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a 页 WYG0938-07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别集卷二   宋 章如愚 撰
  经籍门
   易
伏羲以上无图书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
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
图画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
有文字即今之周易然读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b 页 WYG0938-0702d.png
便以孔子之说为文王之说也(易本义序/)
三圣作易之旨文王系彖周公系爻视此八卦二纯六
爻乃乾斯父乃坤斯母震坎艮男巽离兑女离南坎北
震东兑西乾坤艮巽位以四维建官立师命曰周易孔
圣传之是为十翼(启蒙原象/)
吉凶悔吝之理吉凶悔吝者易之辞也得失忧虞者事
之变也得则吉失则凶忧虞虽未至凶然已足以致悔
而取羞矣盖吉凶相对而悔吝居其中间悔自凶而趋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a 页 WYG0938-0703a.png
吉吝自吉而向凶也(本义/)
易道无穷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
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
(语或问/)
易者理之体质易言阴阳错综交换代易之谓如寒暑
昼夜阖辟往来天地之间阴阳交错而实理流行盖与
道为体也寒暑昼夜阖辟往来而实理于是流行其间
非此则实理无所顿放犹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有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b 页 WYG0938-0703b.png
此五者而实理寓焉故曰其体则谓之易言易为此理
之体质也
易者变易之义以其体谓之易以其理谓之道正如心
性情相似易便是心道便是性易变易也如奕棋相似
寒了暑暑了寒日往而月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一阴
一阳只管相易
易之为义有二阴下交生阳阳上交生阴阴交阳刚交
柔是交易之易这多变是变易之易所谓易者只此便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3a 页 WYG0938-0703c.png
是 易字有二义有变易有交易先天图一边本都是
阳一边本都是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便是阳往交易
阴阴来交易阳两边各各相对其实非此往彼来只是
其象如此
易包涵万理易最难看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包涵万理
无所不有其实自古者卜筮书不必只说理象数皆可
说将去
彖象卦爻系辞元亨利贞乃文王所系卦下之辞以断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3b 页 WYG0938-0703d.png
一卦之吉凶此名彖辞彖断也陆氏音中语所谓彖之
经也大哉乾元以下孔子释经之辞亦谓之彖所谓彖
之传也爻下之辞如潜龙勿用周公所系之辞以断一
爻之吉凶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大象之傅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所谓小象之傅皆孔子所作也天
尊地卑以下孔子所述系辞之傅通论一经之大体凡
例无经可附而自分上系下系也(并文公语录/)
天下事无不出于易易须错综看天下事无一不出于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4a 页 WYG0938-0704a.png
此如善恶是非得失以至于屈伸消长盛衰看甚事都
出于此伏羲以前不知如何占考至伏羲将阴阳两个
画卦以示人使人于此占考吉凶祸福一画为阳二画
为阴一画为奇二画为偶遂为八卦又错综为六十四
卦凡三百八十四爻文王又为之彖象以释其义无非
阴阳盛衰屈伸之理圣人之所以学者学此而已
易之蕴无穷易有精有蕴如师贞丈人吉此圣人之精
画前之易不可易之妙理至于容民畜众等处因卦以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4b 页 WYG0938-0704b.png
发皆其蕴也既谓之蕴则包含众义有甚穷尽尽推去
尽有也
古易与周易不同上古之易方是利用厚生周易始有
正德意如利贞是教人利于正正吉是教人正则吉至
孔子则说得又多
羲文孔子之易伏羲自是伏羲易文王自是文王易孔
子自是孔子易伏羲分卦乾南坤北文王卦又不同故
曰周易元亨利贞文王以前只是大亨而利于正至孔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5a 页 WYG0938-0704c.png
子方解作四德易只是尚占之书
易不可作一意看学易者须将易各自看伏羲易自作
伏羲易看周公易自作周公易看孔子易自作孔子易
看必欲牵合作一意看不得
看易当分三等读易当分为三等看伏羲之易如未有
许多彖象文言说话方见得易之本意只是要作卜筮
用如伏羲画八卦那里自有许多文字言语只是某卦
有某象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而已今人说易未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5b 页 WYG0938-0704d.png
曾明乾坤之象便先说乾坤之理所以说得都无情理
及文王周公分为六十四卦添入乾元亨利贞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早不是伏羲之意已是文王周公自说自
一般道理了然犹是就人占处说如占得乾卦则大亨
而利于正耳及孔子系易作彖象文言则以元亨利贞
为乾之四德又非文王之易矣
易别是一道理易自别是一个道理不是教人底书故
记中只说先王崇四术顺诗书礼乐以造士不说易也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6a 页 WYG0938-0705a.png
语孟中亦不说易至左传国语方说然亦只是卜筮耳
圣人未尝教人读易圣人不曾教学者看易诗书执礼
皆以为教独不及易至于假我数年卒以学易乃是圣
人自说非学者事盖易是极难理会底事非他书之比
盖易只是卜筮书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亦未有许
多说话及孔子始取而敷绎为一经彖象系辞文言杂
卦之类方说出道理来当初只是卜筮之书耳
易本为占筮设八卦之画本为占筮方伏羲画卦时止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6b 页 WYG0938-0705b.png
有奇偶之画何尝有许多说话文王重卦作繇辞周公
作爻辞亦只是为占筮设到孔子方说从义理去
圣人作易教卜筮上古之时民心昧然不知吉凶之所
在故圣人作易教之卜筮使吉则行之凶则逃之此是
开物成务之道故系辞云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
业以断天下之疑
易所以明吉凶易当来只是为卜筮而作文言彖象却
是推说做义理上去观乾坤二卦便可见孔子曰圣人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7a 页 WYG0938-0705c.png
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若不是占筮如何明吉凶
易定天下之吉凶熟读六十四卦则学得系辞之语真
为精密是易之括例要之易书是为卜筮而作如云定
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又云天生
神物圣人则之则专为卜筮也
易本卜筮之书易本是卜筮之书圣人因之以明教因
其疑以示训如卜得乾卦云元亨利贞夲意只说亨利
于正若不正便会凶中间都是贞吉不曾有不正而吉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7b 页 WYG0938-0705d.png
大率是为君子设非小人盗贼所得窃取而用如黄裳
元吉须是居中在下方始会大吉不然则大凶
君子当随卦用易问大蹇朋来之义曰处六五尊位而
居蹇之中所以为大蹇所谓遗大投艰于朕身人君当
此之时须屈群策用群力乃可济也或言蹇与困相似
君子致命遂志与君子反身修德亦一般曰不然泽无
水困是尽乾燥处困之极事无可为者故只得致命遂
志若山下有水蹇则犹可进步如山下之泉曲折多艰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8a 页 WYG0938-0706a.png
阻然犹可行故教以反身修德岂可与困为比只观泽
无水困山下有水蹇两句便全然不同
易彖说得情状出易中彖辞最好玩味说得卦中情状

读易当先正经读易之法先读正经不晓则将彖象辞
系来解
读易当先四书易本为卜筮设如曰利涉大川是利于
行舟也利有攸往是利于启行也易之书大率如此后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8b 页 WYG0938-0706b.png
世儒者鄙卜筮之说以为不足言而所见太卑者又泥
于此而不通故曰易者难读之书也不若且从大学做
工夫然后循序读论孟中庸庶几有益也
易经系前后不同六十四卦只是上经说得齐整下经
便乱系辞也如此只是上系好看下系便没理会论语
后十篇亦然孟子末后却刬地好
易说尽天下无穷事理须是此心虚明宁静自然道理
流通方包罗得许多义理盖易不比诗书他是说尽天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9a 页 WYG0938-0706c.png
下后世无穷无尽事理只一两字便是一道理又人须
是经历天下许多事变读易方知各有一理精审端正
今既未尽经历非是此心大段虚明宁静如何见得此
不可不自勉也
易傅字字有用处易傅明白无难看但伊川以天下许
多道理散入六十四卦中若作易看即无意味唯将来
作事看即句句字字有用处
易传言理甚备易傅言理甚备象数却欠在又云易傅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9b 页 WYG0938-0706d.png
亦有未安处如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只是说一个
无所作为之意易傅却言不耕而穫不菑而畬谓不首
造其事殊非正意(已上二十七段并文公语录/)
画前有易之理(易有太极是太极未判之前有易之理/)
(矣及伏羲者作则而象之八卦由是分焉然不知伏羲/)
(止画八卦至于六十四卦必有待于文王与之重画而/)
(后成全易何哉毋乃文王所重之卦于伏羲未画之前/)
(无有也与夫画前有易之说并不足信欤/)先生问邵尧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0a 页 WYG0938-0707a.png
夫云须是画前元有易何以见曰画前有易其理甚微
然即用孔子之已发明者言之未有画前盖可见也如
神农氏之耒耜取益日中为市取噬嗑黄帝尧舜之舟
楫取涣服牛乘马取随益噬嗑涣随重卦也当神农黄
帝尧舜之时重卦未画此理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故通变以宜民而易之道得矣然则非画前有易乎(龟/山)
河图洛书之数(易大傅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其/)
(言近于神怪先儒因是肆为诞谩之说有如郑康成据/)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0b 页 WYG0938-0707b.png
(春秋纬文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
(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圣人但言图书/)
(出于河洛何尝言龟龙之兆又何尝言九篇六篇乎郑/)
(氏谶纬之蔽何特此尔刘歆则曰河图则八卦是也洛/)
(书则洪范是也又或曰河图九宫洛书五行巧者往往/)
(为图以示人曰河图之数九洛书之数十河图为生数/)
(洛书为成数拘辞失理未知孰是/)自夫子有圣人则河
图洛书之言箕子有天锡禹洪范九畴之文而后郑康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1a 页 WYG0938-0707c.png
成刘歆等辈肆为诞谩之说抑不知易有太极是生两
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圣人作易幽赞于神明而
生蓍焉蓍生而八卦成矣何待图而画卦乎设河图不
出则八卦无由画也若谓伏羲画卦本于河图则夫子
但曰河出图圣人则之其可矣乃必兼洛书而并为则
之何哉既曰则图书以作易是伏羲之时图书并著矣
何待大禹治水之后而后天锡以洛书乎若以洛书出
伏羲之时人不能知必待大禹而后序之则伏羲神农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1b 页 WYG0938-0707d.png
黄帝尧舜乃何如人皆不知洛书必待大禹而后知之
乎审此可知其妄不知箕子夫子之言有旨也伏羲之
前太古荒唐未有文籍结绳而治大事则结为大绳小
事则结为小绳及有圣人者出天将以斯文开觉后世
故河为之出图洛为之出书然孰知其为何物哉伏羲
睹河洛之瑞以为天下不可以无文于是因神蓍而画
八卦书契始行乎天下故夫子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
圣人易之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孔氏亦曰古者伏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2a 页 WYG0938-0708a.png
羲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
文籍生焉以此见夫子谓圣人则之者特因图书之有
文始作易以明道矣何尝依其数而画卦乎若谓天锡
禹洪范九畴亦何尝有物以予之乎有物以予之则天
锡王勇智亦以其物也盖九畴之本在乎五行五行之
本又在乎水水性失则五行之性失五行之性失则九
畴不得其叙矣观箕子曰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
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不过治水无功尔而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2b 页 WYG0938-0708b.png
与汨乱五行帝为之不畀九畴则知禹之所以序九畴
由五行得其性五行得其性由水性之顺也故舜亦曰
地平天成是也箕子以初一曰五行次二曰五事次三
曰八政以至于五纪皇极以下各有其伦然非五行得
性则五材不为人用不能一日以相生何暇谋及他乎
黄帝尧舜之时九畴未尝不序也当洪水之患则蛇龙
居中国斯民无地可居无谷可食虽欲敬五事欲治八
政欲协五纪建皇极得乎是以天锡禹九畴必于治水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3a 页 WYG0938-0708c.png
有功之后也何尝以洛书与禹乎是皆世儒不究理之
所在好为奇巧之说也近世欧阳子儒之达者也厌世
俗附会之说则以河图洛书古未尝有也疑易大传多
非夫子之言然河图之瑞书顾命与鲁语皆明言之不
可以为无有明矣若易大傅非圣人之言又谁能为是
言耶欧阳子非妖怪之说是矣而又矫枉太过也
河图之太极知龙图授羲之说然后可以究河图之宗
知左旋右转之说然后可以定河图之次知金火易位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3b 页 WYG0938-0708d.png
之说然后可以论河图之变夫天不爱道始有龙马之
祥地不爱宝始出荥河之瑞岂非河图之宗乎一三七
九逆左循环二四六八顺右森布岂非河图之次乎四
九宜西而不居西二七宜南而不居南又岂非河图之
变乎故刘牧传于范谔昌谔昌傅于许坚坚传于李溉
溉傅于种放放传于陈希夷即此图之正印也自后世
株守拘挛之习津迷象数之涂或以为不用十数或以
为不言成数是皆未知河图之太极也盖图有太极浑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4a 页 WYG0938-0709a.png
沦于中数之五若以五而推则九上一下三左七右以
二射八以四射六图虽不言十而十数隐于其中矣一
与五为六水成也三与五为八木成也四与五为九金
成也二与五为七火成也图虽不言成而成数行乎其
间矣然则河图妙致真可与识者道莫为俗人言也是
故乾用九坤用六得十五数也七为少阳八为少阴亦
得十五数也合而言之凡四十五此则河图正数发露
于大易也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是为十数五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4b 页 WYG0938-0709b.png
皇极六三德七稽疑八庶徵是为三十六数以次九而
足之凡有四十五数此则河图本数敷演于洛书也天
数奇而虚五是为二十地数偶而虚五是为二十五合
而计之亦四十五此则河图虚数分布于大衍也故尝
因是而为之说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谓河图者缺
地十土之成数也所谓洛书者增地十土之成数
也所谓大衍者缺天五土之生数也要之大衍之
五十即洛书之五十五洛书之五十五即河图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5a 页 WYG0938-0709c.png
四十五也
河图自然之数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
地十而得之至用以筮则又止用四十有九盖皆出理
势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损益也(文公/)
与图书之数相参虚十则洛书四十有五之数也虚五
则大衍五十之数也积五与十则洛书纵横十五之数
也以五乘十以十乘五则又皆大衍之数也洛书之五
又自含五则得十而通为大衍之数矣积五与十则得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5b 页 WYG0938-0709d.png
十五而通为河图之数矣(易启蒙/)
其数出于河图河图五十五是天地自然之数大衍五
十是圣人去这河图里取那天五地十衍出个数大概
河图是自然底大衍是用以揲蓍求卦者(文公/)
大衍河图之分若论易文则自大衍之数五十至再扐
而后挂便接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至可与祐神矣为
一节是言大衍之数自天一至地十却连天数五至而
行鬼神也为一节是论河图五十有五之数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6a 页 WYG0938-0710a.png
契合图书之妙来喻谓不当以大衍之数参乎河图洛
书之数此亦有说数之为数虽各主于一义然其参伍
错综无所不通则有非人之所能为者其所不合固不
容以强合其所必合则纵横反覆如合符契亦非人所
能强离也若于此见得自然契合不假安排方知造化
工夫神妙巧密(文公/)
衍五而为五十河图洛书之中数皆五衍之而各极其
数以至于十则各为五十矣河图之数五十五其五十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6b 页 WYG0938-0710b.png
者皆因五而后得独五为五十所因而自无所因故虚
之则但为五十又五十五之中其四十者分为阴阳老
少之数而其五与十者无所为则又以五乘十以十乘
五而亦皆为五十矣洛书积数四十五其四十者散布
于外而分阴阳老少之数唯五居中而无所为则五自
含五数而并为五十矣(易启蒙/)
有气便有数气便是数有是理便有是气有是气便有
是数物物皆然(黄义刚/)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7a 页 WYG0938-0710c.png
阴阳奇偶之数天地间只有个奇偶奇是阳偶是阴春
是少阳夏是太阳秋是少阴冬是太阴自二而四自四
而八只恁推去都走不得而扬子却添两作三谓之天
地人事事要分作三截又且有气而无朔有日星而无
月恐不是道理(文公/)
数以六十为节大凡易数皆六十三十六对二十四三
十二对二十八皆六十也以十甲十二辰亦凑倒六十
也钟律以五声十二律亦积为六十也以此知天地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7b 页 WYG0938-0710d.png
数皆至六十为节(文公/)
卦虽八而数十卦虽八而数须是十八是阴阳数十是
五行数一阴一阳便是二以二乘二便是四以四乘四
便是八五行本只是五而有十者盖是一个便包两个
如木包甲乙火包丙丁土包戊己金包庚辛水包壬癸
所以为十(文公/)
参伍错综之说参以三数之也伍以五数之也如云什
伍其民如云或相什伯非真为三与五而已也盖纪数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8a 页 WYG0938-0711a.png
之法以三数之则遇五而齐以五数之则遇三而会故
荀子曰窥敌制变欲伍以参注引韩子曰省同异之言
以知朋党之分偶三五之验以责陈言之实又曰参之
以比物五之以合三而汉书赵广汉傅亦云参伍其贾
以类相准皆其文也易所谓三五以变者盖言或以三
数而变之或以五数而变之前后多寡更相反覆以不
齐而要其齐如河图洛书大衍之数伏羲文王之卦历
象之日月五星章部纪元是皆各为一法不相依附而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8b 页 WYG0938-0711b.png
不害其相通也(文公答王仲礼参伍说/)
天地奇偶之数天数伍者一三五七九皆奇也地数伍
者二四六八十皆偶也相得谓一与二三与四五与六
七与八九与十各以奇偶为类而自相得有合谓一与
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皆两相合二十有五
者五奇之积也三十者五偶之积也(易本义/)
说蓍说理之别数只是大衍之数五十与天数五地数
五两段大衍之数是说蓍天地之数是说造化生生不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9a 页 WYG0938-0711c.png
穷之理
其数与蓍数同大衍之数五十蓍之数五十蓍之筹乃
其策也策中乘除之数则直谓之数耳(文公/)
康节理与数合康节易数出于希夷他在静中推见得
天地万物之理如此又与他数合所以自乐(文公/)
康节数得于胸中盖其心地虚明所以推得天地万物
之理其数以阴阳刚柔四者为准四分为八八分为十
六只管推之无穷有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刚太柔少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19b 页 WYG0938-0711d.png
刚少柔今人推他数不行亦是无他胸中(文公/)
论道生一之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某恐此道字即
易之太极一乃阳数之奇二乃阴数之偶三乃奇偶之
积其曰二生三者犹所谓二与一为三也若直以一为
太极则不容复言道生一矣详其文势与列子易变而
为一之语正同所谓一者皆形变之始耳不得为非数
之一也(文公/)
连山归藏之名以连山归藏为伏羲黄帝之易者自杜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0a 页 WYG0938-0712a.png
子春之言始以连山归藏为夏商之易者自郑康成之
言始夫所谓连山者取山连不绝之义也所谓归藏者
取万物归藏之义也故连山首艮艮为山也归藏首坤
坤为地也因是卦以辨是名因是名以究是意亦犹周
易以乾为首而有取于周普之义也然一连山也一归
藏也子春以为作于伏羲黄帝康成以为作于夏商二
论矛盾将何折衷子春之言是邪归藏何以曰尧降二
女又何以曰殷王则归藏非黄帝连山亦非伏羲矣康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0b 页 WYG0938-0712b.png
成之言胜邪世谱何以曰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连山
归藏亦不可谓之夏商矣愚尝因是而究其说盖伏羲
黄帝造其名夏商因之以作易其可證者有三礼运曰
吾得坤乾注之者曰得商阴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
藏归藏既为商之书则连山宁非夏易乎其可證者一
也皇甫谧云夏因炎帝曰连山殷因黄帝曰归藏连山
果为伏羲皇甫谧又安得谓之因炎帝乎此可證者二
也周正建子盖得天统故周易以乾为首商正建丑实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1a 页 WYG0938-0712c.png
得地统故商易以坤为首夏正建寅实得人统无为卦
首之理艮渐正月故夏易以艮为首是则三代之易皆
取于三正三统之说乌得为伏羲黄帝乎此可證者三
也證之以三者之说子春之论有不攻而自破矣不然
李江之序元包何以曰夏连山殷归藏乎虽然连山久
亡归藏不行又未有如周易之为得也
周官三易源流周官三易者太卜簭人所掌也太卜掌
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而簭人则掌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1b 页 WYG0938-0712d.png
三易以辨九簭之名参诸传注一以为连山宓牺归藏
黄帝一以为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夷考诸说
郑氏注以为连山似山出内乎气归藏万物莫不归藏
于中也杜子春以为连山宓牺归藏黄帝释曰按今归
藏坤筮尧降二女节卦王其国赵商问子春连山宓牺
归藏黄帝何由知之郑氏答曰此数者非无明文改之
无据故著子春说而已近师皆以易夏商周故易赞云
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而礼运注亦曰得商阴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2a 页 WYG0938-0713a.png
阳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归藏若依子春之说归藏黄帝
岂得有尧商之事盖子春之意宓牺黄帝造其名夏商
因其名以作易皇甫谧记云夏人因炎帝曰连山商人
因黄帝曰归藏盖得之矣连山以艮为首归藏以坤为
首周易以乾为首天能周匝万物故曰周易夏商易以
九六不变为占周易以九六变者为占合诸家之说引
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周官所掌三易之义见矣用敢敷
绎其义为之序曰自昔圣人之作易莫不有义仰以观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2b 页 WYG0938-0713b.png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观其
象取其用具其体则易之道备矣易与天地准上下四
方之宇往古来今之宙帝之为帝王之为王大之为山
川流峙微之为洪纤动植无一物而非易亦无一息而
非易也大哉易乎先天有易其真未漓后天有书其秘
已泄粤自宓牺氏王天下始画八卦以乾为天以坤为
地以震为雷以巽为风以坎为水以离为火以艮为山
以兑为泽一卦具一象一象具一义凡物莫不资始于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3a 页 WYG0938-0713c.png
乾资生于坤而其气莫不出内乎艮故辟户谓之乾阖
户谓之坤而艮者又万物之所以成终成始也是三卦
者皆易之大用而圣明用易者之所尚也故易之为道
兼三才之义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易之时用
大矣哉时更往圣世历三古自宓牺至于黄帝自黄帝
至于夏自夏至于商自商至于周有帝王者出圣作明
述莫不制易以取义用易以乘时观诸三易连山者宓
牺之易夏后氏因之以作易者也其卦体以艮为首盖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3b 页 WYG0938-0713d.png
以艮者山也艮所以成言乎物故曰连山具其体也归
藏者黄帝之易而商人因之以作易者也其卦体以坤
为首盖以坤者地也坤所以厚德载物故曰归藏取其
用也逮至于周而易之书大备故周易之卦以乾为首
盖以乾者天也乾所以首出万物故曰周易观其象也
三易之体各以一卦为首各以一义为先要之三易经
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圣人之于易象法天地对育
万物其传心之要出治之法前圣后圣其揆一也肆周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4a 页 WYG0938-0714a.png
官六典三易并掌于太卜簭人之官其不可主一废一
明矣乃若其占则有不同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同是体
也而夏商以不变为占周以变者为占易有圣人之道
四焉以卜筮者尚其占讲明三易者尚有考焉书不尽
言言不尽意系辞者已有感于斯矣按唐艺文志连山
十卷司马膺注隋志归藏十三卷晋太尉参军薛正注
隋志归藏已亡按晋中经有之惟载卜筮不似圣人之
旨以本卦尚存故取冠于周易以备商易之阙记礼有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4b 页 WYG0938-0714b.png
言我欲观夏礼杞不足證也我欲观商礼宋不足證也
吾得坤乾焉愚于三易亦云
四营成易之说不观周易系辞无以知四营之说不读
三坟易典无以辨四营之名夫分二象两挂一象三揲
四象时归奇象闰蓍法有四果足谓之四营乎曰非也
老阳数九老阴数六少阳数七少阴数八各以四推果
足谓之四营乎曰非也盖营者经营之谓而四者言四
正之卦也乾坤离坎是为四正挂八卦于八方而以四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5a 页 WYG0938-0714c.png
正之卦左右而经营之是为四营何以言之盖乾营左
重得十八卦始于讼鼎大畜需革无妄中于遁睽巽壮
家人兑履终于姤夬大有同人小畜此则以纯乾之体
而一营也坤营左重得二十四卦始于临蹇震观解艮
中于否泰随蛊既济未济师谦复比终于豫剥升屯明
夷萃晋蒙此则以纯坤之体而二营也离营右重得十
四卦始于中孚大过中于噬嗑涣恒贲节咸终于旅损
井丰益困此则以纯离之体而三营也坎营自重又生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5b 页 WYG0938-0714d.png
四卦始于小过中于颐终于渐归妹此则以纯坎之体
而四营也故周易系辞曰四营而成易三坟易典曰四
营而成重卦正谓是也不然乾营坤营离营坎营四篇
可以无作学者苟试思之则过半矣又何待愚之赘言
大象名卦之义(羲易之旨即大象以明之固然也然圣/)
(人名卦或取于义或取于爻有不待大象而后明者何/)
(也/)古今言易者无不据大象以求立卦之旨是皆未知
易也圣人名卦取义不一有取于二卦之象者有取于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6a 页 WYG0938-0715a.png
二卦之义者有取于爻之变动者取于二卦之象则如
坎上离下之为既济坎上艮下之为蹇之类是也取于
二卦之义则如动而悦之为随明以动之为丰之类是
也取于爻之变动则如柔进而履刚则谓之履刚反动
于下谓之复夬剥损益之类皆是也故夫子曰其称名
也杂而不越言取义虽杂而于理皆不越也自夫子没
学者多不究此义谓圣人立卦皆取于上下二象是守
株之学也盖易之旨尽在伏羲之画特以形容其象已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6b 页 WYG0938-0715b.png
形之义耳然卦有得而形容者有不得而形容者不可
专据此以求易也若易之旨必待大象而后明则夫子
未作之前文王周公何所据依乎故尝论之震上坎下
为屯坎上震下为解坎震相遇一也大象在屯则曰云
雷屯在解则曰雷雨作解坎之一象或曰云或曰雨何
也盖圣人欲明屯者难之未解故谓之云雷欲明解者
难之已解故谓之雷雨苟专一义则不通也其在困则
坎下兑上坎水也兑泽也据二象当为泽中有水夫子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7a 页 WYG0938-0715c.png
乃曰泽无水困盖不言无水无以见困之义也然此犹
可以形容也固有理之不可以形容者圣人亦但言二
象相遇如是耳未尝强之也其在丰震上离下而亦谓
之雷电学者皆疑象文之倒谓六十四卦中未有如是
者不知圣人之旨不然噬嗑与丰之成卦不取义于雷
电既不取义于此则谓震下离上为雷电可也离下震
上为雷电亦可也若世儒所说在噬嗑必谓之电雷非
惟言之不文且拘之甚也非特此耳泽中有雷不足以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7b 页 WYG0938-0715d.png
见随之义山上有火不足以见旅之义风行地上不足
以见观之义山下有雷不足以见颐之义何者随之为
卦已取义于动而说不取于泽中之雷也旅之为卦已
取于一阳之来下不取于山上之火也观之为观已取
义于二阳之在上为群阴所观不取于风行地上故也
颐之为颐已取于二阳合应上下中虚动不取于山下
有雷故也若是之类先儒强求之皆不通也若以大象
即可以求卦之旨则以雷电求噬嗑矣圣人何以复告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8a 页 WYG0938-0716a.png
人曰颐中有物曰噬嗑以山下有雷求小过可矣圣人
何故又告人曰有飞鸟之象焉说者徒知雷在天上之
为大壮不知圣人乃谓刚以动故也徒知泽上有雷为
归妹不知圣人乃谓悦以动所归妹也求损之旨惟于
山上有泽不知圣人告人损下益上乃以为损也求益
之旨惟于风雷不知圣人告人损上益下乃以为益也
学者之于易能知此理始知圣人名卦之旨庶几可以
入易之门也世之言易者问以六十四卦之名显然易
群书考索 别集卷二 第 28b 页 WYG0938-0716b.png
知者或能知之如萃如升如旅如涣中孚小过之类并
莫知名卦之由此已不知况其名卦微旨乎而自谓探
易之阃奥遂以名家呜呼甚哉其相蒙也
 
 
 
 
 群书考索别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