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锓金光明经疏跋¶ (自动笺注)
No.1787[cf.No.663]
金光明經
沙門吉藏
法身幽寂無長短。
至人絕慮有感必通。
方便任機應說。
是以四佛現室宣常住
旨。
菩薩感夢懺悔之方。
兼二總該
行。
果昇靈覺壽等虛空
所以十地遵修此理。
四王歎護經德。
依經講說障難消散
法願
求福隨心
故此經以正法中道為體。
三點
四德為宗。
具存天竺正音
應言佛陀槃遮
修拔那婆羅婆修修多羅也。
佛陀云覺者。
遮云說。
而略兩目
修拔那婆羅婆修者。
此云
金光明。
修多羅者此云含五義
經義代之。
經者訓法訓常。
經由也。
故云金光明經
也。
金光明經者。
乃是究竟大乘菩薩藏攝。
是頓
教所收。
論其宗極表三三法
一表三身
果。
二表涅槃三德
三表三種佛性
表三身者。
金體真實法身佛。
用能照譬應身佛。
能遍益猶如化身
第二三德者。
金體
義譬法身四德
色無變如常
無染如淨。
無礙如我。
令人富貴如樂也。
光有二義
能照能除如般若
次明有兩義
無闇廣遠
解脫總無眾患
第三表三佛性者。
金體
有如道前正因
光用始有如道內了因。
明是
無闇如道後至果。
以金等三義三種三法
言金光明經也。
與序品如常釋也。
三種
三義具在七卷也。
四卷中大判有三段
一序即是序說分。
第二從壽量品訖捨身
是正說分。
第三讚佛一品流通說也。
以有此三段者有二義
一就化主說。
若無序
說物不生信心
若無信心忽為說者眾生
受。
然則如來空說之過故有序說
有信
如來說則失機之咎。
故有正說
說既顯。
若無流通如來有無大悲失。
故有
流通說也。
第二所化說者。
眾生入道信心
為初。
故有序說
依信解故有正說。
依解起
故有流通也。
序說中有二。
如是我聞是證信序也。
一時
下是發起序。
料簡二序如涅槃義疏中說也。
發起中有二。
時等三句是通發起
是時
如來下是別發起
為下正說諸品通是緣起
名為通
別為緣起名為別
發起中應
有同聞。
而不立者有三義
一者壽量品是四
佛說
是信相室說。
不與千二百等共聞。
二者
懺悔品是信相夢中見聞
亦非千二百等共
聞。
三者後讚佛品中他方大士
他方讚佛
亦非千二百等共居
有此三義不宜立同
聞眾也。
斯則說此經有四三處
處三者。
相室崛山他土謂此三也。
四時者。
謂兩晝
一夜他方讚佛時也。
崛山舍城如常釋也。
發起序與餘經序有異。
直以三密冥加為
序。
三密者。
身口意密也。
欲說此經身在崛
山表此經殊勝
即是身密也。
意念法性及四
護持
乃至懺悔等法即是意密
將欲
此等深法即是口密也。
以此三密冥加信相。
故信相疑念感四方佛說壽量果。
因此
密信相感夢說懺悔等法。
四天王發願
乃至捨身品故。
三密發起序也。
別起序中有二初十九行偈為正說作序。
我今所說下。
九行半偈流通作序。
就初
有二。
初八行偈為壽量下。
經體四品作序。
諸根不具下十一行偈。
四天王下經
力用十二品作序。
又就初有二。
初五行偈為
壽量品作序。
二我今當說下三行偈。
為懺
悔品下三品作序也。
言是時者有三時
一如
來欲說法時。
二眾欲聽時。
三大眾心高下
時。
如來者有三如來
一者法身二應三化
身。
法身如來者。
道前無變異曰如。
後顯
現曰來。
應身如來者。
如實道曰如。
來成
覺曰來。
化身如來者。
化身化人不過不待
時曰如。
八相趣果曰來。
今言如來正是應身
及以化身也。
明應身照法身常樂等。
化身
欲說故也。
遊於無量者。
法身之體無有彼此
限量故言無量
應身智慧照力有遊故言遊
也。
甚深法性者。
法是法身
性是自性
性真
實故言法性
此之法性難得底。
故言甚深。
應身諸佛能窮行之。
故言佛行處
過諸學地
故言過諸菩薩
無復境智之殊二障永盡。
言所行清淨。
金光明諸經之王者
此經名
說法常住
表三三義
故立此名。
小乘故言王也。
若有聞者下。
次歎經用
若有聞者生聞慧
則能思惟生思慧也。
無上
微妙甚深之義生修慧也。
如是經典下明能
說之人。
四方佛者顯諸佛道同故也。
但言
四者欲表四德
故不五不六。
東方不動表常
德也。
南方寶相寶相如意珠自在力表
我德也。
西方無量壽安樂國。
樂德也。
北方微妙聲。
無穢濁表淨德。
上法性經
經用能說如此等法。
竝是如來意念欲所
遊之境也。
我今當說下第二序。
中有三。
半行表。
二行釋。
後半行結。
初云懺悔
懺悔品。
等法即下二品。
亦可懺悔五法
懺悔
等法者等取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也。
釋中初一行明因行。
生善滅惡。
又次一行
果德
智慧功德
依此懺悔等法所生
德。
餘法無加故言無上
亦令離苦滅惡故言
壞盡。
即無不備無過不盡也。
一切種智
以此懺悔等法以為根本
其餘功德亦是
懺悔等法所莊嚴也。
即是功德智慧二種
莊嚴也。
滅除諸苦者。
分段變易二種生死
此結離過。
無量樂者。
菩提涅槃二種
也。
此結德備。
諸根不具下大第二序經力
用。
中有二。
初六行前正論捨身品。
明弘經者得經力用也。
第二護世四王下五
行偈。
追序四王訖散脂品明經力用大。
此中
欲示前弘經有德天神守護
正說中示
由天護乃得弘經故。
序正之中前不同也。
就初有二。
初三行半明所滅惡。
兩行半明
能滅行。
又就初有二。
兩行一句明因現事
生惡愁。
五句明因未現事生惱。
凡世間惡
不過現與未現。
故以此二攝一切也。
初中
以下一句通牽屬上八句
如言諸根不具
愁憂恐怖
諸天捨離愁憂恐怖
乃至財物
損耗愁憂恐怖
通牽屬也。
就第二中
星是天上怪。
蟲道鬼神怪。
惡夢是夢相怪也。
若有如此三障惡事者。
淨心聽經即得消
滅。
三障不具損減困苦
捨離報障
鬪訟忿諍乃至愁惱通是業煩惱障
加損
災怪惡夢是起業煩惱緣。
若弘此經滅苦
生樂。
故離報障
惡生善即離業障
滅惑生
解離煩惱障
第二序經力大可解。
流通
中有二。
初八行半流通壽量品作序。
後一
行偈流通懺悔下作序。
問曰。
此中佛自歎
經。
讚佛品唯歎佛德。
若為作序。
釋云。
經所
以尊由說佛德。
故此歎佛
就初有四
一行
半歎值得
四行偈明弘經得果
兩行
明勸修行
一行偈明結弘經人。
八部所敬
菩薩護持言外護之果也。
無量福聚
者。
內心正報也。
慈心供養者。
言為眾生
樂心供養此經也。
淨名經中。
菩提起於
慈心此中亦爾。
供養三種
一利供養
恭敬供養三修供養
此中供養唯是恭敬
及與修行供養也。
人身者別於餘身。
道者
別於餘道。
正命者別於邪命。
聞經供養
即福
具足超於餘人故言善得。
第二序因門可
解。
不明流通四王以下力用序者。
本由
通經體得經力用故不別明。
第二正說中有二。
第一從壽量訖空品明常
因果
即是經體。
第二四天王品訖捨身
品明歎經勸學
即經力用
第一中復有二。
壽量品明三身常住
即是果。
第二懺悔
已去修道
即是因行。
言壽量者以無量為量。
真如實相以無相為
相。
實際無際為際。
就此品有三。
第一信相
疑念四佛降現降室現瑞故名降現
第二
時信相下
明信請問四佛為說。
第三偈後
長行明坐眾利四佛不現。
就第一中先明
疑念
從思是義時下明降現。
言信相者
此是地前菩薩理決定。
名為信
此人
供養諸佛深殖善因。
故能承佛三密冥加
疑佛八十。
問曰。
此經是何時說疑佛八十。
曰。
涅槃前九十日說。
所以知然。
如來
至於法華未有八十之語。
說法已後
魔王唱言
却後三月涅槃
此時眾生方知
正八十年。
以此可知於九十日說。
而九十日
中未知是何日說。
方者將也。
二月十五日
八十而未滿足曰將。
復更念言下明念因疑
果。
不殺長壽正因如生母也。
施食緣因
乳母也。
就第二降現中先明四佛降室。
大光明下現瑞蒙益。
何故變小室令廣博
淨。
密顯短而即長。
猶如此室穢而即淨也。
又可尋。
爾時相下大段第二
於中先明信
相陳疑請問
爾時四佛下明四佛為說。
於中
有三。
第一試勅略表
時四如來下第集會
廣釋。
是故大士下兩行第三雙結
第一中先
何以故下略表常住
就第二中先明集眾。
爾時四佛下以偈廣釋。
諸水須彌大地虛空
雖復難知。
是有相之法。
可以意知
可以
論。
三身佛果三而恒一。
一而恒三。
然則
一非三。
不可以智知。
不可言論
無有
數量算計也。
又復法身有無有生滅。
報佛
與之相應
亦無生滅
是故大經云。
諸佛所師
所謂法也。
法常故諸佛亦
化身如來
二佛為體。
眾生為緣。
無盡化身
無盡也。
故云三身常住
七卷經中明。
應化
二身相續常者。
菩薩業識所影項背
三十二相等合名報佛
同與樂因相應故。
約體論之實是化身
言念念相續常。
若言
與理相應之報是凝然常住
何故四佛
現者。
為顯法身不異迹雖有四。
歸處無異
故。
懺悔以下三品明經體。
第二修道門。
果不
自得要因修道
故次明之。
即是因門中宗
緣因
若論正因七卷三身品中。
經略
無。
就此因門有二段。
初二明功德門
即是
方便道。
後一明智慧門
即是般若道。
何故
明此二。
一切因行不出功德智慧故以二門
攝盡。
依修二因得三身果。
其義何耶。
修功
德故非二乘行。
智慧非凡夫行。
非凡
行故不在生死
二乘行故不住涅槃
即是
得化應二身
不在生死故即法身究竟
故云
得三身果。
又復功德故離業障
智慧
煩惱障
故與理相應得應身。
業障
隨物無礙即有化身
二障既離果報阿梨
即滅不起
法身體究顯現
是故欲得
身者。
必修功德智慧也。
三點三性例此可
尋。
就功德門二品即為二段。
懺悔品是佛
所說信相述之。
讚歎品是信相昔說。
佛今述
之。
何故明此二者。
感應道故也。
信相夢
所見聞事。
如來應。
是故相向佛述之。
今所述讚佛發願是信相感
是故佛今對信
相述之。
顯見聞不虛。
是故感應相符也。
何故夢中見聞者。
欲明菩薩之道覺夢無異
又顯如來佛不在晝夜
又由信相願力
也。
懺悔品者。
外國懺摩毘。
此云厭離
亦云
改悔
胡漢具存故云懺悔
於此品中具明
法。
懺悔在初故從初為目。
就此中有二。
長行是經家辭。
後偈是信相自陳
長行
二。
明信夢中見聞
次從夢寤已下。
明信
相寤已往至佛所說
就初有二。
一見如來應。
二見一人明見眾生感。
即於其夜者
說壽
量品竟之夜也。
金鼓法身
姝之言妙。
妙出
生死名相之外。
大者遍含萬德
名為大
法身應身
應身遍照故言如日光也。
明者此即是光。
非是光中之明故猶應身
是喻化身也。
復於光中下明見化佛
即是
中之明。
斯則明見法報二身但喻無法
中有法無喻。
而為說法者明其所聞。
婆羅
門者
信相菩薩在地前未得地上真解
言似也。
相機桴擊法身之鼓。
出化身音
聲說懺悔等法故。
言以擊鼓乃至偈頌
也。
第二段文相可知也。
中有二。
初四行偈
陳述所見
此見相可知
鼓音中下次述
聞。
中有二。
半行偈總標。
次百五十七行
半偈別述。
中有四。
初七十六行明離過行
第二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七十二行半明
善行
第三若有敬禮六行半偈舉利勸修。
第四非於一佛兩行半歎經難聞
相生
見。
就初有二例。
初二十二行偈明歎教勝用。
第二無依無歸下五十四偈。
明離過行體。
就初有三。
初十行偈明拔苦與樂用
第二
若有眾生在地獄下八行偈。
明滅生善
德。
第三從若有眾生大地獄下四行偈結。
又就初有二。
兩行明拔三種苦。
是鼓所
出下八行偈。
明與三種樂。
三種苦者。
一三世
即是長苦。
三世中長受故。
二者三途
即是重苦。
此苦麁重故。
三者三界苦。
貧窮
人中苦。
諸有苦者是天上苦。
三界苦中
具含行壞二苦
即是深苦也。
第二與樂中
兩行偈。
明與無畏樂。
次諸佛聖人五行
偈。
明與菩提樂。
後一行偈明與寂滅樂者即
蘇息樂。
是經能治總緣所逼一切怖畏
得如佛無畏也。
第二菩提樂者即是覺智
樂也。
於中初一行先明諸佛所證。
欲顯此經
能令眾生如諸佛所證故。
四行偈正明與
菩提樂。
於中初兩行半明自利菩提
一行
半明利他菩提
如是眾生所得功德者。
言如
諸佛是。
眾生所得功德者。
言如諸佛是。
眾生
所得定及助道如海也。
定者四空
道者
謂三十七品等也。
波羅蜜諸行越舉助
道故言及也。
亦可定者道者
教道超不
道故言及也。
一行菩提因圓。
因行既
圓即菩提果滿。
故言令得梵音勝果
梵音
五德
一深如雷。
二清遠聞
三諦了易解。
四眾愛敬
五聽無厭
有此五德名為梵
音。
此是化身菩提
勝果者此是法報二身
提也。
直明化佛梵音體相即是自利
故以
亦名自利菩提
三身既滿轉無上妙法
眾生無量劫
為說正法究竟利益
故言
無上乃至利益眾生
第三寂滅樂者
無為樂也。
文相可尋。
就第二滅惡生善中
有四
兩行明生信。
兩行明生解。
兩行
偈明生行。
兩行明令願滿。
第一云生
者。
眾生在獄受苦
聞此金鼓所出言教
得生禮佛
何況人天不蒙利益
偏舉
獄人也。
言生解者令知宿世善惡因果
亦令
正念諸佛聞無上法分別邪正也。
言生行者
言令值諸佛修道之緣離於惡業也。
令願滿
無不具足信解行願滿。
既以具足不信
自然滅盡。
故言滅惡生善。
第三結中但結
拔苦。
其餘略不結之。
初一行舉地獄重苦。
一行流轉長苦。
一行總舉三途重苦
三有中深苦。
後一行偈舉鼓音總結滅苦
也。
無依無歸下大第二明離過行
離過
行體不出五種
五種者何。
所謂懺悔勸請隨
迴向發願
菩薩何故行此五法者。
欲反起
根本心故。
起罪根本亦有五種
一者無慚
愧心
二者不樂佛法心。
三者嫉妬心。
四者三
有取著心。
懈怠心也。
菩薩懺悔慚愧
為體。
故對翻第一心。
慚愧三人
一者
師友見處不犯不見處則犯。
此是下品人。
二者慚愧與天憶時不犯不憶則犯。
此是
中品人。
三者愧自身與諸佛同性
而諸佛已
證已得。
己性我獨未得。
故愧自身不作諸惡
此是上品人。
第二勸請。
以樂佛求法心為體
故對翻第二
第三隨喜
四等喜心為體
故對翻第三
四迴向。
菩提心為體故對
翻第四。
第五發願
願樂利益自他心為體
故對翻第五
故釋論云。
菩薩六時行五法也。
就此中有三。
初十九行偈。
約起惡因緣
懺悔
第二我今供養下二十七行半。
就造
時節以明懺悔
第三若此國土七行
偈。
作惡及受報果處以明懺悔
所有三障
不出因緣時節處所
故以此三攝一切盡。
第一初一行偈明發願。
即是滅罪內因
次兩
行偈明勸請。
即滅罪外緣
從我本所作下
六行偈。
正明懺悔體。
何故第一先發願者。
修行必以菩提心為依止故。
所修諸行
二乘凡夫
故攝論云。
菩薩波羅蜜依止
等也。
是故此中為諸眾無依護者。
起作歸
處願也。
次明勸請者。
雖有滅罪內因
無外
勝緣其罪難治
故須必請諸佛作悔化主也。
世間人對首請悔主也。
因緣既具故。
次明
懺愧責。
於中初一行偈總懺。
從不識諸佛下
別懺
於中初一行偈明內因不別愚癡
外緣
思善造作眾惡
一行偈明內因憍慢
放逸
外緣種性財年。
一行偈明內因三業
外緣不見其過。
一行內因愚癡
外緣
惡友。
一行偈明內因瞋貪。
外緣五欲
一行偈明內因慳嫉姦諂
外緣非聖貧窮
一行偈明內因怖畏
外繫屬他。
一行偈明
內因三毒渴愛
外緣諸法。
一行偈明內因
諸結。
外緣衣食女色
一行偈明總舉三業
悔責。
兩行偈明內因三毒憍慢
外緣三寶
三乘
一行半偈內因無智
外緣正法
師長
一行半偈總舉結懺。
就第二時
懺悔中有三。
初中四行半偈明發願為內因
第二諸佛世尊七行偈明諸佛為外緣
三過諸惡六行偈正懺悔
起例上可
見。
就初有三。
初一行偈明願上供諸佛。
二我拔濟八行半偈明願下化眾生
三我當安止五行偈明願得佛果
第二
願中有二。
初四行願離苦得樂。
四行
偈明願令滅惡生善。
就初有三。
初一明令
離苦
兩行明令得樂。
一行離苦
就第
二滅惡中有三。
初一行願為說悔法。
兩行
懺悔方法
一行半結歎經力能滅障。
第三願得佛果中有二。
兩行略標願得
下化眾生
三行廣釋。
十地者謂十種
法界體。
十種珍寶者謂十波羅蜜行。
波羅
蜜涉十種法界名為脚足。
亦可以十波羅蜜
為因足。
建立佛果名脚足
甚深法藏者是
所知甚深之理有無量德也。
一切種智
願得智慧果。
百千禪定下願功德果就
就大
第二勸請中有三。
初一行標。
四行半釋。
後一半結
就釋中有二。
初二半明我有
怖畏故請。
二行明佛有大悲能治故請。
結請可解。
就第三正悔過中三。
兩行就三
世。
兩行十惡
兩行總舉結懺。
大段
三就處明悔中有二。
初二行明迴向
五行
半正悔。
何故先明迴向者。
在世六趣
惡受報。
本由取著三有故發迴向之心對翻
其根。
就第二中有二。
初三行總懺。
兩行
別懺
就初有兩。
初一行半一舉六趣惡業
總懺。
一行半舉生死煩惱以總懺。
別懺
中輕[跳-兆+參]難者。
謂心無主當即散亂煩惱
八難即是世智。
近惡友難者即是惡緣。
八難即是無相天等外道也。
三有嶮難
謂起惡處所。
若配八難即是北欝單越。
無求
出世意故
三毒難者謂起惡內因
若配八難
即是三途
多癡生畜生。
多貪餓鬼
多瞋
入地故地
無難難者謂惡報也。
若配八難
即是不具足難。
值好時難下明作惡時節
若配八難即是前佛後。
上來至此第一
明離過行
三段懺悔中雖具懺三障
隱顯互論第一段以煩惱為宗。
第二以業為
宗。
第三報障為宗。
故以三障判文亦得。
又五
法中但有懺悔請發迴向四法
隨喜
無。
若隨義為言
下化眾生願中兼攝故不
別明也。
諸佛世尊我所依止下。
大段第二
明攝善行
中有四。
初二十偈明勸請。
二相莊嚴下四十八偈半明發願
第三
閻浮兩行偈明隨喜
第四我今以此
兩行迴向
但有四法懺悔略無
中正
善行故。
就第一文中無勸請正語。
但有讚
嘆之辭。
而今作義體者。
所以頂禮讚嘆
意在
請住說法
名勸請
文有二別
初十四行半
正嘆佛德。
第二大海水下五行半偈
嘆。
不能下第一嘆文中不過應化二身
嘆色文即是化身
若嘆大智大悲即是
應身
文相可尋。
第二相好莊嚴中有五。
初一行偈通為自他發願文云令眾皆得者。
言我與眾生一眾故也。
第二我以善業
九行偈別為自發願。
第三一切世界下三十
四行半偈
別為他發願文自有二。
前十二行
半偈明拔苦願。
眾生相下二十二行偈
明與樂願
四從若我現在兩行偈結為
自發願。
第五從若諸眾生下兩行偈結為他
發願
隨喜迴向文可知
明攝善行竟。
此已下六行半偈
大段第三舉利勸修。
中有兩。
初二行明修因離過。
後四半偈
明修因得果
大段第四嘆經難聞文相可
知。
讚嘆明功德門中。
第三信相昔說佛今
述之。
來意有二。
第一證上懺悔夢中見聞
由信相昔日讚嘆發願力有之。
第二讚上夢
中見非是妄相。
此二顯感應符會也。
此品
中大具述五法
讚嘆在初故從初名品
中有三。
初長行舉能嘆之人。
第二以六十行
半偈正述信相昔日讚佛等事
第三末後
行明結會古今
何故偏對地神述信相事者。
此地有緣故偏對之。
中有三。
初三十三
偈明讚嘆
即是勸請。
第二我今以禮下兩
行偈明迴向
第三如是人王下二十五行半
明發願。
若隨義攝之。
隨喜在於迴向發願
文中
懺悔攝在餘願文中
第一讚嘆中有三。
初一行偈總嘆。
第二諸佛清淨下二十六行
半別廣嘆。
第三設以百舌五行半明嘆不
可盡。
就第二廣中有二。
初二十三行半偈
明正嘆。
三行偈明三業供養
正嘆中舉
其色聲髮齒目舌毫相眉細鼻高得味毛生。
各以一行次第嘆之。
從即於生時下。
別舉
生時放光利物身色面貌明燿威儀循臂圓光
佛身淨妙佛光魏魏佛日普照等一一嘆之從
本所修下別舉自來嘆臂手足色。
三業供養
不能及以迴向文相可解。
如是人王
三明發願
於中初一行結前起後。
後二
四行半正明發願。
中有十願即為十段
一有兩偈。
夢見金鼓得聞懺悔之聲。
今所
讚嘆下第二有一偈
願得如來面貌清淨
功德下第三有兩偈。
夢見如來如實
說。
我當具足下第四有兩偈。
願行六度先人
後己
別有願得文句
此中願成道者
意先
人後己也。
奉貢金鼓第五有兩偈半。
願值
釋迦授記莂。
若有眾生下第六三偈。
願為
眾生依止處。
未來下第七有兩偈半。
煩惱業海悉竭無餘。
於中初偈誓行道
後一
偈半正願。
功德下第八有五偈半。
願得
如來眾德具足
當度眾生下第九有一偈
眾生苦與眾生樂。
來世多劫下第十有三
偈。
願得淨國猶如諸佛。
初一偈誓行道
兩偈正願。
諸願之初皆應誓行道
但文略無
耳。
相當下第三兩結會古今也。
銀相
等者。
下授記品即是銀相銀光也。
空品明波若以導前功德。
有四十五偈為
三。
初四半偈略說之意。
第二從是身虛
下二十八行偈正說空理。
第三從我斷一切
下十二行半。
觀空利益以勸修。
就初有三。
初一行表今略說
第二一行半釋略說意。
三二行明此說略令蒙眾生機。
無量餘經
波若等經中。
廣明有無內外等法悉空寂
故言廣說。
今此經中但明有法內法空故
名略說
廣略意亦可定
就理為言
為利略為鈍根
就教為論。
廣為鈍根
略為利根
又復莫問教之與理。
為利根略
鈍根
鈍根之徒無總持力少智慧故。
今此
中略意在第三句耳。
就第三中初一行知機。
一行說教
妙方便者。
明今此略說異昔
廣說功稱物機故言異妙。
種種因緣者。
謂下
所說種種事也。
若廣說無利略說有益
言起大悲也。
如我所解者。
言今此妙典如證
而說。
但知眾生樂略之意不能廣說耳。
是身
虛偽下。
第二正明空理。
中有二。
初二
一行明人空。
第二如是諸大下七行
明法空。
就初有二。
初十九行半別明五非常
門。
從善女當觀下明結觀空
非常門者
眾生之身無我無常空苦不淨
此是俗諦
觀也。
即如是。
何處有人
本性空寂即真
諦觀也。
非常門即為五段
初四半明
我門。
猶如空聚。
結賊所止無有真主
即遣
離我。
一切諸根各住自性不能相知
各緣自
不能互緣無有自在
是即遣我也。
從心幻化五行偈明無常門。
心識
幻。
自生自滅馳騁分別六塵所害。
又常依止
六根及境。
在所在處則滅不能至於
處。
鳥投在細網即死
第三從身空虛偽下
二行半明空。
言身虛偽雖有衣食無可長養
亦無自我與他諍訟
亦無自性為身正主
因緣妄相緣起機關木人也。
四從
水火風下四行偈明苦門
四大相違風火
地水二下。
又復風火其性是陽向東向南。
地水陰性向西與北故。
諸方亦二。
第五
心識二性下三行半偈明不淨門
初一行半
種子不淨
心是耶識。
是六七二識躁動
起業煩惱不淨種子
六道身故種子
淨。
一行外相不淨
半行偈明究竟不
淨。
善女當觀下是第二段明真諦
文相可解。
如是諸大下是大段第二明法空。
於中初兩
行偈明色法空
五行偈明色心法空。
性無
和合者。
四大本是不生故也。
無所有故
名。
無明者尋無明之體。
即是真如淨心
處別有無體相
故以假名名為無明
猶如
波浪離水無別也。
從我斷一切下。
大段
三舉益勸修。
中有二。
初八半偈舉果益
以勸修。
第二無量劫四行偈。
舉因益以
勸修。
就初有二。
兩行偈明自利果。
次六
半偈明利他果。
我斷一切者。
釋迦我佛
果由觀空理斷見纏等裂諸煩惱
汝等亦應
欲斷煩惱宜修空觀名勸修
此是斷德下
之勸意類此可尋。
五陰舍宅一行智慧
德果。
第二明利他果中有二。
兩行半明
法輪果。
四行偈明攝化眾生果。
就初有
二。
初一行半就理明轉
一行就教明轉
甘露門句就化人說。
一往略說名。
委悉分別為示。
甘露涅槃果。
世間人食
天甘得生死果。
涅槃亦爾。
甘露城下
句就所化人說。
初一句明聞慧
聞慧未證名
入城。
思慧近證名處室
修慧證得名食味
法華中開悟入
彼經開示即同此經
開示
彼經云入此經名入處。
彼經云悟即此
經名食味
吹法螺者如世間人欲改年號必
吹螺
如來亦爾。
欲改小乘名字章句
必說
大乘教法
法鼓者如世鼓聲近遠皆聞齊
破敵
大乘教法亦爾。
令一切聞進入勝境
煩惱敵。
名擊鼓
法燈者如世燈照
萬物令一切見。
佛亦如是
大乘顯了諸法。
令得一切智名然燈
法雨者如世間
五穀增長
佛教亦爾。
令善增長
法華
如此解也。
我令摧伏下。
第二明利他果
德。
於中初一行明摧邪德。
即是天魔也。
三行明拔苦德。
即是六道也。
無量劫
下。
大段第二舉因益以勸修。
中有二。
兩行偈明難行能行。
中半行明長時修
半行恭敬修。
半行無間修。
半行
餘修。
即是攝論中四修也。
第二有兩偈明難
捨能捨。
初三句明內施
一句內外施。
一行偈明外施也。
四天王上來第一明經體竟。
從此品已下
十二品。
是正第二明經力用
備顯常住
果。
力寧不大
故次明之。
中有二。
初五品明
經力大。
勸物弘通
正論品下七品
明能弘
之人得此經力以成前意。
初五品有二。
一品四王願弘此經。
四品八部利益
弘通之人。
四天王者。
須彌四埵名那乾
羅山
地四萬二千由旬
縱廣亦爾。
上有
四王
方天王提頭賴吒。
此云持國。
領諸
天眾并乾闥婆毘舍二部鬼神
南方
王名毘留勒。
此云增長
主領諸天眾并鳩槃
荼及避脇多二部鬼神
西方天王名毘留博
叉。
此云雜語
諸天眾及龍富單那二部
神。
方天王毘沙門
云多聞。
諸天
眾及夜叉羅剎二部鬼神
故名四天王品。
中有三。
第一四王願弘。
如來述成經力大。
四王願弘之。
願弘合理
故佛述之。
第二
已去四王歎佛如來嘆經。
說經故四
嘆佛
經能成人
故佛嘆經。
第三偈後長行
四王歡喜供養發願
以聞經力大生歡喜
心。
供養佛發願故。
就初有三。
一出能弘人。
白佛下嘆所弘法
第三金光明下明法
為人弘。
就第中有二。
一嘆經德重。
第二
經能照下嘆經多能
明由多能故德重。
德重
多能也。
就初有三。
第一諸佛愛重
明此經
顯性德之因。
第二諸天禮敬
明經修德
道。
第三王讚佛。
明經修德之果。
就初
先嘆法。
金光明。
法身性因如金。
波若性因
如光。
解脫因如明。
三身佛性得也
諸佛世尊明人
人是諸佛應身
以法為師
護念
大經云。
諸佛所師所謂法也。
就第
二中亦先嘆法。
法能生菩薩行之道。
故言莊
菩薩深妙功德
明人
人能如說修行
道。
故為諸天恭敬
能令下第三亦先嘆法。
法成四德諸天願樂
言歡喜。
明人
歡喜故口讚歎
故言亦為所歎也。
第二
嘆經多能中有三。
初生智慧
照諸王宮令
智慧故。
次與快樂明滅苦。
中有二。
初別
明。
舉要總結
中有七苦。
所謂三途怖畏
怨賊飢饉疾病惡星憂惱也。
從世尊是金光
明下。
大段第三法。
為人弘有二。
第一明四
王聞經獲利
第二我等四王能說正法下發
弘通
發願弘通獲利故也。
心進勇銳
明智慧也。
就第二中有五番。
大為二別
初一
番明四王自願擁護
佛即述成。
四番勸他弘
如來述成。
就初有二。
初王願護。
如來述。
就初復有二。
第一四王自明有弘護德。
第二
若此國土下正發願
能說者能說十二部也。
修行六度
兩句出世德。
為世法王
明世間德。
法治世遮諸惡鬼等。
世間
也。
就第二正發願中有二。
一願護國。
第二
國王下願護人。
就第二佛中有二。
第一
讚。
第二說於正法下正述。
初中四王過去
供養諸佛者。
四王位登初地
阿僧祇劫
行行也。
種諸善根過世心也。
大集經說
初地四天王
二地忉利王。
三地炎摩
王。
四地作兜率
五地作化樂。
六地作他化。
初禪
地二禪。
九地三禪
十地四禪也。
迴金輪王四天下。
十行銀輪王王三天下。
十解銅輪王王二天下。
十信鐵輪王王一天
下也。
就第二正中有二。
第一述成有德
義故下述成願護。
不述聞法得利
第二
述願護中。
先述第二護人。
第二汝等若能下
還述第一護國。
文相可解。
就第二四番勸他
弘通中有三。
初一番正勸他弘經。
兩番
經方法。
後一番明得失以結勸。
菩薩不但
自行復欲他化故。
先勸他弘經弘經必有方
法故。
次示方法
知方不行則失。
行則為
得。
故次明得失
就第一番中。
初四王勸。
後如
來述。
初四王勸中有二。
初勸國王弘經。
第二
以是因緣下明四王擁護
中有二。
初四
聞法得利
得利之事如上
第二從是故我
明人王被護。
中有三。
初明護法
次亦當
下護人。
他方下護國。
國有三。
初表。
若有人王下釋。
起諸怖懼下結
問曰。
經與
四王本是利他
云何乃令彼國有苦。
釋云。
經及四王無心總彼。
但此土弘經則此土有
德。
彼王惡意違此有德
為惡自就耳。
如人惡
心違佛及父母也。
文相可解。
就第二佛述中
有二。
初二行許
先述第二四王擁護
從若
未來世下。
第二追述第一王弘經。
就初有
三。
初述成第一護法
二從及諸人王下。
述成
第二護人。
三從復能擁護下。
述成第三護土。
護土有三。
初略述。
二從四王當知下廣述。
以是因緣下結
文相可解。
就第二述成。
一人王弘經。
第二從是王即為下天王得益
三從諸人王下勸。
人王下勸人王弘經成
第一
四從以是因緣下。
天王護成前第
二。
文相可解。
大段第二二番
即為二。
第一番示弘經方法。
第二番示用心方法
初有二。
一四王勸。
如來述。
就初復有二。
果報
二從如是人王下明修因。
中有二。
初明重法
二從於說法者下明敬人。
文相可
解。
就第二佛述中。
但述第一行因不述得果
述因中先述第二敬人。
二從於說法師下述
重法
文相可解。
就第二番中有二。
初四王勸
如來述。
就初有二。
一示聽法運心
從世
尊是諸人王下示供養運心
問曰。
四王是初
地已上。
云何乃就人王述善。
釋云。
此是應迹
令物傾仰生於勝福耳。
文相可尋。
就第二佛
述中。
但述供養運心不述聽法運心
中有
二。
第一此土釋迦人王供。
第二從諸佛世
尊聞是妙音下。
他方諸佛讚四眾弘經耳。
就初有二。
初明非唯照天宮亦遠至大千
從是諸人王手擎香爐下。
非但大千
遍至十方佛土
就第他方中有二。
一明聞見神變
第二異口同音讚嘆
中有二。
一讚四眾弘經。
第二爾時十方
下讚四眾得果
中有二。
第一當得
第二
從汝已能坐下嘆已得。
中說果故名已得
十二種行者小乘法也。
無上法鼓等者謂
大乘法也。
大段第三一番得失
中有
二。
初四王結勸。
如來述。
就初有二。
先牒上
王弘經。
二從我以敬念下牒上天聽受
一行者。
言是人王四天王同行
乘。
名一行
無有相違名相應行
又是人王
弘經利益四天
名施主
從若有人王下第
二正結勸。
中有三。
初明不弘經者則有國
敗之失。
第二從若有人王欲得自護下。
明弘
經者則有土豐之得。
第三以是因緣故下
正結勸修行
就初有四
第一明不弘經此。
從我等四王下明四王失利
三從我等四王
下明諸天捨國。
四從其國當有下明國敗亡
就第二明弘經為得中有四
第一明人王欲
得土安。
從是人王等下明勸人王弘經。
從我等四王下明四王得益
從如諸梵天
明國安隱
中有三。
初明此經用勝彼三論
二從如是無量功德下。
明說此經人勝
說論之人。
三從閻浮提下。
明此經理過彼
三論之理。
言出欲論者。
是四違陀經明梵天
離欲等事
帝釋善論者。
伽羅論明十善
等事
神仙論者。
謂伽世師彌論明五通
等事
何故此法勝他三論者。
此經以如來
大悲為利一切眾生
與樂拔苦故勝彼
論也。
大悲力過梵天
苦行力過帝釋者。
此是
互舉一邊
第二中有二。
初述護人王
二從
若有人能下述護眾。
文相可解。
說偈已下大
第二讚嘆中有二。
初四王讚佛。
如來
經。
就初有三。
初二句標。
六行
三二行
結。
就第二中有兩。
初四行半應化二身
一行半歎法身
就初有二。
初三行略
後一
行半廣。
中有二。
初一行半歎化身光明
面目齒白也。
一行半歎身功德智慧三昧
也。
中有二。
初一廣化身。
半行應身
法身中初半行法身中體。
一行歎法
身用。
就第如來中有四。
初五行偈歎經
力大。
二從閻浮提內下十二行半偈人王
弘。
三從金光明下四行天王護。
四從
有得聞下三行上三義。
就初有二。
兩行
嘆體。
三行嘆用。
初中一行明法
一行
明人
用中初一行與樂。
一行生善
後一
行拔苦。
大段第二十二行半中有兩。
初四
行半勸弘通
從是能作下十八行明得
益。
弘通初二半明弘者有利
後二
行正勸。
就二得益中有二。
初二半法說有
三。
半行生道善。
一行生死苦。
一行與因安樂
第二譬說三。
寶樹
第二
冷水
後珍寶。
文相可知
就第三天護中四。
一行諸天供養
一行四王護持
二正
法。
一行諸佛護念
一行鬼神擁護
二正護人。
大段四結上三義則為三。
初一行結第一歎經力大。
一行第二人
聽受
後一行結第三天王守護
後長
行是大段三明聞經歡樂散華供養願護弘
經人也。
寂滅法者領上法身體也。
大辯品此下四品大段第二明人利益
弘通之人。
即為四別。
初一品與功德品益資
財。
地神品施飲食
散脂品益智慧。
若無辯才
資生衣服飲食智慧不能弘法
是故四神
第益之。
大辯神迹天上
神本是九地
具足四辯
故名大辯品。
就文有二。
一利
說人。
二從當令是等下利聽眾
就初有二。
初正明利益說者。
二從若有眾生下勸為他
說。
又就初有二。
初益四辯
初三句是樂說辯。
兩句辭辯
後一合明法義二辯。
二從
若是中下總持力。
第二勸為他說中
所化有善根。
從是說法者下正勸為
他說。
大段第二聽眾中有三。
初益福慧
智慧後益福報
從善辭下與四辯善解
方便辭辯也。
善能辯暢諸論者是樂說辯。
善知伎術者謂法義二辯。
三從出生死下
得佛果也。
功德天品此神迹樹神之王。
所至處與
他勝樂。
名功德
外國呼神亦名為天
此神
本是初地
初地具足波羅蜜
故有財物
在行也。
就品有二。
初與說者所須。
第二從我
已過去下與聽眾財物
此品中亦與食飲
財物為正。
就初有二。
初正與所須乃至
得尋經。
二從若有眾生下勸令弘經。
於中初
所化善根
說法者下正勸令弘。
是諸
眾生下明所化利益
大段第二聽者財物
中有二。
初明有與之德。
第二若有人能下
正明與所須。
初中先明宿殖善根
是故我今
下明今身得隨意報。
故能以慈心隨所念方。
天眼隨所視方。
以身通隨所至方。
眾生
受樂七寶具足也。
大段第二正與所須中
有三。
初略明。
二從於此北方下廣說。
三從
至心下結勸。
就初有二。
初明令其修因。
因者所謂金光明。
功德天供養諸佛。
香華供養天神也。
二從當知是人下明得
果。
得果所謂財寶地味穀菓滋茂出生
物也。
第二段亦二。
初勸修因。
從從此日
夜下得果
就初有三。
初示處所
二從若有
欲得下正勸修因。
三從作是誓願明天來。
第一可解。
第二修因中有四。
修治內外
淨掃是外。
著衣塗身是內。
二從為我至心
下明供養三寶
三從爾時說下讀誦呪。
四從七日七夜下明修行發願
灌頂章句
所謂神呪
神呪所詮凡有四種
一嘆諸佛
功德
二說第一義諦
三明藥草
四唱鬼神
字。
此中所明應是諸佛功德
明諸佛功德
眾生信心之頂登法王位。
從譬為名故言灌
頂。
依此呪力必得善果故言吉祥不虛。
等行
眾生者。
欲行此法必須同行之人。
及中善根
者。
言下根心薄誦不得呪力。
上根德厚不依
呪力。
必須中根也。
第四修行發願可解。
第三
明天來中初令興念
從自所居明淨
宅以待。
從我於爾時明天神來
大段第二
得果中。
初明所須無乞。
此是與樂也。
從若能
以已下明始終扶護
此除苦也。
第二結勸可
解。
堅窂地神品此品是第三飲食利益行人
神能持地使令不壞。
因功受稱。
此神亦是迹
在地神。
本是初地以上故有飲食自在
也。
就品有三。
初明地神供養弘經之人。
二從我於爾時下明由供養故得弘經。
三從
諸眾生各於住處下。
明由弘故得勝果。
就初
有三。
表示處。
從世尊隨是經典下正明
供養
三從我聞法已下明聞法得益
初二
解。
就第中有二。
一明地神獲利
二從而此
大地下明眾生得益
中有三。
初明出地
增長百味資益身力顏貌妙特。
此是財利
二從成就如是明法利益
三從是故世間
下結
先結財。
從是諸眾下結法利。
文相可
解。
大段第二明弘經中有三。
初明地神
說此經。
二從何以故下明說利物
是故
世尊下勸人聽受。
初二可解。
就第三中初明
教念。
二從我當必定下明勸聽受
三從既聽
受已下明自慶有五事
一慶聞法。
二從已為
攝取下慶攝功德
三從值遇下慶值諸佛。
三惡下慶免惡趣
五從未來世下慶生人
天。
大段三明弘經得果中有三。
初地
正明得果
如來報述。
三地神奉酬。
就初有
二。
初明弘經。
一喻者經中有明一譬喻也。
緣者經中所說一因願事二緣事
從世尊下
得果
豐物眾生受樂明報果。
饒財
貨下明習果也。
就第二佛中有二。
初明
得報
二從地神下明供養得報
第二
奉酬中有三。
初明地神供養說者。
二從若有
眾生下明眾生聽聞
三從諸眾生下明眾
生得果。
先明受樂報。
二從值遇下明得果
分明不須煩解。
散脂鬼神品此是大段四明智慧
外國
言散脂修摩。
云密神。
迹在鬼王
本是十地
故能以智慧氣力利益弘經者也。
就品有三。
初明能益弘經之人。
二從以是之故下明說
得益故能弘經。
三從南無下歸眾聖
眾聖故有上兩能故也。
就初有二。
一明
神力擁護滅惡。
二從何因緣故下。
正明以智
氣力增益說者。
就初有三。
先明能護之人。
從是金光明下明所護之法。
三從我當以
此下正明守護之事。
於中初護說者。
次護聽
眾。
守國土。
文相可解。
大段第二中有二。
初明能益之德。
從世尊散脂大將下正明
益物有三。
初表。
二從我知下釋。
三從是故
下結
就第二釋中有三。
一明能知二諦之德。
二從我現見下明有能知二智之德。
三從
於諸法下雙結上二也。
言其二諦各有事理
妄法差別俗諦事。
緣集虛假俗諦理。
恒沙真諦事。
恒沙即如真諦理也。
一切法者謂知俗諦事。
一切緣法者謂俗
諦理也。
在初我知二字通貫下二句也。
了一
法知法分齊者。
此是重顯知法齊明
言了一切法顯初句也。
世諦法以虛假
分齊故。
言法分齊後句也。
一切法如性者
真諦理。
無有二。
名為如
不改曰性。
亦是性者體也。
一切法含受一切法者謂
真諦事。
於一一德中攝一切德。
故言含受。
如法安住四字通貫下二句。
如理而證如
事而知。
無有功用動心
故言如法安住
就第
二明二智中。
初四明知智體。
後一句明
智用
言智光者明實智
當法而照無有
如日光也。
智炬者明方便智。
隨緣照如
炬明也。
言智行者下二不行為行也。
聚者。
言上二智德積聚故名為聚
明智
竟。
言智境者。
依上二智變化境。
如化身故
名為境
大經云。
佛境悉皆無常也。
此智體智用竝是無名無相
無相不可思。
無名不可議。
故言不可思議
鬼王知非
妄心境相。
故言現見也。
就第三結正解
者。
世諦事非邪。
故曰正解
非是比量
曰正觀。
總相知。
言正分別
此結上知
諦事也。
正解於緣者結上知俗諦理也。
正能
覺了者。
總結真諦事理及智體智用
也。
大段第二正明益物中有二。
初明益事。
所謂辯才身力勇銳智慧憶念五事具足
從心無下出益相。
所謂無疲受樂歡喜
三事也。
大段第二明說得益故能弘經
中有四。
初明說者有智能說。
二從若有眾生
下。
聽者有善堪受。
三從說法之人下。
明勸
為物說成上第一。
四從無量眾生下明聽者
得利
所謂智慧功德受樂菩提離苦五種
也。
大段第三歸依可解也。
正論品此下七品
大段第二明弘經之人
得此經力。
中有兩。
初三品出弘宣之人
得因益。
四品得果益。
初三品即為
三段
正論明信相弘宣。
善集品明釋
迦弘宣。
鬼神品明四眾弘宣。
言正論者四
王與梵天問答明治化正法。
故名正論品。
曰。
治國正法世間論。
云何名為弘宣此經
得因益耶。
釋言
治化之德即是般若大悲
等之心。
自非依經修行
何由得不擇怨親
平等治化也。
就品有二。
初明緣起
二從何
等下正明正緣起可解。
就第二中表起
從偈以去正是論說
中有三。
兩行偈誡
許。
二從諸王和合四行請問
三從護世
四王下七十六行偈為釋。
誡許者父王信
太子許說正論也。
第二請問中有二。
初二
明四王讚請。
兩行偈出四王請事
中有
二。
初一行問
後一行偈結。
就問中有三事
二句何故是人而名為天。
一句何故
是人而獨名王
後一句問何故人王而名天
子。
後一總結
問云。
雖在人中正法治世
故而名為天耶。
此是結第一問。
第二第三
不結也。
就第二釋中有二。
兩行半許說。
二從因集業故下七十三行半正答。
中有
二。
初六行略答問正論之體。
第二從半名人
王下六十七行半。
廣答顯正論之相。
就初有
三。
初一行答第二問。
云雖同是人而統領
土故名為王
二從處在胎中下三行半答第
三問
於中初二行明在胎內為天所護故曰
天子
一行明胎外為天所養故名天子
一行長大之後天德分與故名天子
後半
行結。
天神力所加故。
自在名為天也。
三從遠離惡法一行半追答第一問。
於中
有三。
半行明以天律滅惡故名為天
後半
行明以天律生善故名令生天為天。
半行
明以天律生天上故名為天
名人王下
大段第二廣答。
中有二。
初三行廣治化
人德
第二從若有惡事下六十四行半廣治
化正論。
就初有兩。
初一半依名辨德。
一行釋疑顯德
名人王者
一邊名天
一邊名人
名為半
二名人天一雙
名執樂者執世中禮樂。
化人安樂名執
樂。
亦名羅剎作惡之人於王生怖故名羅
剎。
二名樂生一雙也。
魁膾者。
魚典宰曰膾。
貨猪典宰曰魁。
國主斷惡竝
非故言能遮諸惡
名父母者教修善法。
故名
父母
此是遮惡教善一雙
依名辨德竟。
下第釋疑顯德有二。
疑初。
疑云若人王如
羅剎膾魁令人怖畏者。
何故為天所護。
釋云。
人王示現作惡有報故致鞭撻
令其怖畏
無惡心。
為天所護故言示現果報諸天所護
也。
善惡諸業下釋第二疑。
疑云
鞭撻等苦
但令怖畏者。
爾此現苦無因而得耶。
釋云。
善惡業果現在未來故。
鞭撻等苦是現受苦
報。
非是無因也。
若有惡事下。
大段第二
治化正法
中有三。
初三十五行明人王縱
惡則禍生國敗。
第二若為諸天所護生者
下二十一行半。
明人王修善則福至土豐。
三從以是因緣八行結勸捨惡從善
就初
有四
初六半明人民起惡。
第二暴風
起下十二行半明國主起惡。
第三從諸受寵
祿下十三偈明諸臣起惡。
四從若有人王
三行偈。
總結皆由王爾
就第一中初二
作惡因。
三行明得苦果
後一半結
應行
文相可知
人王作惡中亦有三。
初一
行半表明苦果
所謂風雨不調
星宿失度
菓實不登三種果也。
二從由王捨正下三行
偈明作惡因。
三從以天瞋故下八偈廣明
果。
於中初半行偈總明國敗。
七行半別明
惡果
所謂疾病國敗眷屬分離
災怪惡賊餓
飢死。
財物散失星宿失度等也。
就第三大
作惡中有三。
初一行臣行非法。
二從如是
行惡下兩偈明人王許可。
許可所謂惡臣
偏受王恭敬。
良臣衰滅亦不領錄也。
三從
使世間三災竝起下十行明得苦報。
於中初
兩行章門
八行釋。
初中復有二。
一行
明得惡相
惡相三異竝起。
三異者謂星宿
失度暴風惡雨也。
一行明有惡果
惡果
所謂出世正法世間眾生正報及地肥依報
也。
就釋中有三。
半行舉惡因。
二從故天降
雹下六行半正明得果
得果所謂雹餓疾
死。
穀菓衰滅。
多病滿國。
甘菓苦味增也。
次本所遊戲下廣釋可解。
三從多有病苦
一行結也。
從若有人王下是第四明皆由王
爾。
中有三。
初一明令王民作惡
二句
明令得苦。
後一行半正明皆由王爾也。
從若
諸天下。
大段第二明人王修善即福至
土豐。
中有三。
初一半明不作惡則人
民行生天
從行不善下二行半。
明人
作惡得苦。
由王縱惡不治
三從起諸姦惡
下十七行半。
國王治即得國豐樂
初二
解。
就第中有三。
初五半通誡惡勸善
從不應行惡下四行
偏明作惡國敗。
三從
善化國下八行
明行善土豐。
以是因緣
八行
大段三明結勸捨惡從善
文相
分明不須煩解。
善集善集即是釋迦本身
寶冥即是阿閦
本身
中正善集王事
故以為名。
就品有
二。
長行表。
後以偈釋。
中有二。
初五十一
半明因。
第二爾時為王說法比丘下十
二行半明得果
就行因中。
有二。
初四行明布
施行
二從又過去世下四十七行半明智慧
行。
布施有四
初一行捨國城
一行
珍寶
一行捨眷屬。
一行捨身命。
第三
智慧中有二。
初十八行明求法因緣
從時寶冥尊下二十九行半正聽法
於中
有四
初十一行明受請。
從是時寶冥下八
行正為說經
三從是時大王下二半明
歡喜
四從為欲供養八行報恩供養
就第三說法得果中有三。
初兩偈結會古今
二從我於爾時八行半明得果
三從所得
功德三行合結因果
鬼神品此品明四眾聽受則有勝善鬼神
所護。
故從之受名
就品有三。
第一從品初二
十六偈勸眾聽受
第二從大梵王天下四十
八行半明八部守護
第三從是經典下二
十七行半明具諸勝果
就初有二。
長行
二行偈正勸聽受
從是經典下二十四
行偈嘆經力大。
就初有二。
長行及偈。
長行
中初舉供養諸佛功德
次舉智。
佛所行第一
義處。
後勸云欲得如上功德智慧應聽是經。
偈頌可知
就第二嘆經力中有二。
初九行偈
正嘆經力。
從隨所至處下十五行偈舉益
勸聽。
就初有兩。
初二行嘆拔苦力
從是經甚
深下七行生福慧。
初中一行嘆經力。
一行
明拔苦惱
第二亦兩。
兩行半明嘆經德。
中後善者明戒定慧是三也。
亦可序正流通
為三也。
二從若入是經下四行半明生福慧。
於中初兩行明生智慧
法性者明證法身
也。
見我者謂見應化二身也。
兩行半明
功德
就第二舉益勸聽中有二。
兩行
正勸忍苦聽受
從聽是經故下十三行
聽經有益
中有三。
初一半明聽者滅惡
相。
二從於說法處下五行明說得勝相。
勝相者。
若下法坐而為大眾
法座上猶
見佛菩薩色像及餘形色等事
如前無異者。
言本時無如此相。
滅後亦無如前也
三從
如是六行半偈得勝果。
於中初四
半正明得勝果。
勝果者。
言內有諸佛所讚威
名稱
外破怨敵惡夢惡業
陳勝等事
也。
次從名聞流布兩行偈結。
大段第二
八部守護中有四。
四行半明供養
二從
生不思議五行半明恭敬
三從如是大悲
四行讚嘆
四從如是眾生下三十四行
半明擁護
文相可見
從是經典下二十八
行偈。
大段三明具諸勝果
中有二。
二十六行別明八事
八事者。
初一行一句增
色力
第二兩行禍災
第三四行出地肥。
四兩行生快樂
第五三行生穀草木
六三行三句生好華。
第七八行光明照益。
第八兩行陰陽調適
兩行偈是第二總結
也。
授記前三品明得因益。
自下四品大段
二明弘經之人得果
中有二。
初一品正明
得果
後三明舉緣修因成得果義。
自前正
品等雖明得果之人未明記莂故。
一品
正明得記。
得記必由勝因故。
後三廣示
因成得記義。
授者與也。
記者決也。
與信相等
得佛果故名授記品。
就品有四
初明受記
眾集。
第二從佛告下正明授記
初明信相記。
次明二子記。
後明諸天記。
第三爾時道場
下。
樹神生疑有三。
略表
從世下廣
釋。
三從世尊天子下結請。
四從爾時
告下如來釋疑
中有三。
略表
二從何以
故下釋。
三從是故下結
因緣者。
天子內有
修行善因。
外有如來本願之緣。
名因緣
復聞經生淨心善因。
依聞大士授記緣故
授記
以隨相修者謂六波羅蜜等行。
言此
天子已於過去隨緣造修行也。
治病品自此以下三品
大段第二明舉
往修因成得果義。
即是廣明授記因緣以遣
上疑。
中有兩。
初二品正成授記品。
傍顯壽
量品。
後捨身品正成壽量品。
傍成授記品。
二品正明十千天子魚身
聞法之因故今
日得記。
言正授記
即顯釋迦曾作長者
慈悲行令成佛
故言傍顯壽量。
一品
正明釋迦曾作王子大悲因。
今得成佛
言正顯壽量。
佛既修因得果
信相何由不然
故言傍成授記
二品中此治病品明得記
遠緣
流水品明得記近緣
近遠可尋。
此品明
釋迦昔日大悲治病名治病品。
就品有二。
初誡許說。
二從過去明正說。
正說有二。
初述本生
從是國內明本事。
初有兩。
一明本生時處。
從是王國中下明本生。
大段第二明本中有二。
從初訖偈後長
行一半明慈悲體。
從時長者子下明慈
悲用。
就初有五。
一明國人有病。
從善女天
下明思惟欲救。
三從長者子明請問醫方
四從時父長者下明父為說。
五從善女天下
聞說得解
初二可解。
就第三中初以長行
發起
四行正問。
正問有四事。
初一行問
病因緣。
一行問病飲食
一行問病醫藥
一行時節
病因緣者是四大五藏五緣。
四大不調五藏傷損
諸根有病。
如肝惡眼
病。
腎惡耳聾也。
生病緣多坐多眠得水病。
多行多倚多語生風病。
又多坐生熱病。
多婬
生一切病等分病也。
又火少令痰飲多。
火多令熱多
風多吹火增熱
水多痰增冷
也。
飲食者有六。
一過量食。
二小量食。
過時食。
大飢方食。
四逆時食
未飢強與
五妨
礙食。
食肉竟飲生乳等。
不曾食而強食之。
南人飲漿
北人如飲乳。
又蘇蜜等分服之
即死
苦菜和蜜食令不能男
竝是妨礙食。
風病人食冷濕令人度壽。
熱病飲酒
小麥牛肉令人失眼咄血。
痰病
甜肥辛酢。
令人𡃤鼻多汁㿃下等
文言身火
不滅者。
若食飽熱病
應息而不息者有病故
也。
水過損肺即是痰病也。
治病藥者病難有
四。
一風二痰三熱四等分。
四種各有三品
一者可治此是新病。
四大猶強也。
二者恒治
不差
此是四大過傷也。
三者不可治。
見有必
死相故。
若論藥品如下文說。
時節者。
四月
至五月風生時。
六月七月風病起時
八月九
月風滅時。
六月七月熱生時。
八月九月
起時
十月正月熱滅時。
十月至正月水
生時
二月三月水病起時
四月七月水病
滅時也。
大段第四答中有二。
初一行是佛
序父答。
後十六行正是父答。
中有二。
初三
行定時節
十三行正是治病之方。
三三本
公元前209年
攝者解有二師
初解云。
一年有四時謂春夏
秋冬
為氣首冬為氣末。
一時之中各有三
月日
謂孟仲季。
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
後三時例爾。
正月為本攝後兩月悉屬
分。
四月為本攝後兩月悉屬夏分
七月為本
攝後兩月悉屬秋分
十月為本攝後兩月
冬分
四時有三月
故言三三而說。
初月
為本攝後三月
故云三三本攝。
此是本攝末。
又言。
正月二月正是春時
木於中王
土寄三
攝屬春時
四月五月正是夏時
火於中王
土寄六月攝屬夏時
七月八月正是秋時
中王
土寄九月攝屬秋時
十月十一月正
水於中王
土寄臘月攝屬冬時
土寄
四季正時為本。
各各三月竝攝於中土
言三三本攝。
此是主攝客。
客是土也。
二解
云。
依佛法中年有三時冬春夏。
為氣
為氣末。
一時之中各有四月
廢去秋時
三時之中各攝秋時一月故。
一時中有四月
日。
故言三三本攝。
初三字舉秋時三月也。
三本字謂冬春夏中三月也。
四時之中
何故偏廢秋時者。
釋言
凡有二義
一為破
保常之執。
時成就人皆此時保常為樂故。
欲破其執廢去秋時
二開後安居立迦提月
安居本名夏坐
八月半以還若是秋時便成
坐。
故宜廢之也。
二二現時者亦有二解
一解言。
四時之中各二月以為正時
土寄
四季各以月日攝屬陰陽合成六時
六時
正月二月木王現時
四月五月火王
時。
七月八月是金王現時
十月十一月是水
現時
十二月三月陽土寄王。
六月九月
陰土寄王。
王名為現。
故言二二現時足滿
六時
二解言。
依法三時有四月
各有初
分後分合六時
六時者。
臘月十六日
二月十五日
二月春時初分現。
二月
十六日四月十五日
二月春時後分
現。
四月十六日六月十五日
二月
夏時初分現。
六月十六日八月十五日
二月夏時後分現。
八月十六日至十
十五日
二月冬時初分現。
十月十
六日臘月十五日
二月冬時後分現。
故言若二二說足滿六時
就第二正中有
二。
初十一行半明隨時發病
一行半明
時動病。
就初有七。
初一行答上第二病飲食
問。
一行上第一病因緣問。
第三一行半
上第三病湯藥問。
第四二行答上第四病
時節問。
第五兩行半重答上第治病藥問。
第六兩行重答上第二病飲食問。
第七二行
半重答上第治病藥問。
所以三過重答治
病藥問者。
初一段示未得病前以藥防護
一段得病時以藥治之。
後一明治病之
後以藥補之
所以兩過第二者。
初明食能
資身無病。
後明食欲損身生病
第一文言
方所說者。
本草藥方中明飲食有宜不
宜。
不宜不依之也。
第二中言代謝增損者。
四時來去四大增損也。
第三中言六大者。
六府
大腸二小腸三脾四三焦。
就二傍
光為六。
四中風病動者
毛孔開通
外風得入故也。
熱病動者
秋時毛孔閉塞
熱伏內不通故也。
第三等分發者。
時動
水肺不差
至秋動熱熱病不差
至冬具動
一切病故也。
肺病增者。
二月三月二陰
痰病起時故也。
第五中言風病夏服肥膩
者。
夏月毛孔開通
宜以肥膩塞之。
醎酢性熱
消水。
令體堅實令風不入。
熱食流汗風出
又治虛冷風不得入也。
冷甜即是蘇乳等能
治熱也。
等分冬服甜酢肥膩肥膩治風也。
肺病肥膩者。
毛孔令水不入。
辛熱消水故
能治肺病也。
第六中言飽發肺病者。
食飽既
腸胃盈滿故發肺病
時發熱者
始食爛
䔳熱還發食消也。
風聚虛中故發風病
七中言風以酥膩者。
風虛故以補之
勢未盡。
欲蕩治心腹故服下藥也。
等分病應
以酥膩治風。
以甜除熱。
以辛除水。
肺病是水
宜服吐藥
一行半除違時病。
準前消息
也。
從時長者子下是大段第二
中有三。
善言慰喻
輕病即愈
病重者。
與藥乃愈。
第三合結。
文相可見
流水長者子品此品第二明近因
與前
三異
一者前於同類人道生慈。
此中異類
生生慈。
二者前治身病之慈。
此除心病之慈。
三者前明世間之慈。
此明出世之慈。
有此三
異。
是以品名得記近因
此品有三。
初歎除
病之德。
二明救魚之功。
三結古今
就初有
兩。
初明長者除病。
二從以病除故下明眾生
修福
恭敬讚歎報恩
大段第二中亦二。
初明長者救魚。
二從醉酒而臥下明十千魚
報恩
就初有二。
初明夫妻子本生。
從是
長者子下明本生事
中有二。
初明長者
樹神救生慈悲心。
即是明慈悲體。
二從
時此空池下明慈悲用。
中有二。
初明財施
二從與魚食已下明法施。
大段第二報恩
中有三。
初明生天
二從爾時十千下明報
恩。
三從閻浮提下明國王覺悟
文相可
見。
捨身品此品明釋迦苦行以成壽量之果。
顯授記。
就品有二。
初問後答。
中有三。
初現
寶塔
二從爾時世尊欲為大眾下明寶塔緣。
三從是名禮塔下小許文結酬上問。
就初有
二。
初明現塔眾喜神問佛釋。
二從爾時佛告
下明現舍利讚嘆禮拜
大段第二緣起
有二。
一從初訖偈說舍利因緣
二從偈後長
行明寶塔因緣
就初有二。
長行偈頌
長行中有二。
一經家標。
二從阿難下明如來
說。
中有二。
初明本生
從是三王子下明
本事
中有三。
初明捨身因緣
二從爾時
還至虎所下正明捨身
三從爾時第一
子下明眷屬悲苦
就初有三。
一明遊山共
議。
從時諸王子下明見共議
三從爾時
第三王子下明思惟捨身
何由得知產來七
日者有四義。
一虎子額上有七點
二見眼始
開。
三虎臨死可知七日不食
四者鬼神
之如樹神導十千魚。
但經不出耳。
就第三明
思惟捨身中有三。
思惟捨身時至
二從何
以故正思惟欲捨身
三從勇猛勘任下發
遣二兄。
就第二正捨中有二。
思惟捨身
涅槃因。
從復次若捨是身下思惟捨身
涅槃果。
就初有二。
一思此身有四非常
從我於今日下思惟修因。
初中先明苦。
然復
不免下明無常
是身不堅下明空無我。
可惡
賊下不淨
就第二明因中初明自行
生死下明化他行。
就第二求涅槃中有
二。
一明思惟身患。
從是故我今下涅槃
果。
初中一明苦無常。
二從唯有下明空無我。
三從是身不淨下明不淨
就第二求涅槃
有二。
一明自證。
二從證成如是下明化他。
就初有兩。
初明總求涅槃
二從永離下明別
三點
即為三。
求解脫。
二從無下般若
三從具足下法求身。
大段第二捨身
有二。
一明王子發願捨身種種瑞。
從是
爾時下明為虎所食。
大段第三眷屬
中有三。
初明二兄悲苦
二從小王子下明
侍從悲苦
三從爾時王妃下明父母悲苦
大段第二偈頌中有三。
初二行總明捨身
意。
二從我念宿命下正頌上長行
三從佛告
樹神五行半偈
結會古今
處分開不
須煩論。
讚佛品是大段三明流通分。
七卷經有
二品
初一品讚能說人德即是讚嘆流通
一品明弘所說教法即是付屬流通
四卷
經唯讚嘆流通略無付屬
就品有二。
初明
菩薩他方佛。
第二明此土大士歎此世
佛。
何故彼此各歎者。
顯能人德彼此
異故
他方讚中初長行能讚之人。
後偈
出所讚之事。
於中兩。
初十九行讚嘆
一行
迴向
就初有三。
初七行讚色聲。
二從智慧
滅下七行福慧
三從如來世尊五行
結。
就初有三。
初三行半歎色相好。
一行
音聲
六種清淨者。
大悲觀世音
二大
雅音
三大清淨音。
四大普照音。
五師
無畏音。
六天丈夫音。
二行結。
中一
行結聲一行結色。
第二福慧中有二。
初一
行半歎內德
二從為諸眾生下五行半歎外
化德
內德中初半行智慧
半行功德
後半行作譬。
外化初一行表。
上半表拔
苦。
下半表與樂。
後四行半廣釋。
於中初一行
半明拔苦與樂之體。
後三明拔苦與樂之
事。
大段第三合結中。
初二行明佛德無量
二行無人能知。
後一行明歎不能盡。
可見
大段第二此間大士中有二。
信相讚。
樹神讚。
就信相讚中有二。
初十
半別讚。
二從如來悉知下六行半總歎。
就初
有三。
初八行歎色身
一行半歎福慧
後一
行結。
就初有兩。
初四行歎色身體。
二從光明
下歎色身用。
第二福慧可見
第三總結中。
上結色身半結福慧
大段第三總歎中。
兩行福慧
四行半歎色身
就初有二。
外化一行內德
就後亦兩。
初二外化
二行內德
文相可見
第二樹神讚中初出
能讚人。
南無下出所歎事。
中有二。
初二
十五行半樹神歎。
後二如來述。
就初有三。
初十九行半合應化二身
從聲聞之身
五行別歎法身
三從我今不疑下一行
請。
就初有兩。
初十二行半正歎
二從我常念
佛下七行渴仰
就初有二。
初四行半歎三
身體
二從佛出於世下八行歎用。
初中二。
二行半歎智慧
二行功德
初中二。
一行
表歎。
一行半釋。
非法者。
邪法也。
非道
者。
邪道也。
知有者知世諦也。
非有者知真
諦也。
本性清淨一實諦也。
第二嘆用中有
兩。
初一行總表出世希有
七行希有事。
中有兩。
初二行歎外化德
從善哉下五
行歎內證德。
中有二。
初二行明能證智。
從一切下三行明所證理。
諸根寂滅者。
言於
諸根中煩不起是數滅無為
善寂大城者。
言大涅槃即是德滅無為也。
甚深三昧者謂
禪定也。
入諸佛所行處者謂智慧也。
禪定
智慧即是菩提德也。
就第二所理中
初一
明聖道空。
一行萬法空。
後一行明眾
生空。
身皆空寂者。
二乘道空。
行虛亦空者。
大乘之道是如來行處
此道空亦空也。
相亦空者。
真實依他離性者故空。
分別
相故相亦空也。
大段第二渴仰中有兩。
初四行明彼渴仰願見。
二從唯願下願佛慈
攝受
初中初一行舉念佛善以願見。
次一
行舉禮拜善以願見。
一行舉修悲行以願
見。
一行渴仰憂火以願見。
就第二願
攝受中。
初一行願說法水令滅憂火。
一行
偈願佛現身令我常見
一行偈結請。
大段
第二別歎法身中有兩。
初三行歎法身深智
二從如來行處兩行明物不能知。
就初有
兩。
初一半明生死虛妄
二從如來一行
半明法身真實
淨如瑠璃者。
法身之體離
於萬相故名為淨
即是三無性理
大段
第三結中。
半結法應二身
佛者謂應身也。
行處者是法身也。
下半請現化身。
金光明經一卷
*鋟金光明經疏跋
金光明經一卷
嘉祥大師曇無讖
四卷經文所著也。
文簡義顯
科節尤精。
有裨於學者焉。
有人携來。
入梓以廣其
傳。
嗚呼茲文也。
雖夙傳于本邦
隱晦甚久
矣。
而顯於今者。
有數而然邪。
魯魚寫脫
差誤不少
訪尋原本
精為校讎
傍加圀語
授諸印生。
聊題其卷尾用識之歲月云。
 旹
正德改元歲次辛卯初冬上澣
  比叡山沙門(俊靜)敬筆於東谿本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