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20c 页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3c 页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
第三

沙门慧立本 释彦悰笺

*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自此东南行六百馀里,渡殑伽河,南至阿踰
陀国(中印度),寺百馀所,僧徒数千人,大小乘
兼学。大城中有故伽蓝,是伐苏槃度菩萨
(唐言世亲,旧曰婆薮槃豆,译为天亲,讹也)于此制大、小乘论及
为众讲处。城西北四五里,临殑伽河岸大伽
蓝中,有窣堵波高二百馀尺,无忧王所建,
佛昔三月说法处。其傍又有过去四佛经行
处。城西南五六里有故伽蓝,是阿僧伽菩萨
说法处。菩萨夜升睹史多天,于慈氏菩萨
所受《瑜伽论》《庄严大乘论》《中边分别论》,昼则
下天为众说法。阿僧伽亦名无著,即健陀
逻国人也。佛灭度后一千年中出现于世,
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弟世亲菩萨
于说一切有部出家,后信大乘。兄弟皆禀
明圣之器,含著述之才,广造诸论,解释大
乘,为印度宗匠。如《摄大乘论》《显扬圣教》《对法》
《唯识》《俱舍论》等,皆其笔也。

法师自阿踰陀国
礼圣迹,顺殑伽河与八十馀人同船东
下,欲向阿耶穆祛国。行可百馀里,其河两
岸皆是阿输迦林,非常深茂。于林中两岸各
有十馀船贼,鼓棹迎流,一时而出。船中惊
扰,投河者数人,贼遂拥船向岸,令诸人解
脱衣服,搜求珍宝。然彼群贼素事突伽天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4a 页 T50-0234.png
神,每于秋中觅一人质状端美,杀取肉血
用以祠之,以祈嘉福。见法师仪容伟丽,体
骨当之,相顾而喜曰:「我等祭神时欲将过,
不能得人,今此沙门形貌淑美,杀用祠之,
岂非吉也!」法师报:「以奘秽陋之身,得充祠
祭,实非敢惜。但以远来,意者欲礼菩提树
像耆阇崛山,并请问经法,此心未遂,檀越
杀之,恐非吉也。」船上诸人皆共同请,亦有
愿以身代,贼皆不许。于是贼帅遣人取
水,于花林中除地设坛,和泥涂扫,令两
人拔刀牵法师上坛,欲即挥刃。法师颜无
有惧,贼皆惊异。既知不免,语贼:「愿赐少
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欢喜取灭。」法师乃
专心睹史多宫念慈氏菩萨,愿得生彼恭
敬供养,受《瑜伽师地论》,听闻妙法,成就通
慧,还来下生,教化此人令修胜行,舍诸恶
业,及广宣诸法,利安一切。于是礼十方佛,
正念而坐,注心慈氏,无复异缘。于心想中,
若似登苏迷卢山,越一二三天,见睹史多
宫慈氏菩萨处妙宝台,天众围绕。此时身心
欢喜,亦不知在坛,不忆有贼。同伴诸人
发声号哭。

须臾之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
流涌浪,船舫漂覆,贼徒大骇,问同伴曰:「沙
门从何处来?名字何等?」报曰:「从支那国来
求法者此也。诸君若杀,得无量罪。且观风
波之状,天神已瞋,宜急忏悔。」贼惧,相率忏谢,
稽首归依。时亦不觉,贼以手触,尔乃开目,
谓贼曰:「时至耶?」贼曰:「不敢害师,愿受忏
悔。」法师受其礼谢,为说杀盗邪祠诸不善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4b 页 T50-0234.png
业,未来当受无间之苦。何为电光朝露少时
之身,作阿僧企耶长时苦种!贼等叩头谢
曰:「某等妄想颠倒,为所不应为,事所不
应事。若不逢师福德感动冥祇,何以得
闻启诲。请从今日已去即断此业,愿师證
明。」于是递相劝告,收诸劫具总投河流,
所夺衣资各还本主,并受五戒,风波还静。
贼众欢喜,顶礼辞别。同伴敬叹转异于常。
远近闻者莫不嗟怪。非求法殷重,何以
致兹。

从此东行三百馀里,渡殑伽河,北至
阿耶穆祛国(中印度)。从此东南行七百馀里,
渡殑伽河南、阎牟那河北,至钵罗耶伽国
(中印度)。城西南瞻博迦花林中有窣堵波,无忧
王所造,是佛昔降外道处。其侧有伽蓝,是
提婆菩萨作《广百论》挫小乘外道处。大城
东两河交处,其西有墠,周十四五里,土地平
正,自古已来诸王豪族仁慈惠施,皆至于此,
因号其处为大施场。今戒日王亦继斯轨,
五年积财,七十五日散施,上从三宝,下至孤
穷,无不悉施。

从此西南入大林,多逢恶兽、
野象。经五百馀里,至憍赏弥国(旧曰俱睒弥,讹。中
印度)。伽蓝十馀所,僧徒三百馀人。城内故宫中
有大精舍,高六十馀尺,有刻檀佛像,上悬
石盖,邬陀衍那王(唐言出爱,旧云优填王,讹)之所造也。昔
如来在忉利天经夏为母说法,王思慕,乃
请目连将巧工升天观佛尊颜容止,还
以紫檀雕刻以像真容,世尊下来时,像迎
佛,即此也。城南有故宅,是瞿史罗(旧曰瞿师罗,讹)
长者故居也。城南不远有故伽蓝,即长者之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4c 页 T50-0234.png
园地。中有窣堵波,高二百馀尺,无忧王所
造。次东南重阁是世亲造《唯识论》处。次东
庵没罗林有故基,是无著菩萨作《显扬论》
处。

从此东行五百馀里,至鞞索迦国。伽蓝二
十馀所,僧三千许人,学小乘正量部。东南道
左有大伽蓝,是昔提婆设摩阿罗汉造《识身
足论》,说无我人,瞿波阿罗汉作《圣教要实
论》,说有我人,因此法执,遂深诤论。又是护
法菩萨七日中摧伏小乘一百论师处。其侧
又有如来六年说法处。有一树高七十馀尺,昔佛因净齿,弃其馀枝,遂植根繁茂至
今。邪见之徒数来残伐,随伐随生,荣茂如
本。

从此东北行五百馀里,至室罗伐悉底
(旧曰舍卫,讹也)。周六千馀里,伽蓝数百,僧徒数
千,并学正量部。佛在时,钵罗斯那恃多
(唐言胜军,旧曰波斯匿,讹)王所居都也。城内有王殿故基,
次东不远有故基,上建窣堵波,胜军王为
佛造大讲堂处。次复有塔,是佛姨母钵罗
阇钵底(唐言生主,旧曰波阇波提,讹也)比丘尼精舍。次东有
塔,是苏达多(唐言乐施,旧曰须达,讹也)故宅。宅侧有大
窣堵波,是鸯窭利摩罗(旧曰央崛摩罗,讹也)舍邪之
处。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唐曰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
即给孤独园也。昔为伽蓝,今已颓毁。东门左
右各建石柱,高七十馀尺,无忧王所立。诸屋
并尽,独一塼室在,中有金像。昔佛升天为
母说法,胜军王心生恋慕,闻出爱王刻檀
为像,因造此也。

伽蓝后不远是外道梵志
杀妇谤佛处。伽蓝东百馀步有大深坑,是
提婆达多以毒药害佛生身入地狱处。其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5a 页 T50-0235.png
南复有大坑,瞿伽梨比丘谤佛生身入地
狱处。坑南八百馀步,是战遮婆罗门女谤佛
生身入地狱处。凡此三坑,窥不见底。

伽蓝
东七十馀步,有精舍高大。中有佛像东
面坐,如来昔共外道论议处。次东有天祠,
量等精舍,日光移转,天祠影不及精舍,精舍
影常覆天祠。次东三四里有窣堵波,是舍利
子与外道论议处。大城西北六十馀里有
故城,是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波佛父
城也。城南是佛成正觉已初见父处。城北
有塔,塔有迦叶波佛全身舍利,并无忧王所
立。

从此东南行八百馀里,至劫比罗伐窣
堵国(旧曰迦毗罗卫国)。国周四千馀里,都城十馀
里,并皆颓毁,宫城周十五里,垒塼而成,极
牢固。内有故基,净饭王之正殿,上建精舍,
中作王像。次北有故基,是摩耶夫人之寝
殿,上建精舍,中作夫人之像。其侧有精舍,
是释迦菩萨降神母胎处,中作菩萨降生之
像。上坐部云,菩萨以嗢怛罗頞娑荼月三
十日夜降神母胎,当此五月十五日。诸部
则以此二十三日,当此五月八日。东北有
窣堵波,阿私陀仙相太子处。于城左右有
太子共诸释种捔力处。又有太子乘马踰
城处,及先于四门见老、病、死及沙门,厌离
世间回驾处。

从此东行荒林五百馀里,至
蓝摩国(中印度)。居人稀少。故城东南有塼窣
堵波,高五十馀尺,如来涅槃后,此国先王
分得舍利,还而造也,每放光明。其侧有龙
池,龙数变身为人,绕塔行道,野象衔花常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5b 页 T50-0235.png
来供养。其侧不远有伽蓝,以沙弥知寺任。
相传昔有苾刍招命同学,远来礼拜,见野
象衔花,安置塔前,复以牙芟草,以鼻洒水,
众见无不感叹。有一苾刍便舍大戒,愿留
供养,谓众人曰:「象是畜生,犹知敬塔献花
洒扫,我居人类,依佛出家,岂可目睹荒残,
不供事也!」即辞众住,结宇疏池,种花殖
果,虽涉寒暑,不以劳惓。邻国闻之,各舍
财宝,共建伽蓝,仍即屈知僧务,自此相承,
遂为故事矣。沙弥伽蓝东大林中行百馀里,
有窣堵波,无忧王所建,是太子踰城至此,
解宝衣、天冠、髻珠付阐铎迦(旧曰车匿,讹)还处
也。及剃发,皆有塔记。

出此林已,至拘尸那
揭罗国。处极荒梗。城内东北隅有窣堵波,无
忧王所建,准陀故宅(旧曰纯陀,讹)。宅中有井,将
营献供时凿也,水犹澄映。城西北三四里,
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旧曰阿利跋提河,讹)。河侧不远
至娑罗林,其树似槲而皮青叶白,甚光润,四
双齐高,即如来涅槃处也。有大砖精舍,中
有如来涅槃之像,北首而卧。傍有大窣堵
波,高二百馀尺,无忧王所造。又立石柱记
佛涅槃事,不书年月,相传云:佛处世八十
年,以吠舍祛月后半十五日入涅槃,当此
二月十五日。说一切有部复云:佛以迦剌底
迦月后半入涅槃,当此九月八日。自涅槃
已来,或云千二百岁,或千三百,或千五百,
或云过九百未满千年。又如来坐金棺为
母说法,出臂问阿难,现足示迦叶,香木焚
身,八王分骨,皆有塔记。

从此复大林中经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5c 页 T50-0235.png
五百馀里,至婆罗痆斯国(音女点反)。国周四千馀
里,都城西临殑伽河,长十馀里,广五六里。伽
蓝三十馀所,僧二千馀人,学小乘一切有部。
渡婆罗痆斯河东北行十馀里,至鹿野伽
蓝,台观连云,长廊四合。僧徒一千五百人,
学小乘正量部。大院内有精舍,高百馀尺,
石阶砖龛,层级百数,皆隐起黄金佛像。室
中有鍮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状。
精舍东南有石窣堵波,无忧王所建,高百馀
尺。前有石柱,高七十馀尺,是佛初转法轮
处。其侧有梅怛丽(唐言慈氏,旧曰弥勒,讹也)菩萨受记
处。次西有窣堵波,是佛昔为护明菩萨,于
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叶波佛所受记处。
释迦受记南,有过去四佛经行处,长五十馀
步,高七尺,以青石积成,上有四佛经行之
像。伽蓝西有如来澡浴池,又有涤器池,又
有浣衣池,并神龙守护,无人秽触。池侧有
窣堵波,佛修菩萨行时,为六牙白象施猎
师牙处。又为鸟时,与猕猴、白象约尼拘律
树,定长幼巡行化人处。又作鹿王,又度憍
陈如等五人处。

从此顺殑伽河流东行三
百馀里,至战主国。从此东北渡殑伽河行
百四五十里,至吠舍釐国(旧曰毗舍离,讹)。国周五
千馀里,土壤良沃,多庵没罗果茂遮果。都城
荒毁。故基周六七十里,居人甚少。宫城西北
五六里有一伽蓝,旁有窣堵波,是佛昔说
《毗摩罗诘经》处。次东北三四里有窣堵波,是
毗摩罗诘故宅,其宅尚多灵异。去此不远
有一室,积石所作,是无垢称现疾说法处。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6a 页 T50-0236.png
其侧亦有宝积故宅、庵摩罗女故宅。次北三
四里有窣堵波,是佛将往拘尸那国般涅
槃,天、人随从伫立处。次西复有佛最后观
吠舍釐处,次南又有庵摩罗女持园施佛
处,又有佛许魔王涅槃处。

从吠舍釐南境
去殑伽河百馀里,到吠多补罗城,得《菩萨
藏经》。又南渡殑伽河,至摩揭陀国(旧曰摩伽陀,讹)
周五千馀里。俗土崇学重贤。伽蓝五十馀
所,僧万馀人,多大乘学。河南有故城,周七
十馀里,虽复荒颓,犹有雉堞。昔人寿无量
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唐言香花宫城)。王宫多花,故
致此号。复至人寿数千岁时,更名波吒釐
子城(旧曰熙连弗邑,讹)。复约波吒釐树为名。至
佛涅槃后第一百年,有阿输迦王(唐言无忧王,旧曰阿
育王,讹也)。即频毗娑罗王(唐言影坚)之曾孙也,自
王舍城迁都来此。年代𥧲远,今唯故基。伽
蓝数百,存者二三。故宫北临殑伽河为小
城,城有千馀家,宫北有石柱高数十尺,无
忧王作地狱处。

法师在小城停七日,巡礼
圣迹。地狱南有窣堵波,即八万四千之一也。
王以人功建立,中有如来舍利一斗,每
放神光。次有精舍,舍中有如来所履石,
石上有佛双迹,长一尺八寸,广六寸,两足
下有千辐轮相,十指端有万字花文及瓶
鱼等,皎然明著,是如来将入涅槃,发吠舍
釐至此,于河南岸大方石上立,顾谓阿难:
「此是吾最后望金刚座及王舍城所留之迹
也。」精舍北有石柱,高三十馀尺,书记无忧
王三以赡部洲施佛、法、僧,三以珍宝赎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6b 页 T50-0236.png
嗣也。故城东南有屈吒阿滥摩(唐言鸡园)
伽蓝故基,无忧王所造,是召千僧四事供
养处。是等圣迹,凡停七日,礼拜方遍。又西南
行六七由旬,至低罗磔迦寺。寺有三藏数
十人,闻法师至,皆出迎引。

从此又南行百
馀里,到菩提树。树垣垒砖,高峻极固。东西长,
南北稍狭。正门东对尼连禅河,南门接大花
池,西带崄固,北门通大伽蓝,其内圣迹连
接,或精舍,或窣堵波,并诸王、大臣、豪富、长者
慕圣营造,用为旌记。正中有金刚座。贤劫初
成,与大地俱起,据三千大千之中,下极
金轮,上齐地际,金刚所成,周百馀步。言金
刚者,取其坚固难坏,能沮万物。若不依本
际则地不能停,若不以金刚为座,则无
地堪发金刚定。今欲降魔成道,必居于此,
若于馀地,地便倾昃,故贤劫千佛皆就此
焉。又成道之处亦曰道场,世界倾摇,独此不
动。一二百年来众生薄福,往菩提树不见
金刚座。佛涅槃后,诸国王以两躯观自在菩
萨像南北标界,东向而坐。相传此菩萨身没
不现,佛法当尽,今南边菩萨已没至胸。其
菩提树即毕钵罗树也,佛在时高数百尺,比
频为恶王诛伐,今可五丈馀,佛坐其下,成
无上等觉,因谓菩提树。树茎黄白,枝叶青润,
秋冬不凋,唯至如来涅槃日,其叶顿落,经
宿还生如本。每至是日,诸国王与臣僚共
集树下,以乳灌洗,燃灯散花,收叶而去。


师至,礼菩提树及慈氏菩萨所作成道时像,
至诚瞻仰讫,五体投地,悲哀懊恼,自伤叹言: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6c 页 T50-0236.png
「佛成道时,不知漂沦何趣。今于像季方乃
至斯。」缅惟业障一何深重,悲泪盈目。时逢
众僧解夏,远近辐凑数千人,观者无不鸣
噎。其处一踰缮那圣迹充满,停八九日,礼拜
方遍。至第十日,那烂陀寺众差四大德来
迎,即与同去。行可七踰缮那至寺庄。庄是
尊者目连本生之村。至庄食,须臾,更有二百
馀僧与千馀檀越将幢盖、花香复来迎引,
赞叹围绕入那烂陀。

既至,合众都集。法师
共相见讫,于上座头别安床,命法师坐,
徒众亦坐。坐讫,遣维那击犍稚唱。法师住
寺,寺中一切僧所畜用法物道具咸皆共
同。仍差二十人非老非少、闲解经律、威仪
齐整者,将法师参正法藏,即戒贤法师也,
众共尊重不斥其名,号为正法藏。于是随
众入谒。既见,方事师资,务尽其敬,依彼仪
式,膝行肘步,呜足顶礼,问讯赞叹讫。法藏令
广敷床座,命法师及诸僧坐。坐讫,问法师
从何处来?报曰:「从支那国来,欲依师学
《瑜伽论》。」闻已啼泣,唤弟子佛陀跋陀罗(唐言觉贤)
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馀,博通经论,善于
言谈。法藏语曰:「汝可为众说我三年前病
恼因缘。」觉贤闻已,啼泣扪泪而说昔缘云:
「和上昔患风病,每发,手足拘急如火烧刀
刺之痛,乍发乍息,凡二十馀载。去三年前,苦
痛尤甚,厌恶此身,欲不食取尽。于夜中
梦三天人,一黄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银色,
形貌端正,仪服轻明,来问和上曰:『汝欲弃
此身耶?经云:「说身有苦,不说厌离于身。」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7a 页 T50-0237.png
汝于过去曾作国王,多惚众生,故招此
报。今宜观省宿愆,至诚忏悔,于苦安忍,勤
宣经论,自当销灭。直尔厌身,苦终不尽。』和
上闻已,至诚礼拜。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语和
上曰:『汝识不?此是观自在菩萨。』又指银色
曰:『此是慈氏菩萨。』和上即礼拜慈氏,问曰:
『戒贤常愿生于尊处,不知得不?』报曰:『汝
广传正法,后当得生。』金色者自言:『我是曼
殊室利菩萨。我等见汝空欲舍身,不为利
益,故来劝汝。当依我语,显扬正法《瑜伽论》
等,遍及未闻,汝身即渐安隐,勿忧不差。有
支那国僧乐通大法,欲就汝学,汝可待
教之。』法藏闻已,礼拜报曰:『敬依尊教。』言已
不见。自尔已来,和上所苦瘳除。」僧众闻者
莫不称叹希有。

法师得亲承斯记,悲喜不
能自胜,更礼谢曰:「若如所说,玄奘当尽力
听习,愿尊慈悲摄受教诲。」法藏又问:「法师
汝在路几年?」答:「三年。」既与昔梦符同,种种
诲喻令法师欢喜,以申师弟之情。言讫辞
出,向幼日王院安置于觉贤房第四重阁。
七日供养已,更安置上房在护法菩萨房
北,加诸供给。日得赡步罗果一百二十
枚,槟榔子二十颗,豆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
供大人米一升。其米大于乌豆,作饭香鲜,
馀米不及,唯摩揭陀国有此粳米,馀处更
无,独供国王及多闻大德,故号为供大人
米。月给油三升,酥乳等随日取足。净人一
人、婆罗门一人,免诸僧事,行乘象舆。那烂陀
寺主客万,僧预此供给添法师合有十人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7b 页 T50-0237.png

那烂陀寺者,此
云施无厌寺。耆旧相传,此伽蓝南庵没罗园
中有池,池有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故
以为号。又云是如来昔行菩萨道时,为大
国王建都此地,怜悯孤穷,常行惠舍,物
念其恩,故号其处为施无厌也。地本庵
没罗长者园,五百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以
施佛,佛于此处三月说法,商人多有證果。
佛涅槃后,此国先王铄迦罗阿迭多(唐言帝日)
恋佛故,造此伽蓝。王崩后,其子佛陀鞠多王
(唐言觉护)纂承鸿业,次南又造伽蓝。至子怛他
揭多王(唐言如来),次东又造伽蓝。至子婆罗阿
迭多(唐言幼日),次东北又建伽蓝。后见圣僧从
此支那国往赴其供,心生欢喜,舍位出家。
其子伐阇罗(唐言金刚)嗣位,次北又建伽蓝。其后
中印度王于侧又造伽蓝。

如是六帝相承,各
加营造,又以砖垒其外,合为一寺,都建
一门。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
峙,观竦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
日月于轩檐,加以渌水逶迤,青莲菡萏,羯尼
花树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诸院
僧室皆四重重阁,虬栋虹梁,绣栌朱柱,彫楹
镂槛,玉础文𣗽,甍接瑶晖,榱连绳彩。印度伽
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僧徒主
客常有万人,并学大乘兼十八部,爰至俗
《吠陀》等书,因明、声明、医方、术数亦俱研习。
凡解经、论二十部者一千馀人,三十部者五
百馀人,五十部者并法师十人。唯戒贤法
师一切穷览,德秀年耆,为众宗匠。寺内讲座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7c 页 T50-0237.png
日百馀所,学徒修习,无弃寸阴。德众所居,
自然严肃。建立已来七百馀载,未有一人
犯讥过者。国王钦重,舍百馀邑充其供养,
邑二百户,日进粳米、酥乳数百石。由是学
人端拱无求而四事自足,艺业成就,斯其力
焉。

法师于那烂陀寺安置已,向王舍城
观礼圣迹。王舍旧城彼云矩奢揭罗补罗
(唐言上茅宫城),城处摩揭陀国之中,古昔君王
多住其内。其地又生好香茅,故取为称。四
面皆山,峻峭如削,西通小径,北有大门,东
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馀里。其内更有小
城,基周三十馀里,羯尼迦树处处成林,发
萼开荣,四时无间,叶如金色。宫城北门
外有窣堵波,是提婆达多与未生怨王放
护财醉象欲害佛处。此东北有窣堵波,是
舍利子闻阿湿婆恃苾刍说法證果处。次北
不远有大深坑,是室利鞠多(唐言胜密)受外道邪
言,以火坑、毒饭欲害佛处。次火坑东北山
城之曲有窣堵波,是时缚迦大医(旧曰耆婆,讹也)
此为佛造说法堂处。其侧现有时缚迦故
宅。宫城东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罗矩吒
(唐言鹫峰,亦云鹫台,旧曰耆阇崛山,讹也)。其山连岗北岭,隆崛
特高,形如鹫鸟,又状高台,故取为称。泉石
清奇,林树森郁,如来在世多居此山说《法华》
《大般若》等无量众经。山城北门行一里馀,至
迦兰陀竹园,今现有砖室,如来在昔多居
其中,制诸戒律。园主名迦兰陀,先以此园
施诸外道。后见佛,又闻深法,恨不以园得
施如来。时地神知其意,为现灾怪怖诸外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8a 页 T50-0238.png
道,逐之令出,告曰:「长者欲以园施佛,汝
宜速去。」外道含怒而出。长者欢喜,建立精
舍讫,躬往请佛,佛为受之。

竹园东有窣堵
波,阿阇多设咄路王(唐言未生怨,旧曰阿阇世,讹也)之所建。如
来涅槃后,诸王共分舍利,未生怨王得已将
归,立塔供养。无忧王发心欲遍造诸塔,开
取舍利,尚留少许,今每放光明。竹园西南
行五六里,山侧有别竹林,中有大石室,是
尊者摩诃迦叶波于此与九百九十九大阿
罗汉,如来涅槃后结集三藏处。当结集时,
无量圣众云集,迦叶告曰:「众中自知具三明、
六通,总持如来一切法藏无错谬者住,馀
各随所安。」时简得九百九十九人。阿难在
于学地,迦叶语阿难:「汝漏未尽,勿污清
众。」阿难惭愧而出。一夜勤修,断三界结,成
阿罗汉,还来叩门。迦叶问曰:「汝结尽耶?」答
曰:「然!」复曰:「若结尽者,不劳开门,随意所入。」
阿难乃从户隙而入,礼拜僧足。迦叶执其
手曰:「我欲汝除断诸漏證圣果,故驱逐
汝出,汝当知之。勿以为恨。」阿难曰:「若怀
恨者,岂名结尽。」于是礼谢而坐。即初安居
十五日时也。迦叶语阿难曰:「如来常于众
中称汝多闻,总持诸法,汝可升座为众诵
《素呾缆藏》,即一切经也。」阿难承命而起,向
佛般涅槃山方作礼讫,升坐诵经,诸众随口
而录。录讫,又命优波离诵《毗柰耶藏》,即一
切戒律也。诵讫,迦叶波自诵《阿毗达磨藏》,即
一切论议。经两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
书之贝叶方遍流通。诸圣相谓曰:「我等集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8b 页 T50-0238.png
此,名报佛恩,今日得闻,斯其力也。」以大迦
叶僧中上座,因名上座部。

又此西二十里有
窣堵波,无忧王所建,即大众部共集之处。诸
学、无学数千人,大迦叶结集时不预者,共集
此中,更相谓曰:「如来在日,同一师学。世尊
灭度,驱简我等,我等岂不能结集法藏报
佛恩耶?」复集《素怛缆藏》、《毗柰耶藏》、《阿毗达
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此中凡、圣
同会,因谓之大众部。

次东北三四里至曷罗
阇姞利呬多城(唐言王舍城)。外郭已坏,内城犹峻,
周二十馀里,面有一门。初频毗娑罗王居上
茅宫时,百姓殷稠,居家鳞接。数遭火灾,乃
立严制,有不谨慎,先失火者,徙之寒林。寒
林即彼国弃尸恶处也。顷之,王宫忽复失火。
王曰:「我为人主,自犯不行,无以惩下。」命太
子留抚,王徙居寒林。时吠舍釐王闻频婆
娑罗野居于外,欲简兵袭之。候望者知而
奏,王乃筑邑。以王先舍于此,故名王舍
城,即新城也。后阇王嗣位,因都之。至无忧
王迁都波吒釐,以城施婆罗门。今城中无
杂人,唯婆罗门千馀家耳。宫城内西南隅有
窣堵波,是殊底色迦长者故宅(唐言星历,旧云树提伽,
讹),傍又有度罗怙罗处(即佛子也)。

那烂陀寺西北
有大精舍,高三百馀尺,婆罗阿迭多王之
所建也。庄严甚丽,其中佛像同菩提树像。
精舍东北有窣堵波,如来昔于此七日说法
处。西北又有过去四佛坐处。其南鍮石精
舍,戒日王之所建,功虽未毕,详其图量,
限高十馀丈。城次东二百馀步有铜立佛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8c 页 T50-0238.png
像,高八十馀尺,重阁六层方得覆及,昔满胄
王之所作也。又东行数里有窣堵波,佛初成
道向王舍城至此,频毗娑罗王与国人百
千万众迎见佛处。又东行三十馀里,至因陀
罗势罗窭诃山。东峰伽蓝前有窣堵波,谓僧
(斯赠反)(唐言雁也)。昔此伽蓝依小乘渐教,食三净
肉,于一时中买赎不得,其检校人傍偟
无措,乃见群雁翔飞,仰而戏言曰:「今日僧
供有阙,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讫,其引前
者应声而回,铩翮高云,投身自坠。苾刍见
已惭惧,遍告众僧,闻者惊嗟,无不对之叹
泣。各相谓曰:「此菩萨也。我曹何人,敢欲啖
食。又如来设教,渐次而防,我等执彼初诱之
言,便为究竟之说,守愚无改,致此损伤。自
今已后,宜依大乘,不得更食三净。」仍建灵
塔,以死雁埋中,题表其心,使永传芳烈,
以故有兹塔也。

如是等圣迹,法师皆周遍
观礼讫。还归那烂陀寺,方请戒贤法师讲
《瑜伽论》,同听者数千人。开题讫,少时,有一婆
罗门于众外悲㘁而复言笑。遣人问其所
以。答言:「我是东印度人,曾于布磔迦山观
自在菩萨像所发愿为王,菩萨为我现身,
诃责我言:『汝勿作此愿!后某年月日那烂
陀寺戒贤法师为脂那国僧讲《瑜伽论》,汝当
往听。因此闻法后得见佛,何用王为!』今
见脂那僧来,师复为讲,与昔言同,所以悲
喜。」戒贤法师因令住听。经十五月讲彻,遣
人将婆罗门送与戒日王,王封以三邑。


师在寺听《瑜伽》三遍,《顺正理》一遍,《显扬》、《对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9a 页 T50-0239.png
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百》
二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以
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寻读决疑
而已。兼学婆罗门书。

印度梵书名为记论,
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于劫初,梵王先说
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
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毗伽罗论》者是
也。然其音不正,若正应云《毗耶羯剌諵》
(音女咸反),此翻名为《声明记论》,以其广记诸法能
诠,故名《声明记论》。昔成劫之初,梵王先说
具百万颂。后至住劫之初,帝释又略为十
万颂。其后北印度健驮罗国婆罗门睹罗邑
波腻尼仙又略为八千颂,即今印度现行者
是。近又南印度婆罗门为南印度王复略为
二千五百颂,边鄙诸国多盛流行,印度博学
之人所不遵习。此并西域音字之本。其支
分相助者,复有《记论略经》,有一千颂。又有
字体三百颂,又有字缘两种,一名《间择
迦》三千颂,二名《温那地》二千五百颂,此别
辩字缘、字体。又有《八界论》八百颂,此中略
合字之缘、体。

此诸记论辩能诠所诠,有其
两例。一名底(丁履反)彦多声,有十八啭,二名
苏漫多声,有二十四啭,其底彦多声于文章
壮丽处用,于诸汎文亦少用。其二十四啭
者于一切诸文同用。其底彦多声十八啭者,
有两:一、般罗飒迷,二、阿答末泥,各有九啭,
故合有十八。初九啭者,如汎论一事即一事有三。说他有三,自说有三,一一三中,说
一、说二、说多,故有三也。两句皆然,但其声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9b 页 T50-0239.png
别,故分二九耳。依般罗飒迷声说,有无等
诸法。且如说有,有即三名,一名婆[仁-二+波](之靴反)
(丁履反,下同),二名婆[仁-二+波]矺(多讹反),三名婆饭底。
说他三者,一名婆[仁-二+波]斯,二名婆[仁-二+波]矺,三名
婆[仁-二+波]他。自说三者,一婆[仁-二+波]弥,二婆[仁-二+波]靴(去声)
三婆[仁-二+波]摩(此第三依四吠陀论中说,多言婆[仁-二+波]末斯)。依阿答末泥
九啭者,于前九啭下各置毗耶底言,馀同
上。安此者令文巧妙无别义,亦表极美
义也。苏漫多声二十四啭者,谓总有八啭,
于八啭中一一各三。谓说一、说二、说多,故
开为二十四。于二十四中一一皆三:谓男
声、女声、非男非女声。言八啭者:一、诠诸法
体,二、诠所作业,三、诠作具及能作者,四、诠
所为事,五、诠所因事,六、诠所属事,七、诠所
依事,八、诠呼召事。且以男声寄丈夫上作
八啭者,丈夫印度语名布路沙。体三啭者,
一、布路杀,二、布路筲,三、布路沙(去声)。所作业
三者,一、布路芟,二、布路筲,三、布路霜。作具作
者三者,一、布路铩拿,二、布路𧩰(音鞞僣反),三、布路
铩鞞,或言布铩呬。所为事三者,一、布路厦
(沙诈反)耶,二、布路沙𧩰(鞞僣反),三、布路铩[音*勺](鞞约反)
所因三者,一、布路沙哆(他我反),二、布路铩𧩰(同上)
三、布路铩[音*勺](鞞约反)。所属三者,一、布路铩[言*罝](子耶
反),二、布路铩𧩰,三、布路铩諵(安咸反)。所依三者,一、
布路䐤(所齐反),二、布路杀谕,三、布路铩绉(所刍反)
呼召三者,一、系布路杀,二、系布路稍,三、系布
路沙。略举一二如此,馀例可知,难为具
述。法师皆洞达其词,与彼人言清典逾妙。
如是钻研诸部及学梵书,凡经五岁。

从此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39c 页 T50-0239.png
复往伊烂拿钵伐多国。在路至迦布德伽
蓝。伽蓝南二三里有孤山,岩巘崇崒,灌木萧
森,泉沼澄,鲜花卉芬馥。既为胜地,灵庙寔
繁,感变之奇,神异多种。最中精舍有刻檀
观自在菩萨像,威神特尊,常有数十人,或
七日、二七日绝粒断浆,请祈诸愿,心殷至
者,即见菩萨具相庄严,威光朗曜,从檀像中
出,慰喻其人,与其所愿。如是感见数数有
人,以故归者逾众。其供养人恐诸来者坌
污尊仪,去像四面各七步许竖木构栏,
人来礼拜,皆于栏外,不得近像。所奉香花,
亦并遥散。其得花住菩萨手及挂臂者,以
为吉祥,以为得愿。

法师欲往求请,乃买种
种花,穿之为鬘,将到像所,至诚礼赞讫,
向菩萨跪发三愿:「一者,于此学已还归
本国,得平安无难者,愿花住尊手;二者,所
修福慧,愿生睹史多宫事慈氏菩萨,若如
意者,愿花贯挂尊两臂;三者,圣教称众生
界中有一分无佛性者,玄奘今自疑不知
有不,若有佛性,修行可成佛者,愿花贯
挂尊颈项。」语讫,以花遥散,咸得如言。既
满所求,欢喜无量。其傍同礼及守精舍人
见已,弹指呜足,言:「未曾有也。当来若成道者,
愿忆今日因缘先相度耳。」

自此渐去至伊
起阿踰陀国终伊烂拿国¶ 第 240a 页 T50-0240.png
烂拿国。伽蓝十所,僧徒四千馀人,多学小乘,
说一切有部义。近有邻王废其国君,以都
城施僧,于中并建二寺,各有千僧。有二
大德,一名怛他揭多鞠多(此云如来密),二名羼
底僧诃(此云师子忍也),俱善萨婆多部。又停一年,
就读《毗婆沙》《顺正理》等。大城南有窣堵波,佛
昔于此三月为天、人说法,其傍又有过去四
佛遗迹。国西界殑伽河,南至小孤山,佛昔于
此三月安居,降薄句罗药叉。山东南岩下大
石上有佛坐迹,入石寸馀,长五尺二寸,广
四尺一寸。又有佛置桾稚迦(即澡罐也,旧曰军持,讹
也)迹。深寸馀,作八出花文。国南界荒林,多
有大象,壮而高大焉。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