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144-041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晦庵集卷四十八     宋 朱子 撰
  书(问答门一本作/知旧 人问答)
   答吕子约
闻后来有来依讲席者敩学之功交相为助政自不恶
但所论经指颇觉支蔓如云维清一篇又周礼之所寓
此等议论又支蔓之尤甚者只似时文如此即我将亦
周礼之所寓矣太皞皋陶之祀一旦废绝固足以见世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144-0412b.png
衰道丧之徵然其未泯则于世道却未能大有所扶助
如胡致堂兄弟极论关雎专美后妃之不妒忌而以独
孤亡隋为證熹尝论之以为妒忌之祸固足以破家灭
国而不妒忌之美未足以建极兴邦也此等处恐皆是
道理太多随语生解要须涤除令胸次虚明直截然后
真个道理方始流行不至似此支蔓劳攘徒为心害有
损无益也诗说鄙意虽未必是然看子约议论如此自
是无缘得契合更请打并了此一落索后看却须有会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144-0413a.png
心处也
   答吕子约(丁未七/月三日)
示谕维清须句二义既是真实见得足以自信则亦何
待他人之言但鄙意觉得此般偏旁寄搭议论无光明
正大气象终不甚喜闻故前此辄尔献疑而今虽承诲
谕之悉竟亦不能深晓也战国时秦赵出伯益齐出舜
楚出祝融魏出毕公燕出召公韩亦姬姓之国此独非
圣贤之后邪又有一事向读元城谭录论刘壮舆字画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144-0413b.png
处尝疑其言之过以今观之则似信而有徵者不审明
者以为何如公谨之言不记云何来喻云云得无有尤
人之意邪   答吕子约(九月/十三)
日用功夫不可以老病而自懈觉得此心操存舍亡只
在反掌之间乡来诚是太涉支离盖无本以自立则事
事皆病耳来喻拈出刘康公语甚善甚善但上面蹉却
话头恐亦是义理太多费了精神故向里时少耳诗说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144-0413c.png
久已成书无人写得不能奉寄亦见子约专治小序而
不读诗故自度其说未易合而不寄耳谓变风止乎礼
义其失甚明但若只以小序论之则未见其失耳读古
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
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
书亦无用处也易书似己纳去何为未见恐此误记后
便喻及却纳去此亦是见近日说者多端都将自然底
道理穿凿坏了固不得己而出之耳闻子约教学者读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144-0413d.png
礼甚善然此书无一纲领无下手处顷年欲作一功夫
后觉精力向衰遂不敢下手近日潘恭叔讨去整顿未
知做得如何但礼文今日只凭注疏不过郑氏一家之
说此更合商量耳斋中见作如何理会必有一规模样
辙因风幸示一二也又闻讲授亦颇勤劳此恐或有未
便今日正要清源正本以察事变之几微岂可一向汨
溺于故纸堆中使精神昏弊失后忘前而可以谓之学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144-0414a.png
   答吕子约
闻欲与二友俱来而复不果深以为恨年来觉得日前
为学不得要领自做身主不起反为文字夺却精神不
是小病每一念之惕然自惧且为朋友忧之而每得子
约书辄复恍然尤不知所以为贤者谋也且如临事迟
回瞻前顾后即此亦可见得心术影子当时若得相聚一
番彼此极论庶几或有判决之助今又失此机会极令
人怅恨也训导后生若说得是当极有可自警省处不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144-0414b.png
会减人气力若只如此支离漫无统纪则虽不教后生
亦只见得展转迷惑无出头处也
   答吕子约
示谕授学之意甚善但更须小作课程责其精熟乃为
有益若只似日前大餐长啜贪多务速即不济事耳洒
扫应对乃小子之学今既失之于前矣然既壮长而专
使用力于此则恐亦无味而难入须要有以使之内外
本末两进而不偏乃为佳耳向见说书旁推曲说蔓衍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144-0414c.png
太多此是大病若是初学便遭如此缠绕即展转迷闇
无复超脱之期矣要当且令看得大意正当精约则其
趣味自长不在如此支离多说也
   答吕子约(十一月二/十七日)
子合到此亦略能言彼中相聚曲折云子约颇讶熹书
中语太峻不记是何事若只是说易处则来书又有权
术及伯恭心迹未明等语殊不可晓窃恐今亦不须如
此支蔓只且做一不知不会底人虚心看圣贤所说言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144-0414d.png
语未要便将自家许多道理见识与之争衡退步久之
却须自有个融会处盖自家道理见识未必不是只是
觉得太多了却似都不容他古人开口不觉蹉过了他
说底道理耳至如前人议论得失今亦何暇为渠分疏
且救取自家目今见处是要切事若舍却自己又救那
一头则转见多事不能得了矣前日借得荆公日录閒
看其论某人但能若古未能稽古此等说话想平日己
知其失而笑之然不知其病所以至此者亦只是道理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144-0415a.png
太多不得圣贤言语中下一两个閒慢字便著𦂳说出
许多道理来楦塞得更转动不得只此便是病根未论
所说之邪正得失也所论易是圣人模写阴阳造化此
说甚善但恐于尽其言处未免多著道理说煞了耳此
非面论未易究竟然向于启蒙后载所述四言数章说
得似已分明卒章尤切不知曾细看否幸试考之有所
未安却望见教也对班在何时今日极难说话而在疏
远为尤难不得且只收敛得人主心念不至大段走作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144-0415b.png
是第一义其他道理非不可说只恐说得未必应急
病耳若此处不下功夫便要翻腾拆洗了安静和平底
家计做艰难辛苦底功夫恐尤不相当耳礼书已领但
丧礼合在祭礼之前乃是只恐不欲改动本书卷帙则
且如此亦不妨也但士庶人祭礼都无一字岂脱漏邪
若其本无则亦太草草矣乡人欲者甚多便欲送书坊
镂版以有此疑更俟一报幸早示及也恰写至此忽报
已有农簿之命此亦可喜但不知不蹉却对班否却恐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144-0415c.png
释奠祭器等文字又因循也然旧同官有可语者得更
叮嘱之尤佳几道且得改秩亦是一事其弟在此亦佳
台州又有一师䢼者在此亦尽知用力不易得也子钦
恨未识面寄得礼图来甚精未暇细考此却好一员礼
官也但说易亦多琐碎穿穴耳十弟事不知竟如何今
日一个风俗如此不知士大夫是何等见识也别纸数
事皆切中其病如偏执阔疏贵气之云尤是亲切一种
乐因循者已不足言其有作为之意又有此病岂天固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144-0415d.png
不生材于今日邪前日因饶廷老去尝寄声痛箴之不
知能听受否奉常差彊人意但觉亦欠子细商量甚恨
前此匆匆不能甚款也其可喜处却是简洁而不支蔓
故力专而势不分又沈静而有思量故机圆而语有力
若安排得在要地须尽可望也叔昌必己之官同父为
况如何颇亦谋所以善后之计否因书幸痛箴之此却
是个改过迁善底时节几会所谓乃今可为者正谓此
耳切告留念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144-0416a.png
   答吕子约
示谕日用功夫如此甚善然亦且要见得一大头脑分
便于操舍之间有用力处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
自家手里不是谩说求其放心实却茫茫无把捉处也
公而以人体之只是无私心而此理自然流行耳非是
公后又将此意寻讨他也
   答吕子约
所示日用功夫大慰所望旧读胡子知言答或人以放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144-0416b.png
心求放心之问怪其覼缕散漫不切尝代之下语云知
其放而欲求之则不放矣尝恨学者不领此意今观来
论庶几得之矣所论必有事焉鸢飞鱼跃意亦甚当孔
子只说个先难后获一句便是这话后来子思孟子程
子为人之意转切故其语转险直说到活泼泼地处耳
知得如此己是不易更且虚心宽意不要回头转脑计
较论量却向外面博观众理益自培殖则根本愈固而
枝叶愈茂矣若只于此静坐处寻讨却恐不免正心助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144-0416c.png
长之病或又失之则一蹴而堕于释子之见矣亦可戒
也读书如论孟是直说日用眼前事文理无可疑先儒
说得虽浅却别无穿凿坏了处如诗易之类则为先儒
穿凿所坏使人不见当来立言本意此又是一种功夫
直是要人虚心平气本文之下打叠教空荡荡地不要
留一字先儒旧说莫问他是何人所说所尊所亲所憎
所恶一切莫问而唯本文本意是求则圣贤之指得矣
若于此处先有私主便为所蔽而不得其正此夏虫井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144-0416d.png
蛙所以卒见笑于大方之家也且如向来主张史记时
变之学以近日都人观美出涕沱若之章观之亦可见
其流弊之所极矣此乃前人有醇德而无虚心之弊反
为所诱以堕一偏之见今日子弟欲发其所长而覆其
所短正在专于自己分上公听并观打破前来窠臼乃
可以发明前人本来心事之正而使学者戒其所偏此
在子约比之他人又有此担负尤不可以不勉也
   答吕子约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144-0417a.png
 诲谕工夫且要得见一个大头脑便于操舍间有用
 力处如实有一物把住放行在我手里不是漫说收
 其放心某盖尝深体之此个大头脑本非外面物事
 是我元初本有底其曰人生而静其曰喜怒哀乐之
 未发其曰寂然不动人汨汨地过了日月不曾存息
 不曾实见此体段如何会有用力处程子谓这个义
 理仁者又看做仁了智者又看做智了百姓日用而
 不知此所以君子之道鲜此个亦不少亦不剩只是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144-0417b.png
 人看他不见不大段信得此话及其言于勿忘勿助
 长间认取者认乎此也认得此则一动一静皆不昧
 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之著也操存久则发见
 多忿懥忧患好乐恐惧不得其正也放舍甚则日滋
 长记得南轩先生谓验厥操舍乃知出入乃是得主
 脑于操舍间有用力处之实话盖苟知主脑不放下
 虽是未能常常操存然语默应酬间历历能自省验
 虽非实有一物在我手里然可欲者是我底物不可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144-0417c.png
 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虽谓之实有一
 物在我手里亦可也若是谩说既无归宿亦无依据
 纵使彊把捉得住亦止是袭取夫岂是我元有底邪
 愚见如此敢望指教(省验一/作有验)此段大槩甚正当亲切(操存久则发见多放舍甚/则日滋长此二句甚好)
 诲谕胡子知言举或人以放心求心之问怪其覼缕
 散漫不切尝代之下语云知其放而欲求之则不放
 矣某窃谓或者之问元不识心体所对虽欲使人察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144-0417d.png
 夫良心之苗裔致操存之功然说得惊惶不缜密便
 是用功处未到恐方说时亦未免是放也自家所知
 固有广狭浅深处然曾云省察则是我元初者非我
 元初者真妄客主亦岂不识个体段模样操存稍熟
 则省察寖精省察寖精则操存愈固昨之所谓非放
 者今犹觉其为放昨之所谓相近者今犹觉其尚远
 近看遗书说修辞立其诚乃是体当自家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之实事又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144-0418a.png
 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
 学而上达此语方是不覼缕散漫自觉用力虽未
 能勇敏然实欲从事于斯也又尝深自体验固是知
 其放而求之期不放然其间几多艰难曲巧方其志
 不胜气其为抑遏掩蔽心固知之如醉中知醉而未
 醒梦中知梦而未觉非澄治平帖亦未易遽存及其
 身心向里有顿放处非不是我来为主然浮念忽起
 病根隐然又思乎此也方有端绪他思便来间之展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144-0418b.png
 转牵引把捉不住近得一法于致思之时而思虑忽
 起若所当思也则便以笔识之不使之累吾心(然亦/难槩)
 (论盖适有所感当便寻绎则只/得放下元初所思却致思乎此)若非所当思也则当
 深省而消去之亦颇有效验第于主一功夫未至不
 能如程子所谓使他思时方思然且得随力量如此
 存察更望指教
此意大槩亦好但太支蔓不直截不觉却将此心放了
恐当一切扫去且将所代五峰一语早晚提撕令有个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144-0418c.png
要约处乃佳不然又似程子说温公为中所乱矣
 诲谕谓必有事焉鸢飞鱼跃孔子只说个先难后获
 一句便是这话后来子思孟子程子为人之意转切
 故其语转险直说到活泼泼地某窃谓此个义理固
 是自家元有底无少无剩初无差异然亦须实见到
 这里不可少有鹘突圣贤设教固不越于下学而上
 达然著书立言必有不容己者如鸢飞鱼跃子思虽
 以上下察为言固己示诸人然非得伊洛诸君子再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144-0418d.png
 拈掇出来如何理会得是子思吃𦂳为人处其曰与
 必有事焉而勿正之意同既说得亲切与我相应又
 曰会得活泼泼地不会得时只是弄精魂则又恐人
 将此玩弄走作以为神通妙用却入私意却成助长
 却失了元初本有底其为害又不特入于语险而已
 大抵穷理工夫若不能认取则非我所及者皆为涉
 虚若能认取则一动一静天理流行莫非无极之真
 也(程子又云勿忘勿助只是养生之法不识怎养生/此语极善盖识个主脑则勿忘勿助而无害非勿)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144-0419a.png
 (忘勿助是本体于勿忘/勿助之间认取本体也)此全在学者于己分上实自
 体认方信得圣贤之言先儒之论都是将实得者说
 与人不是说分外事顾我之领略浅深何如耳敢望
 诲示
此段看得亦未亲切须知必有事焉只此一句便合见
天理流行活泼泼地方要于此著意寻讨便窒碍了
如说先难只此二字己见得为仁工夫然于此处才有
计较便夹杂了故才说上句便说下句以急救之如方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144-0419b.png
安顿一物在此又便即时除却是非教人先安排此有
事勿正之两端而就其中以求之也
 诲谕谓只于静坐处寻讨却恐不免助长之病或又
 失之则一蹴而堕于释氏之见某自顾涣散之久近
 稍收拾粗有静养工夫然工夫浅薄客虑犹多虽未
 至便有此病然亦岂敢不常自警省也兼亦自觉未
 堕释氏之见者盖释氏是从空处求吾儒是自实处
 见喜怒哀乐之未发初非空无寂然不动本皆完具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144-0419c.png
 释氏于此看得偏阙所以随在生病又元者善之长
 底意思释氏既不识元绝类离群以寂灭为乐反指
 天地之心为幻妄将四端苗裔遏绝闭塞不容其流
 行若儒者则要于此发处认取也近看周子动而无
 动静而无静之语颇有所省夫动而无动则唤不有
 止静而无静则唤不森然此虽非天下之至神不能
 与于此然一动一静之本体盖元如是因此静存动
 察既无交互亦不落空今所虑者非在于堕释氏之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144-0419d.png
 见乃在于日用之间主敬守义工夫自不接续而已
 若于此能自力则敬义夹持此心少放自不到得生
 病痛也所见如此更愿指诲
此正如明道所说扶醉人语不溺于虚无空寂即沦于
纷扰支离矣
 诲谕读书如论语孟子是直说日用眼前事文理无
 可疑先儒说得虽浅却别无穿凿坏了处如诗易之
 类则为先儒穿凿所坏不见当来立言本意此又是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144-0420a.png
 一种功夫直是要人虚心平气本文之下打叠教空
 荡荡地不要留先儒一字旧说莫问他是何人所说
 所尊所亲所憎所恶一切莫问而唯本文本义是求
 则圣贤之指得矣某深惟训诲真可谓直截指示虽
 非某所及未能言下即承然敢不默会此意第有所
 欲论辨当吐露者亦不敢不详陈之某往者读书有
 时自验于会心处固有不待注释训说而见得明白
 然此心稍有蔽亏即便忘失且又阅理不熟大指精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144-0420b.png
 义弗能致察若非自生意见即便读过不觉终归之
 因循鹘突而已日来岂敢以为能读稍能收拾身心
 有个主脑义理之实渐渐相亲玩索先觉所说时时
 有契于心反复读之其于本文本义固能打叠到空
 荡荡田地然于用意深处渐能进其所知随其文义
 亦各略见所说着落因此见得读书之法固是要见
 得立言本意不要缴绕支离然须是自有工夫使义
 理来相浃洽方能与书相应若与书相应始能善思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144-0420c.png
 通其精微而意味无穷虽当读时固不可先留旧说
 在胸中然虚心平气待其自见有意要扫去他亦不
 得苟要扫去则又是我底意见亦未必是真实指义
 也如读易只以程子易传为主非不知象占为不可
 废然文王夫子作彖象文言大传所发明者却不在
 于象上直是要人得其辞以通其意其曰易变易也
 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其间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
 之道备于辞推词考卦可以知变象与占在其中其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144-0420d.png
 曰至微者理至著者象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其曰乾
 坤为易知诸卦为难知今学者不求诸象占固有所
 阙然学有本末若未能玩索乎此而欲求之于象占
 则于程子备于词在其中之意不能无失也又自孟
 子后易书非不以象占而传然非所谓自秦而下其
 学不传者果何所指邪虽所见如此然先生谓又是
 一种工夫则殊未详更望指教也
大凡读书须是虚心以求本文之意为先若不得本文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144-0421a.png
之意即见任意穿凿如说会心处之类正是大病根本
如易之词乃是象占之词若舍象占而曰有得于词吾
未见其有得也此皆过高之弊所以不免劳动心气若
只虚心以玩本文自无劳心之害
 诲谕公而以人体之只是无私心而此理自然流行
 耳非是公后又将此意思寻讨也某深味此语固是
 恐人添个意思寻讨然觉得下语自伤于快窃谓仁
 固难名以觉名仁而觉非仁也以爱名仁而爱则属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144-0421b.png
 情也以公名仁特近仁耳亦难指公为仁也先生谓
 仁者爱之理别出性情最为明白然程子公而以人
 体之意则于公字上兼爱之理意思言之盖公虽近
 仁然又须实下工夫物物皆体若有捍格各不相贯
 属便有未仁若只是说个公字便此理自流行却欠
 却体仁工夫也又近看南轩先生复卦赞有云其在
 于人纯是恻隐动匪以斯则非天命曰义礼智位虽
 不同揆厥所基脉络流通及近来玉山所刻先生讲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144-0421c.png
 说于程子所谓偏言之则一事专言之则包四者虽
 未能昭晰然却见得此意脉分明其曰偏言则本末
 次第不可以混言其曰专言则莫不始于此本于此
 而皆一贯也孟子论乍见孺子怵惕恻隐之心便说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仁无羞恶之心非义无辞
 让之心非礼无是非之心非智其只举恻隐一端发
 见处示人馀三端更不一一拈出夫岂有所略哉盖
 此乃良心苗裔发见最先处乃天地之心万物之元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144-0421d.png
 必自此而后流行不息亨而利贞则是章虽曰偏言
 而所谓专言之者亦不离此矣
仁是本来固有之理不因公而有特因公而存尔如沟
渠窒塞故水不通流去其窒塞则水流矣水固不因去
塞而有然亦非既去其塞而又别有一段工夫使水流
通也以此推之所论之得失自见矣又论偏言专言处
语意未莹使人难晓
   答吕子约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1144-0422a.png
代语之喻甚善妄为此语今已是十馀年每以告人无
领略者今乃得子约书知其为切要之语始有分付处
也但前日张富归所惠书所论或问中语却似未安请
且自反于心分别未发已发界分令分明却将册子上
所说来合看还是如此否自心下看得未明便将众说
回互恐转生迷惑断置不下也且如子约平生还曾有
耳无闻目无见时节否便是祭祀若耳无闻目无见即
其升降馈奠皆不能知其时节之所宜虽有赞引之人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1144-0422b.png
亦不闻其告语之声矣故前旒黈纩之说亦只是说欲
其专一于此而不杂他事之意非谓奉祭祀时都无闻
见也(所谓王乃在中尤无交/涉读书最忌如此支蔓)况又平居无事之时乎故
程子云若无事时耳须闻目须见既云耳须闻目须见
则与前项所答已不同矣又安得曲为之说而强使为
一义乎至静之时但有能知能觉者而无所知所觉之
事此于易卦为纯坤不为无阳之象若论复卦则须以
有所知觉者当之不得合为一说矣故康节亦云一阳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1144-0422c.png
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至微至妙处须虚心静虑方始
见得若怀一点偏主彊说意思即方寸之中先自扰扰
矣何缘能察得彼之同异邪
   答吕子约
所示四条其前二义虽有小差然犹不至难辨各己略
去矣至于未发浩气二义则皆杂乱胶轕不可爬梳
恐非一朝之辨所能决本欲置而不论以俟贤者之自
悟又恐安于旧说未肯致疑不免略启其端千万虚心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1144-0422d.png
垂听不可一向支蔓固执只要弥缝前人阙误不知却
碍自家端的见处也盖今所论虽累数百言之多然于
中庸但欲守程门问者之说谓未发时耳无闻目无见
而已于浩气之说但欲谓此气元是配合道义而成无
道义则气为之馁而已其他援引之失皆缘此文以生
异义自为繁冗若一一究析往复不已则其说愈繁其
义愈汨而未必有益故今奉劝不若只取子思孟子之
言虚心平看且勿遽增他说只以训诂字义随句略解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1144-0423a.png
然后反求诸心以验其本体之实为如何则其是非可
以立判若更疑著则请复详论之夫未发已发子思之
言已自明白程子数条引寂然感通者皆与子思本指
符合更相发明但答吕与叔之问偶有凡言心者皆指
已发一言之失而随即自谓未当亦无可疑至遗书中
才思即是已发一句则又能发明子思言外之意盖言
不待喜怒哀乐之发但有所思即为已发此意已极精
微说到未发界至十分尽头不复可以有加矣问者不
卷四十八 第 22b 页 WYG1144-0423b.png
能言下领略切己思惟只管要说向前去遂有无闻无
见之问据此所问之不切与程子平日接人之严当时
正合不答不知何故却引惹他致他如此记录前后差
舛都无理会后来读者若未敢便以为非亦且合存而
不论今却拘守其说字字推详以为定论不信程子手
书此固未当之言而宁信他人所记自相矛盾之说彊
以已发之名侵过未发之实使人有生已后未死已前
更无一息未发时节惟有烂熟睡著可为未发而又不
卷四十八 第 23a 页 WYG1144-0423c.png
可以立天下之大本此其谬误又不难晓故或问中粗
发其端今既不信而复有此纷纷之论则请更以心思
耳闻目见三事较之以见其地位时节之不同盖心之
有知与耳之有闻目之有见为一等时节虽未发而未
尝无心之有思乃与耳之有听目之有视为一等时节
一有此则不得为未发故程子以有思为已发则可而
记者以无见无闻为未发则不可若苦未信则请更以
程子之言證之如称许渤持敬而注其下云曷尝有如
卷四十八 第 23b 页 WYG1144-0423d.png
此圣人又每力诋坐禅入定之非此言皆何谓邪若必
以未发之时无所见闻则又安可讥许渤而非入定哉
此未发已发之辨也若气配道义则孟子之意不过曰
此气能配道义若无此气则其体有不充而馁然耳此
其宾主向背条理分合略无可疑但粗通文理之人无
先入偏滞之说以乱其胸次则虚心平气而读之无不
晓会若反诸身而验之则气主乎身者也道义主乎心
者也气形而下者也道义形而上者也虽其分之不同
卷四十八 第 24a 页 WYG1144-0424a.png
然非谓气在身中而道义在皮外也又何嫌于以此配
彼而为崎岖诘曲以为之说曰道义本存乎血气但无
道义则此气便馁而止为血气之私故必配义与道然
后能浩然而无馁乎(语势不顺添字太多不/知有何凭据见得如此)若果如此
则孟子于此当别有稳字以尽此意之曲折不当下一
配字以离二者合之之本形而又以气为主以倒二者
宾客之常势也且其上既言其为气也以发语而其下
复言无是馁也以承之则所谓是者固指此气而言若
卷四十八 第 24b 页 WYG1144-0424b.png
无此气则体有不充而馁然矣若如来喻以是为指道
义而言若无此道义即气为之馁则孟子于此亦当别
下数语以尽此意之曲折又不当如此倒其文而反其
义以疑后之读者如今之云也且若如此则其上本未
须说以直养而无害其下亦不须更说是集义所生矣
今乃连排三句只是一意都无向背彼此之势则已甚
重复而太繁冗矣而其中间一句又如此其暗昧而不
分明如此其散缓而无筋骨依以诵说使人迷闷如口
卷四十八 第 25a 页 WYG1144-0424c.png
含胶漆不可吞吐窃意孟子胸中明快洒落其发于言
语者必不至于如此之猥酿而纰缪也又况来喻已指
无是而馁者为浩气于前矣其后又谓无道义则气为
之馁而但为血气之私不亦自相矛盾之甚邪若程子
之言则如以金为器积土为山之喻皆有不能使人无
疑者来喻虽亦不敢据以为说然其所虑恐为二物者
亦程子之常言今又不察其施安之所当而冒取以置
于此也其他分别血气浩气小体大体皆非孟子正意
卷四十八 第 25b 页 WYG1144-0424d.png
而妄为离合却自堕于二物之嫌原其所以只因配义
与道一句不肯依文解义著实平说故须从头便作如
此手势翻弄乃可以迤逦迁就委曲附会而求其通耳
(孟子言无暴其气而释之曰气体之充又言其为气也/而指之曰无是馁也是数语者首尾相应表里相发其)
(所指者正一物耳今必以无暴者为血气而其为气者/为浩然而又恐犯二物之戒故又为之说曰浩气不离)
(乎血气徒为纷扰增添冗/长皆非孟子之本意也)今亦不暇悉数以陷于来喻
之覆辙然只如此说已觉不胜其冗矣幸深思之且以
自己分上明理致知为急不须汲汲以救护前辈为事
卷四十八 第 26a 页 WYG1144-0425a.png
盖其言之得失白黑判然已不可掩救之无及又况自
家身心义理不曾分明正如方在水中未能自拔又何
暇救他人之溺乎但所云未发不可比纯坤而当为太
极此却不是小失不敢随例放过且试奉扣若以未发
为太极则已发为无极邪若谓纯坤不得为未发则宜
以何卦为未发邪窃恐更宜静坐放教心胸虚明净洁
却将太极图及十二卦画安排顿放令有去著方可下
语此张子所谓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者也如决不以为
卷四十八 第 26b 页 WYG1144-0425b.png
然则熹不免为失言者不若权行倚阁之为愈不能如
此纷挐彊聒徒费心力有损而无益也
   答吕子约
张元德训道为行固为疏阔子约非之是也然其所说
行字亦不为全无来历今不就此与之剖析而别引程
子冲漠气象者以告之故觉得有堕于窈冥恍惚之病
(程子所说乃因对义而言/故自有归著而不为病)而所以破其说者又似彼东
我西不相领略此乃吾之所见自未透彻未免臆度笼
卷四十八 第 27a 页 WYG1144-0425c.png
罩而强言之所以支离浮汎而不能有所发明也若如
鄙意则道之得名只是事物当然之理元德直以训行
则固不可当时若但以当行之路答之则因彼之说发
吾之意而冲漠之云亦自通贯矣今且以来示所引一
阴一阳君臣父子形而上下冲漠气象等说合而析之
则阴阳也君臣父子也皆事物也人之所行也形而下
者也万象纷罗者也是数者各有当然之理即所谓道
也当行之路也形而上者也冲漠之无朕者也若以形
卷四十八 第 27b 页 WYG1144-0425d.png
而上者言之则冲漠者固为体而其发于事物之间者
为之用若以形而下者言之则事物又为体而其理之
发见者为之用不可槩谓形而上者为道之体天下达
道五为道之用也元德所云道不能以自行以下自无
病而答语却说开了(其说自是好语/但答他不着尔)今更为下一语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物之理也形而下者谓之器物之物
也且试屏去他说而只以此二句推之若果见得分明
则其他说亦自通贯而无所遗也
卷四十八 第 28a 页 WYG1144-0426a.png
   答吕子约
 所以不以元德以道训行为然者盖以道为行则道
 非行字所能尽又须以所以行者言之则毋乃欲一
 而反二乎故以程子道有冲漠气象告之欲渠深探
 夫峻极之体而默识夫无声无臭之妙则自知非行
 之一字所能尽若谓当行之路则恐秪可言达道耳
 于论道之原则恐难如此著语也形而下即形而上
 者易传谓至微者理即所谓形而上者也至著者象
卷四十八 第 28b 页 WYG1144-0426b.png
 即所谓形而下者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则虽形而
 上形而下亦只是此个义理也
元德所说之病前书尽之如来喻之云却攻他不著恐
是只见自家底是于鄙论却未深考也谓当行之理为
达道而冲漠无朕为道之本原此直是不成说话不谓
子约见处乃只如此亦无怪他说之未契也须看得只
此当然之理冲漠无朕非此理之外别有一物冲漠无
朕也至于形而上下却有分别须分得此是体彼是用
卷四十八 第 29a 页 WYG1144-0426c.png
方说得一源分得此是象彼是理方说得无间若只是
一物却不须更说一源无间也元德训道为行便似来义训学为义理之蕴一般一则
以所能为能一则以能为所能也(佛书有能与所能之/说能谓人所做作所)
(能谓人所做作底事其分别文义亦甚密如道即所能/之谓学即所谓能也如今小儿属对看花折柳看与折)
(字是能花与柳是/所能此不可乱也)此等伦类尚不能通是乃心意大段
粗在岂能及其深微之奥邪
   答吕子约(下论语/杂论同)
卷四十八 第 29b 页 WYG1144-0426d.png
所谓五帝纪所取多古文尚书及大戴礼为主为知所
考信者然伏羲神农见易大传乃孔子之言而八卦列
于六经为万世文字之祖不知史迁何故乃独遗而不
录遂使史记一书如人有身而无首此尚为知所考信
者邪
太史公之洋洋美德即苏黄门之驺虞窃脂观其下文
全书不知还撑柱得此数句起否学者于圣人之道徒
习闻其外之文而不考其中之实者往往类此王介父
卷四十八 第 30a 页 WYG1144-0427a.png
所以惑主听而误苍生亦只是此等语耳岂可以此便
为极挚之谈而跻之圣贤之列属以斯道之传哉(以此/等议)
(论为极至便是自家见得圣贤/道理未曾分明被他吓倒也)
以史迁能贬卜式与桑羊为伍又能不与管仲李克为
深知功利之为害不知六国表所谓世异变成功大议
卑易行不必上古货殖传讥长贫贱而好语仁义为可
羞者又何谓邪
伯夷传辨许由事固善然其论伯夷之心正与求仁得
卷四十八 第 30b 页 WYG1144-0427b.png
仁者相反其视苏氏之古史孰为能考信于孔子之言

谓迁言公孙弘以儒显为讥弘之不足为儒不知果有
此意否彼固谓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
尽从然则彼所谓儒者其意果何如耶
所示数条不暇悉辨若以马迁与班固并论则固不无
优劣而其书数十万言亦岂无好处但论其大旨则苏
氏两语恐史迁复生不能自解免也今乃讳其所短暴
卷四十八 第 31a 页 WYG1144-0427c.png
其所长以为无一不合圣人之意推尊崇奖至与六经
比隆闻有议其失者则浡然见于词色奋拳攘臂欲起
而扔之一何所见之低矮耶(此事不唯见偏识浅去取/差谬为明眼人所笑亦至)
(犯子恶苗硕之戒大为/心术之害不可不知)
  论语 (一本复下无有/字外下无则字)
 学之为言盖指义理之蕴至于感孚而复有讲习相
 滋之说自夫始学而所愿者外则其本已亏矣谢氏
 坐如尸坐时习立如斋立时习观圣人立言之旨有
卷四十八 第 31b 页 WYG1144-0427d.png
 不在于彼者尹氏学在已知不知在人微有立我之
 病
以义理之蕴训学字恐非字义不成文理后不重章更
有说感孚之说与所愿者外意似相反且程子于朋来
之乐何故不如此说恐更当细思之尹氏说未见立我
之病此章是说初学入道之门未须大段说得玄妙也
 鲜则和顺积诸中者未厚所积者既厚其于逆理乱
 常之事可以保其必无也
卷四十八 第 32a 页 WYG1144-0428a.png
犯上之过小作乱之罪大故其言之序如此非谓未厚
已厚而然也务本道生是泛言以起下句之实集注之
说宜更详之
 巧言令色鲜矣仁此章论明善之功
此章只是戒人勿为巧言令色如何便说得明善之功 有所未习其传或差如师之过商之不及不能不生
 流弊唯传而习习而传然后为得其正传
传不习乎文势恐不如此曾子之学其传不差乃是合
卷四十八 第 32b 页 WYG1144-0428b.png
下见得通透的确非习之功也若所见不是而徒习之
愈增其误耳读书穷理须认正意切忌如此缘文生意
附会穿穴只好做时文不是讲学也
 敬以事言而信则无不尽也
信是与民有信期会赏罚不欺其民浅言之则魏文侯
之期猎商君之徙木亦其类也不须如此高说失圣言
之本意
 行有馀力而后学文夫岂以讲切为可缓哉
卷四十八 第 33a 页 WYG1144-0428c.png
书固不可不读但比之行实差缓耳不然则又何必言
有馀力而后学邪
 究义理之蕴言学者不可不究夫义理之蕴也因此
 语为子夏之言而遂致疑于其间
以子夏之言为不如孔子亦未为贬不必如此回护但
当虚心观理而随宜斟酌耳义理之蕴上著一究字比
首章稍成文理然首章之义实当兼践履而言故谢说
亦不可废若如此说却只说得穷理一边也
卷四十八 第 33b 页 WYG1144-0428d.png
 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
由乎中而应乎外是推本视听言动四者皆是由中而
出泛言其理之如此耳非谓从里面做功夫出来也制
乎外所以养其中方是说做功夫处全是自外而内自
叶流根之意非谓内外交相养与此章之文本不相戾
不须如此分疏也如视听二箴云心兮本虚秉彝天性
亦皆是推本而言若其功夫则全在制之于外闲邪勿
听处可更详之向见叔昌之弟摹刻尹和静所书四箴
卷四十八 第 34a 页 WYG1144-0429a.png
作由乎中所以应乎外尝辨其谬后见尹书他本却皆
不错然既有此误则尹公想亦未免错会其师之意也
   答吕子约
 戒惧于不睹不闻者乃谨独之目而谨独者乃戒惧
 于不睹不闻之总名似未可分为二事也今曰道固
 无适而不在而其要切之处尤在于隐微虽无所不
 谨而所谨者尤在于独固欲学者用功转加切近(云/)
 (云/)若末章潜虽伏矣不愧屋漏分为两节虽可以各
卷四十八 第 34b 页 WYG1144-0429b.png
 相附属然前一节谓人所不见则属乎人后一节谓
 已之所有则犹有迹比之已之不睹不闻则又有间
 矣今以人之所不见为谨独意虽切而反轻以不愧
 屋漏为不睹不闻则又几于躐等
来示所疑中庸首章数句文义亦通比之章句之说尤
省力而有味但以上文考之既言道不可须臾离即是
无精粗隐显之间皆不可离故言戒谨乎不睹不闻以
该之若曰自其思虑未起之时早已戒谨非谓不戒谨
卷四十八 第 35a 页 WYG1144-0429c.png
乎所睹所闻而只戒谨乎不睹不闻也此两句是结抹
上文不可须臾离一节意思了下文又提起说无不戒
谨之中隐微之间念虑之萌尤不可忽故又欲于其独
而谨之又别是结抹上文隐微两句意思也若如来说
则既言不可须臾离而当戒谨矣下句却不更端而偏
言唯隐微为显见而不可不谨其独则是所睹所闻不
隐不微之处皆可忽而不谨如此牵连即将上句亦说
偏了只这些子意思恐于理有碍且于文势亦似重复
卷四十八 第 35b 页 WYG1144-0429d.png
而繁冗耳所谓固欲学者用功转加谨密熹之本意却
不如此盖无所不戒谨者通乎已发未发而言而谨其
独则专为已发而设耳卒章所引潜虽伏矣犹是有此
一物藏在隐微之中不愧屋漏则表里洞然更无纤芥
查滓矣盖首章本静以之动卒章自浅以及深也且所
不见非独而何不动而敬不言而信非戒谨乎其所不
睹不闻而何若首章不分别即此等处皆散漫而无统

卷四十八 第 36a 页 WYG1144-0430a.png
   答吕子约
 不睹不闻既即是隐微之间念虑之萌则所谓莫见
 乎隐莫显乎微者盖非别有一段工夫在戒惧不睹
 不闻之后明矣
只为道不可须臾离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不同戒谨
不睹恐惧不闻与谨独不同所以文意各别今却硬说
做一事所以一向错了也
 既以不睹不闻为已所不知若能于此致谨则所谓
卷四十八 第 36b 页 WYG1144-0430b.png
 隐微之间念虑之萌固已不能不谨
若果如此则上段文意已足不知何故又须再说必谨
其独邪(曷尝有如此/烦絮底圣贤)
 不愧屋漏亦未免于微有迹也谓之表里洞然更无
 查滓则恐几于陵节矣
若犹有迹便是未能无愧于屋漏矣此段说得愈更支
若只管如此缠绕固执则只已见便为至当之论亦
不须更讲论矣前书写去已极分明只是不曾子细看
卷四十八 第 37a 页 WYG1144-0430c.png
先横著一个人我之见在胸中于已说则只寻是处虽
有不是亦瞒过了于人说则只寻不是处吹毛求疵多
方驳难如此则只长得私见岂有长进之理此亦便是
论司马迁底心也今更不能再说得只请将旧本再看
将此两节虚心体认只求其分勿求其合认来认去直
到认得成两段了方是到头如其未然更不须再见喻

 来教又谓心之有思与耳之有闻目之有见为一等
卷四十八 第 37b 页 WYG1144-0430d.png
 时节
所圈出思字初看即疑恐当作知字而寻旧本未见不
知当时的是何字又恐或是笔误方欲再请旧本来看
子细剖析奉报偶复寻得旧本果是知字不知来喻何
故如此错误岂旧本脱漏此一节邪如其不然则此等
处尚尔疏略又安能得其精微之意邪元本两行今再
录去可更详之旧本云心之有知与耳之有闻目之有
见为一等时节虽未发而未尝无心之有思乃与耳之
卷四十八 第 38a 页 WYG1144-0431a.png
有听目之有视为一等时节(云云/)再看来书他处所说
已有知字即是旧本元无脱漏是直看得潦草将知字
思字作一样看耳
 前书无闻无见之说只做未有闻未有见平看过若
 看得过重以为无所闻无所见则诚近于异端矣
未有闻见与无所闻见平看重看不知如何分别更请
子细说
 谓未有闻未有见为未发所谓冲漠无朕万象森然
卷四十八 第 38b 页 WYG1144-0431b.png
 已具不知众人果能有此时乎学者致知居敬之功
 积累涵养而庶几有此尔
子思只说喜怒哀乐今却转向见闻上去所以说得愈
多愈见支离纷冗都无交涉此乃程门请问记录者之
罪而后人亦不善读也不若放下只白直看子思说底
须知上四句分别中和不是说圣人事只是汎说道理
名色地头如此下面说致中和方是说做功夫处而唯
圣人为能尽之若必以未有见闻为未发处则只是一
卷四十八 第 39a 页 WYG1144-0431c.png
种神识昏昧底人睡未足时被人惊觉顷刻之间不识
四到时节有此气象圣贤之心湛然渊静聪明洞彻决
不如此若必如此则洪范五事当云貌曰僵言曰哑视
曰盲听曰聋思曰塞乃为得其性而致知居敬费尽工
夫却只养得成一枚痴呆罔两汉矣千不是万不是痛
切奉告莫作此等见解若信不及一任狐疑今后更不
能说得也(详看此段来意更有一大病根乃是不曾识/得自家有见闻觉知而无喜怒哀乐时节试)
(更著精彩看莫要只管等/闻言语失却真的主宰也)
卷四十八 第 39b 页 WYG1144-0431d.png
 以未发为太极
以未发为太极只此句便不是所以下文一向差却(未/发)
(者太极之静已发者太极之动也须如此看得方无/偏滞而两仪四象八卦十二卦之说皆不相碍矣)
 太极动而生阳动则为已发矣
以动而生阳为已发是也即不知静而生阴为已发为
未发邪
 前日所禀未尝敢以已发为无太极也而又云已生
 两仪四象八卦难以为未发
卷四十八 第 40a 页 WYG1144-0432a.png
未尝以已发为无太极是也而又云已生两仪四象八
难以为未发何邪
 易之无思无为比未发犹是以心为言于性之体段
 已是犹欠拈出
以无思无为为说心而不及性不知心性两字是一物
邪两物邪
 来教谓有此气来配道义始能充其体而无馁若无
 此气来配则虽有道义亦不能不馁矣
卷四十八 第 40b 页 WYG1144-0432b.png
孟子两言其为气也(云云/)即当以气字为主而以下文
天地道义等字为客方是文意今却硬将文义纽转以
道义为主而气为客又将熹说亦添入一来字则区区
所见虽谬决不至如此之颠倒也前书之言已尽今更
不能说得只请且依此意捩转旧来话头依孟子本文
主客形势排龊教成行道有归著直候将来见得旧说
全然不是方是究竟如其不然不若忘言之为愈也
   答吕子约
卷四十八 第 41a 页 WYG1144-0432c.png
所喻前论未契今且当以涵养本原勉强实履为事此
又错了也此是见识大不分明须痛下功夫钻研勘覈
教透彻了方是了当自此以后方有下手涵养践履处
如横渠先生所见只是小小未莹伊川先生犹令其且
涵泳义理不只说完养思虑了便休也如今乃是大段
差舛却不汲汲向此究竟而去别处閒坐道我涵养本
原勉强实履又闻手写六经亦是无事费日都不是长
进底道理要须勇猛捐弃旧习以求新功不可一向如
卷四十八 第 41b 页 WYG1144-0432d.png
此悠悠閒过岁月也本欲俟德华人回附书今日偶有
南丰便至道夫处且先附此奉报此事不比寻常不可
顷刻失其路脉也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在人须是先依次第十分著力节次见效了向后又看
甚处欠阙即便于此更加功夫乃是正理今却不肯如
此见人说著自家见处未是却不肯服便云且待我涵
养本原勉强实履此如小儿迷藏之戏你东边来我即
西边去闪你西边来我又东边去避如此出没何时是
卷四十八 第 42a 页 WYG1144-0433a.png
了邪区区本已不能说得今更说此一番若更不相领
略便且付之忘言矣如人上山各自努力到此时节岂
更有心情管得他人邪
   答吕子约
两书所喻备见日来进学新功甚慰牢落两卷悉已条
对纳呈幸更详之也大抵为学只是博文约礼两端而
已博文之事则讲论思索要极精详然后见得道理巨
细精粗无所不尽不可容易草略放过约礼之事则但
卷四十八 第 42b 页 WYG1144-0433b.png
知得合要如此用功即便著实如此下手更莫思前算
后计较商量所以程子论中庸未发处答问之际初甚
详密而其究意只就敬之一字都收拾了其所谓敬又
无其他玄妙奇特止是教人每事习个专一而已都无
许多閒话说也今详来喻于当博处既不能虚心观理
以求实是(如论易诗/处是也)于当约处乃以引證推说之多反
致纷扰(如论求其放心而援引论说数十百言不/能得了只此便是放其心而不知求矣)凡此
之类皆于鄙意深所未安窃谓莫若于此两涂各致其
卷四十八 第 43a 页 WYG1144-0433c.png
极无事则专一严整以求自己之放心读书则虚心玩
理以求圣贤之本意不须如此周遮劳攘枉费心力损
气生病而实无益于得也 横渠谓心宁静于此一向定叠目前纵有何事亦不
 恤也休将閒细碎在思虑近虽见此渐明然养得未
 熟有时不好底意思上心来则此见便若有物昏蔽
 虽目前小小事亦能来相碍因是知得尚未属已
此理固然然亦须是真实知至物格方得自然如此若
卷四十八 第 43b 页 WYG1144-0433d.png
但说时快活间或又不如此则只是想像抟量不足恃

 子在川上(云云/)观诸天地古今事变莫非逝者然故
 故新新相因不已以何为始以何为终故周子发明
 太极之蕴则曰太极本无极(云云/)圣人之心纯亦不
 已此乃天德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终
 归于谨独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不于独而致谨则
 天命流行遏于躬而不知矣
卷四十八 第 44a 页 WYG1144-0434a.png
理固如此然援引太多反汨没了正意兼所引亦有不
相似者(如周子无/极之语)纯亦不已只是无间断于独而不谨
焉则有间断而与天地不相似矣
 太极动而生阳以本体言之即易所谓继之者善也
 以气运言之即易所谓复其见天地之心也以卦言
 之即震之一索咸之男下(下字/疑)也然易传谓动则终
 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虽物有终始而此理无穷则
 虽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也(云云/)学者固当兼致静存
卷四十八 第 44b 页 WYG1144-0434b.png
 动察之功然于动之端而有见乎天地之心斯能窥
 乎太极之蕴矣其曰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其曰
 利贞者乾之性情盖以夫人徒见生意之发于春夏
 而不知夫藏于根荄也观诸草木摇落之时生意若
 息矣而根荄膏润苞芽潜萌是乃终而复始盖性情
 然也有以明乾之性情则知太极之性情矣有以见
 天地之心则知太极之动而生阳矣
此段尤多可疑请且就通书太极体认令此数项历落
卷四十八 第 45a 页 WYG1144-0434c.png
分明未要添入复卦震咸性情等说夹杂得都不明不
济事也震咸尤无干涉性情之义亦非是须各自看乃

 程子暌卦传曰物虽异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群生
 之众暌散万殊而圣人为能同之某观至此于不有
 两则无一之义稍分明但所谓理本同者程子之说
 虽详终未能实见其理
天施地生男倡女随此感彼应盖不能以相无也非理
卷四十八 第 45b 页 WYG1144-0434d.png
之本同何以如此 其为气也(云云/)某窃详此段所言其为气也非有异
 义上言此气之浩然体段本如是养之之法勿忘勿
 助则无所耗伤而此气流行充塞无所抑遏盖不待
 自反而缩也故直之一字当因大刚而为三德若坤
 之直方即浩然之刚直其可亏欠乎下言此气合义
 与道而成而血气循乎轨辙到此则血气便是道义
 矣非是养气之后又待此而为助也所以再言其为
卷四十八 第 46a 页 WYG1144-0435a.png
 气也配义与道盖深明夫此气之发见本是道义若
 识得此气之本然则知所养而其动非血气矣其曰
 无是馁也欲人知夫此身之所以为主者苟或亏失
 则便枵然矣愚见如此不敢不竭言之
自反而缩是本章上文坤爻直方是他书异义二者孰
亲疏试请思之得失可见
气是形而下者道义是形而上者如何合得况配义与
道分明是将此气配彼道义而为之助岂是养气之后
卷四十八 第 46b 页 WYG1144-0435b.png
又将此而为助也如此看得全然不识文义更宜深思
未易遽立说也
此是胸中先有旧说为所牵制不得虚平故尔滞碍枉
费心力可且将旧说权行倚阁而只将本文反复玩味
久久自然渐虚渐平则于此无疑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近看得程子所谓除了身只是理
 之说于此最亲切盖私乎此身则莫知主乎此身者
 为何如其生其死真有同于醉梦矣(云云/)故大程子
卷四十八 第 47a 页 WYG1144-0435c.png
 谓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君子行法以俟命而
 已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小程子既谓死得是又谓
 苟有此志则不肯一日安于所不安何止一日须臾
 不能皆是发明除了身只是理底意思详观遗书亦
 载大程子有云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
 大矣非诚知道岂以夕死为可乎则虽槩言之而日
 月寒暑屈伸往来之常理同乎昼夜死生者皆可致
 察小程子有云闻道者知所以为人也夕死可矣是
卷四十八 第 47b 页 WYG1144-0435d.png
 不虚生也则又指切言之以明实理所存是亦除了
 身只是理之意至于小程子经解乃亲笔也则止云
 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虽不加一辞
 而语意则甚不轻矣今集注本大程子实理之说而
 以事物当然之理名之固不使人求之恍惚然果足
 以究斯义乎又大程子非诚知道之言以尹氏所说
 考之固为切实然恐所谓得者或流于偏差而未必
 得其总脑也某据所晓者吐露以求诲剖
卷四十八 第 48a 页 WYG1144-0436a.png
道字理字礼字法字实理字日月寒暑往来屈伸之常
理事物当然之理此数说不知是同是别除了身只是
理只是不以血气形骸为主而一循此理耳非谓身外
别有一物而谓之理也流于偏差则非所谓得矣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絪缊也继之者善物与无妄
 也成之者性各正性命也各正性命则属乎气禀矣
 遗书言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
 善是也又若先言气禀而后及此
卷四十八 第 48b 页 WYG1144-0436b.png
周子以万物资始为善各正性命为性此是就造化处
说今欲以物与无妄言之则此句属性而以上句天下
雷行为善方始相对得过程子所云今人说性只是说
继之者善此又是近下就人性分上说语各有当更请
详之只看本文都不得引外来一字方始见得
 向观遗书所载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
 已不是性也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
 人性善是也茫然不晓所谓今始粗晓此文义人生
卷四十八 第 49a 页 WYG1144-0436c.png
 而静天之性也周子所谓主静者以此也然所谓不
 容说者是岂终不可得而说乎周子不得已而言之
 曰无极而太极则指不容说者以喻诸人耳所谓才
 说性时便已不是性此却因上文而言之或指太极
 为性则非矣盖天命之谓性命之于人始谓之性也
 所谓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此说得性善最为
 亲切若秪论成而不论继则有二本非性之果善也
 故孟子道性善既因其继而得其本源其言恻隐仁
卷四十八 第 49b 页 WYG1144-0436d.png
 之端羞恶义之端则又因其发见之苗裔而知其为
 固有学者于此唯有操存之功不舍使渐著察耳
此条尤觉紊乱更请且以前段之说识认文义令有条
理未可如此引援衮杂转见不分明也所谓治丝而棼
之也
   答吕子约
所喻博文约礼尽由操存中出固是如此但博文自是
一事若只务操存而坐待其中生出博文功夫恐无是
卷四十八 第 50a 页 WYG1144-0437a.png
理大抵学问功夫看得规模定后只一向著力挨向前
去莫问如何若何便是先难后获之意若方讨得一个
头绪不曾做得半月十日又却计较以为未有效验遂
欲别作调度则恐一生只得如此移东换西终是不成
家计也益公近亦收书于欧集考订益精亦不易老来
有许多心力也需中庸诗传此便未可寄又恐且要操
存无暇看读更俟后便也苏黄门初不学佛只因在筠
州陷入此漩涡中恐是彼中风土不好一生出不得今
卷四十八 第 50b 页 WYG1144-0437b.png
请著些精彩莫只管回头转脑忽然不知不觉也旋入
去即不相奈何也风色愈劲精舍诸生方幸各散去今
日辅汉卿忽来甚不易渠能自拔向在临安相聚见伯
恭旧徒无及之者说话尽有头绪好商量非德章诸人
之比也
   答吕子约
前书所论四事不审雅意云何窃意贤者用力于此不
为不久其切问近思之意不为不笃而比观所讲与累
卷四十八 第 51a 页 WYG1144-0437c.png
书自叙说处觉得瞻前顾后头绪太多所以胸次为此
等丛杂壅塞缠绕不能得明快直截反不得如新学后
生闻一言且守一言解一义且守一义虽未能便有所
得亦且免得如此支离纷扰狼狈道途日暮程遥无所
归宿也
 
 
 
卷四十八 第 51b 页 WYG1144-0437d.png
 
 
 
 
 
 
 
 晦庵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