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a 页 WYG0938-06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五十
            宋 章如愚 编
  舆地门
   历代
三代汉唐三代有天下垂二千年而隆平之治才数百
载其间篡攘殽乱几居大半傅八十有一王而致治之
君才十数而止是治世固少而乱世固多也汉唐有天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b 页 WYG0938-0607b.png
下馀七百年而天下妥安几四百载传四十有五帝而
致治之君不下七制三宗是治世固多而乱世固少也
然而天下后世言治道者莫不重三代而轻汉唐何哉
教化习俗有不同耳盖三代之牧斯民也任之以井牧
养之以庠序警之以号令纪之以典刑下逮草莱之间
教养毕备是故朝觐会同五服不期而至蒐苗狝狩戎
事不戒而严教之以礼乐而民蹈中和兴之以三物而
士敦行义分明于朝齿辨于乡行成于家俗化于天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2a 页 WYG0938-0607c.png
而风移于后世方其治时厥效若斯之盛及其乱也先
王之遗风犹在虽日寻干戈而民犹觌德诗书讲耕耨
之馀礼乐见锋镝之下童子犹能奋忠妇人亦皆知礼
商人足以却敌窃藏于焉纳君不至泥涂之人亦或可
施于有政良由典制有常教化有素而民难动耳爰自
暴秦得志王迹遂熄汉矫秦枉未能远谋绵历魏晋南
北隋唐之际一因一革载治载乱为政之道不甚相远
也当时君臣日夜图回不过以刑名食货之为急它则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2b 页 WYG0938-0607d.png
略而不问是故学校不足以化民成俗而徒为利禄之
阶礼乐不足以易俗移风而徒为宴乐之具六艺已隳
其四四民遂籍其二井牧既废王制荡然编户之富侈
埒公侯齐民之贫不侔犬彘风教陵夷刑狱冤滥法藏
于有司而民犯于田里行著于乡里则爵远于朝廷父
子无假盖之情兄弟有争桑之丑夫妇怀窃斧之疑奴
主起攫金之想而习俗滋久玩为故常方其治时效已
不美及其既乱则君子安于犯义小人果于犯刑耒耨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3a 页 WYG0938-0608a.png
化为干戈衣冠转为皂𨽻比屋尽为胡汉列郡不相唇
齿林林之徒不残于盗贼则毙于饥寒不毙于饥寒则
陷于刑戮生民糜烂无有纪极奸雄乘时祸不旋踵良
由王制隳坏圣教不行而民易动耳故臣谓三代之离
乱犹足以比汉唐之治安而汉唐之君子或未能过三
代之小人非其时之不同人之有异风教习俗实使然
也且以汉宣之治朝而王吉深切汉宣谓当时士大夫
不能举明主于三代之隆则它可知矣后之为天下者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3b 页 WYG0938-0608b.png
欲建远成之规苟一时之治则汉唐之法固有足进必
欲化民成俗浚太平长治之源则舍三代将焉取哉
宋朝混一宇内宗周以降讫于五季寥寥二千载间一
治一乱载离载合为十有六代(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
(隋唐及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而周有天下馀八百年
汉有天下馀四百年唐有天下垂三百年其馀十有三
代乃不能五百载何脩短之相戾耶盖以弗恤斯民而
获罪于天耳尝考历代之君志意所存各有缓急而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4a 页 WYG0938-0608c.png
德盖可见矣缓于取天下急于惠斯民者文王也急于
取天下而不忘惠斯民者汉祖唐宗也急于取天下而
忽于惠斯民者十三代创业之君也唯其爱民缓急不
同此享国历年之所以异也观汉唐之盛涵养斯民不
为不厚然遑遑然以天下为功则于元元有所不暇顾
此其盛德所以有愧于文王也贞观之治有踰两汉其
惠泽斯民可知而好大喜功丧德实多方之高光文景
之君颜其厚矣故唐祚一倾而绝汉祚虽移犹血食百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4b 页 WYG0938-0608d.png
年而后亡盖其所以惠泽斯民者厚则圆穹之福祚为
无穷仰观俯察反古验今则天人之理断可知矣大哉
宋太祖皇帝惠泽斯民何其深也方历运有归天人震
动事出仓卒而市不易肆不动声色而天运已归一号
令间海宇洗心幡然而属宋矣于时承周世宗威烈之
馀藩夷削弱之甚摧锋进取无异摧枯而太祖仁民泽
物之心有加无已视藩夷之民皆吾赤子息民休兵遵
养时晦逮夫张文表僣乱荆湖周保权来乞师始有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5a 页 WYG0938-0609a.png
于南国副彼来苏之望遂收不战之功旋即罢兵与民
休息既而蜀人悖德天讨靡遑师甫及于六旬功坐收
于万里载集倒戈之烈岂烦卷甲之劳凯歌既旋天威
谧靖以至河东不轨而天驾躬临誓吊斯民一人弗杀
江南阻命久稽天诛而申敕将臣深戒殄戮南唐常容
于度外一民罔致于非辜故因垒而降尚有劳于再驾
罪人斯得终有侔于二年传曰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
得天下不为也其宋之谓矣昔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5b 页 WYG0938-0609b.png
而九年统未集万古尚其仁艺祖之兴十分天下有其
七而十有七年宇内未为一家岂威力有所不足欤恐
伤斯民之命必欲以柔道驯致之耳文王之德何以尚
兹加之圣圣承承尽循尧道好生之德益洽于斯民故
范阳逆命大驾弗亭澶渊赫灵神兵顿戢夏人蠢动类
蚊虻之噆肤辽国怀来犹鸟兽之咸若三代以还未有
中国实强如宋朝承平之久而犹能释四夷而弗诛也
故海宇之间元元各安生业民有馀力地无遗利政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6a 页 WYG0938-0609c.png
举而狱讼理婚姻时而生齿繁上天降康年丰时和斯
民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咸遂其性而浸以休
息故承平百年户口十倍良有以也夫三代以还涵养
斯民汉唐为优而考其极盛之时户口可知(西汉户口/)
(千二百二十三万东汉九百六十九万唐八百四十万/)
(皆其极盛之数也宋朝元丰末天下民户揔客主一千/)
(六百五十万户/)宋朝疆理比汉百郡少四之一(益州之/)
(牂牱越巂永昌凉之金城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6b 页 WYG0938-0609d.png
(州之上郡五原云中定襄朔方幽州之涿郡广阳代郡/)
(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莬乐浪交州之交趾日/)
(南共二十六郡自唐末五代以来浸没于四夷即九域/)
(志所载化外之州也/)而民户犹加十四唐三百州少五
之一(即汉二十六郡地历代釐建至唐垂六十州即九/)
(域化外之州也/)而民户犹加十九则知宋朝之兴种德
斯民过汉唐远甚方之文武成康之治了无愧色则皇
天所以辅佑宋朝其可量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7a 页 WYG0938-0610a.png
   京都
东京郦食其荀文若之徒皆称陈留为天下之冲四通
五达之郊盖言其平夷洞达而坐九围之中也故从古
盟会战争此地尤亟传称夏禹有钧台之享今阳翟县
(京西三百里/)有钧台陂春秋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今
雍丘县(京东八十七里/)有葵丘聚吴晋争长于黄池即
今之封丘县也(京北六十里/)晋文公会诸侯于践土即
今之荥县也(京西北百六十里/)晋败楚师于鄢陵即今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7b 页 WYG0938-0610b.png
之鄢陵县也(京东南百六十里/)楚败晋师于邲即今之
管城县也(京西百四十里/)袁曹相持于官渡在今之中
牟县北(京西北十里/)刘项画界于鸿沟在今之荥阳县
西(京西百九十里/)祖逖镇雍丘而黄河以南尽为晋有
即今之雍丘县也南北朝力争河南而滑台尤为重镇
即今之白马县也(京北二百里/)若此之类前史班班未
易殚举则荀郦之言为不诬矣故秦汉以还讫于南北
朝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四面搏击莽为战场王霸之兴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8a 页 WYG0938-0610c.png
未有都于汴者盖惮其四通五达而无险可恃也爰自
隋炀帝大开汴河直达淮泗而大梁实坐要会振南北
水陆之冲形势百倍既李唐中偾奄山东百州大梁屹
为重镇逮黄巢逆乱中原纷扰梁高祖僣窥唐室遂据
汴地以为根本既而征伐四克卒拓中原自后常为帝
居迄于宋朝勃兴卜都仍旧开宝九年三月驾幸西京
有事于南郊遂有留都之意议者谓东京汴渠引漕东
南宿卫百万实所仰给帑藏军兵皆在枢本不可摇即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8b 页 WYG0938-0610d.png
日下诏东还呜乎古先哲王所以更都三河之间者盖
务求水陆便利之乡所以便国用而纾民力也尝考尧
都平阳命夏禹治水每一州功毕必导决川流直通于
河以达平阳皆所以便诸侯之职贡也圣祖之兴混一
宇内而犹都大梁诚得唐尧之遗志焉
南京春秋以还议者纷纷莫不以名城要害之为尚谓
天下国家藩篱举在于此而不知险非人不守人无险
可固险在于人而不在于城也何则睢阳之城自春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9a 页 WYG0938-0611a.png
有之历秦汉魏晋暨于南北朝其间中原变故多矣初
未闻其为要害之地及禄山反陷没两京威㷔赫然而
张巡许远提孤旅扼危城困十万之众于一埤之下俾
江淮克全中兴实赖以济则所谓要害者果在于睢阳
乎抑亦有赖于巡远也泛观前史所谓要害太平得人
则重失人则轻故尔危城屹为重镇者无世无之如旴
𣅿玉壁钟离宛邱诸城自秦汉以还皆蔑然无闻及魏
太武南渡长驱渡淮江北益溃南朝大振而臧质乃固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9b 页 WYG0938-0611b.png
守旴𣅿(宋朝泗州/)西魏之初齐神武扫国西下气吞关
陜而韦孝宽乃固守玉壁(故城在宋朝绛州稷山县西/)
萧梁之初元英提山东数十万众乘胜而南江淮震骇
而昌义之乃以三千兵固守钟离(宋朝濠州/)李唐之季
黄巢讧乱剽击万里宇内瓦裂而赵犨乃固守宛邱(宋/)
(朝陈州/)皆能挫锐摧敌收不世之功则四城之要害为
如何以至隗嚣保冀李宪阻舒吴守须濡坞魏争滑台
城吴太义窃咸阳王成德僣真定或攻之连年不下或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0938-0611c.png
讨之再世而不宾或环天下兵束之而无功或数十百
年争之而不已自当时观之宜若险夷巩固之甚真所
谓名城要害者而前此者未有闻也后此者不复有闻
也故知地利无常惟人所制吾险不足恃敌强不足畏
苟得其人函关虽大拳泥可封也苟失其人黄河虽广
一苇可航也故善设险者择良将善守城者固民心城
不下虽云屯百万其孰能乘之哉嗟乎前史班班议论
要险守禦之术多矣莫不据一时成败而言非可为万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0938-0611d.png
世通论也得其要者孟轲氏而已凿斯池也筑斯城也
与民守之效死而勿去此万世不易之要害也若张巡
许远之徒岂所谓与民守之效死而不去者乎愚感巡
远睢阳之事故备论于此而人事地利之分庶可见矣
北京班孟坚著汉史叙列国之地各有都会盖谓其财
货之所阜水陆之所凑山河之所襟带足以指臂四域
冠履一方而独隆者也夫土壤腴瘠道里远近山川夷
险皆一定而不可易者则名都要会之所宜古今之所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0938-0612a.png
同也然而兴废随时升降不一郡方都会代有不同前
王之所升者或后王之所废今之所重乃古之所轻如
宋北京古之元城县也(西汉时已有元城县应劭以为/)
(即魏公子元之食邑/)自有书契以来逮夫隋唐之交两
河变故实多其王霸之所督帅之所治战争守城不免
重前史载之详矣初未闻所谓元城者当时河朔都会
代有其所或称濮阳(宋朝开德府即古之帝丘焉乃高/)
(辛及昆吾氏之处春秋卫国以迁于此/)或称朝歌(宋朝/)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0938-0612b.png
(卫州黎阳县镇商自武丁以后至纣都之周初卫国亦/)
(都于此/)或称邯郸(宋朝磁州邯郸县曹国及西汉时赵/)
(国都/)或称襄国(宋朝邢州即汉晋之襄国县也西楚常山/)
(王张耳后赵石勒皆都之春秋时谓之夷仪即邢所迁也/)
(古谓之邢商帝祖乙迁于邢即此也/)或称邺城(宋朝相/)
(州临朝县之邺镇商帝河亶甲曹魏后赵前燕东魏北/)
(齐皆都之/)或称中山(宋朝定州战国时中山国都后燕/)
(慕容垂亦都之/)斯六城者屹然据赵代之间古今更相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0938-0612c.png
倚以为重岂元城之足云哉李唐之季魏州始稍隆重
更五代至于宋朝形势益壮遂建上京而历代所称六
城者反蔑然无闻矣夫邺城一地也而始建为都又降
而为州(后周降为相州/)又降而为县(后周又移州临于/)
(安阳/)降而为镇(宋朝熙宁中省邺县为镇入临漳县/)
其前重而后轻也元城亦一地也而始建而为县又升
而为郡(曹魏就置武门郡/)又升而为州(后周就置魏州/)
又升而为府(唐升为大都督府/)又升而为京(宋朝庆历/)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0938-0612d.png
(二年升为北京/)何其前轻而后重也夫土壤腴瘠山川
夷险古今不殊而前后轻重若此是不无其说也抑曰
田囿之芜治城池之修废民物之聚散甲兵之利钝风
俗之美恶皆在人事如何耳非地利所能常也人事既
有工拙而形势轻重亦随时而迁矣历观皇帝王霸
之都兴废无常类皆如此岂惟邺城元城而已哉试因
此而备论之三皇五帝三王之都十有二(曰陈宋朝陈/)
(州伏羲所都曰曲阜宋朝改为仙源县𨽻龙庆府神农/)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0938-0613a.png
(少昊所都曰涿鹿宋朝燕山府黄帝所都曰新郑宋朝/)
(郑州新郑县即古之有熊氏也黄帝所都曰帝邱宋朝/)
(开德府高阳所都曰亳宋朝西京偃师县帝喾成汤所/)
(都曰安邑宋朝蔡州安邑县帝禹皆都之曰平阳宋朝/)
(晋州尧禹所都曰蒲版宋朝河中府虞舜氏都曰阳翟/)
(宋朝颖昌府阳翟县夏禹所都曰丰曰镐丰在宋朝京/)
(兆府之西北灵台乡丰水上镐在昆明池北镐与丰相/)
(去才二十五里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至春秋战国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0938-0613b.png
时为大国之都者才五城而已(曰曲阜曰安邑曰新郑曰/)
(蓟/)春秋战国之时大国之都十有七(曰曲阜鲁国都曰/)
(新郑韩国都曰安邑魏国都曰陈楚自郢徙于陈曰蓟/)
(则涿鹿也燕国都曰吴宋朝平江府吴国都曰绛宋朝/)
(绛州绛县晋国都曰雍宋朝凤燕府秦国都曰郢宋朝/)
(荆南府江陵县地楚国都曰睢阳宋国都曰临淄宋朝/)
(临淄县齐国都曰会稽宋朝越州越国都曰邯郸赵国/)
(都曰大梁魏自安邑迁于此曰寿春宋朝寿春府之寿/)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0938-0613c.png
(春县楚自陈徙于此曰栎阳宋朝京兆府之栎阳县秦/)
(自雍徙于此曰咸阳宋朝京兆府之咸阳县秦自栎阳/)
(迁于此/)至西汉之初为藩主之都者才三城而已(曰邯/)
(郸曰临淄曰蓟/)西汉之初为藩主之都十有四(曰邯郸/)
(赵国都曰临淄齐国都曰蓟燕都曰许宋朝徐州楚王/)
(刘交所都曰下邳宋朝淮阳军楚王韩信所都曰定陶/)
(宋朝兴仁府之定陶县梁国都曰晋阳宋朝平定军韩/)
(国都曰丹徒宋朝镇江府荆国曰广陵宋朝扬州吴国/)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0938-0613d.png
(都曰临湘宋朝岳州临湘县长沙国都曰番嵎宋朝广/)
(州南越国都曰代晋魏以后夷狄侵其地代国都曰闽/)
(宋朝福州闽越王都/)至魏晋南北之时为王霸大国之
都者一城而已(蓟是也/)魏晋南北之时王霸大国之都
者十有七(曰蓟前燕国都曰许宋朝颍昌府之许昌县/)
(魏太祖秦汉献帝都于此曰邺注已见前曰公安县蜀/)
(先主初治于此曰成都宋朝成都府蜀主李特谯纵皆都/)
(于此曰武昌宋朝鄂州吴主孙权先都于此曰秣陵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0938-0614a.png
(朝建康府吴晋宋齐梁陈皆都之曰洛阳宋朝西京曹/)
(魏司马晋元魏皆都之曰平阳后汉刘聪都之曰襄国/)
(后赵都之曰广固宋朝青州益都县南燕都之曰中山/)
(宋朝定州后燕都之曰江陵宋朝荆南府元帝都之曰/)
(统万宋朝夏州赫连夏都之曰平城宋朝云中府拓跋/)
(魏都之曰柳城宋朝营州前燕后燕北燕皆都之/)至隋
唐五季之时为王霸僣窃之都者才六城而已(魏郑隋/)
(唐后汉石晋皆都于洛阳隋唐皆都长安前蜀后蜀皆/)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0938-0614b.png
(都成都伪燕辽国皆都于冀南唐皆都建康伪梁南平/)
(皆都江陵/)唐去宋为甚近也而唐峙三都存于宋朝者
一而已东都洛阳是也其西都则降为京兆府其北都
则废为平定军而宋朝四京因于唐者一而已东都洛
阳是也馀三京则皆当时之郡治耳夫以数十年之间
其兴废之骤也如此矧以悠悠往古而较于今是必有
大相侔者矣夫然后知地无常重亦无常轻挈其轻重
之权者斯在民而已民无常重亦无常轻挈其轻重之权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0938-0614c.png
者在政理而已观姬周以前帝王之作莫不更都三河
之间未始有宅西土者也爰自后稷居邰太王居岐文
王都丰武王都镐而关东浸以休息自后雍土常为王
霸之都则以后稷之稼穑太王之如豳文王之子来武
王之求定有以臻此之盛也自周至唐洛阳为帝居垂
二千载矣而代宗遭吐蕃之乱彷徨陕服欲东迁洛阳
而郭子仪以为东都乘大乱之馀千里萧条百曹荒榛
其何以备万乘供百官井舍代宗遂西还而不复倚洛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0938-0614d.png
阳为重由是观之则班史都会之论特可施之一时而
不可施之万世也若欲隆上都而观万方峙都府以制
四履则要当以为政事为先岂以古为泥哉
三都自古帝王之作莫不更都三河之间而周秦以降
继宅两京五季而下又都大梁何帝居之不常也然考
其所以定都改卜之意则有由矣大抵长安便于守洛
阳便于利大梁便于战三京利害各有一偏故前王因
其便利而都之也方其正朔虽一而利势不专藩侯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0938-0615a.png
布山河瓜分列国有唇齿之倚朝廷无指臂之顺必也
守战并修军民两恤俾其进足以制诸夏之变退足以
保固宗社舍长安莫利也故宗周西汉继宅西土势或
然也嬴秦隋唐踵卜长安仍以为安也逮夫车书混一
礼教兴行举纲朝廷张目郡县于是偃武修文轻徭薄
赋俾斯民均受其赐思所以新一王之制侔盛古之隆
唯礼乐教化是遑而不以兵革战伐为事则舍洛阳莫
便也故周成汉光定都成周诚得其宜也曹魏司马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0938-0615b.png
踵卜洛邑仍以为安也光武而下唯元魏孝文仅留意
于稽古礼文之事故远拔乎成中宅洛邑粲然新一王
之政远侔盛古亦迁都改卜有以相之若乃版图未一
侵伐鼎来夷狄外讧边隅僣窃必也德刑兼修战守两
备宿重兵于京师强干弱枝以镇服夷夏而指踪英雄
以赴其功则舍大梁莫便也朱梁而下以迄于宋仍都
大梁亦势或然也然有其利必有其害膏腴惰农险阻
逸德知禦侮于海隅而忽艰虞于京辇者长安之不利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8a 页 WYG0938-0615c.png
也故五侯九伯不能乱周而犬戎实乱之山东战国不
能亡秦而赵高实亡之藩狄不能犯函谷而王莽实篡
汉燕晋不能隳符秦而姚苌实扁坚以至辅民噪而新
莽烬泾师绕而德宗跳岂非长安忘警戒之道也欤德
化有时替而君不常明纪纲有时紊而政不常举敌受
八面而险不数舍一方矫虔九重震动此则洛邑之不
利也在董卓奋而东汉亡尔朱骋而北朝乱偏师犯阙
如履门阑以至典午失驭藩侯弄兵往来如织王城不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8b 页 WYG0938-0615d.png
啻传舍岂非洛阳失守战之备也欤宴安起于无虞弊
蠹生于悠久故载戢载櫜而甲械朽钝以安以处而士
卒狞惫兵多难用将逸难使可以隆安强之威而不足
以禦一旦之变此则汴都之不利也故石晋之亡兵叛
于外也宋朝靖康之变太平之久也然则长安便于守
洛阳便于归大梁便于战又在人之所便利如何固未
可恃其所便而遽即于安也虽然王京之制各有辅车
屏蔽之地又不可不察长安之制以陕西为畿辅而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9a 页 WYG0938-0616a.png
蔽实在陇右宋朝失于西夏洛阳之制以关东为畿辅
而屏蔽实在河东大梁之制以河南为畿辅而屏蔽实
在河北故由古以来洛京之祸常起于并汾汴都之变
常起于燕赵长安之难虽不常所自而河陇之寇尤为
频骇良由失其外屏也是以河湟未归则长安未易都
云朔未宾则洛阳未易卜燕蓟未服则大梁未易宅唇
亡齿寒者此之谓矣由是以论则三京利害各有攸当
不可一概求也然以王道绳之是不无优劣焉从古议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19b 页 WYG0938-0616b.png
者纷纷莫不以长安为优而臣意则否长安之地四塞
虽固而包履裁一州之境八州之民皆吾赤子而乃堑
潼峣以自固是何示天下以私也岂天子守在四夷而
王者以天下为家之义哉呜呼天生民而立之君所以
均调而齐一之也故王者之作必中天下而立定四海
之民俾其贡赋于是而易输冤抑于是而易诉朝觐会
同于是而易期赴调上计于是而易达故布德行仁则
易以均被发号施令则易以敷锡皆所以均惠斯民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20a 页 WYG0938-0616c.png
若夫洛邑之地当天下之中大梁坐水陆之冲其所以
惠利斯民孰便于此传曰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
之洛邑之谓也又曰三十辐共一毂大梁之谓也然则
欲求一室万世之都所以为国家生民无穷之计三都
之中抑洛其庶几矣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 第 20b 页 WYG0938-0616d.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