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1145-01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晦庵集卷六十一     宋 朱子 撰
  书(问答一本作知旧门人问答/)
   答林德久(至/)
示喻进学之意甚善甚善从事于此自当有味但畏间
断不接续尔然续与不续其机亦在我而不在人也
   答林德久
收敛之喻足见信道之勇然须博约相资方有进步处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1145-0113b.png
而读书之法又只是要专一久自见功难以岁月期速
效也易说大槩多与启蒙相出入但后数条旁通众说
亦有功俟更徐考奉报然既知其无取自不必深究王
辅嗣所谓纵或复值而义无所取此一言切中事理中
间亦尝有数语论之后便写寄也向在玉山道间见徐
彦章说离为龟故卦中言龟处皆有离象如颐之灵龟
损益十朋之龟以其卦虽无离而通体似离也颐六爻
损自三至上益自初至五此其求之巧矣然颐犹取龟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1145-0114a.png
义而无取于离损益则但言其得益之功而义亦不复
系于龟矣今乃不论其所以得益之故以为求益之方
而必穷其龟之所自来亦可谓枉费心力矣大学归来
不暇整理盖此等多因朋友辨论间彼此切磨说得细
密今无事时自作文字却有搜索不到处因暇试为追
记前日所论便中示及或便可用也昨在玉山学中与
诸生说话司马宰令人录来当时无人剧论说得不痛
快归来偶与一朋友说因其未喻反复晓譬却说得详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1145-0114b.png
尽因并两次所言录以报之试取一观或有助于思索
   答林德久
殿记正以病思昏塞不能有所发明为愧斯远书来疑
一两处已报之矣恐更有未安且更商量未可便入石
也彭书荷留意此公之去深为可惜今外廷尚得诸人
扶持未至甚有过事但本根之虑外间无由知其深浅
令人忧叹耳所喻日用功夫甚慰所望但云一著力便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1145-0114c.png
觉多事此恐未然此心操舍存亡只在瞬息间本不须
大段著力然又不可不著力如此久之自然见效若如
此论窃恐非晚定须别求捷径矣穷理亦无它法只日
间读书应事处每事理会便是虽若无大头段增益然
亦只是积累久后不觉自浃洽贯通正欲速不得也易
象说似未条畅所论小过中孚先儒之说却似未为过
也熹所论别纸录去然其大意不过欲姑存而未论耳
后书所疑不知后来看得晓然未耶熹尝爱韩子说所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1145-0114d.png
以为性者五而今之言性者皆杂佛老而言之所以不
能不异在诸子中最为近理盖如吾儒之言则性之本
体便只是仁义礼智之实如老佛之言则先有个虚空
底性后方旋生此四者出来不然亦说性是一个虚空
底物里面包得四者今人却为不曾晓得自家道理只
见得它说得熟故如此不能无疑又才见说四者为性
之体便疑实有此四块之物磊块其间皆是错看了也
须知性之为体不离此四者而四者又非有形象方所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1145-0115a.png
可撮可摩也但于浑然一理之中识得个意思情状似
有界限而实亦非有墙壁遮栏分别处也然此处极难
言故孟子亦只于发处言之如言四端又言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之类是于发处教人识取不是本体中元
来有此如何用处发得此物出来但本体无捉摸处故
只可于用处看便省力耳所引程子之言乃畅潜道本
前辈疑其间或非先生语以今观之诚是不精切也所
论春不可以包夏秋冬亦未然若如所论则是元字是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1145-0115b.png
总说下面须更添一字与亨利贞别为四德矣岂理也
耶礼智二字当时只是漫说初无𦂳要然亦不可不理
会得今但以四时观之即自可见也中庸游杨说得不
精切不必深求中庸对高明而言是就事物上说各要
得中而平常正是三千三百底事安得不谓之小凡此
类更熟味之自见意思也目盲作此数纸已极费力未
能尽鄙意如更有疑递中附数字来子细反复此处正
好剧论也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1145-0115c.png
   答林德久
目盲益甚它疾亦浸剧辞免未报且尔杜门无足言也
新斋已略就而学子至者终少难得颖悟可告语笃信
肯用力之人兀坐殊愦愦耳贤者敩学之功当日有绪
见读何书有可商量者便中示及一二为幸
   答林德久
新斋虽就而竹木未成阴学者居之多不安然今岁适
有科举之累来者亦无多人又病中无气力不能与人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1145-0115d.png
剧论甚觉负其来意也疑义两纸各已奉报鬼神之说
只且如此涵泳圣贤诸说久自分明不必穿凿彊作见
解也持敬之云诚如所喻此是最𦂳切处大病之馀又
苦目昏读书不得兀坐终日于此甚有味也界限之说
亦是要见得五行之在性中各有体段要得分辨不杂
不可说未感时都无分别感物后方有分别也观程先
生冲漠无朕一段可见矣德脩王丈逝去甚可惜虽其
所讲未甚精到然朴厚诚实今亦难得此等人也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1145-0116a.png
   答林德久
所示疑义各附鄙说于其后近觉向来所论于本原上
甚欠工夫间为福州学官作一说发此意欲写奉寄以
斯远亟欲附家报未能办俟后便也中庸章句已刻成
尚欲脩一两处以或问未罢亦未欲出次第更一两月
可了大抵日困应接不得专一工夫今又目盲尤费力
尔不知天意如何且留得一只眼了些文字以遗后来
亦是一事今左目已不可治而又颇侵右目矣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1145-0116b.png
 伊川曰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而已曷尝有孝悌来
 事亲从兄虽人之良能论性之体则仁义礼智所谓
 孝悌乃仁之发见者未知是否伊川所以谓仁主于
 爱爱莫大于爱亲
伊川先生固曰仁性也孝悌用也此可见矣
 夫子温良恭俭让伊川以为盛德光辉接见于人者
 也学圣人者其德性当如何涵养恐是持敬为先否
持敬固是本原然亦须随事省察去其不如此者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1145-0116c.png
 因不失其亲二程先生谓信恭因不失亲近于义礼
 横渠先生谓不失亲于可贱之人当从何说
横渠得之但全章文意却微有病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章伊川以为且为学者立下
 一法所以勉进后人横渠以为行著习察则皆圣人
 进德次序二说不同未知孰是今读集注是其日用
 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因其近似以自
 名所谓近似之说未能尽晓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1145-0116d.png
此三说未须理会只且就自己分上点检
 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中庸皆以为诚之事初无节次
 以耳顺为不思而得不踰矩为不勉而中所谓不思
 不勉有十年工夫未知如何
同上
 欲是圣人作用处否妄意圣人所谓从心所欲盖自
 志学至此则纯是义理心之所欲即道体流行自不
 踰乎天则庄老猖狂妄行蹈乎大方立脚处义理皆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1145-0117a.png
 差彼所谓大方岂真法度也未知是否
欲字分明圣人作用处却难晓如此解经转见迷昧矣
猖狂妄行便是不依本分了
 上蔡曰圣人未尝无思故有所欲未尝放过不踰矩
 圣人之心澹如止水体用未尝相离窃意无思收与
 放恐是学者分上事
上蔡语无病
 四十而不惑伊川曰明善之彻又曰言不惑则自诚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1145-0117b.png
 敢问不惑已至诚之地位否若横渠言不惑则于功
 用上见二说如何
二先生之言未尝有异更宜玩索
 由诲汝知之乎窃意子路勇于进其于学问恐欠深
 潜密察之功故夫子诲之者如此上蔡谓死生之说
 鬼神之情状为学者当知千岁之远六合之外为学
 者所不必知死生鬼神之所以然非穷神知化者不
 足以与此夫子尝告之以未知生未能事人正子路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1145-0117c.png
 从事于功用之间岂强其所未易知者恐非诲其务
 实之意
不必如此说上蔡之说且以文意论之已自不是也
 巧言令色鲜矣仁诸儒皆以为其心未必不仁志在
 于善而失其所习与若实之以君子之德虽巧令未
 为过窃意巧令者务悦于人失其本心甚矣若如诸
 说恐离心迹于二而容悦于外者曰吾心不如是也
 可乎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1145-0117d.png
诸说盖为鲜字所惑又为词欲巧令仪令色所牵皆以
词害意之失故伊川先生直截说破云谓非仁也知巧
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此足以破千载之谬矣
 伊川曰心具天德心有不尽处便是天德处未能尽
 何缘知性知天观诸先生议论皆谓尽心而后知性
 知天而先生尽心第一章以谓知性而后能尽心与
 诸先生议论不同如孟子教人皆从心上用功不知
 先自知性始当从何处实下工夫敢告指教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1145-0118a.png
以文势观之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言人之所以能尽其
心者以其知其性故也盖尽心与存心不同存心即操
存求放之事是学者初用力处尽心则穷理之至廓然
贯通之谓所谓知性即穷理之事也须是穷理方能知
性性之尽则能尽其心矣
 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若直字绝句则直仍论气
 之体若刚字绝句则直是养气矣二者未知孰是如
 杨遵道录伊川语与龟山语录嫌将一物养一物之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1145-0118b.png
 说则直为绝句至常思之人心平气定不为私欲所
 诱气之本体觉广大不可屈一为私意所挠则便有
 歉所谓直养而无害者是全义理去私欲否
以直养而无害即上文自反而缩之意人能集义则无
不直而气浩然矣
 配义与道伊川谓以义理养成此气合义与道又云
 既生得此气语其体则与道合语其用则莫不是理
 义配义与道自养气者而言或自养而既成者也龟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1145-0118c.png
 山谓气无声之可名故难言之也而以道义配之所
 以著名也一似气道义各为一物姑借此以明彼尔
 尹和靖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其体则名曰道
 其用则名曰义学者能识之然后能养之则三者皆
 一事而气为之主两说未知如何集注谓合而有助
 之词亦未能尽晓并告开发
集注说得分明更宜深考当见不敢曲从杨尹之说
 必有事焉而勿正二程多主于敬一说须当集义是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1145-0118d.png
 承上文是集义所生者而言所谓必有事则积集众
 善工夫否
孟子上下文无敬字只有义字程子是移将去敬字上
说非孟子本意也集注亦可细玩
 有子以孝悌为仁之本孟子分事亲从兄为仁义之
 实义主敬或主于事之宜也以宜为主而敬在其中
 故者以利为本故者谓其本如是也或是已然之故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1145-0119a.png
 也谓其本如是则自其禀受之初者观之若已然之
 故则必待端绪著见而后可也伊川谓必求其故者
 只是欲顺而不害之谓所谓顺利者得非中庸率性
 之道而人为不得参于其间耶又曰凡性之初未尝
 不以顺利为主则是性本顺利不待矫揉成就也此
 只就性之本而言也至观顺杞柳之性与夫水无有
 不下两章则性本善凡所谓不善皆拂其本也伊川
 二说恐参合看而后全也如龟山以故为气质之性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1145-0119b.png
 窃类庄子去智与故之言苏黄门亦有此说不知如
 何
故者已然之迹也如性之有仁义礼智不可得而见而
隐羞恶恭敬是非则有已然之迹矣然四者之发非
有所矫揉而后成也非以利为本耶(杨苏之说皆非是/苏之失尤甚此类)
(须痛与辨析/方见工夫)
 孟子论三圣独伊尹不言闻其风者亦不言其流弊
 如夷惠者何也岂以其乐尧舜之道于畎亩之中必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1145-0119c.png
 待汤往聘之乃幡然而起行止近于圣之时也
此恐亦偶然耳如所论者恐或亦有之也
 智圣一章自集大成也者以下旧见乡人陈先生说
 孟子教学者集大成门户故分智圣始终之事以示
 人谓其知有偏全则行亦有偏全必自致知而入也
 窃观此章前言圣人之时后方兼明智圣始终之义
 独言孔子者恐为智圣功用而言也三子者或不足
 于知或知有所偏也如横渠谓圣者不勉而中不思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1145-0119d.png
 而至似不特智之事也岂所谓智亦生而知之者否
孟子此言固专为孔子而发然亦可见三子欠阙处及
学者工夫次第不是说教学者以集大成门户及圣人
之功用而言也集大成乃圣贤地位极至处岂有门户
之可言然其所谓知有偏全则行亦有偏全必自致知
处而入则得之矣
 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程氏谓善亦性也
 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若指上文气禀而言则如子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1145-0120a.png
 越椒之生世偶有之不应禀气赋形有善恶存焉若
 指下文水就下而言则若有可使为不善之意然浊
 水沙石非水本然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此语未晓
 所指此章性字说得最杂有是说本性者有是说气禀者其
言水之下与水之清亦是两意须细分别耳
 生之谓性一章集注以知觉运动者言也仁义礼智
 性也尝观释氏之说止以知觉运动者为性今其徒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1145-0120b.png
 之说亦有以是灵灵昭昭者为非者前此常被其惑
 今析性与气而言性之大本虽已分晓更有疑处人
 赋气成形之后便有知觉所有知觉者自何而发端
 又死之后所谓知觉运动者随当与形气俱亡性之
 理则与天地古今周流而无间横渠所谓非有我之
 得私者而有形聚成物形溃反原之说如何释氏以
 谓觉性常存不受沈坠如其说诚有一物在造化之
 外老子亦谓死而不亡至于圣人之于丧祭求诸幽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1145-0120c.png
 漠如此其至者果有物无物耶
知觉正是气之虚灵处与形器渣滓正作对也魂游魄
降则亦随以亡矣横渠反原之说程子盖尝非之今东
见录中不可以既反之气复为方伸之气此类有数条
皆为此论发也丧祭之礼是因其遗体之在此而致其
爱敬以存之意思又别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谓人之才无有不善
 伊川谓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1145-0120d.png
 浊才则有善不善性则无不善其说似与孟子相反
 或四端著见处是才或所以能充拓者为才也
性既本善则才只可为善为气有不善故才有不善耳
然孟子不论气之病集注言之详矣请更详之 君子不谓性命一章上言不谓性也下言有性焉上
 下言性不同恐上是气质之性下是天地之性否横
 渠所谓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
 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本此意否
卷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1145-0121a.png
以口之于味之属为性非专指气质盖以理之属于血
气者而言如书之言人心也中庸章句序中已详之可

 大而化之之谓圣横渠谓大而化不可为也在熟之
 而已矣此则与易之拟议以成其变化同或说大犹
 有迹化无迹谓充实光辉者使泯然无形迹之可见
 窃疑与释氏销碍入空之说相似不知如何
孟子说化字与易之变化不同后说得之然非销碍入
卷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1145-0121b.png
空之谓更分别之自可见矣 横渠曰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
 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横渠所谓性者
 恐兼天地之性气质之性而言否所谓心者并人心
 道心言否
非气无形无形则性善无所赋故凡言性者皆因气质
而言但其中自有所赋之理尔人心道心亦非有两物

卷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1145-0121c.png
 忠信所以进德终日乾乾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
 盖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用则谓之
 神其命于人则谓之性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
 教孟子去其中又发挥出浩然之气可谓尽矣故说
 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大小大事而只曰诚之不可
 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形而上为道形而下
 为器须著如此说器亦道道亦器但得道在不系今
 与后已与人至窃谓此段论至理彻上彻下本自完
卷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1145-0121d.png
 具初无天人微显之间诚敬者所以体当是理者也
 一不诚敬则几于无物矣岂能贯通而无间此终始
 专在诚敬上著力是否
此是因解乾字乾字即是天字遂推言许多名字只是
一理而各有分别虽各有分别又却只是一个实理诚
者实理之谓也非论人当以诚敬体当是理也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
 正理出则不是唯敬而无失最尽至窃谓此段论中
卷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1145-0122a.png
 之体直上直下无所偏倚发而中节虽谓之和而中
 之体固存所论出则不是者出谓发而不中节者否
 敬而无失持养于未发之前否出则不是盖谓发即便不可谓之中也且如喜而中节
虽是中节便是倚于喜矣但在喜之中无过不及故谓
之和耳
   答林德久
别纸所论敬为求仁之要此论甚善所谓心无私欲即
卷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1145-0122b.png
是仁之全体亦是也但须识得此处便有本来生意融
融泄泄气象乃为得之耳颜子不改其乐是它功夫到
后自有乐处与贫富贵贱了不相关自是改它不得仁
智寿乐亦是功夫到此自然有此效验来喻虽亦无病
然语意终未亲切活络更宜涵养玩索更于仁智实处
下工夫则久当自见矣酉室所闻未见全书恐是陈长
方所记此只有震泽记善录乃淮郡印本想已有之其
间议论亦多可疑也
卷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1145-0122c.png
   答林德久
近地教官阙次必远既非禄养之宜又不更治民亦使
人怠惰苟简非所以磨厉器业似不若参选拟一近阙
丞佐之属为佳也熹屏居如昨朋旧多劝谢客省事者
亦尝试之似难勉强又拣别取舍却恐反生怨怒不若
坦怀待之若合须过岭此亦何可避也
   答林德久
待次闲中足得为学未为失计要之仕宦只合从选部
卷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1145-0122d.png
注拟是家常茶饭今人干堂惯了不觉其非故有志之
士亦不免俯首其间为人所前却此可为后来之戒也
无事静坐有事应酬随时处无非自己身心运用但常
自提撕不与俱往便是功夫事物之来岂以漠然不应
为是耶疑义已略用己意说释其后恐有未安更望反
复大抵似用意未精咬嚼可破也汉卿甚不易得想亦
难得相聚也斋中自去秋后空无一人亦幸省事今复
颇有来者然亦不多目前未见卓然可望也唯江西吴
卷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1145-0123a.png
必大伯丰者相从累年明敏过人尽能思索从事州县
随事有以及民而自守劲正不为时势所屈甚不易得
今乃不幸短命而死甚可伤悼耳
   答林德久
熹疾病益侵气痞足弱不能屈伸屏居无事尚能读书
而以病故不能俯伏几案所幸犹有一二朋友早晚讲
论少足为慰耳引年告老昨以乡闾横议官吏过忧久
不得上至烦台评播告后乃得之尸居馀气何足为世
卷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1145-0123b.png
重轻而每烦当路注意如此既以自叹又自笑也二陆
祠记甚佳此题目本不好做想亦只得且如此说过耳
幕中无事尽可读书不知比来作何功夫因书幸略及
之也武成错简寻常如何读韩退之与大颠书欧苏之
论孰当因风幸及之
   答林德久
尽心知性之说恐未然今亦未论义理如何只看文势
者也二字便可见近有朋友引得其民者得其心也以
卷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1145-0123c.png
證之亦自有理若如所论私意脱落无有查滓为尽心
即不知却如何说存心两字兼既未知性即是于理尚
有未明如何便到得此田地耶此处一差便入释氏见
解矣此理甚明更宜思之况知者有渐之词尽者无馀
之义其意象规模自应有先后也太虚实理正是指形
而上者而言既曰形而上者则固自无形矣然谓之无
理可乎以此思之亦自晓然也
   答欧阳希逊(谦之/)
卷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1145-0123d.png
所示疑义比旧甚进所未安各己疏出幸更思之因风
喻及也所谓徒守纸上语拟规画圆摸矩作方此初学
之通病然尚有不能守纸上之语虽拟规矩而不能成
方圆者而未必自知其非也以愚计之但且谨守规矩
朝夕模之不暂废辍积久纯熟则不待模拟而自成方
圆矣切不可辄萌妄念求之于言语文字之外也
 观孔子言仁如告颜子以克己复礼所以为仁之机
 殆若发露而无馀蕴至孟子论仁虽尝指人心而言
卷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1145-0124a.png
 然其意使人自恻隐之心推之要其旨归多主于爱
 之一辞虽所以指示于人者岂不精切而确实然不
 似圣人之言仁广大浑全而使人自得于精思力行
 之馀也意者孟子适当夫好战嗜杀人之时为救焚
 拯溺之计不可不自夫受病之所而药之欤
程子曰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
者恻隐之类偏言之也克己之类专言之也然即此一事
便包四者盖亦非二物也故论语集注中云仁者心之德
卷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1145-0124b.png
爱之理也此言极有味可更思之不可谓孟子之言不如
孔子之周遍孟子亦有专言之者仁人心是也孔子亦有
偏言之者爱人是也又谓孟子以世人好杀而言恻隐尤
非也孔子虽不以义对仁然每以智对仁更宜思之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君子之所以重乎此者为其发
 乎吾身而非有待于外也为其得于不勉不思而非
 出于造作而然也岂若笾豆之事器数之末皆身外
 之物可以品节剂量安排布置而为之者乎
卷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1145-0124c.png
曾子之意只是说人之用力有此三处此大而彼小此
急而彼缓尔亦未说到不勉不思处笾豆之事固是末
节然亦非全然忽略而不以为意但当付之有司使供
其事而非吾之所当切切留意者耳所云身外之物以
下云云者尤非本文之意也
 论语集注曰曾点气象从容辞意洒落某窃想像其
 舍瑟之际玩味其咏归之辞亦可以略识其大槩矣
 程子谓其便是尧舜气象窃尝以程子之意求之所谓
卷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1145-0124d.png
 尧舜气象者得非若所谓不以位为乐与夫有天下而
 不与之意乎集注又云是虽尧舜事业固优为之不知
 所谓事业者就其得于已者而言就其得于事功者而
 言孟子之所谓狂者盖谓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所
 谓行不掩焉者若曰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所行不能掩
 其所言也不知曾点行不掩焉者何处可见檀弓曰季
 武子死曾点倚其门而歌于此而作歌可以见其狂否
曾点气象固是从容洒落然须见得它因甚到得如此始
卷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1145-0125a.png
得若见得此意自然见得它做得尧舜事业处不可以
一事言也行有不掩亦非言行背驰之谓但行不到所
见处耳倚门而歌亦略见其狂处只此舍瑟言志处固
是圣人所与然亦不害其为狂也过此流入老庄去矣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集注云浩然盛
 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
 馁某窃味气体之充与下面浩然之气两个气字大
 意似同而精微密察处略似有异前面气字若专主
卷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1145-0125b.png
 形于外者而言后面气字若专主发于内者而言
气无二义但浩然之气乃指其本来体段而言谓体之
充者泛言之耳然亦非外此而别有浩然之气也
 反身而诚者知至之功强恕而行者力行之事知之在
 前行之在后与篇首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
 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文势略同未审是否
反身而诚乃是反求诸身而实有是理如仁义忠孝应
接事物之理皆真有之而非出于勉强伪为也此是见
卷六十一 第 25a 页 WYG1145-0125c.png
得透信得及处到此地位则推已及物不待勉强而仁
在我矣下言强恕而行者盖言未至于此则当强恕以
去已私之蔽而求得夫天理之公也
 孟子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集注云言四体虽不
 能言而其理自可晓也似若指在人而言
集注此义近看得似未安恐只是说四体不待安排而
自然中礼也
 舜不告而娶告则废人之大伦则娶为重而告为轻
卷六十一 第 25b 页 WYG1145-0125d.png
 不几于礼轻而色重贤者饥饿于土地赒之则受免
 死而已则免死为重洁身为轻不几于礼轻而食重
礼固重于食色矣然礼亦有大体小节之殊而食色所
系亦自有大小缓急之不同孟子言之详矣无可疑也
   答殴阳希逊所示卷子巳悉疏其后矣时亨处亦有三纸可互见也
元德为况如何元瞻已归未也吾人为学自为己事岂
以时论而少变千万勉力
卷六十一 第 26a 页 WYG1145-0126a.png
 谦之前此请问曾点气象从容辞意洒落尧舜事业
 亦优为之先生批教云曾点气象固是从容洒落然
 须见得它因甚得到如此始得若见得此意自然见
 得它做得尧舜事业处谦之因此熟玩集注之语若
 曰但味其言则见其日用之间无非天理流行之妙
 而用舍行藏了无所与于我见得曾点只是天资高
 所见处大所以日用之间无非天理流行之妙惟其
 识得这道理破便无所系累于胸中所谓虽尧舜事
卷六十一 第 26b 页 WYG1145-0126b.png
 业亦优为之自其所言以逆诸其日用之间而知其
 能尔也何者尧舜之圣只是一个循天理而已然曾
 点虽是见处如此却无精微缜密工夫观论语一书
 点自言志之外无一语问答焉则其无笃实工夫可
 见矣使曾点以此见识加之以钻仰之功谨于步趋
 之实则其至于尧舜地位也孰禦本朝康节先生大
 略与点相似伏乞指教
人有天资高自然见得此理真实流行运用之妙者未
卷六十一 第 27a 页 WYG1145-0126c.png
必皆由学问之功如康节二程先生亦以为学则初无
不知也来喻皆已得之大抵学者当循下学上达之序
庶几不错若一向先求曾点见解未有不入于佛老也
 谦之前此请问语孟仁不同处先生批教云集注中
 云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也此言极有味可更思之近
 来却觉看得论语中答诸弟子问仁处如告之以主
 敬行恕告之以先难后获之类往往不是先药其人
 之病痛则是其人未到仁者地位未可以抽关启钥
卷六十一 第 27b 页 WYG1145-0126d.png
 告之且为它安下一个为仁底根脚根脚平正牢固
 然后却可语之以仁若答子贡之问直曰工欲善其
 事必先利其器此可以观矣樊迟问仁告之以居处
 恭执事敬与人忠胡氏以为樊迟问仁者三此最先
 先难次之爱人其最后乎似得圣人之意矣若是根
 脚不稳而语之以仁纵使能用力焉果能为我有乎
 根脚既正虽不告语之亦自然能寻求向上去也前
 此读论语见圣人答问仁之语其说不一便将作圣
卷六十一 第 28a 页 WYG1145-0127a.png
 人言仁广大周遍底意思看了是以求其要领而不
 可得却把孟子言仁处看小了遂谓孟子之言不如
 孔子广大周遍今此却看得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与
 夫人心等语乃是实指仁之端倪学者便可体认寻
 求便有靠实下手处于此益见得所谓心之德者乃
 是仁之真体盖事事要得此心之安不使有一毫之
 不足处而爱者乃是仁之实不以吾身之外皆无与
 于我而一毫不恤也程子以西铭为仁之体其以此
卷六十一 第 28b 页 WYG1145-0127b.png
 欤不知是否伏乞指教
此段看得大有病告樊迟三语便与告颜渊仲弓都无
异故程子曰此是彻上彻下语安得谓姑为之安立根
脚乎若此只是安立根脚即不知如何方是正下手为
仁处耶大率孔子只是说个为仁工夫至孟子方解仁
字之义理(如仁之端仁/人心之类)然仁字又兼两义非一言之可
尽故孔子教人亦有两路(克己即孟子仁人之心说/爱人即孟子恻隐之说)
程子易传亦有专言偏言之说如熹训释又是孟子程
卷六十一 第 29a 页 WYG1145-0127c.png
子义疏可更详之
 谦之前此请问孟子程子论才处曾妄为之说曰性
 无不善而气有清浊人之有昏明强弱者气使之然
 也才发于性固无有不善也气禀之清而本性常用
 则才固无不明且强也气禀之浊而本性障蔽则或
 有以梏其才之美而使之昏且弱矣气禀昏浊既蔽
 其性之善则遂并与其才而失之何者性固才之根
 本也此孟子所谓不能尽其才而非才之罪也故夫
卷六十一 第 29b 页 WYG1145-0127d.png
 气之清则能尽其才气之浊则不能尽其才然其才
 发于性自人气之有清浊而后才始有尽不尽者焉
 则夫昏明强弱其本固不系于才而系于气也(已上/前时)
 (请问/之语)此时先生赐答不以为不可然谦之近来玩味
 孟子本文与集注之说又觉前说殊未为当孟子之
 言若曰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可见其
 性之善也夫人之受此性以生也则必具此形体也
 有此形体则其才能固具于此形体之中若是器为
卷六十一 第 30a 页 WYG1145-0128a.png
 刃也必能刺物也是器为舟也必能行水也是故有
 此恻隐羞恶辞逊是非之心能思而求之以充恻隐
 羞恶辞逊是非之心是所谓尽其所能也彼其不思
 不求不知所以充之者非无是能也不知所以尽其
 所能也其所以不尽其所能者则禀是气之浊与夫
 陷溺其心者也程子所谓学而知之即孟子求则得
 之之论也程子所谓自暴自弃即孟子不尽其才之
 论也二说虽异不害其为同也不知是否伏乞指教
卷六十一 第 30b 页 WYG1145-0128b.png
 谦之又观集注曰才固有昏明强弱之不同窃疑昏
 明是气强弱是才不知于才字上下昏明字如何伏
 乞指教
气禀之殊其类不一非但清浊二字而已今人有聪明
通达事事晓了者其气清矣而所为或未必皆中于理
则是其气之不淳也人有谨厚忠信事事平稳者其气
醇矣而所知未必能达于理则是其气之不清也推此
类以求之才自见矣
卷六十一 第 31a 页 WYG1145-0128c.png
 程子曰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又曰人
 生而静已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谦之
 窃意明道所言生之谓性与告子所言生之谓性不
 同明道之意若谓人生而后方始谓之性前此天命
 流行未有所寄寓只可谓之善不可谓之性然以无
 可得名又是性之本源只且谓之性若论其体段则
 不可谓之性此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
 已不是性也性即气气即性盖必禀是气然后人之
卷六十一 第 31b 页 WYG1145-0128d.png
 形体始立必命之以是性然后人之良知良能始具
 必有是性而后有是气必有是气而后有是性二者
 盖不能以相离也人物未生之时天命之流行虽其
 未有底止不可谓之性而性之本真实浑然而无所
 间杂人物已生之后气质之成形虽其理已命于人
 始得谓之性而性之本体始与气质交杂而有待于
 察识其端倪矣程子所谓性即气气即性非谓气便
 是性性便是气盖言其不相离也此程子所谓论性
卷六十一 第 32a 页 WYG1145-0129a.png
 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盖以此
 也不知是否伏乞指教
此段近之 程子曰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然不是性中元有此两
 物相对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者是气禀
 使然也善固性也然恶亦不可不谓之性也谦之窃
 考夫下文所引水流为喻是所谓不是元有两物相
 对而生也然既谓之流而复有浊则非自幼而恶矣
卷六十一 第 32b 页 WYG1145-0129b.png
 既曰水之清则性善之谓也则不可谓之恶亦不可
 不谓之性矣既曰有流而至海终无所污有流而未
 远已有所浊有出而甚远方有所浊又曰清浊虽不
 同然不可谓浊者不为水也谦之窃以谓既是初流
 出时无浊者则后来虽有浊者或是泥沙溷之外物
 汨之不是元初水里面带得浊来到此方见也此则
 孟子所谓陷溺其心者也岂得以恶为不可不谓之
 性哉程子之言必有深意伏乞指教
卷六十一 第 33a 页 WYG1145-0129c.png
此所谓泥沙外物正指气禀而言
 程子曰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孟子言性善
 是也近观先生答严时亨所问云易大传言继之者
 善是指未生之前孟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后与程
 子之说似若有异伏乞指教
明道先生之言高远弘阔不拘本文正意如此处多若
执其方而论则所不可通者不但此句而已须知性之
原本善而其发亦无不善则大传孟子之意初无不同
卷六十一 第 33b 页 WYG1145-0129d.png

 乡党非帷裳必杀之集注云朝祭之服用裳问时遗
 此一句正幅如帷要有襞积而旁无杀缝其馀如深
 衣要半下齐倍要则无襞积而有杀缝矣所谓有襞
 积恐是若今裙制近要有杀(入/声)是也要半下谓近要
 者狭半放下面齐也齐倍要谓向下者阔倍于上面
 要也不知旁无杀缝之制如何恐是深衣之制裳下
 面是裁布为之近要者杀从其小以就半下之法所
卷六十一 第 34a 页 WYG1145-0130a.png
 以旁有杀缝也伏乞指教
此读集注遗下首句故其下皆无文理昨乍看之亦自
晓不得也今添此句读之自合见得分明矣帷裳如今
之裙是也襞积即是摺处耳其幅自全安得谓近要者
有杀缝耶
 论语君子周而不比字旧音毗志反集注无音古注
 集注皆为偏党之义义之与比旧音毗志反集注音
 必二反孟子愿比死者一洒之与且比化者无使土
卷六十一 第 34b 页 WYG1145-0130b.png
 亲肤其义与音又俱备无可疑者若御者且羞与射
 者比集注亦为偏党之义亦必二反不知比字为偏
 党之义者皆当作必二反如何至将比今之诸侯而
 诛之集注曰比连也音去声所谓去声者想却是作
 毗志反否伏乞指教
记得此字是用贾昌朝群经音辨改定比今之诸侯一
处改未尽耳更俟契勘然亦无甚𦂳要今目昏甚此等
处恐不暇料理矣
卷六十一 第 35a 页 WYG1145-0130c.png
 孟子曰我不贯与小人乘贯旧音惯注曰贯习也集
 注无音亦曰贯习也恐是不须音转亦可此等不应
 以烦渎尊听乡里后生或来质问不敢以私意揣量
 以告伏乞尊察贯若不音惯不知读作何字如有别音即须补之若依
旧只是贯字则自不须音也此不暇检可更详之后便
批来
   答欧阳希逊
卷六十一 第 35b 页 WYG1145-0130d.png
所论程先生鸢飞鱼跃必有事焉之语元德亦以为疑
此乃为或问中旧说所误今详味之方见程先生说鸢
飞鱼跃是子思吃𦂳为人处以其于事物中指出此理
令人随处见得活泼泼地必有事焉是孟子吃𦂳为人
处以其教人就已分上略绰提撕便见此理活泼泼地
也非以其文义相似而引以为證也今看中庸且看子
思之意见得分明即将程先生所说影贴出便见所引
孟子之说只是一意不可以其文字言语比类牵合而
卷六十一 第 36a 页 WYG1145-0131a.png
使为一说也凡若此类更宜深思所论鬼神一章全不子细援引太多愈觉支离不见本
经正意可且虚心将经文熟看甚不能晓处然后参以
章句说教文义分明道理便有去著体物之义两处说
得如此分明足以致思乃更泛然而问可见元不曾入
思虑也祭统所说如有见闻论语所说祭神如在皆是
主于祭者而言此章言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
祀是主于鬼神而言自有宾主如何却如此看(体物使/人两句)
卷六十一 第 36b 页 WYG1145-0131b.png
(更须/深体)又来喻言如其神之在焉非真有在者也此言尤
害理若如此说则是伪而已矣又岂所谓诚之不可掩
乎昭明焄蒿悽怆疏说非是昭明谓光景焄蒿谓气象
悽怆使人神思洒浙如汉书云风肃然者宰我答问一
章所论鬼神正与中庸相表里今且先看令中庸意思
分明却看此章便见子细智仁勇一章虽非经文正意然文势相联读者亦须识
得去著方见义理大小精粗纵横贯穿无空阙处今观
卷六十一 第 37a 页 WYG1145-0131c.png
所论全未致思至如所引论语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岂
是不知有此两句所以如此笔之于书决须更有深意
今乃如此草草看过率然发问殊非所望于朋友也
   答严时亨(世文/)
 五行之生各一其性
气质是阴阳五行所为性即太极之全体但论气质之
性则此全体堕在气质之中耳非别有一性也
 明道言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
卷六十一 第 37b 页 WYG1145-0131d.png
人生而静是未发时以上即是人物未生之时不可谓
性才谓之性便是人生以后此理堕在形气之中不全
是性之本体矣然其本体又未尝外此要人即此而见
得其不杂于此者耳易大传言继善是指未生之前孟
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后虽曰已生然其本体初不相
杂也
 程子以忠为天道恕为人道莫是谓忠者圣人之在
 已与天同运而恕者所以待人之道否
卷六十一 第 38a 页 WYG1145-0132a.png
圣人处已待人亦无二理天人之别但以体用之殊耳
 放于利而行多怨南轩独以为已之怨人
南轩说固有此理只是此章语意只合如古注及程子
说不容一语可兼二意虚心平气静以察之当自见得
不可以其近里而迁圣人之本意以就之也
 发已自尽谓忠循物无违谓信所谓发已莫是奋发
 自扬之意否循物无违未晓其义如何发已自尽但谓凡出于已者必自竭尽而不使其有苟
卷六十一 第 38b 页 WYG1145-0132b.png
简不尽之意耳非奋发之谓也循物无违谓言语之发
循其物之真实而无所背戾如大则言大小则言小言
循于物而无所违耳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杨墨皆是邪说无大轻重但墨氏之说尤出于矫伪不
近人情而难行故孟子之言如此非以杨氏为可取也
孔墨并称乃退之之缪然亦未见得是与原道之作孰
先孰后也
卷六十一 第 39a 页 WYG1145-0132c.png
 简易(引吕东莱解禹贡一段/)
此说大槩得之然亦不必言先为其难大抵只是许多
道理须要理会得分明后方无窒碍不费力而自简易
耳如治乱绳若不解放得开岂能自成条理而不纷纠

 三重当从伊川之说
伯者之事不得为善此章正与上章相发明乃是相承
为文非隔章取义也
卷六十一 第 39b 页 WYG1145-0132d.png
 六言六蔽说
此亦但疑其文有不同耳先立题目又令复坐而后言
之亦似太郑重也
   答严时亨
问目各已批出请更详之礼书近方略成纲目但疏义
杂书中功夫尚多不知馀年能了此事否当时若得时
亨诸友在近相助当亦汗青有期也浙中朋友数人亦
知首尾亦苦不得相聚未有见日千万自爱更于义理
卷六十一 第 40a 页 WYG1145-0133a.png
切身处著实进得一步则所以守此身者不待勉而固

 某昨来请问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传云五行之生
 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各一其性
 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
 无不在又可见矣各一其性周子之意固是指五行
 之气质然水之润下火之炎上木之曲直金之从革
 土之稼穑此但可以见其气质之性所禀不同却如
卷六十一 第 40b 页 WYG1145-0133b.png
 何便见得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
 (此性字是指/其义理之性)之无不在也莫是如上一节所谓五行
 异质而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而皆不能离乎太
 极即此可见得否觉得此处传文似犹欠一二转语
 每读至此未能释然先生答云气质是阴阳五行所
 为性即太极之全体但论气质之性则此全体堕在
 气质之中耳非别有一性也某反复思之诚非别有
 一性然观圣贤说性有是指义理而言者有是指气
卷六十一 第 41a 页 WYG1145-0133c.png
 禀而言者却不容无分别敬读诲语谓气质是阴阳
 五行所为性即太极之全体始悟周子所谓各一其
 性专是主理而言盖五行之气质不同人所共知也
 而太极之理无乎不具人所未必知也此周子吃𦂳
 示人处今所在板行传文皆云五行之生随其气质
 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详此文义这个性/字当指气而言)
 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中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
 中而性之无不在又可见矣(详此文义这个性/字当是指理而言)一段
卷六十一 第 41b 页 WYG1145-0133d.png
 之间上下文义颇相合恐读者莫知所适从若但云
 五行之生虽其气质所禀不同而浑然太极之全体
 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所谓各一其性如此则辞约
 而义明正是回教所谓全体堕在气质之中底意思
 伏乞指教
阴阳五行之为性各是一气所禀而性则一也故自阴
阳五行而言之则不能无偏而人禀其全所以得其秀
而最灵也
卷六十一 第 42a 页 WYG1145-0134a.png
 某昨来请问明道先生云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
 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
 也孟子言性善是也夫人生而静是喜怒哀乐未发
 之前此已上诚有不容说者然自孟子以来至于周
 程诸先生皆善言性者其大体指人物所得以生之
 理而言亲切著明今谓其所说皆不是性可乎性理
 之说本自精微今谓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无乃使
 人致思于杳冥不可致诘之境乎明道此段大意首
卷六十一 第 42b 页 WYG1145-0134b.png
 尾大要是推明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窃详易系言继
 之者善正谓大化流行赋与万物无有不善孟子言
 性善止是言义理之性人所均禀初无不善皆是极
 本穷源之论引此以明人生气禀理有善恶似不相
 侔不知明道所见是如何先生答曰人生而静是未
 发时已上即是人物未生之时不可谓性才谓之性
 便是人生以后此理堕在形气之中不全是性之本
 体矣然其本体又亦未尝外此要人即此而见得其
卷六十一 第 43a 页 WYG1145-0134c.png
 不杂于此者耳易大传言继善即是指未生之前孟
 子言性善是指已生之后虽曰已生然其本体初不
 相杂也以上是人物未生之时是某思虑所未到伏
 读批诲指示亲切却觉得先生之说甚明而明道
 说益有可疑何者人物未生时乃是一阴一阳之谓
 道而天命之流行所谓继之者善便是以上事何故
 言以上不容说方其人物未生固不可谓性及人物
 既生须著谓之性虽则人生已后此理堕在形气中
卷六十一 第 43b 页 WYG1145-0134d.png
 不全是性之本体然气禀不能无善恶者性之流也
 义理之有善无恶者性之本体也然皆不可不谓之
 性要在学者随所读书自去体认取今谓才说性时
 便已不是性深恐启人致思于杳不可致诘之境
 而大传言继善是指未生之前则命之道也未可谓
 之性孟子言性是指已生之后乃易大传所谓成之
 者性而非所谓继之者善也明道却云凡人说性只
 是说得继之者善也孟子言性善是也此尤不可晓
卷六十一 第 44a 页 WYG1145-0135a.png
 近思录一书皆删取诸先生精要之语以示后学入
 德之门户而首卷又是示人以道体所在编入此段
 必不是闲慢处既有所疑未容放下再此扣请乞恕
 再三之渎
此一段已详于希逊卷中矣明道先生如此处多若以
本文论之则皆不可晓矣要当忘言会意别作一格看
可也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夫子既语之以居
卷六十一 第 44b 页 WYG1145-0135b.png
 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正是使之尽言
 一旦进用何以自见及三子自述其才之所能堪志
 之所欲为夫子皆不许之而独与曾点看来三子所
 言皆是实事曾点虽答言志之问实未尝言其志之
 所欲为有似逍遥物外不屑当世之务者而圣人与
 此而不与彼何也集注以为味曾点之言则见其曰
 用之间无非天理流行之妙而用舍行藏了无与于
 我是虽尧舜之事业盖所优为其视三子规规于事
卷六十一 第 45a 页 WYG1145-0135c.png
 为之末不可同年而语矣某尝因是而思之为学与
 为治本来只是一统事他日之所用不外乎今日所
 存三子却分作两截看了如治军旅治财赋治礼乐
 与凡天下之事皆是学者所当理会无一件是少得
 底然须先理会要教自家身心自得无欲常常神清
 气定涵养直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则天下无不可
 为之事程子所谓不得以天下挠己巳立后自能了
 当得天下事物者是矣夫子尝因孟武伯之问而言
卷六十一 第 45b 页 WYG1145-0135d.png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
 之家可使为之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
 圣人固已深知其才所能办而独不许其仁夫仁
 体无不具用无不该岂但止于一才一艺而已使三
 子不自安于其所已能孜孜于求仁之是务而好之
 乐之则何暇规规于事为之末缘他有这个能解横
 在肚皮里常恐无以自见故必欲得国而治之一旦
 夫子之问有以触其机即各述所能子路至于率尔
卷六十一 第 46a 页 WYG1145-0136a.png
 而对更无推逊求赤但见子路为夫子所哂故其辞
 谦退毕竟是急于见其所长圣门平日所与讲切自
 身受用处全然掉在一边不知今日所存便是后日
 所用见得他不容将为学为治分作两截看了所以
 气象不宏事业不能造到至极如曾点浴沂风雩自
 得其乐却与夫子饭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箪瓢
 陋巷不改其乐怀相似程子谓夫子非乐蔬食饮
 水也虽蔬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谓颜子非乐箪瓢
卷六十一 第 46b 页 WYG1145-0136b.png
 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要知浴沂
 风雩人人可为而未必能得其乐者正以穷达利害
 得以累其心而不知其趣味耳夫举体遗用洁身乱
 伦圣门无如此事全不可以此议曾点盖士之未用
 须知举天下之物不足以易吾天理自然之安方是
 本分学者曾点言志乃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无入而不自得者故程子以为乐而得其所也譬如
 今时士子或有不知天分初无不足游泳乎天理之
卷六十一 第 47a 页 WYG1145-0136c.png
 中大小大快活反以穷居隐处为未足以自乐切切
 然要做官建立事功方是得志岂可谓之乐而得其
 所也孟子谓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
 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
 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孟子所
 谓君子所性即孔子颜子曾点之所乐如此如老者
 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物各付物与天地同量惟
 颜子所乐如此故夫子以四代礼乐许之此浴沂风
卷六十一 第 47b 页 WYG1145-0136d.png
 雩识者所以知尧舜事业曾点固优为之也然知与
 不知在人用与不用在时圣贤于此乘流则行遇坎
 则止但未用时只知率性循理之为乐正以此自是
 一统底事故也龟山谓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只是
 率性而已外边用计用较假饶立功业只是人欲之
 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如子路当蒯聩之难知食
 焉不避其难而不知卫辄之食不可食季氏富于周
 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后来所成就止于如
卷六十一 第 48a 页 WYG1145-0137a.png
 此正为他不知平日率性循理便是建功立事之本
 未到无入不自得处夫子之不与其有以知之矣所
 见如此不背驰否乞与订正
此一段说得极有本末学者立志要当如此然其用力
却有次第已为希逊言之矣
   答严时亨
生之谓性一章论人与物性之异固由气禀之不同但
究其所以然者却是因其气禀之不同而所赋之理固
卷六十一 第 48b 页 WYG1145-0137b.png
亦有异所以孟子分别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有不同
者而未尝言犬之气牛之气人之气不同也人之所以
异于禽兽一章亦是如此若如所论则孟子之言为不
当而告子白雪白羽白玉之白更无差别反为至论矣
程先生有一处有隙中日光之论最为亲切更须详味
于同中识其所异异中见其所同然后圣贤之言反覆
都不相碍若只据一偏各说道理则互相逃闪终身间
隔无复会通之时矣
卷六十一 第 49a 页 WYG1145-0137c.png
杞柳之性固可以为杯棬然须斫伐裁截矫揉而后可
成故孟子言戕贼杞柳而后可以为杯棬也若杞柳可
以为杯棬而楩楠不可以为杯棬又是第二重道理与
此元不相入不当引以说也此等处须且虚心看他圣
贤所说文义指意以求义理之所当乃为善学若如所
论徒为纷扰不惟枉费思虑言语而反有害于穷理之
实也
多怨之说固有此理但恐如此包裹费力圣人之言简
卷六十一 第 49b 页 WYG1145-0137d.png
易平直未必如此屈曲且依程先生说为善
五行太极便与生之谓性相似以为同则同中有异以
异则未尝不同
亲亲长长贵贵尊贤皆天下之大经固当各有所尚然
亦不可以此而废彼故乡党虽上齿而有爵者则俟宾
主献酬礼毕然后入又席于尊东使自为一列不为众
人所压亦不压却他人即所谓遵也(遵亦/作僎)如此则长长
贵贵各不相妨固不以齿先于爵亦不以爵加于齿也
卷六十一 第 50a 页 WYG1145-0138a.png
祭五祀说见于月令注疏甚详可自考之
越绋之说注虽简疏必详此等可自检看居丧不祭伊
川横渠各有说若论今日人家所行则不合礼处自多
难以一槩论若用韩魏公法则有时祭有节祀时祭礼
繁非居丧者所能行节祀则其礼甚简虽以墨缞行事
亦无不可也丧礼自葬以前皆谓之奠其礼甚简盖哀不能文而于
新死者亦未忍遽以鬼神之礼事之也自虞以后方谓
卷六十一 第 50b 页 WYG1145-0138b.png
之祭故礼家又谓奠为丧祭而虞为吉祭盖渐趋于吉
也酹酒有两说一用郁鬯灌地以降神则唯天子诸侯
之礼有之今其书亡不可深考一是祭酒盖古者饮食
必祭人以鬼神自不能祭故代之祭也今人虽存其礼
而失其义不可不知
礼必本于太一高氏说恐不然
赣州所刋语解乃是郑舜举侍郎者(名汝/谐)中间略看亦
有好处但如所引数条却似未安今且论其一二大者
卷六十一 第 51a 页 WYG1145-0138c.png
如三仁之事左传史记所载互有不同但论语只言微
子去之初无面縳衔璧之说今乃舍孔子而从左氏史
迁已自难信又不得已而曲为之说以为微子之去乃
去纣而适其封国则尤为无所据矣此乃人道之大变
圣贤所处事虽不同而心则未尝不同故孔子历举而
并称之且皆许其仁焉更须玩索未可轻论也绝四之
说尤为无理且更虚心看集注中所引诸先生说不必
如此求奇失却路脉也
卷六十一 第 51b 页 WYG1145-0138d.png
   答曾光祖(兴宗/)
知别后为学不倦甚慰然所谓念欲刻苦加励又恐遂
成助长之患而致知之功亦非旦夕可冀则似未得个
下手处也大纲且得以敬自守而就其间讲论省察便
是致知如得一分更有一分功夫节节进去自见欲罢
不能不待刻苦加励而后得也但目下持守讲学却亦
不得不刻苦加励不须遽以助长为忧也   答曾光祖
卷六十一 第 52a 页 WYG1145-0139a.png
所示问目甚慰所怀此是求其放心乃为学根本田地
既能如此向上须更做穷理功夫方见所存之心所具
之理不是两事随感即应自然中节方是儒者事业不
然却亦与释子坐禅摄念无异矣所论内外宾主之辨
意亦得之但语犹未莹须知在内之日多即是为主在
内之日少即是为客耳主式乃伊川先生所制初非朝廷
立法固无官品之限万一继世无官亦难遽易但继此
不当作耳(有官人自/作主不妨)牌子亦无定制窃意亦须似主之
卷六十一 第 52b 页 WYG1145-0139b.png
大小高下但不为判合陷中可也凡此皆是后贤义起
之制今复以意斟酌如此若古礼则未有考也大学或
问之误所疑甚当中间已修定矣今内去两本幸收之
偶归故居监视社仓交米草草作此不暇他及正远千
万进学自爱只如前所论用功久之自当有进盖已得
其要领不易如此切已致思也
   答曾光祖
熹行役已涉建昌之境垂老复出非力所堪深以愧叹
卷六十一 第 53a 页 WYG1145-0139c.png
耳所示为学之意甚善此事元无穷尽不可计功程但
当鞠躬尽力看到甚地位耳
   答曾光祖
所询丧祭之礼程张二先生所论自不同论正礼则当
从横渠论人情则伊川之说亦权宜之不能已者但家
间顷年居丧于四时正祭则不敢举而俗节荐享则以
墨衰行之盖正祭三献受胙非居丧所可行而俗节则
唯普同一献不读祝不受胙也(如此则于远祖不/必别议称呼矣)迁主
卷六十一 第 53b 页 WYG1145-0139d.png
礼经所说不一亦无端的仪制窃意恐当以大祥前一
日祭当迁之主告而迁之然后次日撤几筵奉新主入
庙似亦稍合人情幸更详之此事尚远可徐议之也
   答曾光祖
 横渠曰仲尼绝四意有思也夫子尝言学而不思则
 罔又言君子有九思今横渠之言与此相反
绝四是圣人事不思不勉者也学者则思不可无但不
可有私意耳
卷六十一 第 54a 页 WYG1145-0140a.png
 伊川易传序曰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
 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典礼则辞无所不备其曰象
 曰辞固皆理之所寓然其曰体用一源未知三者以
 何为体以何为用又所谓典礼者无非天叙天秩之
 自然不知于会通处如何而观易中之辞何者备之
上四句其说已见于太极图解后统论中矣观会通是
就事上看理之所聚与其所当行处辞谓卦爻之辞
 横渠云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与日月至焉内外
卷六十一 第 54b 页 WYG1145-0140b.png
 宾主之辨某谓实有诸已乃能为仁虽仁有久近之
 不同然非有诸已不能也其所以三月日月者特主
 义理客气消长分数之多寡耳非三月日月有内外
 宾主也
所谓实有诸已乃能为仁不知实有是有何物为仁是
为何事知得此意方可理会内外宾主之辨
 明道曰目畏尖物此事不得放过便与克下室中率
 置尖物须以理胜他尖必不刺人也何畏之有兴宗
卷六十一 第 55a 页 WYG1145-0140c.png
 未晓其说人有目畏尖物者明道先生教以室中率置尖物便见
之熟而知尖之不刺人也则知畏者妄而不复畏矣(便/疑)
(当作/使)
 观之上九曰观其生君子无咎象曰观其生志未平
 也
其生谓言行事为之见于外者既有所省便是未得安
然无事
卷六十一 第 55b 页 WYG1145-0140d.png
   答曾景建
辱书文词通畅笔力快健蔚然有先世遗法三复令人
亹亹不倦所论读书求道之意亦为不失其正所诋近
世空无简便之弊又皆中其要害亦非常人见识所能
到也然文字之设要以达吾之意而已政使极其高妙
而于理无得焉则亦何所益于吾身而何所用于斯世
乡来前辈盖其天资超异偶自能之未必专以是为务
也故公家舍人公谓王荆公曰文字不必造语及摹拟
卷六十一 第 56a 页 WYG1145-0141a.png
前人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况又圣贤道统正传见
于经传者初无一言之及此乎至于读书则固吾事之
不可已者然观古今圣贤立言垂训亦未始不以孝弟
忠信收敛身心为先务然后即吾日用之间参以往训
之指反覆推穷以求其理之所在使吾方寸之间虚明
洞彻无毫发之不尽然后意诚心正身修而推以治人
无往而不得其正者若但泛然博观而槩论以为如是
而无非学如是而无非道则吾恐其无所归宿不得受
卷六十一 第 56b 页 WYG1145-0141b.png
用而反为彼之指本心讲端绪者所笑矣鄙见如此幸
试思之有所未安复以见告甚幸甚幸录示先大父司
直公所记龟山先生语前此所未见然以其他语推之
知其诚出于龟山无疑也所示佳篇句法高简亦非世
俗所及然愤世太过恐非逊言之道千万谨之尤所愿

   答曾景建
便中辱书备知向来遍参反求始末而又深以主一穷
卷六十一 第 57a 页 WYG1145-0141c.png
理得所归宿为喜也比日秋清计所履益佳胜从事于
斯亦当益有味矣然二事知之甚易而为之实难为之
甚易而守之为尤难主一之功固须常切提撕不令间
断穷理之事又在细心耐烦将圣贤遗书从头循序就
平实明白处玩味不须贪多但要详熟自然见得意绪
若骛于高远涉猎领解则又不免如向来之清话欲求
休歇而反成躁乱也示及与柴君书甚善不知渠以为
如何今人亦未说到此异端之蔽自是已分上差却入
卷六十一 第 57b 页 WYG1145-0141d.png
路欠却功夫其迷溺者固无足道其慨然以攘斥为已
任者又未免有外贪内虚之患亦徒为譊譊而已若之
何而能喻诸人哉幸更思之若于已分上真实下得切
已功夫则于此等亦有所不暇矣
   答曾景建
所示诗文疑问其间颇有曲折俟黄兄归奉报熹以台
评蒙恩镌免尚为轻典感幸深矣而所连及反罹重坐
令人愧惕今因其行草草附此恐其在涂有合料理事
卷六十一 第 58a 页 WYG1145-0142a.png
得为垂念幸甚其人辨博多所该综亦可款扣也
   答曾景建
前此辱书蔡季通行曾附数字奉报矣所论主一之功
甚善但读书须更量力少看而熟复之只依文义寻个
明白处去自然有味不在极力苦思转求转远也先德
所抄龟山语以他书考之不妄然却不及向来所记杂
说数条必是又有李萧远所定也所问两条三省事鄙
意正如此后段之云亦可谓怪论矣今既知其缪便直
卷六十一 第 58b 页 WYG1145-0142b.png
置之不须与辨且自理会已分功夫可也科举之学在
贤者为馀事但公家自有文章大宗师何故不学而学
他人不好处一向如此不惟议论不正当并与文章亦
成浇薄无馀味矣尔雅未暇细看然此等亦未须闲费
日力也
   答曾景建
季通远役深荷煖热之意今想已到地头矣其所论律
历尤精诣恨与贤者相聚不久未极其底蕴也三篇甚
卷六十一 第 59a 页 WYG1145-0142c.png
胜卒章尤工而仆不足以当之也尔雅竟未暇细考但
释亲篇恐非如所刋定也礼书已略定但惜无人录得
亦有在黄直卿处者闻吉父在彼必能传其梗槩然此
间后来又有续修处及更欲附以释文正义卒未得便
断手耳乾坤性情之说以三隅反之何疑之有性情本
是一物特以动静而异其名耳
   答曾景建
别纸七条第一论勿动勿思者动可以该思而思不可
卷六十一 第 59b 页 WYG1145-0142d.png
以该动故圣言如此非有先后浅深之序也但立语用
功自是合如此耳第二论曾点言志以为便欲进取揖
逊泰和气象殊非本意彼亦但自言其日间受用处而
自他人观之则见其或出或处无所不可虽尧舜事业
亦优为之非专指揖逊而言也第三论问答卫君一条
以为有所畏避亦非是此只是礼合如此耳此等处相
似而不同只差毫釐便有公私之异不可不察也第四
论吕氏恍惚之说未有大病不须如此回避且认取正
卷六十一 第 60a 页 WYG1145-0143a.png
意可也(上章/亦然)第五责原壤三语须作一句看若只老而
不死则圣贤固有寿考者岂可以其窃天地之机而谓
之贼耶第六射宿亦不必如此说第七按史记之言如
此必有所据非马迁自造之语也盖今关雎三章皆是
关雎之乱其前必有散声序引之类有声无词而此其
卒章也若止第三章是乱则史之言不如此矣此七条
者其首二义更宜思之第二条尤须体认不可草草其
下五条则皆非所急又看得差了且须虚心认取圣贤
卷六十一 第 60b 页 WYG1145-0143b.png
立言教人用功之正意不可只如此容易立说也   答曾景建
参同旧本深荷录示已令蔡伯静点对附刻新本之后
矣但龙虎经却是取法参同亦有不晓其本语而妄为
模放处如论乾坤二用周流六虚处可见疏脱试考之
可见也近来不知所观何书或有所见因风笔示若得
乘此春暖与吉父相约俱来以践前约岂胜幸甚征苗
之说甚新但恐其他无此比数兼若如此则禹自当班
卷六十一 第 61a 页 WYG1145-0143c.png
师不待伯益赞之而后决矣此等无所考据不若姑置
之而涵泳于义理之实之为得也
卷六十一 第 62a 页 WYG1145-0144a.png
考异补遗
答林德久伊川曰心具天德(条/内)与诸先生议论不同(下/一)
 (本/有)尽心知性此是大学第一
 皆从心上用功(下一/本有)如操舍存亡求放心之类
答严时亨迁圣人之本意以就之也(下有/问云)礼无大小未
 尝不重于食色有时而重于礼食色重处是亦礼之
 重(答/云)此章无它可疑熟读本文自可见矣
答曾光祖仲尼绝四意有思也(下一/本有)窃意
卷六十一 第 62b 页 WYG1145-0144b.png
 
 
 
 
 
 
 
 晦庵集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