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1643-A¶ (自动笺注)
*No.1643-A
兜率龜鏡緣起
集之由作也。
初本和尚侍者遠目上座
童真
入道
精修密踐。
得上生徵應。
緇素見聞
莫不感羨
嗟。
清士曾通紹。
因啟師曰。
紹聞
西方往生集。
世。
兜率上生。
古今不乏名賢
何獨無乎。
願師撰之
以為萬世龜鏡
師曰。
善哉
子之問也。
誠為救病之良
藥。
苦海之慈舟。
盖以凡夫一念迷真
妄緣塵影
浪生死。
無返期。
六趣升沉
三界奚出。
未階三賢
聖。
寧免分段生方。
況茲末世狂妄
多以識心影子
見性悟道
錯認石火電光
為了却生死。
肆志空談
無因果。
持戒者為執相
看教者為鑽故紙
貶往
生者為小根下愚。
不思馬鳴龍樹願覲彌陀
無著天
親誓見彌勒
為何根何愚哉。
妄譏賢聖
輕謗經律。
罪將誰代。
雖云頓悟
習惑未除。
一入他腹。
隔陰之昏
難免
五祖戒。
青艸堂。
長老
嚴首座
足為前鑒
識想
紛飛
擬齊先哲
煩惱熾炎
言超佛祖
未證無生
終隨
業識流轉
彌陀彌勒大知識。
捨而不參。
觀音勢至
天台淨慈。
誠為良友
胡不親哉。
生母鄒氏
巳蒙
慈尊接引
得升內院
洪恩浩瀚
圖報莫由
乃復懇本
師。
速成斯集。
四眾寶筏
後代資粮
由是
經論傳記
所見聞者。
彚編成帙。
授我鋟梓
公諸
天下
因問師曰。
未審尚志在西方耶。
兜率耶。
曰。
問取木橛去。
某甲不解木橛音。
師曰。
蒼天
天。
乞和尚垂慈顯示
師曰。
今日舌頭不快
且待別
時向你道。
覺因作禮
述其巔末(五祖後身
為蘇長公
青草堂後身。
為曾
魯公
長老後身
李侍郎
嚴首座後身
王龜齡
鴈蕩後身
為秦氏子)。
公元1671年
康熈歲次辛亥孟夏寶象林釋開覺和南
*兜率龜鏡目錄
*初集應化垂迹
*傅大士
*契此和尚
*婆羅門
*二百億羅漢
*末田地尊者
*引正
*嗢嗢羅羅
*清辯論師
*佛䭾䟦陀羅
*德光論師
*道法禪師
*慧覧禪師
*智嚴法師
*華手比丘
*戴顒處士
*僧護比丘
*僧旻法師
*慧思禪師
*蘇富婁
*法顯禪師
*道積法師
*慧雲法師
*貞辯法師
*鴻楚法師
*真表律師
*中集上生內院
*金色獮猴
*天女
*童子
*禽獸
*野干
*須達長者
*無著世親
*道安法師
*僧輔法師
*曇戒法師
*玄藻
*光靜尼
*慧瓊尼
*淨秀
*彥琮法師
*慧頵法師
*玄奘法師
*道宣律師
*窺基法師
*法上法師
*曇衍法師
*道丕法師
*寶襲法師
*智曉禪師
*智晞禪師
*惠仙法師
*法誠禪師
*大乘禪師
*希圓法師
*令諲法師
*貞晦法師
*恒超法師
*循州山神
*繼倫法師
*從諫禪師
*息塵比丘
*居易侍郎
*玄朗禪師
*法興法師
*智江法師
*善本禪師
*志德法
*成慈尼
*釋開䀸
*開犖求寂
*鄒優婆夷
*後集經呪願文
*法華經勸發品
*大灌頂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分別功德
*願見彌勒佛
*彌勒菩薩法身印呪
*七佛所說神呪
*佛說陀羅尼集經
*持地論
*發菩提心論
*讚彌勒佛四禮願文
兜率龜鏡目錄(終)No.1643
兜率龜鏡集卷上
廣州南海寶象沙門釋弘贊在犙
*○初集應化垂迹
一切大地菩薩
首楞嚴定。
十方世界
種種
像。
普門示現
誘化羣生
同歸覺岸
首楞三昧
云。
爾時名意菩薩
白佛言。
世尊
彌勒菩薩
一生
處。
次於世尊
當得阿耨菩提
得是首楞三昧耶。
言。
其諸菩薩
得住十地
一生補處
受佛正位
皆得是
首楞三昧
彌勒菩薩
示現神力
一切眾會。
三千大千世界
閻浮提中。
皆是彌勒菩薩
或見
天上
見在人間
或見出家
見在家。
或見侍佛
阿難
或見智慧舍利弗。
或見神通如目犍連。
頭陀如大迦葉
見說法如富樓那。
或見密行
羅睺羅。
或見持律優波離。
見天如何那律。
坐禪如離婆多。
如是一切中。
皆見彌勒
或見入諸
城邑聚落乞食
見說法。
或見坐禪
時諸菩薩及諸
天眾。
一切皆見彌勒菩薩
首楞三昧神通勢力
見巳。
大歡喜。
白佛言。
世尊
譬如真金
雖復鍛磨
失其性。
是諸大士
亦復如是
隨所試處。
皆能示現
思議法性
若能通達三昧
當知則能通達三乘
道行
餘如華嚴經。
善財童子
毗盧樓閣所見
菩薩善財言。
我為化度與我往昔同修諸行
時退失菩提心者。
亦為教化父母親屬
及諸婆羅門
而生於此閻浮提界。
羅提國。
拘吒聚落
婆羅門家。
我住此大樓閣中
隨順眾生心故。
成熟兜率天
同行天子故。
為欲示現降生時。
大智法門
與一
生菩薩
共談論故。
為欲教化釋迦如來所遣來者
開悟
於此命終
兜率天
上生經云。
佛告優波
離。
兜率陀天。
十善報應
勝善福處
若我住世一小
劫中。
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
及十善果者。
不能
盡。
(依正兩觀詳如經文)優婆白佛言。
世尊
今此大士
何時
公元1673年
閻浮提沒。
生於彼天。
佛告離波離。
却從十二年二月
公元1671年
十五日
波羅奈國。
劫波利村。
波婆利大婆羅門家。
所生處。
結加趺坐
入滅定。
紫金色。
光明艶赫。
如百千日。
上至兜率陀天。
其身舍利
鑄金像。
不動
不搖。
圓光中。
首楞三昧
般若波羅蜜
字義炳
然。
諸天人。
尋即為起眾寶妙塔。
供養舍利
兜率
陀天。
七寶臺內。
摩尼殿上
師子牀座。
忽然化生
於蓮
華上。
結加趺坐
身如閻浮檀金色
長十六由旬
三十
二相
八十種好
皆悉具足
頂上肉髻
髮紺瑠璃色。
迦毗楞伽摩尼
百千萬億。
甄叔迦寶。
以嚴天冠
其天
冠中。
有五百億色。
一一色中。
有無量百千化佛
諸化
菩薩
以為侍者
復有他方諸大菩薩
十八變
隨意
自在
天冠中。
彌勒眉間
白毫相光。
出眾光。
百寶色。
乃至艶出八萬四千光明雲。
諸天子。
各坐
華座。
晝夜六時
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一時中。
成就五百億天子
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兜率陀天。
晝夜恒說不退法輪
諸天
子。
閻浮提歲數
五十六億萬歲。
爾乃下生閻浮提
是名彌勒菩薩閻浮提沒。
兜率天因緣(閻浮提
贍部州。
娑婆三千大千世界
共有萬億閻浮提
劫波利村。
即拘吒聚落
釋迦楞伽
此云能勝。
甄叔迦。
赤色
兜率陀。
新云覩史多。
此云熹足。
諸天
多修熹足定故。
亦云知足
五欲知止足故)。
**傅大士
大士姓傅。
名翕。
字玄風
婺州義烏縣人
父名宣慈
公元497年
廣愛
母王氏。
世為農。
齊建武四年丁丑歲。
五月八
日生
端靖淳和
無所愛著。
少不學問
時與里人漁。
得魚
常以竹籠盛之。
沉深水中
祝曰。
去者去。
止者留。
公元512年
時人以為愚。
梁天監十一年
年十六歲。
娶劉氏。
名曰
公元520年
玅光。
生子
一曰普建。
二曰普成
普通元年
年二十四。
稽停塘下
遇一梵僧
號嵩頭陀
大士曰。
我昔與
汝於毗婆尸佛前發願。
汝今兜率天宮受用現在
時當還。
因命臨水觀影。
乃見圓光寶葢
大士笑曰。
鞴之所多鈍銕。
良醫門下病人
當度生為急。
何暇
思天之樂乎
於是結菴松山下雙檮樹間。
即今雙林
寺是。
自號雙樹下當解脫善慧大士
日與玅光營
作。
夜則行道
釋迦金粟定光三佛。
放光大士身。
從是身常出妙香
又感七佛相隨
釋迦引前。
維摩
後。
每旦鐘鳴
仙人騰空而下
隨喜行道
甞謂弟子
曰。
我得首楞三昧
又曰。
得無漏智。
弟子僉曰。
楞嚴三昧
十地菩薩
方能得之
故知大士是住十
菩薩
示迹凡耳
大眾曰。
學道若不無生師。
終不得道
我是現前得無生人
昔隱此事。
今不覆藏
以示汝等。
弟子禮拜
大士因謂之曰。
汝等禮我。
殿中佛。
即我形像
又曰。
我於夢中
憶得過去師。
曰。
善明世尊
或問曰。
善明世尊
得道時師耶。
發心
師耶。
答曰。
發心時師也。
佛出世時。
為國王。
養彼佛。
佛壽八萬歲。
我作佛時。
壽量亦爾。
大通
年。
大士詣闕
武帝大士
師事從誰。
答曰。
無所從。
無所師。
無所事。
自是天下
名僧雲集
處常
甘露
大士寫經律。
千有餘卷。
諸眾生。
離苦解脫
大士三至京師
度道俗。
不可勝計
弟子曰。
我於
賢劫千佛中。
一佛耳。
若願生千佛中。
即得見我
又告
眾曰。
我捨此身時。
期嵩頭陀
蹔往忉利天
不久還兜
公元542年
率天
汝願生彼。
即得見我也。
大同八年
立誓上齋
作願文曰。
弟子善慧。
今啟釋迦世尊
十方三世諸佛。
虗空法界
常住三寶
弟子自念今生
無可從心
布施
拔濟受苦眾生
自今立誓三年
上齋
每月六
日不飲食
以此饑渴之苦。
一切眾生酬償罪業
得解脫。
以不食之糧。
廣作布施
諸眾生。
世世備足
財法無量
永離愛染
不作三業
得大總持
摧伏諸魔
無上道
捨身命財。
普為一切供養諸佛。
謹持
上齋
而取滅度
執志燒身。
大明鐙。
一切供養
三寶
遂先告眾曰。
懷憂惱。
夫物有生有死。
有成
有敗。
天下恩愛
皆悉離別
今捨此穢濁之身。
得無
上清法身
唯願徒眾
無懷悲戀
生生世世
不相
離。
永為眷屬
成佛道。
自相率。
共辦樵薪
雙林
山頂
營作火龕。
以此因緣
當來世界
必為佛事
一切
共同解脫
至四月八日
弟子堅意
難陀
等。
十有九人
請奉代師主。
不食上齋
及燒身供
三寶
有四弟子
剌心燒指
割耳。
大士久住
世間
又曰。
悟道巳四十劫。
釋迦世尊方始發心
謂能捨身苦行
所以先我成佛耳。
頭陀入滅
大士
自知之。
乃集諸弟子曰。
嵩公巳還兜率天宮待我。
我同度眾生之人。
去巳盡矣。
決不久住於世。
乃作
公元569年
還源十二章
時太建元年。
歲次己丑。
夏四月。
丙申
朔。
大士寢疾
告其子普建普成法師曰。
我從第四
天來。
為度眾生故。
汝等慎護三業
精勤六度
懺悔
法。
免墮三塗
二師因問曰。
脫不住世
眾或離散
佛殿
不成若何
大士曰。
去世後。
或可現相
至二十四日
公元535年
乙卯
大士涅槃
時年七十三。
肉色不變
至三日。
身還煖。
形相端潔
轉手柔軟
更七日。
烏傷縣
陳鍾
耆。
來求香火
結緣因。
取香四眾
次第傳之。
次及
士。
大士反手受香。
沙門法璿等曰。
我等有幸
預蒙
菩薩還源相。
自傳香。
表存非異。
使後世知聖化
餘芳。
大士未亡也。
弟子曰。
滅度後。
莫移我
臥牀
後七日。
有法上人
織成彌勒佛像來。
鎮我牀上
用標形相也。
及至七日。
果將彌勒佛像。
一小銅鐘子。
大士牀上
時作流淚
須臾忽然
不見(詳載本傳
此乃大士首楞三昧
示現如是
首楞三昧經明)。
**契此和尚
明州奉化縣。
布袋和尚
不詳氏族
自稱契此
形裁腲
脮。
蹙額播腹。
居止無定。
寢臥隨處
常以杖一布袋。
凡供身之具。
盡貯袋中。
入市聚落
見物即乞。
或醯
醬魚𦵔。
投囊中。
號為長汀子
自說偈曰。
一鉢
家飯。
孤身萬里遊。
青目覩人少。
問路白雲頭。
或於雪
中臥。
身上無雪。
人皆奇之。
示人吉凶
必現相表
兆。
亢陽即曳高齒屐
人知必雨。
水潦則繫濕草屨
知必晴。
或坐街頭
或立衢中。
兒童競逐
羣而戲之。
有偈曰。
是非憎愛世偏多。
子細思量奈我何。
寬却肚
膓須忍辱。
開心任從他。
若逢知已須依分。
縱遇
冤家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
自然證得六波羅
一布袋。
虗空罣礙
展開十方
入時觀自在
一軀佛。
世人不識
不塑亦不裝。
不彫亦不刻。
一滴灰泥。
一點彩色
人畵畵不成
偷偷不得
本自然。
清淨拂拭
雖然一軀
分身千百億。
公元917年
梁貞明三年
岳林寺東廓。
盤石上。
端坐示寂
偈曰。
彌勒彌勒
分身千百億。
時時時人
時人
不識
偈畢。
安然而化。
眾共埋之。
後見現於他州
亦負
布袋而行。
四眾競圖其像焉(千百億。
娑婆三千大千世界
萬億四大部州)。
**婆羅門
中天竺
菩提樹東。
精舍高百六七十尺。
基面
二十餘步。
疊以青甎
塗以石灰
層龕皆有金像
四壁
鏤作奇製。
連珠形。
天仙像。
上置金銅寶瓶。
東面
接為重閣。
簷宇特起三層
柱棟梁。
戶扉寮牖。
金銀
彫鏤。
以飾之。
珠玉廁錯
以鎮之。
奧室䆳宇
洞戶三重
外門左右
各有龕室
左則觀自在菩薩像。
右則慈氏
菩薩像。
白銀鑄成。
高十餘尺。
精舍故地
無憂王先建
精舍
復有婆羅門
更廣建焉。
初有婆羅門
不信
法。
大自在天。
傳聞天神雪山中。
與其往來
求願焉。
天曰。
凡諸願求。
有福方果。
非汝所祈。
非我能
遂。
婆羅門曰。
何福可以遂心
天曰。
欲種善種
求勝
福田
菩提樹者。
佛果處也。
宜時速返。
菩提樹
精舍
穿大水池
興諸供養
所願當遂。
婆羅門受天
命。
大信心。
相率而返。
兄建精舍
弟鑿水池
於是
修供養。
求心願。
後皆果遂
王大臣
得祿賞。
便檀捨
精舍既成
招募工人
欲圖如來初成佛像
歲月
無人應召
久之
有一婆羅門來告眾曰。
我善
圖寫
如來玅相
眾曰。
今將造像
何所須。
香泥耳。
公元535年
宜置精舍之中。
一燈照。
我入巳。
堅閉其戶。
六月後。
乃可開門
諸僧眾。
如其命。
尚餘四月
未滿六月
眾咸駭異
開以觀之。
精舍內。
佛像儼然
結跏趺坐
右足居上
左手斂。
右手垂。
東面而坐。
肅然如在
座高
四尺二寸
丈二尺五寸。
像高丈一尺五寸
兩膝
八尺八寸
兩肩六尺二寸
相好具足
慈顏若真。
右乳上。
塗瑩未周。
既不見人
方騐神鑒
眾咸悲歎
勤請知。
一沙門。
宿心淳質
感夢見昔婆羅門
告曰。
我是慈氏菩薩
工人之思。
不測聖容
故我
圖繪佛像
右手者。
如來之將證佛果
天魔
嬈。
地神告至
其一先出。
助佛降魔
如來告曰。
汝勿憂
怖。
吾以忍力。
降彼必矣。
魔王曰。
誰為明證。
如來乃垂
手指地言。
此有證。
是時第二地神踊出作證。
故今像
手倣昔下垂
眾知靈鑒
莫不悲感
於是乳上未周。
廁眾寶。
珠瓔寶冠
奇珍交飾。
設賞迦王。
不信三寶
菩提樹巳。
欲毀此像。
既覩慈顏
心不安忍
回駕將返
宰臣曰。
宜除此佛像
大自在天形
宰臣受旨。
而歎曰。
佛像
歷劫招殃。
王命
喪身滅族
退若此
何所宜行。
乃召信心
以為役使
遂於像前橫
疊甎壁。
心慚冥闇。
又置明燈
甎壁之前
自在天。
報命
王聞心懼。
舉身生皰。
肌膚攫裂。
居未久之
便
喪沒矣。
宰臣馳返。
毀除障壁
時經多日
燈物不滅。
尚在
神功不虧
云云(無憂王
阿育王
婆羅門
此云梵志
天竺四姓之一也)。
**聞二百億阿羅漢
南天竺恭達那補羅國
宮城側。
伽藍中。
精舍
五十餘尺中有刻旃檀慈氏菩薩像。
高十餘尺。
或至
齋日
神光照燭
是聞二百億羅漢之所造也。
**末田地尊者(是毱多尊者弟子)
天竺瞢揭釐城東北。
山越谷。
逆上信度河。
途路
危險
山谷杳冥
或履絙素。
或牽鐵鎖
棧道虗臨。
飛梁
危構
㭬棧躡隥。
千餘里。
至達麗羅川
即烏仗那國
舊都也。
多出黃金
鬱金香
達麗羅川中。
伽藍
刻木慈氏菩薩像。
金色晃昱
靈鑒潛通
高百餘尺。
末田底迦(舊云。
田地譌)阿羅漢之所造也。
羅漢神通力
携引匠人升覩史多天。
親觀玅相
三返之後
功乃畢
焉。
自有此像。
法流東派。
中天竺戰主國。
大城西北
伽藍窣堵波
無憂王之所建也。
中有如來舍利
升。
昔者世尊
於此處。
七日之中。
天人眾類說玅
法。
其側則有過去三佛座
經行遺迹之處。
鄰此復
慈氏菩薩像。
形量雖小。
威神嶷然
靈鑒潛通
奇迹
間起
**引正
中天竺
憍薩羅國
西南三百餘里。
至黑峰山
岌然特
起。
峰巖峭險
無崖谷。
宛如全石。
引正王為龍猛
薩鑿此山中
建立伽藍
去山十數里。
鑿孔道。
當其山
下。
仰鑿疏石。
其中長廊步檐
崇臺重閣。
閣有五層。
有四院。
並建精舍
鑄金像。
量等佛身。
玅窮工思。
自餘莊嚴
惟飾金寶
山高峰。
臨注飛泉
周流重閣。
交帶廊廡
疏寮外穴。
明燭中宇
引正王。
建此伽藍
也。
人力疲竭
庫藏空虗
功猶未半。
心甚憂慼
龍猛
曰。
大王何故若有憂色
王曰。
輙運大心
敢樹勝福。
永固
待至慈氏
功績未成。
財用巳竭。
每懷此恨。
而待旦
龍猛曰。
勿憂。
崇福勝善
其利不窮
有此弘願
無憂不濟
今日還宮。
極歡樂。
再出遊。
歷覽山野
巳而至此
平議營建
王既受誨。
大石並變為金。
王遊
見金
心口相賀
回駕龍猛所曰。
此日畋遊
神鬼
惑。
山林之中。
時見金聚
龍猛曰。
鬼惑也。
至誠所感
故有此金。
宜時取用。
濟成勝業
遂以營建
功畢有餘
於是五層之中。
各鑄四大金像
餘尚盈積
充諸帑藏
招集千僧
居中禮誦
龍猛菩薩
釋迦佛所宣教法。
及諸菩薩演述論。
鳩集部別
藏在其中
上第
層。
惟置佛像
及諸經論
第五層。
居止淨人
資產
物。
中間三層
僧徒所舍。
聞諸先志曰。
引正建巳畢。
工人食鹽價。
用九拘胝金錢(龍猛
云龍樹。
拘胝者。
唐言百億)。
**嗢嗢羅(唐言上)羅漢
南天竺
珠利耶國。
都城西不遠。
有故伽藍
提婆菩薩
羅漢論義之所。
初提婆菩薩
聞此伽藍
嗢嗢
阿羅漢
六神通。
八解脫。
遂來遠尋。
觀其風範
伽藍
羅漢宿。
羅漢所居之處。
惟置一牀
提婆無
以為席。
聚落葉。
指令就坐
羅漢入定
分方出。
於時陳疑。
請決羅漢
難為釋。
提婆尋聲重質
七轉巳。
杜口不酬。
竊運神通力
兜率陀天。
請問
氏。
慈氏為釋。
因而告曰。
彼提婆者。
曠劫修行
賢劫
中。
當紹佛位
非爾所知
宜深禮敬
彈指頃。
還復
座。
乃復抑揚妙義
剖析微言
提婆謂曰。
慈氏菩薩
聖智之釋也。
仁者所能詳究哉。
羅漢曰。
然。
如來
旨。
於是避席禮謝。
深加敬歎。
**清辯論師
南天竺
大安達邏國。
都城南不遠。
大山巖。
辯論
師住阿素洛宮。
待見慈氏菩薩成佛之處。
論師雅量
弘遠
至德深䆳
外示僧伽之服。
內弘龍猛之學。
靜而
思曰。
慈氏成佛
誰決我疑
觀自在菩薩像前。
隨心陀羅尼
絕粒飲水
時歷三歲
觀自在菩薩
乃現
玅色身。
論師曰。
何所志乎。
對曰。
願留此身。
待見
氏。
觀自在菩薩曰。
人命危脆
世間浮幻
宜修勝善
生覩史多天。
於斯禮覲。
尚速得見。
論師曰。
不可奪。
不可二。
菩薩曰。
若然者。
宜往彼大安達邏國。
城南
山巖金剛神所。
至誠誦執金剛呪者。
當遂此願。
於是往而誦焉。
三歲之後
神乃謂曰。
何所願。
勤勵
論師曰。
願留此身。
待見慈氏
觀自在菩薩
遣來請。
成我願者。
其在神乎
神乃授祕方
而謂之曰。
岩石內。
阿素洛宮。
如法行請。
石壁當開。
開即入
中。
可以待見
論師曰。
幽居無覩。
詎知佛興。
神曰。
慈氏
出世
我當相報
論師受命
專精誦持
復歷三歲
初無
異想。
芥子以擊石壁
豁而洞開
是時百千萬眾。
忘返
論師跨其戶。
而告眾曰。
吾久祈請
待見慈氏
聖靈警祐
大願斯遂。
宜可入此。
同見佛興。
聞者怖駭
莫敢履戶。
謂是毒蛇之窟。
喪身命。
再三告語
惟有
六人從入。
論師顧謝
時眾從容而入。
入之既巳。
石壁
還合。
眾皆恐嗟。
前言之過也(阿修洛。
舊曰阿修羅
此云非天)。
**佛䭾䟦陀羅禪師
佛䭾䟦陀羅
此云覺賢。
本姓釋氏
迦維羅衛人
甘露
飯王之苗裔也。
博學羣經
多所通達
少以禪律馳名
常與同學僧迦達多。
共遊罽賓國。
同處積載
達多雖
服其才明
而未測其人也。
後於密室閉戶坐禪
忽見
賢來。
驚問何來。
答云。
蹔至兜率致敬彌勒
言訖便隱。
達多知是聖人
未測深淺
後屢見賢神變
乃敬心祈
問。
方知得不還果(阿那含果也)。
**德光論師
中天竺
秣底補羅國。
德光論師
少而英傑
長而弘敏
博物強識
碩學多聞
本習大乘
未窮玄奧
因覽毗婆
沙論。
退業而學小乘
作數十部論。
大乘綱紀
製俗
書數十餘部。
非斥先進
所作典論
覃思佛經
十數
決。
研精雖久。
疑情未除。
時有天軍羅漢
往來兜史多
天。
德光願見慈氏
決疑請益
天軍神通力
上天
宮。
既見慈氏
長揖不禮
天軍謂曰。
慈氏菩薩
次紹
位。
何乃自高
敢不致敬
方欲受業
如何不屈
德光
曰。
尊者此言。
誠為指誨
然我出家弟子
慈氏菩薩
天福樂。
出家之侶。
而欲作禮。
非所宜。
菩薩知其
我慢心固。
非聞法器
往來三返。
不得決疑
更請天軍
重欲覲禮
天軍惡其我慢
懱而不對
德光既不遂心
便起恚恨
即趣先林。
修發通定。
我慢未除。
不時證果。
**道法禪師
法。
姓曹
燉煌人
棄家入道
專精禪業。
時行神呪
城都
王休之。
費鏗之。
請為興樂香積寺主
訓眾
有法
常行分衛
不受別請及僧食。
乞食所得
常減其
分。
以施蟲鳥
每夕輙脫衣露坐
以飼蚊蝱
如此者。
年。
後入定。
彌勒放䐡中光。
三塗苦報。
於是深加
公元474年
篤勵
常坐不臥。
元徽二年
於定中滅度
平坐繩牀
如恒日(分衛
乞食也)。
**慧覽禪師
覽姓成。
酒泉人
曾遊西域
頂戴佛鉢
仍於罽賓
從達
比丘
諮受禪要
達摩入定
兜率天
彌勒
菩薩戒。
後以戒法授覽。
還至于填國。
復以戒法授彼
方諸僧。
歸東土。
宋文帝
請住鍾山定林寺
孝武帝
中興寺
敕令京邑禪僧
隨踵受業
**智嚴法師
嚴。
西涼州人
弱冠出家
便以精勤著名
衲衣宴坐
永歲
志欲廣求經誥。
周流西國
諮受禪法功踰
公元569年
十載
佛䭾跋陀禪師東歸
傳法東土
元嘉四年
沙門寶雲
出寶曜。
廣博嚴淨
西天王等經。
嚴昔未
出家時。
甞受五戒
有少虧犯
後入受具足。
常疑不
得戒。
以為懼。
積年禪觀
不能自了
遂更汎海。
天竺
諮諸明達
羅漢比丘
具以事問羅漢
羅漢
不敢判決
乃為嚴入定
兜率宮彌勒
彌勒答云。
得戒。
大喜
於是步歸。
罽賓
無疾而化。
年七十八。
**華手比丘
公元473年
魏文帝三年
敕設無遮大會
魏帝敕問。
土僧尼。
得戒源由
有何證騐
大德等。
不能答。
於時即有
比丘
請向西國
聖人
得戒源由
發足長安
到於天
竺。
見一羅漢
啟曰。
震旦僧尼
得戒以不
羅漢答曰。
小聖
不知得否。
汝在此住。
吾為汝上兜率
奉問
彌勒世尊
得不得來報
即便入定
兜率天
具問
事。
彌勒答曰。
僧尼並得戒訖。
仍請證騐
彌勒即取金
花云
邊地僧尼得戒。
願金花入羅漢手掌
不得
入。
發願既訖。
將花按手。
花入掌中
一尺影現。
勒語曰。
汝到震旦比丘所。
亦當如我此法。
羅漢下來
彌勒語。
以花按比丘手。
即入掌中
一尺影現。
應既徵。
其時即有遠方道俗
來相欽仰
求受三歸
戒者無數
號為花手比丘
當去之時。
一十八人
自餘慕住西國
或有冒涉流沙
風寒命過
唯有花手
比丘
獨還漢地
當本去日
有迦毗羅神現身
語花手
比丘曰。
道路懸遠
多諸險難
弟子送師至彼。
往來
吉。
未還之間。
魏文帝殿前
有金花空中現。
文帝問太
史曰。
有何變怪
太史卜曰。
西國正法
欲來到此。
不盈
公元427年
一月
花手比丘
掌中花來到此土。
初至之一日
金花
即滅不現。
大瑞既徵。
故戒福永傳也。
**戴顒處士
晉世有譙國
戴逵
字安道
風清槩遠。
遊心釋教
且機
通贍
巧疑造化
至於和墨點釆。
刻形鏤法。
雖周人
盡䇿之微。
宋客象楮之玅。
不能踰也。
第二子顒
仲若
素韻淵澹
雅好丘園
負荷幽貞
繼志才巧
逵每製像。
共參慮。
濟陽江夷
少與顒友。
常託顒
觀音像。
致力罄思。
欲令盡美
相好不圓
積年
成。
後夢有人告之曰。
江夷觀音無緣
可改彌勒
薩。
顒即停手
馳書報江。
未及發。
而江書巳至。
俱於
此夕感夢
語事符同
顒喜於神應
改為彌勒
於是
觸手成玅。
不稽思。
光顏圓滿
俄爾而成。
有識讚仰
感悟因緣匪差
此像舊在會稽龍華寺
二戴
製。
歷代獨步
其所甚多
並散在諸寺
難悉詳錄
**僧護比丘
護。
會稽剡縣人
出家
便尅意苦節
戒行嚴淨
石城山
嶽寺
寺北有青石壁。
直上數十餘丈。
中央
有如佛𦦨光之形。
有叢樹。
曲幹垂陰
護每經
行至壁所。
見光煥炳
絃管歌讚之聲。
於是
發誓
博山鐫造。
十丈石佛
以敬彌勒千尺
容。
使凡厥有緣
同覩三會
齊建武中
招結道俗
彫剪
疏鑿移年
僅成面樸。
頃之
護遘疾而亡。
臨終
誓曰。
吾之所造。
不期一生成辦。
第二身中。
其願方
果。
後有沙門僧淑。
纂襲遺功
資力莫由
獲成遂。
公元507年
至梁天監六年
始豐
吳郡陸咸罷邑還國
夜宿
剡溪
風雨晦冥
危懼假寐
夢見三道人來。
云。
君識信堅正
自然安隱
建安殿下
感患未瘳。
能治剡縣
僧護所造石像
成就者。
必獲平預。
冥理
非虗。
宜相開發也。
還都經年
稍忘前夢
後出門。
一僧云。
去歲剡溪所屬
建安王事。
猶憶此不。
咸當
矍然
答云不憶。
道人笑曰。
宜更思之。
仍即辭去
悟其非凡
倒屣諮訪
追及百步
忽然不見
豁然
意解。
具憶前夢
剡溪所見第三僧也。
咸即馳啟建
安王
王即以上聞。
敕遣僧祐律師
專任像事。
王乃深
信益加。
喜踊充遍。
抽捨金貝
取成畢。
僧祐未至
一日
寺僧慧逞。
夢見黑衣大神
翼從甚壯。
立於龕所。
商略分數
至明旦。
而祐律師至。
神應若此
初僧護
所創。
鑿龕過淺。
乃鏟入五丈
更施頂髻及身相。
克成
鎣磨將畢
夜中當州字處。
色赤而隆起
今像胸州
公元513年
字處
不施金箔
赤色在焉。
像以天監十二年春
公元516年
就功
至十五年春竟。
座軀高五丈
立形十丈
龕前架
三層臺。
造門閣殿堂。
并立基業
以充供養
其四
遠士庶。
并提挾香花
萬里來集
供施往還
軌迹填委
自像成之後
建安王所苦稍瘳。
今年巳康。
復至唐。
越州法華山寺玄儼律師
當代名德
覩斯像。
金石絲竹四天之供施常聞。
功德莊嚴十地琱鐫
尚闕。
內傾衣鉢
外率檀那
布以黃金之色。
鎔以白
銀之相。
銅錫鉛鍇
球琳琅玕
七寶由是渾成
八珍
具足
寶積獻葢。
界現三千。
迦葉貢衣。
金踰十萬。
須彌之現於大海
杲日之出于高山
此又儼之
公元1606年
功德
不可思議者也。
至明萬曆丙午仲冬
此像足生
五色曇華焉(州音萬)。
**僧旻法師
姓孫氏
七歲出家
為僧迴弟子
年十六。
而迴亡。
俯仰
喪禮畢。
師仰曇景。
安貧好學
不避炎雪。
年二
十六。
講成實論。
先輩法師
高視當世
排競下筵
於是
公元499年
名振日下
聽眾千餘
孜孜善誘
曾無告倦。
永元元年
敕於惠輪殿。
講勝鬘經。
帝自臨聽。
時有靈根道超
比丘
勤學自勵
解如旻。
有人言。
僧旻法師
婆尸佛。
巳能講說
君始修習
云何可等。
但自加功
患不隨分得解。
後大領悟
旻甞造彌勒佛
并諸供具
夕禮謁。
夢見彌勒佛
遣化菩薩
菩提樹與之。
菩薩曰。
菩提樹者。
言道場樹也。
弟子頗宣其言。
聞而勗之曰。
禮有六夢
正夢唯一
乃是好惡之先徵。
周立占夢之官
後代廢之。
正以俗人澆偽
亟多假
託。
前所夢。
乃心想耳。
汝勿傳之。
**慧思禪師
思。
俗姓李氏
津人也。
少以弘恕慈育知名
甞夢梵
僧勸令出俗
駭悟斯瑞。
辭親入道
唯一食。
不受別
供。
誦法華等經。
三十餘卷
數年之間。
千遍便滿。
又夢
梵僧數百。
形服環異。
上座命曰。
汝先受戒
律儀非勝。
安能開發
正道也。
既遇清眾
宜更翻壇祈請師僧
四十二人
羯磨法。
具足成就
後忽驚悟。
方知夢受。
自斯巳後。
尅念翹專。
得見三生行道事。
又夢彌勒
彌陀
說法開悟
故造二像。
並同供養
又夢隨從彌勒
與諸眷屬
同會龍華
心自惟曰。
我於釋迦末法
受持
法華
今值慈尊。
感傷悲泣
豁然覺悟
轉復精進
靈瑞
重沓
修尋定支。
束身長坐。
始三七日。
發少靜觀
見一
生來
善惡業相
因此驚嗟
倍復勇猛
無所獲。
自傷
昏沉
生為空過
懷慚愧。
放身倚壁。
背未至間。
霍爾
開悟
法華三昧
大乘法門
一念明達
不由他悟。
**蘇富婁
婁。
憲法師弟子。
遺囑令依釋道安
所造丈八
像。
而婁不知模樣
便鑄。
一冶遂成
無有缺少
鑄像
時。
雨花如李。
一寺內。
又於家內
金銅彌勒像。
丈餘。
後夢憲。
令其更造佛像
乃於梵雲寺造大像。
五十九尺。
事如別顯。
昔隋初秦孝王
後曾鎮襄都。
師古像。
形制甚異。
乃遣人圖之。
長安延興寺造
之。
初鑄之夕。
亦感天樂雨花
大有靈瑞
像今現在
興寺也。
**法顯禪師
顯。
姓丁氏
南郡江陵人
十二出家
依寶冥法師
服勤
累載
諮詢經旨。
後依皓師。
以降心之術。
因而返谷。
靜處閑居
旦資蔬水。
中後絕漿。
晏坐道安殿中
三十餘載
堂有彌勒像。
光趺高四十尺。
八部
繞。
彌天之所造也。
寶冠華帳
供具經臺
並顯所營。
堂中五燈。
晝夜不絕。
一燈獨熾。
𦦨高丈餘。
一夜
五色衣人。
持一金瓶來奉。
一生樂疾。
信往業。
受而不治
五十餘年。
足不出戶
夢身坐寶殿
四眾
戒。
就牀跏坐
儼然便絕(彌天
道安法師)。
**道積法師
積。
河東安邑人
先講涅槃
後敷攝論。
并諸異部
往往
宣傳
知命將鄰。
偏弘地持。
以為誡勗之極。
沙門
寶澄。
隋初於普救寺
創營彌勒大像百尺
萬工纔登
其一。
不卒所願
而澄早逝
鄉邑蓍艾
請積繼之。
修建
十年
彫粧都了
道俗慶賴
欣喜相并
初積受請之夕。
夢二師子
於大像側。
連吐明珠
相續不絕。
既覺。
惟曰。
獸王自在
則表法流無滯
寶珠自涌。
乃喻財施無窮
冥運潛開功成斯在。
即命工匠
圖夢所見
彌勒
像前。
今猶存焉。
像設三層
巖廓四合
上坊下院
赫奕
相臨
園磑田蔬。
周環俯就
小而成大。
咸積之功。
貞觀
公元1606年
十年
九月十七日
終於本寺。
春秋六十有九。
未終三
日。
鐘不發聲
逝後如舊
眾咸哀歎
**慧雲法師
雲。
姓姚氏
湖湘人也。
十歲南嶽
初祖禪師
稟承
訓。
而能黠慧
好味經教
沉默如也。
弱冠受具
自專
戒。
且喜毗尼
尋罷講科。
營福事。
江北行化
來觀梁
苑。
夜宿繁臺
企望
河北岸。
異氣屬天。
質明入城
尋覩。
歙州司馬宅。
西北園中池沼
瀾漪中。
有天
宮影。
參差樓閣
合沓珠瓔
門牖綵繪。
九重儀像。
千狀
直謂兜率宮院矣。
雲覩此異事
貫心膺。
吾聞智嚴經說
琉璃地上宮殿之影。
此不思議
境界也。
今決擬建梵宮
答其徵瑞
濮州屬縣。
報成
寺。
發願
為國摹鑄彌勒像。
舉高一丈八尺
募人出赤
公元712年
於時施者委輸
一鑄克成
相好奇特
太極元年
公元1606年
十三日
改元延和。
歲下敕。
寺院無名額者並
毀。
雲所鑄像
及造殿宇門廓。
猶虧彩繢。
遇新敕乃輟
工。
雲於彌勒像前。
泣淚焚香
告曰。
若與此有緣
當現
奇瑞
策悟羣心
少頃
像首上放金色光
照曜天地
滿
士庶
皆歎希有
時生毀謗者。
隨喪兩目
有舌腫
一尺許者。
遠近傳聞
爭來瞻禮
捨施如山
全勝槩。
像坐垂趺。
人觀稽顙
惡報者。
雲望像。
為其悔過
須。
失明重視
舌卷者能言
願為寺之奴。
持鐘掃
地也。
**貞辯法師
辯。
中山人也。
少知出塵
長誓修學
尅苦之性。
不堪
其憂。
一志聽尋。
暇則剌血書經。
又鍼血畵立觀自在
像。
慈氏像等。
甞因行道困息。
二天女。
來相撓惱。
誓之曰。
我心匪石
吾以神光被汝。
自此道勝
魔亦無
踪。
後歸中山講訓
補故伽藍
無不諧願。
婦人陳氏。
布髮掩地。
請辯踏之。
撰上生經鈔。
為學者所貴。
時號
辯鈔者。
終於此寺焉。
**鴻楚法師
楚。
字方外
姓唐氏
永嘉人也。
梁太后賜紫衣并號。
讓弗聽。
終不披著。
講法華經。
五十許座。
甞撰上生
經鈔。
一日楚之講堂中。
生蓮華。
重柎複葉
香氣
荂。
講貫外。
深夜行道誦經。
將逝之夕。
燈光忽暗。
公元932年
聲絕微。
門人曰。
勞爾給使
吾將往矣。
長興三年
公元1606年
六月五日無疾而化。
**真表律師
表。
百濟人也。
家在金山
世為弋獵
表多蹻捷
弓矢
便。
開元中
逐獸之餘。
於田畎間。
折柳條。
蝦蟇
成串
置於水中
擬為食調。
入山網捕
逐鹿
路由
公元1607年
山北歸家。
全忘取貫蝦蟇
至明年春獵次。
聞蟇鳴。
水。
見去載所貫三十許蝦蟇猶活。
於時歎惋
自責
曰。
苦哉。
何為口腹
令彼經年受苦
乃絕柳條
徐輕放
之。
發意出家
思惟曰。
我若堂下辭親。
室中割愛
難離慾海
莫揭愚籠。
由是入深山。
以刀截髮
苦到
懺悔
舉身撲地
志求戒法
誓願要期彌勒菩薩授我
戒法
倍日功。
遶旋叩搕。
心心無間
念念翹勤
經七
公元1606年
晝宵
詰旦
地藏菩薩
搖金錫。
為表䇿發。
教發戒
緣。
作受前方便。
感斯瑞應
歎喜徧身
勇猛過前。
二七
日滿
大鬼
可怖相。
而推表墜於巖下
無所傷。
匍匐就登石壇
加復魔相百端千緒
第三七日。
吉祥鳥鳴曰。
菩薩來也。
乃見白雲若浸粉然。
高下
山川平滿
銀色世界
兜率天主。
逶迤自在
儀衛陸離
圍遶石壇
香風花雨
非凡世之景物焉。
爾時慈氏徐步而行。
至於壇所。
垂手摩表頂曰。
善哉
大丈夫
求戒如是
至於再三
蘇迷盧可手攘却
爾心
終不退。
乃為授法。
身心和悅
第三禪。
意識與樂。
相應也。
四萬二千福河常流
一切功德尋發慈氏
躬授三法衣。
瓦鉢
復賜名曰。
真表。
又於膝下二物
非牙非玉。
乃籤檢之制也。
一題曰九者。
一題八者
二字
付度表云。
若人求戒。
當先悔罪
罪福則持犯
性也。
更加一百八籤。
上署百八煩惱名目
如來
人。
或九十日。
或四十日。
或三七日行懺。
苦到精進
滿限終。
將九八二籤。
參合百八者。
前望空而擲。
墮地
以騐罪滅。
不滅之相。
若百八籤。
飛迸四畔
八九二籤。
卓然壇心而立者。
即得上上品戒焉。
若眾
籤雖遠。
或一二來觸八九籤。
拈觀是何煩惱名。
抑令
前人重復懺悔巳。
正將重悔煩惱籤。
和八九者擲。
煩惱去者。
中品戒焉。
若眾籤埋覆八九者。
則罪不
滅。
不得戒也。
設加懺悔
過九十日
下品戒焉。
慈氏
重告誨云。
八者新熏也。
九者本有焉。
囑累巳。
天仗
迴。
山川雲霽
於是表持天衣
天鉢
猶如五夏比丘
狥道下山
草木為其低垂覆路。
殊無溪谷高下之別。
飛禽鷙獸
馴伏步前。
又聞空中唱告。
村落聚邑言。
出山來。
何不迎接
時則人民男女
布髮掩泥者。
衣覆路者。
氈罽氍毹承足者。
華絪美褥填坑者。
表咸
曲副人情
一一廸踐。
女子提半端白㲲
覆於途中
表似驚忙之色。
迴避別行。
女子怪其不平等
表曰。
非無慈不均也。
適觀㲲縷間。
皆是狶子。
吾恐傷生
悞犯耳。
原其女子
屠家販買
得此布也。
自爾
二虎
左右隨行
表語之曰。
吾不入郛郭
汝可導引
至可修行處。
則乃緩涉而行。
三十里來。
一山坡。
跽於前。
時則挂錫樹枝
敷草端坐
四望信士
不勸
來。
同造伽藍
號金山寺焉
後人求戒。
年年懺罪者絕
多。
影堂中道具存焉(蘇迷盧。
須彌山)。
兜率龜鏡集卷上
**音釋
(鹽字去聲
同艶。
好而美也)
(音陶。
剛木亦音稠。
一名檮著)
逶迤
(上音威。
下音駝)
㭬棧
(上音諸。
下音殘上聲
棚也。
所謂棧道也)
(音倘。
金帛藏也)
(音曇。
及也。
布也。
深廣也。
長延也)
(亦云闍維
此云焚燒)
禪那
(此云靜盧)
馝馟
(上音弼。
下音塗。
皆香也)
(侵字去聲水名)
(涓字上聲
田中溝也。
又六畎為一畝也)
(音記。
織毛為之亦北天竺國名)
氍毹
(上音渠。
音舒)
(音牒。
細毛布也。
西國有[艸-屮]實。
繭繭中絲如纑。
名曰白㲲)
(音喜。
猪虱也)
(音孚
郭也)
伽藍
(具云僧伽藍
華言眾園。
謂眾僧共居
則能生植道芽聖果也。
方名寺。
或名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