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譬喻品第三 第 473b 页
法华统略卷中(本)
胡吉藏 撰
* 譬喻品第三
领解义一科。
就身子领解中。有一门二门三门四门八门十门。一
门者。谓迷教故忧。今悟解故喜也。
二门者。一领解
昔教。从初闻佛所说巳下。次领解今教。所以有二领
解者。还领解佛上说也。上有四门。初明一乘真实门。
譬喻品第三 第 473c 页 X27-0473.png
次三乘方便门。三得失门。四劝进门。初领解者。昔三
乘方便门。次领解今一乘真实门。既领二门。即是领
解得失门。既领解得失门。即舍失从得。信受佛语。谓
领劝进门也。但佛前明一乘真实。后辨三乘方便。是
从体起用。今先领解三乘方便。后领解一乘真实。谓
因用入体。师资之道。义显于斯。师则为化于物。故从
体起用。资受化故。从用入体也。又佛就今昔次第。正
辨今教。故先明一乘。次明昔教。故次辨三乘。身子就
迷悟次第。先于昔教起迷。故前领解昔教。后于今惊
疑。故后领解今教也。
次领解三门者。佛上自说有二。初长行。二偈。长行四
门。叙今昔教意。身子长行。还作今昔而领。偈有三乘
教意。今还领三乘教意。佛偈中。初明昔小乘教意。次
辨昔大乘教意。后明一乘教。如说九部及涅槃。即小
乘教意。有佛子心净者。出昔大乘教意。声闻若菩萨
巳下。明今一乘教。身子偈文。还领解三乘。初叙见诸
菩萨。闻说大乘。而生疑悔。领解大乘教意。从我本著
邪见巳下。领解小乘教意。初闻佛所说。领一乘教意。
佛欲明三乘次第。先小次大后一。今作迷悟忧喜次
第。闻大乘法。见诸胜人受记作佛。故心生疑悔为忧。
闻今开权显实故喜。故先叙领解大乘。失大由执于
小乘故。次领小乘。领小谓领昔教。次领今一乘。故师
资各示一义也。
次领解四门者。一领解同邪教。即我本著邪见。为诸
乘方便门。次领解今一乘真实门。既领二门。即是领
解得失门。既领解得失门。即舍失从得。信受佛语。谓
领劝进门也。但佛前明一乘真实。后辨三乘方便。是
从体起用。今先领解三乘方便。后领解一乘真实。谓
因用入体。师资之道。义显于斯。师则为化于物。故从
体起用。资受化故。从用入体也。又佛就今昔次第。正
辨今教。故先明一乘。次明昔教。故次辨三乘。身子就
迷悟次第。先于昔教起迷。故前领解昔教。后于今惊
疑。故后领解今教也。
次领解三门者。佛上自说有二。初长行。二偈。长行四
门。叙今昔教意。身子长行。还作今昔而领。偈有三乘
教意。今还领三乘教意。佛偈中。初明昔小乘教意。次
辨昔大乘教意。后明一乘教。如说九部及涅槃。即小
乘教意。有佛子心净者。出昔大乘教意。声闻若菩萨
巳下。明今一乘教。身子偈文。还领解三乘。初叙见诸
菩萨。闻说大乘。而生疑悔。领解大乘教意。从我本著
邪见巳下。领解小乘教意。初闻佛所说。领一乘教意。
佛欲明三乘次第。先小次大后一。今作迷悟忧喜次
第。闻大乘法。见诸胜人受记作佛。故心生疑悔为忧。
闻今开权显实故喜。故先叙领解大乘。失大由执于
小乘故。次领小乘。领小谓领昔教。次领今一乘。故师
资各示一义也。
次领解四门者。一领解同邪教。即我本著邪见。为诸
譬喻品第三 第 474a 页 X27-0474.png
梵志师。二领小乘。三领解昔大。四领解今一。所以有
四门者。佛一期出世。亦有四门。一示同外道受学二
定。及苦行六年。二初说小乘。三说大乘。四说一乘。身
子还领一化始终。故有四门。但领佛昔同外道。今以
身子同外道为异。而大宗终是方便同邪。
次明八门者。邪中亦二。一初邪弟子。二邪师。我本著
邪见。是邪弟子。为诸梵志师。谓邪师。小中有二。初闻
頞鞞。得于初果。二听长爪论义。證于罗汉。大乘中有
二。初闻说大乘。见诸菩萨受记成佛。现在不预胜流。
未来丧于果德。是以生悔。二者理中生疑。为失不失
一乘中有二。初疑一乘教主为魔人。二疑一乘教法
为魔法。
次十门者。八义如前。于大乘中。有理事两悔出处二
疑。故合成十也。此十并显在文。恐寻之难见。故撰为
玄意耳。问身子何故示此十耶。答曰。就迹而言。自昔
爰今。于十事中。皆有疑悔。是故致忧。闻今一乘悟解。
故心大欢喜。二者助佛扬化。即以十门。说法华经也。
于中有三。初内心欢喜。二外形致敬。三发言自述领
解。内心欢喜者。谓解今昔两教。生权实二智。故生欢
喜。又领解小乘大乘一乘三教。故心生欢喜。又领解
四门教。乃至十门。故心生欢喜也。馀如本疏。问曰。身
子初明悔。次辨疑。此有何异。答曰。初悔是自责愚痴。
次疑佛心不等。又初悔明毁小扬大。以取小失大。是
故悔也。次疑令舍小归大。以法性理同。则乘不应二。
四门者。佛一期出世。亦有四门。一示同外道受学二
定。及苦行六年。二初说小乘。三说大乘。四说一乘。身
子还领一化始终。故有四门。但领佛昔同外道。今以
身子同外道为异。而大宗终是方便同邪。
次明八门者。邪中亦二。一初邪弟子。二邪师。我本著
邪见。是邪弟子。为诸梵志师。谓邪师。小中有二。初闻
頞鞞。得于初果。二听长爪论义。證于罗汉。大乘中有
二。初闻说大乘。见诸菩萨受记成佛。现在不预胜流。
未来丧于果德。是以生悔。二者理中生疑。为失不失
一乘中有二。初疑一乘教主为魔人。二疑一乘教法
为魔法。
次十门者。八义如前。于大乘中。有理事两悔出处二
疑。故合成十也。此十并显在文。恐寻之难见。故撰为
玄意耳。问身子何故示此十耶。答曰。就迹而言。自昔
爰今。于十事中。皆有疑悔。是故致忧。闻今一乘悟解。
故心大欢喜。二者助佛扬化。即以十门。说法华经也。
于中有三。初内心欢喜。二外形致敬。三发言自述领
解。内心欢喜者。谓解今昔两教。生权实二智。故生欢
喜。又领解小乘大乘一乘三教。故心生欢喜。又领解
四门教。乃至十门。故心生欢喜也。馀如本疏。问曰。身
子初明悔。次辨疑。此有何异。答曰。初悔是自责愚痴。
次疑佛心不等。又初悔明毁小扬大。以取小失大。是
故悔也。次疑令舍小归大。以法性理同。则乘不应二。
譬喻品第三 第 474b 页 X27-0474.png
初位据迹。后约本。身子是化人故也。问曰。云何除此
疑悔。答曰。下明二事。皆是自迷。非佛不等。以我痴故。
不待大。痴故取小。非佛不与大。非佛独与小。又法性
理同。乘无有二。但我自不待说大。匆匆取小。于我自
成三乘异也。又初不待大。显大是真实。即法性理同。
次取小。即明三乘是方便故。方便有异耳。问曰。云何
名待说所因。答曰。常不轻品云。以菩提果为所因。因
为求菩提果。故说于六度。今亦尔也。
终日竟夜巳下。第三结欢喜中有二。初重明昔忧。次
释今喜。今喜中有二。初明欢喜从真是佛子巳下。次
明自庆也。身意泰然者。本谓是小果。则现在不预胜
流。未来丧于果德。故生疑悔。今知小果即是大因。故
现在预胜流。未来不失果。故身意泰然。又悟小果是
大因。故是佛子也。得佛法分者。涅槃经云。汝今值我
正法宝城。云何取是虚伪之物。故知取二乘道果。不
得佛法分也。
次释偈。文颂长行三章。皆广颂之。初中有二。前颂欢
喜。次颂叹佛。颂释中义含多意。一者就今昔领解。分
之为二。初领解昔教。二者领解今教。以佛方便品中
长行与偈。皆叙今昔教意。身子还领解今昔。从初文
至疑悔皆巳除。领解昔教意。初闻佛所说。领解今教
意。二者三教辨之。一者领解昔大乘教。二者领解昔
小乘教。三者领解今一乘教。从初竟令众至道场。是
第一文。我本著邪见。是第二文。初闻佛所说。是第三
疑悔。答曰。下明二事。皆是自迷。非佛不等。以我痴故。
不待大。痴故取小。非佛不与大。非佛独与小。又法性
理同。乘无有二。但我自不待说大。匆匆取小。于我自
成三乘异也。又初不待大。显大是真实。即法性理同。
次取小。即明三乘是方便故。方便有异耳。问曰。云何
名待说所因。答曰。常不轻品云。以菩提果为所因。因
为求菩提果。故说于六度。今亦尔也。
终日竟夜巳下。第三结欢喜中有二。初重明昔忧。次
释今喜。今喜中有二。初明欢喜从真是佛子巳下。次
明自庆也。身意泰然者。本谓是小果。则现在不预胜
流。未来丧于果德。故生疑悔。今知小果即是大因。故
现在预胜流。未来不失果。故身意泰然。又悟小果是
大因。故是佛子也。得佛法分者。涅槃经云。汝今值我
正法宝城。云何取是虚伪之物。故知取二乘道果。不
得佛法分也。
次释偈。文颂长行三章。皆广颂之。初中有二。前颂欢
喜。次颂叹佛。颂释中义含多意。一者就今昔领解。分
之为二。初领解昔教。二者领解今教。以佛方便品中
长行与偈。皆叙今昔教意。身子还领解今昔。从初文
至疑悔皆巳除。领解昔教意。初闻佛所说。领解今教
意。二者三教辨之。一者领解昔大乘教。二者领解昔
小乘教。三者领解今一乘教。从初竟令众至道场。是
第一文。我本著邪见。是第二文。初闻佛所说。是第三
譬喻品第三 第 474c 页 X27-0474.png
文。所以领解三乘者。释迦及一切佛。辨出世乘。唯有
于三。谓小乘大乘一乘。故今悉领解之。则悟佛教意
尽。此三章中各有三。初中三者。一明两悔。二我常于
日夜巳下。第二叙两疑。今闻佛音声巳下。第三领权
实。则疑悔除也。次文三者。我本著邪见。明昔执也。而
今乃自觉巳下。第二执破也。佛于大众中。第三叙执
破所由也。后章三者。初闻佛所说。述惊疑也。佛以种
种缘。第二领解疑除也。世尊说实道巳下。第三结魔
佛有无。自悔责也。问曰。何故前明大乘悔疑。答曰。昔
于小乘法中。未知小劣大胜。故不生疑悔。既闻大乘。
则知小大胜劣。是故生疑悔也。问曰。今昔俱大。何故
闻昔大则迷。听今大便悟。答曰。昔虽显大实。未闻小
权。是故生疑。今显大实。复开小权。是以得悟。问曰。偈
两悔两疑。与长行何异。答曰。长行略。但明一悔一疑。
偈广。即具二也。又长行约事明悔。就理辨疑。今广。即
理事俱有疑悔。问曰。两悔何异。答曰。初据理生悔。次
约事生悔。又初约独处生悔。次约在众生悔。斯则理
事出处。摄生悔义周。问曰。悔失几事。答曰。始终论之。
凡失八果。不能于未来。失化他果。次两偈是自德果。
自他一双也。自德中前失略。次失广。略广一双也。略
则失小乘佛德。广则明失大乘佛德。则大小一双也。
自上巳来。失盛德内充。从我独经行时。失嘉声外满。
谓名德一双也。
问曰。下明两疑何异。答曰。初据理生疑见诸菩萨
于三。谓小乘大乘一乘。故今悉领解之。则悟佛教意
尽。此三章中各有三。初中三者。一明两悔。二我常于
日夜巳下。第二叙两疑。今闻佛音声巳下。第三领权
实。则疑悔除也。次文三者。我本著邪见。明昔执也。而
今乃自觉巳下。第二执破也。佛于大众中。第三叙执
破所由也。后章三者。初闻佛所说。述惊疑也。佛以种
种缘。第二领解疑除也。世尊说实道巳下。第三结魔
佛有无。自悔责也。问曰。何故前明大乘悔疑。答曰。昔
于小乘法中。未知小劣大胜。故不生疑悔。既闻大乘。
则知小大胜劣。是故生疑悔也。问曰。今昔俱大。何故
闻昔大则迷。听今大便悟。答曰。昔虽显大实。未闻小
权。是故生疑。今显大实。复开小权。是以得悟。问曰。偈
两悔两疑。与长行何异。答曰。长行略。但明一悔一疑。
偈广。即具二也。又长行约事明悔。就理辨疑。今广。即
理事俱有疑悔。问曰。两悔何异。答曰。初据理生悔。次
约事生悔。又初约独处生悔。次约在众生悔。斯则理
事出处。摄生悔义周。问曰。悔失几事。答曰。始终论之。
凡失八果。不能于未来。失化他果。次两偈是自德果。
自他一双也。自德中前失略。次失广。略广一双也。略
则失小乘佛德。广则明失大乘佛德。则大小一双也。
自上巳来。失盛德内充。从我独经行时。失嘉声外满。
谓名德一双也。
问曰。下明两疑何异。答曰。初据理生疑见诸菩萨
譬喻品第三 第 475a 页 X27-0475.png
巳下。就事生疑。又初独处生疑。次在众生疑。还是
理事出处一双也。摄疑事尽矣。问曰。就理生疑。疑
何物耶。就事生疑。复疑何事。答曰。据理生疑。为失
八果。为当不失。约事生疑。为失八因。为当不失。今闻
佛音声巳下。此明悟开权显实。故两悔除二疑断。
二乘无漏之因。不至道场之果。则丧果失因。故两疑
两悔。二乘无漏之因。至道场之果。故不失因果。疑悔
便除。我著邪见。叙昔执邪执小。问曰。何故叙此二执。
答曰。前是自叙。今述同他。自叙者。四十馀年独有两
疑。馀中下根人。无此事也。今述同他者。中下根人。始
终自谓究竟。今叙自执。则同之也。问曰。何故自叙复
同他耶。答曰。一欲分三根不同。上根有于疑悔。复有
自执。中下根人。但自谓究竟。不能推求。故无疑悔也。
二者自叙疑悔。令物同我。我取小失大。故生悔者。馀
亦应然。我推理同。不应有三乘教异。亦令物尔也。次
述同他执者。我初执小乘。既是愚痴。显封小执小者。
亦是痴也。问曰。但应叙执小乘。何故述著邪见。答曰。
一意明执小之缘由。故前述著邪。二者欲明外道二
乘俱为颠倒。昔著外故乖内道。执小乘故违大教。意
欲令凡圣俱弃。故述邪小二执释。而今乃自觉非是
实灭度。小灭。灭三界分段。故非真灭。大灭。灭无明变
易。乃为真灭。此得此分两灭之异。若如旧说。辨佛无
常及䨱相常者。便不得分二灭不同。无由得释身子
领解。
理事出处一双也。摄疑事尽矣。问曰。就理生疑。疑
何物耶。就事生疑。复疑何事。答曰。据理生疑。为失
八果。为当不失。约事生疑。为失八因。为当不失。今闻
佛音声巳下。此明悟开权显实。故两悔除二疑断。
二乘无漏之因。不至道场之果。则丧果失因。故两疑
两悔。二乘无漏之因。至道场之果。故不失因果。疑悔
便除。我著邪见。叙昔执邪执小。问曰。何故叙此二执。
答曰。前是自叙。今述同他。自叙者。四十馀年独有两
疑。馀中下根人。无此事也。今述同他者。中下根人。始
终自谓究竟。今叙自执。则同之也。问曰。何故自叙复
同他耶。答曰。一欲分三根不同。上根有于疑悔。复有
自执。中下根人。但自谓究竟。不能推求。故无疑悔也。
二者自叙疑悔。令物同我。我取小失大。故生悔者。馀
亦应然。我推理同。不应有三乘教异。亦令物尔也。次
述同他执者。我初执小乘。既是愚痴。显封小执小者。
亦是痴也。问曰。但应叙执小乘。何故述著邪见。答曰。
一意明执小之缘由。故前述著邪。二者欲明外道二
乘俱为颠倒。昔著外故乖内道。执小乘故违大教。意
欲令凡圣俱弃。故述邪小二执释。而今乃自觉非是
实灭度。小灭。灭三界分段。故非真灭。大灭。灭无明变
易。乃为真灭。此得此分两灭之异。若如旧说。辨佛无
常及䨱相常者。便不得分二灭不同。无由得释身子
领解。
譬喻品第三 第 475b 页 X27-0475.png
释初闻佛所说。问曰。上巳叙领悟竟。今何故方述惊
疑。答曰。欲叙身子于释迦一代。皆悉痴迷。一于小乘
中起执。二于大乘中疑悔。三于一乘中惊疑。欲示三
乘次第。故追叙初惊疑也。又欲辨于三乘中。有二种
失。一于佛大小乘迷。二魔佛颠倒。前巳叙内教迷悟。
今次明魔佛得失。故追叙前事也。又于三乘作四种
方便。叙疑悔作生方便。今封执小乘者。生疑悔也。二
灭方便。令小乘人灭小执也。三劝信方便。即前二事
生于疑悔。劝进求大。四遮谤方便。即此章是也。遮谤
者。勿谤一乘教主为魔人。一乘教法为魔法。又叙悟
法华破三病。一于大乘中疑悔断。二于小乘中执破。
三于一乘中谤息。其心安如海者。上半明外能巧说
内安如海。非魔所有。故知是佛也。
释从生及出家。乃至亦以方便说。身子云。我见佛从
生乃至法华之前。七十馀年巳来。皆是佛非魔。今说
一乘之佛。亦非魔矣。大众不须惊疑。又因法开人。为
成法者。一乘既是真实。三乘为方便。则无生灭身为
真佛。丈六为方便。若不明生灭身为方便者。方便是
垢衣长者。乘七宝大车。能乘所乘。不相称也。我堕疑
网故者。佛有实道。而我言无。魔无实道。而我言有。是
故悔责则例馀人。问曰。安住实智中。颂长行何文耶。
答曰。安住实智中。颂长行身意泰然领解文也。我定
当作佛。颂长行真是佛子自庆文也。
释述成章。问曰。何故云于大众中说。答曰。昔说身子
譬喻品第三 第 475c 页 X27-0475.png
本学小乘。是䨱相。今欲开身子本学大乘。是显露说。
故云于大众说。二欲释大众疑。疑云昔毁二乘。人闻
大。遂领悟成佛。则知小乘无过。今欲为大众。释此疑
也。三欲令大众早习大乘。得如身子领解成佛也。问
曰。何故述身子本觉。大乘。答曰。前身子自叙明悟解
之果。今佛叙悟解之因。由本习大乘。今得大解。二欲
劝大众。习于大乘。如身子得于大解。馀如本疏。问曰。
何故述身子中忘斯意。答曰。一欲因言释疑。身子既
闻久学大乘。何由昔取小果。是故释云。中忘斯意。故
取小也。二欲令大众牢固大心。使不退转。故述取小。
问曰。何故云为诸声闻。说于法华。名教菩萨法。答曰。
教菩萨凡有二事。一令发菩提心。二令修菩萨行。本
愿即菩提心也。所行道谓菩萨行行也。问曰。说法华
云何教此二事。答曰。唯有一乘。无有馀乘。故唯得发
大心。不得发小心。即是教发菩提心也。又凡夫如火
宅。二乘类恶道。并非所求之处。故不得起凡夫二乘
之心。过三界火宅。度五百由旬。乃是安稳之道。故使
发菩提心。教修菩萨行者。法师品云。若菩萨未闻是
经。未善行菩萨道。所以然者。未闻此经。未识道之权
实。又执有三乘。则回遑进退。故未善行也。今闻道之
权实。则精识于道。有一无二。则唯进不退。乃名善行。
故为说法华。名教菩萨法。虽言属声闻。意在大乘。
释授记章为二。第一从初入偈。正明授记。从其两足
圣尊竟后。叙授记之意。两文中各有二。初明二者。一
故云于大众说。二欲释大众疑。疑云昔毁二乘。人闻
大。遂领悟成佛。则知小乘无过。今欲为大众。释此疑
也。三欲令大众早习大乘。得如身子领解成佛也。问
曰。何故述身子本觉。大乘。答曰。前身子自叙明悟解
之果。今佛叙悟解之因。由本习大乘。今得大解。二欲
劝大众。习于大乘。如身子得于大解。馀如本疏。问曰。
何故述身子中忘斯意。答曰。一欲因言释疑。身子既
闻久学大乘。何由昔取小果。是故释云。中忘斯意。故
取小也。二欲令大众牢固大心。使不退转。故述取小。
问曰。何故云为诸声闻。说于法华。名教菩萨法。答曰。
教菩萨凡有二事。一令发菩提心。二令修菩萨行。本
愿即菩提心也。所行道谓菩萨行行也。问曰。说法华
云何教此二事。答曰。唯有一乘。无有馀乘。故唯得发
大心。不得发小心。即是教发菩提心也。又凡夫如火
宅。二乘类恶道。并非所求之处。故不得起凡夫二乘
之心。过三界火宅。度五百由旬。乃是安稳之道。故使
发菩提心。教修菩萨行者。法师品云。若菩萨未闻是
经。未善行菩萨道。所以然者。未闻此经。未识道之权
实。又执有三乘。则回遑进退。故未善行也。今闻道之
权实。则精识于道。有一无二。则唯进不退。乃名善行。
故为说法华。名教菩萨法。虽言属声闻。意在大乘。
释授记章为二。第一从初入偈。正明授记。从其两足
圣尊竟后。叙授记之意。两文中各有二。初明二者。一
譬喻品第三 第 476a 页 X27-0476.png
长行。二偈颂。后二者。一令自庆。二大众欢喜也。
释身子请章。自陈巳悟。无复疑悔者。一欲生信智人
巳解。则理必应尔。故生信也。道理必然。我今巳解。则
知不达。出自愚迷。非理不尔。故遮谤也。
释五众之生灭。若今若昔。亦论此身。昔说此身生灭
为小乘。今悟此身本不生灭。为一乘。昔谓此身生即
六道。灭之即三乘。今悟此身本亦不生。故非六道凡
夫。今不灭。异三乘贤圣也。世人相与云。吾是凡夫身。
别有三乘贤圣。作此说者。四阿含教意也。依一乘教
明者。此身非六道众生。亦非三乘贤圣。既不两世是。
宁当有二非。下云佛道叵思议。正在于此。颂曰。身外
求明悟。终自是昏朦。欲知一乘处。还归七尺中。
释佛正说中。亦四章经。如疏中说。又四章来意者。第
一章经。佛自开权显实。第二章经。圣第子开权显实。
第三章药草喻品。释成师资之说。第四章若领悟二
说。堪与授记。又四章经者。初破凡夫病。次破二乘。三
破菩萨。三病既除。行与佛应。故得佛记。就初章中有
二。初明正说。二劝弘经。初中又二。前长行。次偈颂。长
行中又二。开譬合譬。开譬中有二。初腾前许后。二正
开譬。腾前者。长行与偈。并为四门。一一乘真实。二三
乘方便。三得失。四劝信奉持。偈四与此大同。合总提
四门之意。用以示之。虽有四门。唯有两意。所谓但显
一理。唯教一人。许后者。逆抽后六譬大意。但显一理。
唯教一人。
释身子请章。自陈巳悟。无复疑悔者。一欲生信智人
巳解。则理必应尔。故生信也。道理必然。我今巳解。则
知不达。出自愚迷。非理不尔。故遮谤也。
释五众之生灭。若今若昔。亦论此身。昔说此身生灭
为小乘。今悟此身本不生灭。为一乘。昔谓此身生即
六道。灭之即三乘。今悟此身本亦不生。故非六道凡
夫。今不灭。异三乘贤圣也。世人相与云。吾是凡夫身。
别有三乘贤圣。作此说者。四阿含教意也。依一乘教
明者。此身非六道众生。亦非三乘贤圣。既不两世是。
宁当有二非。下云佛道叵思议。正在于此。颂曰。身外
求明悟。终自是昏朦。欲知一乘处。还归七尺中。
释佛正说中。亦四章经。如疏中说。又四章来意者。第
一章经。佛自开权显实。第二章经。圣第子开权显实。
第三章药草喻品。释成师资之说。第四章若领悟二
说。堪与授记。又四章经者。初破凡夫病。次破二乘。三
破菩萨。三病既除。行与佛应。故得佛记。就初章中有
二。初明正说。二劝弘经。初中又二。前长行。次偈颂。长
行中又二。开譬合譬。开譬中有二。初腾前许后。二正
开譬。腾前者。长行与偈。并为四门。一一乘真实。二三
乘方便。三得失。四劝信奉持。偈四与此大同。合总提
四门之意。用以示之。虽有四门。唯有两意。所谓但显
一理。唯教一人。许后者。逆抽后六譬大意。但显一理。
唯教一人。
譬喻品第三 第 476b 页 X27-0476.png
譬喻得解者。若未能于法说四门领二意。令识譬喻
六门。解显一理教一人。释立譬喻意。一依文为中下
根人未悟。故立譬喻。二为破凡夫保著三界乐。故立
譬喻。三为增上慢人未究竟。自谓究竟。故立譬喻。四
为菩萨令识佛说三乘教意。及知佛有不可思议功
德。故立譬喻也。
释六譬自古爰今。释此譬文。少多不定。少则四譬。多
则有为十。今谓六譬为定。不可增减。第一总譬。叹佛
无极苦有极乐。第二见火譬。见众生有极苦无极乐。
第三譬。初成道时。即欲为说一乘。顿拔极苦。顿与极
乐。但圣虽能授。物不堪受。第四譬。既不可顿拔极苦
顿与极乐。故但拔重苦。与其小乐。第五譬。既拔重苦。
与小乐竟。次拔轻苦。与其大乐。至第六譬。子便同父。
无极苦有极乐。但昔明与小。今便赐大。大小相违。如
似虚妄。宜融会之。故有第六不虚妄譬。
次约车譬作之。初叹父有极乐无极苦。无极苦则父
有大车。次见子有极苦无极乐。则子无大车。第三即
欲授子大车。但未堪乘。是以不堪授。第四既未堪授
大。权与小车。第五令息羊鹿。便驾以白牛。但许赐相
违。宜须融释。故有第六不虚譬。
次就开示悟入。释此六章。初叹父无极苦有极乐。谓
开佛知见。第二见众生失佛知见。故无极乐有极苦。
第三顿欲为示众生令得悟入。但物未堪。是故息化。
第四既不得。为示佛知见。令得悟入。且示二乘知见。
譬喻品第三 第 476c 页 X27-0476.png
令得悟入。第五既示小竟。方得示大。第六融会如前
所明。又依下合喻。就二果三德释之。下文举大涅槃
果。以合大车。次举菩提众德之果。以合大车。初叹佛
无极苦。则累无不寂。谓佛有大涅槃果也。
次叹文有极乐。明德无不圆。谓菩提果也。故初譬叹
佛有二果。第二子有极苦。无涅槃乐。无极乐。无菩提
果。第三譬欲授二果。以众生未堪。第四譬权授小涅
槃果小菩提果。第五譬灭轻苦与大乐。令舍小乐。得
大乐。赐菩提果。第六融会不异前明。若就三德合之。
初叹累无不寂。即解脱德。德无不圆。合法身般若。故
初明佛具三德。次见子无三。次未堪授三。次权与三
德未并。次方堪示以伊字。第六如前。
次就中道作之。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
为无。非有非无。即中道也。次见子。失中道佛性。故六
道纷然。次即欲便六道回宗。归一中道。但众生未堪。
次未堪授中。且示偏观。次以偏调心。后授中观。许偏
赐中。似如相害。故融会之。以众义推之。定唯六譬。不
得增减。问依旧得作此释文以不。答不得释于一句。
况六章耶。以旧宗未明此经具于三德及二果中道。
则德未圆。累亦未尽。何由赐子。故不得释经一句也。
非但不得通经。翻为毁谤。所以然者。父累无不寂。二
死巳倾。德无不圆。则四德圆备。而谓犹是无常。则五
住未倾。三德未备。岂非谤耶。玄章巳明。今略不具述。
释初总譬中有六。一化主譬。二化处譬。三教门。四所
所明。又依下合喻。就二果三德释之。下文举大涅槃
果。以合大车。次举菩提众德之果。以合大车。初叹佛
无极苦。则累无不寂。谓佛有大涅槃果也。
次叹文有极乐。明德无不圆。谓菩提果也。故初譬叹
佛有二果。第二子有极苦。无涅槃乐。无极乐。无菩提
果。第三譬欲授二果。以众生未堪。第四譬权授小涅
槃果小菩提果。第五譬灭轻苦与大乐。令舍小乐。得
大乐。赐菩提果。第六融会不异前明。若就三德合之。
初叹累无不寂。即解脱德。德无不圆。合法身般若。故
初明佛具三德。次见子无三。次未堪授三。次权与三
德未并。次方堪示以伊字。第六如前。
次就中道作之。累无不寂。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
为无。非有非无。即中道也。次见子。失中道佛性。故六
道纷然。次即欲便六道回宗。归一中道。但众生未堪。
次未堪授中。且示偏观。次以偏调心。后授中观。许偏
赐中。似如相害。故融会之。以众义推之。定唯六譬。不
得增减。问依旧得作此释文以不。答不得释于一句。
况六章耶。以旧宗未明此经具于三德及二果中道。
则德未圆。累亦未尽。何由赐子。故不得释经一句也。
非但不得通经。翻为毁谤。所以然者。父累无不寂。二
死巳倾。德无不圆。则四德圆备。而谓犹是无常。则五
住未倾。三德未备。岂非谤耶。玄章巳明。今略不具述。
释初总譬中有六。一化主譬。二化处譬。三教门。四所
譬喻品第三 第 477a 页 X27-0477.png
化。五化意。六根性。亦不得增减。此不异旧。就总譬中。
旧释不开。今分为二。一者叹人。第二美德。国邑聚落。
举处取人。谓叹人。礼书云。四井为邑。郑曰。四方里也。
国语云。三十家为邑。尚书大传云。八家为邻。二邻为
明。三明为里。五里为乡。十乡为都。十都为师。十师为
洲。聚者。字林云。聚积土也。韦召云。小乡云曰聚。落者。
说文云。草曰零。木曰落。广雅云。篱也。居也。邑落之名
耳。合譬如本疏说。
其年衰迈巳下。第二美德。于中有二。初叹自德。二美
化他。各分为两。自德中二者。其年衰迈。依下合意。即
累无不尽。惑因既断。苦报将倾。即衰迈也。惑因既断。
无复因累。苦报将倾。则无复果累。故下文云。于诸怖
畏衰恼忧患无明闇弊。永尽无馀。即其事也。衰减也。
迈行也。往也。财富无量。第二叹德无不圆。即是下文
无量知见力无畏等也。
多有田宅巳下。第二叹化他德。于中有二。初叹本德。
二叹迹德。各分为二。本德中二者。一田。二宅。大慈与
乐为田。大悲遮苦为宅。而言多有者。即释大义也。又
当欲披苦与乐。亦名为多。
及诸僮仆巳下。第二美于迹用。上明田宅。谓拔苦与
乐之心事。现神通化物。拔苦果与乐果如僮。运口说
法。灭苦因与乐因如仆。运五通役七辨。故云诸也。又
依信解品。非止有僮仆。亦有牛羊。故云诸也。此之一
譬。为下合譬及大车。信解中穷子叹父。皆用今譬文
旧释不开。今分为二。一者叹人。第二美德。国邑聚落。
举处取人。谓叹人。礼书云。四井为邑。郑曰。四方里也。
国语云。三十家为邑。尚书大传云。八家为邻。二邻为
明。三明为里。五里为乡。十乡为都。十都为师。十师为
洲。聚者。字林云。聚积土也。韦召云。小乡云曰聚。落者。
说文云。草曰零。木曰落。广雅云。篱也。居也。邑落之名
耳。合譬如本疏说。
其年衰迈巳下。第二美德。于中有二。初叹自德。二美
化他。各分为两。自德中二者。其年衰迈。依下合意。即
累无不尽。惑因既断。苦报将倾。即衰迈也。惑因既断。
无复因累。苦报将倾。则无复果累。故下文云。于诸怖
畏衰恼忧患无明闇弊。永尽无馀。即其事也。衰减也。
迈行也。往也。财富无量。第二叹德无不圆。即是下文
无量知见力无畏等也。
多有田宅巳下。第二叹化他德。于中有二。初叹本德。
二叹迹德。各分为二。本德中二者。一田。二宅。大慈与
乐为田。大悲遮苦为宅。而言多有者。即释大义也。又
当欲披苦与乐。亦名为多。
及诸僮仆巳下。第二美于迹用。上明田宅。谓拔苦与
乐之心事。现神通化物。拔苦果与乐果如僮。运口说
法。灭苦因与乐因如仆。运五通役七辨。故云诸也。又
依信解品。非止有僮仆。亦有牛羊。故云诸也。此之一
譬。为下合譬及大车。信解中穷子叹父。皆用今譬文
譬喻品第三 第 477b 页 X27-0477.png
句为本。不得参差。宜留意观之。其家广大。不异旧释。
唯有一门第三明教门譬。问曰。三界火宅。云何乃用
佛教为门。答曰。三界本来。常是四绝。故说四绝之教
门。得出三界。以义既相关故用佛教。为三界之门也。
多诸人众不异旧释。乃至五百者。欲明回五趣。故有
乃至之言。
堂阁朽故第五化意譬。于中有二。初明舍之垂崩。次
火起烧宅。前是无常。次是众苦。又初是六道旧迷。后
明三乘新惑也。问曰。何以得知然。答曰。此中有新旧
两人。五百人即五道旧人。三十子谓三乘新众。人既
新旧。迷亦尔也。余昔不观前后。依旧通文多谬。上其
家广大。总叙火宅。总喻三界。今别叙堂阁。别譬一身。
前总后别。盖是圣说常仪。解义恒法。
就一身内。复开为二。初总诱别。如堂阁为总。柱梁为
别。以柱梁之别。成堂阁之总。以七尺之身为总。四支
百体为别。在譬若明。合文自现。总身有二。别亦两种。
总身二者。一堂。二阁。同受大患之身为堂。而升沉不
同为阁。虽有同异。皆有十时改易。念念无常。名朽故
也。
墙壁巳下。第二别明一身诸分。依后偈广颂。凡有十
物。以成一舍。长行略举其四略。亦是前略广意也。开
则有四。合成二。所言二者。墙壁为外。柱梁为内。筋肉
为身外。诸骨为身内。所言四者。墙为外。壁为内。如肉
为外筋为内。柱为下梁为上。身下分骨为柱。上分骨
唯有一门第三明教门譬。问曰。三界火宅。云何乃用
佛教为门。答曰。三界本来。常是四绝。故说四绝之教
门。得出三界。以义既相关故用佛教。为三界之门也。
多诸人众不异旧释。乃至五百者。欲明回五趣。故有
乃至之言。
堂阁朽故第五化意譬。于中有二。初明舍之垂崩。次
火起烧宅。前是无常。次是众苦。又初是六道旧迷。后
明三乘新惑也。问曰。何以得知然。答曰。此中有新旧
两人。五百人即五道旧人。三十子谓三乘新众。人既
新旧。迷亦尔也。余昔不观前后。依旧通文多谬。上其
家广大。总叙火宅。总喻三界。今别叙堂阁。别譬一身。
前总后别。盖是圣说常仪。解义恒法。
就一身内。复开为二。初总诱别。如堂阁为总。柱梁为
别。以柱梁之别。成堂阁之总。以七尺之身为总。四支
百体为别。在譬若明。合文自现。总身有二。别亦两种。
总身二者。一堂。二阁。同受大患之身为堂。而升沉不
同为阁。虽有同异。皆有十时改易。念念无常。名朽故
也。
墙壁巳下。第二别明一身诸分。依后偈广颂。凡有十
物。以成一舍。长行略举其四略。亦是前略广意也。开
则有四。合成二。所言二者。墙壁为外。柱梁为内。筋肉
为身外。诸骨为身内。所言四者。墙为外。壁为内。如肉
为外筋为内。柱为下梁为上。身下分骨为柱。上分骨
譬喻品第三 第 477c 页 X27-0477.png
为梁。此之内外。皆是大期无常。念念生灭。故喻颓落。
乃至倾斜。书云。外墙为垣。内墙为墙。墙犹城也。宅中
垣谓壁也。
周匝巳下。第二火起。凡有三双。周匝明无处不苦。俱
时无时不苦也。时处一双也。忽然者。叙苦因也。火起
者。明苦果也。即因果一双也。此四为体。焚烧舍宅辨
用也。体用一双也。
长者诸子。第六根性譬。据昔三根回流不定。是故安
或。约今昔者。虽有三十。终成一儿。故云或也。
第二见火譬。于中有三。初见火惊怖者。见身火烧乐
尽。但有苦受。智度论云。若无菩萨。六道中。唯有三恶
道。三受中。但有苦受。心火烧善根。成一阐提。丧慧命。
失法身。是故怖也。于所烧门安稳得出。门有二种。初
被烧门。二出烧门。说三界而常四绝。即是出门。于缘
四绝。而常三界。谓被烧门。即四绝不为诸边所动。名
安稳道。因安稳道而出。名安稳出也。父常行四绝以
自娱。而子何游五尘而求乐。故云乐著嬉戏也。下云
无求出意者。自不作实相绝四之观。皆是不求出意
乃至倾斜。书云。外墙为垣。内墙为墙。墙犹城也。宅中
垣谓壁也。
周匝巳下。第二火起。凡有三双。周匝明无处不苦。俱
时无时不苦也。时处一双也。忽然者。叙苦因也。火起
者。明苦果也。即因果一双也。此四为体。焚烧舍宅辨
用也。体用一双也。
长者诸子。第六根性譬。据昔三根回流不定。是故安
或。约今昔者。虽有三十。终成一儿。故云或也。
第二见火譬。于中有三。初见火惊怖者。见身火烧乐
尽。但有苦受。智度论云。若无菩萨。六道中。唯有三恶
道。三受中。但有苦受。心火烧善根。成一阐提。丧慧命。
失法身。是故怖也。于所烧门安稳得出。门有二种。初
被烧门。二出烧门。说三界而常四绝。即是出门。于缘
四绝。而常三界。谓被烧门。即四绝不为诸边所动。名
安稳道。因安稳道而出。名安稳出也。父常行四绝以
自娱。而子何游五尘而求乐。故云乐著嬉戏也。下云
无求出意者。自不作实相绝四之观。皆是不求出意
譬喻品第三 第 478a 页 X27-0478.png
也。
释救子不得譬。具如本疏。衣裓者字诰云。𧜅𧛾戒音。
衣上罗也。相传。裓音居德反。长安女人用衣前分裹
子。称为衣裓也。问曰。不知何者为火等。明何义耶。答
曰。上明不信。今辨不解。火者八苦。舍为三界。即是无
常。无常与苦。谓果也。失是前之二因。即毒虫恶鬼也。
众生迷于二果。不识两因。问曰。东西驰走戏。明何义
耶。答曰。上明不信不解。今明起惑。即是于火宅内。觅
乐为戏也。视父而巳者。上明无解有惑。初成道时。不
可化耳。今明后时可化。故视父也。
释三车救子得譬。问曰。三车在门外。可以游戏。明何
义耶。答曰。戏是乐。以出世乐。代上火宅内世间之乐
也。
释诸子出宅。文定四章。适其愿者。第一叙教称机也。
即是下文内有智性也。心各勇锐者。第二闻教信受
也。禾芒利为锐。此明即能信为利。互相推排。乃至竟
共驰走者。前明信受。今第三辨修行。文慇勤精进也。
诤出火宅者。第四。前既修因。今出宅求果。即是下文
欲出三界。自求涅槃。
释父见子免难。初叙子免难。次明父叹喜。明子免难
大意明有宅可出。无车可得也。余昔依旧释。四衢喻
四。解可约昔教。出三界。證四谛。便得涅槃。此是见车
得车。不应更复索。又旧明四衢及露地。明无五浊。亦
同上过也。望今度教释者。四达曰衢。则四方皆空。觅
释救子不得譬。具如本疏。衣裓者字诰云。𧜅𧛾戒音。
衣上罗也。相传。裓音居德反。长安女人用衣前分裹
子。称为衣裓也。问曰。不知何者为火等。明何义耶。答
曰。上明不信。今辨不解。火者八苦。舍为三界。即是无
常。无常与苦。谓果也。失是前之二因。即毒虫恶鬼也。
众生迷于二果。不识两因。问曰。东西驰走戏。明何义
耶。答曰。上明不信不解。今明起惑。即是于火宅内。觅
乐为戏也。视父而巳者。上明无解有惑。初成道时。不
可化耳。今明后时可化。故视父也。
释三车救子得譬。问曰。三车在门外。可以游戏。明何
义耶。答曰。戏是乐。以出世乐。代上火宅内世间之乐
也。
释诸子出宅。文定四章。适其愿者。第一叙教称机也。
即是下文内有智性也。心各勇锐者。第二闻教信受
也。禾芒利为锐。此明即能信为利。互相推排。乃至竟
共驰走者。前明信受。今第三辨修行。文慇勤精进也。
诤出火宅者。第四。前既修因。今出宅求果。即是下文
欲出三界。自求涅槃。
释父见子免难。初叙子免难。次明父叹喜。明子免难
大意明有宅可出。无车可得也。余昔依旧释。四衢喻
四。解可约昔教。出三界。證四谛。便得涅槃。此是见车
得车。不应更复索。又旧明四衢及露地。明无五浊。亦
同上过也。望今度教释者。四达曰衢。则四方皆空。觅
譬喻品第三 第 478b 页 X27-0478.png
车不得。露地者。仰观亦空。不见有车。以五处皆空。故
不见门外有三车也。而坐者。亦是显无有车。若门外
有车。则乘之而游。既五处无车。是故端坐也。都是为
成门外无车。及生后索车之譬。即是显有宅可出。无
车可得也。解索车譬。此文近接上生。以五处求车无
从。故就父索也。昔以索车为难。今观甚易。亦美意非
一。作七义释之。一为成等赐。明道理有一。故赐子一。
将欲明道理有一。必须前辨三无。三无若成。有一便
显。索车者。显三无也。门外有三。即乘之而游。不就父
索。以其索三。故知无三。以其无三。方得赐一。旧谓赐
索相违。今观为符契。二者欲明索少赐多。称叹佛德。
索三即赐。小也。赐一者。谓赐多也。如涅槃云。汝今从
我求正法宝。值我多有能相惠施。三明索伪赐真。如
子索鱼目。父赐夜光。亦是称叹佛也。四者用子释父。
前明虚指门外。权说有三。子出门外。遂见有三。父权
便坏。以其索三。则门外无三。则权三义成。五者欲分
利钝不同。上根领于父意。知门外无车。是故不索。则
身子之流。中根之人。不领父意。但执空言。是故有索
也。六示二种声闻。一者愚法。不知权有实无。是故有
索。二不愚法。知权有实无。是故不索。七者欲显子始
终三愚。叹父三智道理。有极乐之一与之。谓父一智
也。而子愚恋于极苦。不从父化。谓一愚也。二父虚指
门外明有三车。意在有宅可出。无三可与。谓父一智
也。而子谓有宅可出。亦有车可求。谓二愚也。三父智
不见门外有三车也。而坐者。亦是显无有车。若门外
有车。则乘之而游。既五处无车。是故端坐也。都是为
成门外无车。及生后索车之譬。即是显有宅可出。无
车可得也。解索车譬。此文近接上生。以五处求车无
从。故就父索也。昔以索车为难。今观甚易。亦美意非
一。作七义释之。一为成等赐。明道理有一。故赐子一。
将欲明道理有一。必须前辨三无。三无若成。有一便
显。索车者。显三无也。门外有三。即乘之而游。不就父
索。以其索三。故知无三。以其无三。方得赐一。旧谓赐
索相违。今观为符契。二者欲明索少赐多。称叹佛德。
索三即赐。小也。赐一者。谓赐多也。如涅槃云。汝今从
我求正法宝。值我多有能相惠施。三明索伪赐真。如
子索鱼目。父赐夜光。亦是称叹佛也。四者用子释父。
前明虚指门外。权说有三。子出门外。遂见有三。父权
便坏。以其索三。则门外无三。则权三义成。五者欲分
利钝不同。上根领于父意。知门外无车。是故不索。则
身子之流。中根之人。不领父意。但执空言。是故有索
也。六示二种声闻。一者愚法。不知权有实无。是故有
索。二不愚法。知权有实无。是故不索。七者欲显子始
终三愚。叹父三智道理。有极乐之一与之。谓父一智
也。而子愚恋于极苦。不从父化。谓一愚也。二父虚指
门外明有三车。意在有宅可出。无三可与。谓父一智
也。而子谓有宅可出。亦有车可求。谓二愚也。三父智
譬喻品第三 第 478c 页 X27-0478.png
无三可与。有一可赐。父之一智也。子有一而不求。无
三而反索三愚也。赞三智即揄扬大道。叙三愚抑毁
小乘。
释等赐大车。先与小乐。今与大乐。先拔重苦。今拔其
轻苦。前令其越凡。今使超圣。故有赐车之譬也。就文
有二。初明能赐之人。二辨所赐之车。能赐之人。即能
乘之人。所赐之车。谓所乘之法。能乘之人。犹是上国
邑聚落有大长者。所乘之法。犹是上其年衰迈及财
富无量。叹长者之德。但前作是人法之名。今立能乘
所乘之称。是时长者谓能赐之人。各赐下所赐之法。
就所赐中。更分为二。初开二章门。次释二章门。二章
门者。一等赐章门。二大车门。如旧所释。
其车高广巳下。第二释二章门。初释大车。次释等赐。
馀者依旧。释大车譬。凡有五失。一无文證。二依文所
明。但是果车。作因车合之。问曰。以何文證。如是果耶。
答前总譬中。明长者之德。犹是今能乘之人。所乘之
车。前既为果。今岂因耶。又合三车大车。并举果地智
慧功德用。以此合之。大车既尔。一车亦然。又下合一
车。用大涅槃果及菩提果。以合一车。乃至偈文。颂合
大车。皆举众德。故云无量亿千诸力解脱。又总而言
之。斯经正明佛乘。能乘既是至人。所乘必为极德。不
应用因合也。三依旧合之。未穷其理性。所以然者。依
文乃用二果三身及中道法身。而释者。乃用无常及
覆相等。此亦乖伤事深。四者依旧所合。论佛德未尽。
三而反索三愚也。赞三智即揄扬大道。叙三愚抑毁
小乘。
释等赐大车。先与小乐。今与大乐。先拔重苦。今拔其
轻苦。前令其越凡。今使超圣。故有赐车之譬也。就文
有二。初明能赐之人。二辨所赐之车。能赐之人。即能
乘之人。所赐之车。谓所乘之法。能乘之人。犹是上国
邑聚落有大长者。所乘之法。犹是上其年衰迈及财
富无量。叹长者之德。但前作是人法之名。今立能乘
所乘之称。是时长者谓能赐之人。各赐下所赐之法。
就所赐中。更分为二。初开二章门。次释二章门。二章
门者。一等赐章门。二大车门。如旧所释。
其车高广巳下。第二释二章门。初释大车。次释等赐。
馀者依旧。释大车譬。凡有五失。一无文證。二依文所
明。但是果车。作因车合之。问曰。以何文證。如是果耶。
答前总譬中。明长者之德。犹是今能乘之人。所乘之
车。前既为果。今岂因耶。又合三车大车。并举果地智
慧功德用。以此合之。大车既尔。一车亦然。又下合一
车。用大涅槃果及菩提果。以合一车。乃至偈文。颂合
大车。皆举众德。故云无量亿千诸力解脱。又总而言
之。斯经正明佛乘。能乘既是至人。所乘必为极德。不
应用因合也。三依旧合之。未穷其理性。所以然者。依
文乃用二果三身及中道法身。而释者。乃用无常及
覆相等。此亦乖伤事深。四者依旧所合。论佛德未尽。
譬喻品第三 第 479a 页 X27-0479.png
所以然者。车庄严具。其事极多。少义合之。叹德未尽。
五依旧所合。失其次第。然此譬文。前后相生。具有诠
序。亦是乖伤事重。今所明者。离此五失。
就释大。车文三义二。文三者。一车二牛三宾从也。义二
者。明大车即是自德。馀之二种。谓化他德。前长者譬
中。亦前叹自德。次叹化他。就释车中。又开为二。初释
大。二释车。释大有二。初明累无不尽。二辨德无不圆。
累无不尽者。即是高广下。偈合云。是乘微妙清净第
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是乘微妙清净第一。对二乘
之小。因为广也。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对世间之下。以
为广也。以五住因倾二死果尽。故超凡越圣。故名高
广。众宝庄挍者。即果地众德也。前明累无不尽。今辨
德无不圆。即下文无量知见也。上叹长者德中。亦明
累无不尽。德无不圆。后合文亦尔。故作此释之。
周匝栏楯者。第二释车。亦开为二。前明车外庄严。喻
佛外德。次辨车内庄严。譬佛内德。周匝栏楯。即是下
文十力无畏。十力内照如栏。无畏外用如楯。内照无
不周。外用无不普。义言周匝。问曰。何故初明有力无
畏。答曰。方便品及下合大车。皆明力无所畏故。前说
此二德。方便品云。佛力无所畏。后偈合云。无量德千
诸力解脱。皆是前叹力无畏。故今前明为栏楯也。旧
用总持合之。一无文。二者总持是一德。今力无畏为
二德。以合栏楯二事也。四面悬铃者。即是下文有大
神力。上巳明内有十力。外无所畏。今次为物现通。故
五依旧所合。失其次第。然此譬文。前后相生。具有诠
序。亦是乖伤事重。今所明者。离此五失。
就释大。车文三义二。文三者。一车二牛三宾从也。义二
者。明大车即是自德。馀之二种。谓化他德。前长者譬
中。亦前叹自德。次叹化他。就释车中。又开为二。初释
大。二释车。释大有二。初明累无不尽。二辨德无不圆。
累无不尽者。即是高广下。偈合云。是乘微妙清净第
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是乘微妙清净第一。对二乘
之小。因为广也。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对世间之下。以
为广也。以五住因倾二死果尽。故超凡越圣。故名高
广。众宝庄挍者。即果地众德也。前明累无不尽。今辨
德无不圆。即下文无量知见也。上叹长者德中。亦明
累无不尽。德无不圆。后合文亦尔。故作此释之。
周匝栏楯者。第二释车。亦开为二。前明车外庄严。喻
佛外德。次辨车内庄严。譬佛内德。周匝栏楯。即是下
文十力无畏。十力内照如栏。无畏外用如楯。内照无
不周。外用无不普。义言周匝。问曰。何故初明有力无
畏。答曰。方便品及下合大车。皆明力无所畏故。前说
此二德。方便品云。佛力无所畏。后偈合云。无量德千
诸力解脱。皆是前叹力无畏。故今前明为栏楯也。旧
用总持合之。一无文。二者总持是一德。今力无畏为
二德。以合栏楯二事也。四面悬铃者。即是下文有大
神力。上巳明内有十力。外无所畏。今次为物现通。故
譬喻品第三 第 479b 页 X27-0479.png
明神力。四面明其大悬铃喻神力。放光动地雨华现
土。惊悟众生。如铃觉物。故下云。为觉悟群生。振动于
一切。旧用四辨。一无文。二四辨非并说法神力。则觉
悟一切也。又于其上张设幰盖者。即下文及智慧力
也。神力则回邪入正。智慧灭惑生解。故次明智慧力
也。又于其上者。既称平等大慧。今先释大义。故云其
上也。张设者。开示悟入也。亦示教利喜也。幰盖者。平
等大慧也。平等大慧。最为高显。犹如幰盖也。又幰盖
上遮下覆。智慧。上弘大道。下益群生。又幰盖能有所
遮。能有所覆。智智慧亦尔。能摧于邪。能显于正。亦以
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一修妙因。得此妙果。以因严
果。故方便品长行与偈。并举妙因。叹释妙果。二用妙
戒。庄严妙慧。三用妙定。庄严妙慧。虽照而寂。虽寂而
照。是以文云。定慧力庄严。四以别智。共严平等大慧。
谓佛智如来智。总名大智。是以文云。究竟至于一切
种智。即以别严总。问曰。何故明四种庄严。答曰。即是
譬文。明杂宝也。宝绳交络者。幰若无绳遐持。飘鼓飞
扬。以绳交络。安固不动。宝绳者。权实可珍。喻之如宝。
若无二慧。则堕诸边。以权实枷持。不为有无所动。譬
之绳也。得于实慧。不染于有。用方便慧。能不滞无。故
云绞络。为欲枷持幰盖。故明宝绳交络。为成平等大
慧。故辨权实。即次第也。即是后文具足智慧方便波
罗蜜也。垂诸华璎者。上明智慧内充。今明为物外用。
七辨巧说譬华。五音美妙如璎。七辨非一。五音不同。
土。惊悟众生。如铃觉物。故下云。为觉悟群生。振动于
一切。旧用四辨。一无文。二四辨非并说法神力。则觉
悟一切也。又于其上张设幰盖者。即下文及智慧力
也。神力则回邪入正。智慧灭惑生解。故次明智慧力
也。又于其上者。既称平等大慧。今先释大义。故云其
上也。张设者。开示悟入也。亦示教利喜也。幰盖者。平
等大慧也。平等大慧。最为高显。犹如幰盖也。又幰盖
上遮下覆。智慧。上弘大道。下益群生。又幰盖能有所
遮。能有所覆。智智慧亦尔。能摧于邪。能显于正。亦以
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一修妙因。得此妙果。以因严
果。故方便品长行与偈。并举妙因。叹释妙果。二用妙
戒。庄严妙慧。三用妙定。庄严妙慧。虽照而寂。虽寂而
照。是以文云。定慧力庄严。四以别智。共严平等大慧。
谓佛智如来智。总名大智。是以文云。究竟至于一切
种智。即以别严总。问曰。何故明四种庄严。答曰。即是
譬文。明杂宝也。宝绳交络者。幰若无绳遐持。飘鼓飞
扬。以绳交络。安固不动。宝绳者。权实可珍。喻之如宝。
若无二慧。则堕诸边。以权实枷持。不为有无所动。譬
之绳也。得于实慧。不染于有。用方便慧。能不滞无。故
云绞络。为欲枷持幰盖。故明宝绳交络。为成平等大
慧。故辨权实。即次第也。即是后文具足智慧方便波
罗蜜也。垂诸华璎者。上明智慧内充。今明为物外用。
七辨巧说譬华。五音美妙如璎。七辨非一。五音不同。
譬喻品第三 第 479c 页 X27-0479.png
因之为诸。符顺群生。悦物来众。故云垂也。即上品中。
如来能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从幰盖至华
璎。广叹智慧者。乘虽万德。以慧为其宗也。
重敷綩綖者。自上巳来。明车外庄严。叹佛四德。内有
十力。外用无畏。内外一双。神力现通。智慧说法。即衣
裓机案一双也。今明车内庄严也。綩綖者。为所坐之
物。谓如来坐解脱床。綩綖者。此间字书。未见其事。云
是外国槃缩绣。大富家重敷蓐上也。解脱有四义。一
安稳义。二清净义。三定慧具足。如绣义。四寂照调顺。
如柔软。故喻之綩綖也。解脱有二。初有馀。二无馀。故
云重也。如下云。于诸怖畏及无明永尽。即二解脱也。
又解脱有八。故称为重也。安置丹枕者。上叹解脱。今
美三昧。是故前云解脱诸三昧。安枕欲卧。如入三昧。
寂照不动。又具八解脱。住三三昧。乃得安稳坐卧。涅
槃云。谁得安稳眠。谓住大涅槃。及空三昧。即其事也。
问曰。何故叙车外则广。车内略耶。答曰。车外叹外德。
大乘以外化为正。故广叹。车内明内德。故略叹也。
驾以白牛者。自上巳来。叹于自德。今第二次美化他。
自德即是智慧。化他所谓功德。即是下文大慈悲也。
生公采净名经意。用六通无垢。为白牛。众师总望经
宗用。平等大慧能导引众行。喻同白牛。如斯等释。并
未寻经始末。故有此异通。今依前后法譬及文义往
推。用慈悲为牛。义推者。车之运动。必由于牛。大乘化
物。要是慈悲。依前总譬中。前叹智慧自德。后叹慈悲
如来能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从幰盖至华
璎。广叹智慧者。乘虽万德。以慧为其宗也。
重敷綩綖者。自上巳来。明车外庄严。叹佛四德。内有
十力。外用无畏。内外一双。神力现通。智慧说法。即衣
裓机案一双也。今明车内庄严也。綩綖者。为所坐之
物。谓如来坐解脱床。綩綖者。此间字书。未见其事。云
是外国槃缩绣。大富家重敷蓐上也。解脱有四义。一
安稳义。二清净义。三定慧具足。如绣义。四寂照调顺。
如柔软。故喻之綩綖也。解脱有二。初有馀。二无馀。故
云重也。如下云。于诸怖畏及无明永尽。即二解脱也。
又解脱有八。故称为重也。安置丹枕者。上叹解脱。今
美三昧。是故前云解脱诸三昧。安枕欲卧。如入三昧。
寂照不动。又具八解脱。住三三昧。乃得安稳坐卧。涅
槃云。谁得安稳眠。谓住大涅槃。及空三昧。即其事也。
问曰。何故叙车外则广。车内略耶。答曰。车外叹外德。
大乘以外化为正。故广叹。车内明内德。故略叹也。
驾以白牛者。自上巳来。叹于自德。今第二次美化他。
自德即是智慧。化他所谓功德。即是下文大慈悲也。
生公采净名经意。用六通无垢。为白牛。众师总望经
宗用。平等大慧能导引众行。喻同白牛。如斯等释。并
未寻经始末。故有此异通。今依前后法譬及文义往
推。用慈悲为牛。义推者。车之运动。必由于牛。大乘化
物。要是慈悲。依前总譬中。前叹智慧自德。后叹慈悲
譬喻品第三 第 480a 页 X27-0480.png
化他。下合譬中。亦如是说。又合三车。中大车佛自分
明。作如是合。前将四智。合于大车。从悯念安乐巳下。
举慈悲以合于牛。大车一车。同明果德。义无有异。详
此一文。验旧通为失。又涅槃经叹佛为大悲牛。又智
慧居前。明于自德。慈悲在后。即化他德。如前有于车
后将牛运。即是相生次第。众事證据。勿守旧迷。上自
德有二。初释大。二明车。今明化他中亦二。初牛。二宾
从。明牛即化他之本。宾从辨化他之迹。前长者之譬。
及后合文义亦如是。上开慈悲为二本。故有田之与
宅。今欲譬于一牛。故总叹之。就文为二。初总标白牛。
二者叹释。既是大慈大悲。故称为大。无缘无漏。目之
为白。引自化他。故称为牛。
肤色充洁巳下。第二别叹释牛。于中有三。初释名。二
辨体。三明用。外譬内合。义唯有三。肤充者。明其圆满。
释上大也。色洁者。叹其清净。释上白也。形体姝好者。
第二明体。以无相为形体。物爱为姝好。有大䈥力者。
第三叹用。初叹拔苦与乐二用。能拔二死之大苦。能
与三德之大乐。异小慈悲。故名有大䈥力。行步平正
者。叹平等用。普济于天下。无私于一人。其疾如风下。
叹速疾用。不待作意。亦不经时。一念即能拔四生之
苦。与六道之乐。故云其疾如风。
又多仆从而侍卫者。第二叹化他之迹。现通说法。遍
满十方。故称为多。屈曲适心。喻之为仆。迹不及本。犹
如后从。现通说法。能显于正为侍。能防于邪为卫。
明。作如是合。前将四智。合于大车。从悯念安乐巳下。
举慈悲以合于牛。大车一车。同明果德。义无有异。详
此一文。验旧通为失。又涅槃经叹佛为大悲牛。又智
慧居前。明于自德。慈悲在后。即化他德。如前有于车
后将牛运。即是相生次第。众事證据。勿守旧迷。上自
德有二。初释大。二明车。今明化他中亦二。初牛。二宾
从。明牛即化他之本。宾从辨化他之迹。前长者之譬。
及后合文义亦如是。上开慈悲为二本。故有田之与
宅。今欲譬于一牛。故总叹之。就文为二。初总标白牛。
二者叹释。既是大慈大悲。故称为大。无缘无漏。目之
为白。引自化他。故称为牛。
肤色充洁巳下。第二别叹释牛。于中有三。初释名。二
辨体。三明用。外譬内合。义唯有三。肤充者。明其圆满。
释上大也。色洁者。叹其清净。释上白也。形体姝好者。
第二明体。以无相为形体。物爱为姝好。有大䈥力者。
第三叹用。初叹拔苦与乐二用。能拔二死之大苦。能
与三德之大乐。异小慈悲。故名有大䈥力。行步平正
者。叹平等用。普济于天下。无私于一人。其疾如风下。
叹速疾用。不待作意。亦不经时。一念即能拔四生之
苦。与六道之乐。故云其疾如风。
又多仆从而侍卫者。第二叹化他之迹。现通说法。遍
满十方。故称为多。屈曲适心。喻之为仆。迹不及本。犹
如后从。现通说法。能显于正为侍。能防于邪为卫。
譬喻品第三 第 480b 页 X27-0480.png
释长者。是财富无量。立此一章。正为明父有车方得
赐子。前与三车。则拔重苦与小乐。断其四住。谓拔苦
因。令离分段。除其苦果。令修三学。谓与乐因。四智究
竟。与小乐果。令断无明。谓拔轻苦因。离变易生死。免
于苦果。令回小入大。十信行成。谓与大乐因。證三德
涅槃。谓与大乐果。而四时五时。释此经者。但得拔重
苦与乐。不得拔苦与大乐。则父无赐大之义。非唯无
赐大乘车。彼明此经之佛五住未倾。四德不备。则父
无大车。以何赐子。又父无大车。则无有开佛知见。无
以赐子。无示悟入。此则破十方三世诸佛究竟之道。
既破于实。亦复无权。无权无实。破出世间。亦破世间
依今所明。权实义成。世出世立。问曰。立半满义者。云
一切小乘经不究竟。大乘究竟。则法华是究竟教。父
有大车。复用赐子。与今释何异。答曰。有所得人。齐此
前语住。今明至第五等赐大车。则九道众生。俱證一
极法身。无复九道之异。本对九道异。是故有一。既其
无有异。宁有一耶。如是五句。言忘虑绝。故不同半满
所释也。
释不虚譬。所以有此譬者。一为劝信。昔许三。今遂不
与。昔不许一。今遂与一。则今昔相违。便不生信。又今
昔相违。则今昔教。并不可信。昔许三。遂不与三。今许
一。何必有一。故须融会令物信也。又此譬来者。欲叹
佛故也。如问他云。本许少物。今遂与多。此是虚不。作
此言者。不明不虚。乃欲令前人欢喜。叹施人大恩。故
譬喻品第三 第 480c 页 X27-0480.png
是叹佛。问曰。世人许少。遂不与之。佛许二乘。亦复不
与。将世人何异。答曰。世人许小。而不与之。不能令前
人得益。佛许二乘。乃不与小果。令得大益。故得出三
界。及作大乘因也。问曰。前明与小果。后与大果。此有
何妨。答曰。若与小果。便不得与大。以其人便谓小果
究竟。故不得更与大乘果。问曰。若尔亦应不得前拔
小苦。后拔大苦。答曰。实有分段变易二苦。故前拔小
苦。后拔大苦。道理无有小果。故此非类。又有不虚譬
来者。为欲抑扬小大。故来如前许鱼目。而遂不与不
许夜光。而以赐之。即是欲明小伪大真。复是称叹佛
也。又不虚来者。欲明有无义。许小而不与。明无小也。
不许大而与大。明有大也。
释身子答中有二。初明昔不虚。则释许而不与意。次
释今不虚。释与而不许。意此释今昔权实。一切诸教。
并无虚妄。非止局释迦。遍通馀佛。昔不虚中有二。初
正释。二举况。余讲多遍。于此一句。时闇时明。今详文
正意者。初正释明文。但令子免难全身。巳是不虚。次
举方便况者。前明不现通说法。令子得益。尚自不虚。
况复方便著弊垢衣。密遣二使。令子得益。岂是虚耶。
故前文不云方便。后况举方便。意在此也。又一意汎
论。初文就子明不虚。次举子况父。就子明不虚者。昔
无三说三。今得四益。是故不虚。一实出三界。二全身
命。即大乘因。三行大乘因。得出变易。四出变易。便證
法身。是故不虚。举子况父者。夫疑父虚。正是于子。子
与。将世人何异。答曰。世人许小。而不与之。不能令前
人得益。佛许二乘。乃不与小果。令得大益。故得出三
界。及作大乘因也。问曰。前明与小果。后与大果。此有
何妨。答曰。若与小果。便不得与大。以其人便谓小果
究竟。故不得更与大乘果。问曰。若尔亦应不得前拔
小苦。后拔大苦。答曰。实有分段变易二苦。故前拔小
苦。后拔大苦。道理无有小果。故此非类。又有不虚譬
来者。为欲抑扬小大。故来如前许鱼目。而遂不与不
许夜光。而以赐之。即是欲明小伪大真。复是称叹佛
也。又不虚来者。欲明有无义。许小而不与。明无小也。
不许大而与大。明有大也。
释身子答中有二。初明昔不虚。则释许而不与意。次
释今不虚。释与而不许。意此释今昔权实。一切诸教。
并无虚妄。非止局释迦。遍通馀佛。昔不虚中有二。初
正释。二举况。余讲多遍。于此一句。时闇时明。今详文
正意者。初正释明文。但令子免难全身。巳是不虚。次
举方便况者。前明不现通说法。令子得益。尚自不虚。
况复方便著弊垢衣。密遣二使。令子得益。岂是虚耶。
故前文不云方便。后况举方便。意在此也。又一意汎
论。初文就子明不虚。次举子况父。就子明不虚者。昔
无三说三。今得四益。是故不虚。一实出三界。二全身
命。即大乘因。三行大乘因。得出变易。四出变易。便證
法身。是故不虚。举子况父者。夫疑父虚。正是于子。子
譬喻品第三 第 481a 页 X27-0481.png
今得四实益。巳自知父不虚。况复父心令子得四益。
而是虚耶。就今不虚中。亦有其二。初举昔。次况今。言
都不与车。而不虚者。父知有苦可出脱。无车可与。有
失可出。意令出苦。无车可求。意不与车。故都不与车。
无有虚也。况本有大车。本意欲与。复令子得益。宁是
虚耶。
释得车欢喜。问曰。今赐一车为与一。为不与一。答交
与一因。赊与一果。现与一因。当与一果。所言交与一
因者。令悟此小果即是大因。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
道。既与现一因。必得一果。故与其当果。问曰。得车欢
喜。定是何时。答曰。乃通因果二时。当现两得。而意正
是就后得佛时为得。
释合总譬。还依譬文。开之为二。初正合文。二合叹文
德。则为一切世间之父者。合上举处取人也。此中合
二种世间。一国土世间。二众生世间。故云一切也。国
土世间。即合上举处取人也。众生世间者。诸佛为三
圣之尊。六道之父。故言一切世间父也。
于诸怖畏巳下。叹父德也。于中有二。初叹自德。二叹
化他德。各开为二。初中两者。一叹累无不尽。次叹德
无不圆。累无不尽。又开为二。初无果累。二无因累。此
二则合上其年衰迈也。又即是其车高广。而悉成就
无量知见。合上财富无量。谓德无不圆。即大车中。众
宝庄挍也。力无所畏者。无量知见。总叹佛德。总合大
车德无不圆。今别叹佛德。别合于车。力无所畏。即大
而是虚耶。就今不虚中。亦有其二。初举昔。次况今。言
都不与车。而不虚者。父知有苦可出脱。无车可与。有
失可出。意令出苦。无车可求。意不与车。故都不与车。
无有虚也。况本有大车。本意欲与。复令子得益。宁是
虚耶。
释得车欢喜。问曰。今赐一车为与一。为不与一。答交
与一因。赊与一果。现与一因。当与一果。所言交与一
因者。令悟此小果即是大因。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
道。既与现一因。必得一果。故与其当果。问曰。得车欢
喜。定是何时。答曰。乃通因果二时。当现两得。而意正
是就后得佛时为得。
释合总譬。还依譬文。开之为二。初正合文。二合叹文
德。则为一切世间之父者。合上举处取人也。此中合
二种世间。一国土世间。二众生世间。故云一切也。国
土世间。即合上举处取人也。众生世间者。诸佛为三
圣之尊。六道之父。故言一切世间父也。
于诸怖畏巳下。叹父德也。于中有二。初叹自德。二叹
化他德。各开为二。初中两者。一叹累无不尽。次叹德
无不圆。累无不尽。又开为二。初无果累。二无因累。此
二则合上其年衰迈也。又即是其车高广。而悉成就
无量知见。合上财富无量。谓德无不圆。即大车中。众
宝庄挍也。力无所畏者。无量知见。总叹佛德。总合大
车德无不圆。今别叹佛德。别合于车。力无所畏。即大
譬喻品第三 第 481b 页 X27-0481.png
车中周匝栏楯。有大神力。即大车中。四面悬铃。及智
慧力。即上张设幰盖。具足智慧方便。即上宝绳绞络。
大慈大悲巳下。第二合化他德。于中有二。初化他之
本。次化他之迹。化他之本。即合上田宅。大慈与乐为
田。大悲拔苦为宅。即大车中。大白牛也。而生三界巳
下。第二明化他之迹。前明慈悲二本。今明慈悲两迹。
慈悲之本。即是白牛。慈悲之迹。即是宾从。从初至三
毒之火。明大悲迹。教化巳下。合大悲迹。此二合前总
譬中及诸仆僮也。兼合馀五譬者。而生三界。合上化
处。为度众生。谓五百人。及三十子。生老病死。合上化
意。教化之言。合上一门竟。
释见火譬。譬文有三。今但明能见所见。所见中四苦。
一现世苦。二生报苦。三后报苦。四总结众苦。此四为
后火起作譬本。今广明其法。后广作譬喻。宜须忆之。
合救子不得譬。初总明慈悲者。初明父有极乐无极
苦。次叙子有极苦无极乐。是故即明欲大悲拔苦。大
慈与乐也。
释合三车譬。上为说三车有四。今具合之。而不次第。
初明为说三乘。即辨试义次合第三劝速出。以明劝
义。试令舍苦。劝令求乐。欲以试劝相对。次第四保与
不虚者。虽劝出宅求乘。恐未必得。故明保与不虚。次
称叹乘。合第一示车处。虽复保与不虚。犹恐不取。故
次叹所与之法。故超颂之。以相成也。自在无系无苦
巳下。明有乐。又初是自在。后是富贵。
慧力。即上张设幰盖。具足智慧方便。即上宝绳绞络。
大慈大悲巳下。第二合化他德。于中有二。初化他之
本。次化他之迹。化他之本。即合上田宅。大慈与乐为
田。大悲拔苦为宅。即大车中。大白牛也。而生三界巳
下。第二明化他之迹。前明慈悲二本。今明慈悲两迹。
慈悲之本。即是白牛。慈悲之迹。即是宾从。从初至三
毒之火。明大悲迹。教化巳下。合大悲迹。此二合前总
譬中及诸仆僮也。兼合馀五譬者。而生三界。合上化
处。为度众生。谓五百人。及三十子。生老病死。合上化
意。教化之言。合上一门竟。
释见火譬。譬文有三。今但明能见所见。所见中四苦。
一现世苦。二生报苦。三后报苦。四总结众苦。此四为
后火起作譬本。今广明其法。后广作譬喻。宜须忆之。
合救子不得譬。初总明慈悲者。初明父有极乐无极
苦。次叙子有极苦无极乐。是故即明欲大悲拔苦。大
慈与乐也。
释合三车譬。上为说三车有四。今具合之。而不次第。
初明为说三乘。即辨试义次合第三劝速出。以明劝
义。试令舍苦。劝令求乐。欲以试劝相对。次第四保与
不虚者。虽劝出宅求乘。恐未必得。故明保与不虚。次
称叹乘。合第一示车处。虽复保与不虚。犹恐不取。故
次叹所与之法。故超颂之。以相成也。自在无系无苦
巳下。明有乐。又初是自在。后是富贵。
譬喻品第三 第 481c 页 X27-0481.png
次释诸子出宅求车。上总。今别明三乘人出宅。即三。
初中有二。初别。二总结。别中合上四。即有四。内有智
性。合第一适其愿故。从佛闻法信受。合第二心各勇
锐。慇勤精进。合上第三竞共驰走。以辨修因。欲速出
三界自求涅槃。合第四出宅。求果合缘觉人。但无内
智性。馀三同上。合菩萨求大车。亦三。闻法信受。合上
勇锐慇。勤精进。合互相排权。求一切智。合上争出火
宅。此中有二。初明所求之果。从菩萨求此乘故。明能
求之人。所求果中。有一二三六。所言一者。总明一大
车也。言二者。前明智慧。悯念巳下。次辨功德。以极果
庄严。为大车体也。所言三者。一车二牛三宾从也。所
言六者。此三各有二。车中二者。一别明四智。如来知
见巳下。总明诸德。别明四智。即上幰盖等。总明诸德。
谓栏楯乃至丹枕之流。悯念巳下。第二合牛。亦开为
二。悯为大悲。念为大慈。悯念为慈悲。巳下明无量。即
是大义。三车中大车。犹是一车。但昔对小。故名为大。
后大车癈二。故称为一。故犹是白牛。安乐巳下。此释
宾从。上明慈悲之本为牛。今慈悲之迹。为宾从也。初
明慈迹。度脱一切。以明悲迹。故开成六事也。
释见子免难等赐大车二譬。所以双牒二譬者。见子
免难。脱重苦而得小乐。等赐大车。次拔轻苦而与大
乐。故双牒合也。问曰。上何故索车方赐。今不索而赐。
答曰。上示子愚乞小。父知与大。又具有七义。如上明
之。今明若子求方与。则父本无与意。今示父本意欲
譬喻品第三 第 482a 页 X27-0482.png
与。不待子求。又上示待请方说。今双示真友不待请。
如慈母之赴婴儿。双合二譬。即二。合子免难譬中有
二。初明见子脱重苦。得涅槃乐巳下。见子得小乐。合
等赐中。开之为四。初明父有大乐。故应等赐。二明皆
是吾子。故应等赐。三辨不应不等。即是上譬中。爱无
偏傥。
皆以如来灭度巳下。第四正明等赐。就等赐中。对上
二章。第一对上脱重苦。故明等拔轻苦。是诸众生。对
上第二见子得小乐。今明等与大乐。此中则是极地
二果。初是大涅槃果。次大菩提果。以斯二果。等赐诸
子。与涅槃经不异。又初是解脱德。后是般若法身。亦
与涅槃三德不异。而光宅等乃言寿量。终入无馀。还
是小灭。既是小灭。犹是拔子重苦。未拔轻苦。但有与
小。竟无赐大。开善庄严明。此经未是显了常住。并无
大灭。云何得等赐大车。拔子轻苦。又总四时五时。谓
法华非究竟乘。有四大罪也。一者十方三世诸佛。證
得此中道乘。而言此乘非是究竟。破十方三世佛法
也。二者寂灭道场。初成正觉。为此菩萨还说此乘。此
乘既非究竟。则华严非究竟。三者佛初成道。即欲以
此乘。而赐诸子。若此乘非究竟。则应发旨。以为不究
竟法。而与诸子。便伤父子恩情。乖诸佛本意。四者灵
山之会。复与诸子不究竟乘。则违世尊法久后。要当
说真实。又众师多言。三车一车并是因乘。今依文及
义。悉皆是果。三车所以是果者。欲示逼引二教。令欣
如慈母之赴婴儿。双合二譬。即二。合子免难譬中有
二。初明见子脱重苦。得涅槃乐巳下。见子得小乐。合
等赐中。开之为四。初明父有大乐。故应等赐。二明皆
是吾子。故应等赐。三辨不应不等。即是上譬中。爱无
偏傥。
皆以如来灭度巳下。第四正明等赐。就等赐中。对上
二章。第一对上脱重苦。故明等拔轻苦。是诸众生。对
上第二见子得小乐。今明等与大乐。此中则是极地
二果。初是大涅槃果。次大菩提果。以斯二果。等赐诸
子。与涅槃经不异。又初是解脱德。后是般若法身。亦
与涅槃三德不异。而光宅等乃言寿量。终入无馀。还
是小灭。既是小灭。犹是拔子重苦。未拔轻苦。但有与
小。竟无赐大。开善庄严明。此经未是显了常住。并无
大灭。云何得等赐大车。拔子轻苦。又总四时五时。谓
法华非究竟乘。有四大罪也。一者十方三世诸佛。證
得此中道乘。而言此乘非是究竟。破十方三世佛法
也。二者寂灭道场。初成正觉。为此菩萨还说此乘。此
乘既非究竟。则华严非究竟。三者佛初成道。即欲以
此乘。而赐诸子。若此乘非究竟。则应发旨。以为不究
竟法。而与诸子。便伤父子恩情。乖诸佛本意。四者灵
山之会。复与诸子不究竟乘。则违世尊法久后。要当
说真实。又众师多言。三车一车并是因乘。今依文及
义。悉皆是果。三车所以是果者。欲示逼引二教。令欣
譬喻品第三 第 482b 页 X27-0482.png
厌观成。说火宅是逼门。叹三果车在门。为引门。令诸
子厌三界苦。欣三界乐。而出火宅也。一大车是果。亦
是逼引欣厌。小乘非究竟为逼。佛果大车是究竟为
引。今厌小而欣大也。又说小车非究竟。令厌变易生
死。叹佛果车究竟。引出变易。若作因车。皆违此义。又
假令此车是因者。亦非究竟因。佛初成道。华严之会。
亦说此因。则华严之因。亦非究竟。又是初成道时。即
欲以究竟因。而赐诸子。亦乖父子恩情也。问曰。大品
何故辨因乘。答曰。般若中不作逼引门明义。直作因
果之名。令菩萨修六度因乘。得至萨婆若果也。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法华玄。心迷悟义一科。穷深[猛-子+(恙-心)]
广无教不统。无理不摄。无视不照。无累不忘。宜游之
在心。讽之于口。今先叙佛出世大意。长行与偈。大宗
略同。转势说法。明义各异。长行一周。作诸佛出世化
物次第。故前叹法身累无不尽。德无不圆。然后垂应
入于六道。教化众生。众生受化。乃至得于大车。还同
于佛。今偈中。作迷悟次第。广叙生死过患。即是叙迷。
次作诸佛出世。化物次第。即是返迷从悟。故分此偈
为二车。初颂总譬。即是叙迷。次颂四譬。明返迷从悟。
前亦是失一道成六道。即出原义。后收六道归一道。
谓还原也。一切教门。不出斯二矣。问曰。偈与长行。何
故作此二意。答曰。要具斯二。义乃圆足。复若不作感
应次第者。前何由即有诸佛出世耶。问曰。何故前作
诸佛出世耶。答曰。要须前明诸佛出世。示众生得失。
子厌三界苦。欣三界乐。而出火宅也。一大车是果。亦
是逼引欣厌。小乘非究竟为逼。佛果大车是究竟为
引。今厌小而欣大也。又说小车非究竟。令厌变易生
死。叹佛果车究竟。引出变易。若作因车。皆违此义。又
假令此车是因者。亦非究竟因。佛初成道。华严之会。
亦说此因。则华严之因。亦非究竟。又是初成道时。即
欲以究竟因。而赐诸子。亦乖父子恩情也。问曰。大品
何故辨因乘。答曰。般若中不作逼引门明义。直作因
果之名。令菩萨修六度因乘。得至萨婆若果也。
譬如长者有一大宅。法华玄。心迷悟义一科。穷深[猛-子+(恙-心)]
广无教不统。无理不摄。无视不照。无累不忘。宜游之
在心。讽之于口。今先叙佛出世大意。长行与偈。大宗
略同。转势说法。明义各异。长行一周。作诸佛出世化
物次第。故前叹法身累无不尽。德无不圆。然后垂应
入于六道。教化众生。众生受化。乃至得于大车。还同
于佛。今偈中。作迷悟次第。广叙生死过患。即是叙迷。
次作诸佛出世。化物次第。即是返迷从悟。故分此偈
为二车。初颂总譬。即是叙迷。次颂四譬。明返迷从悟。
前亦是失一道成六道。即出原义。后收六道归一道。
谓还原也。一切教门。不出斯二矣。问曰。偈与长行。何
故作此二意。答曰。要具斯二。义乃圆足。复若不作感
应次第者。前何由即有诸佛出世耶。问曰。何故前作
诸佛出世耶。答曰。要须前明诸佛出世。示众生得失。
譬喻品第三 第 482c 页 X27-0482.png
然后乃有感应义耳。故前四句之中。要前明诸佛自
开法身。然后乃有示悟入也。
就迷悟中。先各开四。次合四成二。次合二成一。所言
四者。一明舍形相。二五百人。三毒虫。四恶鬼。次合四
成二者。一生死果。二生死因。叙三界舍形五道差别。
谓生死果。毒虫恶鬼。谓生死因。果中竖论。升沉不同。
故有三界。横论优劣。故有五道。因中起爱为毒虫。起
见为恶鬼。此二摄一切因果。事无不尽矣。次合二成
一。虽因果不同。同是生死颠倒。故前云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次出世间。亦开为四。合四成二。合二成
一。初开四者。一种三乘种子。名三十子。次修三乘行。
得成三乘人。谓昔禀教人也。三闻一乘教。并成菩萨。
四究竟了悟。即名为佛。谓长者是也。总论因果者。前
之三种。并皆是因。长者即是果也。次合二为一。总名
出世间也。今次约此一人。具此八事。即释三十子始
终迷悟也。有此报身。即三界舍形。既是人类。即五百
数。摄于报身。贪著五欲。更起于爱。名为毒虫。若禀邪
教。起于诸见。即是恶鬼。值诸佛菩萨说三乘教。即三
开法身。然后乃有示悟入也。
就迷悟中。先各开四。次合四成二。次合二成一。所言
四者。一明舍形相。二五百人。三毒虫。四恶鬼。次合四
成二者。一生死果。二生死因。叙三界舍形五道差别。
谓生死果。毒虫恶鬼。谓生死因。果中竖论。升沉不同。
故有三界。横论优劣。故有五道。因中起爱为毒虫。起
见为恶鬼。此二摄一切因果。事无不尽矣。次合二成
一。虽因果不同。同是生死颠倒。故前云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次出世间。亦开为四。合四成二。合二成
一。初开四者。一种三乘种子。名三十子。次修三乘行。
得成三乘人。谓昔禀教人也。三闻一乘教。并成菩萨。
四究竟了悟。即名为佛。谓长者是也。总论因果者。前
之三种。并皆是因。长者即是果也。次合二为一。总名
出世间也。今次约此一人。具此八事。即释三十子始
终迷悟也。有此报身。即三界舍形。既是人类。即五百
数。摄于报身。贪著五欲。更起于爱。名为毒虫。若禀邪
教。起于诸见。即是恶鬼。值诸佛菩萨说三乘教。即三
譬喻品第三 第 483a 页 X27-0483.png
十子。修三乘行成。故成三乘人。闻一乘教。即成菩萨。
究竟了悟。即是长者。是以一人有于迷悟。故成四种。
此八事似如十胜相。苞摄迷悟。事无不收。若如有所
得人。齐此语而住。言有迷即是生死无常。了悟法身
常住。则成断常二见。故中论云。有所受法者。即堕于
断常。又云。涅槃灭相续。是则为断常。若是断常。还成
牛头鬼耳。故知有所得生死涅槃。并成生死。然识涅
槃。方识生死。既不识涅槃。亦不识生死。何由得出宅
耶。今明。本对迷故有悟耳。在迷既舍。悟亦不留。如是
亦迷亦悟。非迷非悟。五句自息。佛不能行。佛不能到。
是法不可示。然未曾有何示。云何有不可示。故肇公
云。注忽悦。若存若亡。五目莫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向。
但无名相中假名相。随义立之。且举一经一论。在经
名为妙法。在论称中实。说妙法名经。明研中观称论。
又说中故名妙。研妙名中。佛菩萨言异。显道意。同也。
次释偈文。颂五譬意者。第一颂总譬。广叙生死过患。
第二颂见火譬。作诸佛出世。法身照机。以本垂迹。度
脱群生。颂第三譬。初成道时。即欲说根本法轮。顿欲
拔其极苦。顿欲与其极乐。而物不堪受。是故息化。颂
第四譬。既不堪受根本法轮。且拔其重苦。与其小乐。
为说三乘支末教也。颂第五譬。以三乘法。调柔其心。
次拔轻苦。与其大乐。今累无不尽。德无不圆。谓摄末
归本法轮也。此五摄一切能化所化迷悟事周。虽颂
五譬。合成二章。初叙众生事。次颂四譬。明诸佛事。释
究竟了悟。即是长者。是以一人有于迷悟。故成四种。
此八事似如十胜相。苞摄迷悟。事无不收。若如有所
得人。齐此语而住。言有迷即是生死无常。了悟法身
常住。则成断常二见。故中论云。有所受法者。即堕于
断常。又云。涅槃灭相续。是则为断常。若是断常。还成
牛头鬼耳。故知有所得生死涅槃。并成生死。然识涅
槃。方识生死。既不识涅槃。亦不识生死。何由得出宅
耶。今明。本对迷故有悟耳。在迷既舍。悟亦不留。如是
亦迷亦悟。非迷非悟。五句自息。佛不能行。佛不能到。
是法不可示。然未曾有何示。云何有不可示。故肇公
云。注忽悦。若存若亡。五目莫睹其容。二听不闻其向。
但无名相中假名相。随义立之。且举一经一论。在经
名为妙法。在论称中实。说妙法名经。明研中观称论。
又说中故名妙。研妙名中。佛菩萨言异。显道意。同也。
次释偈文。颂五譬意者。第一颂总譬。广叙生死过患。
第二颂见火譬。作诸佛出世。法身照机。以本垂迹。度
脱群生。颂第三譬。初成道时。即欲说根本法轮。顿欲
拔其极苦。顿欲与其极乐。而物不堪受。是故息化。颂
第四譬。既不堪受根本法轮。且拔其重苦。与其小乐。
为说三乘支末教也。颂第五譬。以三乘法。调柔其心。
次拔轻苦。与其大乐。今累无不尽。德无不圆。谓摄末
归本法轮也。此五摄一切能化所化迷悟事周。虽颂
五譬。合成二章。初叙众生事。次颂四譬。明诸佛事。释
譬喻品第三 第 483b 页 X27-0483.png
迦放光。文殊引古。皆明示此二事。故佛今颂此二也。
示众生事。即示非道。明诸佛事。谓是道。前令厌生死。
次欣法身。前是大悲门。后是大慈门。前是识门。后是
劝门。前是苦集门。后是灭道门。又长行先总譬。次五
皆是别譬。先总后别。为解义故。今偈颂中亦二。如向
所明。就广叙生死过患。复开为三。初叙六道旧迷。次
叙三乘新惑。后双结两边。就初有二。初前明生死二
果。后辨爱见两因。初亦是先叙身过。次叙心过。就初
中又二。前竖论三界升沉。亦是辨所栖之处。后横论
五道差别。能住之人。譬如长者。还颂前化主。但长行
举处取人。叹佛乘之德。使物欣求。今将人取处。叙生
死过患。令物生厌离。故有逼引二教。令欣厌观成。是
以偈与长行。各有深旨。就初中有二。前总论三界无
常。堂舍高危下。别明一身过患。初总后别。盖是圣说
常仪。问曰。长行中何故不尔。答曰。长行中欲示化处。
及分化意不同。是故离说。今欲明同是过患。俱为舍
形。一处辨之。就初总中有二。前明广大。显三界难出。
次辨无常。宜可厌离。久故。谓无时不无常。顿弊。明无
处不磨灭。
堂舍高危下。第二别明一身过患。于中有二。初明身
无常。二辨身不净。无常中有三。谓总别释总结。同受
大患之身为堂。而受身不同。如所栖各异。故名为舍。
皆是无常。非安稳法。故称高危。柱根巳下。别明一身
过患。就中有三。初明身内过。二辨身外过。三总明内
示众生事。即示非道。明诸佛事。谓是道。前令厌生死。
次欣法身。前是大悲门。后是大慈门。前是识门。后是
劝门。前是苦集门。后是灭道门。又长行先总譬。次五
皆是别譬。先总后别。为解义故。今偈颂中亦二。如向
所明。就广叙生死过患。复开为三。初叙六道旧迷。次
叙三乘新惑。后双结两边。就初有二。初前明生死二
果。后辨爱见两因。初亦是先叙身过。次叙心过。就初
中又二。前竖论三界升沉。亦是辨所栖之处。后横论
五道差别。能住之人。譬如长者。还颂前化主。但长行
举处取人。叹佛乘之德。使物欣求。今将人取处。叙生
死过患。令物生厌离。故有逼引二教。令欣厌观成。是
以偈与长行。各有深旨。就初中有二。前总论三界无
常。堂舍高危下。别明一身过患。初总后别。盖是圣说
常仪。问曰。长行中何故不尔。答曰。长行中欲示化处。
及分化意不同。是故离说。今欲明同是过患。俱为舍
形。一处辨之。就初总中有二。前明广大。显三界难出。
次辨无常。宜可厌离。久故。谓无时不无常。顿弊。明无
处不磨灭。
堂舍高危下。第二别明一身过患。于中有二。初明身
无常。二辨身不净。无常中有三。谓总别释总结。同受
大患之身为堂。而受身不同。如所栖各异。故名为舍。
皆是无常。非安稳法。故称高危。柱根巳下。别明一身
过患。就中有三。初明身内过。二辨身外过。三总明内
譬喻品第三 第 483c 页 X27-0483.png
外过。成于堂舍。略用十物。始从柱根。终竟椽梠。基陛
者。舍之下分。如足骨踝骨也。柱根者。舍之中分。如脚
骨巳上至于腰骨。从腰骨巳上至于项骨。称之为梁。
髑髅在上。拟之于栋。以筋肉为墙壁。脂血为泥涂。皮
毛为䨱苫。两𦟯为诸椽。[月*背]两膂肉即以为梠。椽在下。
梠在上。勒骨在下。梠肉在上。并是念念无常。十时改
异。故有颓毁。乃至差脱也。从基陛至梁栋。明身内之
骨。有四分。从墙壁至覆苫。明身外筋肉。脂血乃至皮
毛。亦有四分。椽之与梠。骨肉双辨。合明内外也。长行
中先明䈥肉。后辨于骨。此从外以至内也。今先明于
骨。后辨䈥肉。从内至外。又长行以末至本。今从本以
至末。立舍之法。先备柱梁。后方覆盖。身舍亦尔。骨亲
肉疏。骨本肉末也。
周障屈曲下。第三总结无常。古经为周章。周章者。舍
之将倾。不正之义。亦是不安之像。身亦如是。老至则
衰。病来便恼。死至即灭。故是无常。
杂秽充遍者。自上总标别释总结。并明身外事。今叙
身内。谓三十六物。及垢汗泪涕。故言杂秽充遍。若三
者。舍之下分。如足骨踝骨也。柱根者。舍之中分。如脚
骨巳上至于腰骨。从腰骨巳上至于项骨。称之为梁。
髑髅在上。拟之于栋。以筋肉为墙壁。脂血为泥涂。皮
毛为䨱苫。两𦟯为诸椽。[月*背]两膂肉即以为梠。椽在下。
梠在上。勒骨在下。梠肉在上。并是念念无常。十时改
异。故有颓毁。乃至差脱也。从基陛至梁栋。明身内之
骨。有四分。从墙壁至覆苫。明身外筋肉。脂血乃至皮
毛。亦有四分。椽之与梠。骨肉双辨。合明内外也。长行
中先明䈥肉。后辨于骨。此从外以至内也。今先明于
骨。后辨䈥肉。从内至外。又长行以末至本。今从本以
至末。立舍之法。先备柱梁。后方覆盖。身舍亦尔。骨亲
肉疏。骨本肉末也。
周障屈曲下。第三总结无常。古经为周章。周章者。舍
之将倾。不正之义。亦是不安之像。身亦如是。老至则
衰。病来便恼。死至即灭。故是无常。
杂秽充遍者。自上总标别释总结。并明身外事。今叙
身内。谓三十六物。及垢汗泪涕。故言杂秽充遍。若三
譬喻品第三 第 484a 页 X27-0484.png
观释文者。从初至差脱。明无常观也。周章是不自在。
明无我观也。杂秽者释不净也。不明苦者。下火起中。
别广说也。又三意者。从初大宅。总明无常。堂舍巳下。
别明无常。周章巳去。总结无常。杂秽充遍下。明不净
也。
有五百人。第二横论五道。愚痴众生。住此身中。身既
无常无我不净。为缘所成。无有实体。即是辨空。而众
生居此身内。而起常乐我净见。此实有不能厌离。即
愚痴人。又总叙五道众生住三界舍中也。
鸱枭巳下。第二辨三界因。亦是明心过也。果粗故前
明。因细故后说。犹如苦集。身心亦然。就文为二。第一
别明爱见过患。第二总结。就初中复二。初举毒虫。譬
起爱。次辨饿鬼。喻起诸见。一切惑中。唯此二也。生起
前后。如本疏具说。就起爱中又开三别。初明意地
三毒。二明从三毒起业。三明从三业感三界报。初烦
恼道。次业道。后明苦道。又初是总明三毒。次别明。第
三总结身过。亦有总别。下诸见中。亦先总后别。盖是
圣说法常体。及解义之方也。又总标者。总摄正使。及
一切缠垢。别释者。但略出正使之过也。又前是略说。
后是广说也。就初中有三。初明三毒正使。二辨缠垢
不同。三总结过患。明三毒即成三章。初举贪鸟。以喻
贪使。次引瞋虫。以譬瞋使。三取痴狩。以譬痴使。将鸟
喻贪。略有二义。一者鸟在舍上。喻色无色爱在三界
之上。对毒虫但在下。如瞋但居欲界。二者鸟在一舍
明无我观也。杂秽者释不净也。不明苦者。下火起中。
别广说也。又三意者。从初大宅。总明无常。堂舍巳下。
别明无常。周章巳去。总结无常。杂秽充遍下。明不净
也。
有五百人。第二横论五道。愚痴众生。住此身中。身既
无常无我不净。为缘所成。无有实体。即是辨空。而众
生居此身内。而起常乐我净见。此实有不能厌离。即
愚痴人。又总叙五道众生住三界舍中也。
鸱枭巳下。第二辨三界因。亦是明心过也。果粗故前
明。因细故后说。犹如苦集。身心亦然。就文为二。第一
别明爱见过患。第二总结。就初中复二。初举毒虫。譬
起爱。次辨饿鬼。喻起诸见。一切惑中。唯此二也。生起
前后。如本疏具说。就起爱中又开三别。初明意地
三毒。二明从三毒起业。三明从三业感三界报。初烦
恼道。次业道。后明苦道。又初是总明三毒。次别明。第
三总结身过。亦有总别。下诸见中。亦先总后别。盖是
圣说法常体。及解义之方也。又总标者。总摄正使。及
一切缠垢。别释者。但略出正使之过也。又前是略说。
后是广说也。就初中有三。初明三毒正使。二辨缠垢
不同。三总结过患。明三毒即成三章。初举贪鸟。以喻
贪使。次引瞋虫。以譬瞋使。三取痴狩。以譬痴使。将鸟
喻贪。略有二义。一者鸟在舍上。喻色无色爱在三界
之上。对毒虫但在下。如瞋但居欲界。二者鸟在一舍
譬喻品第三 第 484b 页 X27-0484.png
之上。如贪居三毒之首。诸鸟不同者。凡有三义。一示
品数轻重。二辨所贪名字各异。三所贪非一。中论云。
贪欲有种种名。如见一色。初起想念为爱。心遂连瞩
为著。缠绵深固为染。狂心发动为淫。方便欲得为巳
物。谓之贪欲。此五即是重轻次第。前三尚轻。通于三
界。后二遂重。但居欲有。即喻诸鸟前轻后重。故最后
明鸽也。所贪各异者。鸱正喻食贪。鸱常饥故也。字林
云。枭不孝鸟。食母乃飞。此亦取食贪。兼内贪起大过
也。雕者。广雅云。雕鹫也。郭璞注云。能啖獐鹿也。此亦
以食贪也。鹫者。璞注鹫犹是雕。说文鹫黑色多子。师
旷云。鹫黄头赤目五色。鸽取色贪。总而言之。馀鸟多
取味贪。鸽取色贪。以色味偏重故。次所贪不同。或财
或色。或著利求名。故举众鸟也。
蚖蛇巳下。第二明瞋。舍上有贪鸟。下有瞋虫。如爱居
上界。瞋在欲有。又前明于贪。如鸟在上。后辨于瞋。譬
虫在下。诸虫不同者。亦有三义。一示瞋有轻重。二所
瞋各异。三名字差别。如诸虫形名各异。此中明三品
瞋。初辨重品。蜈蚣巳下。明中品。守宫巳下。叙下品。贪
使之中。从轻至重。瞋从重至轻。牙现故也。又欲明从
上界巳至下界。上界贪轻。下界贪重。故前轻后重。瞋
使之体。初起心重。复稍轻。就相生次第。故前重后轻。
蚖与蚖与蛇异。经云黑蛇最毒。狁[狂-王+(厂/黑)]巳下。此明痴使。
亦品数不同。所迷各异。名字差别。如诸狩形名不同。
狁者。三苍云。似狗赤色。食鼠。鼷鼠者。小鼠穴居。是小
品数轻重。二辨所贪名字各异。三所贪非一。中论云。
贪欲有种种名。如见一色。初起想念为爱。心遂连瞩
为著。缠绵深固为染。狂心发动为淫。方便欲得为巳
物。谓之贪欲。此五即是重轻次第。前三尚轻。通于三
界。后二遂重。但居欲有。即喻诸鸟前轻后重。故最后
明鸽也。所贪各异者。鸱正喻食贪。鸱常饥故也。字林
云。枭不孝鸟。食母乃飞。此亦取食贪。兼内贪起大过
也。雕者。广雅云。雕鹫也。郭璞注云。能啖獐鹿也。此亦
以食贪也。鹫者。璞注鹫犹是雕。说文鹫黑色多子。师
旷云。鹫黄头赤目五色。鸽取色贪。总而言之。馀鸟多
取味贪。鸽取色贪。以色味偏重故。次所贪不同。或财
或色。或著利求名。故举众鸟也。
蚖蛇巳下。第二明瞋。舍上有贪鸟。下有瞋虫。如爱居
上界。瞋在欲有。又前明于贪。如鸟在上。后辨于瞋。譬
虫在下。诸虫不同者。亦有三义。一示瞋有轻重。二所
瞋各异。三名字差别。如诸虫形名各异。此中明三品
瞋。初辨重品。蜈蚣巳下。明中品。守宫巳下。叙下品。贪
使之中。从轻至重。瞋从重至轻。牙现故也。又欲明从
上界巳至下界。上界贪轻。下界贪重。故前轻后重。瞋
使之体。初起心重。复稍轻。就相生次第。故前重后轻。
蚖与蚖与蛇异。经云黑蛇最毒。狁[狂-王+(厂/黑)]巳下。此明痴使。
亦品数不同。所迷各异。名字差别。如诸狩形名不同。
狁者。三苍云。似狗赤色。食鼠。鼷鼠者。小鼠穴居。是小
譬喻品第三 第 484c 页 X27-0484.png
狩食。人及鸟狩。至尽不觉痛。亦云甘口鼠。诸恶虫辈
巳下。第二。上别明三毒。今总结之。兼明缠垢。交横驰
走。第三总结过患。违理为交横易起为疾走。又乱起
为交横。疾利为驰走。
屎尿臭处巳下。第二明从三毒起三业。前明三毒。即
方便品中烦恼浊。今明起三业譬方便品中烦恼浊。
今明起三业。譬方便品中众生浊。以三毒起三业。成
恶众生。故名众生浊。方便品中。二浊相次。今广为设
譬。释成上也。起三业即三。初从痴使。以起三业。次从
贪使以起三业。以因瞋使以起三业。问曰。前明于贪。
次瞋后痴。今何故前痴次贪后明瞋。答曰。有文有义。
所言义者。生死有二本。一者无明。二者有爱。前明从
贪至瞋。示贪为本。今明由痴起贪。用痴为本。如净名
经云。从痴有爱。即此经云。痴爱故生恼。所言文者。上
列三毒。最后明痴。今示钩锁相生。故续痴辨贪。经论
之中。常有此势。就文有二。上半叙所迷之境。下半辨
能迷之使。痴虫集粪上。具起三业。愚痴众生。居不净
三界之中。亦具起三业。
巳下。第二。上别明三毒。今总结之。兼明缠垢。交横驰
走。第三总结过患。违理为交横易起为疾走。又乱起
为交横。疾利为驰走。
屎尿臭处巳下。第二明从三毒起三业。前明三毒。即
方便品中烦恼浊。今明起三业譬方便品中烦恼浊。
今明起三业。譬方便品中众生浊。以三毒起三业。成
恶众生。故名众生浊。方便品中。二浊相次。今广为设
譬。释成上也。起三业即三。初从痴使。以起三业。次从
贪使以起三业。以因瞋使以起三业。问曰。前明于贪。
次瞋后痴。今何故前痴次贪后明瞋。答曰。有文有义。
所言义者。生死有二本。一者无明。二者有爱。前明从
贪至瞋。示贪为本。今明由痴起贪。用痴为本。如净名
经云。从痴有爱。即此经云。痴爱故生恼。所言文者。上
列三毒。最后明痴。今示钩锁相生。故续痴辨贪。经论
之中。常有此势。就文有二。上半叙所迷之境。下半辨
能迷之使。痴虫集粪上。具起三业。愚痴众生。居不净
三界之中。亦具起三业。
譬喻品第三 第 485a 页 X27-0485.png
狐狼巳下。次明因贪起于三业。前举三兽喻意业起
贪。狼兽正贪。故旧云贪狼于财色。狐兽贪而带疑。要
名求利。疑得不得。野干亦贪。而复谄曲。求财色者。常
曲取人心。一贪之中。备于三义。故举三兽喻之。烦恼
犹轻。故譬以鸟。成业即重。喻之如兽。从贪起口业。如
咀齰。从贪起身业。如践蹋。贪境深重。如䶩啮。(没齿为䶩)所
贪不净。如死尸。贪必积聚。如狼藉。既贪前境。必起悭
心。故如狗。贪境既多。悭心不一。如群狗。悭惜守护。如
搏撮。自上巳来。于自境起贪。次明于他境起贪。贪心
无厌。如饥羸。康僧会云。众生起贪。如饿夫梦食常无
厌足。惧不称意。如慞惶。自欲不足。更求他欲。如处处
求食。巳国不足。更求他国。如顶生王遍四天下。乃至
贪求诸天五欲。色无色染。其义类然。
斗诤巳下。明瞋起三业。彼此俱有悭贪。互相违反。又
贪著追求。多不称意。是故生瞋。起意地瞋。如斗诤。起
身业之瞋。或打或害。如龃掣。起口业之瞋。绮语两舌。
如啀龇。恶口妄语。如嗥吠。次总举前后各二。痴中二。
一所迷。二能迷。贪中二。初一处贪。次处处贪。瞋中二。
初是意地。次畅身口也。
其舍恐怖下。第三总结。又初起三毒。次从三毒起三
业。今从三业感三界。初烦恼道。次是业道。今是苦道。
受大苦恼。故可怖畏。妄想因缘变成烦恼。烦恼因缘
变起于业。以业因缘变感苦果。故云变状如是。
处处下。第二次辨诸见。前为在家众生起爱设譬。今
譬喻品第三 第 485b 页 X27-0485.png
为出家外道起见设譬。前为天魔设譬。今为外道设
譬。又前喻迷事之惑。后譬迷理之使。又前旧迷。今喻
新惑。前一失今喻失中之失又前喻不知厌不知出。
今喻知厌不知出。问曰。爱见应当相次。何故前明烦
恼业苦三道竟。今方叙见过耶。答曰。此品兴譬。还譬
上方便品五浊。上品明烦恼业竟。后方叙见。今还依
此次第也。就文为二。一总明诸见。二别明诸见。前总
后别。为解义故。又欲总摄一切见故。处处皆有。显诸
见通于三界。则三界诸见。皆是苦因。悉感苦果。不应
起之。
夜叉饿鬼食啖人肉下。第二别明诸见。就文为三。一
明有无二见。二明因有无成于断常。三辨从断常生
六十二见。所以作此三者。还譬方便品中事。方便品
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乐。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
二。入邪见稠林。用总标鬼神喻之。此下巳去。别明鬼
神。喻前三事。初喻有无二见者。由有无是众见之根。
鄣中道本故。初叙其过。喻有无二见。即成二别。第一
举有食之鬼。以喻有见。次举无食之鬼。以喻无见。又
初举有乐之鬼。以喻有见。次举无乐之鬼。以喻无见。
所以然者。有见但破涅槃。不破世间。得少安乐。如有
之鬼。起于无见。非但破于涅槃。亦破世间。一切时苦。
故举无乐之鬼。以喻无见。就有无二见。各开为二。有
见二者。一明计我。二辨计法。此摄有见事周。无见二
者。一破果。二者破因。此摄无见事尽。就计我计法。复
譬。又前喻迷事之惑。后譬迷理之使。又前旧迷。今喻
新惑。前一失今喻失中之失又前喻不知厌不知出。
今喻知厌不知出。问曰。爱见应当相次。何故前明烦
恼业苦三道竟。今方叙见过耶。答曰。此品兴譬。还譬
上方便品五浊。上品明烦恼业竟。后方叙见。今还依
此次第也。就文为二。一总明诸见。二别明诸见。前总
后别。为解义故。又欲总摄一切见故。处处皆有。显诸
见通于三界。则三界诸见。皆是苦因。悉感苦果。不应
起之。
夜叉饿鬼食啖人肉下。第二别明诸见。就文为三。一
明有无二见。二明因有无成于断常。三辨从断常生
六十二见。所以作此三者。还譬方便品中事。方便品
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乐。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
二。入邪见稠林。用总标鬼神喻之。此下巳去。别明鬼
神。喻前三事。初喻有无二见者。由有无是众见之根。
鄣中道本故。初叙其过。喻有无二见。即成二别。第一
举有食之鬼。以喻有见。次举无食之鬼。以喻无见。又
初举有乐之鬼。以喻有见。次举无乐之鬼。以喻无见。
所以然者。有见但破涅槃。不破世间。得少安乐。如有
之鬼。起于无见。非但破于涅槃。亦破世间。一切时苦。
故举无乐之鬼。以喻无见。就有无二见。各开为二。有
见二者。一明计我。二辨计法。此摄有见事周。无见二
者。一破果。二者破因。此摄无见事尽。就计我计法。复
譬喻品第三 第 485c 页 X27-0485.png
各开二。计我二者。一计涅槃常法为我。二计生死常
为我。此二摄计我事周。法见二者。一者非因计因。二
者非果计果。此二摄计法义尽初计涅槃为我者。涅
槃是常是胜。故前计之。如人肉诸肉中贵胜。故鬼食
之。鬼人肉损害于人。计涅槃常法为我。则破于涅槃。
毒虫之属下。第二计生死无常法为我。所以知是生
死无常者。无常不及于常。如虫兽劣于人也。既称孚
乳产生。则知是生死无常。计生死无常为我。破于生
死。如鬼神之食虫兽。正计生死果法为我。不计集谛
法为我。如鬼神啖虫兽所生之子。不食于母。又母生
于子。而护惜之。今食于子。乖伤事深。生死之因。还生
生死之果。计生死之果。以之为我。亦乖伤事深。食之
既饱者。依摄论文。计我有四。一者无明。二者我见。三
者我爱。四者我慢。前辨计生死涅槃为我。此是不了
生死涅槃。故是无明。令起我心圆足。如食之既饱。喻
于我见。恶心转炽者。从于我见。更起我爱。此是从见
生爱。名为转炽。斗诤者。从于我爱。次起我慢。即阴离
阴二种相违。乃至二十身见。及二十五我见。互执不
同。故名斗诤。各怀之在心。述之于口。因之为声。违生
死无我。鄣佛性真我。双迷二义。可怖之深。故名甚可
怖畏。又鄣无我理。令不得小乘初果大乘十住。故名
可怖。又初计涅槃为我。破于涅槃。次计生死为我。破
于生死。佛欲显计我过失。故云可怖也。
鸠槃荼鬼。第二明起法见。就文亦两。初非因计因。破
为我。此二摄计我事周。法见二者。一者非因计因。二
者非果计果。此二摄计法义尽初计涅槃为我者。涅
槃是常是胜。故前计之。如人肉诸肉中贵胜。故鬼食
之。鬼人肉损害于人。计涅槃常法为我。则破于涅槃。
毒虫之属下。第二计生死无常法为我。所以知是生
死无常者。无常不及于常。如虫兽劣于人也。既称孚
乳产生。则知是生死无常。计生死无常为我。破于生
死。如鬼神之食虫兽。正计生死果法为我。不计集谛
法为我。如鬼神啖虫兽所生之子。不食于母。又母生
于子。而护惜之。今食于子。乖伤事深。生死之因。还生
生死之果。计生死之果。以之为我。亦乖伤事深。食之
既饱者。依摄论文。计我有四。一者无明。二者我见。三
者我爱。四者我慢。前辨计生死涅槃为我。此是不了
生死涅槃。故是无明。令起我心圆足。如食之既饱。喻
于我见。恶心转炽者。从于我见。更起我爱。此是从见
生爱。名为转炽。斗诤者。从于我爱。次起我慢。即阴离
阴二种相违。乃至二十身见。及二十五我见。互执不
同。故名斗诤。各怀之在心。述之于口。因之为声。违生
死无我。鄣佛性真我。双迷二义。可怖之深。故名甚可
怖畏。又鄣无我理。令不得小乘初果大乘十住。故名
可怖。又初计涅槃为我。破于涅槃。次计生死为我。破
于生死。佛欲显计我过失。故云可怖也。
鸠槃荼鬼。第二明起法见。就文亦两。初非因计因。破
譬喻品第三 第 486a 页 X27-0486.png
出世之因。次非果计果。破出世之果。各开为二。初开
二者一计欲界法。为出世因。故云破出世因。二计色
无色界法。为出世因。破出世因。鸠槃荼者。谓狂鬼也。
如诸外道不识正因。非因计因。故是狂也。土埵者。欲
界之善。高出十恶。犹如土埵小高于地。又土埵非是
坐处。而狂鬼坐之。如人天之善非道。外道狂故。谓之
为道。又土埵是卑下之处。外道计下法为上。蹲踞者。
计无色之法。为出世因。自谓得理。慢而无恭。犹如蹲
踞。又蹲踞非是正坐。谓外道是邪计故。又蹲踞非安
稳坐。显外道不得安稳正观居心也。或时离地一尺
二尺。第二计色无色界善法。为出世因。四禅四空。小
出离欲界。非究竟之道。如一尺二尺。又一尺二尺是
下法。如外道计下法为上。杂心云。非第一为第一也。
又显外道所离盖微。故云一尺二尺也。计色界四禅
为道。如一尺。则阿罗罗是也。计无色界四空为道。犹
如二尺。𣠵头蓝弗即是其人也。而言或时者。外道多
堕欲界。小得生上地也。往反游行。上明计色无色为
道。如一尺二尺。今自谓得理。如往反游行纵逸嬉戏。
欣上厌下。如往反。心攀缘三界。如游行。净名经云。何
谓病本。谓有攀缘三界。即显外道常起病因也。得小
谓自在。如纵逸。得小安乐。如嬉戏也。又升堕不恒。故
云往反。如修得无想定。生无想定为往。五百劫寿尽。
堕恶道中如反。修得非想定。生非想天为往。八万劫
尽。堕飞狸中为反。迷理之心。故云纵逸。无所尅获。故
二者一计欲界法。为出世因。故云破出世因。二计色
无色界法。为出世因。破出世因。鸠槃荼者。谓狂鬼也。
如诸外道不识正因。非因计因。故是狂也。土埵者。欲
界之善。高出十恶。犹如土埵小高于地。又土埵非是
坐处。而狂鬼坐之。如人天之善非道。外道狂故。谓之
为道。又土埵是卑下之处。外道计下法为上。蹲踞者。
计无色之法。为出世因。自谓得理。慢而无恭。犹如蹲
踞。又蹲踞非是正坐。谓外道是邪计故。又蹲踞非安
稳坐。显外道不得安稳正观居心也。或时离地一尺
二尺。第二计色无色界善法。为出世因。四禅四空。小
出离欲界。非究竟之道。如一尺二尺。又一尺二尺是
下法。如外道计下法为上。杂心云。非第一为第一也。
又显外道所离盖微。故云一尺二尺也。计色界四禅
为道。如一尺。则阿罗罗是也。计无色界四空为道。犹
如二尺。𣠵头蓝弗即是其人也。而言或时者。外道多
堕欲界。小得生上地也。往反游行。上明计色无色为
道。如一尺二尺。今自谓得理。如往反游行纵逸嬉戏。
欣上厌下。如往反。心攀缘三界。如游行。净名经云。何
谓病本。谓有攀缘三界。即显外道常起病因也。得小
谓自在。如纵逸。得小安乐。如嬉戏也。又升堕不恒。故
云往反。如修得无想定。生无想定为往。五百劫寿尽。
堕恶道中如反。修得非想定。生非想天为往。八万劫
尽。堕飞狸中为反。迷理之心。故云纵逸。无所尅获。故
譬喻品第三 第 486b 页 X27-0486.png
云嬉戏也。
捉狗两足。此第二非果计果。破出世果。前是戒取。今
明见取。谓非乐净计乐净。如狗实不净捉。以为净。即
无净计净。如狗。如苦于狗。用以为乐。即无乐计乐。就
文亦二。一欲界无乐净。计为乐净。二上界无乐净计为
乐净。欲界人天二果。如狗雨足。天人之果。实非是净。
而计以为净。譬如捉也。扑令失声者。前不净谓净。今
明非乐谓乐。扑狗实苦于狗。实苦于狗而鬼以为嬉
乐。故是非乐谓乐。以脚加颈者。颈是上分。喻上二界
之果。亦开二句。一者不净谓净。如脚加颈。二者无乐
谓乐。如怖狗自乐。又总显外道。以下法为上。故如无
乐净计乐净。又计下为上。违损下法。如苦于狗也。又
鬼扑狗是狂鬼。外道计生死有净乐。是狂痴也。
复有诸鬼其形长大。第二次起无见。亦开为二。一拨
无果。二拨无因。其形长大者。邪见是诸见。最大之恶。
喻如长大。拨无三界之果为长。拨无五道之果为大。
又拨无世间之果为长。拨无出世之果为大。又邪见
之因。得无间地狱八万由旬长大苦果。故名长大。裸
形黑瘦者。起邪见断善尽。如裸形。有极恶如黑瘦。又
上明起邪见因。今明得邪见果。毕竟无有外乐。如裸
形。无有内乐。如黑瘦。又无身乐。如裸形。无心乐。如黑
瘦。常住其中者。起邪见因。常受恶道苦。如常住其中。
所以然者。起馀善得欲界人天。如土埵。或离欲界。或
离色界。如上一尺二尺。起邪见因。毕竟无有出恶道
捉狗两足。此第二非果计果。破出世果。前是戒取。今
明见取。谓非乐净计乐净。如狗实不净捉。以为净。即
无净计净。如狗。如苦于狗。用以为乐。即无乐计乐。就
文亦二。一欲界无乐净。计为乐净。二上界无乐净计为
乐净。欲界人天二果。如狗雨足。天人之果。实非是净。
而计以为净。譬如捉也。扑令失声者。前不净谓净。今
明非乐谓乐。扑狗实苦于狗。实苦于狗而鬼以为嬉
乐。故是非乐谓乐。以脚加颈者。颈是上分。喻上二界
之果。亦开二句。一者不净谓净。如脚加颈。二者无乐
谓乐。如怖狗自乐。又总显外道。以下法为上。故如无
乐净计乐净。又计下为上。违损下法。如苦于狗也。又
鬼扑狗是狂鬼。外道计生死有净乐。是狂痴也。
复有诸鬼其形长大。第二次起无见。亦开为二。一拨
无果。二拨无因。其形长大者。邪见是诸见。最大之恶。
喻如长大。拨无三界之果为长。拨无五道之果为大。
又拨无世间之果为长。拨无出世之果为大。又邪见
之因。得无间地狱八万由旬长大苦果。故名长大。裸
形黑瘦者。起邪见断善尽。如裸形。有极恶如黑瘦。又
上明起邪见因。今明得邪见果。毕竟无有外乐。如裸
形。无有内乐。如黑瘦。又无身乐。如裸形。无心乐。如黑
瘦。常住其中者。起邪见因。常受恶道苦。如常住其中。
所以然者。起馀善得欲界人天。如土埵。或离欲界。或
离色界。如上一尺二尺。起邪见因。毕竟无有出恶道
譬喻品第三 第 486c 页 X27-0486.png
苦义。如常住其中。前明其大苦。今叙其常苦。发大恶
声叫呼求食者。起邪见因。受大苦恼。欲离苦求乐。如
欲求食。
复有诸鬼其咽如针。第二拨因邪见。拨于粗果。如长
大鬼。拨于细因。如细咽鬼。又拨果义轻。拨因义重。拨
果义轻。如长大鬼。虽复饥饿。若与其食。即便得食。是
苦中之轻。细咽之鬼。设与其食。而不得食。是苦中之
苦。如拨于因。是恶中之恶。又拨无诸法。犹如初鬼。执
拨无为是。不受他见。如细咽鬼不受外食。又拨无义
轻。犹如初鬼。执拨无义重。犹如后鬼。此二摄无见义
周。
复有诸鬼。第二摄有无为断常见。即是方便品中。依
止此诸见。牛者痴也。头者我见也。角者断常也。由痴
故计我。因我故起断常。此是见体也。或食人肉者。明
断常之用。起断常。破涅槃中道。如食人肉。破生死中
道。犹如啖狗。而言或者。起于断常不俱。所以安或。又
具破生死涅槃中道。故言或。
头发蓬乱者。第三喻方便品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
二。断常为首。喻之如头。生六十二见。如发蓬乱。六十
二见。多所乖伤。如残害凶险。计六十二见。当欲乖伤。
如饥渴所逼。常欲啖于人狗。以得苦果。犹如叫唤。轮
转生死。不得解脱。譬同驰走。是故上云。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问此喻几种邪见耶。答初
是我见。次鸠槃荼鬼。是戒取。次捉狗两足。是见取。次
声叫呼求食者。起邪见因。受大苦恼。欲离苦求乐。如
欲求食。
复有诸鬼其咽如针。第二拨因邪见。拨于粗果。如长
大鬼。拨于细因。如细咽鬼。又拨果义轻。拨因义重。拨
果义轻。如长大鬼。虽复饥饿。若与其食。即便得食。是
苦中之轻。细咽之鬼。设与其食。而不得食。是苦中之
苦。如拨于因。是恶中之恶。又拨无诸法。犹如初鬼。执
拨无为是。不受他见。如细咽鬼不受外食。又拨无义
轻。犹如初鬼。执拨无义重。犹如后鬼。此二摄无见义
周。
复有诸鬼。第二摄有无为断常见。即是方便品中。依
止此诸见。牛者痴也。头者我见也。角者断常也。由痴
故计我。因我故起断常。此是见体也。或食人肉者。明
断常之用。起断常。破涅槃中道。如食人肉。破生死中
道。犹如啖狗。而言或者。起于断常不俱。所以安或。又
具破生死涅槃中道。故言或。
头发蓬乱者。第三喻方便品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
二。断常为首。喻之如头。生六十二见。如发蓬乱。六十
二见。多所乖伤。如残害凶险。计六十二见。当欲乖伤。
如饥渴所逼。常欲啖于人狗。以得苦果。犹如叫唤。轮
转生死。不得解脱。譬同驰走。是故上云。于千万亿劫。
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问此喻几种邪见耶。答初
是我见。次鸠槃荼鬼。是戒取。次捉狗两足。是见取。次
譬喻品第三 第 487a 页 X27-0487.png
黑鬼。是邪见。牛头鬼。是边见也。
夜叉饿鬼巳下。自上巳来。别明爱见过患。今第二总
结。凡有二义。一者法种众苦。乐求涅槃。如物极则返。
故云饥急。于生死中。一切处遍求脱苦。犹如四向。不
知出处。犹如窗牖。但有求脱之心。而无出苦之行。喻
同窥者。二者饥急者。起于爱见。常欲伤害也。四向者。
一切处欲伤害也。窥牖者。觅所害境。如啖狩者觅狩。
食人者觅人。是故下云甚可怖畏。此总叙爱见过也。
是朽故宅巳下。自上巳来。叙六道旧迷。今第二明三
乘新惑。问长行何故舍形火一处合明。今前后别颂
耶。答长行欲明生死具有无常与苦。一人具二。故辨
舍之垂崩。及火起烧宅。故一处合说。今欲明二人具
二。叙六道旧迷。前明无常。次辨三乘新惑。后说众苦。
又今欲辨二因二果。二因者。爱见也。二果者。无常苦
也。上巳广说无常。今广说苦也。又三番因果。初明三
界五道之果。次明爱见之因。今明以爱见因。更感苦
果。又前明两果。次辨二因。以过患为次第。犹如苦集。
今前明两因。后辨二果。以相生明次第。两因者。一感
苦之缘。次感苦之因。感苦之缘。即佛在世也。感苦之
因。谓妄想分别。即歘然是也。总四者。一四面明无处
不苦。次一时辨无时不苦。虽无处不苦。无时不苦。犹
谓苦轻。故云俱也。犹谓未极重苦。故复言炽也。
栋梁巳下。旧法华师。常以三界苦合之。余虽复诵讲
读讲。寻经始终佛自有法譬。不须人合。方便品偈巳
夜叉饿鬼巳下。自上巳来。别明爱见过患。今第二总
结。凡有二义。一者法种众苦。乐求涅槃。如物极则返。
故云饥急。于生死中。一切处遍求脱苦。犹如四向。不
知出处。犹如窗牖。但有求脱之心。而无出苦之行。喻
同窥者。二者饥急者。起于爱见。常欲伤害也。四向者。
一切处欲伤害也。窥牖者。觅所害境。如啖狩者觅狩。
食人者觅人。是故下云甚可怖畏。此总叙爱见过也。
是朽故宅巳下。自上巳来。叙六道旧迷。今第二明三
乘新惑。问长行何故舍形火一处合明。今前后别颂
耶。答长行欲明生死具有无常与苦。一人具二。故辨
舍之垂崩。及火起烧宅。故一处合说。今欲明二人具
二。叙六道旧迷。前明无常。次辨三乘新惑。后说众苦。
又今欲辨二因二果。二因者。爱见也。二果者。无常苦
也。上巳广说无常。今广说苦也。又三番因果。初明三
界五道之果。次明爱见之因。今明以爱见因。更感苦
果。又前明两果。次辨二因。以过患为次第。犹如苦集。
今前明两因。后辨二果。以相生明次第。两因者。一感
苦之缘。次感苦之因。感苦之缘。即佛在世也。感苦之
因。谓妄想分别。即歘然是也。总四者。一四面明无处
不苦。次一时辨无时不苦。虽无处不苦。无时不苦。犹
谓苦轻。故云俱也。犹谓未极重苦。故复言炽也。
栋梁巳下。旧法华师。常以三界苦合之。余虽复诵讲
读讲。寻经始终佛自有法譬。不须人合。方便品偈巳
譬喻品第三 第 487b 页 X27-0487.png
略说四苦。痴爱故生恼。即现世苦。堕三恶道。生报苦。
轮回六趣中。后报苦。众苦所逼迫。总结苦。此略说四
苦。次此品长行广明四苦。上略广但是法说明四苦。
今次譬明四苦也。苦果二者。一总果。次别果。总果有
四。别苦亦四。合喻。上明四苦。即为四别。一者喻上现
世三苦。二者喻上生报三苦。三者喻上后世三苦。四
者喻上总结诸苦。明五盛阴苦。上现世苦中。有三种
苦。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二五欲财利受
种种苦。三明贪著追求现受众苦。今备喻之。栋梁椽
柱者。谓生苦也。爆声者。喻老苦也。振裂者。喻病苦也。
摧折及崩倒者。喻死苦也。扬声者。喻极忧悲也。大叫
喻极苦恼也。鬼兽不能自出。喻上受烧煮也。
恶兽毒虫巳下。喻上五欲财利也。虫鬼以避火故。入
孔穴以求乐。众生为内身有老病死苦。求外五欲乐
也。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者。前明贪瞋众生求于五欲。
既有贪瞋。即起于悭。毗舍阇鬼。即悭鬼也。又求于五
欲。必望安乐。恶鬼堕之。显无安乐也。又前是求不得
苦。今明怨憎会苦。薄福德故为火所逼者。虽求外五
欲财利之乐。而恒为内身老病死苦之所烧逼。求五
欲财利时。互相偷劫。如饮血。更相杀害。如食肉。问此
中何故明此诸苦。答长行云。五欲财利。受种种苦。种
种苦者。即如此文所明。谓求不得苦。怨憎会。内苦外
苦。及劫盗相害也。
野干之属。第三喻上贪著追求现受众苦。野干之属。
轮回六趣中。后报苦。众苦所逼迫。总结苦。此略说四
苦。次此品长行广明四苦。上略广但是法说明四苦。
今次譬明四苦也。苦果二者。一总果。次别果。总果有
四。别苦亦四。合喻。上明四苦。即为四别。一者喻上现
世三苦。二者喻上生报三苦。三者喻上后世三苦。四
者喻上总结诸苦。明五盛阴苦。上现世苦中。有三种
苦。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二五欲财利受
种种苦。三明贪著追求现受众苦。今备喻之。栋梁椽
柱者。谓生苦也。爆声者。喻老苦也。振裂者。喻病苦也。
摧折及崩倒者。喻死苦也。扬声者。喻极忧悲也。大叫
喻极苦恼也。鬼兽不能自出。喻上受烧煮也。
恶兽毒虫巳下。喻上五欲财利也。虫鬼以避火故。入
孔穴以求乐。众生为内身有老病死苦。求外五欲乐
也。毗舍阇鬼亦住其中者。前明贪瞋众生求于五欲。
既有贪瞋。即起于悭。毗舍阇鬼。即悭鬼也。又求于五
欲。必望安乐。恶鬼堕之。显无安乐也。又前是求不得
苦。今明怨憎会苦。薄福德故为火所逼者。虽求外五
欲财利之乐。而恒为内身老病死苦之所烧逼。求五
欲财利时。互相偷劫。如饮血。更相杀害。如食肉。问此
中何故明此诸苦。答长行云。五欲财利。受种种苦。种
种苦者。即如此文所明。谓求不得苦。怨憎会。内苦外
苦。及劫盗相害也。
野干之属。第三喻上贪著追求现受众苦。野干之属。
譬喻品第三 第 487c 页 X27-0487.png
喻贪著追求。并巳前死。喻上现受众苦。非理贪求。必
现受众苦。如并巳前死。诸大恶兽。喻上后受地狱
饿鬼畜生之苦。野干虽死。恶兽竞来食之。起贪之
人。虽现在受苦。后更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涂苦重。如
大恶兽。臭烟巳下。喻上后报三苦。谓若生天上。及在
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今前明人间苦。
次辨天上苦。华严以觉耶现为烟。以瞋为火。涅槃经
以烦恼为火。以苦果为烟。今文宜以烟喻外苦。火喻
内苦。如烟在火外。火在烟内。外苦是物所不喜。犹如
臭烟。外苦深重。如熢㶿。无处不苦。如四面。无出苦路。
如充塞。蜈蚣巳下。为火所烧。争走出穴者。此诸虫等。
为火所逼。及烟所勋。即喻人间内外二苦。火所烧。谓
内身老病死苦。烟所勋。即外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
憎会苦。以烟所勋。无有乐处。即贫穷苦。不喜烟来。而
烟强至。谓怨憎会苦。苦至与乐别离。即爱别离苦。争
走出穴。鸠槃荼鬼。随取而食者。喻从人间。生于天上。
亦受众苦。虫等为烟火烧逼。争走出穴。众生亦尔。为
内身老病死火及外苦所勋。厌离人间。求生天乐。犹
如出穴。而生天上。不免无常。如为鬼所食。又佛寄从
人生天。喻于众苦。众生受苦时。苦如穴内弊于烟火。
求乐亦苦。如出穴为鬼所食。又出穴骋散。如爱别离
苦。为鬼所食。如怨憎会苦。又出穴骋散。如生离苦。为
鬼所食。如死别苦。又出穴离散。失其所居。为贫穷困
苦。欲求富贵。不免无常。故富贵亦苦。如为鬼所食。此
现受众苦。如并巳前死。诸大恶兽。喻上后受地狱
饿鬼畜生之苦。野干虽死。恶兽竞来食之。起贪之
人。虽现在受苦。后更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涂苦重。如
大恶兽。臭烟巳下。喻上后报三苦。谓若生天上。及在
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今前明人间苦。
次辨天上苦。华严以觉耶现为烟。以瞋为火。涅槃经
以烦恼为火。以苦果为烟。今文宜以烟喻外苦。火喻
内苦。如烟在火外。火在烟内。外苦是物所不喜。犹如
臭烟。外苦深重。如熢㶿。无处不苦。如四面。无出苦路。
如充塞。蜈蚣巳下。为火所烧。争走出穴者。此诸虫等。
为火所逼。及烟所勋。即喻人间内外二苦。火所烧。谓
内身老病死苦。烟所勋。即外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
憎会苦。以烟所勋。无有乐处。即贫穷苦。不喜烟来。而
烟强至。谓怨憎会苦。苦至与乐别离。即爱别离苦。争
走出穴。鸠槃荼鬼。随取而食者。喻从人间。生于天上。
亦受众苦。虫等为烟火烧逼。争走出穴。众生亦尔。为
内身老病死火及外苦所勋。厌离人间。求生天乐。犹
如出穴。而生天上。不免无常。如为鬼所食。又佛寄从
人生天。喻于众苦。众生受苦时。苦如穴内弊于烟火。
求乐亦苦。如出穴为鬼所食。又出穴骋散。如爱别离
苦。为鬼所食。如怨憎会苦。又出穴骋散。如生离苦。为
鬼所食。如死别苦。又出穴离散。失其所居。为贫穷困
苦。欲求富贵。不免无常。故富贵亦苦。如为鬼所食。此
譬喻品第三 第 488a 页 X27-0488.png
总喻人间天上皆有三苦。故前文云。若生天上。及在
人间。备受众苦。佛既总明法说。今亦总设譬喻。复有
诸鬼头上火燃。喻上第四总结明五盛阴苦。火从外
来。犹可逃避。众生亦尔。外苦可离。而此五阴举体是
苦。何犹避之。成实论云。将此苦器何处觅乐。又火从
身出。无身乃免。有身有苦。亡身乃离。故老子云。大患
之本。莫若有身。吾若无身。乃无可患耳。释迦灭度。义
亦类然。而言头上火燃者。七尺之身。头为最胜。胜处
尚苦。况复劣耶。又位极人王。上穷非想。尚皆是苦。况
此巳下。而有乐耶。又前明众生内苦。辨极下人间苦。
今明穷上非想苦。此文明四种毕竟。一明有身毕竟
是苦。如头上火燃。二明有身毕竟无乐。如饥渴热恼。
三明有身毕竟无避苦处。犹如周慞。四明有身毕竟
流转。喻如闷走。
其宅如是巳下。第三总结六道旧迷三乘新惑。若因
若果。皆是过也。此中明四苦。现苦。生苦。后苦。总结五
盛阴。前亦四无常。初明骨无常。次明筋肉无常。次双
明骨肉无常。次总结过患。又今明十苦。现在三苦。生
后亦然。及总结为十。前明无常亦有十。谓骨无常有
四。肉筋等亦四。合明复两。亦具十也。叙身过既尔。心
过亦尔。为令众生厌患身心。以求佛道。故佛委曲叙
其过患也。
是时长者在门外立。颂见火譬。所以有此一章者。近
释方便譬喻二品之意。远释三世佛及六道众生。感
人间。备受众苦。佛既总明法说。今亦总设譬喻。复有
诸鬼头上火燃。喻上第四总结明五盛阴苦。火从外
来。犹可逃避。众生亦尔。外苦可离。而此五阴举体是
苦。何犹避之。成实论云。将此苦器何处觅乐。又火从
身出。无身乃免。有身有苦。亡身乃离。故老子云。大患
之本。莫若有身。吾若无身。乃无可患耳。释迦灭度。义
亦类然。而言头上火燃者。七尺之身。头为最胜。胜处
尚苦。况复劣耶。又位极人王。上穷非想。尚皆是苦。况
此巳下。而有乐耶。又前明众生内苦。辨极下人间苦。
今明穷上非想苦。此文明四种毕竟。一明有身毕竟
是苦。如头上火燃。二明有身毕竟无乐。如饥渴热恼。
三明有身毕竟无避苦处。犹如周慞。四明有身毕竟
流转。喻如闷走。
其宅如是巳下。第三总结六道旧迷三乘新惑。若因
若果。皆是过也。此中明四苦。现苦。生苦。后苦。总结五
盛阴。前亦四无常。初明骨无常。次明筋肉无常。次双
明骨肉无常。次总结过患。又今明十苦。现在三苦。生
后亦然。及总结为十。前明无常亦有十。谓骨无常有
四。肉筋等亦四。合明复两。亦具十也。叙身过既尔。心
过亦尔。为令众生厌患身心。以求佛道。故佛委曲叙
其过患也。
是时长者在门外立。颂见火譬。所以有此一章者。近
释方便譬喻二品之意。远释三世佛及六道众生。感
譬喻品第三 第 488b 页 X27-0488.png
应交接大宗。上品直明佛见六道即便起化。长者见
火。仍欲救子。今明所以得救者。由机感相应也。总释
诸佛出世意者。自上巳来。叙生死过患。今明佛出世
欲救生死苦也。亦可自上叙众生事。今叙诸佛事。具
如上释。然颂诸佛事。虽颂四譬。合成二义。颂见火譬。
明真应两身。颂馀三譬。明三轮之义。辨一切佛事。义
无不周。初明真应二身。即上明法身中。先明照机者。
释诸佛出世所由。必有机扣法身。然后方得起应耳。
大业六年三月一日
更释譬始终意。五譬分为二章。颂总譬中。明生死过
患。颂馀四譬。明出生死。二段中。各有三。初章三者。一
明六道旧迷。二叙三乘新惑。三总结过患。又初明无
常。次辨众苦。三总结过患。后章三者。一法身照机。二
垂应入于生死。三辨说教。又初是他心轮。次是神通
轮。后是说法轮。此极好后人可用之也。门外立者。法
身绝四句之外。出三界之表。故在门外也。闻有人言
者。法身照机也。北土三身解义。法身无照机。南方本
迹明义。约教辨之。此经未明常住法身居三界外。但
有照机。无法身也。一往并不得通此经文。今始得明
有法身。有照机也。闻有人言者。此是譬耳。有人来报
父。父则闻报。如有机扣佛。佛则照机也。因游戏来入
宅者。佛去世后。生人天中。受五欲生爱。禀邪教起见。
爱见是烦恼。由烦恼故起业由业故受三界身也。又
游戏有二种。一自境游戏。即学佛大小乘教。起于爱
火。仍欲救子。今明所以得救者。由机感相应也。总释
诸佛出世意者。自上巳来。叙生死过患。今明佛出世
欲救生死苦也。亦可自上叙众生事。今叙诸佛事。具
如上释。然颂诸佛事。虽颂四譬。合成二义。颂见火譬。
明真应两身。颂馀三譬。明三轮之义。辨一切佛事。义
无不周。初明真应二身。即上明法身中。先明照机者。
释诸佛出世所由。必有机扣法身。然后方得起应耳。
大业六年三月一日
更释譬始终意。五譬分为二章。颂总譬中。明生死过
患。颂馀四譬。明出生死。二段中。各有三。初章三者。一
明六道旧迷。二叙三乘新惑。三总结过患。又初明无
常。次辨众苦。三总结过患。后章三者。一法身照机。二
垂应入于生死。三辨说教。又初是他心轮。次是神通
轮。后是说法轮。此极好后人可用之也。门外立者。法
身绝四句之外。出三界之表。故在门外也。闻有人言
者。法身照机也。北土三身解义。法身无照机。南方本
迹明义。约教辨之。此经未明常住法身居三界外。但
有照机。无法身也。一往并不得通此经文。今始得明
有法身。有照机也。闻有人言者。此是譬耳。有人来报
父。父则闻报。如有机扣佛。佛则照机也。因游戏来入
宅者。佛去世后。生人天中。受五欲生爱。禀邪教起见。
爱见是烦恼。由烦恼故起业由业故受三界身也。又
游戏有二种。一自境游戏。即学佛大小乘教。起于爱
譬喻品第三 第 488c 页 X27-0488.png
见。二他境游戏。即受五欲。及禀邪教起爱见。游戏为
因。入宅为果。如爱见为因。三界为果。稚小无知者。前
明起爱见之因。以明受三界之报。今于果上。更造苦
因。未来受苦果。故佛出世。拔其苦因也。长者闻巳。前
辨法身。今明应身。此章具应真两身感应二义也。
告喻巳下。次明三轮之教。即为三别。今颂救子不得。
即是不得说根本法轮。若望前文。更有三轮。闻有人
言。法身照机。谓他心轮。惊入火宅。谓神通轮也。告喻
之言。即说法轮也。六年制文。就说法中。作二种三释
之。一者明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世说法。而物不
堪受。故息化。二不堪受一。故于一说三。三者以三调
心。然后说一。即根本支末。摄末归本。三轮义也。二者
初明出世时。即欲拔其极苦。与其极乐。物不堪受。次
拔重苦与小乐。第三明拔轻苦与大乐。此释易。亦宜
用也。
若望后从惊入以去。属救子不得。但前是现身。今明
说法。长行具有诫劝二门。救子不得。今但说生死苦
者。颂初总譬。明生死过患。次颂见火譬。明见生死众
生机。故应入救之。今还说生死过患。怖之令出。此一
类明义。故相接也。此苦难处况复大火者。虫鬼乱行
为苦。况复老病死火。烧身乐受耶。又身苦但破乐受。
心火则烧灭善根。故举为况也。
释益我愁恼。初劝门化不得。是一愁。次诫门化不得。
故云益也。又一如本疏。问曰。诫劝是何义耶。答曰。劝
因。入宅为果。如爱见为因。三界为果。稚小无知者。前
明起爱见之因。以明受三界之报。今于果上。更造苦
因。未来受苦果。故佛出世。拔其苦因也。长者闻巳。前
辨法身。今明应身。此章具应真两身感应二义也。
告喻巳下。次明三轮之教。即为三别。今颂救子不得。
即是不得说根本法轮。若望前文。更有三轮。闻有人
言。法身照机。谓他心轮。惊入火宅。谓神通轮也。告喻
之言。即说法轮也。六年制文。就说法中。作二种三释
之。一者明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世说法。而物不
堪受。故息化。二不堪受一。故于一说三。三者以三调
心。然后说一。即根本支末。摄末归本。三轮义也。二者
初明出世时。即欲拔其极苦。与其极乐。物不堪受。次
拔重苦与小乐。第三明拔轻苦与大乐。此释易。亦宜
用也。
若望后从惊入以去。属救子不得。但前是现身。今明
说法。长行具有诫劝二门。救子不得。今但说生死苦
者。颂初总譬。明生死过患。次颂见火譬。明见生死众
生机。故应入救之。今还说生死过患。怖之令出。此一
类明义。故相接也。此苦难处况复大火者。虫鬼乱行
为苦。况复老病死火。烧身乐受耶。又身苦但破乐受。
心火则烧灭善根。故举为况也。
释益我愁恼。初劝门化不得。是一愁。次诫门化不得。
故云益也。又一如本疏。问曰。诫劝是何义耶。答曰。劝
譬喻品第三 第 489a 页 X27-0489.png
门者。令子求佛乐。诫门者。示子生死苦。如今语他云。
汝须求佛道。其亦不信。又者汝即是死去后受大苦。
须努力精勤。而亦有不肯行道也。
次颂说三乘救子得譬。即第二支末法轮也。诸子著
乐。佛前说苦。令其舍苦。终自保乐。不肯舍苦。今说三
乘之乐。以乐舍苦。诸子贪乐。故舍苦求乐。欲显诸佛
凡有二门。一逼。二引。上说苦令舍苦。是逼门。三乘巳
去。是引门又自上是大悲门。后去是大慈门。又自上
说化他门。以化他。以苦是众生所有。故名他。今说自
门化他。谓三乘一乘。皆是一佛乘中出故。可以游戏
者。因门辨乘。为令出苦。就乐果门明乘。正以与乐引
苦也。到于空地者。到空地。显无车可得。离诸苦难。明
有苦可出。上就父以显权有。今寄子以显实无。又上
就父明无。今寄子明无。佛说二乘是无。而二乘则不
信。若二乘人自见无。乃信无有二乘。故长行与偈。二
文皆明子住露地空地。显道理无二车也。问曰。子自
知无不。答曰。终由父说。乃知无耳。释坐师子座。自初
至此。凡有四时。并不得坐。初在门外立。居法身地。照
子机时。即是知子病时不得坐。次惊入火宅内。垂应
救子时。亦不得坐。三用一乘。化子不得。亦不得坐。今
三乘化子得。始得坐也。问曰。虽出三界。未免二乘。云
何坐耶。答曰。此是一期事竟。故且坐。又知子大机必
动。堪授之以大。心不忧虑。是故坐也。师子坐者。不畏
三界身心两火烧煞一子也。释生育甚难。令发菩提
汝须求佛道。其亦不信。又者汝即是死去后受大苦。
须努力精勤。而亦有不肯行道也。
次颂说三乘救子得譬。即第二支末法轮也。诸子著
乐。佛前说苦。令其舍苦。终自保乐。不肯舍苦。今说三
乘之乐。以乐舍苦。诸子贪乐。故舍苦求乐。欲显诸佛
凡有二门。一逼。二引。上说苦令舍苦。是逼门。三乘巳
去。是引门又自上是大悲门。后去是大慈门。又自上
说化他门。以化他。以苦是众生所有。故名他。今说自
门化他。谓三乘一乘。皆是一佛乘中出故。可以游戏
者。因门辨乘。为令出苦。就乐果门明乘。正以与乐引
苦也。到于空地者。到空地。显无车可得。离诸苦难。明
有苦可出。上就父以显权有。今寄子以显实无。又上
就父明无。今寄子明无。佛说二乘是无。而二乘则不
信。若二乘人自见无。乃信无有二乘。故长行与偈。二
文皆明子住露地空地。显道理无二车也。问曰。子自
知无不。答曰。终由父说。乃知无耳。释坐师子座。自初
至此。凡有四时。并不得坐。初在门外立。居法身地。照
子机时。即是知子病时不得坐。次惊入火宅内。垂应
救子时。亦不得坐。三用一乘。化子不得。亦不得坐。今
三乘化子得。始得坐也。问曰。虽出三界。未免二乘。云
何坐耶。答曰。此是一期事竟。故且坐。又知子大机必
动。堪授之以大。心不忧虑。是故坐也。师子坐者。不畏
三界身心两火烧煞一子也。释生育甚难。令发菩提
譬喻品第三 第 489b 页 X27-0489.png
心为生。令修菩萨行为育。菩提心是中道心。而众生
多起有无见。不得中道正观。是以云难也。
释索车。此第三摄末归本轮。此虽一章之经。实一部
之宗要。讲者多暗此譬。今略释空捲度一切。以通此
索车。使灵然可解。经云我初得道时。空捲度一切。然
三界舍之垂崩。复火起烧宅。而三乘诸子。于火宅内。
缠绵嬉戏。父欲出之。手内唯一金钱。直为一子说者。
则得引一子出。不得三子俱出。今欲引三子俱出。故
父云。我手内有三钱。一金钱与太子。银钱与中子。铜
钱与小子。若随我出宅者。必得三钱矣。三子闻之。欣
然并出。既居门外。慈父欲俱与三子金钱。开手示之。
吾手内唯一金钱。实无有三。为欲引儿出宅。故说三
耳。诸子之中。有利根者。即解父言。知一是实说二是
权。故舍于二想。便取一金钱。此即身子利根人。闻一
有三无。舍二悟一。不复索车。中根诸子。虽闻父明有
一无二。执昔空三之言。就父索钱。今欲显索车是痴
迷。令中根舍三求一。故有索车譬也。又所以立索车
喻者。此总可一切凡夫二乘人。令舍爱见也。明二乘
之人。始终具足爱见。初在三界。爱著五欲。今欲出三
界。保执空言。故名为见。非但昔爱可悯。亦今见可伤。
使一切凡夫二乘。闻佛此言。皆舍爱见。舍爱故不著
凡。舍见故不著圣。则心游中道。入佛知见。名得大车。
又叙索车意。至此巳三过。明无三。初明父空指门外。
明有三。而门外实无。二者父见子出到于空地而坐。
多起有无见。不得中道正观。是以云难也。
释索车。此第三摄末归本轮。此虽一章之经。实一部
之宗要。讲者多暗此譬。今略释空捲度一切。以通此
索车。使灵然可解。经云我初得道时。空捲度一切。然
三界舍之垂崩。复火起烧宅。而三乘诸子。于火宅内。
缠绵嬉戏。父欲出之。手内唯一金钱。直为一子说者。
则得引一子出。不得三子俱出。今欲引三子俱出。故
父云。我手内有三钱。一金钱与太子。银钱与中子。铜
钱与小子。若随我出宅者。必得三钱矣。三子闻之。欣
然并出。既居门外。慈父欲俱与三子金钱。开手示之。
吾手内唯一金钱。实无有三。为欲引儿出宅。故说三
耳。诸子之中。有利根者。即解父言。知一是实说二是
权。故舍于二想。便取一金钱。此即身子利根人。闻一
有三无。舍二悟一。不复索车。中根诸子。虽闻父明有
一无二。执昔空三之言。就父索钱。今欲显索车是痴
迷。令中根舍三求一。故有索车譬也。又所以立索车
喻者。此总可一切凡夫二乘人。令舍爱见也。明二乘
之人。始终具足爱见。初在三界。爱著五欲。今欲出三
界。保执空言。故名为见。非但昔爱可悯。亦今见可伤。
使一切凡夫二乘。闻佛此言。皆舍爱见。舍爱故不著
凡。舍见故不著圣。则心游中道。入佛知见。名得大车。
又叙索车意。至此巳三过。明无三。初明父空指门外。
明有三。而门外实无。二者父见子出到于空地而坐。
譬喻品第三 第 489c 页 X27-0489.png
无三可乘。三者子今索三。故知无三。所以三过明无
三者。以四十馀年。保执有三乘。甚失重故也。
次释五乘权实。昔明五乘。可具三句。一者大乘。但实
非权。二者二乘。但权非实。三者人天乘。亦实亦权。佛
乘但实非权者。虽大小今昔不同。同明道理有佛乘
故。但实非权。二乘但权非实者。三界内无有究竟二
乘。三界外亦无二乘究竟。界内外不摄。所以一向是
权。故前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我初得道时。空
权度一切也。又二乘究竟。二谛不摄。第一义门故。无
二乘究竟。世谛中亦无究竟。二谛所无。而说有者。故
知一向权也。故下文云。生灭度想。生安稳想。想者但
执佛空言。起空得想耳。智度论云。二乘根钝。又复虚
言得道也。问曰。若二乘不得道。应不得道应不断四
住惑。答曰。不得究竟道耳。非不断惑故。人天乘亦权
亦实者。若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此但权也。若说五
戒十善得人天报。真谛乃至无。世谛故有。所以为实。
又界外乃无。界内则有。所以为是实也。次论菩萨。然
菩萨之人。今昔始终。都无有索。如父手内实有一金
钱。复为子说有金钱。本意复欲与钱。而子闻有金钱。
遂便出宅。出宅则得金钱。何所索耶。又三车喻三果。
二乘至果处。求果不得。故有索。菩萨无有至佛果处
觅佛果。不得就佛索佛果。故知无索也。问曰。今日大
车。既是白牛。昔大车。是何牛。答曰。四车者。弊此一问
也。今明如上释之。三世佛制出世乘。唯有三则。今昔
三者。以四十馀年。保执有三乘。甚失重故也。
次释五乘权实。昔明五乘。可具三句。一者大乘。但实
非权。二者二乘。但权非实。三者人天乘。亦实亦权。佛
乘但实非权者。虽大小今昔不同。同明道理有佛乘
故。但实非权。二乘但权非实者。三界内无有究竟二
乘。三界外亦无二乘究竟。界内外不摄。所以一向是
权。故前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我初得道时。空
权度一切也。又二乘究竟。二谛不摄。第一义门故。无
二乘究竟。世谛中亦无究竟。二谛所无。而说有者。故
知一向权也。故下文云。生灭度想。生安稳想。想者但
执佛空言。起空得想耳。智度论云。二乘根钝。又复虚
言得道也。问曰。若二乘不得道。应不得道应不断四
住惑。答曰。不得究竟道耳。非不断惑故。人天乘亦权
亦实者。若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此但权也。若说五
戒十善得人天报。真谛乃至无。世谛故有。所以为实。
又界外乃无。界内则有。所以为是实也。次论菩萨。然
菩萨之人。今昔始终。都无有索。如父手内实有一金
钱。复为子说有金钱。本意复欲与钱。而子闻有金钱。
遂便出宅。出宅则得金钱。何所索耶。又三车喻三果。
二乘至果处。求果不得。故有索。菩萨无有至佛果处
觅佛果。不得就佛索佛果。故知无索也。问曰。今日大
车。既是白牛。昔大车。是何牛。答曰。四车者。弊此一问
也。今明如上释之。三世佛制出世乘。唯有三则。今昔
譬喻品第三 第 490a 页 X27-0490.png
俱明佛乘。今昔俱是白牛。如今昔俱有慈悲。慈悲即
是白牛。若昔车无白牛。则昔佛无慈悲。昔小乘中有
慈悲。亦是小乘中白牛也。又上金钱喻。初为子说金
钱。出宅亦金钱。中间亦金钱。金钱不异。在牛恒白也。
问曰。菩萨不索车。今闻索及赐。有何益耶。答曰。菩萨
则悟一实三权。唯进无退。故得大益。又悟解权实。得
于二慧。入佛智如来智。名入佛知见也。
长者大富巳下。次颂赐车。问曰。长行中。何故前明大
车。后方释有车。今前释有车。后方赐车。答曰。长行中
欲明子愚索三。父惠赐一。以愚智相对。又显子求伪
珍。父赐真宝。又子求少物。父赐其多。如贫人乞少。而
富者惠多。是故前明大车。后辨有车。今欲以有无相
对。子求索三。欲显无。今对子无三。欲明有一。故前释
父有车也。又显子愚不知三无。今显父智明有于一。
造作大车者。可具作有无二义。若对三无。决定须明
有一。若望正道。三一俱忘。为众生故方便。三一故并
称。造作众䌽杂色。十八不共也。缯者帛总名也。纩者。
绵也。茵者。三苍云。重荐也蓐也。释名云。车中所坐物
也。释白叠。长行明重敷綩綖。綩綖者。绣也。绣有多色。
喻解脱不同。或有馀无馀乃至八种解脱。今明虽多
同是无漏。犹如白叠。释游于四方。可具二义。一者显
子成佛游佛境界。常乐自娱。如涅槃经。子住秘密藏。
即今文是也。二者示子分得因车。如下直至道场。以
前意为正。
是白牛。若昔车无白牛。则昔佛无慈悲。昔小乘中有
慈悲。亦是小乘中白牛也。又上金钱喻。初为子说金
钱。出宅亦金钱。中间亦金钱。金钱不异。在牛恒白也。
问曰。菩萨不索车。今闻索及赐。有何益耶。答曰。菩萨
则悟一实三权。唯进无退。故得大益。又悟解权实。得
于二慧。入佛智如来智。名入佛知见也。
长者大富巳下。次颂赐车。问曰。长行中。何故前明大
车。后方释有车。今前释有车。后方赐车。答曰。长行中
欲明子愚索三。父惠赐一。以愚智相对。又显子求伪
珍。父赐真宝。又子求少物。父赐其多。如贫人乞少。而
富者惠多。是故前明大车。后辨有车。今欲以有无相
对。子求索三。欲显无。今对子无三。欲明有一。故前释
父有车也。又显子愚不知三无。今显父智明有于一。
造作大车者。可具作有无二义。若对三无。决定须明
有一。若望正道。三一俱忘。为众生故方便。三一故并
称。造作众䌽杂色。十八不共也。缯者帛总名也。纩者。
绵也。茵者。三苍云。重荐也蓐也。释名云。车中所坐物
也。释白叠。长行明重敷綩綖。綩綖者。绣也。绣有多色。
喻解脱不同。或有馀无馀乃至八种解脱。今明虽多
同是无漏。犹如白叠。释游于四方。可具二义。一者显
子成佛游佛境界。常乐自娱。如涅槃经。子住秘密藏。
即今文是也。二者示子分得因车。如下直至道场。以
前意为正。
譬喻品第三 第 490b 页 X27-0490.png
告舍利弗。此颂合譬。然明义大同。但转势为异。至此
合譬。以四番说法。长行开譬合譬为二。偈文亦尔。望
震旦文章。似如烦重。俱天竺大圣。有无缘之大悲。内
有无㝵之智。外具无方之辨。适无限根性。能于一法。
四义说之。各有深旨。非烦重也。今颂合五譬。一一譬
中。皆明二义。合成五双。初明。父子一双。次见火能所
一双。次说大教及无机一双。次说小教及受化一双。
次赐车得车一双。即是转势说法。令人乐闻及适机
之用。初明父子一双。各开二义。父中二者。初总。次别。
别中初明三圣之尊。次辨六道之父。良以道超凡圣。
故为凡圣所崇。即颂前长者也。子中二者。一叙子。二
明子过也。叙子即摄五百人三十子也。明子过有二。
初明子二因。次明两果。深著世乐。所谓爱也。即合上
毒虫。无有慧心。所谓痴也。合上恶鬼。三界无安下。次
明二果。三界无安。合舍垂崩。谓无常果也。众苦充满。
合火起烧宅。谓众苦果也。初有半偈。叙无处不苦。故
明充满。即上四面。次有一偈。明无时不苦。称为不绝。
即合上一时也。
如来巳离下。颂合见火。初叹能见人德。次行叙须化
之意。即能所一双也。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巳下。颂合
救子不得。初正明救。次无机不受。次是方便巳下。颂
合三乘救子得譬。初明说三教。次叙机信受。汝舍利
弗下。颂合等赐大车。亦初明赐车。后合得车欢喜。合
赐车为二。初合等赐。二合大车。合等赐中又二。初正
譬喻品第三 第 490c 页 X27-0490.png
明合赐。次劝信受。是乘微妙巳下。第二合车。依前譬
文。开为三别。一者合车。二者合牛。三合宾从。合车为
二。初合大。二者合车。初偈上半。对二乘之小。合车大
义。下半对世间之下。合车高义。佛所悦可巳下。前偈
明超凡越圣。即累无不寂。今此一偈。合德无不圆。但
长行譬文。举所叹之德。故云众宝庄挍。今明能叹之
人。故凡圣敬悦。无量亿千巳下。第二合车譬中。车有
二义。一者车外。二者车内。今具合云。无量亿千诸力。
合车外也。略合栏楯之初。例后众德。解脱禅定巳下。
合上车内。解脱合綩綖。禅定合丹枕。智慧巳下。合上
白牛。问曰。上辨慈悲为牛。今云何乃明智慧。答曰。小
乘以功德为慈悲体。大乘以智慧为慈悲体。又示一
一德摄一切德也。及佛馀法。合上宾从。神通说法方
便化物。并是为他。非佛自用。故明馀法。
告舍利弗巳下。第二大段。劝其弘经。就文为二。初令
识法。次辨知人。具斯二德。方可弘道。详经文大意。自
此上合大车。正论大小二菩萨果权实。故最后结合
车有无。从此文竟我为法王。论大小二涅槃果权实。
以一切果唯有斯二故也。问曰。何故最后偏论涅槃。
答曰。长观文意。初颂总譬。始自六道生死。今最后辨
大涅槃。故一切摄也。又药草喻品亦明二果。而后辨
涅槃。又大小乘。正以涅槃为究竟。小乘虽明四谛。论
宗归一灭。大乘三论人有为相。一灭谛是无为。故最
后论之。于中有三。初约声闻人。论涅槃权实。次约菩
文。开为三别。一者合车。二者合牛。三合宾从。合车为
二。初合大。二者合车。初偈上半。对二乘之小。合车大
义。下半对世间之下。合车高义。佛所悦可巳下。前偈
明超凡越圣。即累无不寂。今此一偈。合德无不圆。但
长行譬文。举所叹之德。故云众宝庄挍。今明能叹之
人。故凡圣敬悦。无量亿千巳下。第二合车譬中。车有
二义。一者车外。二者车内。今具合云。无量亿千诸力。
合车外也。略合栏楯之初。例后众德。解脱禅定巳下。
合上车内。解脱合綩綖。禅定合丹枕。智慧巳下。合上
白牛。问曰。上辨慈悲为牛。今云何乃明智慧。答曰。小
乘以功德为慈悲体。大乘以智慧为慈悲体。又示一
一德摄一切德也。及佛馀法。合上宾从。神通说法方
便化物。并是为他。非佛自用。故明馀法。
告舍利弗巳下。第二大段。劝其弘经。就文为二。初令
识法。次辨知人。具斯二德。方可弘道。详经文大意。自
此上合大车。正论大小二菩萨果权实。故最后结合
车有无。从此文竟我为法王。论大小二涅槃果权实。
以一切果唯有斯二故也。问曰。何故最后偏论涅槃。
答曰。长观文意。初颂总譬。始自六道生死。今最后辨
大涅槃。故一切摄也。又药草喻品亦明二果。而后辨
涅槃。又大小乘。正以涅槃为究竟。小乘虽明四谛。论
宗归一灭。大乘三论人有为相。一灭谛是无为。故最
后论之。于中有三。初约声闻人。论涅槃权实。次约菩
譬喻品第三 第 491a 页 X27-0491.png
萨。明涅槃权实。大涅槃唯佛能尽。故最后约佛论权
实。前对声闻。论涅槃权实。大涅槃唯佛能尽。故最后
约佛论权实。前对声闻论涅槃权实者。以声闻正迷
涅槃权实也。问曰。既明二乘涅槃非究竟。即应明大
涅槃方是究竟。何故乃言今所应作唯佛智慧。答曰。
方便品以明昔灭非真灭。今灭是真灭。今此中正明
简大小二灭。小是孤断之灭。无有身智。大灭即智体
无累。故名为灭。故举智即简别也。菩萨中初汎明四
谛。后的明一谛。一谛之中。论于二灭。昔小灭。但灭四
住。故有馀未足。但灭分段。无馀不圆。对昔辨今。还翻
二义。则知具脱五住。则有馀义圆备。灭二死。无馀满
足。我为法王者。前二章约大小二人。论今昔两灭。于
义巳圆。今举法王。但释前小后大之义。既为法王。即
解大小。然大灭虽是究竟。但昔宜说小。今宜说大。前
令脱重苦。今脱轻苦。渐诱引之。故众生安稳。与此相
违。则不安稳也。然此经既具明二果权实教。知前分
非是明因。又盛论二果权实。不应名未了义也。
我此法印。第二令其识人合大车。明大小二菩萨果
权实。告身子者。辨大小二涅槃果权实。一往教中。决
定如此。故名为印。二者就道论之。未曾大小。何有权
实。亦道理决定。言忘虑绝为印。今有所得大小。学人
不识此二印。设为说之。未必信受。故诫令勿说。若闻
此经。上略诫明非器莫传。此略劝是器宜授。就文中
有二。初叹能受之人。次美所受之法。二中各三。初三
实。前对声闻。论涅槃权实。大涅槃唯佛能尽。故最后
约佛论权实。前对声闻论涅槃权实者。以声闻正迷
涅槃权实也。问曰。既明二乘涅槃非究竟。即应明大
涅槃方是究竟。何故乃言今所应作唯佛智慧。答曰。
方便品以明昔灭非真灭。今灭是真灭。今此中正明
简大小二灭。小是孤断之灭。无有身智。大灭即智体
无累。故名为灭。故举智即简别也。菩萨中初汎明四
谛。后的明一谛。一谛之中。论于二灭。昔小灭。但灭四
住。故有馀未足。但灭分段。无馀不圆。对昔辨今。还翻
二义。则知具脱五住。则有馀义圆备。灭二死。无馀满
足。我为法王者。前二章约大小二人。论今昔两灭。于
义巳圆。今举法王。但释前小后大之义。既为法王。即
解大小。然大灭虽是究竟。但昔宜说小。今宜说大。前
令脱重苦。今脱轻苦。渐诱引之。故众生安稳。与此相
违。则不安稳也。然此经既具明二果权实教。知前分
非是明因。又盛论二果权实。不应名未了义也。
我此法印。第二令其识人合大车。明大小二菩萨果
权实。告身子者。辨大小二涅槃果权实。一往教中。决
定如此。故名为印。二者就道论之。未曾大小。何有权
实。亦道理决定。言忘虑绝为印。今有所得大小。学人
不识此二印。设为说之。未必信受。故诫令勿说。若闻
此经。上略诫明非器莫传。此略劝是器宜授。就文中
有二。初叹能受之人。次美所受之法。二中各三。初三
譬喻品第三 第 491b 页 X27-0491.png
者。一明闻经是不退人。次明是见过去佛。及曾闻此
经。即出不退往因。三叹信经之力。阿鞞跋致者。就教
中约初印。有一无三。无三故无退。有一故有进。约理
悟非大小。理绝一三。乃是阿鞞跋致人也。第二文易
解。第三中云。则为见我亦见于汝者。以信理未曾一
三。身子与佛。并诸菩萨。皆是体理之人。信理则见理
人也。
斯法华经巳下。第二美所受之法。亦三。初明法妙深
智方解。次明至道场起凡。凡不能解。次明深理绝圣。
圣不能解。初半行文是也。凡夫浅识者。第二文也。但
言低头举手成佛。尚不知此经。辨菩提果。及涅槃果。
况复知忘大少。非因果耶。预是未达斯事。皆称浅识。
汝舍利弗巳下。是第三文也。二乘信者。若但言一豪
之善。并皆成佛。凡夫尚解。况二乘耶。今此中所明。路
非近远。理绝小大。二乘既是断常庶人。未得妙观。云
何能解妙理耶。正当仰信而巳。憍慢懈怠。是学小乘
人。计无我部人。萨卫之流。计我见者。是学少乘有我
部人。如犊子之例。此二部是若圣人闻必生信。若未
證圣。多执小拒大。故闻而不受。故不应为说。以两人
异者。初是外道及世俗博识。而未悟佛法深理。故名
浅识。第二见少乐忘大乐。此人亦不堪为说。即断一
切世间佛种者。菩提心正是佛种。此经明有一无二。
故不发馀心。有一故唯发佛心。则此经是菩提心本。
若谤此经。则菩萨种不生。名断佛种。问曰。第四与初
经。即出不退往因。三叹信经之力。阿鞞跋致者。就教
中约初印。有一无三。无三故无退。有一故有进。约理
悟非大小。理绝一三。乃是阿鞞跋致人也。第二文易
解。第三中云。则为见我亦见于汝者。以信理未曾一
三。身子与佛。并诸菩萨。皆是体理之人。信理则见理
人也。
斯法华经巳下。第二美所受之法。亦三。初明法妙深
智方解。次明至道场起凡。凡不能解。次明深理绝圣。
圣不能解。初半行文是也。凡夫浅识者。第二文也。但
言低头举手成佛。尚不知此经。辨菩提果。及涅槃果。
况复知忘大少。非因果耶。预是未达斯事。皆称浅识。
汝舍利弗巳下。是第三文也。二乘信者。若但言一豪
之善。并皆成佛。凡夫尚解。况二乘耶。今此中所明。路
非近远。理绝小大。二乘既是断常庶人。未得妙观。云
何能解妙理耶。正当仰信而巳。憍慢懈怠。是学小乘
人。计无我部人。萨卫之流。计我见者。是学少乘有我
部人。如犊子之例。此二部是若圣人闻必生信。若未
證圣。多执小拒大。故闻而不受。故不应为说。以两人
异者。初是外道及世俗博识。而未悟佛法深理。故名
浅识。第二见少乐忘大乐。此人亦不堪为说。即断一
切世间佛种者。菩提心正是佛种。此经明有一无二。
故不发馀心。有一故唯发佛心。则此经是菩提心本。
若谤此经。则菩萨种不生。名断佛种。问曰。第四与初
譬喻品第三 第 491c 页 X27-0491.png
人何异。答曰。初人正据不信。以明起谤。又初直不信
故谤。后举二世谤也。具足一劫者。涅槃经云。一逆苦
则一倍。五逆则五倍。今既多劫。则亦多倍。次明为十
人说。然大意。上来就法门说法华。今就人门说法华。
智度论云。往生巳前。就法门说波若。往生品明四十
馀菩萨。就人门说波若。今亦尔。上就法门者。明所行
道妙。今就人门。明行道人妙。初人求佛道者。佛道忘
言绝虑。求此妙法。名为道人。令一切人亦作斯求。第
二人。过去久见佛来。方能求妙道。第三人。勤行绝虑
之道。恒起无缘之慈。欲以妙道授与众生也。次人舍
恶知识。恶知识者。谓有所得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大
乘法师律师禅师等。苦到求道者。皆是众生恶知识
也。大品空中。佛语常啼云。能说空无所得法。是善友
也。次入质直柔软者。离凡夫二乘有所得空有大小
诸邪曲见。名为质直。心资顺忘虑之道为柔软。持戒
清洁者。防一切生心动念恶。而常求无所得妙经也。
于大众中清净心说法者。近不为名利。称为清净。若
深论之。有所得说法。皆是不净。又言满十方。知无一
字可吐。即其具四智。名为清净说。又如法师品。内安
三事。外勤说法。名为清净。不求馀经及外道典籍者。
不起二乘心。故不求馀经。不起凡夫爱见。故不念外
道典籍也。
法华统略卷中(本)
故谤。后举二世谤也。具足一劫者。涅槃经云。一逆苦
则一倍。五逆则五倍。今既多劫。则亦多倍。次明为十
人说。然大意。上来就法门说法华。今就人门说法华。
智度论云。往生巳前。就法门说波若。往生品明四十
馀菩萨。就人门说波若。今亦尔。上就法门者。明所行
道妙。今就人门。明行道人妙。初人求佛道者。佛道忘
言绝虑。求此妙法。名为道人。令一切人亦作斯求。第
二人。过去久见佛来。方能求妙道。第三人。勤行绝虑
之道。恒起无缘之慈。欲以妙道授与众生也。次人舍
恶知识。恶知识者。谓有所得凡夫二乘。及有所得大
乘法师律师禅师等。苦到求道者。皆是众生恶知识
也。大品空中。佛语常啼云。能说空无所得法。是善友
也。次入质直柔软者。离凡夫二乘有所得空有大小
诸邪曲见。名为质直。心资顺忘虑之道为柔软。持戒
清洁者。防一切生心动念恶。而常求无所得妙经也。
于大众中清净心说法者。近不为名利。称为清净。若
深论之。有所得说法。皆是不净。又言满十方。知无一
字可吐。即其具四智。名为清净说。又如法师品。内安
三事。外勤说法。名为清净。不求馀经及外道典籍者。
不起二乘心。故不求馀经。不起凡夫爱见。故不念外
道典籍也。
法华统略卷中(本)
譬喻品第三 第 492a 页 X27-0492.png
法华经统略卷中(末)
* 信解品
玄义五门。如疏中说。大意信解权实耳。正宗在大小
二涅槃。一往昔信于灭。不信不灭。信灭者。信小乘灭
四住分段生死。是究竟不灭。不信者。不信小乘更有
烦恼生死可灭。今则反之。不信小灭是究竟。信更有
究竟灭。故言信解也。二者昔不信本无烦恼生死可
灭。而信有烦恼生死可灭。今信者。不信烦恼生死有
灭。信烦恼生死本不灭。所以然者。烦恼生死本不生。
今何所灭耶。问曰。云何名直往菩萨回小入大十信。
答曰。若初信本不生。今无所灭。是直往菩萨。若初执
有生灭。回生灭心。信本不生灭。是回小入大。问曰。何
故就本不生。判信不信。答曰。生是六道三乘本故。睿
公智度论序云。夫万化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大
生。能生六道三乘法故。大生为本生生。复生大生。则
生生为本中之本。今悟无生。则三乘六道本不生。则
自然归一。故就无生。明于得失。此是一往对治之言
耳。竟无末生。何有本不生。如是五句。故云不信一切
法。是信般若。一切法谓竖横辨。百非四句也。问曰。身
子与中根悟解何异。答曰。身子但叙二轮耳。鹿园之
* 信解品
玄义五门。如疏中说。大意信解权实耳。正宗在大小
二涅槃。一往昔信于灭。不信不灭。信灭者。信小乘灭
四住分段生死。是究竟不灭。不信者。不信小乘更有
烦恼生死可灭。今则反之。不信小灭是究竟。信更有
究竟灭。故言信解也。二者昔不信本无烦恼生死可
灭。而信有烦恼生死可灭。今信者。不信烦恼生死有
灭。信烦恼生死本不灭。所以然者。烦恼生死本不生。
今何所灭耶。问曰。云何名直往菩萨回小入大十信。
答曰。若初信本不生。今无所灭。是直往菩萨。若初执
有生灭。回生灭心。信本不生灭。是回小入大。问曰。何
故就本不生。判信不信。答曰。生是六道三乘本故。睿
公智度论序云。夫万化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大
生。能生六道三乘法故。大生为本生生。复生大生。则
生生为本中之本。今悟无生。则三乘六道本不生。则
自然归一。故就无生。明于得失。此是一往对治之言
耳。竟无末生。何有本不生。如是五句。故云不信一切
法。是信般若。一切法谓竖横辨。百非四句也。问曰。身
子与中根悟解何异。答曰。身子但叙二轮耳。鹿园之
譬喻品第三 第 492b 页 X27-0492.png
小。谓枝末之权。今一乘实。摄末归本法。枝末谓无生
灭。生灭是方便根本。即生灭无生灭。是真实中根。近
领三轮。华严根本。即本不生灭。次中途枝末。即是生
灭。后摄末归本。谓无生灭也。二者过去本习无生。即
根本。中途失无生。故起生灭。三至灵山。还悟本无生
也。问曰。回小入大。至十信中何信。答曰。既是始回。但
是初信根耳。何以得知。方便品初明除诸菩萨众信
力坚固者。明菩萨信。一切二乘弟子力不堪。即明未
有信。又云诸佛语无异。当生大信力。又广说初劝信
佛语不虚。后结劝信奉时。乃至佛灭后罗汉。都未生
信。故知今始生信。入初信根。八万十千劫。十信方备。
如摄论十信初心。入初僧祗劫数。地持中明种性菩
萨上根者入僧祗。软根者不在数中。此二论明位有
前后。此二就直往人也。问曰。何以知直往人有行强。
空观弱。回小人空行强。有行弱。答曰。小乘人专修空
观。设起大愿大行。心多入空。以数习故。如凡夫人。欲
作空观。心多入有也。
释文。初长行。法说略明信不信。不信者。二乘有二种
不信。一不信小乘。二不信大乘。不信小者。不信小从
大有。亦不信说小与悟大信者信小从大有。信说小
令悟大也。二不信大者。不信小人说大。令小学大。亦
不信大人说大。教于小人。唯信小人说大教大人。大
人说大。亦教大人。今与此相违。故名信大也。法说中
有三乘。初小乘。次法华。前大乘三一乘。昔于前二乘
灭。生灭是方便根本。即生灭无生灭。是真实中根。近
领三轮。华严根本。即本不生灭。次中途枝末。即是生
灭。后摄末归本。谓无生灭也。二者过去本习无生。即
根本。中途失无生。故起生灭。三至灵山。还悟本无生
也。问曰。回小入大。至十信中何信。答曰。既是始回。但
是初信根耳。何以得知。方便品初明除诸菩萨众信
力坚固者。明菩萨信。一切二乘弟子力不堪。即明未
有信。又云诸佛语无异。当生大信力。又广说初劝信
佛语不虚。后结劝信奉时。乃至佛灭后罗汉。都未生
信。故知今始生信。入初信根。八万十千劫。十信方备。
如摄论十信初心。入初僧祗劫数。地持中明种性菩
萨上根者入僧祗。软根者不在数中。此二论明位有
前后。此二就直往人也。问曰。何以知直往人有行强。
空观弱。回小人空行强。有行弱。答曰。小乘人专修空
观。设起大愿大行。心多入空。以数习故。如凡夫人。欲
作空观。心多入有也。
释文。初长行。法说略明信不信。不信者。二乘有二种
不信。一不信小乘。二不信大乘。不信小者。不信小从
大有。亦不信说小与悟大信者信小从大有。信说小
令悟大也。二不信大者。不信小人说大。令小学大。亦
不信大人说大。教于小人。唯信小人说大教大人。大
人说大。亦教大人。今与此相违。故名信大也。法说中
有三乘。初小乘。次法华。前大乘三一乘。昔于前二乘
譬喻品第三 第 492c 页 X27-0492.png
中迷。今于一乘悟。一乘悟者。非是悟一乘。并悟前二
乘。悟小从大出。说小令学大。亦悟昔说大。令舍小学
大也。
释十譬玄心。十譬者。一为父子喻。二中途相失喻。三
子渐还乡喻。四父子相见喻。五唤子不得喻。六冷水
洒面喻。七诱引还家喻。八付财密化喻。九陶练小心
喻。十委嘱家业喻。释名领上。如疏中说。次合十为六。
谓子有六时。父亦有六时。子有六时者。一住乡时。二
失乡时。三还乡时。四见父时。五怖畏背。父去时。六回
还就父时。父六者。一住乡生子时。二觅子不得时。三
止宅待子还乡时。四见子欢喜时。五唤子不得时。
六得子付家业时。次合六为三。子有三时。一住乡时。
二失乡时。三归乡时。昔闻说平等正观。而修习之。谓
住乡时。二断常既强。正观微弱。背中道。起断常。竟灵
山之前。谓失乡时。三灵山之会。还得正观。舍于断常。
谓归乡时。父亦三时。一昔为说平等正观时。第二中
途觅正观子不得时。三正为说还乡中道正观。名为
得子时也。即是三化。初是一往化。次是随逐化。次是
毕竟化。次合三为二。子有二时。一失乡时。二归乡时。
从初习正观。乃至灵山之前。若得若失。皆名为失。以
未住中道之乡。从灵山闻还乡之经。始正观明了。住
中道之乡。故是归乡时。父二时。其间教门无量。且据
始终二事。昔作菩萨覆请化子时。今作佛方便以化
子时。又有二时。初为子中途相失。及渐还乡。是过去
乘。悟小从大出。说小令学大。亦悟昔说大。令舍小学
大也。
释十譬玄心。十譬者。一为父子喻。二中途相失喻。三
子渐还乡喻。四父子相见喻。五唤子不得喻。六冷水
洒面喻。七诱引还家喻。八付财密化喻。九陶练小心
喻。十委嘱家业喻。释名领上。如疏中说。次合十为六。
谓子有六时。父亦有六时。子有六时者。一住乡时。二
失乡时。三还乡时。四见父时。五怖畏背。父去时。六回
还就父时。父六者。一住乡生子时。二觅子不得时。三
止宅待子还乡时。四见子欢喜时。五唤子不得时。
六得子付家业时。次合六为三。子有三时。一住乡时。
二失乡时。三归乡时。昔闻说平等正观。而修习之。谓
住乡时。二断常既强。正观微弱。背中道。起断常。竟灵
山之前。谓失乡时。三灵山之会。还得正观。舍于断常。
谓归乡时。父亦三时。一昔为说平等正观时。第二中
途觅正观子不得时。三正为说还乡中道正观。名为
得子时也。即是三化。初是一往化。次是随逐化。次是
毕竟化。次合三为二。子有二时。一失乡时。二归乡时。
从初习正观。乃至灵山之前。若得若失。皆名为失。以
未住中道之乡。从灵山闻还乡之经。始正观明了。住
中道之乡。故是归乡时。父二时。其间教门无量。且据
始终二事。昔作菩萨覆请化子时。今作佛方便以化
子时。又有二时。初为子中途相失。及渐还乡。是过去
譬喻品第三 第 493a 页 X27-0493.png
时。自尔巳后。名现在时。次合二为一。子一父一。子一
者。从昔至今。虽复轮回反覆。并皆是子。非是馀人。即
显始终皆是一乘人。无二乘人。皆是一因。无有馀因。
即是显一破二。明说譬意也。父一者。虽复今昔轮回。
终是一父。即显始终唯有一果。无有三果。总而言之。
唯有一父一子一因一果。次合因果二。以归于一。既
是一因一果。令子回因證果。则唯有一果。故下云。一
相一味。究竟至于常寂涅槃。次泯一以归不一。本对
于多。是故有一。既其无多。云何有一。即是言忘虑寂。
非一非多。不常不断。故中论观法品云。叹大涅槃。非
一亦非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佛世尊教化甘露味。
不异者。无九道之异也。不一者。既无九道之异。亦不
见涅槃之一。不一故不常。不异故不断。得此正观。名
甘露。心不行此处。皆是服毒药也。
又一遍叙十譬意。初信诸法本无生。是初为父子喻。
佛令初生彼无生信是父。其人初信无生为子也。中
途相失喻者。无始来习生灭。烦恼强。今始习生。故无
生信弱。遂背无生。而起生灭。名子失父。父觅其无生
善根不得。故父失子。子值善知识。舍生灭。还习无生
观。名子渐还乡。一形之内。应悟本无生。名子见父。初
成道时。未堪受无生观。名唤子不得。习虚妄来久。但
堪受虚妄中虚妄。故为说人天教。名冷水洒面譬。欲
止虚妄中虚妄故。且说虚妄中不妄。谓无生灭生灭
教。故云除粪。除粪者。未说粪无生。且说有粪生。令除
者。从昔至今。虽复轮回反覆。并皆是子。非是馀人。即
显始终皆是一乘人。无二乘人。皆是一因。无有馀因。
即是显一破二。明说譬意也。父一者。虽复今昔轮回。
终是一父。即显始终唯有一果。无有三果。总而言之。
唯有一父一子一因一果。次合因果二。以归于一。既
是一因一果。令子回因證果。则唯有一果。故下云。一
相一味。究竟至于常寂涅槃。次泯一以归不一。本对
于多。是故有一。既其无多。云何有一。即是言忘虑寂。
非一非多。不常不断。故中论观法品云。叹大涅槃。非
一亦非异。不常亦不断。是名诸佛世尊教化甘露味。
不异者。无九道之异也。不一者。既无九道之异。亦不
见涅槃之一。不一故不常。不异故不断。得此正观。名
甘露。心不行此处。皆是服毒药也。
又一遍叙十譬意。初信诸法本无生。是初为父子喻。
佛令初生彼无生信是父。其人初信无生为子也。中
途相失喻者。无始来习生灭。烦恼强。今始习生。故无
生信弱。遂背无生。而起生灭。名子失父。父觅其无生
善根不得。故父失子。子值善知识。舍生灭。还习无生
观。名子渐还乡。一形之内。应悟本无生。名子见父。初
成道时。未堪受无生观。名唤子不得。习虚妄来久。但
堪受虚妄中虚妄。故为说人天教。名冷水洒面譬。欲
止虚妄中虚妄故。且说虚妄中不妄。谓无生灭生灭
教。故云除粪。除粪者。未说粪无生。且说有粪生。令除
譬喻品第三 第 493b 页 X27-0493.png
之也。欲令生灭人悟无生灭。故令生灭人。说无生灭。
名付财密化。次令无生灭人。说无生灭。化生灭人。陶
练其生灭心。名陶练小心。生灭心遂改。得悟无生。故
委家业也。佛意正尔。作此释者。于今人有益。不尔者
直是述古活耳。像法决疑经云。诸佛说法。指近以标
远。立像以表真。当意在无生正观。故作此喻耳。
问曰。十譬有几种意耶。答曰。有四义。一者近望长行
略说。今明广说。略说有二意三意。三意者即三乘。一
小乘。二者昔大乘。三一乘。从初至诱引还家。喻上解
小乘教意。付财陶练。喻上不解昔大乘教意委属。家
业。喻上领解一乘教意。尔前六喻。通为此三。作缘由
耳。次长行二义者。前二教辨昔不求。后悟解明今自
得。今九譬譬。不求之失。一譬譬悟解自得。二就今十
譬。复作一途次第。如上生起。此欲明过去共结因缘。
中间流浪。今日相值。得悟解也。三者领火宅六譬。次
第如本疏说。四者释成火宅六喻微隐之义。令二世
众生解佛六喻意。问曰。此品凡有几义。答曰略有十四
条大义。一明三身义。觅子不得。为法身。中止为应身。
著垢衣为化身。次有三土。法身居实相土。应身居净
土。化身住秽土。次有三乘义。即长行法说文。谓小乘
一乘。次有三轮义。谓根本。枝末。摄末归本。唤于不得
为根本。诱引还家为枝末。委属家业。摄末归本。次有
三时义。一住乡时。二失乡时。三归乡时。初是住乡时。
中间相失。为失乡时。子渐还乡为还乡时。次三化义。
名付财密化。次令无生灭人。说无生灭。化生灭人。陶
练其生灭心。名陶练小心。生灭心遂改。得悟无生。故
委家业也。佛意正尔。作此释者。于今人有益。不尔者
直是述古活耳。像法决疑经云。诸佛说法。指近以标
远。立像以表真。当意在无生正观。故作此喻耳。
问曰。十譬有几种意耶。答曰。有四义。一者近望长行
略说。今明广说。略说有二意三意。三意者即三乘。一
小乘。二者昔大乘。三一乘。从初至诱引还家。喻上解
小乘教意。付财陶练。喻上不解昔大乘教意委属。家
业。喻上领解一乘教意。尔前六喻。通为此三。作缘由
耳。次长行二义者。前二教辨昔不求。后悟解明今自
得。今九譬譬。不求之失。一譬譬悟解自得。二就今十
譬。复作一途次第。如上生起。此欲明过去共结因缘。
中间流浪。今日相值。得悟解也。三者领火宅六譬。次
第如本疏说。四者释成火宅六喻微隐之义。令二世
众生解佛六喻意。问曰。此品凡有几义。答曰略有十四
条大义。一明三身义。觅子不得。为法身。中止为应身。
著垢衣为化身。次有三土。法身居实相土。应身居净
土。化身住秽土。次有三乘义。即长行法说文。谓小乘
一乘。次有三轮义。谓根本。枝末。摄末归本。唤于不得
为根本。诱引还家为枝末。委属家业。摄末归本。次有
三时义。一住乡时。二失乡时。三归乡时。初是住乡时。
中间相失。为失乡时。子渐还乡为还乡时。次三化义。
譬喻品第三 第 493c 页 X27-0493.png
谓一往化。随逐化。毕竟化。初为父子。谓一往化。中间
相失。至法华之前。为随逐化。灵山之会。为毕竟化。次
有三品善根义。一下品如向国。二中品如向城。三上
品如至舍。次有三世义。谓初过去世。父子相见。为现
在世。后委家业。受记作佛。为未来世。次有渐顿义。唤
子不得为顿。冷水洒面竟委嘱家业为渐。次有世出
世义。冷水洒面为世间教。诱引还家竟后。为出世教。
次有大小乘义。诱引还家。为小乘教。付财竟后。为大
乘教。次有自他义。付财为自教。陶练为他教。次有显
密义。从冷水洒面。竟陶练小心。为密教。委嘱家业。为
显教。次有得失。初九为失。第十为得。解此一品。具解
十四牒义。方解此一品也。
次释文。譬如有人年既幼稚者。此是子住乡时。今先
须识乡。方须识背向也。婆罗门问佛。本乡在何处。佛
答曰。绝四句是里。萨婆若树下止。绝句里者。谓中道
也。萨婆若树下止者。谓正观也。故龙树中观论。有申
破二事。申者。申初中道。令九道众生识本乡。破于断
常。令发正观。使归乡也。斯论岂不要哉。岂易闻。寄语
一切诸修道人。可常栖神于论矣。问曰。何故独美斯
论。答曰。马鸣兴正法之末。犹未造论。龙树出像教之
初。为失乡之流。故正论于乡。是故要也。又是众论本。
宜寻其根。问曰。此论云何示绝句乡耶。答曰。论末结
束云。从因缘品来。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非有
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涅槃。故是
相失。至法华之前。为随逐化。灵山之会。为毕竟化。次
有三品善根义。一下品如向国。二中品如向城。三上
品如至舍。次有三世义。谓初过去世。父子相见。为现
在世。后委家业。受记作佛。为未来世。次有渐顿义。唤
子不得为顿。冷水洒面竟委嘱家业为渐。次有世出
世义。冷水洒面为世间教。诱引还家竟后。为出世教。
次有大小乘义。诱引还家。为小乘教。付财竟后。为大
乘教。次有自他义。付财为自教。陶练为他教。次有显
密义。从冷水洒面。竟陶练小心。为密教。委嘱家业。为
显教。次有得失。初九为失。第十为得。解此一品。具解
十四牒义。方解此一品也。
次释文。譬如有人年既幼稚者。此是子住乡时。今先
须识乡。方须识背向也。婆罗门问佛。本乡在何处。佛
答曰。绝四句是里。萨婆若树下止。绝句里者。谓中道
也。萨婆若树下止者。谓正观也。故龙树中观论。有申
破二事。申者。申初中道。令九道众生识本乡。破于断
常。令发正观。使归乡也。斯论岂不要哉。岂易闻。寄语
一切诸修道人。可常栖神于论矣。问曰。何故独美斯
论。答曰。马鸣兴正法之末。犹未造论。龙树出像教之
初。为失乡之流。故正论于乡。是故要也。又是众论本。
宜寻其根。问曰。此论云何示绝句乡耶。答曰。论末结
束云。从因缘品来。推求诸法。有亦无。无亦无。非有
非无亦无。是名诸法实相。亦名如法性涅槃。故是
譬喻品第三 第 494a 页 X27-0494.png
绝句里。示故乡之义。法华三昧经云。返原示欲乡失。
令人归故乡。故乡名无为。号字清净室。清净室者。百
非四句。皆毕竟净也。但六道众生。妄想因缘。失于故
乡。流浪六道。诸佛过去。为失乡众生。说平等大慧。即
是还乡经。令诸子得住本乡。但无始来。习断常久。正
观微弱。故名年既幼稚也。此领上三十子及生育甚
难之言也。舍父逃逝者。第二明失父时。此领上其人
近出未久之间歘然火起。上明佛出宅故火起。火起
由佛。今释成之。此非佛舍众生。但众生背佛。故名佛
去耳。
又颂偈中。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然中道之法。随义立
名。亦名父。亦名乡。得中道法。能生他正观。故名为父。
涅槃云。中道名佛。中道是众生本宅。故名为乡。今起
断常背中道。故名舍父。即领上恶鬼毒虫。既背中道。
必起爱见。由爱见故起业。遂感生老病死。名为他国。
中道既是本乡。当知断常即他国也。此领上三界舍
形。初背理起常犹轻。故生于人天。于人天中。或受五
欲起爱。或因邪教起见。爱见既重。故堕三恶趣。所以
初言或十二十乃至五十。旧来以乃至之言。含取脩
罗。今明非无斯意。但望后偈文。称周流诸国。当知欲
辨轮回五趣故。故云乃至也。此领上五百人。加后穷
困者。久劫在于五趣。名年长大。备受三苦。故云加后
穷困。故下云。以三苦故。出生死中。受诸热恼。此领上
火起烧宅。若就今文。领总譬中。其义略尽。背文即起
令人归故乡。故乡名无为。号字清净室。清净室者。百
非四句。皆毕竟净也。但六道众生。妄想因缘。失于故
乡。流浪六道。诸佛过去。为失乡众生。说平等大慧。即
是还乡经。令诸子得住本乡。但无始来。习断常久。正
观微弱。故名年既幼稚也。此领上三十子及生育甚
难之言也。舍父逃逝者。第二明失父时。此领上其人
近出未久之间歘然火起。上明佛出宅故火起。火起
由佛。今释成之。此非佛舍众生。但众生背佛。故名佛
去耳。
又颂偈中。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然中道之法。随义立
名。亦名父。亦名乡。得中道法。能生他正观。故名为父。
涅槃云。中道名佛。中道是众生本宅。故名为乡。今起
断常背中道。故名舍父。即领上恶鬼毒虫。既背中道。
必起爱见。由爱见故起业。遂感生老病死。名为他国。
中道既是本乡。当知断常即他国也。此领上三界舍
形。初背理起常犹轻。故生于人天。于人天中。或受五
欲起爱。或因邪教起见。爱见既重。故堕三恶趣。所以
初言或十二十乃至五十。旧来以乃至之言。含取脩
罗。今明非无斯意。但望后偈文。称周流诸国。当知欲
辨轮回五趣故。故云乃至也。此领上五百人。加后穷
困者。久劫在于五趣。名年长大。备受三苦。故云加后
穷困。故下云。以三苦故。出生死中。受诸热恼。此领上
火起烧宅。若就今文。领总譬中。其义略尽。背文即起
譬喻品第三 第 494b 页 X27-0494.png
恶鬼毒虫二因。次他国。即三界五道两果。此间为六
道旧迷。加后穷困。谓三乘新惑。故领上尽矣。若直就
今文譬次第者。四句次第。初明舍父。次住他国。三辨
得五十馀年。四具受八苦。四方求衣食者。此第三子
渐还乡譬。地狱苦重。畜生愚痴。不能生善。无还乡之
义。馀之四趣。可得生善。故言四方。又不知归父舍以
求乐。而于四方求乐。显子之愚。喻不知于大乘中道
求乐。而求人天二乘之乐。亦是愚痴。又四方者。去城
逾远。岐路逾多。显不知归一极之由路也。渐渐游行。
遇向本国者。此具二义。一因修有所得善根。冥资过
去无得善根。故言渐渐游行向本国。二者稍学习无
所得观。故言渐渐向中道实相本国也。子还乡有三
因三缘。一有中道佛性。故还生中道善根。二曾有中
道种子。故还生善根。三法种众苦。乐求涅槃。物极则
返。三缘者。则是三轮。一知机。二现通。三说法。今于三
因三缘中。但明一因。谓法种诸苦乐求涅槃。故云加
复穷困。驰骋四方。
其父先来巳下。第二明父三义。问曰。何故前明于子。
后辨父耶。答曰。火宅是父所说。故前明于父。后辨于
子。今是子设譬。故前明于子。后辨于父。又火宅中。作
诸佛出世次第譬。前有诸佛出世。然后说教。方有三
乘诸子。今则感应次第。前有诸子之感。然后诸佛出
世应之。又欲明抑扬得失。故有父子二譬。子背中道。
故受生死极苦。父得中道。故有法身极乐。故前是逼
道旧迷。加后穷困。谓三乘新惑。故领上尽矣。若直就
今文譬次第者。四句次第。初明舍父。次住他国。三辨
得五十馀年。四具受八苦。四方求衣食者。此第三子
渐还乡譬。地狱苦重。畜生愚痴。不能生善。无还乡之
义。馀之四趣。可得生善。故言四方。又不知归父舍以
求乐。而于四方求乐。显子之愚。喻不知于大乘中道
求乐。而求人天二乘之乐。亦是愚痴。又四方者。去城
逾远。岐路逾多。显不知归一极之由路也。渐渐游行。
遇向本国者。此具二义。一因修有所得善根。冥资过
去无得善根。故言渐渐游行向本国。二者稍学习无
所得观。故言渐渐向中道实相本国也。子还乡有三
因三缘。一有中道佛性。故还生中道善根。二曾有中
道种子。故还生善根。三法种众苦。乐求涅槃。物极则
返。三缘者。则是三轮。一知机。二现通。三说法。今于三
因三缘中。但明一因。谓法种诸苦乐求涅槃。故云加
复穷困。驰骋四方。
其父先来巳下。第二明父三义。问曰。何故前明于子。
后辨父耶。答曰。火宅是父所说。故前明于父。后辨于
子。今是子设譬。故前明于子。后辨于父。又火宅中。作
诸佛出世次第譬。前有诸佛出世。然后说教。方有三
乘诸子。今则感应次第。前有诸子之感。然后诸佛出
世应之。又欲明抑扬得失。故有父子二譬。子背中道。
故受生死极苦。父得中道。故有法身极乐。故前是逼
譬喻品第三 第 494c 页 X27-0494.png
门。后是引门也。还明父三义。其父者。对为子时。以明
父也。领上长者也。先来求子不得者。第二对上子失
父。明父求子中道善根不得也。有此文来。为释疑也。
疑云。既是父子早应出世。拔子之苦。与子之乐。何故
今方出耶。是以释云。求子大机不得。故不早出世也。
中止一城者。有其三义。一者若明中止一城。时处人
物。则是初成道华严会也。二者望子贫父富。父富则
明叹佛乘。子贫则毁小乘。三者欲明子宿缘应熟。故
佛垂应待之。即是第三对上子还。即辨佛出世也。此
领上国邑聚落有大长者。中子即明出世时。谓化不
失乡子。即华严中诸菩萨也。又是待失乡子还时也。
一城者。叙出处。即辨在摩竭提界成佛也。其家大富
者。领上总譬中。叹长者德也。上叹德有二。初叹自德。
二叹化他。今具领之。其家大富。领上财宝无量。谓自
德也。其诸仓库。领上化他德也。上化他德中有二。初
是二本。二是两迹。令具领之。仓者领上大慈。库者领
上大悲之宅。多诸僮仆者。还领上僮仆外迹用也。但
上文既略。今广叹之。又开二别。一叹。二迹。此土之用。
次叹二迹。他方之用。此土用中。僮仆总喻现通。象马
以明说法。上以僮喻神通。仆譬说法。今总以僮仆。喻
现通者。欲明具得。借僮仆通喻二事也。
出入息利。第二明二迹他方之用。说法现通。非止益
此土。远利十方。商估贾客者。上明此往彼化。今辨彼
来此化。又上明佛自现化。此辨加菩萨化。是华严中
父也。领上长者也。先来求子不得者。第二对上子失
父。明父求子中道善根不得也。有此文来。为释疑也。
疑云。既是父子早应出世。拔子之苦。与子之乐。何故
今方出耶。是以释云。求子大机不得。故不早出世也。
中止一城者。有其三义。一者若明中止一城。时处人
物。则是初成道华严会也。二者望子贫父富。父富则
明叹佛乘。子贫则毁小乘。三者欲明子宿缘应熟。故
佛垂应待之。即是第三对上子还。即辨佛出世也。此
领上国邑聚落有大长者。中子即明出世时。谓化不
失乡子。即华严中诸菩萨也。又是待失乡子还时也。
一城者。叙出处。即辨在摩竭提界成佛也。其家大富
者。领上总譬中。叹长者德也。上叹德有二。初叹自德。
二叹化他。今具领之。其家大富。领上财宝无量。谓自
德也。其诸仓库。领上化他德也。上化他德中有二。初
是二本。二是两迹。令具领之。仓者领上大慈。库者领
上大悲之宅。多诸僮仆者。还领上僮仆外迹用也。但
上文既略。今广叹之。又开二别。一叹。二迹。此土之用。
次叹二迹。他方之用。此土用中。僮仆总喻现通。象马
以明说法。上以僮喻神通。仆譬说法。今总以僮仆。喻
现通者。欲明具得。借僮仆通喻二事也。
出入息利。第二明二迹他方之用。说法现通。非止益
此土。远利十方。商估贾客者。上明此往彼化。今辨彼
来此化。又上明佛自现化。此辨加菩萨化。是华严中
譬喻品第三 第 495a 页 X27-0495.png
诸事也。然此中开三身三土之义。求子不得。谓法身。
中止一城。竟唤子不得。明应身。诱引还家。谓化身。即
此三身。便有三土。法身谓实相土。应身居净土。化身
住秽土。问曰。初直云求子不得。何以知是法身。答曰。
若垂应化两身。则是救子。不名不得。今称不得。则知
是法身照机。未堪垂应化救之也。问曰。三身领何处
文。答曰。上两处文。辨真应两身。一合总譬中。初辨法
身。而生三界。谓应身也。颂见火譬。亦明二身。闻有人
言。是真身。惊入火宅。名为应身。但佛略说故。辨于二
身。四大声闻。助佛扬化。故广明三身。又教门不同。或
二身或三身。二身明义者。一体一用。三身明义者。显
体一用多。问曰。上佛何故明二。今弟子明三耶。答上
明法身照秽土机。应身入秽中。救子烧害。故但明二
身。今明法身照机。声闻菩萨感见不同。故开应化。所
以辨三身。问曰。中止一城。何以知是净土。答曰。中止
一城。不癈家业。当知救声闻大机未熟。而菩萨道缘
巳备。既化菩萨。则是净土。又长者二子。一者失乡子。
二不失乡子。杂觅失乡子无生善根不得。而不失乡
子善根巳熟。故于净土化之。所以明净土也。又知失
乡子。应回生还悟无生。故住净土待之。故明净土也。
时贫穷子下。第三明子二义。问曰。何故交络明于父
子。一类辨耶。答曰。欲明得失互相显发。故前明子三
失父三得。今叙子二义及父二义。故交络明之。问曰。
中止一城。是佛初成道华严时事。今何故乃叙穷子
中止一城。竟唤子不得。明应身。诱引还家。谓化身。即
此三身。便有三土。法身谓实相土。应身居净土。化身
住秽土。问曰。初直云求子不得。何以知是法身。答曰。
若垂应化两身。则是救子。不名不得。今称不得。则知
是法身照机。未堪垂应化救之也。问曰。三身领何处
文。答曰。上两处文。辨真应两身。一合总譬中。初辨法
身。而生三界。谓应身也。颂见火譬。亦明二身。闻有人
言。是真身。惊入火宅。名为应身。但佛略说故。辨于二
身。四大声闻。助佛扬化。故广明三身。又教门不同。或
二身或三身。二身明义者。一体一用。三身明义者。显
体一用多。问曰。上佛何故明二。今弟子明三耶。答上
明法身照秽土机。应身入秽中。救子烧害。故但明二
身。今明法身照机。声闻菩萨感见不同。故开应化。所
以辨三身。问曰。中止一城。何以知是净土。答曰。中止
一城。不癈家业。当知救声闻大机未熟。而菩萨道缘
巳备。既化菩萨。则是净土。又长者二子。一者失乡子。
二不失乡子。杂觅失乡子无生善根不得。而不失乡
子善根巳熟。故于净土化之。所以明净土也。又知失
乡子。应回生还悟无生。故住净土待之。故明净土也。
时贫穷子下。第三明子二义。问曰。何故交络明于父
子。一类辨耶。答曰。欲明得失互相显发。故前明子三
失父三得。今叙子二义及父二义。故交络明之。问曰。
中止一城。是佛初成道华严时事。今何故乃叙穷子
譬喻品第三 第 495b 页 X27-0495.png
方经历生死国邑。答曰。有二义。一显菩萨心净久在
净土。非佛初成道时始有莲华藏土。亦如下云。常在
灵鹫山。我净土不毁。二者初在净土成佛富贵佛。但
追叙穷子昔经生死困苦事故也。问曰。此中明近父
缘由。及正近父。欲明何义。答曰。欲明子既背生灭惑。
向无生灭解。发起复父忆子之苦。欲与子之乐。又欲
明子求人天二乘乐也。困苦谓毁小乘。即游诸聚落。
是也。二欲明藉此善根得增进近大乘。即至城也。
父每念子。第四重叙父也。初念欲以大乘悲拔子断
常苦因。离生死苦果也。次念欲以大慈与正观乐因。
授止观乐果。失乡之子有苦无乐。父无苦有乐。欲令
子同于父。故兴此二念。又初念念其初事。后念念其
后事。寂灭道场时。失乡之子未堪受道。所以兴悲。灵
山之会。必当得悟。是故起慈。此则悲喜灾集也。又就
初念。自有悲喜。所以尔者。佛有二子。一不失乡子。昔
说平等大会经。利根之子。即得正观。是故住乡。钝根
之流。失于正观。为断常所牵。名为失乡。华严之会。为
不失乡子。说于大法。所以生喜。悯失乡之子。是故兴
悲。故悲喜交集。问曰。此二子何时得悟。共父同集。作
欢乐耶。答曰。不失乡子。华严之会。即便得悟。失乡之
子。灵山之集。方乃得解。故踊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
我身。即入佛慧。馀小乘者。今日亦入佛慧。二子俱入
佛慧。故父便大喜。所以云今我喜无畏。即是父与二
子。同聚作乐也。
净土。非佛初成道时始有莲华藏土。亦如下云。常在
灵鹫山。我净土不毁。二者初在净土成佛富贵佛。但
追叙穷子昔经生死困苦事故也。问曰。此中明近父
缘由。及正近父。欲明何义。答曰。欲明子既背生灭惑。
向无生灭解。发起复父忆子之苦。欲与子之乐。又欲
明子求人天二乘乐也。困苦谓毁小乘。即游诸聚落。
是也。二欲明藉此善根得增进近大乘。即至城也。
父每念子。第四重叙父也。初念欲以大乘悲拔子断
常苦因。离生死苦果也。次念欲以大慈与正观乐因。
授止观乐果。失乡之子有苦无乐。父无苦有乐。欲令
子同于父。故兴此二念。又初念念其初事。后念念其
后事。寂灭道场时。失乡之子未堪受道。所以兴悲。灵
山之会。必当得悟。是故起慈。此则悲喜灾集也。又就
初念。自有悲喜。所以尔者。佛有二子。一不失乡子。昔
说平等大会经。利根之子。即得正观。是故住乡。钝根
之流。失于正观。为断常所牵。名为失乡。华严之会。为
不失乡子。说于大法。所以生喜。悯失乡之子。是故兴
悲。故悲喜交集。问曰。此二子何时得悟。共父同集。作
欢乐耶。答曰。不失乡子。华严之会。即便得悟。失乡之
子。灵山之集。方乃得解。故踊出品云。是诸众生。始见
我身。即入佛慧。馀小乘者。今日亦入佛慧。二子俱入
佛慧。故父便大喜。所以云今我喜无畏。即是父与二
子。同聚作乐也。
譬喻品第三 第 495c 页 X27-0495.png
父子相见譬。子见父者。凡有三义。一如旧说。一形之
内。应悟无生。名子见父。二者欲抑扬大小。前叹父德。
即是揄扬大道。下明见父起避畏心。谓抑毁小乘。故
明子见父譬。三者前中止一城。此叹佛初成道时。菩
萨堪受大乘。今明子见父。叹于佛乘。即叙二乘不堪
受于大道。于中有四。一见父缘由。二见父处。三正见
父。四见父起避畏心。由佣作展转。故至父舍。由正观
渐明断常渐离。一形之内。得悟中道。名见父也。国城
舍父。皆是中道异名。至理有大城名国。防断常为城。
可栖名舍。虚通为门。能生正观为父。问曰。但释父是
舍那佛。今云何以中道理为父。答曰。即舍那是中道。
去中道有三品。即是去父三品。又可取二义为父。一
者内德。即中道正观。二者外德。谓应身佛也。问曰。何
故具用二德。答曰。但取内德。便成法身失眷属围绕
之义。若但取外德。失悟入一乘之理。故须明内外两
德为父。又今正以长者。喻佛乘。佛乘备内外二德也。
住立门侧者。见父处也。大机未熟。如住。后时必熟。如
立。初有人天机。天机不与无生理相应。为门侧。但诸
子始终。凡有三机。一久后无生大机熟。二中途二乘
机熟。三初有人天虚妄机熟。故一形之内。闻此三教
也。
遥见其父巳下。第三明见父。问曰。中止一城。巳叙父
德。与今何异。答曰。此譬有五义。一者前譬。还领火宅
中化主譬说。即是为譬立譬。此领火宅中合总譬。即
譬喻品第三 第 496a 页 X27-0496.png
为法立譬。四大声闻助佛扬化。恐众生未悟。更举喻
而显释之。二者立譬。领上大车譬。上佛举譬叹大车。
今复引譬。譬上喻也。三者为称叹佛乘。下见父起避
畏心。抑毁小乘也。四者次明佛初成道时事。穷子尔
时未堪受大道。五者佛上略说。今则广释之。上合譬
中有二。初合举处取人。即是叹人。故云如来则为一
切世间之父。
于诸佛怖畏巳下。第二叹人德。今还领此二事遥见
其父者。领上第一也。踞师子床巳下。领第二也。上叹
父德有二。初叹自德。二叹化他。今领之亦二。初别叹。
二总叹。就别叹中。领上二叹。初领第一叹自德。第二
领上叹化他德。上自德中有二。初明累无不寂。次叹
德无不圆。今还领此二也。踞师子床者。师子无畏。领
上于诸怖畏。乃至无明闇弊永尽无馀。即解脱床也。
亦是大车中。高广义也。宝机承足者。领上成就无量
知见。上累无不尽。今德无不圆。即领大车中众宝庄
校也。诸婆罗门等。恭敬围绕。领上十力义也。此诸胜
人。各有大力喻。佛力亦然。类上僮仆之义。不须疑之。
又内有十力。多有降制。为物所崇。故胜人恭敬。即初
成道时。华严之会。影向众也。又踞师子床。宝机承足。
叹佛富义。今为胜人所崇。美佛贵义。一事之中。多有
所含。故略明三义。问曰。何以得知。复是华严中影向
众。答曰。后偈眷属围绕。故知尔也。真珠璎珞者。领上
四无所畏。福慧内严。故外不惧物也。臣佐吏民手执
而显释之。二者立譬。领上大车譬。上佛举譬叹大车。
今复引譬。譬上喻也。三者为称叹佛乘。下见父起避
畏心。抑毁小乘也。四者次明佛初成道时事。穷子尔
时未堪受大道。五者佛上略说。今则广释之。上合譬
中有二。初合举处取人。即是叹人。故云如来则为一
切世间之父。
于诸佛怖畏巳下。第二叹人德。今还领此二事遥见
其父者。领上第一也。踞师子床巳下。领第二也。上叹
父德有二。初叹自德。二叹化他。今领之亦二。初别叹。
二总叹。就别叹中。领上二叹。初领第一叹自德。第二
领上叹化他德。上自德中有二。初明累无不寂。次叹
德无不圆。今还领此二也。踞师子床者。师子无畏。领
上于诸怖畏。乃至无明闇弊永尽无馀。即解脱床也。
亦是大车中。高广义也。宝机承足者。领上成就无量
知见。上累无不尽。今德无不圆。即领大车中众宝庄
校也。诸婆罗门等。恭敬围绕。领上十力义也。此诸胜
人。各有大力喻。佛力亦然。类上僮仆之义。不须疑之。
又内有十力。多有降制。为物所崇。故胜人恭敬。即初
成道时。华严之会。影向众也。又踞师子床。宝机承足。
叹佛富义。今为胜人所崇。美佛贵义。一事之中。多有
所含。故略明三义。问曰。何以得知。复是华严中影向
众。答曰。后偈眷属围绕。故知尔也。真珠璎珞者。领上
四无所畏。福慧内严。故外不惧物也。臣佐吏民手执
譬喻品第三 第 496b 页 X27-0496.png
白拂者。领上有大神力。神通自在。屈曲纵心如吏民
等。又神通助开至理。犹如臣佐。皆是无漏神通。如执
白拂。又现通之意。为除物垢。故如白拂。又即喻华严
教中地前禀教众也。又前明福慧庄严。重明富义。今
辨臣佐。重辨贵义。覆以宝帐者。领上及智慧力。智慧
高出。犹如宝帐。又智慧力。能上弘下利。如宝帐上遮
下䨱。又智慧摧邪显正。如宝帐有遮䨱。垂诸华幡者。
七辨巧说。喻华八音。美妙如幡。香水洒地者。叹如来
说法能灭四恶。一掩恶觉观尘土。二灭烦恼毒。三止
邪师热气。四灭邪教恶风。散众名华者。此叹说法四
种生用。一未发菩提心令生。二巳生令增长。三巳增
长令成就。四应退者不退。罗列宝物者。领上具足方
便智慧波罗蜜也。出内取与者。自上巳来。举譬叹佛
自德。今领上慈悲之本。及慈悲之迹。即化他德。亦前
是领车。今领牛与宾从。兼喻华严中加诸菩萨演说
大法。如长者不自运。使诸人出内也。下诸句总结叹
佛乘不思议也。
穷子见父巳下。第四明见父起避畏心。前是揄扬大
道。此抑毁小乘。即令舍小而欣大也。问曰。父见子欢
喜。明何义。答曰。前子见父毁二乘。明初成道时。不堪
受大。今叹父明知子后时必堪受大。故前明子不识
父。今明父识子。即遣傍人。此唤子不得譬。问上见父
恐怖巳。疾走而去。今何故遣使唤之。答有二义。一者
见父不识。避父而去。此是一痴。今遣使唤不来。复是
等。又神通助开至理。犹如臣佐。皆是无漏神通。如执
白拂。又现通之意。为除物垢。故如白拂。又即喻华严
教中地前禀教众也。又前明福慧庄严。重明富义。今
辨臣佐。重辨贵义。覆以宝帐者。领上及智慧力。智慧
高出。犹如宝帐。又智慧力。能上弘下利。如宝帐上遮
下䨱。又智慧摧邪显正。如宝帐有遮䨱。垂诸华幡者。
七辨巧说。喻华八音。美妙如幡。香水洒地者。叹如来
说法能灭四恶。一掩恶觉观尘土。二灭烦恼毒。三止
邪师热气。四灭邪教恶风。散众名华者。此叹说法四
种生用。一未发菩提心令生。二巳生令增长。三巳增
长令成就。四应退者不退。罗列宝物者。领上具足方
便智慧波罗蜜也。出内取与者。自上巳来。举譬叹佛
自德。今领上慈悲之本。及慈悲之迹。即化他德。亦前
是领车。今领牛与宾从。兼喻华严中加诸菩萨演说
大法。如长者不自运。使诸人出内也。下诸句总结叹
佛乘不思议也。
穷子见父巳下。第四明见父起避畏心。前是揄扬大
道。此抑毁小乘。即令舍小而欣大也。问曰。父见子欢
喜。明何义。答曰。前子见父毁二乘。明初成道时。不堪
受大。今叹父明知子后时必堪受大。故前明子不识
父。今明父识子。即遣傍人。此唤子不得譬。问上见父
恐怖巳。疾走而去。今何故遣使唤之。答有二义。一者
见父不识。避父而去。此是一痴。今遣使唤不来。复是
譬喻品第三 第 496c 页 X27-0496.png
一痴。上即是小机不受大。今为说大教。而复不受。欲
显二乘无智。故有二文也。二者上明不信是父。谓不
堪见菩萨所见身。今明不信我言。即不堪闻菩萨所
闻教。欲显菩萨声闻有所得心路各异。故见闻不同。为
此二事。故隐菩萨所见身。起二乘化身。隐菩萨所闻
教。起小乘教也。即遣傍人。谓诸法本无生教。为傍人。
令其舍生灭。悟本无生灭。为将还。将还者。还归本无
生也。惮不受本无生。故云惊愕等也。转更惶怖者。谤
则害慧命。堕无间故。转可怖也。隐穷深之佛慧。授极
浅人天。为冷水。问曰。何故说此譬。答欲显根性浅劣。
不堪受穷深教。久习虚妄。但堪受极浅人天之教也。
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显初成道时不堪受二种
一。一者上来不堪受根本一。今亦不堪闻摄末归本
一。以不堪受二种一。但事不获巳。然后说三也。欢喜
者。上以二种一化之。应喜而返悲。今息二种一。而授
人天及二乘。应悲而反喜。皆愚痴之深。可伤之甚也。
将欲诱引巳下。自上皆是净土教化菩萨竟。今是秽
土化于二乘。但净土教中有二事。一者以净土教化
于菩萨。二者从父母念子竟唤子不得。明不得以净
土教化二乘人。显菩萨堪闻大乘。二乘不堪闻大。即
显二教门异也。就不得以净土教化二乘为二。初明
二乘人不堪见净土身。即子见父譬是也。即遣傍人。
显二乘不堪闻净土教也。今文即有二。初对上不堪
受大教。故起于小教。二对不堪见应身。故起化身。
显二乘无智。故有二文也。二者上明不信是父。谓不
堪见菩萨所见身。今明不信我言。即不堪闻菩萨所
闻教。欲显菩萨声闻有所得心路各异。故见闻不同。为
此二事。故隐菩萨所见身。起二乘化身。隐菩萨所闻
教。起小乘教也。即遣傍人。谓诸法本无生教。为傍人。
令其舍生灭。悟本无生灭。为将还。将还者。还归本无
生也。惮不受本无生。故云惊愕等也。转更惶怖者。谤
则害慧命。堕无间故。转可怖也。隐穷深之佛慧。授极
浅人天。为冷水。问曰。何故说此譬。答欲显根性浅劣。
不堪受穷深教。久习虚妄。但堪受极浅人天之教也。
方便不语他人云是我子。显初成道时不堪受二种
一。一者上来不堪受根本一。今亦不堪闻摄末归本
一。以不堪受二种一。但事不获巳。然后说三也。欢喜
者。上以二种一化之。应喜而返悲。今息二种一。而授
人天及二乘。应悲而反喜。皆愚痴之深。可伤之甚也。
将欲诱引巳下。自上皆是净土教化菩萨竟。今是秽
土化于二乘。但净土教中有二事。一者以净土教化
于菩萨。二者从父母念子竟唤子不得。明不得以净
土教化二乘人。显菩萨堪闻大乘。二乘不堪闻大。即
显二教门异也。就不得以净土教化二乘为二。初明
二乘人不堪见净土身。即子见父譬是也。即遣傍人。
显二乘不堪闻净土教也。今文即有二。初对上不堪
受大教。故起于小教。二对不堪见应身。故起化身。
譬喻品第三 第 497a 页 X27-0497.png
问应前现身。方后说教。何故前明教。后辨身。答接前
大化不得。故今明小化。故前明教也。又接上前明往
贫里。于世间中教行。今即明出世教也。又教正主傍。
如药正医傍也。又从缓至切。遣使与之共作。此则为
赊。次明长者身自往化之。此事为切。又前说教。是小
化。今现身。是小化。意谓比于小中。密说大也。
问隐实教而起权教。有四章。领上何文。答具领三车
中四事。初念欲起权教。领上知子宿好譬。从尔时使
者。第二正起权教。领譬上为说三车譬。尔时穷子巳
下。第三子信受。领上出宅譬。第四父生悯怪。领上见
子出宅欢喜譬。
问曰。上何故喜。今明怪耶。答上见脱重苦故喜。今见
不受大故怪。又上明方便诱引故喜。今论理实故怪。
若云除粪者。作此问者。若作好作。我则不能。若除粪
鄙劣。则便能也。若闻烦恼本不生。今无所灭。则不信。
闻生灭则信。故昔于波罗捺。说五众生灭。中论云。前
为声闻说生灭十二缘也。今人闻三论。明本无生不
信。闻断五住等即信。亦其人也。前取价者。今大乘人
先欲求佛。然后断惑。亦其人也。又断烦恼求涅槃。是
除粪。如是除散求静。舍凡取圣。欲舍非道而求佛道。
如是坐禅行道解义人。皆是除粪人也。
问曰。大乘经论。具有断不断。今云何偏呵断。答曰。经
云断者。了惑本不生。强名断耳。不言先有惑。然后断
之。父见除粪故悯怪。三世佛及菩萨。见学大小乘。断
譬喻品第三 第 497b 页 X27-0497.png
烦恼。亦悯怪。以烦恼本不生。今言其生后欲灭之。则
破实相。若破实相。则一切破。所以悯怪也。又以他日。
第二隐真身而起化身。上明菩萨堪闻实教。自伤二
乘不堪闻。上明菩萨堪见实身。今明二乘不堪见实
身。又说一乘有三门。初就小乘中说一。二大乘中说
一。三一乘中说一。小乘中说一者。是密中说密。大中
说一。是密中显。一中说一。是显中显。又上根于小中
悟一。中根于大中悟一。下根于一中悟一。上隐实教
起权教。明说小乘。今隐实身起化。谓小中密说一也。
就文有五。第一父照子机譬。第二父同子密令子同
父譬。第三子迷密教譬。第四父重密化譬。第五子得
远益譬。
问此五章领上何文。答例前四教。今身亦四。初领父
知宿好。但堪见化身。第二第四领上为说三车譬。第
三第五领上子信受出宅譬。但无第四见子免难欢
喜譬。问此四与上四教何异。答曰。上明领所说教有
四。今领说教主丈六化身有四。又上领说小教。今领
小教中密说大。如上所明也。问曰。隐实教起权教。隐
实身起化身。犹是一时。云何乃言他日。答曰。喻中言
前明遣二人。共穷子作。后长者来劝勤作合意。前说
二乘教。令修行断惑。后更劝其勤加精进。此是约义
论前后。故言他日。实非异时。
于窗牖中见者。正为二乘人不堪见真身作喻也。羸
瘦燋淬者。无大乘解为羸瘦。无大乘行为憔淬。又初
破实相。若破实相。则一切破。所以悯怪也。又以他日。
第二隐真身而起化身。上明菩萨堪闻实教。自伤二
乘不堪闻。上明菩萨堪见实身。今明二乘不堪见实
身。又说一乘有三门。初就小乘中说一。二大乘中说
一。三一乘中说一。小乘中说一者。是密中说密。大中
说一。是密中显。一中说一。是显中显。又上根于小中
悟一。中根于大中悟一。下根于一中悟一。上隐实教
起权教。明说小乘。今隐实身起化。谓小中密说一也。
就文有五。第一父照子机譬。第二父同子密令子同
父譬。第三子迷密教譬。第四父重密化譬。第五子得
远益譬。
问此五章领上何文。答例前四教。今身亦四。初领父
知宿好。但堪见化身。第二第四领上为说三车譬。第
三第五领上子信受出宅譬。但无第四见子免难欢
喜譬。问此四与上四教何异。答曰。上明领所说教有
四。今领说教主丈六化身有四。又上领说小教。今领
小教中密说大。如上所明也。问曰。隐实教起权教。隐
实身起化身。犹是一时。云何乃言他日。答曰。喻中言
前明遣二人。共穷子作。后长者来劝勤作合意。前说
二乘教。令修行断惑。后更劝其勤加精进。此是约义
论前后。故言他日。实非异时。
于窗牖中见者。正为二乘人不堪见真身作喻也。羸
瘦燋淬者。无大乘解为羸瘦。无大乘行为憔淬。又初
譬喻品第三 第 497c 页 X27-0497.png
无智。次无功德也。有凡夫烦恼。故言粪土。尘坌以粪
土重故也。未断二乘之惑。故污秽不净。污秽轻也。故
见子二无及两有也。初父同子。令子同父。凡有五密
方便。初附近方便。二诫劝方便。三加价方便。四安意
方便。五称叹方便。此五从微至著。渐就小中说大。
即脱御服巳下。第一明附近方便。父来就子。令子具
大乘行解之二无。除凡夫二乘之两有也。执除粪器
者。以心康无漏慧心。是右手。又人康无漏慧人。是右
手。无漏慧除粪器也。问曰。长者除粪以不。答曰。小乘
教明除粪。今譬意明不除。但执器来。扬作除粪耳。执
器来者。欲令子勤作也。实不除有二义。一明为二乘
示丈六。此是化身佛。实不除惑。二显诸法本无生无
粪可除。即以此开方便。门而化于子。明实无惑可断。
但方便言断耳。末世大小乘人。言佛断烦恼。皆是谤
佛也。又世间人云。佛断惑是实。不断是方便。今反之
不断是实。断是方便。灭罪是方便。不灭是真实。故大
品云。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过罪。中论云。诸
业本不生。故知不灭是真实。灭是方便。
语诸作人巳下。第二明诫劝方便。豪贵之父。令子勤
除粪。意在本性空寂。无粪可除。故是小中密说大也。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者。前唤子欲明是父子。而子遂
不来。今父来就子。令知是父子也。故起化身。为令众
生成佛。故寿量品云。见诸众生乐于小法。故说年小
出家。为令众生入于佛道。作如是说。
土重故也。未断二乘之惑。故污秽不净。污秽轻也。故
见子二无及两有也。初父同子。令子同父。凡有五密
方便。初附近方便。二诫劝方便。三加价方便。四安意
方便。五称叹方便。此五从微至著。渐就小中说大。
即脱御服巳下。第一明附近方便。父来就子。令子具
大乘行解之二无。除凡夫二乘之两有也。执除粪器
者。以心康无漏慧心。是右手。又人康无漏慧人。是右
手。无漏慧除粪器也。问曰。长者除粪以不。答曰。小乘
教明除粪。今譬意明不除。但执器来。扬作除粪耳。执
器来者。欲令子勤作也。实不除有二义。一明为二乘
示丈六。此是化身佛。实不除惑。二显诸法本无生无
粪可除。即以此开方便。门而化于子。明实无惑可断。
但方便言断耳。末世大小乘人。言佛断烦恼。皆是谤
佛也。又世间人云。佛断惑是实。不断是方便。今反之
不断是实。断是方便。灭罪是方便。不灭是真实。故大
品云。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过罪。中论云。诸
业本不生。故知不灭是真实。灭是方便。
语诸作人巳下。第二明诫劝方便。豪贵之父。令子勤
除粪。意在本性空寂。无粪可除。故是小中密说大也。
以方便故得近其子者。前唤子欲明是父子。而子遂
不来。今父来就子。令知是父子也。故起化身。为令众
生成佛。故寿量品云。见诸众生乐于小法。故说年小
出家。为令众生入于佛道。作如是说。
譬喻品第三 第 498a 页 X27-0498.png
后复告言巳下。第三加价方便。实无异时。而言后复
者。据譬而言。前来诫劝。今更来加价。约义异故。言时
异耳。咄哉男子者。扬作苦言劝作。实是呵责除粪。咄
哉男子者。即欲明既是丈夫何为除粪。即是密语也。
本疏皆显说小乘。今并作密说释者。文含二意。显说
就机论之。密说就佛意以辨也。汝常此作勿复馀去
者。密留子住父处作。即是密令子习大乘也。当加汝
价者。加价及赐诸物。令作人劝喜。更相亲附。令父子
义成也。
好自安意巳下。第四安意方便。安意住此作。即留子
之义。故是密语也。我如汝父者。示其是父子非他人
也。此言大显。恐其惊惮。故下以老少释之。小乘中说
大乘。半开半覆。乍隐乍显。
汝常作时巳下。第五称叹方便。称叹令其劝喜。欲留
之相附。为父子之义。如馀作人。欲明是子有异馀人
也。自今巳后如所生子者。未得显说是真子。但密示
是子。故云如也。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者。密
改二乘之号。密立大士之名也。
尔时穷子虽欣此遇者。第三子迷密化譬。穷子起惑。
凡有三时。一本性寂灭。横成六道纷然。二实是长者
之儿。自谓贫穷之子。三说小密令悟大。而遂不能因
小悟大也。
犹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者。第四重示密化
譬。既唯领近小。不悟远大。当知是与父共事未久耳。
譬喻品第三 第 498b 页 X27-0498.png
故今二十年者。欲久住父处。得成佛子也。常令除粪。
既就小中说大不悟。故还说于小。令藉生灭之教。远
悟无生。故令除粪也。
过是巳后心相体信者。第五远益譬。藉生灭教。除粗
烦恼。远悟一乘也。释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凡有
三义。一者佛应机。双说大小。此则为生。机谢应息。双
癈大小。名之为死。今至般若时。巳癈于小。故称为病。
二者就说大中。自有二种。未密说大。则有小乘之教。
丈六之身。此则为生。密教于大。则密癈小教。密癈丈
六之身。此则为病。至法华显教于大。显癈三乘。显癈
丈六。故名为死。三者佛初出世。说于小乘。有小教主。
巳去涅槃远。名之为健。至说大品。巳去涅槃近。称之
为病。若至涅槃。目之为死。
释付财四益义。佛不自说般若者。有益二无益。二有
益者。一佛是至人。说于极法。则有显法益。二化于菩
萨。有利物益。二无益者。一人畏佛尊高。疑问不能自
尽。二不得化于二乘。故佛不自说。不命菩萨说。有五
义。一者令菩萨说。得化于菩萨。二得显法尊妙。三小
乘人。谓菩萨漏未尽。见理不明。亦有不得以人清净。
显法净义。四有疑问。亦不能自尽。以菩萨亦高尊故。
五不得化于二乘人故。亦不得加菩萨令说。命二乘
人说。复有四益。一人净显法净。二得化菩萨。三有疑
问得自尽。四正得化小乘人也。问般若教宗云何。答
曰。正明一乘为宗。问与法华何异。答曰。有二异。一般
既就小中说大不悟。故还说于小。令藉生灭之教。远
悟无生。故令除粪也。
过是巳后心相体信者。第五远益譬。藉生灭教。除粗
烦恼。远悟一乘也。释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凡有
三义。一者佛应机。双说大小。此则为生。机谢应息。双
癈大小。名之为死。今至般若时。巳癈于小。故称为病。
二者就说大中。自有二种。未密说大。则有小乘之教。
丈六之身。此则为生。密教于大。则密癈小教。密癈丈
六之身。此则为病。至法华显教于大。显癈三乘。显癈
丈六。故名为死。三者佛初出世。说于小乘。有小教主。
巳去涅槃远。名之为健。至说大品。巳去涅槃近。称之
为病。若至涅槃。目之为死。
释付财四益义。佛不自说般若者。有益二无益。二有
益者。一佛是至人。说于极法。则有显法益。二化于菩
萨。有利物益。二无益者。一人畏佛尊高。疑问不能自
尽。二不得化于二乘。故佛不自说。不命菩萨说。有五
义。一者令菩萨说。得化于菩萨。二得显法尊妙。三小
乘人。谓菩萨漏未尽。见理不明。亦有不得以人清净。
显法净义。四有疑问。亦不能自尽。以菩萨亦高尊故。
五不得化于二乘人故。亦不得加菩萨令说。命二乘
人说。复有四益。一人净显法净。二得化菩萨。三有疑
问得自尽。四正得化小乘人也。问般若教宗云何。答
曰。正明一乘为宗。问与法华何异。答曰。有二异。一般
譬喻品第三 第 498c 页 X27-0498.png
若正教菩萨。傍为二乘。所以知者。下云佛敕我等。为
大菩萨。说最上道。智度论云。为弥勒说菩萨行。二般
若显教菩萨。密教二乘。法华二义。一正教二乘。傍教
菩萨。二显教菩萨。亦显教二乘。虽显密傍正不同。同
明一乘也。
释付财譬。问曰。付财明何义。答曰。望父付。即是大方
便。调柔其心。欲令引小入大。望子受者。前明不解昔
小教意。今不解昔大乘意。上说小乘。既有五密。今命
弘大道。义亦同然。富贵长者。付贫贱子。家财足之知。
示是巳物。斯一密也。二者发言我心如是。当体此意。
我心如是者。欲与财也。当体此意者。令穷子体达与
财之意。斯二密也。三重释云。今我与汝便为不异者。
明父子一体。天地与我同根。真如之外。更无异物。此
三密也。四宜加用心者。加意用心。采我此言。谓四密
也。五无令漏失。勿漏失与财之意也。
释顿渐义。问曰。他明三教。一顿。二渐。三无方不定。与
今何异。答五时四时。四宗五宗。法华中明未有顿教
义。若有顿教。则破彼义也。亦无渐教。渐教者。悟入一乘。
至法华时。即是悟本顿教。故初一乘化不得为顿。后
渐化令入本一乘。名渐化。明法华未了。宁有渐顿耶。
今明法华具足顿渐。即是穷深极大。极大者。含三句。
一顿非渐。谓顿化不得。即华严也。二渐非顿。人天二
乘教。三亦顿亦渐。大品等明大乘为顿。未癈小为渐。
穷深者。泯上三门。归于一道。故一切教并归法华。从
大菩萨。说最上道。智度论云。为弥勒说菩萨行。二般
若显教菩萨。密教二乘。法华二义。一正教二乘。傍教
菩萨。二显教菩萨。亦显教二乘。虽显密傍正不同。同
明一乘也。
释付财譬。问曰。付财明何义。答曰。望父付。即是大方
便。调柔其心。欲令引小入大。望子受者。前明不解昔
小教意。今不解昔大乘意。上说小乘。既有五密。今命
弘大道。义亦同然。富贵长者。付贫贱子。家财足之知。
示是巳物。斯一密也。二者发言我心如是。当体此意。
我心如是者。欲与财也。当体此意者。令穷子体达与
财之意。斯二密也。三重释云。今我与汝便为不异者。
明父子一体。天地与我同根。真如之外。更无异物。此
三密也。四宜加用心者。加意用心。采我此言。谓四密
也。五无令漏失。勿漏失与财之意也。
释顿渐义。问曰。他明三教。一顿。二渐。三无方不定。与
今何异。答五时四时。四宗五宗。法华中明未有顿教
义。若有顿教。则破彼义也。亦无渐教。渐教者。悟入一乘。
至法华时。即是悟本顿教。故初一乘化不得为顿。后
渐化令入本一乘。名渐化。明法华未了。宁有渐顿耶。
今明法华具足顿渐。即是穷深极大。极大者。含三句。
一顿非渐。谓顿化不得。即华严也。二渐非顿。人天二
乘教。三亦顿亦渐。大品等明大乘为顿。未癈小为渐。
穷深者。泯上三门。归于一道。故一切教并归法华。从
譬喻品第三 第 499a 页 X27-0499.png
法华出一切教。虽出无所出。虽收无所入。须精见斯
意。
释权实四句义。实非方便。即是一乘。二方便非实。谓
四乘。三亦方便亦真实。即法华前诸大乘。于菩萨即
是真实。小乘人假此得悟入一乘方便。此四是教。同
表一理。即非权实也。释本末四句。一根本非枝末。谓
一乘法轮。二枝末非根本。四乘之教。三亦根本亦枝
末。即法华前诸大乘经。未癈三乘者。是也。有大乘故。
即是根本。未癈于小。故有枝末也。问今正取何物为
根本。何物为枝末。答曰。本来唯有一理。故一名为本。
又从一起二。一为二。一为二本。四乘名为枝末。问曰。
若以一乘为根本者。则一切大乘。并是根本。一切四
乘。皆是枝末。何得云华严为根本。法华为枝末归本。
答华严初具足辨佛乘。故是根本。馀教非初说也。又
或未癈小。故不名根本。预是佛乘。皆是根本。非佛乘
皆是枝末。此就教一重。定作此分本末。若中假相望。
则有四重本末。初重如向。二者不三不一中道为本。
三一为末。三者三一为二。不三一为不二。二与不二
皆末。非二不二为本。次绝四之理为本。四句皆是末。
故中论法品明。实相绝于四句。若说于实不实四句。
皆是至理之门。欲令因此四门。悟入不四之道。亦从。
无言起言。故有四句之言也。
释穷子始终有十痴义。所以明十痴者。四大声闻将
说譬。建章逆叙譬意云。我乐说譬喻。以明此义。此义
意。
释权实四句义。实非方便。即是一乘。二方便非实。谓
四乘。三亦方便亦真实。即法华前诸大乘。于菩萨即
是真实。小乘人假此得悟入一乘方便。此四是教。同
表一理。即非权实也。释本末四句。一根本非枝末。谓
一乘法轮。二枝末非根本。四乘之教。三亦根本亦枝
末。即法华前诸大乘经。未癈三乘者。是也。有大乘故。
即是根本。未癈于小。故有枝末也。问今正取何物为
根本。何物为枝末。答曰。本来唯有一理。故一名为本。
又从一起二。一为二。一为二本。四乘名为枝末。问曰。
若以一乘为根本者。则一切大乘。并是根本。一切四
乘。皆是枝末。何得云华严为根本。法华为枝末归本。
答华严初具足辨佛乘。故是根本。馀教非初说也。又
或未癈小。故不名根本。预是佛乘。皆是根本。非佛乘
皆是枝末。此就教一重。定作此分本末。若中假相望。
则有四重本末。初重如向。二者不三不一中道为本。
三一为末。三者三一为二。不三一为不二。二与不二
皆末。非二不二为本。次绝四之理为本。四句皆是末。
故中论法品明。实相绝于四句。若说于实不实四句。
皆是至理之门。欲令因此四门。悟入不四之道。亦从。
无言起言。故有四句之言也。
释穷子始终有十痴义。所以明十痴者。四大声闻将
说譬。建章逆叙譬意云。我乐说譬喻。以明此义。此义
譬喻品第三 第 499b 页 X27-0499.png
者。上法说中。但明得失二义。如譬喻品初。今当以譬
喻。更明此义。明此义者。虽有六譬。但明唯教一人。唯
显一道也。今虽十譬。但明得失。失中凡有十痴。初
背父而去。谓一痴也。次还归住门立。而不入。斯二痴
也。次见父不识。谓为非父。此三痴也。次重背父去。谓
四痴也。次唤不来。谓五痴也。次为说是子。亦不生信。
此六痴也。故文云。虽如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
是我子。即初成道。设为说法华。亦不生信也。次往人
天他家客作。斯七痴也。次父唤为子不求。而为父除
粪。斯八痴也。次父亲付财而不取。斯九痴也。次为说
大法。陶练小心。犹自不求。此十痴也。
释佛知其心渐巳通泰。明四调柔义。此譬来亦二义。
一者望佛陶练小心。令立大志。二者重显子痴。如下
偈二种陶练。犹不改小求大。一者用大行陶练。而封
执小行。不求大行。二者以大果陶练。报封小果。不求
大果。今就佛一化始终。四种陶练。令改小心。大机成
就四调柔者。世间教。出世间教。自教。他教也。初二调
柔令离凡夫有见。次两调柔。令离二乘空见。空有二
见将灭。中道正观将生。故至法华中。为说中道之经。
即便得悟。即是因中发观也。又前二调柔。令离三界
毒虫恶鬼。三界火宅。令不起凡夫之爱。离于毒虫。不
起凡失之见。离于恶鬼。恶鬼毒虫若灭。则心火灭。火
灭故不更起三界身。故身火灭。得出分段火宅也。后
二调柔。令离二乘毒虫恶鬼。令不起二乘之爱。故息
喻。更明此义。明此义者。虽有六譬。但明唯教一人。唯
显一道也。今虽十譬。但明得失。失中凡有十痴。初
背父而去。谓一痴也。次还归住门立。而不入。斯二痴
也。次见父不识。谓为非父。此三痴也。次重背父去。谓
四痴也。次唤不来。谓五痴也。次为说是子。亦不生信。
此六痴也。故文云。虽如是子而以方便不语他人云
是我子。即初成道。设为说法华。亦不生信也。次往人
天他家客作。斯七痴也。次父唤为子不求。而为父除
粪。斯八痴也。次父亲付财而不取。斯九痴也。次为说
大法。陶练小心。犹自不求。此十痴也。
释佛知其心渐巳通泰。明四调柔义。此譬来亦二义。
一者望佛陶练小心。令立大志。二者重显子痴。如下
偈二种陶练。犹不改小求大。一者用大行陶练。而封
执小行。不求大行。二者以大果陶练。报封小果。不求
大果。今就佛一化始终。四种陶练。令改小心。大机成
就四调柔者。世间教。出世间教。自教。他教也。初二调
柔令离凡夫有见。次两调柔。令离二乘空见。空有二
见将灭。中道正观将生。故至法华中。为说中道之经。
即便得悟。即是因中发观也。又前二调柔。令离三界
毒虫恶鬼。三界火宅。令不起凡夫之爱。离于毒虫。不
起凡失之见。离于恶鬼。恶鬼毒虫若灭。则心火灭。火
灭故不更起三界身。故身火灭。得出分段火宅也。后
二调柔。令离二乘毒虫恶鬼。令不起二乘之爱。故息
譬喻品第三 第 499c 页 X27-0499.png
毒虫。不起二乘之见。名息恶鬼。问曰。二乘云何有爱
见。答曰。涅槃经云。有所得者。名为二乘。有所得即是
有所爱著。故名爱。若以声闻言。无布施是邪见。又见
菩萨八相成道。名为曲见。故二乘具爱见。则见毒虫
恶鬼。毒虫恶鬼灭。故心火灭。不受变易之身。故身火
灭。得出第二重火宅。是以四调。令出二种火宅也。今
二乘后火将灭。应登中道大车。故佛为说大乘也。
而命其子者。断常将灭。正观将生。即是子也。亲族者。
同行中道。同行之流。名为亲族也。国王者。分身等也。
若多宝分身来集者。取巳成佛。诸菩萨是国王也。大
臣者。十方诸佛所化高行众也。刹利者。七地无生巳
上也。居士者。初地以上人也。问曰。何故但集此众。答
曰。今欲召集證明众。不取禀道人。故但列大者也。此
是我子者。是我正观子也。我之所生者。昔说中道经。
今生正观子也。舍吾走者。背中道。起断常也。昔于本
城推觅者。本城者。即中道本乡。求正观子不得也。此
间遇会得之者。至法华断常始倾。正观始发。名得之
也。此实我子者。问曰。上巳云我子。今云何故重说。答
见。答曰。涅槃经云。有所得者。名为二乘。有所得即是
有所爱著。故名爱。若以声闻言。无布施是邪见。又见
菩萨八相成道。名为曲见。故二乘具爱见。则见毒虫
恶鬼。毒虫恶鬼灭。故心火灭。不受变易之身。故身火
灭。得出第二重火宅。是以四调。令出二种火宅也。今
二乘后火将灭。应登中道大车。故佛为说大乘也。
而命其子者。断常将灭。正观将生。即是子也。亲族者。
同行中道。同行之流。名为亲族也。国王者。分身等也。
若多宝分身来集者。取巳成佛。诸菩萨是国王也。大
臣者。十方诸佛所化高行众也。刹利者。七地无生巳
上也。居士者。初地以上人也。问曰。何故但集此众。答
曰。今欲召集證明众。不取禀道人。故但列大者也。此
是我子者。是我正观子也。我之所生者。昔说中道经。
今生正观子也。舍吾走者。背中道。起断常也。昔于本
城推觅者。本城者。即中道本乡。求正观子不得也。此
间遇会得之者。至法华断常始倾。正观始发。名得之
也。此实我子者。问曰。上巳云我子。今云何故重说。答
譬喻品第三 第 500a 页 X27-0500.png
曰。可细寻经旨。今言实子。实子者。真子也。昔虽是正
观子。断常强。正观弱。非真子故退也。今正观强断常
弱。不后退转。故是实子也。大富贵长者。忽起客作贱
人为儿。恐是权诱。物不信。故言实也。昔二乘毕竟不
作佛。今忽作佛。亦是难信。故发此言也。次付财者。非
长者外与其财。因中道经。发正观解。故名与财。彼得
正观。离断常。故名得财也。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者。上
悟法华。今悟般若。般若法华。是大乘教之始终。显二
乘人具解一切大乘教理也。又与上句财令其自行。
今知内外使其化他。既成菩萨。则具自行化他二德
也。昔虽化他。谓是他令我化。他始知是我自化他。非
长者使我化他。又昔谓他物与他。今知是自物与他
也。又上与其财。今令用财。得而不用。亦无深益。还是
自行化他意也。
释合譬意。但合三。初合住乡。二合失乡。三合归乡。此
三既要摄十都尽。凡众经合譬。其意有四。一者全合。
以喻说难明。须次第遍合。二譬多合少。譬说易者不
合。难者合之。三譬少合多。亦是譬难所以。四转势合。
喻中一势明之。合中更复转势也。若讲师但取譬而
合者。唯得一意也。大富长者得实理。累无不寂。德无
不圆。为大富。皆似佛子者。谦让门也。又得无生中观
为真。今但入十信为如来常说为子者。不敢自称皆
是佛子提引。亦自谦也。又斥馀未悟也。虽复三世回
转。未始非子。则唯有佛子。无有二乘六道之非子也。
观子。断常强。正观弱。非真子故退也。今正观强断常
弱。不后退转。故是实子也。大富贵长者。忽起客作贱
人为儿。恐是权诱。物不信。故言实也。昔二乘毕竟不
作佛。今忽作佛。亦是难信。故发此言也。次付财者。非
长者外与其财。因中道经。发正观解。故名与财。彼得
正观。离断常。故名得财也。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者。上
悟法华。今悟般若。般若法华。是大乘教之始终。显二
乘人具解一切大乘教理也。又与上句财令其自行。
今知内外使其化他。既成菩萨。则具自行化他二德
也。昔虽化他。谓是他令我化。他始知是我自化他。非
长者使我化他。又昔谓他物与他。今知是自物与他
也。又上与其财。今令用财。得而不用。亦无深益。还是
自行化他意也。
释合譬意。但合三。初合住乡。二合失乡。三合归乡。此
三既要摄十都尽。凡众经合譬。其意有四。一者全合。
以喻说难明。须次第遍合。二譬多合少。譬说易者不
合。难者合之。三譬少合多。亦是譬难所以。四转势合。
喻中一势明之。合中更复转势也。若讲师但取譬而
合者。唯得一意也。大富长者得实理。累无不寂。德无
不圆。为大富。皆似佛子者。谦让门也。又得无生中观
为真。今但入十信为如来常说为子者。不敢自称皆
是佛子提引。亦自谦也。又斥馀未悟也。虽复三世回
转。未始非子。则唯有佛子。无有二乘六道之非子也。
譬喻品第三 第 500b 页 X27-0500.png
以三苦故巳下。合失乡也。失中道乡。起二火宅也。三
苦者。起凡夫爱见心火。感分段身火也。迷惑无知乐
著小法者。起二乘爱见心火。方受变易生死身火也。
又失中道正观。具起断常。起凡夫有见。即三苦所烧。
起二乘断见。名示小法也。又退菩提心。有二种事。一
受三界苦。二者愚痴苦。即乐著小法也。
世尊巳下。合还乡譬。但合三者。初合小乘。次合大乘。
后合一乘。摄大乘论中。亦明此三也。又释迦一化。唯
此三人也。又前法说中。唯有三也。又三譬二意。初二
是两调柔。谓悟一之方便。次合所悟之一也。此亦摄
一切方便正体也。初二为二调柔者。初譬令离凡夫
爱见火宅。次付财调柔。令离二乘见爱火宅也。又对
上失乡两事。一者起凡夫爱见受三苦。二者乐著小
法。是愚痴苦。初譬令离凡夫有见。次调令离二乘空
见。合此三譬中。一一有二。初二者。一明小化得。次辨
大化不得。释成小化得也。蠲除戏论之粪者。凡夫爱
见为戏论也。如中论法品说也。得一日价者。上所离。
今有所得也。此中显二乘所得不足。言如一年得一
日价。此一痴也。二复以为足。此二痴也。三自以为多。
此三痴也。下复云。不复更进求也。此为四痴也。次明
大化不得。释成小化。如文易见也。合付财中亦二。初
明说大不求。世尊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者。第二明昔
不得显教其大也。方便随我者说。我说大乘。但教菩
萨。不教二乘。二乘自学小法。佛昔于大品中。随我亦
譬喻品第三 第 500c 页 X27-0500.png
作是说。故名方便。合一乘中亦二。初明领解。法王巳
下。次辨自庆。
释偈文。前举善吉。今明迦叶者。欲明解同。故互举也。
颂十譬应十。但偈与长行。转势明义。故文不同。转势
有二。初略广。二科简。略广有二。长行广有十譬。偈略
唯八。一初为父子。二中途相失。三子渐还乡。四父子
相见。五大乘唤子不得。六小乘化子得。七付财密化
示大乘。八显了教大。作此八事。明不须人天教。故略
冷水洒面。付财陶练。同是大乘密化。举一则摄二。故
亦略之。则但有八也。二者长行与偈。互有略广。长行
广巳显。偈则略之。长行略未显。偈则广之。次科文阶
节者。虽有八譬。取意唯有三阶。一明住乡。二辨失乡。
三叙还乡。此三摄一切。但上三譬四番。初明子三义。
次父三义。三重明子二。四重明父二。今合四为三。初
明子二。次辨父四。次明子三。子二者。前明住乡。次失
乡。童子者。昔修正观。不离凡夫二乘爱见。如童子也。
幼稚者。习观微弱也。无识者。释长行舍父之所以也。
未能精识有所得无所得。如无识也。远到他土者。第
二失乡也。有所得无所得。其理悬绝。故名远也。周流
者。长行中但明遍生六道为周。今辨轮回久劫如流。
即释长行久住义也。乃至之言。其父忧念。领父也。长
行略明三义。今广明四义。一父觅时。二觅失乡子不
得时。三化不失乡子时。四忆失乡子时。四方觅者。子
移五趣。父言四生。其言巧妙也。五趣摄生不尽。四生
下。次辨自庆。
释偈文。前举善吉。今明迦叶者。欲明解同。故互举也。
颂十譬应十。但偈与长行。转势明义。故文不同。转势
有二。初略广。二科简。略广有二。长行广有十譬。偈略
唯八。一初为父子。二中途相失。三子渐还乡。四父子
相见。五大乘唤子不得。六小乘化子得。七付财密化
示大乘。八显了教大。作此八事。明不须人天教。故略
冷水洒面。付财陶练。同是大乘密化。举一则摄二。故
亦略之。则但有八也。二者长行与偈。互有略广。长行
广巳显。偈则略之。长行略未显。偈则广之。次科文阶
节者。虽有八譬。取意唯有三阶。一明住乡。二辨失乡。
三叙还乡。此三摄一切。但上三譬四番。初明子三义。
次父三义。三重明子二。四重明父二。今合四为三。初
明子二。次辨父四。次明子三。子二者。前明住乡。次失
乡。童子者。昔修正观。不离凡夫二乘爱见。如童子也。
幼稚者。习观微弱也。无识者。释长行舍父之所以也。
未能精识有所得无所得。如无识也。远到他土者。第
二失乡也。有所得无所得。其理悬绝。故名远也。周流
者。长行中但明遍生六道为周。今辨轮回久劫如流。
即释长行久住义也。乃至之言。其父忧念。领父也。长
行略明三义。今广明四义。一父觅时。二觅失乡子不
得时。三化不失乡子时。四忆失乡子时。四方觅者。子
移五趣。父言四生。其言巧妙也。五趣摄生不尽。四生
譬喻品第三 第 501a 页 X27-0501.png
摄生则尽。欲显住一子地。遍觅失乡子不得。方息化
也。求之既疲者。觅失乡子。善根成就未得。未堪即化
也。顿止一城者。颂上化不失时也。一城化不失乡子
处也。造立舍宅。示舍那身。明化主也。五欲自娱者。内
受佛乐。外化大机。说尽理之法。称悦佛心也。
其家大富者。颂化主德也。此中犹是颂火宅。叹长者
德。但长行略说。今明广叹。就文有三。初作大富譬。二
明大贵譬。三总结富贵。初总赞叹佛德无不圆。次叹
九道尊极。又初明盛德内充。次辨外为物敬。富贵各
三。一内富。二外富。三他方富。亦得为四。谓内外此土
他方。明富德颂本迹义耳。千万亿巳下。第二明贵。亦
文三义四。初明内眷属所敬。次十方佛爱念。群臣巳
下。十方菩萨所尊重义。四者谓内外佛菩萨皆敬爱
也。以诸缘故巳下。第三总结富贵。弘道利人。名为诸
缘。授道为往。禀教为来。又遣化他方为往。他方遣化。
或为作證为来。豪富如是。第四忆子之苦。上来化不
失乡子。今忆失乡子。夙夜。夙谓早也。
尔时穷子巳下。第三重明子三义。初求衣食时。二近
父时。三至舍时。即三品善根也。初二义属子还乡譬。
后一属子见父譬。但欲作三品善根次。故一处合颂
也。释借问贫里欲住佣作。既略冷水洒面譬。则借问
贫里。是二乘机。欲扣佛说。除粪譬也。释何用衣食使
我至此。从向国城舍。皆是求衣食故来。因求衣食。遂
为王所捉。此欲明非求衣食之处。故不应来此耳。求
也。求之既疲者。觅失乡子。善根成就未得。未堪即化
也。顿止一城者。颂上化不失时也。一城化不失乡子
处也。造立舍宅。示舍那身。明化主也。五欲自娱者。内
受佛乐。外化大机。说尽理之法。称悦佛心也。
其家大富者。颂化主德也。此中犹是颂火宅。叹长者
德。但长行略说。今明广叹。就文有三。初作大富譬。二
明大贵譬。三总结富贵。初总赞叹佛德无不圆。次叹
九道尊极。又初明盛德内充。次辨外为物敬。富贵各
三。一内富。二外富。三他方富。亦得为四。谓内外此土
他方。明富德颂本迹义耳。千万亿巳下。第二明贵。亦
文三义四。初明内眷属所敬。次十方佛爱念。群臣巳
下。十方菩萨所尊重义。四者谓内外佛菩萨皆敬爱
也。以诸缘故巳下。第三总结富贵。弘道利人。名为诸
缘。授道为往。禀教为来。又遣化他方为往。他方遣化。
或为作證为来。豪富如是。第四忆子之苦。上来化不
失乡子。今忆失乡子。夙夜。夙谓早也。
尔时穷子巳下。第三重明子三义。初求衣食时。二近
父时。三至舍时。即三品善根也。初二义属子还乡譬。
后一属子见父譬。但欲作三品善根次。故一处合颂
也。释借问贫里欲住佣作。既略冷水洒面譬。则借问
贫里。是二乘机。欲扣佛说。除粪譬也。释何用衣食使
我至此。从向国城舍。皆是求衣食故来。因求衣食。遂
为王所捉。此欲明非求衣食之处。故不应来此耳。求
譬喻品第三 第 501b 页 X27-0501.png
衣食即是求小乘。为大教所局。欲明大教非求小果
之处。
不信我言不信是父。此颂诱引还乡譬。长行中直明
隐实教起权教。隐实身起化身。今偈欲释长行。宜分
为二。初明无实身实教二机。第二明权身权教两化。
不信我言者。不信华严实教也。不信是父者。不信舍
那实身也。
更遣馀人巳下。第二起权教权身。初颂起权教。长者
于窗牖。第二起权身。二文亦各三。初文三者。一知机。
二说教。三信受。次文三者。一知机。二现身。三说教。文
易解也。涂足油者。外得使令。即五通也。饭食为饱。荐
席为𤏙。三学即内德也。即内外事圆。长者有智。然长
者不自知家事。复有不失乡子。亦不令知家业事。而
令失乡子知家事者。盖是有智计也。又上就小乘中
五种密。令因小悟大。巳得远悟。今更就大乘中。复作
五种密语。乃至二种陶练。小志遂移。大机成就。故有
智。
佛亦如是巳下。颂合譬。即转势说法。开之为二。初明
顿化不得。第二明渐化得。顿化不得。即是华严。初偈
文是也。就渐化中。开为三别。初明小乘化。次明大乘
化。后明一乘化。初是密中密。次是密中显。后是显中
显。又初二教为方便。后一正化得之。
佛敕我等巳下。第二大乘化。于中有二。初明昔密
化。次辨昔不得显化。各分为二。初章二者。一明自化。
之处。
不信我言不信是父。此颂诱引还乡譬。长行中直明
隐实教起权教。隐实身起化身。今偈欲释长行。宜分
为二。初明无实身实教二机。第二明权身权教两化。
不信我言者。不信华严实教也。不信是父者。不信舍
那实身也。
更遣馀人巳下。第二起权教权身。初颂起权教。长者
于窗牖。第二起权身。二文亦各三。初文三者。一知机。
二说教。三信受。次文三者。一知机。二现身。三说教。文
易解也。涂足油者。外得使令。即五通也。饭食为饱。荐
席为𤏙。三学即内德也。即内外事圆。长者有智。然长
者不自知家事。复有不失乡子。亦不令知家业事。而
令失乡子知家事者。盖是有智计也。又上就小乘中
五种密。令因小悟大。巳得远悟。今更就大乘中。复作
五种密语。乃至二种陶练。小志遂移。大机成就。故有
智。
佛亦如是巳下。颂合譬。即转势说法。开之为二。初明
顿化不得。第二明渐化得。顿化不得。即是华严。初偈
文是也。就渐化中。开为三别。初明小乘化。次明大乘
化。后明一乘化。初是密中密。次是密中显。后是显中
显。又初二教为方便。后一正化得之。
佛敕我等巳下。第二大乘化。于中有二。初明昔密
化。次辨昔不得显化。各分为二。初章二者。一明自化。
譬喻品第三 第 501c 页 X27-0501.png
二明他化。自化中有二。初合父付财。二合子受付。合
父付为二。初合付财。二合密化。初有半偈。合付财。最
上道者。叹般若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身父母。修习成
佛者。第二合密化。辨般若教宗也。般若正以成佛为
宗。问曰。何故作此语。答曰。有二义。一密化失乡子。般
若正以成佛为宗。今令汝说之。即是令汝作佛也。二
化不失乡子。令修习成佛也。余见南北诸师。互布抑
扬。深用叹息。南方诸德。用四五时。及北土四五宗者。
皆毁般若。而叹法华。晚弘智度论师。多毁法华。而叹
般若。皆失经旨也。今责四时之流。若般若必非究竟。
则一切皆破。何者。如长者宅内一切珍宝皆付穷子。
即是以般若付声闻。若般若定非究竟。则长者宅内
物。皆非好物。又长者亦非好长者。又将不好物与子。
又令子以不好物教他。此有四失也。五者付财时物。
犹是委家物耳。付财物既非好物。则委家物。亦非好
物。则般若法华一切皆破也。又二乘非究竟。令说般
若。即以究竟。破不究竟。若般若遂不究竟。则将不究
竟破不究竟也。今所明者。般若法华。更无有异。而有
二法者。为不失乡直往菩萨说。名为般若。为失乡回
小入大菩萨说。名为法华。约为人不同。而理无二。问
曰。出何文。答曰。出此经譬喻如云。为诸声闻。说大乘
经。名妙法莲华。即法华正教声闻也。又云我承佛教。
为大菩萨。智度论云。为弥勒菩萨行。故说般若。又云
般若不嘱佛。不嘱二乘。但属菩萨。此明般若教菩萨
父付为二。初合付财。二合密化。初有半偈。合付财。最
上道者。叹般若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身父母。修习成
佛者。第二合密化。辨般若教宗也。般若正以成佛为
宗。问曰。何故作此语。答曰。有二义。一密化失乡子。般
若正以成佛为宗。今令汝说之。即是令汝作佛也。二
化不失乡子。令修习成佛也。余见南北诸师。互布抑
扬。深用叹息。南方诸德。用四五时。及北土四五宗者。
皆毁般若。而叹法华。晚弘智度论师。多毁法华。而叹
般若。皆失经旨也。今责四时之流。若般若必非究竟。
则一切皆破。何者。如长者宅内一切珍宝皆付穷子。
即是以般若付声闻。若般若定非究竟。则长者宅内
物。皆非好物。又长者亦非好长者。又将不好物与子。
又令子以不好物教他。此有四失也。五者付财时物。
犹是委家物耳。付财物既非好物。则委家物。亦非好
物。则般若法华一切皆破也。又二乘非究竟。令说般
若。即以究竟。破不究竟。若般若遂不究竟。则将不究
竟破不究竟也。今所明者。般若法华。更无有异。而有
二法者。为不失乡直往菩萨说。名为般若。为失乡回
小入大菩萨说。名为法华。约为人不同。而理无二。问
曰。出何文。答曰。出此经譬喻如云。为诸声闻。说大乘
经。名妙法莲华。即法华正教声闻也。又云我承佛教。
为大菩萨。智度论云。为弥勒菩萨行。故说般若。又云
般若不嘱佛。不嘱二乘。但属菩萨。此明般若教菩萨
譬喻品第三 第 502a 页 X27-0502.png
也。问曰。何故法华为二乘。般若为菩萨。答曰。般若明
二道。般若道方便道。此二是十方佛父母。十方佛从
此而生菩萨将欲作佛。故般若教菩萨也。法华开三
显一。令舍二归一。故正教二乘也。又讲听人心粗。但
言前说般若。后说法华。只前说般若。即是说法华。后
说法华。即说般若。以前财后财。犹是一财。般若亦是
大慧。法华亦大慧。有何异耶。问曰。法华开权。般若未
开权。云何是一耶。答曰。法华开权。是般若方便之用
耳。岂离般若耶。但般若时。为二乘大根未熟。故未得
开般若方便之用。但说般若之实。以此异法华耳。为大
菩萨。大菩萨即弥勒十地人。而令极小之人。为十地
说者。欲以声闻说代佛。意欲令其成佛。所以然者。唯
佛一人。得为十地菩萨说耳。声闻既为十地人说。当
知代佛。意欲令成佛也。但为菩萨。而不为我说斯真
要者。结教旨归。正教菩萨作佛。尔时二乘人未堪闻。
即显般若独属菩萨。不通属二乘也。
释一切诸佛秘藏。北土人云。般若是不真宗。南方人
云。般若未开权。故未堪实。今文云。但为菩萨演其实
事。又云说斯真要。斯真要破北土不真宗。演其实事。
破南方未显实也。问曰。下明二乘亦得不生不灭。与
菩萨何异。答曰。二乘坏生得不生。亦坏不生得生故。
以坏生。得不生故。是生灭观。为除粪人。菩萨知生宛
然即不生不生宛然而生。游刃不伤皮肉也。
我等若闻净佛巳下。第二颂他教。即陶练小心。就文
二道。般若道方便道。此二是十方佛父母。十方佛从
此而生菩萨将欲作佛。故般若教菩萨也。法华开三
显一。令舍二归一。故正教二乘也。又讲听人心粗。但
言前说般若。后说法华。只前说般若。即是说法华。后
说法华。即说般若。以前财后财。犹是一财。般若亦是
大慧。法华亦大慧。有何异耶。问曰。法华开权。般若未
开权。云何是一耶。答曰。法华开权。是般若方便之用
耳。岂离般若耶。但般若时。为二乘大根未熟。故未得
开般若方便之用。但说般若之实。以此异法华耳。为大
菩萨。大菩萨即弥勒十地人。而令极小之人。为十地
说者。欲以声闻说代佛。意欲令其成佛。所以然者。唯
佛一人。得为十地菩萨说耳。声闻既为十地人说。当
知代佛。意欲令成佛也。但为菩萨。而不为我说斯真
要者。结教旨归。正教菩萨作佛。尔时二乘人未堪闻。
即显般若独属菩萨。不通属二乘也。
释一切诸佛秘藏。北土人云。般若是不真宗。南方人
云。般若未开权。故未堪实。今文云。但为菩萨演其实
事。又云说斯真要。斯真要破北土不真宗。演其实事。
破南方未显实也。问曰。下明二乘亦得不生不灭。与
菩萨何异。答曰。二乘坏生得不生。亦坏不生得生故。
以坏生。得不生故。是生灭观。为除粪人。菩萨知生宛
然即不生不生宛然而生。游刃不伤皮肉也。
我等若闻净佛巳下。第二颂他教。即陶练小心。就文
譬喻品第三 第 502b 页 X27-0502.png
亦二。前用大行陶练。而封执小行。不求大行。我等长
夜于佛智慧巳下。第二明大果陶练。而封执小果。不
受大果。
我等虽为巳下。第二章明昔不得显教于大。就文亦
二。初明为他说大。而自不求大。导师见舍巳下。第二
明佛昔知大机未熟。不劝求大。初是自不求大。次他
不教求大也。
如富长者巳下。颂一乘化得。即颂委属家业譬。问曰。
初穷子见父大宅财物。疾走而去。次领知财物。后得
财欢喜。此三何异。答曰。初是华严事。大机未熟。故背
大趣小。次是大品事。受命而说。后是法华事。故得悟
欢喜。问曰。乃知三时不同。财物何异。答曰。财无异也。
初见财而怖。次领受于财。后得财欢喜。虽有三时。而
财无异。若尔华严般若法华三教。亦无有异。但约教化
与不化。及显密不同。故有三经差别。化不化者。华严
但显教菩萨。不密化二乘。般若显教菩萨。密化二乘。
法华显教菩萨。显教二乘故。又初大机未熟。如怖走。
次远熟。如领财。三正熟。如得财。但约机不同。教无异
也。问曰。今文颂付财陶练小心。及委家业。有何异耶。
答叹菩萨早闻大乘。早得领悟。二乘之人。虽早闻大
乘。而不舍小。不取大。故是痴迷。又欲明三大乘无异。
初闻怖走。次闻不知取。三闻方取。盖毁二乘之鄙劣
也。叹菩萨初闻。即便取之。又二乘薄福钝根。具待四
种调柔。方舍小取大。菩萨福德利根。不须四调。即便
夜于佛智慧巳下。第二明大果陶练。而封执小果。不
受大果。
我等虽为巳下。第二章明昔不得显教于大。就文亦
二。初明为他说大。而自不求大。导师见舍巳下。第二
明佛昔知大机未熟。不劝求大。初是自不求大。次他
不教求大也。
如富长者巳下。颂一乘化得。即颂委属家业譬。问曰。
初穷子见父大宅财物。疾走而去。次领知财物。后得
财欢喜。此三何异。答曰。初是华严事。大机未熟。故背
大趣小。次是大品事。受命而说。后是法华事。故得悟
欢喜。问曰。乃知三时不同。财物何异。答曰。财无异也。
初见财而怖。次领受于财。后得财欢喜。虽有三时。而
财无异。若尔华严般若法华三教。亦无有异。但约教化
与不化。及显密不同。故有三经差别。化不化者。华严
但显教菩萨。不密化二乘。般若显教菩萨。密化二乘。
法华显教菩萨。显教二乘故。又初大机未熟。如怖走。
次远熟。如领财。三正熟。如得财。但约机不同。教无异
也。问曰。今文颂付财陶练小心。及委家业。有何异耶。
答叹菩萨早闻大乘。早得领悟。二乘之人。虽早闻大
乘。而不舍小。不取大。故是痴迷。又欲明三大乘无异。
初闻怖走。次闻不知取。三闻方取。盖毁二乘之鄙劣
也。叹菩萨初闻。即便取之。又二乘薄福钝根。具待四
种调柔。方舍小取大。菩萨福德利根。不须四调。即便
譬喻品第三 第 502c 页 X27-0502.png
取大。又四大声闻。欲化诸未悟。令初闻即信。勿经三
时。又我昔亲说大。而不取大。后方取之者。馀声闻昔
不取大。以同我迷。今闻法华。若不取大。则是迷中迷。
不可化也。
释得道得果。得者无正观也。果者实相境也。于无漏
法。释果也。得清净眼。释道也。此偈辨得大乘解。持戒
巳下。明行。以外为正。故前明之。解行为因。梵行是果
涅槃。故前二为因。后一为果。又前二德无不圆。后一
累无不尽。问曰。下明二恩何异。答曰。神通恩。是隐实
身而起化身。说法恩。谓隐实教而起权教也。
法华经统略卷中(末)
时。又我昔亲说大。而不取大。后方取之者。馀声闻昔
不取大。以同我迷。今闻法华。若不取大。则是迷中迷。
不可化也。
释得道得果。得者无正观也。果者实相境也。于无漏
法。释果也。得清净眼。释道也。此偈辨得大乘解。持戒
巳下。明行。以外为正。故前明之。解行为因。梵行是果
涅槃。故前二为因。后一为果。又前二德无不圆。后一
累无不尽。问曰。下明二恩何异。答曰。神通恩。是隐实
身而起化身。说法恩。谓隐实教而起权教也。
法华经统略卷中(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