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255c 页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上)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次偈文者,上云偈文领解各陈,前长行中以
身为领、以意为解,全似各陈。而言合者,
领中合解、解中合领,故云合耳。今言各者,
三业各有领之与解,虽似合明,但一一业
中自分领解,故名各耳。略须分节后可依
文,既分为三即标、释、结。初通标者,「我闻」标
口、「欢喜」标心。言「兼佛」者,兼从佛也,即是
兼标身也。既是总标且以我闻。「是法音」下领
也。「心怀大欢喜」解也。次释三业,初一行半
颂身领解中,初一行身领也,次半行身解也。
次「我处」下十一行明口领解,于中又二:初九
行明身远,次二行明入法性。初又二:初八
行明口领,次一行明口解,以领解昔口之
过。入法性中二:初一行半明口领,次半行
明口解,以领解昔口之得故。次「而今」下九
行半意领解中,初八行意领,次一行半意解。
后二行半通结中,初一行半结领,次一行结
解,领谓外领佛说,解即内受佛意。所以长
行中合偈颂离者,共为一意故也。又总此
九行半意领解文,颂上心得妙解,且依前
文同以解为名,然须于中更曲细分,亦可
为八:初二行领昔非实;次一行正颂闻于
初周妙解,即颂方便中显实;三一行却颂
卷六 第 256a 页 T34-0256.png
上法说周初略说之时,而生疑悔;四一行颂
上诸佛章门,种种领上开权,譬喻颂上昙
华;五「佛说」下一行颂过去佛章门;六「现在」下
一行颂现未佛章门;七「如今」下一行颂上释
迦章门;八「世尊」下一行半悔过自责,验知初
疑过在于我。前身领中,《经》云「金色三十二乃
至十八不共」等者,并如《止观》第七。今文属
圆,比说可见。又八十种好,准《大经》文佛好
无量,此应色中唯八十者,世间众生事八
十神,故佛具之以生尊敬。今经文意总言叙
昔失耳。然八十好各具四悉以利于他,不
必全为八十神也,故一一好无非好海。今
闻开权正领昔失,不思议好具如下调达
中。
言「我尝于日夜等」者,若诸圣者还以昏
晓而为昏夜,于此思惟,何足可述?是故此
中应从所表。释有二重并约昔教,机中任
运冥有此疑未得彰灼,有此说也。若生死
中有即大乘意,若生死中无即小乘意,既得
小已,不知此證为在何许?「尝」犹曾也。昔曾
机中有此疑来,此乃以藏对衍而为中外,
若今获悟此疑必遣。又「生死」下,次以生死涅
槃俱名为夜,得闻中理名之为日。此乃
别圆以对藏通冥生疑也。后闻开显此疑
方除,此于方等、般若并闻故也。然疏文语少,
应更云中道实理为日,在昔于大闻此中
理,虽对已證冥生犹预,未證此中如日
仍隐,适闻略开尚有此疑。况在昔居小,今
闻五佛广显实权,方二疑俱遣如日出也。
「又世人」等者,意譬声闻历诸座席,或诃或被、
上诸佛章门,种种领上开权,譬喻颂上昙
华;五「佛说」下一行颂过去佛章门;六「现在」下
一行颂现未佛章门;七「如今」下一行颂上释
迦章门;八「世尊」下一行半悔过自责,验知初
疑过在于我。前身领中,《经》云「金色三十二乃
至十八不共」等者,并如《止观》第七。今文属
圆,比说可见。又八十种好,准《大经》文佛好
无量,此应色中唯八十者,世间众生事八
十神,故佛具之以生尊敬。今经文意总言叙
昔失耳。然八十好各具四悉以利于他,不
必全为八十神也,故一一好无非好海。今
闻开权正领昔失,不思议好具如下调达
中。
言「我尝于日夜等」者,若诸圣者还以昏
晓而为昏夜,于此思惟,何足可述?是故此
中应从所表。释有二重并约昔教,机中任
运冥有此疑未得彰灼,有此说也。若生死
中有即大乘意,若生死中无即小乘意,既得
小已,不知此證为在何许?「尝」犹曾也。昔曾
机中有此疑来,此乃以藏对衍而为中外,
若今获悟此疑必遣。又「生死」下,次以生死涅
槃俱名为夜,得闻中理名之为日。此乃
别圆以对藏通冥生疑也。后闻开显此疑
方除,此于方等、般若并闻故也。然疏文语少,
应更云中道实理为日,在昔于大闻此中
理,虽对已證冥生犹预,未證此中如日
仍隐,适闻略开尚有此疑。况在昔居小,今
闻五佛广显实权,方二疑俱遣如日出也。
「又世人」等者,意譬声闻历诸座席,或诃或被、
卷六 第 256b 页 T34-0256.png
或喜或忧,来至法华备经艰苦,自行利物
无不闻知,但谓非已所任自他少别,故与
诸味草创者殊,故知始自微贱具历文武,
历浅阶深知物可否,如香积菩萨更学双
流,故草创者少谙众行,然又两途互为胜劣,
不可一向。言「五味淘汰」者,通指五味以为
淘汰,非独般若。《经》云「无漏难思议」等者,昔
谓无漏但至无馀,今乃方知至实道场。「解
魔非魔」等者,昔闻异本谓佛为魔,今方知
本愚觉所误是佛,故云也。《经》云「佛以种种
缘」等者,前以释迦开权释诸佛显实,云我
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等,乃至三
世佛章一一皆云亦以乃至是法皆为一佛乘
故。
结中云「结成」者,又可为二:初一行半颂
结,次一行颂成。初结中三:初三句结佛音
声,即口喜。次三句结意喜,还以闻佛用兼
于身。故有欢喜疑除,所證所成感报作用。
述成上三意者,见佛述身喜,闻法述口喜,
悟解述意意。昔尚曾教大,何但今日得身
近耶?虽复中迷,曾闻非谬,则显今日重闻
之缘,中途教小尚不为小,今还得闻信由
昔教,验今意解准昔不虚,然见佛等三通
有三领。言「见佛缘」者,由昔大见,乃为今日
得实之缘,实方名见故也。言「忧悔闻法缘」
者,自中忘来由取于小。又闻两酥至略
说来,凡忧悔者皆由昔小故也。言「不虚」者,
昔元闻大信今不虚。次引《十住》以释无上、
次引《璎珞》以释道者,且借别名以显圆义。
义圆名别一切皆然,他无此意不可滥用。
无不闻知,但谓非已所任自他少别,故与
诸味草创者殊,故知始自微贱具历文武,
历浅阶深知物可否,如香积菩萨更学双
流,故草创者少谙众行,然又两途互为胜劣,
不可一向。言「五味淘汰」者,通指五味以为
淘汰,非独般若。《经》云「无漏难思议」等者,昔
谓无漏但至无馀,今乃方知至实道场。「解
魔非魔」等者,昔闻异本谓佛为魔,今方知
本愚觉所误是佛,故云也。《经》云「佛以种种
缘」等者,前以释迦开权释诸佛显实,云我
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等,乃至三
世佛章一一皆云亦以乃至是法皆为一佛乘
故。
结中云「结成」者,又可为二:初一行半颂
结,次一行颂成。初结中三:初三句结佛音
声,即口喜。次三句结意喜,还以闻佛用兼
于身。故有欢喜疑除,所證所成感报作用。
述成上三意者,见佛述身喜,闻法述口喜,
悟解述意意。昔尚曾教大,何但今日得身
近耶?虽复中迷,曾闻非谬,则显今日重闻
之缘,中途教小尚不为小,今还得闻信由
昔教,验今意解准昔不虚,然见佛等三通
有三领。言「见佛缘」者,由昔大见,乃为今日
得实之缘,实方名见故也。言「忧悔闻法缘」
者,自中忘来由取于小。又闻两酥至略
说来,凡忧悔者皆由昔小故也。言「不虚」者,
昔元闻大信今不虚。次引《十住》以释无上、
次引《璎珞》以释道者,且借别名以显圆义。
义圆名别一切皆然,他无此意不可滥用。
卷六 第 256c 页 T34-0256.png
此七无上文列两重:初重者,前一为果、后六
在因,于六因中初二六和,次二福智,次二
證行,虽分三二,互相与力,是故六因并名
无上,望果行因故果先因后。言六和者,初
受持无上即身口意,以有三和故自利益
彼,大乘六和摄诸法尽,二障秖是烦恼、所
知。此之二障,若别论者,在别地前,无知唯
是界外尘沙,若通上下,无知即摄内外无知
及以无明,故知但是开合异耳。行无上中秖
语圣梵无馀三者,天是所證,病儿果用,修
二證一有斯二能,是故但二不列馀三。次
重者更从果立,即以六因从果立称,寻名
委释以出经旨。下既结云,如是种种明无
上道,故道义无量随何教成,故云今经圆
无上道也。即是无上家之道名无上道,一
一无上皆具诸道之无上也。
「昔虽大化」等者,
界内无明亦未曾破故云惑暗,若初心圆
修纵未破见思,所闻一句纳种在识永劫
不失,以暗望明暗尚非谬真悟宁虚?况悟
真者有次有超,具如前说。故惑暗者,指六
根已前,六根虽即未破无明,似位不退且
名不暗。
「若得大解」下徵问。「记有四意」下答须
记意。此之四记具在三周,中周四中但除
第二意中中字,故至下周但三无四。又此
四中初意具有下之三意。又初四对昔,二三
唯今。又初四唯自,二三约他。又第三通当
现,初一唯现在,第二唯未来,第四唯过去。嘉
祥十意繁而不会,今粗点示令知繁略:一
證解不虚;二令无疑悔。此二属述成,何须
在因,于六因中初二六和,次二福智,次二
證行,虽分三二,互相与力,是故六因并名
无上,望果行因故果先因后。言六和者,初
受持无上即身口意,以有三和故自利益
彼,大乘六和摄诸法尽,二障秖是烦恼、所
知。此之二障,若别论者,在别地前,无知唯
是界外尘沙,若通上下,无知即摄内外无知
及以无明,故知但是开合异耳。行无上中秖
语圣梵无馀三者,天是所證,病儿果用,修
二證一有斯二能,是故但二不列馀三。次
重者更从果立,即以六因从果立称,寻名
委释以出经旨。下既结云,如是种种明无
上道,故道义无量随何教成,故云今经圆
无上道也。即是无上家之道名无上道,一
一无上皆具诸道之无上也。
「昔虽大化」等者,
界内无明亦未曾破故云惑暗,若初心圆
修纵未破见思,所闻一句纳种在识永劫
不失,以暗望明暗尚非谬真悟宁虚?况悟
真者有次有超,具如前说。故惑暗者,指六
根已前,六根虽即未破无明,似位不退且
名不暗。
「若得大解」下徵问。「记有四意」下答须
记意。此之四记具在三周,中周四中但除
第二意中中字,故至下周但三无四。又此
四中初意具有下之三意。又初四对昔,二三
唯今。又初四唯自,二三约他。又第三通当
现,初一唯现在,第二唯未来,第四唯过去。嘉
祥十意繁而不会,今粗点示令知繁略:一
證解不虚;二令无疑悔。此二属述成,何须
卷六 第 257a 页 T34-0257.png
更云记?三引物生信,属今第三。四令身子
慕果,此属章初叹五佛二智,为欲开权兼
令慕极,今此但是授八相记,初住自得不
须云慕。五为引八部故,正引同类八部
乃旁,此同今文第二旁意,昔未记二乘,故
二乘根性永绝斯望,而今记之,旁引八部
故云须记。六为引物往生,与今意同。七
显经秘密,秘密属理、记小属事。又记属显
露不名秘密,此属昔教。八欲成大乘,此
属初意。九和会大小,云如昔诃弥勒得认
等,和会是开权别名,由开权故方可与记。
十为引有缘,亦第三意。十意数多义少,仍
阙今文第四意也。元发大心皆期记莂,故
知十义繁而不足,彼疏诸文斯例甚众,馀不
可叙。
正授记中,行因等十经文各二,时节
中有世、有数;行因中有供佛、修行;得果中
有通号、别号;国净中有国名、国净;说法中
有三乘、一乘,经文虽无一乘之言,既酬愿
说三说一为正,旁正兼具;劫名中有标、有
解;众数中有人、有行;寿量中有佛寿、人寿,
单论成佛后寿,故除王子;补处中有依、有
正;法住中有正、有像。于圆净中先立名,「其
土」下相也。无高下曰平、不偏曰正。「安隐」下
土用,「琉璃」下重明胜相。说法中准今释迦
故云「亦以」,「舍利」下明说三意,土净唯一、酬
愿说三,即施即废。
问:
何处愿说?
答:
准《大悲
空藏经》,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
眼退时,愿成佛日开三乘法。
问:
既得记已,
何故更经若干劫耶?
答:
若记菩萨但通途
慕果,此属章初叹五佛二智,为欲开权兼
令慕极,今此但是授八相记,初住自得不
须云慕。五为引八部故,正引同类八部
乃旁,此同今文第二旁意,昔未记二乘,故
二乘根性永绝斯望,而今记之,旁引八部
故云须记。六为引物往生,与今意同。七
显经秘密,秘密属理、记小属事。又记属显
露不名秘密,此属昔教。八欲成大乘,此
属初意。九和会大小,云如昔诃弥勒得认
等,和会是开权别名,由开权故方可与记。
十为引有缘,亦第三意。十意数多义少,仍
阙今文第四意也。元发大心皆期记莂,故
知十义繁而不足,彼疏诸文斯例甚众,馀不
可叙。
正授记中,行因等十经文各二,时节
中有世、有数;行因中有供佛、修行;得果中
有通号、别号;国净中有国名、国净;说法中
有三乘、一乘,经文虽无一乘之言,既酬愿
说三说一为正,旁正兼具;劫名中有标、有
解;众数中有人、有行;寿量中有佛寿、人寿,
单论成佛后寿,故除王子;补处中有依、有
正;法住中有正、有像。于圆净中先立名,「其
土」下相也。无高下曰平、不偏曰正。「安隐」下
土用,「琉璃」下重明胜相。说法中准今释迦
故云「亦以」,「舍利」下明说三意,土净唯一、酬
愿说三,即施即废。
问:
何处愿说?
答:
准《大悲
空藏经》,于六十劫行菩萨道,因婆罗门乞
眼退时,愿成佛日开三乘法。
问:
既得记已,
何故更经若干劫耶?
答:
若记菩萨但通途
卷六 第 257b 页 T34-0257.png
云得无生等,今记声闻须约劫国,应佛成
处须有机缘,此诸声闻昔未曾有净土之
行,蒙记已后与物结缘,物机不同致劫多
少。龙女虽畜,以乘急故,先习方便,若据权
迹此复别论。又诸声闻时不同者,为逗物
宜随机长短,机缘不等初住何殊。世人睹
声闻受记,则嫌劫数长远,见龙女作佛,乃
疑时节短促,或疑少过获罪太广,或思小
善招功自多,或讥佛说回或不定,或责菩
萨示迹参差,或闻胜行多劫疑教门虚构,
闻诸佛神变谓世术相兼,或疑六十小劫
以为半日,或迷一刹那经无量劫,如是邪
言不可知数。乃由邪见种彊宿熏力弱,端
拱守弊空谈是非;但信教仰理何须臆度?
赴缘益物非世所知,当知是人岂了初住
得八相记,十方作佛种种示现,虽种种示
现与法身记殊,若不为物修净土行,成佛
之处为谁取土?
颂中经云「十力」等者,即指
佛果方名为力。初住分得名为功德。所言
「等」者,非唯供佛兼净土行,或可由得十力
功德分故,成初住记。若引《大论》菩萨有十
种力分者,此明入住菩萨具足十力因耳。
《经》云「各各脱衣」等者,此中通语四众八部出
家二众。言上衣者,即大衣也。若论三衣,俱
不可舍,以西方法多但三衣,如《大品》中三
百比丘闻般若已,皆以僧伽梨而用供养。
《论》中或云:「亡相为法」,或云:「当日更得」。若通
说之以兼俗故,或如《大论》。《经》云「而自回转」
者,表闻身子得记,法性自然而转,因果依
处须有机缘,此诸声闻昔未曾有净土之
行,蒙记已后与物结缘,物机不同致劫多
少。龙女虽畜,以乘急故,先习方便,若据权
迹此复别论。又诸声闻时不同者,为逗物
宜随机长短,机缘不等初住何殊。世人睹
声闻受记,则嫌劫数长远,见龙女作佛,乃
疑时节短促,或疑少过获罪太广,或思小
善招功自多,或讥佛说回或不定,或责菩
萨示迹参差,或闻胜行多劫疑教门虚构,
闻诸佛神变谓世术相兼,或疑六十小劫
以为半日,或迷一刹那经无量劫,如是邪
言不可知数。乃由邪见种彊宿熏力弱,端
拱守弊空谈是非;但信教仰理何须臆度?
赴缘益物非世所知,当知是人岂了初住
得八相记,十方作佛种种示现,虽种种示
现与法身记殊,若不为物修净土行,成佛
之处为谁取土?
颂中经云「十力」等者,即指
佛果方名为力。初住分得名为功德。所言
「等」者,非唯供佛兼净土行,或可由得十力
功德分故,成初住记。若引《大论》菩萨有十
种力分者,此明入住菩萨具足十力因耳。
《经》云「各各脱衣」等者,此中通语四众八部出
家二众。言上衣者,即大衣也。若论三衣,俱
不可舍,以西方法多但三衣,如《大品》中三
百比丘闻般若已,皆以僧伽梨而用供养。
《论》中或云:「亡相为法」,或云:「当日更得」。若通
说之以兼俗故,或如《大论》。《经》云「而自回转」
者,表闻身子得记,法性自然而转,因果依
卷六 第 257c 页 T34-0257.png
正自他悉转。《经》言「最大法轮」者,「最」是今经圆
中开也。「大」是人等四种妙也,或境等十、或佛
等三。妙法之轮名妙法轮。此略对初后,不
述中间方等般若,具如《玄》文。华严十事名
转法轮,此乃通方。又云:圆音不当大小,众
生自殊。此乃却贬妙法,何名称叹?何谓弘
经?
后四行半自述者,但列三名,于中应分
初一行自述,次二行半随喜,三一行回向,应
须对文细述其意。五悔之中无馀三者,已
预记莂无罪可悔,已获分记故无劝请,
已有所至略无发愿;若望极果,唯除忏悔
馀四非无。五悔具如《止观》第七记。「如身子」等
者,于前四文但述三段者,法先共闻不假
重述,但见身子领解等三,我今同闻亦应共
得。并是权者,秖缘实行未熟权行同生,故
四十馀年不显真实,才闻五佛妙理豁然,
即破无明寻堪与记,实病既愈权疾亦痊,
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未愈」下「云云」者,应广
叙诸土示疾及愈。
○「获记」下「云云」者,亦应腾于此,及下周四段,
皆约譬及因缘。「后文在法师品中云云」者,
宿世文后四众欢喜,指〈法师〉中初段长行,初
出人类中具列四众三乘人已,云「如是等
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一念随
喜」,亦当欢喜文也。「今新运大悲」等者,初周
本为自疑,此中一向利物新运大悲,此即
更须修净土行,是菩萨行之基也。准此释
前意则可见。「有人」下,古人意云:身子法譬二
周之初,各有一疑故云新旧,以千二百初
中开也。「大」是人等四种妙也,或境等十、或佛
等三。妙法之轮名妙法轮。此略对初后,不
述中间方等般若,具如《玄》文。华严十事名
转法轮,此乃通方。又云:圆音不当大小,众
生自殊。此乃却贬妙法,何名称叹?何谓弘
经?
后四行半自述者,但列三名,于中应分
初一行自述,次二行半随喜,三一行回向,应
须对文细述其意。五悔之中无馀三者,已
预记莂无罪可悔,已获分记故无劝请,
已有所至略无发愿;若望极果,唯除忏悔
馀四非无。五悔具如《止观》第七记。「如身子」等
者,于前四文但述三段者,法先共闻不假
重述,但见身子领解等三,我今同闻亦应共
得。并是权者,秖缘实行未熟权行同生,故
四十馀年不显真实,才闻五佛妙理豁然,
即破无明寻堪与记,实病既愈权疾亦痊,
岂一代化功全任实行?「未愈」下「云云」者,应广
叙诸土示疾及愈。
○「获记」下「云云」者,亦应腾于此,及下周四段,
皆约譬及因缘。「后文在法师品中云云」者,
宿世文后四众欢喜,指〈法师〉中初段长行,初
出人类中具列四众三乘人已,云「如是等
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一念随
喜」,亦当欢喜文也。「今新运大悲」等者,初周
本为自疑,此中一向利物新运大悲,此即
更须修净土行,是菩萨行之基也。准此释
前意则可见。「有人」下,古人意云:身子法譬二
周之初,各有一疑故云新旧,以千二百初
卷六 第 258a 页 T34-0258.png
周未疑,故止有新。「今谓」等者,上根初闻略
说动执生疑,蒙五佛章便获大悟;中根执
重,略说之时与上同疑,法说未悟其疑犹
存,岂非中根疑多于上?故身子自叙云「我
今无复疑悔」。是诸千二百等述同辈有惑,
云何却云身子疑多?
问:
凡夫亦有一听便悟,
已闻略广五佛开权,及闻身子领述得记,龙
鬼尚能引例,中下何顿犹迷?
答:
此有二义:一
者久执,二者入位。解即破执、执破入住,凡
夫无此或当易领。声闻之人以二义故,虽
闻未證,于执久中根性不同,故分三品。
《经》「闻所未闻」等者,闻身子四段,昔教所无,
准五佛章门我非佛知见,验昔所得知无
真实,今昔真实同异不分,故云疑惑。「为四
众普请」等者,
问:
前法说中亦前三后一,闻既
不悟,今还请于前三后一,与前何别?
答:
言
因缘者,即是前三后一始末根由,故云因
缘。四佛章略、释迦稍广,虽以五浊用释于
权,始末未明,故使中根于兹不晓。譬说委
明轮回之相,具列三车出宅之由,兼示索
三与一之意,广叙等赐等子等心,此乃方酬
因缘之请。此中四众于前四中,非但当机、结
缘二众,发言领解即是发起、影响二众。
「怼」怨
恨也。「开譬」者,准《大经》喻可云遍喻,通界内
外及大小乘等;亦可云非喻,世间无此火
宅。始终及救火者,必以车运,先与后夺先三
后一。然譬与合互有广略,若譬略合广,先
摄合文来对譬竟,至合更须委悉消之。若
譬广合略,世尊岂可徒施悠言,须委消譬、
说动执生疑,蒙五佛章便获大悟;中根执
重,略说之时与上同疑,法说未悟其疑犹
存,岂非中根疑多于上?故身子自叙云「我
今无复疑悔」。是诸千二百等述同辈有惑,
云何却云身子疑多?
问:
凡夫亦有一听便悟,
已闻略广五佛开权,及闻身子领述得记,龙
鬼尚能引例,中下何顿犹迷?
答:
此有二义:一
者久执,二者入位。解即破执、执破入住,凡
夫无此或当易领。声闻之人以二义故,虽
闻未證,于执久中根性不同,故分三品。
《经》「闻所未闻」等者,闻身子四段,昔教所无,
准五佛章门我非佛知见,验昔所得知无
真实,今昔真实同异不分,故云疑惑。「为四
众普请」等者,
问:
前法说中亦前三后一,闻既
不悟,今还请于前三后一,与前何别?
答:
言
因缘者,即是前三后一始末根由,故云因
缘。四佛章略、释迦稍广,虽以五浊用释于
权,始末未明,故使中根于兹不晓。譬说委
明轮回之相,具列三车出宅之由,兼示索
三与一之意,广叙等赐等子等心,此乃方酬
因缘之请。此中四众于前四中,非但当机、结
缘二众,发言领解即是发起、影响二众。
「怼」怨
恨也。「开譬」者,准《大经》喻可云遍喻,通界内
外及大小乘等;亦可云非喻,世间无此火
宅。始终及救火者,必以车运,先与后夺先三
后一。然譬与合互有广略,若譬略合广,先
摄合文来对譬竟,至合更须委悉消之。若
譬广合略,世尊岂可徒施悠言,须委消譬、
卷六 第 258b 页 T34-0258.png
合但略对。总譬中云「一门」者,上云种种对
不种种,即一门也。上举所施对佛道说,佛
道即是一门,种种即是施权。今出所显唯云
一门,亦是各出其能,以能对所其意不别,
思之可见。「名如宾」等者,行在我已、名从他
传,实行则亲、权行则疏,行亲名远遍于三土,
行疏名近唯在同居,方便实报迭为远近,虽
复亲疏更互相显,名行相称他无谬传,所以
行高则名远、名厚必行亲,故以处表之验
名行不滥。「封彊」等者,封谓所统之限域,彊
即所封之界神。小曰邦,大曰国。又云:天子
建国故以最远处为国。宰为宰主,有主
所治为邑,邑内各居名为聚落。故邑与聚
落等降渐狭。「不用旧释」者,唯以虚空对
于三千同居之土,阙于方便、实报二土,是故
不用。
次引《论》意者,泛论同异,凡云立譬取
舍不同,《论》则因果并论。今且单语果报,且
譬长者果佛故也。修因之义非今所论,于
极果中仍以依显正,极果说成必遍三土,
土体虽即横竖相带二而不二,今从土用唯
约竖论,故宽狭不等以显居遍。「从本垂迹」
等者,今日之前从寂光本垂三土迹,至法
华会摄三土迹归寂光本。行所契理,本也;
名所及处,迹也。理遍三土化境必周,终无
行劣而名广也,即体用相称,故云无宾主之
异,即名行身土皆相称也。如旧所解不取
二土,乃以慈悲被处为国,则令同居与邑
不别,故不知慈悲所彼广狭而为国也,则
全失于实报方便。「彪」虎文也,「炳」明也,即文彩
不种种,即一门也。上举所施对佛道说,佛
道即是一门,种种即是施权。今出所显唯云
一门,亦是各出其能,以能对所其意不别,
思之可见。「名如宾」等者,行在我已、名从他
传,实行则亲、权行则疏,行亲名远遍于三土,
行疏名近唯在同居,方便实报迭为远近,虽
复亲疏更互相显,名行相称他无谬传,所以
行高则名远、名厚必行亲,故以处表之验
名行不滥。「封彊」等者,封谓所统之限域,彊
即所封之界神。小曰邦,大曰国。又云:天子
建国故以最远处为国。宰为宰主,有主
所治为邑,邑内各居名为聚落。故邑与聚
落等降渐狭。「不用旧释」者,唯以虚空对
于三千同居之土,阙于方便、实报二土,是故
不用。
次引《论》意者,泛论同异,凡云立譬取
舍不同,《论》则因果并论。今且单语果报,且
譬长者果佛故也。修因之义非今所论,于
极果中仍以依显正,极果说成必遍三土,
土体虽即横竖相带二而不二,今从土用唯
约竖论,故宽狭不等以显居遍。「从本垂迹」
等者,今日之前从寂光本垂三土迹,至法
华会摄三土迹归寂光本。行所契理,本也;
名所及处,迹也。理遍三土化境必周,终无
行劣而名广也,即体用相称,故云无宾主之
异,即名行身土皆相称也。如旧所解不取
二土,乃以慈悲被处为国,则令同居与邑
不别,故不知慈悲所彼广狭而为国也,则
全失于实报方便。「彪」虎文也,「炳」明也,即文彩
卷六 第 258c 页 T34-0258.png
分明可畏之相。「洋溢」者,内满外充也。内满故
行周,外充故名布。
「三皇」者,伏羲、神农、黄帝。「五
帝」者,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彼唯刹利等二,且
借此以类彼。「黄」者中也,「帝」者德象天地,此
土诸姓谁不承之,一往且以非其中途,偏
僻别得者为其本裔。「裔」者衣末也,有本可
承故也。有云:苗裔者,草之初生曰苗,即得
姓之始也。承嗣不杂,如苗初裔后也。「左貂
右插」者,「貂」者,《说文》云:「似鼠。」徐广《车服注》云:
「即侍中冠,左貂右蝉,如蝉之清高饮露不
食。」又云:「右插者,簪也。」「左辅右弼」,丞相也。「盐
梅阿衡」者,释丞相也。如殷高宗聘传说,具
如《止观》第七记。「阿」倚也,倚寄也。「衡」平也。「铜陵」
等者,如邓通,汉文帝梦堕井为通所接,乃
召通至。占者云:不免饿死。帝乃令人于蜀
铜山铸钱供之,岂饿死耶?后哀帝登位,被
告私铸,因在囹圄饿死也。有人云:秖是文
帝时为他所嫉,后遂饿死。一往且借初富为
言,如《晋书》云:「石崇有金谷,在洛阳东尔。」「延」
进也,亦导也。谓威以肃物不厉而成,严洁如
霜。「隆」高也。高而且重不令而行。智则坐计
帷帐折冲万里,犹如武库何器而无?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白圭」者,纤上玉也。《说文》云:「瑞
玉也。上圆下方。」《白虎通》云:「玉之洁者也。」「式」瞻
仰也。「一人」者,《孝经》云:「天子也。」出世长者,十文
具足。「佛从」下姓也,「功成」下位也,「法财」下富也,
「十力」下威也,「一心」下智也,「早成」下耆也,「三业」
下行也,「具佛」下礼也,「十方」下敬也,「七种」下归
也。若以果望因,应云圆教自等觉来,以
行周,外充故名布。
「三皇」者,伏羲、神农、黄帝。「五
帝」者,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彼唯刹利等二,且
借此以类彼。「黄」者中也,「帝」者德象天地,此
土诸姓谁不承之,一往且以非其中途,偏
僻别得者为其本裔。「裔」者衣末也,有本可
承故也。有云:苗裔者,草之初生曰苗,即得
姓之始也。承嗣不杂,如苗初裔后也。「左貂
右插」者,「貂」者,《说文》云:「似鼠。」徐广《车服注》云:
「即侍中冠,左貂右蝉,如蝉之清高饮露不
食。」又云:「右插者,簪也。」「左辅右弼」,丞相也。「盐
梅阿衡」者,释丞相也。如殷高宗聘传说,具
如《止观》第七记。「阿」倚也,倚寄也。「衡」平也。「铜陵」
等者,如邓通,汉文帝梦堕井为通所接,乃
召通至。占者云:不免饿死。帝乃令人于蜀
铜山铸钱供之,岂饿死耶?后哀帝登位,被
告私铸,因在囹圄饿死也。有人云:秖是文
帝时为他所嫉,后遂饿死。一往且借初富为
言,如《晋书》云:「石崇有金谷,在洛阳东尔。」「延」
进也,亦导也。谓威以肃物不厉而成,严洁如
霜。「隆」高也。高而且重不令而行。智则坐计
帷帐折冲万里,犹如武库何器而无?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白圭」者,纤上玉也。《说文》云:「瑞
玉也。上圆下方。」《白虎通》云:「玉之洁者也。」「式」瞻
仰也。「一人」者,《孝经》云:「天子也。」出世长者,十文
具足。「佛从」下姓也,「功成」下位也,「法财」下富也,
「十力」下威也,「一心」下智也,「早成」下耆也,「三业」
下行也,「具佛」下礼也,「十方」下敬也,「七种」下归
也。若以果望因,应云圆教自等觉来,以
卷六 第 259a 页 T34-0259.png
其实因发心毕竟二不别故,故此十德皆从
极果;若从当分,果分权实,则权三实一十
德名同,名下之体当教辩异,故使实际三谛
不同,乃至所归多少亦别,所以长者名通今
须从别,以别冠通即跨节也。
观心十者,「观
心」下姓也,「三惑」下位也,「三谛」下富也,「正观」下
威也,「中道」下智也,「久积」下耆也,「此观」下行也,
「历缘」下礼也,「能如」下敬也,「天龙」下归也。此之
十德不出境智行三,虽未入位如王子胎,
故名观行如来十德。若对出世,还随其教
观别果别,准教望观因果自分,即以三观
对于四教,具览德相以叹于观,使后学者
修因具足,以观十德成果十德,以能一心
具照三法,即是观心十德具足,故引佛子等
文以为观心之證,如《止观》中具成威仪等。
又此十德即十法成乘,次第合之甚有深致。
何者?实相即是正境故,缘理起誓故名住
忍,由心安理称理含藏,除三谛惑得破
遍名,中道双照无塞不通,无作道品过七方
便,助使三业于理无过,对境无失由依真
位,信解既深故能安忍,不生法爱方感下
供。三教十法展转释出,令成今经观心十
法。如此十观不但横在观行位中,初心至
后十观具足,故此十德义复竖深,复与横竖
十乘泯合,况复十德帖经义足。
「分略周赡」者,
部分谋略故有周赡大度通见。「赀」者,《说文》云:
「赀,财也。」所以须立三长者者,长者之号本
用世道以譬出世,出世之由莫不须观,故
知直语出世观心,不分权教及以远本,仍
极果;若从当分,果分权实,则权三实一十
德名同,名下之体当教辩异,故使实际三谛
不同,乃至所归多少亦别,所以长者名通今
须从别,以别冠通即跨节也。
观心十者,「观
心」下姓也,「三惑」下位也,「三谛」下富也,「正观」下
威也,「中道」下智也,「久积」下耆也,「此观」下行也,
「历缘」下礼也,「能如」下敬也,「天龙」下归也。此之
十德不出境智行三,虽未入位如王子胎,
故名观行如来十德。若对出世,还随其教
观别果别,准教望观因果自分,即以三观
对于四教,具览德相以叹于观,使后学者
修因具足,以观十德成果十德,以能一心
具照三法,即是观心十德具足,故引佛子等
文以为观心之證,如《止观》中具成威仪等。
又此十德即十法成乘,次第合之甚有深致。
何者?实相即是正境故,缘理起誓故名住
忍,由心安理称理含藏,除三谛惑得破
遍名,中道双照无塞不通,无作道品过七方
便,助使三业于理无过,对境无失由依真
位,信解既深故能安忍,不生法爱方感下
供。三教十法展转释出,令成今经观心十
法。如此十观不但横在观行位中,初心至
后十观具足,故此十德义复竖深,复与横竖
十乘泯合,况复十德帖经义足。
「分略周赡」者,
部分谋略故有周赡大度通见。「赀」者,《说文》云:
「赀,财也。」所以须立三长者者,长者之号本
用世道以譬出世,出世之由莫不须观,故
知直语出世观心,不分权教及以远本,仍
卷六 第 259b 页 T34-0259.png
是存略,此中已成因缘、约教、观心三释。「略则
十八」等者,释能托之智,门虽略广不出所
入之宅。言略广者,一境一空,亦可境境具
一十八,故云无量。如以一色一心皆具十
八,如色对根,根内色外及内外俱,此空亦空
故云空空。若得此意乃至无法有法准说可
知。但从总说,空十八有名十八空,故云略
耳。于十八中广略多少,具如《止观》第五记,
及《法界次第》、《大论》广明。「若论」下举福慧以释
田宅。「多有田宅」者,一宅一门其门尚多,况家
富宅广,一宅多门理合无量。门谓出宅之
路,入宅路门不可一故。田谓养命之方,对
命田不可狭。又复遍该权实,故曰多门。若
依四观同观则车门宅门不异。「僮仆至具
足」者,僮仆名具如《止观》第七记。夫僮仆者
资于身命,故知并是一实定慧之馀助也。所
资无阙故云「具足」。用与权变故云「和光」等。
「穴穴」者,剩也,亦位外散官也。众生居圣位之
外,故云穴穴。于馀教观尚无所属,况复能
属极圣位耶?「皆宅」者,宅居也。不出三界久
而居之,故云宅也。世无不然,故云皆
也。如来诱物统而家之,「统」主也。「家」亦居也。
有人以第八识为家,等是随迷,何不总八
而言第八耶?道场观意理为智通,理既是
一门岂容二?出必由门故无异路。光宅以
教为门。「宅」者,三界也。「九十」者,文语从略,即
九十六也。九十六者,众路也。若欲出宅唯
有一门,九十六道虽各谓道真,如交横驰
走,故《九十六道经》云:「唯有一道是正,馀者悉
十八」等者,释能托之智,门虽略广不出所
入之宅。言略广者,一境一空,亦可境境具
一十八,故云无量。如以一色一心皆具十
八,如色对根,根内色外及内外俱,此空亦空
故云空空。若得此意乃至无法有法准说可
知。但从总说,空十八有名十八空,故云略
耳。于十八中广略多少,具如《止观》第五记,
及《法界次第》、《大论》广明。「若论」下举福慧以释
田宅。「多有田宅」者,一宅一门其门尚多,况家
富宅广,一宅多门理合无量。门谓出宅之
路,入宅路门不可一故。田谓养命之方,对
命田不可狭。又复遍该权实,故曰多门。若
依四观同观则车门宅门不异。「僮仆至具
足」者,僮仆名具如《止观》第七记。夫僮仆者
资于身命,故知并是一实定慧之馀助也。所
资无阙故云「具足」。用与权变故云「和光」等。
「穴穴」者,剩也,亦位外散官也。众生居圣位之
外,故云穴穴。于馀教观尚无所属,况复能
属极圣位耶?「皆宅」者,宅居也。不出三界久
而居之,故云宅也。世无不然,故云皆
也。如来诱物统而家之,「统」主也。「家」亦居也。
有人以第八识为家,等是随迷,何不总八
而言第八耶?道场观意理为智通,理既是
一门岂容二?出必由门故无异路。光宅以
教为门。「宅」者,三界也。「九十」者,文语从略,即
九十六也。九十六者,众路也。若欲出宅唯
有一门,九十六道虽各谓道真,如交横驰
走,故《九十六道经》云:「唯有一道是正,馀者悉
卷六 第 259c 页 T34-0259.png
邪。」有人引多论云: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并
本师六,即九十六也。准《九十六道经》,无此
说也。彼论自是一途,岂可六师必定各秖十
五弟子。九十六中有邪有正,具如《止观》第
三记。
「今明」去,破二家也。于中为五:先破二
师,「若单理」下先难道场,理是所通,若以所为
能,则能通是所,更何所通?门义不成,故
云「何门之谓」?「单教」下次破光宅,若不为所
立能得能者,众终不至所,然理不容多,门
岂唯一?今言一者,具如后释,宅既所栖唯
应立一,尚云多有,况能通门?即《净名》中不
二之门有八千也。今理教相望不可单论。
次「今取」下定其门相,即取理家之教为门。
理既是一教不容二,且总为一,秖此一句
双破二家,则取所家之能,故从能有至,虽
不正破道场用智,智望于教同是能取,教
能既废、智能亦然。但智必依教而观于境,义
已兼于能所,又不可云得智者也。虽然,
现违经文,经云「教门」,而观师云「理智」,故亦
与光宅同坏。三「文云」下引證。教是能诠、涅槃
是所,并异二师。四「门又二」下分别解释。释中
二,先简大小虽同有能所大小天隔,是故
须辩权实二能,若识二能则二所有在,若
识实所权之,能所俱成实能,善分判已后方
论会。五「若宅」下设难,且以今昔相待为难,
宅是所出、车是所入,宅门是所出之路,车门
是所入之路,既二路不同出入各异,是故宅
门非车门也。故今难云:若车宅门一,何故出
宅仍未得车?若绝待者,今应徵云:若大车
本师六,即九十六也。准《九十六道经》,无此
说也。彼论自是一途,岂可六师必定各秖十
五弟子。九十六中有邪有正,具如《止观》第
三记。
「今明」去,破二家也。于中为五:先破二
师,「若单理」下先难道场,理是所通,若以所为
能,则能通是所,更何所通?门义不成,故
云「何门之谓」?「单教」下次破光宅,若不为所
立能得能者,众终不至所,然理不容多,门
岂唯一?今言一者,具如后释,宅既所栖唯
应立一,尚云多有,况能通门?即《净名》中不
二之门有八千也。今理教相望不可单论。
次「今取」下定其门相,即取理家之教为门。
理既是一教不容二,且总为一,秖此一句
双破二家,则取所家之能,故从能有至,虽
不正破道场用智,智望于教同是能取,教
能既废、智能亦然。但智必依教而观于境,义
已兼于能所,又不可云得智者也。虽然,
现违经文,经云「教门」,而观师云「理智」,故亦
与光宅同坏。三「文云」下引證。教是能诠、涅槃
是所,并异二师。四「门又二」下分别解释。释中
二,先简大小虽同有能所大小天隔,是故
须辩权实二能,若识二能则二所有在,若
识实所权之,能所俱成实能,善分判已后方
论会。五「若宅」下设难,且以今昔相待为难,
宅是所出、车是所入,宅门是所出之路,车门
是所入之路,既二路不同出入各异,是故宅
门非车门也。故今难云:若车宅门一,何故出
宅仍未得车?若绝待者,今应徵云:若大车
卷六 第 260a 页 T34-0260.png
门非宅门者,索时亦应别有出路,何故还
从所出索大,长者亦秖于此与大?又问:得
宅门已、未得车门,住在何处?答:大小异途,
是故云别。开小即大,同异如何?故今申之,
斥则车宅永殊,开则二门不异,宅与车一,二
门何殊?是故三乘具有二义,承教出宅不
见小车,中间已经二味调熟,乃从父索先
所许车,既索须与,开彼小门无非大教,门
下小理终无别途,绝理无二粗妙体一,法
住法位世间相常,三界尚如何别之有?若不
先异,何所论同?没苦之人于今咸会。
「安隐
对不安隐法」者,如来巳住安隐涅槃,对彼
五浊不安之法,机感相遇故名为对,不安隐
处亦复如是。「墙壁譬四大」者,应通三界无
非减损,无色虽无四大造色,定果所为皆
是墙壁,三界皆以意识维持;若约诸宗,无
色非全无四大色,雅合其宜。「欲令」下观解
者,前则通于三界己他,故属于事,此观己
身即观心义。有人至此具以依正二报合
喻,有何不可?且如成坏各二十中,已无有
情如何释浊?烧义稍隔故不用之。故今文
但约三界正报因果,以正摄依其义自足。
「歘然」等者,若唯约小乘无始相续,乃成本
有,念念生灭乃是今无。今附大乘性理本
无,无明故有,故云本无今有。故无明之言含
于粗细。今指粗是细岂可馀途?然本无之言
人之常说,斯为至难,故《大经》云:「本无今有本
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今虽引一句,
与三句相关,故须略辩识其大旨。然此一
从所出索大,长者亦秖于此与大?又问:得
宅门已、未得车门,住在何处?答:大小异途,
是故云别。开小即大,同异如何?故今申之,
斥则车宅永殊,开则二门不异,宅与车一,二
门何殊?是故三乘具有二义,承教出宅不
见小车,中间已经二味调熟,乃从父索先
所许车,既索须与,开彼小门无非大教,门
下小理终无别途,绝理无二粗妙体一,法
住法位世间相常,三界尚如何别之有?若不
先异,何所论同?没苦之人于今咸会。
「安隐
对不安隐法」者,如来巳住安隐涅槃,对彼
五浊不安之法,机感相遇故名为对,不安隐
处亦复如是。「墙壁譬四大」者,应通三界无
非减损,无色虽无四大造色,定果所为皆
是墙壁,三界皆以意识维持;若约诸宗,无
色非全无四大色,雅合其宜。「欲令」下观解
者,前则通于三界己他,故属于事,此观己
身即观心义。有人至此具以依正二报合
喻,有何不可?且如成坏各二十中,已无有
情如何释浊?烧义稍隔故不用之。故今文
但约三界正报因果,以正摄依其义自足。
「歘然」等者,若唯约小乘无始相续,乃成本
有,念念生灭乃是今无。今附大乘性理本
无,无明故有,故云本无今有。故无明之言含
于粗细。今指粗是细岂可馀途?然本无之言
人之常说,斯为至难,故《大经》云:「本无今有本
有今无,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今虽引一句,
与三句相关,故须略辩识其大旨。然此一
卷六 第 260b 页 T34-0260.png
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四柱,亦云四
出偈,故知释不当理涅槃室倾。言四出者,
谓第九、十五、二十五、二十六,大理虽同对文
小别。第九释〈菩萨品〉,明差别无差别义;第
十五释〈梵行品〉,明得即无得无得即得;二十
五〈师子吼品〉,释有不定有无不定无;二十
六破定性明无性。古来解释随情不同,成
论师云:「金刚心前无常,常则本有今无,无常
则本无今有。」又云:「本有烦恼今无般若,如
此有无并在于昔,故在金刚前后三世有
法无有是处。」地论师云:「常法体用本有今
无。」章安难云:「本隐今显亦应显已复没。」三藏
云:「众生无始而有终、涅槃无终而有始。」今
难之:「无始之法方乃无终,无终之法必须
无始,若烦恼有终是可坏法,可坏之法义
必有始,有始有终皆从缘生,何得涅槃而
言有始?有始必终全同烦恼,应言烦恼无
始体即菩提是故无终。菩提无始即烦恼
是,涅槃生死亦可准知。」今即约大,是故且
云本无今有,其实本有即生死之涅槃,以
从迷故而今无也;理净本无从迷今有,故
云本无今有。小宗若云:「本无今有从缘生
故,故云无明。」观诸师意与涅槃理都不相
当。
章安五解,初约三谛,次约常无常,三约
三智,四约四悉,五约四门。今文正与第二
义同,本无今有常即无常云云。单准小宗,
秖应准下偈初释久故义,而云三界无始
为久,非今所造称故,今开妙教须附妙
宗,故释欻然云本无今有。但依章安第二
出偈,故知释不当理涅槃室倾。言四出者,
谓第九、十五、二十五、二十六,大理虽同对文
小别。第九释〈菩萨品〉,明差别无差别义;第
十五释〈梵行品〉,明得即无得无得即得;二十
五〈师子吼品〉,释有不定有无不定无;二十
六破定性明无性。古来解释随情不同,成
论师云:「金刚心前无常,常则本有今无,无常
则本无今有。」又云:「本有烦恼今无般若,如
此有无并在于昔,故在金刚前后三世有
法无有是处。」地论师云:「常法体用本有今
无。」章安难云:「本隐今显亦应显已复没。」三藏
云:「众生无始而有终、涅槃无终而有始。」今
难之:「无始之法方乃无终,无终之法必须
无始,若烦恼有终是可坏法,可坏之法义
必有始,有始有终皆从缘生,何得涅槃而
言有始?有始必终全同烦恼,应言烦恼无
始体即菩提是故无终。菩提无始即烦恼
是,涅槃生死亦可准知。」今即约大,是故且
云本无今有,其实本有即生死之涅槃,以
从迷故而今无也;理净本无从迷今有,故
云本无今有。小宗若云:「本无今有从缘生
故,故云无明。」观诸师意与涅槃理都不相
当。
章安五解,初约三谛,次约常无常,三约
三智,四约四悉,五约四门。今文正与第二
义同,本无今有常即无常云云。单准小宗,
秖应准下偈初释久故义,而云三界无始
为久,非今所造称故,今开妙教须附妙
宗,故释欻然云本无今有。但依章安第二
卷六 第 260c 页 T34-0260.png
释意,文义则合,故知且用无常一边,即常一
边义当且覆。又他人至此广列八苦四生义
章,非文正意但知而已。「无此机是五百人」
者,诸子语通、三十指别,故知前通五道,今
在结缘,无此之言却指前列,是则语五百
唯有正因,论三十别在缘了。文中列者,以
此五百是生机处故。「或小乘摄」等者,值佛
世不值佛世不同故耳。「皆云十」者,文中合
说云或十二十乃至三十。意云三乘各十而
已。「皆云内有智性」者,智必具十,望《大品》十
一智,无如实智耳。言十智者,谓世智、他心
智、苦集灭道智、法比智、尽无生智,略如《玄》文
智妙中说,广如《俱舍.智品》中明。彼文总为六
门解释:一有漏无漏,二展转相摄,三与三
三昧相应,四与根相应,五明缘境多少等,
如此十智三藏三乘始末俱修,故三乘人乘
之出宅。非今正意,不暇广云。
「身受」等者,
倒所依也。「从此」下倒相也。略如《止观》第七文
及记。准经论次立,此前须立五停心位。《俱
舍》云:「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数息,贪寻增上者,
如次第应修。为通治四贪,且辩观骨锁,
广至海复略,名初习业位。除足至头半,名
为已熟修;系心在眉间,名超作意位。」所言
贪者,显色形色供奉妙触,望《大论》六,阙人
相音声恣态。数息等者,阿那此云遣来,般那
此云遣去,秖是息出入耳。「八苦」者,倒果也。
《大经》十二云:「所言苦者,逼迫为义。」言逼迫
者,三苦八苦。言三苦者,依三受生,苦受
生苦苦,生在欲界苦等三途,故云苦苦。三
边义当且覆。又他人至此广列八苦四生义
章,非文正意但知而已。「无此机是五百人」
者,诸子语通、三十指别,故知前通五道,今
在结缘,无此之言却指前列,是则语五百
唯有正因,论三十别在缘了。文中列者,以
此五百是生机处故。「或小乘摄」等者,值佛
世不值佛世不同故耳。「皆云十」者,文中合
说云或十二十乃至三十。意云三乘各十而
已。「皆云内有智性」者,智必具十,望《大品》十
一智,无如实智耳。言十智者,谓世智、他心
智、苦集灭道智、法比智、尽无生智,略如《玄》文
智妙中说,广如《俱舍.智品》中明。彼文总为六
门解释:一有漏无漏,二展转相摄,三与三
三昧相应,四与根相应,五明缘境多少等,
如此十智三藏三乘始末俱修,故三乘人乘
之出宅。非今正意,不暇广云。
「身受」等者,
倒所依也。「从此」下倒相也。略如《止观》第七文
及记。准经论次立,此前须立五停心位。《俱
舍》云:「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数息,贪寻增上者,
如次第应修。为通治四贪,且辩观骨锁,
广至海复略,名初习业位。除足至头半,名
为已熟修;系心在眉间,名超作意位。」所言
贪者,显色形色供奉妙触,望《大论》六,阙人
相音声恣态。数息等者,阿那此云遣来,般那
此云遣去,秖是息出入耳。「八苦」者,倒果也。
《大经》十二云:「所言苦者,逼迫为义。」言逼迫
者,三苦八苦。言三苦者,依三受生,苦受
生苦苦,生在欲界苦等三途,故云苦苦。三
卷六 第 261a 页 T34-0261.png
界已苦欲界复苦,故云苦苦。乐受生坏苦,
乐坏时苦等于三途,故云坏苦。处中苦者,
名为行苦,通至无色。《俱舍》云:「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损极不安。」凡
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故《大经》云:「于下苦
中横生乐想」。别论虽尔通遍三界,各具三
苦。言八苦者,即生等是。生苦有五:一生苦
即初受胎时,二至终,三增长,四出胎,五种
类。老有二种,念念、终身。又有二种,增长、灭
坏。病苦者,一四大不调,即有二种,谓身病、
心病。死苦者,有三:一业报,二恶对,三时节
代谢。复有二种,病死、外缘云云。爱别离者,
舍所爱故,即是坏苦。怨憎会者,即是苦心,
苦心领于苦境故也。求不得者,还约爱离
怨会以说。五盛阴者,经释前七是五盛阴。迦
叶难言,是义不然,如佛昔说一切众生皆
求于色,色若是苦不应求色。佛言:苦有三
种,即三受是,虽求不得不苦如前。
「若知」去
起念处观,《俱舍》云:「修五停已,次修念处,谓
以止观自相共相修身受心法,自相别修
也。」一切有为皆无常相,一切有漏皆是苦相
及一切法空相,除此三外,自馀一切皆法念
处摄,一一各有三缘,谓自、他、俱,总成十二,
从粗至细。言总相者,或总二三四。此总仍
别唯法念总,具如《玄》文四句分别。四生者,胎、
卵、湿、化,具如《俱舍》第八〈世品〉明。《论》云:「于中
有四生,有情谓卵等,人旁生具四,地狱及
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即大惊怖」
至「有苦」者,长者大悲小应,与其退大之心
乐坏时苦等于三途,故云坏苦。处中苦者,
名为行苦,通至无色。《俱舍》云:「如以一睫毛
置掌人不觉,若置眼睛上,为损极不安。」凡
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故《大经》云:「于下苦
中横生乐想」。别论虽尔通遍三界,各具三
苦。言八苦者,即生等是。生苦有五:一生苦
即初受胎时,二至终,三增长,四出胎,五种
类。老有二种,念念、终身。又有二种,增长、灭
坏。病苦者,一四大不调,即有二种,谓身病、
心病。死苦者,有三:一业报,二恶对,三时节
代谢。复有二种,病死、外缘云云。爱别离者,
舍所爱故,即是坏苦。怨憎会者,即是苦心,
苦心领于苦境故也。求不得者,还约爱离
怨会以说。五盛阴者,经释前七是五盛阴。迦
叶难言,是义不然,如佛昔说一切众生皆
求于色,色若是苦不应求色。佛言:苦有三
种,即三受是,虽求不得不苦如前。
「若知」去
起念处观,《俱舍》云:「修五停已,次修念处,谓
以止观自相共相修身受心法,自相别修
也。」一切有为皆无常相,一切有漏皆是苦相
及一切法空相,除此三外,自馀一切皆法念
处摄,一一各有三缘,谓自、他、俱,总成十二,
从粗至细。言总相者,或总二三四。此总仍
别唯法念总,具如《玄》文四句分别。四生者,胎、
卵、湿、化,具如《俱舍》第八〈世品〉明。《论》云:「于中
有四生,有情谓卵等,人旁生具四,地狱及
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即大惊怖」
至「有苦」者,长者大悲小应,与其退大之心
卷六 第 261b 页 T34-0261.png
同时而起。无乐有苦之言义兼大小,昔曾闻
大义如有乐,退大流转亡其观解,慈念无
乐唯有其苦,苦故宜悲,大小应法须释出
之。「我虽」至「之义」者,虽出而入故成慈悲。
次
「虽是」下却释虽字,于中先通释大意,次别
释所境之门。初文者,长者先已安隐得出,虽
安而惊、虽出须入,方知如来恒住大悲,安
处涅槃而不离三界,故以安隐得出释惊
怖也。生见子有大志如久已安隐,由退堕
苦更起小悲如始惊怖,安隐不久故名为
虽。「而众生」下释惊怖由,由未与父同安隐
故。「如来」下明入火由,由小悲也。子已堕
苦,从子苦处以释安隐,故云不为八苦四
倒等也。故佛智之言虽通本实,且分权迹
而为正教,故下释门从诠小释。
次「经言」下
别明门义以释疑也。先重举经,次「今问」下
别释。初立疑,「救云」下他人虽救救仍未通,
恐烧教有过,乃避教烧人。人犹被烧,何
须是教?「如门」下他人立喻。今问纵使不烧,
从人得名,人定烧不?人若定烧,何殊九十?
况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人何曾烧?若尔,
二俱不烧则有二失:一者俱常,此未明常;
二者违经,经云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令无
此妨。从「又问」下重难意者,重立烧家难也。
若不许烧,教应常住。今欲正解,「今解」去正
释,有譬、有合,意明小教既非色即中道法
界,此教安得不名无常?然小理不灭、大教
抑之,小教无常义同被烧犹如门楗,理非
无常犹如门空,烧与安隐二义俱成。若依
大义如有乐,退大流转亡其观解,慈念无
乐唯有其苦,苦故宜悲,大小应法须释出
之。「我虽」至「之义」者,虽出而入故成慈悲。
次
「虽是」下却释虽字,于中先通释大意,次别
释所境之门。初文者,长者先已安隐得出,虽
安而惊、虽出须入,方知如来恒住大悲,安
处涅槃而不离三界,故以安隐得出释惊
怖也。生见子有大志如久已安隐,由退堕
苦更起小悲如始惊怖,安隐不久故名为
虽。「而众生」下释惊怖由,由未与父同安隐
故。「如来」下明入火由,由小悲也。子已堕
苦,从子苦处以释安隐,故云不为八苦四
倒等也。故佛智之言虽通本实,且分权迹
而为正教,故下释门从诠小释。
次「经言」下
别明门义以释疑也。先重举经,次「今问」下
别释。初立疑,「救云」下他人虽救救仍未通,
恐烧教有过,乃避教烧人。人犹被烧,何
须是教?「如门」下他人立喻。今问纵使不烧,
从人得名,人定烧不?人若定烧,何殊九十?
况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人何曾烧?若尔,
二俱不烧则有二失:一者俱常,此未明常;
二者违经,经云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令无
此妨。从「又问」下重难意者,重立烧家难也。
若不许烧,教应常住。今欲正解,「今解」去正
释,有譬、有合,意明小教既非色即中道法
界,此教安得不名无常?然小理不灭、大教
抑之,小教无常义同被烧犹如门楗,理非
无常犹如门空,烧与安隐二义俱成。若依
卷六 第 261c 页 T34-0261.png
古人,人既被烧不得名为安隐得出,立门
本意令其不烧,唯烧无出,门义不成。「大经」
下引證。经以十仙前因义同能诠,以因望
果亦可借用,如因小證大,小无无常大岂
无常?「若小」下此更将小通对衍门。言「文字
即解脱」等者,大小色教并皆是常,但有即不
即殊,乃成烧不烧别,随宜故不即,顺理故
无烧,今皆开显即烧无烧。「若就」下更以权
实二智对释,从施权边故云权从所烧,同
体之权本自常住,纵从覆说权为所烧,仍
须分别,则三教权中唯三藏权生灭名烧,馀
二少别,故先作下引證,佛元欲用实智凡
案,事不获已施于无常,无常即是所烧权
智。有人云:约不信者名为所烧,佛昔从出
故云安隐。虽是一途,不及今文。经云「若
不时出必为所焚」,故得出之言非独长者,
被烧之语岂唯不信?故知教法生灭名为所
烧,非由众生不信故灭。宅以浊故被烧,教
门何浊之有?但声教不住义同生灭,生灭云
烧故须分判。「乐著」等者,先分字释,嬉游乐
也。游名遍乐,故譬见惑遍于三界,戏虽亦
乐随处非遍,于三界中所系别故。又「耽湎」
去合字解者,此两字义通名乐故,故以两
字俱通见修,以著爱见俱丧道故,爱见是
集集必招苦,具苦集故必无道灭。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上)
本意令其不烧,唯烧无出,门义不成。「大经」
下引證。经以十仙前因义同能诠,以因望
果亦可借用,如因小證大,小无无常大岂
无常?「若小」下此更将小通对衍门。言「文字
即解脱」等者,大小色教并皆是常,但有即不
即殊,乃成烧不烧别,随宜故不即,顺理故
无烧,今皆开显即烧无烧。「若就」下更以权
实二智对释,从施权边故云权从所烧,同
体之权本自常住,纵从覆说权为所烧,仍
须分别,则三教权中唯三藏权生灭名烧,馀
二少别,故先作下引證,佛元欲用实智凡
案,事不获已施于无常,无常即是所烧权
智。有人云:约不信者名为所烧,佛昔从出
故云安隐。虽是一途,不及今文。经云「若
不时出必为所焚」,故得出之言非独长者,
被烧之语岂唯不信?故知教法生灭名为所
烧,非由众生不信故灭。宅以浊故被烧,教
门何浊之有?但声教不住义同生灭,生灭云
烧故须分判。「乐著」等者,先分字释,嬉游乐
也。游名遍乐,故譬见惑遍于三界,戏虽亦
乐随处非遍,于三界中所系别故。又「耽湎」
去合字解者,此两字义通名乐故,故以两
字俱通见修,以著爱见俱丧道故,爱见是
集集必招苦,具苦集故必无道灭。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上)
卷六 第 262a 页 T34-0262.png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中)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不觉不知」下约于四谛释此四句,但初举
文应具列四句,但是文略,于中为三:初
约凡释,次约位释,三约三世。初文又三:谓
标、释、结。初文者,「都不言」下标苦也。「火」者,三
界五浊八苦也。「不解火」下标集也,火本能烧
如集招苦。「既不知」下标失道也,既不畏伤
故云不惊,伤即失也。「不虑断」下标失灭也,
无道谛身慧命亦断。「众生」下释前四句,阴
必是苦释前有苦,既全不觉即不识苦。「不
知」去释前集也,「四倒三毒」释前有集,既全
不知故不识集。三毒修惑,四倒见惑。「既不」
下释失道灭,由不知苦集,故道灭俱失。「不
识惑」者,不识集也,既不识集不忧虑苦。
「惑侵法身」失道谛也,必损慧命失灭谛
也。「如是」下结。「以不闻」下次寄位释者,于中
先以初二句二重顺释,次以后两句反释。
初文先以二句对于闻思,应云不觉闻思,
不知修慧,但是文略。次以两句进约圣位。
次反释者,应云无见谛故不惊,无思惟
故不怖,文中反释,故云「见谛故惊悟」等也。
此明四谛观成,见思两惑究竟尽也。以惑
尽故四谛全显,初得见谛迷悟创分,如久
迷初正故云惊悟,复更厌怖迷途方尽。次
约三世者,不云过去及以集者,现观未苦
由于现集,又观现苦由过去集,如因缘中
卷六 第 262b 页 T34-0262.png
名为轮回,虽论三世正观现苦,以断现
集,今当苦息,故知不觉现苦即苦集俱迷,
由此能招未来世苦,既迷苦集理无道灭,
举二世苦以摄三世,具如引文,亦秖以苦
而摄于集。然前三释,虽复约凡约位等三,
总而言之,并是迷谛,以迷谛故八苦逼
身。「五识」等者,「逼」近也。浊在五识名之为
近,以切己故名为「逼身」。同时意识俱受苦
境,非初刹那未分别时,又秖此五识体是异
熟八苦故也。近岂过此,故此同时安能厌患?
故此心王心所不能以此意识成观,唯能
分别以成三受,三受义成故云切己,逼甚故
切。故一一苦皆由五识以对于境,次至第
六而重分别,复立苦因何能生厌?
「亦云」去
出他释,昔结大乘名之为种,功德即是法
身家之智慧,即以此智为体,为苦所逼,大
理智乘俱遭苦集,不觉不知名为火逼。「今
谓」下但约浊名不须对大,既流转已小尚
不知,故总诸义共成五浊。「不觉」等四为众
生浊者,四句秖是迷于四谛,以迷谛故众
生即浊。次「火来」等为命浊者,苦盛寿促令
命成浊。「心不厌」等为劫浊者,由不厌苦常
在三界,必遇三小名为劫浊。「云云」者,意斥
旧师,不须将此对大说也。以五浊故,正
当广上所见之火,故上但云「从四面起」。
「长
者作是」下,先释能施身手,次释所施衣裓,能
所俱废故云「不得」。初文为十:先标,次引合
譬,三「依三昧」下明二义所依,四「智断」下明
二义功能,五「此之」下明二义之门,六「劝即」下
集,今当苦息,故知不觉现苦即苦集俱迷,
由此能招未来世苦,既迷苦集理无道灭,
举二世苦以摄三世,具如引文,亦秖以苦
而摄于集。然前三释,虽复约凡约位等三,
总而言之,并是迷谛,以迷谛故八苦逼
身。「五识」等者,「逼」近也。浊在五识名之为
近,以切己故名为「逼身」。同时意识俱受苦
境,非初刹那未分别时,又秖此五识体是异
熟八苦故也。近岂过此,故此同时安能厌患?
故此心王心所不能以此意识成观,唯能
分别以成三受,三受义成故云切己,逼甚故
切。故一一苦皆由五识以对于境,次至第
六而重分别,复立苦因何能生厌?
「亦云」去
出他释,昔结大乘名之为种,功德即是法
身家之智慧,即以此智为体,为苦所逼,大
理智乘俱遭苦集,不觉不知名为火逼。「今
谓」下但约浊名不须对大,既流转已小尚
不知,故总诸义共成五浊。「不觉」等四为众
生浊者,四句秖是迷于四谛,以迷谛故众
生即浊。次「火来」等为命浊者,苦盛寿促令
命成浊。「心不厌」等为劫浊者,由不厌苦常
在三界,必遇三小名为劫浊。「云云」者,意斥
旧师,不须将此对大说也。以五浊故,正
当广上所见之火,故上但云「从四面起」。
「长
者作是」下,先释能施身手,次释所施衣裓,能
所俱废故云「不得」。初文为十:先标,次引合
譬,三「依三昧」下明二义所依,四「智断」下明
二义功能,五「此之」下明二义之门,六「劝即」下
卷六 第 262c 页 T34-0262.png
以四悉释,七「如来」下明用二义意,八「故知」
下结归,九「故上文」下引證,十「前叹」下重指前
證。前四可知。五「此之」等者,则以因果相对,
劝是智家之门,诫是断家之门,故云从二
门入。今于劝门中复言诫者,门体理合互
具故也,各一义便故且别说。六四悉中云「此
二悉檀为第一义作方便」者,二悉是修得智
断,第一义即是性德法身,〈方便品〉初以法身
智断取物不得,是故息化。问何不云世界
悉檀各二门不同,随乐各别。又闻二欢喜
皆世界也。故此佛乘生善灭恶,遍生八门,
圆别四门各二各四,故此二门摄一切法,馀
如文。
释所施中,文又为三:先出所依三
藏,次出旧解,三「今取」下正释。初虽依三藏,
但辩物相未明法门。次旧解中,初师云大
乘因果,理何不可?但阙施化之相,故不用
之。次师既云出《阿含经》,不应用小而释
于大,纵云大乘何异四阶?有言裓者,行袂
袂袖也。今不用之。岂以救火袖盛子耶?
次
正解中「亦取」下合譬,佛自释义,岂同世情?
于中为五:先引下文;次「神力」下正释,身手
指前释衣裓等;三「如来」下明用三意;四「衣裓」
下明立名意。前三可知。言「名略义玄」者,知
见二故名略,摄一切法故义玄;如衣裓一
足故略,盛多故玄。「四无所畏」,略如《法界次
第》及《止观》第七记,《智论》广释,通言无畏者,
十力内充外用无怯,名为无畏。佛自诚言:
「我是一切知者见者,无有一切沙门及婆罗
门,若天魔梵及以馀众,言如来不知,乃至
下结归,九「故上文」下引證,十「前叹」下重指前
證。前四可知。五「此之」等者,则以因果相对,
劝是智家之门,诫是断家之门,故云从二
门入。今于劝门中复言诫者,门体理合互
具故也,各一义便故且别说。六四悉中云「此
二悉檀为第一义作方便」者,二悉是修得智
断,第一义即是性德法身,〈方便品〉初以法身
智断取物不得,是故息化。问何不云世界
悉檀各二门不同,随乐各别。又闻二欢喜
皆世界也。故此佛乘生善灭恶,遍生八门,
圆别四门各二各四,故此二门摄一切法,馀
如文。
释所施中,文又为三:先出所依三
藏,次出旧解,三「今取」下正释。初虽依三藏,
但辩物相未明法门。次旧解中,初师云大
乘因果,理何不可?但阙施化之相,故不用
之。次师既云出《阿含经》,不应用小而释
于大,纵云大乘何异四阶?有言裓者,行袂
袂袖也。今不用之。岂以救火袖盛子耶?
次
正解中「亦取」下合譬,佛自释义,岂同世情?
于中为五:先引下文;次「神力」下正释,身手
指前释衣裓等;三「如来」下明用三意;四「衣裓」
下明立名意。前三可知。言「名略义玄」者,知
见二故名略,摄一切法故义玄;如衣裓一
足故略,盛多故玄。「四无所畏」,略如《法界次
第》及《止观》第七记,《智论》广释,通言无畏者,
十力内充外用无怯,名为无畏。佛自诚言:
「我是一切知者见者,无有一切沙门及婆罗
门,若天魔梵及以馀众,言如来不知,乃至
卷六 第 263a 页 T34-0263.png
无有如微畏相。」「用对四谛」者,尽苦道即苦
谛,说障道即集谛,一切智即道谛,漏尽即灭
谛,四种四谛即四四无畏,今须在圆,遍一切
四离二为四,二俱依谛、谛为所依,故名为
「安」。次十力中通言力者,诸佛所得内实智用
了了分明,无能胜者、无能坏者,故名为力。
无畏与力内外之别一一遍摄故名为横,十
力依理故名为竖。则十处明谛岂不大安?
无畏与力虽有内外,今皆约用故内外具
足。五「三七」下结施化意。言「而众生不堪」者,
此正施大,不堪之言取意说也。
「唯有一门」
至「狭小」者,于中二,先指上类同,次分门解
释。初言「义如上说」者,如上车门,此中亦是
宣一佛乘之车门也。若已出宅门未入车
门者,取难当故名为狭小。初言「别者」,别
约三义分字释也。于中先正释,「教理」下释
所以。初正释者,一既是理、门又属教,小即无
机,以无行故不入理教,故名狭小。言「不
容断常七方便」者,应云断常及七方便,于
实不入,义言不容。言「众生不能以此理教
自通」者,但守方便行也。言通释者,理教行
三,一一通明一门狭小,以不入故不得至
果。初约理者,唯一法界故云「无杂」,由一理
故遍通一切,令至此理故云「能通」,由子
不入故云「难知」。约教者,唯约圆理对教,以
明出入秖是理教故耳。云「凡夫不知出」者,
则不及二乘已从宅门小教而出。「不知入」
者,不知车门,两教二乘但从门出,故云「少
知」。昔教未诠,「永不知入」。「菩萨虽自知出」等
谛,说障道即集谛,一切智即道谛,漏尽即灭
谛,四种四谛即四四无畏,今须在圆,遍一切
四离二为四,二俱依谛、谛为所依,故名为
「安」。次十力中通言力者,诸佛所得内实智用
了了分明,无能胜者、无能坏者,故名为力。
无畏与力内外之别一一遍摄故名为横,十
力依理故名为竖。则十处明谛岂不大安?
无畏与力虽有内外,今皆约用故内外具
足。五「三七」下结施化意。言「而众生不堪」者,
此正施大,不堪之言取意说也。
「唯有一门」
至「狭小」者,于中二,先指上类同,次分门解
释。初言「义如上说」者,如上车门,此中亦是
宣一佛乘之车门也。若已出宅门未入车
门者,取难当故名为狭小。初言「别者」,别
约三义分字释也。于中先正释,「教理」下释
所以。初正释者,一既是理、门又属教,小即无
机,以无行故不入理教,故名狭小。言「不
容断常七方便」者,应云断常及七方便,于
实不入,义言不容。言「众生不能以此理教
自通」者,但守方便行也。言通释者,理教行
三,一一通明一门狭小,以不入故不得至
果。初约理者,唯一法界故云「无杂」,由一理
故遍通一切,令至此理故云「能通」,由子
不入故云「难知」。约教者,唯约圆理对教,以
明出入秖是理教故耳。云「凡夫不知出」者,
则不及二乘已从宅门小教而出。「不知入」
者,不知车门,两教二乘但从门出,故云「少
知」。昔教未诠,「永不知入」。「菩萨虽自知出」等
卷六 第 263b 页 T34-0263.png
者,通菩萨也。三藏菩萨虽有出教,三祇百
劫并未出故。又通教菩萨约钝根者,未知
入处与二乘同,故云「亦」也。「夺七方便」者,前
与言之犹云知出,犹未入实名不知入,若
夺说者出亦不知。何者?而不自知上中下
性故不知出。与而言之,通别衍门犹可知
入,然带教道故夺说者,别教地前皆不知
故,尚不自知上中下性,况一地雨?从不知
权边云皆不知,故别教地前虽知中道,教
道仍权,据教道论乃至入地,入地必證故
废不论。
次「上文云」下引文也。七方便人皆悉
未入佛乘故也。「不能以教」等者,方便之言
必用通实,若佛未开皆不能以己教通极。
言「将谭」者,尔前未斥不云无机,略开方说
故云将谭,约行可知。「幼稚无识」者,旧师若
云人天之善为幼稚者,此乃大善未生,何
名幼稚?依今为正。「恋著」等者,前明善弱故
未有所识,今明恶彊游戏被烧。「因时」者,初
退大时。「果时」者,受八苦时。退大已后著爱
见因,依正即是爱见果也。欲界著依、上界著
正,故云禅定等。「对治之相」至「小乘也」者,今
大乘诫门名对治者,不同小乘无常等也,
故引《大品》四念处等皆摩诃衍,观不净等
能所俱忘皆不可得。
问:
若尔,但是观理,何
名对治?
答:
修对治时能所皆空,今此亦尔。
约施大化复令离浊,于佛正是摩诃衍相,
是故得名大乘治相。
「既著」下大之所治,宜
应用大以舍恶故。「若久」等者,久住见思大
小俱失。「不惊」至「如上」者,如上释不觉等文,
劫并未出故。又通教菩萨约钝根者,未知
入处与二乘同,故云「亦」也。「夺七方便」者,前
与言之犹云知出,犹未入实名不知入,若
夺说者出亦不知。何者?而不自知上中下
性故不知出。与而言之,通别衍门犹可知
入,然带教道故夺说者,别教地前皆不知
故,尚不自知上中下性,况一地雨?从不知
权边云皆不知,故别教地前虽知中道,教
道仍权,据教道论乃至入地,入地必證故
废不论。
次「上文云」下引文也。七方便人皆悉
未入佛乘故也。「不能以教」等者,方便之言
必用通实,若佛未开皆不能以己教通极。
言「将谭」者,尔前未斥不云无机,略开方说
故云将谭,约行可知。「幼稚无识」者,旧师若
云人天之善为幼稚者,此乃大善未生,何
名幼稚?依今为正。「恋著」等者,前明善弱故
未有所识,今明恶彊游戏被烧。「因时」者,初
退大时。「果时」者,受八苦时。退大已后著爱
见因,依正即是爱见果也。欲界著依、上界著
正,故云禅定等。「对治之相」至「小乘也」者,今
大乘诫门名对治者,不同小乘无常等也,
故引《大品》四念处等皆摩诃衍,观不净等
能所俱忘皆不可得。
问:
若尔,但是观理,何
名对治?
答:
修对治时能所皆空,今此亦尔。
约施大化复令离浊,于佛正是摩诃衍相,
是故得名大乘治相。
「既著」下大之所治,宜
应用大以舍恶故。「若久」等者,久住见思大
小俱失。「不惊」至「如上」者,如上释不觉等文,
卷六 第 263c 页 T34-0263.png
广约凡夫及三世是也。「背明」等者,东西譬
苦集也,若明见苦集东西向明。以不知
苦故而起于集,如日东而西走;不识集故
而招于苦,如日西而东驰。驰走义一,故经云
戏。死如往、生如还,还已复往,生死不绝,
无彼变易二土之寿,如速疾也。又从苦起
集如往、从集受苦如还,一苦一集一生一
死,是故名为「驰走还往」。「虽用大拟」等者,闻而
不受视父而已。如虽见父怖畏逃走,失
闻见利故云而已。「已」者息也。又机扣于应,
故名为视,机生不受故云而已。「大乘」下至
「父命断」者,并以大乘为父子命者,虽大救
未得种不可亡,所以虽欲小化,为存大
命不废化功。「前云切己」者,初退大时适起
五浊,如初逼身大善容在,若久不出流转
五浊,名必为所焚,即大小俱失。此语起小
应时,故云若不时出,大乘善根理实无断,
意令速出以必死逼之。若久不出义同于
死,故云死义。「上文于所烧」至「若不时出」等
问意者,得出与俱焚内外义别,二文相反其
义如何?次「前得出」下答意者,法应不同,二义
各别,从文从理二意不同。若准前文,文既
寄小,还从小教所烧门出,则还且约五分法
身。若义兼于理则法通二种,若法应相对,
理须常住法身已出,今论应身物机受化,
则机应俱济故云时出。不受化则机息应
谢,灰断入灭义当俱焚,焚故义当子父命
断,以此拟宜而催逼之。
问:
前云得出是法
身者,大之与小法并无烧,何须言出?
答:
秖
苦集也,若明见苦集东西向明。以不知
苦故而起于集,如日东而西走;不识集故
而招于苦,如日西而东驰。驰走义一,故经云
戏。死如往、生如还,还已复往,生死不绝,
无彼变易二土之寿,如速疾也。又从苦起
集如往、从集受苦如还,一苦一集一生一
死,是故名为「驰走还往」。「虽用大拟」等者,闻而
不受视父而已。如虽见父怖畏逃走,失
闻见利故云而已。「已」者息也。又机扣于应,
故名为视,机生不受故云而已。「大乘」下至
「父命断」者,并以大乘为父子命者,虽大救
未得种不可亡,所以虽欲小化,为存大
命不废化功。「前云切己」者,初退大时适起
五浊,如初逼身大善容在,若久不出流转
五浊,名必为所焚,即大小俱失。此语起小
应时,故云若不时出,大乘善根理实无断,
意令速出以必死逼之。若久不出义同于
死,故云死义。「上文于所烧」至「若不时出」等
问意者,得出与俱焚内外义别,二文相反其
义如何?次「前得出」下答意者,法应不同,二义
各别,从文从理二意不同。若准前文,文既
寄小,还从小教所烧门出,则还且约五分法
身。若义兼于理则法通二种,若法应相对,
理须常住法身已出,今论应身物机受化,
则机应俱济故云时出。不受化则机息应
谢,灰断入灭义当俱焚,焚故义当子父命
断,以此拟宜而催逼之。
问:
前云得出是法
身者,大之与小法并无烧,何须言出?
答:
秖
卷六 第 264a 页 T34-0264.png
以无烧名之为出,然则法应并皆无烧,应
本同物从物云烧,从理则法应无坏,从事
则物烧佛出。今说俱烧意在同出,故云若
不等也。有云:感应俱时。今谓但得俱出之
理,而失俱烧之义,故以俱烧要令同出。
从
「如子先」下明有小机故接以小,开一为三
故名为各。「又知」至「小彊」者,大退故弱。小彊
二义:一者厌苦,二者是治。「六心中退」者,准
《璎珞》意,身子于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
见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
「叹三车」者,有人问:何以车三、使二、城一,城有
车无,俱譬方便而数不同?他答有馀,今更
为答。凡立譬者各从一边,不可执一而
疑异途,故一二三但是离合,为对三周信
解等异,是故别耳,皆譬方便其义不殊。车
则通举方便故三,使则从难别对故二,城
是二三之处故一,当知城亦从人故二,故
云息处说二,车亦从难但二,使亦义兼菩
萨,此三俱有人理教行。城若说化故亦无,
车依造作故还有,使约权同故亦有,权乃
非实故亦无,权实相对俱通四句。从权化
故俱有,从实义故俱无,俱通权实故有无,
同约一理故双废。
「劝示證」者,示应居初,随
经次第先劝后示,亦应无失。證中皆与之
言正当已證,亦令他證故名为与。言「前偈
本略」者,譬本但云是名转法轮等也。「广明」
至「六句」者,贤合为四、见修为二。贤所以合
者,四念法同故为一,煖顶同退故为一,忍
不出观故为一,世第一无上故自为一,见
本同物从物云烧,从理则法应无坏,从事
则物烧佛出。今说俱烧意在同出,故云若
不等也。有云:感应俱时。今谓但得俱出之
理,而失俱烧之义,故以俱烧要令同出。
从
「如子先」下明有小机故接以小,开一为三
故名为各。「又知」至「小彊」者,大退故弱。小彊
二义:一者厌苦,二者是治。「六心中退」者,准
《璎珞》意,身子于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
见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
「叹三车」者,有人问:何以车三、使二、城一,城有
车无,俱譬方便而数不同?他答有馀,今更
为答。凡立譬者各从一边,不可执一而
疑异途,故一二三但是离合,为对三周信
解等异,是故别耳,皆譬方便其义不殊。车
则通举方便故三,使则从难别对故二,城
是二三之处故一,当知城亦从人故二,故
云息处说二,车亦从难但二,使亦义兼菩
萨,此三俱有人理教行。城若说化故亦无,
车依造作故还有,使约权同故亦有,权乃
非实故亦无,权实相对俱通四句。从权化
故俱有,从实义故俱无,俱通权实故有无,
同约一理故双废。
「劝示證」者,示应居初,随
经次第先劝后示,亦应无失。證中皆与之
言正当已證,亦令他證故名为与。言「前偈
本略」者,譬本但云是名转法轮等也。「广明」
至「六句」者,贤合为四、见修为二。贤所以合
者,四念法同故为一,煖顶同退故为一,忍
不出观故为一,世第一无上故自为一,见
卷六 第 264b 页 T34-0264.png
修道异故各为一。广如《俱舍.贤圣品》中,此
须略明。「三十二谛」者,上下各有十六行相,
上下合论故三十二,具如《俱舍》、《释签》略明。「与
苦法忍不别」者,世第一心同此刹那即入苦
忍同观苦谛,应云四中随观一行,与苦
忍同故总举之。「驰走入见道十五心」者,世第
一后十六刹那皆是无漏。有云:十六心仍在
见道。部别不同。「便有涅槃音」者,此约初转
为言。
观心中用大乘观者,凡附文作观多
分在圆,令一一文不违所习,非数他故。
初至「所愿」者,心望观境名之为愿,心未
称境故非适愿。「境」至「勇」者,境多观少非勇
进者。「境研心」者,还以心思妙境而研于心,
数数为之心观乃利。「心境相研」者,向令以
境研心,前又以心观境,故名互相。「心王」等
者,创心修观莫不以第六王数为发观之
始,纵使观境圆融不二,其如粗惑尚未先
落,故皆仍属第六王数,乃至未净六根已
来未离王数,此是见思家之王数故也。若
欲约教,即有四教贤圣位别驰走不同,今
在三藏。
「上法说中先明」等者,上释迦章颂显
实中有六行偈,先约四一即是消文,次
约索车即是譬本,谓初两行从我见佛子
等,即是闻前诸方便教三菩萨也。次我即作
是念下二行一句,明障除佛喜。言今我喜无
畏者,即障除故喜。「今先明免难后明索车」者,
前后既殊,光宅直将大机以对免难,所以
破之。此明经文前后不同,非谓障除有前
后也。以诸声闻皆浊先除大机今发。苦具足」
须略明。「三十二谛」者,上下各有十六行相,
上下合论故三十二,具如《俱舍》、《释签》略明。「与
苦法忍不别」者,世第一心同此刹那即入苦
忍同观苦谛,应云四中随观一行,与苦
忍同故总举之。「驰走入见道十五心」者,世第
一后十六刹那皆是无漏。有云:十六心仍在
见道。部别不同。「便有涅槃音」者,此约初转
为言。
观心中用大乘观者,凡附文作观多
分在圆,令一一文不违所习,非数他故。
初至「所愿」者,心望观境名之为愿,心未
称境故非适愿。「境」至「勇」者,境多观少非勇
进者。「境研心」者,还以心思妙境而研于心,
数数为之心观乃利。「心境相研」者,向令以
境研心,前又以心观境,故名互相。「心王」等
者,创心修观莫不以第六王数为发观之
始,纵使观境圆融不二,其如粗惑尚未先
落,故皆仍属第六王数,乃至未净六根已
来未离王数,此是见思家之王数故也。若
欲约教,即有四教贤圣位别驰走不同,今
在三藏。
「上法说中先明」等者,上释迦章颂显
实中有六行偈,先约四一即是消文,次
约索车即是譬本,谓初两行从我见佛子
等,即是闻前诸方便教三菩萨也。次我即作
是念下二行一句,明障除佛喜。言今我喜无
畏者,即障除故喜。「今先明免难后明索车」者,
前后既殊,光宅直将大机以对免难,所以
破之。此明经文前后不同,非谓障除有前
后也。以诸声闻皆浊先除大机今发。苦具足」
卷六 第 264c 页 T34-0264.png
等者,由法譬文免难与机前后回互,承此
不同释出四句,先释两句、馀两指上。今两
句者,以前两句但经文互,互义不成,欲令
成互,对华严等名同义异。初句虽引四大
声闻,通指罗汉、义及三周。次句所引凡夫,
理通初后。于次句中义兼华严、法华教者,
异前初句。馀之两句云如上者,指上颂释
迦章,偈中四一消文末四句料简中,初二
二句与此大同,仍有少别是故更释。彼初
句云在三藏时,未云大品末等。次句但云
法华中诸凡夫,不云华严中人。其言虽阙
大旨是同。言「馀二如上」者,即第三第四句
也。彼云障即除机即发,如无量义中得小
果者即座闻大。障未除机未发,如五千起
去,唯第四句非法华中人。「若大机」下更重示
向经文回互。「若大机」等者,如向引〈方便品〉
文,但彼品文文有前后,非谓彼品先大机
发后障除也。「若先障除」者,如向引云今譬中
已下文是。
「四谛同会见谛」者,《阿含经》中亦有
四衢譬四谛下惑尽。次明索车义,云「作十
难」者,古人立难,不许菩萨有索车义、会
二归一。近代拾用,何足为怪?故今叙破令
有索会。先述,次破。初二可见,第三云所化
是凡夫,未出三界,不应有索;能化位在三
十三心,不可于兹更云有索。若入佛果,
佛果无二,佛从谁索?第四明先断正使,习
无知在理不合索,断尽成佛,佛复无索。第
五引今经文,以證菩萨。第六云「从大品」等
者,古以般若在方等前,故云「大品已来」。先
不同释出四句,先释两句、馀两指上。今两
句者,以前两句但经文互,互义不成,欲令
成互,对华严等名同义异。初句虽引四大
声闻,通指罗汉、义及三周。次句所引凡夫,
理通初后。于次句中义兼华严、法华教者,
异前初句。馀之两句云如上者,指上颂释
迦章,偈中四一消文末四句料简中,初二
二句与此大同,仍有少别是故更释。彼初
句云在三藏时,未云大品末等。次句但云
法华中诸凡夫,不云华严中人。其言虽阙
大旨是同。言「馀二如上」者,即第三第四句
也。彼云障即除机即发,如无量义中得小
果者即座闻大。障未除机未发,如五千起
去,唯第四句非法华中人。「若大机」下更重示
向经文回互。「若大机」等者,如向引〈方便品〉
文,但彼品文文有前后,非谓彼品先大机
发后障除也。「若先障除」者,如向引云今譬中
已下文是。
「四谛同会见谛」者,《阿含经》中亦有
四衢譬四谛下惑尽。次明索车义,云「作十
难」者,古人立难,不许菩萨有索车义、会
二归一。近代拾用,何足为怪?故今叙破令
有索会。先述,次破。初二可见,第三云所化
是凡夫,未出三界,不应有索;能化位在三
十三心,不可于兹更云有索。若入佛果,
佛果无二,佛从谁索?第四明先断正使,习
无知在理不合索,断尽成佛,佛复无索。第
五引今经文,以證菩萨。第六云「从大品」等
者,古以般若在方等前,故云「大品已来」。先
卷六 第 265a 页 T34-0265.png
引妨云「法华已前皆方便」者,先定;「付穷子」下
设难也。二乘领业皆菩萨法,若是方便所付
之财,何以乃云皆是我有?「若付财」下重徵也。
若所付财是真实者,菩萨于彼先得此财已
成真实,岂至法华更索真实?第七意者,〈方
便品〉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小
名方便是故须索。「佛子大乘」者,偈云「佛子
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作佛是实,实不须索。下
三可见。古今所计不出此十。
次破中云「私
总别驳之」者,私破也。「驳」谓斑驳,不纯之状,
亦杂也。破彼如驳,正释如纯。所言「总」者,通
立菩萨有索车义,则十义皆破。「索是求请」
至「名求索」者,引前三业皆有索文,有法、喻、
合。法意者,三乘之人成居未足皆未善行,
来至此经咸须有索。喻中三句次第以对
三法。「凡居」下合中初明索意,索义兼三,及
引文證具腾始末。由索故许、由许故与,许
与有文何得无索?初明请中,请既弥勒居
先,许岂独酬身子?况身子普请恩沾自他,
故云「愿为四众」,四众岂独二乘?佛许非专小
众,故但通云当为说等,许文可见。故知三
周通语三乘。「法说竟身子欢喜」,即第二卷初。
「譬说竟迦叶欢喜」,如〈信解〉初云「闻世尊授舍
利弗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宿世竟楼那欢
喜」,如〈五百记〉初云「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心净
踊跃」。
次「别驳」者,先破第一云「齐三藏明菩
萨不断惑」者,前云菩萨未至许处,以不断
惑故不与二乘同至许果之处,故不索
者,唯三藏中明菩萨不断,故判云「齐」。言「依
设难也。二乘领业皆菩萨法,若是方便所付
之财,何以乃云皆是我有?「若付财」下重徵也。
若所付财是真实者,菩萨于彼先得此财已
成真实,岂至法华更索真实?第七意者,〈方
便品〉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故小
名方便是故须索。「佛子大乘」者,偈云「佛子
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作佛是实,实不须索。下
三可见。古今所计不出此十。
次破中云「私
总别驳之」者,私破也。「驳」谓斑驳,不纯之状,
亦杂也。破彼如驳,正释如纯。所言「总」者,通
立菩萨有索车义,则十义皆破。「索是求请」
至「名求索」者,引前三业皆有索文,有法、喻、
合。法意者,三乘之人成居未足皆未善行,
来至此经咸须有索。喻中三句次第以对
三法。「凡居」下合中初明索意,索义兼三,及
引文證具腾始末。由索故许、由许故与,许
与有文何得无索?初明请中,请既弥勒居
先,许岂独酬身子?况身子普请恩沾自他,
故云「愿为四众」,四众岂独二乘?佛许非专小
众,故但通云当为说等,许文可见。故知三
周通语三乘。「法说竟身子欢喜」,即第二卷初。
「譬说竟迦叶欢喜」,如〈信解〉初云「闻世尊授舍
利弗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宿世竟楼那欢
喜」,如〈五百记〉初云「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心净
踊跃」。
次「别驳」者,先破第一云「齐三藏明菩
萨不断惑」者,前云菩萨未至许处,以不断
惑故不与二乘同至许果之处,故不索
者,唯三藏中明菩萨不断,故判云「齐」。言「依
卷六 第 265b 页 T34-0265.png
法华有四句」者,谓准今经须作四句摄机
方尽,若无四句恐人谓机发独在无障之
人,故第二句即三藏菩萨。若独二乘,二乘何
曾障未除耶?逐要且列机发二句破旧不
索,若不索者何以机发?然机不动亦有障
除,第三句也。未发且指法华已前,若至法
华除五千外无不发者。破第二义者,彼
师意云:索但在小,诸大乘经并无菩萨索
小乘果,今经菩萨岂应索小?故今破云入
涅槃既同,何得不索者?乃以通教破之。汝
云菩萨不索小果,通三乘人得理既同,俱
被斥云悉是方便,欲更求实理须俱索,通
教尚索况三藏耶?破第三者,彼文云:所化
三祇百劫至补处来,犹是凡夫道理无索。
此贬太甚,岂三祇百劫一向同凡?文仍不破,
但破其能化三十三心思仍未尽故不应
索,至佛复无索车之义,但总判云属三
藏耳。故菩提树下三十二心犹名菩萨,时
节既促索义不成,此则可尔;言思未尽此
不应然。故以见惑凡夫况之,惑障全在大
机尚发,况三十三心?言佛不索道理如然,
彼亦不知因不至果,至三十三心必无实
行,可中此佛实是三祇至果但断见修而
已还同罗汉,如云世间有六罗汉,罗汉安
得不索车耶?秖由彼不知权,故且难之,
其教既权进退有妨。破第四意中,亦先牒
难云「菩萨未断习」乃至「断尽」等者,此以第三
文为例,前第三文若菩萨进断习气无知,
理合成佛索义不成。「此三乘」下正判属通,
方尽,若无四句恐人谓机发独在无障之
人,故第二句即三藏菩萨。若独二乘,二乘何
曾障未除耶?逐要且列机发二句破旧不
索,若不索者何以机发?然机不动亦有障
除,第三句也。未发且指法华已前,若至法
华除五千外无不发者。破第二义者,彼
师意云:索但在小,诸大乘经并无菩萨索
小乘果,今经菩萨岂应索小?故今破云入
涅槃既同,何得不索者?乃以通教破之。汝
云菩萨不索小果,通三乘人得理既同,俱
被斥云悉是方便,欲更求实理须俱索,通
教尚索况三藏耶?破第三者,彼文云:所化
三祇百劫至补处来,犹是凡夫道理无索。
此贬太甚,岂三祇百劫一向同凡?文仍不破,
但破其能化三十三心思仍未尽故不应
索,至佛复无索车之义,但总判云属三
藏耳。故菩提树下三十二心犹名菩萨,时
节既促索义不成,此则可尔;言思未尽此
不应然。故以见惑凡夫况之,惑障全在大
机尚发,况三十三心?言佛不索道理如然,
彼亦不知因不至果,至三十三心必无实
行,可中此佛实是三祇至果但断见修而
已还同罗汉,如云世间有六罗汉,罗汉安
得不索车耶?秖由彼不知权,故且难之,
其教既权进退有妨。破第四意中,亦先牒
难云「菩萨未断习」乃至「断尽」等者,此以第三
文为例,前第三文若菩萨进断习气无知,
理合成佛索义不成。「此三乘」下正判属通,
卷六 第 265c 页 T34-0265.png
教既未实菩萨须索,次以具缚况之。破第
五意者,彼以三乘之中菩萨为唯一。次「被
会」下破,纵许菩萨伏断不同,望二乘人亦
名唯一,应知唯一语通待二不局,彼以所
待二外秖一唯一,不知四教当教菩萨俱名
唯一,故三唯一仍须索车。当知前三是待
二唯一,圆教唯一方是绝待,如三藏唯一之
外犹有三教,通别可知。「夜光」明月珠也。破
第六意者,彼谓般若至法华来一概真实。
「汝不」下以共不共责之,共不共文出自《大
论》,不共菩萨容可不索,彼有圆故。又不共
兼别,别尚须索况共菩萨?故汝不知所付
之财兼共不共,而一向云真实不索。又若
云般若中菩萨真实不索,今反难之,二乘
于彼被付真实,即同菩萨何须更索?况汝
自云至法华来皆是真实,以汝不知三味
异故。破第七中牒难竟,次破中引本门文
者,彼本门文既大小己他俱是方便,望彼本
文圆尚方便况复偏耶?今迹中三教皆是方
便,况〈方便品〉初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何时独云唯示二乘?三俱方便是故俱索。破
第八者,亦先叙难,次「汝不闻」下破,亦应更
引前三周初十义之中有领文来。破第九
者已如前破。破第十云「犹是前义」者,不
出三藏,破亦如前。世人明义多分不受四
教之言,今但破云四阶及以三乘共位与华
严中菩萨不同。若复不受,请送《婆沙》、《俱舍》
及《大品经》却还天竺。
「自有行息」等者,大小别
故,小乘息索,菩萨未息教权故索。「又菩萨」下
五意者,彼以三乘之中菩萨为唯一。次「被
会」下破,纵许菩萨伏断不同,望二乘人亦
名唯一,应知唯一语通待二不局,彼以所
待二外秖一唯一,不知四教当教菩萨俱名
唯一,故三唯一仍须索车。当知前三是待
二唯一,圆教唯一方是绝待,如三藏唯一之
外犹有三教,通别可知。「夜光」明月珠也。破
第六意者,彼谓般若至法华来一概真实。
「汝不」下以共不共责之,共不共文出自《大
论》,不共菩萨容可不索,彼有圆故。又不共
兼别,别尚须索况共菩萨?故汝不知所付
之财兼共不共,而一向云真实不索。又若
云般若中菩萨真实不索,今反难之,二乘
于彼被付真实,即同菩萨何须更索?况汝
自云至法华来皆是真实,以汝不知三味
异故。破第七中牒难竟,次破中引本门文
者,彼本门文既大小己他俱是方便,望彼本
文圆尚方便况复偏耶?今迹中三教皆是方
便,况〈方便品〉初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何时独云唯示二乘?三俱方便是故俱索。破
第八者,亦先叙难,次「汝不闻」下破,亦应更
引前三周初十义之中有领文来。破第九
者已如前破。破第十云「犹是前义」者,不
出三藏,破亦如前。世人明义多分不受四
教之言,今但破云四阶及以三乘共位与华
严中菩萨不同。若复不受,请送《婆沙》、《俱舍》
及《大品经》却还天竺。
「自有行息」等者,大小别
故,小乘息索,菩萨未息教权故索。「又菩萨」下
卷六 第 266a 页 T34-0266.png
更以义破,索是求请别名,岂有不求而得?
「归其诡累」者,「诡」诈也。「累」重叠也。十义多是诈
累藏通,故一三九十全是三藏,第四五六博
附通教,馀之三意义含藏通,彼由不见《璎
珞》位行尚属权施,非是发心二不别故;若
是实者,与《华严经》普贤行愿同耶?异耶?故
一家立义别尚须索,况复藏通!由彼立菩
萨不断,及以断惑未穷并不须索,二乘断
惑是故须索,此则全迷断惑菩萨亦须索
车,况障未除大机动人?
「今当」下离为四句,
断与不断、有索不索,况十六句遍。约五时
初许古人堕在一句,若至十六句令无索
成索,全令堕非无句可得。于中先列四
句。
问:
初句与古人菩萨不索何别?
答:
今别有
意,判在三藏故也。彼谓一切菩萨不断故
俱不索,或断未尽是故不索。又引经论偶
成通藏,以彼不知别圆义故。若本知者何
事不立?
故今初且离为四句,用对四教、次
历五味,故初句中望后三句,名同古师其
意永殊,一往对句且立根本名不索耳。以
三藏菩萨始终不断,纵被斥时亦无可索,
一往虽然犹未尽理,所以更开为十六句。
又根本句中第二句为通教者,三乘俱断故
俱索车。第三句者,约未破无明名为不
断,是故须索,登地已断是故不索,此则永
异古今诸师,况第四句无非法界,更何断
索?故第四句方名不索,前三句中初虽不
索,终卒须索,故三句中俱名为索。利者先
索钝者今索,以须开故应须必索。圆教尚
「归其诡累」者,「诡」诈也。「累」重叠也。十义多是诈
累藏通,故一三九十全是三藏,第四五六博
附通教,馀之三意义含藏通,彼由不见《璎
珞》位行尚属权施,非是发心二不别故;若
是实者,与《华严经》普贤行愿同耶?异耶?故
一家立义别尚须索,况复藏通!由彼立菩
萨不断,及以断惑未穷并不须索,二乘断
惑是故须索,此则全迷断惑菩萨亦须索
车,况障未除大机动人?
「今当」下离为四句,
断与不断、有索不索,况十六句遍。约五时
初许古人堕在一句,若至十六句令无索
成索,全令堕非无句可得。于中先列四
句。
问:
初句与古人菩萨不索何别?
答:
今别有
意,判在三藏故也。彼谓一切菩萨不断故
俱不索,或断未尽是故不索。又引经论偶
成通藏,以彼不知别圆义故。若本知者何
事不立?
故今初且离为四句,用对四教、次
历五味,故初句中望后三句,名同古师其
意永殊,一往对句且立根本名不索耳。以
三藏菩萨始终不断,纵被斥时亦无可索,
一往虽然犹未尽理,所以更开为十六句。
又根本句中第二句为通教者,三乘俱断故
俱索车。第三句者,约未破无明名为不
断,是故须索,登地已断是故不索,此则永
异古今诸师,况第四句无非法界,更何断
索?故第四句方名不索,前三句中初虽不
索,终卒须索,故三句中俱名为索。利者先
索钝者今索,以须开故应须必索。圆教尚
卷六 第 266b 页 T34-0266.png
不当于不索,何索之有?故不同古所立十
义。次更随味具教多少准例说之。故法华
前三教菩萨一切容索,两教二乘约时前后、
显密不同,更约五味良有以也。「宏纲大统」
者,且立四句以对五味,未细分故。言「一
一句」者,如前四句。「一一意」者,若直对句秖
是四教句复离四,故句亦名意,意者秖是教
中句也,如云乳味两意等也。故知障除秖
是惑断,机动理合索车。准此中句,若从根
本四中初句为首,应先从障未除机未动
离为四句,应云未除未发、已除未发、亦除
亦未除未发、非除非未除未发,未发
非宗故不用之。初文且以除等对动,似
是从根本中第二句上开出,既云一一句
各开为四,秖是皆以文中四句列诸教上,
是则四教各以除等对动为句以明索车,
宗在动故,故一一教中皆以除等对动为
言,故文但列四句为式,仍将此句历五
味简,令知四味中诸机未纯,故有当教后
教不同。依今经意,虽有诸教障除不除,机
动必唯圆教故也。
问:
前之三教当教论发,还
对当教除不除等,此则可见。若并望于圆
机论发,则菩萨通前二乘不定,圆教如何
论断等四,云何更动?
答:
应将初住以对住
前而论四句,一切凡夫不断五品名断,初
心修观虽即法性,须作意断且立断名。六
根即为第三句也。以第四句是圆本句,须
归初住,是故尔耳。故法华前教句教未融,
来至法华唯有四除以对一发,故至法华
义。次更随味具教多少准例说之。故法华
前三教菩萨一切容索,两教二乘约时前后、
显密不同,更约五味良有以也。「宏纲大统」
者,且立四句以对五味,未细分故。言「一
一句」者,如前四句。「一一意」者,若直对句秖
是四教句复离四,故句亦名意,意者秖是教
中句也,如云乳味两意等也。故知障除秖
是惑断,机动理合索车。准此中句,若从根
本四中初句为首,应先从障未除机未动
离为四句,应云未除未发、已除未发、亦除
亦未除未发、非除非未除未发,未发
非宗故不用之。初文且以除等对动,似
是从根本中第二句上开出,既云一一句
各开为四,秖是皆以文中四句列诸教上,
是则四教各以除等对动为句以明索车,
宗在动故,故一一教中皆以除等对动为
言,故文但列四句为式,仍将此句历五
味简,令知四味中诸机未纯,故有当教后
教不同。依今经意,虽有诸教障除不除,机
动必唯圆教故也。
问:
前之三教当教论发,还
对当教除不除等,此则可见。若并望于圆
机论发,则菩萨通前二乘不定,圆教如何
论断等四,云何更动?
答:
应将初住以对住
前而论四句,一切凡夫不断五品名断,初
心修观虽即法性,须作意断且立断名。六
根即为第三句也。以第四句是圆本句,须
归初住,是故尔耳。故法华前教句教未融,
来至法华唯有四除以对一发,故至法华
卷六 第 266c 页 T34-0266.png
无不索者,口索既尔机情可知。是则味味无
有不索,但机情冥密故不论之。所以且对
显教诸味以成诸句,索之与断其义众多,
如何乃以一言辄判?故云「斯宗不见」等。
次
明体数不同者,旧三师中初一全非,次师似
当然,第三师今不全许者,其理未显,并由
不说佛菩萨乘离合初后同异,所以须会
不会。「所以」下破古,先通非之。次别引教,初
引昔三,三既在昔验一在今。次「华严」下皆
引證四,即能所具列,初云说,次云出,说约
教法,出约行仪,初三从应,第二从机,当知
定有四法故也。「地论」等者,地论在别,尚列
四观观于十善,当知诸法咸通四观。璎珞
三乘即前三教,三各开三即别教之乘也。平
等即是圆教乘也。「今约教」下重以教门判向
三四,但云三四未言优劣,故须教判。若三
乘对真论同异者,即判初家;判三四九
属别圆者,更须约行方分别圆,应知藏通
大意亦尔。虽引前经具足四教,妙部未显,
复须历味方辩今经,《正法华》中亦先云象
马羊,后乃各赐大白象车,同一梵文谁非谁
是?有人问云:出不见车是故即索,此未立
城应须索城。今为答之,城约有譬,见何须
索?
问:
车城俱方便,有无义必同,何故有无异,
致令索不等?
答:
车由斥方便,失实故须
索,城若非真实,亦同车处无。
问:
若尔应俱
索,何故索不同?
答:
车但说方便,求实故有
索,城云宝处近,是故不须索。
问:
方便略开
三,未实故有索,已闻五佛章,何故譬中索?
有不索,但机情冥密故不论之。所以且对
显教诸味以成诸句,索之与断其义众多,
如何乃以一言辄判?故云「斯宗不见」等。
次
明体数不同者,旧三师中初一全非,次师似
当然,第三师今不全许者,其理未显,并由
不说佛菩萨乘离合初后同异,所以须会
不会。「所以」下破古,先通非之。次别引教,初
引昔三,三既在昔验一在今。次「华严」下皆
引證四,即能所具列,初云说,次云出,说约
教法,出约行仪,初三从应,第二从机,当知
定有四法故也。「地论」等者,地论在别,尚列
四观观于十善,当知诸法咸通四观。璎珞
三乘即前三教,三各开三即别教之乘也。平
等即是圆教乘也。「今约教」下重以教门判向
三四,但云三四未言优劣,故须教判。若三
乘对真论同异者,即判初家;判三四九
属别圆者,更须约行方分别圆,应知藏通
大意亦尔。虽引前经具足四教,妙部未显,
复须历味方辩今经,《正法华》中亦先云象
马羊,后乃各赐大白象车,同一梵文谁非谁
是?有人问云:出不见车是故即索,此未立
城应须索城。今为答之,城约有譬,见何须
索?
问:
车城俱方便,有无义必同,何故有无异,
致令索不等?
答:
车由斥方便,失实故须
索,城若非真实,亦同车处无。
问:
若尔应俱
索,何故索不同?
答:
车但说方便,求实故有
索,城云宝处近,是故不须索。
问:
方便略开
三,未实故有索,已闻五佛章,何故譬中索?
卷六 第 267a 页 T34-0267.png
答:
中根迷法说,故说车虚譬,有无宛然齐,智
者无斯难。有人问:三车容可有上下,一城
何得有出入?答:车亦无文说有下,城亦不
曾说有出,车被斥虚义同下,城闻说化
义同出,彼此从譬咸义立,皆已入證并须
开,大车宝所既无殊,两处妙理何差别?
「世
人」下明大车体者,应如《玄》文显体中辩,此
为破古略辩异同。上虽明数及索不索,若
不辩体,将何以明解行之本?已下诸师章
安所引,故出今释云天台师。初光宅、庄严
虽并云高广,而据果计因对昔未绝,故光
宅指果此有五失:一者因乘无体乘何而
出,二者名滥小乘果尚须索,三者以用为
体能所不分,四者待昔无绝开权不成,五
者摄法不遍以隔凡下。别无尽智之语,况
复圆耶?别圆虽有无生之名,语同意别,断
證永乖是故不用。况以今待昔方为高广,
当知当体无高广也。庄严在因,果必无体,
况行是具度亦非所严,上求下化四教皆然,
况唯知语其高广、不解始终不二。旧师不
取功德意斥庄严,欲同光宅又不云果,
智属白牛体亦不成,过准前说。又一师取
福慧者,总破前三引无漏根力等属慧,禅
定解脱等属福,岂但慧耶者?正斥第三,福
慧已非车体。复谬引昔文證今,深不可也。
过失云云,又取有解者,似符光宅。「空解无
动故不取」者,意谓运义不成,不意运都无
体。「尽无生智即有解」者,从所尽所无立名
故也。又一师分对小乘,大乘但取实慧方
卷六 第 267b 页 T34-0267.png
便,运动如前。
「私谓」下章安通斥,牙等虽象
通别不同,通则无非象身,别则身非耳等。
准譬破义意亦可知,故亡体者通别俱迷。
「至赐车中点出」者,高广为体永异诸古。次
辩小车并运不运,兼辩因果及索不索者,
因便明之令识所开,既先索小先须识
小。言「八智通因果」者,亦应云通漏无漏,
如他心智即以法类道及俗智所成故也。
何者?若他心智缘他无漏心,须以法类道
他心智知,若他心智缘他有漏心,须以世
俗他心智知,若果地他心智即果地他心世
俗智知,若因人他心智即因地他心世俗智
知,自馀六智若初果人断见六智灼然属因,
若二三果及以非想馀一品来,所有六智亦
属于因,最后一品方乃属果。「若依」去古人引
教,破前一向用果。「然但」下古人正释。「要因」
下释妨,有旁正故。「若内」下更立妨。「然果」下
释妨,果无自剋由因至故,故使此果得
名好运,中道不达表非好运,从后为名故
名好运。乘秖是车车本动运,运因至果得
好运名,既可并颁理须双立。「若乘」下古人
乘向所释立索车妨。「旧云」下释妨,释却成
妨。旧释意云「机索可解」者,机蕴于内,可发
名索,机虽有索但冥在心,情未犹豫故使
不述,虽情动于中未彰于口,秖由情故
以天眼观,进退生疑情从佛索。「若寻」下今
家破旧。有文、义二妨。于第二妨中有四相
违:第一与当文灭想相违,二「又佛」下与须
见馀佛决了相违,三「又初」下与下不见上
「私谓」下章安通斥,牙等虽象
通别不同,通则无非象身,别则身非耳等。
准譬破义意亦可知,故亡体者通别俱迷。
「至赐车中点出」者,高广为体永异诸古。次
辩小车并运不运,兼辩因果及索不索者,
因便明之令识所开,既先索小先须识
小。言「八智通因果」者,亦应云通漏无漏,
如他心智即以法类道及俗智所成故也。
何者?若他心智缘他无漏心,须以法类道
他心智知,若他心智缘他有漏心,须以世
俗他心智知,若果地他心智即果地他心世
俗智知,若因人他心智即因地他心世俗智
知,自馀六智若初果人断见六智灼然属因,
若二三果及以非想馀一品来,所有六智亦
属于因,最后一品方乃属果。「若依」去古人引
教,破前一向用果。「然但」下古人正释。「要因」
下释妨,有旁正故。「若内」下更立妨。「然果」下
释妨,果无自剋由因至故,故使此果得
名好运,中道不达表非好运,从后为名故
名好运。乘秖是车车本动运,运因至果得
好运名,既可并颁理须双立。「若乘」下古人
乘向所释立索车妨。「旧云」下释妨,释却成
妨。旧释意云「机索可解」者,机蕴于内,可发
名索,机虽有索但冥在心,情未犹豫故使
不述,虽情动于中未彰于口,秖由情故
以天眼观,进退生疑情从佛索。「若寻」下今
家破旧。有文、义二妨。于第二妨中有四相
违:第一与当文灭想相违,二「又佛」下与须
见馀佛决了相违,三「又初」下与下不见上
卷六 第 267c 页 T34-0267.png
相违,四「又罗汉」下与修因时未见果相违。
初二可见。第三引例,「又与摄大乘违」者,诸
论天眼下不见上,必无二乘见于界外。「今
言」下正释。言「昔日」者,昔住小教,既其被斥
情有所望,准此判意情通二味,因斥旧
解情索理违,故今为立情索之义;若单论情
取意为语,以机生故所以情动,故机情索
通遍二酥,别分二味。「索求」至「之实」者,若是
方便,昔实何在?「机在大乘」等者,释求实意,
至口索时大机已发,情求昔实意在今真,
此则机实而情假。「又情」下重申假以扣实,故
情实而口假,故机情时未彰于口,口索之日
必具机情。「六度通教例尔」者,向明两教二
乘既然,故知两教菩萨亦尔。何者?昔五百八
千俱被弹斥,般若淘汰受益事同,既见身子
腾疑,佛释理应沾已,默然在座伫圣申通。
「有两章两广两释」者,此依未次,疏列稍似
难见,准文次第两章并标,广释间出。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一等子」下标两章门。言「子等故则心等」者,
先明子等者,无非子故故心必等,其心若
等其子必等,心即心性故佛性等,由皆是子
故心无偏,财法复多是故心等。「车等」者,初明
等意所赐不二,是故云等。但点所习无
初二可见。第三引例,「又与摄大乘违」者,诸
论天眼下不见上,必无二乘见于界外。「今
言」下正释。言「昔日」者,昔住小教,既其被斥
情有所望,准此判意情通二味,因斥旧
解情索理违,故今为立情索之义;若单论情
取意为语,以机生故所以情动,故机情索
通遍二酥,别分二味。「索求」至「之实」者,若是
方便,昔实何在?「机在大乘」等者,释求实意,
至口索时大机已发,情求昔实意在今真,
此则机实而情假。「又情」下重申假以扣实,故
情实而口假,故机情时未彰于口,口索之日
必具机情。「六度通教例尔」者,向明两教二
乘既然,故知两教菩萨亦尔。何者?昔五百八
千俱被弹斥,般若淘汰受益事同,既见身子
腾疑,佛释理应沾已,默然在座伫圣申通。
「有两章两广两释」者,此依未次,疏列稍似
难见,准文次第两章并标,广释间出。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一等子」下标两章门。言「子等故则心等」者,
先明子等者,无非子故故心必等,其心若
等其子必等,心即心性故佛性等,由皆是子
故心无偏,财法复多是故心等。「车等」者,初明
等意所赐不二,是故云等。但点所习无
卷六 第 268a 页 T34-0268.png
非妙乘,秖缘性同赐义则等。「而言」下却以
子等释车等疑,既云车等何以各赐?昔习
不同诸位不一,至此所说无非一乘。何以
故?若一人不遍不名子等。且云本习应
遍诸法,一物不与不名赐等,所谓色心逆
顺依正行理因果自他解惑小大慧福,故知
等赐秖是开彼三乘六道无非一如,故一
一如无不遍摄遍具遍入,一切众生谁无四
方道场之分,谁不理有大车具度,待时待
缘是故尔耳,故至今日方云各赐。言「横周」
等者,法界三谛并非横竖,虽无横竖法界
从遍言横则便,三谛名异言竖则便,不二
互显思之可见。言「四辩」者,谓法、义、辞、说,七
辩大同。法谓一切法之名字分别无滞,分
别三乘不坏法性。义谓诸法之义了了通
达,知一切义皆入实相。辞即言说名字庄
严,随其所应能令得解,一切众生殊方异
类,多少广狭诸道男女,三世九世诸教诸门
闻者悉解。乐说谓能于一字说一切字,于
一语中说一切语,于一法中说一切法,随
所说者无不真实,十二八万随根所乐而
为说之。「四无量」者,四谛为境,二苦二乐故
也。本是不思议之梵行也,故《大经》云:「慈若有
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名如来慈」,故三谛慈
摄四遍也。四弘四摄并依境判,方异馀经。
「四弘」具如《止观》第一第五。此之四弘即是前
来四无量也。「四摄」略如《止观》第七记。神通七
觉并以无缘而为所依,如《止观》第七无作
道谛中明。「綩」绣衣也。「綖」者天子覆冠衣,前后
子等释车等疑,既云车等何以各赐?昔习
不同诸位不一,至此所说无非一乘。何以
故?若一人不遍不名子等。且云本习应
遍诸法,一物不与不名赐等,所谓色心逆
顺依正行理因果自他解惑小大慧福,故知
等赐秖是开彼三乘六道无非一如,故一
一如无不遍摄遍具遍入,一切众生谁无四
方道场之分,谁不理有大车具度,待时待
缘是故尔耳,故至今日方云各赐。言「横周」
等者,法界三谛并非横竖,虽无横竖法界
从遍言横则便,三谛名异言竖则便,不二
互显思之可见。言「四辩」者,谓法、义、辞、说,七
辩大同。法谓一切法之名字分别无滞,分
别三乘不坏法性。义谓诸法之义了了通
达,知一切义皆入实相。辞即言说名字庄
严,随其所应能令得解,一切众生殊方异
类,多少广狭诸道男女,三世九世诸教诸门
闻者悉解。乐说谓能于一字说一切字,于
一语中说一切语,于一法中说一切法,随
所说者无不真实,十二八万随根所乐而
为说之。「四无量」者,四谛为境,二苦二乐故
也。本是不思议之梵行也,故《大经》云:「慈若有
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名如来慈」,故三谛慈
摄四遍也。四弘四摄并依境判,方异馀经。
「四弘」具如《止观》第一第五。此之四弘即是前
来四无量也。「四摄」略如《止观》第七记。神通七
觉并以无缘而为所依,如《止观》第七无作
道谛中明。「綩」绣衣也。「綖」者天子覆冠衣,前后
卷六 第 268b 页 T34-0268.png
垂者是也。非此中意,此应作「筵」即铺席也。
「观练熏修」如《法界次第》具出名相。「止观禅境」
《玄》文定圣行中皆为实相故修,至果禅中胜
用无尽。丹枕云「支昂」者,即车外枕,车住须
支支之恐昂,故云支昂。「支」持也。「昂」举
也。「譬动静相即」者,车行枕闲、车息枕用,
用时常静、闲时常动,实体与用亦复如是。自
因之果法性无动,所以如风不移寂然而
到,万行无作众智莫观,此则三德俱不二
也。以三即一故使尔耳。「车内枕」者,智首行
身三珠如枕,所息得理法理而然。「赤光」等
者,无他法间名无分别,以光譬智故云智
光。朱正紫间,故以赤表无杂之光。南山注经
音云:「西方无木枕,皆以赤皮内著绵毛,用
倚卧也。」赤而且光。白牛为三,先明功能,次
「白是」下辩体德,三「又四念」下论行相。初文
者,修得般若能导假中,三教谛缘无不至
极,故云「到」也。此名通有须体简之。次体德
中云「白为色本」,本体无垢故云本净,修称
于性故云「相应」。「体具」等者,显圆智也,惑体
本净约性论修名为「不染」,此即内充而外
洁也。「又四念」下即是约境以释行相,念即是
智、处即是境,四观观处处观一合,如全白
是身,即此观境善满恶尽,可譬正勤。由此
成故,复令欲念思惟一心成无记通,化化
不绝任运常然,去住自在故云「称意」,馀法例
如道品说之。
问:
此中大车等赐诸子,诸子
得已始至初住,乃至犹在名字观行,如何纯
以果义释之?
答:
以證示人人行差别,明因
「观练熏修」如《法界次第》具出名相。「止观禅境」
《玄》文定圣行中皆为实相故修,至果禅中胜
用无尽。丹枕云「支昂」者,即车外枕,车住须
支支之恐昂,故云支昂。「支」持也。「昂」举
也。「譬动静相即」者,车行枕闲、车息枕用,
用时常静、闲时常动,实体与用亦复如是。自
因之果法性无动,所以如风不移寂然而
到,万行无作众智莫观,此则三德俱不二
也。以三即一故使尔耳。「车内枕」者,智首行
身三珠如枕,所息得理法理而然。「赤光」等
者,无他法间名无分别,以光譬智故云智
光。朱正紫间,故以赤表无杂之光。南山注经
音云:「西方无木枕,皆以赤皮内著绵毛,用
倚卧也。」赤而且光。白牛为三,先明功能,次
「白是」下辩体德,三「又四念」下论行相。初文
者,修得般若能导假中,三教谛缘无不至
极,故云「到」也。此名通有须体简之。次体德
中云「白为色本」,本体无垢故云本净,修称
于性故云「相应」。「体具」等者,显圆智也,惑体
本净约性论修名为「不染」,此即内充而外
洁也。「又四念」下即是约境以释行相,念即是
智、处即是境,四观观处处观一合,如全白
是身,即此观境善满恶尽,可譬正勤。由此
成故,复令欲念思惟一心成无记通,化化
不绝任运常然,去住自在故云「称意」,馀法例
如道品说之。
问:
此中大车等赐诸子,诸子
得已始至初住,乃至犹在名字观行,如何纯
以果义释之?
答:
以證示人人行差别,明因
卷六 第 268c 页 T34-0268.png
等众举事示理,故但示云汝等所行是菩
萨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故理赐。行位等
赐即果赐也。果理在行方可云赐,岂可理
果与众生耶?
「仆从者」,准对三德,应车体中
分正及缘、对牛为了,此则义当修二性一,
一复具三高广不二,此中仆从与偈「傧从」言
异意同,「傧者」进也、导也。「侍卫」者供左右也。
「仆」者下品也。今习大乘者自量己心,与此
经文所列同异?若一句即是,为是何句?一句
即足何须诸句?岂佛谬说彊骋文词,烦列
车仪衒惑迦叶?此大罗汉久为僧首,四十
馀年不受真化,才闻方便通叹二智,略开
显已动执生疑,情方犹豫慇勤三请,广闻
五佛十番开权,又睹身子三业领解八部引
例,四众酬恩,如来述成分明与记,经斯重
叠宿种未开,才闻大车便堪记莂。故知此
乘观法具足,仍存剪略粗点十观,若广张
行相何由可备?不别解释即悟无生,望上
称中、比下仍利。若此车譬一句徒设,则显
佛有绮语之辜,或举集人添糅之咎,及责
译者混杂之愆;若属对有由则行仪可轨,岂
学大观顿尔全弃,既失大检小径莫从,大
小咸亡恐随邪济,乘坏驴乘为向何方?「譬
果地福慧圆满」者,行理穷也,福成行也。慧趣
理也,自行德备是故内充,化他德具是故外
溢,遍一切法故财无量,皆具二德故云种
种。
列二藏者,行称理故、理藉行故,更互相
收方堪等赐。「一切」下引證二藏,如其不了
阴入理藏,徒自虔修诸度行藏。言「一切趣」
萨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故理赐。行位等
赐即果赐也。果理在行方可云赐,岂可理
果与众生耶?
「仆从者」,准对三德,应车体中
分正及缘、对牛为了,此则义当修二性一,
一复具三高广不二,此中仆从与偈「傧从」言
异意同,「傧者」进也、导也。「侍卫」者供左右也。
「仆」者下品也。今习大乘者自量己心,与此
经文所列同异?若一句即是,为是何句?一句
即足何须诸句?岂佛谬说彊骋文词,烦列
车仪衒惑迦叶?此大罗汉久为僧首,四十
馀年不受真化,才闻方便通叹二智,略开
显已动执生疑,情方犹豫慇勤三请,广闻
五佛十番开权,又睹身子三业领解八部引
例,四众酬恩,如来述成分明与记,经斯重
叠宿种未开,才闻大车便堪记莂。故知此
乘观法具足,仍存剪略粗点十观,若广张
行相何由可备?不别解释即悟无生,望上
称中、比下仍利。若此车譬一句徒设,则显
佛有绮语之辜,或举集人添糅之咎,及责
译者混杂之愆;若属对有由则行仪可轨,岂
学大观顿尔全弃,既失大检小径莫从,大
小咸亡恐随邪济,乘坏驴乘为向何方?「譬
果地福慧圆满」者,行理穷也,福成行也。慧趣
理也,自行德备是故内充,化他德具是故外
溢,遍一切法故财无量,皆具二德故云种
种。
列二藏者,行称理故、理藉行故,更互相
收方堪等赐。「一切」下引證二藏,如其不了
阴入理藏,徒自虔修诸度行藏。言「一切趣」
卷六 第 269a 页 T34-0269.png
者,文在《大品.发趣品》中,「趣」谓趣入,即一切
法入一法中,一法既然诸法皆尔,行理具摄
一切法也。一切法趣文相开合,如《止观》第二
引。「自行此行理」下,次释充溢。先直约行理,
次「实智」下能导能照,即是修得三德意也。果
极利物故名「充溢」。虽有二释,佛智不殊。
广等心中亦二,但以心释子故云心耳。文
具三义乃名心等:一者财富,二者皆子,三
者无偏。是故心等,亦应更云所以心等由
皆子故;财富无量,自行满也;皆子无偏,化缘
熟也。「若富」下反以不等用释于等,由财子
互阙令心不等,应知非子及财不等,寄
在昔教,故昔偏教教主化机二义并阙,如两
教教主贫法财,故不得云富;不知常住
不得皆子;纵当教名子收机不遍,故亦非
子则成有偏,互阙非等并阙可知。别教教
道虽云皆子,两义尚无,證道自同分等无
缺,下释子等例之可知。是故今经一实之
外更无馀法,一切众生皆是吾子,缘因尚收
于散善,了种通摄于一句,正乃不弃无
间,方称一切之说。是故《玄》文明利益中,则
序正流通未来永永,严王调达不轻龙女以
义准知。况应以之言何简于四趣,随宜之教
靡择于顺违?此等赐之大体也。故知子等心
等之言,岂独四大声闻而已?所以诸法皆藏
咸子无偏。
「今七宝」下释三义也。先明财多,
言「教行」者,机应相对,且从现文益者说也。
次「各各」下明是子无偏。言「各各」者,由俱子
故,「不差别」者,由无偏故,各赐等一秖是开
法入一法中,一法既然诸法皆尔,行理具摄
一切法也。一切法趣文相开合,如《止观》第二
引。「自行此行理」下,次释充溢。先直约行理,
次「实智」下能导能照,即是修得三德意也。果
极利物故名「充溢」。虽有二释,佛智不殊。
广等心中亦二,但以心释子故云心耳。文
具三义乃名心等:一者财富,二者皆子,三
者无偏。是故心等,亦应更云所以心等由
皆子故;财富无量,自行满也;皆子无偏,化缘
熟也。「若富」下反以不等用释于等,由财子
互阙令心不等,应知非子及财不等,寄
在昔教,故昔偏教教主化机二义并阙,如两
教教主贫法财,故不得云富;不知常住
不得皆子;纵当教名子收机不遍,故亦非
子则成有偏,互阙非等并阙可知。别教教
道虽云皆子,两义尚无,證道自同分等无
缺,下释子等例之可知。是故今经一实之
外更无馀法,一切众生皆是吾子,缘因尚收
于散善,了种通摄于一句,正乃不弃无
间,方称一切之说。是故《玄》文明利益中,则
序正流通未来永永,严王调达不轻龙女以
义准知。况应以之言何简于四趣,随宜之教
靡择于顺违?此等赐之大体也。故知子等心
等之言,岂独四大声闻而已?所以诸法皆藏
咸子无偏。
「今七宝」下释三义也。先明财多,
言「教行」者,机应相对,且从现文益者说也。
次「各各」下明是子无偏。言「各各」者,由俱子
故,「不差别」者,由无偏故,各赐等一秖是开
卷六 第 269b 页 T34-0269.png
权。次释「各」义,故引身子等,本习不同故各
皆同入实故等。「又方等般若」者,约法已开自
在根力,其根钝者于二味初,得方便教中
之益者于彼得益,诸位诸法种种不同,故
皆以实当位开之。「所以」者下释子等中言
「两等」者,应但云「子」,「两」者恐误。文举财等况
于子等,且以处等而况子等,子本一家今周
一国,何况子也。言「一国」者,寂光土也。遍益
法界理亦不穷,况同居士结缘人耶?此举
广处以况略人。「次释」下正明子等,复以非
子况之。言「非子」者,且贬正因不同缘了,
故抑言「非」。等阴无偏况结缘子,故约无缘
慈对本有理,无非吾子寄化仪说,且以
昔世未结缘者而为非子,如来常给子自
不归,无缘通覆故云周给,人天善恶与法
界同,故父果车是子理车,但开其情假名
等赐。众生无尽车亦不穷,不穷故不匮,不
匮故无偏,望迷为开、悟本非闭。「无缘尚度」
者,缘了之子是先结缘者而熟脱之,正因之
子未结缘者为其下种,故云「尚度」。故以种
者况先结缘释不虚中初佛问者,本但许
三而今与一,非虚妄不?欲令身子领实,
故以虚妄问之。答初免难,不虚释中。《经》云
「若全身命」者,具举身命况而拔济之。意云
全于小乘五分法身入空慧命,则为已得昔
来所玩,况于火宅方便济苦本在大耶?
问:
经文即以拔济况于身命,拔济正应以大
况小身命,何故疏文不用拔济,而云命重
身轻,乃以小乘五分为身,用况大乘实慧
皆同入实故等。「又方等般若」者,约法已开自
在根力,其根钝者于二味初,得方便教中
之益者于彼得益,诸位诸法种种不同,故
皆以实当位开之。「所以」者下释子等中言
「两等」者,应但云「子」,「两」者恐误。文举财等况
于子等,且以处等而况子等,子本一家今周
一国,何况子也。言「一国」者,寂光土也。遍益
法界理亦不穷,况同居士结缘人耶?此举
广处以况略人。「次释」下正明子等,复以非
子况之。言「非子」者,且贬正因不同缘了,
故抑言「非」。等阴无偏况结缘子,故约无缘
慈对本有理,无非吾子寄化仪说,且以
昔世未结缘者而为非子,如来常给子自
不归,无缘通覆故云周给,人天善恶与法
界同,故父果车是子理车,但开其情假名
等赐。众生无尽车亦不穷,不穷故不匮,不
匮故无偏,望迷为开、悟本非闭。「无缘尚度」
者,缘了之子是先结缘者而熟脱之,正因之
子未结缘者为其下种,故云「尚度」。故以种
者况先结缘释不虚中初佛问者,本但许
三而今与一,非虚妄不?欲令身子领实,
故以虚妄问之。答初免难,不虚释中。《经》云
「若全身命」者,具举身命况而拔济之。意云
全于小乘五分法身入空慧命,则为已得昔
来所玩,况于火宅方便济苦本在大耶?
问:
经文即以拔济况于身命,拔济正应以大
况小身命,何故疏文不用拔济,而云命重
身轻,乃以小乘五分为身,用况大乘实慧
卷六 第 269c 页 T34-0269.png
为命。何以小身对大命耶?
答:
此乃借义互
说,小中自以无漏慧为命,大乘自有平等
法身,具足应以大小身命以为对况。
「免八
苦」下结向命重身轻意也。当知借于小命
为大命,初用小济存五分身,已得珍玩,况
常于火宅方便教小本在于大,而今获大,
岂虚妄耶?小乘五分法身具如《俱舍》云云。「况
二万亿佛」下指昔因也。经中但以今世火
宅况之,疏中加于昔大以释。从「圆因成」去
指今果也。「不乖本意」者,此述长者本意,若
小若大俱有本心,大本为本小本非本,许
小不与尚无所乖,况更与大宁乖本意?
如许少财与少非妄,况与大位得过于
昔,宁非本心?信知如来本非小化,所以财
但免于分段之贫,位则超于二死之贱,一义兼
备何乖之有?但小非究竟,不须更与,故云
不与耳。「本知无三」至「本心」者,明不与意,昔
非本意故今不与,《经》云「方便令出」,疏云「令
不堕恶」者,令不堕故方便令出,方便令出
故令不堕恶,则一意也。「结前」等者,双释两
结皆安似者,文似偏结理必兼具,二轮别
故所对不同,故借二轮以消二结。
「自体」者,
实报土也。此是摄大乘师从因立名,谓有为
缘集即同居因,无为缘集即方便因,自体缘
集即实报因,亦云法界缘集。今疏前二仍旧
从果立名,后一依彼从因立称。「皆是妙色
妙心报处」者,既云一切世间之父,故知三土
皆是證道色心报处,寂光既遍遮那亦等,诸
身既与法身量同,诸土亦与寂光不异,如
答:
此乃借义互
说,小中自以无漏慧为命,大乘自有平等
法身,具足应以大小身命以为对况。
「免八
苦」下结向命重身轻意也。当知借于小命
为大命,初用小济存五分身,已得珍玩,况
常于火宅方便教小本在于大,而今获大,
岂虚妄耶?小乘五分法身具如《俱舍》云云。「况
二万亿佛」下指昔因也。经中但以今世火
宅况之,疏中加于昔大以释。从「圆因成」去
指今果也。「不乖本意」者,此述长者本意,若
小若大俱有本心,大本为本小本非本,许
小不与尚无所乖,况更与大宁乖本意?
如许少财与少非妄,况与大位得过于
昔,宁非本心?信知如来本非小化,所以财
但免于分段之贫,位则超于二死之贱,一义兼
备何乖之有?但小非究竟,不须更与,故云
不与耳。「本知无三」至「本心」者,明不与意,昔
非本意故今不与,《经》云「方便令出」,疏云「令
不堕恶」者,令不堕故方便令出,方便令出
故令不堕恶,则一意也。「结前」等者,双释两
结皆安似者,文似偏结理必兼具,二轮别
故所对不同,故借二轮以消二结。
「自体」者,
实报土也。此是摄大乘师从因立名,谓有为
缘集即同居因,无为缘集即方便因,自体缘
集即实报因,亦云法界缘集。今疏前二仍旧
从果立名,后一依彼从因立称。「皆是妙色
妙心报处」者,既云一切世间之父,故知三土
皆是證道色心报处,寂光既遍遮那亦等,诸
身既与法身量同,诸土亦与寂光不异,如
卷六 第 270a 页 T34-0270.png
像如饭如镜如器方之可知,一切众生无
不具此,果报未满全局在迷,迷故阴质局
彼太虚,满故即与法界等量,应三土者从
化事说,故云处等。「于诸怖畏」等者,且约界
内因果而言,以对诸子是所畏故,故云「永
尽」。所离同粗、能离理极,故云「无量知见」等。
有人以初地离五怖畏用释此中,都不相
关,上不及诸佛、下过于离界,望诸释义其
例若斯。
「但譬中惊怖在前」等者,前云「即大惊
怖而作是念」等。次云「恋著」即是重释所见。
今合不觉在前者,先云「众生没在其中」等,
即是略后便明广也。「拔苦等在后」者,次此文
后方云「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等。「应
拔其苦」至「慈之力」者,大悲且从拔浊、大慈
与其大乐,故慈从化意、悲从用小。「上譬有
劝诫」等者,释譬及法有无之意,即是旁正相
即,即是其体本同。况此二文既是二悉,当知
劝善本令断恶,断恶本令劝善。
问:
二体既
同,何须立二先辩互无复更相即?
答:
门别
故二、体同故即,虽复劝即是诫,但是劝家之
诫,诫即是劝,但是诫家之劝,故两门各存不
妨体一。
问:
若尔,一门废之理亦何爽?
答:
若
善达二门,一门亦足,但一门若废则二义俱
亏,况表父慇勤先劝又诫,或时各逗机宜不
同,化时不别共成一事。
「我生已尽」等者,无
学四智罗汉皆具,或慧解脱未得无生,今
以无依是初后二智,无求是中间二智,后有
即是所依处故。若生已尽,未来无依,中间二
智尽三界因,名已办等,故云「无求」。「上有真
不具此,果报未满全局在迷,迷故阴质局
彼太虚,满故即与法界等量,应三土者从
化事说,故云处等。「于诸怖畏」等者,且约界
内因果而言,以对诸子是所畏故,故云「永
尽」。所离同粗、能离理极,故云「无量知见」等。
有人以初地离五怖畏用释此中,都不相
关,上不及诸佛、下过于离界,望诸释义其
例若斯。
「但譬中惊怖在前」等者,前云「即大惊
怖而作是念」等。次云「恋著」即是重释所见。
今合不觉在前者,先云「众生没在其中」等,
即是略后便明广也。「拔苦等在后」者,次此文
后方云「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等。「应
拔其苦」至「慈之力」者,大悲且从拔浊、大慈
与其大乐,故慈从化意、悲从用小。「上譬有
劝诫」等者,释譬及法有无之意,即是旁正相
即,即是其体本同。况此二文既是二悉,当知
劝善本令断恶,断恶本令劝善。
问:
二体既
同,何须立二先辩互无复更相即?
答:
门别
故二、体同故即,虽复劝即是诫,但是劝家之
诫,诫即是劝,但是诫家之劝,故两门各存不
妨体一。
问:
若尔,一门废之理亦何爽?
答:
若
善达二门,一门亦足,但一门若废则二义俱
亏,况表父慇勤先劝又诫,或时各逗机宜不
同,化时不别共成一事。
「我生已尽」等者,无
学四智罗汉皆具,或慧解脱未得无生,今
以无依是初后二智,无求是中间二智,后有
即是所依处故。若生已尽,未来无依,中间二
智尽三界因,名已办等,故云「无求」。「上有真
卷六 第 270b 页 T34-0270.png
似等四位」者,贤合为二,及圣位二,今依前
外凡,亦但闻慧为一,思修为一。「辟支是法
行人」者,一往且对声闻凭教,所以支佛自思
为法,然支佛必自證,声闻具信法,信法具
如《止观》第五记引《婆沙》等文。「闻法少」者,支佛
或闻教堕在声闻者,亦是因信但云闻少。
「此门」至「非佛」等者,《大论》云:「有一道人问佛:
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佛言:我不作。又问:
馀人作耶?佛言:亦非馀人作,有佛无佛本性
有之。」夫答问有四,此即决定答也。若其广
出三藏谛缘,具如《俱舍》、《婆沙》,《玄》文略出。「但
合」等者,以此四中二正二旁,当知由免难
故索车,由等赐故欢喜。
「门有三义」者,三门
之中出别是门入者义立,从一色心入一色
心,门以经游为义,但未出名入,从一入
一义言为入,实非外来。「若作出者」,须兼三
藏,今立通教所诠,以此两教所诠同故。言
「若别义者」,依别理人。言「所诠」者,意显独
教门义不成。经虽云教,必须对理,故知别
教虽诠别理,亦非车门,但对通藏而立别
名。由缘别理故名为别。次第之初与藏通
人咸出火宅,据出宅同仍可名通。初證
又同两教涅槃,故亦可云得涅槃乐。三德
具如《玄》文三法及《止观》第三显体中说。「此释
小异于前」者,前云意不在三,今云本欲与
大,虽复小殊名异义同。
「有一大宅」者,有人
云:且指一方三界,故云一。他人广列利钝
章门。「三界无始为久」者,
问:
若从因说或当无
始,若从依报初禅已下贤劫近成,云何无始?
外凡,亦但闻慧为一,思修为一。「辟支是法
行人」者,一往且对声闻凭教,所以支佛自思
为法,然支佛必自證,声闻具信法,信法具
如《止观》第五记引《婆沙》等文。「闻法少」者,支佛
或闻教堕在声闻者,亦是因信但云闻少。
「此门」至「非佛」等者,《大论》云:「有一道人问佛:
大德!十二因缘佛作耶?佛言:我不作。又问:
馀人作耶?佛言:亦非馀人作,有佛无佛本性
有之。」夫答问有四,此即决定答也。若其广
出三藏谛缘,具如《俱舍》、《婆沙》,《玄》文略出。「但
合」等者,以此四中二正二旁,当知由免难
故索车,由等赐故欢喜。
「门有三义」者,三门
之中出别是门入者义立,从一色心入一色
心,门以经游为义,但未出名入,从一入
一义言为入,实非外来。「若作出者」,须兼三
藏,今立通教所诠,以此两教所诠同故。言
「若别义者」,依别理人。言「所诠」者,意显独
教门义不成。经虽云教,必须对理,故知别
教虽诠别理,亦非车门,但对通藏而立别
名。由缘别理故名为别。次第之初与藏通
人咸出火宅,据出宅同仍可名通。初證
又同两教涅槃,故亦可云得涅槃乐。三德
具如《玄》文三法及《止观》第三显体中说。「此释
小异于前」者,前云意不在三,今云本欲与
大,虽复小殊名异义同。
「有一大宅」者,有人
云:且指一方三界,故云一。他人广列利钝
章门。「三界无始为久」者,
问:
若从因说或当无
始,若从依报初禅已下贤劫近成,云何无始?
卷六 第 270c 页 T34-0270.png
答:
众生无始具三界因,惑种不亡故云无
始,故依报处坏而复成,第四禅去及无色界,
虽无灾坏因果相成,皆是无始无常故也。
然终不如约正报释其理便也。
「念念相续」
等者,相续故高,无常故危。「意识纲维」者,统御
一身其犹梁栋树立一屋。𡉏坼」者,上下毁
裂。「褫」脱衣貌也。「因缘观心两释」者,如云头
殿腹堂,即观心也。如云色堂欲舍等,即因
缘也。命根已下文并观心也。「八鸟譬八憍」者,
但慢与憍能所别耳。诸教亦以七慢释慢,
此中所释亦与《俱舍》大同,其意稍别,今略
比之。盛壮憍如我慢,与《俱舍》名义并同,壮
故我彊。姓憍如大慢,《俱舍》云:「于他胜谓己
胜」,如世寡姓尚未谢于崔卢,如枭尚食于
母,况贵姓耶?富憍如过慢,《俱舍》云:「于他胜
谓己等」,如世贫者尚不下于石崇,况实富
耶?自在憍如邪慢,《俱舍》云:「于有德中谓己
有德」,如薄祐者尚无屈于有德,况有自
在者?寿命憍如增上慢,《俱舍》云:「未得谓得」,
寿高计常,如少尚未肯尊老,况实寿高?聪
明憍如憍慢,《俱舍》云:「于他等谓己等,于等
而轻」,如力虽劣尚欲轻彼,况实齐耶?行善
憍如不如慢,《俱舍》云:「于多分胜谓己少劣」,
德业天隔,谓稍下于高踪,况少劣者?色憍
如憍慢,《俱舍》云:「色不如他亦谓己等」,陋者
自得未肯劣于潘安,况美姿貌?略对且尔
如名不同,此中直尔有此八事,故憍慢者
未必全有。「自爱为贪」去更以三毒例释同
异,故四思惟并有二名,所从得名不定故
卷六 第 271a 页 T34-0271.png
也。虫名兽状鬼体神形虽即非要,与使为
譬亦可略知。「蚖」即黑蛇也。故《汉书》云:「玄蚖
蝮者。」《尔雅》云:「虺长三寸大如指」,江南谓虺为
蝮,有牙毒,鼻上有针。「蜈蚣」者,蝍蛆也。有人
云:能制蛇,若伏蛇者多是赤足者。此语有
损,不思来报。「守宫」者,蝘蜒是。有云:在舍
为守宫,在泽为蝘蜒。「[鼬-由+虫]」似鼠,若兽名作「狖」
似猿。若作「狖」字,《玉篇》云:「似狸亦啖鼠,天若
雨于树倒悬,尾有两岐以塞两鼻。」「狸」字《说
文》从豸。「鼷」者,《说文》云:「小鼠。」《玉篇》云:「有毒螫
人及兽,至尽不痛,即甘口鼠也。」「咀」秖是嚼,
「搏」击打也。「撮搏」取也,亦拍亦抚也。
「爱心贪」等
者,寄此与钝使对辩,诸见在后鬼神中明,
亦可是钝中利也。若从钝说道理亦是钝中
道理。「推求」去释也。如此土儒宗亦计天命
气等,并钝使摄,欲比西方道理天隔。「一云」
去,重更全作钝使释也。「揸」者,《释名》云:「叉也。」
谓五指俱取也。「掣」牵也。亦云向前揸、向后
掣。「啀喍」者,「喍」字亦作「𪗶」,聚唇露齿也。「嗥吠」
者,出声大吼也。《经》「魑魅」者,物之精也。《通俗
文》云:「山泽之怪谓之魑也。」《西京赋》云:「山神
虎形曰魑,宅神猪头人形曰魅。」「魍魉」者,木
石变怪。《玉篇》云:「水神。」「孚乳」者,《玉篇》云:「伏卵
曰孚。」《通俗文》云:「卵化曰孚。」《广雅》云:「孚亦生
也。」「乳」者养也。故鸟生曰孚,兽生曰乳。言「自
类」等者,即同类因得等流果,以子似父故
以喻之。《俱舍》云:「同类因相似,自部地前生」,
即五部九地,但约过去以现在为因,广如
彼文。「鸠槃茶」者,可畏鬼也。「蹲」虚坐也。「踞」实
譬亦可略知。「蚖」即黑蛇也。故《汉书》云:「玄蚖
蝮者。」《尔雅》云:「虺长三寸大如指」,江南谓虺为
蝮,有牙毒,鼻上有针。「蜈蚣」者,蝍蛆也。有人
云:能制蛇,若伏蛇者多是赤足者。此语有
损,不思来报。「守宫」者,蝘蜒是。有云:在舍
为守宫,在泽为蝘蜒。「[鼬-由+虫]」似鼠,若兽名作「狖」
似猿。若作「狖」字,《玉篇》云:「似狸亦啖鼠,天若
雨于树倒悬,尾有两岐以塞两鼻。」「狸」字《说
文》从豸。「鼷」者,《说文》云:「小鼠。」《玉篇》云:「有毒螫
人及兽,至尽不痛,即甘口鼠也。」「咀」秖是嚼,
「搏」击打也。「撮搏」取也,亦拍亦抚也。
「爱心贪」等
者,寄此与钝使对辩,诸见在后鬼神中明,
亦可是钝中利也。若从钝说道理亦是钝中
道理。「推求」去释也。如此土儒宗亦计天命
气等,并钝使摄,欲比西方道理天隔。「一云」
去,重更全作钝使释也。「揸」者,《释名》云:「叉也。」
谓五指俱取也。「掣」牵也。亦云向前揸、向后
掣。「啀喍」者,「喍」字亦作「𪗶」,聚唇露齿也。「嗥吠」
者,出声大吼也。《经》「魑魅」者,物之精也。《通俗
文》云:「山泽之怪谓之魑也。」《西京赋》云:「山神
虎形曰魑,宅神猪头人形曰魅。」「魍魉」者,木
石变怪。《玉篇》云:「水神。」「孚乳」者,《玉篇》云:「伏卵
曰孚。」《通俗文》云:「卵化曰孚。」《广雅》云:「孚亦生
也。」「乳」者养也。故鸟生曰孚,兽生曰乳。言「自
类」等者,即同类因得等流果,以子似父故
以喻之。《俱舍》云:「同类因相似,自部地前生」,
即五部九地,但约过去以现在为因,广如
彼文。「鸠槃茶」者,可畏鬼也。「蹲」虚坐也。「踞」实
卷六 第 271b 页 T34-0271.png
坐也。
次「捉狗」等者,有此一释故曰「一云」,狗
足如因、捉之如谤,捉足扑之如令绝声,
故云「令其失声」。因果法尔不由执无,却由
捉扑所以有声,如由计故所以有生。「以脚
加颈」者,声不绝故,复以狗脚加于狗颈。谤
无苦因之上,复更拨无苦果,如脚加颈,望
必绝声,声岂不甚,拨因尚生拨果弥甚。「集
本得果」下释上句,捉狗两足岂能绝声,徒
谤无因果何能免果?「集无得苦」下,释下句,
如加颈时欲令绝声,由加声大。又「谤无苦
因」者,秖指非因计因,即是谤也。本是世因
今谓出世,即当谤无两因故也。
「观解」者,前
约事释,多在断见故云「拨无」等;今约观释,
义通常见及以邪正,以佛弟子亦有修六行
观者,故今用之。若外人修多在计常,或计
四禅乃至非想,为常故也。凡云观解须顺
内故。又云「作不净」等,此意亦以出声为失,
由观故生如由扑故声。「今不得起」者,复以
绝声为失释也,故云不起。「竖入」等者,如六
十二见虽有众释,多约三世,过去来今、从
今入未,故名为竖。「横遍」等者,如二十身见
一阴四句,四句相望无复优劣,故名为横。
不修善法为此纵恣,所以不修非拨无
也,虽不拨无亦名无惭。
言「见取」者,非果
计果,非想非是涅槃之果,计之为常。无色
唯心名为「咽细」,三界寿极名为「命危」,计之
为常名为「保寿」,保寿正当计果义也。「非想」
下重释计失。「首如」等者,根本之我如牛,世
以牛力为大自在,计我亦尔,于中复计我
次「捉狗」等者,有此一释故曰「一云」,狗
足如因、捉之如谤,捉足扑之如令绝声,
故云「令其失声」。因果法尔不由执无,却由
捉扑所以有声,如由计故所以有生。「以脚
加颈」者,声不绝故,复以狗脚加于狗颈。谤
无苦因之上,复更拨无苦果,如脚加颈,望
必绝声,声岂不甚,拨因尚生拨果弥甚。「集
本得果」下释上句,捉狗两足岂能绝声,徒
谤无因果何能免果?「集无得苦」下,释下句,
如加颈时欲令绝声,由加声大。又「谤无苦
因」者,秖指非因计因,即是谤也。本是世因
今谓出世,即当谤无两因故也。
「观解」者,前
约事释,多在断见故云「拨无」等;今约观释,
义通常见及以邪正,以佛弟子亦有修六行
观者,故今用之。若外人修多在计常,或计
四禅乃至非想,为常故也。凡云观解须顺
内故。又云「作不净」等,此意亦以出声为失,
由观故生如由扑故声。「今不得起」者,复以
绝声为失释也,故云不起。「竖入」等者,如六
十二见虽有众释,多约三世,过去来今、从
今入未,故名为竖。「横遍」等者,如二十身见
一阴四句,四句相望无复优劣,故名为横。
不修善法为此纵恣,所以不修非拨无
也,虽不拨无亦名无惭。
言「见取」者,非果
计果,非想非是涅槃之果,计之为常。无色
唯心名为「咽细」,三界寿极名为「命危」,计之
为常名为「保寿」,保寿正当计果义也。「非想」
下重释计失。「首如」等者,根本之我如牛,世
以牛力为大自在,计我亦尔,于中复计我
卷六 第 271c 页 T34-0271.png
之有无,如生二角。「为身是我」等者,以我与
身更互有无。为身是我者,执所为我;为我
是身者,以能为所。身即是所,我即是能,如
以五阴计一阴为我,馀皆我所,谓僮仆璎
珞窟宅,若计常者,身非是我,身断我常。若
计断者,身断我断,或俱常断。具如《止观》第五
记引《阿含》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然其所计能
所虽殊,计有义等,或时等者,是诸外道于
一身中前后计转,所计之极,极至非想,以
所计为头,彼地断常更互起计,如发篷乱。
计常等者,互相是非,彊者伏弱,弱者从彊,
皆破他从己如相残害。计此我者,有断有
常即边见也。
「夜叉」等者,初二句「总结欲」者,
未分利钝,「亦是」下更别语利钝意。亦指初
二句,即上句利、下句钝。「并是有漏」下释第三
句,有漏之心皆无道味之食故饥,以由饥
故生死速疾故云「急」。《经》「四向」者,见惑虽多不
出四句,利钝并有饥急之义,经文且从利
使以释。「窥看」者,私窃也。看不正者,由隔窗
牖,故见空而偏,空无偏正由彼窗窥,理无
是非计者成过,故云「滞著心多不会正理」,
故知邪正谁不各谓仰慕至道,此二句通
结二使。次下二句收广结非。「是朽故宅」等
者,上文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从化主
统而言之,为生取土。言「朽故」者,从生以
说。故前后文国城家等随其义势,或优或劣
无不属生、咸归长者,一色一香一切皆然。
「长者」下释下二句。「内合」至「舍应」者,合此二
句。若以十六王子为常教者,应云王子舍
身更互有无。为身是我者,执所为我;为我
是身者,以能为所。身即是所,我即是能,如
以五阴计一阴为我,馀皆我所,谓僮仆璎
珞窟宅,若计常者,身非是我,身断我常。若
计断者,身断我断,或俱常断。具如《止观》第五
记引《阿含》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然其所计能
所虽殊,计有义等,或时等者,是诸外道于
一身中前后计转,所计之极,极至非想,以
所计为头,彼地断常更互起计,如发篷乱。
计常等者,互相是非,彊者伏弱,弱者从彊,
皆破他从己如相残害。计此我者,有断有
常即边见也。
「夜叉」等者,初二句「总结欲」者,
未分利钝,「亦是」下更别语利钝意。亦指初
二句,即上句利、下句钝。「并是有漏」下释第三
句,有漏之心皆无道味之食故饥,以由饥
故生死速疾故云「急」。《经》「四向」者,见惑虽多不
出四句,利钝并有饥急之义,经文且从利
使以释。「窥看」者,私窃也。看不正者,由隔窗
牖,故见空而偏,空无偏正由彼窗窥,理无
是非计者成过,故云「滞著心多不会正理」,
故知邪正谁不各谓仰慕至道,此二句通
结二使。次下二句收广结非。「是朽故宅」等
者,上文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从化主
统而言之,为生取土。言「朽故」者,从生以
说。故前后文国城家等随其义势,或优或劣
无不属生、咸归长者,一色一香一切皆然。
「长者」下释下二句。「内合」至「舍应」者,合此二
句。若以十六王子为常教者,应云王子舍
卷六 第 272a 页 T34-0272.png
应,今从果说故云如来。又舍应不孤由大
蒋故,故知非但舍应之后起浊,亦乃由浊
起故舍应。故知前诸起浊救火大化拟宜等
文,意皆探取大通后文。准此中意,随根上
下三周不同,究其根源莫不皆尔,故得
通用。「寿量」者,助成近义,实成既远中间数
成,成即是出,且约一期故不云多。又覆本
故不可云多。「火起之势」者,此中势相皆
应须作见修两释。应知通论势有二种:一
者势分,二者威势。势分通至非想,威势烧
无不坏,今当界二势亦复如是。宅宽舍狭,
三界为宅,五阴为舍,若且指欲界准例
可知。由浊倒故身命无常,故作无常消
此文也。被烧相中分为三义:初二句属见,
次一句属修,次三句明不出所以。专由于
见,故重云槃茶。又初二句通列,故云「鬼神
等」,等取虫兽。次一行别列,故更云「鸠槃茶」
等。初二句中下句正明烧相,故云「大叫」。次
一行中下二句明愚不知出,正由不出故
烧,烧故不出,故总属烧相。「哭泣为扬声」者,
此以十二支后愁叹忧恼,来释此文,此是古
人释哭泣等通遍三界。今不用旧释者,但
在欲界人中南洲有礼度处,馀所不摄。「戒
取本不计断」,若因拟果故。
色界火起所烧类
中,亦初二句钝使,次二句利使,然火势中文
略不分利钝,应须义说,故欲界中亦不分
利钝,今色界亦尔。次明相中方具利钝,即
「相夺」等也。既于禅中起诸见惑,带见修禅,
或禅已见起或禅见俱发,若禅已见或可见
蒋故,故知非但舍应之后起浊,亦乃由浊
起故舍应。故知前诸起浊救火大化拟宜等
文,意皆探取大通后文。准此中意,随根上
下三周不同,究其根源莫不皆尔,故得
通用。「寿量」者,助成近义,实成既远中间数
成,成即是出,且约一期故不云多。又覆本
故不可云多。「火起之势」者,此中势相皆
应须作见修两释。应知通论势有二种:一
者势分,二者威势。势分通至非想,威势烧
无不坏,今当界二势亦复如是。宅宽舍狭,
三界为宅,五阴为舍,若且指欲界准例
可知。由浊倒故身命无常,故作无常消
此文也。被烧相中分为三义:初二句属见,
次一句属修,次三句明不出所以。专由于
见,故重云槃茶。又初二句通列,故云「鬼神
等」,等取虫兽。次一行别列,故更云「鸠槃茶」
等。初二句中下句正明烧相,故云「大叫」。次
一行中下二句明愚不知出,正由不出故
烧,烧故不出,故总属烧相。「哭泣为扬声」者,
此以十二支后愁叹忧恼,来释此文,此是古
人释哭泣等通遍三界。今不用旧释者,但
在欲界人中南洲有礼度处,馀所不摄。「戒
取本不计断」,若因拟果故。
色界火起所烧类
中,亦初二句钝使,次二句利使,然火势中文
略不分利钝,应须义说,故欲界中亦不分
利钝,今色界亦尔。次明相中方具利钝,即
「相夺」等也。既于禅中起诸见惑,带见修禅,
或禅已见起或禅见俱发,若禅已见或可见
卷六 第 272b 页 T34-0272.png
存,或复俱失。「所计异」者,具如本劫本见等
也。言「默然」者,此准大乘一一禅中各立默
然,如初禅中默然第六,乃至四禅默然第
五,以著默故失于无漏;依馀经论道以著
禅而为默然,或以一心支而为默然。「欲界
贪未来定已断」者,性障未除名伏为断耳,
故恶兽啖时方乃名尽。「欲界」至「如猛焰」等者,
烟焰上升以烟过焰,故用譬色。又焰猛烟
微如色轻欲重。身等遍于二界四倒,故云
四面等也。「亦通」下亦可双譬二四,故四大
皮肉在身四边,如四面咸苦故云「克塞」。
「蜈
蚣」下明空中事者,前云藏穴以譬色界,今
乃出穴故譬无色。言「空中」者非谓虚空,既
以舍内譬欲入、穴譬色,今以穴外空地为
空,以譬无色,色界如穴,厌下如烧、欣上
如出穴。「若尔瞋通三界」者,前欲界中以蜈
蚣譬嗔,此中例之不别分出,既云蜈蚣复
是无色,故譬彼嗔,色界之中虽无蜈蚣而
云毒虫,即兼蜈蚣,如色界利云毗舍阇,即
兼诸鬼,故知嗔通三界。小乘中云上界无
恚,非尽理也。然诸烦恼轻重虽殊,尚至等
觉,岂隔无色?但名同体异理须分别,今所
烧类略无鬼神。「若得」等者,若无色定起寻即
生著,故名为「随」。「既离」下缘定计非想,故云
又诸饿鬼头上火然。「非想亦有八苦」者,文已
列七阙爱别离,应云失定时苦名爱别
离。但文中七苦初之四苦,约彼定体生彼细
想,刹那不住名为念念,病死可知。次有二
苦以对修说,修上失下通得名离。次五盛
也。言「默然」者,此准大乘一一禅中各立默
然,如初禅中默然第六,乃至四禅默然第
五,以著默故失于无漏;依馀经论道以著
禅而为默然,或以一心支而为默然。「欲界
贪未来定已断」者,性障未除名伏为断耳,
故恶兽啖时方乃名尽。「欲界」至「如猛焰」等者,
烟焰上升以烟过焰,故用譬色。又焰猛烟
微如色轻欲重。身等遍于二界四倒,故云
四面等也。「亦通」下亦可双譬二四,故四大
皮肉在身四边,如四面咸苦故云「克塞」。
「蜈
蚣」下明空中事者,前云藏穴以譬色界,今
乃出穴故譬无色。言「空中」者非谓虚空,既
以舍内譬欲入、穴譬色,今以穴外空地为
空,以譬无色,色界如穴,厌下如烧、欣上
如出穴。「若尔瞋通三界」者,前欲界中以蜈
蚣譬嗔,此中例之不别分出,既云蜈蚣复
是无色,故譬彼嗔,色界之中虽无蜈蚣而
云毒虫,即兼蜈蚣,如色界利云毗舍阇,即
兼诸鬼,故知嗔通三界。小乘中云上界无
恚,非尽理也。然诸烦恼轻重虽殊,尚至等
觉,岂隔无色?但名同体异理须分别,今所
烧类略无鬼神。「若得」等者,若无色定起寻即
生著,故名为「随」。「既离」下缘定计非想,故云
又诸饿鬼头上火然。「非想亦有八苦」者,文已
列七阙爱别离,应云失定时苦名爱别
离。但文中七苦初之四苦,约彼定体生彼细
想,刹那不住名为念念,病死可知。次有二
苦以对修说,修上失下通得名离。次五盛
卷六 第 272c 页 T34-0272.png
阴复约定果,前四第八在果故也。若因若果
皆约彼定,故得言之。
「不处第一空座」者,第
一义空为智理合,与悲同体,今言不住无
悲之智,恒居有智之悲,故云「不处」。故知无
缘慈悲方可与智同体。「旧云」等者,佛岂不
知而待他告?「又云」等者,岂有物机还却语
佛云汝子耶?纵感应相关,以生望佛为他
人者,有何不可?然消经文闻有等言,却如
以下语上故不用也。「今云」去正释,凡云汝
者,可施于师,师即法也。他义及上二理俱
成。
问:
真如法界可是佛师,观机三昧纵名为
法,秖是照俗,如何名师?
答:
观者属智,智即
是佛也。依三昧起照故得是师。虽云观
机,照体是法,如佛眼观等故有此眼,方能
观机,义之如遣。
「又云」下约大悲者,他义更
亲汝义稍切,以无缘慈望于应身,故无缘
慈告于应身,令起化物。「云云」者,对上辩异
出观疏意,但令法正喻且分成。
「问子本」等
者,答中两解妙得事理。初事答者,虽未曾
出义似先出,虽即非入义似后入,由出未
出故入似入。又下约理解者,本净故出、无
明故入,亦从义立非出非入而言出入。约
事解中即退大后,以著五欲而为游戏;约
理解中即以戏论而为游戏。言「戏论」者,即
三界见思,见思即理故出,理即见思故入。如
《净名》中尚以小證而为戏论,故云:「若言我
当见苦断集證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
也。」故实相外皆名戏论。故事理二解并于大
通佛时虽发大心未破无明,是故具于事
皆约彼定,故得言之。
「不处第一空座」者,第
一义空为智理合,与悲同体,今言不住无
悲之智,恒居有智之悲,故云「不处」。故知无
缘慈悲方可与智同体。「旧云」等者,佛岂不
知而待他告?「又云」等者,岂有物机还却语
佛云汝子耶?纵感应相关,以生望佛为他
人者,有何不可?然消经文闻有等言,却如
以下语上故不用也。「今云」去正释,凡云汝
者,可施于师,师即法也。他义及上二理俱
成。
问:
真如法界可是佛师,观机三昧纵名为
法,秖是照俗,如何名师?
答:
观者属智,智即
是佛也。依三昧起照故得是师。虽云观
机,照体是法,如佛眼观等故有此眼,方能
观机,义之如遣。
「又云」下约大悲者,他义更
亲汝义稍切,以无缘慈望于应身,故无缘
慈告于应身,令起化物。「云云」者,对上辩异
出观疏意,但令法正喻且分成。
「问子本」等
者,答中两解妙得事理。初事答者,虽未曾
出义似先出,虽即非入义似后入,由出未
出故入似入。又下约理解者,本净故出、无
明故入,亦从义立非出非入而言出入。约
事解中即退大后,以著五欲而为游戏;约
理解中即以戏论而为游戏。言「戏论」者,即
三界见思,见思即理故出,理即见思故入。如
《净名》中尚以小證而为戏论,故云:「若言我
当见苦断集證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
也。」故实相外皆名戏论。故事理二解并于大
通佛时虽发大心未破无明,是故具于事
卷六 第 273a 页 T34-0273.png
理二义。「大善」下释退之由及以乐著,昔结缘
浅名为「未著」,退后流转唯有无明故名「无
知」,即此释意亦具二释,思之可见。
「四行半
颂上我当」等,是诫门拟宜应更略分,初一行
正明拟宜;次一句总立所烧即是见思;次
一句总明烧势;次两句略明烧相也;次一
行半广明所烧,文中杂列见思二类不复
次第;次一行况结,于中初二句举所况,次
二句正况。由无定慧是故饥渴,已可怖畏,
况复更为浊火所烧。如得上界有漏定时,
无无漏定已为小火之所梵烧,况坠下欲
大火所烧,即指饥渴以为此苦,是故应求
大乘永离。
「诸子」下三句,不受即是无机,亦是
稚小无知故也。文中略故但云「无知」。《经》云「犹
故乐著」者,既无大志复不习小,已无大
小复著三界。次「第三一句正息化」者,见思
不已故息大化,若见思不已尚有大机,如
来于时亦不吝大,但缘大小俱失唯有见
思,故于二途且令出浊先施小耳。「前三行
颂拟宜」者,初一行明拟宜意。次一行用小之
由,由著见思故唯施小。次半行用小之意,
若不用小则大小并亡,故云将为火害,害
故丧身,丧身故失命。次半行正思用小。劝
转中《经》云「妙宝」者,仍属方便,如灭止妙离,
《阿含》云「妙中之妙」等,若妙宝是大,何故皆
诣父所索车?示转中《经》云「在门外」者,如示
四谛令知出世,故重劝中云「汝等出来」,劝
其行相,应须观谛而得出宅。次證转中,经
文意者,吾善造车以给一切,验知自必不
浅名为「未著」,退后流转唯有无明故名「无
知」,即此释意亦具二释,思之可见。
「四行半
颂上我当」等,是诫门拟宜应更略分,初一行
正明拟宜;次一句总立所烧即是见思;次
一句总明烧势;次两句略明烧相也;次一
行半广明所烧,文中杂列见思二类不复
次第;次一行况结,于中初二句举所况,次
二句正况。由无定慧是故饥渴,已可怖畏,
况复更为浊火所烧。如得上界有漏定时,
无无漏定已为小火之所梵烧,况坠下欲
大火所烧,即指饥渴以为此苦,是故应求
大乘永离。
「诸子」下三句,不受即是无机,亦是
稚小无知故也。文中略故但云「无知」。《经》云「犹
故乐著」者,既无大志复不习小,已无大
小复著三界。次「第三一句正息化」者,见思
不已故息大化,若见思不已尚有大机,如
来于时亦不吝大,但缘大小俱失唯有见
思,故于二途且令出浊先施小耳。「前三行
颂拟宜」者,初一行明拟宜意。次一行用小之
由,由著见思故唯施小。次半行用小之意,
若不用小则大小并亡,故云将为火害,害
故丧身,丧身故失命。次半行正思用小。劝
转中《经》云「妙宝」者,仍属方便,如灭止妙离,
《阿含》云「妙中之妙」等,若妙宝是大,何故皆
诣父所索车?示转中《经》云「在门外」者,如示
四谛令知出世,故重劝中云「汝等出来」,劝
其行相,应须观谛而得出宅。次證转中,经
文意者,吾善造车以给一切,验知自必不
卷六 第 273b 页 T34-0273.png
乏于车,引自无谬證赐不虚,故知以己
所用之车,劝其令得。举己例彼,故云「在
外」。《经》言「四衢」者,即四谛也。前不许作四浊
解者,准此中意。
「初在门外」者,初子犹在内
是故父立,今子既出是故安坐。又大机未会,
是故云「立」,小化已周是故「安坐」,故知立者冥
利、坐者显益。《经》云「而自庆言」等者,得所化
机是故庆快。二万亿佛所教其大缘,是故云
「生」。中间小熟是故云「育」。经此多时数数成
熟,将养不易故云「甚难」。大微故愚小,起浊
由无知,由因招果故云「入宅」。《经》「多诸」下二
句,述其所起见思之火。《经》「大火」下,述其被
烧火势。《经》「而此」下,合其见思。《经》「我已」下,明
欢喜之由。《经》「是故」下,结欢喜意。「知父」下三行
索车者,初二句明索车时,验知上文是父坐
也。次二行正索,次二句结索。于正索中,初
一行正索,次一行述许。等赐中云「上文」至
「合有五文」者,无合释等心,颂中合复无广
等心,既有等车必知心等。「行具一切法名
藏」者,但约含藏为义。「六根具一切法名库」
者,藏宽库狭,亦可互论云云。但约盛贮诸
库不同,如根各异虽异各具,故于诸根具
一切行,以行历根,即是根行皆具诸法,即
藏深库近。如行远根浅,虽有远近皆具诸
法,约根论行无复差别。自非一家依经述
释章疏之例,岂可闻此以根以行为藏为
库,各备诸法。《经》「大车中意」者,因果所有总
名众宝,约教修得义之如造,性修不同权
宜名造,行多子多故车非一,是故所造诸而
所用之车,劝其令得。举己例彼,故云「在
外」。《经》言「四衢」者,即四谛也。前不许作四浊
解者,准此中意。
「初在门外」者,初子犹在内
是故父立,今子既出是故安坐。又大机未会,
是故云「立」,小化已周是故「安坐」,故知立者冥
利、坐者显益。《经》云「而自庆言」等者,得所化
机是故庆快。二万亿佛所教其大缘,是故云
「生」。中间小熟是故云「育」。经此多时数数成
熟,将养不易故云「甚难」。大微故愚小,起浊
由无知,由因招果故云「入宅」。《经》「多诸」下二
句,述其所起见思之火。《经》「大火」下,述其被
烧火势。《经》「而此」下,合其见思。《经》「我已」下,明
欢喜之由。《经》「是故」下,结欢喜意。「知父」下三行
索车者,初二句明索车时,验知上文是父坐
也。次二行正索,次二句结索。于正索中,初
一行正索,次一行述许。等赐中云「上文」至
「合有五文」者,无合释等心,颂中合复无广
等心,既有等车必知心等。「行具一切法名
藏」者,但约含藏为义。「六根具一切法名库」
者,藏宽库狭,亦可互论云云。但约盛贮诸
库不同,如根各异虽异各具,故于诸根具
一切行,以行历根,即是根行皆具诸法,即
藏深库近。如行远根浅,虽有远近皆具诸
法,约根论行无复差别。自非一家依经述
释章疏之例,岂可闻此以根以行为藏为
库,各备诸法。《经》「大车中意」者,因果所有总
名众宝,约教修得义之如造,性修不同权
宜名造,行多子多故车非一,是故所造诸而
卷六 第 273c 页 T34-0273.png
复大。又须示方知子修名造,以性泯修造
还本有即车体也。「庄校」下即具度也。初一行
如前释。《经》云「真珠」等者,出幰盖相。慈门非
一,犹如网孔,一一孔中皆一真珠,如众慈
门并称于实。前文但云「垂诸华缨」,秖是直
令见者欣悦,今云「处处垂下」,乃明众机遍
悦。《经》云「众彩」等者,上句明垂化之处,设应
不同;下句明摄物之宜,无所阙少。《经》云
「柔软」者,前直云「重敷」,今加叹「柔软」,又以贵
氎而覆其上,诸禅自在故云柔软,以妙冠
粗如细覆上。「茵」者,《说又》云:「车中重席。」具足
事禅有异凡小,故云「鲜白净洁」。得车欢喜
中云「横游」等者,诸法在于一行一法权实
具足,故虽合一四相宛然。
「四门」至「四十一
位」,具如法说理一四释中,位门二释其义已
具,馀二已如前说,准上释意本无横竖,义
分四相。今亦如是,本无横竖寄于门位而
论横竖,亦可谛是约智,前从能照、今从所
依,望前唯阙观心一种,究竟四德即道场
也。「九种世间」者,秖是九界耳。七望于九但
除四趣离开菩萨,以子义通故世间从
九,结缘义局故方便唯七。《经》云「一切众生皆
吾子」者,如《大经》中一切众生无不皆至大
般涅槃,子义在因、涅槃在果,大乘宗要莫
逾此二,皆悉云有,安顺权教云一分无。
《经》云「无慧心」者,通语无实。
「众苦」下于中初
二句总标,次二句释,次二句结。《经》云「寂然」
等者,在王三昧用智,即是安处故也。《经》云
「不退菩萨」者,不退义通,亦兼三藏云云。「长
还本有即车体也。「庄校」下即具度也。初一行
如前释。《经》云「真珠」等者,出幰盖相。慈门非
一,犹如网孔,一一孔中皆一真珠,如众慈
门并称于实。前文但云「垂诸华缨」,秖是直
令见者欣悦,今云「处处垂下」,乃明众机遍
悦。《经》云「众彩」等者,上句明垂化之处,设应
不同;下句明摄物之宜,无所阙少。《经》云
「柔软」者,前直云「重敷」,今加叹「柔软」,又以贵
氎而覆其上,诸禅自在故云柔软,以妙冠
粗如细覆上。「茵」者,《说又》云:「车中重席。」具足
事禅有异凡小,故云「鲜白净洁」。得车欢喜
中云「横游」等者,诸法在于一行一法权实
具足,故虽合一四相宛然。
「四门」至「四十一
位」,具如法说理一四释中,位门二释其义已
具,馀二已如前说,准上释意本无横竖,义
分四相。今亦如是,本无横竖寄于门位而
论横竖,亦可谛是约智,前从能照、今从所
依,望前唯阙观心一种,究竟四德即道场
也。「九种世间」者,秖是九界耳。七望于九但
除四趣离开菩萨,以子义通故世间从
九,结缘义局故方便唯七。《经》云「一切众生皆
吾子」者,如《大经》中一切众生无不皆至大
般涅槃,子义在因、涅槃在果,大乘宗要莫
逾此二,皆悉云有,安顺权教云一分无。
《经》云「无慧心」者,通语无实。
「众苦」下于中初
二句总标,次二句释,次二句结。《经》云「寂然」
等者,在王三昧用智,即是安处故也。《经》云
「不退菩萨」者,不退义通,亦兼三藏云云。「长
卷六 第 274a 页 T34-0274.png
行不合索及欢喜」者,以免难兼索,以等赐
兼喜故也。合中但合后二不合前二者,于
四段中,又是免难索车为旁,赐大欢喜是正。
「我虽」下第三一行半,文又二:初一行明障除,
次半行遂本心。「若人小智」下第二七行,具足
四谛,初二行苦谛,次二行集谛,次一行灭谛,
次半行正明道谛,次一行半明此四谛脱非
究竟。于苦谛中初一句标说苦由,由小智
故,但有世智唯堪说小。次一句明以集重
故须明苦谛。次一句重指苦由。次一句正
明说苦。「众生心喜」去一行明称本习,于中
初二句明机,次二句明应。应中言「无异」者,
如《遗教》云「实苦不可令乐」。次明集谛中,
初一行正明集谛,次半行显集谛能治,次半
行明集过患。次明灭谛中,初半行明灭集
功能,次半行得名,次明脱非究竟中,初半
行重举得脱,次「是人」下二句徵也。观谛得
脱为是何脱?次「但离」下,释离界系但明小
脱。次「其实」下释离下三偈释者,初一行半
以无上道法斥,次一行半出佛本心。明「恶
数」者,今文但云说不说耳。有人分此云:先
列恶因,次列恶果。恶因十四:一憍慢,二懈
怠,三计我,四浅识,五著欲,六不解,七不信,
八嚬蹙,九疑惑,十诽谤,十一轻善,十二憎
善,十三嫉善,十四恨善。次恶果中先释,次「舍
利弗」下二行结。初又二,初明由谤堕恶,次
「如斯」下明由堕恶故不得值佛。初文又
三,初地狱者广叙非时,如此分文非不一
意,而无所以。次畜生中言「断佛种」者,正当
兼喜故也。合中但合后二不合前二者,于
四段中,又是免难索车为旁,赐大欢喜是正。
「我虽」下第三一行半,文又二:初一行明障除,
次半行遂本心。「若人小智」下第二七行,具足
四谛,初二行苦谛,次二行集谛,次一行灭谛,
次半行正明道谛,次一行半明此四谛脱非
究竟。于苦谛中初一句标说苦由,由小智
故,但有世智唯堪说小。次一句明以集重
故须明苦谛。次一句重指苦由。次一句正
明说苦。「众生心喜」去一行明称本习,于中
初二句明机,次二句明应。应中言「无异」者,
如《遗教》云「实苦不可令乐」。次明集谛中,
初一行正明集谛,次半行显集谛能治,次半
行明集过患。次明灭谛中,初半行明灭集
功能,次半行得名,次明脱非究竟中,初半
行重举得脱,次「是人」下二句徵也。观谛得
脱为是何脱?次「但离」下,释离界系但明小
脱。次「其实」下释离下三偈释者,初一行半
以无上道法斥,次一行半出佛本心。明「恶
数」者,今文但云说不说耳。有人分此云:先
列恶因,次列恶果。恶因十四:一憍慢,二懈
怠,三计我,四浅识,五著欲,六不解,七不信,
八嚬蹙,九疑惑,十诽谤,十一轻善,十二憎
善,十三嫉善,十四恨善。次恶果中先释,次「舍
利弗」下二行结。初又二,初明由谤堕恶,次
「如斯」下明由堕恶故不得值佛。初文又
三,初地狱者广叙非时,如此分文非不一
意,而无所以。次畜生中言「断佛种」者,正当
卷六 第 274b 页 T34-0274.png
破坏缘了二因,故前文则断一切世间佛
种,此经遍开六道佛种,若谤此经义当断
也。
问:
谤经生罪,非经为罪缘?
答:
罪福由心,
经乃缘助,其犹四大损益斯成,然从佛元
意唯为生福,是迷者过非路咎也。
三三贱
人,次文又三,初明不值佛,次复入恶道,三
复得为人。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下)
种,此经遍开六道佛种,若谤此经义当断
也。
问:
谤经生罪,非经为罪缘?
答:
罪福由心,
经乃缘助,其犹四大损益斯成,然从佛元
意唯为生福,是迷者过非路咎也。
三三贱
人,次文又三,初明不值佛,次复入恶道,三
复得为人。
法华文句记卷第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