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092-0386a.png

周官总义卷十一 宋 易祓 撰
春官宗伯第三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
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宗主也伯夷典礼曰秩宗伯长也春于四时为长
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
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092-0386b.png

郁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
鸡人下士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司尊彝下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几筵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天府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092-0387a.png

典命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司服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守祧奄八人女祧每庙二人奚四人
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
史二人奚十有六人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092-0387b.png

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
冢人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
人徒百有二十人
墓大夫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
人徒二百人
职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092-0387c.png

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
人
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
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视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092-0387d.png

十人
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
十人
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
人
镈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092-0388a.png

人
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
徒二十人
籥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籥章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092-0388b.png

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
十有六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龟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
人
菙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占人下士八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092-0388c.png

占梦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视祲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
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丧祝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甸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092-0388d.png

司巫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大史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
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冯相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092-0389a.png

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御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其史百有二十人府四
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府四人史八人工百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092-0389b.png

十人
车仆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司常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都宗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
四十人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092-0389c.png

凡以神仕者无数以其艺为之贵贱之等
春官设属最有统纪所典之礼五礼为先五礼之中
吉礼为本是盖天秩天序自然之理也今观大宗伯
之所谓礼者其用亦博矣合内外备小大本末精粗
之具举而实以天神人鬼地示为主然后小宗伯为
之建国之神位肆师为之立国祀之礼而五礼从之
自其设属而言虽五礼之用为不同而莫先于祭祀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092-0389d.png

于祼而告时告备之礼行焉故郁人先之鬯人次之
鸡人次之尊彝几筵瑞玉命服之官又次之以至内
外祭祀无不毕举而凶礼为谨终之事此冢墓职丧
之所以居五礼之末掌礼之职至此详且备矣礼之
所至乐亦至焉又自大司乐以至司干凡二十职而
皆列于礼官之次盖圣人制礼所以检柅人心而归
之于中使之周旋鼓舞于声容之间而至敬存焉是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092-0390a.png

凡国家之大纲小纪本数末度先王所以经理斯世
者苟有一毫之不尽亦不足以为礼之至又自大卜
而下皆卜筮之事大祝而下皆巫祝之事大史而下
皆纪载策书之事冯相氏而下皆象数占步之事巾
车而下皆名器分守之事是虽文为制度之末而天
秩天序寔寓乎其间圣人率是而行之始于宫庭达
于天下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而复以神仕者终焉宁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092-0390b.png

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
保邦国
大宗伯所掌五礼而特以建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为
职者天子之礼先于主祭而已扬雄氏曰节莫备于
礼礼莫僭于祭是祭祀之礼人君有天下之至权也
故序言佐王和邦国而经言佐王建保邦国而使之
为万世不拔之计非能为天地人神之主则何以哉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092-0390c.png

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
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百
物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
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吉礼之目在天神者三在地示者三在人鬼者六以
禋祀祀昊天上帝者燔玉帛牲牷而达其精意者也
以实柴祀日月星辰者柴而寔之以牲币者也以槱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092-0390d.png

谓建天神之礼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者索诸幽
阴之义也以狸沈祭山林川泽者顺其含藏之性也
以副辜祭四方百物者顺其散裂之义也此所谓建
地示之礼以肆献祼享先王者谓五年王者之大禘
故备言曰肆曰献曰祼之序馈食享先王则三年丧
毕之祫祭以馈为主祠春享先王以物之初生以词
为主礿夏享先王则物之方长以乐为主尝秋享先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092-0391a.png

矣以备礼为主此所谓建人鬼之礼然天神之祀以
禋为歆神之始地示之祭以血为歆神之始人鬼之
享以祼为歆神之始其寔天神同于禋地示同于血
人鬼同于祼也记曰燎柴于泰坛祭天也谓其升烟
于天也今以日月星辰为实柴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为槱燎则昊天上帝之祀非柴非燎何以为烟乎记
曰毛血告幽全之物也则凡地示皆求诸阴也今以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092-0391b.png

司尊彝曰春祠夏礿祼用鸡彝鸟彝秋尝冬烝祼用
斝彝黄彝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今
以肆献言祼而馈食等享何以为不用祼乎是数者
皆以歆神之礼列于先而其馀皆以次而举昊天之
祀不及五帝社稷之祭不及大示先王之享不及先
公互文见义云尔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092-0391c.png

上经言建保邦国为吉礼反是则为凶礼凶礼之目
大概有五始死谓之死既葬谓之亡以丧礼哀之于
是乎有赙赠含禭之事天王使荣叔归含且赗是也
凶年谓之凶疾疫谓之札以荒礼哀之于是乎有通
财施惠之事晋饥而秦输之粟是也神所祟谓之祸
天所毁谓之灾以吊礼哀之于是乎遣使以唁其患宋
大水鲁庄公使人吊之是也国之见围谓之围师之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092-0391d.png

之会诸侯谋归宋财是也兵作于外为寇兵作于内
为乱以恤礼哀之于是出师以救其急卫有狄难而
齐桓公救之是也五者凶礼皆言哀邦国之忧则君
子有以吉其凶矣
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
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
先王之于诸侯有宾道焉有臣道焉臣道以尊天子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092-0392a.png

其宾礼之谓欤春见曰朝如日出于寅之朝而朝于
天夏见曰宗如万物相见于南方而其类皆有所宗
秋见曰觐谓物成之时各勤其事以报乎上冬见曰
遇谓闭藏之时其相见若邂逅之遇时见曰会谓非
时会集以谋征伐之事殷见曰同谓王不巡守而众见
诸侯以命政时聘曰问谓诸侯遣卿以时致问于天
子殷頫曰视谓诸侯遣卿以大礼而众见于天子凡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092-0392b.png

尽其道而已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
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军礼所以统六师大师之礼大均大田大役大封何
以亦谓之军礼盖制军有常胜之道有幸胜之道幸
胜之道求胜在敌常胜之道求胜在我先王之所以
有征无战者以其在我有是五者之礼也大均者若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092-0392c.png

素洽大田者若大司马于四时之蒐苗狝狩有以简
其车徒而民事为素习大役者若小司徒之凡起徒
役毋过家一人以其馀为羡而民力为素习大封者
若小司徒正其畿疆之封有以合聚其民而民志为
素定用众所以用其命恤众所以恤其事简众所以
简其艺任众所以任其力合众所以合其情曰众则上
下一心内外一体以是同邦国常胜之道也与后世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092-0392d.png

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
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
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
姓之国
易曰嘉会足以合礼则合其礼之善者也吉凶军宾
之四礼皆言邦国而嘉礼独以亲万民为言者言乎
其礼之本而已宗族兄弟天之属也男女则人之大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092-0393a.png

之国则同姓为内姻异姓之国则甥舅为外姻兹六
者人道之大礼之本者也故圣人设为族燕族食之
礼而天属以睦设为昏姻笄冠之礼而人伦以正设
为宾射之礼而义之合者得以相洽设为燕飨之礼
而礼之接者得以相孚脤膰之礼行而恩及于内姻
贺庆之礼行而恩及于外姻自天子达于庶人皆由
乎是礼则亲万民者乃所以亲邦国也礼明其本则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092-0393b.png

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
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
九命作伯
典命于诸侯谓之五仪于诸臣谓之五等之命分而
言之者也大宗伯九仪之命则总而言之者也故大
宗伯所谓正邦国之位者皆可约典命而为之说所
谓一命者典命曰公侯伯之士一命子男之大夫一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092-0393c.png

之士推之也古者抱关击柝皆有常职以食于上而
况乎命士一命受职此三等所以各受其职欤所谓
再命者典命曰公侯伯之大夫再命子男之卿再命
是已天子之中士亦再命以下士之一命而推之也
古者卿大夫服玄冕士服爵弁其章数各视其命之
数再命受服此三等所以各受其服欤所谓三命者
典命曰公侯伯之卿三命是已天子之上士亦三命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092-0393d.png

非命于天子王制所谓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
三卿二卿命于天子是诸侯之臣受命于天子始得
列位于王朝三命受位此二等所以各受其位欤所
谓四命者典命曰王之大夫四命公之孤四命是已
曲礼所谓无田禄者不设祭器公食采则任大都之
田卿食采则任小都之田大夫食采则任家邑之田
是大夫以上而后有田禄也四命受器此二等始得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092-0394a.png

所言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非大国次国不得为成
国其言则者未成国之法也公卿采邑谓之都而有
都则之职大夫食采谓之家而无家则子男五命寔
在四命大夫之上而居公卿八命六命之下于是同
乎大都小都之制五命赐则此一等始得赐之则欤
所谓六命者典命曰王之卿六命是已家邑任削地
天子之大夫也小都任县地天子之卿也大都任畺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092-0394b.png

则以驭其官又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
伍是赐官也然大夫四命其家司马各使其臣而不
命于天子至都司马每都皆有三等之士则是三公
九卿食采于都始得有官六命赐官此一等始得赐
之官欤所谓七命者典命曰侯伯七命是已公为大
国则三军侯伯为次国则二军子男为小国则一军
子男一军未足为成国之称至侯伯然后可以言国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092-0394c.png

有其国焉七命赐国此一等而后赐之国欤所谓八
命者典命曰王之三公八命是已然三公八命及其
出封皆加一等则为九命之上公此云牧者盖以侯
伯之有功德者进一命而为牧曲礼所谓九州之长
入于天子之国曰牧八命作牧此一等而后使之作
牧欤所谓九命者典命曰上公九命是已周制宋杞
二王之后为上公而未尝为二伯其馀天子之三公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092-0394d.png

一命为九命则得以服龙衮公羊传所谓自陜而东
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此二伯之任九
命作伯此一等而后使之作伯欤典命所言则自尊
以及卑大宗伯所言则由小以及大受以义言也赐
以礼言也作以功言也赐以君为主受与作以臣为
主其寔一而已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092-0395a.png

玉之为物天下之至宝也至瑞也先王列爵分土置
诸人上为君公后辟者非仁贤莫予而仁贤乃国之
宝世之瑞也躬仁贤之资则能比德于玉矣故先王
以玉作六瑞而用之以等邦国王乃自执镇圭以临
乎其上琢四镇之山以象其德之镇安乎四方其馀
则有等差焉公侯伯子男则各制其圭璧之形第其
德之小大权其能之轻重以琢圭璧之象公之桓圭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092-0395b.png

之躬圭七寸则躬而屈者子之谷璧五寸则以谷文
为饰男之蒲璧五寸则以蒲文为饰凡此六者无非
比德于玉然璧者辟也谓其始有君道焉圭则锐其
上而有首出之义故圭为重而璧次之王执镇圭则
不嫌于公侯伯之同用圭也王之三公执璧不嫌于
子男之同用璧也因其圭璧之制度而知其小大轻
重之义故毋嫌于同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092-0395c.png

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六瑞以玉为之天子受而复之宾之也六挚以禽为
之天子受而不复臣之也挚之为言至也言所执以
自致云尔以文章衣被于人者孤之德也故执虎豹
之皮而加以束帛以纯厚礼信为德群而不失其类
者卿之道也故执羔候时而行夙夜奉上而不懈者
大夫之道也故执雁耿介有守夷险一致而不失其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092-0395d.png

也故执鹜以信行事人而不渝者工商之道也故执
鸡孤卿大夫士诸臣也庶人工商未为臣而亦谓之
诸臣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苟有以自致于天子之
廷则皆得以执挚然挚有用饰者有不用饰者天子
之孤皮帛饰以虎公之孤皮帛饰以豹天子之卿大
夫饰羔雁以缋诸侯之卿大夫饰羔雁以布自士以
下不用饰士于诸臣为卑者也庶人工商则尤其卑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092-0396a.png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
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此祭祀之始礼神之玉谓之六器六器者既象天地
四方之义又拟其形而琢之所以放其色而致其诚
璧圆而中虚其色以苍象天也琮方而八面其色以
黄象地也圭锐而首出其色以青象帝出乎震而物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092-0396b.png

南方之义也琥威也其色以白象秋之肃物西方之
义璜者闭藏也其色以玄象乎物之归藏北方之义
也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者因其类致其义而已
经言天地四方之器与牲币各从其方之色详考其
意天地之外如所谓四方者即后世所谓五精之君
郑氏信汉儒纬书误认此四方与中央为五帝故于
小宗伯之兆五帝则详著其说殊不知周礼有五帝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092-0396c.png

初不谓之帝而祀五帝则与上帝同其礼如大宰言
祀五帝而大神示亦如之司服言祀昊天上帝则服
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初不闻其象五方之色是
知五帝之祀即月令所谓五人帝者也而郑氏所谓
五精之君为五帝者即此经之所谓礼四方者也何
以知之以牲币各放其器之色而知之
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092-0396d.png

郑氏谓天产动物六畜之属地产植物五谷之属而
世儒遂以物产为养精养形之具礼乐为防淫防怠之举
以乐记考之其礼殊不然凡乐记之言礼乐者无非
以天地为本如曰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
动一静天地之间也故圣人曰礼乐云夫礼乐岂玉
帛钟鼓云乎哉其说正有合乎天产地产之义盖天
之所以产万物者阳也阳以动为主即乐记所谓著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092-0397a.png

然而至阳之中作之以阴德则阴之静者足以济乎
阳之动其散见于万物者无非秩然品节为造化至
中之理圣人体是中而制为之礼亦所以防天下之
不中者也地之所以产万物者阴也阴以静为主即
乐记所谓著不动者惟其静而不动是以深沈重厚
或至于不和然而至阴之中作之以阳德则阳之动
者足以济乎阴之静其萃见于万物者无非翕然交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092-0397b.png

以防天下之不和者也大宗伯之言阴阳者所以明
礼乐之各异其体乐记之言动静者所以明礼乐之
交相为用知一动一静于天地之间者皆自然之礼
乐则知天产作阴德地产作阳德者寔礼乐之本也
此下经所以复言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不然
三产字一也而世儒二之何耶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092-0397c.png

上经言礼乐之所从出故中和所寓有天地阴阳之
异体及此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则高卑上下之际
浑乎其为一致不知其孰为天地孰为阴阳耶以事
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又皆不出乎天地阴阳之
妙而中和寔有以感𤼵之也孰谓礼乐为形器之末
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视涤濯涖
玉鬯省牲镬奉玉齍诏大号治其大礼诏相王之大礼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092-0397d.png

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及执事视涤濯及纳亨
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
之享先王亦如之非特文之先后与此不合而事之
轻重亦不能不异大宰于祀五帝而卜日此则曰祀
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岂非鬼神示之
大礼大宗伯之所专掌而大宰嫌于偪故止及于五
帝之祀乎大宰言及执事视涤濯而此则曰宿视涤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092-0398a.png

宰言赞玉币爵之事而此则曰涖玉鬯盖玉用之于
天地而鬯独用之于宗庙大宰之祀五帝无祼岂非
涖鬯之轻于赞玉币爵之事乎大宰言及纳亨赞王
牲事而此则曰省牲镬盖君袒而迎牲卿大夫赞君
是大宰赞杀牲之事也大宗伯省牲镬而已岂非省
牲镬之轻于赞牲事乎大宰赞牲而此则奉齍盖祭
祀以牲为贵齍次之小宗伯言五官奉六牲而六宫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092-0398b.png

享先王亦如之而此则言祀大神祭大示享大鬼且
及于大号大礼始终皆以大礼为言以其职之所专
故正其名大宰嫌于偪故大神大示大鬼之礼特见
于祀五帝之后兹其所以不同
若玉不与祭祀则摄位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
豆笾彻
有王不与之祭祀有王后不与之大祭祀是知大祭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092-0398c.png

郊社之祭簠簋既陈天子崩后之丧如之何夫子曰
废废者越绋行事而已惟鷩冕以下之祭祀王不与
则大宗伯为之摄酌献之位若王后所不与者虽曰
大祭祀亦特行于宗庙之礼盖宗庙六享王与后同
祼献后亲荐八笾八豆九嫔赞其荐又赞其彻王后
不与则大宗伯摄而荐之又从而彻之是大宗伯所
摄之礼于王则见于祭祀之常者于后则见于祭祀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092-0398d.png

大宾客则摄而载果
果祼也此经继于大祭祀王后不与之礼而已郑氏
谓君无酌臣之礼大宗伯代摄酌献殊非义理且上
经两言摄者皆王与后不与祭祀之礼大宾客王与
后皆与则不当言摄此言摄则蒙王后不与之上文
无可疑者盖大宾客则庙中将币三享上公再祼侯
伯子男一祼王祼宾则小宰赞之后亚王祼宾则内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092-0399a.png

摄而载祼载者以舟而载之也司尊彝言六彝皆有
舟是已言载彝以舟而酌之以璋瓒所谓摄者如此
不然外宗之职何以曰王后不与则赞宗伯虽专主
祭祀而言下言宾客之事亦如之则大宗伯摄王后
不与之礼明矣
朝觐会同则为上相大丧亦如之王哭诸侯亦如之王
命诸侯则傧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092-0399b.png

诏礼曰相成周重宾礼故大宗伯以卿为上相小行
人以下大夫为承摈司仪以上士中士为旅摈摈固
所以接宾也何以复谓之相司仪曰每门止一相及
庙唯上相入则知相即傧也若夫王命诸侯则傧是
以接宾之礼待之也进诸侯之当命者而已王将出
命立于祖庙依前南乡傧者进当命诸侯而使之登
既策命之每降再拜稽首登受策以出所谓傧者如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092-0399c.png

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
旅非常祭也国有大故然后旅其群神而祭之禹于
治水之时有所谓蔡蒙旅平荆岐既旅九山刋旅推
此则凡所遭大故皆凶灾之类也司尊彝之奠彝笙
师之陈乐器视瞭之廞乐器皆如大丧之礼言奠则
非纯乎祭也言陈则非即彻之也陈乐而不悬廞乐
而不鼓非以凶灾而后旅者耶或言旅或言大旅盖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092-0399d.png

主上帝则谓之大旅掌次曰王大旅上帝是已国有
大故而言旅上帝及四望则上帝群神无不祭矣
王大封则先告后土乃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
大封封诸侯也先告后土者郑氏释大宗伯之告后
土则曰后土土神也释大祝之告后土则曰后土社
神也既曰土神又曰社神郑氏固已二其说然书曰
敢昭告于皇天后土左氏传曰君戴皇天而履后土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092-0400a.png

礼有大示又有地示有土示又有后土则所谓后土
者非专指大示也凡泛言地示为后土则此言后土
者社而已盖天子有大社其土五色封诸侯于东方
则取青土于南方则取赤土于西方则取白土于北
方则取黑土冒之以黄裹以白茅谓之茅土先告后
土者告以诸侯立社之意颁祀者颁诸侯以所得祀
之礼故诸侯不得祭天地及祖天子惟祭始封之祖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092-0400b.png

者而兼及于都家乡邑者何也都家即三等采地亦
有先君及社稷五祀之礼乡邑即六乡六遂亦有祭
社祭禜祭酺及索鬼神之礼虽其小大异等必以王
命而后行之其礼制皆有所不可踰此所以继于大
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