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安乐行品¶
释安乐行品¶ 第 316a 页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上)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安乐行品

今古释品皆有生起十缘五缘等,及明来
意三意五意。今则不尔,但随品文势逐义
释之,不必一概。故至释此品,应委腾前
四品之意,谓法师下三,通以法师室衣座三,
为流通之轨,故释前三品题及以消文,咸
释安乐行品¶ 第 316b 页 T34-0316.png
依此三明品元意,若随文相别生起不同
文起尽耳。以〈法师品〉是流通之始,是故具列
三法为轨,况流通者演布正说?故令说者
依三建志,方能光显所弘之典,令物慕仰
法可弘通,冥资显益是如来使。若不尔者,
何故世尊命弘经人,量其功用堪掌任者,
故使此土他土上方下方进否异辙。若己自
行不长物信,如热病者而货冷药,是故不
可率尔传经,故三周开显若法若喻不逾
三德,若修若性准而则之,性德不当开与
不开,修德随时转名赴物,在今同异无非
一乘。一乘者,佛性也。具如《大经》佛性三种即
是秘藏。故流通之首还约此藏以之为轨,
所以法师名室衣座,以于敷弘义便故也。
〈宝塔品〉中若从塔说,塔踊在空,座也;处处證
经,室也;众宝庄严,衣也。若从释迦,在空,座
也;入塔,衣也;命弘,室也。又以三佛表于三
身亦此三耳。多宝,衣也;释迦,座也;分身,室
也。若从三变所表说者,初变表破见思,座
也;次变表破无知,室也;后变表破无明,衣
也。故命弘者令依三法弘此妙三,若〈调达〉
中身为床座,若非深达此三,安能轻生重
法?故相好之身必有法、报,法身,衣也;报身,
座也;应身,室也。若从因行,五波罗蜜,衣也;
般若波罗蜜,座也;慈悲喜舍,室也。况师弟成
道具足三身。至〈持品〉偈文,彰灼三法而弘
此经。

此〈安乐品〉虽为始行,亦以三德而用
题品,以一品内无非三德及三德行。于中
为五:先以三义总释,次明四行来意,三明
释安乐行品¶ 第 316c 页 T34-0316.png
四行次第,四明四行体异,五正解释。初文二:
初标列,次释。释中先略、次广。略中初依事释
者,二业安乐进于弘经口业之行。若附文中
二,先附〈法师〉,次附今品。初文皆约三德三
轨故也。法身若有三德之行,故使所严法
身安也。故《玄》文云:「法身体素天龙之所忽劣」
故具三法,共导弘经之行。

问:
若尔,与涅槃
何别?

答:
妙法秖是一心三德,本来不别,彼寄
示灭名涅槃耳。

附今品文即进为行,秖
由自进,是故弘经。法门者,引诸经论所列
三门,释成此意,即「不动」等于中列释,释中
一一皆先出行相,次明所离,三结意。初「不
动」者正是中道,引文并表不动故也。「五受」
者,经云:「行亦不受,乃至不受亦不受。」彼经
在衍为破三藏家不受凡夫之五受,故下
广释通从外道等四句及以绝言,绝言亦舍
故五不受,乃至圆教四门及绝。若尔,未證
实来俱名为受,若著圆门五受尚名为受,
体教入理理无所受,方名不受。

次广释中
初广事释中因果对辨,秖是展转释此安
乐行三,令识极地三耳。「大品」等者,且借彼
经如实巧度以对小耳。彼衍门中三教皆是
因果俱乐,剋体论之应须更简,乐名既同
但以偏圆而用判之。通教三乘因果俱偏,
别教菩萨因偏果圆,圆教菩萨因果俱圆,故
以俱乐并圆为今品名。所引《大经》菩萨犹
通。「絓是」下结品文意,必用七方便简,方应
今经。

次广附文中,广附上品释成今品,
以今品四行不出三业止观及慈悲故。于
释安乐行品¶ 第 317a 页 T34-0317.png
中为三:先立能趣及所趣境,次「行有」下释
能趣行,三问答料简。于能趣行中为十,初
列三行,次「止行」者下解释,三「总此」下结对境
行,四「境称」下结归品名,五「大论」下引證,观
境即因果也。六「因时」下判位,七「因名」下判因
果名异,八「又因」下判因果名异,以辨化用。
云「三业」等者,三业、三密、三轮并三德异名,意
密即般若,口密即解脱,身密即法身。九「如此」
下总结,十「此行」下引同会异。总有二重:初
总、次别。别自分三,总别皆悉名异义同。「总而
言之」等者,总不异者,如来涅槃人法名殊,大
理不别,人即法故;别不异者,此中离为忍
衣等三,彼经离为法身等三。「此明」下释于两
处不异之相,故引彼经宝树等三及以五行。
初三譬法身等三,三喻具如《玄》文及《释签》
引,即《大经》第十文也。依此座等以对三德,
亦应可见。又五行中亦与衣等同者,圣行,
座也;天行,衣也;馀三,室也。梵行室因,病儿室
果,应知今品具斯十意,正在于因。因中正
被五品之人,或至六根,是故品题从行为
目,即安乐家之行也。

三料简中先问,次答
文意者,虽复旁正两处互有,今且分折摄
以对二悉,然彼此皆四则有无无疑。「一子地」
者,《大经》云「圣行住三地,戒圣行住堪忍地,
定圣行住不动地,慧圣行住无所畏地,梵行
成住二地,慈悲喜成住一子地,舍成住空
平等地。」今且引慈悲一子而反质,持弓执
箭未是通途故,云何曾无摄受?五地同在
初欢喜地,此地无种不为,普现色身随宜
释安乐行品¶ 第 317b 页 T34-0317.png
益物,故折摄两门收一切教,或出或没不
应偏难。今云同者,同味同理同因同果。「广
法门」至「不记也」者,准望前解。又应更以种
种三法通释此文,具如十种三法,准例可
知。若以此义为四悉者,三法异即世界,解
脱即为人,般若即对治,法身第一义,二释并
云皆四悉故。

次「此品」下释来意,又二:先明
深行不须,次「若初依」下正明始行须者故来。
初文明不须之人。云「若二万八十亿」等者,
〈持品〉初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发誓弘
经。有经本云「八千亿」,应云八十亿。即〈持品〉
中诸尼索记,佛与记已,诸尼说偈赞佛已,
尔时世尊视八十亿诸菩萨等。佛称赞已,是
诸菩萨念佛告敕,当如佛教等。「深识」下正
明不须之行,具对四行以论不须。初深识
权实故不须初行,以初行中令不与二
乘共住等,恐滥受权法故。「广知」者,明不
须第二行,以第二行中令不说渐法之过,
令不倚圆蔑偏,偏秖是渐。「又达」下明不须
第三行,以第三行中令将护二乘,及令不
以圆诃别。「神力」下明不须第四行,以第四
行中令后得神通,方令入实。「若初依」下,始
行之人无此四故,以四行防护兼堪自进,
故云「欲修圆行」,欲利他故,故云「入浊弘经」。
「为浊」下明无此四故,自他俱失。「为是」下正
结来意。言「若初依始心」者,五品六根并属
初依,始心即在五品初心,故初品中虽非
说法之位,随力弘经须此四行;至第三品
正当说法以资自行,说即是弘,理须此品
释安乐行品¶ 第 317c 页 T34-0317.png
以为方法。

三「此安乐」下行次第中四:先明不
次第;次「今且」下寄于前品,以明次第不同之
相;三「若约」下约行次第;四「虽作」下约行无
次,具如智者释四行文。四行既是三业止
观及以弘誓,俱行俱运止观同时,况一一行
摄一切行,况前初品衣座室三无三差别,故
无次第。

四明行体者先出古释,初师初云
「假实」者,何教无之?未显今行。「说法」、「离过」虽
似一途,而无慈悲止观之相。第四「慈悲」而
滥向三行。基师所释不及前师。龙师初行
稍近今意。南岳所释若望天台,仍未委悉。
故今师释云「止观」等者,前三皆有慈悲、止观,
且初身业又三:先明有所离故不堕,次「有
止行故」下具三方轨,三「止行离」下具足三德。
于中先明具德,次明相生,「馀口」下例者,三
业俱有慈悲,誓愿亦具止观,故四行例同,
故知还用前品为今行相,若不尔者,非善
弘经。

五正释者,释「行处近处」中,先三古师,
次章安破者,以初家行浅近深,即初两家。于
中次家二释,初释因果别,后释通因果,故
破初家及次家初释云十地有行非独初
心。次破后家者,瑶师以七住已上为行,七
住已前为近,故引《净名》等觉极深亦名为
近。「若两行」去总判三家互失。言「两行」者,行
近两处俱得名行,所以俱浅俱深并皆有
过。言前品者,指〈持品〉中能忍违从,即深行
也。何关此中言七方便者,权行所行不涉
今品。「然行名」下立理破也。得名虽别二义
相假,一一行中皆习近故俱通深浅,不可
释安乐行品¶ 第 318a 页 T34-0318.png
并深俱浅及互深浅。然今品文始行正当并
浅而永异古师,以通俱深异七方便,浅名
虽通其意则别,下去约位义通于深,以深
摄浅故也。「又行近」下引义以破,既是〈法师品〉
中衣座室三,理无浅深。「又忍辱」下约行以
破。「若尔」下徵起释疑。「诣理」下正判。言「诣理」
者,以《经》云「住忍辱地」故也。

附事者,离十恼
乱等事中下文亦观空等,如引义中寂灭
忍与毕竟空岂容深浅?但对事说得忍衣
名,约理以说得空座名,故附事必依理,从
理必经事,不应圆行事理条然,亦如二谛
必真俗相即,各说一边非无所诣,约行准
说。

问:
既对衣座,何不对室?

答:
室通二行亘
于始终,二行虽殊慈悲义等。

问:
标云慈悲熏
止观导三业,下释但见止观三业,而无慈
悲者何?

答:
誓愿不孤通前遍导,况皆有为
说咸是慈悲。

问:
初身业文但云行近,何名为
身?

答:
行近二文,但广略异,故离十恼乱正
当于身,约近论近灼然在身,当知住忍亦
身住也。忍地即是阴实相也。一十八空还观
界入。
若是口意二文止观明著,身何无耶?

答:

口意别明身中合举,既近处三皆云助观,助
前止观,其言虽单即是双助止观故也。

「今
约三法」下正释行处,即从「忍地」至「亦不行
不分别」文也。约三法增数以为三重。初约
一法,又二,初标一法即缘谛也,直缘一谛
而立三行,但云一法者,以能从所但受一
名。「一谛为一切」下明一理功能,理既能为一
切所归,故能依三行功亦如之。于中又五:
释安乐行品¶ 第 318b 页 T34-0318.png
初列功能有三,即所归作本无分别也,故三
为行缘于一处。次「一切所归者」下释三行
也。三「无三行」下对处结名。四「如此」下明与
前品三法义合。五「是名」下总结。释中自三:初
又二,先消经,次结名。消经意者,所住之地
谓实理也。次「众行」去,明能住行即依理起
行。「此即」下结名。云「行不行」者,理虽无行依
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能住是行,人
得理故能行胜行,行即不行,故云「行于不
行之行」也。次释第二行者,亦先消经,次结
名。消经者,亦指前一地为一切本,本谓
忍地,住一地故具柔和等三,初「如万物」下
总牒前一地立第二行,初句譬说,「众行」下
合譬,「若得」下正明能生之功,于中别消三
句,此即约理方有「能柔」乃至「在惊能安」。「无
量」下德释功德所由,「地无所生」指前实理,
「而生功德」即柔和等。「即不」下正结行名,依
理不行而行于行也。释第三行者,亦先消
经,次「即是」下结行名。言「遍无分别」者,行与
不行性相无二,见诸法实名不分别,无不
分别名亦不行不分别。「三无三」下对处结
名,以得实处故,使其行有一三相。四「如
此」下与前品义合者,初句总标,「休息」下对
前三句,休息即行不行,随生即不行行,遍无
即非行非不行。五「是名」下总结可知。故知一
法即三法,三法为本故先明之。

次约二法
者,即以生法二忍消文,于中为四:初标,
次「二忍」下会异名,即二空是。三「二空」下辨
异,于中初标,次「何者」下释异相。真俗假实
释安乐行品¶ 第 318c 页 T34-0318.png
通于三教,今意在圆,何但异二乘耶?且随
难辨故暂对之。言「真俗假实明二空」者,真
谛即法空、俗谛即生空,俗假真实,故《玄》文云:
「世谛破性,真谛破假」,假破即相空,性破即性
空,故真俗不二。二空俱时,为对所破以分
真俗,即不思议之真俗也。通中亦有此之二
空,名同义异,俱时不殊须善斟酌。三「若更
开者」下,明开合也。若开为四忍,「柔和」两字
为伏忍,「善顺」两字为顺忍。「又复」下为无生
忍,「亦不」下即寂灭忍。若为五忍,即离顺忍
中「善」字,馀同四忍。若为六忍,即离伏忍中
「和」字,馀同五忍。若更开为四十二忍,但于
无生、寂灭二忍中出;若对住前,随前四五
六忍增减可知,义皆通后。若言一地具四
十一,则地地四十一忍,亦地地有伏顺等。合
则依前为四为二,二复为一同立忍名,地
地无非伏、顺、无生、寂灭。四「今且」下正释,仍
离二空以为四忍,则经中诸句皆具二空
四忍,于中为十:初标,次列名,三「此四忍」下
举别异圆,四「今圆」下出今圆意辨异于别,
五「大经」下引證,六「若约」下约无浅深以明四
忍,七「闻生死」下消经,八「行此」下以三法结,
九「二空」下结名,十「是名」下总结。初、二如文。
三举别教中,即以二忍判彼四忍,即伏顺
在地前,故云「生忍」。无生在地上,寂灭在极
果,故从初地依法得忍,通名「法忍」。四今圆
中圆位,诸忍俱无浅深。五引證不二,明文在
兹。六「约无浅深立四忍」者,若借别名圆,
且以伏、顺为住前,无生为登住,寂灭为妙
释安乐行品¶ 第 319a 页 T34-0319.png
觉,暂离对当行理必融,故云皆见中理,应
如今文以初伏忍亦通金刚,寂灭无生亦
通于下。七正消经中,所以不消住忍辱地
等者,向立圆四忍皆由住忍辱地,故且置
之。又不消法忍但略消生忍者,但生忍义
深、法忍可识。于生忍中又不消柔和善顺
者,即不卒心不惊去是柔和等德,既了不卒
暴等前则准知,故知四忍并依理者,为显
圆故。于略释中初之二句,释「而不卒暴」。次
「闻佛」下释「心亦不惊」,此句既融馀句可见。故
云「闻生死涅槃」乃至「非难非易」,则知其心常
住忍地。八以三法结,亦是行不行等三行
也。九、十可见。

第三约三法,又八:初直标三
法。次「三法」下示三法相。三「住忍」下正消经
文,初句总,「柔和」下别,别中言「忍见爱」等,此真
谛空由依中理,且据空边故云见爱,若从
理说即同体见思。四「此则」下结名。五「行亦为
三」下结成三行三法。六「是为」下总结。七出
异解。八「彼明」下约教通斥。「不融」下「云云」者,应
具明圆相以显今经,若不然者非安乐之
行。次「云何名近处」下,释近处,为对离边应
约去声。「近」「远」两字,若对所近,应并上声;今
明能行对所离法,故皆去声。于中为四:初
标,次「远十」下列三门,三「上直」下示三来意,
四「就初有」下正释三处。列中三学皆云「助」者,
始行弘经须此助故,三学能助助于正行。

问:
非远非近即是正行,云何言助?

答:
此是观
行初心之则,附此三学名所附为助,助法
弘通故云「助」耳。皆云「附」者,非全正体附近
释安乐行品¶ 第 319b 页 T34-0319.png
而已。又如初门但是随要略引于十,戒亦
未周。次门且云修摄其心,定亦未周。第三
似正圆慧,慧亦不周。何者?若正立圆,戒须
《梵网》,无非具足;若圆定慧,须十法成乘;
具辨诸境,一往且明十八空耳。

三示来意
者,对上行处以辨广略而为异也。今欲重
明故说之也。

问:
何故所助通名观耶?

答:

论修行具如《止观》,若汎尔通论则举观摄
止,故弘经行者须专修妙观用三为助,方
称圣旨。当知行处即正行,近处即助行,正
助合行三行兼理,故非远近对事设观,以
助照理之正观也。

问:
若正助合行,何故向
云助真似耶?

答:
正助合行可入真似,若正
一向在于真位,何名发心二不别耶?

言「非
持刀仗」等者,今明圆行对所辱境处中而
说,不同凡夫刀仗自防,亦非二乘弃舍不
观,虽复正行须远其事,以十八空观其
能所,岂同凡小若弃若防。皆云「广上」等者,
文虽前后行必同时,说虽广略法体无二,
故用前略以对今广,不同古德分擗经文。

四正释中初释约远论近中,「豪势」者,恐人
恃附失正道故,初似小益久则大损。「邪人
法」者,恐人染习迷于正理,正观未成切须
防断。在家事梵名为「梵志」,出家外道通名
「尼乾」。「路伽耶」等者,注家云:前如此土礼义名
教,后如此土庄老玄书。「伽耶陀」亦云「韦陀」,
「近凶戏」者,恐散逸故。「那罗」此云力,即是捔
力戏,亦是设筋力戏也。近旃陀罗令人无
慈,近二乘人令人远菩提故,西方不杂
释安乐行品¶ 第 319c 页 T34-0319.png
故云「或来」,既未受大无妨小志,故云「随
宜」。欲想杀害菩提心故,欲想如《止观》第八
记。不男坏乱菩提志故,五不男者,谓生、剧、
姤、变、半,生谓胎中或初生时,剧谓截等,姤
谓因他,变谓根变,半谓半月馀即不能,
广如论释。危害难处不合入故,讥嫌增他
不善心故,畜养妨人正修业故。如是十法
诸教皆然,但离二乘诸教小异。今弘圆经
须属圆人,此当因缘、约教两释,但阙本迹。
若欲立者,本离十种二边境界,迹示离此
十种恼耳。

「观心十种云云」者,令比类说之,
应作总别二种,总者无非法界,何所可离?
何所不离?非离非不离而论离耳,还同
非远非近而论近。初心虽了一切本无,而
须数数近于远离。别者远离三教教主豪
势,二边之行即是邪行,二边人者即名邪人,
二观神通名为凶戏,三惑尤害杀三智命,偏
空灭想名二乘众,偏观真俗名为欲想,乃
至尚离上地法爱,灭色住空名为不男,方
便观智皆害圆极,一切俗境名为讥嫌,远离
魔外名不畜养,一一皆以所离为境,皆以
三观为近,皆以三惑为远。

「近近处」者,《大论》
问:菩萨云何自静等?《论》答云:如病将身等。
具如《止观》第四记。「三意云云」者,如向所列
定心、定处、定门也。列竟即应广释广简,心
谓能期之心,处谓五缘中处,门谓五事调
心,未暇广论,故二十五方便随要列二,如
是三法皆令亲近。此约对前远以说近,
近此近法故云「近近」。

非远非近而论近者,
释安乐行品¶ 第 320a 页 T34-0320.png
初开三章作境智释,「又观」下全约观释。初
文三:标门、列章、解释。解释者,初「观」字标智,
中间「一切法」三字标境,后「空」字文中不释,但
是结成智境。「若单论」下明境智意,智即〈方便
品〉初五佛智慧,境即〈方便品〉初十如实境,但
下「空」字随位判之,但此属弘经之行,彼属
五佛所显。又「单论」等者,今正明观,何以举
一切法耶?举所显能,故空显于观,一切法
家之空观也。

次别释者,「如实相」三字别释境
也。「二边三谛」者,二边对中中必三谛,三而不
三名无一异,三谛如实对七辨异,故云「实」
耳。实即无相遍相一切,故云「实相」。「不颠倒」
者,别释智也。具如〈方便品〉初,今不多说。境
为观中诸句所观,但能观观部内尚少,故于
此中其文稍广。「无八颠倒」者,无于常无常
等各四,即表中道。然常等之名名兼界外,
以变易中非但独有无常等倒,望于双非
仍有出假常等四倒,若不立双非,义则不
尔,具如《止观》第七文。以双树表之,诸法即
中,故无二死。倒即生因,无因必无果,故《大
论》中喻如堕岩,虽未至地即名已死。「不退
者」,契寂灭理入萨婆若,以从圆故因立果
名。「不转」者,必定不为凡小所转。尚乃不
为三菩萨转,况复凡小?须约六即以论不
转,下去准知。

「如虚空」者,先立譬也。不为二
边转故,故观者叵得但有名字。次「中道」下
合也。但有名字即性空,名字亦无即相空,
此即所得二空观体。「无所有」下出二空相,无
所有即性空相,一切言语道断即绝言思
释安乐行品¶ 第 320b 页 T34-0320.png
为相空相。性空中云「无自」等者,应约真妄
互论自他及以共等,今真如理正当无因,而
云无无因者,无彼外人,无因故也。具足二
空故不生不出,「出」者退也。今是观行三不退
也。言「惑智等不生」者,具足应云行位因果
等,但是文略。今略明者,惑智及理体本不生,
惑智称理,故俱不生。释不出中言「如来治」
者,全体即是,故无可出。「不起者」,以入理故
方便理教一切皆寂。「无名者」,重牒前无所有
等诠所不能诠,理非名故。「无相者」,相所不
能相,又云十境所不相也。「无所有者」,重叹
观体。「无量者」,非界入阴诸数法故。「无边」者,
非如偏小分限法故。「无碍」者,遍入诸法故。
「无障」者,无能遮止故。虽复多句,秖是能观
无相无作与境合耳。对十八句立十八观,
对一切法名一切空。

三「但以」下结者,初总
结诸句莫非因缘。「上直明」下明结束意。上
多明双非,且云中观照于中境,岂有中观
不照二边?今此重明照于二边,用结诸文以
显中观不思议体。言「理性毕竟清净」者,重
牒中境是双照境,故云「如上所说」。于中为
三:初约初句以明双照二边境也。中体无
作二边从缘,以无作观照缘解惑。「又因缘」
下重释者,即以初句而为空边照于缘生,
缘生故空,空名涅槃;即以次句而为有边
故云颠倒,倒亦从缘,且从倒边故名颠倒。
用前中观无偏而照,言「意显」者,胜以因
缘一句义开两境。然初文不释颠倒者,颠
倒即是说由,故不别释。今从「故说」下不别
释安乐行品¶ 第 320c 页 T34-0320.png
释者,故说即是妙教,教必被机,不必须云
颠倒故也。「常乐」之言无别他释,故总在后
示因缘颠倒三谛,以明观法,即常乐三观
故也。三「又但」下又合前二句,同为三谛之
境。凡从因缘生颠倒之法,皆妙境体,由本
有境说上诸观。亦由第二说用观故,故有
第三结说结观。又于结中三重释者,由于
上来诸境也。初释由颠倒故说,次释由二
边故说,第三释由不思议故说。虽三释不
同,共显一致,虽显一致不无亲疏。初说
从机故云颠倒,从机语通次说渐亲,由二
边故中本无说,第三全约不思议三谛体说,
虽有亲疏观法无别,同观三谛一实之境,
故常乐一句无所离合,所以前后共成一意。

次「又观」下通上下文,全作观释。于中又二:
初作观体观相以释,次「凡有十九句」下,作
十八空总别以释。初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
云「标观体」者,实相是所观,以所显能观方
有体。次「不颠倒」下释观相。云「九句」者,对下
十八单复不同,故但九耳。复故但九:一不颠
倒等,二不退等,三如虚空等,四一切语言等,
五不生等,六无名等,七无量等,八但以等,九
常乐等。略出三句示复句相,令馀准知。此
中九句讫「常乐观」也,下十八空唯至「无障」。

次引《释论》释如虚空等,更释不生等句,以
由如虚空故,三世不摄。初「如虚空」者总标
也。「无入」是不生,不从于现以入未故。「无出」
是不出,不从于现以出过故。「无住相」是不
起,即现在不住。《摄大乘》意引,与《大论》同。复
释安乐行品¶ 第 321a 页 T34-0321.png
《大论》四十三者,存异释耳。

次约总别作
十八空者,于前体相亦可以为总体别体
总相别相,今总别者,于前九句除后二句,
以馀七句离为十七,进取如实相句合为
十八,以前七中初之三句二二为句,第四
句单,第五六句三三为句,第七一句四句为
句,故使句法盈缩不同。此十八空从所得
名,能空秖是一大空耳。大无大相即圆空
也。故次文云「中道正慧」,即是能空,故句句中
皆有能空及以所空,能空即是如不无断等
也,所空即是颠倒乃至碍障等也。如云「颠
倒」,颠倒是内,内颠倒空故名为「不」,下去准
知。于空空中先立能所者,馀句所无,以
此句中能所名同,是故别显,馀文相别是故
不论。于中虽复所空名空,望能空智犹名
为有,此中甚略,委释相状及以离合,具如
《止观》第五记。若晓妙境及圆十观,方了此中
十八观境,若不尔者,彼《止观》文乃成徒设。
故彼正当安乐行人之观法也,故知始行须
达彼意,方可弘经。若具不惬,为利为名
为众为胜,复肯同于二乘道不?大乘进退
审自思之。所以勤勤于弘经者,愿共沾斯
大利故耳。故彼境境结成大车,故彼观观皆
依实相,四十馀年秘要之教,教已难睹,所
诠行理何由可晓?自非四依弘法之力,末
学迷滞安遇斯文?遇而不求,何异日月于
盲者耶?何异雷霆于聋者乎!但今文中观
法未周,属在彼部,文虽不委品相略周。今
粗点之使缘心有在。何者?实相妙境也,慈
释安乐行品¶ 第 321b 页 T34-0321.png
悲发心也,止观安心也,一切破遍也,十八道
品也,亦不分别通塞也,离十恼乱助道也,
梦中所见表后三也。通括四行十观略周。
通论又以四行助十,若四若十并涉因果,
四总十别,若总若别,俱通横竖,四行事仪且
在于始,十法导理无不剋终,岂涅槃行独
在于始?又此十八名在《大品》《大论》委释,经
通三教论释复含,但简二乘而不细辨通
别菩萨,是故读者弥须置心,故须对经一
一圆释。

「偈中」等者,义异故开,意同故合,故前
行近以广显略。「上行近」至「次第」者,上文行
三虽有三释,应取第三离为三谛、释以三
重,释各遍消,故不同于近中三也,但得云
「各」。言「复不次第」者,非但不次亦乃通总,颂
中多是近处文。故「应入」下至「颂事远近」者,
约远论近也,亦应云颂双标行近。「亦是颂
人空行处」者,前行处中第二作二空消文,
于二空中离十恼乱,亦当生空柔和善顺。
言「即兼」者,近中远近亦同生空法空,还于
远近修空修观故耳。又远近等三亦秖约前
行三而已。准偈标结,俱双故也。

「常离国王」
等者,乃至官长准例可知;非直弘法,他皆
准此。「作此谤比丘」等者,世谤者言:既比丘作
此,为佛听耶?佛法尔耶?「韦陀」者,具如《止观》
第十记。所以不许亲韦陀者,或恐人疑,比
丘教彼言佛法若斯。又复外道常思佛过,
若亲近此或谓比丘须彼,则佛法不如于
彼,故诫内众勿亲近外法。乃至六谛二十
五谛等,具如《止观》第十记。乃至赞咏,准此
释安乐行品¶ 第 321c 页 T34-0321.png
可知。

「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者,故知别有阿
毗昙藏,是佛自说。人不见者,诤计云云,或
谓是十二部中论义部者,不然。言「相续解
脱经」者,是佛自说故且名经。当佛灭后阿
难所结集者,名修多罗。「五百集」者,初名解
脱,后广集法相乃名为论。「欲相」者,颂中虽
无欲相之言,以长行有故今略释。《俱舍》云:
「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今依旧名目。「须轮」
者,修罗耳。如《中阿含》云:「有一异学问簿拘
罗云:汝于正法中已八十年,颇曾行欲事
不?簿拘罗言:莫作是语。更有别事,何不问
耶?异学又问:汝于八十年起欲想不?答:
不应作如是问。我八十年未曾起欲想,尚
未曾起一念贡高,未曾受居士衣,未曾割
截衣,未曾倩他作衣,未曾用针缝衣,未
曾受请,未曾从大家乞食,未曾倚壁,未
曾视女人面,未曾入尼房,未曾与尼相问
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八十年坐,故知衣食
等欲想一切尚无,况复染欲想耶?弘法之徒
观斯龟镜。世人笑他滥大乘者以为合杂,
在小检者亦可思详,况今弘经息讥为本
云云。

「八精进」等者,具如《止观》第二记。「又复不
行上中」等者,约废权说,故前三教名上中
下,或指三乘或三菩萨。「不倚圆」等者,佛尚以
异方便及馀深法用助正道,后学顺教岂可
固违?习实尚微而蔑偏小,须顺佛旨将护
物机。

问:
偏圆与权实何别?

答:
通则不别,别
论小异。偏圆约教、权实约法,法即教下所诠,
通于理智行等。

问:
佛世观机恐物堕苦,先
释安乐行品¶ 第 322a 页 T34-0322.png
以小接次以偏引,末代弘法岂必然耶?

答:

云助者,举况而已,恐倚圆蔑偏。然弘经者
随其行位,若始行者具如今文不以小答,
若深位人始未弘法,必以生灭等三方能
显于圆顿,具如《止观》诸文皆先渐后顿。

「面
誉」等者,如对二人偏誉一人,其不誉者义
当对毁,然好誉者必当善毁,令他怀此,故
须并息。又面誉如对毁,故智者息之。

问:

赞小善,安遮面誉?

答:
好面誉者未必赞
善,赞通隐显、制面防喻,故安乐行人自护
防彼。

亦不得「约张说赵长」等者,寄张家长
说赵家长,故令赵家谓说张长而讥已短,
谓见赵行忏,云张人勤,岂不令赵谓以张
勤而讥己怠?似善法骂故不应为。若向张
说赵短,复令张人谓向赵人而说我短。故
《大论》云:「自赞、自毁、赞他、毁他,如是四法智
者不为。何以故?自赞者是贡幻人,自毁者是
妖惑人,赞他者是谄佞人,毁他者是谗贼人。」
智者应以四悉筹量而护自他。「若叹二乘」
等者,对大叹小,令失大故。若毁二乘,或
令二乘大小俱失。此约始行二乘人也。亦是
习小助大之人,如《涅槃》中二乘是也。「不生
怨嫌心」者,「怨」字去声,损己则怨,违情曰嫌。
若作平声者,伤己未重,心积大仇,安乐
行者尚去顺己之喜,况构无怨之恨?《大集》
云:「过去世时有罗刹王,于俱留孙佛法中出
家,发菩提心,诵持大小乘法聚各八万四
千。由意嫌头陀比丘,云不诵经典犹如
株杌。由此堕狱受大苦恼,从狱出已受罗
释安乐行品¶ 第 322b 页 T34-0322.png
刹身,于贤劫末楼至佛所方脱罗刹身。」常
人尚尔,况安乐行为弘大典,将护小行。又
怨怪嫌责、怨深嫌浅,浅深俱舍方称正行。此
口安乐行中所言心者,为制口故。「观诸法
空」等者,心已住于毕竟空理,牒前行法,故
必不执大而轻于小,但随顺法相复顺物
情,尚不令顺法而违物情,况令违法而复
背机。故从「若不见」去但答大法。随义而答
有三者,三种语也。智者语即可答,王者语、愚
者语即不可答。

「不应以圆行呵别」者,《经》虽但
云「学佛道」者,以藏通菩萨虽亦求佛,与小
共故犹属小摄,既云求短,以权有短是故
尔耳。「比丘」下云「诃通」者,四众通有三乘故
也。「去道甚远」复云「别」者,以通教中复有别
机。「沈空」下却释通也。岂踊出菩萨补处尚皆
不识一人,云何令修此等行耶?况人未出
预说行耶?况复出已赴命弘持,不见更
令有修行处?经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此中
不须引《中论.观法品》。见论爱论彼乃通属三
界之惑,亦不须引《净名》见苦断集,是则戏
论,此乃别斥小乘果人。又不应引《大论》。若
言非有非无是戏论法及第四句名戏论谤
等,今制嘲谑之论妨安乐行耳。故知释义
须望本经,弃浅从深未为当理。

「止观二
行各有四」者,此中初二行颂止四,次三行颂
观四。初止四者,初一行颂第一离嫉谄,次
一句颂第二离轻骂,三一句颂第四离诤
竞,四半行颂第三离恼乱。次三行颂观四
者,初一行颂第一大悲,次一行颂第三大师,
释安乐行品¶ 第 322c 页 T34-0322.png
三二句颂第二慈父,四二句颂第四等说。「但
其皆曾发心」者,以皆曾发偏小之心,入实
不遥通成大机,即慈境也。「此悲境摄一切三
界内者」者,文中既不云出家,则知是界内流
转之徒。《经》虽但云「非菩萨」,以大例小验知
亦不发小,准前大小俱是慈境故也。应知
与乐拔苦随举一边,故各释妨令通大旨。
《经》云「不闻不知」等者,据理而言,偏亦应有
不问不信等,圆亦应有不闻不知等。

问:
云何
得知前三是权、后三是实?

答:
准正发誓文,
但牒后三而为是经。

《经》「以神通」等者,二力
秖是福智二严。「深观如来室衣,共为大善寂
力」者,不起即衣、现仪即室。言「八万」等者,秖
是小乘八万而已。如《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
有八十千」,未关于大。

第五「随功」者,始自七
贤终至罗汉,并有定慧分故。「城即涅槃」者,
即第四果也。「得有漏」者,贤位法也。六合譬中
次第合六,初合初,「而诸」下合第二,「如来」下
合第三,「其有」下合第四,「于四」下合第五,「而
不」下合第六。合与珠中《经》云「见贤圣」等者,
《太集》云:「知苦坏阴魔,断集离烦恼魔,證灭
离死魔,修道坏天子魔。」今不云天子魔
者,以小乘多断三魔、未坏天子魔故,然
有坏义。《经》云「有大」等者,如来见此小乘贤
圣已除界内因果,名「与阴战」,至般若后
名「大功勋」,故三毒等且在小中。尔后时长通
云「欢喜」。烦恼障中初又三,即贪等三毒,次十
六行云「一切」者,准下释一切,始自十信终
至妙觉,故知三惑但在欲界粗三毒耳,以
释安乐行品¶ 第 323a 页 T34-0323.png
十信具除三界惑故,下去犹有见思等三,
故云一切,以一切言通收三惑俱转故也。
安乐既是如来之行,故弘经者预表果成,故
知弘功其力不小。

问:
何以至此即叹教耶?

答:
此在迹门流通之末,前已明佛去世后弘
经功深,古佛證经、今佛成道,二万八十万亿
此土他方宣通之益不可测量,人获妙功
良由法实,故流通末重辨所通。所通者何?
三周开显,故举轮王威伏兵众获勋,勋有大
小故所赐不同。

此四行后复结成者,显四
行功成,能行此行兼弘经力,化功归己果
相先彰,故使大士刹那梦逾亿世,表一生
弘教功超累劫。初十信中既云慈悲,又云
正见及以无痴,慈悲是弘誓似发,正见无痴
是界内真成,即无见修二惑故也。住中既
云见佛,表自当得八相,即分真无生忍位
也。见身处中表入实也。欢喜以表入欢喜
住,发心见中与初地等,故亦云「喜」。得三总
持具三不退,「佛知」者得记之由,下去得记可
知。「修习云行」者,前非无行不别而别,至此
最得行名故也。「證诸」者,诸言正表断三十
品。言「无垢」者,初住已得,为顺《大经》且从
初地;若云入金刚定,义当等觉,合在第十
地中。此中明信等五根乃至八正者,释佛
道也。所行之道不逾七科,随要略明信后
四科耳。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上)
释安乐行品¶ 第 323b 页 T34-0323.png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中)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 释踊出品

先以四悉通释,于世界中初明命赴之由,
次「如来」下正明命赴。「师严」等者,二义互明,道
在师故道尊,师有道故师严,师严故命不
可违,道尊故有命必赴,由师具二故「鞠躬
只奉」。次正明命赴。所言「命」者,一由〈宝塔品〉
末云「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此命
犹通。二由下文他方菩萨八恒沙众请他土
弘经,佛止之曰: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
沙众。即别命也。故经家叙之。诸菩萨闻释
迦牟尼佛所发音声从下发来,「四方奔踊」者,
「奔」疾也,恭之至也。自在升此故是世界,下
三共成初感应也。「三世」下为人者,有法、喻、
合。初法者,自本成来三世益物,故此三世
皆属过去,今佛自当现在益物,菩萨弘经且
在于当,慧利既广非心所测。举月譬者,一
月本也,万影迹也。但使有水应之不倦,岂
可以三世思之?若不拨影,安知天月?明
诸菩萨实本难测,冥显如来迹不可量。「召
过」等者,若不开迹,降佛已还无能知者,今
欲显本先出本属,具有二世善根增长,故
召本人示现人,令现人生现善,使本人
弘现经,令当人生当善。「虚空等为对治」者,
约所表也。虚空理也,本迹事也。事有本迹
理无早晚,惑者迷理而暗本迹,故执近迹
释安乐行品¶ 第 323c 页 T34-0323.png
以失远本,本迹尚迷况不思议一,故本之弟
子居下虚空,本地之师经久虚空,今之师弟
在今虚空,久空今空下空上空虽则体一,然
本弟子元知近迹,今之弟子犹迷远本,破
执近故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请闻说
方破,破执近恶故云对治。「寂场」去第一义
者,寂场舍那示始成故父少,寂光菩萨行久
著故儿老。譬「乐力」者,父何以少子何以老,
准下父子譬意,父久先服种智还年之药,父
老而若少,子亦久禀常住不死之方,子少而
若老,虽各有服饵之功,而父子久定。此之
四悉虽通释今文,并意兼后品,然初一悉
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后品,三四二悉探用
后品,皆是助后以成显远,善生恶破见本
故也。故知世界即是三悉之由,故〈踊出品〉专
在世界。「文云」下引證,总證四悉,即四悉因
缘故集。「流通段」下「云云」者,应具述诸品,如
下委论。又二十八品唯有十一品半本迹流
通,十六品半以经力大举法举人,引今引
往,东方西方,若显若秘,总身别身,或逆或
顺,往佛今佛自微自著,现益当益畜益人益
男益女益,亲益疏益事益理益等,称之不已
故耳。又半品四信之文去取不定,况本迹二
处流通意别?故注「云云」。故本门流通永异诸
部。

他方菩萨闻通经福大者,已闻迹门说
流通竟,以募胜福而欲流通。如来止之者,
上广募弘经,今他方请弘,何故不许?故以
三义释之,初所任别故无二世利,则无世
界益;二他方于此无臣益者,即无为人;第
释安乐行品¶ 第 324a 页 T34-0324.png
三二义,迹疑不破即无对治,远本不显无
第一义。

问:
诸佛菩萨共熟未熟,有何彼此?
分身散影普遍十方,而言己任及废彼耶?

答:
诸佛菩萨实无彼此,但机有在无无始法
尔。

故以第二义显初义云「结缘事浅」,初从
此佛菩萨结缘,还于此佛菩萨成熟。「平等
意趣」义如前云。由此二义须召下方,故一
召下方亦成三义,是故止彼。无三义者无
四悉益,召下三义即具四益,初子弘父法
有世界益,次「以缘」下缘深利多有为人益,三
「又得」下近疑破故有对治益,远本显故有第
一义益,此是召本弘经之益。于前四悉,但
在世界、为人,断疑即是本,由此中未述。「住
处」下释本处也。先出土名,次以四德释之,
三「是为」下结名。本有四德为所依,修得四德
为能依,能所并有能依之身,依于能所所
依之土,二义齐等方是毗卢遮那身土之相。
若云尘刹重重相入、重重相有重重事等重
重说等为未了者,以事显理,若不了此一
旨,谁晓十方法界唯有一佛,亦许他佛。若
许他佛,他亦身土重重互现互入互融,当知
秖是约一论遍。四「以不」下释住意。五「下方」
下释下方也。「法性之渊底」释下也。「玄宗之
极地」释方也。玄理之宗故名「玄宗」,宗谓宗
致,取果所期,此诸菩萨分到所期,且云极
地。又地裂者,地覆本属如迹隐本,今开迹
显本故裂地表之。然诸菩萨于此已前亦
曾有迹,虽但显本于理未彰,但弟子被覆
义当覆师,弟子若显师无不显,故显弟子
释安乐行品¶ 第 324b 页 T34-0324.png
义当显师。

言「在下不属此空中不属彼」者,
在下空故不属此界,住于空故不属彼
界,以彼表无,以此表有,以空表中。「出此
不在上」者非上界也。「不在此下」者,此界在
上空之下,此即是下,故云「此下」。复以上界
表无,此界表有,空亦表中,故上下二空俱
表中理,理即寂光。「来之由者」下至「皆如上
说」者,从闻命下四句故来,是结释品四悉
意也。亦是止他方、召下方三义,故云「如上」。
若依法门者,此五字应合著「六万非多」下,「非
多」已上仍属因缘,亦不须移。「一即一道」等
者,既云法门须通因果,事则从多至少、法
门从少至多者,义当依理起行故也。增至
六度既结为六万成圆观行,行依妙境故
度成万度实无万,六中各万秖是一万无别
万也,六全是万无别六也。一一度行无非
法界,界无界相,秖一刹那即一道也。一六既
然,二三四五准此可见。是则六中无不一
多一切具足,当知一道至五眼来,一眼一
谛皆具一万,无非三观观法界也。皆云「善
者」不通迷故。「多不多」空也,「一不一」假也,「双
非双照」中也。言「云云」者,应须具论妙境妙
观,具如上下不复更云是彼菩萨之行德
也。

「就初三业供养」至「遍见」者,此乃感应道
交。于五十劫令如半日,此明如来不可思
议延促之事,显于如来自在之力,则显无
机虽借虽隐而亦不能于长见短于狭
见广。镜岂惜妍?由形故耳。有人云:听法
之志而忘其长。或云:长短斯亡、长短斯在。此
释安乐行品¶ 第 324c 页 T34-0324.png
并得感而失应,何以抑于如来神力耶?借
(子夜切)。「拜绕」下更释感应。初释三业供养为机。
「五十劫」下释感应相,初释即长而短,「四众」下
释即狭而广。于长短中又为四:初略示,次
「如来」下明非长而长,三「解者」下约解惑判即
是赴机,四「斯为」下明现长短意。初文者,即
八自在中之一也。次文者,佛眼观之长短不
二,四眼观之不无长短,故赴长短机令见
不一。第三文者,解惑俱机故使菩萨即短
而见长,执者即长而见短,如万像森罗,凡
夫谓异,二乘为如,如来见之,非如非异、
而如而异。既云「令诸大众谓如半日」,即促彼
长令其见短,故云隐长;广狭亦尔。如有漏
报法尚乃盲者在明而无见,蝙蝠于夜而
能视,故知明暗在眼非境尔也,况机应相
召今昔之力。

问:
既云惑者,何名妙机?

答:
菩萨
已破无明称之为解,大众仍居贤位名之
为惑,机中辩位故云解惑。

四「斯为」等者,现
此非长非短之长短及非广非狭之广狭,明
成佛既久化迹必多,所以为下非本非迹之
远本及非少非多之广迹,而为先兆也。故知
开竟尚达非远非近之远本,况复近迹?若
未开显尚昧近迹,况非远非近之远本?以
未知久本而为惑者,斯理必然。及至开
显,咸知本无长短远近斯存,故名「不思议
一」,故先现之密表非本非迹之本迹。「四众遍
见」下明广狭中,亦先略示,次「夫肉眼」下释。
肉天二眼任其自力所见不遥,今忽见远
知非己力,即知如来现此神变必说妙法。
释安乐行品¶ 第 325a 页 T34-0325.png
次「雨猛华盛」譬见应也。「龙大池深」譬知真
也。「见应」下合譬也。见诸菩萨应相既多,必
并證得弥法界真,秖向见短之人而见于
广,广若是机短岂专应?既见即狭之广,理
亦方见即短之长,密表当破无明故且抑
其一分。

陈问偈中亦颂前二,初一行颂前
如来安乐,初二句正颂安乐,次二句虽云
教化亦属安乐耳。次一行颂第二意,「易度
下」言「云云」者,令出颂中二句之意。「但举四
人」云「欲拟」者,比拟也,亦对也。「如华严」下引
同也。「四十位」下言「云云」者,明彼此佛慧既
同,人法相望亦等,但彼迹此本、彼兼此独,乃
至如后十义不同,本迹虽殊彼此俱四,咸
为导首故得例之。虽有加与不加及名
不等,为知不是彼法慧等。「薄须涂熨」者,犹
如婴儿为病服药,暂须断乳权以毒涂,药
势歇已洗乳令服,初乳后乳乳体不殊,中
间为病进否权设。亦如痈疮热气正盛,且
须冷熨热休息冷,初身后身其体不异,为
热暂熨热退如初。此入彼入二处不异,但根
钝者入时未至,如痈如婴尚须涂熨,以酪
等三暂时调熟故云「薄」耳。

言「十意」者,虽佛
慧不殊,化缘生熟,显晦仍别,是故略须述
其异同,不可事异令佛慧殊,岂佛慧同令
教一概?二酥时异佛慧必同,况复犹是一佛所
化,应须了知异本非异。于中先列、次释。列
中第三语互,准下释中此应题云「横竖广
略」,至下释中二处各别。

次释中初「始见今见」
者,《华严》始见,经文自云「始成正觉」,后文秖是
释安乐行品¶ 第 325b 页 T34-0325.png
广明因果之相、依正通同,所以一经之内三
处明文,即〈世主品〉初、〈名号品〉初、〈十定品〉初,皆
云「于菩提场始成正觉」,以成始故见者成
初。今即《法华》,乃于王城开佛知见,能见所
见境智何殊?

二「日照」下「开合不开合」者,《华严》
望小且名不开,犹带于渐故名不合。于彼
不入为今今入,更开于小,三味调之,今经
方合。言「五味」者,兼论初后耳,况彼不合者
今亦合之。故知彼经开亦不遍逗机未足、
合亦不周尚存权迹,应知彼开亦是此开,
然亦此合何殊彼合,一佛化事同异宛然。但
彼无小机在初名顿,自开小后名渐归
顿,开合虽殊二顿不别。

三「竖广横略」者,《华
严》且约入法界边,及从初住终至十地名
为竖入,经四十二位故名为广,且约不用
六方便边故名横略,方便对实故名为横。
若准广论行愿、佛身佛土、相好名字,身土四
句主伴十方,亦是横广。然自在大竖中论
横,故云横略。此述一化遍历五味,味味诸
教,教教相望故名横广。从初至后处处得
入,故名竖广。本迹二门无不入实,又名
竖广。又亦应言若本若迹皆论久远,三世
益物永永不穷,亦名竖广;三世化中八教相
入,故名横广。况复放光横叙他土诸菩萨
行,答问竖叙过去化仪,三周三节说领述
记,复得名为横广竖广,并是如来巧顺物
宜称适当会。当知此广何殊彼广,况彼竖
广义含横广,故显密不同说时未至,凡有
施设语不同耳。

第四「本一迹多」等者,唯《华严》
释安乐行品¶ 第 325c 页 T34-0325.png
但以一台为迹中本,本非久远故使千叶
成迹中迹,但台望千叶以之为本,纵令十
方互为主伴,十方亦复不离一尘,一尘秖
在此台此叶,当知秖是迹中依正,是故迹多
与众经共。所以《法华》迹说与众经同,《华严》
但与迹中分同。然已广叙依正融通,何事
不明久远之本?若论本门与众经异,《华严》
即被《法华》本异,《华严》虽有久远行因,但是
今日一番之因,尚未曾云中间一番之果,况
有中间数数成佛?当知此异则异于彼,故
云「本独」。若言不异,伽耶尚是,华严宁非?开
则俱开不思议一,此乃以《法华》之远本,异《华
严》之近迹,故知教门不得不异。

第五「被加」等
者,《华严》多是加菩萨说,乃至文殊、普贤及入
法界,尚是菩萨自说,不见佛印之文。《法华》
除叙文殊释疑,及流通中有诸菩萨发誓弘
通,皆是佛述,及以对佛便为有印,故本迹
正经皆佛自说。虽加不加皆成佛慧,化仪
施设时处不同,印与不印其理一也。须知
同异,以显化由。

第六言「不变土」者,净秽不
同常自差别,今云变者,秽为施权、变表显
实,秽属五浊元在小机,机会权开土变为
表,故显本已纯诸菩萨,净土不毁而众见
烧。又彼则种种世界不同,净不妨秽,此则
宝树华果游乐,秽不妨净,况常寂光土端丑
斯亡,寂光所对咸有净秽,虽变不变佛慧
何殊?岂由初后变不变殊令佛慧异?若也
不信不毁之说,乃固执于见烧之文,而以
《华严》形斥《法华》,如人毁訾其身称赞手臂,
释安乐行品¶ 第 326a 页 T34-0326.png
故知约迹言变不变,净秽难思体同名异。

第七「多处不多处」者,七处八会与二处三会,
虽多少不同,所说何别?岂多少异令佛慧
殊?若以同一报土亦非多处,此中横对四
土处却成多,还以彼多对此寂光,多亦即
一,彼此体一佛慧不殊。

第八「斥夺」者,亦可
更云彼如聋如哑,故有斥夺,皆与佛记故
无斥夺。又有小须改故馀经斥夺,彼经无
小故当部无斥。又别教权说,此权易转故
不须斥,小乘难转故须斥夺转。

九「直显实」
等者,虽有别教,以易开故,故且云「直」。须
决了者,小难开故,故须云「开」。

十「利钝根」者,
据次第调熟名为「钝根」,今无不开,岂得钝
钝?若据兼别,彼仍一钝、此乃钝利,故约五味
判诸利钝,良由此也。一往且从会于钝者,
故云「钝」耳。所以至此机同感同故佛慧同,约
化仪说故须辩异。「若识理同」等者,

问:
一切
诸经,乃至草木理无不等,何独《法华》

答:
教之
同异具如《玄》文,虽一切理同,说在今教,今
所叹者叹能诠教,故诸教中无。

「旧云」等者,
先出古释,次「今以」下十文并之,方知二部
了满同等。「云云」者,乃至应以多重并决而
破古师。「与问硕异」者,先问何故?「问家随喜
能问人」,即指诸菩萨能问诸佛。「闻已信行」
者,即指诸菩萨所化之人,闻菩萨说已而
能信行。「我等随喜」者,随喜能问发起大利,
随喜菩萨所化之人。「如来述叹」,但云汝等能
于如来发随喜心,何故与上问语乖耶?「硕」者
大也。「然能问」下答可见。「此亦密表寿量」者,
释安乐行品¶ 第 326b 页 T34-0326.png
今叹菩萨尚是古佛,密表今佛非今成也。
若非今成必有远本,求得彰灼故云「密
表」。乃须委相密表之意,故注「云云」。

「已如向
辩」下结云「此约四悉」等者,须示此下悉檀
四文及意,初是世界,次三「又」字是馀三悉。此
约弥勒不识边无四悉益,由问故识,识即
四益。初文「尔时弥勒及八万大士」者,恐文误,
准经文云「八千恒沙」,初中初约来者,次约
去处,「若来」下结上二事。所以今见皆不识
者,此有二义:一约权教,虽于十方横竖游
履,教权时浅不测本人。二约实道,虽居补
处,犹在迹中,岂可云知?若实位高,为众发
迹应须发起,约十方界去来异故识不识
别,以不识故无世界益。「后不知前」是为人
者,前进之人有所證善,弥勒不知彼之内
善,自善不生故无为人,虽先进位深岂过
补处,虽云末学,无垢位成,如何得以前后
判之?亦用前二义通之可见。所化异故属
对治者,夫化物者本治物病,弥勒不知真
应,无彼利物之道,即不识病无对治也。然
智人知智蛇自识蛇,岂补处之人不识其
真应?亦具二义,虽同补处久近不等,故知
近者不测远者。「密开寿量」是第一义者,即
此一部最极之理,岂非第一?生云:「以其悟
性非十住所见,故弥勒不识一人。」然弥勒
位在补处,何以判为十住?又不知生以弥
勒證何十住?有人云:弥勒何不直问长寿,
《涅槃》中问长寿耶?今答:此都不晓,今谓
伽耶近成,不知过去长寿,由见地踊不
释安乐行品¶ 第 326c 页 T34-0326.png
识,因疑眷属所由;佛答其由须论长寿,
故眷属现岂徒然哉!故知地踊为生疑故现,
如来为显长故召之,故远近二由皆为说
远。迦叶童子已于此中闻长寿竟,于彼但
问长寿之因,故彼经云「云何得长寿」,即问因
也。已闻过去为显未来,故问长因以生
佛答,此难彼易理数如然。「云云」者,令点出
四悉,释之如向。「请答师主」下「云云」者,释出
请意。「抑待弥勒云云」者,答问之益不在于
我,故不为答,抑待释迦答弥勒问,故云
「待弥勒」耳。何者?弥勒所问事迹不轻,释
尊一代未曾显说,因兹答问广显长寿,
此一代玄秘在佛自开,汝自当闻我不应
答。

「师子奋迅」等者,此中二释,前诸所释用
义不同,良由此也。从前释弥勒不知,乃至
此中云「十方」者,多指八方,总云十方耳。又
「私谓」至「此点四德云云」者,须述四德对三
世意,此之四德非前非后,随德流类有三
世用,故以四德对于三世,不别而别,思之
可见。一切万德对用皆然,况四既非四、三亦
非三,若欲略对三四名相者,神通是菩萨
游戏故名为乐,益尽来世故得是常,馀二
易见。「三行颂三世」者,前师子等以明三世,
文中亦无三世之语,但以义势同三世耳。
今颂亦尔,直以「佛无不实语」等一偈半文而
用通之,语既不虚,必知三世益亦真实。「双
答双释」者,双答从来及以师主。「下方空中」引
《大论》云「有底散」者,「底」者下也,「散」者空也,此
释安乐行品¶ 第 327a 页 T34-0327.png
但消名;若出体状,即约教释者是也。文初
云四后云约教,即四教足。非想是有漏底,
空是真谛底,边际智是俗谛底,皆以极释也。
是则初一是藏,次一是通,次一是别,今经是
圆。以中为底,于四释中但云释底不云
散者,底即散故不复别释。「云云」者,应简真
中教门各二故底不同,今是开显圆中道底。
「从不依止」等者,居止下空并不依于上下
人天。言「人天是二边」者,约所表释,人多滞
著表有边,天住净福表空边,居此空中
以表中道。

「初五行半」等者,又二,初四行答师
弟,次一行半答处所,于中又二,初半行正
答处,次一行叹菩萨德。「下三颂双释」者,于
中又二:初二行半颂释师弟,次半行颂释
处所。《经》不云「处」但云「久远教化之」者,前正
答中已云处竟,故但以时而释处也。过去
久远于何处化化令入实,即空中也。言「云
云」者,应消经文两问双释之意,略如向辩。

「白佛」下准下文,此应先开为二:初腾疑,次
请答。「执远疑近」者,

问:
弥勒既不知其数、不
识一人,云何得知久植善根?

答:
秖由不知
不识,并由佛叹住处德业既多又深,岂近
成佛之所化耶?

结请中《经》但举难信者托
物不信拒而击佛,令必有答。「色美」等者,以
色等为喻者,总在年少为言耳。「指百岁」等
者,先略合譬,次叙。「淮北诸师用譬释譬」者,
先释譬,次合。释譬言「子不服药」者,且据不
现劣应之身而云「不服」,仍以胜表本故云
「百岁」,既云「若佛及佛」则显弥勒不知。次「如
释安乐行品¶ 第 327b 页 T34-0327.png
来」下今合譬,今师用之故无非斥,合文仍
略。言「如来横服垂应药」者,智契深理,由竖
服于真谛之药,处处益物,乃由横服垂应
之药。真谛药者,假即空故,权即实故,自行冥
故。垂应药者,空即假故、实即权故、化他起
故,如是初心由横竖不二之妙药也。此之
三药无前无后,真谛药者,以治病故。垂应
药者,以还年故。不二药者,以延寿故。以
还年故虽老而少,现不二身故云「本地」。「九
次第定是善入」者,从禅至禅无间入故。「奋迅
是善出」者,从禅至禅皆经散心,以散名「出」。
「超越是善住」者,虽经起散住禅宛然。「毕法
性为善入」者,「毕」者穷也,穷法性故。「首楞严」
者,能现威仪故。「王三昧」者,如王安国故。此
中约教藏通同者,所證同故。「据因为善习」等
者,自浅阶深故云「次第」。言「云云」者,善出善
住皆应从果立名,因皆善习如向分别。此
中不论本迹者,既是本中弟子未须论迹。
「信者即增道」下「云云」者,未来禀权多疑远本,
应须委约诸方便教明不信者,消今文意,
今文并约久成明信而论增道,增道必损
生,具如后品。

* 释寿量品

初文所以不明四悉为因缘释者,即前品
未得四悉益者,今此答竟即是四益。此中为
二:初引古通释,次正释品。初文又四:初明
诸师异解,次「前代」下纵诸师以破光宅,三
「鹬蚌」下今四句释。四「问」下问答料简。

初睿师
叙意者,举分身以释寿量,而以理况事,并
释安乐行品¶ 第 327c 页 T34-0327.png
举不足以释足意,明寿而非寿方名为寿,
身而不身乃可为身,并由得理能现身寿,
故云「然则」等也。所以初句寿得理故方非
长而长,次句身得理故乃异而无异,寿既
数而非数,身亦分无所分,以理性非量故
不可以数求,法身非形故无得以身取,
分身既以法身为身,寿量亦以常寿作寿,
故便引普贤多宝而为兴类。普贤居菩萨
极位,尚名为贤,可表伽耶成亦非成,多宝
灭度甚久而出證经,预表双林灭亦非灭,今
谓以非寿释寿,理实如然。但似不答所问,
弥勒问踊出菩萨从谁发心等,意疑伽耶成
来未久,如何所化身相难思,本既不疑长
寿,何须以非长而长为答?但先以长为
答显所化多,长寿之由其唯法报,是故今
以三身释之。《法华论》意亦复如是。

河西与
睿意同词劣,意云:应身本是法身,法身真化
分而不分,故云不异。无生无灭故云理一。
故以多宝灭而非灭,用释释迦量即无量,
故云「与太虚齐」等。若尔,引多宝现不云密
表,应当多宝现即是释迦长寿,何须更名
寿量品耶?况但是法身而失报应,若言释
迦量即无量,秖可显未来长寿,与《大经》同,
如何得知过去寿量耶?故今先知寿无量
劫,然始方云不思议一。

道场观意,以《法华》
为乘始,以《涅槃》为乘终,终始隔部,所以木
可。等是隔部,何不以《华严》为乘始?若以
会归为乘始者,教行人理一切皆会,会已
无始亦复无终。若迹门为乘始者,又不全
释安乐行品¶ 第 328a 页 T34-0328.png
然。若但乘始,何故法说中明佛智等,譬喻说
中明至道场,因缘说中云至宝所?所以初
释惟初中五句,意云今之与昔或已入住
行向地等,入复增进,唯有一分钝根声闻,于
此终开仍入初住,岂名乘始?若初住名始,
弹指如何?故不依此能判经部。若《涅槃》
神为乘终者,说《大经》时十仙诸外道并初
发心,复无量人退菩提心。又《法华》之始则在
物机,《涅槃》澄神约于教主,由《法华》教主久
成,故《涅槃》澄神不灭。又灭影为息迹,则《法
华》犹迹,澄神为本,非今经本,应知今经以
久远实成为本,中间今日示成为迹,若依
他释本迹二门俱属乘始。若不释本直于
迹中明始终者,具如《玄》文乘妙中说。注家
先举非存亡出脩夭为非寿量,用释寿
量。次明寿量意。然释两字,仍似颠倒。存亡
之数是量,脩夭之限是寿;一期曰寿,寿内之
数曰量故也。次「法身」下明意者,重举向非
寿非量之体,非形牒非寿,非年牒非量。
此违《论》文。「使大士」下正明说寿量意,意令
菩萨修践极照,令知如来远寿之体。是大
士智之所游,所游既深故云「践极」。达彼非
寿故名为「照」。「不以」两字贯下百年,「期颐」者,
「期」要也,「颐」养也。百岁之人不知衣食,要假
孝子而扶养之。今佛不然,故云「不以」。

生公
意者,虽亦明无长无短长短恒存,故与上
三家其意稍别,仍阙注家说寿意也。于中
初明伽耶色身形寿不实,用为法身无寿
之表。「然则」下以形例寿,万形一致,显身分
释安乐行品¶ 第 328b 页 T34-0328.png
而不分;古今为一,明寿量即非量。「古亦今
也」下明今古不二,当不思议一。然准今文
先须辩长,后方明一。言「古亦今」者,明本
佛古不异伽耶之今。「今亦古」者,明伽耶今
不殊本佛之古。「无时不有」下重释形寿。「无
时不有」释寿也。「无处不在」释形也。无时不
有非独今日,无处不在岂专伽耶?「若有时」
下明形寿在物,应非有无。次「是以」下秖指
近成即久成也,故云「伽耶是也」。次「伽耶是者」
下,转释也。虽指其是谓近非近。「伽耶既非」
下,明短既非短长亦非长。次「长短」下,真俗
相对以释长短,真乃长短斯尽,俗则长短恒
存。生公意云:一身之处三身备矣,近成之果
与远果同,故八十之寿即无量寿。道理虽
然,须先各判方可融通。验前诸师偏得片
意,并以法身为极皆违《论》文。《论》文但指过
去报寿为长,何得用法身非寿以释?法身
非寿诸教常谈,但未曾说久成远寿,故知尚
不及于注家践极及以生公长短恒存。然不
云恒存之长,诸经未说,当知消当文非无
一意,释远趣出自一家,故说佛慧彼此悉
同,若论远寿一向须异。

「前代」下却存诸释,
诸释皆不以寿量为无常,光宅乃以寿量
为延寿,若约今师三身四句,望诸师意并
无可存。「又惑」下引古师难。次「今为」下通难,
先略破古人,次正释,先引事云「鹬蚌相扼」
等者,引《春秋》事,具如《止观》第五记。但用事
不同,彼但借相扼之言,此正用乘弊之意。
「我乘」下正释。今如彊秦,使常无常家如燕
释安乐行品¶ 第 328c 页 T34-0328.png
赵也。「及金光明」者,彼第一卷〈寿量品〉云:「相信
菩萨自思惟言:何缘释迦寿命短促,方八十
年?如佛所说二因长寿,一者不杀,二者施
食。佛无量劫具足十善,云何短促?思是事
时,其室自然广博严事,因见如来希有瑞相,
乃感四佛为其说偈。偈云:诸水滴山斤地尘,
空界可知其数,无有能知如来寿者。」品文
具有此义者,即此品后文具三身义,还揽此
三分为四句,是故应知今品题意迹中指
本,本具三身故不偏执常与无常。今正
应以本地之长用开迹短,晓长本已,方达
本理无复长短,故借迹中三身四句对本
以释。当知本迹俱具四句,本四俱本、迹四俱
迹。

「问若寿量」等者,《涅槃》亦云「惟佛与佛其寿
无量,无量故常」,明常既同,经应不别;经部
虽异,二常何殊?答中为二,先反质令同,次
分别辩异。初「反质」者,一乘既同,俱常何咎?《大
经》云「一切众生悉一乘故」,其部虽异,常理何
殊?若部异常殊,亦应部殊乘别。「云云」者,虽
如向述,亦应更立名异义同,而为多并。「分
别答者」,先《涅槃》,次《胜鬘》。初「涅槃」者,明常虽
同广略稍别,亦应结云岂广略别令常不
同?次文云「为一明一」者,三外之一自为一
机,非会三一故但云一。部属方等、对斥
偏三,未至法华不应云「会」。「云云」者,亦应
更云,带不带异,一乘何殊?亦应具约五时
明会不会一乘共别。

次「问近成是方便」等者,
今师假设,先引《华严》《大经》以定。次「若尔法华」
下引《法华》,于《华严》《大经》为妨,《法华》若兴皆
释安乐行品¶ 第 329a 页 T34-0329.png
开成远,则法华中无复方便,何故本后不轻
却近?「当知」下结难。「若尔会三」下,以迹例本,
本门开已更近,亦应迹门会已不会,应知
此中文略。须先结云迹门会已无更不会,
所以本门远已无更不远,纵不轻中更明近
迹,不可长寿更令短促。次「若尔」下重以迹
例本,以定道同,故一切诸佛悉皆尔也。「若
尔」下难诸佛寿同,何独释迦长寿可叹?「若独」
下结难,若独释迦寿长,则有佛道不同之
过,故云「前诸义坏」。答意者,舍异从同,一切
诸佛悉皆如此,故云「亦然」。意在同显实本,
不必长短悉齐。「又诸菩萨」下引證,且引愿
长,岂即全等?「此即」下结同。「亦不偏言」者,明
常寿等,显往时异长短不同,望未来常一
向平等,故诸佛显本各有远近,若论寿体
无得复云一近一远,故诸菩萨闻长寿已,
亦愿未来说报身寿,如今释迦但开迹已
无复近远。「故知」下明本迹体用,体用即法应
相望,若应迹相望不无近远,约近迹应望
本初应得有近远,故对缘长短无别长短。
所以不云报身长者,欲以法身亡其长
短。又欲显于诸佛道同,其实开三佛道可
同,事成久近不可同也。以是方可破他诸
师,故云「诸师不可师也」。

问:
既云远成真实
近成方便者,亦可云近成真实远成方便
不?

答:
若初住中本下迹高被物说远,即其事
也。故诸菩萨发愿利物,随四悉益亦可说
长。

问:
若尔,那知释迦不是初住?

答:
今显实
已不复隐本,故知非也。是则初住说长为
释安乐行品¶ 第 329b 页 T34-0329.png
权,开权说近为实。既有本下迹高,亦有
本近迹远,用此高下开诸经中长短俱常。
既了诸经长短俱常,自晓今经久远之本,唯
云常者尚未可依,验知诸师计无常者不
可依也。

「问义推」等者,如向所说,《法华》明常
道理实尔,据文不如《涅槃》常显,故今经明
常似无文据。答意者,诠教也,宗旨也。糟糠
及桥并能诠教,能诠虽异失旨如糠。「问桥」
具如《止观》第十。此且通途以斥执者。「又教本」
下别明化意。前虽通斥,今别明四悉,宜长
宜短被物不同,即因缘也。「又文」下以部望
部据多少论,非全无文,即约教也。「若随多
弃少」等者,忽若俱少则二经俱弃,非魔何谓?
具如《涅槃》第七〈邪正品〉中,不知法身常住
皆名魔说。又此经处处明法身者,略如向
引,但名异义同,人便迷名而失其旨,若但
随名尚是魔说,况多少耶?亦如《玄》文同体
异名中说,即是实相宝渚非如非异,平等
大慧等。

「问既明法身」等者,若明法身无
三德者,当知则非常住法身。答文可见。
《论》文亦云「成就三身」,三身即是三德故也。

次正释品名为二:先通,次别。初中先释
如来,次释寿量。初云「通号」者,且指如来
一名,馀九非无,初号最显,具如下释。具通
三身并具十号,略如《止观》第二记。次释寿
量,「诠量也」者,寿家之量故曰「诠量」,故释「量」
字「诠量十方三世三佛」等,故云也。次「今正」下
结归品意,乃指今之本佛何故尔耶?以如
来名通,寿量亦尔,不可局故,故须且通。题
释安乐行品¶ 第 329c 页 T34-0329.png
名虽通,意则局本,故结归也。

问:
法报是本、应
身属迹,何以乃言「本地三佛」?

答:
若其未开
法报非迹,若显远已本迹各三。

次「如来」下别
释,亦先释如来,先置广从略。所言广者,如
四身、十身、三十三身、无量身等,从义既广,今
从略名以消品目。所言「二三」者,二即真、应,
三即法等。不云化者,化应一往其体大同。

问:
《华严》十身,此但二三,身数既少摄义不周,
是则此经身义不足?

答:
义有通别,通义可
尔,别则不然。彼通云身,故云十身卢舍那
也。别释如来,故不应云业报佛国土佛等。
若欲通收彼经十身,应开为四,则以化身
摄于业报,智即报身,虚空属法,馀皆化摄。
故知此经亦立多身,则〈妙音〉、〈观音〉三十三身、
十法界身,或己或他即其事也。况今释品如
来之名,故但可二三,诸教定故、消名便故。复
释本迹方在今品,故知今品即是本地二三
如来。

初「二如来」者,先借《论》文如实之名,次
释此名以成真、应。又二:先真,次应。真即法
报二身合明,故举境智和合以释真身。「乘
是」下释也。既但以如智契境,故属真身。《论》
中秖一如字释中境智各双言之者,秖是能
如如于所如,所如如于能如,此用《金光明》
意也。「若单论」下明境智和合,成因取果阙一
不可。次「道觉」下结成真身,因果满故,故云
「义成」,所以真身云「成」,应身云「生」。「以如实」下
明应,又二:先以报为本,前释真身,「乘实道」
三字属因,今因成果全属果用,用本所證
契境之智,乘于果上利物权道,即实而权
释安乐行品¶ 第 330a 页 T34-0330.png
故云「实道」,故以方便生于三界。次「来生」下
正明应身,亦借《成论》小名以显圆义,善简
名义理则可归。

次明三如来中,但离二为
三。于中又三,先出三如来义通本迹;次「又
法华」下,别显本地三如来也;三「论云」下引
经论證。初文又三:先出正释,次「法身」下翻
名,三「是三如来」下融通。初又二:先借《大论》
立义,次「如者」下解释。《论》文一句三身具足,初
以如之一字,名为法身,指所如之境,还指
所證为来,故云「不动而至」,此即如非因果
而通因果,来字在果不通于因。次报身如
来,又三:先正释,次「从理下」结得名,三「故论
云」下结示论文。初文者,专约报身解其二
字,但初「如」字义与前异,前「如法」二字属所,
今「如」之一字属能,法通境智,智谓能如,境
即所如,智还乘于所如之境得成于果,故
云「乘于真实之道」。次「智称」去释今「如」字所以
也。虽即智如于境,然如从境立名,故云「从
理名如」等。次引论者,如能称于法相故也。
解即属智,称境而解即能如也。以解满故
名之曰来。准此,法身亦应引《论》文,云「如法
相」也。但是文略。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中)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下)

唐天台沙门湛然述

三明应身,又四:先正释,次引證,三明应相,
释安乐行品¶ 第 330b 页 T34-0330.png
四引论同。初文者,先明应由,由智称境示
能说身,说即应也。自报无说故言「以如如境
智合」,但云「以如」不云「法如」者,法既属于境
智,用此境智能起应故,以解属智别对报
身,应非无智且以称机用拟于说,故他受
用亦得名报亦得名应,若胜若劣俱名应
故。故知大师善用《论》文,妙至于此。次翻名
中具三身也。近代翻译法报不分、三二莫
辩,自古经论许有三身,若言毗卢与舍
那不别,则法身即是报身;若即是者,一切
众生无不圆满,若法身有说众生亦然。若
果满方说,满从报立。若言不离,三身俱然,
何独法报?生佛无二,岂唯三身?故存三身,法
定不说,报通二义应化定说,若其相即俱
说俱不说,若但从理非说非不说,事理相
对无说即说、即说无说,情通妙契、诤计咸失。
「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中,及《十住婆沙》
所列,大海有石其名曰焦,万流沃之至石
皆竭,所以大海水不增长,众生流转犹如焦
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度是故云也。
前二身名一切常定,故应身名十方各有不
可说佛刹微尘名号,故彼品中新经云「释迦
如来亦名毗卢遮那」,旧经云「亦名卢舍那」,
旧经意明应身异名,故总彼二经三名具足
其体本一。但新经意以毗卢为舍那,旧经
直举他受用报,义复何失?三融通中四:先略
示意,次引教,三修性,四引论。初如文,引
教中三:先引经,次总结,三问答释妨。引经
中二:先引《大经》者,意明三德秖是三身,三
释安乐行品¶ 第 330c 页 T34-0330.png
身具如诸文所释。引《梵网》等三结经者,以
义大旨与三经同,而义意撮要,若《华严》
十方台叶互为主伴,此《梵网经》唯一台叶,故
天台戒疏判云,华台华叶本迹之殊。所以华
台华叶本迹定者,被缘虽别道理恒同,所
结既同能结岂别?《像法决疑》意亦同于所结
故也。「普贤观云」,准上可知。结与释妨,文相
可知。

「若但」下约修性纵、横、不纵不横以判
圆别者,即是约教,于中先别、次圆,后以藏
通况之。言「修纵性横」者,非圆妙也。性德
之名名通别教,别教虽有性德之语,三皆
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别义。若三皆在修,前
后而得,道理成纵,具如《止观》第三及记。故
知今经不说纵横,若性若修三皆圆妙(云云)
「又法华」下明本迹也。先正示同异,尔前非
不明圆三佛,但与法华迹门义同,非今品
之三如来也,故云「永异」。

问:
《论》中但指报为
久远,应指伽耶法非今昔,如何三佛悉指
于本?

答:
《论》虽互指,理必咸通,岂昔有报而
无馀二?岂今但应而无法报?以中间今日
悉具三身但自实成,望于中间今日所现
身处,通属应化故且对之。又法身虽即不
当今昔,约修相望还分近远,下释寿量可
以准知。故今日中间节节具三。

次引论,如
文。次释寿量两字,即向三如来之寿量也。
故释寿量中各具足三义,于中先略释寿,
次广释量,此是寿家之量,故广释量即是广
寿。初释寿中先释字义,次「真如」下即以字
义而通三身。次释「量」字,于中为七,初明
释安乐行品¶ 第 331a 页 T34-0331.png
义通,随三如来自无定故,以成三句用释
三身。次「复次」下更专以四句消前三身。三
「一身即是」下融通三身。四「随缘」下赴机不
定。五「此品」下约身以判。六「复次」下判于本
迹。七问答释疑。

初立三句者,即是前二三
如来之寿量也。既但开合之殊,今但从三为
便。于中三:先释字,次对身,三立句。次「法
身」下,即以三句释三身也。

初法身为四:初
略标,次「有佛」下释出所以,三「文云」下引證,四
「盖是」下结归。初如文,次释所以中又二:初
正出法身所以,次「不论」下简异二身,又二:
先身,次寿。初简身者,「不论相应」简非报身,
「与不相续」简非应身。「与」字引下句耳。「不论」
两字贯下二句。次简寿中「亦无有量」简非
应寿,「及无量」简非报寿,「亦无」两字贯下二
句,故以「及」字引之。故《华严》云:「法界非有量,
亦复非无量,牟尼已超越,有量及无量。」彼但
迹中约体用论,体必双非、迹能双用,此乃约
用明体,故云「超越」。若直引此以證久本,良
未可也,以彼不云已成寿故。「文云」下三引
證,两句并双非报应。

诠量报身中亦四:初
标,次「以如如」下正释,三「文云」下引證,四「此是」
下结。正释中二:初正释,次「境既」下释出所
以。先正释中二:先正明,智契于境故有报
身。次「境发」下借义释名,由冥故发发方名
报,是故得有难思之寿。次所以中二:先法
次譬。「函」境也。「盖」智也。由相称故有含藏用,
所藏之物方任外资。引文者,初句證报体,
次句證报因,次句證报用,次句證报力。


释安乐行品¶ 第 331b 页 T34-0331.png
诠量应身中亦四:初略标,次「应身」下释所
以,三「文云」下引證,四「此是」下结。次所以中三:
先明功能,次「缘长」下应用,三「云云」下明应
即体。引證中初二句證应相,次二句證应
用。

「复次」下约四句,中二:初正释四句,次「四
句」下四句料简。初正释中先正释,次总破古。
初正释者,依身次第不依句次第,故初法
身为第四句,报身即第二句,以金刚前未
名报故,即第一句是有量也。而未名佛,且
云无常,其实更须分别同异,金刚至凡节
节异故,应身即第三句。言「通途」者,欲以四
句收一切故,故以第一句自金刚来,通
及凡夫,故非佛之言所摄该广,况复凡夫
亦得以为三身之本,故入初句。次破旧中
云「两谤」者,品中明常不以常解,名为减
谤。品无无常用无常释,名为增谤。次四句
料简中又二:先结前生后,次正解。于中文
自分二:初言「别者」,三身别释,分句属人,所
属楷定故也。释报身中先定句,次释疑。于
中先明法报义等同第四句,次「但取」下明对
句意。「凡夫共」者,今文释佛,但三身之外皆
属凡收,故文尚以金刚之前不属三身并
入凡例。言「别教」者,三身别别各对句故,故
是别教分别之相。次「通途」下通释也。各具四
句,三身互冥故云「圆释」,三身各四故云「通途」。
于中初通标,次一一通释。初法身四句中,
云「双破凡圣八倒」者,凡四圣四中理任运常
双破故;然亦须简八倒体状,如前十八空
中说也。第三句言「无常」者,无彼常故。第四
释安乐行品¶ 第 331c 页 T34-0331.png
句者指寂为法身,两亦而照。次报身四句中,
皆须约智。初「双非」者,境既双非,智必称境。
第二句中云「出过二乘故」者,小智但有,计
无常故。

问:
此中双照与向何别?

答:
向以寂
即法身寂而常照,此中约双照之智故得
为别。

问:
法身是境,境何能照?

答:
相照四句具
《玄》文。

应身四中,非报身故非常,非生死
故非无常。「两存」者,双具前两。

凡夫四句中先
明用句所以,今明如来何得通凡?为咸
四句。既一句对凡,今既通释望佛非无,况
复性德三身具足诸句。言「性德无名字」者,
未有修故,明无果佛四句故也,但约理三
以立四句。第三融通者,「一身即三」,不同他
释三身定计,是故身句皆悉互通,名通义通
理通法通,通而恒别方释妨也。第四随缘中
三:先示相,次引经,三「所以」下释出所以,即
约教判也。言「若诸菩萨未登地住」云「同前」
者,同二乘也。「与夺」者,以他受用亦名应故。
地上见者是他受用,但以报应二名而论
与夺。「大经」下更举《大经》三譬,以證三身。五
「此品」下约身以文义判品,令知久成。又
三:初正出本报;「何以故」下释出所以,上冥
法本、下契物机;三「以此」下结成本报。六「复
次如是」下,广约本迹示今品意。于中又四:
初正明本地三身为本,即正示也。次「诸经」
下与诸部以辩异,三「非本」下明本迹之由,
四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于中又五:初正明
本迹体性,性即实相,实相非久谁论其本?
实相非近谁论其迹?实不思议故名为一。
释安乐行品¶ 第 332a 页 T34-0332.png
次正斥肇师,言「寂场」者,若以睿师九辙中
仍寄多宝表本,而肇公指释迦本迹,须云
寂场。三「复次」下更举近中多种本迹,通斥诸
师。四「今摄」下,别示久本近迹,明不思议。五
「如此」下结异。初、二如文。第三文三:谓标、释、
结。释中又二:初别约三谛以论本迹。「复次
此三」下,总约三谛三一不异以论本迹,且
约次不次以论总别,若别若总俱不思议,
但据设应之相用法不同致成总别,皆
依本时即总而别,乃能用于即别而总,总
别不二适时言殊。然于别中出别相者,从
真起应但以神通通名为应,俗则但指俗
谛三昧以之为本,随方便教得作此说。
「未知」下总结。

四别示中三:先正简示,次示本
迹相显,三「本迹」下示不思议。初简中言「三番
四番」者,「三番」三谛也。「四番」加一心。若本若
迹皆摄褺者,摄属褺持,「褺」字亦重叠也。三四
重褺同在本迹故也。若本若迹皆有如是
四三本迹,在本在迹随时别故,简中间本
迹为迹,本地本迹为本。他人不见今经本
迹,但知从胜专求法身,如此法本与众经
共,胜翻成劣;若得久本则近迹不失,若但
云法身则尚失中间,况复远本。「从个」下明
本迹相显,从于本地本迹之本,垂于中间今
日本迹之迹,如是本迹久近相显,方知本是
迹家之本、迹是本家之迹。三本迹不思议者,
即是约理。

五结异,如文。

七料简中先问意
者,胜方名异,诸经所明法相此经尚少,应
劣诸经,何得反能超异诸说?次答中二文,
释安乐行品¶ 第 332b 页 T34-0332.png
皆云「种种」,不出因果及以自他。文有譬、合,
前文云「业」即能行之行,「宝」即所行之法,「位」即
所阶之果,方便教中行因获果,故云「种种」。
若无法身常住之寿,因果无归,故知诸经诸
行不同,皆入今经常住之命。此常住命一体
三身遍收一切,此约自行。次「大经」下更约
自他,具如「法门」下双合。「海中之要」下结出胜
意为三:谓法、譬、斥。斥云「非异是何」,法性法
身,智即报身,应即应身,故法性海中要岂过
此,故应皆以三身合喉等四。然诸经中岂
无三身?但为兼带及未明远,是故此经永
异诸教。若不尔者,诸检诸经,何经明佛久
远之本同此经耶?何以苦贬久成之德为
释疑耶?此若释疑,〈方便〉亦是释现相疑,〈方
便〉释疑则〈序品〉为正,方可此中〈踊出〉为正,
况他并判以为流通。然《论》中自列十种无上,
一种子无上,指澍雨譬;二行无上,指大通事;
三增长力无上,指化城譬;四令解无上,指系
珠譬;五净土无上,指多宝现;六说无上,指髻
珠譬;七化生无上,指踊出菩萨;八成道无上,
指寿量三菩提;九涅槃无上,指医子;十胜妙
力无上,指下诸品为馀残修多罗。当知《论》
意指〈分别品〉去为馀残修多罗,即正经之残,
流通分也。望今所判唯差半品,若以功德
而言可俱属流通,今从记领,判属正耳。并
异诸经,故云「无上」。
若尔,雨譬已前岂非无
上?

答:
雨譬已述譬及领解,〈方便品〉已判甚
深,甚深秖是无上异名,况〈方便品〉已是譬本。
若以〈方便〉去八品为正,犹得迹门中正,若
释安乐行品¶ 第 332c 页 T34-0332.png
以十三品为正,复杂迹门流通,故知取迹
流通为正;弃本正为流通,深不可也。具
如别记。

故知本地三身,即诸经诸身之喉,如
衣之襟、诸根之目,如屐之蒵。「蒵」字从草,出
《风俗通》。故知今明本迹,不与诸经诸师同
也。

此品《文句》疏文稍繁,前后难见故前录出,
但依此开。开显文二:先诫信;次正答,又二:
长行、偈颂。长行二:谓法、譬。初法说为二:一
三世益物,二总结不虚。初三世为二,初过
去为二:初从「如来秘密」下出执近之谓,二
从「然善男」下破近显远。初文又三:初出所
迷之法,二出能迷之众,三出迷远之谓。次
破近显远,又二:初显远,二益物所宜。初又
二:法说,譬说。譬说又三:初举譬问,二答,三
合。次益物所宜中又三:初益物处,二「拂迹
上」疑,三「若有众生」下正明益物所宜。于中
又二:一感应,二施化。于中又二:先明形声
益,次得益欢喜。先形声又二:先形,次声。形
益又二:一非生现生,二非灭现灭。声益如
文,得益欢喜如文。次「从诸善男子如来见」
下,现在益物,又二:先机感,次应化。于中又
二:一非生现生,次非灭现灭。初文又二:一现
生,次现生利益。现生又二:一现生,二非生。
第二现生利益中二:先形声,次不虚。不虚又
二:先不虚,次释不虚。又二:初照理不虚,次
从「以诸」下明称机不虚。于中又二:先机感,
次施化。次明非灭现灭,又二:一非灭现灭,
二现灭利益。初又二:初本实不灭,于中又
二:初明果位常住,次举因况果;二从「然今」
释安乐行品¶ 第 333a 页 T34-0333.png
下迹中唱灭。次现灭利益又二:初不灭有
损,二从「以方便」下唱灭有益。初又二:初不
灭有损,次广释。次有益中二:先叹佛难值,
次释如文。第二总结不虚为三:先明诸佛
出世必先施三,次明皆为化物,三皆非虚
妄。次譬中二:开、合。开譬为二:一良医譬三
世,二治子譬不虚。初文又三:一医远行譬过
去,二还已复去譬现在,三寻来譬未来。过去
又二:初发近显远,二化益所宜。今但化益,上
化益又三:一处所,二拂迹,三正化。今但正化,
上正化又二:一机感,二正应化。今具譬之,
今就初文为二:初如有良医超譬应化,从
多诸子息追譬机感,次正应化(已上譬文勘上法文)


文有三诫。「三请」至「郑重」者,请中既云「如是
三白已复言」者,当知至四。佛于三请之后,
又云「汝等谛听」,即第四诫也。并前迹门诫许
及三请,即五诫七请。「郑重」如前释。「昔七方便」
至「诚谛」者,言七方便权者,且寄昔权,若
对果门权实俱是随他意也。以圆人中亦
有无生忍者,易闻远故置而不论,故此自
他随用别故,具如《玄》文。

「法说中未来语少」者,
但指「常住不灭」四字,为未来文也。「譬说偈
中文多」者,长行譬说中从「其父闻子」已下文
是,其文尚少;偈法说中从「我见诸众生」下
十行半文,故云多也。「一身即三身」等者,文中
二解各有其意,初释约三身法体法尔相即,
次释约今昔相望,以今法体望昔故也。亦
可前释通诸味、后释斥他经,唯在今经故
也。即秘密家之神通,故还约三身以释,故
释安乐行品¶ 第 333b 页 T34-0333.png
知神通力言随于诸教教主故也。故广约诸
味简已,更约今昔简之,方显本地三身神
通。若释小乘及以渐教,则不得以此中三
身释之。引《大品》者,此经举一切世间皆
谓近成,唯列天人脩罗不云三恶者,然计
近者亦多在此三,故引为例。前虽有二乘
之名从初以说,若被开已俱成菩萨,故今
但从开边以说。彼《大品》意云「胜出」者,但胜
出小,小在此三亦不须三恶,故暂引同。从
「此法身地」至「长远之说者」,法忍菩萨尚自须
闻,当知寿量非说不知。然得无生者,亦
闻应即法身,但不闻久成而已。言「自应」等
者,但不同界内经历五味跨涉本迹,七请
五诫方乃得闻,以见一分法身理合得闻
长远,故前文云,地住已上得闻常故,但常
与馀时异,故更论之。「破近显远略有十意,
如玄义云云」者,《玄》文第九明用中,有十门
不同,彼具列释兼与迹门十意,以辩同异,
今但略举破废二门。注家云,无始之寿晦而
未彰者,此不应尔。何者?此中正明久远之
长,以破伽耶近成之短,彰灼显著何晦之有?
又言:何佛不然?此亦不尔。久近不同长短
别故。

言「直下尘被点之界」者,此中经文不
云「下点」,但兼彼迹文成其语耳。《僧传》云:
「准罗什旧经,无『一尘一劫』四字,有斋高僧
昙副,诵经感梦云少一句,后果得之。」若
《金光明》云:「一切海水可知滴数,无有能知
如来之寿」,此亦明未来之寿,非过去也。若
引證此殊不相关。「益物处」者,此之娑婆即
释安乐行品¶ 第 333c 页 T34-0333.png
本应身所居之土,今日迹居不移于本,但
今昔时异,见烧者谓近、照本者达远,故《经》
云:「我土不毁常在灵山」,岂离伽耶别求常
寂?非寂光外别有娑婆。「于是中间」等者,先
正释,次「或有」下出古,三「今谓」下破古。正释
中初总立能拂,次「疑因」下示所拂事,先标,
次「昔教」下释出所疑,次「今拂」下正示拂相。正
由经文先举事竟,结云「皆是方便」,即名为
「拂」。昔于诸教虽见不同而生于疑,乃不
知是果后方便等,及如是示差别意,即说
值然灯等及在然灯之世入涅槃也。次古
释者,又有人云:说然灯者,说他为我,为平
等意趣。经文但云「我说他身」,何须改云「说
我为我」?今释意云,是释迦菩萨入灭,不得
云是然灯涅槃,亦非释迦尔时于然灯世已
曾成佛而般涅槃,不可二佛一时兴故,是
故但以得记弘法寿终为果。「佛眼」等者,既
对佛眼举于两应,故他受用亦应摄也。人
天及以法眼皆云华报者,非无近果让佛
报故,其土既尔身岂不然?「信等诸根」者,既
为如来本地佛眼所观,穷其久远照其根
源,故此五根须约本地中间缘了,复经渐
顿大小及人天乘。名同体别,通得名为信等
五根,以人天乘通名缘因故也。此乃望彼
遍开通成缘了。于中先约渐顿判,次约大
小人天以判。小即渐初,「渐中利钝但云藏
通」者,渐通具四,以别圆同入华严中顿教
摄也,是故且以渐中界内巧拙,对于利钝
通在方等、般若二味。又以小对人天辩利
释安乐行品¶ 第 334a 页 T34-0334.png
钝者,且以优劣相望故耳。但人天乘遍在
一切大小教中。「十界」至「二因也」者,应云十
法界中亦有恶法,而言「不用」者,以十法界
是生善机处,故不取恶。但十界中展转相
望,有五乘七善及圆实等种,是故圣人更立
方便传传引出,良由有机机宜不同,不可
顿出。

问:
若尔,佛果既极,如何亦得名生机
处?

答:
此中论机及辩利钝故,佛法界未是
佛果故,彼《玄》文十界交互以论机缘,则果佛
机通在十界故也。若直宜以佛界度者,则
是佛界有佛界机,若未宜佛界则渐于菩
萨界而成熟之,乃至地狱即至地狱方回
心者是也。具如《释签》。亦如观音、妙音现身不
同。

「自说名字」等者,既对十界,或但论四圣
以辩胜负及应胜劣,当知此中且对佛界
胜劣应耳。所以频论者,恐仍谓法身说法
故也。「横论即十方」者,昔十方也。「约竖处所」至
「然灯佛」等者,以释迦望昔值然灯名儒
童时,非取他然灯以望我也。若取他佛,
非我竖也。若指然灯佛身,则可引类而已,
故云「如今」等也。言「生法」者,如下所释胜劣
各有生法二身。次约横中云「亦如华严十号」
等者,〈名号品〉云:「如来于此四天下,现种种
身,种种名,种种食,种种形,种种相,种种脩
短,种种寿命,种种处,种种根,种种生,种种
业,令诸众生各别知见。又于十方各有十
千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既云「如来于此
四天下」等,故不得将他佛以望我也。竖中
亦然。「又诸经」下明佛有三身,自互相望名字
释安乐行品¶ 第 334b 页 T34-0334.png
不同。初通标,「或说」去举三身相望亦得是
横,「法身佛」去乃至「般若首楞严」者,于法身中
又有异名不同,《般若》是智、《楞严》是定,不思议
定慧并法身之异名,具如《止观》释名中。以《大
经》佛性有五名也,但举法身馀二仍略,以
横望故即得以佛望佛,如前竖望秖得以
佛望往菩萨身耳。今既已成,可得横望。「或
说寿二万」至「可知」者,此借他佛以显释迦,
如彼诸佛故皆云「如」也。「纵横可知」者,释迦、
弥勒即纵也,对现十方即横也。若自身今
望往日寿即竖也,望自身寿即横也。「如玄
义云云」者,彼《玄》文寿命妙中,具明迹中四佛
寿命,及以本中大小不同、优劣相望,及以彼
此而论横竖,然不以优劣判本迹,但以久
近判本迹耳。令辩同异故注「云云」。

「或三
身相望」者,于一教中自以三身而有优劣,
用为大小则义通别圆。次「或三身各别皆为
小」者,此乃别圆相望,圆大别小故也。「例三点
云云」者,秖是并别及非,纵横即譬别圆,具
《止观》第三。古师六释皆为纵横,今师三释
不纵不横,若更于纵横判大小者,小乘三
德为小,别教三德为大。「亦复现言当入涅
槃」,此指开迹竟文者。若开迹竟,得言双
林是示灭度为益物故,以今准昔亦复如
是。

「师子奋迅」等者,奋迅之名及十功德,通
于本迹乃至初住,今须简之,此是久成现作
现在。「有十德」者,前九可见。如第十云「具上
十善」,即如四观观其十善,圆即上上十善
也。十善秖是三业,故云「身三」等,故四三业节
释安乐行品¶ 第 334c 页 T34-0334.png
节不同。故上上者至果名为师子奋迅中第
十功德,秖是三业随智慧行及三密等,故佛
果地亦以师子三昧奋他尘垢。若论诸佛
世世皆然,馀九准此。「云云」者,委释十相,辩
中间今日世世皆有,现在迹化由本功德。

「如
来见」下乃至「乐小法者」者,以久近相圣为小,
佛以本地佛眼见之未宜远说,以乐近
说,为乐小耳。「华严」至「人耳」者,先引经,此
是〈十地品〉初金刚藏止解脱月辞也。「案彼经」
下今文判也。故知彼经以未至回向为不
久行,此但次第行耳。若普贤行,初发心住已
圆證竟,岂至地前云不久行而不为说?若
言寄次而论不次,何故初住不亦且次第
耶?故寄次之言须有典据。故彼以不久行
为乐小者也,今文乃以乐近成为乐小。但
引因类本非即本文,若云对小乘为乐
小者,地前住前及藏通菩萨尚不被小,况
彼经十地?况今经本门?「师云」者,引南岳说
同为證。「今当」下大师于下通约教道,始自
弊欲终至别教,通名乐小。「德薄垢重」者,其
人未有实教二因故也。言「下文云诸子幼
稚」者,指下医子譬文,尚未堪闻圆,况开远
耶?「见思未除」者,且消譬中幼稚之言,定未
知远。

次「问」者,若前四味但乐近成为乐小
者,《华严》顿部诸味中圆,及以因门,云何亦为
乐小法者?答中四义,三在因门,第四在果
门,故乐小之名尚通弊欲,何况小耶?故今果
门别在乐近,故前三人中前之二人,自退
大后著爱著见,此人尚不乐于小乘,况圆
释安乐行品¶ 第 335a 页 T34-0335.png
乘耶?次一是著三方便教,尚不堪闻圆,况
复闻远?所对别故,故对果门以乐近为乐
小,故知果门圆人贤位犹有乐近成者。若
果门之后一切开已,初心亦闻,况贤位耶?末
代未曾发心亦闻,况发心耶?

问:
末代咸闻,佛
世安简?

答:
佛世当机故简,末代结缘故闻。若
得此意,凡诸法相所对不同,何须问言圆
不应乐小?

「前明利钝」至「两应」者,前明两机
通渐顿教,总判利钝,故今总以两应言之。
「劣应」至「法身生」者,二应之相,经文各有生
法二身生相,当知两处相望,不可以乘栴
檀楼阁滥同贯日之精,不可以种智圆明
同正习俱尽,复以十方七步不同,而表胜
劣,故知两处皆无久成。「但以」至「作如是说」
者,未开但说云「生」,开已方云「非生」。今述昔
垂方便,对今开已之言,故总云耳。「馀经」至
「非生」者,一往且从小乘以说,如佛问均提:
汝和尚戒身灭不?乃至知见身灭不?皆答云:
不。佛印许之。既许不灭故云「不破」。若大乘
中亦非不破。又虽以大破小,但大小相夺
大小仍存,终无以远而夺于近,故云「尚不」
等也。故今经望寂场遮那之体既是迹成故
云「正破」,未及委论四教,且约两处成相,即
晓藏通二身是劣应耳,别圆二身是胜应也。
文中虽云「两应各有生法二身」,然劣应之上
五分法身义同生身,胜应之上虽云生身
义同于法。「言值然灯」至「说他身」者,以然灯
佛身为他身者,若准此意,他身之言应存
两释,示即必在于我、说则兼于自他,如今
释安乐行品¶ 第 335b 页 T34-0335.png
之说弥陀亦成我事及弥陀事,缘相关故,
如一众会或集十方或集一方,或往十方,
或往一方。「示现依报」者,非直现土,土尘皆
说,具如《华严》。「上过去」至「世界之益」者,一往
且以得欢喜边名为世界,岂过去世无馀
三耶?故云「似」也。今明皆「不虚」者,今现在文
皆具四悉,俱至本门故也。故知过去还须
具三。「大论四悉檀并实」者,彼论通以第一
义为衍门法相,以三悉为三藏,故各有其
实。「笃论」下彼《大论》意剋判虚实,一在衍门
故实,三在三藏故虚。言「缘中」者,如向随
缘不定,机在于小小即名实,如三藏人
于此四悉则三实一虚,通别二人则三虚一
实,圆乘则一切俱实,凡夫则一切俱虚。「若以」
下借此虚实判二门者,以此二门对于渐
顿二种众生,未曾当机为虚、当机为实。且
置四悉而以因果相对辩虚实者,于中先
以七方便人对二门判,次以实人对二
门判,若方便教二门俱虚,因门开竟望于果
门则一实一虚,本门显竟则二种俱实,故知
迹实于本犹虚。「约圆顿」下若本圆人望于二
门亦秖一虚,虽云「更不别得」,非无增道
益也。若于昔教曾密显远,对此二门亦名
二实,准前亦应云「更不别得」,不无二门增
道之益。「若五十起」去,对此二门犹名俱虚,
又前教密开不来至此亦名俱实。于踊出
众非虚非实亦名为实,自欲得故。于灭相
者此虚彼实,于有退者现虚当实,影响发
起亦非实非虚、有虚有实,于迷教者一
释安乐行品¶ 第 335c 页 T34-0335.png
切俱虚。

「问」意者,昔是昔教、今谓二门,今昔本
迹俱名入实,以昔望今为二虚者,应当今
日二门实相胜昔实耶?实本无二,今昔岂
殊?答意者,且以迹答,本准可知。教门前后
入实无殊,初指华严、次指二味,「坏草庵入」
即指法华,入时在人非理别也。次「例」者,以
小例大,此乃以横例竖。若还以竖例竖,
应云鹿苑入小与二味中入小不殊,此则
入大入小无处不有。五味从次第相生,钝
小从显露以说。「此中六句」者,明今日应身
即是久成法身,不思议一故云「照理」等,故本
迹者寄事以说。「如实知见」等者,《论》云:「如来知
见三界相者,谓众生界即涅槃界,不离众生
界有如来藏故也。」「无有生死」等者,《论》云:「常
恒清净,不变义故。」「亦无在世」等者,《论》云:「如来
藏真如之体,与众生界不即不离故。」「非实」
等四者,《论》云:「离四种相,以四种相是无常
故。」当知《论》意诸句皆圆,是故诸句皆云「与众
生界不即不离」,故今并作圆常中道佛性释
之。不作此释尚不能见昔教中实,况开
显实?况久远实?故此须指本智照境,不见
斯旨徒消本门。

言六句者,初「如来」去,二「亦
无在世」去,三「非实非虚」,四「非如非异」,五「不如
三界」去,六「如斯」去。于中初明句意者,如来
明见应云「法界」,何以但云「三界相等」?为令
众生知垂迹处无非法界,法身常住故云
「如实」。「感法身」者,机击法身令起二应,故名
为「感」,不可单以法身为应。「如实」下正解。
解中初第一句,「若准」下句中云「无二死」,应
释安乐行品¶ 第 336a 页 T34-0336.png
云无二种三界之因相也。直云「三界」者,能
知见者名之为智,所知见如如即中境,中
境不出三界故也。于所见中既通凡圣,
今以如来知见皆实,馀所知见望佛皆虚
而犹有因,佛如实见故云「无因」,离三界已
无别理故。「无生死」去,即无二死果也。「起集」
下结上无二死家之因果耳。故有五住集
名「退」,有二死果名「出」,而云「无常果现」者,
二死望中二俱无常,别指二土以为二死,
通论金刚已前尚名无常故也。「亦无在世及
灭度者」者,亦是双非二边因果。此之二句及
两双非,故云「此四」。故前从如实知灭度者,
约如理所离,次二句者,共显中体,后之二
句约能见说。「若双非」等者,此之四句并成双
非,此双非言若彼结之即成遍句,其言虽
显,恐与权教双非相滥,是故重释双非结
句,若属一边并在权教。「例如」下出结句相,
以馀结句结今双非令成偏句,则非圆
实,故历诸句次第结之。结初句云「非生非
死」等者,以生为生死边,以死为涅槃边,是
生是死乃是双照。若结为生成生死边,非生
非死乃是双非;若结为死但成涅槃,退出亦
然。下二准此。若雨结已复更双非方显中道,
故云「今皆非之」。今经中直尔双非显中,不
偏结句故唯圆极。「如此之流」者,此例尚多,即
「乃至」已下文是。如单复具足,处处虽有双
非之言,以句结之各有所属,故一切见唯
结成有,二乘诸句唯结成无,此有此无但成
别俗,非此有无秖成别中,今明圆理故须
释安乐行品¶ 第 336b 页 T34-0336.png
细辩。《经》云「如来如实知见」,傥以二乘等释
则有毁佛之辜,然此结句唯在一家,判诸
经论一切句法以辩文义宗趣不同。《净名疏》
中因释〈迦旃延章〉,旃延但云「苦义空义无我
等义」,义在三藏,《净名》结成通义。呵云:空无
所起是苦义等,当知空无所起是无苦无
乐,但结归于苦;既云无起,复云是苦,故但
成通。若云空无所起双非空有结成乐义,
即成别意,别以出假为乐故也。若更双非
别教苦乐,方成实中,如是广出,况复单复
具足亦遍诸教,如四教四门,门门四门,门门
四悉,一一悉中复有四悉,即成门悉各有
具足,故别具足更须非之。圆门起见尚堕
有句,安得更成复具等耶?故知若见非见若
门若悉,皆须以法方能定句,终无以句能
定法体。故释义者,不观句下法体所归,如
何能辩法句浅深?如何能消今经双非?若
以法定,随举一句即成实理。

「不如」下释第
五句。「不如三界」者,「如」者同也,不同馀人见
于三界述佛见也。佛必权实二智具足,必
不同彼二种三界所见二边因果之因。「不如
二种」至「之相」者,秖是二死及以五住,应知
三界名通通界内外,若界外立三界名者,
以外准内故也。中理未穷通名见惑,通三
界也。变易土中胜妙五尘名欲界思,不思议
法尘名上界思,《净名疏》中委出其相。

次「唯佛
一人」下释第六句,「如斯」已下文也。既总云「如
斯」,览前所照通成一见,故皆重牒前五实
句,共明权实二智之相,故前实智唯照实
释安乐行品¶ 第 336c 页 T34-0336.png
境,今加权智随物见权,明非见而见等,即
二智不二,故云如众生见示二死身随他意
等。次文牒前初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等,虽
如实见亦于众生见处而见,具五眼故。「如
实知见」下牒前「无有生死」等,次「亦无」下牒
前「亦无在世」等,次「无实」下牒前「非实」等,次「无
三世」下牒前「非如」等,次「同于」下牒前「不如三
界」等,皆以如来明见以为权智,一一释之。
「如来」下牒前「不如三界」已下文也。如来虽即
自如实见,物机不同所见各别,故佛亦以随
类而见而垂应之。

「以诸」下明机感中,初明
机相即四悉机,「欲令」下明应相以逗四机,
一一悉中能所皆足,自为四别。既云「种种」
故对渐顿以释,所以《玄》文中十门解释,一一
门中具足诸教,此依圆教消经而已。「性即
为人」者,先正释,次释疑。初正释中凡言「为
人」,所为必拟生其宿善,宿善不改今方可
生,故性属生善。次「习欲」下释疑者,先立疑,
「释云」下释。释中先正释,次举例,三「性欲」下结
同。「如因」下举例者,如《大经》云:「善男子!一切
众生身与烦恼俱无先后,虽无先后要因
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而有烦恼。」性欲
亦然,虽无先后,必因习欲方乃成性。结同
者,今虽性前欲后,终须欲义居先,故云「习
欲成性」。世界名欲,此准禅经,具如《止观》
一云「禅经从因故云乐欲,大论从果故云
世界。」次释行中,善生恶灭俱得名行,故于
行中以分二悉,广如《玄》文料简行起宿善
治破现恶(云云)。次释忆想中更为四,初得名
释安乐行品¶ 第 337a 页 T34-0337.png
所以,明第一义而通于初,且以相似解起,
对治粗惑未入真道,慧名为想,次「渐顿众
生」下,明四悉次第,由三悉故第一义来,于
诸内外凡位亦得名第一义也。但想慧名
须在因位,如五品前修行五悔初入随喜,
尚乃得名为第一义,况入内凡位耶?又随
喜前获少定心,尚亦得名入第一义,况入
初品?三「随其」下明入真之缘。四「乃至」下明
忆想通后至金刚心。

问:
应云初住,何以
云地?

答:
从渐顿来,且寄地位。

「欲令」下至「若
干因缘譬喻」者,此用五佛章中施权之言皆
云「种种因缘」等,以申今文本迹俱有渐顿
之化。

「如为懈怠」等者,举小对大,如《俱舍论》
释忍位中,始从下忍三十二观,乃至上忍
留一行相入世第一,但所留行二义不同,
利名见行、钝名爱行,利人又二,著我多者
留无我行、著我所者留于空行。钝人又二,
著我慢多者留无常行、懈怠多者留于苦
行。今文且举钝中二人。复诸论师诸计不同,
不能具述。通教中云「亦如是」者,观门虽巧,
谛观次第不殊三藏,然约四门四悉二空三
假,与藏不同,且约大同亦名种种。顿中别
圆,虽三十二及入不二种种行类,亦何出于
各四门耶?「无有虚出」至「昔虚为实故」者,「为」
字去声,禀权出界名为「虚出」,三乘无不皆
出三界,人天无不为出三途,并名为「虚」,如
来本为一实施权,无有毫差而皆入实。

「寄此四字」者,「常住不灭」也。既其不灭,益至未
来。「旧人」下先举旧计。云「前过恒沙」等者,古
释安乐行品¶ 第 337b 页 T34-0337.png
师见经中有「所成寿命」之言,谓为果寿。乃
指前文「过于尘界」,为前过恒沙,以非恒沙
可能喻故,乃用世界以之为喻,于今未
尽,为后倍上数。又古人见「复倍」之言,便为
有限,况复不知是实因寿,而云神通?经中
云「复」,他云「后」者,章疏之言。从此已后复倍
上数,如是并为神通延寿。意言:今虽未尽
必有尽时。《经》「举因况果」者,明本行菩萨道
时,所感因寿尚自未尽,况果寿耶?古人不
晓,判属无常。故知以不尽之因寿,况不尽
之果寿,明因果俱常;古释反令因果无常。
「云何弃所况」等者,彼见能况有所成之言,便
为所况之果,但《经》文中前已明果,何重言
之?言「纵令」者,指初住位分得常寿,岂有初
住真变易寿,便同分段有无常耶?若言尽
者,何当尽耶?何名分常?分但对佛及以后
地,准行證文自应知之。「譬如」下举太子禄
以为况者,犹是分况,对□人财言「不尽」耳。
「捩」字(里结切)谓拗捩也。「拗」字(鸟饱切)不顺之貌,谓
弃于常而取无常。
法华文句记卷第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