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388c 页
法华玄论卷第四
胡吉藏撰
初明一乘义即释会三归一义。
问。经云十方
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何名为
无二无三耶。
答。有人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
二。无三者无偏行六度菩萨乘。又昔三乘
皆是方便。今教别有一大车。异昔三也。
问。
何以知然。
答。经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
教。既以三为方便即以一为真实。即会昔三
乘归今一实也。又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昔
既索三今便赐一。故索所不与与所不索。即
知别有大车异昔三小。以文理推之即有四
卷四 第 389a 页 T34-0389.png
车也。
评曰。三车诤论纷纶由来久矣。了之即
一部可通。迷之即七轴皆壅。今以八文徵之。
方见此释为谬。第一文云如来但以一佛乘
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此文次
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谓佛乘为第一
也。无有馀乘若二若三者。无有缘觉为第二。
声闻为第三。以此文详之即唯有三车。即执
四为谬矣。
问。经常列三乘不作此之次第。
今何以说三。
次云唯一是实馀二非真者。唯
一佛乘欲引导众生故方便说三。考实而言
唯一佛乘是实。馀二非真。是故说三说二
犹一意耳。请设近喻以况远旨。如父手中唯
有一果欲引诸子说一果为三果。考实而论
唯有一果无二果。是故二文无相违也。以三
二既明会义可领。晚见法华论。释十方佛土
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与今意同。论云此
是遮义。是遮者明无二乘涅槃。唯佛究竟无
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无有二乘唯有
佛乘。不言无偏行六度菩萨乘。故光宅失旨
也。
次论四句。
问。会三归一.破三归一.开
三显一.废三立一有何异耶。
答。会三归一者
有会教会行会缘。言会教者昔开三乘五乘
之教并为显一道。所表之道既一能表之教
亦复无二。故一切教皆名大乘教也。会行者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如来昔说有三行者。为
趣一道故令修三行。所期之道无二。能趣之
行岂三耶。所言会人者如来出世本为教菩
萨。不教馀人。三人所行既是菩萨道。能行之
评曰。三车诤论纷纶由来久矣。了之即
一部可通。迷之即七轴皆壅。今以八文徵之。
方见此释为谬。第一文云如来但以一佛乘
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此文次
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谓佛乘为第一
也。无有馀乘若二若三者。无有缘觉为第二。
声闻为第三。以此文详之即唯有三车。即执
四为谬矣。
问。经常列三乘不作此之次第。
今何以说三。
次云唯一是实馀二非真者。唯
一佛乘欲引导众生故方便说三。考实而言
唯一佛乘是实。馀二非真。是故说三说二
犹一意耳。请设近喻以况远旨。如父手中唯
有一果欲引诸子说一果为三果。考实而论
唯有一果无二果。是故二文无相违也。以三
二既明会义可领。晚见法华论。释十方佛土
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与今意同。论云此
是遮义。是遮者明无二乘涅槃。唯佛究竟无
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无有二乘唯有
佛乘。不言无偏行六度菩萨乘。故光宅失旨
也。
次论四句。
问。会三归一.破三归一.开
三显一.废三立一有何异耶。
答。会三归一者
有会教会行会缘。言会教者昔开三乘五乘
之教并为显一道。所表之道既一能表之教
亦复无二。故一切教皆名大乘教也。会行者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如来昔说有三行者。为
趣一道故令修三行。所期之道无二。能趣之
行岂三耶。所言会人者如来出世本为教菩
萨。不教馀人。三人所行既是菩萨道。能行之
卷四 第 389b 页 T34-0389.png
人皆成菩萨也。故文云但为教菩萨无声闻
弟子。但会教正是一时。会行及人远令至佛
也。
问。会有几种。
答。自有融会称会。自有
会归称会。若会归称会如向所明也。融会称
会者。既会三归一竟。缘即疑云。三若归一何
故说三。是故释言。昔以方便故说三。今以
如实故说一。此是融会今昔三一之义亦名
会也。若是会归之义正就三行也。融会之义
宜就教门。所以然者。若会三因同归作佛。如
此之义会行为正不用教门。作佛故教非会
归也。若取设教之意。为显一乘此名会归之
会也。破三归一者昔说三乘本为表一。而众
生遂保执三不受一教。故须破其执情名破
三归一也。是故文云今为汝等说实。汝所
得非灭也。
问。但破执情亦破教耶。
答。三教
于佛恒是一教。故大经云。常行一乘众生
见三。若尔于佛即不破也。但破众生执教生
迷不破教也。开三显一者开昔三是方便。显
今一是真实。废三立一者昔为不堪闻一故
权说三教耳。今大缘已熟堪闻一教。即宜废
昔三立今一教也。方便品云正直舍方便即
是废义也。
次论乘体。
问。何以为乘体。
答。
乘通因果。果乘以万德为体。因乘以万行为
体。
问。何以知通因果耶。
答。后当广说。今略
取二文。十二门论以六义释乘。诸佛大人之
所乘故故名为大。谓果乘也。观世音等之所
乘故故名为大。谓因乘也。此经云佛自住大
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众生。为果乘也。是
诸子等乘是宝车直至道场。谓因乘也。法
弟子。但会教正是一时。会行及人远令至佛
也。
问。会有几种。
答。自有融会称会。自有
会归称会。若会归称会如向所明也。融会称
会者。既会三归一竟。缘即疑云。三若归一何
故说三。是故释言。昔以方便故说三。今以
如实故说一。此是融会今昔三一之义亦名
会也。若是会归之义正就三行也。融会之义
宜就教门。所以然者。若会三因同归作佛。如
此之义会行为正不用教门。作佛故教非会
归也。若取设教之意。为显一乘此名会归之
会也。破三归一者昔说三乘本为表一。而众
生遂保执三不受一教。故须破其执情名破
三归一也。是故文云今为汝等说实。汝所
得非灭也。
问。但破执情亦破教耶。
答。三教
于佛恒是一教。故大经云。常行一乘众生
见三。若尔于佛即不破也。但破众生执教生
迷不破教也。开三显一者开昔三是方便。显
今一是真实。废三立一者昔为不堪闻一故
权说三教耳。今大缘已熟堪闻一教。即宜废
昔三立今一教也。方便品云正直舍方便即
是废义也。
次论乘体。
问。何以为乘体。
答。
乘通因果。果乘以万德为体。因乘以万行为
体。
问。何以知通因果耶。
答。后当广说。今略
取二文。十二门论以六义释乘。诸佛大人之
所乘故故名为大。谓果乘也。观世音等之所
乘故故名为大。谓因乘也。此经云佛自住大
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众生。为果乘也。是
诸子等乘是宝车直至道场。谓因乘也。法
卷四 第 389c 页 T34-0389.png
华论具明乘通因果。后当出之。唯识论亦然
也。
问。释论云六度为乘体。云何乘通因果
耶。
答。此说因乘耳。广乘品中具明万德万
行也。
问。因乘之中云何本末。
答。六度虽是
大乘体要须波若正观。由波若正观万行方
成。即波若为本馀行为未。此就乘体中自开
本末。
问。同是无得六度皆是正体。有何本
末。
答。若六度同是无得者。要须波若方成
无得。故波若为本五度为末。大品云鸟集
须弥同一金色。虽同金色而须弥为本。要
由须弥色乃同耳。
问。因中之乘以波若为
主。果地万德用何为宗耶。
答。论云因中名波
若果中名萨婆若。即果乘以萨婆若为主也。
是故此经始末皆叹佛慧。如云为说佛慧故
诸佛出于世。乃至多宝所叹平等大慧。即
其事也。摄大乘论亦言智慧为乘体也。此是
不二二开本末耳。因缘无碍一一行摄一切
行。皆得为因乘本。一一德摄一切德皆果乘
本也。
问。法华具明因乘果乘。何者为正。
答。辨宗之中以说斯义明正法。为乘者此乘
非因非果始是正也。今就方便用者以果乘
为正。所以然者果是妙极因未妙极。经题
秤为妙法故宜以果乘为正也。以标此妙极
之果令三乘人及一切众生皆修妙因。趣此
妙极之果。然后始得明因乘耳。若发趾即明
因乘为正者。竟末标所期知何所趣耶。如
人先知宝所然后修行趣之耳。以此而推果
为正也。此义文已广明寻之自见。后见法
华论释尚无二何况三耶。明无有二乘涅槃
也。
问。释论云六度为乘体。云何乘通因果
耶。
答。此说因乘耳。广乘品中具明万德万
行也。
问。因乘之中云何本末。
答。六度虽是
大乘体要须波若正观。由波若正观万行方
成。即波若为本馀行为未。此就乘体中自开
本末。
问。同是无得六度皆是正体。有何本
末。
答。若六度同是无得者。要须波若方成
无得。故波若为本五度为末。大品云鸟集
须弥同一金色。虽同金色而须弥为本。要
由须弥色乃同耳。
问。因中之乘以波若为
主。果地万德用何为宗耶。
答。论云因中名波
若果中名萨婆若。即果乘以萨婆若为主也。
是故此经始末皆叹佛慧。如云为说佛慧故
诸佛出于世。乃至多宝所叹平等大慧。即
其事也。摄大乘论亦言智慧为乘体也。此是
不二二开本末耳。因缘无碍一一行摄一切
行。皆得为因乘本。一一德摄一切德皆果乘
本也。
问。法华具明因乘果乘。何者为正。
答。辨宗之中以说斯义明正法。为乘者此乘
非因非果始是正也。今就方便用者以果乘
为正。所以然者果是妙极因未妙极。经题
秤为妙法故宜以果乘为正也。以标此妙极
之果令三乘人及一切众生皆修妙因。趣此
妙极之果。然后始得明因乘耳。若发趾即明
因乘为正者。竟末标所期知何所趣耶。如
人先知宝所然后修行趣之耳。以此而推果
为正也。此义文已广明寻之自见。后见法
华论释尚无二何况三耶。明无有二乘涅槃
卷四 第 390a 页 T34-0390.png
唯有如来大涅槃名为佛果。故知二乘亦取
果乘为正。大乘亦取果乘为正。是以论但举
涅槃也。
问。乘有广狭义不。
答。五乘相望自
辨广狭今不明之也。就一乘中自论广狭者。
果乘无累不尽无德不圆故称广也。因行
不尔故称为狭。就因中自论者。初地得百
法明门故狭。二地得千法明门故广。如是
可知也。
问。云何一体乘异体乘耶。
答。与波
若相应无依无得不二观现前。如一念品说。
菩萨一念具万行。此是一体乘。未得此观现
前名异体乘。然从初发心则学不二观。故
从初发心时是一体乘。则一念具足万行。故
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但约此观明晦故开一
体异体耳。约位明者得无生忍为一体乘。
未得无生忍者为异体乘。
问。何以然。
答。大
品云但燃灯佛以得无生忍即不离六度等无
得万行。
问。云何是近乘远乘。
答。以波若心
所起。如不住法住波若中。无所舍具足檀
等六度。不生故具足道品。亦如广乘品列一
切德行。后皆结言无所得故。如此之乘名
为近乘。若说低头举手皆成佛者。此是有
所得善名为远乘。何以知然。法华云是乘微
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此岂是人
天有所得善耶。今菩萨所行从初发心即行
无所得观。此是近乘无有远乘。但就无所
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远耳。
问。释论解无生
品中云。有近道远道。近道者谓三十七品。
远道者谓六波罗蜜。然道品与六度俱皆是
乘。何故分近远耶。
答。数论师地论师法华
果乘为正。大乘亦取果乘为正。是以论但举
涅槃也。
问。乘有广狭义不。
答。五乘相望自
辨广狭今不明之也。就一乘中自论广狭者。
果乘无累不尽无德不圆故称广也。因行
不尔故称为狭。就因中自论者。初地得百
法明门故狭。二地得千法明门故广。如是
可知也。
问。云何一体乘异体乘耶。
答。与波
若相应无依无得不二观现前。如一念品说。
菩萨一念具万行。此是一体乘。未得此观现
前名异体乘。然从初发心则学不二观。故
从初发心时是一体乘。则一念具足万行。故
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但约此观明晦故开一
体异体耳。约位明者得无生忍为一体乘。
未得无生忍者为异体乘。
问。何以然。
答。大
品云但燃灯佛以得无生忍即不离六度等无
得万行。
问。云何是近乘远乘。
答。以波若心
所起。如不住法住波若中。无所舍具足檀
等六度。不生故具足道品。亦如广乘品列一
切德行。后皆结言无所得故。如此之乘名
为近乘。若说低头举手皆成佛者。此是有
所得善名为远乘。何以知然。法华云是乘微
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此岂是人
天有所得善耶。今菩萨所行从初发心即行
无所得观。此是近乘无有远乘。但就无所
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远耳。
问。释论解无生
品中云。有近道远道。近道者谓三十七品。
远道者谓六波罗蜜。然道品与六度俱皆是
乘。何故分近远耶。
答。数论师地论师法华
卷四 第 390b 页 T34-0390.png
等师无有此义。故不释也。今明此义可有
四列。一者六度道品是无所得故俱近。二俱
是有所得故俱远。三无所得六度为近。有所
得道品为远。四无得道品为近。有得六度为
远。今明六度为远道品为近者。为释无生品
经文。经文云有世间六度出世间六度。道
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间。论主解此一义故明
六度为远道品为近。
问。六度何故远道品何
故近。
答。六度杂有世出世故远。道品纯是
出世间故近。
问。六度何故杂道品何故不杂
耶。
答。六度中明通浅深。如布施持戒忍辱
等通于浅深。可得有杂义。道品中明定慧。
定慧深于施戒。就此一义故六度为远道品
为近。
问。此义约大小乘分近远以不。
答。若
就大小乘一往分者。道品是小乘行故为远。
六度正是乘体故为近。若就菩萨具一切行。
皆是无得。悉是正行。六度道品俱是近乘也。
次论运出义。
问。运出明乘者。因乘果乘
何者为正耶。
答。就因门正明运出。释论云
是乘从三界中出至佛果。即住变成萨婆若。
故因乘为正也。若以能运出众生者。即佛乘
为正。唯佛能具运出一切众生。而因乘不及
果也。
问。云何是自运运他。
答。就运出为义
者。言因乘者有自运运他。果乘但有运他之
义。佛即已出无劳更运。若纵任自在明运者
果德具有此运也。
次论乘具。
问。世间乘有
能乘之人及所乘之法及乘行具。一乘亦有
此不耶。
答。有也。大品云是乘及所乘因法
释论云六度正是乘体。慈悲与方便此二为
四列。一者六度道品是无所得故俱近。二俱
是有所得故俱远。三无所得六度为近。有所
得道品为远。四无得道品为近。有得六度为
远。今明六度为远道品为近者。为释无生品
经文。经文云有世间六度出世间六度。道
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间。论主解此一义故明
六度为远道品为近。
问。六度何故远道品何
故近。
答。六度杂有世出世故远。道品纯是
出世间故近。
问。六度何故杂道品何故不杂
耶。
答。六度中明通浅深。如布施持戒忍辱
等通于浅深。可得有杂义。道品中明定慧。
定慧深于施戒。就此一义故六度为远道品
为近。
问。此义约大小乘分近远以不。
答。若
就大小乘一往分者。道品是小乘行故为远。
六度正是乘体故为近。若就菩萨具一切行。
皆是无得。悉是正行。六度道品俱是近乘也。
次论运出义。
问。运出明乘者。因乘果乘
何者为正耶。
答。就因门正明运出。释论云
是乘从三界中出至佛果。即住变成萨婆若。
故因乘为正也。若以能运出众生者。即佛乘
为正。唯佛能具运出一切众生。而因乘不及
果也。
问。云何是自运运他。
答。就运出为义
者。言因乘者有自运运他。果乘但有运他之
义。佛即已出无劳更运。若纵任自在明运者
果德具有此运也。
次论乘具。
问。世间乘有
能乘之人及所乘之法及乘行具。一乘亦有
此不耶。
答。有也。大品云是乘及所乘因法
释论云六度正是乘体。慈悲与方便此二为
卷四 第 390c 页 T34-0390.png
大乘挟具。所以然者。以有慈悲故能广运
众生。有巧方便故能出生死。又有慈悲故
不随二乘地。有方便故不随凡夫地。出此
二地故能至佛也。故此二种名乘行具也。
犹属一乘摄。但义分之故成二也。小乘法中
无此行具也。次中边分别论明乘有五。一乘
本谓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慧等。三乘摄谓
慈悲心。引一切众生悉共出生死。四乘障谓
烦恼障及智障。三界内烦恼名烦恼障。馀
障一切行解名为智障。五者乘果即佛果也。
唯识论解乘有三体六义。三体同前。一自性
二空所显真如是也。二随流随顺自性流。
福慧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随流所出无
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六义者一体是如
如空出离四谤。二者因谓福慧三者摄摄一
切众生四境界了真俗脩二谛。五障即皮肉
心三障。六果谓无上菩提。此六义次第者正
以真如为根本。以有如此故起福慧二行。起
福慧二行故能摄一切众生。摄一切众生由
照真俗迷境。故成惑则失乘理见境故能除
惑。除惑故得佛果也。
问。乘是何义。
答。彼
论释云。乘是显载义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慧
等行。由福慧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载出众生。
摄大乘论有三。谓乘因乘缘乘得。乘因者谓
真如佛性。第一义空为乘因。乘缘谓万行。
乘得即佛果也。
问。真如佛性云何为乘体也。
答。唯有真如佛性为真实。修万行为欲显
此佛性。佛性显故名为法身。此三要相须。
以佛性是本故名为因。虽有因复须缘因。
众生。有巧方便故能出生死。又有慈悲故
不随二乘地。有方便故不随凡夫地。出此
二地故能至佛也。故此二种名乘行具也。
犹属一乘摄。但义分之故成二也。小乘法中
无此行具也。次中边分别论明乘有五。一乘
本谓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慧等。三乘摄谓
慈悲心。引一切众生悉共出生死。四乘障谓
烦恼障及智障。三界内烦恼名烦恼障。馀
障一切行解名为智障。五者乘果即佛果也。
唯识论解乘有三体六义。三体同前。一自性
二空所显真如是也。二随流随顺自性流。
福慧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随流所出无
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六义者一体是如
如空出离四谤。二者因谓福慧三者摄摄一
切众生四境界了真俗脩二谛。五障即皮肉
心三障。六果谓无上菩提。此六义次第者正
以真如为根本。以有如此故起福慧二行。起
福慧二行故能摄一切众生。摄一切众生由
照真俗迷境。故成惑则失乘理见境故能除
惑。除惑故得佛果也。
问。乘是何义。
答。彼
论释云。乘是显载义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慧
等行。由福慧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载出众生。
摄大乘论有三。谓乘因乘缘乘得。乘因者谓
真如佛性。第一义空为乘因。乘缘谓万行。
乘得即佛果也。
问。真如佛性云何为乘体也。
答。唯有真如佛性为真实。修万行为欲显
此佛性。佛性显故名为法身。此三要相须。
以佛性是本故名为因。虽有因复须缘因。
卷四 第 391a 页 T34-0391.png
因缘具故得果。今不违此说也。法华论亦明
三种。一乘体。谓如来平等法身即是佛性为
乘体。又云佛乘者谓如来大般涅槃。此即明
佛果为乘体。此隐显为异实无两也。又释汝
等所行是菩萨道。及低头举手之善发菩提
心修菩萨行。即是了因乃为乘缘也。此犹是
三种佛性义耳。乘缘谓引出佛性即了因也。
乘体谓因佛性。乘果谓果佛性。不说果果性
者。果果性还属果门。不说境界性者属因门
故也。又广说有五。略即唯三也。又望于十
二门论乘具四事。一者乘本。谓诸法实相。
由实相生波若故实相为本。即是乘境义。
二者乘主。由波若故万行得成故波若为主。
即智慧。三者乘助。除波若外馀一切行资成
波若。四者乘果乘此乘故得萨婆若也。又此
经明乘有三事。一车二牛三宾从。车通因果
万德万行。牛亦通因果。中道正观离断常之
垢为白。由此观故引万行出生死如牛。此
即波若导众行义也。
问。波若即是车云何复
喻牛耶。
答。一法二义分之。导引如牛运义
名车。馀行但有资成运出。唯有车义而无引
导之能故无牛义也。此是因地牛义也。果
地牛者内德则取真慧为牛。外用宜取六通
无垢为白牛。驾之而游五道运众生也。宾
从者果德为车。则因为宾从因行为车。则
界外众行为车界。内行为宾从。如索车中释
之。又大品明乘具五事。一者乘出即是乘始。
谓从三界出。二者乘终到萨婆若。三者乘住
谓万行无所住为住。四所乘法即六度。五能
三种。一乘体。谓如来平等法身即是佛性为
乘体。又云佛乘者谓如来大般涅槃。此即明
佛果为乘体。此隐显为异实无两也。又释汝
等所行是菩萨道。及低头举手之善发菩提
心修菩萨行。即是了因乃为乘缘也。此犹是
三种佛性义耳。乘缘谓引出佛性即了因也。
乘体谓因佛性。乘果谓果佛性。不说果果性
者。果果性还属果门。不说境界性者属因门
故也。又广说有五。略即唯三也。又望于十
二门论乘具四事。一者乘本。谓诸法实相。
由实相生波若故实相为本。即是乘境义。
二者乘主。由波若故万行得成故波若为主。
即智慧。三者乘助。除波若外馀一切行资成
波若。四者乘果乘此乘故得萨婆若也。又此
经明乘有三事。一车二牛三宾从。车通因果
万德万行。牛亦通因果。中道正观离断常之
垢为白。由此观故引万行出生死如牛。此
即波若导众行义也。
问。波若即是车云何复
喻牛耶。
答。一法二义分之。导引如牛运义
名车。馀行但有资成运出。唯有车义而无引
导之能故无牛义也。此是因地牛义也。果
地牛者内德则取真慧为牛。外用宜取六通
无垢为白牛。驾之而游五道运众生也。宾
从者果德为车。则因为宾从因行为车。则
界外众行为车界。内行为宾从。如索车中释
之。又大品明乘具五事。一者乘出即是乘始。
谓从三界出。二者乘终到萨婆若。三者乘住
谓万行无所住为住。四所乘法即六度。五能
卷四 第 391b 页 T34-0391.png
乘之人谓菩萨也。
问。诸大乘经所明及中百
大乘论等所辨此可信受。如唯识摄大乘及
法华论等必可信耶。
答。此论同是婆薮所
造。付法藏中天亲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观
其义意。与大乘经论语言虽异而意不相违。
是故可信也。
问。三论学者恒弹破有所得
义。云何今并用众家异说耶。
答。兴皇大师
制释论序云。领括群妙申众家之美。使异
执冰销同归一致。以此旨详之。无执不破无
义不摄。巧用无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药。若专
守破斥之言斯人未体三论意也。
问。云何巧
用云何拙服。
答。若能心无所得言无所住。
如空中种树虚里织罗。如幻如化。随病随人
者。设行产业之事无非大般涅槃。并应正法
波若名巧服矣。与此相违即名拙服。此意
已如辨宗中释之。又龙树出世制作大意者。
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毕竟无遗。莫
问大乘小乘内道外道。有文作义及无文搆
造。凡心有一豪依得言有一句定相。皆悉
洗之令毕竟净。然不净既去净亦无留也。
如是五句令言穷虑息。然后始得于无名相
中强名相说。虽强名相说说不动无说。故
宝积叹云。能善巧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
不动。又经云善哉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
处。若能于一切义皆如此用之。始是龙树大
乘论耳。不尔者还同旧执。若留一豪心住著
者。退无损于烦恼进不弘于佛法也。又破洗
一切有所得大小病然后于一一义中宜用四
悉檀贯之。今[堂-土+((口@〡)/┴)]略举一意。十二部经八万法
问。诸大乘经所明及中百
大乘论等所辨此可信受。如唯识摄大乘及
法华论等必可信耶。
答。此论同是婆薮所
造。付法藏中天亲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观
其义意。与大乘经论语言虽异而意不相违。
是故可信也。
问。三论学者恒弹破有所得
义。云何今并用众家异说耶。
答。兴皇大师
制释论序云。领括群妙申众家之美。使异
执冰销同归一致。以此旨详之。无执不破无
义不摄。巧用无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药。若专
守破斥之言斯人未体三论意也。
问。云何巧
用云何拙服。
答。若能心无所得言无所住。
如空中种树虚里织罗。如幻如化。随病随人
者。设行产业之事无非大般涅槃。并应正法
波若名巧服矣。与此相违即名拙服。此意
已如辨宗中释之。又龙树出世制作大意者。
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毕竟无遗。莫
问大乘小乘内道外道。有文作义及无文搆
造。凡心有一豪依得言有一句定相。皆悉
洗之令毕竟净。然不净既去净亦无留也。
如是五句令言穷虑息。然后始得于无名相
中强名相说。虽强名相说说不动无说。故
宝积叹云。能善巧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
不动。又经云善哉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
处。若能于一切义皆如此用之。始是龙树大
乘论耳。不尔者还同旧执。若留一豪心住著
者。退无损于烦恼进不弘于佛法也。又破洗
一切有所得大小病然后于一一义中宜用四
悉檀贯之。今[堂-土+((口@〡)/┴)]略举一意。十二部经八万法
卷四 第 391c 页 T34-0391.png
藏皆是随顺俗。故有此言说。若不随俗则一
无言无不言。故有所言皆随俗说。谓世界悉
檀。十二部八万法藏言并相违。或三或一或
无常或常。或佛出二谛外或二谛内。或三世
有或一世有。如大经三十馀诤论门。无智之
者各执一意互相是非。现世起诤论增长烦
恼。乃至断善根堕坠恶趣。似僧地狱正拟斯
人。欲勉斯过者须用第二悉檀。所以八万法
藏及尘沙法门并相违者。此是如来各各为
人悉檀。故不相违背。如大经云。以此众生非
一根性。非一善友非一国土。是故如来不得
一向定说。以此义观之。于一切法门无所违
诤。不起烦恼勉于似僧也。第三名为对治
悉檀。如来所以说各各为人。说八万法藏及
尘沙法门。皆为对治众生烦恼故也。如大经
云。譬如大地诸山药草能为众生病之良药。
我法亦尔能令众生烦恼病药。是故一切教
门无有定性。但令病息。病息故无非药。病
不息无是药也。既为息病病息药废。不应复
执著之也。第四名为第一义悉檀者。前来三
门皆是为众生故有如此方便。若论正道即
不曾有一言。况有八万耶。尚非有言况是无
言耶。故过一切言语灭一切戏论。如大炎
四边不可触。以烧手故。用此四门可通贯
一切义及文。以得此四门故一切经可搆。一
切病可治。不得四门一句经不可寻。一烦恼
不可破也。
问。何故就一乘义中释此意耶。
答。一乘是三世诸佛正宗。就此中释之也。
又如此了悟方是能动能出。故是乘耳。若
无言无不言。故有所言皆随俗说。谓世界悉
檀。十二部八万法藏言并相违。或三或一或
无常或常。或佛出二谛外或二谛内。或三世
有或一世有。如大经三十馀诤论门。无智之
者各执一意互相是非。现世起诤论增长烦
恼。乃至断善根堕坠恶趣。似僧地狱正拟斯
人。欲勉斯过者须用第二悉檀。所以八万法
藏及尘沙法门并相违者。此是如来各各为
人悉檀。故不相违背。如大经云。以此众生非
一根性。非一善友非一国土。是故如来不得
一向定说。以此义观之。于一切法门无所违
诤。不起烦恼勉于似僧也。第三名为对治
悉檀。如来所以说各各为人。说八万法藏及
尘沙法门。皆为对治众生烦恼故也。如大经
云。譬如大地诸山药草能为众生病之良药。
我法亦尔能令众生烦恼病药。是故一切教
门无有定性。但令病息。病息故无非药。病
不息无是药也。既为息病病息药废。不应复
执著之也。第四名为第一义悉檀者。前来三
门皆是为众生故有如此方便。若论正道即
不曾有一言。况有八万耶。尚非有言况是无
言耶。故过一切言语灭一切戏论。如大炎
四边不可触。以烧手故。用此四门可通贯
一切义及文。以得此四门故一切经可搆。一
切病可治。不得四门一句经不可寻。一烦恼
不可破也。
问。何故就一乘义中释此意耶。
答。一乘是三世诸佛正宗。就此中释之也。
又如此了悟方是能动能出。故是乘耳。若
卷四 第 392a 页 T34-0392.png
作一句定执不动不出。何名乘耶。大经云。若
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是故
一切诸法无定无相。
问曰。恒作无定相破定
相者。如此即是定相。
答。破定言无定耳。云
何复更执无定耶。
问。若都无所执者即是执
乃不执于执。而执于无执故还是执也。
答。
今言无执者以执无故。言无执耳既言不执
于执。岂执无执耶。
问。执无复无无执即是
断见人也。
答。断一切见故名断见此可然
也。大品云断一切见故名摩诃萨。正恐诸
见不能断耳。又若有诸见可言断见耳。诸
见本不有何所断耶。经云动心是魔网不动
即法印。
次论动出。
问。大品云是乘能动能
出是何位耶。
答。论云动是顺忍出为无生
忍。一者地前为顺忍登地为无生忍。二六地
为顺忍七地为无生忍。若凡夫为三界者则
地前为顺忍。发地入圣位出三界也。此则初
地为出地前为动。若六地犹受肉身名为三
界。即七地舍肉身出三界。故六地为动。
七地为出。然二义之中先义为正也。
问。小
乘动出其义云何耶。
答。准前可知。苦忍前
名动苦忍名出。二者三果未勉三界为动。
无学断三界惑尽为出。又有馀名动无馀名
出。但就人而明者。小乘人唯有心出无有身
出。异大乘也。
次论乘障。
问。乘以何物为
障。
答。释论既以六度为大乘体。六𦿝即是
障也。若取乘出生死义即著生死以为障。
若取乘广大义即以狭劣以为障。若以出世
六度无所得故能出。即以有所得六度为障。
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是故
一切诸法无定无相。
问曰。恒作无定相破定
相者。如此即是定相。
答。破定言无定耳。云
何复更执无定耶。
问。若都无所执者即是执
乃不执于执。而执于无执故还是执也。
答。
今言无执者以执无故。言无执耳既言不执
于执。岂执无执耶。
问。执无复无无执即是
断见人也。
答。断一切见故名断见此可然
也。大品云断一切见故名摩诃萨。正恐诸
见不能断耳。又若有诸见可言断见耳。诸
见本不有何所断耶。经云动心是魔网不动
即法印。
次论动出。
问。大品云是乘能动能
出是何位耶。
答。论云动是顺忍出为无生
忍。一者地前为顺忍登地为无生忍。二六地
为顺忍七地为无生忍。若凡夫为三界者则
地前为顺忍。发地入圣位出三界也。此则初
地为出地前为动。若六地犹受肉身名为三
界。即七地舍肉身出三界。故六地为动。
七地为出。然二义之中先义为正也。
问。小
乘动出其义云何耶。
答。准前可知。苦忍前
名动苦忍名出。二者三果未勉三界为动。
无学断三界惑尽为出。又有馀名动无馀名
出。但就人而明者。小乘人唯有心出无有身
出。异大乘也。
次论乘障。
问。乘以何物为
障。
答。释论既以六度为大乘体。六𦿝即是
障也。若取乘出生死义即著生死以为障。
若取乘广大义即以狭劣以为障。若以出世
六度无所得故能出。即以有所得六度为障。
卷四 第 392b 页 T34-0392.png
六𦿝即是别障有所得即是通障也。
次论二
慧。
问。空有二慧何者正是乘耶。
答。旧有二
释。一云空解为正乘有解为相从。例如十地
空解为能生之本。有解为地上所生。次释云
地义如前。若乘取运义即两解俱能运。今所
明以中道正观为乘体也。中道正观非空非
有。方能出有无二见故云空有并是乘方便
用也。地义亦尔。
次论始终真似义。
问。何
等为乘始乘终真乘似乘。
答。有人言三十心
是乘正位。有人言登地是乘正位。有人言
八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初得方便失正体。第
二得正体失方便。第三得并观及乘体失不
并及乘方便。故具有三义。三十心为方便。
登地为正体。八地为并乘。七地为不并乘也。
评曰。最后释者虽得经文。而义犹未善。今当
序之。问乘品云是乘无始无终。不出三界。
亦不住萨婆若。如经广明。若欲令乘出者。
是人欲令无生法忍出。欲令真谛法出。然实
际无生实际不出者。乘亦无出。以乘无出
故无始无终。不因不果。如此之乘乃名出耳。
问。若无能出所出能运所运。即无有乘。云
何释大乘义耶。
答。良由得此正悟不见能出
所出。乃名为出。可谓无所出而出。出而无所
出。若有能出所出能运所运者。即是有所得
无有出义也。
问。云何是出无所出耶。
答。经
云不动法故。不动法者非乘。是常住名为
不动。亦不言真谛。空故不动。又非乘不去
故不动。此明乘出宛然而无所出。故名不动
也。既无出而出亦无始而始无终而终。无始
次论二
慧。
问。空有二慧何者正是乘耶。
答。旧有二
释。一云空解为正乘有解为相从。例如十地
空解为能生之本。有解为地上所生。次释云
地义如前。若乘取运义即两解俱能运。今所
明以中道正观为乘体也。中道正观非空非
有。方能出有无二见故云空有并是乘方便
用也。地义亦尔。
次论始终真似义。
问。何
等为乘始乘终真乘似乘。
答。有人言三十心
是乘正位。有人言登地是乘正位。有人言
八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初得方便失正体。第
二得正体失方便。第三得并观及乘体失不
并及乘方便。故具有三义。三十心为方便。
登地为正体。八地为并乘。七地为不并乘也。
评曰。最后释者虽得经文。而义犹未善。今当
序之。问乘品云是乘无始无终。不出三界。
亦不住萨婆若。如经广明。若欲令乘出者。
是人欲令无生法忍出。欲令真谛法出。然实
际无生实际不出者。乘亦无出。以乘无出
故无始无终。不因不果。如此之乘乃名出耳。
问。若无能出所出能运所运。即无有乘。云
何释大乘义耶。
答。良由得此正悟不见能出
所出。乃名为出。可谓无所出而出。出而无所
出。若有能出所出能运所运者。即是有所得
无有出义也。
问。云何是出无所出耶。
答。经
云不动法故。不动法者非乘。是常住名为
不动。亦不言真谛。空故不动。又非乘不去
故不动。此明乘出宛然而无所出。故名不动
也。既无出而出亦无始而始无终而终。无始
卷四 第 392c 页 T34-0392.png
而始始自初心。无终而终终于十地。此是因
门分其始终。就此始终复开二位。地前三十
心此观未具成名为似乘。登地已上得此观
现前。故名真乘。故论云地前名顺忍。登地名
无生忍。即是真似义。
次论并不并。
问。有
人言初地并。有人言七地并。有人言八地并。
是事云何。
评曰。各偏有执皆为失旨。所以
然者经论具有三种并义。如仁王经及摄大
乘论等云初地并。大品发趣品释七地名等
定慧地。即七地并。仁经等及地经云八地并。
以具有三文宜并用也。
问。此三相违不应合
用。
答。不相违。言初地并者从初发心便学
并观。至于地前犹是凡夫故不得并。登地名
圣故云并也。又地前名顺忍登地名无生忍。
是故初地并也。言七地并者此就地位。自分
之初地至六地名顺忍。七地名无生忍。顺
忍虽并并劣故不名并。七地并胜故称为并。
问。何以知然。
答。初地望前名无生忍。若
望七地名为顺忍。若将初地望地前即初地
为并。若形于七地则初地未并。
问。何故七
地得名并六地不名并耶。
答。七地是功用道
满故名为并六地功用。未圆故未得称并。
又且六地为波若七地为方便。以七地具二
慧故得称并。六地虽有波若未具方便故非
并也。复言八地并者此据功用无功用判并
不并。所以然者。七地虽并犹有功用。八地
任运成就无复功用。是故八地得并七地非
并也。故融会三经不相违背也。
次论二经。
问。法华胜鬘俱明一乘。一乘何异。
答。他
门分其始终。就此始终复开二位。地前三十
心此观未具成名为似乘。登地已上得此观
现前。故名真乘。故论云地前名顺忍。登地名
无生忍。即是真似义。
次论并不并。
问。有
人言初地并。有人言七地并。有人言八地并。
是事云何。
评曰。各偏有执皆为失旨。所以
然者经论具有三种并义。如仁王经及摄大
乘论等云初地并。大品发趣品释七地名等
定慧地。即七地并。仁经等及地经云八地并。
以具有三文宜并用也。
问。此三相违不应合
用。
答。不相违。言初地并者从初发心便学
并观。至于地前犹是凡夫故不得并。登地名
圣故云并也。又地前名顺忍登地名无生忍。
是故初地并也。言七地并者此就地位。自分
之初地至六地名顺忍。七地名无生忍。顺
忍虽并并劣故不名并。七地并胜故称为并。
问。何以知然。
答。初地望前名无生忍。若
望七地名为顺忍。若将初地望地前即初地
为并。若形于七地则初地未并。
问。何故七
地得名并六地不名并耶。
答。七地是功用道
满故名为并六地功用。未圆故未得称并。
又且六地为波若七地为方便。以七地具二
慧故得称并。六地虽有波若未具方便故非
并也。复言八地并者此据功用无功用判并
不并。所以然者。七地虽并犹有功用。八地
任运成就无复功用。是故八地得并七地非
并也。故融会三经不相违背也。
次论二经。
问。法华胜鬘俱明一乘。一乘何异。
答。他
卷四 第 393a 页 T34-0393.png
云胜鬘了义法华未了义。今明法华既是明
佛性法身即不应有了不了释也。但大乘是
同略明三异。一者法华对破三执会归一
乘。若胜鬘不对三缘。但为七岁已上学一乘
缘。辨出生收入之义。出生者犹如大地出
四种宝藏。正法出生五乘也。收入者正法出
五乘。五乘归正法。此之出入舒卷皆是平道。
因缘法门无所斥夺。与法华异法华先斥三
病故明一乘。然后始得非三非一三一具足
耳。二者法华但明二乘未究竟佛乘已圆满。
不广释其因缘。胜鬘则开五住地之因。辨二
生死之果。释二乘未圆佛果已满。是故两经
异。
问。依此义即是了未了。
答。自有须释而
悟。自有不须释而悟。岂得用此判了不了耶。
若一经之中皆具明一切义者。即有一教唯
有一缘。何名多部。三者胜鬘具明正法出生
五乘数五乘归正法。法华但明会三乘归一
乘开一乘为三乘。不正会人天归一乘开一
乘为三乘为人天乘。
问。何故两经不同。
答。
法华正为三乘保执自谓究竟。更不求佛。
故须辨三乘会开之义。人天二乘无自保究
竟之执。故不辨会开也。胜鬘通明正法有出
生一切方便用。数一切方便归正法。故通明
五乘有开会也。
问。法华亦有会人天归一乘
不。
答。亦有此义低头举手皆成佛道即其事
也。
问。三乘既是权说。实无三者人天乘亦
是权也。
答。有例不例。若言三十三天常乐
我净。如杨叶之金亦是权。亦须破及会也。
不例者道实无三。方便说三是究竟故三是
佛性法身即不应有了不了释也。但大乘是
同略明三异。一者法华对破三执会归一
乘。若胜鬘不对三缘。但为七岁已上学一乘
缘。辨出生收入之义。出生者犹如大地出
四种宝藏。正法出生五乘也。收入者正法出
五乘。五乘归正法。此之出入舒卷皆是平道。
因缘法门无所斥夺。与法华异法华先斥三
病故明一乘。然后始得非三非一三一具足
耳。二者法华但明二乘未究竟佛乘已圆满。
不广释其因缘。胜鬘则开五住地之因。辨二
生死之果。释二乘未圆佛果已满。是故两经
异。
问。依此义即是了未了。
答。自有须释而
悟。自有不须释而悟。岂得用此判了不了耶。
若一经之中皆具明一切义者。即有一教唯
有一缘。何名多部。三者胜鬘具明正法出生
五乘数五乘归正法。法华但明会三乘归一
乘开一乘为三乘。不正会人天归一乘开一
乘为三乘为人天乘。
问。何故两经不同。
答。
法华正为三乘保执自谓究竟。更不求佛。
故须辨三乘会开之义。人天二乘无自保究
竟之执。故不辨会开也。胜鬘通明正法有出
生一切方便用。数一切方便归正法。故通明
五乘有开会也。
问。法华亦有会人天归一乘
不。
答。亦有此义低头举手皆成佛道即其事
也。
问。三乘既是权说。实无三者人天乘亦
是权也。
答。有例不例。若言三十三天常乐
我净。如杨叶之金亦是权。亦须破及会也。
不例者道实无三。方便说三是究竟故三是
卷四 第 393b 页 T34-0393.png
权。而不无行生死人天之因得人天果报。故
人天非权也。昔又不说人天是究竟。故人天
乘非权也。
问。三不及一在三既权。二劣于
三二亦应权也。
答。胜劣乃通权实义异故不
例也。人天乘得人天实报。二乘人不得究竟
报故不例也。
次论三假。
问。乘具三假不。
答。释论云五阴法是法假人是受假。人法之
名是名假。所乘之法及以行具谓法假。能乘
之人是受假。能乘所乘及乘具皆有名字是
名假也。
问。乘是因成.相续.待.三假中何假
耶。
答。由来四释今不具足。一释云若论因
成假者宜两望之。若望以法成人人即是
假。万善成人即是实法。若望总众善为一乘。
一乘则是假万行为实。
问。相续假云何。
答。
有二释。初云一念实法生而即灭。尚自不固
何能运出。必须相续方有运义。如智断惑
如明除闇。次释云若解断惑必须两念。排
他为难故也。今善体能运一念有力。如一
念智即能知境。一念善即能感乐不假相续
也。
今又问。若一念无力多念方有力者。一
糸不能制象多糸则能制。一渧不能满多集
则能满。百论破外道盛有此说。览之自见。
又问云一不能多遂能者。一沙无油一盲不
见。多集则能耶。
答。他云盲沙分分无力。
緌渧分分有力。故非问也。今明百论中外道
亦有此释。如论破之。
次论相续假。
问。两念
相续者。前念灭故后起续。前不灭故后起
续。前若灭者后何所续。不灭则常何劳后续。
具如论破。又问实法则灭前。而两相续则转
人天非权也。昔又不说人天是究竟。故人天
乘非权也。
问。三不及一在三既权。二劣于
三二亦应权也。
答。胜劣乃通权实义异故不
例也。人天乘得人天实报。二乘人不得究竟
报故不例也。
次论三假。
问。乘具三假不。
答。释论云五阴法是法假人是受假。人法之
名是名假。所乘之法及以行具谓法假。能乘
之人是受假。能乘所乘及乘具皆有名字是
名假也。
问。乘是因成.相续.待.三假中何假
耶。
答。由来四释今不具足。一释云若论因
成假者宜两望之。若望以法成人人即是
假。万善成人即是实法。若望总众善为一乘。
一乘则是假万行为实。
问。相续假云何。
答。
有二释。初云一念实法生而即灭。尚自不固
何能运出。必须相续方有运义。如智断惑
如明除闇。次释云若解断惑必须两念。排
他为难故也。今善体能运一念有力。如一
念智即能知境。一念善即能感乐不假相续
也。
今又问。若一念无力多念方有力者。一
糸不能制象多糸则能制。一渧不能满多集
则能满。百论破外道盛有此说。览之自见。
又问云一不能多遂能者。一沙无油一盲不
见。多集则能耶。
答。他云盲沙分分无力。
緌渧分分有力。故非问也。今明百论中外道
亦有此释。如论破之。
次论相续假。
问。两念
相续者。前念灭故后起续。前不灭故后起
续。前若灭者后何所续。不灭则常何劳后续。
具如论破。又问实法则灭前。而两相续则转
卷四 第 393c 页 T34-0393.png
变。今请问之。如乳变为酪复有乳灭义者。
为是一乳耶为二乳。若一乳者实法灭则无。
复乳何所变。若言变者复何得灭耶。若一体
者灭则不得变。变则不得灭。若一灭一变则
成二乳也。
问曰。只是一乳而乳两义。举体
实灭举体转变。
难曰。实法灭者但是乳义灭
而乳体亦灭耶。若但义灭则乳体不灭。则乳
义无常而体应是常。若言体义皆灭则无复
体义。复何所转。欲见此意中论广明。以此
推之则无相续。既无相续则无至佛理。有何
一乘。当知有所得义无有乘义。
次问一念力
能运者。此一念为即灭为不灭。若生而即灭
何能运耶。若不灭即常复何所运耶。若亦灭
亦不灭者。既是一念云何具两法耶。问今
释云何。
答。此病若销自见经意也。
次论四
一。
问。旧云有四一义。谓一教一因一果一
人。此事云何。
答。此亦无失欲广论之。有
无量一。谓教一理一人一法一机一境一智
一。如前释名说也。
问。诸一有何次第。
答。
如来见有一机故前有机一。说一教故次
有教一。众生禀悟一教名为人一。次行一
因故有因一。复得一果故名果一也。
次序
权实二智义论权实名。
问。此经既言开权
显实。以何义故名权实义耶。
答。有人言权
是权尔之名。实是审实为义。有人言实名
智慧权名方便。方便是善巧之名。智慧是
解知之义。
评曰。今具详之请问。初说若妙
以待粗为名。粗以形妙受称。若尔实以待
权得名。权以形实为称。若权实不相待释
为是一乳耶为二乳。若一乳者实法灭则无。
复乳何所变。若言变者复何得灭耶。若一体
者灭则不得变。变则不得灭。若一灭一变则
成二乳也。
问曰。只是一乳而乳两义。举体
实灭举体转变。
难曰。实法灭者但是乳义灭
而乳体亦灭耶。若但义灭则乳体不灭。则乳
义无常而体应是常。若言体义皆灭则无复
体义。复何所转。欲见此意中论广明。以此
推之则无相续。既无相续则无至佛理。有何
一乘。当知有所得义无有乘义。
次问一念力
能运者。此一念为即灭为不灭。若生而即灭
何能运耶。若不灭即常复何所运耶。若亦灭
亦不灭者。既是一念云何具两法耶。问今
释云何。
答。此病若销自见经意也。
次论四
一。
问。旧云有四一义。谓一教一因一果一
人。此事云何。
答。此亦无失欲广论之。有
无量一。谓教一理一人一法一机一境一智
一。如前释名说也。
问。诸一有何次第。
答。
如来见有一机故前有机一。说一教故次
有教一。众生禀悟一教名为人一。次行一
因故有因一。复得一果故名果一也。
次序
权实二智义论权实名。
问。此经既言开权
显实。以何义故名权实义耶。
答。有人言权
是权尔之名。实是审实为义。有人言实名
智慧权名方便。方便是善巧之名。智慧是
解知之义。
评曰。今具详之请问。初说若妙
以待粗为名。粗以形妙受称。若尔实以待
权得名。权以形实为称。若权实不相待释
卷四 第 394a 页 T34-0394.png
名者。粗妙亦应然也。又难曰。若权是权尔之
义以权释权。亦应实是实尔为义以实释实
耶。若尔者则应苦以苦义乐以乐义。不应别
有馀释也。
次问智慧与方便二名。然二智俱
是巧妙。何故方便独受善巧之名耶。旧释云
通则皆例别则不齐方便。于无三中说三善
巧义彰。实智于一上说一巧义不显。故与其
智慧之目也。
难曰。于一上说一不与巧名。于
一上说一不应与其妙称。而下文叹实智则
云甚深微妙。此则实智正是微妙善巧也。
又
问若实智没其功名当其妙称。权智应没其
妙名当其巧称。若尔实智妙而无巧。无巧
应是拙。权智巧而非妙。非妙应是粗。
今所释
义依诸大乘经论略有四种。一依名释。谓权
是权巧实为审谛。二相资释。权是实权实是
权实。实不碍权权不碍实。虽实而权虽权而
实。故权得以实为义。实得以权为义也。三显
道释。权以不权为义。实以不实为义。故云一
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亦一切权实法了达
非权实。四无方释。华严云一中解无量无量
中解一。若尔一权得有无量义。无量法得是
一权义也。
问。非权非实为是真谛为是智
耶。
答。肇师云惑者睹减照谓之实。见变动
谓之权。既言惑者谓之权实。则知圣心未曾
权实。此正语圣心非关真谛。次别论权义。
有人言权是譬名。如称锤名权。将此诠量诸
物轻重。前之则轻却之则重处中则平。此譬
佛智照察根缘有三乘差别。有人言权是假
义。故假三车于门外。有人言权是权尔一时
义以权释权。亦应实是实尔为义以实释实
耶。若尔者则应苦以苦义乐以乐义。不应别
有馀释也。
次问智慧与方便二名。然二智俱
是巧妙。何故方便独受善巧之名耶。旧释云
通则皆例别则不齐方便。于无三中说三善
巧义彰。实智于一上说一巧义不显。故与其
智慧之目也。
难曰。于一上说一不与巧名。于
一上说一不应与其妙称。而下文叹实智则
云甚深微妙。此则实智正是微妙善巧也。
又
问若实智没其功名当其妙称。权智应没其
妙名当其巧称。若尔实智妙而无巧。无巧
应是拙。权智巧而非妙。非妙应是粗。
今所释
义依诸大乘经论略有四种。一依名释。谓权
是权巧实为审谛。二相资释。权是实权实是
权实。实不碍权权不碍实。虽实而权虽权而
实。故权得以实为义。实得以权为义也。三显
道释。权以不权为义。实以不实为义。故云一
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亦一切权实法了达
非权实。四无方释。华严云一中解无量无量
中解一。若尔一权得有无量义。无量法得是
一权义也。
问。非权非实为是真谛为是智
耶。
答。肇师云惑者睹减照谓之实。见变动
谓之权。既言惑者谓之权实。则知圣心未曾
权实。此正语圣心非关真谛。次别论权义。
有人言权是譬名。如称锤名权。将此诠量诸
物轻重。前之则轻却之则重处中则平。此譬
佛智照察根缘有三乘差别。有人言权是假
义。故假三车于门外。有人言权是权尔一时
卷四 第 394b 页 T34-0394.png
之用。故云权化城于中道。有人言权是耳尔。
谓随宜说法名之为权也。
评曰。具此四义可
合用之。如来之智实有照缘。不差如称诠量
轻重也。如经云我初得道时空拳度一切。
又云实无三车假设三车。实无有城权作化
城故假也。三乘谓一时之说。若久后则说
真实。如经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故是
权尔义也。必有随机宜则宜尔之义。
问。权
与方便何异耶。
答。通犹一耳。但权宜当一
时之目。据三乘义。方便是善巧通于一三。
如巧说一乘亦名方便。故方便名通于一三
也。
问。权亦应有二。一者实权。如菩萨权巧。
二者方便权。如说三乘。
答。例也。
问。方便
与权既有二种。实亦有二不。
答。亦有二种。
一者权实。昔说三乘为实者权作此实耳。二
者非权实者今教明佛乘实也。
次论二智体
义。众师皆云二智以心为体也。
详曰。今请
问之。心为解惑体者。心与惑为一为异。若一
断惑则应断心。心若不断惑亦不断。又若
一而断惑留心。何不断心而留惑耶。若惑断
心不断。则心与惑异。若异者惑便非心。心是
识虑惑应非情。又惑若异心。惑自是惑心。应
不惑。若尔自是智知。心终不知。如此求心
竟不可得。是则无心以何为二智体。即是
故论云。如身见五种求之不可得。烦恼于垢
心五种求亦不得。
问。今明二智以何为体耶。
答。正由谓情言。心与惑一异故无有二智。
诸佛菩萨了此心惑不见一异。既无一异则
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权不实。如是五句
谓随宜说法名之为权也。
评曰。具此四义可
合用之。如来之智实有照缘。不差如称诠量
轻重也。如经云我初得道时空拳度一切。
又云实无三车假设三车。实无有城权作化
城故假也。三乘谓一时之说。若久后则说
真实。如经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故是
权尔义也。必有随机宜则宜尔之义。
问。权
与方便何异耶。
答。通犹一耳。但权宜当一
时之目。据三乘义。方便是善巧通于一三。
如巧说一乘亦名方便。故方便名通于一三
也。
问。权亦应有二。一者实权。如菩萨权巧。
二者方便权。如说三乘。
答。例也。
问。方便
与权既有二种。实亦有二不。
答。亦有二种。
一者权实。昔说三乘为实者权作此实耳。二
者非权实者今教明佛乘实也。
次论二智体
义。众师皆云二智以心为体也。
详曰。今请
问之。心为解惑体者。心与惑为一为异。若一
断惑则应断心。心若不断惑亦不断。又若
一而断惑留心。何不断心而留惑耶。若惑断
心不断。则心与惑异。若异者惑便非心。心是
识虑惑应非情。又惑若异心。惑自是惑心。应
不惑。若尔自是智知。心终不知。如此求心
竟不可得。是则无心以何为二智体。即是
故论云。如身见五种求之不可得。烦恼于垢
心五种求亦不得。
问。今明二智以何为体耶。
答。正由谓情言。心与惑一异故无有二智。
诸佛菩萨了此心惑不见一异。既无一异则
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权不实。如是五句
卷四 第 394c 页 T34-0394.png
皆不可得。但于不二而二。为众生故开于
二智。故二智以不二为体也。
次论四种二
智。
问。有人言照空为实鉴有为权。此波若
教二智也。内静鉴为实外动用为权。净名
教二智也。照一为实照三为权谓法华二智
也。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谓涅槃二智也。
评曰。不然。照空为实鉴有为权。盖是契中
道之妙观。离断常之要术。法身之父母菩
萨之本行。从波若已上涅槃已还。乃至华严
诸方等教皆通用之。不得偏属大品。次动静
分二智者。一切方等教辨菩萨行。皆以内静
鉴为实。外动用为权。贯通众经亦非属净名
也。
问。何以知静动分二智通诸经耶。
答。一
切菩萨皆有自行化他。今内静鉴为实是自
行。外动用为权是化他义。故知通一切教也。
问。何以知鉴空为实照有为权。亦通贯众
经耶。
答。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智度即是波若方
便即权义。龙树释大品分为二道。一波若
道二方便道。若尔净名二慧即是大品二慧。
而净名既云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即知
此二慧贯通众经也。
问。前明空有分二智。
后以动静明权实。皆通贯众经有何异耶。
答。约菩萨一人义论两种二慧取其鉴空照有
义多是自行。具如前也。若明动静义则具
自行化他则如后也。次云照三为权鉴一为
实。此偏约法华。是亦不然。波若后分已明与
法华齐。若尔则大品亦有此义。不应偏系法
华也。
又问设云法华以照三为权。鉴一为实
二智。故二智以不二为体也。
次论四种二
智。
问。有人言照空为实鉴有为权。此波若
教二智也。内静鉴为实外动用为权。净名
教二智也。照一为实照三为权谓法华二智
也。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谓涅槃二智也。
评曰。不然。照空为实鉴有为权。盖是契中
道之妙观。离断常之要术。法身之父母菩
萨之本行。从波若已上涅槃已还。乃至华严
诸方等教皆通用之。不得偏属大品。次动静
分二智者。一切方等教辨菩萨行。皆以内静
鉴为实。外动用为权。贯通众经亦非属净名
也。
问。何以知静动分二智通诸经耶。
答。一
切菩萨皆有自行化他。今内静鉴为实是自
行。外动用为权是化他义。故知通一切教也。
问。何以知鉴空为实照有为权。亦通贯众
经耶。
答。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智度即是波若方
便即权义。龙树释大品分为二道。一波若
道二方便道。若尔净名二慧即是大品二慧。
而净名既云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即知
此二慧贯通众经也。
问。前明空有分二智。
后以动静明权实。皆通贯众经有何异耶。
答。约菩萨一人义论两种二慧取其鉴空照有
义多是自行。具如前也。若明动静义则具
自行化他则如后也。次云照三为权鉴一为
实。此偏约法华。是亦不然。波若后分已明与
法华齐。若尔则大品亦有此义。不应偏系法
华也。
又问设云法华以照三为权。鉴一为实
卷四 第 395a 页 T34-0395.png
者。此三一为并是世谛。为通二谛耶。旧解
云。照四种一为实。谓因一果一教一人一皆
是世谛也。照三种三为权。谓机三教三人三。
无有理三亦是俗谛也。
评曰。不然。四一但
是俗谛则一乘义局。一乘之中若境若智俗
之与真皆入一乘。云何但取世谛耶。
问。乘
是万行故境非乘也。
答。十二门论初唱略明
大乘。次后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空
则具万行。若然者空为乘本。云何不取为乘
耶。今所明者照一乘中。若境智空有皆属一
乘。三乘亦尔。依经详之。不如旧说也。
次论
空有二智。有人言照空有二境审实不虚。故
名实智。观空不證涉有无著名为方便。
问。
此出何文。
答。大品云菩萨于空不著故不證
空。即知不證空是方便也。又云菩萨以方便
力故为众生受五欲。而无所染。故知涉有不
著亦是方便。
问。若以二照为实两巧为权。
二照应无两巧两巧应无二照。
答。二照两巧
更无别体。虽照而巧故名方便。虽巧而照
目之为实。如释论第百卷云。譬如金为妙物。
物不离金金不离物。但妙物义如方便。全义
如实慧也。
问。本以二谛境发生二慧。今照
二境为实慧。则二谛境应俱发实慧耶。
答。
正如此也。二谛发其巧照。义名实慧发其
照巧义名方便也。
问。古有此释不。
答。什师
注问疾品云。观空不證涉有无著皆名方便。
似此义也。有人言双照空有皆名为实。涉有
化人动用之义名为方便。此肇公释也。其序
云。观减照谓之实。见变动谓之权。虽是惑者
云。照四种一为实。谓因一果一教一人一皆
是世谛也。照三种三为权。谓机三教三人三。
无有理三亦是俗谛也。
评曰。不然。四一但
是俗谛则一乘义局。一乘之中若境若智俗
之与真皆入一乘。云何但取世谛耶。
问。乘
是万行故境非乘也。
答。十二门论初唱略明
大乘。次后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空
则具万行。若然者空为乘本。云何不取为乘
耶。今所明者照一乘中。若境智空有皆属一
乘。三乘亦尔。依经详之。不如旧说也。
次论
空有二智。有人言照空有二境审实不虚。故
名实智。观空不證涉有无著名为方便。
问。
此出何文。
答。大品云菩萨于空不著故不證
空。即知不證空是方便也。又云菩萨以方便
力故为众生受五欲。而无所染。故知涉有不
著亦是方便。
问。若以二照为实两巧为权。
二照应无两巧两巧应无二照。
答。二照两巧
更无别体。虽照而巧故名方便。虽巧而照
目之为实。如释论第百卷云。譬如金为妙物。
物不离金金不离物。但妙物义如方便。全义
如实慧也。
问。本以二谛境发生二慧。今照
二境为实慧。则二谛境应俱发实慧耶。
答。
正如此也。二谛发其巧照。义名实慧发其
照巧义名方便也。
问。古有此释不。
答。什师
注问疾品云。观空不證涉有无著皆名方便。
似此义也。有人言双照空有皆名为实。涉有
化人动用之义名为方便。此肇公释也。其序
云。观减照谓之实。见变动谓之权。虽是惑者
卷四 第 395b 页 T34-0395.png
之情正用此分二智。减照者同照二谛。静鉴
之义故名实也。有人言观空为实。鉴有为
权。此处处有文。须真天子经广出。又净名
问疾品缚解章四句论之。
问。云何释经四句
耶。
答。异解纷纶。今以上定林寺镜师净名
玄论释之。镜师云观空之心不能严土者。
此是慧无方便故缚也。观空之心即能严土
者。此是慧有方便故解也。若严土之心不
能观空者。此方便无慧故缚也。严土之心即
能观空者。方便有慧故解也。什公大意与此
似同。有人言二慧互相资。方便照有而能资
空。故能观空而不取證。二乘无有中行愿资。
故入空便證。是知方便资空而不證空也。空
慧导有令入有不著。若无空观导有则涉有
取著。如凡夫也。
问。方便资空令不證。既是
巧者实慧导有令不著亦是巧。则二慧俱名
方便亦并名实矣。
答。通皆例。然但不著有
则易。不證空则难。方便能令不證空。故与其
巧名。譬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龙莫
自能变。三解脱俱流注涅槃海。非方便大力
莫能不證。以方便大力有变无之巧不堕二
乘。故与其巧名也。
问。方便大力能变无令
不堕二乘。故名巧者实慧大力能令不堕凡
夫地。亦应是巧也。
答。已如前释。离圣则难。
勉凡则易。故方便力大实慧力小。又实慧但
是六地方便据七地。又实慧如母方便如父
有又实慧三乘共。方便独在菩萨。又方便必
有实。实不必有方便。又如什公答王稚远问。
方便与智同是慧性。但智浅而方便深。了实
之义故名实也。有人言观空为实。鉴有为
权。此处处有文。须真天子经广出。又净名
问疾品缚解章四句论之。
问。云何释经四句
耶。
答。异解纷纶。今以上定林寺镜师净名
玄论释之。镜师云观空之心不能严土者。
此是慧无方便故缚也。观空之心即能严土
者。此是慧有方便故解也。若严土之心不
能观空者。此方便无慧故缚也。严土之心即
能观空者。方便有慧故解也。什公大意与此
似同。有人言二慧互相资。方便照有而能资
空。故能观空而不取證。二乘无有中行愿资。
故入空便證。是知方便资空而不證空也。空
慧导有令入有不著。若无空观导有则涉有
取著。如凡夫也。
问。方便资空令不證。既是
巧者实慧导有令不著亦是巧。则二慧俱名
方便亦并名实矣。
答。通皆例。然但不著有
则易。不證空则难。方便能令不證空。故与其
巧名。譬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龙莫
自能变。三解脱俱流注涅槃海。非方便大力
莫能不證。以方便大力有变无之巧不堕二
乘。故与其巧名也。
问。方便大力能变无令
不堕二乘。故名巧者实慧大力能令不堕凡
夫地。亦应是巧也。
答。已如前释。离圣则难。
勉凡则易。故方便力大实慧力小。又实慧但
是六地方便据七地。又实慧如母方便如父
有又实慧三乘共。方便独在菩萨。又方便必
有实。实不必有方便。又如什公答王稚远问。
方便与智同是慧性。但智浅而方便深。了实
卷四 第 395c 页 T34-0395.png
相名实慧。不證实际名方便也。
问。如是四
说何者为实。
答。佛经有种种之说。随人随
义用之不得定执。如须真天子波若经下卷
明二慧有三十许异可寻之也。又今略示诸
异。经自有但就空分二慧。如观空为实慧知
空亦复空。故不證空名方便慧。自有但就有
中分二慧。如净名经。以身不疾为实。身疾
为方便。又云观身苦空无我为实。处生死
化物为方便也。自有空有分二慧如前释。
自有福慧分二慧以慧为实。以福为权自有
就自他分二慧。自行为实化他为权。自有大
乘为实小乘为权。皆可随文用之各有旨也。
次释法华四种二智义。
有人言法华但有
二种二智。一者照三乘为权照一乘为实。二
者照近为权照寿量佛复倍上数为实。今明
此经要具四种二智。一者初段中有三种二
智。后开近显远中复有一种二智。故成四
种。初段明三种二智者。初三一二智。二乘
人欲入菩萨法。要先须识三乘是权一乘为
实。以破彼迷权实无明。此二智是反三之始。
归一之初。故先须辨之。二者空有二智既改
三信一。则须学菩萨空有二慧。观空不證离
二乘地。涉有无著出凡夫境。故生在佛家
种姓尊贵。又空有二慧是法身父母。欲求
大觉者岂不学之。三者即此空有二慧是菩
萨自行耳。复应化度众生。故以内静为实
外动用为权。故有第三动静二慧也。
问。此
三种二慧有何次第。
答。初二慧令生信。次
二慧令生解。信解是自行。第三明化他要
问。如是四
说何者为实。
答。佛经有种种之说。随人随
义用之不得定执。如须真天子波若经下卷
明二慧有三十许异可寻之也。又今略示诸
异。经自有但就空分二慧。如观空为实慧知
空亦复空。故不證空名方便慧。自有但就有
中分二慧。如净名经。以身不疾为实。身疾
为方便。又云观身苦空无我为实。处生死
化物为方便也。自有空有分二慧如前释。
自有福慧分二慧以慧为实。以福为权自有
就自他分二慧。自行为实化他为权。自有大
乘为实小乘为权。皆可随文用之各有旨也。
次释法华四种二智义。
有人言法华但有
二种二智。一者照三乘为权照一乘为实。二
者照近为权照寿量佛复倍上数为实。今明
此经要具四种二智。一者初段中有三种二
智。后开近显远中复有一种二智。故成四
种。初段明三种二智者。初三一二智。二乘
人欲入菩萨法。要先须识三乘是权一乘为
实。以破彼迷权实无明。此二智是反三之始。
归一之初。故先须辨之。二者空有二智既改
三信一。则须学菩萨空有二慧。观空不證离
二乘地。涉有无著出凡夫境。故生在佛家
种姓尊贵。又空有二慧是法身父母。欲求
大觉者岂不学之。三者即此空有二慧是菩
萨自行耳。复应化度众生。故以内静为实
外动用为权。故有第三动静二慧也。
问。此
三种二慧有何次第。
答。初二慧令生信。次
二慧令生解。信解是自行。第三明化他要
卷四 第 396a 页 T34-0396.png
具此三。二乘之人方成菩萨也。又初二慧为
信。次二慧为解。第三二慧即是行。一切菩萨
要先有信心。次有解后有行。今寄五十二位
明之。前十信次十住。十住即是十解。以解
故起十行。行解成就任运趣菩萨道。可名回
向。回向既顺无生流则登平真悟。故名十地。
以三种二智配此位者。初二智为信即是十
信。次二智为解即是十住。第三二智即是十
行。解行既成则能向菩萨道。是故有十回向。
回向既顺无生流故登十地。无阶级阶级论
之故作此判。若阶级无阶级者一念具三种
二智也。
问。何故先解后行。
答。解行未始相
离。但随义理强弱故前后分之。但解之易故
有前。行之则难故居后也。次就此经后段明
一种二智者。此经后段辨本迹常无常二智。
识本是无生灭无始终为实智。识始终生灭
等用谓权智。故初段具三种二智第二段常
无常二智。故此经具四种二智也。晚见论分
明广说法身是常化身无常。则四种二智便
成五时权实皆坏矣。
问。何故次前三种二智
后辨常无常二智耶。
答。前三种二智谓菩萨
解行即是因义。始于十信终至等觉。后常无
常二智即是果位称妙觉地。故因果二门要
具四种二智也。次论三种二谛辨二智义。自
摄岭相承有三种二谛。一以有为世谛空为
真谛。次以空有皆俗非空非有为真。三者二
不二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二谛既有三转
约谛发智亦具三矣。初照有为俗照空为真。
次照空有为俗照非空非有为真。三者照二
信。次二慧为解。第三二慧即是行。一切菩萨
要先有信心。次有解后有行。今寄五十二位
明之。前十信次十住。十住即是十解。以解
故起十行。行解成就任运趣菩萨道。可名回
向。回向既顺无生流则登平真悟。故名十地。
以三种二智配此位者。初二智为信即是十
信。次二智为解即是十住。第三二智即是十
行。解行既成则能向菩萨道。是故有十回向。
回向既顺无生流故登十地。无阶级阶级论
之故作此判。若阶级无阶级者一念具三种
二智也。
问。何故先解后行。
答。解行未始相
离。但随义理强弱故前后分之。但解之易故
有前。行之则难故居后也。次就此经后段明
一种二智者。此经后段辨本迹常无常二智。
识本是无生灭无始终为实智。识始终生灭
等用谓权智。故初段具三种二智第二段常
无常二智。故此经具四种二智也。晚见论分
明广说法身是常化身无常。则四种二智便
成五时权实皆坏矣。
问。何故次前三种二智
后辨常无常二智耶。
答。前三种二智谓菩萨
解行即是因义。始于十信终至等觉。后常无
常二智即是果位称妙觉地。故因果二门要
具四种二智也。次论三种二谛辨二智义。自
摄岭相承有三种二谛。一以有为世谛空为
真谛。次以空有皆俗非空非有为真。三者二
不二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二谛既有三转
约谛发智亦具三矣。初照有为俗照空为真。
次照空有为俗照非空非有为真。三者照二
卷四 第 396b 页 T34-0396.png
不二为俗照非二非不二为真。
问。何故用三
种二谛耶。
答。略明六义是故说之。一者谓
各各为人悉檀。自有闻初得道自有闻后受
悟。是已根性不同二谛非一。二者为释如
来常依二谛说法。若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
者。若说空说有应依二谛。今说非空非有
乃至非二非不二。应不依二谛。是故释云二
谛三门说。此三门皆依二谛也。若说有为俗
说空为真。依初门二谛说法。乃至说二不二
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依后门二谛说法也。
三者为释佛教不同。经辨二谛虽多不出三
也。如经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释
论云为著有众生说空。为著空者说有。此说
初门二谛也。又云若有若无皆是世谛。故
说非第一义。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
无。如此等经是第二重二谛也。又华严云不
著不二法以无一二故。此第三重二谛也。用
此三门于一切经无所违诤。是故说此三种
二谛。四者欲渐引众生示阶级方便。无始已
来有此形心及以外物等。谓是实有。是故诸
佛出世而为说之。此是世俗实耳非圣实也。
若诸法本性空者乃名真谛。故中论云凡夫
颠倒为有。于世人是实名为谛。诸贤圣真知
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为谛也。而众生便
谓有非实谛空是真实。则舍有取空。是故
云空之与有此是二边皆是俗谛。非空非有
中道之法乃为真谛。或者虽舍二边复滞中
道。是故第三次明远离二边不著中道乃是
真谛。二边中道皆俗谛耳。五者为五乘众生
问。何故用三
种二谛耶。
答。略明六义是故说之。一者谓
各各为人悉檀。自有闻初得道自有闻后受
悟。是已根性不同二谛非一。二者为释如
来常依二谛说法。若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
者。若说空说有应依二谛。今说非空非有
乃至非二非不二。应不依二谛。是故释云二
谛三门说。此三门皆依二谛也。若说有为俗
说空为真。依初门二谛说法。乃至说二不二
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依后门二谛说法也。
三者为释佛教不同。经辨二谛虽多不出三
也。如经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释
论云为著有众生说空。为著空者说有。此说
初门二谛也。又云若有若无皆是世谛。故
说非第一义。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
无。如此等经是第二重二谛也。又华严云不
著不二法以无一二故。此第三重二谛也。用
此三门于一切经无所违诤。是故说此三种
二谛。四者欲渐引众生示阶级方便。无始已
来有此形心及以外物等。谓是实有。是故诸
佛出世而为说之。此是世俗实耳非圣实也。
若诸法本性空者乃名真谛。故中论云凡夫
颠倒为有。于世人是实名为谛。诸贤圣真知
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为谛也。而众生便
谓有非实谛空是真实。则舍有取空。是故
云空之与有此是二边皆是俗谛。非空非有
中道之法乃为真谛。或者虽舍二边复滞中
道。是故第三次明远离二边不著中道乃是
真谛。二边中道皆俗谛耳。五者为五乘众生
卷四 第 396c 页 T34-0396.png
说此三种二谛。初为引凡夫令舍有入空。故
明有是俗空为真。次为引二乘人欲令悟中
道。故说空有皆俗中道为真。三为菩萨令中
偏俱舍故。若偏若中并皆是俗。非中非偏此
乃为真。所以然者。菩萨之人谓凡夫二乘滞
于二边。而菩萨心游中道。为破此见故明远
离二边不著中道也。第六即世学者明三假
有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唯有此义但初门
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为
真。彼即云我自有二谛。复有非真俗为中道。
是故今云二谛与中道亦是俗谛耳。非二非
不二乃为真也。
法华玄论卷第四
明有是俗空为真。次为引二乘人欲令悟中
道。故说空有皆俗中道为真。三为菩萨令中
偏俱舍故。若偏若中并皆是俗。非中非偏此
乃为真。所以然者。菩萨之人谓凡夫二乘滞
于二边。而菩萨心游中道。为破此见故明远
离二边不著中道也。第六即世学者明三假
有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唯有此义但初门
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为
真。彼即云我自有二谛。复有非真俗为中道。
是故今云二谛与中道亦是俗谛耳。非二非
不二乃为真也。
法华玄论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