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377a 页
卷一 第 377a 页
No. 2011
最上乘论
第五祖弘忍禅师述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
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
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
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
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曰。十地经云。众
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
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
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
闇。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
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
卷一 第 377b 页 T48-0377.png

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
清净。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答曰。维摩经
云。如无有生如无有灭。如者真如佛性自性
清净。清净者心之原也。真如本有不从缘生。
又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贤圣亦如也。一切
众生者。即我等是也。众贤圣者。即诸佛是也。
名相虽别身中真如法性并同。不生不灭故
言皆如也。故知自心本来不生不灭。
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答曰。此真心者。自然
而有不从外来。不□束修于三世中。所有至
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
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
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
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问曰。何名自心胜念彼佛。答曰。常念彼佛不
免生死。守我本心则到彼岸。金刚经云。若以
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
来。故云。守本真心胜念他佛。又云。胜者只是
约行劝人之语。其实究竟果体平等无二。
问曰。众生与佛真体既同。何故诸佛不生不
灭。受无量快乐自在无碍。我等众生堕生死
中受种种苦耶。答曰。十方诸佛悟达法性。皆
自然照燎于心源。妄想不生正念不失。我所
心灭故得不受生死。不生死故即毕竟寂灭。
故知万乐自归。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识心
本。种种妄缘不修正念故即憎爱心起。以憎
爱故则心器破漏。心器破漏故即有生死。有
卷一 第 377c 页 T48-0377.png

在知见六识海中。沈沦生死不得解脱。努力
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
佛平等无二。
问曰。真如法性同一无二。迷应俱迷。悟应俱
悟。何故佛觉性。众生昏迷因何故然。答曰。自
此已上入不思识分。非凡所及。识心故悟。
失性故迷。缘合即合说不可定。但信真谛守
自本心。故维摩经云。无自性无他性。法本无
生今即无灭。此悟即离二边入无分别智。若
解此义但于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
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
宗三世诸佛之祖。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答曰。涅
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
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
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
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答曰。乃
至举一手爪画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
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作当来胜报之业
及见佛之因。若愿自早成佛者会是守本真
心。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
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
不办。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答曰。
如来于一切经中。说一切罪福一切因缘果
报。成引一切山河大地草木等种种杂物起
无量无边譬喻。或现无量神通种种变化者
卷一 第 378a 页 T48-0378.png

行万差。是故如来随其心门引入一乘。我既
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
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
知见所生死苦一切义理及三世之事。譬如
磨镜尘尽明自然现。则今于无明心中。学得
者终是不堪。若能了然不失正念。无为心中
学得者此是真学。虽言真学竟无所学。何以
故。我及涅槃二皆空故。更无二无一。故无所
学。法性虽空要须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不生。
我所心灭故。涅槃经云。知佛不说法者。是名
具足多闻。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
也。
问曰。何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答曰。
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
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
世诸佛之祖也。上来四种问答。若欲广说何
穷。吾今望。得汝自识本心是佛。是故慇勤劝
汝。千经万论莫过守本真心。是要也。吾今努
力。按法华经示汝。大车宝藏明珠妙药等物
汝自不取不服。穷苦奈何会是。妄念不生。我
所心灭一切功德自然圆满。不假外求归生
死苦。于一切处正念察心。莫爱现在乐种未
来苦。自诳诳他。不脱生死。努力努力。今虽无
常共作当来成佛之因。莫使三世虚度狂丧
功夫。经云。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馀恶道如
己舍宅。我等众生今现如此。不觉不知惊怖
杀人了无出心。奇哉苦哉。若有初心学坐禅
者。依观无量寿经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
卷一 第 378b 页 T48-0378.png

即善调气息。莫使乍粗乍细。则令人成病苦。
夜坐禅时或见一切善恶境界。或入青黄赤
白等诸三昧。或见身出大光明。或见如来身
相。或见种种变化。但知摄心莫著并皆是空。
妄想而见也。经云。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
虚幻唯是一心作。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
者亦不须怪。但于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
真心。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万法不
出自心。所以诸佛广说。如许多言教譬喻者。
只为众生行行不同。遂使教门差别。其实八
万四千法门。三乘八道位体七十二贤行宗。
莫过自心是本也。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鍊
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于念念中常供养十
方恒沙诸佛。十二部经念念常转。若了此心
源者一切心义自现。一切愿具足一切行满
一切皆办不受后有。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
灭。舍此身已定得无生不可思议。努力莫造
大。如此真实不妄语难可得闻。闻而能行者
恒沙众中莫过有一。行而能到者亿叉劫中
希有一人。好好自安自静。善调诸根。就视心
源。恒令照燎清净。勿令无记心生。
问曰。何名无记心。答曰。诸摄心人为缘外境
粗心小息。内鍊真心心未清净时。于行住坐
卧中恒惩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
源。是名无记心也。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
病。况复总不守真心者。是人沈没生死苦海。
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经云。众生若情诚
不内发者。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
卷一 第 378c 页 T48-0378.png

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
成佛也。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沈没苦海。
努力努力。勤求本心勿令妄漏。过去不知。已
过亦不及。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
劝决解此语。了知守心。是第一道。不肯发至
诚心求愿成佛受无量自在快乐。乃始轰轰
随俗贪求名利。当来堕大地狱中。受种种苦
恼。将何所及。奈何奈何。努力努力。但能著破
衣飧粗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最省
气力而能有功。是大精进人也。世间迷人不
解此理。于无明心中。多涉艰辛广修相善。望
得解脱。乃归生死。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众
生者。是有力菩萨。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若
不勤守者甚痴人也。不肯现在一生忍苦。欲
得当来万劫受殃。听汝更不知何嘱。八风吹
不动者真是珍宝山也。若知果体者但对于
万境。起恒沙作用巧辩若流。应病与药。而能
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者真是出世丈夫。如来
在日叹何可尽。吾说此言者至心劝汝。不生
妄念。我所心灭则是出世之士。
问曰。云何是我所心灭。答曰。为有小许胜他
之心。自念我能如此者。是我所心涅槃中病
故。涅槃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
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
金刚三昧。
问曰。诸行人求真常寂者。只乐世间无常粗
善。不乐第一义谛。真常妙善其理未见。只欲
发心缘义遂思。觉心起则是漏心。只欲亡心
卷一 第 379a 页 T48-0379.png

义即恶取空。虽受人身行畜生行。尔时无有
定慧方便。而不能解了明见佛性。只是行人
沈没之处。若为超得到无馀涅槃。愿示真心。
答曰。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
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
正念善调气息。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
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
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既见此识时唯
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返覆销
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
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
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
其形状。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经第三卷中金
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閦佛品。缓缓
寻思细心搜捡熟看。若此经熟实得能于行
住坐卧及对五欲八风不失此心者。是人梵
行已立所作已办。究竟不受生死之身。五欲
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此是行人磨鍊佛性处。甚莫怪今身不得自
在。经曰。世间无佛住处菩萨不得现用。要脱
此报身。众生过去根有利钝不可判。上者一
念间。下者无量劫。若有力时随众生性起菩
萨善根。自利利他庄严佛土。要须了四依乃
穷实相。若依文执则失真宗。诸比丘等汝学
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
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节。临命终
时不失正念。即得成佛。弟子上来集此论者。
直以信心依文取义作如是说。实非了了證
卷一 第 379b 页 T48-0379.png

施众生。愿皆识本心。一时成佛。闻者努力当
来成佛。愿在前度我门徒。
问曰。此论从首至末。皆显自心是道。未知果
行二门是何门摄。答曰。此论显一乘为宗。然
其至意道迷趣。解自免生死。乃能度人直言
自利不说利他。约行门摄。若有人依文行者
即在前成佛。若我诳汝当来堕十八地狱。指
天地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所食。
最上乘论一卷(终)
以此所冀。
圣寿万岁十方法界含灵同入如来果海云。
校正雪訔 刻手一训等二十 化主印珠
慧澄道熙
隆庆四年庚午仲春全罗道同福地安心寺
开板
钦舍小财雕刻现论。以属宣流。伏冀人人
守真心。个个證果体。
时正德六岁丙申林钟谷旦 尼妙严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