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自动笺注)
大乘玄論第三
吉藏
佛性十門
 一大意二明釋門三尋經門四
簡正因門五釋名門六本有始有門
 七內外有無門八見性九會教門
 十料簡門
甘藥停山由來已久。
圓珠沈水實自積時
隨其流處六味不同
競捉瓦石三乘成異。
羊角之刀。
復據如繩之像。
敢承佛意輕布
弱言。
庶得影現鏡中
面還得所
失鄉土名
弱喪
不知反本稱曰無明
蕩識還原目為
佛性
異釋第二
古來相傳佛性不同
大有諸師。
正出十一家。
以為異解。
就十一師皆有名
字。
今不復據列。
直出其義耳。
第一家云。
以眾
生為正因佛性
故經言正因者。
諸眾生。
因者謂六波羅蜜
言正因者。
諸眾生。
知。
眾生正因佛性
又言一切眾生悉有
佛性
故知
眾生是正因也。
第二師以六法
正因佛性
故經云。
不即六法不離六法
言六
法者。
即是五陰假人也。
故知
六法是正
佛性也。
三師以心為正因佛性
故經云。
有心者。
必定當得無上菩提
心識異乎木
無情之物。
研習必得成佛
故知
是正
佛性也。
四師以冥傳不朽正因佛性
釋異前以心為正因
何者
今直明神識有冥
不朽之性。
說此用為正因耳。
第五師以避
苦求樂為正因佛性
一切眾生
無不有避苦
樂之性。
實有此避苦求樂之性。
以此
正因
然此釋復異前以心為正因之說。
只以避苦求樂之用為正因耳。
故經云。
若無
如來藏者。
不得厭苦樂求涅槃
故知
苦求
樂之用為正因佛性也。
第六師以真神為正
佛性
若無真神
那得成真佛。
故知
真神
正因佛性也。
第七師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
心。
正因佛性也。
第八師以當果為正因
性。
即是當果之理也。
九師得佛之理為
正因佛性也。
第十師以真諦正因佛性也。
第十一師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
故經云。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故知
第一義空為正因
佛性也。
河西道法師曇無讖法師
涅槃經。
親承三藏涅槃義疏
佛性
正以中道佛性
爾後諸師。
皆依朗法師
疏。
得講涅槃乃至佛性義。
師心自作各執
異解。
悉皆涅槃所破之義以為正解
豈非
是經中所喻解象之殊哉。
不離象。
無有
人得象者也。
是故應須破洗。
今一一問義若
得立。
得以正因
若不成。
豈不取邪因
正因耶。
大略言有十一家。
其問細論更有
諸釋。
今時無有用者故。
不復出之。
然十一家。
大明不出三意。
何者
第一家以眾生正因
第二六法正因
此之兩釋。
不出假實二
義。
眾生即是假人
六法即是五陰假人
也。
次以心為正因
及冥傳不朽苦求樂及
真神阿梨耶識。
此之五解
雖復體用真偽
不同
並以心識正因也。
有當果與得佛
及以真諦第一義空。
四之家。
並以理為
正因也。
今次第須破之。
第一師以眾生為正
因者。
今只問。
何者眾生
言以此為正因
耶。
經云。
菩薩我相人相眾生相則非菩
薩。
又言。
如來眾生即非眾生
正因本為菩
薩。
經既說言眾生相則非菩薩
得以
生為正因耶。
故知
眾生者皆是妄想
何可
妄想顛倒得為正因耶。
又若以眾生為正
因者。
只問。
昔日初教已明有眾生不。
若初教
已明有眾生者。
便應初教已明正佛性
釋言
初教已明眾生
但未說為正因耳。
若爾
後教眾生正因者。
還指初教眾生以為
正因不。
若爾初教眾生理中已是正因
若理
中已是正因者。
理中已明佛性也。
若不
可言初教已辨佛性者。
云何眾生正因
耶。
又汝引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故知
生是正因佛性不然
既言眾生佛性
得言眾生佛性耶。
若言眾生佛性者。
得言一切眾生悉有眾生
一切佛性悉有佛
性不。
若不得者。
故知
眾生佛性有異。
不得
眾生佛性也。
又難第二家。
經云。
佛性
不即六法不離六法者。
言此是何語而橫引
之此文乃明佛性
非是六法
非是離六
法。
何時六法佛性耶。
若言不離六法
六法佛性者。
復言不即六法六法非是
佛性
此語若為得通
明知
以不讀經故。
以致謬耳。
次問中有五家
雖復五解言異或
體或用。
而皆是心家體用
第三家。
以心為
正因佛性不然
經云。
有心必得菩提者。
有心之者必得菩提
何時言心是正因佛
性耶。
于時有如此謬故。
下經云。
心是無
佛性常。
故心佛性也。
經既分明
言心
佛性強言是者。
豈非與佛共諍耶。
心既不
成。
心家諸用冥傳不朽苦求樂等。
悉皆
壞也。
涅槃經。
處處皆明佛性
是故時人
佛性者。
盡引涅槃為證。
何處文辨冥傳不朽
苦求樂為正因佛性耶。
勝鬘經云。
無如
來藏者。
不得厭苦樂求涅槃者。
此正明由如
來藏佛性力故。
所以眾生厭苦求樂。
何時
厭苦求樂是正佛性耶。
彼師云。
指當果
如來藏。
有當如來藏故。
所以眾生
厭苦求樂者不然
性品云。
我者即是如來藏。
如來藏者即是佛性
佛性本來之如貧女
寶藏
何勞指當果為如來藏。
且當果體。
猶尚
未有而能令眾生厭苦求樂。
豈非漫語者哉。
若據人證者。
舊來誰作如此釋。
此是光澤
師。
一時推畫。
如此解。
經無證句。
非師所傳
不可用也。
乃至第八阿梨耶識。
亦非佛性
故。
大乘論。
云是無明生死根本
故知
七識乃至八九。
設使百千無量諸識皆非
佛性
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見。
故次
第三四家。
並以理為正因佛性
不無
異。
前之兩家
以當果與得佛之理為正因
性者。
彼言。
世諦之理。
次有兩家
真諦
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者。
此是真諦之理也。
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者。
此是北地摩訶
衍師所用
今問。
若依涅槃文。
第一義空為
佛性者。
下文言空者。
不見空與不空名
佛性
故知
中道佛性
不以空為佛性也。
真諦佛性者。
此是和法師小亮法師所用
真諦佛性
何經所出
承習是誰。
無有
師資亦無證句。
不可用也。
當果為正因
性。
是古舊諸師多用此義。
此是始有義。
若是始有。
即是作法
作法無常
佛性也。
佛理佛性者。
此是零根僧正所用
此義最
長。
然闕無師相傳
學問之體。
要須師承
習。
今問。
得佛理為正因佛性者。
何經所明。
承習是誰。
其師既以心為正因佛性
弟子
得佛理為正因佛性者。
豈非背師自作推
畫耶。
不可用也。
通論十一家。
皆計得佛
理。
今總破得佛之理。
義通十一解
事既廣。
三重破之。
第一作有無破。
只問。
得佛之理。
為當有此理為當是無。
若言是有
有已成事。
非謂為理
若言是無。
即無理。
即墮二邊
得言理也。
第二三時破。
只問。
得佛之理。
為是已理為是未理為是理時有理。
若言
理。
則理已不用。
無復有理
若言未理。
未理故
未有
若言理時有理者。
若法已成則是已。
未有則墮未。
無別第三稱為理也。
三即離破。
只問。
得佛之理。
為當即空為當
空。
若言即空者。
早已是空。
無復有理
若言
空有此理者。
空不可離
豈得離空而言有
理。
又離空而有理者。
則成二見
經云。
諸有
者。
無道無果。
豈可二見顛倒正因耶。
三條推求不可得。
非唯四家義壞。
通十一
計皆碎也。
問破他可爾。
今時何者正因耶。
一往對他則須併反。
彼悉言有。
今則皆無。
彼以眾生正因
今以非眾生正因
彼以
六法正因
今以非六法正因
乃至以真
諦為正因
今以非真諦正因
若以俗諦
正因
今以非俗諦正因
故云非真非俗中
道為正因佛性也。
以藥治病則須此說。
對他
雖爾。
又須橫竪論之。
故此眾生義有淺有
橫論為藥。
則如向辨。
竪則望道
只非眾生
即是正因
若言是是非是
亦何者非眾生
而說眾生乎。
但非眾生而說眾生
此之眾生
豈可言其是有
豈可言其是無。
豈可言其是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耶。
若識此眾生者。
何為
問非正因
乃至六法真諦義亦如此
若徹了
深悟。
此則正因佛性義已具足
前是橫論
一重
此復是竪論一重
便成兩重正因
也。
尋經第三
既識佛性
應須遍讀眾經。
由來
辨阿含經中亦明佛性
但有小妨耳。
故云。
眾生有聲聞性。
悉有辟支佛性。
悉有佛
性。
阿含既爾
其餘諸經。
亦有說佛性語。
但不
分明
如是眾經明佛性
亦復何嫌。
新金
光明經云。
了義說是身。
即是大乘
如來
藏。
即如來性也。
華嚴經云。
菩薩隨喜不斷
如來性又言。
不斷佛種性者。
當發菩提心。
華嚴性起品。
即是佛性義。
寶王如來
性。
起離世間因。
得入法界果。
前因果。
後因果。
華嚴佛性有因有果
而未作正
因緣因之名。
亦未作果與果果之秤。
至如
足明佛性義。
即如涅槃中所辨。
具明有因
有因有果有果果。
今時一師每以涅槃經為
證。
然此一教處處皆明佛性
哀歎品中瑠璃
珠喻。
亦是具足佛性義。
如是如來性品
佛性義。
乃至師子吼迦葉廣明佛性事。
顯然
一師引文句。
師子吼文為正
也。
師子吼菩薩問言。
云何佛性
以何義
故名為佛性
如是凡有五問佛性
如來次第
答。
第一問言。
善男子汝問云何佛性者。
善男子佛性者。
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智
慧。
斯則一往第一義以為佛性
又言第一
空名智慧
豈不由來義耶。
今只說境
為智。
說智為境。
復云。
言空者。
不見空與不
空。
對此為言
亦應云。
言智者。
不見智與不
智。
不見空除空。
不見不空除不空。
除智又
不智
遠離二邊名聖中道
又言。
如是二見
不名中道
無常無斷乃名中道
豈非以中
道為佛性耶。
是以除不空則離常邊。
又除於
空即離斷邊。
不見智與不智義亦如是
故以
中道佛性
是以文云佛性者。
即是三菩提
中道種子也。
是故今明。
第一義空名佛性
不見空與不空。
不見智與不智
無常無斷
中道
以此中道佛性也。
以此足前
十一師。
則成第十二解
然若識正道知。
道無
有一。
豈復有二釋於其間哉。
而言第一義
佛性者。
非是由來所辨第一義空。
彼明第一
義空但境而非智。
斯是偏道。
言智慧。
亦非
由來所明之智慧
明智慧但智而非境。
亦是偏道義
非謂中道也。
中道義難識。
二諦中辨。
中非不住中邊
中邊平等
假名為中。
了如中道
則識佛性
若了今
佛性
亦識彼之中道
若了中道
即了第一
義空。
若了第一義空。
即了智慧
智慧即了
金光明諸佛行處
若了金光明諸佛行處
了此經云光明者名為智慧
若了智慧即了
佛性
若了佛性即了涅槃也。
簡正因第四。
正因難識。
作兩種檢之。
車輪明義
無始終檢。
二作三世明義
有始
終檢也。
無始終義。
即如涅槃云。
十二因緣
生不滅不一不二不常不斷不來不去不因不
果。
又言。
佛性者。
有因有因因。
有果果果
也。
是以無始終義。
四句明之。
所言因者。
即是境界因。
十二因緣也。
所言因因者。
緣因
十二因緣所生觀智也。
境界已是
因。
此之觀智。
因因有故名因因
好體十二
因緣
應是因因有故名因因
向望前。
望後
皆是因因也。
所言果者。
三菩提
因而得故名為果
所言果果者。
即是大般涅
槃。
菩提故。
得說涅槃以為果果
菩提即是
智。
涅槃即是斷。
智故說斷也。
此是無始終
義。
何者
所生觀智因因有故名因因
因緣
因因而有。
又是因因
既互為因
因因故。
無始終也。
第二三世始終
者。
凡有三句
一者是因非果。
即是境界因。
經言。
是因非果如佛性
二者是果非因。
即是
果果性。
故經言。
是果非因名大涅槃
三者是
因是果。
即如了因及三菩提
斯即亦因亦果。
望後為因
望前為果。
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
槃是果非因。
所以名為有始終義。
問先明四
後說三句
有正因不。
未有正因
問若前
四句後說三句
既並非正因者未知。
何者
正因耶。
答前四句所明因果
因是因果
是傍果義。
所以然者。
因則異果。
果則異因。
非是傍義。
先言有因有因有果有果果。
皆未是正因
若言非因非果。
乃是正因耳。
三句
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是因是果。
皆未
名正若言非因非果。
乃是正。
故經云。
非因
非果名為佛性也。
故於四句中。
更足第五句。
是正因。
三句中。
更足第四句
是正因。
所以佛性非因非果。
而說因說果。
不因而因。
開境智故有二因。
謂因與因因也。
不果而果。
開智故有二果。
謂果與果果
至論正因
因果
故非因非果。
即是中道名為正因
中道正因佛性
故經云。
佛性三菩提
中道種子也。
所以佛性即是中道種子
亦可。
得以中道因為種子也。
若單道義者。
此中
應須眼見師子吼文也。
先言正因佛性
因而故有二因。
謂境了二因。
非果而果故
有二果謂菩提涅槃
今此二因二果。
並非
正因
由非因非果正因故。
有此因果
所以
二因二果。
並皆是傍。
若非因非果乃是正因
故若緣若了並非正因
非緣非了乃是正因
菩提涅槃並非正果
菩提涅槃乃是
正果也。
若爾則成六種佛性
何者中有
緣因了因。
有正因。
豈非三因
果有菩提
槃則成二果。
復有非菩提涅槃名為正果
豈非六種佛性耶。
答亦得六種佛性
則不
爾。
所以然者。
但因中名為佛性
至果便成性
佛。
故在因但名為非因。
在果則名為非果。
一箇非因非果。
而今為辨佛性
故經為正
因。
所以但有五性不為六性也。
釋名第五
釋名有二種
先釋通名次釋別名
通名不同三家
一解云。
佛性兩字皆是
果名。
佛名覺者。
此故宜非因。
以不改為義。
果體既常。
所以不改也。
因中暗識故非覺者。
既其遷改不得名性。
眾生有當得此佛性
之理。
故言悉有佛性也。
第二師釋。
佛性者此
是因中。
第一家云。
經既言一切眾生悉有
佛性
云何言因中無有此名。
因中眾生
有覺
義故是佛。
有必當之理不改名性也
三家
分字解釋
佛是果名。
性是因名。
還舉第一
為難
眾生愚暗癡惑耳。
未有智慧
若有覺
法。
可許佛覺。
而即眾生都無有覺。
云何言眾
生是佛。
乃研生死小智
終成果地大覺。
其果
始名為佛。
故佛是果名。
眾生當得
此之
理不改故名為性
只是理。
所以性是因中
也。
然此三說
今並不用
皆須洗之。
還以三家
自相難破也。
問今義云何
為當因為
在果為當因果耶。
今時明義
無在無不
在。
故云無在無不在。
所說也。
只以如此
故名為佛性
雖無在無不在。
而說在說不在
者。
佛性在因性佛在果。
故果因名佛性
因果
名性佛
此是不二二義。
不二故二則非二。
故云二不二是體不二是用
以體為用。
用為體。
體用平等不二中道
方是佛性
一切
諸師。
佛性義。
或言佛性是因非果。
或言是
果非因。
此是因果二義佛性也。
故經云。
有二者皆是邪見
故知
一切諸師。
不知佛性
執一邊。
是非諍論
佛性也。
若知因果
不二
方乃得稱名佛性
故經云非因非
果名為佛性也。
佛性既爾
涅槃亦然
若知生
涅槃平等不二
此乃得稱名涅槃
故經
云。
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
涅槃相。
不復
更滅也。
次釋別名
先言正因佛性非因非果。
非因而因故有二因。
境界因與了因。
非果
而果故有二果。
菩提涅槃也。
境界
者。
即是十二因緣能生觀智。
以是觀智境界
故名境界因。
以能生觀智之前緣故
亦名緣
因。
言了因者。
智能了出佛果名了因
了出佛果緣因故。
有時呼了因以為緣因
也。
菩提者此言正遍知道。
是從智為名。
涅槃
者。
此言寂滅
是則從斷為目也。
四句有因
者。
十二因緣
正言十二因緣
菩提之正
因。
而言因者。
以其能生觀智。
與因作因。
故名
為因
若例此者
涅槃亦非是正觀之正果
菩提果為果。
故亦應單名為果。
若言涅槃
與果為果故宜名果果者。
十二因緣亦爾。
因作因故應名因因。
而經云因因者。
謂十二
因緣所生觀智。
因因有故名因因
若爾
十二因緣
因因而有。
何故名因因
然雖
復例通有如此義。
十二因緣作因。
因始故
單名為因
所以云是因非果也。
觀智從十
因緣而生。
因因有故名因因也。
所以
果則是三菩提
從觀智因而有故名為果
三菩提是觀智之正果單名果者。
觀智
亦是三菩提正因
亦應單名有因
若言
智從因而有故宜名因因者。
三菩提亦從果
有故應名果果
不爾正言三菩提
因之始故直名為果。
涅槃三菩提果而有
故名果果也。
然此四種兩因兩果。
並皆是傍
不得名正。
非因非果乃名正因
不因故有
因。
不果故有二果。
所以因是不因。
果是
不果故。
非因非果乃名為正。
然非因非果自
可名正。
但其在因故名正因
其果則呼為正
果然正義
終不復可定言故。
或時為道
或時呼為中。
或時呼為正因
齊言而取。
不得
何者言其正也。
果自不正。
因亦非正。
亦非是非因非果。
亦不非是非因非果也。
若爾是何。
答此中無是故
有以超然悟言
解之旨。
點此悟心以為正因
付此觀心非言
可述。
迦葉每歎不可思議也。
本有始有第六
佛性為是有為是始有。
答經有兩文
一云
眾生佛性
譬如暗室瓶瓫
力士額珠貧女寶藏雪山甜藥。
本自有之非
適今也。
所以如來藏經。
明有九種法身義。
云。
佛果妙因生。
責騲馬直不責駒直也。
當服蘇今已噵臭。
食中已有不淨
麻中已有
油。
則是因中言有之過。
故知
生是始有。
既有兩文
人釋亦成兩種
一師云。
眾生佛性
本來自有。
理性真神阿梨耶識故。
涅槃亦有
二種
性淨涅槃本來清淨
方便涅槃從修
始成也。
二解云。
經既說佛果妙因而生。
何容食中已有不淨
故知
佛性始有。
有人
言。
有於當故名本有
若爾便是本有耶。
答復有始有義。
又問。
若始有應是無常
答我
復有本有義。
何異二人作劫張王互答耶。
若如本有。
如如來藏經諸喻。
若言始有。
應是無常
而言本有於當。
此是何語。
定本
當耶。
無量世界無邊佛智。
應不圓耶。
若言
無邊而照可自破之。
何勞更難。
照若窮盡
是有邊。
若不盡。
則不圓。
此難那得去。
有始有義亦如是
一切所得義。
無不自死。
而人不覺耳。
一切諸人莫不網羅其中
矣。
執本有則非始有。
若執始有則非本有。
執一不得會通經意
是非諍競
作滅佛
法輪
不可具陳
但地論師云。
佛性二種
理性二是行性。
理非物造故言本有。
行藉
修成故言始有。
若有所得心。
望之一往消文似
得旨
然尋推經意
未必如此
何者
大聖
善巧方便
逐物所宜破病說法
何曾說言
性本有行性始有耶。
例如如來藏義。
楞伽
經說無我如來藏。
涅槃說我為如來藏。
兩文若為配當耶。
本有始有其義亦爾。
理性本有非始行性始有非本者。
執成
聖教非藥。
世間淺識之人。
但見其語定
以為是。
以成迷執也。
一家相傳佛性義。
非有非無非本非始亦非當現。
故經云。
但以
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
非謂菩提去來
今。
以非本非始故。
有因緣故
亦可得說故。
涅槃性品明。
佛性本有。
貧女寶藏
諸眾
生執成病
下文即明始有。
故知
佛性
本非始。
但為眾生說言本始也。
若言佛性
本始者。
以何義故說本始。
至論佛性
實非本始
如來方便
為破眾生無常病故
說言一切眾生佛性本來自有。
以是因緣
成佛道。
眾生無方便故。
執言佛性現相
常樂
是故如來
為破眾生現相病故
隱本明
始。
至論佛性
不但非是本始
亦非是非本非
始。
為破本始故。
假言非本非始。
若能得悟本
始非本始
是非平等始可得名正因佛性
因是保成佛道
若不如是佛性也。
廣論本有始有義。
例如新故
何者第一念是
新。
第二是故
譬如新米初出者是新。
次者
非復是新。
得第一念故第二念為新。
者名故。
後始起者是新。
是則先後得名新。
故言新新生滅
亦可。
初後皆得名故
故言初
故後亦故。
新故既通初後。
本有始有義亦復
然。
新故義通初後。
但說初故名新
久新名故。
定知。
何者為新。
何者為故。
故知
都無新無
故。
故釋十號文云
上者名新。
士者名故。
體大
涅槃無新無故
既言體大涅槃無新無故
得言體大涅槃無本無始
一往明無本無
始義。
無本無始義。
此是清淨體。
亦何失寄
本始義耶。
今約事論之。
如無明初念始起
為新佛果後起為故。
何異兩念相望初念
為新後念為故耶。
得佛果始起此則名新。
無明住地已久此則名為故。
何異兩念相望
初念名故後念名新
本始只是新故
本只
是故
只是新。
無明初念與佛果相望
既皆
得是新。
皆得是故
亦皆得是始。
皆得是本。
明與佛果既得如此
生死涅槃亦爾。
皆得是
始皆得是本。
是故生死為始。
涅槃為本。
涅槃
為始。
生死為本。
生死始有。
涅槃本有。
何異
一念新第二念為故。
生死本有。
涅槃始有。
何異第一念為故第二念為新。
生死涅槃
不是本有不是始有。
而終是無本無始
而今
假名說故更互本始無異
經言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若是有今則是無。
若是無今
是有
故今之與本。
得名有。
得名無。
文意終為明無本無今義。
下文結言
有法無有是處
故知
三世不得言有。
假名說故。
本有今無本無今有。
生死
槃。
皆是有無
若悟假名
論有論無。
至竟終是
無有無無
故言三世有法無有是處
何異
新故本始至竟終是無有新故本始義耶。
知。
新故本來指新為故。
故為新。
本始
爾指本為始指始為本。
指始為本故
此本是
始本。
指本為始故。
此始是本始
本始非始。
本非本。
云至竟終是無本無始義也。
內外有無第七。
今辨佛性內外有無義。
重最難解。
或可。
外有佛性理內無佛性
可理內有佛性理外無佛性
今先辨理內外
說有無。
由來亦言有理內外凡夫及內
外道
故信等五根未立者。
外行心名外
凡夫
五根立者。
內行心名內凡夫
故言理
內行心理外行心。
既有此語。
即是內外
義。
但舊師等不甚分明
作此名教耳。
經言。
次道二種
一外二內
外道道者
無常無樂
內道道者
有常有樂。
菩提解脫亦復如是
菩提
無常無樂
諸佛菩薩所有菩提
常樂
我淨。
解脫亦然也。
菩提只是道。
何故兩出
耶。
解云。
菩提者是所行之道。
先明。
道者是能
行之道。
能所為異也。
若言一切諸法有生
滅者。
皆是理外。
悉屬外道
一切諸法無生
滅者。
皆是理內則內道
故今明。
發心悟不
生不滅。
般若中所辨。
名為內道也。
分理
外竟。
今次佛性有無
為理眾生
佛性
為理眾生佛性耶。
答曰。
問理外眾
生有佛性不。
不成問。
何者外本無有
眾生
那得問言理外眾生佛性不。
故如問
炎中之水。
本自不曾有。
何得更問炎中之水
何處來。
是故理外既無眾生
亦無佛性
眼之所不見。
故經云。
菩薩我相人相
生相
即非菩薩
是故與人乃至今人無有
佛性
不但凡夫佛性
乃至阿羅漢亦無佛
性。
以是義故
不但草木佛性
眾生亦無佛
性也。
若欲明有佛性者。
不但眾生佛性
木亦有佛性
此是對理外無佛性
辨理
佛性也。
眾生佛性草木佛性
昔來
未曾聞。
為有經文為當自作。
眾生佛性
眾生成佛
草木佛性
草木成佛
大事
不可輕言令人驚怪也。
答少聞多怪。
昔來有事
是故經言。
諸比丘。
聞說大乘
驚怪
從坐起去
是其事也。
今更略舉愚見
以詶來問。
涅槃哀歎品中。
有失珠得珠喻。
以喻眾生
故失佛性
悟故得有佛性
云。
一闡提佛性
殺亦無罪也。
又呵二乘
燋種
永絕其根。
如根敗之士。
豈非是明凡
聖無佛性耶。
眾生尚無佛性
何況草木
以此
證知。
不但草木佛性
眾生亦無佛性也。
華嚴明。
善財童子
彌勒樓觀得無量法
門。
豈非是觀物見性得無三昧
大集
經云。
諸佛菩薩
一切諸法無非是菩提
明迷佛性故為生死萬法即是菩提
故肇法
師云。
道遠乎哉
即物而真聖乎哉
即是
神也。
一切諸法無非是菩提
何容得無
非是佛性
涅槃云。
一切法中悉有安樂
性。
亦是經文
唯識論云。
唯識境界
山河
草木皆是心想
心外無別法。
明理一切
諸法依正不二
以依正不二故。
眾生佛性
草木佛性
以此義故
不但眾生佛性
草木亦有佛性也。
若悟諸法平等
不見依正
二相故。
實無有成成相
無不成故。
假言
成佛
以此義故
眾生成佛時。
一切草木
成佛
故經云。
一切諸法皆如也。
至於彌勒
亦如也。
彌勒菩提
一切眾生皆亦應得
此明以眾生彌勒一如無二故。
彌勒菩提
一切眾生皆亦應得
眾生既爾
草木亦然
知。
理通故欲作無往不得
是故得名大乘
礙。
此是通門明義也。
若論別門者
則不得然。
何以故明眾生有心迷故得有覺悟之理。
草木
無心故不迷。
寧得有覺悟之義。
喻如夢覺不
則不覺。
以是義故
眾生佛性成佛
草木佛性不成佛也。
成與不成
皆是佛
語。
有何驚怪也。
上來至此
明理外無佛性
內有佛性也。
第二明理外有佛性理內無佛
性。
般若經云。
如是滅度無量眾生
實無
生得滅度者。
華嚴亦云。
平等真法一切
生入。
真實無所入。
既言一切眾生入。
當知。
理外眾生入。
實無所入者。
入理無復
眾生
故言實無所入。
是知。
外有眾生故得
入也。
如是滅度實無度者。
亦作此釋。
至理
內。
實無眾生滅度者。
當知。
理內既無眾生
亦無佛性
外有眾生可度。
故言理外眾生
佛性也。
然本有理內故說理外。
理內既無
理外。
豈復有耶。
先則為成交互辨義故
理外
若無理內則有。
理內若無理外則有。
或時
內外俱有。
或時說內俱無
故經云。
闡提
有善根人無。
善根人有闡提人無。
二人俱有二
俱無也。
那得作此不定說耶。
答此豈得
有定。
涅槃經云。
若有人說一闡提人定有
佛性定無佛性
皆名謗佛法僧
今既不欲謗
佛法僧
豈敢定判。
義中自有四句
內外
無不定。
所以作此不定說者。
欲明佛性非是
有無故。
或時說有
或時說無也。
若言定為
非者不定為是耶。
若言不定為是者。
還復
成定。
定既非是
不定亦非。
具如論破。
但破定
故言不定有四句如前。
洗淨已。
不定
為定亦何得而無定耶。
今只就不定定者
有理眾生理外草木
有理眾生內草
本定何者佛性
何者佛性耶。
若不定為
定說者。
經中但明化於眾生
不云化於草木
是則內外眾生佛性
草木佛性
雖然
觀心望之。
草木眾生豈復有異。
有則
有無俱無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此之四句
皆悉並聽觀心也。
至於佛性非有非無。
非理
非理外。
是故若得悟有無內外平等無二
始可名為正因佛性也。
涅槃論云。
眾生
佛性非密。
眾生佛性亦非密。
眾生即是
乃名為密也。
所以得言眾生佛性者。
不見
佛性故。
佛性眾生者。
不見眾生故。
得言
眾生佛性
如來藏故亦得言佛性有眾
生。
如來為生死作依持建立故。
明見第八
迦葉問言。
云何菩薩見難
見性
師子吼問言。
一切眾生佛性者。
不見一切眾生所有佛性
十住菩薩
以何
等眼不了了見佛。
以何眼而了了見也。
性品
答。
見有二種
一者十地
或言十住
名為慧眼
見。
舉珠喻釋。
二者外道凡夫名為信見。
或如
羊角
或如火聚等。
師子吼明慧眼見故。
了了
佛眼見故則了了
經文如此
判釋
言。
十住菩薩
方見佛性猶如羅縠
九住以還
未見佛性
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若如此者
初發心時則佛性
一師云。
槃所明十地
應是地前
未得真悟菩薩故。
不明
華嚴所明十地
從佛智慧出。
此是
真悟菩薩
故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但地論
師據行位判。
行通位別。
涅槃辨位別義
故菩
薩位智猶未極
十地菩薩見性不明
九地
猶未見。
華嚴明行通義
故云初發心時便成
正覺也。
涅槃經云。
十地菩薩
但見其終不
見其始。
諸佛如來始終俱見。
諸師釋此文種
不同
或言。
十地菩薩斷無明。
故言不見
其始。
而伏惑已周去佛近故言見終也。
又云。
十地菩薩
去終近故云見終。
無明地遠
故言不見其始。
又云。
十地去初地遠故。
言不
見其始但見其終。
佛既眾惑已盡。
圓果備。
故云始終俱見。
一師云。
因果本來不二
乃是
無二無不二。
故名為不二
雖復不二
而開因
果二。
菩提為因
佛則是果。
此是一重開也。
明果不可頓階。
所以中開十地
此是
第二重開也。
如是於一一地中
或更開為三。
乃至為四。
如初地先開為十迴向。
乃至十住
等。
斯則初地為始。
十地為終。
十地非初故。
不見其始。
則是第十故言見終。
得對言初
地見始不見終也。
果既不開。
所以始終俱見。
故是無始終始終。
不見而見也。
會教第九。
中有佛性法性真如實際等。
並是佛性異名
何以知之。
涅槃經自說佛
有種種名。
一佛亦名法性涅槃
亦名
般若一乘
亦名首楞三昧師子吼三昧
知。
大聖隨緣善巧
於諸中說不同
故於
涅槃經中。
名為佛性
則於華嚴
為法界。
勝鬘中。
名為如來自性清淨心。
楞伽名為
八識
首楞嚴經名首楞三昧
法華名為一
一乘
大品名為般若法性
維摩名為無住
實際
如是等名。
皆是佛性異名
故經云。
名相假名相說
一法中說無量名。
於一
中說無量門。
以是義故
名義雖異理實無
二。
問若理實無二以何義故種種名。
答若
依名釋義
非無所以
何者
平等大道諸眾
覺悟之性。
名為佛性
隱生死名如來藏。
諸識究竟清淨
名為自性清淨心。
為諸
法體性名為法性。
妙實不二故名為真如。
原之實故名為實際。
理絕動靜名為三昧
無所知。
無所不知
名為般若
善惡平等妙運
不二
名為一乘
理用圓寂名為涅槃
如此諸義
如喻似何譬。
虛空不動無礙有種種名。
有諸名實無二相。
以是故。
云名字雖異理
實無二也。
若言真如法性並是佛性之異
名者
經說真如法性亦是空之異名
今未
知。
佛性二諦第一義空不。
若言是者
既言是空。
那得以此佛性耶。
會通諸經
使不相違
善則善矣。
新聞異響未見深旨
一切諸人並皆同疑。
願為開示以遣疑滯也。
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
豈非是空為
佛性耶。
若以空為空者非佛性也。
下文云。
言空者。
不見空與不空名佛性
二乘
人。
但見於空不見不空。
不見佛性
故知
於有
所得人。
不但空非佛性
佛性亦非佛性也。
無所得人
不但空為佛性
一切草木並是
佛性也。
問若皆是佛性不得言非。
若非佛性
不可言是。
有何所以
一切並非而復即言
一切並是。
豈非過分答耶。
至論平等
性之理。
非空非不空。
非有非不有。
非法性非
法性
佛性非不佛性也。
一切並非故。
得一切並是。
何者
平等之理。
以非空有故。
假名法性
非不空有故。
假名空有
以非法性
假名佛性
空有非不法性故。
名法性
佛性故。
假名法性
空有非不佛性故。
假名
佛性
當知。
平等大道無方無住故。
一切並非。
無方無礙故。
一切並得
以是為是非為
非者。
一切是非並皆是非也。
若知無是無非
無非無不假名為是非者。
一切是非
皆是也。
故知
上來十一家所正因
以是
是故
並非正因佛性
若悟諸法平等無二
無非者。
十一家所說。
並得是正佛性
料簡第十。
料簡中應論得失義。
本來
淨。
何因緣故失。
本既不失
云何失。
若後失
者。
先亦應失。
先既清淨
後亦應淨。
答此義
者。
如第九卷說解純陀疑差別差別義。
廣辨者。
備舉涅槃一部解釋
猶亦不可盡。
此義不可卒了。
且待後問也。
一乘三門一釋名門二出體門三同
異門
名第一。
一乘者。
乃是佛性大宗
眾經之密藏
三之妙術
歸一良藥
迷之
即八軸冥若夜遊
悟之即八軸如對白日也。
釋名者。
唯有一理
唯教一人
行一因。
唯感
一果。
名為一
法華論云。
一謂同義
如來
聲聞法身緣覺法身三乘同一法身
故名
為一。
乘者運出為義。
運出有三種
一者以理
運人。
從因至果。
大品云。
乘從三界出。
波若中住。
二者以德運人。
如法華云。
得如
是乘。
諸子等喜戲快樂
三者以自運他。
涅槃云。
涅槃船。
生死海
濟度群生矣。
出體第二
一乘體者。
正法中道為體。
攝論云
性乘行乘果乘。
中邊分別論云。
乘具五義
乘本謂真如佛性
二乘行即福慧等。
三乘
慈悲等。
四乘障謂智障無明
五乘果即佛
乘也。
唯識論云。
三體六義
三體者。
自性
二乘三主得。
六義者。
一體如空出離四謗
二者因謂福慧
三者攝一切眾生
四者境界
真俗
五者障即皮肉心。
六者果謂無上菩提
十二門論云。
乘具四事
一者乘本謂諸法實
相。
二者乘主由波若萬行得成。
三者乘行
餘一切行。
四者果謂薩婆若。
法華論云。
亦明
三種
一者乘體謂如平等法身
即是佛性
二者乘果謂如來大般涅槃
三乘即是六度
了因。
此猶三種佛性
不說果果性者。
果果
屬果門。
境界性者。
屬因門故。
說有五。
略說
唯三也。
問乘以何為體。
經論種種說。
三種
理行果。
今以正法為體。
問理是不
云何名運出耶。
答以其不動故。
能令眾生
運出。
別而論之。
順忽為運。
無生忍為出。
論一一皆運出。
因乘自運運他。
果乘與理乘。
自不運而能運他。
問此經明乘。
正以何為體。
答若就因果用。
以果為宗。
就正法體
即以
正法為宗。
今明若因若果正法故。
故以
正法為宗。
有人言。
此經萬善為乘體。
有人言。
以果萬德為宗。
有人言。
境智為宗。
今明。
就用
非無此義。
不得乘深體故。
正法中道
經宗。
一乘正體
三論學者恒彈有所得
義。
云何稱用異說耶。
若言破相為宗。
是有
所得義。
今申無所得。
諸師義皆得皆非。
得用
得體
異執永消
同歸一極
無執不破。
無義
不攝。
巧用如甘露
拙服成毒藥也。
大品
理教行果四乘
與今何異耶。
答彼經不明開
權。
與此為異。
問勝鬘法華何異
法華會三
乘。
漸悟菩薩說。
正對三乘
勝鬘為頓悟
薩說。
不對聲聞緣覺
但對人說。
與此為異。
若爾法華究竟說
何故涅槃教。
答失心子
涅槃
不失心子不須涅槃
但為純根眾生
說是大通智勝佛燃燈佛
不說涅槃
眾生故。
又此經明三事
一車二牛儐從
因果萬行萬德
牛亦通因果
道正觀。
斷常垢。
白牛
由正觀故。
萬行出生死。
即婆若導成萬行
問婆若是乘。
云何喻牛耶。
一法兩義
引導如牛。
運義如車。
不爾
故有車義。
引導之能故無牛義。
界內為儐
從果地牛者。
真慧為牛。
六通無垢白牛
五道出眾生。
儐從者。
即界外因儐從
問此經未明正佛性
此義何耶。
答此人不
得經味。
法華論云。
七處明正因性。
略出
處。
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此明自性住佛
性。
云同法性
此是佛性異名
云開
悟入佛之知見
論釋知見佛性
普賢
薩及授惡人有正因性故。
有人言。
此經
未明常住
此義云何
答此是小乘氣分
此經
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此是法常住義。
靈鷲山
明人義。
淨土不毀。
此名依報
義依報正報人法皆
云何無常耶。
論釋壽量品文。
三身量法二身
有人言遣三而一存
此義為得。
答此是有
得義
大品云。
非三非一故名大乘
此經不可
示。
言辭寂滅
此以四句百非洞遣。
強說
明乘。
三一為二。
非三非一為不二
不二
麁。
非二不二為妙。
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為麁。
言忘慮絕為妙。
三一開會凡有十門
一者
三顯一。
二者會三歸一。
三者廢三立一。
四者
三明一。
五者覆三明一。
六者前明一。
者三中明一。
八者三後辨一。
九者絕三明一。
十者無三辨一也。
三顯一者
開昔三乘
方便
示今一乘真實
云開三顯一也。
三歸一者
會彼三行歸一佛乘
故云汝等所
行是菩薩道也。
三立一者
廢昔三教立今
一乘教。
故云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
上道也。
三明一者
破其執三異之情。
以明
一乘之道也。
三明一者
如來趣三一兩緣
當有三一之教。
昔則以三覆一。
今則以一覆
三。
前明一者
未趣鹿苑三之前。
寂滅
場已明一實之教。
謂三前明一也。
三中明一
者。
從趣鹿苑說於三乘
佛乘第一緣覺第二
聲聞第三
謂三中明一也。
三後一者
三乘
之後法華教門
以會彼三乘同歸一道
謂三
後一也。
絕待一者
如無世界
外則無言無
示。
內則無慮無識
不論一三而已
即此
佛事故。
則復是一故。
云絕待一也。
無三辨一
者。
香積佛土
彼土無有二乘名字
謂無三
辨一也。
但有清淨菩薩眾。
謂有一也。
前之
五種
就義論一。
後之五種
約時處。
諸文不同
教門差別
故開五也。
云何名會三歸一。
識會三歸一。
須知開一為三。
開一為三
者。
昔指大乘之因說。
小乘究竟之果也。
還指小乘究竟之果。
即是大乘之因。
名會
也。
小乘人謂是究竟
為是因為是迷果
乎。
實是大因。
謂是小果故是迷因也。
問以
義故一乘三乘佛乘
復以何義明
一乘非是三乘佛乘耶。
答若明三乘
攝出
世乘盡。
故對二乘方便
佛乘真實
文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即非真。
所以一乘
三乘中之一也。
佛乘中。
復開真應。
昔為
二乘人說佛方便身。
佛乘方便身。
則以
今教明佛身是真實故。
真實之乘異方便佛。
師子長者異著弊垢衣長者
是以約今
兩教
明佛有權實不同
是故一乘三乘
中之一也。
問此經中始末
或言佛以方便
示以三乘教。
三乘並是方便
又云唯此一
事實餘二則非真。
則二是方便
兩文相違
會通耶。
答此二文猶是一義。
無相違也。
一佛乘方便說三。
次云一乘是實二是方便
人手內實有一果方便言三果。
次第論者。
果是實二是方便
故方便說三及二。
方便猶是一義。
不相違也。
問為會三歸
為會二歸一。
答此亦是一義。
智度論云。
於一
佛乘開為三分
如人分一斗米為三聚亦得
三聚一聚
得言會二聚歸一聚
會三
會二。
猶是一義不相違也。
究竟為言
中道
為宗。
云性乘。
若就用為談。
萬善為乘體。
善之中。
般若為體。
報習兩善
取習因為
體。
報因住生死不取
若爾不應人天
乘為一乘
答曰。
人天是報果而此乘體。
有習
義故會。
乃是增上緣義。
別而為論。
有漏
非乘體。
無漏善為乘體。
乘有二種
有漏善為
遠乘。
無漏善為近乘。
乘有二種
一者動乘。
者不動乘。
萬行為動乘。
如來佛性中道
不動乘。
問乘以運出為義。
中道佛性不運出。
云何名為乘體。
答以其不動故。
能令萬善
出。
亦令行者出生死住彼涅槃
名為乘
小乘初教。
以果為乘。
故言三車門外
此是
無生智果
大乘因與果為乘。
問曰。
大乘
因果為乘者。
何故經言於佛果上更無說一
乘法事。
答曰。
此約自不運義。
不言不運他。
同異第三
有人言。
因成假為乘用。
一善
滿不成乘用。
故合為萬方運用
例如樑椽
等。
非假則無有用。
二云相續為用。
若實法念
念自滅無有運用故言相續為有用。
三云
待為一此中果一故因一。
善既眾多
以此
果一於萬善
今明。
萬善悉有運出之義。
亦如
百流一一自有向海不以海一故百流
一。
問曰。
若非因成有力
非相續。
云何一念
實法善有運出耶。
答曰。
以不運為運。
不續為
續故。
終是相待為本。
是以相待有乘用。
次引
經文
問曰。
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
二亦無三。
云何無二無三耶。
答曰。
有人言。
無二無聲緣覺二。
無三者無偏六度
菩薩
又昔三乘皆是方便
今教別有一車
昔三也。
何以然。
答經云佛以方便力示以
三乘教。
通以三為方便
則以三為方便
則以
一為真實
則會昔三乘歸今一實也。
又云願
賜我三種寶車
昔既索三今便賜一。
故索
所不與。
所不索。
則知。
別有大車異昔三。
文理推之。
有四車也。
評曰。
三車四車
紛綸由來久矣。
了之則一部可通。
迷之則
八軸皆壅。
今以八文徵之。
方見此釋為謬。
一文云。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
眾生說法
有餘乘。
若二若三。
此文次第三乘也。
但以
一佛乘者。
佛乘第一也。
無有餘乘若二
若三者。
無有緣覺第二聲聞為第三
以此
文詳之。
則唯有三車
則執四為謬矣。
問曰。
常列三乘不作二次第。
今何以然耶。
答曰。
佛乘第一
緣覺第二
聲聞第三
從上數至下
豈非次第耶。
問曰。
何故此次
第耶。
答曰。
此正判三乘有無義也。
初句明唯
一佛乘。
句無二無三。
明無餘乘。
以唯有
一佛乘故。
佛乘為實
無二無三故。
二乘
方便也。
普門品中。
亦列佛乘為初。
次及
覺後明聲聞。
與今同矣。
第二文云
尚無二乘
何況有三。
大論舉況者。
皆舉勝以況劣。
若言
第三偏行六度菩薩者。
三乘中。
佛乘
二乘為劣。
若言第三
應舉三況餘二。
何舉二況第三耶。
三者偈云。
唯此一事實餘
二則非真。
唯此一事者。
一佛乘實也。
餘二
則非真。
緣覺聲聞
此二非真也。
則以偈文
長行無二無三意。
佛恐像末鈍根尋經不解
故。
轉勢頌之。
煥然易悟。
四文云。
諸佛語
無異
唯一無二乘。
同前矣。
第五文云
但以
一乘法教化諸菩薩
無聲弟子
此文最分
明。
既云但以一乘教化菩薩
則有菩薩也。
聲聞弟子
則無餘二乘也。
六者信解品云。
二人
七者化城喻品云。
世間無有二乘
滅度
唯一佛乘而得滅度耳。
八者偈云。
一佛乘息處故說二。
諸文甚多
略舉八證。
此釋既非。
四乘義謬。
會三亦失。
有人言。
但有三乘
三歸一者
歸三中佛乘
非三外
別有一也。
評曰。
若但有三乘
不違八證。
尋經
首尾
復害六文
佛以方便力示三乘教。
則知。
三乘皆是方便
云何二方便歸一方便耶。
又云。
一佛乘。
分別說三。
又云。
一佛乘。
隨宜說三。
諸子索三。
父皆不與
明無三可
趣索。
有一以賜機。
若三中之一是實有者。
無所索。
無所賜也。
又虛指門外明有三
車。
諸子出門無三可見
若三中之一。
是實有
者。
父非虛指。
子出應見。
又三中之一是實者。
則會二歸一。
不名三歸一。
問立四則違八
證。
三復六文
請會通之令無豪滯。
答世
淺識言不相違
況復一切智人說應鉾楯
如來說八萬法藏乃至塵沙法門
無二
言。
一經應有兩說
以此推之。
是知。
失在
學人
何復敢嫌大聖
今所明者。
八證六文
一意耳。
且會二文餘皆可領。
一云方便說三。
次云唯一是實餘二非實者。
唯一佛乘欲引
眾生故。
方便說三。
考實而言。
唯一佛乘
是實餘二非真。
是故三說二。
一意耳。
設近喻以況遠旨
如父手中唯有一果。
欲引
諸子說一果為三果。
考實而論。
唯有一果無
二果。
是故二文無相違也。
以三二既明。
會義
可領。
見法華論。
十方佛土中尚二乘
何況有三。
與今意同。
論云。
此是遮者。
無二
涅槃唯佛究竟無上菩提有大涅槃耳。
但明無有二乘唯有佛乘
不言無偏六度
菩薩
光宅失旨也。
次論四句
問會三歸
三歸一開三顯一廢三立一有何異耶。
三歸一者
乃會教會行會緣。
言會教者。
三乘五乘之教。
並為顯一道
所表之道既
一。
能表之教亦復言一。
一切教皆名大乘
教也。
行者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
如來昔說
三行者。
為趣一道
令修三行
所期之道
無二
能趣之行豈三耶。
所言會人者。
如來
世。
本為教菩薩
不教餘人。
三所既是菩薩
道。
行之人。
皆成菩薩也。
文云但為教菩
無聲弟子
教正一時
會行及人。
令至佛也。
問會有幾種
答自有融會稱會。
自有會歸稱會。
向明也。
融會稱會者。
既會
三歸一竟
緣即疑云
三若歸一
何故說三。
釋言
昔以方便故說三。
今以如實故說一。
此是融會今昔三一之義。
亦名會也
若是
歸之義。
正就三行
融會之義。
就教門。
所以
然者。
若會三因同歸作佛。
如是之義。
行為
正。
不用教門作佛故。
教非會歸也。
有人言。
此經未明佛性
但明緣因
復言
覆相明常。
云何
乃是成論淺悟之徒。
有如此失。
大寶不取
遇深經而不求。
豈異弱喪與窮
反走舍宅
此經云。
常在靈鷲山
常在
不滅。
劫火燒盡時。
淨土不毀。
既言依正兩
常住
法華論。
云釋壽量品文。
有法身壽
報佛壽量化身壽量。
豈非常耶。
處處
法性
法性佛性異名
身子言。
等同
法性
云何如來小乘法而見濟度
方便
品初明佛知見
即是佛性
乘有三種
理乘即
中道佛性
行乘即是緣因佛性
果乘即是
佛性
因因境界性屬正因
果果性屬果
性。
故不開五性也。
索車義第二問。
為是三人
索三為是二人索三耶。
答舊經師云。
三人
三車也。
何以知然。
下文云。
爾時諸子各白
言。
賜我三種寶車
故知
三人索三。
又所
以索三者。
實無三乘
但昔於一佛乘方便說
三。
以是方便行所以索也。
評曰。
今以十義
之。
不應三人索也。
一者本以三車譬於
果。
故云。
今此三車皆在門外
二乘人。
出門
至許車處。
覓果不得
可言索果。
菩薩之人。
許處佛果不得
何有佛果耶。
答曰。
意者
本為昔有今無。
是故索耳。
今昔
有者。
不索也。
大小經始終。
皆明佛乘
是有
如初教明佛乘是有
至法華亦明佛乘
是有
始終佛乘是有不索也。
問乘以
何物障。
大論既以六度大乘體。
六弊
是障也。
若取乘出義。
即著生死以為障。
乘廣大義
即以狹劣為障。
若以出世
所得六度能動出。
即以有所得六度為通
障。
六弊為別障。
譬中云三車門外者。
此總
相說耳。
依昔義者。
二車在三正使門外
果在習氣無知門外
二乘人。
正使限域
門。
佛以無知習氣限域為門。
昔說二乘人盡
無生在三正使門外
二乘人斷正使
盡。
不見車。
是故索耳。
昔說佛果習氣
門外
菩薩正使盡。
習氣無知即盡。
便成佛亦無索也。
何時索車耶。
答舊云。
羅漢已後
法華之前有索。
又難。
若未說法
已生疑者。
身子得果竟。
應言我今自於智疑
不能為是究竟為是行道
豈待法
華方有此釋索。
故今明。
法華方索也。
次論
一乘壽量果。
有人言。
未明常住
又難。
若度五
百而未常
亦應未度五百。
應是常。
若未度
非常則已度。
是常矣。
又經云佛度五百而言
未度者。
佛昔明度三百亦應未度。
若昔言度
三百佛實度者。
今亦應實度五百也。
若順經
故遂度五百。
則已免三相
何事非常
今所釋
者。
壽量品亦具明三身
法華論云。
王宮現生
伽耶成佛
名為化佛
久已成佛乃至倍上
數故名為報佛。
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
死。
若退若出明法身佛。
三身不同
法華
論明三身者。
佛性為法身。
修行佛性
報佛
眾生義為化身
若攝大乘論所明。
如來藏。
顯名為法身耳。
此二皆名法身。
應身中自開為二。
菩薩報身
二乘
化身
或云。
地上報身
地前化身
論法華論。
菩提留支所出
大乘
真諦
三藏所翻。
三部天親之所述作
明義
有異者。
或當譯人不體其意。
今欲融者。
會眾
經及論。
二身三身或四身。
今總束為四
句。
一合本迹。
金光明經
但辨一本迹也。
云佛真法猶如虛空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開本開迹如此
大凡論明有四佛。
開本為二
身。
一法身二報身
法身佛性
報身謂修因
滿迹。
二身菩薩名舍那。
二乘釋迦
也。
開本合迹
如地論法華論所明。
開本
二身
佛性法身
佛性為報身。
四開
合本
如攝大乘論所明。
佛性佛性顯皆
名法身
開迹身為二。
菩薩名舍那。
二乘
名釋迦
此皆經論義說不違
亦皆不體
意故諍論耳。
若常無常者。
別而為言
二身為常。
化身無常
通而為言
三身俱常
俱無常。
化身大悲為體故是常。
法身有隱
顯故
義說無常
應身起義
無常
光明
云應二身無常者。
開迹合本
三身
幾名耶。
經論不同
法身舍那身釋迦身。
名法報身化身
名法應身化身
又名
所見菩薩所見二乘凡夫所見身。
亦名自性身
又名法性身
若如是者應
六身八身。
應有一佛身本迹二身
何故
三身耶。
依法華論。
二身為自德。
化身為
化他德。
論法身為自德。
二身為化他德。
法身為自德。
化身為化他德。
應身亦自亦
化他。
故立三身
亦可。
法身為體。
報身為相。
化身為用。
體相用故三身也。
涅槃三門一釋名門二辨體門三八
倒門
涅槃者。
蓋是安心本宅
凡聖所同
歸。
故肇公云。
九流於是乎交歸。
群聖於是乎
冥會
諸方等經。
盛談此說。
摩訶大多勝。
大有二種
大理大。
大者
文言
所言大
者。
名之曰常。
莫先為相。
涅槃二家
一云
翻。
二云無翻。
無翻有四家。
一云佛在西國
槃。
東土無有此語。
故無翻。
二云涅槃一名含
眾名
其猶一音無量音故。
一音說法
異類各解。
三曰涅槃一名含於眾義
有常
樂我淨等。
四云涅槃一名不含眾名
亦不含
眾義。
但以涅槃一名通名諸法
其若先陀波
一名四實
同無翻。
有翻六家
一云無為
二云
無累
三云解脫
四云寂滅
五但云滅。
六云滅
度。
若言涅槃不翻者。
漢地眾生應無利益
大本大覺世尊將欲涅槃
六卷當此文
處。
大牟尼尊今當滅度
經既有翻。
何不
翻。
今同有翻第六家。
但彼一向有翻。
今明。
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
光宅云法
滅人度。
今明。
若人度法應度
生死涅槃
法俱有。
亦應言人滅法度
開善云。
滅度之名
皆目無法
度言永滅。
今明。
凡夫不永
故不明度
暫滅故名滅
亦應言暫度故名度
靈正云。
滅主於無。
度目有法
舉斷德目妙有
圓體不生煩惱涅槃
今明。
若不煩惱
涅槃者。
不由智滅而名涅槃耶。
今明。
涅槃
四句
道正觀。
永勉為正度
將人帖之。
目人
將法。
帖之目法。
至論非人非法
此是正度
而此正法
離有所得假名義。
名為正度
無名
強為立名也。
辨體第二
靈正云。
涅槃體者法身是也
尋此
法身更非遠物
即昔神明成今法身
神明
生死萬累之體。
法身亦是涅槃萬德之體。
今明不然
以用為體。
不及涅槃深體。
今以中
道正法為涅槃體。
開善云。
總明萬德無累
滅度
而經初明三德者。
簡異昔日二種
槃。
有餘時。
身智在解脫不滿
無餘時。
解脫滿
身智不在
今日涅槃身智在解脫
滿三德之
中。
法身為體。
波若解脫為用。
今明。
萬德三德
為體者。
離此無別涅槃用望。
若言法身為體。
無有萬德
云何涅槃體。
今明。
涅槃體者。
法為體。
正法能所四句百非
中論
槃品云。
有亦非涅槃
無亦涅槃
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亦非涅槃
無得無至
無得者非因
所得
無至無處可至。
開善云。
凡夫不會
不冥。
初地以上亦會亦冥。
佛果冥而不會
云。
金剛以還會而不冥。
佛果亦會亦冥。
今明。
初地以上冥義。
應常。
亦常亦無常俱有。
佛果冥一者。
智一為境一。
一何所目。
若智
成境者無智耶。
彼云。
至亡彌存。
至亡義成一。
存義眾生
彼云。
初地以上
稱境而智是
會義。
有無當方所不冥一
佛果萬累
絕。
無有方所故冥。
若成一者
無有眾生義。
彌存不成
今明。
波若無知故冥。
無所不知
彌存。
緣故冥。
緣故彌存。
非定有冥存。
論云。
性淨方便涅槃
性淨涅槃
是本有理
顯現名性淨涅槃
緣修萬德名方便淨涅槃
涅槃別異
今明。
涅槃無別
一非
異。
非亦一亦異。
四句涅槃體。
成實師云。
本有始有涅槃體一。
一者為始有一為本
有一。
何處離本有始有。
別有涅槃一也。
明。
於本有詺始有。
始有詺本有。
離本有有
始有。
非離始有名本有。
四句名本有始有
涅槃體也。
論師性淨涅槃二種解。
云本有萬德
二云本無萬德
但是萬德體故
萬德
修成涅槃假有萬德
正法涅槃
萬德不。
答若有亦非。
無亦非。
四句皆非。
故言
無受涅槃
五種不受名五不受三昧
問地
論師性淨涅槃
成論師本有涅槃
今日正法
涅槃有何異耶。
答曰。
論師阿梨耶識。
攝論
師阿摩羅識。
成論成佛顯現為法身。
是有法故。
以常為經宗。
今明。
中道佛性
中道有何隱顯
若以常為經宗者。
大論云。
常一邊常為一邊
非是常為究竟
純陀哀嘆
對生死苦無常。
佛果常樂
至後迦葉
涅槃
非常非無常。
非有非無。
非因非果。
今明。
四句
百非洞遣為涅槃體。
無常是用
法師
得其用不識深體。
但解涅槃
不同外道三師
小乘二說方等四計
檀提婆羅門
計於此身
即是涅槃
蓋明欲界涅槃
阿羅仙人
無想涅槃
此計色界涅槃
欝頭弗。
非想為涅槃
外道
三有涅槃
小乘
師者。
毘曇計無為涅槃
是常是善本有。
煩惱外。
煩惱得得屬於行者
成論
涅槃
但是無法
大乘四種
一明涅槃妙有
為體。
世諦法。
二云以空為涅槃
即是實相
第一義諦
三云涅槃非真非俗。
二諦外。
四云超出四句方是涅槃
四師大明二義
明本有始有。
論師性淨方便淨。
論師
四種涅槃
一本寂滅涅槃
有餘
三無餘。
四無住處涅槃
法身不住生死
應化
身故不住涅槃
次用無我真如理又三無
理。
無住處涅槃。
諸師同釋。
涅槃備於三德
法身般若解脫
所以三德涅槃者。
略有
四種義。
生死涅槃相對
生死三障
謂煩
惱業苦。
報障名法身
業障辨解脫。
煩惱障說於波若
二者欲顯如來三業
在。
有法身故身業自在
波若口業自在
解脫故意自在
三者無境不照名為波
若。
無感不應名法身。
無累不盡解脫故。
德為宗。
四者為對二乘三德不圓
有身智解
不足
解脫亦圓則無身智。
故名如來三德
圓備
成論云。
佛果妙有
若爾應是妙為。
妙故非為
亦妙故非有。
彼云。
有是法體
為即
是相。
佛果法體之有。
已離生滅相故。
非是
有為
竝云。
涅槃離相非為者。
亦應離始
故非生。
若始起故名生
亦始起故名為
又竝。
若有而非為
亦應為而非有。
成論師云。
有四
種生死。
來生死。
分段生死
八地已上變易
生死
七地中間生死
論師云。
七種生死
三界分段三種
變易有四種。
初二三地為方
便生死
四五六地為因緣生死。
七八九地為
有生死。
十地無有生死
夫人經言。
業因四住為緣。
感分生死
無漏業因
住地為緣。
感變生死
今言方便生死
無明住地
因緣生死即是無漏業。
有生
即是生住二相
無有生死即是滅相
若通
而為論。
一一地皆具四種
地前阿僧祇
地三阿僧祇三十三阿僧祇
今望經論無定。
若言無量阿僧祇小劫
言三十三阿僧祇
中劫
阿僧祇劫成佛大劫
有人言。
從初
發心五住煩惱
同麁同細。
又言。
地前斷四
煩惱
又攝論師
地前伏四住上心
初地
上方斷種子。
成論師明。
地前伏見諦。
初地
上品
二地中品
三地下品盡。
四地斷修
道上品。
五地中品
六地下品盡。
七地
習氣
八地已上斷無三品盡。
今明。
信伏
一處住地
十解伏欲愛住地
十行伏色愛
住地
十迴向伏有愛住地
初地初心斷四住
地盡
初地已上斷十重無明
持論云。
二障
三處過。
前一向伏。
初地十地
煩惱障
盡。
從初地斷智障
金剛心斷智障習氣
他家何異耶。
他家生死在此。
涅槃在彼。
眾生在生死。
佛在涅槃
今明。
生死涅槃
中論云。
若求如來性。
即是眾生性。
涅槃性。
即是世間性。
故經云。
無明愚者謂二。
智者
了達其性無二
捨生死別涅槃
是為愚
人。
不離生死
若知生死涅槃無有差別
涅槃
他家有煩惱。
後起智慧斷彼煩惱
內外大小乘。
皆言有煩惱生而今斷滅
即煩
惱不滅。
今求煩惱
本自不生。
今亦無滅。
若能
如是知。
前念無礙
後念解脫
能斷惑。
外人煩惱不煩惱二。
即同明無明
愚者謂
二。
今明。
煩惱不煩惱本無二相
能斷惑。
何以得知
地前為分段。
初地已上為變易耶。
涅槃初地菩薩破二十五有得金剛
昧。
法華論云初地以上有無雙照變易身。
若迴小入大聲聞。
從初發心變易果報
成論師云一向無實聲聞
此義為理不耶。
彼言。
夫人經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故。
答此
不然
一切經論。
皆有聲聞法華經中。
內祕
菩薩行外現是聲聞者。
權行聲聞
權實
聲聞
夫人經不愚於法者。
利根人。
非是
鈍根能爾也。
八倒第三
問經三修八倒
何等三修
丘耶。
三修者。
一常無常
二苦樂。
三我無
我。
常者凝然也。
無常遷流
樂者怡愈。
苦者
逼惱
我者性實。
無我不自在通稱
修者習
義也。
然此三種相對合辨。
名為三修
離說即
是六修。
具足應是四修。
離即八修。
謂淨
不淨
所以除淨不淨但明三修六修者。
不淨
觀是遠方便因中除不淨觀。
故果中除淨觀。
對治八倒
應辨八修。
因中苦無常無我
淨。
上取常樂我淨故八修。
有人言。
六修皆
是俗觀。
又言。
上三修。
一向俗觀。
中前
修是俗。
無我是真。
今明。
通皆是俗皆是真。
倒者。
前倒常樂我淨外道時起四倒
謂常倒
樂倒我倒淨倒。
佛破四倒故。
無常苦無我
不淨
比丘佛果上更起苦無常無我不淨
後四倒。
無常倒苦倒無我不淨倒。
倒後倒合論故有八倒
外道起生死計有常樂
我淨。
佛初說四諦四倒
生死中但有苦
無常無我不淨無有常樂我淨。
比丘聞此。
生死苦無常無我不淨
佛果亦苦無常無我
不淨
後四倒故。
涅槃云。
生死苦無常無
不淨
佛果常樂我淨。
破其佛果苦無常
無我不淨故。
有八修八倒
若外凡夫八倒
者。
是見諦煩惱
學人八倒者。
修道
惱。
羅漢八倒者。
是界外煩惱
八倒體者。
三倒是也
一心二想三見倒。
一切
心了別是心倒。
一切心想像皆是想倒。
一切
決了名見倒。
所用也。
生死四倒
生死無常苦。
傍迷佛果常樂
果上四倒
佛果常樂
傍迷生死無常苦。
所以然者。
生死常。
非但不識無常
不識常。
計佛無
常者。
非但不識常。
則不無常
問若計常
者。
正迷無常
傍迷常法
無常者。
正迷常
傍迷無常者。
得言無常之解即解常。
解常
之解即解無常不。
答惑性浮慢。
得言一惑兩
迷。
解性不漫。
無常不解常。
解常之解不
無常
起倒人者。
凡夫起前四倒
入內
凡位不復起之。
後四倒者。
入內凡位。
乃至
漢起之。
智度論云。
三倒生時
前起想心後起
見倒。
此從輕至重。
斷時前斷見後斷想心。
四倒體者。
沙云
以慧數為體。
前倒凡夫
倒是聖。
合論八倒也。
外謂無常見常
倒。
無常無常不倒
今依中論
倒與不倒
倒。
前後八倒前後八行皆倒。
故十六倒。
常無
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四句皆倒。
我樂
淨皆四句
生死十六倒。
佛果上苦無常無
我各四句
合十六倒。
并合三十二倒。
前明
斷伏。
以何文證初地斷見諦與思惟
十住
論云。
初地斷見諦盡。
又斷三界思惟
問以
何文證初地以上十重無明
相續解脫
經。
云斷二十二愚。
初地斷二愚。
十地斷二
愚。
金剛心斷二愚。
合為二十二無明
攝論云
十重無明
初地凡夫無明
何意
地斷凡夫無明
地前猶有習故
二種
我。
未真證生法二空
初地以上
真證生法
空。
凡夫無明開為二。
一者一切法無明
二者潤三惡道無明
何為人斷伏耶。
答內
凡夫伏惑。
聖位斷也。
有人言。
十解六心為外
凡夫
七心以上名內凡夫
今明。
就位退為
論。
十信六信為外凡夫
七信以上名內凡夫
若就發心為論。
未入十信名外凡夫
十信初
心名內凡夫
問為空智斷為有智斷。
答經云。
佛為增上慢人說斷煩惱
不斷也。
又經云
斷。
何者是也
若言有煩惱不能斷
無煩惱何
所斷也。
若言斷者。
為見惑斷。
若見惑斷者。
明闇並。
云何煩惱
若不懸斷者。
天竺
燈。
振旦闇皆破。
如此推之。
畢竟不斷
如此
了悟即是斷也。
所得人。
空解斷有解不斷
今明。
所得人。
空有不斷
無所得空有俱
斷。
自有中伏假斷。
如求性有無不可得故名
非有非無。
但伏性有無猶未斷也。
次明假有
假無。
即性有無始斷。
既識假有假無。
畢竟
無有定性有無
名假斷
次云假伏中斷者。
對性有無
說假有無
以伏性有無
故云假伏。
悟假有不有無不無為中道
前性有無
斷故名假伏中斷。
亦得假伏假中伏中斷
如識假有無即性有無永斷。
為假斷。
自有
識假有無但伏性也。
金剛心斷惑盡耶。
開善云。
佛地斷惑盡。
夫人經云佛智所斷。
菩提智所斷。
今明。
金剛心斷惑盡。
夫人經云
斷者。
解脫道遮未來不生。
正是金剛無礙
道中斷。
得言地前無礙初地解脫不。
開善云爾
今謂不然
初地自開為無礙
脫。
金剛為轉為謝耶。
答毘曇則謝。
實則
轉。
金剛謝別佛果
云何波若變名薩波
若。
金剛成者。
云何無常而後常。
今所明
者。
應有轉謝及不轉不謝
了悟金剛本不
生滅
金剛是佛。
不轉不謝
經云。
一切
生本寂滅
不復更滅。
於妄謂之心。
生滅
之見。
名為謝
得了之者
為生滅悟無生
滅故名為轉
大乘玄論第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