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行上堂召请法事¶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89b 页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二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磐 谨撰
明古杭云栖后学 祩宏 重订

* 行上堂召请法事

(门首设净道香花幢幡烛笼等。法众动钹)
(法师施主上香)
(表白唱言)

至心归命礼。十方法界诸佛法僧(众和)

常住三宝。

(法师施主同时作礼)
(表白振铃执炉。述然香偈咒)

「 谛此妙香缘起法
 本来无物即真空
 太虚周遍尽香云
 即此难思为妙假
 非有非空皆绝待
 双遮双照必亡中
 仰凭中观妙心香
 是日殷勤修法供」


我佛如来有然香真言。谨当宣诵。

唵什伐栗多(上)末你(平) 阿钵罗句吒(竹驾切)(上)
(上)(二合)(上)(上) 毗迦知(上) 虎𤙖(呼今切)(二合)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香云遍满十方佛刹。一切圣贤。咸起护念)
(表白振铃述洒净偈咒)

「 性水真空周法界
 湛然一器假难思
 若于空假二俱亡
 毕竟全彰中道义
 以此观心融法水
 以兹法水净诸尘
 若依若正尽光严
 洞彻十方无障碍」


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谨当宣诵。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89c 页 X74-0789.png

唵什伐啰 赊咩(羊鸣音)耶 𤙖癹 悉哩摩呬
娑诃

(诵咒三遍。动钹)
(表白散花净道上。及以水洒四方上下净道等)
(法师想水所至处。即成结界。严净广
博。及想净道如光明云。楼阁千万。重累其上)。
(表白振铃述召请偈)

「 稽首十方无上觉
 圆诠教行理三经
 大心菩萨大乘僧
 缘觉声闻三宝众
 传教四依称列祖
 天仙八部众神王
 我今普度建坛场
 愿展慈光垂密證」


(表白宣召请文)

伏以非如非异。是为以佛眼观。何圣何凡。此则于法
界一。境俱智寂。体兼用冥。函与盖以相应。水共波而
不别。至若随时起教。为实施权。虽分别于多门。终指
归于一道。然则理繇事见。化以机兴。亡绝待中。固不
涉离微之论。显正因性。必须凭缘了之修。是以明灯
献华。低头合掌。要庄严于万行。俾圆妙以三身。故知
寓迹于有为。毕竟归原于无作。尔乃恪遵洪范。庸尚
多仪。崇水陆之清斋。极地天而普济。妙供养海。纳众
流而愈深。胜功德林。挺千枝而并秀。今则特开嘉会。
寅奉慈尊。延内怀四摄真人。集外现二乘高士。召五
通之仙党。来八部之天伦。抚盛席以端居。即香肴而
克享。施心既启。觉慧遍知。恭事请迎。愿垂临降(表白唱言)


*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并诸眷属。

*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0a 页 X74-0790.png
*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 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 兜率天宫。一生补处。当来下生弥勒佛。
* 过去大通智胜佛等。一切过去诸佛。
* 现在净华宿王智佛等。一切现在诸佛。
* 未来华光佛。华足安行佛等。一切未来诸佛。
* 东方善德佛等。十方法界一切诸佛。
* 过去庄严劫。始自华光佛等千佛。
* 现在贤劫。始自拘留孙佛等千佛。
* 未来星宿劫。始自日光佛等千佛。
* 十方法界。一切诸佛全身舍利宝塔。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众和香花请。动钹)

(法师想十方佛乘宝座。不谋自来。畟塞虚空。了了可见。彼诸如来虽常能应。而实繇我心之所能感。
而此能感实繇心具。心具而感。非从外有)。


*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诸眷属。

*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网戒经。诸经法宝。
* 鹿苑会中。佛集本行四阿含等。诸经法宝。
* 方等诸会。净名金光明等经。诸经法宝。
* 大品般若。仁王金刚般若等经。诸经法宝。
* 大乘妙法莲华经。大般涅槃经。诸经法宝。
* 专谈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等。诸经法宝。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0b 页 X74-0790.png
* 五时所说大小两乘。诸部律论一切法宝。
* 西天此土三乘圣贤。说经造论。著述疏记。
* 龙宫所秘。竺土未来。诸经律论一切法宝。
* 十方国土。水鸟树林。尘说刹说一切法音。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当想十方诸佛所说大千经卷。无边教道。能开妙解。是为教经。教即般若。以般若之智在于说
故。复能照了诸经所诠一切行门。依而行之。必能趣果。是为行经。行即解脱。以解脱之用从于缘故。
复知无边教道。一切行门。法法常体。即是实相。是为理经。理即法身。以法身之理是所显故。然此教
行理者。虽有三名。不出一体。修圆观者。一心中得。作此观时。当如教繇智说。即是真谛。行从缘起。即
是俗谛。体此实相。即是中谛。三谛一心。无前后异。即是圆悟不思议之三经也。又须谛观十方常住
无量经卷常放光明。离染清净。为赴我请。显现道场。而此显现繇我能感。及以本具)。


*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菩萨僧。并诸眷属。

* 文殊师利八万大士。普贤大师。无边菩萨。
* 观世音。大势至。清净海众诸大菩萨。
* 药王。药上。法华经中诸大菩萨。
* 贤首菩萨。华严经中诸大菩萨。
* 善财历参五十三善知识诸菩萨。
* 信相菩萨。金光明经中诸大菩萨。
* 兜率内院。无著天亲诸大菩萨。
* 极乐国土。一生补处诸大菩萨。
* 五时法会。助宣佛化诸大菩萨。
* 藏通别圆所历地位一切菩萨。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0c 页 X74-0790.png
(法师想十方菩萨。各乘华座。不来而来。畟塞虚空。了了可见。此下诸位贤圣。皆当作感应心具二义
运想)。


*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缘觉僧。并诸眷属。

* 仁王护国经中。八百万亿大仙缘觉。
* 佛出世时。从山中来五百独觉。
* 佛法灭后。一时出现七百俱胝独觉。
* 出有佛世。闻法得道诸大缘觉。
* 出无佛世。自然悟道诸大独觉。
* 出无佛世。部行麟喻诸缘觉独觉。
* 具相不具相诸缘觉独觉。
* 现通不现通诸缘觉独觉。
* 说法不说法诸缘觉独觉。
* 通教八地辟支佛。藏教辟支佛。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十方缘觉。严肃威仪。从空而至)


* 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声闻僧。并诸眷属。

* 鹿苑先度五比丘。最后须跋陀罗诸阿罗汉。
* 世尊高弟。大迦叶阿难陀等十大弟子。
* 灵山闻法。大比丘众万二千大阿罗汉。
* 灵山得记。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
* 五时闻法。学地无学地诸大声闻众。
* 世尊灭后。结集三藏。阿难陀等诸阿罗汉。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1a 页 X74-0791.png
* 住世十六大阿罗汉。万六千九百弟子众。
* 天台山方广圣寺。住世五百大阿罗汉。
* 慧俱无碍三解脱。信行法行六种阿罗汉。
* 通教体法巳办。藏教学无学内外七贤众。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十方声闻。严肃威仪。从空而至)


*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传持教法。禅律诸宗诸祖师僧。并诸眷属。

* 西天传教。迦叶龙树师子尊者等二十三祖。
* 北齐尊者。南岳禅师。天台智者大禅师。
* 章安尊者。荆溪尊者等九祖。四明法智大师。
* 禅宗达磨圆觉禅师。下及六祖等诸大禅师。
* 临济。沩山。洞山。云门。法眼。五宗诸大禅师。
* 庐山莲社圆悟法师。历代往生净土诸法师。
* 贤首教主国一法师。清凉圭峰诸大法师。
* 慈恩教主大乘法师。瑜伽密教灌顶国师。
* 律宗十祖。南山澄照律师。记主大智律师。
* 译经摩腾竺法兰。求法奘三藏等诸法师。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诸祖师。严肃威仪。从空而下)


*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助宣佛化。持明造论五神通仙。并诸眷属。

* 过去十方诸佛。往昔因地同行五神通仙。
* 释迦文佛往昔因地同行千圣王五神通仙。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1b 页 X74-0791.png
* 释迦文佛往昔同行忍辱五神通仙。
* 护育释种瞿昙仙人。占相太子阿私陀仙。
* 色界诸天。下生人间。为受道者。五神通仙。
* 华严会中善知识众。毗目瞿沙一万大仙。
* 鹿野园中。转法轮处。往昔波罗奈仙人。
* 请云雨会。那罗他九万九千五通仙人。
* 方等会上。阿瑟吒迦等六十八大仙人。
* 诸国土中。摄诸咒术。造五明论。诸大仙人。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十方五神通仙。容服肃敬。从空而至)


*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十大明王。秽迹金刚诸大天王。护法诸天。并诸眷属。

* 大威德不动尊等十大明王。秽迹金刚圣者。
* 华严会中。妙𦦨海大自在天王等诸天王。
* 妙庄严宫大梵天王。忉利天宫帝释天主。
* 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
* 摩诃天女。大功德天。大辩天。天母摩利支天。
* 金刚密迹神王。北天大将。散脂修摩尊天。
* 南天上将韦驮尊天。菩提树神善女尊天。
* 大地主母坚牢地神。欢喜药叉将。鬼子母天。
* 散脂大将。所领二十八部威德大权天神。
* 法华会上。从佛闻法。人非人等天龙八部。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诸天天神无央数众。或喜或瞋。威仪非一。闻今召请。从空而至)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1c 页 X74-0791.png


* 一心奉请。十方法界。护佛舍利坛塔伽蓝。斋戒护国镇宅诸大神王。并诸眷属。

* 护佛舍利。般支分婆多祈利等四大军主。
* 护戒坛。坚固光曜净云音等十二大神王。
* 护佛塔。修利犍陀摩尼跋陀等五大神王。
* 护伽蓝。美音梵音天鼓叹妙等十八大神王。
* 护震旦国。毗首羯摩天子。迦毗罗大将。双瞳目天女。一切神众。
* 护受三归。弥栗头不罗等。护五戒。察刍毗愈他尼等诸大神王。
* 护比丘。轲弥迦罗移嘻隶等百七十二大神王。
* 佛灭度后。护佛弟子。多赖哆等七神王。
* 守镇宫宅。东方阿脩诃等五方上首神王。
* 六斋观察人间四天王。各九十一子。各八大天将。四天揵疾使者。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诸神王威容严肃。闻今召请。从空而至)


* 一心奉请。发扬水陆。流通至教。制仪立法十大士。并诸眷属。

* 发扬施食。流通至教。阿难陀尊者圣师。
* 最初示梦。劝兴水陆。梁朝神僧圣师。
* 劝发制水陆仪。梁朝志公尊者圣师。
* 制水陆斋仪。国主救世菩萨梁武皇帝。
* 最初建会。秉法宣文。梁朝祐公律师。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2a 页 X74-0792.png
* 中兴水陆斋法。唐朝法海英公禅师。
* 总持感验。称名楼至。宋朝佛印禅师。
* 详定旧仪。申明斋法。长芦赜公禅师。
* 修崇斋法。绘像制赞。太师苏文忠公。
* 祖述旧仪。制文行世。东川节推杨公。

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有情。是日今时。降临法会
(法师想诸大士愿力深重。闻今召请。即时降赴)

上来召请上堂三宝。十位圣贤。无央数众。一念能感。
圣应昭然。更诵密言。用伸勤重。

我佛如来有召请真言。谨当宣诵。

南无三满多母陀南唵乌佐钵啰谛贺多谛萨缚
怛多孽多俱舍冒地唵娑哩野没哩布罗迦也萨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上来召请三宝诸天一切圣贤普皆云集。住净道上宝楼阁中。光明交映。无有
障碍。表白白言)。

愿因秘密。俱赐光临。檀越归依。虔诚作礼。

(法师同施主三拜)
(表白请一切圣贤。前临沐浴。白言)

金刚正体。岂非坚密之身。玉毫净光。斯为真实之相。
毕竟本来无垢。当知何处有人。是则开陈沐浴之门。
为欲洗涤尘劳之类。冀回莲瞬。俯监葵倾。将奉导于
圣仪。幸前临于温室。

(灯笼幢幡香花供具前行。大众引净道至浴所。表白至浴室前献浴。白言)

莲华藏海。当体圆成。流泉浴池。随处显发。湛湛兮八
功德水。巍巍乎五分法身。须知诸佛元不洗尘。为欲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2b 页 X74-0792.png
众生皆令离垢。想见受兹灌沐。夜月之印澄潭。现诸
威仪。朝曦之升远汉。敬宣密语。请濯温泉。用表法门。
不坏世谛。

我佛如来有沐浴真言。谨当宣诵。

唵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

(诵咒三遍。大众动钹歌赞。表白至浴室洒净)
(法师想此浴室七宝所成。宽广严净。一切圣贤随顺施者
献浴之意。皆入中浴)。
(表白振铃宣偈)

「 诸佛法身常本妙
 以由缘了为庄严
 寂而常照绝言思
 如谷答声无不应
 载仰三乘并八部
 随宜益物显慈威
 至哉方便有多门
 端自大权悲智起
 此日修斋兴普度
 十方贤圣悉云临
 为陈沐浴顺彝仪
 了达圣躯元离染
 旷矣戒池无有际
 湛然定水镇常盈
 澡除心垢得清凉
 要使群生开妙悟」


(圣贤浴罢。表白振铃白言)

沐如来金刚身。示同尘凡之法。著舍那珍御服。用严
尊特之容。惟大圣之既临。谅群从之毕至。是则星罗
开士。雾拥声闻。梵王执盖以当空。帝释散华而布地。
飞幡前导。鸣乐后随。冀俯就于道场。用肃成于斋事。

(大众动钹。威仪导引至道场。周回行道。表白振铃献宝座白言)

惟圣贤之既至。虑几席之未严。照中道妙观心。达法
性无住本。全体显发。当念出生。师子座盈满虚空。宝
华台周遍国土。莫不高广。悉有光明。仰冀慈悲。俯垂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2c 页 X74-0792.png
纳处。

我佛如来有献宝座真言。谨当宣诵。

唵㫊暮伽 钵头摩逊娜隶 驮罗驮啰抳 漫
拿隶吽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道场广博严净。无量宝座周匝虚空。一切圣贤安住其上)
(表白白言)

趣举一香。备明三观。是以了真空则无性无相。寄妙
假则为盖为云。不离缘起之心。全彰中道之理。以兹
法供。达彼凡诚。洛诵灵文。益资胜用。

我佛如来有然香真言。谨当宣诵。

唵阿㰤啰 阿㰤啰 萨縳苾地耶 驮啰布尔
底 莎縳诃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此香云出生无量七宝宫殿。供具衣服。妙乐妙华。甘露肴膳。于诸圣贤之前一
时奉供。无不周遍)。
(表白献花白言)

惟众华之开发。表万行之庄严。是故信解以植立其
本根。精进以扶疏其枝叶。既润之以定水。又拂之以
慧风。盖将培自巳功德之林。于以显本有圆实之果。

我佛如来有献华真言。谨当宣诵。

唵阿㰤啰 阿㰤啰 萨縳苾地耶 驮啰布尔
底 萨縳诃

(诵咒三遍。表白于圣座周匝散华。大众动钹)
(法师想所奉华出生七宝台殿。珍妙衣婴。天乐妙香。甘露
肴膳。种种供具。重重无尽。于各圣贤之前一时奉供。无不周遍。表白洒净白言)。

一器之水至约。三谛之功宛存。是以论其性则本于
真空。随所用则见乎妙假。二边莫立。中道不安。凭圆
观之融通。助真言之秘密。洁兹座席。净诸根尘。是皆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3a 页 X74-0793.png
即事以明心。要在忘情而照理。

我佛如来有洒净真言。谨当宣诵。

唵伐什啰 赊咩耶 吽癹 悉哩摩呬萨诃

(诵咒三遍。动钹。表白持水洒圣座)
(法师想水至一一席座诸供养上。无不光洁。表白宣意旨白言)

奉延三宝。毕集诸天。巳安住于道场。复證明于斋法。
必因疏旨。用达自情。恭对敷陈。伏惟釆听。

(读意旨毕表白恳祷)

仰投尊境。虔露卑忱。如是祈求。诚为恳切。载念修崇
之际应多简陋之愆。或主法者无德以堪。或行施者
用心之隘。或道场之失度。或供事之阙仪。谅在大慈。
少宽众过。俯徇下愚之请。冀成嚝济之缘。惟福报稍
微者。尚恐莫闻。若罪情极重者。何繇可至。敕梵王而
肆赦。嘱帝释以垂恩。分差捷疾之伦。各领通传之任。
尽令七趣。俱会一时。恶逆不宥之囚徒。当蒙自便。业
累相关之罪辈。悉使偕来。矧惟遍知。常兴普应。是以
净光照烛。无幽而弗明。神力提持。何苦而不拔。敢祈
威重。少俟须臾。为受清斋。勉从至愿。众等无任恳祷
激切屏营之至。

(众动钹)
(法师大众施主暂退点心。仍专令一诚恪人守护道场。勿令杂人干犯斋禁 ○少顷。法师领
施主再入道场上香。众动钹)。
(表白执炉振铃宣偈)

「 归命三尊无有上
 天仙八部共垂慈
 我今依教奉清斋
 为诵密言先遍食」


(表白遍食白言)

谛观兹食。不外吾心。繇知诸法常融。故得六尘互遍。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3b 页 X74-0793.png
是则出醍醐之上味。宣栴檀之清芬。雨七宝以穰穰。
散四华而灼灼。耸光明之台殿。列殊胜之辇舆。仙乐
鸣空。笙磬之音间作。天衣拥雾。珠璎之饰下垂。以念
念具足不亏。故彼彼庄严无尽。惟此道场之内。纷然
事仪之多。是以净水明灯。悬幡揭盖。金铙之声震幽
谷。梵呗之响薄层霄。悉入此宗。元非他物。至若了目
前之法妙。观世间之相常。鹊噪鸦鸣。总是深谈般若。
溪光山色。无非全露遮那。互古今不昧巳灵。极依正
皆成法供。莫不自存妙假。性本真空。双照二边。全彰
中道。用一心之圆观。扶三德之密言。庶凭助显之功。
用发等熏之意。

我今持诵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加持
法食。悉令周遍。

曩谟萨嚩怛他蘖跢 嚩路枳帝 唵 三跋罗
三跋罗吽

(大众诵咒。令足满二十一遍。经云。若欲供养三宝。应以香华饮食加持二十一遍。则成天肴膳上味。奉献
十方三宝。即为满足檀波罗蜜。咒毕。动钹)。
(表白以水散洒食上。周匝令遍)
(法师当知食即法界。具一
切法。故能想此净食出生种种甘露上味。及各肴膳。如前遍食文中。六尘互遍。弥满法界。又知依正庄严
一切诸法妙观观之均为法供。一时普献十方三宝天仙圣贤之前。无不周遍)。
(表白振铃献供白言)

唯是一心。唯是一食。以唯食。则一切法趣食。以唯心。
则一切色趣心。此心融时色亦融。于法等者食亦等。
是则普入三际其性常住。大包十虚。其体恒周。性常
住故。一念不生。体恒周故。当处不动。不动。则一切处
有。不生。则一切念空。一切念空兮。真空不空。一切处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3c 页 X74-0793.png
有兮。妙有非有。圆照二谛兮。不取不舍。融会一如兮。
绝言绝思。如是观心。如是观食。何心非食。何食非心。
是为同一觉源。毕竟俱名法界。今则奉为某人宏开
嘉会。上奉慈尊。敢输檀越之诚。仰效纯陀之供。大慈
悯物。弘誓在怀。为度有生。示受此食。


* 一心奉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众和香华献。动钹。下例此。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法性体周谁不具
 修成报智是为真
 自他受用事虽殊
 应化实繇机感见
 此土能仁弘教主
 西方清泰圣王师
 天宫慈氏俟当来
 补处下生宣大化
 三世十方无上士
 人间天上独称尊
 自兹以外遍尘沙
 无量无边俱奉供」


伏以遮那妙体。无非十界十如。般若灵知。不出一人
一念。起上下冥资之智。现自他受用之身。虽实报之
是居。于寂光而不动。至若乘时利见。设化知宜。为九
道之归依。独尊无侣。以一音而演说。得解随机。良繇
自住大乘。乃能究尽诸法。寿量极长。则逾于尘点。光
明遍照。则过彼河沙。定慧力以自庄严。天人类无不
宗奉。惟愿湛然真应。熟此方震旦之缘。嚝矣大慈。受
兹日檀那之供。示八自在。显六神通。冀普度于迷流。
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4a 页 X74-0794.png

(法师施主同时作礼)
(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佛说华严圆顿旨
 声闻聋哑末堪闻
 脱珍著弊为施权
 不动寂场游鹿苑
 方等广开诸法会
 褎圆叹大俾回心
 盛谈般若显真空
 成熟群生开佛慧
 最后灵山宣妙法
 指权即实更非他
 涅槃唱灭捃残机
 演说真常朋佛性
 经历五时俱有序
 分张八教本随宜
 了知曾不外三千
 故我今辰勤奉供」


伏以轨之成道。法为诸佛所师。焕乎有章。经通五人
共说。列八教偏圆之目。开三乘小大之门。虽初后之
多时。实卷舒于一化。如筏喻者。巳到岸则应舍所乘。
以指言之。既见月则必忘其示。然则出世度生之本。
在乎开权显实之功。是知说斯要于灵山。将欲演兹
文于大地。遂令末代。获究真诠。识箱毂轮轴。更无别
车。会沼沚江河。皆同一水。惟愿正因体遍。不遗此方
震旦之缘。中道理彰。岂外檀那今日之供。言辞寂灭。
性相混融。冀普悟于迷伦。俾咸开于本觉。(大众和云)故我
一心归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4b 页 X74-0794.png


* 一心奉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菩萨僧。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妙德普贤诸法子
 辅宣妙法振中天
 观音势至德难量
 世仰乐邦称补处
 贤首善财知识众
 金光明与净名俦
 圆初住至后心人
 皆是法身诸大士
 成道劫长常隐实
 度生情切故扬权
 十方菩萨大乘僧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立四弘之誓本。志在菩提。满六度之行门。功繇
般若。往古来今而常住。此方彼界以周旋。将悉动于
群机。俾率循于实道。以行悲之大。遂常为五道游。繇
出假之强。永不与二乘共。至若娑竭罗海中教化。兜
率陀天上敷剔。威神示现于普门。劝发流通于妙法。
皆所以用自性不思议智。应众生所喜见身。既影响
于当时。复津梁于末代。惟愿等观一子。念震旦之缘
最深。寂对三轮。知檀那之供无著。密回慧照。俯运慈
心。冀广度于迷流。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
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缘觉僧。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4c 页 X74-0794.png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出有佛时知学道
 闻因缘法悟无常
 如斯得度号中乘
 以鹿为车方便说
 灭后未来常示现
 自然觉悟岂无因
 部行应化接当机
 究竟权方皆实义
 独拔利根麟戴角
 更侵习气炭成灰
 十方缘觉圣贤僧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缘觉独觉。何遽列于两名。内观外观。只同归于
一道。具相不具相以论大小。说法不说法而别智愚。
繇一念空。以及根尘空。自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历去
来今世。断苦惑业因。永尽见思。故不行于正使。常耽
寂定。姑取證于无生。加更侵习气之功。故特出声闻
之右。三多积行。十地分阶。禀教次第。则从佛乃知。览
物荣枯。则无师自悟。惟愿助宣正化。熟此方震旦之
缘。权示中乘。受兹日檀那之供。密回慧照。俯运悲怀。
冀广度于迷流。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
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诸声闻僧。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初度五人僧宝始
 世尊高弟饮光伦
 灵山一会实多徒
 万二千人无学侣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5a 页 X74-0795.png
 须跋陀罗居最后
 五时闻法数难知
 涅槃巳过众声闻
 三藏遗言俱结集
 十六真人亲受嘱
 未来为世福田师
 十方常住圣贤僧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人分七方便。自加行至于停心。位列四沙门。繇
无学讫于见道。是皆知苦断集。带果行因。为析法之
权根。会人空之真理。至若證巳办地。入大乘门。其所
学般若同。是故与菩萨共。内秘大心之行。外闻佛道
之声。既皆为贤圣之僧。故应受人天之供。惟愿妙堪
佛嘱。熟此方震旦之缘。允副凡情。受兹日檀那之供。
密回慧照。俯运悲怀。冀普度于迷流。俾咸登于乐土。
(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传持教法。禅律诸宗。诸祖师僧。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二十三传迦叶始
 就中龙猛道尤尊
 教弘止观盛天台
 禅号单傅从达磨
 载仰东林修净业
 洪惟国一演华严
 慈恩灌顶各开宗
 至矣南山兴律学
 历代译经求法者
 四依应世十科分
 十方诸祖圣贤僧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诸法界等。固知佛不度生。列祖意同。是谓人能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5b 页 X74-0795.png
弘道。暨色心之论弗合。致性相之徒暂分。岂欲自异
其宗。盖亦各权所据。惟台崖之三观。抗折百家。繄少
室之单传。流通五派。自馀诸部。咸振一时。极其理。则
未善圆谈。约其教。则但当别义。然江河皆会于海。而
日星俱丽于天。以对机之有殊。故设化之无在。惟愿
尊居师道。熟此方震旦之缘。冥监物情。受此日檀那
之供。密回智照。俯运悲怀。冀普度于迷流。俾咸登于
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助宣佛化。持明造论五神通仙。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过去恒沙诸佛世
 因中同行五神通
 释迦千圣转轮王
 共入雪山俱得道
 歌利割身能忍辱
 瞿昙团血复成人
 华严毗目善财参
 领摄万徒为上首
 造论五明弘正
 持身苦行诱当机
 十方无量大权仙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外表大仙之相。显示五通。中怀开士之心。常行
四摄。敷草叶而作座。编树皮以为衣。化固及于多徒
寿或延于一劫。威容异众。去留在所以光明。方便济
生。咒愿随言而成就。至若释迦学地之千圣。毗目知
识之万人。占储贰而预卜休祥。忍割截而不兴瞋恨。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5c 页 X74-0795.png
高风可仰。苦行难踰。极今古以无迁。毕自他而俱利。
惟愿助宣佛道。熟此方震旦之缘。冥监物情。受兹日
檀那之供。密回智照。俯运悲怀。冀普度于迷流。俾咸
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十大明王。秽迹金刚。护法诸天。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十大明王同秽迹
 华严海会众天王
 梵王帝释四门天
 功德辨才摩理制
 密迹散脂韦驮等
 树神善女及坚牢
 药叉鬼母大天神
 至此俱称为护教
 八部天龙闻法者
 二十八类显威雄
 十方无量大权天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具大威德。故建号于明王。阐妙神通。遂称名于
秽迹。惟力士英雄之状。皆如来变化之方。欲显正以
摧邪。故扬权而隐实。可爱乐独尊于色界。得自在推
长于欲天。大梵之王娑婆。亶作初禅之主。帝释之君
忉利。实司下土之权。凡华严海会之神。及方等道场
之众。莫不输诚立誓。护法安人。岂惟翼赞于当时。亦
复扶持于末运。惟愿大扬佛化。熟此方震旦之缘。冥
监物情。受兹日檀那之供。密回智照。俯运悲怀。冀普
度于迷流。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6a 页 X74-0796.png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十方法界。护舍利坛塔伽蓝。斋戒护国镇宅诸大神王。并诸眷属。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佛舍利光常照世
 伽蓝坛塔遍庄严
 三归五戒有坚持
 诸大天神俱宿卫
 镇国安家能锡祐
 护人育物为延祥
 六斋观察四天王
 太子巡行并使者
 南尽阎浮咸助化
 东渐震旦亦蒙休
 十方无量众神王
 于此一时俱奉供」


伏以内熏宿誓。特冥本證之身。外化善权。故假神王
之号。是以持佛舍利。护僧伽蓝。效吉祥以镇国家。放
光明而守坛塔。卫五戒则来于天上。察六斋则降于
世间。具大势以伏诸魔。垂深慈而育群品。灵而能应。
犹空谷之答人声。湛兮若存。类澄波之现月影。惟兹
末代。嗟彼钝根。学不真淳。心多懈怠。有能显示威雄
之相。亲宣告诫之辞。庶愚情自策以知惭。俾善类相
箴而寡过。惟愿大方无外。熟此方震旦之缘。一物不
遗受兹日檀那之供。密回智照。俯运悲怀。冀普度于
迷流。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白言)


* 一心奉供。发扬水陆。流通至教。制仪立法十大士众。并诸眷属。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6b 页 X74-0796.png

惟愿不违本誓。安住道场。是日今时。受兹供养
(表白振铃宣偈。并述赞文)

「 圣者阿难为起教
 劝行水陆梦中僧
 志公大士赞神机
 梁祖武皇开胜会
 僧佑当年亲秉法
 英公后世复中兴
 总持感验有金山
 载仰长芦能叙述
 内翰苏公亲制赞
 节推杨氏为修文
 惟兹十士最功高
 故我今辰勤奉供」


伏以体俱用寂。理同则生佛一如。智与情分。事异故
圣凡十界。欲至普熏之益。爰兴等供之诚。植悲敬之
两田。具财法之二施。自开端于庆喜。至制仪于武皇。
感异人之见求。斯文未蠹。幸诸贤之继作。此道弥彰。
不惟德重于传弘。亦复功高于著述。时平而法甚盛。
俗变则化几亡。自非命世亚圣之材。何识设教度人
之意。惟愿益坚宿誓。熟此方震旦之缘。冥监物情。受
兹日檀那之供。密回智照。俯运悲怀。冀普度于迷流。
俾咸登于乐土。(大众和云)故我一心归命顶礼。

(法师施主作礼。表白宣咒献供)

我佛如来有献供养真言。谨当宣诵。

唵誐誐曩 三婆嚩 嚩日啰 斛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各圣贤受此供养。悉喜而起护念)
(表白白言)

愿因秘密不思议熏。悉使微肴转成妙供。奉诸圣贤。
无不遍周。施主归依。虔诚作礼。

(表白振铃献六种供养。初献香。述偈。并宣咒)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6c 页 X74-0796.png

「 维此妙香真法供
 久修戒定慧为熏
 以繇中道观心融
 遍法界中常奉供」


我佛如来有献香真言。谨当宣诵。

唵萨婆怛他揭多 杜婆布阇瞑伽 三慕达啰
窣癹啰拿 三末曳(平)𤙖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香云遍名圣贤之前)
(表白次献华。述偈。宣咒)

「 维此妙华真法供
 久修万行为庄严
 以繇中道观心融
 遍法界中常奉供」


我佛如来有献华真言。谨当宣诵。

唵萨婆怛他揭多 补瑟波布阇瞑伽 三慕达
啰 𡨔癹啰拿 三末曳 𤙖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华云遍各圣贤之前)
(表白三献灯。述偈。宣咒)

「 维此明灯真法供
 是为智炬胜光明
 以繇中道观心融
 遍法界中常奉供」


我佛如来有献灯真言。谨当宣诵。

唵萨婆怛他揭多 你婆布阇瞑伽 三慕达啰
𡨔癹啰拿 三末曳 𤙖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灯云至各圣贤之前)
(表白四献饮食。五献衣服。述偈。宣咒)

「 维此现前真法供
 忍衣智食妙难思
 以繇中道观心融
 遍法界中常奉供」


我佛如来有献食献衣真言。谨当宣诵。

唵萨婆怛他揭多 阿弩怛啰婆 日噜跛摩
 三摩地 婆钵那跛那 部折那 萨网(亡可切)
布阇瞑伽 三慕达啰 𡨔癹啰拿 三末曳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7a 页 X74-0797.png
 𤙖

(诵咒三遍毕。动钹)
(法师想种种饮食茶果衣服如云遍至一切圣贤之前)
(表白六献宝。述偈。宣咒)

「 妙宝现前真法供
 金刚能断智难思
 以繇中道观心融
 遍法界中常奉供」


我佛如来有献宝真言。谨当宣诵。

唵萨婆怛他揭多 摩诃跛折噜 嗢(乌没切)婆摩
怛那 波罗密多 布阇瞑伽 三慕达啰 𡨔
癹啰拿 三末曳 𤙖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想七宝遍至一切圣贤之前)
(表白献法供养白言)

兴旷济怀。发大悲智。须行法施。以满心期。所谓取如
来深妙之经。为众生分别其义。不轻初学。但以大乘。
岂令信受于一时。要必思修于此日。成就六度。随顺
四依。有能用心诱进其人。是为以法供养其佛。

我佛如来有法供养真言。谨当宣诵。

唵萨婆怛他揭多 悟呬耶 摩诃钵哩钵底
 波罗密多 布阇瞑伽 三慕达啰 𡨔癹啰拿
三末曳 𤙖

(诵咒三遍。动钹)
(法师当想前所奉种种供事。妙观观之。皆三谛理。是则一一无非真法供养。此理虽易
通。人或未达。故今更修法供养者。使义理俱彰。则三谛一体。生佛咸同。法施迷流。可开佛智。作此想时。三
宝圣贤咸皆喜之。冥密护念)。
(表白举经。或咒。大众诵毕。不必繁词 回向但唱偈云)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法师对三宝普说水陆缘起。及今日施主举行斋法。虽别有所为之事。其实普度众生。故今拳拳恳祷。乞
于今晚成大利益)。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7b 页 X74-0797.png

洪惟释迦牟尼大圣人。不动法身。垂应兹土。其于一
代施化之迹。皆有可观。是故初为高山王机。演说大
教。而其小根聋哑。未堪所闻。于是不得巳而调之以
三教之渐。历之以四时之久。逮乎机既淳熟。时亦将
至。灵山一会。极畅本怀。大事因缘。得以开显。指九界
之权。即一实之道。点众生之情。即诸佛之智。始知四
十馀年不务速说者。于此更无馀蕴。至于中间备明
众善。能为缘种。将可以成就万行庄严法身本有之
德者。则无不赞之。然于众善之中。求其事简而功最
深者。唯施食一法门尔。是故昔在阿难尊者。尝于静
夜。见燄口鬼前至白言。郤后三日。当生鬼趣。尔时阿
难甚大惊怖。白佛求救。而世尊乃教之以具斛施食
之道。且复受以陀罗尼法。俾诅少为多。以成法供。上
奉三宝。次及婆罗门。下则施诸饿鬼之众。咸令舍彼
鬼身。生于天上。而阿难尊者遂得以免三日之必死。
延百年之具寿。其为自他得益之多有如此者。此即
施食起教最初根本也。至我此土梁武皇帝。万机馀
暇。游心佛理。尝于夜间梦一高僧来谓帝曰。六道四
生。受苦无量。宜建水陆大斋以普济之。帝于明旦问
诸群臣沙门。莫知其义。唯志公大士劝帝广寻经教。
必有因缘。帝即遣迎大藏于法云殿。积日披览。创造
仪文。三年乃成。遂于广内严建道场。手捧仪文。悉停
灯烛。告白三宝而自誓曰。若此仪文理协圣凡。愿拜
起灯烛。不爇自明。若此体式未详。无所利益。其暗如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7c 页 X74-0797.png
初。言讫一礼。灯烛尽明。再礼。宫殿震动。三体。空中雨
华。乃于江上金山名胜之地。以二月望日。始命僧祐
律师亲宣其文。当时利益群品。应验非一。斋法之行。
于兹为盛。此是水陆起教之始。窃详其事。即阿难施
食之遗意也。陈隋之间。此法暂隐。至唐高宗咸亨年
中。时则有西京法海寺英禅师者。因梦中往泰山府
君所。为演法事。后过旬日。独坐方丈。见一异人衣冠
甚伟。前来告曰。弟子向于府君所窃睹尊容。且知慈
德及物甚多。弟子闻世有水陆大斋。可以利沾幽品。
其文是梁武所集。今大觉寺吴僧义济得之。久寘巾
箱。殆欲蠹损。愿师往求之。以来月十五日如法修设。
英公许之。寻诣大觉。果得其文。遂克日依法修斋。既
毕。后见向异人与徒属十数人来致谢曰。弟子即秦
庄襄王也。又指其徒曰。此范睢。穰侯。白起。王剪。张仪。
陈轸。皆秦臣也。咸坐本罪。幽囚阴府。昔梁武帝于金
山设此斋时。前代纣王之臣皆免苦得脱。弟子是时
亦暂息苦。但以狱情未决。故未得脱。今蒙吾师设斋
忏罪。弟子与此辈。并列国君臣。皆承善力。将生人间。
虑世异国殊。故此来谢。言讫而隐。自是英公常设此
斋。而天下遵行之者逮今尤盛。凡世之人。有欲息灾
除病者。欲求愿乞福者。欲资粮来报者。欲升度先亡
者。未尝不以是为先务焉。矧经有云。施诸鬼食。便能
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
差别。信乎施鬼趣之食既同供佛。亦应同彼三乘及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8a 页 X74-0798.png
馀五趣。然则即此一食。普沾法界。平等广大。事尽理
到。如南岳禅师所谓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
六道品。等施无差别。即此义也。我辈追惟佛祖垂教
天下。而于施食一门致意勤切者。以一切众生因得
食故。有二种益。谓能近资色身以行六度。远资法身
以显四德。原始要终。其实一道。我等生当末运。窃服
真风。深知此道普博深远。供养中最。于是与我同志
恭依旧制。增益新仪。谓于古人所立名位不足者补
之(上堂增诸宗祖师护国神王起教大士三位。下堂僧地府诸王及中阴二位。使上下堂各列十位。方为整
足。窃详梁武首创此仪。在天台之前。是时宗教未明。故于名位未能尽善。今因而润色之。非为有所破立。识者
详之)重出者删之(僧宝巳开作三乘请之。不必更虚立僧伽一位。或者以谓古人所立。不可
辄去者。此徒能遵古。而不思其不然也。或以为三宝是总称。三乘是别称者。夫言总别。必前后异时可也。今于
一处同时奉供。岂可得论总别耶)
。义未安者刊定之(改辟支佛为缘觉。使无知者免
佛称之疑。而于三乘之名亦可易晓)
。意未巳者附益之(如随筵城隍当境宅神等。虽于
福德神位中巳通请之。今更别设。以见施家专奉意)。斋法之备。振古绝今。当莫
有过于此者。罄法界。等圣凡。即水陆空行一切有生
悉举而普度之。如为一人。众多亦然。既饱以食。又施
以法。法施食施无有二相。净名所谓于食等者。诸法
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盖此大乘法食。体是法界。
法界之理。只一三谛。然则于食于法均是三谛。而此
理未尝不平等也。是故我辈以能深推此理。观食当
体本不可得。即真谛也。香味宛然。即俗谛也。非宛然。
非叵得。既双亡之。复双照之。即中谛也。得圆解者。三
谛一心。绝待对。无前后。如此照理。是为不可思议第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8b 页 X74-0798.png
一义谛。如此行施。是为无上第一法施也。我等今者
为欲依第一义谛行无上法施。广度群品。各遂正性。
繇是敬遵成法。开建大会。延四圣于午前。召六凡于
初夜。尽十法界。致平等供。悲敬两田无不具足。求其
所为之事。虽有别意存焉。莫不以此为缘。而大兴普
度于此日者也。动天地。感鬼神。警昏迷。烛幽闇。不离
当念。能发道心。不离此心。能开佛慧。然则所以能建
如是广大之功者。其在我大檀越此日之善用心也。
今则粤有奉佛某人。敬发大心。修营斋法。圣凡等供。
无或有遗。然恐仪礼未必周。精意未必至。以故未能
感通圣心。利益群品。而况于六道在迷众生。障重过
多。当召请时。未必一念即能来至。诚如是。则法事虽
举。将成虚设。普度之功。其实何在。是以我辈巳于先
时敬凭使者修书通请上堂四圣。及以诸天。巳荷光
临。亨兹微供。仍别委使者。通书致请下堂六道一切
群灵。及随筵真宰。受荐先亡。冀在今宵。来趋法会。然
恐地府幽囚。未能自便。于是备录施家拳拳之意。专
发奏章。上达梵王。乞行大赦。仍备奏帝释。号召四大
天王。分遣天将。同所委使者。遍报六道会内一切群
生。仍巳移文地府泰山城隍当境诸庙。请各伺候天
庭赦文指挥。尽地府所属十方阿鼻诸大地狱。正住
八热。边地八寒。诸大地狱。恶业重罪。历劫未脱一切
极苦囚徒。及泰山城隍当境诸庙。一应山间水边诸
独孤狱。轻罪拘系。久未释放者。杀害咒诅。怨雠论对。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8c 页 X74-0798.png
未得伸理者。一切受苦囚徒。及当境管内。新死故亡。
山林海岛。一切横死伤亡无祀孤魂。并人间地府饿
鬼类中宿业为障历劫拘囚者。并照指挥。悉与放行。
来赴道场。受供闻法。永脱幽途。转生净土。今则三宝
在座。梵释同临。愿于此时。特垂悲悯。所冀再与严戒
天王诸将。令使先时所召六道群生。若幽若显。克在
今宵。无一不至。如是言之。则知今辰所修斋法。福利
所及。无有边际。固虽三宝圣贤无缘大慈普救普护
所能至此。实在乎施主勤勤恳祷之心以为之发起
也。故此虔祈。伏惟冥监。

(法师作礼而退)
(表白为施主推广普度之意。发报恩愿。先为白言)

孤蟾高照。江河沼沚。现影无偏。一雨均沾。草木根茎。
受润不别。是知此日所营梵福。岂唯私门独被洪休。
要须专主于博施。始可得称于普度。敬推斋意。虔发
愿言。用举殊勋。仰酬至化。是以
九重恭祝。百辟俱资。怀父母之生成。感师友之训诲。
蒙受故业。衔荷旧恩。念衣食之自来。暨屋庐之托处。
当思报本。岂不知心。至若赞两仪育物之权。明三教
诱人之道。皆陈弘誓。冀表真诚。敢对慈悲。特伸披露。

修斋功德 恭为祝延
今上皇帝圣躬万岁 伏愿
永膺天历。诞布皇猷。允执厥中。日新盛德。克勤克俭。
无怠无荒。四海驩心。咸归圣化。

修斋功德。恭伸仰祝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9a 页 X74-0799.png
东宫太子。德茂元良。幼海澄清。前星朗耀。重离有庆。
万国维贞。列国诸王。世为藩辅。

修斋功德。恭伸仰祝
中宫圣后。天寿永延。懿德宣明。母仪天下。上閤元妃。
才人采女。贤淑贞良。同膺天福。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儒宗贤哲。学古力行。格致诚正。
修齐治平。此道大明。化行天下。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公卿百僚。增禄延寿。事君以忠。
为政以德。立身扬名。传家有庆。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外台守令。福禄昌炽。布宣德化。
狱简刑清。风俗还醇。人物富庶。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将帅部曲。忠义威勇。御众有律。
安边有谋。不事于戈。四夷宾服。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若官若史。共务公平。贿赂不行。
请托不顾。狱讼明察。无令枉滥。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若官若吏。为政仁厚。租赋所入。
悉本经常。保养小民。无令横敛。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势力官豪。不矜富贵。凡居乡党。
忠信仁恕。存恤小民。无令侵夺。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出家四众。福慧双修。万行圆成。
三观妙悟。住持三宝。无令断绝。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弘教伽蓝。大明祖道。法华大义。
止观正宗。有说有行。贵逃数宝。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修禅丛席。大明祖道。单传心印。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9b 页 X74-0799.png
见性成佛。宗说兼通。贵祛闇證。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奉律伽蓝。大明祖道。遮性两戒。
持犯二门。有说有行。贵逃毁足。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仙宗道流。助发正念。但慕长生。
非是究竟。当遂精勤。求无上觉。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魔民男女。开发正见。但勤茹菜。
未是真修。当遂回心。进求大道。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官僚士庶。勤行护法。伽蓝经像。
随力修营。广度出家。不断佛种。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道族男女。勤修净业。称名诵经。
观佛依正。定散二善。皆得往生。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道族男女。常相劝发。举行大斋。
普度一切。尽未来际。无令间歇。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历劫宗亲。增福开慧。随所居处。
常闻大乘。进学菩提。入佛知见。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高曾以来。祖宗上世。生产术业。
成立我身。凭此追严。增长福德。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生身父母。增福开慧。见在世者。
富寿康宁。或以迁神。即归安养。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兄友弟恭。妻和子孝。奉承家训。
行义有闻。凭此良缘。愿增胜福。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师席友朋。教诲我者。世及出世。
嘉言至行。凭此酬恩。愿增胜福。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此生恩旧。提挈我者。官禄财物。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799c 页 X74-0799.png
俾至富贵。凭此酬恩。愿增胜福。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外亲眷属。情好密者。患难相救。
馈遗往来。凭此酬恩。愿增胜福。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梵释四王。诸天圣众。护持佛法。
光显伽蓝。保护出家。永无外侮。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天神地祇。游空真宰。三灾殄息。
风雨调和。谷果丰成。草木蕃庑。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护国天王。系祀神灵。保持土境。
常降吉祥。主圣臣贤。四民乐业。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镇宅神王。住居香火。保持门户。
诃禁不祥。火盗灾殃。永无干犯。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尽法界内六道四生。一切男女。
皆我父母。凭此庄严。增福开慧。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尽法界内地水火风。一切依报。
皆我故身。凭此庄严。转成妙境。

修斋功德。奉为仰赞仆隶婢使。奉承我者。愿承胜福。
俾脱贱流。实冀他生。免相责报。

上来施主。虔对三尊。恪意开陈。三十二愿。报恩心满。
普度功圆。法界群生。齐成佛道。

(法师施主同作礼。上香。表白述偈赞三宝。宣疏。 此偈十二句。出涅槃经)

独一无侣。无师自悟。人中象王。大法之师。所可说法。
最上最妙。诸佛所游。常不变易。受正真法。随顺修行。
一切众生。良祐福田。赞叹三宝。恭请證明。兹日开建
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法事周圆。所有疏文。谨当
行上堂召请法事¶ 第 800a 页 X74-0800.png
宣读(宣疏毕。再为施主祈福保安)

上来文疏。披读告圆。仰冀慈悲。特垂监念。弟子某人
伏愿所修斋事。本自诚心。上奉三尊。下度六道。惟冀
举家眷序。终日欢和。饮食起居。吉祥安乐。增辉祖业。
垂裕孙谋。既寿而康。曰富且贵。火灾绝警。寇党迷踪。
随心有求。无事不遂。众等无任归依恳祷之至。

(此祈叩语随人换易为之。未必专用此也法师施主俱作礼。众动钹。少时俱退)

(斋退。设香灯凡席。大众就一处诵轻。准献状回向上堂三位。并下堂十位。及随筵诸位。正诵经时。须各安
坐静心。肃净口业。不接俗语。观心诵经。祖有明诰)。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