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自动笺注)
No.686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法門
品第
後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梵網經述記上卷
崇義寺僧勝莊撰出
將釋此經五門分別(一教興題目二辨經宗體三攝教分齊四教所被機五判
文解第一教興題目先教題目後辨經得名此即初也)。
若夫法性凝寂理超色相之端覺路遙玄迹晦名
言之表當機必應若水鏡之隨來緣減斯通似谷
巖之對響非直能仁示現應化無方玅典於三
乘暢真詮八部所以開大法朗慧日於昏衢
光闡大猷慈航欲海玅用難思神功窂測者
矣今此經者斯乃諸佛祕藏菩薩本原因開十地
六度而彌清果列三身萬德圓照所言梵
網經者此一部都目梵王羅網因說此經
故言梵網經者常也前法前後不改目之為常
捨邪歸正稱之為法盧舍那佛說舉能說之
盧舍那者此云淨滿永離二障二果圓備名淨
滿心地品者此部內之別號以四十位是觀行者
所依能攝觀行之心故言心菩薩此云覺有情
上求菩提下濟群生所緣境名覺有情是有
第二明經得名凡論諸經得名略有七種一從
得名二者從法得名三從得名四人得名
五人得名六法得名七人法喻得名從人
名復有四種一從能說人而得經名如無垢稱經
二從能問人而得經名如彌勒問經三以所為
人而得經名如提謂經四以所詮人而得經名如
太子大拏如是等類為從得名經也以
得名者從所詮法而得經名涅槃經等從喻得
名者如金光明經從人得名者如勝天王般若
從人得名即此經梵網盧舍佛說從法
得名如玅蓮華從人法喻得名者如勝鬘師
子吼陀羅尼經今此經者人喻為名六釋之中依
主釋也有人說言從事為名如枯樹經然枯樹
經法喻為名故此不說。
第二辨經宗體者先宗後體宗中有先通辨諸
教宗後別顯此經宗通辨教宗謂如一代
所說之宗不過三種一者隱空顯有宗二者隱有
說空宗三者遠離二邊宗所言隱空顯有宗者謂
四諦法輪等諸小乘經隱有說空宗者諸部般若
無相之教此即名無相法輪如解深密第二
卷說世尊昔在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
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
時所轉法輪是有上有所容受未了遠離
二邊宗者謂解深密了義大乘此即名為顯了
法輪如解深密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
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
自性涅槃自性以顯了相轉正法第一
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
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慈氏無著等諸大菩薩
瑜伽究暢真宗有無執契中道如辨中
邊論虗妄分別有於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
彼亦有此故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
此即契中道別顯此經所詮宗者心地法門為所
宗心地法至文當釋次明體者能詮教體略
有四門一攝妄歸真一切諸法真如為體如契
經說一切法皆如也若依此門如來聖教真如
體二攝末歸本門謂一切法以識為體如解深密
經云一切所緣唯識顯故若依此門如來
教以識為體心外諸法不可得故問識有二種
說者識及聞者識未知聖教何識為體解西方
自有三種第一那伽犀那此云龍軍彼云佛果
無聲德故棱伽第六卷云大慧復白佛言如世
所說我從某夜得最正覺乃至夜入般涅槃
其中間不說一字般若經第四百二十五云
我從成道巳來不說一字金剛般若云若
見我音聲求我是人邪道不能如來
聖教誡證非一故知如來無色德若依此
說但聞者識以為教體如無性攝論云聞者識上
聚集顯現以為經體第二安慧論師如來慈悲
本願力故如來上文義相顯若依此說但說者
以為經體一切有情有漏識上所有見相皆是
遍計所執性非是經體第三護法菩薩云正以
說者識為經體謂如來教清淨法界所流出故兼
以聞者識為經體能解故攝假從實如來
聖教音聲為體若離音聲名句文身無別體故四
法數定體諸宗不同薩婆多云佛教音聲為宗
故婆沙論第一百二十六云佛教云何謂佛語言
唱詞評論語音語路語業語表是佛教何故
佛教唯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名佛教
正生解但由表業非無表故問如是佛教以何
為體如是說者語業為體佛意所說他聞故廣如
說經師宗自有三釋一云佛教聲處為性
離聲無別體故一云處所攝相續假以為
自性聖教唯是意識境故一云假實二聲為若依
大乘音聲名句文身所詮以為自性中音
聲名文身名為能詮隨其所一切法名
所詮如是能詮及所詮義為契經文義皆能生
正解故離所詮不成故如瑜伽論八十一云云
何為體謂契經體略二種一文二義文是所依
義是能依如是二種總名一切所知境界何為
文謂有六種一者名身二者句身三者字身四者
語五者行相六者機請解云如是六種皆能顯義
故言為文以能顯義文義故又云名身者謂共
知增語此復略說有十二種一者假立名二者實
事名三者同類相應名四者異類相應名五者隨
德名六者假說七者同所了名八者非同所了
名九者顯名十者不顯名十一略名十二者廣名
立名者謂於內假立我有情命者等名於外
假立缾衣等名實事名者謂於眼等色等諸相
中假立眼等名同相應名者謂有情色受大種
等名異類相應名者謂佛授德友青黃等名隨德
名者謂變壞名色領納故名受發光名日如
是等名假說名者謂呼貪名富若餘所有不觀待
義安立其名同所了名者謂共所解想與此相違
是非同所了名顯名者謂其義易了不顯名者謂
其義難了如羅彌明呪等略名者謂一字名
廣名者謂多字名句身者謂名字圓滿此復六種
一者不圓滿句二者圓滿句三者所成句四者能
成句五者標句六者釋句不圓滿句者謂文不究
竟義不究竟當知復由第二故方圓滿如說
諸惡者莫作諸善者奉行調伏自心是諸佛聖
教若唯言諸惡則文不究若言諸惡者則義不
究竟更加莫作方得圓滿圓滿句所成句者謂
前句後句方得成立如說諸行無常有起盡法
生必滅故彼寂為樂此中為成諸行無常故次說
言有起盡法前是所成即所成句後是能成即能
成句標句者如言善性釋句者謂正趣善士字身
者謂若究竟若不究竟名句所依四十四字此中
欲為名首名為句首句必有名名必有字若唯一
則不成句又若有字名所不攝唯字無名問何
因緣施設名等三種身耶答為令領受諸增語
所生受故問名是何義答能令種種共所了知
故名為名又能令意作種種相故名為名又由語
言之所呼召故名為名若依婆沙有三義故名之
名謂如其所作即往相應為此義立如求便應
隨造頌轉令與義會如應當知召合義瑜伽
攝受諸名究竟了不現見義故名為句隨顯名
句故名為文語者當知略八分謂先首美玅
由彼語文句等相應乃至委分資糧故能說正
法先首語者趣涅槃宮為先首故美玅語者其聲
清美如羯羅頻迦音故顯了語謂詞句文皆善
巧故解語者巧辨說故樂聞語者引法義故無
依語者不依希望他信巳故不違逆語者知量
無邊語者廣大善巧故乃至廣說行相者謂諸
相應諸界相應廣說乃至如是相應語言
請者謂因機請問而起言說解云如是六種皆名
為文以能顯示所詮義故又彼云何為義當知略
十種一者地義二者相義三者作意等義四者
依處義五者過患六者勝利七者治義
者能治義九者略義十者廣義地義者略有五地
一者資糧地二加行地三見地四者修地五
究竟地相義者當知有五種相一自相二者
共相三者假立相四者因相五者果相作意等義
者謂七種作意十智等依處者略有三種一者
依處二時依處三補特伽羅處事依處復有三
種一根本事依處二者得方便事依處三者悲
愍他事依處廣說如彼時依處者謂略有三種
一者過去言事二者未來言事三者現在言事
補特伽羅依處者謂事大根等過患義者以要言
之於應毀猒義而起毀猒或法或補特伽羅勝利
義者以要言之於應稱讚義而起稱讚或法或補
伽羅治義者以要言一切雜染行能治義
者以要言一切清淨行略義者謂宣說諸法同
相應廣義者謂宣說諸法異類相應解云如上
所說六文十義能生正解皆名為體實如是
餘處說名等為體或說音聲或說音聲名句文者
各據一義故相遠
第三攝教分齊者復有三種一十二分教二三藏
相攝三二藏相攝十二分教如瑜伽鈔會今此經
十二分教中諷誦因緣譬喻方廣分攝謂說四
心地法門方廣正顯相是因緣分別
顯義譬喻如下說言譬如明日月即下經
是名諷誦若論通素旦攬亦是契經三藏之中
調伏藏攝二藏之中菩薩藏攝。
四明教所被機汎論教所被有其五種三乘
定性不定性并第五五無般涅槃性此經但為
菩薩不定是故說此經不為餘三。
爾時釋迦自下第五判文正釋今此一品大分
有三一者序分名教起因緣分二者釋迦佛言
世界中下明正說分亦名聖教所說分三者第
二卷如如一切下明流通分亦名依教奉行
三分不同如常說經釋迦言下第二明聖
所說分文分有二初明廣釋後爾時釋迦牟尼佛
說上蓮華總結上廣釋之中復分為二初明心
地之義後釋所修之行心即是依心之所依
名為心地依主釋或心即地名心地是持業釋
心即地故復今爾時釋迦從初蓮華下第二釋所
修之行所修之即是依依上心地所發行
此中地者四十心中所有諸德有為無為地體
修行為勝依持令得增長故名為地所修戒者
調依此地修之是故此中先釋所依地後明
修行中有二初正釋心地次第二卷初明
勸持轉說初正釋中文有四初問二略答三重
四如來廣說如是四文如上卷說。】
爾時盧舍那佛為此大眾略開百千恒河沙可說
法門中心地如毛頭許是過去一切佛巳說未來
當說現在佛今說三世菩薩巳學當學今學我巳百
修行心地號吾為盧舍那汝諸佛轉我所說與
一切眾生開心地道蓮華臺世界赫赫天光
子座上盧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華上佛持我心地
門品而去復轉為千百億釋迦一切眾生次第
上心地法門品汝等受持讀誦一心而行。」
卷第二經爾時盧舍那下第二勸持轉說於中
有二初明盧舍那佛勸持轉說次爾時千華上佛
下明釋迦受持轉說前中有四一初結所說
二便過去下引佛菩薩能說不虗三復我巳百
劫下顯其行滿得果四汝諸佛轉我所說下明勸
持轉說如文可知。】
爾時千華上佛千百億釋迦從蓮華藏世界赫赫
子座起各各辭退舉身不可思議光光皆化無量
一時無量青黃赤白供養盧舍那佛受持
所說心地法門品竟各各從此華藏世界沒沒
巳入體性虗空華光三昧還本世界閻浮提菩提
樹下體性虗空華光三昧出出巳方坐金剛千光
王座及玅光堂十世界海。」
【經爾時千華上佛自下第二釋迦受持轉說
中有九一明佛辭退如經爾時千華乃至各辭
退故二者放光如經舉身放先不可思議光故三
供養如經光皆化無量乃至供養盧舍那佛故
四者受持經受持上所說心地法品故五者明
於此沒如經各各從此華藏世界沒故六者
三昧如經沒巳入體性虗空三昧故所言體性
空華三昧者謂一切法性真如名為體性
此法實體性故即是真如虗空於諸法中無質
礙故緣此三昧虗空三昧從境立名即依主釋
說空三昧依此三昧所出光明猶如華光名華
三昧即有財釋如說莫樹七者還本世界如經
還本世界等故閻浮提即是南方閻浮提
世界第一云南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十由
旬又瑜伽論與此經同又起世云此閻浮洲有一
大樹名曰閻浮縱廣由旬葉覆五十由旬
由旬云從樹立名名閻浮提地有此樹名
浮洲即有財釋八者三昧如經從體性虗空
三昧出故言三昧梵音三摩地此云等持
遠離沈掉名之為等持心不散名之為持九者說
法如經出巳方坐等故就說法中復分有二初明
千佛說法次其餘千百億下明百億佛說法此即
第一佛說法說十法門即分為十此第一
十世界海謂實法界無有分限難可測量以海為
喻千光王坐者謂千莖蓮華光明坐也玅光法堂
即是華嚴所說普光法堂謂佛在摩揭提國寂
道場普光法堂普賢菩薩十方世界十世
界海者謂說世界海起具因緣乃至方便
界海如華嚴經第三卷說。】
「復從座起至帝釋宮說十住。」
【經曰復從坐起至帝釋宮說十住自下第二
十地若依華嚴佛在帝釋昇玅勝殿法慧菩薩
十住義言十住義者如華嚴經第九卷云諸佛
菩薩摩訶十住去來現在諸佛所說何等
為十一名初發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住四
名生貴住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
退住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住十灌頂住廣說
如彼。】
「復至𦦨天中十行。」
【復至𦦨天中十行自下三明十行𦦨天
即是第三𦦨摩天梵音云夜摩此云時分如順
正理二十一云夜摩天謂彼天處時時多分稱快
樂哉若依華嚴佛在夜摩天摩尼寶莊功德
菩薩善伏三昧十行又如彼經第十二卷
菩薩十行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
三者無恚恨行四者無盡行五者離癡亂行六者
現行七者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具
說如彼。】
「復從座起至第四天中說十迴向。」
【復從座至說十迴向言四天者謂第四兜率天
若依華嚴佛在兜率天宮一切寶殿金剛菩薩
明智三昧十迴兜率天梵音正云覩史
多此云知足正理論云四覩史多天謂彼天處
多於受生足心十迴向者華嚴經第十六
菩薩十迴何等為十一者救護一切眾生
迴向二者不壞迴向三者等一切迴向四者至
一切迴向五者無盡功德迴向六者隨順
善根迴向七者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者
如相迴向九者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者法界
迴向廣說如彼。】
「復從座起至化樂天說十禪定。」
【經曰復從座起至化樂天十種自下第五
禪定樂天新翻論云樂變天樂者欲樂
正理五樂變化天謂彼處樂化欲境於中受
樂十禪定者十地修定也(勘金光明經)禪者新翻
經論名為靜慮依此寂靜審慮境界名寂慮。】
「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
【經曰復從座起至他化天說十地自下第六
十此他化天者即是第六他化自在天如正理
云彼天處於所化欲境自在受樂十地者一
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大喜
極歡喜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起微細毀
煩惱垢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
無邊玅慧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
煩惱薪慧焰增故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
違合令相應難勝故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
分別最勝般若現前故七遠行至無相住功
後邊過世二乘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
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
四無礙解能遍十方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
智雲含眾德水故如空麤重充滿法身如是
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地義如前廣說
廣說十地華嚴第二十五十地經深密
第四瑜伽論決分攝大乘論等廣說義瑜伽
鈔會恐繁不述。】
「復至一中說十金剛。」
【經曰復至一中說十金剛者自下七明說十
金剛十金剛者如華嚴經第四十云佛子菩薩
訶薩有十種金剛莊嚴大乘何等為十所謂
菩薩摩訶隆作如是念一切諸法無有分際菩薩
如是心我當覺了三世一切諸法悉無有餘是
菩薩第一金剛菩薩如是念於一毛
處有無量菩薩說法界法發如是心我當發大莊
嚴而自莊嚴化度眾生皆令成阿耨多羅三藐
菩提以大涅槃般涅槃是為第二金剛心菩
薩作如是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有分際菩薩
如是大願我當以無上清莊此等一切
界彼諸莊嚴皆實不虗是為菩薩第三金剛
菩薩如是眾生無量無有分際不可窮盡
薩發如是心我當以諸善根迴向一切眾生以無
上大智慧光普照一切眾生是為第四發金剛
菩薩如是一切諸佛無量邊菩薩如是
我所善根迴向奉給供養一切諸佛然後
乃成等正覺是為第五金剛菩薩一切
所說法發大歡喜心不著自身如來身解知
佛身非實非虗非有非無(乃至)解知如來實無所有
不懷有相何以一切攝取故是菩薩第六
金剛菩薩若有眾生呵罵毀辱或截手足
菩薩不因此故生恚害心不可說劫修菩薩
攝取眾生心不廢捨何以菩薩不二法
菩薩行清直心一切眾生瞋恚心忍住
眾苦無加自身堪受一切眾生苦是為菩薩
七發金剛菩薩如是未來世劫無量
無有分際不可窮盡如是心我當盡一切
來世虗空界等劫於一切世界菩薩教化
眾生一世界盡法虗空界等一切世界要復
如是一切眾生菩薩行是為第八金剛
菩薩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心為本
心清淨故能積集成滿一切善若心得自在則能
成就無上菩提菩薩滿足諸願究竟教化
眾生是為菩薩第九發金剛菩薩如是
知佛不可菩提不可得廣說乃至一切智
不捨菩薩不捨教化眾生等是菩薩第十
金剛莊嚴大乘未知如此十金剛與華嚴
十金心同不思或可此即上卷所說十金
也。】
「復至二禪中說十忍。」
【經曰復至二禪中說後當釋之十忍者自下領第
八說十忍十忍如華嚴第三十云菩薩成就
種忍能得一無礙何等為十所謂隨順音聲
忍順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炎忍如夢忍如響忍
如電忍如化忍如虗空具說如彼。】
「復至三禪中說十禪。」
【經曰復至三禪說十願者自下第九說十願願者
以信勝解欲為其自性十願者如十地論云校量
勝者有三種一願勝二修行勝三果利益何者
勝所謂十大願經曰菩薩如是安住菩薩歡喜
地目昏大願如是方便大行成就所謂無餘
一切諸佛一切供養一切恭敬乃至無有休息
云是大願無餘者有三種一者一切佛無餘二
一切供養無餘三者一切恭敬無餘乃至廣說
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諸佛所說法輪皆悉
持故攝受一切菩提一切諸佛教化法皆
守護廣大如法究竟虗空未來際盡
一切劫數一切成道攝護正法無有休息
第二大願皆悉受持者謂教法修多羅書寫
供養讀誦受持為他演說乃至說經曰又發
大願所謂一切成佛無餘一切世界住處兜率
天下入胎乃至般涅槃我於爾時盡往供養乃至
無有休息論曰第三大願如論廣說經曰又發大
所謂一切菩薩所行廣大無量不離波羅蜜
多所攝諸地廣乃至一切菩薩所行如實地道
及諸波羅蜜方便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
長等論云第四大願心增長者以何等行令
增長一切菩薩行教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
長故具說如彼經曰又發大願所謂無餘一切
生色無色乃至令信入諸佛法故等論云第五
教化眾生乃至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
餘一世界廣大無量麤細亂住倒住正住如帝
差別十方世界無量差別入皆現前知故等論
第六大願無餘一切世界者有三種相隨入如
世界智皆現前一者一切相如廣大無量
乃至正住故二真實相如經如帝網差別
真實義相故如業別作故三者無量相者十方
真實相者智能知餘相者可現見故經曰
又發大願所有一切佛土一佛一佛一切
一切國土平等清淨等論曰第七願淨佛國
乃至說經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菩薩同心
行故共集善根廣說乃至具足菩薩行故等論
第八大願不念餘乘故廣說如彼經曰又發大
所謂不退輪行菩薩行故廣說乃至如如
寶身故行菩薩行等論云第九大願顯不空
菩薩行復菩薩行顯乘不退輪行菩薩行經
曰又發大願所謂一切世界處成阿耨多羅
三菩提故於一凡夫道不離一切凡夫道處示
初生道場成佛法輪眾生示大涅槃
佛境界大神智力乃至示大涅槃不斷菩薩
行等論曰第十大願大乘行具說解云此十大
願理通十地從初說故但說初地有十大願或十
大願即是下經大願也。】
「復至四禪中摩醯首羅天王宮說我本原蓮華藏世
界盧舍那佛所說心地法門品。」
【經曰復至四禪中心地法門者自下十說心地
法門摩醯首羅者是此梵音此云大自在起過
淨居天有此大自在十地菩薩生於彼天故瑜
伽論第十二卷云復有超過淨宮大自在處有
十地菩薩由極動修第十地得生其中大智
云同此說心地法門如上卷說四十心地
十發十長十金十地如上說。】
「其餘千百億釋迦亦復如是無二無別如賢劫品中
說。」
【經曰其餘千百億自下三明百億佛說。】
爾時釋迦從初現蓮華藏世界東方來入天宮中說
魔受化經巳。」
爾時釋迦從初至來天宮中者自下第二
地所修戒中有五一者生於天宮二者入胎三者
出家四者成道五者轉法輪此即第一生於天宮
相天宮者謂生欲界四天宮若依華嚴十事
業住兜率天故彼經中四十三云佛子菩薩住兜
率天十種事業何等為十所謂菩薩欲界
天說離欲縱逸自在皆悉無常一切快樂皆悉
苦惱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心(是第一事)菩薩
色界諸天說諸禪解脫三昧相續起彼禪支有三
昧者乃至為說實智發開導彼諸天子發菩提
心是為兜率天第二事業廣說乃至菩薩兜率
天出無量無邊法門示現一切世界種種
種種形廣說乃至令眾生生歡喜故是菩薩
兜率天十事具說如彼問何故菩薩唯生
第四覩史多天不生餘天解云下三天中沈著五
欲上二天放逸五欲此第四天非沈非逸易可
教化故生第四不生餘天(勘賢愚經)又毗婆娑一百
七十八云問何故菩薩唯於覩史多天受天趣
後異熟不於餘天有說下天放上天根鈍唯覩
史多天離二過菩薩怖畏放逸厭患鈍根故唯
生彼有說唯覩史多天壽量與菩薩成佛瞻部
州人見佛業熟時分相稱乃至廣說說摩受化經
者如華嚴經第四十三云有十種所謂五陰
貪著五陰魔故煩惱魔煩惱故業魔能障礙
心魔自憍慢故死魔離受生天魔起慢放逸
失善魔心不悔故三昧三昧著故善知識
於彼生著心故不知菩提正法不能出生諸大
願故乃至十魔業有十種捨離魔業謂親近
知識具說如彼如是等類名魔受化經或可有
別部經名魔受化經勘。】
下生閻浮提迦夷羅國母名摩耶父字白淨吾名
悉達。」
【經下生閻浮至亦名悉達自下第二下生
入胎出胎相迦夷羅國者亦云加毗羅此云悉達
梵音具存名為悉多頞他悉多此云成是成就
義西方人言誦經純熟名為悉多頞他此云辦即
是事究竟義此中意說相師占云若不出家得轉
輪王若其出家無上因此立名名為成辦必
定成辦菩提故然太子出家時自有兩名
一名悉多頞他義如前釋二名提婆池提婆此云
天上天謂初滿七日巳父王遣入提婆俱羅(此云天舍)
大自在天等爾時太子來入提婆俱羅大自在
及餘天像頂禮太子因此立名天上天今此經
中略一名故言悉達(波羅傳說如是成文)西域傳云薩
婆曷剌他悉陀(唐云一切義成)問婆羅師師梵音有二
種一者長聲二者短聲經論為分依短音說名悉
陀頞他傳依長聲故名薩婆曷刺他悉陀其義一
也然此太子降神入胎諸宗不同上座部云菩薩
以喝唄羅頞沙荼月三十日夜降神母胎當此五
月十五日也餘部皆云以此月二十日夜降神母
胎當此五月八日摩耶者則是摩訶耶此云大術
華嚴第五十六云摩夫人在利叉樹下生太
子時十光過去世界中佛受生摩耶
人常為其母乃至摩耶夫人身中普出過去諸佛
本又彼經中四十三云菩薩命胎之時右掌中
大光明名淨境界悉能嚴淨三千大千世界此世
界中若有無漏辟支佛覺斯光者即捨壽命若
不覺光明力故徙置世界中一切魔及眾外
有見眾生悉皆徙置他方世界如來住持
眾生等又婆沙論百七十八云問何緣菩薩
最後有唯從天不從人來有說於諸中天
故有從天上來人所重故有說人中無有
是壽量如覩史多與善根熟時相稱可故問何故
不即於覩史多天成正等覺而必來人間耶答隨
佛法故謂過殑伽沙數佛出世皆於人中
取正覺故復次唯人智見極利能得阿耨多羅
三菩提降神十事華嚴說。】
七歲出家。」
【經曰七歲出家自下第三出家相如華嚴
第四十四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事示現
何等為十所謂令眾生厭離家故示現出家
為著家眾生故示現出家欲現隨順諸賢聖道
示現出家宣揚讚歎出家法故示現出家欲令
眾生二見示現出家欲令離欲樂我樂故示
出家欲現出三界相故示現出家欲現自在
由他悟故示現出家欲隨順如來十力四無畏故
示現出家一切最後生菩薩法應爾故示現出家
餘經中說十九出家何故此經云七歲出家
云根機其有殊見聞不同不可致怪又西域
如來踰城出家時亦不定或云菩薩年十九或
云二十九以大舍佉月後半八日踰城出家當此
三月八日或云以舍佉月半十五日當此三月十
五日。】
「三十成道號吾為釋迦牟尼佛。」
【經曰三十成道等者自下第四釋成道相坐道場
降伏諸魔等如華嚴經廣說應知恐繁不述。】
「於寂滅道場金剛華光王乃至摩醯首羅天王
其中次第十住處所說。」
【經曰於寂滅道場自下第五法輪光明住處
如上十種住處。】
「時佛觀諸大梵天網羅因為無量世界猶如
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別異無量佛教門亦復
是吾今來世界八千反為此娑婆世界金剛
光王乃至摩醯首羅天王為是中一大眾
開心地竟。」
【次時佛觀諸天至天王宮者自下第二釋轉法輪
謂佛觀察梵王網於一網中有無量差別
因此演說無量世界差別不同猶如世界差別
不同如來教門亦復如是雖有差別無量教門
不離平等法界廣如華嚴第五十五說。】
「復從天王宮下至閻浮提菩提樹為此地上一切
眾生凡夫癡闇之人說本盧舍那佛心地中發心
中常所誦。」
【經曰復從天下至閻浮提菩提樹下者下第
二正明所行而謂戒也於中有二初經家序次
光明下正釋此即初也為人為人有二一者地上
菩薩二者地前異生如文可見自下第三其所
誦謂本盧舍那四十心地中戒是初發心菩薩
誦初發心者若依此經及華嚴十解初心名初
發心不退初故言初發心若理說十信初心
名初發心巳發無上菩提心故發菩提心雖有多
種而要言不過二種自他自利願者願修
一切所有善法永離一切所有不善如是名為自
利願也利他願者願以四攝攝受有情拔出生死
如是為利他大如是二願菩提心故瑜伽
論三十五云又諸菩薩起正願求菩提如是
如是言願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
情一切義利故若能如是菩提心是名菩薩
彼論云又諸菩薩初發心巳即名趣入無上菩提
預在大乘菩薩乃至廣說又華嚴經五十八
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
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法故菩
提心者即為大地持一切諸世間菩提心者
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則為大
風一世間無障礙故又彼五十九云譬如小金
剛悉能破壞一切諸物菩提亦復如是緣小境
界能破一切無明癡惑乃至廣說此言初發心所
誦者說初為名所以者何十地菩薩亦誦戒故。】
「一戒光明金剛寶戒。」
【經曰一戒光明金剛寶戒自下第二正釋此中
有二初略標戒相許諦聽爾時釋迦牟尼
廣釋戒相前中有二先舉戒名用顯為許後我
盧舍那下略歎戒德勸持諦聽中有三一者顯
名體二者是一切本原顯用三者吾今為此
下許說此即第一顯名體也言一戒者謂十重
一一戒光明破惑故名戒光如下經說明日
或一戒者此顯三聚淨戒中一所謂律儀戒此
從多而說名律儀戒若怰細說非無餘二或一
如是玅戒不離真如性離有無故言一戒或一
戒言顯六度中一切故一言一戒金剛寶戒者金
剛有二義一者堅固難壞義二者能破餘物戒亦
復爾外道梵志難可破壞生死之闇及破戒垢說
喻為名為金剛。】
「是一切本原一切菩薩本原佛性種子。」
【經是一切本原自下第二顯用菩薩原本
本原言顯根本所依謂諸佛菩薩皆由此戒得成
果故如下經說微塵菩薩由是正覺佛性
子者謂戒為佛性如是玅戒與三身佛作生了因
為生因生有為果或為了得法果是名佛
性言種子即是因義謂戒為因緣生有為果故
或可佛性者對無為種子者對有為果此中欲
顯二果有異說二種因或佛性種子佛性
子或說一戒光明即是金剛寶戒此中意說戒不
離如戒即是如如即是戒相不離體體即相故一
戒言離不顯體相金剛寶戒此即顯體體即真如
真如即是諸佛菩薩本原所依言佛性者顯戒之
體理佛性也言種子者此顯戒相有為行也。】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
佛性戒中。」
【經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者此即顯示不離
真如佛性釋此文自有兩釋一依涅槃經諸師
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必定成佛如常說二
護法菩薩等云一切有二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
經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者此就少分一切
彌勒菩薩位登補處通達諸佛密意語言欲令
眾生決定是故建立五種種姓雖有兩釋今
彌勒護法不依凡夫涅槃師等此言一切
皆有佛性者此據少分一切而說或就理佛性
作是說一切意識色心是情者如其次第意及六
識名為意識所言色五境五根處所攝皆名
為色所言心者謂第八識心義勝偏說心言或
意識者謂第六言心者此顯五識對色說心故
言是情是心等者即顯色心皆入佛性戒所言情
者謂六根如上所說意及色一分心者即顯八
識心也入佛性戒者顯入戒體真如一切心色
不離如故或戒如心如無差別故此中意非但
此戒不離真如一切諸法亦不離如皆入佛性
戒之體故名入戒也。】
當當有因故有當當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羅提
叉出於世界法戒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
【經當當有因至法身者謂即是為法身因
未來非一故言當當有當來因故言當有因由有
當當故有當當法身果也問曰法身如何
說有當當耶解云法身雖常隱顯位異如餘處
隱為如來藏現為法身果今成就法身隱顯義說
故言當當或可三身名法身此有何失此中意
說申有能生窮未來功德故有如來德窮未
來際無有斷絕常住法身法身無生滅故名
常住應化身盡未來無有窮盡故言常住
菩薩因故言出三界木叉者舊翻為別處處解
脫大唐三藏翻婆羅提云解木义者此云別
若此梵音可言別今順唐言故名別解脫謂身七
支別別解脫名別解脫出世界者謂今由此戒
三界故。】
「吾今當為大眾重說十無盡藏戒品一切眾生
本原自性清淨。」
【經曰吾今當為大眾生等者自下第二說言
重說者如前律藏中說今亦重說言無盡者謂
菩薩戒盡未來無窮盡非常聲聞眾同分
即捨戒故言本原自性清淨者謂即此不離如。】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周帀千華上
 復現釋迦
 一華百億
 一國釋迦
 各坐菩提樹
 一時佛道
 如是千百億
 盧舍那本身
【經我今盧舍那自下第二略歎戒德勸持誡聽有
十二行中半頌即分有三初有兩行半明教主
次千百億釋迦下略歎戒德後是盧舍那誦下勸
持誡聽前中有二初有兩句明盧舍那盧舍那者
云淨滿方坐蓮華臺者如華嚴經說香水上有
華藏世界此界有不可佛剎皆是盧舍那常
轉輪處次周帀千華上下兩行頌照千百億釋
迦於中有三初兩句明千釋迦次一華百億下有
一行頌明百億釋迦如是千百億下明千億
舍那佛所說化問曰此三種佛與佛如何相攝解
云盧舍那佛是自受身千葉釋迦是他受用百億
釋迦變化身是故上卷云爾時盧舍那佛即
大歡喜現虗空體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
示諸大眾是諸佛子諦聽善思修行我巳百千阿
僧祇修行心地以之為因初捨凡夫成等正覺
號為盧舍那佛住蓮華臺世界海其臺周遍
千葉一葉一世界我為千世界我化為千釋迦
千世界後就一葉一世界復有百億須彌山百億
日月百億四天百億閻浮提百億菩薩釋迦
百億菩提樹下各說汝所問菩提薩埵心地
乃至千葉上佛是吾化身千百億釋迦是千釋
化身故言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
「千百億釋迦
 各接微塵
 俱來我所
 聽我佛戒
 甘露門則開」
【經曰千百億釋迦自下第二略歎戒德有三行
即分有三初有一行一句明真佛說次是時下
一行一句明千百億佛說後戒明日月下有一
行頌正歎戒德此即初也謂千佛百億佛各將
微塵俱來至盧舍那佛所聽我佛戒問自受
用身唯唯佛佛乃能知之諸菩薩如何見聞
云諸菩薩不見聞而所見不離應身是故
聽我佛戒故攝大乘論云不離化身應事
相或佛神力令得見聞甘露門即開者甘露
涅槃也是菩薩戒為涅槃門故言甘露門即開。】
「是時千百億
 還至道場
 各坐菩提樹
 誦我本師
 十重四十八」
【經曰是時千百億下第二明說法如文可知。】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經曰戒如明日月下第三正歎戒德先喻後法
第一譬喻也有二種一者日月喻二者瓔
珞喻此即初喻體如日月能破諸闇戒亦如是
破諸闇日月為喻闇有二種一者破戒名之為闇
無明俱故感黑果故二生死名之為闇未得無
漏智慧明菩薩戒破二闇譬如明日月言除破
戒垢者如四分譬如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
聰明人能遠離諸惡能除生死闇者如大智度論
第十三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怖畏中戒為守
護死闇冥中戒明燈故亦如瓔珞珠者此第二
喻如瓔珞珠能莊嚴身此戒亦爾莊嚴菩薩又如
寶珠能生諸寶寶所依戒亦如是智度譬如
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於地戒亦如是
一切善法住處廣說乃至若人棄捨此戒雖居
苦行食果服藥禽獸無異有人伹服水為
戒或著艸衣或著木皮衣受行苦行以無此戒空
無所得若有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
此戒者得生好處得道果。】
微塵菩薩
 由是正覺
【經微塵菩薩由是正覺自下第二明法
菩薩由此戒故得成正覺梵音具存菩提薩埵
大唐菩提名覺薩埵有情舊翻名道心眾生
者謬也若言道心眾生梵音應言末伽摩拏沙
佛地論。】
「是盧舍那誦
 我亦如是
 汝新學菩薩
 頂戴持戒
 受持是戒巳
 轉授眾生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
 波羅提木叉」
【經曰是盧舍那誦自下三明勸持誡聽於中有
三者兩句舉能聽誦人所言我者千百億釋迦
者有一行頌明勸受持三有四行誡聽也誡聽中
三句明誡聽次大眾諦信下有兩行三句
誡生信最後兩句結。】
大眾諦信
 汝是當成佛
 我是巳成佛
 常作如是
 戒品具足
 一切有心
 皆應攝佛戒
 眾生佛戒
 即入諸佛位
 位同大覺
 真是佛子
 大眾恭敬
 至心聽我誦」
【經曰大眾諦信下第二明誡生信信三種一信
當巳成佛如經是當成佛故二戒具足如經
常作如是戒品巳具故謂若受此戒攝一切
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者勸一切有情皆應攝
佛戒三者信同大覺如經眾生佛戒即入諸
佛性等故後二句結如文可知上來第二誡聽訖。】
爾時釋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樹下成無上初結
薩波羅提木叉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
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經曰爾時釋迦至木叉者自下第二廣釋戒相此
中有二初釋名義簡能人後佛告下別釋戒相
中有初結戒略釋總名次即口放無量光明
下放光表瑞後佛子諦聽若受佛戒簡別能受
菩薩戒人此即初也於中有四一明教主謂釋迦
牟尼釋迦牟尼大唐翻云能寂舊翻亦云能滿亦
能仁佛者梵音具存名為佛陀此云覺者廣如
瑜伽第八鈔會二者顯處如經初坐菩提樹
提樹者菩提名覺謂諸菩薩依於此樹得成覺故
菩提樹從能依為名如說天授之衣樹有覺故
名為覺樹有財釋或覺之樹名菩提樹六釋之
中依主釋也三者結戒如說初結羅提木叉四
者略釋戒名如經孝順父母等故上順三寶父母
師僧言順至道法至道法者謂菩提分法戒順菩
分法故言順至道之法孝名戒者隨順教名
之為孝亦名為戒言亦名制止者防非止惡名
為戒。】
「即口放無量光明。」
【經曰即口放無量光明自下第二放光表瑞於
中有三初明放光次是時下大眾願聞後告諸菩
薩下釋放所以此即初。】
「是時百萬億大眾菩薩十八梵六欲天子十六大
國王合掌至心聽佛誦一切大乘戒。」
【經曰是時百萬億大眾自下第二大眾願聞眾有
四類一者菩薩二者梵眾三者欲界天四者國王
十八梵者謂下三靜慮各有三天即為九天第四
靜慮即有九天靜慮中有三天者一梵眾天
梵輔天三者大梵天第二靜慮三天一小
天二無量光天三極光天第三靜慮三天一小
天二無量天三遍淨天第四靜九天者一
無雲天二福生天三廣果天四無天五無熱
六善天七見天八色究竟天此八天中下
三天凡聖生後五大純聖所止超過淨居
天名大自在十地菩薩乃生其中一一釋名如婆
沙論第一百七十六順正理論二十二說六欲天
者一四大王天二三十三天三時分四知
天五樂變天六他化自在天十六大國王者
長阿含經五卷一央伽國二摩竭國三迦尸
四居薩羅國五䟦祗國六末羅國七支提國八䟦
沙國九居樓國十般闍國十一阿溼波十二婆蹉
十三蘇羅婆國十四乾陀羅國十五劒浮沙十六
阿乘提(勘)又毗婆沙論第一百二十四云十六大
國者謂泱伽國摩揭陀國迦尸國憍娑羅國佛
氏國末羅國奔噠羅國蘇噏摩國頞溼縛迦國頞
飯底國葉筏那國劒䟦闍國俱盧國般遮羅國筏
蹉國戍洛西那國。】
「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
【經曰告諸菩薩自下第三釋放所以謂顯此
戒口中所誦故於口中放光明就釋文中復分有
二初勸令誦持是故下結釋放所以此即第
一勸令誦持先明自誦後明勸誦此即初也。】
「汝等一切發心菩薩亦誦乃至十發十長十金
十地菩薩亦誦。」
【經汝等下第二勸誦發心菩薩者謂初發心在十
信位十發趣者如上卷云諸佛當知堅信忍中十
趣向一捨二戒心三忍心四進心五定心
六慧心七願心八護心九喜心頂心十長養者
如上即云諸佛當知從十發趣入堅法忍中十
長養心向果一慈心二悲心三喜四捨五施
心六好語心七益心八同心定心慧心諸佛
知從十長養心入堅修忍中十金剛心向果一
信心二念三迴向心四達心五直心六不退心
七大乘心八無相心九慧心十不壞心諸佛當知
從是十金剛心入堅聖忍中十地向果一體性平
等地二體性善慧地三體光明地四體性爾焰
地五體性慧照地六體性華光七體滿足
八體性佛吼地九體華嚴地十體性佛界
地解云此四十心如次解釋十解十行十迴向十
地六種姓中次即是有姓性種道種姓聖種姓
一廣如上而說。】
是故戒光從口出有緣非無因故光光青黃赤白
黑非非心非有非無非因果法諸佛之本原行菩
薩道之根本大眾佛子根本是故大眾諸佛
子應受持讀誦善學。」
【經是故戒光從口出自下第二結釋放光此中欲
表口所誦戒是故戒光從口出也以光表戒名為
戒光是故光有因緣故出非無因緣光非青黃
赤白等者攝相歸本故言非青黃等或可戒色
法處攝今顯所表故言非青等初說為勝非因果
者謂真如理非因非果遠離因果差別故此
無二之所顯故言佛菩薩本原等者謂佛菩薩
由此戒若無此戒必不成果故如智度論云譬如
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濟是不可得無戒欲
得好果亦復如是大眾等者勸令誦持。】
佛子諦聽若受佛戒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
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庶民黃門婬男婬女奴婢
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伹解法師語盡受
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
【經佛子諦聽自下第三簡別能受菩薩戒人然釋
受戒略以四門分別一者明受戒法二者明捨戒
緣三者明持犯差別四者明懺悔第一受戒
法復有二種一明依師受法二明自誓受法前中
有三初請戒師明正羯磨後明請證就戒師
復分有二初明戒師相後明請相此即第一明戒
師相何等師得受菩薩戒解云要求巳發大心
有智有力言辭巧玅能解義理菩薩師也故瑜伽
論第四十云若菩薩欲於如是菩薩所學三種
戒藏勤修學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
菩提弘願巳當審訪求同法菩薩巳發大願
有智有力於語表義能授能開羅法師受戒
法本出梵網律藏中盧舍那佛與玅海王王千
受戒為戒師法出家菩薩具足五德堅持
公元126年
淨戒二年滿十臈三善律藏四玅禪思五慧
玄宗堪為師也雖有此說然彼經此間未翻是
故今依瑜伽略述或第二正請師者如瑜伽云於
如是功德具足菩薩所先禮雙足如是請言我
今欲於善男子所或長老所或大德所乞受一切
菩薩淨戒唯願須臾不辭勞倦哀愍聽授既作如
是無倒請巳偏袒右肩恭敬供養十方三世諸佛
世尊巳入大地大智慧得大神力諸菩薩眾現
前專念彼諸功德其所有功能因力生殷淨心
或少淨心有智有力菩薩謙下恭敬膝輪據
地或蹲跪坐佛像前作如是請唯願大德或言
長老善男子哀愍授我菩薩淨戒如是請巳專
一境長養淨心我今不久當得無盡無量無上
大功德藏即隨思惟如是事巳默然而住若依此
經應請二師下經云見欲受戒應教而請二
和上阿闍梨云若有師處應具請二若無師
未必具二第二羯磨者復分有二初明戒
和上次正明羯磨和上者若依瑜伽和上二事
故彼論云爾時有智有力菩薩於彼能行正菩薩
所以無亂心若坐若立而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
子聽或法弟聽汝是菩薩不彼應答言是發菩提
未應答言巳發若依此經和上問七遮故下經
云若受戒法師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耶不
菩薩法師不得與七逆人現身受戒七逆者出佛
身血殺父殺母害殺和上阿闍梨羯磨轉法
輪僧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餘一切得受
戒而瑜伽論云不說七遮者作懺悔亦得戒故非
聲聞犯邊罪巳更不能受各據一義故相違
謂此經中據懺悔說作七逆現身不得戒論
中據懺悔亦有受義故略不說次正羯磨者如瑜
伽說自此巳後應如是言汝如是善男子
法弟欲於我所受諸菩薩一切學處受諸菩薩
淨戒律儀戒攝善法饒益有情如是
如是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巳具未來一切菩薩
當具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於此處於
淨戒過去一切菩薩巳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
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受能授菩
第二第三如是說能受菩薩第二第三亦如
是答能授菩薩如是乃至第三淨戒巳能
菩薩如是乃至第三請證如瑜伽云受淨
戒巳能授菩薩不起于座能受菩薩佛像前普
十方現住諸佛及諸菩薩恭敬供養頂禮雙足
如是白某名菩陸今巳於我某菩薩乃至
說受菩薩戒我某菩薩巳為某名菩薩作證唯願
十方無邊無際世界中諸佛菩薩第一真聖
現不現一切時處一切有情皆現覺者於此某名
菩薩戒亦為作第二第三如是受戒
畢竟從此無間普於十方無邊無際世界
現住諸佛巳入大地菩薩前法爾相現由此表
如是菩薩巳受菩薩所受淨戒爾時十方諸佛
菩薩於是菩薩法爾之相生憶念憶念故正
智見轉由正知見如實覺知世界中某名菩薩
菩薩正受菩薩所受淨戒一切於此受戒
薩如子如弟親善眷念憐愍由佛菩薩眷念
憐愍令是菩薩希求善法倍復增長無有退減
知是名受菩薩啟白請證如是巳作受菩薩
羯磨等事授受菩薩俱起供養普於十方無邊
際諸世界中諸佛菩薩頂雙足恭敬而退如是
菩薩受律儀戒於餘一切所受律儀戒最勝無
無量無邊大功藏之隨逐第一上廣
乃至一切別解律儀於此菩薩律儀百分
及一千分不及一數不及計分不及一笇分
不及一喻不及一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攝
一切大功故第二明自誓受戒者如瑜伽
第四十一云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若不
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爾時應對如來像前自
菩薩淨戒律儀如是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或遵跪座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啟十方一切
來巳入大地菩薩眾我今欲於十方世界佛菩
薩所誓受一切菩薩學處誓受一切菩薩淨戒
律儀戒攝善法饒益有情如是學處如是
過去一切菩薩巳具未來一切菩薩當具普於
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如是學處如是淨戒
去一菩薩巳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普於十方
現在一切菩薩今學第二第三如是說說巳應
起所餘一切如前應知然自受者必先懺悔要須
好相以此為限若不好相不得故此經下
云佛滅度欲以好心菩薩戒時於佛形像
自誓受戒七日佛前懺悔見好相便得戒若
不得好相時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相得
好相巳便得佛菩薩形像受戒若不好相
菩薩像前受戒不得戒若現前先受菩薩戒法
師前受戒不須見好相是師師相授故不
好相千里無能受戒得佛菩薩形像
受得戒而要見好故第二明捨戒緣多少者捨
因緣或二或四所言二者瑜伽論第四十云略
由二緣捨諸菩薩淨戒律儀一者棄捨無上正等
菩提大願二者現行上品纏犯他勝處法言四緣
者如論第七十五卷云又捨因緣略有四種一者
決定發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所識別大
丈夫故意發起棄捨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
勝法四若以增上品纏總別毀犯隨順四種
勝法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若有還得
清淨受心復應還受解云後四中第一第二即
前二中第一緣四中後二中第二攝是故
若二若四平無異四他所勝法十重之中最
後四後四不共故唯說四重或可菩薩意業
重故唯說四隨順勝法者謂十重中前六種
如是六種亦共二乘或可不定故言隨順隨順
者伹起他勝法者皆名隨順雖有兩釋前說為勝
所以何若順他勝皆名隨順犯他勝方便即應
捨戒是義不然由此道理明知唯說十中初六
隨順不說一切上品纏犯前六重戒必捨戒故
解云此中捨者伹捨功能不捨種子問曰此三聚
淨戒何為體解云此有表無表此中表者第三
羯磨現行思為體依勝思願建立故色聲定
非業自性故若無表律儀勝期願思為性
依恩種假建立上來所說依於攝假從實門說
無表業離恩恩種無別體故若依法數辨戒體
者以法處所攝色為性餘處說表色是眼境
相從說或隨轉門成業論云第三明持犯差
別者就遮罪明其持犯復約性罪明持犯也就遮
罪者如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菩薩安住菩薩
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將他故
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不造諸有情類未淨信
者令生淨信淨信者令倍增長於菩薩與諸
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聲聞自利
勝常不棄將護行為有情未信者信信
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當知是文
多分說若盡道理於遮罪中亦有不共如威
儀戒若見由衣不齊有利菩薩此中即不慗衣
如是等類準此可知瑜伽云若菩薩安住
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為令
聲聞小事少業少希望建立遮罪制諸聲聞
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
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利他中少事少業
希望住可名為玅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
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得名為玅如是
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
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
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鉢亦爾如求衣
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織作為利
他故畜種種憍大者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
乃至廣說次就性罪中持犯差別至文當說
決定毗尼經云佛告優波離汝今當知聲聞乘
異方便有異深心清淨菩薩乘人異方
便有異深心清淨優波聲聞乘人雖淨持
戒於菩薩不名淨戒菩薩乘人雖名淨戒聲聞
乘人不名淨戒云何名為聲聞乘人雖淨持戒
菩薩乘人不名淨戒優波聲聞乘不應乃至
一念起於一念欲更受身是則名為聲聞乘人清
持戒菩薩乘最大破戒不名清淨解云謂諸
菩薩有利益處方便受身種種攝受有情
不善安置善處若諸菩薩不以其欲攝受有情
棄捨有情即是破戒此中意說在家菩薩出家
出家菩薩護聖是故不得行非梵行又云
優婆菩薩乘人無量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
則名為菩薩乘人清淨持戒聲聞乘最大破戒
不名清淨云何名為菩薩乘人開通聲聞
持不開通優婆菩薩乘人初日分所犯戒
日中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爾時破戒
身以日中分有所犯或於日後思惟當日得一
種智菩薩爾時破戒身廣說乃至以後夜分
有所犯戒於日初分思惟當得一切種智菩薩
時不破戒以是義故菩薩乘人開通聲聞
乘人持不開通菩薩不應大慚亦復不應
生大悔纏優波聲聞乘人數數犯即時破失
聲聞戒身所以者何聲聞乘應當持戒一切
結如救頭燃所有深心涅槃故廣說乃至優波
白佛世尊或有欲相應心而犯於戒有瞋相
應心而犯於戒有癡相應心而犯於戒世菩薩
犯戒於欲相應心瞋相應心癡相應何者為重。
爾時世尊優波離若有菩薩恒河沙劫欲相
應心而犯於戒或有菩薩因以瞋心而犯於戒等
菩薩大乘之道因瞋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
瞋恚故能捨眾生貪欲於諸眾生而生親
優波所有諸結能生親愛菩薩於此應生
所有諸結能捨眾生菩薩於此應生大畏廣說
乃至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說是不為名犯因
瞋犯者我說是人名為大犯名大過患大墮落
佛法中是大留難若有菩薩無有方便相應
而犯於戒生於怖畏於瞋犯戒不生怖畏若有菩
薩而有方便恚相應心而犯於戒而生怖畏欲相
應心而犯於戒不生怖畏。】
「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羅提木叉。」
【經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羅提木叉者自下第
二別釋戒相此中有二初釋十重次釋輕戒後總
結釋十重中文分有三初總標次別釋後總結
中有四一者標數二者勸誦三者勸學四者勸持
此即初也。】
「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佛種子我亦如
是誦。」
【經若受菩薩戒至亦如是誦者自下第二勸誦謂
菩薩要須誦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
若不誦持戒必不能菩提故故言非佛種子。】
一切菩薩巳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
【經一切菩薩至今學者自下第三勸學。】
「我巳略說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經我巳略說至敬奉持自下第四勸奉持。】
梵網經述記上本
梵網經述記上末
「若佛子。」
【經佛告佛子自下第二別釋於中釋十重即分
十此第一不殺戒於中有三初標人次
業道後是菩薩下結罪名此即初也。】
「若自殺教人方便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呪殺
殺因殺緣殺法殺業乃至一切有命不得故殺。」
【經若自殺至殺緣者自下第二正釋業道中有
二初舉業相明不應作次是菩薩應起下明結
業道前中先明殺差別乃至一切有命者下明
其所殺後不得故殺者結不得殺此即第一明殺
差別論殺者謂奪彼命名殺生如是殺生
大小少有差別聲聞教斷若見利若不見利
不許菩薩戒中若見利益亦許殺生瑜伽
論四十一云若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
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
菩薩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
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
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發心思惟我若
斷彼惡眾生命當墮地如是不斷無間業成
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於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
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彼眾生或以善心
無記心知是事為當來故深生慚愧憐愍
而斷彼命由此因緣菩薩無所違犯生多功
德問殺生業道於何時成為所殺生住死有能殺
生者成根本業道為彼死後成業道耶解云決定
後方成業道若住死有成道者能殺與所殺
時捨命亦應業道成而不許故知後方
業道有言依薩婆多云如前無異若依大乘所殺
有情住死有時殺生者得業道所以者何過去
無體何有情得成業道故知所殺住死有時
殺生者得成業無實眾生及實命根而壞和合
故成道業彌勒問經第二卷云無命可殺
斷命得罪答雖無實命斷和合體名為殺生
害何世蘊名為殺生過去不可害巳滅無故未來
不可害未生無故現在不可剎那不住不待
自然滅故解云以現在世刀等緣故未來
命不生起故言殺生彌勒所問論云有人說言
現在世壞未來和合陰體問自斷命成業
道不解云不成業故彌勒所問論云問以何義故
斷命不得罪報答以無可殺者故此明何義
若有他人可殺者能殺生人得殺生罪以自殺
無可殺境即更無殺者故自斷命不得惡報
自殺發起心斷人命破壞五陰捨離人趣
殺業成就何不殺生罪報若爾阿羅漢人應
殺生罪此明何義以死相羅漢自害其身斷巳
命故阿羅漢亦應獲得斷命之罪而彼無罪
嗔心故傍論應止正釋本文此有十句即分三
初有六句正釋殺事次有一句殺業後有三句
殺生業因此即第一殺生殺生事有六一
自殺謂自手殺二者教人殺謂遣使殺三者方
便殺謂藥等四者讚嘆殺五者見殺隨喜此中讚
隨喜是殺同類根本六者呪殺謂毗阿羅
等經曰殺業自下第二明其殺業謂動身手
名為殺業經曰殺法殺因殺緣者自下第三句明
因緣言殺法者謂即耶教依此耶法行生故
即為殺法如說羊祠天命終生天言殺因者謂欲
殺思及煩惱等名為殺因言殺緣者謂弓箭等遠
者名緣親即名因或由他所逼而行殺業他即名
緣經曰乃至一切有命自下第二其所殺然
有其三品上中下故涅槃經第十五言上殺
父母乃至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中殺者從凡
夫人乃至阿那含是名中殺下殺者謂三趣也解
云此中意說父母阿羅漢辟支佛解行以上
菩薩等是殺殺成逆故或可十解以上乃名
畢定菩薩不退轉故或可初地以上菩薩名畢定
菩薩解行菩薩退與不退不定故有諸八地以
菩薩乃名畢定一切煩惱不起故殺下三果
凡夫成重非逆而此經下云聖人者名逆者竝
阿羅漢辟支佛畢定菩薩名為聖人三惡趣
有兩釋一云三途生唯輕非重故四分去唯說
殺人犯羅夷謂此三趣非道器故一云傍生
等成重非輕所以何謂菩薩於諸有情慈悲
平等無勝劣故雖有兩釋後說為勝故此經云一
有命不同四分等中且說聲聞不論菩薩
不相違雖有兩釋後釋為勝違慈悲故經曰不
得殺者自下第三不得殺如文可知。】
「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孝順方便救護。」
【經曰是菩薩方便救護自下第二結成業道
中有二初明應慈心後明成業道此即第一
明起慈心華嚴如來光明覺品一一眾生
阿鼻地獄無量劫燒煑心淨如最勝所言悲者
有情苦慈者與有情如是二種無瞋不害以
自性方便救護者謂諸菩薩四方救護眾生
菩薩方便救護無救有情無救者謂以孤獨
故如十地第五卷云是中無救者以孤獨故孤
獨無救有九種恒常貧窮孤獨無救二三毒之
火熾不息孤獨無救三有窂固之獄孤獨無救
四常為煩惱稠林所覆孤獨無救五無正觀力
孤獨無救遠離善法心無喜樂孤獨無救七失
諸佛妙法孤獨無救八而常隨順世水流孤獨
無救九失涅槃方便孤獨無救廣說如彼解云菩
薩能救如是九種無救有情故言方便救護四攝
方便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同事廣如
瑜伽菩薩地說。】
「而反更自恣心快意殺生菩薩羅夷罪。」
【經曰是至而自恣快意殺生自下第二結業
道由五緣故殺業道如瑜伽論五十九云復次
若廣建立十惡自性差別復由五相何等為五
一事二想三欲樂四煩惱五方便究竟殺生業道
有情數眾為事能害者於眾生所作眾生
想起害生欲此想即名於彼眾生名不顛倒想依
此想故作如是心我當殺害如是名為殺欲樂此
能害者或貪所蔽或嗔所蔽或癡所蔽或二所
三所蔽而起作心是名煩惱彼由欲樂及染汙
心或自或他發起方便加害眾生若害無間彼便
命終即此方便當於爾時說名成就究竟業道
後時方命終由此方便命終乃至名成
究竟云若顛倒相謂如欲殺王誤殺等於
殺生中誤謂為杌於中有三釋一云眾生故成
業道第二云若處中本來無杌應須詳審
詳審斷者成根本若此處中先有杌人忽補杌
處以木相斫即非成重也第三師云正輕非重亦
非業道雖有三說後說為勝謂一切誤殺成業
道以闕緣故不殺誤殺是闕緣不得成業
瑜伽論第九卷作用顛倒謂如有一於餘
眾生思欲殺害誤害餘者當知此中雖有殺生
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殺生相似同分罪生若誤
殺其餘眾生殺生殺於非情如杖巳謂我殺生
知此中無有殺生殺生罪然有殺生種類相似
同分罪生如殺生業道如是不與取等一切業道
其所作用顛倒應知然此殺生中極重是
故為初如大智度論第十七云復次行者思惟
自惜命愛身彼亦如是與我何異以是之故不應
殺生復次殺為罪中之重何以故人死急不惜
重物伹以活命為先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
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
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
眾者畏之如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
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
業因緣九者身壞命墮泥中十者若出為
人常當短命故此菩薩一切萬行慈悲為首
不殺戒為第一戒問菩薩一念有漏戒有幾許福
解云初發心菩薩一念妙戒超過二乘無漏淨戒
何況異生所有戒等故大般若第五百八十六
云又滿慈子彼使世間一切情皆成就十善業道
所有戒於發無上正等覺心菩薩眾初發心
持一菩薩百分不及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不
一廣乃至滿慈子問舍利子云何菩薩有漏
淨戒能勝二乘無漏淨戒舍利子言聲獨覺
淨戒唯求自利迴向菩薩淨戒若為度脫無量
有情迴向無上正等菩薩是故菩薩所有淨戒
二乘無漏淨戒大智度論第十九云觀老病
一切無勉者當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經曰是菩
薩波羅夷自下第三結其罪名羅夷者此云
勝若犯此罪天魔外道之所勝故。】
「若佛子。」
【經曰若佛子自下第二偷盜戒損彼依報故得
重罪亦名不與取亦名為偷亦名奪也不與取戒
菩薩不與二乘等學故瑜伽論第四十一云又如
菩薩劫盜賊奪他財物僧伽窣堵波物取
多物巳執為巳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巳起憐愍
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
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
因緣所奪財寶僧伽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
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菩薩如是不與
無違犯生多功德故就釋文復分有三初標人
如說若佛子故次自盜下明業相後菩薩
羅夷罪名。】
「自盜教人方便盜呪盜盜因盜緣盜法盜業乃至
鬼神有主劫賊物。」
【經曰自盜教人方便盜者自下第二業道
中有二初舉業相明不應作後而菩薩生佛
性下明業道前中有二初舉業相次一切財物
下明不應作前中有八句兩句可知方便盜者
方便壞色等盜業者動身手等盜法者隨其所
所持盜具近緣名因遠緣名緣鬼神有主者欲顯
鬼神物若有守主守主邊結罪無守護人即不成
重故鬼神有主鬼神者謂鬼神有主者謂
有主無守及有守劫賊物者無別守護如賊如
破城得物為官守護。】
一切財物一針一草不得故盜。」
【經一切財物下第二明不應作雖有兩文第一
業道相竟。】
「而菩薩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生福
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菩薩羅夷罪。」
【經而菩薩下第二明結業道此不與取六緣成重
一他不與物二屬他三屬他想四重物五六離本
處今依瑜伽五緣成業道故彼論五十九云不與
業事者謂他所攝物想者謂彼想欲樂者謂劫
盜欲煩惱者謂三毒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者謂
方便離本處也若依此論六緣成六重於前五
中更一緣重物也此中盜佛物於守護
邊結罪佛無攝心故而婆娑論云佛邊得罪者欲
令眾生生殷重故作是說故磨得勤伽云盜寶
物重罪若盜神物僧祇云若神物重罪
云若神物得偷如是二文如何釋解
云摩得勤伽就守護人邊故說得重十誦律中直
鬼神故言偷不相如是依聲聞說
菩薩鬼神物自有兩釋一云鬼神物亦成
重也二盜鬼神物是輕非重無攝心故此經云更
盜人物是波羅夷問盜物離本一切皆是成重
不解云此即不定優婆塞戒經第六卷云
偷金得巳即念無常之想心生悔恨還本
而復畏之設餘方便還所偷物雖離本不得
罪或有不離本處而得盜罪謂如不動置處伹壞
色等問偷命過比丘護邊得罪解云優婆塞
經若羯磨巳從羯磨僧得若未羯磨十方僧得
臨命終時隨所付處因之得罪問齊於幾許
重物解云薩婆多論云佛言取五錢者即犯重
然此釋文自有三說一云此諸錢中取金銀錢為
五錢為命故取五錢即犯也一云國制法得重
國制一錢破頭即取一錢犯重也今隨一
五錢為限上來依聲聞若依菩薩自有兩釋一
云與聲聞同一云若多若少皆得重也故此經云
乃至草木不得離本處者自有兩釋一云取得
入手快言好時即犯重也一云取得入快言好時
未成業道取巳離手放著於地方成業道若欲十
匹而得五五匹中犯重餘五匹中有云無犯有
說亦犯初說為勝所以者何餘之五匹不離本處
如何成業道問偷盜之人有何等罪解云如大智
度論云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物主常瞋
二者重疑重罪人疑三者非時行不籌量四者朋
黨惡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
財物沒入八者貧窮業因緣九者死入地
十者若出為人若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火
若水若不愛子乃至藏埋之失後結罪名準前
可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婬自下三明不婬戒文分有三初
標人如經若佛子故。】
「自婬教人乃至一切女人不得婬婬因婬緣婬
婬業乃至畜生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婬而菩
應生孝順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
一切人婬不擇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親行婬無慈
悲心菩薩羅夷罪。」
【次自婬下明業道後是菩薩羅夷下結罪名
下第二明業道中有二初業道相次菩薩
下明結業道此即第一明業相於中有三初出
相如說自婬教故次乃至一切女人下明不得
犯後婬因下明方便因法業等準前可知經曰而
菩薩下第二明成業道若依瑜伽五緣成業道故
彼論五十九云欲耶行業道事者謂女所不應行
設所應行非支非處非時非量想者於彼彼想欲
樂者謂樂行之欲煩惱者謂三毒或具或不具
便究竟者謂兩兩交會上來沉淪婬業道若論
菩薩自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菩薩
有利益即住慈悲行非梵行若無利益不行
婬或伹遮耶婬不遮非梵行云云出家菩薩
有利益若無利益一切不應行非梵行瑜伽
菩薩地云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無繫
婬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巳作意
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得自在方便
處令種善根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愍心行
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多生功德
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
行非梵行大智度論第七十五云如佛所說
婬之人後劒樹地獄眾苦備受得出為人家道
不穆乃至說問菩薩染愛心作何等觀答起
愛心時修不淨修治其心謂從頭至足一一觀
不淨臰穢充滿其身不可愛樂智度論第十
九云是身為穢藪不淨物腐積是實為行何足
以藥意復次起染心時當無常審思天上
諸樂皆是無常畢竟無樂何人中有樂喜如彼
論云諸天薗林七寶蓮池天人相娛失時
當知是時觀無常上樂皆苦汝當厭欲樂愛樂
正真於諸中女衰最重刀火雷電霹靂怨家
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妬嗔諂妖穢鬪諍
不可暫近如偈言寧以赤鐵蜿轉眼中不以
心耶觀女色第三罪名可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妄語自下四明妄語戒文有三
明人如說若佛子故。】
「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妄語妄語
妄語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
【次自妄語下第二結業道相後罪名第二明業
道中復分有二初明業相後菩薩下明結業道
此即初也妄者虗誑不實語者語言賢善故名
之為罪妄語法者作別方法為誑他故然此妄語
八句謂見言不見不見言見如有二句如是
覺知各有二亦爾然釋妄語罪自有二釋一云
染汙詐妄語者皆成重也一云說過人法成波
羅夷所餘妄語是輕非重復妄語不共二乘
學如瑜伽論四十一云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
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劓鼻刖耳剜眼等難雖
菩薩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
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要言菩薩
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
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於菩薩戒無
違犯生多功德也問佛菩薩中得妄語不解
云自有兩釋一云於佛菩薩不成妄語所以
豫知彼心不領彼誑故一云成業道雖有兩
釋初說為好問畜生等詐誑妄語或成業道解
云若四趣中得領解者彼邊成重彼若不領解
語者不成道言身心妄語心中覆怒及以
表皆成業道如布灑時實有所犯嘿然而住及動
手足自表清淨如是等類名身妄語以身表故。】
「而菩薩常生正語正見亦生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
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是菩薩羅夷罪。」
【經而菩薩常生正語自下第二正明結罪此妄語
具足五緣得成業一者事故二者想故三者
欲樂故四煩惱故五究竟故事者謂見聞覺知
見聞覺知想者謂於見業或翻彼想欲樂者謂覆
想欲樂煩惱貪瞋癡或具或不具方便究竟
前人領解若依大智度論妄語十罪故彼論第
七十云妄語十罪一者口氣臰二者善神遠之
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不信受四者智人
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
六者所不敬雖有教勑不承用七者常多憂
八者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
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問巳證聖果言我未證
得成重不解云是輕非重墮地獄者因果經云今
身多妄語者死墮鐵釘地獄中。】
「若佛子。」
【經若佛子沽酒自下第五釋不沽酒戒沽者貨
異名酒能亂他故得罪聲聞戒中是波逸提
菩薩戒中是波羅夷謂諸菩薩利他為勝而反令
他起顛倒心故重非輕文分有三初標人如說佛
子故。】
「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酤酒酤酒酤酒業一
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
【次沽酒明業道後結罪名就第二明業道中復
分有二初明業相後結業沽酒法者謂沽
方法世間言入錢酒等沽酒緣者謂米水等。】
「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眾生
倒之心是菩薩羅夷罪。」
【經而菩薩下第二明結業道由五緣故沽酒成重
何等為五一者於有情二者有情想三者希利貨
賣心四者真酒五者授與有情者有其三品一者
上品謂佛菩薩及諸賢聖者二者中品境謂人天
三者下品謂四趣也此三境中中有情正是
制非上品境不醉亂故亦非下境非法器故真酒
者謂能令人醉名為真酒若有藥酒如黃耆等飲
治病不至醉亂故求利貨亦不成重或此結重
授與者自有兩釋一云隨所授與多少與即成
一云待飲之時方成重也本欲覓利故作亂藥
為利與他竟如何不成重此中酒利四句分別
有酒不為謂如為利他故藥酒等或
有為利而非酒所餘物或有酒為利如覓利沽
酒或有俱非謂除前相如四句第三句成初
二句正輕非重若第四句非重非輕結罪名
準前應知。】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六四眾過說他過罪二過
是故制也一者覆他善故二遠離正法故謂
菩薩顯揚他德而說他過故成重也就釋文
復分有三初標人如經若佛子故次明業相後
罪名。】
「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罪過
罪過罪過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外道惡人
二乘惡人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
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菩薩更自佛法中罪
過者是菩薩羅夷罪。」
【經曰自說自下第二明業道相文分為二初明業
相次菩薩下明結業道此即第一業道
罪過者自有兩釋一云說他十重七逆罪者犯
勝法若說輕罪是輕非重一云不論輕重但是
懷他利養恭敬故說彼過罪皆是犯重說四眾
過由具五緣成他勝法一者眾生二者眾生想三
煩惱貪利養四者謂四人說罪五前人領解
眾生者有三品境自有兩釋一云上品境中菩薩
非餘唯於菩薩方成重故若無菩薩有聲聞戒
及有戒下品境中是輕非重一云說無菩薩戒有
聲聞比丘比丘尼罪是重非輕雖有兩釋後說
為勝隨順聖教正理故此中教即此云出
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故所言理者若為壞他
聲聞過是重非輕具足云說佛法所有過故
如說菩薩過言二心者謂壞他利養恭敬貪自
利益恭敬故眾生想者謂於四眾眾生想言
煩惱者謂貪利益及恭敬故向人說者謂向上中
境無菩薩戒者說是重非輕壞法深故向有菩薩
戒者說者一云是輕非重一云是重非輕也初說
勝所以者何向眾說過非深故十境說是
輕非重過不深故聲聞者自有兩釋一云是輕
非重向內眾說過非深重一云聲聞內人
四眾過是重非輕向非眾說過失其過深準
有兩釋故初說為勝所以者何順教理故所言教
如此經而菩薩外道惡人二乘惡人佛法
中非法非律故所言理者向二乘說是重非輕向
非同眾故如向外道說若無根說不問輕重同罪
異眾是輕非重是即第十三毀謗戒攝今釋為壞
利養是重非輕律部中說白衣說是三篇
今內眾說是為第七聚。】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七明自讚毀他戒有二義故犯
勝法一者壞他利養恭敬故二者貪自利益
恭敬故如瑜伽論第四十云若菩薩為欲貪
利養恭敬自讚毀他是名第一犯他勝處菩薩
善戒經及地持亦同瑜伽若不貪利養及恭敬
自讚毀他是輕非重故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諸菩
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
自讚毀他是名有犯是染汙無違犯者若為
摧伏諸惡外道住持如來聖教方便調彼伏
彼廣說如前或為令其未淨信發生淨信巳淨
信者轉復增長釋文中復分有三初標人如說
佛子故。】
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
毀他業。」
【次曰自讚明業相後罪名明業道相文分
有二初明業相次成業道此即第一明業道相
此中因者謂先世因業者謂即語業緣者此即自
讚毀他法戒名業相。】
「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巳好事
他人。」
【經而菩薩代一切至好事他人下第二明
業道中有二初明應行後明結業道此即初也
謂諸菩薩他惡事自向於巳好事他人也。】
「若自揚巳德隱他人好事他人受毀者是菩薩
羅夷罪。」
【經若自揚巳德至他人受毀者下第二明業道
自讚毀他由具五緣犯他勝何等為五一者事故
二者想故三者欲樂故四煩惱故五者方便究竟
故事自他德失等事想者謂於自德他失生想
欲樂者謂於自他中發讚毀欲煩惱者謂貪利
方便究竟者謂時眾領解於何等人成業
道耶解云上中境中犯他勝法此有兩釋一云
上中境若有戒邊皆成業道利養自讚
一云唯於有菩薩戒人邊成業道若於無菩薩
戒人及下境中是輕非重雖有兩釋初說為勝所
以者何上中境雖無菩薩戒而求利心說他過失
深重故問向何等人說犯他勝法解云自有兩
一云向異眾說犯他勝法向眾說是輕非重
異眾者謂無菩薩戒眾同眾者謂有菩薩戒眾一
云向同眾若向異眾求利養自讚毀他是重非
後說勝所以者何求名利養及恭敬自讚
毀他過失重故利養過重者如大智度論第七
卷云利養法如賊壞功德譬如天電傷害
穀利養名亦復如是功德苗令不增長如佛
說得栴檀林而但取其葉既入七寶山而更取
水精有人佛法不求涅槃樂反求利供養是輩
自欺今世善根後世墮地獄經是波羅夷
自下第三結名。】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緣慳法慳業而菩薩
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菩薩
惡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
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菩薩
羅夷罪。」
【經若佛子自下第八明慳戒者慳者之名即此
分慳𠫤財法違利他是故犯罪七眾同犯不共
聲聞聲聞不與法者在第七聚不與財者不
制戒也不施法財有其三種一者慳貪故二
瞋恨故三者調伏故此初一犯他勝處
二懷瞋而不施與是輕非重第三一種無所違犯
瑜伽論第四十云若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
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不起
憐而修慧捨求正法者來現在前慳法故雖現有
法而不捨施是名第二他勝處菩薩善戒經地
持論亦同此說又瑜伽論四十一云若菩薩
菩薩淨戒律儀飲食資生眾具見有求者
來正悕求飲食等事嫌恨心懷惱心不給
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染汙犯若由懶墮懈怠
放逸不能施與染汙無違犯者若現無有
財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
調彼伏彼不惠施者皆無違犯又云若菩薩
菩薩淨戒律儀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惱心
嫉妬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染汙
犯若由嬾墮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
有犯非染汙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
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
安立善處於此未曾通利或復見彼不生恭
無有慚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或復知彼是鈍
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
邪執衰損惱懷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
不施與皆無違犯若應答不答說而倒說即是
此經中第十三戒即此慳貪具足五緣犯勝處
事故二者想故三欲樂故四煩惱五方便究
故事者財法想者謂生財及法想欲樂者謂生
不施煩惱者謂猛利慳貪方便究竟發起
不施心巳前人領解於何等人不施犯重解
云於上中不施犯重於下品不施輕下
境者一切畜生一闡提不入三境闡提人不
施亦不犯涅槃經第十五云下境者蟻子乃至
一切畜生一闡提不墮此三問在家菩薩施何
等物出家菩薩何等物解云如決定毗尼經云
在家菩薩應行二施一財二法出家菩薩應行
一紙二墨三筆四法無生忍應行三施何等
為三一王位二妻布施頭目布施出家
三衣不解菩薩有二一者巳見第一義諦
二者新學巳見第一義諦菩薩見施三衣利益
不顧破戒持戒而行戒而行惠施無違
彼巳成就聖性戒故如大智度論四十五云比丘
般若三衣等云問如佛結戒比丘三衣不應
施是諸比何故尸羅波羅蜜作檀波羅蜜
有人言是諸比丘聞佛說菩薩行檀波羅蜜
他念不顧破戒廣說乃至一世諦故結戒非第一
義由此明知第一義施亦無犯若護佛教不施
三衣亦無違犯瑜伽論三十九云又諸菩薩
聖教出家終不違越所有學處若新學菩薩
不施無所違犯瑜伽論七十五云復次若有
出家菩薩三衣所有長物佛所聽畜身所受
順安樂住若思釋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
品非慳貪障而不施者亦無有罪解云除三衣
明知三衣不得惠施若爾何故大智度論云問
出家菩薩三衣不施不成檀行若即失戒
波羅蜜如何戒具足答若始學菩薩先欲行布
施即失戒若欲具戒即失檀行始學菩薩得一
時具二行既言不施即失檀行如何得言三衣
不施解云此中意說始學菩薩不得一時二種
滿不謂不施即有所犯問云何應知施不施物解
云如瑜伽論三十九云云施與云何不施謂諸
菩薩若知種種內外施物於彼眾生唯令安樂
利益或復於彼不作安樂不作利益便不施與
解云安樂不利者唯令有情現在戲樂而無當來
利或唯有世間安樂無有出世利益菩薩若見
如是等類即不惠施所以何以攝受有情
類出不善安置善處而行惠施非為費物又彼
云若種種內外物於彼眾生定作利益
定安樂或復於彼定作利益安樂即便施與若有
來求共為伴侶欲作非理逼迫損害誑惑於他便
不以身而施於彼若諸菩薩於所行施意樂清淨
有無利益眾生事正現在前設有來自身
支節不應施與又諸菩薩若魔眾天壞煩惱亂心
現前乞身分支不應分碎支節施與或有菩
眾生癡誑心亂來菩薩身分支節不應
支節施與何以故由彼不住自性心故若有眾生
來求火刀酒等物或為自害或為他害即不施
與若有眾生來求火刀酒等物或自饒益或饒
益他是即應施又諸菩薩不以同意物而行惠
施又諸菩薩不以有䖝飲食等物而行惠施若有
眾生種種引戲樂能引無義之物不應
施與又諸菩薩於自妻子奴婢僕使親戚眷屬
不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歡喜終不強逼令其憂惱
來求者廣說如彼又七十五云諸藥識巳書正
法有嬰兒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故若
貪著財當觀老病死而行惠施智度論云著欲
不自覺何悟其心當觀老病爾乃出四淵然
行布施有其二種一者外財二者肉身外財
修多太子不惜肉身摩訶薩埵亦如濕毗
王亦如薩婆達王薩婆達王者大智度論第十
六云薩婆達王為歒國所滅身冥牀野見有遠國
婆羅門來欲從巳乞自巳國破家亡一身藏冥愍
辛苦從遠來而無所得語婆羅門言我是薩
婆達王新王募人求我甚重即時自縛以身布施
送與新王大得財物行布施即得現在及當
來世富樂之果現在果者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
提故得今世果報波斯尼示王后如尸婆供養
迦旃延故得今世果為旃陀波周陀王后義如大
智度論說現在尚得如是果報何況未來而是菩
薩壞慳貪不施財法故犯重罪釋文可見。】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九明瞋不受悔戒乖慈悲故得
勝所七眾同犯大小不同聲聞教以瞋打者
入波逸提若不受悔者在第七聚今說菩薩瞋不
受悔犯他勝處由具五緣得成他勝一者事謂於
有情所即上中境非下品下品中上輕非重
二者想故謂生有情想三者欲樂謂起瞋欲四者
煩惱謂瞋等五者方便究竟謂壞恨心不受彼悔
前人解如瑜伽云若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
纏由此因緣不唯發起麤言便息由忿弊故加以
手足塊石力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壞猛利忿
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
名第三勝處法此中他者自有三釋一云懷瞋
心時有餘善友他來諫謝作如是何須如是
利瞋眼長老思釋更不須瞋如是諫時不捨怨結
犯他勝法非怨家來不捨怨法犯他勝法若其
來求悔不受其悔止輕非重如瑜伽云若
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還如法平
悔謝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
染汙一云所對怨家來求諫謝不受其悔犯
勝處所言他者怨家名他非善友他故地持云
菩薩瞋恚出麤惡言意摘不息彼以手打或加杖
殘害恐怖瞋恨上犯者求悔不受其懺結恨
不捨名第波羅戒法一云此中他者怨家
善友皆名為他謂若怨家與善來求諫謝不
受其謝不捨怨結犯他勝處所以者何善友及怨
來求諫謝不受其悔豈不犯重彼此是異因不
可得故問怨家來謝不受其悔犯他勝處前所
輕罪何異云若怨家犯觸菩薩彼還求悔
菩薩不受其謝是輕非重如前所若此菩薩
觸於他他壞恐怖來求諫謝不受其謝不捨怨結
犯他勝處故有差別故此經云前人求悔善言
謝猶瞋不解是波羅夷諸發心求菩提者住慈
濟度有情云何瞋恚猶害有情智度論第十
九云瞋恚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法樂
怨家善心之大賊如佛教弟子倡云汝當知
思惟受身及處胎穢惡幽苦既生之難艱既思
得此意而復不滅瞋即當知是輩即是無知人眾
生想怨賊斫刺受苦云何修善人而復加惱害
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就釋文中復分有三初
標人如說若佛子故。】
「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緣瞋法瞋業而菩薩應生一切
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
【經自瞋下第二明業道相中有二初明業相次
成業道此即初也教人瞋者自有兩釋一云
人瞋亦成業一云不成業道後說為勝瞋因者
謂瞋種子瞋業者謂發瞋煩惱瞋法者謂隨其所
依法用瞋如他觸惱是故瞋發或見無禮所以
瞋發如是等類名為瞋法瞋緣者所餘遠緣經而
菩薩下第二明成業道先明應行後明業道此即
第一明應行也謂諸菩薩應行也今有一切眾生
善根善根無貪三根若見眾生無淨之事常
悲心無淨事者謂染汙此中意說菩薩見行
染汙應生悲心。】
「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
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
謝猶瞋不解菩薩羅夷罪。」
【經而反更於下第二正明業道於非眾生中者舉
顯重於非眾生非犯他勝故結名可見說瞋
過失廣如華嚴三十四說。】
「若佛子。」
【經若佛子自下第十明誹謗戒乖巳學處故得罪
也文分有三初標人如經若佛子故次自謗三寶
明業相後結名此即初也。】
「自謗三寶教人三寶謗因謗緣乖法謗業而菩薩
見外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㓨心
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
菩薩羅夷罪。」
【經自謗三寶自下第二明業相於中有二初明
業道相後結業道此即初也謗佛寶者謂如有
一是外道類作如是世間無有一切智者或作
是言佛非其實唯是約化謗法者法有四種謂教
理行果教者謂佛所說十二分教理者謂四諦
無性理行者謂三乘行果者謂菩提果謗教法
謂如有一魔所或故不信解故五蘊故壞瞋
恚故誹謗如來甚深經典如是言非佛所說
經非律如大般若第五百六云善現白佛言彼
愚癡業因緣故謗毀如是其深般若波羅蜜
佛告善現由四因緣何等為四一者為諸邪魔
應或故二者於甚深法不信解故三者不勤精進
沉著五蘊惡知識攝受故四者多懷瞋恚
行惡法喜自高輕蔑他故愚癡人由具如是
四緣謗毀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謗理行
理應謗毀僧者謂作是言世間無有阿羅
菩薩僧也一切倒見皆名邪見而此中意伹邪
誹謗為波羅夷於諸邪見此最重故瑜伽論五
十九云問一倒見皆名邪見何故世尊業道
中伹說如是誹謗見名邪見答由此邪見
邪見中最為殊勝何以故由此邪見依止故有
一沙門若波羅門斷諸善根故若有人分別法相
如是言大劣小勝止輕非重即此下經皆大向
若不分別法相謗言大乘非佛所說犯他勝處
若有執大謗小作如是言聲聞藏教非佛所說是
輕非重一云此亦犯重方廣教中偏一部若法想
心是輕非重法想心謗毀一部是重非輕有人
謗常教犯重謗無常教是輕非重常教者謂涅槃
此釋不然所以者何謗般若等損菩薩藏教毀謗
大乘何不犯重今釋伹謗大乘教是重非輕所言
謗因者謂種子因謗業者謂動語業也謗法者謂
依先師法謗緣者謂方廣等外緣經而菩薩下第
二明結業道復分有二初明應行後結業道此即
初也而反更明下第二結業道瑜伽論云諸菩薩
菩薩愛樂宣說相似正法相似法或自信
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解云相似正法
者自有兩釋一云外道小乘名相正法
一云外道之教名相正法不能顯示出世方便
故雖有兩說初說為勝所以者何執小謗大犯他
勝處菩薩藏故問謗大乘罪乞五無間以何為
重解云謗法最重故般若第五百六云舍利
白佛言彼所造作增長能感匱正法業與五無
間業可說相似不佛告舍利子遺法最極麤重
不可以比五無間業謂彼聞般若波羅蜜即便
拒逆誹謗毀呰如是語非佛所說非法非律舍
利子正法者我常不許菩薩乘然此誹謗
具五緣犯他勝處一由事故謂於三寶二者由想
故謂於三寶生三寶想三由欲故謂生誹謗三寶
欲樂四由煩惱貪瞋癡或具或不具五方便究
竟謂發語誹謗三寶前人領解第二罪名
見。】
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
應一一犯如微塵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
現身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
比丘尼位失十發十長十金十地佛性常住
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二劫三劫不聞父母
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薩今學
學巳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
廣明。」
【經善學諸人自下第三總結中有二初明勸人
持後八萬律下懸後說此即第一勸人受
持於中有五一者標人如說善學諸人故二
令人不犯三者顯犯之過四者誡令不犯五者
明誡奉持經是菩薩具足犯十戒者自下第二
明勸持不犯如文可解經若有犯者至常住妙果
自下第三顯犯之過於中有二初明失妙果
明得惡果此即初也經一切皆墮至三寶名字自
下第二明惡果謂犯十重大地獄十戒者受
地獄苦十大劫也故本業經云犯十重十劫解云
大劫者如論說言有八十由旬滿足子有一人
百歲去一芥子時名一大劫勘若有犯重非但
十劫地獄苦而本業經云十重十劫者立唯十
戒數作如是說具如第十謗正法者於無量劫
地獄苦故大般若大品經第十一云種是愚癡
因緣罪故聞說甚深般若波羅蜜毀呰般若波羅
蜜故毀呰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
毀呰三世諸佛起破法業因緣集故無量百千萬
億歲大地獄中是破法人從一地獄一地
獄彼間若火劫起時他方大地中生在彼間
從一大地至一大地獄彼間若火劫起時復至
他方大地獄起故從彼死破法業因緣未盡故來
此間大地中生此間從一大地至一
地獄受苦無量云若犯一戒尚受苦無量何況
犯十又謗僧者受苦無量如師子月本生經云
佛告乃是過去拘樓秦佛時波羅捺國俱睒彌國
二國中共有八萬四千比丘尼行諸非法與諸
白衣通致信命無有慚愧比丘尼名善安隱
阿羅漢對諸比丘尼告言姊妹世尊常說此偈
若有比丘尼不修行八敬此非釋種猶如旃陀
羅若有比丘尼放逸八重當知是一切天人
大賊語巳心懷怨恨言此老獼猴何處惡言
妄語諸惡比丘尼命終阿鼻地獄亦復皆經十
地獄命各一劫如是展轉九十二劫恒受地獄
又五百身作餓鬼餓鬼一千身常為獼猴解云
謗一比丘尼尚受如是無間大苦況犯十重總說
偈曰。】
「是十波羅夷
 去來現在
 一切菩薩
 巳當及今
 新發意菩薩
 應當勤修
 寧碎身如塵
 竪周不毀犯
 若有毀犯者
 受苦無量劫
 如契經中說
 我為甘露
 服者不老死
 戒得可恃怙
 福報常隨
 持戒安穩
 生處患難
 若當見諸佛
 受法解脫
 破戒墮地獄」
【波羅夷者舊無正十誦云隨不如意處薩婆
多論云由與魔親以犯此戒墮負處大唐三藏
為他勝處謂犯此戒他所勝故義同薩婆多論經
以是不應下第四誡令不絕經是十戒下第五
奉持八萬律儀品下第懸指後說上來
十重竟。】
梵網經述記卷上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