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550c 页
No. 584


* 法华三大部科文(十六卷)

* 天台法华玄义科文(五卷)
* 妙法莲华经文句科文(六卷)
* 摩诃止观科文(五卷)




卷一 第 551a 页 X27-0551.png

天台法华玄义科文第一
天台沙门释 湛然 述



* ○法华玄义分(二)

* 初序分(二)

* 初标起
* 二大法下广序(二)

* 初总序(二)

* 初序师德(二)

* 初列十德
* 二唯我下结归我师
* 二幸哉下明传述之意(三)

* 初述叹所受功微字
* 二并复下正明传述以益当
* 三或以下述巳添助以劝信
* 二序王正序玄文(三)

* 初大师别行经序(二)

* 初标
* 二所言下释(二)

* 初总览五义以释名(三)

* 初释妙法(二)

* 初释妙
* 二所言下释法
* 二莲华下释莲华(六)

* 初总立
* 二良以下用譬意
* 三一为下别释(二)

* 初释迹门(三)

* 初譬为实施权
* 二二华下譬开权显实
* 三三华下譬废权立实
* 二又莲下释本门(二)

* 初总标
* 二从本下正明(三)

* 初譬从本垂迹
* 二二华下譬开迹显本
* 三二华下譬废迹立本
* 四是以下明法譬意
* 五荡化下探取经旨以显法臂(二)

* 初释迹门
* 二又发下释本门(二)

* 初正明开迹
* 二故增下授记
* 六一期下总结用譬本意
* 三经者下释经字
* 二记者下就总名以别解(二)

* 初释大师序意
* 二妙法下牒前序文以示五义
* 二私序下记者所序(二)

* 初序(二)

* 初谈始末
* 二发秘下释经题
* 二释曰下释序
卷一 第 552a 页 X27-0552.png
* 三此妙下玄文本序(二)

* 初序(三)

* 初序有经之由
* 二文云下正明今经
* 三所言下释题
* 二释曰下释
* 二妙法下正释五重玄义○



* ○二正释五重玄义(二)

* 初列
* 二释此下释(二)

* 初判(二)

* 初列
* 二通是下判(二)

* 初通约诸经(三)

* 初释名
* 二如此下出体
* 三例众下引例
* 二又通下正约今经(五)

* 初释名
* 二如此下辨异
* 三通则下出体
* 四例如下引例
* 五众教下简示
* 二就通下正释(二)

* 初通(四)

* 初标
* 二一标下列
* 三标章下对五心(二)

* 初正对
* 二五心下结成
* 四略说下广释七番(二)

* 初结前生后
* 二初标下正解(七)

* 初标章(二)

* 初标五章
* 二标名下随标释(五)

* 初标名(二)

* 初标列
* 二立名下解释(四)

* 初立
卷一 第 553a 页 X27-0553.png
* 二分别下分别(二)

* 初以今经对明前后(五)

* 初通标
* 二若隔下简
* 三此妙下叹释今经实理
* 四文云下引證
* 五尚非下引经举况
* 二佛虽下约五味重显今经(二)

* 初通举不即说实之意(二)

* 初略明不说
* 二文云下引文释不说所以
* 二所以下具历五味明说不说意(二)

* 初四味(二)

* 初列四味
* 二虽种下明四味意
* 二今经下醍醐(三)

* 初正明今经
* 二令一下明说佛本意
* 三故建下结立名
* 三结者下结
* 四譬莲下譬(三)

* 初例前立名
* 二云可下例前分别(二)

* 初譬前粗
* 二莲华下譬醍醐(二)

* 初通举多奇
* 二为莲下别对三
* 三如是下例前结
* 二体者下标体(二)

* 初列
* 二体字下释(二)

* 初序大师释(四)

* 初释字(三)

* 初释字训
* 二各亲下引例为类
* 三出世下正出经体以同字义
* 二故寿下引同(二)

* 初引寿量同(二)

* 初引寿量
* 二今取下出方便文以辨同
* 二金刚下引二论同(二)

* 初地论(二)

* 初列四句
* 二空非下释
* 二此亦下中论(二)

* 初列四句
* 二因缘下释
* 三今言下简非
* 四斯乃下结正
* 二私谓下章安私释(四)

* 初标能破所破
* 二破凡下释所破以显能破(三)

* 初破藏人
* 二通教下破通人
* 三别教下破别人
* 三此等下简异(二)

* 初简
* 二既不下重判
* 四今经下正出经体
* 三宗者下标宗○
* 四用者下标用○
* 五教相下标教○
* 二引證○
* 三生起
* 四开合○
* 五料简○
* 六观心○
* 七会异○
* 二别○



* ○三宗者下标宗(二)

* 初标列
* 二宗者下释(三)

* 初示(四)

* 初释名
* 二所谓下依名辨相(二)

* 初释宗
* 二云何下释要
* 三如提下举譬
* 四故言下总结
* 二然诸下简(二)

* 初却(二)

* 初迹
* 二又简下本
卷一 第 554a 页 X27-0554.png
* 二取意下取(二)

* 初本
* 二初修下迹
* 三略举下结



* ○四用者下标用(二)

* 初标列
* 二用者下释(三)

* 初示(二)

* 初释名
* 二三种下正出用相
* 二于力下简(三)

* 初法
* 二如萨下譬
* 三诸方下合(二)

* 初略合
* 二何者下释(二)

* 初举昔显失
* 二今缘下举今显得
* 三非但下益



* ○五教相下标教(四)

* 初标
* 二一根下列
* 三教者下释总名
* 四云何下广释(三)

* 初根性融不融相(二)

* 初明八教以辨昔(三)

* 初五味(三)

* 初约五味(五)

* 初乳味
* 二次照下酪味
* 三次照下外苏味
* 四复有下熟苏味
* 五复有下醍醐味
* 二当知下引同涅槃(二)

* 初总结同
* 二三子下引文别释
* 三问既下问答料简辨异(三)

* 初问五味那同称渐
* 二又若下重以五句分别渐顿
* 三问云下料简中间般若
* 二如前下不定(三)

* 初结前生后
* 二虽高下释相(三)

* 初正释
* 二大经下引證
* 三一时下破古(二)

* 初示相
* 二不同下破古
* 三味味下结
* 三此乃下秘密(四)

* 初结前生后
* 二如来下略叹
* 三此座下释相(二)

* 初约三说相对(二)

* 初约十方相对(二)

* 初正释
* 二各各下结
* 二或为下于一方中多人相对(二)

* 初正释
* 二各各下结
* 二或一下约说默相对(二)

* 初正释
卷一 第 555a 页 X27-0555.png
* 二各各下结
* 四虽复下结叹(三)

* 初举广以叹
* 二但可下许證遮言
* 三虽复下览言从言
* 二今法下明今经以显妙(二)

* 初总明教显胜
* 二如此下别约迹显胜
* 二又异下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二)

* 初正辨异(五)

* 初重举馀经以对辨
* 二此经下且指迹中大通为首
* 三又以下明今世七教调伏
* 四并脱下结初中今日
* 五大势下更引涌出助显迹文
* 二具如下指教诚證
* 三又众下师弟远近不远近相(五)

* 初正明本地长远(二)

* 初正明(二)

* 初师(二)

* 初引昔经自證为实化他为权
* 二今经下明今经一体权实久久巳满
* 二诸经下弟子(二)

* 初引昔
* 二今经下明今经
* 二又众下泛引众经况出远相(二)

* 初举昔不说
* 二况复下况出今经
* 二补处下举不知之人以显长远
* 三经云下引寿量證因闻方知
* 四殷勤下引迹门叹意證长远难闻
* 五当知下结



* ○二引證(二)

* 初引二文通證五章(二)

* 初正引二文(二)

* 初明序品(四)

* 初證名(二)

* 初正證名
* 二何但下略引同
* 二文云下證体
* 三文云下證宗(二)

* 初引
* 二即是下释
* 四文云下證用(二)

* 初引(二)

* 初引释伏疑文正證
* 二又云下引略开权文助成
* 二即是下释
* 二又如下明神力品(二)

* 初列释(二)

* 初列经
* 二一切下释
* 二又法下重引法师品助成二文
* 二所以下明引二文意(二)

* 初正明引用所以
* 二中间下明不引所以(二)

* 初正明不引之意
* 二若引下释疑(二)

* 初引
* 二为大下释
* 二又药下引药王别證教相(二)
卷一 第 556a 页 X27-0556.png

* 初正引證(二)

* 初引(二)

* 初总举数去取
* 二大如下列
* 二海是下释(六)

* 初释海(二)

* 初举譬
* 二法华下译譬
* 二山王下释山王(二)

* 初举譬
* 二法华下译譬
* 三月能下释月(二)

* 初举譬
* 二法华下译譬
* 四灯炬下释日(二)

* 初举譬
* 二法华下译譬
* 五轮王下释梵王(二)

* 初举譬
* 二诸经下释譬
* 六馀经下释佛
* 二引诸下以四例教(二)

* 初例四
* 二非但下结



* ○三生起(五)

* 初释名
* 二前后下明生起意
* 三肇师下正明生起
* 四神力下明生起所依不同(三)

* 初依神力品
* 二序品下依序品
* 三开示下依方便品
* 五今之下正明能依所从



* ○四开合(四)

* 初标
* 二五章下明开合意
* 三凡三下列
* 四初释下释(三)

* 初五种
* 二十种下十种
* 三譬喻下譬喻



* ○五料简(五)

* 初料简名(三)

* 初第一重
* 二问华下第二重
* 三问文下第三重
* 二问一下料简体
* 三问何下料简宗
* 四问论下宗用对简(五)

* 初第一重
* 二又问下第二重
* 三并宗下第三重
* 四并用下第四重
* 五问宗下第五重
* 五问何下都简五章(二)

* 初第一重
* 二问经下第二重



* ○六观心(二)

* 初示用观处
* 二心如下依前起观(五)

* 初约标章(五)

* 初约标名
卷一 第 557a 页 X27-0557.png
* 二心本下约标体
* 三初观下约标宗
* 四以观下约标用
* 五心数下约标教
* 二观心下约引證
* 三观心下约生起
* 四观心下约开合
* 五观心下约料简(二)

* 初约根性不同
* 二又论下理须具足(四)

* 初引三论
* 二华严下引两经
* 三何者下责失
* 四若欲下示得(二)

* 初示(二)

* 初略示
* 二世间下释六即
* 二修心下结(二)

* 初结
* 二眼慧下益



* ○七会异(二)

* 初问起
* 二答此下答出(二)

* 初分章
* 二世界下释(二)

* 初对五章(二)

* 初对五章
* 二问何下问答料简(二)

* 初明四悉五章次第不同(二)

* 初问
* 二答(四)

* 初双标两根
* 二利人下释对利钝
* 三五重下判不同
* 四对义下结酬
* 二问论下明经论异同(二)

* 初问
* 二答(三)

* 初申四悉意
* 二中论下还用通申以今意
* 三若更下更以四句申馀经
* 二次解下解四悉(二)

* 初列章
* 二译名下别释(十)

* 初释名(三)

* 初泛引古师
* 二地持下引论破(二)

* 初引地持證谬
* 二彼明下正破谬
* 三南岳下引南岳正解
* 二辨相(二)
卷一 第 558a 页 X27-0558.png

* 初引大师释(四)

* 初世界(二)

* 初释
* 二若无下料简(二)

* 初正料简(二)

* 初第一重
* 二第二重
* 二外人下因释横计
* 二二各下为人(三)

* 初标
* 二大圣下释(二)

* 初正释
* 二如杂下立傍正相以释疑(二)

* 初出相状
* 二此意下正判
* 三故名下结
* 三三对下对治(三)

* 初标
* 二有法下释(二)

* 初辨有无
* 二对治下正释相
* 三说此下结
* 四四第下第一义(三)

* 初标
* 二有二下释(二)

* 初立二种不同
* 二不可下释二种相(二)

* 初译不可说(二)

* 初正出相
* 二引偈下引论證
* 二二约可下译可说(四)

* 初正明今意
* 二佛于下引證
* 三此亦下判
* 四故中下證入实意
* 三若闻下结
* 二私十下私释(二)

* 初正释(四)

* 初约所观人法(六)

* 初事理
* 二双说下假实
* 三因缘下善恶人
* 四五阴下善恶阴
* 五善恶下善恶法(二)

* 初正释
* 二问曰下略料简(二)

* 初第一重
* 二第二重
* 六三世下三世
* 二四善下约能观凡圣(三)

* 初内外凡
* 二见道下见修圣
* 三非学下凡乃圣(二)

* 初正释
* 二世界下料简释疑
* 三一悉下约所施方法(五)

* 初别约世界
* 二为人下别约为人
* 三对治下别约对治
* 四第一下别约第一义
* 五又通下通约四悉
* 四别作下约所观谛
* 二问依下料简
* 三释成○
* 四对谛○
* 五起观教○
* 六说默○
* 七用不用○
* 八明权实○
* 九开显○
* 十通经○



* ○三释成(三)

* 初来意
卷一 第 559a 页 X27-0559.png
* 二所谓下列经
* 三乐欲下正释成(二)

* 初前二名异预会(二)

* 初世界(三)

* 初明得名不同
* 二释论下引證
* 三佛经下正明释成
* 二随便下为人(四)

* 初名异
* 二论云下引證
* 三如金下引事
* 四经举下正明相成
* 二馀两下后二俱同不会



* ○四对谛(二)

* 初别(二)

* 初略
* 二广对下广
* 二复总下总



* ○五起观教(二)

* 初观(二)

* 初叙意
* 二修从下正起(二)

* 初次第(三)

* 初空观(二)

* 初释(四)

* 初世界(六)

* 初标
* 二先观下观境
* 三此法下明世界所以
* 四若不下正明观意
* 五必须下劝
* 六此即下结
* 二若欲下为人(三)

* 初明为人意
* 二若宜下正明生善
* 三是为下结
* 三若有下对治(三)

* 初明治意
* 二若心下正明用治
* 三若善下与为人对辨
* 四于七下第一义(二)

* 初證前第一义相
* 二即依下由證发真
* 二是为下结
* 二若从下假观
* 三若修下中观
* 二若一下一心
* 二起教下教(二)

* 初不可说(二)

* 初通
* 二大经下别
卷一 第 560a 页 X27-0560.png
* 二又云下明可说(二)

* 初明说因
* 二若十下正明说(二)

* 初说经(二)

* 初四教(四)

* 初藏
* 二若十下通
* 三若十下别
* 四若十下圆
* 二复次下十二部(三)

* 初标
* 二若十下释(二)

* 初四教下(四)

* 初藏
* 二若十下通
* 三若有下别
* 四若十下圆
* 二复次下五时
* 三大论下指论證成
* 二地持下说论(四)

* 初所依三昧
* 二菩萨下造论意
* 三天亲下正出论相
* 四又五下明论所摄



* ○六说默(二)

* 初明默(二)

* 初来意(三)

* 初引教双立
* 二圣说下简示
* 三假令下明默意
* 二华严下正释(五)

* 初约乳教
* 二若三下约酪教
* 三净名下约生苏教
* 四若大下约熟苏教
* 五此经下约醍醐教
* 二问为下问答料简(二)

* 初第一重(二)

* 初问
* 二答
* 二问论下第二重(二)

* 初问
* 二答(二)

* 初引贤劫经(二)

* 初引贤劫通难
* 二若作下广集诸教别对
* 二又一下引异说



* ○七用不用(二)

* 初标
* 二夫四下释(二)

* 初标极果
* 二下地下举因人(二)

* 初举列四句
* 二凡夫下解释(五)

* 初凡夫
* 二若三下藏教(二)

* 初二乘(二)

* 初声闻(二)

* 初明得而不能用
* 二假令下明用而不当(二)

* 初举满愿通明差机
* 二如富下约四悉出入结不能用
* 二支佛下支佛
* 二次明下菩萨
* 三通教下通教(二)

* 初二乘
* 二通教下菩萨
* 四若别下别教
* 五圆教下圆教

卷一 第 561a 页 X27-0561.png


* ○八明权实(二)

* 初标
* 二四谛下释(二)

* 初正释(二)

* 初重指前对谛
* 二释论下正释(二)

* 初四教(四)

* 初藏教(四)

* 初引论总判
* 二三藏下示教观体
* 三就三下且许当教以论三四
* 四虽尔下正判属权
* 二若通下通教(四)

* 初形前立名
* 二故释下引论證巧
* 三就佛下当教判得
* 四而约下正判属权
* 三若别下别教(三)

* 初形前
* 二而犹下望后
* 三教道下判属权
* 四今圆下圆教(二)

* 初形前
* 二故四下正判是妙
* 二若用下五味
* 二问三下料简(五)

* 初第一重
* 二问别下第二重
* 三并曰下第三重
* 四又并下第四重
* 五又并下第五重



* ○九开显(二)

* 初标
* 二一切下释(二)

* 初正开(二)

* 初明施开之意(三)

* 初通明诸法本实
* 二大悲下施权(二)

* 初正施
* 二无量下引證
* 三今开下显实(二)

* 初约法通开明施化本意
* 二除灭下寄二乘难开以明开相
* 二若乳下正约前四时论开以会法华(二)

* 初正开
* 二方等下明开分齐
* 二问曰下料简(二)

* 初问
* 二答决下答(二)

* 初用第一意
* 二若决下用第二意(五)

* 初约世界(二)

* 初正会
* 二亦是下示相会入(二)

* 初约法说周意
卷一 第 562a 页 X27-0562.png
* 二亦是下譬说周意
* 二若决下约第一义
* 三若决下约为人
* 四若决下约对治
* 五若是下约分别四悉



* ○十通经(二)

* 初问
* 二答文下答(二)

* 初总举
* 二方便下别释(二)

* 初释(二)

* 初迹(二)

* 初列经
* 二欲者下释
* 二又寿下本(二)

* 初列经
* 二种种下释
* 二两处下结



* ○第二别解(二)

* 初标章
* 二随释(二)

* 初释名(二)

* 初释别名(二)

* 初释妙法(二)

* 初开章
* 二妙法下解释(四)

* 初判通别(三)

* 初于今经自立
* 二立此下明立名意(四)

* 初标
* 二谓教下列
* 三从缘下释(二)

* 初通解通别(二)

* 初略
* 二夫教下广(三)

* 初约教(二)

* 初释(二)

* 初明别
* 二金口下通
* 二故通下结
* 二约行下约行(二)

* 初释(二)

* 初别(二)

* 初立
* 二如五下引證(二)

* 初寄小
* 二三十下寄大
* 二大论下引小以例
* 二当知下结(二)

* 初结
* 二求那下引證
* 三约理下约理(二)

* 初立
* 二智度下引證
* 三名异下结
* 二今称下别解通别
* 四约此下结
卷一 第 563a 页 X27-0563.png
* 三问教下料简(二)

* 初问
* 二答(三)

* 初标
* 二一当下列
* 三当分下释(二)

* 初当分(二)

* 初正释(二)

* 初广释三藏(三)

* 初正释相
* 二经言下引證
* 三此则下明当分意
* 二通别下例释馀三
* 二斯义下融会
* 二二跨下跨节(四)

* 初斥当分(二)

* 初正斥
* 二祇隐下明当分意
* 二若开下立跨节相
* 三如此下结意
* 四作如下融会
* 二定前后(四)

* 初标
* 二若从下辨先后(二)

* 初从义(二)

* 初立
* 二下文下引證
* 二若从下从名(二)

* 初立
* 二如欲下引事(二)

* 初證从名
* 二笃论下复顺从义
* 三今题下正明今意
* 四虽复下融通二途
* 三出旧○
* 四正解○
* 二释莲华(七末)
* 二释通名(八初)
* 二辨体(八中)
* 三明宗(九中)
* 四论用(九末)
* 五判教相○



* ○三出旧解(二)

* 初出诸师(四)

* 初道场观
* 二会稽下会稽基
* 三北地下北地师
* 四光宅下光宅云(二)

* 初总立
* 二昔因下广释(二)

* 初释昔日因果各有三粗(二)

* 初因(三)

* 初标
* 二声闻下释
* 三是为下结
* 二昔果下果(三)

* 初标列
* 二有馀下释
* 三是为下结
* 二今因下释今日因果各有三妙(二)

* 初释(二)

* 初因(三)

* 初列
* 二会三下释
* 三今因下结
* 二今果下果(三)
卷一 第 564a 页 X27-0564.png

* 初标列
* 二体备下释
* 三今果下结
* 二即是下结
* 二今古下今家难(三)

* 初举难例易
* 二因体下正破(二)

* 初因(三)

* 初破体广狭(二)

* 初通责
* 二何者下正破(三)

* 初举昔有四一(二)

* 初列
* 二昔因下结
* 二若言下举今无四一(二)

* 初列
* 二非了下释
* 三当知下结难
* 二此二下破位高下(四)

* 初来意
* 二因位下标
* 三般若下释(二)

* 初昔(二)

* 初释
* 二如是下结
* 二若言下今
* 四当知下结
* 三因用下破用长短(三)

* 初标
* 二释论下释(二)

* 初昔(二)

* 初释
* 二当知下结
* 二若谓下今
* 三四一下结
* 二果体下果(三)

* 初破体广狭(二)

* 初标
* 二若昔下释(二)

* 初昔(二)

* 初难
* 二当知下结
* 二若谓下今
* 三当知下结
* 二果位下破位高下(三)

* 初标
* 二今果下释
* 三当知下结
* 三果用下破用长短(三)

* 初标
* 二若今下释(二)

* 初正破无四一(二)

* 初破
* 二当知下结
* 二而复下广破神通
* 三前一下结
* 三彼作下结成难势(二)

* 初释
卷一 第 565a 页 X27-0565.png
* 二于其下结(二)

* 初结数
* 二用彼下释今意



* ○四正解(二)

* 初借光宅义以显今妙(三)

* 初标
* 二因具下释(二)

* 初释(四)

* 初约十界释(二)

* 初释(二)

* 初因(二)

* 初释
* 二即一下融通
* 二果体下果
* 二是为下结
* 二又乳下约五味以判粗妙(二)

* 初列五味
* 二又醍下重辨同异
* 三复次下约观心
* 四复次下约六即释
* 二初约下判
* 三略示下结
* 二广说下正释(二)

* 初标
* 二南岳下释(二)

* 初释法(二)

* 初举南岳分三(二)

* 初标列
* 二如经下释(三)

* 初众生法(六)

* 初明妙有所凭
* 二又经下引今似文验生法妙
* 三大经下引大经證生法位粗行妙
* 四殃掘下举果劝修妙行
* 五大品下引大品明行妙相
* 六此即下结
* 二佛法下佛法(二)

* 初释
* 二如是下结
* 三心法下心法
* 二今依下今师顺南岳意广解(三)

* 初标
* 二若广下释(二)

* 初略明得名所依
* 二众生下正广释(三)

* 初广众生法(二)

* 初标列
* 二数者下释(二)

* 初列法数(二)

* 初通论诸经增数(二)

* 初略至三
* 二如是下广例百千
* 二今经下正约今经(四)

* 初依经列数
* 二南岳下释十如名(二)
卷一 第 566a 页 X27-0566.png

* 初出南岳
* 二天台下腾巳见(六)

* 初章安述所依标数
* 二一云下释出读相
* 三分别下融通大意(二)

* 初出文意
* 二约如下正明融通(二)

* 初融三谛
* 二非一下复疏
* 四唯佛下称叹
* 五是十下明法功能
* 六若依下明读文所以
* 三次判下判权实(二)

* 初出古师(二)

* 初光宅(二)

* 初出
* 二今恐下破(二)

* 初约法
* 二若言下约人
* 二又北下地师(二)

* 初出
* 二此皆下破
* 二今明下明今解
* 四皆称下释法界名(四)

* 初标数
* 二十数下释
* 三若十下判对
* 四欲令下以文融通
* 二此一下解法相(五)

* 初重举千如
* 二束为下束为五差
* 三判为下判五差权实
* 四然此下叹五差权实(八)

* 初约人叹境
* 二以此下约行叹境
* 三故文下重举境智深广
* 四其智下叹智令妙以显妙境
* 五方便下总以二境通叹经文(二)

* 初叹
* 二如是下结
* 六如来下总明如来能照二境
* 七殃堀下引證佛智
* 八当知下结归称叹(二)

* 初结众生是妙
* 二不可下诫劝
* 五次解下正广解十如(二)

* 初标列
* 二通解下随释(二)

* 初通解(二)

* 初广释十如
* 二若作下广以三谛释究竟等以显十如(二)

* 初寄释等
* 二今不下正出实理释究竟(二)

* 初释
* 二夫究下重释从胜立名方名究竟
* 二次别下别解(二)

* 初复合五差为四
* 二初明下解释(三)

* 初正解(四)
卷一 第 567a 页 X27-0567.png

* 初四趣(十)

* 初如是相(二)

* 初法
* 二譬人下譬(二)

* 初譬
* 二恶相下合(二)

* 初合𠘶色
* 二凡夫下合相师
* 二如是性(二)

* 初正释
* 二如木下譬功能(二)

* 初顺譬(二)

* 初譬
* 二大经下合(二)

* 初引教
* 二此恶下合
* 二若泥下反譬(二)

* 初譬
* 二恶性下合
* 三如是体(二)

* 初释
* 二故以下结
* 四如是力(四)

* 初法
* 二譬如下举譬引事(二)

* 初举譬
* 二大经下引事
* 三地狱下合
* 四皆是下结
* 五如是作(二)

* 初法
* 二大经下譬(二)

* 初譬
* 二既行下合
* 六如是因(二)

* 初正释
* 二自种下功能
* 七如是缘(三)

* 初法(二)

* 初正释
* 二所谓下功能
* 二如水下譬
* 三故用下结
* 八如是果(二)

* 初略释
* 二如多下相状
* 九如是报(二)

* 初略释
* 二如多下相状
* 十如是本末究竟等(三)

* 初标
* 二本空下释(三)

* 初空
* 二又恶下假(三)

* 初正释
* 二若先下引事
* 三当知下结
* 三中实下中
* 三以是下结
* 二次辨下人天(二)

* 初与四趣辨异
* 二相表下正释
* 三次辨下二乘(二)

* 初总明所依
* 二相表下正释(二)
卷一 第 568a 页 X27-0568.png

* 初正释
* 二何故下广料简有报无报(三)

* 初徵起
* 二无漏下正释
* 三三果下释疑(二)

* 初释三果疑
* 二若依下释大小不同疑(二)

* 初释
* 二大经下引證
* 四次明下菩萨佛(二)

* 初菩萨界(二)

* 初标
* 二若六下释(二)

* 初正释(三)

* 初三藏菩萨
* 二若通下通教菩萨
* 三若别下别教菩萨
* 二夫生下辨界外主伏断不同(二)

* 初标
* 二一全下释(二)

* 初正释(三)

* 初未断别惑
* 二二伏下伏别惑
* 三三者下断别惑
* 二若未下重辨二土因缘不同
* 二佛界下佛界(二)

* 初标
* 二净名下释(二)

* 初释十法(二)

* 初三以对三轨
* 二力者下馀七成就三轨(二)

* 初释前六
* 二本末下释本末(二)

* 初总举
* 二空谛下别释
* 二就佛下广料简报(二)

* 初正释(二)

* 初标佛地
* 二通途下释(二)

* 初明下地定十(二)

* 初正明下地有报
* 二摄大下释下地有报所以(二)

* 初引论
* 二何者下释有生灭(二)

* 初正释(二)

* 初约智断为生灭
* 又残下全约惑边以论生灭
* 二大论下引大论證(二)

* 初喻
卷一 第 569a 页 X27-0569.png
* 二万行下合
* 二若就下明佛地不定
* 二何者下以诸所表释成(三)

* 初作所表释佛报无上(五)

* 初表种智无染
* 二复次下表中道四德
* 三复次下表非漏非无漏善
* 四复次下表即空假中
* 五复次下表一切相
* 二故贤下引贤圣集释五文意
* 三若用下约五味判贤圣集意(五)

* 初乳味
* 二酪教下酪味
* 三生苏下生苏味
* 四熟苏下熟苏味
* 五此经下醍醐味
* 二复次下开权
* 三复次下以诸经偈结○
* 二广佛法○
* 三广心法○
* 三问一下略料简
* 二释妙○



* ○三以诸教偈结(二)

* 初明结意
* 二中论下正结(二)

* 初正结(三)

* 初论
* 二又涅槃下经
* 三又七下律
* 二若能下总结



* ○二广佛法(三)

* 初标所照
* 二唯佛下能照(二)

* 初总明境智相契(二)

* 初法
* 二如函下譬
* 二以无下历三语以明智相(二)

* 初正释
* 二从二下结意立妙
* 三是事下结意指广



* ○三广心法(三)

* 初标
* 二前所下来意
* 三涅槃下正释(二)

* 初明心体
* 二上能下明心所摄(二)

* 初摄众生法
* 二华严下摄佛法(二)

* 初引华严
* 二法界下释经意显佛法界(二)

* 初释经意
* 二又游下重释二句结皈经意(四)

* 初重释游心法界
* 二又如下重释虚空
* 三又复下重释诸佛境界
* 四又心下重释心



* ○二释妙(二)

* 初约本迹释(二)

* 初列通别二门
* 二通又下依门解释(三)

* 初通释(二)

* 初列二妙
* 二此经下释(二)

* 初略叙二意(二)

* 初正叙
* 二光宅下破古
* 二今待下正释(二)
卷一 第 570a 页 X27-0570.png

* 初相待(二)

* 初释(三)

* 初总叙来意
* 二净名下正释
* 三妙义下结意
* 二问齐下问答料简(二)

* 初约法(二)

* 初问
* 二答今下答(二)

* 初总责
* 二何者下别答(三)

* 初释(二)

* 初约机(三)

* 初总立利钝二机
* 二方等下历味分别
* 三此妙下判同异
* 二复次下约教
* 二故中下引證
* 三若不下判粗妙
* 二问乳下约譬(二)

* 初问
* 二答
* 二二绝下绝待(七)

* 初通明四绝(四)

* 初藏教
* 二二若下通教
* 三三别下别教
* 四四圆下圆教(二)

* 初正释(三)

* 初依圆教出绝待体(三)

* 初引正教出体(二)

* 初正出体
* 二岂更下明绝相
* 二大经下引经(三)

* 初法
* 二譬如下譬
* 三涅槃下合
* 三妙亦下以今意会经(二)

* 初会
* 二若谓下破情计
* 二今法下出今文意(二)

* 初出
* 二文云下引證(二)

* 初證非见闻等(二)

* 初引
* 二止止下释
* 二又云下證不可说示(二)

* 初引
* 二亦是下释(二)

* 初总
* 二不可下别(二)

* 初释
* 二又云下引三文證(三)

* 初引今经
* 二中论下引中论
* 三华首下引华首
* 三降此下斥伪(二)

* 初明斥伪(二)

* 初法(二)

* 初直明伪
* 二乃是下出伪相(二)
卷一 第 571a 页 X27-0571.png

* 初出伪相
* 二何者下释伪所以
* 二如痴下譬
* 二若能下举正显伪(二)

* 初法
* 二如点下譬
* 二妙悟下以空有二门判前所释
* 二用是下明二妙妙上三法
* 三若将下将四绝约五味判
* 四若开下开权
* 五问何下会诸绝成妙(二)

* 初问
* 二答(三)

* 初会
* 二又妙下判能所
* 三如迹下约本迹以释能所之意
* 六今将下将本迹等妙妙上三法
* 七前四下判横竖
* 二别释下别释○
* 二问大下对大料简(七末)



* ○二别释下别释(二)

* 初结数示妙(二)

* 初结数
* 二若破下示妙
* 二迹中正释妙(二)

* 初迹门十妙(二)

* 初列
* 二释十下释(二)

* 初列五番
* 二标章下随释(五)

* 初标章(十)

* 初境妙
* 二智妙
* 三行妙
* 四位妙
* 五三法妙
* 六感应妙
* 七神通妙
* 八说法妙
* 九眷属妙
* 十利益妙
* 二引證(二)

* 初指处
* 二文云下正引證十文
* 三生起(二)

* 初正生起
* 二前五下结成自他各有始终
* 四广解(十)

* 初境妙(二)

* 初列章
* 二释境下随释(二)

* 初释诸境(四)

* 初列数
* 二然众下数意
* 三六种下生起(二)
卷一 第 572a 页 X27-0572.png

* 初正生起
* 二始终下结示
* 四一明下广解(六)

* 初十如境
* 二因缘境(二)

* 初列四章
* 二正释下释(四)

* 初正释(二)

* 初双举界内外各二种以定根性
* 二思议下释(四)

* 初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三)

* 初重立界内利钝二根
* 二中论下引论
* 三此简下释(二)

* 初简
* 二此正下释(二)

* 初正释(四)

* 初略立
* 二正法下引證(三)

* 初引
* 二无明下释
* 三当知下结
* 三人天下过患(二)

* 初出过
* 二故经下引璎珞文證
* 四此十下释名
* 二料简下料简(八)

* 初一百二十因缘相
* 二又十下缘起缘生同异(二)

* 初问
* 二此同下答(二)

* 初无有差别
* 二亦有下亦有差别(二)

* 初依婆沙杂揵度
* 二法身下引法身经同
* 三十二下三世破显
* 四十二下释十二时
* 五一刹下释一刹那
* 六问何下料简问答
* 七欲界下三界阙具
* 八问无下惑业辨异
* 二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六)

* 初立意
* 二中论下立根
* 三痴如下正释
* 四金光下引證
* 五如幼下举譬
* 六如知下结名(二)

* 初譬
* 二是名下合
* 三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五)
卷一 第 573a 页 X27-0573.png

* 初立意
* 二为利下通立两根
* 三华严下正释(二)

* 初引经
* 二画师下释经意
* 四诸论下行相(三)

* 初叙性计
* 二若定下略斥性过(二)

* 初略斥
* 二尚不下况出
* 三今明下立正行相(二)

* 初自破计
* 二若有下为他四说(三)

* 初法
* 二如四下譬
* 三四句下合(二)

* 初总
* 二出界下别明相状(二)

* 初出界内
* 二出界下出界外(二)

* 初略标
* 二如宝下引论释相(二)

* 初引论文
* 二缘者下释彼论文以成今意(二)

* 初正释(二)

* 初略释
* 二还如下与界内辨同异(二)

* 初明相同
* 二此十下明义异
* 二彼论下明过
* 五是为下结名
* 四明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四)

* 初立根
* 二即事下立意
* 三大经下引證(三)

* 初引
* 二无明下释
* 三故言下结
* 四无明下结名
* 二判粗妙○
* 三开粗显妙○
* 四观心○
* 三四谛境○
* 四二谛境○
* 五三谛境○
* 六一谛境○
* 二论诸境同异○
* 二智妙○
* 三行妙○
* 四位妙○
* 五三法妙○
* 六感应妙○
* 七神通妙○
* 八说法妙○
* 九眷属妙○
* 十利益妙○
* 五结权实(六末)
* 二本门十妙(七初)



* ○二判粗妙(二)

* 初重叙
* 二若从下判(二)

* 初判(二)

* 初四教(二)

* 初列(四)

* 初藏教(二)

* 初释
* 二中论下引经论證成
* 二若无下通教(二)

* 初释
* 二经言下引经论證成
* 三若无下别教(二)

* 初释
* 二中论下引经论證成
* 四若言下圆教(二)

* 初释
* 二中论下引经论證成
* 二前三下判
* 二用此下五味
* 二是名下结



* ○三开粗显妙(二)

* 初总叙三粗
* 二岂有下正开(二)

* 初开前两因缘(四)

* 初略开
* 二譬如下引信解譬
卷一 第 574a 页 X27-0574.png
* 三如来下释
* 四今决下结
* 二又大下开第三因缘(二)

* 初略引大经明开

* 初引经
* 二昔慧下释经意(二)

* 初释
* 二故云下重引经文以證所释
* 二此即下结



* ○四观心(三)

* 初法(二)

* 初立
* 二大经下引證(二)

* 初證
* 二空慧下释经意
* 二譬如下譬(二)

* 初譬
* 二既不下合
* 三一念下结位(四)

* 初结成观境
* 二观此下结成能观之观
* 三其心下结成秘藏
* 四恒作下结成六即

天台法华玄义科文第一
卷一 第 575a 页 X27-057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