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2c 页
法华统略卷下(本)
胡吉藏 撰
* 五百弟子授记品
问下根人云何得悟。答曰。此经虽三周说法大宗。终
是开权显实。下根人悟于权实。入佛知见。故得佛记。
今更以五门。辨于权实。一开合门。二有无门。三生灭
无生灭门。四实不实门。五邪正门。开合门者。今品正
就涅槃权实。以二乘人正保执涅槃。故须斥之。昔教
明三乘人同一涅槃。同度一生死。故前云。佛说一解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3a 页 X27-0503.png
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此是合义。故名为权。
今教辨开义。开者明三乘人二生死二涅槃。二乘人
度分段生死。一乘度变易生死。二乘人分段外有涅
槃。大乘佛变易外有涅槃。故昔合为权。今开为实。有
无门者。昔日四种有无。皆是方便。言四种者。涅槃中
有无。生死中有无。涅槃中有无者。唯有一涅槃也。所
言无者。更无大涅槃。唯有一生死为有。更无生死为
无。故此四有无。皆是方便。今亦就涅槃中论有无。则
番昔唯有大涅槃。无有小涅槃。实有无二生死。无有
一生死也。次生灭无生灭门。明权实者。二乘涅槃。是
生灭义。故是权。今日涅槃。是无生灭。故实。二乘是生
灭者。有分段四住生灭。此二种得于涅槃。名之为灭。
故四谛中。苦集相生。灭道还灭。此是权教。今明五住
二死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无生无灭即是涅槃。即是
度二生死。名无生灭教。称为实也。次别就今教。明生
死涅槃实不实门。凡有四种。一者以二乘度分段立
涅槃。此是权。今度立涅槃。此是实。此一往今昔权实。
对二乘用也。二生死涅槃皆是权。非生死非涅槃名
实。所以立此一位者。有三意。一义权。本有生死。可有
涅槃。竟未曾有生死。何有涅槃。又至涅槃时。无复生
死。云何有涅槃。如薪无故。不得有火。二释经。华严云。
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
寂静。三者斥病惑者。但云小涅槃如化城。谓大涅槃
是实城者。昔为著生死。故说涅槃。明小涅槃。今为拔
今教辨开义。开者明三乘人二生死二涅槃。二乘人
度分段生死。一乘度变易生死。二乘人分段外有涅
槃。大乘佛变易外有涅槃。故昔合为权。今开为实。有
无门者。昔日四种有无。皆是方便。言四种者。涅槃中
有无。生死中有无。涅槃中有无者。唯有一涅槃也。所
言无者。更无大涅槃。唯有一生死为有。更无生死为
无。故此四有无。皆是方便。今亦就涅槃中论有无。则
番昔唯有大涅槃。无有小涅槃。实有无二生死。无有
一生死也。次生灭无生灭门。明权实者。二乘涅槃。是
生灭义。故是权。今日涅槃。是无生灭。故实。二乘是生
灭者。有分段四住生灭。此二种得于涅槃。名之为灭。
故四谛中。苦集相生。灭道还灭。此是权教。今明五住
二死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无生无灭即是涅槃。即是
度二生死。名无生灭教。称为实也。次别就今教。明生
死涅槃实不实门。凡有四种。一者以二乘度分段立
涅槃。此是权。今度立涅槃。此是实。此一往今昔权实。
对二乘用也。二生死涅槃皆是权。非生死非涅槃名
实。所以立此一位者。有三意。一义权。本有生死。可有
涅槃。竟未曾有生死。何有涅槃。又至涅槃时。无复生
死。云何有涅槃。如薪无故。不得有火。二释经。华严云。
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又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
寂静。三者斥病惑者。但云小涅槃如化城。谓大涅槃
是实城者。昔为著生死。故说涅槃。明小涅槃。今为拔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3b 页 X27-0503.png
小见。故说大耳。云何舍小。更封大三者。生死涅槃为
二。非生死非涅槃。是非二。二与不二。皆是方便。非二
不二。方名为实。所以有此者。为著中道也。闻前生死
涅槃是二边。非生死非涅槃是中道。舍二边而著中
道。经云。远离二边。不著中道。亦应云。大圣说中道。为
离于偏故。若复见有中。诸佛所不化。故二不二。皆是
方便。非二非不二。方便真实。四明上来四句皆是方
便。离四句方是真实。故下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
言宣也。问此四句权实。的出何文。答曰。但令对病。散
释众经。二事便足。何须问文。必欲出者。中论观法品。
彼云为下根人。明生死不实涅槃实也。为中根人。生
死涅槃皆不实。非生死涅槃是实也。三为上根。俱泯
前二。故云非实非不实。论云此四句皆是门。为通绝
四之理。方是实。前四皆不实。此是龙树自作。勿不依
之。次破邪门。释法华唯有三师。光宅云。寿量佛终归
无馀。即是化城故。寿量佛终以化城为涅槃。又终是
化城。竟无宝所。又终是化城。终无度二百。此说大悲。
次云䨱相明常。前显了开权。明化城是方便。何故䨱
相于辨宝处为真实。此是开门。显了示像。隐䨱自于
害也。既不得显示其像。何事广开于门。既广开门。何
事䨱于像。又经分明辨二乘度三百。分明辨佛度二
百。分明辨小涅槃是化。大涅槃非化。何乃云隐䨱耶。
次明此经辨佛是常。具得开二生死二涅槃。但谓二
死决定无。名断见。涅槃定有。是常见。故中论成坏品
二。非生死非涅槃。是非二。二与不二。皆是方便。非二
不二。方名为实。所以有此者。为著中道也。闻前生死
涅槃是二边。非生死非涅槃是中道。舍二边而著中
道。经云。远离二边。不著中道。亦应云。大圣说中道。为
离于偏故。若复见有中。诸佛所不化。故二不二。皆是
方便。非二非不二。方便真实。四明上来四句皆是方
便。离四句方是真实。故下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
言宣也。问此四句权实。的出何文。答曰。但令对病。散
释众经。二事便足。何须问文。必欲出者。中论观法品。
彼云为下根人。明生死不实涅槃实也。为中根人。生
死涅槃皆不实。非生死涅槃是实也。三为上根。俱泯
前二。故云非实非不实。论云此四句皆是门。为通绝
四之理。方是实。前四皆不实。此是龙树自作。勿不依
之。次破邪门。释法华唯有三师。光宅云。寿量佛终归
无馀。即是化城故。寿量佛终以化城为涅槃。又终是
化城。竟无宝所。又终是化城。终无度二百。此说大悲。
次云䨱相明常。前显了开权。明化城是方便。何故䨱
相于辨宝处为真实。此是开门。显了示像。隐䨱自于
害也。既不得显示其像。何事广开于门。既广开门。何
事䨱于像。又经分明辨二乘度三百。分明辨佛度二
百。分明辨小涅槃是化。大涅槃非化。何乃云隐䨱耶。
次明此经辨佛是常。具得开二生死二涅槃。但谓二
死决定无。名断见。涅槃定有。是常见。故中论成坏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3c 页 X27-0503.png
云。涅槃时灭。生死相续。是则为断灭。又此但得今四
方便因中之一支因耳。用尚未圆。何犹得体。无体何
有用。故一切失也。今五百弟子。学无学人。得如此了
悟。与佛悟同。故得佛记。
问曰。既得此悟。即应是佛。答曰。本不可知。据迹而言。
初回小入大。是初心佛也。
释系珠喻。初先叙师三说。次叙弟子三领。师三说者。
初周略说。次周处中中说。后周广说。三说不同。为三
根故。利根须略。中下根广说亦尔。转势说法。故有三
种不同。初周略说者。始自法身照机。次有根本法轮
枝末及摄末归本。即起三轮化。故从华严。竟法华也。
次周处中说者。亦辨自法身照机。次起三轮之化。长
明三一不虚。及初为父子。故云此诸子等。生育甚难。
乃至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故名处中说。第三周广明
三世。及以三时。三时者。过去初结缘时。中途流浪。乃
至得罗汉时。后至灵山。为说法华。得了悟时也。弟子
三领者。初领略说。作略说解。次领处中说。作处中领
解。后领广说。作广说领解。身子两义故。一人略。但叙
巳身。二时略。谓从鹿园巳去。竟于法华也。次四大声
闻。人法俱处中。人则四大声闻。法则从过去失乡。
竟今委嘱家业。后周俱广。人则五百。法具三时。一闻
大法时。二中途忘大取小时。三舍小悟大时也。利根
难得。故有一人。中根稍多。有四大声闻。下根无数。略
陈五百也。次合三周。作法譬二说。初周法说。次两周
方便因中之一支因耳。用尚未圆。何犹得体。无体何
有用。故一切失也。今五百弟子。学无学人。得如此了
悟。与佛悟同。故得佛记。
问曰。既得此悟。即应是佛。答曰。本不可知。据迹而言。
初回小入大。是初心佛也。
释系珠喻。初先叙师三说。次叙弟子三领。师三说者。
初周略说。次周处中中说。后周广说。三说不同。为三
根故。利根须略。中下根广说亦尔。转势说法。故有三
种不同。初周略说者。始自法身照机。次有根本法轮
枝末及摄末归本。即起三轮化。故从华严。竟法华也。
次周处中说者。亦辨自法身照机。次起三轮之化。长
明三一不虚。及初为父子。故云此诸子等。生育甚难。
乃至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故名处中说。第三周广明
三世。及以三时。三时者。过去初结缘时。中途流浪。乃
至得罗汉时。后至灵山。为说法华。得了悟时也。弟子
三领者。初领略说。作略说解。次领处中说。作处中领
解。后领广说。作广说领解。身子两义故。一人略。但叙
巳身。二时略。谓从鹿园巳去。竟于法华也。次四大声
闻。人法俱处中。人则四大声闻。法则从过去失乡。
竟今委嘱家业。后周俱广。人则五百。法具三时。一闻
大法时。二中途忘大取小时。三舍小悟大时也。利根
难得。故有一人。中根稍多。有四大声闻。下根无数。略
陈五百也。次合三周。作法譬二说。初周法说。次两周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4a 页 X27-0504.png
并是譬说。三领亦然。身子作法说而领悟。二作譬说
而领也。又三周为二。初二周作父教子义。后周作兄
教弟喻。三根声闻。为十六沙弥。并共受大通智胜佛
学故。俱是法子。十六先悟如兄。三根声闻后学如弟。
此是大通智胜他也。现在犹存兄弟。故作导师徒侣
之喻。故三周唯有父兄二说。三周亦唯有子弟二领。
初二周。作子领父说。次周作弟领兄说也。
释系珠譬。先叙大意。明贫穷弟者。叙凡夫过也。忘珠
困苦者。鄣二乘失也。故知凡滞有为过。二乘沈空亦
惑也。初明系珠者。为菩萨时利物也。后明示珠者。成
佛道益物也。故有凡圣两迷。佛菩萨之二益。示珠者。
破凡迷排圣惑。令悟中道直登一极理也。赞叹珠者。
劝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一句染神历劫不朽也。
设酒譬者。叙始终迷悟。欣忧不同。凡有三譬。初系珠。
二忘珠。三示珠。如疏。今就三譬。各二。初二者。第一说
教譬。二系珠譬。中二者。一忘大乘譬。二取小譬。后二
者。一亲友会遇譬。二示珠譬。初说教譬中三句。第一
至亲友家。谓禀教譬。珠之一字。是说教譬。从醉巳下。
第三明迷教譬。酒正喻法华教。所以因酒喻法华教
者。正道绝名。无名相中。佛欲令人悟解故。上来种种
名字说之。序品文殊借大雨及蠡鼓喻之。初周中直
名妙法莲华。第二周中。三种名字。初名机案。次一门。
次大车。机案是父身所凭。足之所履。欲以父物出子
不得。即是用佛道化物不得也。次作一门。而复狭少
而领也。又三周为二。初二周作父教子义。后周作兄
教弟喻。三根声闻。为十六沙弥。并共受大通智胜佛
学故。俱是法子。十六先悟如兄。三根声闻后学如弟。
此是大通智胜他也。现在犹存兄弟。故作导师徒侣
之喻。故三周唯有父兄二说。三周亦唯有子弟二领。
初二周。作子领父说。次周作弟领兄说也。
释系珠譬。先叙大意。明贫穷弟者。叙凡夫过也。忘珠
困苦者。鄣二乘失也。故知凡滞有为过。二乘沈空亦
惑也。初明系珠者。为菩萨时利物也。后明示珠者。成
佛道益物也。故有凡圣两迷。佛菩萨之二益。示珠者。
破凡迷排圣惑。令悟中道直登一极理也。赞叹珠者。
劝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一句染神历劫不朽也。
设酒譬者。叙始终迷悟。欣忧不同。凡有三譬。初系珠。
二忘珠。三示珠。如疏。今就三譬。各二。初二者。第一说
教譬。二系珠譬。中二者。一忘大乘譬。二取小譬。后二
者。一亲友会遇譬。二示珠譬。初说教譬中三句。第一
至亲友家。谓禀教譬。珠之一字。是说教譬。从醉巳下。
第三明迷教譬。酒正喻法华教。所以因酒喻法华教
者。正道绝名。无名相中。佛欲令人悟解故。上来种种
名字说之。序品文殊借大雨及蠡鼓喻之。初周中直
名妙法莲华。第二周中。三种名字。初名机案。次一门。
次大车。机案是父身所凭。足之所履。欲以父物出子
不得。即是用佛道化物不得也。次作一门。而复狭少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4b 页 X27-0504.png
喻。至理微妙。虚通如门。不容一豪断常。如狭少。是三
世佛所乘。故名大车。第三周中。对化城故名宝所。宝
所即是宝城。显二乘位处是化城。如涅槃中亦明真
化。故云汝今值此正法宝城。云何取此虚伪物也。三
周领解中。名字者。身子云。开佛柔濡音。演畅清净法。
即是妙法莲华。不为诸垢所染。名为清净。第二周中。
名为傍人唤子不得。如大乘化不从人。有示悟教令
之功。如大法有诠理化人之用。其后种种名字。谓向
本国。至城。到舍。住门。见父。其家业珠宝。至理是众生
旧居本国。防断常邪非为城。可以栖神为舍。至妙虚
通为门。中道能生正观为父。可贵重珍宝。今第三周
作酒名者。约教而言。正喻观乐。兄弟共聚。必共作乐。
说法华经。既明尽理之法。畅众圣心。故化主乐也。众
生闻教。现在得记。未来成佛。心大欢喜。如身子之流。
又方便品云。是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二者酒能益
体。如教长养法身也。三酒能治病。喻此经能破凡夫
二乘。及菩萨病。四酒能宣药。如教能诠理也。次约缘
亦有四义。一初饮酒未醉时二大醉时。三小醒时。四
大醒时。三根声闻。始终亦有四时。一逸去初闻经发
菩提心。如未醉时。次忘菩提心流浪生死。如大醉时。
三发小心行小行。如小醒起行时。四为说法华得悟
解。如大醒时。问膳喻何物。答曰。若酒膳合设令其饱
温。酒为礼主。喻教令发菩提心。膳喻令修菩萨行也。
若偈中明酒。长行办膳。如信解中。初老弊使人。后作
世佛所乘。故名大车。第三周中。对化城故名宝所。宝
所即是宝城。显二乘位处是化城。如涅槃中亦明真
化。故云汝今值此正法宝城。云何取此虚伪物也。三
周领解中。名字者。身子云。开佛柔濡音。演畅清净法。
即是妙法莲华。不为诸垢所染。名为清净。第二周中。
名为傍人唤子不得。如大乘化不从人。有示悟教令
之功。如大法有诠理化人之用。其后种种名字。谓向
本国。至城。到舍。住门。见父。其家业珠宝。至理是众生
旧居本国。防断常邪非为城。可以栖神为舍。至妙虚
通为门。中道能生正观为父。可贵重珍宝。今第三周
作酒名者。约教而言。正喻观乐。兄弟共聚。必共作乐。
说法华经。既明尽理之法。畅众圣心。故化主乐也。众
生闻教。现在得记。未来成佛。心大欢喜。如身子之流。
又方便品云。是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二者酒能益
体。如教长养法身也。三酒能治病。喻此经能破凡夫
二乘。及菩萨病。四酒能宣药。如教能诠理也。次约缘
亦有四义。一初饮酒未醉时二大醉时。三小醒时。四
大醒时。三根声闻。始终亦有四时。一逸去初闻经发
菩提心。如未醉时。次忘菩提心流浪生死。如大醉时。
三发小心行小行。如小醒起行时。四为说法华得悟
解。如大醒时。问膳喻何物。答曰。若酒膳合设令其饱
温。酒为礼主。喻教令发菩提心。膳喻令修菩萨行也。
若偈中明酒。长行办膳。如信解中。初老弊使人。后作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4c 页 X27-0504.png
涂足油者。即是转譬。并喻教也。一者富贵兄。设弟百
味。畅于兄心。则兄乐也。二饥人得百味美食。必大喜
乐。闻法华亦然。三者食长养身命。法华教长养法身
慧命。四食能治饥渴苦。如教能破一切惑。
是时亲友官事当行者。第二系珠譬。前教今譬说教。
令譬受解。即令发菩提心也。又三。初明系珠意。以无
价宝下。第二正系珠与之。而去下。第三明感尽应息。
官事当行者。初系珠意也。私事可住。官事必行。一他
土机熟。不得不去者。其人醉卧。即是起迷鄣圣。谓感
应息也。酒喻教。珠喻菩提心。珠有五义。一菩提心。是
中道种子。故圆正如珠。二辨无价之得市。当乐佛果。
三珠不可朽灭。如菩提心种子不可灭。四可宝重。如
华严云。菩提心宝。一切宝中最上。五正取系著内衣
里。喻以菩提心种子在众生心内。天亲论明一切种
子皆在梨耶识中。问为是系罢醉。为是醉罢。系若醉
罢系。则醉无所知。云何得发菩提心。此乃得文而害
义。若系罢方醉。发菩提心竟。然后起迷。此释得义而
违譬文。答曰。他曰醉竟方系。众生有无明烦恼如醉。
今其发菩提心如系。此不成喻。其醉卧一无所知。云
何得发菩提心耶。今明系竟方醉。初设酒时。即是巳
系珠。初设法华时。巳令发心。今明醉卧不觉知时系
者欲显菩提心种子不朽灭义。若初设酒。即辨系珠
者。不得显不朽灭。今欲明后起迷。亦有菩提种子不
失。故就酖卧时系。问以何文證系忘后醉。答曰。余久
味。畅于兄心。则兄乐也。二饥人得百味美食。必大喜
乐。闻法华亦然。三者食长养身命。法华教长养法身
慧命。四食能治饥渴苦。如教能破一切惑。
是时亲友官事当行者。第二系珠譬。前教今譬说教。
令譬受解。即令发菩提心也。又三。初明系珠意。以无
价宝下。第二正系珠与之。而去下。第三明感尽应息。
官事当行者。初系珠意也。私事可住。官事必行。一他
土机熟。不得不去者。其人醉卧。即是起迷鄣圣。谓感
应息也。酒喻教。珠喻菩提心。珠有五义。一菩提心。是
中道种子。故圆正如珠。二辨无价之得市。当乐佛果。
三珠不可朽灭。如菩提心种子不可灭。四可宝重。如
华严云。菩提心宝。一切宝中最上。五正取系著内衣
里。喻以菩提心种子在众生心内。天亲论明一切种
子皆在梨耶识中。问为是系罢醉。为是醉罢。系若醉
罢系。则醉无所知。云何得发菩提心。此乃得文而害
义。若系罢方醉。发菩提心竟。然后起迷。此释得义而
违譬文。答曰。他曰醉竟方系。众生有无明烦恼如醉。
今其发菩提心如系。此不成喻。其醉卧一无所知。云
何得发菩提心耶。今明系竟方醉。初设酒时。即是巳
系珠。初设法华时。巳令发心。今明醉卧不觉知时系
者欲显菩提心种子不朽灭义。若初设酒。即辨系珠
者。不得显不朽灭。今欲明后起迷。亦有菩提种子不
失。故就酖卧时系。问以何文證系忘后醉。答曰。余久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5a 页 X27-0505.png
久方见文。合譬中先明发菩提心。后辨癈忘。文甚分
明。问何故说系珠譬。答曰。欲劝一切众生听法华。发
菩提心。若一发心。则永不朽灭。复还得续发菩提心
也。二欲斥二乘人。心内自有真实而不知。求身外之
伪珍。即令舍二乘见。其人醉卧。都不觉知。第二忘大
取小譬。即为二别。初明忘大起巳游行。谓取小。如疏
也。
是时亲友下。第三示珠譬。亦二。初明会遇相见。二辨
示珠。会遇者。小志移。大机熟。感应相称也。会遇见者。
求衣食时。巳是见佛。既求二乘。是贪财人。非是兄弟。
如信解中客作也。得悟一乘。始是兄弟。故名亲友相
见。如信解得悟。故名父子。
咄哉下。第二示珠为二。初呵取小。次令求大。丈夫不
应求衣食。如菩萨不应取二乘也。我昔巳下。第二令
求大。还叙三时。初叙过去兄弟相见与珠时。而汝不
知下。明中途忘失时。即不知是忘大勤苦下取小也。
汝今可以下。第三示大时也。
* 学无学人授记品
释三周文。各异。初周有授记。有领解。文少。故不立品。
次周俱有二事。以文多。俱有二品。三周亦有亦无。有
授记文多。故立二品。有领解文少。故不立品。次论前
后。前二周。先领解。次授记。以其利根故解心明净。故
即与记。后示钝根。虽复闻法。解心犹昧。待得记竟。解
方明了决。故方述解也。次论有无。前二周皆有述成。
明。问何故说系珠譬。答曰。欲劝一切众生听法华。发
菩提心。若一发心。则永不朽灭。复还得续发菩提心
也。二欲斥二乘人。心内自有真实而不知。求身外之
伪珍。即令舍二乘见。其人醉卧。都不觉知。第二忘大
取小譬。即为二别。初明忘大起巳游行。谓取小。如疏
也。
是时亲友下。第三示珠譬。亦二。初明会遇相见。二辨
示珠。会遇者。小志移。大机熟。感应相称也。会遇见者。
求衣食时。巳是见佛。既求二乘。是贪财人。非是兄弟。
如信解中客作也。得悟一乘。始是兄弟。故名亲友相
见。如信解得悟。故名父子。
咄哉下。第二示珠为二。初呵取小。次令求大。丈夫不
应求衣食。如菩萨不应取二乘也。我昔巳下。第二令
求大。还叙三时。初叙过去兄弟相见与珠时。而汝不
知下。明中途忘失时。即不知是忘大勤苦下取小也。
汝今可以下。第三示大时也。
* 学无学人授记品
释三周文。各异。初周有授记。有领解。文少。故不立品。
次周俱有二事。以文多。俱有二品。三周亦有亦无。有
授记文多。故立二品。有领解文少。故不立品。次论前
后。前二周。先领解。次授记。以其利根故解心明净。故
即与记。后示钝根。虽复闻法。解心犹昧。待得记竟。解
方明了决。故方述解也。次论有无。前二周皆有述成。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5b 页 X27-0505.png
三周无者。前二述成。为欲与记。故有之也。第三巳授
记竟。故无述成也。三周授记异者。初直授记。不论总
别。故不立品。次明四大声闻。同是无学。以人同。立一
品。第三周中。以人异故。立于异同。故品前五百。同是
无学。同有领解。现在同皆得记。未来同皆成佛。故同
立品。次同有学无学。同无领解。同得记。同成佛。故同
立一品。前分二人。初是变化。次是退菩提心。二权实
不同。三有述解不述解不同。四嘿念述解不述解不
同。五愿行有别。故立二人。后两人者。阿难罗云权行。
二千人是实行。前二人愿行同。次二千人愿行同。前
是显名。次是密行。初二人前后得记。前后成佛。二千
人同时得记。同时成佛。前是佛眷属。后非佛亲属。故
分二人。对上品者。上无学中。初权人。次实人。今亦初
权。后实。欲摄一切声闻。得记尽也。亦应分者同馀权
实二人也。又我下。超异诸人也。但同众人。尚应得记。
况复异也。唯有如来。我所归者。意在求佛。示迹为声
闻。显述解也。
释学无学人。于空王佛所发心。因此明缩观义。智度
论云。菩萨行性空。佛行毕竟空。毕竟空是空王。性空
者。一切法自性是空。横论生死涅槃等万法。及竖论
有无等四句。皆是无自性。无自性则无物。无物故名
为空。毕竟空者。佛了达横竖毕竟清净。名毕竟空。故
毕竟是无遗馀之名。宜约于佛。菩萨虽习毕竟空观。
但照犹未尽。但有性空之称也。彼佛得此毕竟空观。
记竟。故无述成也。三周授记异者。初直授记。不论总
别。故不立品。次明四大声闻。同是无学。以人同。立一
品。第三周中。以人异故。立于异同。故品前五百。同是
无学。同有领解。现在同皆得记。未来同皆成佛。故同
立品。次同有学无学。同无领解。同得记。同成佛。故同
立一品。前分二人。初是变化。次是退菩提心。二权实
不同。三有述解不述解不同。四嘿念述解不述解不
同。五愿行有别。故立二人。后两人者。阿难罗云权行。
二千人是实行。前二人愿行同。次二千人愿行同。前
是显名。次是密行。初二人前后得记。前后成佛。二千
人同时得记。同时成佛。前是佛眷属。后非佛亲属。故
分二人。对上品者。上无学中。初权人。次实人。今亦初
权。后实。欲摄一切声闻。得记尽也。亦应分者同馀权
实二人也。又我下。超异诸人也。但同众人。尚应得记。
况复异也。唯有如来。我所归者。意在求佛。示迹为声
闻。显述解也。
释学无学人。于空王佛所发心。因此明缩观义。智度
论云。菩萨行性空。佛行毕竟空。毕竟空是空王。性空
者。一切法自性是空。横论生死涅槃等万法。及竖论
有无等四句。皆是无自性。无自性则无物。无物故名
为空。毕竟空者。佛了达横竖毕竟清净。名毕竟空。故
毕竟是无遗馀之名。宜约于佛。菩萨虽习毕竟空观。
但照犹未尽。但有性空之称也。彼佛得此毕竟空观。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5c 页 X27-0505.png
因以为名。故云空王佛也。释迦与阿难。亦初习毕竟
空观。故名初发心。则初后不二。但初习毕竟空。破有
所得难。后去则易。其犹破竹初节也。大品云。从初发
心。则行无所得。无所得者。不得一切法。谓横竖一切
法。皆不可得。名不可得。华严云。初发心时。则是佛心
故。亦是此意。
问曰。毕竟空云何乃是发菩提心。答曰。一切法不生。
彼若则生。不发一切诸心。即是发心。佛若发生死涅
槃有无四句。内外一豪心。则佛心不发也。我常勤精
进故得佛。阿难乐多闻故后成佛者。良以释迦常勤
习毕竟空。故先成佛。阿难乐多闻。不勤习一观。故后
成佛也。问曰。云何勤习。答曰。寄南北三师。明习观成
佛义。长安二摄论师。一云闻薰习灭。二云灭。次江南。
亦灭不灭。金刚心无常实法义。自灭假名相续。转金
刚作佛。是故不灭。前二互净。复与第三诤。第三与前
二诤。以三各诤。各相破。俱不成也。又互执则互起爱
见。于自起爱。于他起瞋。无明常在其中。具足三毒。是
烦恼因缘。烦恼因缘惑起业。因业受诸苦执。如来悬
见末世。有此三执。初是无见。次是有见。后亦有亦无
见。故楞伽经记龙树菩萨云。南天大国中。有龙树菩
萨。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今检中论
文。具破三家义。一明因灭失。于前谁生于果。二明因
不灭失。则因至果名常。亦不生果。若转因至作果。复
有失灭义者。则一法有两体。若是一因体者。灭则无。
空观。故名初发心。则初后不二。但初习毕竟空。破有
所得难。后去则易。其犹破竹初节也。大品云。从初发
心。则行无所得。无所得者。不得一切法。谓横竖一切
法。皆不可得。名不可得。华严云。初发心时。则是佛心
故。亦是此意。
问曰。毕竟空云何乃是发菩提心。答曰。一切法不生。
彼若则生。不发一切诸心。即是发心。佛若发生死涅
槃有无四句。内外一豪心。则佛心不发也。我常勤精
进故得佛。阿难乐多闻故后成佛者。良以释迦常勤
习毕竟空。故先成佛。阿难乐多闻。不勤习一观。故后
成佛也。问曰。云何勤习。答曰。寄南北三师。明习观成
佛义。长安二摄论师。一云闻薰习灭。二云灭。次江南。
亦灭不灭。金刚心无常实法义。自灭假名相续。转金
刚作佛。是故不灭。前二互净。复与第三诤。第三与前
二诤。以三各诤。各相破。俱不成也。又互执则互起爱
见。于自起爱。于他起瞋。无明常在其中。具足三毒。是
烦恼因缘。烦恼因缘惑起业。因业受诸苦执。如来悬
见末世。有此三执。初是无见。次是有见。后亦有亦无
见。故楞伽经记龙树菩萨云。南天大国中。有龙树菩
萨。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今检中论
文。具破三家义。一明因灭失。于前谁生于果。二明因
不灭失。则因至果名常。亦不生果。若转因至作果。复
有失灭义者。则一法有两体。若是一因体者。灭则无。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6a 页 X27-0506.png
可作果不得。言灭令遂有灭。复有转作。则成二体者。
一十地灭。复有一十地转作佛也。故三法不成。云何
有佛。
问曰。今云何得作佛耶。答曰。亦见有三家义。故成有
所得。故不得佛。正以求三义不可得。脱一切有所得。
萧然无寄。即是佛也。又原此三家心路根本。谓有八
忘想八颠倒。而后习无生观除之。故颠倒渐灭。观门
渐生。故诤此观行。有灭不灭。亦灭不灭。今更足一家。
乃至灭非不灭。盖是四宗病原也。中论颠倒品云。正
破此病。今且示之。
* 法师品
两义明流通。一者上三周明妙道。三根人巳悟。今令
其悟二世未悟众生。前即是令发菩提心。今令修菩
萨行。二者上与其净土成佛记。夫得清净土者。要由
自他心俱净土。巳得自净。自净者。火宅破凡夫心。信
解破二乘心。药草破菩萨心。故自心今还以悟他。亦
令他净。故徒众净。自净故化主净。故感国五净。教门
所以得净土成佛也。二令诸菩萨及一切凡夫。弘通
法华。亦得四净也。上弘大法。下为物师。即上弘下化。
名为法师。即具四净。故得净土也。因药王者。药王禀
法华得悟。舍身命财。弘通利物。以报佛及法华恩。今
八万人亦尔。今三根声闻亦尔。次别四众三乘人云。
闻此经一偈。皆与授记者。三义故来。一者令八万人
及三根声闻弘经也。以闻经一偈。即得记成佛。有斯
一十地灭。复有一十地转作佛也。故三法不成。云何
有佛。
问曰。今云何得作佛耶。答曰。亦见有三家义。故成有
所得。故不得佛。正以求三义不可得。脱一切有所得。
萧然无寄。即是佛也。又原此三家心路根本。谓有八
忘想八颠倒。而后习无生观除之。故颠倒渐灭。观门
渐生。故诤此观行。有灭不灭。亦灭不灭。今更足一家。
乃至灭非不灭。盖是四宗病原也。中论颠倒品云。正
破此病。今且示之。
* 法师品
两义明流通。一者上三周明妙道。三根人巳悟。今令
其悟二世未悟众生。前即是令发菩提心。今令修菩
萨行。二者上与其净土成佛记。夫得清净土者。要由
自他心俱净土。巳得自净。自净者。火宅破凡夫心。信
解破二乘心。药草破菩萨心。故自心今还以悟他。亦
令他净。故徒众净。自净故化主净。故感国五净。教门
所以得净土成佛也。二令诸菩萨及一切凡夫。弘通
法华。亦得四净也。上弘大法。下为物师。即上弘下化。
名为法师。即具四净。故得净土也。因药王者。药王禀
法华得悟。舍身命财。弘通利物。以报佛及法华恩。今
八万人亦尔。今三根声闻亦尔。次别四众三乘人云。
闻此经一偈。皆与授记者。三义故来。一者令八万人
及三根声闻弘经也。以闻经一偈。即得记成佛。有斯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6b 页 X27-0506.png
大利。八万及三根。一切凡夫。岂不努力弘经。二者即
是劝一切众生听法之义。闻一偈既得记成佛。宁得
不听法华耶。三者上但授声闻记。今欲并授一切闻
经人记。故说此言。佛灭度后弟子文来。亦具三义。如
向释也。又上来但授三根记。今授一切听法人记者。
欲明一切得佛记。佛语无二。则一切人皆成佛无疑。
即是欲显唯有一无二也。
问曰。闻经得记。不闻不得记。何得云一切众生皆成
佛耶。答曰。一切虽有佛性。正因要由闻经。发菩提心。
缘由因故。得成佛也。问曰。一念随喜。云何得记。答曰。
随顺此妙。妙既绝四句。超百非。言忘虑寂。心亦顺如
此妙。则与妙相应。妙即是佛乘。与佛乘相应。故得佛
记也。问曰。何故明佛灭度后弟子。答曰。举佛灭后弟
子。令八万大士。及三根声闻化之。又闻经一偈。即得
佛记。佛灭后弟子。闻此利益。努力持经。问曰。何故明
二世法师。答曰。二世弘经。有大利益。故令法师努力
弘经也。问曰。云何于此经卷。敬如佛耶。答曰。经诠于
妙。所诠之理既妙。能诠之文亦妙。妙理既是佛文。妙
文亦是佛。故敬如佛。又所诠之理是妙。妙既绝能诠
之文妙。能诠之文亦绝。故天女云。既知解脱无言。宜
知言即解脱。所诠之理妙。妙绝四句。断百非。是法身。
能诠之文。亦绝四句百非。亦是法身。故敬经如法身
佛。亦即法身佛也。问曰。此法用何心供养经。答曰。既
体悟妙道。得于妙观。因此妙心。设于妙供养。即馀经
是劝一切众生听法之义。闻一偈既得记成佛。宁得
不听法华耶。三者上但授声闻记。今欲并授一切闻
经人记。故说此言。佛灭度后弟子文来。亦具三义。如
向释也。又上来但授三根记。今授一切听法人记者。
欲明一切得佛记。佛语无二。则一切人皆成佛无疑。
即是欲显唯有一无二也。
问曰。闻经得记。不闻不得记。何得云一切众生皆成
佛耶。答曰。一切虽有佛性。正因要由闻经。发菩提心。
缘由因故。得成佛也。问曰。一念随喜。云何得记。答曰。
随顺此妙。妙既绝四句。超百非。言忘虑寂。心亦顺如
此妙。则与妙相应。妙即是佛乘。与佛乘相应。故得佛
记也。问曰。何故明佛灭度后弟子。答曰。举佛灭后弟
子。令八万大士。及三根声闻化之。又闻经一偈。即得
佛记。佛灭后弟子。闻此利益。努力持经。问曰。何故明
二世法师。答曰。二世弘经。有大利益。故令法师努力
弘经也。问曰。云何于此经卷。敬如佛耶。答曰。经诠于
妙。所诠之理既妙。能诠之文亦妙。妙理既是佛文。妙
文亦是佛。故敬如佛。又所诠之理是妙。妙既绝能诠
之文妙。能诠之文亦绝。故天女云。既知解脱无言。宜
知言即解脱。所诠之理妙。妙绝四句。断百非。是法身。
能诠之文。亦绝四句百非。亦是法身。故敬经如法身
佛。亦即法身佛也。问曰。此法用何心供养经。答曰。既
体悟妙道。得于妙观。因此妙心。设于妙供养。即馀经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6c 页 X27-0506.png
论中。行法供养也。若以凡夫二乘有所得不净心。则
不名供妙法也。问曰。此人何故供养十万亿耶。答曰。
十万亿佛所习此妙观。故能敬妙道。未来成佛者。以
行妙因故。未来得妙果也。次供养者。既得妙观。即是
妙因。宜应供也。下明愿生者。得妙观受妙生。而生粗
处。当知是愿生也。下明说一句者。不烦一句。但说妙
字泯寂诸边。发生正观也。
释毁持经人罪重义。问曰。云何骂读诵法华人罪重
佛耶。答曰。带法骂人。故罪重佛。如人正读经。忽有人
骂云。痴人何用读此经。为此言中带法骂人。故罪重
也。问曰。若尔佛正说法华者。人骂佛。痴。何用说此法
耶。亦是带法骂佛。此罪大重。何故云轻。答曰。带毁法
骂人。人闻癈自行不成佛。济度化他。他不成佛。故
罪重。虽复毁佛。佛闻毁誉。不动不癈自行化他。故罪
轻也。智度论云。巧骂婆罗门。以五百曲骂佛。佛无忧
色。其见佛不忧。更转前五百曲骂。作五百曲叹佛。如
来无喜色。故不妨自行化他。问曰。何故明罪福。答曰。
欲遮法师之失。诫前人之恶。故明罪。欲与法师之乐。
观前人行善。故明福。次一长行一偈。叹人所弘法。亦
前叹弟子。今叹于师。以法为师。故法为和上。人为弟
子也。
释巳说今说当说。法华最难信难解。法华最深极广。
故难信难解。极广者。如上所明。总摄十方三世佛三
轮。及释迦一化三轮也。穷深者。不一不二之非权非
不名供妙法也。问曰。此人何故供养十万亿耶。答曰。
十万亿佛所习此妙观。故能敬妙道。未来成佛者。以
行妙因故。未来得妙果也。次供养者。既得妙观。即是
妙因。宜应供也。下明愿生者。得妙观受妙生。而生粗
处。当知是愿生也。下明说一句者。不烦一句。但说妙
字泯寂诸边。发生正观也。
释毁持经人罪重义。问曰。云何骂读诵法华人罪重
佛耶。答曰。带法骂人。故罪重佛。如人正读经。忽有人
骂云。痴人何用读此经。为此言中带法骂人。故罪重
也。问曰。若尔佛正说法华者。人骂佛。痴。何用说此法
耶。亦是带法骂佛。此罪大重。何故云轻。答曰。带毁法
骂人。人闻癈自行不成佛。济度化他。他不成佛。故
罪重。虽复毁佛。佛闻毁誉。不动不癈自行化他。故罪
轻也。智度论云。巧骂婆罗门。以五百曲骂佛。佛无忧
色。其见佛不忧。更转前五百曲骂。作五百曲叹佛。如
来无喜色。故不妨自行化他。问曰。何故明罪福。答曰。
欲遮法师之失。诫前人之恶。故明罪。欲与法师之乐。
观前人行善。故明福。次一长行一偈。叹人所弘法。亦
前叹弟子。今叹于师。以法为师。故法为和上。人为弟
子也。
释巳说今说当说。法华最难信难解。法华最深极广。
故难信难解。极广者。如上所明。总摄十方三世佛三
轮。及释迦一化三轮也。穷深者。不一不二之非权非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7a 页 X27-0507.png
实。言忘虑绝。又此经多就秘密门说之。故难信解。诸
师讲此经多迷。余自眼所见。自耳所闻。未曾有人如
此释也。
释全身在塔中。光宅云。谓佛无常磨灭。但有碎身耳。
䨱相常者。䨱相全身。亦不可见。故塔内不见全身也。
执常见者。塔内但观常见众生。何处有法身耶。今明
此经辨佛无生灭。寿无始终。故有全身。既无生灭。亦
非断常。岂是常见以衣䨱。既行妙理。与理相应。则为
理摄名䨱。与理相应。与佛相应。为佛护念。同栖一理。
是实知宿。同入生死。是权知宿。既同佛权实。是佛真
子。为佛摩顶也。
释未善行菩萨道。破三乘中菩萨声闻。般若等大乘。
复言有二乘。作小大二解。则未识道。道岂二哉。以未
识道。何犹解行道耶。善行道者。精识道体。未曾三一。
因有三一。故能行道也。
释高原譬。问曰。此与上善行不善行何异。答曰。善行
据始。近道约终。故异也。又上破三乘中大乘菩萨。未
解权实。则无二智。故不善行。今破一乘中未生三慧。
及有所得菩萨也。问曰。此品中行故数破菩萨。答曰。
上三周巳破声闻成菩萨。恐堕有所得大乘菩萨。复
恐堕有所得一乘菩萨。故破之。此经正明教菩萨法。
令菩萨不起凡夫二乘。亦不起大小见。亦舍三一见
也。问曰。云何是高原求水。答曰。今以三义释之。一就
二乘释。二约大乘释。三约一乘释。就二乘释者。有人
师讲此经多迷。余自眼所见。自耳所闻。未曾有人如
此释也。
释全身在塔中。光宅云。谓佛无常磨灭。但有碎身耳。
䨱相常者。䨱相全身。亦不可见。故塔内不见全身也。
执常见者。塔内但观常见众生。何处有法身耶。今明
此经辨佛无生灭。寿无始终。故有全身。既无生灭。亦
非断常。岂是常见以衣䨱。既行妙理。与理相应。则为
理摄名䨱。与理相应。与佛相应。为佛护念。同栖一理。
是实知宿。同入生死。是权知宿。既同佛权实。是佛真
子。为佛摩顶也。
释未善行菩萨道。破三乘中菩萨声闻。般若等大乘。
复言有二乘。作小大二解。则未识道。道岂二哉。以未
识道。何犹解行道耶。善行道者。精识道体。未曾三一。
因有三一。故能行道也。
释高原譬。问曰。此与上善行不善行何异。答曰。善行
据始。近道约终。故异也。又上破三乘中大乘菩萨。未
解权实。则无二智。故不善行。今破一乘中未生三慧。
及有所得菩萨也。问曰。此品中行故数破菩萨。答曰。
上三周巳破声闻成菩萨。恐堕有所得大乘菩萨。复
恐堕有所得一乘菩萨。故破之。此经正明教菩萨法。
令菩萨不起凡夫二乘。亦不起大小见。亦舍三一见
也。问曰。云何是高原求水。答曰。今以三义释之。一就
二乘释。二约大乘释。三约一乘释。就二乘释者。有人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7b 页 X27-0507.png
渴乏须水者。水喻佛性。即是一乘理。理绝四句百非。
穷尽深妙。如在高原下也。又高原喻教。教下有理。如
水也。渴乏须水者。一心求见佛性。佛性显成法身也。
今于二乘教中求佛。去佛性远。如于高原求水。故大
品云。于声闻经中。求萨婆若。名不点也。今毗昙成实
中。用此求佛。即其事也。二用三乘中大乘教求佛。去
佛亦远。三乘中大乘。即是法华。但为尔时未癈二乘。
始行菩萨作三乘异解。不识一道。何由近道。故作有
所得大乘解。故佛道远也。三者一乘中未生三慧人。
去佛道亦远。令明此经乘。绝三一车。非大小道。无近
远方便。一往用一破三。假远斥近如此。始是闻故。从
闻生慧。乃至思修。故去佛近也。问寻高原始终。是一
原而有去水远近。则始终是法华教。去佛道远近。于
教未生三慧为远。生三慧为近。则但于法华近远。何
得对馀经耶。答曰。于一乘经。不生三慧。尚去佛远。况
复馀经。具含诸意。释开方便门。一往以三为方便。一
为真实。乃至四重作之。近远亦四重也。释无人能到。
天魔是毒虫。外道为恶鬼。二乘在门外。三乘中大乘
菩萨。执大小异。并不能到也。又如上方便品。九人不
到。唯佛能到也。菩萨惊疑怖畏者。若明低头举手之
善。皆成佛者。何所惊疑。令明此经穷深极大。如向不
一不三。乃至五句。其心依倚无有处所。故惊疑耳。二
乘亦尔。若定有一破三。破三归一。有一可归者。二乘
亦不拒逆。良由退舍二乘。进不著一。踪迹不可寻求。
穷尽深妙。如在高原下也。又高原喻教。教下有理。如
水也。渴乏须水者。一心求见佛性。佛性显成法身也。
今于二乘教中求佛。去佛性远。如于高原求水。故大
品云。于声闻经中。求萨婆若。名不点也。今毗昙成实
中。用此求佛。即其事也。二用三乘中大乘教求佛。去
佛亦远。三乘中大乘。即是法华。但为尔时未癈二乘。
始行菩萨作三乘异解。不识一道。何由近道。故作有
所得大乘解。故佛道远也。三者一乘中未生三慧人。
去佛道亦远。令明此经乘。绝三一车。非大小道。无近
远方便。一往用一破三。假远斥近如此。始是闻故。从
闻生慧。乃至思修。故去佛近也。问寻高原始终。是一
原而有去水远近。则始终是法华教。去佛道远近。于
教未生三慧为远。生三慧为近。则但于法华近远。何
得对馀经耶。答曰。于一乘经。不生三慧。尚去佛远。况
复馀经。具含诸意。释开方便门。一往以三为方便。一
为真实。乃至四重作之。近远亦四重也。释无人能到。
天魔是毒虫。外道为恶鬼。二乘在门外。三乘中大乘
菩萨。执大小异。并不能到也。又如上方便品。九人不
到。唯佛能到也。菩萨惊疑怖畏者。若明低头举手之
善。皆成佛者。何所惊疑。令明此经穷深极大。如向不
一不三。乃至五句。其心依倚无有处所。故惊疑耳。二
乘亦尔。若定有一破三。破三归一。有一可归者。二乘
亦不拒逆。良由退舍二乘。进不著一。踪迹不可寻求。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7c 页 X27-0507.png
故惊疑耳。
释坐如来座。夫论不忍者。见有众生及有自心故尔。
依正观。五求众生不得。五求心不得。何处不忍耶。问
曰。何人总菩萨耶。答曰。法华经破上七人来。总菩萨
也。
* 见宝塔品
此品来意。义非一途。若三分明者。初辨乘权乘实。次
明身权身实。此经文虽七卷。宗归一乘。但一乘有二。
谓能乘人。及所乘之法。具能乘所乘。乘义乃备。乘权
乘实。明所乘之法。身权身实。辨能乘之人。然正道未
曾人法。无名于中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故作人法之
名。欲令众生因此名相悟无名于。前章巳明所乘之
法竟。令次辨能乘之人。问曰。何故先明所乘法。后辨
能乘人。答曰。所乘之法。即是教。能乘人。谓化主。但教
正被缘。缘禀三乘之教。遂生对执。故破于三病。明三
是方便法。一乘是真实法。辨教既竟。次论教主。故明
身权身实。又乘权实中。此是自病。身权实中。谓迷他
病。自病者。自非究竟。谓是究竟。他病者。迷佛真应两
身。自病为切。故先破之。他病赊缓。故后破之。又说身
权实者。为成乘权实也。若能乘之人身者。有生灭。寿
有始终者。则一乘义不成。以一乘即是法身。法身既
生灭始终。一乘亦生灭始终。则与二乘同。何名一极。
又昔教明二乘人。今教又是二乘。即破十方三世佛
一乘根本教。既无一乘。亦无二乘。则破权实世出世
释坐如来座。夫论不忍者。见有众生及有自心故尔。
依正观。五求众生不得。五求心不得。何处不忍耶。问
曰。何人总菩萨耶。答曰。法华经破上七人来。总菩萨
也。
* 见宝塔品
此品来意。义非一途。若三分明者。初辨乘权乘实。次
明身权身实。此经文虽七卷。宗归一乘。但一乘有二。
谓能乘人。及所乘之法。具能乘所乘。乘义乃备。乘权
乘实。明所乘之法。身权身实。辨能乘之人。然正道未
曾人法。无名于中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故作人法之
名。欲令众生因此名相悟无名于。前章巳明所乘之
法竟。令次辨能乘之人。问曰。何故先明所乘法。后辨
能乘人。答曰。所乘之法。即是教。能乘人。谓化主。但教
正被缘。缘禀三乘之教。遂生对执。故破于三病。明三
是方便法。一乘是真实法。辨教既竟。次论教主。故明
身权身实。又乘权实中。此是自病。身权实中。谓迷他
病。自病者。自非究竟。谓是究竟。他病者。迷佛真应两
身。自病为切。故先破之。他病赊缓。故后破之。又说身
权实者。为成乘权实也。若能乘之人身者。有生灭。寿
有始终者。则一乘义不成。以一乘即是法身。法身既
生灭始终。一乘亦生灭始终。则与二乘同。何名一极。
又昔教明二乘人。今教又是二乘。即破十方三世佛
一乘根本教。既无一乘。亦无二乘。则破权实世出世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8a 页 X27-0508.png
一切法也。今明二乘自生灭始终。一乘则无生灭始
终。故与二乘为异。又见塔品。正破执法华经。佛是无
常者。以佛见未来有人。谓此经明佛是生灭无常。故
多宝涌现。明法身不生灭故常住也。下明开塔。为破
䨱相常者。开塔了了见多宝不灭。则悟法身亦然。问
曰。若尔则同半满。明佛是常。答曰。上来巳设多宝。所
以现者。为对无常病。故说常耳。无常病消。常药亦癈。
故不同半满也。又正道未曾常无常。亦非常无常。作
无常方便。即释迦是也。今非常无常。作常方便。谓多
宝是。欲令因此常无常。悟法身非常无常。未曾释
迦亦非多宝。又约缘故来者。明乘权实正破二乘。令
二乘回小入大。故经云。为声闻说是法华经。三根声
闻并皆得记。今说身之权实。为诸菩萨。令菩萨修因
趣果。问曰。为何等菩萨。答曰。从此去竟经。有二种菩
萨。一三根是回小入大菩萨。二直往菩萨。此之二人。
闻身权实。并皆得悟。故分别功德品明十二种菩萨
利益。问曰。前章亦为菩萨不。答曰。傍为也。故经云。菩
萨。闻是法。疑网皆巳除。菩萨无自保究竟之病不生。
为菩萨也。问曰。后段亦应有为声闻。答曰。后文无复
声闻。故法师品云。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随喜。皆
与授记。
问云何是身权实耶。答曰。如三种法轮。一者双说。二
者双䨱。三者双开。发说者。十方三世佛。为大事因缘
故。出现于世。谓说身无生灭寿无始终。为令一切众
终。故与二乘为异。又见塔品。正破执法华经。佛是无
常者。以佛见未来有人。谓此经明佛是生灭无常。故
多宝涌现。明法身不生灭故常住也。下明开塔。为破
䨱相常者。开塔了了见多宝不灭。则悟法身亦然。问
曰。若尔则同半满。明佛是常。答曰。上来巳设多宝。所
以现者。为对无常病。故说常耳。无常病消。常药亦癈。
故不同半满也。又正道未曾常无常。亦非常无常。作
无常方便。即释迦是也。今非常无常。作常方便。谓多
宝是。欲令因此常无常。悟法身非常无常。未曾释
迦亦非多宝。又约缘故来者。明乘权实正破二乘。令
二乘回小入大。故经云。为声闻说是法华经。三根声
闻并皆得记。今说身之权实。为诸菩萨。令菩萨修因
趣果。问曰。为何等菩萨。答曰。从此去竟经。有二种菩
萨。一三根是回小入大菩萨。二直往菩萨。此之二人。
闻身权实。并皆得悟。故分别功德品明十二种菩萨
利益。问曰。前章亦为菩萨不。答曰。傍为也。故经云。菩
萨。闻是法。疑网皆巳除。菩萨无自保究竟之病不生。
为菩萨也。问曰。后段亦应有为声闻。答曰。后文无复
声闻。故法师品云。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随喜。皆
与授记。
问云何是身权实耶。答曰。如三种法轮。一者双说。二
者双䨱。三者双开。发说者。十方三世佛。为大事因缘
故。出现于世。谓说身无生灭寿无始终。为令一切众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8b 页 X27-0508.png
生。舍生灭身。始终之寿。即是逼引教门。令起欣厌之
观。说法身无生灭。寿无始终。令物欣之。辨生灭身始
终寿。便物厌之。此谓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但为众
生不堪闻无生灭身无始终寿。故䨱实身实寿。说生
灭之身始终之寿。所以双䨱。明为欲同物故。所以须
同者。佛身无生灭。寿无始终。众生身有生灭。寿有始
终。何由犹得与物同。今先与物同。然后令物同圣身。
身亦有生灭始终。既脩道成圣。众生亦然。喻如同前
外道。然后方得返之。但执教之流。更谓佛身实有生
灭。寿有始终。不识如来真实身寿。于佛身起轻劣想。
不求佛道。是故双开。明生灭身是方便。无生灭身是
真实。寿亦然也。始终是方便。无始终是真实。是双开。
又前用生灭身寿始终。调柔其心。然后始得真实身
寿也。此是十方三世根本身寿。支末身寿。摄末归本
身寿。十方既尔。释迦亦然。但约一期。凡有三种。一约
时。初成道。为大菩萨说根本身寿。次为凡夫二乘小
行菩萨。八相成道。说支末身寿。至灵山。还说根本身
寿。二者其间不定。为二乘自说支末。为菩萨说根本。
三言一时之中。随所闻见。如上秘密法轮。二乘自闻
支末。菩萨自闻根本。释迦既有此三。十方诸佛亦尔
也。问曰。为菩萨说无生灭身。为二乘说生灭身。此事
可明。昔亦得为二乘说无生灭身不。答曰。昔为二乘
说大乘。令密舍小得大。为二乘说法身。亦令密舍求
佛身也。问曰。昔既得说法身无生灭。亦得说寿无始
观。说法身无生灭。寿无始终。令物欣之。辨生灭身始
终寿。便物厌之。此谓十方三世佛出世大意。但为众
生不堪闻无生灭身无始终寿。故䨱实身实寿。说生
灭之身始终之寿。所以双䨱。明为欲同物故。所以须
同者。佛身无生灭。寿无始终。众生身有生灭。寿有始
终。何由犹得与物同。今先与物同。然后令物同圣身。
身亦有生灭始终。既脩道成圣。众生亦然。喻如同前
外道。然后方得返之。但执教之流。更谓佛身实有生
灭。寿有始终。不识如来真实身寿。于佛身起轻劣想。
不求佛道。是故双开。明生灭身是方便。无生灭身是
真实。寿亦然也。始终是方便。无始终是真实。是双开。
又前用生灭身寿始终。调柔其心。然后始得真实身
寿也。此是十方三世根本身寿。支末身寿。摄末归本
身寿。十方既尔。释迦亦然。但约一期。凡有三种。一约
时。初成道。为大菩萨说根本身寿。次为凡夫二乘小
行菩萨。八相成道。说支末身寿。至灵山。还说根本身
寿。二者其间不定。为二乘自说支末。为菩萨说根本。
三言一时之中。随所闻见。如上秘密法轮。二乘自闻
支末。菩萨自闻根本。释迦既有此三。十方诸佛亦尔
也。问曰。为菩萨说无生灭身。为二乘说生灭身。此事
可明。昔亦得为二乘说无生灭身不。答曰。昔为二乘
说大乘。令密舍小得大。为二乘说法身。亦令密舍求
佛身也。问曰。昔既得说法身无生灭。亦得说寿无始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8c 页 X27-0508.png
终。答曰。若辨法身无生灭。即非三世。故无始终。二乘
亦得闻也。若如寿量品。明久巳成佛。则昔未说也。问
曰。华严之会。说无生灭始终。何佛说之。释迦亦尔。答
曰。若论教主则不定。且据华严。分二佛二土二教二
徒众者。华严是卢舍那佛。说法身无生灭始终。梵网
经明华叶释迦。往舍那听法后。还七处八会说之。则
是释迦说也。若为二乘人者。一化始终。但是丈六释
迦说一切教。菩萨随所见而说也。问曰。分二身二土。
但初成道有。华严后去亦有耶。答曰。菩萨所见乃至
未有释迦。及释迦巳灭。常有净土舍那教门徒众。故
祇桓时有华严事。像法决疑经云。或见我今夜涅槃。
或见我为报佛。百千释迦围绕。乃至此经明净土不
毁。须总相知。不可具叙也。
就此章。大开为二。初明身权身实。次辨流通。前乘权
实。义亦如是。初明身权实。即是智慧。次辨流通。叙其
功德。初是辨果。次明其因。二门各四。初门四者。一辨
宝塔涌现。二明现塔之意。三者开塔。四两佛并坐。初
章总有十句。大分二别。九句叙塔之形。一句明佛出
声。九句中复二。初八句正明塔现。次句叙天龙供养。
八句即为八义。尔时者。明塔涌现时。乘权乘实中云。
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身权身实。义亦如是。自昔乃至经之初分。并得说。今
是说时。故出现也。佛者。第二句。多宝所以现者。为开
释迦佛法身。佛不生灭。方便生灭。故明佛也。前者。第
亦得闻也。若如寿量品。明久巳成佛。则昔未说也。问
曰。华严之会。说无生灭始终。何佛说之。释迦亦尔。答
曰。若论教主则不定。且据华严。分二佛二土二教二
徒众者。华严是卢舍那佛。说法身无生灭始终。梵网
经明华叶释迦。往舍那听法后。还七处八会说之。则
是释迦说也。若为二乘人者。一化始终。但是丈六释
迦说一切教。菩萨随所见而说也。问曰。分二身二土。
但初成道有。华严后去亦有耶。答曰。菩萨所见乃至
未有释迦。及释迦巳灭。常有净土舍那教门徒众。故
祇桓时有华严事。像法决疑经云。或见我今夜涅槃。
或见我为报佛。百千释迦围绕。乃至此经明净土不
毁。须总相知。不可具叙也。
就此章。大开为二。初明身权身实。次辨流通。前乘权
实。义亦如是。初明身权实。即是智慧。次辨流通。叙其
功德。初是辨果。次明其因。二门各四。初门四者。一辨
宝塔涌现。二明现塔之意。三者开塔。四两佛并坐。初
章总有十句。大分二别。九句叙塔之形。一句明佛出
声。九句中复二。初八句正明塔现。次句叙天龙供养。
八句即为八义。尔时者。明塔涌现时。乘权乘实中云。
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身权身实。义亦如是。自昔乃至经之初分。并得说。今
是说时。故出现也。佛者。第二句。多宝所以现者。为开
释迦佛法身。佛不生灭。方便生灭。故明佛也。前者。第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9a 页 X27-0509.png
三句。叙出方。即是上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
无上道。今欲于佛前。舍生灭方便。说无生灭真实也。
有七宝塔。第四句。叙塔名。所以多宝塔现者。上乘权
实以人开法。故以释迦之人。开二乘为方便。一乘为
真实。今以人开人。故以多宝之人。开释迦之身权实。
所以用人开人者。明古佛既其不灭。今佛岂是灭耶。
又巳谢之身。既其不灭。当灭之佛。岂是灭耶。又眼见
巳灭之佛。既其不灭耳。开释迦当灭。宁是灭耶。是故
举塔。又上乘权实。名为自开。以释迦昔自于一说三。
故还自开三显一。今是他开。要须前叙他佛不灭为
證。然后释迦顺同。故明他。又上是说法轮。今是神通
轮。开二章皆得互现也。
高五百由旬。广二百五十者。叙塔形量也。未深见旨。
聊拟仪之。大车之中。有其高广。大车即是宝塔。车为
所乘。人为能乘。塔为所住。人为能住。故经云。佛自住
大乘。但随义立名。故有车有塔。车中之高。对凡夫之
下。辨广形。二乘之小。今亦然矣。高出凡夫四生之外。
故云五百。是故不生。横超二死之表。称二百五十。名
为不灭。即序中四趣无以摄其生。二死无以化其体。
明法身不生灭也。又高出四句之表。故云五百。龙树
云。如来在世时。不言有与无。亦有及亦无。非有与非
无。佛灭后亦有此四句。可例之。多宝之亡。道超四句。
释迦之存。义亦如是。广二百五十者。前明超四句之
外。今序出百非之表。初释影经。后意依论。从地涌出。
无上道。今欲于佛前。舍生灭方便。说无生灭真实也。
有七宝塔。第四句。叙塔名。所以多宝塔现者。上乘权
实以人开法。故以释迦之人。开二乘为方便。一乘为
真实。今以人开人。故以多宝之人。开释迦之身权实。
所以用人开人者。明古佛既其不灭。今佛岂是灭耶。
又巳谢之身。既其不灭。当灭之佛。岂是灭耶。又眼见
巳灭之佛。既其不灭耳。开释迦当灭。宁是灭耶。是故
举塔。又上乘权实。名为自开。以释迦昔自于一说三。
故还自开三显一。今是他开。要须前叙他佛不灭为
證。然后释迦顺同。故明他。又上是说法轮。今是神通
轮。开二章皆得互现也。
高五百由旬。广二百五十者。叙塔形量也。未深见旨。
聊拟仪之。大车之中。有其高广。大车即是宝塔。车为
所乘。人为能乘。塔为所住。人为能住。故经云。佛自住
大乘。但随义立名。故有车有塔。车中之高。对凡夫之
下。辨广形。二乘之小。今亦然矣。高出凡夫四生之外。
故云五百。是故不生。横超二死之表。称二百五十。名
为不灭。即序中四趣无以摄其生。二死无以化其体。
明法身不生灭也。又高出四句之表。故云五百。龙树
云。如来在世时。不言有与无。亦有及亦无。非有与非
无。佛灭后亦有此四句。可例之。多宝之亡。道超四句。
释迦之存。义亦如是。广二百五十者。前明超四句之
外。今序出百非之表。初释影经。后意依论。从地涌出。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9b 页 X27-0509.png
疏中巳辨。一示涅槃之体本自有之。故或裂而现。二
昔生灭之教。䨱无生之身。今癈生灭方便。无生之身
便显。三众生心垢之地。鄣宝相之身。故不得说。垢累
将倾。便得闻教也。住在空中。明塔出处。宝塔所以升
空者。欲明法身栖实相土。即土照权实义。土权实者。
此品明三身三土。三身者。多宝表法身。分身谓应身。
释迦为化身。三土者。法身住实相土。应身居宝玉之
净。化身处土沙之秽。实相土是实。馀二是方便。今欲
令舍净秽二。悟非净秽不二。故多宝尔实于土也。种
种宝物而庄挍之。此明塔庄严具。准大车高广。叙超
凡超圣。明累无不尽。今谓德无不圆。五千栏楯者。例
大车中。即力无畏。十力内照如栏。无畏外用为楯。龛
室千万者。例叹长者德中。多有田宅。即是慈悲荫䨱
于物。故称龛室。遍遮众苦。普与物乐。故言千万。即大
车白牛义也。无数幢幡。即大车中。张设幰盖。谓智慧
力。智慧高显如幢。又摧邪显正。下利上弘。并是慧力。
故如幢也。七辨巧说回转适悦如幡。八音美妙。故称
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者。即大车中。四面悬铃。谓
佛有大神力。觉悟一切也。四面出香者。净名中。以戒
品为涂香。配此文不便。依无量义。大庄严王菩萨叹
佛道风。德香薰一切。此既结句。当知圆德内充。外勋
一切。使无德者同佛旃檀。其诸幡盖者。上来别叙诸
德。今叹一一德。皆摄一切德也。高至四天王宫。明塔
所至处。唯是法身。乃穷常乐我净四德之理。无常苦
昔生灭之教。䨱无生之身。今癈生灭方便。无生之身
便显。三众生心垢之地。鄣宝相之身。故不得说。垢累
将倾。便得闻教也。住在空中。明塔出处。宝塔所以升
空者。欲明法身栖实相土。即土照权实义。土权实者。
此品明三身三土。三身者。多宝表法身。分身谓应身。
释迦为化身。三土者。法身住实相土。应身居宝玉之
净。化身处土沙之秽。实相土是实。馀二是方便。今欲
令舍净秽二。悟非净秽不二。故多宝尔实于土也。种
种宝物而庄挍之。此明塔庄严具。准大车高广。叙超
凡超圣。明累无不尽。今谓德无不圆。五千栏楯者。例
大车中。即力无畏。十力内照如栏。无畏外用为楯。龛
室千万者。例叹长者德中。多有田宅。即是慈悲荫䨱
于物。故称龛室。遍遮众苦。普与物乐。故言千万。即大
车白牛义也。无数幢幡。即大车中。张设幰盖。谓智慧
力。智慧高显如幢。又摧邪显正。下利上弘。并是慧力。
故如幢也。七辨巧说回转适悦如幡。八音美妙。故称
璎珞。宝铃万亿。而悬其上者。即大车中。四面悬铃。谓
佛有大神力。觉悟一切也。四面出香者。净名中。以戒
品为涂香。配此文不便。依无量义。大庄严王菩萨叹
佛道风。德香薰一切。此既结句。当知圆德内充。外勋
一切。使无德者同佛旃檀。其诸幡盖者。上来别叙诸
德。今叹一一德。皆摄一切德也。高至四天王宫。明塔
所至处。唯是法身。乃穷常乐我净四德之理。无常苦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09c 页 X27-0509.png
四事。为生死之下。常乐我常四德。是法身之高。故普
贤观云。毗卢遮那住常寂光土。常波罗蜜所摄成处。
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
离身心相处。普贤观。还论法华及多宝事。故用彼释
此。三千三天下。自上八章。称叹法身。此下明因崇于
果。谓三十心人。以十地诸菩萨等。崇仰果德。
尔时宝塔中。第二明塔出声。叙出声有二。初叹印于
法。成乘权乘实。使未信者信。巳信者逾明。二显法身
不灭。开身权身实义也。
尔时四众。第二明塔现意。总现意略有三种。一宝塔
升空。谓明一实相土。叹印于法。辨唯有一法。多宝发
声。明唯有一人。所以显此三者。欲合一切众生。同住
一实相土。同乘一乘法。同成能乘人。无复九道处。无
复九道法。亦无九道人。即是上文一相一味。常寂灭
相。就文为二。初段问。次佛答。问中。先大众疑。次兴问。
皆得法喜者。既是法身相出。[穴/俱]资众会。令悟法身。故
得法喜。大乐说者。众生大乐机欲将发。菩萨知之。仍
为兴问。名大乐说。佛答中亦二。初开两章门。次发释
二门。两章门者。一宝塔。二全身。乃往过去。释二章门
为二。初正释。二章门。次明涌现意。意有二。初通明十
方涌现。次别明释迦佛所涌现。叙多宝于十方世界
出现者。欲遍十方诸佛土权实。法权实。身权实也。以
遍开十方佛三种权实。则正无不显。遍彼十方诸佛。
禀三种权实之迷。谓邪无不摧。又遍开十方三种权
贤观云。毗卢遮那住常寂光土。常波罗蜜所摄成处。
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
离身心相处。普贤观。还论法华及多宝事。故用彼释
此。三千三天下。自上八章。称叹法身。此下明因崇于
果。谓三十心人。以十地诸菩萨等。崇仰果德。
尔时宝塔中。第二明塔出声。叙出声有二。初叹印于
法。成乘权乘实。使未信者信。巳信者逾明。二显法身
不灭。开身权身实义也。
尔时四众。第二明塔现意。总现意略有三种。一宝塔
升空。谓明一实相土。叹印于法。辨唯有一法。多宝发
声。明唯有一人。所以显此三者。欲合一切众生。同住
一实相土。同乘一乘法。同成能乘人。无复九道处。无
复九道法。亦无九道人。即是上文一相一味。常寂灭
相。就文为二。初段问。次佛答。问中。先大众疑。次兴问。
皆得法喜者。既是法身相出。[穴/俱]资众会。令悟法身。故
得法喜。大乐说者。众生大乐机欲将发。菩萨知之。仍
为兴问。名大乐说。佛答中亦二。初开两章门。次发释
二门。两章门者。一宝塔。二全身。乃往过去。释二章门
为二。初正释。二章门。次明涌现意。意有二。初通明十
方涌现。次别明释迦佛所涌现。叙多宝于十方世界
出现者。欲遍十方诸佛土权实。法权实。身权实也。以
遍开十方佛三种权实。则正无不显。遍彼十方诸佛。
禀三种权实之迷。谓邪无不摧。又遍开十方三种权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0a 页 X27-0510.png
实。即上无不弘。遍破十方三种之迷。下无不利。多宝
为益。不可胜言。普贤观经礼十方佛□□□竟。别礼
多宝重罪鄣。今塔涌出。以此推之。知有重益。问何故
叙多宝十方涌现。答既开三种权实。恐物惊惮。谓多
宝化偏。故明十方道同。故此会生信也。次明今日涌
现意。正破释迦缘迷。开释迦三权实也。问曰。具开十
方。及释迦三权实。以何为正也。答身权实为正也。
释普集分身。而所乘之法。唯有于三。谓二乘及佛乘。
能乘之人。亦有三人。即是三佛。多宝是法身之相。为
法身佛。分身在净土中。化诸菩萨。谓应身佛释迦
居秽国。谓化身佛。所乘法中。亦有三种。一者用一
破二。故经云。唯此一事实。馀二非真。二借二破三。故
经文尚无缘觉之第二。宁有声闻之第三。三者用
权破实。故经云。三是方便。非真实也。然所乘法中。既
具三义。能乘之人。亦具三义。一用一破二。唯法身是
实。馀二身非真。金光明云。唯法身是实。馀二身是假
名。有非真实也。二者用二破三。明净土应身。尚皆非
实。秽土丈六。宁是实也。故此经叙分身佛。皆云是化。
则知释迦是化中之化。故非真也。三者用权破实。唯
有一乘。方便说三。故三非真。今亦尔。唯有法身。是其
真实。方便说三。故三非真实。次将身例土。亦有三义。
一用一斥二。唯一实相土是真。净之与秽。皆是方便。
二借二破二。十方净土之佛。既其是化。所栖净土。宁
是真耶。十方净土。尚其非真。释迦秽国。宁是实耶。三
为益。不可胜言。普贤观经礼十方佛□□□竟。别礼
多宝重罪鄣。今塔涌出。以此推之。知有重益。问何故
叙多宝十方涌现。答既开三种权实。恐物惊惮。谓多
宝化偏。故明十方道同。故此会生信也。次明今日涌
现意。正破释迦缘迷。开释迦三权实也。问曰。具开十
方。及释迦三权实。以何为正也。答身权实为正也。
释普集分身。而所乘之法。唯有于三。谓二乘及佛乘。
能乘之人。亦有三人。即是三佛。多宝是法身之相。为
法身佛。分身在净土中。化诸菩萨。谓应身佛释迦
居秽国。谓化身佛。所乘法中。亦有三种。一者用一
破二。故经云。唯此一事实。馀二非真。二借二破三。故
经文尚无缘觉之第二。宁有声闻之第三。三者用
权破实。故经云。三是方便。非真实也。然所乘法中。既
具三义。能乘之人。亦具三义。一用一破二。唯法身是
实。馀二身非真。金光明云。唯法身是实。馀二身是假
名。有非真实也。二者用二破三。明净土应身。尚皆非
实。秽土丈六。宁是实也。故此经叙分身佛。皆云是化。
则知释迦是化中之化。故非真也。三者用权破实。唯
有一乘。方便说三。故三非真。今亦尔。唯有法身。是其
真实。方便说三。故三非真实。次将身例土。亦有三义。
一用一斥二。唯一实相土是真。净之与秽。皆是方便。
二借二破二。十方净土之佛。既其是化。所栖净土。宁
是真耶。十方净土。尚其非真。释迦秽国。宁是实耶。三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0b 页 X27-0510.png
者用权破实。唯是一土故。方便说三故。三非真实。
问曰。三身三乘。既有根本支末摄末归本。土亦得然
不。答其义亦类。根本土。寻十方诸佛。为欲令众生住
法如中道第一义土故。出现于世。但众生未堪栖此
土。为例情薄者。示七宝之净。烦恼重者。现土沙之秽。
所以示净秽者。欲令众生悟非真净秽。住中道土也。
问曰。何以知分身佛。是三身中应耶。答此经叙十方
分身。皆是净土。纯有菩萨。无有二乘。而同性经金光
明摄论等。皆明应身化菩萨。居净土。化身化二乘。住
秽国也。问此经乃明分身是化佛。云何是应身。答曰。
斯有深旨。净土妙身。望于真佛。犹尚是化。秽土丈六
粗质。岂是真耶。又应身从法身出。化身从应身出。应
身尚是化而非真。化身是化中之化。岂是真实。问曰。
摄论云。二乘及地前菩萨。见化身佛。登地巳上。方见
应身。今云何二乘普见应身。答曰。金光明云。有四句。
一者应身非化身。谓地前身。则知应身位。通从地前
乃至登地。皆有应身。今摄论云。初地见应身者。此明
初地巳上见真如故。应身与真如相应者。即是内应
身。取本有义。名法身。与如相应。始有之义。名应身。初
地巳上。见此应身也。今言分身为应身者。此是外应
身。位通上下。今约大小二人。故开二身。化菩萨为应
身。化二乘名化身。此义后广论之。
问曰。何故前明多宝。后辨分身。答曰。有二次第。一事
次第。二义次第。事次第者。前有多宝出。次令集分身。
问曰。三身三乘。既有根本支末摄末归本。土亦得然
不。答其义亦类。根本土。寻十方诸佛。为欲令众生住
法如中道第一义土故。出现于世。但众生未堪栖此
土。为例情薄者。示七宝之净。烦恼重者。现土沙之秽。
所以示净秽者。欲令众生悟非真净秽。住中道土也。
问曰。何以知分身佛。是三身中应耶。答此经叙十方
分身。皆是净土。纯有菩萨。无有二乘。而同性经金光
明摄论等。皆明应身化菩萨。居净土。化身化二乘。住
秽国也。问此经乃明分身是化佛。云何是应身。答曰。
斯有深旨。净土妙身。望于真佛。犹尚是化。秽土丈六
粗质。岂是真耶。又应身从法身出。化身从应身出。应
身尚是化而非真。化身是化中之化。岂是真实。问曰。
摄论云。二乘及地前菩萨。见化身佛。登地巳上。方见
应身。今云何二乘普见应身。答曰。金光明云。有四句。
一者应身非化身。谓地前身。则知应身位。通从地前
乃至登地。皆有应身。今摄论云。初地见应身者。此明
初地巳上见真如故。应身与真如相应者。即是内应
身。取本有义。名法身。与如相应。始有之义。名应身。初
地巳上。见此应身也。今言分身为应身者。此是外应
身。位通上下。今约大小二人。故开二身。化菩萨为应
身。化二乘名化身。此义后广论之。
问曰。何故前明多宝。后辨分身。答曰。有二次第。一事
次第。二义次第。事次第者。前有多宝出。次令集分身。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0c 页 X27-0510.png
后明释迦开塔。一义次第者。多宝是法身相。故前明。
由法身有应身。由应有化。如金光明云。化身依应身。
应身依法身。法身无所依。净名亦云。依无住本。立一
切法。无所依也。三土亦次第。要由住非净秽土。故能
示应身净土。由应身净土。故乘化身。故有秽土。故文
中前明多宝土也。问曰。何故多宝唯一。分身则多。答
曰。多宝示法身相。故多宝唯一。应身迹用。故须多也。
问曰。何故分身多。释迦唯一。答曰。事中取释迦。当今
教主则一。有十方分身故多。据理之示十方净土。皆
是化非真。一秽丈六身岂是。十方净土。唯明一乘。故
一乘是实。一秽土明三。故三是方便。
问曰。亦得应身一化身多以不。答曰亦得。梵网经卢
舍那一身。示千百亿释迦。此明本一迹多也。问曰。亦
得云分身释迦是实佛。多宝为化不。答曰亦得。分身
实是应身。丈六实是化身。故名实佛。但是法身相。故
非真佛。问曰。何故两佛不明相。法身辨于相耶。答曰。
法身绝四句不可示。故假相辨之。二身可示。故不假
相辨也。土亦尔。法身土不可示。故寄虚空相辨之。二
土相显。不寄相辨也。
次普集分身称多宝愿者。多宝有行愿二事。遍破二
病。遍开二身。行门即是涌出及发声。破无常病。及显
法身。如上释。愿门普集十方分身佛。遍破法界。谓迹
身为实。开丈六为方便。有行门显法身。愿门开应化。
故以行愿二门。显三身寿也。问曰。何故开塔。答曰。欲
由法身有应身。由应有化。如金光明云。化身依应身。
应身依法身。法身无所依。净名亦云。依无住本。立一
切法。无所依也。三土亦次第。要由住非净秽土。故能
示应身净土。由应身净土。故乘化身。故有秽土。故文
中前明多宝土也。问曰。何故多宝唯一。分身则多。答
曰。多宝示法身相。故多宝唯一。应身迹用。故须多也。
问曰。何故分身多。释迦唯一。答曰。事中取释迦。当今
教主则一。有十方分身故多。据理之示十方净土。皆
是化非真。一秽丈六身岂是。十方净土。唯明一乘。故
一乘是实。一秽土明三。故三是方便。
问曰。亦得应身一化身多以不。答曰亦得。梵网经卢
舍那一身。示千百亿释迦。此明本一迹多也。问曰。亦
得云分身释迦是实佛。多宝为化不。答曰亦得。分身
实是应身。丈六实是化身。故名实佛。但是法身相。故
非真佛。问曰。何故两佛不明相。法身辨于相耶。答曰。
法身绝四句不可示。故假相辨之。二身可示。故不假
相辨也。土亦尔。法身土不可示。故寄虚空相辨之。二
土相显。不寄相辨也。
次普集分身称多宝愿者。多宝有行愿二事。遍破二
病。遍开二身。行门即是涌出及发声。破无常病。及显
法身。如上释。愿门普集十方分身佛。遍破法界。谓迹
身为实。开丈六为方便。有行门显法身。愿门开应化。
故以行愿二门。显三身寿也。问曰。何故开塔。答曰。欲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1a 页 X27-0511.png
使此土十方。义皆分明。上虽云多宝开释迦三权实。
及十方佛三种权实。犹未分明。开塔睹形闻声。前义
方显。是故开塔。问曰。何故十方佛。及释迦同开塔。答
曰。欲明说应化两身同开法身。如上说二乘。为开一
乘。问曰。何故令释迦开而不共开。答曰。多宝分身。并
为开释迦也。以释迦之缘禀教。谓佛无常。及丈六为
实。故多宝显释迦常。分身明释迦丈六非实。故令释
迦开。即是开释迦也。问曰。何故放白豪光召分身。答
曰。前表说中道法。今表说中道人。并是开人法权实。
义最显明。如白豪也。又前示无漏法。今表无漏人也。
放一光者。上明虽有三乘。唯一佛乘是实。今辨三身
唯一法身是实。故放一光也。反净者。身权既显。则化
主净故教门净。及国土徒众并净。乘权实中。未得四
净。故净名云。梵王与身子见土。身子见土不净。梵王
见净。此明二乘断常生灭观。不依佛慧。不得正观。故
不见净土。上来二乘执巳破。则心净故。见净土也。移
天人者。今是应身净土。唯菩萨见。人天二乘皆不见。
故移耳。此欲分大小化意也。无地狱天人者。无凡夫
爱见心。故见净也。此等具爱见。故不见净土。故云移
之。无山海者。显无高下故。见平坦土也。遣一侍者问
讯者。正欲开一法身用。故将一人。来使之也。问曰。大
众见多宝佛。何故叹未曾有。答曰。昔闻多宝巳谢。今
见其不灭。既睹非常之事。故发未曾有叹也。
释二佛共坐。多宝开塔出。声则闭塔明。常开塔出。声
及十方佛三种权实。犹未分明。开塔睹形闻声。前义
方显。是故开塔。问曰。何故十方佛。及释迦同开塔。答
曰。欲明说应化两身同开法身。如上说二乘。为开一
乘。问曰。何故令释迦开而不共开。答曰。多宝分身。并
为开释迦也。以释迦之缘禀教。谓佛无常。及丈六为
实。故多宝显释迦常。分身明释迦丈六非实。故令释
迦开。即是开释迦也。问曰。何故放白豪光召分身。答
曰。前表说中道法。今表说中道人。并是开人法权实。
义最显明。如白豪也。又前示无漏法。今表无漏人也。
放一光者。上明虽有三乘。唯一佛乘是实。今辨三身
唯一法身是实。故放一光也。反净者。身权既显。则化
主净故教门净。及国土徒众并净。乘权实中。未得四
净。故净名云。梵王与身子见土。身子见土不净。梵王
见净。此明二乘断常生灭观。不依佛慧。不得正观。故
不见净土。上来二乘执巳破。则心净故。见净土也。移
天人者。今是应身净土。唯菩萨见。人天二乘皆不见。
故移耳。此欲分大小化意也。无地狱天人者。无凡夫
爱见心。故见净也。此等具爱见。故不见净土。故云移
之。无山海者。显无高下故。见平坦土也。遣一侍者问
讯者。正欲开一法身用。故将一人。来使之也。问曰。大
众见多宝佛。何故叹未曾有。答曰。昔闻多宝巳谢。今
见其不灭。既睹非常之事。故发未曾有叹也。
释二佛共坐。多宝开塔出。声则闭塔明。常开塔出。声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1b 页 X27-0511.png
故开塔明常。则多宝常义巳显。所以显多宝常者。意
在显于释迦。故要之就座。又多宝出声。是多宝不灭。
则成毗卢舍那。多宝升空者。住常寂灭光土。释迦不
灭。亦成毗卢舍那。升空亦住常寂光土。今古二佛既
尔。一切诸佛类然。又法华论。二佛并坐。共成大事者。
谓共开二种权实。共破三迷。则上弘大道。下利群生。
名为大事。接众生在空者。自上巳来。二佛互相显。并
成毗卢舍那。同住寂光土。此明能化事竟。所以明能
化者。意在为物。今日大众。亦成毗卢舍那。同住真如
土。故接之升空。若尔者。则一切佛。及一切众生。同栖
一土也。
以大音声下。第二大段。次辨流通。亦是明因。就文有
四。此品初命觅持经人。提婆一品。第二叹于经力。成
命持经之义。第三大众自誓持经。即持品也。第四出
持经方法。即安乐行品。就初又二。前长行略命。次偈
广命。长行二意。一命持经。二发涌出缘由。所以命持
经者。令众起大愿行。即是行因。故得三权实果也。发
涌出缘由者。前巳开身权实。今欲开寿权实。成上身
权实。故大音普告。令下方闻之。又因命持经。故他方
大士请佛持经。止其所请。开发涌出缘由。故命弘经。
而言大音普告。八方大士。及下方菩萨。故称大也。又
令诸菩萨护持大法。得法身果。故名大音。又因此得
开寿量大法。故名大音。又因此说于远寿。有十二种
大益。八不思议瑞相。故名大音。欲以法华付嘱有在
在显于释迦。故要之就座。又多宝出声。是多宝不灭。
则成毗卢舍那。多宝升空者。住常寂灭光土。释迦不
灭。亦成毗卢舍那。升空亦住常寂光土。今古二佛既
尔。一切诸佛类然。又法华论。二佛并坐。共成大事者。
谓共开二种权实。共破三迷。则上弘大道。下利群生。
名为大事。接众生在空者。自上巳来。二佛互相显。并
成毗卢舍那。同住寂光土。此明能化事竟。所以明能
化者。意在为物。今日大众。亦成毗卢舍那。同住真如
土。故接之升空。若尔者。则一切佛。及一切众生。同栖
一土也。
以大音声下。第二大段。次辨流通。亦是明因。就文有
四。此品初命觅持经人。提婆一品。第二叹于经力。成
命持经之义。第三大众自誓持经。即持品也。第四出
持经方法。即安乐行品。就初又二。前长行略命。次偈
广命。长行二意。一命持经。二发涌出缘由。所以命持
经者。令众起大愿行。即是行因。故得三权实果也。发
涌出缘由者。前巳开身权实。今欲开寿权实。成上身
权实。故大音普告。令下方闻之。又因命持经。故他方
大士请佛持经。止其所请。开发涌出缘由。故命弘经。
而言大音普告。八方大士。及下方菩萨。故称大也。又
令诸菩萨护持大法。得法身果。故名大音。又因此得
开寿量大法。故名大音。又因此说于远寿。有十二种
大益。八不思议瑞相。故名大音。欲以法华付嘱有在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1c 页 X27-0511.png
者。寄八方大士护法。为法身因。唯因果二事。故云有
在。又寄在涌出菩萨。得开果寿成于法身。故言有在。
偈为二。初颂二佛集意。次命持经人。所以开此二
者。凡有两义。颂二佛集以明果。劝护法以脩因。二以
高励下。古佛今佛。尚为护法故来。大众是当来佛。宁
不弘护。颂二佛集。即两意。多宝集中三义。初意劝人。
次意叹法。第三意正为开法身。即是教门。分身亦三。
初意劝人。次意开法身。后意令。意令久住者。以开法
身常。名久住也。又十方佛集。世界清净。众生见之。起
奇特想。因此持经。故法得久住。
告诸大众下。命持经人。四命四释命弘经者令起大
愿行。弘通利人。即是行因。得法身果。初释云。三佛集
当知此意者。有两义。三佛即法应化。而同集者。欲开
身权实也。恐众未知。云当知此意。二者三佛共集。为
欲弘经。须解佛集为弘经意。问曰。现见弘法华者。布
满南北。云何难耶。答曰。略有三人非究竟。及䨱相常。
二人如前所述。第三师谓。经是常住。亦非弘经。经是
中道。非常无常。而以常义弘经。乃弘于常。非中道。又
是中道家总。此总判别三师。别约文明者。众人多谓。
前分明因。后章辨果。亦非弘经。前分实是辨果。而谓
明因。以果为因。乃弘因经。非弘果也。又后果分实。显
了明常。谓是无常。及䨱相明常。非弘果经。又度三百。
而立化城。度二百立真城。则化城居分段之外。真城
出变易之表。不明斯意。亦非弘经。又十方净土。三世
在。又寄在涌出菩萨。得开果寿成于法身。故言有在。
偈为二。初颂二佛集意。次命持经人。所以开此二
者。凡有两义。颂二佛集以明果。劝护法以脩因。二以
高励下。古佛今佛。尚为护法故来。大众是当来佛。宁
不弘护。颂二佛集。即两意。多宝集中三义。初意劝人。
次意叹法。第三意正为开法身。即是教门。分身亦三。
初意劝人。次意开法身。后意令。意令久住者。以开法
身常。名久住也。又十方佛集。世界清净。众生见之。起
奇特想。因此持经。故法得久住。
告诸大众下。命持经人。四命四释命弘经者令起大
愿行。弘通利人。即是行因。得法身果。初释云。三佛集
当知此意者。有两义。三佛即法应化。而同集者。欲开
身权实也。恐众未知。云当知此意。二者三佛共集。为
欲弘经。须解佛集为弘经意。问曰。现见弘法华者。布
满南北。云何难耶。答曰。略有三人非究竟。及䨱相常。
二人如前所述。第三师谓。经是常住。亦非弘经。经是
中道。非常无常。而以常义弘经。乃弘于常。非中道。又
是中道家总。此总判别三师。别约文明者。众人多谓。
前分明因。后章辨果。亦非弘经。前分实是辨果。而谓
明因。以果为因。乃弘因经。非弘果也。又后果分实。显
了明常。谓是无常。及䨱相明常。非弘果经。又度三百。
而立化城。度二百立真城。则化城居分段之外。真城
出变易之表。不明斯意。亦非弘经。又十方净土。三世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2a 页 X27-0512.png
佛集。盛开身权实。而谓但是命觅弘经之人。故非弘
法身之经。问曰。安乐行品不许论说他人好恶长短。
亦不轻慢诸馀法师。今云何叙他过失。答曰。大品云。
不说魔事魔罪。示道邪正。则是众生大恶知识。今欲
申明正教。破于邪说。是慈悲行。故无过也。十方三世
诸佛。慇勤称叹。凡夫毁呰。岂不痛哉。又若闻究竟之
经。即受持读诵。生难之想。若闻不了之义。即起轻劣
之心。上非圆诸佛。下误群生耶。
* 提婆达多品
此品来意。义有多途。依七会明之。上辨所乘之法。及
能乘之人。开顺权实竟。今此一品。次开违权实。释迦
一期。有兄弟二人。明违顺两用。上巳叙其顺。今以明
于违。释迦既尔。诸佛亦然。问曰。云何开违权实耶。答
曰。违顺互相开也。以顺开违者。昔明三乘真实。故闭
方便门。隐真实相。今明三乘方便。故方便门开。唯有
一乘。故真实相显。昔明身有生灭。故方便门闭。真实
相隐。今明生灭方便。故方便门开。身无生灭。真实相
显。释迦既尔。调达亦然。昔为三逆。故方便门闭。真实
相隐。今明方便示恶。故方便门开。实是善人。故真实
相显。次以违开顺者。塔品虽明迹身无常。本是常住。
但执情既久。取信未明。故引调达为例。实是极穷善。
权示极恶。释迦亦然。实无生灭。权示生灭。故以违开
顺也。又涅槃云。明具足信义。谓信佛常住一实之道。
调达实不破僧。用此为具足信者。若但信明一实之
法身之经。问曰。安乐行品不许论说他人好恶长短。
亦不轻慢诸馀法师。今云何叙他过失。答曰。大品云。
不说魔事魔罪。示道邪正。则是众生大恶知识。今欲
申明正教。破于邪说。是慈悲行。故无过也。十方三世
诸佛。慇勤称叹。凡夫毁呰。岂不痛哉。又若闻究竟之
经。即受持读诵。生难之想。若闻不了之义。即起轻劣
之心。上非圆诸佛。下误群生耶。
* 提婆达多品
此品来意。义有多途。依七会明之。上辨所乘之法。及
能乘之人。开顺权实竟。今此一品。次开违权实。释迦
一期。有兄弟二人。明违顺两用。上巳叙其顺。今以明
于违。释迦既尔。诸佛亦然。问曰。云何开违权实耶。答
曰。违顺互相开也。以顺开违者。昔明三乘真实。故闭
方便门。隐真实相。今明三乘方便。故方便门开。唯有
一乘。故真实相显。昔明身有生灭。故方便门闭。真实
相隐。今明生灭方便。故方便门开。身无生灭。真实相
显。释迦既尔。调达亦然。昔为三逆。故方便门闭。真实
相隐。今明方便示恶。故方便门开。实是善人。故真实
相显。次以违开顺者。塔品虽明迹身无常。本是常住。
但执情既久。取信未明。故引调达为例。实是极穷善。
权示极恶。释迦亦然。实无生灭。权示生灭。故以违开
顺也。又涅槃云。明具足信义。谓信佛常住一实之道。
调达实不破僧。用此为具足信者。若但信明一实之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2b 页 X27-0512.png
道及信法身常住。则但信圣人顺用。犹未信大圣违
用。故信不具足。今欲令信具足。故违顺双明。又此品
接上生者。塔品四命持经。今三叹经力。成前四命。三
叹经力。一叹经成果力。叹成因力。三叹速成因果力。
故说此品。又此品来者。圣教无方。适机而说。或见塔
而受悟。或说人而得道。即根缘次第。故有此品来也。
又上现塔。神通门。今说法门。皆是适机也。提婆者。天
也。达多者。热也。诸天见其生时。知造大罪。坏乱佛法。
心生热恼。故云天热。
品开三章。一明调达事。即叹经成佛力。二文殊智积
论义。叹经成因力。三龙女叹经速疾力。初章又四。一
过去世事。二会古今。明现世事。三授记。明未来世事。
四说品利益。初章又二。前长行。次偈颂。长行为三。初
求经。二说经。三报恩。文处易知。偈颂三。则三。初颂求
经。二颂说经。三颂报恩。
佛告巳下。明现在世事。即是广述果德。皆由值提婆
所辨。及叹经力。明叹调达。欲开违用。美经力。劝人持
经。次明授记者。小乘法中。记调达从地狱出。当成辟
支。号曰骨髓。此经记之。成天王佛。良以非善非恶。故
能善能恶。不大不小。大小适机。亦非因非果。非过去
非当。体绝百非。应形万用难思议。天王佛者。因既返
常会道。果亦同世顺真。智度论云。天王佛即俗人佛
也。食不须钵。衣异袈裟。如天王之治世。故云天王佛
也。二十中劫者。毗昙以十小劫为中劫。善生经用十
用。故信不具足。今欲令信具足。故违顺双明。又此品
接上生者。塔品四命持经。今三叹经力。成前四命。三
叹经力。一叹经成果力。叹成因力。三叹速成因果力。
故说此品。又此品来者。圣教无方。适机而说。或见塔
而受悟。或说人而得道。即根缘次第。故有此品来也。
又上现塔。神通门。今说法门。皆是适机也。提婆者。天
也。达多者。热也。诸天见其生时。知造大罪。坏乱佛法。
心生热恼。故云天热。
品开三章。一明调达事。即叹经成佛力。二文殊智积
论义。叹经成因力。三龙女叹经速疾力。初章又四。一
过去世事。二会古今。明现世事。三授记。明未来世事。
四说品利益。初章又二。前长行。次偈颂。长行为三。初
求经。二说经。三报恩。文处易知。偈颂三。则三。初颂求
经。二颂说经。三颂报恩。
佛告巳下。明现在世事。即是广述果德。皆由值提婆
所辨。及叹经力。明叹调达。欲开违用。美经力。劝人持
经。次明授记者。小乘法中。记调达从地狱出。当成辟
支。号曰骨髓。此经记之。成天王佛。良以非善非恶。故
能善能恶。不大不小。大小适机。亦非因非果。非过去
非当。体绝百非。应形万用难思议。天王佛者。因既返
常会道。果亦同世顺真。智度论云。天王佛即俗人佛
也。食不须钵。衣异袈裟。如天王之治世。故云天王佛
也。二十中劫者。毗昙以十小劫为中劫。善生经用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2c 页 X27-0512.png
九小劫。为一中劫。次说品利益。云不生疑惑者。昔明
其人造三逆罪。今辨弘一乘经。恐物惊惮。故诫令勿
疑。信此品得五种果报。凡有二义。一识大圣智慧善
巧。违顺适机。故种智慧业。二信穷善之人。示为极恶。
则知大圣慈悲深厚。种福德因。以具殖二因故得五
果报。如文所列。
于时下方。第二叹经能成因力。上明由经得佛。谓成
果力。今明由经二种菩萨并皆成就。谓成因力。二种
菩萨者。一直往。二回小入大。显在后文。此章七句。一
智积请多宝还。发起论端。二释迦心其所请。欲显经
力。
尔时文殊下。第三明文殊从海宫来。问曰。前不见文
殊之去。今云何辨来。答曰。有二义。一例如涅槃。初明
文殊来。中途共纯陀而去。后还与纯陀共来。今亦尔。
序品中。明文殊来。中间或可往化龙去。但文略不述。
今辨还来。二者肇公云。近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言
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不可事求。物性尚尔。况
至人乎。问曰。上品中。巳各变八方为净土。无大海山
河。今云何文殊从海出耶。答不体经旨。谓是相违。今
明有其深意。欲示净秽无定。出彼两缘。净缘则见净。
如上净土。秽缘见秽。故有龙宫。如人自见水。饿鬼则
见火。此欲明非净非秽。实相常寂光土义也。既明土
非净非秽。净秽出两缘。亦法身非应化。应化出两缘。
亦得即显乘无大小。大小出两缘。又净秽有二义。一
其人造三逆罪。今辨弘一乘经。恐物惊惮。故诫令勿
疑。信此品得五种果报。凡有二义。一识大圣智慧善
巧。违顺适机。故种智慧业。二信穷善之人。示为极恶。
则知大圣慈悲深厚。种福德因。以具殖二因故得五
果报。如文所列。
于时下方。第二叹经能成因力。上明由经得佛。谓成
果力。今明由经二种菩萨并皆成就。谓成因力。二种
菩萨者。一直往。二回小入大。显在后文。此章七句。一
智积请多宝还。发起论端。二释迦心其所请。欲显经
力。
尔时文殊下。第三明文殊从海宫来。问曰。前不见文
殊之去。今云何辨来。答曰。有二义。一例如涅槃。初明
文殊来。中途共纯陀而去。后还与纯陀共来。今亦尔。
序品中。明文殊来。中间或可往化龙去。但文略不述。
今辨还来。二者肇公云。近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言
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不可事求。物性尚尔。况
至人乎。问曰。上品中。巳各变八方为净土。无大海山
河。今云何文殊从海出耶。答不体经旨。谓是相违。今
明有其深意。欲示净秽无定。出彼两缘。净缘则见净。
如上净土。秽缘见秽。故有龙宫。如人自见水。饿鬼则
见火。此欲明非净非秽。实相常寂光土义也。既明土
非净非秽。净秽出两缘。亦法身非应化。应化出两缘。
亦得即显乘无大小。大小出两缘。又净秽有二义。一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3a 页 X27-0513.png
异质异处。二异质同处。上明异质异处。今明异质同
处。又上明异质异见。今明同质异见。
智积问文殊。第四问明也。文殊下。第五辨答。本声闻
在虚空中者。上化直往。今化回小入大。昔住但空。今
回但空。悟不但空。成菩萨也。尔时智积下。第六叹。初
偈叹弘道之人。次叹所弘之法。文殊言下。第七智积
虽有双叹。文殊推功法华成佛。命持经义。
智积问下。第三叹经速成因果力。上违顺皆是迟方
便。今明速方便。上男今女。上人今畜。上长今幼。此经
开一切方便门。示一切真实相。非迟非速。故能迟能
速。男女等亦尔方便。一近为成提婆违方便。二远成
释迦人法权实也。亦有七章。一问。二答。三难。四龙女
来。五身子难。六龙女答。七时众悟道。第二章云。刹那
顷发菩提心者。依伽耶山顶经。明四种发心。一初发
心。谓初地巳證圣处。名初发心。二行发心。自二地至
七地。更脩诸行。名行发心。三不退转发心。八地巳上
勉于三退。名不退发心。四一生补处发心。谓十地终
心。龙女若实成佛。则是后发心。若应成佛。通前三也。
智积菩萨下。第三难。言论未讫下。第四龙女来。时舍
利弗下。第五重难。尔时龙女下。第六答。龙女以一珠
奉佛者。上献一珠。下酬两难。财檀既具。法施亦圆。此
则辨才无滞。下明成佛。神力自在。又前无碍口。次无
碍身。即具无碍意。尔时娑婆下。第七说品利益也。
* 持品
处。又上明异质异见。今明同质异见。
智积问文殊。第四问明也。文殊下。第五辨答。本声闻
在虚空中者。上化直往。今化回小入大。昔住但空。今
回但空。悟不但空。成菩萨也。尔时智积下。第六叹。初
偈叹弘道之人。次叹所弘之法。文殊言下。第七智积
虽有双叹。文殊推功法华成佛。命持经义。
智积问下。第三叹经速成因果力。上违顺皆是迟方
便。今明速方便。上男今女。上人今畜。上长今幼。此经
开一切方便门。示一切真实相。非迟非速。故能迟能
速。男女等亦尔方便。一近为成提婆违方便。二远成
释迦人法权实也。亦有七章。一问。二答。三难。四龙女
来。五身子难。六龙女答。七时众悟道。第二章云。刹那
顷发菩提心者。依伽耶山顶经。明四种发心。一初发
心。谓初地巳證圣处。名初发心。二行发心。自二地至
七地。更脩诸行。名行发心。三不退转发心。八地巳上
勉于三退。名不退发心。四一生补处发心。谓十地终
心。龙女若实成佛。则是后发心。若应成佛。通前三也。
智积菩萨下。第三难。言论未讫下。第四龙女来。时舍
利弗下。第五重难。尔时龙女下。第六答。龙女以一珠
奉佛者。上献一珠。下酬两难。财檀既具。法施亦圆。此
则辨才无滞。下明成佛。神力自在。又前无碍口。次无
碍身。即具无碍意。尔时娑婆下。第七说品利益也。
* 持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3b 页 X27-0513.png
塔品中。四命弘经。次品三叹经力。大小二众。开上四
命。及三叹经力。咸于佛前。自誓持经。故以目品。亦有
三。初直往菩萨。自誓于此土持经。次回小入大。自誓
于他方持此经。三重命直往菩萨。周旋十方。弘通此
经。初二人者。药王命乘权乘实之终。乐说告身权实
之始。欲令异世同闻。故自誓宣持。次回小中亦二人。
初比丘。次比丘尼。各为二。比丘二者。一显名无学。二
密行学无学。自誓于他方持经。凡有二义。一示直往。
是十地深行。忍辱力强大。慈悲心厚。故能住此土弘
经。回小入大为十信。信义浅行。忍力犹弱。慈悲未深。
故他方弘经。二药王乐说。住此呵回小入大流。欲寄
彼斥此。令此改过。故托迹他方。尼中有二。初授记。次
弘经。文处易知。第三中有二。初明弘经。二者受命。命
弘经有三意。一前二人。各居彼此。犹未称佛心。故命
令周旋十方。彼此双化。故重命也。二欲令诸菩萨。述
弘经之方便。弘道者依而行之。三者上弘经人少。未
畅佛心。故重命多菩萨。问曰。何故眼视。答曰。一欲显
诸菩萨悬得佛意。二欲表诸菩萨既悬得佛意。亦悬
解经旨。堪弘道利人。三欲诫诸菩萨。
受命中有二。初叹德。即从座起下。第二受命弘经。又
二。一者住谦让门。二者顺佛意门。住谦让门者。佛虽
叹诸菩萨悬知佛意。及识经旨归。而诸菩萨不自显
德。故物不知佛意。一思不解。重思未悟。故云复作是
念。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3c 页 X27-0513.png
时诸菩萨下。第二顺佛意。即是三思方达。亦二。初长
行顺佛意。略自誓持经。请佛加护。二偈顺佛意。广自
誓持经。偈三。初标自誓弘经。次释自誓弘经。三结自
誓弘经。释中有二。初忍恶人。自誓弘经。次为善人。自
誓弘经。忍恶人中二。初忍天魔外道恶。次忍封执二
乘恶。鄣于一乘。唯此四人。故皆忍也。恶世中比丘下。
忍二乘恶。又二。初明恶人。次明人恶。各二。恶人中二
者。一邑。二山。文易知。而作如是言下。次明人恶。亦两。
一明作恶。二明作恶意。作恶中二章。一恶言谤法毁
人。菩萨能忍。二善言谤法毁人。菩萨能忍。初中又二。
一私处谤法毁人。二在众中谤法毁人。菩萨皆忍。为
斯所轻言下。第二善言谤法毁人。菩萨能忍。以大乘
经皆说众生本来是佛故。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
无差别。中论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小乘人闻
此言。则指斥学大乘者云。汝学大乘。明众生是佛。汝
应是佛耶。此言重意轻。故为名过。又此经云。持此经
者。随所至方。皆应礼拜。当以佛供而供养之。小乘人
闻于此言。若尔汝是佛耶。
浊劫恶世中下。明第二作恶意。亦二。初明外缘恶菩
萨能忍。世尊自当知下。内因恶菩萨能忍。前是天魔
恶。后是小乘恶。又前是爱恶。后为是见恶。
诸聚落城邑下。第二为善人弘经。馀结誓易知。
* 安乐行品
玄意及来意。如本疏。又上来明一法一人一土。皆是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4a 页 X27-0514.png
借一破异。若异病虽除。更封于一。一复成病。便不得
安乐。此五句皆是执病。不与道相应。为五见所缠。今
能心无所依。诸见皆净。与道相应。始是安乐。又释迦
佛。及十方佛。有体用二门。昔非同非异。作于异门。今
非异非同。作于同门。若执此同异。皆与理隔。若因此
同异。悟非同异。始是妙法。方是安乐。又此品来者。上
标乘标度。今释乘释度。标乘者。乘是宝乘直至道场。
标度者。度五百由旬。今明若依四行。则五百可越。一
场便到。故是释也。又此品来者。明忏悔断惑坐禅行
道之要也。忏悔者。罪从妄心生。能生之心既妄。所生
亦妄。事中忏悔。还是妄耳。但借其轻妄。以除重妄。故
妄根未拔。此品明实相观。实相之境既实。所生之观
亦实。故以实除妄。故妄便息。名实忏悔。断烦恼者。无
始来动心若不除。堕凡夫二乘。便起有所得心取相。
今得实观。此三自寂。前念观为无碍。后念观为解脱。
故烦恼清净。言坐禅者。凡夫二乘有所得生心动乱。
得实相观。斯事皆寂。即第一义禅。亦如斯而行。即是
行道。又得如实观。众行具足。无悭即檀。遮非为戒。馀
类尔。
又说此品者。上来明持经。今辨持经。如一一行中。各
明果报。又下叹梦觉安乐等。生起四行。第一毕竟空
行。正明菩萨妙于净观。馀三行。教菩萨外巧于涉动。
菩萨内得实相观。外为物弘经。凡对四境。以三行治
之。言四境者。一劣巳境。二胜巳境。三小乘境。四大乘
安乐。此五句皆是执病。不与道相应。为五见所缠。今
能心无所依。诸见皆净。与道相应。始是安乐。又释迦
佛。及十方佛。有体用二门。昔非同非异。作于异门。今
非异非同。作于同门。若执此同异。皆与理隔。若因此
同异。悟非同异。始是妙法。方是安乐。又此品来者。上
标乘标度。今释乘释度。标乘者。乘是宝乘直至道场。
标度者。度五百由旬。今明若依四行。则五百可越。一
场便到。故是释也。又此品来者。明忏悔断惑坐禅行
道之要也。忏悔者。罪从妄心生。能生之心既妄。所生
亦妄。事中忏悔。还是妄耳。但借其轻妄。以除重妄。故
妄根未拔。此品明实相观。实相之境既实。所生之观
亦实。故以实除妄。故妄便息。名实忏悔。断烦恼者。无
始来动心若不除。堕凡夫二乘。便起有所得心取相。
今得实观。此三自寂。前念观为无碍。后念观为解脱。
故烦恼清净。言坐禅者。凡夫二乘有所得生心动乱。
得实相观。斯事皆寂。即第一义禅。亦如斯而行。即是
行道。又得如实观。众行具足。无悭即檀。遮非为戒。馀
类尔。
又说此品者。上来明持经。今辨持经。如一一行中。各
明果报。又下叹梦觉安乐等。生起四行。第一毕竟空
行。正明菩萨妙于净观。馀三行。教菩萨外巧于涉动。
菩萨内得实相观。外为物弘经。凡对四境。以三行治
之。言四境者。一劣巳境。二胜巳境。三小乘境。四大乘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4b 页 X27-0514.png
境。劣巳境者。以无慢行治之。胜巳境者。用无嫉行治
之。小乘境者。则起悲心。于大乘境。起于慈行。故用三
行。对于四境。便得安乐。又菩萨内外两病。无始世来。
取相有得恼恼名内病。初行治之。外有四境。馀三行
治之。初行又有二。前明方便观。次正体观。住忍辱地
者。一于穷恶之世。弘极善道。理教相违。必多魔事。宜
须行忍。又始行人。久习凡夫二乘有所得烦恼。此名
为病。今欲行无所得观。即是服药。夫论服药。必动诸
病。宜应觉知须忍也。柔和善顺者。不令他恼。是故柔
和。他若来恼。巧须将顺。菩萨知是颠倒狂人。故将忍
心不惊之者。邪正二形。邪正两教。菩萨见闻不应惊
动。设见普贤。亦须安心。魔尚作佛。况普贤邪。但须观
其所说。与实相应即受。若不与实相应。即须回魔到实
相。内论云。自知不随他寂灭。又复于法无所行。第二正
体观。有二义。今前明两义。次融会之。两义者无戏论。
也初辨虚实两冥。缘观俱寂。名行处。初于法无所行。
谓不行虚妄四句。而观诸法实相。即是行绝四句实
相观。此初叹意也。亦不行者。亦不行实相观也。小品
云。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大品云。菩萨不行真实法。
亦不行无真实法。即其事也。不分别者。上求虚实两
冥。今缘观俱寂。不见境智能所照。及能发所发。境为
所缘。境为能发。智为所发。智度论云。缘是一边。观是
一边。离此二边。名为中道。
次依后偈及正法华。释此文。从初至亦不行。辨法无
之。小乘境者。则起悲心。于大乘境。起于慈行。故用三
行。对于四境。便得安乐。又菩萨内外两病。无始世来。
取相有得恼恼名内病。初行治之。外有四境。馀三行
治之。初行又有二。前明方便观。次正体观。住忍辱地
者。一于穷恶之世。弘极善道。理教相违。必多魔事。宜
须行忍。又始行人。久习凡夫二乘有所得烦恼。此名
为病。今欲行无所得观。即是服药。夫论服药。必动诸
病。宜应觉知须忍也。柔和善顺者。不令他恼。是故柔
和。他若来恼。巧须将顺。菩萨知是颠倒狂人。故将忍
心不惊之者。邪正二形。邪正两教。菩萨见闻不应惊
动。设见普贤。亦须安心。魔尚作佛。况普贤邪。但须观
其所说。与实相应即受。若不与实相应。即须回魔到实
相。内论云。自知不随他寂灭。又复于法无所行。第二正
体观。有二义。今前明两义。次融会之。两义者无戏论。
也初辨虚实两冥。缘观俱寂。名行处。初于法无所行。
谓不行虚妄四句。而观诸法实相。即是行绝四句实
相观。此初叹意也。亦不行者。亦不行实相观也。小品
云。如来所得法。无实无虚。大品云。菩萨不行真实法。
亦不行无真实法。即其事也。不分别者。上求虚实两
冥。今缘观俱寂。不见境智能所照。及能发所发。境为
所缘。境为能发。智为所发。智度论云。缘是一边。观是
一边。离此二边。名为中道。
次依后偈及正法华。释此文。从初至亦不行。辨法无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4c 页 X27-0514.png
生观。故后偈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
实法。故知辨法无生。不分别者。明众生无生观。故后
偈云。亦不分别。是男是女。即其事也。所以辨法无生。
后明人无生者。有两义。一者今是说门。从深至浅。故
前除法。次泯于人。二者前浅后深。修行次第。前正辨
法空。后破人者。辨无观主。即是泯观。故下半偈云。不
得诸法。不知不见。即證也。然生法两缘观俱寂。此中
说为行处。涅槃中用为圣行。有四谛二谛一谛无谛
无论。今文具之。见虚实缘观即是邪观。名集谛。集谛
感苦。即是苦谛。若了虚实缘观本自不生故虚实灭。
名为灭谛。如斯了悟。即是道谛。故具四谛也。二谛者。
于颠倒人。有虚实缘观。名世谛。于菩萨即毕竟空。为
第一义。故具二谛。一谛者。缘观本不生。故无苦集。今
亦不灭。故无灭道。即一谛也。有多故有一。多无故一
亦无。即无谛也。又此文即佛性隐显义也。有缘观故。
佛性即隐也。缘观俱寂故。佛性显也。
释近处。与上意者。前明虚实两冥缘观俱寂。故为深。
今但寂缘。未明泯观。所以为浅。今文正辨菩萨。作二
谛观者。欲离恶父母。求善父母。离恶父母者。无始来
贪爱为母。无明为父。受六道生。今欲别此父母。故学
二谛观。学第一义。发生正智。学世谛观。生于后智。二
慧具故。法身便成。二谛是佛法大宗。迷悟根本。不可
不知。但此义难明。释之多谬也。今依龙树中论四谛
品云。一切法本性空。于凡夫颠倒谓为有。名世谛。诸
实法。故知辨法无生。不分别者。明众生无生观。故后
偈云。亦不分别。是男是女。即其事也。所以辨法无生。
后明人无生者。有两义。一者今是说门。从深至浅。故
前除法。次泯于人。二者前浅后深。修行次第。前正辨
法空。后破人者。辨无观主。即是泯观。故下半偈云。不
得诸法。不知不见。即證也。然生法两缘观俱寂。此中
说为行处。涅槃中用为圣行。有四谛二谛一谛无谛
无论。今文具之。见虚实缘观即是邪观。名集谛。集谛
感苦。即是苦谛。若了虚实缘观本自不生故虚实灭。
名为灭谛。如斯了悟。即是道谛。故具四谛也。二谛者。
于颠倒人。有虚实缘观。名世谛。于菩萨即毕竟空。为
第一义。故具二谛。一谛者。缘观本不生。故无苦集。今
亦不灭。故无灭道。即一谛也。有多故有一。多无故一
亦无。即无谛也。又此文即佛性隐显义也。有缘观故。
佛性即隐也。缘观俱寂故。佛性显也。
释近处。与上意者。前明虚实两冥缘观俱寂。故为深。
今但寂缘。未明泯观。所以为浅。今文正辨菩萨。作二
谛观者。欲离恶父母。求善父母。离恶父母者。无始来
贪爱为母。无明为父。受六道生。今欲别此父母。故学
二谛观。学第一义。发生正智。学世谛观。生于后智。二
慧具故。法身便成。二谛是佛法大宗。迷悟根本。不可
不知。但此义难明。释之多谬也。今依龙树中论四谛
品云。一切法本性空。于凡夫颠倒谓为有。名世谛。诸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5a 页 X27-0515.png
贤圣真知颠倒性空是实。于圣是第一义。故涅槃云。
一切世谛。于如来是第一义谛。亦应云。一切第一义。
于凡为世谛。问曰。无四。于凡四。有四句起不。答曰。于
凡谓起。理实不起。以实不起故。无六道起。亦无二乘
起九道起。亦无无起。乃至四句。问曰。为观令不起。为
本不起。答曰。本不起。故经云。诸法从本来寂灭相。中
论亦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问曰。四句本不起。
于凡心外。有四句境起不。答曰。细观论文。于凡心外
有四句境起。心外实无四句境。故百论云。心想言有
炎中水。炎中实无水起。摄论明幻等八喻。亦同。问曰。
心外无四句起。今四句息。心亦息不。答曰。心谓四句。
即是心作。故一切经论。皆是破心想。不破四句法。故
净名经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问曰。心外无四句境。
有此想心以不。答曰。能想如所想。四句既本来无。能
想之心亦空。故普贤观经。明十方诸佛。同令行者。观
心毕竟空不生。问曰。十方佛何故劝观无心。答曰。从
心谓有四句。如此观心不生。有何可示。问曰。凡夫无
四句。谓有四句。圣人何故说四句。答曰。随俗故说。欲
令因四悟本无四。问曰。凡夫无四谓四。圣随凡说四。
有四句起教不。答曰。凡四尚不起。圣四宁有。凡四不
起。故本无六道。圣四不起。亦无三乘界。故不增有六
道可化。亦无三世佛出。亦不吐一言。故像法决疑经
云。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度一人。不说一教。
释文。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者。观一切法空。明菩萨见
一切世谛。于如来是第一义谛。亦应云。一切第一义。
于凡为世谛。问曰。无四。于凡四。有四句起不。答曰。于
凡谓起。理实不起。以实不起故。无六道起。亦无二乘
起九道起。亦无无起。乃至四句。问曰。为观令不起。为
本不起。答曰。本不起。故经云。诸法从本来寂灭相。中
论亦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问曰。四句本不起。
于凡心外。有四句境起不。答曰。细观论文。于凡心外
有四句境起。心外实无四句境。故百论云。心想言有
炎中水。炎中实无水起。摄论明幻等八喻。亦同。问曰。
心外无四句起。今四句息。心亦息不。答曰。心谓四句。
即是心作。故一切经论。皆是破心想。不破四句法。故
净名经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问曰。心外无四句境。
有此想心以不。答曰。能想如所想。四句既本来无。能
想之心亦空。故普贤观经。明十方诸佛。同令行者。观
心毕竟空不生。问曰。十方佛何故劝观无心。答曰。从
心谓有四句。如此观心不生。有何可示。问曰。凡夫无
四句。谓有四句。圣人何故说四句。答曰。随俗故说。欲
令因四悟本无四。问曰。凡夫无四谓四。圣随凡说四。
有四句起教不。答曰。凡四尚不起。圣四宁有。凡四不
起。故本无六道。圣四不起。亦无三乘界。故不增有六
道可化。亦无三世佛出。亦不吐一言。故像法决疑经
云。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度一人。不说一教。
释文。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者。观一切法空。明菩萨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5b 页 X27-0515.png
空义。如实相。见不空义。但观于空。此与二乘不异。不
名智者。见空及以不空。行中道也。不颠倒者。离邪观
也。不动者。安住实相不动。明正观也。不退者。内惑不
能坏也。不转者。外缘不能转也。如虚空者。上是法说。
今弘喻。如中论及智度论。明虚空绝四句也。无所有
性者。上法譬辨空。似如破法。今明本性空也。一切言
断者。上明心境绝。此辨言语断也。不生不出不起者。
无六道因。故果不从六道业因生。无六道烦恼缘。故
六道果不从缘出。六道果不起。故云不起。无有六道
外名。亦无内相。故云无名无相。无所有者。明向是实
说。非为权教。无量巳下。亦不可寻求。但以因缘有下。
明世谛观。菩萨知六道常四绝。名第一义。失于缘四
绝常六道。名世谛。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者。上明菩萨
知二谛。今明众生不知世谛。是因缘故。横计有常乐。
问曰。何故不明众生不知第一义。答曰。众生尚不知
世谛。云何得知真谛。
释偈。又复不行上中下法三意。初偈明法无生观。次
半偈明人无生观。后半明境智法无生俱寂。初泯昔
法。下中上即三乘。又人天为下。二乘为中。大乘为上。
次半泯今。初泯上身权实。故不见为无为。次泯上权
实也。次半明不见男女者。泯今昔教所被人。即不见
三乘人。亦不见一乘菩萨人也。不得诸法下。泯境智
也。二无生理为境。二忍为智。生法既忘。境智便俱寂
也。无有常住者。不见此身是常。亦不见是无常。故离
名智者。见空及以不空。行中道也。不颠倒者。离邪观
也。不动者。安住实相不动。明正观也。不退者。内惑不
能坏也。不转者。外缘不能转也。如虚空者。上是法说。
今弘喻。如中论及智度论。明虚空绝四句也。无所有
性者。上法譬辨空。似如破法。今明本性空也。一切言
断者。上明心境绝。此辨言语断也。不生不出不起者。
无六道因。故果不从六道业因生。无六道烦恼缘。故
六道果不从缘出。六道果不起。故云不起。无有六道
外名。亦无内相。故云无名无相。无所有者。明向是实
说。非为权教。无量巳下。亦不可寻求。但以因缘有下。
明世谛观。菩萨知六道常四绝。名第一义。失于缘四
绝常六道。名世谛。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者。上明菩萨
知二谛。今明众生不知世谛。是因缘故。横计有常乐。
问曰。何故不明众生不知第一义。答曰。众生尚不知
世谛。云何得知真谛。
释偈。又复不行上中下法三意。初偈明法无生观。次
半偈明人无生观。后半明境智法无生俱寂。初泯昔
法。下中上即三乘。又人天为下。二乘为中。大乘为上。
次半泯今。初泯上身权实。故不见为无为。次泯上权
实也。次半明不见男女者。泯今昔教所被人。即不见
三乘人。亦不见一乘菩萨人也。不得诸法下。泯境智
也。二无生理为境。二忍为智。生法既忘。境智便俱寂
也。无有常住者。不见此身是常。亦不见是无常。故离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5c 页 X27-0515.png
常无常二边。为正观也。又不见涅槃常。亦不见生死
无常。亦是中道观。
颠倒分别下。叙失。即明今昔倒不倒义。法华教不到
者。判昔有二倒。谓三乘异倒。及佛身无常。今一乘及
佛常为不倒。二至此品。今昔俱倒。昔倒如向。今明八
倒者。乘权实有四倒。谓决定有一。决定无三。此有无
二倒。又一定实。三定虚。即虚实二倒也。于法身亦四。
决定唯有法身。定无应化身。此有无二倒。法身定实。
应身定虚。故有四倒。故经云。颠倒分别。是有无。是实
非实。是生灭也。问曰。上佛自作此说。今云何倒。答曰。
佛借一以破三。三除一舍。假脩以斥短。短息而常消。
即领佛智耳。今舍三著一。舍无常著常。又道非三一。
而执三一。与道相翻。故名为倒。又分别有无者。若决
定二我为非。二无我为是。世谛定有。真谛定无。皆是
颠也。在闲处摄心者。出息倒之方。若三病息一病生
者。用三破之。一用相待门破之。无三可待。即无一也。
二用实相门破之。实相绝一异等四句。云何存一耶。
三用名字破之。既名为倒。即知非有。若其实有。不名
不为倒也。故下云。不生不出。不生者。颠倒本不曾生。
乘权实四倒。既作此破。身四亦尔。释第二离慢行。正
为一乘菩萨。既妙解今昔倒不倒竟。多起心谓巳为
得。乖道者为失。以有得失。自举陵他。内有此意。外生
是非。故令离之。诸馀法师者。虽作大乘。作大乘学者。
有异小之大。异大之小。二有所得。执定常等。如上八
无常。亦是中道观。
颠倒分别下。叙失。即明今昔倒不倒义。法华教不到
者。判昔有二倒。谓三乘异倒。及佛身无常。今一乘及
佛常为不倒。二至此品。今昔俱倒。昔倒如向。今明八
倒者。乘权实有四倒。谓决定有一。决定无三。此有无
二倒。又一定实。三定虚。即虚实二倒也。于法身亦四。
决定唯有法身。定无应化身。此有无二倒。法身定实。
应身定虚。故有四倒。故经云。颠倒分别。是有无。是实
非实。是生灭也。问曰。上佛自作此说。今云何倒。答曰。
佛借一以破三。三除一舍。假脩以斥短。短息而常消。
即领佛智耳。今舍三著一。舍无常著常。又道非三一。
而执三一。与道相翻。故名为倒。又分别有无者。若决
定二我为非。二无我为是。世谛定有。真谛定无。皆是
颠也。在闲处摄心者。出息倒之方。若三病息一病生
者。用三破之。一用相待门破之。无三可待。即无一也。
二用实相门破之。实相绝一异等四句。云何存一耶。
三用名字破之。既名为倒。即知非有。若其实有。不名
不为倒也。故下云。不生不出。不生者。颠倒本不曾生。
乘权实四倒。既作此破。身四亦尔。释第二离慢行。正
为一乘菩萨。既妙解今昔倒不倒竟。多起心谓巳为
得。乖道者为失。以有得失。自举陵他。内有此意。外生
是非。故令离之。诸馀法师者。虽作大乘。作大乘学者。
有异小之大。异大之小。二有所得。执定常等。如上八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6a 页 X27-0516.png
倒者。虽知其失。不得起轻心。及自恃于声闻人。上令
于大乘人用心法。今令于小乘人用心法。
长行中有二。初离过行。二习德行。偈二。初颂习德。次
颂离过。各四。初四者。一外净。二内净。三说法净。四问
答净。文易知。离过四者。一离懒堕。二离懈怠。三离忧。
令慈心起行。次离贪。发大誓愿。前明离过果。次明习
德果。文易知。第三行前因后果。因中二。前离过。次习
德。各三。初三者。初明内德无谄嫉。二外不恼人。三不
戏论法。文易知。习德三者。初下有所悯三。上有所敬
三。解法之方三果。易知。
* 涌出品
始从塔品。终竟寿量。三世佛集。十方土净。不思议徒
众。微妙教门。必有具大事。明深利益。余虽不面睹灵
山。而心眼似有所见。今略以四门。明其大意。一能所
门。二开䨱门。三迷悟门。四因果隐显门。
能所门者。身权实。有能开所开。能破所破。能开有二。
一多宝佛。显法身不灭。净土佛。显丈六非真。故能开
唯有二佛。所开但本迹两身。能破所破者。两佛即是
能破。二迷即是所破。多宝显法身不灭。破迷法身。净
土佛明丈六非真。破报迹身实也。寿权实中。亦具能
开所开。能破所破。能开谓涌出菩萨。所开即寿权实
也。前开有二。今亦然矣。一菩萨数多。二大士德备。若
但数多。皆是心初不得显成佛久。要须数多德备方
得显。伽耶非始成。双树非终。法身无始。方便有始终。
于大乘人用心法。今令于小乘人用心法。
长行中有二。初离过行。二习德行。偈二。初颂习德。次
颂离过。各四。初四者。一外净。二内净。三说法净。四问
答净。文易知。离过四者。一离懒堕。二离懈怠。三离忧。
令慈心起行。次离贪。发大誓愿。前明离过果。次明习
德果。文易知。第三行前因后果。因中二。前离过。次习
德。各三。初三者。初明内德无谄嫉。二外不恼人。三不
戏论法。文易知。习德三者。初下有所悯三。上有所敬
三。解法之方三果。易知。
* 涌出品
始从塔品。终竟寿量。三世佛集。十方土净。不思议徒
众。微妙教门。必有具大事。明深利益。余虽不面睹灵
山。而心眼似有所见。今略以四门。明其大意。一能所
门。二开䨱门。三迷悟门。四因果隐显门。
能所门者。身权实。有能开所开。能破所破。能开有二。
一多宝佛。显法身不灭。净土佛。显丈六非真。故能开
唯有二佛。所开但本迹两身。能破所破者。两佛即是
能破。二迷即是所破。多宝显法身不灭。破迷法身。净
土佛明丈六非真。破报迹身实也。寿权实中。亦具能
开所开。能破所破。能开谓涌出菩萨。所开即寿权实
也。前开有二。今亦然矣。一菩萨数多。二大士德备。若
但数多。皆是心初不得显成佛久。要须数多德备方
得显。伽耶非始成。双树非终。法身无始。方便有始终。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6b 页 X27-0516.png
能破所破。数多德备。即是能破。迷实寿执权寿。即所
破也。又上能化开能化。以佛为佛事。谓弘道利人。今
所化开能化。菩萨为佛事。弘大道。十二种利人故。佛
与菩萨。是真善知识。同开大道。同利众生。又上以过
去人开。今用现在人开。过去人开者。多宝是过去佛。
古佛既不灭。今佛云何灭。现在人开者。现在有所化
菩萨数多德备。故知释迦成道巳久。又上通开。今明
别。通开者。一切佛皆法身无生灭。方便有生灭。别开
者。释迦成佛巳久。不得云一切佛皆成佛巳久也。此
论所开通别。能开通别者。多宝开十方佛。法身无生
灭。方便有生灭。亦得开释迦。故经云。多宝于十方佛
说法华处皆涌现。及于释迦会现也。千世界菩萨。但
是释迦所化。但开释迦。不得开馀佛。故能门别也。又
多宝唯得开方身不灭。不得开久巳成佛。此别开身
也。涌出菩萨唯得开巳成佛。不得开法身不灭。此亦
开别也。又所开通别者。一切佛法身。皆无生灭。寿亦
无始终。此是通义。若论久巳成佛者。此义则别。过去
佛是久成。现未非久成。问曰。今品明佛寿。为是通为
是别耶。答曰。有二义。若论法身无生灭。本有非始终。
则通一切佛。若论久證法身者。但是释迦。又上略开
释迦教。从此广开释迦一化法门。又经初巳来。明少
时益。今辨多时。如五十小劫。及十二种益。又上来少
现瑞相。今现多瑞相。如下八种瑞。又上来略明功德。
从此去广明持经功德。如下略明七品。及广明三品
破也。又上能化开能化。以佛为佛事。谓弘道利人。今
所化开能化。菩萨为佛事。弘大道。十二种利人故。佛
与菩萨。是真善知识。同开大道。同利众生。又上以过
去人开。今用现在人开。过去人开者。多宝是过去佛。
古佛既不灭。今佛云何灭。现在人开者。现在有所化
菩萨数多德备。故知释迦成道巳久。又上通开。今明
别。通开者。一切佛皆法身无生灭。方便有生灭。别开
者。释迦成佛巳久。不得云一切佛皆成佛巳久也。此
论所开通别。能开通别者。多宝开十方佛。法身无生
灭。方便有生灭。亦得开释迦。故经云。多宝于十方佛
说法华处皆涌现。及于释迦会现也。千世界菩萨。但
是释迦所化。但开释迦。不得开馀佛。故能门别也。又
多宝唯得开方身不灭。不得开久巳成佛。此别开身
也。涌出菩萨唯得开巳成佛。不得开法身不灭。此亦
开别也。又所开通别者。一切佛法身。皆无生灭。寿亦
无始终。此是通义。若论久巳成佛者。此义则别。过去
佛是久成。现未非久成。问曰。今品明佛寿。为是通为
是别耶。答曰。有二义。若论法身无生灭。本有非始终。
则通一切佛。若论久證法身者。但是释迦。又上略开
释迦教。从此广开释迦一化法门。又经初巳来。明少
时益。今辨多时。如五十小劫。及十二种益。又上来少
现瑞相。今现多瑞相。如下八种瑞。又上来略明功德。
从此去广明持经功德。如下略明七品。及广明三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6c 页 X27-0516.png
等。又上塔品。略说三身。多宝为法身。分身为应身。释
迦为化。寿量品广明三身。伽耶为化身。久成为应身。
无有生死为法身。上但示其相。今广辨之。
第二开䨱门。问曰。直明塔浮空。而至菩萨从十方来。
亦得能显所显能破所破。何故二品要从地涌出。答
曰。此有深旨。就教辨开䨱义。凡有三时。一寂灭道场。
发开实身寿。此是无地䨱时。二者为二乘人。隐实身
寿。说方便身寿。即是有地䨱时。三灵山癈方便身寿。
显实身寿。即地裂涌出时。如塔与菩萨。亦有三时。一
塔初显时。二中途隐地时。三地裂塔现涌出时。菩萨
亦三时。故下经云。昔伽耶城化得。岂生非在地上时。
后居地及涌出。宁非二时。故借隐显三时。以开佛教。
次三时。一过去大通佛。说实身寿。谓无地时。佛初出
世。说方便身寿。是有地时。法华会。是地裂涌出时。第
三通论十方三世佛。为大事因缘出。明实身寿。是无
地时。曲为二乘。不堪闻实。说方便身寿。是有地时。癈
身寿两权实。辨于二宝。是地裂涌出时。
三迷悟门。众生烦恼。名之为地。亦约前三时。寂灭道
场。菩萨身净。堪闻二实。是无地时。二乘有烦恼。故不
堪闻。是有地时。今断常烦恼将倾。堪闻大法。是地裂
时。次三时大通佛所堪闻。是无地时。中途迷失。是有
地时。今日得悟。是地裂时。故系珠中三。初未酒醉时。
中途醉忘珠时。后小醒起行。乃至大醒见珠时。第三
重亦尔。
迦为化。寿量品广明三身。伽耶为化身。久成为应身。
无有生死为法身。上但示其相。今广辨之。
第二开䨱门。问曰。直明塔浮空。而至菩萨从十方来。
亦得能显所显能破所破。何故二品要从地涌出。答
曰。此有深旨。就教辨开䨱义。凡有三时。一寂灭道场。
发开实身寿。此是无地䨱时。二者为二乘人。隐实身
寿。说方便身寿。即是有地䨱时。三灵山癈方便身寿。
显实身寿。即地裂涌出时。如塔与菩萨。亦有三时。一
塔初显时。二中途隐地时。三地裂塔现涌出时。菩萨
亦三时。故下经云。昔伽耶城化得。岂生非在地上时。
后居地及涌出。宁非二时。故借隐显三时。以开佛教。
次三时。一过去大通佛。说实身寿。谓无地时。佛初出
世。说方便身寿。是有地时。法华会。是地裂涌出时。第
三通论十方三世佛。为大事因缘出。明实身寿。是无
地时。曲为二乘。不堪闻实。说方便身寿。是有地时。癈
身寿两权实。辨于二宝。是地裂涌出时。
三迷悟门。众生烦恼。名之为地。亦约前三时。寂灭道
场。菩萨身净。堪闻二实。是无地时。二乘有烦恼。故不
堪闻。是有地时。今断常烦恼将倾。堪闻大法。是地裂
时。次三时大通佛所堪闻。是无地时。中途迷失。是有
地时。今日得悟。是地裂时。故系珠中三。初未酒醉时。
中途醉忘珠时。后小醒起行。乃至大醒见珠时。第三
重亦尔。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7a 页 X27-0517.png
次因果门。涅槃中大明二义。一果德义。二论佛性隐
显。果德义中。略明二果。一寿命品。明长寿果。及寿命
因。二金刚身品。明法身果。及法身因。一切诸佛。唯身
与命。护法弘经。为法身因。慈悲不敬。为长寿因。今此
经亦明两果二因。塔品明法身果。涌出明寿命果。从
四命至持品。亡身弘道。即法身因。安乐品。正明智慧
慈悲。为寿命因也。次明佛性隐显者。如力士额珠为
隐。后见为显。所以明隐显。为成上果义隐显更无二
体。此经亦尔。犹如一塔有隐有显。更无二体。涅槃之
体。本自有之。即隐显俱名法身。又云隐名自性身。及
如来藏。显名法身。今亦隐则色等。涌出开显名法身。
故地下菩萨。正喻佛性也。问曰。何以得知。答曰。道理
必无千世界尘数菩萨。聚在娑婆地下。令在地下者。
因地下以为教门。明一切众生有佛性。为烦恼地䨱
故不现。问曰。前隐显俱是塔。可隐显法身。合隐显俱
菩萨。亦应隐俱佛性。答亦得如此。故有因佛性果佛
性。摄论明三佛性。自性住佛性。弘出佛性。果德佛性。
但借事为教门。不必曲令合之。又明菩萨一人兼二
义。一明佛性。在于地下。二为欲将所化开能化。故出
犹名菩萨。问曰。隐名佛性。显名法身。此因果义足。何
故须护法慈悲为因。答曰。因有二种。一正因。二缘因。
如种子为正因。外土为缘因。故互得生。佛性是中道
种子正因。慈悲护法是缘因。故法身互得生。问曰。但
是种子成互。水土不成互。但佛性成法身。万行不行。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7b 页 X27-0517.png
不成法身。则万行并应灭。同旧来地论及摄论师习
灭义。若水土亦成互。则同令转习因成报佛。答曰。安
此喻不得种独成互。水土不成。若种独成互。应不须
水土。若习因作报佛。水土应作互。故二师俱失。今所
明者。二师立定性义。别有佛性异众生。别有缘因异
正因。故取相作义。今说一偈半。众生本生众生。是菩
萨隐显开䨱。涅槃寄贫女宝藏等譬。明隐显开䨱。问
曰。法华巳此经巳明身寿缘正因果。与涅槃何异。答
此经就能化所化菩萨。明隐显开䨱。涅槃寄贫女宝
藏等譬。明隐显开䨱。问曰。法华巳明隐显开䨱竟。何
须涅槃。答曰。若一部明般若。及八部胜鬘等。明一乘
之。何用法华。今示般若无量门。一乘隐显。亦有无量
门。又此经为利根略说便悟。涅槃为钝根未了。故迦
叶数十问。佛次第答之。即是广说。亦是料简法华。又
利根于法华中并悟。解隐显开䨱。不须涅槃。如灯明
及迦叶佛不说涅槃也。
就品中。大开有二。初正说。二流通。初是智慧。后明功
德。又初明果。后辨因。两门各五。初章五者。一明涌出
菩萨开显寿量。二者疑间。三略答开权显实。动执生
疑。四执动疑生。申疑致请。五广开权显实。断疑生信。
一一章各二。合十段也。初章二者。一明涌出缘由。二
正辨涌出缘由。有二。初请持。二止持。总论有三。初大
音普告。二他方请持。三释迦止持。以三因缘发起。出
佛答中。六万恒沙者。实有千世界尘数菩萨。但云六
灭义。若水土亦成互。则同令转习因成报佛。答曰。安
此喻不得种独成互。水土不成。若种独成互。应不须
水土。若习因作报佛。水土应作互。故二师俱失。今所
明者。二师立定性义。别有佛性异众生。别有缘因异
正因。故取相作义。今说一偈半。众生本生众生。是菩
萨隐显开䨱。涅槃寄贫女宝藏等譬。明隐显开䨱。问
曰。法华巳此经巳明身寿缘正因果。与涅槃何异。答
此经就能化所化菩萨。明隐显开䨱。涅槃寄贫女宝
藏等譬。明隐显开䨱。问曰。法华巳明隐显开䨱竟。何
须涅槃。答曰。若一部明般若。及八部胜鬘等。明一乘
之。何用法华。今示般若无量门。一乘隐显。亦有无量
门。又此经为利根略说便悟。涅槃为钝根未了。故迦
叶数十问。佛次第答之。即是广说。亦是料简法华。又
利根于法华中并悟。解隐显开䨱。不须涅槃。如灯明
及迦叶佛不说涅槃也。
就品中。大开有二。初正说。二流通。初是智慧。后明功
德。又初明果。后辨因。两门各五。初章五者。一明涌出
菩萨开显寿量。二者疑间。三略答开权显实。动执生
疑。四执动疑生。申疑致请。五广开权显实。断疑生信。
一一章各二。合十段也。初章二者。一明涌出缘由。二
正辨涌出缘由。有二。初请持。二止持。总论有三。初大
音普告。二他方请持。三释迦止持。以三因缘发起。出
佛答中。六万恒沙者。实有千世界尘数菩萨。但云六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7c 页 X27-0517.png
万者。略举初人与六万恒沙眷属。二显此菩萨起六
趣。薄地中令巳成就。欲显释迦得佛久也。
佛说是时下。第二正明菩萨涌出。于中又二。初明千
世界尘数菩萨涌出。显释迦證法身。次别明四大菩
萨问讯。显垂应久。初有十章。前明涌出时者。欲显今
是开寿权时。娑婆世界地裂者。明涌出处。欲明此菩
萨。昔于此处。初发道心。又显此土菩萨。为释迦眷属。
开释迦久成佛。虚空中住者。一显法身无始终。不为
惑染。二表佛性。虽在烦恼。性常清净。不为惑染。三显
法身住实相土。四显菩萨常行毕竟空。华严云。菩萨
清凉月。游于毕竟空。闻释迦发音来者。闻上塔品大
音普告也。质乐二佛。住二佛前者。多宝巳开实身。今
开实寿不灭。弥显欣乐二佛。
释四大菩萨问讯。问曰。何故别明四大菩萨问讯释
迦。答曰。上通称叹多宝释迦。及分身佛。今欲显涌出
意。正为开释迦寿量。故别问讯释迦。此是所开别。又
显是释迦眷属非馀佛。故能开别。问曰。何故问讯能
化所化耶。答曰。欲明众生易度。则有千世界尘数并
成。既有此菩萨。则得显成佛久。四人普称行者。行安
乐行故。能发教弘经。但一妙行。随义立四名。如来安
乐者。众生受化。德无不圆。故如来安乐。示众生受化。
累无不尽。故如来少病。又众生得度二死苦谛。故如
来安乐。众生得脱五住惑业。故如来少病。诸菩萨随
喜者。前明千世界菩萨成就。则显成佛有十二种益。
趣。薄地中令巳成就。欲显释迦得佛久也。
佛说是时下。第二正明菩萨涌出。于中又二。初明千
世界尘数菩萨涌出。显释迦證法身。次别明四大菩
萨问讯。显垂应久。初有十章。前明涌出时者。欲显今
是开寿权时。娑婆世界地裂者。明涌出处。欲明此菩
萨。昔于此处。初发道心。又显此土菩萨。为释迦眷属。
开释迦久成佛。虚空中住者。一显法身无始终。不为
惑染。二表佛性。虽在烦恼。性常清净。不为惑染。三显
法身住实相土。四显菩萨常行毕竟空。华严云。菩萨
清凉月。游于毕竟空。闻释迦发音来者。闻上塔品大
音普告也。质乐二佛。住二佛前者。多宝巳开实身。今
开实寿不灭。弥显欣乐二佛。
释四大菩萨问讯。问曰。何故别明四大菩萨问讯释
迦。答曰。上通称叹多宝释迦。及分身佛。今欲显涌出
意。正为开释迦寿量。故别问讯释迦。此是所开别。又
显是释迦眷属非馀佛。故能开别。问曰。何故问讯能
化所化耶。答曰。欲明众生易度。则有千世界尘数并
成。既有此菩萨。则得显成佛久。四人普称行者。行安
乐行故。能发教弘经。但一妙行。随义立四名。如来安
乐者。众生受化。德无不圆。故如来安乐。示众生受化。
累无不尽。故如来少病。又众生得度二死苦谛。故如
来安乐。众生得脱五住惑业。故如来少病。诸菩萨随
喜者。前明千世界菩萨成就。则显成佛有十二种益。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8a 页 X27-0518.png
故菩萨而生欢喜。佛答于如来起随喜心者。诸菩萨
随喜。本为开佛寿权实。但前所化开能化。次问所化
还成能化。都为成佛寿权实故。随。
尔时弥勒菩萨下。方他下第二大众疑问。有二。初此
土疑问。次他方疑问。所以二人问者。佛说应化两身。
同归不二法身。故化身侍者。及应身侍者。皆问也。又
欲令秽土众生净土菩萨。同入法身故。净秽土人同
问应化。又二身既归法身。净秽二土。同开不二。弥勒
问二意。一据实行。既是穷因。欲趣佛极果。令馀人亦
然。二下方涌出。上方弥勒。同欲开寿量。故一人涌出。
一问所由。以共弘通利物也。
弥勒偈为二。初总问总请。第二偈去。别同别请。即二。
就别问中。前问弟子。次问师。问弟子者。问所化涌出
意。问师者。以所化开能化意。问弟子中。前问来处来
意。即明弟子德称积数多。开久成佛。此并是弥勒。显
发密教。调伏众生。问曰。分身佛何故不答。令释迦答。
释云。今正欲开释迦寿。为释迦缘。故弥勒前问。分身
侍者后问。意亦如是。
第三释迦告弥勒下。佛略开权实。亦二。一缘由。二正
答。各有长行偈颂。初长行四意。偈颂亦然。长行四意
者。一叹。二劝。三诫。四许宣示。诸佛智慧者。若未开寿
权实。则佛慧未显。今既开之。则明理尽之法。畅佛神
慧。亦用佛慧以为身寿。故开寿即开慧也。偈云。甚深
叵分别者。若实长寿。何故不可分别。良由说长斥短。
随喜。本为开佛寿权实。但前所化开能化。次问所化
还成能化。都为成佛寿权实故。随。
尔时弥勒菩萨下。方他下第二大众疑问。有二。初此
土疑问。次他方疑问。所以二人问者。佛说应化两身。
同归不二法身。故化身侍者。及应身侍者。皆问也。又
欲令秽土众生净土菩萨。同入法身故。净秽土人同
问应化。又二身既归法身。净秽二土。同开不二。弥勒
问二意。一据实行。既是穷因。欲趣佛极果。令馀人亦
然。二下方涌出。上方弥勒。同欲开寿量。故一人涌出。
一问所由。以共弘通利物也。
弥勒偈为二。初总问总请。第二偈去。别同别请。即二。
就别问中。前问弟子。次问师。问弟子者。问所化涌出
意。问师者。以所化开能化意。问弟子中。前问来处来
意。即明弟子德称积数多。开久成佛。此并是弥勒。显
发密教。调伏众生。问曰。分身佛何故不答。令释迦答。
释云。今正欲开释迦寿。为释迦缘。故弥勒前问。分身
侍者后问。意亦如是。
第三释迦告弥勒下。佛略开权实。亦二。一缘由。二正
答。各有长行偈颂。初长行四意。偈颂亦然。长行四意
者。一叹。二劝。三诫。四许宣示。诸佛智慧者。若未开寿
权实。则佛慧未显。今既开之。则明理尽之法。畅佛神
慧。亦用佛慧以为身寿。故开寿即开慧也。偈云。甚深
叵分别者。若实长寿。何故不可分别。良由说长斥短。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8b 页 X27-0518.png
短息长癈。乃至五句。故叵分别。名为甚深。次正答中。
前长行。次偈。长行正答发心问。以初从释迦发心。故
知成佛巳久。次答来处问。而释来处。不释来意者。若
释来意。则妨寿量广说。次第四弥勒执动生疑。申疑
致请。亦二。初疑。次问。馀并如旧也。
法华统略卷下本
法华疏略卷下末
* 寿量品
玄义今疏具足。此品明三种如来三种寿量。故云寿
量品。今依金光明经。略以十五门。释三身义。初列次
第门。谓化应法。与此经及法华论同也。此是。从末至
本。以为次第。从本至末。其义易知。二为缘门。为三缘
故。立于三身。杂为众生。说种种法。现种种身。名为化
身。但为菩萨。说一味法。现于一身。谓奇特相好。以为
应身。累无不尽。德无不具。唯以如如及如如智。以为
法身。三权实门。明前二身。是愿力起。假名非实。法身
是实。唯有如如及如如智。故虽合用如如及如如智
为法身。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正与法华佛眼
见六道相应。谓如如智见六道。见无所见。即如如。无
前长行。次偈。长行正答发心问。以初从释迦发心。故
知成佛巳久。次答来处问。而释来处。不释来意者。若
释来意。则妨寿量广说。次第四弥勒执动生疑。申疑
致请。亦二。初疑。次问。馀并如旧也。
法华统略卷下本
法华疏略卷下末
* 寿量品
玄义今疏具足。此品明三种如来三种寿量。故云寿
量品。今依金光明经。略以十五门。释三身义。初列次
第门。谓化应法。与此经及法华论同也。此是。从末至
本。以为次第。从本至末。其义易知。二为缘门。为三缘
故。立于三身。杂为众生。说种种法。现种种身。名为化
身。但为菩萨。说一味法。现于一身。谓奇特相好。以为
应身。累无不尽。德无不具。唯以如如及如如智。以为
法身。三权实门。明前二身。是愿力起。假名非实。法身
是实。唯有如如及如如智。故虽合用如如及如如智
为法身。如如是自利。如如智是利他。正与法华佛眼
见六道相应。谓如如智见六道。见无所见。即如如。无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8c 页 X27-0518.png
所见而见。谓如如智。四感应门。如如与如如智。无
有分别。而能现应身及以化身。喻如日月无分别。水
镜无分别。日月光无分别。三事无分别。而有显现。一
如如。二如如智。三愿自在。因众生感故。得有应化两
身影。五约涅槃论三身门。依应化二身。不住涅槃。以
二身念念灭。数数出现故。不住涅槃。法身不住般涅
槃。般涅槃者。入涅槃也。法身既常不入灭也。次明三
涅槃义。二身是有馀涅槃。以二身非究竟故也。法身
是无馀涅槃。以法身是究竟故也。三身合论。是无住
处涅槃。法身不住生死。二身不住涅槃。名无住处也。
六三相门。为凡夫有三相故。一凡夫有思惟分别相。
二有依他相。三有成就相。故不得三身。佛能解分别
相。灭依他相。净成就相。故有三身。此意应是摄论。三
无性理。是法身。七灭三心门。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
二依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识。次是陁那。后是本
识。依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
道。根本心灭。起事心灭。得显化身。依根本心灭。得起
应身。根本心灭。得显法身。此初伏六识。次断陀那。后
除本识。八三同门。化身与佛同事。唯应身与佛同意。
法身与佛同体。同事者。利物也。同意者。明一味法化
菩萨也。同体者。如如智与如如境一体。故云同体。九
有三意门。初依众生意有多。故现多身。次依菩萨意
一。故现一身。次明法身绝相非一非多。十依无依门。
化身依应身。应身依法身。法身别无依。十一常无常
有分别。而能现应身及以化身。喻如日月无分别。水
镜无分别。日月光无分别。三事无分别。而有显现。一
如如。二如如智。三愿自在。因众生感故。得有应化两
身影。五约涅槃论三身门。依应化二身。不住涅槃。以
二身念念灭。数数出现故。不住涅槃。法身不住般涅
槃。般涅槃者。入涅槃也。法身既常不入灭也。次明三
涅槃义。二身是有馀涅槃。以二身非究竟故也。法身
是无馀涅槃。以法身是究竟故也。三身合论。是无住
处涅槃。法身不住生死。二身不住涅槃。名无住处也。
六三相门。为凡夫有三相故。一凡夫有思惟分别相。
二有依他相。三有成就相。故不得三身。佛能解分别
相。灭依他相。净成就相。故有三身。此意应是摄论。三
无性理。是法身。七灭三心门。凡夫有三心。一起事心。
二依根本心。三根本心。初是六识。次是陁那。后是本
识。依伏道起事心灭。依法断道。依根本心灭。依胜拔
道。根本心灭。起事心灭。得显化身。依根本心灭。得起
应身。根本心灭。得显法身。此初伏六识。次断陀那。后
除本识。八三同门。化身与佛同事。唯应身与佛同意。
法身与佛同体。同事者。利物也。同意者。明一味法化
菩萨也。同体者。如如智与如如境一体。故云同体。九
有三意门。初依众生意有多。故现多身。次依菩萨意
一。故现一身。次明法身绝相非一非多。十依无依门。
化身依应身。应身依法身。法身别无依。十一常无常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9a 页 X27-0519.png
门。化身常说法化缘。故名为常。而用未具足。故名无
常。应身亦常化缘故常。而用具足。异于化身。但非本
故名无常。而法身则常。十二治三鄣门。烦恼鄣净。能
现应身。业鄣净能现身化。智鄣净能现法身。此明前
断四住。断四住故业坏。更进断智鄣也。十三三净门。
明性照清净。摄受法身。智慧清净。摄受应身。三昧清
净。摄受化身。十四二无所有门。经云法身二无所有。
谓相及相处二无所有。即摄论云。相识见识。相识是
识。相是前尘。见是能识。法身无此二也。十五料简门。
有四句料简。一化身非应身。谓入涅槃后。以愿力故
现身。此是现种种身。二应身非化身。谓地前身。此但
化佛身。三亦应亦化身。住有馀涅槃。现如来身。具作
二身。四俱非。谓法身也。此是经文。亦须知之。
此品亦有二章。一劝信。二正说。劝信者。凡有三重体
用。一法身常为体。应化无常为用。二常无常皆用。中
道为体。三四句皆用。不四为体。四宗五时。无此三重。
半满二藏。有初重意。既无有二。前一义亦不成。问何
经论作此说。答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若
能如是解。则见真实佛。楞伽第七卷常无常品偈云。
离于常无常。非常非无常。若见如是佛。彼不堕恶道。
中论云。如来寂灭相。寂灭相中。无常无常等四。以此
言难信。故佛劝信也。
释秘密神通力。此标品大意也。从过去初證法身。尽
未来际。请谓时长也。遍于法界。谓化广也。时长化广。
常。应身亦常化缘故常。而用具足。异于化身。但非本
故名无常。而法身则常。十二治三鄣门。烦恼鄣净。能
现应身。业鄣净能现身化。智鄣净能现法身。此明前
断四住。断四住故业坏。更进断智鄣也。十三三净门。
明性照清净。摄受法身。智慧清净。摄受应身。三昧清
净。摄受化身。十四二无所有门。经云法身二无所有。
谓相及相处二无所有。即摄论云。相识见识。相识是
识。相是前尘。见是能识。法身无此二也。十五料简门。
有四句料简。一化身非应身。谓入涅槃后。以愿力故
现身。此是现种种身。二应身非化身。谓地前身。此但
化佛身。三亦应亦化身。住有馀涅槃。现如来身。具作
二身。四俱非。谓法身也。此是经文。亦须知之。
此品亦有二章。一劝信。二正说。劝信者。凡有三重体
用。一法身常为体。应化无常为用。二常无常皆用。中
道为体。三四句皆用。不四为体。四宗五时。无此三重。
半满二藏。有初重意。既无有二。前一义亦不成。问何
经论作此说。答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若
能如是解。则见真实佛。楞伽第七卷常无常品偈云。
离于常无常。非常非无常。若见如是佛。彼不堕恶道。
中论云。如来寂灭相。寂灭相中。无常无常等四。以此
言难信。故佛劝信也。
释秘密神通力。此标品大意也。从过去初證法身。尽
未来际。请谓时长也。遍于法界。谓化广也。时长化广。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9b 页 X27-0519.png
不可思议。昔所未说。谓秘密神通。又如过去之始。尽
未来之终。如此长时。即是一念。虽复一念。而长时宛
然。故华严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元来无积聚。
而现诸劫事。谓甚深秘密也。又虽遍游十方。而不动
足。肇公云。应愈动神愈寂。故为甚深也。馀如本疏。
释一切世间天人。此文来二意。一牒执情。即凡夫二
乘假名菩萨。不出三善道摄。二牒弥勒新疑处。正谓
伽耶始成。故作父少子老之疑。今将断疑。故叙疑处
也。
释久成佛。此品明證法身久。即显法身无始终义。略
有四意。一用四悉檀义。四十馀年。执佛实有生灭始
终。是故为病。今对治始终病。故说无始终。此是对治
悉檀。昔说始终。今说无始终。各各为人悉檀。说始终
无始终。皆随俗语耳。谓世界悉檀。非始终非无始终。
即第一义悉檀。二者明具足满义。非始终非无始终。
始终无始终具足。方是满字。昔但明始终。今但明无
始终。及但明非始终无始终。皆非具足。三者始终无
始终二边。不相离义。然法身未曾始终无始终。而始
终无始终双游。以常有今昔两缘。故常有二教。但昔
一边独游。今方具足。故下云。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
量。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四者明权实义。以始终
为权。无始终为实。此是一往之言。具足四重。上来巳
辨。
次明化身之迹。即是法身义。大乘学者。闻法身自谓
未来之终。如此长时。即是一念。虽复一念。而长时宛
然。故华严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元来无积聚。
而现诸劫事。谓甚深秘密也。又虽遍游十方。而不动
足。肇公云。应愈动神愈寂。故为甚深也。馀如本疏。
释一切世间天人。此文来二意。一牒执情。即凡夫二
乘假名菩萨。不出三善道摄。二牒弥勒新疑处。正谓
伽耶始成。故作父少子老之疑。今将断疑。故叙疑处
也。
释久成佛。此品明證法身久。即显法身无始终义。略
有四意。一用四悉檀义。四十馀年。执佛实有生灭始
终。是故为病。今对治始终病。故说无始终。此是对治
悉檀。昔说始终。今说无始终。各各为人悉檀。说始终
无始终。皆随俗语耳。谓世界悉檀。非始终非无始终。
即第一义悉檀。二者明具足满义。非始终非无始终。
始终无始终具足。方是满字。昔但明始终。今但明无
始终。及但明非始终无始终。皆非具足。三者始终无
始终二边。不相离义。然法身未曾始终无始终。而始
终无始终双游。以常有今昔两缘。故常有二教。但昔
一边独游。今方具足。故下云。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
量。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四者明权实义。以始终
为权。无始终为实。此是一往之言。具足四重。上来巳
辨。
次明化身之迹。即是法身义。大乘学者。闻法身自谓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19c 页 X27-0519.png
法身。不得是化身。化身不得是法身。今明即此化无
所化故。化即法身。法身四绝。化满十方。故法身即是
化。虽满十方。常是四绝。故化即法身。故涅槃云。吾今
此身即是法身也。问二乘人不见法身及应身。得见
化身不。答。他云见。今明不尔。此是不动而化满十方。
虽满十方。常是四绝。二乘实不见此化。又二乘人。谓
丈六是实身。不知是化身。故二乘人不见三身。是不
见佛人也。以不见佛。岂闻法乎。二乘昔非但不闻一
乘。亦不闻三乘。以不识三是一故也。
次简化身无生义。若不二二。即以无生灭生灭。为化
生灭法。二不二义。亦化生灭。即无生灭也。问就化身
有无生灭不。答亦有。如来是不生生故。非是生故生。
如世谛非实生。真无假生。法身无假生。化身无实生。
次释我成佛。复过此数。至阿僧祗劫。上明世界不可
数。末世界为尘。尘不可数。成佛复过此无量劫。劫不
可数。须明如此久远者。非但明久巳成佛。即寄此明
法身无有始终义。如肇公云。随之不得其踪。迎之罔
眺其首。即法身无始终义也。法身既无始。报身亦无
所化故。化即法身。法身四绝。化满十方。故法身即是
化。虽满十方。常是四绝。故化即法身。故涅槃云。吾今
此身即是法身也。问二乘人不见法身及应身。得见
化身不。答。他云见。今明不尔。此是不动而化满十方。
虽满十方。常是四绝。二乘实不见此化。又二乘人。谓
丈六是实身。不知是化身。故二乘人不见三身。是不
见佛人也。以不见佛。岂闻法乎。二乘昔非但不闻一
乘。亦不闻三乘。以不识三是一故也。
次简化身无生义。若不二二。即以无生灭生灭。为化
生灭法。二不二义。亦化生灭。即无生灭也。问就化身
有无生灭不。答亦有。如来是不生生故。非是生故生。
如世谛非实生。真无假生。法身无假生。化身无实生。
次释我成佛。复过此数。至阿僧祗劫。上明世界不可
数。末世界为尘。尘不可数。成佛复过此无量劫。劫不
可数。须明如此久远者。非但明久巳成佛。即寄此明
法身无有始终义。如肇公云。随之不得其踪。迎之罔
眺其首。即法身无始终义也。法身既无始。报身亦无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0a 页 X27-0520.png
始。以行因报得名报身。故名为报。法身既无始。还得
无始报。应身亦尔。与法身相应。名相应身。无始应身
亦然。法身绝四句超百非。应身亦尔。问法身因云何。
答。他云。脩万行感得法身。今明。法身果绝四句超百
非。亦还脩绝四句超百非因。方得法身果。问若尔不
行布施等万行耶。答安乐行品。明菩萨行处。正以虚
实并冥缘观俱寂。以此心行此施等。此则法身因。万
事例然。
释于是中间。上明两实。今开二权。两实者。一證法身
久。二垂应久。今开二权者。一过去因权。二开现在果
权。二实摄实尽。二权摄权周。二权中各有二。皆初略
后广。即解之方也。燃灯佛明过去一方便事。即是因
方便也。
若有众生下。第二广开过去方便。此文来有三。初上
明因方便。今明过去果方便。因果总摄一切。二者上
明过去化物。今辨化物仪则。三者上略说。今广说。此
中有三。谓感应益也。应中三轮。初他心轮。法身遍照
而无所照。如波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处处说名字者。
如华严名号海。虽号遍十方。而无一称。年纪大小者。
遍示短长。而未曾有近远。亦复现言入涅槃者。上明
存不为有。今亡不为无。问何故常作此语。答总标秘
藏甚深之事。故不同人之常情也。
释皆为度脱众生。夫既诸佛说经。菩萨造论。但为令
众生度苦海脱苦因。智度论呵五百部云。各执诸法
无始报。应身亦尔。与法身相应。名相应身。无始应身
亦然。法身绝四句超百非。应身亦尔。问法身因云何。
答。他云。脩万行感得法身。今明。法身果绝四句超百
非。亦还脩绝四句超百非因。方得法身果。问若尔不
行布施等万行耶。答安乐行品。明菩萨行处。正以虚
实并冥缘观俱寂。以此心行此施等。此则法身因。万
事例然。
释于是中间。上明两实。今开二权。两实者。一證法身
久。二垂应久。今开二权者。一过去因权。二开现在果
权。二实摄实尽。二权摄权周。二权中各有二。皆初略
后广。即解之方也。燃灯佛明过去一方便事。即是因
方便也。
若有众生下。第二广开过去方便。此文来有三。初上
明因方便。今明过去果方便。因果总摄一切。二者上
明过去化物。今辨化物仪则。三者上略说。今广说。此
中有三。谓感应益也。应中三轮。初他心轮。法身遍照
而无所照。如波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处处说名字者。
如华严名号海。虽号遍十方。而无一称。年纪大小者。
遍示短长。而未曾有近远。亦复现言入涅槃者。上明
存不为有。今亡不为无。问何故常作此语。答总标秘
藏甚深之事。故不同人之常情也。
释皆为度脱众生。夫既诸佛说经。菩萨造论。但为令
众生度苦海脱苦因。智度论呵五百部云。各执诸法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0b 页 X27-0520.png
有决定相。不知佛意为解脱故。或说巳身下。出度脱
之方。前度脱之意。即他心轮。今明解脱之方。谓神通
轮说法轮。巳身他身者。化主也。巳事他事者。教门也。
如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无言国土以寂漠入道也。
皆实不虚下。此文望前望后。各有二义。望前有二义
者。一者远释三身。伽耶得道。化身也。久巳成佛。报身
也。今明十不。辨法身也。此从末至本。以为次第。昔为
二乘故示化身。对化身故辨报身。由报身得法身。故
举法身。释成报化二身。二者今文明佛性。见佛性故。
方有法身及以报化。故举佛性。释成三身。望后二义
者。一不虚。二得失。不虚有二。一内證法身故外用不
虚。二令物得实益故不虚。今总标二不虚章门。所以
者何不。释二不虚门。即前释内證不虚。即是辨得。而
文中明三界即是十不者。恐众生谓法身超百非绝
四句。在于身外。则起众生法身高下二见。又于物无
益。故今明三界即是十不也。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
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岂非妙达三界。即是四绝
法身。无有生死者。可具二义。一者法身无虚妄生死。
即空无诸累义。二者四生不能生法身。二死不能化
其体。故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明非隐显义。惑不
能隐。故不退。约缘悟言显。体非新起。故言不出。亦无
在世及灭度者。即王宫非生。双林非灭。此句与华严
同。故彼文云。欲令众生生欢喜。现王宫生。欲令众生
生恋慕善。示双林灭。法身实不出世。亦不涅槃。此句
之方。前度脱之意。即他心轮。今明解脱之方。谓神通
轮说法轮。巳身他身者。化主也。巳事他事者。教门也。
如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无言国土以寂漠入道也。
皆实不虚下。此文望前望后。各有二义。望前有二义
者。一者远释三身。伽耶得道。化身也。久巳成佛。报身
也。今明十不。辨法身也。此从末至本。以为次第。昔为
二乘故示化身。对化身故辨报身。由报身得法身。故
举法身。释成报化二身。二者今文明佛性。见佛性故。
方有法身及以报化。故举佛性。释成三身。望后二义
者。一不虚。二得失。不虚有二。一内證法身故外用不
虚。二令物得实益故不虚。今总标二不虚章门。所以
者何不。释二不虚门。即前释内證不虚。即是辨得。而
文中明三界即是十不者。恐众生谓法身超百非绝
四句。在于身外。则起众生法身高下二见。又于物无
益。故今明三界即是十不也。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
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岂非妙达三界。即是四绝
法身。无有生死者。可具二义。一者法身无虚妄生死。
即空无诸累义。二者四生不能生法身。二死不能化
其体。故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明非隐显义。惑不
能隐。故不退。约缘悟言显。体非新起。故言不出。亦无
在世及灭度者。即王宫非生。双林非灭。此句与华严
同。故彼文云。欲令众生生欢喜。现王宫生。欲令众生
生恋慕善。示双林灭。法身实不出世。亦不涅槃。此句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0c 页 X27-0520.png
破执无常及䨱相常也。非实非虚者。智度论师用实
相为佛。成实论师用世谛虚假为佛。今并异之。故俱
非也。非如非异者。江南尚禅师用真如为佛。摄论师
亦然。谓佛出二谛外者。谓佛异于真如。真如是妙无。
佛果是妙有。今并非之。总而言之。超百非绝四句。七
辨不能说。三眼不能照。又形不可见者。法身绝相也。
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凡夫不知三界常绝四句。故
四绝于凡夫成三界故。成如来藏。如来藏者。即如来
胎。有所得人。闻三界䨱佛性。言即佛性在三界中成
壁中有柱。乃优楼迦义。今明四绝于缘成三界。虽覆
实无所藏。佛则知三界宛然常绝四句。虽复四绝。于
缘宛然三界。故凡夫见圣不见。不见圣所见。圣见凡
不见。复见凡所见。问曰。圣见凡不见。圣可得异凡夫。
圣见凡所见。圣与凡何异。答曰。圣虽见凡迷。不如迷
所见。以凡见三界。名为三故三。圣见三界者。此是不
三三。中论云。语言虽同。其心则异。华严云。随顺众生
故。普入诸世间。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见。
以诸众生有种种欲者。第二明益物不虚。即是辨失。
相为佛。成实论师用世谛虚假为佛。今并异之。故俱
非也。非如非异者。江南尚禅师用真如为佛。摄论师
亦然。谓佛出二谛外者。谓佛异于真如。真如是妙无。
佛果是妙有。今并非之。总而言之。超百非绝四句。七
辨不能说。三眼不能照。又形不可见者。法身绝相也。
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者。凡夫不知三界常绝四句。故
四绝于凡夫成三界故。成如来藏。如来藏者。即如来
胎。有所得人。闻三界䨱佛性。言即佛性在三界中成
壁中有柱。乃优楼迦义。今明四绝于缘成三界。虽覆
实无所藏。佛则知三界宛然常绝四句。虽复四绝。于
缘宛然三界。故凡夫见圣不见。不见圣所见。圣见凡
不见。复见凡所见。问曰。圣见凡不见。圣可得异凡夫。
圣见凡所见。圣与凡何异。答曰。圣虽见凡迷。不如迷
所见。以凡见三界。名为三故三。圣见三界者。此是不
三三。中论云。语言虽同。其心则异。华严云。随顺众生
故。普入诸世间。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见。
以诸众生有种种欲者。第二明益物不虚。即是辨失。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1a 页 X27-0521.png
上见三界而常四绝。今见虽复四绝。于缘宛然三界。
即是失佛性。故成六道纷然也。以种种因缘所作佛
事者。欲令众生知三界宛然常是四绝。故示应化两
身净秽二教。常不绝也。即是益物不虚也。亦即是欲
令众生见佛性故。常作不绝。
如是我成佛来。至常住不灭者。上显二实。开两权断
新疑。破旧执。今第三方得结成常住不灭。曰五时者。
恶闻此经常住之字。若言此经明常。即破义宗。丧失
名利。故作百种释之。今明三身俱常。法身常住。故不
得言。应化两身常化大小两缘不绝。亦名为常。又即
应化亦常。以不动而应十方现前。虽十方现前。常自
不动。故应化是常。问云何示其相。答应化是因缘。因
缘即寂灭。故中观论如来品云。寂灭是如来。故知应
化即是法身。故名为常。
释我本行菩萨道。此文举长因。以證长果。法华论云。
本愿未满。所得寿命复倍上数。本愿未满者。可有二
意。一显寿长。所以尔者。本愿度一切众生。令尽成佛。
众生若尽。佛寿乃尽。众生未尽。佛寿则无尽。显常寿
义。常有法身寿。故常起应化度众生。满本愿也。问俗
书尚知忘内外。一死生。佛法岂欣长龄。而忘促寿。答
今为度众生故。语其常寿耳。岂复存长短乎。地论十
尽句亦作此说。众生若尽。我愿乃尽等。二破小乘人
明佛义。故有此文。小乘谓本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
未尽。佛巳入无馀也。此是圆誓佛也。又初欲普度。即
即是失佛性。故成六道纷然也。以种种因缘所作佛
事者。欲令众生知三界宛然常是四绝。故示应化两
身净秽二教。常不绝也。即是益物不虚也。亦即是欲
令众生见佛性故。常作不绝。
如是我成佛来。至常住不灭者。上显二实。开两权断
新疑。破旧执。今第三方得结成常住不灭。曰五时者。
恶闻此经常住之字。若言此经明常。即破义宗。丧失
名利。故作百种释之。今明三身俱常。法身常住。故不
得言。应化两身常化大小两缘不绝。亦名为常。又即
应化亦常。以不动而应十方现前。虽十方现前。常自
不动。故应化是常。问云何示其相。答应化是因缘。因
缘即寂灭。故中观论如来品云。寂灭是如来。故知应
化即是法身。故名为常。
释我本行菩萨道。此文举长因。以證长果。法华论云。
本愿未满。所得寿命复倍上数。本愿未满者。可有二
意。一显寿长。所以尔者。本愿度一切众生。令尽成佛。
众生若尽。佛寿乃尽。众生未尽。佛寿则无尽。显常寿
义。常有法身寿。故常起应化度众生。满本愿也。问俗
书尚知忘内外。一死生。佛法岂欣长龄。而忘促寿。答
今为度众生故。语其常寿耳。岂复存长短乎。地论十
尽句亦作此说。众生若尽。我愿乃尽等。二破小乘人
明佛义。故有此文。小乘谓本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
未尽。佛巳入无馀也。此是圆誓佛也。又初欲普度。即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1b 页 X27-0521.png
初心为胜。后入无馀。即后果翻劣。大乘佛无斯二过
也。
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释满本愿也。以满本愿。常度
众生。故寿命常住。而言倍者。上直云过去不可知。而
终有初心后證。则是有始。今明一證巳后湛然无灭。
故复倍。然应法二身。具有二义。一者法身本有无始
终义。于缘故有始。始若起颠倒见。即生死之。终如其
了悟。故是生死之终。如法身之始。而应身始无始者。
约应始与法身相应。故名为始。而法身无始。应身与
无始相应。法身既无始。故应身亦无始。问何故不分
明辨常。而言复倍上数耶。答如今所解。复倍上数。胜
直辨常住。若直明常。而不觉其长。上巳明三不可知。
一世界不可知。二末为尘不可知。三久成佛不可知。
今云复倍。则绝一切思议境界。即弥觉其长。使恶短
者。欣此长龄。故有胜常矣。又胜者。凡有二。一者新成
佛。始终證常。今明释迦久巳證常。非止今也。法皆如
是者。三世佛法。不灭示灭。令物得实益。以得实益。故
非虚妄。
释良医喻中。初开十喻。二摄十为六。三收六为三。次
摄三为二。次摄二为一。次泯一归无句。而句数满十方。
十喻者。一良医有子喻。二父去子病喻。三父子相见
喻。四请治授药喻。五正子服药喻。六狂子惮药喻。七
父医示灭喻。八狂子醒悟喻。九父医还家喻。十父无
虚妄喻。次就文明。摄十为六时。一父医养子时。二父
也。
所成寿命复倍上数者。释满本愿也。以满本愿。常度
众生。故寿命常住。而言倍者。上直云过去不可知。而
终有初心后證。则是有始。今明一證巳后湛然无灭。
故复倍。然应法二身。具有二义。一者法身本有无始
终义。于缘故有始。始若起颠倒见。即生死之。终如其
了悟。故是生死之终。如法身之始。而应身始无始者。
约应始与法身相应。故名为始。而法身无始。应身与
无始相应。法身既无始。故应身亦无始。问何故不分
明辨常。而言复倍上数耶。答如今所解。复倍上数。胜
直辨常住。若直明常。而不觉其长。上巳明三不可知。
一世界不可知。二末为尘不可知。三久成佛不可知。
今云复倍。则绝一切思议境界。即弥觉其长。使恶短
者。欣此长龄。故有胜常矣。又胜者。凡有二。一者新成
佛。始终證常。今明释迦久巳證常。非止今也。法皆如
是者。三世佛法。不灭示灭。令物得实益。以得实益。故
非虚妄。
释良医喻中。初开十喻。二摄十为六。三收六为三。次
摄三为二。次摄二为一。次泯一归无句。而句数满十方。
十喻者。一良医有子喻。二父去子病喻。三父子相见
喻。四请治授药喻。五正子服药喻。六狂子惮药喻。七
父医示灭喻。八狂子醒悟喻。九父医还家喻。十父无
虚妄喻。次就文明。摄十为六时。一父医养子时。二父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1c 页 X27-0521.png
去子病时。三父还救子时。四不灭示灭时。五父医还
家时。六无有虚妄时。次摄六为三。即三世益物。一从
本成道。至释迦未出世。谓过去未出时。从是时其父
还来归家。第二释迦现在益物时。是时其父还来归
家咸使见之。第三未来益物时。次摄三为二。虽有三
世。不出无生灭示生灭。二种化物。如父医去虽复去
留。不出留存亡利子。次摄二归一。令悟生灭无生灭
一法身。故摄二归一也。次一句归无句者。若有生灭
二。可有不生灭不二。既无生灭二。云何有不二。乃至
亦二不二非二不二耶。故舒之弥纶三世。卷之无有
踪迹。虽无踪迹。而常满十方。虽化满十方。竟未曾开。
卷无踪迹。亦未曾合。问曰。何故作此释耶。答曰。佛将
答弥勒。前诫大众。令听甚深秘密神通之力。此实难
思。前约父子。合有十喻。次就子有六时。一初有父时。
二父去感患时。三见父请救时。四正子服药患差时。
五狂子惮药不服时。六服药醒悟见父时也。次收六
为三。即三根。初有父时。是上根。次服药病愈。谓中根。
醒悟见父。谓下根。次摄三归二。虽有三根。不出迷悟。
如虽有三子。唯有病与无病也。次收二归一。返迷成
悟。故无迷有悟。次泯一归无。既其无迷亦无悟。故非
迷非悟。非佛非众生。如是五句也。然未得斯悟。即六
道纷然。今得此悟。泯无踪迹。然六道纷然时。即是泯
无踪迹。泯无踪迹时。众生不减。佛界不增。六道纷然
时。众生不增。佛界不减也。须深照此意也。
家时。六无有虚妄时。次摄六为三。即三世益物。一从
本成道。至释迦未出世。谓过去未出时。从是时其父
还来归家。第二释迦现在益物时。是时其父还来归
家咸使见之。第三未来益物时。次摄三为二。虽有三
世。不出无生灭示生灭。二种化物。如父医去虽复去
留。不出留存亡利子。次摄二归一。令悟生灭无生灭
一法身。故摄二归一也。次一句归无句者。若有生灭
二。可有不生灭不二。既无生灭二。云何有不二。乃至
亦二不二非二不二耶。故舒之弥纶三世。卷之无有
踪迹。虽无踪迹。而常满十方。虽化满十方。竟未曾开。
卷无踪迹。亦未曾合。问曰。何故作此释耶。答曰。佛将
答弥勒。前诫大众。令听甚深秘密神通之力。此实难
思。前约父子。合有十喻。次就子有六时。一初有父时。
二父去感患时。三见父请救时。四正子服药患差时。
五狂子惮药不服时。六服药醒悟见父时也。次收六
为三。即三根。初有父时。是上根。次服药病愈。谓中根。
醒悟见父。谓下根。次摄三归二。虽有三根。不出迷悟。
如虽有三子。唯有病与无病也。次收二归一。返迷成
悟。故无迷有悟。次泯一归无。既其无迷亦无悟。故非
迷非悟。非佛非众生。如是五句也。然未得斯悟。即六
道纷然。今得此悟。泯无踪迹。然六道纷然时。即是泯
无踪迹。泯无踪迹时。众生不减。佛界不增。六道纷然
时。众生不增。佛界不减也。须深照此意也。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2a 页 X27-0522.png
释良医有二。一欲开方便义。二欲息方便义。开方便
者。实未曾佛不佛。而作佛者。为欲度众生故。如为治
病故立医师。二息方便者。病若除。医即癈。众生若悟。
即佛亦忘。故华严云。为度众生故。有佛有世界。若于
真实中。无佛无世界。若除妄而存真。无众生有佛。此
无薪有火义。良医者。馀医但用药治病。不能用医治
病。今具此二。故名良。用医治病。如父示死子得悟。佛
具此二。故名良。多诸子息下。第一良医有子喻。遍十
方。穷三世。皆是病子。欲父明医尽未来际。常住不灭。
遍治法界子病。故云多也。若十二十百数者。从初得
佛。至今一期出世成佛。略为三根。从初成佛。竟未出
世之前。所化得者。为上根。即千世界菩萨之流也。从
华严会竟法华。化得悟者。为中根。所以齐此为中根。
明根本枝末摄末归本一期事尽。所应悟者皆巳悟
竟。故为中根。从历开三轮不悟。即狂子惮药。竟唱灭。
乃至涅槃巳后。像正中得道。为下根。亦从此巳后。尽
未来际得悟。悉属下根。此亦是不思议事也者。佛去
世后。若无佛法。世界受五欲及外道邪教。为毒药。生
爱见为得病。若佛去世。于像正中。值有所得大乘师。
有所得法。即是毒药。生有所得。名无得病。
饮他毒药下。第二父去子病喻。佛去世后。无佛世则
受五欲及外道邪教。为他毒药。生爱见为得病。感心
苦为闷乱。感身苦为宛转。又一惑具二力。迷中道。鄣
正观。为闷乱。受生死苦报。为宛转也。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2b 页 X27-0522.png
是时其父下。第三父子相见喻。初父见子。次子见父。
是佛出世。众生见佛形也。问曰。云何为遥见。答曰。他
云去理远为遥。今明是近义。亦见即喜。故云遥见。问
曰。上明饮毒起爱见。是烦恼鄣佛。云何感佛。答曰。如
见穷子中释。内三力。一有佛性正因。二既有良医之
子。有菩提心缘因。因不灭。三法种众苦。乐求涅槃。外
三力。随逐化中。有他心说法现通也。问曰。云何为失
本心。不失本心。答曰。为取本解不现前。即二子俱失。
今就机中强弱论之。颠倒强菩提心弱者。为失。反之
为不失。
我等下。第四请治授药喻。初请治也。父见子下。授药
也。其诸子中。第五正子病除喻。馀失心者下。第六狂
子惮药喻。父作是念下。第七父医示灭喻。说三轮竟。
更无药治之。唯当示灭。又作生不能救。为子示死救
之。明大悲深莫复过也。问至涅槃时。说涅槃教。云何
言无教能治之。答曰。终说涅槃时事。是死也。又要须
示灭。方乃说教。故以示灭为正。问曰。遣几使耶。答曰。
释迦全碎二舍利。为两使也。是时诸子下。第八狂子
醒悟喻。是时其父。第九父医还家喻。于意云何下。第
十不虚妄喻。
次偈颂有二。过去无始。与未来无终也。但颂过去则
略。未来便偈广者。夫论常义。要在未来灭与不灭。不
在过去久与近。故广颂不灭。广破无常。广论常义。二
章各两。初章二者。一颂證法身久。二颂垂应久。亿载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2c 页 X27-0522.png
阿僧祇者。振旦之数极谓载。即地所不能载也。阿僧
祇天竺之数。谓不可说。举二数不能数者。欲明佛寿
出数量之表。即常义也。
为度众生故下。颂未来不灭。亦二。初释疑。二不虚。各
三。初三者。初正果释疑。二依果释疑。三双结依正。不
虚中三者。谓法譬合也。然释疑中。虽有三段。但钩锁
相接次第。凡释十疑。第一疑云。既證法身久。则可不
灭。何故唱灭。是故释云。为度物故言灭。实不灭也。第
二疑云。若常住此土不灭。何故不常见耶。故释云。虽
常住此。以神通力。令近而不见。第三疑云。令不见。有
何利耶。故释云。以不见故。得种佛善根。第四疑云。种
善根。复有何利。故释云。则见从灵山出事。第五疑云。
若佛出者。当知前灭今复更生。则是生灭。何名常耶。
故释云。我实不生灭。为度物故示生灭。第六疑云。云
何为物示生灭耶。故释云。此土不见为灭。彼土见为
生。故是示现生灭。第七疑云。佛几处几时作此方便。
故释云。阿僧祇劫。及一切处。第八疑云。若在灵山。则
灵山可不被烧。故释云。秽土被烧。净土不被烧。第九
疑云。若净土不毁。秽土被烧。何物众生见净见秽耶。
故释云。罪障众生见秽不见净。直心者见净不见秽。
第十疑云。净秽出二缘者。佛寿复云何耶。故释云。为
秽缘说短。为净缘说长。论净秽土义。问曰。云何是法
身土。答曰。世间闻佛住大涅槃则不疑。住土则疑。此
是异名也。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栖称土。普贤观
祇天竺之数。谓不可说。举二数不能数者。欲明佛寿
出数量之表。即常义也。
为度众生故下。颂未来不灭。亦二。初释疑。二不虚。各
三。初三者。初正果释疑。二依果释疑。三双结依正。不
虚中三者。谓法譬合也。然释疑中。虽有三段。但钩锁
相接次第。凡释十疑。第一疑云。既證法身久。则可不
灭。何故唱灭。是故释云。为度物故言灭。实不灭也。第
二疑云。若常住此土不灭。何故不常见耶。故释云。虽
常住此。以神通力。令近而不见。第三疑云。令不见。有
何利耶。故释云。以不见故。得种佛善根。第四疑云。种
善根。复有何利。故释云。则见从灵山出事。第五疑云。
若佛出者。当知前灭今复更生。则是生灭。何名常耶。
故释云。我实不生灭。为度物故示生灭。第六疑云。云
何为物示生灭耶。故释云。此土不见为灭。彼土见为
生。故是示现生灭。第七疑云。佛几处几时作此方便。
故释云。阿僧祇劫。及一切处。第八疑云。若在灵山。则
灵山可不被烧。故释云。秽土被烧。净土不被烧。第九
疑云。若净土不毁。秽土被烧。何物众生见净见秽耶。
故释云。罪障众生见秽不见净。直心者见净不见秽。
第十疑云。净秽出二缘者。佛寿复云何耶。故释云。为
秽缘说短。为净缘说长。论净秽土义。问曰。云何是法
身土。答曰。世间闻佛住大涅槃则不疑。住土则疑。此
是异名也。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栖称土。普贤观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3a 页 X27-0523.png
经云。法身住常寂光土。问曰。土与身何异。答曰。法身
有能照所照义。分境智。有能證所證义。分人土。问曰。
经明唯有自性清净心。显名法身。此外并是虚妄。云
何分人土。智度亦云。除实相外皆是魔。实相即法身。
云何有人土耶。答摄论师云。法身是真如。更无有土
盖是未精见论意耳。今此净心及真如。在烦恼中。不
为烦恼坏。亦不可变异。故名如。取照用名智。智非但
知非如。亦知于如。既有能知所知。何无能住所住。故
有人土也。
* 分别功德品
从此以去。第二明流通。即是辨因。前五章中。各有二。
合十章。今亦五章。章各有二。亦十章也。言五章者。一
辨闻经得益。二感诸灵瑞。三弥勒称叹。四格量劝信。
五总论持经功德。
初章又二。一总明功德。佛告下第二别明功德。说馀
经得道人少。说此经明得道多者。此经具开一切权
实。略有五种。如上明之。问曰。何故寿量品后。明得道
者多。答曰。上来但开释迦一期近事。今明过去之始
未来之终。谓时长。明遍法界化。谓明化广。则释迦始
终事尽。应得道者。悉皆取悟。论生数有三家。一者江
南法华师云。初六位。界内得道。次八生巳上五位。界
外七地去得道。今明不然。此经前后明转不退转。皆
在八地。云何乃言六地。二者天亲论。八生得菩提者。
谓地前人八遍受分段生。得入初地菩提也。此既是
有能照所照义。分境智。有能證所證义。分人土。问曰。
经明唯有自性清净心。显名法身。此外并是虚妄。云
何分人土。智度亦云。除实相外皆是魔。实相即法身。
云何有人土耶。答摄论师云。法身是真如。更无有土
盖是未精见论意耳。今此净心及真如。在烦恼中。不
为烦恼坏。亦不可变异。故名如。取照用名智。智非但
知非如。亦知于如。既有能知所知。何无能住所住。故
有人土也。
* 分别功德品
从此以去。第二明流通。即是辨因。前五章中。各有二。
合十章。今亦五章。章各有二。亦十章也。言五章者。一
辨闻经得益。二感诸灵瑞。三弥勒称叹。四格量劝信。
五总论持经功德。
初章又二。一总明功德。佛告下第二别明功德。说馀
经得道人少。说此经明得道多者。此经具开一切权
实。略有五种。如上明之。问曰。何故寿量品后。明得道
者多。答曰。上来但开释迦一期近事。今明过去之始
未来之终。谓时长。明遍法界化。谓明化广。则释迦始
终事尽。应得道者。悉皆取悟。论生数有三家。一者江
南法华师云。初六位。界内得道。次八生巳上五位。界
外七地去得道。今明不然。此经前后明转不退转。皆
在八地。云何乃言六地。二者天亲论。八生得菩提者。
谓地前人八遍受分段生。得入初地菩提也。此既是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3b 页 X27-0523.png
论文。置而不辨。今从多为论。三义不似此释。一依此
经文。从初得无生至一生。此是转增明义。初明得无
生。论文巳判属初地。今八生还复属初地。乃是后浅
于前。一不可也。二者文次第。各有所得。初得无生。次
得不退转。八生乃至云得菩提。不应是初地。又下偈
中分明云。成佛成一切智。亦非初地也。又举尘数。从
多至少。所以然者。为表从浅至深也。浅悟易故多。深
悟难故少。若尔八生云何乃劣上来诸位耶。二不可
也。三依净名经云。一生得菩提。乃是十地经一生得
佛菩提。三不可也三者龙树云。三生菩萨。一生菩萨。
皆辨得佛菩提。从多论门。宜用八生巳上。明得佛菩
提。就文有三位得道。一八世界众生发心。地前得益。
二从得无生六位。十地得益。三从八生巳上。就十地
中得佛。开为五品。谓下中上。上中上上。问曰。十地中
云何五品受生。答曰。摄论云。金刚心一念是。无有生
死。十地是有有生死。则十地多过受生死。何故无五
品。又二生死义。即变易中论其五品。若不许五品。何
故有三生一生菩萨耶。问曰。一生三生是应生。何以
为例。答曰。今寄应生以显。变易中大位判时节作五
品。故云五生耳。问曰。十地巳上何故作生论之。答曰。
地位但十也。不可作馀位明之。故但说八生一生得
成佛也。问曰。八生一生几许时。答曰。不可知。璎珞经
明。无垢地菩萨学佛威仪。凡经千劫。无垢地即十地
人。
经文。从初得无生至一生。此是转增明义。初明得无
生。论文巳判属初地。今八生还复属初地。乃是后浅
于前。一不可也。二者文次第。各有所得。初得无生。次
得不退转。八生乃至云得菩提。不应是初地。又下偈
中分明云。成佛成一切智。亦非初地也。又举尘数。从
多至少。所以然者。为表从浅至深也。浅悟易故多。深
悟难故少。若尔八生云何乃劣上来诸位耶。二不可
也。三依净名经云。一生得菩提。乃是十地经一生得
佛菩提。三不可也三者龙树云。三生菩萨。一生菩萨。
皆辨得佛菩提。从多论门。宜用八生巳上。明得佛菩
提。就文有三位得道。一八世界众生发心。地前得益。
二从得无生六位。十地得益。三从八生巳上。就十地
中得佛。开为五品。谓下中上。上中上上。问曰。十地中
云何五品受生。答曰。摄论云。金刚心一念是。无有生
死。十地是有有生死。则十地多过受生死。何故无五
品。又二生死义。即变易中论其五品。若不许五品。何
故有三生一生菩萨耶。问曰。一生三生是应生。何以
为例。答曰。今寄应生以显。变易中大位判时节作五
品。故云五生耳。问曰。十地巳上何故作生论之。答曰。
地位但十也。不可作馀位明之。故但说八生一生得
成佛也。问曰。八生一生几许时。答曰。不可知。璎珞经
明。无垢地菩萨学佛威仪。凡经千劫。无垢地即十地
人。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3c 页 X27-0523.png
佛说是时下。第二明感瑞相。亦二。初明感瑞所由。时
虚空中下。正明感瑞。弥勒领解中。亦二。初长行。次偈
颂格量。劝信中。亦二。初长行。次偈颂。总明功德中。亦
二。初略明功德。二广明功德。略明中二。初佛在世三
品功德。次佛灭后四品功德。问曰。上明八十万亿那
由他劫行五度。不及一念信寿量。今云何持经人福。
即是起塔寺耶。答曰。此中叹持经人有二种功德。一
叹持经人即极敬。谓顶载如来。二极供养。供养者。凡
有二时供养。一佛灭后起于高塔。长时供养舍利。二
造栴檀寺。现前供养佛僧。此二供养。称顺佛心。持经
人亦称顺佛心。取此义边。故云持经人即是造寺起
塔供养。又上明五度是有所得故不及信寿量。今明
起塔寺是无所得心故与持经福等。何以得知。既称
持经人即是起塔寺。持经既是无所得。起塔寺亦然
也。
* 随喜品
昔四十馀年执五权迷五实。今开五权显五实。多逆
耳违心。不能随喜。故建首论随喜。有四重随喜五种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4a 页 X27-0524.png
权实也。所以顿得如斯功德也。四重者。如上数辨。要
具二慧。随喜方成。闻三是方便。一是真实。次闻无生
灭身是真实。生灭身是方便。次闻始终寿是方便。无
始终是真实。净秽两土是方便。非净秽土是真实。次
调达恶是方便。善是真实。谓顺五种权实。而生随喜。
名初重随喜。今略辨之。有四重随喜。一者三乘为权。
一乘为实。生灭身权。无生灭身实。净秽土权。非净秽
实。始终寿权。无始终实。提婆达多恶权。善实。于五权
实而生欢喜。名初重随喜。二者借一除三。若除三舍
一。三一并权。不三一实。身寿土等。权实亦尔。三者三
一为二。非三一为不二。二不二权。非二不二实。馀三
种例尔。四者二不二。非二不二。方言极。此盖是无言
言。皆是方便。因无言言。悟言无言。乃是究竟。无馀极
说。于此四重而生欢喜。名为随喜。今明随喜。其义大
难。但有波若。不成随喜。但用方便。亦不成随喜。要具
二慧。随喜方成。知能所宛然本来寂灭。名方便波若。
虽本来寂灭。而能所宛然。名波若方便也。问此随喜
何故胜于财法两施。答财法两施不及初重随喜。初
重随喜巳明作佛。财法两施。但是世间二乘善根也。
又四重随喜即是理内。财法两施是理外也。又四重
随喜。具佛四智。一一重中皆具四智。故随喜之人。即
生四智。是初心佛也。如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故以自随喜生四智。故自作佛。又教化随喜。令他生
四智。化他作佛。故功德胜。财法两施。自他俱不生四
具二慧。随喜方成。闻三是方便。一是真实。次闻无生
灭身是真实。生灭身是方便。次闻始终寿是方便。无
始终是真实。净秽两土是方便。非净秽土是真实。次
调达恶是方便。善是真实。谓顺五种权实。而生随喜。
名初重随喜。今略辨之。有四重随喜。一者三乘为权。
一乘为实。生灭身权。无生灭身实。净秽土权。非净秽
实。始终寿权。无始终实。提婆达多恶权。善实。于五权
实而生欢喜。名初重随喜。二者借一除三。若除三舍
一。三一并权。不三一实。身寿土等。权实亦尔。三者三
一为二。非三一为不二。二不二权。非二不二实。馀三
种例尔。四者二不二。非二不二。方言极。此盖是无言
言。皆是方便。因无言言。悟言无言。乃是究竟。无馀极
说。于此四重而生欢喜。名为随喜。今明随喜。其义大
难。但有波若。不成随喜。但用方便。亦不成随喜。要具
二慧。随喜方成。知能所宛然本来寂灭。名方便波若。
虽本来寂灭。而能所宛然。名波若方便也。问此随喜
何故胜于财法两施。答财法两施不及初重随喜。初
重随喜巳明作佛。财法两施。但是世间二乘善根也。
又四重随喜即是理内。财法两施是理外也。又四重
随喜。具佛四智。一一重中皆具四智。故随喜之人。即
生四智。是初心佛也。如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
故以自随喜生四智。故自作佛。又教化随喜。令他生
四智。化他作佛。故功德胜。财法两施。自他俱不生四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4b 页 X27-0524.png
智。并不成佛。故劣也。问此随喜何故胜财法两施。答
财法两施。未乃无所得随喜明作佛。财宝有得。是世
间法故。财法两施皆不成佛。故劣。
释长行偈颂五人次第。长行明五人者。为答弥勒问。
及令执昔五乘人。生于信心。故初明随喜。第二举心
动出来听。第三先来听竟。后人来容之坐存。前二自
来。第三味他人来。第四一心听人。及一心说人。亦前
四是听人。后是说人。
偈颂五人。即颂随喜。二人即二也。颂馀四人亦四。但
不次第。初前颂第四人者。初随喜转教人。是口业。第
四人亦口业。故一类颂之。馀二人同是身业。故一类
颂之。二口业中。初人为他说。次人劝他听。故分二也。
二身业中。初人自来听。次人容他坐。故分二人也。问
曰。五人五。一人五。答曰。具也。一人五者。初来。次容他
坐。三劝他来。四一心听。五听巳还归为他说。一人具
得此五功德也。问曰。何故格量最初人胜最后人。答
曰最后人功德巳无边。况最初人。今欲叹随喜功德
深。令人信此经。故作优劣说。又亲闻与传闻无定。今
欲令人亲到法坐。复生动出之善。故说亲闻为胜。问
曰。乘天宫等。何以知明动出果耶。答曰。动是而来。故
得乘天宫之报。因果相似。后文皆尔也。
* 法师功德品
释告常精进。有二义。一令菩萨勤遮凡夫二乘有所
得心不令入。二勤习无所得中道观。具此二勤。得六
财法两施。未乃无所得随喜明作佛。财宝有得。是世
间法故。财法两施皆不成佛。故劣。
释长行偈颂五人次第。长行明五人者。为答弥勒问。
及令执昔五乘人。生于信心。故初明随喜。第二举心
动出来听。第三先来听竟。后人来容之坐存。前二自
来。第三味他人来。第四一心听人。及一心说人。亦前
四是听人。后是说人。
偈颂五人。即颂随喜。二人即二也。颂馀四人亦四。但
不次第。初前颂第四人者。初随喜转教人。是口业。第
四人亦口业。故一类颂之。馀二人同是身业。故一类
颂之。二口业中。初人为他说。次人劝他听。故分二也。
二身业中。初人自来听。次人容他坐。故分二人也。问
曰。五人五。一人五。答曰。具也。一人五者。初来。次容他
坐。三劝他来。四一心听。五听巳还归为他说。一人具
得此五功德也。问曰。何故格量最初人胜最后人。答
曰最后人功德巳无边。况最初人。今欲叹随喜功德
深。令人信此经。故作优劣说。又亲闻与传闻无定。今
欲令人亲到法坐。复生动出之善。故说亲闻为胜。问
曰。乘天宫等。何以知明动出果耶。答曰。动是而来。故
得乘天宫之报。因果相似。后文皆尔也。
* 法师功德品
释告常精进。有二义。一令菩萨勤遮凡夫二乘有所
得心不令入。二勤习无所得中道观。具此二勤。得六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4c 页 X27-0524.png
根净也。昔来恒约十善。释六千功德。今更示功德之
因。读诵者。须依四智。如读是因缘义。要因牙舌。方得
读经。即是因缘。因缘所生法。即寂灭相。若识此一句。
四智即生。了因缘读经。本来寂灭。即生如来智。虽本
寂灭。而读经宛然。即生佛智。此观明了无碍。任运智
生。读无所读。无所读而读。即自然智。行者不复须师。
恒得现前智。谓无师智也。读经既具四智。即破除二
障。得度五百由旬。知读本寂灭。而读经宛然。即生如
来智。破凡夫有见。虽本寂灭。而读经宛然。即生佛智。
破二乘空见。既破除凡夫二乘有无二见。亦破五住
烦恼。以五种法师具足四智。即意根净故。馀五根亦
净也。一一根中。无凡夫二乘有所得烦恼。是故六根
清净也。
次约六根用辨功德。果亦不同二乘凡夫。今更引三
文作之。一净名经明。阿那律得天眼见大千世界。净
名问云。为作相而见。无作相见。作相见者。作能见所
见相而见。为不作能见所见相。若作相见。则同外道。
若不作相。则堕无为。不应有见。故失对当时。受屈于
二难。次梵天问世就有真天眼者不。答有也。即佛世
尊。悉见诸佛土。不以二相见。二相宛然无所见。虽见
无所见。而无所不见。即是四智。以见无所见。故不同
外道。破凡夫有见。无所见而见。破那律空见。故知眼
见破二惑也。次简凡夫二乘六根用义。菩萨读经时。
知读本来寂灭。虽知寂灭。常读经。观心转利。即得二
因。读诵者。须依四智。如读是因缘义。要因牙舌。方得
读经。即是因缘。因缘所生法。即寂灭相。若识此一句。
四智即生。了因缘读经。本来寂灭。即生如来智。虽本
寂灭。而读经宛然。即生佛智。此观明了无碍。任运智
生。读无所读。无所读而读。即自然智。行者不复须师。
恒得现前智。谓无师智也。读经既具四智。即破除二
障。得度五百由旬。知读本寂灭。而读经宛然。即生如
来智。破凡夫有见。虽本寂灭。而读经宛然。即生佛智。
破二乘空见。既破除凡夫二乘有无二见。亦破五住
烦恼。以五种法师具足四智。即意根净故。馀五根亦
净也。一一根中。无凡夫二乘有所得烦恼。是故六根
清净也。
次约六根用辨功德。果亦不同二乘凡夫。今更引三
文作之。一净名经明。阿那律得天眼见大千世界。净
名问云。为作相而见。无作相见。作相见者。作能见所
见相而见。为不作能见所见相。若作相见。则同外道。
若不作相。则堕无为。不应有见。故失对当时。受屈于
二难。次梵天问世就有真天眼者不。答有也。即佛世
尊。悉见诸佛土。不以二相见。二相宛然无所见。虽见
无所见。而无所不见。即是四智。以见无所见。故不同
外道。破凡夫有见。无所见而见。破那律空见。故知眼
见破二惑也。次简凡夫二乘六根用义。菩萨读经时。
知读本来寂灭。虽知寂灭。常读经。观心转利。即得二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5a 页 X27-0525.png
智无碍。二智无碍故六根无碍。故于一根得六根用。
是则行无碍因。得无碍果也。而诸小乘经论。三根合
中知。三根离中知者。此是说凡夫二乘有所得鄣碍
因果耳。次简凡夫所见异于菩萨。凡夫见千世界。二
乘见大千界。菩萨亦见大千界。凡夫二乘未得四智
观。但见其粗。未见其细。亦不见无色界色。不知上界
有香。菩萨读妙经。得妙观明彻。故粗细皆见闻耳。问
若读经时。即生四智。破五住。度五百由旬。与佛何异。
又地前菩萨何未得法性身耶。答菩萨巳破其粗。未
破其细。故与佛不同也。佛悟因缘六本来无六。前悟
无六究然六。穷四智边。竟五住惑倾。得三身之用。悟
六本来无六。故得法身。无六为众生故现六。有应化
两身。无六而有妙六。故有大小相好。于净土成佛。即
是应身。故金光明说应身。亦有相好也。无六身同众
生相好。于秽土中为化佛。然六无六。既穷实相边竟。
无六而六。尽因缘之原。故眼彻见十方。故与菩萨异
也。读经既生四智。破五住惑。馀四亦尔。乃至菩萨三
业四仪皆因缘。则常生四智。念念入佛知见。净名说
二慧为父母。始行之子。不得暂离父母。离父母即破
正观法身。大品说二慧为健儿人。健儿人扶持老病。
百八烦恼为病。六十二见为老。必常须用二慧。扶持
至佛。度五百由旬也。
释六根果。初眼耳直明能远见闻事。与二乘略同。鼻
根全异。外道二乘无鼻通。而菩萨有之。二者外道二
是则行无碍因。得无碍果也。而诸小乘经论。三根合
中知。三根离中知者。此是说凡夫二乘有所得鄣碍
因果耳。次简凡夫所见异于菩萨。凡夫见千世界。二
乘见大千界。菩萨亦见大千界。凡夫二乘未得四智
观。但见其粗。未见其细。亦不见无色界色。不知上界
有香。菩萨读妙经。得妙观明彻。故粗细皆见闻耳。问
若读经时。即生四智。破五住。度五百由旬。与佛何异。
又地前菩萨何未得法性身耶。答菩萨巳破其粗。未
破其细。故与佛不同也。佛悟因缘六本来无六。前悟
无六究然六。穷四智边。竟五住惑倾。得三身之用。悟
六本来无六。故得法身。无六为众生故现六。有应化
两身。无六而有妙六。故有大小相好。于净土成佛。即
是应身。故金光明说应身。亦有相好也。无六身同众
生相好。于秽土中为化佛。然六无六。既穷实相边竟。
无六而六。尽因缘之原。故眼彻见十方。故与菩萨异
也。读经既生四智。破五住惑。馀四亦尔。乃至菩萨三
业四仪皆因缘。则常生四智。念念入佛知见。净名说
二慧为父母。始行之子。不得暂离父母。离父母即破
正观法身。大品说二慧为健儿人。健儿人扶持老病。
百八烦恼为病。六十二见为老。必常须用二慧。扶持
至佛。度五百由旬也。
释六根果。初眼耳直明能远见闻事。与二乘略同。鼻
根全异。外道二乘无鼻通。而菩萨有之。二者外道二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5b 页 X27-0525.png
乘鼻不能遍闻。菩萨能闻。三外道二乘不能知上界
微细香。菩萨能知也。此三根果。叹菩萨能知他用。又
直明菩萨自用也。
舌根具二义。一感自报。谓上味好声等。二能利他用。
此中明八果。一上味果。以菩萨净心为因缘。感得上
味果。若以舌根下。二得好声果。能入其心下。三明巧
说果。又诸天子下。四明得眷属果。眷属果中。前明幽
众。又诸比丘下。明显众。以是菩萨下。五明供养果。又
诸声闻下。六众圣乐见果。是人所在方面下。七诸佛
护念果。又能下。八出法音果。上明下顺众生音。今出
上弘道音。又持经是大福慧人。发言说法时。言音之
中。出于通气。令人闻之。自然发道心。摄山师即是其
人。余亲闻说如此也。
释意根中。虽有六根。不出三业。四根属身业用。舌根
口用。今是意用。又上五根。正就神通门。意根中明说
法用。长行明四果。一法无碍果。通达下。明知义无碍。
解是义下。明辞无碍。三千下。明知机说乐说无碍。
偈文有四。初颂得四无碍义果。即四也。十方无数佛。
第二得总持果。悉知诸法相下。第三得经旨趣果。此
人有所说下。第四时无所畏果。要须此四生起。可知
也。
* 常不轻品
此品重示菩萨破病显道之方。前密后显。前密有三
双意。一往身礼口叹。显一乘破三执。二身礼以开正
微细香。菩萨能知也。此三根果。叹菩萨能知他用。又
直明菩萨自用也。
舌根具二义。一感自报。谓上味好声等。二能利他用。
此中明八果。一上味果。以菩萨净心为因缘。感得上
味果。若以舌根下。二得好声果。能入其心下。三明巧
说果。又诸天子下。四明得眷属果。眷属果中。前明幽
众。又诸比丘下。明显众。以是菩萨下。五明供养果。又
诸声闻下。六众圣乐见果。是人所在方面下。七诸佛
护念果。又能下。八出法音果。上明下顺众生音。今出
上弘道音。又持经是大福慧人。发言说法时。言音之
中。出于通气。令人闻之。自然发道心。摄山师即是其
人。余亲闻说如此也。
释意根中。虽有六根。不出三业。四根属身业用。舌根
口用。今是意用。又上五根。正就神通门。意根中明说
法用。长行明四果。一法无碍果。通达下。明知义无碍。
解是义下。明辞无碍。三千下。明知机说乐说无碍。
偈文有四。初颂得四无碍义果。即四也。十方无数佛。
第二得总持果。悉知诸法相下。第三得经旨趣果。此
人有所说下。第四时无所畏果。要须此四生起。可知
也。
* 常不轻品
此品重示菩萨破病显道之方。前密后显。前密有三
双意。一往身礼口叹。显一乘破三执。二身礼以开正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5c 页 X27-0525.png
因。口叹以辨缘因。三身礼称深敬。明望理众生本是
佛。口叹明理虽是。于众生恒非既是常佛也。众生是
佛。用如来智。于众生恒非用于佛智。故身礼口叹。有
三双之义。此时宜中。须作此方便也。恶人骂菩萨无
智者彼谓佛。说菩萨作佛二乘不作佛。是有智。今忽
言皆作佛。谓不解大小乘。故是无智也。虚妄记者。不
作佛既实说。作佛则虚也。常不轻得十果。八果如本
疏。复有能说法果。从得常眼根净巳后。更值佛。此得
二地乃至十地果。后方成佛也。大饶益诸菩萨者。常
不轻得三报益。初宿罪除六根净。得现益。次命终得
值佛。生报益。次更命终登地至佛。皆后报益。问曰。常
不轻但身礼口叹。云何得宿罪除及六根净益耶。答
曰。此菩萨常作无所得观。故虚妄稍灭。故六根净也。
今无缘大悲。还欲令众生得六根净。故往礼叹之。令
习观行。灭凡夫二乘见。同菩萨根也。问佛说住古因
缘。于今何益耶。答于缘有三益。现报执除。生报灭苦
果。后报于菩萨不退也。
* 如来神力品
此品有四意。一證上五权实不虚。又总證持经必得
三品功德不虚。故出舌相也。二欲令上闻法华人心
生欢喜。转加精进。求于佛道。闻此经皆发佛心。今见
佛有如斯神力。故大欢喜转加勤行。故下云。为求佛
道者。现如是神力也。三欲更叹持经。有七种功德。令
物持经。故现神力。四欲显经功德。诸佛有大神力。累
佛。口叹明理虽是。于众生恒非既是常佛也。众生是
佛。用如来智。于众生恒非用于佛智。故身礼口叹。有
三双之义。此时宜中。须作此方便也。恶人骂菩萨无
智者彼谓佛。说菩萨作佛二乘不作佛。是有智。今忽
言皆作佛。谓不解大小乘。故是无智也。虚妄记者。不
作佛既实说。作佛则虚也。常不轻得十果。八果如本
疏。复有能说法果。从得常眼根净巳后。更值佛。此得
二地乃至十地果。后方成佛也。大饶益诸菩萨者。常
不轻得三报益。初宿罪除六根净。得现益。次命终得
值佛。生报益。次更命终登地至佛。皆后报益。问曰。常
不轻但身礼口叹。云何得宿罪除及六根净益耶。答
曰。此菩萨常作无所得观。故虚妄稍灭。故六根净也。
今无缘大悲。还欲令众生得六根净。故往礼叹之。令
习观行。灭凡夫二乘见。同菩萨根也。问佛说住古因
缘。于今何益耶。答于缘有三益。现报执除。生报灭苦
果。后报于菩萨不退也。
* 如来神力品
此品有四意。一證上五权实不虚。又总證持经必得
三品功德不虚。故出舌相也。二欲令上闻法华人心
生欢喜。转加精进。求于佛道。闻此经皆发佛心。今见
佛有如斯神力。故大欢喜转加勤行。故下云。为求佛
道者。现如是神力也。三欲更叹持经。有七种功德。令
物持经。故现神力。四欲显经功德。诸佛有大神力。累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6a 页 X27-0526.png
劫长时。说持经福不尽。故知叹所不能叹也。何以知
之。初明乘权实中。三根声闻。及闻一偈一念随喜。皆
授记。即秽土人得益。次开三权实。十二种净土中人
得益。今欲为十方穷虚空一切净秽土众生。说法华
经。悉令得益。故更现神力也。故分经有三会。一秽土
会。二净土会。三通净秽土会也。又知别是会说一法
者。如智度论初现七种瑞。召集有缘。佛自说般若利
益竟。次舌相品。更出舌相光明召集。于须菩提等有
缘之徒。故复现瑞。今亦尔。上来现瑞。利净秽缘竟。今
三世佛共利十方有缘众生。故共现神力。及说法华
也。
千世界尘数菩萨。自誓持经。有二意。初正自誓持经。
次释自持经。前化他。后自行。虽言自行。意在化他。真
净大法者。五实为真。开五权。无复隐䨱为净。具摄权
实。
为大千世界尘数菩萨。来意有二。别弘别利。二总弘
总利。别弘者。开身寿权实。皆由弥勒。别利者。十二蒙
益也。并由其人也。总弘者。分身灭后。总弘斯教。利益
群生。又由其人立誓。如来现五神力。普为十方说教。
谓总弘也。总利者。十方同闻。随喜供养。皆当成佛也。
佛现神力。亦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二。初现神力。次
叹教劝修。现神力中。两感两应。初应中。现五神力为
三。初出舌放光。为色瑞。次弹指下。明声瑞。次动地瑞。
如疏。出舌二意。一成前未信者令信。巳信者逾明。二
之。初明乘权实中。三根声闻。及闻一偈一念随喜。皆
授记。即秽土人得益。次开三权实。十二种净土中人
得益。今欲为十方穷虚空一切净秽土众生。说法华
经。悉令得益。故更现神力也。故分经有三会。一秽土
会。二净土会。三通净秽土会也。又知别是会说一法
者。如智度论初现七种瑞。召集有缘。佛自说般若利
益竟。次舌相品。更出舌相光明召集。于须菩提等有
缘之徒。故复现瑞。今亦尔。上来现瑞。利净秽缘竟。今
三世佛共利十方有缘众生。故共现神力。及说法华
也。
千世界尘数菩萨。自誓持经。有二意。初正自誓持经。
次释自持经。前化他。后自行。虽言自行。意在化他。真
净大法者。五实为真。开五权。无复隐䨱为净。具摄权
实。
为大千世界尘数菩萨。来意有二。别弘别利。二总弘
总利。别弘者。开身寿权实。皆由弥勒。别利者。十二蒙
益也。并由其人也。总弘者。分身灭后。总弘斯教。利益
群生。又由其人立誓。如来现五神力。普为十方说教。
谓总弘也。总利者。十方同闻。随喜供养。皆当成佛也。
佛现神力。亦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二。初现神力。次
叹教劝修。现神力中。两感两应。初应中。现五神力为
三。初出舌放光。为色瑞。次弹指下。明声瑞。次动地瑞。
如疏。出舌二意。一成前未信者令信。巳信者逾明。二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6b 页 X27-0526.png
令十方及未来生信也。放光亦二。一为令十方通同。
使彼此相见。二示佛神德难思。令求佛道也。出声亦
二。一觉悟十方。令知说法华。二者表转道声于二世。
动地亦二。一惊悟二世。令知说法华。二表二世成佛。
问曰。何以故。释分身放光现舌。多宝嘿无所为。答曰。
大圣动静应机。前为显常。所为而言。今明寂绝。是故
致嘿。应化是迹故有形声。故放色现舌。多宝示本无
言像。故嘿无所为。即令十方同悟三身权实。空中声
告者。前是身权实。今演教令异方同闻。虚空天有二
事。一劝随喜以生慧。二劝供养以生福。下还受此二
劝。既于法华生福慧。即并至佛果也。变成大帐。表法
身果。遍䨱众生十方通达无碍者。十方闻经。皆成佛
故。
偈中有二。初明现瑞意。初偈文是也。次别明现瑞意。
分五瑞为二。初为现在众生。现舌放光。即令生信及
见此土。次三瑞为未来者。前二是声。以声教传流十
方。故未来得闻。地六动者。未来闻经故六道成佛。然
五瑞皆通二世。约义便故。佛作此分之叹。持经人见
二佛者。准法报化也。秘要法不久当得者。即五权实
也。因缘次第者。因缘即经旨趣门。次第者如三轮。前
为菩萨说根本。中为二乘说枝末。后明摄末归本也。
* 嘱累品
前住三土说法。并利现在。今欲益未来。故付诸菩萨。
又三会于佛有缘者。皆以得悟。今为菩萨有因缘。付
使彼此相见。二示佛神德难思。令求佛道也。出声亦
二。一觉悟十方。令知说法华。二者表转道声于二世。
动地亦二。一惊悟二世。令知说法华。二表二世成佛。
问曰。何以故。释分身放光现舌。多宝嘿无所为。答曰。
大圣动静应机。前为显常。所为而言。今明寂绝。是故
致嘿。应化是迹故有形声。故放色现舌。多宝示本无
言像。故嘿无所为。即令十方同悟三身权实。空中声
告者。前是身权实。今演教令异方同闻。虚空天有二
事。一劝随喜以生慧。二劝供养以生福。下还受此二
劝。既于法华生福慧。即并至佛果也。变成大帐。表法
身果。遍䨱众生十方通达无碍者。十方闻经。皆成佛
故。
偈中有二。初明现瑞意。初偈文是也。次别明现瑞意。
分五瑞为二。初为现在众生。现舌放光。即令生信及
见此土。次三瑞为未来者。前二是声。以声教传流十
方。故未来得闻。地六动者。未来闻经故六道成佛。然
五瑞皆通二世。约义便故。佛作此分之叹。持经人见
二佛者。准法报化也。秘要法不久当得者。即五权实
也。因缘次第者。因缘即经旨趣门。次第者如三轮。前
为菩萨说根本。中为二乘说枝末。后明摄末归本也。
* 嘱累品
前住三土说法。并利现在。今欲益未来。故付诸菩萨。
又三会于佛有缘者。皆以得悟。今为菩萨有因缘。付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6c 页 X27-0526.png
之宣通。故以付嘱。又令诸菩萨满本愿。又令菩萨进
行成佛。故付嘱也。
初从法坐起者。有三意。一欲以手周遍摩十方菩萨
顶。在塔内不得现此事。故诸下起出塔。二欲以数尺
之手。遍摩十方菩萨顶。现此奇特。普令十方见之。故
出塔。三欲显说果分经竟。还归本座也。
释付嘱意。若有悭无慈。不得施法。故明无悭有慈也。
若有怖畏。不能施法。故明无畏。此经宗明慧故辨智。
佛虽万德。智为其宗。又群生唯有心。心外无法。若妄
心息。唯有真智。故但明智。馀深法者。即三乘中大乘。
小乘人闻此大乘。谓是菩萨法。二乘自谓究竟。故信
三中大也。问曰。若尔说此大乘。于二乘何益。答曰。此
大乘中有二教。一付财密化。二陶练小心。可得入佛
慧。方便诸菩萨。又一切乘有三。谓小大一。说小但增
其执。无得佛理。说大即得毁小叹大。有远得佛义。
欢喜者。本愿于十方。弘道利人。今命之称本愿。故喜
又菩萨自欲进行作佛。今见佛劝。称本心故喜。
释散座。三佛集者。欲开三身土寿利物。今弘道化人
竟。各令还也。多宝闭塔。分身还本土者。将分身对释
迦。以辨去留。欲显释迦化身住秽土利人。应身往净
国化物。多宝闭塔。欲表法身在空。不在净秽利人。问
曰。何故见分身来。而不睹去。答曰。欲明无去来故见
其去来。故去无所去。又示迹故。不来而来。显本故去
无所去。即是法身。问曰。多宝表法身不灭。即通为二
行成佛。故付嘱也。
初从法坐起者。有三意。一欲以手周遍摩十方菩萨
顶。在塔内不得现此事。故诸下起出塔。二欲以数尺
之手。遍摩十方菩萨顶。现此奇特。普令十方见之。故
出塔。三欲显说果分经竟。还归本座也。
释付嘱意。若有悭无慈。不得施法。故明无悭有慈也。
若有怖畏。不能施法。故明无畏。此经宗明慧故辨智。
佛虽万德。智为其宗。又群生唯有心。心外无法。若妄
心息。唯有真智。故但明智。馀深法者。即三乘中大乘。
小乘人闻此大乘。谓是菩萨法。二乘自谓究竟。故信
三中大也。问曰。若尔说此大乘。于二乘何益。答曰。此
大乘中有二教。一付财密化。二陶练小心。可得入佛
慧。方便诸菩萨。又一切乘有三。谓小大一。说小但增
其执。无得佛理。说大即得毁小叹大。有远得佛义。
欢喜者。本愿于十方。弘道利人。今命之称本愿。故喜
又菩萨自欲进行作佛。今见佛劝。称本心故喜。
释散座。三佛集者。欲开三身土寿利物。今弘道化人
竟。各令还也。多宝闭塔。分身还本土者。将分身对释
迦。以辨去留。欲显释迦化身住秽土利人。应身往净
国化物。多宝闭塔。欲表法身在空。不在净秽利人。问
曰。何故见分身来。而不睹去。答曰。欲明无去来故见
其去来。故去无所去。又示迹故。不来而来。显本故去
无所去。即是法身。问曰。多宝表法身不灭。即通为二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7a 页 X27-0527.png
佛之本。何故偏住释迦秽土。答曰。净土菩萨中。无执
迹无常迷本常住。故不须住净土。秽土中凡夫二乘。
假名菩萨。执迹迷本。故须住秽土。问曰。多宝照其不
灭。分身显丈六非真。去则俱去。何故一去一留。答曰。
丈六非真。其义易信。故分身还土。法身常住。其言难
明。乃至涅槃犹执无常。故多宝犹停。用斥之耳。
若就事中者。多宝为听经故来。说果虽竟。未说因。故
多宝住也。又分身本为开塔来。今塔巳还闭。宜各还
本土耳。又多宝与妙音等。有重因缘。故下经云。命妙
音来。故犹停也。分身无此因缘。所以去矣。问曰。分身
既去。净土应隐。何不明之。答曰。示适缘精粗。故前明
其变。显理无垢净。改后无所改。问曰。佛何故喜耶。答
曰。三佛土三会及未来众生。闻经得益。又辨尽理法。
畅佛心。故喜。大众喜者。一闻三会。五种权实。并皆领
悟。故喜。二重睹诸佛去留之义。于三身三土。解心明
决。故喜也。此经名秘密教。多据事相。以显深理。难信
难解事。显于斯也。
* 药王品
此下六品。第二分明菩萨乘。问曰。菩萨乘为因。佛乘
为果。何先果后因。答曰。有二义。一有佛昔说三乘。今
欲开乘权实。二乘果是方便。佛果是真实。故得会三
归一。及破二显一。是以先要须明果竟。方得明因。二
者此经结会释迦一化始终五权实。以众生正与佛
结因缘来久。令一期得悟。故先辨佛法也。又十二门
迹无常迷本常住。故不须住净土。秽土中凡夫二乘。
假名菩萨。执迹迷本。故须住秽土。问曰。多宝照其不
灭。分身显丈六非真。去则俱去。何故一去一留。答曰。
丈六非真。其义易信。故分身还土。法身常住。其言难
明。乃至涅槃犹执无常。故多宝犹停。用斥之耳。
若就事中者。多宝为听经故来。说果虽竟。未说因。故
多宝住也。又分身本为开塔来。今塔巳还闭。宜各还
本土耳。又多宝与妙音等。有重因缘。故下经云。命妙
音来。故犹停也。分身无此因缘。所以去矣。问曰。分身
既去。净土应隐。何不明之。答曰。示适缘精粗。故前明
其变。显理无垢净。改后无所改。问曰。佛何故喜耶。答
曰。三佛土三会及未来众生。闻经得益。又辨尽理法。
畅佛心。故喜。大众喜者。一闻三会。五种权实。并皆领
悟。故喜。二重睹诸佛去留之义。于三身三土。解心明
决。故喜也。此经名秘密教。多据事相。以显深理。难信
难解事。显于斯也。
* 药王品
此下六品。第二分明菩萨乘。问曰。菩萨乘为因。佛乘
为果。何先果后因。答曰。有二义。一有佛昔说三乘。今
欲开乘权实。二乘果是方便。佛果是真实。故得会三
归一。及破二显一。是以先要须明果竟。方得明因。二
者此经结会释迦一化始终五权实。以众生正与佛
结因缘来久。令一期得悟。故先辨佛法也。又十二门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7b 页 X27-0527.png
论释大乘。亦前明诸佛所乘。后明菩萨。因中大人所
乘。故名大乘。所以先就佛后约菩萨者。大名唯在佛
果不在因。但因人求大。从所求立名。故名大人。此经
明果。既闻说大果。方后求大。故后辨因。此说门次第。
今此中后欲辨诸菩萨弘果乘经义。后明菩萨乘也。
果分六会。今亦六会。即六品果也。分四权实。今亦四。
初二上弘佛道。次两品下利益众生。第三劝善知识。
降伏邪人。四劝发护正法。又上三会亦三。初二明一
乘体。观音从体起用。后三摄用归体。至京师见天竺
僧云。嘱累之后。明陀罗尼品。而罗什以药王在初者。
六意。一明宣道所寄。故法师品云。因药王告八万大
士。二娑婆重缘故。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三根缘所
宜。即下菩萨得道。四悟解之首。故明闻经得现一切
色身三昧。五报恩之初。舍身命财。报恩供养。六即劝
人持经。药王由经得益。欲如药王者。当持此经。又劝
人弘经。欲尊人重道。当如药王。又上来说法华经。此
一品揄扬赞叹。即说叹次第。
药王者。一如旧释。二此经平等大慧。是众药之王。以
遍治凡夫二乘病。悟此药王。从法受名。如身子受华
光之称。下明勤精进得一切色身三昧者。经以三智
为宗。菩萨悟解三智。故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九道身
本来寂灭。故虽多常一即智。虽一常多。故了悟一道
清净。故现一切身。转身供养。供养中有二。初明佛在
世时事。次明佛灭后事。各四章。初中四者。一明受生。
乘。故名大乘。所以先就佛后约菩萨者。大名唯在佛
果不在因。但因人求大。从所求立名。故名大人。此经
明果。既闻说大果。方后求大。故后辨因。此说门次第。
今此中后欲辨诸菩萨弘果乘经义。后明菩萨乘也。
果分六会。今亦六会。即六品果也。分四权实。今亦四。
初二上弘佛道。次两品下利益众生。第三劝善知识。
降伏邪人。四劝发护正法。又上三会亦三。初二明一
乘体。观音从体起用。后三摄用归体。至京师见天竺
僧云。嘱累之后。明陀罗尼品。而罗什以药王在初者。
六意。一明宣道所寄。故法师品云。因药王告八万大
士。二娑婆重缘故。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三根缘所
宜。即下菩萨得道。四悟解之首。故明闻经得现一切
色身三昧。五报恩之初。舍身命财。报恩供养。六即劝
人持经。药王由经得益。欲如药王者。当持此经。又劝
人弘经。欲尊人重道。当如药王。又上来说法华经。此
一品揄扬赞叹。即说叹次第。
药王者。一如旧释。二此经平等大慧。是众药之王。以
遍治凡夫二乘病。悟此药王。从法受名。如身子受华
光之称。下明勤精进得一切色身三昧者。经以三智
为宗。菩萨悟解三智。故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九道身
本来寂灭。故虽多常一即智。虽一常多。故了悟一道
清净。故现一切身。转身供养。供养中有二。初明佛在
世时事。次明佛灭后事。各四章。初中四者。一明受生。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7c 页 X27-0527.png
所以还生王家者。欲以上化下也。还生此佛土者。一
欲报恩。二受佛付嘱。
次偈。第二为文说烧身意。初偈明感佛恩。次明报恩。
所以为文说此事者。明文但能生一身。由佛得现一
切身。文但能生肉身。佛能生法身。故报恩供养。释文
疑也。
第三明烧身果者。前闻经得现诸身三昧果。能示一
切色身。今烧身能解一切声果。重叙闻经果者。欲往
佛所。恐文王留碍。故明于佛边。多获利益。更往佛所。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下。第二佛灭后供养。亦四。
一问涅槃。二答涅槃。三外财供养。四内身供养。文易
知。问曰。上云无四恶道。即无脩罗。今何故天人阿修
罗。见其无臂忧恼。答曰。上实无。今化示有。亦可上明
此土无。今从他方来。或翻经人错次。叹法华者。前叹
所益人。今美能益之教。二意都为劝人持经。又法华
通因果。上明佛能乘。今辨能乘所乘也。又前叹弘道
人。今美所弘之教。持一偈胜大千宝施者。上烧指胜
舍大千宝。烧指为难。物多惮之。持一偈。胜大千宝。持
经为易。物多从之。都为劝持经也。持一偈。必为法身
种子。物施但感人天。故持经胜。问持一偈。何如烧指。
答曰。小般若云。日三时舍身。不如信心不逆。况烧指
耶。
次十喻叹法华者。初以海为喻。叹此经五根本。五支
末五摄末归本。故无不收。故大也。究竟之道。超四句
欲报恩。二受佛付嘱。
次偈。第二为文说烧身意。初偈明感佛恩。次明报恩。
所以为文说此事者。明文但能生一身。由佛得现一
切身。文但能生肉身。佛能生法身。故报恩供养。释文
疑也。
第三明烧身果者。前闻经得现诸身三昧果。能示一
切色身。今烧身能解一切声果。重叙闻经果者。欲往
佛所。恐文王留碍。故明于佛边。多获利益。更往佛所。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下。第二佛灭后供养。亦四。
一问涅槃。二答涅槃。三外财供养。四内身供养。文易
知。问曰。上云无四恶道。即无脩罗。今何故天人阿修
罗。见其无臂忧恼。答曰。上实无。今化示有。亦可上明
此土无。今从他方来。或翻经人错次。叹法华者。前叹
所益人。今美能益之教。二意都为劝人持经。又法华
通因果。上明佛能乘。今辨能乘所乘也。又前叹弘道
人。今美所弘之教。持一偈胜大千宝施者。上烧指胜
舍大千宝。烧指为难。物多惮之。持一偈。胜大千宝。持
经为易。物多从之。都为劝持经也。持一偈。必为法身
种子。物施但感人天。故持经胜。问持一偈。何如烧指。
答曰。小般若云。日三时舍身。不如信心不逆。况烧指
耶。
次十喻叹法华者。初以海为喻。叹此经五根本。五支
末五摄末归本。故无不收。故大也。究竟之道。超四句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8a 页 X27-0528.png
绝百非。谓之深也。次山喻者。昔明三乘皆究竟。山如
无高下。今唯佛乘究竟。馀乘非究竟。如须弥之高。众
山为下。三乘既尔。三身寿土亦然。次日月喻者。此经
敞一切权。开一切实。如月照明也。破凡夫二乘菩萨
三人。及除封执五权之病。为灭一切不善暗。故月喻
显理。日譬破病也。次人天王者。王有二义。一归往。喻
收五权归五宝。二自在。从五实出五权。广即一切也。
次凡圣者。梵王为众生之父。一道清净。是六道原。三
乘之得本也。由法华经。出生三身。故是三身本。亦是
一切权实体用本。初段经出生一切果本。后段经出
生一切因本。故药王等。皆从法华生。故说此品。即是
叹经。令人持经也。既为得失之宗。是故第一。如四果
辟支之第一也。次因果者。菩萨因中之上。佛是果中
之极。如妙因妙果。一切因果中最上。闻此品得无量
功德者。此品明得益之人妙。叹能利之教妙。又药王
为因。法华为果。因果略备。故闻之福多。舍女身者。以
染著而受女身。故持一品。正以离著为本。脱女身也。
则闻药王全烧一体。别烧两臂。重道轻身。于身不著。
病则消灭者。法华论云。火宅治凡夫病。穷子治二乘
病。药草治菩萨病。闻此经三病消灭。破此三病。便得
佛。不复老死。问曰。持经女人云何即得无生。答曰。有
二义。一是久行人。示同女像度物。如胜鬘之流。闻经
进悟。二持经生彼。彼土中修行。得无生也。
* 妙音品
无高下。今唯佛乘究竟。馀乘非究竟。如须弥之高。众
山为下。三乘既尔。三身寿土亦然。次日月喻者。此经
敞一切权。开一切实。如月照明也。破凡夫二乘菩萨
三人。及除封执五权之病。为灭一切不善暗。故月喻
显理。日譬破病也。次人天王者。王有二义。一归往。喻
收五权归五宝。二自在。从五实出五权。广即一切也。
次凡圣者。梵王为众生之父。一道清净。是六道原。三
乘之得本也。由法华经。出生三身。故是三身本。亦是
一切权实体用本。初段经出生一切果本。后段经出
生一切因本。故药王等。皆从法华生。故说此品。即是
叹经。令人持经也。既为得失之宗。是故第一。如四果
辟支之第一也。次因果者。菩萨因中之上。佛是果中
之极。如妙因妙果。一切因果中最上。闻此品得无量
功德者。此品明得益之人妙。叹能利之教妙。又药王
为因。法华为果。因果略备。故闻之福多。舍女身者。以
染著而受女身。故持一品。正以离著为本。脱女身也。
则闻药王全烧一体。别烧两臂。重道轻身。于身不著。
病则消灭者。法华论云。火宅治凡夫病。穷子治二乘
病。药草治菩萨病。闻此经三病消灭。破此三病。便得
佛。不复老死。问曰。持经女人云何即得无生。答曰。有
二义。一是久行人。示同女像度物。如胜鬘之流。闻经
进悟。二持经生彼。彼土中修行。得无生也。
* 妙音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8b 页 X27-0528.png
药王妙音。俱禀一道。同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前以身
财报恩。妙音弘道酬泽。又法华有遍治病之功德如
药王。故药王彼破病以受称。妙法之教。能显至理。称
为妙音。从显理之教得名。二人既为弘经之瑞。具取
经之两义为目。佛放中道光召来者。明其人弘中道
经。得中道悟也。法华明中道有四。如上说之。问曰。何
故名彼菩萨来。答曰。有五义故来。一者欲引彼菩萨。
得化彼人及此土。故放光召来。二者药王妙音文中。
并云救护娑婆。故知于此土有重缘。今土还秽。正于
此土行化。故偏召之。三者上明果德。有种种果。今明
因行。亦有种种因。故上说药王。今辨妙音。四者欲劝
人持经故。妙音由法华成就。欲得如妙音者。当持此
经。五者欲显净秽故来。既从净土来。佛诫之勿生下
劣相者。寻妙音必无斯念。但寄彼诫此土众生。见土
还复秽。睹彼从净土来。故起高下想。故逆诫之。令知
净秽土从缘。土无定实。土无定有二义。一者约缘为
言。于净缘见净。于秽缘见秽。故土无定。因此悟非净
非秽。得住常寂光土。二者望佛净秽皆是方便。土实
未曾净秽。亦令因土权实。悟土非权实。乃得无生忍。
次显乘权实者。妙音欲来。化作八万四千白莲华者。
欲显法华一乘之相。明八万四千法藏皆是法华。问
曰。释迦令多宝召来妙音。问讯多宝云。无病少恼安
稳堪忍久住不。答曰。上来诸事。欲明多宝不灭。既云
少恼堪忍久住不。故知未曾灭。小乘横云佛灭。谤佛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8c 页 X27-0528.png
也。问曰。妙音请见多宝。何不明见事。但述多宝叹之。
答曰。元求见之。意在显常。多宝称叹。即知不灭。何须
辨见耶。形不可见者。法身绝相也。而声可闻者。教中
说有也。作此意。复一种形势显本迹。又且得明见。略
不述之。
白佛巳下。叙一切处弘经益物。即说五权实也。住普
现色身三昧者。了多为一。以一为多。亦名现一切说
三昧。彼此得益也。
* 观音普门品
寻圣人无名。强立称有。二菩萨名者。妙音从所弘法
门立名。观音以所度众生受称。良由菩萨德唯有二。
上弘大道。下度众生。故二人相接。总摄众义也。然妙
音遍十方而弘一道。实无所弘。观音入六道。而度四
生。实无所度。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悟无所弘
所度。即是弘大道也。常须以三智为意也。问曰。妙音
弘一道。即度四生。何烦观音度四生。复弘一道。答
曰。流通法华有二。妙音周十方。而弘一道。谓摄用归
体。观音遍五趣。而说三乘。即从体起用。体用具足。化
道乃圆。故要须矣。问二人各用何方便。答二人俱用
三轮。但妙音正明弘经。用说法轮度物。即灭惑生解。
观音用神通轮度物。即拔苦与乐。又妙音弘一乘。辨
生灭无生灭方便。令凡夫二乘有所得菩萨。灭惑生
解。舍生死取涅槃。次彰平等大慧。是故令悟惑本自
不生。竟无所灭。无生死可舍。涅槃无可證。即令悟不
答曰。元求见之。意在显常。多宝称叹。即知不灭。何须
辨见耶。形不可见者。法身绝相也。而声可闻者。教中
说有也。作此意。复一种形势显本迹。又且得明见。略
不述之。
白佛巳下。叙一切处弘经益物。即说五权实也。住普
现色身三昧者。了多为一。以一为多。亦名现一切说
三昧。彼此得益也。
* 观音普门品
寻圣人无名。强立称有。二菩萨名者。妙音从所弘法
门立名。观音以所度众生受称。良由菩萨德唯有二。
上弘大道。下度众生。故二人相接。总摄众义也。然妙
音遍十方而弘一道。实无所弘。观音入六道。而度四
生。实无所度。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悟无所弘
所度。即是弘大道也。常须以三智为意也。问曰。妙音
弘一道。即度四生。何烦观音度四生。复弘一道。答
曰。流通法华有二。妙音周十方。而弘一道。谓摄用归
体。观音遍五趣。而说三乘。即从体起用。体用具足。化
道乃圆。故要须矣。问二人各用何方便。答二人俱用
三轮。但妙音正明弘经。用说法轮度物。即灭惑生解。
观音用神通轮度物。即拔苦与乐。又妙音弘一乘。辨
生灭无生灭方便。令凡夫二乘有所得菩萨。灭惑生
解。舍生死取涅槃。次彰平等大慧。是故令悟惑本自
不生。竟无所灭。无生死可舍。涅槃无可證。即令悟不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9a 页 X27-0529.png
生不灭不取不舍中道大慧。谓妙音用也。但根性未
堪受斯大道。交为众苦所萦。拔苦与乐。灭惑生解。盖
是观音之方便也。双泯之。然生与无生。皆为斥病。故
生病若息。无生亦忘。乃契环中之妙术耳。又妙音以
法门度物。为弘一乘。观音以人门利他。谓三名三德。
并是人也。今说名德。以人利物也。又叹观音名德。皆
由法华而成。若欲得如观音者。当持此经也。又上来
明菩萨行。今明行本。行本者。谓大悲也。华严云。譬如
金刚从金刚性生。不从馀物生。菩提心宝。从大悲救
护众生生。今此品正说大悲救护众生。故名行本。行
本若成。众行自立也。
观音普门者。具三轮度人。即又三普也。于法身地。遍
察法之机。谓他心普。随类现身。知病识药。谓神通普。
随缘说法。应病授药。谓说法普也。问观音名何故境
智感应。答要具二义。前观几为境智。后得益为感应。
故名中含两。问三名具机通乃示现。答观世意是他
心通。即是示现观。世音为天耳。观世身为天眼。此二
是通非示现。三普中。即是三示现。三明中说法普。是
漏尽明。馀二非明。又三普是三通。上下名德相对者。
观音是弘道之人。普门是所弘之法道。
约三身辨次第。上是法身。下明应化。次三轮次第。上
是他心。今是现通说法。次明悲心悲事。上是悲心。今
是悲事。问境智具几种。答具论有四谛二谛无谛。因
缘生音声。所生是苦。能生是集。谓苦集因缘生。毕竟
堪受斯大道。交为众苦所萦。拔苦与乐。灭惑生解。盖
是观音之方便也。双泯之。然生与无生。皆为斥病。故
生病若息。无生亦忘。乃契环中之妙术耳。又妙音以
法门度物。为弘一乘。观音以人门利他。谓三名三德。
并是人也。今说名德。以人利物也。又叹观音名德。皆
由法华而成。若欲得如观音者。当持此经也。又上来
明菩萨行。今明行本。行本者。谓大悲也。华严云。譬如
金刚从金刚性生。不从馀物生。菩提心宝。从大悲救
护众生生。今此品正说大悲救护众生。故名行本。行
本若成。众行自立也。
观音普门者。具三轮度人。即又三普也。于法身地。遍
察法之机。谓他心普。随类现身。知病识药。谓神通普。
随缘说法。应病授药。谓说法普也。问观音名何故境
智感应。答要具二义。前观几为境智。后得益为感应。
故名中含两。问三名具机通乃示现。答观世意是他
心通。即是示现观。世音为天耳。观世身为天眼。此二
是通非示现。三普中。即是三示现。三明中说法普。是
漏尽明。馀二非明。又三普是三通。上下名德相对者。
观音是弘道之人。普门是所弘之法道。
约三身辨次第。上是法身。下明应化。次三轮次第。上
是他心。今是现通说法。次明悲心悲事。上是悲心。今
是悲事。问境智具几种。答具论有四谛二谛无谛。因
缘生音声。所生是苦。能生是集。谓苦集因缘生。毕竟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9b 页 X27-0529.png
不生。即灭道也。了因缘不生。生谓世谛生。无生第一
义。即二谛观。了因缘生本不生。故不苦不集。今无所
灭。故不灭不道。即一谛观。因缘生既不四亦不一。即
无谛观也。问观音正是何谛。答是世谛。及苦谛也。问
感应有几种。答有二种。一相应感。谓虽复称名。是因
缘之名。虽有无名。知无为。谓波若方便。名无名。方便
波若。观音即二慧为体。称为名。具二慧。与观音相应。
如此人感。多得相应益。名相应。二直闻名生重心。不
识前二义。与观音不相应。但得不相应益。谓脱火水
等耳。问二名得论显密不。答正是也。观音是密应显
感。普门是密感显应。就文如此互相兼成四句。摄一
切感应事尽。又初章是理外感。理内应。以脱水火等
为理外感。菩萨应之为理内应也。普门中明得度义。
即理内义也。问理外是有所得。云何感理内。答理外
感有二。一者理外转入理内。故感理内。此是外将倾。
无得得应发人。二者理外感。但得理外益。如脱水火。
及得男女等。此人未必见理内菩萨身及教。但得感
见理外事。问若尔还是理外事。感理外事。云何感理
内。答此是理内人。示理外事。于菩萨恒是内。于众生
常是外也。问云何密感显应耶。答众生不三业求请。
而有诸佛出世及观音现身。是密感显应也。依求请
现身请说法。而不见闻身教而得益。是显感密应也。
称现音名。乃灭三毒者。盖是大悲纯原从重至轻。一
切众生皆为身心火所烧。而身火切。故前救之。心火
义。即二谛观。了因缘生本不生。故不苦不集。今无所
灭。故不灭不道。即一谛观。因缘生既不四亦不一。即
无谛观也。问观音正是何谛。答是世谛。及苦谛也。问
感应有几种。答有二种。一相应感。谓虽复称名。是因
缘之名。虽有无名。知无为。谓波若方便。名无名。方便
波若。观音即二慧为体。称为名。具二慧。与观音相应。
如此人感。多得相应益。名相应。二直闻名生重心。不
识前二义。与观音不相应。但得不相应益。谓脱火水
等耳。问二名得论显密不。答正是也。观音是密应显
感。普门是密感显应。就文如此互相兼成四句。摄一
切感应事尽。又初章是理外感。理内应。以脱水火等
为理外感。菩萨应之为理内应也。普门中明得度义。
即理内义也。问理外是有所得。云何感理内。答理外
感有二。一者理外转入理内。故感理内。此是外将倾。
无得得应发人。二者理外感。但得理外益。如脱水火。
及得男女等。此人未必见理内菩萨身及教。但得感
见理外事。问若尔还是理外事。感理外事。云何感理
内。答此是理内人。示理外事。于菩萨恒是内。于众生
常是外也。问云何密感显应耶。答众生不三业求请。
而有诸佛出世及观音现身。是密感显应也。依求请
现身请说法。而不见闻身教而得益。是显感密应也。
称现音名。乃灭三毒者。盖是大悲纯原从重至轻。一
切众生皆为身心火所烧。而身火切。故前救之。心火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29c 页 X27-0529.png
于物赊。故后令灭矣。观音是法身。法身绝四句。今见
法身即四句心断。三毒岂生。又以波若。为观音体。论
云在菩萨心名波若。在佛心名萨波若。叹波若偈云。
波若遍无所依止。过一切言语。念观音。即是波若。故
一切惑断。又念巳身。是念观音。经云观身实相。观佛
亦然。论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也。
白佛言云何游下。前明大悲拔苦。谓身心有四苦。今
与四乐。谓三乘乐。及世间乐也。问何者是观世音。答
世人云。常云观音是人名。今明只观世音。即是妙法
莲华也。今取三菩萨。约法华三义。妙法有治病义。即
药王是也。得于妙悟。为物宣通。是故名妙音。即妙用
遍观法界众生机。故名观世音。问下更有馀人。复云
何耶。答妙法是诸佛秘法。能有所消伏。有所护持。故
名神咒。无处非妙。故妙普贤。贤者妙也。故随义立名。
不二而二。上明如是所證。故名所乘法。今取能照义。
故名观世音也。问何者为如法。答有人法见。即名粗
言。有二无我理。无人法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皆是
粗法。净如此粗。故名为妙。以有诸见之粗故。不能照
明六道。今粗法既净。即观无不明。故明见四生。故经
云。一切法不生。即波若生也。问众生何故不见观音。
答观音非是有。而众生起有见。则与观音隔。何犹见
观音。如是亦有亦无。乃至常无常真妄等。今若习无
生观。则四句不生。绝四句故。则观音现。观音即波若
也。问习无生故。观音即现。此事不疑。若叵有无生未
法身即四句心断。三毒岂生。又以波若。为观音体。论
云在菩萨心名波若。在佛心名萨波若。叹波若偈云。
波若遍无所依止。过一切言语。念观音。即是波若。故
一切惑断。又念巳身。是念观音。经云观身实相。观佛
亦然。论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也。
白佛言云何游下。前明大悲拔苦。谓身心有四苦。今
与四乐。谓三乘乐。及世间乐也。问何者是观世音。答
世人云。常云观音是人名。今明只观世音。即是妙法
莲华也。今取三菩萨。约法华三义。妙法有治病义。即
药王是也。得于妙悟。为物宣通。是故名妙音。即妙用
遍观法界众生机。故名观世音。问下更有馀人。复云
何耶。答妙法是诸佛秘法。能有所消伏。有所护持。故
名神咒。无处非妙。故妙普贤。贤者妙也。故随义立名。
不二而二。上明如是所證。故名所乘法。今取能照义。
故名观世音也。问何者为如法。答有人法见。即名粗
言。有二无我理。无人法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皆是
粗法。净如此粗。故名为妙。以有诸见之粗故。不能照
明六道。今粗法既净。即观无不明。故明见四生。故经
云。一切法不生。即波若生也。问众生何故不见观音。
答观音非是有。而众生起有见。则与观音隔。何犹见
观音。如是亦有亦无。乃至常无常真妄等。今若习无
生观。则四句不生。绝四句故。则观音现。观音即波若
也。问习无生故。观音即现。此事不疑。若叵有无生未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30a 页 X27-0530.png
现观音现不。答习无生若明。生灭将灭。观音若现。身
即得悟。故智度论云。灭恶生善。见佛闻法也。
释应以佛身得度。乃至而为说法。应化二身。净秽两
土。权实教门也。故此一句。网罗一切。虽现应化而不
动。虽说二教而无言。不动而现身。不言而说法。即开
义也。虽现不动。虽说无言。谓卷义也。虽开不舒。虽卷
不合。即三密不思议也。观音既尔。十方佛亦然。
释辟支佛。有八方便八实行。谓少大一双。七生人是
钝根。但约闻教。即成钝根罗汉。自悟成钝辟支。极利
取百劫人。次于本乘辟支。亦有利钝一双。极钝四世。
极利百劫。次独觉及部行一双。有徒众眷属。名部行
缘觉。无眷属独静山林。名独觉。次明一人多人一双。
一人世出。谓本乘人。发愿独生。无佛世出。多人出世。
谓如五百仙人。一时成辟支佛。次菩萨辟支佛本乘
人。智度论云。菩萨不值佛法。退證四谛。成辟支。此通
利钝。既为八人。可知。问曰。辟支不能令人得𤏙法及
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答曰能也。如五百仙人。初人
成辟支竟。教馀四百九十九人。并成辟支。所以者何。
圣人应在无佛世根就。故能令人成声闻也。问曰。云
何人非人。答曰。现为人。复有非人相。故云人非人也。
分举二佛者。经有两义。一三身义。须立分身佛。复有
二身本迹义。但有多宝法身释迦迹用。故上明三身。
今明二身也。
* 陀罗尼品
即得悟。故智度论云。灭恶生善。见佛闻法也。
释应以佛身得度。乃至而为说法。应化二身。净秽两
土。权实教门也。故此一句。网罗一切。虽现应化而不
动。虽说二教而无言。不动而现身。不言而说法。即开
义也。虽现不动。虽说无言。谓卷义也。虽开不舒。虽卷
不合。即三密不思议也。观音既尔。十方佛亦然。
释辟支佛。有八方便八实行。谓少大一双。七生人是
钝根。但约闻教。即成钝根罗汉。自悟成钝辟支。极利
取百劫人。次于本乘辟支。亦有利钝一双。极钝四世。
极利百劫。次独觉及部行一双。有徒众眷属。名部行
缘觉。无眷属独静山林。名独觉。次明一人多人一双。
一人世出。谓本乘人。发愿独生。无佛世出。多人出世。
谓如五百仙人。一时成辟支佛。次菩萨辟支佛本乘
人。智度论云。菩萨不值佛法。退證四谛。成辟支。此通
利钝。既为八人。可知。问曰。辟支不能令人得𤏙法及
四果。能令人成辟支不。答曰能也。如五百仙人。初人
成辟支竟。教馀四百九十九人。并成辟支。所以者何。
圣人应在无佛世根就。故能令人成声闻也。问曰。云
何人非人。答曰。现为人。复有非人相。故云人非人也。
分举二佛者。经有两义。一三身义。须立分身佛。复有
二身本迹义。但有多宝法身释迦迹用。故上明三身。
今明二身也。
* 陀罗尼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30b 页 X27-0530.png
有二义故来。一根缘次第。众中有六万八千人。应闻
秘密法门得悟。故诸菩萨应机而说。二义次第者。观
音谓通救护一切众生。今别救持经人。问曰。神咒应
遍救一切。何故但救持经人耶。答曰。此是叹经力。以
受持经之因。感神咒救护。馀不持者不感。欲得救者。
当持此经。初药王问持经福多少者。显持经福多。劝
人持经。又持经福多。还感经护。此神咒即是法华。上
显法华能消伏烦恼。是通神咒义。大品云。般若是大
神咒大明咒。法华亦尔。今叹秘密说法华。有消伏邪
魔恶鬼之力也。又法华能消伏生灭邪想之力。故下
明闻之得无生忍也。
* 妙庄严王品
亦二义故来。一上品明菩萨见机。故说神咒。今品是
佛见众中。八万四千人得法眼净。故应机说于古事。
故佛菩萨共聚灵山。弘道利物。二望流通法华意者。
弘一乘有三留难。一凡夫二乘。二天魔恶鬼。三外道
邪见。上药王妙音弘通一乘。降伏二乘人。次陀罗尼
降伏魔邪恶鬼。今降伏外道邪见。伏此三。方得弘宣
大道。又此品来者。上品护正人令其进行。心不退转。
谓说法轮。今品降伏邪人。令回邪入正。现世得记。未
来成佛。谓神通轮。又此品正叹善知识力。令一切众
生种善根。生生值善知识。更相救护。遂致成佛。
品中有二。初明缘起。二正陈本事。缘起易解。
尔时彼佛。第二正明本事。于中有二。初说本事。次品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30c 页 X27-0530.png
未明时众悟道。本事有二。初明古事。佛告大众于意
云何下。次会古今事。于中有二。初述二善知识。共化
一邪见王。次王回邪入正。现世得记。未来成佛。叹二
善知识也。初二善知识。即二。前明菩萨善知识化王。
令回邪入正。以生信心。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下。次明佛善知识化王。灭惑生
解。二文各六。初文六者。一佛逆为集众说经。二菩萨
现通。令回邪信正。三菩萨出家。四劝父母令见佛听
法。五叙王眷属有堪闻之德。释成不虚劝意。六王眷
属受劝至佛所。初明为引导王说一乘者。王有权有
实。若是实行。则王为邪见之王。以上化下。则一切人
皆行邪道。今佛欲伐其邪本。则天下皆回邪入正。同
龙树出世欲弘佛法。前化邪王心也。若是权行者。王
初同邪。后回邪入正。亦令一切邪回也。二子白母下。
第二佛既说经。今菩萨劝往听也。尔时二子下。第三
请求出家。前引令回邪入正。今欲引父母令舍家学
道。故叹佛难值及脱难为难。尔时二子白母下。第四
劝至佛所也。当听我等下。前但私白母。今具启父母。
意欲通化父母。令听法及出家也。妙庄严王后宫下。
第五叙王眷属有堪闻之德。释成劝意。尔时下。第六
至佛所也。
尔佛时下。第二明善知识。亦六。一为王说法。二王闻
法欢喜。舍财供养。化成大台下。第三佛现神力。表王
行因得成佛相也。尔时王下。第四王睹相欢喜。自发
云何下。次会古今事。于中有二。初述二善知识。共化
一邪见王。次王回邪入正。现世得记。未来成佛。叹二
善知识也。初二善知识。即二。前明菩萨善知识化王。
令回邪入正。以生信心。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下。次明佛善知识化王。灭惑生
解。二文各六。初文六者。一佛逆为集众说经。二菩萨
现通。令回邪信正。三菩萨出家。四劝父母令见佛听
法。五叙王眷属有堪闻之德。释成不虚劝意。六王眷
属受劝至佛所。初明为引导王说一乘者。王有权有
实。若是实行。则王为邪见之王。以上化下。则一切人
皆行邪道。今佛欲伐其邪本。则天下皆回邪入正。同
龙树出世欲弘佛法。前化邪王心也。若是权行者。王
初同邪。后回邪入正。亦令一切邪回也。二子白母下。
第二佛既说经。今菩萨劝往听也。尔时二子下。第三
请求出家。前引令回邪入正。今欲引父母令舍家学
道。故叹佛难值及脱难为难。尔时二子白母下。第四
劝至佛所也。当听我等下。前但私白母。今具启父母。
意欲通化父母。令听法及出家也。妙庄严王后宫下。
第五叙王眷属有堪闻之德。释成劝意。尔时下。第六
至佛所也。
尔佛时下。第二明善知识。亦六。一为王说法。二王闻
法欢喜。舍财供养。化成大台下。第三佛现神力。表王
行因得成佛相也。尔时王下。第四王睹相欢喜。自发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31a 页 X27-0531.png
意求佛也。尔时佛下。第五授记也。其王即时下。第六
叙王出家得益也。
即升虚空白佛下。第二大段王得益。叹二善知识。即
二。前叹二菩萨。次欢佛。叹菩萨中。初正叹。二佛述叹。
述叹中。初通叹一切善知识劝人种善根。大王汝见
此二子不下。次发二子迹。别叹善知识也。
尔时大王下。第二叹佛为四。初叹佛。尔时王赞叹佛
如是下。次叹教。于来前下。正叹法。我尔下。第三明服
药病差生心自誓。第四称叹竟。礼佛而退。次会古今
及得益。文易知也。
* 普贤品
亦二义故来。一根缘次第。此会中应有大千世界众
生。行与普贤相应。故普贤为之现形。即得悟道。故有
此品。二义次第者。是第四护正法行上果门有四。谓
乘权实。身权实。寿权实。土权实。辨今菩萨行亦四。初
二弘佛道行。次两救众生行。次一降邪人行。次一护
正法行。故四德摄一切果德。四行摄一切因行。次摄
四为三。果德三者。初秽土中。明乘权实。次净土中。明
馀五权实。次会遍为十方。总明四权实。此说教周。化
缘遍。今摄四行。亦三。初明弘佛道行。明摄用归体。观
音一品。明从体起用。从陀罗尼竟普贤。还摄用归体。
可熟者文。方见此意。所以初后皆摄用归体者。正弘
一道之教。及理无二。唯教一人也。次摄三为二者。前
虽有三。但有权实。实即体。权即用也。果德唯有体用。
叙王出家得益也。
即升虚空白佛下。第二大段王得益。叹二善知识。即
二。前叹二菩萨。次欢佛。叹菩萨中。初正叹。二佛述叹。
述叹中。初通叹一切善知识劝人种善根。大王汝见
此二子不下。次发二子迹。别叹善知识也。
尔时大王下。第二叹佛为四。初叹佛。尔时王赞叹佛
如是下。次叹教。于来前下。正叹法。我尔下。第三明服
药病差生心自誓。第四称叹竟。礼佛而退。次会古今
及得益。文易知也。
* 普贤品
亦二义故来。一根缘次第。此会中应有大千世界众
生。行与普贤相应。故普贤为之现形。即得悟道。故有
此品。二义次第者。是第四护正法行上果门有四。谓
乘权实。身权实。寿权实。土权实。辨今菩萨行亦四。初
二弘佛道行。次两救众生行。次一降邪人行。次一护
正法行。故四德摄一切果德。四行摄一切因行。次摄
四为三。果德三者。初秽土中。明乘权实。次净土中。明
馀五权实。次会遍为十方。总明四权实。此说教周。化
缘遍。今摄四行。亦三。初明弘佛道行。明摄用归体。观
音一品。明从体起用。从陀罗尼竟普贤。还摄用归体。
可熟者文。方见此意。所以初后皆摄用归体者。正弘
一道之教。及理无二。唯教一人也。次摄三为二者。前
虽有三。但有权实。实即体。权即用也。果德唯有体用。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31b 页 X27-0531.png
今虽有摄用取体。从体起用。亦只有体用也。次摄二
归一者。前虽有体用。亦是果门。是佛法之事。今虽有
体用。但是因门。谓菩萨事。故云一因一果也。次明因
是果因。果是因果。因果故非果。果因故非因。乃明非
因果中道妙法。再放眉间光。显于折中。岂是虚哉。然
妙起对于粗。中对于偏。其法华时。无复于粗。云何亦
粗亦妙。如是五句。皆无踪迹。佛不能行亦不到。论说
大乘行竟亦结云。诸法不可示。灭一切戏论。无人亦
无处。佛亦无所说也。末又结云。一切法空。何有邪见
正见。即是无粗亦无妙矣。若不信龙树。亦不信佛。故
龙树权佛作此说也。
释普贤。普有二义。一体普。二用普。体普者。华严云。普
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依如如者。以
如为身。如遍一切处。六道三乘皆在如内。净名云。一
切众生皆如也。乃至诸贤圣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众贤圣亦如也。摄论云。无有众生界出法身外。又一
切法。不出于如。大品云。如外更无有法。问曰。何故明
六通三乘皆在如内。普贤身内耶。答曰。欲明六道众
生皆是普贤。普贤绝四句超百非。六道亦然。常须安
普贤巳身心。达此身心本来四绝故。即是普贤性。故
中论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又云生死及涅槃
际。无有二际。作此观行。方见普贤。若作有所得。与普
贤隔。是故不见普贤也。问曰。摄论云。初地得遍满真
如。与今何异。答曰。今众生谓六道与普贤异。故明遍
归一者。前虽有体用。亦是果门。是佛法之事。今虽有
体用。但是因门。谓菩萨事。故云一因一果也。次明因
是果因。果是因果。因果故非果。果因故非因。乃明非
因果中道妙法。再放眉间光。显于折中。岂是虚哉。然
妙起对于粗。中对于偏。其法华时。无复于粗。云何亦
粗亦妙。如是五句。皆无踪迹。佛不能行亦不到。论说
大乘行竟亦结云。诸法不可示。灭一切戏论。无人亦
无处。佛亦无所说也。末又结云。一切法空。何有邪见
正见。即是无粗亦无妙矣。若不信龙树。亦不信佛。故
龙树权佛作此说也。
释普贤。普有二义。一体普。二用普。体普者。华严云。普
贤身相。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依如如者。以
如为身。如遍一切处。六道三乘皆在如内。净名云。一
切众生皆如也。乃至诸贤圣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
众贤圣亦如也。摄论云。无有众生界出法身外。又一
切法。不出于如。大品云。如外更无有法。问曰。何故明
六通三乘皆在如内。普贤身内耶。答曰。欲明六道众
生皆是普贤。普贤绝四句超百非。六道亦然。常须安
普贤巳身心。达此身心本来四绝故。即是普贤性。故
中论云。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又云生死及涅槃
际。无有二际。作此观行。方见普贤。若作有所得。与普
贤隔。是故不见普贤也。问曰。摄论云。初地得遍满真
如。与今何异。答曰。今众生谓六道与普贤异。故明遍
五百弟子授记品¶ 第 531c 页 X27-0531.png
耳。既无六道不遍。云何有遍。既无不如。云何有如。故
经云。如如不异。又中论云。寂灭相中。无边无边等也。
四明次用普者。十方有六道。一切国土身。皆是普贤
身。所以明用普者。欲令众生悟于体普。既无用普之
不一。宁有体普之不二也。问曰。何故最后明普贤。答
曰。欲显此经明因果皆究竟。上巳辨果究竟。后明究
竟因。普贤既是究竟。即显因门究竟也。欲劝持经故。
未能持此经。则行普贤行。欲得如普贤者。当持经也。
问开内云多宝照其不灭。普贤显其不成。云何是耶。
答普贤不明成佛。显法身无始成终灭义也。
法华统略卷下末(终)
经云。如如不异。又中论云。寂灭相中。无边无边等也。
四明次用普者。十方有六道。一切国土身。皆是普贤
身。所以明用普者。欲令众生悟于体普。既无用普之
不一。宁有体普之不二也。问曰。何故最后明普贤。答
曰。欲显此经明因果皆究竟。上巳辨果究竟。后明究
竟因。普贤既是究竟。即显因门究竟也。欲劝持经故。
未能持此经。则行普贤行。欲得如普贤者。当持经也。
问开内云多宝照其不灭。普贤显其不成。云何是耶。
答普贤不明成佛。显法身无始成终灭义也。
法华统略卷下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