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庐山记序¶ (自动笺注)
No.2095
*廬山記序
昔者讀書山中。
愛其泉石塔廟之志之
不詳遺古略近。
或出於愚夫野老之語。
言□
辭贅。
可取無幾
討論刪次之。
未皇
也。
後二十年。
讎書祕閣廬山記。
欣然以喜。
以為夙願獲遂。
而考其所載。
疏略尤甚
熙寧
五年
嘉禾陳令舉舜俞謫官山前
酷嗜遊覽
以六十日之力。
南北高深之勝。
晝行山間
援毫折簡
旁鈔四詰
小大弗擇。
夜則發書
之。
可傳而後已。
其高下廣狹。
山石水泉
浮屠老子宮廟
逸人達士居舍
廢興
衰盛。
碑刻詩什
莫不畢載。
而又作俯視之圖
紀。
尋山先後之次。
泓泉塊石。
無使遺者。
成書
凡五卷
後三年。
余守吳興
令舉扁舟相過
以余山前之人也。
出[葶-丁+呆]見授。
請鏤諸板。
藏之
山間
會余蒙恩濟南
遽與之別。
令舉尋復
物故
余益以事役
犇走四方
思一旋歸
茫不
可得。
輒序其譔述之勤貽。
好事君子
庶幾
令舉之志。
祕閣校理常序
雅愛廬山之勝。
棄官歸南。
得之陽游
覽既久。
遇景亦多。
或賦或錄。
雜為將欲
次之
未暇也。
熙寧中
陳令舉
言事
於是山林之嗜既同
相與乘黃犢。
往來
間。
歲月之積。
遂得窮探極觀無所不究
令舉
乃採子所錄。
古今之所紀。
耆舊之所傳。
耳目之所經見
類而次之
以為記其詳。
足以傳後。
予材不可應時宜。
退老林野
令舉制策上第
名聲赫赫驚世
不二
十歲
乃廢於筦庫
而與予共見於此記。
甚可
惜也。
然推古以較今。
豈特令舉可惜哉。
江西劉渙序。
廬山記卷第一
尚書屯田員外郎嘉禾
陳舜俞令舉
*梕敘山水第一
太史公曰。
南登廬山
觀禹九江
前漢
祀志云。
乾封中
武帝浮江
自尋陽出
樅楊過
彭蠡
禮其名山大川
欽水經云。
廬江出三
天子都。
北過彭蠡縣
惠遠廬山略記曰。
江州尋陽
南濱宮亭
北對九江
九江
南。
江為小江
山去小江三十餘里。
左挾彭蠡
右傍通川
三江之流
而據其會。
山海經云。
廬江三天子都
日天子障故舊語。
以所
濱為彭蠡
匡俗先生者。
出自殷周之際。
世隱時潛居其下。
或云受道仙人
共遊此
山。
遂託空崖
即巖成館。
時人其所止為
神仙之廬。
因以名山焉。
山大凡有七重
圓基周回垂五百里。
風雲之所攄。
江湖之所
帶。
高崖反宇
峭壁萬尋
幽岫窮巖
人獸兩絕
天將雨則有白氣先摶。
瓔珞嶺下
及至
觸石吐雲。
倏忽而集。
大風振崖。
逸響
谷。
群籟競奏。
奇聲駭人
此其變化不可測者
矣。
眾嶺中第三嶺高峻
人跡之所罕經也。
太史公東游
登其峯而遐觀
南眺三湖
九江
東西肆目
若涉天庭焉。
嶺下半里
許。
重巘
上有懸崖
傍有石室
即古仙之所
居也。
其後有巖。
董奉館於巖下
為人
病。
多奇神。
絕於俗醫
病愈者令栽杏五株
數年之中。
蔚然成林
計奉在民間二百年。
狀常如二十時。
俄而昇舉
絕迹杏林
北嶺西崖常有懸流
淫霪激勢相趣百餘仞中
雲氣映天。
望之若山在霄露焉。
南嶺臨宮
亭湖下有神廟
即以宮亭為號。
安侯世高
感化事在敘。
山北七嶺同會
於東共成峯
崿。
其崖窮絕
莫有昇之者
野夫見人著沙
門服。
凌虛直上
既至回身踞鞍。
良久乃與
雲氣俱滅。
此似得道者
當時能文之士。
咸為
之異。
所止多奇觸象有異。
北背重阜
前帶
雙流
所背之山左龍形
石塔基焉。
下有
甘泉涌出。
冷暖寒暑相變。
盈減經水旱而
不異
尋其源。
似出於龍首也。
南對高岑上有
奇木
獨絕林表數十丈。
其下似一層佛浮
圖。
白鶴之所翔。
玄雲之所入也。
東南香爐
山。
孤峯秀起
遊氣籠其上。
則氣香煙
白雲
其外
昺然眾山殊別
天將雨。
下水
氣涌起。
車馬蓋。
此即龍井之所吐。
其左有
翠林
青雀白猿之所憩。
玄鳥之所蟄。
西有石
門。
其前似雙闕
壁立千餘仞。
瀑布流焉。
鳥獸草木之美。
靈藥方物之奇。
焉可得勝
名哉
略舉其異。
劉昭注續漢志酈道元
水經
並用惠遠語。
豫章舊志云。
俗字君平
夏禹苗裔也。
或曰君孝
東野王與吳
芮佐漢定天下
而亡漢封俗於酈陽。
曰越廬
君。
兄弟七人
好道術。
寓精洞庭
山。
故謂之廬山
張僧鑒尋陽記云。
山南有三
宮。
所謂天子都也。
廬宮溪水出焉。
宮人
不至
三石梁
長十餘丈。
閣纔盈赤。
其下無
底。
中宮在別巖。
悉是文石
兩邊有小圓峯。
奇特號為右障峯
石形羊馬來道。
相對
宮。
彭蠡湖宮亭廟舊所也。
山高二千三百
六十丈。
回二百五十里。
其山九疊
川亦九
派。
郡國志曰。
廬山疊障九層
崇高萬仞
懷靈
公元前230年
抱異。
包諸仙跡
尋陽記又云。
秦始皇十七年
東登廬山
以望九江
上霄峯
以與霄漢
接。
因命之。
峯後有刻石云。
所刻。
丈赤
里數。
文字不可辦。
伏滔遊山序曰。
廬山者江
陽之多獄。
大形也。
背岷流面彭蠡
蟠根
据。
亘數百里
重嶺桀嶂。
仰插雲日
俯瞰川湖
之流焉。
王彪之山賦敘曰。
廬山彭澤之山也。
雖非五嶽之數。
穹隆嵯峨
峻極名山也。
孫放山賦曰。
尋陽南有廬山
九江之鎮也。
彭蠡之澤。
平敞之原。
張野記曰。
天將雨。
白雲
或冠峯巖
或亘中嶺
俗謂之山帶
三日必雨。
每雨其下成潦。
而上皎日
頭有大盤石
可坐數百人
以上皆述此山也。
宋支曇諦賦云。
昔哉壯麗峻極
氤氳靈奇
以藏器蘊絕峯青雲
景澄巖岫開鏡
生則芳林流芬。
嶺奇故神明鱗萃
略絕故人
自分
嚴清升山
於玄崖世高垂化䢼亭
應真凌雲以踞峯。
眇忽翳景而入宜。
豫聞
清塵無得稱名也。
若其南面巍崛。
背芳蔕懸霤分流飛湍
七嶺重㟽而疊勢映
蔚以
縈以三湖
帶以九江
嗟四
物之森爽獨秀玄冬
美二流之潺湲
百川之所衝。
峭門百尋
峻闕千仞
香鑪吐雲
以像煙。
甘泉涌霤而先潤。
梁元帝序曰。
夫日
麗天皇穹
所以貞觀
川嶽帶地后土
所以
推寧。
廬山者亦南國德鎮
林石異勢
雲霞共色。
長風作則萬流俱響。
晨鼯曉吟
則百嶺齊應。
東瞻洪井識曳帛之在茲。
西望
石梁見捐寶之可拾。
誠復慕類易悲。
山中
久。
攀蘿多見淹流
其餘古今賦詠不可
備載
天下名山也。
江州山北二十里。
本在丈江之北尋水之陽。
因名尋陽
蘄州
公元334年
蘭城即其故北咸和九年
刺史溫嶠
始自
公元405年
江北移於湓城之南。
義熙元年
刺史郭昶移
公元412年
江夏
八年孟懷玉還治尋陽
太清二年
大心侯景之辭欲依險固
乃移於湓口城
仍號懷玉舊城為故州
張僧鑒尋陽記云。
口城灌嬰所築。
漢建平中
孫權北城
命鑿
公元前201年
井。
適中古梵得。
石函銘曰。
漢六年
頴陰侯
開卜云。
三百年當塞。
後不百年當為應運
所開。
欣然以為己瑞井。
極深。
湓江風浪
井水輒動
邦人因號浪井
故李白下尋陽城
彭蠡詩云。
浪動灌嬰井。
尋陽江上風。
今井
在衙城內西圃
城上北樓
下臨湓江
高眺遠。
一郡之勝。
陳散騎常侍張正見
城詩云。
匡山暖遠壑。
灌壘屬中流
花飛
水。
江月明樓
案晉書庾亮傳云。
武昌
佐吏殷。
浩之徒。
秋夜共登南樓
不覺
亮至。
人將避之。
亮曰。
諸君少住
老子於此
處。
興復不淺。
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坐。
事在武昌南樓也。
後人以亮甞為江州
史。
因名此曰庾樓
實非當時秋夜登之
此也。
是郡前世或號九江
或號尋陽
唐襄楊
李氏代有其也。
升為奉化軍節度
皇朝
公元978年
寶四年。
江南為軍州事。
太平興國三年
公元982年
星子鎮為縣仍隷焉。
七年星子建昌
都昌三縣南康軍
於是山南南康
山北
江州矣。
*敘山北第二
江州南出德化五里
延壽院。
舊名
羅漢壇。
延壽五里
石塘橋。
濂溪
郎中隱居
周名惇頤。
字茂叔
道州人
仕官
有才略。
早慕高名
廬山之勝。
因家尋陽
別墅
附郭自名濂溪
濂溪東入寶嚴
禪院十里
北至一觀十里
寶嚴舊曰雙
公元1006年
溪。
景德三年
賜今名。
當官道。
吳乾貞
年。
僧常真始基焉。
常真荊南人
姓田氏
人謂
田道者
勤身耕斸
以待四方遊者。
二林
脩睦楚湘
東西林監寺譚論
大德官命
廢省庵舍
睦謂之曰。
今撤子所宇則何歸乎。
田曰。
本是林下人
却歸林下去。
睦異其言。
則敬待。
贈之詩曰。
入門空寂寂。
真箇出家兒
有行不識
無心人謂癡。
巖寒對。
流水
落花隨。
欲別一何懶。
相逢所恨遲。
由是歷南
公元959年
為山中之表宇。
顯德六年
元宗田使
諸庵巖。
田者歲取其糧者二十六庵巖。
吳章五里
嶺下北行一里
道西有雲
慶庵。
舊名雲鏡
流泉為池。
多畜魴鯉
已久游泳甚狃。
由雲慶西一里
寶積庵
蒙密
白雲亭在其上。
北望湓江
盤石可坐
數人。
鳴泉過其下。
山北僧庵最佳者。
寶積皆在寶嚴之南。
由雲慶還寶嚴亦三
里。
寶嚴之東十五里。
有下龍泉院
一觀
別有龍泉庵。
此以下別之。
龍泉十里
至尊
勝庵。
尊勝八里
白鹿臺。
由白鹿臺
五里
仁壽院。
仁壽十里
香積院。
由香
積三十里。
長嶺院。
長嶺彭蠡湖之別嶼
也。
凡下龍泉香積
非在山間
山人野客
窮覽幽遠
皆甞至焉。
水聲野色有足佳者。
積之西二十里。
山南開先寺場圃
曰大
富莊。
大富則遊山之南矣。
寶嚴之西一里
龍池庵。
舊名[曰月]峯。
由[曰月]峯五里
至庵巖莊。
由庵巖莊一里
至禪智院。
舊名淨居
其後
野亭
由禪智五里
至大中祥符觀
舊曰太
一宮
祥符中賜今名。
葛洪神仙傳曰。
真人
名奉
字君異
閩中候官人
少有道術
交趾
守士變死三日
奉以一丸藥與服。
以水含
之。
捧其頭搖捎之。
食頃開目動手
顏色漸復。
半日起坐
四日能語。
遂復常。
後居廬山
人之疾。
不取貲幣
使愈者人植杏五株
數年
欝茂成林
奉乃作倉廩
宣言人。
貿不須
來報
一器一器
有欺者。
猛獸
逐之。
所積復以施人
上昇碧虛上監
公元942年
是觀即杏林故地也。
唐昇元六年
徐知證
公元954年
作真人廟記。
及有保大十二年記。
今存焉。
蕭然
過者敬而不敢褻。
沼泉游魚尤為蕃
狎。
或曰
真人杏林在山。
張景詩云。
桃花謾說
武陵源
誤殺劉郎得仙
爭似蓮花峯下客
栽成紅杏上青天。
蓮花峯在觀後。
觀之北
五里
龍泉庵。
初遠法師至于廬山
此間
曠。
欲結庵焉。
地無流泉
師以杖刺地。
應時
涌浸為溪流
既而尋陽歲旱
遠師誦龍王經
池上
俄有龍起而上天。
雨乃大足
故號
泉。
龍泉之南十里
妙智院。
舊名行春亭。
妙智五里
至蛇岡。
高僧傳云。
安世高安息國
王之太子
讓國季父出家
漢魏間行
郜亭湖時湖神分風上下
舟人敬憚
因與
同旅三十餘。
舡奉牲請福神。
忽降祝日。
吾昔
外國
與子俱出家學道
而性多真恚。
故墮神
報。
今見同學
悲欣不可勝言
世高請神
形。
神乃出大蟒頭。
不知尾之長。
世高向之
胡語贊唄數番。
悲淚如雨
須臾還隱
廟有
千匹雜寶物。
世高為持去。
豫章東寺
焉。
後人山西澤中
見一死蟒。
頭尾數里。
尋陽郡蛇村是也
故名其高曰蛇岡。
蛇岡之
五里
太平觀
一觀西南二里
國泰庵。
西上蓮花峯
十里峯頂有蓮
花庵
國泰五里
報恩庵。
報恩一里
雲際庵。
雲際二里
永清庵。
亦名下蓮花
庵。
永清㵎北有牛道人隱居
永清之西
一里
雲溪庵。
亦名蓮花洞
自太一觀至雲
溪。
佛老之居八。
同在蓮花峯下。
雲溪
里。
亦至太平觀
唐號九天使者
真君廟。
南唐
公元937年
昇元元年
賜名通玄府。
本朝興國二年
賜今
公元731年
名。
錄異記云。
唐開元十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玄宗夢。
神仙羽衛千乘萬騎集于空中
有一
朱衣金冠乘車
而下謁帝曰。
九天採訪
巡綽人間
欲於廬山西北下宮
木石基址
素具
但須上力耳。
帝即遣中使
山西北。
基址
宛然信宿
木數千段
自然而至。
殿廊宇。
隨類致木。
得足用。
或云。
此木九江
王所採。
擬作宮殿
沈於湓浦
至是浮出。
赭堊
丹黃
鑿廟北地得之
綵飾備足
既而建昌
渡。
有靈官五百餘人
若衣道士服者皆言。
使者廟。
圖像于壁。
或曰
明皇始以夢告左
右。
左右不信
有神降于庭。
綵雲乘足。
儀仗
符衛甚偉。
明皇吳道子
走筆寫之。
其所
像。
依倣焉始置。
廟記李泚撰。
自稱
蘄州
公元732年
黃梅縣東山衡門之下草茅臣。
開元二十年
歲次壬申正月乙巳朔二十五日己巳立。
略曰。
勅置廟使內供奉使者真圖建立
章醮行道設醮使大弘道觀法師張平公使
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獨孤禎朝散大
夫行長史楊楚王司馬皇父楚玉尋陽縣
魏昌同護修奉焉。
又有使者祥驗記。
開元
二十年壬申三月八日辛亥
宣義郎彭澤
縣尉潘觀撰述
祥驗之事五略曰。
江水泛溢
吹𣏾近山。
計木纔登。
水復舊一也。
野竹
材。
連岡距谷。
紛雜色。
穴出崖生二
也。
謝土之夜。
風雲空潛。
燈遠照三也。
彭蠡湖謁廟數百人
舟人所得翊日皆紙
錢四也。
騎從龍虎
刻削馭人
或土或木。
成列
忽有汗出其面者五色
其碑歲久
公元1066年
鎪。
治平三年重立。
復有張靈官記。
靈官名懷。
武蔡之稗將。
甞有陰功及物
帝命為豐官。
壁之像五百人
張其一人焉。
事詳本記。
癸酉
公元973年
開寶六年上元日
御史丈夫俆鉉撰。
右內
史舍人集。
學士俆鍇書。
辭多不載。
觀門之
左有劉越石
至道中
郡守考功員外郎孫邁
始立碣置祠焉。
匡俗廬于山。
少年屢詣
之。
自通曰。
姓劉名越
在前山之左。
旦日
山下有石。
二尺許。
即予居。
叩之。
俗後如約而往山下
四顧居室
惟一石。
乃叩之。
石為之開。
因遇神仙
洞府
之事。
慧遠記云。
俗受道於仙人者。
蓋謂此也。
旁有鄉亭
下視樓觀
儼若洞府
遊者
皆登焉。
太平觀西南五里
有清泰庵。
清泰一里
廣澤院。
舊名龍潭
龍潭
院之東南山上五里
歲旱
群縣必禱焉。
廣澤下山
太平興國七里
寺前之水
清溪
溪上上有清溪亭
晉武帝太元
公元843年
年置。
舊名東林
唐會昌三年廢。
大中三年復。
皇朝興國二年
賜今名。
法師諱慧遠
俗姓
賈。
雁門樓煩人
師道安於恒山
為安高弟。
荊州上明寺。
後欲之羅浮
道由廬山
居龍
精舍
東林十五里而遠。
既而學侶寢眾。
同時惠永禪師已居香谷山。
結隣好。
刺史
桓伊所欽仰。
乃置寺焉。
事具寺碑
開元
公元855年
九年七月十五日
陳州刺史李邕撰并書。
公元843年
會昌三年
雲臯刻石焉。
裴休江南
西道觀察使
張又新江州刺史
助成之。
裴題其篇末云。
北海詞翰想見風采
張亦
公元856年
作記于碑陰
大中十年四月十三日
沙門
觀請河東光遠篆額
光遠國子監太學
士。
遠師欲徙香谷也。
山神告夢曰。
處幽
靜。
足以棲神
忽於後夜
雷雨震擊
明旦
之。
素沙匝地
兼有楩柵。
文梓良木既作殿。
公元830年
名神運
牛僧孺大和四年
武昌還。
朝過
之。
為書其牓神蓮□□四字
又有木數尺。
唐元宗題曰神運水。
並存焉。
會昌中
寺與
林木
並係戶部毀賣。
中興復。
刺史崔黯
捐私錢。
以偈施者。
搢紳從者數百人
姓名
里。
今刊于名仍藏。
當時之疏亦崔之詞也。
又作復寺碑
左散騎常侍柳公權書。
流泉
寺下虎溪
遠師送客過此。
虎輒號鳴。
名焉
陶元亮里山南。
陸脩靜亦有道
之士。
遠師甞送此二人
與語道合
不覺
之。
相與大笑
今世三笑圖
蓋起於此
神蓮殿之後
白蓮池
謝靈運恃才傲物
少所推重
一見遠公
肅然心服
乃即寺翻涅
槃經。
因鑿池為臺。
白蓮池中。
名其臺曰翻
經臺
白蓮亭即其故地
遠公慧永
慧持。
曇順。
曇恒。
竺道生
慧叡
道敬。
道昺。
曇詵。
衣。
張野
宗炳
劉遺民
張詮
周續之
雷次宗
梵僧佛駄耶舍。
十八人者。
同修淨土之法。
號白蓮社
十八賢有傳附篇末
池上昔有文
瑞像閣。
今像亡閣廢。
文殊殿瑞像者。
晉陶侃初為廣州刺史
海濱漁人□見夜有
光艶
遂網之。
得金文殊菩薩之像。
有誌
云。
阿育王所鑄。
商人東海亦獲圓光
持以就像。
彌縫焉。
侃以送武昌寒溪寺。
僧珍往復口。
夢寺火。
而像屋獨有神物
圍繞
馳還寺。
果已焚。
惟像屋並存
侃移
江州
以像神靈
使人迎以自隨
復為風濤
所溺。
荊楚為之謠曰。
陶惟劍雄。
像以神標
雲翔泥宿。
邈何遙遙
可以誠致。
難以力招。
遠公剏寺。
乃禱於水上
其像復出
迎置
運殿。
後造重閣。
以奉香火
李邕寺記云。
贖罪
文殊降形
蹈海不沈。
驅於陶侃
迫火
不熱。
夢於僧珍
蓋謂此也。
會昌毀寺。
二僧
負像。
藏之錦繡谷峯頂
其後寺復。
訪之藏
不獲
二僧相疑或匿之。
俄見圓光瑞色
於空裏。
至今遊人峯頂
佛手天池
見光相者
有晉輦。
虬龍之飾。
舊號亘帝
輦。
貫休詩云。
亘玄舊輦殘雲濕。
耶舍孤墳
公元403年
落照遲。
今人題誅謂安帝輦
晉大亨二年
亘玄篡位廢帝
平固
遷于尋陽
義師
之起。
玄□奔尋陽
旌旗輿服猶備帝者之義。
於是迫平□西上奔竄之際。
因留輦東林
稱亘輦蓋有由也。
亘安音相近
後人不察
改之耳。
經藏院在寺東廡。
經之跋尾有曰。
公元797年
貞元十三年寫者。
經藏碑。
元和七年歲次壬
公元812年
九月兩辰朔十五日庚午。
朝請郎太常
公元809年
協律郎李肇撰。
略曰。
元和四年
雲門
靈徹
流竄而歸棲泊此山。
去言江南西
道觀察使武陽公韋公丹。
韋之夫人蘭陵
氏卒。
有服珥之資。
買田荊州
收其租入
以奉檀施
至是取之。
益以己俸。
洪州抄騰
而致之。
仍建堂殿
又命浮槎
寺僧義䑣以主
祕藏
會昌之厄。
僧道深竊藏之石室
後寺
復。
而經出然亡失過半
僧正言補之
公元817年
十二年
武陽之子宙復世廉察
因施錢再
堂宇
仍誌其事。
故有韋丹韋宙寫真
咸通
公元813年
八年
刺史苗紳有二韋寫真贊。
外孫
也。
又有一人物色題曰。
紀王寺僧曰。
其旁
舊有具銜
江州刺史德化楊澈也。
文字
落不□者因粉飾漫滅之。
今寺有下平林
口田。
皆其□施。
寺僧寫真列于二韋之間。
以示追奉。
案唐史。
澈天甞封紀王
天祐十五
年。
徐知訓楊州
朱瑾所殺。
大年
追封
紀王
則其事迹無接於二林者。
後人妄加
公元815年
之耳。
白公草堂在寺之東北隅
元和十年
太子贊善大夫
言事忤。
執政為州
公元816年
馬。
明年草堂香鑪峯遺愛寺南。
往來
遊處焉。
公自作記。
見于本集。
後與遺愛寺並
久之
好事者慕公風跡
東林寺北藍牆
外作堂焉。
五代襄亂。
復為兵火野燒之所
毀。
至道中
郡守孫考功追建之。
然皆非元和
故碁也。
昔公之遊東林也。
經藏中。
遠公
文士和集
時諸長老亦請公文集。
同藏
公元835年
之。
至大和九年
太子賓客
始以文集六十
卷歸之。
會昌中
致仕復送。
後集十卷香山
居士之像。
廣明中
遠公匡山集。
並為淮南
公元934年
高駢所取。
吳大和六年
德化王澈常抄騰。
公元1007年
補其闕。
後復亡失
今所藏實景德四年詔史
公元893年
館書校而賜者。
匡山集亦二十卷
景福二年
甞重寫。
明道中
部使者刑部許申所借。
廬山略記并遊石門詩序刊石于寺。
皆因集
中本云。
草堂半山二泉石間
名曰雙
玉澗
次有上方舍利塔
佛駄跋陀羅禪師
所立也。
梵語陀羅
漢言覺賢。
迦維羅衛
甘露飯王之苗裔也。
年十七。
摩羅利度之
與同學集業。
眾皆一月
一日覽焉。
其師嘆
曰。
一夫三十人
長安
鳩摩羅什
玄旨
什為之屈。
廬山
遠公同社
先持
釋迦舍利三粒。
自隨因葬山預。
表以浮圖
宋孝武帝召。
道場寺
華嚴經。
唐開元
四年。
庫部郎中中書舍人江州刺史李訥作禪
師記。
自稱兀兀禪師
金紫光祿大夫
州刺史上柱國范陽縣開國男張廷珪書。
開元
公元801年
十七年歲在己巳七月己丑朔十五癸卯建。
旁刻顏魯公題名百六十字。
上方之北有虎
跑泉
遠公與社賢。
每遊此峯頂
去水
遠。
他日虎輒跑石出泉。
五杉閣。
五杉喬茂
合抱
瞰以危閣
南唐西山僧應之甞結庵于
五杉之間。
保大中
元宗□遇作五杉集。
於世。
桑門備用之書也。
今子□髣髴矣。
甘露
戒壇在寺之東南隅
太清中。
法師講金
光明經于林間甘露浹木者三日
因於林間
戒壇焉。
世傳江南有三戒壇
此其一也。
僧房菜畦
其僧夢有神
黃金介冑扼其
喉。
責以穢壇墠事。
僧懼甃用塼石存其遺址
公元939年
焉。
遠公諡辯覺
昇元三年
諡正覺大師
三年
諡圓悟大師
仍名其墳曰凝寂之塔。
塔在二林之間。
其旁二
一在高處
圍二十
七尺
一稍在下
圍二十尺。
遠公晉義熙
二年卒。
葬此山。
當時所植云。
乾明寺在凝
寂塔之西百餘步。
舊名西林興□□□。
今額
晉慧永禪師道場也。
西林道場碑。
太常
博士渤海歐陽詢撰。
書人姓名
筆勢
公元616年
勁。
世傳歐書也。
大業十二年歲在丁丑
戊寅十五日壬辰立。
略曰。
先有曇現比
丘。
俗姓竺氏
本偽趙良將。
匡阜靈嵒萃止
幽棲
遷神即化藉嵒早間有息慈慧永河內
繁氏高足稱首
異香入室
猛獸馴階。
紹隆
安禪結宇
光祿尋陽□範締建伽藍
公元367年
命曰西林
是歲晉太和之二年也。
梁□天三
公元606年
年僧恩律師
隋僧智鍇法師
大業二年
慧遠
公元611年
禪師
七年道睢法師
加增葺。
唐永泰元年
顏魯公法真律師
躋重閣觀。
張僧繇畫盧
舍那佛。
梁武帝蹙線繡鉢袋
亦題于歐碑之
公元606年
首重閣。
大業二年所建。
今三者皆亡。
永師義
公元614年
十年示化
葬澗南香谷之口。
興國三年
諡覺寂大師
名其塔曰實智之塔。
寺後高處
有香谷亭。
昔永公在西林
別立茅室嶺上
每欲禪思
即往居焉。
室中甞有芬馥之氣。
名香谷
後人作亭其上。
號香谷亭
以存其故
事。
下有水閣院。
興國中錫名隆教
唐貞元
公元606年
二年
齊朗律師道場也。
長慶二年十月
公元832年
十六日示寂有碑。
唐人鄭素鄉撰。
太和六年
歲次壬子三月甲午朔六日己巳立。
保大
年。
南唐襃國孝定公景運重修
藏經亦公
所施。
皆有跋尾
藏之西壁
南唐人畫須菩提
自稱樵人王翰
是寺也水石之美前有德人。
東林之亞也。
慶曆初
當塗僧宗慧大師
真達。
浮圖七級隆教院。
據香谷之形勝
前過通隱一里
林口市。
竺道生葬焉。
前世深林幽谷
承平歲之闢為屋廬
會商旅墳□在東林猶藏其手澤
西石
凡三百級。
上方而下
滴翠巖。
復三休而
聰明泉
聰明泉荊州殷仲堪之訪遠公
也。
相與談易松間
仲堪辯博
遠公因指泉
曰。
君之辯如此泉涌
後世因號聰明泉
衛公匡廬賦云。
精義松間
注云。
東林寺
數株尚存
泉上有屋而無
蓋其故
地云。
次有佛影臺。
遠公匡山集云。
佛影在西
那伽阿羅國南。
仙人石室中
晉義凞
十八年歲在壬子五月一日
罽賓禪師
國律道士共立此臺。
擬像本山因跡以奇
誠雖成。
人匠而功無所加。
至於歲在星紀
赤奮若貞。
太陰之墟九月三日
詳驗
記銘之於石。
孟江州懷玉王別駕喬之張常
侍野殷晉安隱毛黃門修之宗隱士炳孟散騎
孟司馬(二人名闕)殷主簿范孝廉悅之王參軍
䅣夜等。
賦銘讚。
遠公佛影五首高僧
傳。
劉遺民亦讚白。
雲圖暉暉影侔袖造功
出理諧事非人
李邕記云。
影□西來舍利
東化
或塔踊於地。
或光屬於天。
影圖者□影
也。
舍利謂跋陀羅所藏者也。
臺寺僧追建
焉。
是寺也最為廬山古剎
唐開元元和
以來
迄于保大顯德間
文士碑志遊人歌詠
題名班班有存者。
今著其目于後[竺-二+遍]。
遠公
六年
諡辯覺法師
裴休書。
其牓觀音殿
公元857年
壁有。
大中十一年
宛陵洪鍇摹。
張僧繇畫維
居士
其餘壁畫
大中廣明咸通中所寫。
俗筆
近世畫工所不能及。
法華資聖院
牌。
僧齊己書。
又有明皇銅像
李通玄長者
真。
前世故物
本朝之改寺名也。
徐鉉常侍
親篆太平興國之寺六字
今皆藏焉
昔傳寺
遠公袈裟
竺道生麈尾扇。
梁武帝鉢囊
袈裟
即顏公所禮。
僧伽衣今已腐朽
而有
佛駄耶舍二尊革舄
謝靈運翻經貝名葉
五六片。
餘皆亡矣。
李邕碑云。
羅什致其澡瓶
巧窮雙口。
姚泓奉其彫像
工極五年
事亦
高傳
年代浸遠
無復存者。
禪月貫休
云。
楞伽畫苔漫盡。
殷仲堪雨滴穿。
貫休
天祐間距今一百五十餘年。
寺僧亦不知。
域遂在喧闠之中。
康定初
郡守田瑜
寺僧
改葬凝寂之左。
九江錄云。
通隱橋南有金
師子峯。
上有三蘭若墓。
下有索谷塘。
今索
谷塘猶存。
餘皆亡。
通隱橋之西一里
匡君
廟。
尋陽記云。
漢武帝南巡名山
廬君
何神也。
博士對曰。
匡俗得道於此
賜號
公元742年
明公
唐天寶元年
立祠焉。
西林之東五
里。
黃土庵。
其旁又有看經庵。
由看經一里
崇福庵。
崇福五里
香城庵。
香城
觀音庵
次有東庵
東庵稍下一里
有廣
濟庵。
半里聖僧嵒。
由聖僧嵒二里
至石
盆庵。
西林東南五里
至下化成院。
下化
三里
至護國庵。
由護國一里
亦至石盆庵。
石盆山上
鑱石所成。
盆中清泉雖旱不
竭。
石盆之上半里
至保與庵。
其旁半里
有大
師庵。
次上化成院。
義熙中
遠公所立也。
符中。
錫名普照寺
本朝陳尚書恕布衣時遊
焉。
子恭公秉政
請錫御書度僧。
今有陳氏
祠堂
保大中移寺等三碣。
好事者刻。
白樂
天遊大林寺詩。
前後序。
坎石于屋壁
凡遊
人在二林
上化樓閣隱隱雲靄中。
圖畫
東林徑去猶半日之久。
既至化成
其僧必訊客曰。
翌日上山與否。
蓋過化成
山路彌險。
中間往往不可肩輿矣。
直上
里。
道中雞冠石。
四望石。
次瀉油石
次香
爐峯
山南山北
皆有其形圓聳常出雲氣
名以象形
李白詩曰。
日照香爐紫煙
遙看
瀑布長川
即謂在山南者也。
孟浩然詩云。
桂席千里
好山都未逢。
艤舟尋陽郭。
始見
香鑪峯
即此峯也。
東林寺正在其下。
香鑪
峯。
峯頂院。
院傍盤石平廣
下視空闊
障蔽
張野山記云。
峯頂大石
可坐數百
人。
蓋謂此也。
下有藏經嵒。
會昌所以
東林之經也。
南唐廣道庵基。
峯頂之南十
里。
香積庵。
香積
下視五老峯
落星石
水中
覆盃
直下山二十里。
山南棲賢
之澗。
萬壽源也。
路極險。
人罕由之。
熙寧
公元745年
四年九月
數道人。
飯于峯頂
香積路策
而下
其至棲賢
日夕矣。
峯頂之前
辟蛇。
行者飲牛池。
遠公始居山多蛇虫
行者
不知何許人
甞侍遠公
善驅蛇。
蛇為之盡去。
號辟蛇行者
常耕于峯頂
有辟蛇行者田。
塍龍髣髴可辨。
今無耕者。
說者曰。
山神云。
至今山。
高深
樵蘇弋獵之人。
不聞罹蟲
蛇之毒。
山中人言
山有一虎
未甞傷人
土中
但時有行跡
人謂之遊山虎。
或為遊
山之客道
此事恐涉譏嫌
亦謂之巡山虎也。
峯頂五里
大林
今名寶林寺
梁天監
年。
刺史簫綱所造。
中廢
唐初復興
故有虞世
南撰。
復寺記古有平雲庵
法師果園廢寺
基。
蛇行者葬牛塚
皆在絕頂
而反平廣延
袤不知其極。
謝靈運絕頂望諸嶠詩之。
積峽忽復啟。
平塗俄已閉。
巒隴有合沓
往來
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
冬夏霜雪
正此處也。
白樂天大林寺詩云。
人間四月芳菲盡。
桃花盛開
長恨春歸
無覓處。
不知轉入
此中來。
且序其詩云。
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
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范陽
張持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堅利辨道深道
神照雲皐寂然息慈。
凡十有七人
遺愛
草堂
東西二林
化成峯頂
香爐峯
宿天林大林窮遠
人跡罕到。
環寺多清流
蒼石松瘦
寺中唯板屋木器
其僧皆海
東入
山高地深
時節絕晚。
于時孟夏如正二
月天
始華。
澗草猶短。
人物風候平地
聚落不同
初到恍然
若別造一世界者。
既而
周覽屋壁
蕭郎中存魏郎中李補闕渤
姓名文句
余與集虛輩嘆且曰。
此地實匡
廬間一境
驛路山門
曾無半日程。
蕭魏李今垂二百年。
寂而無繼者。
嗟乎名利
誘人也。
韓退之西林寺
蕭郎中舊堂
詩云。
郎有女能傳業。
伯道無兒保家
偶到
匡山住處
幾行哀淚落煙霞
注云。
公有
為尼。
江州
好事者榜其詩。
西林韓集
中無蕭郎中名
或疑蕭頴士非也。
頴士
不達
所謂蕭郎中存也。
峯頂大林
景。
白公道之備矣
予甞九月二林
秋暑
可以却扇
明日大林
流泉凝氷矣。
又甞
三月遊焉。
飄零
牡丹微開。
公所見者
略同矣。
寶林一里
至擲筆峯
其峯下臨
壑。
群峯嶻𡸖不可名狀
遠公涅槃經疏。
于此疏成。
故以名其峯。
其間一峯名文殊臺。
即昔藏文殊像。
遂亡之此山間矣。
由擲筆。
一里
佛手巖。
以石為屋。
可容百眾
旁有
泉因石為渠。
巖上巨石偃若指掌
名佛手
南唐元宗時
僧行
因住此巖三十年。
製華
別論十卷
詔命不赴。
佛手三里
至天
池院。
一名羅漢池
池在山頂
大旱不為之竭。
張景詩曰。
若以山形此人骨。
此池應合是泥
洹。
以為的句也。
其西有羅漢把針巖。
四祖
坐禪石。
殊亭
世傳代州五臺山文所居
人之至者往往兜羅綿五色圓光
光中
或有菩薩師子諸相
此山傳有文殊之像。
舊矣。
近歲皇祐治平已來
人之所覩不減
五臺
人之記其所見於此亭者多矣。
南下
一里
隆禪師塔。
名智隆
金州人
南唐
大中
追諡證真禪師
圓智之塔。
一名望仙臺
又名定心石
凡此者皆可以下視
空闊萬里
新羅巖在其下二里。
巖石之間可庇風雨
幽泉
可給烹濯。
海東僧居焉。
故謂新羅
巖。
其東二里
十八賢臺。
平廣可坐十餘人
十八賢謂自慧遠法師已下十八人者。
天池
直下山十五里。
同名錦繡谷
舊錄云。
谷中
花異不可殫述
三四月間
紅紫匝地
如被
錦繡
故以為名。
山間幽房小檻往往種瑞
香。
太平觀東林寺為盛。
花紫而香烈。
非群
芳之比。
野生深林草莽中。
山人聞其香。
得之栽培
數年則大茂
移貿幾遍天下
蓋出此山云
谷之水其源出于谷中曰。
錦繡
源水傍有雙龍庵。
廣福庵。
尊勝庵。
次寶
寧庵。
寶寧之西前有石門
其源出于石門間。
東與錦繡谷水合
西流五十里。
湓水
雙龍寶寧四庵
相望皆不百步
同在兩澗
之間。
靈運石門詩曰。
高峯半天
崖斷
千里
雞鳴青澗中。
猿嘯白雲裏。
遠公記云。
西
石門
其前似雙闕
壁立千餘仞。
瀑布
焉。
山記云。
入林雙闕
謂則踐其基。
涉十餘里。
乃出林表回步許。
便得重崿。
東望
香鑪
秀絕眾流
北眺九江
目流神覽。
過此轉
覺道隘。
合力進。
復數百步
方造頹嶺積石
連阜。
霜崿。
相乘
然後攀弱條涉峭逕。
足怠體
疲。
僅達孤松
下有盤石
可坐十人
松林
尚有十四五里。
既至乃傍林際憩龜嶺。
視四
嶺之內。
猶觀掌焉。
未至松林
又有石懸溜
翛然
使人目眩
瀑布之源。
三流之始。
上有雙石臨虛
若將墜而未落。
傍有盤屋紆
回。
壁立千仞
翠林被崖。
萬籟齊響。
遺音
岫。
若絕而有聞。
靖尋所似境窮邃器深其量
故也。
已上並述石門之勝。
今自保寧庵。
㳂澗
東行
小山
俗名新婦嶺。
三里而近有南北
石柱峯
鐵舡峯。
懸瀑注其前。
龍潭
天將
雨。
雲物未有不出焉。
望其上。
十八賢臺也。
石柱峯下有庵基。
近歲澗水所壞。
無居者。
蓋昔賢所遊。
取道於此
以登絕頂
今人過石
柱峯無至者矣。
保寧五里
福海庵。
福海二里
至祥雲庵
祥雲晉田晃書堂
今地
名。
書堂源。
前有香象岡。
北名阿那衝。
內有阿
那寺基。
舊傳山間人時聞鍾梵之聲。
寺隱不
見。
其旁半里
羅漢巖
遠公山記云。
有□夫
見人沙門服。
凌虛直上
回身踞鞍。
良久
雲氣俱滅。
此則得道者
所謂阿羅寺之
類也。
山深地靈
聖賢所宅。
不為過矣。
祥雲
十里上有□□□峯頂有庵。
名雲頂
廬山一峯
特□□□也。
祥雲八里
至月
輪庵。
月輪之旁。
有靈□□□靈泉七里
至報
國庵。
報國一里
東南出官道□甘泉驛
五里至崇勝禪院
舊名觀音通道場。
始南
公元968年
唐乾德六年置。
東吳僧緣德居之賜號
濟禪師卒。
葬于圓通東峯
今號廣福院。
圓通二里
圓通壯觀甲於山北不減
南之歸宗
土田上腴
歲入倍之。
石渠流水
二百五十餘丈。
水源清音亭
然是寺也。
古今一人題詠碑刻
乾德中所賜緣德
手詔
四道宋齊丘書簡八幅
晉王景遂書百
勝軍節度使王崇文書。
道濟所衣三事衲。
並藏于廣福
廣福以上皆隷江州云。
廬山記卷第一
一校了於字莫改本品方木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