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138-07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定集卷十四
            宋 汪应辰 撰
 书
  与周参政
奔走州县窃见百姓之凋敝官司之匮乏未有甚于今
日者也诛求督迫方且源源而下其势不能复堪将有
未易言者近户部行下以今岁下半年赋限七月内令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138-0712b.png
以其他名色先次兑那起发一半此诚国用窘急有不
得已者今州郡数米而炊朝不谋夕岂复有赢馀以相
通乎如去年大赦堂给所在纷纷有执持郡守有殴系
曹掾者若州郡粗有馀积肯使之至此今迫于期会州
既无有必责之县县必责之百姓不过科率以取足而
贪残者又夤缘以济其奸窃谓此本是户部合得财赋
其迟速止数月之间而百姓利害便有死生祸福之分
敢望参政校量得失之多寡力救此事以苏民力所以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138-0712c.png
消患于未形者非小补也昔汉高祖征伐于外而萧何
镇抚百姓给馈饷于内孙权与周瑜谋拒曹操而曰已
选三万人船粮战具都办自古用兵未有本不先固而
望得于侥倖食不先备而责办于仓猝者仰恃知照之
厚僭易及此知罪
  又
自上饶登州历四月馀始抵万州去成都尚一千二百
里艰险万状幸而无他已于闰月十五日境上交印俟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138-0712d.png
到成都别具启状敌情无厌仰贻宵旰之虑诏旨屡下
孰不感动西和州两捷敌即引遁似闻京西亦然要皆
非大军虽或间有出没诸将捍禦甚严可以无患第不
知淮上如何窃见前此用兵朝廷与诸将意向情状初
不相通各行其志是以每相牴牾经画西事令边臣具
攻守二策而禀命于上此其类也所谓不从中覆者盖
临机应变难以遥制若乃攻守大计岂当初无定论乎
至于说者不一未免有利害之私勇怯之异惟平心虚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138-0713a.png
已无所系累顾望者乃可以灼见实理而断之以至当
此中外所望于门下也疏拙无取误蒙委寄之重事之
所当料理者非一尚须续具陈禀万里之外所恃者参
政知照素厚庶几得伸其区区耳若坐视病敝拘文牵
俗苟且岁月为自营计则可恐非朝廷所以使令之意
也王之奇者才行俱备顷京西制置司差权光化军措
画备禦数月间井井有条理巳具奏乞以准备差遣处
之伏望钧慈特从所请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138-0713b.png
  与吏部陈侍郎
朱元晦在建安相遇问学材识足为远器亦招其来此
帅司准备差遣傅鉷者信州人沿檄归乡不复为来此
计近相见云明年正月即乞休致盖其家富厚明年即
七十也傅虽差下替人辄欲俟其投下文字作非次阙
申乞辟差元晦敢望同凌丈见宰执言之如许得的确
方敢申上也与宰执书亦云其详托吏部两侍郎矣切
乞留念仍示报曲折幸甚王龟龄胡邦衡刘宾之相继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138-0713c.png
造朝当有卓绝切至之论也
  又
某乃者拜状伏蒙钧慈赐以答报感荷无量示谕悉已
遵禀朱迪功熹进修日新殊未可量也不知朝廷有以
处之否吕奉议大伦贫甚閒废之久士论惜之如主筦
财用若期月之阙亦可待也此外如郡倅近阙无不可
者敢望钧慈特赐矜念前此鼎州甚得士民之誉凌侍
郎能言之并乞垂察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138-0713d.png
  与宰执
比者辄具启状候问门下庶几下情得以上达岁晚寒
冽恭惟论道馀暇天神交相钧候动止万福仰恃平日
蒙被知遇之厚敢以私恳冒渎钧听某家世农业其为
生之具甚微类皆耕而后食织而后衣者也一乡之内
版籍所载未尝有以官为户者至某始得一官其区区
之心非特以仰事俯育而已兄弟宗族若内若外所欲
以相收相恤者非一皆其义所当为者而某自从仕来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138-0714a.png
其閒居者至于十馀年其远适者至于二三千里间者
出守婺州才数月尔药伤补败百未一二而大祸仍之
屏伏坟墓艰窘万状支缀喘息仅至今日大抵二十五
年间所望以相收相恤者其贫者日以困壮者日以老
老者往往物故仅有存者每念至此若针刺之在肺腑
重以逋责之未解而有过时之负婚嫁之未办而有不
及时之忧此皆寝食所不遑安者如蒙钧慈裁赐一外
任合入差遣使得黾勉职事上以补报万一而下以遂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138-0714b.png
其私计之如前所陈者不胜幸愿昔唐杜牧以私计迫
蹙求为刺史以为甚于坠井者求出执热者愿濯且其
言曰为刺史则一家骨肉四处皆泰为京官则四处皆
困某事势正亦类此干犯威重无任惶惧俟命之至
  与赵总领
窃闻调夫馈饷恐或渐及内郡想亦非得已者不知近
日边报如何敌人有通和之意理自可信但须待朝廷
议定尔若免调发幸甚使司必知其详敢望示报近有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138-0714c.png
论此事者谨录其要切之语上呈恐或有可取也鬻爵
今四年前此使司约束不得抑勒科敷今州县乃欲一
旦趣办官吏晓事者少散遣弓手杂职辈遍满村落凡
稍有生业者例皆逮系重以箠楚未必有所济徒为胥
吏辈膏泽之地耳累有来投牒者皆未敢尽行或谓若
请于朝易以度牒则不待科敷而可办不过迟数日耳
未知使司利害如何顷在福唐尝乞以所降将仕郎绫
纸易牒朝廷不惜也偶有所见不敢自外率易言之尚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138-0714d.png
冀台照
  又
比者辄以传闻臆度之言转达台听孔子所谓道听涂
说与夫未见颜色而言者盖方寸怵迫不暇顾虑且恃
盛德雅量忧民之忧必有以照其不得已也伏辱诲翰
委曲开谕岂胜悚荷蜀道运粮自古难之以汉武帝之
威令而发巴蜀万人转粟民至惊恐逃亡以诸葛武侯
之才略闭关息民训农积粟治斜谷邸阁作木牛流马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138-0715a.png
可谓谋无遗谞矣然每出师辄有乏绝之患亦可见也
今幸敌骑引退民得休息至于长虑却顾为经久之计
此诚不可忽者第反复思之诸葛武侯军所从出先有
定计然后移粟以就之然犹不能善其后今乃因敌应
变其来不测而欲多方以备之其难愈甚矣实未知所
所以为策也
  与张魏公
违去门下积有年所拳拳此心惟是与天下之人朝夕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138-0715b.png
瞻仰方时艰难大旱之霖雨未足以喻伏承诏书起镇
建康朝野交庆宗社增重恭惟下车开府百神扶相钧
候万福大驾巡幸相公去国之久爱君之切今兹进见
之际诚意感动精神聚会厥孚交如所以开天下之福
实在于此会逢其适殆有不偶然者伏乞顺时倍保钧
重以对扬休命主上圣德日新今者仆射相公从容启
沃但言听计从有以仰答天意则陟降左右孰非机会
不胜区区仰望门下之诚敢此布禀心之精微盖有言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138-0715c.png
不可及者伏乞钧察
  又
仆射相公居守筦钥而朝廷隐然增九鼎之重方众情
危疑疫疠继作镇抚绥靖中外蒙益兹者主上顾忧两
淮付以经画诏旨一下舆论交庆伏蒙垂谕敌人曲折
仰见忧时悯世之志如周公之夜以继日坐以待旦也
窃谓方今国用空虚百姓穷困将无功而已骄兵未战
而已敝正当恐惧修省以内修政事之时诚能果断力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138-0715d.png
行积累其政则期月三年之效固亦未晚今者相公节
制江淮外治举矣仰惟威誉德望足以振士气安人心
其于更革宿弊兴建奇策人既信服事半功倍庶几爱
养根本保固藩篱卓然有不可胜之备天下幸甚惟是
任事之难自古所叹如种蠡萧曹表里相应然后无一
可恨至于进取之举又须量力相时见可而动乃能仰
承天意昔者相公当国淮西叛兵盖亦浅事举朝欢哗
前功尽废盖既未信而又莫助也今日居外尤非昔比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138-0716a.png
事体势力又不同矣诸葛武侯所论六事大槩谓兵不
可不用而成败则不可必意恐不察者以举事一不当
而轻沮大计故丁宁委曲以晓譬之以武侯得政之专
而念虑及此盖多惧矣顷读蜀史窃有此论今蒙相公
指示故敢忘其僭易辄复上禀未知浅陋之见果能得
古人之意否窃禄无补求去未获而诸公以户部繁剧
猥使承乏材力短拙朝夕愧恐惟民劳财匮与所以致
弊之由不敢不为圣主言之他未知计之所出也相公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138-0716b.png
矜念致厚有以教督其愚甚幸未即前侍伏乞倍保清
重对扬休命以为宗社之庆
  又
仰惟仆射相公以盛德硕望镇抚内外民心既安士气
复振天下幸甚至于克勤小物夜以继日窃谓宜有所
减省以怡神养寿此非独门下士之私情也敌人变态
不常相公长虑远画出于万全方且厚固吾圉为不可
胜之备或传诸将颇欲乘间伺便时有侵略窃恐无益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138-0716c.png
于今日之大计不足为也东晋之末微弱甚矣犹能近
取兖青司豫之地然而果何益哉传闻之言亦未必然
相公必有以裁之特恐万一有之故僭易上禀伏乞钧

  又
乃者都下参候蒙与进之意益厚惟绵薄学力不彊无
能仰称万一至于内自愧恐而求所以称者不敢以顷
刻怠也八月之初得请去国奔走道路十月末始到福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138-0716d.png
唐苟无疾苦皆庇贶所及相公去此虽久而斯民爱慕
未尝少替惟相公所以致此者敢不黾勉求之以无负
平日教诲之重更望时赐警策使得奉以周旋也无由
前侍伏乞倍护风采对扬休命以为宗社之庆
  与张敬夫
伏承仆射相公再正台席宗社之福中外交庆昔吕正
献当国伊川先生以为原明之助为多此亦今日善类
所望于敬夫也辄有一事虽已禀知丞相尚有未尽广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138-0717a.png
西之寇久未平定盖所以致寇者非一也说者以为百
姓凋弊日甚而官吏贪残无已连年荒歉饿殍满路而
州县不肯检放租税官兵俸给数月不支而岁守监司
争献羡馀其他政事大抵类此百姓嗷嗷无所控诉以
为良民则坐而待死为贼则生此民之所以从贼也屠
将官高居弁执郡守刘长福破高雷化三州此其显然
可见者而我之所遣既非良将又非精兵粮又不给官
司行移贼皆前知而我初不知贼之动息贼酣饫酒肉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138-0717b.png
而官军尝有饥色所以每出辄败至于死事之后无铢
两之报人皆以为战则死退则生此官之所以不能制
贼也传闻之言如此未知朝廷所闻如何或谓州县兵
将更相蒙蔽帅守监司未必尽知一路之详其所知者
又不尽以告于朝廷也今若不究其病弊更张而一洗
之则其患岂特如前而已哉近除何直阁知静江自此
远方利害之实必能尽以告于朝廷矣何帅之意欲乞
朝廷差官兵三千人仍领将官之可委者盖欲示以声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138-0717c.png
势使贼有所畏庶几可以抚定又须应副钱粮如度牒
官告之类无穷也广西见阙一漕若得钟世明为之可
以协济又须明降指挥以寇盗未息促其之官非独得
免稽滞又足示中外以用之之意也帅司旧有参议官
近年不除欲得新知峡州吕令问为之若朝廷径除固
幸不然当有所请矣望一一禀知丞相也昔侬智高叛
初遣杨畋曹修再遣孙沔余靖皆无功至狄青出乃克
人皆以为讨贼非书生事而刘原父独以为前此诸人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138-0717d.png
皆有所牵制及青之出僚属得自辟除官吏得自废置
财赋得自移用将士得自诛赏此其所以成功也况今
日事体种种皆非昔比若朝廷不留意假借责任则虽
有能者亦无所施其巧矣
  与汉州张知郡
伏蒙颁示先天之书探索隐奥会归于一见所未见幸
甚不可言昔之学者或流于术数或溺于虚无此书之
传使人知圣人之道皆吾性分日用之事其所以觉后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138-0718a.png
觉多矣且闻吏牍满前高明洞照窾窦立解莫不中者
盖法如是故非彊为也所治者大当又有不可量者矣
顷蒙示谕殊荷忠告之意凡蜀中事之稍大者皆已缕
悉具奏尚未见行下边上似稍宁息近闻金使来聘也
诸有可以振其不逮愿闻之
  与待制张提宫舍人
承乏如昨第居民颇苦疾疫竭力救疗幸亦少定渠流
通快胜于去年农事可以及时也忽得金字牌令制置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138-0718b.png
司抽差四路厢禁军二千五百人与吴侯正兵相兼使
唤可以免差募篙梢之扰回奏已条陈其不可未知有
能益否要之诸公一切受成而议论杂出一东一西但
只民被其害无时而已耳家兄在谏省仅月馀乞出得
江西漕今当到官矣林安宅大谏王伯庠副端告词有
若乃矫激以沽名轻躁以触机使听者难于从违非国
家之福之语盖有所指也林王业皆求去会怀自度支
郎中除权户侍其他缕缕非纸上可完元章未闻来期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138-0718c.png
龟龄书云欲力请奉祠未知能如意否
  与王宰
比因还介草率上状兹者荐辱书诲不胜慰荷仲夏暑
雨恭惟王事多暇明神叶相尊候万福窃禄无补日以
愧惧不足为故人道也武陵官况当益有可乐凌丈舍
人遽易地未知后来如何示谕敢不在念第诸公皆非
相识俟有可告语者谨一不忘也其他委令亦幸勿外
困于人事无少暇隙姑此布叙殊不逮意惟冀顺时保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138-0718d.png
重前迓休宠
  与吕逄吉
吕与叔中庸解圣人有所不知圣人有所不能乃云用
者显著而易知不用者微密而难知此谓费而隐易知
者易能难知者难能盖易知易能者常道也难知难能
者至道也知音者瞽矇之所及知味者饔人之所及及
其至也虽以圣人之知音知味不如师旷易牙之精此
圣人有所不知也如此乃是师旷易牙能造乎至道而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138-0719a.png
圣人反不如也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之心呼蹴而与
之行道之人皆不屑及其至也充不忍人之心充无受
尔汝之实则博施济众尧舜犹病君子之道四孔子自
谓未能此圣人有所不能也圣人有所不知语小者也
有所不能语大者也引證之意与前有所不知之说两
不相干中庸之说一也前以为语小后以为语大不知
何所见而云此一章灼然可疑不知与叔何故乃如此
说未知左右本亦然否既云易知者易能难知者难能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138-0719b.png
则易知者即易能之事难知者即难能之事又岂当以
知为小以能为大乎窃恐非与叔之言也
  又
婺卒至伏领赐墨存拊勤勤伏读再三仰颐至意盖不
知应辰之不可教将期之使勉焉于斯道者也内省凉
薄不可大受徒知感服而已惟其平日所闻于师与夫
今日茫茫岐路未知适从者敢因是取正于门下伏惟
幸察昔人尝谓能碎千金之璧或失声于破釜能搏猛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138-0719c.png
虎或变色于蜂虿盖未闻道之心照物不澈是以若是
不一也士方平时勉强为善何所不可至于事有出吾
念虑之所不及者其不失声而变色几希矣每念至此
若芒刺之在胸臆间居常惴惴栗栗犹救过之不给况
敢语其他耶顷尝以是请问子韶先生先生曰学莫先
乎致知古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以明明德于天
下则本于格物自充实之美辉光之大大而化之以至
于圣而不可知则本于有诸已之信存其心养其性以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138-0719d.png
事天则本于知性诚其身以悦乎亲以信乎友以获乎
上而治其民则本于明善且不知知之亦何以行之哉
世所谓善从而善之从而行之虽能终其身焉谓之彊
学力行则有之而非道也是故好学近乎知而非知也
力行近乎仁而非仁也知耻近乎勇而非勇也三者固
善矣然使其行矣而不察习矣而不著由之而不知其
道则亦众人耳矣惟即吾所学所履而求之而后知夫
仁之为仁知之为知勇之为勇则知所以修身所以治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138-0720a.png
人所以事天矣然而孟子曰勿忘也勿助长也忘焉者
是不知道之可求忽焉而不知省也助长焉者是急于
求道而陷于私意也一有私意与道二矣是故私意之
患与忘道同汝辈于求道之际宜以自儆也信师之说
循而求之二年于今所恨虽有此志未能颠沛造次必
于是也不知何以免二者之病得一意于斯道乎夫勿
忘是也欲勿忘也而求之常近于助长二者之间将何
以处之宫使舍人误相期待有意笃之使有成虽知不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138-0720b.png
称不敢不勉愿推日用之馀明赐指示以开未悟请得
以从事焉困蒙远实独学寡闻古人以为惧况于应辰
乎瞻望席下以日为岁急于有闻不暇面见而请焉吐
露本末不觉忉忉仰溷台听岂胜悚悚
  慰魏邦杰
某顿首再拜恭以先丈承事襟抱疏阔不以膜外易所
以自乐者天既畀之贤子矣况平时饮啖步武往往少
年所不能及谓且百年以享荣养以为世之修德者劝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138-0720c.png
岂意遽止于此闻者皆为之惊叹而交游闻之重以痛
惜而不能已也伏惟孝心纯至当此荼毒攀慕哭踊何
以堪胜奈何奈何惟先丈之令德而有邦杰之贤以为
之子有吕丈名德之重而实为之计其墓此三者皆足
以不朽矣更冀痛自节抑思夫往者之所以不朽在我
也不以无益而伤生此实朋游之至望初闻欲归葬于
常山意得面慰继闻俯徇邦人恋恋之情遂辍初议日
念以尺书道区区虽每与侍郎通问不敢以此等事烦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138-0720d.png
之恐其有所忌讳他又无便遂至今日殊用愧悚钱五
千陌漫致奠仪菲薄之甚并冀垂察比闻已遂襄奉不
知得地何所吉人所归宜不偶然寓居复在何地区区
不胜怀念吕舍人丈遽弃斯世岂胜云亡之痛想左右
虽在哀疚中其悲悼之情亦有不能已者已就信州城
北十里卜葬诸孤谋往婺州依其二叔父不知曾通问
否先丈埋铭乃其绝笔矣傥已刻成因便愿求一本且
恕干聒也匆遽具疏不尽万一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138-0721a.png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138-0721b.png
 
 
 
 
 
 
 
 文定集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