,门即教也。所诠既妙,故云「难
解」。所知所诠其理无别。「一切」等者,事理俱境,
境即理也。智即能知,望于能诠;悉名为理,
同是所诠故也。此正用门字故难解字,「更分
属」下声闻不知,于大名缚,此举不知正
显能知,故能知名脱。次「所以」下释上难知,
證教行者以能知者属在于佛,良由禀教
有行故也。以亲近佛必闻教故,名称普闻
必行备故。次「成就」下證体用者,「成就甚深」即
体具也。「随宜所说」即是用也。应知文中略随
宜字。次「吾从」下證因果者,正取「成」字以證
得果之因,亦是有因之果。「种种」下證渐顿
者,种种證渐令离證顿也。「所以者何」下證
开合者,「方便」證开「具足」證合,且约自行论
合,自行既具利他必然。「诸佛大事」下證利
益者,大事从别,别必会通。「取要言」下證四
悉者,取无量无边之言以證三悉,「止止不
须说」为證第一义,正指不可说理。「如是相
性」等證字者,十界为事、实相为理。若取究
竟等者,空中等为理、假等为事,若将此文
对下权实等,皆约体内论之,当部已开故
迹果别,故注「云云」。「佛眼」体也。「见六道」用也。
「始见」顿也。「学小」渐也。注「云云」者,五时不同
会令入顿。「穷子」开也。「付财」合也。「化城」通也。
「宝所」别也。「种种」四悉也。
次「别引一品」者,先
结前生后,「诸佛」下正引,须一一释令义合
十双,及与此经意会(云云)。初引「诸佛」等二
句者,上句明佛智所知,故云「甚深」,即是理
也。下句引门,门即教也。所诠既妙,故云「难
解」。所知所诠其理无别。「一切」等者,事理俱境,
境即理也。智即能知,望于能诠;悉名为理,
同是所诠故也。此正用门字故难解字,「更分
属」下声闻不知,于大名缚,此举不知正
显能知,故能知名脱。次「所以」下释上难知,
證教行者以能知者属在于佛,良由禀教
有行故也。以亲近佛必闻教故,名称普闻
必行备故。次「成就」下證体用者,「成就甚深」即
体具也。「随宜所说」即是用也。应知文中略随
宜字。次「吾从」下證因果者,正取「成」字以證
得果之因,亦是有因之果。「种种」下證渐顿
者,种种證渐令离證顿也。「所以者何」下證
开合者,「方便」證开「具足」證合,且约自行论
合,自行既具利他必然。「诸佛大事」下證利
益者,大事从别,别必会通。「取要言」下證四
悉者,取无量无边之言以證三悉,「止止不
须说」为證第一义,正指不可说理。「如是相
性」等證字者,十界为事、实相为理。若取究
竟等者,空中等为理、假等为事,若将此文
对下权实等,皆约体内论之,当部已开故
卷四 第 216b 页 T34-0216.png
也。言「佛佛皆尔」者,诸佛显实皆举五佛以
为事同。次引论中与《论》小别,但有八双,阙
开合、缚脱。利益即是通别,开别出通为利物
故。缚脱与因果小异,故不别对。《论》释诸佛
智慧甚深、为證甚深。「有五」者,今约所證故
判属理,虽离为五不出于證。「义」谓义味,
佛智得證有实义故。「实体」谓所證之理,「内
證」谓自行契境,「依止」谓正明所依之理,「无
上」谓叹所證之理。至果之时过于三五七
九乘等,《论》自转释无上甚深。云「大菩提」者,
《论》以「大」字以释无上,非引菩提證无上
也。以第三自有證甚深故,向约当品亦以
上句證理、下句證教。言「阿含」者,此云无比
法,即言教也。前五證理而能起教,名为「理
教」,今理通因、《论》文在果,门是教智名智慧
门。此中缚脱一双《论》文中无,今若立者难解
难入,仍加难见难觉难知。于难解上,云一
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此正是解脱意也。
脱须对缚,即与缚脱意同。《论》文合在《阿含》
义中,论于《阿含》义更开八示现,即初从「佛
曾亲近」去,为受持读诵甚深。二、百千万亿那
由他佛所修菩提,为修行甚深。三从「勇猛
精进」为果行甚深。四「名称普闻」为第四增长
功德甚深。今合论四文以为教行权实。「论
成就」下为第五快妙事心甚深,「论意趣」下为
第六无上甚深,「论」以随宜说法为第七八
甚深;今合《论》三共为体用权实。《论》以二乘
不知,为第八住持甚深;经既无文,今无所
对。《论》从此后复立如来四种功德,因果权
为事同。次引论中与《论》小别,但有八双,阙
开合、缚脱。利益即是通别,开别出通为利物
故。缚脱与因果小异,故不别对。《论》释诸佛
智慧甚深、为證甚深。「有五」者,今约所證故
判属理,虽离为五不出于證。「义」谓义味,
佛智得證有实义故。「实体」谓所證之理,「内
證」谓自行契境,「依止」谓正明所依之理,「无
上」谓叹所證之理。至果之时过于三五七
九乘等,《论》自转释无上甚深。云「大菩提」者,
《论》以「大」字以释无上,非引菩提證无上
也。以第三自有證甚深故,向约当品亦以
上句證理、下句證教。言「阿含」者,此云无比
法,即言教也。前五證理而能起教,名为「理
教」,今理通因、《论》文在果,门是教智名智慧
门。此中缚脱一双《论》文中无,今若立者难解
难入,仍加难见难觉难知。于难解上,云一
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此正是解脱意也。
脱须对缚,即与缚脱意同。《论》文合在《阿含》
义中,论于《阿含》义更开八示现,即初从「佛
曾亲近」去,为受持读诵甚深。二、百千万亿那
由他佛所修菩提,为修行甚深。三从「勇猛
精进」为果行甚深。四「名称普闻」为第四增长
功德甚深。今合论四文以为教行权实。「论
成就」下为第五快妙事心甚深,「论意趣」下为
第六无上甚深,「论」以随宜说法为第七八
甚深;今合《论》三共为体用权实。《论》以二乘
不知,为第八住持甚深;经既无文,今无所
对。《论》从此后复立如来四种功德,因果权
卷四 第 216c 页 T34-0216.png
实是一者初住成就,渐顿权实是第二教化
成就,此中阙一开合权实,馀与《论》不同亦
不须和会,以《论》文增句今但直对,如前引
当品文。故今更消现文,从證教行中亲近
必修行,精进必增长。若不精进、增长安有
名称普闻?故二成行并由闻教。次證体用
中事即是用,无上及入即得体也。既云成就,
信用从体。次證因果中云说如来功德成
就者,功德属因、成就在果,《经》云「成佛已来」,
验知果由因剋。次證渐顿中云教化说法
者,教化通摄一切化仪,兼于逆顺,说法唯
在口轮,局于顺化,当知三轮皆云成就不
独施顿。次證利益中以自證释利,以利
他释益,自證实故,故云「成就不可思议」,随
他权故,故云「言语」,前云「说法通于自他」,此
云「言语唯在于他」。次證四悉中言「可化」
者,四悉并从有机为名,故云可化。前云
教化通种熟脱,此中可化多在熟脱。今言
「不可化」者,相对来耳,即无四悉机者也。證
事理中云成就诸佛能知法身之体,此指果
地法身为理,以随众生名之为事,亦是法
身妙境事理且足。今意通凡、论文局果,果
由凡剋故义亦同,此与佛经及菩萨论文理
雅合,故云「与脩多罗」等合也。
五结成三种
权实者,结成头数也,故以权实共为其数。
若施若会法无增减,若无此文则使前释
权实未分,且列十名略释而已。故今对教
乃分权实,文自为三:初结成三种中又二:
先通、后别,束通成别。通中又二:先通中通,
成就,此中阙一开合权实,馀与《论》不同亦
不须和会,以《论》文增句今但直对,如前引
当品文。故今更消现文,从證教行中亲近
必修行,精进必增长。若不精进、增长安有
名称普闻?故二成行并由闻教。次證体用
中事即是用,无上及入即得体也。既云成就,
信用从体。次證因果中云说如来功德成
就者,功德属因、成就在果,《经》云「成佛已来」,
验知果由因剋。次證渐顿中云教化说法
者,教化通摄一切化仪,兼于逆顺,说法唯
在口轮,局于顺化,当知三轮皆云成就不
独施顿。次證利益中以自證释利,以利
他释益,自證实故,故云「成就不可思议」,随
他权故,故云「言语」,前云「说法通于自他」,此
云「言语唯在于他」。次證四悉中言「可化」
者,四悉并从有机为名,故云可化。前云
教化通种熟脱,此中可化多在熟脱。今言
「不可化」者,相对来耳,即无四悉机者也。證
事理中云成就诸佛能知法身之体,此指果
地法身为理,以随众生名之为事,亦是法
身妙境事理且足。今意通凡、论文局果,果
由凡剋故义亦同,此与佛经及菩萨论文理
雅合,故云「与脩多罗」等合也。
五结成三种
权实者,结成头数也,故以权实共为其数。
若施若会法无增减,若无此文则使前释
权实未分,且列十名略释而已。故今对教
乃分权实,文自为三:初结成三种中又二:
先通、后别,束通成别。通中又二:先通中通,
卷四 第 217a 页 T34-0217.png
次通中别。初通通中,初标至「亦如是」者,标
中虽云四教皆十,乃成四教各二十也。或三十或百六十。言二十者,即自十他十故也。以自通他无别法故,还以自十通利
于他,是故文中但列十耳。或三十所以著
「或言」者,表不定故,故自他一或无本数,
指自他故。今仍分为自他一对者,一依教
故,以《大经》中有此自他一重二谛;二依理
故,既摄单自他而为自他合,失彼单名自
为一对,或但一十以自中合权为实之十
实,对于他中合实为权之十权,总合方成
十双权实。若二十者,犹并存于自他十双故
尔。当知四教或八十或百二十或百六十,揽
兹共成一不思议权实,谓体内权以对于实,
若不尔者非《法华》也。次「又当教」下别释中,
云四种为自行者,前云通者,十十皆通自
他等故。今云别者,十中分于四二四故。故
知直尔分十以为自他,不对诸教,教教皆
然。又亦可以前五为自、后五为他,相对为
自他也。恐一教内自他犹通自他相对,今为
分十以成三义,则一向成别故尔。是故四
教唯有四十各具自他,故知今经唯属圆
中化他、自行化他乃得名方便也。次别结
中云「若通若别」者,指前当教通别故也。今
总以四教共对自他,则三教为他、唯圆为
自,故云别也。前通别名自之与他义涉馀
教,别束通别,自则唯在今品,是圆家方便
施开等也(云云)。次结成四句者,结向别结自
他以成四句。
问:
前立四句一一遍摄,今何
中虽云四教皆十,乃成四教各二十也。或三十或百六十。言二十者,即自十他十故也。以自通他无别法故,还以自十通利
于他,是故文中但列十耳。或三十所以著
「或言」者,表不定故,故自他一或无本数,
指自他故。今仍分为自他一对者,一依教
故,以《大经》中有此自他一重二谛;二依理
故,既摄单自他而为自他合,失彼单名自
为一对,或但一十以自中合权为实之十
实,对于他中合实为权之十权,总合方成
十双权实。若二十者,犹并存于自他十双故
尔。当知四教或八十或百二十或百六十,揽
兹共成一不思议权实,谓体内权以对于实,
若不尔者非《法华》也。次「又当教」下别释中,
云四种为自行者,前云通者,十十皆通自
他等故。今云别者,十中分于四二四故。故
知直尔分十以为自他,不对诸教,教教皆
然。又亦可以前五为自、后五为他,相对为
自他也。恐一教内自他犹通自他相对,今为
分十以成三义,则一向成别故尔。是故四
教唯有四十各具自他,故知今经唯属圆
中化他、自行化他乃得名方便也。次别结
中云「若通若别」者,指前当教通别故也。今
总以四教共对自他,则三教为他、唯圆为
自,故云别也。前通别名自之与他义涉馀
教,别束通别,自则唯在今品,是圆家方便
施开等也(云云)。次结成四句者,结向别结自
他以成四句。
问:
前立四句一一遍摄,今何
卷四 第 217b 页 T34-0217.png
以分权实各明相对为句一切不成?
答:
虽
借彼四句用申今意,乃分四教离今对句
者,有其三意:一者对《论》第三虽收一切教
尽,未可得为今品首题。二者开竟还同前
文圆融一切。三者今第三句既收教尽,但以
此第三句中权实相即,则任运收得馀之三
句,借彼一切者良有以也。
若以四句并通
诸教,思之说之,三结成三种释品者,即初
文中法用等三,故将此三各历五味以结
品名,故知前释略依当分对教为言,故一
家显妙,必存五味方成妙故,故一一释遍
于五时,则令法用及门来至法华,并开令
成同体法用大车之门,前二并成第三义
也。初约法用又三:初直明五时,次「如来」下
明五时意,三「故释」下结成释品名。初直明
又二:初明出世施权之意,次正明五时。初
文又二:初明入实本意,道场所得实也,
修道得故权也。故引《摄大乘》双證二文,即
理量是。次「佛虽」下明施权意,为接小故
及钝根故。「轸」者,车行迹也。初行之始故云「发」
也。次五时中言「置是事」者,「置」,独说也。故至
华严兼说于别,部中论主虽是圆教,准五
时意以别助圆,下二亦尔。此约前四时三
种法用不能至实,故但成于初义释品。若
至法华纵名法用,亦成秘妙之法用也,即
可以用释今经品,则方外之名昔日通四,
今无复三。
次约门中四:初亦直立五时,次
「从始至终」下明五时意,三「释品云」下结成释
品,四「前一」下与前章辨异。初文亦先明出
答:
虽
借彼四句用申今意,乃分四教离今对句
者,有其三意:一者对《论》第三虽收一切教
尽,未可得为今品首题。二者开竟还同前
文圆融一切。三者今第三句既收教尽,但以
此第三句中权实相即,则任运收得馀之三
句,借彼一切者良有以也。
若以四句并通
诸教,思之说之,三结成三种释品者,即初
文中法用等三,故将此三各历五味以结
品名,故知前释略依当分对教为言,故一
家显妙,必存五味方成妙故,故一一释遍
于五时,则令法用及门来至法华,并开令
成同体法用大车之门,前二并成第三义
也。初约法用又三:初直明五时,次「如来」下
明五时意,三「故释」下结成释品名。初直明
又二:初明出世施权之意,次正明五时。初
文又二:初明入实本意,道场所得实也,
修道得故权也。故引《摄大乘》双證二文,即
理量是。次「佛虽」下明施权意,为接小故
及钝根故。「轸」者,车行迹也。初行之始故云「发」
也。次五时中言「置是事」者,「置」,独说也。故至
华严兼说于别,部中论主虽是圆教,准五
时意以别助圆,下二亦尔。此约前四时三
种法用不能至实,故但成于初义释品。若
至法华纵名法用,亦成秘妙之法用也,即
可以用释今经品,则方外之名昔日通四,
今无复三。
次约门中四:初亦直立五时,次
「从始至终」下明五时意,三「释品云」下结成释
品,四「前一」下与前章辨异。初文亦先明出
卷四 第 217c 页 T34-0217.png
世施权之意,次正明五时。初文明自證,望
说以为权实,故云「自證亦不可说」。次乳
教中不云兼别直言别者,从门义故,所以
前释法用通四,今唯在三,故今约五味释
门皆从能通,所以乳一酪一,生酥中三,熟
酥中二,醍醐置之。四辨异者,与前法用
虽同明五时,此明能通至于所通,故得辨
异。「前一番」等者,初约方法中明如来能知
能用方便,法是能知、用是能用,众生不知
是佛方便,今并开之令众生知。此一番明
令众生从顺方便者,谓从门顺实故也。而
亦不知方便即是所顺之实,今亦开之。又
前之二章并有机应二意,但前多从应说,故
且云「如来」,后多从机说,故云「行者」。故慇勤
称叹之言,并从佛得。
「复次」下第三约秘妙
释者,以妙故即,为欲通前四时以圆为
即、三为不即,故更对不即以释于即。于
中又四:亦初明化意,次历五味,三「上两」下
对上辨异,四「上释」下以结品名。初化意者,
大旨同前,五味可见。言辨异者,虽同五
味,所对别故,虽诸味中有即不即,于佛常
即、众生自离。又凡五味释但得名判,若成
今品复须更开,此虽准前三义释品,则前
二义至第五味已成开竟,虽第三属开,今
复通前,前四亦云非今所用,于今亦成所
待之粗,圆及所入方是真实。后释虽复更对
五时,但知醍醐无非秘妙,开之与判咸
在其中。
六明分别照谛者又二:先明来意,
次「若通」下正明照谛。初文意者,前自他等既
说以为权实,故云「自證亦不可说」。次乳
教中不云兼别直言别者,从门义故,所以
前释法用通四,今唯在三,故今约五味释
门皆从能通,所以乳一酪一,生酥中三,熟
酥中二,醍醐置之。四辨异者,与前法用
虽同明五时,此明能通至于所通,故得辨
异。「前一番」等者,初约方法中明如来能知
能用方便,法是能知、用是能用,众生不知
是佛方便,今并开之令众生知。此一番明
令众生从顺方便者,谓从门顺实故也。而
亦不知方便即是所顺之实,今亦开之。又
前之二章并有机应二意,但前多从应说,故
且云「如来」,后多从机说,故云「行者」。故慇勤
称叹之言,并从佛得。
「复次」下第三约秘妙
释者,以妙故即,为欲通前四时以圆为
即、三为不即,故更对不即以释于即。于
中又四:亦初明化意,次历五味,三「上两」下
对上辨异,四「上释」下以结品名。初化意者,
大旨同前,五味可见。言辨异者,虽同五
味,所对别故,虽诸味中有即不即,于佛常
即、众生自离。又凡五味释但得名判,若成
今品复须更开,此虽准前三义释品,则前
二义至第五味已成开竟,虽第三属开,今
复通前,前四亦云非今所用,于今亦成所
待之粗,圆及所入方是真实。后释虽复更对
五时,但知醍醐无非秘妙,开之与判咸
在其中。
六明分别照谛者又二:先明来意,
次「若通」下正明照谛。初文意者,前自他等既
卷四 第 218a 页 T34-0218.png
并云权实,但从智为名,今辨所照故重明
之。前明用智非不照境,欲令易解故重
明所照。次正明为三:初通释者,名通而教
别,若束四为二者,每一教中皆以四为二,
如自中权实束为一实,他中权实束为一权,
故但成二。次「若当分」下别释,法别而教别,准
前可知。此中准前别结中文,秖应以事理
等四为自證,今云「悉檀」,文恐误也,悉檀属
后自他故也。次「又三藏」下即总束四,明前
是教别而法有总别,今是教总而法别。此又
三重,初中以三藏为他,次以二教为他,
三以三教为他,而终以圆为自,由他不
定自他随之,亦进退不定故。初重中以通
别为自他,仍是别相自他,以由他唯三藏
故也。次重既以通藏为他,故但以别为自
他。第三重既以三并为他,自他无复别体,
秖得将三兴圆相对言之,故云「束三教」
等也。然初重中通别两教各两向者,通有不
共故同别,别约共义故同藏,别从教道
故是他、有證道故同自。「约诸经」者,
问:
今约
诸经还列五味,与前何别?
答:
前以五时历
法用等三,但成五时各有法用等三,令知
法华三重俱妙,故以五味历于诸经,以部
对部而辨粗妙,则前六门并须五味,使一切
教无非方法等三,不无粗妙各别,及以一
切俱妙。况将诸经十双遍历五味,门户别
故不须此责。如《玄义》中科科五味,若无此
五则今一科一句部不异前,故处处明之。
于中初明五时具教多少,次「复次」下重以
之。前明用智非不照境,欲令易解故重
明所照。次正明为三:初通释者,名通而教
别,若束四为二者,每一教中皆以四为二,
如自中权实束为一实,他中权实束为一权,
故但成二。次「若当分」下别释,法别而教别,准
前可知。此中准前别结中文,秖应以事理
等四为自證,今云「悉檀」,文恐误也,悉檀属
后自他故也。次「又三藏」下即总束四,明前
是教别而法有总别,今是教总而法别。此又
三重,初中以三藏为他,次以二教为他,
三以三教为他,而终以圆为自,由他不
定自他随之,亦进退不定故。初重中以通
别为自他,仍是别相自他,以由他唯三藏
故也。次重既以通藏为他,故但以别为自
他。第三重既以三并为他,自他无复别体,
秖得将三兴圆相对言之,故云「束三教」
等也。然初重中通别两教各两向者,通有不
共故同别,别约共义故同藏,别从教道
故是他、有證道故同自。「约诸经」者,
问:
今约
诸经还列五味,与前何别?
答:
前以五时历
法用等三,但成五时各有法用等三,令知
法华三重俱妙,故以五味历于诸经,以部
对部而辨粗妙,则前六门并须五味,使一切
教无非方法等三,不无粗妙各别,及以一
切俱妙。况将诸经十双遍历五味,门户别
故不须此责。如《玄义》中科科五味,若无此
五则今一科一句部不异前,故处处明之。
于中初明五时具教多少,次「复次」下重以
卷四 第 218b 页 T34-0218.png
多少而明自他结成释品。初文者,今正明
教味故委悉于前,令知领解具腾五味。初
乳为五:初半满;次约时;三约法;四约人,
人中又辨生法不同;五引今经以判味相。
四味亦尔,但酪等三味并皆阙人,文含义具,
酪中应云约人但是二乘菩萨不用;方等
应云约人且对大小斥遍入圆;般若应
云约人带小明大、引小而归大;法华约
人广在后明,即从「此实我子」已下文是。言
「未曾说」者,通论教等前并未开,别而论
之教行理三前或已会,若开人者前教所
无,故以前教所无而为品目,故知非同体
方便无以施开等也。次以多少判者,前既
委明人时法等,以论五时来意不同,此更
略收前时法等,唯约于人,大小利钝无不
入实,其人若入馀无不归,故重明之。「文云」
下引證,以结品名。「云云」者,应更复释,前诸
方便并非今意,意不殊前故不重明。
次本
迹者,未是品意,以本迹中俱有方便,故寄
明之。方便名同,远近永异,虽即永异不逾
十双,以本实得亦何出于自他因果,故我本
行菩萨道时及我实成,即是理事乃至因
果,成佛已来即是体用乃至悉檀。于中师弟
二文各二,并先明自他等三,次结成四句。
初师中二文者,初文本迹各有权实,次束
本为实、束迹为权,则迹中粗妙望本俱粗,
本中粗妙望迹俱妙,故今唯指久成名之
为自,故久成中非无化他,所以中间今日
纵有废三,亦名为他。世人不见,而但以法
教味故委悉于前,令知领解具腾五味。初
乳为五:初半满;次约时;三约法;四约人,
人中又辨生法不同;五引今经以判味相。
四味亦尔,但酪等三味并皆阙人,文含义具,
酪中应云约人但是二乘菩萨不用;方等
应云约人且对大小斥遍入圆;般若应
云约人带小明大、引小而归大;法华约
人广在后明,即从「此实我子」已下文是。言
「未曾说」者,通论教等前并未开,别而论
之教行理三前或已会,若开人者前教所
无,故以前教所无而为品目,故知非同体
方便无以施开等也。次以多少判者,前既
委明人时法等,以论五时来意不同,此更
略收前时法等,唯约于人,大小利钝无不
入实,其人若入馀无不归,故重明之。「文云」
下引證,以结品名。「云云」者,应更复释,前诸
方便并非今意,意不殊前故不重明。
次本
迹者,未是品意,以本迹中俱有方便,故寄
明之。方便名同,远近永异,虽即永异不逾
十双,以本实得亦何出于自他因果,故我本
行菩萨道时及我实成,即是理事乃至因
果,成佛已来即是体用乃至悉檀。于中师弟
二文各二,并先明自他等三,次结成四句。
初师中二文者,初文本迹各有权实,次束
本为实、束迹为权,则迹中粗妙望本俱粗,
本中粗妙望迹俱妙,故今唯指久成名之
为自,故久成中非无化他,所以中间今日
纵有废三,亦名为他。世人不见,而但以法
卷四 第 218c 页 T34-0218.png
身为本。何教无之?但弊不知父母之年,
故显实成为本。次束但一久成之外,皆名
为他,故自他中但束本迹,得权实名。三结
成四句。言结成四句者,对之应言本中权
实皆实,迹中权实俱权,以本中实望迹中
权,名第三句。不思议一,本迹俱得双非故
也。「云云」者,令如向对之。次弟子迹本相对
各有权实,亦从本迹而立二名。若通论者,
本及中间乃至今日,节节无不具有四句。
「亦具四句云云」者,如前师中但以弟子为
异,故云亦具。虽师弟俱四,若于师弟委
判本迹,则本中四句皆本,迹中四句皆迹。若
以本迹之名作四句者,应云本迹俱本、迹
本俱迹,本迹各有本迹,俱不思议,思之可
见。复应但以二句判之,即初两句是,具如
《玄》文本门十妙,乃至多少广狭准知。次「若从
佛迹」下结成释品也。师弟从本垂迹,据化
本意既俱得称为方便品,况师弟引入圆
因而不称方便品耶?有人问云:今方便品
以何为体?他答,有人云:以后得智为体,
引《唯识》说后五波罗蜜皆后得智。我今以
根本智为体。今谓所言体者,为取所依为
用当体,若取所依即权而实为体,若取
当体即实而权为体,此之二义根本、后得奚
尝暂分?况唯说五则后得无体,况分本迹
唯一久成而为根本,馀皆后得。
次正释经文,
言「或至偈后」者,第九疏云:准南岳意但至
偈后为正,若依北师偈后四信以闻经故
判属正说,此分无失故两存之。「若不」等者,
故显实成为本。次束但一久成之外,皆名
为他,故自他中但束本迹,得权实名。三结
成四句。言结成四句者,对之应言本中权
实皆实,迹中权实俱权,以本中实望迹中
权,名第三句。不思议一,本迹俱得双非故
也。「云云」者,令如向对之。次弟子迹本相对
各有权实,亦从本迹而立二名。若通论者,
本及中间乃至今日,节节无不具有四句。
「亦具四句云云」者,如前师中但以弟子为
异,故云亦具。虽师弟俱四,若于师弟委
判本迹,则本中四句皆本,迹中四句皆迹。若
以本迹之名作四句者,应云本迹俱本、迹
本俱迹,本迹各有本迹,俱不思议,思之可
见。复应但以二句判之,即初两句是,具如
《玄》文本门十妙,乃至多少广狭准知。次「若从
佛迹」下结成释品也。师弟从本垂迹,据化
本意既俱得称为方便品,况师弟引入圆
因而不称方便品耶?有人问云:今方便品
以何为体?他答,有人云:以后得智为体,
引《唯识》说后五波罗蜜皆后得智。我今以
根本智为体。今谓所言体者,为取所依为
用当体,若取所依即权而实为体,若取
当体即实而权为体,此之二义根本、后得奚
尝暂分?况唯说五则后得无体,况分本迹
唯一久成而为根本,馀皆后得。
次正释经文,
言「或至偈后」者,第九疏云:准南岳意但至
偈后为正,若依北师偈后四信以闻经故
判属正说,此分无失故两存之。「若不」等者,
卷四 第 219a 页 T34-0219.png
述寄言意,「虽复」等者,述绝言意。诸佛二智
如前说。「云云」者,具如三种及以十双。今叹
诸佛及以释迦,为下五佛弄引,诸佛兼四佛
故也。「上光照」至「于此」者,俱有五时,正表五
佛二智不殊,此彼相望故名为「横」,今古相望
故名为「竖」。「此」表释迦、「他」表四佛,即表五佛
道同故也。「当尔之时」者,五瑞等时也。「佛常」
下问,「此有」下答,答具四悉。古今异故、有出
入故,即世界也。言「必前入无量义」等者,此
准作序意也。但一定之中义兼两向,俱成
世界。为人中云「履历」等者,「履历」即历事对
境,「法缘」即内缘真理,出入称理方生物
善,即为人也。定治散恶须先入定,即对
治也。约自他益俱得实相,即第一义。并云
「哀」者,悯之别名。悯物之方,必四悉故。此不
思议大感应之四悉也。故四法并名「安详而
起」。言「安此」者,内安四法方起化他。有人问:
此中告身子与《大品》何别?今答:何但《大品》,
始自四《含》终至此经,自舍利弗出家已
来,处处有告各各不同,四《含》中或为发起
生灭法轮故告,方等斥故告,般若加故告,今
经开故告。本《论》云:「告身子不告馀声闻者,
智慧深故。不告诸菩萨者有五:一为声闻
所作事故,二回向大菩提故,三令无怯弱
故,四为发馀人善思念故,五令不起所作
已办心故。当知五意兼异他经,前显露教不
云声闻得入佛智。」「十种如玄义中」者,《玄》文
第九释用中,本迹各十。迹中十者,谓废、会、开、
覆、破三显一、住三显一、住三用一、住一
如前说。「云云」者,具如三种及以十双。今叹
诸佛及以释迦,为下五佛弄引,诸佛兼四佛
故也。「上光照」至「于此」者,俱有五时,正表五
佛二智不殊,此彼相望故名为「横」,今古相望
故名为「竖」。「此」表释迦、「他」表四佛,即表五佛
道同故也。「当尔之时」者,五瑞等时也。「佛常」
下问,「此有」下答,答具四悉。古今异故、有出
入故,即世界也。言「必前入无量义」等者,此
准作序意也。但一定之中义兼两向,俱成
世界。为人中云「履历」等者,「履历」即历事对
境,「法缘」即内缘真理,出入称理方生物
善,即为人也。定治散恶须先入定,即对
治也。约自他益俱得实相,即第一义。并云
「哀」者,悯之别名。悯物之方,必四悉故。此不
思议大感应之四悉也。故四法并名「安详而
起」。言「安此」者,内安四法方起化他。有人问:
此中告身子与《大品》何别?今答:何但《大品》,
始自四《含》终至此经,自舍利弗出家已
来,处处有告各各不同,四《含》中或为发起
生灭法轮故告,方等斥故告,般若加故告,今
经开故告。本《论》云:「告身子不告馀声闻者,
智慧深故。不告诸菩萨者有五:一为声闻
所作事故,二回向大菩提故,三令无怯弱
故,四为发馀人善思念故,五令不起所作
已办心故。当知五意兼异他经,前显露教不
云声闻得入佛智。」「十种如玄义中」者,《玄》文
第九释用中,本迹各十。迹中十者,谓废、会、开、
覆、破三显一、住三显一、住三用一、住一
卷四 第 219b 页 T34-0219.png
用二、住一显一、住非三非一显一。若本
中十但以本替一,以迹替三,说之可也,故
先告之以动群辈。「此乃经家」等者,故知「告
舍利弗」四字全属经家,应知经家从省。若
「告舍利弗」下更著「舍利弗」者,繁也。言「论与
今义相应」者,引此《论》文亦具四悉,初文世
界动不动异故;「如实智」下为人为生物善,从
观起故;「现如来」下对治力,能除恶故;「如来」下
第一义,不离定故,故文自释云第一义。又
以四悉总释自在,若尔,四悉总释前二,谓
自在无忤,此二各具四悉也。「加趺」等者,文
在《婆沙》,今更具录。第二十二杂犍度中问:一
切威仪尽堪修行,何独结加?或有说者:是
过去恒沙诸佛行法,后代行之;今初文是。有
云:令人恭敬非世俗仪故;今第二文是。又
云:能发三菩提心故;今第四文是。又云:能
破魔军故;今第三半文是。又云:可人天意
不与外共;今第三半文是。今为成四悉,所
以合论第四第五为一对治,论对治居第
一义后。「私谓」去,私判前文云「具四悉意」者,
令如向点出兼释出四意。
问:
馀经等亦是《论》
文。《论》云:何名系念在前?
答:
系在面上,故
云在前。论中初有眉间亦然。又云:无始已
来,男女相视起于欲想,多在面故。又云:眼
等五根能生欲心,说之可知。今文分在前、
在面以为两释,义立故也。初在前文作所
表释,即四悉意。次约在面义立四释,即四
教意。初有背有向即世界,观寂定生即为
人,背生死恶即对治,寂灭有理即第一义。
中十但以本替一,以迹替三,说之可也,故
先告之以动群辈。「此乃经家」等者,故知「告
舍利弗」四字全属经家,应知经家从省。若
「告舍利弗」下更著「舍利弗」者,繁也。言「论与
今义相应」者,引此《论》文亦具四悉,初文世
界动不动异故;「如实智」下为人为生物善,从
观起故;「现如来」下对治力,能除恶故;「如来」下
第一义,不离定故,故文自释云第一义。又
以四悉总释自在,若尔,四悉总释前二,谓
自在无忤,此二各具四悉也。「加趺」等者,文
在《婆沙》,今更具录。第二十二杂犍度中问:一
切威仪尽堪修行,何独结加?或有说者:是
过去恒沙诸佛行法,后代行之;今初文是。有
云:令人恭敬非世俗仪故;今第二文是。又
云:能发三菩提心故;今第四文是。又云:能
破魔军故;今第三半文是。又云:可人天意
不与外共;今第三半文是。今为成四悉,所
以合论第四第五为一对治,论对治居第
一义后。「私谓」去,私判前文云「具四悉意」者,
令如向点出兼释出四意。
问:
馀经等亦是《论》
文。《论》云:何名系念在前?
答:
系在面上,故
云在前。论中初有眉间亦然。又云:无始已
来,男女相视起于欲想,多在面故。又云:眼
等五根能生欲心,说之可知。今文分在前、
在面以为两释,义立故也。初在前文作所
表释,即四悉意。次约在面义立四释,即四
教意。初有背有向即世界,观寂定生即为
人,背生死恶即对治,寂灭有理即第一义。
卷四 第 219c 页 T34-0219.png
次约教中不净观成灼然初教,与空相应岂
非通教,为分别故岂非别教,实相即是圆
教意也。
问:
面唯四根,何得云六?
答:
面具五
根,四并有身,若缘现量色等境时,意又居
上。故《俱舍》云:「有身根九事,十事有馀根」。言
九事者,即能造四大地水火风,及以所造色
香味触,并身根一,故云九事。言十事者,馀
眼等根皆具十事,如眼根上有能造四及所
造四,眼及身根故成十也。眼等觉触即身根
性。
「非三种化他」者,非三教中权实也。前已
多重释品,且约一种,以三属化他为权,
圆为自行属实,故前文释自他等三,约谛
释中作三节释,第三节释三俱属化他。「深高
横度」者,于中法、譬、合,以此例后。今释实既
周穷横竖,下释权理应深极,下当释权预
述其相,故注「云云」。「其智慧门」者,其乃指前
实果因智,若智慧即门,门是权也。若智慧之
门,智即果也。「盖是」等者,此中须以十地为
道前,妙觉为道中,證后为道后,故知文意
在因之位。除真如外,凡有修入皆属于权,
唯以果位真如究满,为清凉池。此约自行
因果相望以释,即释品中第五重也。若通馀
九此则不然,岂以道前而无实耶?即初四
双中实也。岂有道后而无权耶?即后五双中
权也。「难解难入」等者,略叹道前因位始末,次
从「不谋而了」去,即于因中仍指事用为权
也。以此因权并是真因,即知此权由證实
理,文中从用从因别叹。「十住始解」者,解是
开之异名,故将名以对位。《论》中此前更有
非通教,为分别故岂非别教,实相即是圆
教意也。
问:
面唯四根,何得云六?
答:
面具五
根,四并有身,若缘现量色等境时,意又居
上。故《俱舍》云:「有身根九事,十事有馀根」。言
九事者,即能造四大地水火风,及以所造色
香味触,并身根一,故云九事。言十事者,馀
眼等根皆具十事,如眼根上有能造四及所
造四,眼及身根故成十也。眼等觉触即身根
性。
「非三种化他」者,非三教中权实也。前已
多重释品,且约一种,以三属化他为权,
圆为自行属实,故前文释自他等三,约谛
释中作三节释,第三节释三俱属化他。「深高
横度」者,于中法、譬、合,以此例后。今释实既
周穷横竖,下释权理应深极,下当释权预
述其相,故注「云云」。「其智慧门」者,其乃指前
实果因智,若智慧即门,门是权也。若智慧之
门,智即果也。「盖是」等者,此中须以十地为
道前,妙觉为道中,證后为道后,故知文意
在因之位。除真如外,凡有修入皆属于权,
唯以果位真如究满,为清凉池。此约自行
因果相望以释,即释品中第五重也。若通馀
九此则不然,岂以道前而无实耶?即初四
双中实也。岂有道后而无权耶?即后五双中
权也。「难解难入」等者,略叹道前因位始末,次
从「不谋而了」去,即于因中仍指事用为权
也。以此因权并是真因,即知此权由證实
理,文中从用从因别叹。「十住始解」者,解是
开之异名,故将名以对位。《论》中此前更有
卷四 第 220a 页 T34-0220.png
三句,谓难见、难觉、难知,今谓此是难解方便,
亦可以对闻思修三。「法身本意」者,若望十
方无时不应,今准此方未设化前,乃至
久远未结缘来,于此段众生并名在法身,
无有欲以小化之义,故云「拟之」。「无机」等
者,此从结缘已后为言,其时犹宽。从「华
严」下今世设化。「今大机」至「不知」者,大机击
于大应,故云「启发」。应言欲发,何以云启?由
大瑞已彰,故且云启。
次重释门中「光宅」等
者,以五停等名小乘方便,若论化意散心
弹指尚得是门,何独小乘方便非门?光宅之
意未必全然,不可全夺,故云「与夺」。先明夺
者未能入大,为佛所破,既不能知,门义
不成。所言与者,三教并是能通之门,二乘
亦得能中少分,既未能入犹失于能,尚未
成能永不识所。言「最浅」者,小乘已浅复是
方便故也。「云云」者,此与仍夺,应广分能所、
识不识等,如前以门释方便也。「今解」去广
立四句,欲以初句破光宅,故泛举第二第
四,以无佛智为门,入方便智故可义立;
若论今经唯在第三,光宅但得初句少分,
况复诸门。「光宅之解」乃至「一观」者,空分体、析,
析是空中少分。「十二门」者,应分别十二门
各有门中方便之相,于三四门既有进否,
会堕在一。一门者,多指有门,以有门中用
七方便故也。第四句者,先已入中故云双
照,若开显中即是今经从体起用。「区区」者,
屈曲貌。「此须开拓」者,开《论》一句如向诸
教各有诸门。「云云」者,十六门中为是何门?
亦可以对闻思修三。「法身本意」者,若望十
方无时不应,今准此方未设化前,乃至
久远未结缘来,于此段众生并名在法身,
无有欲以小化之义,故云「拟之」。「无机」等
者,此从结缘已后为言,其时犹宽。从「华
严」下今世设化。「今大机」至「不知」者,大机击
于大应,故云「启发」。应言欲发,何以云启?由
大瑞已彰,故且云启。
次重释门中「光宅」等
者,以五停等名小乘方便,若论化意散心
弹指尚得是门,何独小乘方便非门?光宅之
意未必全然,不可全夺,故云「与夺」。先明夺
者未能入大,为佛所破,既不能知,门义
不成。所言与者,三教并是能通之门,二乘
亦得能中少分,既未能入犹失于能,尚未
成能永不识所。言「最浅」者,小乘已浅复是
方便故也。「云云」者,此与仍夺,应广分能所、
识不识等,如前以门释方便也。「今解」去广
立四句,欲以初句破光宅,故泛举第二第
四,以无佛智为门,入方便智故可义立;
若论今经唯在第三,光宅但得初句少分,
况复诸门。「光宅之解」乃至「一观」者,空分体、析,
析是空中少分。「十二门」者,应分别十二门
各有门中方便之相,于三四门既有进否,
会堕在一。一门者,多指有门,以有门中用
七方便故也。第四句者,先已入中故云双
照,若开显中即是今经从体起用。「区区」者,
屈曲貌。「此须开拓」者,开《论》一句如向诸
教各有诸门。「云云」者,十六门中为是何门?
卷四 第 220b 页 T34-0220.png
若圆四门,具如《止观》第五圆教观门,及教智
行理。故《论》唯云阿含言教为门,今家乃以
智为智门。意云:初住佛智为门入佛果智,
故住至地并名为难,以难叹入令得入故,
故若得门无功用道必入佛慧,无所疑也。
故上说圆因称方便品,因即门也。是则开示
悟入皆名智慧门也。「所以者何」下至「诸佛
二智不同光宅释」者,一者文初有所以者
何?验知释上。二者下释迦文初自云「吾从
成佛已来」,方是释迦自叹二智。今释诸佛
云「所以者何」者双冠二智,何故?实智甚深,
良由外值佛多故。云「亲近」等,近佛必禀承
至要,纯厚必由尽行,「勇猛精进即释权智」
者,诸行不出勇猛精进。今于权智上加勇
猛精进者有二意:一者期心有在,二者身
心俱勤。二智并由精进,然今但以行道法
边以属实智,约名称边以属权智,恐未尽
理,故复加勇猛用释权智。又用实智深广
以例权智,权智亦具横竖故也。故须勇猛
精进一句用拟竖深,故不得以精进释实
智也。又「难入门」者,若其退从分證八相,亦
堕诸佛之数者,乃以教行为门,从行入
證證不容易,故门难入;入已即能恩沾百
界,故曰「无疆」。
问:
百界有限,何谓无疆?
答:
界
虽有限益物不穷,分證尚尔,况论十方究
竟果佛?以果验因,岂有不尽行道法、不勇
猛精进,而能令二智横竖深广耶?
次结二
智中以成就为结实、随宜为结权者,实
必成就、权必利他,故实智云「到彼岸底」,权
行理。故《论》唯云阿含言教为门,今家乃以
智为智门。意云:初住佛智为门入佛果智,
故住至地并名为难,以难叹入令得入故,
故若得门无功用道必入佛慧,无所疑也。
故上说圆因称方便品,因即门也。是则开示
悟入皆名智慧门也。「所以者何」下至「诸佛
二智不同光宅释」者,一者文初有所以者
何?验知释上。二者下释迦文初自云「吾从
成佛已来」,方是释迦自叹二智。今释诸佛
云「所以者何」者双冠二智,何故?实智甚深,
良由外值佛多故。云「亲近」等,近佛必禀承
至要,纯厚必由尽行,「勇猛精进即释权智」
者,诸行不出勇猛精进。今于权智上加勇
猛精进者有二意:一者期心有在,二者身
心俱勤。二智并由精进,然今但以行道法
边以属实智,约名称边以属权智,恐未尽
理,故复加勇猛用释权智。又用实智深广
以例权智,权智亦具横竖故也。故须勇猛
精进一句用拟竖深,故不得以精进释实
智也。又「难入门」者,若其退从分證八相,亦
堕诸佛之数者,乃以教行为门,从行入
證證不容易,故门难入;入已即能恩沾百
界,故曰「无疆」。
问:
百界有限,何谓无疆?
答:
界
虽有限益物不穷,分證尚尔,况论十方究
竟果佛?以果验因,岂有不尽行道法、不勇
猛精进,而能令二智横竖深广耶?
次结二
智中以成就为结实、随宜为结权者,实
必成就、权必利他,故实智云「到彼岸底」,权
卷四 第 220c 页 T34-0220.png
智云「称机适会」。又实智中称理故到岸,甚
深故究竟,并随时为言耳。「随情」等者,法华
已前不了义故,故云难解。即指今教咸皆入
实,故云易知。若尔,由入者不当,故云难
解耳。若至今经更无不当,但借昔之难
解以释今教之易知。引《摄大乘》者,今文显
了但依文判,如记二乘逼增上慢,实得必
信灭想犹闻,大通结缘化城无实,如来久成
之尘数过于昨日之墨点,持一四句偈功
不可量,闻寿命长远获无边果报,岂此文
下更有义立,令二乘人不得记等耶?令佛
寿量短促等耶?故四意趣中平等意趣,秖云
诸佛咸然,不可以他佛替此,亦不可以
别时意趣释记声闻,意乐意趣释迹本长
远,纵使用者秖可云尔前不乐,且逗灭想
宜近之徒。若全以意趣消此经文,此经全
成不了义说,并须以义判文故也。故前诸
经随何部意文义兼含,如真如真谛无生无
灭、地前地上法身化身,咸须义定方了文旨,
以部含教共不可依言,须从义判乃称
部意。言「有时」者,非其听次别咨决时,故知
自行不专于实,利物何独唯权,以自行化
他俱有权实故也。所以成就中云「甚深」,随
宜中云「难解」,甚深岂独于实,难解不专于
权,故但以成就对自、随宜对他,则任运自
他悉具二智。言「云云」者,亦可前句结自行
之实,后句结化他之权,以自行故权实俱
实,以化他故权实俱权,以初释结文但在
自行权实故也。虽云适会正语功成,故云
深故究竟,并随时为言耳。「随情」等者,法华
已前不了义故,故云难解。即指今教咸皆入
实,故云易知。若尔,由入者不当,故云难
解耳。若至今经更无不当,但借昔之难
解以释今教之易知。引《摄大乘》者,今文显
了但依文判,如记二乘逼增上慢,实得必
信灭想犹闻,大通结缘化城无实,如来久成
之尘数过于昨日之墨点,持一四句偈功
不可量,闻寿命长远获无边果报,岂此文
下更有义立,令二乘人不得记等耶?令佛
寿量短促等耶?故四意趣中平等意趣,秖云
诸佛咸然,不可以他佛替此,亦不可以
别时意趣释记声闻,意乐意趣释迹本长
远,纵使用者秖可云尔前不乐,且逗灭想
宜近之徒。若全以意趣消此经文,此经全
成不了义说,并须以义判文故也。故前诸
经随何部意文义兼含,如真如真谛无生无
灭、地前地上法身化身,咸须义定方了文旨,
以部含教共不可依言,须从义判乃称
部意。言「有时」者,非其听次别咨决时,故知
自行不专于实,利物何独唯权,以自行化
他俱有权实故也。所以成就中云「甚深」,随
宜中云「难解」,甚深岂独于实,难解不专于
权,故但以成就对自、随宜对他,则任运自
他悉具二智。言「云云」者,亦可前句结自行
之实,后句结化他之权,以自行故权实俱
实,以化他故权实俱权,以初释结文但在
自行权实故也。虽云适会正语功成,故云
卷四 第 221a 页 T34-0221.png
云意中更须别对,具足如前四句中说。自
行权实尚开四句,况对化他,化他理须具
四故也。所以叹实叹权及释权实中,权并
从因者,以释前果权之所由,以果从因
得故也。及至结中言「随宜」等者,须义兼于
因果,以因权用权俱名权故,以用权中复
通因果故也。至释迦章叹释权实皆悉从
果,至双结中权指因者,双结叹释二文故
也。
次斥旧三意中,旧师亦有许。「所以者何」
下释诸佛二智等,但释释迦章。分文前却
旧以「舍利弗」下尽属权,次「舍利弗」下尽属
实,故使不同也。初开合者,今家诸佛亦权
实各叹,以释迦二智岂不同耶?诸佛二智
岂不异耶?故知后之二意亦不同古,释迦
亦先实次权故也。言「但依文」者,依今分文。
言「又汝云」者,责三不同也。以五佛章门共
显一化,故得本迹开合自他不别,何得五
佛互辨在无?然非无此理,但不须违文,文
顺义当何须别途?故注「云云」。「譬喻者」,且分
小、衍,故云芭蕉及如幻等,此譬观俗故且
立之。若譬真谛及十六门各立事理,广
如《止观》四门料简各立事譬。言「依诸论」者
恐误,应云「本论」,本《论》略举渐中初后,故云
乳及醍醐,仍阙云乳譬十二部经。《玄》文亦
以乳对于小。言「悉到事理边」者,应云边
底,或阙或略事边理底故也。「如来知见如前」
者,如向释知见波罗蜜。「如此」下释疑,恐疑
释结实智而置深广之言,谓为实智言说
可及。故今释曰:约实体边实非横竖,斥彼
行权实尚开四句,况对化他,化他理须具
四故也。所以叹实叹权及释权实中,权并
从因者,以释前果权之所由,以果从因
得故也。及至结中言「随宜」等者,须义兼于
因果,以因权用权俱名权故,以用权中复
通因果故也。至释迦章叹释权实皆悉从
果,至双结中权指因者,双结叹释二文故
也。
次斥旧三意中,旧师亦有许。「所以者何」
下释诸佛二智等,但释释迦章。分文前却
旧以「舍利弗」下尽属权,次「舍利弗」下尽属
实,故使不同也。初开合者,今家诸佛亦权
实各叹,以释迦二智岂不同耶?诸佛二智
岂不异耶?故知后之二意亦不同古,释迦
亦先实次权故也。言「但依文」者,依今分文。
言「又汝云」者,责三不同也。以五佛章门共
显一化,故得本迹开合自他不别,何得五
佛互辨在无?然非无此理,但不须违文,文
顺义当何须别途?故注「云云」。「譬喻者」,且分
小、衍,故云芭蕉及如幻等,此譬观俗故且
立之。若譬真谛及十六门各立事理,广
如《止观》四门料简各立事譬。言「依诸论」者
恐误,应云「本论」,本《论》略举渐中初后,故云
乳及醍醐,仍阙云乳譬十二部经。《玄》文亦
以乳对于小。言「悉到事理边」者,应云边
底,或阙或略事边理底故也。「如来知见如前」
者,如向释知见波罗蜜。「如此」下释疑,恐疑
释结实智而置深广之言,谓为实智言说
可及。故今释曰:约实体边实非横竖,斥彼
卷四 第 221b 页 T34-0221.png
摄法不周故云「横」,斥彼照理不极故云「竖」,
究而言之并非横竖。「寄言」者正破疑也。说
有横竖理必不然,无限故非横,无极故非
竖。「如函大」等者,用不二智称不二理。「无量
无碍」者,如彼生数,生无量故慈等无量,故此
无量犹名若干,故以若干而叹于权,权
名便故,以无限故名为无碍,今且从自能
入边说,故以能入称无量等。「非但至梁代」
等者,自梁朝来皆以此句以为结实。实
无碍智无复若干,那云无量?故知无量用表
不一。「云云」者,同教实智皆无若干,岂圆实
智更有若干?「无量」下释若干等,故四无量
定在权智,既云四等及以四辩,验非实智,
即是无缘四无量心在运应物,八音四辩
力无所畏,略如《法界次第》及《止观》第七记。《大
论》广释,此中文略,但举乐说以说前三,文
仍略法,但云「一辞一义」而已。就此复略,不
云又与一切相即说故。既云比于通别,
理合四教相望比决力无畏等。「禅尽禅之实
相」等者,
问:
实相之禅与楞严何别?
答:
不同。
何者?于根本禅达即实相,名为达禅。首楞
严定本性健相。经解脱者,亦穷八脱之源。三
昧者禅定解脱,至初住时破二十五有,已
得名为王三昧也。况合果地不得王三昧
耶?故下结云「深入无际」,故知禅等皆无际也。
若以根本三三昧等而释,此中《法华》变成
《婆沙》、《俱舍》,故释经者先知部类为属何时?
时中为在何会?何教?然可判释法相浅深。
问:
既云权智,那云实相?
答:
自行之权全指
究而言之并非横竖。「寄言」者正破疑也。说
有横竖理必不然,无限故非横,无极故非
竖。「如函大」等者,用不二智称不二理。「无量
无碍」者,如彼生数,生无量故慈等无量,故此
无量犹名若干,故以若干而叹于权,权
名便故,以无限故名为无碍,今且从自能
入边说,故以能入称无量等。「非但至梁代」
等者,自梁朝来皆以此句以为结实。实
无碍智无复若干,那云无量?故知无量用表
不一。「云云」者,同教实智皆无若干,岂圆实
智更有若干?「无量」下释若干等,故四无量
定在权智,既云四等及以四辩,验非实智,
即是无缘四无量心在运应物,八音四辩
力无所畏,略如《法界次第》及《止观》第七记。《大
论》广释,此中文略,但举乐说以说前三,文
仍略法,但云「一辞一义」而已。就此复略,不
云又与一切相即说故。既云比于通别,
理合四教相望比决力无畏等。「禅尽禅之实
相」等者,
问:
实相之禅与楞严何别?
答:
不同。
何者?于根本禅达即实相,名为达禅。首楞
严定本性健相。经解脱者,亦穷八脱之源。三
昧者禅定解脱,至初住时破二十五有,已
得名为王三昧也。况合果地不得王三昧
耶?故下结云「深入无际」,故知禅等皆无际也。
若以根本三三昧等而释,此中《法华》变成
《婆沙》、《俱舍》,故释经者先知部类为属何时?
时中为在何会?何教?然可判释法相浅深。
问:
既云权智,那云实相?
答:
自行之权全指
卷四 第 221c 页 T34-0221.png
圆因,揽因成果故云成就,即向无量皆实
相故、皆果德故,以无量法得理故也,故能
横竖横竖不二。
「郑重」者,《汉书》云:「皇天所以郑
重,频降命也。」今文前以诸佛对释迦,乃成
六重权实,何故由中又两重耶?故此述云「表
慇勤」也。一代所无故慇勤以表之,然西方
重闻以表不轻,此土根别闻重则慢,故文为
故以息此见。「言辞等举实」者,
问:
既言悦可
众心,赴物应是举权,那云举实?
答:
众心乃
以得实为悦,故更引二文證之。
「前叹中」等
者,此明权实前后,欲明今佛化仪始末不
同。古师以今佛望诸佛而为同异,异则成
失;今辨异者望他仍同。「又举」等者,前分为
实则独为一句,今重释者则冠下二文,皆
云「取要」,取要不过权实故也。「单明一事」
者,举偏显非,故不偏指若权若实,故云「悉」
也。「止者」下正绝言叹者,古非可见。今意者文
但二义,初叹,次「设」下止。此取义便,若从文
便则应先释止,次释叹。所以从义者,以
从释叹言兼二字,指止为叹,故云止叹。
次释一向以释止意,虽云「恐伤善根」,正以
止生钦慕。故不解者指后五千预分两
瑞,知佛言音妙赴众心,应于二义离为三
意:一以此理妙叵说故止,二欲说妙理止
而叹之,三将护物机似止未说。以初一文
离二故也。「故不同印」以下自有略说开
其疑请之端,故其解未当。观师仍似今之后
意,而不知常情何过必须止之?次释叹意
中云「两意」者,初是修得,修得之言通于境
相故、皆果德故,以无量法得理故也,故能
横竖横竖不二。
「郑重」者,《汉书》云:「皇天所以郑
重,频降命也。」今文前以诸佛对释迦,乃成
六重权实,何故由中又两重耶?故此述云「表
慇勤」也。一代所无故慇勤以表之,然西方
重闻以表不轻,此土根别闻重则慢,故文为
故以息此见。「言辞等举实」者,
问:
既言悦可
众心,赴物应是举权,那云举实?
答:
众心乃
以得实为悦,故更引二文證之。
「前叹中」等
者,此明权实前后,欲明今佛化仪始末不
同。古师以今佛望诸佛而为同异,异则成
失;今辨异者望他仍同。「又举」等者,前分为
实则独为一句,今重释者则冠下二文,皆
云「取要」,取要不过权实故也。「单明一事」
者,举偏显非,故不偏指若权若实,故云「悉」
也。「止者」下正绝言叹者,古非可见。今意者文
但二义,初叹,次「设」下止。此取义便,若从文
便则应先释止,次释叹。所以从义者,以
从释叹言兼二字,指止为叹,故云止叹。
次释一向以释止意,虽云「恐伤善根」,正以
止生钦慕。故不解者指后五千预分两
瑞,知佛言音妙赴众心,应于二义离为三
意:一以此理妙叵说故止,二欲说妙理止
而叹之,三将护物机似止未说。以初一文
离二故也。「故不同印」以下自有略说开
其疑请之端,故其解未当。观师仍似今之后
意,而不知常情何过必须止之?次释叹意
中云「两意」者,初是修得,修得之言通于境
卷四 第 222a 页 T34-0222.png
智行位自他,局在于果。次境界者通于凡圣
始终逆顺,局在于佛。次「就佛成就」下,于初意
中,复以横竖二意,释果人法横竖理穷。第
一释初意中云「成就对不成就」者,以果对
因,因即因人,自他相对即是横也。故知因
人皆未成就,须对教味委悉简他,经第一
等三句亦尔。今云「成就对不成就乃至难解
对不难解」者,中略二句故云「乃至」,应云
第一对不第一、希有对不希有以降,此外
皆非第一希有故,圆中极果他所无也。说者
委消不成就等四法对果,兼辨因及诸权
故也。「唯佛」去明竖深者,前句既以成就等
言,对他为横;今有究尽之言,故对因明竖。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上)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中)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诸法」下释甚深境界者,此是《法华》之理
本、诸教之端首,释义之关键、众生之依止,发
心之凭仗、权谋之用体,迷悟之根源、果德之
理本,一化之周穷、五时之终卒,得此十义
以消诸异坦然无误,所以先叹能依之智,
即五佛之权实。权实何依?所谓妙境。境不
称智尚非佛智,况无境可论直云对等,何
能晓此难思妙智,是以广破诸师。次广建立,
《玄》及《止观》以此为主,一家用义大括包富者
莫不由此,恐后辈犹亡其所归,故慇勤烦
始终逆顺,局在于佛。次「就佛成就」下,于初意
中,复以横竖二意,释果人法横竖理穷。第
一释初意中云「成就对不成就」者,以果对
因,因即因人,自他相对即是横也。故知因
人皆未成就,须对教味委悉简他,经第一
等三句亦尔。今云「成就对不成就乃至难解
对不难解」者,中略二句故云「乃至」,应云
第一对不第一、希有对不希有以降,此外
皆非第一希有故,圆中极果他所无也。说者
委消不成就等四法对果,兼辨因及诸权
故也。「唯佛」去明竖深者,前句既以成就等
言,对他为横;今有究尽之言,故对因明竖。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上)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中)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诸法」下释甚深境界者,此是《法华》之理
本、诸教之端首,释义之关键、众生之依止,发
心之凭仗、权谋之用体,迷悟之根源、果德之
理本,一化之周穷、五时之终卒,得此十义
以消诸异坦然无误,所以先叹能依之智,
即五佛之权实。权实何依?所谓妙境。境不
称智尚非佛智,况无境可论直云对等,何
能晓此难思妙智,是以广破诸师。次广建立,
《玄》及《止观》以此为主,一家用义大括包富者
莫不由此,恐后辈犹亡其所归,故慇勤烦
卷四 第 222b 页 T34-0222.png
重,亲见寻斯教者犹昧故耳。故须思之!故
须思之!若迷此意,诸教之蹊径任运失趣,
一化之条流于兹枯竭。光宅云「三三」者,谓
人教因,昔无果义故,三乘各三、一理非虚
故。言「实相」者,应云非虚故实、非相为相,
故名实相。「四一之中偏举理」者,准光宅意,
既同旧人,不立理一,但云理是四一之本,
故四俱名一,此不及今文云四中之一。此
去讫「北师」并是光宅释也。「菩萨以六度为
体」者,光宅亦立三祇菩萨,以为三乘之中
菩萨,即今文三藏菩萨也。近代以来此义全
弃,五百所集须归五天,若但会退,大自归
佛、道不关此者,何但定性永灭,亦乃菩萨
空谈。「云云」者,应明支佛声闻以谛缘为体。
「实境有四一,以四广其一理」者,因缘等四
判为实境,故以此等广谈理一。畅师但约
佛上唯立一实而无三权,对十力者非无
此理,望今四释佛乘,一释尚自未周,以无
究竟空假中等故也。于中相是总举十力
之相,次是别对性等体为根本,最后云「总」
者,约前八力释处非处,即以本末总收前
九。「上来诸释非不一途」者,诸释可见,望今
家释各得十界十如中之少分,故云一途。光
宅虽似自得四圣而但立九,又分擗九
五权四实;北瑶二师虽具立十而不分判,
但在三乘又无一实。然攒众释既许三乘
及以一乘,三一俱有性相等十,何为不语
六道十耶?四圣是事从因至果,六道亦事
亦应例然,因果既同十义宁阙?四圣是能照、
须思之!若迷此意,诸教之蹊径任运失趣,
一化之条流于兹枯竭。光宅云「三三」者,谓
人教因,昔无果义故,三乘各三、一理非虚
故。言「实相」者,应云非虚故实、非相为相,
故名实相。「四一之中偏举理」者,准光宅意,
既同旧人,不立理一,但云理是四一之本,
故四俱名一,此不及今文云四中之一。此
去讫「北师」并是光宅释也。「菩萨以六度为
体」者,光宅亦立三祇菩萨,以为三乘之中
菩萨,即今文三藏菩萨也。近代以来此义全
弃,五百所集须归五天,若但会退,大自归
佛、道不关此者,何但定性永灭,亦乃菩萨
空谈。「云云」者,应明支佛声闻以谛缘为体。
「实境有四一,以四广其一理」者,因缘等四
判为实境,故以此等广谈理一。畅师但约
佛上唯立一实而无三权,对十力者非无
此理,望今四释佛乘,一释尚自未周,以无
究竟空假中等故也。于中相是总举十力
之相,次是别对性等体为根本,最后云「总」
者,约前八力释处非处,即以本末总收前
九。「上来诸释非不一途」者,诸释可见,望今
家释各得十界十如中之少分,故云一途。光
宅虽似自得四圣而但立九,又分擗九
五权四实;北瑶二师虽具立十而不分判,
但在三乘又无一实。然攒众释既许三乘
及以一乘,三一俱有性相等十,何为不语
六道十耶?四圣是事从因至果,六道亦事
亦应例然,因果既同十义宁阙?四圣是能照、
卷四 第 222c 页 T34-0222.png
六道是所照,十界是所照、佛乘是能照,故佛
智照十界十如三谛具足。究竟等言其理宛
尔,何故诸佛各据一途,使佛境智不具足
耶?今师不能细斥,但总破光宅,云「文理不
通」等也。「理」谓道理,「文」即现文,初文可见,次
破理中先以十中四五对难。「因果」者,因缘
是因,果报是果。「若实」下约人对破且依四
五,若依今文应约十界以论有无。次「义不」
下结破。文云诸法须收十界,界界十如,实
相是界如之体,若唯一但四,体外尚遗九
五,况复十十皆如?今欲正解,先引《大论》即
达磨所用。引《论》意者但泛为类例,非的同
也。《论》既云一一法各有九种,故知光宅不
应以四五别判,诸师不应以三一各据,
故知但依十界十法,则诸家咸坏,况复四释
冠绝古今,如此消文方契经旨,诸师分擗
理趣在何?此达磨郁多罗是《杂心论》主,《婆沙》
有法救论师,是《杂心论》主所承,从师为名。
既依《大论》不别分张,今一一句中皆云即
是《法华》中如是相等,纵不委细免上诸非。
次「今明」下正解中,先述标章,次正释中文为
三意:初列章,次引圣言为證,三正释。引證
文中初二文可见,次引离合中云「止止不须
说」等者,以此十法随自随他,唯佛决了,故
云「我法妙难思」。但引合文义兼于离,既云
难思方能遍逗,故须离也。引约位中云「唯
佛与佛等」者,三德极理非七方便所知故
也。虽复不知诸位法尔,故分此十所属不
同。三正释者,初十界中为十:先标列,次「法
智照十界十如三谛具足。究竟等言其理宛
尔,何故诸佛各据一途,使佛境智不具足
耶?今师不能细斥,但总破光宅,云「文理不
通」等也。「理」谓道理,「文」即现文,初文可见,次
破理中先以十中四五对难。「因果」者,因缘
是因,果报是果。「若实」下约人对破且依四
五,若依今文应约十界以论有无。次「义不」
下结破。文云诸法须收十界,界界十如,实
相是界如之体,若唯一但四,体外尚遗九
五,况复十十皆如?今欲正解,先引《大论》即
达磨所用。引《论》意者但泛为类例,非的同
也。《论》既云一一法各有九种,故知光宅不
应以四五别判,诸师不应以三一各据,
故知但依十界十法,则诸家咸坏,况复四释
冠绝古今,如此消文方契经旨,诸师分擗
理趣在何?此达磨郁多罗是《杂心论》主,《婆沙》
有法救论师,是《杂心论》主所承,从师为名。
既依《大论》不别分张,今一一句中皆云即
是《法华》中如是相等,纵不委细免上诸非。
次「今明」下正解中,先述标章,次正释中文为
三意:初列章,次引圣言为證,三正释。引證
文中初二文可见,次引离合中云「止止不须
说」等者,以此十法随自随他,唯佛决了,故
云「我法妙难思」。但引合文义兼于离,既云
难思方能遍逗,故须离也。引约位中云「唯
佛与佛等」者,三德极理非七方便所知故
也。虽复不知诸位法尔,故分此十所属不
同。三正释者,初十界中为十:先标列,次「法
卷四 第 223a 页 T34-0223.png
虽」下界如摄法,三「如地狱」下示相,四「故毗昙」
下以小例大,五「当知」下以理准例知有界
如,六「若照」下判。言「自位」者,虽明十界界界
各十,且照当界以九为权、以一为实,故
须结云一中无量,一界具十,一一十如,若
自若他、若因若果在一心故,故云无量中一、
一中无量,不可以一说、不可以多说,不
可以权说、不可以实说,因果善恶空有
大小、凡圣渐顿开合心法依正,一多自在,
一切诸法悉皆如是。是知谭法界者未穷
斯妙,致使惑果事而迷因理。七「若照六道」
下兼破光宅,光宅既无十界,今且依彼破
之。纵依十界各具十如,当分历历思议境
耳。况复光宅但在四圣四五不同。八「所以」
下结位,先重立境云「一中无量」。「凡夫绝理」
等者,自鄙无分故云「绝理」,随想异见故云
「情迷」,既绝且迷徒具何益?「二乘」等者,即二教
二乘,三道即是舍而不观,避空求空反资
小脱。「菩萨」等者,藏通照六、别照次第,故云
不周,皆迷己界不达佛界,不了了言尚该
十地,故今应指别地及因。「横竖具足」者,一
中无量为横,无量即一为竖,多一相即故云
具足。九「唯独」下引證,结意如文。十「上玄义」
下指广,具如《玄》文境妙末云「舒之则充满
法界,不知从何而来?收之则莫知所在,不
知从何而去?」及释法中广释十界十如也。
次约佛界为四,初正释,次「此具」下称叹,
三「例亦」下例释,四「如来」下举果结斥。
问:
此
中佛界与前十中佛界何别?
答:
前则在迷在
下以小例大,五「当知」下以理准例知有界
如,六「若照」下判。言「自位」者,虽明十界界界
各十,且照当界以九为权、以一为实,故
须结云一中无量,一界具十,一一十如,若
自若他、若因若果在一心故,故云无量中一、
一中无量,不可以一说、不可以多说,不
可以权说、不可以实说,因果善恶空有
大小、凡圣渐顿开合心法依正,一多自在,
一切诸法悉皆如是。是知谭法界者未穷
斯妙,致使惑果事而迷因理。七「若照六道」
下兼破光宅,光宅既无十界,今且依彼破
之。纵依十界各具十如,当分历历思议境
耳。况复光宅但在四圣四五不同。八「所以」
下结位,先重立境云「一中无量」。「凡夫绝理」
等者,自鄙无分故云「绝理」,随想异见故云
「情迷」,既绝且迷徒具何益?「二乘」等者,即二教
二乘,三道即是舍而不观,避空求空反资
小脱。「菩萨」等者,藏通照六、别照次第,故云
不周,皆迷己界不达佛界,不了了言尚该
十地,故今应指别地及因。「横竖具足」者,一
中无量为横,无量即一为竖,多一相即故云
具足。九「唯独」下引證,结意如文。十「上玄义」
下指广,具如《玄》文境妙末云「舒之则充满
法界,不知从何而来?收之则莫知所在,不
知从何而去?」及释法中广释十界十如也。
次约佛界为四,初正释,次「此具」下称叹,
三「例亦」下例释,四「如来」下举果结斥。
问:
此
中佛界与前十中佛界何别?
答:
前则在迷在
卷四 第 223b 页 T34-0223.png
因通悟通果,今乃唯果不通因迷,故一一
法皆用双非,非相非假非不相非空,虽出
双非意存三谛,下九准知,乃至本末究竟等
也,如是方名究竟佛乘,是故皆以大车文
结。
此则于今品文,是佛果家之诸法实相;
于彼譬说,即至道场之庄严大车;于彼宿
世,即极果佛之开权实渚;于彼本门,即久成
佛之所契妙法。若正宗可识岂迷流通,一
句一偈之言弥可信也,三德三轨之说皎若
目前,若得此意广演于八年不出乎一念,
经五十小劫讵动于刹那。例知一代逗机
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瞩目,法界根性览
而易通,随宜所说咸指藏理。结斥中以眼
为喻者,且以小乘慧眼见空,与而为论云
得一眼,初住菩萨乃至等觉犹有无明,今
且斥方便教菩萨未见中者,并如夜视。
次
释离合中为四,初正释,次「离开」下举境称
叹,三「凡夫」下斥,四「为此」下结。初文为三,即三
语也。随自方在今经,细寻可见。四约但中
二:先正释十如,次「初位」下重释究竟等。初文
者,相性体三与前佛界不无小异。前明已
成佛果,故以修性对论而具十法;今明位
涉圣凡,分对十法,十法位别故云约位。以
初三唯理位定在凡,力在五品,作在六根,
因缘即是初住已上修得缘了,果报即是极
果菩提涅槃。菩提,果也。涅槃,报也。是故初三
且在通列十界,界界三德同在理性,故十
界之言亦唯在理。若不尔者,何故云「若研
此十界」等耶?故理性三德其文在斯。然诸
法皆用双非,非相非假非不相非空,虽出
双非意存三谛,下九准知,乃至本末究竟等
也,如是方名究竟佛乘,是故皆以大车文
结。
此则于今品文,是佛果家之诸法实相;
于彼譬说,即至道场之庄严大车;于彼宿
世,即极果佛之开权实渚;于彼本门,即久成
佛之所契妙法。若正宗可识岂迷流通,一
句一偈之言弥可信也,三德三轨之说皎若
目前,若得此意广演于八年不出乎一念,
经五十小劫讵动于刹那。例知一代逗机
居于心性,十方佛事宛然瞩目,法界根性览
而易通,随宜所说咸指藏理。结斥中以眼
为喻者,且以小乘慧眼见空,与而为论云
得一眼,初住菩萨乃至等觉犹有无明,今
且斥方便教菩萨未见中者,并如夜视。
次
释离合中为四,初正释,次「离开」下举境称
叹,三「凡夫」下斥,四「为此」下结。初文为三,即三
语也。随自方在今经,细寻可见。四约但中
二:先正释十如,次「初位」下重释究竟等。初文
者,相性体三与前佛界不无小异。前明已
成佛果,故以修性对论而具十法;今明位
涉圣凡,分对十法,十法位别故云约位。以
初三唯理位定在凡,力在五品,作在六根,
因缘即是初住已上修得缘了,果报即是极
果菩提涅槃。菩提,果也。涅槃,报也。是故初三
且在通列十界,界界三德同在理性,故十
界之言亦唯在理。若不尔者,何故云「若研
此十界」等耶?故理性三德其文在斯。然诸
卷四 第 223c 页 T34-0223.png
文中多约修性相对辩者,为成教相故也。
读者悉之。今见此文应贯诸说。「若研」至「如
是果报」者,初之三法既俱在性在因合名为正,故力已下属修属果,所以观行位
去研此性境,有除粗惑之力,及有似行
之作。若入分真对彼性三合名为正,乃以
具助名为因缘,至究竟位,菩提名果、涅
槃名报。虽分对始末,乃是一佛法界因果
之位,故不同古人以权实擗判。「初三」等者,
初谓相等因中三法,后即报中果地三法,故
知三德即是三谛,故云「初后」至「究竟等」。「初位」
下重释究竟,为二:谓释、结。释中三:先重释
三德本末不二,结成绝叹之境;次重释究竟
等成于不二;三释不思议。初释三德者,「恶」
即三恶,「善」即三善,「贤」谓小贤,「圣」谓小圣,「小」
谓小中贤圣,「大」谓大中诸位。重释究竟等
者,又三:初约惑中先立境,次「若迷」下约于
迷悟对辩三谛,三「又权实」下约人约教。所
以四释者,明理摄遍约十界释,明自證极
约佛界释,明佛化用约离合释,明三德
遍约诸位释。若望止观互用宽狭,今具
四释则此宽彼狭,此但正报不语三千则此
狭彼宽,名目虽然理必齐等,因必具果、正必
有依。然本《论》中释此十如,理穷教极,今述
论旨使与一家义意冥会,《论》云「成就不可
说尽也」。「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故,
佛智具足知此实体。《经》云「如是相」等者,《论》
云:「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何
等法者,谓三乘法。云何法者,起种种事说。
读者悉之。今见此文应贯诸说。「若研」至「如
是果报」者,初之三法既俱在性在因合名为正,故力已下属修属果,所以观行位
去研此性境,有除粗惑之力,及有似行
之作。若入分真对彼性三合名为正,乃以
具助名为因缘,至究竟位,菩提名果、涅
槃名报。虽分对始末,乃是一佛法界因果
之位,故不同古人以权实擗判。「初三」等者,
初谓相等因中三法,后即报中果地三法,故
知三德即是三谛,故云「初后」至「究竟等」。「初位」
下重释究竟,为二:谓释、结。释中三:先重释
三德本末不二,结成绝叹之境;次重释究竟
等成于不二;三释不思议。初释三德者,「恶」
即三恶,「善」即三善,「贤」谓小贤,「圣」谓小圣,「小」
谓小中贤圣,「大」谓大中诸位。重释究竟等
者,又三:初约惑中先立境,次「若迷」下约于
迷悟对辩三谛,三「又权实」下约人约教。所
以四释者,明理摄遍约十界释,明自證极
约佛界释,明佛化用约离合释,明三德
遍约诸位释。若望止观互用宽狭,今具
四释则此宽彼狭,此但正报不语三千则此
狭彼宽,名目虽然理必齐等,因必具果、正必
有依。然本《论》中释此十如,理穷教极,今述
论旨使与一家义意冥会,《论》云「成就不可
说尽也」。「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故,
佛智具足知此实体。《经》云「如是相」等者,《论》
云:「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何相法?何体法?何
等法者,谓三乘法。云何法者,起种种事说。
卷四 第 224a 页 T34-0224.png
何似法者,依三门得清净故。何相法者,三
种之义一相法故。何体法者,唯一佛乘无异
故也。今谓初句先明十如通三乘法。次句
者,所谓三乘,教差别故。次句者,即三乘人,依
教契实。次句者,开三乘相,无他相故。次
句者,开三乘体,唯一实故。」《论》又云:「何等法
者,有为无为法。云何法者,因缘非因缘法。何
似法者,常无常法。何相法者,生等三相,即不
生等三相法故。何体法者,谓五阴非五阴。」今
谓此番离开三乘,展转别释归实相体。初句
者,以声闻无为对六道法是有为故。次句
者,以支佛对馀非因缘故。次句者,以菩萨
法对馀八界悉无常故。次句者,总以三乘
对馀六界皆三相故。次句者,十界五阴皆实
体故。《论》又云:「何似法者,无常有为因缘法。
何相法者,谓可见相等法故也。何体法者,谓
五阴法能取可取,是苦集体。又五阴者,是
道谛体。」今谓此一番释以上二句,总合在于
第三句中,仍撮第三入第四中,谓三乘法
皆可见故。又撮第四入第五中,成初苦集,
复指苦集全是定慧。故云「又五阴者,是道
谛体」,故知六道三乘望实犹是苦集。《论》又云:
「复有依说,何等法者,谓名、字、句身故。云何
法者,依如来说法故。何似法者,能教可化
众生故。何相法者,依音声取彼法故。何体
法者,假名体法相故。」今谓此一番释,还依五
句欲以教法通说前故。初句者,具诠十界
权实法故。次句者,所依皆实无馀教故。次
句者,明权实根缘受不同故。次句者,明诸
种之义一相法故。何体法者,唯一佛乘无异
故也。今谓初句先明十如通三乘法。次句
者,所谓三乘,教差别故。次句者,即三乘人,依
教契实。次句者,开三乘相,无他相故。次
句者,开三乘体,唯一实故。」《论》又云:「何等法
者,有为无为法。云何法者,因缘非因缘法。何
似法者,常无常法。何相法者,生等三相,即不
生等三相法故。何体法者,谓五阴非五阴。」今
谓此番离开三乘,展转别释归实相体。初句
者,以声闻无为对六道法是有为故。次句
者,以支佛对馀非因缘故。次句者,以菩萨
法对馀八界悉无常故。次句者,总以三乘
对馀六界皆三相故。次句者,十界五阴皆实
体故。《论》又云:「何似法者,无常有为因缘法。
何相法者,谓可见相等法故也。何体法者,谓
五阴法能取可取,是苦集体。又五阴者,是
道谛体。」今谓此一番释以上二句,总合在于
第三句中,仍撮第三入第四中,谓三乘法
皆可见故。又撮第四入第五中,成初苦集,
复指苦集全是定慧。故云「又五阴者,是道
谛体」,故知六道三乘望实犹是苦集。《论》又云:
「复有依说,何等法者,谓名、字、句身故。云何
法者,依如来说法故。何似法者,能教可化
众生故。何相法者,依音声取彼法故。何体
法者,假名体法相故。」今谓此一番释,还依五
句欲以教法通说前故。初句者,具诠十界
权实法故。次句者,所依皆实无馀教故。次
句者,明权实根缘受不同故。次句者,明诸
卷四 第 224b 页 T34-0224.png
根缘会大化故。次句者,明能化所化、能诠
所诠皆假施设,以望所诠唯證实故。信知
《论》文不可辄判,故用今意方应妙旨,况论
四释即是今家四释故也。初释既以三乘体
相皆一体相,即佛界释也。次释既以三乘
对六道释,即十界释也。次释既约苦集对
道,此外无馀,即约位释。次释即约能诠教
释,由教权实故有施会,即离合释。故知一
家大义并与《论》旨冥符,是则现文一十八句,
乃成一十八重释十如也。论文丰富而人莫
知,今从总论故且四重释耳。
三「若就」下释
不思议者,前境虽已成不思议,其名仍通,
故今更对思议辩之,令识前四释真不思
议。先略出体相,次引事类况,三举理况结。
初文先略出,次「诸经」下指广。初文先法,次譬。初文先释名也。出心数法故不可思,过
言语道故不可议。次「不能行」等出体也。体
非因果及非能趣。「行」者因也。「到」者果也。此
体不当因之与果,若其属能则不关体。次
举譬譬,中三,谓法、喻、合。初法者,观色是常
故不败坏,常必具四,四秖是心,不异亦尔。
譬类中二重,初以明暗喻不思议与惑同
体,故指月光全明是暗。次「又日出时」下譬
转暗为明,云「常在」者,秖是暗无暗性举
暗是明,迷悟亦尔理性无殊。因位之明与
无明杂,体不可别,故云「共合」,入分真位破
一分暗,所破之暗体变为明,岂有所破移
在异方?无所趣故故云「常在」。岂智明发仍
存先暗,云常在耶?虽云常在终须破尽,
所诠皆假施设,以望所诠唯證实故。信知
《论》文不可辄判,故用今意方应妙旨,况论
四释即是今家四释故也。初释既以三乘体
相皆一体相,即佛界释也。次释既以三乘
对六道释,即十界释也。次释既约苦集对
道,此外无馀,即约位释。次释即约能诠教
释,由教权实故有施会,即离合释。故知一
家大义并与《论》旨冥符,是则现文一十八句,
乃成一十八重释十如也。论文丰富而人莫
知,今从总论故且四重释耳。
三「若就」下释
不思议者,前境虽已成不思议,其名仍通,
故今更对思议辩之,令识前四释真不思
议。先略出体相,次引事类况,三举理况结。
初文先略出,次「诸经」下指广。初文先法,次譬。初文先释名也。出心数法故不可思,过
言语道故不可议。次「不能行」等出体也。体
非因果及非能趣。「行」者因也。「到」者果也。此
体不当因之与果,若其属能则不关体。次
举譬譬,中三,谓法、喻、合。初法者,观色是常
故不败坏,常必具四,四秖是心,不异亦尔。
譬类中二重,初以明暗喻不思议与惑同
体,故指月光全明是暗。次「又日出时」下譬
转暗为明,云「常在」者,秖是暗无暗性举
暗是明,迷悟亦尔理性无殊。因位之明与
无明杂,体不可别,故云「共合」,入分真位破
一分暗,所破之暗体变为明,岂有所破移
在异方?无所趣故故云「常在」。岂智明发仍
存先暗,云常在耶?虽云常在终须破尽,
卷四 第 224c 页 T34-0224.png
究竟永净方名常在。「生死与道合」下合也。次
指广如文。就事况者,四不思议中阙释佛
者,世易信故、教多说故,故以佛在四中之
一,三类尚尔,何况佛耶?云「如阿含」者,如《增
一》十八云:「舍利弗说界生不知如来寿命。
佛言:有四不思议,非小乘所知。云何为四?」
如文。因释世界不可思议,引经为證。言
「阿含云一士夫」者,《杂含》亦云:「佛在舍卫,有
多比丘在食堂上思惟世间。佛知其念,诣
食堂上告诸比丘:汝等思惟世间,非义、非
饶益、不顺涅槃。汝当思惟作四圣谛,此是
有义、有饶益、正向涅槃。如过去世时有一
士夫,在王舍城俱絺池侧不正思惟,见无
数四兵入藕丝孔中。见已作是念:狂耶失
性耶?世间无是,狂而今见之。时去城不远
有大会,士夫往问如是之事,大会皆谓是
士夫狂,失性故尔。彼见佛问。佛言:非狂是
实,彼池不远有天与阿修罗共战,修罗兵
败入中藏耳。是故比丘莫思惟世间,非汝
所及。」释龙中兼明有天亦能出雨,即龙类
也。「五道」下郤释众生。《论》云:「五道各有自尔
力故」,《婆沙.杂揵度》中云:「若因祭祀,唯鬼神
得。」
问:
为胜为劣?
答:
非胜非劣。若胜天人应
得,若劣地狱应得,以其道有自尔力故。
准斯诚教,可證世人设六道者不可尽
得,此是梁武见江东人多好淫祀,故以相
似佛法权宜替之。
《论》云:「如人不能离地四
指于须臾间为能飞空高下自在。」前寄
雨一事者,明馀道不能。如善住龙王以
指广如文。就事况者,四不思议中阙释佛
者,世易信故、教多说故,故以佛在四中之
一,三类尚尔,何况佛耶?云「如阿含」者,如《增
一》十八云:「舍利弗说界生不知如来寿命。
佛言:有四不思议,非小乘所知。云何为四?」
如文。因释世界不可思议,引经为證。言
「阿含云一士夫」者,《杂含》亦云:「佛在舍卫,有
多比丘在食堂上思惟世间。佛知其念,诣
食堂上告诸比丘:汝等思惟世间,非义、非
饶益、不顺涅槃。汝当思惟作四圣谛,此是
有义、有饶益、正向涅槃。如过去世时有一
士夫,在王舍城俱絺池侧不正思惟,见无
数四兵入藕丝孔中。见已作是念:狂耶失
性耶?世间无是,狂而今见之。时去城不远
有大会,士夫往问如是之事,大会皆谓是
士夫狂,失性故尔。彼见佛问。佛言:非狂是
实,彼池不远有天与阿修罗共战,修罗兵
败入中藏耳。是故比丘莫思惟世间,非汝
所及。」释龙中兼明有天亦能出雨,即龙类
也。「五道」下郤释众生。《论》云:「五道各有自尔
力故」,《婆沙.杂揵度》中云:「若因祭祀,唯鬼神
得。」
问:
为胜为劣?
答:
非胜非劣。若胜天人应
得,若劣地狱应得,以其道有自尔力故。
准斯诚教,可證世人设六道者不可尽
得,此是梁武见江东人多好淫祀,故以相
似佛法权宜替之。
《论》云:「如人不能离地四
指于须臾间为能飞空高下自在。」前寄
雨一事者,明馀道不能。如善住龙王以
卷四 第 225a 页 T34-0225.png
比智力,知帝释欲与修罗战,脊骨便鸣。若
帝释欲入园时,脊上自然有香象现;此畜
生道中不思议摄,如鬼能变食等。又云:「诸
土各有自尔力」,如《释签》。
言「此有三异」者,
以此颂二智文望前初章叹诸佛二智文
具三异,初句颂实智中但有二异,下三句
叹权智中又有一异。初异应云双只。次异
中云「开合」者,上长行中人法俱开,故诸佛中
并二智各明叹释结故云「开」,今但云世雄
故云「合」。人必兼法故云「人总」也。言「法别」
者,被物时异故有权实,此别仍合无叹等
三,故第三异。云「二乘」及「一切众生」者,同是
不知之人尚未足异,应云上人法并举,故
云其智慧门法也。「一切声闻」等,人也。今但出
人,又是有无异也,亦是双只异也。又上文不
分四佛但云「诸佛」,故今前行但云「世雄」即
当诸佛,后行但云「佛力」不云「吾今」,以前文
中释迦权智具有力无畏等,知是颂释迦
也。又前文有「诸佛」字,则可分为四佛,今但
云「世雄」似非诸佛,然以义分,以「世雄」句有
「世」字故可属三世,世必有方故知是颂诸
佛,后行直云「佛」灼然可属释迦。言「佛力无
畏是权智」者,前长行中指于因权,此中既云
功德,功德之言亦多在因。「馀法」等者,前力无
畏但是自行从因之权,是故馀法为化他权,
此之化他非指权法名为化他,但对自因
名化他耳。
「但举初后」者,仍先举后二却举
初二,故先云「大果报」,次云「性相义」也。「义字」
等者,「义」谓义理,秖一究竟之言,有空假中
帝释欲入园时,脊上自然有香象现;此畜
生道中不思议摄,如鬼能变食等。又云:「诸
土各有自尔力」,如《释签》。
言「此有三异」者,
以此颂二智文望前初章叹诸佛二智文
具三异,初句颂实智中但有二异,下三句
叹权智中又有一异。初异应云双只。次异
中云「开合」者,上长行中人法俱开,故诸佛中
并二智各明叹释结故云「开」,今但云世雄
故云「合」。人必兼法故云「人总」也。言「法别」
者,被物时异故有权实,此别仍合无叹等
三,故第三异。云「二乘」及「一切众生」者,同是
不知之人尚未足异,应云上人法并举,故
云其智慧门法也。「一切声闻」等,人也。今但出
人,又是有无异也,亦是双只异也。又上文不
分四佛但云「诸佛」,故今前行但云「世雄」即
当诸佛,后行但云「佛力」不云「吾今」,以前文
中释迦权智具有力无畏等,知是颂释迦
也。又前文有「诸佛」字,则可分为四佛,今但
云「世雄」似非诸佛,然以义分,以「世雄」句有
「世」字故可属三世,世必有方故知是颂诸
佛,后行直云「佛」灼然可属释迦。言「佛力无
畏是权智」者,前长行中指于因权,此中既云
功德,功德之言亦多在因。「馀法」等者,前力无
畏但是自行从因之权,是故馀法为化他权,
此之化他非指权法名为化他,但对自因
名化他耳。
「但举初后」者,仍先举后二却举
初二,故先云「大果报」,次云「性相义」也。「义字」
等者,「义」谓义理,秖一究竟之言,有空假中
卷四 第 225b 页 T34-0225.png
义理故也。「大与种种」等者,具如《玄》文破光
宅中,彼云「大故知是实,种种故知是实」,今
文意云,权实互有,岂果报唯大、性相唯种种
耶?又释妙中大妙相望以为六句。「六度」至
「发心」者,断即成佛故也。「如意珠」具如《止观》
及记。「无漏不思议」者,当知此不思议之无漏,
故无漏名同应思义别。云「生出四种解释,
已如上」者,指上四番释十如也。此下偈文,
对者是也。「逮得涅槃」指六度者,以望二乘
此生即得,故云「逮得」。「逮」者及也。又今欲废,
小菩萨为旁,故旁云「及」也、「当入灭」耳。若
不尔者,今准他人上之三句,正明二乘脱
缚即是已得涅槃,云何更云「逮得涅槃」?由
闻三伪一真,是诸声闻但闻三乘皆是方
便,方便即伪。又闻「要当说真实」,所以疑其
实未曾闻说唯一实。「偏举二乘」者,世人若
问:若三俱会,何故此中叙疑但二?亦应反
问:若菩萨无疑,何故下文云「菩萨疑除」?若
云疑通三人、会唯有二,菩萨何过而不会
之?《经》云「疑除」,作不会释,此乃破经,何名释
经?「一解脱」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脱,方等、般
若中虽闻胜脱,今从初说。有云:已得三
德中之一脱。此不然也。释「三请」者,瑶师、龙
师非无眉目故不全破,但不及今师以
望三周抑令三请,此则释文所表俱有深
致,凡一家破义皆恐累后学,于经有过彊
复破之,不同世人任其胸臆。又偈后三行
半云「动执生疑」,至尔时众中下但云「腾疑
致请」者,
问:
准品初开章云「初略开三显一,
宅中,彼云「大故知是实,种种故知是实」,今
文意云,权实互有,岂果报唯大、性相唯种种
耶?又释妙中大妙相望以为六句。「六度」至
「发心」者,断即成佛故也。「如意珠」具如《止观》
及记。「无漏不思议」者,当知此不思议之无漏,
故无漏名同应思义别。云「生出四种解释,
已如上」者,指上四番释十如也。此下偈文,
对者是也。「逮得涅槃」指六度者,以望二乘
此生即得,故云「逮得」。「逮」者及也。又今欲废,
小菩萨为旁,故旁云「及」也、「当入灭」耳。若
不尔者,今准他人上之三句,正明二乘脱
缚即是已得涅槃,云何更云「逮得涅槃」?由
闻三伪一真,是诸声闻但闻三乘皆是方
便,方便即伪。又闻「要当说真实」,所以疑其
实未曾闻说唯一实。「偏举二乘」者,世人若
问:若三俱会,何故此中叙疑但二?亦应反
问:若菩萨无疑,何故下文云「菩萨疑除」?若
云疑通三人、会唯有二,菩萨何过而不会
之?《经》云「疑除」,作不会释,此乃破经,何名释
经?「一解脱」者,昔教三人同一解脱,方等、般
若中虽闻胜脱,今从初说。有云:已得三
德中之一脱。此不然也。释「三请」者,瑶师、龙
师非无眉目故不全破,但不及今师以
望三周抑令三请,此则释文所表俱有深
致,凡一家破义皆恐累后学,于经有过彊
复破之,不同世人任其胸臆。又偈后三行
半云「动执生疑」,至尔时众中下但云「腾疑
致请」者,
问:
准品初开章云「初略开三显一,
卷四 第 225c 页 T34-0225.png
次尔时已下动执生疑」,及到此中何故乃
以略开三文为动执生疑,尔时已下文
为腾疑请者,何耶?
答:
但动执生疑之言,言
兼两向。何者?若在尔时大众中下,意明由
前略开动其旧执生其新疑,若在三偈半
文,意明此之略开动彼旧执令生新疑,故
复名长行之文为腾疑致请,执既被动因
兹有疑,今先腾疑后方致请,是故此文两
向用之,非参错也。若以此文为腾疑致
请,则应更开章云「略开三为二,先长行并
十七行半偈叹二智,次三行半正略开显动
执生疑。」文云「执动疑生」者,由前略开动其
执故执动,由前生其疑故疑生,疑既生已,
今但致请,是故章首但云「腾疑致请」。
得益
之者悟有浅深,所引之人获记差别,约能引
权众辩益不同,已知显益欲知冥利,须
辩待时。
「尔时」下次明二止,初止意者恐
怀疑故,次舍利弗腾宿根利,是故更请。次
佛止之护上慢故,次舍利弗述慧益多,牒
疑更请。一次正广开三中三:先分章示相,
次义四分别,三依文正释。初文四:初引经
标章,次举品分周,三「亦名」下三周异名,四
引例。「例如大品三根」者,第二十一〈方便品〉云:
「须菩提白佛言:如佛所说若广若略,诸菩
萨等云何求耶?佛言:如是!如是!乃至一切
种智,如是相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
罗蜜,则知一切法广略相。世尊!是利根菩萨
亦入耶?佛言:利根中根定心散心并入是门,
是门无碍,亦如三种发心不同。」「以十义料
以略开三文为动执生疑,尔时已下文
为腾疑请者,何耶?
答:
但动执生疑之言,言
兼两向。何者?若在尔时大众中下,意明由
前略开动其旧执生其新疑,若在三偈半
文,意明此之略开动彼旧执令生新疑,故
复名长行之文为腾疑致请,执既被动因
兹有疑,今先腾疑后方致请,是故此文两
向用之,非参错也。若以此文为腾疑致
请,则应更开章云「略开三为二,先长行并
十七行半偈叹二智,次三行半正略开显动
执生疑。」文云「执动疑生」者,由前略开动其
执故执动,由前生其疑故疑生,疑既生已,
今但致请,是故章首但云「腾疑致请」。
得益
之者悟有浅深,所引之人获记差别,约能引
权众辩益不同,已知显益欲知冥利,须
辩待时。
「尔时」下次明二止,初止意者恐
怀疑故,次舍利弗腾宿根利,是故更请。次
佛止之护上慢故,次舍利弗述慧益多,牒
疑更请。一次正广开三中三:先分章示相,
次义四分别,三依文正释。初文四:初引经
标章,次举品分周,三「亦名」下三周异名,四
引例。「例如大品三根」者,第二十一〈方便品〉云:
「须菩提白佛言:如佛所说若广若略,诸菩
萨等云何求耶?佛言:如是!如是!乃至一切
种智,如是相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
罗蜜,则知一切法广略相。世尊!是利根菩萨
亦入耶?佛言:利根中根定心散心并入是门,
是门无碍,亦如三种发心不同。」「以十义料
卷四 第 226a 页 T34-0226.png
简」者,自古此文多有纷诤,今为评判及以自
立因为十门,然此十门虽泛拾破,一家置章
不无次第。初欲明所被之人,先明能益之
法,故先辩三周通别同异。次辩所被权实有
无,故次明第二于实行中得入之人,三周
不同由惑厚薄,虽现惑厚薄须知由宿根,
虽已成根根须在悟,既得悟已必知领解,
若有领解理须与记,得记之者悟有浅深,
所引之人获记得否,能引之众须益有无,
已识显益欲知冥利,故辩待时。初门自立,
文初中云若我遇众生等是因缘说者,昔
曾结缘即是昔因,中间相遇处处皆以佛道
成熟,今日五时咸资佛道,即始终赴物也。根
利未须述大通事。「若谓此文属说法」者,虽
在譬说文初,分文仍属法说文后,既在譬
说题内,故且用之,不然则取次文用之。长
者惊入是因缘者,昔因今缘是感应义,长者
是应、所闻是机,惊入即是赴机故也。故知应
赴即是今之一化故也。答意者,许各具三根,
法说自被法说中三,馀二亦尔。但说三根
摄九即足。「从正略旁」者,上根中上根为正、中
下是旁,亦应云具论有三且言上耳。若逗
上根上三俱被,但上根为多为正,中下是
略是旁,中中上下下中中上亦复如是。第二
义中,光宅有实为权所引,则成定有实行
引权意令有实;开善定执引权意令无实。
今云有无且约实行,权应暂有何须论之。
开善指四念处为初业故,故云外凡。今言
有者,谁论初业能知常耶?岂以初知令今
立因为十门,然此十门虽泛拾破,一家置章
不无次第。初欲明所被之人,先明能益之
法,故先辩三周通别同异。次辩所被权实有
无,故次明第二于实行中得入之人,三周
不同由惑厚薄,虽现惑厚薄须知由宿根,
虽已成根根须在悟,既得悟已必知领解,
若有领解理须与记,得记之者悟有浅深,
所引之人获记得否,能引之众须益有无,
已识显益欲知冥利,故辩待时。初门自立,
文初中云若我遇众生等是因缘说者,昔
曾结缘即是昔因,中间相遇处处皆以佛道
成熟,今日五时咸资佛道,即始终赴物也。根
利未须述大通事。「若谓此文属说法」者,虽
在譬说文初,分文仍属法说文后,既在譬
说题内,故且用之,不然则取次文用之。长
者惊入是因缘者,昔因今缘是感应义,长者
是应、所闻是机,惊入即是赴机故也。故知应
赴即是今之一化故也。答意者,许各具三根,
法说自被法说中三,馀二亦尔。但说三根
摄九即足。「从正略旁」者,上根中上根为正、中
下是旁,亦应云具论有三且言上耳。若逗
上根上三俱被,但上根为多为正,中下是
略是旁,中中上下下中中上亦复如是。第二
义中,光宅有实为权所引,则成定有实行
引权意令有实;开善定执引权意令无实。
今云有无且约实行,权应暂有何须论之。
开善指四念处为初业故,故云外凡。今言
有者,谁论初业能知常耶?岂以初知令今
卷四 第 226b 页 T34-0226.png
无耶?如大通佛所谁不知之?亦言于今
有住声闻地,言宁有者甚不可也。法华之
前所执者谁?「经明」等者,正为光宅所破,既
云宁执小果,权者何所引耶?今先总斥二
家乖经失义。「乖经」者,光宅也。今经二文得
记故无、未记则有。又在昔故有、于今则无,
故今引文约开约记破其定有,若望后无
计有则失。「失义」者破开善,「若定无」已下文
是,既有入城必有实行。「权何所引」者,复以
光宅结破开善,故今立实有与光宅言同、
其意则别,今虽云无亦与开善不同,从得
记后说故。「若定有」者下破执定有,恐计三
周后犹有声闻。「若定无」者,破定计无,如〈序
品〉初因光横见文殊引往;〈方便品〉初千二百
人法说周竟,尚自不悟仍待譬说;宿世文中
于今有住声闻地者,又举不知之人,云舍
利弗辟支佛等,乃至流通处处有之。云何
言无?又云无者,破住果者定计永灭,非
谓本无。「若言」下今文泛难,今许实有为权
所引,仍恐他以三藏佛例。「此义不例」下今文
申之。佛居果头则无实行,声闻不尔是故
有之。三藏佛言出自今教,故知不是他人
难也。「何处」者,佛必三身圆满,故称此佛为
权。若言三十四心,此乃教权似实。古今学
者此佛尚不敢为权,谁知寂场不实?
「今明」
下正解,先立理,次引论。初略立,次云「若从」
等者,实智尚无阿鼻,岂见定有声闻?若说
时未至有义非谬,故长者佛眼始终皆无,
以法眼观中途须有,作人亦约未得记前。
有住声闻地,言宁有者甚不可也。法华之
前所执者谁?「经明」等者,正为光宅所破,既
云宁执小果,权者何所引耶?今先总斥二
家乖经失义。「乖经」者,光宅也。今经二文得
记故无、未记则有。又在昔故有、于今则无,
故今引文约开约记破其定有,若望后无
计有则失。「失义」者破开善,「若定无」已下文
是,既有入城必有实行。「权何所引」者,复以
光宅结破开善,故今立实有与光宅言同、
其意则别,今虽云无亦与开善不同,从得
记后说故。「若定有」者下破执定有,恐计三
周后犹有声闻。「若定无」者,破定计无,如〈序
品〉初因光横见文殊引往;〈方便品〉初千二百
人法说周竟,尚自不悟仍待譬说;宿世文中
于今有住声闻地者,又举不知之人,云舍
利弗辟支佛等,乃至流通处处有之。云何
言无?又云无者,破住果者定计永灭,非
谓本无。「若言」下今文泛难,今许实有为权
所引,仍恐他以三藏佛例。「此义不例」下今文
申之。佛居果头则无实行,声闻不尔是故
有之。三藏佛言出自今教,故知不是他人
难也。「何处」者,佛必三身圆满,故称此佛为
权。若言三十四心,此乃教权似实。古今学
者此佛尚不敢为权,谁知寂场不实?
「今明」
下正解,先立理,次引论。初略立,次云「若从」
等者,实智尚无阿鼻,岂见定有声闻?若说
时未至有义非谬,故长者佛眼始终皆无,
以法眼观中途须有,作人亦约未得记前。
卷四 第 226c 页 T34-0226.png
次引论者为五:一正引论,二「若依」下以今
经望论义立五种,三「若从」下判,四「若得」下结
意,五「复次」下判大。引论如文。次今家依经
望论,但加佛道一种。三判中云「若从决定」
至「宝所」者,约大虽无、准小仍有,退菩提心
仍属有者,由在小教,今谭其初故云退大。
「实者既尔」下明应化也。所引回心能化本大,
若增上慢二途不摄,本非商议。五「复次」下更
判大乘有无者,先判,次结。意指应化为
无,第四第五并名大故,故《论》中则无大乘之
名,但云「应化」。「若从」下正指佛道,此用今家
所立之名,而以发迹释义仍除开三,得记
已即名生身得忍菩萨故也。故取发迹者,
知有实本亦得名为大乘声闻,是则从隐
德故无、从发迹则有。所以得大乘声闻名
者,彰言发迹仍示声闻,故得名也。不同
他释于大乘中自立声闻。从「今开三」下定
文正意须为二人,为退大者与《论》不别,
今取决定意似少殊,《论》据在座得记,今据
通途被开,其不在座展转为说,或在界外
亦得闻之,或佛灭后敦逼令信,此经通说
直云「与记」。《论》云退大且依一途,如诸声闻
于法华前,谁知退大?方等等席,咸称灭种。
准今经意,既彼此闻经,必彼此与记,一开
之后无所间然,回与未回以分二义,当知
《论》涉有馀之说,无以经意雷同。
第三惑有
厚薄者,古师以回惑释惑,今师以烦惑释
惑,故与旧不同。于中先列古释。重观所
證故云「游观」,由游观故知一理同。「及其」下
经望论义立五种,三「若从」下判,四「若得」下结
意,五「复次」下判大。引论如文。次今家依经
望论,但加佛道一种。三判中云「若从决定」
至「宝所」者,约大虽无、准小仍有,退菩提心
仍属有者,由在小教,今谭其初故云退大。
「实者既尔」下明应化也。所引回心能化本大,
若增上慢二途不摄,本非商议。五「复次」下更
判大乘有无者,先判,次结。意指应化为
无,第四第五并名大故,故《论》中则无大乘之
名,但云「应化」。「若从」下正指佛道,此用今家
所立之名,而以发迹释义仍除开三,得记
已即名生身得忍菩萨故也。故取发迹者,
知有实本亦得名为大乘声闻,是则从隐
德故无、从发迹则有。所以得大乘声闻名
者,彰言发迹仍示声闻,故得名也。不同
他释于大乘中自立声闻。从「今开三」下定
文正意须为二人,为退大者与《论》不别,
今取决定意似少殊,《论》据在座得记,今据
通途被开,其不在座展转为说,或在界外
亦得闻之,或佛灭后敦逼令信,此经通说
直云「与记」。《论》云退大且依一途,如诸声闻
于法华前,谁知退大?方等等席,咸称灭种。
准今经意,既彼此闻经,必彼此与记,一开
之后无所间然,回与未回以分二义,当知
《论》涉有馀之说,无以经意雷同。
第三惑有
厚薄者,古师以回惑释惑,今师以烦惑释
惑,故与旧不同。于中先列古释。重观所
證故云「游观」,由游观故知一理同。「及其」下
卷四 第 227a 页 T34-0227.png
明其惑由,由闻教异。「将必」下正明互疑生
惑。教本诠理,能诠既三所诠宁一?所诠若一
能诠岂三?「踟蹰」下明其惑相,虽复回遑未
辩得失。「以理」下判其得失,以理惑教有顺
理之得,以教惑理有违理之失。「上根」等者,
乃以小中理教得失,而判入大三周不同。
故上根执一理情多,理名近大,故闻无三
而顺一理,所以前悟。教惑理者三闻方知
一理无差,所以因斯成下根悟。中根二情
力等故悟居中。「今谓」下破,先总破彼理教互
惑而为三根。若以互惑为三根者,不可
未闻三周预生回惑。次「三人」下具破二意,
一者大小永不相关,二破在小不应惑大。
此别破二意初中又二,先且定之故云「何
等」。「若回遑」下正破又二,先约小破,疑属见
惑初果尚非,何得互疑名三根耶?次「若回
遑大乘者」下约大破也。大小既别,安得于
大理教互疑?次意者用今经意,若大小理教
更互惑者,汝于何处闻斥三耶?方等虽斥、
般若虽加,并未曾云三是方便,故知尔前大
小未惑,岂出入观三一踟蹰?「既预」下纵难,尔
前已曾理教回惑,当知已曾动执生疑;若
已生疑,略开三时已应领解,何得闻略仍
云四众咸皆有疑?言「今日」者,闻略开时。「进
退」下结非。次「今明」下正释,先判正意,次约
四句以判三根,三约三品以明入住。初文
者,先总明根惑并异于他,小乘根定回惑
又除,安得还就小乘辩惑?他纵以小而惑
于大,他又不立别惑之名,故小回惑不成
惑。教本诠理,能诠既三所诠宁一?所诠若一
能诠岂三?「踟蹰」下明其惑相,虽复回遑未
辩得失。「以理」下判其得失,以理惑教有顺
理之得,以教惑理有违理之失。「上根」等者,
乃以小中理教得失,而判入大三周不同。
故上根执一理情多,理名近大,故闻无三
而顺一理,所以前悟。教惑理者三闻方知
一理无差,所以因斯成下根悟。中根二情
力等故悟居中。「今谓」下破,先总破彼理教互
惑而为三根。若以互惑为三根者,不可
未闻三周预生回惑。次「三人」下具破二意,
一者大小永不相关,二破在小不应惑大。
此别破二意初中又二,先且定之故云「何
等」。「若回遑」下正破又二,先约小破,疑属见
惑初果尚非,何得互疑名三根耶?次「若回
遑大乘者」下约大破也。大小既别,安得于
大理教互疑?次意者用今经意,若大小理教
更互惑者,汝于何处闻斥三耶?方等虽斥、
般若虽加,并未曾云三是方便,故知尔前大
小未惑,岂出入观三一踟蹰?「既预」下纵难,尔
前已曾理教回惑,当知已曾动执生疑;若
已生疑,略开三时已应领解,何得闻略仍
云四众咸皆有疑?言「今日」者,闻略开时。「进
退」下结非。次「今明」下正释,先判正意,次约
四句以判三根,三约三品以明入住。初文
者,先总明根惑并异于他,小乘根定回惑
又除,安得还就小乘辩惑?他纵以小而惑
于大,他又不立别惑之名,故小回惑不成
卷四 第 227b 页 T34-0227.png
厚薄。
问:
诸声闻人尔前无断别惑之文,何
故今约以论厚薄?
答:
显教虽无,准理合有,
故被洮汰义当断伏,由根不等断伏亦殊,
致有三根前后不一。
次约四句中先列,次
以四句别对四人。根惑并由过去熏习,致
令悟有三周不同,所以三判者初释收机
令尽,故第四句摄结缘众。后两释不定者,
三根已定但句法至四,将四判三故从容进
退。第二释中应以中间二句为中,文云「为
中下」者,或剩「下」字,或下根字别为下句。三
约三品惑者,又二:先释,次例。初释者,即二
位皆有三重,今且明三周始入初住有三
不同,惑尽不等故使尔耳。「例如」下以小例
大,十六刹那皆名无漏,至第十五犹受向
名,故三品尽方入初住,尔乃获记。第四转
根不转根者,亦先述古。次「若尔」下破者,虽
有转名闻时俱上,三根不成。「若转」下破转
义不成,亦无三根。三周悟时俱名为上,将
何以辩三周三根?馀未悟者,不名为转。次
例意者,先立事,次难。若二俱利及利钝仍
存,不名为转。「身子一闻」等,具如《止观》第六
记。
次「夫众生」下正解中,初正解,次料简。初文
先引现为类,现既为缘所转,验往亦然。「先
世」下明宿生先转三根已成,故使三根前后
悟入。次譬者,刀如根、木如惑,执者如机,佛
令其斫,受教如闻法、运斫如用观、木断如
證、曾磨如转,遇磨不同故有利钝,此中闻
悟似是信行非不兼法,由于往世信法回
转相资不同,信法等相具如《止观》。此一坐中
问:
诸声闻人尔前无断别惑之文,何
故今约以论厚薄?
答:
显教虽无,准理合有,
故被洮汰义当断伏,由根不等断伏亦殊,
致有三根前后不一。
次约四句中先列,次
以四句别对四人。根惑并由过去熏习,致
令悟有三周不同,所以三判者初释收机
令尽,故第四句摄结缘众。后两释不定者,
三根已定但句法至四,将四判三故从容进
退。第二释中应以中间二句为中,文云「为
中下」者,或剩「下」字,或下根字别为下句。三
约三品惑者,又二:先释,次例。初释者,即二
位皆有三重,今且明三周始入初住有三
不同,惑尽不等故使尔耳。「例如」下以小例
大,十六刹那皆名无漏,至第十五犹受向
名,故三品尽方入初住,尔乃获记。第四转
根不转根者,亦先述古。次「若尔」下破者,虽
有转名闻时俱上,三根不成。「若转」下破转
义不成,亦无三根。三周悟时俱名为上,将
何以辩三周三根?馀未悟者,不名为转。次
例意者,先立事,次难。若二俱利及利钝仍
存,不名为转。「身子一闻」等,具如《止观》第六
记。
次「夫众生」下正解中,初正解,次料简。初文
先引现为类,现既为缘所转,验往亦然。「先
世」下明宿生先转三根已成,故使三根前后
悟入。次譬者,刀如根、木如惑,执者如机,佛
令其斫,受教如闻法、运斫如用观、木断如
證、曾磨如转,遇磨不同故有利钝,此中闻
悟似是信行非不兼法,由于往世信法回
转相资不同,信法等相具如《止观》。此一坐中
卷四 第 227c 页 T34-0227.png
应无六十四番。
问意者,未入住前称为三
根,即此三根入住已后犹名三不?答意可
见。次问意者,住前名缘、初住名真,未證二
住亦名缘修,住前缘修既有差降,第二住
前亦差降耶?答意者,位同理同不应更别,
住前未證容有不同,然圆住前亦名缘者,
唯有此中及四念处,仍望别教义立其名。
五明悟不悟者,初今文自立,先引经立妨;
次「若言」下出妨;三「然经」下辩别,故云「义未
必然」。故昔三根不同三周,三周三乘各三成
九。「今经」下,今家因此须辩支佛有无,先徵
起牒妨。已知三根遍在三乘,今经何文云
支佛悟?次「支佛」下释妨。言「中根」者,依前三
乘。云「随根」者,以声闻中亦三根故。「故身子」
下證无别支佛。既明二乘得悟三根不同,
菩萨亦应遍在三周,何者是耶?故出旧师
明菩萨悟许有三根,而咸于法说,并不至
于中下二周。言「域怀」者,「域」谓限域,期心分
齐。言「近果」者,彼指共位,谓离二乘即求
作佛,佛果仍与二乘位同,故云近果。今闻
佛果过于五百,纵有远近之疑,不同小故
易悟。「三根」下,古判三时同在法说。「今明」下
破。初周之前指法说初及略说中,初周三乘
菩萨居首,然不并在初。「若尔」下引證,何得
〈分别功德品〉及流通中如〈妙音品〉等,犹有始
悟无生忍者?「旧云」下古救意云「初周先悟已
成法身」。「今言」下重破。六百八十亿等,岂可先
是法身仍云得无生忍耶?无生忍后方名增
道。
次问者,既不许菩萨唯在初周,二乘亦
问意者,未入住前称为三
根,即此三根入住已后犹名三不?答意可
见。次问意者,住前名缘、初住名真,未證二
住亦名缘修,住前缘修既有差降,第二住
前亦差降耶?答意者,位同理同不应更别,
住前未證容有不同,然圆住前亦名缘者,
唯有此中及四念处,仍望别教义立其名。
五明悟不悟者,初今文自立,先引经立妨;
次「若言」下出妨;三「然经」下辩别,故云「义未
必然」。故昔三根不同三周,三周三乘各三成
九。「今经」下,今家因此须辩支佛有无,先徵
起牒妨。已知三根遍在三乘,今经何文云
支佛悟?次「支佛」下释妨。言「中根」者,依前三
乘。云「随根」者,以声闻中亦三根故。「故身子」
下證无别支佛。既明二乘得悟三根不同,
菩萨亦应遍在三周,何者是耶?故出旧师
明菩萨悟许有三根,而咸于法说,并不至
于中下二周。言「域怀」者,「域」谓限域,期心分
齐。言「近果」者,彼指共位,谓离二乘即求
作佛,佛果仍与二乘位同,故云近果。今闻
佛果过于五百,纵有远近之疑,不同小故
易悟。「三根」下,古判三时同在法说。「今明」下
破。初周之前指法说初及略说中,初周三乘
菩萨居首,然不并在初。「若尔」下引證,何得
〈分别功德品〉及流通中如〈妙音品〉等,犹有始
悟无生忍者?「旧云」下古救意云「初周先悟已
成法身」。「今言」下重破。六百八十亿等,岂可先
是法身仍云得无生忍耶?无生忍后方名增
道。
次问者,既不许菩萨唯在初周,二乘亦
卷四 第 228a 页 T34-0228.png
应至〈寿量〉耶?答意者,人不局初、名不通后。
问:
既于三周已得无生,即是法身何以不
许古师释耶?
答:
古师意者,元是菩萨,初周
闻法得成法身,至〈寿量〉中增道损生。今云
声闻至后虽通是菩萨,或有未得无生忍
者,不名增道,故但云「无生」。今师前难古人
者,本是菩萨尚有至彼方得无生,如初释
惟忖中,先得十住等自是一途,岂令菩
萨尽先于法说得无生耶?故知二乘根性
获记者,亦有至后方得无生忍,故不可一
概。当知一切皆通初后,但三周后无小名
耳。
第六领解有无者,虽不云旧,古有此计,
故今引破。「今明」下先破缘觉,次辩菩萨。初
文中四:初立理,次「身子」下引事,三「又四众」
下意有,四「信解」下义有。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菩萨中二:先总述意,次「又其意」下别出所
以。其意有三:初明无,次意或有或无,易故
则无故云「处处有文」,准理合有故云「梵文」
等也。三明有中云「菩萨位行」等者,菩萨实
位极至妙觉,仍异于别故名为深。新入实
者犹非所及,故名为「绝」。始从权来,故名为
「新」。昔权位下故名为「小」。「说寿量」等者,据理
迹中具合有领,新小自不敢耳。故下总领
问:
既于三周已得无生,即是法身何以不
许古师释耶?
答:
古师意者,元是菩萨,初周
闻法得成法身,至〈寿量〉中增道损生。今云
声闻至后虽通是菩萨,或有未得无生忍
者,不名增道,故但云「无生」。今师前难古人
者,本是菩萨尚有至彼方得无生,如初释
惟忖中,先得十住等自是一途,岂令菩
萨尽先于法说得无生耶?故知二乘根性
获记者,亦有至后方得无生忍,故不可一
概。当知一切皆通初后,但三周后无小名
耳。
第六领解有无者,虽不云旧,古有此计,
故今引破。「今明」下先破缘觉,次辩菩萨。初
文中四:初立理,次「身子」下引事,三「又四众」
下意有,四「信解」下义有。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菩萨中二:先总述意,次「又其意」下别出所
以。其意有三:初明无,次意或有或无,易故
则无故云「处处有文」,准理合有故云「梵文」
等也。三明有中云「菩萨位行」等者,菩萨实
位极至妙觉,仍异于别故名为深。新入实
者犹非所及,故名为「绝」。始从权来,故名为
「新」。昔权位下故名为「小」。「说寿量」等者,据理
迹中具合有领,新小自不敢耳。故下总领
卷四 第 228b 页 T34-0228.png
颂云:「佛说希有法,昔所未曾闻,世尊有大
力,寿命不可量,无数诸佛子,闻世尊分别,
说得法利者」,乃至「或无碍乐说,馀有一生
在」等,即是补处总为领解,八相易领故声
闻领之,法身记难非浅所领。言「更求何物
云云」者,应更责问者,汝唯知声闻别领,而
不见菩萨通领耶?故此三释其义犹通,初
意通指三教菩萨,通皆求佛,虽是权人执
易转故;第二三意虽云处处有文,及小菩
萨等,故应分别,小在三权、悟大语略,故注
「云云」良由于此。
第七得记不得记者,亦是古
计,先徵起,次正释中缘觉如前入声闻数,
故但对菩萨亦为三。初文即具用向领解
有无中初意,义兼第二,若同初二即同第
三,即是初文并用前三义也。有记即有领解
故也。言「如前云云」者,一者如前领解,第二
中少梵文或有,但云「随要」。第二意者义同
前第三,但前文通、今具通别,龙女别,法师
通,既彰灼记,何妨领解?第三意者据近远
别,近非所欣、远记亦在分别功德。言「寿量」
者,重闻于〈寿量〉故得记也。望前第三但所
对别,前对小菩萨、此小乘人。次问意者,何
不直云过若干劫得妙觉法身,但云初住
八相?此是一家教意正文,而人多不悟。答意
有二:一者明须八相,二者后与法身,以后
形前知是初住,且横指法身本也。故知二
乘两处得益,且与八相记者,更令与物结
净土因。菩萨已于多劫利物随熟随脱,不
假八相浅近之记;二乘不尔,是故须之。
第
力,寿命不可量,无数诸佛子,闻世尊分别,
说得法利者」,乃至「或无碍乐说,馀有一生
在」等,即是补处总为领解,八相易领故声
闻领之,法身记难非浅所领。言「更求何物
云云」者,应更责问者,汝唯知声闻别领,而
不见菩萨通领耶?故此三释其义犹通,初
意通指三教菩萨,通皆求佛,虽是权人执
易转故;第二三意虽云处处有文,及小菩
萨等,故应分别,小在三权、悟大语略,故注
「云云」良由于此。
第七得记不得记者,亦是古
计,先徵起,次正释中缘觉如前入声闻数,
故但对菩萨亦为三。初文即具用向领解
有无中初意,义兼第二,若同初二即同第
三,即是初文并用前三义也。有记即有领解
故也。言「如前云云」者,一者如前领解,第二
中少梵文或有,但云「随要」。第二意者义同
前第三,但前文通、今具通别,龙女别,法师
通,既彰灼记,何妨领解?第三意者据近远
别,近非所欣、远记亦在分别功德。言「寿量」
者,重闻于〈寿量〉故得记也。望前第三但所
对别,前对小菩萨、此小乘人。次问意者,何
不直云过若干劫得妙觉法身,但云初住
八相?此是一家教意正文,而人多不悟。答意
有二:一者明须八相,二者后与法身,以后
形前知是初住,且横指法身本也。故知二
乘两处得益,且与八相记者,更令与物结
净土因。菩萨已于多劫利物随熟随脱,不
假八相浅近之记;二乘不尔,是故须之。
第
卷四 第 228c 页 T34-0228.png
八悟有浅深者,此无古师,于中又四:初略
明所以,辨有浅深有明晦故。次「初开」下
释浅深意,既云初闻法说已入佛慧,佛慧
之语住中不专一品故也。或唯初住,或二三
四乃至十地,三节增进理实如然。如释惟
忖中云先入今入,故今入之言该于四节,
即三周寿量也。但先入者显密不同,恐不
了前意,故重云耳。三「如听」下举凡况圣、举
粗况细,若再闻无益,初亦徒闻,四节加功
理应增进,或至一生良由此也。四「单复」下
引事,如寒得衣重重渐胜。「厚薄」者释单复
也。
问:
若尔,何故前云此真位人无复浅深?
答:
一往同位实无浅深,细论明晦及明升入,既
登后位理有增进。
第九明权实得益者,为
六:初出旧解,言「一云」者,旧应多释,其一
违文故且云一。次「今明」下正释。言「邻圆」者,
「圆」谓圆满,近于满位邻妙觉也。言「际极」
者,显邻圆耳。三「所以」下明得益由国。「文云」
下引證。言「化功」者,影响迹时已有化益,前
后增道即是深利,权人处处得益深故。五「故
一音」下立理,不必并须待至〈寿量〉,故云「一
音」。又密益者宜闻长远,时处不同显密各
异,故注「云云」。六「又我」下正證影响得益之
文,若于己无益何谓欲得?
第十明待时不
待时者,初正释中先大判,次「若就」下就三周
及本委论待等。三周之中自论密者,如法
说时密闻大车及大通事而得益者,即不待
时,中周密闻准说可见。
问:
三周及本有密
说者,《玄》文那云「法华唯显」?
答:
言显密者,尔
明所以,辨有浅深有明晦故。次「初开」下
释浅深意,既云初闻法说已入佛慧,佛慧
之语住中不专一品故也。或唯初住,或二三
四乃至十地,三节增进理实如然。如释惟
忖中云先入今入,故今入之言该于四节,
即三周寿量也。但先入者显密不同,恐不
了前意,故重云耳。三「如听」下举凡况圣、举
粗况细,若再闻无益,初亦徒闻,四节加功
理应增进,或至一生良由此也。四「单复」下
引事,如寒得衣重重渐胜。「厚薄」者释单复
也。
问:
若尔,何故前云此真位人无复浅深?
答:
一往同位实无浅深,细论明晦及明升入,既
登后位理有增进。
第九明权实得益者,为
六:初出旧解,言「一云」者,旧应多释,其一
违文故且云一。次「今明」下正释。言「邻圆」者,
「圆」谓圆满,近于满位邻妙觉也。言「际极」
者,显邻圆耳。三「所以」下明得益由国。「文云」
下引證。言「化功」者,影响迹时已有化益,前
后增道即是深利,权人处处得益深故。五「故
一音」下立理,不必并须待至〈寿量〉,故云「一
音」。又密益者宜闻长远,时处不同显密各
异,故注「云云」。六「又我」下正證影响得益之
文,若于己无益何谓欲得?
第十明待时不
待时者,初正释中先大判,次「若就」下就三周
及本委论待等。三周之中自论密者,如法
说时密闻大车及大通事而得益者,即不待
时,中周密闻准说可见。
问:
三周及本有密
说者,《玄》文那云「法华唯显」?
答:
言显密者,尔
卷四 第 229a 页 T34-0229.png
前遍圆互不相知,今至此经同入一圆,虽
密而显纯一味故,但于一座有待不待,但
知彰灼授记二乘,显露分明说长远寿,于
兹一座无不闻知,故名为显。
问云「非显
非密」者,谓决定性,于前四时既无密益,不
至法华复无显得,二处无益名失时不?
答「馀经」等者,谓前四时既云永灭,诸声闻
等不知变易,故《净名》中迦叶自叙云「皆应
号泣声震三千,于此大乘已如败种」。准彼
经判,败种岂生来至法华咸受佛记?若尔,
佛于尔时何不即记,而使稽滞来至法华,
显密不同如前已释,若将永灭权论用释
开会实经,经既已生,论何能灭?但以灭者于
彼得闻,馀经不说,况通经论?故失显密
亦非失时,但弘教者曲将释此,是释者过
非论咎也。
「五千起去」等者,无四时之密益,
失此会之显功,此化失时彼土非冀,故应
失时。答云:灭后益者是也。
问:经云「佛灭度
后实得罗汉」,容可得益,上慢不实应非此
收。
答敦逼实者诚如所言,既通许遇馀
佛,亦何隔于上慢?如其不发,待后佛时。
问:
佛若大慈,何不令其无谤生信?
答:是盲者
过非日月咎,法界众生未益者众,况此五千
已蒙下种,灭后时远当当不遗。
问:身子初周
为三根请者,此下杂料简不关十门。言为
四众三根者,初周普请佛亦普说,馀未悟者
还为普请,既普请普说云何言佛各为说耶?
此引三抑俟其三周,佛既权抑预表身子权
能预谋,何以不各各请之?而三周之首通
密而显纯一味故,但于一座有待不待,但
知彰灼授记二乘,显露分明说长远寿,于
兹一座无不闻知,故名为显。
问云「非显
非密」者,谓决定性,于前四时既无密益,不
至法华复无显得,二处无益名失时不?
答「馀经」等者,谓前四时既云永灭,诸声闻
等不知变易,故《净名》中迦叶自叙云「皆应
号泣声震三千,于此大乘已如败种」。准彼
经判,败种岂生来至法华咸受佛记?若尔,
佛于尔时何不即记,而使稽滞来至法华,
显密不同如前已释,若将永灭权论用释
开会实经,经既已生,论何能灭?但以灭者于
彼得闻,馀经不说,况通经论?故失显密
亦非失时,但弘教者曲将释此,是释者过
非论咎也。
「五千起去」等者,无四时之密益,
失此会之显功,此化失时彼土非冀,故应
失时。答云:灭后益者是也。
问:经云「佛灭度
后实得罗汉」,容可得益,上慢不实应非此
收。
答敦逼实者诚如所言,既通许遇馀
佛,亦何隔于上慢?如其不发,待后佛时。
问:
佛若大慈,何不令其无谤生信?
答:是盲者
过非日月咎,法界众生未益者众,况此五千
已蒙下种,灭后时远当当不遗。
问:身子初周
为三根请者,此下杂料简不关十门。言为
四众三根者,初周普请佛亦普说,馀未悟者
还为普请,既普请普说云何言佛各为说耶?
此引三抑俟其三周,佛既权抑预表身子权
能预谋,何以不各各请之?而三周之首通
卷四 第 229b 页 T34-0229.png
为三根,譬周之初通为中下,故诸天领解。文
后云「尔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今无复疑悔,
是诸千二百等」,故知是为中根请也。乃至文
云「愿为四众说其因缘」,即为下根请也。答
意可知。然身子设使预知在三,终须普请。
若尔,初周普请何故佛但作法说耶?何故譬
说复更请耶?譬说已双为中下,何故复作宿
世说耶?
答:初周普请说亦普说,闻者未悟自
在物机,中下尚昧是故重为中下普请,佛
亦普为中下譬说,故千二百中四人之外属
下根者,故佛鉴机不须更请,便即许云「宿
世因缘吾今当说」。
若尔,亦未申难,若通被
三根,那云三抑俟其三请以表三周?
答:鉴
物机情理须预照,及至为说何择下中?故
法说时已益中下,乃令中下再三便悟。「云云」
者,岂有法说中下不闻?岂有初请专为极
利?广责旧见不晓大猷。
问者将法譬二
对于宿世似如三世,若许三世当现如何?
答中言「无文」者,一往语耳。如说法中当为
汝说,若将昔三以望今一,则今为昔,当此
约纵无方之辩以答无方之问,得作此说。
若不尔者,但得依常立法譬名。既云无方,
触途皆转,如譬说中大车望小大亦是当,
如法说中望三为昔,一亦成现。今云「譬是
现」者,譬是现事且云现耳。「准后望前」者,法譬
在于宿世之后,故以宿世为过去也。准知
法譬合同当现。
问:旧以五浊障大者,旧师
计也。四句料简今家破之。言「如前」者,指上
《玄》文,五浊有除不除,大机有动不动,不得
后云「尔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今无复疑悔,
是诸千二百等」,故知是为中根请也。乃至文
云「愿为四众说其因缘」,即为下根请也。答
意可知。然身子设使预知在三,终须普请。
若尔,初周普请何故佛但作法说耶?何故譬
说复更请耶?譬说已双为中下,何故复作宿
世说耶?
答:初周普请说亦普说,闻者未悟自
在物机,中下尚昧是故重为中下普请,佛
亦普为中下譬说,故千二百中四人之外属
下根者,故佛鉴机不须更请,便即许云「宿
世因缘吾今当说」。
若尔,亦未申难,若通被
三根,那云三抑俟其三请以表三周?
答:鉴
物机情理须预照,及至为说何择下中?故
法说时已益中下,乃令中下再三便悟。「云云」
者,岂有法说中下不闻?岂有初请专为极
利?广责旧见不晓大猷。
问者将法譬二
对于宿世似如三世,若许三世当现如何?
答中言「无文」者,一往语耳。如说法中当为
汝说,若将昔三以望今一,则今为昔,当此
约纵无方之辩以答无方之问,得作此说。
若不尔者,但得依常立法譬名。既云无方,
触途皆转,如譬说中大车望小大亦是当,
如法说中望三为昔,一亦成现。今云「譬是
现」者,譬是现事且云现耳。「准后望前」者,法譬
在于宿世之后,故以宿世为过去也。准知
法譬合同当现。
问:旧以五浊障大者,旧师
计也。四句料简今家破之。言「如前」者,指上
《玄》文,五浊有除不除,大机有动不动,不得
卷四 第 229c 页 T34-0229.png
一向云障于大。亦可云「如后」,即后释五
浊中具历五味四四句是。「有人」下复引他
解,断见惑竟有无明在,故所證真与此无
明共为大障。无明举修惑也,即不发心。初
果故引《法华论》證。言「无烦恼」者,已断见故。
「有染慢」者,有修惑也。未知常住即是大
障。若博地不执未有所證未曾断见,二痴
合明无明惑彊,故云「独障」。意云:五浊之中众
生、劫、命不全为障,为障者见修两浊。「若尔」
下他难也。意云:若二人无明若共若独俱能
障者,此之无明若定能障即定须破,若闻法
已破不妨闻法,何障之有?若未闻法无明
先破,则闻法时无明已去复不名障。此是
三论师意,不问无明为障所以,直以自他
等责障有无。
「答」至「为通」者,闻法故破、破由
闻法。言「无前后」者,未闻法破为前、闻法
已破为后,前名自破、后名他破,自他无破、
无因不可。次「虽不前后」等者,虽非自他因
缘故破,以因缘故亦前亦后,亦前故暗灭、
亦后故明生,今从破说故无前后,今从立
说无明定障。又亦应云虽无前后闻法定
破。次更料简知与不知,初引两经皆云知,
何以此经三周说竟犹云不知?然虽云知,文
意少别,彼属方等应具二意,一者对诸菩
萨云二乘人元发大心后终归大,二以「不
愚」等一往斥之,具如《止观》第三文末。彼漫
引之以为难辞。
「云何三根之后」等者,〈法师品〉
后段长行文中云「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
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此以上慢惊疑而
浊中具历五味四四句是。「有人」下复引他
解,断见惑竟有无明在,故所證真与此无
明共为大障。无明举修惑也,即不发心。初
果故引《法华论》證。言「无烦恼」者,已断见故。
「有染慢」者,有修惑也。未知常住即是大
障。若博地不执未有所證未曾断见,二痴
合明无明惑彊,故云「独障」。意云:五浊之中众
生、劫、命不全为障,为障者见修两浊。「若尔」
下他难也。意云:若二人无明若共若独俱能
障者,此之无明若定能障即定须破,若闻法
已破不妨闻法,何障之有?若未闻法无明
先破,则闻法时无明已去复不名障。此是
三论师意,不问无明为障所以,直以自他
等责障有无。
「答」至「为通」者,闻法故破、破由
闻法。言「无前后」者,未闻法破为前、闻法
已破为后,前名自破、后名他破,自他无破、
无因不可。次「虽不前后」等者,虽非自他因
缘故破,以因缘故亦前亦后,亦前故暗灭、
亦后故明生,今从破说故无前后,今从立
说无明定障。又亦应云虽无前后闻法定
破。次更料简知与不知,初引两经皆云知,
何以此经三周说竟犹云不知?然虽云知,文
意少别,彼属方等应具二意,一者对诸菩
萨云二乘人元发大心后终归大,二以「不
愚」等一往斥之,具如《止观》第三文末。彼漫
引之以为难辞。
「云何三根之后」等者,〈法师品〉
后段长行文中云「若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
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此以上慢惊疑而
卷四 第 230a 页 T34-0230.png
显不知,但三根之后皆悉应知。何故犹云
惊疑怖畏?初疑谓三周之初动执生疑,后悟
谓三周领解解后无疑,何故此后尚自惊疑?
答中二意,初通明知,次「凡有」下分门别释。
初文意者,此经亦云知者,责于问者何以
专引不知之文,故此经与记处处云知。次
引今文正答云知。三根之后有不知者,敦
逼之辞,诸不愚等来至法华皆悉已知,假使
更有不知之人判成上慢,既非上慢道理
皆知,灭想尚知何况馀耶?次分门释者,初明
知者,声闻于彼亦不云知,佛于彼经为
诸菩萨说其元意,故云知耳。此即答前两
经之问,昔曾发大故云前知,中间退大,次明
不知,今至法华被会方知。若佛在世三根
得记,佛灭度后无不知者。「又身子」下重引
此经以證不知,初句是身子叙千二百不
知,「我今」下法说之初自叙不知,此是三周之
前不知之文,非关三周后也。「又大通」下此
当三周之后亦有不知之文。何者?既云说
是经时,十六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
信解,其馀众生千万亿众皆生疑惑,即是彼
佛在世亦有不知之人。然亦不得云永不
知,即是王子为其覆讲,此十六子义当馀
佛。佛虽在世四依弘经理亦不失,当知且
对闻佛说时云不知耳。「若执」下,次为和
会,于中先总非,次正会。初不许偏执者,如
前二文,或初后知而中间不知,或初不知后
必得知。生灭度想尚于彼知,况在佛世暂
时不知,安得固执而生矛盾?矛盾具如《止
惊疑怖畏?初疑谓三周之初动执生疑,后悟
谓三周领解解后无疑,何故此后尚自惊疑?
答中二意,初通明知,次「凡有」下分门别释。
初文意者,此经亦云知者,责于问者何以
专引不知之文,故此经与记处处云知。次
引今文正答云知。三根之后有不知者,敦
逼之辞,诸不愚等来至法华皆悉已知,假使
更有不知之人判成上慢,既非上慢道理
皆知,灭想尚知何况馀耶?次分门释者,初明
知者,声闻于彼亦不云知,佛于彼经为
诸菩萨说其元意,故云知耳。此即答前两
经之问,昔曾发大故云前知,中间退大,次明
不知,今至法华被会方知。若佛在世三根
得记,佛灭度后无不知者。「又身子」下重引
此经以證不知,初句是身子叙千二百不
知,「我今」下法说之初自叙不知,此是三周之
前不知之文,非关三周后也。「又大通」下此
当三周之后亦有不知之文。何者?既云说
是经时,十六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
信解,其馀众生千万亿众皆生疑惑,即是彼
佛在世亦有不知之人。然亦不得云永不
知,即是王子为其覆讲,此十六子义当馀
佛。佛虽在世四依弘经理亦不失,当知且
对闻佛说时云不知耳。「若执」下,次为和
会,于中先总非,次正会。初不许偏执者,如
前二文,或初后知而中间不知,或初不知后
必得知。生灭度想尚于彼知,况在佛世暂
时不知,安得固执而生矛盾?矛盾具如《止
卷四 第 230b 页 T34-0230.png
观》记。「论者」下抑挫凡情,恐成巨损。言「馀事」
者,修行趣果有饶益者方可论之。「声闻」等
者且顺《大经》诤论之文,故《大经》皆云「不解
我意」。然彼《经》中二十三双俱云不解者,以
对昔教故责迷者二俱不解,若识化意则
二俱名解,在昔须云不成执者,望今成过;
在今须云必成,望后逗小成过,以大小
教开与不开并通三世。若唯引不成以證
定性,既俱有过安偏引耶?双引各执尚违教
旨,迷实执权其过非小,亡权执实斯愆犹
薄,既申实教须云定成,人不见之徒援
权典用證实教。
「今试」下正存今教而为融
会,先正融会,虽有二初大初为定,岂从中
间取小情执小灭为规,故大教定成不须
为诤,一义既尔,二十二双请为观之。若佛
世尊俱留有妨之文,何成三达五眼?故依
此判诤论自消。纵二十三内小部不同,灼然
易殄。次「若得此意」下于念处中以分权实,
故知但点二种初业,其滞自消,何须复以一
初作妨?况若闻《法华》无复疑悔,知与不知
二门无壅,故权实二人知不知别。「有人言」下
引古略立利钝二人,及至解释离为四句,
纯以权人示知不知,故不应理。「今不取」下
总破。故准今意具明权实,是故不用纯权
四句。若委论者约实行对权各为四句,故
注「云云」。文且略立权者先知、实者不知,寄
小初业生灭想者,现世不知,知者现得悟
者是也。即初二句也。第三句者,初不知后
知。第四句者即方等中被斥者机未发故非
者,修行趣果有饶益者方可论之。「声闻」等
者且顺《大经》诤论之文,故《大经》皆云「不解
我意」。然彼《经》中二十三双俱云不解者,以
对昔教故责迷者二俱不解,若识化意则
二俱名解,在昔须云不成执者,望今成过;
在今须云必成,望后逗小成过,以大小
教开与不开并通三世。若唯引不成以證
定性,既俱有过安偏引耶?双引各执尚违教
旨,迷实执权其过非小,亡权执实斯愆犹
薄,既申实教须云定成,人不见之徒援
权典用證实教。
「今试」下正存今教而为融
会,先正融会,虽有二初大初为定,岂从中
间取小情执小灭为规,故大教定成不须
为诤,一义既尔,二十二双请为观之。若佛
世尊俱留有妨之文,何成三达五眼?故依
此判诤论自消。纵二十三内小部不同,灼然
易殄。次「若得此意」下于念处中以分权实,
故知但点二种初业,其滞自消,何须复以一
初作妨?况若闻《法华》无复疑悔,知与不知
二门无壅,故权实二人知不知别。「有人言」下
引古略立利钝二人,及至解释离为四句,
纯以权人示知不知,故不应理。「今不取」下
总破。故准今意具明权实,是故不用纯权
四句。若委论者约实行对权各为四句,故
注「云云」。文且略立权者先知、实者不知,寄
小初业生灭想者,现世不知,知者现得悟
者是也。即初二句也。第三句者,初不知后
知。第四句者即方等中被斥者机未发故非
卷四 第 230c 页 T34-0230.png
知,以被斥故非不知。权人同实示知不
知,论其内心无时不知,故不用旧于义
自显,更广约诸教何位何时、显密权实知不
知等。望旧虽尔,今家于实,秖是初则不知,
后方得知,因此重料简缘觉。
问,可知。答中
引经云「从知」者。
问:此佛亦有闻法缘觉,何
不令其闻佛说法如方等般若中二乘之
人耶?
答:
未断惑者可令闻法,已断惑者自
谓独觉,以是应知世无二佛。
问:
缘觉在小,
住亦何妨?
答:
元为法灭无师独悟,既有佛
兴复不禀教,去则不与禀教为妨,是故
不同方等元是禀教之人。
问:
徙向何处?
答:
向无佛兴处,纵在此界亦是佛教所不及
处,如有德王兴岂彗星不没?
若尔,其得神
通岂不知耶?
答:
为护物机不护缘觉,知
亦何爽?
「愿生」至「十四生」者,以愿简其任运
生数而值佛者,若愿生者生数未满,若后在
天愿尚牵来,具如眷属妙中,是故此人即
名声闻。言「十四生」者,人天各七,但总立七
或二十八,具如《止观》第六记。明极钝者至
十四耳,故生未满即成无学。「二三果」者,如
一来人及五含中后之三人,知佛出世尚有
从天下来亲近佛等,若上流者纵至无色
及无色般,并有起欲界化来见佛者,若不
见佛亦可容得有馀般时,亦名独觉,故
云「二果三果例然」。今云「例然」者,以从愿故,
况复二果欲人天生愿亦易牵。「变化缘觉」者,
义准声闻亦具四种,今文列一义已含三,
所化兼二故也。
「许文为三」,三文各二,则
知,论其内心无时不知,故不用旧于义
自显,更广约诸教何位何时、显密权实知不
知等。望旧虽尔,今家于实,秖是初则不知,
后方得知,因此重料简缘觉。
问,可知。答中
引经云「从知」者。
问:此佛亦有闻法缘觉,何
不令其闻佛说法如方等般若中二乘之
人耶?
答:
未断惑者可令闻法,已断惑者自
谓独觉,以是应知世无二佛。
问:
缘觉在小,
住亦何妨?
答:
元为法灭无师独悟,既有佛
兴复不禀教,去则不与禀教为妨,是故
不同方等元是禀教之人。
问:
徙向何处?
答:
向无佛兴处,纵在此界亦是佛教所不及
处,如有德王兴岂彗星不没?
若尔,其得神
通岂不知耶?
答:
为护物机不护缘觉,知
亦何爽?
「愿生」至「十四生」者,以愿简其任运
生数而值佛者,若愿生者生数未满,若后在
天愿尚牵来,具如眷属妙中,是故此人即
名声闻。言「十四生」者,人天各七,但总立七
或二十八,具如《止观》第六记。明极钝者至
十四耳,故生未满即成无学。「二三果」者,如
一来人及五含中后之三人,知佛出世尚有
从天下来亲近佛等,若上流者纵至无色
及无色般,并有起欲界化来见佛者,若不
见佛亦可容得有馀般时,亦名独觉,故
云「二果三果例然」。今云「例然」者,以从愿故,
况复二果欲人天生愿亦易牵。「变化缘觉」者,
义准声闻亦具四种,今文列一义已含三,
所化兼二故也。
「许文为三」,三文各二,则
卷四 第 231a 页 T34-0231.png
以三文各二字是。如初文中初是顺,次「岂
得」下许。次文,初是诫,「吾当」下许。第三文,初
是简,「汝今」下许。「大经四善法」者,〈德王品〉释十
功德中云「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听闻正法,
三者思惟其义,四者如说修行,唯此四法是
涅槃因。若言苦行是涅槃因,无有是处。」后
之三句即三慧也。故佛诫之是涅槃近因缘
也。「五千在座」至「简众」者,或当过去有谤法
缘,或机未熟闻必生谤,故佛知时神力令
去。又如说《璎珞经》时,五千菩萨尚从座
起去,彼〈譬喻品〉因佛说法身功德,座中有
五千菩萨从座起去。目连问佛:此诸正士
修菩萨道,已入如来正法之藏,行过三乘,
何故闻说三身不受而退?佛言:善男子!闻
说是者沸血流面。何以故?是无数劫恒生
诽谤,是辈过去恒沙佛所,修行六度起于
著想,有悔心故、有退转故,当更经历勤苦
之难,千佛过去犹未得度,是人虽修菩萨
之道,欲得成佛终不可得,如人欲于虚
空造室,终不可成。今谓此乃三藏菩提之
心机未合时,若闻三身理合生谤,通在衍
门生谤义少,故知今人虽欲发心,不简偏
圆不解誓境,未来闻法何能免谤?
问:
前云
三止抑待三根,今何故云由五千在座?
答:
三请已后五千必去,秖一三止用当二义,于
理无妨,有时一法当无量缘,秖此二事何
足生疑。
「五浊障多」者,五浊加多表具见修,
复加执慢故根名深,障罪是根而或未深,
故加执慢方乃名深。「枝叶细末」者,若实得
得」下许。次文,初是诫,「吾当」下许。第三文,初
是简,「汝今」下许。「大经四善法」者,〈德王品〉释十
功德中云「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听闻正法,
三者思惟其义,四者如说修行,唯此四法是
涅槃因。若言苦行是涅槃因,无有是处。」后
之三句即三慧也。故佛诫之是涅槃近因缘
也。「五千在座」至「简众」者,或当过去有谤法
缘,或机未熟闻必生谤,故佛知时神力令
去。又如说《璎珞经》时,五千菩萨尚从座
起去,彼〈譬喻品〉因佛说法身功德,座中有
五千菩萨从座起去。目连问佛:此诸正士
修菩萨道,已入如来正法之藏,行过三乘,
何故闻说三身不受而退?佛言:善男子!闻
说是者沸血流面。何以故?是无数劫恒生
诽谤,是辈过去恒沙佛所,修行六度起于
著想,有悔心故、有退转故,当更经历勤苦
之难,千佛过去犹未得度,是人虽修菩萨
之道,欲得成佛终不可得,如人欲于虚
空造室,终不可成。今谓此乃三藏菩提之
心机未合时,若闻三身理合生谤,通在衍
门生谤义少,故知今人虽欲发心,不简偏
圆不解誓境,未来闻法何能免谤?
问:
前云
三止抑待三根,今何故云由五千在座?
答:
三请已后五千必去,秖一三止用当二义,于
理无妨,有时一法当无量缘,秖此二事何
足生疑。
「五浊障多」者,五浊加多表具见修,
复加执慢故根名深,障罪是根而或未深,
故加执慢方乃名深。「枝叶细末」者,若实得
卷四 第 231b 页 T34-0231.png
果如根本大材任为器用,但计枝叶谓为
堪任,而轻根本,谓等谓过名增上慢。「执方
便之方便」者,小乘四果已是方便,更于煖
顶执为真极,应知上慢不全无法,但以浅
位自谓增上,而慢他人名增上慢。「四请」者,
以受旨文义当一请,并前为四。
「毒鼓」者,《大
经》云:「譬如有人以毒涂鼓,于大众中击
令出声,闻者皆死。鼓者,平等法身。毒者,无
缘慈悲。打者,发起众也。闻者,当机众也。死
者,无明破也。」今世惑破近死,正当当机人
也。来世惑破远死。此五千等虽非当机,如
来何不彊为其说作久远因,如喜根等即
远益人,具如《止观》第八记。
答中云「华严末席」
者,此且一往寄结集说。旧《经》三十七云:「时
舍利弗祇园林出,不见如来自在庄严变化
及师子吼妙功德等,不见诸大菩萨眷属,亦
无智眼能见觉知及生意念,亦不乐说不
能赞叹,以声闻人出三界故。」此即如聋如
哑之文,于彼末会即当渐初。然亦寄于娑
婆一期设化渐教,以说用通今意。应知华严
尽未来际,即是此经常在灵山,何殊十方更
互主伴?至第三十八〈入佛境界品〉「文殊从善
住阁出,与诸天龙等至如来所头面礼足,
设供养已辞游南方。时舍利弗承如来力,
见文殊师利从祇洹出,而作是念:今与俱
行。时舍利弗有六千弟子,从自房出礼佛
足已,至文殊所。此六千等皆新出家,已曾
亲近过去诸佛,皆是文殊之所化度。舍利弗
为诸比丘广赞文殊,文殊语诸比丘:汝等
堪任,而轻根本,谓等谓过名增上慢。「执方
便之方便」者,小乘四果已是方便,更于煖
顶执为真极,应知上慢不全无法,但以浅
位自谓增上,而慢他人名增上慢。「四请」者,
以受旨文义当一请,并前为四。
「毒鼓」者,《大
经》云:「譬如有人以毒涂鼓,于大众中击
令出声,闻者皆死。鼓者,平等法身。毒者,无
缘慈悲。打者,发起众也。闻者,当机众也。死
者,无明破也。」今世惑破近死,正当当机人
也。来世惑破远死。此五千等虽非当机,如
来何不彊为其说作久远因,如喜根等即
远益人,具如《止观》第八记。
答中云「华严末席」
者,此且一往寄结集说。旧《经》三十七云:「时
舍利弗祇园林出,不见如来自在庄严变化
及师子吼妙功德等,不见诸大菩萨眷属,亦
无智眼能见觉知及生意念,亦不乐说不
能赞叹,以声闻人出三界故。」此即如聋如
哑之文,于彼末会即当渐初。然亦寄于娑
婆一期设化渐教,以说用通今意。应知华严
尽未来际,即是此经常在灵山,何殊十方更
互主伴?至第三十八〈入佛境界品〉「文殊从善
住阁出,与诸天龙等至如来所头面礼足,
设供养已辞游南方。时舍利弗承如来力,
见文殊师利从祇洹出,而作是念:今与俱
行。时舍利弗有六千弟子,从自房出礼佛
足已,至文殊所。此六千等皆新出家,已曾
亲近过去诸佛,皆是文殊之所化度。舍利弗
为诸比丘广赞文殊,文殊语诸比丘:汝等
卷四 第 231c 页 T34-0231.png
善能成就十种大心,则得佛地况菩萨地?」
自古共云「华严时长」,若尔,乃是结集后教,
至般若来方可得云「令诸比丘成十大心」,
此乃义当转教时也。结此等意入华严中,
故云「时长」。当知以法界论之无非华严,
以佛慧言之无非法华,道理虽尔,若约
次第部类不便,则鹿苑诸教皆应结取,但
是大小不同、机见不等,故令教主说亦不
一。验舍利弗已有六千弟子,故似方等般
若教时,何但鹿苑耶?今文复云「未破小执」,
即似鹿苑之始,准下释〈信解品〉中长者之
文,但是机见著脱前从,今亦且寄渐教大末
小初为释「今诸佛」至「简遣」者,以无密教同
席益故。今欲灭化城、废草庵,乃是一化之
等体,此尚于小起增上慢,况能大益耶?故
大此人正宜令去。「若去住俱谤」等者,闻略
不谤闻广必谤,故云「去则有益」。故毒鼓二
义谤及不谤,前闻略说已成不谤,毒鼓之
因何须更加成谤因耶?二因无别加谤堕
苦,不作谤因或于涅槃得当机益,若加
谤者多失近利,故任其去以存近益。喜根
慈故令远得益与其乐种,如来悲故护令
不谤拔其当苦。
次问可见。答中「非当机」等
者,若唯以五千而为结缘、馀当机者,则五
品已上并属当机。然准望前文释四众中,
当机乃在初住已上,堪为影响,则六根五
品并为结缘,但是结缘义宽,欲收起去之
类,纵以五品为当机者,此等亦得为结缘
也。「已如上说」者,如上待时中说,即如来灭
自古共云「华严时长」,若尔,乃是结集后教,
至般若来方可得云「令诸比丘成十大心」,
此乃义当转教时也。结此等意入华严中,
故云「时长」。当知以法界论之无非华严,
以佛慧言之无非法华,道理虽尔,若约
次第部类不便,则鹿苑诸教皆应结取,但
是大小不同、机见不等,故令教主说亦不
一。验舍利弗已有六千弟子,故似方等般
若教时,何但鹿苑耶?今文复云「未破小执」,
即似鹿苑之始,准下释〈信解品〉中长者之
文,但是机见著脱前从,今亦且寄渐教大末
小初为释「今诸佛」至「简遣」者,以无密教同
席益故。今欲灭化城、废草庵,乃是一化之
等体,此尚于小起增上慢,况能大益耶?故
大此人正宜令去。「若去住俱谤」等者,闻略
不谤闻广必谤,故云「去则有益」。故毒鼓二
义谤及不谤,前闻略说已成不谤,毒鼓之
因何须更加成谤因耶?二因无别加谤堕
苦,不作谤因或于涅槃得当机益,若加
谤者多失近利,故任其去以存近益。喜根
慈故令远得益与其乐种,如来悲故护令
不谤拔其当苦。
次问可见。答中「非当机」等
者,若唯以五千而为结缘、馀当机者,则五
品已上并属当机。然准望前文释四众中,
当机乃在初住已上,堪为影响,则六根五
品并为结缘,但是结缘义宽,欲收起去之
类,纵以五品为当机者,此等亦得为结缘
也。「已如上说」者,如上待时中说,即如来灭
卷四 第 232a 页 T34-0232.png
后持弘经人得益故也。「昔大通佛时」等者,
具如上文释结缘众,亦将此文而證结缘,
经尔许时方乃得度,如来灭后弘经人边得
当机益,犹为太近,故知彼十六子众岂无至
今仍有未度者耶?不见三世久远之益而
以现难,深不可也。此是大圣见机之说,灭后
弘经实可为例。「说大经时万五千亿人」等
者,师子吼菩萨言:如佛所说,一切众生能
信如是大涅槃经不可思议。世尊!是大众
中有八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
故能信者不可思议。疏文欠八字,疏意云:既
云是大众中,又云不生信心,故知已为结
缘众也。故五千虽去,已闻略说。「不久」者,意
亦指于弘经人益。「金光明」等者,第七云:一者
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毁訾不生信乐,不生
信乐者亦得结缘。故引为例。
正广释中为
二:先示广以开略,次示广列章相。初文又
二:初对略开章,次「上句」下略示广所以。次
「六者」下正示广相,于中又四:初列六章;次
生起六章,亦名章意;三「于五章」下示五佛
有无,四「又六」下明六章大体,生起宛然大体
随时。以此六义共成开显之大旨。言「略而
不阙」等者,五佛互略互存无阙。「诣」谓所至。
共成一化何假繁列?如三世佛但各二章,
岂非极略?故六章中开显二章略而无阙,
令权诣实而略却四章令文不繁。「前后无
在云云」者,令说无在之意。六章之要莫若
开显,前后互无在馀四章,但义存六共成
一意,应须具说大体以辩不次之理(云云)。「今
具如上文释结缘众,亦将此文而證结缘,
经尔许时方乃得度,如来灭后弘经人边得
当机益,犹为太近,故知彼十六子众岂无至
今仍有未度者耶?不见三世久远之益而
以现难,深不可也。此是大圣见机之说,灭后
弘经实可为例。「说大经时万五千亿人」等
者,师子吼菩萨言:如佛所说,一切众生能
信如是大涅槃经不可思议。世尊!是大众
中有八万五千亿人,于是经中不生信心,
故能信者不可思议。疏文欠八字,疏意云:既
云是大众中,又云不生信心,故知已为结
缘众也。故五千虽去,已闻略说。「不久」者,意
亦指于弘经人益。「金光明」等者,第七云:一者
深信大乘方等;二者毁訾不生信乐,不生
信乐者亦得结缘。故引为例。
正广释中为
二:先示广以开略,次示广列章相。初文又
二:初对略开章,次「上句」下略示广所以。次
「六者」下正示广相,于中又四:初列六章;次
生起六章,亦名章意;三「于五章」下示五佛
有无,四「又六」下明六章大体,生起宛然大体
随时。以此六义共成开显之大旨。言「略而
不阙」等者,五佛互略互存无阙。「诣」谓所至。
共成一化何假繁列?如三世佛但各二章,
岂非极略?故六章中开显二章略而无阙,
令权诣实而略却四章令文不繁。「前后无
在云云」者,令说无在之意。六章之要莫若
开显,前后互无在馀四章,但义存六共成
一意,应须具说大体以辩不次之理(云云)。「今
卷四 第 232b 页 T34-0232.png
但」下总佛章中所以但四无二者,四正二旁,
当知五六成就三四,是故略指。又前四中三
四为正、初二助成,故三世章各但三四,释迦
化主五浊施三,故复加之,但阙叹法一段
文耳。总而言之必须具六,为避繁文故
须互指。「四十馀年」者,菩提流支《法界性论》云:
「佛成道后四十二年说《法华经》」。「久久稀疏」者,
尔前非无指独显说,故曰稀疏。如华严佛
慧隔小带偏,经历三昧今乃独畅,此有二
意:一者久乃说之,二者是时乃说之。虽列
人已堪等三意在指时故也。
问:
方等、般若
虽有带对亦说佛慧,何名稀疏?
答:
此约二
乘钝菩萨说,初于华严而不闻,次于鹿苑
而入證,后于二味而不取,今始得闻则成
稀也。诸利菩萨何尝不闻?但以增进为今
经益耳。若约本门非此中叹。
问:
若尔,华严
与二酥一概佛慧,何但《华严》已说佛慧?
答:
二酥非无,但《华严》虽兼佛慧稍纯,从纯得
名。
「优昙华」者,新云「邬昙钵罗」,翻为瑞应,金
轮王出、大海减少,金轮路现此华乃生,作金
轮王之先兆也。「调熟」者,亦有通别,通则二
字通于二味,别则调谓调斥如方等也,熟
谓成熟,即加说也。「醍醐」下「云云」者,广约三
味明不说所以,如上诸文故不重列。「灵」下
「云云」者,须说灵即灵通以通一切,随义便
故灵寺在后,从名便故灵应在前。有此
观故必获佛记,亦名为瑞;有此观故后方
得果,故名为华。三观成已真因方现,三千
为表实可兼之。「此理」下理教行人。言「反乖」
当知五六成就三四,是故略指。又前四中三
四为正、初二助成,故三世章各但三四,释迦
化主五浊施三,故复加之,但阙叹法一段
文耳。总而言之必须具六,为避繁文故
须互指。「四十馀年」者,菩提流支《法界性论》云:
「佛成道后四十二年说《法华经》」。「久久稀疏」者,
尔前非无指独显说,故曰稀疏。如华严佛
慧隔小带偏,经历三昧今乃独畅,此有二
意:一者久乃说之,二者是时乃说之。虽列
人已堪等三意在指时故也。
问:
方等、般若
虽有带对亦说佛慧,何名稀疏?
答:
此约二
乘钝菩萨说,初于华严而不闻,次于鹿苑
而入證,后于二味而不取,今始得闻则成
稀也。诸利菩萨何尝不闻?但以增进为今
经益耳。若约本门非此中叹。
问:
若尔,华严
与二酥一概佛慧,何但《华严》已说佛慧?
答:
二酥非无,但《华严》虽兼佛慧稍纯,从纯得
名。
「优昙华」者,新云「邬昙钵罗」,翻为瑞应,金
轮王出、大海减少,金轮路现此华乃生,作金
轮王之先兆也。「调熟」者,亦有通别,通则二
字通于二味,别则调谓调斥如方等也,熟
谓成熟,即加说也。「醍醐」下「云云」者,广约三
味明不说所以,如上诸文故不重列。「灵」下
「云云」者,须说灵即灵通以通一切,随义便
故灵寺在后,从名便故灵应在前。有此
观故必获佛记,亦名为瑞;有此观故后方
得果,故名为华。三观成已真因方现,三千
为表实可兼之。「此理」下理教行人。言「反乖」
卷四 第 232c 页 T34-0232.png
者,以反以乖释顺释正,由昔乖反故今反
乖,昔逆即顺何反乖耶?皆云「至」者,实之极
也。若至今经无过上故,故皆云「至」。「还指」等
者,释劝信意。何故劝信?欲明昔粗即妙,恐
物生疑故预劝诫。言「四种」者,秖上所列此
理已下四文是也。故客作言下不云人等,但
云四种,以客作之言而含于四,故总贯之。
所以昔为客作之四,今成长者子四,更无
所改全成妙四,故云「汝等所行」等。「信无」等
者,佛世尚乃以人显法,末代安可法妙人
粗?若云大权,必无以善而滥于恶,神纵异
迹并越二途。世云「勤学不如择师」,故云「汝
等当信佛之所说」。
「初明佛道」至「难知也」者,施
权意也。以诸教中无施名故,今欲明开故,
先叙所开,即所施是。故《玄》文云:「为实施权意
在于实,开权显实意在于权,当知以实为
权权名隐实,开权显实实外无馀,潜之与
显利在物情,常住本源未尝增减,故未开
之前非但不说显实之名、都无施权之语,
故说宜权之言,即须显实故也。」故知此是
《法华》之宗致,实教之源由,释义之旨归,众行
之府藏;若不体之徒施徒运。每至此意皆
勤勤者,恐斯宗学者失经旨故。「所以者何」
下应释诸佛。云「我以」等者,以我释彼也。「借
此」者,既将自权而释于彼,故借字亦子夜
反,去声称之。意正引彼證此,故且以此释
彼,意亦明于道同,彼此皆悉施开故也。「是
法」等者,若结开权,「是法」两字指向演说诸
法是也。标人法中云「举无分别法」者,将向
乖,昔逆即顺何反乖耶?皆云「至」者,实之极
也。若至今经无过上故,故皆云「至」。「还指」等
者,释劝信意。何故劝信?欲明昔粗即妙,恐
物生疑故预劝诫。言「四种」者,秖上所列此
理已下四文是也。故客作言下不云人等,但
云四种,以客作之言而含于四,故总贯之。
所以昔为客作之四,今成长者子四,更无
所改全成妙四,故云「汝等所行」等。「信无」等
者,佛世尚乃以人显法,末代安可法妙人
粗?若云大权,必无以善而滥于恶,神纵异
迹并越二途。世云「勤学不如择师」,故云「汝
等当信佛之所说」。
「初明佛道」至「难知也」者,施
权意也。以诸教中无施名故,今欲明开故,
先叙所开,即所施是。故《玄》文云:「为实施权意
在于实,开权显实意在于权,当知以实为
权权名隐实,开权显实实外无馀,潜之与
显利在物情,常住本源未尝增减,故未开
之前非但不说显实之名、都无施权之语,
故说宜权之言,即须显实故也。」故知此是
《法华》之宗致,实教之源由,释义之旨归,众行
之府藏;若不体之徒施徒运。每至此意皆
勤勤者,恐斯宗学者失经旨故。「所以者何」
下应释诸佛。云「我以」等者,以我释彼也。「借
此」者,既将自权而释于彼,故借字亦子夜
反,去声称之。意正引彼證此,故且以此释
彼,意亦明于道同,彼此皆悉施开故也。「是
法」等者,若结开权,「是法」两字指向演说诸
法是也。标人法中云「举无分别法」者,将向
卷四 第 233a 页 T34-0233.png
是法为显实法,故云「法」也。唯有诸佛举人
也,即是向法故云「能知」。「除诸」等者,若尔《法华》
之外皆魔事耶?不然。但前教中权魔亦说之,
唯此一实魔永不测,故云「除」耳。故惑阿难
时亦说中道,但除其魔而开其法。「非五七
九」等者,以三五等皆是方便,故皆云「非」。三
藏三乘加人天五也,加通教二乘七也。但
会二乘,何二乘耶?以共二乘与《婆沙》中二
乘永别,《般若》不与彼二乘共,故今问之。若
三藏三乘不须会者,《婆沙》四阶即是究竟圆
常果不?若秖归此果即是《大品》共佛以不?
为是《璎珞》妙觉位不?为是《华严》遮那果不?
加通别菩萨九也。若义分行、向乃成十一,
此等皆是被会之异,合彼异故故名为一,
一体收异故名为大。大即今经圆妙一乘,位
与《华严》圆位同也。「仪式」者,秖以开合之相
为威仪法式。「今开三者」,开三在昔,而言今
者,指今一化从一乘开,故云今耳。「如释论」
等者,文初适云「诸佛大事」,今文复云「何名诸
佛大事」等者?佛所尊重故数言之,故引为
例。「云云」者,《论》更有文,亦云「如王好施,所生
太子名数数与等」。
次正明显实中,古以此
四显实,今以开示等四并为理一,旧师所
无,但说者受者并于理上立因果耳。此师
于此立因果门以释开等,犹不及光宅
于别序中以本迹门而释四句,别序虽序
迹门仍居一部之首,岂法说初更分因果?
「又正是因门」者,且从弟子因说。言「果门」者,
且从师之远果其实具有,委如《玄》文。「若尔」去
也,即是向法故云「能知」。「除诸」等者,若尔《法华》
之外皆魔事耶?不然。但前教中权魔亦说之,
唯此一实魔永不测,故云「除」耳。故惑阿难
时亦说中道,但除其魔而开其法。「非五七
九」等者,以三五等皆是方便,故皆云「非」。三
藏三乘加人天五也,加通教二乘七也。但
会二乘,何二乘耶?以共二乘与《婆沙》中二
乘永别,《般若》不与彼二乘共,故今问之。若
三藏三乘不须会者,《婆沙》四阶即是究竟圆
常果不?若秖归此果即是《大品》共佛以不?
为是《璎珞》妙觉位不?为是《华严》遮那果不?
加通别菩萨九也。若义分行、向乃成十一,
此等皆是被会之异,合彼异故故名为一,
一体收异故名为大。大即今经圆妙一乘,位
与《华严》圆位同也。「仪式」者,秖以开合之相
为威仪法式。「今开三者」,开三在昔,而言今
者,指今一化从一乘开,故云今耳。「如释论」
等者,文初适云「诸佛大事」,今文复云「何名诸
佛大事」等者?佛所尊重故数言之,故引为
例。「云云」者,《论》更有文,亦云「如王好施,所生
太子名数数与等」。
次正明显实中,古以此
四显实,今以开示等四并为理一,旧师所
无,但说者受者并于理上立因果耳。此师
于此立因果门以释开等,犹不及光宅
于别序中以本迹门而释四句,别序虽序
迹门仍居一部之首,岂法说初更分因果?
「又正是因门」者,且从弟子因说。言「果门」者,
且从师之远果其实具有,委如《玄》文。「若尔」去
卷四 第 233b 页 T34-0233.png
反徵古师。本门既移来此,迹门理合向前,
不可本迹重张,复令本门剩长。若其双标
本迹,品内之义混和,岂有双标于斯,至下
别生缘起?况释四一不及光宅下方等者,
举本别由以责古释,塔现證前兼为起后,
故宝塔踊为本远由,地踊菩萨为本近由,二
由未来安得辩本?次叙光宅,「今亦不用」下
破也。初作因果相违破三慧在因故也。又
「三慧」下但约于因,以多种三慧即是纵难,
纵用三慧须简三教,三教三慧尚未入于
当教圣位,况圆圣位?故复纵云:若圆三慧,此
位亦未开佛知见,故前两教及别地前无佛
知见。「若作馀三」等者,结难也。初句结非佛
知见,「若作」下自违命章。「云云」者,应须广辩,
不可用意。
将教及理明不用意,以破地
师,先述、次破。初述中言「第五恒」等者,彼依
《大经》第六〈四依品〉云:「善男子!若有众生于
一恒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
恶世中不谤是经、爱乐是经,不能为人
分别演说。二恒正解信乐受持,亦不能广说。
三恒受持书写,虽为他说不解深义。四恒
广说,十六分中解一分义。五恒八分,六恒十
二分,七恒十四分,八恒十六分,具足解释尽
其义趣,所谓如来常恒不变(一一句如初句)。」经文一恒
之前,又有一熙连河未能信受,都成九段,
以熙连河近俱尸城小于恒河。言「发心」者,
有云:值一佛发一愿下一砂,纵值多佛
不发愿者亦不下砂,纵有发心不见佛
者亦不下砂,见一佛纵发多愿亦秖下
不可本迹重张,复令本门剩长。若其双标
本迹,品内之义混和,岂有双标于斯,至下
别生缘起?况释四一不及光宅下方等者,
举本别由以责古释,塔现證前兼为起后,
故宝塔踊为本远由,地踊菩萨为本近由,二
由未来安得辩本?次叙光宅,「今亦不用」下
破也。初作因果相违破三慧在因故也。又
「三慧」下但约于因,以多种三慧即是纵难,
纵用三慧须简三教,三教三慧尚未入于
当教圣位,况圆圣位?故复纵云:若圆三慧,此
位亦未开佛知见,故前两教及别地前无佛
知见。「若作馀三」等者,结难也。初句结非佛
知见,「若作」下自违命章。「云云」者,应须广辩,
不可用意。
将教及理明不用意,以破地
师,先述、次破。初述中言「第五恒」等者,彼依
《大经》第六〈四依品〉云:「善男子!若有众生于
一恒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
恶世中不谤是经、爱乐是经,不能为人
分别演说。二恒正解信乐受持,亦不能广说。
三恒受持书写,虽为他说不解深义。四恒
广说,十六分中解一分义。五恒八分,六恒十
二分,七恒十四分,八恒十六分,具足解释尽
其义趣,所谓如来常恒不变(一一句如初句)。」经文一恒
之前,又有一熙连河未能信受,都成九段,
以熙连河近俱尸城小于恒河。言「发心」者,
有云:值一佛发一愿下一砂,纵值多佛
不发愿者亦不下砂,纵有发心不见佛
者亦不下砂,见一佛纵发多愿亦秖下
卷四 第 233c 页 T34-0233.png
一砂,一发心见多佛亦秖下一砂,如是积
数至八恒等,以明入位初易后难故也。初
之一增即得八分,此后但能二二增者,如
至太尉易、丞相则难。言十六分者,如世间
秤十六两为斤,故《大论》中佛语鍱腹外道:汝
若出家,比舍利弗智,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西方校量多用此意。古人五恒判在贤位,
以六七八用对初地已上至十地,以对十
二、十四、十六分,当知古意云多发心在方
便教,实教其心无多发故,来对今教不可
多发而分开等,复约贤圣立位不同。
问:
彼
多发心皆云于《涅槃经》得若干分解,如何
判之为方便教?
答:
涅槃之名既通所缘,生
解亦异,纵非前之两教,但成别教教道,以
此而言教相难辩。况古师对位自消彼经,
若见思断位不成别义,不可通位消圆开
等。若同体见思尽非六地,故知现在能信如
来甚深智慧甚深境界。理不容易,《华严》融通
极顿,说者尚失旨归;《法华》唯显一乘,不可
会之成渐。又有仙慧、开善、治城,各有判释,
皆非今意。章安云:「三十心是初依五恒也。初
地已去是第二依,皆师位也。」意以初依具烦
恼性为弟子位。章安亦自约彼经判位,若
判开等此亦不然。何者?令判四依须约
四教,并不可以此判于开等。四依通凡,开
等唯圣,圣复约圆,故下结云「不与经会」。「引
经」等者,《大经》对地前为闻见,即别教地,安
得證通?登地眼见即佛眼也。故六地思尽全
在通教,古来但知以地释地,而全不辩
数至八恒等,以明入位初易后难故也。初
之一增即得八分,此后但能二二增者,如
至太尉易、丞相则难。言十六分者,如世间
秤十六两为斤,故《大论》中佛语鍱腹外道:汝
若出家,比舍利弗智,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西方校量多用此意。古人五恒判在贤位,
以六七八用对初地已上至十地,以对十
二、十四、十六分,当知古意云多发心在方
便教,实教其心无多发故,来对今教不可
多发而分开等,复约贤圣立位不同。
问:
彼
多发心皆云于《涅槃经》得若干分解,如何
判之为方便教?
答:
涅槃之名既通所缘,生
解亦异,纵非前之两教,但成别教教道,以
此而言教相难辩。况古师对位自消彼经,
若见思断位不成别义,不可通位消圆开
等。若同体见思尽非六地,故知现在能信如
来甚深智慧甚深境界。理不容易,《华严》融通
极顿,说者尚失旨归;《法华》唯显一乘,不可
会之成渐。又有仙慧、开善、治城,各有判释,
皆非今意。章安云:「三十心是初依五恒也。初
地已去是第二依,皆师位也。」意以初依具烦
恼性为弟子位。章安亦自约彼经判位,若
判开等此亦不然。何者?令判四依须约
四教,并不可以此判于开等。四依通凡,开
等唯圣,圣复约圆,故下结云「不与经会」。「引
经」等者,《大经》对地前为闻见,即别教地,安
得證通?登地眼见即佛眼也。故六地思尽全
在通教,古来但知以地释地,而全不辩
卷四 第 234a 页 T34-0234.png
地之所在。注「云云」者,广立理教以破古师,
略如向述。「难此同前」者,难同光宅用三
慧也。且破三慧故云同前,亦应更云,五
浊先除安指今教?若今教除浊应始成声
闻。若始除浊为是何佛知见显耶?秽除理
显难亦如之。次「有人」去,两师皆以《法华》为
入,令《法华》成极,却失前三。佛之知见并今
经开等岂可分属馀教,则成馀教有佛知
见。乃言别教,三乘别故,即指鹿苑。二师皆
以通教三乘而为般若。言「抑扬」者,以《净名》
中抑挫声闻、褒扬菩萨,此甚不晓彼经亦
有抑挫菩萨不独褒扬,故今家八字判尽
经理,谓「折小弹偏叹大褒圆」。「裂」亦擗也,亦
分帛也。四句不可分也。「有人云三十」等者,
通无地前三十心位,故名「挟别」。但云初地
六地乃至十地,名为「旁通」。「未见法华奇异」
者,经之难思非凡所测,准圣叹择师资可
知。今依义附文,略有十双以辩异相,与
二乘近记、开如来远本,随喜叹第五十人、
闻益至一生补处,释迦指五逆调达为本
师、文殊以八岁龙女为所化,凡闻一句咸
与授记、守护经名功不可量,闻品受持永
辞女质、若闻读诵不老不死,五种法师现
获相似、四安乐行梦入铜轮,若恼乱者头
破七分、有供养者福过十号,况已今当说
一代所绝、叹其教法七喻称扬,从地涌出
阿逸多不识一人、东方莲华龙尊王未知
相本,况迹化举三千墨点、本成喻五百微
尘,本迹事希诸教不说,如斯等文准经仍
略如向述。「难此同前」者,难同光宅用三
慧也。且破三慧故云同前,亦应更云,五
浊先除安指今教?若今教除浊应始成声
闻。若始除浊为是何佛知见显耶?秽除理
显难亦如之。次「有人」去,两师皆以《法华》为
入,令《法华》成极,却失前三。佛之知见并今
经开等岂可分属馀教,则成馀教有佛知
见。乃言别教,三乘别故,即指鹿苑。二师皆
以通教三乘而为般若。言「抑扬」者,以《净名》
中抑挫声闻、褒扬菩萨,此甚不晓彼经亦
有抑挫菩萨不独褒扬,故今家八字判尽
经理,谓「折小弹偏叹大褒圆」。「裂」亦擗也,亦
分帛也。四句不可分也。「有人云三十」等者,
通无地前三十心位,故名「挟别」。但云初地
六地乃至十地,名为「旁通」。「未见法华奇异」
者,经之难思非凡所测,准圣叹择师资可
知。今依义附文,略有十双以辩异相,与
二乘近记、开如来远本,随喜叹第五十人、
闻益至一生补处,释迦指五逆调达为本
师、文殊以八岁龙女为所化,凡闻一句咸
与授记、守护经名功不可量,闻品受持永
辞女质、若闻读诵不老不死,五种法师现
获相似、四安乐行梦入铜轮,若恼乱者头
破七分、有供养者福过十号,况已今当说
一代所绝、叹其教法七喻称扬,从地涌出
阿逸多不识一人、东方莲华龙尊王未知
相本,况迹化举三千墨点、本成喻五百微
尘,本迹事希诸教不说,如斯等文准经仍
卷四 第 234b 页 T34-0234.png
有,且依向指非奇何谓?「有人引华严」等者,
他人意者,却责诸师,地前有四十心位,何
不用释开佛知见,而但用地前三十位耶?
破有二失:一者谬用《华严》十信,二者贤位
非佛知见。言「华严不明十信」者,古人亦以
《华严》住前修十梵行空即入初住,将十梵
行空对十信位;今文破者,经无信名,故云
「无」也。《摄大乘》等位,具如《释签》所引,恐是《十
地论》剩七字。「有人」去,破用《论》四智者。彼师
所引云「总别一时」,欲释四句令无前后,
不意却成高下不当。今为二破:一者但云
四智一时,而不分位别;二者四智在果、开
等通因,由斯不当故今不用。且准《止观》引
《论》四智,以彼因果各有总别,若唯指果四
智位高,今且直以果智责之。四智者,谓道
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此四在果一体
具足。若开等四竖中论横,故须四位别对
四智,纵因果相对各有总别,但成因果何
名开等?「有人言非空」等者,意以双非理显
为开,不出空有。分明指理能空能有故名
为「示」,见此空有不离于理方乃是「悟」,复了
此理不二而二方乃云「入」。「此人」下破意者,空
有之言是约二谛,虽作四重秖是空有二
理而已,失理浅深迷空有体,但列空有徒
分四重,故无中体徒用双非,不出二乘
恐涉通教。「有人云达三谛」等者,虽标三谛
不辩融即,任运分张,别人初心何尝不达
三谛之理,名达为开不名开也。至十行位
分明见假,至回向位观无一异,若入初
他人意者,却责诸师,地前有四十心位,何
不用释开佛知见,而但用地前三十位耶?
破有二失:一者谬用《华严》十信,二者贤位
非佛知见。言「华严不明十信」者,古人亦以
《华严》住前修十梵行空即入初住,将十梵
行空对十信位;今文破者,经无信名,故云
「无」也。《摄大乘》等位,具如《释签》所引,恐是《十
地论》剩七字。「有人」去,破用《论》四智者。彼师
所引云「总别一时」,欲释四句令无前后,
不意却成高下不当。今为二破:一者但云
四智一时,而不分位别;二者四智在果、开
等通因,由斯不当故今不用。且准《止观》引
《论》四智,以彼因果各有总别,若唯指果四
智位高,今且直以果智责之。四智者,谓道
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此四在果一体
具足。若开等四竖中论横,故须四位别对
四智,纵因果相对各有总别,但成因果何
名开等?「有人言非空」等者,意以双非理显
为开,不出空有。分明指理能空能有故名
为「示」,见此空有不离于理方乃是「悟」,复了
此理不二而二方乃云「入」。「此人」下破意者,空
有之言是约二谛,虽作四重秖是空有二
理而已,失理浅深迷空有体,但列空有徒
分四重,故无中体徒用双非,不出二乘
恐涉通教。「有人云达三谛」等者,虽标三谛
不辩融即,任运分张,别人初心何尝不达
三谛之理,名达为开不名开也。至十行位
分明见假,至回向位观无一异,若入初
卷四 第 234c 页 T34-0234.png
地方顺法流,如此何能免于别义?亦未能
辩开等别相。非是初心毕竟不别,故非佛
界。次「有人」去,用总别相以释知见。此人不
知《论》云「一切智」是声闻智,不应以此为
知;一切种智居二智后,属别佛智,不应以
此为圆佛见。又古人见一切之言,便以为
总,以有种言乃判为别,此亦不见《大论》
圆文。《论》云:「为令易解分属三人」,况彼分三
大小因果条然永别,如何将释圆佛知见?「有
人解尽智」等者,尽无生名出自三藏,无生之
语稍通于三,约清净之言并判属通佛。「如
上」等者,都不见于《法华》大意。总如《玄》文,大
意方了,略如今疏释〈方便品〉,至此仅知佛
知见义。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下)
辩开等别相。非是初心毕竟不别,故非佛
界。次「有人」去,用总别相以释知见。此人不
知《论》云「一切智」是声闻智,不应以此为
知;一切种智居二智后,属别佛智,不应以
此为圆佛见。又古人见一切之言,便以为
总,以有种言乃判为别,此亦不见《大论》
圆文。《论》云:「为令易解分属三人」,况彼分三
大小因果条然永别,如何将释圆佛知见?「有
人解尽智」等者,尽无生名出自三藏,无生之
语稍通于三,约清净之言并判属通佛。「如
上」等者,都不见于《法华》大意。总如《玄》文,大
意方了,略如今疏释〈方便品〉,至此仅知佛
知见义。
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