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a 页 WYG0938-07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别集卷六   宋 章如愚 撰
  经籍门
   诗
风雅颂之义风雅颂者声乐部分之名也风则十五国
风雅则大小雅颂则三颂也赋比兴则所以制作风雅
颂之体也赋者直陈其事如葛覃卷耳之类是也比者
以彼状此如螽斯绿衣之类是也兴者托物兴词如关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b 页 WYG0938-0758b.png
雎兔置之类是也盖众作虽多而其声音之节制作之
体不外乎此(诗傅/)
风雅正变之分先儒旧说二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鹿鸣
至菁莪二十二篇为正小雅文王至卷阿十八篇为正
大雅皆文武成王时诗周公所定乐歌之词也至豳十
三国为变风六月至何草不黄五十八篇为变小雅民
劳至召旻十三篇为变大雅皆康昭以后所作(同前/)
风者民俗之歌谣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2a 页 WYG0938-0759a.png
谣之诗也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
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
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
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同前/)
劝惩得情性之正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盖诗之言美恶不同或劝或惩皆有以使人得其情
性之正然其明白简切通于上下未有若此言者故特
称之以为可当三百篇之义以其要为不过乎此也学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2b 页 WYG0938-0759b.png
者诚能深味其言而审于念虑之间必使无所思而不
出于正则日用云为莫非天理之流行矣(同前/)
感善心惩逸志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
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
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
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
一言可以尽盖其义而示人之意亦深切矣(语注/)
优游含蓄之意诗虽或主于谲谏然其讥是人也亦必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3a 页 WYG0938-0759c.png
优游含蓄微示所以讥之之意然后其人有以觉悟而
惩创焉若但探其隐匿而播扬之既无陈善闭邪之方
又无恳切讽谕之诚则正恐未能有益于其人而吾之
言固已堕于媟嫚刻薄之流而先得罪于名教矣夫子
亦何取乎尔哉(语或问/)
美刺风谕之旨诗本于人之情性有美刺风谕之旨其
言近而易晓而从容咏叹之间所以渐渍感动于人者
又为易入故学之所得必先于此而有以发起其仁义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3b 页 WYG0938-0759d.png
之良心也(同前/)
二南诗之正风周南之诗言文王后妃闺门之化召南
之诗言诸侯之国夫人大夫妻被文王后妃之化而成
德之事盖文王治岐而化行于江汉之域自北而南故
其乐章以南名之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教天下后世
诚意正心脩身齐家之道盖诗之正风也(同前/)
诗之作者非一人诗有是当时朝廷作者雅颂是也若
国风乃采诗者采之民间以见四方民情之美恶二南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4a 页 WYG0938-0760a.png
亦是采民言而被乐章尔(文公语录/)
诗者古之乐诗古之乐也亦如今之歌曲音名不同卫
有卫音鄘有鄘音弼有弼音故诗有鄘音者系之鄘弼
音者系之弼若大雅小雅则亦如今之商调宫调作歌
曲者亦按其腔调而作尔大雅小雅亦古之作乐之体
格按大雅体格作大雅按小雅体格作小雅非是做成
诗后旋相度其辞自为大雅小雅也大率国风是民庶
所作雅是朝廷之诗颂是宗庙之诗(同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4b 页 WYG0938-0760b.png
雅有小大正变之分问二雅所以分答曰小雅是所系
者小大雅是所系者大呦呦鹿鸣其义小文王在上于
昭于天其义大问变雅曰亦只是变用他腔调尔(同前/)
风雅随时而升如周南召南当初在丰镐之时其诗为
二南后来在洛邑之时其诗为黍离只是自二南进而
为二雅自二雅退而为王风二南之于二雅如登山到
得黍离时节便是下坡了(同前/)
六义之说有三问豳风本风而周礼籥章氏祈年于田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5a 页 WYG0938-0760c.png
祖则吹豳雅蜡祭息老物则吹豳颂不知就豳诗观之
孰为雅孰为颂曰先儒因此说而谓风中自有雅自有
颂虽程子亦谓然似都坏了诗之六义然有三说焉一
说谓豳之诗吹之其调可以为风可以为雅可以为颂
一说谓楚茨大田甫田是豳之雅噫嘻载芟丰年诸篇
是豳之颂谓其言田之事如七月也如王介甫则谓豳
之诗自有雅颂今皆亡矣数说皆通恐其或然未敢必
(同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5b 页 WYG0938-0760d.png
六义之体不同所谓风雅颂乃是乐章之腔调也如言
仲吕调大吕调越调之类是也至比兴赋又别如直指
其名直叙其事者赋也如本要言其事而虚用两句钓
起因而接续者兴也引物为况者比也立此六义非特
使人知其声音之所当又欲使歌者知作诗之法度也
(同前/)
比兴之义不同诗之比兴比是以一物比一物而所指
之事常在言外兴是借彼一物以引起此事而其事常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6a 页 WYG0938-0761a.png
在下句但比意虽切而却浅兴意虽阔而味长(同前/)
诗之为兴不一如兴体不一或借眼前事说起或别将
一物说起大抵只是将三四句引起如唐诗尚有此等
诗体如青青河畔草青青水中蒲皆是别借此说兴起
其辞非必有感有见于此物也有将物之无兴起自家
之所有将物之有兴起自家之所无前辈都理会这个
不分明如何说得诗本指(同前/)
假物兴辞之意诗人假物兴辞大率将上句引下句如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6b 页 WYG0938-0761b.png
行苇勿践履戚戚兄弟莫远具迩行苇是比弟兄勿字
乃兴莫字此诗自是饮酒会宾之意序者却牵合作周
家忠厚之诗遂以行苇为仁及草木如云酌以大斗以
祈黄耇亦是欢合之时祝寿之意序者遂以为养老乞
言岂知祈字本只是祝颂其高寿无乞言意也(同前/)
笙诗有谱而无辞由庚白华等乃是笙诗有其谱而无
其辞者也(同前/)
无邪者诗之全体或问思无邪如何是直指全体曰诗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7a 页 WYG0938-0761c.png
三百篇皆无邪思然但逐段无邪耳惟此一言举全体
言之因曰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
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此亦无邪思也出其东门
有女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此亦无邪思
也为子而赋凯风亦无邪思也为臣而赋北门亦无邪
思也但不曾说破耳惟思无邪一句便分明说破或曰
如淫奔之诗如何曰淫奔之诗固邪矣然反之则非邪
也故其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7b 页 WYG0938-0761d.png
逸志(同前/)
美刺可以为劝戒问思无邪曰非言作诗之人思无邪
也盖谓三百篇之诗所美者皆可以为法而所刺者皆
可以为戒读之者思无邪耳(同前/)
美刺不足以尽诗古人作诗与今人作诗一般其间亦
自有感物道情吟咏情性几时尽是讥刺他人只缘序
者立例篇篇要说美刺说将诗人意思尽是凿坏了且
如今人见人才做事便作一诗歌美之或讥刺之是甚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8a 页 WYG0938-0762a.png
道理如此一似里巷无知之人胡乱称颂䛕说把持放
雕何以见先王之泽何以为情性之正(同前/)
诗中头绪多诗中头项多一是音韵一是训诂各件一
是文体若逐一根究然后讨得些道理则殊不济事须
是通悟者看方得(同前/)
诗至夫子而复旧当时史官收诗时已各有编次但经
孔子时已经散失故孔子重新整理一番未见得删与
不删如云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云各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8b 页 WYG0938-0762b.png
得其所则是还其旧位(同前/)
圣人只是刋定人言夫子删诗看来只是采得许多诗
夫子不曾删去往往只是刋定而已圣人当来看定好
诗便要兴叹咏发人之善心不好诗便要起人羞恶之
心皆要人思无邪盖思无邪是鲁颂中一语圣人却言
三百篇惟鲁颂中一言足以尽之(同前/)
诗序失诗人之本旨今人不以诗说诗却以序说诗是
以委曲牵合必欲如序者之意宁失诗人之本意不恤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9a 页 WYG0938-0762c.png
也此是序者大害处(同前/)
读诗当味其意读诗者须当讽味看诗人之意在甚处
如柏舟绿衣不得于其夫宜其怨之深矣而其言曰我
思古人实获我心又曰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其词气忠
厚恻怛怨而不过如此所谓止乎礼义而中喜怒哀乐
之节者所以虽为变风而继二南之后者以此臣之不
得于其君子之不得于其父弟之不得于其兄朋友之
不相信处之皆当以为此法如屈原不忍其愤怀沙赴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9b 页 WYG0938-0762d.png
水此贤者之过也贾谊云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
此都也则又失之远矣读诗须如此看所谓诗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中一大义不可不理会得
(同前/)
读诗全在涵泳读诗之法只是熟读涵泳自然和气从
胸中流出其妙处不可得而言不待安排措置务自立
说只恁平读意思自足(同前/)
读正文自见其意圣人言诗之教只要得人思无邪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0a 页 WYG0938-0763a.png
他篇篇是这意思惟是此一句包说得尽只将诗正文
读自见其意今人都缘这序少间只要说得序通却将
诗意来合序说却不要说教诗通(同前/)
看诗自有次序看诗义理外更好看他文章且如谷风
他只是如此说出来然而叙得事曲折先后皆有次序
而今人费尽气力做尚做得不好(同前/)
乐为诗而作盖以虞书考之则诗之作本为言志而已
方其诗也未有歌也及其歌也未有乐也以声依永以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0b 页 WYG0938-0763b.png
律和声则乐乃为诗而作非诗为乐而作也三代之时
礼乐用于朝廷而下达于闾巷学者讽诵其言以求其
志咏其声执其器舞蹈其节以涵养其心则声乐之所
助于诗者为多(同前/)
志者诗之本诗出乎志者也乐出乎诗者也然则志者
诗之本而乐者其末也末虽亡不害本之存患学者不
能平心和气从容讽咏以求之情性之中耳有得乎此
然后可得而言顾所得之浅深如何耳(语录/)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1a 页 WYG0938-0763c.png
圣贤以志求诗圣贤之言诗主于声者少而发其义者
多仲尼所谓思无邪孟子所谓以意逆志者诚以诗之
所以作本乎其志之所存然后诗可得而言也得其志
而不得其声者有矣未有不得其志而能通其声者也
(同前/)
乐声不足以尽诗程夫子谓二南犹易之乾坤而龟山
杨氏以为一体而相成其说当矣试考之如何召南夫
人恐是当时诸侯夫人被文王太姒之化者二南之应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1b 页 WYG0938-0763d.png
似亦不可专以为乐声之应为言盖必有理存乎其间
(同前/)
诗具天人之理凡诗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
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
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
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
风诗之正经自弼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
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2a 页 WYG0938-0764a.png
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
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
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
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
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尤非后世能
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
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诗集传序/)
风者民之歌谣凡言风者皆民间歌谣采诗者得之而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2b 页 WYG0938-0764b.png
圣人因以为乐以见风化流行沦肌浃髓而发于声气
者如此其谓之风正以其自然而然如风之动物而成
声耳如关雎之诗正是当时之人被文王太姒德化之
深心胆肺肠一时换了自然不觉形于歌咏故当作乐
之时列为篇首以见一时之盛为万世之法尤是感人
妙处(文公答潘叔恭/)
雅郑二者之别雅郑二字雅恐便是大小雅郑恐便是
郑风不应概以风为雅又于郑风之外别求郑声也圣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3a 页 WYG0938-0764c.png
人删录取其善者以为法存其恶者以为戒无非教者
岂必灭其籍哉(文公答吕伯恭/)
删后无诗之喻伯乐之所不顾则谓之无马可矣夫子
之所不取则谓之无诗可矣(文公答范伯宗/)
齐鲁毛郑之诗诗自齐鲁韩氏之说不得傅而天下之
学者尽宗毛氏毛氏之学傅者亦多而王述之类今皆
不存则推衍说者又独郑氏之笺而已(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
说诗多以意会今人说诗空有无限道理而无一点意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3b 页 WYG0938-0764d.png
味只为不晓此意耳(语录/)
诗说者不一燕燕之诗毛氏以为卫庄姜伤已韩诗则
以为卫定姜归其妇送之而作郑康成注礼记又以为
卫献公不礼于郑姒郑姒作此诗谓当思先君献公以
待寡人 柏舟之诗毛氏则以为仁人不遇韩氏则以
为卫宣姜自誓所作自孔子既没之后世之学者各以
其所闻而傅之故其说所以不一也
诗之序自相反江有泛之诗既以为美媵也勤而不怨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4a 页 WYG0938-0765a.png
嫡能悔过也而其下文云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
以其媵备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载驰之诗既
以为许穆夫人所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
又言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野处漕邑许穆夫
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
得故赋是诗也如鱼丽之诗序以为文武以天保以上
治内以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既以为文
武之诗棠棣之诗又曰宴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4b 页 WYG0938-0765b.png
棠棣焉此又成王之诗也非一人所作甚明矣
论诗次序先后夫去而遣之还则劳之先遣后劳则皇
皇者华当在四牡之前孔氏曰使臣往返非一四牡所
劳不必是皇皇者华所遣之使孔氏以伐柯九罭破斧
东山然后终以狼跋今皆颠倒不次以为简札误编或
者次诗不以作诗之先后孔氏之说亦一见也(云云/)
驰卫懿公之诗乃在文公之后皇华遣使之诗乃在四
牡之后豳风破斧乃在东山之前虽颠倒如此然四牡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5a 页 WYG0938-0765c.png
之诗但言人君之劳使不可不知勤劳皇华但言使臣
之出不可不询疾苦诗之本意如此不必泥先后之序

风雅颂之用不同其实则一诗之别有三风者风也本
其风俗之美恶人情之去就为之诗因乡饮射而歌之
以风其上故曰风雅者正也言朝廷政事得失教化隆
衰为之诗因朝廷政事享而歌之卒归于正故曰雅颂
者容也发潜德之幽光扬先人之功烈为之诗因郊庙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5b 页 WYG0938-0765d.png
祭祀而歌之尽其形容故曰颂三者其用虽异其所以
使之手舞足蹈而不知乐而不淫勤而不怨安于礼而
不敢乱者则一也
风雅颂之别诗大序虽出于后人傅益而其妙处实有
孔子源流盖夫子尝为子夏子贡之徒言之后人得其
绪馀合为一篇之序也如诗有六义曰风赋比兴雅颂
非孔门不能道盖风雅颂诗之体也赋比兴诗之用也
(以赋比兴加之风雅颂之中所以风多比兴雅颂多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6a 页 WYG0938-0766a.png
(也/)予尝为之说曰乡党之诗曰风故二南诸国之诗皆
乡党人为之歌于乡射乡饮蜡祭或因诸侯之贡或因
王人之来达于太史而比其声音于太师氏后世因为
常乐今仪礼所歌二南诸诗是也朝廷之诗曰雅盖王
朝卿士或太史氏为之于大宾客大朝会或燕享时歌
之太师氏类以为乐章今仪礼所歌鹿鸣文王白华南
陔诸诗是也郊庙之诗曰颂亦公卿大夫与太史氏为
(周公诸人作周颂正考父之于商颂史克之于鲁颂/)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6b 页 WYG0938-0766b.png
于郊祀明堂常祭宗庙时歌之而各有所主如清庙主
文王执竞主武王思文后稷不得而易非如雅诗可以
通用也后世学诗不知风雅颂之声与其所用者不同
而妄为之故郊庙之诗间有作者而风雅诗寂不闻以
古诸侯之邦人皆能诗国皆有史遂得转而上于国久
矣何彼秾矣是也第不当在召南坰而下四篇非鲁人
为之盖请于朝天子命史克作之以追美僖公因歌于
庙而列之颂此又诗之变者孔子曰乐正雅颂各得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7a 页 WYG0938-0766c.png
所盖因其自然初非以是为褒贬也而序诗者以言一
国之事谓之风言天下之事谓之雅有一定不可易而
雅之小大由于政则有大事载之小雅小事载之大雅
者故凡大序之论诗有出于后人混淆之辞不敢尽言
引诗句以證风雅颂自其四始而言之则必有一国之
政事者谓之风自其诗之体而论之则三百篇之中有
所讽谕之言者皆谓之风也如文王曰咨咨汝殷商之
类是也自其四始而言之则必其正言天下之事也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7b 页 WYG0938-0766d.png
后谓之雅自其诗之体而论之则三百篇之中有所谓
正言其事者皆可谓之雅也如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
闵既多受侮不少之类是也自其四始而言之则必其
形容天子之盛德然后谓之颂自其诗之体而论之则
三百篇之中有所称颂圣人之盛德者皆可谓之颂也
如吁嗟麟兮吁嗟乎驺虞之类是也风也雅也颂也皆
分在于三百篇之中故学诗者不当泥四始之故必求
之六义可也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8a 页 WYG0938-0767a.png
诗之讥刺以微讽棠棣之诗所以闵管蔡也所陈者文
王之事而已未尝直闵其失焉大田之诗所以刺幽王
也所称者乃成王之美而已未尝直刺其恶焉雄雉之
刺乱则曰百尔君子而已隰有苌楚之疾恣则曰乐子
之无知而已
圣人不删淫乱之风所以示戒淫乱之风非美事也而
孔子删诗不去而存之者所以示鉴戒于天下也亦如
春秋三百馀年篡弑之事乱臣贼子一一书之亦所以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8b 页 WYG0938-0767b.png
示戒也而唐太子弘授左传至于楚世子商臣杀其君
頵而更授他书是不知圣人垂训之意也近世有建言
经筵不进国风是亦不知圣人垂训之意也
诗于一篇之中或有二义氓之诗曰刺淫佚又曰美反
正是刺之中有美也庭燎之诗曰美宣王又曰因以箴
之是美之中有箴也终南美襄公又曰因以劝戒之常
武美宣王又曰因以为戒是美之中又有戒也 诗有
美刺怨恶闵伤规诲而一篇之中或有二义汝坟闵而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9a 页 WYG0938-0767c.png
有勉殷其雷勉而有劝氓刺而有美抑刺而有警扬之
水怨而有思庭燎美而有箴
大功之君虽小失不足讥刺宣王之诗凡二十篇其所
称美者众矣然庭燎曰箴沔水有规鹤鸣曰诲祈父白
驹黄鸟我行其野四篇皆曰刺者盖大有功者不能无
小失也孔子删诗并录其功过俾后世知大功之君虽
小过不免讥刺也
圣人叙诗正名而已平王天子也其政不足化天下则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19b 页 WYG0938-0767d.png
其诗列于风僖公诸侯也其功亦可以告于神明则其
诗列于颂圣人之叙诗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
逸诗司马迁云古者逸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之存者三
百孔颖达则以为传记所举逸诗绝少史记所言盖司
马迁之谬欧阳又以为图观之宜不啻三千也
乐官以诗谏工以纳言时而飏之古之乐官掌诵诗以
纳谏也
诗之有刺出于不得已读诗至于庭燎未尝不叹古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20a 页 WYG0938-0768a.png
君子爱其君之至也知其将失也则就其美而箴之箴
之不可则沔水以规之规之不可则鹤鸣而诲之诲之
不可然后祈父诸诗以刺之然则刺其君岂诗人之心
哉盖不得已也夫有宣王之功而不至于文武此诗人
之所惜也
诗人思古以见今昔者诗人之伤幽厉也不敢言幽厉
之失而咏歌文武成康之隆三叹而不已者盖思古以
见今之失也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20b 页 WYG0938-0768b.png
郑氏训诗之失郑氏之学长于礼而深于经制至于训
诗乃以经制言之夫诗性情也礼制迹也彼以礼训诗
是按迹以求性情也此其所以繁塞而多失者欤绿衣
之诗郑以为褖不谏亦入郑以为入于宗庙狼跋状周
公安闲自得于谗疑之中故有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之
句而郑谓之公逊庭燎见宣王有怠政之渐而郑以为
设鸡人之官诸类此者不可悉举岂可谓之知诗邪(淇/)
(水文/)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21a 页 WYG0938-0768c.png
 
 
 
 
 
 
 
 
群书考索 别集卷六 第 21b 页 WYG0938-0768d.png
 
 
 
 
 
 
 
 群书考索别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