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238b 页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二

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问曰:「以何义故名不退转?」

答曰:「以诸菩萨
證得初地毕定因故,乃至未得成佛以来,常
以深心如实修行,次第增长菩提之心。彼所
治法不能障故,名不退转。」

问曰:「复以何义,名
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以得成
就不退转因,谓深心等八种法故。又不退转
心相违之法,身见贪等一切烦恼,以见道力
悉远离故。又身见等一切烦恼,无始世来随
无智生,不能远离;取我乐等因,离方便般若,
为诸世间苦恼所逼,弃舍利益一切众生取
于涅槃。是故菩萨得慈悲深心,远离取著我
乐等因,有方便般若,虽为世间苦恼所逼,而
不放舍利益众生所作之事,断身见等烦恼
根本,彼时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二 第 238c 页 T26-0238.png
是故圣者无尽意说言:『彼心离一切烦恼生。』
如是等。」

问曰:「若离身见等烦恼名不退转因者,菩萨
及须陀洹俱离身见等烦恼。何故菩萨不退
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须陀洹等退转?」

答曰:「以心行差别故。此明何义?菩萨、声闻发
心以来,心行等相一切差别故。云何差别?声
闻之人不能修学利益他因,是故弃舍利益
众生自求涅槃,见三界中贪等烦恼火之所
烧无常所逼,厌离三界如身衣火燃,观无常
等五阴有为行,乃至离三界结,然后除贪
等烦恼,渐渐微薄出过三界。菩萨之人得深
心故,常乐利益一切世间,为诸众生作利益
行。虽为世间苦恼所逼,以成就方便智慧力
故,虽能如实修行声闻道,而不證声闻道。以
先断所障取声闻位法故。何者是取声闻位
法?谓舍大悲心,不能增长大悲等行。若诸菩
萨得深心等修行菩提心眷属等法,能作證
菩提位因。彼时菩萨见一切法故,能增长菩
提心力,方便推求利益一切众生之事。彼时
即见如实法界,见法界故即时远离见道所
治一切烦恼,即得毕竟大菩提心。

「如《十地经》
说:『菩萨摩诃萨生如是心,是心以大悲为首。』
如是等。彼菩萨如是證见道已,方便推求利
益一切诸众生,因善学大悲深心等法,离我
乐等不为烦恼火之所烧,因不相似故,菩萨
摩诃萨常以深心为利益他而修行故,即见道
时断三界中一切烦恼,而声闻等先不修集慈
悲方便,是故无有利益他行,渐断烦恼后得
卷二 第 239a 页 T26-0239.png
罗汉。

「以是义故,《大海慧菩萨经》中说:『菩萨先
已修集善根,相应烦恼。所谓大悲波罗蜜等,
此诸善法名为烦恼,非馀烦恼。依彼烦恼为
化众生住于世间,以其所求未究竟故。』以是
义故,虽复俱离彼身见等一切烦恼,而菩萨
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退转。

「如
阿耨大池圣者龙王经中,佛告龙王:『菩萨摩
诃萨所證之位,是出世间法,而不离世间。龙
王!有方便般若圣智三昧,是名菩萨摩诃萨
出世间位。龙王!譬如声闻入声闻位,名须陀
洹,不堕恶道。龙王!菩萨亦尔,入菩萨位,名为
不退转菩萨,不堕恶道。

「『龙王!声闻之人,不断
烦恼取声闻位,以其未过不自在法得初果
故。龙王!菩萨摩诃萨过声闻位證菩萨位,是
故不取声闻小果,乃取道场大菩提果。以是
义故,声闻有量,菩萨无量。

「『龙王!如有二人
俱堕高山,其一人者,勇健多力,先已习学种
种技能,以方便智还上山顶;其第二人身力
微少,先不习学种种技能,无方便智,堕彼山
下不能还上。龙王!如是菩萨摩诃萨观察一
切法空无相无愿无为,依般若力观察众生,
住于一切种智山顶。』

「复有经说,大德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断身见等无量烦恼,而不取彼
声闻小果,乃取诸佛大菩提果,观察一切佛
法,以大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修菩萨行,断
身见等一切烦恼。是故不取声闻小果,乃取
诸佛大菩提果。须菩提白文殊师利言:『文殊
师利!此事希有,此大方便菩萨之人,断身见
等一切烦恼,而能不取声闻小果。』文殊师利
卷二 第 239b 页 T26-0239.png
言:『大德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有大方便所摄
智性,是故菩萨虽如实知彼身见等一切烦
恼,而能不取声闻小果。大德须菩提!如大力
士持薄利刀斩断娑罗树,彼娑罗树即住不
倒。大德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有
大方便般若智性,是故菩萨断身见等一切
烦恼,而能不取声闻小果。

「『大德须菩提!彼娑
罗树复于异时值天雨润,即便还生枝叶华
果,具足如本众生受用。大德须菩提!菩萨摩
诃萨亦复如是,得大慈悲心雨所润,虽断身
见等诸烦恼,还入三界方便示现生世间家,
随顺一切众生受用。

「『大德须菩提!复于后时
彼娑罗树大风吹动,即便倒地更不复生。大
德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大智慧
猛风所吹,在道场地永灭不生。』

「是故菩萨摩
诃萨发心已来,一切心行不同声闻、辟支佛
等,以诸菩萨摩诃萨心行等法本来不同故;
若一切同者,应声闻作菩萨,菩萨作声闻。」

问曰:「如声闻人先断见道烦恼,然后渐断修
道烦恼,菩萨何故不同声闻,先断见道烦
恼,然后乃断修道烦恼?」又问:「如菩萨取无量
世住,修集无量善根,须陀洹等何故不取无
量世住,亦不修集无量善根?」

答曰:「须陀洹等
常有乐断烦恼心故,以得无漏对治明故,转
转怖畏诸世间故,生如是心:『何时当得离一
切苦入无馀涅槃?』故修道中馀残烦恼自然
渐尽。以是义故,声闻不取无量世住,亦不修
集无量善根。菩萨之人无量世来,为诸众生
作利益因,为诸众生作利益事,得如是等毕
卷二 第 239c 页 T26-0239.png
竟之心。复见真如甘露法界,观察一切诸众
生身,而实不异我所求处,是故菩萨见修道
中一切烦恼能障利益众生行故,即见道中
一时俱断。又以观察利益一切诸众生乐胜
涅槃乐,是故菩萨取无量世住于世间修一
切行,谓萨婆若智故能明见,修集无量菩提
善根,得大菩提利,是故修集无量善根。」

问曰:「菩萨若见修道烦恼能障利益诸众生
行,以是义故,于见道中即断除者,以何义
故,即见道中不以世间智伏修道烦恼?」

答曰:
「远离一切烦恼名不退转因,若离无漏道见
法,离无漏道断一切烦恼者,可如是难,何故
世间道不伏修道烦恼?若世间道同世间道,
无如是力,是故不得言不退转;而此菩萨即
见道时永断一切所治之法,得大悲等生毕竟
菩提心,名不退转菩萨。应知!是故菩萨如实
见法成就方便,不取声闻、辟支佛地,如实知
见一切世间种种过患,为欲利益一切众生
行世间行,不舍世间,不为世间过患所染。

「是故圣者文殊师利告天子言:『诸天子!菩萨
摩诃萨不住有为不住无为,是故菩萨名为
福田。何以故?菩萨离有为法、不住无为法,知
有为有过、知无为无过。知一切过故,不住有
为;知无为法,不住无为。诸天子!如大力士仰
射虚空,而彼射箭于虚空中无所依住,而不
堕地。诸天子!此事为难,更有难者。』天子白
文殊师利言:『如是之事希有最难,更无难者。』
文殊师利告天子言:『菩萨摩诃萨所作难事
复过于此,以菩萨摩诃萨不舍有为而證无
卷二 第 240a 页 T26-0240.png
为,不堕有为而能教化堕有为者。』」

问曰:「毕竟定者,如来经说:『若毕竟定声闻之
人,远离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道,人天七反
永离诸苦,毕竟證得阿罗汉道。』菩萨亦尔断
三结等,以何义故,不同声闻而无量世住?」

答曰:「此义不然。何以故?言毕竟定者,依声
闻乘修多罗说,菩萨摩诃萨依无量行、依求
一切种智,清净出世间道能净萨婆若。大乘
修多罗中说:『以是义故,菩萨摄取无量世住。』」

问曰:「此义不然。何以故?若初地菩萨摩诃
萨远离一切对治之法,得毕竟不退转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何义故,文殊师利问
菩提经中说:『初发心能过声闻地,第二行发
心能过辟支佛地,第三不退发心过不定地,
第四一生补处发心安住定地。』」

答曰:「彼经中
依證胜进地、依远中远离所治法、依上上地
说过不定地,是故此说不违彼经。此义云何?
如初禅对治法。此明何义?如小乘人未来禅
中断不定因欲界修道烦恼,乃至第四禅中
亦说断修道烦恼,以远中远胜对治法而不
相违。何以故?以对治因等故。菩萨摩诃萨
亦复如是,于初地中断菩提心相违退因,谓
身见等一切烦恼,以得成就深心等修行,毕
竟远离退菩提心因故,乃至八地中得胜进
远中远胜对治法,名为过不定地安住定地。
以对治法等故、以定因故,言过不定地,义不
相违。」

「又言过不定地者,求佛菩提大涅槃心
未断绝故,所起诸行功用疲惓名不定因,是
故八地以上始言过不定地。此义云何?如彼
卷二 第 240b 页 T26-0240.png
处过苦等。此明何义?如小乘中厌过欲界苦,
虽厌过欲界苦,而初禅地未过识等苦因,以
未过所治法,是故如来经中说第二禅中过
苦。如经中说:『忧根何处灭?』佛言:『初禅中灭。』
又问:『苦根何处灭?』佛言:『二禅中灭。』又问:『喜
根何处灭?』佛言:『三禅中灭。』又问:『乐根何处
灭?』佛言:『四禅中灭。』如是过一切色相等厌,
初禅时即过一切色等诸相,而第四禅中厌
过因故,说第四禅过。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于初地中已过不定地,二地已上乃至七地
以来,求佛菩提大涅槃心未断绝故,所起因
行疲惓功用名不定地,是故为彼未满足心
不定因故,八地中说过不定地,言不相违。

「又
得毕竟菩提心因缘具足和合故,言初发心
过声闻地。如《法印经》中如来说言:『弥勒!发菩
提心有七种因。何等为七?一者、诸佛教化发
菩提心;二者、见法欲灭发菩提心;三者、于诸
众生起大慈悲发菩提心;四者、菩萨教化发
菩提心;五者、因布施故发菩提心;六者、学他
发菩提心;七者、闻说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发菩提心。弥勒!诸佛教化发菩提心、见
法欲灭发菩提心、于诸众生起大慈悲发菩
提心,此三发心能护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馀四发心非真菩萨,不能
护持诸佛正法、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此明何义?若菩萨成就深心毕竟不退,得
大悲心大勇猛力,为诸世间一切众生过箭
所射,而观众生起大慈悲,摄诸善根聚集
增长,故言初发心时过声闻地。第二发心过
卷二 第 240c 页 T26-0240.png
辟支佛地者,辟支佛人、胜声闻人毕竟不
为他身,毕竟自为身求寂灭涅槃。若菩萨初
观察法性上上观无生法忍时,未得过不定
道,所有生心皆悉能过、声闻辟支佛地故,言
第二发心过辟支佛地。第三发心过不定地
者,于初地中离不定因得定因故,所有生心
过不定地故,言第三发心过不定地。第四发
心安住定地者,二地已上远离一切所治之
法,是故安住毕竟定地故,言第四发心安住
定地。

「又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所谓菩
萨得离发菩提心相违法时,名不退转菩萨。
《宝女经》中说:『宝女!菩萨摩诃萨有三十二
挂碍堑路发菩提心相违之法。何等三十二?
一者、求声闻乘;二者、求辟支佛乘;三者、求释
梵处;四者、倚著所生净修梵行;五者、专一德
本言是我所;六者、若得财宝悭贪爱吝;七者、
以偏党心而施众生;八者、轻易戒禁;九者、不
念道心专精之行;十者、瞋恚之事以为名闻;
十一者、其心放逸;十二者、驰骋;十三者、不求
博闻;十四者、不察所造;十五者、贡高自大;十
六者、不能清净身口心行;十七者、不护正法;
十八者、背舍师恩;十九者、不弃舍恩;二十者、
离坚要法;二十一者、习诸恶友;二十二者、随
诸阴种;二十三者、不勤助道;二十四者、念不
善本;二十五者、所发道意无权方便;二十六
者、不以慇勤咨嗟三宝;二十七者、憎诸菩萨;
二十八者、所未闻法闻之诽谤;二十九者、不
觉事;三十者、习持俗典;三十一者、不肯劝化
卷二 第 241a 页 T26-0241.png
众生类;三十二者、厌于生死。』

「又复所以不退不转,以诸菩萨毕竟受持不
退转法故。如《娑伽罗龙王经》中说:『龙王!菩萨
摩诃萨毕竟成就八种法故,得名为入不退
不转菩萨之数。何等为八?所谓如说修行:一
者、观察自过不观他过;二者、乃至不为自身
命故施恶于人;三者、若得利养其心不高,若
失利养心亦不下;四者、于诸众生起福田想,
不生恶心;五者、所有财物悉与一切众生共
之;六者、于诸法中不欲独解令他不知;七
者、见他得乐生欢喜心,不由自乐生欢喜心;
八者、于爱不爱其心平等。菩萨具此八种法
故,不退不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曰:「应说不转相,云何不转相?」

答曰:「我正
欲说,而汝复问。菩萨成就不转相者,如来处
处修多罗中广说,应知。如《智印三昧修多罗》
中说言:『弥勒!有五种法名为菩萨毕竟不转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何等为五?一者、于
诸众生起平等心;二者、于他利养不生嫉心;
三者、乃至自为身命,不说法师比丘诸恶过
失;四者、终不贪著供养恭敬赞叹等事;五者、
毕竟得甚深法智忍。弥勒!更有五法故,得名
为不转菩萨。何等为五?一者、不见自身;二者、
不见他身;三者、心不分别妄说法界;四者、不
见菩提;五者、不以相见如来。』如是等。

「又《般若
波罗蜜经》中广说不转之相,如彼经说应知。」

问曰:「云何得异法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因,
于异佛菩提名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

答曰:「以得决定因故。此明何义?以初地
卷二 第 241b 页 T26-0241.png
菩萨成就毕竟因,以依此因毕竟證大菩提,
是故言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言
阿耨多罗者,谓胜一切有为法故;言三藐三
菩提者,谓离一切诸不善法烦恼习气故,于
一切处无障碍故,一切种一切法如实正知
故。是故言三藐三菩提。」

问曰:「应说不退不转功德,云何不退不转功
德?」

答曰:「不退不转功德者,如来处处经中广
说,应知。如《十地经》说:『诸佛子!若有众生厚
集善根故、善集诸善行故、善集诸功德行故,
善供养诸佛故、善集清白法故、善知识善护
故、善清净心故、入深广心故、毕竟信乐大法
故、现大慈悲故,如是众生乃能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

「厚集善根者,菩萨从初发心
已来能过声闻、辟支佛性,是故能与不退不
转菩萨之位以为种子,贪等善根非正种子。
久修无量诸功德行故,言厚集善根故。

「善集
诸善行者,菩萨正修诸行,名修诸善行,行修
生起名异义一。又言行者,清净身口意业正
命自活,以诸菩萨离损害心,为起成就利
益一切诸众生行,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不能
得度智慧大海,而菩萨能渡故,言善集诸善
行故。

「善集诸功德者,以布施忍辱不放逸等,
四摄四家化众生因,诸法种子增长正集故,
言善集诸功德故。

「善供养诸佛者,为增长他
利益因力即是己事,正快无量种种供养、种
种恭敬、闻正法等,生生供养恭敬诸佛故,言
善供养诸佛故。

「善集清白法者,以诸菩萨无
量门集布施等行修诸白法,为取大菩提成
卷二 第 241c 页 T26-0241.png
就一味心正回向故,能成就不退转法故,言
善集清白法故。

「善知识善护者,唯佛如来为
善知识,能护菩萨令发心增长,安住不退不
转法中故,言善知识善护故。

「善清净心者,以
不求自乐、专一味心为他利益,长夜不为自
爱等门烦恼所染故,言善清净心故。

「入深广
心者,大乘法中专念广胜毕竟因成就故,言
入深广心故。

「毕竟信乐大法者,以起大心不
怯弱故,不畏世间一切诸苦,见求小乘诸众
生等起大悲心,欲与一切众生乐,故知一切
种智处,以方便力令众生得故,言毕竟信乐
大法故。

「现大慈悲者,以见生死种种诸苦逼
恼众生,无舍无洲无有救者,为彼众生灭诸
苦恼,行舍大舍极难舍等,以方便力入大苦
中故现慈悲。又言慈者,初发心菩萨以少力
故,但愿怜悯一切众生,是故名慈。又言悲
者,如是如是为于一切众生修行,如是如是
于胜法中起上上心,是故名悲,故言现大慈
悲故。

「又不退转者,菩萨摩诃萨有八种法,能成不
退转地。何等为八?一者、大悲;二者、心安住;
三者、智慧;四者、方便;五者、不放逸;六者、发精
进;七者、善住念;八者、值善知识。初发心菩
萨应速修行此八种法如救头然,后方修集
菩萨其馀不退转法,依此八法修集其馀不
退不转一切功德。彼不退转一切功德,处处
经中广说应知。」

问曰:「但说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足,
何故复言不转?以得不退者即是不转故。」


卷二 第 242a 页 T26-0242.png
曰:「以得不退因毕竟成就深心,故名不退。言
不转者,依不退深心,起馀心行上上胜进,故
名不转。」

问曰:「若尔,不退不转更无异义,云
何不转于不退为胜?」

答曰:「言不退者,依不损
害心根本业道,起利益他行,證上上胜义故;
言不转者,修行成故。又不退者,永断一切
得胜法障身见等烦恼根本尽故;言不转者,
于修道中断灭根本无明故。又不退者,善集
具足功德故;言不转者,善集具足智慧故。又
不退者,成就方便故;言不转者,成就般若
故。又不退者,过声闻辟支佛地因故;言不转
者,善集得菩提诸善根故。又不退者,成就大
力故;言不转者,成就修行故。又不退者,具
足成就十力因故;言不转者,具足成就四无
畏因故。又不退者,依檀等白法为利益众生
故;言不转者,檀等善根为众生故回向大
菩提,常乐利益诸众生故。又不退者,以得初
地不失菩提心因,深心等成就故;言不转者,
二地已上起心十善业道所摄,异十善业道
修行檀等数数增长故。」

问曰:「胜进法者,其义云何?」

答曰:「以诸菩萨心行增长,于先所得白净法
中上上胜进。以是义故,名胜进法。

「降伏一切诸魔怨敌者,以降伏魔、降伏怨、降
伏敌对,是故说言降伏一切诸魔怨敌。此义
云何?菩萨降伏烦恼魔故,天魔伺求不得少
过,故言降伏一切诸魔;以得闻思修慧力故,
利益众生相违怨等所不能障,故言降伏一
切诸怨;一切外道诸论师等不能折伏,故言
卷二 第 242b 页 T26-0242.png
降伏一切敌对。是故说言降伏一切诸魔怨
敌。又以般若力故,断烦恼魔,故言降伏一切
诸魔;以方便力故能修集菩提善根,过二乘
所證涅槃怨敌,是故说言降伏一切诸魔怨
敌。又复成就深心等法,过魔道因,故言降
伏一切诸魔;求一切智地心未断绝,伏所敌
对疲惓等法,求一切智地心已断绝,断所敌
对疲惓等法,故言降伏一切敌对。又得菩萨
十种自在故,能降伏阴等四魔,故言降伏一
切诸魔;以住正定聚过菩萨怨敌声闻辟支
佛地,是故名为降伏怨敌。又能善知诸魔业
事,故言降伏一切诸魔;得诸菩萨善净诸业,
能过一切诸恶道因,故言降伏一切怨敌。又
能善护所治等法诸魔怨敌,是故名为降伏
一切诸魔怨敌。

「如经中佛说:『龙王!菩萨摩诃
萨成就八法故,能降伏诸魔怨敌。何等为八?
所谓一者、知五阴法如幻化故;二者、离身见
等一切烦恼,如实知空故;三者、如实知一切
有为行,不生而生诸世间故;四者、常教化众
生,常不舍离菩提心故;五者、心常坚固修行
精进,而常怖畏三界故;六者、入不应入者,而
常求上智为众生故;七者、常修集功德,而信
无常相故;八者、常修集智慧功德,而不求声
闻辟支佛智故。』」

问曰:「应说菩萨行,云何菩萨行?」

答曰:「菩萨
行者,菩萨深见世间过患涅槃利益,发起智
慧方便所摄大慈悲心,常为利益众生修行,
是故名为行菩萨行。

「如实知一切法自体相者,知一切法如彼法
卷二 第 242c 页 T26-0242.png
相如实知故。又自体相名为相,如彼一切法
自体相相,如是如实知。」

问曰:「应如是说知一切法相,不应说知一切
法自体相?」

答曰:「为明可见、能见法不二故,是
故说如实知一切法自体相。此义云何?为明
诸法自体相不离诸法更有相故。」

问曰:「若尔,
应如是说知诸法体,不应说知相。」

答曰:「不然。
若如是说,不离向所说过。此明何义?如诸法
相离诸法更有体,恐如是取,为护彼过故二种说。此明何义?即自体相离体更无相,自体
与相名异义一,是故说如实知一切法自体
相,不如向难所说。」

问曰:「何故名为自体相?」

答曰:「若如实知一切
诸法因缘,而有无实体相。此明何义?以诸菩
萨随顺出世间智慧,能如实知彼诸法体。能
如实知诸法体者,以见一切有为诸行依他
因缘不常不断。以是义故,不著断常虚妄执
著,有无不二成就中道。如实知见诸有为行
虚妄不实,以得清净心知有为行虚妄分别
故,远离破戒等垢因,清净戒具足,乃至未成
佛来修集善根,与一切众生乐因,令得一切
种智。」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