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88a 页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五(闰字号)


*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宁康元年)丙子(改太元)丁酉(安帝隆安元年)壬寅(改元兴)乙巳(改义熙)
己未(恭帝元熙元年)庚申(宋高祖永初元年)癸亥(宋文帝景平元年止)

南北朝 宋。刘姓。八主。共六十年。魏。拓拔姓。十
二主。共一百四十九年。分而为东西魏。

** (丁卯)支遁法师隐居剡山

支遁。字道林。壮岁出家。兴宁二年。至都讲道行般若
经。谢安王义之殷浩郗超孙绰许询何充王坦之等。
皆与结方外交。太和二年。归隐剡山。尝著铭以勖众
有曰。勤之勤之。至道非弥。茫茫三界。渺渺长羁谨守
明禁。抗志无为。有遗以马者。畜之曰。吾爱其神骏耳。
有遗以鹤者。纵之曰。冲天之物。岂耳目玩哉。晚移石
城山。木食涧饮。复至山阴。讲维摩经。许询为都讲。听
者钦服○慧永。内江潘氏子。与慧远同师道安。相期
结屋罗浮。及远为安所留。永乃先至。浔阳剌史陶范。
留憩庐山舍宅。为西林以居之。峰嵿别立茅室。尝有
一虎驯伏。入其室者。辄闻异香。因号香谷。

** (已卯)道安法师至长安

道安。常山卫氏子。世业儒。年十一出家。师事佛图澄。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88b 页 X85-0588.png
读书日记万言。才辩无敌。性聪而貌丑。时人语曰。漆
道人惊四邻。澄殁。率徒众依陆浑山。宁康元年。至襄
阳立檀溪寺。时有高士习凿齿。诣安。自称曰四海习
凿齿。安应声答曰。弥天释道安。太元四年。秦主符坚
攻拔襄阳。得安而喜。谓左右曰。吾以十万师取襄阳。
才得一人半耳。左右问为谁。曰安公一人。习凿齿半
人也。安至长安。大弘法化。

** (丙戌)慧远法师住庐山

慧远。雁门贾氏子。少好学。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宿儒
先进。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与弟慧持。造道安法
席。闻出世法。而悦之叹曰。儒道九流。特糠秕耳。遂出
家。时门徒数千。远居第一座。安尝谓众曰。使道流东
国者。其在远乎。及关中扰乱。安散其徒。各随所往。靡
不谆谆规诲。独远不闻一言。因怪问之。安曰。若汝者
吾尚何言哉。遂自荆州。将之罗浮。抵浔阳。见庐山爱
之。乃立精舍。以去水犹远。举杖扣地曰。若此可居。当
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涌出。学侣渐众。远虑居隘。非
弘道之所。其夜山神忽见梦曰。此山足可栖神。愿母
他往。一夕天大雷雨。诘旦林麓广辟。素沙布地。楩楠
文梓。充布地上。剌史大相感动。乃为建刹。丙戌毕功。
名其殿曰神运。号曰东林。先是陶侃剌广州。渔人见
海中有神光。网之得金像文殊。后商人于海东。获一
圆光。持以就像。若弥缝然。侃以送武昌寒溪寺。及侃
移督江州。迎像将还。至舟而溺。及寺成。远至江上。虔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88c 页 X85-0588.png
祷。像忽浮出。遂迎至神运殿。造重阁以奉之。

** (戊子)二十六祖不如蜜多传法般若多罗

不如蜜多。姓刹帝利。南印度王之次子。既得法于婆
舍斯多。后行化至东印度。彼王名坚固。奉外道师长
爪梵志。暨蜜多将至。王与梵志。同睹白气贯于上下。
王曰。斯何瑞也。梵志曰。此魔来之兆耳。何瑞之有。即
鸠徒众。议曰。不如蜜多将入都城。谁能挫之。弟子曰。
我等各有咒术。可以动天地入水火。何患哉。蜜多至。
见宫墙有黑气。乃曰。小难耳。直诣王所。王曰。师来何
为。曰将度众生。王曰。以何法度。曰各以其类度之。时
梵志闻言。不胜其忿。即以幻法。化一大山于蜜多顶
上。蜜多指之。忽移化山。还压彼头。复以手按地。地动。
五百外道皆不能立。梵志怖惧。忏礼蜜多。蜜多复按
地。地静。指山。山灭。王异日大治斋。集诸外道。恳蜜多
预会。蜜多初不欲行。而知所会地将陷。乃往。王喜曰。
师肯来耶。蜜多曰。吾非应供。来救死耳。此地巳为龙
窟。须臾当下陷。王大恐。与其众俱如高原。反顾其地。
巳渊然成湫矣。王益敬信。蜜多乃为王演说法要。俾
趣真乘。且曰。王国有圣人。当继我法。先是东印有婆
罗门子。年二十。幼失殳母。不知名氏。或自言。璎珞人。
遂名曰璎珞童子。丐行闾里。有问汝行何急。即曰。汝
行何缓。问何姓。即曰。与汝同姓。人莫测之。一日王与
蜜多。同车而出。璎珞稽首于前。蜜多曰。汝忆往事否。
答曰。我忆往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诃般若。我演甚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89a 页 X85-0589.png
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蜜多谓王曰。此大势
至菩萨也。继后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缘在震
旦。九年却返此方。遂以昔因。名童子为般若多罗。付
正法眼藏。偈曰。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
物。方便呼为智。蜜多既付法巳。即辞王曰。吾化缘巳
终。当归寂灭。愿王于最上乘。无忘外护。即还本座。现
形如日。少顷复呈十八变。出三昧火。自焚。雨金色舍
利。王以金塔閟之。当此土晋武帝戊子岁也。

** (已丑)道安法师入寂

太元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道安见有异僧出入窗
隙。安以生处问之。异僧手指西北。即时云开。见楼阁。
如幻出。曰彼兜率天也。二月八日。跏趺而逝。安每疏
经义。必求圣證。一日感庞眉尊者降。安出所制似之。
尊者钦叹。以为尽契佛心。仍许以密助弘通。安识其
为宾头卢。因设日供。门弟子通其业者数十人。有法
遇者。传教长沙。徒众数百中。有一人私饮。遇纵而不
举。安廉知之。即封荆以寄。遇抱荆泣曰。董众无状。远
遗师忧。于是俯伏受谴。安左臂有一肉串。隆起如印。
捋可上下。而不出腕。时号印手菩萨。

** (庚寅)慧远法师结莲社

晋室式微。天下奇才。绝俗之士。多隐居不仕。来归慧
远。远曰。诸君倘有心。净土之游。宜加勉励。于是率众
共结莲社。一心念佛。期生净土。令刘程之。著发愿文。
而王乔之等。复为念佛三昧诗。以见志。远序曰。念佛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89b 页 X85-0589.png
三昧者何。思专想寂之谓。思专则志一不挠。想寂则
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
乃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閒宇而
感物。通灵御心。惟正动而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积习
以移性。犹或若兹。况夫尸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
宙。而暗蹈大方者哉。请言其始。菩萨初登道位。甫窥
玄门。体寂无为。而无弗为及其神变也。则令修短葺
常度。巨细互相违。三光回景。以移照。天地卷而入怀
矣。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穷玄极
微。尊号如来。神体合变。应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
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色像生
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
之体。则悟灵相。湛一清明。自然察玄音之叩。心听则
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以
兹而观。一觌之感。乃发久习之深覆。豁昏习之重迷。
若匹夫众定之所缘。故不得与其优劣。居可知也。是
以奉诫诸贤。咸思一揆之契感。寸阴之颓景。惧来储
之未积。于是洗心法堂。整衿清向。夜分忘𥨊。夙宵惟
勒。庶夫贞诣之功。以通三乘之志。临津济物。与九流
而同往。仰援超步。拔茆之兴。俯引约进。秉策其后。以
览众篇之挥翰。岂徒文咏而巳哉○释慧巍。山居禅
定。山鬼现种种形。皆随巍点化而隐。时大雪。有一女
子。姿容婉媚。衣服鲜丽。来白巍曰。上人有德。天遣我
来。以相慰谕。因说种种欲言。巍一心不动。乃谓女曰。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89c 页 X85-0589.png
吾心若死灰。无以革囊见试。女遂凌云而去。顾叹曰。
海水可竭。须弥可倾。彼上人者。秉志坚贞。

** (辛丑)鸠摩罗什法师至长安

鸠摩罗什。(此翻童寿)中天竺人。父名鸠摩罗炎。家世相国。
弃荣出游。龟兹王以妹妻之。生罗什。什生而神灵。七
岁随母入寺。见铁钵。试取加项。俄念。此钵甚重。我何
能举。即不胜重。遂悟万法惟心。博学强记。人莫能及。
年二十。什母辞王。往天竺。谓什曰方等深教。不可思
议。传之东土。惟尔之力。但于汝无利。其可柰何。什曰。
必使大化流转。虽苦无恨。母至天竺。道成获阿那含
果。符坚据秦攻襄阳。得道安。安因劝坚。迎西域罗什。
适太史奏。德星现于西域分野。当有大智人。入辅中
国。坚曰。朕闻龟兹有罗什者。得非此耶。遣将吕光。谓
曰。朕非贪地用兵。闻罗什深解法相。为后学宗。若克
龟兹。即宜驰驿送什。及破龟兹。送什以归。中道闻坚
巳为姚苌所害。遂止不返。什因不至秦。后苌亦闻什
名。要请。而光不𠃔。苌亡。子兴复请。亦不𠃔。因遣兵伐
光。光败降。秦方得迎什。十二月。什至长安。秦主命什。
于西内逍遥园译经。什寻览旧经。多所纰缪。不与梵
本相应。乃集沙门僧肇僧睿等重译○僧肇。自为沙
门。名震三辅。什在姑臧。肇往依之。什与语惊曰。法中
龙象也。及归关中。助什详定经论。因出大品之后。著
般若无知论。什览奇之。传其论。至庐山。慧远深相赞
叹○僧睿。冀州人。初游学诸方。后入关从罗什。讲成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0a 页 X85-0590.png
实论。什叹曰。子真精识。传译有赏音。吾何恨焉。

** ○慧远法师著法性等论

慧远。住庐山。大弘法道。闻鸠摩罗什入关。遣书通好。
什答书略曰。经言。末后东方。当有护法菩萨。勖哉仁
者。善弘其事。并遗偈一章曰。既巳舍染乐。心得善摄
否。若得不驰散。深入实相否。异境空相中。其心无所
乐。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虚诳等无实亦非停心
处。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远复答以偈曰。本端竟
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惑想更
相乘。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主。开涂非一世。时无悟
宗匠。谁将握玄契。来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初震旦
未有涅槃常住之说。但云寿命长远。远曰。佛是至极。
至极则无变。无变之理。岂有穷哉。乃著法性论十四
篇。略曰。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罗什见
论叹曰。边方未见经便。闇与理会。岂不妙哉。

** (丙午)天竺佛驮跋陀至关中

天竺佛驮跋陀。(此云觉贤)得正法于佛大先。佛大先与达
磨。同参二十七祖跋陀。既得法后。游罽宾国。尝积岁
宴坐。时有秦沙门智严等。西往罽宾。迎陀入关。鸠摩
罗什倒屣而迎。恨相见之晚。议论多所发药。秦太子
姚泓。延至东宫。对什论法。什问法云何空。陀曰。众微
成色。色无自性。故色即空。又问。既以极微破色空。复
云何破一微。陀曰。以一微故众微空。以众微故一微
空。沙门宝云。不省其意。咸谓跋陀所计微尘是常。更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0b 页 X85-0590.png
申请之。陀曰。法不自生。缘会故生。缘一微故有众微。
微无自性。则是空矣。宁当言不破一微乎。时秦尚玄
化沙门。出入宫阙者数千。跋陀隤然而巳。一日偶谓
弟子曰。昨见天竺五舶俱发。应合至矣。又其徒自言。
得那含果。僧正道[(丰*力)/石]曰。佛不许言自所得法。五舶之
论。何所穷诘。弟子轻言。诳惑于律。于违义。不同处。陀
遂渡江。入匡庐。见慧远论义。远高之。乃请出禅数诸
经。稽考别传之旨。源流所自。未几而五舶俱至。

** (丁未)天竺佛陀耶舍至关中

鸠摩罗什。在秦。尝于草堂寺讲经。秦主姚兴及朝臣
沙门数千。肃容观听。一日兴谓什曰。大师聪明。才辨
海内无双。何可使法种不嗣哉。遂以宫女十辈。逼令
受之。什自是不住僧房。别立廨舍。诸僧中有欲效之
者。什乃聚针盈钵。谓诸僧曰。若能见效食此者。乃可
畜室耳。因举七进针。如常膳。诸僧愧服乃止。天竺佛
陀耶舍。(此云觉明)至姑臧。闻罗什受秦宫女。叹曰。什如好
绵。其可使入棘剌乎。什闻耶舍为巳远来。劝秦主迎
之。使者至彼。耶舍曰。明旨远降。便当驿驰。副檀越待
士之勤。脱如见礼罗什。则贫道当在北山北矣。使还。
兴复敦请。耶舍乃来。秦主郊迎。别创精舍处之。设供
如王者。耶舍一无所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巳。

** ○陶潜居士谒慧远大师

慧远。住东林寺。下有虎溪。远送客。每以虎溪为限。义
熙三年。道士陆修静。偕陶潜入山。见远。远送之。执手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0c 页 X85-0590.png
谈话。不觉过虎溪。虎便哮吼。三人相顾大笑。世传为
三笑图。时潜居柴桑。近庐山。常访远。远爱其旷达。以
书招入社。潜性嗜酒。谓许饮即来。远许之。乃造焉。久
之。以无酒。攒眉而去。潜字元亮。初名渊明。尝仕晋为
彭泽令。晋灭。改名潜。时号靖节先生。

** (庚戌)遗民居士刘程之示生净土

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少孤。事母。以孝闻。初为府参
军。即隐去。桓玄刘裕等交荐。不就。乃之庐山。依慧远。
远曰。官禄巍巍。何以不为。程之曰君臣相疑。疣赘相
亏。晋室无磐石之固。物情有累卵之危。吾何为哉。远
然其说。大相器厚。朝廷知其志不可夺。旌其号。曰遗
民。远创莲社。俾程之撰誓文。其略曰。神者可以感涉。
而不可以迹求。必感之有物。则幽路咫尺。苟求之无
方。则渺茫何津。今幸以不谋而感。佥心西境。乃机象
通。于𥨊梦欣欢。百于子来。可不克心克念。重精叠思。
以凝其虑哉。然景续参差。功福不一。虽晨期云同。而
夕归攸隔。即我师友之眷良。可悲矣。是以慨然胥命。
整衿法堂。等施一心。亭怀幽极。誓兹同人。俱游绝域。
其有警世绝伦。首登神界。则无独善于云峤。忘兼金
于幽谷。先进后升。勉思汇征之道。然后妙观大仪。启
心真照。识以悟新。形繇化革。程之复著念佛三昧诗。
以表专志。始涉半岁。即于定中。见佛光照地。皆作金
色。居十五年。又见阿弥陀佛。玉毫光照。垂手慰接。程
之恳曰。安得如来为我摩顶。覆我以衣。俄而佛为摩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1a 页 X85-0591.png
顶。引袈裟被之。翼日念佛。又见身入宝池。莲花青白。
其水湛然。一人顶有圆光。胸出卐字。指池水曰。八功
德水。汝可饮之。程之饮水。甘美。及寤犹觉。毛孔香发。
乃告众曰。吾净土之缘。至矣。对像焚香。再拜祝曰。我
以释迦遗教故。知有阿弥陀佛。此香供养释迦如来。
次供阿弥陀佛。及妙法华经。愿一切有情。俱生净土。
言讫。面西合掌而逝。异香郁然。七日而息。时晋义熙
六年也○周续之。字道祖。雁门人。幼通五经五纬。号
十经童子。养志閒居。公卿交辟。皆不就事。慧远预莲
社。宋文帝践祚。召对辩析。帝大悦。或问。身为处士。时
践王廷。可乎。答曰。心驰魏阙者。以江湖为桎梏。情致
两忘者。市朝亦岩穴耳。时称通隐先生。后居钟山。专
心念佛。愈老愈笃。一日向空云。佛来迎我。合掌而逝
○张野。字莘民。居浔阳。兼通华梵。尤善属文。举茂才
屡徵散骑常侍。俱不就。入庐山莲社。修净业。义熙十
四年。与家人别。入室端坐而逝○张诠。字秀硕。野之
族子。高逸好学。耕锄间。带经不释。屡徵弗就。庚悦以
其贫。举为浔阳令。笑曰。古人以容膝为安。屈志就禄。
奚荣之有。乃入庐山。依莲社。研穷内典。多有悟入。宋
景平元年。无疾安卧而逝○雷次宗。字仲伦。入庐山
莲社。立馆东林之侧。及远示寂。与子侄书曰。吾弱冠
入庐山。事释和尚。于时师友渊源。务宏圣道。玩心佛
理。夜以继日。乐而忘忧。二十馀载。渊匠既倾。良朋亦
丧。遂与汝曹。归耕陇畔山。居十年。齿逾知命。及今耄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1b 页 X85-0591.png
未至昏。尚可励志成西归之津梁。自今以往。家务大
小。一勿见关子平之言。可以为法○阙公则。入庐山
莲社。既卒。友人于洛阳白马寺。夜中为作忌祭。忽一
时林木殿宇皆成。金色空中。有声曰。我阙公则也。祈
生极乐。今巳得生。言讫。无所见。

** (壬子)慧持法师入寂

慧持。即慧远之弟。年十八。与远同事道安。止庐山。隆
安二年。辞远入蜀。远留之曰。人生爱聚。汝独乐离。持
曰。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割欲求道。正以西
方为期耳。遂辞至成都。大弘佛法。升其堂者。皆号登
龙门。晋义熙八年。垂诫门徒讫。即入定于龙龛树。

** (癸丑)鸠摩罗什法师示寂

鸠摩罗什。雅好大乘。志在敷演。常叹曰。吾若著笔。作
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子比也。今深识者既寡。将何所
论。惟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四月。
示有疾。乃口出三番神咒。令外国弟子诵之。以自救。
未及致力。病觉危殆。遂集众曰。因法相逢。殊未尽心。
方复后世恻怆可言。自以闇短。谬充传译。愿传之后。
世咸共流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义契
佛心。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言讫而寂。阇维薪灭
形尽。舌根不坏。若红莲色。寿七十。初什尝与母。谒大
月氏国北山尊者。北山谓其母曰。善护此沙弥。年三
十五。毗尼无缺。度人如优波鞠多。杯度在彭城。闻什
入关。叹曰。吾与此子。戏别三百馀年。相见杳然。未期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1c 页 X85-0591.png
迟于来世耳。什自入关后。弟子凡千馀人。生肇融睿。
谓之什门四圣。所译经论。三百九十馀卷○释道生。
姓魏氏。生而颖悟。不喜尘嚣。落发受戒。初入庐山幽
栖七年。后游关中。从罗什受业。关中僧众。钦服若神。

** (甲寅)慧永法师往生净土

慧永。住西林三十年。绝志尘嚣。一心安养。镇南将军
何无忌至虎溪。慧远从徒数百人。高言华论。举止可
观。而永衲衣半胫荷锡持钵。松下飘然而来。神气自
若。无忌叹曰。永公清散之风。乃多于远公也。义熙十
年。示微疾。忽敛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见。众咸惊
问。永曰。佛来迎我。言讫而化。异香七日乃歇。

** (丙辰)慧远法师示生净土

慧远。住庐山三十年。影不出山。尅志西方。初十一年。
三睹圣相。沉厚不言。后十九年。义熙丙辰七月晦夕。
于般若台前。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
之中。有诸化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水流光明。
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说妙法。佛告远曰。我以本愿
力故。来安慰汝。七日后。当生我国。又见佛陀耶舍慧
持慧永刘遗民在佛之侧。前揖远曰。师志在先。何来
之晚耶。远乃谓弟子曰。吾始居此。三睹圣相。今复再
见。吾生净土必矣。至八月六日。远乃端坐入寂。寿八
十四○僧济。从慧远游。远尝曰。绍隆大法。其在尔乎。
后疾笃。诚期净土。远遗烛一枝曰。汝可运心安养。济
执烛凭几。停想无乱。又集众讽净土诸经。五更济以
甲子(晋哀帝兴宁二年起)丙寅(帝奕太和元年)辛未(简文咸安元年)癸酉(孝武¶ 第 592a 页 X85-0592.png
烛授弟子。元弼令随众行道。顷之觉自秉一烛。乘空
而行。见阿弥陀佛。接置于掌。遍至十方。歘然而觉。且
悲且慰。自省四大了无疾苦。明夕忽起立。目逆虚空。
如有所见。须臾还卧。容色愉悦。谓傍人曰。吾行矣。右
胁而逝。时方炎暑。三日而体不变。异香郁然○道敬。
琅琊人。祖凝之剌江州。因从慧远出家。博通经论。笃
志念佛。宋永初元年。谓众曰。先师见命。吾其行矣。端
坐唱佛而化。众见光明满室。弥时方灭。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