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百论序疏¶
百论序疏¶ 第 232a 页

No. 1827 [cf. No. 1569]

* 百论序疏


大业四年十月因讲次直疏出不事访也。肇
公是京兆郡人。家贫常以佣书为业。因是历
观经史。每读老子庄周之书。喟然叹曰。美则
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矣。末见古维
摩经观喜顶戴谓亲友曰。吾知所归极矣。罗
什至京师因从请业。著不真空等四论。著注
净名及诸经论序。什叹曰。秦人解空第一者
僧肇其人也。若肇公名肇可谓玄宗之始。年
三十一亡。但百论有二序。一睿师所制。二肇
公所作。兴皇和上每讲常读肇师序。正为其
人言巧意玄妙符论旨。亲睹时事。所以禀承。
又睿师序是弘始四年前翻。什师初至方言
未融为此作序。犹未中诣。肇师序即是此文
六年重翻。文义既正。作序亦好。所以恒读肇
公序也。余年十四虚心玩之。登乎弱冠于寺
覆述。生起此次第者。论即是教。以教化物前
须叹教。虽复叹教但未知何时造。故第二明
时节。虽明时节未知何人所造。故第三明能
造之人。虽明能造之人未知何故造论。故第
四明造论意为缘。虽明能造之论所为之缘
竟未知名字何等。故第五释论名题。虽识名
目未知是谁注释。故第六出注论婆数。注释
虽竟未知旨趣如何。故第七明论大宗。此之
七章并化行天竺益天竺之缘。从第八已去
传流震旦益于此土。故有第八什师远赍梵
百论序疏¶ 第 232b 页 T42-0232.png
本来此翻译。虽有解法弟子必须有笃信檀
越。故第九明檀越姚嵩。虽有此九条犹未知
论偈多少。故有第十定品偈多小也。开此一
序以为十章。一叹论功能。二明造论时节。三
叹造论之人。四陈外道兴世。即是造论意。五
释论题目。六述注论婆数。七叙论大宗。八明
翻论罗什。九辨檀越姚嵩。十定品偈多少。章
虽有十不出人法二义。开人为五。辨法亦然。
故成十矣。人五者。一造论人。二所为人。三注
论人。四翻论人。五请译人。四为内弘。终一为
外护。涅槃经云。有二因缘佛法久住。谓解法
弟子及笃信檀越即其事也。法五者。一叹论
功能。二造论时节。三释论名题。四叙论大宗。
五定品偈多小。就初叹论功能凡有四义。一
境智。二智谛。三人法。四法喻。言境智者通圣
心谓正观也。开真谛谓正境也。非正境无以
发正观。非正观无以鉴正境。故略题斯二则
义无不含。问应前明正境后因境发观。今何
故前辨正观后明正境。答因缘境智非前后
一时。但大士出世为令众生得于正观。正观
要因正境故后明正境也。如法华十方三世
诸佛为开示悟入诸佛智见。诸佛智见即正
观也。在佛既尔。菩萨亦然。问此论云何明正
境及正观耶。答如始舍罪福终破于空。横净
十条竖穷四句。即一实谛为正境也。如斯而
悟称为圣心。问为通众生圣心。为通佛菩萨
圣心耶。答具有三义。一令众生得悟正观。名
通众生圣心。二邪教既除正经便显畅悦佛
心。名通佛圣心。三众生病息大士患除。故通
百论序疏¶ 第 232c 页 T42-0232.png
菩萨圣心也。问云何能通所通能壅所壅。答
以断常为能壅。正观为所壅。百论为能通。圣
心为所通也。以邪教为能䨱。正教为所覆。百
论为能开。正教为所开也。第二智谛一双者。
通圣心明二智。开真谛辨二谛。二谛是三世
佛祖父母。二智为三世佛父母。如净名云。智
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
是生。若无智谛则世出世并坏。斯二若成则
一切皆成。既为大事故论明之。问既是申二
谛。何故偏言真谛。答二义。一者虽具明二谛
意在于真。如涅槃云。欲令深识第一义故说
世谛耳。二者对外道诸谛皆伪故。佛二谛俱
真也。问智谛与境智何异而更明耶。答境智
取其发照。智谛明其说行。说行者。如说而行
名为二智。如行而说称为二谛。禀二谛教发
生二智则教转名境。如境而照故称为智。约
义不同故分两也。问与中论题何异。答开真
谛要论即中道也。通圣心谓正观。问若尔便
是一。何名为两。答一切论通明中道明正观。
故一切论皆是一论。一切经亦通明中道通
明正观。则一切经是一经。又一切经犹是一
切论。以经论皆为显道。道既无二。岂有经论
异哉。然本有于二可言有一。竟未曾二何有
一耶。如是亦一亦二非一非二。故言亡虑寂
矣。问一切经皆是一经。何故有多经多论耶。
答盖是诸佛为缘转势说法故有多经。四依
转势说法故有多论。犹如一食将适病人回
变食味也。次明人法一双者通圣心明人。开
真谛辨法。于时九十六道各称世尊。故是人
百论序疏¶ 第 233a 页 T42-0233.png
乱。各谓己道为实则法乱。提婆今欲正于人
法故。唯佛为圣人。馀非圣人。佛法为真法。馀
非真法也。问此依何文耶。答论首三番问答
诤人。佛说何等善法相去竟论诤法。即其證
也。四就法喻释者。通圣心之津途者喻也。百
论为圣心之玄津正观之幽路。开真谛要论
者法说也。佛泥曰后第二明造论时节。问提
婆与龙树相见不。答经传不同。睿师成实论
序是什师去世后作之。述什师语云。佛灭后
三百五十年马鸣出世。五百三十年龙树出
世。又云。马鸣兴正法之末。龙树起像法之初。
梁武帝发菩提心因缘中云。敬礼兴正法马
鸣菩萨。归命兴像法龙树菩萨。肇睿并云。提
婆出八百馀年。则理不相见。依三文分明相
见。一提婆传云。提婆出天眼竟将伏外道诣
龙树所受出家法。故应相见。二摩耶经明七
百年龙树出。今明八百年提婆出。亦得相见。
三付法藏经分明相见。龙树将去世告大弟
子加那提婆。善男子听。婆伽婆以无上正法
付属迦叶。乃至次第付嘱于我。我今去世以
付属汝。汝当兴慈悲云注甘露法。提婆长跪
答曰。敬如尊教。故知相见也。问诸菩萨何故
出世。答大明二义。一破小执。二破邪迷。如智
度论云。三百馀年有迦旃延出世造八健度。
马鸣于此而出世。即知迦旃延执小为病。马
鸣破小病故出世弘大。亦可旃延逗于时小
缘而明小。令凡学小即回凡取圣。次马鸣出
世破小。令回小悟大教。故二人俱弘道利物
也。六百年初五百罗汉于北天竺罽宾国释
百论序疏¶ 第 233b 页 T42-0233.png
八健度造毗婆沙。龙树于此时而出。具前二
义。尔时五百部盛兴执小违拒大乘。故智度
论云。五百部各执诸法有决定相。闻毕竟空
如刀伤心。龙树欲破此小迷申乎大教。二者
诸部弘小令凡入小。龙树破小令回小悟大
也。次八百年时有法胜等弘小。提婆申大。亦
具二义。但提婆出世正为外道盛兴故出世
破斥。而兼除小迷及大乘有所得见也。文称
泥曰者肇公云。泥曰泥洹涅槃并外国音不
同。而以涅槃为正。又相传云。涅槃通馀无馀。
泥曰正是无馀之称也。有出家大士第三叹
造论人。文有四。初出家简在家。二大士异小
乘。三标名。四赞德。出家者。四依出世实大小
兼弘道俗俱化。必须出家。出家有四。一出形
家不出心家凡夫出家人也。二出心家不出形
家在家圣人也。三俱出家出家圣人。四俱不
出在家凡夫也。今是第三也。大士者。前虽出
家恐滥小道。故明大士。又前明出家形同小
乘。今辨大士谓心是菩萨。问何故不明心形
俱是菩萨。答释迦法中无别出家菩萨僧。皆
入声闻众摄故。文殊弥勒住在祇洹依声闻
高下次第也。又形是声闻得弘小教引小义。
便心为菩萨宣扬大乘。厥名提婆者第三出名
简异馀人。厥者其也。提婆者天也。故金光明
云。摩诃提婆名为大天。大品云。恒河提婆品
亦云河天品。恒河者河也。提婆天也。盖是其
本名。末称加那提婆。伽那者小一目。以一目
施天神故以为名。复传云。提婆曾乞食。有女
人应发道心。于提婆眼生爱。提婆出眼示之
百论序疏¶ 第 233c 页 T42-0233.png
但是不净。因以发心故小一目也。玄心独悟
下第四赞德。有三叹。一叹天然德。二叹禀教
德。三叹护法德。此三次第由有天然德故解
教。由解教故护法也。玄心者玄妙之心即正
观也。独悟二义。一八百年时群生皆迷。而提
婆独悟。二龙树多有门人。而提婆最为标领。
故睿师云。提婆是龙树上足弟子。德与知机
诤行。才将玄师并照。道映当时者。照盖于当
时亦现当时也。神超世表者。世以有所得为
怀。提婆以无所得为悟。庄子虽超世表终日
域中。与今何异。释云。彼意圣人虽居无为不
舍域中。如佛虽超四流之外恒在三界之内
今正叹独出物外。与彼为异。故能辟三藏下
第二叹解教德。初叹解小乘三藏。次美通方
等十二。而三藏亦有十二。但明九部故直云
三藏也。三藏教关节难了。提婆并照达之故
云辟。辟者开通之义也。又佛说三藏。为明不
三而方便说三。说三明不三。明权以开实。不
三而明三。从实以起权。提婆并开达此二义。
故云重关。小乘人闻三作三解。不知三不三。
亦不知不三三。故失三藏意也。又于时有二
种关于三藏。一外道邪言。二小乘性执。今破
此二执申明三藏。故开二关也。又小乘人二
关三藏。一得语失意。二语义俱失。今除此二
执故开两关也。又三藏幽隐难明即是三关
故云重也。十二幽路者。于时外道邪言小乘
异执及有所得大迷三种隐覆方等。今并坦
荡之也。又十二文言皆是入理所由。故路也。
而十二文言幽隐难了。今悉悟之故云坦也。
百论序疏¶ 第 234a 页 T42-0234.png
有人言。辟三藏破声闻坦十二除缘觉。为弘
一乘故也。今不同此释。如向明之。檀步迦夷
下第三叹护法德也。内由明达大小故外能
弘护。檀者独也。谓独步迦夷罗。迦夷罗者云
赤泽国也。所以作此叹者。佛处中天竺降天
魔伏外道。提婆尔。作如佛而叹也。为法城堑
者二义。一佛大小乘法如城。提婆出世降邪
护正。与城为深堑也。二者大小乘教法也。提
婆为法作于高城深堑。又二义。一令天魔外
道不能𨶳踰。二令大法弘显如城堑。又二义。
一防外难。二安王民。于时外道纷然下第四
明邪兴。即提婆所为缘。有邪故有正。邪去正
不留。生死涅槃真妄等皆例也。就文为二。初
明邪兴。二破邪造论。问邪障于正。云何能感
提婆。答此等外道凡有三时。一过去本习大
乘正道。二中途忘正学邪。今第三舍邪从正
时。以此邪将倾正观将发故感提婆出世。以
大乘法破彼邪见。令回邪悟入大道。若非此
邪不感正。恶感佛亦尔。具此三义也。邪辩逼
真者二义。一逼斥真道。二逼似之逼。故下文
云。殆乱正法。如精石乱于白玉好鍮似于黄
金。故外道立三宝。内教亦然。外道立二十五
谛六七谛十六谛。内法亦然也。乃仰慨下第
二提婆出世破邪显正。前叙内坏。次以外吐
言造论。慕上曰仰。临下为府。言纵惑者。外道
内无正观以制邪心。外阙善师以遮其恶。故
纵起此邪惑之心也。远极沈沦者第二吐言
作论。论主运怀旷远。极救外道沈没苦海回
流恶趣也。所以防正闲邪者。防正者护正法
百论序疏¶ 第 234b 页 T42-0234.png
也。闲邪者闲或训解。今用训静。令外道纷然
悉静息也。是以正化以之隆。隆兴也。邪道以
之而替。替废也。非夫领括众妙者。结叹论主
也。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今借此语叹
论主体悟重玄妙道。故能显正摧邪也。论有
百偈第五释论名也。为三。初释名。次叹理。三
叹文。偈有二。一通偈即首卢偈。有三十二字。
释道安云。胡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偈但令
三十二字满。便是一偈。龙树传亦尔。故云。龙
树乳哺之中诵四违陀。四违陀十万偈。偈有
三十二字。智度论云。摩诃波若十万偈。三百
二十万言。故知定三十二字为一偈也。今从
百偈得名者。正言由此百偈无邪不摧无正
不显。故以偈数为目也。理致下第二叹理。渊
玄深也。统群籍之要。要者大也。可谓穷深极
大也。摄一切理尽也。文旨下第三叹文。此论
或一字论义。二字三字乃至十字或默然论
义。或动眼论义。或闭眼论义。或举手论义。或
鸟眼疾转。或师子反掷。巧难万端妙通千势。
非可逆陈。至文当现。故言穷制作之美也。然
至趣幽简下第六述注论人也。前发起称叹。
次正明注人。至趣者谓理也。幽深也。简略也。
其理穷深其文极略。故鲜得其门户。鲜即小
也。古疏传云。注百论众人非一。合集论之有
十馀家也。有二人注最行于世。一波数。二僧
祛斯那次天亲也。有婆薮下第二正出注人。
外国亦名和顺。付法藏经云。婆数槃陀善解
一切修多罗义。婆数云天亲。天亲者本是天
帝弟。遣其生阎浮提伏修罗也。其是割那舍
百论序疏¶ 第 234c 页 T42-0234.png
阇人。云丈夫国也。开士者。天亲本小乘学造
五百部小乘论。方等遂没翳而不传。兄阿僧
伽是大乘人。见弟盛弘小乘。恐覆障大道欲
引诱化之。故为之现病。弟闻兄有病来参慰
之。弟问兄曰。何故病哉。答云。为汝故病。弟
问曰。何故尔耶。答汝弘小乘障覆大道。罪过
深重故为汝病也。弟曰。若尔此是舌过。当断
其舌。兄曰。不须。汝可更造大乘论令大道宣
流。于是造大乘五百部论。时人呼为千部论
主。开士之称从后时得名也。彰于徽翰者。古
人以鸡毛为笔故称翰也。其为论也言而无
当破而不执下第七叙论大宗。问何故至此
方叙大宗。答天亲未注。论宗未显。训释既竟
论宗始彰。故就此而释也。就文为二。初明论
宗。次辨利益。初中二句。可就二义释之。一
者初句明论主申教意异馀论之申。次句明
论主破病异馀论之破。二者初明学此论者
能无难而不通。次明学此论者能无通而不
难。斯之两对虽是一章之方言。实为天下之
要用也。言而无当者。明此论之中异馀论申
教也。论主言教也。无当者是无住。无著之异
名。无依无得之别秤也。问云何是言而无当
异馀论耶。答今略举众家义释之。一者外道
略论四宗。广九十六术。皆是言有所当。为论
主所屈不能通论主之难。略四宗者。僧祛当
一。世师当异。勒沙婆当亦一亦异。若提子当
非一非异。以定住一解也。就一中便难破之。
彼不能答。馀三例尔。四宗既尔。九十六术亦
然也。二就小乘略明数论。广五百部。数论者。
百论序疏¶ 第 235a 页 T42-0235.png
毗昙定见有得道。成实睹空成圣。并定住空
有不能通他难也。问云何定住空有。答毗昙
决不信人法并空。成实定无见有得道。即定
住也。广五百部者。智度论云。佛灭度后有五
百部。各执诸法有决定相。不知佛意为解脱
故。闻大乘法说毕竟空如刀伤心。即是言有
所当。三就南方大乘义略明佛果内外。广例
一切相违。略明佛果内外者。开善师佛果定
为二谛摄定不得出外。庄严定二谛外不得
在内。即言有所当也。广一切相违者。庄严假
有体。开善假无体。开善无碍定伏。庄严定断。
一切相违义。皆是言有当也。四北土略论当
现二常。广论灭不灭等。略论二常者。一云定
现常。一云定当常。广论灭不灭者。一云闻薰
习灭。一云定不灭。等如此皆言有当也。问佛
果内外当现两常言有当有何过耶。答略明
二过。一进不冥乎实相。二退失无方之用。伤
此体用二义也。问此事云何。答实相何曾当
现亦当亦现非当非现四句耶。内外等亦尔。
退失无方者。诸大乘论皆明一切诸法无决
定相。佛有无量方便或说一切实一切不实
亦实亦不实非实非不实。适缘利物。岂可秉
执规矩以局大方耶。次言破而不执明论主
破异馀破者。还例前内外大小。馀有所得内
外大小破他义自立义。如僧祛破他异自立
一。谓破有所执。成实破他有自立空。乃至大
乘破他佛果二谛摄自立云出二谛外。皆是
破有所执也。问自执破他有何过。答中论五
阴品出此过。明内道执瓶无常破外道常。外
百论序疏¶ 第 235b 页 T42-0235.png
道反难内无常。若执瓶无常有二种过。一者
泥既灭前。谁生瓶果。则失因果。二者眼既无
常。谁能见色。色念念灭。云何为眼所见。故反
著外道难也。馀空有内外当现灭不灭亦反
著他破。又大小内外有所得人破他立而反
存有破。今且寄长爪梵志一人论之。长爪至
佛所云。一切语可破。一切执可转。故云一切
不忍。佛反质之。汝言一切不忍者。是见忍不。
此凡有粗细两负。言粗负者。若一切不忍遂
有不忍之见。则违一切不忍之言也。违理负
者。若一切不忍是见亦不忍。为细负。细负者。
一切法不忍一切被破。是见亦不忍则不忍
之见亦被破。一切被破则众人被破。不忍之
智亦被破。则长爪亦被破。又不忍之智既被
破则无长爪智。以何故破他便受屈也。提婆
则不尔。所破既除能破亦舍。故言破如可破。
破可破既去亦破可破非破可破四句内外一
切不依。亦不见无依。故踪迹不可寻得也。故
能言无所住则无难而不通。若破而不执则
无通而不难也。若言而无当则解一切佛教
立意。若破而不立则解一切佛教破意。傥然
靡据事不失真者第二结叹上二句意。傥者
惕傥也。靡者无也。据者著。心无所著义耳。以
能心无依则触事恒不失真道也。次句明所
以。萧然无寄犹是不住之名。以无不住与理
玄会。前辨事符于真。今明与理冥会也。下句
明事理既会能还原反本。著者显也。明无当
无执能令六道还原三乘反本也。有天竺沙
门第八叙翻论人。自上但化流天竺。今明传
百论序疏¶ 第 235c 页 T42-0235.png
来震旦。是什师之功也。罗什父本是天竺人。
为彼国相。国破远投龟兹。龟兹者亦云丘兹
国也。丘兹国王以妹妻什父而生什。什即丘
兹王之外孙也。今还考本处故云天竺也。什
姓天竺。即长安犹有其孙也。沙门者云乏道
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断于贫乏也。息心者。
经云息心达本原。故云沙门也。杂心明有沙
门沙门果。沙门正是无碍道。沙门果有二种。
有为果即解脱道。次无为果也。鸠摩罗什者。
父名鸠摩罗炎。母曰耆婆。耆婆云寿。鸠摩罗
炎云童。即童寿也。合取父母两秤为儿一名
者风俗异也。正言父母两秤并是美名。欲令
儿好故合字之。此方达士张融为儿立名亦
云融。人问之其故。答云。父融子融。融融融不
绝。亦是美其子也。钻仰累年转不可测者。孔
子门人叹孔子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
在前忽焉在后。今什公门人用之以美什也。
问什是何名。答什者父什。此间之美名。故以
叹其人也。问肇值什得几年而秤累年。答什
以弘始三年十二月至长安。弘始七年十二月
亡。首尾五年。而肇公涅槃论云。在什公门下
十有馀年。亦云十有二年者。正言十二年是
一纪之员数。故用之耳。庄子外篇云。庖丁十
二年不见全牛。亦用十二季事。不见全牛者。
不见四支百体外别有总牛。此胜天竺四外
道。并计有总牛。但总与别一异。故成四家耳。
常味咏斯论以为心要者。什本小乘学。而丘
兹王子名沙车。是大乘学。二人深相钦味。但
恨学业不同不得从就。王子欲化什公。故一
百论序疏¶ 第 236a 页 T42-0236.png
时来其并房高声诵阿耨达经明色空乃至一
切法空。什遥闻之明旦问曰。此是何经而破
坏一切法。答曰。是大乘经。又问此经以何为
义。答曰。毕竟空为义。什曰。眼现是有。云何
言空。王子问云。眼是有者以何为性。答以见
为性。难曰。若眼以见为性。应自见眼。又难曰。
眼一微成耶多微成耶。若一微成则一微能
见。不假多也。若一微不见多亦不见。如一盲
不见多盲亦尔。又问。若有极微色则有十方
分。有十方分不名极微。若无十方分则不名
色。于是什无以对之。王子因授中百二论与
什。大重之。故云常味咏斯论为心要也。先虽
亲译而方言未融者此第九叙翻论旦越。翻
论檀越有二人二处二时。初是天子姚兴为
旦越。次是姚嵩。初在逍遥园西明阁上。次是
草堂寺。初是弘始四季四月。后是六年也。就
文三。初叙什方言未融。次述旦越重请。后明
什重翻。什从丘兹来西凉州首尾十八年。弘
始三年来长安。四年正月即就翻译。但识一
往之言未通达言尽。故云未融也。思寻者以
下出其两失。一文谬。二理失。文谬故令思惟
寻究之人多有进退。进退者如似解复似不
解。踌躇即进退也。标位者下明理谬也。标位
谓总标纲领作起尽也。乖谓与理乖也。迕失
也。归致即旨归理致也。大秦下第二叙旦越
也。大秦处也。司隶者官也。安成侯位也。姚姓
也嵩名也。下叹德可知。每抚兹文者。抚执捉
之辞也。所慨良多者。慨叹也。以文谬理乖所
以伤叹。问姚嵩云何能知其失。答其人俗中
百论序疏¶ 第 236b 页 T42-0236.png
精解义。曾著启问天子姚兴涅槃无名义。兴
答启云。夫众生所以流转生死者。皆由著欲
故也。若欲止于心则无复生死。与空合其德。
乃曰涅槃。岂容名数于其间哉。肇公述兴涅
槃无名义。故作涅槃论有九折十演也。以弘
始六年岁次寿星者。尔雅云。东方七星。谓角
亢两星星中之长。故云寿星。今岁次之。故以
为名也。集理味沙门者第三正重翻。理味沙
门即解义之流。凡五百馀人。于草堂寺重翻
也。质而不野者。庄周云。言隐荣华故除其文
饰。所以云质。复剪于拙朴故云不野也。简而
必诣者。删其烦文为简。狭文必秤理为诣也。
论凡二十品下第十定品偈少多。文疏已释。
依提婆梵本品皆五偈无多少也。而有多少
者三义。一注人释有广略。二翻论人复重增
减。三方言不同。故多少者不定也。有人不解
斯意。遂不用肇公品各五偈之言。盖是未见
论意耳。破尘品要观。吉藏息慈之岁已重此
文。西垂之年玩味弥笃。然十章虽并精巧。但
破尘一品除患偏要。又长安盛弘唯识。亦宜
辨其同异。故因讲次疏而出之。先论于尘然
后辨破。释尘三师。一外道。二毗昙。三成实。
外道计三尘。一总尘。如外瓶为眼所见。内身
亦尔。故云眼见于瓶亦见人也。既为眼所见
亦为耳所闻。如是一切。二别尘。五尘成瓶今
见瓶色即名见瓶。见人色亦名见人。眼见既
尔。耳闻例然。三邻虚尘。圆而是常亦为眼所
见。此三摄尘尽矣。毗昙尘凡有二种。一者五
尘。二者法尘。五识所取名为五尘。意识所缘
百论序疏¶ 第 236c 页 T42-0236.png
目为法尘。然过去未来五尘虽为意识所取
亦五尘也。问现在五尘上有生住异灭苦无
常等。为是何尘。答属法尘也。次成实明尘者。
论师云。法尘有二。一别体法尘。但为意识所
得。二同体法尘。即过去未来五尘。以为意识
所得复为五识所缘故名同体。次论同异。成
实明。总瓶是假属法尘。为想心所得之。识但
得瓶上青黄实色耳。故与外道异。智度论云。
九十六术不说意。以难解故。若尔亦应不说
法尘。是故见破情品及以此章但说五尘耳。
毗昙明。无有假瓶体用但有其名。名属行阴
为法尘摄之。次论色尘同异。毗昙明。可见色
有二十一。谓青黄长短等。成实明。青黄是实
为眼所见。长短为假属法尘。想心得之。次邻
虚尘同异者。外道计。邻虚无十方分圆而是
常。非眼所见。故下文云。汝经言微尘非现见。
云何成现见。前云邻虚圆而是常一切现见。
此是外道自秤。后云非现见者。论主徵彼经
明非现见也。毗昙明。亦有邻虚尘无十方分。
具二缘生故是无常。一因缘二增上缘。因缘
中过去业报得是报因。前后相生是自分因。
四相扶起是共有因。成实师有二释。一开善
师云。邻虚尘就有中折之不尽。故细更复细。
二庄严师。折之则尽而无复十方分。与外道
异者。彼云。义论十方。在东望则尘居西。在西
望则尘为东。亦为四相所切。与毗昙大同。次
明破者。但破尘想实不破尘。故下文云。愚人
见炎为水。但破水想实无水可破。此想之亦
名妄想。以实无外境妄作境想故云妄想。亦
百论序疏¶ 第 237a 页 T42-0237.png
名无明。以不得正观明故见有外尘。亦名分
别。实无尘境横生分别言有尘境。问既是破
想。应名破想品。云何名破尘品耶。答破彼想
谓有尘故言破尘耳。实是破想。是故但除其
病而不除法。以无法可除故也。问见有外尘
有何过患。答想谓有尘即是无明。以见有尘
便见尘有净不净。故于尘起净不净倒。即是
从无明生于颠倒。以生净倒是故起贪。生不
净倒即便起瞋。贪瞋因缘是故起业。起业故
感二生死苦。名苦集谛。是故由尘有一切过患
也。悟尘本空则无明灭。故不起净不净倒则
颠倒灭。净不净灭故不起贪瞋。贪瞋无故不
起业苦。便得解脱。名灭道谛。故具得四谛观。
次明二谛观者。知尘本无。而凡夫谓有名为
世谛耳。谓有非有名第一义。即二谛观也。次
一谛观者。了尘想本不生故不苦不集。今无
所灭故不灭不道。即一实谛也。次无谛观者。
本对于四是故有一。竟不曾四何有一耶。此
是从四谛至二谛。二谛归一谛归无谛。次从
无谛故有一谛。一谛故有二谛。二谛故有四
谛。故舒之弥沦法界。卷之泯无踪迹。此并是
空中种树虚里织罗。虽舒而不开。虽合而不
卷。肇公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言动
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不可以事求。次论
同异。问无尘无识浅深云何。答摄论云。无尘
浅位无识位深。今明若别约借识破尘。一往
阶位可得然矣。依百论及众经论大意。无尘
无识位无浅深。故百论云。但破水想实不破
水。即是但破尘想实不破尘。以此详之。尘想
百论序疏¶ 第 237b 页 T42-0237.png
若无尘即无。尘若无尘想即无。更无异时。又
例如我见及以法见。倒心计有我。我若无倒
情即无。倒情无故我亦无。倒心见有诸法。诸
法若无倒心即无。倒心无故诸法即无。又例
如眼病见空华。空华无故眼病即无。眼病无
故空华即无。故知更无异时也。二者摄论云。
尘毕竟无非是世谛。而存有于识。以识为世
谛。今明此亦一往之言。借识破尘故云尘无
识有耳。然尘与识凡有二种。一者性尘性识
世谛并无。二因缘尘识世谛俱有。就本末言
之。实由心计尘而心外无尘。以心为本以尘
为末。则明尘无则识有。此是一往之言。然就
理言之。尘识俱无。约请辨之。尘识俱有也。问
摄论云四识义。一似根识。二似尘识。三似识
识。四似我识。一切皆是识实无尘。今云何言
约理俱无就情俱有耶。答此是借识破尘之
言耳。但是四识实无别尘。此云识者詺倒想
为识。想谓有根。想外实无有根。乃至想谓有
识。想外实无有识。然所想既无能想宁有。如
上释之。是故于情皆有。望理并无也。问三论
不明唯识义。今云何用之。答三论正明此义。
中论成坏品云。若谓以现见而有生灭者。则
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故知无生灭之境。皆
是痴妄谓见之耳。观颠倒品云。色未与心和
合时空无所有。当知是心想谓有色耳。心外
实无有色。百论破尘如上引之。想谓有水实
无水可破。又三论大宗明二于谛。中论释世
谛云。一切法性空。而世人颠倒分别为有。于
世人是实名为谛。百论破空品亦尔。俗于世
百论序疏¶ 第 237c 页 T42-0237.png
人为实故秤谛。俗于圣人不实故非谛。当知
实无诸法。于情谓有。于情即是横谓。横谓即
是识也。问尘识既无浅深。菩萨从何位作无
尘观。何位习无识观。答从初发心至于佛地
皆作无尘识观。所以然者。横论万法竖辨四
句皆是想心所见起四句绝百非是名诸法
实相。菩萨从初发心即学实相观。是故大品
云。菩萨从初发心即学无所得。无所得不得
于尘识故名无所得。从初发心信一切法皆
是想心所谓。所想既本来毕竟不生。能想即
本来不生。作如此信名为十信。得此悟解观
心位立名为十住。是故经云。入理三昧名为
十住。依此起行秤为十行。知尘想不生念念
常起无无生不向尘想。亦回尘想之心向无
尘想名为十回向。无尘无想观行现前名为
十地。尘想结习都净秤为佛地。问何处云从
初心至佛地皆无尘想耶。答涅槃经云。发心
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云。初
发心时即是佛故。约观行明昧不同故有诸
位差别耳。问尘识位既无浅深。我空法空亦
无浅深。何故摄论等云十解菩萨得人空。未
得法空。答须深识此义。我之与法皆是想谓。
并秤为尘。于尘内破之自有难易。人尘五情
取之不得故易除十住得人无我。法尘五情
取之并得故难破故未得法无我。则与前义
不类。论本始义云。大品云。一切法不生故波
若生。所言一切法本不生者。通而言之。所谓
之境能谓之心皆本不生。别而言之。实无尘
生想谓言生。今所谓境既本不生。能谓之心
百论序疏¶ 第 238a 页 T42-0238.png
即无生。如所想炎水既本不生。能想之心即
亦无生。然能谓所谓颠倒既本不生。对此而
明波若即是本生。故颠倒本不生波若本生。
此二本相对也。于颠倒本见是诸法生。于颠
倒即波若本不生。此亦二本相对也。约缘今
颠倒生。亦约缘今波若不生。亦就佛今颠倒
不生。今波若生。此二今相对也。颠倒本不生
于缘今生。波若本生于缘今不生。约佛颠倒
本不生今不生。波若本生今生。此文略论本
末。此可释本有今无偈。及通一切迷悟宜熟
思之。三种毕竟空义。问成实等亦明假实空。
即辨尘空与今何异。答一切佛法明三种无
生毕竟空。一者诸法实相本清净无尘及想。
二者众生横谓言有。此谓亦无。如无炎水横
谓言有亦无水生。是以六道本来不起。三者
十方诸佛随倒情说有尘亦无尘想法起。如
随渴人说有炎水实无水起可用。以为深观
行意也。外道之人都不知此三。毗昙但知瓶
人等尘无亦不了此三无。成实虽知无人法
尘不知三本性无。故与大乘为异也。
百论序疏(毕)


百论疏卷上

释吉藏撰

* 释舍罪福品第一

此论玄义已入大科。今释品名开为六意。明
品偈第一。释偈义第二。办多少第三。释相生
百论序疏¶ 第 238b 页 T42-0238.png
第四。释品名第五。简舍破第六。此论梵本有
于百偈。肇师云。后五十偈于此土无益。故阙
而不传。依其本名犹称百也。问今所存者为
是前之五十。为是后之五十。为择其精要取
五十耶。答肇公既云后五十偈于此土无益。
故知今之所翻是前五十矣。问前之五十明
义为不尽。答始舍罪福终辨破空邪无不破
正无不显。则义无不备也。释偈义第二。总谈
设教凡有三门。一但有长行无有偈颂。如大
品之类。二但有偈颂无有长行。如法句之流。
三具存二说。如法华经等。在经既尔。论亦例
之。一但有偈无有长行。如中论也。二但长行
无有偈颂。即是斯文。三具二种。如十二门论。
问何故经论辨此三耶。答盖是适化不同应
机而作。故龙树十住毗婆沙云。或有乐长行。
或有乐偈颂。或有乐杂说庄严章句者。所
好各不同。我随而不舍。问斯论既是长行。
何故云论有百偈从偈立名。答偈有二种。一
者通偈二者别偈。言别偈者。谓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皆以四句而成。目之为偈。谓别偈
也。二者通偈谓首卢偈。释道安云。盖是胡
人数经法也。莫问长行与偈但令三十二字
满即便名偈。谓通偈也。中论十二门即是别
偈。斯论谓通偈也。婆沙列四种偈。一者以
八字为一句。三十二字为一偈。此是结偈法。
名阿莬吒阐提。是经论数法。亦是计书写数
法。二者或六字为句名初偈。三者二十六字
为句者是后偈。此偈名摩罗。四者减六字为
句。此偈名周利荼。今谓四种中百论偈是最
百论序疏¶ 第 238c 页 T42-0238.png
初偈也。所言偈者。外国称为祇夜亦云竭夜。
今略其烦故但云偈。此土翻之句也颂也。有
人言。偈是此门之名。训之为竭。以其明义竭
尽故称为偈。辨多小第三。什师云。论凡二十
品。品各五偈。故合有百偈。问观此论文长短
不定。初舍罪福将及半卷。一异等章唯有数
纸。若品各五偈则并应百六十字。云何少多
不同。答据彼梵文。提婆本论则品各四偈字
无少多。而今有长短者凡有三义。一者天亲
注论有其少多。难解者则广释。易见者则略
明。故文成丰约也。二者注论之人观品形势。
若起尽难明则义生问答钩琐蝉联。故品则
长。若始末易明直释而已。在文则短。三者罗
什翻论详察机宜。有益者则广翻。无利者则
略译。是以品文有其长短。诸讲匠不体斯意
故谬释纷纶。相生第四。言十品者。一舍罪福。
二破神。三破一。四破异。五破情。六破尘。七
破因。中有果。八破因中无果。九破常。十破
空。问斯论十品何因缘故初舍罪福。答九十
六术但知起罪感彼三涂。未悟著福回流六
趣。今欲示其出要之津。是故建篇明舍罪福。
舍罪福则义无不员。但外道不受三空而立有
神我。故第二破神。神义不立举法来救。但一异
为万化大宗。宜前破洗。故有破一异二品。一异
理隐容可应无。情尘显现必当是有。仍复破
之。故有情尘二品。外云。若无情尘则坏因果。
因果不坏则情尘不无。故次因中有果无果
二品。自上已来并破无常。五种常法独未除
之。故须破常。常与无常皆是有法。有法被破
百论序疏¶ 第 239a 页 T42-0239.png
则堕于空。故次破空也。释品名第五。罪以摧
拆为义。造不善业感彼三涂。得于苦报摧拆
行人。目之为罪。福是富饶为义。起于善业招
人天乐果。故称为福。舍者入实相观心无所
依。故称为舍。问罪招苦报可得云舍。福感乐
果云何亦弃。答罪住时苦。福灭时苦。以二
时并苦故宜须双弃。问罪福为是因名为是
果称。答罪福是因而受果称。所以然者。就果
彰罪福其义则显。故舍义方成。如罪报是苦
故不应起罪。福报灭苦不应著福。以果既有
过患故宜应舍因。因受果名意在于此。问福
灭时苦。云何得依福舍罪。答福有二时成两
舍义。福报生时乐故依之舍罪。福报灭时苦
故依空以舍福也。问罪若可舍故不造罪者。
福既可舍亦应不修福耶。答有所得心而起
罪福者。菩萨从初发心皆不起也。今为始行
之人入道次第。三义论之。罪但舍不取。空无
相但取不舍。福则亦取亦舍。为欲依福舍罪
故须修福。为欲入空是以舍之。问经云取舍
是断常戏论。今云何明取舍义耶。答今明舍
者非取舍之舍。下云舍名心不著。以无得无
依故名为舍。即是舍除取舍故名为舍。又为
对众生两取故明二舍。两取病若除则无所
舍。问既罪福二舍亦应邪正两除。云何破邪
而申于正。答若以罪为邪以福为正。即是邪
正两舍。但今明二取堕二边故名之为邪。两
舍是中道名之为正。故非类也。问舍罪福为
何等人。答为始行人则依福舍罪。为久行人
则依空舍福。此二人摄一切人尽。故为二人
百论序疏¶ 第 239b 页 T42-0239.png
明二教也。又外道有二。一者起有见。二起无
见。修善舍恶破于无见。罪福俱弃破于有见。
即是非有非无中道之义。故明两舍。又为凡
夫明两舍。为二乘辨罪福。以凡夫著有故有
六道罪福。今明罪福性空不应著有。二乘滞
空。證空之时不能即知罪福宛然。故明虽毕
竟空而罪福宛然。两舍即是波若。罪福即为
方便。欲令一切凡夫二乘具波若方便故明两
舍。即是法华度五百由旬义也。又佛法有二。
一世间教二出世法。若明五戒招人十善感天
故诫恶劝善此世间教也。若明法尚应舍何
况非法故依彼三空舍于二善得三乘圣道谓
出世教也。今明舍罪谓世间教。次明舍福辨
出世教。故建篇。两舍则总摄五乘。良以外道
邪言障五乘教。故偏破邪言遍申佛教。又佛
法有二。一小乘教二大乘法。舍恶修善弃生死
而取涅槃谓小乘教也。无恶可舍无善可取。
涅槃非寂静生死不杂乱谓大乘教也。故明此
两舍则摄大小乘。以外道双障世出世教故
论主双破双申。又智度论云。无生法忍有二
种障。一杀盗等名为粗障。二取舍心行于施
戒称为细障。今明舍罪则除其粗。次明舍福
以息其细。粗细既泯则无生观现前。三世佛
菩萨出世大意令离二障得无生也。又佛法
有二谛。为世谛故明依福舍罪。为第一义则依
空舍福。以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今欲破邪迷
申乎二谛。故建言两舍。亦总破众迷总申众
教。提婆一期出世如佛不异也。又言舍者盖
是中道之异名佛性之别目。如涅槃云。明与
百论序疏¶ 第 239c 页 T42-0239.png
无明愚者谓二。智者了建知其无二。无二之
性即是实性。实性者诸中道佛性也。又云。十
善十恶亦复如是。故知明于两舍即辨中道
佛性。净名不二法门品明罪福无二为入不
二法门。故知两舍犹是正观之异名不二之
殊称也。又欲对小乘取舍之论今建章明两
舍之论。小乘明取舍则是生灭教。故法华云。
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申小乘生灭经即
小乘生灭论。大乘是无生灭经。故云为诸菩
萨说十二因缘不生灭。申无生灭经即是无
生灭论。故中论发旨唱不生不灭。此论命初
标于两舍。故知为简异小乘取舍论明大乘
两舍论也。问舍有几种。答略明有二。一者为
始学之人明于渐舍。故初则依福舍罪后则
依空舍福。如波若四摄品云。菩萨见众生起
于空倒。欲令其悟于倒空。故渐渐拔之。初于
悭法拔出令行布施。次于施拔之教令持戒。
次于戒拔之令修禅。乃至于二乘地拔出令住
大乘。此渐舍也。次为大福德深种善根人发
旨即明顿舍。谓从初发心即习不二正观。故
不悭不施名为檀那。乃至不智不愚目为波
若。
百论疏卷之上(上毕)
百论序疏¶ 第 240a 页 T42-0240.png

百论疏卷上之馀

释吉藏撰

问罪福有几种。答汎论罪福凡有六种。一者
外道内有邪见故外杀生祀天。盖是以罪为
福判入罪门。若不杀布施十善之法称之为
福。二者凡夫为三有修善名之为罪。二乘所
行出离三界谓之为福。三者二乘所行目之
为罪。菩萨所行称之为福。故涅槃云。求二乘
者名为不善。求大乘者名之为善。四者大乘
之中行有所得名之为罪。无所得者目之为
福。五者得无得二称之为罪。了达不二名之
为福。六者二与不二生心动念。一豪依著悉
是乖道。故名之为罪。若非二不二无所依著。
则是符理。称之为福。问此六阶罪福悉舍不
耶。答一往前之五阶就罪中自开福罪。是故
舍之。后之一义既符会正道。不明舍也。又此
之六义犹涉名言缘观未寂。故宜并须舍。问
竺道生云。善不受报一向钟佛。成实师云。一
念之善有于二义。一者报因感人天之果。二
者习因相生得佛。今云舍福为同此二义。为
异彼两师。答今所明者有二种善。一有所得
二无所得。此之二善具有受报不受报义。若
有所得善不动不出。但受有所得报不受无
所得报。无所得善能动能出。不受有所得报
而受无所得报也。问若有所得之善不受无
得报者。何得法华明一念善根皆成佛道。答
有得之善是无得初门。因人天善根值佛菩
百论序疏¶ 第 240b 页 T42-0240.png
萨。破有得心习无得观。方乃成佛。非起有得
之善而成佛也。问实有三性。何故但舍罪福。
答罪福是业能感生死。宜应舍之。无记不尔
故不须舍。又如大众部等明唯有善恶无有
无记。故但明舍罪福也。简舍破第六。论虽十
品立名有二。初品云舍。九品名破。通而言之。
即破为舍即舍名破。故后文云。如是舍我名
得解脱。故知破犹舍矣。而立舍破二名者。罪
福报应理不可差故不得云破。但起恶报感
三涂。著福不免生死。以明其过是故称舍。外
道横计常遍之神一异等法二谛不摄。但无
而谓有。宜须洗之。故后章名破。又斯论虽有
十品。破邪显正为其大宗。舍罪福品申如来
渐舍之教。谓显正也。自破神已下破诸外道
横存人法。即破邪也。义宗唯二故立名但两。
问若尔则前章不破邪。后段不显正。答初门
显正正显则邪破。后门破邪邪破便正显。但
义有傍正故开破显二章。又初门申正破邪。
谓对缘假。后就邪。即就缘假。又初门中假正
破邪名为对缘。后门借邪破邪亦是对缘。故
百论多用对缘。中论多用就缘也。此论二卷
文有十品。古旧但明百偈蝉联十章钩锁偈
偈显道章章破邪。故不别科文。斯实妙得论
意深见圣心也。但天亲释破空品大明此论
凡有三门。初舍罪福。中则破神。后洗一切法。
所以分此三者。初示始学之方明生道次第
故前舍罪福。但神为众累之主故次破之。法
为障道之根故后方洗也。既是圣者自开。宜
应顶受。但此三唯撮提婆之中心。犹未领一
百论序疏¶ 第 240c 页 T42-0240.png
部之始末。故今更裁之分为三段。初顶礼佛
足终竟是皆邪见。将欲显正破邪故敬赞三
宝请威灵加护。发起论端为缘起分。二从外
白佛说何等善法竟破空品来。与外道交言
论义。显正破邪明于论体。三从外曰若如是
破有何等利。明论义既竟外道理屈辞穷回
邪入正请求利益为论馀势。三文各二。初文
二者。一敬赞三宝请威灵加护发起论端。二
与外道交言诤三宝真伪。次文二者。初舍罪
福序如来渐舍教门辨于显正。破神品已去
洗外道人法明乎破邪。后文二者。初明利益。
次辨益相。释归敬开五门。一明归敬意。二
明归敬不同。三辨归敬时节。四明论所归
敬。五明归敬次第。一明归敬意。问论初何故
归敬三宝。答凡有十义。一者欲简经论不同。
佛所说经初明六事。弟子作论首敬三宝。二
者今欲如实破邪如实显正。欲请威灵加护。
故敬三宝。三者推功有在。显无自树之失。四
者初明三宝欲发起后代令于论生信。五者
为欲翻邪令识归宗有地。六者显示三宝最
为吉祥。初标吉祥即吉祥论矣。七者为欲发
起论端破邪显正。八者欲代外阿沤在初故
以三宝居首。九者为欲益物。如杂心云开示
众生佛法僧念故敬三宝。十为报恩。由三宝
得解。今造论申明即报恩也。二明众论归敬
广略有五。一者广说凡明五事。一者敬佛。二
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说经之主。如智度
论初赞三宝。次别敬经主之人。五造论意。二
者有四。初敬三宝。次明造论意。三者但敬三
百论序疏¶ 第 241a 页 T42-0241.png
宝。即如此论。四者敬二。如地论但敬人法。人
法者敬三宝不尽。作人法名则总谈一切。五
者唯敬于佛。如地持论也。此论但敬三宝者。
为欲翻邪令识归依之地亦遍请加护。既非
释经故不别敬经主。既是当时往复亦无造
论之意。三明归敬时节。问提婆何时有此归
敬耶。答提婆初在王廷击于论鼓。八方论士
一时云集。故先登高座立于三宝。谓一切诸
圣中佛圣最第一。一切诸法中佛法最第一。
一切诸众中佛僧最第一。若能屈我此言斩
首相谢。破邪已后还于闲林撰以为论。方有
此归敬也。四明所归敬。问此论为敬一体三
宝为敬别体耶。答为此一问故提婆出兴。所
以然者。僧祛计一。卫世师执异。既称外道。
今存一异。宁是内人。故不应问也。问外道计
邪一异。三宝为正一异。岂可同口而言并皆
破斥耶。答虽称邪正不同而同是一异。一异
同故则同是邪。所以同破。问若三宝一异并
皆破者。众生何所依归。答必谓有人能归有
三宝所归名为有见。乃是归有非归佛也。谓
有三可归即是三见。所以经云。佛见法见及
以僧见乃至我人众生断常等。见皆可一类
也。问若尔应无能归所归。答若言无三可归。
则是归无。复是无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非
三不三皆是诸见。非归三也。所以然者。归三
本令息见。今遂于归生见。岂是归耶。问若尔
今云何归三宝耶。答此论言而无当破而不
执。若能萧焉无寄。事不失真。即是识三。名归
三矣。问若三宝非一异者。昔何故说三今说
百论序疏¶ 第 241b 页 T42-0241.png
一耶。答无名相中为众生故说于一异。昔为
破外道邪三故说三异。今为破内学三异故
明不异。欲令内异不异悟非异非不异无言
之道耳。问今说一佛指何为一耶。答大意而
言。道既无二三宝体宁异耶。今正因一道清
净故名为一。但此一道随处目之。若依涅槃
义。则三宝皆以涅槃为体。是以经云。菩萨思
惟。云何三事与我一体。佛自释言。我说三事
即涅槃故名一体。若依佛性义。则三宝皆以
佛性为体。所以经云。如是三归性即是我之
性。若就真谛明三宝。三宝今同用真谛为体。
是以经云。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若就常
义明三宝。同用常为体。是故经云。我亦不
说佛法众僧无有差别。唯说常住无差别耳。
若依净名入不二法门明三宝。皆无为相与
虚空等。即以无为为体。此皆随义说之无相
违背。问经云名一义异名异义异。何者是一
体异体耶。答同一常名而有三义。谓一体三
宝也。名义俱异此是异体三宝也。问已知一
异俱是假名。今论何所归耶。答考而言之。实
不归于一异。据方便用。一异双归。欲申正三
破彼邪三。故归于异三。今因异三悟于无异。
故归不异三。问双归一体异体。应双是大小
乘论。答今正以双含一异乃是大乘。又虽明
大小意。正明大故是大乘。又一体为实异体
为权。如法华是大乘经。具有权实。今是大乘
论。亦具有权实。问佛昔破外道邪三。既是异
体。提婆亦破外道邪三申于正三。宁一体耶。
答佛昔依小乘破故辨小三。今依大破故辨
百论序疏¶ 第 241c 页 T42-0241.png
大三。又若言同破外道邪三同明异体三者。
涅槃经亦破外道。可明异体三耶。三宝义中
自当委说。问异体三有几种。答略明有二。一
翻邪三明于正三。二治病三。一切众生皆是
病人。佛为良医法为妙药僧看病人。故众生
病愈。五释三宝次第者。就归三宝即为三别。
但三宝次第有三。一修行次第。前法次僧后
佛。以前有所行之法。次修行未满为僧。行满
具足名佛。二应迹次第。前僧次佛后法。初厌
世出家名僧。行行已满成佛。得佛竟方转法
轮故有法。三化仪次第。前明成佛次明说法
后方有僧。今依化仪次第故敬赞三宝。就敬
佛之中为二。一总标能礼之仪容所礼之尊
贵。二别叹佛德释成敬赞。顶礼者此标能礼
之仪容也。礼有三种。一者下礼。所谓揖也。二
者中礼。四支著地顶不戴足。三者上礼。一身
之中头尊足卑。今以己之尊礼彼之卑。盖是
敬情之至。故是上礼。又有三礼。一形礼而心
不礼。如调达礼佛。外形虽礼内欲毁伤。二心
礼而形不礼。如善吉端坐观佛法身佛叹名
真礼佛。三形心俱礼。即是提婆形有府仰名
为形礼。达尊卑不二即心礼也。问今云何礼
佛。答虽有府仰而实无屈申。即生四智称顺
佛心。如虽有府仰而实无屈申即如来智。虽
无屈申而有府仰即佛智。任运现前为自然
智。不从师得为无师智。作此礼者非唯是礼
佛。亦即是佛。以四智名佛。既生四智。宁非佛
耶。礼佛既尔。六根运用皆然。则恒入佛知见
是三世佛之本意也。佛哀世尊者。此标所礼
百论序疏¶ 第 242a 页 T42-0242.png
之尊号。所以标此三号凡有三种。一略说。谓
如来应供正遍知。多依梵语呼之。二处中说。
即是十号。多以此土之名也。三无量号。如智
度论明十号外复有诸号。谓度彼岸等。亦如
华严名号品说。今此中但标三号者凡有二
义。一者摄德略周。佛名为觉。所谓智慧。哀
是慈悲。谓功德也。福慧既具故为物所尊。略
举此三则德号修摄。二者标佛。此则摄十号。
哀与世尊则十号外无量号也。故智度论列
于十号始自如来终竟于佛。故知举佛则摄
十号。哀与世尊则十号外无量号也。问何故
举佛摄十号耶。答一欲举终摄始。二佛号无
三宝之初。馀号不尔。三佛为智慧。哀为功德。
欲下对大哀称叹福慧俱备。问何故偏以哀
为福对上慧耶。答佛是波若。哀为大悲。波若
不著有。以超凡故。大悲不染空。以越圣故。为
六道之父三圣之尊。是以偏举也。又今欲破
邪显正。请如来大悲哀悯威灵加护。三者八
百年时诸外道等没邪见海甚可哀伤。亦愿
加护使回邪入正也。于无量劫下第二称叹
佛德释上三号。今就此文八义释之。第一直
叹佛德。初句叹大悲外被。次句美结习内除。
以具内外二德故天龙咸敬。二者初句叹功
德业。次结习内除叹智慧业。以福慧既圆为
世所尊故天龙咸敬。三者一一句中皆叹因
果。上辨大哀叹果地功德。于无量劫能拔物
苦叹因中功德也。烦恼已尽叹因中智断。习
亦除叹果地智断。以功德智慧因果既圆为
物所尊故天龙咸敬。四者叹佛三德释上三
百论序疏¶ 第 242b 页 T42-0242.png
号。于无量劫能拔物苦者释上哀号。结习已
除释上佛号。天龙咸敬释世尊号。五者为异
外道。外道不能荷物苦故无有大哀。具有结
习不得称佛。尚尊于释梵。岂为释梵所尊。故
无世尊号。六者能拔物苦异二乘无有慈悲。
结习并除异彼菩萨馀残烦恼。故智度论云。
为菩萨时断烦恼。得佛时除习气。故知明习
已除异于菩萨。天龙咸敬异于外道。七者此
文钩琐次第相释。初叹佛大悲能拔物苦者。
众生所患唯畏于苦。故初叹佛能救之。若自
有患何能拔他。故叹结习内除自无有患能
拔物苦。故以后释前。内自无患外能济他。此
可崇重。故明天龙咸敬。八者初拔物苦明能
拔他果患。结习内除自无因累。自无因累即
知无果累。拔他苦果即断物苦因。自他因果
患累都亡甚可尊重。故天龙咸敬。亦礼无上
下第二敬法宝亦开为二。初标能礼之仪容
所礼之尊法。次两句叹释法宝。亦礼者礼佛
于前。今次敬法故云亦礼也。然敬三宝凡有
三种。一者敬而不叹。二叹而不敬。三亦敬亦
叹。即是提婆也。无上照世法者出所礼之法
也。言无上者。一切九十六术经书记论既是
邪说称为有上。佛法正说名为无上。就佛法
内人天是世间教名为有上。三乘出世之法
名为无上。就出世中二乘是方便法名为有
上。大乘之法名为无上。若依摄论明三乘义。
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一乘最胜名
为无上。馀之二种称为有上。一乘之内有因
有果。因行未极名为有上。果德究竟名为无
百论序疏¶ 第 242c 页 T42-0242.png
上。所言照世者。中道实相能生正观明照世
间故云照世。又照世者。由法宝能示邪正及
以权实故名照世也。前明无上法宝之体。次
云照世。法宝之用。所言法者即此实相体。可
揩摸故名为法。问法宝有几种。答数论师云
有四种法宝。一境界法。二无为果。三善业。
四文字。智度论五十卷解发趣品云。法有三
种。一者无上法所谓涅槃。二涅槃方便谓八
圣道。三者一切善语谓八万法藏十二部经
也。能净瑕秽止戏论者第二叹释法宝。今以
五番释之。一者前明无上照世辨法宝之体。
今叹法宝之用。此之体用馀人所无。唯佛能
说。故云诸佛世尊之所说。二者无上照世谓
生善也。今明灭恶。灭恶生善馀人所无。唯佛
能说。故举人證成。三者照世法谓实相般若。
由实相故能生正观。故名照世也。能净瑕秽
者叹观智波若。正观既生故能灭戏论。诸佛
所说者叹文字波若。非但波若有三种。法宝
亦唯此三。谓境智教也。四者前标无上照世
二义。此下以二句释之。能净瑕秽释前照世。
诸佛所说释前无上。以能说之人既是世尊
故所说之法名为无上。五者为讥外道。外道
是邪见之法。不能除物垢。故不能净于瑕秽。
故不名照世人。非世尊所说不名无上。问净
瑕秽止戏论此有何异。答宋代道凭法师释
此论之元首也。瑶公等并探用为疏。其人云。
叹法宝即是论舍罪福品。无上照世此是能
舍。谓无相智也。净瑕秽谓舍罪也。取相之福
名为戏论。止戏论即舍福也。大品云。净修十
百论序疏¶ 第 243a 页 T42-0243.png
善业道无诸瑕秽。故知净瑕秽即舍罪。以此
论初品云。舍名心不著。故知著福即是戏论。
又瑕是瞋。秽即是贪。戏论为痴。叹此法宝能
灭三毒。又净瑕秽就喻说门叹。重者为秽。轻
者为瑕。止戏论就法说门叹。戏论有二。一者
爱论。二者见论。如中论法品说。并及下第三
次敬僧宝。然归敬三宝凡有三意。敬佛则标
三号三德为广也。敬法则二号二德为中也。
敬僧则一号一德为略。可互类也。然顶礼之
言遍敬三宝。但作偈归叹。令辞章巧妙故敬
佛称为顶礼。敬法为亦礼。敬僧云并及。八辈
者。上辨能礼之容仪。今出所礼之人也。四果
四向名为八辈。初但是向非果。后但是果而
非向。中间三人亦向亦果。故杂心云。以有
五事故说有八人名。前后事各一。中间则有
三。然数论及十八部异释云亦并非正意。今
但约虚妄重轻就观解明昧。故无阶级中作
阶级说。不如数论所定执。问今大乘之论。
云何及敬声闻僧耶。答八辈通于小大不偏
局声闻。故龙树释三乘共十地明。声闻菩萨
相配释之。故知八辈亦通大小。问声闻八辈
其文易明。菩萨八辈请陈其相。答将智度论
释三乘共地配之亦可知矣。外曰下第二诤
三宝之真伪。三番问答。次第相生。即为六
意。第一外曰领偈定尊。第二内曰惊问反质。
第三外曰出疑呵内。第四内曰对邪显正。第
五外曰叙德齐内。第六内曰悬非指后。总谈
诸论凡有二种。一称问答。二名次标内外
两曰。称问答者。宾主则定。问则宾。答便为
百论序疏¶ 第 243b 页 T42-0243.png
主。内外两曰者。为显此论宾主不定。或提
婆升座外道击扬。或外道立宗而提婆论义。
今标内外两曰则显更互为宾主。又馀论多
对同学故称问答。今对异学。宜名内外。问斯
论既互为宾主。谁前升座。答如前所明。提婆
前登高座称三宝第一也。问有几种外耶。答
略明二种。一自树外即僧祛之流。二学内成
外即迷大小乘教者也。偈言世尊之所说者。
此领上诸佛世尊之所说也。何等是世尊者
正定尊也。八百年时所宗非一。是故生问。又
论主前以半偈讥彼外人。明向法宝之妙唯
是佛说馀人所无。外还领之即以讥于内。是
故致问。又外道虽知提婆敬佛以为世尊。但
论义之方必须前定也。内曰汝何故生如是
疑者。第二惊问反质。凡定有四意。一理不应
问。所以然者。天无两日土无二王。三千世界
唯有一佛。若问何等日照何等为尊。理不应
问也。二呵外人不领前旨。我前云诸佛世尊
之所说。已称佛为世尊。何得复问是何等尊。
三者欲引出外人令彼广述师宗为内破本。
四者令其难势萎折故反质之。故于四种答
中用反质答也。外曰下第三出疑呵内即二。
前出疑次呵内。出疑之中前总后别。总出疑
者。詶前四问。汝言理不应问者。今明道理应
问。所以然者。九十六种各称天无两日。唯我
为尊。二者汝言不领前旨。此亦不然。诸师既
各称世尊。亦各自树为佛。佛者觉也。故涅槃
云。六师云。一切世间不知见觉。唯我师一人
独知见觉。岂非佛耶。三者汝若引我令广述
师宗为汝破本。汝上已列三宝亦应为我破
百论序疏¶ 第 243c 页 T42-0243.png
本。四者汝前反质令难举萎折者。若无道理
难可令萎折。既是有理之疑。得汝反质转更
显明。有人言下第二别出疑事。又分为二。初
明天为世尊。次辨人为世尊。所以初天次人
者凡有二义。一天胜人劣以为次第。二久劫
以来已有于天故天前出。从此劫初始有于
人故后列人。所以但列人天者。凡称世尊不
出人天故。举人天总摄一切。又外道不知有
天中之天是于世尊。故但列人天。问中论智
度论皆列此天与今何异。答若约人明者。中
百二论皆是注论人列。智度论是龙树自列。
就义明者。中论所列举人。为明法义。所以明
法者。论主申佛八不无生。序诸外道有二种
谬。一者不知因缘生义。二者不知本自无生。
是故佛与外道为诤于法之是非故列彼二天。
智度论及此论为诤人真伪。所以列之。问中
论何故前列自在后列韦纽。今前列韦纽后
列自在。答此之二天即是本迹。中论前本后
迹。即是以本垂迹。百论前迹后本。以迹显本。
所以然者。中论为明生义。生为法本故前明
于本。此论不为明本但明人尊。夫立人尊要
须前示于迹后明于本。佛身亦然。问智度论
何故列三。今但列二。答中论已明。一者梵天
还在韦纽齐内。列韦纽则摄彼天。二者外道
有二身三身之义。智度论具辨三身。此中但
明于二。犹如佛法中或有三身或明于二身。
别有提婆论云。韦纽名那罗延天。从齐生莲
华。莲华生梵天。梵天为众生祖。从梵天口生
婆罗门。臂生刹利。胁生毗舍。脚生首陀。大
百论序疏¶ 第 244a 页 T42-0244.png
地是其戒场。一切众生于此场上杀生祀天
皆生彼天。摩醯首罗者提婆论云。六道众生
天地之物。皆是自在天身。故自在天略明三
身。一自在身。二那罗延身。三梵天身。自在
天身总有八分。虚空为头。日月为眼。地是身。
河海为尿。山丘为粪。风为命。一切火为热气。
一切众生是身内虫。迦毗罗者第二次列三
仙以为世尊。迦毗罗此云黄头仙亦云金头。
头有金色故以名之。金七十论云。迦毗罗此
云赤色仙。劫初时从空而出。自然有四德。一
法二智慧三离欲四自在。总此四法以成其
身。如内法佛具常乐等四德。此四法是觉谛
摄。故觉有八分。四即法等四分。次不净觉翻
此四分也。所言法者。外国名摩耶尼。此云法
相。法相有五。一无嗔恚。二恭敬归依。三内外
清净。四咸少饮食。五不放逸。又有五法。一不
杀。二不盗。三梵行。四实语。五无谄曲。故名
法也。二者智慧有二种。一外智二内智。外智
者谓六种论。一式叉论。二毗伽罗论。三劫波
论。四树提论。五阐陀论。六尼禄多论。知此六
论名为外智。内智者谓三德自性我及异智。
次中间得解脱故名为智。第三离欲者有二
种。一外。则是财物因缘外德。二内。离烦恼等
名为解脱也。所言自在者有八种。一能作邻
虚细身。二轻微极妙心神无碍。三者遍满虚
空。四者得如意禅定。五者得三世帝主。六者
随用一切尘一时能用。七者不计属他。八者
去住自在无碍。具此四德以成己身也。迦毗
罗见世间沈没盲闇起大悲心。咄哉生死在
百论序疏¶ 第 244b 页 T42-0244.png
盲闇中。遍观世间见一婆罗门姓阿修利。千
年一祀天。而迦毗罗在虚空中不现其身。唯
其见赤色语阿修利。汝戏耶。答云戏。如是至
千年已复来。过第三千年方语云。汝能修道
以。不答云能。即为说三苦。一内苦谓风热淡
等。从脐下是为风处。从脐上至心名热处。从
心已上名为淡处。八分医方能治此苦。二外
苦谓虎狼等。三天苦谓风雨等。时婆罗门即
便信受如说修行。因说二十五谛。度脱为弟
子。从是已来有迦毗罗。故名世尊。优楼迦此
云鸺鹠仙亦云鸺角仙亦云臭胡仙。此人释
迦未兴八百年前已出世。而白日造论夜半
游行。欲供养之当于夜半营辨饮食。仍与眷
属来受供养。所说之经名卫世师。有十万偈
明于六谛。因中无果神觉异。义以斯为宗。勒
沙婆者此云苦行仙。其人计身有苦乐二分。
若现世并受苦尽而乐法自出。所说之经名
尼健子有十万偈。如方便心论云。有五智六
障四浊以为经宗。五智者谓闻智思智自觉
智慧智义智。六障者。一不见障。二苦受障。三
愚痴障。四命障。五姓障。六名障。四浊者。一嗔
二慢三贪四谄也。而明因中亦有果亦无果。
亦一亦异以为经宗。故名世尊。等仙人者。外
道九十六种。略举前之五师等取诸异计也。
此之三师并是释迦未兴盛行天竺。释迦出
时但值十八一切智人。释此不同。兴皇法师
云。初六人从闻慧生。即阿兰迦兰等。中六人
从思慧生。即尼健子若提子等。后六人从修
慧生。谓须跋陀等。什师云。六师有三部。大
百论序疏¶ 第 244c 页 T42-0244.png
同小异皆以苦行为本。初六诵四韦陀。中六
人称一切智。即是六师。后六得五神通。详此
意犹是十八人。初是闻慧。次是思慧。后是修
慧也。六师者。一富兰那迦叶。迦叶姓也。富兰
那从母得名。其人计断。谓无君臣父子因果
之义。二末伽梨俱舍梨子。俱舍梨子从母立
名。末伽梨是字。其人计一切法自然为宗。三
删阇夜毗罗[仁-二+(尼-尸+ㄕ)]子。毗罗[仁-二+(尼-尸+ㄕ)]子是母。从母立名。
删阇夜是字。其人计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
然而得。如转缕丸于高山缕尽则止。四阿耆
多翅舍钦婆罗。阿耆多是字。钦婆罗粗弊
衣名。其人计身有苦乐二分现受苦尽乐法自
出。第五迦罗鸠驮迦旃延。迦旃延姓也。迦罗
鸠驮是其母名。其人计亦有亦无应物起见。
他问有耶答云有。他问无耶答云无。第六尼
揵陀若提子。若提子从母作名。尼健陀是出
家总号。其人计业决定得报。今虽修道不能
中断也。汝何以独言下第二次明呵内。内曰
下第四举德显人。自上已来直辨人尊。从此
已去举法成人。人无贵贱。道在则尊故也。佛
具二义故独称尊。一者内德知于实相。二者
外德巧说随缘。内知实相即是波若。外能巧
说所谓慈悲。又内知实相即是实慧。外能巧
说名为方便。又内知实相名为自觉。外巧说
法名为觉他。自觉觉他故名为佛独名世尊。
即詶上二难。一以独佛为尊故汝生疑为过。
二者以独佛为尊故我言无过。外曰下第五
举德齐内。就文为二。第一正举德成人第二
呵责论主。初又二。前总举德成人。次别明三
百论序疏¶ 第 245a 页 T42-0245.png
宝化世。初明诸师亦具内外二德则同为世
尊。汝不应言独佛是也。如迦毗罗下第二广
明三宝化世。此中凡列十师。一迦毗罗三宝
行世。三优楼迦三宝行世。三勒沙婆三宝行
世。第四师以自饿为道。第五师以投渊求圣。
第六师以赴火为道。第七自坠高岩求道。第
八以寂默为道。第九以常立为道。第十以持
牛戒为道。前之三师广列经法以三宝行化。
后之七师直辨苦行而已。迦毗罗谓佛宝。弟
子谓僧宝。僧祛经谓法宝也。僧祛此云制数
论。明一切法不出二十五谛。故一切法摄入
二十五谛中名为制数论。说诸善法总相别
相者。一云。在家出家同受五戒名为总相。而
在家外道许有开通。如遇难无全身故为行
道故。除牛馀者得杀。如为全身。急难除金馀
者得盗。于淫戒中除制妇善知识妻童女馀
者得开。如不饮酒戒若至寒乡天祀中得开
一沥两沥。如不妄语戒若遇急难亦得开道。
名为别相。又总万法为大有。是为总相。瓶衣
不同名为别相。知此总别二法名为总别相。
智称为善法。如佛一切智为总相。一切种智
为别相也。二十五谛者。此论智度论金七十
论涅槃经阇提首那及俱舍论此五处并解释
之。今略和会序其纲要。所言冥谛者。旧云。外
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后各知八万劫内事。自
八万劫外不能了知。故云冥。智度论云。觉谛
者。此是中阴识。外道思惟。此识为从因缘得。
为不从因缘。若从因缘。因缘是何物耶。若不
从者。那得此识。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计此识
百论序疏¶ 第 245b 页 T42-0245.png
从前冥漠处生。故称冥谛。亦名世性。一切世
间以此冥谛为其本性。觉谛者。中阴识即是
觉谛。以中阴识微弱异于木石之性故称为
觉。我心者惑心。稍粗持于我相故名我心。即
佛法识支。以识支是染污识外道谓为我心。
从我心生五微尘者。五微尘即为五谛。我心
既粗则外有五尘应之。于佛法即是名色支。
外道不达谓从我心生五微尘。从五尘生五
大者。五大即为五谛。尘细大粗故从尘生大。
地具五尘。水有四除香。火具三尘除香味。风
具二唯有声触。空唯有声。外道云。地藉尘多。
是故无力最在其上。空藉尘小。是故有力最
在其下。此就成世界五轮判之。成内身亦尔。
从五大生十一根者。大是因。根是果。故从大
生根。于佛法义即是六入支已去也。外道不
达谓从大成根。十一根者。谓眼耳鼻舌身意
手脚及大小二道及心平等根。故云十一根。
眼等五种名为知根。谓能有所觉知。手脚等
名五业根。业是作用之名。谓此五能有所造
作。心平等根有二种释。一云。实是心识之心
而称平等者。眼等五根各缘一尘。心识能遍
缘五。故云平等。二云。詺肉芙蓉心以为平等。
以其处一身之中故云平等。释五大成五根
不同。一云遍造。是优楼迦义。二云遍造。遍造
者。五大成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眼
还见色。五大成耳根空大偏多。声是空家求
那故耳还闻声。五大成鼻根地大偏多。香是
地家求那故鼻还闻香。五大成舌根水大偏
多。味是水家求那故舌还知味。五大成身根
百论序疏¶ 第 245c 页 T42-0245.png
风大偏多。触是风家求那故身还觉触。次偏
造是迦毗罗义。以色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
根还见色。声尘成空大。空大成耳根。耳根还
闻声。香尘成地大。地大成鼻根。鼻根还闻香。
味尘成水大。水大成舌根。舌根还知味。触尘
成风大。风大成身根。故身还觉触。五知根胜
故各用一大而成。五业根劣故具五大而成。
心平等根有二释。若是肉心具五大所成。心
识之心非大所造。捡迦毗罗论。是心识之心
以能分别故也。问僧祛计十一根。卫世师计
几根。答婆沙云。但计五根。尼乾子计内外物
有命根。故不断生草不饮冷水。复有外道计
百二十根。谓两眼两耳两鼻孔舌身意命为
十。信等五根五受根合二十。六道各二十故
百二十也。及神为主名二十五谛。次迦毗罗
论明二十五谛者。一者自性。或名胜因。以能
为馀谛作因故。或名冥。难知晓故。亦名众生
性。能成诸物故。第二生大者。或名觉或名相
等也。次从大生慢。慢或名炎炽等。次慢生五
尘。五尘生十六法。谓五大五知根五作业根
手脚及男女随取一及取大遗。大遗者弃于
粪故也。并及知者。知者即是我亦名总御。故
为二十五。迦毗罗论问言。云何分别本性反
异及知者。答偈云。本性非变异。大等亦本反。
十六但反异。知者非本反。本性者。能生一切
不从他生故称本性。本性能生大等。是故偈
本名不从他生。是故非反异。觉与我心五尘
此七亦本亦反异。大从本性生故反异。能生
我慢故名本。我慢从本大生故反异。能生五
百论序疏¶ 第 246a 页 T42-0246.png
尘故名本。尘从慢生故反异。能生五大及诸
根故秤本。声尘生空及耳根故名本。乃至香
生地及鼻根。如是七亦反异。十六但反异
者。五大五作根五知根及心。此十六但从他
生不能生他。故但反异。知者非本非反异。知
者是我。我以知为体。我不从他生又不能生
他。故非本非反异。问五大生十一根。五大何
故非本。答详彼义。直明五尘生五大及十一
根。不复明五大生十一根。是故五大不名为
本。问世性生大等果者。为世性中有果。为无
果。为非有非无。答金七十论破二家义立因
中有果。一破勒沙婆因中非有非无。若非有
则是无。若非无则是有。是有无相违不得一
处立。如人死生不俱他。二破卫世师因中无
果。凡有五义不成。一者无不可作故。如沙中
无油终不可取沙作油。如世性中有大等。从
世性生大等也。二必须取因者。如求酪取乳
不取水也。故知乳有酪性。故世性中有大等
也。三一切不生故者。若因中无果。则应一物
中生一切物。而实不尔。故知有果也。四能作
所作故。如陶师是能作故取土作瓶。不取草
等作瓶。故知因中有果。故世性能作大等果。
则世性中有大等也。五各随因有果故。如麦
还生麦等。若因中无果则因果不相似。以此
五事故破卫世师无立因中有果也。问世性
与大等何异。答略明九异。一者因非因异。世
性但是因。十六法但是果。大慢五尘此七亦
因亦果。从世性生故是果。能生他故为因。二
常无常异。世性是常大等无常。故五大没归
百论序疏¶ 第 246b 页 T42-0246.png
五尘。五尘没归慢。慢没归大。大没归世性。世
性则常也。三一多异。世性唯是一。多人所共
故。大慢等则多。人不同故也。四遍不遍异。
世性与我遍一切处。大等则不遍也。五有事
不有事异。大等申缩往还生死。世性则不尔
也。六没不没异。大等诸物没归世性中。世性
则不可没。世性无有流转没也。七有形无形
异。世性无形。大等有形故有异。八依他不依
他异。如十六物依五尘。乃至大依世性。世性
无所依。九从他不从他异。大等从世性生。故
依世性不得自在。而世性无所依也。问世性
与大九种不同。复有同义不。答除世性及我
馀二十三法皆有三。一乐二苦三痴闇。则知
世性中亦有三性也。是名同义。问相生有二。
一转反生。如乳作酪。二不转反生。如母生子。
世性生大等。是何生耶。答是转反相生也。问
世性是一。云何生二十三异法耶。答如天雨
是一至地反成种种味。彼亦尔也。问世性为
自能生。为共他生。答世性与我和合共生大
等。馀不尽者如金七十论具释。次俱舍论与
此大同。但初三云一喜乐二忧苦三痴。馀者
并同。详此三。非是别数。犹属二十四谛摄故。
上已论之竟也。涅槃经阇提首那与此有三
异。一云。男女二根此应取男根有二。女根亦
二耳。不尔略举其一。则大遗可知也。二者二
十一法。根本有三。谓黑染粗。黑即无明。染是
爱。粗为嗔。释此三有二。一云。此三属觉谛
摄。非二十五数。二依金七十论。此三犹是上
苦乐暗耳。则属二十四谛中故非别数也。三
百论序疏¶ 第 246c 页 T42-0246.png
者涅槃经不数我者。当是略故也。问有人言。
神伏为冥。神起为觉。是事云何。答若尔则无
二十五谛。今言冥者。都是二十四谛之本故
名世间本性。二十四谛都由冥有也。净觉分
者。旧云觉有二种。一垢二净。净中有四。一者
福德。谓杀生祀天。二者智慧。谓二十五谛智。
三者不著。谓四禅。四者自在。谓五通。不净觉
中亦四。翻上四也。谓罪痴著欲不自在。今为
明善法但举净不举不净。故云分也。依金七
十论。觉谛有八分。则四分名为喜。四分为痴
暗。喜四分者如上释。迦毗罗论中其已出竟。
翻此四分即是痴暗也。优楼迦弟子下第二
师亦三宝化世。优楼迦佛宝。弟子僧宝。卫世
师经为法宝。卫世师此云异胜论。异于僧法
故秤为异。明义自在破他令怀故秤为胜。今
言六谛者。一陀罗骠。秤为主谛亦云所依谛。
谓地水火风空时方神意。此九法为一切物
主故云主谛。又解。一切法悉有依主。故破神
品云。黑是求那。叠是陀罗骠。破异品云。瓶是
陀罗骠。一是求那。故知依主通于万法。二者
求那。此云依谛。有二十一法。谓一异合离数
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堕亦八
也。次有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也。以五尘依地
水火风空五主谛也。苦乐愚智等以神意二
主谛。馀八通依。三者羯摩帝。此云作谛。谓举
下屈申有所造作也。四者三摩若帝。此云总
相谛。谓总万法为一大有等。五毗尸沙谛。此
云别相谛。谓瓶衣不同也。六三摩婆夜谛。此
云无障碍谛。如一柱色香遍有而不相障。问
百论序疏¶ 第 247a 页 T42-0247.png
一切物皆具六谛也。答具。今略举内外二物。
瓶为主尘依之。即依主二谛。瓶为他所作。即
是作谛。瓶有总别。瓶上五尘不相障碍。即馀
三谛也。身为主二法依之。一诸尘二心数。身
有所作身具总别。身上诸尘不相障碍。即不
相障也。俱舍论云。地臈脾此云物也。但物有
九种。一地二水三火四风五空六方七时八
我九心。此九物有遍不遍。地水火风心此五
物不遍。空时方我此四则遍一切处。此四物
别有合离法。如行时举一脚即是离。下脚著
地即是合。一切业行悉如是。求那此云德而
有十七种。一色二香三味四触五声六数七
量八名九合十离十一此十二彼十三智十四
苦十五乐十六忧十七憎。依物住。是物家德。
自有三类。一能造。如色等五是能造德。色是
火德。香是地德。味是水德。触是风德。声是空
德也。二数等有七种德。是平等德。此七通九
物德均故称平等德。三者智等有五德。是我
德也。求那非止有十七。如法非法功用长短
老少等皆是求那。此十七为本也。物唯自生
物不生德。德唯自相生不生物。由非类生故
不相生也。物有三时。一方便二正有三后有。
若邻虚尘未与有和合时名方便尔时邻虚尘
独住未与大有合。不可说有亦不可言无。必
有故不如兔角。邻虚与大有合时即生德。于
物德中此德但是物德。德亦非业。德物有动
转去来等名业。九物中唯地水火风心五物
有邻虚。馀物无也。求那谛中日三洗再供养
火等和合生神分善法者。若乐愚智是求那
百论序疏¶ 第 247b 页 T42-0247.png
帝体。若能日三洗再供养火即是智性。若不
作者便是愚性。所以于求那帝中明修行也。
外道谓恒河是吉河。入中洗者便得罪灭。彼
见上古圣人入中洗浴便成圣道故。就朝瞑
及日中三时洗也。智度论破云。河水既洗罪
亦应洗福也。再供养火者。三洗明灭罪。再供
养火为欲生福。外道谓火是天口。故就朝暝
二时再供养火。问外道何故谓火为天口耶。
答俱舍论云。有天从火中出语言。诸天口中
有光明谓言是火。故云天口。方便心论云。事
火有四法。一辰朝礼敬。二杀生祭祀。三燃众
香木。四献诸油灯。问智度论云。火本为天口。
而今一切啖。此言何谓。答外道谓火是天口。
正烧苏等十八种物。令香气上达诸天。天得
食之。令人获福。将欲烧时前遣人咒然后烧。
而今一切啖者。此是无常反异令一切净不
净悉皆烧之。故云一切啖。和合生神分善法
者明崇。向三洗以除罪。再供养火以生福。罪
灭福生与神和合。神是常不可生。但神为主。
善依神生。故言生神分善。然神具生善恶。今
但明善故称为分。勒沙婆弟子诵尼揵子经
者。尼揵子此云无结。依经修行离烦恼结故
以为名。亦名那耶修摩。旧云尼揵子。经说有
十六谛。闻慧生八。一天文地理。二算数。三
医方。四咒术。及四事陀故云八也。次修慧生
八者。修六天行为六。及事星宿天行为七。修
长仙行为八。问僧祛二十五。今偏明觉谛。世
师偏引依谛。今十六中用何谛耶。答修长仙
法。意欲舍无常苦故求常乐。即第十六谛也。
百论序疏¶ 第 247c 页 T42-0247.png
又摩醯首罗天说十六谛义。一量谛。二所量。
三疑。四用。五譬喻。六悉檀。七语言分别。八
思择。九决。十论议。十一修诸义。十二坏义。十
三自證。十四难难。十五诤论。十六堕负。量谛
者有四种。一现知。如眼见色耳闻声等。二比
知。如见一分即知馀分见烟知有火等。三不
能知。信圣人语。四譬喻知。如见日去等。所量
者如身有我乃至解脱也。疑者如见杌似人
等。用者如依此物作事也。譬喻者如见牛知
有水牛也。悉檀者。自对义由异他义。如数人
根是实法论明根是假名等也。语言分别者
分别自他义也。思择者思择道理如此也。决
者义理可决定也。论议者由语言显真实道
理。诸义以立真实义。坏义者由立难难他立
义。證者五种。一不定。二相违。三相生疑。四
未成。五即时也。难难者。闻山林有白象。难
草头亦有白象。诤论者有二十四种。堕负者
如堕负论说。此十六谛异勒沙婆十六谛也。
又有诸师下此皆勒沙婆部中枝流出也。自
饿法者。或一日食三果。或吸风服苏或服气
也。寂默者。若提子论师说有六障六自在。一
不见障。二苦受障。三愚痴障。四命尽障。五不
得好性障。六恶名障。若翻此六障即六自在。
其人立非有非无为宗明一切法。若言是有
无一法可取。若言是无而万物历然。以心取
境无境称心。以境取心无心称境。故云非有
非无。默然无言。持牛戒者如俱舍论说。合眼
低头食草以为牛法。彼见牛死得生天上。即
寻此牛。八万劫来犹受牛身。不达尔前有于
百论序疏¶ 第 248a 页 T42-0248.png
天因。谓牛死得生天。是故相与持于牛戒。成
论云。持牛戒若成则堕牛中。如其不成则入
地狱。然外道苦行世人信之。如见今人精进。
自言是道又为他所信。若闻本不生灭。自不
能信他亦不信。智度论明巧拙度。须深得其
旨。声闻精进尚是苦道名为拙度。外道苦行
非但是拙亦不能度。非但不度更增生死。故
龙树呵云。是为痴道。法华明。以苦欲舍苦。为
此起大悲。四法受中即是现苦后苦也。何以
言独佛能说耶此第二呵论主。内曰是皆邪
见下第六悬非指后。略有四意。一云。外道狂
谓实无此理。如热病人无物见物。良医总呵
之。二者自有总立别破别立总破。即此文是
也。三者且欲挫其立锋令义势萎折。四欲引
彼令发后问。所言皆邪见者外道所立。于三
毒中是属痴使摄。以痴增上故名邪见。杂阿
含云。三事覆即妙开则不妙。一谓愚人。二婆
罗门语。三女人。三事开则妙覆则不妙。谓日
月及佛语。论主今闻外人所说如其非妙。是
故呵之。杂阿含云。虚空无足迹外道无沙门。
今论主知其无有正法。是故总呵云邪见。又
百论二种破外道。一总破一切外道。如此文也。
二从恶止已去竟论别破外道。前总后别释
破义之方也。外曰佛说何等善法相下论有
三章。初章已竟。今是第二反邪归正辨论大
宗。就文为二。一者从此竟品明二善三空示
于始学入道之方。谓申佛渐舍之教。第二从
破神品至破空品末明破邪归正而正辨于破
邪。就此二章亦得为一亦得为二亦得开三。
百论序疏¶ 第 248b 页 T42-0248.png
所言一者。虽在文前后不同同明破病显道。
斯处无异也。所言二者。前后二章各为二也。
初章二者。一明依福舍罪。二明依空舍福。后
章二者。一者破神品明众生空。二者破一品
下辨于法空。言各三者。此品一明舍罪。二辨
舍福。三明能舍空无相智。即品名三事。谓舍
罪福。后门三者。一破神品明众生空。二破一
品至破常辨诸法空。第三明破空一品空病
亦空。即净名经有疾菩萨用三空自调。就初
有三。一依福舍罪。二傍破吉义。三伏流辨宗。
就初前问次答。问有近远三处生。远生者。前
偈云诸佛世尊之所说。外道初领偈但定其
人尊。今此外曰领偈问人所说法。故自上三
番正诤人真伪。从此竟论但诤法是非。若即
以此分章者。论虽十品唯有二意。一者诤人。
二者诤法也。二从上佛知诸法实相明了无
碍又能说深净法生。若我师皆是邪见不能
说深诤法者。汝师说何等善法耶。三近生者。
外道前广列十师。论主总非皆云邪见。外道
今问。若我师所说并是邪见。汝师说何善法。
内曰恶止善行下第二答也。问佛教无穷。何
故偏答二善。答凡有七义。一者前敬赞三宝
乃至诤于真伪。此令外道回邪信正受于三
归。今明二善授其戒法故。佛法大宗以归戒
为首。二者示始学之方。前明依福舍罪。次依
空舍福。故下文云生道次第法故如垢衣浣
染。三者为破外道颠倒。杀生祀天以恶为善。
言不行此事即便是恶。以善为恶。今欲示其
善恶之相。故杀等诸恶宜应须止。不杀等善
百论序疏¶ 第 248c 页 T42-0248.png
宜应奉行。故下云。断邪见故说是经。即其證
也。四者外以二字总贯众经。内法亦明二善
该佛教。五者佛法大宗唯诫与劝。恶止明诸
恶莫作。谓诫门也。善行则诸善奉行明劝门
也。七佛相承未制别戒已来皆前说通戒。今
外道初入佛法未剃头出家不得授其别戒。
宜前明通戒也。六者为明佛法远难二边显
示中道。恶止明其所离。谓非有义。善行明于
所得。即非无义。非有非无故名中道。七者一
切诸义无有定相。随问而答。外人前既问善。
今还答善也。问前外曰何故无修妒路而此
偈本有之。答今见文意。论主归敬既毕则登
高座。仍竖恶止善行。但天亲假势发起前问
耳。又遍释二善有四义二义一义。四义者。恶
牒邪教也。止破邪也。善牒正教。行劝修行也。
二义者。前二破邪。后二显正也。一义者。恶止
者止凡夫二乘有所得生心动念身口意业。
皆违实相故是须止也。止即累无不寂。善行
者实相法身是第一善。令修行之谓德无不
圆也。就天亲释中为二。前总后别。就总别中
各有四。总中四者。一能说人二所说法三名
四义。佛者明能说人也。所以标佛者。外道前
问佛说何等善法。今还答之是故称佛。略说
善法二种者第二明所说。诸佛说法有略有
广。今是摄广为略。止相行相者第三列名。息
一切恶下第四释义。问他释二善其义云何。
答旧有四释。一云。发无作为止。不发为行。二
云。作止恶心行善是止。不作止恶心直汎尔
而作名为行善。三云。从息缘后生善体能止
百论序疏¶ 第 249a 页 T42-0249.png
恶为止善。从息缘后生善体不能止恶为行
善。四云。从息缘后生为止。随事起灭为行。成
论师又作四句。一心止无作止。二心行无作
行。三心行无作止。四心止无作行。如人欲受
戒发初作止恶意。请师僧等中间未发无作。
此是心止无作止。心行无作行者。即是兴心
正受戒时发无作也。心行无作止者即是道
定戒。第四可知耳。问道定心及无作属何善。
答一释云属行善。开善云。定伏惑道断惑。从
伏断惑心生无作是止善。道定伏断后心所
生善属行。又释一切戒皆属止善。问摄善法
等三聚戒属何善耶。答一云。摄律仪属止馀
二属行。二云。三种戒并是止善。如动身口及
求戒心。发得作戒。从作戒即生无作。谓誓息
一切恶。誓行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并生三
种无作。如誓行一切善。即有摄善法无作生。
止不行一切善之恶也。而后遂行一切善者。
此是随顺持戒耳。不以此为戒后不行一切
善。即破此戒。摄众生戒亦尔。故三戒并属止
善摄。问今明二善与数论律师何异。答语言
虽同其心则异。他有恶可止有善可行。故名
有所得义。今明就道门。本性清净未曾止与
不止行与不行。但空倒众生有恶无善。今欲
拔其空倒故令止恶行善耳。此是以倒善拔
其倒恶。以轻出重也。又他谓止行决定为二。
今明止即是行。止一切有所得生心动念名
之为止。毕竟无所行称之为行。今一往为缘
故开之为二。虽说于二为令众生因二了于
不二。故涅槃云。善法恶法愚者谓二。智者了
百论序疏¶ 第 249b 页 T42-0249.png
达知其无二也。而就善恶明三种义。一习应
义。菩萨从初发心不习善恶。习无所应。习无
所应故与波若相应。即是实慧。二者方便能
有善恶二用即鸟二翼义。三者昔日覆恶开
善。今双开佛性善恶。善如阿难罗云。恶如善
星调达。即半满义。今此中正是习应义。但习
应有二。一渐舍习二顿舍习。今是渐舍习也。
何等为恶下第二别释四字。即为四别。一一
中皆三。谓标释结。今是标也。身邪行下第二
释。就文为三。一明三恶二明十恶三明十恶
外恶。此从略至广也。初明三恶者。此义通于
浅深。据浅而言。凡夫三业行乖于三业之正
故名为邪。若深论者。凡夫二乘有所得身口
意业悉违正道故秤为邪。身杀盗下第二明
十恶。三恶则名略体广。十恶则名广体略。但
取根本业道故也。杀具四缘。一是众生二众
生想三起杀心四命断。盗亦四缘。一知前物
属他。二作属他想。三欲作盗意。四离本处。淫
亦具四。一知是前人二作前人想三作淫意
四正行淫。然口意不必具四缘。恶口直出恶
言以骂于他。离他眷属名为两舌。馀并易知。
问曰。口四。身亦四不。答亦具四。智度论云身
口律仪有八种。谓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
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饮酒还
属身摄。故知身亦具四也。
百论疏卷上之中(毕)
百论序疏¶ 第 249c 页 T42-0249.png

百论疏卷上之馀

释吉藏撰

复有十不善道下第三明十恶外恶。又开二
别。初明十恶所不摄恶。二明十恶前后方便
恶。十恶所不摄恶者。十八部论明身口中有
八。身中四者。如鞭杖等不断命。此非杀业摄。
又如烧人屋即失财或障他行施令傍人不得
财物并非盗业摄。若俗人非时非处非道行
淫名为邪淫。若直尔摩触非邪淫摄。此三是
身业摄。非十恶摄。故知身中有四。口业又四。
故合有八种。因嗔故妄语等。故有口四业。因
痴故起口四业。故口具八种业。因嗔痴起身
四。复成八。因贪起身口八。合三八为二十四
邪业。依此复四种。一信邪行此二十四。二正
行二十四。三教他行二十四。四见他行随喜。
合成九十六。此九十六中有正是十恶摄非
正十恶摄。及十不善道下第二明十恶前后
方便恶。如行杖有二。一为杀故行杖。此是杀
家方便。二直尔行杖。但是身业。谓十不善道
所不摄也。何等为止下释止亦三。谓标释结。
释中又三。息恶不作者。此第一句总释止义。
若心生下第二别释受戒方法。此中明三业
得戒。一者上根人心生得戒。随大小乘。大乘
人于佛像前或无佛像想念五师。从今身尽
未来劫誓息。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
众生。即便得戒。故普贤观云。但生心请五师。
不须和上及以阇梨。即便得戒。次中根人得
百论序疏¶ 第 250a 页 T42-0250.png
口语得。如迦叶等自誓佛为我师我为弟子。
作是语时即便发戒。若受戒者。谓下根人内
有求戒之心。外具人法二缘。方乃得戒。人缘
谓十师。法缘白四羯磨。问受菩萨戒具得心
生口语受戒三种不。答得也。八戒等亦尔。但
多就师受耳。问受菩萨戒具几种受。答通具
三受。一就大乘师受。二者若千里内无师就
像前受。三直对想十方佛受。出普贤观经。馀
戒亦通方例之。又释此文。一人受戒必具三
业。意为求戒之心故云若心生。口随顺师僧
故云若口语。合掌礼拜即是身业故云若受
戒。问此中三种摄十种得戒尽不。答十种得
戒不出三根及以三业。今明此三则摄十种。
问辟支佛于十种中是何得戒。答依俱舍论
是自然得戒。与佛同。问佛定是何时得戒。答
旧引二文明两种得戒。一引弥沙塞律十九
卷云。佛剃头著出家衣时得自然戒。二用僧
祇律二十三卷。云种智初心得戒。有人会之
云。依前得是共声闻戒。依后得不共声闻戒。
故佛具二木叉。今依俱舍论同僧祇。所以尔
前不得戒者。若尔前得戒。佛六年苦行受外
道法。应当破戒。而未得戒虽受外道法不破
戒也。从今日终不复作下此第三明要期受
戒时有三。一短时谓今旦至明旦。二中时谓
尽形也。三长时至佛。以初时必同后则三种
有异。是故今文但明要期前时不明后也。问
无作于前何时生耶。答成论师云。从止恶心
第二念生无作心。作是因无作是习果。因果
不俱生故至第二念方生无作。道定无作亦
百论序疏¶ 第 250b 页 T42-0250.png
尔。数人在道定心时有戒。出道定心即无。论
人出定时亦成就。属行人故常有无作。问于
众生及草木发戒云何异。答一云于众生边
别发多无作。于草木边总发一无作。又释。众
生与草木同。于众生边总得一不杀戒。于一
一众生边皆得不杀戒。以杀一一众生皆犯
不杀戒故。于草木边总得一不杀草木戒。别
于一一草木得无作戒。以杀一一草木皆犯
此戒故。问制戒意本取不恼众生。云何于草
木发戒。答以杀草木恼于众生故就草木边
制耳。数人但现在发戒。以现在有众生去来
无众生。问三归为属止为属行。答因三归得
戒。三归属行善。戒属止善。问三归止邪。云何
属行。答虽复止邪意在归向。如下云布施虽
止悭而善行为本。问俗人亦得授他八戒不。
答得也。如夫前受后为妇授。如昔有轮王授
人八戒。八戒既尔。五戒类然。但多从出家人
受耳。何等为善下第三释善亦三。此总标也。
释义有五。一云。善是符理恶是乖理。二云。善
是清升恶是腐坠。三云。善是利他恶是损他。
四云。善是感乐恶是感苦。五云。并有四义。但
前二为体后二为用也。身正行下第二解释
为三。一明三善二明十善三明十善外善。初
如文。身迎送下第二明于十善。迎送翻杀。合
手翻盗。恭敬翻淫。翻口四易知。慈对嗔。悲
对贪。正见对邪见。又不净观对贪。慈悲观对
嗔。因缘观对痴。问前明十善与今何异。答前
是止十善。今是行十善。如是种种清净法者
下第三明十善外善。智度论问云。尸罗总是
百论序疏¶ 第 250c 页 T42-0250.png
一切戒。不饮酒不过中食不杖加众生是事
十善道不摄。何故但说十善。答云。十善为总
相戒。别相则无量戒。不饮酒不过中食入不
贪中摄。不加众生入不嗔中摄。此明摄之则
入十善。若不摄则不入也。龙树十住婆沙引
宝顶经明尸罗。身口各有四种。如前所说。此
八种戒从受生。身口心受合二十四戒。教他
受随喜受修习行时亦二十四。合九十六戒。
今但言十善戒者但是略说耳。何等为行下第
四释行。外曰汝经有过下第二傍破吉义。问
何故傍破吉。答上标二善总辨三世佛出世
大意。谓诫恶劝善。今总明破一切邪。以一切
外道经初皆说吉。此义既破则一切邪破也。
若就外人难立名者。论主标二善舍罪。外道
始末凡有三双六难。第一作两不吉难。次作
两颠倒难。第三作两烦重难。论主通其六难。
即明二善无不吉过离颠倒过非是烦重。则
二善义成。故得依之以舍罪。问外人就何义
作六难耶。答舍恶行善内外理同。此不可咎。
但外人谓。论主立言不巧故招六过也。初二
难正在今文。后四难在后流章也。又初四字
标二善章门。下六难六答都是科简释章门
也。今前作有无二难者。外人广述师宗。论主
拨云诸师内有邪见外不能说深净法。外人
仍问论主。佛说何等善法。论主答云。恶止善
行。外今即云。若恶止善行有二不吉过。一
者建恶在初故初不吉。初既不吉中后亦然。
法既是恶则人非世尊。行此法者不名上众。
故三宝皆坏。即名有难。二者一切诸经阿沤
百论序疏¶ 第 251a 页 T42-0251.png
在初名之为吉。汝经无有阿沤名为不吉。故
名无难。问何故作二难。答二义。一者明有恶
故就内难内。次明无吉将外难内。二者初明
有恶二明无善。一切过中莫出斯二。问文有
此事不。答偈本即有。此文汝经有过谓初文
也。初不吉故第二文也。又初句标过次句释
过。注中为二。第一明外经无过。第二明内经
有过失。就初又四。一标经体二明经用三出
经名四结经德。而言诸师三师二天皆作此
说也。若智人下第二明经用。读诵念知此是
三业行经。便得增寿威德尊重明行经。得二
种果。内感长寿外为物尊。如有经名下第三
出经名字。广主经者。明治化之道广明国主
之德。或言是彗星天子所造。或云镇星天子
所造。如是经等初皆言吉者第四结彼经德。
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
名祛楼书。世间之敬情渐薄。梵王贫吝心起
收取吞之。唯阿沤两字从口两边堕地。世人
责之以为字王。故取沤字置四韦陀首。以阿
字置广主经初。四韦陀者外道十八大经。亦
云十八明处。四皮陀为四。复有六论。合四皮
陀为十。复有八论。足为十八。四皮陀者。一
荷力皮陀明解脱法。二冶受皮陀明善道法。
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
事。四阿闼皮陀明咒术算数等法。本云皮陀
此间语讹故云韦陀。六论者。一式叉论释六
十四能法。二毗伽罗论释诸音声法。三柯刺
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因缘名字。四竖底
(张理反)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法。五阐陀论释
百论序疏¶ 第 251b 页 T42-0251.png
作首卢迦法。佛弟子五通仙第说偈名首卢
(强河反)。六尼鹿多论释立一切物名因缘。复
有八论。一肩亡婆论简择诸法是非。二那邪
毗萨多论明诸法道理。三伊底呵婆论明传
记宿世事。四僧祛论解二十五谛。五课伽论
明摄心法。此两论同释解脱法。六陀菟论释
用兵杖法。七楗阐婆论释音乐法。八阿输论
释医方。毗婆沙云。瞿毗陀婆罗门造梵书。祛
卢仙人造祛卢书。大婆罗门造皮陀论。汝经
初说下第二明论主有过有二。初正明过。第
二结过论主。内曰断邪见故说是经第二论
主答。答中有二。初总非不然。第二别詶其有
无二难。即二别。初答有难。次答无难。答有难
者。汝言我经初有恶者。以恶先出故前明于
恶。所言恶者。谓阿沤在初则吉。无不吉。此是
邪见。以佛未出世诸外道等前有此邪见恶。
是故如来出世止于此恶。故言恶止。佛之正
教宜须奉行故云善行。今欲断汝邪见恶故
说恶止善行经。此是反掷答也。外闻论主经
初明恶。云是论主内经之恶。今明经初乃说
外道之恶。是故恶属外经内教无过。故名反
掷答也。问此是何等邪见。答非是拨无因果
故云邪见。乃是无而谓有乖于正理故称邪
见也。然数论律师不得辄用百论明二善义。
此乃是一往破邪。为欲舍罪故说之耳。罪去
福则不留。邪去不存于正。不应定谓有二善
也。注云是吉是不吉是邪见气者。内怀邪见
外宣之于口故称为气。又初起此计为邪见
体。遂至于今枝流不绝秤之为气。又拨无善
百论序疏¶ 第 251c 页 T42-0251.png
恶名邪见正体。谓吉不吉是邪见馀势。故秤
为气。是故无过下自免。复次无吉故下第二
詶其无难。汝言无有阿沤则是不吉者。若道
理有之而我不安。是则为过。以道理实无无
故无所安。所以无咎。又道理实无而汝谓有。
无而谓有则是邪见。故过在于外。内经无咎。
又断邪见谓标二章门。谓邪见及断章门。从
此下释二章门。以求之不得无而谓有故名
邪见。而释邪见章门。求之不得邪见便坏。故
是释断章门。又开二别。初理夺破次纵关。破
理夺者。妄情谓有道理实无故云无吉。故庄
周一色从三情。欲明无有定性色。摄论明一
境从四人。亦明无有定境。又一色从二情。凡
谓色为有。圣知色为空。色未曾空有。注文为
四。一纵二夺三释四呵。若少有吉者此纵关
也。若少有吉。我经应安亦许汝立。此实无吉
者夺也。以道理实无故我无所安汝不应立。
何以故下第三释。愚人无方便下第四呵。以
外道求乐不达乐因。妄作此执言是乐因也。
复次下第二纵破。前明道理实无。今纵有之。
故开三门检也。又恐外人言有一物从于三
情。故复以三门责之。又云。约一人故说之为
吉。如女色从爱者说之为好。又如破方中云。
于一天下说有定方。故开三门以责之也。问
何故破吉乃破生耶。答吉是有为必是生法
故破生也。又寄破吉生显一切法都无有生。
令诸外道悟无生忍。注释为二。初别释三门
次总结。前释不自中前夺后纵。明无有吉法
还从吉自体生。若从吉自体生者。不假梵王
百论序疏¶ 第 252a 页 T42-0252.png
及笔墨等而生阿沤。亦二相过故下第二纵
关。若言还从自体生者。则有体所从有物能
从生。便成因果不同。不名为自也。破他有三。
一相待破二无穷破三重生破。相待易知。无
穷者。吉望一法为他。望一切法并皆是他。既
从一他而生。便应遍从一切他生。故云无穷。
又此是逆推无穷。吉既从他他复从他。是则
无穷。无穷则无因。无因则非他。故得他堕无
穷。免无穷则失他重生破者。他中无一既得
生一。亦无百千应生百千。问破他中有无穷。
破自中亦有以不。答二体之中有二种无穷。
一者能生同所生。所生既有从能生亦应有
从。若有从则无穷。若穷堕无因。又若能不更
从能则所亦不从能也。次以所生同能生。能
生既有所生。所生亦应更有能生他。是则无
穷。若不能生他亦应不从他生。破共有二义。
一者理夺既无自他合何为共。二纵合自他
以为共者则合二过以为一过。凡生法有三
种下第二总结凡二义。一者结上三门明无
生义以示外人。二明此三门摄一切法遮其
异计。问若就情有三。理无阿沤两字。又就理
自他共求无三。理实无者佛经初既标如是
等六事亦同此责。若尔亦无如是之字亦同
皆破不。答二义。一者阿沤实非吉。外道横谓
故被破。如是六事实是吉。故不被破。二者佛
经明如是字即具二谛。以字是因缘因缘常
寂即第一义。第一义常寂因缘字即世谛。外
道决定执性有不知二谛。是故被破也。外曰
是吉自生故如盐下自上已来破其自吉。从
百论序疏¶ 第 252b 页 T42-0252.png
此已后双破自他。上有五难。今并救之。言五
难者。初明邪见。二者理夺。后自他共三门。外
救初云。若定有吉不吉是邪见者。亦应有咸
不咸应为邪见。而世谛之中有咸不咸。既是
正见。吉亦如是。通第二云。从情有三理实无
吉者。亦应从情有咸理实无咸。然于一切情
皆咸者。吉亦然矣。通第三三门难者。他共二
关本非我义。何所难耶。前虽破自。今正救云
盐体自咸非是外物咸盐令咸。吉义亦尔故无
前过。内曰前已破故者。偈本为二。一指前破
其自咸。二正破其咸他。破自即破其体。破
能咸他谓破其用。又指前即是夺破。谓夺无
有自。次纵其有自。不能咸他。言指前破者凡
有二义。一者我前破自遍破天下之自。汝立
盐自已漏我破中。但外道心粗不觉已破更
复救之。则是堕负。问上云何破盐自耶。答自
则非咸。咸别非自。如指自则非触触则非自。
故漏前破也。亦盐相盐中住者。此第二纵自
破他。盐守咸自性则不能咸他。既失咸他亦
无自性。问现见盐与食合。是故食咸。岂非咸
他。答食中之咸为是盐咸为是食咸。若是食
咸则失自咸。若是盐咸则失咸他。考而言之。
食中之咸终是盐咸。故守自性失于咸他。考
而言之。世间粗心言食中盐此是食咸。然共
终是盐咸耳。则食不咸也。注文前释夺破。复
次下第二纵破解此云三。今正意者开文为
二。一取外人意。二正破之。汝意谓盐从因缘
出者。外人立咸凡有二义。一者盐不假馀物
故咸是自性咸。二食中之咸假盐故咸名因
百论序疏¶ 第 252c 页 T42-0252.png
缘咸。故体咸是自咸。用咸为因缘咸。故自是
自咸。他是因缘咸。是故盐不自性咸者。此是
食中之咸是因缘咸。故无自性。非外人改自
性咸立因缘。此句是外人本宗亦非是论主
破也。故旧之二释于文并谬。我不受汝语下
第二明论主破。不受汝语者。外人盐咸能使
他物咸是因缘咸。此二语相违是故不受。今
当还以汝语破汝所说者。二语既其相违。故
还捉自性咸语破其他物咸语。如矛楯相违。
盐虽他物合物不为盐。此正破。以盐守盐性
食则不咸。如牛守牛性虽与马合牛终非马。
此文正尔也。不须异释。若破旧义者。数人谓
淡物有咸性假缘发之。成论淡物有咸理缘
会则咸。今问。理之与性为是淡为异淡耶。若
是淡者毕竟无咸。虽与咸合但是盐咸则非
物咸也。又破外道者。咸有咸性亦淡有淡性。
今淡遂反成咸则失淡性。若无淡性云何有
咸。又若汝淡性可反成咸。亦咸性可反为淡。
如少盐投于多水则失咸性。亦应少吉入多
不吉失于吉性。又如色心虽合不可相反。咸
淡亦尔不可相反。若可相反即无自性。无性
则空。不应执有。外曰如灯。破灯为二。一破明
能见闇故破于闇。二破明不见闇而能破闇。
破此二义则明破闇理尽。初四。一立二破三
救四破救。前一番破已成明不能见闇故不
破闇。次一问答破初生灯不能破闇。夫论明
能破闇不出此二。此二不成则明破闇理尽。
问何故舍盐立灯耶。答盐守自性则他物不
咸。他物若咸则失自性。灯守自照不失照他。
百论序疏¶ 第 253a 页 T42-0253.png
虽能照他不失自性。是以舍盐而立灯也。问
佛法谁立灯自照照他。答婆沙云。僧祇人明。
智自知知他。如灯自照照他。评家破之云。此
喻非三藏中。世俗法与贤圣法异故不应引。
又破云。灯若自照复何所照。灯若非照则是
暗。复何能照。内曰灯自他无暗者。上盐得自
失他得他失自。今引灯自他俱失。炎内无暗
故无自照。炎外亦无故无照他。自他无闇则
无所照。既无所照亦无能照。故堕不闇不明
不能不所一切都失。又若言自照则自体有
闇。若言照他则他处有闇。若两处有闇唯有
所照竟无能照。既无能照亦无所照亦堕一
切都失。又若言自照。则自体有闇复自体有
明。则一灯之中具明闇两质。若有具两质则
应相害。既其相害则无明闇亦一切都失。又
若言有自照之明复有所照之闇。则一灯内
具有明闇。亦应即自吉体应有不吉。而吉体
无有不吉。则灯体有明而无有暗还堕无自
他之失。注为三。初释自无暗。次释他无暗。三
总结无照。释自二破。夫论照义不出二种。一
者照暗。二者照明。初辨炎内无暗故不名照
暗也。灯亦无能照下第二辨不能照明。前辨
无暗可照。今辨有明不能照。故无有明暗一
切不照。此有二破。初夺次纵。灯无能照者。亦
炎无有自照之能也。不能照故者。此句释上
所以。无自照己体之能者。以其自体不能还
照自体故。如指如刀。无有自斫自触故。亦二
相过故者第二纵也。有自照己体之能。则应
有受照之体。便成二炎两灯。故前得自失照。
百论序疏¶ 第 253b 页 T42-0253.png
今得照失自。进退堕负。馀文易知。外曰初生
时二俱照故。自上已来破已成灯无照暗义。
今破初生灯不能破暗。救意云。已成之灯暗
体已灭故无两暗可照。今初生灯二俱有暗
故有所照。以有所照便有能照。故照义得成。
如灯未生时暗体未灭。一豪明生则一豪暗
灭。明体渐成暗便渐灭。明若都成暗便都灭。
当知破闇是初明之功。初生之灯照体未足
故有自照。住处亦昧故有照他。然外人立初
生明凡二义。一者明暗并。二明除暗。初生之
灯犹有细暗。故明闇并已破于粗。故有除暗。
内曰不然一法有无相不可得者。已成之明
无暗可破。如前说之。初生之明不离已未。已
生则是有。未生为无。有无相乖。何名一体。故
云不可得也。注中为二。一夺二纵。夺中又二。
一夺初灯二夺两照。夺初灯者。外谓有初生
灯异于已未。今夺云。初生名半生半未生。还
堕已未故无初生灯也。生不能照下次夺两
照。半生是已则无闇可照。又不能自照半明。
故云生不能照也。何况未生。未生是闇有所
照无能照。云何名照。复次下第二纵。有初灯
若不受两半而言是一体者。则应明闇共体
生死一命。何得然乎。复次不到闇故。自上已
来破其明到闇能破闇义。此下次破明不到
闇而能破闇。此一偈本亦是结前发后。结前
者。莫问已成初生。凡厥有明悉不到暗。若不
到暗悉不破暗。所以然者。明暗相乖。暗若现
在明在未来。明若现在暗便过去。不相见理
故不相破。发后者。今外人引咒星譬立不到
百论序疏¶ 第 253c 页 T42-0253.png
闇而能破闇而能破闇义。外曰如咒星者。论
主上云明不到闇则不破闇。外受不到不受
不破。故引咒星不到于物而有功用。内曰太
过实者。明所引之喻过彼灯实。故云太过
实也。又以灯例咒。咒能及远。灯亦应尔。则
灯坏。以咒例灯。灯不及远。咒亦应尔。则咒
坏。又俱相类并是神灵同为顽碍。又吉应悬
吉。不烦贯初。又我经亦应是吉。则一切是吉
便无有不吉。不吉无故亦无有吉也。又就此
凡有四并。一近远俱不到则近远俱破。二远
近俱不到远近俱不破。三破近不破远。应到
近不到远。则有到有不到。四若俱不到破近
不破远。亦应破远不破近。注中云振旦者。此
云汉国也。复次若初吉馀不吉。自下已来破
其初吉及中后皆吉。从此已下偏破中后吉。
以上来破譬既穷。今还归法说也。又从此文
去至众手皆䨥开起。若初吉者促自吉。馀不
吉者破他吉也。汝言阿沤在初以为吉者。中
后既无。云何名吉。故言馀应不吉。注中开二
种妄语以破外人。若吉性通三。汝言初吉则
隐于中后。有而言无故名妄语。若言吉唯在
初中后无吉。汝言以初吉故馀亦吉。即是无
而言有故为妄语。外曰初吉故馀亦吉者通
二妄语也。吉唯在初中后无吉。故无无而言
有过。以初吉力润益中后相与皆吉。则无有
而言无过。内曰不吉多故吉为不吉。此有二
难。一者少多相敌。以少吉力令多不吉皆吉。
亦应以多不吉不吉于吉皆成不吉。二者就
二力难。汝义吉与不吉各有自性不应移改。
百论序疏¶ 第 254a 页 T42-0254.png
今不吉不能自守为吉所吉遂成吉者。吉亦
应不能自守吉性为不吉所不吉皆成不吉。
外曰如象手。此救上以少从多难也。象有七
枝。以手胜故从胜受名为有手。故外国人呼
象以为有手。婆沙云。佛经说信是象手。如象
手能取众生数非众生数物。信能取善法。故
知外国道俗通詺象为有手。虽有多分不以
少从多。问譬喻无穷。何故破象手耶。答傍破
吉义。大有二门。自上已来破其外法。即是外
空。今破内法明其内空。欲使外道悟内外法
毕竟皆空故也。所以明内外空者。以见有内
外法故生凡失二乘有所得烦恼。今悟本性
空故不起烦恼便得解脱。若言外道见有提
婆明空。则各一是见耳。内曰无象过故。有百
论师释云。诸法实相毕竟空寂故云无象。又
云。此是标无象章门。下自解释故云无象。所
言过故者。外人引于象手堕无象之过故云
无象过也。今明。都非释不足弹之。今开为二。
无象者夺破也。过故者纵关也。所言夺者。外
人引于象手。以手标象。以象从手。若尔即堕
无象。所以然者。外道既名象为有手。则象与
手异。如人有手人与手异。母有子母与子异。
若象与手异亦与头异。四支百体一一皆然。
故除诸分外则无有象。问四外道中是何人
过。答俱有此失。异于手外无有总象。故卫世
师堕于无象。若象即手但见于手则无总象。
是故僧祛堕于无象也。勒沙婆亦一亦异俱
堕二无。亦异则别外无总。亦一则唯别无总。
若提子非一非异。非一还堕异无。非异还堕
百论序疏¶ 第 254b 页 T42-0254.png
一无。又四处无象。一者具在中无。二者分在
中无。三者总即别无。四者别则有总无。所言
过故者第二纵有也。纵有别象则四师俱堕
过。故卫世则有头中有足之过。僧祛则有头
是足过。勒沙婆亦一则头足一过。亦异则头
有足过。非一非异还招两失也。注中为二。一
释偈本破其譬说。二结无吉明无法义。释偈
为二。初就卫世释无象过故。次就僧祛释无
象过故。问此论皆前破一后破于异。今何故
前异后一。答外人立于象手以象从手。则手
外有象。以手标象。则象外有手。正堕异义。故
前就异破。一一门中开为三别。异门三者。一
无象二释过故三指后品。若象与手异者。此
牒外义也。外道明。手外有象故以象从手。象
外有手故以手标象。如其无异。则无别象从
手。无手标象。既有从标则知异也。头足等亦
异者。此是论主次破之也。象与手既异。与头
足亦异也。如是则无别象者。正明无象也。若
分中有分具者。此释过故。即是纵关。若离诸
分外别有一象故以象从手以手标象。则有一
全象在于头中。故头中有足。头内既有全象
则头内具有七枝。但据颠倒过甚故偏言有
足。如破异品中说者。第三指后品。所以指后
品者。后明分在具在二门。今但破具在馀有
分在故指后品说。若象与手不异。第二就僧
祛释无象过故亦三。初明无象次辨过故三
指后品。若象即手亦即馀分。则但见诸分无
别总象也。若有分与分不异者。第二纵关次
释过故。若言总揽手足诸分以为象者。头足
百论序疏¶ 第 254c 页 T42-0254.png
二分既与象一。则头足亦一。前明以总即别。
得别失总。今明以别即总。得总失别。失别无
手标象。失总无象从手。云何引于象手救以
多从少耶。如破一品中说者。第三指后。此中
略破未尽指后广说。大师于此文广破由来。
五阴成人四微为柱。得文意者可例破之。如
犊子计四大和合有眼法。五阴和合有人法。
则别有总眼总人。庄严假有体有用有名。此
二师既别有总象。则堕无象与过故。以除别
不见有总故堕无象。必言别外有总则堕头中
有足。开善无假体有假用。此不成义。既以实
法作体无假体。假用附何物耶。无有假家之
用将实作体。若以实为体还是实用。既实法
和合别有假用起。则实法和合别有假体起。
光宅无假体假用但有实法体。亦不然。无假
云何有实。无总云何有别耶。今恐于文意为
烦故直释而已。如是吉事下第二总结。外曰
恶止止妙下自上已来傍破吉竟。今是第三
伏流辨宗。邪教覆正经其义不明照。在邪已
破故二善义成。故伏流说也。若答难明者。自
上已来答两不吉难竟。今第二次詶两颠倒
难及两烦重难即成二别。就答两颠倒为二
章。第一答其止善颠倒。次詶其行善颠倒。即
显如来说于二善其义深远其言巧妙无颠倒
失。外人前与颠倒难者。自上已来立外破内。
从此已后就内难内。恶止者牒二字也。止妙
者明粗妙也。恶是所止之粗。止是能止妙戒
也。何不在初者。止既妙止于恶。何不前言止
恶而言恶止。故知颠倒。内曰行者要前知恶
百论序疏¶ 第 255a 页 T42-0255.png
然后能止。明恶止粗妙。实如所言。但行者要
前知恶过患然然受戒止之。如来制戒亦得如
是。故经云。见衣有孔然后乃补。是故前恶后
止。问一切制戒皆先犯然后以制耶。答就释
迦声闻戒如此耳。菩萨戒皆是在华台上舍
那佛说。尔时无起恶缘。此是顿制也。外曰善
行应在初。第二合说就二善作颠倒难。难有
二意。一并决难。若要前知恶过故前恶后止。
亦应要前知善有妙果然后方能止恶。则应
前说善行后明恶止。二者汝之二善言巧理
深。今应前为众生说善行有于妙果。众生为
贪妙果然后受戒止恶故。前应明善行后说
恶止。内曰次第法故前除粗垢次除细垢。此
是偈本。但为脱落故无脩妒路。就文为二。前
法次譬。法门有二。一修行次第门。二说法次
第门。前示妙果此就说门。修行次第要前离
过然后受戒息于粗垢。次行善法除于细垢。
内外清净方可受圣道染也。若行者不止恶下
第二注释。前释法说。譬如下释譬说。外曰已
说恶止下。就答难者明此二善体相不同无二
烦重过。初明止不摄行行非烦重。次明行不
摄止故止非烦重。外难云。无恶即是善。如无
痴即是慧。既已说恶止。不应复言善行。恶止
者不言无恶而已。乃明恶止有戒善。既其有
善即是善行。何烦重说善行。又从上生者。垢
虽粗细止义无殊。但言恶止已摄善行。而复
说者岂非烦重。内曰布施是善行者。恶止任
运无作而生。善行修习方有。故止不摄行。如
不盗他物名为止善。以物施他秤为行善。故
百论序疏¶ 第 255b 页 T42-0255.png
止行不同。故非重说。复次如大菩萨下。前就
身口明止行异。今约意地辨止行异。诸大菩
萨无恶可止而行于善。当知善行非是止恶。
故不得恶止而摄善行。又前就凡夫辨止行
异。以凡夫有恶可止复有施善可行。今就圣
无恶可止有善可行。故二文异也。外曰布施
是止悭法者。布施破悭法。故当知行善属止
摄。内曰下答有五。一返并答。二无悭可止
答。三有悭不能止答。四本末答。五总结答。今
是初。若言布施是止悭者。凡圣之人不行施
时应有悭罪。复次诸漏尽下无悭可止答。若
言布施是止悭者。无悭人施何所止耶。或有
虽行布施下第三有悭不能止答。现有人虽
行布施悭心不止。故知布施非是止悭。纵复
能止下第四本末答。夫布施者必前起慧与
之心后为求世出世果。虽复因此止悭。非其
本意故以善行为本。是故布施第五总结。外
曰已说善行第二明行不摄止。故说止非是
烦重。外意恶止善行同皆是善。则应但说善
行不须说于恶止。而今说于善行复说恶止。
即是烦重。内曰止相息行相作者。外人明善
义既通说一则得于二。内辨二善体性恒别。
故说一不得兼二。故止善冥伏任运而生。体
是静义。行善是兴起修习其相是动。既动静
不同不得说一摄二。外曰是事实尔。我不言
动静体一。但善义无异故应相摄。内曰应说
恶止善行者。答中为三。谓标释结。二善凡有
两异。一者通局异。止善三性心中皆有。是故
止通。行善唯善心有二性则无。所以为局。二
百论序疏¶ 第 255c 页 T42-0255.png
者止善常生。行善修习方有。不作则无。何以
故下第二释也。释中为三。一明二善达心各
异。止善达心为欲息恶。行善达心为欲修善。
域心既异故二善不同也。若但说下第二反
难答。但说行善不说止善。行善唯善心中有
馀二心中无。止善亦应尔馀二心中无。若无
止善应非比丘道。以无戒故。是时恶止故下
第三顺释。亦有福者。三性心中有无作福。问
何以故知止恶别有善耶。答从善心生必有
善果。又持此戒者必得乐果。故应有善因。又
得此戒故则改卑成贵。故知有也。是故下第
三总结。是恶止善行法下。自上已来明舍罪
竟。今第二次明舍福。然通而为言皆是舍罪。
以悉乖道故皆是罪。宜并舍之。但今就于乖
中自有轻重。乖中之重故秤之为罪。乖中之
轻目之为福。故前言舍罪今言舍福耳。然利
根者知罪福是相对而明罪既其舍福则不
留。但为钝根人明次第法门。故前舍于罪今
明舍福。罪福既尔。万义皆类。对三说一。在
三既去亦不存一。既舍生死亦不依于涅槃。
就文亦三。第一明开二善为三人。二明三教
垢净。三正明舍福。故舍罪三章。舍福亦三。初
偈本中前牒二善者凡有二义。一者前牒二
善为欲舍恶。今牒二善为欲舍福。二者欲證
上止行不同体不相摄故重牒来也。随众生
意故者。明佛随缘开二善为三教。初双标缘
教。随众生意谓标缘也。佛三种分别即标教
也。下中上人者释缘也。施戒智释教也。注释
为三。第一明为三缘说三教。二明三教体相。
百论序疏¶ 第 256a 页 T42-0256.png
三明三教差别。问前舍罪中前戒后施。今何
故前明布施后持戒耶。答前明修行次第。要
前止恶然后行善。故前戒后施。今就人优劣
难易故前后为异。外财易舍故配以下人。戒
防身口。此则为难故教于中智。智慧最胜故
教上智也。智度论释三次第品。明次第行次
第学次第道。论有多释。一与此同。故云行名
布施学名持戒道名智慧。今文正明次第之
义。故以三教配彼三根。又杂心明。为三怖说
三法。为贫穷怖说施。为三恶道怖说戒。为生
死怖说智慧。与今大同。布施名利益他舍财
相应思者第二明三教体相。智度论十卷三
解。一云。相应思数以为檀体。二云。非但善
思。假身口业及以外财三义助成以为施体。
三云。施者受者财物三事和合生于舍数以
为施体。今此中正用第二解明以思为体身
口助成也。释戒体亦有三。数人以无作色为
体。论人非色非心无作为体。譬喻部云。离思
无报因离受无报果。此明无无作义。但以心
为戒体。今此文但出得戒因缘不别明其体。
当时是适缘为用也。不复作三种身邪行四
种口邪行者。上人持戒通防三业。既是中人
但遮七非。智慧名诸法相中心定不动者。未
得智慧多生疑惑。犹预不定故名为动。若得
智慧决了诸法故秤不动。此中智慧通世出
世及大小乘。今既欲舍之。多是世间智慧。故
布施之业未免三涂。持戒得欲界人天。智慧
是色无色界诸智慧也。何以说下中上第三
释三教差别又三。谓问释结。初即问也。释
百论序疏¶ 第 256b 页 T42-0256.png
中为二。一明利益少多。二辨报有三品。利
益就现在果报约未来。亦得利益据前人。果
报属自己。布施者少利益者。施于珍财济彼
穷乏。正可令行者现有名声为人所敬。故名
小利。若望前人者。但施衣食施其外命亦是
少利益。戒能防于七枝。又使内结羸弱。若望
前人则布施无此益。故云中利。智慧能断于
疑心及除结使。若望前人通利群品。生他慧
解名为上利。施报少者。布施果报能衣食自
然受诸欲乐。而未离三涂。如龙金翅鸟等。戒
能防诸恶离于三涂得人天报。故名为中。智
慧多闻修禅弃结得色无色天。又能舍凡成
圣。是故为上。是故下第三结也。外曰布施下
第二明三法垢净。所以明垢净者凡有二义。
一者以三法配三人其言未尽。然此三法一
一并通三人。今欲简之故论垢净。二者欲明
舍福故辨净不净。净不须舍不净须舍。又提
婆论本但明不净三法。为成舍福。罪则内外
同见其过。不须彰之。福过难明。故须叙其过
然后方明其舍。如天亲三法并明垢净者。欲
怜悯末世众生令善巧修福等。是一施。无方
便行则堕不净。有方便行便成清净故也。又
开垢净者。欲示五乘根性。自有乐求人天而
行布施则说不净施。求三乘行施明于净施。
馀二亦尔。外曰已下第二明三种净不净即
三。外人今问有二意。一明若施是下智。佛行
施时便应是下。二者若佛行施非下智人。则
违前宗下智人教布施。后是违言负。前是违
理负。内曰下开施垢净答于二难。不净行施
百论序疏¶ 第 256c 页 T42-0256.png
是下智人故不违言。清净布施上人所行故
不违理。但上总相说故言布施教下智人。外
曰何等名不净施者。前虽双标未出其事。故
今问之。内曰下答中有二。初是法说。如市易
故谓譬说也。智度论中明四种檀。一净不净。
二世出世。三圣所秤誉所不秤誉。四有魔檀
佛檀。施既有四。戒智例然。今但说净不净者。
彼是广说。此是略说。又虽有四摄在二中。净
出世圣所秤誉佛檀此四摄在净中。馀四摄
不净中。故但明二也。今云为报是不净者通
而言之。一切心有所希求悉名为报施。今此
中略说。为今世后世二种果报名为不净。外
曰何等名净施下外道意局。唯言前施是净
不知更有不净施。是故问也。内曰下出于净
施。爱敬利益他故者。此明但为利他故也。田
有三。一悲二敬三亦悲亦敬。如施苦恼众生
为悲田。施圣人等名敬田。施老病父母亦敬
亦悲。老病故为悲。父母故为敬。不求今世后
世者。前明利他此辨不自为己。问众菩萨上
人云何异。答如普贤等为菩萨。初发心行施
是上人。问菩萨行净施有何利耶。答能以一
粒白米净心布施胜十万黄金。则四智皆圆
五百便度。问此是何言。答大品云。虽有所施
实无所与。实无所与故不著有。虽有所施故
不染无。不著有则度三百由旬。不染无则度
二百。又不著有则波若。不染无是方便。任运
如此是自然慧。不复须师谓无师智。故具四
智。便是佛也。既为佛行施复是大悲。故行一
布施万行圆足。问经中何故简福田及不简
百论序疏¶ 第 257a 页 T42-0257.png
耶。答明简不简各有其意。言不简者。就己
心知实相平等。又欲等以乐法与前人故。所
言简者。域心虽等为欲将励前人令持戒勿
犯。外曰持戒下第二次辨戒净不净。亦如二
意如施中说。内曰下明戒净不净还答二问。
亦如上说。外曰下偏问不净。内曰下答于不
净。初正答。如覆相者此引难陀覆相事来證。
内有求乐外现清白名为覆相。注为二。前释
求乐报。次释覆相。施中以今后为二报。戒中
以人天为二报。一者互现。二明持戒多现若
后乐。就现在彰报不显。故就未来说。二释覆
相中前正释。次引难陀事證。净饭王见千罗
汉形不端正云如鸟集紫金山。后度难陀等
竟云如凤集须弥顶。难陀短佛二指。昔在家
为妇庄严。佛与阿难乞食至其门。即出看佛。
佛授钵与之。将钵取饭。妇语云。汝送钵疾归。
授佛佛不取。次授阿难亦不取。遂至祇洹。佛
遣剃头师剃难陀头。难陀弩惓不肯受剃。云
汝何不剃一切人头。后佛遂逼之出家。乃至
周历天宫地狱。因求天女故一心持戒。佛见
其道缘应熟语阿难云。我化不得。汝与其同
类。宜可化之。法师云。此阿难陀事出出曜经。
是故阿难说此二偈。偈为三。半行譬说。一行
合譬。合譬之中半行总合。次半行别合。第三
半行呵责。难陀闻之遂回心为道持戒得于
三果。佛更为说法仍證罗汉。外曰何等名净
持戒次问净戒。内曰答净戒也。一切善法戒
为根本者。戒如大地为众善之根。地持云。如
来三十二大人相由持戒得。若不持戒尚不得
百论序疏¶ 第 257b 页 T42-0257.png
下贱人身。况大人相。则心不悔者。犯戒违道
则心生热悔。持戒之人则无此过。悔故生忧。
无悔便喜。喜心内发则乐遍五识。故云即心
乐。既无苦缘心便静一。故云得一心。在心既
一实智便生。实智内生便不乐世间。故云得
厌。既厌有为怖须永息。故云离欲。有欲即缚。
无便解脱。未得解脱则受生死苦。既得解脱
苦果永亡。故得涅槃乐。此文有因有果。初明
持戒。从得一心下明因戒发定。一心则生实
智明因定发智。此则三学次第明于因也。从
离欲得解脱前明三因。今明二果。解脱谓有
为解脱果。涅槃谓无为解脱果。瞿沙人云。生
实智既是见地。厌是离地。解脱是无学地。阴
不生是涅槃。问此中明何等三学及二涅槃。
答对世间不净持戒。总明出世三乘净戒也。
馀二亦然。问厌与离欲何异。答厌为伏道。离
欲为断道。解脱为證道也。故持一净戒则三
行圆二果满也。外曰若智上者第三论智垢
净。外人闻前智配上人。理不可咎故不难之。
但引取上智以配彼师。问前列三师二天。何
不配之而指二外道耶。答为欲讥呵论主。佛
未成道就此二人受学。涅槃经云。从阿罗罗
学无想定。从郁头兰弗学非想定。此之二人
既是佛师。应上智故以此讥内。注中云外道
者盖是天亲之言。非彼自说也。内曰下亦开
净不净。如文。馀并可解。外曰何等名不净智
下问不净智。内曰为世界系缚故者为二。前
法次譬。阿罗罗修无想定生无想天。为色界
系缚。郁头蓝弗修非想定生非想天。为无色
百论序疏¶ 第 257c 页 T42-0257.png
界系缚。如怨来亲者譬说也。此智诱人至
上界如亲。后还堕落故是怨诈亲。阿罗罗生
无想天定寿五百劫。寿将尽时起于邪见便
堕地狱。郁头蓝弗非想报尽受飞狸身亦入
地狱。问施戒皆明净不净。智中何不明净智
耶。答去下空无相慧文近故此中不说也。外
曰但是智能增长生死。作此问者。上来辨过
不同。明不净施戒但言为求报故名为不净。
说智之咎乃言增长生死。以辨过有异故致
斯问。施戒亦尔耶者。问此施戒感报亦同智
增长生死耶。内曰取福舍恶是行法者论主
总答。明取一切福舍一切恶同是行生死法
义无异也。又智是胜法尚行生死。施行戒故
自尔也。有所得人行善乃是增长生死法。一
何可伤。注中释偈本四字即为四别。初释福
字。前标福名为报。次问答料简。问云。若福
名报。偈本中何故但说福。答云。福是名因福
报名果。此定因果两义。或说因为果或说果
为因。汎明众义受名不同也。此中说因为果
者。福受报名凡有二义。一为舍罪。二为舍福。
为舍罪者。福以富饶为义。行于善因得富饶
果。罪以摧折为义。行于恶因得摧折果。行者
闻此故舍恶修福。为成舍福者。福报灭时生
于大苦。故须舍福。为成两舍故因受果名也。
食金譬因中说果。见书譬果中说因也。取名
著者释偈本取字。恶前已说释偈本恶字。行
名下释偈本行字。不释舍者后俱舍中自明
之也。外曰何等是不行法下第三正明舍福。
舍福三章前二已竟。今正明舍福。此中有二。
百论序疏¶ 第 258a 页 T42-0258.png
初总问。第二福不应舍已下别为六难。问意
若取一切福舍一切恶皆是行生死者。何等
是不行耶。内曰俱舍者。以有取舍故行生死。
若能俱舍便不行也。不言罪福但称俱者。横
舍万法竖舍四句。问但应舍福。上已明舍罪。
何故称俱。答外问不行。罪福俱行生死故答
俱也。外曰福不应舍。从此已下第二上明依
福舍罪外有六种难之。今标俱舍亦有六难。
六难者。一福果妙。二不说所以。三佛令于福
莫畏。四相违。五常福。六本不应作。以有六事
不应舍福。问上六难与今何异。答上就言难。
今就理难。就言难者。依福舍罪内外理同。但
言不巧故招六过。今就理难者。内明舍福外
明不舍。以违彼道理故兴六难。此初二难。一
明罪报是苦粗可得言舍。福果乐妙故不应
舍。二罪有过患则有可舍因缘。福果无患无
可舍因缘。因缘者所以也。一难在注文。内
曰福灭时苦答二难也。福灭大苦何得称妙。
以其灭生苦即是可舍因缘。亦得以灭故非
妙。有苦故可舍。注云助道应行者答第三难。
彼既引经。今会通之。答福有助道之功故
劝使行之耳。外曰福罪相违故。此第四作相
违难。此中相违凡有三对。一罪福二生灭三
苦乐。外以罪福相对用生灭苦乐掎角为难。
既罪福相违。生灭苦乐亦应相违。若福灭苦
应罪生乐。若罪生苦应福灭乐也。内曰罪生
住苦。此答二意。一者成俱舍义。前偈明福
灭苦。今明罪住苦。二俱是苦宜并舍之。二
答外相违难。罪住既苦福住便乐。福灭既苦
百论序疏¶ 第 258b 页 T42-0258.png
罪灭便乐。即是相违。注释二意即二释。初如
文。汝言罪福下答上相违难。然福自有生灭
苦乐。罪亦如是。汝云何以福家之灭对罪家
之生。外曰常福下第五明福常故不应舍。前
问次答。问意云。汝福有二义。一灭二苦。是故
应舍。我明福常无灭无苦不应舍。自上已来
就内难内。今此一义以外难内。由来云。凡夫
回向三有福有所得故须舍。为求常住佛果
而修福此不应舍。然有所得常犹同外义。注
云作马祀者。众生初起禀于妙气得妙四大
则生常天。若禀粗气得粗四大则生人中。为
求常天故修马祀。取一白马放之百日。或云
三年。寻其足迹以布黄金用施一切。然后取
马杀之。当杀马时唱言。婆薮杀汝。马因祀杀
亦得生天。真谛三藏云。四韦陀中有马祀法。
智度论亦云。六十四能中祀天。即是一能。作
祀法者。竖一柱高十七肘有三丈四尺。案兰
篸以种种物而庄严之。取一白马系著此柱。
诸婆罗门在边燃火诵咒散华香著火中。取
草缚马腹火边炙。莫令毛燋。马遂死之咒力
既成。谓马死无罪。马既死即剥并出肉骨尽。
头尾宛然无异。与金银宝物置马皮裹缝之。
诸婆罗门更燃火诵咒。咒事亦成马则起走。
少时还躄地。齐马行处作方兰界城。以诸宝
物布置城内令遍满。又取马腹内宝物悉用
置中。作大功德布施一切。婆罗门云。若一两
过作生天犹退。若能满三过作永不复退。故
名为常。福报常生处常者。上明度衰老辨所
离。今明所得。福报常据正报。生处常据依报。
百论序疏¶ 第 258c 页 T42-0258.png
内曰下有七破。一二相破。二苦乐破。三以因
徵果破。四变异破。五无常破。六举况破。七徵
经破。二相破者。外虽言是常理实是无常。故
还有灭苦二相。故还用前文破之。又所以还
作二相破者。汝之常天不出无想非想。彼二
仙人尚非是常。况复馀耶。故还作二相破也。
又修因之时有苦乐二相。如放马三年为乐。
后杀之则苦。因既苦乐。在果亦然。复次有福
报下第二就苦乐破。福非但灭时方苦。未灭
之时亦已是苦也。成实论云。外道说。三祠故
得生处常。外经又云。外道帝释作百祠亦得
退落。又汝经梵天作祠持戒功德。故知无常。
若是常者。何用修因。又汝言下第三以因徵
果破。马祠之因或三年百日。因既有量果亦
然也。若因无常果是常者。有语无义。故云但
也。成实论又破云。三界因皆有量。故知无常。
复次下第四变异破。天若是常应无嗔喜。今
嗔喜变异。故知非常。涅槃云。自在天嗔众生
苦恼。自在天喜众生安乐。智度论引自在韦
纽鸠摩罗伽云。爱之令所愿皆得。恶之令七
世皆灭。成实论又云。闻汝梵天有恶欲。恶欲
必有嗔等烦恼。故知非常。又汝马祀下第五
无自性破。由时节及马布施等既缘合而有。
必缘离则无。故知非常。复次下第六举况破。
不杀行施尚应须舍。况杀马布施而不舍耶。
复次下第七徵经破。金七十论出四皮陀中
恶事。如韦陀中说。作马祠法汝父母及眷属
悉皆随喜。汝舍此身必生天上。彼偈云。尽杀
六百兽。少三不具足。则不得生天。为戏等五
百论序疏¶ 第 259a 页 T42-0259.png
事。若人说妄语。诸天仙人说此为非罪。此实
是罪。皮陀经说为非罪。故伽毗罗论自呵之
也。问马祠是僧祛义不。答非也。僧祛立世性
是根本而破马祠法。故云僧祛说马祠法不
净无常也。外曰下第六难。明作故不应舍。外
难云。若必舍者初不应作。若作初不应舍。如
涅槃经呵责童子取果还弃。内曰下有三种
人。一不舍不作。如菩萨正观。二作不舍。谓
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未堪
舍也。三亦作亦舍。为舍罪故须作。为入道故
宜舍。注中浣衣喻舍罪。净喻修福。染喻受涅
槃道。外曰舍福依何等。自上已来明舍罪福
二章竟。今第三次明能舍空无相慧。外道情
近。谓罪外有福故依福舍罪。福外更无妙可
依故不应舍福。内曰无相最上答外人问。明
依无相以舍于福。问有空无相无愿。何故不
列初后偏引无相。答此无相是无依无得不
住不著之异名。正为外道心多取相故偏说
无相。此无相是总三空名也。又依智度论。见
多者说空。爱多者说无作。爱见等者为说无
相。外道具足爱见。是故今明于无相。最上者
略有三品。作罪堕三恶道名为下品。修善生
三善道名为中品。无相智慧出于六趣故名
最上也。今略释三门要义前明来意。问何故
说三空门耶。答小乘人云。道理有三。如谛唯
有四。开四以为十六观。十六谛理名十六行。
摄十六行以为三空。大乘明义此无定也。今
略明四种。一明展转破病。为破有病是以说
空。破取空相故说无相。于无相中起心造作
百论序疏¶ 第 259b 页 T42-0259.png
故说无作。又空门破有。无相门破空。此明
非空非有中道之法。观中道者名为正观。次
说无作者。前二虽泯空有之境。今次息于能
观之心。此三门明非空非有不缘不观。明义
既足。故但说于三。又智度论云。为好实者说
空。空最实故。为好寂静者说无相。以涅槃最
寂静故。为好远离者说无作。以远离无所求
作故。又为见多者说空。爱多者说无作。爱
见等者说无相。问若尔治惑有少多耶。答约
小乘义。摄十六行以为三门。摄行既有少多。
治惑亦有少多。今明。为治见人说于空门。则
破见多人一切烦恼。乃至为治爱见等人说于
无相。亦破此人一切烦恼。故治惑无多少也。
依地持论说三门者。彼明法唯有二。一者有
二者无。所言有者。谓有为及无为也。所言无
者。谓我我所也。于有为厌离名为无愿。于无
为欣乐名为无相。观有为无为皆空故名空。
又经云。为治婆罗门三谛故说三门。外道自
称言。是婆罗门修行梵行而杀生祀天。谓是
实义。佛言。不害一切生命名真婆罗门。即是
空解脱门。二者外道为天女色修行梵行令
有所得。佛言。不应为天女色而修梵行。我非
彼所有彼非我所有。即是说无作解脱门。三
者外道贪著诸见谓。言诸因集皆是有法。佛
言。一切法集即是灭相。名无相解脱门。问云
何名三昧。答依小乘。五阴法体无我我所故
名为空。观空之智相应静定离乱调直故名
三昧。从境受名。无有十相故名无相。观无相
智相应静定离乱调直故名三昧。亦从境立
百论序疏¶ 第 259c 页 T42-0259.png
名。于三有因果更不愿求故名无愿。观无愿
智相应静定离乱调直名为三昧。亦从境立
名。成论师二释。一云。明慧自体凝寂故名三
昧。二云。从三昧生真慧。果中说因故名三昧。
又言三解脱门者有二种义。一者当体立名。
即此三昧离三种系缚故名解脱。如空离有
缚。无相离相缚。无作离作缚也。二者无馀涅
槃名真解脱。此三通至解脱。从果立名。而言
门者。依前义。当体虚通称之为门。依后义。通
至涅槃为涅槃之门。问要由三门入涅槃耶。
答小乘毕定备用于三。智度论云。一人不得
从三门入。若知诸法本来无所有从空门入。
若复言有此空则不名门。馀二亦尔。问单空
重空云何异耶。答数人单空通因果通利钝。
重空但果但利根人。单空通漏无漏。重空但
有漏。成论明重空亦通因果及以钝利。问单
空重空云何浅深。答依数人。重空唯不动人
得故深。成论单空空境。重空空智。大乘单空
破法浅。重空破法深。约人则名不定。利根人
闻单空则悟。钝人闻单空不悟。更须破空。则
钝根用于重空。问此三昧依何身起。何地摄。
答依数人。初起在法界身。说身起故。终成色
无色界身。依禅作故。大乘则通依。数人三三
昧通漏无漏。若无漏在九地。六禅三无色。若
有漏在十一地。加欲界及非想。又三解脱但
无漏。三三昧通漏无漏。注前遂近释最上。无
相下第二次释无相。又开三别。前释无相。次
明舍福。三明用无相意。就初又三。标释结。初
则标也。名一切相不忆念下第二释无相也。
百论序疏¶ 第 260a 页 T42-0260.png
然相本自无。由想念谓有。若能内无忆念则
外相自无。故云一切相不忆念也。离一切受
者。上明不取外相。今明内无爱著。过去未来
现在心无所著者。前明于一世中不念外相
内无爱著。今明于三世法亦不取外相内无
爱著。一切法自性无故则无所依释上也。所
以不取外相者。以一切法自性无故。则无所
依者。释内无爱著也。是名无相总结也。以是
方便故能舍福者。第二明用无相舍福。而称
方便者。巧用无相也。若拙用之。舍相而著无
相。则无相还成相。今巧用无相。舍相不著无
相。故名方便。何以故下第三释用三解脱门
意。所以必须用此三者。以此三是解脱之门
故也。第一利者即是涅槃也。
百论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