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938-02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群书考索续集卷二十三
            宋 章如愚 编
  历门
   历
三正传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
盖夏建寅三月而火出于辰(见上/文)五月而火中于午(见/尧)
(典/)七月而火流于申十月而火伏于亥(见左传哀公十/二年火伏而后)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938-0297d.png
(蛰者/毕)三星在户者五月昏火中于正南也火中而寒暑
退者昏中于午而一阴生旦中于午而一阳生也古者
考天象验人时皆以东方大火心星为證者以其周旋
得昏中旦中之正也夫周正建子而七月流火九月授
衣乃与夏正同或曰七月之诗言一之日二之日三之
日四之日者建子正也以月为日取阳生之义即七日
来复之义也自四月阳极五月阴生则言月兼举夏正
以正天时由易卦或言七月或言八月也惟三月不言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938-0298a.png
日亦不言月意者蚕月条桑即三月也鲁哀公十二年
经书十二月螽仲尼以为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
流司历过也杜预云周十二月即今之十月火犹西流
误以九月为十月故蛰户未毕藏也刘歆历谱并以春
秋所书冬十二月为夏之十月是周建子而春秋所用
周正也豳诗兼举夏正春秋则兼用周正特不知经书
春正月夏五月秋七月冬十月必以周正言之则是以
冬为春以春为夏以夏为秋以秋为冬也春秋之名错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938-0298b.png
举四时以示褒贬也假日月以定历数也岂容四时易
其位耶岂十二月火犹西流司历屡失闰而刘歆杜预
推之而未审耶不然周家正岁读邦法仲春蚕北郊夏
斩阳木秋斩阴木四时已皆易位矣或曰周官言正岁
者子岁正也言正月之吉则寅月也苟周官以正月为
寅则春秋经书不可以正月为子矣或曰商书元祀十
二月朔元祀不以丑正为正月而言十二月者商虽建
丑而编年纪事实用寅矣周官春秋所书亦然夫书年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938-0298c.png
纪事其实用寅而犹曰建子建丑者重一阳二阳之生
豫授民时使君民皆知一岁之事始于此耳又三王之
正若循环王者受命必假此以示承天顺人之意故有
建子建丑之异其书年纪事未尝不用寅正也审如或
者之论则刘歆杜预与左氏传文不足凭矣汉初仍秦
而建亥为正今观汉史所书乃曰元年冬十月不言正
月而言十月者纪一岁之事虽自此始其实则冬十月
也汉史于十月之后又书曰春正月此复用寅正明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938-0298d.png
时不可废也汉史所书春夏秋冬易其位耶后秦羌岌
曰春秋日食三十六考其晦朔不知用何历也班固以
为春秋因鲁历岌检春秋不与蔀目相符命历序谓春
秋用殷历岌考其文不与殷历相应当以诸说辨诸误
可也(火中寒暑乃退注谓五月六月火昏中而暑退十/一月十二月火旦中而寒退此盖惑于寒暑退之)
(说故兼举六月十二月言之耳实五月十一月此说是/也张趯举以證晋侯将失诸侯犹阴阳极则反也又三)
(星在户直正户之位尔注亦谓之五月未六月申此又/惑于在隅之说曾不知巽为东南隅自巽至已自已至)
(丙午则在户矣何必至/未月而方为在户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938-0299a.png
太史公三正若循环之说(主夏/时)太史公律书言兵之当
用与否以配阴阳之周旋言神生于无而成于有以配
律声之相因及其论历也先言古历作于孟春必验子
规嗥为寅月鸡鸣三声为寅时次言王者之正必率天
由人三苗乱德而孟陬(正/月)殄灭舜禹相命而寅正以建
又其次言商丑周子若循环然穷则反本秦人未暏其
真汉初复仍其旧至于武帝太初而始用夏正也观太
史公之言之意即夫子行夏之时之说也其意若曰三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938-0299b.png
王之正若循环然夏寅商丑周子亦既穷矣秦人当复
建寅而反建亥汉当反秦而复因秦是穷当反本而不
知反也盖至于太初之元方反本耳其论忠质文之尚
亦曰三王之道若循环盖言周秦文弊汉当复用夏忠
也其论汉得天统亦述汉除秦暴所以承天顺人继三
王之统也班固不悟此意乃以断蛇著符为得统之證
则非矣虽然太史公之论历也既主寅正而言律则本
黄钟建子之月且曰万事根本者何哉嗟乎此太史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938-0299c.png
所以深得以律起历率天由人之意也
真夏历真周历汉清台所课诸历疏密即黄帝颛帝夏
商周鲁六历是也其后加以太初三统为汉历则七历
矣汉末宋仲子集七历以考春秋按夏周三历术数与
汉艺文志所记者不同故更名曰真夏历真周历杜预
作长历谓周衰世乱学者莫得其真所传七历未必是
时王之术也预乃以长历验春秋日食之数而知三统
历之最疏盖春秋日食三十六以三统历推之止得一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938-0299d.png
食之数也岌又并夏历真夏历周历真周历得十三十
四食之数其真夏历真周历止得一食之数(与三统/历同)
其真者反不及非真者欤三统历既谓之疏则真夏周
历亦然矣羌岌之言曰杜预以七历未必是时王术今
诚以七家之历考古今交会信无其验皆由斗分疏之
所致然则杜预之言是耶宋仲子之言是耶艺文所记
与宋仲子所集又孰为真孰为伪耶
易春秋天人之道(前汉志刘歆三/统历谱之说也)刘氏谓春秋书元一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938-0300a.png
以统始易有太极也春秋二以目岁太极生两仪也于
春每月书王(王正月王二月/王三月是也)易象三极之统也于四时
虽无事必书时月两仪生四象也时月以建分至启闭
之分四象生八卦也象事成败八卦定吉凶也朝聘会
盟吉凶生大业也易天也春秋人也故易春秋天人之
道也夫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上系之文也刘氏从而附
合春秋之条是则然矣惟于春每月书王象易三极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938-0300b.png
说厕于两仪生四象之间未免牵合附会强生一说观
歆之意盖欲以此数条附太衍之数耳其说曰元始一
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一二三四合为十也
以五乘十大衍五十之数也道据其一故其用四十九
也歆之意如此焉得不加书王象三极之说厕诸两仪
四象之间哉大衍之数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此与太极生两
仪之文不相属而歆附会之所以有拘而不通者也况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938-0300c.png
歆以太极三统而仪四象合为大衍之数其八卦定吉
凶吉凶生大业之说则又不言其所以合大衍之数之
意又何谓哉杜预言其最疏班固误以为最密隋志言
其辨而非实班固惑之遂采以为志其谓是欤(历谱乃/曰以某)
(法乘某法得某数始推大衍象得月法合天地/终始得闰法之类半是半非不可以尽信也)夫易春
秋之道未尝不贯通正不必牵合其文而强合其义亦
不必以春秋虚数合大衍实数也人之耳目鼻口脉络
未尝不贯通而必欲强合其形则拘矣唐志历法曰汉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938-0300d.png
历一本于律刘歆以春秋易象推合其数盖附会之说
也唐志之言尽之矣刘子政以五福配六极一极无所
附遂足之以厥罚眊之说歆盖蹈其父说矣向以王
凤擅权之故而推洪范之应其意则忠歆以王莽即真
之故而多为附会之谈其意则佞此尤不可不辨者也
大衍历一行倚大衍之数立推步之法是一行求合于
大衍者也非大衍合一行之数也大衍之数无穷倚此
数立此法庶乎其有所据依亦犹太初以律起历之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938-0301a.png
也一行历本议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易系之文一行举以为议
历之本盖其意所主在乎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之一言
是以推而广之无往而不合也欧阳修志唐历曰历起
于数数者自然之用也其用无穷而无所不通以之于
律于易皆可合也是亦一行之意欤虽然一行亦岂能
外诸历家之法而独推大衍而为法欤一行变诸家之
法之名而从大衍之数也诸历虽不倚大衍以立法而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938-0301b.png
其中亦有与大衍暗合者矣一行之言曰天数始于一
地数始于二此即易系天一地二之说诸历之所同用
也所谓天数中于五地中于六为二中此即班固志五
六者天地之中合之说也所谓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
十为二终此即班志十九年为章岁合天地终数得闰
法之说也所谓天有五音所以司日地有六律所以司
辰此即扬子云声生于日律生于辰之说也此其典诸
家之说同者如是也自一而降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往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938-0301c.png
为五行成数一六而退极五十而增极(中极居五六之/间故六退极五)
(增极/也)一六为爻位之统五十为大衍之母(大衍之数五/十或者以为)
(五为十者一生而六成之一与六合所以为爻位之统/五生而十成之五与十合所以五与十为大衍之母也)
(又曰五至十则六七八九在其中间矣大衍之数五十/而六为老阴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九为老阳皆自五十)
(之数之揲也故曰五十为大衍之母也自一至六则二/三四五在其中间即六爻之数也故曰一六为爻位之)
(统/也)成数乘生数其算六百为天中之积(成数六七八九/十生数一二三)
(四五成数共成四十也生数共为十五也以四十乘十/五则是四十个十五共得六百之数也以十五乘四十)
(亦得六百/之数也)生数乘成数其算亦六百为地中之积合千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938-0301d.png
有二百以五十约之则四象周六爻也(千二百之数五/十个二十四也)
(四六二十四四/象周六爻也)以三十四约之则太极包四十九用也
(千二百之数亦得二十四个五十/也虚一不用太极包四十九用也)综生数约中积皆十
(成数四十也四十个十五则得中积/六百之数故曰成数约中积皆十五)综成数约中积
皆四十(生数十五也十五个四十亦得中积六百之数/故曰生数约中积四十也十五四十乘六百之)
(数可也复约之而归/于十五四十亦可也)兼而推天地之数以五位取之复
得二中之合也(四十与十五即五十五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与此合也)
(天之中数五地之中数六也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共成五十有五故曰以五位取之复得二中之合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938-0302a.png
数之变九六各一乾坤之象也(乾为九九老阳坤为六/六老阴各居其一也)
七八各三六子之象也(七为少阳震长男坎中男艮少/男凡三少阳也八为少阴巽长)
(女离中女兑少/女凡三少阴也)故爻象通乎六十策数行乎四百四十
是以大衍为天地之枢如环之无端此一行取以为起
历之法也其候卦则本乎月令(七十二候/之卦也)日卦则本乎
孟氏章句(十二卦主十二/月复姤之类也)定朔则本乎刘孝孙傅
仁均岁差则本乎虞喜何承天更积法曰演法变
日法曰通法改周天曰乾实此又一行变诸历法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938-0302b.png
之名以从大衍之类也唐志曰自太初至麟德历有二
十三家与天虽近而未密也至于一行密矣其倚数立
法固无以易也后世虽有改作皆依仿而已唐志之言
诚是也特其知大衍之历倚易数之法而不知其变诸
历之衍以从大衍之数是以表而出之(一行历法有步/中朔术发敛衍)
(步日躔衍步日躔术步月离术步轨漏术步交会术步/五星术是时有九执历自西域来诏太史监翟昙悉达)
(译之陈影玄将以惑当时/谓一行书写其术者妄也)
七十二候一年二十四气一气有三候初中末是也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938-0302c.png
春正月节也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此立春节气
之三候也雨水正月中也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此
雨水中气之三候也周二十四气则七十二候备矣一
行曰(卦/候)七十二候原乎周公时训(书/名)月令虽颇有增益
然先后之次第则同自魏以来始载于历然依易轨所
傅不合经义今改从古昔一行讥李淳风专用吕氏春
秋今也有取乎月令七十二候之说而分配以七十二
卦则月令未可全非也卦止于六十四而坎离震兑居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938-0302d.png
四正宫分主四时此四卦每卦六爻四六二十四每爻
当一气故此四卦分主四时而不专主于一候也其馀
六十卦则五卦主六候者中气之末节气之初共一卦
主之其馀四候各一卦也如中气初候卦为公中候卦
为辟末候卦为侯至于节气初候卦亦为侯中候卦为
大夫末候卦则为卿也五卦主六候六十卦主七十二
候也夫坎离震兑且不专主于一候而乾坤二卦何以
各主一候邪盖六十卦之中所谓辟者君也君主十二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938-0303a.png
月中气也子复丑临寅泰卯大壮辰夬已乾午姤未遁
申否酉观戌剥亥坤此十二卦主十二月中气故乾坤
居己亥之位也以十二卦分配十二月孟氏章句也乾
六爻俱为阳一阳生于子而极于巳为六阳故乾居巳
位坤六爻俱为阴一阴生于午而极于亥为六阴故坤
居亥位也一阳生为复二阳生为临三阳为泰四阳为
大壮五阳为夬六阳为乾乾之所生凡五卦也一阴生
为姤二阴生为遁三阴为否四阴为观五阴为剥六阴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938-0303b.png
为坤坤之所生凡五卦也乾坤虽分主乎一候而十二
中气皆乾坤之所生也不特此也六十卦可以配七十
二候一卦六爻当一日六六三十六以之分配三百六
十日可也京房推六十卦直日悉是道也
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木见而草木节解驷见
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此周语单子之言也按星图
角东方宿也八月日月所会之辰(日月会于此时/时雨可以毕矣)天根
氐星本亦氐也驷房星也房星一名天驷也火心星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938-0303c.png
八月九月十月之间日月会于角氐房心之次故为雨
毕水涸霜降戒寒之候也所谓见者非见于南方也乃
以日月所会言之晨见于东方也日月常合朔于东方
于合朔之时角氐房心之宿随天左旋一昼夜而周遍
与日月会于合朔之所故曰日在角日在氐日在房也
(合一行/日度议)
日躔(连前日度岁差/说后一段亦同)一行既有日度议复有日躔议度
与躔岂有异哉盖日有度月有道言其大数也日躔有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938-0303d.png
盈缩缓急月离有进退先后言其所经所历处也(离附/丽也)
(或日相离/远之离)合而言之则皆于日月所行之所而见之也
一行曰刘焯立盈缩躔衰术李淳风因之更名曰躔差
凡阴阳往来驯积而变日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迟夏
至其行渐舒舒而渐急急极而寒舒极而燠得其中则
雨旸之气也(谓春分/秋分)夫一行所谓日躔有舒急之异者
何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冬至之时夜之所占度多日
之所占度少度少则日短迫故曰其行急也夏至之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938-0304a.png
夜之所占度少日之所占度多度多则日舒长故云其
行最舒也春秋二分日夜停适故云其行及中也所谓
躔衰躔差者或自急而渐舒或自舒而渐急或在乎舒
急之中也以气候之以景测之而求其盈缩之所加则
可知矣一行曰以二十四气晷景考日躔盈缩而密加
于时盖谓此也观乎此则日度日躔似同而异矣(应劭/注汉)
(志曰日躔月离躔经也/离远也臣瓒曰离历也)
冬至日景有长短日景长短其地不同一行言之详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938-0304b.png
(见天文/志抄)地苟不易则二至晷景长短有常景或无常则
合朔历差而已一行中气议曰比年景候长短不均由
加时有早晏行度有盈缩也其晷漏例略又曰日行有
南北晷漏有长短然二十四气晷景徐不同者句股使
然也一行于是立为四术反覆相求消息同率旋相为
中以合九服之变又按宋元嘉十年何承天以土圭测
景知冬至已差三日其后刘孝孙以甲子元历推算凡
冬至之日常与景长之日符合然则冬至之景极长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938-0304c.png
至之景极短地苟不易历苟不差斯无异同之辨矣
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发敛此武帝议历之诏也应劭曰
言黄帝造历得仙名孟康曰黄帝作历终而复始故曰
不死如名春夏为发秋冬为敛晋灼引蔡邕天文志曰
名察敛发以行日月以步五纬臣瓒曰黄帝与神合契
登仙故曰合而不死题名宿度候察进退即史记曰名
察宿度之谓也当以蔡邕臣瓒之言为是
晦朔弦望章蔀纪元东汉志曰日月谓之合朔日月相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938-0304d.png
去近一远三谓之弦(与日相近一分相远三分则月形/半成如弦之直也以一月论之近)
(一分七日馀也远三分二十一日馀/也故上弦初七八下弦二十二三)日月相与为衡分
天之中谓之望(日与月/对望也)以月及日光尽体伏谓之晦(阴/近)
(阳则晦二十/九三十日也)天一昼夜而运过星从天而西日违天而
东日行与天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日周于天四时
备成摄提迁次(摄提斗杓端/所直之星也)青龙移辰(东方/七宿)谓之岁岁
首至也(冬至为岁首也日/月初躔于星纪也)月首朔也至朔同日谓之章
(十九年为章冬至在朔/日也不必是甲子日也)至朔同在日首谓之蔀(四章为/蔀七十)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938-0305a.png
(六年也日首者甲子日所谓十一/月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有辨在前)蔀终六旬谓之纪(二/十)
(蔀为纪千五/百二十年)岁朔又复谓之元(三纪为元四千五百大/数也即马迁三纪之意)
(章中/章月)诸志并以十九年为一章之岁以一岁为十二
中殊无异论有所谓章中者一年二十四气其十二气
为中气总计十九年之中凡得几中气也其会中统中
元中并推此类算去其曰章月者总十九年之中凡得
几月也其会月统月元月并推此类算去此班志之所
纪者然也其馀诸志又有章岁者合上元凡计几千年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938-0305b.png
就算凡得几一十九年也(班志曰推天地终数得章数/又曰推大衍象得月法等类)
(半是/半非)
(七十/六年)(五百十/三年)东汉志以四章为蔀计七十六年也
甲子朔旦冬至则为蔀首所谓至朔同在日首之谓也
西汉志无蔀法惟有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
之语(前/志)又有会月六者六千三百四十五月也计得五
百十三年即太史五百年大变之说也三会而得统统
即纪也纪一千五百二十年也九会而复元即四千六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938-0305c.png
百一十七年为元也即太史公三统大备之意也(馀见会/岁解)
纪太史公以一千五百年为纪东汉志以二十蔀为纪
计一千五百二十年也西汉志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年
为统统即纪也其数不同何也太史公言小变中变大
变之纲也东汉志以章蔀实数推去则加多太史公二
十年也班志除出闰月亦以年计之则又加多东汉志
十九年大略则同耳其晋志羌岌以元法为演纪法唐
一行以元法为演纪法是又当以元法推之与此不可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938-0305d.png
同日语也其刘洪以五百八十九为纪法杨伟以千八
百四十三为纪法之类各以上元之数不同故纪法亦
有多寡之异也
(入元百单六年为百六之厄四百八十年为阳九之/会六八四十八也其时则有九年之旱太史公曰百)
(年中变言其大数也邵氏皇极经世/言尧汤水旱为天数以元会推也)太史公以千五百
年为纪三纪而大备是以四千五百年为元也东汉以
四千五百六十年为元又以章蔀纪实数推之则加多
太史公六十年也前汉志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元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938-0306a.png
者除出闰月亦以年计之则又加多东汉志五十七年
前志又曰元岁之闰阴阳灾经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
岁五十七年者谓五十七年为阳九百六也(注四百八/十年阳九)
(之会入元百/单六年有厄)阳九阳七阳五阳三阴九阴七阴五阴三
皆灾岁也除五十七年为灾岁其经岁四千五百六十
年正与东汉志一元之数同此太史公班固范晔论元
法之正者其有变其法而求上元如刘歆三统自太初
元年距上元十四万三千一百二十七岁晋王朔之元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938-0306b.png
法九万七千年之类皆积算以起历耳非三纪大备之
正数也(详已见历元说又羌岌以元为纪一行谓之演/纪刘洪谓之乾洪非惟其数不同其名亦异矣)
日法(以班志/为祖)班志统母日法八十一分者黄钟律长九
寸九寸八十一分为一日之法此林钟太蔟三统损益
之数所自生故曰统母也又八十一章为一元元即统
也八十一章自八十一分始故曰统母也一日为八十
一分是一度为八十一分也东汉志日法四分晋志刘
洪乾象历日法四百五十七杨伟景初历日法四千五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938-0306c.png
百五十九凡此等类皆随意立法以增减之耳大抵日
法数多则为日度之密率也日法数少则为日度之约
率也一行更日法为通法其归一揆也
月法班志曰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数盖日法八十一
分也如日法而得一者三分日法而得其一是得二十
七分也月行止二十七日已周天(见前日月/度馀说)其馀者为
月馀此一月之日数也至于前汉月法则三千三百九
十二唐戊寅历月法则三十八万四千有奇意者各垂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938-0306d.png
一法以推之如日法之不齐也
闰法十九年为一章一章七闰终天地之数得闰法天
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故十九年而会馀分之终穷置
七闰也诸志皆同后志有馀朔即闰月也有中馀即中
气之馀也前志有灭没者冬至前一日没日也无分为
没一行曰古以中气所盈为没没偕尽为灭
会数会月会岁班固志会数四十七者羌岌云日月八
百九十三岁凡四十七会分尽此之谓也班志又云五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938-0307a.png
十五为朔望之会以四十乘五十五之数得会月六千
三百四十五实计五百一十三年也三会而得统实计
一千五百三十九也统与东汉统法同九复而复元(实/计)
(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也)复元复得元法也即岁朔又复谓之元之
说也范志有蔀会元会晋志有会通会率大抵皆以冬
至日月所会之次求之耳(又有通法者诸志立数皆不/同一行又更日法为通法)
周至班志云周至五十七三闰法得周至者闰法十九
年为章也三个十九则五十七年也五十七年一甲子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938-0307b.png
将周也
周天范志宗昕议云元法定而后定日法日法定而后
定周天则知周天以日法而定之也班志周天五十六
万二千六百馀范志周天千四百六十一晋志刘洪乾
象历周天二十一万五千有奇羌岌三纪历周天八十
九万五千有奇唐志一行更名周天曰乾实是当计其
元法之多寡而求其日法斗分之不同可也
月周班志曰月周二百五十四八章月加闰法得月周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938-0307c.png
者闰法十九年为章也日一年一周天十九年十九周
也月二十七日强一周天十九年二百五十四周也复
会于端是为月周也东汉志月周千一十六羌岌历月
周三万三千七百有奇或以章岁计之或以纪岁计之
或以蔀岁计之也
通法诸法并有通法立数不同李淳风麟德历有总法
一行历有通法积岁如月分之数而后闰馀皆尽又曰
以日法为通法其更变又不同矣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938-0307d.png
策馀策馀者乾坤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
物之数班志算日月五星之会而复于太极上元一阴
一阳各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气体之数以其馀
者为策馀也班志一元凡馀八千八十一行大衍法总
岁终没分谓之策馀亦此意也一行又云乾坤之策为
日度之准故策馀十有二中所盈也岁分曰策实气策
曰三元月策曰四象候策曰天中卦策曰地中一行揲
蓍以起历故其策算尤详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938-0308a.png
小周大周天三木地四金以三乘四则四三十二年是
为岁星小周也坤之策一百四十四以小周十二年之
数乘坤之策一百四十四则是十二个一百四十四也
十二个一百四十四则共成一千七百二十八年是岁
星大周之数也故前汉志云五胜相乘以生小周以小
周乘乾坤之策而为大周正此谓也金克木故以木三
而乘金四是为四三十二而得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之
数谓之小周以小周乘坤而得大周之年数也荧惑六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938-0308b.png
十四岁小周乘乾象则万三千八百二十岁为大周○
土木相乘而合经纬为三十是为镇星小周小周乘坤
策则为四千三百二十是为镇星岁数○金火相乘为
八又以火乘之为十六而小复小复乘乾策为三千四
百五十六是为太白岁数水星六十四年小复乘坤策
九千二百十六岁大周皆周五行相胜则相乘也诸志
并有小周大周特其所周之数不同由入元之年不同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938-0308c.png
一行五星议岁星自商周迄春秋之季率百二十馀年
而超一次至战国其行浸急及汉哀平间八十四年而
超一次因以为常此其与馀星异也姬氏出于威灵仰
之精受木行正气岁星主农祥后稷凭焉故周人常阅
其禨祥而观善败其始王也次于鹑火以达天鼋及其
衰也淫于元枵以害鸟帑(左氏/传)又其后也岁星之行于
上而侯王不宁于下则木纬失行之势宜极于大运之
中理数然也唐开元十二年上距西汉和平三年七百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938-0308d.png
五十年考其行度犹未甚盈缩则哀平后不复岁星渐
差也春秋僖公六年岁阴在卯岁星在析木昭公三十
二年亦岁阴在卯岁星在星纪三统历因以为起一次
之率考其实犹百二十馀年超一次近代诸历以八十
年齐之或行速而用缓率故或差三次于古或差三次
于今一行因谓岁星差合术且曰五事感于中而五行
之祥应于下五纬之变彰于上王者失典刑之正则星
辰之乱行汨彝伦之叙则天事为之无象当其乱行无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938-0309a.png
象又可以历纪齐乎故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
于玄枵至三十年始及陬訾之口超次而前二年守之
其馀皆此类也又曰五星留逆伏见之数表里盈缩之
行皆系之于时而象之于政不然皇天何以阴骘下民
警悟人主哉近代算者昩于象占者迷于数睹五星失
行皆谓之历舛故校历必稽古记注入气行度上下相
距反复相求苟独异常失行可知矣
 一行既谓五星失行不可以历纪齐睹五星失行者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938-0309b.png
 亦不可归罪于历舛犹且详为岁星差合之术(如损/益率)
 (进退积/之类)又参较诸历五星行度数百事其故何也太
 史之言曰五星失轨度则占又曰虽有明天子必占
 荧惑之所在是知五星迟留伏见足以验政治之得
 失故古人详为之法也
五星约法晋志云羌岌所造甲子元历五星据出见以
为正不系于元本然则算步䆒于元初约法施于今用
曲求其处则各有宜故作者两设其法也尝因羌岌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938-0309c.png
说而求之诸志论五星行度与小周大周之数迟留逆
顺之率令人目眩而心不领皆由元法积数千万之远
故五星小周大周积算亦无穷尽也有能得其约法斯
可以指诸掌矣
 右日法月法会数通数之类不可悉纪每一历名垂
 一法要其归则一而已一行更积法(积算/之法)曰演法更
 日法曰通法更周天曰乾实与夫班志以纪为统羌
 岌以元为纪其名不齐考论其实斯可矣边韶之议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938-0309d.png
 曰数出于秒忽以成毫釐毫釐积以成方寸两离既
 定日月离行初行成分积分成度日行一度一岁而
 周故为法者各行度法法有疏密两科其归一也斯
 言可以类通矣
总论诸历太初历为张寿王所诋清台课疏密而是非
乃定徐禹治太初第一寿王下吏大衍历为瞿昙撰南
宫说所非灵台校簿而当否始决(大衍历颁行说等伏/罪今侍御史李麟之)
(等校/之也)东汉历元为冯晃冯光所驳熹平校议得失遂分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938-0310a.png
(诏从蔡邕议邕/等劾光晃之罪)此历之方行而迭相诋刺者如是也太
初历是非既定而朱浮以为后天四分仪式既备刘洪
以为与天疏阔班固谓三统最密而杜预以为疏一行
独指杜预之谬郑玄谓乾象穷幽极妙而韩翊指其失
此历行既久而递相诋刺者又如是也其馀如祖暅之
非何承天刘孝孙刘焯之驳张宾王孝通李淳风之讥
傅仁均递递相非无穷已也要之两汉之历太初乾象
其最也隋唐之历皇极大衍其冠也虽更相是非而是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938-0310b.png
非自有定论矣然则太初乾象皇极大衍之历果能穷
尽千万年之数未及百年咸悉更变何哉杜预之言曰
天行不息日月星辰各运其舍皆动物也物动则不一
虽行度大量可得而限累日为月不得无毫毛之差历
差始于毫毛积而失弦望晦朔不得不改宪从之书钦
天象易治历明时言当顺天以求合非为合以验天者
也唐志曰四时寒暑无形而运于下日月星辰有象而
见于上二者常动而不息一有一无出入升降或迟或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938-0310c.png
速不相为谋(此一句/害理)其久而不能无差忒者势使之然
也故为历者其始未尝不精而其后多疏而不合亦理
所当然不合则屡变其法以求之自尧迄于唐此历所
以未尝同也杜预唐志言异世而一事也是知立推步
之法者求之千万年之上以为上元自谓无毫釐之差
行之未十百年而乖违已见盖数往者无所辨而推来
者有所證也一行是非诸历之得失其论甚备而唐志
亦称其立法之密一行之言乃曰乾度盈虚与时消息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938-0310d.png
告谴于经数之表变常于潜遁之中则圣人且犹不质
非筹策之所能及矣观乎此则凡所以钞记者姑识其
概焉耳
历有岁差之法阴阳盈缩不齐不能无差故历家有岁
差法(明道先/生文集)
论尧夫立差法历象之法大抵主于日日一事正则其
他皆可推洛下闳作历言数百年后当差一日其差理
必然何承天以其差遂立岁差法其法以所差分数摊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938-0311a.png
在所历之年看一岁差者几分其差后亦不定独邵尧
夫立差法冠绝古今却于日月交感之际以阴阳亏盈
求之遂不差大抵阴常亏阳常盈故只于这里差了历
上若是这理所以为多尧夫之学大抵似扬雄然亦不
尽如之常穷味有二万八千六百此非人所合和是自
然也色有二万八千六百又非人所染画得亦是自然
也独声之数只得一半数不行盖阳声也只是于日出
地上数得到日入地下遂数不行此皆有理譬之有形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938-0311b.png
斯有影不可谓今日之影却收以为今日之影(伊川/文集)
扬雄兼知法理历不能无差今之学历者但知历法不
知历理能布算者洛下闳也能推步者甘公石公也洛
下闳但知历法扬雄知历法又知历理(文/公)
历法先论太虚历法要当先论太虚以见三百六十五
度四分度之一一一定位然后论天行以见天度加损
虚度之岁分岁分既定然后七政乃可齐耳(黄道之差/始自春分)
(秋分赤道所交月道之差始自交初交中黄道所交日/出入赤道二十四度月出入黄道六度黄道一周退前)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938-0311c.png
(所交六十分度之一是谓岁差月道一周退前所交一/度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分度之四万三千五百三杪)
(半积二万一千九百一十五年而岁差周积二百二十/一月及分一千七百五十三而交道周矣又节斋曰赤)
(道弦𢃄天之中日道月道斜交赤道之内外其周围长/短与赤道无差而日月每日行度亦无盈缩进退历家)
(欲求日月交会故以赤道为起算之法以赤道度数而/揆之黄道则日行有盈缩焉以赤道度数而揆之月道)
(则月行有进退焉非日月之/行真有盈缩进退也○文公)
历知三辰所在历是书象是器无历则无以知三辰之
所在无璇玑则无以见三辰之所在(同/上)
历差其来有渐尧时昏旦星中于午月令差于未汉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938-0311d.png
以来又差今比尧时似差四分之一古时冬至日在牵
牛今却在斗(同/上)
推历各有所本太史公历书说是太初然却是颛顼四
分历刘歆三统历唐一行大衍历最详备五代王朴司
天考亦简严然一行王朴之历皆止用之二三年即差
王朴历是七百二十加去季通所用却依康节三百六
十数
古今历法不同古今历法各不同其闰法亦从而异秦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938-0312a.png
用颛帝之历水德以王天下以十月为岁首故遇闰年
即闰九月而谓之后九月盖取左氏归馀于终之意近
得一统元历绍兴七八年间作(篇中暗用纪元/历以统元为名)
 古今历象惟推算得个阴阳消长分界耳○分野之
 说始见于春秋时详见于汉志(并同/上)
历之差因日食器久必敝数久必差固也古人谓三百
年计历改宪是历之改必三百之间可也历观前世莫
有及者何其改之数也汉之历四变而太初最密不百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938-0312b.png
馀年而差矣人皆归咎于当去馀分而不去矣四分减
之而非乾象增之而亦非何也抑有可言者太初之造
司马实职之今以其书大馀小馀计之则古历也非太
初也何自矛盾邪唐历十三变而大衍最密不半太初
之年而差矣人皆归咎于日法之不分矣而继大衍者
推拟图写分而不能易者又何也抑有可言者大衍之
法后不能易而王朴则斩然自立一家虽失追急而不
缓亦难矣其源流谁自且历之起起于斗度而疏密多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938-0312c.png
寡悉皆不齐冬至之日历之所生也或以为在斗或以
为在建或以为在牵牛或以为在女宿何耶历之差差
于日食而晋唐之间凡日之有食若聚讼然讫无中者
则晦朔之间朓朒之微孰从而正哉宋朝之历十馀变
矣迩者复以差闻今历虽成而主上以授时在玑衡为
先务犹惧有阙令侍臣复验之甚盛举也盖闻仁宗时
以其历而较之麟德历大分馀者三十有奇小分馀者
七十有奇今日之历将缩之将衍之耶诸君其推之以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938-0312d.png
易證之以律明之以春秋而裁之以太元为今日历之
本此星翁历官事毋泛毋略(东莱/文集)
 
 
 
 
 
 群书考索续集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