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无量寿经序¶ 第 233b 页
无量寿经序¶ 第 233b 页
No. 1752 [cf. No. 365]
*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绝净秽
之域。至妙之门非百是所是。亦非百非所非。
真虚之道非有心之所托。亦非无心之所会。
非能非所。是秽亦净。以不二而二。有本迹之
称。存净秽之教。此是随缘之意应物之门。缘
既有多种教亦恒沙莫算。身复非一土有胜
劣不同。或现秽质令生厌心。或示净处使修
无量寿经序¶ 第 233c 页 T37-0233.png
胜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恶缘厌累苦之世
欣胜乐之地。由是佛现金台示十方界净妙
之国。令此今缘撰取所乐。夫人情感安养极
乐。如来广说净土依正胜果正业妙因。故此
经以不二为体。若存胡音云佛陀槃遮阿梨
耶阿弥陀佛陀修多罗。此云觉者说观无量
寿觉者经。胡汉两存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
经。
观无量寿经义疏
六门明义 序王第一 简名第二 辨宗体
第三 论因果第四 明净土第五 论缘起
第六
第一序王如前。第二简名义。此经题目凡有
四阶。第一佛说。第二观。第三无量寿佛。第
四经约此四阶以三双明义。能说所说为第
一双。佛说是能说观下是所说。所说中能
观所观为第二双。观是能观无量下是所观
理境。所观理境中能诠所诠为第三双。无量
寿佛是所诠理境。经是能诠教。此四阶三双
无为法中明差别。如虚空丈尺。诸馀放此。佛
是能说者大论云。说法有五人一佛二弟子
三诸天四化人五仙人。此经是佛金口所吐
故云佛说。胡汉具云佛说。佛陀此云觉者。以
自觉觉他觉道满足故云觉者。自觉对凡夫
觉他对二乘。觉道满足对菩萨。说者胡云槃
遮此云说。说是吐教彰理名之为说。略论佛
欣胜乐之地。由是佛现金台示十方界净妙
之国。令此今缘撰取所乐。夫人情感安养极
乐。如来广说净土依正胜果正业妙因。故此
经以不二为体。若存胡音云佛陀槃遮阿梨
耶阿弥陀佛陀修多罗。此云觉者说观无量
寿觉者经。胡汉两存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
经。
观无量寿经义疏
六门明义 序王第一 简名第二 辨宗体
第三 论因果第四 明净土第五 论缘起
第六
第一序王如前。第二简名义。此经题目凡有
四阶。第一佛说。第二观。第三无量寿佛。第
四经约此四阶以三双明义。能说所说为第
一双。佛说是能说观下是所说。所说中能
观所观为第二双。观是能观无量下是所观
理境。所观理境中能诠所诠为第三双。无量
寿佛是所诠理境。经是能诠教。此四阶三双
无为法中明差别。如虚空丈尺。诸馀放此。佛
是能说者大论云。说法有五人一佛二弟子
三诸天四化人五仙人。此经是佛金口所吐
故云佛说。胡汉具云佛说。佛陀此云觉者。以
自觉觉他觉道满足故云觉者。自觉对凡夫
觉他对二乘。觉道满足对菩萨。说者胡云槃
遮此云说。说是吐教彰理名之为说。略论佛
无量寿经序¶ 第 234a 页 T37-0234.png
义凡有三种。一正法佛二修成佛三应化佛。
故七卷金光明经云。三身谓法身报身应身。
般若论云法佛报佛化佛。就此三佛差别无
差别有说不说。若论法佛本无相何说不说。
修成佛无声亦无说义。应化不真复无说法。
而复得言三佛说法。以不声声是法佛说。何
者不声声。是法佛说不声即是。法佛岂有音
声之外别有法佛。故音声即不音声。不音声
者即音声。故法佛说。修成佛说者应化色声
是修成佛用故云说。化佛说者化是音声有
诠辨之用故云化佛说。开避无差别差别论
之。法修二佛一往不说。何者二佛非色声之
相故云不说。问他云报佛为地上菩萨说法。
化佛为地前菩萨说法。所云报佛岂非修成
耶。而今云修成佛不说何耶。答有二解。一云
报佛是修成佛为地上说法。二云为地上说
法之报佛然应化为报。非修成妙觉之报。此
是化中之细耳。化佛说者化是随缘之迹。故
察缘吐教名为化说。观下是所说。就此所说
有能观所观。为第二双。胡云阿耶罗此云观。
观是观见亦是观行亦是观察。观有三种。一
观实相法身。二观修成法身。三观化身。观实
相者体无二相。是不二正观。谓平等境智义。
故此经云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大
品经云。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起。法华经云。
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也。所言大事者般
若佛性不二正观说。故净名经云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观修成法身者观修成佛。研修妙
行行满剋成妙觉报佛。故此经云是心作佛。
故七卷金光明经云。三身谓法身报身应身。
般若论云法佛报佛化佛。就此三佛差别无
差别有说不说。若论法佛本无相何说不说。
修成佛无声亦无说义。应化不真复无说法。
而复得言三佛说法。以不声声是法佛说。何
者不声声。是法佛说不声即是。法佛岂有音
声之外别有法佛。故音声即不音声。不音声
者即音声。故法佛说。修成佛说者应化色声
是修成佛用故云说。化佛说者化是音声有
诠辨之用故云化佛说。开避无差别差别论
之。法修二佛一往不说。何者二佛非色声之
相故云不说。问他云报佛为地上菩萨说法。
化佛为地前菩萨说法。所云报佛岂非修成
耶。而今云修成佛不说何耶。答有二解。一云
报佛是修成佛为地上说法。二云为地上说
法之报佛然应化为报。非修成妙觉之报。此
是化中之细耳。化佛说者化是随缘之迹。故
察缘吐教名为化说。观下是所说。就此所说
有能观所观。为第二双。胡云阿耶罗此云观。
观是观见亦是观行亦是观察。观有三种。一
观实相法身。二观修成法身。三观化身。观实
相者体无二相。是不二正观。谓平等境智义。
故此经云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大
品经云。般若波罗蜜为大事故起。法华经云。
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也。所言大事者般
若佛性不二正观说。故净名经云观身实相
观佛亦然。观修成法身者观修成佛。研修妙
行行满剋成妙觉报佛。故此经云是心作佛。
无量寿经序¶ 第 234b 页 T37-0234.png
观化者观西方净土佛也。此是昔自在王佛
时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佛生其
中化度众生。观此佛故名观化佛身。问此明
观为通三佛耶为差别观耶。答总括始终通
观三佛。但略明二佛广明迹佛为异耳。问说
义应然耶。答有例不例。例者三佛通说亦观
三佛。不例者此经是释迦佛说西方净土事。
非二佛说。而经中所说具有观三佛义。所以
然者。说教被缘迹佛之用。修习观门偏示不
悟也。无量寿佛者是所观。所观中理教为第
三双。即是能诠所诠。无量寿是所诠之理境。
经者能诠之教。经中具明三义。一观国土是
所生处。二观佛菩萨是所依师。三观因行是
往生业体。今此三中举佛为题者。佛是所凭
之胜地故以为题耳。胡云阿弥陀佛陀此云
无量寿觉者。以无量寿通三佛。何者法佛非
彼此边量可度故强名无量。修成佛寿量同
虚空故云无量寿。应佛无量者。若通论门众
生无量垂迹何尽。如大经十三愿云。云何舍
慈悲永入于涅槃。别论弥陀者广大愿造土。
寿长远三乘凡夫不能测量故云无量。能化
所化依正两果俱是无极。但举佛寿表胜境
者亦可云类彼众生犹是无极。欲令厌苦之
徒欣乐往生。寿者命之异名也。色心不断也。
佛陀云觉者如前。此是所诠理境也。又此经
名净除业障。从经功德得名。依经观行者除
业障也。经者能诠之教。胡云修多罗以五义
与七义训释。如大经义中说。以经代之。西国
中佛说名修多罗。弟子所造名论。此汉地中
时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佛生其
中化度众生。观此佛故名观化佛身。问此明
观为通三佛耶为差别观耶。答总括始终通
观三佛。但略明二佛广明迹佛为异耳。问说
义应然耶。答有例不例。例者三佛通说亦观
三佛。不例者此经是释迦佛说西方净土事。
非二佛说。而经中所说具有观三佛义。所以
然者。说教被缘迹佛之用。修习观门偏示不
悟也。无量寿佛者是所观。所观中理教为第
三双。即是能诠所诠。无量寿是所诠之理境。
经者能诠之教。经中具明三义。一观国土是
所生处。二观佛菩萨是所依师。三观因行是
往生业体。今此三中举佛为题者。佛是所凭
之胜地故以为题耳。胡云阿弥陀佛陀此云
无量寿觉者。以无量寿通三佛。何者法佛非
彼此边量可度故强名无量。修成佛寿量同
虚空故云无量寿。应佛无量者。若通论门众
生无量垂迹何尽。如大经十三愿云。云何舍
慈悲永入于涅槃。别论弥陀者广大愿造土。
寿长远三乘凡夫不能测量故云无量。能化
所化依正两果俱是无极。但举佛寿表胜境
者亦可云类彼众生犹是无极。欲令厌苦之
徒欣乐往生。寿者命之异名也。色心不断也。
佛陀云觉者如前。此是所诠理境也。又此经
名净除业障。从经功德得名。依经观行者除
业障也。经者能诠之教。胡云修多罗以五义
与七义训释。如大经义中说。以经代之。西国
中佛说名修多罗。弟子所造名论。此汉地中
无量寿经序¶ 第 234c 页 T37-0234.png
圣说名经。贤人与弟子所造名书。故以经义
为题经义如常。
第三辨宗体。以宗为体以体为宗。宗体无异。
然付此二部辨体宗者以不二为体因果为宗。
而广略辨异以双卷经广明净土略显因行。
此经广论因行略辨净土。此是二经互明之
义故。双卷经始明法藏菩萨四十八愿造净
土之本。次明众生以十念菩提为业主三辈
人往生之义。终即广明七宝净土使物厌此
秽土欣彼极乐。此经始为夫人示净妙国土
令生欣心。次明三种胜福因。终广显因行十
六种观。此十六中初明净土。中论佛菩萨。后
明三辈往生之义。而总括此三大意唯显往
生因行故。别论此经净土因果为体。劝物修
因往生为宗。
第四论因果门。此门有二。一观能化论因果。
二约所化辨因果。能化因果者有通别门。通
门以正法因得正法果。以缘因得妙觉果。以
三十二相业得化身果。亦可得云以三种因
共得一果。别门者正因正果正是不二体无
因果相。但以悟义为因果义。不得云正因得
正果。但以缘因显正法果。修成佛者缘正二
因得修成佛。化亦无别因义。但在因之时以
慈悲愿为化含识故得即佛。时由此本愿力
垂无方之身遍济众生也。解弥陀佛因不同。
一南地师传云。法藏菩萨发愿在破拆空位。
此因为本所造依正两报。二北地师传云。在
八地以上无漏业为本。所造依正两报。第三
师云有本迹二意。就本为明。二经不同。一经
为题经义如常。
第三辨宗体。以宗为体以体为宗。宗体无异。
然付此二部辨体宗者以不二为体因果为宗。
而广略辨异以双卷经广明净土略显因行。
此经广论因行略辨净土。此是二经互明之
义故。双卷经始明法藏菩萨四十八愿造净
土之本。次明众生以十念菩提为业主三辈
人往生之义。终即广明七宝净土使物厌此
秽土欣彼极乐。此经始为夫人示净妙国土
令生欣心。次明三种胜福因。终广显因行十
六种观。此十六中初明净土。中论佛菩萨。后
明三辈往生之义。而总括此三大意唯显往
生因行故。别论此经净土因果为体。劝物修
因往生为宗。
第四论因果门。此门有二。一观能化论因果。
二约所化辨因果。能化因果者有通别门。通
门以正法因得正法果。以缘因得妙觉果。以
三十二相业得化身果。亦可得云以三种因
共得一果。别门者正因正果正是不二体无
因果相。但以悟义为因果义。不得云正因得
正果。但以缘因显正法果。修成佛者缘正二
因得修成佛。化亦无别因义。但在因之时以
慈悲愿为化含识故得即佛。时由此本愿力
垂无方之身遍济众生也。解弥陀佛因不同。
一南地师传云。法藏菩萨发愿在破拆空位。
此因为本所造依正两报。二北地师传云。在
八地以上无漏业为本。所造依正两报。第三
师云有本迹二意。就本为明。二经不同。一经
无量寿经序¶ 第 235a 页 T37-0235.png
云三世诸佛久已成佛现迹成佛。一经云十
地因满金刚后成佛。今弥陀佛亦例然。可有
二义辨其成佛。不敢定判。就迹成佛者。法藏
菩萨世自在王佛时始发愿造依正两果。故
双卷云成佛以来已径十劫也。二约所化论
因果者有通别二门。通论以三福十六种观。
皆是生净土因。别则以菩提心为业主馀善
为缘。故双卷经云十念菩提为因得生。此之
菩提业非但生净土而已。终至佛果为因。但
众生闻佛道长远望崖而退。故示净土近果
作进趣之缘。为净土因。故经云易往而无人
也。毕竟成佛之本。故经云始发菩提心能动
无边生死大海也。问为有得因生无得因生。
答二义皆有之。问以定为本不。答然三界禅
定有二种。谓有得无得也。
第五明净土。问安养世界为报土为应土耶。
答解不同。一江南师云是报土。何者以破折
性空位中以四十八愿所造故也。二北地人
云八地以上法身位以愿所造故云报土。今
谓若就通门为论无非酬因可云报土。别门
不然。何者以法藏菩萨有本迹二门。就迹为
论在凡夫地以愿造土可云报土。故双卷对
阿难言成佛以来已径十劫今在无量寿世界。
若论本门此菩萨位居邻极无更造业。唯是
应现依正两报。故双卷云成佛今时七宝为
地自然而生。此乃是愿力乍应成佛之时方
始生非如论师成佛今前预生土体。其中众
生为所化。又彼经云。生天生人等皆胜于天
人诸类。不云净土事因时预有也。故知应土
地因满金刚后成佛。今弥陀佛亦例然。可有
二义辨其成佛。不敢定判。就迹成佛者。法藏
菩萨世自在王佛时始发愿造依正两果。故
双卷云成佛以来已径十劫也。二约所化论
因果者有通别二门。通论以三福十六种观。
皆是生净土因。别则以菩提心为业主馀善
为缘。故双卷经云十念菩提为因得生。此之
菩提业非但生净土而已。终至佛果为因。但
众生闻佛道长远望崖而退。故示净土近果
作进趣之缘。为净土因。故经云易往而无人
也。毕竟成佛之本。故经云始发菩提心能动
无边生死大海也。问为有得因生无得因生。
答二义皆有之。问以定为本不。答然三界禅
定有二种。谓有得无得也。
第五明净土。问安养世界为报土为应土耶。
答解不同。一江南师云是报土。何者以破折
性空位中以四十八愿所造故也。二北地人
云八地以上法身位以愿所造故云报土。今
谓若就通门为论无非酬因可云报土。别门
不然。何者以法藏菩萨有本迹二门。就迹为
论在凡夫地以愿造土可云报土。故双卷对
阿难言成佛以来已径十劫今在无量寿世界。
若论本门此菩萨位居邻极无更造业。唯是
应现依正两报。故双卷云成佛今时七宝为
地自然而生。此乃是愿力乍应成佛之时方
始生非如论师成佛今前预生土体。其中众
生为所化。又彼经云。生天生人等皆胜于天
人诸类。不云净土事因时预有也。故知应土
无量寿经序¶ 第 235b 页 T37-0235.png
亦是分段。问双卷则云应云报土耶。答此是
应中开应报两土。非是异应别有报土。何者
一往辨土体谓之为报。于此报土示种种七
宝为应土也。非是酬因之报故为报土也。若
就所化修因往生义为论。可为报土。然所化
由因往生应土中也。问二死中摄何生耶。答
解不同。一云在凡夫浅位所行因得故。报不
得为胜故是分段。二北地云是变易摄故。何
者此菩萨既在八地上深位之所行所造故
云不思议变易报也。今云此应是分段生死。
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为国王而发心出
家。始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又彼土寿虽无
量必终讫。故知彼土分段生死。然分段与变
易不可定判。何者秽则净净则秽。分段与变
易亦尔。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净秽因缘
二生死因缘不相离。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
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若就报应净
秽各论五句合有十句。何者一先秽后净。二
先净后秽。三先后俱净。四先后俱秽。五先后
杂会。今就一事示之馀类可解。先秽后净者
如言常在灵鹫山我净土不毁。岂非先秽佛
现中后即为净乎。且置远事示以近事。我先
不云乎。今此娑婆弥勒佛变为净土。馀即是
寻之。此即五句报应皆具。所以合论为十句。
次有四句明之。一质一处二质二处二质一
处一质二处。复有四句。二质二见二质一见
一质一见一质二见如别记。问无量寿净土
三界摄不。答解不同。一北地云非三界摄。何
以知然。论云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
应中开应报两土。非是异应别有报土。何者
一往辨土体谓之为报。于此报土示种种七
宝为应土也。非是酬因之报故为报土也。若
就所化修因往生义为论。可为报土。然所化
由因往生应土中也。问二死中摄何生耶。答
解不同。一云在凡夫浅位所行因得故。报不
得为胜故是分段。二北地云是变易摄故。何
者此菩萨既在八地上深位之所行所造故
云不思议变易报也。今云此应是分段生死。
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为国王而发心出
家。始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又彼土寿虽无
量必终讫。故知彼土分段生死。然分段与变
易不可定判。何者秽则净净则秽。分段与变
易亦尔。分段即变易变易即分段。净秽因缘
二生死因缘不相离。所以莲华藏世界是分
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若就报应净
秽各论五句合有十句。何者一先秽后净。二
先净后秽。三先后俱净。四先后俱秽。五先后
杂会。今就一事示之馀类可解。先秽后净者
如言常在灵鹫山我净土不毁。岂非先秽佛
现中后即为净乎。且置远事示以近事。我先
不云乎。今此娑婆弥勒佛变为净土。馀即是
寻之。此即五句报应皆具。所以合论为十句。
次有四句明之。一质一处二质二处二质一
处一质二处。复有四句。二质二见二质一见
一质一见一质二见如别记。问无量寿净土
三界摄不。答解不同。一北地云非三界摄。何
以知然。论云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
无量寿经序¶ 第 235c 页 T37-0235.png
有色故非无色界。二江南云是三界所摄。何
者未断三界烦恼而得往生故。以惑品与乐
品胜劣制三界。论云无欲者就现为论耳。今
明就方便生与实生为论可云有方便三界实
生三界。但以惑用为明之。何以知然。双卷经
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云依业报住。以义
制之有三界也。问彼土三界但就果报胜劣
明三界者。为此地悭贪所发菩提业得生彼
土不。答若滞悭贪所发胜业不生净土。唯以
一时广济之心为菩提心。虽未现起而未断
之烦恼具足有之。以此胜劣业回向净土命
终得生也。问双卷经云闻声见光令勉三途。
彼土有何恶道令勉之耶。答解不同。论师云
彼佛放光照于他方。他方恶道使勉之也。今
云汝义中同处异质净土故以秽质中有胜业
者作净土见。故净不妨秽秽不妨净。何故不
言一净土质中以秽业变为秽土耶。令言自
有虚空为地驰马打刺。自有大地为虚飞行
无碍。自有娑婆为净复有安养为秽耳。此是
业力不可思议不可定判。故舍利弗飞空界
来袈裟染血。但以肉眼不自觉知。故住虚。众
生亦是无边。故经云虽是净土而或见光勉
苦也。
第六论缘起。若双卷经者虽阿难与弥勒为
说。而通一切大众说耳。故三界大众悉为对
扬人。今此经唯以三圣发经之主。而偏为思
惟夫人感佛说经也。然论三圣之迹有浅深
之殊。论本意趣无异耳。何者频婆娑罗王为
子所禁密感于佛作发经之缘由證阿那含
者未断三界烦恼而得往生故。以惑品与乐
品胜劣制三界。论云无欲者就现为论耳。今
明就方便生与实生为论可云有方便三界实
生三界。但以惑用为明之。何以知然。双卷经
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云依业报住。以义
制之有三界也。问彼土三界但就果报胜劣
明三界者。为此地悭贪所发菩提业得生彼
土不。答若滞悭贪所发胜业不生净土。唯以
一时广济之心为菩提心。虽未现起而未断
之烦恼具足有之。以此胜劣业回向净土命
终得生也。问双卷经云闻声见光令勉三途。
彼土有何恶道令勉之耶。答解不同。论师云
彼佛放光照于他方。他方恶道使勉之也。今
云汝义中同处异质净土故以秽质中有胜业
者作净土见。故净不妨秽秽不妨净。何故不
言一净土质中以秽业变为秽土耶。令言自
有虚空为地驰马打刺。自有大地为虚飞行
无碍。自有娑婆为净复有安养为秽耳。此是
业力不可思议不可定判。故舍利弗飞空界
来袈裟染血。但以肉眼不自觉知。故住虚。众
生亦是无边。故经云虽是净土而或见光勉
苦也。
第六论缘起。若双卷经者虽阿难与弥勒为
说。而通一切大众说耳。故三界大众悉为对
扬人。今此经唯以三圣发经之主。而偏为思
惟夫人感佛说经也。然论三圣之迹有浅深
之殊。论本意趣无异耳。何者频婆娑罗王为
子所禁密感于佛作发经之缘由證阿那含
无量寿经序¶ 第 236a 页 T37-0236.png
所益为少可为浅矣。夫人被害深怀厌苦感
佛忏悔。正说经之主。所将五百仕女令发菩
提心得往生净土之记。自身大悟无生法忍。
亦得往生安养世界所益者多。可云深也。世
王以害父故生重悔心。将摩诃陀国诸人民
等向拘尸那城至于佛所。尔时他方恒沙大
众如针锋处同在闻法不相妨碍。为一切作
逆罪人及四重罪等灭罪之缘由故所益甚多
最为深也。然寻三圣意趣相与齐等。何者若
非父王无有杀父之逆。则无以接作逆之人。
子若不作逆罪则父王无有感佛发经之缘
由。母若不以[麨]奉王则不被所禁。以何因缘
使没出得开此经。故宫内现蒙胜益。是以三
圣共为方开经。故云三圣意趣齐深也。合商
略无量寿观弥勒二经说。然考于圣心以息
患为主。统教意以开道为宗。所以世言千车
共辙万马同案。如来出世亦复如是。欲使众
生同悟一道。但根性非一故有教门殊致。所
以有此之二经明两种教化也。无量观辨十
方佛化。弥勒经明三世佛化。十方佛化即是
横化三世佛化即是竖化。言弥勒经三世竖
化者。过去七佛现在释迦未来弥勒明三佛
化故是竖化也。言无量寿观十方横化者。此
方秽土释迦化西方净土无量寿化明十方
佛化。故是横化也。然此两种具有通别。言通
者横化竖化皆是大乘。大乘具明十方佛化
及三世佛化。此二种皆是大乘中所明故是
通也。别而为论大乘具明二化。小乘不辨十
方但明三世佛故唯有一佛也。以小乘不明
佛忏悔。正说经之主。所将五百仕女令发菩
提心得往生净土之记。自身大悟无生法忍。
亦得往生安养世界所益者多。可云深也。世
王以害父故生重悔心。将摩诃陀国诸人民
等向拘尸那城至于佛所。尔时他方恒沙大
众如针锋处同在闻法不相妨碍。为一切作
逆罪人及四重罪等灭罪之缘由故所益甚多
最为深也。然寻三圣意趣相与齐等。何者若
非父王无有杀父之逆。则无以接作逆之人。
子若不作逆罪则父王无有感佛发经之缘
由。母若不以[麨]奉王则不被所禁。以何因缘
使没出得开此经。故宫内现蒙胜益。是以三
圣共为方开经。故云三圣意趣齐深也。合商
略无量寿观弥勒二经说。然考于圣心以息
患为主。统教意以开道为宗。所以世言千车
共辙万马同案。如来出世亦复如是。欲使众
生同悟一道。但根性非一故有教门殊致。所
以有此之二经明两种教化也。无量观辨十
方佛化。弥勒经明三世佛化。十方佛化即是
横化三世佛化即是竖化。言弥勒经三世竖
化者。过去七佛现在释迦未来弥勒明三佛
化故是竖化也。言无量寿观十方横化者。此
方秽土释迦化西方净土无量寿化明十方
佛化。故是横化也。然此两种具有通别。言通
者横化竖化皆是大乘。大乘具明十方佛化
及三世佛化。此二种皆是大乘中所明故是
通也。别而为论大乘具明二化。小乘不辨十
方但明三世佛故唯有一佛也。以小乘不明
无量寿经序¶ 第 236b 页 T37-0236.png
十方佛但明三世佛故为半字。故名不了义。
以大乘具明十方佛及三世佛故名满字。故
名了义经也。又大乘具明三世无三世化。小
乘但明三世不明无三世化。大乘具明三世
无三世者。应身有三世法身无三世。具辨真
应二身故有三世无三世。小乘但明三世者。
小乘虽有生法二身并是有为故唯明三世
无无三世。以但明三世无无三世义不具足。
名曰半字不了义。大乘具明三世无三世。无
三世三世。三世无三世。具足满半名了义也。
问唯大乘明十方佛。小乘亦明十方佛耶。解
有数义。一者小乘虽不明十方佛化。而明释
迦一佛化于十方。明分身诸佛遍满十方。虽
满十方还是释迦一佛故。阿含经曰。我别有
净土我于彼处成佛。若使如此小乘亦明净
秽二土十方佛义也。二者小乘实明十方佛。
何者龙树曰。小乘实说十方佛。而小乘不觉
不知。何者大论中引小乘经明毗沙门天王
叹佛偈曰。稽首去来现在佛。亦复归命释迦
文。此即具明十方佛。何者既前礼三佛竟。复
更别礼释迦。以此而推知小乘明十方佛也。
问若小乘明三世及十方佛。则应是了义满
字。何故前判小乘是半字不了义耶。解云有
多小。小乘小明十方佛大乘多明十方佛。小
故为不了多故为了义。又小乘虽明有十方
而不显了大乘明显了。以不显故为不了。以
显现故为了也。今无量寿明十方佛。弥勒经
三世佛亦得皆是大乘。何者弥勒亦有小乘
成佛有大乘成佛。大乘三世化故。此二经并
以大乘具明十方佛及三世佛故名满字。故
名了义经也。又大乘具明三世无三世化。小
乘但明三世不明无三世化。大乘具明三世
无三世者。应身有三世法身无三世。具辨真
应二身故有三世无三世。小乘但明三世者。
小乘虽有生法二身并是有为故唯明三世
无无三世。以但明三世无无三世义不具足。
名曰半字不了义。大乘具明三世无三世。无
三世三世。三世无三世。具足满半名了义也。
问唯大乘明十方佛。小乘亦明十方佛耶。解
有数义。一者小乘虽不明十方佛化。而明释
迦一佛化于十方。明分身诸佛遍满十方。虽
满十方还是释迦一佛故。阿含经曰。我别有
净土我于彼处成佛。若使如此小乘亦明净
秽二土十方佛义也。二者小乘实明十方佛。
何者龙树曰。小乘实说十方佛。而小乘不觉
不知。何者大论中引小乘经明毗沙门天王
叹佛偈曰。稽首去来现在佛。亦复归命释迦
文。此即具明十方佛。何者既前礼三佛竟。复
更别礼释迦。以此而推知小乘明十方佛也。
问若小乘明三世及十方佛。则应是了义满
字。何故前判小乘是半字不了义耶。解云有
多小。小乘小明十方佛大乘多明十方佛。小
故为不了多故为了义。又小乘虽明有十方
而不显了大乘明显了。以不显故为不了。以
显现故为了也。今无量寿明十方佛。弥勒经
三世佛亦得皆是大乘。何者弥勒亦有小乘
成佛有大乘成佛。大乘三世化故。此二经并
无量寿经序¶ 第 236c 页 T37-0236.png
为大。若约为缘不同者无量寿观则是大乘。
弥勒成佛则是小乘。虽是小小为表大只说
小乘是小复是大。以说小故是小。为表大故
是大也。又且无有小乘之法故。经云十方佛
土中唯有一佛乘更无馀乘也。又大具有大
有小。故小大皆是大乘。若唯大无小不名为
大。小大具足乃名大乘。何意尔。大论云小不
包大大包于小大包小故故名大乘。问大明
于小小此大不。若大明于小小不是大乘者。
论中明邪正。邪正不合为论。论中明邪正。邪
正统合为正论。大乘中明小大小皆此大乘。
若大乘中明小小此大乘者。大乘中明声闻
众声闻应菩萨(云云)。又问小乘无十方佛唯一
佛。大乘亦明无十方佛不。解云大小两乘同
明唯有一佛。而明一佛不同。何者佛直说唯
有一释迦佛更无馀佛。而大小乘所解不同。
小乘人皆说唯有一佛。便言十方唯有一佛
更无馀佛。大乘人皆说唯有一佛。明此一国
土唯有一佛馀方国土不无馀佛。如其四天
下唯有一轮王。不明一切四天下唯有一轮
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唯一轮王。大乘知
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轮王。馀四天下不无馀
轮王。唯有一佛亦复如此。小乘不了唯言有
一佛馀方无佛。大乘了知娑婆世界无二佛。
不无馀方。斯则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以小
乘人不了名为半人名为半字。大乘人了名
为满字也。问何意小乘说有三世不说十方。
大乘具说三世十方耶。解云所以小乘说三
世不说十方者。说三世为发修福心。不说十
弥勒成佛则是小乘。虽是小小为表大只说
小乘是小复是大。以说小故是小。为表大故
是大也。又且无有小乘之法故。经云十方佛
土中唯有一佛乘更无馀乘也。又大具有大
有小。故小大皆是大乘。若唯大无小不名为
大。小大具足乃名大乘。何意尔。大论云小不
包大大包于小大包小故故名大乘。问大明
于小小此大不。若大明于小小不是大乘者。
论中明邪正。邪正不合为论。论中明邪正。邪
正统合为正论。大乘中明小大小皆此大乘。
若大乘中明小小此大乘者。大乘中明声闻
众声闻应菩萨(云云)。又问小乘无十方佛唯一
佛。大乘亦明无十方佛不。解云大小两乘同
明唯有一佛。而明一佛不同。何者佛直说唯
有一释迦佛更无馀佛。而大小乘所解不同。
小乘人皆说唯有一佛。便言十方唯有一佛
更无馀佛。大乘人皆说唯有一佛。明此一国
土唯有一佛馀方国土不无馀佛。如其四天
下唯有一轮王。不明一切四天下唯有一轮
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唯一轮王。大乘知
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轮王。馀四天下不无馀
轮王。唯有一佛亦复如此。小乘不了唯言有
一佛馀方无佛。大乘了知娑婆世界无二佛。
不无馀方。斯则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以小
乘人不了名为半人名为半字。大乘人了名
为满字也。问何意小乘说有三世不说十方。
大乘具说三世十方耶。解云所以小乘说三
世不说十方者。说三世为发修福心。不说十
无量寿经序¶ 第 237a 页 T37-0237.png
方为除怠慢意。说三世为发修福心者。小乘
人闻未来有弥勒佛便修施戒等愿值弥勒佛。
故说三世佛为发修福也。不说十方为除怠
慢者。彼若闻有十方佛则言佛无量生轻厌
心为此小心之人。故不说十方也。大乘具明
三世十方者。说三世令修福。复说十方有佛
倍生欢喜。菩萨发心之时即此念。欲遍供养
十方一切佛令果皆有倍生欢喜。得多佛供
养多种善根。三多具足故大乘具说三世十
方佛也。然此则是一土多佛多土多佛。何者
只是娑婆都而有千佛出世。故是一土多佛。
此方释迦西方无量寿则多土多佛。具四句。
两句如前。自有一土一佛。一佛化一土。此佛
既灭土即灭。故是一土一佛。一佛多土者一
佛化无量土。如舍那化十方佛世界海。今此
二经即是两句。弥勒成佛即一土多佛。无量
寿观即多土多佛也。然是等诸义非但此二
经遍用通众经也。次明两经为两种缘。弥勒
成佛经为远见佛缘。无量寿观为近见佛缘。
弥勒成佛为远见佛缘者。弥勒五万七千九
百亿岁乃成佛。众生修福即如此时方见佛。
故是远见佛缘也。无量寿为近见佛缘者。经
明一生修善或三辈九辈临舍命时即见彼佛
菩萨现佛菩萨来迎接。故是近见佛缘也。又
说弥勒成佛为小乘众生。无量寿观经为大
乘众生。何以知尔。经文如此。弥勒成佛经诸
声闻。无量寿佛具诸菩萨三忍具足。三忍者
一者响忍。二柔顺忍。三无生忍也。说弥勒经
为福德浅薄人。说无量寿观为福德深厚人。
人闻未来有弥勒佛便修施戒等愿值弥勒佛。
故说三世佛为发修福也。不说十方为除怠
慢者。彼若闻有十方佛则言佛无量生轻厌
心为此小心之人。故不说十方也。大乘具明
三世十方者。说三世令修福。复说十方有佛
倍生欢喜。菩萨发心之时即此念。欲遍供养
十方一切佛令果皆有倍生欢喜。得多佛供
养多种善根。三多具足故大乘具说三世十
方佛也。然此则是一土多佛多土多佛。何者
只是娑婆都而有千佛出世。故是一土多佛。
此方释迦西方无量寿则多土多佛。具四句。
两句如前。自有一土一佛。一佛化一土。此佛
既灭土即灭。故是一土一佛。一佛多土者一
佛化无量土。如舍那化十方佛世界海。今此
二经即是两句。弥勒成佛即一土多佛。无量
寿观即多土多佛也。然是等诸义非但此二
经遍用通众经也。次明两经为两种缘。弥勒
成佛经为远见佛缘。无量寿观为近见佛缘。
弥勒成佛为远见佛缘者。弥勒五万七千九
百亿岁乃成佛。众生修福即如此时方见佛。
故是远见佛缘也。无量寿为近见佛缘者。经
明一生修善或三辈九辈临舍命时即见彼佛
菩萨现佛菩萨来迎接。故是近见佛缘也。又
说弥勒成佛为小乘众生。无量寿观经为大
乘众生。何以知尔。经文如此。弥勒成佛经诸
声闻。无量寿佛具诸菩萨三忍具足。三忍者
一者响忍。二柔顺忍。三无生忍也。说弥勒经
为福德浅薄人。说无量寿观为福德深厚人。
无量寿经序¶ 第 237b 页 T37-0237.png
说弥勒为福德浅薄人者。明弥勒佛土犹是
娑婆。地未具七珍身不勉三患。无量寿佛土
清净与此县殊。树出五音波生四忍。无极之
身次泥洹者也。斯则众生福有浅深不同。故
如来教门非一也。虽合辨二经前讲无量寿
经者。此经以净土因果为宗。能所境智标题。
言净土因果为宗。三辈九辈即是净土因。西
方无量寿国即是果。然因有三辈九辈之因。
果有五种清净之果。三辈九辈如下文所明。
五种清净果者一时节净。二化主净。三化处
净。四教门净。五徒众净。时节净者彼处寿命
无量无边无有秽土五浊无劫浊故。是时节
净。所馀四净如常所明也。然从来虽明净土
未知何者是净土因。今此经明三辈九辈因
得彼净土果。广明此事故以净土因果为宗
也。言能所境智为题者。无量寿即是所观之
境。观即是能观之智。能所双题境智合目也。
然境智题即是因果宗。何者无量寿即是果
观即是因。三辈九辈作无量寿观得生无量
寿国。故无量寿为果观为因。今对宗为题用
题为宗。经中广明因果。束因果宗为经题。亦
开题为经宗。言束宗为题者。如摩诃般若经。
品虽九十皆明般若。只束九十章为般若题。
开略题为广宗束广宗为略题如般若既然。
一切经皆然。今此经亦尔。束经宗为此题开
此题为宗。所以龙树在龙宫读经看题则知
经宗。见无量寿观经则知此经明因果境智。
如来以宗为名。今用名为宗也。问无量寿观
经复有观佛海三昧经。既云观佛海今何不
娑婆。地未具七珍身不勉三患。无量寿佛土
清净与此县殊。树出五音波生四忍。无极之
身次泥洹者也。斯则众生福有浅深不同。故
如来教门非一也。虽合辨二经前讲无量寿
经者。此经以净土因果为宗。能所境智标题。
言净土因果为宗。三辈九辈即是净土因。西
方无量寿国即是果。然因有三辈九辈之因。
果有五种清净之果。三辈九辈如下文所明。
五种清净果者一时节净。二化主净。三化处
净。四教门净。五徒众净。时节净者彼处寿命
无量无边无有秽土五浊无劫浊故。是时节
净。所馀四净如常所明也。然从来虽明净土
未知何者是净土因。今此经明三辈九辈因
得彼净土果。广明此事故以净土因果为宗
也。言能所境智为题者。无量寿即是所观之
境。观即是能观之智。能所双题境智合目也。
然境智题即是因果宗。何者无量寿即是果
观即是因。三辈九辈作无量寿观得生无量
寿国。故无量寿为果观为因。今对宗为题用
题为宗。经中广明因果。束因果宗为经题。亦
开题为经宗。言束宗为题者。如摩诃般若经。
品虽九十皆明般若。只束九十章为般若题。
开略题为广宗束广宗为略题如般若既然。
一切经皆然。今此经亦尔。束经宗为此题开
此题为宗。所以龙树在龙宫读经看题则知
经宗。见无量寿观经则知此经明因果境智。
如来以宗为名。今用名为宗也。问无量寿观
经复有观佛海三昧经。既云观佛海今何不
无量寿经序¶ 第 237c 页 T37-0237.png
名观无量寿而云无量寿观耶。解云通皆得
既云观佛海亦得云观无量寿。而今云观佛
海无量寿观者。此各有义。观佛海为释三昧
义。明三昧无量三昧。今明是观佛海三昧。如
无量寿观此为释观义。明观有无量观。未知
是何物观。今明是无量寿观。故云无量寿观
不得称观无量寿也。又所以言无量寿观者。
明由境故发观。如大经所明譬如胡菰能为
热病。十二因缘境亦尔。能发观智今此经正
然。由境故生观。亦如中观。何故观在后中在
前。以中发观故观居后。亦以观生智故观在
后也。问何故但云无量寿观而不称无量寿
佛观耶。解云不得称无量寿佛观。何者若称
无量寿佛观但得一义。若云无量寿观则含
五义。无量寿时节。无量寿化主。无量寿化处。
无量寿教门。无量寿徒众。为是故但称无量
寿观不得云无量寿佛观。然复于无量寿佛
经望今。无量寿观即是通。于无量寿佛经即
别也。问今云无量寿。寿实无量为无量寿。寿
有量为无量寿耶。解云题称无量寿然寿实
有量。具有四句。一者寿无量称无量寿。二寿
有量称有量寿。三者寿无量而称量。四者寿
有量称无量寿。二句可解如前。寿实无量依
实为名。故寿无量名无量寿。二者如来应身
寿有量依实称有量。故寿有量名有量也。言
寿无量名有量者。如金光明及法华。金光明
云虚空分齐尚可尽边。无有能知释尊寿命。
此寿命无量而云寿量品。法华亦尔。始不见
其边终不见其际。如肇师所明。随之不得其
既云观佛海亦得云观无量寿。而今云观佛
海无量寿观者。此各有义。观佛海为释三昧
义。明三昧无量三昧。今明是观佛海三昧。如
无量寿观此为释观义。明观有无量观。未知
是何物观。今明是无量寿观。故云无量寿观
不得称观无量寿也。又所以言无量寿观者。
明由境故发观。如大经所明譬如胡菰能为
热病。十二因缘境亦尔。能发观智今此经正
然。由境故生观。亦如中观。何故观在后中在
前。以中发观故观居后。亦以观生智故观在
后也。问何故但云无量寿观而不称无量寿
佛观耶。解云不得称无量寿佛观。何者若称
无量寿佛观但得一义。若云无量寿观则含
五义。无量寿时节。无量寿化主。无量寿化处。
无量寿教门。无量寿徒众。为是故但称无量
寿观不得云无量寿佛观。然复于无量寿佛
经望今。无量寿观即是通。于无量寿佛经即
别也。问今云无量寿。寿实无量为无量寿。寿
有量为无量寿耶。解云题称无量寿然寿实
有量。具有四句。一者寿无量称无量寿。二寿
有量称有量寿。三者寿无量而称量。四者寿
有量称无量寿。二句可解如前。寿实无量依
实为名。故寿无量名无量寿。二者如来应身
寿有量依实称有量。故寿有量名有量也。言
寿无量名有量者。如金光明及法华。金光明
云虚空分齐尚可尽边。无有能知释尊寿命。
此寿命无量而云寿量品。法华亦尔。始不见
其边终不见其际。如肇师所明。随之不得其
无量寿经序¶ 第 238a 页 T37-0238.png
踪迎之罔眺其首。故经云是阿逸多不知寿
量始终。而云寿量品。故寿无量而称有量也。
寿有量而称无量者即是此经。外国云阿弥
陀此云无量寿。然佛寿实有量。此佛寿半阎
浮提微尘数劫灭度。观音补处。观音灭度后
势至补处。故寿有量。而称无量寿也。问寿有
量那得无量寿耶。解云恒河水亦无量。大海
水亦无量。小分无量。今弥陀无量者小分无
量也。又称无量对此土短促故云无量也。又
称无量寿者。声闻缘觉二乘不能思量此佛
寿命。故云无量寿。非彼佛寿实无量也。次释
观义。然观有两种。一者生灭观。二者无生灭
观。此之二观亦得约二人作。亦得唯是一人。
言二人者即是大小二乘人。小乘则生灭观
大乘则无生观。此就何处辨之耶。解云此中
论初以明之故。论云前于声闻法中说生灭
十二因缘。次为久习行堪受深法者说不生
不灭十二因缘。如来说之于前。论主释之。于
初二十五品释不生不灭大乘观。后两品释
生灭小乘观。故生灭无生灭是大小二乘观
也。言一人者大乘具有生灭无生灭二观。此
约何处作耶。解云此就真应二身明生灭无
生灭二观。真应身则无生灭观。应真身则生
灭无生灭观。应身则王宫生双林灭。法身则
王宫不生双林不灭。故大乘有此二观也。问
小乘有此二观不。解云小乘无此二观。何者
小乘明生法二身并是有为生灭。唯有生灭
观无有不生灭观。若就二谛为论彼亦有。世
谛则生灭真谛无生灭。二谛判二观通大小
量始终。而云寿量品。故寿无量而称有量也。
寿有量而称无量者即是此经。外国云阿弥
陀此云无量寿。然佛寿实有量。此佛寿半阎
浮提微尘数劫灭度。观音补处。观音灭度后
势至补处。故寿有量。而称无量寿也。问寿有
量那得无量寿耶。解云恒河水亦无量。大海
水亦无量。小分无量。今弥陀无量者小分无
量也。又称无量对此土短促故云无量也。又
称无量寿者。声闻缘觉二乘不能思量此佛
寿命。故云无量寿。非彼佛寿实无量也。次释
观义。然观有两种。一者生灭观。二者无生灭
观。此之二观亦得约二人作。亦得唯是一人。
言二人者即是大小二乘人。小乘则生灭观
大乘则无生观。此就何处辨之耶。解云此中
论初以明之故。论云前于声闻法中说生灭
十二因缘。次为久习行堪受深法者说不生
不灭十二因缘。如来说之于前。论主释之。于
初二十五品释不生不灭大乘观。后两品释
生灭小乘观。故生灭无生灭是大小二乘观
也。言一人者大乘具有生灭无生灭二观。此
约何处作耶。解云此就真应二身明生灭无
生灭二观。真应身则无生灭观。应真身则生
灭无生灭观。应身则王宫生双林灭。法身则
王宫不生双林不灭。故大乘有此二观也。问
小乘有此二观不。解云小乘无此二观。何者
小乘明生法二身并是有为生灭。唯有生灭
观无有不生灭观。若就二谛为论彼亦有。世
谛则生灭真谛无生灭。二谛判二观通大小
无量寿经序¶ 第 238b 页 T37-0238.png
乘。二身判二观大有小无也。然此语者欲释
此观义。今言观者为是何物观耶。解云今此
观者非前大小观。乃是后大乘中生灭无生
灭观耶。此观虽通生灭无生灭观但正生灭
观。何以知然。今此中观劫长短化主徒众等
五种皆生灭。但彼劫数长此之间一劫为彼
一日一夜。又彼佛生异此生王宫。彼佛直生
菩提树下。化主徒众亦化生。观此五种故知
是生灭观。若是无生灭则观五无。观五无为
无生灭观也。然虽观此五种生灭。就教复通。
教中说生灭无生灭。如树生五音波生四忍。
五音者显无常苦空五门观。四忍者音响柔
顺忍无生忍等。五音则是生灭。四忍则无生
灭。故教通生灭无生灭二种也。然生灭无生
灭复含。何者自有秽土生灭无生灭观秽土
真应二身。自有净土生灭无生灭观净土二
身。秽土应身生灭真身无生灭。净土应身生
灭真身无生灭。今此观者乃是净土生灭无
生灭二观也。次言经者金口说观故名曰经。
此则如说而行如行而说。如说而行为观。如
行而说为经。行说合举故云无量观经也。次
更简无量寿观。问今观无量寿可是念佛三
昧不耶。解云得是念佛三昧。但念佛有二种。
一者念佛法身。二者念佛生身。念法身者。如
须菩提在石室中端坐念诸法实相。名念佛
法身。念佛生身者。念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今念无量寿佛非
是念佛法身。乃念佛生身。何者。正观如来相
好光明等故也。然念佛生身复二种。一者但
此观义。今言观者为是何物观耶。解云今此
观者非前大小观。乃是后大乘中生灭无生
灭观耶。此观虽通生灭无生灭观但正生灭
观。何以知然。今此中观劫长短化主徒众等
五种皆生灭。但彼劫数长此之间一劫为彼
一日一夜。又彼佛生异此生王宫。彼佛直生
菩提树下。化主徒众亦化生。观此五种故知
是生灭观。若是无生灭则观五无。观五无为
无生灭观也。然虽观此五种生灭。就教复通。
教中说生灭无生灭。如树生五音波生四忍。
五音者显无常苦空五门观。四忍者音响柔
顺忍无生忍等。五音则是生灭。四忍则无生
灭。故教通生灭无生灭二种也。然生灭无生
灭复含。何者自有秽土生灭无生灭观秽土
真应二身。自有净土生灭无生灭观净土二
身。秽土应身生灭真身无生灭。净土应身生
灭真身无生灭。今此观者乃是净土生灭无
生灭二观也。次言经者金口说观故名曰经。
此则如说而行如行而说。如说而行为观。如
行而说为经。行说合举故云无量观经也。次
更简无量寿观。问今观无量寿可是念佛三
昧不耶。解云得是念佛三昧。但念佛有二种。
一者念佛法身。二者念佛生身。念法身者。如
须菩提在石室中端坐念诸法实相。名念佛
法身。念佛生身者。念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金密挺持。名念佛生身。今念无量寿佛非
是念佛法身。乃念佛生身。何者。正观如来相
好光明等故也。然念佛生身复二种。一者但
无量寿经序¶ 第 238c 页 T37-0238.png
念佛。二者通念五种。谓念佛念徒众国土时
节等。此之二种秽土中多但念佛。净土中多
作通念。所以净土中多作通念者。净土中皆
可念时节净国土净徒众教门皆净。故皆念
也。秽土中多但念佛者。明徒众不净教丛杂
国土时节皆不可乐。五浊五痛五烧故不可
念。所以无量寿经云。厌此土五痛五烧愿生
彼净土也。国土等不净不念唯念佛身。福德
相好光明昱曜此可爱乐。故但念于佛也。今
此经通念彼净土五事不但念佛。所以题不
云无量寿佛观直言无量寿观。直无量观通
观五事也。问何言作念佛观耶。解云念佛三
昧遍一切故作此观也。所以治有五种。对治
转治增治别治总治。对治者即嗔教慈悲观
等。增治如难陀著欲更以天欲治之。馀可解。
总治亦名遍治。遍治者即是念佛三昧。大论
云馀三昧或治嗔不治贪。或治三毒不治业。
或治业不治报。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
治三毒遍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障。以此三
昧治三毒三障。故所以作此观三昧即生彼
净土也。然观佛即通观。通观既遍治一切。观
法可遍治一切不耶。解云亦有只般若波罗
蜜观通治一切。亦中观论遍治一切。法别治
者。五停心观治五种。无常治常倒等。此是别
治也。若般若正观遍治一切也。问何者遍治
般若。何者是遍治论。解云般若是遍治般若。
中观论是遍治论。中道正观无不治故人法
皆有遍治也。问谓众生既有遍治之药。治众
生身遍亦有以不。解云有摩尼珠遍治一切。
节等。此之二种秽土中多但念佛。净土中多
作通念。所以净土中多作通念者。净土中皆
可念时节净国土净徒众教门皆净。故皆念
也。秽土中多但念佛者。明徒众不净教丛杂
国土时节皆不可乐。五浊五痛五烧故不可
念。所以无量寿经云。厌此土五痛五烧愿生
彼净土也。国土等不净不念唯念佛身。福德
相好光明昱曜此可爱乐。故但念于佛也。今
此经通念彼净土五事不但念佛。所以题不
云无量寿佛观直言无量寿观。直无量观通
观五事也。问何言作念佛观耶。解云念佛三
昧遍一切故作此观也。所以治有五种。对治
转治增治别治总治。对治者即嗔教慈悲观
等。增治如难陀著欲更以天欲治之。馀可解。
总治亦名遍治。遍治者即是念佛三昧。大论
云馀三昧或治嗔不治贪。或治三毒不治业。
或治业不治报。若是念佛三昧遍治一切遍
治三毒遍治三障。以此三昧治三障。以此三
昧治三毒三障。故所以作此观三昧即生彼
净土也。然观佛即通观。通观既遍治一切。观
法可遍治一切不耶。解云亦有只般若波罗
蜜观通治一切。亦中观论遍治一切。法别治
者。五停心观治五种。无常治常倒等。此是别
治也。若般若正观遍治一切也。问何者遍治
般若。何者是遍治论。解云般若是遍治般若。
中观论是遍治论。中道正观无不治故人法
皆有遍治也。问谓众生既有遍治之药。治众
生身遍亦有以不。解云有摩尼珠遍治一切。
无量寿经序¶ 第 239a 页 T37-0239.png
又呵梨勒遍治一切病。所以耆婆亡一切药
草皆啼。呵梨勒独歌。何言尔。馀草难识可治
热不治冷。治冷不治热。若是呵梨勒遍治一
切。无人不识。是故独歌。斯则治心病亦有遍
治药。治身病亦有遍治药。今此遍治心病今
作无量寿观。故云无量寿观也。
此经例为三段。序正流通。生起如前。当就序
中有二。谓通序别序。通序有六事广如馀经
释。但须知此六事。前一句标信后五句證信。
如是者即是标信。佛法之大海信为能入故
云如是。如是信也。然信语通。通信佛法不信
外道邪法。通入佛法不入外道邪法。此信通
此入亦遍。就佛法中有大乘有小乘。有信大
乘入大乘。有信小乘入小乘。今此是摩诃衍
信。信摩诃衍入摩诃衍法也。又摩诃衍信复
通。摩诃衍中有无量摩诃衍。有秽土摩诃衍
有净土摩诃衍。今此净土摩诃衍信。信净土
摩诃衍入净土摩诃衍法。故云如是也。我闻
此下五事證信。我闻者即阿难。其人具四功
德八不思议。故此人闻可信也。一时者明闻
有时节。阿难是何时闻。次辨某时闻也。然实
录应具出某年某月。但翻经略之耳。以闻有
时节故可信也。然说此经有二时。一宫内时
二山中时。前在宫内为韦提希说法时。后还
山中阿难为大众说法时。今云一时具摄此
二时也。佛在者即第四事。谁边闻。非外道边
闻非二乘菩萨边闻。从佛边闻故可信。能说
之人具一切智。闻法之人得陀罗尼。故此说
此闻可信也。住者摄上句明佛住也。问此住
草皆啼。呵梨勒独歌。何言尔。馀草难识可治
热不治冷。治冷不治热。若是呵梨勒遍治一
切。无人不识。是故独歌。斯则治心病亦有遍
治药。治身病亦有遍治药。今此遍治心病今
作无量寿观。故云无量寿观也。
此经例为三段。序正流通。生起如前。当就序
中有二。谓通序别序。通序有六事广如馀经
释。但须知此六事。前一句标信后五句證信。
如是者即是标信。佛法之大海信为能入故
云如是。如是信也。然信语通。通信佛法不信
外道邪法。通入佛法不入外道邪法。此信通
此入亦遍。就佛法中有大乘有小乘。有信大
乘入大乘。有信小乘入小乘。今此是摩诃衍
信。信摩诃衍入摩诃衍法也。又摩诃衍信复
通。摩诃衍中有无量摩诃衍。有秽土摩诃衍
有净土摩诃衍。今此净土摩诃衍信。信净土
摩诃衍入净土摩诃衍法。故云如是也。我闻
此下五事證信。我闻者即阿难。其人具四功
德八不思议。故此人闻可信也。一时者明闻
有时节。阿难是何时闻。次辨某时闻也。然实
录应具出某年某月。但翻经略之耳。以闻有
时节故可信也。然说此经有二时。一宫内时
二山中时。前在宫内为韦提希说法时。后还
山中阿难为大众说法时。今云一时具摄此
二时也。佛在者即第四事。谁边闻。非外道边
闻非二乘菩萨边闻。从佛边闻故可信。能说
之人具一切智。闻法之人得陀罗尼。故此说
此闻可信也。住者摄上句明佛住也。问此住
无量寿经序¶ 第 239b 页 T37-0239.png
为取能住为住。为取所住为住耶。解云此中
取能住为住。三住四住今是佛住。佛住者住
佛所住。佛所住即是诸法实相。住诸法实相
故云佛住也。王舍城崛山者此明住处。王舍
城崛山如馀处释。然此经明此二处者。明说
此经有二处。一者王城处说。二者崛山处说。
韦提希宫即王城处说。后还山说即崛山处
说。自有一处说序两处。自有两处说序两处。
一处说序两处即大品法华等经。何意两处。
从通至别。直序王城即通。次重序崛山处也。
两处说序两处者即此经。前王城处说故序
王城处。后还崛山说次序崛山处。一处说序
两处即从通至别次第。两处说序两处即前后
次第。与大比丘下第六列同闻众。复与大比
丘及诸菩萨闻故可信。此中列众略列众而不
叹德。又列小少列大多。在文可寻也。尔时王
舍城下前通序竟。今则第二别序。就此中有
二句。第一明杀父王因缘。第二明执母因缘。
今则初言阿阇世者有两翻。大经文云未生
怨。又云折指。所以言折指者。其生相师相云
当害父王。王于高楼弃之于地不死。触一指
折故云折指也。随顺调达恶友之教者。其与
调达为亲友常说世王。所以说者其就阿难
学问五通。从有门出入自称是佛。世王信之
为其檀越。频婆沙罗为悉达檀越。两佛两檀
越。调达说云我除故佛作新佛。王除故王作
新王。世王即受其言即幽系父王频婆沙罗
也。提婆达多此云天热。天热者其生室中大
热。则是阿鼻之相也。其人作三逆罪广如释
取能住为住。三住四住今是佛住。佛住者住
佛所住。佛所住即是诸法实相。住诸法实相
故云佛住也。王舍城崛山者此明住处。王舍
城崛山如馀处释。然此经明此二处者。明说
此经有二处。一者王城处说。二者崛山处说。
韦提希宫即王城处说。后还山说即崛山处
说。自有一处说序两处。自有两处说序两处。
一处说序两处即大品法华等经。何意两处。
从通至别。直序王城即通。次重序崛山处也。
两处说序两处者即此经。前王城处说故序
王城处。后还崛山说次序崛山处。一处说序
两处即从通至别次第。两处说序两处即前后
次第。与大比丘下第六列同闻众。复与大比
丘及诸菩萨闻故可信。此中列众略列众而不
叹德。又列小少列大多。在文可寻也。尔时王
舍城下前通序竟。今则第二别序。就此中有
二句。第一明杀父王因缘。第二明执母因缘。
今则初言阿阇世者有两翻。大经文云未生
怨。又云折指。所以言折指者。其生相师相云
当害父王。王于高楼弃之于地不死。触一指
折故云折指也。随顺调达恶友之教者。其与
调达为亲友常说世王。所以说者其就阿难
学问五通。从有门出入自称是佛。世王信之
为其檀越。频婆沙罗为悉达檀越。两佛两檀
越。调达说云我除故佛作新佛。王除故王作
新王。世王即受其言即幽系父王频婆沙罗
也。提婆达多此云天热。天热者其生室中大
热。则是阿鼻之相也。其人作三逆罪广如释
无量寿经序¶ 第 239c 页 T37-0239.png
论说及律中所辨(云云)。频婆沙罗此云颜色端
正。其得须陀洹果。然教一人得两罪者。罗汉
父母杀得二逆。今父王是初果。杀得何罪耶。
解云得似逆。若尔杀父重杀圣其轻。圣是初
果得似逆。杀父得真逆故也。国大夫人下此
明王得食得法不死因缘。此中细文句可知。
夫人[麨]饼涂身璎珞盛浆与王。王请目连为
受八戒。言目连是亲者目连是王舍城人王
种故。论中云目连与身子周旋。身子极智故
目连家高爽。并在王舍城住。故目连与王为
亲也。佛复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三种因
缘三七日不死。夫人遣[麨]及浆。[麨]则食浆则
饮饮食资身。目连为说八戒则行。富楼那说
法则解。行解资心。为是因缘三七日不死也。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下第二明执母因缘。如
文。所以世王詺父为贼者。其生时相师相云。
此儿当杀父。父欲杀之故詺父为贼。如大初
事不改反受其乱也。耆婆及月光臣引毗陀
论中事为谏。毗陀还是韦提此云明处。耆婆
是世王庶兄。故大经云我兄耆婆谏云。劫初
以来有恶王一万八千贪国害父。未曾闻杀
母。极成忠谏也。大初作逆亦有人谏。有人名
表溯上谏谏事云云。大初遂不受谏便斩其
首。今世王犹可得谏。便退不杀母系之深宫
也。由系之深宫故得念佛。念佛故得见释迦
及无量寿。此则是大利益事善权方便。若不
尔者无由得说此一经也。然此是经之别序。
众经别序不同。大可有二种。一者能化为别
序。二者所化为别序。能化别序者此如法华。
正。其得须陀洹果。然教一人得两罪者。罗汉
父母杀得二逆。今父王是初果。杀得何罪耶。
解云得似逆。若尔杀父重杀圣其轻。圣是初
果得似逆。杀父得真逆故也。国大夫人下此
明王得食得法不死因缘。此中细文句可知。
夫人[麨]饼涂身璎珞盛浆与王。王请目连为
受八戒。言目连是亲者目连是王舍城人王
种故。论中云目连与身子周旋。身子极智故
目连家高爽。并在王舍城住。故目连与王为
亲也。佛复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三种因
缘三七日不死。夫人遣[麨]及浆。[麨]则食浆则
饮饮食资身。目连为说八戒则行。富楼那说
法则解。行解资心。为是因缘三七日不死也。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下第二明执母因缘。如
文。所以世王詺父为贼者。其生时相师相云。
此儿当杀父。父欲杀之故詺父为贼。如大初
事不改反受其乱也。耆婆及月光臣引毗陀
论中事为谏。毗陀还是韦提此云明处。耆婆
是世王庶兄。故大经云我兄耆婆谏云。劫初
以来有恶王一万八千贪国害父。未曾闻杀
母。极成忠谏也。大初作逆亦有人谏。有人名
表溯上谏谏事云云。大初遂不受谏便斩其
首。今世王犹可得谏。便退不杀母系之深宫
也。由系之深宫故得念佛。念佛故得见释迦
及无量寿。此则是大利益事善权方便。若不
尔者无由得说此一经也。然此是经之别序。
众经别序不同。大可有二种。一者能化为别
序。二者所化为别序。能化别序者此如法华。
无量寿经序¶ 第 240a 页 T37-0240.png
天雨四华地动六种放大光明。此是能化事。
雨华动地则意业。放大光明则是身业。乃至
大品涅槃亦尔。大品自敷师子座入王三昧
身放光明。涅槃晨朝唱告面门放光。此等并
是能化为别序。所化别序者如净名夫人等
经。净名经序宝积长者因献盖如来开净土法
门。夫人经因父母送书。因父母送书得说十
五章经。此即所化为别序。一切众经不出此
二序也。今此经即是所化为别序。由世王此
事故说西方净土之因果法门也。就所化别
序复有二种。一者善事为别序。二者恶事为
别序。善事为别序者。即是长者献盖。献盖即
是财施。因此财施得开净土。故是善事为别
序。恶事为别序者则此经。因世王害父执母
得开此一经。故恶事为别序。然经律皆有此
事。说经多为在家人。说律为出家人。说经则
劝说律则诫。即诫劝二门也。说律者则由六
群比丘及十七群比丘。由此人从初犯戒至
后。所以如来得制二百五十戒。广利现在未
来一切众生。若无此人犯戒如来不得制戒。
则无戒。何由得利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及
令佛法久住耶。而佛法久住二千年乃至万
年良由戒。故所以得至今。此是六群比丘作
出家人利益利益出家人。若是今世王作在
家利益利益在家人。何者我贪国位杀父王
现身癞病。当堕地狱已受华报。地狱果报当
至不久。诸国王等莫复如此事。作此事必得
恶果。此为诫作恶之人故行斯事。又欲开净
土法门。若不害王执母则无由得开此经净
雨华动地则意业。放大光明则是身业。乃至
大品涅槃亦尔。大品自敷师子座入王三昧
身放光明。涅槃晨朝唱告面门放光。此等并
是能化为别序。所化别序者如净名夫人等
经。净名经序宝积长者因献盖如来开净土法
门。夫人经因父母送书。因父母送书得说十
五章经。此即所化为别序。一切众经不出此
二序也。今此经即是所化为别序。由世王此
事故说西方净土之因果法门也。就所化别
序复有二种。一者善事为别序。二者恶事为
别序。善事为别序者。即是长者献盖。献盖即
是财施。因此财施得开净土。故是善事为别
序。恶事为别序者则此经。因世王害父执母
得开此一经。故恶事为别序。然经律皆有此
事。说经多为在家人。说律为出家人。说经则
劝说律则诫。即诫劝二门也。说律者则由六
群比丘及十七群比丘。由此人从初犯戒至
后。所以如来得制二百五十戒。广利现在未
来一切众生。若无此人犯戒如来不得制戒。
则无戒。何由得利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及
令佛法久住耶。而佛法久住二千年乃至万
年良由戒。故所以得至今。此是六群比丘作
出家人利益利益出家人。若是今世王作在
家利益利益在家人。何者我贪国位杀父王
现身癞病。当堕地狱已受华报。地狱果报当
至不久。诸国王等莫复如此事。作此事必得
恶果。此为诫作恶之人故行斯事。又欲开净
土法门。若不害王执母则无由得开此经净
无量寿经序¶ 第 240b 页 T37-0240.png
土因果。又欲示大涅槃之力王身得病。若不
闻涅槃经却后七日当堕地狱。以闻大经忏
悔故罪得清净。示经有力用故害父王也。问
虽后利人开道。有馀父母因苦不是。解云世
王既是方便。父母复非实皆是方便。此不须
论。且就事为言者亦于父母有大利益。何者
其父本得须陀洹果。由幽闭之目连说戒富
楼那说法。故至那含。从初果径得至第三果。
若尔岂非大利益耶。又母得利益者。由执母
故得念佛。现见二佛后生净土。既安母置净
土。有世间色养之比也。所以害父者业定不
差。何者世王本作仙人在山中。父王昔作国
王游猎不得。见仙人云。我今猎不得正由此
人。则截仙人头首。仙人死时生念。此人无辜
横害我。我当无辜害汝。由此一嗔故还害父
王也。问父王昔杀人应堕地狱。云何得为人
王耶。解云彼尔时虽杀仙人则生怖畏。忏悔
罪灭今得为王。今世王亦尔。杀父王复忏悔
罪得灭。为如此因缘故杀父执母也。此现
在别序之前也。时韦提希下此文犹属别序。
然前父王被幽闭中有感有应。今夫人被执
亦有感有应。前父王祈感。目连富楼那圣弟
子应。今夫人祈感。十方诸佛应。然此开四句
感应义。四句者一有感而无应。二有应而无
感。三亦应亦感。四不感不应。从来云砧快悕
值五载参商则有感无应。城东西门十方并现
则无感有应也。胜鬘夫人则生此念时佛于
空中现。韦提希拜请未举头间释迦在前。此
则亦应亦感。世间悠悠人不感佛佛复不应。
闻涅槃经却后七日当堕地狱。以闻大经忏
悔故罪得清净。示经有力用故害父王也。问
虽后利人开道。有馀父母因苦不是。解云世
王既是方便。父母复非实皆是方便。此不须
论。且就事为言者亦于父母有大利益。何者
其父本得须陀洹果。由幽闭之目连说戒富
楼那说法。故至那含。从初果径得至第三果。
若尔岂非大利益耶。又母得利益者。由执母
故得念佛。现见二佛后生净土。既安母置净
土。有世间色养之比也。所以害父者业定不
差。何者世王本作仙人在山中。父王昔作国
王游猎不得。见仙人云。我今猎不得正由此
人。则截仙人头首。仙人死时生念。此人无辜
横害我。我当无辜害汝。由此一嗔故还害父
王也。问父王昔杀人应堕地狱。云何得为人
王耶。解云彼尔时虽杀仙人则生怖畏。忏悔
罪灭今得为王。今世王亦尔。杀父王复忏悔
罪得灭。为如此因缘故杀父执母也。此现
在别序之前也。时韦提希下此文犹属别序。
然前父王被幽闭中有感有应。今夫人被执
亦有感有应。前父王祈感。目连富楼那圣弟
子应。今夫人祈感。十方诸佛应。然此开四句
感应义。四句者一有感而无应。二有应而无
感。三亦应亦感。四不感不应。从来云砧快悕
值五载参商则有感无应。城东西门十方并现
则无感有应也。胜鬘夫人则生此念时佛于
空中现。韦提希拜请未举头间释迦在前。此
则亦应亦感。世间悠悠人不感佛佛复不应。
无量寿经序¶ 第 240c 页 T37-0240.png
前两句事可见义难解。何者由应故感由感
故应。感应因缘。何得见无感而有应有感而
无应。本待感故名应待应故名感。既其无感
那得名应。一家解云无感有应有感无应。只
此则解竟。何者无感有应则是用无为感以
有作应。何由得此无感。由有应故。何由得此
有应。由无感故。如城东老妃。若不由其无感
则不知佛有应。若不因佛有应则不知其无
感。无感有应因缘也。然无感有应此含两意。
一者有无二者感应。有无者无感有应有无因
缘。此则四句中一无感有应句。感应者用无
为感以有为应。由城东无感故有十方之应。
无感有应既然。有感无应亦尔。得是有无复
是感应。何者由彼有感故有如来无应。何意
尔。有无因缘故。而复有所以。如来五载不应
者。欲多生彼善根故。若一念便应即善根不
多。五载祈感如来不应生彼五载之善。即
是有感而无应。问其既五载不感佛那得名感。
解云取彼五载祈感义名之为感。五载不值
故名有感无应也。今此四句中有感无应也。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下三段初章竟。今则第
二正说。就此中合为两离为四。合为两者。第
一总明净土。第二别明净土。离为四者总别
各开二。先总明净土有二。初总问。第二总答。
亦复别明净土亦二。先别问。次别答。虽有四
段合成总别两章。对前序说前序说中有通
序别序。今正说总明净土别明净土也。今则
第一段总问净土为二。第一经家序夫人悲
苦之容仪。第二正发言致问。初如文。白佛言
故应。感应因缘。何得见无感而有应有感而
无应。本待感故名应待应故名感。既其无感
那得名应。一家解云无感有应有感无应。只
此则解竟。何者无感有应则是用无为感以
有作应。何由得此无感。由有应故。何由得此
有应。由无感故。如城东老妃。若不由其无感
则不知佛有应。若不因佛有应则不知其无
感。无感有应因缘也。然无感有应此含两意。
一者有无二者感应。有无者无感有应有无因
缘。此则四句中一无感有应句。感应者用无
为感以有为应。由城东无感故有十方之应。
无感有应既然。有感无应亦尔。得是有无复
是感应。何者由彼有感故有如来无应。何意
尔。有无因缘故。而复有所以。如来五载不应
者。欲多生彼善根故。若一念便应即善根不
多。五载祈感如来不应生彼五载之善。即
是有感而无应。问其既五载不感佛那得名感。
解云取彼五载祈感义名之为感。五载不值
故名有感无应也。今此四句中有感无应也。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下三段初章竟。今则第
二正说。就此中合为两离为四。合为两者。第
一总明净土。第二别明净土。离为四者总别
各开二。先总明净土有二。初总问。第二总答。
亦复别明净土亦二。先别问。次别答。虽有四
段合成总别两章。对前序说前序说中有通
序别序。今正说总明净土别明净土也。今则
第一段总问净土为二。第一经家序夫人悲
苦之容仪。第二正发言致问。初如文。白佛言
无量寿经序¶ 第 241a 页 T37-0241.png
世尊我宿何罪下第二正发言问。此中数句
至文当詺。我宿何罪生此恶子者。此问秽土
恶因缘。有二。初问自有何罪生恶子。次问调
达恶缘。此非是问与佛调达为亲友。乃是问
世王何因缘与调达为亲友也。经云纯与恶
人眷属。故知问世王与调达为亲友也。唯愿
世尊广说无忧怖处者。前问秽土恶因缘。此
问净土因缘欲离恶也。不乐阎浮提下明厌
秽欣净愿欲往生也。今向世尊五体投地者。
前明离秽生净。今辨离秽生净之因。何由得
离秽生净。修因故得离秽生净也。五体投地
求哀忏悔。则是离秽离恶因。唯愿佛日教我
观于净业。此明生净土善因也。尔时世尊下
第二总答。所言总答者。直放光明化为金台。
令十方净土皆于中现。使韦提希夫人普皆
睹见。令彼随意往生。则是总答。答前问。然此
答与前问异。前问则发言问。今则放光答。前
声闻今色答也。尔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
诸佛土下则第二别明净土。前总问十方净
土未的欲往生何国。故是总。今此约明西方
弥陀净土故是别也。此中前问次答。今则是
问也。问佛普现十方净土。夫人何意愿生西
方阿弥陀耶。解云如华严所辨。百万阿僧祇
品。净土西方弥陀最是下品。即是下品何故
愿往生耶。解云始舍秽入净馀净不易可阶。
为是因缘唯得往生西方净土也。尔时世尊
则便微笑下第二别答。别答中两。第一放光
利益频婆沙罗王。第二次为韦提希说净土
法门。前放光神通轮利益父王。次说净土说
至文当詺。我宿何罪生此恶子者。此问秽土
恶因缘。有二。初问自有何罪生恶子。次问调
达恶缘。此非是问与佛调达为亲友。乃是问
世王何因缘与调达为亲友也。经云纯与恶
人眷属。故知问世王与调达为亲友也。唯愿
世尊广说无忧怖处者。前问秽土恶因缘。此
问净土因缘欲离恶也。不乐阎浮提下明厌
秽欣净愿欲往生也。今向世尊五体投地者。
前明离秽生净。今辨离秽生净之因。何由得
离秽生净。修因故得离秽生净也。五体投地
求哀忏悔。则是离秽离恶因。唯愿佛日教我
观于净业。此明生净土善因也。尔时世尊下
第二总答。所言总答者。直放光明化为金台。
令十方净土皆于中现。使韦提希夫人普皆
睹见。令彼随意往生。则是总答。答前问。然此
答与前问异。前问则发言问。今则放光答。前
声闻今色答也。尔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
诸佛土下则第二别明净土。前总问十方净
土未的欲往生何国。故是总。今此约明西方
弥陀净土故是别也。此中前问次答。今则是
问也。问佛普现十方净土。夫人何意愿生西
方阿弥陀耶。解云如华严所辨。百万阿僧祇
品。净土西方弥陀最是下品。即是下品何故
愿往生耶。解云始舍秽入净馀净不易可阶。
为是因缘唯得往生西方净土也。尔时世尊
则便微笑下第二别答。别答中两。第一放光
利益频婆沙罗王。第二次为韦提希说净土
法门。前放光神通轮利益父王。次说净土说
无量寿经序¶ 第 241b 页 T37-0241.png
法轮利益希后。又前放光益父王小利益。次
说净土利益夫人大利益。言父王小利益者
王本得初果。何以知然。出大论。太子踰城学
道时。至王城促僮仆乞饭。无量人观看王。儿
结誓云。太子得道前当度我。受我请。后成佛
时王则将八万四千人迎佛。佛为说法于路
得须陀洹果。故本得初果今蒙光照进得那
含。故是小利益也。夫人大利益。夫人闻说净
土法门得无生法忍。故是大利益。此则是世
王方便利益父母之事。若不执系父母。父何
由得断欲界惑得那含。母何由生净土得无
生忍。藉于此事得如斯利益。故知是方便也。
又前放光利益父则现在利益。次说法利益
母当来利益也。就此两段各开二别。初段二
者第一正运神通轮。第二父王得益。后段二
者第一正运说法轮。第二夫人得益。此则第
一如来正运神通轮也。尔时大王虽在幽闭
下第二父王得益如文。尔时世尊告韦提希
下第二运说法轮利益夫人。大开为二如前
说。初正运说法轮。第二夫人得益。就说法中
为二。第一明三种善为净土因。第二明十六
种观为净土因。此之二章复各有两者。第一
缘起。第二正说三种善为净土因。后两亦尔。
前缘起。次正说十六观为净土因。今第一缘
起。此中有二。第一诫听。第二许说。今则诫听。
如文我今为汝广说众譬则许说也。亦令未
来世下明说之意。所以说者为欲利益现在
未来众生故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二
正说三种善为净土因为三。谓标释结。当修
说净土利益夫人大利益。言父王小利益者
王本得初果。何以知然。出大论。太子踰城学
道时。至王城促僮仆乞饭。无量人观看王。儿
结誓云。太子得道前当度我。受我请。后成佛
时王则将八万四千人迎佛。佛为说法于路
得须陀洹果。故本得初果今蒙光照进得那
含。故是小利益也。夫人大利益。夫人闻说净
土法门得无生法忍。故是大利益。此则是世
王方便利益父母之事。若不执系父母。父何
由得断欲界惑得那含。母何由生净土得无
生忍。藉于此事得如斯利益。故知是方便也。
又前放光利益父则现在利益。次说法利益
母当来利益也。就此两段各开二别。初段二
者第一正运神通轮。第二父王得益。后段二
者第一正运说法轮。第二夫人得益。此则第
一如来正运神通轮也。尔时大王虽在幽闭
下第二父王得益如文。尔时世尊告韦提希
下第二运说法轮利益夫人。大开为二如前
说。初正运说法轮。第二夫人得益。就说法中
为二。第一明三种善为净土因。第二明十六
种观为净土因。此之二章复各有两者。第一
缘起。第二正说三种善为净土因。后两亦尔。
前缘起。次正说十六观为净土因。今第一缘
起。此中有二。第一诫听。第二许说。今则诫听。
如文我今为汝广说众譬则许说也。亦令未
来世下明说之意。所以说者为欲利益现在
未来众生故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二
正说三种善为净土因为三。谓标释结。当修
无量寿经序¶ 第 241c 页 T37-0241.png
三福则标也。一者孝养下第二释三福。释三
福则如文。所以明此三福善。此三种摄一切
尽。何者初一是世间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
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是世间凡夫善者。
文云孝养父母修行十善。未受三归五戒。第
二始明受三归五戒前直明孝养父母修行十
善。故知是世间凡夫善。亦是旧善。佛未生时
已有此善故名旧善也。第二受三归五戒乃
至二百五十戒等。此是佛客善。小乘之善始
自受三归终至十戒善。故是佛法小乘善也。
第三发菩提心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故是
大乘善。此之三种摄世出世。摄大摄小摄一
切善尽。故明此三种也。然此三善得是三人。
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从凡
夫任运修习此善。次入佛法受三归五戒。乃
至从小入大乘。始终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
问此三种善为净土因。为生三种净土亦生
一种净土耶。解云自有三种善生三种净土。
上品善生上品净土。中品善生中品净土。下
品善生下品净土。自有三品善生一净土。今
此中明三种善生一净土。何以知尔。今明三
种善生西方弥陀净土。故知三种善生一种
土也。问既有三种善因。那得但生一种净土
耶。解云此三种虽同生一种净土。于此净土
中果报不同。因有浅深得果亦胜劣。如此间
秽土中众生虽同在秽土。而贵贱升沈不同。
生彼国亦尔也。问修此三种因。若为得生净
土耶。解云此三种皆是净心。孝养父母心此
心亦净。乃至发菩提心此心亦净。以此三种
福则如文。所以明此三福善。此三种摄一切
尽。何者初一是世间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
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是世间凡夫善者。
文云孝养父母修行十善。未受三归五戒。第
二始明受三归五戒前直明孝养父母修行十
善。故知是世间凡夫善。亦是旧善。佛未生时
已有此善故名旧善也。第二受三归五戒乃
至二百五十戒等。此是佛客善。小乘之善始
自受三归终至十戒善。故是佛法小乘善也。
第三发菩提心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故是
大乘善。此之三种摄世出世。摄大摄小摄一
切善尽。故明此三种也。然此三善得是三人。
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从凡
夫任运修习此善。次入佛法受三归五戒。乃
至从小入大乘。始终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
问此三种善为净土因。为生三种净土亦生
一种净土耶。解云自有三种善生三种净土。
上品善生上品净土。中品善生中品净土。下
品善生下品净土。自有三品善生一净土。今
此中明三种善生一净土。何以知尔。今明三
种善生西方弥陀净土。故知三种善生一种
土也。问既有三种善因。那得但生一种净土
耶。解云此三种虽同生一种净土。于此净土
中果报不同。因有浅深得果亦胜劣。如此间
秽土中众生虽同在秽土。而贵贱升沈不同。
生彼国亦尔也。问修此三种因。若为得生净
土耶。解云此三种皆是净心。孝养父母心此
心亦净。乃至发菩提心此心亦净。以此三种
无量寿经序¶ 第 242a 页 T37-0242.png
心皆净故得土亦净。所以维摩云。以其心净
故佛土净也。若得此心只此则是西方净土。
何者净秽皆在于心。若心净见此土则净。又
若得第一义净心则第一义土。然第一义土则
是法身。法身第一义土更无有异也。可栖托
义名之为土。无感不应名为法身。故仁王经
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若起
烦恼倒惑则此三途秽土。若起四重五逆则
是阿鼻地狱。其身纵广八万由旬。故净秽并
由心也。今此明三种净业为生净土因也。如
此三事名为净业下第三结三种业如文。佛
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前明三种善为净土因
有二。第一缘起。第二正明三种善为净土因。
今第二明十六种观为净土因。亦二。第一缘
起。第二正明十六种观。正作无量寿观。今则
缘起。有七句至文当詺。今则第一诫听也。问
告韦提希何故复告阿难耶。解云告韦提希
令一心谛听。命阿难使传化未闻。为是因缘
故双告二人也。如来今者为未来世者。第二
释说净业之意。何意说此净业耶。为未来世
一切众生故说此净业也。善哉韦提希者第
三叹问。前双告今双叹。所以叹韦提希问者。
其问故现得无生忍称佛心。又由其问故宫
内䌽女发菩提心。复称佛心。以称佛心故叹
其所问也。又其问得近利现在复益未来。自
利并他现益及未来益。为是义故叹云快问
斯事也。阿难汝当受持第四命阿难受持令
传化未来也。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者第五
重告韦提希。明如来方便令韦提希得见净
故佛土净也。若得此心只此则是西方净土。
何者净秽皆在于心。若心净见此土则净。又
若得第一义净心则第一义土。然第一义土则
是法身。法身第一义土更无有异也。可栖托
义名之为土。无感不应名为法身。故仁王经
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若起
烦恼倒惑则此三途秽土。若起四重五逆则
是阿鼻地狱。其身纵广八万由旬。故净秽并
由心也。今此明三种净业为生净土因也。如
此三事名为净业下第三结三种业如文。佛
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前明三种善为净土因
有二。第一缘起。第二正明三种善为净土因。
今第二明十六种观为净土因。亦二。第一缘
起。第二正明十六种观。正作无量寿观。今则
缘起。有七句至文当詺。今则第一诫听也。问
告韦提希何故复告阿难耶。解云告韦提希
令一心谛听。命阿难使传化未闻。为是因缘
故双告二人也。如来今者为未来世者。第二
释说净业之意。何意说此净业耶。为未来世
一切众生故说此净业也。善哉韦提希者第
三叹问。前双告今双叹。所以叹韦提希问者。
其问故现得无生忍称佛心。又由其问故宫
内䌽女发菩提心。复称佛心。以称佛心故叹
其所问也。又其问得近利现在复益未来。自
利并他现益及未来益。为是义故叹云快问
斯事也。阿难汝当受持第四命阿难受持令
传化未来也。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者第五
重告韦提希。明如来方便令韦提希得见净
无量寿经序¶ 第 242b 页 T37-0242.png
土也。时韦提希白佛言下第六韦提希重问。
此问意者。我今者以佛力故得见土。若佛灭
后众生云何得见。为未来众生重问也。言五
苦此如无量寿经五痛五烧。如彼文出。又亦
得是五浊。詺五浊为五苦也。佛告韦提希下
第七重告韦提希。令专心作无量寿观得生
彼国也。云何作想下第二正作无量寿观。此
中凡作十六观。则应为十六段。今开为二。第
一有十三观作无量寿观。第二有三观作九
辈观。问今观无量寿只应观无量寿。何故观
九辈耶。解云观无量寿观果。观九辈观因。观
净土因果故开两段也。就初观无量寿复为
二。第一有六观观无量寿国。第二有七观观
无量寿佛身。观无量寿国中若树若池。观无
量寿佛中佛与菩萨。又观无量寿国土则观
依果。观无量寿佛观正果。又观无量寿国土
观净土世间。观无量寿佛观正觉世间也。就
前观无量寿国土中复有二意。第一有五观
别观。第六一观总观。别观者别作五种观。第
六总观者无量寿国有无量事不可具观。故
第六观总作一切观也。就初复为二。第一有
一观半。作观方便。第二有三观半正作观。今
则第一作观方便。明欲作无量寿观者。当西
向谛观于日令心得住。若不系想于日心则
不住。以系心作想于日心则得住。心住故心
自得净见彼国也。次作水想。所以前作日想
今作水想者。日光明净故前作日想。水则清
彻无所不见故今作水想也。心想成已下第
二正作于观。以作水想及琉璃想。则见彼琉
此问意者。我今者以佛力故得见土。若佛灭
后众生云何得见。为未来众生重问也。言五
苦此如无量寿经五痛五烧。如彼文出。又亦
得是五浊。詺五浊为五苦也。佛告韦提希下
第七重告韦提希。令专心作无量寿观得生
彼国也。云何作想下第二正作无量寿观。此
中凡作十六观。则应为十六段。今开为二。第
一有十三观作无量寿观。第二有三观作九
辈观。问今观无量寿只应观无量寿。何故观
九辈耶。解云观无量寿观果。观九辈观因。观
净土因果故开两段也。就初观无量寿复为
二。第一有六观观无量寿国。第二有七观观
无量寿佛身。观无量寿国中若树若池。观无
量寿佛中佛与菩萨。又观无量寿国土则观
依果。观无量寿佛观正果。又观无量寿国土
观净土世间。观无量寿佛观正觉世间也。就
前观无量寿国土中复有二意。第一有五观
别观。第六一观总观。别观者别作五种观。第
六总观者无量寿国有无量事不可具观。故
第六观总作一切观也。就初复为二。第一有
一观半。作观方便。第二有三观半正作观。今
则第一作观方便。明欲作无量寿观者。当西
向谛观于日令心得住。若不系想于日心则
不住。以系心作想于日心则得住。心住故心
自得净见彼国也。次作水想。所以前作日想
今作水想者。日光明净故前作日想。水则清
彻无所不见故今作水想也。心想成已下第
二正作于观。以作水想及琉璃想。则见彼琉
无量寿经序¶ 第 242c 页 T37-0242.png
璃之地。见琉璃地一切映彻无所不见也。所
以前见地者地为其本故前明地。下有金刚
七宝幢擎地者。此与莲华藏相似。何故名莲
华藏。以宝莲华擎世界。故名莲华藏世界。今
西方世界金刚幢擎世界。而名安乐或名极
乐者。受名不同也。此幢八方有无量众宝所
成无量光明色映。乃至琉璃地上黄金杂厕
种种庄严。如文所辨甚可爱乐也。佛告阿难
汝持佛语者。前明三种观竟。今命持者传化
未来也。问好体应一一观竟则结。不尔者都
结。何故至此而结耶。解云至此三观竟。事不
过三故三观后结也。又前明三观此明观体。
今辨观力用。作此观有何物力用。是故今明
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得生净国也。
问何故观地水等而能灭除多许罪耶。复不
忏悔何因缘灭如此罪耶。解云此中作念佛
三昧。然念佛三昧有二种。一通二别。但念佛
名别念佛三昧。念佛国土树木乃至念佛等。
通念依正名通念佛三昧也。问念佛三昧何
因能得灭如此多罪耶。解云佛有无量功德
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也。问念佛正
果可得灭罪。今念地水依果。云何得灭罪耶。
解云此是佛依果。佛无漏业所起。此树是佛
树。地水佛地水。念佛地水则是念佛。此地水
柔软微妙不如此间地水。何者天上宝物尚
传语往来。况无量寿佛依果耶。此之地水微
妙清净如梦如幻。只依不异正正不异依。依
正不正正依不依。依正不依正。识依正即识
不依正。识假则识中。若尔岂不灭罪耶。所以
以前见地者地为其本故前明地。下有金刚
七宝幢擎地者。此与莲华藏相似。何故名莲
华藏。以宝莲华擎世界。故名莲华藏世界。今
西方世界金刚幢擎世界。而名安乐或名极
乐者。受名不同也。此幢八方有无量众宝所
成无量光明色映。乃至琉璃地上黄金杂厕
种种庄严。如文所辨甚可爱乐也。佛告阿难
汝持佛语者。前明三种观竟。今命持者传化
未来也。问好体应一一观竟则结。不尔者都
结。何故至此而结耶。解云至此三观竟。事不
过三故三观后结也。又前明三观此明观体。
今辨观力用。作此观有何物力用。是故今明
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得生净国也。
问何故观地水等而能灭除多许罪耶。复不
忏悔何因缘灭如此罪耶。解云此中作念佛
三昧。然念佛三昧有二种。一通二别。但念佛
名别念佛三昧。念佛国土树木乃至念佛等。
通念依正名通念佛三昧也。问念佛三昧何
因能得灭如此多罪耶。解云佛有无量功德
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也。问念佛正
果可得灭罪。今念地水依果。云何得灭罪耶。
解云此是佛依果。佛无漏业所起。此树是佛
树。地水佛地水。念佛地水则是念佛。此地水
柔软微妙不如此间地水。何者天上宝物尚
传语往来。况无量寿佛依果耶。此之地水微
妙清净如梦如幻。只依不异正正不异依。依
正不正正依不依。依正不依正。识依正即识
不依正。识假则识中。若尔岂不灭罪耶。所以
无量寿经序¶ 第 243a 页 T37-0243.png
文云。依此观时则得无生法忍。何意得无生
法忍。以识依正不依正识假悟中故。得无生
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观。见好净地则生贪
心。以观地不地故得灭罪。故文云以此观者
名为正观。以他观者名为邪观也。问成实论
人。今观地水等何故得无生忍。汝会真谛境
得无生忍。又见空故断烦恼。今观地水等云
何断惑得无生耶。今所明者如向观此地水
如梦如幻为所有。如梦如幻有故得无生忍
也。佛告阿难下前明三观竟。今第四作宝树
观。此文可解。此经明净土。与法华中明净土
异者。法华两处明净土。一见宝塔品变秽为
净土。二寿量品时众见烧尽。吾净土不毁。并
今西方净土此三文则是三句义。时众见烧
尽。吾净土不毁。则二质一处。变秽为净土则
一质一处。今文明净土则二质二处。言吾净
土不毁二质一处者。只净崛山在秽崛山处。
此秽净不相碍。而秽质被烧净质不毁。故是
二质一处也。变秽为净一质一处者。只是秽
质变为净质。如变石为玉变土为金。只向土
石变为金玉土亦尔。向机今变为净秽。只在
此一处。故是一质一处。此文明净土二质二
处者。西方之净东土秽。东西二质。净质在西
方处秽质在东土处。故是二质二处也。土既
有此三句人亦有此三句不。解云亦有言人
三句者二质一处者。则法华云我及诸众僧
俱出灵鹫山。众僧善人馀众秽人。馀众自被
烧。众僧在中不被烧。净秽两众只在灵鹫山
处不相妨碍。如首陀天子秽不碍彼净。净秽
法忍。以识依正不依正识假悟中故。得无生
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观。见好净地则生贪
心。以观地不地故得灭罪。故文云以此观者
名为正观。以他观者名为邪观也。问成实论
人。今观地水等何故得无生忍。汝会真谛境
得无生忍。又见空故断烦恼。今观地水等云
何断惑得无生耶。今所明者如向观此地水
如梦如幻为所有。如梦如幻有故得无生忍
也。佛告阿难下前明三观竟。今第四作宝树
观。此文可解。此经明净土。与法华中明净土
异者。法华两处明净土。一见宝塔品变秽为
净土。二寿量品时众见烧尽。吾净土不毁。并
今西方净土此三文则是三句义。时众见烧
尽。吾净土不毁。则二质一处。变秽为净土则
一质一处。今文明净土则二质二处。言吾净
土不毁二质一处者。只净崛山在秽崛山处。
此秽净不相碍。而秽质被烧净质不毁。故是
二质一处也。变秽为净一质一处者。只是秽
质变为净质。如变石为玉变土为金。只向土
石变为金玉土亦尔。向机今变为净秽。只在
此一处。故是一质一处。此文明净土二质二
处者。西方之净东土秽。东西二质。净质在西
方处秽质在东土处。故是二质二处也。土既
有此三句人亦有此三句不。解云亦有言人
三句者二质一处者。则法华云我及诸众僧
俱出灵鹫山。众僧善人馀众秽人。馀众自被
烧。众僧在中不被烧。净秽两众只在灵鹫山
处不相妨碍。如首陀天子秽不碍彼净。净秽
无量寿经序¶ 第 243b 页 T37-0243.png
二人亦尔同在一处不相碍。故是二质一处
也。二质二处者则移诸天人置他土。净人在
净处秽人在秽处。故是二质二处也。一质一
处者。还如云变秽土为净土一质一处。今声
闻人变为菩萨。向并是声闻。今会归大乘。变
成菩萨只在此处。故是一质一处也。次当想
水第五作水观。问前已作水观竟。今以何故
复观水耶。解云前观水则方便。于水想中观
地观树观水。今观彼池水八功德具足众宝
庄严。水出五音鸟赞三宝。如文也。众宝国土
一一界上下前来别观。今则第二总观。别观
既不尽论今总观之也。若见此者除无量劫
重恶业者。前明观体今明观用。六观两类。前
三种观体次明三观用。今亦尔。前明三观体
次明三观用。前三观犹浅。但灭八十亿劫生
死之罪。今观转深。能灭无量亿劫极重恶罪
也。佛告阿难下正作果观中为二。第一观依
果竟。今此下去第二观正果。前依果观有两。
一观方便二观正体。今正果体观亦二。第一
明观方便。第二辨观正体。今则初观方便复
为四。今即第一诫听许说如文。汝等忆持下
第二命传化未来也。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
立空中下第三无量寿佛及二菩萨现韦提希
前。所以佛菩萨现其人前者为观之境。彼将
欲作无量寿佛及二菩萨观。是故佛及二菩
萨现其人前作观之境界也。时韦提希见下
第四韦提希因见佛及二菩萨。故为未来众
生而作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之观也。佛告韦
提希下第二正明观体。就文为二。第一别观
也。二质二处者则移诸天人置他土。净人在
净处秽人在秽处。故是二质二处也。一质一
处者。还如云变秽土为净土一质一处。今声
闻人变为菩萨。向并是声闻。今会归大乘。变
成菩萨只在此处。故是一质一处也。次当想
水第五作水观。问前已作水观竟。今以何故
复观水耶。解云前观水则方便。于水想中观
地观树观水。今观彼池水八功德具足众宝
庄严。水出五音鸟赞三宝。如文也。众宝国土
一一界上下前来别观。今则第二总观。别观
既不尽论今总观之也。若见此者除无量劫
重恶业者。前明观体今明观用。六观两类。前
三种观体次明三观用。今亦尔。前明三观体
次明三观用。前三观犹浅。但灭八十亿劫生
死之罪。今观转深。能灭无量亿劫极重恶罪
也。佛告阿难下正作果观中为二。第一观依
果竟。今此下去第二观正果。前依果观有两。
一观方便二观正体。今正果体观亦二。第一
明观方便。第二辨观正体。今则初观方便复
为四。今即第一诫听许说如文。汝等忆持下
第二命传化未来也。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
立空中下第三无量寿佛及二菩萨现韦提希
前。所以佛菩萨现其人前者为观之境。彼将
欲作无量寿佛及二菩萨观。是故佛及二菩
萨现其人前作观之境界也。时韦提希见下
第四韦提希因见佛及二菩萨。故为未来众
生而作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之观也。佛告韦
提希下第二正明观体。就文为二。第一别观
无量寿经序¶ 第 243c 页 T37-0243.png
第二总观。前依果观中有二。第一别观第二
总观。今正果观亦尔。第一别观第二总观。
此言总别者观无量寿一身。观二菩萨一身
为别观。无量寿有不可思议身。二菩萨亦尔。
观无量寿二菩萨无量身为总观也。就初别
观中复为二。第一作想像观。第二作真实观。
所以前作想像观者。无量身身相不可思议。
像犹若处空不可作。故前作想像观。前作丈
六身观。次百丈身观。名为像想观。以前作像
想观故次作佛身真观也。问初作想像观次
作真观可得是本迹不。解云欲作此道亦得
前想像观为迹。亦后真观为本亦得。虽然作
此詺不便。但前作想像观后作真实观也。就
初想像观中为二。第一想像彼佛华台。第二
想像彼佛并二菩萨。就想像华台中有三。第
一正想华台。第二明华台之因。第三明假想
观功用。今即第一正想华台如文也。阿难此
华台下第二明华台之因。此华台是法藏比
丘本愿力所成。即是明台之本因也。此想成
者灭除下第三明假想观功用如文。佛告阿
难下第二想像佛菩萨复为二。第一想法身
佛。第二想应身佛。今即第一想法身佛。法身
佛者文云如来是法界身。即是法身。一切皆
是法界一切皆是法身。故前作此想也。次云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
心是佛。凡有三是。所以明三是者。明此三是
义足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即是应身。是心是
佛即是法身。是心作佛即明二身因也。且问
数论师。若为言是心佛即三十二相是心即
总观。今正果观亦尔。第一别观第二总观。
此言总别者观无量寿一身。观二菩萨一身
为别观。无量寿有不可思议身。二菩萨亦尔。
观无量寿二菩萨无量身为总观也。就初别
观中复为二。第一作想像观。第二作真实观。
所以前作想像观者。无量身身相不可思议。
像犹若处空不可作。故前作想像观。前作丈
六身观。次百丈身观。名为像想观。以前作像
想观故次作佛身真观也。问初作想像观次
作真观可得是本迹不。解云欲作此道亦得
前想像观为迹。亦后真观为本亦得。虽然作
此詺不便。但前作想像观后作真实观也。就
初想像观中为二。第一想像彼佛华台。第二
想像彼佛并二菩萨。就想像华台中有三。第
一正想华台。第二明华台之因。第三明假想
观功用。今即第一正想华台如文也。阿难此
华台下第二明华台之因。此华台是法藏比
丘本愿力所成。即是明台之本因也。此想成
者灭除下第三明假想观功用如文。佛告阿
难下第二想像佛菩萨复为二。第一想法身
佛。第二想应身佛。今即第一想法身佛。法身
佛者文云如来是法界身。即是法身。一切皆
是法界一切皆是法身。故前作此想也。次云
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
心是佛。凡有三是。所以明三是者。明此三是
义足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即是应身。是心是
佛即是法身。是心作佛即明二身因也。且问
数论师。若为言是心佛即三十二相是心即
无量寿经序¶ 第 244a 页 T37-0244.png
佛耶。答云是心即佛此是真谛者不然。真谛
是顽境无知。云何是佛。佛名为觉故真谛非
佛。又真谛无心无佛。复何得言心是真耶。又
心是心三十二相是色。心心复何得即耶。若
即真者亦不然。即真无心无色无论即。若是
世谛即不得即。两句不得解也。尔时无碍心
即是佛。故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异
相。中论云生死及涅槃无毫釐差别。净名云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今亦尔。只心即是佛。
只佛即是心。此心若成法身则成。法身既成
应身即成。故心是三十二相是即是佛也。是
故应当一心下第二想应身佛。前作心即是
佛观若成不须更作此观。何者心即是佛但
于钝根者是成非。今还令识非者。是故须作
此观也。然自有时双除。自有时明即是。双除
者未曾佛未曾心。由心故佛。心既不可得。佛
亦不可得。此非真谛。虽非心非佛始是大智
也。作即是观者明只心即佛。观心既然观佛
亦尔。此二观并未堪故所以更令作应身观
也。就后为三。第一想佛。第二想二菩萨。第三
明观力用。此则是第一想彼佛身如文所辨。
复当更作下第二想二菩萨前想两华座次想
二菩萨如文。然此想者令心净。心净即佛土
净。佛土者只由心。心垢故佛土垢。心净佛土
净。百万品心故有百万品净土。佛心第一净
故佛土第一净。故云唯佛一人居净土也。作
此观者下第三明观之功用。在观渐深故功
用转重也。佛告阿难此想成已次当下前开
正果别观中本为二。第一想像观。此文已竟。
是顽境无知。云何是佛。佛名为觉故真谛非
佛。又真谛无心无佛。复何得言心是真耶。又
心是心三十二相是色。心心复何得即耶。若
即真者亦不然。即真无心无色无论即。若是
世谛即不得即。两句不得解也。尔时无碍心
即是佛。故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异
相。中论云生死及涅槃无毫釐差别。净名云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今亦尔。只心即是佛。
只佛即是心。此心若成法身则成。法身既成
应身即成。故心是三十二相是即是佛也。是
故应当一心下第二想应身佛。前作心即是
佛观若成不须更作此观。何者心即是佛但
于钝根者是成非。今还令识非者。是故须作
此观也。然自有时双除。自有时明即是。双除
者未曾佛未曾心。由心故佛。心既不可得。佛
亦不可得。此非真谛。虽非心非佛始是大智
也。作即是观者明只心即佛。观心既然观佛
亦尔。此二观并未堪故所以更令作应身观
也。就后为三。第一想佛。第二想二菩萨。第三
明观力用。此则是第一想彼佛身如文所辨。
复当更作下第二想二菩萨前想两华座次想
二菩萨如文。然此想者令心净。心净即佛土
净。佛土者只由心。心垢故佛土垢。心净佛土
净。百万品心故有百万品净土。佛心第一净
故佛土第一净。故云唯佛一人居净土也。作
此观者下第三明观之功用。在观渐深故功
用转重也。佛告阿难此想成已次当下前开
正果别观中本为二。第一想像观。此文已竟。
无量寿经序¶ 第 244b 页 T37-0244.png
今则第二作真观。此并就应身中作如此。二
观前想像观应身。今真观应身。则是观无量
寿佛真身也。就此为三。第一观无量寿佛。第
二观观世音。第三观大势至。今则第一观无
量寿佛身。此中文句可解。然释迦有三十二
相八十种好。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
有八万四千好。释迦太子时白毫长五尺。成
佛长丈五者。申长丈五。放则卷成贝螺。彼佛
白毫右旋如五须弥山也。然复有佛身相遍
满虚空。所有徒众亦遍满虚空。所以有如此
不同者。皆为适缘所见故也。作此观者得无
生忍者。今观佛身相好云何得无生法忍耶。
前已释。今更作一种解。明只此则是无生。何
必更须会真谛境耶。所以大峰律师闻狗吠
得无生。况今观佛身不得无生耶。佛告阿难
及韦提希者。第二观观世音菩萨身如文。次
第三观大势至菩萨身。此之二观各有正体
及功用。如文可知。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
西方下观正果。中本为二。第一别观竟。今第
二总观。就此文有两观。第一普观。第二杂观。
言普观者总观无量寿佛身及徒众教门故云
普观也。言杂观者或观无量寿具足身或变
现身或大身或小身及二菩萨一切身。杂观
佛菩萨一切身一切教故云杂观。今则第一
普观。如文无量寿佛化身下第二杂观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下十六品观本大为
二段。第一有十三观观果。第二有三观观因
观果竟。今则观因。观果者观无量寿佛依正
二果。故云观果。观因者则三辈往生。三辈往
观前想像观应身。今真观应身。则是观无量
寿佛真身也。就此为三。第一观无量寿佛。第
二观观世音。第三观大势至。今则第一观无
量寿佛身。此中文句可解。然释迦有三十二
相八十种好。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
有八万四千好。释迦太子时白毫长五尺。成
佛长丈五者。申长丈五。放则卷成贝螺。彼佛
白毫右旋如五须弥山也。然复有佛身相遍
满虚空。所有徒众亦遍满虚空。所以有如此
不同者。皆为适缘所见故也。作此观者得无
生忍者。今观佛身相好云何得无生法忍耶。
前已释。今更作一种解。明只此则是无生。何
必更须会真谛境耶。所以大峰律师闻狗吠
得无生。况今观佛身不得无生耶。佛告阿难
及韦提希者。第二观观世音菩萨身如文。次
第三观大势至菩萨身。此之二观各有正体
及功用。如文可知。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
西方下观正果。中本为二。第一别观竟。今第
二总观。就此文有两观。第一普观。第二杂观。
言普观者总观无量寿佛身及徒众教门故云
普观也。言杂观者或观无量寿具足身或变
现身或大身或小身及二菩萨一切身。杂观
佛菩萨一切身一切教故云杂观。今则第一
普观。如文无量寿佛化身下第二杂观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下十六品观本大为
二段。第一有十三观观果。第二有三观观因
观果竟。今则观因。观果者观无量寿佛依正
二果。故云观果。观因者则三辈往生。三辈往
无量寿经序¶ 第 244c 页 T37-0244.png
生若为是观耶。解云此三辈是生净土之因。
今观察生净土之因有其上中下。故名为观
也。无量寿佛经但明三辈。此中开三辈为九
辈。三辈者谓上中下也。九辈者于上品有三。
中下亦三故成九辈也。今则第一上品中三
也。前明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修行经七日则
生彼国见彼佛身。闻说妙法则悟无生法忍。
问此是何地无生耶。解云此是七地无生。何
以得知耶。解云下品生百法明门得欢喜地。
下品既得欢喜。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问摄
大乘论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见
无量寿佛身。闻彼佛法则得无生耶。解云此
事难知。若约位而为论者此是六地菩萨。见
佛闻法则得七地无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
释迦超弥勒成佛。故不可知也。上品中生者
第二明上品中生人。不必读诵大乘经。但善
解义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此功德愿生彼
国即得往生彼国七宝池中大宝华中。经一
宿则开也。然彼一宿亦大长远。何者彼一日
一夜敌阎浮提一劫。经一宿则敌此间半劫
也。经七日则不退三菩提。经一小劫得无生
法忍。彼一日一夜当此一劫。彼一劫当此间
无量劫也。此亦是七地无生。前上品见佛闻
法则得无生。今中品经一小劫得无生也。上
品下生者第三明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
不谤大乘。彼国华中一日一夜乃开。复经三
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今下品得初地
无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无生。所以明此二
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一初地无生。二七地无
今观察生净土之因有其上中下。故名为观
也。无量寿佛经但明三辈。此中开三辈为九
辈。三辈者谓上中下也。九辈者于上品有三。
中下亦三故成九辈也。今则第一上品中三
也。前明上品上生。发菩提心修行经七日则
生彼国见彼佛身。闻说妙法则悟无生法忍。
问此是何地无生耶。解云此是七地无生。何
以得知耶。解云下品生百法明门得欢喜地。
下品既得欢喜。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问摄
大乘论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见
无量寿佛身。闻彼佛法则得无生耶。解云此
事难知。若约位而为论者此是六地菩萨。见
佛闻法则得七地无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
释迦超弥勒成佛。故不可知也。上品中生者
第二明上品中生人。不必读诵大乘经。但善
解义理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此功德愿生彼
国即得往生彼国七宝池中大宝华中。经一
宿则开也。然彼一宿亦大长远。何者彼一日
一夜敌阎浮提一劫。经一宿则敌此间半劫
也。经七日则不退三菩提。经一小劫得无生
法忍。彼一日一夜当此一劫。彼一劫当此间
无量劫也。此亦是七地无生。前上品见佛闻
法则得无生。今中品经一小劫得无生也。上
品下生者第三明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
不谤大乘。彼国华中一日一夜乃开。复经三
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今下品得初地
无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无生。所以明此二
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一初地无生。二七地无
无量寿经序¶ 第 245a 页 T37-0245.png
生。为是故明二无生也。次明中品三辈往生。
此中三辈往生并得小乘果也。中品上生持
五戒八戒具足戒得阿罗汉果也。中品中生
持一日一夜八戒一日一夜沙弥戒及具足戒。
初得须陀洹果。经半劫成阿罗汉果也。问八
戒可一日一夜。沙弥戒及具足戒云何一日一
夜耶。解云此言一日一夜者。非是唯一日一
夜持沙弥戒及具足戒。但受一日一夜便死。
故云一日一夜也。中品下生经一小劫得成阿
罗汉也。次明下品三辈往生。并是大乘。初品
得初地。次品发菩提心。下品亦菩提心也。然
此三品大难解。略有两疑。一者上品三人得
大乘果。此事不疑。疑后两品何意。中品三人
得小乘果。下品三人得大乘果耶。中品得罗
汉果。下品倒得初地大乘果也。二者次第不
应如此。何意不大乘并在一处小乘在后。而
匆前明大乘。次明小乘。明小乘竟更明大乘
耶。解云得果在后应须著于前。又今明三辈
往生者正就现因为论。不约得果。现因有三
品胜劣。第一品修大乘善不作恶。第二品修
小乘善亦不作恶。第三品不修善而作恶。以
大乘善为上品。小乘善为中品。作恶无善众
生为下品。约此以判三品也。次问何意大小
杂明不大乘并在一处。小乘一处者亦如向
答。不就得果为次第。但约修论前后耳。前明
大乘善次明小乘善后明有恶无善。前明善
后明恶。就善中前明大乘善后明小乘善也。
前明善则五乘善。上品则大乘善。中品则声
闻人天善。前持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则三
此中三辈往生并得小乘果也。中品上生持
五戒八戒具足戒得阿罗汉果也。中品中生
持一日一夜八戒一日一夜沙弥戒及具足戒。
初得须陀洹果。经半劫成阿罗汉果也。问八
戒可一日一夜。沙弥戒及具足戒云何一日一
夜耶。解云此言一日一夜者。非是唯一日一
夜持沙弥戒及具足戒。但受一日一夜便死。
故云一日一夜也。中品下生经一小劫得成阿
罗汉也。次明下品三辈往生。并是大乘。初品
得初地。次品发菩提心。下品亦菩提心也。然
此三品大难解。略有两疑。一者上品三人得
大乘果。此事不疑。疑后两品何意。中品三人
得小乘果。下品三人得大乘果耶。中品得罗
汉果。下品倒得初地大乘果也。二者次第不
应如此。何意不大乘并在一处小乘在后。而
匆前明大乘。次明小乘。明小乘竟更明大乘
耶。解云得果在后应须著于前。又今明三辈
往生者正就现因为论。不约得果。现因有三
品胜劣。第一品修大乘善不作恶。第二品修
小乘善亦不作恶。第三品不修善而作恶。以
大乘善为上品。小乘善为中品。作恶无善众
生为下品。约此以判三品也。次问何意大小
杂明不大乘并在一处。小乘一处者亦如向
答。不就得果为次第。但约修论前后耳。前明
大乘善次明小乘善后明有恶无善。前明善
后明恶。就善中前明大乘善后明小乘善也。
前明善则五乘善。上品则大乘善。中品则声
闻人天善。前持八戒沙弥戒具足戒等则三
无量寿经序¶ 第 245b 页 T37-0245.png
乘善。孝养父母行世仁善则人天善。此则明
善义尽也。问明善既尽明恶尽以不。解云第
三品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作四重。
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故明恶不尽。
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
不得生也。所以谤法阐提不得生者。阐提
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终不信。
故不得往生。又谤法亦尔。如小乘人闻说
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以现修因
有胜劣故言三品不同也。问修如此得果何
意。然因有浅深虽彰得果差别未显何意。上
品得大乘果。中品得小乘果。下品得大乘果
耶。解云遂彼修因故得果有大小。上品修大
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还
得小乘果。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
善。但彼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以
闻大乘故得大乘果也。上品人善强果强。中
品人善强果弱。下品人善弱果强。上品人修
大乘善得大乘果也。善强果亦强也。中品人
善强果弱者。修行禁戒世间等善而得小乘
果。故善强果弱也。下品善弱果强者。下品人
都不修善而得大果。故善弱果强也。又下品
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现在虽不修善过去或
经发心。今闻大乘复得发心等也。说是语时
下正说中为二。第一神通轮利益父王。第二
说法轮利益夫人。神通轮利益父王中二。第
一放光照父王。第二父王得益。说法轮利益
夫人亦二。第一正为夫人说法第二夫人及
眷属得益。正说竟今即第二夫人得益如文。
善义尽也。问明善既尽明恶尽以不。解云第
三品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作四重。
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故明恶不尽。
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
不得生也。所以谤法阐提不得生者。阐提
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终不信。
故不得往生。又谤法亦尔。如小乘人闻说
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以现修因
有胜劣故言三品不同也。问修如此得果何
意。然因有浅深虽彰得果差别未显何意。上
品得大乘果。中品得小乘果。下品得大乘果
耶。解云遂彼修因故得果有大小。上品修大
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还
得小乘果。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
善。但彼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以
闻大乘故得大乘果也。上品人善强果强。中
品人善强果弱。下品人善弱果强。上品人修
大乘善得大乘果也。善强果亦强也。中品人
善强果弱者。修行禁戒世间等善而得小乘
果。故善强果弱也。下品善弱果强者。下品人
都不修善而得大果。故善弱果强也。又下品
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现在虽不修善过去或
经发心。今闻大乘复得发心等也。说是语时
下正说中为二。第一神通轮利益父王。第二
说法轮利益夫人。神通轮利益父王中二。第
一放光照父王。第二父王得益。说法轮利益
夫人亦二。第一正为夫人说法第二夫人及
眷属得益。正说竟今即第二夫人得益如文。
无量寿经序¶ 第 245c 页 T37-0245.png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下大段第三流通。此中
文句可知。此中应有二句。第一宫内付属流
通。第二佛还崛山阿难重说流通也。
观无量寿经义疏(终)
文句可知。此中应有二句。第一宫内付属流
通。第二佛还崛山阿难重说流通也。
观无量寿经义疏(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