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二
卷六十二 第 1a 页 WYG0431-07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二
            宋 赵汝愚 编
  百官门
   内侍中
   上仁宗论赵继宠不合越次干当天章阁
                傅尧俞
臣伏闻差赠淑妃董氏阁使臣供奉官赵继宠干当天
卷六十二 第 1b 页 WYG0431-0753b.png
章阁仍指挥在干当使臣之上事不均平人用嗟怨窃
缘旧法内东门有阙依名次差天章阁使臣天章阁有
阙即差后苑使臣后苑有阙即差延福宫使臣兼嘉祐
三年八月申明甚确今天章阁而下延福宫以上干当
者凡十三人亦皆久侍左右以劳进迁继宠何功直居
前列将来内东门阙官便当次补败紊纲纪增长侥倖
枢密院殊不检详条例有请必行贪觊之徒迭相观效
实恐旧条日益隳废臣又闻至和元年十一月杨永德
卷六十二 第 2a 页 WYG0431-0753c.png
干当延福宫但依先后继差其时亦有约束今后延福
宫后苑天章阁更不添人陛下念其久事淑妃收奖继
宠候延福宫有阙日特差于继宠恩意固已隆厚其天
章阁上名之命伏望即行追寝凡有迁改乞于旧法从
事则天听日清人心无憾(嘉祐七年十月上时/为监察御史里行)
    上仁宗再论李允恭赵继宠 傅尧俞
臣近有状乞追李允恭之孙永昌恩命及夺供奉官赵
继宠差遣皆不蒙降出事权胶固孤力难移早夜顾思
卷六十二 第 2b 页 WYG0431-0753d.png
措身无所伏念倖人徼宠破坏常法枢密院苟徇人情
恣其求请致臣区区屡烦睿听然臣所以不避诛谴而
喋喋不巳者冀陛下矜怜特加收采防微杜渐缉正纲
纪臣若顾避便不复言日往月来浸以增甚不知于朝
廷损乎益乎凡事止于蘖芽差易为力谓小无害积悔
将深使李永昌若即正典刑继宠者岂敢妄有觊倖今
此二人傥不追夺则两省内侍攀援趋近各生意于绳
墨之外矣美官重禄率归私谒明敕著令举为空文惟
卷六十二 第 3a 页 WYG0431-0754a.png
陛下留神念之此岂为政之体今朝廷阙失独赖台谏
官数人故陛下时有所闻窒此一途聪明何寄臣谓其
言可听愿陛下奋然行之有不能容不若明加窜黜忠
义之士犹有不顾而言者如其是非置而不辨章奏入
而不下使默默以食息悠悠于圈牢则有志者岂肯为
陛下安职业而久留哉是不徒孤臣之羞亦非陛下之
福至于今后依先降条贯馀人不得援例如此指挥最
为深弊臣虽亡状不愿数闻陛下岂不恶之但未之思
卷六十二 第 3b 页 WYG0431-0754b.png
耳伏乞将臣前后论列李永昌文字及赵继宠两状付
外早赐尽法施行(嘉祐七年/十月上)
    上仁宗再论李允恭赵继宠 傅尧俞
臣累状乞追李永昌恩泽夺赵继宠差遣终未蒙降
出近闻郑睹者将十数年前事援继宠例又干当后苑
人言未已倖进相仍事闻搢绅莫不惊骇因缘攀引殊
无已时岂有为法驭下执政不用设官使言而陛下不
听如此是条禁不须设而御史可以废也臣非不知掇
卷六十二 第 4a 页 WYG0431-0754c.png
拾细微聊以供职上不违陛下下不忤贵臣可以无害
患而速富贵恐臣今日所得未多陛下异时为悔已甚
故独区区顾思而不能自已者也张升废陛下之法恃
倖臣之援蔑视言者谓如无人且升者尝任御史历知
杂事遂为中执法当日谓陛下者云何而今乃所为如
是陛下略加省察可以见其心矣伏望圣慈出臣前后
论列文字依条施行不然诛臣以快权倖臣忠愤所激
言不能文惟陛下留神裁处(嘉祐十年/十一月上)
卷六十二 第 4b 页 WYG0431-0754d.png
   上仁宗论御药院刘保信等与授外任不得
    闇理官资        司马光
臣伏见祖宗以来择内臣谨信者干当御药院以其职
任最为亲近恐名位寖崇岁月稍久则权势太重不可
制御故常用供奉官以下为之转至内殿崇班则出为
外官此乃祖宗深思远虑防微杜渐高出前古诒谋万
世者也近岁以来颇隳旧法居此任者往往闇理官资
请其俸给久而不革殊失祖宗之意深为不便今兹践
卷六十二 第 5a 页 WYG0431-0755a.png
阼之初所宜革去积弊率由旧章窃闻干当御药院刘
保信等四人亦曾自陈乞因覃恩别授外官伏望皇太
后殿下皇帝陛下各依逐人所请及应自来内臣闇理
官资者并除正官授以外任别择供奉官以下素知心
腹忠信谨悫之人使干当御药院仍自今后凡转官至
内殿崇班以上者并须出外一遵祖宗之制不得闇理
官资依旧留任内廷差遣(嘉祐八年五月/上时为谏院)
    上英宗论张茂则年未及五十不可为押班
卷六十二 第 5b 页 WYG0431-0755b.png
               司马光等
臣等窃闻祖宗旧制内臣年未五十不得充内侍省押
班近除张茂则年方四十八今陛下践阼之初尤宜谨
守祖宗法度以御左右之臣示天下至公若茂则果有
才干可用虽更留此阙二年俟其年至然后授之又何
晚也臣恐茂则一开此例则内臣攀援求进者多画
一之法从此隳坏人人相效不可禁止不若正之于事
之初也臣等区区所为国家重惜在此而已(嘉祐八年/十月上时)
卷六十二 第 6a 页 WYG0431-0755c.png
(知谏/院)
    上英宗论任守忠十罪   司马光
臣近者两次上言任守忠奸邪事迹乞正典刑至今未
闻施行臣迫于忠恳不能自已窃见守忠早以小臣获
事先帝幸蒙奖拔荣禄俱极日侍左右不能以忠言正
道补益万分专以诙谐謟谀苟求悦媚其罪一也总领
近侍委之差遣而凌蔑同列与夺自恣附已则爱悦逆
意则憎疾援引亲党排抑孤寒任情徇私略无顾避其
卷六十二 第 6b 页 WYG0431-0755d.png
罪二也从来所授俸禄赏赐亦不为少而恣性贪惏老
而益甚盗窃官物受纳货赂金帛珍玩溢于私家第宅
产业甲于京师聚敛之心曾无纪极其罪三也交结朋
援专据权势纵逞胸臆妄行威福所爱者虽有大罪掩
盖不言所恶者小有瑕疵纠擿成事使宫禁之内侧足
屏息畏惮守忠无以为比其罪四也濮王之薨守忠监
护葬事卖弄国威轻蔑皇族乘其有丧丐夺财物所得
甚多终不满意遂诬长子宗懿以为不孝使之被谴感
卷六十二 第 7a 页 WYG0431-0756a.png
愤成疾以至没身不能自雪其罪五也先帝以春秋寖
高未有继嗣深思宗庙生民之重属意圣明固非一日
而守忠阴蓄奸心沮坏大策深忌国家立长立贤自欲
于仓卒之际居中建议择幼弱昏懦之君以邀大利如
有唐之季定策国老门生天子赖先帝聪明卓然远览
断志不疑不然则太平之业几坠于地其罪六也及陛
下既为皇子守忠内怀忧惧日于先帝之前离间百端
隔绝内外进对甚希使先帝为陛下之父不得施为父
卷六十二 第 7b 页 WYG0431-0756b.png
之恩陛下为先帝之子不得展为子之亲其罪七也先
帝晏驾陛下缵统不幸遇疾皇太后权同听政守忠乘
此之际大逞奸谋窥伺语言撰造事迹往来革面进退
异辞使皇太后以文母之慈不免投杼之疑陛下以曾
闵之孝乃有负恩之谤交斗两宫遂成深隙计其阴谋
无所不至赖皇太后聪明确然执义不可倾移不然祸
变之兴岂可具道其罪八也及圣体既安皇太后躬还
大政守忠不劝导陛下以勤修子道承颜顺意报荅盛
卷六十二 第 8a 页 WYG0431-0756c.png
德恢广令誉而相时随势翻异炎凉欲诈输新忠以巧
遮旧恶用昔时谗陛下之计为今日谗皇太后之辞虽
陛下未必听受而使皇太后闻之不能不以介意终日
涕泣悒怏成疾守忠但欲左右反覆自为身谋并不顾
天下之人议陛下之善恶其罪九也皇后正位尚新
天下耸观令德守忠辄为皇后画策并不禀问皇太后
矫传教旨开祖宗宝藏擅取金珠数万两以献皇后既
取悦一时又坐享厚赐逆妇姑之礼开骄侈之源使皇
卷六十二 第 8b 页 WYG0431-0756d.png
后受其恶名而已身收其重利为臣奸邪孰甚于此其
罪十也守忠有大罪十皆陛下所亲见众人所共知其
馀欺慢为奸恣横不法事类繁多不可胜言诚国之大
贼人之巨蠹伏望陛下尽发守忠之罪明示四方斩于
都市以惩奸慝(治平元年八月/上时知谏院)
   上英宗乞御药院等处亲加选擢
                司马光
臣向时上殿伏见陛下宣谕以内臣差遣并一切委之
卷六十二 第 9a 页 WYG0431-0757a.png
都知司臣当日已曾奏陈以为非便今入内内侍省都
知任守忠恃此权势背公立私奉之者坐获进擢忤之
者立致排摈威福之柄尽在其手遂使宫禁之中畏惮
其人过于人主罪盈恶积幸赖陛下神断已斥而去之
然傥不收还威福之柄则是去一守忠生一守忠无益
也臣愚伏望陛下自今日巳后除内臣常程差遣依旧
令都知司定差外其干当御药院内东门龙图天章阁
后苑化成殿延福宫等处及非时差管干里外要切公
卷六十二 第 9b 页 WYG0431-0757b.png
事之人并乞陛下亲加选擢试之以事观其为人忠谨
有功者则加赏拔奸邪不职者则加贬退不必一一勘
会资序检寻体例如此则谁不怀德畏威输忠竭力岂
独内臣而已虽外朝之臣亦可用此道而治也(治平元/年八月)
(上时知/谏院)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陜西钤辖
                吕 诲
臣近闻陜西四路各差中官一员充钤辖专管蕃部公
卷六十二 第 10a 页 WYG0431-0757c.png
事及支公使库钱千贯仍每岁入奏边事权势甚重惊
骇群听臣不识圣算之远但闻群臣之议不以为便亦
恐为陛下之谋者思之未至耳但有唐以来举兵不利
未有不自于监军者我朝因循前弊尚多久未更革柰
何又增置此员如走马承受官品至卑一路已不胜其
害况今钤辖寄重其实已均安抚使之权矣原朝廷之
意必为昨来熟户背叛弓箭手逃亡使之以时犒设专
行姑息何其疏也臣尝见熟户耕佃官田并无征徭遇
卷六十二 第 10b 页 WYG0431-0757d.png
战斗方出一人一骑兹外更无侵扰熙熙安业界外生
户羡慕不足常苦谅祚诛求愿为汉民不可得尔有以
知熟户无背汉之心明矣但为谅祚诱之以厚利劫之
以重兵边臣坐视杀戮不为救护彼将逃死岂得已也
若威加边外戎人不敢内侵熟户自然安堵不尔虽丰
牛酒日为犒设徒有损费何益于事哉至如士卒久不
训练盖兵官不务协同借若五将军中有一员内臣不
喜教阅动为姑息由此卒伍骄惰他将稍严纪律则怨
卷六十二 第 11a 页 WYG0431-0758a.png
谤竞起帅臣畏惧唯恐生事上下因循苟简军旅无繇
精锐斯中官姑息之效也疆场之事果只如此处置未
知其利而但见其害藩篱不日隳坏将尽藩篱隳则边
城危矣臣前奏上乞于无事时整齐熟户弓箭手大臣
合议终不以为然臣观今日处置诚未为便喑默不言
则负任使所谓钤辖四人者臣欲乞朝廷省罢精择帅
臣凡事一切付委庶几阃外之权专制则于责重矣惟
圣智择焉(治平二年三月上/时为侍御知杂事)
卷六十二 第 11b 页 WYG0431-0758b.png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陜西钤辖
                傅尧俞
臣闻近差内臣四人分为陜西四路钤辖俾专安辑熟
户而理其冤结仍许每岁一入奏事臣独念之未以为
得缘所以置安抚经略使者正为此等耳夫不能慰安
使叛而从贼与无故为羌戎所劫有司之过一也苟谓
帅臣力不可为则虽内臣何益岂有边鄙藩篱为贼掠
去乃无一人责其任也今边事方作处置不可失宜臣
卷六十二 第 12a 页 WYG0431-0758c.png
谓安辑之要当专督帅臣但宽其羁勒使得尽其才力
傥犹不职重行黜免则后效可图而威灵伸矣况理有
非便庸可不思将来李若愚奏事苟不以为信与无用
同言而必从则安抚经略之权遂归于四人矣彼帅臣
者将謟奉之不暇又敢与之较事体而争是非哉纵若
愚等审谨无过犹不足以为后法便著成效益有可虑
古人谓塞其涓涓况势非涓涓者乎伏乞收采刍荛特
行寝罢前事之失具存方册臣不敢详言惟陛下留神
卷六十二 第 12b 页 WYG0431-0758d.png
省察(治平二年三月/上时同知谏院)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陜西钤辖
                赵 瞻
臣伏闻古者天子推毂遣将则曰自阃以外将军制之
盖明委任之专也故唐于诸道行军而置总管节度以
至领押诸蕃部落及近界诸蛮之类率入阶衔遂成定
制国朝自起西师分置戎府外有四路以扼虏境然招
讨经略安抚总管之司责任至重故未尝不选文武贤
卷六十二 第 13a 页 WYG0431-0759a.png
明之臣以领其柄内则数州之军民外则诸部之蕃落
威恩刑赏处置制宜敢于纤微有不振举比者戎事稍
息人自谋安缯絮饮食失于侈靡藩篱族聚不复顾恤
向即已称两面今遂绝为匪人去岁西夏兵势压边思
顺酋豪既为统率诸族离弱固自归投中国不为救营
熟户随亦翻叛致此疆场荡无斥堠贼若犯境径至城
下固宜朝廷熟虑更制近乃特以内臣王昭明四辈各
当一路招抚近蕃虽留神则甚勤在制宜则殊失窃观
卷六十二 第 13b 页 WYG0431-0759b.png
唐室兴兵最多更用官人率致败事如观军容及宣慰
等名常为切齿之患令招集蕃部镇安方陲悉皆大将
之权岂容偏帅所挠一委斯柄将袭往弊兵机牵制统
帅何安臣愚所见不若以此等事尽付帅臣是其官守
谁执其咎既塞分权生事之隙又明委任责成之专即
罢阉官无侵军政足以前鉴史戒而后息乱原矣臣以
久居关陜寖识事宜比自西来兼访道路边人议士率
言此失愿陛下特留神断不惮改更随意招怀以安携
卷六十二 第 14a 页 WYG0431-0759c.png
(治平二年三月/上时为侍御史)
   上英宗论差中官为陜西钤辖
                赵 瞻
臣伏蒙陛下特出圣意擢在言职犬马犹知报效臣子
岂忘奋励况闻舆论敢自循默近日于垂拱殿辄已具
劄子敷奏以内臣王昭明等四人分制边任侵挠帅权
乞赐更置专责大将至今未蒙采听是臣所负言责之
未塞者也此事一书国史已玷陛下元年之大政今又
卷六十二 第 14b 页 WYG0431-0759d.png
不察臣言遂为国家异日之遗恨苟能遽追前命慰快
群情即于反掌之间更彰纳諌之德故人人莫不为陛
下深惜之也且如帅府处置蕃部乃是边事万分之一
今以一事偶失即为添置中官将来复有事生又欲何
以为计况彼各受密旨岁入朝谒边臣疏远日虑倾危
军政异同孰能主执外未制敌内先坏事昔程元振诬
来瑱之罪鱼朝恩间子仪之功故穆质諌用宦人为将
而吐突承璀终无功于镇定裴度奏罢诸军监阵而李
卷六十二 第 15a 页 WYG0431-0760a.png
愬逐贼于淮蔡至如本朝鄜延败事则斩德和于河中
麟府丧师则流元道于海裔岂非古今得失之明效哉
然犹使议者惓惓疑宸衷之未断怪辅臣之依违斯可
谓事机之切不可不亟谏也臣至微贱愚忠所激义忘
后害殊不知有一身一门之私计亦不知有群阉群邪
之势力上冒天威死有馀戮臣愚不胜激切之至(治平/二年)
(三月/上)
   上神宗论御药院高居简  司马光
卷六十二 第 15b 页 WYG0431-0760b.png
臣闻古人有言堂上不粪则郊草不瞻矌芸言近者不
治则不暇及远也窃见干当御药院高居简性资奸回
工谗善佞久处近职罪恶甚多臣谨按祖宗旧制干当
御药院官至内殿崇班以上即须出外盖以日月寖久
官资稍高则防其凭恃威灵窃弄权柄远鉴汉唐之祸
深为子孙之虑故也陛下即位之初内臣以覃恩迁官
者尽补外职独留御药院四人天下首以此一事讥陛
下之失况居简于众人之中最为狡猾而陛下特加宠
卷六十二 第 16a 页 WYG0431-0760c.png
信待以腹心中外指目大玷圣德臣职在绳纠不敢不
言伏望圣慈遵祖宗令典应干当御药院官至崇班以
上者尽授以向外差遣其高居简乞远加窜逐以解天
下之惑(治平四年七月上/时为御史中丞)
    上神宗论御药院高居简 司马光
臣近曾上言干当御药院高居简工谗善佞乞远加窜
逐未蒙施行昔周公以立政戒成王至虎贲缀衣趣马
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亦皆择人穆王命伯囧为大
卷六十二 第 16b 页 WYG0431-0760d.png
仆正曰昔在文武侍御仆从罔匪正人又曰简乃僚无
以巧言令色便辟侧媚其惟吉士仆臣正厥后克正仆
臣谀厥后自圣自古圣帝明王虽左右小臣未尝不谨
择端良之人以自防逸豫之生也况陛下嗣膺宝命圣
德惟新善恶兴衰于此乎分而使谗佞如居简旦夕常
在左右又宠信之此乃异日祸乱之根腹心之疾也臣
职在去邪不敢不再三上言伏望圣明依祖宗旧制应
干当御药院官崇班以上者并令出外其高居简仍乞
卷六十二 第 17a 页 WYG0431-0761a.png
远加窜逐(治平四年/七月上)
   上神宗论御药院高居简 司马光
臣昨日前上殿言干当御药院高居简自先帝时窃弄
权柄陛下复宠而信之大为圣德之累乞治其罪陛下
许臣送枢密院施行至今未闻有指挥不知居简以何
道结陛下能如此之深也居简所能止于谗佞佞者不
过巧言令色希意迎合快人主之欲以市其权使人主
溺于荒宴而不自知也谗者不过离人君臣间人骨肉
卷六十二 第 17b 页 WYG0431-0761b.png
惑人主之心以固其恩使人主陷于倾危而不自悟也
有是二者不可不察向使陛下即位岁久功业已成而
有谗佞之臣始得弄权天下有识者犹当寒心何则知
其必为祸乱之阶也况今初承大统当锐精求治之时
而遽留居简于左右仍加宠信根蒂已牢则异日之忧
可胜道哉此臣所以不避死亡而必当力争者也或闻
陛下欲待居简自求引退然后遣去臣诚戆愚未晓所
谓若国之大臣耆年有德闻望素高一旦偶有小失未
卷六十二 第 18a 页 WYG0431-0761c.png
为外人所知陛下务存终始使自引去以全其名则可
矣其挟奸作慝者犹宜明正刑书况居简闺闼小臣罪
恶盈积所宜肆诸市朝宣示四方以戒憸人而尚足为
之隐乎且居简奸邪播闻远近陛下今日虽为之隐天
下耳目庸可蔽乎凡居简所以能为恶者以其自托宫
禁譬如狐鼠依凭城社彼唯恐离去左右岂肯自陈求
退乎伏望陛下尽出群臣前后所言居简事状送居简
赴所司明治其罪以彰至公之道(治平四年/七月上)
卷六十二 第 18b 页 WYG0431-0761d.png
    上神宗论御药院王中正乞尽罢寄资令补
    外官         司马光
臣伏见陛下前者尽罢寄资内臣高居简等令补外官
中外欣然无不称颂圣德寻闻复留陈承礼刘有方二
人又以王中正干当御药院众颇失望臣窃惟祖宗之
意以御药一职最为亲密过供奉官以上辄令罢去
者乃以防微杜渐诒谋万世忧深思远诚自古帝王之
所不及子孙所宜谨守不可失坠者也近岁以来左右
卷六十二 第 19a 页 WYG0431-0762a.png
之臣顾恋权势又贪禄位遂求闇理资序豫支俸给名
曰寄资以欺诳外人此岂祖宗之意耶今陛下欲振举
纪纲一新治道必当革去久弊一遵正法夫法如堤防
常应全固乃得无患一有蚁壤泄之则渐至溃败不可
复救近习之臣朝夕在侧因缘祈恩无有穷极不以祖
宗旧法制之恐陛下他日亦将厌之也况王中正素闻
奸猾颇好招权今处之要职是生一居简也伏望陛下
依前降指挥尽罢寄资者令补外官以成圣德之美别
卷六十二 第 19b 页 WYG0431-0762b.png
择内供奉以下朴直廉谨者使干当御药院以存祖宗
之法(治平四年七月上/时为御史中丞)
    上神宗再论王中正及不当令内臣采访外
    事          司马光
臣窃闻陛下好令内臣采访外事及问以群臣能否臣
愚窃以为非宜陛下内有两府两制台谏外有提转牧
守皆腹心耳目股肱之臣也陛下诚能精择其人使之
各举其职荐举贤能纠按奸慝论政事得失述民间利
卷六十二 第 20a 页 WYG0431-0762c.png
害皆令列于奏牍明白启陈其有尸禄偷安及挟私欺
罔者小则罪黜大则诛窜谁敢不尽公竭诚以承休德
如此则天下之事犹一堂之上陛下何患于不知哉今
若深处九重之内询于近习之臣采道听途说之言纳
曲躬附耳之奏不验虚实即行赏罚臣恐谗邪得以逞
其爱憎而陛下为之受其讥谤也近闻王中正差往陜
西干当公事有知泾州刘涣等曲加謟奉鄜延路钤辖
吴舜臣违失其意俄而涣等进擢舜臣降黜众人皆言
卷六十二 第 20b 页 WYG0431-0762d.png
中正所为审或如此则是中正弄权已有其验今陛下
又置之肘腋委以腹心臣恐天下之人将重足接迹而
畏之舆金辇璧而奉之矣外议又言山陵礼毕韩琦必
求引退两府当有迁臣切虑两制以上万一有无廉耻
之人或阴结此属以求进用者夫以尧之聪明咨于四
岳众言佥同然后用人犹失之于鲧况可决于近习之
口乎凡公忠正直之士必不肯借誉左右以求自售齐
威王所以赏即墨大夫而烹阿大夫正谓此也昔汉唐
卷六十二 第 21a 页 WYG0431-0763a.png
之衰宦官所以坏乱纪纲倾覆国家者皆由人主与之
谋议帷幄进退群臣故也此乃治乱安危之本不可不
察伏望圣慈详思臣言凡欲知天下之事当询访外廷
之臣其王中正不可令干当御药院或奸佞之臣豫设
机谋以经营两府者必不可用则天下幸甚(治平四年/八月上时)
(为御史/中丞)
    上神宗论不当差王中正等往外干事
               杨 绘
卷六十二 第 21b 页 WYG0431-0763b.png
臣谨按春秋君之始年变一年而谓之元年者欲其善
于始也变一月而谓之正月者欲其正于始也恭惟陛
下肇升大宝新布大令天下之民倾耳拭目以观听乎
圣功睿业实所谓善之于始正之于始之时也凡百注
措可不谨诸近闻差干当御药院王中正往陜西干事
续又差干当御药院李舜举继往未几又差押班王昭
明继往御药院押班最为亲近之职祖宗已来差出甚
少外之官吏苟奉上所亲近之人不唯扰民抑甚骇物
卷六十二 第 22a 页 WYG0431-0763c.png
今乃旬月之中差御药院二人押班者一人接迹而行
陛下以此辈为腹心乎则馆阁台省之臣乃朝廷所养
以待用者岂无一人可为腹心而必用此辈乎臣近又
闻冬至节假百官颇循旧例游相国寺闻有小黄门随
而抄劄姓名臣不审陛下以之为耳目而使之然乎抑
此辈自欲以媚于上乎如陛下使之然则非前旒蔽明
人主不窥私之义也若其自媚于上则蔽陛下之聪明
其可量哉臣窃意陛下之所为慕居尧舜之上而反有
卷六十二 第 22b 页 WYG0431-0763d.png
不鉴汉唐之季臣窃惑之伏乞委腹心耳目之任于世
之贤者无俾宦者之权从此渐盛乃所以为善之于始
正之于始之术也(治平四年十一月/上时为知谏院)
    上神宗乞定著内臣员数年未及四十不得
    入诸闺閤       孙 觉
臣风闻日近行遣内臣白茂先事如茂先所坐宜在诛
戮之科贷以不死圣恩甚厚然内臣出入宫闱宜在防
限臣闻先帝时后宫甚肃内臣出入皆更相戒饬耸慄
卷六十二 第 23a 页 WYG0431-0764a.png
祗畏在仁宗朝入内内臣亦常限年年未四十者不得
入诸闺閤臣谓因此事定著员数仍以年为限隔便使
重为保任自非通诏令之处一切减损盖宫省之内不
可以不清而防微杜渐亦宜及其未然(熙宁元年上时/为右正言谏院)
(供/职)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 周尹等
臣等伏见朝廷以熙河路鬼章为寇遣内侍省押班李
宪往以秦凤熙河路计议措置边事司为名中外之论
卷六十二 第 23b 页 WYG0431-0764b.png
皆谓宪虽名计议措置边事而军前诸将皆受宪节制
其实大帅然自诗书以降迄于秦汉魏晋周隋上下数
千载间不闻有以中人为将帅者此其故何也势有所
未便也盖有功则负恃骄恣陵轹公卿何所忌惮无功
则挫损国威传笑四夷非细事也唐自睿宗以前未尝
以将帅属中人至明皇承平日久志大事奢稍委近习
会安南蛮渠梅叔鸾叛而杨思勉请行遂许之然犹以
宗楚客为大都护及覃行章乱黔中始以思勉为招讨
卷六十二 第 24a 页 WYG0431-0764c.png
使虽有擒灭丑虏之功而唐之祸萌于此矣及代宗用
鱼朝恩拒史思明讨仆固玚而恃功擅命几危社稷倚
元载除之寒心者数月以程元振判元帅行军司马权
震天下元勋故老皆见斥逐洎犬戎内侵集天下兵无
只轮入关者此皆已然之效也至宪宗时王承璀叛以
吐突承璀为行营招讨处置使谏官李鄘许孟容吕元
膺段平仲白居易等众对延英谓古无中人位大帅恐
为四方笑乃更为招讨宣慰使而承璀卒以无功轻谋
卷六十二 第 24b 页 WYG0431-0764d.png
弊赋得罪及后世区区踵其故迹而唐之祸有不可胜
言者其源盖起于开元也今陛下更易百度未尝不以
先王为法忽降诏命以中人为帅搢绅士大夫皆莫知
所谓夫以陛下之仁圣神武驾驭豪杰虽宪百辈臣等
知其无能为也然陛下独不长念郤虑为万世计乎使
后世袭沿故迹狃以为常进用中人常据兵柄则天下
之患又将有不可胜言者矣陛下其忍袭开元故迹而
忘天下之患乎方今虽乏人然文武之士布满中外岂
卷六十二 第 25a 页 WYG0431-0765a.png
无一人可以任陛下边事宪出入近密荷国宠荣诏下
之日大臣不敢言小臣不敢议臣等代匮宪府以言为
职故敢尽其狂愚(熙宁九年十二月上同邓润甫/蔡承禧彭汝砺上时为侍御史)
    上神宗论遣李宪措置边事(系第/三状)
               周尹等
臣等于十九日奏为用李宪专措置熙河事宜乞寝成
命至今未蒙施行臣等重念古者奄人以典司内事而
已虽汉唐之始亦未闻任事至后世始以政机兵柄假
卷六十二 第 25b 页 WYG0431-0765b.png
于所私而汉唐自是衰矣陛下议事造法远取于三代
以汉唐之盛为不足道而肯安袭已敝之法重回既成
之命臣等备数宪府终未敢安也惟奄人柔媚非深长
计虑也左右便辟以逆人君之嗜好作为聪明以投人
君之耳目其初未尝无不可与而其终未尝不致天下
之乱传记所载非可诬也且陛下宫中所指令皆此属
陛下既数假宠于宪则其类莫不畏向而服从之而其
情日自侈大宪功益高赏不可不进及其盛而抑之则
卷六十二 第 26a 页 WYG0431-0765c.png
其中必不自满矣以柔媚之性日习于侈大挟不自厌
满之心得所信向服从之类以事陛下于中此不可不
戒也臣等知陛下圣智神武以犬马用宪羁绁衔勒必
无狂逸奔踶之忧而臣等区区诚如过计然反复思念
自古未有以兵寄奄人而不乱者夫天下之事忽于其
始则其终也必有害陛下以一方事宜属之宪后执以
为例则兵权必归焉陛下以薛昌朝役于宪人习以为
常则士大夫必见摧伤矣此必然之效也惟陛下深念
卷六十二 第 26b 页 WYG0431-0765d.png
之故臣等以谓鬼章之患小用宪之患大宪功不成其
祸小有成其祸大昔汉唐及艺祖皆以兵定天下方其
初中国瓜析为八九世方乏才人不知学而祖宗震起
于搀抢扰攘之中所以安宁者亦自多士而已未闻此
属有与焉今鬼章狗偷鼠盗非可畏之与国也祖宗恩
德庇覆之久陛下作成人才之盛非无可用之忠臣也
陛下何重于宪而忽忘天下之士怠功臣之心兆后世
之患哉陛下神明渊奥非群臣所能窥测然臣等于此
卷六十二 第 27a 页 WYG0431-0766a.png
日夜念之至熟而无疑者也盖陛下谋于心臣等谋于
众人陛下欲权一时臣等为万世计惟少屈意听纳早
赐指挥寝罢以安物论
  贴黄臣等访闻熙河事宜如渐次衰息诚如此宪
  尤当早赐追还切恐宪到熙河复与王中正邀功
  生事幸如茂州之赏方事之多惟冀国家务求宁
  谧以惠天下臣等本欲固奏然以谓此事所系稍
  大得自圣断寝罢尤允天下之议(熙宁九年/十二月上)
卷六十二 第 27b 页 WYG0431-0766b.png
 
 
 
 
 
 
 
 宋名臣奏议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