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念佛正派说¶ (自动笺注)
廬山蓮宗寶鑑念佛正派卷第
(二十二章)
*念佛正派
由心造。
道在人弘。
弘道之要無先念佛
念佛是正心。
正心故能合道
道之宗極
佛也。
佛者覺也。
一切眾生有此本覺之性。
一念有差所以不覺
裴相國云。
終日圓覺
未嘗圓覺眾生也。
具足圓覺住持圓覺
如來也。
是故薄伽梵成道摩竭陀。
說有
空觀逗教
於諸法之外別開念佛一門
眾苦根源
入聖流之要路
故經云。
從是
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世界名曰極樂
其土
佛號阿彌陀
國中三毒八難
七寶
莊嚴
以法為身群聖為友。
苟能誠信發願
歸心彼土者即得往生
出乎三界九有之表。
證諸佛無上妙道
其言無所欺也。
自大
東流佛圖澄而盛。
由澄而得道安。
安之門
遠公戒珠義海龍姿鳳章
於是教門綱紀
從茲大備
師著念佛三昧詠親勸。
于時
賢慕師之德。
爭趨正覺之場同究斯道。
名動
帝王道尊一代
彌天推為高弟
羅什結為勝
友。
識量廣大獨出古今矣。
至夫抗言為道
萬世宗師
垂裕人天遠公也。
隋有智
者。
魏有曇鸞
唐有善導
大振宗風
宋有坦
公。
疏詮甘露省常結社
慈覺修壽禪師
萬善同歸
宗主撮諸經而成懺。
廣施
便曲盡慈悲
故我祖師欲令大地眾生
見本
彌陀唯心淨土
普皆覺悟菩提妙道
乃立普覺妙道四字定名之宗觀。
四字
一鏡洞照無邊同一體用
何以其然
總而
言之。
喻如人之一身
而有頭目手足
為其
用也。
未甞有一而可分也。
自非願廣悲深。
孰能取信天下後世哉。
竊甞論之曰。
等眾
生界名曰普。
智達理名曰覺。
德用無邊
曰妙。
千聖履踐名曰道。
又普者即自心周遍
十方之體也。
覺者即自心智照不迷之用也。
妙者即自心利物應機之行也。
道者即自心
通達中正之理也。
恒沙諸佛所證者此道也。
歷代祖師所得者此道也。
十方淨土者已
學此道也。
未來修行者當學此道也。
又況諸
菩薩示現世間
大導師
各有悲願不捨
眾生
或為王臣將相居士宰官
出俗在家
順化
不以斯道而覺斯民也。
三界群靈無量劫來至於今日。
往來六道如蟻璇磨
無由出離
佛祖憫彼故設方便以誘導之。
俾夫趣吾之所趣。
吾之所趣者非六道非三
乘。
如來正覺之趣。
得吾所趣之道者
以此道化乎未趣。
趣此所趣。
譬如一燈燃百
千燈續焰分輝騰今耀古。
念佛之宗正心
之法。
正夫群生歸夫正道者矣。
彼彼相傳
無盡故名無盡燈也。
普覺妙道之說豈徒
哉。
蓋謂人人可作不以僧俗之間。
不以
利鈍之分。
彼此高下
一性而已
得之
為悟。
失之為迷。
同一而已
迷而為凡。
悟而
為聖。
迷者事隔不隔也。
失者自失
不失
也。
是知修念佛三昧者。
是正其心也。
正則順理也。
得性順理六塵不能染。
萬境不能移動
用於一虛之中寂寥
萬化
之域不動本處周遊十方
超乎極樂之地。
升乎寂光之堂。
居乎涅槃山頂
朝乎無上法
王。
普覺妙道正心之義其至矣乎
不知此義
者功何所施智何所發。
譬彼無目之人昧於
日月之光。
履於重險之處。
墮坑落塹可勝
乎。
噫去聖時遙人多謬解
雖其正道悉陷邪
宗。
庸昏之徒含識而已
致使邪詭惑諸黨
並熾。
是非蜂起空有云云
夾截虛空互相
毀。
有著於事相不肯捨者。
有順於應緣不自
覺者。
有守枯木言定者
有恃聰明而稱慧
者。
奔走非道而言能者。
有假於鬼神而言
通者。
有身放曠而言無礙者。
有口耳潛傳
而言祕訣者。
有執我宗普字覺字者。
有言
妙字道字者。
是皆私偷此鏡入彼邪域。
塵垢蔽蒙明宗體。
雖得此鏡之名而不
得其用也。
殊不知慈照立此四字有意焉。
昧者不知執之失度
況又有言在家彌陀
教。
出家釋迦教者。
自尊為祖執法為宗。
彼此執心觸途成滯。
局偏邪之劣解是己
非他。
使我曹佛祖後裔
不能破其執遣
其惑。
何以慧日於昏衢哉。
痛心佛祖
懸危甚於割身肉也。
報佛深恩寢食
不遑安處也。
諸方佛子錯路修行不啻
懸也。
雖未能盡古人之萬一。
然此心不欺也。
予嘗切切於是
謹按高僧傳記
遍求前哲
踪。
究其源摘其實
理之所當事所存者。
而出焉虧者補之
冗者削之隱者明之。
斷者
引之。
千載之下修淨業者。
因言思道飲水
知源。
識古聖之遺風
體先宗之標格
紹隆
光闡徽猷
慧命無窮
傳真燈而有永。
前不云四字一鏡洞照無邊乎。
體斯道者
忽諸
*遠祖師事
師諱慧遠
雁門樓煩人
河東代州
姓賈
公元334年
氏。
生於石趙延熙甲午歲晉成帝
咸和
年師十二歲。
從舅氏令孤遊許洛
通六
經尤通周易莊老之書。
二十一歲欲渡江與
范宣子俱隱值中原兵戈塞路
聞道安法師
太行山
遂與弟慧持俱投之。
聽講般若
豁然大悟
嘆曰。
儒道九流糠粃耳。
與弟
投簪落髮
常以大法己任
安嘆曰。
使道流
公元384年
中國其在遠乎。
孝武帝太元九年
廬山
卓地曰。
有泉當住。
泉迸出。
誅茅為庵
涅槃經。
感得山神獻靈。
資助材木雷雨
地。
江州太守驚其神異
奏立東林寺名。
其殿
公元386年
神運
太元十一年寺成。
師以東南經律未
禪法無聞
乃於寺內別置禪室
請一禪師
率眾習禪。
令弟逾越沙漠禪經
江表
四輩咸皆得以修習
願使大乘之化自北而
南。
每謂禪法深微非才莫授。
入道要門功高
易進者念佛為先。
師徒往來三千。
真信
一百二十三人
乃與劉遺民十八賢
上首
無量壽佛像前。
建齋立誓同修西方
淨土白蓮社
遺民發願文。
自製念佛
三昧敘。
謝靈運恃才傲物一見肅然心服
鑿池種蓮求入社
師以心雜止之。
山多蛇有
行者不知何許人
嘗侍於師善驅蛇至。
今號
辟蛇聖者
所居流泉寺下虎溪
每送
客以溪為界。
陶淵明陸修靜
師嘗送之語
道契合。
不覺過溪相與大笑
後世傳三
圖焉。
時羅什法師通書稱師。
東方護法
薩。
外國眾僧咸稱漢地大乘道士
燒香
禮拜東向稽首獻心廬嶽
姚主欽承德信
公元397年
連接
晉安帝隆安元年桓玄勸帝沙汰
尼。
廬山為道所居
不在搜簡師以書抵
公元402年
玄得並免。
元興元年玄又申庾氷之議。
欲沙
盡敬王者
復以書辯論其事遂免。
安帝自
江陵旋京。
輔國何無忌
勸師候迎稱疾不起
遣使勞問師。
表以聞帝優詔答之。
義熙
十一月初一日
入定十七日出定
阿彌陀佛紫磨黃金遍滿空界
龍舒淨土
文載遠公三覩聖相沈厚不言
師三十年影
公元416年
不出山跡不入俗
丙辰八月初一日示疾
六日
困篤大德耆舊請飲豉酒不許
又請以
蜜水
乃命律師檢藏未見。
而集諸徒遺戒曰。
吾自知命之年托業此山。
自審有畢盡之期。
絕跡外緣以求其志。
不覺形與運頹。
已八
十三矣。
時至欲厝骨于松林之下。
即嶺為墳
土木同狀。
古人之禮汝等勿違。
苟使神
不昧
庶達其誠。
大哀世尊亦當祐之
以道
言訖而逝。
門人潯陽太守官屬
全軀
葬于西嶺
壘石而塔焉。
安帝謚廬山尊者鴻
大卿白蓮社凝寂之塔。
謝靈運立碑
銘其德。
張野序之。
匡山十卷行于世。
*遠祖歷朝謚號
晉安帝義熙年謚廬山尊者鴻臚大卿白蓮社
公元848年
唐大中戊辰年謚辯覺大師
公元939年
南唐昇元三年謚正覺大師
公元978年
宋太平興國三年謚圜悟大師
公元1166年
宋乾道二年謚等遍正覺圜悟大法師
*明教大師遠祖影堂
遠公事蹟
學者雖見而鮮能盡之
使世不昭
昭見先賢之德亦後學之過也。
予讀高僧
蓮社錄。
九江新舊錄。
最愛遠公六事
可以勸乃引而釋之。
列之其影堂以示來者
陸修靜異教學者而送過虎溪
不以人而
棄言也。
陶淵明耽湎于酒而與之交者。
蓋簡
小節而取其達也。
跋陀高僧顯異被擯而
延且譽之。
蓋重有識而矯嫉賢也。
謝靈運
心雜不取
而果歿於刑。
蓋識其器而慎其終
也。
盧循欲叛而執手求舊
蓋自信道也。
震威抗對不屈
蓋有大節也。
大凡古今
人情不畏威。
苟免忘義而避疑好名而
昧實。
黨勢而忍孤飾行而畏累。
自是非人
有道一代為賢者。
師肯以片言從人
乎。
孰有宿稟勝德為行耿潔
肯交醉鄉而高
其達乎。
有屈人師之。
尊禮斥逐之。
客而
伸其賢乎。
孰有拒盛名之士。
不與於教而克
全終乎。
孰有義不避敦睦故舊信道乎。
孰有臨將帥之威在殺罰暴虐之際。
守道不
撓而存其節乎。
此故遠公識量廣大獨出
古今
若夫荷負至教廣大聖道
垂裕天人
非蒙乃能盡之
其聖歟賢耶偉乎。
大塊噫氣
六合風清
遠公名聞也。
四海秋色神山
聳。
遠公清高也。
人龍僧鳳長揖巢許
遠公
風軌也。
白雲丹壑玉樹瑤草
遠公棲處
也。
蒙後公而生雖慕且恨也。
瞻其遺像稽首
作禮
願以弊文書屋壁
*廬山十八大賢名氏
遠公祖師(諱慧遠姓賈氏雁門樓煩人)
法師(諱慧永姓繁河內人)
法師(諱慧持遠公也與兄俱事道安法師)
法師(諱道生出魏氏鉅野人客彭城衣冠)
佛陀耶舍尊者(此云覺明罽賓婆羅門種)
佛陀陀羅尊者(此云覺賢甘露飯王之裔)
法師(諱慧叡冀州人)
法師(諱曇順黃龍人)
法師(諱道敬琅琊王氏隨祖疑之守江州)
法師(諱曇恒河東人童子出家不知姓氏)
法師(諱道昞頴川陳氏)
法師(諱曇詵廣陵人不知姓氏)
劉遺民(諱程之字仲思彭城里人漢楚元王之後)
散騎常侍雷公(諱次宗字仲倫南昌人)
太子舍人宗公(諱炳字少文南陽人)
治中張公(諱野字萊民)
散騎常侍張公(諱詮字秀碩萊民族也)
通隱處士周公(諱續之道祖雁門廣武人)
*貫休禪師十八賢影堂
白藕池邊影堂
雷風骨盡龍章
共輕天
諸侯貴。
愛君師一法長。
陶令多招不
得。
謝公心亂入無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
風點
苔痕短牆
*辯遠祖成道
禮記曰。
先祖無美而稱之者是誣也。
有善
不知者是不明也。
知而不傳者是不仁也。
三者君子之所恥也。
噫在吾學佛之徒豈不
然耶。
吾祖遠公行位昭昭功德廣大
愚忝與
其教為末流之裔。
不肖孤陋學淺才疎未能
紹襲先宗實。
乃有孤慈廕嘗讀明教不亦
甚慚乎。
又嘗觀石室禪師通論云。
孔子
百年而有孟軻
是時孔子之道幾衰焉。
力行其道而振起之。
伏自佛教東流凡三
百年
而有遠公
是時沙門寖盛
未有
獨行憲章懿範
天下宗師遠公者。
道由之始振。
蓋嘗謂遠公大功釋氏
孔門孟子焉。
與高僧朝士同修淨社
道動
帝王法流天下
後之所習念佛者。
不知吾祖
本末失其源流
見世之薄福闡提輩。
廬山成道記。
裝飾虛辭盡是無根之語。
善信遍傳在人耳目
逮今不能改革
予乃
參考大藏弘明高僧傳。
察其詳要略舉七
事。
以破群惑識者鑒之。
遠公太行山道安
法師出家
傳師栴檀尊者一誑也。
妄以
道安遠公孫者二誑也。
遠公三十年影不
出山不入俗
妄謂白莊劫擄者三誑也。
帝三召遠公稱疾不赴。
妄謂賣身崔相公
為奴者四誑也。
道安臂有肉釧。
妄謂遠公
者五誑也。
臨終遺命露骸松下
全身西嶺
見在凝寂塔可證。
妄謂遠公彩船兜率
者六誑也。
道生法師虎丘講經
指石為誓
點頭
妄謂遠公者七誑也。
悲夫世之姦佞
不知祖師實德道。
途說裝點許多不遜
之事。
播醜於後世取笑四方
謗瀆聖德
者見之不察其所由。
得不輕侮吾祖師耶。
豈非出佛身血五逆罪乎。
嘗觀宋元嘉中
才觀惠嚴謝靈運涅槃經。
增損其辭。
因夢
神人訶之曰。
敢以凡情輕瀆聖典
觀等懼而
止。
又惠琳以才學幸帝。
時號黑衣宰相
自著
白黑論毀佛教
即感惡疾肉糜爛而死。
如是則妄造祖師傳記
三途地獄可不懼乎。
凡吾同志詳審遠公實跡
從本至末痛告諸
方。
光揚祖道先聖之屈於斯雪矣。
*壁谷釋曇鸞大師
雁門人也。
少遊五臺
感其靈異自誓
俗。
三乘頓漸陶文理。
又嘗抱疾行至
州。
俄見雲陰陡盡天門洞開。
六欲階位上下
重複
鸞方瞬目疾乃隨愈鸞於是切用心佛
道常如不及
開蒙誘俗無間遠邇
初鸞好為
術學陶隱居
得長生法涉遠就之。
陶以仙
十卷授鸞。
躍然自得以為神仙之術其
必然也。
後還洛下菩提留支意頗得之
支曰。
佛道長生乎。
其能却老為不死乎。
笑而對曰。
長生不死佛道也。
即以觀無量
壽經授之曰。
汝可誦此。
三界無復六道
無復盈虛消息吉凶成敗
無得而生其為
壽也。
劫石焉有河沙焉。
沙石之數有極。
量之數無期
此吾金仙長生也。
鸞承其語
驟起深信
遂焚所學仙經。
而專觀經焉。
每於
觀經得其義理
三福想像九品
云寒
暑之變疾病之來不懈于始念。
魏主憐其志。
尚又嘉其自行化他。
道業弘廣號為神鸞
并州大嚴寺。
未幾移住汾州玄中寺
一夕
鸞正持誦
梵僧軒昂而來
其室曰吾龍
樹也。
所居淨土
以汝淨土之心故來見汝。
鸞曰。
何以教我。
樹曰。
已去不可未來未可
現在今何在。
白駒難與回言訖而失。
鸞以
所見勝異必知死生之期屆矣。
即集弟子
百人盛陳教誡言。
四生役役其止無日
獄諸苦不可以不懼。
九品淨業不可不修
因。
令弟齊聲高唱阿彌陀佛
鸞乃西向
頓顙示滅
時道俗同聞管絃絲竹
聲由西而來
良久乃寂。
*天台智者大師
師諱智顗
字德安
姓陳氏
川人
徐氏
香煙五彩繞身有孕。
誕生日神光煥室。
目有重瞳眉分八彩
孩幼見像即禮。
逢僧必
拜。
十八歲投湘州果願寺出家
誦法華經兼
通律藏。
性樂習禪遂往蘇山慧思禪師
北面事焉。
師一見乃曰。
昔日靈山聽法
華。
宿緣所追今復來矣。
授與法華三昧
七日誦經至於藥王本事品。
是真精進是名
真法供養
至此句時身心豁然
寂而入定
了法華。
曦和臨於萬象
達諸法相如清風
遊於太虛
將證白師。
師曰。
非汝不證。
非吾莫
識。
汝所證者是法華三昧前方便得旋陀羅
尼。
汝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弘法鄴都
時匠
晚入天台降魔進行
化緣既息。
新昌大石像前示疾告滅。
弟子請問生方乃
曰。
吾諸師友皆從觀音而來迎我
及夜侍人
見有佛至倍大石像。
臨終說諸法門令唱無
量壽經及觀經題目
乃顧大眾掌讚曰。
十八願莊嚴淨土
華池寶樹易往無人
火車
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
戒定熏修聖行
道力實不唐捐
言訖三寶奄然而滅。
有僧求知生處
乃夢觀音金容數丈。
智者
後而語僧曰。
汝疑決不
再驗智者生西方矣。
*京師善導和尚
釋善導
唐貞觀中周遊寰宇求訪道津
見西
河綽禪師行方等懺。
淨土九品道場講觀
經。
大喜曰。
此真入佛之津要
修餘行業
僻難成。
唯此觀門速超生死吾得之矣。
於是
篤勤精苦若救頭然。
續至京師擊發四部
無問貴賤屠沽輩亦激悟焉。
導每入佛
合掌胡跪
一心念佛力竭不休
乃至
冷亦須流污。
相狀表於至誠
出即為人說
淨土法。
化諸道俗令發道心
淨土無有
暫時不為利益
三十餘年。
無別寢處
不暫
睡眠
洗浴外。
未嘗脫衣
舟行道禮佛方
等專為己任
戒持纖毫不犯
未嘗舉目
女人
絕意名利遠諸戲笑
所行之處淨身
供養
飲食衣服四事饒益
皆不自享並將迴
施。
好食送大厨供養徒眾
唯食麁惡以自支
身。
乳酪醍醐皆不飲噉
諸有襯施將寫阿彌
陀經十萬餘卷
所畫淨土變相三百餘壁。
至見壞伽藍
及故磚塔皆悉營造
燃燈續
明歲不絕。
三衣瓶鉢不使人持洗。
始終無改
諸有緣。
每自獨行不共眾去。
與人行談
論世事妨修行業。
其有暫申禮聞說少法。
或得同預道場承教訓。
曾不見聞披尋
教義
展轉淨土法門者。
京華諸州僧尼
士女
至有投身高嶺
委命深泉
自墮
高枝焚身供養
略聞遠近百餘人
諸修梵行
棄捨妻子
阿彌陀經十萬。
至三十萬遍者。
阿彌陀佛日得一萬五千至十萬遍者。
念佛三昧往生淨土不可知數
或問
曰。
念佛善生淨土耶。
對曰。
如汝所念遂汝
所願
於是導乃自念阿彌陀佛
如是一聲
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
十聲至千百聲光
亦如之。
導謂人曰。
此身可厭諸苦逼迫
情偽
變易無暫休息
乃登所居寺前柳樹
西向
曰。
願佛威神驟以接我。
觀音勢至亦來助我。
令我此心不失正念。
不起驚怖不於彌陀
中少退墮
願畢於其樹上端身立化
時京
士大夫傾誠歸信咸收其骨以葬。
高宗皇
帝知其念佛口出光明
又知捨報之時精至
如此
寺額光明焉。
天竺式懺主略傳云。
阿彌陀佛化身
自至長安聞涯水聲
和尚
曰。
可指念佛遂立五會教廣行勸化人。
有至
信者見和尚念佛佛從口出。
三年後滿長安
城內皆受化。
念佛事見別傳
後有法照大師
善導後身也。
德宗時并州行五教化
念佛
於長安常聞東北方念佛聲。
使尋覓大康果。
見照師勸人念佛
遂迎入
內用劉球繩床
宮人五會念佛
事彰本傳
矣。
*金臺法大師
公元767年
釋法照
唐大曆二年棲于衡州雲峯寺
慈忍
戒定為時所歸
一旦僧堂食。
鉢中五色
雲雲中有寺。
寺之東北大山
山有㵎。
㵎北
石門
門去可五里復有一寺
牓題曰大
竹林寺
照雖目覩而其心內尚懷隕穫。
日食時復鉢中五色雲
雲現數寺無有
山林穢惡金色界
池臺樓觀眾寶間錯
菩薩眾而處其中
中有諸佛嚴淨國土種種
勝相
照欣所見訪問之。
有嘉延曇暉二僧
曰。
聖神變化不可凡情測。
若論山川面勢
公元769年
五臺爾。
四年夏照於衡州東寺五會
念佛道場
其年六月二日五色祥雲彌覆其
寺。
雲中亦有樓閣
閣上有數梵僧
身可丈
餘執錫行道
又見阿彌陀佛與二菩薩
其身
高大虛空界日既暮矣。
照於道場外遇
老人
曰汝先發願於金色界禮覲大聖今何
輒止。
照曰。
時艱路難不止如何
老人曰。
但能
亟去則去之何其艱也。
未暇老人失焉。
照以所見勝異發願曰。
以此身奉覲大
聖。
雖復火聚氷河終無退隋。
其年八月十三
與同志數人。
南嶽前去無艱險。
五年
四月五日
五臺縣遙見南有數道光。
日達佛光寺一如鉢中所見略無差脫。
是夜
四更復有異光北來射照。
照不知所裁乃問
曰。
此何祥也吉凶焉在。
僧云。
大聖不思
議光攝汝身心何乃問也。
照聞之即具威儀
前詣一寺
寺之東北五里果有山。
山有㵎。
㵎北石門
門傍二童子。
一稱善財
一稱
難陀
引照入門北行
五里見一金門
上有樓。
其樓之側。
復有一寺
寺門大金牓。
題曰大聖竹林寺
寺之方圓可二十里一百
餘院。
院院皆有寶塔黃金為地
華臺玉樹
滿其中
照入寺之講堂
文殊在西普賢
東。
皆踞師子高座
照於二菩薩前。
作禮
曰。
末代凡夫智識淺劣
佛性心地無由顯現
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
惟願大聖
我疑網。
文殊曰。
汝所請問正是時。
諸修
行門無如念佛
我於過去劫中。
念佛故得
一切種智
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
甚深禪定
乃至諸佛正遍知海。
皆從念佛
生。
照曰。
云何念。
文殊曰。
世界西有阿
彌陀佛。
彼佛願力不可思議
汝當繼念令無
間斷
命終之後決定往生
說是語時二大
薩。
舒金色臂以摩照頂。
授記曰。
汝以念佛
思議故。
畢竟無上覺。
若善男女願疾出
應當念佛
時二菩薩互說伽陀照得聞己
益加踊躍
文殊又曰。
汝可往詣諸菩薩院巡
禮。
以承教授
如其言歷請教授
次至七寶
華園
從其園出於大聖前作禮辭退。
且見向
善財難陀二童子送至門外
復作禮舉
頭俱失。
至十三日照與五十餘僧。
金剛
無著見大聖處。
忽見其地廣嚴淨
琉璃
寶以成宮殿
文殊賢可菩薩
佛陀波利
亦在其中
照得見已隨眾歸寺。
其夜三更
華嚴院西樓
又見寺東巖壑之畔。
五枝
大方尺餘
照曰願分百燈以歸一面。
燈分
如願
重願分為千炬
炬亦如之。
行行相當
光相涉。
光中殊異遍於山野
照又前詣金剛
窟願見大聖
殆其三更見一梵僧
自稱佛陀
波利。
引之入寺。
至十二月朔日。
華嚴院
念佛道場中。
載念文殊普賢菩薩
謂我畢
竟證無上覺。
又復記我念阿彌陀佛決定
生。
於是一心念佛
念佛時倏見前梵僧
公元772年
入道場。
云汝之淨土華臺現矣。
後三年華開
汝當往矣。
然汝所見竹林諸寺
何為不使
生共知。
照聞之憶念昔時所見
得命匠刻
石兼於所見竹林寺處。
特建一寺竹林焉。
寺之云畢。
照曰吾事畢矣。
吾豈久滯於此
累日而卒焉。
*睦州康法師
師縉雲仙都人
羅氏
鼎湖峯
得玉女捧
青蓮花授之。
且曰此華吉祥
授之於汝。
當生
貴子
及生康日青光滿室香芙蕖
年十有
誦法華楞嚴等經五部
尋往越學究毘尼
及聽華嚴瑜珈諸論。
貞元初洛下白馬寺
見殿內文字累放光明。
不能測即探而取
之。
善導昔為西方化導文也。
曰若於淨
有緣
當使文光明再發。
此願未已果重
閃爍
康曰。
劫石可移而我之願無易也。
長安善導影堂
大陳薦獻倏見善導現於
空中
謂康曰。
汝依吾教利樂有情
則汝之
當生安養
康聞如有所證。
南適江陵果願
寺。
逢一僧曰。
汝欲化人念佛當往新定
訖而隱。
洎到睦州人未從化
康乃乞錢誘引
小兒曰。
能念阿彌陀佛一聲與汝一錢
小兒
務得其錢念佛者眾。
師曰。
念佛十聲乃與一
錢。
如是一年大小貴賤凡見康者。
則曰阿彌
公元794年
陀佛。
於是念佛之人盈溢道路
貞元十年
烏龍山淨土道場
築壇三級聚人。
午夜
行道入道場。
時康陞座
令男女弟子面西
高聲阿彌陀佛
眾見師念佛一聲佛從口
出。
連念十聲聯珠狀。
康曰汝等見佛不。
見佛者決生淨土
禮佛人亦有不見佛者。
公元805年
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囑累道俗
當於安
養起增進心。
閻浮提生厭離想。
此時見佛
真我弟子
言訖
異光數道奄然而逝。
塔於
臺子巖。
天自德韶禪師重新之後之人多指
其塔為善導焉。
*省常大師
師諱省常
字造微
顏氏子錢塘人
十七歲
出家受具戒行謹嚴
大乘起信
天台
觀法門。
廬山遺風
宋淳化中杭州
西湖昭慶寺
專修淨業淨行社。
相國向公
王文正公且為社首
士大夫預會皆投詩頌
自稱淨行弟子
師乃自刺指血和墨
華嚴
淨行品。
每書一字三拜三圍三稱佛名。
刊板印成千卷分施千人
又以栴檀香雕造
毘盧遮那佛。
像成而跪地合掌發誓願云。
與一千大眾八十比丘
從今日發菩提心。
未來際行菩薩行。
願盡此報身以生安養
國。
翰林承旨白撰碑。
翰林學士蘇易簡
淨行品序。
狀元孫何題社客碑陰
孤山
法師作師行業記中引蘇公序曰。
予當布髮
以承其足。
剜身以請其法猶無嗔恨
況陋文
淺學而有悋惜哉。
宋公碑曰。
師慕遠公啟廬
山之淨社
蓮花淨行之名。
遠公衰季
之時所結者半隱淪之士。
上人昇平之世
所交者多有德之賢。
前則名士且多。
垂裕
津梁曷已。
二公之言想當時之盛亦可
公元1020年
概見矣。
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示寂壽六十
二。
*長蘆慈覺禪師
師諱宗賾
號慈覺
襄陽人也。
父早亡。
母陳氏
鞠養舅氏
少習儒業志節高邁學問宏博
二十九歲禮真州長蘆禪師出家
通玄
明悟如來正法眼藏
元祐中長蘆寺
母於方丈東室
勸母剪髮
甘旨之外。
勉進
持念阿彌陀佛
日以勤志始終七載。
臨終
際果念佛無疾吉祥而逝。
師自謂報親之心
盡矣。
乃製勸孝文
列一百二十位。
撰葦江集
坐禪箴。
仍遵廬山之規。
蓮花勝會
普勸
僧俗同修念佛
導以觀想其次立法
會日
阿彌陀佛
百聲千聲
千聲萬聲
發願期生淨上。
各於日下十字計之以
功課
師一夕夢一人烏巾白衣風貌清美
可三十許。
揖謂師曰。
欲入蓮花會告書一名
師乃取會錄問曰何姓名
答曰普慧。
書已。
衣又云。
家兄亦告上一名。
師曰令兄何名。
普賢
言訖遂隱
師覺已謂諸耆宿曰。
華嚴
離世間品。
普賢普慧二菩薩助揚佛法
吾令建會共期西方
二大幽贊
乃以二
大士會首云。
於是遠近嚮化焉。
*永明禪師
師名延壽
字冲玄
號抱一子
丹陽人
父王
生而早異父母有諍。
即從高榻奮身于地。
親息諍。
長為儒十六歲獻吳越王天賦
間世之才。
出家父母不聽
刺心血濡
毫斷葷終期副心。
三十四歲依龍冊寺永明
大師落髮受具
朝供眾夜習禪。
因覽智度
云。
佛世一老人求出家
舍利不許
佛觀
此人曩劫採樵
為虎所逼上失聲南無
佛。
有此微善遇得度羅漢果
師念世間
業繫眾生不能解脫
惟念可以誘化
乃印
彌陀塔四十萬本。
勸人禮念一日懺堂遶旋
次。
普賢像前蓮華在手。
因思宿願進退
決遂作二紙鬮
一曰一心禪定
一曰善生
淨土
中夜冥心自期曰。
於此二途功行成者
七度拈起。
並得善生淨土鬮。
一無間隔
於是每日誦經禮佛念佛說戒施食放生
行利益事一百八件未嘗暫怠。
越王剏淨慈
寺命住持
智覺禪師號。
三宗師德
宗鏡錄一百卷
萬善同歸集神棲安養賦等
九十七卷並行于世。
志誠殷重專以念佛
勸人同生淨土
世稱宗門之標準
淨業之白
臨終預知時至
殊勝甚多荼毘舍利鱗砌
于身。
嘗有僧死入冥
見閻王殿左供養畫僧
一㡧。
禮拜勤致云是永明禪師
此人生西
方上品故禮敬之。
*天竺慈雲懺主
師諱遵式
字知白
姓葉台州臨海縣人也。
慈雲懺主
其母乞靈古觀遂生法師
東掖山師義全。
十八祝髮
先於禪林寺
律。
繼入國清普賢像前燃指誓習台教
學高
行苦名冠二浙
博習教觀專志安養
要期
般舟三昧九十日。
苦學嘔血
道場兩足
皮裂師以死自誓
一日恍若夢寐白衣
觀音
垂手指口中引出數虫。
又指間出甘露
注其口。
身心清涼自此宿疾頓愈。
出懺頂相
高寸餘。
雙手下垂過膝
聲如鳴鐘皆與舊異
眾皆歎仰之。
師建下天竺寺數百間。
三經
難每爇而火自滅。
願力堅固所致
師當化
日山中人大星殞于靈鷲峯
弟子
人。
學徒千數
臨終炷香瞻像而祝之曰。
方諸同住實際
願住此實際受我一炷
香。
諸佛證明往生安養
或問其所歸者以淨
土寂光對之。
至其夕坐終當天聖年間也。
六十九臘五十。
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
淨土懺法
光明觀音諸本懺儀行於世。
天台風教益盛于吳越者。
實資夫天竺慈雲
之德也。
決疑行願二門
經曰十方諦求更
無餘乘。
唯一佛乘斯之謂歟。
懺主悟本性之
常寂光。
唯心佛土自利利他
事理
著述數百篇
發言皆以淨土歸向
宗。
大闡諸經教普化一切
自懺文傳流
世。
往生淨土者不知其幾千萬人
天台
道。
淨土之化。
未有也。
*文潞公
姓文。
諱彥博。
洛陽
嘗致齋往龍安寺
聖像
忽見像壞墮地不加敬。
瞻視
出。
傍有僧曰何不作禮
公曰。
像既壞吾將
何禮
僧曰先德道。
譬如官路土人以為像。
智者知路土。
凡人像生
後時官欲行還將
填路
像本不生滅路亦無新故
公聞之有
由是慕道甚力。
專念阿彌陀佛期生淨土
晨香夜坐未嘗少廢。
發願曰。
願我常精
勤修一切善。
願我了心廣度含識
一切人則勸以念佛
誓結十萬人同生
淨土
如如居士頌贊曰。
知公膽氣大如天。
願結西方十萬緣。
不為一身活計
大家
渡頭船。
*潞府宗坦疏主
俗姓申氏
本貫潞州黎城人也。
幼年
本州延祥院出家
僧道恭為師。
年十六落
髮授具。
少通義學為時所稱。
長而遍訪名師
廣弘知見
自爾講林德譽垂五十年。
大藏
遊息
以圓頓作門庭
先講圓覺等經。
圓覺十六觀經等疏。
老年多於唐鄧汝頴
之間。
淨土觀經。
兼勸人念佛求生安養
時聽如雲皆稟淨業
後於唐州青臺鎮
安養
念佛觀想以為常住
三業四儀未嘗
公元1114年
暫忘。
大宋政和四年四月二十七日
忽於夢
中見彌陀化佛
告曰。
說法只有六日在。
當生淨土也。
師覺白眾曰。
吾修求安養
似得
因緣相應
適來化佛告我得生淨土不信
乎。
次日雖覺不豫講唱不輟
當年五月
四日丑時自知時至
鳴鐘集眾告曰。
因緣
聚散固當有時
淨土勝緣唯憑時刻
幸望
眾念佛助往。
又告曰享年七十六。
四大分離
處。
淨土彌陀永超三界苦。
言訖坐滅。
滿空
雷鳴白雲覆地
從西而來三日方歇。
師先有
瑪瑙念珠一串
臨終盤於指上。
眾人不能
取。
感應事繁如別處說。
*慈照宗主
師諱子元
號萬事休
平江崑山氏子。
柴氏夜夢一尊入門
次旦遂生
因名佛來。
父母早亡。
本州延祥寺志通出家
誦法
華經。
十九歲落髮
止觀禪法
一日正定
聞鴉悟道
乃有頌曰。
二十餘年紙上尋。
來尋去轉沈吟
忽然聽得慈鴉叫。
始信從前
錯用心。
於是利他心切廣度願。
乃慕廬山
遠公蓮社遺風
勸人歸依三寶受持五戒
不殺不盜不婬四不妄五不酒。
阿彌
陀佛五聲以證五戒
普結淨緣欲令世人
五根
得五力。
五濁也。
乃撮集大藏要言
編成蓮宗晨朝懺儀
代為法界眾生禮佛
悔祈生安養
後往澱山湖
剏立蓮宗懺堂同
淨業
圓融四土三觀
佛圖開示蓮宗
眼目
四十六歲障臨江州
逆順境中未嘗
念。
隨方勸化即成頌文
目曰西行集。
乾道
年壽高宗至德壽殿。
演說淨土法門
賜勸修淨業
蓮宗導師慈照宗主
錢塘西
昭慶寺
祝聖謝恩佛事畢回平江
發誓
言。
大地普覺妙道
每似四字定名
宗。
示導教人
專念彌陀同生淨土
從此宗風
大振。
師集彌陀節要
法華百心
證道歌。
風月
集行于世。
三月二十三日
於鐸城倪普建
宅。
告諸徒曰。
化緣畢時當行矣。
言訖
掌辭眾奄然示寂
二十七日荼毘舍利無數
塔于松江力及市五港吾覺昌宅。
勅謚最勝
之塔。
*宋朝無為子楊提刑
公諱
字次公
無為郡人。
道號無為子
雄才
俊邁年少登科
官至尚書主客提點兩浙
刑獄事。
而又尊崇佛法
明悟禪宗江西臨濟
棒喝之輩猶謂常流
闡揚彌陀教觀接
方來其所談。
乃謂眾生有利鈍。
其近
而易知簡而易行者
西方淨土也。
但能一
觀念總攝散心
彌陀願力直超安養
無他趣決取成功矣。
龍樹所謂易行之道
他力故也。
公作天台疑論序。
古直指淨
決疑集序。
法寶僧監。
彌陀寶閣記。
安樂
國三十讚。
備陳西方要律。
誠為萬世往生
鑑矣。
公有輔道集專記佛乘
東坡作序。
略曰。
無為子宿稟靈機遍參知識。
所謂
爍羅眼者。
次公目擊而道存焉。
公晚年作
郡守
乃畫丈六彌陀尊像
隨行觀念至壽
終時。
感佛來迎端坐而化。
辭世頌曰。
生亦無
可戀死亦無可捨。
太虛空中之乎者也
將錯
就錯西方極樂
宣和中有荊王夫人神遊
土。
公坐蓮華上則往生必矣。
然則朝士
大夫洪贊淨方入正定聚者。
唯公洎王敏仲
侍郎二人而已
豈非天欲久其道。
世必生其
人者歟。
*龍舒居士王虛中
國學進士王日休
虛中君。
自行之智化他
之悲。
已見張于湖序文不再述。
龍舒人
淨土文。
以為號。
其文盛行天下
淨業
者莫不覽之。
乾道中廬陵李彥弼
時疾
革棺槨已備。
忽夢一人神清貌古。
以手按摩
肢體
弼驚問。
答曰予龍舒居士也。
弼因以疾
告。
公曰。
汝起食白粥即差矣。
又曰。
汝還記
仲雅教汝捷徑不。
弼曰。
每日念佛不輟
覺因索白弼食之病果愈。
後見公畫像儼如
夢睹。
敬重公稱生死骨肉
遂遣子姪遠從
其學。
一日忽迴曰。
居士於某夜講書如常
禮念。
至三鼓厲聲阿彌陀佛數聲。
唱言
佛來接我。
屹然立化
邦人此夜有夢二青
公西行者
三日前遍別道友勉修淨業
有不復相見之語。
自非唯心性之道
達生變化之數。
不臻于是
或疑李之夢因
想以成。
弼曰其指白粥愈病。
又安可欺哉。
丞相益國公周必大
睹君奇跡製為之贊曰。
皇皇然而無求
惕惕然而無憂
頹風之將
墜。
眾善同流
導之以仁義之源。
誘之
寂滅之樂。
世知有作而莫識其無為
故中
奄然示人以真覺。
李君謹愿無以報德
遂刊公像并事跡以傳遠。
自是廬陵家家
事之。
*儀真王侍郎
王侍郎諱古
字敏仲
東都人也。
任尚書
侍郎
因作發運使
遂居儀真
稟性至仁
寬慈愛物
大弘佛教開闡化原
曩遇京師
尊宿叢林淵藪
嘗與之論道
及游江西
龍翠巖。
晦堂楊岐輩同為禪侶深契宗旨
又悟彌陀淨土法門之勝。
博考諸經深究
貫穿經文發明佛意。
作直淨土決疑
三卷
楊次公提刑作敘載之本傳
侍郎
集大彌陀經四十八願。
十六觀九品往生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
忠國師對肅宗隨意
往生念佛三昧寶王論。
及諸經論
備陳往生
淨土要門該羅具錄。
如稱念南無三十六萬
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
亦於藏經中。
節出至於菩薩論。
淨土法門
之要皆悉編集
侍郎平日修行觀念之心未
間歇
數珠念常去手
行住坐臥悉以
西方淨觀為佛事
有僧神遊淨土
侍郎
葛繁大夫
同在淨土而作佛事
乃往安養
證驗也。
弘通淨土開示要津
阿彌陀
一切
廬山十八賢之後繼此道。
以助佛
揚化者。
次公敏仲著名當時流傳數百
世之下。
弘通彌陀大教
廣度攝化之盛無有
窮盡
晉代朝士高致
二公獨得之。
光顯前賢
克繼其遺風也。
已上諸祖得道宗師
並係大藏高僧傳往
生傳寶珠集中錄出。
如慈照宗主道化
行于世。
王臣僧俗悉皆崇向念佛道者
甚眾。
及觀諸傳錄中都不備無文可考。
搜訪慈照宗主事蹟已入集。
其餘應有
一切在家出家念佛得道名行之士。
專侯
高賢用心尋究實錄
廣為發揚即當補入
刊行
庶免埋沒前修之德。
仰亦法門之光
幸也。
廬山蓮宗寶鑑念佛正派卷第四(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