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38-08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别集卷十二 宋 章如愚 撰
诸史门
诸史
掌文籍之官史掌文籍之官如二公及王乃问诸史并
周礼诸属各有史几人如内史御史皆掌文籍之官秦
有御史大夫亦掌制度文物者也(文公语录/)
文有馀而诚不足吏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语/)
群书考索别集卷十二 宋 章如愚 撰
诸史门
诸史
掌文籍之官史掌文籍之官如二公及王乃问诸史并
周礼诸属各有史几人如内史御史皆掌文籍之官秦
有御史大夫亦掌制度文物者也(文公语录/)
文有馀而诚不足吏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语/)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38-0856b.png
(注/)
列国皆有史古者列国皆有史官掌记时事晋之乘楚
之梼杌鲁之春秋此三者皆其所记册之名也(孟/)
有馀力则看全史先看语孟中庸更看一经却看史方
易看先读史记史记与左传相包次看左传次看通鉴
有馀力则看全史(文公语录/)
义理明方可看史今人读书未多义理未至融会若便
去看史考古今治乱理会制度典章譬如作陂塘以溉
列国皆有史古者列国皆有史官掌记时事晋之乘楚
之梼杌鲁之春秋此三者皆其所记册之名也(孟/)
有馀力则看全史先看语孟中庸更看一经却看史方
易看先读史记史记与左传相包次看左传次看通鉴
有馀力则看全史(文公语录/)
义理明方可看史今人读书未多义理未至融会若便
去看史考古今治乱理会制度典章譬如作陂塘以溉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38-0857a.png
田须是陂塘中水满然后决之则可以流注滋殖若陂
塘方有一勺之水遽决之以溉田则非徒无益于田而
一勺之水亦复无有矣读书既多义理亦融会胸中尺
度已分明而不看史书考治乱理会制度典章则是犹
陂塘之水已满而不决以溉田若读书未多义理未有
融会处而汲汲焉以看史为先务是犹决陂塘一勺之
水以溉田也其涸也可立而待矣(同上/)
作史意思易见读史亦易见作史者意思后面成败处
塘方有一勺之水遽决之以溉田则非徒无益于田而
一勺之水亦复无有矣读书既多义理亦融会胸中尺
度已分明而不看史书考治乱理会制度典章则是犹
陂塘之水已满而不决以溉田若读书未多义理未有
融会处而汲汲焉以看史为先务是犹决陂塘一勺之
水以溉田也其涸也可立而待矣(同上/)
作史意思易见读史亦易见作史者意思后面成败处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38-0857b.png
他都说得意思在前了如陈蕃杀宦者但读前许多疏
脱都可见了甘露事亦然(同上/)
读史当看大处读史当看大伦理大元会大治乱得失
(同上/)
史为惩劝小人而作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乎何忧乎
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而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
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
之劝惩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
脱都可见了甘露事亦然(同上/)
读史当看大处读史当看大伦理大元会大治乱得失
(同上/)
史为惩劝小人而作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乎何忧乎
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而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
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
之劝惩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38-0857c.png
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必曰乱臣贼子
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虽然经以
道法胜史以事辞胜经不得史无以證其褒贬史不得
经无以酌其轻重(老泉/)
后世史笔不公董狐不生举世无直笔仲尼已后天下
无公言(李颜/)
迁史
司马迁取予戾于圣人司马迁以一时之杰断独述陶
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虽然经以
道法胜史以事辞胜经不得史无以證其褒贬史不得
经无以酌其轻重(老泉/)
后世史笔不公董狐不生举世无直笔仲尼已后天下
无公言(李颜/)
迁史
司马迁取予戾于圣人司马迁以一时之杰断独述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38-0857d.png
唐以来至于麟趾纪有十二表有十书有八世家有三
十列传有七十总篇一百三十九五十二万六千有五
百字勒成一家之书意盖踵春秋而作也以纪考之以
五帝则不纪少昊于西汉则不纪惠帝项羽何人也奸
雄之中所谓铮铮佼佼者也迁反纪之得与尧舜禹汤
之列羽死而有知宁一日少安乎以传考之若刺客则
有传若游侠则有传若佞倖滑稽则有传纪信义士也
英烈之言可畏而反无一辞以褒之俾与庸夫并朽而
十列传有七十总篇一百三十九五十二万六千有五
百字勒成一家之书意盖踵春秋而作也以纪考之以
五帝则不纪少昊于西汉则不纪惠帝项羽何人也奸
雄之中所谓铮铮佼佼者也迁反纪之得与尧舜禹汤
之列羽死而有知宁一日少安乎以传考之若刺客则
有传若游侠则有传若佞倖滑稽则有传纪信义士也
英烈之言可畏而反无一辞以褒之俾与庸夫并朽而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38-0858a.png
腐可胜叹哉呜呼迁明春秋也明春秋而叛于春秋可
乎春秋善善恶恶又果如是乎孟坚谓其是非颇谬于
圣人讵不信夫(李颜/)
司马才高而率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文公语录/)
史迁苏黄门优劣昔时读史者不过记其事实摭其词
采以供文字之用而已近世学者颇知其陋则变其法
务以考其形势之利害事情之得失而尤喜迁史之书
讲说推尊几以为贤于夫子宁舍论孟之属而读其书
乎春秋善善恶恶又果如是乎孟坚谓其是非颇谬于
圣人讵不信夫(李颜/)
司马才高而率司马迁才高识亦高但粗率(文公语录/)
史迁苏黄门优劣昔时读史者不过记其事实摭其词
采以供文字之用而已近世学者颇知其陋则变其法
务以考其形势之利害事情之得失而尤喜迁史之书
讲说推尊几以为贤于夫子宁舍论孟之属而读其书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38-0858b.png
然尝闻其说之一二不过只是战国以下见识其正当
处不过知尊孔氏而亦徒见其表悦其外之文而已其
曰折衷于夫子者实未知所折衷也后之为史者又不
及此以故读史之士多是意思粗浅于义理之精微多
不能识而堕于寻常之见以为虽古圣贤亦不过审于
利害之等而已唯苏黄门作古史序首言古之圣人其
于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不为不善如驺虞之不
杀窃脂之不谷于义理大纲领处见得极分明提得极
处不过知尊孔氏而亦徒见其表悦其外之文而已其
曰折衷于夫子者实未知所折衷也后之为史者又不
及此以故读史之士多是意思粗浅于义理之精微多
不能识而堕于寻常之见以为虽古圣贤亦不过审于
利害之等而已唯苏黄门作古史序首言古之圣人其
于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不为不善如驺虞之不
杀窃脂之不谷于义理大纲领处见得极分明提得极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38-0858c.png
亲切虽其下文未能尽善然只此数句己非近世诸儒
所能及(文公荅吕子约/)
史记数条之疑史记疑数条向曾考證来了功臣表与
汉史功臣表其户数先后及姓名多有不同二史各有
是非当以传实證之不当全以史记所传为非真也如
淮阴为连敖典客汉史作票客颜师古谓其票疾而以
宾客之礼礼之夫淮阴之亡以其不见礼于汉也萧何
追之而荐于汉王始为大将若己以宾礼礼之淮阴何
所能及(文公荅吕子约/)
史记数条之疑史记疑数条向曾考證来了功臣表与
汉史功臣表其户数先后及姓名多有不同二史各有
是非当以传实證之不当全以史记所传为非真也如
淮阴为连敖典客汉史作票客颜师古谓其票疾而以
宾客之礼礼之夫淮阴之亡以其不见礼于汉也萧何
追之而荐于汉王始为大将若己以宾礼礼之淮阴何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38-0858d.png
为而亡哉此则史记之所载为是三代表是其疏谬处
无可疑者盖他说行不得若以为尧舜俱出黄帝是为
同姓之人尧固不当以二女嫔于虞舜亦岂容受尧之
二女而安于同姓之无别又以为汤与王季同世由汤
至纣凡十六传王季至武王才再世耳是文王以十五
世之祖事十五世孙纣武王以十六世祖而伐之岂不
甚谬戾耶(文公荅丁子文/)
史迁书有纯驳以史迁能贬卜式与桑弘羊为伍又能不
无可疑者盖他说行不得若以为尧舜俱出黄帝是为
同姓之人尧固不当以二女嫔于虞舜亦岂容受尧之
二女而安于同姓之无别又以为汤与王季同世由汤
至纣凡十六传王季至武王才再世耳是文王以十五
世之祖事十五世孙纣武王以十六世祖而伐之岂不
甚谬戾耶(文公荅丁子文/)
史迁书有纯驳以史迁能贬卜式与桑弘羊为伍又能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38-0859a.png
与管仲李克为深知功利之为害不知六国表所谓世
异变成功大议卑易行不必上古货殖传文长贫贱而
好语仁义为可羞者又何谓耶伯夷传辨许由事固善
然其论伯夷之心正与求仁得仁者相反其视苏氏之
古史孰为能考信于孔子之言耶谓迁言公孙弘以儒
显为己私之不足为儒不知果有此意否彼固谓儒者
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则彼所谓儒
者其意果何如耶若以马迁与班固并论则固不无优
异变成功大议卑易行不必上古货殖传文长贫贱而
好语仁义为可羞者又何谓耶伯夷传辨许由事固善
然其论伯夷之心正与求仁得仁者相反其视苏氏之
古史孰为能考信于孔子之言耶谓迁言公孙弘以儒
显为己私之不足为儒不知果有此意否彼固谓儒者
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则彼所谓儒
者其意果何如耶若以马迁与班固并论则固不无优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38-0859b.png
劣而其书数十万言亦岂无好处但论其大旨则苏氏
两语恐史迁复生不能自解免也(文公荅吕子约/)
有愧于春秋作史无定法本之春秋则有定法考史无
定论本之春秋则有定论然则论迁之史记独不可质
之春秋乎且迁史胡为而作为续春秋而作也何以知
其续春秋尝读小司马索隐有曰迁承五伯之运继春
秋而纂是史则史记为续春秋而作明矣吁迁史既续
春秋则当以春秋论之可也盖自麟经绝笔之后而得
两语恐史迁复生不能自解免也(文公荅吕子约/)
有愧于春秋作史无定法本之春秋则有定法考史无
定论本之春秋则有定论然则论迁之史记独不可质
之春秋乎且迁史胡为而作为续春秋而作也何以知
其续春秋尝读小司马索隐有曰迁承五伯之运继春
秋而纂是史则史记为续春秋而作明矣吁迁史既续
春秋则当以春秋论之可也盖自麟经绝笔之后而得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38-0859c.png
褒贬之遗意者吾于迁史有取焉陈平而曰陈丞相卫
青而曰卫将军岂非有得正纪官之意乎周勃而曰绛
侯韩信而曰淮阴侯岂非有得于纪官之意乎大梁王
而曰彭越九江王而曰黥布岂非有得于称名之意乎
至于长叔田叔之称叔其与书字也同一辙贾生郦生
之称生其与书字也均一义呜呼袭春秋而后存春
秋之例者舍迁史吾谁与归虽然杂吕后于本纪之中
进陈涉于世家之列置相如于西夷传之下是又有愧
青而曰卫将军岂非有得正纪官之意乎周勃而曰绛
侯韩信而曰淮阴侯岂非有得于纪官之意乎大梁王
而曰彭越九江王而曰黥布岂非有得于称名之意乎
至于长叔田叔之称叔其与书字也同一辙贾生郦生
之称生其与书字也均一义呜呼袭春秋而后存春
秋之例者舍迁史吾谁与归虽然杂吕后于本纪之中
进陈涉于世家之列置相如于西夷传之下是又有愧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38-0859d.png
于春秋之褒贬不然议者何以曰是非颇谬于圣人
黄门古史
有功于迁史爱周官者驳周官之异爱尔雅者剟尔雅
之瑕爱文选者辨文选之惑吁又孰知苏颖川古史之
作正所以爱迁史欤后世之爱迁史者固为不少然裴
骃集解第释其疑少孙续书略补其阙刘伯庄之地名
张守节之正义裴安时之纂训又特将顺其意而乏高
天下之见不有古史正救舛讹则迁史之惑滋甚且生
黄门古史
有功于迁史爱周官者驳周官之异爱尔雅者剟尔雅
之瑕爱文选者辨文选之惑吁又孰知苏颖川古史之
作正所以爱迁史欤后世之爱迁史者固为不少然裴
骃集解第释其疑少孙续书略补其阙刘伯庄之地名
张守节之正义裴安时之纂训又特将顺其意而乏高
天下之见不有古史正救舛讹则迁史之惑滋甚且生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38-0860a.png
而神灵此盖虚诞之语迁纪高辛而苏公削之则古史
非有功于迁乎琴牢陈亢孔门之高弟迁史不载而苏
公详之则古史非有功于迁乎刺客荆轲固非有不欺
之志迁史美之而苏公辨之则古史又非有功于迁乎
庄周实左袒于孔子迁以为周诋孔子之徒故明其迹
吁岂有攻人之短而复摭人之所长乎此古史所以不容
置喙也宰我出于圣人之亲炙迁以为宰我常从田常
而为僣道之举吁岂有沐夫子之教诲而忍为是乎此
非有功于迁乎琴牢陈亢孔门之高弟迁史不载而苏
公详之则古史非有功于迁乎刺客荆轲固非有不欺
之志迁史美之而苏公辨之则古史又非有功于迁乎
庄周实左袒于孔子迁以为周诋孔子之徒故明其迹
吁岂有攻人之短而复摭人之所长乎此古史所以不容
置喙也宰我出于圣人之亲炙迁以为宰我常从田常
而为僣道之举吁岂有沐夫子之教诲而忍为是乎此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38-0860b.png
古史所以不容绝笔也至于传穰苴而不知考据之乖
记虞卿而不知履历之先后苏公古史历历言之固非
洗垢索瘢而次毛求疵者喜迁之心动于中反爱而知
其恶也不然秦汉以下奚独一史班范诸公又匪一人
苏公胡为特拳拳于太史公乎愚于此又知古史之作
正所以爱迁非所以诋迁也
小司马索隐
辨史记之惑裴骃集解所以释史记之疑安时人训所
记虞卿而不知履历之先后苏公古史历历言之固非
洗垢索瘢而次毛求疵者喜迁之心动于中反爱而知
其恶也不然秦汉以下奚独一史班范诸公又匪一人
苏公胡为特拳拳于太史公乎愚于此又知古史之作
正所以爱迁非所以诋迁也
小司马索隐
辨史记之惑裴骃集解所以释史记之疑安时人训所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38-0860c.png
以明史记之旨吁又孰知小司马索隐乃所以辨史记
之惑也欤且史记作于谁乎汉太史司马氏父子所述
也彼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是史于是上始黄
帝下迄大汉为一百三十篇以变左氏体本纪十二则
记帝王之实而法岁星之一周表十则录隐微之事而
象刚柔之十日书八则述国家之大体而拟八节之成
岁世家三十则记诸侯代系而取一月之成数列传七
十则列人臣事迹而明致仕之大义纪录不为不工用
之惑也欤且史记作于谁乎汉太史司马氏父子所述
也彼自以承五百之运继春秋而纂是史于是上始黄
帝下迄大汉为一百三十篇以变左氏体本纪十二则
记帝王之实而法岁星之一周表十则录隐微之事而
象刚柔之十日书八则述国家之大体而拟八节之成
岁世家三十则记诸侯代系而取一月之成数列传七
十则列人臣事迹而明致仕之大义纪录不为不工用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38-0860d.png
工不为不久其间舛讹错谬前后倒置不有小司马以
索其隐则后世之惑滋甚何者平章百姓尧舜之文也
而五帝作便章是犹曰古平字亦有便音也彭蠡既潴
禹贡之文也而夏本纪作既都是犹曰南方谓都为潴
也然秦会稽刻石文曰诈谋而秦纪曰作谋岂非书字
之误乎古文尚书曰在治忽而夏纪则曰来始滑又岂
非袭舛之讹乎项羽假号西楚果足以齐本纪之驱耶
陈胜起自匹夫果足以厕世家之列耶相如汲郑挺挺
索其隐则后世之惑滋甚何者平章百姓尧舜之文也
而五帝作便章是犹曰古平字亦有便音也彭蠡既潴
禹贡之文也而夏本纪作既都是犹曰南方谓都为潴
也然秦会稽刻石文曰诈谋而秦纪曰作谋岂非书字
之误乎古文尚书曰在治忽而夏纪则曰来始滑又岂
非袭舛之讹乎项羽假号西楚果足以齐本纪之驱耶
陈胜起自匹夫果足以厕世家之列耶相如汲郑挺挺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38-0861a.png
汉臣之右置之西夷传之下是耶非耶大宛列传宜在
朝鲜之后列于酷吏游侠之间当耶否耶盖公非薄迁
史也爱而知其恶实为之钻皮出羽而非洗垢索瘢也
不然索隐可以无作而补缺诬谬又何以拳拳致讥于
元成间褚少孙耶
班史
古今人表辨后志之惑者可以诮刘昭不可以诮范晔
索史记之隐者可以议褚公不可以议司马纠唐史之
朝鲜之后列于酷吏游侠之间当耶否耶盖公非薄迁
史也爱而知其恶实为之钻皮出羽而非洗垢索瘢也
不然索隐可以无作而补缺诬谬又何以拳拳致讥于
元成间褚少孙耶
班史
古今人表辨后志之惑者可以诮刘昭不可以诮范晔
索史记之隐者可以议褚公不可以议司马纠唐史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38-0861b.png
缪者可以论宋祁不可以论欧阳公何者补注五十八
卷出于昭而非晔也龟筴等传续于褚先生而非迁也
唐史列传编于宋祁而非欧阳公也吁又孰知班孟坚
作汉史而古今人表大率成于曹昭之手乎是表之作
缪妄最多考其所述伏汉轧秦而罗千载之人物夫以
千载之人物而编入汉书真所谓鸠居鹊巢者然(一/)表
之中九品森列皂白缤纷玉珉混揉雌黄出其唇吻朱
紫由其月旦愚未敢以为通论瓢饮春融心斋光霁颜
卷出于昭而非晔也龟筴等传续于褚先生而非迁也
唐史列传编于宋祁而非欧阳公也吁又孰知班孟坚
作汉史而古今人表大率成于曹昭之手乎是表之作
缪妄最多考其所述伏汉轧秦而罗千载之人物夫以
千载之人物而编入汉书真所谓鸠居鹊巢者然(一/)表
之中九品森列皂白缤纷玉珉混揉雌黄出其唇吻朱
紫由其月旦愚未敢以为通论瓢饮春融心斋光霁颜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38-0861c.png
子德行圣人流品管仲孱辈而齐并驱驾是蹇驴得以
肩骐乘也伊训盘铭说命龟鉴伊傅事业千古掀揭叔
向何人而混处室庐是豹窟麑场而豹乳春囿也咏归
明月雩舞春风曾子学问圣门翘楚宰予下第而同居
二等是锱铢不辨而权秤未定也至于优司马而劣老
𥅆进太弓而退冉有尤足以见甲乙之差范武子即士
会也既述武子又述士会申包胥非伍子胥俦匹也先
取包胥后取子胥又足以见品藻之误向使孟坚之秉
肩骐乘也伊训盘铭说命龟鉴伊傅事业千古掀揭叔
向何人而混处室庐是豹窟麑场而豹乳春囿也咏归
明月雩舞春风曾子学问圣门翘楚宰予下第而同居
二等是锱铢不辨而权秤未定也至于优司马而劣老
𥅆进太弓而退冉有尤足以见甲乙之差范武子即士
会也既述武子又述士会申包胥非伍子胥俦匹也先
取包胥后取子胥又足以见品藻之误向使孟坚之秉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38-0861d.png
笔就绪大家之狗尾不续则班固为汉一代良史刘氏
何以刋误颜游何以决疑李善何以辨惑文中何以曰
史失自固始
汉书有可疑处颜思古注前汉书如此详犹有不可晓
者况其他史无注者汉宣渭上令单于母谒范升劾周
党服而不谒又不知是何礼元注疑是君臣之礼见而
自通其名然不可考矣(文公语录/)
唐史
何以刋误颜游何以决疑李善何以辨惑文中何以曰
史失自固始
汉书有可疑处颜思古注前汉书如此详犹有不可晓
者况其他史无注者汉宣渭上令单于母谒范升劾周
党服而不谒又不知是何礼元注疑是君臣之礼见而
自通其名然不可考矣(文公语录/)
唐史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38-0862a.png
唐史笔不公云何欧阳子秉笔迷至公唐经乱周纪凡
例孰此容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春秋二三策万古
开群蒙(感兴诗/)
通鉴
看正史却看通鉴史亦不可不看看通鉴固好然须看
正史一部却看通鉴一代帝纪更逐件大事立个纲目
其间即目疏之于下便可记得(文公语录/)
通鉴与正史不同问读通鉴与正史如何曰好且看正
例孰此容侃侃范太史受说伊川翁春秋二三策万古
开群蒙(感兴诗/)
通鉴
看正史却看通鉴史亦不可不看看通鉴固好然须看
正史一部却看通鉴一代帝纪更逐件大事立个纲目
其间即目疏之于下便可记得(文公语录/)
通鉴与正史不同问读通鉴与正史如何曰好且看正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38-0862b.png
史盖正史于一事关涉处多如高祖鸿门一事本纪与
张良灌婴诸传互载又却意思详尽读之使人心地浃
洽便记得起通鉴则一处说便休直是有气性人方看
得(同上/)
通鉴纲目
提纲以正统为主问通鉴提纲主意曰主在正统问何
以主在正统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
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屦倒置何以示训(同上/)
张良灌婴诸传互载又却意思详尽读之使人心地浃
洽便记得起通鉴则一处说便休直是有气性人方看
得(同上/)
通鉴纲目
提纲以正统为主问通鉴提纲主意曰主在正统问何
以主在正统曰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乃云某年
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屦倒置何以示训(同上/)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38-0862c.png
纲目无正统例纲目于无正统处并书之不相主客通
鉴于无正统处须推一个为主某又参取史法之善者
如权臣擅命前后多书以某人为某王某公范晔却书
曹操自立为魏公纲目亦用此例(同上/)
提纲书逆臣例通鉴提纲例凡逆臣之死皆书曰死至
狄仁杰则甚疑之李氏之复虽出于仁杰然毕竟是死
于周之大臣不奈何也教相随入死例书云某年月日
狄仁杰死也(同上/)
鉴于无正统处须推一个为主某又参取史法之善者
如权臣擅命前后多书以某人为某王某公范晔却书
曹操自立为魏公纲目亦用此例(同上/)
提纲书逆臣例通鉴提纲例凡逆臣之死皆书曰死至
狄仁杰则甚疑之李氏之复虽出于仁杰然毕竟是死
于周之大臣不奈何也教相随入死例书云某年月日
狄仁杰死也(同上/)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38-0862d.png
与史记所载异同通鉴先后之不同者却不必疑史家
叙事或因时而记之或因事而见之田和迁康公通鉴
载于安王十一年是因时而纪之也史记载于安王十
六年是因事而见之也何疑之有只有伐燕一节史记
以为涽王通鉴以为宣王史记却是考他源流来通鉴
只是凭信孟子温公平生不喜孟子到此又却信之不
知其意如何但二说今皆无所證未知孰是孰非(文公/)
(答吕子约书/)
叙事或因时而记之或因事而见之田和迁康公通鉴
载于安王十一年是因时而纪之也史记载于安王十
六年是因事而见之也何疑之有只有伐燕一节史记
以为涽王通鉴以为宣王史记却是考他源流来通鉴
只是凭信孟子温公平生不喜孟子到此又却信之不
知其意如何但二说今皆无所證未知孰是孰非(文公/)
(答吕子约书/)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38-0863a.png
与左传相授受自汉以来为史者一用太史公纪传之
法此意固不复讲至司马温公受诏纂述资治通鉴然
后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编年系日如指诸掌虽托始
于三晋之侯而追本其原起于智伯上系左氏之卒章
实相授受伟哉书乎自汉以来未始有也(跋通鉴纪事/)
(本末/)
纂缉纲目之意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受诏编集资治
通鉴既成又撮其精要之语别为目录三十卷并上之
法此意固不复讲至司马温公受诏纂述资治通鉴然
后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编年系日如指诸掌虽托始
于三晋之侯而追本其原起于智伯上系左氏之卒章
实相授受伟哉书乎自汉以来未始有也(跋通鉴纪事/)
(本末/)
纂缉纲目之意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受诏编集资治
通鉴既成又撮其精要之语别为目录三十卷并上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38-0863b.png
晚病本书太详目录太简更著举要历八十卷以适厥
中而未成也至绍兴初故侍读南阳胡文定公始复因
公遗藁修成举要补遗若干卷则其文愈约而事愈备
矣然往者得于其家而伏读之犹切自病记识之弗强
不能有以领其要而及其详也故尝过不自料辄与同
志因两公四书别为义例增损檃括以就此编盖表岁
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分注以备言使
夫岁年之久近国统之离合辞事之详略议论之同异
中而未成也至绍兴初故侍读南阳胡文定公始复因
公遗藁修成举要补遗若干卷则其文愈约而事愈备
矣然往者得于其家而伏读之犹切自病记识之弗强
不能有以领其要而及其详也故尝过不自料辄与同
志因两公四书别为义例增损檃括以就此编盖表岁
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分注以备言使
夫岁年之久近国统之离合辞事之详略议论之同异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38-0863c.png
通贯晓析如指诸掌名曰资治通鉴纲目(资治通鉴纲目/)
纲目义例精密纲目亦修得二十许卷义例益精密上
下千有馀年乱臣贼子真无所匿其形矣(文公与刘子/)
(澄/)
改正温公所纪之年温公旧例皆以后改者为正此殊
未安如汉建安二十五年之初汉尚未亡今便作魏黄
初元年夺汉太速与魏太遽大非春秋存陈之意恐亦
不可为法(文公答吕伯恭书/)
纲目义例精密纲目亦修得二十许卷义例益精密上
下千有馀年乱臣贼子真无所匿其形矣(文公与刘子/)
(澄/)
改正温公所纪之年温公旧例皆以后改者为正此殊
未安如汉建安二十五年之初汉尚未亡今便作魏黄
初元年夺汉太速与魏太遽大非春秋存陈之意恐亦
不可为法(文公答吕伯恭书/)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38-0863d.png
直书杨雄荀彧之死扬雄荀彧二事按温公旧例凡莽
臣皆书死如太师王舜之类独于扬雄匿其所受莽朝
官称而以卒书似涉曲笔不免书按本例书之言莽大
夫扬雄死以为足以警夫畏死失节之流而初亦未改
温公直笔之正例也荀彧却是汉侍中光禄大夫而参
丞相军事其死乃是自杀故但据实书之曰某官某人
自杀而系于曹操击孙权至濡须之下非故以彧为汉
臣也然悉书其官亦见其实天子近臣而附贼不忠之
臣皆书死如太师王舜之类独于扬雄匿其所受莽朝
官称而以卒书似涉曲笔不免书按本例书之言莽大
夫扬雄死以为足以警夫畏死失节之流而初亦未改
温公直笔之正例也荀彧却是汉侍中光禄大夫而参
丞相军事其死乃是自杀故但据实书之曰某官某人
自杀而系于曹操击孙权至濡须之下非故以彧为汉
臣也然悉书其官亦见其实天子近臣而附贼不忠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38-0864a.png
罪非与其为汉臣也(文公答尤延之/)
乞修通鉴纲目臣旧读资治通鉴切见其间周末诸侯
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
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又凡事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
书写虽有目录亦难检寻因初妄意就其事实别为一
书表岁以首年而因元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小注以
备言至其是非得失之际则又辄用古史书法略示训
戒名曰资治通鉴纲目如蒙圣慈许就闲秩即当缮写
乞修通鉴纲目臣旧读资治通鉴切见其间周末诸侯
僭称王号而不正其名汉丞相亮出师讨贼而反书入
寇此类非一殊不可晓又凡事之首尾详略一用平文
书写虽有目录亦难检寻因初妄意就其事实别为一
书表岁以首年而因元以著统大书以提要而小注以
备言至其是非得失之际则又辄用古史书法略示训
戒名曰资治通鉴纲目如蒙圣慈许就闲秩即当缮写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38-0864b.png
首编草本先次进呈恭俟临决(文公奏状/)
史通
才长识短挟已见以攻诃古人易立史法以取信后世
难夫知几贯穿史籍而著内外四十九篇上穷王道下
浃人伦议论攻诃丝粟不贷徐坚读之且有史官宜置
座右之叹如之何而不足取于后盖史通之作矫亢多
而夸诩胜疑古则十有一条惑经则二十一事陈胜世
家指司马之疵颣虚美隗嚣中范晔之膏肓孔明之才
史通
才长识短挟已见以攻诃古人易立史法以取信后世
难夫知几贯穿史籍而著内外四十九篇上穷王道下
浃人伦议论攻诃丝粟不贷徐坚读之且有史官宜置
座右之叹如之何而不足取于后盖史通之作矫亢多
而夸诩胜疑古则十有一条惑经则二十一事陈胜世
家指司马之疵颣虚美隗嚣中范晔之膏肓孔明之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38-0864c.png
不当贬所以起陈寿之废疾也尔朱之事不当褒所以
攻魏收之墨守也片言只字严甚秋霜使珷玞不得以
掩瑕薰莸不得以混臭故曰挟己见以攻诃古人易然
首白可期汗青无日姑含载事閤笔之羞三为史臣再
入东观重起竟无成功之喙此犹曰任不专职不久知
几之处时如此尧舜五帝之盛伯禹三王之祖疑古一
篇不免见疑尧舜伯禹果可疑乎夫子万代之宗师春
秋百王之轨范感经一篇不免见贬夫子春秋果可贬
攻魏收之墨守也片言只字严甚秋霜使珷玞不得以
掩瑕薰莸不得以混臭故曰挟己见以攻诃古人易然
首白可期汗青无日姑含载事閤笔之羞三为史臣再
入东观重起竟无成功之喙此犹曰任不专职不久知
几之处时如此尧舜五帝之盛伯禹三王之祖疑古一
篇不免见疑尧舜伯禹果可疑乎夫子万代之宗师春
秋百王之轨范感经一篇不免见贬夫子春秋果可贬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38-0864d.png
乎既以班固为该密矣至论五行志又曰班固错缪不
精吁错缪且尔岂得谓之该密乎既以艺文为不当志
矣其自述史又曰都邑氏族方物宜为三志吁方物可
志艺文独不可志乎故曰立史法以取信后世难昔知
几尝为史有三长之说愚以史通观之谓其长于才学
而短于识也不然柳璨何以有析微之作唐史臣何以
有工拙之辨
通历
精吁错缪且尔岂得谓之该密乎既以艺文为不当志
矣其自述史又曰都邑氏族方物宜为三志吁方物可
志艺文独不可志乎故曰立史法以取信后世难昔知
几尝为史有三长之说愚以史通观之谓其长于才学
而短于识也不然柳璨何以有析微之作唐史臣何以
有工拙之辨
通历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38-0865a.png
议论非出于一家始黄帝迄天宝杜佑之通典也君子
谓其未必通于典起太初终南齐梁武帝之通史也君
子谓其未必通于史马会元通历之作其亦犹杜祐之
通典梁武帝之通史乎尝考其书大抵编次众史而为
之议论根株则多有取于虞世南之帝王略论搜索三
坟著述兴败觌元风于千古贯宝历于圣唐总之于历
可谓通矣然栗陆骊连书所不载而通历载之何疏寒
浞之事经所不详而通历详之何靡乎此犹足以见其
谓其未必通于典起太初终南齐梁武帝之通史也君
子谓其未必通于史马会元通历之作其亦犹杜祐之
通典梁武帝之通史乎尝考其书大抵编次众史而为
之议论根株则多有取于虞世南之帝王略论搜索三
坟著述兴败觌元风于千古贯宝历于圣唐总之于历
可谓通矣然栗陆骊连书所不载而通历载之何疏寒
浞之事经所不详而通历详之何靡乎此犹足以见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38-0865b.png
通也既以女娲为三皇之一又曰燧人共工未知孰是
取予不真果足谓之通乎既以有熊为中古之世又曰
无怀已上莫知其都讲贯不熟果足谓之通乎既以天
地人皇为四万五千六百年矣又曰有巢之代未详年
岁阙略尚多又果足谓之通乎吁又孰知总之所未通
正有待于后世之通者欤
稽古录
此书元无义例稽古录有不备者当以通鉴补之温公
取予不真果足谓之通乎既以有熊为中古之世又曰
无怀已上莫知其都讲贯不熟果足谓之通乎既以天
地人皇为四万五千六百年矣又曰有巢之代未详年
岁阙略尚多又果足谓之通乎吁又孰知总之所未通
正有待于后世之通者欤
稽古录
此书元无义例稽古录有不备者当以通鉴补之温公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38-0865c.png
作此书想在忙里做成元无义例(文公语录/)
可备经筵进读稽古录一书可备经筵官僚进读小儿
读六经了令接读去亦好末后一表其言如蓍龟一一
皆验宋莒公历年通谱亦与此书相似然不如温公之
有法也高氏小史亦好一书但难得本子(高峻唐人通/)
(鉴亦多取之/) (同上/)
唐鉴
唐鉴不可不读司马温公史论稽古录范唐鉴不可不
可备经筵进读稽古录一书可备经筵官僚进读小儿
读六经了令接读去亦好末后一表其言如蓍龟一一
皆验宋莒公历年通谱亦与此书相似然不如温公之
有法也高氏小史亦好一书但难得本子(高峻唐人通/)
(鉴亦多取之/) (同上/)
唐鉴
唐鉴不可不读司马温公史论稽古录范唐鉴不可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38-0865d.png
读(语录/)
唐论理所不及唐鉴意正有疏处孙之翰唐论精练说
利害如身处亲历之但理不及唐鉴耳(同上/)
国史
国史当看长编问读史之法曰先读史记及左氏却看
西汉东汉三国志次看通鉴温公初作编年起于威烈
王后又添至共和后又作稽古录始自上古然共和以
上之年已不能推矣独邵康节却推至尧元年皇极经
唐论理所不及唐鉴意正有疏处孙之翰唐论精练说
利害如身处亲历之但理不及唐鉴耳(同上/)
国史
国史当看长编问读史之法曰先读史记及左氏却看
西汉东汉三国志次看通鉴温公初作编年起于威烈
王后又添至共和后又作稽古录始自上古然共和以
上之年已不能推矣独邵康节却推至尧元年皇极经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38-0866a.png
世书中可见编年难得好者温公于宋朝又作大事记
若欲看宋朝事当看长编若精力不及其次当看国纪
国纪只有长编十分之一耳(文公语录/)
国纪长编详略宋朝国纪好看虽略然大纲却都见长
编太详难看
修史者不敢增减今之修史者只是依本写不敢增减
一字盖自绍圣初章惇为相蔡卞修国史将欲以史事
中伤诸公前史官范纯夫黄鲁直时已去职各令于开
若欲看宋朝事当看长编若精力不及其次当看国纪
国纪只有长编十分之一耳(文公语录/)
国纪长编详略宋朝国纪好看虽略然大纲却都见长
编太详难看
修史者不敢增减今之修史者只是依本写不敢增减
一字盖自绍圣初章惇为相蔡卞修国史将欲以史事
中伤诸公前史官范纯夫黄鲁直时已去职各令于开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38-0866b.png
封府界内居住就近报国史院取会文字诸所不乐者
逐一条问黄范又须疏其所以然至无可问方令去国
后来史官因此惩创故不敢有所增损也(并同上/)
修史宜得鸿博之士伏惟高宗皇帝中兴艰难实同创
业成功盛德莫可形容信史所传垂法万世宜得鸿博
之士执简操笔其间庶几将来有以考信(辞免实录院/)
(修撰奏状/)
文集不见于史祸之后绍圣史祸诸公置对之辞今皆
逐一条问黄范又须疏其所以然至无可问方令去国
后来史官因此惩创故不敢有所增损也(并同上/)
修史宜得鸿博之士伏惟高宗皇帝中兴艰难实同创
业成功盛德莫可形容信史所传垂法万世宜得鸿博
之士执简操笔其间庶几将来有以考信(辞免实录院/)
(修撰奏状/)
文集不见于史祸之后绍圣史祸诸公置对之辞今皆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38-0866c.png
不见于文集独尝于苏魏公家得陆左丞画一数条皆
诋元祐语也其间记黄太史欲书王荆公勿令上知之
帖而已力沮之黄公争辨甚苦至曰审如公意则此为
佞史矣是时陆为官长以是其事竟不得书而黄公犹
不免于后咎然而后此又数十年乃复赖彼之言而事
之本末因得尽传于世是亦有天意矣(跋山谷草书千/)
(文/)
日录皆诳谲之言因妄谓日录固为邪说然诸贤攻之
诋元祐语也其间记黄太史欲书王荆公勿令上知之
帖而已力沮之黄公争辨甚苦至曰审如公意则此为
佞史矣是时陆为官长以是其事竟不得书而黄公犹
不免于后咎然而后此又数十年乃复赖彼之言而事
之本末因得尽传于世是亦有天意矣(跋山谷草书千/)
(文/)
日录皆诳谲之言因妄谓日录固为邪说然诸贤攻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38-0866d.png
亦未得其要领是以言者渎而听者疑用力多而见功
寡也盖尝即其书而考之则凡安石之所以惑乱神祖
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
为一世祸败之原者其隐微深切皆聚此书而其词锋
笔势纵横捭阖炜煜谲诳又非安石之口不能言非安
石之手不能书也以为蔡卞撰造之言固无是理况其
见诸行事深切著明者又已相为表里亦不待晚年怼
笔有所增加而后为可罪也然使当时用其垂绝之智
寡也盖尝即其书而考之则凡安石之所以惑乱神祖
之聪明而变移其心术使不得遂其大有为之志而反
为一世祸败之原者其隐微深切皆聚此书而其词锋
笔势纵横捭阖炜煜谲诳又非安石之口不能言非安
石之手不能书也以为蔡卞撰造之言固无是理况其
见诸行事深切著明者又已相为表里亦不待晚年怼
笔有所增加而后为可罪也然使当时用其垂绝之智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38-0867a.png
举而焚之则后来载笔之士于其帷幄之间深谋密计
虽欲毕力搜访极意形容势必不能得之如此之悉而
传闻异词虚实相半亦不能使之无滥恶之疑(读两陈/)
(谏议遗表/)
虽欲毕力搜访极意形容势必不能得之如此之悉而
传闻异词虚实相半亦不能使之无滥恶之疑(读两陈/)
(谏议遗表/)
群书考索 别集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38-0867b.png
群书考索别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