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5a 页
卷四 第 49a 页
大乘玄论卷第四
胡吉藏撰
二智义十二门。
一翻名门 二释名门 三释道门 四境
智门 五同异门 六长短门 七六智门
八开合门 九断伏门 十摄智门 十一
常无常门 十二得失门
然昔在江南著法花玄论。已略明二智。但此
义既为众圣观心法身父母。必须精究。故重
论之。此义若通。则方等众经。不待言而自显。
具存梵本。应云波若波罗蜜沤和波罗蜜。故
此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智则波若。
度谓波罗蜜也。但翻波若不同。或言智慧。如
睿法师云。秦言智慧。或翻为远离。出放光经。
则释道安用。或翻明度。出六度集经。或翻清
净。亦出大品。睿法师用之。但波若具含智慧
明净远离等义。译经之人随取其一。以用翻
之。波若以断众惑远离生死名相之法故云
远离。明了无暗。故称为明。体绝秽染名为清
净。达照解知名为智慧。虽有诸义。多用智慧。
智慧单复。又名不同。或单名为智。如释论及
此经称为智度。或但名为慧。如释论云。波若
秦言慧。或俱翻智慧。众经多尔。今详会此意。
义各有由。通而言之。则智为慧。指慧为智。虽
广略不同。体无异也。翻为慧者。凡有四义。一
欲分十度不同。二开空有义异。三明因果差
别。四就凡圣为异。十度者。第六名波若。此翻
卷四 第 49b 页 T45-0049.png
为慧。第十云阇那。此名为智。问阇那为智。术
阇翻为何物。答此云明。犹是智见之义耳。空
有义异者。照空为慧。鉴有为智故。此经云。知
一相门起于慧业。知种种相门起于智业。因
果差别者。论云。因名波若。果反名萨婆若。萨
婆若名一切智。则知。波若名之为慧。慧名既
劣。宜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又佛照空
有皆尽。加以一切。菩萨未穷但名慧也。不得
云因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得云因名智慧
果名一切智。但应言因名为慧果名为智。则
于因果优劣义彰。凡圣异者。如涅槃经云。波
若者一切众生。此名为慧。慧义既通。则凡圣
并有。如十大地中定慧之数。毗婆舍那目之
为见。谓一切圣人明见理也。阇那为智。通达
决了也。次翻为智凡有三义。一者慧名既劣。
智则为胜。今欲称叹波若名为智。二者欲显
其名语便如云智度。若言慧度则言不便也。
三者欲明智则是慧名异体同故。随举其一。
次合称智慧亦具三义。一明波若具鉴空有
故名含智慧。慧则照空。智便鉴有。二显波若
通果及因。因中波若为慧。果地波若为智。故
三德中有波若德。三者欲明六度义含于十。
经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波若之名既含
智慧。第十智度蕴在其中。问既具三名。以何
翻为正。答慧为正翻。馀皆义立。所以知然从
多论也。此经云慧与方便。释论云波若道方
便道。涅槃云波若一切众生。阇那为智。则配
诸菩萨故。智非波若。又第六名慧。第十为智。
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为正。又论云。波若
阇翻为何物。答此云明。犹是智见之义耳。空
有义异者。照空为慧。鉴有为智故。此经云。知
一相门起于慧业。知种种相门起于智业。因
果差别者。论云。因名波若。果反名萨婆若。萨
婆若名一切智。则知。波若名之为慧。慧名既
劣。宜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又佛照空
有皆尽。加以一切。菩萨未穷但名慧也。不得
云因中名智果名一切智。亦不得云因名智慧
果名一切智。但应言因名为慧果名为智。则
于因果优劣义彰。凡圣异者。如涅槃经云。波
若者一切众生。此名为慧。慧义既通。则凡圣
并有。如十大地中定慧之数。毗婆舍那目之
为见。谓一切圣人明见理也。阇那为智。通达
决了也。次翻为智凡有三义。一者慧名既劣。
智则为胜。今欲称叹波若名为智。二者欲显
其名语便如云智度。若言慧度则言不便也。
三者欲明智则是慧名异体同故。随举其一。
次合称智慧亦具三义。一明波若具鉴空有
故名含智慧。慧则照空。智便鉴有。二显波若
通果及因。因中波若为慧。果地波若为智。故
三德中有波若德。三者欲明六度义含于十。
经中但明六度不明十者。以波若之名既含
智慧。第十智度蕴在其中。问既具三名。以何
翻为正。答慧为正翻。馀皆义立。所以知然从
多论也。此经云慧与方便。释论云波若道方
便道。涅槃云波若一切众生。阇那为智。则配
诸菩萨故。智非波若。又第六名慧。第十为智。
皆有彼此二名故知。以慧为正。又论云。波若
卷四 第 49c 页 T45-0049.png
不属佛。亦不属二乘。但属菩萨。菩萨则道慧
道种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又云。波若名
诸法实相慧。如是等诸文非一故。以慧为正
翻矣。问若以慧为正翻。何故经中多云智慧。
答经中多说六度故多云智慧。少说十度故
少明慧也。又六度之名皆有复翻。如布施等
不单名施。波若亦尔。虽复是慧。欲对上五。亦
存复名故云智慧也。次辨无翻义。有人言。波
若名含五义。不可正翻宜以慧当其名。如释
论七十一卷云。波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
轻薄故。不能称于般若。此招提用之。今谓不
然。释论乃明不可称义。非不可翻也。问称与
翻何异。答称则天竺已明。翻则来于震旦。反
彼为此。前后不同义门各异。又论云。波若定
实相故不可称。不言多含故不可称。故此释
为谬矣。复有人言。波若不可称者。此明观照
智慧不能称实相波若。实相波若性常住。观
照智慧会境始生。故实相为深重。观照智为
轻薄。北人释也。是亦不然。经以五叹叹于波
若。不叹实相。云何言实相深重耶。又言。波若
定实相。则实相为所定。波若为能定。若言实
相为深重者。可以实相还定实相耶。复有人
言。智慧轻薄不能称波若者。此是世间智慧
二乘智慧。不能称量菩萨大智慧耳。何者。大
智慧照实相理道成众行。馀浅智慧岂能称
耶。此南方人释也。今谓不然。经云智慧不能
称于般若。不言浅慧不能称深慧。又浅深俱
名为慧。则俱是轻薄。并不能称波若也。今依
论释之。论云。波若定实相故深重。智慧不能
道种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种智。又云。波若名
诸法实相慧。如是等诸文非一故。以慧为正
翻矣。问若以慧为正翻。何故经中多云智慧。
答经中多说六度故多云智慧。少说十度故
少明慧也。又六度之名皆有复翻。如布施等
不单名施。波若亦尔。虽复是慧。欲对上五。亦
存复名故云智慧也。次辨无翻义。有人言。波
若名含五义。不可正翻宜以慧当其名。如释
论七十一卷云。波若定实相甚深极重。智慧
轻薄故。不能称于般若。此招提用之。今谓不
然。释论乃明不可称义。非不可翻也。问称与
翻何异。答称则天竺已明。翻则来于震旦。反
彼为此。前后不同义门各异。又论云。波若定
实相故不可称。不言多含故不可称。故此释
为谬矣。复有人言。波若不可称者。此明观照
智慧不能称实相波若。实相波若性常住。观
照智慧会境始生。故实相为深重。观照智为
轻薄。北人释也。是亦不然。经以五叹叹于波
若。不叹实相。云何言实相深重耶。又言。波若
定实相。则实相为所定。波若为能定。若言实
相为深重者。可以实相还定实相耶。复有人
言。智慧轻薄不能称波若者。此是世间智慧
二乘智慧。不能称量菩萨大智慧耳。何者。大
智慧照实相理道成众行。馀浅智慧岂能称
耶。此南方人释也。今谓不然。经云智慧不能
称于般若。不言浅慧不能称深慧。又浅深俱
名为慧。则俱是轻薄。并不能称波若也。今依
论释之。论云。波若定实相故深重。智慧不能
卷四 第 50a 页 T45-0050.png
称也。所言定者。定是契会之名。夫万化非无
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
心。故圣人以无心之妙慧。契彼无相之虚宗。
即内外并冥缘智俱寂。智慧是知照之名。岂
能称绝观般若。问波若云何能会实相。答由
实相生波若故。波若能契会实相也。问依此
释者犹是浅智不能称深智。答深则愚智皆
绝。浅则犹有知照。非浅智不称深智耶。问定
实相既是契会之名。与旧释冥会义何异耶。
答语同而意异也。但释冥会有二师。一云则
会是冥。以符合故冥。冥契不乖故会。无优劣
也。此庄严龙光之义。二云会是符合之名。冥
是混一之义。则冥胜而会劣也。何者。因中凡
有四义故未冥。一惑未尽。二体有生灭。三智
未周圆。四体依方所。故但称会。佛果离此
四义。所以谈冥。冥与无生为一。则境智不分。
无应照之异。而无生不乖俗。冥亦不妨会。佛
果举体冥。举体会。会故应照满十方。冥故一
切皆绝。今总问之。冥既与境混一者。智为成
境为不作境耶。若不作境云何言一。若智作
境者。境既无知。智亦无知。智既有知。则境亦
应尔。以其一故。若言与法性同绝故言冥会
犹与法性异者。则于会冥之日。犹见境智为
二。何得经云菩萨与波若相应不见应与不
应合与不合耶。又具四义故方成冥者。波若
教佛智犹有生灭。则不得称冥。亦无等法性
义。故无定实相之义也。问云何名甚深极重。
答夫论可称则不名极重。良由极重故。故不
可称。论主欲释经不可称义故云重也。问但
应言重。何故云甚深。答为欲简释重义。非如
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
心。故圣人以无心之妙慧。契彼无相之虚宗。
即内外并冥缘智俱寂。智慧是知照之名。岂
能称绝观般若。问波若云何能会实相。答由
实相生波若故。波若能契会实相也。问依此
释者犹是浅智不能称深智。答深则愚智皆
绝。浅则犹有知照。非浅智不称深智耶。问定
实相既是契会之名。与旧释冥会义何异耶。
答语同而意异也。但释冥会有二师。一云则
会是冥。以符合故冥。冥契不乖故会。无优劣
也。此庄严龙光之义。二云会是符合之名。冥
是混一之义。则冥胜而会劣也。何者。因中凡
有四义故未冥。一惑未尽。二体有生灭。三智
未周圆。四体依方所。故但称会。佛果离此
四义。所以谈冥。冥与无生为一。则境智不分。
无应照之异。而无生不乖俗。冥亦不妨会。佛
果举体冥。举体会。会故应照满十方。冥故一
切皆绝。今总问之。冥既与境混一者。智为成
境为不作境耶。若不作境云何言一。若智作
境者。境既无知。智亦无知。智既有知。则境亦
应尔。以其一故。若言与法性同绝故言冥会
犹与法性异者。则于会冥之日。犹见境智为
二。何得经云菩萨与波若相应不见应与不
应合与不合耶。又具四义故方成冥者。波若
教佛智犹有生灭。则不得称冥。亦无等法性
义。故无定实相之义也。问云何名甚深极重。
答夫论可称则不名极重。良由极重故。故不
可称。论主欲释经不可称义故云重也。问但
应言重。何故云甚深。答为欲简释重义。非如
卷四 第 50b 页 T45-0050.png
重物之重。乃是甚深故云重耳。问但言甚重。
何故复云极耶。答三乘同契实相。但二乘犹
如兔马未尽其原。所以不得般若之名。不名
甚深极重。今欲简异二乘明菩萨照尽其原
得名波若。故云甚深极重。问智慧何故云轻
薄耶。答波若体绝缘观。智慧名主于观。波若
体绝智愚。智慧名主知照。波若体绝名字。智
慧则犹涉名言。故对波若之重。明智慧之轻。
对波若之深。辨智慧之浅。浅犹薄也。问波若
体绝智慧。何故立智慧名耶。答不知何以目
之。强名智慧。虽立智慧之名。实不称波若之
体。问但应言波若体深重波若名轻薄。智慧
体深重智慧名轻薄。云何乃言波若深重智
慧轻薄。答今依梵本。则云波若体深重波若
名轻薄。但用此意。则应云智慧体深重智慧
名轻薄。恐此义难显。故译经之人借此方智
慧。不能称梵文波若也。问不可称与不可量
何异。答经有五叹。谓大事故起。不可称事不
可量事无等事不可思议事起。既别有无量
等事故起。则称非量也。不可量则取无有边
际。不可称明甚深唯至重。例如法称品明舍
利不能称波若经卷。今智慧名义不能称绝
观波若也。问论云波若多智慧少故不能称。
云何为多少耶。答前约重轻释不可称。今就
多少明不可称。谓少不能称多。但解多少不
同。有人言。实相则无法不在故多。智慧局之
于心故少。今谓不然。前就定实相故明不可
称。今约所含义明不可称。波若体非愚智能
愚能智。智慧唯主于智。故波若多智慧少。又
何故复云极耶。答三乘同契实相。但二乘犹
如兔马未尽其原。所以不得般若之名。不名
甚深极重。今欲简异二乘明菩萨照尽其原
得名波若。故云甚深极重。问智慧何故云轻
薄耶。答波若体绝缘观。智慧名主于观。波若
体绝智愚。智慧名主知照。波若体绝名字。智
慧则犹涉名言。故对波若之重。明智慧之轻。
对波若之深。辨智慧之浅。浅犹薄也。问波若
体绝智慧。何故立智慧名耶。答不知何以目
之。强名智慧。虽立智慧之名。实不称波若之
体。问但应言波若体深重波若名轻薄。智慧
体深重智慧名轻薄。云何乃言波若深重智
慧轻薄。答今依梵本。则云波若体深重波若
名轻薄。但用此意。则应云智慧体深重智慧
名轻薄。恐此义难显。故译经之人借此方智
慧。不能称梵文波若也。问不可称与不可量
何异。答经有五叹。谓大事故起。不可称事不
可量事无等事不可思议事起。既别有无量
等事故起。则称非量也。不可量则取无有边
际。不可称明甚深唯至重。例如法称品明舍
利不能称波若经卷。今智慧名义不能称绝
观波若也。问论云波若多智慧少故不能称。
云何为多少耶。答前约重轻释不可称。今就
多少明不可称。谓少不能称多。但解多少不
同。有人言。实相则无法不在故多。智慧局之
于心故少。今谓不然。前就定实相故明不可
称。今约所含义明不可称。波若体非愚智能
愚能智。智慧唯主于智。故波若多智慧少。又
卷四 第 50c 页 T45-0050.png
波若定实相。实相既通。波若亦通。智慧不尔
故云少也。问已知波若翻不翻义。方便复云
何。答常啼品云沤和俱舍罗大师方便力。沤
和为方便。俱舍罗名为胜智。波若之巧名为
沤和。其用既胜名胜智也。净名以方便为父。
取其生成之能。大品以沤和为师。明有训诲
之德。善巧化物不證二乘。皆大师之力也。
释名第二。复有二门。一释权实。二解大义。通
而言之。二智皆如实而照。并名为实。皆有善
巧悉称方便。就别言之。即波若名实。沤和称
方便。略有八义。一者波若照实相境。从所照
为名。故称为实。二者波若从实相生。从能生
受名故称为实。三者如实而照故。当体名实。
论云波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体离虚妄非
颠倒慧。故名为实。四者对凡夫颠倒不实之
慧故。叹波若为实。五者对二乘未实谓实故。
明波若为实。六者对方便之用。以波若为
体。故名实。七者对虚明实。未是好实。非虚非
实乃名妙实。八者虚实为二。非虚实为不二。
二与不二皆名不实。非二不二。乃名为实。是
故论云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也。方便者
是善巧之名。此义多门。今略论十对。一者直
照空有名为波若。行空不證。涉有无著。故名
方便。此之照巧更无二体。虽巧而照。故名为
实。虽照而巧。故名方便。问照空有并名实者。
空有二境应俱得称真。答能照之智皆名实
智。所照之境同称实境。实智之中。有空智有
智。实境之中。有真境俗境。此为别也。问既有
真俗。云何皆名实境。答是如实智境故名实
故云少也。问已知波若翻不翻义。方便复云
何。答常啼品云沤和俱舍罗大师方便力。沤
和为方便。俱舍罗名为胜智。波若之巧名为
沤和。其用既胜名胜智也。净名以方便为父。
取其生成之能。大品以沤和为师。明有训诲
之德。善巧化物不證二乘。皆大师之力也。
释名第二。复有二门。一释权实。二解大义。通
而言之。二智皆如实而照。并名为实。皆有善
巧悉称方便。就别言之。即波若名实。沤和称
方便。略有八义。一者波若照实相境。从所照
为名。故称为实。二者波若从实相生。从能生
受名故称为实。三者如实而照故。当体名实。
论云波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体离虚妄非
颠倒慧。故名为实。四者对凡夫颠倒不实之
慧故。叹波若为实。五者对二乘未实谓实故。
明波若为实。六者对方便之用。以波若为
体。故名实。七者对虚明实。未是好实。非虚非
实乃名妙实。八者虚实为二。非虚实为不二。
二与不二皆名不实。非二不二。乃名为实。是
故论云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也。方便者
是善巧之名。此义多门。今略论十对。一者直
照空有名为波若。行空不證。涉有无著。故名
方便。此之照巧更无二体。虽巧而照。故名为
实。虽照而巧。故名方便。问照空有并名实者。
空有二境应俱得称真。答能照之智皆名实
智。所照之境同称实境。实智之中。有空智有
智。实境之中。有真境俗境。此为别也。问既有
真俗。云何皆名实境。答是如实智境故名实
卷四 第 51a 页 T45-0051.png
境。从智受名。又实是真俗。非妄称之。当体名
实。二者照空为实。涉有为方便。如释论云波
若将入毕竟空。方便将出毕竟空。以空是实
相故名为实。波若照空故名为实。虽复照空。
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为方便。问若尔虽复
照有即能鉴空。此用亦巧应是方便。答此照
虽巧。但实智为体故。隐其巧名与其实称也。
三者以内静鉴为实。外反动为权。问此义与
前何异。答此明若照若巧静鉴之义皆名为
实。以外反动故名为权。四者波若为实。五度
为方便。所以然者。波若为空解。空解故名实。
五度为有行。有行故名权。问此与上照空为
实涉有为权何异。答前照空照有。皆是智慧。
故以二解分权实。今约解行以开二门。空解
为实有行为权。与上异也。问有行何故为权。
答虽复照空即能起行。此义既巧。故为权。又
空是实相有非实相。故空解为实有行为权。
五者照空为实。知空亦空即能不證空。故名
为权。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复以空为妙
极。故名空但空。所以證空。菩萨知空亦空名
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能涉有。故名为权。此
明直知空义为实。实义即劣。知空亦空即能
涉有。此用既胜。故名为权。然此二慧更无两
体。初观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转精巧。即
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坏假名。即能涉
有。始终论之。犹是一慧。约巧未巧故分权实。
六者知苦无常故名为实。而不取灭名为方
便。以生死身实是苦空无常过患之法。如实
照之故为实。二乘知此。即欲灭之故无方便。
实。二者照空为实。涉有为方便。如释论云波
若将入毕竟空。方便将出毕竟空。以空是实
相故名为实。波若照空故名为实。虽复照空。
即能涉有。此用既巧名为方便。问若尔虽复
照有即能鉴空。此用亦巧应是方便。答此照
虽巧。但实智为体故。隐其巧名与其实称也。
三者以内静鉴为实。外反动为权。问此义与
前何异。答此明若照若巧静鉴之义皆名为
实。以外反动故名为权。四者波若为实。五度
为方便。所以然者。波若为空解。空解故名实。
五度为有行。有行故名权。问此与上照空为
实涉有为权何异。答前照空照有。皆是智慧。
故以二解分权实。今约解行以开二门。空解
为实有行为权。与上异也。问有行何故为权。
答虽复照空即能起行。此义既巧。故为权。又
空是实相有非实相。故空解为实有行为权。
五者照空为实。知空亦空即能不證空。故名
为权。所以然者。二乘不知空。亦复以空为妙
极。故名空但空。所以證空。菩萨知空亦空名
不可得空。故不證空即能涉有。故名为权。此
明直知空义为实。实义即劣。知空亦空即能
涉有。此用既胜。故名为权。然此二慧更无两
体。初观心未妙。故但能照空。既转精巧。即
知空亦空。既知空亦空。而不坏假名。即能涉
有。始终论之。犹是一慧。约巧未巧故分权实。
六者知苦无常故名为实。而不取灭名为方
便。以生死身实是苦空无常过患之法。如实
照之故为实。二乘知此。即欲灭之故无方便。
卷四 第 51b 页 T45-0051.png
菩萨虽知。而安身处疾。自行化人。故名方便。
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名为实。而不厌
离称为方便。此但就有门分权实。八者净名
托迹毗耶。不疾之身为实。现疾之迹为权。此
据虚实之义以明权实也。九者以上照空有二
为方便。照非空有不二为实。非空非有即是
一实谛。照一实谛故名为实。虽非空非有。而
空有宛然。不动不二。善巧能二。故名方便。十
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照二与不二皆
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名实。净名杜言。释迦
掩室。乃名为实。权实多门。略开此之十对。即
一途次第。并有经论。可随文用之。论大义。问
何故波若名摩诃沤和不名摩诃。答通皆得
称大。如上云沤和俱舍罗大师方便力也。别
而言之。波若称大。略明十义。一者实相旷而
无边。深而无底。无有一法出法性外。波若照
于实相故名大慧。沤和虽巧。不照实相故不
名大。问二乘亦照实相。何不名大。答二乘未
尽其边。菩萨照穷原底。故名为大。二者三乘
实智皆从波若中生。所以然者。所照实相既
一。即能照波若无二。但根性不堪故。于一波
若开为三乘智慧。三乘智慧摄入波若观中。
故名为大。问云何于波若出生三乘慧。答由
实相故生波若。由波若故有菩萨。由菩萨故
有佛。由佛故有三乘。即波若为本故出生三
乘。所以名大。问三乘同观实相。乃以实相为
本。云何以波若为本。答要由诸佛菩萨体悟
波若。然后说三乘教。始得同观实相故波若
为本。问波若本出生三乘。应是三乘通教。答
七者直知身病非故非新故名为实。而不厌
离称为方便。此但就有门分权实。八者净名
托迹毗耶。不疾之身为实。现疾之迹为权。此
据虚实之义以明权实也。九者以上照空有二
为方便。照非空有不二为实。非空非有即是
一实谛。照一实谛故名为实。虽非空非有。而
空有宛然。不动不二。善巧能二。故名方便。十
者空有为二。非空有为不二。照二与不二皆
名方便。照非二非不二名实。净名杜言。释迦
掩室。乃名为实。权实多门。略开此之十对。即
一途次第。并有经论。可随文用之。论大义。问
何故波若名摩诃沤和不名摩诃。答通皆得
称大。如上云沤和俱舍罗大师方便力也。别
而言之。波若称大。略明十义。一者实相旷而
无边。深而无底。无有一法出法性外。波若照
于实相故名大慧。沤和虽巧。不照实相故不
名大。问二乘亦照实相。何不名大。答二乘未
尽其边。菩萨照穷原底。故名为大。二者三乘
实智皆从波若中生。所以然者。所照实相既
一。即能照波若无二。但根性不堪故。于一波
若开为三乘智慧。三乘智慧摄入波若观中。
故名为大。问云何于波若出生三乘慧。答由
实相故生波若。由波若故有菩萨。由菩萨故
有佛。由佛故有三乘。即波若为本故出生三
乘。所以名大。问三乘同观实相。乃以实相为
本。云何以波若为本。答要由诸佛菩萨体悟
波若。然后说三乘教。始得同观实相故波若
为本。问波若本出生三乘。应是三乘通教。答
卷四 第 51c 页 T45-0051.png
胜鬘摄受正法出生五乘。犹如大地出四宝
藏。涅槃云。即是声闻藏出生声闻。即因缘藏
出生缘觉。即大乘藏出生菩萨。可是三乘通
教耶。又如法花明。长者宅内非但具七珍。亦
有瓫器等物。而名长者大宅。不名通宅。波若
亦尔。虽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萨法不名三
乘通教。问若非三乘通教。何故劝三乘同观。
答劝三乘人同观实相波若。不劝三乘人同
学摩诃波若。问摩诃波若何故非三乘通学。
答论云。波若不属二乘。所以然者。既称摩诃
般若。即是大乘。简非二乘。故知。波若独菩萨
法。又此波若名波罗蜜。波罗蜜者。到佛道彼
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罗蜜故。摩诃波
若波罗蜜。独菩萨法不属二乘。问经但云欲
得声闻等当学波若。云何乃言。当学实相波
若。答释论作此判。之寻文自当见也。又以理
推之。必非二乘人学劝摩诃波若。摩诃波若
既是菩萨观智。岂令二乘学耶。如涅槃云。下
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
此乃明三乘同观中道。岂令下智学上智耶。
问摩诃波若乃是独菩萨法。而波若教中说
三乘人同观实相。即是三乘通教。答若尔涅
槃经中。说三乘人同观中道。应是三乘通教
耶。问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二乘人说耶。答
长者付财凡有二意。一欲显教菩萨。二密教
二乘。此乃欲息于三乘同成菩萨。云何乃言
三乘通教耶。三者由实相生波若。实相既无
所依。则波若亦无著。以波若无著。能道成众
行。亦无所著故不住三界。不中息二乘。直趣
藏。涅槃云。即是声闻藏出生声闻。即因缘藏
出生缘觉。即大乘藏出生菩萨。可是三乘通
教耶。又如法花明。长者宅内非但具七珍。亦
有瓫器等物。而名长者大宅。不名通宅。波若
亦尔。虽具有三乘之慧。而名菩萨法不名三
乘通教。问若非三乘通教。何故劝三乘同观。
答劝三乘人同观实相波若。不劝三乘人同
学摩诃波若。问摩诃波若何故非三乘通学。
答论云。波若不属二乘。所以然者。既称摩诃
般若。即是大乘。简非二乘。故知。波若独菩萨
法。又此波若名波罗蜜。波罗蜜者。到佛道彼
岸。二乘不到佛道彼岸非波罗蜜故。摩诃波
若波罗蜜。独菩萨法不属二乘。问经但云欲
得声闻等当学波若。云何乃言。当学实相波
若。答释论作此判。之寻文自当见也。又以理
推之。必非二乘人学劝摩诃波若。摩诃波若
既是菩萨观智。岂令二乘学耶。如涅槃云。下
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上智观故得菩萨菩提。
此乃明三乘同观中道。岂令下智学上智耶。
问摩诃波若乃是独菩萨法。而波若教中说
三乘人同观实相。即是三乘通教。答若尔涅
槃经中。说三乘人同观中道。应是三乘通教
耶。问若非三乘通教。何故令二乘人说耶。答
长者付财凡有二意。一欲显教菩萨。二密教
二乘。此乃欲息于三乘同成菩萨。云何乃言
三乘通教耶。三者由实相生波若。实相既无
所依。则波若亦无著。以波若无著。能道成众
行。亦无所著故不住三界。不中息二乘。直趣
卷四 第 52a 页 T45-0052.png
佛道。以有引导之能故。名为大。问五度本非
度。波若引导故名为度。亦应五度本非眼波
若引导故得有眼。答通义亦类。别即不齐。如
五盲虽随有眼趣道入城而得度名而盲体性
终自无眼。五度虽随波若趣八正路至佛道
城。而五度体性终非波若故。开福慧二严意
显于斯。问金刚波若云菩萨不住相布施如
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何得波若导五度不成
眼耶。答本以般若为眼。五度非眼。但波若导
之令成无所得。不住三界。不堕二乘。趣佛道
故名为眼。非是成波若之眼也。问若众行中
以无所得为眼。亦应以无所得为慧。云何得
开福慧二严。答无所得即通。福慧即别。若以
无所得为慧。亦有此义。但非波若之慧。所以
然者。波若有无所得。复有鉴照。五度但有无
所得。无有鉴照。故不名慧也。四者五十二种
大贤圣位在波若观中。故名为大。所以然者。
今即唯一波若。但明昧不同故。开成五十二
位。五者三大阿僧祇劫。修此大慧故名为大。
六者能断大惑。所谓无明。是故经云。无明住
地其力最大。二乘虽倾四住。未能断之。菩萨
照穷实相。方除此大惑。故名为大。七者拔三
界内外一切大苦故名为大。八者诸大菩萨
之所行法故名为大。九者于众行中最胜无
过故名为大。十者信之而得大福。毁之而招
大罪。故名为大。此之十义。自有偏约波若。自
有具通二慧。可随义配之。问波若待小名大。
不待小名大。答具有二义。一者待二乘小慧
故名为大。问二乘为小慧菩萨为大慧。二乘
度。波若引导故名为度。亦应五度本非眼波
若引导故得有眼。答通义亦类。别即不齐。如
五盲虽随有眼趣道入城而得度名而盲体性
终自无眼。五度虽随波若趣八正路至佛道
城。而五度体性终非波若故。开福慧二严意
显于斯。问金刚波若云菩萨不住相布施如
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何得波若导五度不成
眼耶。答本以般若为眼。五度非眼。但波若导
之令成无所得。不住三界。不堕二乘。趣佛道
故名为眼。非是成波若之眼也。问若众行中
以无所得为眼。亦应以无所得为慧。云何得
开福慧二严。答无所得即通。福慧即别。若以
无所得为慧。亦有此义。但非波若之慧。所以
然者。波若有无所得。复有鉴照。五度但有无
所得。无有鉴照。故不名慧也。四者五十二种
大贤圣位在波若观中。故名为大。所以然者。
今即唯一波若。但明昧不同故。开成五十二
位。五者三大阿僧祇劫。修此大慧故名为大。
六者能断大惑。所谓无明。是故经云。无明住
地其力最大。二乘虽倾四住。未能断之。菩萨
照穷实相。方除此大惑。故名为大。七者拔三
界内外一切大苦故名为大。八者诸大菩萨
之所行法故名为大。九者于众行中最胜无
过故名为大。十者信之而得大福。毁之而招
大罪。故名为大。此之十义。自有偏约波若。自
有具通二慧。可随义配之。问波若待小名大。
不待小名大。答具有二义。一者待二乘小慧
故名为大。问二乘为小慧菩萨为大慧。二乘
卷四 第 52b 页 T45-0052.png
小波若菩萨大般若。何故言波若不属二乘。
二乘心中名道品耶。答讲者不体其旨。憙滞
此言。论云波若不属二乘。此是摩诃波若。菩
萨大慧故。不属二乘。非二乘之人无有空慧
也。不得小名大者。波若体性是大故言不待。
不如二乘智慧形凡则大望菩萨即小。问菩
萨形二乘即大。望佛即波若为小。故在佛心
中变名萨波若。宁言体性大耶。答波若是因
中之极功在十地。故名为大。不望佛也。又波
若通因果。果地波若即最上无过。故体性为
大。如什公云。萨波若即为老波若也。又言绝
待大者。得小名大。虽复绝小。犹未绝大。为名
言所及。故非好大。大小双绝。方是好大。问何
文證之。答题云摩诃波若。波若深重而智慧
不称。亦摩诃深重。大不能称。即其證也。又照
明品云。不作大小名为摩诃。复是良證。问双
绝大小。今非大非小。叹美为大。还复待小。何
名绝待。答此大绝小绝大。故名绝待。问绝
大绝小名之为大。即待大待小皆名为小。还
是大小相待。何有绝待大耶。答望前即绝。
观后便待。义不相违。问波若之大与涅槃
大何异。答通而为言。即无有异。是故论云。
若如法观佛波若及涅槃。是三即一相。涅槃
之照即是波若。波若灭之则是涅槃。涅槃无
累不尽名解脱。无境不照名波若。真极可轨
称法身。故具于三德名为涅槃。波若即是涅
槃。故亦具三德。波若但是智慧。既名为别。涅
槃亦但是果。果亦别也。问波若是涅槃三德
中一德。亦应涅槃是波若三德中一德耶。答
二乘心中名道品耶。答讲者不体其旨。憙滞
此言。论云波若不属二乘。此是摩诃波若。菩
萨大慧故。不属二乘。非二乘之人无有空慧
也。不得小名大者。波若体性是大故言不待。
不如二乘智慧形凡则大望菩萨即小。问菩
萨形二乘即大。望佛即波若为小。故在佛心
中变名萨波若。宁言体性大耶。答波若是因
中之极功在十地。故名为大。不望佛也。又波
若通因果。果地波若即最上无过。故体性为
大。如什公云。萨波若即为老波若也。又言绝
待大者。得小名大。虽复绝小。犹未绝大。为名
言所及。故非好大。大小双绝。方是好大。问何
文證之。答题云摩诃波若。波若深重而智慧
不称。亦摩诃深重。大不能称。即其證也。又照
明品云。不作大小名为摩诃。复是良證。问双
绝大小。今非大非小。叹美为大。还复待小。何
名绝待。答此大绝小绝大。故名绝待。问绝
大绝小名之为大。即待大待小皆名为小。还
是大小相待。何有绝待大耶。答望前即绝。
观后便待。义不相违。问波若之大与涅槃
大何异。答通而为言。即无有异。是故论云。
若如法观佛波若及涅槃。是三即一相。涅槃
之照即是波若。波若灭之则是涅槃。涅槃无
累不尽名解脱。无境不照名波若。真极可轨
称法身。故具于三德名为涅槃。波若即是涅
槃。故亦具三德。波若但是智慧。既名为别。涅
槃亦但是果。果亦别也。问波若是涅槃三德
中一德。亦应涅槃是波若三德中一德耶。答
卷四 第 52c 页 T45-0052.png
亦得为例。以波若之别即成涅槃。亦取涅槃
之别成波若。波若之别即是智慧。涅槃之别
名为灭度。故果德涅槃佛地波若。皆具总别
也。问经说三德成涅槃。何故不言三德成波
若。答随举一德皆摄。何故无耶。但教起各自
有由。涅槃教所兴。正为斥小乘灰断不具三
德。叹大涅槃具于三。波若教起。正明因行斥
二乘无二慧。辨菩萨具权实也。问涅槃何故
据果波若何故约因。答涅槃名灭度。灭度者
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此名必是究竟。故就果
门。波若名为慧。慧犹未决了。宜约因也。
释道门第三。问释论云。菩萨有二道。一波若
道。二方便道。云何为二道耶。答有人言。波若
道即实相波若。方便道谓方便波若。是事不
然。大判二道以为三例。一全依梵本应言波
若道沤和道。二具开此言应云慧道方便道。
三彼此合目如论所明。波若依彼之称。方便
存此之名。今若言实相波若方便波若。皆称
波若。即二道不分。又实相波若是境。方便波
若是智。岂可以境智为二道耶。若言实相波
若是实慧方便波若是方便慧以为二道。是
亦不然。论云波若方便以为二道。何得皆称
波若。若尔二道俱应名方便。又立三波若。皆
就波若道中论之。一实相波若。二观照波若。
三文字波若。实相能生波若。故名波若。文字
能诠波若。以所诠为称。亦名波若。三观照当
体名为波若。问何故但立此三不多不少。答
凡有三义。实相为能生之境。观照为所生之
智。文字为能诠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增减。
之别成波若。波若之别即是智慧。涅槃之别
名为灭度。故果德涅槃佛地波若。皆具总别
也。问经说三德成涅槃。何故不言三德成波
若。答随举一德皆摄。何故无耶。但教起各自
有由。涅槃教所兴。正为斥小乘灰断不具三
德。叹大涅槃具于三。波若教起。正明因行斥
二乘无二慧。辨菩萨具权实也。问涅槃何故
据果波若何故约因。答涅槃名灭度。灭度者
大患永灭超度四流。此名必是究竟。故就果
门。波若名为慧。慧犹未决了。宜约因也。
释道门第三。问释论云。菩萨有二道。一波若
道。二方便道。云何为二道耶。答有人言。波若
道即实相波若。方便道谓方便波若。是事不
然。大判二道以为三例。一全依梵本应言波
若道沤和道。二具开此言应云慧道方便道。
三彼此合目如论所明。波若依彼之称。方便
存此之名。今若言实相波若方便波若。皆称
波若。即二道不分。又实相波若是境。方便波
若是智。岂可以境智为二道耶。若言实相波
若是实慧方便波若是方便慧以为二道。是
亦不然。论云波若方便以为二道。何得皆称
波若。若尔二道俱应名方便。又立三波若。皆
就波若道中论之。一实相波若。二观照波若。
三文字波若。实相能生波若。故名波若。文字
能诠波若。以所诠为称。亦名波若。三观照当
体名为波若。问何故但立此三不多不少。答
凡有三义。实相为能生之境。观照为所生之
智。文字为能诠之文。要具此三不得增减。
卷四 第 53a 页 T45-0053.png
又合此三以为三双。实相为境。观照为智。谓
境智一双。境智为所诠。文字为能显。能所一
双。境智则自行。为众生说。故有文字。自行化
他一双。二者实相即无为。波若。观照即有为
波若。所以然者。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
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实相既无生灭。
故是无为波若。实相能生观智。观智始生故
名有为波若。一切唯有此二。诠此有为无为。
名文字波若。文字从所诠为名。通为无为。当
体明之。有为所摄。三者实相是无为波若。文
字是有为波若。观照亦有为亦无为。菩萨累
犹未尽。即未勉生灭故名有为。佛即无惑不
净。无复生灭。故是无为波若。问何故有烦恼
即有生灭耶。答以有烦恼。不得了悟本自无
生灭故有生灭。若无烦恼。即悟观心本自无
生即是无为。不言转有为波若故成无为也。
此三门总摄境智为无为理教因果故。但立
三也。问亦得实相为实慧观照为方便以不。
答若以佛性为实相。本自有之。名为实慧。观
照修习始生名为方便。此非照有为方便照
空名为实。若权若实。始有之义皆名方便。本
有佛性觉照之义名为实也。地论人。真修波
若即本自有之。缘修波若即修习始起。性净
涅槃方便涅槃亦尔。此犹是旧本始之义。问
与今何异。答本性清净名为本有。约缘始悟
本净故名始有耳。然正道未曾本始。亦非垢
净。又旧宗为无为决定是二。今明。未得菩提。
即无为成有为。若得菩提。即有为成无为。岂
离有为别有无为。如前释也。为无为例然。诸
境智一双。境智为所诠。文字为能显。能所一
双。境智则自行。为众生说。故有文字。自行化
他一双。二者实相即无为。波若。观照即有为
波若。所以然者。论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
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实相既无生灭。
故是无为波若。实相能生观智。观智始生故
名有为波若。一切唯有此二。诠此有为无为。
名文字波若。文字从所诠为名。通为无为。当
体明之。有为所摄。三者实相是无为波若。文
字是有为波若。观照亦有为亦无为。菩萨累
犹未尽。即未勉生灭故名有为。佛即无惑不
净。无复生灭。故是无为波若。问何故有烦恼
即有生灭耶。答以有烦恼。不得了悟本自无
生灭故有生灭。若无烦恼。即悟观心本自无
生即是无为。不言转有为波若故成无为也。
此三门总摄境智为无为理教因果故。但立
三也。问亦得实相为实慧观照为方便以不。
答若以佛性为实相。本自有之。名为实慧。观
照修习始生名为方便。此非照有为方便照
空名为实。若权若实。始有之义皆名方便。本
有佛性觉照之义名为实也。地论人。真修波
若即本自有之。缘修波若即修习始起。性净
涅槃方便涅槃亦尔。此犹是旧本始之义。问
与今何异。答本性清净名为本有。约缘始悟
本净故名始有耳。然正道未曾本始。亦非垢
净。又旧宗为无为决定是二。今明。未得菩提。
即无为成有为。若得菩提。即有为成无为。岂
离有为别有无为。如前释也。为无为例然。诸
卷四 第 53b 页 T45-0053.png
法本性清净故名无为。未悟本无生灭名有
为。然波若未曾为无为也。问波若道既开三。
方便道亦有三不。答通亦有。谓境智文字。但
实慧从境立名。故必须辨境。方便从巧受称。
故不须辨境。而文字即通二道也。然方便虽
不从境立名。实照世谛之境即亦具三也。观
照既有为无为。方便亦尔。如来二智。即是无
为。菩萨二道。犹是有为。问实相波若唯是境
亦得是智。答有人言。实相波若但是境名也。
释论四十三卷问曰。前说智慧名波若。今何
故说空为波若。答果中说因如云食布。此义
应是因中说果。而言果中说因者。逆讨明义。
智慧正是波若。实相能生智慧。智慧是实相
之果。而于智慧说实相为波若。故言果中说
因。南北同此释也。有人言。佛有三种。一者法
身二者报身三者化身佛。实相即法身佛。实
相可轨。名之为法。此法有体。故名为身。而实
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名佛。二者报身。即修
行会实相理。实相既常。报佛亦常。以法常故。
诸佛亦常。三化佛即应物之用。此北土论师
释也。有人言。修空无相。会理圆通。心意识灭
烦恼清净。此无为波若。即是实相。若有行境。
未勉生灭。即菩萨六度。得十地差别。名有为
波若。此南方尚禅师义也。复有人言。实相即
真谛理。会此理烦恼尽故。离生灭同真如等
法性。无为而无不为。即实相是境也。此亦南
方成实师义。今辨释论意。可得有五句文。一
者因中说果。如名实相为波若。二果中说因。
如说波若为实相。三当因说因。实相非波若。
为。然波若未曾为无为也。问波若道既开三。
方便道亦有三不。答通亦有。谓境智文字。但
实慧从境立名。故必须辨境。方便从巧受称。
故不须辨境。而文字即通二道也。然方便虽
不从境立名。实照世谛之境即亦具三也。观
照既有为无为。方便亦尔。如来二智。即是无
为。菩萨二道。犹是有为。问实相波若唯是境
亦得是智。答有人言。实相波若但是境名也。
释论四十三卷问曰。前说智慧名波若。今何
故说空为波若。答果中说因如云食布。此义
应是因中说果。而言果中说因者。逆讨明义。
智慧正是波若。实相能生智慧。智慧是实相
之果。而于智慧说实相为波若。故言果中说
因。南北同此释也。有人言。佛有三种。一者法
身二者报身三者化身佛。实相即法身佛。实
相可轨。名之为法。此法有体。故名为身。而实
相非佛。能生佛故。所以名佛。二者报身。即修
行会实相理。实相既常。报佛亦常。以法常故。
诸佛亦常。三化佛即应物之用。此北土论师
释也。有人言。修空无相。会理圆通。心意识灭
烦恼清净。此无为波若。即是实相。若有行境。
未勉生灭。即菩萨六度。得十地差别。名有为
波若。此南方尚禅师义也。复有人言。实相即
真谛理。会此理烦恼尽故。离生灭同真如等
法性。无为而无不为。即实相是境也。此亦南
方成实师义。今辨释论意。可得有五句文。一
者因中说果。如名实相为波若。二果中说因。
如说波若为实相。三当因说因。实相非波若。
卷四 第 53c 页 T45-0053.png
四当果说果。波若非实相。五非因非果。故论
释实相。文云。因是一边果是一边。离此二边
名为中道。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此二边名
为中道。故知。实相未曾因果。亦非境智。而随
缘逐义。有上四句不同。众师不应汎引只文
以通圆旨也。问旧云实慧方便慧普皆称慧。
何故二道不得俱名波若。答外国名波若。此
方翻为慧。梵本名沤和。此土云方便。译经之
人。欲定彼此方言故分于二道。若并云波若。
即两名相监故。睿公述罗什译经之体云。故
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
不可变者即而书之。故知。二道不得俱称波
若。问若尔旧何得云实慧方便慧。答欲明实
法方便俱有鉴照之功故。悉称慧耳。此是义
释。非立二道之名。立二道之名。但云慧与方
便。问何故波若名慧方便不名慧耶。答通而
言之。波若既照得名为慧。方便亦照亦得称
慧。方便既巧。波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开
避。隐显互说。波若显其照名隐其巧称。方便
显其巧称隐其照名。所以然者。波若从实相
境立名。又当其体故。显照隐巧。方便不从照
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显巧没照。又慧名照
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
名慧。问波若照空名慧。方便涉有应称为智。
答如前释之。方便非不照有。正以取巧能故
不云智也。问何以知波若为体方便为用。答
释论第百卷云。问上已付嘱竟。今何故复嘱
累。答上说波若体竟。今说方便用。故波若为
体。方便为用。论又云。波若与方便本体是一。
释实相。文云。因是一边果是一边。离此二边
名为中道。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此二边名
为中道。故知。实相未曾因果。亦非境智。而随
缘逐义。有上四句不同。众师不应汎引只文
以通圆旨也。问旧云实慧方便慧普皆称慧。
何故二道不得俱名波若。答外国名波若。此
方翻为慧。梵本名沤和。此土云方便。译经之
人。欲定彼此方言故分于二道。若并云波若。
即两名相监故。睿公述罗什译经之体云。故
音失者。正之以天竺。秦言谬者。定之以字义。
不可变者即而书之。故知。二道不得俱称波
若。问若尔旧何得云实慧方便慧。答欲明实
法方便俱有鉴照之功故。悉称慧耳。此是义
释。非立二道之名。立二道之名。但云慧与方
便。问何故波若名慧方便不名慧耶。答通而
言之。波若既照得名为慧。方便亦照亦得称
慧。方便既巧。波若亦巧。但立此二名。欲相开
避。隐显互说。波若显其照名隐其巧称。方便
显其巧称隐其照名。所以然者。波若从实相
境立名。又当其体故。显照隐巧。方便不从照
俗境立名。但取巧用故显巧没照。又慧名照
空。波若既是空慧。所以名慧。方便涉有不得
名慧。问波若照空名慧。方便涉有应称为智。
答如前释之。方便非不照有。正以取巧能故
不云智也。问何以知波若为体方便为用。答
释论第百卷云。问上已付嘱竟。今何故复嘱
累。答上说波若体竟。今说方便用。故波若为
体。方便为用。论又云。波若与方便本体是一。
卷四 第 54a 页 T45-0054.png
而随义有异。譬如金为种种物。此明权实一
体约义分二。金喻波若。波若为体。金上之巧。
譬于方便。方便为用。问波若何故为体。方便
何故为用。答实相为本。波若照实相故。波若
亦为本。所以为体。诸法为末。方便照诸法故。
方便为用。问何以知。实相为本。答论初卷云。
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灭一切言
语。过一切戏论。第一义悉檀即实相。论又云。
除实相以外一切皆名为魔。故实相为本。又
迷实相故有六道。悟实相即有三乘。故实相
为迷悟之原。所以称本也。此是对虚妄名之
为实。若无虚妄即亦无实。如前云。非境非智
非果非因。不同旧宗有天然实相境也。问若
波若为本。即波若胜方便劣。何故六地名波
若七地称方便。答金虽是体。未作巧物。则金
为劣也。制金为巧。即巧胜于金。六地虽得波
若之体。未得妙用故波若则劣。至七地时。波
若妙用。故称为方便胜也。是以论云波若清
净反名方便。此言反者。照空之慧。未能涉有。
故空慧未巧但名波若。照空之慧。即能涉有。
故转名方便。问曰。既反名方便。应失波若之
名便无二慧。所以然者。得波若时。未有方便。
得方便即无复波若。答二慧更无别。体巧之
空慧。即名方便波若。空慧之巧。称波若方便。
譬如金巧巧金。巧不失金。金未有巧也。问空
慧有二巧。一照空不著。二即能涉有无滞。二
巧之中。以何为方便。答波若略有四力。一者
照实相。二者无所著。三者断诸惑。四者能导
方便。此四用即是次第。由不见一切相。而见
体约义分二。金喻波若。波若为体。金上之巧。
譬于方便。方便为用。问波若何故为体。方便
何故为用。答实相为本。波若照实相故。波若
亦为本。所以为体。诸法为末。方便照诸法故。
方便为用。问何以知。实相为本。答论初卷云。
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灭一切言
语。过一切戏论。第一义悉檀即实相。论又云。
除实相以外一切皆名为魔。故实相为本。又
迷实相故有六道。悟实相即有三乘。故实相
为迷悟之原。所以称本也。此是对虚妄名之
为实。若无虚妄即亦无实。如前云。非境非智
非果非因。不同旧宗有天然实相境也。问若
波若为本。即波若胜方便劣。何故六地名波
若七地称方便。答金虽是体。未作巧物。则金
为劣也。制金为巧。即巧胜于金。六地虽得波
若之体。未得妙用故波若则劣。至七地时。波
若妙用。故称为方便胜也。是以论云波若清
净反名方便。此言反者。照空之慧。未能涉有。
故空慧未巧但名波若。照空之慧。即能涉有。
故转名方便。问曰。既反名方便。应失波若之
名便无二慧。所以然者。得波若时。未有方便。
得方便即无复波若。答二慧更无别。体巧之
空慧。即名方便波若。空慧之巧。称波若方便。
譬如金巧巧金。巧不失金。金未有巧也。问空
慧有二巧。一照空不著。二即能涉有无滞。二
巧之中。以何为方便。答波若略有四力。一者
照实相。二者无所著。三者断诸惑。四者能导
方便。此四用即是次第。由不见一切相。而见
卷四 第 54b 页 T45-0054.png
实相。实相既无所依。即波若亦无所著。以无
所著。众累寂然。以无累故。能导方便。令涉有
无染。若然者照空及于空无著。是波若之力。
故嘱空慧。即空慧而能涉有。此嘱方便。故两
巧不同。问方便涉有具几力耶。答一有照境
之功。二有不證空力。三起行之用。问涉有无
著。是方便之功。波若力耶。答涉有即属方便
之力。无著由波若之力。以波若无著。于波若
观中。即有巧方便用。故此方便即能无著。问
方便云何能不證空。答波若照诸法实相。方
便能照实相诸法。故不沈空观。名为不證。如
释论云。波若将入毕竟空无诸戏论。方便将
出毕竟空严土化人。此即證上诸力义。将入
毕竟空。即是照实相。无诸戏论。谓无所著及
断惑之功也。方便将出毕竟空。即是为波若
所导。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问波若
照诸法实相。云何方便即能照实相诸法。答
名为诸法实相实相诸法。诸法宛然而实相。
实相宛然而诸法。诸法与实相。不二而二。
二常不二。由境既尔故。二慧得然。故波若
照诸法实相。而方便即能照实相诸法也。问
虽复实相而宛然诸法。沤和照此名巧者。亦
虽复诸法。而宛然实相。波若照之。何故不巧。
答通即例尔。如上隐显释之。又波若照实相。
而能不著。二乘亦有其分。则巧义不彰。故不
名方便。即空而能照有。此用既妙。故声闻绝
分。菩萨独有故。与方便之名。问若即空而照
有。既称妙者。亦即有而照空。亦是妙也。答既
能即有而照空。便能即空而照有。此是慧有
所著。众累寂然。以无累故。能导方便。令涉有
无染。若然者照空及于空无著。是波若之力。
故嘱空慧。即空慧而能涉有。此嘱方便。故两
巧不同。问方便涉有具几力耶。答一有照境
之功。二有不證空力。三起行之用。问涉有无
著。是方便之功。波若力耶。答涉有即属方便
之力。无著由波若之力。以波若无著。于波若
观中。即有巧方便用。故此方便即能无著。问
方便云何能不證空。答波若照诸法实相。方
便能照实相诸法。故不沈空观。名为不證。如
释论云。波若将入毕竟空无诸戏论。方便将
出毕竟空严土化人。此即證上诸力义。将入
毕竟空。即是照实相。无诸戏论。谓无所著及
断惑之功也。方便将出毕竟空。即是为波若
所导。又是方便不證照境起行之力。问波若
照诸法实相。云何方便即能照实相诸法。答
名为诸法实相实相诸法。诸法宛然而实相。
实相宛然而诸法。诸法与实相。不二而二。
二常不二。由境既尔故。二慧得然。故波若
照诸法实相。而方便即能照实相诸法也。问
虽复实相而宛然诸法。沤和照此名巧者。亦
虽复诸法。而宛然实相。波若照之。何故不巧。
答通即例尔。如上隐显释之。又波若照实相。
而能不著。二乘亦有其分。则巧义不彰。故不
名方便。即空而能照有。此用既妙。故声闻绝
分。菩萨独有故。与方便之名。问若即空而照
有。既称妙者。亦即有而照空。亦是妙也。答既
能即有而照空。便能即空而照有。此是慧有
卷四 第 54c 页 T45-0054.png
方便解。方便有慧解。如此二慧。无有优劣。但
对二乘照空不能涉有。故明即空而起有用为
妙称为方便。又对六地但得波若空观未能即
空涉有。故今明即空涉有是方便也。问于有
不著于空不證。俱是善巧。何故不著之巧名
波若。波若即劣在于六地。不證之巧名方便。
方便即胜在七地耶。答如上释之。又有是俗
谛离有即易。故波若巧劣。空是真谛勉无即
难。故方便即胜。又入实相观不著于有。即勉
凡夫地。即实相观而照诸法故不滞空。离二
乘地。勉凡即易。故波若劣。超圣即难。故方便
胜。所以有六七优劣义也。问若尔六地二慧
未等。何得上云初地已并。答初地望地前即
并。形七地即未并。所以然者。初地已来。即得
无生动寂无碍。但寂义小强动用微弱。故云
未并。至于七地。动寂无碍。二慧双游。故称并
耳。问何以知然。答若六地已来未并。入空不
见有。出有不见空。二乘亦尔。与菩萨何异。故
知。初地已来。便能已并。但微有强弱。故说未
均耳。问于空无著于空不證有何异耶。答二
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
萨入空既无可存。又即能涉有故名不證。问
二乘菩萨入空同无所依。何故声闻住空菩
萨不證。答二乘以空为妙极。依此无依。是故
住空。菩萨不以空为妙极。知空亦空名不可
得空。不依此无依故能不證。如大品云。行亦
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非行非不行乃至
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萨无受三昧广大之用。
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是故能不證空。又二乘
对二乘照空不能涉有。故明即空而起有用为
妙称为方便。又对六地但得波若空观未能即
空涉有。故今明即空涉有是方便也。问于有
不著于空不證。俱是善巧。何故不著之巧名
波若。波若即劣在于六地。不證之巧名方便。
方便即胜在七地耶。答如上释之。又有是俗
谛离有即易。故波若巧劣。空是真谛勉无即
难。故方便即胜。又入实相观不著于有。即勉
凡夫地。即实相观而照诸法故不滞空。离二
乘地。勉凡即易。故波若劣。超圣即难。故方便
胜。所以有六七优劣义也。问若尔六地二慧
未等。何得上云初地已并。答初地望地前即
并。形七地即未并。所以然者。初地已来。即得
无生动寂无碍。但寂义小强动用微弱。故云
未并。至于七地。动寂无碍。二慧双游。故称并
耳。问何以知然。答若六地已来未并。入空不
见有。出有不见空。二乘亦尔。与菩萨何异。故
知。初地已来。便能已并。但微有强弱。故说未
均耳。问于空无著于空不證有何异耶。答二
乘入空不存四句。但是不著而不能不證。菩
萨入空既无可存。又即能涉有故名不證。问
二乘菩萨入空同无所依。何故声闻住空菩
萨不證。答二乘以空为妙极。依此无依。是故
住空。菩萨不以空为妙极。知空亦空名不可
得空。不依此无依故能不證。如大品云。行亦
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非行非不行乃至
不受亦不受。是名菩萨无受三昧广大之用。
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是故能不證空。又二乘
卷四 第 55a 页 T45-0055.png
无愿行资空。故入空便證。菩萨大愿大行。资
空故入空不證。问论云。因名般若至佛即反
名萨波若。何得又云六地名波若至七地波
若清净反名方便。答如前释之。六地之时。波
若体强方便用弱。以体强故妙。于静观故。观
空不著。以用弱故。未能即空涉有于有无滞。
至于七地。即体用俱等。既能观空不染。即能
涉有无著。故名等定慧地。等定慧地。即波若
用巧。故云反。即从八地已上二慧俱巧。若至
佛地。即两慧同反。实慧即反名萨波若。谓一
切智。方便慧反名一切种智也。问若至果反
名二智。即因中同名二慧。何故前云波若称
慧方便不名慧耶。答因果立名各有其义。果
门照一切空境名一切智。照一切有境名一
切种智。俱从境立名。故宜并称智。因门实慧
从境方便约用。故不得并名慧也。问若尔何
故菩萨道慧道种慧皆名慧耶。答因中之慧
自有多门。立名各异。道慧道种慧。亦是从境
立名。故宜并称慧也。问若尔但应言道慧道
种慧至果反名一切智一切种智。云何言波
若方便反名二智。答论云。因中名波若。既反
名萨波若。因中方便理数反名一切种智。二
慧反为二智。故不待言。问论云。波若反为萨
波若。何处云方便反名一切种智。答波若名
慧。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从照境为称。
二名相主故。云因名波若果名一切智。方便
就用为目。一切种智。从境立名。两义不同。故
经论不云方便反为一切种智。然方便虽不
从境立名。而体实照有。故反为种智。虽复无
空故入空不證。问论云。因名般若至佛即反
名萨波若。何得又云六地名波若至七地波
若清净反名方便。答如前释之。六地之时。波
若体强方便用弱。以体强故妙。于静观故。观
空不著。以用弱故。未能即空涉有于有无滞。
至于七地。即体用俱等。既能观空不染。即能
涉有无著。故名等定慧地。等定慧地。即波若
用巧。故云反。即从八地已上二慧俱巧。若至
佛地。即两慧同反。实慧即反名萨波若。谓一
切智。方便慧反名一切种智也。问若至果反
名二智。即因中同名二慧。何故前云波若称
慧方便不名慧耶。答因果立名各有其义。果
门照一切空境名一切智。照一切有境名一
切种智。俱从境立名。故宜并称智。因门实慧
从境方便约用。故不得并名慧也。问若尔何
故菩萨道慧道种慧皆名慧耶。答因中之慧
自有多门。立名各异。道慧道种慧。亦是从境
立名。故宜并称慧也。问若尔但应言道慧道
种慧至果反名一切智一切种智。云何言波
若方便反名二智。答论云。因中名波若。既反
名萨波若。因中方便理数反名一切种智。二
慧反为二智。故不待言。问论云。波若反为萨
波若。何处云方便反名一切种智。答波若名
慧。是照境之名。果地一切智。亦从照境为称。
二名相主故。云因名波若果名一切智。方便
就用为目。一切种智。从境立名。两义不同。故
经论不云方便反为一切种智。然方便虽不
从境立名。而体实照有。故反为种智。虽复无
卷四 第 55b 页 T45-0055.png
文。理数应尔。又因中名权实二慧。果名权实
两智。亦得即是其文。
论境智门第四。夫智不孤生。必由境发。故境
为智本。境非独立。因智受名。故智为境本。是
以非境无以发智。非智无以照境。非境无以
发智故。境为能发。智为所发。非智无以照境
故。智为能照境为所照。境为能发为智所照。
即境能为智所。智为能照为境所发。则智能
为境所。境之所照能发于智故。境所为智能。
智之所发能照于境故。智所为境能。不得言
境前智后。亦非智前境后。亦非一时。唯得名
为因缘境智也。问以何为境而能发智。答如
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
二谛名境。开中昙影法师。注中论亲承什公
音旨。什公云。传吾业者。寄在道融昙影僧睿
乎。影公序二谛云。真谛故无有。以俗谛故无
无。真故无有。虽无而有。俗故无无。虽有而
无。虽无而有。不滞于无。虽有而无。不累于
有。不滞于无故。断无见灭。不累于有故。常
著冰消。寂此诸边故名为中。详此意者。真故
无有。虽无而有。即是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
俗故无无。虽有而无。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
相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虽曰假名。宛然实
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
法。以真际宛然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
实相。即不累于有。不累于有故不常。不滞于
无故非断。即中道也。由斯二谛发生二智。以
了诸法实相故。生沤和波若。以悟实相诸法
故。生波若沤和。沤和波若而宛然沤和。波若
两智。亦得即是其文。
论境智门第四。夫智不孤生。必由境发。故境
为智本。境非独立。因智受名。故智为境本。是
以非境无以发智。非智无以照境。非境无以
发智故。境为能发。智为所发。非智无以照境
故。智为能照境为所照。境为能发为智所照。
即境能为智所。智为能照为境所发。则智能
为境所。境之所照能发于智故。境所为智能。
智之所发能照于境故。智所为境能。不得言
境前智后。亦非智前境后。亦非一时。唯得名
为因缘境智也。问以何为境而能发智。答如
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
二谛名境。开中昙影法师。注中论亲承什公
音旨。什公云。传吾业者。寄在道融昙影僧睿
乎。影公序二谛云。真谛故无有。以俗谛故无
无。真故无有。虽无而有。俗故无无。虽有而
无。虽无而有。不滞于无。虽有而无。不累于
有。不滞于无故。断无见灭。不累于有故。常
著冰消。寂此诸边故名为中。详此意者。真故
无有。虽无而有。即是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
俗故无无。虽有而无。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
相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虽曰假名。宛然实
相。不动真际。建立诸法。虽曰真际。宛然诸
法。以真际宛然诸法故。不滞于无。诸法宛然
实相。即不累于有。不累于有故不常。不滞于
无故非断。即中道也。由斯二谛发生二智。以
了诸法实相故。生沤和波若。以悟实相诸法
故。生波若沤和。沤和波若而宛然沤和。波若
卷四 第 55c 页 T45-0055.png
沤和而宛然波若。以沤和宛然波若故。不著
于有。波若宛然沤和故不滞于无。不累于有
故常著冰消。不滞于无故断无见灭。寂此诸
边故名中观。是以二谛中道。还发生二智中
观。二智中观。还照二谛中道。故境称于智。智
称于境。境名智境。智名境智也。二境既正明。
二智义明。故须约境以辨于智。二乘不得二
智者。良由不见此二谛。不得正观者。亦由不
见二谛即是中道故也。问波若照诸法实相
沤和照实相诸法。即波若不照诸法沤和不
照实相。将非限局圣心失无碍妙用。答波若
为沤和之体。沤和是波若之用。体鉴实相。用
照诸法。故开此二门。即智无不圆。照无不尽。
若同照实相。并鉴诸法。即二境不分。两慧相
监。问旧说亦然与今何异。答波若体非不能
照诸法。但用既照不烦波若照耳。若用既照
诸法。而体复照者。即一境二照。亦应二境一
智生。是故二慧不并照也。旧义波若不能照
诸法。沤和不能照实相。虽复并观。智用恒别。
即是格局圣心。封执二见。问前云波若不著
有方便不證空。后何故复云沤和涉有不著
波若鉴空无滞。答不著空者。凡有二义。一者
波若照实相。实相既无所依。即波若亦无所
著。此是般若之力。二不證空名为不著。此方
便之力。不著有者亦具二义。一者波若入空
故不著有。二者方便为波若所导。故能涉有
不著。亦是波若之力也。是故经中又言。波若
不著空。方便不著有。或言。波若不著有。方便
不證空。各举一门义无违背。问若波若照空
于有。波若宛然沤和故不滞于无。不累于有
故常著冰消。不滞于无故断无见灭。寂此诸
边故名中观。是以二谛中道。还发生二智中
观。二智中观。还照二谛中道。故境称于智。智
称于境。境名智境。智名境智也。二境既正明。
二智义明。故须约境以辨于智。二乘不得二
智者。良由不见此二谛。不得正观者。亦由不
见二谛即是中道故也。问波若照诸法实相
沤和照实相诸法。即波若不照诸法沤和不
照实相。将非限局圣心失无碍妙用。答波若
为沤和之体。沤和是波若之用。体鉴实相。用
照诸法。故开此二门。即智无不圆。照无不尽。
若同照实相。并鉴诸法。即二境不分。两慧相
监。问旧说亦然与今何异。答波若体非不能
照诸法。但用既照不烦波若照耳。若用既照
诸法。而体复照者。即一境二照。亦应二境一
智生。是故二慧不并照也。旧义波若不能照
诸法。沤和不能照实相。虽复并观。智用恒别。
即是格局圣心。封执二见。问前云波若不著
有方便不證空。后何故复云沤和涉有不著
波若鉴空无滞。答不著空者。凡有二义。一者
波若照实相。实相既无所依。即波若亦无所
著。此是般若之力。二不證空名为不著。此方
便之力。不著有者亦具二义。一者波若入空
故不著有。二者方便为波若所导。故能涉有
不著。亦是波若之力也。是故经中又言。波若
不著空。方便不著有。或言。波若不著有。方便
不證空。各举一门义无违背。问若波若照空
卷四 第 56a 页 T45-0056.png
沤和鉴有即二智皆照。何言波若无知。答波
若虽知。而无所知。虽无所知。而无所不知。问
波若知实相故言无知。亦即知波若故言无
知。答既约二境分于二智。即波若知实相故
言无知。不得云知波若故无知。若知波若即
是方便。问波若契实相即内外并冥缘观俱
寂。方便照俗。何能知此波若。答波若无知而
知为方便所知。知而无知。即方便不知。问波
若无知而知。知而无知。方便亦得尔不。答指
实为权。指权为实。权实不二亦得尔也。不二
而二。则无知而知。名为方便。知而无知。称为
波若。问波若照空具知与无知。方便鉴有何
不然耶。答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而二。波
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智为有。故具知与
无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智皆有。故波若有
知有无知。而方便但有知也。问云何波若具
知无知。答波若知实相即缘观俱寂。是故无
知。而境智宛然。故不失知。此无知而知。知则
无知。问若尔与开善至忘弥存何异。答彼弥
存之义。终非至忘。至忘之义。终不弥存。今以
弥存为至忘。至忘为弥存故为异也。问旧义
亦然。与今何异。答彼至忘时智终不作境。境
终不成智。则是境智二见。若智即是境。境既
无知。智亦应尔。若境则是智。在智既照。境亦
应然。今对此一门。略叙大乘枢要观行渊府。
经云。贪欲则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
无量诸佛道。贪欲则是道者。然贪欲本来寂
灭自性清净。即是实相。如斯了悟便名波若。
岂有实相之境异波若观耶。故境智不二。照
若虽知。而无所知。虽无所知。而无所不知。问
波若知实相故言无知。亦即知波若故言无
知。答既约二境分于二智。即波若知实相故
言无知。不得云知波若故无知。若知波若即
是方便。问波若契实相即内外并冥缘观俱
寂。方便照俗。何能知此波若。答波若无知而
知为方便所知。知而无知。即方便不知。问波
若无知而知。知而无知。方便亦得尔不。答指
实为权。指权为实。权实不二亦得尔也。不二
而二。则无知而知。名为方便。知而无知。称为
波若。问波若照空具知与无知。方便鉴有何
不然耶。答二而不二皆具二也。不二而二。波
若所知之境。是空能知之智为有。故具知与
无知。而方便能知所知境智皆有。故波若有
知有无知。而方便但有知也。问云何波若具
知无知。答波若知实相即缘观俱寂。是故无
知。而境智宛然。故不失知。此无知而知。知则
无知。问若尔与开善至忘弥存何异。答彼弥
存之义。终非至忘。至忘之义。终不弥存。今以
弥存为至忘。至忘为弥存故为异也。问旧义
亦然。与今何异。答彼至忘时智终不作境。境
终不成智。则是境智二见。若智即是境。境既
无知。智亦应尔。若境则是智。在智既照。境亦
应然。今对此一门。略叙大乘枢要观行渊府。
经云。贪欲则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
无量诸佛道。贪欲则是道者。然贪欲本来寂
灭自性清净。即是实相。如斯了悟便名波若。
岂有实相之境异波若观耶。故境智不二。照
卷四 第 56b 页 T45-0056.png
贪欲虽本寂灭而于众生宛然有贪。便名方
便。伤其无贪谓贪。而欲拔之故。此方便即名
大悲。欲令悟贪无贪。与无贪乐。即此大悲复
名慈也。故一句观行。具境智二门慈悲两观。
初信此法便名十信。次解此法称为十解。乃
至證悟究竟了达名为佛心。岂非一贪观中
具诸佛道。次论二经。问大品明实相不生不
灭能生波若。涅槃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发
于观智。二经同释境智。有何异耶。答略明四
句。一开因果开境智。二合因果合境智。三开
因果合境智。四开境智合因果。开因果开境
智者。则波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种慧。果则一
切智一切种智。谓开因果也。实相能生波若。
则实智之境。世谛能生方便。为权智之境。谓
开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涅槃五性
之义。一因性。二因因性。三果性。四果果性。
五非因非果性。此之五性。更无二体。十二因
缘能生之义。则名为境。所发之义。便名观智。
观智明了故称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果果。然
十二因缘。本性清净。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
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无二体。则转境为
智。反因为果。如斯因果。未曾因果。故名合因
果合境智也。三合因果开境智者。亦如大品
以波若为因萨婆若为果。因果更无二体。转
波若之因为萨婆若果故。什公云。萨婆若则
是老波若。此名合因果也。开境智者。实相虽
能生波若。而不转实相之境为波若。亦不转
世谛之境。为方便之智。故名开境智。次开因
果合境智者。亦如涅槃转境为智故。名合境
便。伤其无贪谓贪。而欲拔之故。此方便即名
大悲。欲令悟贪无贪。与无贪乐。即此大悲复
名慈也。故一句观行。具境智二门慈悲两观。
初信此法便名十信。次解此法称为十解。乃
至證悟究竟了达名为佛心。岂非一贪观中
具诸佛道。次论二经。问大品明实相不生不
灭能生波若。涅槃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发
于观智。二经同释境智。有何异耶。答略明四
句。一开因果开境智。二合因果合境智。三开
因果合境智。四开境智合因果。开因果开境
智者。则波若所明。因有道慧道种慧。果则一
切智一切种智。谓开因果也。实相能生波若。
则实智之境。世谛能生方便。为权智之境。谓
开境智也。次合因果合境智者。如涅槃五性
之义。一因性。二因因性。三果性。四果果性。
五非因非果性。此之五性。更无二体。十二因
缘能生之义。则名为境。所发之义。便名观智。
观智明了故称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果果。然
十二因缘。本性清净。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
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无二体。则转境为
智。反因为果。如斯因果。未曾因果。故名合因
果合境智也。三合因果开境智者。亦如大品
以波若为因萨婆若为果。因果更无二体。转
波若之因为萨婆若果故。什公云。萨婆若则
是老波若。此名合因果也。开境智者。实相虽
能生波若。而不转实相之境为波若。亦不转
世谛之境。为方便之智。故名开境智。次开因
果合境智者。亦如涅槃转境为智故。名合境
卷四 第 56c 页 T45-0056.png
智。而有因与因因果与果果故。云开因果也。
问既转境为智亦转因为果。即应同境智俱
合。答经开因与因因果与果果故。言开因果。
而取境智。并作因因之名。没境智之称故。言
合境智。问二经何故开合不同。答涅槃就十
二因缘辨境智义。欲明众生皆有佛性。众生
即是十二因缘。因缘能生即境。所生即智。更
无二体故明合境智也。大品辨实相生波若。
能生即是无为波若。所生即是有为观智。故
不转无为波若。成有为波若故。开境智也。此
皆不二而二。故二经不同。若二而不二。更无
异也。
同异门第五。问凡有五时二智。一照事中之
法为权。鉴四谛之理为实。谓三藏教二智也。
二照真空为实。鉴俗有为权。此大品教二智
也。三知病识药为权。应病授药为实。净名经
二智也。四照一乘为实。鉴二乘为权。法花二
智也。五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涅槃二智
也。如上所明者。乃是释大品教意。云何以道
净名经宗。答五时之说四宗之论。乖文伤义。
古已详之。今当略说。寻一经之内。具有五文。
不待始终。方备诸智。如大品云。广说三乘之
教。菩萨遍学诸道。即识照四谛之理为实。鉴
事中之法为权。故大品教中有三藏二智也。
波若鉴空。沤和涉有。九十章经盛谈此法。即
空有二智。论释毕定品。引法花经。谓三一二
智也。法尚品云。诸佛色身有去来。法身无去
来。则常无常二智也。知病识药。众经皆具。不
待言之。故大品一经。备五二智。净名经中。具
问既转境为智亦转因为果。即应同境智俱
合。答经开因与因因果与果果故。言开因果。
而取境智。并作因因之名。没境智之称故。言
合境智。问二经何故开合不同。答涅槃就十
二因缘辨境智义。欲明众生皆有佛性。众生
即是十二因缘。因缘能生即境。所生即智。更
无二体故明合境智也。大品辨实相生波若。
能生即是无为波若。所生即是有为观智。故
不转无为波若。成有为波若故。开境智也。此
皆不二而二。故二经不同。若二而不二。更无
异也。
同异门第五。问凡有五时二智。一照事中之
法为权。鉴四谛之理为实。谓三藏教二智也。
二照真空为实。鉴俗有为权。此大品教二智
也。三知病识药为权。应病授药为实。净名经
二智也。四照一乘为实。鉴二乘为权。法花二
智也。五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涅槃二智
也。如上所明者。乃是释大品教意。云何以道
净名经宗。答五时之说四宗之论。乖文伤义。
古已详之。今当略说。寻一经之内。具有五文。
不待始终。方备诸智。如大品云。广说三乘之
教。菩萨遍学诸道。即识照四谛之理为实。鉴
事中之法为权。故大品教中有三藏二智也。
波若鉴空。沤和涉有。九十章经盛谈此法。即
空有二智。论释毕定品。引法花经。谓三一二
智也。法尚品云。诸佛色身有去来。法身无去
来。则常无常二智也。知病识药。众经皆具。不
待言之。故大品一经。备五二智。净名经中。具
卷四 第 57a 页 T45-0057.png
诸智者。问疾品明三空自调为实慧。严土化
人为方便。即空有二智。弟子品云。佛身无为。
不堕诸数。亦出现生死五浊。则常无常二智。
不二法门品。明声闻心菩萨心不二。谓一乘
实智。照大小差别名三乘权智。问不二法门
云何即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则是乘本故名
为乘。由体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观。由不二
之观。能导众行到萨婆若。故十二门论明大
分深义。所谓空也。以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
具六波罗蜜。无所障碍。问不二之理通为三
乘之本。岂但一乘本耶。答理既无二。乘岂三
哉。但唱此言则知归一。又无二之理。即是一
乘异名也。又尚明常住。岂不显一乘。故知。净
名亦具五二智。法花经具诸智者。方便品云。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
寂灭相。昔涅槃非真灭。今涅槃为真灭。则昔
涅槃非真常。今涅槃是真常。又天亲论释寿
量品。具辨三身。化身则有始有终。报身则有
始无终。法身则无始无终。故知。具常无常义。
又若一乘之果犹是无常。即因异声闻。果同
灰断。是事不然。声闻果则是一乘因也。安乐
行品明。知一切法空如实相。则是实智。知因
缘生。谓方便智。亦具空有二智也。序品列众。
犹依小乘叹声闻德。故知。亦具三藏二智。涅
槃备五不复待言。问若一经之内具诸智者。
众经何别。答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
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
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三藏一教。
唯明事理权实。未辨馀门二智。大品以空有
人为方便。即空有二智。弟子品云。佛身无为。
不堕诸数。亦出现生死五浊。则常无常二智。
不二法门品。明声闻心菩萨心不二。谓一乘
实智。照大小差别名三乘权智。问不二法门
云何即一乘耶。答不二之理。则是乘本故名
为乘。由体不二之理故。生不二之观。由不二
之观。能导众行到萨婆若。故十二门论明大
分深义。所谓空也。以通达是义。即通达大乘。
具六波罗蜜。无所障碍。问不二之理通为三
乘之本。岂但一乘本耶。答理既无二。乘岂三
哉。但唱此言则知归一。又无二之理。即是一
乘异名也。又尚明常住。岂不显一乘。故知。净
名亦具五二智。法花经具诸智者。方便品云。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
寂灭相。昔涅槃非真灭。今涅槃为真灭。则昔
涅槃非真常。今涅槃是真常。又天亲论释寿
量品。具辨三身。化身则有始有终。报身则有
始无终。法身则无始无终。故知。具常无常义。
又若一乘之果犹是无常。即因异声闻。果同
灰断。是事不然。声闻果则是一乘因也。安乐
行品明。知一切法空如实相。则是实智。知因
缘生。谓方便智。亦具空有二智也。序品列众。
犹依小乘叹声闻德。故知。亦具三藏二智。涅
槃备五不复待言。问若一经之内具诸智者。
众经何别。答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
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
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三藏一教。
唯明事理权实。未辨馀门二智。大品以空有
卷四 第 57b 页 T45-0057.png
为正。馀义为傍。法花三一为端。馀皆汎辨。涅
槃以常无常为正。馀悉兼明。问众经何故有
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一直往佛道。二回小
入大。波若为直往菩萨。说方便实慧不堕三
界。不住二乘。有两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
道。故法花云。有佛子。心净柔濡亦利根。我记
如是人来世得作佛。此则指波若时事。不须
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又回小入大之
人。于波若时通根未成。故不正明三一之义。
而毕定品引法花经。明退不退。盖是波若后
分傍及之耳。三修比丘无常之执。至大品时。
其根未倾故。不广明常住。波若沤和既是因
行。复须识果德。是故大品后分略明法身常
迹有去来。又常啼本求波若故。以二慧为正。
中道疑佛去来故。傍明本迹。问大品明有为
波若无为波若。岂不正辨常无常耶。答无为
波若有二种。一者以实相境名无为波若。所
生观智名有为波若。二者以佛果法身名无
为波若。菩萨因慧名有为波若。大品经。正明
境智为无为义。傍明因果为无为也。是以论
云。欲得有为波若。当学无为波若。此明欲得
观智当学实相境。若言欲得于因当学果者。
于义不便也。又云。实相能生波若。正是以境
生智。若言以果生因。义亦不便也。若以实相
则是法身以如为佛者。则此境智便是因果。
上五句中。以详此意。问大品何故以境智为
无为是正。涅槃以因果为无为是正耶。答大
品明说菩萨行。实相能生波若。波若故有沤
和。故以境智为正。涅槃盛明果德故。因位以
槃以常无常为正。馀悉兼明。问众经何故有
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一直往佛道。二回小
入大。波若为直往菩萨。说方便实慧不堕三
界。不住二乘。有两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
道。故法花云。有佛子。心净柔濡亦利根。我记
如是人来世得作佛。此则指波若时事。不须
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又回小入大之
人。于波若时通根未成。故不正明三一之义。
而毕定品引法花经。明退不退。盖是波若后
分傍及之耳。三修比丘无常之执。至大品时。
其根未倾故。不广明常住。波若沤和既是因
行。复须识果德。是故大品后分略明法身常
迹有去来。又常啼本求波若故。以二慧为正。
中道疑佛去来故。傍明本迹。问大品明有为
波若无为波若。岂不正辨常无常耶。答无为
波若有二种。一者以实相境名无为波若。所
生观智名有为波若。二者以佛果法身名无
为波若。菩萨因慧名有为波若。大品经。正明
境智为无为义。傍明因果为无为也。是以论
云。欲得有为波若。当学无为波若。此明欲得
观智当学实相境。若言欲得于因当学果者。
于义不便也。又云。实相能生波若。正是以境
生智。若言以果生因。义亦不便也。若以实相
则是法身以如为佛者。则此境智便是因果。
上五句中。以详此意。问大品何故以境智为
无为是正。涅槃以因果为无为是正耶。答大
品明说菩萨行。实相能生波若。波若故有沤
和。故以境智为正。涅槃盛明果德故。因位以
卷四 第 57c 页 T45-0057.png
来皆是无常。如来法身始是常住。故以因果
为无为是正宗。问大品明境智为无为。云何
傍正。答实相境虽是波若本。而释论开波若
为二慧。二慧则所生。是有为波若。故以有为
是正。无为境傍。故不得以境为宗。问大品不
住法住波若具足六度等万行。为是有为为
是无为。答不住法者。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
不住一切法故。则住波若。此则是实相无为
波若。次下具足六波罗蜜中。第六波若则是
有为波若。此凡明三法次第。一者能生。谓实
相无为波若。二所生观智有为波若。三导成
因果之行。问何以知不住法住波若是实相
波若耶。答第六度中既是有为则知。初是无
为也。又论辨六家解波若。第六则是实相。仍
引不住法住波若。故知。第六则是实相。法花
经。正为回小入大之人故。明三乘为方便。令
其舍小。示一乘为真实。劝其取大故。正明三
一二慧也。既舍小求大。则发菩提心。修菩萨
行。须学空有权实。不著三界。不堕二乘。直至
佛道。但大品既以广明故。法花但略说也。三
根声闻。于法花之座。不执无常故。未明常乐。
但既说一乘之因。须辨一乘之果。是故后分
略明于常。又说常住成前一乘。若是无常。还
同灰断。既异昔三。则知常住。是故略辨常无
常也。涅槃教起。正为无常之执。故开常住。三
一空有前教已明。但略说之。问波若为直往
菩萨。法花为回小入大之人即摄缘已周。涅
槃教兴复何所为。答设教多意。不可一途。大
品为十九因缘。涅槃所为非一。依法花释此
为无为是正宗。问大品明境智为无为。云何
傍正。答实相境虽是波若本。而释论开波若
为二慧。二慧则所生。是有为波若。故以有为
是正。无为境傍。故不得以境为宗。问大品不
住法住波若具足六度等万行。为是有为为
是无为。答不住法者。不住一切有所得法。以
不住一切法故。则住波若。此则是实相无为
波若。次下具足六波罗蜜中。第六波若则是
有为波若。此凡明三法次第。一者能生。谓实
相无为波若。二所生观智有为波若。三导成
因果之行。问何以知不住法住波若是实相
波若耶。答第六度中既是有为则知。初是无
为也。又论辨六家解波若。第六则是实相。仍
引不住法住波若。故知。第六则是实相。法花
经。正为回小入大之人故。明三乘为方便。令
其舍小。示一乘为真实。劝其取大故。正明三
一二慧也。既舍小求大。则发菩提心。修菩萨
行。须学空有权实。不著三界。不堕二乘。直至
佛道。但大品既以广明故。法花但略说也。三
根声闻。于法花之座。不执无常故。未明常乐。
但既说一乘之因。须辨一乘之果。是故后分
略明于常。又说常住成前一乘。若是无常。还
同灰断。既异昔三。则知常住。是故略辨常无
常也。涅槃教起。正为无常之执。故开常住。三
一空有前教已明。但略说之。问波若为直往
菩萨。法花为回小入大之人即摄缘已周。涅
槃教兴复何所为。答设教多意。不可一途。大
品为十九因缘。涅槃所为非一。依法花释此
卷四 第 58a 页 T45-0058.png
意者。诸子有二。一者失心。即钝根之人。二不
失心。谓利根人。虽有直往之与回小闻波若
法花并顺悟。谓不失心子利根人也。馀失心
钝根。犹未服药。双林唱灭为说涅槃。方乃取
信。若然者。始莲花藏终跋提河。但有利钝二
缘。尔前为利根人。涅槃之教为钝根人。又波
若法花之座。皆已得道。今闻涅槃。更复进
悟。故云。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说是经也。又
有二缘。一历教已得悟道。二但闻涅槃则便
取信。故波若法花。虽为两人。更说涅槃二智。
别论二经。问大品净名二智何异。答凡有三
说。五时者云。大品照空有分二智。净名知病
识药。应缘授教。如上释之。四时义云。大品净
名同是第二时摄。照空为实。鉴有为权。但大
品通说浅深。净名偏明八地之法。北土人云。
净名是圆顿之教。非染非净染净双游。今谓。
并不然。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
师。无不由是生。此则空有二慧。斯乃遍贯方
等。岂局大品耶。又波若鉴空沤和涉有。此总
摄诸智。知病识药应病授药。缊在其中。岂得
彼波若二智不摄净名权实。故释为非。龙树
烈十大经。谓法花等。而波若最胜。岂言大品
通说浅深净名独明妙道。若言净名是八地
已上之人故法妙者。如来为究竟果德说于
波若。即应最深。又身子善吉小人。说之便非
大法。若云净名辨不思议巨细容入故为深
者。大品明指障风力毛举大千。岂不明耶。又
波若沤和不思议之本也。借座请饭不思议
之迹也。如大品盛明二慧。则辨不思议本。净
失心。谓利根人。虽有直往之与回小闻波若
法花并顺悟。谓不失心子利根人也。馀失心
钝根。犹未服药。双林唱灭为说涅槃。方乃取
信。若然者。始莲花藏终跋提河。但有利钝二
缘。尔前为利根人。涅槃之教为钝根人。又波
若法花之座。皆已得道。今闻涅槃。更复进
悟。故云。为人中象王迦叶菩萨。说是经也。又
有二缘。一历教已得悟道。二但闻涅槃则便
取信。故波若法花。虽为两人。更说涅槃二智。
别论二经。问大品净名二智何异。答凡有三
说。五时者云。大品照空有分二智。净名知病
识药。应缘授教。如上释之。四时义云。大品净
名同是第二时摄。照空为实。鉴有为权。但大
品通说浅深。净名偏明八地之法。北土人云。
净名是圆顿之教。非染非净染净双游。今谓。
并不然。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
师。无不由是生。此则空有二慧。斯乃遍贯方
等。岂局大品耶。又波若鉴空沤和涉有。此总
摄诸智。知病识药应病授药。缊在其中。岂得
彼波若二智不摄净名权实。故释为非。龙树
烈十大经。谓法花等。而波若最胜。岂言大品
通说浅深净名独明妙道。若言净名是八地
已上之人故法妙者。如来为究竟果德说于
波若。即应最深。又身子善吉小人。说之便非
大法。若云净名辨不思议巨细容入故为深
者。大品明指障风力毛举大千。岂不明耶。又
波若沤和不思议之本也。借座请饭不思议
之迹也。如大品盛明二慧。则辨不思议本。净
卷四 第 58b 页 T45-0058.png
名现通。乃显不思议迹。何得本通浅深迹独
为妙。若云三乘通学波若故通浅深者。净名
亦辨二乘之人皆以无得为得。岂不通耶。若
言此经是圆顿教者。是亦不然。大品等辨菩
萨权道方便适化不同。宁独以此经为圆顿
耶。今所明者。大品净名所明二智。有同有异。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二经同辨斯法。但
大品前明实慧。后辨方便。故九十章经开为
二道。六十六品明波若。后二十四品明方便
道。所以前明实慧。后辨方便者。实相为本。诸
法为末。波若照实相故。波若为本。方便照诸
法故。方便为末。此示二本二末。从本至末从
体起用。故前明实慧。后辨方便。二者一切诸
见凡有二种。一者有见二者无见。波若斥其
有见。方便破其无见。即显中道。远离二边故。
前明实慧。后辨方便。谓破见次第也。三者菩
萨退有二事。一贪三界二取小乘。方便实慧
故。不著三界。实慧方便故。不堕二乘。即入菩
萨位。得至佛道。要前离三界。后离二乘。故前
辨实慧。后明方便。此如法花经五百由旬崄
难恶道。三界为三百。二乘为二百。先离三百。
后离二百。故先明实慧。后辨权慧。故大品中。
以二乘合为一百。但明四百。虽开合为异。与
法花大同。如彼广说。又睿公释论序云。正觉
知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鉴滞有之由
惑故。波若为之照。若然者。波若即破小乘之
有故。前明实慧。虽破著有。复恐證空故。方便
破空。此约教之前后为次第也。五就位明次
第者。前明波若道。谓六地已还。次约方便道。
为妙。若云三乘通学波若故通浅深者。净名
亦辨二乘之人皆以无得为得。岂不通耶。若
言此经是圆顿教者。是亦不然。大品等辨菩
萨权道方便适化不同。宁独以此经为圆顿
耶。今所明者。大品净名所明二智。有同有异。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二经同辨斯法。但
大品前明实慧。后辨方便。故九十章经开为
二道。六十六品明波若。后二十四品明方便
道。所以前明实慧。后辨方便者。实相为本。诸
法为末。波若照实相故。波若为本。方便照诸
法故。方便为末。此示二本二末。从本至末从
体起用。故前明实慧。后辨方便。二者一切诸
见凡有二种。一者有见二者无见。波若斥其
有见。方便破其无见。即显中道。远离二边故。
前明实慧。后辨方便。谓破见次第也。三者菩
萨退有二事。一贪三界二取小乘。方便实慧
故。不著三界。实慧方便故。不堕二乘。即入菩
萨位。得至佛道。要前离三界。后离二乘。故前
辨实慧。后明方便。此如法花经五百由旬崄
难恶道。三界为三百。二乘为二百。先离三百。
后离二百。故先明实慧。后辨权慧。故大品中。
以二乘合为一百。但明四百。虽开合为异。与
法花大同。如彼广说。又睿公释论序云。正觉
知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鉴滞有之由
惑故。波若为之照。若然者。波若即破小乘之
有故。前明实慧。虽破著有。复恐證空故。方便
破空。此约教之前后为次第也。五就位明次
第者。前明波若道。谓六地已还。次约方便道。
卷四 第 58c 页 T45-0058.png
则七地已上无生法忍。此皆大判为言。龙树
云。波若中非无方便。方便中非无波若。但前
多明波若。后多明方便。次净名经辨二慧者。
前明方便。后辨于实。所以然者。此教所兴正
起于疾。故云。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有疾故
便有方丈二会庵园两集。故前明方便。后辨
实也。又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此是菩萨方便
用故。佛国一品。明净佛土。方便已去。辨成就
众生。是以此经多明方便。又大品多明实相。
少现神通。净名多现神通。少明实相。又大品
多明实慧方便。净名经多辨权实二慧。问权
与方便有何异耶。答通即无别。皆是善巧之
义。别而为言。方便则长。权语则短。今总明
三句。一照实相为实慧。鉴万法为权。二静鉴
万法为实。外反动为权。三就动用。以不疾之
身为实。托疾方丈为权。初照实相名为实慧。
自馀三门。皆属方便故。权义短者。但取外示
反动名之为权。故权是方便中之别用。所以
言短。问权与方便既有短长。两实亦得尔不。
答方便之实则长。权实则短。所以然者。方便
既无所不为。实慧照无所不为而实无所为。
是故长也。权智但是有中反动。实智是有中
之静鉴。故权实则短。问外示反动为权。则照
动无所动为实。但立此二成权实不。答外示
反动为权。此是应病授药。必须内静鉴根药
为实。方成二慧。空慧不知根药故。不成二慧
也。
长短门第六。总论众经。具有四句。一实智长
权智短。二权长实短。三俱长。四俱短。实智长
云。波若中非无方便。方便中非无波若。但前
多明波若。后多明方便。次净名经辨二慧者。
前明方便。后辨于实。所以然者。此教所兴正
起于疾。故云。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有疾故
便有方丈二会庵园两集。故前明方便。后辨
实也。又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此是菩萨方便
用故。佛国一品。明净佛土。方便已去。辨成就
众生。是以此经多明方便。又大品多明实相。
少现神通。净名多现神通。少明实相。又大品
多明实慧方便。净名经多辨权实二慧。问权
与方便有何异耶。答通即无别。皆是善巧之
义。别而为言。方便则长。权语则短。今总明
三句。一照实相为实慧。鉴万法为权。二静鉴
万法为实。外反动为权。三就动用。以不疾之
身为实。托疾方丈为权。初照实相名为实慧。
自馀三门。皆属方便故。权义短者。但取外示
反动名之为权。故权是方便中之别用。所以
言短。问权与方便既有短长。两实亦得尔不。
答方便之实则长。权实则短。所以然者。方便
既无所不为。实慧照无所不为而实无所为。
是故长也。权智但是有中反动。实智是有中
之静鉴。故权实则短。问外示反动为权。则照
动无所动为实。但立此二成权实不。答外示
反动为权。此是应病授药。必须内静鉴根药
为实。方成二慧。空慧不知根药故。不成二慧
也。
长短门第六。总论众经。具有四句。一实智长
权智短。二权长实短。三俱长。四俱短。实智长
卷四 第 59a 页 T45-0059.png
权智短者。此约动静以分二智。静鉴空有为
实故。实义即长。外反动为权。权但是有用。所
以为短。问内静鉴空有实智既长。外动双说
空有。如说二谛。又双现空有。如文殊为世王
现虚空身。又示丈六千尺之身。若尔动用亦
通空有。则二智俱长。答虽外说空有。但从鉴
有智起故。权为短也。所言权长实短者。此约
鉴空为实照有为权。分于二智照空为实。实
智唯是静鉴故名为短。照有为权。权备动静
内照根药为静。外应病授药为动。权通动静
故言长也。二智俱长者。就空有以分权实。实
智照空。权智鉴有。鉴有之中。明动静二有。实
智照空动静皆空。是故二智无有长短。二智
俱短者。但就有中以分于二。内静鉴有为实。
外动用为权。故俱短也。亦如净名不病之身
为实示疾之义为权。问但就有智开于权实。
就照空智亦得开之。答实智明二不二义。又
当其体。是故不开。权智是不二二义。又为其
用。所以开两。若欲为类照生空之浅为权。鉴
法空之深为实。又二乘之空名为权空。菩萨
之空称为实空。照此权实二空。亦得为权实
二智。
六智门第七。兴皇和上。昔讲此经。明六种二
智。以为三双。谓方便实权实。实方便权方便。
方便权实权。故有两实两权两方便也。方便
实者。对方便以辨于实。谓知实相慧故名为
实也。权实者。凡有二义。一就菩萨辨之。如照
有为权。就此权中。更复明实。如内静鉴根药
为实。外反动为权故名权实。又如不病之身
实故。实义即长。外反动为权。权但是有用。所
以为短。问内静鉴空有实智既长。外动双说
空有。如说二谛。又双现空有。如文殊为世王
现虚空身。又示丈六千尺之身。若尔动用亦
通空有。则二智俱长。答虽外说空有。但从鉴
有智起故。权为短也。所言权长实短者。此约
鉴空为实照有为权。分于二智照空为实。实
智唯是静鉴故名为短。照有为权。权备动静
内照根药为静。外应病授药为动。权通动静
故言长也。二智俱长者。就空有以分权实。实
智照空。权智鉴有。鉴有之中。明动静二有。实
智照空动静皆空。是故二智无有长短。二智
俱短者。但就有中以分于二。内静鉴有为实。
外动用为权。故俱短也。亦如净名不病之身
为实示疾之义为权。问但就有智开于权实。
就照空智亦得开之。答实智明二不二义。又
当其体。是故不开。权智是不二二义。又为其
用。所以开两。若欲为类照生空之浅为权。鉴
法空之深为实。又二乘之空名为权空。菩萨
之空称为实空。照此权实二空。亦得为权实
二智。
六智门第七。兴皇和上。昔讲此经。明六种二
智。以为三双。谓方便实权实。实方便权方便。
方便权实权。故有两实两权两方便也。方便
实者。对方便以辨于实。谓知实相慧故名为
实也。权实者。凡有二义。一就菩萨辨之。如照
有为权。就此权中。更复明实。如内静鉴根药
为实。外反动为权故名权实。又如不病之身
卷四 第 59b 页 T45-0059.png
为权中之实。亦明权实。二约声闻明权实者。
二乘照事中之智为权。鉴苦空之理为实。今
以大望小明二乘之实者。盖是权明实耳。非
究竟实也。次双云。实方便权方便者。实方便。
即对照实相之智名为实方便。权方便者。即
对上二乘之实明二乘方便。此是权方便耳。
三双云。实权方便权者。实权即从实起权。故
名实权。如照空有皆名为实但取外用目之
为权。又实权者。二乘之权此是虚权。菩萨之
权名为实权。方便权者。此以照空为实。照有
为方便。就方便中。更复起权。如内照有为实
外动用为权。此之六门成长短义也。
论开合门第八。二智具有开合四句。一者开
于二慧。如前所明。照诸法实相故名波若。照
实相诸法称为沤和。如来内照此二故有二
慧。佛从此二生故。有父有母。外为众生还说
此二。如释论云。初说波若道。次明方便道。初
明佛母经。次明佛父经。所以波若为十方三
世诸佛父母尊经。信之而得大福。毁之而招
大罪。问既以二慧为父母。何者为祖父母耶。
答约境智分之。即实相及诸法二境。能发生
二智。即祖父母。是故尔炎名为智母。若据众
行为论。由大悲故方有波若。即大悲为波若
母。亦由大悲故有方便。是方便之母。即是父
义。但合说之耳。此即是开二慧也。问若以波
若为母方便为父。何故论云波若为母般舟
三昧为父。又云波若母五度为父。答般舟翻
为现前。现前者。现前见佛。此是有行。故属方
便名之为父。五度有行。亦属方便也。次第二
二乘照事中之智为权。鉴苦空之理为实。今
以大望小明二乘之实者。盖是权明实耳。非
究竟实也。次双云。实方便权方便者。实方便。
即对照实相之智名为实方便。权方便者。即
对上二乘之实明二乘方便。此是权方便耳。
三双云。实权方便权者。实权即从实起权。故
名实权。如照空有皆名为实但取外用目之
为权。又实权者。二乘之权此是虚权。菩萨之
权名为实权。方便权者。此以照空为实。照有
为方便。就方便中。更复起权。如内照有为实
外动用为权。此之六门成长短义也。
论开合门第八。二智具有开合四句。一者开
于二慧。如前所明。照诸法实相故名波若。照
实相诸法称为沤和。如来内照此二故有二
慧。佛从此二生故。有父有母。外为众生还说
此二。如释论云。初说波若道。次明方便道。初
明佛母经。次明佛父经。所以波若为十方三
世诸佛父母尊经。信之而得大福。毁之而招
大罪。问既以二慧为父母。何者为祖父母耶。
答约境智分之。即实相及诸法二境。能发生
二智。即祖父母。是故尔炎名为智母。若据众
行为论。由大悲故方有波若。即大悲为波若
母。亦由大悲故有方便。是方便之母。即是父
义。但合说之耳。此即是开二慧也。问若以波
若为母方便为父。何故论云波若为母般舟
三昧为父。又云波若母五度为父。答般舟翻
为现前。现前者。现前见佛。此是有行。故属方
便名之为父。五度有行。亦属方便也。次第二
卷四 第 59c 页 T45-0059.png
合二慧者。明波若与沤和皆是波若。所以然
者。波若为体沤和为用。体即波若之体。用是
波若之用。故皆名波若。如来虽说大品九十
章开。于二道皆称摩诃波若经。不以后为方
便。故知。二慧皆名波若又如论云。以金为种
种物。而即是金更无别体。又如六度中合方
便与实慧皆名波若。问何以知然。答馀五度。
但明五种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义属
波若。知有义亦属波若。故知。二慧皆名波若。
即是合权实皆名实义也。第三合权实皆名
权者。照有功用既名为方便。照空之巧。亦是
方便故。二照同巧。即两皆方便。又如七地中
名方便波罗蜜者。释论云。是时波若清净反
名方便。以至于六地波若用犹未妙故。不名
方便。至七地即波若用妙故名方便。如七地
文从方便慧起十妙行。虽知三界空而庄严
三界等。故知。二慧皆名方便。对此义。亦得六
地有方便与波若皆名波若。又如胜鬘云一
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说空说有。
皆名方便。以悉是诸佛大善巧故。亦是合二
慧为方便也。四者不开不合。即泯上三句明
诸法。正观未曾有实。亦未曾是权。亦未曾开。
亦未曾合。故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佛
不能行佛不能到。而今有开合实权者。皆是
无名相中。为出处众生故。明开合不同耳。
断伏门第九。先依中论疏。先立异家义。然后
辨。问二智云何断烦恼耶。答此经云。佛为增
上慢人说断烦恼。实不断也。问曰。大小经论
皆明断惑。云何不断。答若言断者。今请问之。
者。波若为体沤和为用。体即波若之体。用是
波若之用。故皆名波若。如来虽说大品九十
章开。于二道皆称摩诃波若经。不以后为方
便。故知。二慧皆名波若又如论云。以金为种
种物。而即是金更无别体。又如六度中合方
便与实慧皆名波若。问何以知然。答馀五度。
但明五种有行。不辨照知空有。今照空义属
波若。知有义亦属波若。故知。二慧皆名波若。
即是合权实皆名实义也。第三合权实皆名
权者。照有功用既名为方便。照空之巧。亦是
方便故。二照同巧。即两皆方便。又如七地中
名方便波罗蜜者。释论云。是时波若清净反
名方便。以至于六地波若用犹未妙故。不名
方便。至七地即波若用妙故名方便。如七地
文从方便慧起十妙行。虽知三界空而庄严
三界等。故知。二慧皆名方便。对此义。亦得六
地有方便与波若皆名波若。又如胜鬘云一
乘大方便。一乘之中。若照空照有。说空说有。
皆名方便。以悉是诸佛大善巧故。亦是合二
慧为方便也。四者不开不合。即泯上三句明
诸法。正观未曾有实。亦未曾是权。亦未曾开。
亦未曾合。故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佛
不能行佛不能到。而今有开合实权者。皆是
无名相中。为出处众生故。明开合不同耳。
断伏门第九。先依中论疏。先立异家义。然后
辨。问二智云何断烦恼耶。答此经云。佛为增
上慢人说断烦恼。实不断也。问曰。大小经论
皆明断惑。云何不断。答若言断者。今请问之。
卷四 第 60a 页 T45-0060.png
为有惑可断耶。如其实有即不可断。又经云。
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即有过罪。云何言
断。如其无惑。竟何所断。又有惑即是有见。无
惑名为无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并是烦恼。
云何烦恼断烦恼耶。又纵有烦恼者为所断
慧为能断。为见惑故断不见断耶。如其见者
即明闇并。云何断耶。若不相见。复何所断。
若言解惑相违而悬断者。即天竺燃灯破震
旦闇。一品之解。除一切惑。又慧独能断。假伴
共除。若独能断者。菩萨何故修八圣道。独慧
不断。虽复假伴。亦不能断。如一盲不见众盲
亦然。又一念断为相续耶。若一念者惑亦一
念。即与俱谢。何能断耶。若相续断者。为灭故
续不灭续耶。灭即复无所续。不灭无复能续。
云何续耶。以是推之。即无所断。是以不应言
智断惑。问若尔应无有断。何故经云。一念相
应慧断烦恼习耶。答如上推之。即毕竟无断。
如是了悟即是断也。所以然者。于一切处求
解惑无从。即心无所依。心无所依。即众累清
净。故名为断也。断与不断不相违。问以无所
依名为断者。为波若断为方便断耶。答旧云。
波若是空慧故断。方便照有即不断也。今明。
有所得空有二慧俱不能断。无所得空有俱
能断也。但不二而二。开二慧不同。方便实慧。
即不断而断。实慧方便。断而不断。问何故尔
耶。答有所依著。是诸烦恼根。诸法实相。是无
著之本。由实相无所依故生波若。波若即无
所著故众惑清净。故名断也。问若会境生智。
然后断惑与他何异。答不言惑外别有实相
若法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即有过罪。云何言
断。如其无惑。竟何所断。又有惑即是有见。无
惑名为无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并是烦恼。
云何烦恼断烦恼耶。又纵有烦恼者为所断
慧为能断。为见惑故断不见断耶。如其见者
即明闇并。云何断耶。若不相见。复何所断。
若言解惑相违而悬断者。即天竺燃灯破震
旦闇。一品之解。除一切惑。又慧独能断。假伴
共除。若独能断者。菩萨何故修八圣道。独慧
不断。虽复假伴。亦不能断。如一盲不见众盲
亦然。又一念断为相续耶。若一念者惑亦一
念。即与俱谢。何能断耶。若相续断者。为灭故
续不灭续耶。灭即复无所续。不灭无复能续。
云何续耶。以是推之。即无所断。是以不应言
智断惑。问若尔应无有断。何故经云。一念相
应慧断烦恼习耶。答如上推之。即毕竟无断。
如是了悟即是断也。所以然者。于一切处求
解惑无从。即心无所依。心无所依。即众累清
净。故名为断也。断与不断不相违。问以无所
依名为断者。为波若断为方便断耶。答旧云。
波若是空慧故断。方便照有即不断也。今明。
有所得空有二慧俱不能断。无所得空有俱
能断也。但不二而二。开二慧不同。方便实慧。
即不断而断。实慧方便。断而不断。问何故尔
耶。答有所依著。是诸烦恼根。诸法实相。是无
著之本。由实相无所依故生波若。波若即无
所著故众惑清净。故名断也。问若会境生智。
然后断惑与他何异。答不言惑外别有实相
卷四 第 60b 页 T45-0060.png
故会实相断。但了烦恼本自不生今亦不灭。
即是实相。故名会实相断。问为但波若断萨
波若亦断。答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心断。
是波若断。或言佛智所断。即萨波若断。今明。
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
无一切暗。详此文意。无碍解脱俱有断不断
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断。解脱
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佛在解脱道中
行。无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续于无碍镇前无
惑之处遮未来惑不得续生。即有遮断。故亦
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
遮未来惑。得云不尽故。尽与不尽二既不违。
问波若为无碍萨婆若为解脱者。得言地前
为无碍初地为解脱不。答有人云。亦得如此。
小乘即苦忍之前习行未久。但伏非断。大乘
地前修行积时。是故能断也。今谓不然。大小
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
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
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无碍正断解脱
遮断。如上释也。问为转无碍为解脱。为无碍
谢解脱生耶。答毗昙即谢。成论即转。斥此二
说。馀处已明。今略陈之。金刚若谢别有佛果。
云何波若反名萨云若。转金刚而成佛者。云
何转无常之法而作常耶。今明者。具有转谢
及不转不谢。若了悟金刚本不生灭。即金刚
是佛。故不转不谢。是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
寂灭。不复更灭也。于妄谓之心。息生灭之见。
故名为谢。约了悟之者。前谓生灭。今悟无生
灭。是故名转。二文一会义无所违。问若地前
即是实相。故名会实相断。问为但波若断萨
波若亦断。答此义旧有二师。或言金刚心断。
是波若断。或言佛智所断。即萨波若断。今明。
大品云。菩萨无碍道中行。佛在解脱道中行。
无一切暗。详此文意。无碍解脱俱有断不断
义。若一念正观惑不现前。即无碍正断。解脱
出居累外。故解脱不断。故云。佛在解脱道中
行。无一切暗也。若言解脱续于无碍镇前无
惑之处遮未来惑不得续生。即有遮断。故亦
名断。无碍正断故。得言金刚惑尽。未有解脱
遮未来惑。得云不尽故。尽与不尽二既不违。
问波若为无碍萨婆若为解脱者。得言地前
为无碍初地为解脱不。答有人云。亦得如此。
小乘即苦忍之前习行未久。但伏非断。大乘
地前修行积时。是故能断也。今谓不然。大小
乘义。乃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小乘
即七方便伏苦忍断之。大乘三十心伏初地
断也。初地中自开无碍解脱。无碍正断解脱
遮断。如上释也。问为转无碍为解脱。为无碍
谢解脱生耶。答毗昙即谢。成论即转。斥此二
说。馀处已明。今略陈之。金刚若谢别有佛果。
云何波若反名萨云若。转金刚而成佛者。云
何转无常之法而作常耶。今明者。具有转谢
及不转不谢。若了悟金刚本不生灭。即金刚
是佛。故不转不谢。是故经云。一切众生本来
寂灭。不复更灭也。于妄谓之心。息生灭之见。
故名为谢。约了悟之者。前谓生灭。今悟无生
灭。是故名转。二文一会义无所违。问若地前
卷四 第 60c 页 T45-0060.png
伏初地断者。何得释论云初地时未舍结七
地方断耶。答众师不同。生公用大顿悟义。唯
佛断惑。尔前未断。故佛名为觉。尔前未觉。瑶
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引向文證之。今明。
皆无所妨。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
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也。初地
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故云不断。七地除
细故言断耳。故各有其义。不应偏执。问为中
伏假断为假伏中断。答适缘取悟无有定也。
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故名非
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
次明假有假无。即性有无始断。所以然者。识
假有假无。即知毕竟无有定性有无。故名假
断也。次明假伏中断者。对性有无。说假有
无。以伏性有无故云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
假无不无非有非无名中道。前性有无始得
永断故。名假伏中断也。问亦得假伏假断中
伏中断以不。答亦有此义。如识假有无即性
有无永断。名为假断也。自有识假有无。但伏
性有无。犹未断也。自有悟非有非无。但伏于
性。自有悟非有无。性惑永断不须说假也。问
云何名假名惑实法惑耶。答成论师云。缘假
迷假称假名惑。则迷假人柱等。缘实迷实名
实法惑。如迷五尘等。今明。此是三藏一部之
义耳。大乘假实惑者。即向所明之。即前之假
名为假惑。即前之实名为实惑。所以然者。诸
法未曾假实。今有此假实。良非惑耶。问大乘
亦有假名实法义不。答二是假名。不二为中
道。中道即是实相。故名实法。迷因缘假名二
地方断耶。答众师不同。生公用大顿悟义。唯
佛断惑。尔前未断。故佛名为觉。尔前未觉。瑶
师用小顿悟义。七地方断。引向文證之。今明。
皆无所妨。大经云。唯佛名眼见佛性。十地已
还皆称闻见。即唯佛断惑。尔前不断也。初地
已来。但断粗累未除细惑。故云不断。七地除
细故言断耳。故各有其义。不应偏执。问为中
伏假断为假伏中断。答适缘取悟无有定也。
自有中伏假断。如求性有无不可得故名非
有非无。目之为中。此但伏性有无犹未断也。
次明假有假无。即性有无始断。所以然者。识
假有假无。即知毕竟无有定性有无。故名假
断也。次明假伏中断者。对性有无。说假有
无。以伏性有无故云假伏。次明悟假有不有
假无不无非有非无名中道。前性有无始得
永断故。名假伏中断也。问亦得假伏假断中
伏中断以不。答亦有此义。如识假有无即性
有无永断。名为假断也。自有识假有无。但伏
性有无。犹未断也。自有悟非有非无。但伏于
性。自有悟非有无。性惑永断不须说假也。问
云何名假名惑实法惑耶。答成论师云。缘假
迷假称假名惑。则迷假人柱等。缘实迷实名
实法惑。如迷五尘等。今明。此是三藏一部之
义耳。大乘假实惑者。即向所明之。即前之假
名为假惑。即前之实名为实惑。所以然者。诸
法未曾假实。今有此假实。良非惑耶。问大乘
亦有假名实法义不。答二是假名。不二为中
道。中道即是实相。故名实法。迷因缘假名二
卷四 第 61a 页 T45-0061.png
谛称为假惑。迷不二实相目实惑也。问云何
迷耶。答不二二名为二谛。二不二为中道。二
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称为迷实。又二
不二皆名为假。非二不二方为实。迷此假实
名假实惑也。
摄智门第十。问权实二智摄智尽不。答摄智
皆尽。经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至七
十七智。皆二智摄。摄一智者。即如实智。如实
智即是佛眼。佛眼无法不见。而无所见。无法
不见。名权智。而无所见名为实智。问如实智
但是照实相智。唯应是实智。云何有权智耶。
答此明如实而知名如实智。故具二智也。次
摄二智者。则一切智一切种智。但此二智凡
有六门。一空有分二。一切智为空智。一切种
智为有智。此则权实摄也。次以总别分二。总
相知为一切智。别相知为一切种智。但总别
三门。一以苦无常为总相。阴入界为别相。二
以无生灭为总相。诸法差别为别相。三以略
为总相。广为别相。如苦谛为总相。广分别苦
有无量相为别相。三别中取初义。第二义犹
是空有。第三义属后广略也。三者略说为一
切智。广说为一切种智。如上释也。四者因为
一切智。果为一切种智也。问二智俱是果门。
云何分因果耶。答例如菩提涅槃为果及以果
果。涅槃既是果果。即菩提亦得为因。此义论
因果。今亦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
一切种智。此明小乘总相知十二入苦空无
常。为一切智。大乘遍知一切法为一切种智。
六者一切种智为空智。一切智为有智。以种
迷耶。答不二二名为二谛。二不二为中道。二
定二故名迷假。不二定不二称为迷实。又二
不二皆名为假。非二不二方为实。迷此假实
名假实惑也。
摄智门第十。问权实二智摄智尽不。答摄智
皆尽。经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乃至七
十七智。皆二智摄。摄一智者。即如实智。如实
智即是佛眼。佛眼无法不见。而无所见。无法
不见。名权智。而无所见名为实智。问如实智
但是照实相智。唯应是实智。云何有权智耶。
答此明如实而知名如实智。故具二智也。次
摄二智者。则一切智一切种智。但此二智凡
有六门。一空有分二。一切智为空智。一切种
智为有智。此则权实摄也。次以总别分二。总
相知为一切智。别相知为一切种智。但总别
三门。一以苦无常为总相。阴入界为别相。二
以无生灭为总相。诸法差别为别相。三以略
为总相。广为别相。如苦谛为总相。广分别苦
有无量相为别相。三别中取初义。第二义犹
是空有。第三义属后广略也。三者略说为一
切智。广说为一切种智。如上释也。四者因为
一切智。果为一切种智也。问二智俱是果门。
云何分因果耶。答例如菩提涅槃为果及以果
果。涅槃既是果果。即菩提亦得为因。此义论
因果。今亦然矣。五者小乘名一切智。大乘名
一切种智。此明小乘总相知十二入苦空无
常。为一切智。大乘遍知一切法为一切种智。
六者一切种智为空智。一切智为有智。以种
卷四 第 61b 页 T45-0061.png
名性。性即实相理为诸法根本。故名为种。一
切智知一切法为有智也。次摄三智门者。三
智多门。涅槃云。一者波若一切众生之慧。所
谓下智也。二毗婆舍那谓二乘智即是中智
也。三阇那佛菩萨智谓上智也。又云。波若别
相。智别知诸法。毗婆舍那总相。智总知诸法。
阇那为破相。破相者。波若知有。毗婆舍那照
空。阇那舍于空有。即中道智也。又如波若三
慧品说。二乘为一切智。菩萨道种智。佛一切
种智。二乘名为一切智者。十二入摄一切法。
二乘知十二苦空无常名一切智。论云。此但
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犹如昼灯但有
灯名而无灯用。问云何无用。答佛具知一切
法别相。然后能知一切总相。故名一切智。二
乘但总相。知一切不能一一别相而知。如涅
槃云。二乘但知于苦。不能分别是苦有无量
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即二乘不能别知。故
但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也。道种慧者。
菩萨知四种道。人天谓福乐道及三乘道。知
佛道自度度他。馀三道但度他也。佛名一切
种智者。此一切种智。实异前一切种智。前一
切种智。但知有法。今合知空有名一切种智。
经云。知一相故名一切种智。又云。知一切法
行类相貌。名一切种智也。此三智中。一一皆
具照空有。皆有权实二智也。次地持论有三
智。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即照第
一义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智也。三无碍
智。无功用智。照一切法。无复功用故。云无
碍。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次摄大乘论有三智。
切智知一切法为有智也。次摄三智门者。三
智多门。涅槃云。一者波若一切众生之慧。所
谓下智也。二毗婆舍那谓二乘智即是中智
也。三阇那佛菩萨智谓上智也。又云。波若别
相。智别知诸法。毗婆舍那总相。智总知诸法。
阇那为破相。破相者。波若知有。毗婆舍那照
空。阇那舍于空有。即中道智也。又如波若三
慧品说。二乘为一切智。菩萨道种智。佛一切
种智。二乘名为一切智者。十二入摄一切法。
二乘知十二苦空无常名一切智。论云。此但
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犹如昼灯但有
灯名而无灯用。问云何无用。答佛具知一切
法别相。然后能知一切总相。故名一切智。二
乘但总相。知一切不能一一别相而知。如涅
槃云。二乘但知于苦。不能分别是苦有无量
相。我于彼经。竟不说之。即二乘不能别知。故
但有一切智名。而无一切智用也。道种慧者。
菩萨知四种道。人天谓福乐道及三乘道。知
佛道自度度他。馀三道但度他也。佛名一切
种智者。此一切种智。实异前一切种智。前一
切种智。但知有法。今合知空有名一切种智。
经云。知一相故名一切种智。又云。知一切法
行类相貌。名一切种智也。此三智中。一一皆
具照空有。皆有权实二智也。次地持论有三
智。一清净智。断五住惑尽故云清净。即照第
一义空智也。二一切智。即照有智也。三无碍
智。无功用智。照一切法。无复功用故。云无
碍。初是实智。后二为权。次摄大乘论有三智。
卷四 第 61c 页 T45-0061.png
一加行智。即进求上地心。二正体智。證如之
智。谓实智也。三后得智。即寂而动。谓权智
也。此三智即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
实观。后从实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又
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论云。一切智一切
种智无碍智无功用智。前二知空有。次一不
从师。后一无有功用。即法花经云。佛智一切
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
空有也。次四无碍智。此有多门。今略举一义。
知世谛为知法。知第一义为知义。此即二智。
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也。次明四智义。我生已
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释此不同。
婆沙云。我生已尽。是断集智。集因能生未来
苦果。名之为生。无学断竟名我生已尽。梵行
已立。是修道智。梵名为净。无漏圣道。能除垢
染。离障清净。名为梵行。无学圣人道行成满。
名为已立。所作已辨。是證灭智。断惑證灭名
为所作。无学證果功成。名为已辨。不受后有。
是知苦智。后世苦报。名为后有。无学圣人。于
此有不复更受。名不受后有。问经说四谛。先
明苦集后明灭道。今何故前断集修道后證
灭知苦。答四谛示欣厌门。先苦集后灭道。于
欣厌门。逆观次第故。先果后因。四智是顺观
门故。先因后果。故前集道。后明灭苦。又要除
障。然后善成。故先断集后修道。后果中。先灭
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故前灭后苦。胜
鬘涅槃释四智又异。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
乘权智。是小乘之实智。次五智摄入二智者。
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无诤智。四愿智。五边
智。谓实智也。三后得智。即寂而动。谓权智
也。此三智即为次第。前有进求之智。次正得
实观。后从实起用。地地中皆具此三智也。又
四智摄入二智者。摄大乘论云。一切智一切
种智无碍智无功用智。前二知空有。次一不
从师。后一无有功用。即法花经云。佛智一切
智自然智无师智也。前二别照空有。后二通
空有也。次四无碍智。此有多门。今略举一义。
知世谛为知法。知第一义为知义。此即二智。
乐说及辞皆世谛智也。次明四智义。我生已
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释此不同。
婆沙云。我生已尽。是断集智。集因能生未来
苦果。名之为生。无学断竟名我生已尽。梵行
已立。是修道智。梵名为净。无漏圣道。能除垢
染。离障清净。名为梵行。无学圣人道行成满。
名为已立。所作已辨。是證灭智。断惑證灭名
为所作。无学證果功成。名为已辨。不受后有。
是知苦智。后世苦报。名为后有。无学圣人。于
此有不复更受。名不受后有。问经说四谛。先
明苦集后明灭道。今何故前断集修道后證
灭知苦。答四谛示欣厌门。先苦集后灭道。于
欣厌门。逆观次第故。先果后因。四智是顺观
门故。先因后果。故前集道。后明灭苦。又要除
障。然后善成。故先断集后修道。后果中。先灭
现在过患。后不受未来苦报。故前灭后苦。胜
鬘涅槃释四智又异。今不述之。四智皆入大
乘权智。是小乘之实智。次五智摄入二智者。
一法住智。二泥洹智。三无诤智。四愿智。五边
卷四 第 62a 页 T45-0062.png
际智。依小乘。法住智者。知苦集相生诸法存
立名法住智。知道及灭名泥洹智。又云。知苦
集道名法住智。知于灭谛名泥洹智。令物不
起诤为无诤智。愿知未来一切事。即便得知
名为愿智。边际智者。报身最后名为边际。圣
人修得自在智故。于报身延促自在名边际
智。小乘前二智通利钝罗汉皆有。后三但利
根罗汉有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后三
但第四禅起。前二通漏无漏。后三但有漏。前
二三界身得起。后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
二以三界法为所缘境。无诤智者。但以欲界
瞋心为境。大乘五智。一切处一切身五十二
位皆得起。通漏无漏也。小乘五智。皆为大乘
权智摄。大乘论五智。泥洹即是实相正法属
实智。馀四属权智。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
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
谛。即是实相。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
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
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也。问菩提与萨婆
若十智何智摄。答论云。菩提是十智。即是有
智。即一切种智。萨波若为如实智。谓空智。亦
是一切智。四十四智者。约十二因缘作之。如
云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道。一一皆具四谛
观也。七十七智者。生缘老生。不离生缘老死。
初是正观智。次是审法智。又正观智简无因。
审法智简异邪因。三世各二为六。此六是法
住智。次一是泥洹智。法住为明生死因果增
长故多。泥洹灭之智。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
义。皆属大乘权智摄之。若大乘泥洹智是实
立名法住智。知道及灭名泥洹智。又云。知苦
集道名法住智。知于灭谛名泥洹智。令物不
起诤为无诤智。愿知未来一切事。即便得知
名为愿智。边际智者。报身最后名为边际。圣
人修得自在智故。于报身延促自在名边际
智。小乘前二智通利钝罗汉皆有。后三但利
根罗汉有之。又前二通一切定皆能起。后三
但第四禅起。前二通漏无漏。后三但有漏。前
二三界身得起。后三但欲界三天下身起。前
二以三界法为所缘境。无诤智者。但以欲界
瞋心为境。大乘五智。一切处一切身五十二
位皆得起。通漏无漏也。小乘五智。皆为大乘
权智摄。大乘论五智。泥洹即是实相正法属
实智。馀四属权智。十一智摄入二智者。十智
照四谛。是差别智。属权智摄。如实智照一实
谛。即是实相。谓无差别智。故属实智也。又论
云。十智在四眼。如实智为佛眼。若尔四眼中
具二智。佛眼中亦具二智也。问菩提与萨婆
若十智何智摄。答论云。菩提是十智。即是有
智。即一切种智。萨波若为如实智。谓空智。亦
是一切智。四十四智者。约十二因缘作之。如
云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道。一一皆具四谛
观也。七十七智者。生缘老生。不离生缘老死。
初是正观智。次是审法智。又正观智简无因。
审法智简异邪因。三世各二为六。此六是法
住智。次一是泥洹智。法住为明生死因果增
长故多。泥洹灭之智。三世合一。此皆小乘之
义。皆属大乘权智摄之。若大乘泥洹智是实
卷四 第 62b 页 T45-0062.png
智。如上也。如此皆是无分别中善功分别。虽
分别不动无分别。不同数论有所得释。既是
名教。不得不知。问四十四及七十七同从老
死起。有何异耶。答四十四观果由因。其观易
成故。为钝根人也。观果由因者。初观老死是
果。次明老死集者。观果由因也。七十七即观
因生果。如云生缘老死。生是因。为老死之缘。
不离生缘老死亦尔。观因生果。其事既难。故
为利根人。四十四成论文云。在七方便中。七
十七文不判位。众师云。在四现忍中也。问
何故不从无明起耶。答寻末至本。此观易成。
又四十四但得从果起。以具四谛故。若从无
明起无复因。云何得具四谛耶。七十七不从
无明起。但从老死起。其观易成也。问菩萨观
十二因缘属何智耶。答菩萨无方。不可定判。
释论云。菩萨为众生故。从果观十二因缘。
常无常门第十一。略明四句。一境智俱常。唯
大乘有之。小乘无也。以小乘凡圣之智皆无
常故。但大乘境智俱常。凡有三义。一常智照
实相境。如果德观照波若照实相波若。二常
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
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实相即是虚空。
如释论中说。虚空非有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
灭。即是实相。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此二句
示境智二义也。三者常智还自照智。即是反
照智义也。次常照无常凡有二义。一照众生
无常。二照应迹无常也。次无常照常凡为三
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实相境常。三照法身
佛性常。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
分别不动无分别。不同数论有所得释。既是
名教。不得不知。问四十四及七十七同从老
死起。有何异耶。答四十四观果由因。其观易
成故。为钝根人也。观果由因者。初观老死是
果。次明老死集者。观果由因也。七十七即观
因生果。如云生缘老死。生是因。为老死之缘。
不离生缘老死亦尔。观因生果。其事既难。故
为利根人。四十四成论文云。在七方便中。七
十七文不判位。众师云。在四现忍中也。问
何故不从无明起耶。答寻末至本。此观易成。
又四十四但得从果起。以具四谛故。若从无
明起无复因。云何得具四谛耶。七十七不从
无明起。但从老死起。其观易成也。问菩萨观
十二因缘属何智耶。答菩萨无方。不可定判。
释论云。菩萨为众生故。从果观十二因缘。
常无常门第十一。略明四句。一境智俱常。唯
大乘有之。小乘无也。以小乘凡圣之智皆无
常故。但大乘境智俱常。凡有三义。一常智照
实相境。如果德观照波若照实相波若。二常
智照虚空常境。如大经云。一切常中虚空第
一。今常智照此常境也。若以实相即是虚空。
如释论中说。虚空非有非无言语道断心行处
灭。即是实相。今且据事。以虚空为常。此二句
示境智二义也。三者常智还自照智。即是反
照智义也。次常照无常凡有二义。一照众生
无常。二照应迹无常也。次无常照常凡为三
句。一照虚空之常。二照实相境常。三照法身
佛性常。但是照境非照智常。以因中未有常
卷四 第 62c 页 T45-0062.png
智故也。次无常照无常有二句。一照无常境。
二者无常自照无常智。问无常智还照无常
智。与常智知常智何异。答常智知常唯有一
义。无常智知无常有二义。一者后念智。知前
念智。二者一念智。即自能知。得并观者。具有
二义。未能并者。但有前后相知也。常知于常。
但有一念自知无前后知也。问北土论师云。
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
云何。答须详此说意。为以證真之智为法身
耶。取所證真如佛性为法身耶。若以能證之
智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释论云。在菩萨心
名为波若。在佛心反名萨波若。若是常者。则
无明昧。不应有改反也。又涅槃经云。此常法
称。要是如来。长寿品凡简三法常义。一者外
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萨。并无常住故。以佛性
常为法身者。此犹是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
也。问有讲摄大乘师云。初地见真与佛地不
异。是事云何。答若尔论何得云在菩萨心名
波若在佛心反名萨婆若。既其改反。即知。有
明昧不同。又论云。波若清净反名方便。则知。
六地波若未净。又本以见真故断惑。初地见
真与佛不异。则一切惑断。若不以见真断惑
者。便应是有智断惑故。此说不然。如此皆是
无分别中善巧分别。不尔者。浅学失于眉眼
为无巧方便。今既欲释二智。即广解方便方
便者。无差别差别智。故须善巧分别法门。然
后无方无碍之用。后当广叙得失。未可惊同
旧宗也。今据此门可有四句。一者语同意异。
语同上来所辨。乃有常无常。问何故语同耶。
二者无常自照无常智。问无常智还照无常
智。与常智知常智何异。答常智知常唯有一
义。无常智知无常有二义。一者后念智。知前
念智。二者一念智。即自能知。得并观者。具有
二义。未能并者。但有前后相知也。常知于常。
但有一念自知无前后知也。问北土论师云。
初地已上即有常住法身。亦即有常智。是事
云何。答须详此说意。为以證真之智为法身
耶。取所證真如佛性为法身耶。若以能證之
智为法身常者。是事不然。释论云。在菩萨心
名为波若。在佛心反名萨波若。若是常者。则
无明昧。不应有改反也。又涅槃经云。此常法
称。要是如来。长寿品凡简三法常义。一者外
道。二者小乘。三者菩萨。并无常住故。以佛性
常为法身者。此犹是江南旧宗。非北方异说
也。问有讲摄大乘师云。初地见真与佛地不
异。是事云何。答若尔论何得云在菩萨心名
波若在佛心反名萨婆若。既其改反。即知。有
明昧不同。又论云。波若清净反名方便。则知。
六地波若未净。又本以见真故断惑。初地见
真与佛不异。则一切惑断。若不以见真断惑
者。便应是有智断惑故。此说不然。如此皆是
无分别中善巧分别。不尔者。浅学失于眉眼
为无巧方便。今既欲释二智。即广解方便方
便者。无差别差别智。故须善巧分别法门。然
后无方无碍之用。后当广叙得失。未可惊同
旧宗也。今据此门可有四句。一者语同意异。
语同上来所辨。乃有常无常。问何故语同耶。
卷四 第 63a 页 T45-0063.png
答语出经论。经论共用。何得不同。而意异者。
中论云。言语虽同。其心则异。今明。此是无
分别中善巧分别。不二二义。故开常无常境
智二义耳。既云不二二。即虽二不二。如大经
云。我无我无有二相。常无常亦尔。经云。愚人
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复有愚者但谓不
二。智人了知不二而二。何者愚人。不识常无
常。不知境智。故是无明。无明故为愚。智人了
知常无常。名为智者。是故名为语同意异也。
二者语异意异。有所得人。不善分别。无所得
大乘能善分别。故名语异。一者是无所得心
善分别。二者有所得心不善分别。故名意异。
三者语同意同者。语与诸佛菩萨方等经论
同。意与诸佛菩萨无依正观亦同。故名语同
意同。又语与有所得人语同。有所得人。复有
少分得处。今意亦与彼同。故云语同意同。四
语异意同。语虽异经论。而意符合道。亦得用
之。又语异旧宗。而意同会佛旨。亦得用之。宜
以斯四句总贯诸门。不应一向偏有去取。问
何故明此四句。答有二种人。一始学大乘。谓
必须一向与旧宗为异。则成谤法。所以然者。
语出经论。宜共用之。但得与无得其心各别。
不应以意异故令语亦异。二者学小乘人。玄
与大乘异。强谓义同。是亦谤法。所以然者。小
乘语意与大乘语意实不同。而强谓同。如学
成实论者。谓无相灭谛与方等理均。故亦名
谤法也。为此大小学人。宜开同异四句。
得失门第十二。权实是圣人之观心。真俗为
众圣之妙境。上已略明二慧。次广论真俗。真
中论云。言语虽同。其心则异。今明。此是无
分别中善巧分别。不二二义。故开常无常境
智二义耳。既云不二二。即虽二不二。如大经
云。我无我无有二相。常无常亦尔。经云。愚人
谓二。智者了达。知其无二。复有愚者但谓不
二。智人了知不二而二。何者愚人。不识常无
常。不知境智。故是无明。无明故为愚。智人了
知常无常。名为智者。是故名为语同意异也。
二者语异意异。有所得人。不善分别。无所得
大乘能善分别。故名语异。一者是无所得心
善分别。二者有所得心不善分别。故名意异。
三者语同意同者。语与诸佛菩萨方等经论
同。意与诸佛菩萨无依正观亦同。故名语同
意同。又语与有所得人语同。有所得人。复有
少分得处。今意亦与彼同。故云语同意同。四
语异意同。语虽异经论。而意符合道。亦得用
之。又语异旧宗。而意同会佛旨。亦得用之。宜
以斯四句总贯诸门。不应一向偏有去取。问
何故明此四句。答有二种人。一始学大乘。谓
必须一向与旧宗为异。则成谤法。所以然者。
语出经论。宜共用之。但得与无得其心各别。
不应以意异故令语亦异。二者学小乘人。玄
与大乘异。强谓义同。是亦谤法。所以然者。小
乘语意与大乘语意实不同。而强谓同。如学
成实论者。谓无相灭谛与方等理均。故亦名
谤法也。为此大小学人。宜开同异四句。
得失门第十二。权实是圣人之观心。真俗为
众圣之妙境。上已略明二慧。次广论真俗。真
卷四 第 63b 页 T45-0063.png
俗之本。若成权实之末。自正故开十二门详
其得失。
大乘玄论卷第四(终)
其得失。
大乘玄论卷第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