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论境智门¶
三论境智门¶ 第 883a 页


净名玄论卷第五(宗旨中)

慧日道场沙门胡吉藏撰

**** 三论境智门

智非孤生。必由境发。故境为智本。境非独立。
因智受名。故之智为境本。非境无以发智。
非智无以照境。非境无以发智。故境为能发。
智为所发。非智无以照境。故智为能照。境为
所照。以境为能发。为智所照。即境能为智所。
智为能照。为境所发。即智能为境所。境之所
照。能发于智。故境所为智能。智之所发。能照
于境。故智所为境能。不得言境前智后。亦非
智前境后。亦非一时。唯得名因缘境智也。

问。以何为境。而能发智。答。如来常依二谛说
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谛名境。关
中昙影法师注中论。亲承什公音旨。什师
云。传吾业者。寄在道融昙影僧睿乎。影公序
二谛云。以真谛故无有。以俗谛故无无。真故
无有。虽无而有。俗故无无。虽有而无。虽无而
三论境智门¶ 第 883b 页 T38-0883.png
有。不滞于无。虽有而无。不累于有。不滞于
无。故断无见灭。不累于有。故常著冰消。寂此
诸边。故名为中。详此意者。真故无有。虽无而
有。即是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俗故无无。虽
有而无。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以不坏假
名而说实相。虽曰假名。宛然实相。不动真际。
建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法。以真际宛然
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实相。则不累于
有。不累于有故不常。不滞于无故非断。即中
道也。由斯二谛。发生二智。以了诸法实相故。
生沤和波若。以悟实相诸法故。生般若沤和。
沤和般若而宛然沤和。般若沤和而宛然般
若。以沤和宛然般若故。不著于有。般若宛然
沤和故。不滞于无。不累于有。故常著冰消。不
滞于无。故断无见灭。寂此诸边。故名中观。是
以二谛中道。还发生二智中观。观二智中观。
还照二谛中道。故境称于智。智称于境。境名
智境。故智名境智也。二境既正。则二智义明。
故须幻境以明智也。二乘不得二智。良由不
见此二谛。不得正观。亦由不见二谛即是中
道故也。

问。般若照诸法实相。沤和照实相诸法。则般
若不照诸法。沤和不照实相。将非限局圣心
失无碍妙用。答。般若为沤和之体。沤和是般
若之用。体鉴实相。用照诸法。故开此二门。智
无不圆。照无不尽。若同照实相。并鉴诸法。则
二境不分。两慧无别。问。旧说亦然。与今何
异。答。般若体非不能照诸法。但用既照。不烦
般若照耳。若用既照诸法。而体复照者。则一
三论境智门¶ 第 883c 页 T38-0883.png
境二照。既一境二照。亦应二境一智生。是故
但明般若照实相。沤和照诸法。旧义般若不
能照诸法。沤和不能知实相。虽复并观。智用
恒别。则是格局圣心。封执二见也。

问。前云般若不著有。方便不證空。何故。复云
沤和涉有不著。般若照空无滞。答。不著空者。
凡有二义。一者般若照实相。实相既无所依。
则般若亦无所著。此是般若之力。二者不證
空名为不著。此方便力也。不著有者。亦具二
义。一者般若入空故。言不著有。二者方便为
般若所道故。能涉有不著。是般若力。是故。经
中或言般若不著空。方便不著有。或言般若
不著有。方便不證空。各举一门。义无二也。

问。若般若照空。沤和鉴有。则二智俱照。云何
言般若无知。答。般若虽知而无所知。虽无所
知。而无所不知。问。般若知实相。故言无知。
亦则知般若。故言无知。答。既约二境。分于二
智。般若但知实相。故言无知。不得云知般若
故无知。若知般若。则是方便知。问。般若契
实相。则内外并[穴/俱]。缘观俱寂。方便照俗。何
能知此般若。答。般若无知而知。为方便所知。
知而无知。则方便不知。问。般若无知而知。知
而无知。方便亦得尔不。答。指实为权。指权为
实。权实不二。亦得尔也。不二而二。则无知而
知。名为方便。二而不二。则知而无知。名为般
若。问。般若照空。具知无知。方便鉴有。何故
不具知无知耶。答。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
而二。般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慧为有。故
具知无知。而亦便能知所知境。智皆有。故波
三论境智门¶ 第 884a 页 T38-0884.png
若有知有无知。而方便但有知也。问。云何般
若具知无知。答般若知实相。是故名知。既契
实相。则内外并[穴/俱]。缘观俱寂。故名无知。虽缘
观俱寂。而境智宛然。故知无所知。无知而知。

问。此与开善至忌弥存义何异耶。答。彼弥存
之义。终非至忌。至忌之义。终非弥存。今以弥
存为至忌。至忌为弥存。是故为异。问。旧亦如
是。与今何异。答。彼至忌之义。知终不作境。
境终不成智。则是境智二见。何名至忌。若智
则是境。境既无智。无智亦无知。若境则是智。
智既无所不知。则境亦无所不知。而实不尔。
故终是二见。今对此一门。略叙大乘枢要观
行渊府。经云。贪欲则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
三法中。具无量诸佛道。贪欲则是道者。求贪
欲。四句内外毕竟无从。贪欲本来自性清净。
则是实相。如此了悟。便名般若。岂有实相之
境异般若观耶。故境智不二。虽四句内外求
贪不得。而则见于众生宛然有贪欲。便是方
便。伤众生无贪谓贪。而欲拔之。故则此方便。
复名大悲。欲令悟贪无贪。与无贪之乐。则此
大悲。复名大慈。无故一句观行。具足境智及
慈悲等万行。初信此法为十信。解此法为十
解。乃至證悟此法为十地。究竟了达为佛果。
岂非一贪中具无量诸佛道耶。故无不同。旧
宗别有真境。会之而生慈悲。起境智至忌
就。就一贪作既尔。历一切法例然。

问。大品明实相不生不灭能生般若。涅槃云。
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乃至非因非果。能发观
智。此二同明境智。有何异耶。答。开合不同。
三论境智门¶ 第 884b 页 T38-0884.png
略有四句。一开因果开境智。二合因果合境
智。三合因果开境智。四开因果合境智也。开
因果开境智者。则般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种
慧。果则一切智一切种智。谓开因果也。实相
能生般若。则实智之境。世谛能生方便。为权
智之境。谓开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
涅槃五性之义。一者因性。二者因因性。三者
果性。四者果果性。五者非因非果性。此之五
性。更无二体。十二因缘能生之义。则名为境。
所发之义。便名观智。观明了故称菩提。菩
提无累。即是果果。然十二因缘。本性清净。未
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
既无二体。但转境为智。变因为果。如此因果。
未曾因果。故五性一体。名合因果合境智也。
三合因果开境智者。亦如大品。以般若为因。
萨婆若为果。因果更无有二。般若之因。变名
萨婆若果。如什公云。萨婆若则老般若。此名
合因果也。开境智者。实相虽能生般若。而不
转实相之境为般若。世谛虽生方便。不转世
谛之境。为方便之智。故名开境智也。开因果
合境智者。亦如涅槃以转境为智。故言合境
智。而有因与因因。果与果果。故言开因果。

问。涅槃既转境为智。言合境智者。亦转因为
果。何故非合因果耶。答。文开因与因因果与
果果。故言开因果。而取境智。并作因因之名。
没境智之称。故言合境智也。问。涅槃般若何
故开合。答。涅槃就十二因缘。辨境智义。欲明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则是十二因缘。十
二因缘。能生则境。所生则智。更无二体。故明
三论境智门¶ 第 884c 页 T38-0884.png
合境智也。大品辨实相能生般若。所生即菩
萨观智。是有为般若。能生实相即无为般若。
故不转无为般若成有为般若。故开境智。故
般若明不二二。涅槃辨二不二。故二经同明
境智。境智不同。

**** 四同异门

问曰。凡有五时二智。一照事中之法为权。鉴
四谛之理为实。谓三藏教二智也。二照真空
为实。鉴俗有为权。大品教二智也。三知病识
药为实。应病授药为权。净名教二智也。四照
一无乘为实。鉴三乘为权。法华教二智也。
五照常住为实。鉴生死无常为权。涅槃教二
智也。如上所明者。乃是释大品教意。云何乃
以解净名经宗。答。五时之说。四宗之论。人师
自心乖文伤义。昔已具详。今当略说。寻一经
之内。具有五文。不待始终。方备诸智。如大品
明。广说三乘之教。则菩萨遍学诸道。即识照
四谛之理为实。鉴事中之法为权。故大品教
中。有三藏二智也。般若鉴空。沤和涉有。九十
章经。盛谈此法。则空有二智。释毕定品。引法
华之意。即三一二智也。法尚品说。诸佛色身
有去来。法身无去来。即常无常二智也。知病
识药。众经皆具。不待言之。故大品一经具五
二智。何得言但约空有权实。净名经中。具诸
智者。问疾品云。三空自调为慧。严土化人为
方便。则空有二智。弟子品明。佛身无为不堕
诸数。谓本常住。但为出五浊。方便示疾。即迹
无常。照此本迹。则常无常二智也。不二法门
明。声闻心菩萨心不二。则是一乘。明大小为
三论境智门¶ 第 885a 页 T38-0885.png
二。名为三乘。谓三一二智也。

问。不二法门云何则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则
是一乘本。由体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观。依
不二观能导引众行。出于生死。到彼萨云。故
十二门论云。大分深义。所谓定空也。以通
达是义。则通达大乘。具六波罗蜜。无所障碍。
问。不二之理。通为三乘之本。岂但一乘本耶。
答。理既无二。乘岂三哉。但唱此言。则知归
一。又尚明常住。岂未显一乘。故知净名经亦
具五二智。法华具五者。方便品云。我虽说涅
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昔
涅槃非真灭。今涅槃为真灭。则昔无涅槃非
真常。今涅槃为真常。天亲之论释寿量品。具
明三身。化身有始有终。报身有始无终。法身
无始无终。故知具有常无常义。又若一乘之
果。犹是无常。则果同灰断。云何得因异声闻。
故有常无常二智。安乐行品。明知一切法空
如实相。则是实慧。知因缘生。谓方便慧。亦具
空有二慧。叹声闻德。犹依小乘。故知亦有三
藏二智。涅槃具五。不复待言。

问。若一教之中。具含诸智。即但是一经。何有
诸部。答。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教
岂异哉。故亦得名为一部。所以诸大乘经。通
称方广。但显道多门。故有众经之异。又虽一
经之内具明五种。但一义有傍正。故诸部不
同。三藏教则但明事理权实。未辨馀门。故大
品以空有为正。馀义为傍。法华三一为端。馀
皆汎辨。涅槃以常无常为旨。馀悉并明。问。众
经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一直往菩
三论境智门¶ 第 885b 页 T38-0885.png
萨。二回小入大之人。般若为直往菩萨。说方
便实慧。令不著三界。实慧方便。令不堕二乘。
有两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须明三乘
为方便。一乘为真实。故法华云。有佛子心净
柔软亦利根。我记如是人。来世得作佛。是等
闻得佛。大喜充遍身。则般若时事也。而回小
入大之人。大品之时。根犹未熟。故不正明三
一之义。而毕定品。引法华经明退不退者。盖
是般若后分傍及之耳。三明无常之执。至大
品时。其根未倾。故不广说常住。但般若讴和
既是因行。复须识果法。是故。大品后分。略明
法身常住。迹有去来。又常啼本求般若。故
以二慧为正。中路疑佛去来。故傍明本迹。

问。大品明有为般若无为般若。岂不正辨常
无常耶。答。无为般若。凡有二种。一者以实相
境名无为般若。所生观智名有为般若。二者
以佛果法身名无为般若。菩萨因慧名有为
般若。大品中。正明境智。为无为义。傍明因
果。为无为义。是以论云。欲得有为般若。当学
无为。此明欲得观智。当观实相境。若言欲得
于因当学果者。于义不便也。又实相能生般
若。正是以境生智。若言以果生因。义非便也。
若以实相则是法身。以如为佛者。则此境智
便是因果。上五句中。已详此意。法华经。正为
回小入大之人。故明三乘为方便。令其舍小
乘。一乘为真实。劝其取大。故正明三一二慧
也。既舍小求大。则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复学
空有权实。不著三界。不堕二乘。直至佛道。但
大品既已广明。故法华但略说也。三根声闻。
三论境智门¶ 第 885c 页 T38-0885.png
当法华之席。不执无常。未明常乐。但既说一
乘之因。须辨法身之果。是故。后分略辨常与
无常。又说常住。成其一乘。若是无常。应同灰
断。既异昔三。则知常住。皆是傍明。非正宗
也。

问。大品明境智为无为。云何傍正。答。实相境
虽是般若本。而大品始终正明二慧。二慧则
所生。是有为般若。故以有为是正也。故不得
以境为宗。

问。大品若正明有为般若者。不住法。住般若。
具足六度万行。为是有为。为是无为。答。不住
法者。谓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不住一切法。
故住般若。此则实相般若。以下具足六度。六
波罗蜜中第六般若。则是有为般若。由不住
一切法故。住实相般若。故生观智。便具足有
为波若。由有为波若故。导成万行。故明三
法。一者实相般若。二观智般若。三导成因果
诸行。问。何以知此是实相般若。答。二义论
之。一者前六家解中。第五名无为。第六非有
为非无为。则是实相。又若言不住法住般若
非实相般若。下六度中。第六复是何般若耶。
以第六是观智有为般若。故知初是实相无
为波若。

问。大品何故以境智为无为是正。涅槃以因
果为无为是正耶。答。大品说菩萨行。实相生
于般若。般若故有区和。是故。以境智无正。
涅槃正明果得。故生死因位以来。皆是无常。
如来法身。始是常住。涅槃正辨果法。故以因
果为无为。是正宗也。涅槃教起。正为无常之
三论境智门¶ 第 886a 页 T38-0886.png
执。故开常住。三一空有。前教已明。故但略说。

问。般若等经。为直往菩萨。法华之教。为回小
入大之人。则摄缘已周。涅槃教兴。复何取
为哉。答。设教多意。不可一途。大品十九因
缘。涅槃所为非一。依法华意释此同者。诸
子有二。一者失心。则钝根之人。二不失心。谓
利根人也。虽有直往之与回小。闻般若法华。
并皆领悟。谓不失心子。利根人也。馀失心钝
根。犹未服药。故入双林唱灭。为说涅槃。方乃
取信。若然者。始莲华藏。终跋提河。但有利钝
二种缘也。又般若法华之座。皆已得道。今闻
涅槃更复进悟。故云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
说是经也。又有二缘。一历教已得悟缘。二直
闻涅槃则便受道。故波若法华。虽为二人。更
说涅槃二智也。别论二经。

问。大品二智与净名二智何异。答。凡有三说。
辨五时义。如上所明。大品鉴空有为二慧。净
名知病识药。应病授药。无为权实。用四时。义
云大品净名。同为第二教。但大品通说浅深。
净名遍明八地以上然同辨照空为实鉴有
为权也。此二南土人释也。有人言。维摩是圆
教。非染非净。染净双游。此北土论师释也。今
谓不然。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
师。无不由是生。岂得局在波若。不通净名。又
鉴空照有。故名般若沤和。此多明菩萨自行。
知病识药。应病授药。盖明大士化他之法。夫
为菩萨。皆具斯二。何得以化他而呈净名。自
行以局大品。故前释为非也。释论列法华等
十种大经。而般若最大。岂言大品通说浅深。
三论境智门¶ 第 886b 页 T38-0886.png
净名独明妙道。若言净名是八地以上之人。
故法深者。如来为究竟果地。于般若应为宗
妙。又身子善吉小人说之。便非大法。若云净
名辨不思议。巨细容入。复为深者。般若明指
障风力。毛举大千。岂不明耶。又般若讴和。不
思议之本也。借座请饭。不思议之迹也。大品
盛明二慧。则辨不思议本。净名现通。乃显不
思议迹。何得本通浅深。而迹谓为妙。若三乘
通学般若。故复般若通浅深。净名释于智度
菩萨母。则是般若。岂不通。又云。是圆顿教
者。是亦不然。般若等亦广叹菩萨权道方便。
何故独以净名为圆顿教耶。今明。大品净名
明二惠有同异。所言同者。智度菩萨母。方便
以为父。则知二经。皆照空为实。涉有为权也。
所言异者。大品先明实慧。后明方便。九十章
经。开为二道。六十六品。明般若道。馀二十四
品。辨方便道。所以先明实慧。后辨方便者。实
相为本。诸法为末。般若照实相。故波若为本。
方便照诸法。故方便为末。此示二本二末。从
本至末。从体起用。故先明实慧。后辨方便也。
又一切诸见。凡有二种。一者有见。二者无见。
般若破其有见。方便破其无见。则显中道。远
离二边。故先明实慧。后明方便。则破见次第
也。又菩萨退有二事。一贪三界。二取小乘。方
便实慧故不著三界。实慧方便故不堕二乘。
故入菩萨位。得至佛道。要须先离三界。后离
二乘。故先明实慧。后辨方便。此如法华五百
由旬崄难恶道。三界为三百。二乘为二百。先
离三百。后离二百。故先明实慧。后辨权慧。故
三论境智门¶ 第 886c 页 T38-0886.png
大品中。以二乘合为一百。但明四百。开合为
异。与法华大同。如彼广说。又睿公释论序云。
正觉知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鉴滞有
之由惑故。般若为之内照。若然者。波若则
明破小乘之有。故先明实慧。虽破著有。复恐
證空。故方便破空。此约教之先后。为次第也。
次就位明者。前明般若道。谓六地以还法门。
次明方便。则七地以上无生忍。此皆大判为
言。龙树云。般若中非无方便。方便中非无般
若。但前多明般若。后多明方便。次净名经辨
二慧者。先明方便。后辨于实。所以然者。此教
所兴。正起于疾。故云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
有疾故。便有方丈二集庵园两会。故前明方
便。后辨实也。又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此是菩
萨方便之用。故佛国一品。明净佛国土。方便
以去。辨成就众生。是以此经多明方便也。又
大品多明自行二慧。净名多辨外化权实。何
以知然。大品明。般若不著有。沤和不證空。此
多是菩萨自行二慧。净名经。内静鉴根药。外
则广现神通。故多明化他二慧。又大品多明
实慧方便慧。净名经多明权实二慧。

问权与方便。有何异耶。答。通则无别。皆是善
巧之义也。别而为言之。方便则长。权义则短。
今总明三意。一者明实相为实。鉴万法为权。
二静鉴万法为实。外变动为权。三就动用。以
不疾之身为实。托疾方丈为权。初照实相名
为实慧。自馀三门。皆属方便。故方便长也。权
义短者。但取静鉴根药为实。外示变动以去。
皆属于权。故权智是方便中之别用。所以言
三论境智门¶ 第 887a 页 T38-0887.png
短。问。权与方便。既有短长。两实亦得尔不。
答。方便之实。此实则长。以方便既无所不为。
实慧亦无所不为。照无尔为。而实无所为。
是故长也。权智但是有智中外变动用。则实
智但是有智中静鉴之功。故权实俱短也问。
外示变动为权则迹。动无所动为实。但立此
二。成权实义不。答。外示变动为权。此是应病
授药。必须内静鉴根药为实。方成二慧。空慧
不知根药知故。不成二慧也。

**** 五短长门

总摄众经。具有四句。一实智长权智短。二权
智长实智短。三者俱长。四者俱短。实智长权
智短者。此约动静分二智。静鉴空有为实。实
则通照空有。所以为长。外变动之用为权。权
但是有用。所以为短。问。内静鉴空有实智既
长。外变动用双说空有。如说二谛。又双现空
有。如文殊为世王现虚空之身。是为现空。示
丈六千尺。是为示有。若尔动用亦通空有。则
二智俱应是长。答。外虽说空有及示空有。但
从鉴有智起。以内鉴知病识药故。外示空有。
所以为短。所言权长实短者。此约鉴空为实。
照有为权。分于二智。照空为实。实智唯是静
鉴而非变动。故名为短。照有为权。权备动静。
先照根药为静。外应病授药为动。权通动静。
所以长也。此二句。皆取动静。分其长短。三者
二智俱长者。但就空有为判。实智照空。权智
鉴有。鉴有之中。明动静二有。实智照空。明动
静皆空。是则二智无有短长也。第四句二智
俱短者。俱就有智中分二智故。二智俱短。如
三论境智门¶ 第 887b 页 T38-0887.png
以知病识药为实。应病授药为权。此二智皆
有门所摄。是故俱短。要净名不病之身为实。
示病之义为权也。问。但约有智开权实。明其
俱短。亦就空智具于权实。有短长耶。答。实智
明二不二义。又当其体。故不开权实。权智是
不二二义。又为其用。是故所开。若欲开之。义
亦为类。照生空之浅为权。照法空之深为实。
又照二乘之空名之为权。所以然者。实无二
乘所见之空。昭此权空。故名为权。照菩萨
之空。名之为实。以菩萨所智之空是实空。以
照实空故。名为实也。

**** 六六智门

兴皇和上讲此经。明六种二智为三双。谓方
便实权实。实方便权方便。方便权实权。故有
两实两权两方便。方便实者。对方便以辨于
实。以明知诸法实相。故名为实也。权实者。凡
有二义。一就菩萨辨之。如照有为权。就此权
中。更复明实。如内静鉴根药为实。外变动为
权。故名权实。又如不病之身。为权中之实。亦
名权实也。二约声闻明权实者。二乘照事之
智为权。照苦空之理为实。今以大望小。明一
乘之实者。盖是权名实耳。非究竟实也。次双
云。实方便权方便者。实方便。谓照实相诸法
之智故云名实方便。权方便权方便者。则
对上二乘之实。明二乘方便。此是权方便耳。
三双云。实权方便权。实权者。从实起权。故名
实权。则照空照有。此皆是实。但取外用。名之
为权。又实权者。二乘之权是虚。权菩萨权是
实权也。方便权者。此以照空为实。照有为方
三论境智门¶ 第 887c 页 T38-0887.png
便。就方便中。更复起权。如内照有知于根药。
及外现净名长者之身。皆名方便。于此方便
中。更起权用。如示病等。此六门成上长短之
义。

**** 七开合门

二智具有开合四句。一者开于二慧。如前所
明。照诸法实相。故名般若。照实相诸法。称为
讴和。如来内照此二。故有二慧。佛从此二生。
故有父有母。外为众生直说此二。如释论云。
初说波若道。次明方便道。初明佛母。次明佛
父。经所以般若为十方三世诸佛父母尊经。
信之而得大福。毁之而招大罪。问。既以二慧
为父母。何者为祖父母耶。答。约境智分之。初
实相及诸法二境。能发生二慧则祖父母义。
是故尔炎名为智母。若据众行为论。由大悲
故。方有般若。则大悲为波若母。亦由大悲故
有方便。是方便之母。则是父义。但合说之耳。
此则是开二慧也。问。若以般若为母。方便为
父。何故云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又云般
若为母五度为父。答。般若舟翻为现前。现
前者现前见佛。此是有行。故属方便。名之为
父。五度有行。亦属方便也。次第二句合二慧
者。明般若与讴和皆是般若。所以然者。波若
为体。讴和为用。体则般若之体。用是般若之
用。故皆名般若。故如来虽说大品九十章。开
于二道。皆称摩诃般若经。不以复为方便经
故知二慧皆名般若。又如论云。以金为种种
物而物则是金。更无别体。又如云六度中合
方便与实慧皆名般若。问。何以知然。答。馀五
三论境智门¶ 第 888a 页 T38-0888.png
度。但明五种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义
属般若。知有义亦属般若。故知二慧皆名波
若。则是合权实。皆名实义也。第三合权实皆
名权者。照有巧用既名为方便。照空之巧亦
是方便故。二照同巧。则两皆方便。又如七地
中名方便波罗蜜者。释论云。是时般若清净。
变名方便。以至于六地时般若用犹未妙。故
不名方便。至七地则波若用妙。故名方便。如
七地文。从方便慧起十妙行。始知三界空。而
庄严三界等。故知二慧皆名方便。对此义。亦
得六地有方便与波若。皆名波若。又如胜鬘
经云一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说
空说有。皆名方便。以悉是诸佛大善巧故。亦
是合二慧为方便也。四者二智不开不合。则
泯上三句。明诸佛正观未曾有实。亦未曾是
权。亦未曾开。亦未曾合。故云是法不可示。言
辞相寂灭。佛不能行。佛不能倒。而今有开合
实权者。皆是无名相中。为出处众生。明开合
不同。

**** 八断伏门

问。二智云何断烦恼耶。答。此经云。佛为增上
慢人。说断烦恼。实不断也。问。大小经论。皆
明断惑。云何不断。答。若言断者。今请问之。
为有惑可断。为无惑可断耶。如其实有。则不
可断。又经云。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则有
过罪。云何言断。如其无惑。云何所断。又有惑
则是有见。无惑名为无见。亦有亦无。非有非
无。并是烦恼。云何烦恼断烦恼耶。又纵有烦
恼为所断。慧为能断。为见惑故断。不见惑断
三论境智门¶ 第 888b 页 T38-0888.png
耶。如其见者。则明暗并立。云何断耶。若不相
见。复何所断。经若言解或相违而悬断者。
则天竺燃灯破振旦暗。一品之解除一切或。
又慧独能断。借伴共断。若独能断者。菩萨何
故修八圣道独慧不断。虽复假伴。亦不能断。
如一盲不见众盲亦然。又为一念断。相续断
经。若一念者。或亦一念则相与俱。与俱谢何
能断经。若相续断者。为灭故续尔灭续经。
灭则取无所续。不灭无复能续。云何续经。以
是权之则无所断。是故不应言智断惑。问。若
尔则应无断。何故经云一念相应慧断烦恼
经。答。如上推之。则毕竟无断。如此了悟。则
是断也。所以然者。于一切处。求解或从。则
知心无所依。心无所依。则众累清净。故名为
断。与尔断义无相违。

问。以所依名为断者。为般若断。为方便断。
答。旧云般若是空慧故断。方便照有义不断。
今明有得出有二慧俱不能断。无所得空有
俱能断也。但不二而二。开二慧不同。方便实
慧。则不断而断。实慧方便。断而不断。问。何
故尔经。答。有所依著。是诸烦恼根。实法实相
是无著之本。由实相无所依。故生般若。般若
则无所著。故众或清净。故名断也。

问。若会境生智。然后断或。与旧何异。答。不言
或外别有实相。但了烦恼本自不生今亦无
灭。则是实相。故名会实相断。问。为但般若
断。萨婆若亦断。答。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
心断。则是般若也。断或言佛智所断。则萨
婆若断。今明。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
三论境智门¶ 第 888c 页 T38-0888.png
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弊。详此文意。无碍解
脱。俱有断不断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则
无碍正断。解脱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
佛在解脱道中行。无一切暗谷也。若言解脱
续于无碍。镇前无惑之处。遮未来或。令不得
续生。则有遮断。故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
刚或尽。未有解脱。遮未来或。得言不尽。故尽
与不尽。二说不违。

问。般若为无碍。萨婆若为解脱者。得言地前
为无碍。初地为解脱不。答。有人言。亦得如
此。小乘则苦忍之前。习行未久。但伏非断。大
乘地前明行积时。是故能断也。今谓不然。大
小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
乘则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
地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正断解脱遮断。如
上释。问。为封无碍为解脱。为无碍谢解脱生
经。答。毗昙则谢。成论则转斥此二说。馀处已
明。今略陈之。金刚若谢有佛果。云何般若变
名萨云若。转金刚而成佛者。云何转无常之
法而作常经。今所明者。具有转谢不转谢。了
悟金刚本不生灭。故金刚是佛。故不转不谢。
是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寂灭。不复更灭也。
于妄谓之心。息生灭之见。故名为谢。约了悟
之者。前谓生灭。今悟无生灭。是故名转三文
一会义无所违。

问。若地前伏。初地断者。何故。释论云。初地
时未舍结。七地方断。答。众师不同。生公用大
顿悟义。唯佛断或。尔前未断。故佛名为觉。尔
前未觉。瑶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引向文
三论境智门¶ 第 889a 页 T38-0889.png
證之。今明皆无所妨。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
性。十地以还。皆称闻见。则唯佛断惑。尔前不
断也。初地以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故言不
断。七地除细。故言断耳。故各有得义。不应
遍执也。

问。为中伏假断。为假中断。答。适缘取悟。无
有定也。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
故名非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
未断也。次明假有假无。则性有无始断。所以
然者。既识假有假无。则知毕竟无有定性有
无故。定性有无故。名假名断也。次言假伏中
断者。对性有无。说假有无。以伏性有无。故言
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假无不无。非有非无。
名为中道。前性有无始得永断。故云假伏中
断也。问。亦得假伏假断中伏中断次不。答。亦
有此义。如识假有无。则性有无永断。名为假
断也。自有识假有无。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
自有悟非有无。伏但性于。自有悟非有无性
惑永断。不须说假也。

问。云何名假名惑实法惑经。答。成论师云。缘
假迷假。称假名惑。则迷假人法等。缘实迷实。
名实法惑。如迷五尘等。今明此是三藏一部
之义耳。大乘假实或者。则向所明之假名为
假或。则前之实名为实或。所以者。诸法未曾
假实。今既有此假实。宁非或经。问。大乘亦有
假名实法义不。答。二谛是假名。不二为中道。
则是实相。故名实法。迷因缘假名二谛。称为
假或。迷不二实相。目为实或也。问。云何迷
经。答。不二二。名为二谛。二不为中道。谓二
三论境智门¶ 第 889b 页 T38-0889.png
谛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称为迷实。又
二不二。法名为假。非二不二。方名为实。迷
此假实名或也。

**** 九摄智门

问。权实二智。摄智尽不。答。摄智皆尽。经有
一智二智三智五智乃至七十七智。皆二智
摄。言一智者。则如实智。如实则是佛眼。佛眼
无法不见。名权智。而无所见。名为实智。问。
如实智但是照实相智。唯应是实智。云何有
权智能。答。此明佛眼如实而知。名如实。故是
二智也。

次摄二智者。则一切智一切种智。但此二智。
凡有六门。一以空有分二。一切智为空智。一
切种智为有智。此则权实摄也。次总别分二。
总相知为一切智。别相知为一切种智。但总
别有三门。一以苦无常为总相。阴界入为别
相。二以无生灭为总相。知诸法差别为别相。
三以菩谛为总相。分别苦有无量相为别相。
三义中。初义第二义。犹是空有。第三义属后
广略也。三者略说为一切智。广说为一切种
智。犹是向苦谛总别义耳。四者因为一切智。
果为一切种智。问。二智俱是果门。云何分因
果经。答。例如菩提涅槃为果及果果。涅槃既
是果果。则菩提亦得为因。此义论因果。今亦
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一切种智。
此明小乘总相智十二入苦空无常。名一切
智。大乘别智一切法。名一切种智。六者一
切种智为空智。一切智为有智。以种种性则
实相理为诸法根本相名为一切智。知一切
三论境智门¶ 第 889c 页 T38-0889.png
法为有智也。虽有六门。不离空有。摄入二智
中也。

次摄三智门者。三智义门。涅槃云。一者般若。
一切众生之慧。所谓下智也。二毗婆舍那。谓
二乘智。则中智也。三阇那。佛菩萨智。谓上智
也。又云。般若别相智。别知诸法。毗婆舍那总
相智。总知诸法。阇那为破相。破明者。般若
知有。毗婆舍那照空。阇那舍于空有。则中道
智也。又如般若三慧品说。二乘为一切智。菩
萨道种智。佛一切种智。二乘名为一切智者。
十二入摄一切法。二乘知十二苦空无常。名
一切智。论云。此但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
用。犹如尽灯。但有灯名。而无灯用。问。云何
无。答。佛具知一切法别相。然后能知一切总
相。二乘但总相知。不能二别相知。如涅槃云。
二乘但知于苦。不能分别是苦有无量相。我
于彼经竟不说之。故二乘不能别知。故但有
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也。菩萨名道种慧
者。菩萨知四种道。人天乘为福乐道。及三乘
道。知佛道。自度度他。馀三但度他也。佛名一
切种智者。此一切种智。异前一切种智。前一
切种智。但知有法。今合空有。名一切种智。经
云。知一切相故一切种智。又云。知一切法行
类相自。名一切种智也。此三智中。二皆具
照空有。皆有权实二智也。次地持论有三智。
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则第一义
空智也。二一切智。则有智也。三无碍智。无功
用智。知一切法无复功用。故名无碍。初是实
智。后二为权智。次摄大乘论有三智。一加行
三论境智门¶ 第 890a 页 T38-0890.png
智。则进求上地心。二正体智。證如之智。谓实
智也。三后得智。则寂而动。谓权智也。此三智
则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实观。后从
实起用。

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论云。一切智。一切
种智。无相智。无功用智。前二空有。次一不从
师得。后一无功用。则法华经佛智一切智自
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分空有。后二通空有
也。次四无碍智。此有多门。今略举一义。知世
谛为知法。知第一义为知义。此则二智。乐说
及辞。皆世谛智也。次明四知。我生已尽。梵行
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释此不同。婆娑
云。我生已尽者。断集智。集因能生未来苦果。
名之为生。无学断竟。名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是段道智。梵名为净。无漏圣道。能除恬染。
离障清净。名为梵。无学圣人。道行成满。名为
已立。所作已办。是證灭智。断惑證灭。名为所
作。无学證果功成。名为已办。不受后有。则断
苦智。后世在报。名以后有。无学道。于此后
有。不复更受。名不受后有。问。经说四谛。先
明苦集。后明灭道。今何故前断集修道。后證
灭断苦。答。四谛示欣厌门。先苦集。后灭道。
于[丘*页]厌门。逆观次第。故先果后因。四智是顺
观门。故先因后果。故先集道。后明灭苦。又要
除障。然后善成。故先断集后明道。后果中先
灭现过。然后不受未来苦报。故先灭后苦。胜
鬘涅槃释四智又异。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
乘权智。是小乘之实智。

次五智摄入二智者。一法住智。二泥洹智。
三论境智门¶ 第 890b 页 T38-0890.png
三无净智。四愿智。五边际智。依小乘法。法
住智者。知苦集相生诸法存立。名法住智。知
道及灭。名泥洹智。又云。知苦集道。名法住
智。知于灭谛。名泥洹智。令物不起诤。名为无
诤智。愿智未来一切事则便得知。名为愿
智。边际智者。报身最后名边际。圣人纵得自
在智。故于报身延促自在。名边际智。小乘。前
二智通利能罗汉皆有。后三但利根罗汉有
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后三但第四禅
起。前二通漏无漏。后三但有漏。前二三界身
得起。后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二以三界
法为所缘境。无诤智。但以欲界体心为境。
大乘五智。一切处一切方五十二位皆得起。
通漏无漏也。小乘五智。皆为大乘权智摄。大
乘五智。泥洹则实相正法。属实智。馀四属权
智也。

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照四谛。是差别智。
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谛。则是实相。谓无
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云。十智在四眼。如
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具二智。佛眼中亦
具二智。问。菩提与萨婆若。十智何智摄。答
云。并是十智。则是有智。萨婆若为如实智。谓
空智也。三十四智者。约十二因缘作之。如老
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具四谛观。七
十七智者。生缘老死不离生缘老死。初是正
观智。次审法智。又正观智简无因。审法智简
邪因。三世各二为六。此六是法住智。次一智
是泥洹智。法住为明生死因果故。多泥洹灭
之故。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义。皆属大乘权
三论境智门¶ 第 890c 页 T38-0890.png
智摄之。若大乘泥洹智。则是实知如上也。如
此皆是无分别中。善巧分别。虽分别。不动无
分别。不同数论有所得报。此是名教不得不
知。问。四十四及七十七。同从老死起。有何异
耶。答。四十四观果由因。其观易成。故为钝根
人。观果由因者。初观老死是果。次明老死集
者。观果由因也。七十七智。则观因生果。如云
生缘老死。生是因。为老死之缘。不离生缘老
死亦尔。观因生果者。事既难知。为利根人。四
十四。成论文云。在方便中。七十七。文不判
位。众师云。在四现忍中也。问。何故不从无明
起耶。答。寻未至本。此观易成。又四十四。但
得从果起。以具四谛故。若从无明起。无因缘。
复因云何得具四谛耶。七十七。应得从无明
起。但从老死起。观易成故。不从无明起也。
问。菩萨观十二。何阿智耶。答。菩萨无方妙
用。不可定判。释论云。菩萨为示众生故。从果
观十二因缘。
净名玄论卷第五(宗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