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裴休相国问¶ (自动笺注)
No.1225
中華傳心禪門師資承襲
內供奉沙門宗密裴相國
*裴休相國
禪法大行
宗徒各異。
互相詆訿
莫肯會同
切要辨其
源流
知其深淺
比雖留意
未得分明
撰錄之時。
恐有
差錯
伏望略為條流分別
三五紙示及大抵北宗
南宗
南宗中。
澤宗洪州牛頭等宗。
具言淺深.頓
漸.得失之要。
便為終身龜鏡也。
(休)再拜
*宗密禪師
達磨所傳。
本無二法
隨人變。
故似殊途
扄之即
俱非。
會之即皆是。
前者所述傳記
但論直下一宗
要辨諸宗師承
須知有傍有正
今且師資傍正。
述言淺深
自然達磨之心流至荷澤矣。
牛頭宗者。
四祖下傍出。
根本有慧融禪師者。
道性
高簡
神慧聦利
先因多年窮究諸部般若之教。
悟諸法本空.迷情妄執
後遇四祖
其所解空理。
然於空處顯示空妙性。
不俟久學悟解
明。
四祖語曰。
法從上只委一人
吾巳付囑弟子
弘忍訖(即五祖也)。
汝可別自建立
後遂於牛頭山別建
一宗
第一祖。
展轉乃至六代(後第五祖師智威
弟子馬素
素有
子道欽。
徑山是也)。
一宗不關南北二宗
南北
自出五祖門下
五祖巳前都未有南北之稱。
北宗者。
五祖下傍出。
有神秀等一十人
同是五
祖忍大師弟子
大師印許。
各堪為一方之師。
故時
人云忍生十字(能和尚直承其嫡。
非此十數也)。
於中。
秀及老安.智
詵。
德最著。
皆為高宗皇帝之所師敬。
子孫
嗣。
至今不絕。
就中
弟子普寂化緣轉盛。
二京
法主
三帝門師
稱達磨之宗。
亦不出南北之號。
南宗者。
曹溪大師
達磨言旨巳來。
累代衣法
相傳本宗也。
後以神秀北地大弘漸教
對之。
故曰南宗
承稟之由。
天下所知
故不敘也。
後欲滅
度。
法印付囑荷澤
令其傳嗣
傳嗣之由。
先巳敘
呈上
然甚闕略
今蒙審問
更約承上祖傳記
稍廣。
傳中敘能和尚處。
中間云有襄陽僧神會
姓高
年十四(即荷澤也。
荷澤傳法所居之寺名)。
來謁和尚
和尚
問。
知識遠來大艱辛
本來否。
答。
將來
若有本。
識主
答。
神會無住為本。
即是主。
大師云。
沙彌
爭敢取次語。
便以杖亂打
神會杖下思惟
善知識歷劫難逢
今既得遇
豈惜身命
大師察其
深悟情至。
故試之也(如堯知舜。
歷試諸難)。
傳末又云和尚將
涅槃
默受密語神會
語云
上巳來。
相承
的只付一人
內傳法印以印自心。
外傳袈裟標定
宗旨
然我為此衣。
失身命(數被北宗偷衣之事。
在此傳之前文。
今不
能錄)。
達磨大師懸記云至六代之後
命如懸絲
即汝
是也(此言在敘達磨傳中)。
是以此衣宜留鎮山。
機緣在北。
公元668年
即須過嶺。
二十年外當弘此法。
廣度眾生
和尚
終。
門人行滔.超俗法海等問。
和尚何所付。
和尚
云。
付囑者。
二十年外於北地弘揚
又問。
誰人
云。
若欲知者。
大庾嶺上以網取之(相傳云。
嶺上者。
高也。
荷澤姓高。
故密示耳)。
澤宗者。
全是曹溪之法。
無別教旨
為對洪州傍出。
故復標其宗號。
承稟之由。
如上說。
然能和尚
度後。
北宗漸教大行(亦如上敘)。
因成頓門弘傳之障。
傳授碑文巳被磨換。
故二十年中。
宗教沉隱(大師遭百
艱難等事
皆如先所呈略傳
廣在本傳
他日具呈)。
天寶初
荷澤入洛大播
斯門。
方顯秀門下師承是傍。
法門是漸。
二宗
行。
時人欲揀其異。
故標南北之名。
自此而始。
問。
荷澤為第七祖
何不第八乃至九.十。
後既不立。
何妨傳衣為憑。
但止第六
答。
若據真諦
本絕名
數。
一猶不存
何言六七。
今約俗諦
師資相傳
順世
之法。
其所表。
國立七廟
七月而葬。
喪服七代
福資七祖(道釋皆同)。
經說七佛
持念遍數。
壇場物色
法方便。
禮佛遠佛。
請僧之限。
皆止於七。
過則二七。
乃至七七。
不止於六。
不至八九。
傳受儀式
順世
公元796年
生信。
何所疑焉。
德宗皇帝貞元十二年勅皇太
子集諸禪師
楷定禪門宗旨
搜求傳法傍正。
遂有
勑下。
荷澤大師為第七祖
內神龍寺見有銘記
御製七代祖師讚文
見行於世。
洪州宗者。
先即六祖下傍出。
謂有禪師
姓馬。
名道一。
先是劒南和尚弟子也(金之宗源即智詵也。
亦非南北)。
高節
道。
遊方頭陀
隨處坐禪
乃至南嶽
遇讓禪師
論量
教。
不及讓。
方知傳衣付法曹溪為嫡。
迴心
稟。
便住處州洪州
或山或郭。
廣開供養
接引道流
後於洪州開元寺弘傳讓之言旨
時人號為洪
州宗也。
讓即曹溪門下傍出之派徒(曹溪此類數可千餘)。
荷澤同學
但自率身修行
本不開法
因馬和尚
大揚其教。
故成一宗之源。
右且略敘諸宗師承
大槩如此
然緣傍正橫竪
交雜難記。
今𦘕出為圖。
一覧不遺於心腑
連次後。
上巳諸宗師資
今次辨所傳言深淺得失
然禪
門之旨。
在乎內照
非筆可述。
非言可宣。
言雖不及
強言
筆不可及
直難下筆
不得巳而書。
望照之
於心。
無滯於文矣。
達磨西來
傳心法。
故自云。
我法以心傳心
不立
文字
此心是一切眾生清淨本覺
亦名佛性
或云靈
覺。
迷。
一切煩惱
煩惱不離此心。
悟。
無邊妙用
妙用不離此心。
妙用煩惱
功過雖殊。
在悟在迷。
不異
欲求佛道
須悟此心。
故歷祖宗唯傳此也。
然若感應相契
則雖一燈傳百千燈。
而燈燈無殊
機教不投。
則雖一音演說法。
各各隨所解。
諸宗
異說
在後人。
今且各敘諸宗
然始判其差當。
北宗意者
眾生本有覺性
如鏡有明性。
煩惱覆之不
見。
如鏡有塵闇
若依師言教。
息滅妄念
念盡則心性
覺悟
無所不知
磨拂昏塵。
塵盡則鏡體明淨
無所
不照
故彼宗主神秀大師五祖偈云。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
 時時拂拭
 莫遣有塵埃
評曰。
但是染淨緣起之相。
反流背習之門。
不覺
妄念本空。
心性本淨
悟既未徹。
修豈稱真(劒南復有宗旨
與此大同
復有保唐宗。
所解似同。
修全異。
不可繁敘。
他日面奉
一一辨之)。
洪州意者
起心動念
彈指動目
所作所為
皆是佛性
全體之用。
更無別用。
全體貪嗔癡。
造善造惡
樂受
苦。
此皆是佛性
如麵種種飲食
一一皆麵。
意以推
求此身。
四大骨肉喉舌牙齒
眼耳手足
不能自語
言.見聞動作
如一命終
全身都未變壞
即便口不
能語。
不能見。
不能聞。
不能行。
手不能作
故知
能言動作者。
必是佛性
四大骨肉
一一細推。
不解貪嗔煩惱
故知貪嗔煩惱並是佛性
佛性體非
一切引種種。
而能造作一切差別種種
體非種種
者。
謂此佛性非聖非凡
非因非果。
善非惡。
無色
相。
無根無住
乃至無佛無眾生也。
能作種種者。
謂此
性即體之用。
故能凡能聖。
能因能根。
善能惡。
現色
現相
能佛能眾生
乃至貪嗔等。
若覈其體性
則畢
竟不可見
不可證。
如眼不自見眼等。
若就其應用
舉動運為
一切皆是。
更無別法而為能證所證。
彼意
楞伽經云。
如來藏是善不善因。
能遍興造一切
生。
受苦樂。
與因俱。
又。
語心
經云。
或有佛剎揚眉
睛。
笑吹謦欬
動搖等皆是佛事
悟解之理。
一切
天真自然
故所修行
理宜順此
而乃不起心斷惡。
不起修道
即是心。
不可將心還修於心。
惡亦是
心。
不可將心還斷於心。
不斷不造
任運自在
名為解
脫人。
無法可拘。
無佛可作
猶如虗空不增不減
何假
添補
何以故。
心性之外。
更無一法可得故。
故但任心
即為修也。
評曰。
此與前宗敵體相返
前則朝暮分別
動作一切
皆妄。
此則朝暮分別
動作一切皆真。
奉問疑其互相
詆訿
暮肯會同
所見如此相違
爭不詆訿
若存他。
則失己。
爭肯會同
牛頭意者
體諸法如夢。
本來無事
心境本寂
非今
始空。
迷之為有。
見榮貴賤等事
事跡既有相違
相順。
故生愛惡等情
情生則諸苦所繫。
夢作夢受何
損何益。
有此能了之智。
亦如夢心。
乃至設有一法
涅槃
亦如夢如幻。
達本無事
理宜喪已忘情。
情妄即絕苦因
方度一切苦厄
此以忘情為修也。
評曰。
前以念念全真為悟。
任心為修。
此以本無事為
悟。
妄情為修。
上三見解異者。
初一切皆妄。
次一
切皆真。
後一切皆無。
就行說者。
初伏心滅妄。
次信
任情性。
後休心不起
(宗密)性好勘會
一一曾參
各搜
得旨如是
若將此語問彼學人
即皆不招承
問有
答空。
徵空認有。
或言俱非。
或言皆不可得。
不修等。
類此也。
意者
恐墮文字
常怕滯於所得
隨言拂也。
歸心學者
委細教授
多時觀照
行解矣。
然每宗復有多種方便
拒於外難
誘於徒
屬。
不可具書
今但羅其意趣
舉其宏綱也。
澤宗者。
難言述。
釋迦降出
達磨遠來之本意
也。
前望此。
此乃逈異於前。
將此攝前。
前即全同於
此。
難言也。
強言之。
謂諸法如夢。
諸聖同說。
故妄
本寂
塵境本空。
空寂之心。
靈知不昧
即此寂寂
知。
前達磨所傳空寂心也。
任迷任悟。
心本自知
緣生
不因境起。
迷時煩惱亦知。
煩惱
悟時神變
亦知。
知非神變
然知之一字
眾妙之源。
由迷此知。
我相
計我我所
愛惡自生。
愛惡心。
即為善惡
惡之報。
六道形。
世世生生
循環不絕。
若得善友
示。
頓悟空寂之知。
知且無念無形
誰為我相人相
諸相空。
真心無念
念起即覺。
覺之即無
修行妙門
在此也。
故雖備修萬行
唯以無念為宗。
但得無念
心。
愛惡自然淡薄
悲智自然增明
罪業自然斷除
功行自然精進
於解則見諸相非相
於行則名無修
之修。
煩惱盡時。
生死即絕。
生滅滅巳。
寂照現前
應用
無窮
名之為佛。
上巳各敘一宗
辨明深淺得失
然心貫萬法
義味
無邊
諸教開張
禪宗撮略
撮略者。
就法不變隨緣
二義
就人有頓悟.漸修兩門
二義顯。
即知一藏經論
之旨歸。
兩門開。
則見一切賢聖軌轍
達磨深意
在斯焉。
不變隨緣者。
象外之理。
直說難證。
今以喻
衡鏡
諸宗是非(便隨喻以法合之。
隨文以注對之。
冀法喻一一相照易見
也。
然初覽時。
但請且一向讀喻。
本末了。
然後却再注文對辨其理)。
如一摩尼珠(一靈心也)。
唯圓淨明(空寂知也)。
都無一切差別
相(此知本無一切分別
亦無聖凡善惡)。
以體明故。
外物時。
能現一切
差別色相(以體知故。
諸緣時。
分別一切是非好惡
乃至經營造作出世間種種事數
隨緣義也)。
色相自有差別
明珠不曾變易(愚智善惡自有差別
憂喜
愛憎自有起滅
能知之心不曾間斷
此是不變義也)。
然珠所現色。
百千般
取與明珠相違者之黑色
以況靈明知見黑暗
無明雖即相違
而是一體(法喻巳具)。
謂如珠現黑色時。
體全黑。
不見明(靈知之心。
凡夫時。
全是迷愚貪愛
不見如來知見大圓鏡智
經云。
身心等相皆是無明也)。
如癡孩子村野人見之。
直是黑珠
(迷人但見定見凡夫)。
有人語云
此是明珠
灼然不信
却嗔前人
謂為欺誑
任說種種道理
終不聽覧(宗密頻遇如此之類。
向道汝今
了了能知見。
佛心
灼然不信
却云此是誘三婆二婦之言。
不肯照察
伹言某乙鈍根
不能入。
此是大小
乘法相及人天教中着相人意如此)。
縱有肯信是明珠者。
緣自覩其
黑。
謂言黑色纏裹覆障。
擬待磨拭揩洗去却黑
暗。
方得明相出現。
名親明珠(北宗見解如此)。
復有一類
人。
指示云。
即此黑暗便是明珠
明珠之體。
永不可見
欲得識者
即黑便是明珠
乃至青黃種種皆是。
令愚者的信此言。
專記黑相。
或認種種相為明珠
異時見黑梙子珠。
米吹青珠碧珠
乃至赤珠琥珀
白石英等珠。
云是摩尼
或於異時摩尼珠都不
對色時。
有明淨之相。
却不認之。
以不見有諸色
識認故。
疑恐局於一明珠相故(洪州見解如此也。
言愚者。
宗後學也。
時見梙子等者。
涉世間。
分別塵境時。
貪嗔愛慢之念也。
琥珀石英者。
慈善謙敬之念也。
不對色時者。
無所念也。
但有明淨者。
了了自知無念也。
疑局者。
彼之唯認知是偏局也)。
復有一類人。
說珠中種種色皆是虗妄
徹體全空。
即計此一顆
珠都是其空。
便云都無所得。
方是達人
認有一法
便
未了
不悟色相皆空之處。
乃是不空之珠(牛頭見解如此
也。
聞說空等者。
諸部般若說空之經也。
計此一顆等者。
本覺性亦空。
無有所認。
有等者。
聞說法空寂之
處。
了了能知。
本覺真心
却云不了不知。
心體不空。
不空者。
涅槃經說
如瓶空者。
瓶中無物
名為瓶空。
非謂
無瓶。
言無者。
心之中無分貪嗔等念。
名為心空
非謂無心
言無者。
但為遣却心中煩惱也。
故知牛頭但遣其
非。
未顯其是。
從此下皆喻荷澤意)。
何如直云唯瑩淨圓明
方是珠體
(唯空寂知也。
若但說空寂。
而不顯知
何異虗空
亦如圓顆瑩淨之瓷團。
雖圓淨而無明性。
何名摩尼
何能現
影。
洪州牛頭但說無一物
不顯靈知
如此也)。
黑色
乃至一切青黃色等。
悉是虗妄(善惡分別
舉動運為
洪州所認。
起心動念等。
即是一切相。
此相皆妄。
故經云。
凡所
有相
皆是虛妄
當知彼宗認虗妄為真性也)。
正見黑色時。
黑元不黑。
但是
其明。
青元不青。
但是其明。
乃至赤白黃等一切皆然。
但是其明。
既即於諸色相處。
一一但見瑩淨圓明
於珠不惑(一切皆空。
唯心不變
迷時亦知。
知元不迷。
念起亦知。
知元無念。
乃至哀樂喜怒愛惡
一一皆知。
知元空寂
空寂而知。
即於心性了然不惑
此上皆逈異諸宗也。
故初標云將前望此。
此即逈異於前)。
但於珠不惑
則黑既無黑。
即是明珠
諸色皆爾。
是有自在
明黑融通
復何礙哉(此同彼二宗也。
即無黑。
牛頭
頭但云一切皆無。
即是珠。
下同洪州
洪州一切皆是佛性
凡聖善惡無所礙。
故初標但云將此攝前。
即是全同於此
自此已下喻意
再將荷澤本宗結束三宗也)。
認得明珠是能現
之體。
永無變易(荷澤)。
云黑是珠(洪州宗)。
或擬離黑覔珠
(北宗)。
言明都無者(牛頭宗)。
皆是未見珠也(都結)。
問。
據大
乘經及古今諸宗禪門
乃至荷澤所說
理性皆同。
無生無滅。
無為無相
無聖無凡。
無是無非
不可證。
可說
今但依此即是
何必要須靈知耶。
答。
此並是
遮遣之詞。
未為顯示心體
若不指示現今了了常知
不昧是自心者。
說何為無為無相等耶。
是知諸教只
說此知無生滅等也。
荷澤空無相處指示知見
令人認得
便覺自心。
經生越世
永無間斷
乃至成佛
也。
荷澤収束無為無住
乃至不可說等種種之言。
云空寂知。
一切攝盡。
空者。
空却諸相
猶是遮遣之
言。
唯寂是實性不變動義。
不同空無也。
是當體表
顯義
不同分別也。
唯此方為真心本體
故始自發心。
乃至成佛
唯寂唯知。
不變不斷
隨地位。
名義稍殊。
謂約了悟時。
為理智(理即寂也。
智即知也)。
發心修行時。
為止觀(止息塵緣
契於寂也。
觀照性相
冥於知也)。
任運成行
多為定慧
(因止緣而心定
定者寂然不變
觀照而發慧。
慧者知無分別也)。
煩惱都盡。
功行
圓滿
成佛之時。
名為菩提涅槃(菩提
梵語
此翻為覺。
即是知也。
涅槃
梵語
此翻為寂滅
即是寂也)。
當知始自發心。
乃至畢意。
唯寂唯知也。
若如二宗
言空無為等者。
則闕菩提義也。
問。
州亦云靈覺鑒照等。
何異於知。
答。
若據多義以顯
一體
萬法皆是一心
何唯靈覺鑒照等。
今就尅體
指示
愚智善惡
乃至禽畜
心性皆然。
了了常知。
木石
其覺智等言。
不通一切
謂迷者不覺
愚者
無智
無記時。
不名鑒照等。
同心自然常知。
故花嚴疏主答順宗云。
無住心體
靈知不昧
又云。
運寂知。
又云。
雙照寂知。
華嚴經亦揀知與智別。
洪州雖云靈覺
但是眾生有之。
如云皆有佛性
言。
非的指示
指示則但云能言語等。
若細詰之。
即云
一切假名
無有定法
統論佛教
有遣顯二門
推其
實義。
真空妙有
空其本心
具體具用。
洪州牛頭
以拂跡為至極
伹得遣教之意。
真空之義。
唯成其體。
失於顯教之意。
妙有之義。
闕其用也。
問。
洪州以能語
言動作等。
顯於心性
即當顯教
即是其用。
何所闕耶。
答。
真心本體二種用。
一者自性本用
二者隨緣
用。
猶如銅鏡
銅之質是自性體。
銅之明是自性用。
現影隨緣用。
影即對緣方現。
現有千差。
明即自
性常明。
唯一味。
以喻心常寂是自性體。
心常知是
自性用。
此能語言
分別動作等。
隨緣應用
今洪
指示語言等。
伹是隨緣用。
自性用也。
顯教
比量顯.現量顯。
洪州云。
心體不可指示
但以能語
言等驗之。
知有佛性比量顯也。
荷澤直云。
心體
知。
即是心。
約知以顯心。
現量顯也。
洪州闕此。
上述不變隨緣二義
今次頓悟.漸修兩門者。
真如之理。
尚無佛無眾
生。
況有師資傳授
今既自佛巳來。
祖祖傳授
知約
人修證趣人之門也。
既就人論。
即有迷悟始終凡聖
從迷而悟。
即頓轉凡成聖。
頓悟也。
頓悟者。
無始
迷倒。
認此四大為身
妄想為心。
認為我。
若遇善友
為說如上不變隨緣
性相體用之義。
忽悟靈靈知見。
是自真心
心本空寂
無邊無相
即是法身
身心不二
為真我。
即與諸佛分毫不殊
故云頓也(此下舉喻。
便隨文注。
以法合之)。
如有大官(佛性)。
夢(迷也)在牢獄(三界)。
身(本識)著枷鏁(貪愛)。
憂苦(一切業報)。
百計求出(問法勤修)。
遇人喚起(善知識也)。
忽然
悟(聞法心開)。
方見自身(法身真我)。
元在自家(淨名經云。
畢竟空寂舍也)。
安樂
(寂滅為樂)富貴(體上本有河沙功德也)。
與諸朝寮都無別異(同諸佛之真性
合一一如注可知)。
據此法喻。
一一分明
足辨夢悟身心本源
雖一。
論其相用
倒正懸殊
不可覺來還作夢事。
以喻
心源雖一。
迷悟懸殊
夢時拜相(迷時修大梵天等位)。
不及
時作尉(悟後初入十信位也)。
夢得七寶(迷詩修無量功德也)。
不及覺時百
錢(悟時持五戒十善)。
皆以一妄一真
不可類(諸教皆云施三千七寶。
如聞一句偈。
是此意也)。
洪州但言貪嗔戒定一種
佛性
用者。
闕於揀辨迷悟倒正之用也。
彼意在真如心性
常知如不變之濕性。
心既無迷。
即非無明。
如風頓止
悟後自然攀緣漸息。
波浪漸停。
以定慧資薰身心
漸漸自在
乃至神變無礙
普利群生
陽氷泮溉
灌洗滌。
利萬物也。
洪州常云貪.嗔.慈.善皆是佛性
有何別者。
如人但觀濕性始終無異
不知濟舟覆舟
功過懸殊
故彼宗於頓悟門雖近。
未的於漸修門
有誤而全垂。
牛頭以達空故。
頓悟門而半了。
以忘
情故
於漸修門無虧
北宗但是漸修。
全無頓悟
無頓悟故。
修亦非真。
荷澤
必先頓悟
依悟而修。
故經云。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悟也)。
淨覺心。
取靜為行
由澄諸念。
覺識煩動等(修也)。
頓悟修之意。
備於一藏大乘
起信圓覺華嚴
其宗也。
若約各為一類之機。
善巧方便
廣開門戶
各各誘引
生生之習種。
世世勝緣
諸宗所說
亦皆是
諸佛之教也。
諸經諸論具有其文矣。
中華傳心禪門師資承襲
明治四十三年十二月續藏經編集長中野
慧師曰此書者希代之書而於他家無所藏請謄
寫之以編入續藏辰乃速應請求謄寫且記其
事實以授焉。
于時明治四十有四年一月吉旦
四海唱道五十四傳燈沙門靜照日辰
謹識於日蓮宗大本山妙顯精舍方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