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938-01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十一
            宋 章如愚 编
  经籍门
   春秋总论
春秋为百王之大法天之生民必有出类之才起而君
长之治之而争夺息导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然
后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二帝而上圣贤世出随时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938-0150b.png
作顺乎风气之宜不先天以开人各因时而立政暨乎
三王迭兴三重既备子丑寅之建正忠质文之更尚人
道备矣天运周矣圣王既不复作有天下者虽欲仿古
之迹亦私意妄为而已事之谬秦至以建亥为正道之
悖汉专以智力持世岂复知先王之道也夫子当周之
末以圣人不复作也顺天应时之治不复有也于是作
春秋为百王不易之大法所谓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
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938-0150c.png
者也先儒之传曰游夏不能赞一辞辞不待赞也言不
能与于斯耳斯道也惟颜子尝闻之矣行夏之时乘殷
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此其准的也后世以史视春
秋谓褒其善贬其恶已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春
秋大义数十其义虽大炳如日星乃易见也惟其微辞
隐义时措从宜者为难知也或抑或纵或与或夺或进
或退或微或显而得乎义理之安文质之中宽猛之宜
是非之公乃制事之权衡揆道之模范也夫观百物然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938-0150d.png
后识化工之神聚众材然后知作室之用于一事一义
而欲窥圣人之用心非上智不能也故学春秋者必优
游涵泳默识心通然后能造其微也后王知春秋之义
则虽德非禹汤尚可以法三代之治自秦而下其学不
傅予悼夫圣人之志不明于后世也故作傅以明之俾
后之人通其文而求其义得其意而法其用则三代可
复也是传也虽未能极圣人之蕴奥庶几学者得其门
而入矣(伊川春秋/集傅序)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938-0151a.png
春秋之法大者春秋之法大者在乎侵伐战取闱入执
杀盟会如聘禘郊蒸尝归复入纳灾异赋役焉其间书
侵五十七伐者二百一十三书围者四十四入者二十
七圣人之意其详大备也如是岂苟然哉盖诛其祸乱
之道尔先儒徒随事而傅之盖三傅往往从而美之亦
有一言发明圣人诛之之心者也独陆君用啖氏之说
曰春秋纪师何无曲直之辞曰一之也不一则祸乱之
门辟矣若夫其差者甚者则在乎其文矣此则见圣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938-0151b.png
绝恶之源原情之法此表里之论也其馀若盟若会其
法皆用是也(明/道)
春秋之著书窃原春秋之文求圣人之志灾之书有十
一大水之书者七不雨之书者九大旱之书者二无麦
苗大无麦禾之书者各一盖言五行失其序则六府失
其宜也(同/上)
春秋圣人之用诗书载道之文春秋圣人之用诗书如
药方春秋如用药治病圣人之用全在此书所谓不如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938-0151c.png
载之行事深切著明者也有重叠言者如征伐盟会之
类盖欲成书势须如此不可事事各求异义但一字有
异或上下文异则义须别(伊川/经说)
五经有春秋五经之有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也律令
唯言其法至于断例则始见其法之用也(伊川/遗书)
春秋穷理之要学春秋亦善一句是一事是非便见于
此此亦穷理之要然他经岂不可以穷但他经论其义
春秋因其行事是非较著故穷理为要尝语学者且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938-0151d.png
读论语孟子更读一经然后看春秋先识得个义理方
可看春秋春秋以何为准无如中庸欲知中庸无如权
须是时而为中若以手足胼胝闭户不出二者之间取
中便不是中若当手足胼胝则于此为中当闭户不出
则于此为中权之为言秤锤之义也何物为权义也时
也只是说得到义义以上更难说在人自看如何
传为按经为断春秋傅为按经为断(并同/上)
谓之孔子刑书五伯者功之首罪之魁也春秋者孔子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938-0152a.png
之刑书也功过不相掩圣人先褒其功后贬其罪故圣
人有功亦必录之不可不恕也(康节经/世书)
春秋之大旨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
国外夷狄贵王贱伯而已未必如先儒所言字字有义
也近世如苏子由吕居仁却看得平(文公/语录)
明道正谊之书春秋本是明道正谊之书今人只较齐
晋伯业优劣桓文谋利大义都晦了且如今人做义只
做得齐桓晋文优劣论(同/前)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938-0152b.png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陆曰古之王者必有史官君举则
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诸侯亦有国史春秋即鲁之
史记也孔子应聘不遇自卫而归西狩获麟伤其虚应
乃与鲁君子左丘明观书于太史氏因鲁史记而作春
秋上遵周公遗制下明方来之法褒善黜恶勒成十二
公之经以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安其
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为之傅明夫子不以空言说
经也春秋所贬损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于傅故隐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938-0152c.png
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及末世口说流行故有公
羊榖梁傅(释文/序)
 辨孔子有尊周之心仲尼之心何心哉尊周其心也
 春秋之法何法哉尊王其法也仲尼有尊周之心而
 无尊周之权有尊王之法而不得著尊王之事业自
 卫反鲁春秋于是作焉仲尼尊周之心庶几其有所
 寓也始于东迁卒于西狩周之典宪靡一不载焉所
 以始平王者著其为东周之实也所以取桓文者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938-0152d.png
 其有尊奖之功也书王正以大一统存周之正朔也
 尊王人以抑诸侯存周官之等衰也王称天以表无
 二尊别吴楚之僣拟也
何以春秋名书春秋之意先说记事主记当时之事事
有先后须显有事之年表显也首始也事系日下年是
事端故史之所记必先显其年以为事之初始也年有
四时不可遍举四字以为书号故交错互举取春秋二
字以为所记之名也春先于夏秋先于冬举先可以及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938-0153a.png
后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见冬故举二字以包四时
也春秋二字是此书之总名虽举春秋二字其实包冬
夏四时之义(正/义)
 辨杜氏之说为当春秋本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为
 贾氏之说则曰春为阳中万物已生秋为阴中万物
 已成有取于阴阳之中正也正义论之亦详矣窃于
 杜氏有取焉盖有说也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国语
 曰羊舌肸习于春秋左氏传曰韩宣子适鲁见鲁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938-0153b.png
 秋仲尼之前盖有春秋之名矣褒贬之法自仲尼
 始前此皆编年之书也曰编年安得不举四时以为
 名哉此所以有取于杜氏之说也
春秋不以日月为例史之所记日必系月月必系时春
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有日无月者十四有月无时者
二或史文先阙而仲尼不改或仲尼备文而后人脱故
四时必具乃得成年桓十七年五月无夏昭十年十二
月无冬二者皆有月而无时既得其月时则可知仲尼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938-0153c.png
不应故阙其时独书其月当时仲尼之后写者脱漏其
日不系于月或是史先阙文若僖二十八年冬下无月
而有壬申丁丑计一时之间再有此日虽欲更正何以
可知仲尼无以复知当是本文自阙不得不因其阙文
使有日而无月如此之类盖是史文先阙未必后人脱
误其时而不月月而不日者史官立文亦互有详略
按经传书日者凡六百八十一事自文公以上书日者
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亦俱六公书日者四百三十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938-0153d.png
计年数略同而日数相背此则久远遗落不与近同且
他国之告有详有略若告不以日鲁史无由得其日而
书之如是则当时之史亦不能使日月皆具当时已自
不具仲尼从后脩之旧典参差日月不等仲尼安能尽
得知其日月皆使齐同去其日月则或害事之先后备
其日月则古史有所不载自然须旧有日者因而详之
旧无日者因而略之亦既有详略不可以为褒贬故春
秋诸事皆不以日月为例其以日月为例者唯卿卒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938-0154a.png
食二事而已(正/义)
 辨书事时日月之异春秋书事有时而不月者有月
 而不日者有时月日皆备者故公羊榖梁皆立以为
 例以示褒贬使后儒纷然是非交错旁引曲援穿凿
 多门乃曰某事当日不日略之也某事不日而日谨
 之也殊不知朝觐会盟侵伐诚不可指日而期指日
 而毕故多书时天子诸侯之葬礼有七月有五月之
 差不可指日而会故多书月子生及君臣薨卒一定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938-0154b.png
 不易故多书日此自然之理也至如凡灾异不以日
 月著之历日者月之不可遍举其日也历月者时之
 不可遍举其月也历时者必加自文为异若文公十
 二年书日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之类是也亦皆
 随事远近大小而志之何定例褒贬之有哉又如桓
 公五年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此甲戌之下别当
 有事亦旧史阙文也二傅乃云甲戌之日亡己丑之日
 死而得君子疑焉故以二日卒之若此之迂怪说者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938-0154c.png
 往往从之史氏秉笔临文以日月为褒贬或不自决
 者众矣大抵事有大小或可举时或可举月或可举
 日不须胶柱尔若事有都失时月者于岁末总云是
 岁知时失月者时末总云是时知月失日者于月末
 总云是日此又先儒之通论为史之大法也(史/例)
五始非褒贬之要说公羊者云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
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政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
之始春秋纬称黄帝受图有五始谓此五事也杜于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938-0154d.png
氏之义虽无此文而五始之理亦于杜无害此非左氏
褒贬之要自是史官记事之体故晋宋诸史皆言元年
春王正月帝即位是也(正/义)
春秋之言有三谓春秋有临天下之言焉有临一国之
言焉有临一家之言焉此三者皆以内外辞别之王者
则以四海内辞言之即天王狩于河阳是也一国之言
若晋侯卒于扈一家之言若毛伯来锡公命及刘卷卒
之类是也(榖/梁)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938-0155a.png
春秋之讳有四谓为尊者讳耻成元年王师败绩于贸
戎不言戎为天王讳言莫之敢敌也为贤者讳过若闵
二年卫为狄所灭不言灭而言入者齐桓不能攘夷狄
救中国故为之讳僖十七年灭项不言桓公为贤者讳
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灭项也桓有
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为鲁讳败若桓十年
齐卫郑来战于郎不言及庄二十八年臧孙辰告籴不
言如僖二十二年及邾人战于井陉不言及文十一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938-0155b.png
叔孙得臣败狄于咸不言获为同姓讳灭成九年晋栾
书帅师伐郑不言战者栾书以郑伯伐郑君臣无战道
也郑兄弟之国而君臣交兵疾莫大焉故为之讳(榖/梁)
 辨讳者所以深责公榖言春秋为贤者讳欧阳子言
 春秋责备贤者公榖之说得其文欧阳子之说得其
 意诸侯之贤莫如威文攘夷尊周室九合诸侯一正
 天下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此其贤之大略也谓之讳
 者则有矣自庄之三十年齐人降鄣公羊传曰取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938-0155c.png
 言降为桓公讳也僖之元年齐师宋师救邢公羊传
 曰不书狄灭为桓公讳也榖梁传曰不言齐侯以其
 不足扬救不及事也十七年夏灭项二傅皆曰孰灭
 之不言齐为桓公讳也春秋为贤者讳君子善善乐
 其终也僖之二十八年晋侯会诸侯盟于践土天王
 实在焉经不言之二傅皆曰讳会天王也不与致
 天子也冬诸侯复会于温天王狩于河阳二傅又曰
 讳会天王不与再致天子也左氏亦云以臣召君不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938-0155d.png
 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
 也讳则详矣责安在焉以此知为之讳者乃所以深
 责之也
 辨春秋之讳有公论昔吾夫子作春秋之书盖用法
 之至严也然说者谓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信斯
 言也是春秋无公论也昭公娶于吴失礼之大者而
 夫子则曰知礼及其卒也书曰孟子卒叶公之党有
 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而夫子则曰吾党之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938-0156a.png
 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信斯言
 也是春秋虽有讳未为无公论也尝读春秋至于郑
 之君河阳之狩见其为天王讳灭项不书盟处父不
 书见其为鲁公讳是孔子作春秋犹有讳也况夫后
 世作史虽曰秉直笔之权至于品藻去取岂能尽如
 公论哉
春秋书有异辞公羊谓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傅闻异
辞所见谓昭定哀已与父时事所闻谓文宣成襄王父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938-0156b.png
时事所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思已与父之
臣尤深大夫卒有罪无罪皆日录之丙申季孙意如是
也王父之臣恩少杀大夫卒无罪者日录有罪者不日
略之叔孙得臣是也高曾之臣恩浅大夫卒有罪无罪
皆不日略之公子益师无骇是也所傅之世见治起于
衰乱之中用心尚粗故内中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
治外录大略小内小恶书外小恶不书大国止大夫小
国略称人内离会书外离会不书是也所闻之世见治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938-0156c.png
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外离会小国有大夫是也所见
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王于爵天子远近小大若一用
心尤详故宗仁义几二名是也益师卒以臣见思会于
稷以君见思所见臣子思其君父尤厚故多微辞是也
所闻之世思王父少杀炀宫不日武宫日是也所傅之
世思高祖又少杀子赤不日子般日是也
记事必具四时史之记事一月无事不空举月一时无
事必空举时者盖以四时不具不成为岁故时虽无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938-0156d.png
必虚录首月其或不录皆是史之阙文隐六年空书秋
七月注云虽无事而书首月具四时以成岁桓四年不
书秋冬注云国史之记必书年以集此公之事书首时
以成此年之岁故春秋有空时而无事者今不书秋冬
首月史阙文是其说也(正/义)
无事必书首月春秋之例竟时无事乃书首月以记时
此下三月有会盟之事则不得空书首月也正月无事
而空书首月者以人君于始年初月必朝庙告朔因即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938-0157a.png
人君之位以继臣子之心故君之始年必书曰元年春
王正月公即位史策之正法也(正/义)
元年春王正月何休云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政莫大于
正始故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
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境内之治
诸侯不上奉王之政则不得即位故先言正月而后言
即位政不由王出则不得为政故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者不承天以制号令则无法故先言春而后言王天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938-0157b.png
不正其元则不能成其化故先言元而后言春(并正/义)
 辨春秋本用周正春秋之作纪年必书春王正月所
 以尊周也故公羊曰正月者何周正月也而杜预亦
 曰所用之历即周正也然周正建子在夏正为十一
 月而谓之春故后世或以为用夏正而不知先王建
 正因时之春秋为岁首理不可易也谨按经书十月
 陨霜杀菽释者曰今八月也使为今十月则陨霜不
 必书也经书秋水大无麦苗释者曰今五月也使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938-0157c.png
 今之秋不复有麦苗也书冬十月雨雪使今之十月
 则雨雪不为灾书正月无冰使今之正月则无冰不
 为异即是而言则孔子之用周正审矣
春秋何以异于史或曰春秋之异于史也奈何曰史以
官春秋以匹夫史以国春秋以天下曰春秋曷以匹夫
及天下曰小人之恶幸而逃于刑不能逃于史幸而逃
于国之史不能逃于天下之春秋然则恶果不可盖作
者其庶有忌乎此圣人之术盖至是也穷故曰春秋天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938-0157d.png
子之事知我者其惟春秋乎不察圣人之心则匹夫而
专天子之事春秋固僭也焉得而无罪
春秋何以不书征陈曰春秋上下二百年间未尝一
书征者以诸侯之侵伐皆非奉王命以敌所忾但相为
强弱以构祸乱非上之所以伐下罔有敌于我师者也
然则陈人蔡人从王伐郑亦上之伐下不谓之征何也
曰征之为言正也伐郑之事出于交恶而已岂所谓正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938-0158a.png
春秋褒贬之异林曰诸儒之说春秋有以为以一字为
褒贬者有以为有贬无褒者有以为褒贬俱无者其说
孰是曰皆是也谓春秋以一字为褒贬者意在于推尊
圣人其说出于太史公太史公曰夫子脩春秋游夏之
徒不能赞一辞故学者因而得是说也谓春秋有贬无褒
者意在于罪列国之君臣也其说出于孟子孟子曰春
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故学者因而得是说也
谓春秋无褒贬者意在于矫汉儒其说本于竹书纪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938-0158b.png
所载郑弃其师齐人歼于遂之事皆孔子未修之前故
学者因而得其说也虽各有所本然亦不可泥泥于一
字褒贬之说则是春秋字字皆挟剑戟风霜圣人之意
不如是之劳烦也泥于有贬无褒之说则是春秋乃司
空城旦之书圣人之意不如是之惨也泥于无褒贬之
说则是春秋琐语小说圣人又未尝无故而作经也盖
春秋之举当先求圣人作经之文然后褒贬之旨略得
而言之矣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938-0158c.png
春秋辞有隐直或曰春秋惧恶之书也贱者之叛不书
虽弑君不名季氏用八佾大变也不书阳虎季孙稔祸
也不书圣人不赦于其显而讳于其微也何故曰隐之
也圣人尝曰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
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当是时天子之权
凡移于诸侯者皆归于大夫矣圣人于诸侯曰天下无
道自诸侯出直辞也于大夫曰不在大夫隐辞也呜呼
诸侯犹近也大夫微矣圣人不忍大其微也大夫犹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938-0158d.png
也降是益微也故夫春秋之僣积而至大夫大夫之僣
积而至陪臣陪臣之积吾未知其所终也矣
春秋所书有喜怒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天下是非
杂然而触乎其心见恶而怒见善而喜则夫其是非之
际又可以求诸其言于喜怒之间矣春秋之于仲孙湫
之来曰齐仲孙来于季友之归曰季子来归此所谓喜
之之言也于鲁郑之易田曰郑伯以璧假许田于晋文
之召王曰天王狩于河阳此所谓怒之之言也于叔牙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938-0159a.png
之杀曰公子牙卒于庆父之奔曰公子庆父如齐此所
谓怨之之言也夫喜之而和怒之而厉怨之而深此三
者无以加矣至于公羊榖梁之傅则不然日月土地皆
所以为训也夫日月之不知土地之不详何足以为喜
而何足以为怒此喜怒之所不在也春秋书曰戎伐凡
伯春秋书曰齐仲孙来而以为吴仲孙怒而至于变其
国此又喜怒之所不及也(东/坡)
春秋书卜郊之别经书郊者九皆为有故而书非因卜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938-0159b.png
不吉而废郊则因牲死伤而废郊又有待卜之吉而特
郊者虽牛之死伤而必郊者因卜不吉而废郊则若僖
三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成十年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襄公七年四月三卜郊不
从乃免牲十一年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是也因
牲死伤而废郊者则若宣三年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
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成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
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夏五月不郊犹三望是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938-0159c.png
有不待卜之吉而特郊者则若成十七年九月辛丑用
郊是也有牛虽死伤而必郊者则若定十五年正月鼷
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夏五月辛亥郊哀元年春正月
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是也
 辨先儒不明经旨先儒之说不过罪其屡卜与其养
 牲不谨尔或曰礼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日或曰三卜
 礼也四卜五卜非礼也今因不吉而废郊是失礼也
 又据礼养牲必二一以祀上帝一以祀后稷帝牛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938-0159d.png
 变则改卜稷牛以代之今以牛死伤而废郊是又失
 礼也所以春秋书以示讥此皆非圣师之旨不知圣
 人书郊乃恶其非礼之大者至屡卜之渎养牲之慢
 非春秋所责也
春秋踰年即位林曰先儒皆以春秋君薨嗣子踰年即
位为正非也不知圣人所书正以讥非礼且启祸乱之
门也在礼天子崩七日而殡既殡嗣子即位称王以示
天下之有主也诸侯薨五日而殡既殡嗣子即位称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938-0160a.png
以示一国之有主也观书顾命及康王之诰曰乙丑王
崩齐侯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南门之外延入王
室恤宅宗癸酉王麻冕黼裳既尸天子大保毕公率四
方诸侯执壤奠群公既已听命相揖逊而出王释冕反
丧此嗣君即位之常礼也夫成王方崩齐侯必迎元子
钊入翼室居忧以为天下宗主及既殡遂麻冕衣裳称
王受册命同瑁而即位矣既尸天子受诸侯之奠贽作
诰报之君臣之分已定乃释告吉之服行丧礼自乙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938-0160b.png
至癸酉九月之间已行即位之礼斯周公之旧典夫子
定书取之以存周制周公孔子岂不知君父方崩嗣子
遽吉服即位改元为未可也盖以大位奸邪之窥名号
不早正则窥伺夺嫡之祸作矣岂惟天子则然方周公
薨丧未踰年伯禽兴徐戎之伐称公以兴师盖诸侯亦
然也迨至周衰此礼丧乱始有踰年即位之礼其未踰
年也天子不称王诸侯不称公名之为子故平王以隐
三年春三月崩至秋武氏子来求赙虽踰三时不称天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938-0160c.png
王使之以桓王未即位也襄王以文八年秋八月崩至
明年春毛伯来求金虽踰年犹不称天王之命以襄未
葬嗣君未成君也昭二十二年景王崩于夏四月至冬
十月王猛犹称子则异乎康王嗣天子之礼也鲁庄公
薨于秋八月子般至冬十月而称子文公薨于春二月
子赤至冬十月而称子襄公薨于夏四月子野至九月
而称子其他列国皆然僖九年春宋公御说卒其夏襄
公称子会于葵邱僖二十九年夏卫侯燬卒其冬成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938-0160d.png
称子盟于洮如此之类异乎伯禽嗣诸侯之礼矣呜呼
一人之家不幸丧其主父不有家督以为之主则豪奴
悍婢与其他人窃其私藏谋及田宅必矣矧大而一国
又大而天下其可一日而无君方先君不幸踰年而后
正嗣君之位岂可以绝觊觎之望塞祸乱之门耶所以
尹氏得以立子朝而抗猛王室以危庆父得以立闵而
杀般襄仲得以立宣而杀赤鲁以大乱春秋之多变故
盖始于此也使从周公之典名位早定则不启乱源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938-0161a.png
近世苏氏读书顾命康王之诰乃记汉儒记礼之说与
春秋列国之制谓康王以嘉服见诸侯又受乘黄玉帛
之币为非礼且曰使周公在必不为此夫周公制礼成
康之君召毕之臣相与守之以为常制岂有非周公之
典成康召毕乃行之乎行之非礼夫子定书乃取之乎
不知书之所以存顾命者正以见春秋之非尔盖苏氏
不究春秋之旨故误为之说也
春秋书伐之例陈曰春秋书内伐十有五书外伐百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938-0161b.png
十有七伐我者二十有一与我伐者二十有九左氏以
有钟鼓曰伐公羊以精者曰伐榖梁以斩草木坏宫室
曰伐赵啖以称罪致讨曰伐皆臆说也(晋/之)
春秋书盟之例陈曰观春秋书内外诸侯盟六十有二
书公与大夫盟十有一书大夫特盟外诸侯九书内大
夫与外人盟七书外人盟六书来盟者五书莅盟四非
讥其盟也讥其屡盟以覆信而已(晋/之)
春秋义例不一林曰春秋书当时之事有显然易见者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938-0161c.png
圣人欲使学者以理断之则始直书其事焉公及邾仪父
盟于蔑祭伯来之类是也有屡书而后见者欲使学者
参而考之则必始终其事焉宋人伐郑围长葛宋人取
长葛之类是也有所讥贬而难言者欲使学者思而得
之则必变文示意焉郑伯克段于鄢郑伯以璧假许田
之类是也
春秋三傅之学春秋九十七部九百八十三卷春秋者
鲁史策书之名昔成周微弱典章沦废鲁以周公之故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938-0161d.png
遗制尚存仲尼因其旧史裁而正之或婉而成章以存
大顺或直书其事以示首恶口授弟子左丘明恐失其
真乃为之傅汉初有公羊榖梁邹氏夹氏四家并行王
莽之乱邹氏无师夹氏亡初齐人期母子都傅公羊春
秋授嬴公嬴公授孟卿孟卿授畦孟畦孟授严彭祖颜安乐
后汉公羊有严氏颜氏之学与榖梁二家并立汉末何
休又作公羊解说左氏汉初出于张苍之家本无傅者
文帝时梁太傅贾谊为训诂授赵人贯公刘向子歆欲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938-0162a.png
立于学诸儒莫应建武中韩歆请立而未行时陈元最
明左传上书讼之乃以李封为左氏博士后群儒蔽固
者数廷争之及封卒遂罢诸儒傅左氏者甚众永平中
能明左氏者擢高第为讲郎其后贾逵服虔并为训解
至魏遂行于世晋杜预又为经传集解榖梁范宁注公羊
何休注左氏服虔杜预注俱立国学然公羊榖梁但试
读文而不能通其义后学三传通讲而左氏唯傅服义
至隋杜氏盛行服义及公羊榖梁浸微今无师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938-0162b.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