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5c 页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卷第十五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缘处同前。时六众中,阿说迦、补捺伐素二俱
命过,其难陀、邬波难陀年并衰老,彼十七众
年渐长大勇健有力,便共详议:「我等常被六
众欺轻,于二人中邬波难陀更为苦切。我等
宜应为作舍置羯磨。」广说乃至难陀苾刍为
众上座,权为诱诳,不令入众,即鸣犍稚便
作舍置羯磨。邬波难陀诣难陀所,啼泣而住,
难陀报曰:「持欲不成,是恶与欲,还我欲来。」以
此因缘世尊诃责,广说乃至「为二部弟子制
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与他欲已,后便悔言:『还我欲
来,不与汝。』者,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

与欲已者,先已言与。后便等
者,是索欲词。释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
何?若先与欲已,后便生追悔,即报众云:「还
我欲来,我不乐与。」者,便得堕罪。

** 与未近圆人同室宿过二夜学处第三十九

缘处同前。尔时世尊大众围绕而为说法,言
词美妙令众乐闻,听者忘疲如蜂食蜜。时有
贫穷作人,闻佛法已作如是言:「世尊出现皆
为富人,若佛世尊于夜说法我得听闻。」佛言: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6a 页 T23-0986.png
「应夜诵经、或为说法,应著灯烛勿令闇昧。」时
有摩诃罗苾刍不用心眠,遂即谄言说非法
事,俗人闻已遂即讥嫌而不听法。以事白佛,
佛言:「由与未圆具者同一室宿及然灯烛,有
是过生;是故我今不听苾刍、苾刍尼与未圆具
人同一室宿及然灯烛。」此是缘起,尚未制戒。


尊者舍利子,有二求寂:一是准陀、二是罗怙
罗。欲夏安居,大众集会共分房舍。此二求寂
不蒙其分情怀忧恼,乃至准陀问罗怙罗:「何
故忧住?」答言:「仁具福德有大威神,化作草庵
即堪止宿,我无威力其欲如何?」准陀曰:「非时
见佛欲有咨问,无有是处。有净施主,以妙香
泥涂拭圊厕,可于此宿以度一宵。」遂入厕屋
权时而卧。即于其夜天降大雨。去斯不远,于
地穴中有大毒蛇依止而住。水满穴中,其蛇
遂出便往厕中。如来大师得无忘心,作如是
念:「若彼毒蛇螫罗怙罗者,此必当死,但有
其名。又释迦种自恃高慢便生不信,作如是
语:『若罗怙罗不出家者,继转轮王位。今既出
家无所依怙,卧于厕上被蛇所螫枉苦身亡。』」
作是念已,便舒右手如象王鼻,擎取彼身安
自床上,佛于是夜时行时坐以至天明。有馀
苾刍往世尊所,欲申礼敬。世尊常法,若欲为
诸声闻制学处者,未至待集至不令去。时求
寂罗怙罗觉已,知是佛床,即便惊起惶怖而
立。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凡诸求寂、求寂女,
无父无母,唯有汝等同梵行人共相慈念,此
不悯护谁当见忧。是故我今听诸苾刍、苾刍
尼,与未近圆人齐二夜同宿无犯。」时六众苾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6b 页 T23-0986.png
刍过二夜宿,少欲苾刍闻是语已便生嫌贱:
「云何苾刍不奉佛教?」以缘白佛。佛问诃责,告
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
说:

「若复苾刍尼,与未近圆人同室宿过二夜者,
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

有二圆具:谓苾刍、苾刍尼,馀
非圆具,谓求寂女等。

室有四种:一、总覆总障,
如诸房舍及楼观等,上总遍覆四壁皆遮。二、
总覆多障,于其四壁少安窗户。三、多覆总障,
即四面舍,于四边安壁中间竖柱,四檐内入
或可平头。四、多覆多障,谓三面舍,于四面舍
无其一边。若半障半覆、或多障少覆、或檐际
等,并皆无犯。若有病同宿,纵过二夜亦无
犯。

** 不舍恶见违谏学处第四十

缘处同前。时无相苾刍自生恶见,作如是语:
「如佛所说『障碍之法不应习行』,我知此法习
行之时非是障碍。」以缘白佛,乃至佛言:「众
应与彼作别谏事。若复更有如斯等类苾刍、
苾刍尼,应如是作。往至其所告言:『汝莫作是
语:「如佛所说『障碍之法不应习行』,我知此法
习行之时非是障碍。」汝莫谤世尊!谤世尊者
不善。世尊不说障碍法非障碍法,种种方便
说是障碍法若习行者定是障碍。汝今应舍
如是恶见。』如是应谏。」奉教而去,彼执不舍。佛
言:「应作白四羯磨谏彼,事同大僧律,乃至作
舍置羯磨。」然后坚执不舍,以缘白佛。佛集
众问种种诃责,告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6c 页 T23-0986.png
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欲是
障碍」者,习行之时非是障碍。』诸苾刍尼应语
彼苾刍尼言:『汝莫作是语:「我知佛所说『欲是
障碍』者,习行之时非是障碍。」汝莫谤世尊,谤
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以无量门
于诸欲法说为障碍。汝可弃舍如是恶见。』诸
苾刍尼如是谏时,舍者善。若不舍者,乃至二、
三随正应谏。随正应教,令舍是事。舍者善;若
不舍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作是语者,谓说其事。

我知佛所说
法者,谓如来、应、正等觉。法谓佛说、或声闻说。
说是彰表义。障碍法者,谓四他胜及众教、
三十三舍堕、百八十堕、乃至七灭诤法。习行
之时非障碍者,谓不能障沙门圣果。

谤者,谓
出非理言。

不善者,招恶异熟。

诸苾刍尼见是
语时,应作别谏。若不舍者作羯磨谏,乃至结
竟,广说如前。

此中犯相,若作如是语:「我知佛
所说等。」谏时舍者善;若不舍者得恶作罪。羯
磨谏时,若白时及初、二羯磨,若不舍者皆得
恶作罪;若第三竟时便得堕罪。若非法等,彼
无有犯。

第五摄颂曰:

「 与恶见同宿、
 求寂坏色衣、
 捉宝洗傍生、
 恼指水同宿。」


** 随舍置人学处第四十一

缘处同前。时无相苾刍既得羯磨,以掌榰颊
怀忧而住。六众见问:「何故怀忧?」报言:「诸黑钵
者为我作舍置羯磨,将我同为旃荼罗,不相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7a 页 T23-0987.png
交涉。」六众报曰:「设与城邑、聚落及三界有情
作舍置羯磨者,岂城邑等而非有耶?且勿忧
恼。」便共言说、受用衣食、同室而卧。时少欲者
共生嫌贱,以缘白佛,广说乃至佛言:「我观十
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知如是语人未为随法、不舍恶
见,共为言说、共住受用、同室宿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

未为随顺法者,未作随顺忏摩之
法。

不舍恶见,共为言说等者,谓作教授依止
等事,于四室中同宿天明,结罪事皆如上。


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刍尼,知如是语人未
作随顺法,共为言论同宿等事,便得堕罪。若
彼身病看侍无犯;或共同居令舍恶见,此亦
无犯。

** 摄受恶见不舍求寂女学处第四十二

缘处同前。时六众有二求寂:一名利刺、二
名长大。时有乞食苾刍与二共住言戏掉举,
后生懊悔,便自剋责发勇猛心,断诸烦恼證
阿罗汉,获大神通乘空往至二求寂处,具说
乃至获得通果。求寂闻已便作是念:「昔与我
等共作如是如是非法之事。云何于今得增
上果?以此因缘我知佛所说法,云『习诸欲是
障碍』者,此非障碍。」以事白佛,佛言:「此二求寂
所言非理,应作别谏开晓。若更有此类亦如
是谏:『汝某甲等莫作是语:「我知佛所说法『欲
是障碍』者,此非是障。」勿作是语谤讟世尊,谤
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佛以种种方便
说行诸欲是障碍法。汝今二人当舍恶见。』」奉
佛教已往彼示语,时二求寂坚执不舍。以缘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7b 页 T23-0987.png
白佛。佛言:「应作白四羯磨。」广如上说,「其苾刍
尼亦应如是作:

「『大德尼僧伽听!此某甲等求寂女,自起如是
恶见,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欲是障碍』者,
此非是障。」苾刍尼与作别谏之时,彼犹恶见
坚执不舍,作如是语:「此是真实,馀皆虚妄。」若
僧伽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彼作白
四羯磨晓喻其事。』广说乃至作白,报言:『众僧
与汝作白竟,汝今应舍恶见。若舍者善;若不
舍者次作羯磨。』乃至初了如前令问,第二、第
三了时亦如前问。」奉教作已,彼犹恶见坚执
不舍,以缘白佛。佛言:「汝等应与彼求寂女作
不舍恶见摈羯磨。如是应作:鸣犍集众,一
苾刍尼作白羯磨:

「『大德尼僧伽听!彼某甲求寂女,自起恶见,如
前广说。僧伽为作别谏及白四羯磨晓喻之
时,坚执不舍,云:「此事是实、馀皆虚妄。」若僧伽
时至听者,僧伽应许僧伽今与彼作不舍恶
见摈羯磨。』竟,应告之曰:『汝等从今已去,不得
更云:「如来、应、正等觉是我大师。」亦复不应随
苾刍尼后同一道行,如馀求寂女与大苾刍
尼二夜同室宿。汝今无是事,汝愚痴人今可
灭去。白如是。』同前告问。若不舍者次作羯磨,
准白应为。作一番讫,还令苾刍尼向彼陈说:
『众已与汝作初羯磨讫,应舍恶见。』广说如上,
乃至第三羯磨竟,结文准作。」承佛教已,为作
驱摈羯磨已,恶见不舍。邬波难陀苾刍,供给
供养言谈同宿。以缘白苾刍,苾刍白佛。佛问
实诃责,告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7c 页 T23-0987.png
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见有求寂女作如是语:『我知佛
所说法「欲是障碍」者,习行之时非是障碍。』诸
苾刍尼应语彼求寂女言:『汝莫作是语:「我知
佛所说『欲是障碍法』者,习行之时非是障碍。」
汝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
世尊以无量门于诸欲法说为障碍。汝可弃
舍如是恶见。』诸苾刍尼语彼求寂女时,舍此
事者善;若不舍者,乃至二三随正应教、随正
应谏,令舍是事。舍者善;若不舍者,诸苾刍尼
语彼求寂女言:『汝从今已去,不应说言:「如来、
应、正等觉是我大师。」若有尊宿及同梵行者,
不应随行,如馀求寂女得与苾刍尼二夜同
宿。汝今无是事,汝愚痴人可速灭去。』若苾刍
尼,知是被摈求寂女,而摄受饶益同室宿者,
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佛谓如来、应、正等觉。说者,开导
义。法者,若佛说、若声闻说。

欲是障碍者,谓是
五欲。习行者,谓作其事。非是障碍者,谓不能
障沙门圣果。

苾刍尼者,谓此法中人。

语彼求
寂女等者,述其恶见与作别谏及与众谏。若
不舍者,应作摈羯磨,语言:「汝从今已去广说
其事,是不应作共行同宿。汝是痴人可速灭
去。」

知者,或自知或从他闻。

摄受者,与作依
止。饶益者,谓给衣食。同室者,四种室中与其
同宿,结罪同前。

此中犯相,知是被摈求寂女,
乃至同室宿者,波逸底迦。若是亲族、或时带
病,若复令彼舍恶见故,虽权摄受并皆无犯。

** 著不坏色衣学处第四十三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8a 页 T23-0988.png

缘在王舍城。时此城中有二龙王:一名祇利、
二名跋寠。时影胜王即于城外林泉之所,造
二神堂。每年二时至节会日,遍六大城所有
诸人并皆云集。曾于一时至节会日,有南方
乐者来至王城,自相谓曰:「若说大人殊胜行
迹,可使众人情生欢爱多获财物。」诣六众所
礼足白言:「圣者为我宣说,如佛往昔为菩萨
时所有胜行。」六众问曰:「汝等问此欲何所为?」
乐人告曰:「我欲修入管弦缉为歌曲。」告曰:「痴
人!汝将我佛法胜事奏入弦歌。汝可即行,更
不须说。」即便往诣吐罗难陀苾刍尼处,尼为
具宣,始从生位终至菩提。乐人闻已咸入
弦歌,广集诸人作众伎乐,敬信之类生希有
心,皆云:「奇哉!乐人善为歌唱。」多赠钱贿有
异常伦。复更思惟:「不信之人终须汲引。」即作
六众形仪行动所为之事。时不信人见皆大
笑多遗珍财。六众闻说至二神堂所,自著俗
服皆为舞乐。大众云奔弃彼戏场,多获衣物。
乐儿嫌贱:「云何苾刍著俗白衣?」广说乃至世
尊诃责,告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
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得新衣,当作三种染坏色:若青、
若泥、若赤,随一而坏。若不作三种坏色而受
用者,波逸底迦。」

尼谓此法中人。

新衣者,有二种新:一、谓体是
新衣,二、谓新从他得。此中新者,谓是新衣。衣
有十种,具如上说。

青者,谓青色。泥者,谓赤
石。赤者,谓树赤皮。染坏色者,谓坏其色。若不
坏而受用者,得罪同前。

此中犯相,若得衣,三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8b 页 T23-0988.png
种色中不随一而坏者,皆得堕罪。

** 捉宝学处第四十四

缘处同前。时邬波难陀于日初分,执持衣钵
入城乞食,于其中路,见诸童男以璎珞具置
在一边而共游戏。邬波难陀见谓药叉物,遂
即收取。时诸童子便各竞来牵其手足,咸以
尘土而散掷之,广说乃至世尊诃责,告言:「我
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宝及宝类,若自捉、若教人捉者,
波逸底迦。」

尔时世尊从广严城至室罗伐城,住逝多林。
时毗舍祛鹿子母,闻佛来至欲申敬礼,著诸
璎珞周遍严身;禀性怀惭耻将见佛,遂脱璎
珞付其从者,礼佛听法从座而去。时彼从者
以其璎珞置花树下,遂忘归家。时阿难陀见
已作念:「世尊所制,由此当开。」即便收取自往
白佛,佛言:「善哉!我虽未许,汝已知时。」广说
乃至世尊以此因缘,集众赞叹持戒,告曰:「前
是创制、此是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宝及宝类,若自捉、教人捉,除在
寺内及白衣舍,波逸底迦。若在寺内及白衣
舍,见宝及宝类,应作是念,然后当取:『若有认
者,我当与之。』此是时。」

尼谓此法中人。

宝谓七宝。宝类者,谓诸兵器
弓刀之,属及音乐具鼓笛之流。

自捉、使人及
以结罪,广如上说。苾刍尼在寺中及以俗舍,
若见宝等听作是念:「具当收取,若有主来我
当持与。」

此中犯相,若自手捉、使人捉宝物已
磨治者,皆得堕罪;未磨治者,得恶作。乃至捉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8c 页 T23-0988.png
假琉璃,亦恶作罪。若捉严身璎珞之具,皆得
堕罪。乃至麦莛结为鬘者,捉亦得恶作。若
捉琵琶等诸杂乐具有弦柱者,便得堕罪;无
弦恶作。乃至竹筒作一弦琴,执亦恶作。若诸
蠡贝是堪吹者,捉得堕罪,不堪吹者恶作。
诸鼓乐具亦然。像有舍利,执得堕罪;无舍利
者恶作。若作大师想擎持者,无犯。

** 非时洗浴学处第四十五

缘处同前。时此城傍有三温泉:一、王自洗浴,
二、是王宫人,三、诸杂人。其王洗处苾刍亦洗,
宫人浴处苾刍尼亦浴。于时六众及十二众
苾刍尼往洗浴时便念:「试王信心厚薄。」意欲
相恼,沈吟久之不时速出,王遂遣人取水别
处而浴,不入温泉。既洗浴已,往诣佛所顶礼
双足,听闻妙法辞佛而退。时阿难陀以事白
佛,佛言:「由诸苾刍为洗浴故有是过生,不应
洗浴。」身不洗故体多垢腻,乞食之时俗旅见
问:「将此垢腻为清净耶?」佛言:「半月应浴。」于暑
热时不数洗故同前见问,佛言:「热时应洗。」有
苾刍病,医人令洗,答言:「世尊不许。」佛言:「病
时应洗。」或营众作、或窣睹波,身垢不净人
见讥嫌,佛言:「作时应洗。」涉道行时来往疲极
委身而卧,诸人见怪,佛言:「若道行时应洗。」乃
至被风吹时身多尘坌,佛言:「风时应洗。」又触
雨时、又风雨时泥污身体,同前白佛,佛言:「若
雨时、若风雨时随意应洗。」尔时世尊赞叹持
戒,乃至「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
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半月应洗浴。故违而浴者,除馀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9a 页 T23-0989.png
时,波逸底迦。
馀时者,热时、病时、作时、行时、风时雨时、风雨
时,此是时。」

尼谓此法中人。

半月应洗浴者,谓
齐十五日一度听浴。

故违者,谓不依教行。


馀时者,若在馀时,此则无犯。时者,春馀一月
半在,谓有一月半在,当作安居(从四月一日至五月牛是),及
夏初一月,谓入夏一月(谓从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半是),此两月半
名极热时。若病时者,谓有病除多洗浴不能
安隐者是。作时者,谓为三宝所有作务,下至
扫地大如席许,或时涂拭如牛卧处。行时者,
谓行一踰膳那,或半还来者是。风时者,乃至
风吹衣角摇动。雨时者,乃至两三渧落在身
上。风雨时者,谓二俱有。

此是时者,是随听
法。结罪同前。

此中犯相,若苾刍尼,每于开限
洗浴之时,常须心念口言而为守持,应云:「在
某时中,我令洗浴。」若不守持者,以水洗身,
水未至脐得恶作罪;水至脐者,即得堕罪。若
有事缘渡水过脐,无犯。

** 杀傍生学处第四十六

缘在室罗伐城。时邬陀夷因乞食至教射堂
中,取箭射乌,乃至俗众讥嫌。世尊诃责,告
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
是说:

「若复苾刍尼,故断傍生命者,波逸底迦。」

馀义
如上。

故者,明非错误。

傍生者,谓是飞鸟,或
复诸馀禽兽之数。

断命者,谓杀其命根,释罪
同前。

此中犯相,言断傍生命者,谓以三事:内、
外及俱而兴方便,断彼命根。若苾刍尼作杀
害心,乃至以一指损害傍生,因此命终者,得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9b 页 T23-0989.png
波逸底迦;或当时不死,后时因此死者,亦得
堕罪;若后时不死者,得恶作罪。如前断人命
学处具说。

** 故恼苾刍尼学处第四十七

缘处同前。时十七众亲近六众,告言:「作如是
事。」答曰:「我不能作。」即便驱遣不许同住。时十
七众随向馀处而为读诵,难陀诣邬波难陀
处告言:「此诸小师不受我语。」答曰:「应可令彼
各生恼悔废其习读,当如是作。」广说恼缘,令
生追悔。以缘白佛,广说乃至问实呵责,告曰:
「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故恼他苾刍尼,乃至少时不乐。
以此为缘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

故恼者,欲令心恶作发起追悔。


时不乐者,乃至须臾情不安隐。

以此为缘者,
非馀缘事。结罪如上。

此中犯相,谓问其别事,
又问律教相应。云何问其别?若苾刍尼,于
他苾刍尼处,作恼乱心,往诣其所作如是言:
「具寿!汝忆某王及某长者不?」答言:「彼已多时,
我不记忆。」报言:「具寿!彼非多时汝不忆者,即
是生年未满二十而受圆具,更可重受者。」得
堕罪。如是问言:「汝忆某时日蚀月蚀俭岁丰
年?」广说如上。云何问律教相应?如作恼心,问
言:「汝先于何处所而受近圆?」答言:「某处。」报
曰:「彼无大界不结界场,大众不集便成别住,
非善受近圆。汝应更受。」又问:「谁是阿遮利耶、
邬波驮耶?」答言:「彼是我二师。」报曰:「彼人破戒
不合为师,汝则不名善受近圆。」又问:「汝向某
处不?」答言:「去。」「若向彼处,皆是愚痴破戒之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89c 页 T23-0989.png
人,或鄙恶类非是善伴。汝定破戒。」作如是等
语,恼乱他时,随彼前人恼与不恼,但使闻知,
皆得堕罪。又问:「具寿!汝取二师衣不?」答言:「曾
取。」报言:「汝若取者,有贼心故犯他胜罪。」问言:
「具寿!汝颇曾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
灭不?」答言:「我说。」报曰:「汝若说此上人法者,犯
他胜罪。」若有苾刍尼,于诸苾刍尼所,作如
是问:「具寿!汝忆某王及某长者不?」答言:「我不
忆。」报言:「具寿!彼已多时汝虽不忆,亦是年满
二十善受近圆。」又日月薄蚀、年岁丰俭,如上
应知,是谓问其别事。如有苾刍尼诣苾刍尼
所作如是问:「具寿!汝先于何处所而受近圆?」
答言:「某处。」报曰:「我知某处先有大界旧结界
场,汝即善受近圆。」如是问其二师,问所向处?
问取师衣?答曰:「此皆无过。」又问:「具寿!汝说诸
行无常、乃至涅槃寂灭?」答言:「我说。」报曰:「汝不
自称得此上人法不?」答言:「不也。」若如是者说
亦无过,是谓问与律教相应。

** 以指击擽他学处第四十八

缘处同前。时有苾刍以指击擽令他致死。世
尊诃责,乃至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
说:

「若复苾刍尼,以指击擽他者,波逸底迦。」

馀义
如上。以指击擽者,谓是身业。结罪如上。

此中
犯相,若以一指得一堕罪,乃至五指便得五
罪。若以指端示其靥处,或指疮处,此皆无
犯。

** 水中戏学处第四十九

缘处同前。时十七众中有最大苾刍,名邬波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90a 页 T23-0990.png
离,断诸烦恼證阿罗汉果已,便作是念:「我始
观察,于共住同梵行者,于此众中谁有善根?
谁无善根?」观已知有,系属于谁?知属于我,为
作引导方便相随,俱往阿市罗跋底河滤水
添瓶。观察水已,正念用心为洗浴事,既洗浴
竟住在一边。时十六人亦皆澡浴,既入河中
乍浮乍没、或往彼岸、或还此岸、或沿波、或溯
流、或打水鼓、或击水蛙、或为水索、或为水杵,
如是等类作众伎乐,身手掉举共为戏笑。时
胜光大王于高楼上遥见彼戏,告胜鬘夫人
曰:「试当观汝所重福田。」夫人白言:「大王!此辈
少年颜容盛壮,能修梵行王不称奇;王虽年
迈未能静息,彼水中戏亦何见责?」时邬波离
观知王心已,告诸人曰:「可各整衣俱持水瓶
共还住处。」时邬波离以神通力,与同梵行者
各升虚空,于王楼上飞腾而过。时胜鬘夫人,
俯观其影仰视希奇,便白王曰:「王可观此胜
妙福田腾空而去。」王言:「夫人!岂有證阿罗汉
者水中戏耶?」夫人答曰:「此则是王之所闻知,
有未闻事王所不知。」王曰:「何谓也?」夫人曰:
「心如电光须臾改易,以坚固定犹若金刚,刹
那之间破无明惑,王不应怪。」王闻语已默然
无答。时胜鬘夫人令使白佛:「唯愿世尊而为
忆念。」尔时世尊知已集众问实,诃责告言:「我
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水中戏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水中戏者,并如上说,皆得堕罪。


中犯相,作水中戏意入水中,乃至未没已来,
皆恶作罪。身若没时,便得堕罪。乃至以指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90b 页 T23-0990.png
弹作声,皆得堕罪。若瓶器盛水而戏者,亦堕
罪。若羹臛碗中打作声,得恶作罪。欲令冷者,
无犯。

** 与男子同室宿学处第五十

缘处同前。时阿尼卢陀断众结惑證阿罗汉,
执持衣钵游行人间,至一聚落。此聚落中有
一长者,二男一女,其女长成行不贞谨。彼二
兄弟因与他竞,他人告曰:「汝妹未嫁与外人
私通。」闻已问妹虚实,妹即答曰:「我实清谨,世
人谩说。」于后有娠,兄弟问曰:「汝言清谨,何
处得斯?」妹曰:「曾有秃人强逼于我,因即有娠。」
后遂生男。时人名为秃子母。是时具寿阿尼
卢陀既至此村,日将欲暮求宿处所。时诸童
子报言:「圣者!彼处秃子母舍必相容宿。」随言
投宿。时秃子母遂相容止,便生邪念,即于夜
中欲相抱捉。于时尊者知其恶见,以神通力
上升虚空,女人见已生希有心,求哀忏谢,广
说乃至,尊者见斯过已,更不复于俗舍中宿。
以事白佛,佛以此缘,同前集众赞叹持戒,
告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
是说:

「若复苾刍尼,共男子同室宿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共者,兼彼也。

男子者,若丈夫、若童
男谓堪行淫境。

同室宿者,室有四种,如上。释
罪同前。

此中犯相,若与男子同宿,身在中阁、
男子在阁下,应拔梯令上、或门安扂锁、或遣
人看守。若异此者,乃至明相未出已来,得恶
作罪;若过明相,便得堕罪。若苾刍尼在阁下、
男子在中阁,或苾刍尼在中阁、男子在上阁,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90c 页 T23-0990.png
或复翻此,广说如前。或苾刍尼在房、男子在
檐,前唯除梯一事,馀并如前。若男子在房中、
苾刍尼檐下,应外系其户,馀如前说。若在门
屋下,苾刍尼门内、男子在门前,应内安关扂,
翻斯外系,馀并如前。假令共室,若有妻守护
者无犯。

第六摄颂曰:

「 怖藏瞋二道、
 掘地四月请、
 拒教窃听言、
 默然从座起。」


** 恐怖苾刍尼学处第五十一

缘处同前。时十七众勤为习诵,六众知已便
于初夜反披毛毯作可畏声。时十七众各大
惊惶,广说乃至世尊诃责,告言:「我观十利,为
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若自恐怖、若教人恐怖他苾刍
尼,下至戏笑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他苾刍尼者,谓此法中人。

此中犯
相,若苾刍尼为恐怖他意,便作种种可畏形
状,所谓诸杂色类:如烧杌树、或复作诸鬼神
等像,云:「来食汝,断汝命根。」随彼苾刍尼怖与
不怖,而此苾刍尼得波逸底迦。若苾刍尼作
恐怖他意,便作种种可畏诸声,所谓师子虎
豹及诸鬼神等声,云:「来食汝。」馀并同前。若作
可畏诸气:所谓大、小便气、或鬼神等气;或作
恐怖他意、作不可意触,所谓粗鞕席荐,及诸
鬼神恶触之事,云:「来害汝。」馀并同前。或作种
种可爱之色,所谓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天神
等像,云:「此来害汝。」随彼苾刍尼怖与不怖,得
恶作罪。若作可爱声,所谓琵琶、笙笛、天龙等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91a 页 T23-0991.png
声,云:「此诸声欲来害汝。」若作可爱气,所谓栴
檀、沆水、龙脑、郁金、天龙等香臭诸气,欲来害
汝。若作可爱触,谓缯䌽、细氎等上妙诸触,
及天龙等触,云:「此诸触欲来害汝。」随彼苾刍
尼怖与不怖,皆得恶作。若欲令前人生厌离
心,为说捺洛迦、傍生、饿鬼、人天诸趣所有苦
乐之事令发怖心者,此皆无犯。

** 藏他苾刍尼等衣钵学处第五十二

缘处同前。时有长者请佛及僧就舍而食,六
众与十七众在后徐行至一池所。六众即告
十七众曰:「未须急去,且共入池徐徐澡浴。」既
入池已告十七众曰:「共汝俱没,谁后出头?」十七既后,六众疾出,取彼衣裳藏草丛下,广说
乃至世尊呵责,告言:「我观十利,为二部弟子
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自藏苾刍、苾刍尼、若正学女、求
寂、求寂女衣钵及馀资具,若教人藏者,波逸
底迦。」

复是世尊制学处已,时有苾刍寄馀苾刍
衣,彼苾刍但藏自衣不藏他衣。时有贼至,盗
他衣去,其寄苾刍因此废𨵗,佛言:「除时因
缘,藏者无犯。前是创制、此是随开,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自藏苾刍、苾刍尼、若正学女、求
寂、求寂女衣钵及馀资具,若教人藏者,除馀
缘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苾刍等五众,并此法中人。衣有七
种,腰绦有三,及所馀物,并如上说。

此中犯相
其事云何?若苾刍尼,自藏他苾刍尼等衣钵
资具、若教人藏,咸得堕罪。除馀缘故者,谓八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91b 页 T23-0991.png
难等,并皆无犯。

** 以众教罪谤清净苾刍尼学处第五十三

缘在王舍城。时具寿实力子住鹫峰山,于积
石池边经行游履。时嗢钵罗苾刍尼,遥见尊
者来申礼敬。彼苾刍尼剃发未久,低头礼拜
欲起之时,头戴实力子大衣而起,乃至支
地。二苾刍见斯事已,遂还住处告诸苾刍曰:
「诸具寿!欲令我等于何人处生信仰心?而我
自见实力子,共嗢钵罗苾刍尼身相摩触。」广
说其事乃至佛令究问,答言:「我有瞋恨忿恚
之心故作是说。」世尊呵责,告言:「我观十利,为
二部弟子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瞋恚故,知彼苾刍尼清净无犯,
以无根僧伽伐尸沙法谤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瞋恚者,谓怀忿恨。

清净苾刍尼
者,谓此法中人。

无根者,谓无三根:见、闻、疑事。
馀如上说。

此中犯相,谓知清净人,以无根法
谤,十事成犯、五事无犯,事同上说。

** 与男子同道行学处第五十四

缘处同前。时此城中有一织师,禀性粗犷难
为共住,娶妻苦楚镇无乐意,出外见有苾刍
往室罗伐城,即与相随寻路而去。是时织师
寻踪急逐,见一苾刍共妇随路。织师遥见,待
至一村,唤诸相识共打苾刍,几将至死,广说
乃至世尊赞叹持戒,告言:「我为二部弟子制
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共男子同道行,更无女人,乃至
一村间者,波逸底迦。」

馀义如上。男子者,谓堪行淫境。

更无女人者,
与欲已更遮学处第三十八¶ 第 991c 页 T23-0991.png
但有二人。道谓旷远路。

此中犯相,若与男子
于迥远路相随而去者,得波逸底迦。若一村
间有一拘卢舍,如是至七,若未满得恶作,若
满得堕罪。若于其处,他遣男子为引导者,或
迷于道路男子来为指授者,此皆无犯。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卷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