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方便品第二之一¶ (自动笺注)
法華義疏第三
吉藏
*方便品第二之
有四重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同異門,
四、通別門。
問:
此經玄音唱歎佛智甚深,多
讚善稱大慧平等,故文雖七軸宗歸一乘
今以何義初明方便
答:
將欲一乘為真實,
必須前明三乘方便若不前明三乘為方
便,即不得一乘為真實。
故此經云「開方
便門真實相」也。
注經云「既唱擬一之端,宜
前辨分三之意」,並其證也。
名門者,外國
稱傴和拘舍羅,傴和稱為方便,拘舍羅名為
勝智,謂方便勝智也。
方便之名有離有合。
所言離者凡有三義一者就理教釋之,理正
曰方,言巧稱便即是其義深遠、其語巧妙,文
義合舉故云方便
此釋通於大小,不專據
乘。
二者、眾生所緣之域為方,如來適化之法
稱便,蓋欲因病授藥,籍方施便,機教兩舉
名方便
此亦通於大小,非專據三乘
三者、履嶮得安稱方,稟教獲利稱便五濁
嶮非三乘則不安,故云履得安,稟三乘
則便獲利故以教為方以益為便,教益雙舉
故云方便
此亦通於大小,非專據三乘
合釋者凡有三義一者方便善巧之名,善
巧者智用也。
實無三,以方便是故說三,
名善巧
問:
三說三,云何善巧
答:
三說三眾生遂得實益,故名善巧
問:
既得
實益應名為實云何乃言方便
答:
就益而言
亦得稱實,今望理實無假名說三,據理
教故名方便
二者、說於三乘令眾悟入
一乘故此三乘為趣一乘之由漸,故名方便
如下文云「我設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我此
九部法入大乘為本」,故說三乘一乘之方
便也。
三者、合前二圓成一旨所以三說
三者,欲令因三悟不三,是以二言合成一意
也。
問:
三乘方便有幾種?
答:
凡有三種:一、身
方便,如現作二乘及垢衣長者樹王之佛。
二、
口方便,則無三說三,謂虛指門外明有三車
三、意方便,則二思惟也:一、思惟尋念過去佛
二、思惟我出濁惡世
此則上同古佛下順
生,二種因緣方便智,謂意方便也。
同異
門者
問:
舊亦明三乘方便一乘為真實,與
今何異?
答:
今序經始凡有四意:一、以三乘
方便以、一乘為真實。
所以立此義者,昔稟
教之人執三為實,不知三是方便,為欲行之
故,明三是方便、一為真實令捨三以入一乘
也。
二者、稟教之徒雖復捨三遂封一實,麁惑
雖去細染尋生,為對彼故明三之一皆是方
便、非三非一乃稱為實。
三者、稟教之流乃識二
方便,更封兩非為理極是故今明三一為
二、非三非一名為不二,二與不二皆是方便
非二非不乃是為真實。
四者、二與不二
至非二非不猶是四句未免名言並稱
便,諸法寂滅不可言宣為真實也。
方便、乘真實有四階,身方便、身真實亦有
四句也。
一、以短為方便、長為真實
二者、以長
短並為方便、非長非短為真實。
三者、長短
二、非長非短不二,二與不二並是方便、非
非不二乃名真實
四者、二與不二非二非
不二猶是四句,未離名言並名方便如來
四句斯忘百非皆絕乃稱真實
故〈壽量品〉
釋法身云非實非虛非如非異,具足十不」,
如彼文說之。
通別門者,據別而言,正以三
乘為方便,就通論之,方便善巧為義,善
通今昔也。
今欲融會三一之所由稱歎
佛之善巧所以然者,昔辨三教、今說一乘,前
後相義成鉾楯,則物不生信,故會釋云,所
以昔三今一者,蓋是深照物善巧施教,故
不相違也。
故方便是三一之總名今昔之通
稱,是以命初題「方便品」。
但此義難明,今以
四句顯之:一者、昔開今覆。
謂昔開三、今覆三。
二者、昔覆今開。
謂昔覆一、今開一。
三者、今昔
俱覆。
昔覆一、今覆三。
四者、今昔俱開。
昔開三、
今開一。
所以有此四句者,皆是如來知機
善巧為緣,無相違背,故悉名方便。
所以
方便通今昔也。
次舉無方便四句對顯之:一
者、昔緣執三覆佛一,不知說三為開一。
者、今緣執一覆佛三,不知雖一不失三。
者、執自性三覆因緣之一三。
四者、執自
一覆因緣之三一。
如此昔執皆是無方
便,故無方便亦通今昔也。
問:
文明方便
通今昔耶
答:
三請文云「諸佛第一方便」,
三乘方便不名第一一乘第一不名
方便,今言第一方便,則知是諸佛善巧智名
第一方便,有此巧智故能說一三也。
問:
亦得
一乘名方便,故言方便以不
答:
亦得爾
也。
故勝鬘經云「一乘大方便」,即是諸佛大善
巧。
勝鬘明一乘而題稱一乘大方便,法華
宗之首亦宜用一乘方便也。
問:
何故用一
乘為方便耶?
答:
如百論依空捨福,而論文云
「用無相捨福」,釋言以是方便則能捨福,若捨
有而滯空不名方便,捨有不著空故名為
方便
智度論云「破常而著無常無方便無
常,破常不著無常有方便無常」,又云「破二
不著一是為法忍」。
今亦爾,為破二乘故明
於一,亦不令著一,故此一名方便
所以然者,
生死以取相為源,入道用無著為本,故下文
云「我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問:
鬘、大品及此經皆明方便有何異耶?
答:
凡有
四句:一、合乘合慧,如勝鬘合五乘一乘,故
云合乘;若權若實總名大方便,故名合慧
二、
開乘開慧,如法華云「照一為權、照一為實」。
三、開乘合慧,亦如此經序昔二今一,故名開
乘;此之三一皆是如來知機識法善巧方便
名合慧
四、合乘開慧,如大品總說一切
皆入大乘,如〈會宗品〉云「若佛法菩薩二乘
法皆入摩訶衍」,故名合乘也。
大乘中自開
空有二慧,故名開慧
問:
大品已明一切法
大乘,與法華何異
答:
大品已會於法但未
會人。
會法者,欲明大無法不攝,故大品
云「若有實語一切善法者,波若是也」。
未會
人者,但二乘人至大品時大未熟,故未會
人。
法華則人法俱會,會人故同名菩薩會法
名為一乘
又攝大乘論云「有二種會,一、顯會;
二、密會」。
密會者如大品一切諸法皆入大
乘,顯會者如法華會人也。
又有二會:一、理
會;二、教會
理會者如大品一切諸法皆入
實相實相無二豈有三乘異耶?
七卷
光明經云「法界無二故乘無有三」,但未會三
教,故不名教會
法華理、教俱會。
問:
三乘是方
便,亦得名為實不?
答:
凡有四句一者、於昔為
實、於今為權,謂對今一以望昔三是也
二者、
今昔俱實,昔以三為實,今以一為實。
三者、三
一俱權,望正道為論,未曾三一,三一皆為
開道為道門,故皆權也。
四者、今實昔權,今
以一為實,於昔為非實義名為權。
問:
人天
亦是方便以不
答:
若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
黃葉為真金亦是方便,若直說五戒十善
感人天身,不名方便
次開文句者,從此品去
至〈分別功德品〉格量以來十五品半經,名為
正說
大開為二,凡有十種一者從初品至〈法
師品〉凡有九品,明乘方便、乘真實次從寶塔
品〉竟後有六品半經,明身方便、身真實
昔日
三乘乘方便也,今明一乘謂乘真實也。
日生滅之身謂身方便也,今無生滅身謂身
真實也。
所以雙開此二者,釋迦一化凡有
時:一者、雙說;二者、雙覆;三者、雙開
言雙說
者,佛初成道華嚴之會,為諸大士究竟法、
圓滿身,故長者師子羅列寶物即是
其事,故說雙說。
小器未堪,故鹿苑會隱
一明三、覆本開迹是以長者止於傍使更遣
餘人,脫珍御服著弊垢衣,即是其事,謂雙
覆也。
至法華之會俱開二權、雙示兩實,謂
雙開也。
初之雙說謂根本法輪,次之雙覆謂
支末之教,後之雙開謂收末歸本
此之三門
非但釋迦一化總攝一切諸佛教門
法華
會終具足三門,但對昔雙覆故言雙開耳。
二者、大明佛化凡有三門法華之前一切
邪歸五乘之正,謂攝邪歸正門。
此經初分
五乘異同歸一道,謂攝異歸同門。
此經
分明法身之果,謂引因趣果門。
此之三門
無教不收、無人不化,斯經對昔但有二門,若
結會終始三門也。
玄義序之。
三者、大明
佛事凡有三輪:一、知他心,二、現神力,三、說
教門
此之三輪佛事而不收、無群生而不
化,但初分經會五乘之教歸于一乘,謂說法
輪。
後分之經明延促自在脩短適化,則神通
輪。
前文云「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後章
經云「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則其證也。
四者、大
明佛德凡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波若;三
者、解脫
正法為身故曰法身,無境不照
名為波若無累不盡故稱解脫
所以佛德
但明三者,法身波若無德不圓解脫一門
無累不盡
但德無不圓復開為二:一者、法
身;二者、智慧
世間有身有智。
法身
為體,智慧為用。
內智無不照為波若,外
無不應,功由法身也。
又為對生死但有於
三:以對生死報障故說法身;對生死業障故
說解脫;對煩惱障明於波若
又總十二因緣
不出三道:謂苦道、業道煩惱道。
如來登中
第一義山頂,與無明父母別,故永免三道
具於三德
又對二乘三德未圓,明如來三德
圓。
有法身明如來身業,有於波若如來
口業,辨於解脫如來意業,如〈四相品〉說。
此經亦具明三德所以稱妙,以凡夫二乘
三德名為麁,但初分經明於波若,後分
之說辨於法身,斯二無累即是解脫
問:
後分
明法身其文可見,初分云何辨於波若
答:
如前云,釋迦玄音唱歎佛智甚深,多寶
善讚大慧平等即是其事。
問:
何處有明解脫
德耶?
答:
譬喻品〉云「二乘但離虛妄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但離虛妄名為解脫者,
但免三界分段見思之惑,若具斷五住
傾二死名一切解脫
正用此法簡異二乘,令
捨保三歸一極
五者、總談大小諸教,不出
因果法門
大乘因果凡有二門:一、通因通
果;二、別因別果。
通因通果者,通明十方
世諸佛同行不二之因,同得一極之果。
初分
經文正明斯法,謂通因通果。
次明別因別果
者,別明釋迦久已成佛過去長遠之因,未
來證不滅常住之果,後段經意正明斯法,謂
別因別果也。
六者、總明諸佛不出權實二智
真應兩身
三乘之智為權,鑒一乘之智為
實。
初分之經正說二智
王宮現生伽耶
成道應身也;無始無終非生非滅為真
也。
後段之經盛談斯義,故辨於二身
七者、此
經秤妙法者,即是一乘
故〈譬喻品〉云「是乘
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無有上」。
但乘有
二種:一、所乘之法;二、能乘之人。
具能乘所
乘則乘義始圓。
初分辨所乘之法,即是法妙;
次〈現塔〉以去明能乘之人,謂人妙也。
何以
然?
如〈方便品〉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
慧力莊嚴以此眾生」,則所乘之法也。
〈見塔〉
以去正釋如來無常義,故辨能乘之人。
此人法更無二體,則一正兩義說之。
統御
之義為人,可軌之義為法,然正觀未曾人法,
眾生故強稱人法也。
八者總論眾生迷倒
凡有二種一者、迷因;二者、迷果。
初分之經
破於迷因,後分之經斥於迷果。
所言迷因者,
昔於一佛分別說三,則指大因為小果,封
教之徒遂執小果以為究竟,不知小果則是
大因,故是迷因。
今明汝等所行是菩薩道,還
指小果為彼大因,破其自保究竟之執,故是
破迷因也。
後分之經斥迷果者,如來之身實
無生滅,凡夫二乘謂是生滅無常,故破彼迷
情辨法身常住所以斥迷果也。
問:
昔說大因
為小果,今還指小果為大因者,亦得昔說法
身為生滅,今還指生滅為法身耶?
答:
斯義不
類。
昔覆相說如來有為生滅,今開方便門
真實義,故辨生滅應跡無生為法身。
但封教之流執跡迷本,故開真應兩身,而小
果大因更無二法,與此非類也。
九者、總收
凡有二種一者、自倒;二者、他倒。
初分之
經斥於自倒,後分之經破於他倒。
自倒者,二
乘之人實非究竟,以顛倒故自究竟,故身
子云「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
為是行道」,則其事也。
後分之經破於他倒
者,如來果德二乘為他,自惑己身既入無
餘,謂如來身亦同灰斷,故是他倒。
今二段
之經雙破兩倒,初段之經顯二乘究竟
其自倒,後段之經明法常住其他倒。
自他倒除一切惑盡,便改小志發於大心
又初段經破其自倒,令二乘人知彼涅槃
常住,則破其常倒,後段經文其他倒,顯
如來常身破其無常之倒。
二倒既除則應期
悟道
問:
初分經破常倒,備破四倒不?
答:
破也。
二乘之人自謂彼涅槃常則有樂淨,
雖無人我有法我亦有我倒,故知初經具
常等四倒
分經備破二乘人,謂佛是無
苦空無我不淨,亦具破四倒
經始終既
具破八倒,則是說涅槃竟,所應悟者並皆得
道。
燈明不須涅槃,意在於斯。
釋迦
鈍根之人未悟,更廣說法華後為說涅槃
之教耳。
問:
前文何處破常倒耶?
答:
譬喻品〉云
「但盡生死其實未滅」,既稱未滅,豈是常耶?
無常者,其文易顯。
問:
二乘俱迷因果自他
兩倒,是何惑耶也?
答:
其人四住已傾,但有
無明故生斯謬。
十者、大明說法凡有二門:一
者、直說;二、相成說。
初分之經名為直說,直
說者,明理無二唯一清淨,故稱為妙。
文云「唯有一門而復挾小」。
所言一者,無
九十六種之別,亦無五乘之異,唯有一道
淨,故名為一;至妙虛通秤之為門;不容凡夫
愛見之心故名為挾;亦不受二乘斷常之見,
秤之為小。
初分之經正明一道清淨,斥凡夫
愛見二乘斷常,故名直說
後分之經稱相成
說者,前雖言一道清淨,未知此一為是無常
為是常住
若是無常猶同九十六種,還同四
乘之異,乃是麁法不名為妙;以一道清淨
恒不變故超前兩異,故名為妙
所體之法
既其是常,能證之人亦是常住
涅槃云「諸
所歸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仍以
成前獨一妙義始彰,故為相成說也。
十義皆是大判為言,其前章非無後意,後
章非無前意,但一往示其起盡從多為論,故
作此分之。
問:
開為二段如上十門如其不開
云何識教?
答:
經名「妙法蓮華」者,始終皆辨中
道不二正觀故名為妙無得無依無所染著
故云蓮華
凡夫著有、二乘滯空、菩薩中道
如是一之與三、常無常乃至一毫取著皆是
麁法,不名為妙,並為染累非是蓮華
今但
得一觀則一切佛法,正觀微妙故名
妙法至人用此為身為法身,諸佛以此
性故名佛性獨一自在名為一乘,無境不照
稱為波若無累不寂名為涅槃,故云「波若是
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
學者但須觀心清淨是以文云大事因緣
出現於世,謂開佛知見」,佛知見者則正觀也。
雖有十義今且依乘方便真實、身方便身真
實以開二段文也。
問:
初段明乘真實者,為正
明因、為正明果
答:
初段略說、廣說及後證說,
歎佛慧,則正明果乘義也。
所以然凡有
二義一者、果乘德無不圓累無不盡故稱為妙,
可喻蓮華
蓮華者以其臺葉具足如德無不
圓,清淨無染如累無不盡,故云「是乘微妙
第一」,故以果乘為正。
因乘德猶未圓累未
盡故不得稱妙,闕斯兩義不得喻如蓮華
也。
二者、初分之經正明二乘果是方便,故明
一佛為真實,則令捨小果求大乘果,故明
果乘為正也。
既明一佛果乘,則以二乘之果
攝屬因乘,令彼修於佛因以求佛果也。
就前
後二段各開四別。
初文四者:第一、略開三顯
一動執生疑;第二、執動疑生申疑致請;第三
廣開三顯一斷疑生信;第四、辨流通
所以
四段者,今日時眾大機已動,應開一乘
之說,但執三來久未得廣明,且略開三顯
以動執生疑也。
稟教之流忽聞非常之說,故
執動疑生、申疑致請。
執動有可除之義,疑生
有可解之理,既其有請故受請廣說,破彼三
執、斷其一疑、生於信解,此一周說竟。
遠被
未來,故次辨流通
示文處者,從此品初盡
長行與偈第一段也。
從「爾時大眾中」竟身子
三請第二文也。
從「爾時世尊告舍利弗」竟〈授
無學人記品〉七品半,第三文也。
法師一品
四文也。
初文為二:第一、因歎二智髣髴
開宗第二分明略說
所以髣髴開宗、後分
明略說者,正言一實之理不可直說,三執
不可頓排,今欲悟物斷疑,故歎佛二智
二乘所知
歎佛二智髣髴顯實,明二乘
知則髣髴開權。
前章既以髣髴,故後稍漸分
明,但未得廣陳,所以略說
就初段又二:第
一、長行第二偈頌
長行有二:初、寄言二智
二、止言加歎二智
初又二:一、歎諸佛二智
二、歎釋迦二智
初歎諸佛二智又二:前經
序佛從定起及出對揚之人,次正歎二智
「爾
時世尊」者,佛入三昧作事訖,今是說法
至,故從定起也。
三業而言:入定意業利益;放
光是身業利益;今欲明口業利益,故從定起
也。
安祥」者,示大人之相,欲明大法,故先示大
人相
安祥者,動寂無礙也。
故論云「顯如
定力自在無人驚動故稱安祥」。
告舍利弗」
者,出對揚之人也。
問:
何故不告菩薩也?
答:
聞自保究竟,今欲斥之,是故告也。
菩薩無有
此患,故不告菩薩
問:
何故不告緣覺
答:
法華
之會無緣果人,雖有緣覺因人,不及利根
聲聞,故不告也。
問:
此經開宗告身子,與大品
何異
答:
大品密告,以密令小人而學大也
經顯告,顯令聲聞菩薩道,故顯告也。
問:
爾,何得智度論云大品祕密法華祕密
答:
大品不明二乘作佛,但明菩薩作佛,其義
易解,如用藥為藥,故不名祕密
法華明二
乘作佛,望昔為難解,如用毒作藥,故稱祕
密。
問:
此經就誰為難易
答:
大品望昔教,阿難
易解,以菩薩大人,還明大人作佛,故阿難
解之,所以大品付囑阿難
法華二乘作佛,
異於昔教,於聲聞難解故法華不付囑阿難
所以聲聞者,依法華論意凡有五義:一、令
聲聞修行大因;二、令取大果;三、令聲聞人
修行大因與於大果心不怯弱;四、者為欲令
餘人善思念,故明佛對小心令作佛,餘人
豈不求作佛耶?
五者、令聲聞人不起所作已
辦心,故前令取大果,今令棄小果。
問:
何故
不告餘聲聞告身子?
答:
身子根緣先熟最
領悟,又是逐佛轉法輪大將
又今說平等
第一智慧,宜對智慧之人。
根緣所宜故也。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者,第二正歎諸佛二智
也。
無有人請而佛自說者,有二義一者、示
如來大悲純至機動則說不待他請。
肇公云
「真友不待請,如慈母之赴嬰兒」。
二者、欲顯理
深玄無人能問,故自說也。
如下偈云「道場
所得無能發問者」也。
言智慧者,經說
同,或但一果智謂如實智,以因中惑猶未盡、
所照未真實,果地惑無不故智無不實也。
或開二智照空為一切智,鑒有為一切種智
此從所照二諦為名,以法莫離於真俗故智
唯開於二也。
或開三智,如此經〈囑累品〉說
「佛智、如來智、自然智」。
佛智一切種智也,如來
智即一切智也,自然智則無功用智
上之二
任運而知,不須作意故稱自然
又云四智
如〈譬喻品〉說,前三同於上,第四稱師智
師智者,上三不從得也
四智是經之
正宗故稱諸佛智慧也
就文為三:初、雙標;次、
雙釋;後、雙結
「諸佛智慧」者,標佛實智也。
「甚
無量」者,歎佛實智,然凡夫二乘及以菩薩
不能測量佛智源底,故名甚深,亦不能測量
佛智邊岸故稱無量
無量壽經云「如來
慧海深廣無崖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法華明甚深有五種:一、義甚深,謂佛果德
有無量義。
二、體甚深,謂平等法身無有差別
三、內證甚深,謂佛證於法身法身相應
內證也。
四、依止甚深,十方佛同依止法身故。
五、無上甚深,無上菩提是佛所證。
果德要具
此五也。
又甚深者,四句莫得其底故曰甚深,
百非不測其邊故曰無量
問:
應但言深,何
故云甚深?
答:
深中之甚故云甚深。
然如來妙
未曾愚智,為對二乘之愚強歎為智;亦非
深淺量與無量,為對二乘之流不能測量
無量
華嚴云「法界非有量亦復非無量,
牟尼超越有量及無量」也。
又偏歎佛二智
者,意欲明唯佛智究竟、餘智未究竟,此是顯
究竟以密斥二乘究竟也。
論又云「為諸大
眾生尊重畢竟欲聞如來說」故,所以歎佛
智也。
說法二門:一、歎藥門;二、授藥門。
略說是歎藥門,後廣說是授藥門。
問:
佛德無
窮,何故偏歎智慧
答:
一乘萬德為體,於萬
德之內慧為其主,故偏歎慧也。
「其智慧門」,第
二、標權智權智也。
「其智慧」者則牒上智
也,「門」者權智
一切教為通佛智,故以
切教為佛智慧門,故正取一切教為門。
如〈藥
草喻品〉云「於一切法智方便而演說之,其
所說皆悉到於一切智地」,則其證也。
又教
能通生觀解,為解為門。
然教能生實解,與
實解為門;亦令識權,與權解為門。
難解難入
者,始不能為難解,終不能悟為難入。
一切
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者,出不解之人也。
歎佛智甚深,為欲顯一也。
智慧難解
難入乃至二乘不能知,為欲斥二乘也。
二乘
所以不能知者如來一說三,為令因三通
一,故三為一門二乘遂住於三,不能因三
以悟一,是故不能知三也。
二乘不解三,又
不入一,則住在門外,故下偈云「在門外立」。
問:
上既明難解難入何故但言不能知耶?
答:
乘尚不能知說三以表一,何況能因三以入
一耶?
所以者何」下,此第二雙、釋諸佛二智也。
所以實智甚深無量權智難解難入者,以行
因既積故果深妙難解難入也。
應對二乘
所以不解者,殖因既近果智便鈍故不能解
也。
此文二句:初句明值佛既多,次句明修
久積
修行久積二句次第:初句正明修
一切行,次句明雖復修行精懃勇猛
前句
明所策之行,次句則是能策之勤。
名稱普聞」
者,德樹於內故名流於外。
所以知備修眾
行及精懃勇猛者,以修行諸行時名稱普聞,
故證知爾也。
又依攝大乘論明四種修者,「供
無量百千諸佛」者,值佛既多經時必久,謂
時修也。
盡行諸佛無量道法」者,無一行
不修,謂無餘修也。
勇猛」者,修行之時心不悠
至到勇猛,謂尊重修也。
精進」者,念念
法相續,不令餘念間之,謂無間修。
前是頓方
便,今是常方便也。
此之四修則內德,以
內德既備故外名普聞。
成就甚深」下,第三雙、
二智
結實隨宜所說,次結權智
所以
復須結者,以義有三門,謂標、釋、結,方乃具足
故也。
舍利弗吾從成佛以來」下,依法華論,上
來明妙法功德門,謂如來所證妙法甚深、難
解難入;今歎如來法師功德,以佛成就諸功
德,故能化眾生
二者、上歎諸佛二智,今第二
釋迦二智也。
所以前明諸佛、後辨釋迦者,
悟物以漸也。
前辨諸佛開宗,後明釋迦
順,則使執三之流不生疑謗
就文亦三:一、歎
權智;二、歎實智;三、重歎權智
問:
今歎釋迦
二智,與上何異
答:
凡有三義一者上略歎二
智,今廣歎眾德,初略後廣為解義故。
二智
一乘之主,故初略歎二智;果乘無德不備
故後廣讚眾德。
二者、歎諸佛,明從實起權;歎
釋迦,以權通實。
三者、歎諸佛,舉因釋果;嘆釋
迦,舉果釋果。
「吾從成佛已來」者,嘆權智也。
權智凡有二義:一、如上釋諸佛從實起權,
從權起實。
二者、遂文勢相接上略權智
難解難入,故今廣釋權智難解難入
意也。
「吾從成佛已來」者,此言成道凡有二義
一者王宮現生伽耶成道從此已來方便
二者、依下經文,明久已成佛從此已來施於
方便,此明用權智之時節也。
種種因緣」者,第
二、正明用權智也。
因緣」謂三乘人所度因緣
也。
明其入道不同、由籍各異,故云「種種」也。
「種
譬喻」者,凡有二義一者、為三乘人各說譬
喻,如智度論云「佛於三藏中為諸聲聞說種
譬喻,但不說揵闥婆城喻,乃至為諸菩薩
廣說十種喻」等也。
三藏所以不說揵闥婆
城喻者,為三藏不說一切法本性空,乾城
辨能成之因、所成之果本無所有,故三藏
不說也。
而成實論亦有此喻者,引菩薩藏中
譬就小乘法中釋耳。
二者、三乘人合喻,如三
鳥出網、三獸度河也。
「廣演言教」者,上喻今法
也。
無數方便」者,上之法譬皆是善巧名方
便。
上法譬皆是口業,今明身業現神通,意
業密化,謂無數方便也。
法華論云「方便者從
生覩率天乃至現大般涅槃故」也。
又云「無數
方便示現外道法顯過失示現正法
德」。
有四方便:一、令入諸善法;二、令斷疑
三、令入增上勝智;四者、依四攝攝取眾生
八相正方便,今是示邪方便也。
引導
生令離諸著」者,此明用權意也。
所以無數
方便者,為令眾生離著故也。
眾生染著三
界,欲令離之故說三乘不言實有三乘究竟
汝還遂保執三乘究竟,故不解佛意,故上云
難解難入」也。
又我設方便本令離著,今遂保
三乘,此則是著於無著,故不識佛意也。
華論云「著有四種:一、著界,則著三界
二者、著
地,謂從著初禪乃至非非想及滅盡定。
三者、
著分,謂在家出家分。
在家分者謂著己同
類作種種業及邪見故,著出家分者著名
利養種種煩惱諸覺故也。
四者、著乘,謂著小
乘及大乘也。
」「所以者何」下,釋權智也。
以內
既圓故外用善巧利物也。
舍利如來
見」下,第二、嘆實智也。
上以方便知見故是
權智,今直稱知見廣大深遠,名為實智。
句標知見下以四義歎之:照無不遍稱「廣」,超
二乘之表為「大」,豎不見其底曰「深」,橫莫究其
邊稱「遠」。
無量無礙」,舊云四等無量,四辨
無礙,今依法論說無障無礙
上標知見
次以二門嘆之:一、廣大深遠歎智無不圓;二、
無障無礙嘆累無不盡。
「力無所畏」者,從品
至此文,雖有諸佛及以釋迦但是智慧
也。
從此文下具歎一切諸德,非獨智慧甚深,
一切諸德亦甚深無量
所以具嘆一切德者,
二種義:一者、以眾德為乘。
今欲讚歎一乘
故備歎一切諸德。
二者、惑者聞歎佛智甚深,
謂餘德不爾,故稱歎餘德皆是甚深,非二乘
所知也。
十力是佛內德故初歎之,以知根識
藥故說十力以內十境外說無懼,故次
無畏
「力無畏」者,歎佛智慧
禪定解脫三昧」,
歎佛功德
「禪」謂四禪,「定」謂四無色定,「解脫」則
八解脫,「三昧」則是空無無願
此之四門
次第,初得四禪,次得四空具足八禪,次
八解,以得八解之定故能證三空門也。
此中諸科皆是一體,隨義分之。
功德積聚
名為禪,斂攝不散稱之為定,萬累都夷故名
解脫,其心正直故云三昧
深入無際」者,上
別列八科諸德,今總歎之。
於一一德佛皆窮
其邊底,餘人不知其際畔故云無際
成就
未曾有法」者,上正八科德猶未盡,故今
總結歎也。
舍利弗!
如來種種分別」下,第三
次重歎權智也。
上文生,上明成就一切
曾有法,以內德既圓故外巧說法外巧說法
二種一者巧說法,二、巧稱機。
言辭柔軟」,
上歎四無礙智,今讚五種音聲
與上嘆權智
異者,前明說權意,謂令離諸著,令其不著小
則是捨小;今讚佛巧說之德,令其欣大也
「舍
利弗!
要言之」下,如來非但巧說一能,取
要言之具一切希有勝用也。
止舍利弗」下,第
二、寄止言如歎二智也。
上雖稱歎甚深無量
猶涉名言,未窮稱歎之美;至人之智心行
斷言語又滅,歎所不能歎,乃窮歎美之極,故
寄止言歎名加歎二智也。
又止言者,則卷束
文歸無名相也。
上開諸佛二智釋迦權實,美
實智為甚深,嘆權智為難解,此皆是無名
假名相說耳。
然諸法實相未曾有諸佛之
釋迦、深與不深、權之與實。
波若云「諸法
非深非妙乃至非智非愚、非權非實」也。
又止
言者,欲令大眾於法起尊重心,生後三請故。
又欲令五千之徒離法座故。
依法華論云
示法眾生心已滿足故」,此意明大利根
薩聞上所說,已得了悟不須更說,故止言。
此意,略說一周正為菩薩,以菩薩利根聞略
說則便領解聲聞根鈍未能了悟是故三請
聞廣說方解。
略說通為大小二乘,而菩薩
前解,廣說偏為聲聞
古亦有此一釋。
就文為
兩:一、標止言,二、釋止言。
初如文。
所以者何」
下,第二、釋止言,為二:初、明法妙,眾生不解,故
不可言
次、明唯佛能解,故不須言。
不言之意
唯此兩也。
問:
由來云此經照三乘方便,照
一乘為實智,體終是有法何得名絕言耶?
答:
他云,一乘之智絕三乘之言也。
難曰:雖絕三
乘之言,猶有一乘之言,何名絕言?
又若一乘
三乘之言名絕言者三乘亦絕一乘之言,
應是絕言。
若三一不得互絕,亦應牛馬不得
互無也。
今所明者此中正歎佛智,故下文云
我所智慧微妙第一」,又云「是法不可示,
言辭寂滅」。
如來之智非有非無、不三不
一,離人離法、絕觀絕緣一切名言所不能及,
名絕言
大品云「佛初成道常樂默然不樂
說法」。
所以不說者,肇師云「言之者失其真,知
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無之者傷其軀」,
以是義故不可言也。
「唯佛與佛」下,第二、明唯
解故不須言。
釋論云「若兩佛相對無所
言」,則其事也。
「諸法實相」者,法華論云「謂如
來藏法身之體不變故此名實亦名佛性」。
正法,正觀之異名也。
所謂諸法如是相」者,前
實相一相門,此下十事差別相門
以明此二門者,明諸法不出差別、無差別
境,諸佛之智亦不出差別、無差別二智
知無
別名一切智,則如來智;照於差別名一切
種智,則是佛智。
今既嘆佛智,故舉境顯之。
問:
何以得知差別、無差別二義耶?
答:
後偈文具
兩義
如是果報種種性相義」謂差別
也。
「是法不可言辭寂滅」此無差別門也。
今言差別、無差別者,差別宛然而無差別,故
云不壞假名而說實相;雖無差別宛然
別,故云不動真際建立諸法。
如此了悟,唯是
佛能,故歎佛智也。
問:
前句云唯佛與佛乃能
究盡諸法實相,今稱所謂相性,還是釋前實
相,云何言前是無差別、後是差別耶?
答:
前標
實相、後明性相者,欲明差別、無差別,故舉差
別釋無差別也。
問:
此文十句明何法耶?
答:
通而言之,即明一切法皆具十門
故智度論
一切法皆有九種,與此大同
法華論略明
五法,通一切法
今依後偈文,且就佛因果
明於十法,故偈云「如是果報種種性相義」,
故知約佛因果,明性相義也。
因果,通具萬
萬德今且波若因果顯之。
如是如是
性」者,波若以無著為「相」。
無著之相體可改
稱為「性」。
波若以正觀為「體」也。
波若有斷惑
之功故名為「力」。
波若有照境之用故稱為「作」。
從習無所得觀生故稱為「因」,則四緣因緣
也。
實相境發實相智名之為「緣」,則四緣
緣緣義也。
如是如是報」者,有人言,一體
異耳。
遂因力為果,詶因義為報
依毘曇義,
通報別,有為無為稱為果,報但有為;果
有漏無漏,報但有漏;果通三性,報但無
記。
涅槃經云「無漏之法但從因生,更不作
因名之為果;有漏之法更能生果稱之為報」。
大乘論云「生義名果,熟義名報,共用
果,獨用為報」。
今且依佛因果義釋者,波若
為因,薩婆若為果;五度為因福德莊嚴
報。
又佛德詶因為果,更起應用為報
法身為果,報身為報
涅槃云「涅槃無因
而體是果,則是法身本有;修因所得稱為
報」。
如是本末」者,波若為因名本,薩婆若為
名末;亦得云由薩婆若故說波若,故薩婆若
為本、波若為末。
故智度論云「波若為佛生因,
佛為波若說因」。
十地經云「如是十地義諸佛
根本」,則十地為本,佛為其末。
又言「如是
十地義從智慧出」,則佛為本,十地為末也。
究竟等」者,攝上因歸於非因非果不二之
理。
故〈藥草喻品〉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
於空」。
偈文為二:初、頌寄言二智;次、頌止
言加歎二智
長行寄言二智為二:初、歎諸
佛;次、歎釋迦
今偈轉勢頌之,開為二別:初二
偈,頌歎二智;次兩偈,釋歎二智
初兩偈開
四雙釋之:一者、初偈嘆諸佛二智,次偈歎
釋迦二智
二者、初偈總歎佛德,次偈別歎佛
德。
故偈云「佛力無所畏」,此明佛實智,「及佛
諸餘法」謂佛權智,以權智唯為化他故名餘
法。
三者、初偈歎至人,故云「世雄不可量」,次偈
歎極德,謂「佛力無所畏」也。
四者、初偈歡無差
別智,謂內外並冥、緣觀俱寂;次偈歎差別
明於境智,如十力十境等。
「本從無數佛」下,
第二兩偈,舉因釋果。
二偈為二:初偈舉諸佛
因以釋諸佛果,次偈舉釋迦因以釋釋迦果。
又初偈舉因釋果,明果深妙眾生不解;次偈
舉因釋果,明唯佛能解
又初偈正辨於佛所
行因,故果義甚深;次偈明行得果,故果義
微妙
如是果報」下,第二、頌上止言加歎二
智。
長行前標止言、次釋止言;今但頌釋止言。
長行釋止言為二:前明眾生不解,次辨唯佛
解;今還頌此二。
有十三偈半,開為四章:初
一行偈,頌唯佛能解章門;次一偈半,頌眾生
不解章門三有九行半,釋眾生不解章門;次
一行半,釋唯佛能解章門
長行前明眾生
解,後明唯佛能解
今偈欲接前偈文,故前明
唯佛能解
上半標所解之法,下半出能解
人也。
如是果報」者,頌十事果報二句也。
性相頌因中二句也。
中有法報二身,因中
有外相內性也。
「是法不可示」下,第二,明眾生
不解
半出所不解之法,下半明不解之人。
而言是法不可示者,則上大果報之法,言辭
寂滅,故不可示也。
上明無名相中名相
說,故開因果二,然開因果二為欲令悟非因
非果不二,故云寂滅
半明不解之人也。
「除
菩薩眾信堅固」者,此半行偈為欲釋疑
及斥二乘也。
釋疑者,前偈明唯佛能解,次
偈云除佛已還一切眾生悉不能解
眾生何由
悟佛智耶?
是故釋云,除諸菩薩信力堅固
信解耳。
至佛之時乃名證解,此如涅槃經云
十地菩薩名聞佛性,唯佛得名眼見佛性」,
佛性則是諸佛智慧
涅槃云「佛性名第
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也」。
言斥二乘者,
既言唯菩薩能信,則顯二乘不能信也。
欲令
二乘不信得信也。
「諸佛弟子眾」下,第三
近前眾生不解章門
就文為三:第一
明聲聞人不解;二、明緣覺不解;三、明菩薩
解。
三聖不解何況六趣
故自忘言
又最
初偈以明六趣不解,故今但辨三乘不解
而言之,三乘六趣九道眾生不能知佛智
也。
所以然者,如來之智非聖非凡絕緣絕觀,
故聖凡眾生不能解也。
聲聞不解開為三
章:初、明鈍根聲聞不解;次、明利聲聞不解
三、明利鈍共思量不解也。
初,「其力所不堪」者
二種義:一者、對前菩薩信解,今總序利
一切聲聞不能信解,故云其力所不堪。
者、欲明鈍根聲聞不能解於佛智,故云不堪
兩段,如文易知。
辟支佛利智」下,第二、明緣
不解
聲聞具舉利鈍緣覺但舉利者。
度論云「鈍根緣覺不及舍利弗等」,故不須
之。
「新發意菩薩」下,第三、明菩薩不解
就文為
二:初、明始行菩薩不解,如文。
不退菩薩」下,
第二、明不退已上菩薩不解
亦得開為二人
初、明小乘不解小乘之內有聲聞、緣覺
次、
明大乘人不解大乘中有初心之與終行。
上六道,合十人也。
問:
二乘菩薩何故
解也?
答:
前已釋之,今當更說。
二乘所以不解
者,以斷常所得心豈解諸佛不斷不常
所得正觀也?
問:
二乘亦有不斷不常,云何言
皆是斷常
答:
二乘乃無凡夫外道斷常,若望
諸佛菩薩,裁起心墮斷常。
中論云「若有
受法則墮於斷常」也。
菩薩不解者,直云
「因人不知果」,其言易信。
今明如涅槃云「十住
菩薩有所住故見不了了,諸佛如來無所住
故見則了了」。
「又告舍利弗,無漏思議」,第四、
釋唯佛能解章門
無漏思議」者,上明二乘
無漏者,猶是成實、毘曇無漏,今總上二乘
菩薩皆名有漏,以有所得心未淨故;今
無此諸漏,故云無漏
思議者,心行斷故不
可思,言語滅故不可議,以佛智慧思議
故,凡聖大小所不能解,則釋上義也。
半偈
明唯總別二佛能解也。
舍利弗當知」下,第
二大段、分明略說
對前髣髴故云分明,形後
廣文稱為略說
此文接上來者,上明九道
不解佛智,十方能解,恐二乘自絕
信受,故今略明權實二智令其生信,故有
此文來也。
就文為二:初、就諸佛以顯一;次、
釋迦以開三。
二章各三。
初章三者:第一
半行,標諸佛說同;次、半行,勸信;後、半行,正顯
實。
「諸佛語無異」者,以理既不二,教表於理
故教亦無異。
又佛恐時眾疑昔三今一語
差別是故今明佛語無異
又昔說於三非是
真實可有迴異,今一乘既是真實則語無迴
異也。
當生大信力」者,昔信三乘名為小信,今
一乘名為大信也。
要當真實」者,諸佛說
適緣不同,或始終俱小、或初後並大、或始
終大、或初大後小究竟而言,在於後時
定說大,以無有永住四乘、必當成佛,是故
後要說一乘
斯事則決定,故言要當也。
次、約
釋迦以開三者,初一偈明所對之人,次半行
正開權,後半行釋開權意。
言「處處著」者,則三
界處,以眾生三界處,故假說三乘引之令
出,蓋是為出三界故明三乘不言道理有三
說於三也。
又有此文來者時眾疑云道理
既無三,何故說三?
則釋云:為眾生處處著,引
之令得出,故說三也。
爾時大眾中」下,第二
段、執動疑生申疑致請。
就文為二:第一、明生
疑;第二、明請說。
初文有二:前明疑眾,如文。
「各作是念」下,第二、明眾疑
眾疑為三:一、牒
今;二、騰昔;三、今昔互相疑。
何故慇懃稱歎
便」者,上佛具嘆權實、今偏疑方便者,正用
便破二乘三乘是實故也。
又欲前明開方
便門、後示真實相,故前疑方便也。
又逐近生
疑,上偈文最後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今接此文,故前疑方便也。
「而作是言」者,此牒
上內證實智也。
「有所言說」者,牒上智慧門
解也。
二句牒上所不解之法。
一切聲聞
支佛」者,牒上不解之人。
佛說一解脫」者,第二
牒昔也。
昔說三乘同斷煩惱、得有餘一解脫,
滅身智、得無餘一解脫也。
而今不知是義
所趣」者,第三、正明今生疑。
疑有三:一、疑教;二、
疑人;三、自疑。
疑教者,今昔互相疑也。
昔說三
所得同,今說大小優劣異;昔說三乘
得同大小真實,今說大小優劣異,大實小
是權。
未知昔非而今是,為今非而昔是,為
今昔俱非,為今昔並是?
故云「而今不知是義
所趣」。
二、疑人者,所說之教既相違,能說之人
應是魔也。
三、自疑者,疑所得法,如身子云「我
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
行道」也。
問:
上具動三乘之執、生三乘之疑,故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
下文云「菩薩聞是
疑網皆已除」,今何故唯二乘生疑不明
薩疑?
答:
以此文責光宅,既明別有偏行六度
菩薩,足二乘為三者,何故不明菩薩疑耶?
言略故不說者,菩薩正為偏執之大,何故
大而存小耶?
又下三周中皆明三根聲聞
悟,不明菩薩受解,以此推之,知無偏行
度之人也。
今所明者,二乘人昔有自究竟
之執,忽聞三非究竟是故生疑所以此中列
之。
菩薩之人無有此執,是故今文不列菩薩
疑也。
問:
若爾何故云「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
除」耶?
答:
下明菩薩疑者,玄意中已釋此義,非
自執究竟聞非究竟是故生疑,但疑如來
何故說三、今何故說一?
菩薩疑與二乘
疑異,聞上略疑心已除,故此中不列。
上偈中唯告二人一者聲聞二求緣覺眾,故
二人生疑
爾時舍利弗」下,第二身子騰疑致
請。
問:
現瑞何故彌勒生疑
正說中身子騰
請?
答:
現瑞通表一經因果之義,唯佛能了,
故窮學未知,所以疑也。
正說中偏對身子,是
執異之端,故生疑致請也。
問:
何故須請耶?
答:
法華論明有三種義:一者、欲令大眾推覓甚深
佛境界故。
二者、欲大眾尊重畢竟欲聞
故。
三者、欲令增上慢離席而去故也。
然始
終為論,有三止三請
三止者:第一、歎法深
妙,通明九道眾生不解,唯佛能解故止。
九道
者,六道三乘人也。
第二、明凡夫人天驚疑
故止。
第三、明增上慢二乘誹謗故止。
此謂
人天乘及聲聞緣覺四種眾生聞說一乘不能
信受
所以然者,人天起愛、二乘起見,愛見
障隔正觀,故不信一乘
人天生死樂、二
乘著涅槃樂,皆是保於小樂不堪受佛樂,故
須止也。
人天滯有、二乘著空,二見在心
受中道法是故止也。
問:
何故九道
不解須止,今但明四乘不解須止耶?
答:
歎佛智甚深,除佛以下九道眾生悉不
測量佛智,是故須止
今將說一乘四乘
眾生不能信受是故須止
三請者:第一
疑故請。
第二明大過去世善根,聞即
生疑,故請說。
第三明大現在有堪聞之
德,聞必信受是故致請。
然既有三請三止
應不說,但初止在於請前,故唯有二止;詶第
三請則便說也。
三請二止則為五段
就初請
凡有二別:初、辨生疑;次、明正請。
生疑之中
前明眾疑,次自疑,如文。
「而白佛言」下,申疑致
請,則為二別長行與偈。
長行中,前申疑,次請
決。
就申疑中,前申自疑,後申眾疑
申自疑中,
前疑今,次疑昔。
問:
何故稱為第一方便
答:
獨有善巧
十地已下雖有化物之能,未窮
善巧之極,餘人所無故第一
佛乘為第
一,昔說三乘為令悟一,則與第一方便,故
名第一也。
問:
前明疑中何故初明眾疑後序
自疑?
今申疑中前自疑、後騰眾疑耶?
答:
明欲示先人後己
辨要先自解縛然後
他人
「今者四眾」下,第二、騰眾疑也。
「唯願世尊
下,第二、請決。
為二:初、正請。
世尊」下,騰所請事
以甚是故請耳;若是淺近我亦知之,不
請說也。
偈文為二:初八行,頌生疑;次頌
請決。
初文又二:前三行半,牒所疑事;次四
行半,正明生疑
慧日大聖尊」者,請說之中皆
三歎三請初文明慧大聖尊者歎佛
有堪決疑之德。
日有二義:一、能滅無明之闇;
二、能顯一實之理也。
此眾會中凡有三聖:一、
五通諸仙,謂下聖也。
二、諸羅漢等,謂中聖也。
三、法身菩薩,謂大聖也。
佛於三聖中最大,故
大聖尊。
若非大聖無以能決三聖之疑也。
如象沒泥要須象拔之。
「久乃說是法」者,上歎
決疑人,今嘆法為希有也。
「自說得如是」下,正
牒所疑事也。
初、牒自說、自歎二種章門;次、
二章門。
「自說得如是」等三句,牒自說章門
也。
不可思議法」者,牒自歎章門也。
道場所得
法」下,釋二章門也。
初有五句,釋自說章門;次
三句,釋自歎章門
半行偈,明佛自說實
智;「我意難可測」下,明佛自說權智
無問而自
說」者,此句結上義也。
以初從定起時無人
能問佛權實二智,故佛自說也。
自歎三句中,
初句明自歎因,下兩句明自歎果。
佛初從定
起自說所得權實二智,自歎所行因果
身子
欲為大眾釋佛自說自歎之意,明佛初從定
起時無人能問、無人能歎,是故如來自說自歎
也。
無漏諸羅漢」下,第二、次辨生疑
又開兩別
初、頌眾疑;次、頌自疑。
眾疑內又開三別:初
一行頌聲眾疑;次半行,頌緣覺眾疑;「諸
天龍鬼神」下,頌凡夫眾疑
三眾則為次第
聲聞眾中羅漢人,故前頌之;緣覺有出
家因人,是故第二天龍既劣前二眾,故後列
之。
於諸聲聞眾」下,第二、頌自疑,若望昔教則
究竟法,望今則是所行道
「佛口所生子」下,
第二、頌請決。
亦開為二:初一行,明聲緣覺
二眾別請
時為如實說」者,昔說既其不實請,
如實為說。
諸天龍鬼神」下,第二合明三眾
樂聞請說也。
「欲聞具足道」者,昔說二乘既為
半字名不具足,今請說一乘滿字教門稱為
具足
爾時告舍利弗」下,此第一止也。
問:
一止何故再稱止止
答:
智度論云「喜之
至也,重稱善哉
」今止之極也,再言止止
又二
乘人不解一止也,人天不解一止
悟理將理惑教故一止,未悟理者將教惑
理故一止
又依文判者,佛自釋云「以天之
與人皆當驚疑」,故重言止也。
問:
驚疑有幾種?
答:
法華論云「總一經始終有五種一者、損
驚怖,謂小乘人執小乘涅槃究竟、謗大乘
槃,以損於大,名損驚怖
二、多事驚怖大乘
人聞佛道長行廣,起取小乘果心也。
三、顛
驚怖,則是外道計有我我所,聞此經人法
無我驚怖心。
四者、悔驚怖,如身子悔證
小乘果,則此悔心名為驚怖
五者、誑驚怖,謂
上慢人作是念云:何佛誑惑我等耶?
名誑
驚怖
」此五攝大小凡聖內外事盡也。
舍利弗」
下,第二、請說。
前、長行,次、偈。
長行,前、正請。
「所
以者何」下,釋請。
重言唯願說者,還答上重
止也。
二乘能信故稱一唯願人天堪受又稱
唯願。
又已悟者因理識教稱一唯願,未悟者
藉教悟理又稱一唯願
人天例此可知
所以
者何」下,舉過去世久殖善根以釋請也。
就偈
文為二:初句正歎,下三句正請。
言「法王」者,
於今權實自在無礙,故稱為王。
「唯說願勿
慮」下,正請也。
初句標請,下兩句釋請。
「佛復
止舍利弗」下,第二止請也。
長行,次偈。
長行
前、標止。
但有一止者,意正主上慢比丘
信受,故但有一止也。
「若說是事」下,釋止。
凡夫三善道驚疑故止,次辨增上慢四眾
將墜大坑故止。
雖舉二人,意在增上慢也。
坑有三:第一、謗法邪見坑,二、謗法業坑。
為因
三、無間地獄坑,此一為果。
如來
說,是故將墜,如其正說必當正墜。
偈頌
二,初句標止,三句釋止。
偈再言止止者,一止
天人一止止增上慢
又一止明法妙,一
止為鈍根
三句釋止為二,初、明法妙,二句、明
鈍根
爾時舍利弗」下,第三請。
長行,次偈。
行,前、標請,次、釋請。
重言唯願者,佛為天人
驚疑及增上慢起謗故重止者,今為二人
應說之:一者、如我能解故應為說,二者、自我
之外諸餘大眾亦能信解故唯願說之。
「今此
會中」下,釋請。
前明「如我」者,身子上根應前得
悟也。
等比」者,身子以外取中下根人及凡
夫比,例亦能信也。
世世已曾從佛受化」者,釋
上如我等比信解也。
過去因淺尚受佛化
現在因深必堪信解也。
不信者少、順教
者多,以多言故應說也。
如來具有口密
及以神通,以口密言之則同坐不聞,以神通
辨之宜令避席進退而言不得不說也。
偈分
為二:初句、稱歎第二、正請。
無上兩足尊」者,既
兩足之尊,必應為天人說;如其不說,何名
兩足尊耶?
「願說第一法」者,第二、正請。
就文為
二:第一、標請;第二、釋請。
言「願說第一法」者,標
請也。
佛乘三乘之內為第一也。
「我為佛長
子」,第二、頌上釋請。
文開為二:初二行,頌上
身子大眾堪能信解第二一行半,明身子
大眾渴仰欲聞。
初文又三:半行,頌身子
信解;又半行,以頌大眾亦能信解一行,舉
況今身子大眾信解義。
長行世世
受化故請,偈舉世化物釋請。
「我等千二百」
下,第二、明身子大眾渴仰欲聞,亦開三別
半行,雙牒兩眾;次半行,重請說;後半行,明
樂聞法故生大歡喜。
聞說一乘並皆成佛,故
三根聲聞分別功德大士明大喜。
「爾
時世告舍利弗」下,大段第三
有此文來者
此以六雙序之:一者、上明略為利根菩
薩,今廣說通三乘人,謂所為利鈍一雙
也。
二者、上略三顯一動執生疑,今廣開
一斷疑生信,謂廣略一雙也。
三者、上總
執生疑,今別說斷疑生信,謂總別一雙也。
言總動執生疑者,總動三根人執並令生疑
所言別斷疑生信者,別為三根三周說法
三疑斷、三解生。
執生疑則易,故但有一
說;斷疑生信則難,故有三周說也。
四者、上就
稱歎門說,今就授法門說。
良醫治病要具
門:一、歎藥門;二、授藥門。
佛說法亦有二門
初、讚歎一乘門,今正說一乘門,謂歎授一雙
也。
五者、上密顯一密開三,謂密說門,今明顯
三顯明一,謂顯說門,則顯密一雙也。
六者
總判佛說法儀式,凡有三門:一、但自說,如
大品經,現瑞眾集既竟,無有人問而佛自說。
二者、一向因他說,如涅槃等經,現瑞眾集已
竟,要待他問然後乃說。
三者、亦自說亦因他
說,如十地等經,初自說十地名,後因他請
廣說十地義。
此經亦爾,初明自說,今是因他
說,謂自他一雙也。
問:
何故自說,後何故
他說?
答:
十地論云「初若不自說,不知為說
不說?
」故要須自說。
後欲令大眾慇懃三請,故
因他說。
又欲示法深妙無能問者,是故自說。
如身子云道場所得無能發問者」,我意難
可測亦無能問者,故十二部中用無問自說
經以開宗也。
後因他說者,欲令大眾尊人
法故待請方說。
就此大章開為三段第一、法
說;第二譬說第三、亦法亦譬說
所以有此三
說者,法為譬本故明法說;未解法說故
舉喻顯之,故次明譬說;各聞法譬猶未得解,
具辨二門方乃取悟,故〈化城之前為法說,
化城之後稱為譬說
又示諸佛內有無礙之
智、外有無方之辨,能於一義作種種說,所說
雖多不出法之與譬及亦法亦譬。
眾生
不同故適化多種,或有樂從法說門入,或
樂從譬說門入,或有樂具從二門入。
又初
說生大乘聞慧,次說生於思慧,後說生於修
慧。
又初說上根人得悟,次說中根人得悟,後
說下根人得悟。
所以然者,上根一聞則解,
中根再說方悟,下根三說始解也。
問:
惑障三根不解
答:
此非九十八使。
何以
之?
羅漢之人四住惑傾而猶未解一實故知
非九十八使也。
五住中正無明住地,二
障之中為智障惑。
就此中開三品:輕品
惑障上根次品惑障中根,重品之
惑障下根
問:
此惑云何三根耶?
答:
由有
此惑迷於權實,故不識三乘是權、一乘為實
亦迷一乘本有、二乘本無,故名障三根也。
說義別自有科,如彼廣說。
就法說中開為
四段第一從此文去竟〈方便品〉正明法說;第
二、〈譬喻品〉初一長行一偈明上根人領解;第
三、從「爾時告舍利弗」竟「為諸聲聞大乘經,
妙法蓮華經,佛所護念」,明如來述成;第四、
從「舍利弗!
汝於未來世」竟「盡迴向佛道」,明授上
根人記。
就初又二:第一、正為上根人法說;第
二、從「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下,勸弘經。
正說令發菩提心,勸弘經令其修菩薩行。
華嚴善財童子善知識所皆明二事一云
菩提心,二修菩薩行。
此經稱教菩薩法,亦
二事:初法說,令改小信大,謂發菩提心;後
明既得如實悟,還令如實說,令修菩薩行。
初說滅其小執生大解,謂智慧門;後令
經則是修慈悲,謂福德門。
此經令二乘人具
大乘福慧,故名教菩薩法。
就初為二:一、
長行;二、偈頌
長行為二:一、緣起;二、正說
起有三:初、許說誡聽;二、簡不淨眾;三、歎淨
眾。
初有三句:初句明不得不說。
以請既會
理稱機,佛若不說則乖理失機,故云「豈得
說」。
「汝今諦聽」下,第二、誡聽也。
諦聽」令生聞慧
善思」令生思慧,「念之」令生修慧。
又「諦聽」令離
散亂心如不覆器,「善思」令其悟解如不臭器,
「念之」令其憶持如不漏器。
吾當為汝」下,第三
許為說也。
「說此語時」下,第二,簡不淨眾也。
文亦三:第一句、正明罪人退席
所以者何」下,
第二、釋起去所由
凡有二義一者、罪根深重
二者、有增上慢
又有二義一者大乘中有失;
二者、小乘中有失。
所言「罪」者,定執小乘謂為
究竟,乖大乘理故稱為罪。
涅槃經云「求
二乘者名為不善」。
所言「根」者凡有二義一者
過去修習小乘稱為根;二者、因此執小遂
生謗大故名為根
所言「深重」者,為釋疑故
來,若封執小乘障隔大者三根聲聞
小乘應隔於大,何故五千獨去而三根
耶?
是故釋云:五千罪根深重十方諸佛不能
拔濟是故退席
三根之人雖習小乘,罪根輕
淺故獨住也。
「及增上慢」者,第二,上明執小有
大之失,此明於小乘內自復有失,實未得
小乘道果,謂得小乘道果名為失
又罪根
深重者,明過去世失,以於過去障他聽說
大乘是故現在不聞正法;及增上慢現在
之失,於現在世值釋迦修習小乘,未得小
果謂得小果,復謂此果以為究竟,不受大法
名為失
以此失簡諸餘聲聞,諸餘聲聞
但有執小之失,無有未得小果謂得小果,是
故餘人在坐、五千退席
未得道諦謂得道諦,
未證滅諦謂證滅諦,故言「未得謂得、未證謂
證」,則釋上增上慢義。
有如此失者」,總結
二失也。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者,第三句,以住
即有二損,故佛不制之。
一者、聞則起謗墮惡
道,二者、未來當作障隔大乘因緣
爾時佛告
舍利弗」下,第三、歎淨眾。
有四句:一、歎淨眾;
二、毀不淨眾;三、誡聽;四者、受旨。
智度論云
枝葉不堪為用,如五千人無法器用,雖能聞
一乘不能菩提心修菩薩行紹佛業,是故
無用
貞實堪有柱樑之用,如淨眾是法器,聞
經堪有紹佛業用」。
舍利如是」下,毀不淨眾,
上明住則有二損,今明去有兩益:一、現在
起謗法之罪,未來不招苦報。
二者、聞上略
未來信解因也。
復誡聽者二義一者、五
起席大眾擾動,故重令諦聽
二者、既是
器,堪聞法故令諦聽也。
次、受旨,如文易知。
問:
五千之徒既不堪法華何故不從定起則
神力令其起去
答:
初從定起則以神力
起去,便不得聞於略說未來得度因緣
若聞於廣說則誹謗現在無益,以佛明見
三世,故有遣不遣也。
又初歎佛二智身子
請,無因緣故不得遣之。
今待請後許說,宜
簡眾方始得遣也。
問:
若佛知住起謗故不
為說者,釋論明喜根、勝意二人,勝意執小、喜
根悟大,遂為勝意說大乘,而勝意便誹謗
大地獄,未來因此苦果得解脫。
今何不
為說耶?
答:
去住俱起誹謗者則應為說,如喜
根知勝意聞說與不說終自起謗,故為其說,
法作未來得度因緣也。
今去則有益、住則有
損,故遣令去也。
理言之可有三句:一、聞
而起謗故不為說,如五千之徒。
二、聞必起謗
而為說,如常不輕也。
三、知其起謗亦說亦不
說,如五千是也
為生未來善,故令其聞略
三顯一;畏其現在謗,故不為廣說也。
問:
略說何故不起謗?
答:
三種人一者上根,菩
薩聞略說則解。
二、中根則聲聞人,聞略說
疑,疑是解津堪聞廣說。
三、下根,謂五千之徒,
略說冥然不解,聞廣說則起疑謗。
又有三
品人:一、俱不聞廣,略謂下品人也。
二、聞略不
聞廣,謂中品人也。
三、廣略俱聞,謂上品人也。
問:
華嚴五百聲聞雖復在座不見不聞,今
何不爾耶?
答:
適緣不同,可得兩經互現,而今
明眾起去者,欲證佛語不虛。
上既言皆當驚
疑,及增上慢人將墜於大坑,故今明五千之
徒則其人也。
二者、欲增住眾敬心,明預聞
徒殖因已久宜應欣慶
又罪重之人不堪
法,則是嘆法深妙
然此眾可具二義一者
或是實行之人;二者、是化眾,如涅槃童子
金剛神也。
問:
何因緣故,同稟小乘有得
法華信解,有不聞耶?
答:
可具四句一者、始
習學大乘終亦聞大乘,此人懸信。
二者、始習
大乘,中志斯意,故初為其說小,小心稍改
故終為說大,此人聞法華亦信。
三者、本學大
而後聞說大乘便退取小,如大品六十菩
薩成羅漢
又至涅槃經,雖聞有佛性而猶成
羅漢
以此例之,聞法華亦有成羅漢者,如
此之人聞大亦信也。
四者、有始學小乘而終
聞說大,此人多不生信,以其習小乘日久
若聞大乘乖其本心故不生信也。
「佛告舍利
如是妙法」下,前第一緣起,則是淨器;今
第二正說,明授妙法也。
淨器無以妙法
妙法無以淨器故此二種必須相稱
正說凡有四門:初、辨一乘真實門;二、明二
方便門;三、示得失門;四、勸信受奉持門。
以明此四門者,靈山之會大機已熟應聞大
法,故辨一乘真實門;既示今一乘為真實,宜
開昔三為方便,故辨三乘方便門
初門明今
一乘真實後門序昔三為方便,蓋是明一化
始終無不極,若能信一實三權則是得非
失,如其不信則是失非得故有第三得失
也。
得失之理既彰,次勸捨失從得信奉持
故有第四勸信門也。
又有此四門者,一乘
實門謂根本法輪,諸佛出世但為明一大事
因緣,謂一道清淨根本法輪也。
眾生
鈍根不堪一道是故一佛乘方便說
三,謂支末法輪
從一三還欲令籍三通
一,若能知三為歸一是得非失,如其保三
不受一是失而非得,故得失門明收末歸本
法輪
既序始終一化三輪事周,然後始得勸
信受故有第四勸信門也。
一乘真實
又開三別:一、釋迦自說一乘真實門,亦云自
開宗門;二、引諸佛證釋門;三、明釋迦同門
所以有此三門者,釋迦當今教主故前自開
宗,恐物不信故引諸佛為證,證明事竟然
始得順同也。
就初章之內又開三門:一、讚歎
門;二、不虛門;三、顯教意門。
所以有此三門者,
讚歎令生信解,不虛抑其誹謗開解杜惑。
由既竟,故正明顯教意也。
初文二句一法、二譬。
如是妙法」者,此顯一部之旨歸,則是先明一
真實,題以示之也。
妙有二種一者、體妙,
謂非一非三言忘慮絕。
二者、用妙,非三非
一,不知何以美之,為對昔三強歎為一。
故注
法華經云「非三非一盡相為妙,非大非小通
為法」也。
蓋是什肇舊宗,非今新釋也。
「時
乃說之」者,歎法希逢,增敬信之情也。
遠而言
之,如後文億億萬劫不可議諸佛世尊
時說是經,近而言之,釋迦一化四十餘年之
所未說今始說之,故知希有
「如優曇鉢華時
一現耳」者,此譬上時乃說之言也。
河西道
云:「此言靈瑞華,又云空起華。
天竺有樹而無
其華,若輪王出世此華則現。
」明眾生若應聞
一乘成法輪王者,諸佛世尊說是經,故
靈瑞為輪王之相,法華成佛之徵。
舍利
弗!
等當信」下,第二、明不虛門。
將明昔三今
一則言似相違,恐物不信是故今明佛語不
虛,勸物信受
舍利弗!
諸佛隨宜」下,第三明顯
教意門。
上之二句乃是緣由,今此一章始明
正說
顯教意復開二別:一、明眾生不解
意門;二、明唯佛能解教意門。
隨宜所說意趣
難解」者,此標二章門也:初、標隨宜所說門;次、
意趣難解門。
佛說法隨二種說:一、隨現
實說;二、隨機宜說。
一乘者,謂隨理實說也。
三乘者,謂隨機宜說也。
實無三而說三
者,隨機宜說也。
意趣難解」者,上明隨宜
說教,今明教所表理也。
言三意若三,斯不名
難解,良由言三意不三,言近而意遠是故
難解
又意若住不三,亦不名難解,今言不
三者,明其非是三,非謂是非三,斯則心無所
寄乃契玄宗,故名難解
所以者何」下,釋上二
門也。
初、釋隨宜門;次、釋意趣難解門也。
「我以
無數方便」者,或邪或正、或順或違,悉是善巧
名方便
又悉令悟入一道清淨種種化,
一道作緣階漸,故名方便
種種因緣」者,
所以邪正不同違順等化者,是良由眾生
根性非一、入道各有由籍故也,故云「種種
緣」也。
譬喻言辭演說諸法」者,上明無數方便
總明八相成道之正,及示九十六術之邪,或
調達善星之違,或示阿難羅云之順,故總
一切善巧
今別明說一事
說法之內不
二門一者種種譬喻;二者、種種言辭
無數方便」至「種種說法」,總攝釋迦一切
也。
「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者,此釋意趣
難解章門也。
如來一切教,為令眾悟入
一道
下文云「於一切法智方便而演說
之」,其所說法皆悉到於一切智地,稟三乘
思量分別於三,終不解三教意也。
五乘
五心分別,終不解言五意不五,故言非思
量分別之所能解
又有所得心名思量分別
故攝大乘論云「分別菩薩煩惱也」。
「唯有諸
佛乃能知之」者,上來眾生不解教意門,此
第二、明唯佛能解門。
亦初、標唯佛能解
所以
者何」下,釋諸佛能解
釋意云:諸佛唯為一大
事故出現世,是故一切教皆為顯一也。
「舍
利弗!
云何名諸佛」下,前舉一大事釋教意,
今次傳釋一大事將欲釋之故提起章門
也。
次、明開悟入四句章門也。
釋此四門
不同,今略明三義一者依舊解云,初開佛
知見明道理,次後三句悟前道理發生
慧,故有悟入也。
二、就法華論釋之。
所言
「開」者,明無上義,唯除如來一切智能更無餘
事,故言開佛知見令眾生知清淨故。
知見者,謂如來能證如實義故
如〈壽量品〉
云「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
若出,亦無在世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
異」,此則如來法界也。
所言「示」者,明同義,謂
聲聞辟支佛佛法平等
法身平等者,三
佛性法身更無差別故。
所言「悟」者,明不知
義,以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今欲令
知故言悟。
所言「入」者,為令證不退轉地示現
無量智業故。
詳論此意,四門則為次第:初
明開知見,則歎佛知見無上;雖歎佛
見為無上,或謂獨佛有此知見二乘所無,是
故第二次三乘人同有佛性法身,但佛悟
佛性名法身二乘猶隱故稱佛性;雖三乘
人同有佛性法身,但二乘人不知唯有一乘
無有二乘,今欲令知故次說悟佛知見;既知
唯一佛性無有二乘則證不退轉,故次說入
知見
論又兩番後三句:所言示者,為
菩薩疑心者令知如實修行故。
復入
者,未發菩提心者令發心故,已發心者令入
大法故。
又復入者,令捨聲聞果入大菩提故。
又復悟者,令外道眾生覺悟故。
此釋意與
前異者,前四句並約化聲聞,今意明化菩薩
外道
此經正化聲聞,次化菩薩并及外道
化此三人總收一切同歸佛乘也。
今次
智度論及涅槃經,言雖有四句不出二門
初之二句明能化門,後之二句所化門。
門中大開之與曲示,所化門中有始悟
之與終入,故此四門無義不攝。
所言開者,眾
生佛性名佛知見佛性亦名一乘
涅槃經言
畢竟二種一者莊嚴畢竟,二者究竟畢竟
莊嚴畢竟者謂六波羅蜜究竟畢竟一切
眾生所得一乘
一乘者名為佛性以是
故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悉有一
乘,以無明覆故不能得見。
」為眾生故說佛性
名之為開,既為眾生說則是為眾生開,所以
佛性者,令眾生除無明煩惱使得清淨
佛性,則是德無不圓,使得清淨謂累無不盡。
所言示者,曲示五性差別之義,故名為示
涅槃云「掘出金藏故,普示眾生諸覺寶藏」,故
名示也
所言悟者,大開曲示二門既竟,今
次知有佛性名之為悟,修行證之故稱為入。
知有佛性謂十信以上也,證入佛性妙覺
已還也。
舉始及終位無不攝。
次、結章,如文。
問:
已知開示悟入云何名諸佛知見
答:
上已
略明,今次廣述。
蓋是波若異名、正觀別目
今依此經則是四智一者一切智;二、一切
智;三、自然智;四、無師智
一切智者,知六
道眾生本寂滅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也。
一切種智者,雖知本來寂滅,於眾生常不寂
滅,故於道未始二、於緣未始一。
於道未始二,
六道常法身;於緣未始一,故法身常六道
六道常法身,名為一切智法身六道名為
一切種智
任運知此二法,名為自然智。
此三
不從師得,稱無師智
此之四智,為三世諸佛
心,一切眾生宜應恒以此四為觀行,則是初
心佛也。
「諸佛如來教化菩薩事」者,上明唯
一道出世,今明唯教一人也。
問:
佛教
五乘眾生云何唯教菩薩一人耶?
答:
雖說
五教為顯一理,雖教五人亦為成一人,是
為言託於五、意在於一。
又所求之道既一,求
道之人亦一,故言但教菩薩也。
諸有所作常
一事」者,上明說一理、為教一人,據口業
也。
今明諸有作者,謂動靜四儀及以
一切所作,皆為顯一理、悉為教一人也。
「如
來但以一佛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
若三」者,所以有此文來者,為釋成上三句義
也。
良由道理唯一道理無三,是故諸佛唯
一事出世、唯為教一人乃至諸有所作
皆為顯一事也。
此文有二句第一句明道理
唯有一,故諸佛依於一理但說一乘,故云「但
一佛乘為眾生說法」也。
無有餘乘若二若
三」者,上明道理唯有一佛乘,今明道無有
餘乘。
餘乘者則緣覺聲聞乘也。
緣覺乘為第
二,聲聞乘第三,故言無有餘乘若二若三。
問:
何故知然?
答:
數之次第謂一二三,上既言
但以一佛乘,是故今明無有第二乘第三乘,
此是從上數以至下,故為次第
所以前明
乘有者,為欲釋成上唯有一事,故前明唯有
一也。
文相歷然不應更有異釋。
有人言:若
二者,聲聞緣覺二乘也;若三者,謂三乘之中
大乘也。
有人言:若二者,大、小二乘也。
有人
言:若二者,人、天乘也;若三者,謂三乘也。
悉非解,不須破之。
一切十方佛法如是
者,所以有此文來者,上明唯有一乘無有
乘若二若三。
時眾釋迦獨作此判則不信
受,是故今引十方諸佛為證,非獨我明唯有
一乘無有餘乘,十方諸佛亦如是說也。
過去
諸佛」下,第二、引證門說。
就文為二:初、別引三
世諸佛為證;次、總引三世諸佛為證。
一一門
皆具三句:一、化主;二、教門;三、稟教人
此三則
良醫妙藥及以病人
化主佛寶教門
為法寶,稟教人則是僧寶
就教中有二句:初、
總序一切教也。
法華論云「因緣者,謂三乘法,
三乘法但有名字無有實義也。
譬喻者,如從
牛出乳,乳喻小乘;從乳出醍醐醍醐喻大
乘也。
」「是法皆為一佛乘故」,第二句、明教所表
理也。
教人二句,始則聞五乘等教,終
則得於一切種智
舍利弗!
是諸佛但教化
薩」,上別明三世佛教意,今總明三世諸佛
教意。
所以有此文來者,上釋迦開宗門明但
為教一人、唯為顯一理三世佛教門未作此
說,故今明之也。
舍利弗!
我今亦復如是」下,此
第三、明順同門,以三世諸佛既作此說,釋迦
順而同之亦作此說,以理既無二故諸佛道
同,若不釋迦之言則違三世佛教,罪之太
也;若信釋迦之言則信三世佛說,則福之深
也。
為明勸信故辨順同也。
就文為兩:初、明
顯一;次、明破二。
一之中,初、明教門;次、辨教
所表理。
「知諸眾有種種欲」者,五乘欲樂不
同也。
深心所著」者,習五乘欲深,是故著於
五乘也。
「隨其本性」者,習欲既深則便成性,性
不可改隨而說之。
「以種種因緣」者,上明知
機,今明順機說教也。
舍利弗!
如此皆為得一
佛乘」者,上明教門,今謂教所表理也。
十方
中尚無二何況有三」者,上明有一,今明
無二也。
二乘不知唯有一,是故明有一;不
知無有二,是故今破二。
又欲發後方便說三,
是故明道理無三也。
但此經破二凡有三
門:一者、用一破二。
如前云「唯有一佛乘,無有
餘乘若二若三」,後偈亦云「唯有一事實,餘二
則非真」,是為以一破二。
二者、以二破三。
如今文「尚無二何況有三」,二乘緣覺也,
三乘聲聞也。
緣覺為勝於理尚無,聲聞
劣豈當得有?
此意明至理不可有二,何況
有三耶?
又作此破者,法華之會乃通為三乘
而正破聲聞,故〈譬喻品〉云「為諸聲聞大乘
經」,是以今舉無緣覺之勝指斥聲聞之劣,此
名以二破三也。
三者、以三破二。
明於一佛
方便說三,三既是權,二豈是實耶?
前之二門
以無斥有,後之一門以權破實。
舍利弗!
佛出於世」下,第二、明三乘方便門
所以有此
來者,有近、遠二義
所言遠者,上之三門
一乘真實,則宜辨昔三為方便,蓋明今
始終權實兩教意也。
次明近相生者,從
前以一破二及借二破三,時眾疑云道理
一,尚無有二何況有三者。
如來體理之人,
初出世則宣說唯有一理無有三乘何因
緣故道理有一而不說一?
無有三乘而說三
耶?
豈非無而言有、有而言無,欺誑我耶?
是故
釋云:雖道理一無三,但為汝等五濁
不堪受一,是故諸佛方便說三;過在眾生
咎非諸佛也。
二乘人深自悔歸仰如來
二者、為釋成上道唯一
以由五濁方便
說三,故知道理唯一也。
就文為三:初、總標
諸佛出五濁世;次、別列五濁名;三者、釋。
「劫
濁」者,謂惡時也。
問:
何故明劫濁?
答:
法華
云「正為釋疑
疑云:諸佛於何中說三乘
方便
為斷彼疑,諸佛出五濁惡世,謂劫濁等,
故初明劫濁也」。
又劫濁通,於劫濁中分五濁
耳。
若以法辨時,應言濁劫;今以時目法,故
云劫濁耳。
次、「煩惱濁」者,成前劫濁及眾生
也。
眾生濁,後明見濁者眾生起煩惱、不
起見,欲明前是在家起愛眾生、今是出家
起見外道,故明見濁。
故下偈中皆先明愛後
辨見。
具起愛見者,去三小劫近,是短命眾生
故後辨命濁
經列此五,則次第也。
煩惱與見
正是濁體,此二成眾生,故名眾生濁。
故經云
心垢故眾生垢」也。
問:
五濁三障何異
答:
三障障礙聖道聖道方便,此義則重,故有
三障不得入於聖道五濁則通,故諸佛
五濁眾生三乘教。
問:
既有業障云何
無業濁?
答:
毘尼母經云「亦說業濁沒於見
濁,屬煩惱濁攝」,今明則眾生濁是業濁也。
以然者,既有愛見煩惱起身口意三種
業,故名業濁
何以知然?
若但意地有諸煩
不起身口業者,非惡眾生不名眾生濁也。
故知眾生濁則是業濁。
問:
五濁俱障一三,何
故說三不說一?
答:
一深三淺,雖有五濁得說
三乘,然有四句:一者、有五濁一乘,則昔
聲聞不堪一乘是也
二者、五濁不障一
乘,謂凡夫人有五濁得聞一乘是也
問:
五濁何故有得一乘不得一乘
答:
五濁,但有一乘機則聞,無則不聞。
三者、
五濁得聞一乘,則法華聲聞是也
四者
五濁不聞一乘,謂不聞法華聲聞是也
問:
同無五濁何故有聞不聞?
答:
雖同無五濁,但
一乘機則聞,無則不聞。
問:
一乘機則聞、
則不聞,云何五濁一乘不障一乘耶?
答:
五濁必障一乘,但一乘機強、五濁障弱,是故
得聞。
問:
三根聲聞大通智勝佛所已一乘
則有一乘機,得阿羅漢何故不聞法華
答:
雖有一乘機,但三執既強、一乘機弱,要待
諸方等經陶練其心,方堪聞法華也。
問:
云何
濁?
答:
濁是不淨義,譬如濁水不能見物眾生
心濁不能知見一乘理,故名濁也
(薩遮尼健經有十二濁:一示
現劫濁、二示現時濁、三示現眾生濁、四示現煩惱濁、五示命濁、六示現三乘差別濁、七示現不淨國土濁、八
示現難化眾生濁、九示現種種煩惱濁、十示現外道亂濁、十一示現魔濁、十二示現魔業濁)
「劫濁亂時」者,釋五濁義而起三乘教。
五濁
之中偏言濁亂時者,以近三小劫時眾生
煩惱並皆增盛,故言劫濁亂時眾生垢重。
嫉妬者,出垢重事也。
貪是三毒中一毒,慳
嫉是十纏中二纏,所以別舉此三者,凡有
義:一者、此三既重但在欲界,故偏說重也。
二者、
慳貪貧窮業,嫉妬下賤因,貧窮業中惜
物故慳,引取他物故為貪下賤業中忌他
外財為嫉,忌他內正報為妬。
貧窮下賤之因,
不得人天乘,何況佛乘
佛乘富貴
故也。
五乘中最上故為貴,具足萬德故為
富,故下文云「豪貴如是大勢力」,大富長者
即是如來
成就諸不善根」者,上別明一使
纏,即是在家眾生,謂煩惱濁,即〈譬喻品〉云
毒蟲也。
今總明二不善根及諸纏垢,即出
外道,謂見濁,〈譬喻品〉中惡鬼也。
「故諸佛
一佛分別說三」者,上明五濁增盛不堪
受一,故今明方便說三也。
「若我弟子自謂」者,
第三、示得失門。
上來明道唯一,次明五濁
方便有三,權實有無皎然可信如其不信
惡人,故次明得失
然能被之教不出實之
與權,稟教之人亦唯有得之與失,斯事攝一
化事竟矣。
就文為二:前明失,次明得。
得失
各有二人合成四人也。
失中二人者,第一
是未得小乘謂已得小乘不信法華第二
小乘果而小乘果非究竟自謂究竟,不追
求大,亦名為失
是凡失,後是聖失,此二
總攝一切失事盡也。
「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
等」者,上明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今失此
二意,蓋明執小是實、迷三是權也。
此明未得
小乘究竟果謂得小乘究竟果,此敘小乘
之失,即五千之徒是也
「不聞不知諸佛如來
教化菩薩」者,此文辨不知同歸一乘,即迷
一乘真實也。
是敘大乘中之失也。
不聞者,
不聞教也。
知者,不知理也。
五千人不聞
廣說一乘真實,故云不聞不知也。
「此非佛弟
子」下,前兩句牒謂情,今此文判得失也。
千之徒未得小乘究竟謂得究竟,保執小乘
小乘不攝,而不聞不知但教化菩薩,此人
迷大則大乘不攝,故非佛弟子,以非佛弟子
明非內凡夫,下明非七聖人也。
「又舍利弗」下,
第二明聖失也。
亦有三句:初句、明已得羅漢
自保究竟三乘教,不識權也。
「不進求」下,第
二、明不識一乘真實也。
「當知此輩」下,第三句、
得失也。
羅漢大乘,實非究竟自謂究竟
自謂究竟故不進求佛道,當知亦是增上
慢人也。
問:
今明增上慢,與前增上慢有何異?
答:
上已釋竟。
今更明異者,初人有二種
上慢一者、未得小究竟謂得小究竟,是小乘
上慢;二者、保此妄情復不進求大乘,謂大
乘增上慢也。
後人已得小果,但小果望大
乘,非究竟究竟,但有大中上慢,無小
中慢也。
問:
何以得知兩人耶?
答:
後文明人
異於前人是故二人異也。
前文判凡失,
佛弟子、非阿羅漢辟支佛故知是凡夫失
也。
後文判失,直云是上慢也。
既是羅漢
不得佛弟子及非羅漢,但自謂究竟不志
求佛,故與其上慢名也。
問:
的是何物
耶?
答:
通說一切自謂究竟羅漢,而正主三根
聲聞是也
舍利弗云「爾時心自謂得至
滅度」,乃至迦葉中根亦作此執,現〈信解品〉
及〈化城品〉也。
問:
凡夫人未得羅漢自謂究竟
聖人實得羅漢亦自謂究竟兩人何異
答:
人未聞法華,自謂略同,若聞法華則五千凡
夫不信受聖人則生信,故文云「若實得羅
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也」。
所以者何」下,第
二、舉得釋失即明得也
亦有二人:初、明佛在
世羅漢為得;次、明佛滅度羅漢為得。
初佛
在世羅漢得者,凡有二義一者、斥凡;二者、擊
聖。
言斥凡者,明若實得羅漢,聞一乘信受
則知第一人不信法華,非羅漢也。
故是得以
斥初失。
言擊聖者,明實得羅漢必信此法,如
不信便非羅漢
即用此文擊第二實得羅
漢人令捨小果進求大道也。
「除佛滅度後現
前無佛」者,第二、明佛滅度羅漢得,前亦是
法華羅漢得,今是不聞法華羅漢得也
文為釋疑故來。
疑者云:叵有羅漢亦不聞不
知但教化菩薩以不
又有阿羅漢不信
以不
前二文生此二疑也。
是故釋云:佛
在世羅漢法華必信,唯除滅度後現前
佛,此之羅漢不信一乘故法華論云「亦為
釋疑
疑云:從佛聞法起謗心,云何不成
說法人?
為斷此疑,除佛滅度現前無佛,
故起謗耳。
所以者何?
釋上羅漢不信一乘
也。
以佛滅度後法華經難聞難解阿羅漢
佛此人難得
智度論云「法華羅漢作佛,義
最甚深,羅漢作佛唯佛能解,論者正可論其
餘事」。
龍樹尚云不解故知唯佛能解
所以
此人難得以不值人法兩緣故。
羅漢不信
一乘涅槃.現病品云「如佛所說阿羅漢一切
皆當至涅槃如此甚深佛行處凡夫下愚
能知」,故羅漢作佛最為難解,唯佛知之,故
難得也。
「若遇餘佛於此法中便得決了」者,
此文亦為釋疑故來。
疑者云:此羅漢不得
法華解義人,何時當信一乘耶?
是故
云:此羅漢生三界外淨土中,更遇餘佛,聞法
經方決了
決了者,知三一有無權實
也。
問:
滅度後,羅漢不值解義人,直聞法華
經亦得信解不?
答:
此事難明。
設使遇經,不值
解義人者,亦不得了了分明解也。
是故文云
「若遇餘佛方乃決了」。
舍利弗」下,第四、勸信奉
持門。
所以有此文來者凡有三義一者釋疑
疑云:初說三乘後說一乘則成妄語云何
信?
為釋此疑故勸信。
二者、上示一乘真實、三
乘方便及顯得失,今次明勸信,即令捨失從
得信奉持
三者、近接上生,若遇餘佛便得
決了文生,終無有畢竟永住羅漢必須聞法
華經後當作佛,汝等大眾及今值佛復得聞
經,早須信受也。
問:
上已明勸信,與今何異?
答:
上直明勸信,今明法權實、人之真偽
竟,勸物信解受持,故與上為異。
法華義疏第三
永仁甲午姑洗盡日,因中觀宗師勸化,彫
法華義疏第三
庶幾比丘尼正禪氏娘
幽儀,乘此寶車直到淨剎乃至四恩三有
無窮而已
   都幹緣沙門素慶謹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