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七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
 第四十七卷目錄
 星變部彙考二十一
  宋二〈仁宗天聖九則 明道二則 景祐四則 寶元二則 康定一則 慶曆八則 皇祐五則 至和三則 嘉祐八則
庶徵典第四十七卷
星變部彙考二十一
宋二
公元1023年
仁宗天聖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天聖元年正月壬申,月犯昴。
丁亥掩心大星
五月丙子,掩房。
六月丙午,犯南斗魁。
閏九月乙巳,犯昴。
 又按《志》八月歲星犯牛,犯天籥
 又按《志》正月丙寅熒惑犯房。
丁卯,犯鉤鈐鍵閉
癸酉犯罰
二月庚申,犯天籥
四月戊午,犯南斗魁。
八月癸巳,又犯南斗距星。
閏九月乙巳熒惑壁壘陣。
 又按《志》正月庚午大白犯建。
 又按《志》三月丁丑熒惑犯歲星。
 又按《志》二月己亥,奇星見
又按《志》正月丙戌星出北斗魁西,至八穀沒。
三月
戊辰星出貫索,至五車沒。
六月戊戌星出天弁,至建星沒。
己丑星出北斗星東北入濁沒。
庚寅星出五車,至五諸侯沒。
閏九月癸巳星出五車,至參沒。
丙申星出東壁,至天倉沒。
甲辰常星未見,星出營室,至外屏沒。
己酉星出翼,南行入濁。
公元1024年
天聖二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二年八月甲申太白太微垣。
天文志》二月丁卯,月犯鬼,因掩積尸
四月辛未,掩房南星。
六月丁卯,犯天江
戊寅,犯昴下三星
八月己卯,掩軒轅大民星。
十月庚午,犯井鉞
辛巳,犯氐。
 又按《志》十一月戊申熒惑犯房。
 又按《志》二月丙戌太白五車
八月庚午太白軒轅東星。
甲申,自右掖門行太微
辛巳,犯太微上將
九月戊子,犯右執法
甲午,犯左執法
 又按《志》九月戊申太白熒惑
十一月壬子辰星太白
 又按《志》八月丙子,奇星見
又按《志》辛丑星出五車,至畢沒。
六月丁卯晝漏上,
星出中天赤黃色,有尾跡,西南緩行入濁。
辛巳星出牽牛南入濁。
九月辛卯星出太微,沒于右執法
天聖三年星變
公元1025年
《宋史·仁宗本紀三年六月壬戌太白晝見
冬十月乙卯太白南斗
十二月戊寅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六月甲子,月犯建。
丙子,犯東井
七月戊子,犯房。
八月丙子,又犯。
九月丁亥,犯建。
十二月辛酉,犯東井
又按《志》正月丁未,月犯熒惑
 又按《志》五月辛卯歲星壁壘陣。
七月乙未,又犯。
 又按《志》正月辛卯熒惑天籥
三月庚戌,又犯壁壘陣。
五月辛卯,犯羽林
六月壬戌,又犯壁壘陣。
七月戊子,又犯。
十一月乙巳,犯外屏
 又按《志》六月己卯太白太微上將
十月乙卯,犯南斗
 又按《志》六月壬戌十二月戊寅太白晝見
 又按《志》五月癸未太白辰星相犯於井。
天聖四年星變
公元1026年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正月戊子,月犯東井
十月己丑,犯東井
十二月丁亥,犯畢距星。
又按《志》正月己亥熒惑天陰
二月癸酉,犯天高
八月甲午,犯東井
九月壬申,犯氐。
十二月戊寅,犯天街
 又按《志》十月庚寅填星右更
 又按《志》七月壬申,奇星又見。
 又按《志》正月壬午星出亢,東南流入濁。
丁巳星出靈臺,至翼沒。
丙午星出北斗魁,近文昌沒。
其夜,又有星出箕,南行入濁。
四月丙寅星出太微從官側,南行入濁。
五月辛巳星出天市垣巿樓側,東北流入濁。
閏五月丙辰星出天船,沒於紫微鉤陳側。
六月乙亥星出司空東南入濁。
八月乙未星出天棓近天倉沒。
九月丁未星出王良西北入濁。
十一月丙辰星出東井,沒于南河側。
十二月丁丑星出鉤陳,沒于天棓側。
戊戌星出太微,至文昌沒。
公元1027年
天聖五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五年五月壬寅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七月己未,月犯歲星。
八月丁亥,犯熒惑
十一月戊申,掩歲星
 又按《志》九月癸卯,月犯建。
丁巳,犯東井
十月壬申,犯牽牛中星
甲申,犯東井
辛卯,掩角南星。
壬辰,入氐。
十一月庚申,犯氐。
 又按《志》九月辛丑太白靈臺
乙巳,犯明堂
庚申,犯左執法
 又按《志》五月壬寅太白晝見
 又按《志》六月辛卯熒惑犯填星。
壬辰,掩填星
 又按《志》正月壬寅星出天社西南入濁。
九月癸卯星出天廚北流入濁。
丁未星出北辰,沒于天床側。
甲子,有星出北河,沒于東井
公元1028年
天聖六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六年四月甲申旦,有星大如斗,自北流西南光燭地,有聲如雷。
庚寅下德音,以星變齋居,不視事五日
畿內死罪,流以下釋之。
罷諸土木工。
河北流民京師者。
 按天文志》九月己酉,月犯填星。
 又按《志》正月癸丑,月犯角南星。
二月甲戌,犯東井
戊子,犯牽牛
六月壬申,又犯氐。
七月丙辰,犯畢。
己卯,犯東井
 又按《志》八月庚午歲星犯鉞。
十月丙寅,又犯。
 又按《志》三月甲辰熒惑東井
又按《志》四月甲申夜漏欲盡,有星大如斗器,自北方至于西南光照地,有聲如雷,曳尾跡長數丈,久之,散為蒼白雲。
 按鞠詠傳》三司鹽鐵判官
天聖六年夏大星晝隕有聲如雷,五事上之。
公元1029年
天聖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七年四月庚子,月犯氐。
六月庚戌,掩畢。
九月壬申,犯畢距星。
 又按《志》八月己亥歲星輿鬼
九月己未,犯積尸
 又按《志》七月壬午熒惑井鉞
丙戌,又犯井距。
 又按《志》五月己巳太白犯畢距星。
 又按《志》五月辛未太白犯填星,在畢宿一度半。
 又按《志》二月乙丑星出天乳貫天市,入濁。
公元1030年
天聖八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八年六月乙巳,月犯畢。
十月甲午,掩畢柄第二星
 又按《志》九月丁未歲星軒轅
 又按《志》正月己卯熒惑東井
又按《志》四月辛亥太白輿鬼
 又按《志》四月壬寅辰星犯鬼尸。
 又按《志》六月乙酉太白熒惑
 又按《志》二月丁酉星出軒轅大星側,如杯,速行至器府沒。
公元1031年
天聖九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九年八月辛丑,月犯軒轅大星
九月壬戌,犯畢。
十月戊戌,犯右執法
十一月甲申,掩畢大星
丁酉,犯氐。
 又按《志》九月熒惑輿鬼
丁巳壬戌,犯積尸
 又按《志》十月戊戌歲星左執法
公元1032年
明道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明道元年秋七月丁酉太白晝見彌月乃滅。
 按天文志》九月戊子,月犯填星。
 又按《志》二月丙午,月犯畢大星
六月壬戌,又犯。
七月壬辰,犯東井
九月癸巳,入太微
十月乙卯,犯鬼西南星。
十一月戊子,犯謁者
 又按《志》正月辛巳歲星左執法
五月戊戌,犯太微左執法
 又按《志》正月庚子熒惑輿鬼東北星。
二月甲辰,掩鬼。
 又按《志》二月庚午太白五車
六月乙丑,犯東井
八月壬子,掩軒轅左角
九月丙子,犯左執法
 又按《志》七月太白晝見三十日。
 又按《志》六月乙巳客星出東北方,近濁,有芒彗。
至丁巳,凡十三日沒
 又按《志》三月癸巳星出中台,貫北河,入東井沒,炸烈有聲,明燭地
食頃,又有星出天市宗人側,東流入濁。
四月乙巳星出貫索,大如杯,沒於鉤陳側,光照地。
八月癸亥星出天船,近鉤陳沒,明燭地
乙丑星出胃,大如杯,有尾跡,西北緩行,迸為六七小星相隨沒於大陵,明燭地
丙寅星出營室西南速行,至危沒。
良久,又有星出天園,至天社沒,光燭地。
九月丙子星出婁,沒於雲雨側,尾跡久方散。
食頃,又有星出大將軍,近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續又星出北辰西北速行,至內階沒。
又有星出天苑,沒於天園,明燭地
公元1033年
明道二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二年二月戊戌含譽星見
冬十月癸巳朔太白南斗
十一月癸亥太白南斗
 按天文志》二月辛丑月入畢口。
八月己亥,入氐。
九月戊子,入太微
十二月丁未,犯積尸
 又按《志》八月癸卯熒惑積尸
 又按《志》七月癸巳填星犯鬼。
十二月壬子,又犯。
 又按《志》八月戊午太白犯房。
十月癸巳,犯南斗
十一月癸亥,又犯。
 又按《志》二月戊戌含譽星見北方,其色黃白光芒二尺許。
公元1034年
景祐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景祐元年八月壬戌,有星孛於張、翼。
甲子,月犯南斗
辛未,以星變大赦避正殿,減常膳。
九月丙午熒惑南斗
 按天文志》閏六月丁卯,月掩東咸
庚辰,犯畢。
八月甲子,犯南斗
十一月庚戌,犯房。
十二月壬申,入太微
 又按《志》正月己巳歲星東咸
四月丙申,犯鉤鈐
戊申,犯房。
甲寅,掩房上相
七月戊子,犯房。
 又按《志》四月辛亥熒惑太微上將
五月壬申,犯右執法
丁亥,犯左執法
八月戊午,犯房。
丁卯,犯東咸
甲申,犯天江
九月丙午,犯南斗
 又按《志》正月丁卯填星南斗,又犯鬼。
三月戊子,又犯。
又按《志》閏六月庚辰太白犯填星。
十一月甲寅,又犯熒惑
 又按《志》八月壬戌夜,有星孛於張、翼,長七尺,闊五寸,十二日而沒。
十二月己未夜,有星出外屏,有芒氣。
 又按《志》八月己卯星出東井行至廁星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乙酉星出北斗魁,西北速行,入紫微東南垣沒。
又有星出文昌西北速行,至紫微鉤陳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九月丁亥星出天津,如太白青色,有尾跡,沒於危。
良久星出五車,沒天廩
己丑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色,有尾跡,向東速行,至沒,光照地。
其夜星出婁,至沒,明燭地
十一月乙卯星出軒轅大星側,如太白赤黃,向東速行,入濁,光照地。
景祐二年星變
公元1035年
《宋史·仁宗本紀二年冬十月庚午熒惑左執法
天文志》四月丁巳,月掩太白
 又按《志》二月
寅,月入太微
四月己未,犯鬼。
六月丙辰,入太微
九月乙巳,又入。
 又按《志》五月丁未歲星天籥
 又按《志》七月甲午熒惑入鬼。
九月丁亥,犯牽牛
甲午,犯靈臺
己亥,入太微
十月庚午,犯左執法
十二月辛亥,犯平道
戊辰,犯太微上相
 又按《志》九月辛巳填星太微上相
 又按《志》三月壬寅太白東井
四月乙卯,犯五諸侯
己巳,入鬼。
九月甲午,犯右執法
十一月甲申,入氐。
 又按《志》五月丁亥太白犯填星。
九月辛巳熒惑犯填星,在張六度
 又按《志》正月己丑,奇星又見。
 又按《志》八月庚申星出大陵,如太白赤黃色,東南緩行,沒于昴,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九月丙午常星未見,星出婺女緩行,近南斗沒。
十一月辛丑星出五車,至觜觿沒,明燭地
公元1036年
景祐三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三年八月乙卯,月犯南斗
 按天文志》六月己卯,月犯氐。
八月乙卯,犯南斗
 又按《志》正月壬辰熒惑犯亢。
三月己亥,犯進賢
七月甲辰,犯房次將
九月癸巳,犯南斗
 又按《志》十月己卯填星左執法
公元1037年
景祐四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四年七月戊申,有星數百西南流至壁東,大者光燭地,黑氣長丈餘,出畢宿下。
 按天文志》六月壬午,月犯南斗魁。
 又按《志》六月癸酉太白東井
七月辛丑,犯鬼。
己未,犯軒轅大星
 又按《志》七月己未太白熒惑
九月辛亥熒惑犯填星,在翼十五度。
 又按《志》閏四月癸未夜漏未上,星出天津,大如杯,東北行入濁。
己亥星出上台,至軒轅沒。
五月辛亥星出華蓋,至北辰沒。
六月壬申星出天津,入天市垣,至宗人沒。
是夜星出王良
太白青白色,有尾跡,東南速行,至婁沒,明燭地
己卯星出梗河,沒于亢。
七月戊申,有星數百皆西南流,其最大者一星東壁沒,光燭地,久之不散。
九月庚子星出南河東南速行,近狼星沒,青白色,有尾跡如太白,明燭地
己酉星出牽牛,如太白青白色,西南入濁。
丁卯星出紫宮,沒天棓,有尾跡,明燭地
公元1038年
寶元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寶元元年八月庚辰熒惑南斗
天文志》三月己酉,月犯填星。
四月庚寅犯歲星。
又按《志》三月戊申月入太微
四月丁丑,犯角。
庚辰
犯心前星
六月乙亥犯心
八月辛未,犯箕。
 又按《志》正月辛丑熒惑犯房。
三月丙午,犯軒轅
六月庚午犯心前星
七月癸卯,犯天江
八月辛未,犯南斗
九月丙申,犯天雞
 又按《志》四月己巳太白東井
癸巳,犯輿鬼
七月甲辰,犯角南星。
 又按《志》正月戊戌星出攝提,如太白赤黃色,至天市西垣沒,明燭地
二月甲午星出河鼓,至七公沒。
三月辛丑星出東井,沒參側。
庚戌星出大角,至氐沒。
辛亥星出北斗魁,如太白青白色,有尾跡,東北速行入濁,光照地。
四月壬申,有星出中台,如太白青白色,有尾跡,向北速行入濁,明燭地
星出天江,如太白,有尾跡,西南速行,至房沒。
八月壬申星出東井,如太白東北速行,沒輿鬼,明燭地
十月壬午星出天津,至營室沒。
己丑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有尾跡,至狼側沒,明燭地
十一月癸丑星出中台,至軒轅沒。
公元1039年
寶元二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五月癸卯,月犯心大星
十月壬戌,月犯南斗
 又按《志》正月庚申星出翼,如太白行至角沒。
三月癸丑星出右旗赤黃,有尾跡,向南速行,沒於建星,明燭地
五月庚戌星出房,至積卒沒。
閏十二月甲寅星出文昌,如太白,有尾跡,西北速行,至五車沒,明燭地
公元1040年
康定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康定元年二月辛卯,月、太白俱犯昴。
十一月壬戌,有大星西南,聲如雷者三。
 按天文志》四月辛卯,月犯軒轅大星
七月癸亥,犯南斗
十一月己巳,犯軒轅御女
十二月己丑,犯昴。
 又按《志》六月丁未歲星井鉞
七月戊午歲星東井
十月庚子,又犯。
 又按《志》正月乙酉熒惑建星
 又按《志》三月戊寅填星平道
 又按《志》正月乙酉太白犯昴。
六月丁未,犯東井
 又按《志》九月壬申辰星犯填星。
 又按《志》三月戊寅,有星出文昌,如太白青白色,北行入濁。
四月丁未,有星出紫宮東垣上衛側,至北辰沒。
癸丑星出北斗北行入濁。
六月庚戌星出天弁西北入濁,明燭地
九月戊寅星出天船東行,入五車沒。
十月壬辰星出天津,速行至宮西垣沒。
壬戌中天星大如杯,赤黃,有尾跡,西南速行,沒於濁,光照地,良久有聲如雷。
十一月乙亥星出文昌北行,入濁,明燭地
公元1041年
慶曆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慶曆元年秋七月丙辰,月掩心後星
戊午,月掩南斗
八月庚子,月掩歲星
 按天文志》八月庚子,月掩歲星
十月丙申,月犯填星。
 又按《志》正月辛未,月犯房次將
六月庚子,犯昴。
癸卯,犯東井
七月丙辰掩心後星
戊午,掩南斗天相
八月庚子,犯積尸
九月己巳,犯軒轅御女
 又按《志》八月庚辰歲星犯鬼。
丙戌,犯積尸
十一月癸酉,犯輿鬼
 又按《志》八月癸未星出天船,如太白東北速行入濁,青白色,明燭地
己亥星出奚仲,大如杯,色青白西南緩行,沒於天津側,明燭地
辛丑,有星經天廩東南緩行入濁。
乙巳夜漏未上,星出營室,如太白東行入濁,青白色。
九月己酉星出,如太白,有尾跡,西行,沒於東壁,明燭地
丙辰星出畢,如太白,有尾跡,西北速行,至王良沒。
丁卯星出北辰,如太白北行入濁,明燭地
戊辰星出壁壘陣,如太白赤黃,有尾跡,西南入濁,明燭地
慶曆二年星變
公元1042年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二月甲申,月犯輿鬼
四月戊子,犯房次將
 又按《志》四月乙酉歲星輿鬼
庚寅,犯積尸
 又按《志》二月庚子星出房,如太白赤黃,有尾跡,西南速行,入濁沒,明燭地
三月戊寅星出鉤陳側,如太白赤黃,有尾跡,西行緩行,至天棓沒,明燭地
四月丁丑星出貫索,大如醆,青白色,有尾跡,東北慢行,至閣道沒,明燭地
丙申星出貫索,如太白赤黃色,西北速行,沒於中台側,明燭地
七月壬寅星出河鼓,大如杯,青白色,西速行,至牽牛沒,明燭地
己酉星出婺女,如太白青白色,有尾跡,東南慢行入濁,明燭地
乙丑星出天津,如太白赤黃,向西速行,至貫索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
八月壬寅星出北斗杓,如太白青白色,西北行,沒於濁。
乙亥夜漏未上,星出箕,南行入濁。
又有星出天倉,如太白東南入濁沒。
壬午星出危,東南行,至濁沒。
九月辛亥星出天船,如太白東行入濁,青白色,有尾跡。
庚申星出婁,至東壁沒。
乙丑星出婁,至天倉沒。
丁卯星出五車,東北流,沒於文昌側。
閏九月辛未星出羽林軍,如太白赤黃色,西南行入濁。
乙亥星出婁,西行入濁。
十二月庚申,有星出弧矢南行入濁,赤黃,有尾跡,燭地
公元1043年
慶曆三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三年八月甲寅太白晝見
十一月五星皆在東方
 按天文志》七月戊子,月犯東井
九月癸未月入東井
丙戌,月犯軒轅右角
 又按《志》九月庚寅歲星左執法
 又按《志》五月己卯太白軒轅大星
九月甲申,犯左執法
 又按《志》八月甲寅太白晝見
 又按《志》九月甲申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十一月壬辰五星皆見東方
 又按《志》二月壬寅星出上台,至軒轅沒,有尾跡,明燭地
四月戊申夜漏未上,中天星出大角,如太白西行軒轅沒。
辛亥星出女床,至天市西垣沒。
丙辰星出牽牛,如太白西南緩行,至天淵沒。
七月己卯星出北斗魁,西北行入濁。
甲申星出貫索,如太白,速行至北斗柄沒。
甲寅星出閣道,如太白東北速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十月戊申星出,如太白西南速行,至弧矢沒,尾跡久方散。
慶曆四年星變
公元1044年
《宋史·仁宗本紀四年秋七月壬午,月犯熒惑
 按天文志》七月壬午,月犯熒惑
 又按《志》七月甲申,月犯東井
八月癸丑十月丙午,又犯。
 又按《志》二月戊午歲星左執法
公元1045年
慶曆五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五年十二月癸酉,月犯房上相
 又按《志》二月甲寅熒惑東井
四月丙午,犯鬼尸。
五月乙酉,犯軒轅大星
 又按《志》六月辛酉太白東井
 又按《志》五月辛巳星出紫宮鉤陳側,北行入濁。
六月辛酉星出,如太白西行,至天倉沒,有尾跡,明燭地
壬戌星出營室,如太白赤黃色,東南速行,過危,至虛沒,有尾跡,明燭地
七月甲午星出建星,如太白,向南速行,至濁沒。
乙巳星出牽牛,如太白南行,至濁沒。
八月甲寅星出八穀東北入濁。
少頃,有星出將軍,如太白西北速行,至王良沒,有尾跡,其色赤黃
己卯星出文昌,大如醆,直北速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壬午星出北河,至沒。
十月甲寅星出畢,東南速行,至天苑沒,赤黃,有尾跡。
丙辰星出張,東南速行,至濁沒。
丙寅星出天津,大如杯,東南速行,至危沒,赤黃,有尾跡,明燭地
公元1046年
慶曆六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六年三月甲午,月犯歲星。
六月丁巳,有流星營室南,其光燭地,隱然有聲
 按天文志》三月丙申,月犯歲星。
七月乙酉,又犯。
 又按《志》七月壬午,月犯左角
丁亥犯斗天府
九月甲申,犯牛。
十一月己丑,犯畢距星。
辛卯,犯東井
庚子,犯氐距星。
又按《志》七月乙巳熒惑東井
九月甲午,犯輿鬼
又按《志》七月丙戌太白左執法
 又按《志》三月乙未星出大角,如太白西南速行,至濁沒。
庚午星出文昌,如太白,向北速行入濁,青白色,有尾跡,明燭地
六月丁巳星出營室,大如杯,光燭地,有聲北行,至王良沒。
七月癸巳星出昴,至參沒。
九月辛巳星出王良,如太白東北速行入濁。
乙巳星出南河,如太白東北速行,沒於輿鬼側。
遵堯錄》慶曆六年,帝謂輔臣曰:比臣僚有言星變者,且國家雖無天異,亦當自修警。
況因讁見者乎。
夫天之譴告人君,使懼而修德,亦由人主知臣下之過失,示以戒敕使得自新則不陷於咎惡,此天心之仁也。
敢不祗畏奉承之。
公元1047年
慶曆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七年七月己卯,月犯氐。
八月壬戌,犯畢大星
乙丑,犯東井
 又按《志》正月壬寅熒惑諸侯
三月丁亥,犯鬼積尸
六月庚申熒惑左執法
 又按《志》六月庚申填星犯建。
又按《志》四月己酉星出營室東北速行入濁。
戊辰星出郎位,如太白,至梗河沒,有尾跡,明燭地
六月己巳星出天田赤黃色,有尾跡,西南緩行,至折威沒。
戊辰星出尾,西南速行入濁。
九月乙亥星出河鼓,入天市垣,至宗人沒。
戊寅星出天苑,如太白南行,至天園沒,有尾跡,明燭地
庚辰星出東井,沒於狼。
丙戌星出北落師門西南緩行,至濁沒。
十二月癸亥星出五車赤黃色,西北速行,至天船沒。
公元1048年
慶曆八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八年二月癸酉,月犯畢。
六月己丑,又犯。
十一月丙午,掩畢。
 又按《志》八月辛未熒惑犯鬼積尸
 又按《志》閏正月丙寅太白犯昴。
二月丁酉,犯五車東南星。
六月庚辰,犯東井
八月庚午,犯軒轅大星
 又按《志》正月乙酉星出天廁側,西南速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丁酉星出直南速行入濁。
二月乙酉星出文昌青白色,東北速行,至濁沒。
四月己巳星出,如太白東北速行,至婁沒。
五月壬寅星出氐,如太白,向西南速行,入濁沒。
戊午星出房,色赤黃東南入濁。
六月戊寅星出北落師門西南速行,沒於濁。
己卯星出北斗,至郎位沒,有尾跡,明燭地
癸巳星出天津,至紫宮西垣沒。
七月庚申星出七公,如太白西北速行,入濁沒。
八月乙亥星出天市西南速行入濁,有尾跡,色赤黃
是夜星出東壁赤黃色,東北速行,至濁沒。
九月壬寅星出天倉,如太白東北速行,至胃沒。
甲子星出天苑西南速行,入濁沒。
十月乙酉星出匏瓜,如太白,向東速行,至天津沒。
十二月乙丑星出南河,如太白東南行,至弧矢沒。
己丑星出天市垣,東南行,至濁沒。
公元1049年
皇祐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皇祐元年九月戊午太白南斗
天文志》七月丙午,月犯歲星。
 又按《志》二月
辰,月掩畢。
五月庚子,犯太微上相
癸卯,入氐。
七月戊戌,犯氐。
九月丙午,犯畢。
十一月辛丑,掩畢。
十二月戊辰,犯畢。
 又按《志》五月甲辰熒惑右執法
 又按《志》九月戊戌太白犯斗天相
 又按《志》二月丁卯,彗出虛,晨見東方西南指,歷紫微,凡一百一十四日而沒。
 又按《志》三月庚子星出軫,西南速行,沒於翼
四月辛巳星出織女,向南速行,入天市垣,至宗人沒,明燭地
甲申星出心,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
六月丙寅星出紫宮鉤陳側,如太白北行入濁。
己巳星出匏瓜赤黃,有尾跡,向南速行,至建星沒。
丁丑星出造父,如太白,向西南速行,至天棓沒,有尾跡,明燭地
九月壬子星出閣道東南速行,至婁沒,有尾跡,明燭地
十一月癸巳星出文昌,向東速行,至五車沒,有尾跡,明燭地
十二月乙丑星出亢,赤黃色,向東北緩行,至天市西沒
丁酉星出文昌,向北速行,沒於北辰側。
皇祐二年星變
公元1050年
《宋史·仁宗本紀二年三月丁酉,月犯軒轅大星
六月壬申,月犯填星。
癸未熒惑輿鬼,犯積尸
十月庚午熒惑太微上將
 按天文志》六月壬申,月犯填星。
 又按《志》三月丁酉,月犯軒轅大星
八月庚申,入氐。
壬申,入東井
十一月丙申,犯畢。
己酉,入氐。
十二月辛卯,犯畢大星
 又按《志》八月庚申熒惑入鬼,犯積尸
十月庚午,犯太微上將
閏十一月丙辰,犯太微上相
 又按《志》四月癸未星出氐,赤黃色,南東速行,至心沒,有尾跡,明燭地
五月乙巳星出貫索,向東速行,至女床沒。
七月己丑星出赤黃色,西南緩行,沒於營室側。
九月辛卯星出織女,如太白,向西速行,入濁沒。
十二月丁未星出庫樓,如太白赤黃色,至沒。
皇祐三年星變
公元1051年
《宋史·仁宗本紀三年四月丙申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三月癸丑,月犯畢。
四月己丑,入太微
癸巳,入氐。
六月壬寅,犯畢。
九月甲子,犯畢距星。
 又按《志》四月丙戌熒惑左執法
七月戊午,犯氐。
八月辛丑,犯天江
 又按《志》四月丙午太白晝見
 又按《志》三年十一月丁丑熒惑犯填星。
 又按《志》七月丙辰星出南斗赤黃色,尾跡凝天,向南緩行,至濁沒。
八月庚辰星出,如太白西北速行,沒於濁。
九月癸丑星出上台東北入濁。
十月乙巳星出天倉,如太白西北速行入濁。
公元1052年
皇祐四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四年冬十月丙子太白南斗
天文志》十月己丑,月犯歲星。
 又按《志》正月丙辰,月犯東井
八月丙申,犯輿鬼
 又按《志》十月乙酉熒惑太微左執法
 又按《志》十月丙子太白南斗
又按《志》三月庚申星出郎將東行,至貫索沒。
壬申
星出文昌,沒于五車側。
四月辛巳星出天市市樓側,至南斗沒。
癸卯星出東壁,沒于天船側。
六月庚子星出危,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
壬寅星出天船,如太白東北入濁。
八月丁酉星出天倉,如太白西南速行,至濁沒。
戊戌星出參旗,如太白西南速行,至天苑沒。
九月丙午星出婁,西南速行入濁。
戊申星出紫宮北辰側,赤黃色,西南速行,至貫索沒,尾跡凝天,明燭地
己酉星出營室,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
是夜星出參,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
是夜星出參,如太白東南速行入濁,尾跡赤黃
甲子,有星出南河,如太白東北入濁。
十月丁丑星出天棓西北速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丙申星出天倉,如太白西南速行入濁。
十一月丙申星出北河,沒於北斗璇星側。
公元1053年
皇祐五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五年八月丁巳,月犯東井
 又按《志》六月丙戌熒惑犯氐。
閏七月壬午,犯天江
八月乙巳,犯南斗
 又按《志》六月癸酉太白犯畢。
乙未,犯井鉞
 又按《志》正月壬寅夜漏未上,星出東井,如太白東北速行,至濁沒,有尾跡,明燭地
五月庚戌星出北斗魁側,西北速行入濁,尾跡赤黃
庚申星出大角,如太白西北行,至中台沒,青白色,有尾跡。
六月癸酉星出紫宮北辰側,赤黃色,北行,至濁沒。
七月癸卯星出王良,至天津沒。
甲辰星出,如太白,速行沒於危。
是夜星出紫宮北辰側,色赤黃西南速行,至天市垣東沒,有尾跡,明燭地
乙巳星出王良,速行至營室沒。
戌午,星出貫索西南速行,入天市垣,至宦者沒。
八月丙戌星出紫宮北辰側,至王良沒。
是夜,又星出危,沒婺女側。
癸亥星出大陵,至營室沒,有尾跡,明燭地
九月乙亥星出參,如太白西北速行,至昴沒,有尾跡,明燭地
公元1054年
至和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至和元年五月壬辰太白晝見
九月己丑太白晝見
冬十月辛卯朔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十一月熒惑犯亢。
丁丑,犯氐距星。
 又按《志》元年五月壬辰九月己丑十月辛卯太白晝見
 又按《志》五月己丑客星天關東南,可數寸,歲餘稍沒。
又按《志》七月壬戌星出王良,色赤黃,向北速行,至
天船沒,有尾跡,明燭地
八月壬寅星出上台東北行入濁。
公元1055年
至和二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二年十二月庚戌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五月庚辰,月犯填星。
十一月己酉犯歲星。
十二月辛丑犯填星。
甲辰,掩歲星
 又按《志》二月辛丑,月犯氐。
壬寅犯心前星
閏三月癸巳,犯太微左執法
丙申,犯氐。
五月壬辰掩心前星
七月己丑,犯南斗
壬辰,犯壁壘陣。
八月甲戌,犯軒轅大星上第二星
 又按《志》九月甲申熒惑壁壘陣。
 又按《志》三月壬午太白五車
四月辛巳,犯畢。
七月癸巳,犯輿鬼
八月庚申,犯軒轅大星
九月庚辰,犯太微左執法
 又按《志》七月甲申星出牽牛,如太白赤黃色,南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九月己卯星出弧矢,如太白西南速行,至丈人沒,尾跡青白
又有星出軒轅,向北速行,至中台沒。
庚辰星出天廩東南緩行,至天苑沒。
十一月戊辰星出南河,向南行,至弧矢沒。
辛酉星出弧矢,色赤黃南行入濁。
十二月甲申星出太微東垣,如太白赤黃色,東南速行,至軫沒。
辛卯星出,如太白赤黃色,直北速行入濁。
公元1056年
至和三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四月己丑太白晝見
 又按《志》二月辛卯八月己未景星俱見。
嘉祐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司天監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出東方守天關,至是沒。
秋七月月入南斗,彗出紫微垣,長丈餘。
八月癸亥狄青罷,以韓琦樞密使
是夕彗滅。
 按天文志》三月丙寅,月掩鎮星
閏三月癸巳,掩歲星
五月戊子,犯鎮星
又按《志》十一月己丑,月犯昴。
庚子,犯角左星
癸卯犯心
十二月,犯房。
 又按《志》十月甲子熒惑犯氐。
 又按《志》十月丁巳太白入氐。
戊辰,犯房。
 又按《志》九月乙巳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七月,彗出紫微,歷七星,其色白,長丈餘,至八月癸亥滅。
 又按《志》三月辛酉星出庫樓,沒於尾。
乙亥星出紫微北辰東,如太白,色赤黃西南速行,至右攝提沒。
壬午星出張,至東甌沒。
九月壬午星出東井,如太白赤黃色,向北速行,至文昌沒。
公元1057年
嘉祐二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二年四月庚申,月犯熒惑
六月戊申,犯太白
己卯,犯熒惑
 又按《志》四月庚申,月犯心
己卯,又犯。
七月己卯,犯角大星
九月丁丑犯心後星
己丑,犯昴。
戊戌,犯太微西垣上將
又按《志》八月乙巳歲星犯氐。
 又按《志》三月戊子
熒惑壁壘陣。
五月戊子,又犯壁壘陣東星。
 又按《志》九月庚子太白南斗
 又按《志》六月己未太白晝見
 又按《志》八月庚午景星見。
 又按《志》正月丁酉星出文昌,如太白,速行入紫宮北辰沒。
辛丑星出華蓋緩行北辰沒。
甲辰星出觜觿緩行至畢沒。
二月甲子星出紫宮東垣,大如杯,東北行入濁。
七月乙亥星出北斗魁西,如太白西北速行入濁。
丁丑星出王良,如太白赤黃色,西南緩行,至亢沒,有尾跡,明燭地
九月丙子星出王良,如太白赤黃色,向西速行,至騰蛇沒,有尾跡,明燭地
丁亥星出南河子星側。
戊戌晝漏上,中天星出狼,大如杯,東南速行,至濁沒,尾跡青白
公元1058年
嘉祐三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三年正月庚寅,月犯左角
二月癸卯,入斗魁
三月乙亥,犯五車東南星。
四月乙巳,犯五諸侯東星。
乙卯,掩房距星。
五月乙酉,掩南斗距星。
戊子,掩壁壘陣。
七月庚辰,入南斗魁。
辛卯,犯五車東南星。
八月辛亥,犯壁壘陣。
辛酉,犯五諸侯
壬戌,犯輿鬼
甲子,犯軒轅大星
九月甲戌,掩箕。
己卯,犯壁壘陣。
甲申,犯昴。
丁亥,犯東井
十一月甲戌,犯壁壘陣。
己卯,犯昴。
癸未,犯五諸侯
丙戌,掩軒轅大星
十二月甲寅,犯軒轅左角少民
閏十二月己卯,犯輿鬼
 又按《志》五月乙酉歲星退犯東咸二星
七月辛卯順行,又犯。
 又按《志》三月庚子熒惑東井
十一月癸未,犯鉤鈐
十一月丁未,犯天江
 又按《志》六月丙寅填星犯畢。
九月庚辰,犯畢。
 又按《志》閏十二月甲戌熒惑犯歲星,躔斗四度
 又按《志》八月丙辰景星見。
 又按《志》正月乙未星出參,赤黃色,向西速行,至天廩沒。
五月甲午星出河鼓,如太白赤黃色,東北緩行至虛沒。
七月辛未星出天船東北行,至濁沒。
乙酉星出北河,如太白赤黃色,東南緩行,散為數道,至狼沒,尾跡凝天。
丁酉,有星出危,西南速行入濁。
其夜,又有星出天苑緩行入濁。
八月丙午星出天綱東南速行入濁,尾跡赤黃
戊申星出危,西南速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己未星出牽牛西,速行至牽牛北沒。
癸亥星出王良,向南速行,至天津沒。
漏盡,有星出,如太白赤黃色,西北行,至北斗沒。
乙丑星出文昌,向西速行,至北極沒。
九月庚午星出婁,向南速行,至土司空沒。
甲申,出天將軍,如太白青白色,向西速行,至濁沒。
庚午星出五車,如太白赤黃色,東北速行,至河北沒,有尾跡,明燭地
辛卯星出王良北行鉤鈐沒。
公元1059年
嘉祐四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四年五月丁酉,月犯太白
十月甲戌,犯熒惑
十二月甲戌,又犯。
庚午,掩之。
 又按《志》正月戊申,月掩軒轅大星
丙辰犯心後星
二月庚午,犯五車
四月庚寅,掩昴。
五月乙巳,犯房距星。
戊申,掩南斗魁。
辛亥,犯壁壘陣。
六月癸酉掩心後星
八月癸酉,犯壁壘陣。
九月丁未,犯昴。
十月丁丑,犯東井
己卯,犯輿鬼
辛巳,犯軒轅御女
十一月己酉,犯軒轅左角少民
十二月己巳,掩昴。
甲戌,掩輿鬼
又按《志》正月丙申歲星犯建。
 又按《志》二月丁酉
熒惑羽林
七月己酉,犯畢距星。
九月戊午,退犯天街
十月癸酉,犯鉞星
 又按《志》八月甲子太白軒轅右角
九月丁未,犯太微左執法
十月癸酉,犯亢。
癸未,入氐。
十一月庚子犯罰南星
癸卯,犯東咸
十二月辛未,犯建。
 又按《志》正月庚寅太白晝見
七月辛丑晝見
 又按《志》正月庚戌八月癸未景星皆見。
 又按《志》二月己亥星出翼,入濁。
漏盡,又有星出營室,沒於鉤陳
癸卯星出天槍,至郎將沒。
乙卯星出角,西行,至翼沒。
五月辛丑星出攝提西行入濁。
己酉星出大角,至軫沒。
癸丑星出營室,大如杯,赤黃色,西南速行,至羽林軍沒,炸烈有聲
六月癸亥星出天倉,至天苑沒,有尾跡,明燭地
甲子星出天津,至北辰沒。
辛未星出胃,沒於鉤陳
星出天船,至王良沒。
乙亥星出墳墓,至北落師門沒。
又有星出天船東南速行,至昴沒。
癸未星出氐宿西南行入濁。
己丑星出畢,速行至五車沒。
八月乙亥,夜漏盡星出輿鬼,速行至五車沒。
星出輿鬼,速行至太微北落
癸未星出軍市,速行至弧矢沒。
己丑星出天囷,至天倉沒。
九月己亥星出紫宮鉤陳側,如大盌,東北速行,曳尾五尺,初直後曲,流至北辰東沒,後尾凝結如盤,食頃散。
又有星出太微西,東北速行入濁。
辛丑星出天津,速行至織女沒。
癸丑,星四,皆如太白赤黃色,有尾跡,明燭地一出天棓西南速行,至天市候星沒;一出危,西南速行,至女沒;一出畢,南行沒於天苑側;一出五車北,速行至鉤陳沒。
十月乙丑晝漏上,星出大將軍西南行,至濁沒,色青白,尾跡凝天,良久散。
其夜星出參,至弧矢沒。
丁卯星出婺女東南至濁沒。
戊辰星出東井東行,至沒。
戊寅星出狼,南行,至濁沒。
丁亥星出天倉
乙未星出台南,速行至北河沒。
十二月甲子星出貫索,至女床沒。
公元1060年
嘉祐五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五年春正月辛卯太白犯歲星。
三月乙未歲星晝見
九月己丑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正月癸卯,月犯軒轅御女
辛亥犯心
三月辛卯,犯昴。
己巳犯心後星
戊申,犯南斗距星。
四月癸亥,掩輿鬼西北星。
癸酉犯心
五月庚子,犯房距星。
六月戊辰犯心
七月庚戌,掩東井
八月壬戌,犯房距星。
乙丑,犯南斗
九月庚寅夜漏未上,掩心中央大星
壬寅,掩昴。
十一月丁酉,犯昴。
十二月丁卯,犯東井
己巳,犯輿鬼
戊寅,犯房距星。
 又按《志》七月己亥歲星退犯十二諸國代星。
 又按《志》二月丙戌熒惑東井
四月庚午,犯輿鬼
癸酉,掩積尸
六月壬戌,犯軒轅左角光相接。
又按《志》六月己巳填星井鉞
甲申,犯東井
十月
甲申,退犯東井距星。
 又按《志》九月庚寅太白犯房。
乙巳,犯天江
十一月戊戌,犯壁壘陣。
丁未,退犯井鉞
又按《志》九月庚寅太白晝見
 又按《志》正月壬辰
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八月庚午景星見。
 又按《志》正月辛卯星出畢,大如盌,赤黃色,速行至天倉沒,明燭地,尾跡炸烈而散,有聲如雷。
四月辛未星出氐,緩行東南入濁沒。
癸酉星出婺女,至羽林軍沒。
庚辰,夜漏盡星出大角西南行,至濁沒,尾跡青白
癸未星出女床東行,至河鼓沒。
乙酉星出騎官西南行,至濁沒。
甲午星出天市東,如太白,向東速行,至河鼓沒,尾跡赤黃
丙申星出貫索東北行,至北斗柄沒。
辛亥星出天棓西南行,入天市,至宦者沒。
六月己未星出婁,東北行,至濁沒。
壬戌星出天倉東南行,至濁沒。
辛巳星出天津西南行,至天市宦者沒。
又有星出王良,至土司空沒。
癸酉星出南斗,大如杯,行入濁。
八月庚申星出東壁東行入濁。
丙寅夜漏未上,星出虛,大如杯,東南入濁。
甲午星出五車,至文昌沒。
乙卯星出天苑南行入濁。
十月乙亥星出軒轅星北斗魁旁,沒,尾跡赤黃
十一月壬辰星出五車,至畢沒。
十二月壬申,有星出北河,至輿鬼沒。
戊寅星出弧矢,至南河沒。
己卯夜漏未上,星出軫,至氐側沒。
公元1061年
嘉祐六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六年六月乙丑太白晝見
壬申歲星晝見
 按天文志》閏八月辛丑,月犯鎮星
十一月癸亥,又犯。
 又按《志》正月丙午,月掩心大星
二月己未,犯昴。
三月己丑,犯東井
七月庚寅掩心大星
辛卯,犯天江
癸卯,犯昴。
八月庚午,掩昴。
癸酉,掩東井
九月乙丑,犯昴。
十月乙未,犯東井
十一月庚申,犯昴。
 又按《志》八月丁巳熒惑司怪
己巳,入東井
閏八月癸巳,犯天樽
十月乙亥,退犯五諸侯東壁
 又按《志》七月己亥填星天樽
 又按《志》六月乙卯太白犯畢距星。
七月甲申,犯東井
庚寅,犯天樽
甲辰,犯輿鬼距星。
八月甲子,犯軒轅大星
戊午,犯靈臺北星
 又按《志》六月乙丑太白晝見
 又按《志》三月癸巳熒惑犯歲星,在營室
七月己丑太白犯填星,躔井十二度
閏八月己亥太白辰星,在軫四度
 又按《志》正月癸丑八月壬辰景星俱見。
 又按《志》六月丁巳星出天市宦者側,沒於氐。
己巳星出天市車肆側,西南行,至尾沒。
七月乙酉星出騰蛇,至危沒。
其夜,又有星出婁,大如杯,赤黃色,速行入羽林沒。
丙戌星出天津,至危沒,尾跡赤黃
庚寅星出文昌北行,至濁沒。
八月丁巳星出婁,東北速行,至昴沒。
戊辰星出鉤陳北行入濁。
己卯星出天市垣北,東行,入濁沒。
丁卯星出狼,大如杯,至天社沒,明燭地,尾跡凝天,良久散。
九月甲寅星出營室西南行入濁。
癸亥星出東行,至翼沒。
十一月癸丑星出東北維,去地五丈許,大如盌,向東北緩行入濁,尾跡青白
壬申星出參旗,至濁沒。
丙子星出狼,大如杯而赤黃緩行弧矢沒,有尾跡,明燭地
十二月辛丑星出貫索,如太白東北速行,入天市,至猴星沒,尾跡青白
公元1062年
嘉祐七年星變
《宋史·仁宗本紀七年五月戊午太白晝見
六月丙子朔歲星晝見
秋七月戊申太白經天
冬十月乙未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三月乙卯,月犯軒轅右角
六月己亥,犯天街
八月己卯,犯房距星。
九月丙辰,犯軒轅右角
十二月乙酉,犯井鉞
 又按《志》三月乙卯熒惑輿鬼西北星。
辛酉,犯鬼積尸
五月丙寅,犯靈臺
六月壬午,入太微不犯
 又按《志》八月己丑填星入鬼。
十一月乙巳,退犯輿鬼距星。
 又按《志》三月癸酉太白東井
十一月乙巳,入氐。
己未,犯西咸南星
癸亥犯罰
 又按《志》六月丙子歲星晝見
 又按《志》五月戊午太白晝見
七月己酉經天復見。
十月乙未晝見
 又按《志》正月庚申太白犯歲星在營室
六月丁丑太白熒惑,在翼一度半。
 又按《志》正月辛亥景星見。
 又按《志》正月乙亥星出下台至上台沒。
二月己卯星出北河,大如杯,色赤黃,速行,沒於閣道側,有尾跡,明燭地
壬辰星出東井,如太白,至畢沒。
四月庚子星出太微郎位,如太白西南緩行,至張沒,尾跡赤黃
六月丁丑星出北落師門南行入濁。
七月丁未星出牽牛,至南斗沒。
又有星出羽林軍,至北落師門沒。
己酉星出壁壘陣,如太白,向西速行,至敗臼沒,尾跡赤黃
辛酉星出天紀西北速行入濁。
八月己卯星出文昌,至下台沒。
乙未星出天苑南行入濁,尾跡赤黃
己亥星出天津西南入濁。
九月丙辰星出司空東南入濁。
丁卯星出東壁,大如杯,西行至虛沒,有尾跡,赤黃,明燭地
十月丙子星出昴,如太白西北速行,至天大將軍沒,尾跡赤黃
丁丑星出大陵,如太白南行,至天倉沒。
庚寅星出南河,至天社沒,明燭地
丁酉星出天廟南入濁。
己亥星出參,如太白西南行,至天園沒,尾跡青白
公元1063年
嘉祐八年,英宗即位星變
《宋史·英宗本紀八年四月嗣皇帝位
熒惑七年八月庚辰不見,命宰臣祈禳至是月己丑見於東方
秋七月癸亥歲星晝見
乙丑星大小數西流
 按天文志》七月壬戌,月掩歲星
 又按《志》二月庚辰,月犯東井
庚寅,犯房。
三月丁未,犯井鉞
六月癸未,犯建。
七月庚戌,又犯。
八月甲戌,犯房。
己卯,犯牽牛
辛卯,犯東井
九月乙未,又犯。
十一月癸丑,又犯。
 又按《志》六月癸酉熒惑諸王
八月戊戌,犯輿鬼
辛丑,犯積尸
十二月甲申,犯軒轅
 又按《志》七月癸亥歲星晝見
公元1062年
又按《志》四月己丑太白犯歲星,在胃。
是日熒惑
東方
五月庚辰熒惑犯歲星,在昴四度
 又按《志》正月辛酉景星見。
 又按《志》正月辛酉星出軫,赤黃色,東南速行,入庫樓沒。
三月癸卯星出匏瓜東南至危沒,赤黃色,有尾跡,明燭地
癸亥星出文昌北行入濁,有尾跡,明燭地
又有星出傳舍,速行至北辰沒。
五月癸卯星出天市宗人側,東南速行,至鱉星沒。
己亥星出招搖赤黃色,行南向,入氐沒。
七月乙丑星數百,縱橫西流
八月庚寅星出閣道東南速行,入濁沒。
甲子星出上台,大如杯,赤黃色,向東速行,至下台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