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三 (自动笺注)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
 第二百三卷目錄
 濟南府部彙考十五
  濟南府古蹟考上
職方典第二百三卷
濟南府部彙考十五
濟南府古蹟考上
   府州《志》合載本府歷城縣附郭
下城 在府城西。
史記晉平公伐齊,戰於歷下。
漢韓信襲破齊歷下軍,皆此地
公元619年
東平陵城 在府城東八十里古譚國。
春秋齊師滅譚,是也
漢置縣,隸濟南郡
右扶風平陵故此加東。
文帝齊悼惠王子辟光為濟南王,都此。
王莽篡漢,丞相翟方進少子時為濟南守。
舉兵討之,不克,而殉。
門人平陵東歌哀之,曰:平陵東桐。
不知何人劫義公
義公,在高堂下。
交錢百萬兩走馬
走馬,亦誠難。
顧見追吏心中惻。
心中惻,血出漉。
歸告我家黃犢
歷代皆為縣,宇文周始廢。
土豪李蒲據城歸,唐武德二年,置譚州平陵縣,以蒲為總管
貞觀中州縣相繼俱廢。
都督齊王祐反,土人不從太宗嘉之,縣依舊置,改名全節
後廢,入歷城縣
三齊記》以為殷帝乙之都云。
奉先縣城 齊乘曰:平陵西北十五里,有廢奉先縣
建置省廢,世代年月無考。
鮑城 在府城東三十里鮑山下。
禹裔有鮑叔仕齊食采於鮑,因以為氏。
鮑叔叔牙,世為齊卿。
三齊記》曰:因城名。
元遺山濟南行作,誤也。
臺城 在城東北十三里。
漢高帝戴野臺侯
平城 在府城東三十里。
漢縣宣帝封趙克國為營平侯
隋唐皆置營城縣,屬譚州
唐初省入平陵
合城 在府城東七十里。
水經注云:巨合水南出雞山,北經巨合城
耿弇張步進兵先脅巨里即此
自宋為龍山鎮
長城 泰山記》云:泰山西有長城,緣河經泰山千餘里,至瑯琊臺入海。
蘇代燕王曰:齊有長城鉅防足以為固
《齊記》云: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括地志》長城西北濟州平陰縣,緣河歷泰山北岡上,經齊州淄州西南兗州博城縣北,東至密州瑯琊臺,抵海。
今隸濟南屬邑者,歷城章丘長清泰安皆謂之長城嶺,惟萊蕪訛為長春嶺,謂上多草樹云。
山嶺間或斷或續,故蹟至今猶有存者。
山堂
濼源堂 在府城西南歷山之陰,濼水之上。
今廢。
香齋 在布政司治內
舊名西齋
曾鞏唐韋應物燕寢凝清香之句,更今名。
靜化堂 在布政司治內宋曾鞏齊州日建。
來鶴堂 在府治內。
遂閒堂 在府城西北雲莊
七聘堂 在布政司前,元張養浩謝政歸,至元間朝廷使者,七聘不起後人因名其堂。
歷下亭 在大明湖西。
皇清鹺使李興祖重建更名歷亭
水香亭 在歷下亭旁,今廢。
環碧亭 在府學明倫堂後,舊名環波。
洪武間僉事趙綸重建更名環碧
尋廢,今改為敬一亭
西一亭瀛洲,今亦廢。
北渚亭 在大明湖西,今廢。
山亭 少陵詩序登歷員外新亭,亭對㟙山湖者,是也
今廢。
公元1684年
心水面亭 在府城內,元學士李泂建。
觀瀾亭 在府城西南趵突泉上。
康熙甲子
御書激湍榜于亭上
扈從大臣各有題額列于東西
西亭 在湖上
雲波亭 在湖西
陰翠亭 在城北十里雲莊
公元1531年
石亭 在府治內,嘉靖十年楊太守撫掘地得石,故建此亭。
今廢。
采香亭 舊府治內。
會仙亭 在劉園
尹公亭 在北門內。
尹旻建。
公元1626年
飛躍亭 在府庠
天啟丙寅樊太守時英建,尋廢。
閱武堂 在府城內。
禹功
芙蓉堂 俱在舊府治
白雲樓 在濯纓湖上
數十尺,後圮。
明成化初,德莊王即其故基,建白雲亭
望湖樓 齊乘曰李師中建。
勝概樓 齊乘曰趵突泉西,金人建。
白雪樓 在府城東三十里鮑山前,明憲副李攀龍所居
超然樓 在水面亭後。
元學士李泂建。
公元1639年
迎仙樓 在西關迎仙橋上。
關頭突起崇臺樓翼其上,屹然大觀
崇禎己卯燬。
舜井 在府城舜廟東廡旁,即舜泉也。
水經注南山舜祠祠下有大穴,謂之舜井,蓋茅山禹井之比云。
雲莊 在府城西北十里
元中書參議張養浩休致所居
中有雲錦池,雪香林,掛月峰,待鳳石,遂閒堂,處士庵,綽然、拙逸、樂全九皋半仙五亭
花臺 在府城南。
黃臺 在府城北。
鐵牛 在府學大門內。
微露其脊,後漢郡國志》歷城鐵牛即此
俗云鐵牛山
使君林 在府城北。
魏正始中鄭慤三伏率賓避暑于此,以簪剌蓮葉,令與柄通,盛酒飲之。
碧筒酒。
家園池 在府城隅。
龍洞壽聖院刻 在龍洞北厓宋熙寧間蘇軾書。
自有靈巖石刻 在開元寺南壁宋朱晦菴書。
趙相劉衡碑 在平陵城旁。
閔子祠碑 蘇轍記,蘇軾書。
宋岳武穆碑 樊太守時英掘地得之,在府堂後。
朱中丞平東紀功碑記 董其昌撰並書。
仁風廳 齊乘曰舊府治即今憲司前衙也。
芍藥廳 齊乘曰亦在府治曾子固有詩,今即後堂
宋元祐名士軒碑。
西古猶存,芍藥尚餘數本,今為布政司衙。
青蘿館 在北渚
漣漪閣 在湖上
承運殿 德府大殿
存心殿 德府後殿
正宮 西宮 東宮 世府 齋宮 俱東長安街
孝友堂 淵澄閣後。
冰玉堂 按察司蔡公懋德建,改名欽恤
柏堂 按察司賓館東。
今燬。
經濟堂 都司國祚重修
敬事堂 府治
聞喜堂 府賓館
惠堂 運司東。
和羹堂 運司賓館
大賓堂 縣賓館宋公重建改名虛受
至公堂 貢院
精一堂 歷山書院
孝堂 舊閔子書院邑人富平建。
君子堂 水面亭。
玉壺堂 趵突泉,取趙雪詩平地湧出白玉壺句。
叢桂堂 小淇園中,王中丞見賓題。
六戒堂 殷學士宅。
見五堂 周侍郎宅。
合敬堂 韓觀察宅。
深柳讀書堂 金線泉亦名來雲館
曾子固詩改水綃堂。
射圃廳 府庠東,今為樊太守碑亭,縣庠在奎樓北。
聞韶館 鐘樓左,今人占為私居
公元1640年
鮫人館 五龍潭東岸下瞰深潭陰雨魚龍出沒時發光怪
張令鶴鳴修,崇禎庚辰重修
陽春館 東關富平敕建
雲館 伊人館南,趙刺史廷璽精舍
伊人館 三娘子灣,陳文學策書舍。
御書閣 德府後樓。
淵澄閣 珍珠泉上。
崇制閣 郡庠
宏麗尊巍,屹然大觀
登是閣也,俯瞰㟙橋傍,覽明湖一收煙雨之勝,惜將圮壞
公元1622年
尊經閣 縣庠。
天啟壬戌吳令公阿衡建,崇禎己卯燬。
虛明閣 提學道內。
文昌閣 大佛山前徐方伯元氣建,萬曆末年廢。
呂仙閣 趵突泉上,張運使光奎,樊太守時英呂令公鍾建
白鷗閣 北門內。
孟觀察,劉富平敕易今名。
公元1639年
鐘樓 提學道南,舊為鐘樓寺,成化
嚴更樓 布政司門東
舊名譙樓,後改今名。
內有銅壺滴漏崇禎己卯毀。
公元1636年
存公樓 都察院內。
巡撫公節
崇禎丙子火,庚辰改建新樓
公元1632年
迎泰樓 布政司後,崇禎壬申火。
公元1636年
府後樓 崇禎丙子歲毀于火。
陳半刺引重修。
明遠樓 貢院至公堂前。
奎樓 縣庠巽方陳令公采建。
瞻泰樓 布政司街。
許殿卿宅與李于麟倡和處。
洪家樓 城東南七里
洪侍御別墅後為殷霍山賢書樓。
孟家樓 北門內會波街。
孟觀察醇建。
耿家樓 煙雨亭西
耿郡丞熠建。
燕居齋 德府淵澄閣後。
香齋 水雲居內。
彰善亭
公元1526年
癉惡亭 按察司街,東西相對
嘉靖五年建,內有聖諭碑,郭令公永泰重修
己卯燬,遂為瓦礫場矣。
勸農亭 四郊各一,呂中丞純如建,今廢。
迎恩亭 城西五里
中規
中矩亭 府學前,方圓異製
樊太守時英重修,顏以此名,今廢其一。
白雲亭 淵澄閣西
濯纓亭 濯纓湖南
玩月亭 淵澄閣西
公元1632年
南薰亭 舜廟後,崇禎壬申燬。
樂亭 布政司內,楊方伯守禮建。
風亭 華陽宮左。
御箴亭 按察司堂前蔡公懋德建。
公元1461年
觀瀾亭 趵突泉上。
天順五年建,邢子愿改為涌輪亭。
水經注水涌如輪句,舊額俱毀。
漱玉亭 趵突泉玉壺堂後貴令噴玉
華亭 千佛山上,與華不注對,故名。
霖雨亭 五龍潭內,黃中丞克纘建。
煙雨亭 鵲華橋西孟觀察醇所構。
其臨水者曰濯錦亭,北向湖心,見華山如筆卓,蒼翠逼來,直堪挹取
去此亭四五步,華岫便隱去,不得復親。
明湖華山得兩兼者,城中無二地也。
一竿亭 大明湖內西。
水亭 小淇園內。
浮岡亭 水雲居內,邢公侗題。
冷香亭 小淇園內。
山亭 王季木城中白雪樓故址建。
芙蓉亭 韓觀察元宅芙蓉池上
如斯亭 川上
雲亭 布政司西北
滿歌亭 府庠樊太守碑亭
松亭 王文學瑞園內。
一覽亭 千佛山石巖下,額曰塵飛不到
香亭 南關
劉家亭 小淇園北聞小淇園,亦劉氏園也。
歸趙氏,止餘一亭。
淇園廢矣。
而劉亭猶在。
淇園 大明湖中,趙司農世卿建。
三瑞園 東關富平敕家。
逸老園 鵲華橋東周侍郎繼置。
北極臺 大明湖上,北倚城,南瞰山,偉然大觀
公臺 北門內。
釣魚臺 黑虎泉前面懸崖高峙
俗傳太公垂釣處,一在渴馬崖。
鞦韆臺 泰山後。
望米臺 西營。
仙臺 城南四十里。
相傳漢武望仙處。
旂臺 鴈鵬窩南,慕容德置。
章丘縣
公元1405年
陽丘城 在縣東南三十里。
漢書·王子侯表》文帝四年,封齊悼惠王子安陽丘侯
後漢省。
高齊黃巾城立章丘縣
公元前200年
甯戚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
漢武帝魯恭王子怡為寧陽侯
之邑楊循吉曰:甯戚城所封,別稱寧陽侯,或因甯戚遺城,因以封寧陽者耶。
朝陽城 在縣北五里
漢書·功臣表》高祖七年封華寄為朝陽侯,又王子侯表宣帝本始元年,封廣陵厲王子勝朝陽侯高齊廢,隋復置。
開皇十八年,改朝陽臨濟
宋咸平四年,省入章丘,以其地為臨濟鎮
亭山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
宋元嘉中於此濟南縣,屬頓丘
隋開皇初,改曰亭山
唐元和中,省,入章丘
公元前546年
崔城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俗呼古城。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請老於崔,又曰崔宗邑也。
郡國志》濟南國東朝陽縣,西有崔城。
菅城 在縣臨濟鎮,北即漢之菅縣也。
樂安城 在臨濟鎮東八十里,即千乘郡
新城 在縣北七十里,大清河之濱。
莫詳其始,頹圮無存。
水寨城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莫詳其始,頹圮無存。
甘澍亭 在縣北女郎山
金泰和間縣令劉承直祈雨有應,建亭。
繡江亭 在縣東繡江之濱。
金元好問與張子鈞張飛卿觴于繡江亭即此
濯纓亭 在縣南三十里,明水鎮東麻灣之上。
相傳張古齊所建,亭廢,惟存怪石一片,立荒址中。
飲江亭 在縣東南五里
縣令李惟肅建,有劉敏中記,今廢。
含輝亭 在縣東南五里
元劉文簡公所建,今廢。
野亭 亦劉文簡公所建,為游息之所,有張養浩江神子其上,今廢。
雲亭 在縣東南十五里。
浙江行省參政張元朴所建。
下鑿池,方圓二畝許,畜魚其中,旦夕游宴,今廢。
書堂 在縣東
鄭元詩書,在此山下書帶草今隸淄川
公元631年
柏軒 齊處士頓丘宋君慶築,有張起岩記。
隋房彥謙墓碑 在縣西南七十里,趙山之陽。
彥謙,唐相元齡之父,其文李百藥撰,無書人姓名相傳歐陽詢八分書也。
唐貞觀五年三月立。
鄒平縣
梁鄒縣城 在城北四十里,今之孫家鎮是也
漢置屬濟南郡,至晉而廢。
于此僑立平原郡後魏改為東平原郡北齊天保中改為平原縣,隋廢。
南宋平原縣城 在縣東十二里,即今平原莊。
宋武帝僑置,屬平原郡
至北齊天保中移治于舊梁鄒城而此城廢。
公元596年
濟南縣城 在縣北十八里,伏生墓之右。
隋開皇十六年置,屬齊州
大業之初省,入長山
濟南東關 在城北二十里,今顏李是也
伏生祠在其東,明季某巡撫以入省會之初夕,彷彿見偉衣冠丈夫語曰:我伏氏有居在濟南東關外,垂圮矣。
為我葺之。
晨興,詢于眾,不知也。
巡青登路鄒平見道碑,乃伏生墓,此鄉故濟南縣東關憬然知為神告者,乃捐俸新其祠焉。
書堂 在會仙峰南。
兩山夾立,中闢異境,石壁,磴高軒朗。
宋范文正公未遇讀書處也。
改為白雲寺相傳即獲金劃虀處。
八仙臺 會仙山巔,玉皇閣前。
舊傳有神仙會此,如閩之幔亭峰,因以名山焉。
張道士言其師于山坳黎面跛足髻簪野花既至金母祠,則鐵拐仙像為牧豎簪花一枝儼如所逢者。
或云此古塔基,嘗聞其中木魚誦經聲,乃古僧涅盤處,然仙釋靈異不可以理究者也。
心臺 滸山濼中。
乃昔人倣西湖湖心亭築搆,為游覽地,歲久蕩然每逢泊漲,此臺基不沒
甜水井 真如寺西南隅。
城中諸井皆鹹,此水獨甘。
未有此邑,先有此井,民之食德者久矣。
淄川縣
逢陵城 齊乘曰在般陽府東北四十里。
逢伯陵商之諸侯封於齊,薄姑氏代之後太公,又代之逢蒙逢丑父其後或曰此即丑父之邑也。
淄川東北四十里,即昌國城昌國,即逢陵故地也。
昌國城 史記燕昭王樂毅于昌國號為昌。
國君正義曰:故昌城,在淄州淄川縣東北四十里也。
公元238年
反蹤城 齊乘曰在般陽,北記謂齊景公失馬尋蹤,遂得于此
輿地記》云:魏明帝景初二年,以遼東新沓民渡海來歸於此,置新沓縣以居之。
淄川東北二十里羅家莊西南城垣遺址尚存,或謂即反蹤城也。
公元618年
土鼓城 漢置,在縣西五十里長白山之陽。
高齊土鼓衛國縣,隋改衛國亭山唐武德元年亭山章丘,又即土鼓故城,析置長白縣六年省入淄川
曬書臺 黌山畔三齊略云,鄭元刊註詩書棲遲於此臺畔,有草如而長,曰書帶草
繭室 宋王樵所築。
《宋史·本傳:謂於城東南隅累磚自環,謂之繭室
鳳凰臺 在縣西十里
土人相傳曾有鳳凰棲此,故名。
張先生書院 元長白先生張臨讀書處也。
長白山東南麓,有泉湛然涓涓山下冬夏不竭。
臨沒門人肖像祀之,李憲撰碑文。
明嘉靖中鄉人於此立社,遂磨故碑,勒申明鄉約之文,像久不存,土人訛為張祥院云。
開元寺碑 趙明誠金石錄》云:右淄州開元寺碑,李邕撰並書,初建於本寺,後人移置郡廨屋下,余為是州遷於便坐,用木為欄楯,以護之。
今無。
晉人石刻樂毅論 于欽乘云通志唐李邕書,開元寺碑在淄州,今寺內無碑,而晉人小楷樂毅論石刻在焉。
淄川東有樂毅廟,東十八里地名樂店,石移寺中,子昂嘗為余打數本,每以印手不高為恨。
土人亦不知貴。
觀齊乘所言,似未見金石錄也。
今並樂毅論俱迷其處。
聖廟 文廟大成殿前,古十三株,大者圍七八尺,蒼鬱奇古千年外物也。
長山縣
高苑故城 在城北二十里。
相傳齊桓公苑,今名苑城店
於陵城 在縣西南二十里,於陵縣,又長白山有室,傳為陳仲子所居
古泉驛 在於陵城東。
懷范樓 即故南門樓
蓮臺 在縣西北三十里,昔人栽蓮之地。
敗漆船 在太湖山,傳為堯時物
石婆 在南門外兩石各高七尺許,狀若老婦
嘉靖中大潦河水沒濠,知縣邦彥禱之,水即退。
古石 在城隍廟
四尺許,相傳隕星所化
新城縣
公元前455年
會城 在縣東北四十里。
舊傳為齊桓公會盟處。
齊乘曰城南八會津水陸所湊,其會有八,故名。
水經又名平淵
春秋宣公元年公會齊侯於平州是也
沒水中,寒潦既除,猶見遺址
西安城 即今索鎮。
齊乘曰:自濟南舟行西安
即此
鵝鴨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周劉莊
後舊傳為慕容超養鵝鴨處。
格孫城 在縣東十二里。
古城故址尚存,据崔樓洪福寺碑云,東有格孫之城,未詳又名箕遊城
戲馬臺 在縣署東。
世傳齊桓公嘗駐於此,故又名桓臺
王氏大槐 在縣署新街之西。
相傳善人王伍常於下作饘粥,以飼饑者,人掛其笠於纍纍如也,後夢滿樹皆掛進賢冠云孫以下科第蟬聯,遂以大槐王氏名其族。
魯連陂 今華溝,古魯連陂也。
錦秋湖北岸,舊傳魯仲連居處
縣人布政使李延壽知府宋銳皆奮跡于此
姚安象艮卜築其上,榜之曰魯連遺清。
公元前453年
漁津 酉陽雜俎云:平原高苑城東有漁津,魏末平原潘府君字惠延自白馬舟之部,手中算囊墜水,囊中本有鍾乳一兩,在郡三年濟水泛溢得一魚。
長三丈,廣五尺,刳其腹中,有墜水之囊,金針尚在鍾乳消盡時人異之。
清涼臺 在會城湖中一名青冢,上有清涼寺
相傳高士顏斶故居,與水上下。
飲馬池 西北三里邢家莊
相傳桓景飲馬池也。
牧馬廠 西北十里潘孟店。
彌望荒蕪,不生禾稼
苻后故里 在縣東五里后莊
相傳南燕
故里
華嚴塔 縣東十里高樓店。
舊傳唐徐勣所造,在鄭潢溝下流。
相傳用以鎖水口,當時人尚殷富自毀,後邑日以貧。
雙連井 鐵山上,激之互動
瀨鄉廟中九井,每汲一井,則八井水俱動,亦此類。
石幢 崔樓洪福寺,唐古剎也。
石幢一枚周遭尊勝陀羅尼咒,書法極工,今中斷
古槐 二株,在明倫堂前,枝幹盤鬱蒼翠如畫,舊傳元建學時植。
瑯琊王公遺址 公諱貴,王氏始祖也。
元末白馬軍亂,自諸誠遷于邑之曹村,遂家焉。
三世封翁穎川公食指漸多,子孫漸顯,故宅尚存後人世守之。
齊河縣
晏城 在縣北二十五里,即齊相國晏嬰食邑
高唐城 在縣西六十里,倫鎮西北,即西邑綿駒所居之處。
齊威王使盻子守高唐,不敢漁于河,即此地也。
今故尚存
濟渡口 在縣東一里,即漢耿弇祝阿濟渡處,即今大清橋口也。
公元前444年
井亭 在縣東,舊屬祝阿
漢書祝阿有野井亭春秋昭公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即此
飲馬池 在縣北八里莊路傍。
淮陰侯下齊,過此飲馬處也。
舊有坊,今廢。
花臺 在倫鎮西南隅
德州路總管劉通所建,今廢。
齊東縣
公元431年
梁鄒城 在縣梁鄒鄉,漢縣城
劉宋于此置戍,為平原太守治所
元嘉八年青州司馬順自稱晉室之裔聚眾號齊王
乘虛梁鄒城,青冀二州刺史蕭斌,遣振武將軍劉武等平之,即此
公元1617年
王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
世傳魏王李密所築,址微存。
陰雨後,隱見城郭樹木,狀如海市然。
明萬曆丁巳崇禎己卯,嘗雨,見之皆于秋月里人以為奇觀
延安城 在縣延安鎮遺址尚存
公元1684年
齊東舊城 在縣治大清河東岸
遺址尚存
文宣王廟 在延安鎮
康熙二十三年,奉。
會勘地圖
廟廢井存,知縣為霖築臺立碑,鐫聖惠泉三字
王臺 在城東南三十五里李家莊
舊傳其王田于此
一丈周遭三十四步。
麻姑臺 在城南二十五里,建麻姑廟。
濟陽縣
公元前560年
邿城 在縣西二十里。
春秋魯襄公十三年取邿註,任城亢父縣有邿亭。
非此也,疑為古之臨邑城
公元1265年
新市城 在縣西八十里,本臨邑新市鎮元至元二年,析入濟陽
聞韶臺 在縣東北三十里,曲堤鎮
相傳孔子在齊聞韶之處。
臺高百尺祠宇巍然
黃山谷石刻 在縣東北三十里曲堤鎮
蘇武梁橋 在縣西六十里。
趙子昂碑 在儒學西廡下。
揭徯斯碑 在城西十二里。
曲堤塔 在城北三十里高數百尺
禹城縣
阿陽縣城 在縣南五里,俗呼為羊落城。
地理志》平原郡阿陽縣,漢為侯國
龍額城 寰宇記》禹城縣東南二十五里,有龍額城,漢縣,後漢省,周宣帝時祝阿縣曾理于此
耕雲釣月石刻 在縣學,晦翁朱子書。
公元1189年
蘇東坡枯木石刻 東坡李公擇濟南劉詔家,寫枯木一枝題名泉亭,壁刻石安遇堂。
金大定二十九年邑人王國寶
李彥文得之砧石間,徙置遠塵菴,上有李彥文題記
移置儒學明倫堂
永樂後,往來士夫之者眾,下吏苦于應接,碎而投之井中
正德間知縣張壁出而重鐫。
嘉靖甲午教諭王某碎為柱礎
萬曆九年知縣宗美索得舊本,命工重刻
臨邑縣
公元962年
臨邑古城 在縣北三十五里。
周圍七里宋建隆三年移今治。
黎丘讀書臺 在縣治西南
前後兩座,各三級故址尚存
鹿角關 在縣北十五里。
唐置,周圍四里
石門 春秋隱公三年冬,齊鄭盟于石門
註云:石門,齊地,在濟南臨邑
不詳所在
鴈翅泊 唐太常少卿段成式曰,泊在臨邑城十里,無樹木。
土人春秋于此泊羅鴈,拔其翅,為扇禦暑
穀城亭 王莽置。
歸化縣 唐置。
孫耿鎮 宋置。
鯤化池 文廟前。
桂井 文廟西街口。
琉璃井 在南門外
龍灣城 在縣南十二里。
狼窩城 在縣北十里
演馬莊 在城東十二里。
城子泊 在城南十二里。
陰霧,望之,則如市焉。
文廟莊 在城西南四十里。
縣尹田壽以田六百畝,為贍學永業故以文廟名,莊今廢。
濟廟 見漢書風俗通》,在東郡臨邑縣王莽置。
九龍樹 城西二十里,今存其七。
迷魂陣 在盤河北
長清縣
清亭郡 縣舊名清亭郡,在縣治東北三十五里,豐齊鎮北,今廢。
公元前556年
石窌 左傳:成二年辟司徒之妻,齊侯予之石窌
註邑名濟北盧縣,有地名石窌
袈裟 在縣靈巖寺內。
鐵鑄僧伽衣,高五尺相傳湧出地上未詳何時
公元958年
唐中興聖教序刻 在縣西禪寺
中宗唐奉一分書
公元1099年
宋蔡卞佛經 在縣靈巖寺
四幅,前為元符二年十二月十三日書,後為建中靖國元年十一月五日書。
禹王堤 一名金堤
在縣西五十里,按郡國志》金堤博平縣西南渰家坡,經茌平城北,其形斷而復續,東北蜒入長清禹城境內。
焦花女哭處 在縣東二十里。
相傳女之母病,思食新,時未熟,女向哭泣移時麥黃,以奉母,病頓愈。
今焦女塚旁之,視他處先熟。
田畔有碑書孝經,字遒勁,傳為焦女設也。
祝阿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豐齊鎮北。
周武王黃帝之後于祝,春秋祝阿齊邑。
襄十九年,諸侯盟于祝阿
漢置祝阿縣,屬平原郡
改為禹城縣,後移置遷善村,為今縣治
盧城 在縣南五十里。
公子食采于盧,左傳襄公十八年,晉趙武韓以上軍圍盧,即此,漢為盧縣
濟北城 在縣西三十里。
隋開皇時茌平縣,屬濟州大業初改今名。
公元742年
豐齊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豐齊鎮南山茌縣
唐天寶元年改為豐齊
元和十五年省,入長清縣
西學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隔馬峰林麓
地名為馬西。
上有空石城在焉。
世傳孫臏龐涓肄業之所,故俗名其地為學城云。
盧城土陵 古盧城東門外有土堤數處,世傳以為檀道濟唱籌量沙之所。
至今俗呼虛糧塚云。
東安峪梵宮 在縣東南九十里,大峪山之上。
梵宇萬嶂中,古柏高薄雲,表有石刻,乃唐尉遲公所監造者。
公元725年
唐開元碑 靈巖碑記甚多
最古者為唐開元十三年梁昇卿碑也。
字多剝落不能辨讀。
婁敬洞 在縣東南六十里。
山勢綿亙而洞亦通朗中有婁敬、范蠡張良石像,前有石棋枰山中人故擺棋而退,次日觀之,枰殘矣。
洞門有一如龍
魯般洞 在靈巖寺
竇家泓 在縣西北五十里,神禹金堤側。
方圓幾數百畝築堤時取土注水處
飲馬溝 在靈巖寺右。
宋徽宗泰山,過靈巖御馬,見溝中水銜勒驕嘶,控者解鞍卸轡,以飲于此
馬方入水,前有青螭鼓鬣,而遊識者以為馬之形現云。
汲桑村 在縣治西南七十里,社郎口鋪東三里
晉時河西多牧牛羊者,惟汲桑牧師,後與石勒為友,聞公孫潘起趙魏率數百騎赴之,遺村尚在
古城順王棘 生于豐齊鎮北古城中。
世傳為宋藝祖微時,行此棘中,而棘刺皆順,而不鉤云
黃巢寺 在縣東七十里,黃山店東南,與歷城分界
土人發其地,嘗得金盔甲,或物也。
佛馱跋陁羅寺 去縣北三十里。
東晉時西域梵僧佛馱跋陁羅者至此一坐七日,不食
人問之。
曰:欲在此作寺耳。
遠近人聞之驚,以為佛。
鳩工,數月而成。
一禪自外而入,向陁羅作禮,曰:謝師工成。
言訖不見
由是土人為雲禪寺
元官桑園 在家渡清河之南。
稅課司大使樊童,以南京刑部主事謫官,值文皇帝靖難,兵于濟南大使疏以祖宗開創之難。
周公輔成王之事,而大使死焉貧,不能歸邑。
大夫以官桑園四十畝,併勸農主薄廳給之,今廢為民居
龍灣 在縣西南四十里。
冬夏不涸,每將雨,先有白魚浮游,而雲霧蒸蒸然,發即大雨如注
工人驗之,旱禱輒應。
殷七七廟 殷七,七不知何許人
嘗建神廟東衍河側土人以其有異術,呼為神仙
麟集輸輳,廟工不費,而羨餘頗多七七乃鎔銀為鼎,以黑漆漆之,竟被識者竊其鼎而去。
丈八佛 在城南
像以石為之,世傳八佛、九佛托跡于此,頗著靈異
其廟有四壁,而無脊蓋。
佛高不能覆蓋也,後托夢江西王姓者,每歲置一大笠,頂之。
至今人名其地為丈八佛云。
雞含店 在河西紀家莊側。
無人居,止有坑坎一隅大石一座周圍六七丈餘,若蓮花狀。
上刻佛數千,如一石而成者。
相傳天旱土人即掘之,方露佛頂,有水自內出,即大雨如注
迄今禱雨猶然,竟不能窮其底云。
山寺 舊傳有湑佛作井,故山名蹟,湑寺名湑山寺,今廢。
樂亭 在公廨中
典史王太和縣令武公金建
絕景亭 在靈巖寺
大觀初,寺僧仁欽建修以為士君子遊觀之所。
寺之景有四,曰群峰獻秀,曰甘泉漱玉,曰松舟挺翠,曰巖花啼鳥,此亭冠乎四景,故名,今廢。
靈光寺 在靈巖寺中,明孔山西崇福橋南
靈巖諸美盡見于此,故名。
瞻岱亭 在縣東南,石麟山之巔。
韓信臺 在縣北二十五里。
其臺三級歲久風雨剝落,止高丈五有奇。
世傳韓信齊時所築。
臺西數里,有大溝,乃其藏兵處,今呼為韓信是也
桓公臺 在縣西南二十里。
有土一丈五尺北距盧城五里
世傳桓公臺云。
仙人臺 一在神虛宮東山畔有臺突出
以宮有羽化之仙,前有趙天雷,後有王獨菴,故名。
一在五峰山岡巒綿延一峰獨尊,故名。
楊家臺 在縣東北三十里許南山之麓,一石高丈餘,俗傳楊令公射箭之的,土人呼為楊家臺云。
花臺 在縣五十里,風花山之畔。
其山突出,二頂平如掌,方圓數丈,借山為名。
墳臺 在盧城北。
俗傳盧王墓已被盜發,止餘祭墳臺一區,後均田開墾
肥城縣
曬書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相傳孔子遊處
都君莊 在縣西南四十里,相傳虞舜成都處。
公元77年
鸞臺 在縣治北。
漢章帝三年,有鸞翔于此地,其形巋然,為一方具瞻
瞻岱亭 在儒學東北
臺上構亭東瞻岱嶽
張起巖碑記在焉。
長城鉅防 在城北十五里。
《齊記》云: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
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五道嶺上,遺址尚存
陵縣
厭次縣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漢屬平原郡,今廢為神頭店
平原城 遶縣城之外,即古平原郡城也。
安德縣治 相傳舊學後,遺址尚存
夫陵嘗為郡為州,而又有所謂安德縣者。
漢書:有安德侯國,歷考杜氏通典文獻通考,自晉魏隋唐而下,為郡為州更易不一
安德,蓋宋元以前,雖州亦有附郭
漢東方先生畫贊碑 在縣治內。
晉夏侯湛撰文平原太守顏真卿書石。
辟雍碑 宋徽宗天下大興黌舍,又詔郡國
近郊建置辟雍碑,今碑在學宮內
鐵板橋 在縣治南。
土人傳係運道,今河已塞,橋沒土中審視尚見其形,手揉之,猶有鐵屑
朱亥故宅 在預備倉後。
通鑑魏無忌奪晉
鄙兵救趙,椎殺之。
及解邯鄲圍,遂不敢,因寓焉。
妝臺 在縣治西北
昔陵為封國係主嬪膏沐之所,今廢,僅餘土基
歇馬新亭 在縣治北。
唐太宗東征駐蹕于此
花臺 在西隍塹外。
相傳南有花圃,北為臺,延袤二畝
外環以水,雜植芙蕖菱芡于內。
門前有橋,四隅有井,井有檻,西北釣魚磯,東南有挽舟臺。
魯公傳》祿山將反,公佯會文士泛舟、玩花、飲酒賦詩于此,紿之。
今廢為僧寺,池井淤塞,惟西南一井尚存
蓮臺 在縣東北四十里。
劉備相時,政暇日,與關張遊此。
池蓮盛開築臺起樓于此
疑塚 在神頭。
左右約七十餘塚,遠近錯落,如碁布星列
高者數仞,盤踞二三畝,俗傳朔有祕書,不欲傳之于世,故多疑塚,使人莫測其處。
或者為秦漢以來名公巨卿之基。
泰安州
博城 在州東南三十里。
漢之奉高,隋之汶陽唐之乾封,宋之奉符,皆同此地
今名曰舊縣
嬴城 在州東南五十里。
齊之嬴邑,漢置縣,唐省入博城
謝過城 在東嶽南址,漢明堂側,夾谷之會,齊人歸魯以謝過者。
公元前712年
羊祜城 在州東南九十里,即羊祜封邑
菟裘 在州境,左傳隱公十一年公語公子翬,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即此
公元前654年
紅亭 在州境。
春秋昭公八年大蒐于紅,即此
明堂 在泰山東北谷山寺左。
古帝巡狩,朝諸侯之所。
齊宣王時,其堂尚存
史記封禪書泰山東北趾,古時明堂處,是也
明堂 在嶽趾東南,去州十里
武帝元封間,用齊人公玉帶所獻圖創焉。
其地舒衍,突起一石岡,巔平而高四丈許,週三畝許,後枕嶽麓支山,如扆障,而左右衛從然。
澗水縈迴,南會于汶,遙望徂徠諸山,如列屏案。
其上有元人題刻明堂故基四字
御帳坪 在泰山半,宋真宗東封駐蹕于此
石上柱窠,帳殿遺跡也。
秦松 在泰山黃峴嶺,名為五大夫松
漢柏 在泰山下。
泰山記》云:山南有廟,悉種柏千株大者十五六圍。
相傳漢武帝封禪時所植。
唐槐 在嶽廟內,延禧殿前
今枯。
公元1482年
玉簡 在州嵩里山
風俗通》曰:岱宗上有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壽修短
漢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倒書曰八十,其後果壽八十。
明洪武初居民山中得玉匣,內有玉簡十六,有司獻於朝,驗其刻,乃宋真宗泰山后土文。
成化壬寅秋日,觀峰雨水衝出玉簡,會中使有事東藩復馳以獻,命仍瘞舊所,今建日照觀。
公元666年
石閭 漢書曰:武帝泰山,禪石閭
應劭曰:石閭山,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仙人閭也。
泰山記》云:山頂西岩仙人石閭。
今莫詳故址
社首 史記周成王泰山,禪社首
唐書高宗乾封元年正月庚午,禪社首
元宗開元十三年十一月辛卯,禪社首
宋史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十月壬子,禪社首
今嵩里山之左,有小山
其高可四五丈,志云即社首山在嶽旁,諸山中卑小,不知古人何取於此意者
封於高,欲其近,天禪於下,欲其近,地且山卑而附嶽趾,便於將事
初陟高山之後不欲更勞民力耶。
登封臺 一在嶽頂相傳古帝王登封所築,今為玉帝觀。
臺下小碣,題曰古封禪壇。
一在日觀峰相傳為宋築,石函方丈許,亦題刻曰:古封禪壇。
蓋古封禪而并,以禪言誤矣。
俗曰寶藏庫,以所瘞金書玉簡云。
望仙臺 在州東北三十里,漢武帝築。
鳳凰臺 在州登封門外
漢宣帝時鳳凰集泰山,故名。
鶴臺 唐高宗築。
唐書高宗封祀壇于泰山四里,如圓丘
又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之碑名,封祀壇曰舞鶴臺登封壇曰萬歲臺,降禪壇曰景雲臺
今皆頹莽,而碑亦堙沒
秦篆碑 在玉女池上西公署後。
李斯始皇二世頌德文。
公元前246年
無字碑 崑山顧炎武曰:嶽頂無字碑世傳秦始皇立
秦碑玉女池上李斯篆書
不過四五尺,而銘文二世詔書咸具,不當又立此大碑也。
考之宋以前,亦無此說。
因取史記反覆讀之,知為漢武帝所立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
公元1008年
云:上泰山立石祠祀,其下云刻所立石秦石,有文字之證。
李斯是也
封禪書云:東上泰山泰山草木葉未生,乃令人石立泰山巔上,遂東巡海上四月還。
奉高泰山封而不言刻石,是漢石無文字之證,今碑是也
後漢書·祭祀志》亦云:上東上泰山,乃上石立泰山巔,然則無字碑,明為漢武帝所立,而後之不讀史者誤以為秦耳始皇刻石之處。
六史記書之甚明。
鄒嶧山,則上云立石,下云刻石,頌秦德于泰山,則上云立石,下云刻。
立石之罘,則二十八年云立石,二十九年云刻石,于瑯琊,則云立石,刻頌秦德于會稽,則云立石。
刻頌秦德,無不先言立,後言刻者。
惟于碣石則云刻碣石門,門自是石,不須立也。
古人作史,文字密如此,使秦皇別立此石,秦史焉得不紀。
使漢武文刻石,漢史又安敢不錄乎。
磨厓碑 在泰山頂,東嶽祠後。
一為唐元宗八分書,紀泰山銘,字五寸許,遒勁可愛
一在厓右,刻唐蘇頲東封朝覲頌,字徑寸餘,書法晉人
明嘉靖間林焞忠孝廉節四大字覆刻其上,鑱毀殆盡
雙碑 泰山東南麓,王母池西。
有唐岱嶽觀,今存屋三楹。
人稱為老君堂
其前有二碑,高八尺,許上施石蓋,合而束之俗,呼為鴛鴦碑。
四面,每面作四五層。
書之皆唐朝建醮修齋文字,唐碑自磨厓外,存者唯此。
六帝一后修齋建醮,凡二十許,共此二碑
亦異乎後世之每歲一碑者矣。
封祀壇 在泰山五里許,宋真宗築。
宋朝覲壇 在州南,宋真宗東封,群臣覲地。
泰安風雲雷雨壇,因其故址壇下陳堯叟撰頌碑,與天貺殿碑,及天齊仁聖帝碑,皆待詔尹熙古書,書法聖教序
公元1573年
陰字碑 在州乾封門外迤東三百餘武。
碑凡五面並列如屏
宋真宗答謝天書,述二聖功德序銘。
陰字者,以字鐫北面從俗稱也。
或曰金字者,謂當時以金塗飾也。
或曰禋祀者,以精意享祀言也。
皆聲相近而義亦通。
當年真宗東封駐蹕會真宮,故碑作屏製,字鐫北面,當宮南百餘武。
金大定間,徙奉符縣,為泰安州宮。
今在城內,而碑限于外,故人罕知其鐫意云。
明萬曆癸酉御史吳從憲,築泰陰亭于碑北,今圮。
碑為宋真宗御書王欽若文。
文典雅,書端凝,世稱雙絕。
或謂岱巔東巖平削,欽若摩厓紀功,與唐八分並峙,已成其額,真宗謙讓未遑,勒碑山下,取對越之義云。
廣生帝君讚碑 在泰山南麓青帝觀。
宋真宗御書廣生帝君真宗青帝懿號也。
龍池題名 在傲來山下,有宋治平宣和名人題字十四通。
新泰縣
公元前601年
東平陽縣城 在曝書山陽
春秋魯宣公八年冬十月平陽即此
哀公二十七年,公及越後庸盟于此
三字皆從漢改東平陽縣即今外郭
平陽郡 在縣南關外,其地闊三畝
望仙臺 在新甫山絕頂,漢武帝東巡,建行宮于上。
因為此臺,以望東海山島。
公元1265年
 在縣治儀門內。
元至元二年,縣省入萊蕪,此遂枯。
三十一年,復置新泰,此復榮。
松巖洞 羊流西南森叢,波流澄澈洞石雖多,崩墜遺跡猶存。
 南師南里許。
相傳唐時植也。
形甚古,至今枝葉蔥鬱
萊蕪縣
公元前589年
汶陽田 春秋魯成公二年,取汶陽田
八年晉侯使韓穿來言。
汶陽之田,今在萊蕪縣十里,名汶陽保。
公元前622年
牟城 在縣東二十里古牟國。
春秋桓公十五年人來朝。
註牟國,今泰山牟縣
僖公五年公孫茲如牟娶焉。
泰安郡有牟縣北魏省,入于嬴。
隋開皇十年,分嬴縣牟縣
大業初併入此,其故城也。
公元前608年
平州 春秋宣公元年公會平州
註在泰山牟縣西。
史記漢武帝封王唊為平州侯,表在梁父。
裹頭城 在新泰縣西南萊蕪縣東北六十里。
世傳漢武帝蓬萊,經此築城以方簪冠學道,故名。
博城 在縣西北四十里,俗名城子縣,即唐之乾封,初名舊志又名古城注
萊蕪故城 通志淄川縣東南六十里,齊滅萊萊,遷于此今。
地輿遠近,疑即文字縣也。
今廢,有村落尚存
孟游亭 舊在縣治東南
孟子自齊葬於魯,反於齊,止於嬴。
後人因建亭曰孟止。
明洪武間改為觀德堂。
後廢,又改建城東門外
普濟渠 在縣西北十五里。
唐開元中縣令趙建盛開,今不可考。
義姑漿水 在城西北五十里。
有姑嫂行渴,至此讓飲,故名,今石塔尚存
公元1420年
通遠驛 在長城嶺,明永樂十八年革。
村驛 在縣東十里
永樂十八年革。
稅課局 在縣治東。
永樂十八年革。
鐵冶提舉司 在縣東南八里
宣德年革。
德州
董子讀書臺 在州學內。
明正統間知州景元修學東廡下,掘得石碑,刻曰董子讀書臺
詢其故址,復焉。
陳公堤 在州東南五里西南
東昌府,東北至海。
《宋史·陳堯佐傳》天禧中河決,起知滑州築長堤以障水,人呼為陳公堤。
十二連城 在州北十里
明建文中李景隆將六十萬之眾,拒靖難兵,大敗于此
行宮 在州西衛河東滸。
明永樂宣德間車駕往來兩京皆駐此,至今名為皇殿。
重丘舊縣 春秋襄公二十五年同盟于重丘。
應劭曰:安德縣北五十里,有重丘故縣。
《漢志》平原郡重丘縣,今不詳其處。
德平縣
公元1070年
平昌縣城 在縣東北一里,宋熙寧三年廢。
般縣城 在縣東北三十里。
重平縣城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高齊省,入平昌,今為鎮。
鬲城 在縣東南十里鬲津河左。
有鬲氏國,漢武帝朱祐鬲侯地也
鯀堤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世傳為伯鯀所築,斷續高卑,約十餘里。
糜鎮塔 在縣西二十五里,廣教寺內。
貞觀年間敬德建造
演鷹臺 在縣西三里
高數丈,周百步相傳魯公演鷹處。
魁臺 在縣東二十里。
高可十丈,周四百步,上有理元寺。
烽臺 在縣西南十八里王家營
蓋節淵 按左太沖魏都賦,在平原鬲縣北,今無考。
公元279年
見麟里 按宋符瑞志》晉武咸寧五年白麟見于平原鬲縣,因以名里,今無考。
月牙池 在城西三十五里。
居民掘土見甎甃小池,形如半月,因名。
大佛 在龍泉寺內,立像一丈八尺
公元1671年
光嶽樓 在縣衙後北城垣上,高聳望十餘里,與學宮對峙為邑文峰,近漸傾圮
康熙十年知縣戴王縉重建科名久虛,果再發焉。
平原縣
鄃縣城 在縣西南三十里。
漢屬清河郡光武帝馬武鄃侯即此
繹幕縣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
漢屬清河郡高齊省入平原
武定州
公元1368年
厭次城 秦始皇東遊厭氣次,其地因名。
至漢始立為縣,今在陵縣,名神頭鎮者,漢之厭次也。
明帝富平縣厭次縣,今在陽信東南三十里者,東漢厭次也。
厭次馬嶺城元魏因之,馬嶺城在今陽信縣十里,此晉暨元魏厭次也。
高齊厭次,隋復置,唐貞觀中,置棣州厭次,而厭次遂為棣州附郭縣,今在武定州東南四十里,名陷棣州,此隋唐之厭次也。
後梁華溫琪厭次于今之古城厭次,既為附郭,即隨州以徙,在武定州稍東六十里,此五代厭次也。
宋大中祥符間,再徙棣州陽信界,厭次隨州以徙,即今武定州城也。
明洪武元年,省厭次棣州,此宋元以來厭次也。
蓋凡五徙云。
公元828年
棣州故城 在州東南四十里。
唐貞觀中,置棣州厭次縣即此
唐文宗太和二年,河大決,壞棣州後名其地曰陷棣州
謝恩臺 在州北三里許。
相傳為謝金章宗賑恤築。
陽信縣
富平縣城 在縣東南三十里,漢屬平原郡
公元29年
張安世、孫廷壽徙封之邑。
光武帝建武五年,吳漢耿弇富平賊,獲索平原是也
晉于縣置樂陵國,卲續與段匹磾弟文鴦合兵石勒屯,此亦名卲續城,今名桑落墅
馬嶺城 在縣東十里
千乘城 在縣北十里
流波務西南數里,相傳係舊城陷廢處。
博昌城 在縣南五里,漢置。
瑗城 在縣東里許
舊志云:五里若以博昌故城陽信計之當五里也。
一名連城王莽更名東順亭即此
陽信故城 隋置棣州治。
陽信在今縣西南五里,俗呼城子務。
黃巾寨 在城東二十五里。
漢末徐之間,黃巾為亂濟北鮑信等,迎東郡太守曹操追擊黃巾,降得精兵三十餘萬,為營此地,故名。
又云薊州前將軍易侯公孫瓚,與從弟渤海太守範帥兵大破黃巾于此,殲賊甚多,築為京觀,故名曰黃巾塚。
海豐縣
信城 在縣北十里
漢韓信齊時所築。
名信城里
無棣城 在縣西北二十里。
覆鬴河經其西,無棣溝遶其南,週三里許。
浮囊口 在無棣城西南
相傳韓信囊沙壅水處。
龍且城 與無棣城相對,覆鬴河界其中
傳為龍且所據,按龍且城在高密縣,此非其所經之道也。
慶雲誌作萩苴城,謂漢武帝時,有朝鮮降將,萩苴侯韓陶受封于此
廣武城 在縣北八十里,世傳李左車所築。
古黃河堤 在縣北一里,西抵樂陵南抵德州界。
黃臺 在縣西南三里,今名黃臺里。
縣北四十里,新興里境,亦有黃臺又名龍且臺
掛甲口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相傳韓信下齊掛甲于此
飲馬川 在掛甲口北積水不涸。
分水嶺 在縣西北四十里,樓底里境。
帝賜街 在縣東北六十里。
相傳漢武帝駐蹕,建此街。
月明窪 在縣南三里
相傳有珠夜生光亦名蒲漥,劉氏南池蒲陽小築
月角塘 在縣南三里
青旗堂 在縣東十八里。
相傳青旗將軍廟,今臺尚存,因名青旗里。
孟良溝 在縣東二十里。
南池 在南關外,為劉都諫舊養魚池,從孫憲副重修
樂陵縣
故城 在縣南三十里。
其墟嶺高丈餘,周圍三里未審古何城也。
萃賢亭 宋呂頤浩登第之後,扁其亭曰萃賢,因縣治北遷,故廢。
花臺 元余平章築,為遊玩之所。
臺高丈餘,上可容百人,因遷學城外,毀之,今尚存其半。
琉璃井 在縣東南五十步。
砌以甎石歲久苦鹹,色秀絢似琉璃,故名。
大旱不涸,取水者筩至,水面響擬鐘鳴,今淤塞
徒河堤 在縣南二十五里。
三丈,闊二丈延袤東西,不知底止
未審何代所築,父老相傳因徒駭泛濫為堤,以障之似也。
夾堤圈 在縣東南十五里許
有堤高丈餘,闊二丈餘,袤數十里,俗名之曰夾堤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