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三 第 1a 页 WYG1146-06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晦庵别集卷五      宋 朱子 撰
  杂著
   释氏论上 (建安吾应槱家藏易东润跋/)
或问孟子言尽心知性存心养性而释氏之学亦以识
心见性为本其道岂不亦有偶同者耶朱子曰儒佛之
所以不同正以是一言耳曰何也曰性也者天之所以
命乎人而具乎心者也情也者性之所以应乎物而出
卷一百十三 第 1b 页 WYG1146-0632b.png
乎心者也心也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而以统性情者也
故仁义礼智者性也而心之所以为体也恻隐羞恶恭
敬辞让者情也而心之所以为用也盖所谓降于民
有物有则者儒(阙/)   也故其所以尽心知性者以
其穷理而极乎心之所(阙/)  之所有者无不识也所
(阙/) 养性(阙/)   已而不失其本(阙/)则性(阙/)
     如是则情之所发亦无不(阙/) 正而可以
应物于无馀矣(阙/)       性不见其分(阙/)
卷一百十三 第 2a 页 WYG1146-0633a.png
 别(阙/)   给之(阙/)   与(阙/)
 
    其(阙/)(阙/)    者实在精神魂魄之聚
而吾儒所谓形而下者耳至其所以识心者则必别立
一心以识此心而其所谓见性者又未尝睹夫民之
物之则也既不睹夫性之本然则物之所感情之所发
皆不得其道理于是概以为已累而尽绝之虽至于反
易天常殄灭人理而不顾也然则儒术之所以异其本
卷一百十三 第 2b 页 WYG1146-0633b.png
岂不在此一言之间乎曰释氏之不得为见性则闻命
矣至于心则吾曰尽之存之而彼曰识之何以不同而又何以见其别立一心耶曰心也者人之所以主于身
而统性情者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
物而不命于物者也惟其理有未穷而物或蔽之故其
明有所不照私有未克而物或累之故其体有所不存
是以圣人之教使人穷理以极其量之所包胜私以去
其体之所害是其所以尽心而存心者虽其用力有所
卷一百十三 第 3a 页 WYG1146-0633c.png
不同然皆因其一者以应夫万因其主者以待夫客因
其命物者以命夫物而未尝曰反而识乎此心存乎此
心也若释氏之云识心则必收视反听以求识其体于
恍惚之中如人以目视目以口龁口虽无可得之理具
势必不能不相汝尔于其间也此非别立一心而何哉
夫别立一心则一者二而主者客(阙/)
      分矣而又块然自守灭情废事以自弃
君臣父子之间则心之用亦息矣夫(阙/)
卷一百十三 第 3b 页 WYG1146-0633d.png
所指以为心性与其所以从事焉者乃如此然则不谓
之异端邪说而何哉曰然则其徒盖有实能恍然若有
所暏而乐之不厌至于遗外形骸而死生之变不足动
之者此又何邪曰是其心之用既不交于外矣而其体
之分于内者乃自相同而不舍焉其志专而切其机危
而迫是以精神之极而一旦惘然若有失也近世所谓
看心之法又其所以至此之捷径盖皆原于庄周承蜩
削鐻之论而又加巧密焉尔然昧于天理而特为是以
卷一百十三 第 4a 页 WYG1146-0634a.png
自私焉则亦何足称于君子之门哉
   释氏论下
或问子之言释氏之术原于庄子承蜩削鐻之论其有
乎朱子曰何独此哉凡彼言之精者皆窃取庄列之
说以为之宋景文公于唐书李蔚等传既言之矣盖佛
之所生去中国绝远其书来者文字音读皆累数译而
后通而其所谓禅者则又出于口耳之传而无文字之
可据以故人人得窜其说以附益之而不复有所考验
卷一百十三 第 4b 页 WYG1146-0634b.png
今其所以或可见者独赖其割裂装缀之迹犹有隐然
于文字之间而不可掩者耳盖凡佛之书其始来者如
四十二章遗教法华金刚光明之类其所言者不过清
虚缘业之论神通变见之术而已及其中间为其学者
如惠远僧肇之流乃始稍窃庄列之言以相之然尚未
敢正以为出于佛之口也及其久而耻于假借则遂显
然篡取其意而文以浮屠之言如楞严所谓自闻即庄
子之意而圆觉所谓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
卷一百十三 第 5a 页 WYG1146-0634c.png
列子所谓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者也凡
若此类不可胜举然其说皆萃于书首其玄妙无以继
之然后佛之本真乃见如结坛诵咒二十五轮之类以
至于大力金刚吉盘茶鬼之属则甚粗鄙俗恶之状校
之首章重玄极妙之指盖水火之不相入矣至于禅者
之言则其始也盖亦出于晋宋清谈议论之馀习而稍
务反求静养以默證之或能颇出神怪以衒流俗而已
如一叶五花之谶只履西归之说虽未必实有是事然
卷一百十三 第 5b 页 WYG1146-0634d.png
亦可见当时所尚者止于如此也其后传之既久聪明
才智之士或颇出于其间而自觉其陋于是更出己意
益求前人之所不及者以阴佐之而尽讳其怪幻鄙俚
之谈于是其说一旦超然真若出乎道德性命之上而
惑之者遂以为果非尧舜周孔之所能及矣然其虚夸
诡谲之情淫巧儇浮之态展转相高日以益盛则又反
不若其初清閒静默之说犹为彼善于此也以是观之
则凡释氏之本末真伪可知而其所窃岂独承蜩削鐻
卷一百十三 第 6a 页 WYG1146-0635a.png
之一言而已哉且又有一说焉夫佛书本皆梵字译而
通之则或以数字为中国之一字或以一字而为中国
之数字而今其所谓偈咒句齐字偶了无馀欠至于所
谓二十八祖传法之所谓书则又颇协中国音韵或用
唐诗声律自其唐之稍黠如(阙/)洪辈者则已能知其谬
而强为说以文之顾服衣冠通今古号为士大夫如杨
大年苏子由者反不悟而笔之于书也呜呼以是推之
则亦不必问其理之是非而其增加诡伪迹状明白益
卷一百十三 第 6b 页 WYG1146-0635b.png
无所逃矣宋公之论信而有證世之惑者于此其亦可
以少息也哉
   释奠申礼部检状(见临漳语录/)
伏睹淳熙六年尚书礼部颁降淳熙编类祭祀仪式内
有合行申请事件须至申闻
一神位某近得礼部侍郎王普所著释奠仪式考其位
次爵号皆与此本不同大低此图自东而西两两相对
而王氏本自东序一至五次西序一至五又次东廊一
卷一百十三 第 7a 页 WYG1146-0635c.png
至卅六又次西廊一至卅五次西廊泗水侯孔鲤次东
廊沂水侯孔伋遂连中都伯左丘明以下至贾逵又次
西廊杜子春以下至王安石详此次序固不如今图之
善但此图十哲次序亦有小误盖以论语考之当以闵
损为第一在东序冉耕为第二在西序冉雍为第三在
东序宰予为第四在西序端木赐为第五在东序仲由
为第六在西序冉求为第七在东序言偃为第八在西
序卜商为第九在东序曾参为第十在西序今乃以冉
卷一百十三 第 7b 页 WYG1146-0635d.png
雍为第一闵损为第三冉求为第六仲由为第七则亦
误矣又其爵号王氏本费公为琅琊公郑公为东平公
薛公为下邳公齐公为临淄公黎公为黎阳公徐公为
彭城公卫公为河内公吴公为丹阳公魏公为河东公
成侯为武成侯未知孰是又按国朝会要政和间沂水
侯与泗水侯俱封仍同从祀则王氏本为得之而此图
独阙泗水委是脱误其左丘明以下当从此图两两相
对但左丘明当在西廊对孔汲而荀况以下当在东廊
卷一百十三 第 8a 页 WYG1146-0636a.png
公羊高以下当在西廊两两相对与此相反乃为得之
耳伏乞更赐详考改正行下
一祭器并依聂崇义之礼图样式某伏见政和年中议
礼局铸造祭器皆考三代器物遗法制度精密气象淳
古足见一时文物之盛可以为后世法故绍兴十五年
曾有圣旨以其样制开说印造颁付州县遵用今州县
既无此本而所颁降仪式印本尚仍聂氏旧图之陋恐
未为得欲乞行下所属别行图画镂板颁行令州县依
卷一百十三 第 8b 页 WYG1146-0636b.png
准制造其用铜者许以铅锡杂铸收还旧本悉行毁弃
更不行用
一释奠时日注云仲春上丁仲秋下丁某检准绍兴乾
道淳熙令并云二月八月上丁释奠文宣王即无下丁
之文又尝窃见五礼申明册内有当时州郡申请礼局
已改下丁为上丁讫其后又见故敷文阁待制薛弼任
杭州教授时所申今到本州检寻颁降旧本却无此条
恐是前后节次颁降致有漏落将来如蒙别行镂板即
卷一百十三 第 9a 页 WYG1146-0636c.png
乞先于仪内改下丁作上丁字仍检申明册内备录此
条全文附载篇末以證元本之失仍下州郡有旧本处
并行批凿改正庶使州县奉行有所依据
一元本陈设条内著尊四牺尊四著当作牺牺当作象今
来颁降新本已行改正而政和年中颁降旧本尚仍其
旧州县奉行不无疑惑将来如蒙别行镂板即具附载
后来改正因依于篇后或只将某此状全文附载仍下
州郡合将旧本批凿庶几明白不至疑误
卷一百十三 第 9b 页 WYG1146-0636d.png
一释奠仪旧本邹国公下并有舒王字今已删去而不
著其所以然者亦与旧本牴牾将来如蒙别行镂板即
乞检会靖康年中罢王安石配享先圣章疏指挥并行
附载仍下州郡并将旧批凿
   回余衡州启(秀实衡州之孙师鲁家藏/)
赋禄真祠方遂燕居之适承流巨屏莫回成命之颁顾
修问之未遑辱移书之先及恭惟某官受材宏伟涵德
粹温学问有原尽得传家之奥要文词甚蔚坐观作者
卷一百十三 第 10a 页 WYG1146-0637a.png
之典刑盍升台阁之联犹屈江湖之守方慕先贤之治
益观美化之成铃阁少留姑慰远民之意玺书亟下遂
还近侍之班某久仰英猷未谐良觌同寅有望傥分南
服之忧归赋可期即返东皋之乐
   回王正臣启(见大同集/)伏念行能无取艺业不修学不足以见古人之用心徒
极钻研之力仕不足以行平日之所志第劳刀笔之间
至于典礼义文学之官首诵说讲论之事圣言高远虽
卷一百十三 第 10b 页 WYG1146-0637b.png
莫究其指归绝业光明庶有闻于来者过勤厚意贶以
华笺仰褒饰之过宜顾省循而何有谨奉启上谢
   回众解元启(以下见南康集/)
窃审待问泽宫登名天府方幸究宣于明诏敢期误枉
于华笺披味以还感藏难喻解元先辈学推庠序行著
州闾出膺续食之求足为劝驾之重顾念朝家设科以
取士本务得贤然而学者挟策以读书但期干禄伊欲
一新于敝俗不能无望于群公辄诵浅闻少酬盛礼惟
卷一百十三 第 11a 页 WYG1146-0637c.png
穷理修身之要当有志于古人则尊主庇民之功庶无
惭于当世   回待补生启
窃审待问泽宫登名槐市方幸究宣于明诏敢期误枉
于华笺披味以还感藏难喻然朝家建学养士之意正
为育材而诸生辞家射策之心但期干禄伊欲一新于
敝俗不能无望于群公辄诵浅闻少酬盛礼惟古人为
已之志当有馀师则大学新民之功庶无违教
卷一百十三 第 11b 页 WYG1146-0637d.png
 
 
 
 
 
 
 
 晦庵别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