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授记品¶ 第 295c 页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一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授记品
注家云:业似先违,心符后顺,既拂殊音之
异,宁爽一味之果哉!故与记也。今云:事似
先违,心机本顺,然诸菩萨岂无先违后顺之
人,故知今记声闻须除通释。释此品题,先
翻译,次料简。于中初「诸经」下先引经问中,
初文总举问意,次「净名」下别引三经,初引
《净名》者,弥勒得记既为补处,必生兜率为
彼天主,彼诸天子预来修敬,弥勒因为说得
记由,由不退位;广为天子说不退行,即不
退因也。乃被呵云「众生诸法、贤圣与弥勒
如同记同,何独弥勒?况如无生灭,何以得
记?」次「思益云」者,以记虚假愿不闻名。《大
品》亦尔。
答中为八:初通答,次约二谛,三约
四悉,四「若通途」下正明今经,五「他经」下对于
他经以辨有无,六「元诸佛」下广约四悉,七
「授记」下判能所异名,八「中根」下来意。
初文言
「此见须破」等者,意云有见须破、愿记须与,
岂可专引《净名》等耶?若约今经须具五
意:一破方便教所得近记,二破始记者生
染著心,三为显衍门记无记相,四为未合
记者息希望心,五为宜闻破著得益者
释授记品¶ 第 296a 页 T34-0296.png
故。衍门破小,义兼三教四门记相云云。
次
二谛者,四教并然,何得以真难俗?
三四悉
者,略同二谛,广如下释何得以一难三。
四正约今经,有五:一通别,二三因,三迟速,
四师弟,五悬记。应言现未但是文略,然此
五意须约今经以简他经,或迟如声闻、或
速如龙女。
五对他经辨有无者,又二,初
明今有,次「璎珞」下辨无明有。又诸经为对
菩萨,多授法身究竟果记,今此品中秖记八
相,如前后说。「璎珞八记」者,今经已众无不
知者,故前四句中,今经唯有第三句,纯显
露故,于中不必在第七地,如不轻中一句
通记,故他经记深。后四句中,初句虽云远
处不觉,化道同故亦非不觉,故今经有第
三句义同初三二句也。故知诸经实义未
畅。言「未得无著行及以七地」者,无著之言
应约通判,别圆教中初入地住已名无著,
或在别教约教道耳。入无功用方无著
故,据空观成秖合在通。言「七地」者,在于
通教,以过二乘堪与记故。然论文中先列
四种声闻,则退大应化与记增上决定不与。
有人救云,决定亦记。此亦不然。他计决定
即是定性永不发心,须指经文虽生灭想,
彼土得闻,彼义自坏,何须别求?但以灭想
者作凡夫释,曲会经文令成己义。又《宝
性论》秖云声闻出界根钝不云根败。言根
败者,迦叶于方等即是其人。若至法华败
根还复,若入灭者出界方生。生公云:「会理
无累岂容有国,虽曰无土而无不土,无
次
二谛者,四教并然,何得以真难俗?
三四悉
者,略同二谛,广如下释何得以一难三。
四正约今经,有五:一通别,二三因,三迟速,
四师弟,五悬记。应言现未但是文略,然此
五意须约今经以简他经,或迟如声闻、或
速如龙女。
五对他经辨有无者,又二,初
明今有,次「璎珞」下辨无明有。又诸经为对
菩萨,多授法身究竟果记,今此品中秖记八
相,如前后说。「璎珞八记」者,今经已众无不
知者,故前四句中,今经唯有第三句,纯显
露故,于中不必在第七地,如不轻中一句
通记,故他经记深。后四句中,初句虽云远
处不觉,化道同故亦非不觉,故今经有第
三句义同初三二句也。故知诸经实义未
畅。言「未得无著行及以七地」者,无著之言
应约通判,别圆教中初入地住已名无著,
或在别教约教道耳。入无功用方无著
故,据空观成秖合在通。言「七地」者,在于
通教,以过二乘堪与记故。然论文中先列
四种声闻,则退大应化与记增上决定不与。
有人救云,决定亦记。此亦不然。他计决定
即是定性永不发心,须指经文虽生灭想,
彼土得闻,彼义自坏,何须别求?但以灭想
者作凡夫释,曲会经文令成己义。又《宝
性论》秖云声闻出界根钝不云根败。言根
败者,迦叶于方等即是其人。若至法华败
根还复,若入灭者出界方生。生公云:「会理
无累岂容有国,虽曰无土而无不土,无
释授记品¶ 第 296b 页 T34-0296.png
身无名而身名逾有,故国土名号应物而然,
引之不足耳。若得今意但云八相诱物。」斯
言蔽诸,《法华论》云:「二乘有佛性法身故与
记,非修行具足。」《论》言未足者,据极果耳。
岂可不修净土行耶?据斯灼然更须供佛,
若缘觉人入声闻数,即同声闻,出无佛世
同决定性。
六从「元诸」下广约四悉,总有十
重以成四悉。世界中二者,初约机应相对,
次单约物机,虽义云单终成机应,机感相
称如欢喜也。为人中二者,初文改小入大
已生己善。「时众」下众愿者,又有利他之善。
四对治者,初破菩萨退为小恶,次破欲发
小心之恶,次正破小恶,次破将欲證小之
恶。第三已證第四已入贤位,故异第二,若
对菩萨击彼小人,馀经亦有。今明记小复
引小人,故唯今经。第一义二者,先正释,次
释疑,疑文可见。「然众生」下释者,为成第一
义意,前之三悉不必无生。又第一义中唯约
自记者,前之三悉或兼自他,如对治中一
向对他,为人中初一兼自他、后一唯他。初
世界中若将化主以对所记,亦唯在他虽
有此十,亦且约记二乘以说。佛记一句
及菩萨记等,此中未论。初迦叶颂中初四行
行因,次半行得果,次六行国净,次半行佛寿,
次一行正像,次半行总结无劫国名。言「三人
记各有行因」至「数量如文」者,但旃延中无劫
国名,馀文并同。次须菩提中长行可见,偈中
初一行诫听,次二行行因,次一行得果,次六
行半国净,次半行佛寿,次一行正像,阙劫国
引之不足耳。若得今意但云八相诱物。」斯
言蔽诸,《法华论》云:「二乘有佛性法身故与
记,非修行具足。」《论》言未足者,据极果耳。
岂可不修净土行耶?据斯灼然更须供佛,
若缘觉人入声闻数,即同声闻,出无佛世
同决定性。
六从「元诸」下广约四悉,总有十
重以成四悉。世界中二者,初约机应相对,
次单约物机,虽义云单终成机应,机感相
称如欢喜也。为人中二者,初文改小入大
已生己善。「时众」下众愿者,又有利他之善。
四对治者,初破菩萨退为小恶,次破欲发
小心之恶,次正破小恶,次破将欲證小之
恶。第三已證第四已入贤位,故异第二,若
对菩萨击彼小人,馀经亦有。今明记小复
引小人,故唯今经。第一义二者,先正释,次
释疑,疑文可见。「然众生」下释者,为成第一
义意,前之三悉不必无生。又第一义中唯约
自记者,前之三悉或兼自他,如对治中一
向对他,为人中初一兼自他、后一唯他。初
世界中若将化主以对所记,亦唯在他虽
有此十,亦且约记二乘以说。佛记一句
及菩萨记等,此中未论。初迦叶颂中初四行
行因,次半行得果,次六行国净,次半行佛寿,
次一行正像,次半行总结无劫国名。言「三人
记各有行因」至「数量如文」者,但旃延中无劫
国名,馀文并同。次须菩提中长行可见,偈中
初一行诫听,次二行行因,次一行得果,次六
行半国净,次半行佛寿,次一行正像,阙劫国
释授记品¶ 第 296c 页 T34-0296.png
名。旃延中长行如文,偈中初一行诫听,次二
行行因,此三句得果,次三行一句国净,阙佛
寿、正像。目连长行如文,偈中初四行半行因,
次一行半得果兼国名,次半行佛寿,次二行
半国净,次一行正像。
* 释化城喻品
因缘释中为四:初约喻释名,次以法合,三
「苏息」下说化意,四「权假」下总结。初文者以大
涅槃非化作故不专禦敌,理性即故、具众
德故。次合中初总标,「权智」下合神力所为,
「以权」下合无而歘有,「用教」下合化,「防思」下合
城。教无实故,故名为「歘」。言非敌譬见思
者,非宽敌急、见逼思遥,见亲碍故,思不障果。
三说意者,苏息施小引入显大故,二酥名
引醍醐方入,是教道故,「故而言」下郤释城也。
「权假」去结意者,辨异实故。于此四中立四
悉者,若通方义立从于权智,若从机说无
而欲见,见已生喜即世界益,得入苏息即为
人益,防非禦敌即对治益,而言灭度第一义
益。若从能引权立,此城即世界化,为生小
善即为人化,且除见思即对治化,终引入
大即第一义化。次约教中,三藏菩萨全未发
足,是故不论。通教菩萨虽同至城,入而能
出不同小故,元出界故一脚入城,以大悲
故、不證有馀故,一脚不入。三界机缘名之
为子,久发心者义之如妻,通教以二乘为
恶道,别教以生死为险阻,至涅槃而不入,
故名「径过」。不极之言对小以说,圆教言化
者在昔则斥夺,但云不堪,亦未曾云涅槃
行行因,此三句得果,次三行一句国净,阙佛
寿、正像。目连长行如文,偈中初四行半行因,
次一行半得果兼国名,次半行佛寿,次二行
半国净,次一行正像。
* 释化城喻品
因缘释中为四:初约喻释名,次以法合,三
「苏息」下说化意,四「权假」下总结。初文者以大
涅槃非化作故不专禦敌,理性即故、具众
德故。次合中初总标,「权智」下合神力所为,
「以权」下合无而歘有,「用教」下合化,「防思」下合
城。教无实故,故名为「歘」。言非敌譬见思
者,非宽敌急、见逼思遥,见亲碍故,思不障果。
三说意者,苏息施小引入显大故,二酥名
引醍醐方入,是教道故,「故而言」下郤释城也。
「权假」去结意者,辨异实故。于此四中立四
悉者,若通方义立从于权智,若从机说无
而欲见,见已生喜即世界益,得入苏息即为
人益,防非禦敌即对治益,而言灭度第一义
益。若从能引权立,此城即世界化,为生小
善即为人化,且除见思即对治化,终引入
大即第一义化。次约教中,三藏菩萨全未发
足,是故不论。通教菩萨虽同至城,入而能
出不同小故,元出界故一脚入城,以大悲
故、不證有馀故,一脚不入。三界机缘名之
为子,久发心者义之如妻,通教以二乘为
恶道,别教以生死为险阻,至涅槃而不入,
故名「径过」。不极之言对小以说,圆教言化
者在昔则斥夺,但云不堪,亦未曾云涅槃
释授记品¶ 第 297a 页 T34-0297.png
是化。故至今教动执开权,方云是化,乃至
显实,化乃成真,即宝渚故。故知藏通谓
极非化,别教非极非化,圆教非极是化,
亦可是极是化,亦可是极非化,与藏通
教言同意别。「今是」等者,亦从破计故且
云化。若开显已无非真实,「本迹观心不
记」者可比知。故应云本住三德涅槃之
城,迹入化城,若从化主迹示说化。
「问此」等
者,此人附《正法华》设此问也。《正法华》名
「往古品」,问者潜改云「宿世品」,故答中不违
问者以顺正经可消今部。「又上根」下约三
时释。言「探取」等者,其文虽在法说述成,述
成正为引起中根,故释譬喻幼稚等文,皆
引用之。「若从」下自约当品,别论三时者,二
经俱具,正经从初不及今经处中之说,并
不云宝所者,如〈药草〉中不云地雨,若〈信解〉、
〈譬喻〉题通意别,别在实故;〈药草〉、〈化城〉题别意
别。
「问化城」等,可知。答中意者,此中文促无复
二味,但叙城后即向宝所。准此文意,说化
即是开权,开权即是显实,显实秖是说化,故
前约教中是圆教也,故应知是开显之圆。又
「领解」下释妨,以陈如记后方领故也。若记后
领,具领闻法及以授记,或文少等通有诸意。
「如今」下「云云」者,应出前渐后顿之相,具如
文中古今二同。
次偈七行颂前三义,初一行
颂所见事,次四行颂譬久远,三二行颂结
今昔。《经》云「其佛」等者,一切八相垂迹之处
皆先破魔,准说《法华》亦应先渐。复云破魔
似同秽土,若准寿长复非秽土,故知同居
显实,化乃成真,即宝渚故。故知藏通谓
极非化,别教非极非化,圆教非极是化,
亦可是极是化,亦可是极非化,与藏通
教言同意别。「今是」等者,亦从破计故且
云化。若开显已无非真实,「本迹观心不
记」者可比知。故应云本住三德涅槃之
城,迹入化城,若从化主迹示说化。
「问此」等
者,此人附《正法华》设此问也。《正法华》名
「往古品」,问者潜改云「宿世品」,故答中不违
问者以顺正经可消今部。「又上根」下约三
时释。言「探取」等者,其文虽在法说述成,述
成正为引起中根,故释譬喻幼稚等文,皆
引用之。「若从」下自约当品,别论三时者,二
经俱具,正经从初不及今经处中之说,并
不云宝所者,如〈药草〉中不云地雨,若〈信解〉、
〈譬喻〉题通意别,别在实故;〈药草〉、〈化城〉题别意
别。
「问化城」等,可知。答中意者,此中文促无复
二味,但叙城后即向宝所。准此文意,说化
即是开权,开权即是显实,显实秖是说化,故
前约教中是圆教也,故应知是开显之圆。又
「领解」下释妨,以陈如记后方领故也。若记后
领,具领闻法及以授记,或文少等通有诸意。
「如今」下「云云」者,应出前渐后顿之相,具如
文中古今二同。
次偈七行颂前三义,初一行
颂所见事,次四行颂譬久远,三二行颂结
今昔。《经》云「其佛」等者,一切八相垂迹之处
皆先破魔,准说《法华》亦应先渐。复云破魔
似同秽土,若准寿长复非秽土,故知同居
释授记品¶ 第 297b 页 T34-0297.png
净秽其相盖多,故成道等不可全同此土三
藏,故知不可若引此土小教以消彼文。
问:
时诸梵天雨众天华,其华如山、树座犹下,其
相如何?
答
不思议事彼此不碍,列十方梵
文,正本中先四方、次四维、次上下,此则并是
随译者意,不知梵本次第如何?然正本列
数与此多异。
「相应」下「云云」者,皆据诸梵请
法偈文,亦与大小半满意同,然彼佛说法
亦约五味,故依古难当谓示劝證。
「云云」者,
应略辨三转之相。示者,谓此是苦乃至此
是道。劝者,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證、道应
修。證者,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
修不复更修。「示」谓示其相状,「劝」谓劝其令
修,「證」谓引己證彼。《大论》、《俱舍》诸文委释。若
以大小经论转法轮义同异之相尽著此中,
纸数盈百尚不可尽,意令知彼先小后
大同此土耳,故不多述。今辨诸门略示
同异,于中为四:初约所对,次「为声闻」下约
所为,三「何故」下明三转意,四「问」下料简。初文
二:先对四法,次对三道,以四法中义类同
故。第三意中云「为众生有三种根」者,声闻乘
中自有此三,故于鹿苑取悟不同。《大论》、《婆
沙》亦云三根,上根闻初转,中下准知。「问初
为」等者,既云声闻自有三根,五人并是声闻
根性,既具三根复有诸天,何意无三?「为生」
下答,人天通有三义故也。谓慧根道闻等不
同是三慧,悟有前后即三根,见修无学即
三道,色无色般义准亦有,但非因转法轮
得耳。
次释十二行者,为二:先双标两门教十,
藏,故知不可若引此土小教以消彼文。
问:
时诸梵天雨众天华,其华如山、树座犹下,其
相如何?
答
不思议事彼此不碍,列十方梵
文,正本中先四方、次四维、次上下,此则并是
随译者意,不知梵本次第如何?然正本列
数与此多异。
「相应」下「云云」者,皆据诸梵请
法偈文,亦与大小半满意同,然彼佛说法
亦约五味,故依古难当谓示劝證。
「云云」者,
应略辨三转之相。示者,谓此是苦乃至此
是道。劝者,谓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證、道应
修。證者,苦我已知不复更知,乃至道我已
修不复更修。「示」谓示其相状,「劝」谓劝其令
修,「證」谓引己證彼。《大论》、《俱舍》诸文委释。若
以大小经论转法轮义同异之相尽著此中,
纸数盈百尚不可尽,意令知彼先小后
大同此土耳,故不多述。今辨诸门略示
同异,于中为四:初约所对,次「为声闻」下约
所为,三「何故」下明三转意,四「问」下料简。初文
二:先对四法,次对三道,以四法中义类同
故。第三意中云「为众生有三种根」者,声闻乘
中自有此三,故于鹿苑取悟不同。《大论》、《婆
沙》亦云三根,上根闻初转,中下准知。「问初
为」等者,既云声闻自有三根,五人并是声闻
根性,既具三根复有诸天,何意无三?「为生」
下答,人天通有三义故也。谓慧根道闻等不
同是三慧,悟有前后即三根,见修无学即
三道,色无色般义准亦有,但非因转法轮
得耳。
次释十二行者,为二:先双标两门教十,
释授记品¶ 第 297c 页 T34-0297.png
「二者」下释。释中又六:先略释,次「又教」下判能
所,三「十二」下判轮非轮,四「若作」下判教行,
五「教轮」下判名体宽狭,六「或通」下判通别。初
文中云「十二行」者,四谛各用示等为教,一
转各生眼等为行。言「能所」者,四皆佛说故
云「能」,度入彼心故云「所」。言「是轮非轮」者,
轮以摧碾为义,唯教无行岂能摧惑?若不
摧惑亦无轮名。佛知机知时亦不无行而
徒转也。今言非者,教从化生、行从受者,是
故行轮从受者得、功归化主故从佛得,以
未尽理故重释之。若作二轮教行相循共
能摧惑,况复教行俱由佛转,是故教行俱得
名轮。但眼智等无别体故还指忍等,故
眼等行约于谛教而成十六,故三根人闻
三转教,各生眼等成四十八。宽狭中云「教
轮」等者,是化他智但属一权,则能转唯一、所
转十二,则能转名狭体宽、所转名宽体狭。「行
法轮」者,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故行随教并有
十二,虽俱十二宽狭则异。教定十二、行生
眼等,若以示等生于眼等,数同名异。次辨
通别中所言「或」者,不定辞也。或三人各闻三
转,或一人前后闻三。初虽别简,「今就」下正
释。初转法轮得见谛解,三乘之人方有十
二。
「所不」下简不能转者,又为二:初略示其
人,次「有解」下因兹通辨大小通别。初文二:
先正示人,次「夫转」下明不能转意。初文云
「沙门」谓佛法出家者,不因佛说尚不知名,
岂能转耶?故法轮名唯从佛得。沙门尚尔,况
馀众耶?有云:外道中出家者名沙门。若尔,
所,三「十二」下判轮非轮,四「若作」下判教行,
五「教轮」下判名体宽狭,六「或通」下判通别。初
文中云「十二行」者,四谛各用示等为教,一
转各生眼等为行。言「能所」者,四皆佛说故
云「能」,度入彼心故云「所」。言「是轮非轮」者,
轮以摧碾为义,唯教无行岂能摧惑?若不
摧惑亦无轮名。佛知机知时亦不无行而
徒转也。今言非者,教从化生、行从受者,是
故行轮从受者得、功归化主故从佛得,以
未尽理故重释之。若作二轮教行相循共
能摧惑,况复教行俱由佛转,是故教行俱得
名轮。但眼智等无别体故还指忍等,故
眼等行约于谛教而成十六,故三根人闻
三转教,各生眼等成四十八。宽狭中云「教
轮」等者,是化他智但属一权,则能转唯一、所
转十二,则能转名狭体宽、所转名宽体狭。「行
法轮」者,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故行随教并有
十二,虽俱十二宽狭则异。教定十二、行生
眼等,若以示等生于眼等,数同名异。次辨
通别中所言「或」者,不定辞也。或三人各闻三
转,或一人前后闻三。初虽别简,「今就」下正
释。初转法轮得见谛解,三乘之人方有十
二。
「所不」下简不能转者,又为二:初略示其
人,次「有解」下因兹通辨大小通别。初文二:
先正示人,次「夫转」下明不能转意。初文云
「沙门」谓佛法出家者,不因佛说尚不知名,
岂能转耶?故法轮名唯从佛得。沙门尚尔,况
馀众耶?有云:外道中出家者名沙门。若尔,
释授记品¶ 第 298a 页 T34-0298.png
何故云「尚不能知」?当知以正况邪。「有解」至
「之意」者,今师有时作此解也,因此通辨非
初转也。于中四:先明一代卷舒,次「小乘」下
辨一代体,三「十二」下辨名体同异,四「又三人」
下辨通别。初文者且从谛体以论卷舒,从
无舒四、卷四归无,卷舒秖是开合意耳。具
如《玄》文七重二谛中说。言「大小」者,且约小
衍释出体耳。委悉应约五味四教以明开
显,具如《玄》文及以《止观》辨体中说。三明名
体中云「十二因缘是别相」者,一者总离而为
三世,二者别离因二果五、因三果二,具如《玄》
文及《俱舍》等。四明通别为三:先约因缘,次
约四谛,三约六度。初文又二:初对三人,次
「无生」下明卷舒。初「三人」下通别可见。「相生传
传灭」者,舒则传生、卷则传灭,具如《玄》文以辨
兴废。次约四谛,但以二乘对菩萨者,但是
文略,亦应先明离合,次对三乘四教,后明
卷舒。三约六度中四:先明通小,次明通
凡,三「若尔」下释疑,释中但云二乘不云凡
夫者,二乘犹有分得故也。四「阿毗昙」下引
小證通。「宝云经三乘毗尼」者,引事證通。「云
云」者,应具明所以。「脱子果两缚」者,叙初显
后。「俱解脱云云」者,应释三脱相对三念处,
具如《止观》第十卷。乃显俱解脱人具足事
定名深妙耳。
「诸根」等者,文有二释意者,初
释即相似位。次释云「入佛境界」者,即初住位。
具如《华严》十种六根。下文颂中云「分别真实
法」者,分别故始自色心终至种智皆不出
实相,故云「真实」。「八万四千劫」下「云云」者,须
「之意」者,今师有时作此解也,因此通辨非
初转也。于中四:先明一代卷舒,次「小乘」下
辨一代体,三「十二」下辨名体同异,四「又三人」
下辨通别。初文者且从谛体以论卷舒,从
无舒四、卷四归无,卷舒秖是开合意耳。具
如《玄》文七重二谛中说。言「大小」者,且约小
衍释出体耳。委悉应约五味四教以明开
显,具如《玄》文及以《止观》辨体中说。三明名
体中云「十二因缘是别相」者,一者总离而为
三世,二者别离因二果五、因三果二,具如《玄》
文及《俱舍》等。四明通别为三:先约因缘,次
约四谛,三约六度。初文又二:初对三人,次
「无生」下明卷舒。初「三人」下通别可见。「相生传
传灭」者,舒则传生、卷则传灭,具如《玄》文以辨
兴废。次约四谛,但以二乘对菩萨者,但是
文略,亦应先明离合,次对三乘四教,后明
卷舒。三约六度中四:先明通小,次明通
凡,三「若尔」下释疑,释中但云二乘不云凡
夫者,二乘犹有分得故也。四「阿毗昙」下引
小證通。「宝云经三乘毗尼」者,引事證通。「云
云」者,应具明所以。「脱子果两缚」者,叙初显
后。「俱解脱云云」者,应释三脱相对三念处,
具如《止观》第十卷。乃显俱解脱人具足事
定名深妙耳。
「诸根」等者,文有二释意者,初
释即相似位。次释云「入佛境界」者,即初住位。
具如《华严》十种六根。下文颂中云「分别真实
法」者,分别故始自色心终至种智皆不出
实相,故云「真实」。「八万四千劫」下「云云」者,须
释授记品¶ 第 298b 页 T34-0298.png
得具明时节之意,诸佛奚尝不与定俱,但
由物机在十六子结缘齐限,故尔许时具
如次文所述者是。《正法华》云「入定经三十
万劫」,不知法护所以所译其数顿乖。「逢值有
三种」者,前二可知。第三既云但论遇小中
间之言,自望元初结小缘者耳。第三类人
未曾闻大,便即流转,此人即以初闻小时
为初结缘,复于中间唯习于小,今遇王子
初且闻小。人见释迦一代教中一分声闻
未发心者,便即判云永灭无发,是则不
知如来长远之化。
次问答,答中约四悉说,
文少不次,先对治,次为人,次乐欲,次第一
义。
问:
此经何文赴其乐短?
答:
龙女是。〈法师品〉
中虽无时节,计应非远。小乘教中尚乃秖
云六十百劫出界,但经八六四二虽大小
有殊,犹在权教,故实教中六根五品一世可
期,乃至《金光明经》一生十地,故南岳用《普贤
观》意,云六根极迟不出三生,虽四悉赴机
随好长短,论其自行终无端拱。准论即是
众生意乐,意趣意乐正当四悉之初,仍少馀
三。若指他佛为平等者,终不及以四悉
意也。
问:
法华实教秖应实说,何故劫数犹短
说长?
答:
言权实者,论所行法时节,乃是诱
进疲夫。应知权教一向说长,如《婆沙》三秖
及诸大乘经无量劫,此则定不可短。虽实
教中有长有短,若依实道定短为正,如常
不轻轻毁之众,秖经四千亿佛皆悉得度,
岂有必经多尘劫耶?虽然长短在机,理岂
尔耶?既长短约人,但不笃自勤,何须论他
由物机在十六子结缘齐限,故尔许时具
如次文所述者是。《正法华》云「入定经三十
万劫」,不知法护所以所译其数顿乖。「逢值有
三种」者,前二可知。第三既云但论遇小中
间之言,自望元初结小缘者耳。第三类人
未曾闻大,便即流转,此人即以初闻小时
为初结缘,复于中间唯习于小,今遇王子
初且闻小。人见释迦一代教中一分声闻
未发心者,便即判云永灭无发,是则不
知如来长远之化。
次问答,答中约四悉说,
文少不次,先对治,次为人,次乐欲,次第一
义。
问:
此经何文赴其乐短?
答:
龙女是。〈法师品〉
中虽无时节,计应非远。小乘教中尚乃秖
云六十百劫出界,但经八六四二虽大小
有殊,犹在权教,故实教中六根五品一世可
期,乃至《金光明经》一生十地,故南岳用《普贤
观》意,云六根极迟不出三生,虽四悉赴机
随好长短,论其自行终无端拱。准论即是
众生意乐,意趣意乐正当四悉之初,仍少馀
三。若指他佛为平等者,终不及以四悉
意也。
问:
法华实教秖应实说,何故劫数犹短
说长?
答:
言权实者,论所行法时节,乃是诱
进疲夫。应知权教一向说长,如《婆沙》三秖
及诸大乘经无量劫,此则定不可短。虽实
教中有长有短,若依实道定短为正,如常
不轻轻毁之众,秖经四千亿佛皆悉得度,
岂有必经多尘劫耶?虽然长短在机,理岂
尔耶?既长短约人,但不笃自勤,何须论他
释授记品¶ 第 298c 页 T34-0298.png
时长短耶?
「三乘通教有馀国」者,一家明义
以土对教,具如《止观》及《净名疏》。并有用教
横竖二对,横论土体与教相当,竖论约土
用教多少,则二乘人于彼有馀已成通人,
故云「通教有馀国」也。亦有于此已成通人,
谓从鹿苑至方等部,重入通教成无生人,
亦非更用此教断惑。「教道」者化道也,教为
化道故云「教道」。「众又清净」至「立也」者,化道
欲毕由众机熟,熟谓智断二德具足,故清
净言表烦恼尽故云断德,正解属智智必
照谛故云了达。诸禅之言义通智断,界内
惑尽也。「四不坏信」者,《俱舍》二十五云:「證净有
四种,谓佛、法、僧、戒,见三得法戒,见道兼佛
僧,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信戒二为体,
四皆唯无漏。」《论》云「经说有四證净,谓佛等
四,四是所證,见三谛时得法界二,见道谛
时兼得佛僧。」广如《论》文。此全从小释也,此
以鹿苑对涅槃时。次释中「唯清净一句在
小信解」去,具腾渐中二味教也。前释应〈方
便〉、〈譬喻品〉意,次释应〈信解品〉意。「若世无二乘」
等者,问意者准理,世无一人合永入灭,会
必归大,何用施三?答意可见。世言入者,
但自谓耳。经文既云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岂
可必立定性者耶?「若中间」至「第二譬也」者,
此两中间各有二意:若为菩提者,须已入
不退位,或是初心不必尽退;若住声闻者,或
是初小,或是中途二类,俱须设化城譬。
「问此
中」等者,问〈化城品〉但云「始终随逐」,何故无〈信
解〉中相失及譬品惊入等耶?若其无者,彼无
「三乘通教有馀国」者,一家明义
以土对教,具如《止观》及《净名疏》。并有用教
横竖二对,横论土体与教相当,竖论约土
用教多少,则二乘人于彼有馀已成通人,
故云「通教有馀国」也。亦有于此已成通人,
谓从鹿苑至方等部,重入通教成无生人,
亦非更用此教断惑。「教道」者化道也,教为
化道故云「教道」。「众又清净」至「立也」者,化道
欲毕由众机熟,熟谓智断二德具足,故清
净言表烦恼尽故云断德,正解属智智必
照谛故云了达。诸禅之言义通智断,界内
惑尽也。「四不坏信」者,《俱舍》二十五云:「證净有
四种,谓佛、法、僧、戒,见三得法戒,见道兼佛
僧,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信戒二为体,
四皆唯无漏。」《论》云「经说有四證净,谓佛等
四,四是所證,见三谛时得法界二,见道谛
时兼得佛僧。」广如《论》文。此全从小释也,此
以鹿苑对涅槃时。次释中「唯清净一句在
小信解」去,具腾渐中二味教也。前释应〈方
便〉、〈譬喻品〉意,次释应〈信解品〉意。「若世无二乘」
等者,问意者准理,世无一人合永入灭,会
必归大,何用施三?答意可见。世言入者,
但自谓耳。经文既云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岂
可必立定性者耶?「若中间」至「第二譬也」者,
此两中间各有二意:若为菩提者,须已入
不退位,或是初心不必尽退;若住声闻者,或
是初小,或是中途二类,俱须设化城譬。
「问此
中」等者,问〈化城品〉但云「始终随逐」,何故无〈信
解〉中相失及譬品惊入等耶?若其无者,彼无
释授记品¶ 第 299a 页 T34-0299.png
随逐。又亦应与中上永乖,何得以此而
例于彼?答中意者,用譬方法不同故也。文
不合用非意阙也,故云「而其意则通」。所言
「通」者,相失相见既是中根得悟已后领于今
日,未有大小化前名为背父,及明见父
不识之咎。譬中云惊入者,我虽背父而父
不舍恒思我机,机生之初故有惊入之义。
若论机应结缘已后,奚尝不随如今文耶?
此中既云中间相遇,乃至今日相见得度,故
知中间不无相失惊入,当知随逐由惊入,
惊入故相见,相见由相失,各举一边大旨
无别。
次「问」者,既云随逐不云失等,今既
得益那无不虚?答中意云开显已多取信
为易,故不假用不虚譬也。又上为中下
未悟,今此迹事已周。「二十二番」者,准下疏
文问五处开权何异?答中具列五文处所,
故知此前但有四处,四处则有二十二番。五
佛章为一处,长行偈颂各五即十番也。〈譬喻〉
中开譬合譬各有长行偈颂,故有四番。〈信
解〉中领上开合,各有长行偈颂,又有四番。
〈药草喻〉中亦有开合,各有长行偈颂,又有
四番。三四并十即二十二。略开但是动执
生疑,非正开显。颂中虽有略颂等文,但属
释迦章中共为一意;法说虽有领解述成,
非正开显;药草疏中虽云先智次教总为
开合,若各立者则成多番,有何不可?是故
且依疏文为定。
释五百由旬中先出他解,
「基师」中先述,次破云「今谓非别非通」者,七
地断习非正别义,八地断无明又非通义,
例于彼?答中意者,用譬方法不同故也。文
不合用非意阙也,故云「而其意则通」。所言
「通」者,相失相见既是中根得悟已后领于今
日,未有大小化前名为背父,及明见父
不识之咎。譬中云惊入者,我虽背父而父
不舍恒思我机,机生之初故有惊入之义。
若论机应结缘已后,奚尝不随如今文耶?
此中既云中间相遇,乃至今日相见得度,故
知中间不无相失惊入,当知随逐由惊入,
惊入故相见,相见由相失,各举一边大旨
无别。
次「问」者,既云随逐不云失等,今既
得益那无不虚?答中意云开显已多取信
为易,故不假用不虚譬也。又上为中下
未悟,今此迹事已周。「二十二番」者,准下疏
文问五处开权何异?答中具列五文处所,
故知此前但有四处,四处则有二十二番。五
佛章为一处,长行偈颂各五即十番也。〈譬喻〉
中开譬合譬各有长行偈颂,故有四番。〈信
解〉中领上开合,各有长行偈颂,又有四番。
〈药草喻〉中亦有开合,各有长行偈颂,又有
四番。三四并十即二十二。略开但是动执
生疑,非正开显。颂中虽有略颂等文,但属
释迦章中共为一意;法说虽有领解述成,
非正开显;药草疏中虽云先智次教总为
开合,若各立者则成多番,有何不可?是故
且依疏文为定。
释五百由旬中先出他解,
「基师」中先述,次破云「今谓非别非通」者,七
地断习非正别义,八地断无明又非通义,
释授记品¶ 第 299b 页 T34-0299.png
正似别接通耳。《论》云「初地见道,二地去入
修道」者,应知地前是伏别惑,登地是断同
体见思。若不尔者,岂有大乘回向而齐小
乘上忍?十住已断界内惑尽,故《璎珞》云:「七
心不退,何处煖位名不退耶?十行遍入十方
世界,顶法仍退,何能遍游?忍无出观之文,安
能法界回向?」《璎珞》初地三观现前,如何初地
始入见道?请将四十心位,一一以消凡文,
伏断义殊功用天隔。论中破外破小,本令
入正入大,焉存定性而令永灭?小乘自谓
住果,大判终无不生,故知灭后彼土得闻,
不可复依不闻之论。论宗既无开权之说,
永灭乃是蔽实之文,有定不定秖可用申斥
夺之经废偏废小权实之路永隔,具消此
意诸教自显。
「有家云流来」等者,依摄大乘师
立七种生死,仍少有后无后,复合反出流
来,故但云四。具如《止观》第七及记。彼文破
云割二死于荒外等,今文乃成割于四种,
故须更问,等是以生死为譬,何故合反出
流来。又无馀二中间即是方便生死。「有人难」
者,难向摄师。夫因果相当,准教以立因果
之称,具如《胜鬘》,彼以五因对于二果,四住
即是分段之因,无明即是变易因也。汝于分
段果上既更立流来,于变易果中更开中
间,亦应四住无明各更别立。具如《止观》中
破。
次引《大论》二文者,證生死但二。言「肉身」
者,四住未尽通名肉身。言「法身」者,且通界
外两土,俱称变易及法性身者是也。此證
二死,非论常身,此《大论》正文。当代大乘师,
修道」者,应知地前是伏别惑,登地是断同
体见思。若不尔者,岂有大乘回向而齐小
乘上忍?十住已断界内惑尽,故《璎珞》云:「七
心不退,何处煖位名不退耶?十行遍入十方
世界,顶法仍退,何能遍游?忍无出观之文,安
能法界回向?」《璎珞》初地三观现前,如何初地
始入见道?请将四十心位,一一以消凡文,
伏断义殊功用天隔。论中破外破小,本令
入正入大,焉存定性而令永灭?小乘自谓
住果,大判终无不生,故知灭后彼土得闻,
不可复依不闻之论。论宗既无开权之说,
永灭乃是蔽实之文,有定不定秖可用申斥
夺之经废偏废小权实之路永隔,具消此
意诸教自显。
「有家云流来」等者,依摄大乘师
立七种生死,仍少有后无后,复合反出流
来,故但云四。具如《止观》第七及记。彼文破
云割二死于荒外等,今文乃成割于四种,
故须更问,等是以生死为譬,何故合反出
流来。又无馀二中间即是方便生死。「有人难」
者,难向摄师。夫因果相当,准教以立因果
之称,具如《胜鬘》,彼以五因对于二果,四住
即是分段之因,无明即是变易因也。汝于分
段果上既更立流来,于变易果中更开中
间,亦应四住无明各更别立。具如《止观》中
破。
次引《大论》二文者,證生死但二。言「肉身」
者,四住未尽通名肉身。言「法身」者,且通界
外两土,俱称变易及法性身者是也。此證
二死,非论常身,此《大论》正文。当代大乘师,
释授记品¶ 第 299c 页 T34-0299.png
岂过于龙树,云阿罗汉须舍分段方入变
易。「有人云」下,此师所计似通教义,故云「二
国中间难过」,以六地与二乘齐,至此多堕
二乘地故。「难者」下他人难向所立义也。汝以
四百喻于七地,故须六地对于三百,三百
又以二乘功齐,既与二乘共行三百,至此
去住不同,何名共行?故下难云「不应得齐」。
「言六十劫」等者,声闻极久六十劫,支佛极久
百劫。「二乘于佛道纡回」者,明二乘人与行
菩萨道别,且取證故。「今谓」下破云「非通非
别」者,破其难者,二十二大僧祇故非通,六
地齐二乘故非别。二十二僧祇请检《大论》,
此亦似别接通义也。「有人言」下别义不成,
不应七住已上为五百,如《大经》八万劫到等
者,具如《止观》第七记。具引《大经》三文,此师意
以发菩提心处是七住已上。言「如三根」等者,
此师意以三周得记为三根人,以同至《大
经》发菩提心处。言「五种人」者,指前《大经》四
果支佛,此五种人发心同三周人度于五百。
「此取」下破前所引,明八万与三周不同,当
知此师全迷次位,亦全不识八万之言,亦不
解二乘得记之位,亦不了于界内外教,若
挫若引其意各别,故须善识。
「难云」去,今文难
意。《经》云「为二乘人立于化城」,故云二地,岂
是度三乘而云菩萨至六地时等耶?三乘
之人不尽住城,纵入城已,亦不皆至,八六
四二发心方出。次「若五人」去纵难,纵有此义,
如《涅槃》中二乘人必至界外方度五百者,
义不尽然,故云「大经一意」耳。言「一意」者,经
易。「有人云」下,此师所计似通教义,故云「二
国中间难过」,以六地与二乘齐,至此多堕
二乘地故。「难者」下他人难向所立义也。汝以
四百喻于七地,故须六地对于三百,三百
又以二乘功齐,既与二乘共行三百,至此
去住不同,何名共行?故下难云「不应得齐」。
「言六十劫」等者,声闻极久六十劫,支佛极久
百劫。「二乘于佛道纡回」者,明二乘人与行
菩萨道别,且取證故。「今谓」下破云「非通非
别」者,破其难者,二十二大僧祇故非通,六
地齐二乘故非别。二十二僧祇请检《大论》,
此亦似别接通义也。「有人言」下别义不成,
不应七住已上为五百,如《大经》八万劫到等
者,具如《止观》第七记。具引《大经》三文,此师意
以发菩提心处是七住已上。言「如三根」等者,
此师意以三周得记为三根人,以同至《大
经》发菩提心处。言「五种人」者,指前《大经》四
果支佛,此五种人发心同三周人度于五百。
「此取」下破前所引,明八万与三周不同,当
知此师全迷次位,亦全不识八万之言,亦不
解二乘得记之位,亦不了于界内外教,若
挫若引其意各别,故须善识。
「难云」去,今文难
意。《经》云「为二乘人立于化城」,故云二地,岂
是度三乘而云菩萨至六地时等耶?三乘
之人不尽住城,纵入城已,亦不皆至,八六
四二发心方出。次「若五人」去纵难,纵有此义,
如《涅槃》中二乘人必至界外方度五百者,
义不尽然,故云「大经一意」耳。言「一意」者,经
释授记品¶ 第 300a 页 T34-0300.png
存教道,被钝根者,岂可悉然耶?又经虽三
文,但是一义,故云「一意」。然《大经》意令其弊
远、逼令现发,岂可一向待界外耶?「此中」下
今家略解,此化城意元为此世先权后实之
人。「若五人」下明此五人。若于界外经于长
时皆自能进,非此中意;若法华前密进之人
为自进者,亦非此中意。准今经意待废方
进,故不闻妙经自度自进者,亦失化城意,
即是失今经意也。今经意者,出在外界亦
须闻经,况此界耶?「有人云三界为三」等者,
具如《止观》中破。破其二乘不待开权而自
显实,名为辄行四百五百。「凡夫」等者,今家
杂列过二障、灭二见,离水火、免二狱,越
二边、超自他,并至五百。「大品」下此立通义,
令知非实既是通义,故合二乘共为一百,
《论》文以二乘为四百故,若至法华更须
开之以为五百,五百须过,具如正解中说。
次引《大品》辨非故来,彼《大品》中明通菩萨
过二乘地,既未彰言此城是化,故知彼部
兼权显实。若云化城即须引进,若引进者
须记二乘;既未记二乘,是故彼部城仍是
实。「既未论」下今文设徵,既未云城是化,即
未开权,若未开权应亦无实。何故?般若
已明实慧,实慧即是实所故也。答意者,显实
语通开权局此十义。别中「行因六百劫」者,恐
文误,应云「六十劫百劫」。声闻六十、支佛百
劫,馀者可见。「火宅三车今为二百」者,今文假
立难也。何故?譬品三车须废化城,但云二
百须进,意以二百但是二乘。「三根」下答。先
文,但是一义,故云「一意」。然《大经》意令其弊
远、逼令现发,岂可一向待界外耶?「此中」下
今家略解,此化城意元为此世先权后实之
人。「若五人」下明此五人。若于界外经于长
时皆自能进,非此中意;若法华前密进之人
为自进者,亦非此中意。准今经意待废方
进,故不闻妙经自度自进者,亦失化城意,
即是失今经意也。今经意者,出在外界亦
须闻经,况此界耶?「有人云三界为三」等者,
具如《止观》中破。破其二乘不待开权而自
显实,名为辄行四百五百。「凡夫」等者,今家
杂列过二障、灭二见,离水火、免二狱,越
二边、超自他,并至五百。「大品」下此立通义,
令知非实既是通义,故合二乘共为一百,
《论》文以二乘为四百故,若至法华更须
开之以为五百,五百须过,具如正解中说。
次引《大品》辨非故来,彼《大品》中明通菩萨
过二乘地,既未彰言此城是化,故知彼部
兼权显实。若云化城即须引进,若引进者
须记二乘;既未记二乘,是故彼部城仍是
实。「既未论」下今文设徵,既未云城是化,即
未开权,若未开权应亦无实。何故?般若
已明实慧,实慧即是实所故也。答意者,显实
语通开权局此十义。别中「行因六百劫」者,恐
文误,应云「六十劫百劫」。声闻六十、支佛百
劫,馀者可见。「火宅三车今为二百」者,今文假
立难也。何故?譬品三车须废化城,但云二
百须进,意以二百但是二乘。「三根」下答。先
释授记品¶ 第 300b 页 T34-0300.png
答三车者,三乘根性俱为火烧,俱求出宅
以喻三车。次「佛道」下答二百。言「佛道」者指
圆果也。故藏通二乘去佛果远,是故须过
二乘二百方至佛果。言「佛乘非障」者,藏通
菩萨亦名佛乘,尔前皆进故云「非障」。又三藏
菩萨若据断惑劣于二乘,三百须离岂二百
耶?但此菩萨已发大心,虽未断惑且名佛
乘。人见佛乘便为一概,若尔,牟尼说法蕴
应已摄九会,五百阿罗汉应是四菩萨,世
品应说莲华藏海,贤圣品应说四十二位,
定品应是楞严三昧,智品应是诸陀罗尼。若
法若众既其不同,化主化事安能不别?如
是别相无量无边不可具举,菩萨求此乘
故,亦且名为摩诃萨耳。
「何故」下更难?何故界
内凡夫开为三百?界外圣人但为三百。此问
意者离分段界内应短,迷佛道界外应长,
如何却短?「此引」下答可见。「若尔」下更难。若也
今经是了义者,何故实少而言多?实多而言
少?「佛道」下答,界内虽少以有堕苦而难行,
界外虽多已住法性而易进。约行论难
易,非约地近远,故所说者真了义也。
「问二
百是二乘难」等者,问意宝所总有五百由旬,
凡夫二乘俱须过之,不云须过菩萨,菩萨
应当非是难耶?「菩萨」下以菩萨重徵,若菩
萨非难,何故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若俱须
车,则三人俱为三百所障,既得出已应同
二乘。「二百是障云云」者,先以通教答此难
意,凡夫须出界故三百是难,二乘须发心
故二百是难,菩萨已发心虽难而可度,菩萨
以喻三车。次「佛道」下答二百。言「佛道」者指
圆果也。故藏通二乘去佛果远,是故须过
二乘二百方至佛果。言「佛乘非障」者,藏通
菩萨亦名佛乘,尔前皆进故云「非障」。又三藏
菩萨若据断惑劣于二乘,三百须离岂二百
耶?但此菩萨已发大心,虽未断惑且名佛
乘。人见佛乘便为一概,若尔,牟尼说法蕴
应已摄九会,五百阿罗汉应是四菩萨,世
品应说莲华藏海,贤圣品应说四十二位,
定品应是楞严三昧,智品应是诸陀罗尼。若
法若众既其不同,化主化事安能不别?如
是别相无量无边不可具举,菩萨求此乘
故,亦且名为摩诃萨耳。
「何故」下更难?何故界
内凡夫开为三百?界外圣人但为三百。此问
意者离分段界内应短,迷佛道界外应长,
如何却短?「此引」下答可见。「若尔」下更难。若也
今经是了义者,何故实少而言多?实多而言
少?「佛道」下答,界内虽少以有堕苦而难行,
界外虽多已住法性而易进。约行论难
易,非约地近远,故所说者真了义也。
「问二
百是二乘难」等者,问意宝所总有五百由旬,
凡夫二乘俱须过之,不云须过菩萨,菩萨
应当非是难耶?「菩萨」下以菩萨重徵,若菩
萨非难,何故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若俱须
车,则三人俱为三百所障,既得出已应同
二乘。「二百是障云云」者,先以通教答此难
意,凡夫须出界故三百是难,二乘须发心
故二百是难,菩萨已发心虽难而可度,菩萨
释授记品¶ 第 300c 页 T34-0300.png
在凡时,同凡离三百,不共二乘證,不忧
二百难。若别教菩萨,初亦同凡夫,本期于五
百,圆人初发心,即名至宝所。「大论」下引论
辨别是通教意,当知共二乘,同至于四百,
今经独在圆,一切权已废,废已一切开,无
非菩萨道,是故七方便,皆过于五百。故《大
论》通义,三乘所息处同皆名四百,菩萨至此
位能入界化物,故初发足处,复名为一百。
「此经」下明圆异通。五百之内位在菩萨名
菩萨道,过五百者名为果道开权显实,藏
通菩萨是菩萨道,故云「即入佛道」。「云云」者,
应更明诸教佛道不同,然后开权论入不
入。
「今依」下方是正释,亲奉圣音尚云难知,
虽曰难知不出此三。「二险难」至「言恶道也」
者,导师意本令度五百,以三藏人自行旷
绝,三百生疲,导师立化。「一旷绝」等者,入城
多是三藏二乘,且云「无人」,据理通于通教
二乘,有人之言通指衍教,圆别二教非旷有
人,故有依无依俱行旷路,即藏通二乘。「有一
导师」至「六根净」者,即十种六根,初住分得,
即十六子初结缘时,若诸方佛今日已前或
可亦在初住已上,今八方作佛唯在极果,
故释慧明云三智五眼三明十力。经云「慧」
文云「智」,随语便耳。然明慧等亦通初住真
因分成,以是故知通指今昔并名导师,俱
六根净故。下释中多种导师,并共在此。「所将
人众」等者,上立难云何不立相失惊入?今
虽无其言似有其义,以所将之言其意尚
宽,与所将共即入义也,故云「别譬广颂」等。
二百难。若别教菩萨,初亦同凡夫,本期于五
百,圆人初发心,即名至宝所。「大论」下引论
辨别是通教意,当知共二乘,同至于四百,
今经独在圆,一切权已废,废已一切开,无
非菩萨道,是故七方便,皆过于五百。故《大
论》通义,三乘所息处同皆名四百,菩萨至此
位能入界化物,故初发足处,复名为一百。
「此经」下明圆异通。五百之内位在菩萨名
菩萨道,过五百者名为果道开权显实,藏
通菩萨是菩萨道,故云「即入佛道」。「云云」者,
应更明诸教佛道不同,然后开权论入不
入。
「今依」下方是正释,亲奉圣音尚云难知,
虽曰难知不出此三。「二险难」至「言恶道也」
者,导师意本令度五百,以三藏人自行旷
绝,三百生疲,导师立化。「一旷绝」等者,入城
多是三藏二乘,且云「无人」,据理通于通教
二乘,有人之言通指衍教,圆别二教非旷有
人,故有依无依俱行旷路,即藏通二乘。「有一
导师」至「六根净」者,即十种六根,初住分得,
即十六子初结缘时,若诸方佛今日已前或
可亦在初住已上,今八方作佛唯在极果,
故释慧明云三智五眼三明十力。经云「慧」
文云「智」,随语便耳。然明慧等亦通初住真
因分成,以是故知通指今昔并名导师,俱
六根净故。下释中多种导师,并共在此。「所将
人众」等者,上立难云何不立相失惊入?今
虽无其言似有其义,以所将之言其意尚
宽,与所将共即入义也,故云「别譬广颂」等。
释授记品¶ 第 301a 页 T34-0301.png
「第二白导师言」至「结缘之导师」者,此四导师,
第一通因果,第二唯在因,三四唯在果。言
「通途」者,通他人故。言「结缘」者,局我师故。
言「权智」者,取施小时。言「实智」者,取开权
时。四从时异,人秖是一并是王子,从始至
今。言「白结缘」者,初退已后小机欲生,名之
为「白」。示城之日通往及今,虽有馀三必
须通途常相随逐。「感于法身」者,大机已灭小
机当生,故未见应佛、冥感法身,非冥非显
应耳。「作化说化」者,前虽云化作一城,乃是
意轮,故知说化即口轮也。非意无以说,说
必身轮,身轮但据示为丈六,先须意轮不
谋而运,故知三轮未尝暂离。「汝等勿怖」等
者,义含三转文不次第者,且明化城具三
转义,何必次第?「前至宝所」者,初今文正释
义,在衍门约共菩萨。次「一说」下他人异解。
「若尔」下今文判此三乘中仍取菩萨,似同别
教从假入空。若引《胜鬘》但是通途论退大
者,故亦应云别义不成且一往耳。何者?别
中更无作二乘文。然《大经》中亦借二乘以
别别位,故且言之。「又说云」下他人释。「大品」
下今师引《大品》、《净名》判向一师。云「别接通
耳」者,「但入化城竟」,通也;「然后前进」者,别接
也。《大品》中明三种菩萨,皆云初发即是被
接,若二乘人显无此事,净名亦尔,与而言
之,似别接通耳。又二乘人闻菩萨不思议
法,仍取小果,秖于此座即被弹诃,及加说
大,故知从此密蒙被接。若准《玄》文,至般
若时冥成别人,故显露接唯是菩萨,二乘
释授记品¶ 第 301b 页 T34-0301.png
密得无处不通。若言至般若时成别人者,
仍是次第之密非不次第,不次第密处处显
实,岂但别耶?
「但于今佛」等者,释出其意。「亦
如今人」等者,非文正意,对退大等一往言
之,具足应如「从今现在」已下文是。言「今
现在」等者,指佛未开权前也。故知末代一
时得闻,闻而生信,事须宿种。「如涅槃中意」
者,即十仙等至法华中化道已足,故于涅槃
显露教中取小果者,皆知真实。「大经三文」
者,然此三文其言小别其意大同,若至菩提
心,必至菩提涅槃,初一是因、后二是果,果
中既是智断二德,故初发心菩萨可指初住
分得智断。然经三文皆云八六四二,岂可因
果同经尔许时耶?此且一往故菩提涅槃并
通因果,若教仍权但至初住,纵至极果其
教亦权,岂必八六等方至极果耶?则与一
生八地生身得忍为妨。
「然过五百三义」者,先
列三意,次「菩提心」下释成三意。菩提心即初
住菩提,行者即从初住起行,二文并在因,
即《大经》初文也。「得佛道」者,即二三两文,即是
极位菩提涅槃。然须依理使宝所义通,此
亦何必以极果为宝所?虽有二意应从
初说,良由宝渚、菩提涅槃其名既通,故得
两释。故从圆义、从初发心,三义具足。「下文
云」下至「得佛道也」者,引今文證三义也。「何
故」下问。「二乘」下答,一往从果故佛度五百。
「免难大机发」者,以文狭故,准〈譬品〉可知。「大
经」下正判但至初住也。「此取钝根」者,有二
义,一者五中前三人钝,以住果故;二者五人
仍是次第之密非不次第,不次第密处处显
实,岂但别耶?
「但于今佛」等者,释出其意。「亦
如今人」等者,非文正意,对退大等一往言
之,具足应如「从今现在」已下文是。言「今
现在」等者,指佛未开权前也。故知末代一
时得闻,闻而生信,事须宿种。「如涅槃中意」
者,即十仙等至法华中化道已足,故于涅槃
显露教中取小果者,皆知真实。「大经三文」
者,然此三文其言小别其意大同,若至菩提
心,必至菩提涅槃,初一是因、后二是果,果
中既是智断二德,故初发心菩萨可指初住
分得智断。然经三文皆云八六四二,岂可因
果同经尔许时耶?此且一往故菩提涅槃并
通因果,若教仍权但至初住,纵至极果其
教亦权,岂必八六等方至极果耶?则与一
生八地生身得忍为妨。
「然过五百三义」者,先
列三意,次「菩提心」下释成三意。菩提心即初
住菩提,行者即从初住起行,二文并在因,
即《大经》初文也。「得佛道」者,即二三两文,即是
极位菩提涅槃。然须依理使宝所义通,此
亦何必以极果为宝所?虽有二意应从
初说,良由宝渚、菩提涅槃其名既通,故得
两释。故从圆义、从初发心,三义具足。「下文
云」下至「得佛道也」者,引今文證三义也。「何
故」下问。「二乘」下答,一往从果故佛度五百。
「免难大机发」者,以文狭故,准〈譬品〉可知。「大
经」下正判但至初住也。「此取钝根」者,有二
义,一者五中前三人钝,以住果故;二者五人
释授记品¶ 第 301c 页 T34-0301.png
大乘根钝,以教权故。故云若如三藏中至
岂须八万与十千耶?验知八万等其教是权。
未至界外者尚于此生法华即发,岂定界
外必尔许耶?「云云」者,释出教权须废所以,
当知诸教长远之位多是教道,岂有出界
闻胜应说,必须更经八六四二?虽尔若不
释此开权妙经,岂可专辄汎有此说,今根
浅者便生疑谤。佛世尚经四十馀年不显
真实,若除佛灭后及首楞严,谤亦成种,但
非故恼成种何疑?「渐入佛慧」者,此中文狭,
秖云灭化即至宝所,不云城中经诸味者,
准〈信解品〉文,理必须有。
「旧问」者,先立妨,
次「车何故」下列三问。答中先答有无者,初约
譬,次「理教」下约法。先譬者,今问车城二譬并
出三界宅,与三百俱譬三界,可由对车
使三界与涅槃有隔,可由对城使三界
望涅槃即迥。次约法者,城在界外如何执
教?即令理有长者说车,不应唯理教何
必无,然所譬之处是同,安得车隔城迥?长
者既其露地而坐,车亦应迥,其路既经三百
由旬,城亦应隔。若言其路旷绝名为迥者,
门宅俱烧何隔之有?既难法喻无可为凭。
何以有无不同而为答耶?今约法寄喻方
为通之,昔覆实明权,权隐于实故云车隔。
今彰灼说云城是化,故云迥地。岂有执教
取理令一理是有、执理取教令三教成
无?若尔车城俱有理教,咸是有无。
次「车三」
下答三一中亦先约譬,次约理教。先譬中
云「息处所乐三一不同」者,车可非息处,城
岂须八万与十千耶?验知八万等其教是权。
未至界外者尚于此生法华即发,岂定界
外必尔许耶?「云云」者,释出教权须废所以,
当知诸教长远之位多是教道,岂有出界
闻胜应说,必须更经八六四二?虽尔若不
释此开权妙经,岂可专辄汎有此说,今根
浅者便生疑谤。佛世尚经四十馀年不显
真实,若除佛灭后及首楞严,谤亦成种,但
非故恼成种何疑?「渐入佛慧」者,此中文狭,
秖云灭化即至宝所,不云城中经诸味者,
准〈信解品〉文,理必须有。
「旧问」者,先立妨,
次「车何故」下列三问。答中先答有无者,初约
譬,次「理教」下约法。先譬者,今问车城二譬并
出三界宅,与三百俱譬三界,可由对车
使三界与涅槃有隔,可由对城使三界
望涅槃即迥。次约法者,城在界外如何执
教?即令理有长者说车,不应唯理教何
必无,然所譬之处是同,安得车隔城迥?长
者既其露地而坐,车亦应迥,其路既经三百
由旬,城亦应隔。若言其路旷绝名为迥者,
门宅俱烧何隔之有?既难法喻无可为凭。
何以有无不同而为答耶?今约法寄喻方
为通之,昔覆实明权,权隐于实故云车隔。
今彰灼说云城是化,故云迥地。岂有执教
取理令一理是有、执理取教令三教成
无?若尔车城俱有理教,咸是有无。
次「车三」
下答三一中亦先约譬,次约理教。先譬中
云「息处所乐三一不同」者,车可非息处,城
释授记品¶ 第 302a 页 T34-0302.png
可非所乐。车既皆云运载,息其东西驰走;
城云快得安隐,令其乐于中止。次约法中
「尽无生智不异」等者,并是通义,失藏三乘及
别菩萨尽无生智不名为理,习尽不尽不
名为教,知见得否亦复如是。如何初立理
教,乃以智习释之?况正当三藏二乘,唯以
通教答义,故不可也。应知通教三人各證
无生故三,三人同坐解脱床故一,是则人理
相望人三理一,三藏人理相望亦然。但菩萨
与二乘不得同坐解脱床耳。次「三家」下答
动静者,城岂无造立之日,及须能通之路;
车可无作讫之时,及以所至之极。故知果
城为因车之所至,果车践城路之能通。故
使索车即是求城,灭城即是等赐,二义无
别,何足辨殊?故释仍阙先譬文也。「难云云」
者,意令准望馀文难之,略如向辨。顺此
注意,故略论之。
次「今明」下正解,初斥有无,
从「三车」下斥三一。「问城与二使」下,破动静,
破初文中言约众生心为有者,一者本有,
二者中途。今约中途故二并有。又亦可云
元发大心,故无中以小接谓有。次约佛智,
先立句,次释亦应更须翻倒说之。实智所
明说城为化故亦无,权智所明为子造车
故亦有。「云云」者,应须具明多种有无,约能
设教故俱有,约所證理故俱无;覆实故有,
开权故无;施权故有,废权故无;俱是造作
故有,俱是化他故无。故知《法华》非但化城亦
是化车,皆逐便耳。化城正意为退大者,更
与上问对论同异,故今文云前路犹远今
城云快得安隐,令其乐于中止。次约法中
「尽无生智不异」等者,并是通义,失藏三乘及
别菩萨尽无生智不名为理,习尽不尽不
名为教,知见得否亦复如是。如何初立理
教,乃以智习释之?况正当三藏二乘,唯以
通教答义,故不可也。应知通教三人各證
无生故三,三人同坐解脱床故一,是则人理
相望人三理一,三藏人理相望亦然。但菩萨
与二乘不得同坐解脱床耳。次「三家」下答
动静者,城岂无造立之日,及须能通之路;
车可无作讫之时,及以所至之极。故知果
城为因车之所至,果车践城路之能通。故
使索车即是求城,灭城即是等赐,二义无
别,何足辨殊?故释仍阙先譬文也。「难云云」
者,意令准望馀文难之,略如向辨。顺此
注意,故略论之。
次「今明」下正解,初斥有无,
从「三车」下斥三一。「问城与二使」下,破动静,
破初文中言约众生心为有者,一者本有,
二者中途。今约中途故二并有。又亦可云
元发大心,故无中以小接谓有。次约佛智,
先立句,次释亦应更须翻倒说之。实智所
明说城为化故亦无,权智所明为子造车
故亦有。「云云」者,应须具明多种有无,约能
设教故俱有,约所證理故俱无;覆实故有,
开权故无;施权故有,废权故无;俱是造作
故有,俱是化他故无。故知《法华》非但化城亦
是化车,皆逐便耳。化城正意为退大者,更
与上问对论同异,故今文云前路犹远今
释授记品¶ 第 302b 页 T34-0302.png
欲退还,上两周未有此语,但云没苦及以
所烧,此亦一往。亦可退大者利通上二周,
元小者钝应在第三。「三车通今昔」等者,昔
指三味、今谓法华,故二教中俱有三车,但
昔正用、今述昔耳。又应以体外体内之名
以简今昔。言「化城」等者,亦应更云化城唯
在今。言「教意」者,若不于今经以说教意,
不可辄云小果是化,正施小时云是实
故,故云未道是化;至今经中初设之时,即
云化作者,以是声闻大机动时,得说教意
云城是化。故知化城在昔对人亦三,三车
在昔对理亦一。
「问化为三车」等者,问意者,车
城二果俱在涅槃,城有化名,车岂非化?忽
若许化,同异云何?答中一往二轮虽复小异,
论其施化大旨仍同。今从便易,通且从化、
说宜从教,又亦应云譬如幻士为幻人
说,车亦名化,而于中道说二涅槃城亦是
教,故知不可从譬互执。又约声色者,亦暂
约喻车,亦通色说城,是教如前云云。
「问城
与」等者,问也。「使能」下答也。亦且一往城亦教
故,故下所列因缘四谛还是城家能诠教也。
城既有教城还是动,何故唯静?「教通因果」
者,能诠因果故也,车城唯为果作譬也。故知
俱教并果,何须别途?「教通有为无为」等者,
亦约能诠有为无为耳。车城在果约无为
故,意亦如向令无各计,故更于权智广破
定计五处,明开权中云虽各于教行人理
及知不知,且随文相一往而说,故一一文皆
须并具四一,明如来知不知等也。
「今为汝
所烧,此亦一往。亦可退大者利通上二周,
元小者钝应在第三。「三车通今昔」等者,昔
指三味、今谓法华,故二教中俱有三车,但
昔正用、今述昔耳。又应以体外体内之名
以简今昔。言「化城」等者,亦应更云化城唯
在今。言「教意」者,若不于今经以说教意,
不可辄云小果是化,正施小时云是实
故,故云未道是化;至今经中初设之时,即
云化作者,以是声闻大机动时,得说教意
云城是化。故知化城在昔对人亦三,三车
在昔对理亦一。
「问化为三车」等者,问意者,车
城二果俱在涅槃,城有化名,车岂非化?忽
若许化,同异云何?答中一往二轮虽复小异,
论其施化大旨仍同。今从便易,通且从化、
说宜从教,又亦应云譬如幻士为幻人
说,车亦名化,而于中道说二涅槃城亦是
教,故知不可从譬互执。又约声色者,亦暂
约喻车,亦通色说城,是教如前云云。
「问城
与」等者,问也。「使能」下答也。亦且一往城亦教
故,故下所列因缘四谛还是城家能诠教也。
城既有教城还是动,何故唯静?「教通因果」
者,能诠因果故也,车城唯为果作譬也。故知
俱教并果,何须别途?「教通有为无为」等者,
亦约能诠有为无为耳。车城在果约无为
故,意亦如向令无各计,故更于权智广破
定计五处,明开权中云虽各于教行人理
及知不知,且随文相一往而说,故一一文皆
须并具四一,明如来知不知等也。
「今为汝
释授记品¶ 第 302c 页 T34-0302.png
等作大导师」,为合多诸人众者,此以能
将显于所将。「说二涅槃」者下,此中三释,具
如前文约烦恼生死及智。初文约惑,次文
约二乘是约智也,后文约生死。言「中道」下
「云云」者,二死中间名为中道。当知亦可作
空有二边、共不共、真俗、权实、大小等说之。「如
文」下「云云」者,令引文耳。
「上懈退中三」,今略
不颂第一中路。又不颂第三不能复进,文
阙。重空三昧者,《大论》云:「无相无相乃至无愿
无愿」,观心释化亦须约圆。颂合譬中,经
云「为一切导师」,文云「合五百」者,即导师譬,
五百由旬从所行说。上颂开中不颂中路
者,亦是文略,应云亦不颂不进,今颂合
中路,又无馀二。「不纵不横」具如《止观》第二第
三及《玄》文三法。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二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五百弟子受记品
先标五百,故须作「受」字。「五百是数」等,非要。
「上二周」下问也。次「上为」下答也。亦具四悉,初
文世界三品异故,又「上来」下对治除嫌恶故,
又「默念」下为人生大善故,又「权实」下第一义
理非言念故。「上来何意」下但是释疑,非四
悉数。「我等于佛」下述领不及,上中根闻譬,
具领五时及法身地,中止方便见胜应身,
将显于所将。「说二涅槃」者下,此中三释,具
如前文约烦恼生死及智。初文约惑,次文
约二乘是约智也,后文约生死。言「中道」下
「云云」者,二死中间名为中道。当知亦可作
空有二边、共不共、真俗、权实、大小等说之。「如
文」下「云云」者,令引文耳。
「上懈退中三」,今略
不颂第一中路。又不颂第三不能复进,文
阙。重空三昧者,《大论》云:「无相无相乃至无愿
无愿」,观心释化亦须约圆。颂合譬中,经
云「为一切导师」,文云「合五百」者,即导师譬,
五百由旬从所行说。上颂开中不颂中路
者,亦是文略,应云亦不颂不进,今颂合
中路,又无馀二。「不纵不横」具如《止观》第二第
三及《玄》文三法。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二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五百弟子受记品
先标五百,故须作「受」字。「五百是数」等,非要。
「上二周」下问也。次「上为」下答也。亦具四悉,初
文世界三品异故,又「上来」下对治除嫌恶故,
又「默念」下为人生大善故,又「权实」下第一义
理非言念故。「上来何意」下但是释疑,非四
悉数。「我等于佛」下述领不及,上中根闻譬,
具领五时及法身地,中止方便见胜应身,
释授记品¶ 第 303a 页 T34-0303.png
如来犹斥领所不及;我今闻此虽欲领会,
岂能逾于四大弟子,当知所领之外不及处
多,是故亦云「所不能宣」。然闻迦叶、身子具
领,如来委述非全昧旨,但仰佛法高深,未
敢逾于先悟耳。「助宣我法」等者,若以本
望迹,岂不曾于过去佛所或助单半单满
等,而必须满中相带及开等耶?对于今佛
出五浊世,宜引开权废会等化,是故皆从
同类以说,如文殊引往光照东方,岂无馀
途引同例耳。「自舍」至「方便也」者,若据除佛
之言,补处亦应不测,既其不测,本迹难量,
何但曾于过去诸佛,亦可本与过去佛齐,
就过去佛本复难量,或当亦是过去佛师,
何但齐耶?言「七方便」者,且以偏圆相对论
耳。故知远本冥寞良难,若尔,此是迹中本耳。
六波罗蜜互相收摄,具如《止观》第二记。《大品.
富楼那品》六度互严。「在文可解云云」者,经文
相状对义分明。又如诸文所列五时,纯是
善道者于中亦有差品不同,若无女人必
无恶道,或时有女人亦无恶道,如阿閦佛
国虽有女人而无女事,无量寿国二种俱
无,不同之相不可具列,但以乘戒各有三
品互相交络,略可准知。
「月藏第九法食」等者,
法食,闻法也。如安养界下品生人,在莲华
中常闻弥陀、观音说法。法喜食者,闻法欢
喜,正闻属法食,闻已为喜食。禅食者,谓以
禅法自资,不须段食,或可法即是喜。《月藏》
第五,十善各十功德,亦与《净名》十善是菩萨
净土意同,故一一文末皆云后作佛等。彼第
岂能逾于四大弟子,当知所领之外不及处
多,是故亦云「所不能宣」。然闻迦叶、身子具
领,如来委述非全昧旨,但仰佛法高深,未
敢逾于先悟耳。「助宣我法」等者,若以本
望迹,岂不曾于过去佛所或助单半单满
等,而必须满中相带及开等耶?对于今佛
出五浊世,宜引开权废会等化,是故皆从
同类以说,如文殊引往光照东方,岂无馀
途引同例耳。「自舍」至「方便也」者,若据除佛
之言,补处亦应不测,既其不测,本迹难量,
何但曾于过去诸佛,亦可本与过去佛齐,
就过去佛本复难量,或当亦是过去佛师,
何但齐耶?言「七方便」者,且以偏圆相对论
耳。故知远本冥寞良难,若尔,此是迹中本耳。
六波罗蜜互相收摄,具如《止观》第二记。《大品.
富楼那品》六度互严。「在文可解云云」者,经文
相状对义分明。又如诸文所列五时,纯是
善道者于中亦有差品不同,若无女人必
无恶道,或时有女人亦无恶道,如阿閦佛
国虽有女人而无女事,无量寿国二种俱
无,不同之相不可具列,但以乘戒各有三
品互相交络,略可准知。
「月藏第九法食」等者,
法食,闻法也。如安养界下品生人,在莲华
中常闻弥陀、观音说法。法喜食者,闻法欢
喜,正闻属法食,闻已为喜食。禅食者,谓以
禅法自资,不须段食,或可法即是喜。《月藏》
第五,十善各十功德,亦与《净名》十善是菩萨
净土意同,故一一文末皆云后作佛等。彼第
释授记品¶ 第 303b 页 T34-0303.png
五经〈信敬品〉云:「戒清净平等,所谓十善业道
休息,休息杀生获十功德。何等为十:一者
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者于诸众生得大
慈心,三者断恶习业,四者少病决断,五者
长命,六者非人所护,七者无诸恶梦,八者
无怨,九者不畏恶道,十者命终生善道。若
能以此息杀善根,回向菩提必到菩提,成
无上智,到菩提时彼离诸害仗,长寿众生
来生其土。」下九并十,从「若能」已下去并同。
故菩萨因时行于不杀为净土因,而自不杀、
教他不杀等四法具足,后成佛时十类众生
同生其土。故《净名》云:「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命不中夭等众生来生其土。」故《智论》
中菩萨行于一行,皆具四法方成净因。
「身
子示嗔」等,具如《止观》第二所引。文中正意语
示为凡夫外道,故云「三毒邪见」,但兼出于
示小乘习、示通二义,故更言之。「云云」者,令
具引事列行,兼诸圣者各有偏示。「陈如」等
者,
问:
若其居首别记,何不初周记耶?
答:
大
小缘别两初不同,引物希向二意各异,垂
迹之法不可一准。
「譬说有二」至「显实」者,皆
云领法譬者,故前开譬本中直作开权显
实,则应三周及信解五百领解文也,三节开
文意在于此。言「譬如有人即二乘人」者,二
乘机耳。小机当起尔时犹大。醉有二义,与
前堕落中二义意同,初是幼稚譬著五欲,
但如法师常不轻等,或一句结缘,次是善弱
或五品初未入相似,故云弱耳。以由结缘
厚薄不同,遂名无明以为轻重,故云「醉有
休息,休息杀生获十功德。何等为十:一者
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者于诸众生得大
慈心,三者断恶习业,四者少病决断,五者
长命,六者非人所护,七者无诸恶梦,八者
无怨,九者不畏恶道,十者命终生善道。若
能以此息杀善根,回向菩提必到菩提,成
无上智,到菩提时彼离诸害仗,长寿众生
来生其土。」下九并十,从「若能」已下去并同。
故菩萨因时行于不杀为净土因,而自不杀、
教他不杀等四法具足,后成佛时十类众生
同生其土。故《净名》云:「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
成佛时命不中夭等众生来生其土。」故《智论》
中菩萨行于一行,皆具四法方成净因。
「身
子示嗔」等,具如《止观》第二所引。文中正意语
示为凡夫外道,故云「三毒邪见」,但兼出于
示小乘习、示通二义,故更言之。「云云」者,令
具引事列行,兼诸圣者各有偏示。「陈如」等
者,
问:
若其居首别记,何不初周记耶?
答:
大
小缘别两初不同,引物希向二意各异,垂
迹之法不可一准。
「譬说有二」至「显实」者,皆
云领法譬者,故前开譬本中直作开权显
实,则应三周及信解五百领解文也,三节开
文意在于此。言「譬如有人即二乘人」者,二
乘机耳。小机当起尔时犹大。醉有二义,与
前堕落中二义意同,初是幼稚譬著五欲,
但如法师常不轻等,或一句结缘,次是善弱
或五品初未入相似,故云弱耳。以由结缘
厚薄不同,遂名无明以为轻重,故云「醉有
释授记品¶ 第 303c 页 T34-0303.png
二种」,当知贫人本来先醉,如蒙肴膳受已
而卧,三教助道犹如肴膳,更以异方便助
显第一义也。肴膳食已便消,如方便教非
究竟益,往在大通佛所,未结大缘已前历
诸味中并闻三教,及至法华虽闻圆顿,
但成结缘如系珠也。「无价」至「真如智宝也」
者,此是约教,乃以了因而为系珠。教中诠
理故云「真如」,教是智用故云「智宝」。约受化
者,教能生智亦名为智,宝有二义,俱是智
家之宝。「系其衣里」者,初结缘时具足二衣,
具惭愧故、有信乐故,方能结缘;退大堕恶
则无外衣,若约现无信乐乃似内衣亦无,
且据当时所系内种仍存与本信俱,义如
内衣犹在,但是衣弊非全无衣,故亲友示
还示衣里,即是示本惭信时也。据此而言,
无衣系身理亦无失。
「起已游行」至「求于小
乘衣食」者,应更求于宝衣天馔,而但求于
才蔽身之衣、劣充躯之食者,由向他国故
也。文中二释他义皆成,若论有求今日稍
切,故云「厌苦」等。「若魔佛相望」等者,今日初
得小乘之他,且从大小以说,故知若往他
国求济,非但衣食不充,亦迷所系之宝,
示珠之友居本土故。「劝贸譬得记作佛意」
者,珠虽价直无数众宝,必须贸易方有济
用,了因内解虽复究竟,必以种易现,以昔
一解一切解而贸一行一切行,珠体不竭贸
亦无穷,故须更听更修方显宝之功用。如
《华严》中得摩尼珠,十种莹治方能雨宝,解行
相称方堪佛记,从是已后则具有寂灭忍
而卧,三教助道犹如肴膳,更以异方便助
显第一义也。肴膳食已便消,如方便教非
究竟益,往在大通佛所,未结大缘已前历
诸味中并闻三教,及至法华虽闻圆顿,
但成结缘如系珠也。「无价」至「真如智宝也」
者,此是约教,乃以了因而为系珠。教中诠
理故云「真如」,教是智用故云「智宝」。约受化
者,教能生智亦名为智,宝有二义,俱是智
家之宝。「系其衣里」者,初结缘时具足二衣,
具惭愧故、有信乐故,方能结缘;退大堕恶
则无外衣,若约现无信乐乃似内衣亦无,
且据当时所系内种仍存与本信俱,义如
内衣犹在,但是衣弊非全无衣,故亲友示
还示衣里,即是示本惭信时也。据此而言,
无衣系身理亦无失。
「起已游行」至「求于小
乘衣食」者,应更求于宝衣天馔,而但求于
才蔽身之衣、劣充躯之食者,由向他国故
也。文中二释他义皆成,若论有求今日稍
切,故云「厌苦」等。「若魔佛相望」等者,今日初
得小乘之他,且从大小以说,故知若往他
国求济,非但衣食不充,亦迷所系之宝,
示珠之友居本土故。「劝贸譬得记作佛意」
者,珠虽价直无数众宝,必须贸易方有济
用,了因内解虽复究竟,必以种易现,以昔
一解一切解而贸一行一切行,珠体不竭贸
亦无穷,故须更听更修方显宝之功用。如
《华严》中得摩尼珠,十种莹治方能雨宝,解行
相称方堪佛记,从是已后则具有寂灭忍
释授记品¶ 第 304a 页 T34-0304.png
衣,首楞严食自行化他无量众宝,无功用位
彼此不穷。
「三周皆有此意」者,若以系珠望
上二周,法说但在佛树者,初坐道树思用
大时,以法说时未论往古;且据现文,若譬
周中在二万亿佛,彼亦未论尘点界故。然
上中二周岂不亦有于大通佛所曾系珠
耶?如探领中尚领法身,岂止道树?且约现
文耳。但由根利闻便信解,不假指昔,是
故末论。故前文中以发轸学小为中间,故
不唯在道树时也。「某年」等言,亦唯在秽不
通二周。「无量佛宝」者,宝由贸得故,亦可
云得佛之宝,即利他也。
* 释受学无学人记品
因缘初文应具四悉,学无学别即世界,见道
位即为人,脩道位即对治,无学位即第一义。
又得记即第一义。约教者,三教如文,「研如
来藏」去圆教。又如通序中释若约观心者,
六即之中究竟即为无学位,馀四名为学,理
即非学非无学。又六即者,通皆非学非无
学,分真已去而学而无学。「云云」者,如向略举。
「二人在上数中」者,在多知识中列,今之得记
何为在此?答中总论得记,在千二百中仍
是下根中之上流耳。虽有多人所识,意为
引下根故也。若尔不答上问,问意何不
同上周,今答中但云下中之上,如何称问?
然非上者,为引实故、四悉檀故。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二
彼此不穷。
「三周皆有此意」者,若以系珠望
上二周,法说但在佛树者,初坐道树思用
大时,以法说时未论往古;且据现文,若譬
周中在二万亿佛,彼亦未论尘点界故。然
上中二周岂不亦有于大通佛所曾系珠
耶?如探领中尚领法身,岂止道树?且约现
文耳。但由根利闻便信解,不假指昔,是
故末论。故前文中以发轸学小为中间,故
不唯在道树时也。「某年」等言,亦唯在秽不
通二周。「无量佛宝」者,宝由贸得故,亦可
云得佛之宝,即利他也。
* 释受学无学人记品
因缘初文应具四悉,学无学别即世界,见道
位即为人,脩道位即对治,无学位即第一义。
又得记即第一义。约教者,三教如文,「研如
来藏」去圆教。又如通序中释若约观心者,
六即之中究竟即为无学位,馀四名为学,理
即非学非无学。又六即者,通皆非学非无
学,分真已去而学而无学。「云云」者,如向略举。
「二人在上数中」者,在多知识中列,今之得记
何为在此?答中总论得记,在千二百中仍
是下根中之上流耳。虽有多人所识,意为
引下根故也。若尔不答上问,问意何不
同上周,今答中但云下中之上,如何称问?
然非上者,为引实故、四悉檀故。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二
释授记品¶ 第 304b 页 T34-0304.png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三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法师品
释此品者为二:先总释,次别释。初文二,先
释五法师,次减数释。初又二:初出经论以
辨离合有无,次判通别以结品名。初中二:
初依今经判五,次「大论」下出异释名。对今
以辨离合有无,乃至如下减数以释,故若
多若小俱名法师。初五法师者,未有一文
著一二等言,古今共立称为五种法师故。
经论所立多少不同,所以此品但通名法师。
《天王般若》云:「受持此经有十种法:一书写,
二供养,三流传,四谛听,五自读,六忆持,七
广说,八诵,九思惟,十修行。」十中第一是今
文第五,第四第六是今文第一,第五是第二,
第八是第三,第七是第四,流传摄在广说文
中,馀三并摄在忆持文中。彼经忆秖是受,《大
论》中分受持为二,则应不得单云忆持。
此「别论」下判通别以结品名,于中先分自
他以别师位。言「大经分九品」等者,元是别
义,且借以證五种法师。九品秖是熙连并八
恒,第四恒广说,于十六分中解一分义。云
「前四无解」者,三恒并熙连,五恒八分,六恒十
二分,七恒十四分,八恒具足尽解其义,故
须应从能解一分义去,能为他说即是师
位。次「通论」下舍别从通,自他俱得受此
品名,从通义边无有一句不任为师。
次
释授记品¶ 第 304c 页 T34-0304.png
减数释又四:谓四三二一,并是展转束多
入少无非法师。云「如后」者,具如〈安乐行
品〉初释四行是也。四既指彼,此应用四以
结品名,文无者略,已有前后中例可知。若
欲知者,秖是先判通别,次从通四以结品
名。束四为三又为三意:初三业,次三门,三
三法,一一皆先释,次判通别以结品名。次
束三为二,谓自行、化他。云「不复记」者,准前
可解,亦是先释,次判通别,以结品名。以此
自他既遍前三,故知自他亦有通别,别论各
别通论互通,自他皆互堪任故也。今通从化
他,故名法师品。
次束二为一者,谓「如来行
具一切行」者,此依《大经.圣行品》文,复有一
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涅槃秖是
三德秘藏,故今却以室衣座三以释三德,
三德秖是一大涅槃,此大涅槃遍一切处,
遍一切法总名为一,先释,次指广。初释中
为二:初通,次别。通者,一行通具室等三法。
别对为二:先对,次料简。初文为九,于中并
以三法对诸法故,初对善恶及荡相也。次
「又慈忍」下福慧。「智慧是目」等者,亦应云目足
备者必有所依,所依具二故也。三「又慈悲」
下对斥偏邪,亦先释,次引《净名》證,胜于偏
邪勇修于圆。四「又慈悲」下破四魔,亦先释,
释中并须约于界外圆释,次引證空也。「云
云」者,释出其意。五「又慈悲」下明具二严,仍
为二释,秖是翻倒前释,准后望前前应云
慈忍也。六「慈忍故」下约譬破立等,具二例
前。七「又慈悲故何所」下约体用,用即离过。
入少无非法师。云「如后」者,具如〈安乐行
品〉初释四行是也。四既指彼,此应用四以
结品名,文无者略,已有前后中例可知。若
欲知者,秖是先判通别,次从通四以结品
名。束四为三又为三意:初三业,次三门,三
三法,一一皆先释,次判通别以结品名。次
束三为二,谓自行、化他。云「不复记」者,准前
可解,亦是先释,次判通别,以结品名。以此
自他既遍前三,故知自他亦有通别,别论各
别通论互通,自他皆互堪任故也。今通从化
他,故名法师品。
次束二为一者,谓「如来行
具一切行」者,此依《大经.圣行品》文,复有一
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涅槃秖是
三德秘藏,故今却以室衣座三以释三德,
三德秖是一大涅槃,此大涅槃遍一切处,
遍一切法总名为一,先释,次指广。初释中
为二:初通,次别。通者,一行通具室等三法。
别对为二:先对,次料简。初文为九,于中并
以三法对诸法故,初对善恶及荡相也。次
「又慈忍」下福慧。「智慧是目」等者,亦应云目足
备者必有所依,所依具二故也。三「又慈悲」
下对斥偏邪,亦先释,次引《净名》證,胜于偏
邪勇修于圆。四「又慈悲」下破四魔,亦先释,
释中并须约于界外圆释,次引證空也。「云
云」者,释出其意。五「又慈悲」下明具二严,仍
为二释,秖是翻倒前释,准后望前前应云
慈忍也。六「慈忍故」下约譬破立等,具二例
前。七「又慈悲故何所」下约体用,用即离过。
释授记品¶ 第 305a 页 T34-0305.png
八「出三谛」下约名,不同次第三谛,慈室包
含忍衣三昧。九「经言」下引经,无相是座。次指
广,云「不可尽云云」者,具如《玄》文明圆五行
摄一切行,亦如《止观》十乘十境横竖遍收,及
破遍中横竖法门,乃至四种三昧收一切行,
一切行秖是一行故为九文释之。
次「问」下
料简。初问者,准初释品应云五种,准后减
数应云一法,何故但以衣座室三而对诸
法?答者,准事显理须具三法,况依当文
应具三法,乃为众说,故具事理二三方
可说法,故先事解,次事理合,三单约理。事
解如文。
合释中言「三门」者,初二属事,后一
属理,事理并是所迷之境。初「约苦果」者,故
用慈悲门,苦须拔故。次「约结业」者,故用忍
门,依理离故。三「约谛境」,故用空门,善住空
故。第三单「约理」者,理即谛理,故约三谛,即
向第三具三谛故。言「云云」者,应以多种三
法对释此三,令成圆融通畅自在,乃识此
文摄教遍相,故下总约教云「凡多种释品
者皆约圆教」。
次「法者」下别释。「法师」二字通贯
上来一切诸释,以上诸法是师法故,故今
释名亦约二种乃至五种。「若自」等因缘释者,
初自他不同即世界,即自轨训人也。自行成
就即生善,化他除恶即对治,自他俱得名法
师者第一义也。「凡多种」下约教,如向多种
不可馀释。「洽」润也。
「外凡」去今文正释。
若尔,
与旧何别?
答:
今明为自他故、异声闻故、自
行无有忧摈辱故、利他无鄙力劣弱故,
唯有退没一分似旧,故云「未必」。
言「外凡」至
含忍衣三昧。九「经言」下引经,无相是座。次指
广,云「不可尽云云」者,具如《玄》文明圆五行
摄一切行,亦如《止观》十乘十境横竖遍收,及
破遍中横竖法门,乃至四种三昧收一切行,
一切行秖是一行故为九文释之。
次「问」下
料简。初问者,准初释品应云五种,准后减
数应云一法,何故但以衣座室三而对诸
法?答者,准事显理须具三法,况依当文
应具三法,乃为众说,故具事理二三方
可说法,故先事解,次事理合,三单约理。事
解如文。
合释中言「三门」者,初二属事,后一
属理,事理并是所迷之境。初「约苦果」者,故
用慈悲门,苦须拔故。次「约结业」者,故用忍
门,依理离故。三「约谛境」,故用空门,善住空
故。第三单「约理」者,理即谛理,故约三谛,即
向第三具三谛故。言「云云」者,应以多种三
法对释此三,令成圆融通畅自在,乃识此
文摄教遍相,故下总约教云「凡多种释品
者皆约圆教」。
次「法者」下别释。「法师」二字通贯
上来一切诸释,以上诸法是师法故,故今
释名亦约二种乃至五种。「若自」等因缘释者,
初自他不同即世界,即自轨训人也。自行成
就即生善,化他除恶即对治,自他俱得名法
师者第一义也。「凡多种」下约教,如向多种
不可馀释。「洽」润也。
「外凡」去今文正释。
若尔,
与旧何别?
答:
今明为自他故、异声闻故、自
行无有忧摈辱故、利他无鄙力劣弱故,
唯有退没一分似旧,故云「未必」。
言「外凡」至
释授记品¶ 第 305b 页 T34-0305.png
「不虑危苦」者,外凡五品欣弘通之福,声闻一
向绝利物心,闻诸大士被众摈弃,自顾观
力未深,若不依之,内污净观、外招讥议,
失利人之道,故佛为说四安乐行令无是
患,远彼十恼故云「不虑」。「且證且助」者,宝塔
證经故来,分身助开故集,由證由助因慕
流通。「又示通经方轨」者,著衣等三具如后说。
「因告」等者,本托药王因兹告馀,此流通。初
「先告八万大士」者,《大论》云:「法华是秘密付
诸菩萨」,如今下文召于下方,尚待本眷验
馀未堪。「总别记」者,总与七百,别与劫国等,
「絓」乎卦切,挫也、
预也。「乃至一念」等者,明乘此念必得菩提。
远因不亡藉兹而发,不同馀善是故简之。
究而论之,必须尽行诸佛道法,二乘记已
尚经劫数,然晓其经旨与具足何殊?但自
行化他令始未耳。「闻一句一偈」者,通论但
云闻极少法,举经功深,部内随取一句一
偈;别论但今义合权实本迹十妙四一之流,
功福皆尔。然义通大小,故下引《增一》集云
「如四谛之流」,及下引四安乐行等,今亦准
之。言「皆与授记」者,必由此经成菩提故,
虽无劫国当得理同,此中容用别时意趣,
是故应须以闻约行广明供养,宣通益他
内观具足,具如《止观》。岂可端拱唯仰初心?
「中上亦然」者,若不尔者,岂可上周唯在一
人,中周四人得记者耶?说寄在此、事乃通
彼,故云「亦然」。「见实三昧经」等者,第四云,先
记八部,次第五卷〈空天品〉空行诸天见诸八
向绝利物心,闻诸大士被众摈弃,自顾观
力未深,若不依之,内污净观、外招讥议,
失利人之道,故佛为说四安乐行令无是
患,远彼十恼故云「不虑」。「且證且助」者,宝塔
證经故来,分身助开故集,由證由助因慕
流通。「又示通经方轨」者,著衣等三具如后说。
「因告」等者,本托药王因兹告馀,此流通。初
「先告八万大士」者,《大论》云:「法华是秘密付
诸菩萨」,如今下文召于下方,尚待本眷验
馀未堪。「总别记」者,总与七百,别与劫国等,
「絓」乎卦切,挫也、
预也。「乃至一念」等者,明乘此念必得菩提。
远因不亡藉兹而发,不同馀善是故简之。
究而论之,必须尽行诸佛道法,二乘记已
尚经劫数,然晓其经旨与具足何殊?但自
行化他令始未耳。「闻一句一偈」者,通论但
云闻极少法,举经功深,部内随取一句一
偈;别论但今义合权实本迹十妙四一之流,
功福皆尔。然义通大小,故下引《增一》集云
「如四谛之流」,及下引四安乐行等,今亦准
之。言「皆与授记」者,必由此经成菩提故,
虽无劫国当得理同,此中容用别时意趣,
是故应须以闻约行广明供养,宣通益他
内观具足,具如《止观》。岂可端拱唯仰初心?
「中上亦然」者,若不尔者,岂可上周唯在一
人,中周四人得记者耶?说寄在此、事乃通
彼,故云「亦然」。「见实三昧经」等者,第四云,先
记八部,次第五卷〈空天品〉空行诸天见诸八
释授记品¶ 第 305c 页 T34-0305.png
部供养得记,即便供养悉皆得记,同名火
持。次〈三十三天授记品〉中,有八亿忉利诸天,
见前诸天供养获记,亦皆化为诸供养具,同
时得记名因陀罗幢,说如幻法。次〈夜摩天
品〉,有四亿夜摩亦见诸天供养获记,亦以
化事及以说偈供养佛已,同时得记,同名
净智。言「拘翼」者,彼经无,恐误。
「观心者」,以一
实观贯其所诵,故名为「一」,无一句偈不入
实者。「云云」者,应明一观之相,乃至大师诵
经观法,还约诵持以成观相,细思。
「劝发四
意」者,一诸佛护念,二植众德本,三入正定聚,
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下文亦以四法对开
示悟入,虽是迹要,若显本已即成本要,具
如下辨。「喜心有二」者,横竖二释,又二:先正
释,次融通。初自二:初竖论随喜为三:初
即权而实,次「即于」下双非,双非虽不异于
向实,更能解实即双非故。初「于一念」者,非
唯经于一念时须,指一心法名为一念。「信
佛知见」者,于初心中深信妙理,此理是已
佛知见境,境非权实,故曰双非;以理望闻,
闻浅理深,故名为竖。此即初随喜位相也。三
「又能」下于向双非复更双照,事理圆融即名
秘藏。「具烦恼」下虽未入品,亦可通證,具烦
恼性能知故也。烦恼望藏,藏深惑浅故亦
名竖。次「又若闻」下横论随喜者,还秖指向
不二权实,故云「若闻」等。四法横论以释随喜,
谓一心,二法,三说,四人。初言「心」者,即以一
心望于馀心,名之为横。此中一心无复馀
心,故下文云「即横而竖」。「及一切法」者,以一
持。次〈三十三天授记品〉中,有八亿忉利诸天,
见前诸天供养获记,亦皆化为诸供养具,同
时得记名因陀罗幢,说如幻法。次〈夜摩天
品〉,有四亿夜摩亦见诸天供养获记,亦以
化事及以说偈供养佛已,同时得记,同名
净智。言「拘翼」者,彼经无,恐误。
「观心者」,以一
实观贯其所诵,故名为「一」,无一句偈不入
实者。「云云」者,应明一观之相,乃至大师诵
经观法,还约诵持以成观相,细思。
「劝发四
意」者,一诸佛护念,二植众德本,三入正定聚,
四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下文亦以四法对开
示悟入,虽是迹要,若显本已即成本要,具
如下辨。「喜心有二」者,横竖二释,又二:先正
释,次融通。初自二:初竖论随喜为三:初
即权而实,次「即于」下双非,双非虽不异于
向实,更能解实即双非故。初「于一念」者,非
唯经于一念时须,指一心法名为一念。「信
佛知见」者,于初心中深信妙理,此理是已
佛知见境,境非权实,故曰双非;以理望闻,
闻浅理深,故名为竖。此即初随喜位相也。三
「又能」下于向双非复更双照,事理圆融即名
秘藏。「具烦恼」下虽未入品,亦可通證,具烦
恼性能知故也。烦恼望藏,藏深惑浅故亦
名竖。次「又若闻」下横论随喜者,还秖指向
不二权实,故云「若闻」等。四法横论以释随喜,
谓一心,二法,三说,四人。初言「心」者,即以一
心望于馀心,名之为横。此中一心无复馀
心,故下文云「即横而竖」。「及一切法」者,以一
释授记品¶ 第 306a 页 T34-0306.png
切心望一切法,亦名为横。一心一法皆横
缘故,法纯是心,心纯是法,故下结云「横即是
竖」。此中自云皆是佛法,佛法理合横竖不二。
「若欲」下次约说者能广分别一一心法。「月四
月至岁」者,虽引意根之文,非即六根净位,
今且约观。「虽未」下约人可见。引大经者,此
初一念正当少闻多解,亦名少解多闻,故且
举之以斥多闻不知义者。「后当更说」者,
在第六经。初云「上下品师」者,但约凡位以
判。「十种供养」者: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
涂香,六烧香,七幡盖,八衣服,九妓乐,十合
掌。音乐如前料简。次「药王」至「是人自舍清净」
者,悲愿牵故,仍是业生未有通应,愿兼于
业,具如《玄》文眷属中说,「如释论有慧无闻」等
者,此偈及四法师偈,具如《止观》第一记。故知
亦许为弘法故,于内教中广习异义以
助正教。世有习俗典而云助正,反沦至
理。「当知是人」等者,如王使传命,若赴主心
故得名使,得所遣名。初「经是」下释如来能
遣,能遣是教。次「今日」下释所遣,所遣是人。
「行
如来事」下释所遣事,先约自行释事,佛无
他事唯专照理。次「今日」下我今唯行如来之
事,真如是理、照即名事。「一如智」下约化他
释,如来利物由境智合,还说此理以为化
事,故知大悲还依如理照如说如,名如来
事。「今日」下依此利他名行佛事。「佛则平等
恶不干逼等」者。
若尔,供佛无福何须供佛?
毁佛无罪何须制罪?
答:
实是,但为成校量
故。向云不论福田浓瘠,若从田论凡瘠圣浓,
缘故,法纯是心,心纯是法,故下结云「横即是
竖」。此中自云皆是佛法,佛法理合横竖不二。
「若欲」下次约说者能广分别一一心法。「月四
月至岁」者,虽引意根之文,非即六根净位,
今且约观。「虽未」下约人可见。引大经者,此
初一念正当少闻多解,亦名少解多闻,故且
举之以斥多闻不知义者。「后当更说」者,
在第六经。初云「上下品师」者,但约凡位以
判。「十种供养」者: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
涂香,六烧香,七幡盖,八衣服,九妓乐,十合
掌。音乐如前料简。次「药王」至「是人自舍清净」
者,悲愿牵故,仍是业生未有通应,愿兼于
业,具如《玄》文眷属中说,「如释论有慧无闻」等
者,此偈及四法师偈,具如《止观》第一记。故知
亦许为弘法故,于内教中广习异义以
助正教。世有习俗典而云助正,反沦至
理。「当知是人」等者,如王使传命,若赴主心
故得名使,得所遣名。初「经是」下释如来能
遣,能遣是教。次「今日」下释所遣,所遣是人。
「行
如来事」下释所遣事,先约自行释事,佛无
他事唯专照理。次「今日」下我今唯行如来之
事,真如是理、照即名事。「一如智」下约化他
释,如来利物由境智合,还说此理以为化
事,故知大悲还依如理照如说如,名如来
事。「今日」下依此利他名行佛事。「佛则平等
恶不干逼等」者。
若尔,供佛无福何须供佛?
毁佛无罪何须制罪?
答:
实是,但为成校量
故。向云不论福田浓瘠,若从田论凡瘠圣浓,
释授记品¶ 第 306b 页 T34-0306.png
故应毁供重于凡也。
「譬如」至「俱薄」者,亦约
初心易成坏说,若约田说义例可知。如八
福田看病第一,人多厌故看者福增,此乃约
心难易故也。若约田就事,岂一病人比于
大圣及妙法耶?如济匹夫与献主天隔,匹
夫恩不自蔽,主泽沾及万民,四悉适宜不
可一准。然约此经功高理绝得作此说,馀
经不然。「为如来肩」等者,佛得权实及非权实,
我亦得之乃称佛得,是则义当在佛肩背。
亦是用佛权实等法名在肩背,亦是众生
常在肩背日用不知,馀经不然故须说之。
若不尔者,岂持经者尽为如来肩背荷担?
是故此文须废事释。若迷今文权实施开,
纵作权实之名消之,亦未会此妙旨。《经》云
「应持天宝」等者,先举人中上供,次以天宝
况之。尚以天宝奉献,故云应持。况人中上
供?有人云:西方举胜皆云天也。若尔,前云
人中上供即是天供,何重言之?
第二长行,初
「叹所持法」等者,前约能持即举利他信毁
以取人,此明所持则举人处因果以叹法。
于中先列五章,次明生起,故知人法处三
互相光显方成因感果。「有师」下述他解。「经
叹法华」至「阙一节」者破也。但立过未以为
所校,即以法华为现为能,此师阙于所校
中今,故云「一节」。「云云」者,依下今文释出现
节也。
「今初」等者,此正释中,先列三时在法
华外,次「大品」下明三时不及法华,故以法
华人法永异众经。若不尔者,破欲贬挫,法
华之妙毁在其中,何成弘赞?嘉祥犹然,况
「譬如」至「俱薄」者,亦约
初心易成坏说,若约田说义例可知。如八
福田看病第一,人多厌故看者福增,此乃约
心难易故也。若约田就事,岂一病人比于
大圣及妙法耶?如济匹夫与献主天隔,匹
夫恩不自蔽,主泽沾及万民,四悉适宜不
可一准。然约此经功高理绝得作此说,馀
经不然。「为如来肩」等者,佛得权实及非权实,
我亦得之乃称佛得,是则义当在佛肩背。
亦是用佛权实等法名在肩背,亦是众生
常在肩背日用不知,馀经不然故须说之。
若不尔者,岂持经者尽为如来肩背荷担?
是故此文须废事释。若迷今文权实施开,
纵作权实之名消之,亦未会此妙旨。《经》云
「应持天宝」等者,先举人中上供,次以天宝
况之。尚以天宝奉献,故云应持。况人中上
供?有人云:西方举胜皆云天也。若尔,前云
人中上供即是天供,何重言之?
第二长行,初
「叹所持法」等者,前约能持即举利他信毁
以取人,此明所持则举人处因果以叹法。
于中先列五章,次明生起,故知人法处三
互相光显方成因感果。「有师」下述他解。「经
叹法华」至「阙一节」者破也。但立过未以为
所校,即以法华为现为能,此师阙于所校
中今,故云「一节」。「云云」者,依下今文释出现
节也。
「今初」等者,此正释中,先列三时在法
华外,次「大品」下明三时不及法华,故以法
华人法永异众经。若不尔者,破欲贬挫,法
华之妙毁在其中,何成弘赞?嘉祥犹然,况
释授记品¶ 第 306c 页 T34-0306.png
复馀者?「大品」等带具如《玄》文节节明五味者
是也。若不尔者,安知从昔未曾显说?秘密
之藏不妄与人,多怨嫉等。「当锋」者,《法华》在
前如大阵难破,《涅槃》在后如馀党不难,初
当先锋斯为不易。「此经具说」至「亦即是秘
密藏」者,初是开权,「亦即是」下显实。权即是实
故云「亦即」。「如来」至「怨嫉」者,思宿恶为「怨」,
忌现善曰「嫉」;故障未除者为「怨」,不喜闻
者名「嫉」。今通论者,迹门以二乘钝根菩萨
为怨嫉,五千起去未足可嫌;本门以菩萨
中乐近成者而为怨嫉,阖众不识何得为
怪?今仍在迹意则可见。「理在难化」者,明此
理者意在令知众生难化。「四信」等三力者,
文中二释共显一意,初对三德,次对三法,
故四信为行始,四弘为能导,大智为能开,
故此四信须约圆乘,谓一体三宝一念十戒,
方为圆门四弘之首。故次文云「信则信理,
理即法身,若有法身,即有理性一体三宝。」
「志愿是立行」者,四弘大誓立一切行,法身约
所信,诸行约所引,众善之根即般若是,故所
信中具足四法。既对三德从胜立名,若不
尔者,安为此界他方佛之所念?「初心栖此」
等者,此用所表如前荷负,若不尔者,色身
共宿乃至摩不净头,于理何益?生处、得道、转
法轮、入涅槃等处,具如《止观》第七化身八相。
此四相处尚应起塔,况复五师及此经所
在,即是法身四处皆应起塔,况经著塔中,
则为已有法身全身舍利,故引论證生法
二身各有全碎。「云云」者,令释出四相,生身
是也。若不尔者,安知从昔未曾显说?秘密
之藏不妄与人,多怨嫉等。「当锋」者,《法华》在
前如大阵难破,《涅槃》在后如馀党不难,初
当先锋斯为不易。「此经具说」至「亦即是秘
密藏」者,初是开权,「亦即是」下显实。权即是实
故云「亦即」。「如来」至「怨嫉」者,思宿恶为「怨」,
忌现善曰「嫉」;故障未除者为「怨」,不喜闻
者名「嫉」。今通论者,迹门以二乘钝根菩萨
为怨嫉,五千起去未足可嫌;本门以菩萨
中乐近成者而为怨嫉,阖众不识何得为
怪?今仍在迹意则可见。「理在难化」者,明此
理者意在令知众生难化。「四信」等三力者,
文中二释共显一意,初对三德,次对三法,
故四信为行始,四弘为能导,大智为能开,
故此四信须约圆乘,谓一体三宝一念十戒,
方为圆门四弘之首。故次文云「信则信理,
理即法身,若有法身,即有理性一体三宝。」
「志愿是立行」者,四弘大誓立一切行,法身约
所信,诸行约所引,众善之根即般若是,故所
信中具足四法。既对三德从胜立名,若不
尔者,安为此界他方佛之所念?「初心栖此」
等者,此用所表如前荷负,若不尔者,色身
共宿乃至摩不净头,于理何益?生处、得道、转
法轮、入涅槃等处,具如《止观》第七化身八相。
此四相处尚应起塔,况复五师及此经所
在,即是法身四处皆应起塔,况经著塔中,
则为已有法身全身舍利,故引论證生法
二身各有全碎。「云云」者,令释出四相,生身
释授记品¶ 第 307a 页 T34-0307.png
全碎如释迦多宝。法身二者,诸方便教,法身
碎也;法华一实,法身全也。四教五时委简可
见。故知诸经全碎相半,唯此《法华》法身全身
更无馀法,皆入实故。注家云:向以人为鱼
兔,故与丈六齐功,今以词为筌罤,故与舍
利等妙。若其不简词之粗妙,还与色身齐
功,此经何殊《阿含》、《婆沙》?故知注家不晓持
者与法佛共宿,不知所持与法身界齐,故
十七名中名坚固舍利,碎身身界不受坚固
之名。
「巧度」者,如《止观》第六记释巧拙二度,
彼《大论》文通以衍门为巧,今别以一实为
巧。「则有二种」者,先列二文,「今言」下简取初
意。「又望」下释近当体。前约偏为远,以圆为
近。次「今以」下消文正意,以一如实智为因,
趣于近远二菩提果,故因明近果。「道前真如」
至「为了因」者,此以修得对彼正因,正中缘
了同成正因,修中正因同成缘了,约真之
缘了亦曰即真之缘了,并可云「真如缘了」,
全性为修即此义也。唯有此法世法不染,
魔不能坏、二乘不能灭,皆即是故。此乃以
博地为道前,发心已后为道中。于道中位
分之为二:初住已前为缘,登住已去为了,
一位分二故名为亦。妙觉證后名为道后。
与前小异对文别故。
譬中必须教观二重
方尽其理,教观相循共显其妙,教观若偏二
俱无力。初约观中初总明观,言虽通诸意
且在圆。「依通观」下历教明观,祈体理同故
略三藏。「法华论」等者,水如佛性,取之不同
故云「次第」。即诸教观相浅深不同,须了其
碎也;法华一实,法身全也。四教五时委简可
见。故知诸经全碎相半,唯此《法华》法身全身
更无馀法,皆入实故。注家云:向以人为鱼
兔,故与丈六齐功,今以词为筌罤,故与舍
利等妙。若其不简词之粗妙,还与色身齐
功,此经何殊《阿含》、《婆沙》?故知注家不晓持
者与法佛共宿,不知所持与法身界齐,故
十七名中名坚固舍利,碎身身界不受坚固
之名。
「巧度」者,如《止观》第六记释巧拙二度,
彼《大论》文通以衍门为巧,今别以一实为
巧。「则有二种」者,先列二文,「今言」下简取初
意。「又望」下释近当体。前约偏为远,以圆为
近。次「今以」下消文正意,以一如实智为因,
趣于近远二菩提果,故因明近果。「道前真如」
至「为了因」者,此以修得对彼正因,正中缘
了同成正因,修中正因同成缘了,约真之
缘了亦曰即真之缘了,并可云「真如缘了」,
全性为修即此义也。唯有此法世法不染,
魔不能坏、二乘不能灭,皆即是故。此乃以
博地为道前,发心已后为道中。于道中位
分之为二:初住已前为缘,登住已去为了,
一位分二故名为亦。妙觉證后名为道后。
与前小异对文别故。
譬中必须教观二重
方尽其理,教观相循共显其妙,教观若偏二
俱无力。初约观中初总明观,言虽通诸意
且在圆。「依通观」下历教明观,祈体理同故
略三藏。「法华论」等者,水如佛性,取之不同
故云「次第」。即诸教观相浅深不同,须了其
释授记品¶ 第 307b 页 T34-0307.png
旨故云「当知」。约教中二,亦先总明,「三藏教
门」下,别约四味,今论渐初故初出三藏,华
严后明。前约观中,已寄四教,故今更约味
以显部妙,若《止观》中复约四教,理亦如然。
《玄》文一切皆先四教。次引华严者,證获水
同也。次「有人」去五家四解,三家并约五时
以释,然取时不尽及不次第。于渐教中,初
家弃初及三,次家弃初二及第四,第三家
虽以《大品》在《净名》后,亦弃前教并违五时。
生公与注者,全于法华中判,亦未全当,尚
为他破,故云「去佛远近等」也。乃以前三师
同用五时为一解,生注二家同于法华为
一解,今师许此破意是故录之。此师意欲
判前五师四解,即前三后二两例破之,故前
三以诸经去佛远,于法华后皆以佛果而
为清水,故知三师去佛远也。一解近者,后
二师约法华论远近,始自乾土终讫清水,
并在法华,若元依实教道理然也;若以实
对权理不全尔。「寻经」下今师和会,以前三
师指于前教无清水故,又用五时皆有
小失;其后二解但于法华中以论近远,失
于开权,法华已前是所开故。今师二义约教
约味,约教即对前渐教中三教为粗,故须
更唯约法华中圆以释。约味则对前四味中
未转者为粗,至第五味教虽已转,或行
未入,故须于第五味作远近释。是故二释
阙一不可。
「问馀经」等者,他问前二释中初释
也。因向他人判前三师释则诸教去佛远,
准答文中具答远近,亦应具问远近二意,
门」下,别约四味,今论渐初故初出三藏,华
严后明。前约观中,已寄四教,故今更约味
以显部妙,若《止观》中复约四教,理亦如然。
《玄》文一切皆先四教。次引华严者,證获水
同也。次「有人」去五家四解,三家并约五时
以释,然取时不尽及不次第。于渐教中,初
家弃初及三,次家弃初二及第四,第三家
虽以《大品》在《净名》后,亦弃前教并违五时。
生公与注者,全于法华中判,亦未全当,尚
为他破,故云「去佛远近等」也。乃以前三师
同用五时为一解,生注二家同于法华为
一解,今师许此破意是故录之。此师意欲
判前五师四解,即前三后二两例破之,故前
三以诸经去佛远,于法华后皆以佛果而
为清水,故知三师去佛远也。一解近者,后
二师约法华论远近,始自乾土终讫清水,
并在法华,若元依实教道理然也;若以实
对权理不全尔。「寻经」下今师和会,以前三
师指于前教无清水故,又用五时皆有
小失;其后二解但于法华中以论近远,失
于开权,法华已前是所开故。今师二义约教
约味,约教即对前渐教中三教为粗,故须
更唯约法华中圆以释。约味则对前四味中
未转者为粗,至第五味教虽已转,或行
未入,故须于第五味作远近释。是故二释
阙一不可。
「问馀经」等者,他问前二释中初释
也。因向他人判前三师释则诸教去佛远,
准答文中具答远近,亦应具问远近二意,
释授记品¶ 第 307c 页 T34-0307.png
约纯菩萨及二乘人,准化元意,本求佛果
于昔未开,权机未转故云未决。
次「问般若
何故远」者?古来亦许般若能生阿耨菩提,何
故亦与诸经同远?答意者,大旨同前,然分
二义,先约共菩萨同于二乘,未开权边名
去佛远。次「夫般若」去重顺问答,般若非去
佛远,能生法佛何远之有?以具权实二慧
故也。故举譬云如病人等。「病人」者,共般若
中新发心菩萨也。「两健」者二慧也。由此二慧
令至菩提,故云「遍能远去」。言「最胜」者,意
在不共,同于法华,故且云「胜」。故云法华开
权不异般若显实,故开权与显实左右异名,
法华还开般若中权入般若实也。故言不
异。及以异名,所以通论,则不共般若与法华
种智何殊?据带不带、开未开别,不无同异。
诸师全顺今义,故但直录而无所破。「菩萨」
下合譬,文既约法华为言,故可依前以为
二释,释开方便门中所以先广引料简者,
此迹门之大旨,此旨若倾将何流通?于中先
出光宅,次私破云「是破非开」者,由光宅云
废除昔教,不云即是,故开义不成。又由光
宅语昔别指鹿苑,故知消释言不容易,由
除之一字便为臧否。嘉祥亦云:「开二种之
方便、示二种之真实」,昔不云二是方便故
门闭,今云二种是方便故方便门开;今开
义善,成二乃违教。《经》云「佛以方便力示以
三乘教」,何尝但二?今文尚五七皆开,何但三
耶?然此乃是未改时文,乃令后德混用。「河
西云直名三为方便」者,意云昔谓为实,无
于昔未开,权机未转故云未决。
次「问般若
何故远」者?古来亦许般若能生阿耨菩提,何
故亦与诸经同远?答意者,大旨同前,然分
二义,先约共菩萨同于二乘,未开权边名
去佛远。次「夫般若」去重顺问答,般若非去
佛远,能生法佛何远之有?以具权实二慧
故也。故举譬云如病人等。「病人」者,共般若
中新发心菩萨也。「两健」者二慧也。由此二慧
令至菩提,故云「遍能远去」。言「最胜」者,意
在不共,同于法华,故且云「胜」。故云法华开
权不异般若显实,故开权与显实左右异名,
法华还开般若中权入般若实也。故言不
异。及以异名,所以通论,则不共般若与法华
种智何殊?据带不带、开未开别,不无同异。
诸师全顺今义,故但直录而无所破。「菩萨」
下合譬,文既约法华为言,故可依前以为
二释,释开方便门中所以先广引料简者,
此迹门之大旨,此旨若倾将何流通?于中先
出光宅,次私破云「是破非开」者,由光宅云
废除昔教,不云即是,故开义不成。又由光
宅语昔别指鹿苑,故知消释言不容易,由
除之一字便为臧否。嘉祥亦云:「开二种之
方便、示二种之真实」,昔不云二是方便故
门闭,今云二种是方便故方便门开;今开
义善,成二乃违教。《经》云「佛以方便力示以
三乘教」,何尝但二?今文尚五七皆开,何但三
耶?然此乃是未改时文,乃令后德混用。「河
西云直名三为方便」者,意云昔谓为实,无
释授记品¶ 第 308a 页 T34-0308.png
入实之期,故其门尚闭;今称为方便有进
实之望,故其门名开。还引〈方便品〉初云「佛
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故章安许之。故古人
立义采用实难。「有人」下言「十二八万」者,秖是
十二部八万藏耳。「私谓」至「非开义」者,印禀龙、
龙从远,印既用教身两种方便,故知破其
窃龙印之义,及将破义以解开门,何能异
于光宅义耶?故略破之。虽用教身且免
会二。
「问方便当体」等者,私假设斯问欲出
后答。私答中初正出二门,次「此二」下释二门
中各有开闭。初云「当体」者,未有所通约
体外说,且以当教可入称门。若云「为实相
门」者,约能通至实相以说。引「算砂观海」者,
算砂如《释签》第四。观海者,即新经六十七云:
「有城名楼阁,中有船师名婆陀罗,集诸商
人,为说一切海法门。」「此二门各有开闭」者,
能通当体法体不别,从今昔说,故昔闭今
开,实相亦尔。于中先明当体,次明能通,二
义各对真实以说,以实相亦有当体、能通
二义故也。初当体中虽亦名门,于实犹闭
故须明开,然但说三为方便,即须说一
为真实,相对论之故耳。「二者」下次释能通,
即为实作门,准佛本意俱是能通,据物机
缘所解有二,诸钝菩萨亦有能知三教能
通,但法华前机未会,是故在昔俱闭于今并
开,故亦与实对辨,岂能通方便开实相犹闭、
方便仍闭真实得开?此释同河西实相亦二
者,向但直对方便故今委论,同于方便故
云亦也。「虚通」者,释实当体为门,无碍名虚、
实之望,故其门名开。还引〈方便品〉初云「佛
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故章安许之。故古人
立义采用实难。「有人」下言「十二八万」者,秖是
十二部八万藏耳。「私谓」至「非开义」者,印禀龙、
龙从远,印既用教身两种方便,故知破其
窃龙印之义,及将破义以解开门,何能异
于光宅义耶?故略破之。虽用教身且免
会二。
「问方便当体」等者,私假设斯问欲出
后答。私答中初正出二门,次「此二」下释二门
中各有开闭。初云「当体」者,未有所通约
体外说,且以当教可入称门。若云「为实相
门」者,约能通至实相以说。引「算砂观海」者,
算砂如《释签》第四。观海者,即新经六十七云:
「有城名楼阁,中有船师名婆陀罗,集诸商
人,为说一切海法门。」「此二门各有开闭」者,
能通当体法体不别,从今昔说,故昔闭今
开,实相亦尔。于中先明当体,次明能通,二
义各对真实以说,以实相亦有当体、能通
二义故也。初当体中虽亦名门,于实犹闭
故须明开,然但说三为方便,即须说一
为真实,相对论之故耳。「二者」下次释能通,
即为实作门,准佛本意俱是能通,据物机
缘所解有二,诸钝菩萨亦有能知三教能
通,但法华前机未会,是故在昔俱闭于今并
开,故亦与实对辨,岂能通方便开实相犹闭、
方便仍闭真实得开?此释同河西实相亦二
者,向但直对方便故今委论,同于方便故
云亦也。「虚通」者,释实当体为门,无碍名虚、
释授记品¶ 第 308b 页 T34-0308.png
无壅曰通,故得全体成能通门,含受一切
无所隔碍,得名为门,遍一切处无非门
故,是则约实无通而通,故云「不二」及以「法
界」,法界即门名法界门,不同算砂当体门
也。二「能通方便作门」者,使方便至实故名
能通,若非实相之力,方便无由得开,故知
秖一实理从二得名,由虚通故令他所归,
如赦体遍原罪无不释。「刘虬」意者,初句正
明真实为方便作门,次句明三方便为真
实作门,言「非三」去明二门互开。故刘虬非
不与私释称会,但语略意沈经旨难显。有
人云:他人立三章门,互为方便、互得为门,
若望注家,其词甚繁其理混乱,虽然多言
少实不如守一。于中先列,次「如以」下释,此
是释〈方便品〉中附五时家三转意也。但加
更互为门为异,唯释初章馀二但列,初章
意者权为情壅,今既开权故云「通」也。实本
无三为物故三,故云「起」也。「乃至」下馀二例
者,于中先例,次「但不得」下说文意通塞。若
欲叙出第二例者,如以三一为非三非一
之门,由达三一通至双非,即以三一为
双非门,由双非故起于三一,故非三非一
为三一门。第三准例亦应可见。次通塞者,
若能通能起可互论门,但不得以一为权
以三为实,用《胜鬘》文非今意也。下二章亦
然,但得更互为门。
次私破中但破初章,馀
二亦例于初章中,但破三为一门,未破一
为三门。初文两重,初破门义,次以非因破。
初门义者,初句定中但定三通一句,破其
无所隔碍,得名为门,遍一切处无非门
故,是则约实无通而通,故云「不二」及以「法
界」,法界即门名法界门,不同算砂当体门
也。二「能通方便作门」者,使方便至实故名
能通,若非实相之力,方便无由得开,故知
秖一实理从二得名,由虚通故令他所归,
如赦体遍原罪无不释。「刘虬」意者,初句正
明真实为方便作门,次句明三方便为真
实作门,言「非三」去明二门互开。故刘虬非
不与私释称会,但语略意沈经旨难显。有
人云:他人立三章门,互为方便、互得为门,
若望注家,其词甚繁其理混乱,虽然多言
少实不如守一。于中先列,次「如以」下释,此
是释〈方便品〉中附五时家三转意也。但加
更互为门为异,唯释初章馀二但列,初章
意者权为情壅,今既开权故云「通」也。实本
无三为物故三,故云「起」也。「乃至」下馀二例
者,于中先例,次「但不得」下说文意通塞。若
欲叙出第二例者,如以三一为非三非一
之门,由达三一通至双非,即以三一为
双非门,由双非故起于三一,故非三非一
为三一门。第三准例亦应可见。次通塞者,
若能通能起可互论门,但不得以一为权
以三为实,用《胜鬘》文非今意也。下二章亦
然,但得更互为门。
次私破中但破初章,馀
二亦例于初章中,但破三为一门,未破一
为三门。初文两重,初破门义,次以非因破。
初门义者,初句定中但定三通一句,破其
释授记品¶ 第 308c 页 T34-0308.png
门义,但以不通遮之任自非门,亦应更
云:若其通者昔何不通,使至今耶?昔不通
者于昔非门。「若开」下至今即开,开已非三,
何得以三为一作门?显他不知体内体外,
是故须破。准佛本意元为通一,故未开时
本来是门。彼未云开而言是门,是故须破。
故知三为一门尚自不可,一为三门何俟
别破?
若尔,《经》何故云「开方便门」?
答:
若从今
意,门虽未开,有可开义亦得名门。如本
是门,闭时岂非?但名闭门。开已无三,何妨
从昔以三为门。「又三非佛因」者,破意同前。
若未开者别尚非因,若其开已散心尚是。次
例破馀二,准初应知。「云云」者,若委破初章,
次半谓实为权门及下二章,烦碎义薄不
能具述。他既破己,依今乃可更立二句,破
他既坏立义自成,具如前释。
「问方便」等者,
今设此问为欲开其四句义端,故今师前
文自有二句,为更得作馀二句不?「此有」下
答,具有四句,后之二句理无别趣,但寄名
义申释句相。于中先指前二,次列后二句,
三「如名」下次引例释,先列名义,「由方便」下即
以例释,义是名下之旨,故得更互为门。于
中先释方便,次「实相」下但以例释。先例,次
「中论序」下引證,实名实义更互为门。「实」者义
也。「中」者名也。故寄中名以显中义,即是名
为义门。文但举一边,亦应更云亦由实义
能应中名,以名非实不立,故举实以引之。
「问得以三显三」等者,方便真实秖是三一,方
便真实既为四句,三一亦例有后两耶?「此
云:若其通者昔何不通,使至今耶?昔不通
者于昔非门。「若开」下至今即开,开已非三,
何得以三为一作门?显他不知体内体外,
是故须破。准佛本意元为通一,故未开时
本来是门。彼未云开而言是门,是故须破。
故知三为一门尚自不可,一为三门何俟
别破?
若尔,《经》何故云「开方便门」?
答:
若从今
意,门虽未开,有可开义亦得名门。如本
是门,闭时岂非?但名闭门。开已无三,何妨
从昔以三为门。「又三非佛因」者,破意同前。
若未开者别尚非因,若其开已散心尚是。次
例破馀二,准初应知。「云云」者,若委破初章,
次半谓实为权门及下二章,烦碎义薄不
能具述。他既破己,依今乃可更立二句,破
他既坏立义自成,具如前释。
「问方便」等者,
今设此问为欲开其四句义端,故今师前
文自有二句,为更得作馀二句不?「此有」下
答,具有四句,后之二句理无别趣,但寄名
义申释句相。于中先指前二,次列后二句,
三「如名」下次引例释,先列名义,「由方便」下即
以例释,义是名下之旨,故得更互为门。于
中先释方便,次「实相」下但以例释。先例,次
「中论序」下引證,实名实义更互为门。「实」者义
也。「中」者名也。故寄中名以显中义,即是名
为义门。文但举一边,亦应更云亦由实义
能应中名,以名非实不立,故举实以引之。
「问得以三显三」等者,方便真实秖是三一,方
便真实既为四句,三一亦例有后两耶?「此
释授记品¶ 第 309a 页 T34-0309.png
亦」下答。云「二如前」者,三为一门如以三显
一,一为三门如以一显三。「以三显三」去释
后二句,前之二句既以三一望于权实名
义相显。若后二句,前虽名义相对义立,今不
得用名义以释,但以法体相对释之。于
中为三,先对释,次「三一既不」下正判结,三
「以因缘」下修性相显。初又二,标释。初文但标
一句略不标以一显一句。「言昔」下释中具
含二句,又二:先示非,次「破此」下正释。先示
非者,寄开显说,破今昔异。于中初举非相,
此尚不得三一互通,况能以三通三、以一
显一?「故一」下结非。言「一非三一」等者,以其
三一既不相即,若不开者相显不成,故一
非三家之一,三非一家之三。
次「破此」下依
今经正释,先引「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證即
一之三,次引「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證即三
之一,即为一施三之一三,乃是开三显一
之三一。前句腾昔,故云「分别说三」,次句显
今,故云「是菩萨道」,昔教未说故三一尚隔,
不云相显三是一三一是三一。由今说已
一外无三,此三为一家之三,即是以昔一
外之三,全成一家之三,故云「以三显三」。既
开成一,三外无一,还是三家之一,即是以
昔三外之一,全成即三之一,故云「以一显
一」。故知由体外之三显即一之三,由三外
之一显即三之一。次「三一既不」下判结,欲
开下文因缘三一,故先判之。言「三一既不
相异」者,判向开显全属因缘。言「因缘」者,
秖是感应化仪,亦名修得。
三「以因缘」下修性
一,一为三门如以一显三。「以三显三」去释
后二句,前之二句既以三一望于权实名
义相显。若后二句,前虽名义相对义立,今不
得用名义以释,但以法体相对释之。于
中为三,先对释,次「三一既不」下正判结,三
「以因缘」下修性相显。初又二,标释。初文但标
一句略不标以一显一句。「言昔」下释中具
含二句,又二:先示非,次「破此」下正释。先示
非者,寄开显说,破今昔异。于中初举非相,
此尚不得三一互通,况能以三通三、以一
显一?「故一」下结非。言「一非三一」等者,以其
三一既不相即,若不开者相显不成,故一
非三家之一,三非一家之三。
次「破此」下依
今经正释,先引「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證即
一之三,次引「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證即三
之一,即为一施三之一三,乃是开三显一
之三一。前句腾昔,故云「分别说三」,次句显
今,故云「是菩萨道」,昔教未说故三一尚隔,
不云相显三是一三一是三一。由今说已
一外无三,此三为一家之三,即是以昔一
外之三,全成一家之三,故云「以三显三」。既
开成一,三外无一,还是三家之一,即是以
昔三外之一,全成即三之一,故云「以一显
一」。故知由体外之三显即一之三,由三外
之一显即三之一。次「三一既不」下判结,欲
开下文因缘三一,故先判之。言「三一既不
相异」者,判向开显全属因缘。言「因缘」者,
秖是感应化仪,亦名修得。
三「以因缘」下修性
释授记品¶ 第 309b 页 T34-0309.png
合辨。「自性」者,即是性德,故性德三一,虽复
本有非修非作,乃由因缘即三而一,能显
性德即三之一。又由性德即三而一,能成
因缘即三之一,亦由因缘即一之三,方显
性德一中之三。复由性德一中之三,能施因
缘即一之三。是则因缘即三之一,显自性
即三之一,名「以一显一」;以因缘即一而三,
显自性即一而三,名「以三显三」。以性显缘,
准说可知。下结文中三一互出者,以互显
不互耳。以三显三秖是以三显一,以一显
一秖是以一显三,虽因释妨妙尽根源,
寻一家教门,若迷斯旨徒费心神。
引十五
处明门者,虽列头数亦复不知何者须开?
何者已开,门相如何?如其不判,徒列何益?准
今文意,十五门内但是方便悉皆须开,具如
随文解释者,是于中有违今所释者亦应
破之,如引〈方便品〉智慧为门,此是同体权
智,岂得云为实作门?次「种种门」,此是权门,
而但云大乘教耶?次「唯有一门」下不专在
教。「所烧之门三界限域」者,岂可但云从限
域出?次「车在门外言三界」者,破亦同前。小
教为门未判烧等,在门外立分为二释,云
正习尽但在通意,门侧若大应已得大,犹
在门外亦如前者,与前两释并不相应。「门
内如前」者,意与前在门外同,前在二死门
外,今不可在二死之内。「开甘露门云大小」
者,是十方梵请文,或当如此,不知今在何
处、大小教耶?今文意者,本为开门不为数
门,本为解门不为知数,若数而简之,简
本有非修非作,乃由因缘即三而一,能显
性德即三之一。又由性德即三而一,能成
因缘即三之一,亦由因缘即一之三,方显
性德一中之三。复由性德一中之三,能施因
缘即一之三。是则因缘即三之一,显自性
即三之一,名「以一显一」;以因缘即一而三,
显自性即一而三,名「以三显三」。以性显缘,
准说可知。下结文中三一互出者,以互显
不互耳。以三显三秖是以三显一,以一显
一秖是以一显三,虽因释妨妙尽根源,
寻一家教门,若迷斯旨徒费心神。
引十五
处明门者,虽列头数亦复不知何者须开?
何者已开,门相如何?如其不判,徒列何益?准
今文意,十五门内但是方便悉皆须开,具如
随文解释者,是于中有违今所释者亦应
破之,如引〈方便品〉智慧为门,此是同体权
智,岂得云为实作门?次「种种门」,此是权门,
而但云大乘教耶?次「唯有一门」下不专在
教。「所烧之门三界限域」者,岂可但云从限
域出?次「车在门外言三界」者,破亦同前。小
教为门未判烧等,在门外立分为二释,云
正习尽但在通意,门侧若大应已得大,犹
在门外亦如前者,与前两释并不相应。「门
内如前」者,意与前在门外同,前在二死门
外,今不可在二死之内。「开甘露门云大小」
者,是十方梵请文,或当如此,不知今在何
处、大小教耶?今文意者,本为开门不为数
门,本为解门不为知数,若数而简之,简
释授记品¶ 第 309c 页 T34-0309.png
已开之数亦何咎?「昔说一切世间」下,更引意
根释开显意,为开古人所数诸门,资生于
昔尚非方便,于今显已悉是真实,况复三
乘五乘等耶?「若门若非门」者,非门谓小乘理
教色香资生等,是门谓别教二观为方便,从
初说故有门非门,于今一切无非通途。
「劝
修」者,住于三法,仍劝不懈怠,心然后说者,
故知此是观行位中初二位耳。故劝弘圆经
以利于他,化功归己至相似位,任运妙音
遍满三千,不待劝也。于中三法相望名各
具三:初标慈悲,次「若就」下明一中具三,「修
如来」下标柔和,次「若就」下明一中具三,「若就
能坐」下无标,直明般若中三,虽复各具秖
是一三,三尚非三,岂离为九?是则菩萨常
观涅槃,故劝弘经者而常观之。愿弘经者
观而弘之,不观能弘之心,焉晓所弘之理?
故佛令入我室、著我衣、坐我座,若无三
法何谓弘经?「安乐行」下引下品文同有是
利,故劝弘者依方法也。「上文」下引上文释
成。「五事」者,如前利益中列第一遣化人等
五是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三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四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见宝塔品
此中四度云「见宝塔」,下文云「四番」即四悉
根释开显意,为开古人所数诸门,资生于
昔尚非方便,于今显已悉是真实,况复三
乘五乘等耶?「若门若非门」者,非门谓小乘理
教色香资生等,是门谓别教二观为方便,从
初说故有门非门,于今一切无非通途。
「劝
修」者,住于三法,仍劝不懈怠,心然后说者,
故知此是观行位中初二位耳。故劝弘圆经
以利于他,化功归己至相似位,任运妙音
遍满三千,不待劝也。于中三法相望名各
具三:初标慈悲,次「若就」下明一中具三,「修
如来」下标柔和,次「若就」下明一中具三,「若就
能坐」下无标,直明般若中三,虽复各具秖
是一三,三尚非三,岂离为九?是则菩萨常
观涅槃,故劝弘经者而常观之。愿弘经者
观而弘之,不观能弘之心,焉晓所弘之理?
故佛令入我室、著我衣、坐我座,若无三
法何谓弘经?「安乐行」下引下品文同有是
利,故劝弘者依方法也。「上文」下引上文释
成。「五事」者,如前利益中列第一遣化人等
五是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三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四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见宝塔品
此中四度云「见宝塔」,下文云「四番」即四悉
释授记品¶ 第 310a 页 T34-0310.png
也。初世界中翻名有无三世不同,睹必欢喜
故是世界。言「经云佛三种身」者,借《普贤观
经》也,既结此经故可證同。「当佛亦然」者,未
来有说《法华经》处,此塔还现、彼佛亦坐。本
论亦云「此经为三身菩提故。此经已说师
弟因果,故古佛證、集分身佛。」彼《华严经》加四
菩萨说菩萨因果,能加但是迹佛主伴,故不
假集佛,但云十方互为主伴,仍不云伴
是佛分身,但云眷属而已。文中诸品皆云
「集诸菩萨」,注家云: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
则裂地踊塔,以表双林不灭更延,接影微显
丈六非生,故云「见宝塔品」。今谓古佛塔今佛
坐,则表古今实道不生,未必预表双林不
灭。一往观之,谓今现佛入古灭佛之塔,表
灭不灭。今谓不然,古佛塔现示灭而不灭,
释迦入塔示生而不生,不生不灭故并坐表
之。集分身召本属,乃显舍那非成,岂唯丈
六示灭他人?问云:大众见塔为根为识?为
塔令见?广约譬类以破自他,此深不晓经
之大旨,三周之后纵有凡夫咸殊凡见,然
《中论》观法被末代钝根,佛世当机何劳设此?
消经观行理合如然。凡诸释经若无通见,
致令后学不闲宗途;今正为證经旁论所
表。有人问:召古佛、集分身,身何故多,塔何
故一?今为答之,證经义足,故宝塔不多,合
多宝愿,故分身不一。假令證经须集多塔,
塔岂不多?既能应现十方,信知塔亦非一,
故分身是化、塔亦宜权。今从所表,今佛一身
而集多身,密表迹用之非一;古佛多塔但
故是世界。言「经云佛三种身」者,借《普贤观
经》也,既结此经故可證同。「当佛亦然」者,未
来有说《法华经》处,此塔还现、彼佛亦坐。本
论亦云「此经为三身菩提故。此经已说师
弟因果,故古佛證、集分身佛。」彼《华严经》加四
菩萨说菩萨因果,能加但是迹佛主伴,故不
假集佛,但云十方互为主伴,仍不云伴
是佛分身,但云眷属而已。文中诸品皆云
「集诸菩萨」,注家云: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
则裂地踊塔,以表双林不灭更延,接影微显
丈六非生,故云「见宝塔品」。今谓古佛塔今佛
坐,则表古今实道不生,未必预表双林不
灭。一往观之,谓今现佛入古灭佛之塔,表
灭不灭。今谓不然,古佛塔现示灭而不灭,
释迦入塔示生而不生,不生不灭故并坐表
之。集分身召本属,乃显舍那非成,岂唯丈
六示灭他人?问云:大众见塔为根为识?为
塔令见?广约譬类以破自他,此深不晓经
之大旨,三周之后纵有凡夫咸殊凡见,然
《中论》观法被末代钝根,佛世当机何劳设此?
消经观行理合如然。凡诸释经若无通见,
致令后学不闲宗途;今正为證经旁论所
表。有人问:召古佛、集分身,身何故多,塔何
故一?今为答之,證经义足,故宝塔不多,合
多宝愿,故分身不一。假令證经须集多塔,
塔岂不多?既能应现十方,信知塔亦非一,
故分身是化、塔亦宜权。今从所表,今佛一身
而集多身,密表迹用之非一;古佛多塔但
释授记品¶ 第 310b 页 T34-0310.png
示一塔,显表实理之不二,况从地在空及
诸校饰,悉非徒尔。「明显此事」者,三世诸佛转
法轮等,皆至法华出世事说,故今经文加
四支徵。「璎珞」下为人者,以校量福为生善
也。「善吉问」等者,第九〈供养舍利品〉云:「佛因善
吉问供养全碎生法同耶别耶?佛广校量
云:如供养一佛舍利起塔满一四天下,不
如供养生身,由色身有舍利故。又起塔
满大千供养色身,不如供养法身,由法
身有色身故。」当知见色不及闻经,以由
闻经有法身故,故经偏圆即法身全碎功
德不等。「顶王」等者,曾检《大乘顶王经》及《方等
顶王经》各一卷,并未见此。难意者,教与舍
利时同益同,何得不等?答意者,舍利时等亦
生身之力。
「北地师」下破谬斥非,义当破恶,
即对治也。「云说经竟」者,意云正经已毕。「地
师」去表身不二,以称理故属第一义也。「释
论」下證地师非。「师言」,南岳也。虽云三身,意
将法报以斥地师。「无来」者不合东来,「无出」
者不应踊出。「巍巍」者,不应塔内。「应身」者,不
应唯此。「若即此」等者,如南岳所述三身胜
相,若其直云多宝是法佛者,必不可也。尚
非应身,岂具三身?故知多宝是法身者,未
尽经旨。「秖是表示」等者,秖以释迦等事表
理可也。故知非直来證乃表经常,故多宝
表法及具三身。多宝久灭今出證经,生不生
也;往昔灭度犹现全身,灭非灭也。既非生
灭,常住不移可表法身。释迦入塔二身相
称,如智称境故可表报。分身表应文理自
诸校饰,悉非徒尔。「明显此事」者,三世诸佛转
法轮等,皆至法华出世事说,故今经文加
四支徵。「璎珞」下为人者,以校量福为生善
也。「善吉问」等者,第九〈供养舍利品〉云:「佛因善
吉问供养全碎生法同耶别耶?佛广校量
云:如供养一佛舍利起塔满一四天下,不
如供养生身,由色身有舍利故。又起塔
满大千供养色身,不如供养法身,由法
身有色身故。」当知见色不及闻经,以由
闻经有法身故,故经偏圆即法身全碎功
德不等。「顶王」等者,曾检《大乘顶王经》及《方等
顶王经》各一卷,并未见此。难意者,教与舍
利时同益同,何得不等?答意者,舍利时等亦
生身之力。
「北地师」下破谬斥非,义当破恶,
即对治也。「云说经竟」者,意云正经已毕。「地
师」去表身不二,以称理故属第一义也。「释
论」下證地师非。「师言」,南岳也。虽云三身,意
将法报以斥地师。「无来」者不合东来,「无出」
者不应踊出。「巍巍」者,不应塔内。「应身」者,不
应唯此。「若即此」等者,如南岳所述三身胜
相,若其直云多宝是法佛者,必不可也。尚
非应身,岂具三身?故知多宝是法身者,未
尽经旨。「秖是表示」等者,秖以释迦等事表
理可也。故知非直来證乃表经常,故多宝
表法及具三身。多宝久灭今出證经,生不生
也;往昔灭度犹现全身,灭非灭也。既非生
灭,常住不移可表法身。释迦入塔二身相
称,如智称境故可表报。分身表应文理自
释授记品¶ 第 310c 页 T34-0310.png
成,如境智相冥故能起应。「三佛」至「而不一
异」者,能表三中各三故不一,所表三中皆一
故不异。又能表中三相别故不一,法体同故
不异。又所表中亦以体同故不异,以身别
故不一。又化道别故不一,共成此故不异。
总而言之,即三而一故不异,即一而三故
不一。「见宝塔」下「云云」者,于前四文明示四
相以消四文,略如前释,四皆属圆。
从「塔出
为两」去,次约教本迹。初双标两义,次释出
两意。释中又四:初正释,次「若塔从地」下辨
同异,三「若塔来」下判显密,四「今取」下释妨。初
文又二:先明塔出,證前起后。次明在空,以
表二意。故二文皆以證前当约教,起后当
本迹。初證前中二:先约真实,次约大慧,以
此二是多宝證词。初文三:初示三周无非圆
实,次辨广略等,三示流通。初如文,次文者,
先略、次广。初文者,既重述證秖可从略,故
但云「真实」,况处中及广皆约所非,所非必
多、能非唯一,故三周中虽或四一、若十若
多,不出实相。次处中中言「八不」者,具如《止
观》第六记引《中论》文。《中论》显理故八不叹佛,
塔證中经亦八不叹实,故塔踊事复表八
不,以义同故,故云「塔从地」等。「又證」下示證
流通亦是真实。
问:
何不證序?
答:
二段既实其
序岂虚?
若尔,何不待至〈安乐行〉末、〈踊出〉初
耶?
答:
以〈法师〉中具明人法方轨,现未师弟因
果及以处所,天龙作护化人集听,足辨弘
经故多宝出證,證已命觅弘通之人,故引
达多往以證今佛益而劝流通,举持品人
异」者,能表三中各三故不一,所表三中皆一
故不异。又能表中三相别故不一,法体同故
不异。又所表中亦以体同故不异,以身别
故不一。又化道别故不一,共成此故不异。
总而言之,即三而一故不异,即一而三故
不一。「见宝塔」下「云云」者,于前四文明示四
相以消四文,略如前释,四皆属圆。
从「塔出
为两」去,次约教本迹。初双标两义,次释出
两意。释中又四:初正释,次「若塔从地」下辨
同异,三「若塔来」下判显密,四「今取」下释妨。初
文又二:先明塔出,證前起后。次明在空,以
表二意。故二文皆以證前当约教,起后当
本迹。初證前中二:先约真实,次约大慧,以
此二是多宝證词。初文三:初示三周无非圆
实,次辨广略等,三示流通。初如文,次文者,
先略、次广。初文者,既重述證秖可从略,故
但云「真实」,况处中及广皆约所非,所非必
多、能非唯一,故三周中虽或四一、若十若
多,不出实相。次处中中言「八不」者,具如《止
观》第六记引《中论》文。《中论》显理故八不叹佛,
塔證中经亦八不叹实,故塔踊事复表八
不,以义同故,故云「塔从地」等。「又證」下示證
流通亦是真实。
问:
何不證序?
答:
二段既实其
序岂虚?
若尔,何不待至〈安乐行〉末、〈踊出〉初
耶?
答:
以〈法师〉中具明人法方轨,现未师弟因
果及以处所,天龙作护化人集听,足辨弘
经故多宝出證,證已命觅弘通之人,故引
达多往以證今佛益而劝流通,举持品人
释授记品¶ 第 311a 页 T34-0311.png
以證弘者而劝流通。虽尔,未有始行弘通
之法,故重举安乐行耳。故〈安乐行〉未关〈踊
出〉。
次约大慧者,「真实」者,通虽四一别在所
显,故先叹大慧,次叹所说所显之法。大慧
秖是种智,前已具释,今但更与不共般若辨
同异耳。于中先问,次「释论」下答,三「如一」下
譬。彼般若及此大慧俱能入故,妙法之言
一分通智。四「当知」下结二文意同。次「起后明
本」者,对迹明本可云本迹。于中为二,先
明所起之由。由塔出故请开,由塔开故
见佛,由见佛故请加,由得加故在空,由
在空故命众,由命众故声彻,由声彻故众
至,由众至故生疑,由生疑故得说。言「明
玄」等者,略举经题玄收一部,故云「佛欲以
此妙法」等也。「久远」下明能起所表,表于本
地三世益也。久灭今出故云「神通」,现益在
说故云「音声」,誓愿不休故尽未来,以此起
彼故名为「开」。
问:
经中但云「大慧真实」,有说
处證闻说故出,那云證前及起后耶?
答:
文
无理有,从此中出寻叹真实,故知證前,如
明起由即是起后。
次「在空中」亦初约教,「七
方便人」见理圆也。次「修得」下本迹也。亦先叙
迹,次「若发」下明本。观心释中既云「依经修
观」,当知经经皆可修习,柰何章疏都不涉
言,故此宗徒行解无废,消文理观二义无
亏,冀怀道者尊之!尚之!每睹斯旨,恨已
所未沾,盘桓经思,顶戴永永。于中三,初明
三身各有能表及以所表,初明以观为因、
得法身果,得法身时不独法身,故云「境智
之法,故重举安乐行耳。故〈安乐行〉未关〈踊
出〉。
次约大慧者,「真实」者,通虽四一别在所
显,故先叹大慧,次叹所说所显之法。大慧
秖是种智,前已具释,今但更与不共般若辨
同异耳。于中先问,次「释论」下答,三「如一」下
譬。彼般若及此大慧俱能入故,妙法之言
一分通智。四「当知」下结二文意同。次「起后明
本」者,对迹明本可云本迹。于中为二,先
明所起之由。由塔出故请开,由塔开故
见佛,由见佛故请加,由得加故在空,由
在空故命众,由命众故声彻,由声彻故众
至,由众至故生疑,由生疑故得说。言「明
玄」等者,略举经题玄收一部,故云「佛欲以
此妙法」等也。「久远」下明能起所表,表于本
地三世益也。久灭今出故云「神通」,现益在
说故云「音声」,誓愿不休故尽未来,以此起
彼故名为「开」。
问:
经中但云「大慧真实」,有说
处證闻说故出,那云證前及起后耶?
答:
文
无理有,从此中出寻叹真实,故知證前,如
明起由即是起后。
次「在空中」亦初约教,「七
方便人」见理圆也。次「修得」下本迹也。亦先叙
迹,次「若发」下明本。观心释中既云「依经修
观」,当知经经皆可修习,柰何章疏都不涉
言,故此宗徒行解无废,消文理观二义无
亏,冀怀道者尊之!尚之!每睹斯旨,恨已
所未沾,盘桓经思,顶戴永永。于中三,初明
三身各有能表及以所表,初明以观为因、
得法身果,得法身时不独法身,故云「境智
释授记品¶ 第 311b 页 T34-0311.png
必会」。「如塔」下能表,「境智」下报身,「如释迦」下能
表,「以大报」下应身,「如分身」下能表。次「由多宝」
下总举能表,当知约观持经方具三身。三
「普贤」下引證,得三种身,皆是方等大乘教也。
次「有人」下出旧分文,此下应云十六品,前
从弥勒问来但有十品,此是庐山龙意。「太
早云云」者,应叙上下文相分齐,以證此师
分文太早。如破光宅惟忖之例,此且据本
迹之名以破。然准此师意言约身者,以多
宝为本、释迦为迹,前约说者,释迦自说三
周开权及以流通,今所以从名破者,以此
师不知今经显远诸经所无,方望一代及
前迹门乃受本名,何须于此即云本迹?若
预密表意则可,然于此分文故成太早。「七
宝为塔」者,即七觉七圣财,七圣财谓闻、信、戒、
定、进、舍、惭,随其教位明七深浅,既是佛塔
之七又證实经并用无作七觉七财,于无
作中尚须性德,何况修得。七觉圣财俱修得
故,虽分宝别,七宝即塔能所不别,然塔是
所依、严是能依。「高五百」等者,既塔所表须皆
圆释,竖即因中望果,万行一行一切行,酬
因果中万德一德一切德,从始至终名之
为竖,当位具足名之为横,凡一切行历缘
对境谛缘度等,无不庄严从因至果,若横
若竖皆须有体,方可名为万善庄严。「地者」
止「住第一义空」者,然体无明即第一义空,
故无明无所破亦无所住,故第一义空即
无能住。无能住,故地既无破而破,空亦无
住而住。「种种」等者,定慧无多,对暗散说。又
表,「以大报」下应身,「如分身」下能表。次「由多宝」
下总举能表,当知约观持经方具三身。三
「普贤」下引證,得三种身,皆是方等大乘教也。
次「有人」下出旧分文,此下应云十六品,前
从弥勒问来但有十品,此是庐山龙意。「太
早云云」者,应叙上下文相分齐,以證此师
分文太早。如破光宅惟忖之例,此且据本
迹之名以破。然准此师意言约身者,以多
宝为本、释迦为迹,前约说者,释迦自说三
周开权及以流通,今所以从名破者,以此
师不知今经显远诸经所无,方望一代及
前迹门乃受本名,何须于此即云本迹?若
预密表意则可,然于此分文故成太早。「七
宝为塔」者,即七觉七圣财,七圣财谓闻、信、戒、
定、进、舍、惭,随其教位明七深浅,既是佛塔
之七又證实经并用无作七觉七财,于无
作中尚须性德,何况修得。七觉圣财俱修得
故,虽分宝别,七宝即塔能所不别,然塔是
所依、严是能依。「高五百」等者,既塔所表须皆
圆释,竖即因中望果,万行一行一切行,酬
因果中万德一德一切德,从始至终名之
为竖,当位具足名之为横,凡一切行历缘
对境谛缘度等,无不庄严从因至果,若横
若竖皆须有体,方可名为万善庄严。「地者」
止「住第一义空」者,然体无明即第一义空,
故无明无所破亦无所住,故第一义空即
无能住。无能住,故地既无破而破,空亦无
住而住。「种种」等者,定慧无多,对暗散说。又
释授记品¶ 第 311c 页 T34-0311.png
定慧遍摄,故亦云多。具如《止观》摄法中说。
「无量慈悲室」者,以龛为室故云「龛室」。重云
「亦是」者,重释室也。室亦名舍,幢亦幡类,如
大长者中说。「垂宝」等者,从因至果,果德皆
籍因中万行,由庄严故即能下化,如严复
垂。「四面」等者,即无作四谛也。由四谛四方道
风,吹四面四德之香,充而且遍,即是天然四
德之理,假修德以远布。「平等有二」者,「法等」
者大慧所观理也。「同得」者皆用因理以至
果也。若所观理与众生异不名大慧。「如是
如是」等者,「一如法相」者,叹佛所说称于实
故,「二如根性」者,至第五时不差机故。
「先
答第二问」中,问初云地踊,此云东方者何
耶?答:东述本缘,踊申昔愿,若所表者,方始
表开,地踊表显。「告比丘」等者,验具四众非
不说法。「当是多宝」者,
问:
十方世界岂无一
佛不得开显,不开显者皆应发愿,何独多
宝?若不发愿佛道不同,若发愿者皆合听
经。又诸佛化皆预照机,岂成佛竟不得开
显方始发愿?
答:
同与不同、开与不开、有愿
无愿皆是随缘。若宜有愿皆悉尽来,何虑
不集?后方发愿亦是鉴物。「三变净土由背
舍」等者,
问:
佛有楞严三昧之力,何以仍用小
乘事禅?又表破三惑,复非所治。
答:
是定圣
行揽因成果,果地事用无爽于理,即楞严
中具诸三昧,非昔因时见禅法界,岂背舍
等变过三千?然化佛事宜附小名,故《大论》
中亦是准小,故云欲得自在修胜处,欲得
广普修一切,处若但小用唯于三千。又初
「无量慈悲室」者,以龛为室故云「龛室」。重云
「亦是」者,重释室也。室亦名舍,幢亦幡类,如
大长者中说。「垂宝」等者,从因至果,果德皆
籍因中万行,由庄严故即能下化,如严复
垂。「四面」等者,即无作四谛也。由四谛四方道
风,吹四面四德之香,充而且遍,即是天然四
德之理,假修德以远布。「平等有二」者,「法等」
者大慧所观理也。「同得」者皆用因理以至
果也。若所观理与众生异不名大慧。「如是
如是」等者,「一如法相」者,叹佛所说称于实
故,「二如根性」者,至第五时不差机故。
「先
答第二问」中,问初云地踊,此云东方者何
耶?答:东述本缘,踊申昔愿,若所表者,方始
表开,地踊表显。「告比丘」等者,验具四众非
不说法。「当是多宝」者,
问:
十方世界岂无一
佛不得开显,不开显者皆应发愿,何独多
宝?若不发愿佛道不同,若发愿者皆合听
经。又诸佛化皆预照机,岂成佛竟不得开
显方始发愿?
答:
同与不同、开与不开、有愿
无愿皆是随缘。若宜有愿皆悉尽来,何虑
不集?后方发愿亦是鉴物。「三变净土由背
舍」等者,
问:
佛有楞严三昧之力,何以仍用小
乘事禅?又表破三惑,复非所治。
答:
是定圣
行揽因成果,果地事用无爽于理,即楞严
中具诸三昧,非昔因时见禅法界,岂背舍
等变过三千?然化佛事宜附小名,故《大论》
中亦是准小,故云欲得自在修胜处,欲得
广普修一切,处若但小用唯于三千。又初
释授记品¶ 第 312a 页 T34-0312.png
「一变」下表破三惑者,既楞严中即理之事,
不妨一一皆破三惑;况今三昧直论功用,
破惑乃是所表而已。表前破已表后更破,
如僧中与欲者,不必全同僧中法事、故云
「如」耳。多宝愿力须诸佛集,复令时会知分
身多,故此诸佛为开塔集,集又不至但遣
侍者,传问讯等状如与欲,故诸侍者但申问
讯,无说欲辞。「大集若干诸佛与欲」者,于欲
色二界大空亭中,广集十方一切诸佛。二十
一云:「南方有佛名曰金藏,彼诸菩萨见光
明已,问于彼佛。彼佛答云:北方世界有佛,
名释迦牟尼,欲为大众说法破大憍慢,遣
使从我索欲。我今与之。馀方亦尔,各令一
大菩萨与十恒沙诸菩萨等来此偈赞,亦
无别欲词。」《大品》亦千佛同说。今已开权,次
欲显远,使诸佛道同,故令诸佛与欲。有人
问:众俱在空,分身何故犹处于地?今答:时
众已闻迹门开权,初入寂光之土,故以居
空表之;分身示迹,各有所化之土,故居地
以表之。又释迦不久显本,亦先居空以表
之,各有其致不须疑也。「尔时释迦」下亦约
所表为开权者,多宝本为證经故来,应
令众见,佛身表实、塔开表权,故开塔表
开权,见佛表显实。有人于此立本迹者,不
然。本文在下,
问:
凡云本迹本应胜迹,望下
本门则释迦显本、舍那犹迹,何以迹胜而本
劣耶?
答:
此义不然。舍那是迹中之迹,自望本
时遮那为本,释迦开已望迹成妙,舍那迹
妙,迹妙犹粗,具如《玄》文本门十妙。
《经》「见二」至
不妨一一皆破三惑;况今三昧直论功用,
破惑乃是所表而已。表前破已表后更破,
如僧中与欲者,不必全同僧中法事、故云
「如」耳。多宝愿力须诸佛集,复令时会知分
身多,故此诸佛为开塔集,集又不至但遣
侍者,传问讯等状如与欲,故诸侍者但申问
讯,无说欲辞。「大集若干诸佛与欲」者,于欲
色二界大空亭中,广集十方一切诸佛。二十
一云:「南方有佛名曰金藏,彼诸菩萨见光
明已,问于彼佛。彼佛答云:北方世界有佛,
名释迦牟尼,欲为大众说法破大憍慢,遣
使从我索欲。我今与之。馀方亦尔,各令一
大菩萨与十恒沙诸菩萨等来此偈赞,亦
无别欲词。」《大品》亦千佛同说。今已开权,次
欲显远,使诸佛道同,故令诸佛与欲。有人
问:众俱在空,分身何故犹处于地?今答:时
众已闻迹门开权,初入寂光之土,故以居
空表之;分身示迹,各有所化之土,故居地
以表之。又释迦不久显本,亦先居空以表
之,各有其致不须疑也。「尔时释迦」下亦约
所表为开权者,多宝本为證经故来,应
令众见,佛身表实、塔开表权,故开塔表
开权,见佛表显实。有人于此立本迹者,不
然。本文在下,
问:
凡云本迹本应胜迹,望下
本门则释迦显本、舍那犹迹,何以迹胜而本
劣耶?
答:
此义不然。舍那是迹中之迹,自望本
时遮那为本,释迦开已望迹成妙,舍那迹
妙,迹妙犹粗,具如《玄》文本门十妙。
《经》「见二」至
释授记品¶ 第 312b 页 T34-0312.png
「加趺坐」者,《法华论》云:「为显三身为成大
事」。「八万二万」者,八万在〈法师品〉初,二万在
〈持品〉之首,偈中「第二八行半颂分身佛集」者,
上文有七,今颂甚略仍不次第。初三行颂第
二应集,义兼大乐说欲见及以请集;次一行
颂土净;次四行半颂诸佛同来。明难持中
《经》云「八万四千皆不及」者,八万之名不必全
大,具如《止观》第一记引《俱舍》、《报恩》等经,乃至
十二部亦通大小,具如《玄》文说法妙中「但
令他得小六神通,亦未为难若立有顶」,此
约不得通者为况,故知圆经暂读暂说,诚
为不易。「若有能持则持佛身」者,体宗用三,
衣座室三,即三身故。
* 释提婆达多品
注四释中唯无观心,初因缘中但通语感
应,故云「生时」等也。
问:
恶人出世何名感应?
答:
令无量人不敢造恶。
「天热」者,从事说耳。
问:
何无四悉?
答:
义立非无,见者喜其己身
不作,即世界。不作善生,即为人也。不作恶
边,即对治也。无障果事,即第一义。
「因行」下
约教,理顺即圆教,事逆即三教,唯圆教意逆
即是顺,自馀三教逆顺定故。本迹中言同众
生病者,《大经》云「提婆达多必不破僧」。《报恩
经》云:「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
狱者,无有是处。」《大云经》云:「提婆达多不可
思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诸新旧章皆云什
译元无此品,并准齐宋录云,上定林寺释法
献于于阗国得梵本来,瓦官寺沙门释法
意,齐永明八年十二月译讫,仍自别行。至梁
事」。「八万二万」者,八万在〈法师品〉初,二万在
〈持品〉之首,偈中「第二八行半颂分身佛集」者,
上文有七,今颂甚略仍不次第。初三行颂第
二应集,义兼大乐说欲见及以请集;次一行
颂土净;次四行半颂诸佛同来。明难持中
《经》云「八万四千皆不及」者,八万之名不必全
大,具如《止观》第一记引《俱舍》、《报恩》等经,乃至
十二部亦通大小,具如《玄》文说法妙中「但
令他得小六神通,亦未为难若立有顶」,此
约不得通者为况,故知圆经暂读暂说,诚
为不易。「若有能持则持佛身」者,体宗用三,
衣座室三,即三身故。
* 释提婆达多品
注四释中唯无观心,初因缘中但通语感
应,故云「生时」等也。
问:
恶人出世何名感应?
答:
令无量人不敢造恶。
「天热」者,从事说耳。
问:
何无四悉?
答:
义立非无,见者喜其己身
不作,即世界。不作善生,即为人也。不作恶
边,即对治也。无障果事,即第一义。
「因行」下
约教,理顺即圆教,事逆即三教,唯圆教意逆
即是顺,自馀三教逆顺定故。本迹中言同众
生病者,《大经》云「提婆达多必不破僧」。《报恩
经》云:「若有人言提婆达多实是恶人入阿鼻
狱者,无有是处。」《大云经》云:「提婆达多不可
思议,所修行业同于如来。」诸新旧章皆云什
译元无此品,并准齐宋录云,上定林寺释法
献于于阗国得梵本来,瓦官寺沙门释法
意,齐永明八年十二月译讫,仍自别行。至梁
释授记品¶ 第 312c 页 T34-0312.png
初有满法师讲经百遍,于寺烧身,乃以
此品置〈持品〉前,亦未行天下。至梁末有
西天竺国沙门拘罗那陀,此云真谛,重译
此品置〈宝塔〉后。今谓若准《正法华》,西晋时
译已有此品,则梵本不无。若观所译,全似
什公文体。若准嘉祥三义度量,一者外国
相传,流沙已来多无此品,恐什公未见。今
谓什公亲游五竺,岂独流沙?二者什公译经
多好存略,如《智度》、《百论》之流。此亦不然,西
方好广但略其重,岂可全除正文一品?三
云〈宝塔〉命人〈持品〉应命,以〈提婆〉间者,全成
剩经,何以安此?今文不云真谛重译,复云
南岳私安,若必真谛重译不虚,何妨本译江
东未有。以此验之,乃成三人俱契经理,
望嘉祥三义,全不可依。涉法师云:「不合安
此,〈授记〉、〈调达〉应安〈授学无学记品〉中,后智
积后应安〈神力品〉内。」今谓若尔,于阗应将
两握经来,法意乃有补接之过,若尔何不
〈学无学记〉无学将入千二百中,学人自为一
品,况提婆达多不云得果,那忽安置学无
学中?
「两存两没」者,文云:此经是五年译之。东
安法师云:七年三月十六日译讫。慧远经序
同。或云:弘始十年二月译竟。不同之事未可
追寻。竺法护太康元年八月十一日译讫,为
十一卷,名「正法华」,亦云八卷,出聂道真录,
此两存本也。次有沙门支道根,晋咸康元年
译为五卷,名「方等法华」。外国沙门支彊梁
接,魏甘露元年七月于交州译,彼沙门释道
敷笔受为六卷,名「法华三昧」,出姚录、魏录。
此品置〈持品〉前,亦未行天下。至梁末有
西天竺国沙门拘罗那陀,此云真谛,重译
此品置〈宝塔〉后。今谓若准《正法华》,西晋时
译已有此品,则梵本不无。若观所译,全似
什公文体。若准嘉祥三义度量,一者外国
相传,流沙已来多无此品,恐什公未见。今
谓什公亲游五竺,岂独流沙?二者什公译经
多好存略,如《智度》、《百论》之流。此亦不然,西
方好广但略其重,岂可全除正文一品?三
云〈宝塔〉命人〈持品〉应命,以〈提婆〉间者,全成
剩经,何以安此?今文不云真谛重译,复云
南岳私安,若必真谛重译不虚,何妨本译江
东未有。以此验之,乃成三人俱契经理,
望嘉祥三义,全不可依。涉法师云:「不合安
此,〈授记〉、〈调达〉应安〈授学无学记品〉中,后智
积后应安〈神力品〉内。」今谓若尔,于阗应将
两握经来,法意乃有补接之过,若尔何不
〈学无学记〉无学将入千二百中,学人自为一
品,况提婆达多不云得果,那忽安置学无
学中?
「两存两没」者,文云:此经是五年译之。东
安法师云:七年三月十六日译讫。慧远经序
同。或云:弘始十年二月译竟。不同之事未可
追寻。竺法护太康元年八月十一日译讫,为
十一卷,名「正法华」,亦云八卷,出聂道真录,
此两存本也。次有沙门支道根,晋咸康元年
译为五卷,名「方等法华」。外国沙门支彊梁
接,魏甘露元年七月于交州译,彼沙门释道
敷笔受为六卷,名「法华三昧」,出姚录、魏录。
释授记品¶ 第 313a 页 T34-0313.png
武丘道亮云:「有五本,四如前,更有《萨云分
陀利》本,既存于世,乃成三存。」「睿开九辙」者,
什译才毕睿便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
九辙法师。一者昏圣相扣辙,即序品是。次有
七辙即是正宗,一者涉教归真辙,为上根人;
二者兴类潜彰辙,为中根人;三者述穷通昔
辙,中根领解;四者彰因进悟辙为下根人,即
化城授记;五赞扬行李辙,即法师品为如来
使;六本迹无生辙,即多宝品,多宝不灭释迦
不生,多宝为本释迦为迹,本既不灭迹岂
有生?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七举因徵果辙,
即踊出寿量品,弥勒举因徵果佛举寿量因
果所由。八称扬远济辙,即随喜去讫,经属流
通也。名目甚美而宗体不显。睿公又有二
十八品生起,甚有眉目于今无妨,但品旨
未彰,而不的语远本,但云因果,何成发
迹?「四渎」者,江、河、准、济。意云天下大同。「提婆
达多」至「为五逆」者,《俱舍》云:「杀父、杀母、杀阿罗
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今初云「破僧」,略如前
目连缘中及《止观》第一记。「出血」者,如佛在阿
耨达泉告舍利弗:「往昔世于罗悦祇,有长
者名须檀,财富七珍,子名须摩提。父命终
后其异母弟名修耶舍,须摩提设计不与
彼财分者,唯当杀之。便语弟言:诣耆阇崛
山,有所论说。弟即可之。即执弟手将至
悬崖,推弟崖底以石𡸠之,即便命终。佛告
舍利弗:尔时长者今大王是,须摩提者即我
身是,异母弟者即调达是。以是因缘,无数千
劫入饿鬼中,入𡸠山地狱,以残缘故我于
陀利》本,既存于世,乃成三存。」「睿开九辙」者,
什译才毕睿便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
九辙法师。一者昏圣相扣辙,即序品是。次有
七辙即是正宗,一者涉教归真辙,为上根人;
二者兴类潜彰辙,为中根人;三者述穷通昔
辙,中根领解;四者彰因进悟辙为下根人,即
化城授记;五赞扬行李辙,即法师品为如来
使;六本迹无生辙,即多宝品,多宝不灭释迦
不生,多宝为本释迦为迹,本既不灭迹岂
有生?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七举因徵果辙,
即踊出寿量品,弥勒举因徵果佛举寿量因
果所由。八称扬远济辙,即随喜去讫,经属流
通也。名目甚美而宗体不显。睿公又有二
十八品生起,甚有眉目于今无妨,但品旨
未彰,而不的语远本,但云因果,何成发
迹?「四渎」者,江、河、准、济。意云天下大同。「提婆
达多」至「为五逆」者,《俱舍》云:「杀父、杀母、杀阿罗
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今初云「破僧」,略如前
目连缘中及《止观》第一记。「出血」者,如佛在阿
耨达泉告舍利弗:「往昔世于罗悦祇,有长
者名须檀,财富七珍,子名须摩提。父命终
后其异母弟名修耶舍,须摩提设计不与
彼财分者,唯当杀之。便语弟言:诣耆阇崛
山,有所论说。弟即可之。即执弟手将至
悬崖,推弟崖底以石𡸠之,即便命终。佛告
舍利弗:尔时长者今大王是,须摩提者即我
身是,异母弟者即调达是。以是因缘,无数千
劫入饿鬼中,入𡸠山地狱,以残缘故我于
释授记品¶ 第 313b 页 T34-0313.png
耆阇崛山经行,提婆达多于高崖,举石长
三丈阔丈六,以掷我头。耆阇崛山神名鞞罗,
以手接石,小片迸堕伤佛母指,出于佛血。」
出《兴起行经》。教阿阇世放醉象等,具如《释签》
第三。馀文可见。具列在诸经论。《俱舍.业品》
云:「五并业障摄,约处人除北,约人除扇搋,
四身一语业,三杀一虚诳,一杀生加行,无间
一劫熟,随罪增苦增,入比丘分二,以为所
破僧。」言「若作」等者,如文,调达但有破、出、杀
三逆,兼放象、毒爪二杀方便,正兼方便且
云五耳。论有同类五逆,谓污母无学尼,杀
住定菩萨及有学圣者,杀有学圣者,杀罗汉
同类,夺僧和合缘,是破僧同类;破坏窣睹
波是出血同类。不以放象、毒爪为同类者,
彼是方便,非同类故。《入大乘论》问:彼提婆达
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而言是大菩萨?《论》答云:
若是怨者,云何而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
西各去步步转远,岂得为伴?此五逆缘当
因缘释。「若作」下本迹者,前题注中又并略述
竟。「此品」下别明来意者,验嘉祥三意,全无
所以。「可以意知」下「云云」者,应重叙文殊是游
方大士,十方弘经乃至入海,唯常宣说《妙
法华经》,乃至一切大乘诸经,文殊皆为发起
之众。
「度义」等者,《大论》始从十五终二十一,
广释六度,一一度中皆存众释,今攒其大
略。文相显著者分为四类,亦非一处次第
列之。若欲委知,寻论本文。诸家取舍广立
义门,杂引大小不任證据,不知何者是释
迦所行具足,令一家立教则体相可识。迹示
三丈阔丈六,以掷我头。耆阇崛山神名鞞罗,
以手接石,小片迸堕伤佛母指,出于佛血。」
出《兴起行经》。教阿阇世放醉象等,具如《释签》
第三。馀文可见。具列在诸经论。《俱舍.业品》
云:「五并业障摄,约处人除北,约人除扇搋,
四身一语业,三杀一虚诳,一杀生加行,无间
一劫熟,随罪增苦增,入比丘分二,以为所
破僧。」言「若作」等者,如文,调达但有破、出、杀
三逆,兼放象、毒爪二杀方便,正兼方便且
云五耳。论有同类五逆,谓污母无学尼,杀
住定菩萨及有学圣者,杀有学圣者,杀罗汉
同类,夺僧和合缘,是破僧同类;破坏窣睹
波是出血同类。不以放象、毒爪为同类者,
彼是方便,非同类故。《入大乘论》问:彼提婆达
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而言是大菩萨?《论》答云:
若是怨者,云何而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
西各去步步转远,岂得为伴?此五逆缘当
因缘释。「若作」下本迹者,前题注中又并略述
竟。「此品」下别明来意者,验嘉祥三意,全无
所以。「可以意知」下「云云」者,应重叙文殊是游
方大士,十方弘经乃至入海,唯常宣说《妙
法华经》,乃至一切大乘诸经,文殊皆为发起
之众。
「度义」等者,《大论》始从十五终二十一,
广释六度,一一度中皆存众释,今攒其大
略。文相显著者分为四类,亦非一处次第
列之。若欲委知,寻论本文。诸家取舍广立
义门,杂引大小不任證据,不知何者是释
迦所行具足,令一家立教则体相可识。迹示
释授记品¶ 第 313c 页 T34-0313.png
四相本行唯圆,初三藏中二:一略释,次分别。
初又二:先直明六相,次束十善以为六度,
以此六度属世法故,且以世间十善而用
对之。次分别者,引《善戒经》自开三种,文中
先明对治即所治也。次相生者,约行次第。
果报中云「具」者,谓诸根具足,色谓端正、力
属精进。「若言」下六各十者,名出《地持》、《华严》。
「月藏」下属圆教者,于中先责世心,次令依
第一义以成波罗蜜者,谓但取初心一念
具足,则一色一香无非十度。「华严」下借彼
教道深位以證圆人初心,验知《华严》存于教
道,别义明矣。若圆极说,岂至七地方具十
耶?故《地持》中念念具十,六之与十开合不
同,具如《止观》第七记。若念念具十,何行何
念而不具十?一行一切行斯之谓也。经中以
持般若校量,过舍恒沙身者,乃以实行
对事舍说耳。若六皆法界此则不然,故不
可以三事皆空,及以次第出生诸行而比
之也。又此六度上下诸文非不略释,观其
文意随事各别,若序中横见,但是现相发
弥勒疑;文殊引古,种种之言为引同耳。过
去佛章为开五乘,菩萨之文六度甚略,《药草
喻》中三菩萨位不语行相,意在辨于差与
无差,分别功德略举五度为校量本,亦非
正意,故无行法。唯此中经文虽略列,而正
明行因趣果之相,故释者委列,使一切行
会入一乘。
「三十二相」者,诸教所列修得不
同,多在教道;若实道者,但是发得不须各
修。如下龙女叹佛偈中,自非深达安能具
初又二:先直明六相,次束十善以为六度,
以此六度属世法故,且以世间十善而用
对之。次分别者,引《善戒经》自开三种,文中
先明对治即所治也。次相生者,约行次第。
果报中云「具」者,谓诸根具足,色谓端正、力
属精进。「若言」下六各十者,名出《地持》、《华严》。
「月藏」下属圆教者,于中先责世心,次令依
第一义以成波罗蜜者,谓但取初心一念
具足,则一色一香无非十度。「华严」下借彼
教道深位以證圆人初心,验知《华严》存于教
道,别义明矣。若圆极说,岂至七地方具十
耶?故《地持》中念念具十,六之与十开合不
同,具如《止观》第七记。若念念具十,何行何
念而不具十?一行一切行斯之谓也。经中以
持般若校量,过舍恒沙身者,乃以实行
对事舍说耳。若六皆法界此则不然,故不
可以三事皆空,及以次第出生诸行而比
之也。又此六度上下诸文非不略释,观其
文意随事各别,若序中横见,但是现相发
弥勒疑;文殊引古,种种之言为引同耳。过
去佛章为开五乘,菩萨之文六度甚略,《药草
喻》中三菩萨位不语行相,意在辨于差与
无差,分别功德略举五度为校量本,亦非
正意,故无行法。唯此中经文虽略列,而正
明行因趣果之相,故释者委列,使一切行
会入一乘。
「三十二相」者,诸教所列修得不
同,多在教道;若实道者,但是发得不须各
修。如下龙女叹佛偈中,自非深达安能具
释授记品¶ 第 314a 页 T34-0314.png
相,具如《止观》第一见相发菩提心中已略辨
之。今文虽即具对四相,意在发得,故次文
云「实相是圆教相本,虽修发不等,相体多
同」。今文多在《大论》、兼在诸经,《法界次第》具
列名竟,今与彼文仍有同异,今剩有二相,
又足跟直、踝不现、项光、万字、青发,此五相《法
界次第》中无,《法界次第》中有丈光、喉中津液,
此二相今文则无。八十种好文亦不同,秖是
经论译异。
「非胎卵湿化之化生」者,不同界
内四生中之化生,如诸天化生仍在父膝等
生,况同四趣中耶?今此忽然而有,如〈药王〉
中云:「于净德王家忽然化生」。「亦称湿卵」等
者,但以莲华在湿未剖如湿如卵,含在华
内义之如胎。《大宝积》云:「菩萨成就八法,于
诸佛前莲华化生:一者乃至失命不说他
过,二者化人令归三宝,三者安置一切于
菩提心,四者梵行不染,五者造佛形像安
华座上,六者能除众生忧恼,七者于贡高
人常自谦下,八者不恼他人。」此一经虽尔,
以诸经论随宜说耳。假使一切经论所列
生莲华缘,并为今文闻品功德之所超过,故
华生虽同本缘各别。「云云」者,亦可释妨,非
今文意。
「尔时文殊」下第三寻来。有人问:序中
在座,今云何海来者?今为答之。岂以凡情
而度圣境?不起此会于海化物,义亦何辜?
亦何在序一期益讫,去时岂要白知,来时大
利方生与众自海而至,若例地踊菩萨赞
词此经甚略,或当彼有广文具有出会之
语,而传至此者略耳。
问:
三千之外各四百万
之。今文虽即具对四相,意在发得,故次文
云「实相是圆教相本,虽修发不等,相体多
同」。今文多在《大论》、兼在诸经,《法界次第》具
列名竟,今与彼文仍有同异,今剩有二相,
又足跟直、踝不现、项光、万字、青发,此五相《法
界次第》中无,《法界次第》中有丈光、喉中津液,
此二相今文则无。八十种好文亦不同,秖是
经论译异。
「非胎卵湿化之化生」者,不同界
内四生中之化生,如诸天化生仍在父膝等
生,况同四趣中耶?今此忽然而有,如〈药王〉
中云:「于净德王家忽然化生」。「亦称湿卵」等
者,但以莲华在湿未剖如湿如卵,含在华
内义之如胎。《大宝积》云:「菩萨成就八法,于
诸佛前莲华化生:一者乃至失命不说他
过,二者化人令归三宝,三者安置一切于
菩提心,四者梵行不染,五者造佛形像安
华座上,六者能除众生忧恼,七者于贡高
人常自谦下,八者不恼他人。」此一经虽尔,
以诸经论随宜说耳。假使一切经论所列
生莲华缘,并为今文闻品功德之所超过,故
华生虽同本缘各别。「云云」者,亦可释妨,非
今文意。
「尔时文殊」下第三寻来。有人问:序中
在座,今云何海来者?今为答之。岂以凡情
而度圣境?不起此会于海化物,义亦何辜?
亦何在序一期益讫,去时岂要白知,来时大
利方生与众自海而至,若例地踊菩萨赞
词此经甚略,或当彼有广文具有出会之
语,而传至此者略耳。
问:
三千之外各四百万
释授记品¶ 第 314b 页 T34-0314.png
亿无复大海,文殊何故仍云海来?
答:
事释未
爽况不思议?今三义通之,一者既移天人
及变大海,从所移处来应无远弊。二者海
众纵移而龙宫不动,龙谓不动而所居已
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三者无缘
者被徙,有缘者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令
众不见,但是变见非谓改体,文殊既不起
而往,其土亦即秽而净,故《净名》云「移置他
土,都不使人有往来相」,此中乃使有往来
相,而本不移。故知应有机者则土变众移
而尚来,其无缘者土复众来而不至。所以理
虽无动、化事成规,故使所见不同来往时
异,菩萨化仪尚尔,岂佛设变同凡?
问:
不起
而往,何故云来?
答:
示彼此众知经功力,识
禀教益故须云来,不往而往不来而来,皆
为利物何须此难?故知他土未必见来,彼
不见来此不见去,不来不去而移事灼然。
如净名足指按地,是时大众自见坐宝莲
华,而土秽如故。
经中文殊所叹龙女,不出
弘誓定慧诸行。「智慧」下是慧,「深入」等是定,「慈
念」等是誓,「功德」下行也。下去诸文有此流例,
准此应知。正示圆果中云「龙女作佛」者,
问:
为不舍分段即成佛耶?若不即身成佛,
此龙女成佛,及胎经偈云何通耶?
答:
今龙女
文从权而说,以證圆经成佛速疾,若实行不
疾权行徒引,是则权实义等理不徒然,故胎
经偈从实得说。若实得者,从六根净得无
生忍,应物所好容起神变,现身成佛及證
圆经。既證无生,岂不能知本无舍受,何
答:
事释未
爽况不思议?今三义通之,一者既移天人
及变大海,从所移处来应无远弊。二者海
众纵移而龙宫不动,龙谓不动而所居已
变,从变而不变处来,有何不可?三者无缘
者被徙,有缘者今来,此不思议山海宛然令
众不见,但是变见非谓改体,文殊既不起
而往,其土亦即秽而净,故《净名》云「移置他
土,都不使人有往来相」,此中乃使有往来
相,而本不移。故知应有机者则土变众移
而尚来,其无缘者土复众来而不至。所以理
虽无动、化事成规,故使所见不同来往时
异,菩萨化仪尚尔,岂佛设变同凡?
问:
不起
而往,何故云来?
答:
示彼此众知经功力,识
禀教益故须云来,不往而往不来而来,皆
为利物何须此难?故知他土未必见来,彼
不见来此不见去,不来不去而移事灼然。
如净名足指按地,是时大众自见坐宝莲
华,而土秽如故。
经中文殊所叹龙女,不出
弘誓定慧诸行。「智慧」下是慧,「深入」等是定,「慈
念」等是誓,「功德」下行也。下去诸文有此流例,
准此应知。正示圆果中云「龙女作佛」者,
问:
为不舍分段即成佛耶?若不即身成佛,
此龙女成佛,及胎经偈云何通耶?
答:
今龙女
文从权而说,以證圆经成佛速疾,若实行不
疾权行徒引,是则权实义等理不徒然,故胎
经偈从实得说。若实得者,从六根净得无
生忍,应物所好容起神变,现身成佛及證
圆经。既證无生,岂不能知本无舍受,何
释授记品¶ 第 314c 页 T34-0314.png
妨舍此往彼。馀教凡位至此会中,进断无
明亦复如是。凡如此例必须权实不二,以
释疑妨。
言「权巧」者,不必一向唯作权释,秖
云龙女已得无生,则约体用而论权巧,非
谓专约本迹为权巧也,故权实二义经力
俱成。他人释此,或云七地十地等者,不能
显经力用故也。
* 释持品
有本云劝持,义须俱存,随题皆得,不及从
初,故文为两段,若欲于此立四悉者,双
释似世界,二万似为人,八十似对治,佛意
似第一义。故佛意言双指两段,尼请记中
应开此文为四,先二尼各有请及记,三诸
尼领解,四诸尼发誓。《经》云「姨母」者,《本行集》
云:「释种善觉生于八女,时净饭王兄弟四人,
各纳二女。净饭王妃,即摩耶、爱道。」摩耶生已
七日命终生忉利天,爱道是姨,故云姨母。
次问答。答中云「为引始行及开安乐行」者,始
行见诸大德,尚不能此土弘经,况我等耶?
是故须下〈安乐行品〉为始行之轨。岂得下
方未出,预云〈踊出〉所行?若尔,品初文殊应
问踊出菩萨当行何行,而但云于后恶世
等耶?忽闻踊出,时众应问踊出是谁?
次偈
颂者,是孤起偈。诸菩萨等请护弘经,即是自
述弘经方轨,以由佛于〈法师品〉中说方轨
竟。〈宝塔〉慕觅用方轨人,〈达多〉引往用方轨
者,释迦即是禀方轨众,故云「以身为床坐」
等。〈持品〉即是恶世方轨,〈安乐行〉是始行方轨,
故云「住忍辱地」等,具如后品。若不尔者则
明亦复如是。凡如此例必须权实不二,以
释疑妨。
言「权巧」者,不必一向唯作权释,秖
云龙女已得无生,则约体用而论权巧,非
谓专约本迹为权巧也,故权实二义经力
俱成。他人释此,或云七地十地等者,不能
显经力用故也。
* 释持品
有本云劝持,义须俱存,随题皆得,不及从
初,故文为两段,若欲于此立四悉者,双
释似世界,二万似为人,八十似对治,佛意
似第一义。故佛意言双指两段,尼请记中
应开此文为四,先二尼各有请及记,三诸
尼领解,四诸尼发誓。《经》云「姨母」者,《本行集》
云:「释种善觉生于八女,时净饭王兄弟四人,
各纳二女。净饭王妃,即摩耶、爱道。」摩耶生已
七日命终生忉利天,爱道是姨,故云姨母。
次问答。答中云「为引始行及开安乐行」者,始
行见诸大德,尚不能此土弘经,况我等耶?
是故须下〈安乐行品〉为始行之轨。岂得下
方未出,预云〈踊出〉所行?若尔,品初文殊应
问踊出菩萨当行何行,而但云于后恶世
等耶?忽闻踊出,时众应问踊出是谁?
次偈
颂者,是孤起偈。诸菩萨等请护弘经,即是自
述弘经方轨,以由佛于〈法师品〉中说方轨
竟。〈宝塔〉慕觅用方轨人,〈达多〉引往用方轨
者,释迦即是禀方轨众,故云「以身为床坐」
等。〈持品〉即是恶世方轨,〈安乐行〉是始行方轨,
故云「住忍辱地」等,具如后品。若不尔者则
释授记品¶ 第 315a 页 T34-0315.png
弘经无轨,无轨弘经斯无是处,如赤身入
阵自损不虚,被铠之言应不徒设。
初十七
行被忍衣文三:初一行总论时节以明著
衣,「有诸」下九行别明所忍之境,三「我等」下七
行明著衣意。初如文,次文三:初一行通明
邪人,即俗众也;次一行明道门增上慢者;三
七行明僣圣增上慢者。故此三中初者可忍,
次者过前,第三最甚,以后后者转难识故。
初二如文。第三文中言「宝云经第六阿兰若」
等者恐误,文在第五。
先释名者,「阿」无也。「兰
若」名诤,文中云事,有事故诤。今依经,先出
正行、次方辨邪。初文云住阿兰若者不与
世诤,不近不远便于乞食,有树阴、多华
果、足净水,无难事、不险阻、易登陟,独无
侣、诵所闻(云云)。有王大臣长者等来寻诣
之,作是言:善来善来!若至住处应唤令
坐,若不坐勿独自坐,若不就鄙座,应种种
安慰为其说法,若不乐广说,应为略说等
(云云)。若不尔者,非兰若行。凡居兰若,为调
烦恼,自举篾他非无诤行,未知端拱意在
何之?轻倨师友傲慢王臣,况令无识者谓
圣,使有眼者寒心,罗云之行永乖,空生之
德安在?但由心无内实,专以身营外虚,笃
论其道诸无所云,审如宾头卢知七年失
国,及稠禅师进否为王,故起居适时安得一
向。《十住婆沙》明兰若比丘乃至具五十法,方
堪止住,乃至十二头陀各具十法,不然则
且寻师进道,何遽守愚。
「不应式」者,出家离
世割爱募道,应以五分而为正则,尚违
阵自损不虚,被铠之言应不徒设。
初十七
行被忍衣文三:初一行总论时节以明著
衣,「有诸」下九行别明所忍之境,三「我等」下七
行明著衣意。初如文,次文三:初一行通明
邪人,即俗众也;次一行明道门增上慢者;三
七行明僣圣增上慢者。故此三中初者可忍,
次者过前,第三最甚,以后后者转难识故。
初二如文。第三文中言「宝云经第六阿兰若」
等者恐误,文在第五。
先释名者,「阿」无也。「兰
若」名诤,文中云事,有事故诤。今依经,先出
正行、次方辨邪。初文云住阿兰若者不与
世诤,不近不远便于乞食,有树阴、多华
果、足净水,无难事、不险阻、易登陟,独无
侣、诵所闻(云云)。有王大臣长者等来寻诣
之,作是言:善来善来!若至住处应唤令
坐,若不坐勿独自坐,若不就鄙座,应种种
安慰为其说法,若不乐广说,应为略说等
(云云)。若不尔者,非兰若行。凡居兰若,为调
烦恼,自举篾他非无诤行,未知端拱意在
何之?轻倨师友傲慢王臣,况令无识者谓
圣,使有眼者寒心,罗云之行永乖,空生之
德安在?但由心无内实,专以身营外虚,笃
论其道诸无所云,审如宾头卢知七年失
国,及稠禅师进否为王,故起居适时安得一
向。《十住婆沙》明兰若比丘乃至具五十法,方
堪止住,乃至十二头陀各具十法,不然则
且寻师进道,何遽守愚。
「不应式」者,出家离
世割爱募道,应以五分而为正则,尚违
释授记品¶ 第 315b 页 T34-0315.png
小乘之式,而反轻于大教者,尤害之甚。若
以此名而均于大,则圆乘三学二脱可以
自规,方应出家兰若之式。「虽说」至「得活」等
者,谓著其所说不勤行之,专思自活,如
斯等辈名相似三学,矫三学、贼三学、诈三学,
而欲轻于通经者,故令弘者当著忍衣专
弘正法。有戒之人具增三学,方名增戒,守
一不行信知戒减,戒尚不行安行定慧?是
故须历五分勘之。
三明衣意中,文引《中
阿含》第五黑齿比丘诉佛者,准彼《中含》第三,
明人有五去文相应也。彼经舍利子相应品
《水喻经》云:「佛在给孤独,舍利子告诸比丘:
我说五阴恼有五缘。云何为五?」即以五喻
喻于三业。更检第五经,人有五者秖是三业,
单善为三,俱善为一,俱恶为一,若更作双
善为三句,即成八句。恶边定无单双者,单
善即是双恶,双善即是单恶,故不得有恶边
句也。经中不作馀三句者,或举五知八,
或是随机。有文中初云身恶口意善者,恐
误。准合喻中秖有单善,但应云身善口意
恶,口善身意恶,意善身口恶。故初喻云「纳衣」
等者,此是身善口意不善,以合文云「念用
身净弃于口意」。口善中喻者,披草避热身
相不善掬水不称,即意不善,水得到口且
名曰善,文云「若掬若手」者,秖是手掬耳。《切
韵》释「掬」者,手取也。亦有单作匊。虽身口俱
丑,但为止渴故名意善。若欲喻三双善
者,准单思之。喻三俱善者,池既宽凉入则
身善,不匊口善止渴意善。「婆沙第八云念
以此名而均于大,则圆乘三学二脱可以
自规,方应出家兰若之式。「虽说」至「得活」等
者,谓著其所说不勤行之,专思自活,如
斯等辈名相似三学,矫三学、贼三学、诈三学,
而欲轻于通经者,故令弘者当著忍衣专
弘正法。有戒之人具增三学,方名增戒,守
一不行信知戒减,戒尚不行安行定慧?是
故须历五分勘之。
三明衣意中,文引《中
阿含》第五黑齿比丘诉佛者,准彼《中含》第三,
明人有五去文相应也。彼经舍利子相应品
《水喻经》云:「佛在给孤独,舍利子告诸比丘:
我说五阴恼有五缘。云何为五?」即以五喻
喻于三业。更检第五经,人有五者秖是三业,
单善为三,俱善为一,俱恶为一,若更作双
善为三句,即成八句。恶边定无单双者,单
善即是双恶,双善即是单恶,故不得有恶边
句也。经中不作馀三句者,或举五知八,
或是随机。有文中初云身恶口意善者,恐
误。准合喻中秖有单善,但应云身善口意
恶,口善身意恶,意善身口恶。故初喻云「纳衣」
等者,此是身善口意不善,以合文云「念用
身净弃于口意」。口善中喻者,披草避热身
相不善掬水不称,即意不善,水得到口且
名曰善,文云「若掬若手」者,秖是手掬耳。《切
韵》释「掬」者,手取也。亦有单作匊。虽身口俱
丑,但为止渴故名意善。若欲喻三双善
者,准单思之。喻三俱善者,池既宽凉入则
身善,不匊口善止渴意善。「婆沙第八云念
释授记品¶ 第 315c 页 T34-0315.png
骂是一语」等者,《论》第十〈杂揵度智品〉中问曰:
行时得骂,云何观察名句身等,令恚心不
生?答曰:或有说者,阿拘卢奢秦言骂,拘卢
奢秦言唤声,我今不应念其阿字,若有阿
字是名为骂,若无阿字即是唤声。当知西
方有三合声,阿与拘卢奢合方成名句,乃
名为骂。彼方此方卑陋称赞斯例甚多,如
云尸罗、羼提,于此未为端正之辞,彼方乃
是二波罗蜜。「又观此骂字」等者,此方亦有颠
倒即成赞骂,如见客去,命云「去早」即名为
留,若云「早去」即名发遣,发遣是骂,留即是
赞。如正食遇客,若云「来早」即是骂也,若云
「早来」即是赞也。世人执览定有前后,共为
赞骂,妄情聚积言声本无。「又骂是一界少分」
等者,屈曲意思行蕴法处,法界少分所摄,此
借《婆沙》文为所观境,乃用四句三假观之,
以声对于根识及空,推无自性,成就性相
方名即空。又骂既是声,声界有八,有执受无
执受大种为因,各有有情名非有情名、可意
不可意。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众生
语声有诠表故。拍手等声非诠表故,风林
河等名为执受。无执受中有情名者,所谓化
人语声,虽无执受能诠表故,馀例思知。今
此骂声既是有执受有情名不可意声,但是
八中之一,然由计其初后而成名句。若言
声界是骂,八方是骂,今犹无七云何名骂?
况复一中念念不住,声入少分色阴少分。「骂
少」等者,观我既是所骂之境,若骂色时即不
骂心,骂心之时即不骂色,形显受等准此
行时得骂,云何观察名句身等,令恚心不
生?答曰:或有说者,阿拘卢奢秦言骂,拘卢
奢秦言唤声,我今不应念其阿字,若有阿
字是名为骂,若无阿字即是唤声。当知西
方有三合声,阿与拘卢奢合方成名句,乃
名为骂。彼方此方卑陋称赞斯例甚多,如
云尸罗、羼提,于此未为端正之辞,彼方乃
是二波罗蜜。「又观此骂字」等者,此方亦有颠
倒即成赞骂,如见客去,命云「去早」即名为
留,若云「早去」即名发遣,发遣是骂,留即是
赞。如正食遇客,若云「来早」即是骂也,若云
「早来」即是赞也。世人执览定有前后,共为
赞骂,妄情聚积言声本无。「又骂是一界少分」
等者,屈曲意思行蕴法处,法界少分所摄,此
借《婆沙》文为所观境,乃用四句三假观之,
以声对于根识及空,推无自性,成就性相
方名即空。又骂既是声,声界有八,有执受无
执受大种为因,各有有情名非有情名、可意
不可意。有情身中所发音声名有执受,众生
语声有诠表故。拍手等声非诠表故,风林
河等名为执受。无执受中有情名者,所谓化
人语声,虽无执受能诠表故,馀例思知。今
此骂声既是有执受有情名不可意声,但是
八中之一,然由计其初后而成名句。若言
声界是骂,八方是骂,今犹无七云何名骂?
况复一中念念不住,声入少分色阴少分。「骂
少」等者,观我既是所骂之境,若骂色时即不
骂心,骂心之时即不骂色,形显受等准此
释授记品¶ 第 316a 页 T34-0316.png
可知。「成就自彼」等者,彼自揽声以成名句
而谓是骂,我观因缘念念不住,此观因缘
也。「又骂是一字」去,观相续也。「又能骂」去,对
推相待。「用空」者,通教也。故知借彼《婆沙》因
缘之境,一一推之便成即空,语略意广,具
如《止观》入空无生观中已说。
「十七云凡圣俱
有三受」者,恐文误,文在第十。文云:「亦有畏
惧者过于异生及以圣者,以有畏故即具
三受。」亦云五受,五受即忧、喜、苦、乐、舍。又有
五受全是三受,谓未得乐受已得乐受、已生
苦受未生苦受、不苦不乐受。但圣人不以心
受,故有凡圣之别,亦是借彼《婆沙》分别。四
圣为圣、六道为凡,十界不同以成别义。「今
经」去即圆教也。「念佛」者,观受为法界,故云
「是念法佛」等也。由能观别得诸教名,所观
五受其相不别,故持经者应观三受,故云
「能受诸恶行」等。「铠」者甲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四
而谓是骂,我观因缘念念不住,此观因缘
也。「又骂是一字」去,观相续也。「又能骂」去,对
推相待。「用空」者,通教也。故知借彼《婆沙》因
缘之境,一一推之便成即空,语略意广,具
如《止观》入空无生观中已说。
「十七云凡圣俱
有三受」者,恐文误,文在第十。文云:「亦有畏
惧者过于异生及以圣者,以有畏故即具
三受。」亦云五受,五受即忧、喜、苦、乐、舍。又有
五受全是三受,谓未得乐受已得乐受、已生
苦受未生苦受、不苦不乐受。但圣人不以心
受,故有凡圣之别,亦是借彼《婆沙》分别。四
圣为圣、六道为凡,十界不同以成别义。「今
经」去即圆教也。「念佛」者,观受为法界,故云
「是念法佛」等也。由能观别得诸教名,所观
五受其相不别,故持经者应观三受,故云
「能受诸恶行」等。「铠」者甲也。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