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雕胜鬘宝窟叙¶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a 页
No. 1744 [cf. No. 353]


* 雕胜鬘宝窟叙


原夫。所谓一乘之大车者。则是法王之宝辂
也。是以万德珍琛。以校严其高广。四辩铃铎。
以县列其旁边。栏楯总持。幰盖悲舍。禅綩以
蓐。寂枕以休。华缨亸垂。四来举足归仰之憙。
宝绳绞络。群黎宁有爱见之愆。傧则骈田奉
崇。牛则𦛚䐺般若。况夫家且富丰。不偏其施。
乘岂穷匮。无量其筹。何其盛哉。何其伟哉。然
夫蒙庶冠痴佩婴。常舞色味之宅。骖疑驾惑。
长驱生死之原。至如饕餐荣声。安寤热焰镜
像。胶黐身世。未省漂草爨茅。其靡识火坑。胡
暇论宝辂。于焉我

法王。自手擎四钵。而鹿园之教兹基。讫身卧
双林。而象喻之诰聿极。凡鸾。音兴响金彩移
辉。皆无非悯其嚚顽悽其矇瞍者矣尔乃妙
吉遍吉之诸髦。翊辅其化。西方东方之群杰。
赞成其治。以故或恩或雠。皆是益物。遭叹遭
呵。总为施权。要唯所以欲令辟痴冠决婴佩
驾大辂驱广衢者耳。兹有

胜鬘夫人者。后宫维踪。本地谁得而测。柔淑
乃质。慈悲宜应为殊。若夫踰阇信至之晨。虚
空像现之日。寄缘兴教。托事契机狐胆外魔。
忽坏兰仪之宣吐。狮吼了义。无畏莲眸之照
临。实似周朝乱臣之一人。宁匪祇园影响之
巨擘。其经号曰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大
方广也。夫狮子吼者。是一向记说。自非厥理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b 页 T37-0001.png
之终穷。谁获其说之决定。一乘也者。唯一佛
乘。是为真实。大方便也者。为说种种。是云权
巧。盖夫无乘而乘。乘无所乘。称之一乘。无运
而运。运无所运。即是真运。唯其无所运。是以
无所不运。唯其无所乘。是以无所不乘。其非
若斯妙玄指之言大方广。将以何称之者乎。
但至理幽渊。奉之难入。茫茫叹喟。译语古简。
读者不进。往往惋嗟。唐初有

嘉祥藏大师者。胄遐方而诞秀。协川岳而禀
神。袭龙树之芳猷。探鹫峰之秘旨。论锋。共迦
旃争锐。亮轶秋蝉。智囊与舍利竞储。丽譬春
鸟。盖是灭后荃宰。法门英规者也。于是叹微
言之已绝。伤颓风之不振。抗言动论。朱紫教
理。发意吐语。泾渭指归。乃造疏若干卷。显此
真诠以洞明。立言十万馀。发兹玄旨而焕炳。
未论深之者便开金藏。即亦翻之者真窥宝
窟。庸非惊晓醉狂指视宝辂者耶。然夫请流
吾邦。固过万重之涛澜。传至今日。亦经千馀
之星霜。华夏既已归乌有之家。桑域未曾入
回禄之手。虽然书写袭秘。未泽学教之乾吭。
精蓝宝藏。宁息慕古之延领。矧且蒸湿恒虑。
蟫蚀讵防。兹某夙奉此经。心庶湛邃。曾获斯
记。怀涣层冰。乃意既道或里或田。何废书肆。
亦闻若树若石。岂择枣梨。于是躬自不量。窃
企广布。屡事雠正。犹恐剩鲁鱼之尘。仍命剞
劂。且喜免潦鹤之瑾。所冀者。披奉男女。同共
缔乎来缘。摄受仁贤。与俱驾乎一乘云尔。

元禄十六年季冬之吉沙门道空和南叙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c 页 T37-0001.png

胜鬘宝窟卷上(之本)

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

此经言约义富。事远理深。岂止胜鬘之一经。
乃总方等之宗要。余玩味既重。燧钻累年。
捃拾古今。搜捡经论。撰其文玄。勒成三轴。
若少参圣旨。则福施群生。如其有差。请冥加
授。

 玄意有五 一释名题 二叙缘起
 三辨宗旨 四明教不同 五论经分齐

就释名门更开三别。一立名意。二明通别。三
正释名。众经所以立名者。然至理无名。圣人
无名相中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欲令众生因
此名相悟无名相。如悬峰可陟。要假绳梯。至
道寂寥。寔由名相。盖是垂教之大宗。群圣之
本意也。又所以立名。令依名识法。因法起行。
因行得解脱果。龙树呵五百部云。不知佛意
为于解脱故。法华经云。如来所演经典。皆为
度脱诸众生故。又所以立名者。至人说法有
略有广。略则一题之名。广则一部之教。演略
为广。开一题成一部。括广为略。卷一部成一
题也。又为利根人。但标一题。犹如龙树入彼
海宫。观经题目。便能悟解。为彼钝人。闻略题
目未解。寻广文乃悟。又为钝根人。不能具受
广经。便略持一题为利根人堪能广持。故
明一部。又为欲简别使众部不同。是故诸经
各题名字欲令众生。因于众题。各解诸法。故
明一部。又欲分邪正教异内外差别故。首题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a 页 T37-0002.png
名字。若韦陀广主。谓外道经名。般若涅槃。内
教之称。亦如三坟五典。震旦俗书。大小二乘。
天竺圣教。以如是等众因缘故。是以圣教首
题名也。次明立名通别门者。有人言。此经
所明。章别十五。始从叹佛。终至胜鬘师子吼
章。章虽十五。要分为二。前十四章。是自利
行。后一利他。今言胜鬘师子吼者。是第十五
利他行。一乘大方便及与方广。是前十四自
利行也。所以不次第者。彼后一章。标人树
德。标人在初。故前举之。一乘者。即是第五。
一乘大方便者。是初四章。方广者。即是无边
圣谛等章。如此分配。谓之别也。今所明者不
同斯义。一就此经难之。二用净名经为类。一
以此经难者。若言后有胜鬘师子吼章即用
为题者。后立经名中。今以此胜鬘师子吼经
嘱汝。亦应但付嘱一章经也。然后既通付一
部。知今题胜鬘师子吼。亦通题一经。胜鬘
师子吼既通一部。则一乘大方便等义亦同
然。引净名为类者。如维摩经。一名不思议解
脱。然彼非但詺不思议品以为不思议解脱。
乃是通名一部。故肇师言。此经始自净国。终
于供养。其文虽殊。不思议一也。以彼类此。故
知今言一乘。非唯詺一乘章以为一乘。次明
正释名门者。今就一题。作五双十义释之。言
五双十义。初人法一双。题胜鬘。谓能说之人
也。师子吼已下。明所说之法。谓人法一双。师
子吼者譬也。一乘大方便方广者法也。谓法
譬一双。一乘者谓体实也。大方便者谓权用
也。谓体用一双。从胜鬘师子吼至一乘大乘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b 页 T37-0002.png
大方便。谓一经之别名也。方广者。谓大乘
经之通称也。谓通别一双。从胜鬘至方广。谓
所诠之理也。经者能诠之教。谓理故一双盖
是不二而二。故开五双。若二而不二。则十
义无别。故下章云。无异摄受。无异正法也。今
次第释之。夫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斯乃法身
大士。托质女形。隐迹后宫。和光同俗。欲弘风
靡之化。故现妃后之形。仰请于佛。阐扬大教。
是以须题胜鬘之人也。又所以题人者。一佛
自说。二弟子说。三诸天说。四仙人说。五化人
说。今欲简异佛说。故题胜鬘也。又众经标题。
大明二种。一者。佛所说经。多从法为称。弟子
所说者。多从人立名。佛若从人。则诸部无
别。今欲使诸部名别。故从法为名。弟子若从
法。则有滥师说。今欲使师资义分。故从人。
是以师从法。欲明法别。资从人。为明人异。但
汎明从人凡有四种。一从能说人以受名。即
如此释经等。二从所说人而立称。如阿弥陀
佛经等。三从能问人以立名。如文殊问般若
经等。四从所为人以立名。如提谓经等。今此
经从能说之人立名。如前所明。又女人秽陋。
兼以五碍三监。遂能弘阐一乘。使七岁以上
成佛。盖是世所希逢。宜须题其盛威德。是以
首题标其人名。言胜鬘者。外国名为尸利摩
罗。尸利此翻名之为胜。摩罗名鬘。鬘谓华鬘。
而言胜者。一释云。鬘中之上。故云胜鬘。胜鬘
父母。借彼世间殊胜之鬘。以美其女。故号胜
鬘也。又其人生时。人献首饰之华。故因事立
称。波斯匿王。为无儿息。祈神请福。后忽生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c 页 T37-0002.png
一女。国民群寮。皆悉欢喜。各贡上宝华。彫丽
珍饰。即从此事立名。故号胜鬘也。二云。以女
比华鬘。女胜于鬘故曰胜鬘。凡有二胜。一形
胜。二德胜。形胜者。女貌绝伦。华鬘不并。如
世云将华比面。则面胜于华也。德胜者。其女
聪慧利根。通敏易悟。有胜世人。故云德胜。又
波斯匿王。唯生此女。王之爱惜。为光饰种胤。
是女聪敏爱重。胜世宝彫饰于体。故云胜鬘。
虽因世事为子立名。冥与德合。如彼纯陀父
母所立名解妙义。维摩云无垢称。须菩提号
曰空生。皆世俗立名。而冥与德合。大士亦
尔。内备诸德而自庄严。如世华鬘用为首饰。
故云胜鬘。涅槃云。德鬘优婆夷。故知以众德
为鬘也。古注云。盖法身同事之美名。摄物
之丽称也。徵之以事。四体唯首为尊。饰严首
唯鬘为贵。比般若则證鉴居宗。晖照则备德
兼美。斯乃借喻显实。故独标胜鬘者也。此释
意明外譬有三。一者四体。二者有头。三者有
鬘庄严于头。合中。以因中诸行为四体。果地
平等大慧为众德之最。故名为头。自平等大
慧以外。馀果地一切诸德。庄严此慧。故名为
鬘也。馥法师云。胜鬘者。云大士以三乘为
法身。二乘冠其首饰。此意明三乘之解。犹未
端严。一乘之慧。方为妙极故也。维摩经云。深
心为华鬘。竺道生注云。鬘既为首鬘。束发
使不乱也。又释深心者。深入实相之心也。所
入实相。既其妙微。则彻理之心。心亦端严。端
严之慧居众善之先。犹鬘之在首。问。华之与
鬘有何异耶。答。涅槃经云。愿诸众生。皆得佛
雕胜鬘宝窟叙¶ 第 3a 页 T37-0003.png
华三昧。七觉妙鬘。系其首头。故华之与鬘。应
是二物。若如维摩云深心为华鬘。则以华为
鬘。应是一物。次论胜鬘住。旧说皆云是法
身菩萨。但解法身不同。若依智度论。六地为
肉身。七地已上为。法身。什肇注净名。大意亦
尔。有人言。依地经及此经义。七地已前为色
身。八地已上为法身。则胜鬘应是八地已上
法身。又如净名天女辨屈身子。旧多云是八
地法身。今胜鬘盛说。不愧于此。故知是八地
法身。依法华论解观世音品云。知法界者。谓
知法性。法性者。谓真如法身。则初地便得
法身。又释六根清净中。地前菩萨是受于肉
身。故经云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体。则知登
地便證法身。摄论等意亦尔。若依涅槃经。其
名曰德鬘优婆夷位阶十地安住不动为众
生故。现受女身。为王后者。欲母仪四海。德范
六宫。先导之以俗礼。后引之入佛慧即五生
中。谓胜生身也。师子吼者。胜鬘是其旧名。师
子吼是其新称。胜鬘美其人也。师子吼者叹
其说也。外国云呵梨。此云师子。汉书中说师
子作黄色。然实应具五色。但见其黄色者耳。
形容亦不过大。但以威猛能伏诸兽为兽中
王。馥法师引思益经解师子吼有其多义。略
说三种。一如说修行。二无畏说。三决定说。所
说如所行。所行如所说。无有虚说。故名师子
吼。二无畏说者。世俗云。小圣见大圣。神气
尽矣。而胜鬘亲于佛前。对于胜众。纵任辨才。
阐扬妙法。无所畏惧。故净名云。演法无畏
如师子吼。又无畏有二。一不畏他。二能令他
雕胜鬘宝窟叙¶ 第 3b 页 T37-0003.png
畏。兽王震吼亦复如是一不畏于百兽。二令
百兽生畏。大士演法。义亦同然。不畏他者。胜
人临座而弘道绰然。谓不畏他也。能令外道
惊愧。天魔慑惧。谓令他畏也。师子吼名决定
说者。此借师子性情为喻。如师子度河。望直
而过。若使邪曲。即是回还。菩萨演教义亦如
是。依究竟理说究竟教。若不究竟。即便不说。
故下文云。师子吼者。一向记说。一向记说。犹
是决定说也。又菩萨说法。能上弘大道。下利
群生。邪无不摧。正无不显。故下文云。决定宣
唱一乘了义。又能摧伏非法恶人。是故名为
师子吼也。又师子吼者有十一义。后当具说。
次明一乘。大方便已下。明所说之法。至道无
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依法华
论。此大乘脩多罗有十七种名。第十四名一
乘经。以此法门显示如来无上菩提究竟之
体破二乘非究竟故。此以究竟果德名曰一
乘。下一章义亦同尔。故以汎论一义。凡有
十种。法华疏内以具明之。今略叙宗要。一对
昔三。是故名一。如法华云。为声闻说四谛。为
缘觉说十二因缘。为菩萨说六波罗密。为对
彼三。是故明一。故云唯有一理。无有三理。唯
教一人。无有三人。又为对二。是故明一。如法
华云。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问。对二对
三。言似相违。云何通会。答。此犹是一义。无
相违也。三是通明。二是别说。三是通明者。三
中之一。即是一乘。是彼二乘故名三。言二乘
者。但明三中之二。此非真实。三中之一。谓真
实也。问。何以得知三中之一唯实。馀二非
雕胜鬘宝窟叙¶ 第 3c 页 T37-0003.png
真。答。法华经云。但有一佛乘故。为众生说
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二谓缘觉。三谓声闻。
故以知三中之一为佛乘也。今举一譬示之。
如人手中唯执一果。为诸子故说有三果。此
是于一说三。故三是方便。亦得言唯有一果。
于一果上说有馀二。故二是方便。一是真实
也。所以然者。唯有一果。无有三果。而言三
者。故三是方便。唯有一果。无有馀二。而言有
馀二者。故二是方便也。对二对三。类亦如是。
犹是一义也。此具如法华广说。二者破三明
一。昔赴三缘。权说三教。然三乘之人执为定
实。今为破之。是故明一。三者会三归一。如下
文说。于一乘中开出诸乘。今会之归一。是故
言一也。四者本来无别。所以言一。如法华云。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法华论云。三乘之
人同一真如法身。是故言一。五者三即是一。
达观之者。体悟三即是一相。六者覆三明
一。所化众生常有三一两缘。是以如来具有
三一两教。如二鸟双游。不相舍离昔为三缘。
覆一辨三。今为一缘。覆三以明一也。七非三
非一。叹美为一。如大品云。诸法如中。非但无
有三乘。亦无独一菩萨之乘。故知就理未曾
三一。非一非三叹美为一。所言大方便者。依
法华论第十三名一切诸佛大巧方便经。天
亲释云。依此法门成大菩提已。为众生说人
天声闻辟支佛等诸善法故。此意明大菩提
一乘为真实。为众生说四乘为大巧方便。依
此文为正解。所以此标二名者。一乘为体方
便为用。一乘为实。三乘为权。欲明从体起用。
雕胜鬘宝窟叙¶ 第 4a 页 T37-0004.png
及会权归实。结束佛教始终。故明此二也。有
人言。一乘明所说之体。大方便者。明此法化
义穷善巧。故云方便。若汎释。有五种方便。
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七方便等。二善巧名
为方便。如十波罗蜜等。三善权方便。如无
三说三等。四施造方便。凡所造作。善巧施为。
故名方便。如地持所说十二巧方便等。五显
此一乘离相巧成。故名方便。方便中极故名
为大。此即用一乘为方便也。复有人言。今此
所论。是其第四施造方便。又前四章。渐增向
果。亦得说为进趣方便。复有人云。乘有三
义。谓性。随。得。十五章中。初四。后二。是乘随
义。第五是得义。馀七明性义。随义进趣善巧。
性义习成善巧。得义摄益作用善巧。故名方
便。今谓若尔则方便摄十五章尽。复何用一
乘。又一乘章明乘是果。可是乘得。如来藏可
是乘性。法身等云何乘性耶。今所明者。如法
华论既有二名便有两义。一乘经既是无上
菩提。大巧方便经即四乘教也。此即权实两
举。体用双明。义无增减。故有诚文。宜可依
用。大方广者。上来明别。今次辨通。如大方广
佛华严。亦如大方等大集。故知方广是大乘
经之通名也。所以须通者。或恐物疑胜鬘所
说。非方等之例。是故今明胜鬘所说即是方
广。方广者。依法华论第三名方大广。谓无
碍大乘门。随顺众生根。住持成就故。此意通
明大乘门无碍。故名方广。言别释者。理正
曰方。文富称广。又一乘无德不包曰广。离于
偏邪称方。古注云。真解无偏为方。理包无限
雕胜鬘宝窟叙¶ 第 4b 页 T37-0004.png
称广。所言经者。自上已来明所诠之理。今明
诠理之教。即是理教一双也。如涅槃七善中
释知法知义。知法者谓十二部经。知义者谓
十二部经所明之义。即理教之明證也。言经
者。天竺名修多罗。此方随义翻译非一。传译
者多用綖本二名。以翻修多罗。若依分别功
德论及四分律。并验现今天竺僧詺缝衣之
綖为修多罗。则以綖翻修多罗。若依仁王经
及留支三藏所云。则以本翻修多罗。若綖若
本。并有文證。但验方言。难可偏定。所言綖者。
如世间綖有贯穿摄持之用。诸佛言教亦有
贯法相摄人之能。与綖大同。故从喻立名。所
言本者。以教能显理。教为理本。教能起行。故
教为行本。今行为经。言綖本者。盖是翻译
之家随方音便。故以经名代于綖本。类如毗
含藏。正翻为灭。若依根本翻名。应言四分
灭。十诵灭等。但翻译之家见此方俗法判罪
教门名之为律。是以佛法制罪教门亦为律。
故名四分律十诵律等。此亦如是。若依根本
翻名以为綖本。应言涅槃綖法华綖等。亦
是翻译之家以见此方先传国礼训世教门名
为五经。是以佛法训世教门亦称为经。故言
涅槃经等。既随俗代名。还依随俗释义。俗言
经者常也。虽先贤后圣。而教范古今恒然。故
名为常。佛法亦尔。虽三世诸佛随感去留。教
范古今不可改易。

第二说经缘起门。问。净名
经叹诸菩萨云。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
作悉不唐捐。今胜鬘既是法身大士。随感以
现形。适机而演教。如肇公云。法身无像。物感
雕胜鬘宝窟叙¶ 第 4c 页 T37-0004.png
则形。冥权无谋。动与事会。今有何等大因缘
故演说此经。答。意乃多途。略明二种。一为踰
阇国内七岁已上男女之流。宿昔共胜鬘结
大乘眷属。今欲使其善根成就。故假仰请佛
起诸愿行。乃至承佛神力说斯经。二者通为
一切学大乘人。使禀教之流。识大乘法十五
条义。则疑无不灭。解无不生。但有进路而无
退道。究竟一乘得成佛也。是以第十六名云。
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即其明證。问。以何
义故知有通别二种意耶。答。佛于踰阇国内
像现虚空。胜鬘对佛演说斯教。佛去已后。胜
鬘与王各化国内所有人民。令七岁已上皆
学大乘法。是故当知有别为也。佛还舍卫。告
命阿难及以帝释。令于天上人间广弘斯教。
是故当知有通为也。

次明宗旨门。此中有二。
一正明宗旨。二明同异。此经章虽十五。统其
旨趣以一乘为宗。所以然者。凡有二义。一者。
凡欲识经宗。宜观经题。若舒之章有十五。若
卷之则归乎一乘。是故用一乘为经旨也。二
者。如法华云。三世诸佛略明五乘。广则八万
法藏。虽有广略不同。而意唯为显一理。教乎
一人。故譬喻品云。诸有所说。皆为无上菩提。
悉为化菩萨故。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更
明此义者。更明唯有一理。唯教一人。故知若
法若譬若语若默诸有所作为明一乘。法华
既尔。此经亦然问。若尔。一教便足。何烦
两经。答。般若一法。遂有五时。一乘无二。何
妨两说。又虽复至道唯一。转势说法。故有多
门。如将适病人。回变食味。又广略有无互现。
雕胜鬘宝窟叙¶ 第 5a 页 T37-0005.png
此经略说。法华广明。此有二死五住之言。则
法华无也。彼有三会及种种权实。则此教无
也。馀有无事多。不可具叙。若约缘不同者。法
华为回小入大人说。故涌出品云。除前修习
学小乘者。如是等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
于佛慧。即明證也。此经为直往菩萨说。阿踰
阇国。谓无生国。此国常说无生。常有学大乘
人习无生观。故为之直说一乘使成佛也。问。
若尔。但应说一乘法。何故文中复辨三乘。答。
为一乘人令识权实。识权则无退路。解实直
进不回。又识权即能化他。解实则成自行。又
此为会三故辨三。非为三缘而说三也。第二
同异门者。人言此经亦以一乘为宗。于境智
二门。乘义是境。例如法华会三归一。三一是
二智之境。今明会五归一。一是实智之境。今
谓义不全尔。若三一是所观之义。则名为境。
即能照之智亦是乘。故下文云一乘即菩提。
菩提即智也。大乘通境智。有人言于因果二
门。乘义是因。因能趣果。今谓义不全尔乘具
因果及非因果。如下会二乘归一乘。即以因
果义为乘。若以三乘四智为乘。即从因趣果
义。纵任自在。嬉戏快乐。此是自运名乘。佛
自住大乘。还以此法度他。即以运他名乘。
此则因果俱运。则因果俱乘。非因非果乘者。
非因非果。言忘虑绝。故名大乘。文殊十礼经
云。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离诸因果故。敬
礼无所观。问。非因非果云何名运答。体悟非
因果。令人出四句超百非。故是真运。故以非
因非果是乘体。因果是用。江南瑶法师云。
雕胜鬘宝窟叙¶ 第 5b 页 T37-0005.png
此经以三义为宗。论解惑所系。辨明八谛。谛
则如解之所解。如惑之所惑也。次辨解惑之
本。故明自性清净本无染。后则会二归一乘。
此言三义者。以圣谛为解惑之境。即是一
义。自性清净是解惑之本。是其二义。一乘
明灭惑修行得成极果。是其三义。古人虽不
见乘三义。而初一是乘境。次一是乘性。后一
是乘得。今亦不同此说。若取三义。乘性乘
境乘得。此三摄乘义尽。古人不见论明此
三义。所以不说之。今明此经有十五章。悉得
是经名。并得是乘体。但案题为宗。故以一乘
为正也。

次辨教差别门有二。一明立教意。次
明教门不同。论云。泥洹是真法宝。众生藉种
种门入。门虽不同。大明二种。一藉事以受
悟。如香积佛土。以香为佛事。二因无言以登
圣。如寂漠世界。外无示说。内无识虑。三因方
言以改凡。如娑婆国土。随物而现形。适机而
演教。教虽万差。考其大宗。同是无名相中强
名相说。欲令众生因言以悟无言也。但取相
之徒。闻至理无言。教有于言。无言之理不得
有言。有言之教不可无言。是则理教永分。生
乎二见。大品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涅槃云。
明与无明愚者谓二。故下章云。坚执妄说违
背正教。名为外道腐败种子。是故不应起理
教二见。今所明者。所诠之理绝言。诠理之言
常绝。故言满十方不吐一名字。如天女之诘
身子。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言即解脱。
既云言即解脱。亦应解脱即言。言即解脱。虽
言无言。解脱即言。虽无言而言。言而无言。非
雕胜鬘宝窟叙¶ 第 5c 页 T37-0005.png
定有言。无言而言。非定无言。故非言非无言。
亦非理非教。名心无所依。乃识理教意也。如
法华云。我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
像法决疑经云。我从初出世乃至涅槃。不说
一字不度一人。大集经云。菩萨了一切法门
疾得菩提。所谓一切法心无所著。肇法师云。
其为论也。言而无当。破而不执。傥然靡据。事
不失真。萧焉无寄。理自玄会。家师朗和上。每
登高座。诲彼门人。常云。言以不住为端。心以
无得为主。故深经高匠。启悟群生。令心无所
著。所以然者。以著是累根。众苦之本以执著
故。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
所以令无著者。著者是累根。众苦之本。以
执著故。起决定分别。定分别故。则生烦恼。烦
恼因缘。即便起业。业因缘故。则受生老病死
之苦。有所得人未学佛法。从无始来任运于
法而起著心。今闻佛法更复起著。是为著上
而复生著。著心坚固。苦根转深。无由解脱。欲
令弘经利人。及行道自行。勿起著心。此叙
说教之大意也。次明教门不同。南土人云。
教有三种。一顿教。二渐教。三无方不定教。顿
教。谓华严之流。渐教。从趣鹿苑乃至涅槃。五
时次第。目之为渐。三无方之教。出前二种
之外。即胜鬘尊经是也。故此经过大品。包
法华。与涅槃齐极。虽以一乘为体。而显言常
住。故得与涅槃理同。虽说一体三归。而以一
乘为致故包法华之说。既义适两教。故属无
方。又是别应于机。非双林之说。故异涅槃。立
三教者云。楞伽法鼓及以此经。并属无方之
雕胜鬘宝窟叙¶ 第 6a 页 T37-0006.png
教。但法鼓居此经之前。何以知之。法鼓在舍
卫城为波斯匿王说。王于佛所。始得大乘之
信。方遣书报女。乃有今说。故知法鼓居此经
之前。楞伽经第四卷云。我以神力建立。令胜
鬘及二智满足诸菩萨等。宣说如来藏及识
藏。亦文云。胜鬘夫人承佛威神力说如来境
界。以此故知楞伽在此经后也。在南海楞伽
山顶。为海中住大菩萨。明八识二死五住一乘
无相常住如来藏等。法鼓对大迦叶说。明如
来常住真我之性。又明化城穷子等譬。事似
法华。佛因波斯匿王击鼓吹呗来佛所。因为
说法鼓。在此经前后义实如之。三教五时非
今所用。北土彰于五时。立四宗教。谓因缘
假名不真及真。如是等义。法华疏内具论得
失。从菩提留支度后至于即世。大分佛教为
半满两宗。亦云声闻菩萨二藏。然此既有经
论诚文。不可排斥。但众生闻于二藏。则起大
小二心。然须知至道未曾小大。赴大缘故而
强名为大。随顺小缘故假名为小。欲令因此
大小。了悟至理非大非小。然既不住于两是。
岂可心存于二非。识此大宗。则三藏无失。问。
为大小人说二藏者何等是大小人耶。答。菩
萨有二。一直往菩萨。二回小入大。为此二人
说菩萨藏。为直往人说。亦得名之为顿。以不
从小入于大故。为回小人说。目之为渐。以其
从小入于大故。此之顿渐如法华说。是诸众
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便信受入如来慧。
此直往顿也。除前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
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回小渐也。
雕胜鬘宝窟叙¶ 第 6b 页 T37-0006.png
说声闻藏亦为二人。一本乘声闻。二退大取
小。为此二人说声闻藏。今此经。二藏之中菩
萨藏摄。二菩萨中直往所收。以彼七岁已上。
未曾入小。顿闻大乘。是故名为直往人也。问。
大小二乘俱有三藏。此经于三藏中何藏所
收摄。答。题既云经。经者谓修多罗。修多罗藏
摄。问。何故非馀二藏所收。答。修多罗通。又为
三藏之本通诠一切者。名修多罗本教。局诠
戒行。名曰毗尼。重辨前二者。名阿毗昙。故婆
沙云。种种杂说。名修多罗。广说戒律。名曰毗
尼。说总相别相。名阿毗昙。涅槃经云。此是契
经甚深之义。此是戒律轻重之相。此是毗昙
分别法句。故知此三。约能诠之教有其本末。
约所诠有通局不同。是故此经初藏所摄。


明经分齐门。若依天竺。二种不同。龙树释般
若不开章门。天亲解涅槃预科分齐。震旦诸
师亦有二说。如什肇注净名不开于文。融朗
解法华有其章段。今谓开与不开。可适时而
用。又佛意在悟道但令得悟。则随时用之。摄
大乘论云。教无定相。以利益为定。但使得益。
则称会佛心。中论云。诸法无决定相。诸法
无量方便。众生根性亦复无遍。故随机用之。
勿生执著也。但末代相承多开章门。以其章
门示经起尽。识义类不同。今略明三说。一分
为七分。二开为二章。三开为三段。言七分者。
第一初五句。结集缘起幽宗分。第二信法未
久已下。寿量所解接化分。第三而说偈言已
下。方便显德起信分。第四说调伏大愿已下。
契理之行修成分。第五初观圣谛已下。明行
雕胜鬘宝窟叙¶ 第 6c 页 T37-0006.png
所契理非作分。第六胜鬘夫人已下。真子胜
鬘必堪绍继圣踪分。第七祇洹已下。付嘱流
通奉行分。有人言。此经二处二会。言二处者。
一舍卫处。二踰阇处。舍卫处。谓出家人处。踰
阇在家人处。又舍卫是佛住处。踰阇是菩萨
住处。又舍卫是他业所起处。谓须达为佛造
也。踰阇是自业所感处。约此二处说法。即成
二会。一一会中各有三分。从初乃至哩念请
佛为序分。十五章经以为正宗。佛去已后胜
鬘及王宣通此法。谓流通分。第二会三分者。
尔时世尊入祇桓林名为序分。尔时世尊告
天帝已下。广说是经明正宗。说已告天帝已
下。赞叹劝学付嘱流通。古旧相传多开三分。
谓序正流通。从初至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
德。名序分。从如来妙色已下十五章经。为正
说分。从放胜光明以下。为流通分。所以明三
者。圣人说法必有由致。故有序分。由致既彰。
正宗宜开。故有正说。如来大悲无限。众生无
穷。非止益当时。复欲远传遐代。故有流通分。
又约时有初中后善。故开三分。又约法有体
相用。故开三分。放光动地。表所说相。正说显
诸法体。流通明经有势力。令闻者得利。故名
为用。次约利有三。谓信解行。序分相。令未
信者信。正说令已信者解流通叹教劝持。令
已解者行。此皆大判也。三章各二。序中二者。
一传经序。二说经序。正中二者。一正说经宗。
二劝信护法流通二者。一胜鬘流通。二佛流
通。初明二序。义有多门。一约人时有异。传
说不同。故立二序。人异者。所谓如来阿难。时
雕胜鬘宝窟叙¶ 第 7a 页 T37-0007.png
异者。谓当时后代。如来自说益于当时。阿难
结集在于后代。宗归虽一。须立二序。但二序
名不同。凡有四对。一从义以立名。谓通序。别
序。众经大同。故名通序。发起事别。称为别
序。二从时作名。谓经前序。经后序。别序谓经
前序。通序谓经后序。三从人作名。即如来序。
阿难序。如来说经。阿难传经。四从义意作名。
谓證信序。发起序。此皆大判也。言大判者。如
是我闻。一向是传经序。良以说经之前未有
此言。既经之后方有。故一向属传经序。一时
已下可具二义。若阿难后之所立。属传经序。
当佛说时实有化主时处。属说经序。若依论
所释。化主时处属说经序。法华论云。城山最
胜。表经亦胜。十地论言。此法胜故。在于初时
及胜处说依此二论。即以化主时处属说经
序。依智度论说时方人令生信故。属传经序。
虽复不定。大判为言。如是等六事佛命令安
故。总属传经序也。从时波斯匿王下。是发起
序。释此不定。有人言。从初至偈。名之为序。
从偈已下即属正宗。今所明者。如前所说。
初至妙色身前名为序说也。今略以六门释
之。一明数门依江南诸师但明五事。以佛属
住处摄。次天亲灯论。以明六事。第四是教主。
若依三藏。凡有七事。开我闻为二。今以六为
定也。二明立六意门。一为證信故立六。如龙
树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二简内外。外经以
阿沤二字为首。内教以六事在初。三分经论
不同。弟子之论。归敬三宝。如来之经。明乎六
事。三有无门。当佛说时。实有六事谓有信
雕胜鬘宝窟叙¶ 第 7b 页 T37-0007.png
心。及传闻人。时节。教主。处所。同闻。而未立
名字。此是体有文无。后之所立文体俱有。四
具不具门。馀经具足六事。金光明经略无同
闻。此经亦无同闻之文。至后当说五前后门。
温室等经称我闻如是。要前有传法之人。方
有所传之法。二如是我闻。要有信心方得入
于佛法。六因缘门。阿难四问答。第四问答故。
有此六事也。如三世诸佛證。如三世诸佛说。
故言如是。问。称如便足。何须言是。答。为欲
简相似言。是者。是三世诸佛说。是三世诸佛
證。故言是也。故古注云。说得于理。文旨相扶
为如。理说应解。徵信无昧为是。有人言。阿
难遵佛所说之言。如于诸佛法说。理如理
说。事如事说。因如因说。果如果说。如是一切
如法之言。是当道理。故言如是也。良以乖法
名之为非。故如法之言。得称如是。有人言。如
是者。谓指牒法辞。如经中说。如是等功德。如
是菩萨等。今亦尔。如是所说教门。我皆得闻。
故云如是我闻。亦是印述之辞。如是如是。
诚如圣教。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今亦尔。印定
佛法。使人生信。故言如是。有人言。依智度论
意。如是者。是信义。要具三。一是所信之法。
二明信心。三明信相。内心信可是法。口如是
言。言是法称合道理。故言如是。我闻者。古注
云。明用表承宣。明其能虚已崇听。祗纳音
旨也。有人言。阿难对彼未来众生。陈已所
说。故言我闻。问。阿难既是得理圣人。有何
所以同凡说我。答云。阿难虽复说我。不同凡
夫云何不同。说我有三。一者。凡夫见使未
雕胜鬘宝窟叙¶ 第 7c 页 T37-0007.png
亡。见心说我。二者。学人见使虽除。慢使犹
在。慢心说我。三无学人见慢已除。随世流布。
宣说言我。然今阿难结集法时。身居无学。见
慢已断。随世流布宣说我闻。故不同凡也。问。
无我是胜。真谛所收。有我既著。世谛所摄。
何不从胜宣说无我。从劣说我。答。化我众生。
法须如是。若不说我。何由可得标别彼此令
人识。故知为别此彼令人识故。须说我也。乃
至诸佛化我众生。例皆同尔我有三种。一佛
性是主是常。是故名我。二八自在作用故名
我。三统御名我。若就阿难实得具有二我。
今辨圆经。但用后我。问。三种阿难。持于三
藏。出何经耶。答。出阇王忏悔经。如法华疏
说。阿难有三种。一直阿难。翻为欢喜。持声闻
藏。二阿难跋陀。此云欢喜贤。持缘觉藏。三阿
难伽罗。此云欢喜海。持菩萨藏。此是一人为
三。亦是非三示三。又非三非一。能三能一。以
其能三。故三人持三也。闻者。智度论云。耳根
不坏声在可闻处。意欲闻。情尘和合。故耳识
生。随耳识即生意识。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
地持亦云。听所知言说。是名闻也。一时者。古
注云。美不异时。不失机。感应冥符也。大明一
义凡四种。一者人一。二者法一。三者时一。
四者机一。言人一者。从始至末。并是如来一
人说。无有馀人。故言人一。二者法一。阿难所
领还是佛所说。无有异法。故言法一。三者时
一。如来一时说。阿难一时领。故言时一。四者
机一。众生一时有感。如来一时有应。机感交
接。故云一时。此一皆大判也。言大判者。初亦
雕胜鬘宝窟叙¶ 第 8a 页 T37-0008.png
有胜鬘说义不同。得言人一。但始终印定成
经。皆由于佛。故推功在佛。名为人一。亦不得
定如来一时说阿难一时领。自有阿难初未
得闻。后方得闻。今但始终皆是阿难从佛闻
法故云一时耳。所言时者。摄论云时有三
种。一平等。谓无沈浮颠倒。二和合。谓令闻正
法能闻。三转法轮时。正说正受。佛者。标其化
主也。问。何故标佛耶。答。略明四义。一简邪
明正。阿难若从外道天魔边闻。则不可信。以
从一切智正师边闻。故传经可信。二简师弟
子。佛法五人说。今不从馀四人边闻。唯从佛
闻是故称佛。三者为印定成经。虽有馀人所
说。佛不印定。不得成经。今欲印定成经。是故
标佛。四明教起所由由佛在舍卫。故胜鬘父
母生信心。父母既信。书报胜鬘胜鬘请佛。
故如来应之。由佛应故。胜鬘叹佛。如是展转
有十五章经。皆由于佛佛为教本。是以标佛
也。佛者。觉也。觉有两义。一觉察二者觉悟。
言觉察者。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
圣觉知不为其害。如人觉赋贼无能为。故名
为觉。言觉悟者。对其智障无明昏侵事等如
睡。圣慧独朗。如晓得悟故名为觉所对无明
有二。一性结无明迷覆性理对除彼迷。觉
法实性。故名为觉。二事中无明。于事不了。
对除彼迷。觉知一切善恶无记。故名为觉。故
持地云。义饶益聚。非义饶益聚。非义非非义
饶益聚平等开觉。故名为佛既能自觉。复能
他觉。觉行穷满。说之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
夫。云觉他者。彰别二乘。觉行穷满。显异菩
雕胜鬘宝窟叙¶ 第 8b 页 T37-0008.png
萨。又四句。一眠而不觉。谓凡夫。二觉而不
眠。所谓诸佛三亦眠亦觉。所谓菩萨二乘望
凡为觉。望佛为眠。四非眠非觉。泯上三门归
言亡虑绝。问。佛有三种。一化佛。二应佛。三
法佛。今称佛住者。三佛之中是何佛住耶。答。
义有多门。今就一途论之。普贤观经云。释迦
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
寂光。毗卢遮那。即是法身。法身佛住于常乐
我净四德之土。然佛与土义论人法。谓人为
能住。四德为所住。若同性经云。应身住净土。
化身居秽国今是化佛也。摄论云。地前见化
佛。登地见应身者。此应身是与真如相应。名
为应身。应身有二。一内应。与真如相应。住真
如土。二外应。住净土。奇特相好教菩萨也。地
前未见真如。但见八相成道故言见化身。更
有四句。如金光明三身品说也。所言住者。凡
有二种。一者内住。二者外住。内住有二。一约
人论。六欲天住法。是为天住。梵天乃至非想
非非想住法。说为梵住。诸佛辟支罗汉住法。
说为圣住。三种住中。住圣住。怜悯众生故。
住舍卫国。二约行以别。论云。布施持戒善心
三事。故名天住。慈悲喜舍。名为梵住。空无相
无作说为圣住。圣住法。佛于中住。复说四
住。三如上。第四佛住。首楞严三昧十力无畏
等。如地持中亦约行分三。与彼说大同小异。
若说梵住与前不异。若说天住。以八禅等为
天住此义则异若说圣住。亦同亦异。同住三
空。更加灭尽正受为异。地持又说。梵住中多
住大悲。天住中多住第四禅。圣住中多住空
雕胜鬘宝窟叙¶ 第 8c 页 T37-0008.png
及灭尽定也。所言外住者。凡有四双一化处
住有净秽二土。如释迦居秽弥陀住净。二者
异住同住。如释迦异俗住伽灆。天王佛与
俗同住。犹如天子。三未舍寿分住。舍寿分住。
未舍寿分住则无量岁舍寿分住。如答魔王
请。唯留三月。馀无量岁。悉皆舍之四通住别
住。行住坐卧。皆名为住。谓通住也。四仪中
一。称为别住。若内若外。皆是无住而住。住无
所住也。古注云。列佛所在。重明旨异。舍卫是
六师所居。佛住伏其顽首也。舍卫国者。此
住处有二。一通处。二别处。亦是在家人处。出
家人处。亦是喧处之与静虑。一欲生信。故
委曲题之。二欲道俗兼化。所以喧静双举也。
舍卫国者。三藏云。彼国正音。应云奢罗摩死
底。此言好名闻国。昔有仙人好名闻在此中
住。从仙人作名故云好名闻国也。又云。此国
具有四义一多宝。二此中人多受五欲乐。三
有法德。此国中人多行施戒。谓之法德。四未
来得解脱。明此国中人。未来多生人天中及
得解脱果。有此四义。远闻馀国。故云好名闻
国也从来旧翻为闻物国。此多出好物。远
闻诸国。故名闻物也十二由经云。无物不有。
胜于馀处也问何故复名舍婆提。答昔劫初
有仙人兄弟二人。弟名舍婆。此云幼少。兄称
阿婆提。此云不可害二人共造此城。因以名
之。弟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双取。故名舍婆
提。舍婆提复名憍萨罗。故智度论云。有好妙
国土。名憍萨罗。近在雪山边日种诸释子。
我在此中生。憍萨罗。未详翻译。仁王经列十
雕胜鬘宝窟叙¶ 第 9a 页 T37-0009.png
六大国。第一憍萨罗。第二舍卫国。两国为异。
与释论不同。今未详。问。佛何故多在王舍城
及舍婆提。答。佛前受频婆娑罗请。故故住王
舍城。次受波斯匿王请。住舍卫。又王舍城舍
卫。国土丰乐。多有人众。佛于多人处教化众
生也。如经说舍卫国有九亿家。贤愚经说有
十八亿人也。王舍城中有十二亿家。又此二
国多聪明人及六师等。故佛多住。又报法身
恩。多住王城。报生身恩。多住舍卫。问。佛生
迦维罗卫。云何乃云生舍婆提。答。佛元祖已
来在舍婆提。未居迦维。从本立名。故云住舍
卫。报生身恩。问佛从几世已来。住迦维罗国
耶。答。佛祖名弥悉离王。在雪山南住。国名舍
婆提。王有二夫人。后生一子名长生。次夫人
生四子。一名听目。二名照目。三名尔楼。四名
弥楼。后子立用为太子。四子多计才艺。后恐
父王死后。四子夺其位。故数向王谗之。王遂
用其语。徙四子并母在雪山西北憍娑罗二
国界空地。此是波斯匿王国地界。造城名迦
毗罗城。四子中。其弥楼王。即是亲祖。从弥楼
生乌楼。乌楼生劬头罗。劬头罗生尸炰罗。
尸炰罗生净饭王。至佛为七世祖也。此合取
弥悉离王为七世。若直从四子已后。只六世
耳。问。佛住舍卫凡得几年。答。经云。住舍卫
得二十五年。有九亿家。三亿家不见佛不闻
法。三亿家亦见佛亦闻法。三亿家见佛不闻
法。真谛三藏云。舍卫始终得七年。王城得四
年。今未详也。问。住阿踰阇国。对胜鬘说此
经。何故不云佛住阿踰阇国。而言住舍卫耶。
雕胜鬘宝窟叙¶ 第 9b 页 T37-0009.png
答。是佛住舍卫。付嘱此经。故从佛住处立名
也。又舍卫是大国。踰阇是小国。从大处立名
也。又从本立名。佛本在舍卫。胜鬘于踰阇感
佛。故末在踰阇。从本立名。故称舍卫。问。若
从佛住处立名。亦应从佛题经。答。各就一义。
约能说人立名。故名胜鬘经就佛印定付嘱。
故举佛住处也。祇树给孤独园者。此第二别
处。就文为二。一者祇树。二给孤独园。祇谓祇
陀。三藏云。外国云鸠摩罗陀。此云童真太子。
又言祇陀者。此翻战胜。昔有贼欲破舍卫。舍
卫国主与贼交战遂使胜贼。因战胜日仍生
太子。故字为战胜。太子舍此树处。为佛起立
门楼。故云祇树也。给孤独园者。有长者名须
达多。有人言。须谓须陀洹。其人得须陀洹果。
故以为名。今谓不尔。未见佛时。已名须达也。
须达是外国语。此名善与。彼家父母乞子。
祷祠神祇。遂生此子。以善神授与。故名善与。
彼土曾十二年不雨。其人巨富。拔济孤独。从
德立名。称给孤独也。以黄金布地。市得此
园。名给孤独园。又给孤独。叙其下悯。以金
市园。标其上敬。又给孤独。叙其能济悲田。
市园造寺。叙其能供敬田。又给孤独。叙其
未见佛时修善。市园。明其见佛已后殖福。
必是大权。故有斯盛德。问。国为通处。园为别
处。而前通后别。树为别处。园为通处何故前
别后通。答。祇陀为君。须达为臣。是君臣次
第。不就通别前后也。又祇树是门处故前明。
园是精舍故后举。又祇陀是本称。给孤是末
名。问。何因造立精舍。答。馀经广说须达长。
雕胜鬘宝窟叙¶ 第 9c 页 T37-0009.png
者有七男儿。六已婚竟。为第七儿婚。往王舍
城。因得见佛。遂获初果。仍请佛还舍卫。佛命
身子与其俱还。以黄金满八十顷市得此园。
此园在舍卫城南。去城一千步。三藏云。须达
为过去第四鸠留村驮佛。已于此地起精舍。
尔时此地广四十里。佛及人寿四万岁。须达
尔时名毗沙长者。以黄金版布地。宝衣覆之。
供养佛也。第五狗那含牟尼佛。人及佛寿三
万岁。尔时须达名太家主长者。以银布地。
满中乳牛牛子。以为供养。尔时地广三十里。
第六迦叶佛寿及人寿二万岁。须达尔时名
大悉长者。以七宝布地。地广二十里为供养。
第七释迦佛及人寿百岁。地广十里。以金布
地用为供养。弥勒佛出世。地还广四十里。以
七宝布地为供养。佛及人寿八万岁。须达尔
时名儴伽王。儴伽此云螺。其色白如螺。出家
得成罗汉。问。馀经皆有第六同闻。今何故阙
耶。答。一云。佛说经时在于宫内。无声闻菩
萨。唯下有䌽女。上有诸天。不足为證。古注
云。良以胜鬘渊悟超绝。独感至圣。不参凡学
也。又如来现證。传天帝阿难是末。故不列
也。后付嘱经时。嘱经时嘱为。唯有阿难及以
帝释。亦不足为證。故无同闻众也。二解云。亦
有同闻。即此经文云。如来光明普照大众。及
天人修罗。而不列者为略故也。又此经本有
四卷。今存略有一卷。时波斯匿王下若七分
明义。上来明结集缘起幽宗分。今是第二筹
量所解接化分。若就二序明义。上来證信序
竟。今第二次释发起序。就文为二。第一明外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0a 页 T37-0010.png
缘发起。第二明内因感悟。二文各五。初章五
者。一总明信法未久。二别叙王问夫人。三末
利训答。四者作书叹佛。五遣使送书。敬授
胜鬘。此五生起即成次第。初中前牒王及夫
人。次总明信法未久。波斯匿王者。此翻为和
悦。以其情用弘和。故云和悦。又以德接民。能
令万性和悦。又翻为月光。如仁王经云月光
王。三藏云。性月。而言光者。闻法解悟。得法
光明。故言光也。有人言。波斯匿王。与佛同日
生。佛号日光。国人言佛既号日光。当号大王
为月光也。因国人号称为月光。若依父母所
立名者。字为胜军。以其斗战无敌不胜。故云
胜军。次论王位。仁王经云。于过去十千劫。于
龙光王佛法中为四住开士。今位登十地。言
时波斯匿王者。犹是佛住舍卫时。约前佛住。
以明信法未久时故言时也。末利夫人者。亦
云摩利。此是华名。江南有中寺安法师。多所
博识。云此华色白而形小。故以华为名。此间
无物以翻之。犹存末利之称。有人言。末利本
字黄头。从末利园得之。因园受称。故云末利。
如经云。其人本是舍卫城内。耶若达家守园
之婢。于一日中请食守园。路值如来入城乞
食。黄头见佛相好具足。发信敬心。念言我奉
献饮食。或见哀受。遂往求施。佛时许之。当施
食时。即自要愿。愿脱婢使为王夫人。其时值
王出田游猎。天时暑热。遥见黄头所守之园。
丛林郁茂驰往就之。王马骏快。在前而至。黄
头见王迎接扶下。引至凉处敷衣请坐。随王
所须。巧称王心。王问你是谁家之女。黄头实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0b 页 T37-0010.png
答。王具问已。将从始至。遣使人呼耶若达。
达至。王问是卿何亲。达答曰是婢。王令索价。
达云。直尔奉上。乞不用价。王言。我今婢为夫
人。不得虚尔。达时遂索百千两金。王即与之。
香汤洗浴。衣夫人服。与王同辇。载之还王宫。
王极宠厚。五百夫人中得为第一。故今举之。
此能信人。有人言。末利。是释摩男家庶女也。
言信法者。先事外道。今始归佛。信于佛法故
言信法。何缘得信。如经中说。末利夫人。因献
佛食。得脱婢使。为王夫人。常自思念何缘得
尔。岂不由昔施沙门食。得此福报。即问左右。
颇曾见如是人不。傍人对曰。此应是佛。今
在祇园。末利闻已。辞王礼觐。佛为说法。遂得
信解。因信劝土。王心未回。因十七群童子
比丘入城乞食。食已出城。于阿脂罗河游戏。
王与夫人升楼遥见。王语夫人。所作正尔。何
是可尊。劝我令信。夫人有愧。答云。此是年少
耳。王何不看舍利弗大迦叶等。十七群中有
一人得禅定天耳。遥闻王语。在岸上向诸比
丘云。汝等洗竟。可上岸著衣。各盛满瓶水置
前。结跏趺坐。诸比丘随其言。是得定比丘。以
神通力。接诸比丘升空而去。末利夫人见已
而白王言。王看我所尊者。作如是行。王遂起
信。便往佛前。佛为王说法。得正信解。名为
信法。此事出僧祇律第九卷。十诵律第三
卷。问。为信大法。为信小法。答。相传云信小
法已久。中阿含第六十卷。有善生经。广说彼
王得信之事。中本起经度波斯匿王品。亦说
得小乘信。故知得小乘信已久。但得大乘信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0c 页 T37-0010.png
未久。问何缘信大乘。答波斯匿王吹蠡击鼓。
与末利夫人相随诣佛。佛因为说击法鼓经。
出常乐我净之音。王于是始得信大乘法。故
云信法未久。未久者。以前初信望后筹量时
不遥也。故言未久。问。何故叙信法未久。古注
云。王世事邪道。始悟正信。今欲显必不得
久习为未久。又就事言之。父母之情慈爱于
子。父母始得信解。即欲以已所信。令子悟之。
故有未久之言。若就理辨。波斯末利多是大
权。胜鬘夫人亦非实行。每欲速弘大道。使物
早悟一乘。故叙信法未久之言也。共相谓言
下。第二别明王告夫人。就文有四。一标女名
位。二叹女内德。三明若女见佛。必蒙深利。
第四明宜可与书。共相谓言者。夫妻共谈。
欲论女量行。迭相告发。故云共相谓言。斯
句是总叙夫妻之言。问。王告夫人。夫人未语。
云何得名共相谓言。一释云。前来本有语论。
因此而生今说。故云共相谓言。又人云。王
向夫人有所说。即是共语。不必两人同语。为
共相谓言。且王今前言。夫人后答。始终论之。
则是共相谓言也。古注云。天慈发内。理化
无偏。故云共也。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者。正别
标女名位也。胜鬘为名。夫人是位。又末利亦
是夫人。今欲标异母亲。故复云胜鬘夫人也。
是我之女者。知子莫若于父。故云我之女也。
又显父慈爱之重。欲以道法利之。故云是我
之女。又我以生其肉身。复欲使佛发其慧命。
故云是我之女。听慧利根。通敏易悟者。第
二叹女之德。女若无德。虽报无益。良由有德。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1a 页 T37-0011.png
报必蒙利。故叹女之德也。智之在耳曰听。智
之在心曰慧。速疾达理称利。能生妙解为根。
故云听慧利根也。通敏易悟者。上叹其内
解。今美其外学。博达事理曰通。内明在心为
敏。一闻即领称易。未解令解名悟。问。善听为
聪。善察为明。今何故云聪慧。不言明慧。答。
今正示因闻得悟故也。若见佛者下。上叙其
内德。今第三明外值胜缘。或可劝其自往佛
所。或可知其必能通感。仰睹金容。为见佛义。
见佛者。见佛宝也。必速解法。明闻法能解也。
必速解法。谓解也。心得无疑。谓信也。即上敏
悟之义也。若前未得小乘之信。今报令得正
解。为离邪道之疑。前若已得小乘之信。于大
乘理未解。今报得大乘之信。必离小乘之
疑。古注云。封形存见。亦未识佛。能深悟速
解。为见真佛也。宜时遣信发其道意下。第四
章也。以内有明慧之因。外值诸佛之缘。因缘
既具。故宜及时遣信发其道心也。夫人白言
今正是时下。第三叙夫人答也。今正是时者。
道机不可差也。又以胜鬘感佛必蒙利益。故
言今正是时。又正是踰阇国内众生机感得
益之时故也。以事为释正是作书遣使之时。
王及夫人与胜鬘书下。第四作书叹佛。所以
须父母作书者。一欲明父母之言。必无虚妄。
使胜鬘信受。是故作书。二使胜鬘知二亲万
德。心生欢喜。是故作书。三欲使胜鬘传教。
传教未闻。使同发道意也书疏之仪。各随国
风。在始或当前有劳问。而今此中但云叹佛。
作书正应是王。而言王及夫人者。共议既同。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1b 页 T37-0011.png
则是父母同作一书也。书者舒也。若使不舒。
即隐内义。是故遣书。略赞如来无量功德者。
书不能载故称略。又书尚不能尽言。焉能穷
德。是以言略。又胜鬘根利。不烦广美故云略
叹。虽复略赞。而言约事圆。故云无量功德。
叹美圣德名赞。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
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谓功能。
诸行皆有润益之力。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
功德也。如清冷功能。是水家之德。即遣内人
下。第五遣使送书。就文为二。初遣内人。次内
人衔命。宫閤之事。非外所通。故言内人也。
名旃提罗者。出使人名也。依外国语。四名相
滥。一名旃提罗。此云奄人。二扇提罗。此云石
女。三云旃陀罗。此云杀狗人。四旃荼罗。此名
为月。又旃提罗者。此云善信。其人善而有信。
故言善信。今谓奄人是其通名。善信当其别
称。未曾有经云。旃提罗翻为应作。王宫内有
四石女。此则一人。古注旃提罗内监也。使人
奉书下。第二内人衔命。王既有命。故赍书往。
彼阿踰阇者。此翻云无生。此国往昔大乘人
住。多解无生。国从人立名。故云无生国也。又
翻为不可战。边城崄固。不可攻战。是支祥王
所居。为舍卫之附庸。入其宫内者。上叙其通
处。今到其别处也。既是女人。又是家信。故直
进宫内。跪而授书。故云敬授。是敬君王之命。
意不在胜鬘。胜鬘得书下。自上已来外缘发
起。今第二内因感悟。由外缘发起。故内因
感悟。故此二章。通名发起序也。就文亦五。第
一明胜鬘欢喜。二明述书叹佛。欲申供养。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1c 页 T37-0011.png
三明兴请感佛。第四辨于佛应。第五三业敬
叹。此五即是次第可生起之。得书欢喜者。就
理释者。书中诠明佛德。发以大乘之信。是
冥相关。有逾常意趣。是故欢喜。又事中。女
在他国。得父母书。复睹使人颜色知国平安。
二尊万福。是故欢喜。顶受者。上明内心欢喜。
今明外形顶戴。又所诠事重。冥致极敬。故顶
戴而受。不云奉敕。直言得书者。此是经家述
事。非胜鬘自言。又外国之法。得尊长书。前以
手受。次顶戴之。显已敬仰。然后寻读。故云顶
受。又法。前拜书及信人。然后受书顶戴而受。
执文曰读。背文曰诵。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
则忆而不忘曰持。此书赞扬佛德。异于常信。
故言生希有心。又此心由来未发。故名希有。
上父母遣书。令发道意。今果如上语。则显知
子莫若于父也。又佛德超出世间。深怀奇特。
为生希有心。向旃提罗者。对使而言。故云向
旃提罗。旃提罗是父母之使。对之如对父母。
又旃提罗是传佛之使。对之犹如对佛。所以
说偈者。一偈言约。能摄多义。胜鬘欲以略言
摄佛广德。二者偈言巧妙。胜鬘欲以美妙之
言赞扬佛德。是故说偈。三者随从国法。天竺
风化。若见国王父母尊长及以三宝。多说偈
赞叹。胜鬘今随国法。是故说偈。如法华疏内
具陈也。我闻佛音声者。依七分明义三分已
竟。今是第三方便显德起信分。所言方便显
德起信者。父母送书。胜鬘悟解。感佛临降。
即欲承佛威神。为众说法。但恐物未肯信受。
故前叹佛德。次明佛为授记。物方生信。然后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2a 页 T37-0012.png
始得为物说法。故言显德起信分。今明远亦
有斯意也。但如前分文。今是五中第二。上半
述书叹佛。下半审书许供。我闻佛音声者。我
闻父母叹佛音声。故云我闻佛音声也。问。胜
鬘用眼读书。不曾耳听。何故言闻。答。父母作
书。以身表口。胜鬘览读。以目代耳。故名为
闻。又解。书本诠声。胜鬘寻书。如从父母面闻
也。又解。传道声于书上故言闻。又解。父母
作书赞叹于佛。此是身造口业。胜鬘读书。目
作耳业也。世所未曾有者。述书所赞也。如书
所叹。乃是出世功德。故云世所未曾有也。所
言真实者审定书言也。问。前云胜鬘利根易
悟。今既得书。何故疑惑不即领受。答。事有难
信易信。世事易信。出世难信。今书所传。世间
未有。故须审定。又胜鬘是聪慧人。凡所得事。
审而详之。不同愚人遇便信受。故毗婆沙云。
聪明之人有二种相。一善说法。二善思量也。
应当修供养者。一解云。佛必如书中赞叹真
实不虚者。则是无上福田。理合供养也。又
解。必如书所叹真实不虚者。则传书之人有
大恩德。我须报其人恩供养之也。故梵本文
云。是言若真实。我当与汝衣也。修谓营修。
修饰供具。又修是修行。欲令行供养仰惟佛
世尊者。此第三胜鬘仰请。所以仰请者。既书
所叹必能利益于我。是故仰请令我得见。半
行以下须上。明佛有普慈之惠。半行明上哀
于下。请令得见。书云慕上曰仰。胜鬘在生死
内。复受女形。是极凡下。如来居生死之外。为
大丈夫高远之极。故以下情慕上。所以称仰。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2b 页 T37-0012.png
惟者思惟。将欲请感。而下情测度。意地思惟
也。仰惟如伏度。伏度之例也。佛世尊者。出所
测度之人。佛者觉也世间有一夕之眠。则有
一朝之觉。既有生死长夜。则有朗然大觉也。
既能自觉。复能觉悟世间。为世崇重。故云世
尊。普为世间出者释上思惟测度之意。我思
惟测度。如来大慈无偏。如日月之照世。故云
普为世间出。如华严云。无尽平等妙法界。悉
皆充满如来身。无取无起永寂灭。为一切归
故出世也。亦应垂哀悯者。夫如来出世。正为
救苦众生。然我是世间一数。亦应哀悯于我。
言亦应者。以上世间之言。以类于已。故亦
应也。又慈在于佛。未敢自专。故言亦应。上心
慈下。目之为垂。我则有苦无乐。故请佛哀悯。
请心决定故言必令我得见。即生此念时下。
第四明如来赴应。但释应凡有三家。第一解
云。无应法起。如涅槃云。五指实无师子但以
慈善根力令见师子。今亦如是佛实不从空
而应。但胜鬘默念。自于空中见佛。此解似同
摄论心外无境之义也。第二释云。有应法起。
胜鬘默念。如来应起。故有应法起。第三释云。
经具二文。宜应双用。随心所见。心外无法。是
故无起。而境宛然。故言有起。须知无起而
起。起无所起也。就文有三。一明应时。二辨应
处。三出应仪。即生此念时者。谓应时也。一释
云。佛应与心念同时。若声响之相应。故云念
也。又释。要须念力成就。如来应念现身。但起
示起速无差。故云即念时而现耳。空中现
者。第二明应处也。今就事理释之。就事而言。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2c 页 T37-0012.png
男女有隔。既应后宫。不宜到地。就理释者。法
身无为。而无所不为。即寂而动。故云空中
现。又示赴感无方。来无处所。卓尔现空。又
示普应十方。常是四绝。又示如来觉诸法如
幻如虚空。以示常行于空。故于空现。又云。佛
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此明
法身如空。以本垂迹。如从空而现。又会胜鬘
上叹云。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世间之人
不知感逝空即应。今既知感。逝空即应。故
是世间所无也。问。前云男女事隔于空现者。
观经何故于宫现耶。答。彼言宫中现者。在虚
空之宫现耳。未必在地。又圣迹无方。不可一
类。或处空现形。或入宫应物也。普放净光明。
显示无比身者第三明应仪。凡有二句。一者
普放光明。二者现无比身。有四面大光。及项
后圆光。此并常光今更现非常之光谓于支
节毛孔举体放光。故名为普亦可一光遍满
虚空。通彻宫内。故称为普。又欲明感者便见。
无感者不睹。非是光有偏私。故名为普。所言
净者。一光体皎洁。二能除众生垢闇。显示无
比身者。佛常身丈六。已自端严。今复为光所
照。相好明了。故云显示。天下无类。故云无
比。如常叹佛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
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悉见。一切无有如佛
者。又本有常光今更普放光。本是丈六身。
今更示奇特之身故云无比身也。所以显示
无比身者。欲起胜鬘愿求之心。复欲发其不
虚之叹故也。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者。此
第五胜鬘敬叹。初半偈叙敬。下半偈明叹。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3a 页 T37-0013.png
自有见佛叹而不敬。今具足也。头是一身之
尊。足是一身之卑。以尊捉卑。显敬诚之至。
问。胜鬘在地。如来处空。云何得接。答。此举
内心运想言接耳。咸以清净心者。又上是身
业敬。今是意业敬。叹佛实功德。口业敬。此是
总标叹。如来妙色身下。别出叹辞。咸者同也。
胜鬘之与眷属。同运净心。以叹于佛。又净者
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叹。名净
心。实功德者。书内叹佛。但是闻声。有言无
事。今睹佛形。则事称于言。故称为实。又众德
依实理而成。又妙出妄情故名为实。如来妙
色身下。经有三分。自上已来序说已竟。今是
第二正说。依经下文。凡有十六名字。一叹如
来第一义真实功德。二不思议大受。三一切
愿摄大愿。四说不思议摄受正法。五说入一
乘。六说无边圣谛。七说如来藏。八说法身。九
说空义隐覆真实。十说一谛。十一说常住安
隐一依。十二说颠倒真实。十三说自性清净
心隐覆。十四说如来真子。十五说胜鬘夫人
师子吼。此十五并有别章解释。第十六云。复
次憍尸迦。此经所说。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
一乘道。今谓前十五有别章解释。后章之一
章。总贯前之十五。故章虽十六。不出总别二
也。有人言。唯有十四章。第十五无别体。今用
十五也。就前十五章。古今南北开合不同。随
心所见种种异说。今前以六门总释十五章
经。宜留意观之。则略见一部之大意。勿咎其
烦也。一钩锁相生。二章段次第。三适机前后。
四互相摄。五以言无言。六如行说。钩锁相生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3b 页 T37-0013.png
者。书传盛德。面睹妙身。故前叹佛发心愿
求也。叹佛既发菩提心。次明修菩萨行。菩萨
之行以止恶为本。故次明受十大受。十受辨
其止善。故次明行善。是以兴于大愿。十受之
终云不忘失正法。三愿之末明摄受护持正
法。今欲广释摄受正法成前愿行。故次明摄
受正法。摄受正法虽是一乘。但欲转名示义。
明摄受从一生多。一乘则摄多归一。故次明
一乘。一乘所以究竟。由究竟谛成。故次明无
边圣谛。无边圣谛说如来藏。故次明如来藏。
藏显成身。故次明法身。法身不离如来藏。佛
知所藏是其真实。能藏是空。以空义隐覆真
实。故次明其义。所覆即是一谛。故次明一谛。
此之一谛可以依凭。故明一依。接此一依。即
明依藏有生死故是真实。不依藏有生死名
为颠倒。故有颠倒真实章。生死依藏所依是
深。今欲明此义。故有自性清净烦恼隐覆。始
从叹佛。终竟自性清净。能信此法。堪绍佛业。
为佛真子。故有真子章。若不信此法。则是外
道种子非法恶人。宜须降伏。故有胜鬘师子
吼章也。次明章段次第。此欲示经起尽。明义
之大节也。然章虽十五。大开二门。初十三章。
正明说法。次有二章。明劝信护法。所以有此
二者。胜鬘当今教主。机缘属在其人。于前
明说法。说法既竟。则信之大益。毁之大损。故
次明劝信守护。就此两章。各分为二。初门二
者。前有三章明起说方便。次十章经正明说
法。所以然者。夫妙道难弘。憙生疑谤。要须三
行三成。止谤息疑。尊人受道。方得演说也。三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3c 页 T37-0013.png
行三成者。一叹佛发心。佛即授记。二受大受。
佛为现證。空出声华。三发大愿。则如来印成。
以此三门为说法由渐。故是方便。方便既成。
然后开宗授道。故有第二次明正说。后章二
者。胜鬘说法既竟。佛欲令人信。故第一前
明劝信。如来既明信法有益。胜鬘则明不信
为损。宜须摧伏。故第二次明护法也。就前说
法方便及与正说。各开为二。初门二者。叹佛
明菩提心。十受三愿明修菩萨行。正说二者。
一明乘行。二明乘境。然由境成行。应前明境。
但欲接上愿行之因。故明摄受一乘之果。故
前明乘行。行不孤生。起必托境。故次明境。就
乘行乘境。各开为二。乘行二者。摄受辨广大
出生。一乘明无二收入。乘境二者。初有四章。
总明量无量谛。显佛与二乘究竟非究竟。次
有四章。就无量谛中。自明三谛非究竟。一谛
为究竟。此之两章。各开为二。初章二者。第一
圣谛一章。明二乘依有量谛。无有三法。所谓
无究竟智。无究竟谛。无究竟圣。佛依无量谛。
则有此三也。次之三章。依无量谛中说藏。说
法身及空义隐覆。即显有量谛中不说此三
法。后章二者。一依。一谛。此二约显时之境。
颠倒真实。及自性清净烦恼隐覆。此二隐时
之藏。至此已来。叙章段次第意竟。第三适机
前后门者。夫根性不同。法无定相。如来善巧
非一。故教门无定前后。若应闻四谛以得悟
则前明四谛。若宜听一乘以受。则后演一
乘。馀章类尔。其犹六度。自有从檀至智。自
从智至檀。次第相生。无方演说。今亦尔也。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4a 页 T37-0014.png
第四明相摄门者。若作一乘明义。则一切无
非一乘。故十五章经皆一乘也。若四谛明
义。则十五章经无非四谛。故华严云。一中
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实。智者无所
畏。但诸佛菩萨约义不同。转势说法。故有十
五章经之差别也。第五言无言者。无言而言。
故言有十五。言而无言。故不吐一字。此如空
中种树。华果宛然。虚里织罗。文䌽不失。肇公
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
提无言而显道。释梵绝听以雨华。若留意此
言。则小参圣旨。其守著文字。则是坚执妄
谈。第六行说门者。夫留古训今。则使今学古。
胜鬘如行而说。亦令末俗如说而行。胜鬘叹
佛。末俗亦须用之而叹。十受三愿。乃至信正
降邪。并须如说行也。若不尔者。圣有徒劳之
弊。贫人有数宝之失。第一叹如来真实第一
义功德章。略以三门释之。一来意门。二释名
门。三分齐门。

一来意门者。略明六义。一承书所闻。二眼
亲睹。三欲信佛。佛为生信之本。四欲归依于
佛。叹佛功德。即明堪归之事。五发心求佛。须
识佛胜德。可以愿求。六欲利益群生。令识佛
德。方得礼念称叹及以归依。前五自行。后一
利他也。
胜鬘宝窟卷上(之本)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4b 页 T37-0014.png

胜鬘宝窟卷上(之末)

慧日道场沙门释吉藏撰

二释名门者。体如而来。故名如来。又如诸
佛。故名如来。问。体如而来。故名如来。此是
应身可有来义。真如法身云何有来。答。如本
隐今显。亦得称来。德不虚称。故云真实。古注
云。圣应除惑。功德之实也。理极莫过。名为
第一。深有所以。目之为义。修功所得。故名功
德。又即功为德。如灯有破暗显物之功。即以
此功为灯家之德。故名功德。美其实德。故名
为叹。次分齐门者。就此一章。大开为二。第一
叹佛功德。第二请护。所以有此二者。佛有胜
德。是故揄扬。欲发心愿求。是以请护。就初叹
佛又开为二。一者别叹。二者总叹。如来广德。
非别不彰。故前别叹。非别能尽。故须总叹。
又前正明叹。后辨叹所不能叹。乃穷称叹之
美。就别叹中有四义三义二义一义无义。所
言四义者。一叹应身。二叹法身。三叹解脱。四
叹波若。面睹金容。故前叹应身。本故次叹法
身。法身清净。无诸非法。故次叹解脱。解脱得
成。功由波若。故次叹波若。所言三义者。应
身真身。并属法身。次叹解脱。后叹波若。此三
次第者。生死有三。谓报及业与烦恼以为次
第。法身对报。解脱对业。般若对于烦恼。亦成
次第。所言二义者。虽有三德。不出二义。解脱
一德。累无不尽。法身波若。德无不圆。所言一
义者。累无不尽。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4c 页 T37-0014.png
无。名为中道。是故经云。佛性名为中道种
子。中道之法名之为佛。说中道故名大法师。
此三种中道必有次第。由佛性本是中道。中
道未现名种子。中道显现目之为佛。还为众
生说中道法名大法师。次言无义者。经云。
远离二边。不著中道。如后文说敬礼难思议。
心行灭故不可思。言语断故不可议。故如来
之德。舒之则遍乎法界。卷之则虑绝言亡。若
体斯意者。方可识此中文也。今且就三德释
之。初两偈叹法身。次一偈叹解脱。后一偈叹
般若。涅槃经三法。以解脱为初。法身为次。般
若为后。今法身为端者。正以仰对金容。就迹
寻本也。但解三德不同。江南有其三释。第
一云法师云。举法身对生死色。举般若对生
死中心。生死色心被缚。佛地法身般若无
累。故举解脱对彼有缚。第二藏法师云。法身
当体。举解脱对昔有馀涅槃。举般若对昔无
馀涅槃。第三旻法师云。法身当体与第二不
异。但万德不出智断。举解脱明断。举般若明
智。北土诸师云。夫涅槃以对生死。生死有
三。一果报身。二业。三烦恼。对生死报身故说
法身。对生死故说解脱。对生死烦恼故说
般若。今明可具此诸义也。初叹法身二偈。四
门释之。一卷舒门。二出正解门。三同异门。四
详得失门。卷舒门者有四义三义二义一义
无义有义。所言四义者。初偈叹应身。如来色
无尽一句。叹色报身。智慧亦复然。叹智慧身。
一切法常住。叹如如身。楞伽经中有此四
身。言三义者。初有五句。叹佛色身。智慧亦复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5a 页 T37-0015.png
然。叹佛智慧。一切法常住。叹馀戒定等诸功
德法。言二义者。前别叹色智。后总美众德。谓
总别一双也。言一义者。虽有总别不同。望后
解脱波若。皆属叹法身。故是一义。又一义者。
如肇公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故一义也。
又一义者。即寂而动。故真即是应。即动而寂。
故应即是真。故肇师云。岂近舍丈六。远求
法身者哉。言无义者。即寂而动。虽真而应。即
动而寂。虽应而真。虽真而应。故真非定真。虽
应而真。故应非定应。非真非应。虑绝言亡。称
为无义。虽非真应。而真应宛然。故是无义而
有义。故称有义也。第二正释门者。古旧释次
第相生。如来妙色身者。既面睹金容。故前叹
妙色。一从妙因所生。二由妙本所垂。是故称
妙也。世间无与等者。无物与之齐。故言无等。
无物可比。故言无比。出情识之外。故言不思。
超言说之境。称为不议。此皆自近之远有五
叹也。言自近之远者。妙微语过世间。亦有无
等语能过出世间。虽过世间。于出世中有二
乘菩萨可得比类。是故今明于出世中亦无
比类。犹言可思可议。是故今明心不能思。口
不能议。有此妙身。是故今敬礼。又上三句辨
叹。下一句明敬。自有敬而不叹。叹而不敬。今
则具足。又三句辨口业。下句明身业。心通二
处。如来色无尽者。上虽五叹。恐物有尽极。未
必能一切处一切时常应。是故今明能应物
无尽。所以无尽者。由本无尽。故应常不尽。
由群生无尽。故垂形不穷。故有无尽叹也。
智慧亦复然者。上叹色形。今美智慧。叹色有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5b 页 T37-0015.png
六。一微妙。二无等。三无比。四不思。五不议。
六不尽。今叹智慧义亦应然。但略示智同于
色。色既无尽。则智亦无尽。无尽者。无量无边
之智慧也。所以偏叹色智者。形则无伦。智则
无尽。盖是物之欣要。故偏说之。问。上睹金
容。可叹妙色。未明智慧。云何叹智。答。将一
色类智。既有绝妙之身。必有超群之智。又前
赴感中具明色智。知感即应。故是智无不
周。普放净光。故形色无比。上既双睹。故今
俱叹。一切法常住者。上虽叹色智。恐未必具
于馀德。是故今明具一切德。故下文说。成就
一切佛法。名如来法身。问。若尔。法身摄一切
德。何故复有波若。答。若作法身名说。无非法
身。馀二亦尔。故下文说智慧身自在。则波若
中有法身。今法身中亦有波若。故云智慧亦
复然。解脱亦有法身。故云是故礼法王。若
就别义者。摄论云。法身是众德所依。如身根
为众根所依。是故法身具一切德。虽具众德。
未必是常。故云常住。所以常者。如来藏中过
恒沙佛法。显成今德。是故为常。若是无常。不
足归依。以是常住。故可归依。今佛异昔佛。故
明常住佛。今归异昔归。故归依常住。古旧之
释判其真应者。一行半叹应身。常住已下叹
法身。今用此意。第三同异门。初偈及第二偈
下半。人无异释。有人言。如来色无尽者。此叹
报身。报身其有常色。常故无尽。智慧亦复
然者。此叹智慧报身之中不出功德智慧。以
智慧同色常住。故言亦复然。第四详论得失
门。且前问后家若言无尽是常住义者。下句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5c 页 T37-0015.png
复云一切法常住。文则为烦。又下归依章中。
明无尽归。常住归。若无尽即是常住者。文则
不应两出。又即言不巧。世间云。绝伦之貌。
无尽之才。若以常释无尽。则于叹不巧。是故
应用初师之说。次论法身有色无色。古今论诤。有人言。法身有色。泥洹经云。妙色湛然
常安稳。不随时节劫数迁。涅槃云。舍无常
色。获得常色。地论云。如来相好庄严为实报
身。又菩萨广劫修作相好之因。而何无果。以
文义推之。当知法身有色。破无色者云。若言
色是碍义。故佛果无色者。亦应心是缘义。
应说佛果无心。佛遂有无缘之心。应有无碍
之色。问。无碍云何名色。答。若尔。佛无缘云
何有知。次江南云旻藏等悉云。佛果无色。故
涅槃云。愿得如来无色主身。文殊十礼经
云。无色无形相。无根无住处。不生不灭故。敬
礼无所观也。破有色者云。若言佛果有色者。
应架芎隆之屋。带楚之裳。难意云。法身既
有无碍之色。应处无碍之宅。应著无碍之
衣也。肇公注净名。至人空洞无像岂国土之
有恒。竺道生著法身无净土论。明法身无净
土。此皆用无色义也。通初家难云。色与心此
二非类。粗心可研习为妙心。粗色不可研
习为妙色。是故佛果则无色有心。问。若尔经
云何言舍无常色。答。盖是妙有炳然。故言
色耳。二家各执。互成诤论。今依龙树一言决
之。中论法品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诸
法实相中。无我非无我。亦应云。诸佛或说色。
或说于非色。诸法实相中。非色非无色。又非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6a 页 T37-0016.png
色非不色。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色。亦非心
非不心。不知何以目之。叹美为心。故色与无
色。义不相违。又若言有色异心。有心异色。则
成二见。经云。诸有二者无道无果。又若言有
色有心。则名有所得。有所得者。无四无碍。
有色无色。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悉
须用龙树意通之。则无所滞著也。降伏心过
恶者。第二叹解脱。前既明法身。则无非法故
次明解脱。又前既对生死之报以明法身。今
对生死之业故次明解脱。降伏心过恶者。断
意地烦恼。除其因患。谓心解脱也。及以身四
种。叹离果患。身有生老病死四种之缚。佛
悉断尽。故言身四种。色难已穷。心滞复尽。便
到佛果难伏之地。如来生不能生。老不能老。
病不能病。死不能死。故云难伏地。佛能伏于
众累。不为众累所伏。以能伏众累。不为众累
所伏。便是自在法王是故致敬。有人言。身四
种者。分段之身。四大所成。以为四种。如六种
成人。是业果义。言难伏地者。谓金刚心。金刚
能灭众惑。不为众惑所侵。故言已到。馥师
以无明住地为难伏地。无始无明最为大力。
唯佛能除。二乘不断到之言度。谓已过此累
也。此实是断。而言伏者。如降伏四魔。难伏已
伏。则高升累表。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有人
言降伏心过恶。则是远离意三邪也。及与身
者。身三杀盗淫也。及四种者。离口四过。但举
身则兼口。言四则兼意三。盖是偈要略之巧
也。知一切尔炎者。第三叹般若。障累得除。功
由般若。故次叹之。又叹法身无感不应。赞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6b 页 T37-0016.png
解脱则无累不除。美般若则无境不照。问。上
云智慧亦复然。已叹智竟。今何故复叹。答。上
略叹。今广叹。又上叹为成法身。今别叹般若
也。释此不同。有人言。知者。叙其能照之智
也。尔炎者。一切境界。是其所照境也。揽智慧
以成身。纵任达观。故言智慧身自在也。一切
万境。秉在佛心。无不练知。故言摄持一切法。
妙德过人。堪可致敬。言是故今敬礼。此不
分智释也。初句境智一双。次句体用一双。下
句能持所持一双。有人言。初句叹智能照尽
有无。故云知一切尔炎。一切即是有无二谛
境。次句叹智用随心。故云自在。第三一句。
摄理在心。记持不忘。如镜在高台。万像皆
现。故云持一切法也。初句明智体。次句明智
用。此二句明遍知。今辨常知也。古注云。照得
其会。理宣于解。为摄持。有人言。初有两句。
叹于空慧。摄持一切法。叹于有慧。即权实
二智。亦是一切智。一切种智也。有人言。知一
切尔炎。此叹一切智也。尔炎谓智母。以能生
智故。又亦名为智境。则五明等法。能生智解。
故智母。为智所照。名智境也。智慧身自在
者。叹无碍智也。于诸法中。不假方便。任运
能知。故云自在也。摄持一切法。叹清净智也。
如实法性。谓一切法也。明證在心。故曰摄持。
此三智出地持文。法华嘱累品亦明三智。谓
如来智。佛智。自然智。即是地持三也。一切
智。谓知世谛诸法。以无碍智。于世谛法知
之自在也。三清净智。證第一义。又即是法华
经三智。谓佛智。自然智。如来智。敬礼过称量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6c 页 T37-0016.png
下。有人言。上来别叹。今是结叹。亦云总叹。
正叹者。叹应身法身般若解脱四德也。今明
结叹前四也。即成四别。敬礼过称量者。结
叹前应身。过于称量境界也。敬礼无譬类者。
结叹前真身非譬类所及也。敬礼无边法者。
结前叹解脱自在。离于系缚无边表也。敬礼
难思议者。结前叹般若。内智深远。下地不测
也。今明不然。前已四叹。今更结者。便是烦
重。又摄德不尽。今明所以有此文来者。上但
略叹三德。人情谓如来理极于此。故今明如
来体与虚空同量不可穷尽。上所叹者。略叹
少分耳。又上来叹如来德。人谓佛德可叹。今
明叹所不能叹。乃穷称叹之美。故有此文来
也。又上叹四德。此一一德。具过称量等四义。
世间之物。可称其重轻。量其长短。佛德过
称之故言过称量也。世间之物。可以譬况。
可以类取。佛德不尔。故云无譬类。世间之物。
有其边表畔齐。佛德不尔。故称无边法。世间
之法。可以心思。可以口议。佛德不尔。故言敬
礼难思议也。问。云何名为难思议。答。夫欲礼
佛。须精识佛。龙树中论云。如来在世时。不言
有与无。亦有及亦无。非有及非无。灭后亦尔。
佛既绝乎四句。不可作四句而礼。若作有而
礼。佛非是有。此则谤佛。又是礼有。不名礼
佛。下三句亦然。问作绝四句而礼。是礼佛
不。答亦非礼佛。所以然者。大品云。行亦不
受。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
受。不受亦不受。则知五句皆舍。而般若即是
佛。龙树云。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7a 页 T37-0017.png
则一相。其实无有异。故知般若绝五。佛亦如
之。问。所礼之佛既绝五句。能礼之人其义云
何。答。须识不二二义。二不二义。若不二而
二。师弟宛然。二而不二。则尊卑寂灭。故维
摩云。普于一切国。供养诸如来。诸佛及以身。
无有分别想。此意明上半即是不二二义。下
半即是二不二义也。礼佛既尔。念与归依。义
亦如是。此虽一句之经。乃是佛法大事。不
可不留心也。哀悯覆护我下。第二明请护。上
叹如来累无不尽。德无不圆。有堪护之德。是
故今请佛覆护。又上来叹佛德。今发菩提
心。佛既有胜德。故发心求佛也。又上通叹佛
德。今欲请佛为师。己为弟子。结师徒也。又胜
鬘将欲请佛为师。就佛受戒。故请护也。建此
四意。使万类学之。就文开为四段。初请护。
二许护。三明请护事。四与护事。此四即次第
宜生起之。请护有四。初句正请护。次明所护
事。三明护时节。四请摄受。哀者悲也。悯者慈
也。愿佛内运慈悲之心。外以事来覆护于我。
慈阴令我善增为覆。大悲使我离恶为护。令
法种增长者。出覆护之事。胜鬘上来叹佛之
善。能为未来法身种子。名为法种。愿佛覆护。
令得增长。增长者。横阔为增。竖进为长也。
问。但法身因增长真如。法身亦增长耶。答。本
有渐显。亦有增长之义。种子二义。一广大。二
甚深。令种子广大为增。令种子甚深为长。法
身亦二义。令广大渐显为增。甚深渐显为
长。此世及后下。出请护之时节也。此即现
世。后谓来生。不但请如来慈阴现在。亦愿后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7b 页 T37-0017.png
生覆护。非止此世后生暂请如来。于一切处
一切时愿佛常摄受。问。摄受与请护何异。答。
覆护语通摄受。明别常摄受。所以为异。又请
护明生善灭恶。摄受辨于人法。谓以法摄我
为摄。我为弟子为受。问。何故不言过去摄受。
答。过去事竟。不须请也。我久安立汝下。第二
如来受请许护。佛言我前世已为汝作师。安
立汝在正法中也。问。胜鬘之请。与今受请有
何异耶。答。胜鬘但请二世。今许其三世。谓过
去曾护。现在今护。未来当护。明我过去广劫
已来。久安立于汝。是故今现世与汝相值。则
知今日相值。未来亦然。此举过去證成现在
未来也。此义一名异。始建曰安。终成为立。
问。安立与开觉何异。答。令汝依福舍罪。名为
安立。令汝罪福俱舍。名为开觉。又令发菩提
心为安立。修菩萨行为开觉。又离生死厄苦
为安立。渐入涅槃门为开觉也。又久安立
者。安立功德也。开觉者。开觉智慧也。今复摄
受汝者。以法摄汝令住正法中。受汝为弟子。
我为汝作师。未来亦尔。我以作功德下。此
第三明请护事。就文为二。一者口请。二者身
请。就初有二。初三句牒三世善。第四句请佛
摄受。就初又二。两句别明三世善。次一句总
牒三世善。我已作功德者。领佛前世以开觉
之言也。佛所以前世开觉我者。良由我过去
世已曾种功德故也。现在者。现世也。及馀
世者。未来也。如是众善本者。总牒三世之
善也。故云众善也。善虽三世。其理冥同。故
总言如是众善本。本亦因也。欲以此善为菩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7c 页 T37-0017.png
提根。故名为本。唯愿见摄受者。明我过去已
生善。现生善。当生善。摄此三善。一者令莫向
三有。二者令莫向二乘。三者令莫取相。次将
此众善亦有三事。一者令此善与众生共。二
者令我与众生共成佛。三者以此善同入实
相。今请佛摄受如此之善。故言唯愿见摄受
也。尔时胜鬘下。古注云。既颂美已毕。则法
供理同。今标寄归诚。欲化洽亲属。此意明
礼佛。佛既授记。则引亲属修净土之因也。
今明上来口请。今身请也。众师解云。上是口
请乞记。今是身请乞。今谓不尔。此乃是
请佛摄受。上是口请摄受三世之善为菩提
基。今是身请三世之善为菩提基。夫善向菩
提。是为理之中极。必须心形俱至。故上口请。
今明身请。而心通二处。问。何故口礼。何故身
礼。答。为叹故口礼为敬故身礼。又于暗处则
须口礼。于明处则须身礼。又盲人故即须
口礼。为聋人故即身礼。又生自他身业善故
明身礼。生自他口业善故明口礼。又师徒相
去远故即身礼。相去近故即口礼。问。敬与礼
何异。答。凡有四句。一者礼而不敬。如恶心礼
也。二者敬而不礼。如善心叹佛及念佛也。三
亦敬亦礼。谓善心礼佛也。四不礼不敬。谓敬
无所敬礼无所礼。又有四句。一心礼而身不
礼。如须菩提端坐念佛。名真礼佛。二身礼而
心不礼。如调达礼佛。密欲害伤。三身心俱礼。
即是胜鬘。四身心俱不礼。谓外道见佛。将口
对心亦有四句。义推可知。佛于众中下。第四
许摄受。即是与护事。而与授记者决也。以汝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8a 页 T37-0018.png
未来必当作佛。是故受汝众善为菩提基。又
以受汝众善为菩提基。故汝未来必当作佛。
互相释。又胜鬘叹佛请护。现在得记。未来成
佛者。令一切众生学之。叹佛请护。现在得记。
未来成佛。又授胜鬘记者。为利时众。以众
中诸天及人见胜鬘得净土记。发愿往生。故
与之记。又将欲明胜鬘受十大受。及发三大
愿。乃至广为大众说法。故须前为授记。以胜
鬘现在得记。未来成佛。言必可信。则胜鬘所
说宜应受行不须疑也。为此因缘。故授胜鬘
记。就文为二。初明与记。二明得益。就与记
中有二。一总明得记。二别明得记也。言即为
授记者。总明得记也。法华疏内具释。一者记
谓别也。佛记其不成六道及以二乘。当得作
佛。以别于佛道。异于外道。故名为别。今授此
记。故名授记。二者胜鬘行因。记得来果。此
是有来果可记。故名为记。圣说授与。故名授
记也。如地持中授记有六。一种姓未发心
记。二已发心。三现前。四不现前。五时量时
定。六时无量时不定。前之二种得记人。位地
上下差别。前一在种性地。发心者位在解行
已上。次二约处同异差别。同处对面而记者
名现前。异处遥记者名不现前。后二约时分
定不定差别。若记时劫数量名字。并记佛及
国土名字者。名时定。若总言无量劫作佛。
不委曲辨时劫数量及佛国土名字者。名时
无量时不定。今胜鬘得记者。或是种姓。或
是发心。经无成文。位地难定也。乃是现前授
记非不现前也。若记近果。言无量劫人天中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8b 页 T37-0018.png
王者。应是时无量时不定也。记其远果。言过
二万劫作佛号普光者。应是时量时定也。此
六种授记。更有异释。如法华疏解。汝叹如来
下。第二别明授记。就文为二。一明现因记得
近果。二明当因记得远果。亦是当因当果。亦是菩萨因菩萨果。亦是佛因佛果。就初又
二。初明因。次明得果。汝叹如来真实功德
者。牒前善因也。以此善根下。第二明得果。得
果中。前明时节。次明得果。今前释阿僧祇劫
义。依法华论。但明二种僧祇。一明日月岁数
不可数。谓小僧祇。二劫不可数。为大僧祇。有
人言。三种僧祇。二种同上。三大劫僧祇。杂
心说六十四劫名一大劫。所言六十四劫者。
始从初火劫。终讫风劫。有六十四。六十四者。
七火一水。过七水已。更经七火。方有一风。故
合成六十四。合此六十四为一大劫。此大劫
不可数。名一大僧祇。善生经云。刀兵饥馑为
一小劫。十九小劫为一中劫。俱舍云。八十小
劫为一大劫。依璎珞经下卷亦明三劫。一里
二里三里乃至四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
重三铢。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
名一小劫。就小劫中自有一里二里乃至四
十里也。六十里石。方广亦然。以梵天衣重
三铢。梵天中百宝光明珠为日月岁数。三年
一拂。此石乃尽。名为中劫。有八百里石。方广
亦然。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即净居天百宝光
明镜为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
大僧祇劫。问。今经中明三阿僧祇劫行行成
佛。定用何等劫耶。答。智度论摄论等云。或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8c 页 T37-0018.png
四十里石。天衣三年一下。拂之使尽。又四十
里城。满中芥子不槩令平。有百岁人取一芥
子。取芥子尽。名一大劫。取此劫不可数为一
大僧祇劫。望璎珞经即是彼小劫。多作此说。
或可依璎珞经中大劫不可数名一僧祇。问。
为直取三阿僧祇时节满即得佛不。答。不尔。
若直数时节者。于时节中有或当空过。今取
三僧祇念念善相次。取三阿僧祇劫善满。方乃得佛。问。三僧祇劫善满者劫善满者。亦取人天及
二乘及佛因不。答。法华论云。凡夫善及决
定声闻善非佛因。不得成佛。要取发菩提心
行菩萨行善。满三僧祇方得作佛。杂心中二
种僧祇。善行僧祇。与劫僧祇。善行僧祇。即
前善是。劫僧祇。谓时节也。问。三僧祇约位云
何。答。初一僧祇行行到初地。二从初地行行
经一僧祇到八地。三从八地一僧祇行行到
佛地。问。何故尔。答。初从凡至圣。次从功
用到无功用。后从因到果。问。约值佛云何。
答。智度论述小乘云。释迦过去为凡之师。
值过去释迦佛初发心。至赖耶尸弃佛为一
僧祇。从赖耶尸弃至燃灯为二僧祇。从燃灯
至毗婆尸佛为三僧祇。从毗婆尸至今释迦
成佛复经九十一劫。小乘又云。前三僧祇行
有漏六波罗蜜。后九十一劫种相好业。龙树
但破其行有漏六度及百劫种相好业。不破
其三僧祇。当知三僧祇。此通大小乘为定数。
通名劫者。梵云劫波。此云分别时节。梵云
迦罗波。此云时也。问。何故火劫起烧世界
耶。如第一义法胜经说。佛欲示众生令知时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9a 页 T37-0019.png
节。又示众生业果成坏。又示众生有劫火起。
令其畏劫火故。预修善法。今谓或佛示现劫
火。或众生报尽一期。是故劫火等起。问。既
但三僧祇行行成佛。今经文何故言无量阿
僧祇耶。答。有人言。此云无量者。依华严经是
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汎尔。言无量
也。僧祇是外国语。此云无数。亦是一百二十
数中一数之名。若尔。则无量无边及阿僧祇。
经是僧祇劫。故下文作自在王则是初地。以
一僧祇劫行行至初地故。亦可依经无量无边
僧祇。即是僧祇无量。僧祇无边也。问。但三僧
祇行行。云何言无量僧祇。答。此或可是时节
僧祇。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于人天
中。第二明得果。人天简恶趣。自在王简庶民。
胜鬘受质五碍三滥。对此故言自在。古注
云。居上化物。为自在王也。胜鬘未来形遍
六道。无所不为。就胜言之故云人天之中为
自在王也。一切生得处常得见我者。上明
尊胜果。今得见佛果。虽得尊胜果。若不见
佛。则行愿不成。故须明见佛也。又尊胜果者
受世乐。见佛者求出世乐。又尊胜果者明受
果也。见佛者行因也。又尊胜果下利也。见佛
者上弘也。即显成上佛摄受义也。又自有尊胜而不见佛。自有见佛而不尊胜。今具二也。
通而言之。赞佛一因。得此两果。别而言之赞
佛感尊胜请摄受感见佛。随相似义也。以常
得见我。则知我常摄受汝也。即詶上愿佛常
摄受言也。现前无异者。此一往美其叹佛之
言耳。若后时悟解。则有胜于今也。过二万已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9b 页 T37-0019.png
下。第二得远果。前辨时节。次明得果。问。二
万僧祇劫当得作佛者。是何位人耶。答。有人
言。此是第十地入住满三心外。更起胜进。金
刚心中所经小劫。进入佛地方便。非是大劫
僧祇劫。今谓璎珞经说。无垢地菩萨千劫学
佛威仪。谓象王视观等。无垢地即是等觉地
金刚心菩萨。不云无量僧祇劫学佛威仪。有
人言。前云无量僧祇劫为自在王者。此在初
地。更经二万僧祇修行方得作佛。经二万僧
祇劫者。此是水火等中劫。经言三大僧祇
行成佛者。此取数六十四为大劫之劫。满三
僧祇劫也。今谓经中多明水火等劫为三僧
祇。不取后大劫为三僧祇。若必有文證者。亦
宜用之。今言过二万僧祇者。或可是劫僧祇。
非善行僧祇。或可是小僧祇也。当得作佛者。
第二明得果。若长望文。自上来并是行因。今
始明得果。就文为二。一明正果。二辨依果。两
文各二。正果二者。一者别号。二者通号。诸佛
立号义有多门。或从姓立名。如迦叶释迦
等。或从光立名。如锭光等。或从声立名。如微
妙声佛等。或从喻立名。如满月光佛等。或从
因立名。燃灯佛等。今言普光者。从前见佛
普放光明起心愿求。故成佛时名曰普光。古
注云。照极无遗为普光也。如来已下。第二明
通号。具足应十。明今略三。谓如来应供正
遍知也。此三是十中之要也。彼佛国土下。第
二次明依果。今且前论土义。古注云。国土是
养众生封疆之域秤也。以理推验而实成佛
者。则不必待乎记莂。既以权记。引于庸信故
雕胜鬘宝窟叙¶ 第 19c 页 T37-0019.png
成佛必云封疆是妙。然封疆实是众生惑报。
既以惑尽成佛。佛焉得有惑报之封疆哉。但
道极则兼化物。故示居惑报之封疆耳。苟得
摧级之旨。解亦无伤于佛实无土也。而众生
惑报封疆复劣不同者。寔由资善有浓淡。烦
惑有厚薄也。若惑薄善浓者。致报则妙。惑甚
善微者。报必秽恶。经论备明也。所以授净
土记者。一表胜鬘心净故生净土。二欲引同
行眷属发愿往生。就文亦二。初明无秽。次辨
有净。无秽中有二。一无秽果。二无秽因。无
恶趣者。无三涂苦也。无老病者。无人中苦也。
中年夭丧名为衰恼。又解无衰恼者。明无天
中苦。天中五衰相现。是故生恼。故言衰恼也。
不适意苦。前明无人天内苦。今明无人天外
违缘不适意苦也。亦无不善恶业道名者。上
来明无恶果。此辨无有恶因。十恶破戒违理
名为不善。造作称业。通人向于三涂名之为
道。净土中尚无此名。况复其事。依摄大乘论
云。净土中无七种众生。谓二乘外道等。如彼
广说。彼国众生以下。第二明有净土。亦开
为二。一有净果。二有净因。彼国众生。谓人与
天。翻前诸恶趣也。色。翻上老也。老侵于彼
壮。故以好色翻之。力。翻前病。病夺强力。故
以力翻之。寿。翻衰恼。衰恼夭于长寿。故寿命
翻之。五欲众具皆悉快乐。翻上不适意苦。胜
于他化自在诸天者。净土是人中果报。胜彼
天也胜有二种。一境胜。如他化自在天。此人
五欲升降非并。无量寿经云。他化自在天比
无量寿国。如乞人之比帝释。净土五欲他化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0a 页 T37-0020.png
天优劣亦尔。二受用胜。秽土五欲受用生罪。
净土五欲受用生福。如香积饭等具二种胜
也。彼诸众生纯一大乘者。上来明有净果。今
辨有净因。即翻上亦无不善恶业道等。诸有
修习善根众生者。此是住处众生。对诸恶趣。
教化众生是净土业。如经说直心是菩萨净
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如是
等是胜鬘未成佛时所化众生修善根者。胜
鬘后成佛时得生其国。又他方世界大乘众
生。见闻胜鬘国中纯说大乘。故发愿往生。如
此众生愿生阿弥陀阿閦佛土等。又上明净
土精妙。时众或谓难往生。今欲引之。若改恶
修善者必得往生。胜鬘夫人下。上来明授记
竟。今第二明大众愿生。就文为二。初正愿生。
世尊悉记下。第二明佛如愿与记。授记之兴。
正为此意也。佛所以记者。进此往生众生动一净土耳。尔时胜鬘下。自上已来明叹如来
真实第一义功德门竟。今明受十大受。可作
十门释之。一来意门。前章叹佛。明发菩提心。
今次明修菩萨行。菩萨之行以止恶为本。故
前明受戒。即菩提心菩萨行一双也。二上叹
佛真实功德及以请护。此明就佛受于三归。
归依既竟。次明受戒。即归戒一双。三上叹佛
真实功德。此福既树。必招当果。故佛即授成
佛之记。佛既记果在于当。此之当果。非行
不得。行者无恶不止。无善不行。无人不度。上
明当果。今辨行因。则因果一双。四上明净土
有三。一无秽。二有净。三纯善众生来生其国。
息一切恶。得土无秽果。修一切善。得土有净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0b 页 T37-0020.png
果。度一切人。得纯善众生来生其国也。以成
上净土有三义。故明受三戒。五依璎珞经明
有二本。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
在佛家。以戒为本。上叹佛归依。即是信本。今
欲生佛家。以戒为本。是故受戒。六涅槃经云。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成佛。要令持戒。然
后见性。戒即是引出佛性。是故受戒也。七上
请护中云。令法种增长。今受十大受等。即
是法种增长之义。故有此章之义。第二释名
门者。依下文云不思议大受。菩萨戒法深且
广。难持难行。非二乘所持。故明不思议。又不
持不犯为正法戒。名不思议。所言大者。一当
体大。谓普息一切恶。普修一切善。普度一切
人。二得果大。谓诸佛菩萨大人王大天王。三
是大人所行故名为大。九道中。六道二乘皆
不能行。唯菩萨能行。故名大也。四者时大。谓
三大僧祇劫常持此戒。五者永不失。一日之
戒。日尽便无。一形之戒。形尽便灭。若一受菩
萨大戒。虽经六道而戒法不失。故名为大。馥
法师云。虚心敬纳。剋已奉行。故称为受。第三
明受戒不同门。依璎珞经受戒有三种。一者
诸佛菩萨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
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前受戒菩萨者。请为
法师。教授我戒。我前礼足。应以如是语。请
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
中品戒。三者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
应在诸佛菩萨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
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等。
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0c 页 T37-0020.png
如是说。今胜鬘现前值佛是上品。但是自誓
受。非佛所授。但第二从法师受有二种。若依
璎珞经。戒师不作羯磨方法。初令礼过去一
切佛。次礼未来佛。次礼现在佛。如是三礼已。
法僧所尔。次令受三归依戒法。次令忏悔三
世罪。次后正授十无尽戒。若如地持。菩萨戒
师前为作羯磨。然后授戒相。乃是前后方便。
非正授戒。又如受五戒十戒。受三归已。说戒
相者。方名受戒。此则受三归复说戒相。乃得
戒。何以知之。如直受三归人。但得归不得戒。
如受大比丘戒前羯磨。则已受戒竟。后说四
重等。令受者坚持。非说戒相为受戒也。以此
證知。须前作羯磨。方得授戒。而璎珞梵网无
羯磨者。或可前略。或可教门不定。适时而
用。问。菩萨戒师。为用在家人。为用出家人。
答。通于道俗。璎珞经云。夫妻六亲。得互为师
也。问。第三于佛像前受戒。若无佛像。得自誓
受不。答。依普贤观经。但虚心奉请释迦为和
上。文殊为阇梨。弥勒为教授师。一切佛为尊
證。一切菩萨为同学。不论有像无像也。问。何
故戒法一种。要须受耶。答。欲显恶可顿止。以
戒是止恶为宗。故有受法。以要期顿发故也。
善难并生。馀行皆是修善为宗。故无受法。以
渐生故也。问。若恶可顿止。善不可顿生者。亦
应惑可顿灭。解不可顿生。答。戒是止相。其相
即静。故常有戒法。恶有顿止之义。馀善是动
相。修习方生。不可一时并修诸善。灭惑生解。
并是行善。故与此非类。问。自誓发戒。与从师
发戒何异。答。若从戒师作法成时。则一时俱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1a 页 T37-0021.png
发。今既心发口言。随发随生。非一时。问。授
戒受戒。得何功德。答。璎珞经云。若能教一人
出家授菩萨戒。胜造八万四千塔。其受戒者。
堕在菩萨之数。超过三劫生死之苦。问。受戒而犯。何如不受不犯。答。璎珞云。有戒而犯。胜无戒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问。五戒有受一分。乃至具足受五。菩萨戒云何。答。璎珞云。十重戒中有受一分名一分菩萨。乃至二分三分。若受十分名具足受戒。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八万四千威仪戒。尽名为轻。有犯得使悔过。对冠注曰首手古多通用,手=首ィ【原】手冠注曰首手古多通用便灭。第四戒体相门。毗昙以色聚为体。成手便灭。第四戒
体相门。毗昙以色聚为体。成实用非色非心
为体。譬喻部以心为体。璎珞云。一切菩萨凡
圣戒。尽以心为体。心若尽者戒则尽。心无尽
故戒无尽。故六道得受戒。但解语而受得不
失。若依璎珞别明三戒体者。摄律仪戒。谓十
波罗密摄众生戒。谓慈悲喜舍。摄善法戒。所
谓八万四千法门。此以四等为化他。故是摄
众生戒。十度是自行。故取为摄律仪。摄善法
通自他。故取八万四千法门为摄善法也。第
五戒所对治门。大宗此三种戒。则无恶不止。
无善不行。无人不度。则五住地惑。通是所治
也。然戒法以止善为体。止弃物之恶。为摄众
生戒。止不修行之恶。为摄善法戒。除此二外。
止起恶之心。为摄律仪。故三戒别治三惑也。
又此三戒。行二乘三戒恶。摄律仪者遍防
三业罪非。行二乘但防身口。摄众生者。不
弃物之心。行二乘独善之行。摄善法者。誓
行众善。行二乘偏近小行。第六作无作门。一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1b 页 T37-0021.png
云单用作善为体。二单用无作善为体。三合
用作无作善为体然此三戒并有作无作。作
即誓心。无作即是从心生戒远至菩提。小乘
正以无作为体。作心罗难恒。大士即两取
也。若尸罗与波若合用。则以心戒为本。常
有心。则无作常生。第七通别门。通而为论。悉
是摄律仪戒。皆有被物之用。通是摄众生戒。
地持云。律仪悉总三聚戒。通名律仪。于律
仪中分出馀二聚。馀残戒者是律仪。律仪既
通。馀二亦通。但约立意不同。故分为三。第
八次第门。璎珞经。前明摄善。次明摄生。后明
律仪。又初明无恶不息。次明无善不行。后明
无人不度。今文明三戒次第者。前要须自行
息恶。故第一明摄律仪。然后方能及他。故第
二明摄众生。自行化他必须生善。通自行他
化故明摄善法也。第九因果门。依摄大乘论。
三戒为三德因。息一切恶为断德因。修一切
善为智德因。度一切众生为恩德因。初一累
无不寂。次一德无不圆。谓自成佛也。恩德亦
令众生具得二事。则他成佛也。故受此三戒。
若自若他一切成佛。即是不可思议广大之
义。第十大小门。小乘无重受。大乘有重受。小
乘有舍戒。大乘无舍戒。小乘有简众。大乘
无简众。故奴婢畜生解佛语者。皆得受戒。小
乘二师十师二十师。大乘唯一师。小乘防二
业。大乘防三业。小乘尽一形。大乘至佛果。小
乘随犯渐制。大乘未犯顿制。小乘戒有定
数。如从十戒乃至五百。大乘不定。或六重。或
八重。二十八轻。或四十二种。或十重四十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1c 页 T37-0021.png
八轻。涅槃疏内具会其同异也。就文为三。第
一经家叙列受戒之仪。第二正受戒。第三请
證除疑。初是受戒前方便。次正受戒。后是方
便。摄三为二。初两正明受戒。后一明受之意。
菩萨所以受戒者。为欲止谤除疑。令尊人重
道。然后始得开宗授法。尔时胜鬘闻授记已。
此领前记也。恭敬而立者。正叙授戒之仪。
佛处空。胜鬘在地。欲使空地言交。受法仪
便。是故立也。又胜鬘礼佛。请佛摄受。佛即授
记。故闻记欢喜。恭敬而立。非欲立而受戒也。
又佛前授记。闻记欢喜。将欲受戒。更整容
仪。尽于处悟。为受戒方便。是故立。或言
立是将行之貌。胜鬘将欲受行戒法。是故而
立。受十受者。上之受字。明内心能受。下之受
字。明戒是所受法。为行者预纳。故称为受。
又要心摄持故名受。十是圆数之名。菩萨戒
法长而且广。是故称大。世尊我从今日下。第
二明正受戒。释此不同。凡有五师。昙林云。自
此章为十大愿。然下别有三愿一愿。故不同
此释。馥师云。前五为止恶。后五为生善。不分
三戒。第三师云。初戒是总。谓总要心发戒。总
出所防。从第二已去。谓别要心发戒。别出所
防。第四师云。前九受世教戒。后一得正法戒。
随事防禁。名受世教戒。證实离过。名得正法
戒。前九中。初一受律仪。中四受摄善法。后四
受摄众生。第五师云。初五摄律仪。中四摄众
生。后一摄善法。此五随人取舍。但今用第五
师释也。问。何以得知初是摄律仪。答。初五并
明息恶。故是摄律仪。五为二。前一总明息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2a 页 T37-0022.png
恶。于所受戒不起犯心者。若从来已曾受五
戒八戒等。今于佛前自誓于所受戒不起犯
心。又昔受但防七支。不防意地。今欲遍心。故
不起犯心。若从来未曾受戒。今自誓于所受
戒不起犯心。即是受戒。亦即是得戒。亦即
是持戒。于所受戒者得戒有二。一从受得。
是所受戒。二非受得。谓定共道共戒也。今是
受戒。谓息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生。不起
犯心者。不起不息恶心。不修善心。不度生心
也。故即是受三得三及持三也。又戒法有二。
一受。二持。但受易而持难。故前明难必得其
易又本为持故受。故持为受本。故前明于持
也。又持必得戒。受未必得。又恐物谓胜鬘是
深宫之女。一时勇猛能受。未必始终常持。是
故今前明能持即是受也。一一戒中有三句。
初言世尊者。请佛證也。又佛是发戒之缘。故
对佛也。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下。第二出受戒
时节。今日。明持戒始也。乃至菩提。明持戒终
也。无臂林云。梵本言菩提缦莚罗。此云道场。
又为对于二乘尽形。故明时长也。于所受戒。
第三明受戒。前辨时长。今明防广。并是异
二乘也。大品云。有身口意。即是菩萨粗业。亦
是犯戒。今知三业无生。故犯心不起。显胜
鬘位高也。世尊我从今日。第二四戒。别防四
恶。今是不慢戒。止于慢恶。师父为尊。兄姊为
长又但今年高德胜。便是尊长也。慢譬高山。
法水不住。是故于尊不起慢者。敬事尊长心
不慢故。尊长便得如法教授。具如戒中说。
人坐比丘立。不得为说法者也。第三于诸众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2b 页 T37-0022.png
生不起瞋心。亦得前于上不慢。此于下不瞋。
又前别明于上不慢。今总辨于诸众生不起
瞋心。此总别互得通二文也。菩萨以化物为
首。若起瞋心。则于物隔碍。是故除之。问。于
诸众生不起恚心者。此是何心。答。是慈悲心。
以于众生起恚心者无慈故。以不瞋善根。是
慈悲体故。金刚仙论师解四无量。言慈悲心
体者。不瞋善根。是以对治瞋法故。问。慈悲治
何等瞋。答。可瞋处瞋。以慈治。不可瞋处瞋。
以悲治。又治杀众生心为慈。治打众生心名
悲。又涅槃经云。瞋有二种。一上。二中。修慈
断上。修悲断中。又瞋有二。一有因缘。二无因
缘。慈心者断有因缘。悲心者断无因缘。有论
师云。修慈为除众生瞋觉。修悲为除众生恼
觉。第四于他色身及外众具不起嫉心者。谓
是喜无量。嫉妒他者。心无喜爱。故知不嫉
是喜心也。色身。谓内之好报。及外之妙果。夫
为菩萨本应与物内外好果。而今他自得之。
应生庆悦。岂更起于嫉心。第五戒于内外法
不起悭心者。林公云。自财为内。他财为外。
梵本云尔。有人言。内谓己身。外谓妻子财物。
菩萨发愿。为众生故。受身及妻子财物。今众
生来取内外之物。则会菩萨。林公云。不起悭
心。是舍无量。金刚仙论师解云。舍心体者谓
无贪善根。问。舍心治贪。不净观治贪。此有何
异。答。色贪不净能治。淫贪舍心能治。此中明
悭心不能舍。贪心亦不能舍。是故能舍必破
悭贪。经论说四无量不同。或言大悲拔苦。大
慈与乐。喜心庆前脱苦得乐。见前人脱苦得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2c 页 T37-0022.png
乐其心放舍。今摄此四或为两双詺之。谓敬
上不慢。悲下不瞋。于他不嫉。于自不悭也。问。
何故本命初即明不慢。答。胜鬘现居高位。多
生慢心。前明不慢。故外书云在上不憍也。既
于上不慢。恐于下起瞋。故明不瞋。又慢则不
受他化。则自不成佛。瞋则不化于他则他。不
成佛。过之大矣。故命初辨之。问。何故于慢瞋后辨不悭嫉。答。前二为使。后两为缠。使
重缠轻。故前离于重。后息于轻。则众恶都寂。
问。缠既有十。何故偏明离二。答。嫉是下贱之
因。悭是贫穷之业。大士方欲为尊为导。宜应
离之。又悭则不施他财。嫉则忌他得乐。个是
障慈之本。故偏明离。又修罗则悭色嫉味。天
主则悭味嫉色。故九结因之以成。菩萨对此
偏言离也。问。第一戒既是总。何故别明不慢
不瞋不嫉不悭四种戒耶。答。有人言。此四重
故。地持论中说此四种为波罗夷。地持论明
四法。第四是痴心。即是今文之第一慢也。今
之第二。当地持中之第三。即是瞋心。今之第
三。当地持中第一贪心。今之第四。当地持中
第二悭吝心。故偏说四也。世尊我从今日乃
至菩提不自为已聚畜财物。此下第二明有四
戒。谓摄众生戒也。所言四戒者。第一戒别明
以财摄众生。第二戒通明四摄法摄取众生。第
三戒拔众生现世苦果。第四戒断众生苦因。
四戒两双。初二止自为之恶。后二止弃他之
恶。初二止自为恶者。一明不自为受乐果。次
明不自为行乐因。后二止弃他之恶者。初明
不弃物更受苦果。后明不弃物行苦因。此四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3a 页 T37-0023.png
摄生义尽。初文为二。第一明不自为己聚畜
财物。凡有所受下。第二明为救众生。问。菩萨
何故不为身畜财。答。为身畜财。但身自得乐。
为他畜财。则与一切乐。又为自畜财。则豪
善不生。为他畜财。则恒发无作。又为身畜财。
则属五家。为他畜财。则属自己。又为身畜
财。不得常财。为他畜财。自得常财。又为己畜
财。则长悭贪。为他畜财。则知足少欲。胜鬘受
此一戒。令我等学之。愿一切人畜一豪财。不
隔三宝。无碍四生。又为他畜财。不说净不犯
长物罪。第二戒中亦开为二。初明不自为己
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下。第二为一切众生
行四摄法。问。行四摄法本是为他。云何言不
自为己行四摄耶。答。自有菩萨虽行四摄。以
摄善归己。是故今明为他行摄。则摄善与他。
又四摄摄他。即似如贪他属己。是故明不
自为己。问。前已明布施。与今四摄中施何异。
答。上别明布施。今通辨四摄。又上直明布施。
救其交切之苦。四摄中施。摄令住理。是故为
异也。以不染爱心者。凡行四摄。摄取众生。多
起爱心。令知能摄所摄皆空。故不起染爱
也。无厌足心者。从今时至后际。常行四摄。故
无厌足也。无碍心者。行四摄时。怨亲平等也。
又不染爱者。行四摄时。于亲人不起染也。无
厌足者。于中人无懈怠也。无碍心者。于怨憎
人无隔碍也。离此三种。故能摄受四生也。世
尊我从今日若见孤独下。此第三拔众生苦
前明有苦。次辨拔苦。无父曰孤。老人无侍
曰独。重牢曰幽。谓深远无人处也。枷锁称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3b 页 T37-0023.png
系患之轻者曰疾。重者称病。不安曰危。障碍
为难。数穷称困。逼恼名苦。亦得以为五双。孤
独一双。据无眷属。幽系一双。约罪轻重。疾
病一双。据其差甚。危难一双。就其自他。困
苦一双。据其内外。经本不同。或云厄难。或
云危难。馥法师云。对下安隐。应云危难。对
下饶益。应云厄难。则二义俱通。但厄是灾厄。
危是危亡。此二皆是障难也。终不暂舍者。上
来叙苦。今欲拔苦。初明不舍苦。必欲安隐。
正明拔苦。安隐者。安隐上五双众生也。无二
亲者。为作父母。无侍者。为作儿息。乃至困苦
者。令得安乐。以义饶益者道理。非唯损彼
而益此也。又安隐者。与出世乐因。饶益。与其
出世乐果。脱苦已后。任其所从。不相妨碍。故
名然后乃舍也。世尊我从今日。第四拔苦因。
或亦前是拔现苦。今是拔当苦也。今总释四
戒。虽有四戒。不出慈悲。前两戒大慈与乐。后
两戒大悲拔苦。与乐中。初一与现乐。次一与
未来乐。又初一与世乐。次一与出世乐。又初
一与乐果。后一与乐因。大悲戒中亦二。初一
拔现苦。后一拔当苦。又初一拔苦果。后一拔
苦因。又初一别拔人间苦。后一总拔一切众
生苦。故下折伏摄受。明世出世利。故知遍拔
一切苦。又初一拔其轻苦。后一拔其重苦。又
初一拔其少时之苦。后一拔其长时之苦。就
文为三。第一叙恶因众略生明不舍。第二广
明不舍。第三释不舍意。捕鸟故名为捕。养猪
羊鸡牛。称之为养。馀屠杀等。事别非一。不可
具举。是故总言诸恶律仪也。以罪众生。各有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3c 页 T37-0023.png
律仪戒。品类不同。故言诸恶律仪又解恶法
名律。无作之罪。合此律仪式。故称为仪也。律
仪多少。经论不同。依涅槃经说有十六。牛。
羊。猪。鸡。为利故养。肥已转卖。即以为四。
利故买。买已屠杀。复以为四。通前为八。捕鱼
为九。捕鸟为十。猎师十一。劫盗十二。魁脍十
三。两舌十四。狱卒十五。咒龙十六也。依杂心
论说有十二。屠羊为一。养猪为二。养鸡为三。
捕鱼为四。捕鸟为五。猎师为六。作贼为七。魁
脍为八。守狱为九。咒龙为十。此十与前涅槃
经同。屠犬十一。伺猎十二。此异前。此十二
与涅槃所说有同异者有六。彼此是一。名字
少异。一捕鸟。二捕鱼。三作贼。四屠脍。五守
狱。六咒龙也。屠羊养鸡猪等。杂心中合之
为三。涅槃中说之为八。猎师伺猎。杂心中
说之为二。涅槃合之为一。是等彼此离合互
异。杂心中屠犬。涅槃中略无。涅槃中养牛
羊二种及两舌。杂心中略无。是等彼此有无
互异也。如涅槃中十六。略为四不善律仪摄。
劫盗一种。即是劫盗。两舌是两舌。即是有
绮语。馀者是杀业。若通取咒龙。亦得名绮
语。但多取咒龙为杀方便也。杂心中十二。略
为二不善律仪摄。作贼一种。是盗不善。自馀
是杀不善。此等犹自狭于成实身口七不善
律仪也。问几捕。几养。几非捕养。答。捕鸟捕
鱼猎师是捕摄。养猪羊牛鸡是养。馀非捕养。
正作恶因。未肯受化。始终须拔。故云终不舍
置也。我得力时下。第二广明不舍。即是正断
恶因也。力有二种。一者势力。二者道力。势力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4a 页 T37-0024.png
者。菩萨或时受于王位。能遮断之。或作天龙
神鬼。令其舍离恶业。道力者。菩萨以道德之
力。现通变化。断其恶业。问。前救苦中何故
不尔。答。拔苦理亦须力。但今为明拔苦与乐。
人皆乐从。不须强力。降恶就善。违情难化。人
多不从。故求强力。于彼彼处者。所作恶者非
一。故称彼彼。刚强应伏。伏令离恶。柔软应
摄。摄令住善。故名折伏摄受也。何以故下。第
三释折伏摄受之意。何以故者。即是问也。问
意云菩萨。但应摄受。何故复行折伏。又问意者。菩萨何故行折伏摄受二种事耶。以折
伏摄受令法久住者。此下即是答也。凡有二
益。一令众生得世间益。二令众生得出世益。
一一中有二句。初二句。第一令法久住。即是
上弘大法。天人充满。恶道减少。下益众生。
使其改恶修善。修善故天人充满。改恶故恶
道减少。于如来所转法轮。第二得出世益亦
二。初明佛转法轮。即是上弘大法也。如来所
以不出世不转法轮者。良由众生无善感佛。
众生若改恶修善。便感佛出世转法轮也。转
法轮者。谓知苦断集證灭修道。而得随转
者。佛今已解化于前人。前人依佛教修行。
亦得见苦断集證灭修道。故言随转也。次合
四句为三。一正明法久住。二正益人天。三终
致出世。由行恶犯戒。则正法毁灭。恶道增长。
障生无漏。令断其恶。故法得久住。天人增长。
终置圣果也。见是利故者。见众生得世利出
世利。是故行折伏摄受事也。世尊我从今日
下。释此一戒不同。有人言。十戒为二。前九受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4b 页 T37-0024.png
世教戒。第十受正法戒。今明摄善法戒。然摄
善即是正法。摄善之外无别正法。故三戒摄
一切戒尽也。就文为二。第一正明戒体。第二
解释。初言摄受正法终不忘失。有人言。正法
者。即六度行也。摄者。摄六度也。故言摄受正
法者。只以摄受正法不忘失故。六度便得成
也。有人言。诸法实相理。名为正法。證法在
心。名为摄受。一證常然。名不忘失。然正法语
通。若理若行皆是正法。故备取此二现于后
文。问。忘失是何惑耶。答。忘失是无明独一痴
使也。何以故下。第二解释。此中应有问答。何
以故。即是问也。问意云不摄受正法。此有何
失。摄有何利。而言不得忘失。忘失正法者下。
第二答也。就文为二。初明忘失之损。次辨不
忘之益。损中又二。前别明损。后总结也。就别
明失凡有二。一者。从初至摄受正法欲。明忘
正法则退圣。随所乐入下。第二明不得越
凡。初又二。第一明失乘三义。第二明失乘两
欲。失乘三义者。乘有三种。谓乘性乘随乘得。
忘失正法者。谓失乘性。乘性即是实相理。忘
失正法则忘失大乘者。第二明失乘得。乘得
即是乘果。乘由实相理成。既忘失实相。则忘
失大乘也。忘大乘则忘诸波罗蜜者。第三忘
失乘随。乘随谓因也。以随顺实相以修诸度。
故以诸度故名曰乘随。问。此释出何文。答。
龙树十二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
达是义。则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
碍。大分深义。所谓空也。所谓乘性。通达是
义。则通达大乘。即是乘得。具足六波罗蜜。即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4c 页 T37-0024.png
是乘随也。彼论与此经文义全同。忘波罗蜜
者则不欲大乘者。上来明忘正法失于乘三。
今明失于两欲。初辨忘失六度之因。则于佛
果大乘无欲乐心也。若菩萨不决定大乘者。
决定谓信也。不决定。明于大乘无信。既于大
乘无信。则于实相正法之理无欲乐心也。前
明于佛果无欲。后明于理无欲。佛果望理。由
理果成。故理为本。以果为末。故无本末二欲
也。若欲于佛果。则欲于正法。若不欲于佛果。
则不欲于正法。故文相接也。若约位论者。忘
失大乘。谓忘失佛果。忘失诸一切波罗蜜。
则忘失十地。于大乘不欲。则无内凡三十心。
于正法不欲。则无外凡十信。此四摄一切位
尽。从本以至末也。此四位得成者。初正法
实相观明晦。故有四种阶位。故忘失正法。失
此四位。后摄受正法中亦明四位。谓广大无
量。得一切佛法。八万四千。今之四位。即是后
四中。则是无量及得一切佛法之二位也。今
之大乘。即是后得一切佛法。今之波罗蜜及
二欲。此三位并摄入后之无量。后但明二者。
无量谓因。得一切佛法谓果。但明因果二义。
故今三位属因。一位属果。今欲广忘失之果
过。故开为四。后欲明因果之义。故合之为
二。至后当显。随所乐入下。上辨明忘正法故
退圣。此明忘正法故不得越凡。既于实相之
理无欲乐心。则随虚妄所乐便入三有。故永
不得越凡。有人言。就位释之。凡有六阶。从
上向下次第论忘失。忘失正法者则忘大乘。
是第一阶。谓失佛果。诸佛得果大人所乘。故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5a 页 T37-0025.png
云大乘。乘依理成。理是正法。故不成彼乘。是
以言忘。忘大乘者则忘波罗蜜。是第二阶。失
十地行。十地所行名波罗蜜。忘正法者。非直
失彼佛果大乘。亦失十地波罗蜜行。波罗蜜
义后当释之。忘波罗蜜者则不欲大乘。是第
三阶。失初地心。初地发心求佛大乘。名欲大
乘。忘正法者。非直失波罗蜜行。亦失初地欲
大乘心。不决定大乘。则不能得摄正法欲。是
第四阶。失解行心。不决大乘。犹前文中不
欲大乘。欲于大乘。决定趣向。故名决定。解行
发心。求初地上摄受正法。名摄正法欲。忘正
法者。非直失彼初地之中决定欲心。亦失解
行摄正法欲。则不能得随所乐入者。是第五
阶。失种性心。前一不能。括通此句。乐入。犹
前摄正法欲。前正法欲。于初地上摄受正法。
愿乐趣入。故名乐入。种入种性所行。随彼
乐入。名随乐入。忘正法者。非直失前解行
地中摄正法欲。亦失种性随乐入行也。永不
堪任越凡夫。是第六阶。失种性前善趣行
心。善趣位中修习净信。能越凡地。忘正法者。
非直失前种性随乐。亦失善趣。故不堪忍
越凡夫地。良由诸行皆依理成。故忘理者。诸
行皆失。此皆应得不得名失也。我见如是下。
上来第一别明过失。今第二总结也。又见未
来下。上第一明忘失正法之损。今第二明不
忘之益。而言未来者。若据胜鬘一人。据今受
时为现在。说后时为未来。若就二人。胜鬘
为现在。胜鬘已后为未来。摄受正法菩萨者。
出未来證理之人也。无量福利者。还翻上失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5b 页 T37-0025.png
也。此受十大受者。结归大宗也。菩萨摩诃萨
义。如法华疏释。得实慧故名菩萨。得方便慧
名摩诃萨。又得般若故名为菩萨。得大悲故
名摩诃萨。又具智慧故名为菩萨。具福德故
名摩诃萨。声闻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缘
觉中根。从义立名。缘者十二因缘名为义。菩
萨上根。从果立名。菩提者无学果智也。求
此果智。故名菩萨。声闻一超。但能超凡。故受
一名。菩萨二超。故有二名。菩萨者超凡也。摩
诃萨者超圣也。所谓有大心大行大愿。故名
摩诃萨。法主世尊现为我證下。第三请證除
疑。就文为二。初明请證。次辨除疑。所以须请
證者。十戒难行。恐胜鬘有言无事。是故请證。
佛既现前證我。必能行此十事。即是如说而
行。凡有二句。初明佛亲现前。简非隔世。则对
面前故名为现。唯佛世尊下第二句正请。明
佛内心现知證法。自有对面。未必现知。今
对佛面。佛复现知。而诸众生下。第二除疑。
就文亦二。初明除疑请瑞。第二明大众疑除
欢喜发愿。就初又二。前明生疑。次辨除疑请
瑞。而诸众生者。辨所为之人也。善根微薄者。
显须为所以。亦是起疑之因也。或起疑网
者。正明生疑。薄善则疑。厚善不疑。所以称
或。以十大受极难度故者。上明起疑之因。今
明起疑之缘。即释生疑也。度谓究竟。恐胜鬘
但有十受之初言。未能究竟到度彼岸。是故
疑也。故俗书云。靡不有初。鲜剋有终。彼或长
夜非义饶益下。出生疑之过也。非义饶益。谓
失现在善法利也。不得安乐者。疑既在心。或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5c 页 T37-0025.png
当起谤。则未来受苦。故云不得安乐也。又非
义饶益者有苦。不得安乐者无乐也。为安
彼故下。第二断疑请瑞。前请瑞。问。何故偏请
华及音声。答。华令彼见。声使其闻。问。佛何
故不自发言印證。答。不须佛言。空自声出。如
自所誓。则取信为易也。又佛若发言。谓是
人情。是故默證。正明感瑞。彼见妙华下。第二
睹瑞疑除欢喜发愿。初明发愿。世尊悉记下。
明佛记其所愿也。尔时胜鬘下。十五章二章
已竟。今第三次明三大愿章。可作七门释之。
一来意门。第一叹如来真实义功德。此善必种至菩提。故佛为授记。如来既记。果在未来。
此果非行不剋。故第二胜鬘对佛自誓受十
大受。明修取果之因。因义虽多。不出止行两
善。受十大受。即是止善。今发大愿。此明行
善。问。三种戒中。初止一切恶。可是止善。第
二修一切善。第三度一切生。云何亦是止善。
答。第二戒止不修一切善之恶。第三戒止不
度一切众生恶。故三戒并用止善为体。问。上
亦有作义。云何判为止善耶。答。虽有作义。
而意为止不作之失。故止门所摄。又求于佛
果不出行愿。就行愿门相对者。上十大受名
为行门。今三大愿即是愿门。又十受事难。誓
期遐远。要须以大愿故扶持。故次十受而明
三愿。又若作分外内义。上来明内分之行。
今明分外之行。以明自誓受戒。是分内行。愿
者求分外之事。未得者愿得之。问。上云我从
今日乃至菩提。岂非分外胜进行耶。答。凡受
三种戒。一切人皆得。此三戒在心。而发愿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6a 页 T37-0026.png
要求。未得之事令得。故愿是分外胜进解也。
若文钩锁相生者。上第十受。明摄受正法终
不忘失。是故今发愿。愿得正法智。乃至守护
正法也。又前云令法种增长。上十受及以三
愿。即是法种增长之事。第二释名门者。名
一切愿摄大愿章。好体应云三大愿摄一切愿
也。于出世道悕求名愿。亦是期心名愿。故地
论云。愿者发心期大菩提故也。此愿义广。故
称为大。此三大愿。总收一切诸愿。故言摄大
愿也。又此三愿能得大果。能大利益。又是大
人所发。故名为大。问。愿之与誓有何同异。
答。亦同亦异。同者。如智之与慧。眼之与目。
异者。以即事而行为誓。如十受等。要期未得
为愿。第三体相门者。正以菩提心为愿体。如
法华云。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以愿得一切
智。故名一切智愿是菩提心。又地论云。愿
善决定者。初地中说发菩提心。即是本分中
愿。应知也。第四相摄门者。初一愿自行。成上
摄律仪戒。第二外化愿。成上摄众生戒。第三
护法愿。成上摄善法戒也。第五与十愿同异
门者。第一愿。是十愿中第二愿摄。第二愿。
是十愿中增长众生心行愿摄。第三愿。非实
愿境界摄。须检十地十愿文也。第六自他门
者。若论愿意。唯他非自。故此经云。以此实愿
安慰无量众生。若以境别心。初一后一是自
利愿。第二是利他愿。又前二显正愿。后一
摧邪愿也。第七论位门者。有人言。初二愿境
通于上下。第三愿境始从初地乃至金刚。若
论愿心是地前也。就文有二。第一胜鬘发三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6b 页 T37-0026.png
大愿。二如来述赞。前发三愿。即是大愿。后佛
述赞。明此三愿广摄多愿。即是大愿摄一切
义。初中胜鬘复于佛前发三愿者。经家总举
也。言尔时者。发愿时也。胜鬘者。举发愿人
也。所言复者。前已辨行。今更明愿。所以言复
也。于佛前者。发愿处也。发三愿者。正举愿心
也。汎解发义有其四种。一前未生心。今忽起
意。是故言发。二前已生心。今彰在口。所以言
发。三先有愿心。今起行意。是以言发也。四先
修行心。今始得證。是以言发。今此发者。就初
言耳。胜鬘现在初起要期。名发三愿。作是言
下。寄言显心。别明三愿。即是第二彰口名发。
以此实愿安慰下。此明愿心所为。菩萨所以
兴愿者。为欲安慰众生故也。众生既处生死。
无归无救。常有恐怖。今以大愿摄受安慰。
问。前受戒初通明不起犯戒之心。故则为一
受。今总明安慰。何故不总为一类。答。亦得
相类。但今安慰明发愿意。未正明发愿。即指
下三愿以为安慰。不别为一愿也。问。受既有
十。愿何故但三。答。互相类。止亦得三。即上
三止。息恶。修善。度人。愿亦得十。如愿止一
切恶。乃至不忘失正法。但受别明一一止恶。
故数满为十。愿是总相说罗。故但为三
也。此愿必有行来应之。故名为实愿也。又
真实心起愿。故名实愿。又此愿实能利物。故
名为实。又以此愿实能得果。故名为实。以此
善根。于一切生得正法智。正明愿体也。指前
叹佛归依受戒。用前实愿安慰众生善根。得
正法智慧。故言以此善根也。三愿者。初名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6c 页 T37-0026.png
求正法智愿。第二名说智愿。第三名护法愿。
言于一切生者。下谓未来一切受生身也。上
明乃至菩提。今云生处。互举也。佛无生处。今
约菩萨云生处也。正法智者。下有人言即六
度智也。所言正者。此中论境不出有无。智不
出权实。五度是缘有之心。波若是缘无之心。
如有解有。如无解无。于正法道理中生。故言
正法智也。有人言。正法智者。谓證真如慧此
单取空智。隔凡成圣。导远众行。以空理为
正法愿智此。又释。以同归之解为正法智。
三乘为方便。以一乘为正法。解一乘为正
法智。又释。取解常住法为正法智。后二是
成论师释也。今明正法者。不可说其权实及
以境智。如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
一切趣非趣。悉皆寂灭相。当知内外并实。
缘观俱寂。不知何以目之。故强叹为正法智
也。我得正法智已下第二名说智愿。得如实
悟。还为众生如实说也。前是智慧心。后是大
悲心。又前是智慧心。今是功德心。又前是自
觉。后是觉他。又前是如说行。后是如行说
也又佛敕弟子常行二事。一圣默然。二圣说
法。前是圣默愿。后是圣说法愿。问。此正法
智。起自何位。为物说耶。答。菩萨从初发心自
学此智。得在初地。究竟在佛。为众生说亦复
如是。今初发心。即学此智。得在初地。究竟
在佛地也。我于摄受下。第三大愿。有人言。然
此非是用身命财布施。名之为舍。證实离相。
得净法身。舍离无常身命财等。故名为舍。
与涅槃经中。破坏一切诸结烦恼及诸魔性。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7a 页 T37-0027.png
然后要于大般涅槃放舍身命同也。护持正
法者。上明舍身命财。求所离欲。舍无常身命
财。此明求所得。非谓降伏恶人。兴通圣教。
名为护法。盖乃證法在已不失。名为护法
矣。今谓经文及古旧意不同。此经正明舍
身命财。弘通大法。谓护法愿也。或有众生须
舍命得正法智。或舍二或舍三。而得正法智。
问。初是自行愿。次是化他愿。今第三是何
愿耶。答。通自行化他也。以护持正法得金刚
身。欲自得金刚身。亦须护法。令他得金刚身。
亦须护法。故通自他也。又护法正成化他
之行。以天魔外道学三乘及有所得人。欲坏
正法。正法不宣。众生便不得闻而生智慧。故
须摧邪显正。众生使闻生法智也。所以护法
属化他行。问。三愿是四无碍中备几无碍。答。
前一愿是法义二无碍。以识正法名为正法
义。故名正法智。第二是后二无碍。无厌心是
乐说无碍。为众生说是辞无碍。第二有四。一
法。二譬。如是菩萨下。第三合譬。此三大愿
者。第四如来叹印。所以叹印者。一合理。二
称物机。三可圣意。又上受十大受。空中有于
瑞證。以释物疑。今乃无瑞證。正为大圣印
述。即知其愿不虚。令人信受。又欲使一切众
生。同此胜鬘发此三愿。故须叹述也。又胜
鬘虽发三愿而不明大义。佛述中举圣。即是
释其大义也。
胜鬘宝窟卷上(之末)
雕胜鬘宝窟叙¶ 第 27b 页 T37-00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