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二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
 第九十二卷目錄
 河間府紀事
 河間府雜錄
 河間府外編
職方典第九十二卷
河間府紀事
漢武帝時廣川國世宗廟殿上有鐘音門戶大開
夜有光,殿上盡明。
公元前17年
成帝鴻嘉四年渤海清河水溢
光武初,清河趙綱於縣界起塢壁繕甲兵,為所在害。
河內李章清河設饗會之,遂於席上悉殲其餘黨。
公元25年
更始三年樂陵方望與、安陵人弓林,共立安定公嬰,自為宰相
更始,遣李松擊破之。
公元63年
明帝永平六年夏四月渤海大風拔樹三萬餘株。
六月渤海大風雨雹
公元74年
永平十七年甘露降於甘陵。
公元135年
順帝陽嘉四年河決平原郡鬲津縣。
公元147年
桓帝建和元年,甘陵人劉文與南郡妖賊劉鮪交通訛言清河王蒜當王天下
事發,捕文鮪等誅之。
後漢書·五行志》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
公為吏,子為徒。
一徒死,百乘車。
車班班,入河間
河間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
石上慊慊黃粱,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
案此皆謂為政貪也。
城上烏尾畢逋者,處高利獨食,不與下共,謂人主多聚斂也。
公為吏子為徒者,言匈奴畔逆,父既為軍吏,其子又為卒往擊之也。
一徒百乘車者,言前一人往討胡既死矣,後又遣百乘車往。
車班班河間者,言上將崩,乘輿班班河間靈帝也。
河間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者,靈帝既立其母永樂太后,好聚金以為堂也。
石上慊慊黃粱者,言永樂雖積金錢,慊慊若不足,使人黃粱而食之也。
下有懸豉,我欲擊之丞卿怒者,言永樂主教靈帝使賣官受錢,所祿非其人,天下忠篤之士怨望,欲擊懸鼓求見丞卿。
主鼓者亦復諂順怒而止我也。
桓帝延熹九年渤海妖賊蓋登稱太上皇帝,有玉印珪璧鐵券、相署置,皆伏誅
公元167年
桓帝永康元年八月六州大水渤海盜賊
桓帝之末京都童謠曰:白蓋小車何,延延河間來。
合諧河間來。
合諧,案解犢亭,屬范陽河間縣也。
無幾何桓帝崩,使者與解瀆侯,皆白蓋車從河間來。
延延,眾貌也。
是時御史劉儵建議靈帝,以儵為侍中中常侍侯覽畏其親近,必當間已,白拜儵泰太守,因令司隸迫促殺之。
朝野少長思其功效拔用其弟郃致位司徒,此為合諧也。
公元173年
靈帝熹平二年,饑賑恤之。
公元191年
獻帝初平二年黃巾賊轉寇渤海公孫瓚與戰於東光,大破之。
興平九年袁譚走保南皮
十年曹操攻克之。
獻帝建安五年十月辛亥,有星孛大梁冀州分野
魏文帝延康元年夏四月丁巳饒安縣西白雉見。
事聞,賜復田租,仍給渤海百姓牛酒大酺三日
公元240年
齊王正始元年大旱
公元267年
晉武帝泰始三年八月河間大風折木。
公元276年
咸寧二年八月河間暴風寒冰,隕霜殺穀。
公元285年
太康六年春三月河間易城等六路,隕霜傷
七年十一月庚辰四角見於河間河間王顒獲以獻。
公元298年
惠帝元康八年大水
公元303年
《晉書·五行志》洛中童謠曰:獸從北來鼻頭汗,龍從南來登城看。
水從西來灌灌
數月,河間王引兵共誅趙王倫成都西藩在鄴,故曰獸從北來
東藩在許,故曰龍從南來
河間水源關中,故曰水從西來
太安二年庚午天中裂,有聲如雷者三。
《魏書·諸帝子孫傳》叱奴子洪超,頗有學,涉大乘
賊亂之後,詔洪超持節黃門侍郎綏慰冀部。
還,上言冀土寬廣界,去州六七百里,負海險遠,宜分置一州鎮遏海曲
議從之,後遂立滄州
公元323年
明帝太寧元年三月庚戌饒安東光安陵三縣災,燒七千餘家,死者萬五千餘人
公元338年
趙王建武四年夏五月大蝗
司隸請罪守宰
虎曰:此朕失政所致委咎守宰,豈罪己之意邪。
司隸不進讜言佐朕,不逮而欲妄陷無辜,可乎。
河間人李黑,聚眾千餘人攻掠州郡
樂太守傅顏討斬之。
公元350年
穆帝永和六年,魏主石閔圍主,祇於襄國
姚弋仲遣其子襄救之。
石閔又遣將軍胡睦拒襄於長蘆,敗還。
公元382年
秦王堅建元十八年夏五月,蝗,不為災。
劉蘭討蝗不滅,有司請下廷尉
曰:災降自天,非人力可除。
此由朕之失。
何罪。
大熟
公元398年
北魏天興元年章武諸郡群賊並起,拓跋遵率眾討之。
公元415年
元帝神瑞二年薦饑
公元473年
文帝延興三年,水。
州人封辯聚黨自號齊王
州軍討平之。
公元521年
孝明正光二年葛榮滄州,又圍相州,眾號百萬。
爾朱榮精騎七千,倍道兼行設伏兵以示不測,身先陷陣,大破之。
葛榮檻送洛陽正法
熙平中有妖聚眾冀州自稱大乘相率
瀛州刺史宇文福討平之。
公元562年
宣帝天保元年夏大水遣使賑之。
公元563年
河清二年滄州長城嶺下生毛或白或黑,長四五寸。
公元604年
隋文帝仁壽四年河間柳樹無故枯落
煬帝南游江都天下盜起。
竇建德河間號長樂王建號大夏
公元621年
唐高祖武德四年劉黑闥反於貝州攻陷瀛州觀州
太宗貞觀十八年八月滄州白龍見。
公元657年
高宗顯慶二年五月滄州大雨雹,中人死者
中宗神龍元年大水
公元708年
景龍二年正月滄州雨雹
二月,有星墜西南,聲如雷。
元宗開元二年七月河北蝗。
公元710年
四年景州水中見龍三頭
邊外大水
後六日,有風自龍見西南來,飛星拔木半日晝晦
公元771年
代宗大曆六年春三月,旱。
公元780年
德宗建中元年,幽鎮魏博大雨易水滹沱橫流自山而下轉石折木,水高丈餘,苗稼蕩盡。
公元786年
貞元二年春大饑斗米萬錢
鹽山合歡黃瓜生。
憲宗元和十一年,詔絕王承宗朝貢
承宗縱兵四掠,幽滄定三鎮皆苦之,上表請發兵討之。
公元817年
唐書·李師古傳》師古以蔭累署青州剌史。
納死,軍中請嗣帥。
詔起為右金吾衛大將軍本軍節度使
初,棣州有蛤𧊶鹽池,歲產鹽數十萬斛。
李長卿以州入朱滔,獨蛤𧊶為納所據,以專利
後德棣入王武俊,納乃築壘德州南,跨河以守蛤𧊶,謂之三㲼通魏博以交田緒
盜掠德州武俊患之。
師古始襲武俊,易其弱,且納時將無在,乃率兵取蛤𧊶三㲼。
師古使趙鎬拒戰武俊子士清兵先濟滴河,會營中火起,士大譟不敢前。
德宗遣使者武俊罷兵師古亦隳三㲼聽命
程日華傳》日華卒,贈兵部尚書
子懷直擅知留事
帝以日華故,即拜權知滄州剌史。
入朝,願析東光景成二縣,置景州
且請刺史河朔
刺史廷授,幾三十年,帝嘉其志,以徐申景州刺史,陞橫海軍為節度,擢懷直為留後
明年,為節度使
公元805年
順宗永貞元年,旱。
公元813年
憲宗元和八年滄州水潦鹽山四縣
公元820年
十五年滄州大水
公元823年
穆宗長慶三年度支滄州軍六百乘,皆為成德軍所掠。
公元828年
文宗太和二年,魏博諸將亂,橫海節度使李祐率諸州兵李同捷,拔德州
同捷請降
大將萬洪滄州
宣慰使相耆疑同捷詐,自將百騎馳入滄州,以事誅洪,取同捷,詣京師
初,病,聞耆殺洪,大驚,遂劇上曰:若死,是耆殺之也。
尋薨,賜耆自盡
是年河決,壞棣州城
六月滄州蝗。
公元829年
三年河北等處蝗,草木葉皆盡。
公元830年
四年夏,旱。
滄景青淄大水流星羽林,長八十餘丈,滅,有聲如雷。
公元831年
五年夏螟蝗害稼。
公元834年
太和八年盧龍軍叛。
莫州刺史張慶死之。
莫州軍亂,逐刺史張惟汎。
是年滄景大雨水害稼及民廬舍
僖宗廣明元年無棣人洪霸郎為盜齊棣間,平盧節度使安師儒王敬武擊破之。
公元889年
昭宗龍紀元年,平盧節度使王敬武卒。
其十師範自稱留後攻陷棣州
昭宗景福中滄州城塹中,冰有紋,如畫大樹花葉紛敷
公元903年
天復三年
朱全忠棣州,刺史趙播死之。
公元926年
後唐莊宗同光四年滄州軍亂,王景自為留後
明宗天成二年有年斗米十錢
蘆臺軍亂,殺其將烏震
公元946年
後晉出帝開運三年大饑
公元952年
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大水流民入塞者四十萬口。
所在賑給之。
公元954年
世宗顯德元年河決東北,破伯禹古堤,浸注齊棣間。
李穀按察堤穴,役徒六萬,三十日而畢。
恭帝初,滄瀛大水千里無煙火。
公元960年
宋太祖建隆元年棣州河決
公元966年
乾德四年乾寧軍王進妻,一產三男
公元973年
開寶六年棣州馬殿直傅延翰反,伏誅
七月歷亭縣御河決。
公元977年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六月景城縣雨雹雷震死牛商馮翼
秋七月大水免租
公元980年
五年景州大雨雹,雷震死人畜甚眾。
公元982年
七年瀛州等處旱。
公元985年
雍熙二年八月瀛莫二州大水民田
公元990年
淳化元年滄州等處旱,帝蔬食祈雨
七月乾寧軍蝗,滄海蝗蝻食苗
公元992年
三年滄州等處,蝗蛾抱草自死。
《宋史·張洞傳》出知棣州,轉尚書祠部員外郎
河北地六塔之衝者,歲決溢病民田。
水退強者冒占弱者耕居無所
一切官為標給蠲其租,以綏新集。
河北東路民富蠶桑契丹謂之綾絹州。
朝廷以為內地,不慮。
奏今滄景契丹可入之道。
兵守多缺,契丹時以販鹽為名,舟往來境上,此不可不察
願度形勢,置帥,增屯戍控扼之。
公元1002年
真宗咸平五年二月雄霸瀛莫滄乾寧諸軍州,水壞民田
是歲大饑
有司賑之,增廣屯田
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四月己卯夜瀛州地震。
公元1006年
三年瀛州嘉禾生。
孫沖傳》字升伯趙州平棘人
累遷太常博士
河決棣州天雄軍。
寇準請徙州治河,命按視
還言徙州動民,亦未免治堤。
不若塞河為便。
遂以棣州,自秋至春,凡四決,皆塞之。
就除殿中侍御史
樞密使,卒徙州信陽坐守河堤,過嚴民輸送往堤上者,輒榜之為使者論。
奏徙知襄州上疏論徙州非便,著河書以獻。
公元984年
九年瀛州民劉元妻一產三男
公元1008年
大中祥符元年有年
公元1013年
六年瀛州嘉禾生。
公元1014年
七年八月獻州芝草千二百二十七本。
公元1022年
乾興元年鹽山無棣二縣海湖溢,壞公私廬舍溺死者甚眾。
公元1026年
仁宗天聖四年六月戊寅莫州大雨城壁
公元1028年
六年秋八月大水
公元1029年
七年莫州春至夏,雨不止
公元1048年
慶曆八年春二月饑民鬻子
賜錢二十萬贖之。
皇祐元年二月甲戌河北黃御二河決,並注於乾寧軍
公元1052年
四年乾寧軍漁人小鐘二於河濱
公元1057年
嘉祐二年夏四月,地大震,壞城郭,壓死者數百人
退朝錄》歐陽少師言為河北都轉運使冬月按部滄景間,於野亭夜半車旂兵馬之聲,幾達旦不絕。
問宿處人,云此海神移徙,五七年間一有之。
夢溪筆談信安滄景之間,多蚊䖟。
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多為蚊䖟所斃。
郊行不敢乘馬,馬為蚊䖟所毒,則狂逸不可制。
行人獨輪小車馬鞍蒙之以乘,謂之木為,挽車者皆衣韋褲
冬月作小坐床冰上拽之,謂之凌床
予嘗按察河朔,見挽床者相屬
其所用,曰此運使凌床,此提刑凌床也。
者莫掩口
神宗熙寧元年河決瀛州
八月滄州清池莫州地
九月,聲如雷,繼大水城郭廬舍百姓暴露乏食
公元1069年
二年瀛莫地震如雷,滄州地涌出沙泥船板核桃蠃蚌甲之屬。
是歲,數路有一日十數者,有踰半年不止者。
公元1071年
四年乾寧軍二莖合穗
公元1076年
九年渤海縣異壟同穎
公元1085年
元豐八年滄州合穗,或異畝同穎
公元1088年
哲宗元祐三年瀛州合穗
六七年間,嘉禾俱見。
公元1093年
八年秋八月大水
公元1094年
紹聖元年樂壽縣一本兩穗
公元1107年
徽宗大觀元年八月乾寧軍河清
公元1093年
八年甲午清州蝗。
公元1117年
政和七年滄瀛河決滄州城不沒三板,民死百餘萬。
公元1102年
《桯史》崇寧間望氣者上言景州阜城縣,有天子氣,甚明。
徽宗弗之信。
既而方士之幸者,頗言之。
有詔斷支隴以洩其所鍾。
一年,猶云氣故在,特稍晦,將為偏閏之象,而不克有終
靖康偽楚之立,踰月而釋位,逆豫既僭,遂改元阜昌,且祈於金酋,調丁繕治其故嘗夷鏟者,力役彌年民不堪命,亦不免於廢地。
二僭皆阜城人,卒如所占云
公元1178年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獻州人殷小二聚眾謀反伏誅
公元1182年
二十二年十二月河間府嘉禾,是冬無雪。
章宗明昌元年正月河間等處進芝草嘉禾
二月地生白毛
公元1194年
五年河間饑,命有司而後聞。
公元1216年
宣宗貞祐四年河北行省侯摯河北人相食。
觀滄等州,斗米銀十餘兩。
公元1220年
興定四年紅襖賊寇樂陵鹽山橫海節度使王福擊敗之。
公元1264年
元世祖至元元年河間等路大水
公元1267年
四年燕京河間等路雨雹害稼。
公元1269年
六年,獻莫清滄四州大水
公元1271年
八年河間等路州縣蝗。
公元1274年
十一年風雹殺稼,免租
公元1278年
十五年夏四月濟南無棣縣白雉以獻。
公元1282年
十九年大都南燕北、河間山東河南六十餘處,皆蝗食苗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人馬不能行,坑塹皆盈。
饑民捕蝗以食,或曝乾而積之。
又盡,則人相食。
二十年八月河間平灤等處,隕霜害稼。
四月燕京河間等路蝗。
公元1284年
二十一年六月河間濱棣等路大水
公元1285年
二十二年,大都河間河水民田三千餘頃。
二十四年保定河間南京等路霜雨害稼。
公元1288年
二十五年,獻莫二州雨霖害稼。
公元1289年
二十六年滄州樂陵旱,免田租若干萬石
公元1290年
二十七年夏四月易水溢,田廬漂沒
修隄防。
秋八月,地大震傾陷官署居,民死者甚眾。
公元1291年
二十八年平灤河間保安三路霪雨大水
公元1292年
二十九年河間無棣縣虫食桑葉
公元1293年
三十年霪雨傷稼,免租三萬三百五十六石。
公元1295年
成宗元貞元年河間等路旱。
公元1296年
二年正月獻州交河樂壽莫州任丘莫亭州縣,皆水。
八月棣州交河等處雨雹
公元1297年
大德元年河間大名等路旱大疫
甲申順德河間大名平陽旱。
河間之樂壽交河疫,死六千五百餘人
公元1301年
五年大都河間等路大水
公元1302年
六年四月大名河間等路蝗。
公元1303年
七年六月棣州德州大雨水,壞田四千六百餘頃。
八年河間南皮八州縣蝗。
公元1305年
九年三月清滄莫獻四州霖,殺二百四十一萬七千餘本,壞蠶一萬二千七百餘箔。
公元1306年
十年四月河間等路蝗。
公元1308年
武宗至大元年八月河間等路蝗。
公元1309年
二年滄洲河間十八州縣蝗。
夏秋水旱傷稼,命有司賑之。
公元1310年
三年七月無棣州縣蝗,大饑有父子相食者。
仁宗皇慶元年六月,旱。
九月河間等路進嘉禾異畝同穎,有一莖數穗者。
集賢學士趙孟頫繪圖藏諸祕府
公元1313年
二年,捕滄州阿失答兒等,擒之,支解以徇。
滄州阜城風雹
公元1312年
五年河間中山等路大旱
公元1316年
延祐三年二月河間濱棣諸處饑。
御河決,壞田甚眾。
六年六月河間路漳河水溢,壞民田二千七百餘頃。
英宗至治元年,旱,免租
公元1322年
二年五月無棣河間九縣大雨水五十餘日,害稼,民饑,免其租之半。
公元1323年
三年河間等十二郡春旱清池縣蝗。
《元史·王思誠傳》思誠河間路總管
磁河水瀕溢,決鐵燈干。
鐵燈干,真定境也。
召其邑吏責而懲之,遂集民丁作隄,晝夜督工期月而塞。
復築夾隄於外,亙十餘里,命瀕河民及弓手列置草舍於上,擊木以防盜決。
是年,民獲耕藝歲用大稔
募民運碎甓治郭外行道,高五尺,廣倍之,往來無泥塗之病。
南皮父祖嘗瀕御河種柳,輸課於官,名曰柳課
後河決,俱沒,官猶徵之,凡十餘年,其子孫益貧,不能償。
思誠連請於朝除之。
郡庭嘉禾三本一本九莖一本十六莖,一本十三莖,莖五六穗。
僚屬欲上進,思誠曰:吾嘗惡人異政,沽美名
乃止。
所轄景州廣川鎮漢董仲舒之里也。
河間福鄉博士毛萇舊居也。
皆請建書院,設山長員。
公元1324年
泰定帝泰定元年景清滄莫等州旱,免其田租
河間等路隕霜害稼。
公元1325年
二年,德京等州縣蝗。
公元1326年
三年夏四月,饑,命有司賑之,免半租
公元1327年
四年河間等路州蝗。
公元1329年
文宗天曆二年三月滄州南皮鹽山武城等縣,蟲食樹葉枯木,蠶不成繭。
河間靜海雨水害稼。
公元1330年
三年夏河間州縣旱。
至順元年丁未河間諸路屯田蝗。
公元1331年
二年莫亭水,遣官賑米三十萬石。
滹沱河決,沒河間清州等處屯田萬頃
景獻八州,俱蟲食為災。
三年,旱。
河間等處屯田蝗。
公元1333年
四年七月景州蓨縣等處,雨雹害稼。
順帝元統元年秋七月大水渰沒無遺
公元1341年
至正元年,饑。
有司賑之。
公元1359年
十九年夜半赤氣亙天地,自西北至於東南
二十二年二月見長星,其形如練,長數十丈,在虛危之間,四十餘日乃滅。
河水城郭,壞民田三千餘頃。
二十六年霖雨害稼。
公元1369年
二十九年春,旱且霜。
夏復霖澇,居民藜藿木葉
明洪武二十四年河決,侵慶雲,簡河,害民禾稼
正統四年河間州縣蝗。
公元1443年
天願八年景州野蠶成繭,野禾稆生,有九穗者。
成化六年慶雲民饖。
,不雨,盡稿。
霖潦傷禾。
七年黑眚為厲,民間閉戶,喧鉦鼓,夜不敢寢。
有物恍惚黑霧中,近人多被爪傷。
大雨,乃息。
公元1472年
八年河間州縣大饑
公元1473年
九年,災,免田租之半。
公元1482年
十八年大水民房舍。
公元1486年
二十二年有年
夜雨晝晴
公元1487年
二十三年秋大水西來徑過清滄二河入海,傷禾稼民舍無算
公元1489年
弘治二年夏六月大水
公元1511年
正德六年賊首劉六進攻獻縣等城,劫掠居民甚眾。
官軍追至常熟海中,滅之。
交河桃李冬華
公元1512年
七年六月大水螟蝗妖眚夜見傷人
公元1513年
八年八月交河有妖白色中傷者如針痕出血人人驚駭夜擊金鐵之聲達旦
後遇雨而滅。
滄州大疫
十一年冬十月任丘異龜見,徑尺餘,金文綠毫。
十二年正月風霾竟日對面見人
任丘大水
十三年春任丘旱,大饑道殣相望
公元1519年
十四年季夏朔夜一星如日暫明。
是年大疫
公元1520年
十五年,黎顒書窩,產九莖
公元1523年
嘉靖二年春三月白洋風急浪湧,渰死取人數百。
任丘城南,沙壓採薪數十
,無
公元1524年
三年春,寒,雨沙,無
,蝗。
大水
公元1525年
四年,饑。
黃癉
禾水沒。
公元1527年
六年民間一產七女
公元1528年
七年夏河間異氣
四月四日五鼓有氣火光龍形,自空至地,直立西南,數刻方散。
,蝗。
公元1529年
八年河決
,旱。
夏四月王澤家豕孕一豬大耳後小耳十五。
,蝗。
八月,隕霜。
公元1530年
九年夏,旱。
,潦河水決。
公元1531年
十年秋大水大蝗,免田租之半。
公元1532年
十一年,蝗,民饑,命有司賑之。
南皮大水
公元1533年
十二年春雨雹
冬十月初七夜星隕擲金石,至曉未巳。
公元1534年
十三年大有年
公元1535年
十四年夏五月雷擊不孝逵。
逵欲殺母,母走匿
逵出耕,自顧其首有旗影,風雷大作,擊之。
公元1536年
十五年夏,蝗,不為災。
大水
公元1537年
十六年秋大水霪雨不止民舍頃壞。
公元1538年
十七年阜城劉旺一產三男,俱成人
公元1539年
十八年大水青縣河決
公元1540年
十九年大饑
公元1541年
二十年秋七月終,隕霜殺禾。
公元1542年
二十一年大饑,多瘟疫
公元1543年
二十二年大水
申仲塋產黃芝一本九莖
公元1544年
二十三年春,饑,滄州尢甚
公元1546年
二十五年八月天鼓鳴。
公元1548年
二十七年夏五月雨雹
公元1550年
二十九年獻縣大旱
公元1553年
三十二年大水河決,傷禾稼
公元1554年
三十三年春,饑,人相食。
大雨雹,壞屋傷禾。
公元1555年
三十四年雨雹傷麥
公元1559年
三十八年景州大水
公元1560年
三十九年大蝗蔽天禾穗殆盡
六月初四日夜星隕如雨
是年大旱居民流移山東等處就食死者過半
四十年春,饑,有秋
慶雲大旱
景州人多流離疫死
四十一年任丘五官淀,黑龍起水中,大雨旬日
四十二年大風雷雨,自西北東南拔木竟日對面見人
公元1564年
四十三年,蝗,民饑流移十之三。
公元1566年
四十五年夏五月雨雹如卵,二麥盡覆。
公元1567年
隆慶元年正月元日,夜大風雷震
望日,雷再大震
二年,蝗不為災,地震如雷,樓屋皆動。
慶雲火災
三年正月朔,日中有數日,近旬始不見
黑光日相摩,大水獻縣尢甚
公元1570年
四年秋七月漳水泛,壞民田百餘頃,大風傷禾。
六年慶雲西村,有婦產蛇並一女
公元1573年
萬曆元年秋俱熟。
公元1574年
二年九月天鼓鳴。
十月又鳴。
三年南皮瑞麥,同莖異岐,大有年
公元1576年
四年任丘大務李熙墳樹巢烏,產白雛一。
七年又產。
公元1577年
五年夏六月暴雨不止,壞廬舍,沒民田
冬十月彗星見,長數丈,白色三月乃滅。
公元1578年
六年慶雲楊氏書舍三本,各九莖光彩射人
八年阜城綿虫寸長遍地黑色
大饑
公元1581年
九年十年大疫
公元1583年
十一年,蝗,不為災。
陽山水決泛濫四十餘日。
十二年,蝗。
公元1585年
十三年春大旱赤地千里
獻縣掘地得古印一顆,貯庫。
公元1586年
十四年飛沙迷天遇物有火,拔木傷禾,人心駭異
十五年八月天鼓鳴。
公元1588年
十六年大雹,傷稼。
交河霖雨蝗飛掩日,蝻子積厚數寸。
滄州秋雨連綿禾稼成熟者,俱芽發大壞
公元1589年
十七年十一月,四虹並出,環日二轉向天氣陰暖久之霽。
公元1590年
十八年夏大風晝晦拔樹發屋
公元1591年
十九年夏大蝗,食禾幾盡,民饑
公元1593年
二十一年有年
公元1594年
二十二年有年
公元1599年
二十七年大疫虫災饑荒
撫按賑恤
公元1600年
二十八年四月大風霾,紅沙蔽日,自午至晡始明。
六月雨雹禾稼
公元1604年
三十二年慶雲保長家產驢,人言逾時死。
三十五年夏大雨水,民皆巢屋,景州尢甚
交河陽山水決,民大饑
丘僉憲李楨宁廳壁黃色一本五莖
公元1608年
三十六年,蝗。
公元1609年
三十七年獻縣農家牛產麟,火從麟出,農駭而斃之。
任丘,旱。
公元1610年
三十八年,河復決,歲凶,穀價涌上。
發行賑濟就食者眾。
獻縣大盜猖獗任丘大旱
公元1611年
三十九年任丘大水五月雨雹大者如拳傷人畜甚眾,麥禾盡壞。
事聞,賑恤
公元1612年
四十年五月雨雹,大如雞卵,可半時
公元1613年
四十一年大水
九月任丘縣徐廷珍妻一乳三子
知縣賈繼春周給之。
寧津大盜猖獗次年九月平。
四十二年,旱,虫傷田稼民饑
公元1615年
四十三年,自三月七月,始雨。
大熟
公元1616年
四十四年,旱,至七月乃雨。
公元1617年
四十五年有秋
民間生子,腰旁一面五官皆備。
四十六、七年,俱大有年
公元1620年
四十八年,旱,蝗飛蔽日,害稼,民饑
公元1621年
天啟元年大水,太自經天,交河有年
公元1622年
二年大水地震數次。
丘都憲謝淮塋產金芝,高盈尺。
公元1624年
四年大有年
三月初二日地震
公元1625年
五年任丘白洋淀涸種麥人熟。
南皮蝗,地大震
六年,旱,蝗,地震
大水
任丘河出龜,背有黃紋如河洛圖。
生員謝鐵收養
數月,仍放鏡河。
公元1627年
七年河間
公元1628年
崇禎元年二月夜,東光大風拔木,雨,內聞龍叫數聲。
七月雨雹
交河有年
公元1630年
三年霖雨
公元1631年
四年春夏大旱
七月雨霑足,五穀皆熟。
景州大潦
五年四月十六日午後,大風西北來,拔樹掀屋,雹如雞卵遍野如蓬飛。
是歲,種麥者多無,不種麥者反有
交河旱,蝗飛掩日橫占十餘里,樹葉禾秸俱盡。
公元1634年
七年大有年
公元1635年
八年春,雨土三日,飄屋瓦皆飛。
公元1636年
九年,旱,至六月二十三日方雨,田禾半收
公元1637年
十年夏地震房屋動搖,地內響如鼓。
公元1638年
十一年三月朔,怪風拔樹。
四月大雨雹。
交河旱,蝗,害稼,民饑
冬十一月任丘城陷,士民大半
公元1639年
十二年交河旱,蝗,蝻人傷田禾民饑
任丘生員高其志廳木產
公元1640年
十三年大旱斗米二兩人民相食,屍骸遍野
十四年大旱飛蝗蔽天,人或夫妻父子相食,死亡略盡
每見貓狗青草,牛食磚瓦
公元1642年
十五年任丘生員李士華食魚頂骨肉有物,堅白如玉,宛加釋迦像。
因作偈。
公元1643年
十六年二月南皮城內產異豕,一首兩身
五月大風晝晦
六月慶雲守城刀鎗,豎者火光臥倒不見
次早,祭火神
七月,有赤氣十數圍,離地尺許,自城西南流東北
瘟疫大行病者吐血西瓜水,立死。
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夜,星入月中。
《宋史》云:星入月中,國破君亡,人染異病,十喪八九,親友不敢相弔
三月大風霾,黑沙蔽日
十九日逆賊李自成京師
二十八日慶雲縣令馮任入縣下學是日無風大成殿前老折損一枝大一圍,長丈餘。
河間府雜錄
公元89年
河間府志》:有王奐者,著辨數條,皆摘舊志舛訛,歷按二十一史為據,正其疪謬。
其首篇有任丘沿革辨》,云:任丘沿革,舊多附會
其中云晉隸濟北郡,尤為舛錯不容無辯
《晉志》鄚侯相屬河間國濟北兗州五縣盧臨邑東阿穀城蛇丘
盧縣在西漢屬泰山郡,都尉治濟北王都也。
東漢和帝二年,分泰山,復置濟北國盧縣境內,有平陰城防門光里景,茲山敖,山清亭。
長城山左地,去任丘千里豈有疆域若千而遙相隸者乎。
查晉濟北盧縣註云:扁鵲所生,縣西有石門,豈當日作志者,因盧之有扁鵲而遂援盧以歸鄚,故有濟北之隸耶。
不知史記載:扁鵲勃海鄚人也。
在齊,號曰盧醫濟州盧縣,非生於盧也。
但盧西有石門,而鄚南亦有石門或者地名之,宛符而不計地勢懸絕,乃為此牽連未可知也。
然亦陋矣。
且盧即今長清,隋曰長清,唐曰山荏灼然輿圖,寧難見哉。
至於燕以葛城趙並任丘,更屬不倫
葛城保定安州地,何得溷耶。
任丘在漢為高郭侯國郭音相近,乃訛傳以為葛城耳。
耳食誤人如此
河間屬有渤海之名,後之作志者遂將歷代人物,係渤海者,盡入河間誌》
不知渤海之地有三,其在中國者曰郡曰縣郡,則兩漢晉魏隋也。
郡治遷徙不一所屬亦異。
在幽冀兗三州地,縣則金元也。
一縣而已,屬山東濱州倚郭
其在外國者曰國,惟唐有之
按唐滅高麗後,靺鞨率眾居挹婁之東牟地,直營州東二千里,南北新羅東抵窮海西抵契丹,後盡得扶餘沃沮弁韓朝鮮
海北諸國,地方五千里,有五京十五府十二州。
中宗封為渤海國王,此唐時渤海之始也。
其王數遣諸生詣京師太學習識古今制度所以人材亦遂挺出立功中國,列於朝右者不乏
國至後唐時為遼主所滅,其地又為東丹
若夫中國河間渤海,則西漢渤海郡浮陽縣,國二十六,屬幽州
東漢渤海郡南皮縣,國八,屬冀州
晉渤海郡治南皮縣十,屬冀州
北魏渤海郡南皮縣四,南皮東光安陵而已冀州
渤海郡治陽信縣六,兗州部也。
豈與海外之域,同日語哉。
營平已距長安千里,況渤海國又在其東,其去幽冀,不啻霄壤
奈何以在彼之人物,而濫竽此地耶。
故唐之李懷仲為靺鞨人,遼之夏行美高模翰,元之任哥,為渤海人,均渤海國也。
舊誌誤收,今皆汰出其有疑似未辯者,以此考之。
公元717年
柳城,殷時為孤竹國,周屬燕。
秦并天下,屬遼西郡
漢晉因之。
慕容皝改為龍城徙都之。
後魏營州煬帝遼西郡唐復營州,或為柳城
開元五年,置平盧軍。
柳城廢縣,在永平府城西二十里。
駱賓土賦所云:滄波積凍連蒲海雨雪凝寒柳城
蓋指此也。
至於河間渤海在西漢為侯國東漢已省,縣名久湮沒不彰矣。
孤竹柳城也。
李光弼柳城人,應在彼而不在此,謹去之。
伯奇,古孝子舊志收入河間孝友人物中,別無所考。
但以其父吉甫墓在南皮也。
吉甫周太師宣王時人。
正屬西周世卿著姓世居京師不應墓在南皮相距二千餘里也。
況墓已湮沒無驗証,未知果係吉甫否。
何緣其子遂為南皮人耶。
伯奇吉甫生前,已被譖而死,尚不識其藏蛻何所
總令吉甫真葬南皮伯奇幽魂未必有知,隨素旐而東也。
人物各產其方,貴於存信,豈可因地名偶同,遂引他方之賢,入風馬不及之地哉。
景州東光,舊有安陵之名,舊志撰人物,遂取六國縮高漢馮唐並載志中。
不知安陵有三,一在河南
史記漢書括地志》潁川郡鄢陵縣六國安陵,屬魏,此縮高所以安陵人也。
一在陜西,西漢安陵縣右扶風漢惠帝陵邑也。
馮唐所以安陵人也。
若夫渤海郡安陵,則曰東安陵縣晉時所置,加束以別於西南,示不等也。
與縮馮二公無涉何得朦朧強入之。
縮高之子為管守,信陵君遣使安陵君,囑遣縮高以攻管。
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詔襄王,以守此土也。
手受大府之憲,曰子弒父,臣弒君,有常刑不赦。
縮高謹修大魏,以全父子之義。
而君曰必生致之,是我負襄王之詔,而廢大府之憲也。
襄王梁惠王子,安陵屬魏無疑
戰國景州東光屬趙,史稱河間以事秦。
樂毅奔趙,封之觀津,今東光是也
無所謂安陵者。
且趙有襄子,無襄王
武靈王,始稱王。
其先簡子襄子,止曰簡襄王,是襄王斷為魏主,而縮高之斷為魏臣,其係鄢陵無疑矣。
右扶風之屬,置安陵以其為陵,故佞幸籍孺閎,徙家安陵示親匿。
袁盎徙家安陵家居,梁王使刺者入關中,殺安陵郭門外,馮唐大父趙人,父徙代。
漢興安陵,不聞其轉徙何地也。
安陵在漢最著,豪右多居之,而之家安陵,自先人以來,為日久矣。
豈若渤海安陵,晉置而北魏因之,隋大業併入東光以後廢置不常
得以千百年以前人物,濫載此土哉。
河間府外編
公元236年
《述異記》:河澗郡有聖姑祠,姓郝字女君
魏青龍四年四月十日,與鄰女樵採於滱深二水處,忽有數婦人從水而出,若今之青衣
女君前曰:東海公使聘為婦,故遣相迎。
因敷茵於水上,請女君上坐
青衣侍側順流而下
其家大小奔到岸側,惟泣望而已
女君怡然曰:今幸得水仙,願勿憂憶
語訖,風起而沒於水。
鄉人因為立祠,又置東海公像於聖姑側,呼為姑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