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十六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羣書考索後集卷十六
            宋章如愚
  官制
   吏禄
周禮司禄缺其職而不載豈孟子所謂諸侯惡其害己而去其籍者乎雖然嘗聞其畧矣自天子至於子男五等自公至于下士六等
 天子一位一位一位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一位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六等君十卿禄(食二千八百八十人)卿禄四大夫(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上士(食七十二人)上士中士(食三十六人)中士下士(食十八人)下士庶人在官者同禄(食九人)庶人在官未命為士者禄足以代其耕也此
大國之制次國小國則卿禄有隆殺
 次國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上士上士中士中士下士下士庶人在官者同禄小國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上士上士中士中士下士下士庶人在官者同禄
大抵上農夫九人積而言之耳孔子使原思為之宰與之九百孟子為齊卿其禄十萬鍾范睢訐穣侯之辭曰自斗食以上有非相國之人者乎王剪閼與斗食以下佐史然則自周以迄戰國無不榖粟制禄也
漢興小有増損然亦秦制三公萬石中二千石比六百石有真二千石二千石比四百石有比二千石比三百石有千石比二百石有比千石而下以至于百石其月斛各有差班固雖不載於本史而顔氏百官表之注尚畧具焉旁考漢律丞相大司馬大將軍俸錢月六萬貢禹上書元帝亦曰臣為諫大夫秩八百石俸錢月九千二百此通典所謂其時亦有俸錢之差但史文不具然則西京之制有榖有錢往往榖多錢少
 宣帝天下百石以下十石又益三百石以下
公元50年
後漢建武二十六年増百官俸千石以上乃減於西京而六百石以下則増於舊制荀綽百官表注載後漢延平中二千石俸錢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錢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當煬帝時百官俸禄猶米多而錢少况於前乎伏則有賜臘則有賜立春則又有賜帛之制漢官儀所載猶可考也
北齊以帛制禄後周制禄也
唐武徳中外官無禄貞觀中制有上考給禄其後遂定俸禄之制以民地租充分官為九品有正從而給米石各有差凡文武官每嵗給禄以石計者總一十五萬有竒在外不與焉(在外皆降等)其俸錢之制
則以公𪠘錢充用公𪠘錢者官給錢本置令史府史回易納息以充俸又攷之通典凡京文武正官毎嵗供給俸食等錢以千計總一十五萬有竒員外不與焉是唐初俸禄錢與米相等其後亂離百官俸禄才給其半
梁開平中始令全給
唐同光初租庸使孔謙軍儲不充百官俸錢雖多而折支非實請減半數而支實錢是後所支半實復從虚折
周顯徳中復支實錢
公元1060年
宋朝皆約後唐之制或一分支二分折支景徳罷兵始詔京師官每千實給六百在外四百至祥符景貺来格又復増給矣禄令制定嘉祐五年禄米月止百石俸錢宰相月三百千執政月二百千而使相則四百千而餐之有在此外者以月計之亦不下四五萬錢則是本朝之制俸錢多於禄米元豐肇新官制職事官職錢寄禄官髙下分行守試三等大率官以禄令為準而在京官供給之數皆併為職錢大夫為郎既請大夫俸矣又請郎官職錢嘉祐禄制為優至崇寜間蔡京秉政貪鄙在位寄禄官俸錢職事官職錢外復増供給食料既請僕射之俸又請司空之俸其餘侍從錢米皆支本色執政皆然其視元豐制禄又増倍紹興興京以上各減三之一而小官之俸或反増於曩時所以亷節
歴代禄數
周制天子下士六等諸侯國君十卿禄(食二千八百八十人)卿四大夫禄(食二百八十八人)大夫倍上
士(食七十二人)上士中士(食三十六人)中士下士(食十八人)下士庶人在官者同(食九人)次國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一千一百六十人)小國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國之卿命於君者亦
小國之卿
漢制中二千石百石凡十三等中二千石(月俸百八十斛)二千石(百二十斛)至百石(十六斛)
宣帝天下百石以下奉十五(漢書)
 攷異按漢書云宣帝百石以下奉十五若食一斛則益五斗是也又按應劭注漢書云張敞蕭望之言曰今小吏奉率不足常有憂父母妻子之心雖欲潔身為廉其勢不能可増天下奉宣帝乃益天下吏奉什一二説牴牾不可不審兩存
公元前7年
成帝陽朔中除八百石就六百除五百石就四百綏和二年又益吏三百石以下凡吏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三分故禄以一與之終其身(通典)中三千石月
俸百八十斛二千石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百斛千石俸八十斛六百石俸七十斛四百石俸五十斛比四百石俸四十五斛三百石俸四十斛比三百石俸三十七斛二百石俸三十斛比二百石俸二十七斛百石俸十六斛自四百石以至二百石為長吏斗食月俸一十斛或云斗嵗俸不滿百石計日而食一斗二升云斗佐史目俸八斗百石以下為下史(通典漢書表)
 攷異按漢官制所食禄秩皆以斛計當是時但以米榖為禄也今觀貢禹上書曰臣為諫議大夫秩八百石俸錢月九千二百為光禄大夫二千石俸錢月萬二千則是又有錢為俸又按王莽詔曰公卿以下一月纔布二匹或帛一匹是又有布帛為俸也由此觀之則漢一代之官不可以為用榖也
公元50年
漢大將軍三公月俸三百五十斛至建武二十六年増百官俸千石以上減於西京舊制六百石以下増於舊秩永初四年又減百官州郡縣俸各有差(本史)
公元106年
 凡諸受俸皆半錢半榖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月俸錢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錢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錢五千米三十四斛)千石(錢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錢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錢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錢一千米九斛)百石(錢八百米四斛八斗)臘及立春頒賜
宋永元初制州郡秩俸随土所出無有定準有父祖父母年登七十者並給見錢郡縣田禄芒種為斷其此前去官者則一年秩禄皆入前人此後去者悉入後人
梁武帝天監初九品令帝於品下注一品秩為萬石第二第三品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品為二千石侯景國用常𥚹京官文武月唯别得廪食遥帶一郡縣官而取其禄秩焉(通典)揚徐等大州令僕班寜
等小州比參軍丹陽郡呉郡㑹稽等郡同太子詹事尚書髙源晉康等小郡三班而已大郡六班小縣兩轉方至一班品第既殊不可委載其州郡禄米絹布絲綿當處輸臺倉庫若給刺史守令等先准其所部文武人多少由勅而裁
公元484年
後魏初無禄孝文太和八年始頒俸禄罷諸商人簡民事増調三疋榖二斛九升以為官司之禄均調為二疋之賦禄之後賍滿一疋者死其禄毎季一於是百官受禄有差宰人之官各随近給公田刺史十五頃太守十頃治中别駕八頃縣令縣丞六頃更代相付十年議定民官依尺給絹本史又曰初邊方郡太守數户而已請止六尺絹給不滿
北齊官秩一品毎嵗八百疋(二百疋為一秩)從一品七
百疋(一百七十五疋為一秩)二品六百疋(一百五十疋為一秩)從二品五百疋(一百二十五疋為一秩)三品
百疋(一百疋為一秩)從三品三百疋(七十五疋為一秩)
四品二百四十疋(六十疋為一秩)從四品二百疋(五十疋為一秩)五品一百六十疋(四十疋為一秩)從五品
百二十疋(三十疋為一秩)六品一百疋(二十五疋為一秩)從六品八十疋(二十疋為一秩)七品六十疋(十五疋為一秩)從七品四十疋(十疋一秩)八品三十六疋(九疋為一秩)從八品三十二疋(八疋為一秩)九品二十八
疋(七疋為一秩)從九品二十四疋(六疋為一秩)禄率一
分以帛一分一分以錢事繁者優一秩平者守本秩閑者一秩長兼試守者亦降一秩官非執事朝拜者皆不給執事一品以下公田各有差凡州郡縣制禄之法刺史守令下車各前取一時之秩上上刺史嵗秩八百疋與司州同上中上下各以
 五十疋為差中上上下一百疋中中中下亦以五十疋為差下上中下一百疋下中中下亦以五十疋為差
公元486年
上都守嵗秩五百疋降清諸尹五十疋上中上
 下各以五十疋為差中上上下四十疋中中中下各以三十疋為差下上中下四十疋
 下中下下各以二十疋為差
上縣嵗一百五十疋與鄴臨潼咸安三縣上中
 上下各三十疋為差中上上下二十疋中中中下各以五疋為差下上中下二十疋下中下下各以十疋為差
州自長史下逮于史吏郡縣自丞以下逮于掾佐亦皆
 以帛為秩郡有尉者尉減丞之半皆以其所出常調課給之自一品以下流外勲品給事一品三十人下流勲品或以五人為等或以四人三人二人一人為等繁者加一等平者守本力閑者一等謂州刺史守令以下幹及力皆聽勅乃給其幹出所部之人一幹輸絹十八疋幹身放之力則郡縣白直
後周禄秩下士一百二十五石中士以上至於大夫各倍之上大夫是為四千石卿二分三分四分各益其一公盈數為一萬石其九秩一百二十石八秩至於七秩二秩六分而下各去其一二秩一秩為四十石(通典)
京官正一品禄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為差正四品是為三百石從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為差至正六品是為一百石從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為差至從八品是為五十石食封及官不判事者并九品不給禄其給皆以春秋季刺史太守縣令則計户而給禄各以户數九等之差大州六百二十石其下每以四十石為差至於下下則三百石大郡三百四十石其下每以三十石為差至於下下則一百石大縣百四十石其下毎以十石為差下下則六十石其禄唯及刺史二佐及郡守縣令(通典)京官職分
一品者各給田五頃五品則為田三頃其下毎品以五十畆為差九品一頃外官亦各有職分田又給公𪠘以供用(要訣)
文帝時嘗以百僚供費不足臺省府寺咸置𪠘錢收息取給工部尚書蘇孝慈以為官人争利興化道上請罷從之公卿以下及給職田各有差(通典)義寧
年唐王為相國外官給禄十斛地二十畆(通典)
公元628年
大唐武徳中外官無禄貞觀二年制有上考者乃給禄其後遂定給禄俸之制(以民地租充之)京官正一品(米七百石錢九千八百)從一品(六百石)正二品(米五百石錢八千)從二品(米四百六十石)正三品(米四百石錢六千一百)從三品(米三百六十石)正四品(米三百石錢四千二百)從四品(米二百六十石)正五品(米二百石錢三千六百)從五品(米百六十石)正六品(米百石錢二千四百)從六品(米九十石)正七品(米八十石錢二千一百)
七品(米七十石)正八品(米六十七石錢千六百)從八
品(米六十二石)正九品(米五十七石錢千三百)從九品(米五十七石)諸給禄者三師三公太子三師三少
若在京師宰相文武官職九品以上左右千牛備身右太子千牛衞等官給春夏二季秋冬二季
 凡京文武官每嵗給禄總一十五萬一千五百三十三石三斗至徳之後不給
在外文武九品以上準官皆降京官一等給其文武官在京長上則不
 諸給禄降等者正從一品各以五十石一等二品三品皆以三十石為一等四品五品皆以二十石為一等六品七品皆以五石一等八品九品皆以二石五斗一等
公元638年
俸錢之制京師諸官初置公𪠘令行署番官興易以充其俸貞觀十二年罷公𪠘置胥士七千人取諸州上户為之準防閤例而收其課三嵗一更計貟多少分給貞觀十五年府庫尚虚勅在京諸司依舊公廨給錢充本置令史府史胥士今回易納利以充官人諫議大夫禇遂良上疏下近許諸司命史捉公𪠘本錢不便太宗納之停諸司捉錢依舊本府月俸貞觀二十一年復依故制置公廨給錢為之本置令史胥士等職賈易收息以充其俸永徽元年悉發胥士等更以諸州租庸脚直充之其後又令薄賦百姓一年稅錢依舊髙户典正等掌之毎月收息以充官俸其後又以稅錢之而罷其息利凡京文武正官每嵗供給俸食等錢(并防閤庶僕及雜錢等)
總一十五萬三千七百二十貫(員外不在此數)外官
則以公𪠘田收息錢常食公用之外分充月科先以長官定數州縣尹長史司馬及丞各減長官之半尹大都督府長史副都督别駕判司准二佐以職田數為加減參軍博士判司主簿縣尉縣丞三分之一
 謂内外貟外官同正貟者禄科賜㑹食一事以上並同正貟不同正貟禄賜食科亦同正貟餘各給半職田不給乾元之後常賦不給内外官俸禄各減其半
内供奉裏行不帶本官禄俸食料防閤庶僕一事以上並同正官帶官者聽從多處給若帶外官者依官給(食料賜㑹以京官同)諸檢校及判試知等官不
内外官者料度一事以上貟外官同正貟例給若檢校及判試知處正官見闕者兼給雜用職田不應入正官者亦給
 其特御史殿中監察御史知試並同内供奉給行例
公元678年
儀鳯三年内外官俸防閤邑士白直等宜令王以下率口出錢充給調露元年九月職事五品以上准舊給仗身武太后光宅元年九月京官八品九品俸料授簿諸八品毎年給庶僕二人九品二人又有親事帳内六品七品子為親事八品九品子為帳内限年十八以上舉諸州共率萬人為之
王公以下文武職事三品以上勲官者則給之
  其親事府帳内府官附在王侯
師三公開府儀同三司(一百三十人)嗣王郡王(一百八人)上柱國二品以上職事(九十五人)帶三品職事(六十九人)柱國二品已上職事(七十九人)帶三品
事(六十二人)上䕶軍二品已上職事(七十三人)帶三
職事(五十五人)䕶軍二品已上職事(六十二人)帶
三品職事(三十六人)諸州縣之官流外九品之上皆
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二十三人)四品(二十四人)五
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七人七品佐官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諸州縣官流内九品以上及在外監
以上皆給執衣(随衣驅使典執舉硯其監官於随近州縣取充)二品(十八人)三品(十五人)四品(十二人)五品(九人)六品七品(各六人)八品九品(各三人闗津讀官不給)分為三番每周而代(不願代者聴之)初以民
公元722年
丁中男充為之役使者不得踰境後皆捨其身而收其課課入所配之官遂為恒制鎮戍之官鎮戍上中為差上鎮仗身四人中下將副三人下鎮副各二人曹兵曹戍主副各一人仗身十五日一時收資六百四十人開元十年正月王公以下品官參佐京官五品上官仗身職貟京司文武職事官五品以上防閤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
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六品以下
給庶僕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縣主(四十人)特封縣主(三十四人)京官任兩職者從多給凡州縣官皆有白直
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人)五品(十六人)
六品(十二人)七品(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凡諸親
公元736年
王府屬並給士力數如白直防閤庶僕白直力士納課者每年不過二千五百執衣元不過一千文防閤庶僕舊制季分月俸食料雜用有分諸官應月給開元二十四年六月乃撮而同之通謂之俸料一品月俸料八千食料千八百雜用千二百防閤二十千通計三十一千二品月俸六千食料千五百雜用一千防閤十五千通計二十四千二百三品月俸五千食料千一百雜用九百防閤十午通計十七千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七百雜用七百防閤六千六百六十七通計十一千五百六十七五品月俸三千食料六百雜用六百防閤五千通計九千二百六品月俸二千食料四百雜用四百庶僕二千五百通計五千三百七品月俸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雜用三百五十庶僕千六百通計四千五十八品月俸千三百五十食料三百雜用三百庶僕六百通計二千五百五十九品月俸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雜用二百庶僕四百通計千九百貟外官帶同正不減正貟官食料錢不帶同正減半(宰臣李林甫奏)天寶三載郡縣職錢送納太府寺自今
公元746年
已後納當郡充貟外料錢不足取正料錢分若無貟外官當縣分天寶五載郡縣白直計數多少料錢加稅以充之不得配丁為白直十四載八月兩京文武九品以上正貟官自今以後月給俸食雜用防閤庶僕等宜十分加二分其同正官加一分乃永為恒式
公元757年
肅宗至徳二年已後内外官並不給料錢乾元元年外官半料職田京官亦與職田不給料仍勅度支使閑劇可給手力貟外一切無料全二年九月京官比無俸料桂玉之費將何以堪宜取絳州榖錢給冬季即仰所由申請計㑹支給大歴三年通計京城諸司月給手力資錢凡四萬七千五百四十六貫四十八並以天下青苗錢充初以常賦不給稅人墾田畆十有五錢資用窘急不暇成熟候苗青即征之故謂之青苗錢主其任者為青苗使大厯十二年四月度支奏給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縣官月料錢太師以下參軍文學博士録事各有差應給百司正貟文武月料錢外官準式例合支給料錢檢校内侍省監省監亦有差度支毎年約加一十五萬六千貫文準給數當二十六萬貫文已来伏望準數起六月一日給付勅㫖依仍令所司五月一日支給豐年無事即準常式處分六月七日户部侍郎判度支韓滉奏準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恩勅加給京文武九品以上正貟月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不帶正官勅内無額應檢校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並請同正官例就一髙處給勅㫖依至建中三年閏正月四日文武百官月料錢一百貫已上者三分減一八十貫已上者五分減一六十貫已上者七分減一四十貫已上者十分減一三十貫已下者不減兵革寧後仍舊給至貞元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京官京兆府縣官宜加給料錢四年正月十六日勅京文武京兆府縣官總三千七十七貟據元給及新加毎月當錢五萬一千四百四貫六百一十七文一年都當六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五貫四百四文(三十四萬八千五百貫四百文舊額二十六萬八千三百五十五貫四百文新加已上並通典理道要訣并唐㑹要)
公元966年
宋朝太祖乾徳四年州縣之職民政親自来所請料錢多是折以他物既將貨物未免擾人豈惟傷廉抑亦犯禁且民為邦本禄以代耕俸給苟或不充官吏何以知勸應天令録簿尉判司等宜漢乾祐三年勅復於中等無色役户内置俸户本官所請料錢折支物色一貫給與兩户貨賣逐户每月輸錢五百文除二稅外與免役折支物色嵗有官吏蠶鹽一倂給付元數給第定置田料錢人户等易料錢二十貫至七貫俸户自四十户至十四户各有差役幕職官亦給俸户開寶五年悉令罷之(㑹要)
公元987年
太宗雍熙四年詔曰王者設班爵以馭貴差禄秩養賢所宜各懋厥官共成庶務顧其稍食宜在優豐應内外文武臣僚折支俸錢舊以八分十分支給自今並以實價給之(大詔令)淳化三年户部桂州給貞州
十七兩四錢轉運使時載月俸五十一貫八百文有逾常例望令按劾詔以殊賜載仍别給俸錢
公元988年
真宗祥符五年詔定加文武職官月俸數加今制自唐貞元四年百官俸至僖昭亂離國用窘闕天祐中止給其半梁開平始令全給後唐同光祖庸使孔謙軍儲不充百官月俸萬數雖多而折支非實請減半數而支實錢是後所支半實俸虚折顯徳三年復給實錢宋朝制備國史大凡後唐定數其非兼職者有一分實錢三分折支景徳罷兵之後始其俸給他物者京師一千給實錢六百在外四百帝嗣位以来二帝恭儉之外富有多積承平既乆賦斂至薄軍國用度之外未當廣置自奉且以庶官勤事非厚稍無以㢘隅故因行慶特給六年入内内侍省等第加給(會要)
仁宗寶元初論者欲損吏兵俸賜帝曰禄廪皆有定制毋遽更變以揺人心(長編)寳元間陜西用大輔臣
浮費有議百官俸賜上曰朕所欲去乘輿服御宫掖奢侈竒巧無名之費不給之用爾今國家擇人用職俸賜自有定制何可裁減(寶訓)
公元1069年
神宗熙寧二年詔自今文武朝官致仕歴任有功治狀顯著者給外任俸錢衣賜京官班行準此其雖無功績治狀歴任無公私罪事理重及無賍罪減半(長編)熙寕四年中書天下選人俸既薄而又多寡不一不足以勸廉吏今欲月増縣令録事參軍俸錢至十五千米麥石司理法司户參軍主簿縣尉防團軍事推官監判官錢十二千米麥三石每月通増俸錢一萬二千餘緡米麥二千八十餘石其三班使臣短使并押綱運縻費不易欲令三司勘㑹開畫以聞從之先是選人廪給下者請錢七千米麥兩石而已不足自養往往陷於苟賤不㢘地上閔之故更此法其後三班吏臣卒不及増(長編)
公元1132年
髙宗建炎初宰執及見任宫觀待歸未有差遣京官以上俸錢權減三之一(聖政)紹興二年上語及戢贓
公元1133年
吕頥浩奸吏侵漁不可不禁然州縣官條格得請給宜按月支與使之食足然後可以養廉隅上曰然輔臣進呈路公使庫支給縣官供給條格申明行下(聖政)紹興三年上曰小官増俸雖變舊法
所以一時之宜祖宗成憲固當謹守至於今昔事有不同則法有所不行亦須變而通之自元豐選人俸至十千二百當時物價賤今飲食布帛價比宣和間不啻三倍選人何以自給而責以廉節難矣先是御筆小官俸方下有條具聖諭及此(聖政)
 
 
 
 
 
 
 
 
 
 
 
 
 
 羣書考索後集卷十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