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664a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卷第十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 ○五寂静音海主夜神寄第五难胜地(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顶礼)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时彼)
* 二授(二)

* 初略标名体(善男)
* 二广显其相(三)

* 初显解脱业用(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四)

* 初答三起何方便(二)

* 初上求大智心(夜神)
* 二下化大悲心(我发)
* 二答一为何事业(三)

* 初标(发是)
* 二释(三)

* 初治其十蔽(二)

* 初双明舍戒(所谓)
* 二明馀八度(若见)
* 二得佛功德(若见)
* 三破其惑障(若见)
* 三结(善男)
* 三答四作何观察(二)

* 初观菩萨境界(复次)
* 二观佛之胜用(三)

* 初结前标后(善男)
* 二正显十门(善男)
* 三总结远近(二)

* 初标喜成益(我见)
* 二徵释所由(何以)
* 四答二行何境界(三)

* 初法(又善)
* 二喻(此解)
* 三结(善男)
* 二明解脱所因(二)

* 初问(尔时)
* 二答(夜神)
* 三彰发心久近(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二)

* 初长行(三)

* 初馀刹修行(二)

* 初于〔佛〕一刹劫修行(五)

* 初总标刹海(夜神)
* 二别彰时处(此世)
* 三发心得定(有佛)
* 四略举九佛(此道)
* 五结略显广(善男)
* 二于第二劫修行(从此)
* 二娑婆修行(二)

* 初举前三佛(然后)
卷十 第 665a 页
* 二显遇本师(二)

* 初名体(次值)
* 二业用(二)

* 初所入海数(得此)
* 二所见深细(四)

* 初刹海中尘(见彼)
* 二尘中之刹(一一)
* 三刹中之佛(一一)
* 四毛孔变化(二)

* 初通力演说(又亦)
* 二夜神悟入(二)

* 初总显能所悟(我得)
* 二明重重微细(二)

* 初总显十重(一一)
* 二别显智用(二)

* 初总该横竖(一一)
* 二别显所知(五)

* 初因行(知无)
* 二地位(知无)
* 三因作用(知无)
* 四知果用(知无)
* 五总结(彼诸)
* 三结酬其问(三)

* 初结前(善男)
* 二显类(及此)
* 三劝学(善男)
* 二偈颂(三)

* 初诫听劝修(尔时)
* 三正明修行(二)

* 初智行上供(我曾)
* 二悲心下化(老病)
* 三结行分齐(愿尽)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三)

* 初观心(尔时)
* 二偈赞(四)

* 初因友得见(我因)
* 二寄对显胜(非是)
* 三当相显胜(远离)
* 四总显圆融(无边)
* 三身体(时善)



* ○六守护一切城主夜神寄第六现前地(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见彼)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赞叹发心(时彼)
* 二正授法界(三)

* 初总标名体(善男)
* 二正显业用(三)

* 初总明(二)

* 初彰法施之德(为大)
* 二显法施之意(佛子)
* 二别显(三)

* 初释甚深(三)

* 初总镖(善男)
* 二徵释(何者)
* 三结益(善男)
* 二释自在(又善)
* 三释妙音(二)
卷十 第 666a 页

* 初别明(善男)
* 二总结(善男)
* 三结益(二)

* 初别结甚深(善男)
* 二通结馀二(善男)
* 三辨法根深(二)

* 初问(时善)
* 二答(二)

* 初辨初劫修(二)

* 初总举刹劫(夜神)
* 二别彰遇佛(四)

* 初总举佛处(善男)
* 二别明初佛(六)

* 初标举显佛(其最)
* 二父王出家(彼佛)
* 三恶世过兴(法欲)
* 四灭过弘阐(时王)
* 五王女得法(时有)
* 六结会古今(善男)
* 三略明百佛(次有)
* 四结略显广(善男)
* 二类多劫修(从是)
* 四谦巳推胜(二)

* 初谦巳知一(善男)
* 二推胜知多(如诸)
* 五指示后友(三)

* 初指示后友(善男)
* 二偈赞前法(二)

* 初颂前体用(尔时)
* 二颂前根深(二)

* 初颂前初劫(三)

* 初通颂初后(过于)
* 二别显初佛(我见)
* 三通颂百佛(见第)
* 二颂类显(于诸)
* 三善财得益(二)

* 初长行叙益(尔时)
* 二偈颂重显(四)

* 初福智超绝(观察)
* 二悲智甚深(了达)
* 三总显德圆(巳住)
* 四成行入位(巳生)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七开敷树华主夜神寄第七远行地(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见其)
* 三授巳法界(四)

* 初显法行分(二)

* 初安乐众生行(夜神)
* 二正明利益行(二)

* 初总(善男)
* 二别(为悭)
* 二立法名(善男)
* 三明业用(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三)

* 初总标(夜神)
* 二略显(云何)
* 三广显(二)
卷十 第 667a 页

* 初徵(云何)
* 二释(二)

* 初总明(善男)
* 二别显(二)

* 初发心(二)

* 初见发心境(善男)
* 二见发救心(二)

* 初双起慈悲(见如)
* 二双运悲智(起观)
* 二起行(二)

* 初别明利益众生行(三)

* 初举行体(起如)
* 二明本意(以是)
* 三明周遍(菩萨)
* 二杂明种种化利行(二)

* 初观机(善男)
* 二修行(三)

* 初化益(起大)
* 二化法(为说)
* 三化意(令诸)
* 四法根深(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二)

* 初显深许说(二)

* 初长行(二)

* 初叹深难知(四)

* 初标深难说(夜神)
* 二显不能知(一切)
* 三拣去能知(唯除)
* 四徵释所由(何以)
* 二承力许说(然我)
* 二偈颂(二)

* 初颂叹深(四)

* 初标深难知(尔时)
* 二颂不知人(非是)
* 三颂释所由(佛境)
* 四拣去能知(生于)
* 二颂承力(汝于)
* 二承力正酬(二)

* 初长行(二)

* 初正说(四)

* 初时处佛兴(善男)
* 二本生处时(善男)
* 三发心胜缘(四)

* 初大王治化(其中)
* 二五浊三灾(时彼)
* 三悲境现前(咸来)
* 四正明起行(二)

* 初深起大悲(二)

* 初一总明(尔时)
* 二九别明(二)

* 初一解(哀哉)
* 二八行(三)

* 初五悲欲(二)
卷十 第 668a 页

* 初三悲解行(三)

* 初悲不共(哀哉)
* 二悲无厌(哀哉)
* 三悲积财(哀哉)
* 后二悲未得(二)

* 前门求后报(哀哉)
* 后门求现报(哀哉)
* 次二悲有(二)

* 前门即道差别(哀哉)
* 后门即界差别(哀哉)
* 后一悲邪(哀哉)
* 二广行大施(八)

* 初施令弥布(作是)
* 二施会大敷(其坚)
* 三施主超伦(时彼)
* 四施田云集(尔时)
* 五施心殷重(时王)
* 六施愿广深(善男)
* 七施慧玄微(巳能)
* 八施时均普(不简)
* 四发心本事(六)

* 初发心身德(时此)
* 二正发大心(时宝)
* 三正摄受言(尔时)
* 四女赞王德(三)

* 初标心净(时宝)
* 二发口言(二)

* 初总显王德(四)

* 初未兴时损(往昔)
* 二兴世之益(大王)
* 三翻损成德(往昔)
* 四依正难思(大王)
* 二显王本生(四)

* 初先王世末(王父)
* 二王兴先相(王生)
* 三正显诞生(时彼)
* 四生后之益(宝藏)
* 三展身敬(尔时)
* 五大王述赞(时彼)
* 六施行摄持(王赞)
* 二结会(善男)
* 二偈颂(二)

* 初能知(尔时)
* 二结劝(我于)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八大愿精进力主夜神寄第八不动地(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其体用(二)

* 初标见所依(见彼)
* 二别显身相(三)

* 初应机摄化身(现日)
* 二应法成行身(现一)
* 三离障契理身(现了)
* 二设敬證入(四)

* 初设敬陈理(时善)
* 二发增胜心(于善)
* 三深證悬同(三)

* 初标(四)

* 初人法(发是)
* 二因果(二因)
* 三自他(三白)
* 四染净(四染)
卷十 第 669a 页
* 二释(所谓)
* 三结(时善)
* 四以偈庆赞(三)

* 初颂德增胜心(既获)
* 二颂深證悬同(我以)
* 三颂荷恩深广(圣者)
* 三咨问法要(尔时)
* 三授巳法界(二)

* 初答解脱之名(二)

* 初标名(夜神)
* 二显用(三)

* 初内契理事(我以)
* 二大用无涯(而恒)
* 三总结深广(四)

* 初结所作业(念念)
* 二结能显因(善男)
* 三双结寂用(善男)
* 四结成深广(一一)
* 二答发心久近(二)

* 初叹深许说(三)

* 初标问许说(善男)
* 二叹法甚深(二)

* 初法说(二)

* 初标本性(善男)
* 二释妨难(随所)
* 二喻明(五)

* 初皎日随时(善男)
* 二日轮现影(善男)
* 三虚舟运物(佛子)
* 四太虚无碍(佛子)
* 五幻化无真(善男)
* 三结承力说(佛子)
* 二正答所问(二)

* 初长行(三)

* 初善光劫(二)

* 初最初佛所修證(三)

* 初古佛出兴(佛子)
* 二先王治化(是时)
* 三夜神修因(三)
卷十 第 670a 页

* 初在家本事(十)

* 初悲救罪人(王有)
* 二臣议非理(时王)
* 三请代因命(时彼)
* 四臣执令诛(时诸)
* 五王后哀祈(王后)
* 六王夺子志(王即)
* 七太子确救(尔时)
* 八母请修因(尔时)
* 九正设施场(时都)
* 十如来亲救(六)

* 初就戮时临(经半)
* 二如来降德(时法)
* 三敬申礼请(尔时)
* 四就座谈经(以佛)
* 五广益当机(时彼)
* 六太子得法(善伏)
* 二结会古今(四)

* 初结自身(善男)
* 二结大臣(佛子)
* 三结狱囚(佛子)
* 四结王属(时胜)
* 三出家得法(佛子)
* 二转生值佛修行(佛子)
* 二日光劫(三)

* 初总标举(次复)
* 二列十佛(最初)
* 三结得法(于彼)
* 三结时处(如于)
* 二偈颂(四)

* 初颂承力许说(尔时)
* 二颂古佛兴世(过去)
* 三颂先王治化(时有)
* 四颂夜神修因(四)

* 初颂在家本事(其王)
* 二颂出家得法(便即)
* 三颂事佛一万(于中)
* 四颂总结时处(三)

* 初标举(次于)
* 二结会(我念)
* 三得法(我于)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九岚毗尼林神寄第九善慧地(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见在)
* 三授巳法界(四)

* 初显法义(二)

* 初长行(四)

* 初标数叹胜(彼神)
* 二徵数列名(五)

* 初约位竖配(何等)
* 二结前生后(然依)
* 三通诸位释(若约)
* 四结成竖位(若定)
* 五结成须横(若定)
* 三依名释义(十)

* 初供养诸佛(善男)
* 二发菩提心(云何)
* 三修习观行(云何)
* 四净心照世(云何)
* 五平等光明(云何)
* 六生如来家(云何)
* 七佛力光明(云何)
* 八观普智门(云何)
* 九普现庄严(云何)
* 十入如来地(云何)
* 四结叹胜益(佛子)
* 二偈颂(尔时)
* 二立法名(二)

* 初牒前所明(善男)
* 二指前立目(善男)
* 三明业用(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二)

* 初依愿受生(答言)
卷十 第 671a 页
* 二如昔愿睹(四)

* 初降神瑞相(经于)
* 二出城现光(善男)
* 三将生神变(二)

* 初总徵(善男)
* 二别显(十)

* 初集众息苦(善男)
* 二卷舒无碍(又善)
* 三毛现佛因(又善)
* 四现佛本事(又善)
* 五行所依身(又善)
* 六遍明舍行(又善)
* 七古佛园林(又善)
* 八今佛宫殿(又善)
* 九菩萨同类(又善)
* 十地等光明(又善)
* 四正睹诞生(三)

* 初睹外相(善男)
* 二了内德(善男)
* 三结周遍(善男)
* 四辨根源(二)

* 初问(时善)
* 二答(二)

* 初长行(六)

* 初古世佛兴(答言)
* 二显昔父母(其四)
* 三攀树诞生(善男)
* 四观佛得法(时有)
* 五结会古今(善男)
* 六结用周遍(我从)
* 二偈颂(四)

* 初颂诫听许说(时岚)
* 二颂最初修證(过亿)
* 三颂历事增修(劫中)
* 四颂结叹无尽(佛子)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十释女瞿波寄第十法云地(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依前修證(尔时)
* 二趣求后友(四)

* 初依求诣处(渐次)
* 二伴友迎赞(四)

* 初赞行究竟(其中)
* 二赞进得果(我观)
* 三赞进得法(我观)
* 四以理释成(何以)
* 三善财印述(二)

* 初印述所说(善财)
* 二述自所作(二)

* 初四等摄生(四)

* 初法(圣者)
* 二喻(圣者)
* 三合(菩萨)
* 四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总明(菩萨)
* 二别显(二)
卷十 第 672a 页

* 初明不自为(不贪)
* 二明其所为(但见)
* 二万德益物(二)

* 初为物归趣(圣者)
* 二结成益物(圣者)
* 四神敬增深(三)

* 初长行申供(尔时)
* 二以偈赞德(二)

* 初叹下益众生行(汝今)
* 二叹上求无碍行(汝以)
* 三以身随逐(尔时)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二)

* 初见依报(尔时)
* 二见正报(见在)
* 二敬(尔时)
* 三问(二)

* 初陈心(作如)
* 二正问(而未)
* 三示巳法界(四)

* 初显法义(二)

* 初长行(二)

* 初赞诫许说(时瞿)
* 二正显法义(二)

* 初帝网智光行(善男)
* 二承事善友行(佛子)
* 二偈颂(二)

* 初颂帝网行(尔时)
* 二颂承友行(菩萨)
* 二立法名(时释)
* 三明法用(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二)

* 初显广知(三)

* 初知娑婆(二)

* 初刹尘劫事(二)

* 初知世间因果(答言)
* 二知出世因果(二)

* 初知佛因果(又彼)
* 二知佛众会(三)

* 初知声闻(亦知)
* 二知缘觉(有诸)
* 三知菩萨(亦知)
* 二类尽未来际(善男)
* 二类刹海(二)

* 初通明(如知)
* 二别显(所谓)
* 三显毗卢(二)

* 初因(亦念)
* 二果(得于)
* 二释所以(何以)
* 四辨法根源(二)

* 初问(尔时)
* 二答(四)

* 初最初一佛(二)
卷十 第 673a 页

* 初正显本缘(十)

* 初王都时处(答言)
* 二太子超伦(二)

* 初具相(其王)
* 二游观(尔时)
* 三宝女求归(四)

* 初具德端严(时有)
* 二白母求事(见其)
* 三梦睹佛兴(彼香)
* 四女自陈心(二)

* 初自迷德堪(时妙)
* 二赞彼求纳(我今)
* 四太子审问(三)

* 初问其属缘(尔时)
* 二审其内过(汝不)
* 三邀其进喜(尊重)
* 五女母代答(六)

* 初总显胜报(尔时)
* 二别赞端严(绀鬟)
* 三明其绝伦(此女)
* 四伎能内满(文字)
* 五离非具德(妇人)
* 六结赞所宜(福智)
* 六太子重邀(二)

* 初长行(二)

* 初自述行深(尔时)
* 二恐其为障(当于)
* 二偈颂(三)

* 初颂其行深(尔时)
* 二邀其无障(汝见)
* 三结令审思(汝今)
* 七女敬顺从(三)

* 初忘苦眷德(尔时)
* 二希同胜行(无量)
* 三劝诣如来(我曾)
* 八太子摄受(尔时)
* 九母陈庆遂(四)

* 初标其遂志(其母)
* 二德行悬同(持戒)
* 三身语超〔偷〕(此女)
* 四内心蕴德(心净)
* 十正共修行(十)

* 初请佛供养(尔时)
* 二闻经得法(时佛)
* 三辞归白父(时彼)
* 四王审庆闻(尔时)
* 五禅位往观(作如)
* 六闻经得益(尔时)
卷十 第 674a 页
* 七兼益时会(其众)
* 八佛重现通(时佛)
* 九父王出家(时彼)
* 十太子绍位(尔时)
* 二会同古今(佛子)
* 二中间多佛(彼佛)
* 三得法之时(其最)
* 四多劫修莹(二)

* 初于一刹尘劫修行(二)

* 初修行未穷(佛子)
* 二菩萨难遇(佛子)
* 二于百刹尘劫修行(二)

* 初修未知(佛子)
* 二释所由(二)

* 初总(何以)
* 二别(五)

* 初见器世间(佛子)
* 二见智正觉世间(又于)
* 三见众生世间(又于)
* 四见菩萨修行(又于)
* 五总结不穷(佛子)
* 四谦巳推胜(佛子)
* 五指示后友(二)

* 初指后友(善男)
* 二颂前法(三)

* 初显菩萨益(尔时)
* 二明远劫前事(乃往)
* 三德女因缘(此后)
* 六恋德礼辞(尔时)



* △大文第二摩耶夫人下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二)

* 初文前叙义(五)

* 初总科(自下)
* 二料拣(然人)
* 三解妨(二)

* 初问(摩耶)
* 二答(岂不)
* 四义门(又此)
* 五总释(初天)
* 二随文正释(二)

* 初摩耶夫人一人为总(六)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将请观成(三)

* 初将诣观成(尔时)
* 二别明观念(二)

* 初总(作是)
* 二别(随意)
* 三思欲亲承(如是)
* 二胜缘引导(三)

* 初主城神显教修心(三)

* 初以其华散(作是)
* 二正以言教(三)

* 初明十度行(作如)
* 二即初地法(应扶)
* 三福智圆满(应住)
* 三结赞徵释(佛子)
* 二身众神密加受法(三)

* 初赞友令欣(尔时)
* 二放光加被(从其)
* 三善财获益(善财)
* 三法堂罗刹教求友之方(三)

* 初教(二)

* 初教十法(三)

* 初标(时有)
* 二释(何等)
* 三结(是为)
* 二示三昧(三)

* 初标(复次)
* 二释(何等)
* 三结(佛子)
* 二问(说是)
* 三答(罗刹)
* 二见敬咨问(三)

* 初见(二)

* 初睹依(二)

* 初受行其教(尔时)
* 二正明所见(三)

* 初莲华(即时)
卷十 第 675a 页
* 二楼观(于其)
* 三宝座(其楼)
* 二见正(二)

* 初结前生后(尔时)
* 二别显身云(二)

* 初身相(二)

* 初万类难思身(二)

* 初别相(所谓)
* 二通体(如是)
* 二一类超胜身(尔时)
* 二身业(二)

* 初总标(现如)
* 二别显(二)

* 初十度行(行于)
* 二二严行(修习)
* 三授巳法界(三)

* 初名体(答言)
* 二业用(二)

* 初总(是故)
* 二别(四)

* 初现在遮那母(二)

* 初标(佛子)
* 二释(四)

* 初毛光先相(五)

* 初光入身(又善)
* 二光现变(又彼)
* 三现八相(又见)
* 四现因果(又见)
* 五身难思(又善)
* 二自在入胎(五)

* 初眷属翌从(尔时)
* 二菩萨现通(菩萨)
* 三光明息苦(又以)
* 四现变入胎(又为)
* 五入巳游步(彼诸)
* 三腹包众海(又念)
* 四举类百亿(善男)
* 二过去诸佛母(善男)
* 三贤劫千佛母(善男)
* 四结横竖无穷(如于)
* 三根源(二)

* 初问(尔时)
* 二答(六)

* 初轮王久远(答言)
* 二有佛魔来(彼王)
* 三圣帝助降(彼大)
* 四场神兴愿(时道)
* 五结会古今(善男)
* 六为母普周(我从)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二天主光女下一人为别○



* ○二天主光女下十人为别(九)

* 初天主光女(六)

* 初依教趣求(遂往)
* 二见敬咨问(见彼)
* 三示巳法界(二)

* 初标名(天女)
* 二业用(三)

* 初最初一劫(善男)
卷十 第 676a 页
* 二中间诸劫(又忆)
* 三总结多劫(善男)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二童子师遍友(三)

* 初依教趣求(从天)
* 二见敬咨问(至遍)
* 三指示后友(遍友)
* 三知众艺童子(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头顶)
* 三授巳法界(二)

* 初标名体(时彼)
* 二显业用(三)

* 初标章(我恒)
* 二总科(有标)
* 三释(三)

* 初总标(三)

* 初暗引遮那经(皆言)
* 二明引遮那经(故毗)
* 三再引五字经(又文)
* 三别列(三)

* 初别释五字(二)

* 初按定其义(然初)
* 二依今经会释(二)

* 初别释五字(五)

* 初明阿字(三)

* 初牒本经字母(唱阿)
* 二依五字经释(以无)
* 三会今经之意(故经)
* 二明多字(唱多)
* 三明波字(唱波)
* 四明者字(唱者)
* 五明那字(唱那)
* 二收摄圆融(四)

* 初从后倒收(又云)
* 二释无生义(阿字)
* 三结成观行(汝知)
* 四会释二文(遮那)
* 二释所馀三十七(唱逻)
* 三总相结束(三)

* 初会上文(上来)
* 二会上义(其中)
* 三指在馀(更有)
* 三总结示(善男)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四贤圣优婆夷(六)

* 初依教趣求(向聚)
* 二见敬咨问(礼足)
* 三示巳法界(二)

* 初得解脱(贤胜)
* 二得三昧(又得)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尔时)
* 五坚固长者(到于)
卷十 第 677a 页
* 六妙月长者(向妙)
* 七无胜军长者(渐向)
* 八寂静婆罗门(六)

* 初依教趣求(渐次)
* 二见敬咨问(见最)
* 三授巳法界(二)

* 初名(婆罗)
* 二用(二)

* 初始终无妄(过去)
* 二随行不虚(善男)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九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六)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敬咨问(见德)
* 三示巳法界(二)

* 初标名(时童)
* 二业用(二)

* 初别明(二)

* 初一句为总(得此)
* 二九句为别(见一)
* 二结叹(善男)
* 四谦巳推胜(善男)
* 五指示后友(二)

* 初以力冥加(时童)
* 二以言显示(三)

* 初指处(而告)
* 二示人(二)

* 初正示(弥勒)
* 后住因(为欲)
* 三教问(二)

* 初明教问(汝诣)
* 二释所由(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所求德广(二)

* 初通显(善男)
* 二别显(善男)
* 二能求大心(二)

* 初诫劝求法(二)

* 初标不应(善男)
* 二释应作(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别明应修(十)

* 初上求菩提行(善男)
* 二下救众生行(应化)
* 三自断惑障行(应断)
* 四劝物出离行(应令)
* 五净自根欲行(应消)
* 六力用自在行(应生)
* 七摄法治惑行(应分)
* 八供佛摄生行(应严)
* 九悲愿深广行(应修)
卷十 第 678a 页
* 十證入圆满行(应入)
* 二结略显广(善男)
* 二结略显广(善男)
* 二诫劝事友(三)

* 初诫(二)

* 初正诫离过(善男)
* 二举意释成(二)

* 初能示行(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善男)
* 二能外护(二)

* 初正明(善男)
* 二释成(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善男)
* 二劝(四)

* 初念友胜德(二)

* 初叹胜(善男)
* 二结劝(善男)
* 二事友心行(复次)
* 三身友对辨(复次)
* 四结劝成益(二)

* 初正劝(善男)
* 二释成(二)

* 初正释(何以)
* 二重赞(复次)
* 三结(二)

* 初寄数名多(善男)
* 二总收结多(善男)
* 六恋德礼辞(时善)



* ○二大文第三慈氏菩萨一人明摄德成因相(五)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念前趣后(尔时)
* 二别生胜念(四)

* 初观非对治(自忆)
* 二观苦进善(复观)
* 三观念之益(作是)
* 四总结成益(如是)
* 二见敬咨问(二)

* 初见敬(二)

* 初见依(二)

* 初入定中敬(三)

* 初结前标后(善财)
* 二别显定用(二)

* 初妙用(二)

* 初罗身云(普现)
* 二契法性(等虚)
* 二深观(三)

* 初了法从缘(又决)
* 二智契无性(离于)
* 三会归中道(二)

* 初总辨(知一)
* 二别辨(如种)
* 三总结成益(善财)
* 二出定敬赞(三)

* 初以身敬绕(从地)
* 二以心敬念(十)

* 初约境显胜(作是)
* 二约德显妙(是人)
* 三约用显自在(是以)
* 四约行显胜(是于)
* 五约观显深(是前)
卷十 第 679a 页
* 六约对治显胜(是住)
* 七约止观明自在(是虽)
* 八约利他行显胜(是虽)
* 九约护小乘行显自在(是虽)
* 十结德所住(此大)
* 三以言敬赞(二)

* 初总举德叹处(二)

* 初总(尔时)
* 二别(四)

* 初自利行胜(施戒)
* 二利他行胜(普见)
* 三功德胜(十方)
* 四方便胜(成就)
* 二别指处门德(六)

* 初下化众生(佛子)
* 二上求佛法(佛子)
* 三三昧自在(佛子)
* 四智慧广深(佛子)
* 五显其平等(观察)
* 六结敬请加(佛子)
* 二见正(二)

* 初见(二)

* 初翘心愿睹(尔时)
* 二正睹慈尊(乃见)
* 二敬(五)

* 初身心礼敬(善财)
* 二赞德记别(二)

* 初长行(时弥)
* 二偈颂(三)

* 初指众总叹(汝等)
* 二别叹胜德(三)

* 初直对善财(三)

* 初赞德善来(善来)
* 二明来因缘(文殊)
* 三明来所为(为求)
* 二对众令观(五)

* 初标指总叹(汝等)
* 二即智之悲(善财)
* 三即悲之智(忍铠)
* 四总叹诸德(觉心)
* 五妙果当成(当灭)
* 三重对善财(五)

* 初赞其当果德(二)

* 初总(汝行)
* 二别(当满)
* 二双叹当现德(汝于)
* 三叹其遇友德(诸根)
* 四速成行位德(巳生)
* 五总结叹德(一切)
* 三略示后友(汝当)
* 三重申礼仪(三)

* 初总辨所因(尔时)
* 二身心悲敬(善财)
* 三垂供展诚(以文)
* 四再赞再记(时弥)
* 五庆遇念恩(时善)
* 二咨问○
* 三称赞授法○
* 四指示后友○
* 五恋德礼辞○



* ○二咨问(二)

* 初自陈发心(尔时)
* 二正问法要(三)

* 初标问(而我)
卷十 第 680a 页
* 二叹德(二)

* 初总(大圣)
* 二别(若一)
* 三结请(大圣)



* ○三称赞授法(二)

* 初称叹(二)

* 初叹人(二)

* 初指人示众(尔时)
* 二正赞其德(四)

* 初求友精勤(二)

* 初总显精勤(诸仁)
* 二别示勤相(二)

* 初叙异解(三)

* 初上古释(诸仁)
* 二贤首释(二)

* 初叙义(贤首)
* 二刊定破师(若依)
* 三刊定释(二)

* 初叙(有云)
* 二破(若尔)
* 二疏为会释(二)

* 初总会三释(若会)
* 二别会贤首(然下)
* 二所成广大(三)

* 初总叹希奇(诸仁)
* 二别明难遇(二)

* 初标举(如是)
* 二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总护一切(此长)
* 二约类别明(诸仁)
* 森总结所作(诸仁)
* 三具德无缺(诸仁)
* 四速證超权(诸仁)
* 二叹法(二)

* 初结前生后(尔时)
* 二正叹大心(四)

* 初标叹发心(告善)
* 二叹器成益(善男)
* 三举德释成(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总科(四)

* 初明通三心科(文有)
* 二且分为二科(且分)
* 三明二种发心为二(又前)
* 四约广就高科(又前)
* 二别释(二)

* 初明菩提心遍该诸地(二)

* 初别明(十二)

* 初种性住(善男)
* 二胜解住(菩提心)
* 三极喜住(菩提心)
* 四戒增上住(菩提心)
* 五增上心住(菩提心)
* 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菩提心)
* 七诸谛相应增上住(菩提心)
卷十 第 681a 页
* 八缘起流转立息相应增上慧住(菩提心)
* 九无相有功用住(菩提心)
* 十无相无功用住(菩提心)
* 十一无碍用住(菩提心)
* 十二最上菩萨住(菩提心)
* 二总结(善男)
* 二明菩提心遍具诸德(五)

* 初摄十住德(善男)
* 二摄十行德(善男)
* 三摄十回向德(善男)
* 四摄十地德(十)

* 初地德(善男)
* 二地德(善男)
* 三地德(善男)
* 四地德(善男)
* 五地德(善男)
* 六地德(善男)
* 七地德(善男)
* 八地德(善男)
* 九地德(善男)
* 十地德(善男)
* 五摄等觉德(善男)
* 四结释所属(善男)
* 二授法○



* ○二授法(四)

* 初授法体(四)

* 初摄入方便(二)

* 初牒问劝證(善男)
* 二求證方便(尔时)
* 二加令證入(时弥)
* 三證所见境(二)

* 初别明所见(六)

* 初见依报(二)

* 初见(三)

* 初重庄严(见其)
* 二微细主伴(又见)
* 三一多自在(善财)
* 二益(尔时)
* 二见正报(二)

* 初总标(才始)
* 二别显(五)

* 初发心时(所谓)
* 二修行得法(或见)
* 三随类摄生(或见)
* 四处会说法(二)

* 初所见会殊(或得)
* 二显所说法(或见)
* 五总见行用(或见)
* 三见伴菩萨(或见)
* 四见诸佛(或复)
* 五见阁中主阁(二)

* 初见(又复)
* 二益(尔时)
* 六总见严具作用(十)

* 初网等演法(三)

* 初近闻(复闻)
卷十 第 682a 页
* 二远闻(又闻)
* 三得益(善财)
* 二宝镜作用(又见)
* 三宝柱放光(又见)
* 四宝像威仪(又见)
* 五璎等出生(又见)
* 六莲华重现(又复)
* 七宝地现像(又复)
* 八树现半身(又于)
* 九半月现身(又见)
* 十壁现本事(二)

* 初慈氏摄生(又见)
* 二友劝善财(又见)
* 二总显见相(二)

* 初法(尔时)
* 二喻(二)

* 初喻能见缘(譬如)
* 二喻所见相(二约)
* 四事讫起定(四)

* 初警觉令起(尔时)
* 二略示体相(法性)
* 三得旨而起(尔时)
* 四问答所见(二)

* 初问(弥勒)
* 二答(善财)
* 二显法名(二)

* 初问(圣者)
* 二答(弥勒)
* 三穷因源(二)

* 初穷其所归(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弥勒)
* 二寻其去处(二)

* 初问(曰从)
* 二答(二)

* 初法(曰从)
* 二喻(二)

* 初龙王降雨喻(善男)
* 二幻师现幻喻(善男)
* 四覈性相(二)

* 初从来(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三)

* 初约法身(弥勒)
* 二约实身(善男)
* 三约化身(然善)
* 二生处(二)

* 初问(善财)
* 二答(二)

* 初通明(三)

* 初正答生处(答言)
* 二生缘眷属(善男)
* 三校量显胜(二)

* 初总辨生家胜(善男)
* 二别彰智胜(善男)
* 二别显(二)

* 初实报(善男)
* 二顺机(二)

* 初现生(善男)
卷十 第 683a 页
* 二当生(二)

* 初显生所为(善男)
* 二结会三圣(善男)



* ○四指示后友(三)

* 初劝往教问(善男)
* 二释劝所由(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二)

* 初行广(文殊)
* 二缘深(善男)
* 三结劝重释(三)

* 初结劝(是故)
* 二徵释(二)

* 初徵(何以)
* 二释(汝先)
* 三结德(文殊)



* ○五恋德礼辞(时善)



* ○大文第四再见文殊明智照无二相(三)

* 初依教趣求(尔时)
* 二见闻入證(三)

* 初摩顶摄受(是时)
* 二指示法门(二)

* 初所阙行法(作如)
* 二不能成益(不能)
* 三结益归本(是时)
* 三转遇胜缘(三)

* 初标二章(于是)
* 二料拣(三)

* 初近对前后释(然此)
* 二通对诸友释(又通)
* 三玄门义理释(又前)
* 三指此在馀(又此)



* ○大文第五普贤菩萨一人明显因广大相(二)

* 初文前叙义(三)

* 初释名(大文)
* 二辨异(故文)
* 三辨其能所(若以)
* 二依文正释(三)

* 初依教趣求(二)

* 初释文(增长)
* 二通辨文意(以是)
* 二闻睹前相(二)

* 初闻(即闻)
* 二睹(二)

* 初仰德修观(三)

* 初生渴仰(渴仰)
* 二明修处(三)

* 初约表释(即于)
* 二约事释(约事)
* 三释文意(然此)
* 三正修观(起等)
* 二睹见希奇(二)

* 初结前生后(善财)
* 二正睹希奇(二)

* 初见瑞相(见十)
* 二睹于光明(又见)
* 三见闻證入(三)

* 初结前起后(时善)
* 二起观增修(于时)
* 三正明證入(二)

* 初正明见闻證入(二)

* 初得益因圆(四)

* 初见身得益(二)

* 初见胜身(四)

* 初胜德身相(时善)
* 二毛孔出生(见普)
卷十 第 684a 页
* 三体内包含(二)

* 初结前生后(尔时)
* 二正显包含(二)

* 初明见三千大千(重观)
* 二类通十方三际(如见)
* 四结通周遍(如于)
* 二得深益(善财)
* 二摩顶得益(三)

* 初摩顶(善财)
* 二得益(既摩)
* 三结通(如此)
* 三显因深广(三)

* 初问答审见(尔时)
* 二显因深远(三)

* 初别明求菩提行(二)

* 初顺显所行(普贤)
* 二离过成德(善男)
* 二通明悲智行(善男)
* 三别明求法行(二)

* 初反显能舍(善男)
* 二显求所为(善男)
* 三结因成果(二)

* 初结因(是故)
* 二成果(得此)
* 四观用无涯(三)

* 初举益劝观(三)

* 初标(善男)
* 二释(二)

* 初明难见闻(我此)
* 二见闻皆益(三)

* 初不退菩提(善男)
* 二善根成熟(或有)
* 三总结多门(善男)
* 二观见奇特(三)

* 初毛含三世间(尔时)
* 二遍刹出大用(又见)
* 三身等普贤化(时善)
* 三校量显胜(三)

* 初校量善根(又善)
* 二校量入刹(是善)
* 三双显超胜(二)
卷十 第 685a 页

* 初别明横竖深广(善财)
* 二总结评等周遍(善财)
* 二闻佛德难思(三)

* 初标听许说(尔时)
* 二举众欲闻(尔时)
* 三陈德求满(二)

* 初长行(尔时)
* 二偈颂(二)

* 初别叹佛德(十九)

* 初所知无障碍功德(佛智)
* 二真如清净功德(随众)
* 三无功不休功德(或有)
* 四三事无差德(二)

* 初悬叙(二)

* 初如常略释(四有)
* 二别显分身(八)

* 初总标大意(今更)
* 二引经成立(谓此)
* 三遮其谬解(若言)
* 四引前成證(况华)
* 五引他经證(法华)
* 六遮救决释(故知)
* 七结成正义(以理)
* 八辨其包含(然此)
* 二释文(三)

* 初主伴严处摄生同(或见)
* 二微细含容转法同(一一)
* 三总结多明结〔则〕生后(或见)
* 五修行治障德(或见)
* 六降伏外道德(或见)
* 七世间不碍德(四)

* 初八相无碍(或现)
* 二天宫无碍(或见)
* 三随世无碍(于彼)
* 四能辨随机(佛智)
* 八安立正法德(四)

* 初三乘业用(如来)
* 二六度道品(如来)
* 三一音无碍(龙神)
* 四语业偏应(涅槃)
* 九受诸记莂德(具足)
* 十报化二身德(究竟)
* 十一断一切疑德(或持)
* 十二令入诸行德(或现)
* 十三〔富〕生妙智德(如来)
* 十四胜解示现德(譬如)
* 十五所依加行德(譬如)
* 十六法身成满德(如来)
* 十七随心现土德(三界)
* 十八三身无限德(大海)
* 十九总摄馀三德(虚空)
* 二结德劝信(二)

* 初结德(刹尘)
* 二劝信(若有)



* △第四谦赞回向(法性)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科文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